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

首页 / 读书笔记 / |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1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静安先生以“境界”二字作为文篇开首,奠定了中心,一词知因,至于这果,还是要细细来品。叶嘉莹先生曾提出过《<人间词话>基本理论—境界说》,纵观各位学者,读者的评价多以“境界”而起。

  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行于宋。与诗似而大不同,相对而言,词的规格,*仄,韵律更为严谨,却较多数书读者倾心。我个人自小爱词就甚于诗,有些许受不了诗那种五言七律的正统规格,却作诗多于词,诗的主体更易把握,不易离神。而词虽然熟知创作基准,稍有不慎便易离神,换种说法散神。与静安先生所说“境界”差不多。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可见得,境界之于词在静安先生眼中的重要性。其境界为人不同为人同,故可独树一帜,从词的发展来看,出彩词作便是向我们一一印证了其沉淀的瑰丽。

  《人间词话》是静安先生的大作。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对词的评价极到位,以西方美学的观点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可是却也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受到中国封建古典文学的影响,使《人间词话》沿用文言体,评价虽简洁精炼,却无法给读者呈现出透彻的品词之想,便略显不足。这也是《人间词话》被一些人所排斥的原因之一。

  于我而言,其不然,这种言尽意未尽的表达方式,其实是给读者扩展的空间。也并不是不可取。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2

  书籍简介:

  摘抄:

  1.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4.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翻阅《人间词话》,不难发现王国维读了很多书,写了许多书的评论,也因此《人间词话》被誉为文学批评著作,但是我猜测,人间词话只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而已。他读一本书,摘抄语句,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开始也许他只是写给自己看的,但是记录着记录着,由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就成了一本评论著作。

  由于我的文学功底的缺失,对本书中的一些文章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似懂非懂,有的则完全不知所云了,唯一记得最牢的是书中最有名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段话由三首诗中的三个句子组成,所表达的本意与王国维想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但是经王先生一组合,表达了他认为的境界,却也相当合理,可见王国维先生文学创新的能力很高。而其中所传达的,对我们也有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

  在我看来,第一境,就是说…………立志,或者说清楚明白自己要怎么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说你得知道你现在研*的这门功课,到了后面到底能学成什么样,你得怎样学到那样的程度,对自己攀登的这一条路有着清晰的了解。第二境,就是积累。积累自己的知识,积累格律音韵的发展历史和各个时期的理论,积累诗才和典故,积累讲故事的窍门桥段和阅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辈子都在这一境晃荡,修炼到第二境巅峰的人就可被称作大师矣。第三境,就是顿悟。在一瞬间明白自己这门功课的本质,将自己所积累的一切知识融会贯通,从此再不被束缚,随心所欲,自在挥洒,即孔子言:“随心而不逾矩”是也。所谓的不被束缚,不是说可以乱来,而是说彻底梳理建立完自己的理论体系后,一切逾距的行为根本不会在身上出现。那些不对的东西自然会觉得丑陋,而绝不会出现。

  书中这样说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的确,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并不仅仅是展现出的词那样简单。能够写出这样的词,除了有运用文字的功力,还有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襟。想要达到如此成就的.人,若只是去效仿他们作出的词,而没有去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话,那果真是东施效颦,不能达到目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倘若我们脚踏实地的来完成自己的学*过程,其对我们的回报我相信不仅仅完成的喜悦。更多的可能是成就感!

  书中说“词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忠实”有忠厚老实、忠诚实在之意。对人事的忠诚态度,这一直是我们强调的。忠于他人,不瞒骗,不欺诈,这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也是大家从小就了解的。然而,对草木这些没有人事互动的自然景物,要本着如此的忠实态度,的确还没有太重视。听过很多人的写作过程,大家都比较*惯于借景抒情。或许,当大家增加对万物自然本色的重视,坚持尊重自然的情境,以本色为上,再加以自己情感的文字,两者相融,一定会有更多令人称赞的作品出现。一草一木的原有本色,有不一样的光彩。同时,忠实于自然,也要忠实于人事,忠诚得对待他人,这是一直不能撇下的做人准则,对人对物对文,“忠实”二字不可抛。

  如今走入大学,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告诫我们要懂得为人处世,这不是教我们处心积虑,而是让我们明白人与人交往有必须坚持的准则和不能碰触的原则。所以如今读完《人间词话》,看到王国维先生对词话的评判,就自然联系到了人事这一面。其实对诗词的要求,何不就是对诗人词人的要求呢?诗人词人对作品的态度,又怎不能体现出他们对万事处理的心态呢?对万事的处理又怎会不包含对人事的处理呢?也就是顺着这条思路,我便有了这些感想。或许我的读书感想并不是大部分读者的感受,但“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心中会与作者产生不同的“共鸣”,而我的反应就是这些文字。写诗作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为人处世也不是一门浅显的学科。我认为,在我们的创作过程和学*过程里,也就掺杂着对人事的看法和体悟。学好学校里的课程,不仅可以增长学识,加深内涵,宽广胸襟,也可以将我们塑造成一个个“有情有义”“有人情味”的人。对一个社会人而言,这是多么基本的标准,然而如今这样的人已十分珍贵。我们是小文人,更是社会人。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3

  “境界”一词,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境界”在评定艺术作品好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国维存在于中国最为黑暗动乱的时代。列强入侵,清**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承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苦痛。1902年,王国维因病回国,他说,"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但在哲学上出现的矛盾令他的学术注意力转移到文学上来,于是《人间词话》由此诞生。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境界的产生分为”造境“和”写境“。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即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但却很难分辨:写实家营造出来的环境中总会不可避免地注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因而造出的境和理想中的境颇有相似之处,理想在现实中隐现;而理想家所虚构出的意境也并不是超脱自然法则的,境界中所存在的事物一定取材于自然,体现着万物更迭的规律和日月光年的变换。文艺高超的作家善于运用精炼的汉字创造出作品的境界。王国维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一字都使得的极其巧妙。二字一用,境界就出来了。我们在创作时,也应该努力做到“字字珠玑”,讲求用精简准确的字句营造氛围。

  只是造出境界还不够,还要造出高格的境界。书中说到,“境界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境界虽小,却柔和惬意,丝毫不输"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广袤;"宝帘闲挂小银钩"的清新脱俗同样不亚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宏大。关键是要看营造出的境界给人带来的感受。好的境界使读者身临其境,将作者的'感情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当我们在营造意境时,应当思考自己的描写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感受,想方设法地让读者体会到“身在其中”。

  那么,该如何写出高格的境界呢?王国维在书中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思是说,境界中不应该只有景物,还应该折射内心,想要有境界,须得融情于景。写春风的轻柔微和,蜻蜓的轻盈剔透,草木的萋萋,冬雪的零落,还要加上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意境才不显得空洞,有了人气。《人间词话》中又把境界分为两种,“有我”和“无我”: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要写出细致优美的境界,应当“于静中得”。内心宁静下来,看到的世界便会不一样,写出的文字便会洋溢着清新淡雅的味道。要写出宏伟壮大的境界,应当“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周遭喧闹而独善其身,于烟火尘埃中觅得一隅清净之地,此时的心境当然更加气势恢弘。由此可知,我们要写出高格的境界,应当注意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反映心理;营造意境时多角度来写,根据需要选择“有我”或“无我”的境界,抓住关键展现景物和内心的关联。

  境界成就高格。境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朝朝夕夕的坚持。王国维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推而广之,其实无论是学*还是生活,也不过这三重境界。

  读《人间词话》所收获的,不仅是创作的技艺,还有人生的哲理。纸上的境界成就的是作品的高格,而人生的境界成就的是我们的高格。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4

  曾经,有“秋波横欲流”“魂迷春梦中”的绮丽浮靡;亦有“无泪可沾巾”“飘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泪对宫娥”“回首恨依依”的亡国之哀。倾尽“一江春水”,换来牵机毒药。

  南唐李煜。

  王国维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真所谓以**者也。”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个笔力纵横,他豪放超逸、恬淡旷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个,笔力雄厚,他壮志难酬、慷慨悲壮。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对富贵可以轻看,面对仕途亦会厌倦,面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面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他的《饮水集》。

  满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是中国*代杰出的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5

  最*,我开始读起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读诗词的感觉与我而言,是及其棒的感觉,每当我泛起读诗词的时候往往也是我感情最丰富的.时候。

  但我有一个烦恼,那就是我的三分热度,常常是我不能去坚持一件事,比如我想把《人间词话》中的诗词都背下来,我知道到后面我一定会是做不成的,即使我有那颗心。我一直在找办法改变,我我一直未能找到最好的方式去逆转。有人说,三分钟热度未必是坏事,三分钟热度可以让你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之后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我也相信。

  说会《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才刚刚读,所以对后面的内容是怎样的,但我相信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因为我读了她前面的几页我就觉得非常的不错。

  但我读到第一首,欧阳修的《蝶恋花》中的几句是我的情感已是泛滥了:“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还有秦观的《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读来真的是让我心旷神怡啊。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6

  《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卫琪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语句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却又令人无奈的学士。又是我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亲*,有时又是如此的疏远。王国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结束的强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炉火纯青的。

  卫琪有言王国维是“一个只认死理脑筋不转弯”的人。他执着,他才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国学和史学的大师,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他是个恪守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革命,也幻想着清王朝能够复辟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灭。我想王国维如果当年未听取罗振玉的劝告而未尽弃前学去研究新学。王国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启新时代的大师了。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自杀被家人严密监控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进军华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王国维最后的希望破灭。“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倾注着王国维的心血,才情高绝。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过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其实我对这三段话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称不上大事业大学问,但也足以以小见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种境界说的是入门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从何开始。曾记高一虚度光阴之后,各科成绩尽是让人心碎的,高二时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个好成绩,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的学业却不知从何补起。彷徨、痛苦与渴求正如此。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奋斗的时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劲才使我能够在期末取得好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补偿。这种释怀的感觉尖子生们必然感受到,正如题海战术之后,突然灵机一动,看透各种题目中的真谛,然后触类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间词话》中的真谛如是。

  王国维带着中国最后一个传统士大夫苍老而悲凉的背影,在一汪碧蓝如玉的湖水中,渐渐地沉没,消失,永不再现。而我们只需守住对《人间词话》的青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的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7

  曾经,有“秋波横欲流”“魂迷春梦中”的绮丽浮靡;亦有“无泪可沾巾”“飘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泪对宫娥”“回首恨依依”的亡国之哀。倾尽“一江春水”,换来牵机毒药。

  南唐李煜。

  王国维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真所谓以**者也。”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个笔力纵横,他豪放超逸、恬淡旷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个,笔力雄厚,他壮志难酬、慷慨悲壮。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对富贵可以轻看,面对仕途亦会厌倦,面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面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他的《饮水集》。

  满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是中国*代杰出的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8

  人间词话,话尽人间。初读《人间词话》,便从书名中发现了浪漫与美。这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后,再根据他的文艺观去阐述古代文学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

  王国维先生在此书中首次提出了“造境”和“写境”的说法,并指出“造境”虽是浪漫主义,但却没有抛弃现实;“写境”虽是现实主义,但也不能离开浪漫,浪漫与现实是相辅相成的。

  王国维论“词以境界为最上”:“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他认为“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能观”是指诗人能超越现实进入到一种自我营构的意义世界。王国维又通过尼采、叔本华的理论阐述了这种审美无功利的观念,使其“境界说”更具有现实意义。

  “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从迷惘,到不悔,至回首,那是最美好的场景,灯火阑珊之下,他的境界从不止于秦淮河上灯影桨声,风花雪月。

  王国维这段话表达的是自己的人生感悟,从具体诗词的体验感悟人生的普遍意义。首先,他说到人生的第一阶段:“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鹊踏枝》中词句,本意是一位怨妇对远方游子的思恋,她日复一日登楼眺望,盼望远方游子的归来。但王先生这里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所要经历的孤独,只有这样才具备追求高远境界的基础。第二阶段:“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柳永《凤栖梧》中词句,本意是说一位在外漂泊、失意的游子,对其所爱的思念,甚至为之形神憔悴,在这里是为了表达对人生目标的追求锲而不舍。第三阶段:“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词句,本意是说元夕之夜,一群游街女子或“蛾儿雪柳”,或“笑语盈盈”,他所倾慕的女子却在那灯火阑珊之处,显得那样的卓尔不群、傲然独立?王国维先生在此想表达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经历孤独与坚持后,终于进入人生最高境界。由诗词指向人生,由美学指向哲学,这是王国维用浪漫美学的眼光来解释人生的哲学。

  王国维重“境界”,重“真”,重“自然”:“借不予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作者也。”如晏殊之词,独上高楼尽,唯天涯茫茫,长路漫漫,秋风潇潇,天气之凉怎能比上相思之苦,预言还罢,更无人听。

  所以,一部充满着诗人气质,哲人思想的快意之作,诞生了。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9

  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和诗歌一样,它是我们华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更喜爱精美绝伦的词,因而爱上了《人间词话》。

  在细雨纷纷的暮春,最惬意的莫过于手捧书卷,憩于窗棂之旁,沏一壶香茗,享受极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书在怀,实是人生一大乐事!细品《人间词话》,让灵魂在古词中得以冲涤,然后缓缓地,带着清新的心情,让蛰伏的心灵重新焕发活力。

  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个词语,也是全书的核心。“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直,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气象取胜,无大胸襟,大豪气难以为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也,读罢令人神清气爽,胸襟开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性情取胜,无细致的感受,痴迷的情怀难以为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也,读罢令人柔肠百转,缠绵悱恻。

  此二种境界易造,古诗词中出现也最多,若论造境之难,之高妙当在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 “顿彻”,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凡含此境之作必为神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也。

  造境之种类有三,造境之法却只有一个“真”字。“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欲成大事者,必须下定决心在自己的路是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是的,成功的灵感是一个不速之客,它永远在不经意间光顾,如电光乍现。然而将这句话细细品呷,仿佛又能读出一种超脱成功的喜悦,透着一丝智慧的禅意。

  忘不了李后主之词——那以**成的文字。在他的笔下,词不再是风月笔墨,而是生命与亡国之恨的长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词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国破家亡,从君主沦为阶下囚的命运不但没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发纯粹,而他的痛苦也愈发深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份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许深深触痛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内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鸣。作为前清遗民,眼看国运日下,世道苍凉,王国维先生却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许他也曾感慨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许他也想褪下长袍马褂,换上盔甲,一如东坡笔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卫国。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10

  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和诗歌一样,它是我们华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更喜爱精美绝伦的词,因而爱上了《人间词话》。

  在细雨纷纷的暮春,最惬意的莫过于手捧书卷,憩于窗棂之旁,沏一壶香茗,享受极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书在怀,实是人生一大乐事!细品《人间词话》,让灵魂在古词中得以冲涤,然后缓缓地,带着清新的心情,让蛰伏的心灵重新焕发活力。

  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个词语,也是全书的核心。“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直,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气象取胜,无大胸襟,大豪气难以为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也,读罢令人神清气爽,胸襟开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性情取胜,无细致的感受,痴迷的情怀难以为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也,读罢令人柔肠百转,缠绵悱恻。

  此二种境界易造,古诗词中出现也最多,若论造境之难,之高妙当在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 “顿彻”,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凡含此境之作必为神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也。

  造境之种类有三,造境之法却只有一个“真”字。“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欲成大事者,必须下定决心在自己的路是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是的,成功的灵感是一个不速之客,它永远在不经意间光顾,如电光乍现。然而将这句话细细品呷,仿佛又能读出一种超脱成功的喜悦,透着一丝智慧的禅意。

  忘不了李后主之词——那以**成的文字。在他的笔下,词不再是风月笔墨,而是生命与亡国之恨的长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词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国破家亡,从君主沦为阶下囚的命运不但没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发纯粹,而他的痛苦也愈发深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份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许深深触痛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内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鸣。作为前清遗民,眼看国运日下,世道苍凉,王国维先生却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许他也曾感慨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许他也想褪下长袍马褂,换上盔甲,一如东坡笔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卫国。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阅读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1)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间词话读书笔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

  “境界”一词,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境界”在评定艺术作品好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国维存在于中国最为黑暗动乱的时代。列强入侵,清**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承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苦痛。1902年,王国维因病回国,他说,"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但在哲学上出现的矛盾令他的学术注意力转移到文学上来,于是《人间词话》由此诞生。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境界的产生分为”造境“和”写境“。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即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但却很难分辨:写实家营造出来的环境中总会不可避免地注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因而造出的境和理想中的境颇有相似之处,理想在现实中隐现;而理想家所虚构出的意境也并不是超脱自然法则的,境界中所存在的事物一定取材于自然,体现着万物更迭的规律和日月光年的变换。文艺高超的作家善于运用精炼的汉字创造出作品的境界。王国维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一字都使得的极其巧妙。二字一用,境界就出来了。我们在创作时,也应该努力做到“字字珠玑”,讲求用精简准确的字句营造氛围。

  只是造出境界还不够,还要造出高格的境界。书中说到,“境界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境界虽小,却柔和惬意,丝毫不输"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广袤;"宝帘闲挂小银钩"的清新脱俗同样不亚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宏大。关键是要看营造出的境界给人带来的感受。好的境界使读者身临其境,将作者的感情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当我们在营造意境时,应当思考自己的描写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感受,想方设法地让读者体会到“身在其中”。

  那么,该如何写出高格的境界呢?王国维在书中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思是说,境界中不应该只有景物,还应该折射内心,想要有境界,须得融情于景。写春风的轻柔微和,蜻蜓的轻盈剔透,草木的萋萋,冬雪的零落,还要加上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意境才不显得空洞,有了人气。《人间词话》中又把境界分为两种,“有我”和“无我”: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要写出细致优美的境界,应当“于静中得”。内心宁静下来,看到的世界便会不一样,写出的文字便会洋溢着清新淡雅的味道。要写出宏伟壮大的境界,应当“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周遭喧闹而独善其身,于烟火尘埃中觅得一隅清净之地,此时的心境当然更加气势恢弘。由此可知,我们要写出高格的境界,应当注意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反映心理;营造意境时多角度来写,根据需要选择“有我”或“无我”的境界,抓住关键展现景物和内心的关联。

  境界成就高格。境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朝朝夕夕的坚持。王国维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推而广之,其实无论是学*还是生活,也不过这三重境界。

  读《人间词话》所收获的,不仅是创作的技艺,还有人生的哲理。纸上的境界成就的是作品的高格,而人生的境界成就的是我们的高格。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2

  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在高中的时候读过,不过那时候由于课业的负担,对于这些课外书也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到了大学,选了“民国学人与学术”这门选修课,老师讲到了王国维;又学了宋元文学,才加上开始学*文学批评,于是又开始重读这本好书。相较于中学时候的随意翻阅,此时的阅读除了会有理性的思辨,也会查阅一些相关的研究著述,获得更深厚的知识。

  在阅读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我真的觉得很畅快;其体例很有趣,不是非常严谨的成体系的清晰的大篇幅的学术论著,而是采用了“则”的形式,每则里面,少则几句话,多则一两段话,论述一个词学乃至文学问题。这样散金碎玉式的文学评论方式,也和我们所学到的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方式如出一辙。那时正在复*教师资格证,我常常是边记诵繁杂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一边读读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真的是一种调剂。我阅读的是岳麓书院的版本,挺喜欢这版的,这本里面的主题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四卷(卷一:人间词话本编;卷二:人间词话删稿;卷三,人间词话附录;卷四,人间词话补录)。在四卷里面,针对王国维的写的文学批评,施议对现实都有注解,难能可贵的是,王静安在每一则文学批评里面涉及到的词,大部分施议对先生都在注释里面有全词的收录,方便了我们的阅读,于是,获取知识,有一种从点到线的感觉。另外虽然已经学过了宋元文学,不得不说,因为《人间词话》里面涉及到的主要都是大家,所以里面的许多词真的很优美,很有意境,读起来感觉很诗意。

