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五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1

  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她是个文化修养极高的贵族女子,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以她惊人美丽高贵聪慧在任何场合出类拔萃,美丽迷人。虽然生活舒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虚伪的列子 和虚伪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使她疲惫不堪,同时又极力想摆脱一切。当遇到渥伦斯基爱后,她毅然勇敢离开列子甚至牺牲自己家庭和爱子,追求自己幸福,可是当她放弃一切后,让她意想不到是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又无情抛弃她,迫使她坠入痛苦深渊,最后导致安娜卧轨自杀悲剧。

  安娜对真挚爱情的追求与上流社会虚伪腐败的道德观念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冲突,是安娜悲剧的主要原因。这种种冲突首先表现在她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斗争中,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安娜一再,卡列宁“不是男子,不是人,他是木偶”,是“一架官僚机器,当他生气的时候简直是一架凶狠的机器”。“想得到功名,想升官,这便是他灵魂中所有的东西!“至于高尚的理想,对文化,对宗教的爱好,这些都不过是为了升官的许多敲门砖罢了”。在安娜心目中,卡列宁是个虚伪的人,安娜说,“他乐于游泳在虚伪里,正象鱼在水里游泳一样。”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他那种令人憎恶的性格,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安娜痛切地感到婚后“八年来”,卡列宁摧残了活在她“体内的一切的东西”。安娜说:“他甚至一次也没有想过我是一个需要爱情的活的女人。”这一种无爱的家庭,由一开始结合就埋下了巨大的危机,而当“维特式”的热情的渥伦斯基一出现,安娜心中的压抑已久的感情便一发不可收拾。她于是再也不能容忍卡列宁式的“虚伪与欺骗”,不顾一切,牺牲一切地与渥伦斯基结合了。----------

  爱情的幻灭是悲剧的直接原因。为了爱情,安娜几乎牺牲了一切,换来的结局却是失望与憎恨。安娜企图通过爱情摆脱“虚伪与欺骗”的上流社会,渥伦斯基却使她陷入了另一个新的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他以自己的方式显露了贵族资产阶级的虚伪,自私与冷酷无情,这个罪恶的社会就是通过他,最后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如果说安娜从前在跟卡列宁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那么现在,她在与渥伦斯基的关系上却犯了一个更大的错误。她对渥伦斯基估计过高,期望过大。她以为他能带她逃离“虚伪与欺骗”的社会,可是她不可挽回地错了,他带给她的永无止境的痛苦矛盾与恐惧,远远超过他带给她的生之欲望与欢乐。他的爱情消失后,安娜便被逼上了悲剧的绝境,她控诉这一切:“全是虚伪,全是谎话,全是欺骗,全是罪恶!”……

  看完这部小说后我的心里很复杂,一方面佷同情女主人的不行,佩服她的勇气,而另一方面,我对她应为个人的欲望而抛弃家庭,背叛丈夫感到厌恶。人固然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我觉得不可以不顾一切的追求自由。人一旦进入社会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必须为身边的一切负责!如果要以别人的痛苦来成全自己的自由、欲望,我宁愿不要!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2

  一、内容简介

  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

  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二、安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是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色彩,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束缚因而充满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形象。同时,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

  当她不懂爱情时,身不由己的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且与自己年龄悬殊很大的沙俄**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静而无聊的婚姻生活。随着她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越来越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可能爱卡列宁。她的内心燃烧着一把火,这注定她不可能从一而终,而是会拼死追求幸福,宁可遭受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

  当她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时,她那长期被压抑的人性和爱欲终于冲破了种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她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大胆的向伏伦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俩人很快坠入情网。安娜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而走,依伏伦斯基而生。

  这也许是女人共性的悲哀,把自我全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安娜也不例外。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她体验了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美和紧张,品尝了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了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了与爱人相伴出国旅行的幸福舒畅......她对伏伦斯基倾注了全部的爱。可是安娜并没有意识到,她那如火如荼的爱伤害了伏伦斯基的自由,她想控制伏伦斯基的全部生活,甚至垂死挣扎时,还自己以为“他不敢不爱我,不能不爱我”。伏伦斯基感到她的爱是“沉重”的,“阴沉”的。所以他逃避安娜,这无疑是安娜走上极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死前的安娜不再信任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与索多金娜幽会。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他大吵大闹,一会儿低三下四的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很多错觉,一会儿像见到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象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在敲一块铁板。她莫名奇妙的恐惧,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她盲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的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离开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不啊,怎幺都行,只要能活着”......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混乱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到那火车轮下......

  三、结语

  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头就是一场灾难,它从伤口出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口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渐渐她便陷入恨意与悔意的深渊中。在这过程中,她折磨了那些无辜的人。安娜就这样由一个思想单纯的贵族妇女而演变成一个思想复杂,充满怨恨的可怜妇女,就如渥伦斯基回忆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模样。当时也是在火车站上,她是那样神秘,迷人,充满爱心,自己在寻找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幸福,而不是他记忆中最后一刻那种冷酷,复仇的形象。安娜虽有反抗社会的勇气,然而却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惯性生活,即使她最后选择以死来控诉社会,她的思想也太狭隘,她的死也是犹豫不决,矛盾的,以至于在死前那一刻,她被自己的做法吓呆了。“我在哪儿?我在做什幺?为什幺要这样?”她想站起来,想往后闪开,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无情地撞在她的头上,拉住她的背部。

  因此很明显,她的自杀并非是想与社会彻底决裂而是以死来实行报复,假如在自杀前一刻,渥伦斯伦在他身边,我想无论如何她也舍不得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不用说在当时社会,即使当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因赌气而选择以死来惩罚“敌人”,解脱自己的人。

  在安娜的身上,我很自然地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子,某些家庭潜在的危机。生活并非太多矛盾在为难我们,而是我们将太多的时间用在缠住这些无中生有的矛盾以致于栽倒在这些矛盾的旋涡中。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3

  1、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2、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

  3、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4、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

  5、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

  6、“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

  7、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

  8、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

  9、爱情的力量使她几度冲破世俗的藩篱,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幸福,但自私感和罪恶感立即来到她的身边,使她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痛楚。

  10、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

  11、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

  12、如同飞蛾扑向野火,注定这场爱情要将她毁灭。

  13、弗龙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黑发男子,不十分高,生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决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从他的剪短的黑发和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的宽舒的、崭新的军服,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当他走*她的时候,他的美丽的眼睛放射出特别温柔的`光辉,脸上微微露出幸福的、谦逊而又得意的微笑(列文这样觉得),小心而恭顺地向她鞠躬,把他的不大而宽的手伸给她。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4

  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下称《安娜》),我却觉得托尔斯泰对列文的描写比对安娜的描写要有趣并有内容得多(仅是个人看法,勿喷)……我就在想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安娜》而不叫《康斯坦丁・列文》呢?我觉得大概作者是喜欢安娜的,不然怎么会给了她各种美好的形容,却又让她背负悲剧的命运。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安娜》这本书写安娜就写安娜呗,为什么突然就冒出来个列文,描写篇幅堪比、甚至超越描写安娜的篇幅。有小伙伴告诉我是用列文的幸福衬托(反衬)、对比、突出安娜的不幸。其实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不过我看完又觉得也许列文心里住着一个安娜,这大概就能解释为什么列文之前没见过、根据传闻又不怎么喜欢安娜,见了之后却被她的美丽、智慧与气质所征服。列文心中住着一个怀疑并想要突破现实生活束缚的安娜的形象,但是他最终没有释放出这个安娜的性情,在他对死、人生、宗教等等的思考中,他慢慢说服了自己要去适应社会、去喜爱生活、去看生活的乐观面,然后努力而长久的活着,在社会已有的规格下做些无谓的口头挣扎却又总是败于下风(即败于柯兹尼雪夫所代表的保守贵族观念――我知道“保守贵族观念”可能形容的有点狭隘,但我不知道还能怎么概括……),除此之外还劝说自己:“你和吉娣结婚生子,你的事业小有成就,你还有什么不满,这就是你全部的幸福,再多的索求都是你向上帝的生命透支”;在哥哥尼古拉的死的恐惧下,以及安娜惨死的无形暗示下,列文的求生生存本能让他把心中的“安娜”封存住。而安娜就是替他走完了这个“反叛”形象的路途的人。大概这本书叫《安娜》而不叫《康斯坦丁・列文》的原因也在这,列夫托尔斯泰也许(我猜的)想要表达他觉得俄国社会需要的是“安娜”这样的形象,即使最后结局不怎么好,也不怪安娜而怪社会(这就是安娜形象美好的原因之一);却不希望大家都成为列文,所以把书的名字叫《安娜》吧……

  然后我看伍昭荣好像特别讨厌安娜……我没有针对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说安娜就是悲剧制造者,她还是有理由感到一点委屈的……不管多么不赞同什么家什么者说她是什么样的受害者,但却是不能否认这些因素对安娜之死的推动作用……比如社会舆论,我觉得社会舆论对其他的出轨贵妇没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那些贵妇的丈夫比卡列宁对妻子更没爱情,所以根本不在意;而且也没有卡列宁注重功名,或者本身就没什么追求所以又不在意,然后大多又仅限于女人和花花大少之间的谈资,反正也没人多么正经的看待这个事情,也就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而安娜和卡列宁就不一样了,安娜出轨时的卡列宁正在力推自己的政策,处在风口浪尖上,安娜又偏偏不像别的贵妇只是玩玩感情,她又比别的贵妇漂亮和传奇(起码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形象是这样……),她动了真情还要破釜沉舟,这样的“与众不同”使得男的(尤其是卡列宁的政敌和对卡列宁别有用心的人)、女的都谈论,这谈论的范围都大了不知道多少,自然影响也更深。

  第二,安娜没那么厚脸皮又敏感,其实也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只是相较于感情她愿意隐忍,结果忍一会又忍不住,她不断地提醒社会名流阶层来谈论自己,然后自己又受不了,就把自己逼疯了。弗伦斯基这个小青年也是有名声、长得帅,有仕途野心和晋升机会又都放弃了,自然社会哗然,焦点都在他和安娜身上,他作为所谓的“追求有妇之夫成功的青年”背负的评价和安娜不同,安娜的相对要痛苦些。

  第三,卡列宁与安娜、安娜与弗伦斯基之间各种事情的反复无常和问题的解决无能却是给了安娜很大的压力,这无可厚非……她是两边关系的纽带,自然承受的东西就多。她本身又自觉很爱弗伦斯基,特别看重自己的这份爱情,所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夸大来看,她也确实给自己的死亡悲剧一个巨大的推力。别的贵妇没有这些问题,也不给自己这样的压力自然对自身影响就小一些。

  所以我觉得好歹作者应该是喜欢安娜的,而安娜做这些不管在所谓伦理、道德上是否正误,在那个时代身为一个女人做出这些决定并且敢于执行,也是挺不容易的,而弗伦斯基和卡列宁最后都过得不愠不火也不能只怪安娜,他们自身的选择和行为也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毕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我能理解一些小伙伴对安娜的不喜欢,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她(我不太喜欢丧失理智,还为了爱情把自己整死了的小姑娘,我觉得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过我对她的态度还是温和的……我就表达一下观点……我是尊重大家的看法的,我胆小,别来撕我……

