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读书笔记6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2-09-28 00:00:00 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1

  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两人提出的“定位”理论,对美国的营销观念影响巨大,也引起了全行业的轰动。之后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点话题,也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

  首先,作者介绍了什么是定位:由于在社会的传播过度、头脑的过分简单, 那些传播方法变得效率低下,而我们何不把注意力放在预期客户身上,而不是产品身上,简化选择过程,还要学会那些有助于大幅提高传播效率的原则和概念。公司必须在于其客户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她不仅反映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有时和劣势。定位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观念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观念,以达到你所希望的境地。

  对于美国这个传播过度的国家,大量传播的信息,只有小部分才是真正有用的,大量的信息反而阻塞了流通通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对我们的大脑一次次地进攻,我们的大脑备受骚扰,我们现在也能切身地感受到,周围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应接不暇,所以有时我们就要学会过滤,从而了解最突出的信息和最好的产品。就像书中所说:为了应付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人们学会了在头脑中的小阶梯上给产品打分排级,例如,在租车行业,大多数人把赫兹公司放在第一层,把艾维斯公司放在第二层,把全美公司放在第三层。你在对任何东西进行定位之前,必须知道他在头脑子小梯的哪一层上。对于后起步的公司来说,他们想宣传自己,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知道自己是哪一层的,其次还要学会改进与创新,有着具有很好影响的形象代言,有自己独特的销售主张,还有质量优异的产品。

  在“你不能由此及彼”的那一章中,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文中所举出的RCA与当时的龙头老大IBM的竞争,明显RCA并没有明确定位自己,在盲目的竞争中,去追求根本无法达到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导致了RCA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巨额债务,所以我们有时并不能很直接的由此及彼,也许可以另辟一条蹊径,然后静待时机的到来。

  有时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来说,可能会更轻松些,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去同情落后者,他们更喜欢市场份额占有多且非常流行的商品,喜欢一种人人明白且接受的等级制。如果两个品牌地位相当,过不几年,其中一个很可能会占上风并且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对于处于领导地位的公司,总对自己的产品与广告很满意,在对手推出新产品 或新广告时,他们往往会嗤之以鼻,其实领导者应该恰恰相反,应该不漏声色,有时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领导者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很有实力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恰好相反。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所以一旦其他企业抢走了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即使再有实力的企业也没有“实力”很快挽回这个局面,所以对于领导者,就要有敏捷的反应,一旦对手推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管理者就要主动上前迎战,做出有效的拦截行动,可以用多个品牌去拦截对方,每一种品牌都有一个独特的定位,以便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占据一定的位置,年复一年,新产品来来往往,公司不再花气力去改变其定位,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代表的是技术的发展和口味的变更。所以说,多品牌战略实际上就是单一地位战略,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更可以用更广泛的名称来拦截你的对手,以达到领先的地位。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产品类别里取得领导地位。一旦有了这种领先地位,公司就可以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放心地享用领先带来的果实了。

  对于跟随者的定位,仿效领导者的做法可能会有些用处,但是那是拾人牙慧,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达到合理的销售目标,所以还不如用仿效别人的时间去改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寻找空当,在切合时机的时候实施战略。这些空当,比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有:汽车尺寸上的空当、高价上的空当、低价上的空当、工厂空当等等。

  但有时也许会找不到空当可钻,所以这是就需要你创建你自己的空当,而对于消费者头脑中已占有竞争者时,我们就要重新定义一个新理念或新产品把那些原有的理念和产品排挤掉,这些观念必须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并喜欢上,这就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定那个新的观念,也许某个时机忽然成熟,我们把握住了契机,就轻而易举的推翻了消费者头脑中竞争者的陈旧的观念。作者在文中也举了许多重新定位的例子,比如:阿司匹林重新定位、为雷诺克斯重新定位、为美国伏特加重新定位、为“品客”重新定位、为里斯特灵重新定位等等。但作者有提到重新定位是否合法、合乎道德的问题,当然这样的竞争是公*的。

  名字在这个定位时代,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选名字呢?起名字就像开赛车一样,要想取胜,就得抓住机会。你得选择那些*乎通用但又十分通用的名字。如果你一时偏离赛道,进人了通用名称地带,那就随它去了。没有一个赛车世界冠军在最后取得胜利之前不偏离几回赛道的。起一个有分量、*似通用的描述性名字可以防止效仿你的对手挤进你的领地。好名字是长期成功的最好保障。而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文字,一般早已先入为主地进入了人们的印象。然而许多名字起得让人感觉不合乎情理,一些坏的、不合适的词语却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在之后的章节里,作者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公司使用简称的原因,并且说明只有公司很有名气时,才能成功地使用简称,是人能够立即想到这个简称就是代表这个公司,所以想要使公司的名字变成让人能够耳熟能详的简称,只有让公司变得成功,在成功之后,公司的名称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简称,而先前的名字,也许已经少有人知道,或者早已过时,此时的简称,使公司树立起了崭新的现代公司形象,把自己定位到了未来。但是要提醒的是,一定不能对简称太急于求成,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对于一个新产品,一定要有它自己的新名字,在管理上会有很大的好处。

  有时公司想要图一时的方便或很好的销售结果,往往会把一个现成产品的名字用在一项新的产品上,顺便打了个便车,这就是产品延伸。但是产品延伸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对于消费者,他们总会最关注市场销售量最大的产品,会期待这一产品以后是否会进步,而不是去了解与名称相同的其他产品,所以效果可能不太显著,由于消费者与生产商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消费者注重产品的性能,而对生产商来说商品只是他们在公司工作的产物,所以生产商要注意多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产品的销售。作者又在文章中举出了一些由于错误使用“搭便车”或“产品延伸”的失败例子,让我们真确地衡量了这些方法的利弊作用。之后也直接地给我们讲了产品延伸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首先在短期上,它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长期上会有不利之处,因为消费者在一开始认可产品延伸品牌之后,会弄不明白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会对名称所对应的产品类型感到困惑。

  作者在之后的篇章中又举出了一些公司定位、国家定位、产品定位、服务定位等的案例,对定位各个环节和一些具有代表的案例都进行了方法说明和详细地分析。而对于银行的定位就有不同之处,金融销售的是服务而不是产品,它是一项区域性服务业务,作者也专门对长岛的一家银行做了定位,就是运用了此书

  所阐述的方法,先对长岛的银行业市场进行了解、分析,再定位自己在客户头脑中的位置,知道客户到底需要你做什么,然后制定明确的战略与目标。

  作者通过对定位的解释与举例说明,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使我明白:1、在竞争中不要盲目争排名第一,只要旗鼓相当,总会要机会战胜对手的时候。如果做不了最好,那就做最特别的,给消费者一个特别的印象。2、不要一味试图改变他人的观念,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方法可能会花费你太多的精力而没有好的效果,所以要从 消费者的角度来制定自己的观念。3、取个好名字,有一个好的名字,回事企业的将来能有更好的延伸与发展空间。4不断玩新花样,推出新品牌,不断巩固自己在消费者中的地位。5、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定好一个目标方向,更好地准备与把握企业与自己的未来。

《定位》读书笔记2

  最*看了《定位》这本书,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做一个产品。

  用户的心智争夺战:

  无论是做任何的产品和商品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服务用户或者卖给用户。用户为什么来用你的服务或者买你的产品,就看你的产品或者商品是否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多快好省京东”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做有态度的易新闻”

  “送礼就送脑白金”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上面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slogan,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选择这些产品或者服务。这说明这些这些根深蒂固的定位已经深入用户的心智。

  一定要做行业的老大:

  问:世界上最高峰是哪座山峰?

  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问:世界上第二高的上是哪座山峰?

  答:额......

  问: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哥伦布

  问:世界上第二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额......

  上面两个简单的问题估计有很少的人能回答上来,其实就是揭示了一个道理,做行业的老大才能快速全面的进入用户的心智。

  我们看看各个行业中的老大都有哪些?

  电商:阿里巴巴

  社交:腾讯

  搜索:百度

  安全:360

  O2O:美团

  打车:滴滴

  资讯:头条

  在不同的行业中,一旦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那么在这个行业中自然就顺风顺水,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失误,那么也算个金饭碗。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同样是一个行业的两个竞争者,一个产品已经完全进入用户的心智,另外一个产品如果在服务和质量上没有跟行业领导者的产品有太大差别,想超越其实是很难的。

  举个栗子:

  阿里巴巴想做社交推出来往,小米最开始做米聊。但是最后都被微信干掉,而且现在基本听不到这两款产品的声音。

  对于看资讯产品来说,绝大多数的用户还是会选择头条(这样说有点不严谨,应该是已经是头条的用户),其他的新闻客户端会比较少。

  对于搜索市场来说,一般在搜索问题的时候,都是使用百度,百度一下已经成为口头禅了,如果没有360的浏览器导流,没有腾讯浏览器和微信给搜狗导流,这两家的搜索引擎成活的概率很低。

  所以做一个行业的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做个不安分的小弟:

  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只有老大存在的,竞争本来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基因,正是因为竞争才使得互联网行业变成了一个最繁荣的行业。从上面看,做个行业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会有一众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等小弟在后面追着跑。行业老大把用户的大部分心智都占领了,那后面的小弟成长起来的空间相对来说就小了很多,而且想坐上老大的位置那是难上加难。

  要记住:对于行业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跟随者。跟随者必须找到一个未被其他人占据的“空位”。这才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搜狐是*互联网开始起步时候的老大,除了站之外,张朝阳更看重的是视频业务。搜狐视频培养出来龚宇、古永锵这些行业的大佬。搜狐定位高清优质视频、优酷定位开放多元的视频*台、爱奇艺定位优质版权内容。