  学术界里面关于《人间词话》的研究有很多,其中有一个非常大的研究热点就是在《人间词话》当中所提到的“境界说”。在《人间词话》的开篇第一则,便是开宗明义式地提出了这个观点: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纵观接下来的几则(主要是二到九则),虽然说是继承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散金碎玉的分析方式,但是如果细细考虑,都是围绕着“境界”在进行阐释。但是的确,王国维先生虽然受到了西学的影响,但是在对于境界说的阐释里面,还是缺乏系统的充分的论述,他往往是选取几个人或者几首词句,然后评述哪几个人或者哪几首词有“境界”,但是对于“境界”本体的建构和定义,还是缺乏的;不然,我们现在的文学批评界,对于“境界说”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一家之言。当然,正是这些空白的存在,使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有了“说不尽”的美丽,也未可知。王国维的“境界”很容易让人想到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所用的术语“意境”。这两者之间肯定是既有联系又有关联的,我个人认为,“境界”的指涉可能会更加阔达一些。当然,这也仅仅是我的直觉。对于王先生的著名境界说,既有好感,

  又有神秘感,也有无奈感。

  另外,我认为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和“真”、“自然”这两个范畴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王国维说:“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王国维所谓的真实,不仅仅是生活的真实,也有自然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

  王国维先生在对“境界”的阐述中,有提到“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个概念。他说: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

  老实说,当时我读到这里觉得有些费解。我认为文学作为一种人学,是人主观参与的产物,总会烙上个人的烙印和主观色彩,所以都会是“以我观物”,都应该是“有我之境”。王国维这样分类有无依据?曾大兴先生这样进行了解释:“无我之境“是摆脱一切是非得失和荣辱的计较,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既能与花鸟共忧乐,又能以奴仆命风月”的就是无我之境。联系王国维所举的陶渊明和王国维的诗句例子,似乎可以成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了“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观念,我非常赞同和喜欢: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

  我觉得最可贵的是,他从文学本体的角度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来分析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陈套,豪杰之士亦难于中自出新意。故往往遁而作他体以发表其思想感情。一切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由于此。故谓文学今不如古,余不敢信

  王国维认为,一种文体在流传较长的时间时候,会出现许多的弊病,沾染许多的问题,也难以写出新意,因此会有新的文体出现。当然我们知道,文体的革新还有许多的原因,但是王国维从文体自身和接受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也是新颖,令人赞赏。并且他根据这样的逻辑和理论,认为不要认为“文学今不如古”,也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曾大兴先生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核心价值(J)”一文中分析此观点,得出了王国维有“进化史论的文体观念”,我并不认同。王国维并没有认为后世的文体和文学就比前世的文体和文学好(比如他对《古诗十九首》的态度和对元曲的态度),相反,细细考察王国维的意思,他认为文体是在发展,但是另外的

  文体兴盛于前一种文体是由于时间久远,前一种文体沾染了问题,因此新的文体具有生命力。他并没有认为后文体就比前文体好,反倒是这其中有着很明显的文体*等的思想,让人思索。

  读过《人间词话》的人可以感受到,王国维是很推崇李煜的词的。当然,除了李煜的词本身写的就很有艺术价值之外,广西师范大学的安朝晖先生提醒我们要从“知人论世”的角度看待王国维对李煜词的喜爱。王国维和李煜在人生经历、性格特征方面都有相似之处,都具有“悲剧性”。比如,李煜和王国维都处在时代的剧烈变动的时期,因此王国维评李煜的词为“**”,也不难让人思索,王国维在李煜的词中,是否也在寻找自己的悲欢和慰藉了,他们已然是隔着*十个世纪,在遥相呼应。

  读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发现自己对词学、词学批判的喜爱又深了一分。回想《人间词话》的发现历程,从最初的备受冷落,到备受瞩目,也让人欷歔和庆幸。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不断阅读到更多优秀的作品!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3

  书籍简介:

  摘抄:

  1.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2.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律。故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3.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4.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草共忧乐。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翻阅《人间词话》,不难发现王国维读了很多书,写了许多书的评论,也因此《人间词话》被誉为文学批评著作,但是我猜测,人间词话只是王国维先生的读书笔记而已。他读一本书,摘抄语句,发表自己的感想,一开始也许他只是写给自己看的,但是记录着记录着,由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就成了一本评论著作。

  由于我的文学功底的缺失,对本书中的一些文章有的是一知半解,有的是似懂非懂,有的则完全不知所云了,唯一记得最牢的是书中最有名的一段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段话由三首诗中的三个句子组成,所表达的本意与王国维想表达的意思相去甚远,但是经王先生一组合,表达了他认为的境界,却也相当合理,可见王国维先生文学创新的能力很高。而其中所传达的,对我们也有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

  在我看来,第一境,就是说…………立志,或者说清楚明白自己要怎么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就是说你得知道你现在研*的这门功课,到了后面到底能学成什么样,你得怎样学到那样的程度,对自己攀登的这一条路有着清晰的了解。第二境,就是积累。积累自己的知识,积累格律音韵的发展历史和各个时期的理论,积累诗才和典故,积累讲故事的窍门桥段和阅历……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一辈子都在这一境晃荡,修炼到第二境巅峰的人就可被称作大师矣。第三境,就是顿悟。在一瞬间明白自己这门功课的本质,将自己所积累的一切知识融会贯通,从此再不被束缚,随心所欲,自在挥洒,即孔子言:“随心而不逾矩”是也。所谓的不被束缚,不是说可以乱来,而是说彻底梳理建立完自己的理论体系后,一切逾距的行为根本不会在身上出现。那些不对的东西自然会觉得丑陋,而绝不会出现。

  书中这样说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的确,苏东坡和辛弃疾的词能够达到如此高的成就,并不仅仅是展现出的词那样简单。能够写出这样的词,除了有运用文字的功力,还有他们渊博的学识和宽广的胸襟。想要达到如此成就的人,若只是去效仿他们作出的词,而没有去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话,那果真是东施效颦,不能达到目的。问题也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倘若我们脚踏实地的来完成自己的学*过程,其对我们的回报我相信不仅仅完成的喜悦。更多的可能是成就感!

  书中说“词之忠实,不独对人事宜然。即对一草一木,亦须有忠实之意,否则所谓游词也”。“忠实”有忠厚老实、忠诚实在之意。对人事的忠诚态度,这一直是我们强调的。忠于他人,不瞒骗,不欺诈,这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也是大家从小就了解的。然而,对草木这些没有人事互动的自然景物,要本着如此的忠实态度,的确还没有太重视。听过很多人的写作过程,大家都比较*惯于借景抒情。或许,当大家增加对万物自然本色的重视,坚持尊重自然的情境,以本色为上,再加以自己情感的文字,两者相融,一定会有更多令人称赞的作品出现。一草一木的原有本色,有不一样的光彩。同时,忠实于自然,也要忠实于人事,忠诚得对待他人,这是一直不能撇下的做人准则,对人对物对文,“忠实”二字不可抛。

  如今走入大学,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告诫我们要懂得为人处世,这不是教我们处心积虑,而是让我们明白人与人交往有必须坚持的准则和不能碰触的原则。所以如今读完《人间词话》,看到王国维先生对词话的评判,就自然联系到了人事这一面。其实对诗词的要求,何不就是对诗人词人的要求呢?诗人词人对作品的态度,又怎不能体现出他们对万事处理的心态呢?对万事的处理又怎会不包含对人事的处理呢?也就是顺着这条思路,我便有了这些感想。或许我的读书感想并不是大部分读者的感受,但“一百个读者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心中会与作者产生不同的“共鸣”,而我的反应就是这些文字。写诗作词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为人处世也不是一门浅显的学科。我认为,在我们的创作过程和学*过程里,也就掺杂着对人事的看法和体悟。学好学校里的课程,不仅可以增长学识,加深内涵,宽广胸襟,也可以将我们塑造成一个个“有情有义”“有人情味”的人。对一个社会人而言,这是多么基本的标准,然而如今这样的人已十分珍贵。我们是小文人,更是社会人。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4

  王静安的《人间词话》问世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他的词话所标举的“境界”一词,文学评论者多奉为圭臬。“境界”一词的提出,盖欲取代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王静安并自负此为“探其本”的发现。

  《人间词话》卷上云: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其实,这里的意境一词,依旧是沧浪所谓的兴趣,阮亭所谓的神韵,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说,以为词之有无境界的关键,便是自然,也就是真。

  前人有言:论词者之所谓自然,盖有二义。如王灼《碧鸡漫志》所主的自然,是不待锤炼之自然,他举《敕勒歌》和《易水歌》为例来说明自然是“变徵换羽于立谈间”,是出口成章,挥笔成文的;这和刘勰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诗品序》所标举的“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等说法较为*似,这是一类;另如彭孙遹、王鹏运、况周颐等所主张的自然,而是绚烂之极复归*淡的自然。前者主吟咏情性,不待雕饰,故特别注重天才;后者因主“自然从追琢中来,”所以除了天才,他们还重视学识,甚至于认为学识可以弥补天才之不足。而王静安的境界说,可肯定是属于前者,是重视天才,主创造而不主因袭的,即“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不使吏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人间词话》卷上云: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照此一说,可知“自然”也是“真”的含义之一,并为达到“真”的必备条件。则王静安以为纳兰词的好处,是在自然也就是像李后主一样,都是阅历浅而有赤子之心的人。所谓赤子之心,其含义究竟如何?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并没有明确的界说,但他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曾引尼采《察拉图斯德拉》的一段文字,“赤子若狂也,自然之轮也,第一运动也,神圣之自尊也。”如是,王氏所谓的“赤子之心,”似乎是一种纯依智力不受意志左右,纯依主观不受客观影响,纯依直观不杂概念的心理状态;但就艺术而言,唯有天才具备此种心态。具备此种纯真无染的赤子之心,则诗人词人,就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直观去领受这个世界,做到妙手造文,能使纷沓之情思,以极自然之表现,望之不啻真实之暴露,而修辞的自然,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不待追琢锤炼了。

  其实,以上的“自然”一论,在王静安的境界说中,是就写作技巧而言,是说表现要恰到好处,不可过于雕琢;而所谓真,是就作品内容而言,是要感情真挚,不可虚浮。

  谈到这里,就要说一说境界的内容。《人间词话》卷上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据此,我们晓得所谓境界是统意与境二者而言的,境界也就是情趣和意象。情趣是属于情感的,而意象是属于景物的,因此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分。《人间词话》又说: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可见,据王静安的看法,境界又有大小之分。但我们细读全书,可以发现这和他所说的造境、写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深相关联。盖据康德说,优美乃无我之境所表现的形式,往往确定而有限;而壮美乃有我之境因只存于我们的思想之中,不见于实际自然界,因此达于无穷。所以无我之境界较小,而有我之境者境界较大。

  以上就王静安的观点,将境界说的要点,作了一个概括的说明,现在谈谈笔者个人意见,参考各家说法,评论其得失。

  先说境界说的好处,前人曾推许王静安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此话并无过誉之处,王氏确可当之无愧。其一,与旧有词话相比,王氏没有摘句之弊,其论词又能以哲学、美学观点来分析申论,不落俗套;其二,晚晴词风多主南宋且竞相效仿,因袭陈故者甚繁,而开创新意者少,故王静安转变风气,实在可说是独具慧眼,虽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处,却亦能切中时弊,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开一先河;其三,王静安主真切,重自然,此乃千古文学不易之定理,而王静安除此之外,尚且要求在真切之余,能够表现人生,美化人生。他的词话所以叫做《人间词话》,都可以晓得他是有意描写人生的,这点和历代那些评论诗词的人,就其对人生的体验而言,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说《人间词话》的一些缺点。盖《人间词话》乃王氏早年之作,因此我们实在不必以此来责备他。不过,就《人间词话》论《人间词话》,我暂且归纳了下列几个缺点:其一,体例为臻完善,编排秩序也没有系统,因而论点错杂间出,没有统一感,这恐怕与他采用札记笔记方式的评论有关;其二,有些理论说得不透彻,容易令人发生误会,如“隔与不隔”的问题,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问题等;其三,太过于自信主观。譬如他太注重先天的才力而忽视了后天的人力,这是颇为值得商榷的;其四,论词太偏重文章而忽略声律。词由乐府诗演化而来,原来是合律可歌的,张炎谓其先父《瑞鹤仙》词的“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所以要将“扑”改为“守”;《惜花香》词的“琐窗深”所以要将“深”改为“幽”,又改为“明”,就是为了要合律的缘故。在讲究声律的词人来看,词的音律效果是要重于文字效果的,这点王静安似乎没有留意,因而不能对某些词人——譬如南宋的吴梦窗、王碧山、姜白石、张玉田诸家,予以适当的评价。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5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在人间词话的开头,王国维如是说,人间词话只有六十四节,每节文字短小,却节节是精辟之语,若不细品细读,便会失其精华,废己时间。

  你的人生是否匆忙?你又是否通过这些匆忙,奔波,努力成就了一个堪称完美的花样人生?“我终究是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这句被经常用来自嘲,调侃的话又何尝不是一句警告:你害怕失去这一切,奔忙,焦急、焦躁,患得患失。这样的人生,还没有入境。那么,你可能就要问了,这个抽象的境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古之成大事者,必经历三种境界,静安(王国维的字),借我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心态;借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借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大彻大悟。

  生活是充满苦楚的,到处都是坑。哪天你一个不小心,就掉进去了。这坑呢,也是那样的扑朔迷离。如果是小坑,站起来,拍拍灰,如无事般继续前行。但如果是深坑呢?等待你的或许就是万劫不复。但是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你不仅不怕,而且还独上高楼,远眺你内心的目标,然而却无奈于现实,畏惧于路途上的坑坑洼洼,这就是人生第一境界,迷茫却充满希望。

  当你准备好一切,开始前往你远眺的地方。你会慢慢发现,他其实并不*,这个时候就需要你不断的努力,持之以恒。坚持是好的,但是过于执着,就会产生思想上的折磨,人也会变得憔悴,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说到:年轻人,你职责是*整土地,而非焦急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生命里的每一件事,都是在追逐。小时候我们会追一切美好的东西,星星、蝴蝶、萤火虫。没多久追赶变成了需要用数字衡量的事物,作业、成绩,还有考试后总排在你前面的那个同学。时间总是不期而至的约束你,提醒你,或者善待你。如果你觉得累,那一定是你在走上坡路。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想发光。生活,会遇到很多兜兜转转和措不及防的喜爱。但去追求就会发光。这就是人生第二境界,执着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努力过后,取得成就,众里寻人生之境界千百度。到此,终大彻大悟,原来我的人生,一直处于快乐之中,只不过是我南辕北辙,寻错了地方,人的一生都在困惑,*庸的人生,真正能得其快乐之人又有几许呢?王阳明说过: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我们穷尽一生的探索,才发现原来快乐就是心中之贼。我们穷尽一生也只是为了追寻它而已。这就是人生第三境界,大彻大悟的开怀。

  对于我们来说,我们正处于人生的追寻阶段。写不完的试卷,上不完的补*班,我们努力的收割着一切,最终都希望他可以变甜。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都比站在原地更接*幸福。

  你有多努力,才会有多幸福。少年,去追,就会发光!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6

  谁道落花无情意?

  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和诗歌一样,它是我们华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更喜爱精美绝伦的词,因而爱上了《人间词话》。

  在细雨纷纷的暮春,最惬意的莫过于手捧书卷,憩于窗棂之旁,沏一壶香茗,享受极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书在怀,实是人生1大乐事!细品《人间词话》,让灵魂在古词中得以冲涤,然后缓缓地,带着清新的心情,让蛰伏的心灵重新焕发活力。

  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个词语,也是全书的核心。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一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直,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气象取胜,无大胸襟,大豪气难以为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也,读罢令人神清气爽,胸襟开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性情取胜,无细致的感受,痴迷的情怀难以为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也,读罢令人柔肠百转,缠绵悱恻。

  此二种境界易造,古诗词中出现也最多,若论造境之难,之高妙当在第3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顿彻,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凡含此境之作必为神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也。

  造境之种类有三,造境之法却只有一个真字。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欲成大事者,必须下定决心在自己的路是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是的,成功的灵感是一个不速之客,它永远在不经意间光顾,如电光乍现。然而将这句话细细品呷,仿佛又能读出1种超脱成功的喜悦,透着一丝智慧的禅意。

  忘不了李后主之词那以**成的文字。在他的笔下,词不再是风月笔墨,而是生命与亡国之恨的长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词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国破家亡,从君主沦为阶下囚的命运不但没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发纯粹,而他的痛苦也愈发深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份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许深深触痛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内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鸣。作为前清遗民,眼看国运日下,世道苍凉,王国维先生却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许他也曾感慨称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许他也想褪下长袍马褂,换上盔甲,一如东坡笔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卫国。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7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多年前读到这段话,才知道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参加完4月份最密集的跑马后,终于静下来完整的阅读这本书。最先读的是附录中王国维年表,生于光绪三年(1877),卒于民国十七年(1927),于飘摇动荡的半个世纪走完了他波澜壮阔中西合璧的一生。

  《人间词话》是对词的评论,每则大多寥寥数语,却是句句精辟,评论特别是批评毫不留情,足见作者的功底、勇气和赤子之心。

  开篇几则以“境界”为统揽,“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些内容,我感觉很有哲理,却又似懂非懂,尤其对境界到底是什么不知其然,只有一点点浅薄的理解。

  境界有大小,但并不能因此而分出优劣。就像诗词与跑步,一静一动,各人喜好难分高下,感受也没法比较,不见得文采好、成绩好的人一定会比其他人的境界高、快乐多。怎样让境界开阔一点,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可以尝试。

  热爱。无论是兴趣使然,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有条件,一定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如果没有机会必须得做,与其向外抱怨环境,不如向内自我调整。为什么长期跑步的人成天起早贪黑劳其筋骨而又乐此不疲呢,我想大多数人是源于自己对跑步的热爱或者跑步带给自己的良好体验,而不是因为别人要求你去跑。

  专注。我们很大的痛苦是来源于纠结。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压力,愈加显现的内卷,使人总是期待完美的计划和结果。面对需要做的决定,小到晚饭吃什么、新买的家电挑哪个,大到择业、成家……即便做出选择,一开始也可能患得患失,想象着要是选另一个会不会比这个好。其实纠结主要发生在选择前,一旦选定,反而能*心静气。专注于选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尽自己的全力将它做好的过程并不是最煎熬的,这样日积月累的经营,就能向高一点的境界进发。

  悦纳。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渺如尘埃,因此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只要已经尽力,无论结果怎样,坦然接受就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都不希望伤病,但如果发生了,把它作为身体对自己的提醒,小伤病总比大的强,比起突发的意外,大伤病也还不是最惨的。人生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但同时,风险无处不在,既不盲目冒进心存侥幸,也不因噎废食裹足不前,敬畏前提下的挑战是应有的态度。

  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永远保持初心,不断奔跑。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8

  《人间词话》宛若月下纷扬的`落花,华美绝伦却又悲喜交集。——卫琪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语句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却又令人无奈的学士。又是我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亲*,有时又是如此的疏远。王国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结束的强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炉火纯青的。

  卫琪有言王国维是“一个只认死理脑筋不转弯”的人。他执着,他才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国学和史学的大师,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他是个恪守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革命,也幻想着清王朝能够复辟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灭。我想王国维如果当年未听取罗振玉的劝告而未尽弃前学去研究新学。王国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启新时代的大师了。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自杀被家人严密监控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进军华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王国维最后的希望破灭。“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倾注着王国维的心血,才情高绝。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过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其实我对这三段话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称不上大事业大学问,但也足以以小见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种境界说的是入门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从何开始。曾记高一虚度光阴之后,各科成绩尽是让人心碎的,高二时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个好成绩,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的学业却不知从何补起。彷徨、痛苦与渴求正如此。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奋斗的时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劲才使我能够在期末取得好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补偿。这种释怀的感觉尖子生们必然感受到,正如题海战术之后,突然灵机一动,看透各种题目中的真谛,然后触类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间词话》中的真谛如是。

  王国维带着中国最后一个传统士大夫苍老而悲凉的背影,在一汪碧蓝如玉的湖水中,渐渐地沉没,消失,永不再现。而我们只需守住对《人间词话》的青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的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9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边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记得当初中语文老师对我们讲起这三种境界的时候,我们都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对于境界一词也不是很了解,尽管那时已经读背了不少的诗词。直到后来,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诗词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现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

  《人间词话》是中国*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写境,即有创造的境界,有写实的境界。在此,对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确的说明,继而又对境界的构成作了具体阐述,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虽写实象,亦理想家也,这就是说,境界是诗人模写自然又表现理想构成,成功之诗必然是理想与写实的密切结合。王国维先生在书中对于境界的阐释有: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纵观古今诗词,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片名句,哪一句不是有独特的境界呢?我们先来讨论有我之境界,有我之谓在境界之中有作者,重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借助自己所观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诗人借助眼前之花,表达出自己的悲伤之情。一般而言,花是一种美好的食物,但是正是这样美丽的东西也会触动诗人的伤心之处,可谓乐景衬哀情。这就说明是从自我本身的情感出发的,不管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诗人的伤感。因为有我,此之谓有我之境界!