  说到卡列宁,其实我是喜欢的,我觉得他对安娜还是有感情的,只是他不太会表达,又不懂怎么表达,他不会爱人不代表他没有爱。我觉得他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情感表达有压抑作用,所以导致他其实敏感又胆小,我其实挺赞成今天唐唐么谁说卡列宁把他除了对事业以外的感情都加注在了安娜身上,所以他就更害怕失去安娜,原文也有描述他失去安娜后的表白,他发现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以前他有什么事都跟安娜说,现在他连个说的人都没有了。他幼年没什么物质所得,所以成年后就害怕失去已有的物质所得,所以格外维护自己的名誉、地位和财富,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吧……而且他也算是有些政治野心的,所以格外看重事业……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他是觉得他对安娜和儿子是没感情的。我觉得卡列宁对安娜的感情可能不太是大家说的爱情……可能是一种却是亲情的弥补,安娜和卡列宁挑明了之后卡列宁的所做的犹豫和决定基本都受安娜的影响的,安娜说要离婚他就去找证据跟法官说离婚,有人跟他说跟安娜离婚可能会伤害安娜,他就又犹犹豫豫不离婚,我觉得其实他还是维护安娜的。而说到他不把儿子给安娜,起初托尔斯泰是写明了说那是卡列宁对安娜的惩罚手段。我觉得吧,可能卡列宁心里把儿子当弟弟,希望他有世俗成就,所以对儿子有课业要求;对安娜的些许割舍不下使他把儿子当成了两人的纽带,他把儿子当成一种资产,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在意的东西了,这个不能再失去了。事业上的强硬和情感上的软弱导致了他事业爱情两边不讨好,所以不喜欢他我也理解。关于老师说如果卡列宁是个穷酸的人我们可能就不喜欢他了我是不以为然的,对于卡列宁,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我都是挺有好感的。而且我是认可他维护物质基础的……

  主要是我不怎么喜欢弗伦斯基,比较之下我就挺喜欢卡列宁的了。

  弗伦斯基这个小伙子吧,我是不喜欢的,虽然他有着高颜值和高情商,但是我首先不喜欢他对自己和自己朋友的过度自信,什么“风雅、英俊、慷慨、勇敢、乐观、沉溺于各种情欲而不会脸红,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我觉得这种盲目的自信和骄傲太幼稚,我承认弗伦斯基是个可以交友的人,但我决计不会和这样的人恋爱甚至结婚。他说自己慷慨,却仅仅只是对赌徒罢了,这是我不喜欢他的第二点――他的原则,什么“可以欠洗衣工的钱,不能欠赌徒的钱”,什么“对女人可以胡说,对男人一定要诚实”,不得不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三观跟我太不合了。弗伦斯基这个人年轻、冲动,缺乏物质基础,却又有着公子哥姿态。我觉得他后来对安娜的冷暴力比卡列宁得更严重、更残酷。而且安娜生女儿的时候,尽显弗伦斯基的懦弱,我是不喜欢这样无法使我进步的男士的。故而,对卡列宁这样稳重,又有点傲娇的人物好感倍增。

  有人说安娜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她的出轨是对婚姻的不忠,违反道德。但是起初结婚安娜是不能选择的,而卡列宁因为幼年的情感缺乏又不会选择,被姑妈么姨妈一撺掇就这么凑合了,他俩的结合两个人可能都没多想未来,所以后面出现了问题两个人多年积攒下来的无形的、看似不怎么重要的隔阂与问题就成了压死他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安娜越是对弗伦斯基爱得深沉,就越觉得自己和卡列宁这么多年的婚姻过得委屈、窝囊,本来没什么,情感夸大就爆炸了。而且我觉得这种说“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没资格出轨”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就像在说一小孩用着爸妈的、吃着爸妈的就必须听爸妈的不能追求自我一样……总感觉哪里情感怪怪的……这种自我伦理道德的强加让我觉得挺别扭的……

  说实在的,这本书里我比较喜欢卡列宁和吉娣……所以,最后我就想说说我也挺喜欢吉娣这个小姑娘的,她起初想跟弗伦斯基好,她妈的作用不可忽略,这就跟安娜和卡列宁的结合,卡列宁姨妈么姑妈的媒婆作用不可小瞧一样,都是对感情朦朦胧胧的人被貌似精明的老女人操纵了。后来她没跟弗伦斯基好成,抓狂了一阵,她抓狂得比安娜早、比安娜及时,又比安娜谈资少,所以有方法、有机会解决。看看她治心病时候遇到的人,再看看安娜身边的人,她俩的命运就必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不是有句话叫“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看他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么。然后她和列文结合后她很愉快的做起身为“夫人”和“母亲”该做的事,而安娜不一样,安娜还没青春少女呢就承担了不想承担的责任,就现在沉默中爆发后在沉默中灭亡了。所以说,要么早点认识自己,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勇敢的选择,要么就爱上自己要做的事(这句话简直是现代鸡汤畅销文风,我自己都受不了了)。

  一时之感想,未曾仔细斟酌字句。期待浏览者的观点和建议。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5

  一、内容简介

  安娜为了调解哥嫂纠纷来到莫斯科,在火车站与*卫军军官渥伦斯基邂逅。安娜的高雅风姿和笑容中蕴含的一股被压抑的生气使渥伦斯基为之倾倒。

  安娜在归途中发现渥伦斯基也同车而行,她心神不宁,却又兴奋,回到彼得堡后,安娜和渥伦斯基在社交场合经常相遇,在一次宴会上渥伦斯基向安娜表白了爱情。他们两人单独在一起时间过长,引起人们议论,回到家卡列宁警告安娜要注意社交礼仪、遵守妇道。而这种官腔和说教反而使安娜关闭了心灵之门,从此她陷入情网而不能自拔。安娜与渥伦斯基的关系在赛马会上终于暴露:当渥伦斯基的马摔倒时,安娜的态度完全失常。回家途中安娜向丈夫承认了她是渥伦斯基的情人,但卡列宁却要求安娜一切维持现状,只是不许在家里接待渥伦斯基。

  安娜的处境越来越糟,她怀了孕,分娩时又患产褥热,几乎死去,病危时她向丈夫请求宽恕,并希望他与渥伦斯基和好,卡列宁出于基督徒的感情答应了她的要求。可是安娜病愈后又无法继续与丈夫生活下去,终于不等丈夫同意离婚,就与渥伦斯基一起到国外去了。

  在欧洲旅行三个月回来,安娜思念儿子,在谢辽沙生日时,她不顾一切撞进自己住过九年的那幢房子。看到儿子她激动异常,母子俩紧紧拥抱,难分难舍。直到卡列宁走进儿童室,安娜才不得不匆匆离去。从此,安娜永远失去了心爱的儿子,得不到离婚许可,与渥伦斯基只能是非法结合,上流社会的大门对她紧闭,处处遭受冷遇。她只能孤独地住在渥伦斯基的庄园里,想方设法消磨时间。当渥伦斯基一人外出时她就怀疑他另有新欢,因此两人发生口角。一次在争吵后安娜陷入绝望境地,一面写信发电报,一面追随渥伦斯基到了火车站。这时,她朦胧中想起他们第一次的相见以及当时一个工人被轧死的情景。这仿佛暗示了她的归宿。安娜向正在驶来的火车扑倒下去,生命的火焰熄灭了,她的痛苦也永远摆脱了。

  二、安娜的形象分析

  安娜是个带有资产阶级个性**色彩,但同时又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道德规范束缚因而充满内心矛盾的贵族妇女形象。同时,她也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

  当她不懂爱情时,身不由己的嫁给了虚伪,冷酷,自私自利且与自己年龄悬殊很大的沙俄**官僚卡列宁,并与他维持了八年*静而无聊的婚姻生活。随着她个性的成熟和人格的独立,她开始对自己的婚姻状况感到不满,她越来越明白她不可能从卡列宁那里得到自己所渴望的爱情,她也不可能爱卡列宁。她的内心燃烧着一把火,这注定她不可能从一而终,而是会拼死追求幸福,宁可遭受社会唾弃,也要过上真正女人的生活。

  当她与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时,她那长期被压抑的人性和爱欲终于冲破了种种道德观念的束缚,她不顾上流社会的非难和攻击,大胆的向伏伦斯基表达了火一般的爱慕之情,俩人很快坠入情网。安娜因私情怀孕,虽切齿痛悔,又大病一场,但还是弃家而走,依伏伦斯基而生。

  这也许是女人共性的悲哀,把自我全放在一个男人身上。安娜也不例外。与伏伦斯基在一起,她体验了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美和紧张,品尝了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了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了与爱人相伴出国旅行的幸福舒畅......她对伏伦斯基倾注了全部的爱。可是安娜并没有意识到,她那如火如荼的爱伤害了伏伦斯基的自由,她想控制伏伦斯基的全部生活,甚至垂死挣扎时,还自己以为“他不敢不爱我,不能不爱我”。伏伦斯基感到她的爱是“沉重”的,“阴沉”的。所以他逃避安娜,这无疑是安娜走上极端的一个重要因素。

  临死前的安娜不再信任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与索多金娜幽会。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他大吵大闹,一会儿低三下四的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很多错觉,一会儿像见到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象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在敲一块铁板。她莫名奇妙的恐惧,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她盲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的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离开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不啊,怎幺都行,只要能活着”......安娜就是在这样的心理状态混乱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到那火车轮下......

  三、结语

  这样的爱情从一开头就是一场灾难,它从伤口出发,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伤口只会越来越大,越来越深,渐渐她便陷入恨意与悔意的深渊中。在这过程中,她折磨了那些无辜的人。安娜就这样由一个思想单纯的贵族妇女而演变成一个思想复杂,充满怨恨的可怜妇女,就如渥伦斯基回忆第一次见到安娜的模样。当时也是在火车站上,她是那样神秘,迷人,充满爱心,自己在寻找幸福,同时也给别人幸福,而不是他记忆中最后一刻那种冷酷,复仇的形象。安娜虽有反抗社会的勇气,然而却无法摆脱上流社会的惯性生活,即使她最后选择以死来控诉社会,她的思想也太狭隘,她的死也是犹豫不决,矛盾的,以至于在死前那一刻,她被自己的做法吓呆了。“我在哪儿?我在做什幺?为什幺要这样?”她想站起来,想往后闪开,可是一个庞然大物无情地撞在她的头上,拉住她的背部。

  因此很明显,她的自杀并非是想与社会彻底决裂而是以死来实行报复,假如在自杀前一刻,渥伦斯伦在他身边,我想无论如何她也舍不得这样做。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形象,不用说在当时社会,即使当代,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种因赌气而选择以死来惩罚“敌人”,解脱自己的人。

  在安娜的身上,我很自然地看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影子,某些家庭潜在的危机。生活并非太多矛盾在为难我们,而是我们将太多的时间用在缠住这些无中生有的矛盾以致于栽倒在这些矛盾的旋涡中。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五篇)扩展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五篇)(扩展1)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3篇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1

