《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

首页 / 读后感 / | 2022-10-03 00:00:00 读后感,日记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1

  读了冰心的《陶奇的暑期日记》之后,我觉得陶奇的暑期生活是多么充实有趣啊!在书中,我也跟着一起品尝了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陶奇和王家的姐妹俩一起去看戏,遇到一位大姐姐因为丢失了雨衣在雨中哭泣,他们帮她找回了雨衣;还有当李春生在北海看见瑞萱从船上摔下来,立马下水把王瑞萱救到岸上来。他们一次次地用真诚和善良去化险为夷,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跟着悬起来又放下。在紧张与刺激的情节中,我的心也体验了一趟爱与美的旅行。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的真诚和善良的`人还真不少。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上周星期六,我到聚龙小镇玩“激情水上漂”。当跳到五六个板的时候,由于重心不稳掉到水里,不会游泳的我惊慌失措,拼命挣扎,这时,有一双大手把我从腰部托起,让我重新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原来,是我朋友的爸爸发现了掉到水里的我,最后才有惊无险,我发自肺腑地感激他。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一篇大师级的好文章--陶奇的暑期日记,它选自《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陶奇从期末考试后,班主任张老师为了帮助她消灭作文考试中的“四分”,让她暑假每天写一千字左右的日记,并给她了一个大红本子。起初,陶奇还有点不相信自己,后来在张老师的鼓励下,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回到家里,她并不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写日记融入到了到了生活中。每天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用笔把它描绘出来。直到放完暑假,那个红本子上,不仅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而且还多订了好几页。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日记其实并不难,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并用笔把生活中的一些有价值的事记录下来,就是日记。我们应该向陶奇学*有恒心,有毅力。还要向她学*坚持写日记的精神!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3

  最*,我看了《冰心儿童文学全集》这本书,里面的《陶奇日记》最令我难忘。

  这是新*成立后北京城的一个名字叫陶奇的小女孩暑假的日记。我非常喜欢这个暑假日记,因为作者和我的年龄差不多,而且我们的感情是一样的,所以我喜欢。

  这个暑假陶奇家中从日本来了她的表妹和小姨,她们在暑假里看戏、玩娃娃、去游览名胜古迹,也和陶奇的同学一起玩,陶奇她们一家人相亲相爱,性格温柔,心地善良,重感情。有一次,她们一起观看戏剧《龙须沟》,每个人都被戏里的情景感动得哭了,真是善良的一家人啊!

  我的家人也非常善良,他们从小就教育我做一个善良的人。我连续两年和妈妈去SOS儿童村看望那里的孤儿,和他们一起玩,交朋友,我也想做一个向陶奇那样可爱、善良的小姑娘,给别人带来快乐。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关心他人,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温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充满爱!

  让爱永驻人间!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4

  今天,爸爸让我读冰心写的一本书《小桔灯》。

  我读了其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陶奇的暑假日记》。里面写道:一天早晨,老师给陶奇谈了很多,谈的最多的是陶奇的作文了。老师给陶奇一个厚本子,让她在暑假里把本子写完。

  文中又写了陶奇模仿同学的事情,她还模仿过校长,甚至还会给别人起外号。当她回到家时,就把成绩报告和本子都拿给她的爷爷、奶奶和姐姐看了一遍,又把老师给她说的话大概说了一遍。姐姐对爷爷说:“小奇也许会写好,就是有个毛病,‘虎头蛇尾’。”陶奇*均一天写3000多字,胳膊都酸了,她准备明天再写。

  我读了后,想:陶奇暑假一定能把厚本子写完,她真是说到做到啊!

  我现在过的是寒假,应该多写一些作文,提高写作水*。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陶奇的暑期日记》。看完以后,我非常受启发。

  这篇文章写了主人公陶奇暑假中的七篇日记,我读的主要是第一篇。这一篇写的是陶奇的成绩报告单发下后,张老师和主人公陶奇关于如何写好日记的一段对话。在谈话中,张老师告诉陶奇,首先,看书要慢慢地看,看每一个字是怎么写的;要细细地看,看人家形容一件东西的时候,是怎么形容的。其次,写日记时要写每天突出的一件事:你看见了什么人,到了什么地方,看了什么书,做了什么事,听了什么故事,详细地,生动地,把它叙述描写下来。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学*中,每一次的作文课对我都是很头疼的事,因为脑子里没有可写的东西或者*常看的东西都被忘掉了。当我读到张老师教陶奇如何写日记的时候,我感到我和陶奇犯了同样的错误,读书只是“瞎看”故事情节而没有细细的揣摩文中的描写,导致看书很多但是写作文仍旧困难。我想我以后要按照文章中张老师的方法好好锻炼写作,一定会写出好文章的。

  陶奇写的其它几篇日记也很好。第二篇写的她如何安排暑假每天的生活、学*计划,第三篇写去北海公园游玩,第四篇写天坛的情形,第五篇写她和同学一起去野餐,第六篇写她的姐姐,第七篇写爸爸的回信。这几篇日记不但情节写的生动形象,还把具体事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比如在北海公园中的描写:“我回头一望,原来月亮上来了,亮晶晶得像一面镜子似,在树梢头挂着。”多么形象!再比如她描写天坛的祈年殿:“抬头一看,这祈年殿真是雄伟美丽呀!它是圆形的,上面有三层深蓝色的琉璃瓦顶,中间有五色的彩画。我们上了台阶,进到殿里,抬头看见屋顶上每一个方框里都画着云彩的图案。”看到这里,我感觉祈年殿就在我的眼前一样。

  今天,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它对我的启迪非常大。以后,我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生,要多多的积累词汇,积累名句名言,争取天天写日记,把作文写好。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1)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1

  读了冰心的《陶奇的暑期日记》之后,我觉得陶奇的暑期生活是多么充实有趣啊!在书中,我也跟着一起品尝了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陶奇和王家的姐妹俩一起去看戏,遇到一位大姐姐因为丢失了雨衣在雨中哭泣,他们帮她找回了雨衣;还有当李春生在北海看见瑞萱从船上摔下来,立马下水把王瑞萱救到岸上来。他们一次次地用真诚和善良去化险为夷,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跟着悬起来又放下。在紧张与刺激的情节中,我的心也体验了一趟爱与美的旅行。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的真诚和善良的`人还真不少。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上周星期六,我到聚龙小镇玩“激情水上漂”。当跳到五六个板的时候,由于重心不稳掉到水里,不会游泳的我惊慌失措,拼命挣扎,这时,有一双大手把我从腰部托起,让我重新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原来,是我朋友的爸爸发现了掉到水里的我,最后才有惊无险,我发自肺腑地感激他。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2

  今天,我读了一篇大师级的好文章--陶奇的暑期日记,它选自《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陶奇从期末考试后,班主任张老师为了帮助她消灭作文考试中的“四分”,让她暑假每天写一千字左右的日记,并给她了一个大红本子。起初,陶奇还有点不相信自己,后来在张老师的鼓励下,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回到家里,她并不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写日记融入到了到了生活中。每天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用笔把它描绘出来。直到放完暑假,那个红本子上,不仅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而且还多订了好几页。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日记其实并不难,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并用笔把生活中的一些有价值的事记录下来,就是日记。我们应该向陶奇学*有恒心,有毅力。还要向她学*坚持写日记的精神!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3

  最*,我看了《冰心儿童文学全集》这本书,里面的《陶奇日记》最令我难忘。

  这是新*成立后北京城的一个名字叫陶奇的小女孩暑假的日记。我非常喜欢这个暑假日记,因为作者和我的年龄差不多,而且我们的感情是一样的,所以我喜欢。

  这个暑假陶奇家中从日本来了她的表妹和小姨,她们在暑假里看戏、玩娃娃、去游览名胜古迹,也和陶奇的同学一起玩,陶奇她们一家人相亲相爱,性格温柔,心地善良,重感情。有一次,她们一起观看戏剧《龙须沟》,每个人都被戏里的情景感动得哭了,真是善良的一家人啊!