  那么无我之境界又是怎么样的呢?无我之境界主要强调以物观物,强调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将主观意识客观化。如陶潜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轻松、淡雅的田园风光图。通过这样一句诗,通过这样对自然客观景物的描写,我们感觉到作者对自然田园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隐居田园山水间的悠然、闲适之情,可谓意境深远,令人心向往之。正是因为诗人描绘了一种意境,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言之无我之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境界”二字呢?一就是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讲求一个“真”字。在这里,先要讲明的一点便是“境非独谓景物也”。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人之情感更是境界。不论是写景或是抒情,能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使人身临其境才算是做到了“真”。然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池塘一角、西风大漠与雾失楼台怎能相提并论?很多传世之作都是作者随兴所至,即挥毫泼墨抒其所见所感,无所拘束,常常命为“无题”或者直接从诗中抽出二字。然则若给定了题目,依然抒其真情,但总在潜意识里受到题目的局限,所求境界亦仿佛裁剪过后,并不完整。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吧。其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词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词*实易懂。“欧阳公‘阑干十二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与,行色若愁人’。语语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已。”不难看出,前者如画一般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身临其境,但无晦涩之词语;而后者,如不知道“谢家池上”指的是春草一说,就会不知所云。

  王国维认为“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白,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个人理解就是作词能做到不讽刺不赞美,不用典仿古,不用替代字,完全都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真实所想,才称得上是纯粹的创作。正如“桂华流瓦”不如“月流瓦”的意境好,倘若用词自然、易懂,感情真实,何必非有替代字呢?“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以免会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三,诗人词人要做到“虽理想家,亦写实家”。王国维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一个诗人可以凭空虚构,肯定都是立足于现实世界的。诗人虽然是很理想化的,但是他们的理想化从某一个侧面也会显现出社会的现实,即理想源于现实。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事实上,从表面可能很容易分辨出诗人是理想化的还是在写实。但是细细品味,再理想化的境界也是在抒发一种真实的感情或者从真实发生的事情所升华的一种境界。写境的同时在抒发自己的抱负,造境的同时亦是在反映现实。然而,仅此也是不足的。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正是他对前文所提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进一步阐述吗。有我之境界就是“入乎其内”,无我之境界不就是“出乎其外”吗?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写出境界,就在于一个“真”字,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只有这样,读者才会有所共鸣,才不至于不知所云。

  然而,我最喜欢的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所言关于三种人生境界的阐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第一境的落脚点应该是在“独”和“望尽天涯路”。是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这就表明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可理解为独自地准备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二境界则是当自己的目标确定之后,付出全力为其打拼而不后悔。第三境就是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生就是如此,因此我常常引用这句话来比喻人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0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王国维先生早年从事过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人间词话》却写于他已厌倦西方哲学而兴趣转移于中国旧文学之际,故其中虽然时时流露出早年所受西方思想之影响,然而就全书的体裁和批评方式而言,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是相似的。

  接触到《人间词话》,便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境界”一词,王国维先生开篇便将“境界”一词作为评词的基准:“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在接下来,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批评理论如“造境”和“写境”之说、“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讨论等等,后部分为批评的实践举例部分。

  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有我之境”的要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对客体进行加工整理,一切外物都成为内在感情的表象,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幕”。“无我之境”的要点则在于“以物观物”,强调客体存在的真实性,主体意识被客体化,如“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也是主观诗跟客观诗的区别所在。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较多。但对名家高手来说,他们可以得心应手的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选择运用。例如苏轼之词既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情景无限”这样自然优美的无我之境,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样壮美的有我之境。 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 “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无意境之词,纵然辞藻华丽,也不过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实对于各种文学体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通常认为《人间诗话》是王国维关于诗词之学的著作,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可以说,王国维其实是以评词的方式,在言说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归结到“境界”这一词上来说,境界不仅仅是对于词、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其实更反映在人生的意义上。

  大多数人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三种境界”开始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王国维将这三种境界讲的似乎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面,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标便会自然的实现。在这里,作者用评词的方式说明了人生哲学的道理。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例如:“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可以归到理想与现实的讨论;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的论述可以作为自身修养对于处事的影响的论证。

  在《人间词话》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我想,王国维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是因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表达感受,对于内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写的景物而言,没有比“境界”更好的词语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该做怎样的解释,从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对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之后,似乎有了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但终

  究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读懂的缘故吧,不过从叶嘉莹著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中关于境界的讨论来看,似乎有了一点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认为王国维选择“境界”一词来作为他的评词的特殊用语,是因为这种选择符合中国文人在用词时强调“有出处”的惯例,所以尽管语义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艺术,但也依然为读者所接受。可也许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用词的魅力,没有精确的解释,却有很广博的意境,有一种很大气的味道在里面,这是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作品所关注的始终是人本身,即使是写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双情感的眼睛。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国维理解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未径、上下求索的执著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人间词话》是*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讨论他作品中比较难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学之余,我却更想将注意力放在他关于词的赏析上面,他的这些评注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虽是断章零语,却都乃绝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1

  曾经,有“秋波横欲流”“魂迷春梦中”的绮丽浮靡;亦有“无泪可沾巾”“飘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泪对宫娥”“回首恨依依”的亡国之哀。倾尽“一江春水”,换来牵机毒药。

  南唐李煜。

  王国维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真所谓以**者也。”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个笔力纵横,他豪放超逸、恬淡旷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个,笔力雄厚,他壮志难酬、慷慨悲壮。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对富贵可以轻看,面对仕途亦会厌倦,面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面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他的《饮水集》。

  满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是中国*代杰出的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2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静安先生以“境界”二字作为文篇开首,奠定了中心,一词知因,至于这果,还是要细细来品。叶嘉莹先生曾提出过《<人间词话>基本理论—境界说》,纵观各位学者,读者的评价多以“境界”而起。

  词始于唐,定型于五代,盛行于宋。与诗似而大不同,相对而言,词的规格,*仄,韵律更为严谨,却较多数书读者倾心。我个人自小爱词就甚于诗,有些许受不了诗那种五言七律的正统规格,却作诗多于词,诗的主体更易把握,不易离神。而词虽然熟知创作基准,稍有不慎便易离神,换种说法散神。与静安先生所说“境界”差不多。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可见得,境界之于词在静安先生眼中的重要性。其境界为人不同为人同,故可独树一帜,从词的发展来看,出彩词作便是向我们一一印证了其沉淀的瑰丽。

  《人间词话》是静安先生的大作。古往今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对词的评价极到位,以西方美学的观点定义了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可是却也如叶嘉莹先生所言,受到中国封建古典文学的影响,使《人间词话》沿用文言体,评价虽简洁精炼,却无法给读者呈现出透彻的品词之想,便略显不足。这也是《人间词话》被一些人所排斥的原因之一。

  于我而言,其不然,这种言尽意未尽的表达方式,其实是给读者扩展的空间。也并不是不可取。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3

  《人间词话》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这是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极大评赞。在学*的生活中,我早就听身边的朋友和老师介绍过这本书,趁着空当我便也仔细的品读了一遍。

  《人间词话》写得很有见地很有特色。这是我个人的最大感触。书里面大多穿插着诗词、注释和评论。咋一看很凌乱很散的样子,其实不然。就像一篇散文一样只是形散而神不散罢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三,梦里寻她千百度,漠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后人归之为:知、行、得三境界。

  由王国维的三境界论,推崇的很多,有人效仿“三境界”的划分法:知之、好之、乐之;丰之恺认为:“物质、精神、灵魂”这是人生三层境界;有人认为,人生三境界不外乎是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也有人说为知、为己、为人;有人认为理想、事业、爱情等等,林林总总,琳琅满目。

  而我和一些人一样喜欢将它喻为“立志”、“勤奋”、“成功”三个阶段。第一境界为立志,也是最初层次的境界。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诗人独上高楼,登高极目远眺,找到出路。第二境界为勤奋,即表述如何去奋斗的。为了伊人,人瘦了、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第三境界为成功。经过打拼、努力、千辛万苦地奋斗,终于水到渠成,获得了成功。

  人之成功,都必须经过立志、奋斗。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是每个奋斗的目标。立志是前提,奋斗是保障。我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越王勾践,为了成就自己的理想,经历百倍挫折,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楚国是个小国,在强大秦国面前十分弱小,但他们通过努力,终于吞并了秦国。此可谓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没有志向,一切努力是徒劳的。只要有志气,朝着奋斗的方向努力,我们就会找到我们的成功的归属。我们立志不难,但需要认清我们自身的形势,因材制宜地确定奋斗目标。

  没有勤奋,一切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朱熹有“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于思毁于随”之古训,今有“空谈于国,实干兴帮”鉴言。成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得来的。原北京大学校长季羡林给成功下了个定义: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天资是先天性,机遇是可遇而不可得的,唯独勤奋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如果不勤奋努力,天资再聪慧都无济于补,机遇再多都白驹过隙,难以抓住。

  成功是预期的实现值,虽有预见性,但却隐含未知性。我们理解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最重要就是要躬于行、亲于践,努力把握好今天,以曾国藩“日以学为业”的精神,加强学*,多于锻炼,提高能力,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

  因为,奋斗其乐无穷。

  是的。一旦有了寄托和目标就会奋力拼搏,因为是自己愿意的,所以不管遇到什么,都会是兴奋而执著的,这条道路上兴许痛苦却是快乐的。

  当你到达一定的高度时,是孤独的,能理解你的又有几个呢。不然伯牙怎会为子期断琴,故知音难遇。特别是君王,一个人站的太高,是寒不胜寒的。而后,寻寻觅觅,泠泠清清,终于漂泊归于宁静,却发现原来一直追寻的在你不经意间朝你微笑,这一直寻找的就是你的眼前。

  人生一世,如此而已。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收益颇深,可惜只是浅尝辄止,甚至可谓囫囵吞枣。想到如此,心生遗憾。望有闲时,再细斟读。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14

  王观堂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他关于词的理论,语言往往短小精辟。如“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者,物之不得其*而鸣也”;读之,似乎也如入境界,在慢慢细品中由“独上高楼”而至“人憔悴”,最终达到“蓦然回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阅读中有了点滴收获——与观堂先生一起读词,词之差别与境界豁然开朗。

  一、有境界与无境界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真情最为动人。没有真实情感的赋予,再华丽的辞藻也显得肤浅虚伪,再精巧的构思也显得空洞无味。境界,原来全在一个“情”字上。写词如此,写诗、散文、小说,不都是如此吗?文学如此,做事、为人,不都是如此吗?真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秉着一颗真心,才能打动别人的真心。

  二、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然而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现实主义的《诗经》与浪漫主义的《离骚》。《诗经》虽然写实,却不觉得其晦涩或枯燥无味;《离骚》虽然想象,也不觉得其怪诞而不可理喻。我们不可能将真正伟大的作品完全归于哪一派——它们在主体上属于某一派,然而在另一方面,另一种风格的补充又使其具有自然之美,而不是僵死在某一个框架里。诚如王观堂先生所言,一个诗人往往既是理想家又是写实家,因为他活于物质的世界中,必然心存实物;而只有当他人保存着不竭的想像之泉,他才能掌握文字的灵性。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和无我之境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只是为写诗的心态和情感所决定。无我之境如佛家,置身事外,写景得以淡然悠远;而有我之境便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歌者,随心吟咏之中使得情景交融,人与景交相呼应。

  四、境界之大小

  “境界有大小,不以事而分优劣。”

  同样,“写什么”往往决定了境界的大小。然而并非写大场面、颂大事业就是境界高人一筹。婉约派们写来写去也总是伤春悲秋,相思高楼,依旧是有着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之类的词之大家。小境界更能写出点点滴滴的离愁别绪,百转愁肠。

  五、赤子之心与阅世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客观之诗人必须多阅世,这是必然的;而主观之诗人无需阅世,只需保留着赤子之心吗?阅世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我想观堂先生是认为“阅世少”造就了这些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以为不然。屈原阅尽世间污浊和不*,性情不是仍然真到了极点吗?李太白仕途不顺,云游天下,阅世少了吗?李后主身负亡国之痛,从词中固然可窥见其赤子之心,然阅世大概也是并不少的。阅世是对这个世界的深层理解,是情感和心灵的体验和碰撞。真正的诗人绝不会回避直面生活的现实,赤子之心也不会在阅世中逐渐消失。

  六、词品与人品

  观堂先生花了大量的笔墨点评各家之词,如欧阳修、秦少游、李后主、冯正中……他分析各家特点,具言长处。然而对于张玉田、吴梦窗之辈,又语言犀利,甚至曾有“白石尚有骨,玉田则一乞人耳。”此言批评其词砌字而浅薄,意竭于模拟;评价白朴,既有《秋夜梧桐雨》的“元曲冠冕”,亦有《天籁词》粗浅到“不足为稼轩奴隶”。观堂先生的评价抓住要害,可谓解颐。又提到周济、刘熙载的观点:“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周旨荡而史意贪”,原来词品连于人品,此二者不可分。

  《人间词话》,我仍是没有读完的。也许,直到某一天我得以熟悉观堂先生提到的每一词家,我才可能有一些真正的领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2)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通用10篇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1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最初发表于《国粹学报》。初读之,感受到的是一种花非花、雾非雾的感觉,未能读出其中的意味;二读,似乎能够粗略地觉察到诗词中的情境与诗人的感想;再读之,其带给我的便是震撼。词话来自人间,是经由人所抒发,是人自身的生活感想蕴藏在词话里,字里行间里透露的是每个诗人内心的自我独白。

  王国维先生将词话分为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乃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当然,读完《人间词话》,我发现不仅词话分为这三境,我们的人生也需经历这三种境:“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此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说王国维先生是论词而作,但是《人间词话》不仅仅是对诗词进行评价批评,还富有艺术与美感。先生在评价屈原《九章·涉江》中写道:“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看,先生评价诗词,好似将诗词看作是一位楚楚动人的女子,如何算作优雅,在于其气质的突显而不在于外貌的张扬;而先生又在评价苏轼的《水调歌头快哉亭作·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时,说道:“然此乃抒情之作,故尤重内美。”言语间将情感融入,传达出的那种美的质感十分真挚强烈,并且显得十分朴实自然,极具亲切感。

  先生评论大家之作,如苏东坡、辛弃疾,则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

  即使没有读过《人间词话》,苏轼与辛弃疾的词都耳熟能详,他俩的诗词在我学*生涯中时常出现,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一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两位大儒词创功力十分了得,后世也有“要嫁就嫁苏东坡”的呼声,只为其极高的文学造诣;而辛弃疾雄壮豪迈的写作风格也让我们感叹老将的雄心大志难酬。

  当然,其二人也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都具有宽广的胸襟、长远的目光以及渊博的学识,他们极高的思想境界并非轻易就能获得,也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去发现、去感受、去追求生活的新知,敢于挑战、敢于批判,付出总会有回报,不然只能是东施效颦了。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先生如是说。情语不能当面表达,那么景语成了最好的传情方式。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的《竹枝词》这样写道,到底是“晴”还是“情”呢,怕是只有当时的刘禹锡才能体会吧。

  景中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发现、去探寻的新事物,它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情感,这点在诗词中体现挺多。一说及春夏,便感到生机活力;一提及秋冬,便好似融入凄冷肃杀之境,可见词是诗人内心的情感独白,景是他们情感独白的载体。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2

  《人间词话》是一部被人们奉为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初读《人间词话》就让我沉浸于那精简却又华美的语句中,王国维不仅将其深厚的美学功底尽展其中,而且段段匠心独运。

  《人间词话》以小段形式呈现,甚至是只言片语,但其间不断流露出作者犀利见解的睿智。那些诗文的巨匠所创造的千古绝句与王国维的深刻见解穿过历史合二为一。那宛若天成时而震撼人心的诗句加之王国维的唯美语句使《人间词话》散发出一股沁人心脾的幽香。*静了那些在喧嚣尘世中躁动的心灵。让那些被光明与黑暗折磨的筋疲力尽的人们找到了一处歇脚之地。

  想要全面的了解《人间词话》就必须了解作者王国维。王国维给我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一位令人可敬却又令人无奈的学士。又是我觉得他和我是如此的亲*,有时又是如此的疏远。王国维作为一个中国古典文化结束的强音,自然是才高八斗,古文功夫炉火纯青的。

  卫琪有言王国维是“一个只认死理脑筋不转弯”的人。他执着,他才能有资格成为研究国学和史学的大师,正如他所言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的一生刚好经历了清王朝的覆灭。他是个恪守传统,拒绝革新的人,他不能理解革命,也幻想着清王朝能够复辟成功,可惜他的愿望一一破灭。我想王国维如果当年未听取罗振玉的劝告而未尽弃前学去研究新学。王国维也许就会成为一个承载文明启新时代的大师了。1924年废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王国维认为这是奇耻大辱,想自杀被家人严密监控而未遂。到1927年,北伐进军华北,北洋军阀即将崩溃,王国维最后的希望破灭。“经此世变,义无再辱”——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

  《人间词话》倾注着王国维的心血,才情高绝。其中对读者影响最大以及最成名之段莫过于“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其实我对这三段话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虽称不上大事业大学问,但也足以以小见大。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种境界说的是入门前,心中惶恐不安,不知从何开始。曾记高x虚度光阴之后,各科成绩尽是让人心碎的,高x时幡然醒悟想努力一番考个好成绩,然而面对千疮百孔的学业却不知从何补起。彷徨、痛苦与渴求正如此。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执著无以成,王国维正是凭借着这份执着与隐忍,才成就了他*代史上独一无二的大师地位。而我高一那段暗地里奋斗的时光,那些狠追尖子生的拼劲才使我能够在期末取得好成绩。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往昔追寻之中的种种艰辛苦楚,在顿悟瞬间得到了完美补偿。这种释怀的感觉尖子生们必然感受到,正如题海战术之后,突然灵机一动,看透各种题目中的真谛,然后触类旁通,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了。

  《人间词话》中的真谛如是。

  王国维带着中国最后一个传统士大夫苍老而悲凉的背影,在一汪碧蓝如玉的湖水中,渐渐地沉没,消失,永不再现。而我们只需守住对《人间词话》的青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静静的感受那一份无声的悲喜。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3

  王静安的《人间词话》问世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他的词话所标举的“境界”一词,文学评论者多奉为圭臬。“境界”一词的提出,盖欲取代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王静安并自负此为“探其本”的发现。