  世界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从奥布隆斯基出轨被妻子多莉发现,引出整个故事。

  多莉很生气,跟奥布隆斯基闹矛盾,奥妹妹安娜来莫斯科为他们劝解,在火车站偶遇前去接母亲的弗隆斯基,两人一见钟情,弗隆斯基追随安娜回彼得堡并展开强烈攻势,安娜沦陷了,生了一个女儿,以为将死请求丈夫宽恕,谁知又康复了。安娜抛弃了大她二十岁,不会表达感情,只是醉心公务的老公和安娜之前寄托了所有情感的八岁儿子,跟弗隆斯基私奔,先去国外,后经历彼得堡,乡下,莫斯科,因为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关系,安娜进不了之前的贵族社交圈,因而特别孤独,全部心思就是渴望弗隆斯基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弗隆斯基的全部,他还要社交,要工作,要地位。于是两人矛盾激化来。最后安娜忍受不了弗隆斯基的冷漠,想让他悔恨,卧轨自杀了。

  另一方面,弗隆斯基本来是在追求多莉的小妹妹吉蒂,吉蒂还因此拒绝了另一个求婚者列文。吉蒂因此还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期间结识了那谁(名字想不起来了)小姐,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善,不是刻意给谁看,思想的结解开了,身体也就康复了。列文和吉蒂偶遇,意识到互相还爱着对方,终于放下过去的疙瘩,成功结合。

  虽然本书第一主人公是安娜,虽然很美丽,富贵又精致,很吸引眼球,男人都喜欢,可是我不喜欢她。说是全身心追求爱情,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可是爱情是什么?就是整天腻在一起,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结果来,受不了情郎经常不在家,成天的吵架甩脸子,虽然爱,但是很痛苦。想正大光明的跟情郎在一起,又不舍得放弃儿子抚养权,不离婚,就没有正当身份。我看安娜想要的太多,情商又没那么高,单纯,但又控制不住自己,又那样的美丽动人,注定要红颜薄命。

  转回来,不管是吉蒂,还是列文我都非常喜欢,这才是爱情好吗,脸红,心跳,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一点小事就嫉妒,却又时时为对方着想。

  喜欢列文忙里忙外,想东想西,紧张时的不知所措,哈哈,可能因为我自己性格跟列文也很像吧。要的是心安,所以能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2

  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下称《安娜》),我却觉得托尔斯泰对列文的描写比对安娜的描写要有趣并有内容得多(仅是个人看法,勿喷)……我就在想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安娜》而不叫《康斯坦丁·列文》呢?我觉得大概作者是喜欢安娜的,不然怎么会给了她各种美好的形容,却又让她背负悲剧的命运。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安娜》这本书写安娜就写安娜呗,为什么突然就冒出来个列文,描写篇幅堪比、甚至超越描写安娜的篇幅。有小伙伴告诉我是用列文的幸福衬托(反衬)、对比、突出安娜的不幸。其实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不过我看完又觉得也许列文心里住着一个安娜,这大概就能解释为什么列文之前没见过、根据传闻又不怎么喜欢安娜,见了之后却被她的美丽、智慧与气质所征服。列文心中住着一个怀疑并想要突破现实生活束缚的安娜的形象,但是他最终没有释放出这个安娜的性情,在他对死、人生、宗教等等的思考中,他慢慢说服了自己要去适应社会、去喜爱生活、去看生活的乐观面,然后努力而长久的活着,在社会已有的规格下做些无谓的口头挣扎却又总是败于下风(即败于柯兹尼雪夫所代表的保守贵族观念——我知道“保守贵族观念”可能形容的有点狭隘,但我不知道还能怎么概括……),除此之外还劝说自己:“你和吉娣结婚生子,你的事业小有成就,你还有什么不满,这就是你全部的幸福,再多的索求都是你向上帝的生命透支”;在哥哥尼古拉的死的恐惧下,以及安娜惨死的无形暗示下,列文的求生生存本能让他把心中的“安娜”封存住。而安娜就是替他走完了这个“反叛”形象的路途的人。大概这本书叫《安娜》而不叫《康斯坦丁·列文》的原因也在这,列夫托尔斯泰也许(我猜的)想要表达他觉得俄国社会需要的是“安娜”这样的形象,即使最后结局不怎么好,也不怪安娜而怪社会(这就是安娜形象美好的原因之一);却不希望大家都成为列文,所以把书的名字叫《安娜》吧……

  然后我看伍昭荣好像特别讨厌安娜……我没有针对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说安娜就是悲剧制造者,她还是有理由感到一点委屈的……不管多么不赞同什么家什么者说她是什么样的受害者,但却是不能否认这些因素对安娜之死的推动作用……比如社会舆论,我觉得社会舆论对其他的'出轨贵妇没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那些贵妇的丈夫比卡列宁对妻子更没爱情,所以根本不在意;而且也没有卡列宁注重功名,或者本身就没什么追求所以又不在意,然后大多又仅限于女人和花花大少之间的谈资,反正也没人多么正经的看待这个事情,也就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而安娜和卡列宁就不一样了,安娜出轨时的卡列宁正在力推自己的政策,处在风口浪尖上,安娜又偏偏不像别的贵妇只是玩玩感情,她又比别的贵妇漂亮和传奇(起码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形象是这样……),她动了真情还要破釜沉舟,这样的“与众不同”使得男的(尤其是卡列宁的政敌和对卡列宁别有用心的人)、女的都谈论,这谈论的范围都大了不知道多少,自然影响也更深。

  第二,安娜没那么厚脸皮又敏感,其实也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只是相较于感情她愿意隐忍,结果忍一会又忍不住,她不断地提醒社会名流阶层来谈论自己,然后自己又受不了,就把自己逼疯了。弗伦斯基这个小青年也是有名声、长得帅,有仕途野心和晋升机会又都放弃了,自然社会哗然,焦点都在他和安娜身上,他作为所谓的“追求有妇之夫成功的青年”背负的评价和安娜不同,安娜的相对要痛苦些。

  第三,卡列宁与安娜、安娜与弗伦斯基之间各种事情的反复无常和问题的解决无能却是给了安娜很大的压力,这无可厚非……她是两边关系的纽带,自然承受的东西就多。她本身又自觉很爱弗伦斯基,特别看重自己的这份爱情,所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夸大来看,她也确实给自己的死亡悲剧一个巨大的推力。别的贵妇没有这些问题,也不给自己这样的压力自然对自身影响就小一些。

  所以我觉得好歹作者应该是喜欢安娜的,而安娜做这些不管在所谓伦理、道德上是否正误,在那个时代身为一个女人做出这些决定并且敢于执行,也是挺不容易的,而弗伦斯基和卡列宁最后都过得不愠不火也不能只怪安娜,他们自身的选择和行为也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毕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我能理解一些小伙伴对安娜的不喜欢,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她(我不太喜欢丧失理智,还为了爱情把自己整死了的小姑娘,我觉得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过我对她的态度还是温和的……我就表达一下观点……我是尊重大家的看法的,我胆小,别来撕我……

  说到卡列宁,其实我是喜欢的,我觉得他对安娜还是有感情的,只是他不太会表达,又不懂怎么表达,他不会爱人不代表他没有爱。我觉得他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情感表达有压抑作用,所以导致他其实敏感又胆小,我其实挺赞成今天唐唐么谁说卡列宁把他除了对事业以外的感情都加注在了安娜身上,所以他就更害怕失去安娜,原文也有描述他失去安娜后的表白,他发现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以前他有什么事都跟安娜说,现在他连个说的人都没有了。他幼年没什么物质所得,所以成年后就害怕失去已有的物质所得,所以格外维护自己的名誉、地位和财富,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吧……而且他也算是有些政治野心的,所以格外看重事业……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他是觉得他对安娜和儿子是没感情的。我觉得卡列宁对安娜的感情可能不太是大家说的爱情……可能是一种却是亲情的弥补,安娜和卡列宁挑明了之后卡列宁的所做的犹豫和决定基本都受安娜的影响的,安娜说要离婚他就去找证据跟法官说离婚,有人跟他说跟安娜离婚可能会伤害安娜,他就又犹犹豫豫不离婚,我觉得其实他还是维护安娜的。而说到他不把儿子给安娜,起初托尔斯泰是写明了说那是卡列宁对安娜的惩罚手段。我觉得吧,可能卡列宁心里把儿子当弟弟,希望他有世俗成就,所以对儿子有课业要求;对安娜的些许割舍不下使他把儿子当成了两人的纽带,他把儿子当成一种资产,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在意的东西了,这个不能再失去了。事业上的强硬和情感上的软弱导致了他事业爱情两边不讨好,所以不喜欢他我也理解。关于老师说如果卡列宁是个穷酸的人我们可能就不喜欢他了我是不以为然的,对于卡列宁,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我都是挺有好感的。而且我是认可他维护物质基础的……

  主要是我不怎么喜欢弗伦斯基,比较之下我就挺喜欢卡列宁的了。

  弗伦斯基这个小伙子吧,我是不喜欢的,虽然他有着高颜值和高情商,但是我首先不喜欢他对自己和自己朋友的过度自信,什么“风雅、英俊、慷慨、勇敢、乐观、沉溺于各种情欲而不会脸红,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我觉得这种盲目的自信和骄傲太幼稚,我承认弗伦斯基是个可以交友的人,但我决计不会和这样的人恋爱甚至结婚。他说自己慷慨,却仅仅只是对赌徒罢了,这是我不喜欢他的第二点——他的原则,什么“可以欠洗衣工的钱,不能欠赌徒的钱”,什么“对女人可以胡说,对男人一定要诚实”,不得不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三观跟我太不合了。弗伦斯基这个人年轻、冲动,缺乏物质基础,却又有着公子哥姿态。我觉得他后来对安娜的冷暴力比卡列宁得更严重、更残酷。而且安娜生女儿的时候,尽显弗伦斯基的懦弱,我是不喜欢这样无法使我进步的男士的。故而,对卡列宁这样稳重,又有点傲娇的人物好感倍增。

  有人说安娜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她的出轨是对婚姻的不忠,违反道德。但是起初结婚安娜是不能选择的,而卡列宁因为幼年的情感缺乏又不会选择,被姑妈么姨妈一撺掇就这么凑合了,他俩的结合两个人可能都没多想未来,所以后面出现了问题两个人多年积攒下来的无形的、看似不怎么重要的隔阂与问题就成了压死他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安娜越是对弗伦斯基爱得深沉,就越觉得自己和卡列宁这么多年的婚姻过得委屈、窝囊,本来没什么,情感夸大就爆炸了。而且我觉得这种说“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没资格出轨”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就像在说一小孩用着爸妈的、吃着爸妈的就必须听爸妈的不能追求自我一样……总感觉哪里情感怪怪的……这种自我伦理道德的强加让我觉得挺别扭的……

  说实在的,这本书里我比较喜欢卡列宁和吉娣……所以,最后我就想说说我也挺喜欢吉娣这个小姑娘的,她起初想跟弗伦斯基好,她妈的作用不可忽略,这就跟安娜和卡列宁的结合,卡列宁姨妈么姑妈的媒婆作用不可小瞧一样,都是对感情朦朦胧胧的人被貌似精明的老女人操纵了。后来她没跟弗伦斯基好成,抓狂了一阵,她抓狂得比安娜早、比安娜及时,又比安娜谈资少,所以有方法、有机会解决。看看她治心病时候遇到的人,再看看安娜身边的人,她俩的命运就必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不是有句话叫“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看他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么。然后她和列文结合后她很愉快的做起身为“夫人”和“母亲”该做的事,而安娜不一样,安娜还没青春少女呢就承担了不想承担的责任,就现在沉默中爆发后在沉默中灭亡了。所以说,要么早点认识自己,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勇敢的选择,要么就爱上自己要做的事(这句话简直是现代鸡汤畅销文风,我自己都受不了了)。