  后来的事情咱们都知道,多元化的视频内容的优酷把老大搜狐视频拉下了马,依靠正版版权起家的爱奇艺一举超越了优酷成为了*视频行业的老大(当然百度在爱奇艺导流、IDC支持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爱奇艺的市值已经飙升到了300亿美元,搜狐的市值也只有15亿。

  所以作为行业老二或者更靠后的企业,绝对不要硬碰硬的去跟行业老大去拼命,除非有人罩着(BAT这些大公司做后台),不然很难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服务能力打*的情况下,填补未被占领的“空位”,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想到你的服务,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最*火遍大江南北的短视频产品抖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抖音在和快手竞争的时候,并没有和快手硬碰硬。快手的定位是记录美好生活,每日新增视频内容超过1000万条,累计发布了50亿条视频,这个是其他短视频公司很难跨过的一条记录。虽然快手的slogan是记录美好生活,但是从视频内容来看,主要记录的是,三线农村东北的生活,所以一线城市的用户比较少。抖音的定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网红生活或者大V的视频。虽然最初抖音的用户很少,但是并不会和快手产生太大的冲突,加上大规模的营销、广告轮番轰炸之后,日活快速增长。当产生规模效应之后,传播速度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

  短视频领域的细分还不够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抖音出来。

  做产品要懂得自知之明,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用户出发,占领用户心智。

《定位》读书笔记3

  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两人提出的“定位”理论,对美国的营销观念影响巨大,也引起了全行业的轰动。之后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点话题,也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

  首先,作者介绍了什么是定位:由于在社会的传播过度、头脑的过分简单, 那些传播方法变得效率低下,而我们何不把注意力放在预期客户身上,而不是产品身上,简化选择过程,还要学会那些有助于大幅提高传播效率的原则和概念。公司必须在于其客户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她不仅反映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有时和劣势。定位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观念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观念,以达到你所希望的境地。

  对于美国这个传播过度的国家,大量传播的信息,只有小部分才是真正有用的,大量的信息反而阻塞了流通通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对我们的大脑一次次地进攻,我们的大脑备受骚扰,我们现在也能切身地感受到,周围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应接不暇,所以有时我们就要学会过滤,从而了解最突出的信息和最好的产品。就像书中所说:为了应付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人们学会了在头脑中的小阶梯上给产品打分排级,例如,在租车行业,大多数人把赫兹公司放在第一层,把艾维斯公司放在第二层,把全美公司放在第三层。你在对任何东西进行定位之前,必须知道他在头脑子小梯的哪一层上。对于后起步的公司来说,他们想宣传自己,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知道自己是哪一层的,其次还要学会改进与创新,有着具有很好影响的形象代言,有自己独特的销售主张,还有质量优异的产品。

  在“你不能由此及彼”的那一章中,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文中所举出的'RCA与当时的龙头老大IBM的竞争,明显RCA并没有明确定位自己,在盲目的竞争中,去追求根本无法达到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导致了RCA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巨额债务,所以我们有时并不能很直接的由此及彼,也许可以另辟一条蹊径,然后静待时机的到来。

  有时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来说,可能会更轻松些,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去同情落后者,他们更喜欢市场份额占有多且非常流行的商品,喜欢一种人人明白且接受的等级制。如果两个品牌地位相当,过不几年,其中一个很可能会占上风并且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对于处于领导地位的公司,总对自己的产品与广告很满意,在对手推出新产品 或新广告时,他们往往会嗤之以鼻,其实领导者应该恰恰相反,应该不漏声色,有时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领导者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很有实力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恰好相反。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所以一旦其他企业抢走了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即使再有实力的企业也没有“实力”很快挽回这个局面,所以对于领导者,就要有敏捷的反应,一旦对手推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管理者就要主动上前迎战,做出有效的拦截行动,可以用多个品牌去拦截对方,每一种品牌都有一个独特的定位,以便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占据一定的位置,年复一年,新产品来来往往,公司不再花气力去改变其定位,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代表的是技术的发展和口味的变更。所以说,多品牌战略实际上就是单一地位战略,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更可以用更广泛的名称来拦截你的对手,以达到领先的地位。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产品类别里取得领导地位。一旦有了这种领先地位,公司就可以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放心地享用领先带来的果实了。

  对于跟随者的定位,仿效领导者的做法可能会有些用处,但是那是拾人牙慧,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达到合理的销售目标,所以还不如用仿效别人的时间去改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寻找空当,在切合时机的时候实施战略。这些空当,比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有:汽车尺寸上的空当、高价上的空当、低价上的空当、工厂空当等等。

  但有时也许会找不到空当可钻,所以这是就需要你创建你自己的空当,而对于消费者头脑中已占有竞争者时,我们就要重新定义一个新理念或新产品把那些原有的理念和产品排挤掉,这些观念必须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并喜欢上,这就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定那个新的观念,也许某个时机忽然成熟,我们把握住了契机,就轻而易举的推翻了消费者头脑中竞争者的陈旧的观念。作者在文中也举了许多重新定位的例子,比如:阿司匹林重新定位、为雷诺克斯重新定位、为美国伏特加重新定位、为“品客”重新定位、为里斯特灵重新定位等等。但作者有提到重新定位是否合法、合乎道德的问题,当然这样的竞争是公*的。

  名字在这个定位时代,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选名字呢?起名字就像开赛车一样,要想取胜,就得抓住机会。你得选择那些*乎通用但又十分通用的名字。如果你一时偏离赛道,进人了通用名称地带,那就随它去了。没有一个赛车世界冠军在最后取得胜利之前不偏离几回赛道的。起一个有分量、*似通用的描述性名字可以防止效仿你的对手挤进你的领地。好名字是长期成功的最好保障。而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文字,一般早已先入为主地进入了人们的印象。然而许多名字起得让人感觉不合乎情理,一些坏的、不合适的词语却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在之后的章节里,作者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公司使用简称的原因,并且说明只有公司很有名气时,才能成功地使用简称,是人能够立即想到这个简称就是代表这个公司,所以想要使公司的名字变成让人能够耳熟能详的简称,只有让公司变得成功,在成功之后,公司的名称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简称,而先前的名字,也许已经少有人知道,或者早已过时,此时的简称,使公司树立起了崭新的现代公司形象,把自己定位到了未来。但是要提醒的是,一定不能对简称太急于求成,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对于一个新产品,一定要有它自己的新名字,在管理上会有很大的好处。

  有时公司想要图一时的方便或很好的销售结果,往往会把一个现成产品的名字用在一项新的产品上,顺便打了个便车,这就是产品延伸。但是产品延伸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对于消费者,他们总会最关注市场销售量最大的产品,会期待这一产品以后是否会进步,而不是去了解与名称相同的其他产品,所以效果可能不太显著,由于消费者与生产商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消费者注重产品的性能,而对生产商来说商品只是他们在公司工作的产物,所以生产商要注意多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产品的销售。作者又在文章中举出了一些由于错误使用“搭便车”或“产品延伸”的失败例子,让我们真确地衡量了这些方法的利弊作用。之后也直接地给我们讲了产品延伸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首先在短期上,它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长期上会有不利之处,因为消费者在一开始认可产品延伸品牌之后,会弄不明白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会对名称所对应的产品类型感到困惑。

  作者在之后的篇章中又举出了一些公司定位、国家定位、产品定位、服务定位等的案例,对定位各个环节和一些具有代表的案例都进行了方法说明和详细地分析。而对于银行的定位就有不同之处,金融销售的是服务而不是产品,它是一项区域性服务业务,作者也专门对长岛的一家银行做了定位,就是运用了此书

  所阐述的方法,先对长岛的银行业市场进行了解、分析,再定位自己在客户头脑中的位置,知道客户到底需要你做什么,然后制定明确的战略与目标。

  作者通过对定位的解释与举例说明,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使我明白:1、在竞争中不要盲目争排名第一,只要旗鼓相当,总会要机会战胜对手的时候。如果做不了最好,那就做最特别的,给消费者一个特别的印象。2、不要一味试图改变他人的观念,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方法可能会花费你太多的精力而没有好的效果,所以要从 消费者的角度来制定自己的观念。3、取个好名字,有一个好的名字,回事企业的将来能有更好的延伸与发展空间。4不断玩新花样,推出新品牌,不断巩固自己在消费者中的地位。5、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定好一个目标方向,更好地准备与把握企业与自己的未来。

《定位》读书笔记4

  在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们都会思考如何走出同质化竞争的困境。这本经典的《定位》,也许仍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毕竟,一本好书,无问新旧。

  谈定位有一个基本前提,供给严重过剩。倘若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状态,企业已经活得挺好了,也没有动力来找新的定位。当然,客观上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处于供过于求的市场状态,如果不想着转变,等到有一天,时代抛弃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所以,想要突出重围,就得找到属于你的“新大陆”。

  1、什么是定位?