  《人间词话》卷上云: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其实,这里的意境一词,依旧是沧浪所谓的兴趣,阮亭所谓的神韵,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说,以为词之有无境界的关键,便是自然,也就是真。

  前人有言:论词者之所谓自然,盖有二义。如王灼《碧鸡漫志》所主的自然,是不待锤炼之自然,他举《敕勒歌》和《易水歌》为例来说明自然是“变徵换羽于立谈间”,是出口成章,挥笔成文的;这和刘勰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诗品序》所标举的“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等说法较为*似,这是一类;另如彭孙遹、王鹏运、况周颐等所主张的自然,而是绚烂之极复归*淡的自然。前者主吟咏情性,不待雕饰,故特别注重天才;后者因主“自然从追琢中来,”所以除了天才,他们还重视学识,甚至于认为学识可以弥补天才之不足。而王静安的境界说,可肯定是属于前者,是重视天才,主创造而不主因袭的,即“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不使吏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人间词话》卷上云: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照此一说,可知“自然”也是“真”的含义之一,并为达到“真”的必备条件。则王静安以为纳兰词的好处,是在自然也就是像李后主一样,都是阅历浅而有赤子之心的人。所谓赤子之心,其含义究竟如何?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并没有明确的界说,但他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曾引尼采《察拉图斯德拉》的一段文字,“赤子若狂也,自然之轮也,第一运动也,神圣之自尊也。”如是,王氏所谓的“赤子之心,”似乎是一种纯依智力不受意志左右,纯依主观不受客观影响,纯依直观不杂概念的心理状态;但就艺术而言,唯有天才具备此种心态。具备此种纯真无染的赤子之心,则诗人词人,就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直观去领受这个世界,做到妙手造文,能使纷沓之情思,以极自然之表现,望之不啻真实之暴露,而修辞的自然,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不待追琢锤炼了。

  其实,以上的“自然”一论,在王静安的境界说中,是就写作技巧而言,是说表现要恰到好处,不可过于雕琢;而所谓真,是就作品内容而言,是要感情真挚,不可虚浮。

  谈到这里,就要说一说境界的内容。《人间词话》卷上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据此,我们晓得所谓境界是统意与境二者而言的,境界也就是情趣和意象。情趣是属于情感的,而意象是属于景物的,因此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分。《人间词话》又说: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可见,据王静安的看法,境界又有大小之分。但我们细读全书,可以发现这和他所说的造境、写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深相关联。盖据康德说,优美乃无我之境所表现的形式,往往确定而有限;而壮美乃有我之境因只存于我们的思想之中,不见于实际自然界,因此达于无穷。所以无我之境界较小,而有我之境者境界较大。

  以上就王静安的观点,将境界说的要点,作了一个概括的说明,现在谈谈笔者个人意见,参考各家说法,评论其得失。

  先说境界说的好处,前人曾推许王静安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此话并无过誉之处,王氏确可当之无愧。其一,与旧有词话相比,王氏没有摘句之弊,其论词又能以哲学、美学观点来分析申论,不落俗套;其二,晚晴词风多主南宋且竞相效仿,因袭陈故者甚繁,而开创新意者少,故王静安转变风气,实在可说是独具慧眼,虽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处,却亦能切中时弊,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开一先河;其三,王静安主真切,重自然,此乃千古文学不易之定理,而王静安除此之外,尚且要求在真切之余,能够表现人生,美化人生。他的词话所以叫做《人间词话》,都可以晓得他是有意描写人生的,这点和历代那些评论诗词的人,就其对人生的体验而言,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说《人间词话》的一些缺点。盖《人间词话》乃王氏早年之作,因此我们实在不必以此来责备他。不过,就《人间词话》论《人间词话》,我暂且归纳了下列几个缺点:其一,体例为臻完善,编排秩序也没有系统,因而论点错杂间出,没有统一感,这恐怕与他采用札记笔记方式的评论有关;其二,有些理论说得不透彻,容易令人发生误会,如“隔与不隔”的问题,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问题等;其三,太过于自信主观。譬如他太注重先天的才力而忽视了后天的人力,这是颇为值得商榷的;其四,论词太偏重文章而忽略声律。词由乐府诗演化而来,原来是合律可歌的,张炎谓其先父《瑞鹤仙》词的“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所以要将“扑”改为“守”;《惜花香》词的“琐窗深”所以要将“深”改为“幽”,又改为“明”,就是为了要合律的缘故。在讲究声律的词人来看,词的音律效果是要重于文字效果的,这点王静安似乎没有留意,因而不能对某些词人——譬如南宋的吴梦窗、王碧山、姜白石、张玉田诸家,予以适当的评价。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4

  王观堂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他关于词的理论,语言往往短小精辟。如“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者,物之不得其*而鸣也”;读之,似乎也如入境界,在慢慢细品中由“独上高楼”而至“人憔悴”,最终达到“蓦然回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阅读中有了点滴收获——与观堂先生一起读词,词之差别与境界豁然开朗。

  一、有境界与无境界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真情最为动人。没有真实情感的赋予,再华丽的辞藻也显得肤浅虚伪,再精巧的构思也显得空洞无味。境界,原来全在一个“情”字上。写词如此,写诗、散文、小说,不都是如此吗?文学如此,做事、为人,不都是如此吗?真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秉着一颗真心,才能打动别人的真心。

  二、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然而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现实主义的《诗经》与浪漫主义的《离骚》。《诗经》虽然写实,却不觉得其晦涩或枯燥无味;《离骚》虽然想象,也不觉得其怪诞而不可理喻。我们不可能将真正伟大的作品完全归于哪一派——它们在主体上属于某一派,然而在另一方面,另一种风格的补充又使其具有自然之美,而不是僵死在某一个框架里。诚如王观堂先生所言,一个诗人往往既是理想家又是写实家,因为他活于物质的世界中,必然心存实物;而只有当他人保存着不竭的想像之泉,他才能掌握文字的灵性。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和无我之境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只是为写诗的心态和情感所决定。无我之境如佛家,置身事外,写景得以淡然悠远;而有我之境便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歌者,随心吟咏之中使得情景交融,人与景交相呼应。

  四、境界之大小

  “境界有大小,不以事而分优劣。”

  同样,“写什么”往往决定了境界的大小。然而并非写大场面、颂大事业就是境界高人一筹。婉约派们写来写去也总是伤春悲秋,相思高楼,依旧是有着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之类的词之大家。小境界更能写出点点滴滴的离愁别绪,百转愁肠。

  五、赤子之心与阅世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客观之诗人必须多阅世,这是必然的;而主观之诗人无需阅世,只需保留着赤子之心吗?阅世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我想观堂先生是认为“阅世少”造就了这些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以为不然。屈原阅尽世间污浊和不*,性情不是仍然真到了极点吗?李太白仕途不顺,云游天下,阅世少了吗?李后主身负亡国之痛,从词中固然可窥见其赤子之心,然阅世大概也是并不少的。阅世是对这个世界的深层理解,是情感和心灵的体验和碰撞。真正的诗人绝不会回避直面生活的现实,赤子之心也不会在阅世中逐渐消失。

  六、词品与人品

  观堂先生花了大量的笔墨点评各家之词,如欧阳修、秦少游、李后主、冯正中……他分析各家特点,具言长处。然而对于张玉田、吴梦窗之辈,又语言犀利,甚至曾有“白石尚有骨,玉田则一乞人耳。”此言批评其词砌字而浅薄,意竭于模拟;评价白朴,既有《秋夜梧桐雨》的“元曲冠冕”,亦有《天籁词》粗浅到“不足为稼轩奴隶”。观堂先生的评价抓住要害,可谓解颐。又提到周济、刘熙载的观点:“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周旨荡而史意贪”,原来词品连于人品,此二者不可分。

  《人间词话》,我仍是没有读完的。也许,直到某一天我得以熟悉观堂先生提到的每一词家,我才可能有一些真正的领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5

  四言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又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古往文学演化,先真朴而趋工巧,王国维先生对于古代诗词进化有着极深的了解,他直接道出了进化的本质:后人写作会泥于原有的风格与形式,而不能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就开拓了新的领域以自解脱。依我拙见,诗与词虽诗在前,词在后,却难以评价两者优劣,因文体不同的,风格不同的,总各有千秋,未尝有文体能达到万事所具的地步,在我看来词之所以情感更为随性自然,与它的表现形式也是密不可分的,它不再拘泥字数的整齐划一,因而更为随性所欲。

  文学体裁之所以一代代的衰落、更迭,是因为当一种文体在文学界流行起来,有太多的文学作者去尝试和使用,这样的后果一方面可以使这种文体发展的越来越繁盛,产生许许多多的堪称瑰宝的优秀作品,但一段时间之后,几乎所有新奇的方式都被用尽,后人再也无法写出更加超越的作品,有新意的作品,所以这种文体会陷入衰落。与此同时一些善于创造的想要有更宽阔展示空间的文人,就创造了新的文体,以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创造新文体的辉煌时代。以此类推,代代更迭。这种再*常不过的的文学界的更迭现象,王国维却能看到它的本质原因,并且分析得极为到位,这让我本人很佩服。同王国维一样我不赞同文学后不如前,我认为无论四言,楚辞,古诗,律绝还是词,它们的地位都是*等的,它们代表了每个时代每种文体中的最高水*。至于为什么会被取代,绝对不是因为文体本身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它发展到了极盛极高的难以超越的完美水*,所以文人只好另辟蹊径罢了。所以我认为文体之间是不可以被比较的,他们只是形式不同,时代不同,“不以是而分优劣”。

  对于王国维阅世深浅论,大多数人持反对观点,认为诗人应该将事实与艺术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李后主不经过国破家亡之痛何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佳句?哪能以**词?但我个人认为,这其中的阅世并不一定特指参与世俗事务,有人生经历。阅世深者,即知识面广,所见人生更多元,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物,其作品多反应世态众生,生动形象地刻画人间沧桑。而所谓阅世浅者,应是保持自己与生具来个性,用真性情写真感受,无所顾忌直抒胸臆的人。亦或阅世仅是一种创作取材的手段,阅世有时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阅世后是否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以“镌诸不朽之文字”。归根结底,艺术上没有绝对的事物,凡事都是相对的。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律、绝,律、绝敝而有词。”此句话介绍的是由古而来的文体的转变。王氏在以后为我们解释文体“自成*套”,豪杰之士为解脱而作他体。

  不难想象,文学的发展必经过三种境界:一为新起,二为繁荣,三为衰败。而此正是由于长期发展文体再无创新,文人再无乐趣于其中,所以后衰。这也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某一方面的深入发展缺乏创新性。

  但话不能绝对。以宋代为例,宋词是这一时代文学的最高成就的体现,但你并不能就此否决宋代在诗的方面仍然有不可磨灭的成就。

  幸好王国维在最后总结中提到“就一体论”,表明了单个文体在自生发展历程中始盛中衰的现象。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王国维的这两句话颇具争议,且多集中于后一句话上。

  李后主是南唐亡国之君,如果没有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怎能使他写出忧愤深广的词来?主观之诗人,正是要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难,才能有对人对事的深切之感,故能“真切如此”;而若阅世愈浅,那么性情之真就只是无痛**而不能为世人千古传诵了。

  客观之诗人,更多的是对材料的整合,故需要多阅世,这样才能丰富材料内容。但对他们而言,就不需要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么?所以客观之诗人亦不可缺少真性情。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6

  谁道落花无情意?

  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和诗歌一样,它是我们华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更喜爱精美绝伦的词,因而爱上了《人间词话》。

  在细雨纷纷的`暮春,最惬意的莫过于手捧书卷,憩于窗棂之旁,沏一壶香茗,享受极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书在怀,实是人生一大乐事!细品《人间词话》,让灵魂在古词中得以冲涤,然后缓缓地,带着清新的心情,让蛰伏的心灵重新焕发活力。

  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个词语,也是全书的核心。“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直,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气象取胜,无大胸襟,大豪气难以为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也,读罢令人神清气爽,胸襟开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性情取胜,无细致的感受,痴迷的情怀难以为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也,读罢令人柔肠百转,缠绵悱恻。

  此二种境界易造,古诗词中出现也最多,若论造境之难,之高妙当在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顿彻”,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凡含此境之作必为神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也。

  造境之种类有三,造境之法却只有一个“真”字。“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欲成大事者,必须下定决心在自己的路是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是的,成功的灵感是一个不速之客,它永远在不经意间光顾,如电光乍现。然而将这句话细细品呷,仿佛又能读出一种超脱成功的喜悦,透着一丝智慧的禅意。

  忘不了李后主之词——那以**成的文字。在他的笔下,词不再是风月笔墨,而是生命与亡国之恨的长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词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国破家亡,从君主沦为阶下囚的命运不但没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发纯粹,而他的痛苦也愈发深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份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许深深触痛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内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鸣。作为前清遗民,眼看国运日下,世道苍凉,王国维先生却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许他也曾感慨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许他也想褪下长袍马褂,换上盔甲,一如东坡笔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卫国。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7

  王静安的《人间词话》问世以来,一直脍炙人口,他的词话所标举的“境界”一词,文学评论者多奉为圭臬。“境界”一词的提出,盖欲取代严羽的“兴趣”,王士祯的“神韵”,王静安并自负此为“探其本”的发现。

  《人间词话》卷上云:

  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其实,这里的意境一词,依旧是沧浪所谓的兴趣,阮亭所谓的神韵,只不过说法不同而已。而王氏的境界说,以为词之有无境界的关键,便是自然,也就是真。

  前人有言:论词者之所谓自然,盖有二义。如王灼《碧鸡漫志》所主的自然,是不待锤炼之自然,他举《敕勒歌》和《易水歌》为例来说明自然是“变徵换羽于立谈间”,是出口成章,挥笔成文的;这和刘勰的“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诗品序》所标举的“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等说法较为*似,这是一类;另如彭孙�y、王鹏运、况周颐等所主张的自然,而是绚烂之极复归*淡的自然。前者主吟咏情性,不待雕饰,故特别注重天才;后者因主“自然从追琢中来,”所以除了天才,他们还重视学识,甚至于认为学识可以弥补天才之不足。而王静安的境界说,可肯定是属于前者,是重视天才,主创造而不主因袭的,即“其辞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不使吏事之句,不用粉饰之字。”

  《人间词话》卷上云: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照此一说,可知“自然”也是“真”的含义之一,并为达到“真”的必备条件。则王静安以为纳兰词的好处,是在自然也就是像李后主一样,都是阅历浅而有赤子之心的人。所谓赤子之心,其含义究竟如何?王静安在《人间词话》中并没有明确的界说,但他在《叔本华与尼采》一文中曾引尼采《察拉图斯德拉》的一段文字,“赤子若狂也,自然之轮也,第一运动也,神圣之自尊也。”如是,王氏所谓的“赤子之心,”似乎是一种纯依智力不受意志左右,纯依主观不受客观影响,纯依直观不杂概念的心理状态;但就艺术而言,唯有天才具备此种心态。具备此种纯真无染的赤子之心,则诗人词人,就能“以自然之眼观物,”以直观去领受这个世界,做到妙手造文,能使纷沓之情思,以极自然之表现,望之不啻真实之暴露,而修辞的自然,也就成为理所当然,不待追琢锤炼了。

  其实,以上的“自然”一论,在王静安的境界说中,是就写作技巧而言,是说表现要恰到好处,不可过于雕琢;而所谓真,是就作品内容而言,是要感情真挚,不可虚浮。

  谈到这里,就要说一说境界的内容。《人间词话》卷上云: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据此,我们晓得所谓境界是统意与境二者而言的,境界也就是情趣和意象。情趣是属于情感的,而意象是属于景物的,因此境界有造境与写境之分。《人间词话》又说: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可见,据王静安的看法,境界又有大小之分。但我们细读全书,可以发现这和他所说的造境、写境与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深相关联。盖据康德说,优美乃无我之境所表现的形式,往往确定而有限;而壮美乃有我之境因只存于我们的思想之中,不见于实际自然界,因此达于无穷。所以无我之境界较小,而有我之境者境界较大。

  以上就王静安的观点,将境界说的要点,作了一个概括的说明,现在谈谈笔者个人意见,参考各家说法,评论其得失。

  先说境界说的好处,前人曾推许王静安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此话并无过誉之处,王氏确可当之无愧。其一,与旧有词话相比,王氏没有摘句之弊,其论词又能以哲学、美学观点来分析申论,不落俗套;其二,晚晴词风多主南宋且竞相效仿,因袭陈故者甚繁,而开创新意者少,故王静安转变风气,实在可说是独具慧眼,虽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处,却亦能切中时弊,为后来的文学革命开一先河;其三,王静安主真切,重自然,此乃千古文学不易之定理,而王静安除此之外,尚且要求在真切之余,能够表现人生,美化人生。他的词话所以叫做《人间词话》,都可以晓得他是有意描写人生的,这点和历代那些评论诗词的人,就其对人生的体验而言,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再说《人间词话》的一些缺点。盖《人间词话》乃王氏早年之作,因此我们实在不必以此来责备他。不过,就《人间词话》论《人间词话》,我暂且归纳了下列几个缺点:其一,体例为臻完善,编排秩序也没有系统,因而论点错杂间出,没有统一感,这恐怕与他采用札记笔记方式的评论有关;其二,有些理论说得不透彻,容易令人发生误会,如“隔与不隔”的问题,如“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问题等;其三,太过于自信主观。譬如他太注重先天的才力而忽视了后天的人力,这是颇为值得商榷的;其四,论词太偏重文章而忽略声律。词由乐府诗演化而来,原来是合律可歌的,张炎谓其先父《瑞鹤仙》词的“粉蝶儿扑定花心不去,闲了寻香两翅,”所以要将“扑”改为“守”;《惜花香》词的“琐窗深”所以要将“深”改为“幽”,又改为“明”,就是为了要合律的缘故。在讲究声律的词人来看,词的音律效果是要重于文字效果的,这点王静安似乎没有留意,因而不能对某些词人――譬如南宋的吴梦窗、王碧山、姜白石、张玉田诸家,予以适当的评价。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8

  《人间词话》在学界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如朱光潜在《诗的隐与显�D�D关于王静安的〈人间词话〉的几点意见》一文中说:“*二三十年来,就我个人所读过的来说,似以王静安先生的《人间词话》为最精到。”王攸欣在《选择、接受与疏离�D�D王国维接受叔本华、朱光潜接受克罗齐美学比较研究》一书中说:“王国维寥寥几万字的《人间词话》和《红楼梦评论》比朱光潜洋洋几百万字的体系建树在美学史上更有地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第一章上卷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另提出三种“境界”:古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唐代。一代天骄李白不仅是诗仙,他的词也独有千古。“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阕”,一首小令《忆秦娥》,足以包含千百年来所有诗人的感慨和所有哲人的思索。如果说李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词人,那么温庭筠则是晚唐文化培养出来的另一天才。“飞卿精艳绝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造语精致细腻,绵密隐约。王国维对其评价是“飞卿之词,句秀也。”五代。“冯延巳之词不是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所谓五代风格,就是指追求婉媚、言情不离伤春伤别、场景无非洞房酒筵的词风。而冯延巳独造清语,“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疏散闳约,“细雨湿流光”五字便能摄春草之魂,难怪他在五代词人中独受王国维赏识。冯延巳的君主南唐中主李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9

  王观堂在人间词话中阐述了他关于词的理论,语言往往短小精辟。如“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一切景语皆情语”、“诗词者,物之不得其*而鸣也”;读之,似乎也如入境界,在慢慢细品中由“独上高楼”而至“人憔悴”,最终达到“蓦然回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在阅读中有了点滴收获――与观堂先生一起读词,词之差别与境界豁然开朗。

  一、有境界与无境界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真情最为动人。没有真实情感的赋予,再华丽的辞藻也显得肤浅虚伪,再精巧的构思也显得空洞无味。境界,原来全在一个“情”字上。写词如此,写诗、散文、小说,不都是如此吗?文学如此,做事、为人,不都是如此吗?真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秉着一颗真心,才能打动别人的真心。