  一时之感想,未曾仔细斟酌字句。期待浏览者的观点和建议。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3

  世界文学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从奥布隆斯基出轨被妻子多莉发现,引出整个故事。

  多莉很生气,跟奥布隆斯基闹矛盾,奥妹妹安娜来莫斯科为他们劝解,在火车站偶遇前去接母亲的弗隆斯基,两人一见钟情,弗隆斯基追随安娜回彼得堡并展开强烈攻势,安娜沦陷了,生了一个女儿,以为将死请求丈夫宽恕,谁知又康复了。安娜抛弃了大她二十岁,不会表达感情,只是醉心公务的老公和安娜之前寄托了所有情感的八岁儿子,跟弗隆斯基私奔,先去国外,后经历彼得堡,乡下,莫斯科,因为安娜和弗隆斯基的关系,安娜进不了之前的贵族社交圈,因而特别孤独,全部心思就是渴望弗隆斯基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弗隆斯基的全部,他还要社交,要工作,要地位。于是两人矛盾激化来。最后安娜忍受不了弗隆斯基的冷漠,想让他悔恨,卧轨自杀了。

  另一方面,弗隆斯基本来是在追求多莉的小妹妹吉蒂,吉蒂还因此拒绝了另一个求婚者列文。吉蒂因此还大病一场,在国外疗养期间结识了那谁(名字想不起来了)小姐,认识到生命的意义在于善,不是刻意给谁看,思想的结解开了,身体也就康复了。列文和吉蒂偶遇,意识到互相还爱着对方,终于放下过去的疙瘩,成功结合。

  虽然本书第一主人公是安娜,虽然很美丽,富贵又精致,很吸引眼球,男人都喜欢,可是我不喜欢她。说是全身心追求爱情,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可是爱情是什么?就是整天腻在一起,卿卿我我,你侬我侬?结果来,受不了情郎经常不在家,成天的吵架甩脸子,虽然爱,但是很痛苦。想正大光明的跟情郎在一起,又不舍得放弃儿子抚养权,不离婚,就没有正当身份。我看安娜想要的太多,情商又没那么高,单纯,但又控制不住自己,又那样的美丽动人,注定要红颜薄命。

  转回来,不管是吉蒂,还是列文我都非常喜欢,这才是爱情好吗,脸红,心跳,担心自己配不上对方,一点小事就嫉妒,却又时时为对方着想。

  喜欢列文忙里忙外,想东想西,紧张时的不知所措,哈哈,可能因为我自己性格跟列文也很像吧。要的是心安,所以能幸福。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五篇)(扩展2)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范本5份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1

  耗时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终于读完了。有的地方很能引起共鸣,有的地方就不是太懂。刚开始看的时候,被一系列名字完全绕晕了,什么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奥布隆斯基、达里娅·亚力山德罗夫娜、安娜·阿尔卡季耶夫娜·卡列宁娜、阿列克谢·亚力山德罗维奇·卡列宁、阿列克谢·基里罗维奇·弗龙斯基、康斯坦丁·德米特里奇·列文,尤其是安娜的丈夫和情人一个名字,我就更晕了。好在多背几遍名字再结合人物关系图,总算是理清了。

  开局是斯捷潘的出轨和达里娅的原谅,再就是花花公子弗龙斯基甩掉基蒂后与安娜相恋,最不能理解的是安娜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自由竟然抛下丈夫和儿子走了,虽然安娜在书中是美丽的贵妇,但我还是对她这种不忠的行为接受无能。

  不过最后她卧轨自杀是我没想到的,可能是深陷放大的痛苦无法解脱吧。列文对于农业和农民的思考是亮点,可惜他土地承包制带领农民致富的洪伟愿望被别人的不理解和质疑以及他晕陷在爱情里的愚蠢行为搁置了,感觉挺遗憾的。总体感觉这本书我连一半都没有读懂,但是这是一本巨著无可否认。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2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但是,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

  我敢坚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感情是什么?对安娜来说,她又是否得到过?她所追求的是和她在一齐不抛弃她,在任何时候都在背后永远给她依靠的人,但她却得不到。

  火车从她身上驶过,发现她只是一个脆弱的女子,她无力抵制。正因她决定死亡,一个常人无法乱下的决定。在孤独的身躯背后我还看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来时一人,去时一人。孤独是这个女生的结局,悲惨是这个女生的宿命。

  火车驶过时,轻轻地,不好打扰安娜安静的生活。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3

  终于看完了号称世界名著的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没有特别的感触,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唯一的感触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样。或者再进一步说: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为爱燃尽热情甚至毁掉生命,惮精竭虑,不管不顾,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可是却忘记了人是社会人,需要交往需要亲情,亲情是融入血液中,难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间没有世外桃源,没有纯粹的脱离现实的纯洁情感,不管当时怎样火热,怎样一见钟情,现实的寒冷温暖不了爱情的温度,特别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爱情,也只有这种爱情才配称**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爱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这也就是悲剧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剧让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

  也许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种大的环境下俄国的政治、人文等诸如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我只看到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为情所困为情痴狂最后为情毁灭的心路历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终彻底解脱,即使她离婚成功与沃隆斯基结婚又如何?只不过是人间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着爱情的幌子,背负着婚姻的沉重责任与义务,为别人活着,只为对得起母亲这个人世间最伟大的称呼的怨妇。这样的怨妇已太多,少一个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卧轨自杀的勇气,只为这种勇气,也该向她敬礼!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4

  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在读书课上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弗龙斯基,亚历山德罗维奇,阿尔卡季奇,多莉,基季,莱温。这七个人之间有着很纠结的关系!安娜嫁给了亚历山德罗维奇,并且生下一子,后来在调节表哥阿尔卡季奇与其妻子多莉之间婚姻矛盾时候遇到了阿尔卡季奇的朋友也是多莉妹妹基季的未婚夫弗龙斯基,两人一见面就喜欢上了对方后来经过安娜的调节,表哥表嫂和好如初,自己却因此陷入了尴尬境地。阿尔卡季奇的好友莱温喜欢基季,而基季一直喜欢弗龙斯基,安娜的出现使得整个故事进入了另一种状态,基季因安娜“夺走了”她的未婚夫而憎恨她,莱温则因为弗龙斯基的出现被基季拒绝求婚而恨他,即便如此,安娜和弗龙斯基也没有放弃他们之间的事。但是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很不对,当然她没有抛弃自己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

  安娜和弗龙斯基的事情,让人看得很很难受,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 5

  看完《安娜·卡列尼娜》(下称《安娜》),我却觉得托尔斯泰对列文的描写比对安娜的描写要有趣并有内容得多(仅是个人看法,勿喷)……我就在想为什么这本书要叫《安娜》而不叫《康斯坦丁·列文》呢?我觉得大概作者是喜欢安娜的,不然怎么会给了她各种美好的形容,却又让她背负悲剧的命运。之前我一直不明白《安娜》这本书写安娜就写安娜呗,为什么突然就冒出来个列文,描写篇幅堪比、甚至超越描写安娜的篇幅。有小伙伴告诉我是用列文的幸福衬托(反衬)、对比、突出安娜的不幸。其实我觉得挺有道理的……不过我看完又觉得也许列文心里住着一个安娜,这大概就能解释为什么列文之前没见过、根据传闻又不怎么喜欢安娜,见了之后却被她的美丽、智慧与气质所征服。列文心中住着一个怀疑并想要突破现实生活束缚的安娜的形象,但是他最终没有释放出这个安娜的性情,在他对死、人生、宗教等等的思考中,他慢慢说服了自己要去适应社会、去喜爱生活、去看生活的乐观面,然后努力而长久的活着,在社会已有的规格下做些无谓的口头挣扎却又总是败于下风(即败于柯兹尼雪夫所代表的保守贵族观念——我知道“保守贵族观念”可能形容的有点狭隘,但我不知道还能怎么概括……),除此之外还劝说自己:“你和吉娣结婚生子,你的事业小有成就,你还有什么不满,这就是你全部的幸福,再多的索求都是你向上帝的生命透支”;在哥哥尼古拉的死的恐惧下,以及安娜惨死的无形暗示下,列文的求生生存本能让他把心中的“安娜”封存住。而安娜就是替他走完了这个“反叛”形象的路途的人。大概这本书叫《安娜》而不叫《康斯坦丁·列文》的原因也在这,列夫托尔斯泰也许(我猜的)想要表达他觉得俄国社会需要的是“安娜”这样的形象,即使最后结局不怎么好,也不怪安娜而怪社会(这就是安娜形象美好的原因之一);却不希望大家都成为列文,所以把书的名字叫《安娜》吧……

  然后我看伍昭荣好像特别讨厌安娜……我没有针对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说安娜就是悲剧制造者,她还是有理由感到一点委屈的……不管多么不赞同什么家什么者说她是什么样的受害者,但却是不能否认这些因素对安娜之死的推动作用……比如社会舆论,我觉得社会舆论对其他的出轨贵妇没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那些贵妇的丈夫比卡列宁对妻子更没爱情,所以根本不在意;而且也没有卡列宁注重功名,或者本身就没什么追求所以又不在意,然后大多又仅限于女人和花花大少之间的谈资,反正也没人多么正经的看待这个事情,也就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而安娜和卡列宁就不一样了,安娜出轨时的卡列宁正在力推自己的政策,处在风口浪尖上,安娜又偏偏不像别的贵妇只是玩玩感情,她又比别的贵妇漂亮和传奇(起码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形象是这样……),她动了真情还要破釜沉舟,这样的“与众不同”使得男的(尤其是卡列宁的政敌和对卡列宁别有用心的人)、女的都谈论,这谈论的范围都大了不知道多少,自然影响也更深。

  第二,安娜没那么厚脸皮又敏感,其实也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只是相较于感情她愿意隐忍,结果忍一会又忍不住,她不断地提醒社会名流阶层来谈论自己,然后自己又受不了,就把自己逼疯了。弗伦斯基这个小青年也是有名声、长得帅,有仕途野心和晋升机会又都放弃了,自然社会哗然,焦点都在他和安娜身上,他作为所谓的“追求有妇之夫成功的青年”背负的评价和安娜不同,安娜的相对要痛苦些。

  第三,卡列宁与安娜、安娜与弗伦斯基之间各种事情的反复无常和问题的解决无能却是给了安娜很大的压力,这无可厚非……她是两边关系的纽带,自然承受的东西就多。她本身又自觉很爱弗伦斯基,特别看重自己的这份爱情,所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夸大来看,她也确实给自己的死亡悲剧一个巨大的推力。别的贵妇没有这些问题,也不给自己这样的压力自然对自身影响就小一些。

  所以我觉得好歹作者应该是喜欢安娜的,而安娜做这些不管在所谓伦理、道德上是否正误,在那个时代身为一个女人做出这些决定并且敢于执行,也是挺不容易的,而弗伦斯基和卡列宁最后都过得不愠不火也不能只怪安娜,他们自身的选择和行为也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毕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我能理解一些小伙伴对安娜的不喜欢,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她(我不太喜欢丧失理智,还为了爱情把自己整死了的小姑娘,我觉得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过我对她的态度还是温和的……我就表达一下观点……我是尊重大家的看法的,我胆小,别来撕我……