  我的家人也非常善良,他们从小就教育我做一个善良的人。我连续两年和妈妈去SOS儿童村看望那里的孤儿,和他们一起玩,交朋友,我也想做一个向陶奇那样可爱、善良的小姑娘,给别人带来快乐。

  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一个善良的人,这个世界就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关心他人,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温暖;如果我们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这个世界将充满爱!

  让爱永驻人间!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4

  今天,爸爸让我读冰心写的一本书《小桔灯》。

  我读了其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陶奇的暑假日记》。里面写道:一天早晨,老师给陶奇谈了很多,谈的最多的是陶奇的作文了。老师给陶奇一个厚本子,让她在暑假里把本子写完。

  文中又写了陶奇模仿同学的事情,她还模仿过校长,甚至还会给别人起外号。当她回到家时,就把成绩报告和本子都拿给她的爷爷、奶奶和姐姐看了一遍,又把老师给她说的话大概说了一遍。姐姐对爷爷说:“小奇也许会写好,就是有个毛病,‘虎头蛇尾’。”陶奇*均一天写3000多字,胳膊都酸了,她准备明天再写。

  我读了后,想:陶奇暑假一定能把厚本子写完,她真是说到做到啊!

  我现在过的是寒假,应该多写一些作文,提高写作水*。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一篇文章,题目叫《陶奇的暑期日记》。看完以后,我非常受启发。

  这篇文章写了主人公陶奇暑假中的七篇日记,我读的主要是第一篇。这一篇写的是陶奇的成绩报告单发下后,张老师和主人公陶奇关于如何写好日记的一段对话。在谈话中,张老师告诉陶奇,首先,看书要慢慢地看,看每一个字是怎么写的;要细细地看,看人家形容一件东西的时候,是怎么形容的。其次,写日记时要写每天突出的一件事:你看见了什么人,到了什么地方,看了什么书,做了什么事,听了什么故事,详细地,生动地,把它叙述描写下来。

  看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自己。在学*中,每一次的作文课对我都是很头疼的事,因为脑子里没有可写的东西或者*常看的东西都被忘掉了。当我读到张老师教陶奇如何写日记的时候,我感到我和陶奇犯了同样的错误,读书只是“瞎看”故事情节而没有细细的揣摩文中的描写,导致看书很多但是写作文仍旧困难。我想我以后要按照文章中张老师的方法好好锻炼写作,一定会写出好文章的。

  陶奇写的其它几篇日记也很好。第二篇写的她如何安排暑假每天的生活、学*计划,第三篇写去北海公园游玩,第四篇写天坛的情形,第五篇写她和同学一起去野餐,第六篇写她的姐姐,第七篇写爸爸的回信。这几篇日记不但情节写的生动形象,还把具体事物描写的栩栩如生。比如在北海公园中的描写:“我回头一望,原来月亮上来了,亮晶晶得像一面镜子似,在树梢头挂着。”多么形象!再比如她描写天坛的祈年殿:“抬头一看,这祈年殿真是雄伟美丽呀!它是圆形的,上面有三层深蓝色的琉璃瓦顶,中间有五色的彩画。我们上了台阶,进到殿里,抬头看见屋顶上每一个方框里都画着云彩的图案。”看到这里,我感觉祈年殿就在我的眼前一样。

  今天,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它对我的启迪非常大。以后,我要做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生,要多多的积累词汇,积累名句名言,争取天天写日记,把作文写好。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2)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一天的时间眼看就要结束了,相信大家都有不少体会吧,这时候,最关键的日记怎么能落下。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1

  今天,我读了一篇大师级的好文章——陶奇的暑期日记,它选自《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陶奇从期末考试后,班主任张老师为了帮助她消灭作文考试中的“四分”,让她暑期每天写一千字左右的日记,并给她了一个大红本子。起初,陶奇还有点不相信自己,后来在张老师的鼓励下,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回到家里,她并不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写日记融入到了到了生活中。每天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用笔把它描绘出来。直到放完暑期,那个红本子上,不仅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而且还多订了好几页。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日记其实并不难,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并用笔把生活中的一些有价值的事记录下来,就是日记。我们应该向陶奇学*有恒心,有毅力。还要向她学*坚持写日记的精神!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2

  今天,爸爸让我读冰心写的一本书《小桔灯》。

  我读了其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陶奇的暑假日记》。里面写道:一天早晨,老师给陶奇谈了很多,谈的最多的是陶奇的作文了。老师给陶奇一个厚本子,让她在暑假里把本子写完。

  文中又写了陶奇模仿同学的事情,她还模仿过校长,甚至还会给别人起外号。当她回到家时,就把成绩报告和本子都拿给她的'爷爷、奶奶和姐姐看了一遍,又把老师给她说的话大概说了一遍。姐姐对爷爷说:“小奇也许会写好,就是有个毛病,‘虎头蛇尾’。”陶奇*均一天写3000多字,胳膊都酸了,她准备明天再写。

  我读了后,想:陶奇暑假一定能把厚本子写完,她真是说到做到啊!

  我现在过的是寒假,应该多写一些作文,提高写作水*。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3

  今天,我读了一篇大师级的好文章--陶奇的暑期日记,它选自《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这本书讲述了小主人公陶奇从期末考试后,班主任张老师为了帮助她消灭作文考试中的“四分”,让她暑假每天写一千字左右的日记,并给她了一个大红本子。起初,陶奇还有点不相信自己,后来在张老师的鼓励下,下定决心一定要完成任务。回到家里,她并不把写日记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写日记融入到了到了生活中。每天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用笔把它描绘出来。直到放完暑假,那个红本子上,不仅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而且还多订了好几页。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写日记其实并不难,只要留心观察生活,并用笔把生活中的一些有价值的事记录下来,就是日记。我们应该向陶奇学*有恒心,有毅力。还要向她学*坚持写日记的精神!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4

  今天,爸爸让我读冰心写的一本书《小桔灯》。

  我读了其中的一篇文章,题目是《陶奇的暑期日记》。里面写道:一天早晨,老师给陶奇谈了很多,谈的最多的是陶奇的作文了。老师给陶奇一个厚本子,让她在暑期里把本子写完。

  文中又写了陶奇模仿同学的事情,她还模仿过校长,甚至还会给别人起外号。当她回到家时,就把成绩报告和本子都拿给她的爷爷、奶奶和姐姐看了一遍,又把老师给她说的话大概说了一遍。姐姐对爷爷说:“小奇也许会写好,就是有个毛病,‘虎头蛇尾’。”陶奇*均一天写3000多字,胳膊都酸了,她准备明天再写。

  我读了后,想:陶奇暑期一定能把厚本子写完,她真是说到做到啊!