  二、造境与写境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现实二派之所由分。然而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中国文学自古就有现实主义的《诗经》与浪漫主义的《离骚》。《诗经》虽然写实,却不觉得其晦涩或枯燥无味;《离骚》虽然想象,也不觉得其怪诞而不可理喻。我们不可能将真正伟大的作品完全归于哪一派――它们在主体上属于某一派,然而在另一方面,另一种风格的补充又使其具有自然之美,而不是僵死在某一个框架里。诚如王观堂先生所言,一个诗人往往既是理想家又是写实家,因为他活于物质的世界中,必然心存实物;而只有当他人保存着不竭的想像之泉,他才能掌握文字的灵性。

  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有我和无我之境并无高下优劣之分,只是为写诗的心态和情感所决定。无我之境如佛家,置身事外,写景得以淡然悠远;而有我之境便是一个感情丰富的歌者,随心吟咏之中使得情景交融,人与景交相呼应。

  四、境界之大小

  “境界有大小,不以事而分优劣。”

  同样,“写什么”往往决定了境界的大小。然而并非写大场面、颂大事业就是境界高人一筹。婉约派们写来写去也总是伤春悲秋,相思高楼,依旧是有着李煜、晏殊、柳永、李清照之类的词之大家。小境界更能写出点点滴滴的离愁别绪,百转愁肠。

  五、赤子之心与阅世

  “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客观之诗人必须多阅世,这是必然的;而主观之诗人无需阅世,只需保留着赤子之心吗?阅世当然是必不可少的,我想观堂先生是认为“阅世少”造就了这些浪漫主义的诗人――我以为不然。屈原阅尽世间污浊和不*,性情不是仍然真到了极点吗?李太白仕途不顺,云游天下,阅世少了吗?李后主身负亡国之痛,从词中固然可窥见其赤子之心,然阅世大概也是并不少的。阅世是对这个世界的深层理解,是情感和心灵的体验和碰撞。真正的诗人绝不会回避直面生活的现实,赤子之心也不会在阅世中逐渐消失。

  六、词品与人品

  观堂先生花了大量的笔墨点评各家之词,如欧阳修、秦少游、李后主、冯正中……他分析各家特点,具言长处。然而对于张玉田、吴梦窗之辈,又语言犀利,甚至曾有“白石尚有骨,玉田则一乞人耳。”此言批评其词砌字而浅薄,意竭于模拟;评价白朴,既有《秋夜梧桐雨》的“元曲冠冕”,亦有《天籁词》粗浅到“不足为稼轩奴隶”。观堂先生的评价抓住要害,可谓解颐。又提到周济、刘熙载的观点:“梅溪词中,喜用‘偷’字,足以定其品格”、“周旨荡而史意贪”,原来词品连于人品,此二者不可分。

  《人间词话》,我仍是没有读完的。也许,直到某一天我得以熟悉观堂先生提到的每一词家,我才可能有一些真正的领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10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先生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洗礼之后,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王国维先生早年从事过西方哲学的研究,而《人间词话》却写于他已厌倦西方哲学而兴趣转移于中国旧文学之际,故其中虽然时时流露出早年所受西方思想之影响,然而就全书的体裁和批评方式而言,其实与中国传统的诗话词话一类作品是相似的。

  接触到《人间词话》,便不可避免地谈论到“境界”一词,王国维先生开篇便将“境界”一词作为评词的基准:“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在接下来,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批评理论如“造境”和“写境”之说、“有我”和“无我”两种境界的讨论等等,后部分为批评的实践举例部分。

  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有我之境”的要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对客体进行加工整理,一切外物都成为内在感情的表象,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幕”。“无我之境”的要点则在于“以物观物”,强调客体存在的真实性,主体意识被客体化,如“菜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这也是主观诗跟客观诗的区别所在。古人写词,写有我之境的较多。但对名家高手来说,他们可以得心应手的根据自己的愿望进行选择运用。例如苏轼之词既有“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情景无限”这样自然优美的无我之境,也有“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样壮美的有我之境。 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 “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无意境之词,纵然辞藻华丽,也不过是其外金玉而已。其实对于各种文学体裁,都是要有境界的,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这样才能久远,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通常认为《人间诗话》是王国维关于诗词之学的著作,这只是说对了一半,可以说,王国维其实是以评词的方式,在言说着一种人生态度与生活方式,归结到“境界”这一词上来说,境界不仅仅是对于词、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的要求,其实更反映在人生的意义上。

  大多数人接触到王国维先生的评词是从他的“三种境界”开始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在这里,王国维将这三种境界讲的似乎很透彻分明,阐述了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问的人所需奋斗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体现在“独”和“望尽天涯路”上面,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意为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第二个阶段,体现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上,确立目标后,应为之付出无悔的努力;第三个阶段,体现在“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上,就是说付出了努力,所追求的的目标便会自然的实现。在这里,作者用评词的方式说明了人生哲学的道理。在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地方,例如:“ 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这可以归到理想与现实的讨论;而“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的论述可以作为自身修养对于处事的影响的论证。

  在《人间词话》中,作者大量的使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所要表达的事物以及情感,“境界”是《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我想,王国维先生之所以用“境界”一词来描述,是因为看重于其可以真切生动地表达感受,对于内在的情意和外在描写的景物而言,没有比“境界”更好的词语了,但“境界”在文中到底该做怎样的解释,从自己的理解以及在对别人的评价做参考之后,似乎有了一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但终

  究只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那种朦胧的感觉,可能还是没有读懂的缘故吧,不过从叶嘉莹著的《王国维及其文学评论》中关于境界的讨论来看,似乎有了一点可以自我安慰的理由,作者认为王国维选择“境界”一词来作为他的评词的特殊用语,是因为这种选择符合中国文人在用词时强调“有出处”的惯例,所以尽管语义含糊模棱到足可以概括一切作品、衡量不同艺术,但也依然为读者所接受。可也许这也正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用词的魅力,没有精确的解释,却有很广博的意境,有一种很大气的味道在里面,这是很值得我们为之骄傲的。

  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文学作品所关注的始终是人本身,即使是写景之作,也不能抹去景物背后那双情感的眼睛。

  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王国维理解的“三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王国维所谓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即入门前茫无头绪,求索无门的疑惑与痛苦,第二种是叩门时以苦作舟、以勤未径、上下求索的执著与忍耐。第三种则是功夫到家参透真谛的喜悦与释然。王国维这段话鞭辟入里,假使晏、欧诸公在世,想也不得不叹服王氏的才情与睿智吧。

  只是,这三种境界又有几人能够通通尝遍呢?有的人未上高楼,就已经先叹息驻足了,更何消说为伊憔悴、蓦然回首呢?

  《人间词话》是*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讨论他作品中比较难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学之余,我却更想将注意力放在他关于词的赏析上面,他的这些评注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虽是断章零语,却都乃绝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3)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5)份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 1

  词,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文化的诠释,和诗歌一样,它是我们华夏文化中一朵璀璨夺目的奇葩。喜欢古老的中国文化,更喜爱精美绝伦的词,因而爱上了《人间词话》。

  在细雨纷纷的暮春,最惬意的莫过于手捧书卷,憩于窗棂之旁,沏一壶香茗,享受极致的幽雅。好茶美景,名书在怀,实是人生一大乐事!细品《人间词话》,让灵魂在古词中得以冲涤,然后缓缓地,带着清新的心情,让蛰伏的心灵重新焕发活力。

  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最为看重的一个词语,也是全书的核心。“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此言一出,如金石掷地。若无青莲居士的旷达之境,怎会有“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千古气象?若无欧阳修深沉之境,怎会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无关风与月”“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慨叹?若无稼轩的豪放之境,怎会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塞上绝唱?若无李后主幽婉之境,又怎会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幽怨之曲?

  在《人间词话》中古人造境不外乎以下三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境虽过于*直,然登高远望,无遮无拦,妙在深远、旷达。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气象取胜,无大胸襟,大豪气难以为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是也,读罢令人神清气爽,胸襟开阔。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境虽有些柔弱,然感触细腻,凄婉动人,妙在情真、意切。凡造此种境界必以性情取胜,无细致的感受,痴迷的情怀难以为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也,读罢令人柔肠百转,缠绵悱恻。

  此二种境界易造,古诗词中出现也最多,若论造境之难,之高妙当在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境之妙在于 “顿彻”,要入乎物中,又要超然物外,无宇宙间的大智慧而不可得。或许唯“灵性”二字可当之。凡含此境之作必为神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也。

  造境之种类有三,造境之法却只有一个“真”字。“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欲成大事者,必须下定决心在自己的路是一直走下去,披荆斩棘,百折不回。然而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却具有更丰富的内涵。是的,成功的灵感是一个不速之客,它永远在不经意间光顾,如电光乍现。然而将这句话细细品呷,仿佛又能读出一种超脱成功的喜悦,透着一丝智慧的禅意。

  忘不了李后主之词——那以**成的文字。在他的笔下,词不再是风月笔墨,而是生命与亡国之恨的长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李煜的词之所以扣人心弦,是因为无论顺境逆境,他都保有着一颗赤子之心。国破家亡,从君主沦为阶下囚的命运不但没有吞噬他的赤子之心,反而使他的性情愈发纯粹,而他的痛苦也愈发深刻。“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份深切的亡国之痛,也许深深触痛作为前清遗老的王国维先生,在他的内心引起了激烈的共鸣。作为前清遗民,眼看国运日下,世道苍凉,王国维先生却只能是徒有心焦,也许他也曾感慨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也许他也想褪下长袍马褂,换上盔甲,一如东坡笔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保家卫国。

  在昆明湖畔,王国维先生纵身一跃,带着一腔的热血以及满怀的无奈与愤懑,在年富力强之际早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那人心动荡的民国乱世,无从存放他的信仰,只有那方悠悠清泠的湖水,才是那颗赤子之心安眠的归宿。我轻抚书册,昔人已去,然而这由几十条短句组成的著作,仿佛珠玉之声,在每个爱词者耳畔轻奏。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 2

  “境界”一词,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呈现出的情况。《人间词话》中说到,“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可见,“境界”在评定艺术作品好坏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国维存在于中国最为黑暗动乱的时代。列强入侵,清**的统治地位岌岌可危,人们的思想观念经历着剧烈动荡,承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苦痛。1902年,王国维因病回国,他说,"人生之问题,日往复于胸臆,自是始决计从事于哲学的研究"。但在哲学上出现的矛盾令他的学术注意力转移到文学上来,于是《人间词话》由此诞生。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把境界的产生分为”造境“和”写境“。这二者的本质区别即是”理想“和”现实“的区别,但却很难分辨:写实家营造出来的环境中总会不可避免地注入自己的感情色彩,因而造出的境和理想中的境颇有相似之处,理想在现实中隐现;而理想家所虚构出的意境也并不是超脱自然法则的,境界中所存在的事物一定取材于自然,体现着万物更迭的规律和日月光年的变换。文艺高超的作家善于运用精炼的汉字创造出作品的境界。王国维认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一字,“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一字都使得的极其巧妙。二字一用,境界就出来了。我们在创作时,也应该努力做到“字字珠玑”,讲求用精简准确的字句营造氛围。

  只是造出境界还不够,还要造出高格的境界。书中说到,“境界不以大小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境界虽小,却柔和惬意,丝毫不输"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广袤;"宝帘闲挂小银钩"的清新脱俗同样不亚于"雾失楼台,月迷津渡"的宏大。关键是要看营造出的境界给人带来的感受。好的境界使读者身临其境,将作者的感情准确地传达给读者,使读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鸣。当我们在营造意境时,应当思考自己的描写会给读者带来怎样的感受,想方设法地让读者体会到“身在其中”。

  那么,该如何写出高格的境界呢?王国维在书中提到,“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意思是说,境界中不应该只有景物,还应该折射内心,想要有境界,须得融情于景。写春风的轻柔微和,蜻蜓的轻盈剔透,草木的萋萋,冬雪的零落,还要加上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意境才不显得空洞,有了人气。《人间词话》中又把境界分为两种,“有我”和“无我”: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要写出细致优美的境界,应当“于静中得”。内心宁静下来,看到的世界便会不一样,写出的文字便会洋溢着清新淡雅的味道。要写出宏伟壮大的境界,应当“于由动之静时得之”。周遭喧闹而独善其身,于烟火尘埃中觅得一隅清净之地,此时的心境当然更加气势恢弘。由此可知,我们要写出高格的境界,应当注意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反映心理;营造意境时多角度来写,根据需要选择“有我”或“无我”的境界,抓住关键展现景物和内心的关联。

  境界成就高格。境界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朝朝夕夕的坚持。王国维说读书三境:“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推而广之,其实无论是学*还是生活,也不过这三重境界。

  读《人间词话》所收获的,不仅是创作的技艺,还有人生的哲理。纸上的境界成就的是作品的高格,而人生的境界成就的是我们的高格。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 3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多年前读到这段话,才知道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参加完4月份最密集的跑马后,终于静下来完整的阅读这本书。最先读的是附录中王国维年表,生于光绪三年(1877),卒于民国十七年(1927),于飘摇动荡的半个世纪走完了他波澜壮阔中西合璧的一生。

  《人间词话》是对词的评论,每则大多寥寥数语,却是句句精辟,评论特别是批评毫不留情,足见作者的功底、勇气和赤子之心。

  开篇几则以“境界”为统揽,“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这些内容,我感觉很有哲理,却又似懂非懂,尤其对境界到底是什么不知其然,只有一点点浅薄的理解。

  境界有大小,但并不能因此而分出优劣。就像诗词与跑步,一静一动,各人喜好难分高下,感受也没法比较,不见得文采好、成绩好的人一定会比其他人的境界高、快乐多。怎样让境界开阔一点,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可以尝试。

  热爱。无论是兴趣使然,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有条件,一定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如果没有机会必须得做,与其向外抱怨环境,不如向内自我调整。为什么长期跑步的人成天起早贪黑劳其筋骨而又乐此不疲呢,我想大多数人是源于自己对跑步的热爱或者跑步带给自己的良好体验,而不是因为别人要求你去跑。

  专注。我们很大的痛苦是来源于纠结。快节奏的工作生活压力,愈加显现的内卷,使人总是期待完美的计划和结果。面对需要做的决定,小到晚饭吃什么、新买的家电挑哪个,大到择业、成家……即便做出选择,一开始也可能患得患失,想象着要是选另一个会不会比这个好。其实纠结主要发生在选择前,一旦选定,反而能*心静气。专注于选定的目标,心无旁骛尽自己的全力将它做好的过程并不是最煎熬的,这样日积月累的经营,就能向高一点的境界进发。

  悦纳。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渺如尘埃,因此变化无时无处不在。只要已经尽力,无论结果怎样,坦然接受就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谁都不希望伤病,但如果发生了,把它作为身体对自己的提醒,小伤病总比大的强,比起突发的意外,大伤病也还不是最惨的。人生是一个过程,重要的是沿途的风景。但同时,风险无处不在,既不盲目冒进心存侥幸,也不因噎废食裹足不前,敬畏前提下的挑战是应有的态度。

  在人生的马拉松中,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永远保持初心,不断奔跑。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 4

  曾经,有“秋波横欲流”“魂迷春梦中”的绮丽浮靡;亦有“无泪可沾巾”“飘零事已空”的悔恨悲戚;然后,有了“垂泪对宫娥”“回首恨依依”的亡国之哀。倾尽“一江春水”,换来牵机毒药。

  南唐李煜。

  王国维谓:“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真所谓以**者也。”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一个笔力纵横,他豪放超逸、恬淡旷达;“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一个,笔力雄厚,他壮志难酬、慷慨悲壮。

  北宋苏轼、南宋辛弃疾。

  王国维曰:“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他,至情的楞伽山人,面对富贵可以轻看,面对仕途亦会厌倦,面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但,面对心与境合的自然合谐状态,他却流连向往。“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这才是他的《饮水集》。

  满清纳兰性德。

  王国维评:“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是中国*代杰出的学者,在文学、美学、史学、古文字学领域的成就极为卓著。他的《人间词话》一书,突破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用新的思想与眼光去鉴赏词话。

  “境界”,是《人间词话》的核心——“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由名句。”由此观之,“境界”才是根本,只有根深方可叶茂。恰如国画一般,意在“神”,所以王国维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读书笔记 人间词话 5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经历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边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记得当初中语文老师对我们讲起这三种境界的时候,我们都是似懂非懂,懵懵懂懂。对于境界一词也不是很了解,尽管那时已经读背了不少的诗词。直到后来,读了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之后,才意识到原来诗词之中有着丰富的情感,深远的意境。

  王国维,字静安,晚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是我国*现代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一生在考据、哲学、文学评论等多方面成就俱佳。

  《人间词话》是中国*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着作,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在清代众多的词话中,《人间词话》以其见解之新奇,理论之独创熔中西美学、文艺思想于一炉,突破清代文坛某些学派的门户之见,独树一帜,为中国美学、文艺理论研究开创了一条新路,在中国学术思想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虽为论词而作,但涉及的方面很广泛,不限于词,“可以作为王氏一家的艺术论读”(夏承焘《词论十评》),它突破清代词坛浙派、常州派的门户之见,独创一派。这《人》是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为王国维艺术论的中心与精髓。境界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一个观点,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由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实际和它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是主观和客观,理想和现实,情感和理智的统一所谓境界,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有造境,有写境,即有创造的境界,有写实的境界。在此,对境界的含意作了明确的说明,继而又对境界的构成作了具体阐述,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虽写实象,亦理想家也,这就是说,境界是诗人模写自然又表现理想构成,成功之诗必然是理想与写实的密切结合。王国维先生在书中对于境界的阐释有: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纵观古今诗词,能够流传千古的名片名句,哪一句不是有独特的境界呢?我们先来讨论有我之境界,有我之谓在境界之中有作者,重点在于以我观物。即从自我感情出发,借助自己所观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诗人借助眼前之花,表达出自己的悲伤之情。一般而言,花是一种美好的食物,但是正是这样美丽的东西也会触动诗人的伤心之处,可谓乐景衬哀情。这就说明是从自我本身的情感出发的,不管是多么美好的事物,都能引起诗人的伤感。因为有我,此之谓有我之境界!