  说到卡列宁,其实我是喜欢的,我觉得他对安娜还是有感情的,只是他不太会表达,又不懂怎么表达,他不会爱人不代表他没有爱。我觉得他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情感表达有压抑作用,所以导致他其实敏感又胆小,我其实挺赞成今天唐唐么谁说卡列宁把他除了对事业以外的感情都加注在了安娜身上,所以他就更害怕失去安娜,原文也有描述他失去安娜后的表白,他发现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以前他有什么事都跟安娜说,现在他连个说的人都没有了。他幼年没什么物质所得,所以成年后就害怕失去已有的物质所得,所以格外维护自己的名誉、地位和财富,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吧……而且他也算是有些政治野心的,所以格外看重事业……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他是觉得他对安娜和儿子是没感情的。我觉得卡列宁对安娜的感情可能不太是大家说的爱情……可能是一种却是亲情的弥补,安娜和卡列宁挑明了之后卡列宁的所做的犹豫和决定基本都受安娜的影响的,安娜说要离婚他就去找证据跟法官说离婚,有人跟他说跟安娜离婚可能会伤害安娜,他就又犹犹豫豫不离婚,我觉得其实他还是维护安娜的。而说到他不把儿子给安娜,起初托尔斯泰是写明了说那是卡列宁对安娜的惩罚手段。我觉得吧,可能卡列宁心里把儿子当弟弟,希望他有世俗成就,所以对儿子有课业要求;对安娜的些许割舍不下使他把儿子当成了两人的纽带,他把儿子当成一种资产,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在意的东西了,这个不能再失去了。事业上的强硬和情感上的软弱导致了他事业爱情两边不讨好,所以不喜欢他我也理解。关于老师说如果卡列宁是个穷酸的人我们可能就不喜欢他了我是不以为然的,对于卡列宁,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我都是挺有好感的。而且我是认可他维护物质基础的……

  主要是我不怎么喜欢弗伦斯基,比较之下我就挺喜欢卡列宁的了。

  弗伦斯基这个小伙子吧,我是不喜欢的,虽然他有着高颜值和高情商,但是我首先不喜欢他对自己和自己朋友的过度自信,什么“风雅、英俊、慷慨、勇敢、乐观、沉溺于各种情欲而不会脸红,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我觉得这种盲目的自信和骄傲太幼稚,我承认弗伦斯基是个可以交友的人,但我决计不会和这样的人恋爱甚至结婚。他说自己慷慨,却仅仅只是对赌徒罢了,这是我不喜欢他的第二点——他的原则,什么“可以欠洗衣工的钱,不能欠赌徒的钱”,什么“对女人可以胡说,对男人一定要诚实”,不得不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三观跟我太不合了。弗伦斯基这个人年轻、冲动,缺乏物质基础,却又有着公子哥姿态。我觉得他后来对安娜的冷暴力比卡列宁得更严重、更残酷。而且安娜生女儿的时候,尽显弗伦斯基的懦弱,我是不喜欢这样无法使我进步的男士的。故而,对卡列宁这样稳重,又有点傲娇的人物好感倍增。

  有人说安娜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她的出轨是对婚姻的不忠,违反道德。但是起初结婚安娜是不能选择的,而卡列宁因为幼年的情感缺乏又不会选择,被姑妈么姨妈一撺掇就这么凑合了,他俩的结合两个人可能都没多想未来,所以后面出现了问题两个人多年积攒下来的无形的、看似不怎么重要的隔阂与问题就成了压死他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安娜越是对弗伦斯基爱得深沉,就越觉得自己和卡列宁这么多年的婚姻过得委屈、窝囊,本来没什么,情感夸大就爆炸了。而且我觉得这种说“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没资格出轨”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就像在说一小孩用着爸妈的、吃着爸妈的就必须听爸妈的不能追求自我一样……总感觉哪里情感怪怪的……这种自我伦理道德的强加让我觉得挺别扭的……

  说实在的,这本书里我比较喜欢卡列宁和吉娣……所以,最后我就想说说我也挺喜欢吉娣这个小姑娘的,她起初想跟弗伦斯基好,她妈的作用不可忽略,这就跟安娜和卡列宁的结合,卡列宁姨妈么姑妈的媒婆作用不可小瞧一样,都是对感情朦朦胧胧的人被貌似精明的老女人操纵了。后来她没跟弗伦斯基好成,抓狂了一阵,她抓狂得比安娜早、比安娜及时,又比安娜谈资少,所以有方法、有机会解决。看看她治心病时候遇到的人,再看看安娜身边的人,她俩的命运就必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不是有句话叫“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看他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么。然后她和列文结合后她很愉快的做起身为“夫人”和“母亲”该做的事,而安娜不一样,安娜还没青春少女呢就承担了不想承担的责任,就现在沉默中爆发后在沉默中灭亡了。所以说,要么早点认识自己,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勇敢的选择,要么就爱上自己要做的事(这句话简直是现代鸡汤畅销文风,我自己都受不了了)。

  一时之感想,未曾仔细斟酌字句。期待浏览者的观点和建议。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五篇)(扩展3)

——《安娜卡列尼娜》观后感3篇

  一只扑向爱情之火的飞蛾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安娜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这句话。

  《安娜。卡列尼娜》讲述贵族妇女安娜有着令人着迷的美貌和深刻丰富的精神世界。“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千秋。”作为**卡列宁的妻子,安娜过着世俗眼中的'幸福生活。可卡列宁和安娜之间没有爱情,这在现在看来无疑是不幸的。但在当时的欧洲贵族阶层,很多婚姻都是这样,真正的爱情只会被耻笑和鄙夷。安娜不想安于现状,她蔑视与卡列宁的婚姻桎梏,并爱上了志趣相投的英俊青年贵族——渥伦斯基。安娜毫无顾忌地追求爱情、自由和幸福,但她不受理性约束的行为,也使自己陷入纵欲的感性误区,从而付出惨重代价。

  渥伦斯基虽然也爱着安娜,但在他的世界里安娜只是他的一部分。他的职业和社交让他回归现实,让他无法面对安娜的感情。当安娜意识到渥伦斯基的怯懦自私后,自己的世界也跟着破碎了。安娜认识到爱情和生命的无望,最终选择了惨烈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卧轨自杀。

  安娜为什么会卧轨自杀?

  在当时的社会,贵族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的渴求,无法与强大的封建专制势力相抗衡,更无力承受来自传统的封建道德制度的致命打击。安娜的生机勃勃与当时社会的死气沉沉不相符合。这是形成安娜悲剧的原因之一。

  梁实秋说过:“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求即往不得,转为烦恼。有时候,只要把心胸敞开,快乐也会逼人而来。”赋予她生机的是爱情,置她于死地的也是爱情。她的死有社会原因,但重要的是自身原因:爱情至上主义。安娜对感情要求过多,也是形成她悲剧的一大原因。

  安娜自身性格的局限也是造成悲剧的一大因素。“作为柳里克皇室的后裔安娜拥有与生俱来的地位和尊严,贵族血统所带来的种。种特权和优越的地位,使安娜从小就体验到了高高在上,君临一切的威严,而天赋的美丽又使她处处受到人们的青睐。”安娜的偏执与任性,无疑都带有毁灭性的力量。

  她像一只扑向爱情之火的飞蛾,任性、可怜,又有种决绝和潇洒,只求灿然的一刻!

  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靠*完美的那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始终靠幻想活着的人终会有幻灭的一天。

  对于托尔斯泰的印象一直只停留在《战争与和*》中,因为总觉得他的小说太过无趣,昨天偶然间看到《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只是出于无聊才看了一下,但是似乎一下子就被这部电影吸引住了,也是女主角太过漂亮,男主角过于帅气。但是看完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真的是不容错过。

  这部电影主要是讲,年轻的军官伏伦斯基在一次舞会上与有夫之妇安娜相识,两人一见钟情,起初安娜极力想要斩断两人之间的爱情,可是伏伦斯却坚持不懈的去追求安娜。安娜决定离婚与伏伦斯在一起,可是当两人在一起时,却因为种种矛盾不停地吵架,最后伏伦斯决定离开安娜去母亲那里,安娜独自走在街上看到人们的种种神态,想到自己的生活心情很是悲痛,一念之下我轨自杀。伏伦斯在安娜走后,才有意识到他是如此的爱安娜,如此的后悔。恰好此时俄国战争,伏伦斯决定参军打仗,以了解自己残缺的一生。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我的感慨有很多,首先是,任何人任何时候一定要懂得自己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而余留半生的后悔。伏伦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安娜的爱,而是安娜走向了死的深渊,事后他是意识到了,但是又有何用呢?如果他能早点懂得,早点去珍惜,去站在安娜的角度的去想,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惨剧发生呢?不仅仅是爱情上,我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应当是如此,认清你所真正需要的,真正珍惜的,并且付诸于行动,好好去做去爱,以免以后去后悔。

  其次,这部电影还让我增加了一些对爱情的认识。爱情和责任有时候并不是一致的,安娜和伏伦斯是有爱情,可她还有儿子有丈夫,有她属于家庭的责任,可是她没有清楚地考虑到自己的处境,为了爱情而抛弃了责任,同样也造成了她最终的悲剧。

  我觉得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只有这些,此外每个人的感慨也不尽相同,如果大家有兴趣也不妨去看一看,我觉得这部电影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在群星灿烂的中外著名作家行列里,我最喜爱的作家除了莫泊桑,便是列夫托尔斯泰了。之所以极其喜爱,便是因为他细腻的文字总能深入人心。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便是他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全文由两个故事组成,一个是安娜悲惨的爱情故事,另一个是列文对爱情和生活的寻求之路。而我在这里主要为大家讲的,便是第一个故事。

  安娜出身贵族,可是因为政治联姻,在还是个未涉世的少女时,嫁给了大她20岁的其貌不扬但却有极高地位的军官卡列宁,此后她一直过着*淡无趣的生活,后来在一场宴会上,她遇见了年轻英俊而又迷人的青年军官沃伦斯基,不顾一切的开始了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可最终无法摆脱命运的枷锁,落得一个悲惨的下场。

  看完书后,安娜她那迷人的身姿,一颦一笑,皆印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很多人都说,安娜是懦弱,自私,卑微的,因为她一直都在安慰自己,没有任何错,为了爱情,以儿女和名誉为代价,最后卧轨自杀,而这一切都成了众多人责备她的理由。可我认为,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去评价她,她应该是勇敢的,因为她可以勇敢的承认她与沃伦斯基不光明的恋情;她也是可怜的,因为她选择了独自承担无结果的爱情的全部后果。

  本书中最使人难忘的,便是安娜与普通女性的不同,当时,想追求女性的独立与自由,却只能依附于男人的爱来实现,可安娜却没有这样做,她没有选择忍耐、依靠任何人,而是**自己,勇敢的去追逐爱情。虽然她有了这份勇气,但是她为了追求所想求的自由和爱情,就像扑火的飞蛾一般,落得凄惨的下场。但她这种敢于追求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安娜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书中的每个人都被“时代”所困扰住,像网中鱼,笼中鸟一样,无论怎样挣脱,也脱离不开时代的枷锁与束缚。

  《安娜卡列尼娜》无疑是值得大家一读的著作,因为他以细腻精致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古老封建的俄国的资本主义阶级,也无疑在文学史上竖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五篇)(扩展4)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菁选