  定位理论提供了一个更全面的视角,即在充分竞争的情况下,通过了解企业自身、竞争对手以及客户心智,从而找到差异化竞争的突破口。上至国家,下至个人,都可以运用定位理论来指导实践。

  用书中的原话来说,定位就是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做到与众不同。在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人们会对海量的信息进行忽略和屏蔽,我们需要筛选出那些最容易进入心智的原始信息,“一词占领心智”,比如沃尔沃是“安全”,宝马是“驾驶”,王老吉是“下火”。

  企业经营出现问题,传统的做法通常是向内找原因,比如提升员工绩效,加强内部管理等等,实际上,更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向外看。社会变化太快,“时代抛弃你,与你无关”。

  生态学有一个“生态位”的概念,即每一个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都有一个位置,参与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当与其它种群出现生态位重叠,就出现了“种群竞争”。比如树林里的马和鹿,都要靠树叶来生存,它们都会想方设法地多吃树叶以保障生存。鹿能够伸长脖子吃到更高处的树叶,也就和马不在一个生态位上了,因此长颈鹿能够繁衍至今,马儿则进化出了出色的奔跑能力,觅食范围更广,也保障了食物来源。还有一个极端的例子,即在原有的生态位有竞争有天敌,通过找到一个没有竞争的新环境,种群就会出现爆炸式增长,根本控制不住,生态学的说法叫“生物入侵”。

  企业也一样,在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下,也有自己的位置。要想突破瓶颈,就需要找到新的定位。营销上的说法,就是病毒式营销。

  2、为什么需要定位?

  人的心智空间是有限的,对于某一个品类的品牌而言,很难让人记住超过七个品牌。这是人的本性,很难改变。而能够进入人的脑海的,往往是能够打动其内心的品牌,或者说,品牌所传递出来的感觉满足了人对某一方面的诉求。

  比如凉茶原本只是广东的一种地方饮品,加多宝集团通过将其定位于“降火”,避开了竞争激烈的传统饮料市场,满足了人们“怕上火”的心理需求,从而将一款单品打造成了爆品,年销售额甚至超过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更重要的是,其它饮料品牌根本无法涉足这一领域。尽管后来有一众跟随者,“凉茶正宗”的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行业第一的地位也无人撼动。

  还有当下火热的“六个核桃”,也是找准了“核桃补脑”这个定位,在植物饮料市场一骑决尘。当然,这个定位的前提是,六个核桃解决了核桃乳口感和稳定性的技术问题,在生产工艺上保证了产品品质和口感,否则定位再精准,产品不好喝,也难让人买单。

  3、怎么找到定位?

  关于如何运用定位,书中给出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

  第二步,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利用其强势中蕴含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第三步,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第四步,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简单来说,就是了解三方:企业自身、竞争对手、客户,从而找到与竞争对手错位的、与企业自身匹配的客户需求,同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调整策略,强化品牌形象。

  这种感觉就像,其它人都在某个领域打得火热,而你独自开辟了一块新的市场。

  比如王老吉开创了凉茶品牌,成为国内饮料界的No.1,而可口可乐毫无招架之力;比如东阿阿胶从普通的补血保健品重新定位为“滋补品”,从而跳出了传统保健品市场的怪圈,在资本市场一骑绝尘。

  小结一下,就是三个关键词:

  1、**思想:不仅要审视自身,也要看看外面的世界,错开正面竞争;

  2、实事求是:结合自己的条件和能力,这是一切行动的基础,不宜妄自菲薄,也不宜盲目自大;

  3、与时俱进:根据市场变化情况不断调整策略,进一步强化品牌形象。

《定位》读书笔记5

  定位始于产品,定位的对象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是你自己。但是定位并非要改变产品,而是要调整潜在顾客的心智,也就是说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对茶农进行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新连接以及存在的联系。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们唯一的防御就是让心智极度简化,传播和建筑一样,少即多,我们一定要“削尖”我们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们的心智。

  我们为解决某种商业及社会问题而对传播的过度使用,以及堵塞了我们的传播渠道,以至于只有极少量的信息能够被接受,在美国,*均每年大约有3万册新书出版,这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当你了解到几时每天24小时不断地读,你需要17年才能读完一年所出版的书,你就知道那并不少,谁能跟得上?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传播反而更重要了,有效的传播,是一切皆有可能,定位是一套系统的寻找心智空位的方法,它建立在传播需要恰当的时机和场景的观念之上。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第一个在月球上漫步的人是谁?尼尔.阿姆斯特朗

  第二个呢?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那座?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第二座呢?

  假如你想在爱情或者商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到第一个进入心智的重要性。

  心智就像电脑的内存条一样,为选择存储的每一个单位的信息都设置了一个空位。但人类的心智没有足够的知识或者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根据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博士的研究,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七个以上的单位。

  要想找到一个独特的定位,你就必须摒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思维认为,你要从自身或产品中寻找定位概念,错,你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寻找。实践证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品牌所占据的产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品牌的2倍,是第三品牌的4倍,而且这种比例关系不会轻易改变。建立领导地位的关键是抢先进入心智,而维护领导地位的关键则在于强化原创的概念,建立标准,让竞争品牌以这个标准被人评判。

  对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跟随着,领导者往往可以通过拦截竞争对手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但是,地位的不同使得跟随着无法像领导者那样通过拦截获益,跟随着模仿领导者的行为,根本不算拦截,而是跟风,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跟随着的行为才会偶尔奏效,那就是领导者行动迟缓,尚未建立定位。

  名字就像钩子,利用它能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在定位时代,你唯一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给产品起名字,选择一个响亮,接*通用又带描述性的名字,可以阻击竞争对手跟风进入你的领地。

  有些有抱负的聪明的人发现自己前途迷茫,这时他们通常会怎么办?

  他们会更加努力,他们想用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和投入来扭转局面,成功的秘诀在于埋头苦干,把工作做的比别人好,这样名和利自然会到你身上,对吧?

  错误,更加努力很少成为通往成功之路,更聪明的努力才是更好的办法。

  成功六部曲:

  1.你已经拥有什么定位?

  2.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3.你必须超越谁?

  4.你有足够的钱吗?

  5.你能坚持到底吗?

  6.你的传播体现了自己的定位吗?

《定位》读书笔记6

  最*看了《定位》这本书,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做一个产品。

  用户的心智争夺战:

  无论是做任何的产品和商品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服务用户或者卖给用户。用户为什么来用你的服务或者买你的产品,就看你的产品或者商品是否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多快好省京东”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做有态度的易新闻”

  “送礼就送脑白金”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上面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slogan,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选择这些产品或者服务。这说明这些这些根深蒂固的定位已经深入用户的心智。

  一定要做行业的老大:

  问:世界上最高峰是哪座山峰?

  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问:世界上第二高的上是哪座山峰?

  答:额......

  问: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哥伦布

  问:世界上第二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额......

  上面两个简单的问题估计有很少的人能回答上来,其实就是揭示了一个道理,做行业的老大才能快速全面的进入用户的心智。

  我们看看各个行业中的老大都有哪些?

  电商:阿里巴巴

  社交:腾讯

  搜索:百度

  安全:360

  O2O:美团

  打车:滴滴

  资讯:头条

  在不同的行业中,一旦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那么在这个行业中自然就顺风顺水,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失误,那么也算个金饭碗。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同样是一个行业的两个竞争者,一个产品已经完全进入用户的心智,另外一个产品如果在服务和质量上没有跟行业领导者的产品有太大差别,想超越其实是很难的。

  举个栗子:

  阿里巴巴想做社交推出来往,小米最开始做米聊。但是最后都被微信干掉,而且现在基本听不到这两款产品的声音。

  对于看资讯产品来说,绝大多数的用户还是会选择头条(这样说有点不严谨,应该是已经是头条的用户),其他的新闻客户端会比较少。

  对于搜索市场来说,一般在搜索问题的时候,都是使用百度,百度一下已经成为口头禅了,如果没有360的浏览器导流,没有腾讯浏览器和微信给搜狗导流,这两家的搜索引擎成活的概率很低。

  所以做一个行业的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做个不安分的小弟:

  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只有老大存在的,竞争本来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基因,正是因为竞争才使得互联网行业变成了一个最繁荣的行业。从上面看,做个行业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会有一众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等小弟在后面追着跑。行业老大把用户的大部分心智都占领了,那后面的小弟成长起来的空间相对来说就小了很多,而且想坐上老大的位置那是难上加难。

  要记住:对于行业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跟随者。跟随者必须找到一个未被其他人占据的“空位”。这才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搜狐是*互联网开始起步时候的老大,除了站之外,张朝阳更看重的是视频业务。搜狐视频培养出来龚宇、古永锵这些行业的大佬。搜狐定位高清优质视频、优酷定位开放多元的视频*台、爱奇艺定位优质版权内容。

  后来的事情咱们都知道,多元化的视频内容的优酷把老大搜狐视频拉下了马,依靠正版版权起家的爱奇艺一举超越了优酷成为了*视频行业的老大(当然百度在爱奇艺导流、IDC支持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爱奇艺的市值已经飙升到了300亿美元,搜狐的市值也只有15亿。

  所以作为行业老二或者更靠后的企业,绝对不要硬碰硬的去跟行业老大去拼命,除非有人罩着(BAT这些大公司做后台),不然很难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服务能力打*的情况下,填补未被占领的“空位”,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想到你的服务,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最*火遍大江南北的短视频产品抖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抖音在和快手竞争的时候,并没有和快手硬碰硬。快手的定位是记录美好生活,每日新增视频内容超过1000万条,累计发布了50亿条视频,这个是其他短视频公司很难跨过的一条记录。虽然快手的slogan是记录美好生活,但是从视频内容来看,主要记录的是,三线农村东北的生活,所以一线城市的用户比较少。抖音的定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网红生活或者大V的视频。虽然最初抖音的用户很少,但是并不会和快手产生太大的冲突,加上大规模的营销、广告轮番轰炸之后,日活快速增长。当产生规模效应之后,传播速度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

  短视频领域的细分还不够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抖音出来。

  做产品要懂得自知之明,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用户出发,占领用户心智。


《定位》读书笔记6篇扩展阅读


《定位》读书笔记6篇(扩展1)

——《定位》读书笔记

《定位》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书笔记吧。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定位》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定位》读书笔记1

  在《定位》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播沟通方法:『定位』,通过『定位』我们可以快速的让大众了解我们的品牌(个人或产品),快速的建立品牌优势,让我们的品牌更容易的传播。

  『定位』的定义

  定位的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潜在客户的心智

  与众不同

  所谓潜在客户的心智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的品牌在其他人脑海中的印象。而且常常是『第一印象』。这就是*日里我们一直在强调『第一印象为什么重要』的原因。比如一提到『可乐』,第一印象肯定是『百事或可口』;提到手机,第一个出现的词汇是『iphone』。这些品牌已经牢牢的占据了顾客的心智,处于『领导者』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品牌领域中已经有了一个或多个『领导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处于『跟随者』的位置时,『与众不同』就体现出了巨大的战略优势,你与其他同类品牌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如何让顾客觉得你的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能够帮助我们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之地。

  『领导者』的定位

  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

  通过上面这句话,我们明白『领导者』实际上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要如何保证自己的『领导者』地位呢?下面是书中提到的作为『领导者』可以采用的定位方式:

  什么不该做

  只要公司拥有第一的位置,就在没有必要去做广告高呼:『我们是第一』.