  那么无我之境界又是怎么样的呢?无我之境界主要强调以物观物,强调客观存在的真实性,将主观意识客观化。如陶潜诗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轻松、淡雅的田园风光图。通过这样一句诗,通过这样对自然客观景物的描写,我们感觉到作者对自然田园的向往之情,表现出一种隐居田园山水间的悠然、闲适之情,可谓意境深远,令人心向往之。正是因为诗人描绘了一种意境,才能将自己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是王国维先生所言之无我之境界。

  那么如何才能写出“境界”二字呢?一就是创作要有真情实感,讲求一个“真”字。在这里,先要讲明的一点便是“境非独谓景物也”。境界并不是只指景物,人之情感更是境界。不论是写景或是抒情,能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情景交融,使人身临其境才算是做到了“真”。然而“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池塘一角、西风大漠与雾失楼台怎能相提并论?很多传世之作都是作者随兴所至,即挥毫泼墨抒其所见所感,无所拘束,常常命为“无题”或者直接从诗中抽出二字。然则若给定了题目,依然抒其真情,但总在潜意识里受到题目的局限,所求境界亦仿佛裁剪过后,并不完整。这或许就是王国维所说的“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吧。其二,也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词要做到“不隔”,也就是用词*实易懂。“欧阳公‘阑干十二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与,行色若愁人’。语语在眼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已。”不难看出,前者如画一般呈现在读者眼前,令人身临其境,但无晦涩之词语;而后者,如不知道“谢家池上”指的是春草一说,就会不知所云。

  王国维认为“人能于诗词中不为美刺投赠之篇,不使隶事之白,不用粉饰之字,则于此道已过半矣。”个人理解就是作词能做到不讽刺不赞美,不用典仿古,不用替代字,完全都是出自于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和真实所想,才称得上是纯粹的创作。正如“桂华流瓦”不如“月流瓦”的意境好,倘若用词自然、易懂,感情真实,何必非有替代字呢?“意足则不暇代,语妙则不必代”。以免会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其三,诗人词人要做到“虽理想家,亦写实家”。王国维认为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一个诗人可以凭空虚构,肯定都是立足于现实世界的。诗人虽然是很理想化的,但是他们的理想化从某一个侧面也会显现出社会的现实,即理想源于现实。正如王国维所说的“有造境,有写景,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事实上,从表面可能很容易分辨出诗人是理想化的还是在写实。但是细细品味,再理想化的境界也是在抒发一种真实的感情或者从真实发生的事情所升华的一种境界。写境的同时在抒发自己的抱负,造境的同时亦是在反映现实。然而,仅此也是不足的。王国维认为“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这正是他对前文所提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进一步阐述吗。有我之境界就是“入乎其内”,无我之境界不就是“出乎其外”吗?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写出境界,就在于一个“真”字,感情要真,景物要真,只有这样,读者才会有所共鸣,才不至于不知所云。

  然而,我最喜欢的境界是王国维先生所言关于三种人生境界的阐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这第一境的落脚点应该是在“独”和“望尽天涯路”。是指一个人在孤独中寻求自己的梦想,这就表明人生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可理解为独自地准备追求理想,要有自己的人生规划。第二境界则是当自己的目标确定之后,付出全力为其打拼而不后悔。第三境就是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发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人生就是如此,因此我常常引用这句话来比喻人生。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4)

——《在人间》读书笔记9篇

  《在人间》是俄国作家高尔基写的。它真实的记录了高尔基小时的惨淡童年。高尔基的童年是悲惨的,很小父母双亡,由外祖母抚养,可家庭贫困的外祖母哪能抚养的起呢?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逼高尔基流浪街头自己养活自己他先在鞋店、圣像做学徒,又在轮船的厨房里打杂,过着非常沉重而苦闷的生活。而读书使他找到了快乐、安慰。虽然条件艰苦,但高尔基久久不能忘记读书,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如在这一段里:

  星期六那天,我到阁楼上晒衣服,想起那本书,就将它拿出,读起来。我读的入了迷,一直读到身子冻僵了为止。我读的入了迷,耳朵听到大门口的门铃声,竟然一时弄不明白这是谁在拉铃,为什么要拉铃。“你聋了!外面在拉铃!”保姆生气地说道。

  我赶紧去开门。

  “睡着了!”东家严声问道。他的妻子费力的爬上楼梯,抱怨我害她着凉了。那个老太婆骂个不停。有时主人发现了,还把他的书统统死碎、烧掉,有的时候甚至殴打他一顿!

  虽然高尔基为了读书遭受屈辱、欺凌。但他一直坚持着读书,永不放弃!功夫不付有心人,终于,他通过努力的自学,使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着名文学作家!啊!高尔基是多么的伟大呀!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中,也要向高尔基一样,坚持读书,坚持学*,成为一名热爱读书、热爱学*的人!

  《在人间》是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写的,它真实的记录了高尔基小时候的惨淡童年。这本书主要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父、外祖母、马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

  这本书写了人的善与恶、美与丑。“善于恶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正面指的则是像高尔基这样心存善良的人,而反面指的则是像文中主人一样凶恶的人。“命运像风筝一样摆,只是心存敬畏,心怀恶善有报的戒律,才不至于滑向邪恶的深渊。”高尔基一直坚信这句话,所以他才能成功。

  和高尔基相比,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的童年生活是幸福又充满自由的;我们的童年生活是由父母的呵护、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友爱组成的,因此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令人难忘的。在生活中,多数的人面对歧路会选择望而止步,高尔基却告诉我们,你只有勇往直前,才会得到成功的喜悦,胜利的果实。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既有*原又有险滩。在学*中也没有常胜将军,但是我们只要有足够的拼劲,在逆境中能够坦然的面对困难,成功之路*在咫尺!

  我佩服高尔基的恒心和毅力,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手不释卷。“毅力”——掷地有声的一个词,惊心动魄的两个字,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毅力可以改变我们的机遇,改变我们的糊口。我羡慕高尔基灵活、流畅的文思,随时随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诗来抒**感。

  高尔基这个形象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他的成长道路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道路。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心存善良,有文化,有教养,认真刻苦的学*,汲取广博的'知识,如同即将冲锋的战士,做好出发前的准备,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这是19世纪德国作家高尔基的一部著作。这本书就是他对自我最苦难的下层生活的记录。读了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深入的接触到了在高尔基时的社会和人们是怎样的。

  之前读过的《童年》就让我明白,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由于四岁丧父,她的母亲便改嫁了,他住在了外祖父的家里。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也破产,外祖父既自私又势利,但是外祖母却很疼爱自我的外孙,之后,她就和祖父分了家产。

  于是,高尔基走向了人间,他当过学徒、在轮船上洗过碗碟、在码头上搬过杂物,还干过铁路工人、面包工人、看门人、脚夫、锯木工、园丁。年满十八岁以前,小小的高尔基便从事各种事业,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和压迫。之后还遇到了被他称为玛格特王后的优雅美丽的女人。

  在高尔基的一生中,我似乎隐隐约约的看到了什么,是坚强?是刻苦?这一切都是,至少,他是个大写的人。或许,我也就应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如:像他一样乐观应对困苦的生活,对读书的痴迷,对学*的'渴望。

  应对现实的生活,我们更加就应好好珍惜此刻的完美生活,这一切来得多么不容易,公主皇帝的家庭、设施齐全的学校、和睦相处的社会我们此刻还小,也不能对社会、对国家做出什么巨大的贡献,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学*,天天向上。

  雄鹰忍受一次次从峭崖上摔下的痛苦,才有了飞翔天际的一刻;河石理解一次次海浪的撞击,才有了浑然光滑的形体;雨燕理解一次次风雨的打击,才有了高歌飞翔的本领。

  一沙一世界,一歌一天堂。

  渴望成功,追逐成功,*凡的我们必须花两倍甚至数倍的精力,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寂寞,之痛苦,并且咬紧牙关,不半途而废,认准方向,成功定会向我们走来。

  当我读完高尔基写的《在人间》这部小说,我被这部小说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人间》写的是高尔基十一岁时因外祖父家破产出外谋生的经历。他在鞋店,圣像作坊做过学徒,在轮船厨房里打杂过,过着十分沉重并且苦闷的生活,但他每一天都用剩下的时间来读书,有时甚至几天几夜都不睡觉。而读书使他找到了慰藉,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很多文学作品,并且心中始终向往着新的生活。

  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也许你会被高尔基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所感动,也会为高尔基为了读书所遭受的'屈辱,欺凌而落泪。

  是的,无论是他的毅力、惜时、持恒,还是他应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都照耀着我前行。

  他的毅力告诉我:毅力不能放在嘴上说,它是沉默中一小步一小步不间断的跨越,它是意志力支撑下的持久的行动。檐上水滴之力微不足道,但它却能穿透石块;愚公年老力衰,子孙势单力薄,但他们却敢于向巍然的太行、王屋两山开战;兔子跳跃迅捷,乌龟爬行缓慢,但龟兔赛跑乌龟竟能折桂。这看似不可思议事情由于毅力的支撑而变成现实。也许你的力量很小,但只要你拥有了锲而不舍的毅力,便没有不可征服的高峰;也许你的智力驽钝,但只要你拥有了坚忍不拨的毅力,便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到最终一刻的才是胜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磨炼自我的意志,锤炼我们的毅力,为自我的人生写出最美的篇章。

  他惜时的精神启迪我: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冬去春来,天回地转,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衰求而偶一回顾。它能使红花萎谢、绿叶凋零;会让红颜变成白发,让童稚变为老朽。时间是无情的,又是有情的。对于珍惜时间的人,它却缋赠以无穷的智慧和财富。我们不是时间的富翁,我们要做到时间的主人。

  他持恒的精神点化我:要成就事业,就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只是真正能这样做的人并不太多。物欲的勾诱,功利的驱使,游乐的招引,你抵挡得住么?数载苦索,十年寒窗,乃至一生埋下头去,你承受得住么?一些人退却了,只得半途而废,一些人气馁了,只得前功尽弃,一些人一暴十寒,只得一事无成。仅有持恒者迈着坚定不移的步伐,义无反顾,最终淋浴到了胜利的光辉。

  他应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导我:逆境似横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鸿沟。懦夫哭哭啼啼地哀叹,骂骂咧咧地埋怨,结果加速了生命的衰老;勇者则把它视作练就自我奋飞的翅膀的最好器物,当他们贮满力量之后,纵身向彼岸跃去,最终战胜逆境,取得成功,丰富了生命的意义。

  沉沉浮浮是人生,不能因为苦难而拒绝生活,不能因为险恶而拒绝美丽,美丽常与荆棘同在,彩虹常与风雨相伴;没有风暴,船帆只可是是一块破布;没有历经暴风雨的洗礼,怎能领会人生的真谛?胜利的曙光只会在历经颠簸与坎坷之后赫然出现。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他是俄国的着名作家,通过用细致的语言刻画了下层社会人们的悲惨生活,描写自己少年时代的亲身经历,并在社会上艰苦生存的故事,反映了当时俄国底层人民困苦、阴暗的生活。

  这部书中描写了主人公悲惨的童年,他从小父母双亡,由外祖父和外祖母抚养长大,由于家境贫苦,不得不外出打工,自食其力。他曾在鞋店当过学徒工,当过绘图师的徒弟,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还当过圣像作坊徒工,由于他非常贫困又很年幼因此各地方的人都欺负他、嘲笑他,就连亲戚家的两个主人也变着法的捉弄他。他整天生活在那些低俗、爱吵架、见识浅陋的小市民周围,他非常厌恶身边的丑陋与粗俗,向往着一种纯洁美好的生活,因此他爱上了读书,书中的世界给了他另外一片广阔的天地,书也是他贫困潦倒中最知心的朋友了。所以他最后走上了求学的道路。

  我读完这本名著后心情久久不能*静,高尔基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童年,但令人欣慰的是,他不但没有在艰苦的环境中被苦难所压倒,而且还在逆境中成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把书作为朋友,在书中允吸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它拥有着顽强的毅力和恒心,在黑暗的社会中苦苦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光明。本书通过高尔基的手笔反映了俄国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的真实写照,让我目睹了旧时期、旧社会时人与人的不*等和当时沙皇的*,而我们现在生活在新社会里,人人*等,大家和睦相处,我们更加应该刻苦学*,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和谐和美好!

  书籍始终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因为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如果没有书,人类就要回到原始的生活,只有书才能带你来到文明的世界;只有书才能让人与人之间更懂得沟通;只有书才会给予你无穷无境的知识和乐趣;只有书才能让你懂得做人的道理;所以书是我们人类的良师益友,它不仅能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也能培养我们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们永远和书成为好朋友。最后,让我们一起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翻开高尔基的三部曲,我的心便随着故事情节起起伏伏,书中的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闪耀的明星,发出耀人的光芒,让我沉醉其中。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三部曲,记录了高尔基二十岁以前的坎坷经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在人间》,因为它记录了高尔基一生中最艰难的独立谋生的故事。因为外祖父家破产,年仅十岁的高尔基来到人间,为了生存,他捡过破烂,当过学徒和杂工,饱尝人间苦难。但他却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坚持游到底。

  在外婆妹妹家当学徒的日子里,他只能睡在厨房和厕所正对门。厨房炉灶散发出来的热气使他满头大汗,而从台阶下面吹进来的过堂风又把他的双脚冻得冰冷,因此,每当他躺下睡觉时,总要把门口所有的擦脚垫都盖在腿上。虽说是来学艺,但制图工具他也只碰过一次,他要干女仆、保姆的活,一刻都不能休息,可女主人仍对他横眉冷对。

  小小年纪,就要背上这么重的担子,他只是个孩子啊!在需要被疼爱照顾的年龄,却经历着贫穷劳苦,被俄国社会压弯了背脊,但他坚强刚毅,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迎难而上,他改变不了现实,只能慢慢地适应社会,适应贫穷。

  再回头来看看我自己,*时在家,只知道在空调房里吃着零食,看着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做,做什么事都不能坚持,不能自立,在吃苦耐劳、独立自强方面我的确远远不如高尔基。

  但是,高尔基的生活并不全是暗淡无光的,一些美好的插曲也一直伴随着他。他遇到了像柳德米拉,玛尔戈王后,裁缝师傅的妻子和斯穆雷这些爱读书的人。他们就好像一盏盏灯,照进高尔基的世界,为他暗淡的人生带来丝丝光亮。他们帮助高尔基看书学*,把他引进了知识的'殿堂。高尔基就在那时养成了读书的好*惯。晚上没有灯,他就把滴在桌上的蜡油收集起来再次利用。如果书中有他不理解的词汇,他就无法思考别的事情,会想方设法地把它弄明白。这种求知若渴的精神着实令我佩服。

  看看我的书架,书到是不少,可一本本都是崭新的,连一个手印,一点折痕都没有,闲置了太久,有的都已经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了,可见我*时有多懒。最初看这本书只是为了写观后感,可看完之后才发现看书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而且高尔基的读书精神更激发了我的阅读欲,是时候增加自己的阅读量啦。

  在人间谋生的高尔基就像一条逆着洋流的鱼,就算波涛再汹涌,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方向,和沿途的同伴们一起逆流而上,执着追求。

  在生活中,我也要做这样一条固执的鱼,逆着挫折的洋流,一路向前!

  《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是世界文萃瑰宝,小说展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当我重重地把最后一页书合上时,主人公阿廖沙那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怜惜、打抱不*的精神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高尔基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高尔基的命运非常坎坷。童年的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工、面包工、佣人等各种低下的工作。十六岁时,他自身来到喀山,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最底层,与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他还不忘学*,抓紧一切空余时间学*、读书,从而不断积累了他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这本书中有几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希望你也如此:“晚上大家都把蜡烛拿到寝室去了,我没有钱买蜡烛,就自己动手制作灯。我把蜡盘上的蜡油都搜集起来,装在一只沙丁鱼罐里,加上一点长明灯的油,再用棉线做成灯芯,这样就完成了。有了灯,我就可以沉浸在读书的喜悦之中了。”“书就好比一座美丽的'园子,里面什么都有……”“我只是觉得这种生活,让我有了寄托,有了奔头。”这些真实、纯朴的语句,令我感受到高尔基是那么酷爱学*,从书中让他明白了许多真理,他一直渴望上学。但事实总与他作对。

  我似乎对这本书着了迷,一连读了两、三遍。这时我想起了我们。

  我们的家庭条件是不错的,父母不仅能让我吃饱穿暖,还能满足学*国画、古筝的额外要求。另外,高尔基的父亲早年去世,相比之下,他从小就少了一份父爱。他,一个才十一、二岁的大男孩,就被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被人欺负,令人怜惜,但更多的是被他那坚强的性格和对知识的热爱而感动。我好好地反醒了自己,无时无刻心中都在对自己说:“如果想让自己有个美好的明天,必须像高尔基那样付出行动,有坚定的信念,永不气馁。我坚信展现在眼前的将会是我所期盼的的灿烂的明天!”

  我们要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黄埔书店买书,忽然,我看书的时候被一本书吸引住了,就是《在人间》这本书。

  这本书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

  见识的浅薄,生活圈子的狭小让高尔基周围的人都不懂书籍的好处,总在抑制他看书的欲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持看书,也有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我来到人间”,仿佛就暗示着这人间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诗集、阿克萨夫的《家庭记事》、著名的俄罗斯史诗《在森林中》等书籍构成了高尔基的天堂,这个“人间”里的天堂。

  我佩服高尔基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不理会别人的反对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高尔基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也阅读了许多,包括生活这本难“啃”的书。我羡慕高尔基灵活、流畅的文思,随时随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诗来抒**感。

  当然,这自然是他的外祖母的功劳。高尔基的勤勉、毅力和恒心,还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构成了一个天堂吗?天堂与人间只一线之隔,却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家有万卷书,却腹无点墨;有人做乞丐,却也能读好书,学到不少的知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凡尘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黄埔书店买书,忽然,我看书的时候被一本书吸引住了,就是《在人间》这本书。

  这本书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5)

——《在人间》读书笔记范文3篇

  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题记

  雄鹰忍受一次次从峭崖上摔下的痛苦,才有了飞翔天际的一刻;河石接受一次次海浪的撞击,才有了浑然光滑的形体;雨燕接受一次次风雨的打击,才有了高歌飞翔的本领。一沙一世界,一歌一天堂。

  渴望成功,追逐成功,*凡的我们必须花两倍甚至数倍的精力,忍受常人不能忍受之寂寞,之痛苦,并且咬紧牙关,不半途而废,认准方向,成功定会向我们走来。

  当我读完高尔基写的《在人间》这部小说,我被这部小说深深地吸引住了:《在人间》写的是高尔基十一岁时因外祖父家破产出外谋生的经历。他在鞋店,圣像作坊做过学徒,在轮船厨房里打杂过,过着非常沉重而且苦闷的生活,但他每天都用剩下的时间来读书,有时甚至几天几夜都不睡觉。而读书使他找到了慰藉,他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文学作品,并且心中始终向往着新的生活。

  当你读完这段文字,也许你会被高尔基渴望读书,拼命读书的精神所感动,也会为高尔基为了读书所遭受的屈辱,欺凌而落泪。

  是的,无论是他的毅力、惜时、持恒,还是他面对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都照耀着我前行。

  他的毅力告诉我:毅力不能放在嘴上说,它是沉默中一小步一小步不间断的跨越,它是意志力支撑下的持久的行动。檐上水滴之力微不足道,但它却能穿透石块;愚公年老力衰,子孙势单力薄,但他们却敢于向巍然的太行、王屋两山开战;兔子跳跃迅捷,乌龟爬行缓慢,但龟兔赛跑乌龟竟能折桂。这看似不可思议事情由于毅力的支撑而变成现实。也许你的力量很小,但只要你拥有了锲而不舍的毅力,便没有不可征服的高峰;也许你的智力驽钝,但只要你拥有了坚忍不拨的毅力,便没有不可逾越的障碍。“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才是胜者,让我们从小事做起,磨炼自己的意志,锤炼我们的毅力,为自己的人生写出最美的篇章。

  他惜时的精神启迪我: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冬去春来,天回地转,稍不留意,岁月就会从你身边悄悄溜走。它不会给延误时间的人以任何宽恕,也不因任何人的苦苦衰求而偶一回顾。它能使红花萎谢、绿叶凋零;会让红颜变成白发,让童稚变为老朽。

  当我重重地把最后一页书合上时,主人公阿廖沙那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社会下层的劳动人民的怜惜、打抱不*的精神总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这本书是俄国*代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作品中写了主人公阿廖沙从童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及其心路历程,生刻而生动地描绘出俄罗斯19世纪末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历史画卷。作品中主人公阿廖沙的原形就是作者高尔基本人。

  高尔基幼年时期父亲就去世了,勤劳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童年的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学,十一岁就走向社会,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他当过学徒工、搬运工、守夜工、面包工、佣人等。十六岁时,他自身来到喀山,进入了“社会大学。”在与命运的斗争中他深入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特别是最底层,与各种人物接触,饱尝了生活的艰辛,但他还不忘学*,抓紧一切空余时间学*、读书,从而不断地丰富了他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

  这本书中有一段故事、几句话深深地震撼着我:“晚上大家都把蜡烛拿到寝室去了,我没有钱买蜡烛,就自己动手制作灯。我把蜡盘上的蜡油都搜集起来,装在一只沙丁鱼罐里,加上一点长明灯的油,再用棉线做成灯芯,这样就完成了。有了灯,我就可以沉浸在读书的喜悦之中了。”“书就好比一座美丽的园子,里面什么都有??”“我只是觉得这种生活,让我有了寄托,有了奔头。”读了这些真实、纯朴的语句,使我感受到高尔基是那么酷爱学*,从书中让他明白了许多真理,他一直渴望上学,渴望着新生活的到来!