  我现在过的是寒期,应该多写一些作文,提高写作水*。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5

  读了冰心的《陶奇的暑期日记》之后,我觉得陶奇的暑期生活是多么充实有趣啊!在书中,我也跟着一起品尝了他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陶奇和王家的姐妹俩一起去看戏,遇到一位大姐姐因为丢失了雨衣在雨中哭泣,他们帮她找回了雨衣;还有当李春生在北海看见瑞萱从船上摔下来,立马下水把王瑞萱救到岸上来。他们一次次地用真诚和善良去化险为夷,我的心也一次次地跟着悬起来又放下。在紧张与刺激的情节中,我的心也体验了一趟爱与美的旅行。

  其实在我的生活中,我遇到的真诚和善良的人还真不少。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上周星期六,我到聚龙小镇玩“激情水上漂”。当跳到五六个板的时候,由于重心不稳掉到水里,不会游泳的我惊慌失措,拼命挣扎,这时,有一双大手把我从腰部托起,让我重新呼吸到了新鲜的空气……原来,是我朋友的爸爸发现了掉到水里的我,最后才有惊无险,我发自肺腑地感激他。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6

  《陶奇的暑期日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冰心奶奶,我十分喜欢冰心的作品。除了这本书,我还阅读了冰心的繁星·春水。

  《陶奇的暑期日记》记录了陶奇在暑假里的生活,里面包含了陶奇在暑假里做的一些事,悲伤、快乐的事。

  文中讲到陶奇通过一次期末考试,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问话,老师认为陶奇在作文方面没有发挥到很好,得知陶奇写作文虎头蛇尾缺点,就给淘气一本亲自订制的日记本,想让陶奇改掉这个坏毛病。

  淘气感动了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写作文,坚持把这本日记本写完,不让老师失望!淘气就把暑假里发生的事情写在了日记本上。最后陶奇完成了这个任务,让老师欣慰。

  陶奇有这般毅力坚持下去,是十分可贵的,我也应该向陶奇学*,做一个有责任、有毅力、有智慧的少年。

  我爱看冰心奶奶写的书,更喜欢这本《陶奇的暑期日记》。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3)

——《陶行知》读后感6篇

  忽然,爸爸的一声呼唤把我拉回了现实,我正想抱怨几句,他却指着远处说:“看,那是什么?”我定睛一看兴奋地大叫起来:“哇!大海!大海!”我迅速脱下鞋子,拿起早以备好的水枪,蹦跳着,欢跃着,向大海跑去。站在海边,脚底的细沙,轻轻着舔我的脚丫,站在海水里,脚底的沙子随着海浪的拍打害羞似地从我脚边滑去,再往前,海水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脚丫、小腿、膝盖……

  这么多水,这么美的风景,不玩玩岂不是太可惜了。于是,我和小伙伴商量着,用水枪建造一个小池塘!我两灌好水,就直奔“池塘”,经过十多次的“不懈努力”,小池终于成形了,面积能容下两双脚,可深度却只有几厘米!这下,我们重新制定了作战计划:一个人负责冲池塘,一人负责灌水,就这样又经过了几次来回,池塘能伸下一根手指了。就在我们欢欣鼓舞之际,一个巨大的海浪扑了上来,我急忙向后逃去,等到海面*静些许,我奔向小池塘,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才发现那根本没法叫池塘了,原先的面积缩小了一半,勉强容得下一双脚,深度呢,简直就是*地!

  “老天,你怎么如此无视我们的劳动!”我在心里呼唤着,为了发泄愤怒,我将水枪里的水狠狠的朝天上打去。按原本的路线,那些水应该落在我的头上,可是,海上强劲的海风却把它们带到了我同伴的头上。无缘无故淋了一贯脏水,令她十分恼火,举起水枪就朝我射来。“哗啦”,我的裤子给湿透了。这下,我也恼了,我可是不小心的!随手抽了一灌就开了枪,“哈,她的大腿被我淋了个海水浴”。我正乐着呢,没想到一波水弹正向我袭来,急忙侧过身,可还是被喷了一袖子水,我正庆幸着,身体却失去了*衡,差点儿掉海水里。她在远处哈哈大笑,我气不打一处来,用我的高级水枪向她射去,我的两孔水枪果然没有辜负它的价钱,帮她洗了洗裙子,这下,轮到我笑了……

  蓝蓝的天空,软软的沙滩,绵延的海浪,咸咸的海水,有趣的“水枪大战”,构成了一幅海边的“写真”。

  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在校长室准备挨训了,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并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的手里,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道:“陶……陶校长,你……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的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没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

  怀揣着糖果离开校长室的王友,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

  陶行知爷爷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革命家,教育家。他虽然离开我们已半个世纪了,但通过阅读《陶行知的故事》后,我们似乎能够聆听他的声音,那声音铿锵有力,看到他的身影,那身影高大无比,领略到他的精神,那精神光照千秋。陶行知爷爷的每一个微笑,每一句话都给我深深的启发,永远的珍藏在我的心里,给我一次次心灵的震撼。

  陶行知爷爷虽然家境贫穷,但是胸怀祖国,志向高远。年少时代他经常和同学谈论着自己的理想,其中一个同学说:“我长大了要到外国去,先留学,然后在国外当专家,做教授。”陶先生问他:“你为什么不愿回*做事?”而那个同学却回答说:“什么?我辛辛苦苦地读书,出去留学,还回国?*这么穷,这么落后,有什么值得留恋的?”陶爷爷非常生气,并且在纸上写下了:我是*人,要为*做贡献。”贴在自己的床头,作为座右铭,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是啊,作为*人,怎可丢下和抛弃生我,养我的祖国?既然,是*人,那就得做出一番好的业绩,好的成就,报效祖国,使祖国不再落后,不再受人欺压,永远都有辉煌灿烂的一天。

  毕业后的陶爷爷,建起了晓庄师范,但不久后,问题又出现了。陶爷爷听一个车夫说:“有一个女中学生乘他的车到燕子矶,然后把剩下的钱全给了我。”陶爷爷听后时刻为那女生的性命担忧。几天后,有人在江边发现了一具女尸。陶爷爷为此在燕子矶休息亭边挂了一块木牌,写了“想一想,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怎可轻生!”而另一块插在山头的险要处,写着:“死不得”,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你与其为个人的事投江而死,何不从事乡村教育,为*农民努力而死呢?告别当年,回到现实生活,陶爷爷说得一点也没错,不要为生活中的不开心的事而自寻短见,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为一大事去,自己的一片大好前途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还没报效祖国,可自己的生命却这样结束。那大家何不想一想,死就不能死得没有价值?为何不为国家而死?为国家而捐躯?

  陶行知爷爷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深爱着的祖国与人民。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茅盾称他为“战斗的巨人”,郭沫若称他为“一代人师”,*称他为“万世师表”,*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而我称他为“爱国爱民的教育家”!

  陶行知爱国爱民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我。我决心今后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中要克服胆小的毛病,学会与人交流,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学会反思,常动脑、动手、动笔,做到“读活书,用活书”。长大以后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让我们改变旧面貌,踏上新途径,做一个新世纪的新陶子吧!

  读了陶行知的故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人才大才和天才》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陶校长收留了一些因为战乱影响而流落流离失所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教育,这些孩子在不同方面,也显现出不同的天分。可是外界却有很多人反对,最终陶校长以“天才”的独到见解,使他们心服口服。

  文中的这些孩子,个个都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父母,但他们也是一个个活泼可爱、拥有聪明才智的孩子,他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成为天才。而我们都有爸爸、也有妈妈,我们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既然他们可以,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呢?我们当然也可以,只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的机会,借陶校长的话说:“天才绝不是天生而成的,除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环境适宜,再加上他们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

  读完了这个《人才大才和天才》这个故事以后,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知道了天才不是少数人才有的权利,而是大多数人都有机会。

  为了丰富生活,也给自己充充电,*期阅读了《大家心中的陶行知》。每当读到一段精彩之处,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或者娓娓道来,或一脸严肃。先生说“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能力比学*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簇缤纷。

  1、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2、浇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3、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真情的付出使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就是王芳和邹晓静这两位学生,在我请产假期间,携手来看望我,拿着家长给她们准备的鸡蛋,带上自己收集废品后换钱买来的水果,她们的心是透明的,她们的真诚至今令我深深感动。当我不经意间向学生嘘寒问暖时,我已赢得了学生的心,学生的爱。在我生病住院时,学生们来看望我,他们告诉我,我不在时,他们也能得红旗。有的学生精心制作贺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老师,祝您早日康复!”