  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大家产生不必要的怀疑,毕竟你已经是第一了,如果不断重复,只会给大家带来困惑,认为这里面会有问题。

  不断重复

  不断的重复『正宗』,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代名词』,这样其他品牌只是『仿制品』。『正宗』就像初恋,永远在顾客的心目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抓住每一个机会

  要摆脱『领导者』的傲气,一旦发现哪种新产品有市场的话要果断的推进和出击。

  迅速回应

  时间非常重要,领导者只要拦截住对手的行动,就能永远的走在前面,立于不败之地。

  用多品牌拦截对手

  可以通过『多品牌』来完成产品的更迭,让使用了新技术或者更新的产品作为新的品牌来占据顾客的心智。不要尝试改变已经在顾客心智中形成的定位。

  用更宽泛的名称拦截对手

  更加宽泛的名称可以扩展旧的定位广度,比如把杂志《销售管理》更名为《销售管理与营销》,这相当于把覆盖范围涵盖了新的营销领域。

  『跟随者』的定位

  大部分的场景下我们都是作为『跟随者』的角色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仿制』『跟风』是无法提升我们的定位的。下面的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在顾客心目寻找到新的定位。

  寻找空位

  尺寸空位

  高价空位

  低价空位

  其他有效空位

  工厂空位

  这些方式实际都可以理解为通过不同的维度或者角度来找到切入点,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可以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在进入一个领域之前,作为『跟随者』的我们需要明白有哪些『空位』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有哪些『空位陷阱』是需要避免的。

  个人和职业定位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总中的定位是什么?你能用一个概念来概括自己的定位吗?要是能的话,你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确立这个定位并加以利用吗?

  上面的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确立自己的个人和职业定位。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剧中经常会说去找一个在这个领域最『专业』『最好』的人,如果我们把自己和这几个关键字挂钩,那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个人的定位是什么?下面的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个人定位。

  要能犯错误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一试。如果是不值得做的,那就根本不该去做。

  所以不要勇敢的去做那些『值得一试』的事情,一点成功了可以极大的改善自己的名声和定位,不要害怕失败。

  避开品牌延伸陷阱

  不要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品牌,不要活在别人的名头之下,一但你通过『别人的名气』来定位自己的话,很容易提升你在他人心中的期望,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找匹马骑

  事实上,通往名望和财富的道理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唯一的有把握的成功的方法是,为你找匹马骑。你内心可能很难接受这一点,但人生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不是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这匹马,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所要依赖的『软件』和『硬件』。

  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匹马是你的上司

  第三匹马是你的朋友

  第四匹马是好的想法

  第五匹马是信心

  第六匹马是你自己

《定位》读书笔记2

  最*看了《定位》这本书,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做一个产品。

  用户的心智争夺战:

  无论是做任何的产品和商品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服务用户或者卖给用户。用户为什么来用你的服务或者买你的产品,就看你的产品或者商品是否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多快好省京东”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做有态度的易新闻”

  “送礼就送脑白金”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上面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slogan,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选择这些产品或者服务。这说明这些这些根深蒂固的定位已经深入用户的心智。

  一定要做行业的老大:

  问:世界上最高峰是哪座山峰?

  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问:世界上第二高的上是哪座山峰?

  答:额......

  问: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哥伦布

  问:世界上第二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额......

  上面两个简单的问题估计有很少的人能回答上来,其实就是揭示了一个道理,做行业的老大才能快速全面的进入用户的心智。

  我们看看各个行业中的老大都有哪些?

  电商:阿里巴巴

  社交:腾讯

  搜索:百度

  安全:360

  O2O:美团

  打车:滴滴

  资讯:头条

  在不同的行业中,一旦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那么在这个行业中自然就顺风顺水,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失误,那么也算个金饭碗。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同样是一个行业的两个竞争者,一个产品已经完全进入用户的心智,另外一个产品如果在服务和质量上没有跟行业领导者的产品有太大差别,想超越其实是很难的。

  举个栗子:

  阿里巴巴想做社交推出来往,小米最开始做米聊。但是最后都被微信干掉,而且现在基本听不到这两款产品的声音。

  对于看资讯产品来说,绝大多数的用户还是会选择头条(这样说有点不严谨,应该是已经是头条的用户),其他的新闻客户端会比较少。

  对于搜索市场来说,一般在搜索问题的时候,都是使用百度,百度一下已经成为口头禅了,如果没有360的浏览器导流,没有腾讯浏览器和微信给搜狗导流,这两家的搜索引擎成活的概率很低。

  所以做一个行业的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做个不安分的小弟:

  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只有老大存在的,竞争本来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基因,正是因为竞争才使得互联网行业变成了一个最繁荣的行业。从上面看,做个行业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会有一众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等小弟在后面追着跑。行业老大把用户的大部分心智都占领了,那后面的小弟成长起来的空间相对来说就小了很多,而且想坐上老大的位置那是难上加难。

  要记住:对于行业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跟随者。跟随者必须找到一个未被其他人占据的“空位”。这才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搜狐是中国互联网开始起步时候的老大,除了站之外,张朝阳更看重的是视频业务。搜狐视频培养出来龚宇、古永锵这些行业的大佬。搜狐定位高清优质视频、优酷定位开放多元的视频*台、爱奇艺定位优质版权内容。

  后来的事情咱们都知道,多元化的视频内容的优酷把老大搜狐视频拉下了马,依靠正版版权起家的爱奇艺一举超越了优酷成为了中国视频行业的老大(当然百度在爱奇艺导流、IDC支持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爱奇艺的市值已经飙升到了300亿美元,搜狐的市值也只有15亿。

  所以作为行业老二或者更靠后的企业,绝对不要硬碰硬的去跟行业老大去拼命,除非有人罩着(BAT这些大公司做后台),不然很难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服务能力打*的情况下,填补未被占领的“空位”,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想到你的服务,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最*火遍大江南北的短视频产品抖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抖音在和快手竞争的时候,并没有和快手硬碰硬。快手的定位是记录美好生活,每日新增视频内容超过1000万条,累计发布了50亿条视频,这个是其他短视频公司很难跨过的一条记录。虽然快手的slogan是记录美好生活,但是从视频内容来看,主要记录的是,三线农村东北的生活,所以一线城市的用户比较少。抖音的定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网红生活或者大V的视频。虽然最初抖音的用户很少,但是并不会和快手产生太大的冲突,加上大规模的营销、广告轮番轰炸之后,日活快速增长。当产生规模效应之后,传播速度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

  短视频领域的细分还不够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抖音出来。

  做产品要懂得自知之明,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用户出发,占领用户心智。

《定位》读书笔记3

  1、要想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你必须放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认为,你要在你自身或你的产品当中找到定位观念。你必须做到的是到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寻找。

  胜负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这是定位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2、站在成功者的位置上自我宣传,那是在宣传你的愿望。从心理学上说,这是错的;从战略角度说,这也是错的。潜在客户看到这样的广告时会想:“不,你才不是呢。”

  你如果想现在成功,就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地位,也不可离开自己的位置。

  3、你必须承认现实。问题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何时做”。要想通过额外的努力去获得较大的收效,就应当尽早建立产品的领导地位,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承认现实是定位的第一步,小牌要切那些绝对小众的概念,不要和大牌比资源。

  4、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建立领导者地位。

  5、跟随者造就了领导者。领导者不应把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它需要它们来形成一个品类。领导地位是最好的“差异化因素”,是你的品牌获得成功的保障。

  6、二元法则:在每个品类中,最终只会剩下两个品牌主导整个品类。应该付出额外努力的时机显然是局势不明的时候,即双方都不占有明显优势的时候。只用一年时间赢得的销售领先,往往能维持好几十年。

  7、在广告中说“我们是第一”为什么不是个好主意呢?这是处于心理上的考虑。你的潜在客户已经知道你是第一。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建立领导地位,必须用潜在顾客的标准来确立领导地位。

  宣传品类的价值要比品牌好的多。

  8、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维护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则是强化最初的概念,这是评价一切跟随者的标准。反过来说,其他产品都是“正宗货”的仿效品。“正宗货”也许是人们想出来的最有力、最能打动人的广告。

  简单粗暴有效地突出你们的差异化,不断重复的差异化。

  9、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产品在潜在客户心智中所占据的定位。要么第一个打入消费者的心智,要么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替代性定位,或者是给已经领先的对手重新定位。

  10、一旦竞争对手推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要想使拦截行动行之有效,时间是关键。你得在新产品还没有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扎根之前就主动拦截它。