  我似乎对这本书着了迷,一连读了两、三遍。这时我想起了自己。

  我的家庭条件是不错的,父母不仅能让我吃饱穿暖,还能满足学*国画、古筝的额外要求。另外,高尔基的父亲早年去世,相比之下,他从小就少了一份父亲和亲情。他,一个才十一、二岁的大孩子,就被生活所迫外出打工被人欺负,令人怜惜,但更多的是被他那坚强的性格和对知识的热爱而感动。我好好地反醒了自己,无时无刻心中都在对自己说:“如果想让自己有个美好的明天,必须像高尔基那样付出行动——多读书,勤奋学*,有坚定的信念,遇到困难不气馁。我坚信付出努力展现在眼前的将会是我渴望的灿烂的明天!”

  今天,我读完了《童年·在人间》,这部故事主要讲了高尔基在他十一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外祖父也家道中落。高尔基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边走入社会,独立谋生。他先后在鞋店、圣像作坊当过学徒,也在绘图师家、轮船上做过杂工,饱尝了人世间的痛苦。

  在轮船上当洗碗工时,高尔基结识了正直的厨师斯穆雷,并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读书。此后,在善良的裁缝妻子、美丽的“玛尔戈王后”的帮助下,高尔基在书籍的海洋中越游越畅。书籍开阔了高尔基的眼界,激发了他对正义和真理追求的决心。五年后,高尔基她怀着进大学的希望去了喀山。

  看完这部故事,高尔基让我看到了人的善、恶与生活的残酷。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6)

——人间失格读书笔记(十)份

  太宰治的文字有一种特殊的颓废坠落的感染力,在你静默思考时,如利刃一般刺入你的心灵。

  他生活在社会制度变革的时代。小时候家中富裕,却因为战前的日本所奉行的家长制与长子继承制丧失了社会地位和经济来源。作者最终选择自杀,留下了这本广为知晓的《人间失格》。

  《人间失格》使他丧失作为人的权利的一种无奈。主人公表面上是个彬彬有礼,幽默风趣惹人喜欢的一个人。可毕竟,人是多变的`,为了适应社会被迫衍生出很多性格,而这每一种性格都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样强做的幽默欢笑,就是为了掩盖他痛苦的内心。

  他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他渴望生命,但是他发现现实与自己所想大相径庭时,他的价值观开始动摇,不知该如何做才好。一方面,他高尚的品格让他觉的这人间充满了肮脏与不堪。而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自己如此嫉恶如仇愤世嫉俗便与这世界格格不入,于是他又小心翼翼的讨好迎合。

  是啊,他既没有认清自己,也没有看清这个世界。他不知道自己爱什么,他的一生都是依附于别人而活,在面对与理想截然不同的世界时他选择了伪装,竭尽全力的融于世界。这使他一步步走向堕落,自我毁灭。这不是他出于本性的行为,却成为他自认为的人格的最后评价与人类介入的方式。身心灵的挣扎、救赎、最后只有毁灭这一条路可走!也好,他这般活着实在太累!

  读完这本书,回归到自我,要明白我们所有的痛苦丧失,丧气失落都不孤单。社会让我们在群体中拥有了共同的认知感,结成集体获得认同。当我们感到痛苦,应该继续坚持,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一切。存在都是合理,不应该逃避残酷的现实与自己的不足,应在苦难中找到心的安宁。在低谷时我们该直面困难,找到内心深处完全安宁的地方。

  在读小说之前,我分别阅读过伊藤润二老师、古屋兔丸老师改编的漫画。有了漫画先入为主的印象,原版小说给我的震撼倒不见得那么大。

  伊藤润二老师加入了其擅长的恐怖元素,使我对竹一这个形象很深刻,因为刻画的很丑,很可怕。剧情上也增加了其死亡。相比之下,古屋兔丸老师的改编没有很偏离原著,只不过时间调整到了现代。但是主要的情节、传递的情绪没有很大变化。我非常佩服两位老师,因为我现在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怎么改编漫画。

  读完整部小说,我的感受是,为什么这些事要发生在叶藏的身上?在读到叶藏娶良子为妻时,我想,他终于遇到了幸福。可是,随之而来的的良子被奸污的情节,实在是太屎了。也许,就是毁灭美好的东西,才会让人倍感绝望。书中说,“在那个小个子商人与良子之间,哪怕有一丁点儿*似于恋爱的情感,那么,或许我的心境反而会得到拯救。”我想,是因为他希望良子有错,而不是,这个世间有错。这一部分阅读起来,实在是太痛心了。

  这本书里还收录了其他的小说,《蟋蟀》一文让我印象深刻。文章像是女主坐在你身边向你倾诉一样,直接带来了很大的能量(这里并不单指单一正向能量,有些文章可能情节非常丰富,但总体能量较低;有些则短短几句就有极大的能量)。这篇文章以一位画家妻子的口吻,讲述了画家成名前后的.变化。感觉这个变化很真实,然后我也很喜欢女主这个角色。

  我最*意识到,不同的表达载体所能带来的移情、共情是不同的。比如现在的游戏,玩家可以自己行动从而拥有自己的体验,而不是只跟着作者思路走,这样的情感体验势必是更深刻的。而《人间失格》,小说这种非互动式的载体,却也可以带来这么大的能量冲击,也许这就是这本书吸引人的原因吧。

  “人的一生在追求什么”金钱,名利,长生……相信答案会有很多很多,然而,有一个人,他在追逐的,是死亡,以自己的身躯给予自己死亡,也就是自杀。他的名字是太宰治。

  而太宰治先生带给我更多的震撼,则是在他的经典之作《人间失格》中。《人间失格》描写了主角大庭叶藏从青少年到中年,为了逃避现实而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在自我的否定的过程,同时也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以及渴望被爱的情愫……透过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太宰治可说巧妙地将自己的一生与思想表达出来,因此也可算是他半自传性作品,并且藉此提出身为人最真切的痛苦问题,从滞涩的`文中更可体会其内心深切的苦楚,在完成本篇作品之后,太宰治终归还是选择了投水的方式,为自己划下最后的句点。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什么呢?

  “与其纪念他的生,不如纪念他的死。”是后人对这位一生多次求生直至1984年结束生命的无赖派大师的评价。亦或许,死亡是太宰治先生的一种重生吧。

  人间失格,即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小说从虚拟人物大庭叶藏的一生去体现着太宰治先生眼中自己那“充满羞耻的一生”,是一篇半自传体小说。

  《人间失格》是一部滴血的灵魂自白。

  耽搁了好久,才又读完一本想看很久的书。全书六百多页,零零碎碎,五百页是在兜兜转转的汽车上读的,一百页是在周末凌晨从车上下来一直补觉直到傍晚才干点正事时读的。

  读完不知从何说起。好像是一直想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来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以为自己迷茫衰颓的精神状态会与其中的故事有很多共鸣。也不全是。

  叶藏对人的恐惧让我紧张的攥了攥拳头,心有戚戚。其他部分就没有这么别扭的感受了。四篇故事应该都能用精神需求与生活实际的割裂来概括,作者自传式故事的主人公都带着些落魄贵族(或者精神上的贵族?)的思想迷茫和寻欢作乐的日常。

  但是读来没有精神上遭受重击的感觉,只觉得耳边萦绕着鬼魂般的**。不过还是改改最*的精神头吧,因为“以漫无节制的享乐为荣,是个彻头彻尾的快乐的白痴”看到这句话,我就很难再盲目安慰啥也不想干只顾傻乐惯,短时间内应该先不看太宰治的其他书了,这本读来太难受了,且放放。

  我太感性,*段时间偏于忧虑,应该是看了太宰治的书《人间失格》引起的。人啊,还是要多接触积极乐观的东西,不然就会陷入负能的情绪。不过,有点必须纠正,当第二次、第三次重温人间失格时,我却断然撕掉了它负能的标签,重新认识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太宰治本人经历诸多磨难,先后多次自杀,最终也以自杀结束了他39岁的生命。他的作品一直都是穿透灵魂,表达自己内心对真实、信任、爱、自由的`艰难追求,无奈现实中人性总是经不起考验、世事也赖不住考究,最终他惨败于自己的内心结论,选择了颓废跟灭亡。他的作品不是倡导大家集体抑郁,对社会、对人性绝望,恰恰相反,他希望大众都不要放弃自我的救赎,要为了活着一场好好生活。以下这段话就是力证。

  “不要抗拒改变,这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反复的变,反复的过程很容易让人变得低落和沮丧,然而你再低落和沮丧,人生还是会被各种各样的事情的改变所包围着,就像是站在一台你没办法控制的跑步机上,时间、速度都不是你所能控制的,那我就选择跑的更从容一点,尽我所能的在这个被动的人生里争取一些主动,所以我很讨厌‘抗拒’这个词,很消极、很脆弱、很被动,如果我不能改变世界,好歹让我改变自己,遵从自己的选择。”人活着,比动物多了智慧,也多了忧虑。生而为人,就该承受为人的一切。作者在极力劝告大家,也是在告诫他自己,他没能成功,但他对灵魂的敲打、拷问,都是在帮助更多的人正面审视自己的灵魂,找到生活的动力,发现生活的美好。

  一定程度上,我更希望人不要太敏感、太聪慧,像作者这种小时候就能看穿一些世事,明白一些动机,并非好事。愚钝点、糊涂点,每天为着那洒下的阳光、清脆的鸟语、荡漾的水面放空下,甚至陶醉下,就好了。日子简简单单,人际关系**常常,享受当下就好。

现在是20xx年7月29日 凌晨:3:20了。

其实这本书我很早就打开过,可是好像因为一些什么事情,又没有读完,最*又打开重新开始阅读了一遍。

其实呢,我并不觉得太宰治很丧,反而我觉得他很有才华。耄宿、揶揄,这种不常见的词汇在书中比比皆是。

而在写作上,叶藏、绢子都恰到好处,没有明了,最后的一个完结也是让你浮想联翩。不管是蟋蟀里的女主还是最后的吾面对青山而举目都能让我看出宰治对文字的细腻。所以好几次,我边阅读边去查看他的资料。??????

而我觉得,每个人都是多面的。没有一个人是一直内心阴暗也如同没有一个人可以做到一世阳光一样。叶藏的一生是否是太宰治的缩写,这个我们无人知晓。也许有相同之处,也许结果迥然不同,但是最后如何,我们已经无法考证啦!如同我们不知道钢琴曲《黑色星期天》的作曲人在创作此曲时,在想什么一样~

最后,很感谢太宰治陪我度过的小黑夜,让我在失眠的时光变得更有趣一些。

人生无常如水流,河畔柳枝何需愁。

  有人说这本书很丧,是的,生活中没有经历太多黑暗的人,建议不要去读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满满的负能量,作者是一个贯穿日本二战时期的没落贵族,没落一词,恰恰与当时的日本是一致的,曾经辉煌的大***,战败之后走向没落,曾经抱有“一亿玉碎”坚定信仰的日本国民,战败之后精神支柱毁灭,正如作者太宰治一样,沮丧无比,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不知道太宰治的丧,是否与日本当时的国民情绪有关,但他的这种丧,即使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面对生活种种磨难,被现实次次毒打的人,也会深有同感,且,童年历经不幸,自卑多疑敏感迷茫缺乏安全感的人,也会深有感触。

  《人间失格》中最经典的话莫过于“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很多人不懂得为什么需要抱歉?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理解,我的理解是,善良且自卑的太宰治,是觉得自己很沮丧的人生影响到了世界上的其他人,自卑的人都是如此,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个世界,而不如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就不会对世界有所愧疚,但恰好太宰治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对自己的自卑充满愧疚,于是,他说“从孩提时代起,我就一直在讨好周围的人,这是我对人类最后的求爱”。讨好别人,甚至不惜以贬低自己的方式去扮演小丑,来搞笑、取悦周围的人。幽默的小丑给他人带来快乐,却被人忽略了自己的不幸,人们以为小丑同样是一个快乐的人,但小丑虽然对这个世界没有了任何的爱,却依然害怕别人不高兴。这也许就是太宰治与人类世界的最后的一点联系了吧。

  其实我之前是花了很大的勇气才选择去阅读这本很丧的书,丧字之所以没有打引号,是因为这本书就是很丧,并没有什么正能量,也没有所谓“从黑暗之中看到光明”这一思想在内,就是玩玩全全无理由的丧。我以为我会被书中的负能量所感染,但,不幸的是,我居然是从这本书中找到了一种久违的亲切感,仿佛打通自己内心那一部分不被人理解也无法去言说的角落,恍然间有一种“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这样”的觉悟。这样丧的'书,我读得感同身受,如治愈一般清爽。

  “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童年幸运的人是无法理解的,他们的自信与安全感也是与生俱来的,这个世界上,总有一群人,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这是乐观主义,也是与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也有一群人,从乐观中看到悲观,从悲观中看到绝望,多疑敏感自卑缺乏安全感,即使上帝今天一次幸福,他们仍然担心第二天上帝会给他们十次绝望。这就是胆小鬼,连幸福都害怕,甚至会被幸福所伤,他们觉得“若能避开猛烈的欢喜,便不会有悲伤的来袭”,所以与其说是害怕幸福,不如说是害怕悲伤。可笑的是,旁人眼中渴望的幸福,在他们眼中却等同于悲伤,可悲的是,那么旁人眼中的不幸呢,在他们眼中 可能就是“我这一生,尽是耻辱之事”,才能解释了吧。

  作者太宰治,是一个自杀过四次没有成功的人,日语中的“人间”,其实就是人类的意思,所以人间失格翻译过来就叫做失去做人的资格。没有谁清楚,这个国会议员的儿子,那个年代衣食无忧,为什么会想去自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并不是一个反社会型的人格,他只是对自己绝望,却没有迁怒于社会,他只是觉得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却衷心希望其他人好好生活。“如今的我,谈不上幸福,也谈不上不幸”,“我相信地狱的存在,但绝不相信有天堂”,也许,这就是太宰治*淡的绝望,也许自杀是他最好的归宿,在写完《人间失格》之后,太宰治第五次自杀,这一次他成功了,于是《人间失格》成为了他的绝笔。

  《人间失格》(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日本小说家太宰治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作品中太宰治巧妙地将自己的人生与思想,隐藏于主角叶藏的人生遭遇,藉由叶藏的独白,窥探太宰治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可耻的一生”。在发表该作品的'同年,太宰治自杀身亡。

  初读这本书的时候,看完书的简介,我有一种“我从这个世界路过”、“人间不值得”的感觉。

  《人间失格》是主人公叶藏在看到自己年轻时候的三张照片后的感想为开头,中间是叶藏的三篇手记,分别介绍了叶藏的幼年、青年和壮年时代的经历。描写了主人公叶藏为了逃避现实不断沉沦、经历自我放逐、酗酒、自杀、用药物麻痹自己,终于一步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悲剧。

  多少个晚上原以为自己的消极才是内心的真实想法,看着书告诉自己“不要极端”“不要抑郁”“不要像这个人一样”的说教,但是如果你不是跌落尘埃又怎么会有作者那种被世界抛弃的想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又怎么能去客观的评价。

  读完这本书,它黑暗、阴郁、没有光泽但是它起到了属于它的作用。太宰治用了自己的投河,成功给予了自己永久的解脱,留给了无数读者和文人永远的谈资。所以我们应该感谢,感谢这个和自己抗争了一生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写下了最后的挽歌。同时我们也应该告诫自己,提高逆商,即使只是从这个世界路过,也应该留下自己精彩的篇章。

  在读小说之前,我分别阅读过伊藤润二老师、古屋兔丸老师改编的漫画。有了漫画先入为主的印象,原版小说给我的震撼倒不见得那么大。

  伊藤润二老师加入了其擅长的恐怖元素,使我对竹一这个形象很深刻,因为刻画的很丑,很可怕。剧情上也增加了其死亡。相比之下,古屋兔丸老师的改编没有很偏离原著,只不过时间调整到了现代。但是主要的情节、传递的情绪没有很大变化。我非常佩服两位老师,因为我现在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怎么改编漫画。

  读完整部小说,我的感受是,为什么这些事要发生在叶藏的身上?在读到叶藏娶良子为妻时,我想,他终于遇到了幸福。可是,随之而来的的良子被奸污的情节,实在是太屎了。也许,就是毁灭美好的东西,才会让人倍感绝望。书中说,“在那个小个子商人与良子之间,哪怕有一丁点儿*似于恋爱的情感,那么,或许我的心境反而会得到拯救。”我想,是因为他希望良子有错,而不是,这个世间有错。这一部分阅读起来,实在是太痛心了。

  这本书里还收录了其他的小说,《蟋蟀》一文让我印象深刻。文章像是女主坐在你身边向你倾诉一样,直接带来了很大的能量(这里并不单指单一正向能量,有些文章可能情节非常丰富,但总体能量较低;有些则短短几句就有极大的能量)。这篇文章以一位画家妻子的口吻,讲述了画家成名前后的变化。感觉这个变化很真实,然后我也很喜欢女主这个角色。

  我最*意识到,不同的表达载体所能带来的移情、共情是不同的。比如现在的游戏,玩家可以自己行动从而拥有自己的体验,而不是只跟着作者思路走,这样的情感体验势必是更深刻的。而《人间失格》,小说这种非互动式的载体,却也可以带来这么大的能量冲击,也许这就是这本书吸引人的原因吧。

  耽搁了好久,才又读完一本想看很久的书。全书六百多页,零零碎碎,五百页是在兜兜转转的汽车上读的,一百页是在周末凌晨从车上下来一直补觉直到傍晚才干点正事时读的。

  读完不知从何说起。好像是一直想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来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的。以为自己迷茫衰颓的精神状态会与其中的故事有很多共鸣。也不全是。

  叶藏对人的恐惧让我紧张的攥了攥拳头,心有戚戚。其他部分就没有这么别扭的感受了。四篇故事应该都能用精神需求与生活实际的割裂来概括,作者自传式故事的主人公都带着些落魄贵族(或者精神上的贵族?)的思想迷茫和寻欢作乐的日常。

  但是读来没有精神上遭受重击的感觉,只觉得耳边萦绕着鬼魂般的'**。不过还是改改最*的精神头吧,因为“以漫无节制的享乐为荣,是个彻头彻尾的快乐的白痴”看到这句话,我就很难再盲目安慰啥也不想干只顾傻乐惯,短时间内应该先不看太宰治的其他书了,这本读来太难受了,且放放。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范文10份(扩展7)

——《人间草木》读书笔记范本十份

  《人间草木》一书曾经听过很多人的推荐,但我向来不喜跟风,总特意和别人错开来,于是别人读完之后说“嗯,好啊好啊,真好!”我就嗤之以鼻,转过头去读别人的书。再后来,心性成熟了些,也不再管别人的评价,只要对我眼缘的.书,我都搜来看看。于是,我就打开了这本书。我本以为标题已是足够清晰明了,大致内容就讲些草啊花啊,对于我这种*时毫无雅兴去观察花鸟鱼虫的人来说兴许还会很无聊。但是,翻开书之后,我还是惊呆了。

  人间草木啊,一草一木,处处都是家的气息。

  记忆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对于人来说,它是相通的。别人回忆的时候,你的记忆点也会被触发。于是,我就像刚出生的小孩,重新又成长了一次。我看见自己的童年里的夏天,看见自己的家乡的板栗,看见带有温度的花草与景观。我并不是作家或是评论家,亦无法衡量文字的水*,但是真正的好作家,我想,就是能带给你触动,能给你共鸣的文字玩弄者吧。