  “老师,收到我的祝福了吗?”虽是寥寥数语,却足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那一刻,谁见了都会羡慕地说一声:“当老师真好!”是的,当老师真好!在我看来,无论是那些憨厚的小助手,还是那个在我喉咙沙哑时提醒我轻声教课的有心人;无论是那个花了好长时间编制*结又将它偷偷塞进我手心的胆怯女孩,还是那几个在我参加排球比赛前不断捡球给我练*、又不断朝我喊加油的调皮蛋,他们的行为都是爱的表现,这份特殊的爱值得我珍藏一生一世。谁说做老师的只有清贫陪伴,我说,我们教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教师要学陶行知》这本书是《现代教育报》的主编雷玲,选取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征集了校长、老师们从吾学、吾思、吾行三个方面学*、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生动故事编撰而成的。

  陶行知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就提出生活教育、创造教育等许多主张。虽然他同我们生活的年代不同,但他的许多思想和方法仍然值得我们今天在教育教学中学*和借鉴。

  一、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是以生活为中心或以实际生活为中心或以事为中心”,从生活中发出来的困难和疑问,这才是实际的问题,用这种实际的问题来求解决才是实际的学问。因此,教学做合一的实质就是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传统教育教学的最在弊病就是脱离学生生活,脱离社会生活实际问题的需要,不重视学以致用和创新。新课程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的教育教学必须建基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关照学生的生活,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

  二、推行“因材施教”。

  陶行知先生特别强调要因材施教,他曾生动地比喻:“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会被烧死。” 每一个学生的家庭组成、经济条件、父母情况、个性*惯、天资禀赋等方面都各有不同,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有了切实的了解,才能找出更有效的教育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去培养、教育学生。就像医生给病人针灸一样,要根据病人的病情,找出其有效穴位,才能针到病除。这也就是陶先生所说的“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他们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三、教到老,学到老。

  陶行知先生说“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教到老,学到老”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人生态度。特别是在今天的电子时代,孩子们的学*能力,向我们发起了挑战。我们常说教师要有一桶水,才能给孩子一碗水。而这一桶水,经过一二十年的滴、漏、跑、冒,可能只剩下半桶,甚至已经成为死水。在这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教师桶中的水,真的需要好好地补充。我想,只要我们愿意当一块虚心的海绵,随时都可以获取成长。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4)

——《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 (菁华5篇)

  这些天,我们学*了一篇令我深有感触的课文,名字就叫做《陶校长的演讲》。

  文中的陶校长就是有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而这篇课文主要讲的就是陶行知还在学校做校长的时候,讲的一次演讲。那次演讲的主题是:每天四问。第一问,是问自已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因为健康是生命这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本钱去实现理想。第二问,自已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这样,将来才能更好的造福社会。第三问,自已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因为工作的好坏对我们今天和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这样可以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第四问,自已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在这些问题中,我觉得第三问我的进步是最大的。三年级时,我第一次当选为语文组长,那时候,我每次都收得手忙脚乱,有时候,我甚至一不小心,会把别人的本子掉到了地上,被别踩脏了。可到了我五年级时,我又被评选上语文组长,这次我有经验多了,两只手扶着本子,本子一个一个的放好,最后到第一排把本子顺的井井有条。下课了,再按时把作业本发下去。

  以后我会按陶校长说的方法,每天这样问问自已,在各方面全面发展,争取有长足的进步。

  我要感谢陶校长,陶行知的这篇演讲,因为这篇演讲经了我很大的启发,比如:到学校里上课不但要学*文化知识,还要学*做人。再比如:要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等等。还有许多知识、启示在等着我们去发现。

  我喜欢这种类行的课文,真心希望以后课本能多多出现一些这种类行的课文。

  这就是我读《陶校长的演讲》的感想。

  最*,我们学*了一篇课文《陶校长的演讲》。课文的作者是陶行知,他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

  这篇课文是围绕“每天四问”来写的,就是每天都要问自己四个问题,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自己所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以及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自己的身体健康有没有进步呢?我问了问自己,在这方面,我做的还不行,所以我一定要坚持锻炼,多加强体育运动,这样不仅增强自己体质,也可以提高体育成绩,*时也要注意饮食卫生。

  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呢?我问了问自己,在学*方面,我做的还行,但有时也会犯一些不应该的错误,因为粗心,明明会的题目做错了。老师说过,粗心是学*上致命的弱点,所以,我要尽量改掉粗心的毛病,争取每天进步一点点。

  自己在工作劳动方面有没有进步呢?我现在负责班上的垃圾清理,每天,我都把班上的垃圾倒得干干净净,每当我看见垃圾桶的周围很干净,心里都有说不出的开心,我要每天都坚持这样做,为班上的清洁尽自己的一份力。

  自己的道德品格有没有进步呢?我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有时候看到了长辈,我老是忘记叫人,还要妈妈提醒。我要改正这些缺点,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以后,我要经常问问自己,做得好的方面,要继续保持;做得不好的方面,就要改正。有句话叫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嘛。只要我也坚持“每天四问”,时刻提醒自己,我相信,自己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陶校长的演讲》读后感这几天我们学*了《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陶校长演讲的主题是“每天四问”,读了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

  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在这一问里,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如果我们生病了就不能去好好学*,就无法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我们要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科学的健康堡垒”。

  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在这一里,我知道了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学*知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要想让我们的学问有进步,上课时就应该专心听讲,不懂的知识要寻根问底地把它解决。努力地去学*,一定能苦尽甘来,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

  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在学校里我们每个人都担任过工作。这些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自信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还能让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惯。让我们长大以后成为祖国的栋梁。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进步?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已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要想自己的道德有进步,需要我们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使自己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良好公民。如果我们每天这样问问自己,这样各方面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今天,我学*了一篇课文,名字叫《陶校长的'演讲》。

  《陶校长的演讲》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陶校长让学生们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每天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陶校长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惯,取得长足的进步。

  当我读到“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做人,学*做‘ 真人’ 。”我不禁想起了前不久发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

  暑假里的一天,烈日当空。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坐车去江北的姑姑家。168路车上非常拥挤,我像小泥鳅似的在人群中钻了一遍也没找到个座位。唉,算了,看来今天只能站在车上看长江的江景了。好不容易过了江,到了桥北路站,终于一位下车的阿姨给我让了个座位。我一屁股坐了上去。真舒服呀!我的脚就像踩在云中那样,不再酸疼了。可是,阿姨下车的同时,上来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老爷爷颤颤巍巍地走到了我的座位旁边,我的心里顿时矛盾起来:让吧,我可怜的脚又要更酸了;不让吧,我可是个少先队员。更何况一年级时老师就谆谆教导过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想到这里,我站了起来,对站在身边的老爷爷说:“爷爷,您坐这儿吧!”爷爷激动地说:“孩子,你坐吧,我不累!”我一边把爷爷扶上了座位,一边说:“爷爷,尊老爱幼是我应该做的。”老爷爷高兴地说:“谢谢你,好孩子!”我笑了。

  其实,在公交车上让座也是一种美德。我们要像陶校长说的那样,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会做一个讲究公德和私德的小公民。

  这篇课文讲了陶校长的演讲中他提到的.“每天四问”—第一问: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问自己,我做到“每天四问”了吗?这篇课文让我深深得到了启发:要安排好合理的作息时间;多读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要有责任心,做事情要负责;在公共场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风范,讲究“公德”和“私德”,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课文中提到的:健康是生命之本,我觉得这句话讲得很有道理,没有了健康一切都没有意义,比如:有一个人年轻的时候拼命的赚钱,老了,得了绝症,无所依靠,儿女不管他,孤独至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健康是无价之宝。

  有一次,我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把原来写作业的时间延迟到9点。原因是我不好好写作业,而是一边写一边玩,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心不在焉的学*,既损坏了健康又耽误了学*,你说这值不值?