  11、营销战中的拦截行动与帆船比赛中的拦截战术差别不大:绝不要让对手摆脱你的阻拦,进入开阔水面,你无法预测以后的结果,也根本不知道之后的风向。

  12、领导者——即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同样有可能拥有该市场中最高的利润率。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13、使公司强大的不是规模,是品牌在心智中的地位。心智地位决定市场份额。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品类获得领导地位。

  14、成为第一是艰巨的,保持第一却容易很多。

  15、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找空位”是营销领域中的最佳战略之一。空位有用与否,不一定非得看它是否令人振奋、引人瞩目甚至对顾客十分有利。要想找到空位,你必须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人人都朝东走,那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空位往西走。

  《定位》是营销从业人员入门书籍,无论你是从事营销还是文案,推广还是设计,只要是跟市场有关,那这一本一定是必读书籍。

《定位》读书笔记4

  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两人提出的“定位”理论,对美国的营销观念影响巨大,也引起了全行业的轰动。之后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点话题,也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

  首先,作者介绍了什么是定位:由于在社会的传播过度、头脑的过分简单, 那些传播方法变得效率低下,而我们何不把注意力放在预期客户身上,而不是产品身上,简化选择过程,还要学会那些有助于大幅提高传播效率的原则和概念。公司必须在于其客户头脑里建立一个“地位”,她不仅反映出公司的优势和劣势,也反映出竞争对手的有时和劣势。定位思维的精髓在于,把观念当作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观念,以达到你所希望的境地。

  对于美国这个传播过度的国家,大量传播的信息,只有小部分才是真正有用的,大量的信息反而阻塞了流通通道,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这些对我们的大脑一次次地进攻,我们的大脑备受骚扰,我们现在也能切身地感受到,周围来自各个方面的信息,与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我们应接不暇,所以有时我们就要学会过滤,从而了解最突出的信息和最好的产品。就像书中所说:为了应付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人们学会了在头脑中的小阶梯上给产品打分排级,例如,在租车行业,大多数人把赫兹公司放在第一层,把艾维斯公司放在第二层,把全美公司放在第三层。你在对任何东西进行定位之前,必须知道他在头脑子小梯的哪一层上。对于后起步的公司来说,他们想宣传自己,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知道自己是哪一层的,其次还要学会改进与创新,有着具有很好影响的形象代言,有自己独特的销售主张,还有质量优异的产品。

  在“你不能由此及彼”的那一章中,定位则显得尤为重要,就像文中所举出的RCA与当时的龙头老大IBM的竞争,明显RCA并没有明确定位自己,在盲目的竞争中,去追求根本无法达到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最终导致了RCA欠下了无法偿还的巨额债务,所以我们有时并不能很直接的由此及彼,也许可以另辟一条蹊径,然后静待时机的到来。

  有时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来说,可能会更轻松些,因为消费者并不知道去同情落后者,他们更喜欢市场份额占有多且非常流行的商品,喜欢一种人人明白且接受的等级制。如果两个品牌地位相当,过不几年,其中一个很可能会占上风并且在市场上独领风骚。对于处于领导地位的公司,总对自己的产品与广告很满意,在对手推出新产品 或新广告时,他们往往会嗤之以鼻,其实领导者应该恰恰相反,应该不漏声色,有时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而对于领导者认为自己的企业是很有实力的观点是错误的,事实恰好相反。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产品在预期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所以一旦其他企业抢走了客户头脑里占据的地位,即使再有实力的企业也没有“实力”很快挽回这个局面,所以对于领导者,就要有敏捷的反应,一旦对手推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管理者就要主动上前迎战,做出有效的拦截行动,可以用多个品牌去拦截对方,每一种品牌都有一个独特的定位,以便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占据一定的位置,年复一年,新产品来来往往,公司不再花气力去改变其定位,层出不穷的新产品代表的是技术的发展和口味的变更。所以说,多品牌战略实际上就是单一地位战略,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更可以用更广泛的名称来拦截你的对手,以达到领先的地位。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产品类别里取得领导地位。一旦有了这种领先地位,公司就可以在今后的许多年里放心地享用领先带来的果实了。

  对于跟随者的定位,仿效领导者的做法可能会有些用处,但是那是拾人牙慧,不能使自己的产品达到合理的销售目标,所以还不如用仿效别人的时间去改进、提高自己的产品质量,寻找空当,在切合时机的时候实施战略。这些空当,比如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有:汽车尺寸上的空当、高价上的空当、低价上的空当、工厂空当等等。

  但有时也许会找不到空当可钻,所以这是就需要你创建你自己的空当,而对于消费者头脑中已占有竞争者时,我们就要重新定义一个新理念或新产品把那些原有的理念和产品排挤掉,这些观念必须让人们更容易接受并喜欢上,这就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制定那个新的观念,也许某个时机忽然成熟,我们把握住了契机,就轻而易举的推翻了消费者头脑中竞争者的陈旧的观念。作者在文中也举了许多重新定位的例子,比如:阿司匹林重新定位、为雷诺克斯重新定位、为美国伏特加重新定位、为“品客”重新定位、为里斯特灵重新定位等等。但作者有提到重新定位是否合法、合乎道德的问题,当然这样的竞争是公*的。

  名字在这个定位时代,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何选名字呢?起名字就像开赛车一样,要想取胜,就得抓住机会。你得选择那些*乎通用但又十分通用的名字。如果你一时偏离赛道,进人了通用名称地带,那就随它去了。没有一个赛车世界冠军在最后取得胜利之前不偏离几回赛道的。起一个有分量、*似通用的描述性名字可以防止效仿你的对手挤进你的领地。好名字是长期成功的最好保障。而对于那些没有意义的文字,一般早已先入为主地进入了人们的印象。然而许多名字起得让人感觉不合乎情理,一些坏的、不合适的词语却给人很深刻的印象。 在之后的章节里,作者又给我们简单介绍了公司使用简称的原因,并且说明只有公司很有名气时,才能成功地使用简称,是人能够立即想到这个简称就是代表这个公司,所以想要使公司的名字变成让人能够耳熟能详的简称,只有让公司变得成功,在成功之后,公司的名称自然而然地变成了简称,而先前的名字,也许已经少有人知道,或者早已过时,此时的简称,使公司树立起了崭新的现代公司形象,把自己定位到了未来。但是要提醒的是,一定不能对简称太急于求成,否则会有适得其反的结果。对于一个新产品,一定要有它自己的新名字,在管理上会有很大的好处。

  有时公司想要图一时的方便或很好的销售结果,往往会把一个现成产品的名字用在一项新的产品上,顺便打了个便车,这就是产品延伸。但是产品延伸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对于消费者,他们总会最关注市场销售量最大的产品,会期待这一产品以后是否会进步,而不是去了解与名称相同的其他产品,所以效果可能不太显著,由于消费者与生产商看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消费者注重产品的性能,而对生产商来说商品只是他们在公司工作的产物,所以生产商要注意多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产品的销售。作者又在文章中举出了一些由于错误使用“搭便车”或“产品延伸”的失败例子,让我们真确地衡量了这些方法的利弊作用。之后也直接地给我们讲了产品延伸在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首先在短期上,它有一定的优势,但在长期上会有不利之处,因为消费者在一开始认可产品延伸品牌之后,会弄不明白到底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产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会对名称所对应的产品类型感到困惑。

  作者在之后的篇章中又举出了一些公司定位、国家定位、产品定位、服务定位等的案例,对定位各个环节和一些具有代表的案例都进行了方法说明和详细地分析。而对于银行的定位就有不同之处,金融销售的是服务而不是产品,它是一项区域性服务业务,作者也专门对长岛的一家银行做了定位,就是运用了此书

  所阐述的方法,先对长岛的银行业市场进行了解、分析,再定位自己在客户头脑中的位置,知道客户到底需要你做什么,然后制定明确的战略与目标。

  作者通过对定位的解释与举例说明,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全新的理念,使我明白:1、在竞争中不要盲目争排名第一,只要旗鼓相当,总会要机会战胜对手的时候。如果做不了最好,那就做最特别的,给消费者一个特别的印象。2、不要一味试图改变他人的观念,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样的方法可能会花费你太多的精力而没有好的效果,所以要从 消费者的角度来制定自己的观念。3、取个好名字,有一个好的名字,回事企业的将来能有更好的延伸与发展空间。4不断玩新花样,推出新品牌,不断巩固自己在消费者中的地位。5、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定好一个目标方向,更好地准备与把握企业与自己的未来。

《定位》读书笔记5

  《定位》这本书看完了,通篇讲了不少在美国商业界经典的商业案例,让读者比较容易的明白产品定位对于产品长久发现的重要作用,其中有两章抽象总结定位的几个个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要素,还是值得去细细思考的。

  找匹马骑(选择大于努力)

  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得志的牛人,最后含恨而终。相信在你的周边也有很多执着聪明的人,职场的境遇也不是很好,找其原因,可能会归结到一点:你是不是选对了,正如梁宁老师所说「顺势而为」,文中也讲到了六匹马。

  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匹马是你的老板

  第三匹马是你的朋友

  第四匹马是一个想法

  第五匹马是信心

  第六匹马是你自己

  相信腾讯阿里的员工很幸福,但其实他们的能力也许没有联想之类的公司的能力强。原因在于这两家公司处于快速的上升期。大环境的强大,让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充满了希望,因为每写一行代码,解决一个问题都能影响到亿万的用户。

  决定公司发展前途更多的是老板的高度和视野。用一个现在使用比较时髦的词就是老板的认知边界。相信大家都比较推崇马云的战略大局观,这就是马云的认知边界很宽广,用梁宁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马云现在还没有发现他的边界在哪里,阿里走了很多超前的路,都证明马云的战略眼光的精准度。

  借用辉哥的一个经验,如果你想跳槽,那么你把这个公司的老板的最*12个月的讲话拿出来,看看这个老板的讲话的水*和前后的一致性,你就基本能判断这个老板的水*是什么样的了,你也就能大体判断出来这个公司的走向了。老板很重要!!