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安娜卡列尼娜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故事开始于火车站,也结束于火车站。看这本书的前半部分的时候,我一直对安娜太苛刻了,我的潜意识控制着我,让我对安娜产生了巨大的偏见。我虽然自诩自身是思想先进的维护女性权益的人,但内心还是有很多思想的枷锁。对于奥勃朗斯基,我选择了沉默的原谅。原文中的大多数人,甚至跟陶丽关系比较好的人,都暗暗帮奥勃朗斯基。这是我们对女性的偏见和对男性的包容。原文中的卡列宁我觉得也没那讨厌,他虽然世故,但还是比较成熟,他在事情发生后,是维护过安娜的。但最后他对安娜的爱还是变冷漠了。安娜为了挽回他,一直在**情的游戏,很卑微。关于安娜,我觉得她真的'太勇敢了,勇敢地追求了爱情,勇敢地面对那些憎恨她的人。

  我看前半部分的时候,老感觉伏伦斯基不爱安娜,但到后面发现伏伦斯基也是爱安娜在乎安娜的。安娜被整个上流社交界孤立,别人出轨都没有这么大的惩罚,可能是她的嫉妒来自于得不到她的异性和比不上她的同性。我也嫉妒安娜,我嫉妒她的勇敢,哪怕她知道她会遭受那大的舆论压力,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爱情。

  可是她终是不敌,最后她的死与其说是没有安全感,不如说她只有伏伦斯基了,失去他她就一无所有了。因此她才会那没有安全感。总的来说,她是个很勇敢的人。

  什么叫家?什么叫温暖的家?什么叫和睦的家?这个在我脑海中念念不忘的话题,长期来在我心中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读完了《安娜。卡列尼娜》才有所领悟。

  安娜是一位心灵无比善良真诚的俄罗斯女性,有温柔的性格和贤惠的天性,不幸在17岁时嫁到了卡列宁家。卡列宁则是个思想保守,虚伪的丈夫。安娜的生活热情被他扑灭了。在火车上与一位风度翩翩的男士沃伦斯基邂逅,并让她怦然心动。

  后来,安娜对他交往越来越多,为了弥补以前的感情过失,她和渥伦斯基不顾一切坠入爱河,并不惜抛家别子,和渥伦斯基私奔。

  但纯真的安娜从未停止过对渥伦斯基的爱慕,直至有一天发现自身被抛弃了,她才恍然大悟,原来自身不过是被这个社会所唾弃的.女人,这种被侮辱的感觉燃烧着她的心,最后连亲人也不理解,她走向了铁轨,决定用这种方式结束自身的生命。

  一个美丽的女人,一个美好的家庭,在一个不可逆转灵魂的社会里,就这样变得支离破碎了……

  家每个人都有,我也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自身的家。我们处在一个美丽和谐的社会,可是家庭也有硝烟弥漫之时,不过都是由于我的学*而引起的,我与妈妈时不时就会争得面红耳赤,有时爸爸也参与进来,或火上浇油,或以水扑火,都免不了怒气冲冲地展开一场对决战。把我弄得每天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心神不定……

  是啊,首先我要做好一切,爸妈也不要太冲动,太焦虑,大家少一点怒气,多一点静气,相互嘘寒问暖,让温暖的阳光洒满家庭。

  一个家庭的和睦是多么重要,有家才有爱,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个不同。

  《安娜·卡列尼娜》是通过女主人**娜的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两条线索,描绘了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图景,先后描写了150多个人物,是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

  安娜是个悲剧人物,她是个文化修养极高的贵族女子,在当时上流社会中以她惊人美丽高贵聪慧在任何场合出类拔萃,美丽迷人。虽然生活舒适无忧无虑,可是身处虚伪的列子和虚伪社交场合社会环境。使她疲惫不堪,同时又极力想摆脱一切。当遇到渥伦斯基爱后,她毅然勇敢离开列子甚至牺牲自身家庭和爱子,追求自身幸福,可是当她放弃一切后,让她意想不到是渥伦斯基是个伪君子,又无情抛弃她,迫使她坠入痛苦深渊,最后导致安娜卧轨自杀悲剧,现实生活中,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纵使爱情一直存在,没有保障的爱情让人恐慌让人累。

  我欣赏安娜的勇气和勇敢。她活的很真,很纯粹,我喜欢她的真。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去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认识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因此他觉得以前就好像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面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因为“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诚实…”我爱安娜,她是一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

  无奈,生活就是这样,我们只能压抑我们的真。

  六年级伊始,李老师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这本书构思精巧,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我们从未经历过战争年代,这本书很好地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和残酷。

  书中我最了解的人是安娜卡列尼娜夫人,她是个很有钱的人,但她从不快乐,从不为自身着想。她总是关心别人,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心情也会久久不能*静下来。她靠自身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取得进步,她的事业终于越来越好,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安娜卡列尼娜也有缺点,但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她有很多姐妹,当她摔倒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她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神。她也很少评论别人,这一优势使她在后来的事业中加倍成功。我们也不应该评判别人,要努力把自身做到最好。

  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的时代,穷穷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现在的我们在吃穿方面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本书与我们现在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应该随意浪费我们的生命或金钱,而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花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从道德观念出发,安娜这种抛夫“弃子”的做法确实不当,当然她没有抛弃自身的儿子,只是她的丈夫亚历山德罗维奇不愿成全她的母爱罢了。这就是惩罚,以至于她的惨死也成了宗教惩罚的象征,对这种违背道德做法的惩罚。即便安娜对大她20岁的丈夫没有一点感情,而对伏伦斯基是真正的爱恋,也为世俗和上流社会所不容。安娜处在夹缝中,后来安娜怀孕生女儿时险些送命,之后两人去了国外,几年后回到莫斯科,在伏伦斯基一再要求下,安娜给丈夫写信要求离婚,丈夫不肯,她被丈夫和儿子看不起,被上流社会摒弃。在这种状况下,她不断猜忌,以至于陷入了思想混乱,怀疑伏伦斯基对她的爱,于是她毁掉了自身……

  而吉蒂最后与列文成婚,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伏伦斯基则伤心欲绝,为了处理掉没有意义的生命参加了塞尔维亚战争。亚历山德罗维奇的不忠,使得陶丽差点与他离婚,而最后陶丽变卖自身的家产还帮他还了贷款,于是和好如初……

  合上书本,印象最深刻的是列文。可是列夫托尔斯泰为什么选择安娜作为主人公,他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对自由恋爱的提倡,还是上流社会的讽刺批判,抑或是对女性不忠的宗教审判?但为什么描写安娜的时候又着重描述了列文的生活、思想。我总觉得列文是作者自身的化身,列文的'成长是作者自身思想的成长的缩影吧。

  安娜和伏伦斯基因为爱情,彼此放弃了上流社会的地位,放弃了好名声,好前程;因为爱情,陷入了一种万人不容的状态,以至于最后各自走向毁灭……

  这样,值得吗?究竟爱是什么?

  我欣赏为爱,义无反顾;但不赞同。一切以爱的名义的自私、背叛,都是不负责。爱是责任!

  这本小说有几条不同的故事线,正如它的开头所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故事发生于十九世纪的圣彼得堡。

  主人**娜的生活在别人眼中是*乎完美的.,有着美丽又充满朝气的容貌,善于社交,在各种社交场合与人交流游刃有余,嫁给了一个地位很高的高级官员卡列宁,有着一个可爱的儿子,过着幸福美满的贵妇生活。

  这大抵是很多人眼中艳羡的生活。

  假如没有遇到伏伦斯基,安娜或许也会安宁的生活一辈子吧。

  正是这个生命中突然出现的爱情,让安娜越发觉得自身的丈夫不顺眼,以致于她离开丈夫,与最心爱的儿子分别。追求个性**,却始终挣脱不了贵族社会加在她精神上的枷锁,当她为了伏伦斯基与全世界为敌时,伏伦斯基却没有把她当成全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变得患得患失,最终落得卧轨自杀的结局。

  朵莉在发现奥布隆斯基出轨家庭教师后十分的气氛,在奥布隆斯基请来妹妹安娜当说客,安娜劝朵莉原谅她丈夫的出轨,朵莉的一再忍让,却始终没有等来丈夫的改过自新。

  这似乎是隐喻着安娜日后的选择。

  朵莉的妹妹吉蒂曾与伏伦斯基交往密切,在渐渐倾心伏伦斯基时,拒绝了前来求婚的列文,但伏伦斯基自从见到安娜后便不再与吉蒂交往,吉蒂伤心不已,却错过了列文。

  最终发觉列文还爱着她,便嫁给列文,婚后,列文虽对她百般宠爱,但不知最终嫁给了适合的她是否是真的幸福。

  正如开篇所说,不幸的家庭确实各有各的不幸。

  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一定也演绎着许很多多安娜卡列尼娜式的悲剧,在看过故事后,望能规避些许。

  在看电视剧《父母爱情》中安杰和她女儿的对话,引起了我对安娜的想象,因为我也想要领略书中安娜的美。于是便翻开书,读了起来。

  初读时,很不理解安娜的做法,明明己为人妇,却还要有婚外情。虽然安娜是极其的美丽,高雅,但我在心中仍不免对她产生一丝丝的同情。但随着安娜爱情悲剧的发生,这时的`我在细细品味安娜这一路来的心路变化,不由得对她产生敬仰之情。反顾安娜生活的时代,妇女根本无法支配自身的命运。于是乎安娜的满怀热情之心一点点地被刻板冷酷的官僚丈夫给扑灭。碰巧这时,沃论斯基的不顾-切的追求,使之无比热烈地燃烧起来了。此时的她,渴望摆脱精神奴役,过独立*等的生活,她勇敢地离开了卡列宁,但不得不忍受与儿子的分离、想要离婚就意味着身败名裂,不离婚则需要承受流言蜚语

  但她仍然选择自身的坚持,她蔑视世俗成见,却被社会冷酷抛弃。她勇敢地追求爱情,却引来了贵族社会的反感。但这些并没有击垮她,与沃论斯基的结合刚开始是幸福的,但激情过后的冷漠却为她带来了致命一击,对她来说,她白已所坚持的信仰已陷入无尽的黑夜中,。于是她以卧轨的方式结束了自身的一生。

  安娜的一生犹如昙花一现,虽然短暂,却无比灿烂,因为她勇敢地追求。反观历史,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虽然追求的理想、信念有所不同,但精神却大同小异,在当时可能不被理解、接纳。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后人不得不对这些人竖起敬意。因为,这些人的存在,使得茫茫黑夜布满了点点繁星。

  终于看完了号称世界名著的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看后没有特别的感触,与我的期望值相差太远。

  唯一的感触就是:女人都差不多,男人都一样。或者再进一步说:世界上的女人都差不多,全世界的.男人都一样。为爱燃尽热情甚至毁掉生命,惮精竭虑,不管不顾,只在乎自身的感受,可是却忘记了人是社会人,需要交往需要亲情,亲情是融入血液中,难以割舍更割舍不了的,人间没有世外桃源,没有纯粹的脱离现实的纯洁情感,不管当时怎样火热,怎样一见钟情,现实的寒冷温暖不了爱情的温度,特别是不符合道德规范的爱情,也只有这种爱情才配称**情吧,加入太多元素的只能叫婚姻,于是爱情只有死亡才能永恒,这也就是悲剧更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而喜剧让人在一笑之余心酸的原因吧。

  也许我悟性太低,我不想去弄明白在那种大的环境下俄国的政治、人文等诸如时代背景之类的东西,我只看到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为情所困为情痴狂最后为情毁灭的心路历程,她只有死才能最终彻底解脱,即使她离婚成功与沃隆斯基结婚又如何?只不过是人间又多一具行尸走肉,打着爱情的幌子,背负着婚姻的沉重责任与义务,为别人活着,只为对得起母亲这个人世间最伟大的称呼的怨妇。这样的怨妇已太多,少一个反而是女人的幸事。敬佩她卧轨自杀的勇气,只为这种勇气,也该向她敬礼!