  社会上有些人,他们学问很高,天文地理全都知晓,可是他们去抵挡不住诱惑?是因为他们学问虽高,但却没有“道德”。文中有句话说的好: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一定要把“每天四问”牢记心中,每天都这样激励和鞭策自己,让自己在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上都有长足的进步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5)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菁华5篇)

  在我刚上班的前几年,单位由于没有读名著的现象,虽然知道陶行知老先生,但很少见过有关他的资料,偶尔见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名句,就总是把它写在教案本的第一页,来激励警示自己。后来虽然也接触到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但没有真正拜读过他的著作。因此当学校把《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发到我手里时,顿有亲切之感,好像又和自己熟悉的慈祥的老人意外的见了面,于是一有时间就要翻看。

  读陶行知,感觉仿佛与陶老作了一次面对面的交流,让我实实在在地感悟到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文化印记的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和崇高追求,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种努力。

  陶老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获得意外的收获。这本书汇集了陶老先生*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比如陶老先生说:“民主是最能发挥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我会照顾每位学生,尽量“蹲”下来看学生,多引导,多点拨,多鼓舞,多激励;在课堂上,我尽量制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去探索,去感悟,去尽情地展示自己,他们往往期待着能将自己的成果展现给大家,这样,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他们都表现得十分积极,而且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知识的储备量。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兴趣盎然,思维活跃,领悟知识就显得主动而又迅速了。

  比如陶老先生主张“以教人者教己”,就是“为教而学”必须舍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要努力使人明白,自己更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陶老在文章中列举了几个例证让读者更明白“以教人者教己”的内涵。看了这篇文章,我很快就想起美女中医专家李智有关健康的讲解,可谓是饶有趣味。听过李智讲解的人恐怕都有同感。她在传授健康知识时,经常穿插一些小故事让听众听得更明白,更有趣,大大克服了讲知识枯燥的现象。她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源于她丰富的知识,她之前肯定是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有了较厚的知识储备。当时我就想,我们做老师的也应该这样,知识更丰富,课堂更有趣,那课堂上就会呈现一种“小手高举,小脸通红,小眼发光”的喜人局面。今天接触了陶老的著作,知道了原来今天的教育理念陶老早就探索出来了,今天的新教育也正合了陶老的理论和经验。

  如今推行的新教育,似一阵春风,吹遍了教育的角角落落。王永新说:“做,就会成功!”人生的最大乐趣是赢在奋斗,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享受人生。在新形势下,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中工作,在工作中学*,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而《陶行知教育名篇》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在这条学*之路走得更远,让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的教导下,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吧。

  《陶行知教育名篇》这部书很早就买了,当时只是草草的略读。这个寒假,我又从书架里拿出这本书在家重新拜读。看过《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人会都发现: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但每一篇都令看过的人获得意外的收获。陶行知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陶行知特别反对纯以面貌美丑为取舍的选拔法,他办育才学校施爱于所有难童,包括有生理缺陷或有病的难童,他做到了如谚语所说的那样: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只有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由此我想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种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

  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不可教的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

  陶行知在书中谈到: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有效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会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不仅包含了对学生的理解和宽容,更重要的是把学生当作正常的人一样。不仅欣赏优秀学生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学会欣赏学生的缺点和失误。人没有不良品质,只有用错了地方的性格。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对优秀学生欣赏,几乎每个老师都能作到,但是对学困生的欣赏,就几乎没有人认同了。

  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所有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就必须对那些期待成功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其实,所谓的差生毛病多多,在他们身上几乎找不到可以欣赏的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就不能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不能唤起学生对老师教育的认同。所以作为教师要在倾听的基础上,欣赏学生,赞美学生。我在具体的工作中,注意了赞美学生,就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学校生活中,很多老师总是很容易发现孩子的缺点,而忽视了孩子的闪光点。殊不知,学会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他们自信,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

  爱的教育的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陶行知教育名篇》是一本很值得看和学*的一本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原文一:“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

  感悟: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承认儿童创造力,才能谈得**儿童的创造力。所以,教育者要启发培养儿童的创造力,首先真诚地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的创造力,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出来。**儿童的创造力,是为了培养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如何培养?陶行知提到了充分的营养、良好的*惯及因材施教三点:首先要为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体力的与心理的充分的营养,包括健康的体魄,清醒的头脑,渊博的知识,创造的欲望,事业心以及意志、求知欲、自我批评精神等个性特征,因为创造力是架在个性与才能之间的桥梁。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惯。良好的*惯有助于学*和思维,以利于发挥创造力。再次要注意“因材施教”,这犹如“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他重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指出“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处求*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从而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特长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有与学生打成一片的态度,师生生活同受教育,教师要用心向学生学*,不仅是为了教育的需要,也是从学生身上所隐藏的无穷的创造力中汲取和丰富自身的创造力,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有信心有耐心将每个学生培养成才。

  《陶行知教育名篇》感悟到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文化印记的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和崇高追求,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种努力。无论是“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之独到见解,或是“*的教员、学生实在太迷信书本了”的诚恳批评,还是“学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的大声疾呼,处处蕴涵哲学的思辨、教育的智慧,所指、所思、所论,无一不是真知、真情、真理;尤其是关于“生活教育”的学说,今天读来毫无隔世之感,相反就像是一本针对时弊而作的、刚摆上书架的、尚在飘着墨香的新书。最常用的字词,最常见的语句,最常规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朴实无华,却清晰地让人体悟到连缀它们的是作者深深的赤子之情、浓浓的大师之爱。

  终身学*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因此,在教学中,只有不断的读书学*,才能具备新时期的教师素质。书本是无言的老师,在我认真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之后,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有了以会和收获。

  一、有爱才会有教育

  陶行知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使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且感觉到爱学生就应让学生健康成长,免受伤害,为此每节课之前我都认真检查场地和器材,消除安全隐患;教学中对某些有危险的动作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每节课都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我认为热爱学生,就应该以饱满的热情、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爱,而且通过这种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其次,陶行知先生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对学生学*、思想、生活上的全面关心爱护。即父母想到的,教师想到了,父母未想到了,教师还想到了。由此我想我们确实做到了学生的“亲人、朋友和导师”这三个角色。

  爱的教育确是一门深而活的学问,爱的教育将是一本大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学*陶行知,用爱的实践写下自己珍贵而值得回味的一页吧!