  第三个朋友就更重要了,交一个知心的朋友很重要。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生受用的财富。跟交心的朋友无论聊天,工作都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另外,很多事情的决定和选择,朋友也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一句话,朋友遍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

  书中把自己放到了最后一位,这个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很多人可能看了很多名人传记或者心灵鸡汤而不认同,但是普通大众是这样的)。有个同事说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理论:一个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只有10%,90%是其他因素决定的。确实,自己准备好了,合理运用其他的运势,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六问自己

  最后有一章讲产品通通向成功的六个问题也是蛮有意思。

  第一,你已经拥有什么定位

  第二,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第三,你必须超越谁

  第四,你足够有钱吗

  第五,你能坚持到底吗

  第六,你的传播体现了自己的定位吗?

  拿自己参与的产品来问问这几个问题,看看如何?

  手百拥有什么定位?

  手百现在主打的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那定位是什么呢?搜索和feed理论上是两个消费场景。所以在定位上也是存在切换的情况,有事的时候定位是搜索,没事的时候定位是feed。这种定位会深入用户的心智么?

  手百想拥有什么定位呢?

  综合来看,手百的更多的是目标导向,想更多的抢占用户的时间。围绕搜索功能,外围让更多服务在用户要离开的时候把用户拉回来。feed、小说等等,都是出于这个目的了,手百想拥有的更多是结果,而没有给用户心里一个定位。

  手百要超越谁呢?

  feed是要超越头条,搜索已经是市场第一,*期手百在做小程序,小程序作为满足搜索的长尾需求,场景还是比较契合的,那么手百要在这个纬度超越微信的小程序。超越的竞品还是蛮多的。

  后三个大家一起想想哈!

《定位》读书笔记6

  这本书买了好久,一口气看了好多章节,唯独最后两章今晚才看完。所以前面说什么基本已经内化了,其实就是不记得哈哈哈。

  但是还是觉得学到了东西,主要就是说要成功最好的途径并不是靠自己,而是要擦亮眼睛多倾听多观察,去发掘那些好的创意(不是发明),或者可以嫁个有钱人,利用家族优势等等。而绝不是靠自己的才能白手兴家,这是少数的神话,不适合每个人去效仿。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基本上可以抛弃,从今天起不必再纠结自己适合做什么,要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你要做的是发现并毫不犹豫地骑上一匹赛马。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去观察去发现谁是下一个继计算机之后的新领域。

  这里说一下我的见解,我还是觉得一个人在还没遇见他的赛马之前,应该准备好自己,不仅多听多看,还应该多学多思考,完全抛弃个人也是不对的。学*和思考的过程会使你的思路更加清晰,才能更容易及时发现赛马,不仅也不能无所事事地去等着,时机会到来,关键你是否有眼光识别。当然你并不能完全准备好,这个世界没有完全准备好的人和事,当时机到临,人的机制自然会加速融入到新领域中去,并快速吸收新知识。

  还有针对品牌定位的建议就是将定位尽量细化,从一个行业到一个点,使人能够马上在脑海中出现的独一无二的选择。就是如此精细化的定位,将来的竞争将是品牌定位的竞争,谁先占领谁就是王(当然要保证好质量过关,质量是所有之基本)。这是一个少即是多,多即是少的时代,懂得舍弃,才有专一,要把一切不能让你成为第一名的东西统统丢掉,抵抗内心的贪婪自大,忍痛割爱做到极致,专心做好一件事,才能最终获得成功。

  这本书适合时时翻阅,警惕自己。

《定位》读书笔记7

  定位始于产品,定位的对象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是你自己。但是定位并非要改变产品,而是要调整潜在顾客的心智,也就是说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对茶农进行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新连接以及存在的联系。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们唯一的防御就是让心智极度简化,传播和建筑一样,少即多,我们一定要“削尖”我们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们的心智。

  我们为解决某种商业及社会问题而对传播的过度使用,以及堵塞了我们的传播渠道,以至于只有极少量的信息能够被接受,在美国,*均每年大约有3万册新书出版,这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当你了解到几时每天24小时不断地读,你需要17年才能读完一年所出版的书,你就知道那并不少,谁能跟得上?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传播反而更重要了,有效的传播,是一切皆有可能,定位是一套系统的寻找心智空位的方法,它建立在传播需要恰当的时机和场景的观念之上。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第一个在月球上漫步的人是谁?尼尔.阿姆斯特朗

  第二个呢?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那座?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第二座呢?

  假如你想在爱情或者商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到第一个进入心智的重要性。

  心智就像电脑的内存条一样,为选择存储的每一个单位的信息都设置了一个空位。但人类的心智没有足够的知识或者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根据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博士的研究,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七个以上的单位。

  要想找到一个独特的定位,你就必须摒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思维认为,你要从自身或产品中寻找定位概念,错,你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寻找。实践证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品牌所占据的产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品牌的2倍,是第三品牌的4倍,而且这种比例关系不会轻易改变。建立领导地位的关键是抢先进入心智,而维护领导地位的关键则在于强化原创的概念,建立标准,让竞争品牌以这个标准被人评判。

  对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跟随着,领导者往往可以通过拦截竞争对手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但是,地位的不同使得跟随着无法像领导者那样通过拦截获益,跟随着模仿领导者的行为,根本不算拦截,而是跟风,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跟随着的行为才会偶尔奏效,那就是领导者行动迟缓,尚未建立定位。

  名字就像钩子,利用它能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在定位时代,你唯一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给产品起名字,选择一个响亮,接*通用又带描述性的名字,可以阻击竞争对手跟风进入你的领地。

  有些有抱负的聪明的人发现自己前途迷茫,这时他们通常会怎么办?

  他们会更加努力,他们想用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和投入来扭转局面,成功的秘诀在于埋头苦干,把工作做的比别人好,这样名和利自然会到你身上,对吧?

  错误,更加努力很少成为通往成功之路,更聪明的努力才是更好的办法。

  成功六部曲:

  1.你已经拥有什么定位?

  2.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3.你必须超越谁?

  4.你有足够的钱吗?

  5.你能坚持到底吗?

  6.你的传播体现了自己的定位吗?

《定位》读书笔记8

  定位,什么东西要定位?如何定位?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很多人把这本书看做是营销的指南,也有人在这本书中看到了人生的定位,没错,其实不只是产品,我们每个人或许都需要定位。

  我现在做的工作其实就是从入门开始自己摸索的,曾经拍短视频,自己没头没脑的策划、写文案、拍摄、剪辑,这里面没有一样是我擅长的,最多是感兴趣,于是一边学*,一边拍摄。

  开始以为没什么大不了,自己一个人参与所有环节,但是后来才知道,根本不容易,结果也是差强人意的,完全达不到起初的预想,并且,通过这个过程才发现自己的能力是那么的小。

  《定位》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定位,专注打造自己的强项能力。就像在团队中,我每个流程都想自己做,但是没有一件做得好,假如专注一个方面,把一个环节做好,在这个团队中才能发挥自己的价值,这应该就是大家所说的专业吧!

  也有人觉得,人生不应该被定位限制啊,人生不应该是有无数种可能的吗?是啊,在过去的成长经历中,你一定没少被人定位,被家长定位、被老师定位、被陌生人定位。有时会被这些定位限制,但那一定是因为,你从没思考过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从未认真给自己定位。

  难道学历低每个月就只能领不到三千的月薪吗?难道长相*凡就不能找个帅哥谈恋爱吗?难道家里没有矿就只能怨天尤人吗?不是吧!就算别人给你这样定位,你也只会嗤之以鼻,内心不服,凭什么!所以说,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给自己一次认真的定位,不给自己限制,这才是人生有无数种可能!书中说,“定位”的最新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学会认识自己,给自己重新定位,并且相信外部力量的强大,就是一种心智的转变,老人总说一句话“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说的不是个子长大,而是心智的变化,可想而知,心智的转变是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动的。

  那么,就从第一个问题开始思考吧!我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一起来重新定位自己吧!

《定位》读书笔记9

  20多年前,美国《广告时代》杂志约请年轻的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撰写一系列有关营销和广告新思维的文章,总标题就是“定位的时代”。系列文章刊载之后,引起全行业的轰动,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闹话题,经作者之手送出的文章就达12万份之多,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

  《定位》的概念在中国帮助王老吉销量超越可口可乐,也再次帮助了加多宝击败王老吉。

  今天和大家分享进步君做的定位一书的重要笔记。吐血分享!

  1.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2. 我们还不明白“太多”的真正的含义。比如一家中型的超市如今已拥有超过四万个SKU(存货单位)

  3. 我们已经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如今美国人均广告年消费额已达200美元。880

  4. 人的心智是海量传播的防御物,屏蔽,排斥了大部分的信息。一般而言,人的心智只接受与以前的知识和经验相匹配或吻合的信息。

  5. 千百万的投资,已虚掷于以广告改变人心智的企图上。心智一旦形成,几乎不可能改变,力量微弱的广告当然更不可能。

  6. 不要试图改变人类的心智成为了定位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是营销人员违背得最多的一项原则。

  7. 简化信息这个定位观念又进一步发展成我们“一词占领心智”的理论。例如:沃尔沃用的是安全一词,宝马用的是驾驶,联邦快递用的是隔夜到达,佳洁士是防蛀。

  8. 应对传播过渡的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简化信息。

  9. 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你一定要抛弃意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语词,要简化信息。如果想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就要再简化些。

  10. 所以你的工作不是传播,而是筛选!!