  六年级刚开学时,李老师就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就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还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中的其中一本。这本书的构思很精妙,条理简洁明了,文章很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记叙的是战争年代发生的故事。战争年代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这本书也很好的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与残酷。

  我体会最深的人物是安娜卡列尼娜这位夫人。她是一个家境富裕,身世非同小可的人物。但她从来都不开心,从来对自身不是很关心。她总是在关心别人,就算是一个陌生人出了什么事情,她的心情也久久不能*复。她通过自身的努力,最终成就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借自身的顽强毅力,不断进步,事业最终蒸蒸日上。这也是我非常佩服她的地方。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人也是这样,她也有缺点,但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所能及的。她的亲姐妹有很多,当她堕落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她从来没有在意别人的眼光。她也很少对别人品头论足。她的这个优点在她之后的事业上使她事半功倍。我们也要做到不对别人品头论足,争取把自身做到最好!

  这个年代是一个战火弥漫,混乱的年代,是一个***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年代。贫穷的人家,上一顿饭吃饱了,下一顿饭都不知道在哪里。我们现在吃穿住行根本不用愁。

  这本书和我们现在的时代有着明显的对比,我们不能挥霍自身的人生,不能随意糟蹋金钱,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正当的地方。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感情固然完美,就像绚烂的花朵,它可能是人一生的向往,拥有一个人一生的快乐和幸福,但在不轻易间它却将安娜带入痛苦的深渊,就像飞蛾扑火一样在感情中灰飞烟灭。

  安娜原本期盼和弗伦斯基过着幸福的生活,她才有了勇气,对她来说他就是期望和寄托,而弗伦斯基呢?他似乎只是一种征服感,就像猎人战胜猛兽一样,这种爱谈不上伟大。安娜对感情的渴望让她忘却了苦恼,感情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让她冲破世俗。安娜才决定投入新生活-----和弗伦斯基在一齐。

  但,安娜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对儿子的愧疚与罪恶是她陷入了矛盾和痛苦。她对生活和理想失去了信心,失望的她最终以自身的方式结束了生命,寻求心灵的安静。

  当迎面扑来的火车碾过她的身躯是,不知安娜是否后悔她的一生就这样结束,她被世俗嘲笑和讥讽,她完全追求的感情也将粉碎,经过心灵的折磨,她以死来证明对社会的反抗,对真爱的执着。(我很是佩服)我敢坚信在此刻的社会安娜这种形象还会受惩罚,我们企盼的.和*人性,我想怀疑是否还存在。在哪?但安娜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一个柔弱的她还是没有对现实妥协,她,此刻需要的大概是无痛苦,无干扰的生活吧,但现实给不了。


《安娜卡列尼娜》读书笔记(精选五篇)(扩展5)

——安娜卡列尼娜的读书笔记(5)份

  那支她曾经用来照着阅读那本充满忧虑,欺诈,悲哀和罪恶之书的蜡烛,闪出空前未有的光辉,把原来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都给她照个透亮,接着烛光发出轻微的哔剥声,昏暗下去,终于永远熄灭了。

  三月,微冷。台灯下《安娜·卡列尼娜》翻到了最后一页,没想到重读这本书会有这么大的触动。我仿佛看到一八七七年列夫·托尔斯泰老先生落笔时的那份沉重,我阅历尚浅,很多东西我都不是很懂,但仅有的这份感触我还是想写下来。

  那年冬天的莫斯科很冷,像冰冷铁轨上的安娜,我曾无数次幻想过一个美好的结局,可是没有办法,准确的说,是毫无办法。安娜·阿尔卡迪耶夫娜,卡列宁,伏伦斯基,三者的性格,及他们对待爱情与婚姻的观念,选择,决定,注定了这场悲剧。

  正如托尔斯泰在开篇所言: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大抵悲伤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开头。车站的相遇,舞会的邂逅。安娜永远是那么优雅美丽,妩媚动人。不是吉娣的玫瑰花有了皱痕,也不是打扮不够漂亮雅致,只是对于安娜来说,任何装饰在她身上从不起眼,她所有的魅力在于她本身。

  伏伦斯基被深深地吸引了,尽管她是卡列宁夫人,一个八岁孩子的母亲。一个眼中闪烁着光辉,因为人家对她倾倒而陶醉。一个顺从和惶恐,像极了一条聪明伶俐的猎狗。

  识人不准,遇人不淑。伤了吉娣,伤了列文。离开了彼得堡,暴风雪的.车站,摇曳的灯光下,他们面对着站着。她不必问他怎么会来到这里,这一点她知道的那么确切,就像他亲口对她说:他来到这里,是因为她在这里。

  一直很喜欢这本书,原来看过多次,今天禁不住又开始翻阅,并在网上看了这部小说拍成的电影。安娜的形象一直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在我们普通人看来,她就是一个出轨的女人,也看了一些人给安娜列举的四个罪状。可就这样一个堕落的女人却非常丰满,我依然很喜爱她,假如是现实中的人,我一定会和她成为朋友,她举止优雅,她性情温和,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很真,爱了就是爱了,一直没有违了自己的心去做事,显然她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她其实是个非常聪,悟性很高的女人。可她的行为却无法为主流社会所接受,最后卧轨自杀。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林黛玉,假如她是现实中的人,是不是也很难相处,并不太受大家欢迎,可在文学上的价值却非常高。当然年代不一样了,现在的女权主义,为女人的独立竖起了一面旗帜,现在的女人可以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事业,可那个时候的她们就不一样,她们的生活空间还是很狭隘的。就拿安娜来说,她开始是依附于一个没有感情的丈夫,后来,为了爱情,又依附于另一个男人,把爱情看成了她生命的全部,可作为社会中的人,爱情不能解决人所有的欲望和需求,虽然爱情一直存在,但她总是无端的猜疑,恐惧。

  这让我想到了人的生命需要目标,需要一种东西支撑着你走下去,让她的生活Moveon。为了爱情,她离开了自己的儿子,这也是她心中永远的痛,可她即使竭尽全力,也无法找回自己的儿子。一个没有任何希望,只能被社会唾弃的女人,靠什么走下去呐?

  六年级伊始,李老师推荐了《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

  这本书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这本书构思精巧,条理清晰,引人入胜。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娜卡列尼娜,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战争年代。我们从未经历过战争年代,这本书很好地反映了战争年代的不和*和残酷。

  书中我最了解的人是安娜卡列尼娜夫人,她是个很有钱的人,但她从不快乐,从不为自己着想。她总是关心别人,即使是一个陌生人发生了什么事,她的心情也会久久不能*静下来。她靠自己的努力开创了一番事业,她很少需要别人的施舍,她凭着百折不挠的毅力不断取得进步,她的事业终于越来越好,这也是我非常敬佩她的地方。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安娜卡列尼娜也有缺点,但她的优点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她有很多姐妹,当她摔倒的时候,她们只是一味的嘲笑她,看不起她,但是她从来不在乎别人的眼神。她也很少评论别人,这一优势使她在后来的事业中加倍成功。我们也不应该评判别人,要努力把自己做到最好。

  那是一个充满战争和混乱的时代,穷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而现在的我们在吃穿方面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这本书与我们现在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不应该随意浪费我们的生命或金钱,而应该以适当的方式花费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明白了现在我们的生活是美好而幸福的。

  作品从奥勃朗斯基的出轨写起,和安娜后来的出轨相映衬,意味深长。真正出轨的,只安娜一人,其他人都在常轨(这点得满满说清楚)。

  这是一个正常人。有着健旺的生命力从他体内溢出。他出轨,那么普通而正常的事件;作为妻子的陶丽第一次发现,她痛苦仓皇,力求挽回女人的尊严,吵架,也是普通而正常的。挨骂后奥勃朗斯基睡觉,梦中听到歌声而笑了,醒来,想起夫妻矛盾,烦恼几分钟,很快就又忘了。他“对待自己是诚实的。他不能欺骗自己,不能装作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悔恨”。他是“多情的”,他“不能再爱她了”,“这一层他并不后悔。他后悔的是没有把那件事瞒过妻子”。他为这生活处境感到难过,可也没细想。他来办公室,即刻容光焕发,这个英俊男子,这个生命力健旺的人。

  正常的人和他正常的生活、正常的心理。他的关心政治和谈论政治,他的观点和信条,他的善良,他的适应现实的能力,他的安适之感和一些小烦恼,都是正常得毫不出轨——性出轨也是那么正常得在该有的生活的轨道。

  以出轨写常轨,这个开头真好。

  列文出场。和奥勃朗斯基构成反衬,两种生活与人的形态。

  列文的爱情,这样一份纯真,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让人感到害羞,感到卑微,感到虚弱的心灵的颤动。这和奥勃朗斯基的已然过去了的爱情也是一种对衬。一切爱情都将过去吗?什么样的心灵能为爱情保鲜?

  列文与奥勃朗斯基关于爱情的谈话。

  对于奥,这已经过去的爱情,是生活无法卸去的负担,是一个男人的叹息。而对于列文,这正在来临的爱情,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此刻的生命中分量如此之大,“生死攸关”,纯真得不能有一点亵渎,它让人感到害羞,感到自身的卑微,感到心灵紧张虚弱的颤动。

  彼此为各自的爱情体验而争执:在奥勃朗斯基眼里,女人已变成肉身的诱惑,列文怀着纯情之心嘲笑和反驳。他们是不同的,但细节是:列文终于有理解的笑容了,他无法在诚实的内心完全反驳奥。他突然意识到了肉身曾经的罪,“你说的话也许是对的。很可能是对的……可我说不上来,实在说不上来。”(P63)列文说。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和影组成的。”奥勃朗斯基补充。

  列文叹气,分神。有些东西,是他不愿意去想的。

  好人列文,想到他落魄的哥哥。“他想从此忘记这个不幸的哥哥,但又觉得这样做是卑鄙的。这两种思想在他心里斗争着。”这样的雷霆之声,悄无声息地隐藏着,好像随意一笔。

  列文与吉娣在溜冰场见面。开始,吉娣热情欢迎列文,他在她心里是亲切的。然而——

  “同您一起溜,我也就更加有信心了。”他说,但立刻因为说了这话而感到害怕,脸都红了。果然,他一说出这句话,她脸上亲切的表情顿时消失,好像太阳躲进乌云里。她变得冷冷的了。人很难自然欢悦地接受一份感情,是因为人有害怕。感情往往是一种归属,它用来给这个,就没有了给那个,是这样的吗?因为不能同样程度地回报那表达者,所以羞愧,害怕,乃至厌恶逃避。人被感情所占有,生命的大海于是成为河流,有了它的规定的轨道。

  列文到吉娣家里,当面向她求婚。

  “她眼睛避开他,重重地喘着气。她兴奋极了,心里漾溢着幸福感。她怎么也没想到,他的表白竟会对她产生这么大的作用。但这只是一刹那的事。她想起了伏伦斯基。她抬起她那双诚实明亮的眼睛望着列文,看见他那绝望的神色,慌忙回答:

  ‘这不可能……请您原谅……’

  一分钟以前,她对他是那么亲*,对他的生命是那么重要!可此刻,她对他又是多么隔膜多么疏远啊!