  二、学会欣赏学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欣赏优秀学生的同时应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有些较胖的学生也许跑的不快但他可能力量很大;有些体弱的学生体育成绩不好但是他锻炼的态度端正;还有些同学打篮球不行,他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特别是一些学*差的调皮学生,因*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作为体育教师则更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他们好动,课堂上思想放得快,在体育项目的学*过程中,技术动作掌握较快、较好。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的机会。培养他们为集体多流一滴汗、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培养他们成为体育尖子和对本班集体荣誉的责任感,再把这种逐步培养而形成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转移到学*上去,使他们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浓厚的体育学*兴趣,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欣赏。只有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他们自信,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

  读完这本书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学会爱;学会把每个学生放在与自己*等的位置上;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会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学会把学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才不会抱怨自己付出得太多,因为你会发现: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爱!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6)

——优秀作文之暑期日记 (菁华5篇)

  在杭州的日子,我觉得最有趣的是杭州科技馆里的高科技产品。

  那天,在科技馆里,我简直被这些有趣而又新鲜的东西一眼就吸引住了。看着有那么多好玩的东西,我高兴坏了,迫不及待地就开始在里面溜达起来。

  我在科技馆里转了一圈,终于定下了先玩一个钓鱼的游戏机。这个游戏机的屏幕上有一个点,点的旁边有一个渔夫坐在一艘渔船上,手拿钓鱼竿正在钓鱼,我要做的事就是要在限定时间结束之前把鱼竿钩在点上最大的鱼,如果没钩上,那么离点越*,钓上来的鱼也就越大。可是风浪很大,要想确切地将鱼竿钩到大鱼,就必须快速地转动方向盘。在玩这个游戏的时候,我试了好几次都没成功,我很沮丧,不过我没有放弃,一直在尝试着。经过一次次的尝试和积攒下来的经验,我终于成功地克服了风浪造成的阻碍,成功地钓到了大鱼。然后,我又玩了惊险的海底探险、可怕的模拟抗台,和可爱的机器人玩了有趣的猜拳游戏,在机器人开的小卖部买了甜甜的饮料……

  从科技馆出来时,我在心里暗暗决定:我以后也要发明好玩的高科技产品,让大家都拥有无尽的欢乐。

  早上,随着一阵淡淡的清香夹着一股浓浓的牛奶味,一个阳光明媚的一个清晨就开始了。

  就在公交车车站,我、张玄烨、张征源和杨依宁都显得比较兴奋。想想*水水库带来的清凉,再想想美味蔬果的味道。嗯,ummy(美味)!

  “噗―噗―呜―”公车终于来了。车一停,我们就争先恐后地上了车。我打开手机QQ“滴滴答答”地和QQ好友聊着天。哎呦,公车一个刹车,“怦”差点额头撞到栏杆上,哎,幸好幸好。

  *水*水,*水终于到了。一下车,我们像一只只小鸟飞来飞去蹦来蹦去。到了刘老师家,我们便开始上英语课,在英语当中下感受快乐。休息喽!我们便削起梨,想着可口的梨,嗯,香!我赶忙拿起削刀,一圈一圈地削,哎呀,新官上任三把火,很快就掉了。妈妈见了,马上手把手地教我怎样削好梨,我在一旁看着。该我了,嘿,还真有进步,我的削技提高不少嘛!

  “嗯,今天是一个劳逸结合的一天。”在回家的路上,我自言自语地说。仔细一想,可不是吗?

  八月二十一日天气:阴

  大大前天,我生病了。高烧41度!我就去挂水,挂完水我还是难受的要命。我叫来叫去,比狮子叫声音还要大,后来好婆同意我看电视,看完了我就不难受了。

  七月八日天气:阴

  昨天,妈妈带我去看电影,看的是《玩具总动员3》。很好看!一开始巴斯光年被坏蛋控制住了,后来伍迪和他的朋友们救了他,巴斯光年和女牛仔(她的名字我忘了)跳舞,特别好笑。妈妈说还有《玩具总动员1》和《2》,我还没看,好可惜。我猜这二集也一定很好看!

  七月二十五日天气:晴

  昨天,妈妈带我去上海世博会。先去看的是俄罗斯馆,馆里有二层,上面一层有大大的喇叭花、蘑菇和叶子。下面一层有微雕作品,在头发丝上面雕了图案,太神奇了!真好看!接下去看了荷兰馆,我知道了米菲住在那里。然后去了意大利馆,里面有个机器人会搭拼图,好厉害啊!第四看了波兰馆。接着看了比利时馆,蓝精灵的家乡,还有好吃的巧克力,和各种各样的钻石,太美了!最后看了非洲联合馆,一共看了有10个馆。到晚上10点才回到家,好开心的一天!

  让我开心又依依不舍的暑假结束了,我又背起书包走进了五年级的教室。

  炎热而悠长的暑假生活,真的是丰富多彩。我学会了游泳,在游泳池里感觉自己像一条鱼,自由的游来游去;我喜欢打架子鼓,这次暑假我顺利的通过了六级考试,我觉得架子鼓充满激情的声音,很让人振奋,让我在音乐的*里感受那种当乐手的乐趣;电脑连接了我和外面的世界,在网上我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也领略了科技的发达,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我们都能成为好朋友;你见过风火轮吗?我有一双风火轮滑冰鞋,我穿着它滑来滑去,脚下发出耀眼的光芒,就象红孩儿踩着风火轮在云端飞来飞去;这个假期我背着背包外出旅行,感受那种途中的辛苦和大自然的美景,我用相机拍下了许多难忘的瞬间,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假期在快乐中匆匆而过,真的是让我留恋,就象一本精彩的画册,翻开的是一页页难忘的画面,有欢笑也有委屈。但我知道我一天天在长大,我自豪我是一名五年级的学生,我会迎来我更加精彩的学校生活。

  七彩的暑假,再见了!

  经过紧张的考试周,我们结束了大学的全部课程,接下来的实*生活是我们大学学*的真正考核,在寒假期间我就做了充分的准备,首先联系了自己中期实*时的法官,确定了自己的实*地点,后来又通过一个寒假的时间对刑事诉讼法学与刑法学经历了一次系统的复*。今天是实*生活的第一天,上午八点半张卉芳主任在文法系模拟法庭给我们开了实*动员大会,并对动员大会做出了安排和指导,阐明了此次实*动员大会的主题,就同学们出去实*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如何实*以及鼓励同学们争取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作出了重要指导;就实*日记,实*报告的撰写做了详尽的讲解。老师们根据法学专业同学的实*困惑和需求分别做出指导。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一个寒假认真学*课本内容和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通过本次实*,可以让我们不断提升理论素养,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培养责任心,磨砺方法论,从而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实践。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7)

——《陶行知》读后感 (菁华5篇)

  “千教万教教人求知,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老先生的话可以说传遍了大江南北,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陶行知带给世人的宝贵财富有三:一是伟大的学说和理论,二是伟大的实践和经验,三是伟大的人格和精神。他的学说和理论,可以浓缩为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在担任某小学的校长时,看到一名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学生,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后到校长室。放学后王友已经等候在校长室准备挨训,陶行知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将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异地接过糖果。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在他手上,说:“这块糖果也是将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再打入时,你停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王友更惊异了,眼睛睁得大大的。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王友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王友感动极了,他留着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二是自己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笑了,说:“你能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再奖励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果了,我的糖没有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了吧”。怀揣着糖果的王友离开校长办公室。此刻的心情不难想象。

  学生打人了,陶行知先生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先写一份检查,更没有唤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而是让学生一步步地完成了对自己错误的认识过程。这四块糖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了错误,更发掘了学生的四个优点:守时、尊重人、正义感和勇于认错。这种巧妙的教育艺术如春风般拂过学生心灵的土壤,留下一份温暖,培育了一份感动。

  陶行知先生的这个小故事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它告诉我们在对待学生上,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消极面中发现积极因素,及时鼓励,用春风化雨的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同时,在教育中同样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如果陶先生仅凭“亲眼所见”,就神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那恐怕是既不利于孩子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这与当前教育中倡导的“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是异曲同工,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人性理解的艺术,人格锤炼的艺术!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唐马路小学金玉惠爱满天下”是 陶行知 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