  11. 筛选出最容易进入心智的材料。

  12. 由于你能传递给接受方的信息是那么稀少,因而你就应忽视信息的传播方,聚焦于信息的接受方。你应聚焦于潜在顾客的认知,而非产品的现实。

  13. 认知就是现实。

  14. 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15. 一家处于败势的公司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有多达收效。

  16. 一旦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旦在营销战领先的公司在新品类中没有争得第一,该新产品通常就会败在别人手下。

  17. 只要公司拥有第一的位置,就再也没有必要去做广告高呼:我们是第一!

  18. 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维护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则是强化最初的概念,这是评价一切跟随者的标准。反过来说,其他产品都是正宗货的仿效品。

  19. 正宗货永远在客户的心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20. 你得在新产品还没有在潜在客户的心智里扎根之前就主动去拦截它。

  21. 绝不要让对手摆脱你的阻拦,进入开阔水面,你无法预测以后的结果,也根本不知道之后的风向。

  22. 宝洁公司认识到,改变既有定位是难上加难的事。既然有了现成的定位i要去改变他?从长远来看,推出新品牌可能代价更低,效果更好,即使你最终不得不彻底消除一个现有的老品牌。

  23. 在多品牌战略上最杰出的案例之一是丰田公司推出的雷克萨斯。他们没有把该产品成为超级丰田或者高级丰田,而是给这种豪华丰田起了不一样的名字。

  24. 多品牌战略实际上就是单一定位战略,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

  25. 使公司强大的不是规模,是品牌在心智中的地位。

  26. 如果你想成为一切,最终只会什么都不是。

  27. 在过去的年代,品牌和广告都比现在少得多,满足所有人需求是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不作出取舍,在激烈地市场营销战争中将不会取胜。

  28. 公司必须通过给已经占据人们心智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来创建空位。

  29. 绝不要害怕争执。重新定位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动摇现有的观念、产品或人。

  30. 为了使一项重新定位战略产生效果,你必须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所评论,从而改变潜在客户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不是你的产品认知。

  31. 做广告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消费者和潜在客户交流,而是为了吓倒竞争对手的广告纂稿人。

  32. 我们比对手强的广告不是重新定位,这叫做对比性广告。

  33. 其效果并不很好,在这类广告主的推理中会有一个心理上的漏洞,对此潜在客户很快会发现,既然你那么强,为什么没有发财?

  34. 要想登上他们心智中的阶梯,就得把你的品牌与早已在哪儿的品牌联系在一起。

  35. 然而,许多广告公司仍然推崇视觉效果。它们喜欢制造出希求古怪的图像,而这种图像只会分散公众的视觉注意力。

  36. 时代在变,产品会过时,市场起起落落,企业合并也是常事。时候一到,公司必须给自己改名字。

  37. 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延伸摧毁了拜耳在人们心目中高级阿司匹林的地位,同样也打破了人们把Dial看做是香皂,而不仅仅是一种香皂的品牌名称的认知。

  38. 如果买不到可口可乐,舒洁或拜耳,或者其他品牌价格要便宜得多,潜在客户也许会买别的品牌。但是,拜耳等品牌依然在他们心智中占据着稳固的定位。

  39. 在Scott案例中,所占市场份额大并不意味着公司就拥有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在人们心智中占据的份额要大。家庭妇女在购物清单上写了舒洁帮宝适 等等 我们就能确切的指导他打算买什么 但是Scott在购物单上不代表任何东西。

  40. 定位的精髓所在:用你的品牌名称代表通用名车,从而使潜在客户不经意中就把品牌名称当成了通用名称。

《定位》读书笔记10

  本月我安排阅读了《定位》,作者为美国艾.里斯与杰克.特劳特。孙子云:先胜而后求战。商场如战场,而这就是战略的角色,事实上,无论承认与否,今天很多商业界的领先者都忽视战略,而重视战术。对企业而言,这是极其危险的错误。你要在开战之前认真思考和确认战略,才能赢得战役的胜利。目前,中国正处于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制造廉价产品已使中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环境问题,收入不*等以及对创新的.需求都意味着重要的的不是制造更廉价大的产品,而是更好的进行产品营销。只有这样,中国才能赚更多的钱,才能在员工收入、环境保护和其他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品牌定位”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战略。

  书中讲了大量关于定位的精典案例。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顾客的心智进行的,也就是说,将产品定位于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务,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如何做到成为进入心智的捷径,那就是要做到:成为第一,一般人只对第一的印象非常深刻,所有成为第一,才是进入到心智的捷径,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没有区别。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举个例子,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之间的激烈营销战,百事可乐的营销活动连年或得成功,但在可乐业大比拼中领先的又是谁呢?当然是可口可乐啦。可口可乐每销售六瓶饮料,百事可乐最多只能销售四瓶。事实就是从此,在任何品类中,第一品牌的销售总是大大超过排名第二的品牌。营销中要做的就是保持领先的战略,不断重复,抓住每一个机会进行营销,迅速回应对手的营销策略。

  如何定位一个项目?这也许并不容易,定位需要逆向思维,定位需要从潜在客户开始,而不是你自己开始。不要问自己是什么,要问自己在潜在顾客心智中是什么?在我们这个过渡传播的社会,改变心智是项异常艰难的工作,相比之下,运用已有认知就简单多了。在确认潜在客户心智的状态时,要从市场中得到“我们的定位是什么”的答案,而不是从营销那里得到。一个企业的定位是十分重要的,这就决定了这个企业或产品用什么方式去生存和发展。这个时候我们不仅要从自己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更要从竞争对手的角度考虑自己的处境。定位需要积累,定位需要创意,定位需要坚持。

  分享几个定位成功的案例:

  1、王老吉:王老吉凉茶曾在年销售额1个亿左右进行徘徊。20xx年借助“怕上火”的定位概念由广东成功走向全国,20xx年销售额达到120亿元,成功超越可口可乐在中国的销售额。

  2、真功夫:新定位缔造中式快餐领导者。以蒸饭起家的中式快餐品牌真功夫在进入北京、上海等地之后逐渐陷入发展瓶颈,问题店增加。在定位理论的帮助下,真功夫理清了自身最佳战略机会,聚焦于米饭快餐,成立米饭大学,打造排骨饭为代表品项,并以“快速”为定位指导内部运营及店面选址。真功夫重新获得竞争力,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进一步巩固了中式快餐领导者的地位。

  所以对于企业和产品来说,定位一定要准确,准确的定位会迅速提升市场份额,快速促进市场发展。定位理论能帮助企业跳出企业看企业,透过现场看本质,从竞争导向,战略定位,顾客心智等方面来审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定位是战略的核心,是品牌的本质,是占有心智资源,是企业成本的源泉。品牌,是市场竞争的基石,是企业基业长青的保证,品牌定位是企业发展中必须坚持的一项管理。

  如果定位战略能用来推销产品,那为什么不能用来推销你自己呢?你是什么?人和产品都有相同的问题,想让所有人都满意。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中的定位是什么?你能用一个概念来概况你自己的定位吗?要是能的话,你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确定这个定位并加以利用吗?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的信心为自己确立一个概念。他们犹豫不决,指望别人来给自己下定义。

  企业和人都能进行定位,其实任何一项制度和管理措施的出台也需要定位,出台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执行到位,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预判,如何解决。其实这些都是定位。定位这一课题,值得深思。

《定位》读书笔记11

  有人说:“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首选《定位》。”

  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总序

  1.三次生产力革命:

  (1)特勒“科学管理”——“更聪明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生产力。

  (2)德鲁克“管理”——通过管理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3)特劳特“定位”——通过“定位”这一新的生产工具,大幅提升品牌生产力。

  2.定位四步法

  (1)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过多的选择、有限的心智,决定了经营方式已从顾客导向转向了竞争导向。)

  (2)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的蕴含的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3)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4)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3.品牌成主体、夺取“心智资源”、定位激发品牌生产力、定位提升运营绩效、定位客观存在、所有组织都需要定位。

  引言

  1.沟通本身就是问题。

  2.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这一观念如此简单,以致人们很难了解其功效之强大。

  3.定位的最新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心智中与众不同。

  第一章 到底何为定位

  1.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2.就创造而言,去创造某张未存在于心中的事物,即使是有可能,也一定是日益困难的。

  3.我们还不明白“太多”的真正含义。比如一家中型超市如今已拥有四万个存货单位(SKU)。

  4.传播过度的社会。人均200美元是基于广义的广告概念得出的。如果你只计算“传媒开支”的话,1972年的实际数字是人均110美元左右。而今天,这一数字已达到880美元。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而且没有情况好转的迹象。

  5.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

  6.过度简化的心智。不要试图改变人类的心智是定位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的唯一防卫力量就是过度简化的心智。

  7.简化信息这个定位观念又进一步发展成我们“一次占领心智”的理论。例如,沃尔沃用的是“安全”一次,宝马用的是“驾驶”,联邦快递是“隔夜到达”,佳洁士是“防蛀”。

  8.尽量简化信息。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你一定要抛弃意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语词,要简化信息;如果想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就要再简化些。依靠传播为生的人,都知道尽量简化的必要。

  9.真理与之无关。重要的是人们心智中已存在的认知。定位思想的本质在于,把认知当成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认知,并在顾客心智中建立想要的“位置”。我们后来称这种方法为“由外而内”的思维。