  列文哥哥热衷公益。“列文认为哥哥……这种他自己完全缺乏的办公益事业的能力,也许不是什么特长,相反,倒是由于身上缺乏一种什么东西——不是缺乏善良、正直、高尚的愿望和趣味,而是缺乏活力,缺乏所谓良心这种东西,缺乏志向,缺乏那种促使一个人从无数生活道路中选择一条并且为之奋斗的志向。”p327

  吉娣崇拜施塔尔夫人。可是,当那么一天,她带父亲去看她,借由父亲的眼睛,毁灭突然变了。

  “吉娣没有回答,并非无话可说,而是即使在父亲面前也不愿公开她内心的秘密。不过,说也奇怪,不论她怎样避免受父亲的影响,不让他踏进她心中的圣地,她却觉得她整整一个月来保存在心里的施塔尔夫人的神圣形象,从此消逝了,就像一具由旧衣服装扮成的木头模特儿,一旦剥去衣服,就原形毕露了。施塔尔夫人如今只剩下一个短了一截腿的躯体,因为模样太丑了,就长年躺在那里,可她还要折磨任劳任怨的华仑加,就为了给她盖毯子盖得不合她的意。吉娣不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恢复施塔尔夫人原来在她心中的形象了。”p316

  吉娣佩服喜爱华仑——她那么朴素而几乎没有自我形象的关注,那么热心地照料每个病人。吉娣学*她。然后,两个病人因同时喜欢她而发生了争吵,委屈来了——

  “是我活该,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不是出于本心。别人的事同我有什么相干?到头来弄得我成了争吵的原因,仿佛我做了人家没叫我做的傻事。因此一切都是假的'!假的!假的!……”

  “可为什么要装假呀?”华仑加低声说。

  “哎,多么愚蠢,多么可恶!我完全不需要……一切都是假的!”她说,把伞打开又收拢。

  “为了什么目的呢?”

  “为了要在别人面前、自己面前、上帝面前显得好一点,为了欺骗大家。不,这样的事今后我再也不干了!宁可当傻瓜,也不说假话,不骗人!”

  “到底谁骗人哪?”华仑加用责备口吻说。“您说话仿佛……”p320

  人和人如此不同。内心最深刻的需要的不同。人世有不同的道德。

  伏伦斯基的功名心。和谢普霍夫斯科的对话。p416

  一切都在开始时候就昭示了结果,可是,我们还得看着安娜如何跳进去,送命。构思时,作为道德家的托尔斯泰开始想要谴责,可真正写作时,文学让他选择了作为人去面对和挑战虚无。安娜真正出场,她爱,然后撕裂,毁灭。这里没有其它的价值支托,没有社会赋予的意义,没有理解,没有其它理由,纯粹就是爱情燃烧然后寂灭。其他人都在常态里,也许应该说,那一切都不能构成和虚无的对话,唯有安娜这个生命。——这是小说的命脉,也是在这点上体现了作家的真诚和勇敢。

  然后我看伍昭荣好像特别讨厌安娜……我没有针对的意思……我只是觉得说安娜就是悲剧制造者,她还是有理由感到一点委屈的……不管多么不赞同什么家什么者说她是什么样的受害者,但却是不能否认这些因素对安娜之死的推动作用……比如社会舆论,我觉得社会舆论对其他的出轨贵妇没有造成多么大的影响可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那些贵妇的丈夫比卡列宁对妻子更没爱情,所以根本不在意;而且也没有卡列宁注重功名,或者本身就没什么追求所以又不在意,然后大多又仅限于女人和花花大少之间的谈资,反正也没人多么正经的看待这个事情,也就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响。而安娜和卡列宁就不一样了,安娜出轨时的卡列宁正在力推自己的政策,处在风口浪尖上,安娜又偏偏不像别的贵妇只是玩玩感情,她又比别的贵妇漂亮和传奇(起码在托尔斯泰笔下的形象是这样……),她动了真情还要破釜沉舟,这样的“与众不同”使得男的(尤其是卡列宁的政敌和对卡列宁别有用心的人)、女的`都谈论,这谈论的范围都大了不知道多少,自然影响也更深。

  第二,安娜没那么厚脸皮又敏感,其实也在意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只是相较于感情她愿意隐忍,结果忍一会又忍不住,她不断地提醒社会名流阶层来谈论自己,然后自己又受不了,就把自己逼疯了。弗伦斯基这个小青年也是有名声、长得帅,有仕途野心和晋升机会又都放弃了,自然社会哗然,焦点都在他和安娜身上,他作为所谓的“追求有妇之夫成功的青年”背负的评价和安娜不同,安娜的相对要痛苦些。

  第三,卡列宁与安娜、安娜与弗伦斯基之间各种事情的反复无常和问题的解决无能却是给了安娜很大的压力,这无可厚非……她是两边关系的纽带,自然承受的东西就多。她本身又自觉很爱弗伦斯基,特别看重自己的这份爱情,所以把所有的东西都夸大来看,她也确实给自己的死亡悲剧一个巨大的推力。别的贵妇没有这些问题,也不给自己这样的压力自然对自身影响就小一些。

  所以我觉得好歹作者应该是喜欢安娜的,而安娜做这些不管在所谓伦理、道德上是否正误,在那个时代身为一个女人做出这些决定并且敢于执行,也是挺不容易的,而弗伦斯基和卡列宁最后都过得不愠不火也不能只怪安娜,他们自身的选择和行为也会最终影响到他们的命运。毕竟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我能理解一些小伙伴对安娜的不喜欢,其实我也不太喜欢她(我不太喜欢丧失理智,还为了爱情把自己整死了的小姑娘,我觉得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过我对她的态度还是温和的……我就表达一下观点……我是尊重大家的看法的,我胆小,别来撕我……

  说到卡列宁,其实我是喜欢的,我觉得他对安娜还是有感情的,只是他不太会表达,又不懂怎么表达,他不会爱人不代表他没有爱。我觉得他的生长环境对他的情感表达有压抑作用,所以导致他其实敏感又胆小,我其实挺赞成今天唐唐么谁说卡列宁把他除了对事业以外的感情都加注在了安娜身上,所以他就更害怕失去安娜,原文也有描述他失去安娜后的表白,他发现自己真正成了孤家寡人,以前他有什么事都跟安娜说,现在他连个说的人都没有了。他幼年没什么物质所得,所以成年后就害怕失去已有的物质所得,所以格外维护自己的名誉、地位和财富,这没什么难理解的吧……而且他也算是有些政治野心的,所以格外看重事业……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我知道很多人不喜欢他是觉得他对安娜和儿子是没感情的。我觉得卡列宁对安娜的感情可能不太是大家说的爱情……可能是一种却是亲情的弥补,安娜和卡列宁挑明了之后卡列宁的所做的犹豫和决定基本都受安娜的影响的,安娜说要离婚他就去找证据跟法官说离婚,有人跟他说跟安娜离婚可能会伤害安娜,他就又犹犹豫豫不离婚,我觉得其实他还是维护安娜的。而说到他不把儿子给安娜,起初托尔斯泰是写明了说那是卡列宁对安娜的惩罚手段。我觉得吧,可能卡列宁心里把儿子当弟弟,希望他有世俗成就,所以对儿子有课业要求;对安娜的些许割舍不下使他把儿子当成了两人的纽带,他把儿子当成一种资产,觉得自己失去了很多在意的东西了,这个不能再失去了。事业上的强硬和情感上的软弱导致了他事业爱情两边不讨好,所以不喜欢他我也理解。关于老师说如果卡列宁是个穷酸的人我们可能就不喜欢他了我是不以为然的,对于卡列宁,不管贫穷还是富有我都是挺有好感的。而且我是认可他维护物质基础的……

  主要是我不怎么喜欢弗伦斯基,比较之下我就挺喜欢卡列宁的了。

  弗伦斯基这个小伙子吧,我是不喜欢的,虽然他有着高颜值和高情商,但是我首先不喜欢他对自己和自己朋友的过度自信,什么“风雅、英俊、慷慨、勇敢、乐观、沉溺于各种情欲而不会脸红,对什么事都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我觉得这种盲目的自信和骄傲太幼稚,我承认弗伦斯基是个可以交友的人,但我决计不会和这样的人恋爱甚至结婚。他说自己慷慨,却仅仅只是对赌徒罢了,这是我不喜欢他的第二点——他的原则,什么“可以欠洗衣工的钱,不能欠赌徒的钱”,什么“对女人可以胡说,对男人一定要诚实”,不得不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三观跟我太不合了。弗伦斯基这个人年轻、冲动,缺乏物质基础,却又有着公子哥姿态。我觉得他后来对安娜的冷暴力比卡列宁得更严重、更残酷。而且安娜生女儿的时候,尽显弗伦斯基的懦弱,我是不喜欢这样无法使我进步的男士的。故而,对卡列宁这样稳重,又有点傲娇的人物好感倍增。

  有人说安娜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她的出轨是对婚姻的不忠,违反道德。但是起初结婚安娜是不能选择的,而卡列宁因为幼年的情感缺乏又不会选择,被姑妈么姨妈一撺掇就这么凑合了,他俩的结合两个人可能都没多想未来,所以后面出现了问题两个人多年积攒下来的无形的、看似不怎么重要的隔阂与问题就成了压死他们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安娜越是对弗伦斯基爱得深沉,就越觉得自己和卡列宁这么多年的婚姻过得委屈、窝囊,本来没什么,情感夸大就爆炸了。而且我觉得这种说“用着卡列宁的、吃着卡列宁的,所以没资格出轨”的说法有点站不住脚……就像在说一小孩用着爸妈的、吃着爸妈的就必须听爸妈的不能追求自我一样……总感觉哪里情感怪怪的……这种自我伦理道德的强加让我觉得挺别扭的……

  说实在的,这本书里我比较喜欢卡列宁和吉娣……所以,最后我就想说说我也挺喜欢吉娣这个小姑娘的,她起初想跟弗伦斯基好,她妈的作用不可忽略,这就跟安娜和卡列宁的结合,卡列宁姨妈么姑妈的媒婆作用不可小瞧一样,都是对感情朦朦胧胧的人被貌似精明的老女人操纵了。后来她没跟弗伦斯基好成,抓狂了一阵,她抓狂得比安娜早、比安娜及时,又比安娜谈资少,所以有方法、有机会解决。看看她治心病时候遇到的人,再看看安娜身边的人,她俩的命运就必然走向不同的道路,不是有句话叫“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就看他身边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么。然后她和列文结合后她很愉快的做起身为“夫人”和“母亲”该做的事,而安娜不一样,安娜还没青春少女呢就承担了不想承担的责任,就现在沉默中爆发后在沉默中灭亡了。所以说,要么早点认识自己,想清楚自己喜欢什么并勇敢的选择,要么就爱上自己要做的事(这句话简直是现代鸡汤畅销文风,我自己都受不了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