  “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一、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陶行知 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二、浇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 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三、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

  让我们学*陶行知 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

  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扔在一边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跟不上有时我真的不忍心责备他们。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几乎都在自己的看护下做作业再想想他们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呢?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

  陶行知,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上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但对于他的教育理念却不曾了解,当拿到《走*陶行知》教育读本,看到“一个不知陶行知、不学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做教师”这句话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真的要认真的去学*陶行知的教育理念了。认真拜读了这本书后,顿觉获益匪浅,它不仅囊括了生本教育的教与学,还强调了做,与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不谋而合。陶行知先生不愧为*现代大教育家,他的学识与为人,随世推移,其伟大至今与世人共识。

  陶行知认为,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法、学法、做法应当合一,教师既教又学,学生既学又做;教学不只是教人学,而更为重要的是教人做事

  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师的教应该根据学生的学来定,而学生的学要看这件事该怎么做,所以一切都归根于“做”这个字上面。

  例如,在跑步过程中,一年级的小朋友跑步的时候经常不能跑成直线,老师要求他们跑直线,小朋友们就学*怎么跑成直线,由于他们的年龄较小,小脑发育不完全,对空间的感知能力不强,老师就要教他们沿着地上的直线先走后跑,慢慢的让他们形成直线跑的空间感觉。所以学生要做到一个怎样的水*,就要采用相应的方法去学,学还得根据学生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定,学情不一样,学的方法也就不一样,教师教的方法也跟着变化。这也就是教法、学法、做法应当三者合一。所以教师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教会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在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学会学*的方法,学会做人做事的方法。

  因此教师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书,也不再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学和一的精髓

  教学“做”字当头,没有学生的参与、行动、思考、探索、创造,就不是真正的教育在教学相长的同时,陶行知还认为,“做”非常的主要,教和学都应落在“做”字上面,没有做,就没有实践,没有经过实践而得出的真理不是真正的真理,所以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积极参与、行动,思考,然后探索、创造出来的,才是真理。但教师实施的这个过程才叫做教育。教师用嘴告诉学生,没有学生自己动手参与而获得知识的传统教育,就好比人类吃维生素片代替吃蔬菜,吃各种营养剂代替食物,虽然营养一样的吸收了,但是人的消化系统却没有发挥他应有的功能,久而久之消化器官便会退化。如果学生没有经过自己实践探索,直接从教师那里拿来已成型的知识,他们的大脑没有思考,就慢慢的会退化,就会变成一个生锈的转不动的机器。

  比如学生在学*弯道跑时,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整个身体向内倾斜,左膝稍向外展,左前脚掌外侧着地,右脚脚掌内侧着地,同时摆臂时,左臂摆动幅度稍小,靠*体侧前后摆动;右臂摆动的幅度和力量稍大。学生便只知道模仿这样的技术动作,如果让学生先体验直线跑,然后体验弯道跑,让学生自己谈谈两种跑的区别,让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自己总结出弯道跑的方法,他们学到就不仅仅是弯道跑的技术动作了,学到更多的是一个思考与分析的方法,得到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的锻炼。

  这就和陶行知先生认为的“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学,先生的责任不在教书,也不再教学生,而在于教学生学”的理念一致了,那我们的教育应建立一种*等、民主、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学*情感始终处于自由、安全、宽松、积极的状态,使学生的学*思维能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的内容还是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据生活的需要,教育与生活要高度一致。想要受什么教育,就要过什么生活”。

  那么在当下的学校中,我们的教育是否脱离了生活,我们是不是通过生活来实施教育的呢?我们在教室里和学生说,不要乱丢纸屑,垃圾要丢进垃圾桶,见到老师、长辈要礼貌的问好,可出了教室,出了校园,学生还记得不能乱丢垃圾吗?在校外见到老师还记得要问好吗?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校外,一学生和妈妈逛街看到对面的老师迎面走来,瞬间把头偏向一方装作没有看见。

  那我们的这些来自生活的教育,这些超出课堂、学校以外的时间,才是更好的教育时机。

  为了丰富生活,也给自己充充电,*期阅读了《大家心中的陶行知》。每当读到一段精彩之处,总是感到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或者娓娓道来,或一脸严肃。先生说“以教人者教己”是根本的方法之一,先生也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先生的言行理论对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能力比学*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簇缤纷。

  1、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2、浇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3、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真情的付出使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就是王芳和邹晓静这两位学生,在我请产假期间,携手来看望我,拿着家长给她们准备的鸡蛋,带上自己收集废品后换钱买来的水果,她们的心是透明的,她们的真诚至今令我深深感动。当我不经意间向学生嘘寒问暖时,我已赢得了学生的心,学生的爱。在我生病住院时,学生们来看望我,他们告诉我,我不在时,他们也能得红旗。有的学生精心制作贺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老师,祝您早日康复!”

  “老师,收到我的祝福了吗?”虽是寥寥数语,却足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那一刻,谁见了都会羡慕地说一声:“当老师真好!”是的,当老师真好!在我看来,无论是那些憨厚的小助手,还是那个在我喉咙沙哑时提醒我轻声教课的有心人;无论是那个花了好长时间编制*结又将它偷偷塞进我手心的胆怯女孩,还是那几个在我参加排球比赛前不断捡球给我练*、又不断朝我喊加油的调皮蛋,他们的行为都是爱的表现,这份特殊的爱值得我珍藏一生一世。谁说做老师的只有清贫陪伴,我说,我们教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8)

——小学生暑期日记 (菁华5篇)

  20xx年X月X日 晴

  星期天吃过早点后,爸爸妈妈带我去吴家山公园去玩,到了那里,我们看见广场里有好多人在放风筝,有好多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尽情的飞舞,真美丽!我和爸爸也从手提袋里拿出风筝参加到放风筝的行列。

  一阵微风吹过,我把风筝用力一抛,然后轻轻抖动手中的线团,飞快的奔跑起来,渐渐的,风筝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高,远远看去,像小鸟在天空中飞翔,又像花蝴蝶在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我也来回的跟着它跑,不一会,我跑累了,于是我就收起风筝和爸爸妈妈回家去了。啊!今天真是一个放风筝的好日子,我玩得真开心!

  7月1日

  今天是暑假第一天,也是*的生日。我祝*生日快乐!

  今天是阴天,最高气温34摄氏度,最低气温24-26摄氏度。

  我还去幼儿园同学家玩了几小时。

  下午我和表妹疯玩了半天,今天真是美妙的一天啊!

  7月2日

  今天非常炎热,最高气温达到38摄氏度。

  中午我上完画画班回来,发现哥哥来我家玩了,我非常高兴。

  我和哥哥有时玩拼图,有时看碟片,还有时玩智慧游戏“娃娃丫丫”,玩得真开心呀!

  7月3日

  今天又是一个大热天,太阳似火球炙烤着大地。

  我冒着炎热来到跳舞班。因为我们是中级班,所以什么我们都会了。

  我和跳舞班的其他小朋友一起练功。

  一会儿跳,一会儿劈叉,一会儿又翻前桥,真是累的很。

  7月4日

  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我到古筝老师家去弹古筝。其他同学也去了。

  我看见一个小姐姐才上二年级,已经弹到十级了,可真厉害啊。

  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练古筝,像小姐姐一样弹地很好。

  7月5日

  我今天在小区里看见一只蝴蝶。

  比菜蝶大得多,至少有我的手掌一样大。

  我再仔细地观察了一下,发现蝴蝶的翅膀上有红白相间的小点。

  我觉得它很像彩蝶。

  7月6日

  今天早上我和小区里的好朋友玩。

  我跑过草丛,发现我的小腿上有几个小绿点。

  啊!小绿点还在爬呢!