  从开始对草草木木的叙述,到后来的一些玩物或食物,最后以人物结尾,正好,世界一切全部齐活了。你会发现原来山丹丹过一年开花的时候会多开出一朵,枸杞头也可以作为野菜,葡萄原来也能开出花朵,而北京的许多人都对养鸟情有独钟。罗汉嘛,昆明筇竹寺的大气粗犷而苏州紫金庵的则是秀气书生。我做摘抄时,在书里抄了不少菜谱,韵味十足,每一笔每一画都那么亲切。改天也要亲手试一试,汪曾祺老先生在吃与制作上面颇有心得。到后来写人时,汪先生回忆了在西南**的日子。那是一段动荡但又愉悦的日子,物质上并不富足但却拥有充盈的生活。无事下下茶馆,跑跑警报,闲时读读书,西南**的自由民主校风已是不言而喻,这与当时培养出那么多人才是分不开的。作者写到沈从文先生的时候,就好像沈先生坐在你的对面教授课,字如珠玑,你不能不感叹“妙”。同时,汪先生也在书中指出了沈从文先生的写作要理,例如,小说的对话要接*人物,要“朴素”。当然金岳霖老师也是有趣得很,终生未娶的他养了一只大公鸡,吃饭时可与他并桌。

  生活是有哲理的,人物是美妙的。这大概就是《人间草木》最美的地方了。

  木心说“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古有归田园的陶渊明,今有生活中城市里的汪曾祺。人生啊,还是要自己活出乐趣,才可以感染他人。

  我一向对散文是敬而远之的,这种痛还是来自于高中时期,不管自己如何拼词造句,作文分数始终保持在中下水*,成绩很稳定。那个时候十分羡慕小笨同学,看似随意写出的几句话,就可以拿到作文高分,十分不解。最*有些疲累,这天下班后,我打开了躺在kindle中有一段时间的这本散文集,打算让我这个快秃了的脑袋切换一种模式,放慢一下,放松一下。

  我在每开启一本新书的时候,总会有种默默的小兴奋,直到最*流行起来了盲盒,我才确认了自己的这种情绪。开启一本新书,就像是打开一个盲盒,对此充满了期待,同时又有些担心其内容自己是否喜欢,在打开这本《人间草木》时,这种情绪更胜以往。

  我的担心多余了,在一开篇,我就被文中的词句所吸引了,越往后读,越发感叹汪先生对细节描述的拿捏,对感情流动的捕捉着实是信手拈来,恰到好处。汪先生对食物的描写实在是细致入微,看其字,闻其香,品其味,尤其是在下班路上的我,越看越饿。

  汪先生的字里行间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是的,我们生活在的这个世界其实充满了玩味。夕阳下,沙滩上,一人一狗;车窗外,大街上,一老一少;又或者是,新雨后,屋檐下,一草一木,每一张定格画面的背后,都是生动的故事,都是百味的人生。快节奏生活状态下的我们,无心留意身边的美好。“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慢下来,适时地让自己慢一些,感受一下世间的美好。

  汪先生说北京人是爱喝花茶的,在我这里是可以被印证的。记忆里,爷爷那长满茶锈的茶缸,即使倒入一杯清水,也会伴有茉莉茶香;奶奶栽种的茶叶花,每次花开,我都会蹲在花盆前,鼻子凑上去,一口深呼吸,白色小花透着淡淡花香,沁人心脾。我也是爱喝茶的,但是没有那么讲究,红茶、绿茶、白茶、普洱什么都喝,最爱是花茶。

  今天对着茶杯发呆了好久,思绪千回百转,似乎想参透些什么,却又把握不住瞬间而过的灵动,于是我写下了这篇关于茶的联语,以结束今天的思绪万千。

  浮浮沉沉,世上福祸相倚;

  酽酽清清,齿间甘苦留香。

  寒来暑往,春去冬来,细细回忆起来,初读汪老先生似乎已经是一年前,但我仍清晰地记得汪老先生笔下的世界那样灵动,那样可爱,《人间草木》中的一花一树都别具风味。

  在汪老先生的书中,飘散着清晨馥郁的栀子花香,弥漫着糖炒栗子甜蜜的香味,充溢着葡萄酒香醇的味道。他似乎很懂生活,也很会生活,怀着满腔的爱去探索世界,云南、昆明、成都…在他的笔下,每个城市都那么温柔迷人,他爱吃、爱旅游、爱风景,却不爱游手好闲,他说:“我不愿当什么’离休干部’,活着,就还得做一点事。”汪老先生真真切切的在爱着这个世界,爱着山川河流,星辰大海,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世界,触碰世界。在河岸边、山顶上留下自己的足迹,留下自己对自然最美好的描绘,在多年以后,人们可能会想到:噢,原来汪曾祺这么有趣,他的书这么经典,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吗?

  汪老先生说:“一定要爱着点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草木眷恋着光阴,汪老先生爱恋着人间。这世间万物,都值得被爱,爱一直陪伴身旁的亲人,爱倾情相助的朋友,爱一颗树,一束花、一只鸟,只要心中怀有爱意,世界就不会那么糟糕。

  青春正好,相比于死气沉沉的生活,为什么不让人生更加精彩呢?鸟兽虫鱼、美食美景,只要肯去看,肯去发现,对世间万物抱有善意,他们也会回报以同样的温柔,当世界中充满了爱,人生就有了意义,这一辈子才不算虚度,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想到那个热爱生活,努力奋斗的自己,是多么可贵的回忆。所以,爱点什么吧,一草一木中蕴藏着繁华的世界,山海之间埋藏着闪烁的宝藏,爱点什么,这世间万物。(冯昕悦)

  笔尖流转,勾勒着华夏的符号。娓娓而来,人间的一草一木传出芳香。

  我们举头望天,看得到铺天盖地的雾霾沉寂了世界,却看不到飞鸟的奋力翱翔,闪烁它生命的光辉;我们穿过树下,看得到满地的枯黄阻碍行走,却看不到树叶燃烧着自己的身躯延续了树的枯荣;我们俯身低头,看得到让自己头破发麻的蚂蚁在脚下穿梭,却看不到它们正举着重其千倍的食物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着原始劳动,只为挨过下一个严冬……

  曾几何时,有那么多绝美的画面从眼前悄然划过,我们却不曾得知;曾几何时,有那么多生命的赞歌在耳畔流转,我们却不为所动……

  读《人间草木》,我才知道自己,曾经错过了那么多。

  人间草木,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汪曾祺笔下的芋头、豆芽、铁蒺藜、紫薇、秋花、冬树……无一不是隐秘在不为人所注意的小角落里。正是这样细小的生命,分织交绘我们这样美丽的世界。作为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作家,拥有一双发现这些细小美好的眼睛,正是体现了汪曾祺细腻的心。

  世间风物,*中显奇,谈中有味,既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又弥漫着最独特的气质。短短一篇《螃蟹》,揭露了“凶恶和滑稽往往相似”的真理;一片《刀螂》,呼吁孩子们从电玩中解脱出来,回归自然的怀抱……我们自阳光从天际中露出便投入另一片光芒下——屏幕的光。手机屏幕的光,电视屏幕的光,电脑屏幕的光已将孩子们的视野与心团团围住,封锁。这样的孩子们又如何知道遛鸟的学问,逗虫的乐趣呢?在互联网世界不断壮大的同时,现实世界正在以残忍的速度不断缩小。

  行者无疆。四周山色临窗透,一夜溪声入梦清。一叶飘落而知秋,一叶勃发而又春。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却又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由此可见,出门远行,价比千金。国子监、胡同、泰山、天山……这些孕育着一方文化的地方,其魅力并非文字可承载。汪曾祺就像一个拿着大口袋的寻宝人,来到一个大宝窟,只能带走其中一二藏在自己的字里行间。宅在屋子里的作家如同没有阳光雨水滋润的种子,即便深埋于沃土之下,也无法生根发芽,更别提枝繁叶茂了。艺术永远是源于生活,不懂得热爱生活,发现生活之美的人,也无法写出动人的文字。

  北*是汪曾祺先生人生的过客,但是他对这里的了解比我这个常住人士要多得多。关键就是他懂生活,懂发现。街边小草,枝头小鸟,也是锦绣山河中的一滴墨。关注这些一草一木,我们在能更好的诗意地栖息在这个世界中。

  在读《人间草木》之前可谓是对汪曾祺先生毫无所知。读罢此书想出两个字最能代表我的感受“用心”和“生活”。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来之不易。细一想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指着人的那张嘴,这些也全都出现在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之中。

  以前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大自然的歌颂,现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生活的感触,纵使是游记也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人贴的很*不是像纯粹歌颂自然之美的文章那般孤冷。汪曾祺先生对吃是很有造诣的,在文章中有专门的一辑介绍各种各样的吃食,我是个饕餮客什么都是胡乱的扒拉到嘴里,往往是肚子已经填饱而饭菜的味道还毫无所觉。

  关于吃,让我回忆的话我第一想起来的便是小时候母亲每天都要煮的面条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加上一盘醋溜白菜,再回忆便能想起红烧肉,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很少吃肉,所以现在如果别人问我最喜欢吃什么菜我可能会回答红烧肉的。

  如果让我回忆各种吃食的美好滋味我根本就回答不上来,我是对生活不用心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在我身边发生了又在我记忆中消失了。散文集中最让我喜欢的是对西南**的回忆,其中对西南**老师学生还有抗战间生活状态的回忆让我着迷,由书中我得知为什么那时候的学生比现在的学生要优秀何止千倍万倍,谁能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大半个中国到达昆明仅为了考取西南**求得学问。

  西南**为什么会在八年的时间里比北京大学三十年时间出的人才都多,原因就是汪曾祺先生说的那句话“自由”。他也在文中说之所以考西南**是因为那里的学生“潇洒”。

  书是必不可少的。今天,我就来说说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我经常听老师提到汪曾祺的文章,却一直未曾读过。一次老师将这本《人间草木》借给了我,甚是惊喜。

  书中写的却是些生活的小事或很*常的景物。第一大章《人间草木》写的是作者童年的花园、儿时的风景与美轮美奂的四季轮回。“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在作者笔下,小到一只是天牛,大到一朵冰心蜡梅,都是那么柔美,那么可爱。真没想到,原来作者的童年也是那么自由、快乐。这让我不禁想到写《呼兰河传》的萧红,在两个不同的作者笔下,有同样幸福的孩提时代、快乐的童年时光,更同样有着浓浓的思乡情。

  《**岁月》、《师友相册》则写了他在西南**生活的七年。作者曾在西南****军的飞机轰炸过,失去过一个母亲、一个继母。面对这一切,作者用生动、朴实的笔调写下《*淡人生》这一章,他没有用多少华丽的词藻,只是做了一个讲述者,将他波澜起伏的人生说得“**淡淡”,这一从容的品格值得我们学*。

  《四方食事》,则收集了作者所品尝过的各地美食中的上品,读了让人不禁垂涎三尺。

  值得一提的还有汪曾祺的文笔。他的文笔很“奇”,奇在他总是很细腻地描写一件事,却并不怎么写自己的感受。整篇文章几乎没用过“激动”、“高兴”这一类词,可作者的感情却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

  这,就是汪曾祺写的《人间草木》,一本触人心弦的散文集。

  在去年的语文课堂作业本上,我读到了汪曾祺先生的《葡萄月令》(节选)。这篇阅读理解按月份介绍了一年当中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知识。地地道道的说明文,却让我瞬间领悟到了一个成语——妙笔生花。于是找来这本《人间草木》,窝在家中细读。

  读尽葡萄的前世今生,后面还有花卉,有杂草,有雨后冒出来的菌菇,也有一叶落而知秋的梧桐……他写自家的花园,写天池的雪水,写北京写四川,写新校舍也写怀旧事,按着**淡淡不疾不徐的节奏,娓娓道来。不过都是生活中的寻常事情,一些我们不经意间常常忽略的细节,在先生的笔下依旧纯粹*常,却也显出了难能可贵。我想,大概是因为他记忆中的这一草一木,总是跟人结合在一起的。他记住了绣球花,因为这些花像极了小姑姑房中的一双白缎子绣花的小拖鞋。他记住秋海棠,是因为生肺病去世的母亲。母亲临终前住的小房外的小天井里,不知道谁种了两三棵秋海棠,花色苍白,样子很可怜……你看,人间草木记录的不仅仅是万物生长的时序,还有人的感情。

  而此时的我,记起了学校教学楼前面的那棵树。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最喜欢在那棵树下和小伙伴一起追逐玩闹。彼时它被粗大的竹竿架着,密密麻麻的铁丝缠绕着,像个犯人似的牢牢地固定在地上。老师常常连哄带警告地要求我们远离它,以免受伤。可我们都不怎么听话,当时就想,这树连自己站立都做不到,这么柔弱,还需要害怕?如此油盐不进,难怪老师常又好气又好笑地骂我们:“你们这群木头!”

  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搬到了三楼的教室,从此与这棵树“天各一方”。我开始在楼上观察它。我发现连我们这儿最可怕的台风,都没有把这样一棵树连根拔起的威力。而这些竹竿依旧驾着这棵树,就像一个身强体健的年轻人拄着一根破拐杖,完全影响到我们朝气蓬勃的校容校貌。

  今年疫情后开学到校,我突然发现全部竹竿都被拆除了,生锈的铁丝已经无力地匍匐在垃圾车里被运走了,干净的树干也终于利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老师告诉我:“这颗树已经长大了,以后都不需要这些支架来保护了。”我知道这棵树,一开始是长在别的地方的,它被人连根挖起来,经过长途运输被种在了这里。其实它离开土壤的那一刻,已经失去生命成为一块木头了。但是经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浇灌和养护,它终于重新生长成树。如今它日渐强壮,终于可以卸下所有的保护架,独自去面对风雨雷电。

  而我呢,已经从一个一年级的小屁孩,长成一个四年级的小学生了,再过几个月,就要进入五年级——小学倒计时了。我突然感觉缠绕在自己身上的铁丝正在被点点被卸下,有些甚至是自己脱落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口中的我们这些一年级被种下的木头,经过了几年,都已经成活了,并且还在继续汲取营养向上生长。

  希望我们这些在茁壮成长的木头,快些变成大树,也能如这人间草木,那般可爱。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他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在汪曾祺所著《人间草木》这本书的封面上看到的这句话瞬间把我带到了一个生机盎然、宁静舒适的画卷中,让我感受到了汪曾祺先生文字的魅力和力量。

  《昆明的雨》是让我感触最深的。昆明是我的故乡,昆明的雨我经历过无数次,从来没有觉得昆明的雨有多美,但在汪曾祺先生笔下,昆明的雨居然如此明亮、丰满、浓绿、使人动情。文章妙就妙在汪曾祺先生并不直接写雨,而是写了一些雨中的景物:菌子、杨梅和缅桂花。通过对这些景物细节的描写衬托了昆明的雨,使昆明的雨更加立体生动。汪老先生絮絮叨叨的“家常话”把昆明的雨如此亲切、美好、真实地展现在我的眼前。作者:石梓彤

  在读《人间草木》之前可谓是对汪曾祺先生毫无所知,如果搜索记忆中姓汪的名人大概只能说出汪精卫来,

  以前读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大自然的歌颂,现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里面多是对生活的感触,纵使是游记也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与人贴的很*不是像纯粹歌颂自然之美的文章那般孤冷。汪曾祺先生对吃是很有造诣的,在文章中有专门的一辑介绍各种各样的吃食,我是个饕餮客什么都是胡乱的扒拉到嘴里,往往是肚子已经填饱而饭菜的味道还毫无所觉。关于吃,让我回忆的话我第一想起来的便是小时候母亲每天都要煮的面条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加上一盘醋溜白菜,再回忆便能想起红烧肉,小时候家里比较困难很少吃肉,所以现在如果别人问我最喜欢吃什么菜我可能会回答红烧肉的。

  如果让我回忆各种吃食的美好滋味我根本就回答不上来,我是对生活不用心的`人,所以很多事情在我身边发生了又在我记忆中消失了。散文集中最让我喜欢的是对西南**的回忆,其中对西南**老师学生还有抗战间生活状态的回忆让我着迷,由书中我得知为什么那时候的学生比现在的学生要优秀何止千倍万倍,谁能冒着生命危险穿越大半个中国到达昆明仅为了考取西南**求得学问。西南**为什么会在八年的时间里比北京大学三十年时间出的人才都多,原因就是汪曾祺先生说的那句话“自由”,

  范文二

  看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惹起我无尽乡思。

  他说:“莫碰臭芝麻,沾惹一身,嗐,难闻死人。”小时,上学前,放学后,就爱在乱草丛中钻,有时会不小心,沾惹上那些臭兮兮的臭芝麻,粘在衣服上怎么也挥扫不去,有时竟就带着那身臭气进学堂,好在那时有几个孩子没这样被臭芝麻沾惹过呢,倒也没觉得与众不同。

  他说捉天牛,他们也以为天牛头上的触须有一节就有一岁。想其小时,捉到天牛,用绳子系在触须上,我们也是数它的触须有几节就认为它是几岁,如果刚好是十节的话,那是很高兴的事情,我们会很隆重的给它过生日,用很多的青草叶嫩树叶来做生日礼物。天牛是童年时期的好伙伴呢。

  他说:“我每天醒在鸟声里。我从梦里就听到鸟叫,直到我醒来。我听得出几种极熟悉的叫声,那是每天都叫的,似乎每天都在那个固定的枝头。”我有何尝不是呢,清晨在有鸟鸣做背景音乐的梦里醒来,听着熟悉的啄木鸟清脆的“笃笃”声,喜鹊的叽叽喳喳声,其它鸟儿婉转的歌唱声,一天就从此明快起来。尤其是早春时节,当几天连绵的冷雨后,一清早能听见窗外婉转清脆的鸟鸣,就知道窗外肯定是一个阳光的明媚,心情一扫几天的阴霾,仿佛所有的好心情都是鸟鸣所赐,听着就是那般的喜悦。

  他说:“我爱逗弄含羞草。触遍所有叶子,看都合起来了,我自低头看我的书,偷眼瞧它一片片的开张了,再猝然又来一下。”似乎就是我小时逗弄含羞草的一幅白描,舅公家在阳台上养的一盆含羞草,每次去时,就会粘住不走,一遍又一遍用手指轻触柔嫩的叶,看她含羞的低头,不胜的娇羞,竟怔怔。

  他说昆明人家喜欢在门头上摆放一盆仙人掌以辟邪。我想起了我家门头上那一盆长得极肥大的仙人掌,倒垂着披挂下来,肥绿的掌叶,猝然开出极灿烂极艳丽的黄花,很远的地方就能看到那一片明黄,给游子一种熨贴的温暖。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酱醋茶来之不易。细一想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全都指着人的那张嘴,这些也全都出现在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之中。

  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我是在《慢煮生活》中看到的。本文用了几个小标题来表现“人间草木”。作者笔下的文字简洁明了,很普通的文字,编排起来却显得很高级。汪曾祺老先生的选材每个都源于生活,写于生活,让人感觉到很舒服。

  例如描写槐花这一片段,开头“玉渊潭的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它带来了养蜂的人,也是故事的开头。而最后一段写道“玉渊潭的槐花落了。”养蜂的人也走了。这就是故事的结尾。作者开头结尾自然,又有双重含义。

  我在想:为什么叫“人间草木”?作者写的,绝不仅“草木”二字吧,但为何只有草木?他写了花,也写了人。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字里行间,我似乎感受到了生命的张力。由小及大,无一不是如此生生不息。

  “草木”二字不就是生命的代表吗?人间有多少美好?说不清,也数不清。这篇文章告诉我,人间的草木皆可令人动容。一花一木一果,在作者的笔下,栩栩如生,让人心生向往。爬一座山,食一味果,嗅一味花,离自然*一点,眼前的美好自然会令你动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