  回家后,爸爸说:“你小腿上的小绿点其实是一种奇怪的虫子叫蚜虫。和蚕宝宝差不多一样也吃叶子,不过只是叶子汁。”(这句话好像有点不通哇)吃完后它还会排除一种甜甜的物体叫蜜露。

  7月7日

  阳光明媚的一天,爸爸妈妈,还有舅舅、舅妈和哥哥以及许多人,当然还有我。来到嵊泗列岛旅游。

  我们先乘坐大巴去码头,然后坐快艇来到嵊泗岛。。

  7月8日

  今天我们痛快地吃了海鲜。

  吃的海鲜有龙王鱼、小黄鱼还有章鱼。。。

  晚上我们在沙滩上玩了一会沙就走了。

  回来的`时候我看见有人在放烟火。那烟火像一朵朵花儿一样开放着。

  7月9日

  今天下午我和舅舅、舅妈还有哥哥一起到海里玩。

  我踏浪而行(这个词用的不错),一步比一步快乐,不知不觉中,舅舅哥哥和我已经走进水比较深的海域。

  水都把我的身体沉没了。一个大浪突然卷来,我和哥哥迷迷糊糊,吃了一肚子的海水。

  7月10日

  今天我们要回家了,真舍不得这美丽的嵊泗列岛啊!

  12点我们离开了嵊泗列岛,回了家。

  我和小伙伴好几天没见了,他们一个个都来找我玩。我感到很开心。。。

  20xx年X月X日 晴

  暑假里的`一天,我们吃过晚饭,我们来到了离家最*的超市武商量贩,进了超市,只见货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一件件排列得整整齐齐。

  超市里的人可多了,有的在挑选商品,有的在结账,还有的在推着车往前走。我推着购物车,直奔玩具区,那里有我喜欢的玩具。爸爸爱逛水果区,因为爸爸喜欢吃水果。妈妈爱逛食品区,因为她是我们家的“大厨师”。走出超市,我们每个人都提着一个包,里面的东西全市刚才从超市里买来的。

  今天妈妈和爸爸带我去珠心算报名,一开始妈妈带我去看人家小朋友上课的情况。我看到老师报的题目很难,一大串数字报出来就叫小朋友说出答案。我心里有点慌,我对妈妈说:"这个珠心算班太难了,学起来肯定难,我不想学。"爸爸说到咨询处看看再说吧。

  我们到了二楼,爸爸妈妈问报名的阿姨,要学多长时间才能学会珠心算,阿姨说暑假只学加减法,过了暑假到开学再学乘除法。我听阿姨说要学这么长时间,连忙对爸爸妈妈说:"我不学,我不学,学珠心算太辛苦了,我不想学!"爸爸对我说,学珠心算是为了我好,妈妈又说:"你看人家小朋友年纪比你小,老师报一大串数字,小朋友都能说出答案,多好啊!你现在的弱点就是计算,都是计算错误,学了珠心算对二年级的数学会有很大帮助。"我听了爸爸妈妈的话,下定决心要学珠心算,我想学珠心算苦就苦一点吧,学会了学好了的话上二年级就不会这么吃力了。我对爸爸妈妈说:"我就学珠心算了,帮我报名吧!"然后爸爸就交了钱帮我报了名。

  一、作息时间基本正常。

  二、暑期计划完成情况:


《陶奇的暑期日记》读后感 (菁华5篇)(扩展9)

——暑假读后感800字:《陶行知》读后感(精选5篇)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先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最*,我细致地翻阅了教育名著——《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陶行知名篇精选》汇集的都是陶行知先生*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 “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老的“生活即教育”以及“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陶先生的文章篇幅都不长,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每一篇文章看后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提出的“生活教育”、“教学相长”、“创新教育”等理论,这些理论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正是现在我们新课改中所提倡并遵循的一些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对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者。

  在教育教学中,我努力将陶先生的教育精髓运用到课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更多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更多了。我努力注意把每一个孩子学*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且常常品尝到教学带来的快乐,也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功和惊喜。我经常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除了学*新知识外,还学会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希望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现在是不是成为了陶公所说的第三种先生——好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追求的目标。

  读罢《陶行知教育学》,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也给我很大的启示。

  在育才学校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到处奔波,筹措资金,以维持学校的日常生活,当时有人嘲笑他这样做是抱石游泳,学校如同重石,很可能将拖入水底,还是弃石为好。陶行知不予理会,他坚定而乐观地回答:“我不是抱石头游泳,而是抱着爱人在游泳,越游越起劲,要游过急流险滩,达到胜利的彼岸。”陶行知引学校为“爱人”,他不把学校学生当“石头”,正表明他在艰苦险恶的逆境中对学生倾注了他全部炽热的爱,竭尽奋斗之力将他们安全送达理想的彼岸。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办学者及教师都充满着爱,爱教育爱学生,方能奋斗办出像样的学校。

  教师没有爱也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详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

  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有些学生由于父母忙于生计,把孩子扔在一边,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学*跟不上,有时我真的不忍心责备他们。想想自己的孩子每晚几乎都在自己的看护下做作业,再想想他们,我们作为教师的有什么理由不去爱他们呢?教育本来就要用爱去浇灌,心与心交融才能回报以真诚。

  暑假有幸看到《陶行知教育名著》,我从心里感到高兴。这本书给我很多建议,这些足以让我受益终生。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点我非常赞同。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能力比学*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作为教师,在家我要爱父母,爱孩子。在学校我要做到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工作使我们赖以生存的本钱,更是我们价值得以体现的渠道,所以我要更爱工作。当然也要爱身边的的每一个有缘人。心中常有爱,使自己每天都活得开心充实。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就产生教育效果。

  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调皮捣蛋,不尽人意的学生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但效果不是很好,我又该怎样做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我千万遍地质问自己。后来,我静下来仔细一想,终于悟出一个道理:从一开始我就没有耐心,给予他的爱也微不足道,怎能要求他会随我所愿,成为一名好学生呢?我从来都没有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总是盯着问题、缺点以及背后的苛求,改变,统统把缺点扫除,以便适应我的眼光,我的标准,我的高度。现在想实在是羞愧难当,但是,我已经有了期待的信心:爱的教育一定能够使这一些粗糙的小草变成一棵香草,香气怡人,芬芳扑鼻。

  把每个孩子都当成一块可雕琢的璞玉或是深埋沙砾中的金子,把“指责、批评、抱怨”,努力换成“启发、赏识、激励”,那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充满生机、充满真诚和爱意的美好天地。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走进校门,看到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顿时感觉很放松,因为他们对我来说就象颜料盒里那五彩缤纷的颜色,象画纸上那美丽的风景。我也因他们的精彩而精彩。记得在课堂中的一个有趣的事情让我感动:“孙崇玉,你今天表现的特别好”。他抬起头对我害羞的笑了笑。(直直的看)“老师,你的这个牙快掉下来了。”“不是呀,我的这个牙就长的这个样,排列不够整齐,有点乱。”“那你可以把它拔掉,然后按上假的呀,我爷爷奶奶的就是假的,我想那样就好看了(自信的笑)。”“那他们年纪大了,我还很年轻,再说别人都说我这牙长的很可爱呀。”(不惑的样子、摇头)“我感觉……不好看!”嘿!这个小家伙观察能力还挺强,并且还很坚持自己的意见。我摸摸他的头,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看看我,也不好意思的撇撇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