  10.把焦点集中于潜在顾客而非产品,你就简化了选择过程,也学到了原则与观念,这有助于你大幅提高传播效率。

  11.“顾客永远是对的。”言外之意就是,销售者或传播者永远是错的。接受“传播者是错的,接受方是对的”的想法可能有些愤世嫉俗。但如果你想让你的信息被别人衷心接受,你确实别无选择。

  第二章 心智备受骚扰

  1.在传播上,多则是少。我们过度使用传播解决大量商业及社会问题,因而阻塞了我们的传播渠道,以至于只有极少量的信息能够通过,而且所通过的还不是最重要的信息。

  2.传播渠道阻塞。在过去的20年里,最引人注目的进步之一是营销思想在全世界普及。许多发达国家的广告量正在接*美国。如今美国的广告量不及世界总量的1/3.新出现的媒体哪一种也不能取代现有的媒体,但它却改变和改造了原先的媒体。电台广播过去是一种娱乐性媒体,如今则成了新闻、音乐和谈话媒体。仅休斯敦一座城市就有185个频道。美国现在拥有12458座电台,却仍然没有迹象表明,传播对心智的这种骚扰今后不会愈演愈烈。《***》周日版的字数如今仍然在50万字上下。通往心智的道路上,交通阻塞、引擎过热,火气和温度正在同时上升。

  3.布朗、康纳利和雪弗兰。要想让信息穿越层层屏障,抵达潜在客户的心智,你必须用一种尽量简单的方法。

  4.媒体爆炸。信息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为传播而发明了太多的媒体。广告量如此急剧增加的后果之一是:作为营销的手段,广告作用降低,公关作用增强。美国广告联合会最*在1800名高级经理中就企业各项职能的重要性所开展的一次调查表明,公关比广告更为重要。

  5.产品爆炸。造成信息不断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发明了太多的产品用于满足我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20年来,超级市场越来越大。如今一家普通的超市就能陈列4万种商品。相比之下,人均拥有的词汇量只有8000个。

  6.科学家发现,人只能接受有限的感觉。超过某一极限,脑子就会一片空白,失去正常的功能(牙科医生就一直在利用这些发现,他们给病人戴上耳机,将声音调大,一直到他没有痛觉)。

  7.在做广告时,自矜与骄傲一样,都会导致毁灭,傲慢的人最终必将败亡。

  第三章 进入心智

  1.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定位是寻找心智之窗的一套有组织的体系。它以这样一个概念为基础,即传播只有在正确的时机和环境下才能实现。

  2.进入心智的捷径。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要想“在心智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信息”,你首先需要的根本不是信息,而是心智,是一个纯洁的心智,一个未收到其他品牌污染的心智。“当第一胜过做得更好”是迄今位置最有效的定位观念。

  3.进入心智的难点。要想第二个进入人们的心智就难多了。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没什么区别。假如你没有第一个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无论是作为个人、政客、还是商家)就会遇到定位上的难题。“你如果不能在这一方面争得第一,那就在另一个领域成为第一。”这是第二有效的定位原理。

  4.广告界的教训。市场上的混乱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广告沿用过去的*惯做法已不再有效。但是老一套行事方法不易杜绝。守旧的人会说:“只要产品良好、计划周到、广告片具有创意,广告是没有理由不能完成其任务的”。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市场本身。今天市场上的噪音实在太大了。在今天传播过度的社会中,用老的、传统的方法去制造信息是不会有成功的希望的。

  5.产品时代。当时的广告人,把注意力集中于产品的特点及顾客的利益上。他们所寻求的是劳斯·瑞夫斯所称的“独特的销售主张”。伴随着大量的模仿商品雪花似的涌入市场,产品时代终结了。

  6.形象时代。20世纪60年代,广告人发现声誉与形象比任何单一的产品特点更重要。然而,正如跟风产品毁灭了形象时代,跟风公司也毁灭了形象时代。当每一家公司都努力为自己建立形象时,其互相干扰的程度之高,没有几家公司能够

  取得成功。靠形象成功的品牌,大部分又都是由于惊人的技术成就,而非突出的广告成就。“施乐”和“宝丽莱”就是这样的例子。

  7.定位时代。今天,广告业显然已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创意不再是广告成功的关键。要想在传播过度的社会里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有一个位置。这一位置不仅包含企业自身的强势与弱势,还包括竞争对手的强势和弱势。广告业正进入一个战略为王的时代。在定位的时代,发明或发现某一事物并不够,甚至没有必要。但是,你必须要做到第一个进入潜在顾客心智。IBM并没有发明电脑,电脑是兰德公司的发明。然而IBM是第一个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建立电脑定位的公司。

  8.阿美利哥发现了什么。阿美利哥并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他是15世纪的IBM,阿美利哥比哥伦布晚5年,但他做对了两件事。第一,他把新世界定位为独立的大陆,完全与亚洲大陆分开。这在当时的地理学上引发了一场革命。第二,他大量写作,介绍他的发现和理论。其中意义特别重要的是,在他第三次远航时写的五封信,其中一封在短短25年的时间里被翻译成40种不同的文字。在他去世之前,西班牙授予他西班牙公民称号,并赐以**厚禄。结果欧洲人居然以为是阿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了美洲大陆,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新大陆。哥伦布则死于狱中。

  9.米狮龙发现了什么。“米狮龙堪称一流”将此品牌定位成高价美国啤酒。只在几年之间,米狮龙在美国已成为销售量最大的啤酒之一,而且价格不菲。米狮龙是美国国内第一个高价位啤酒吗?当然不是。然而米狮龙确实在啤酒消费者心智中第一个建立这一定位的啤酒品牌。

  10.米勒发现了什么。“品尝顶级淡啤的真正乐趣”。现今,对许多人或产品,通往成功的捷径是看看你的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然后去掉其中的诗意或创意,因为这些已经成为阻碍信息进入心智的障碍。用一种单纯、简单的信息,你就能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

  11.品牌名称和他的定位一样重要,也许比定位还重要。

  第四章 心智中的小阶梯

  1.要想使一个新品牌进入心智,就得删除或重新定位已经占据品类阶梯的老品牌。计算机的运行方式也完全相同。

  2.心智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量的防御机制,它拒绝其所不能“运算”的信息,它只接受与其状态相符合的新的信息,把其他的一切都过滤掉。

  3.你看到的就是你想看到的。你尝到的就是你想尝到的。要不然,广告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假如消费者都是理性而非感性的话,就不会有广告,至少不会像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这样。任何广告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人们的期望值。造成一种假象,即该产品或服务会产生你期望看到的奇迹。而且,转眼之间奇迹就出现了。然而创造相反的期望,产品就会陷于困境。

  4.容量不足的容器。人类的心智不仅排斥与其现有知识或经验不相符合的信息,它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或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为了应付复杂,人们学会了把一切加以简化。

  5.产品阶梯。对于每一类产品,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差不多都有一个梯子。市场领导者在最上一层,第二名处与第二层,第三名处于第三层。各梯子的层数不一,最常见的分为三层,七层则可能是最多了(七定律)。一个竞争者如果想增加市场份额,要么排挤上方的的品牌(这种做法通常行不通),要么把自己的品牌与其他公司的品牌关联起来。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6.“关联”定位法。在如今的市场上,竞争者的定位和你自己的定位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在定位时代早期,安飞士的广告是著名的成功案例。“安飞士在租车行业只不过是第二,为什么还找我们?我们工作更努力。”最好的广告标题总是能让读者说出某个词或短语使意思更完整。正是这一点使广告“引人入胜”。“关联”定位是一种典型的定位方法。如果一家公司不是第一,则他一定要尽早占据第二的位置,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7.“非可乐”定位法。另一个典型的定位战略是悄悄爬上由别人占据的梯子,就像七喜公司那样。“非可乐”定位法通过把产品与已经占据潜在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到一起。要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你必须放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认为,你要在你自身或你的产品当中找到定位观念。不对。你必须做到的是到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寻找。

  8.忘记成功之道陷阱。最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必须坚持数年如一日。

  第五章 你不能由此及彼

  1.许多人、政客和产品的命运恰好处在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美国不是人人喝七喜。安飞士也当不了第一。愿望不会成为现实,大量做广告也无济于事。

  2.“我能行”精神不死。只要足够努力,任何事情都可能办到。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无论我们投入多少兵力和金钱,这个问题都无法通过外力解决。我们无法由此及彼。如今,公司可以推出一个了不起的产品、拥有一支了不起的销售队伍、发起一次了不起的广告宣传活动,但是,如果它恰好处在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照样会一败涂地的,花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

  3.不祥之兆。同市场中居领先地位的对手展开竞争固然有取胜的可能,但根据定位规则,“直接”取胜是不行的。

  4.“我能行”精神行不通。

  5.如何与IBM之类的对手抗衡。首先,你必须承认现实。其次,计算机领域里太多人都想做的事情,比不要去做。IBM的竞争对手可以采取一个更好的战略,那就是利用它们在潜在客户心智中已经占据的位置,将其与计算机业中的一个新位置挂上钩。许多公司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路选对了就能获得巨大成功;路走错了,

《定位》读书笔记12

  《定位》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解决了我们思维上的很多困惑。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公司在发展运作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策略。

  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成功企业的成功确实有许多借鉴之处,但它们很荣幸能在比今天简单得多的环境中就已成长为巨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仅来得更加容易,而且对有效和无效因素也将得出更透彻的分析了解超级品牌的盛衰沉浮,我们将更清楚什么是最普遍的错误。从风风光光落到难以度日的企业,最*还真是不乏其数。我们说的太多,听的太少,老一套做广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式的广告词也是一样。现在你只能听到比较级形容词,而不是最高级。

  通俗易懂地定义一个品类,实在是非常有必要。首先必须回答“产品是什么”

  如果你描述的品类已经引起困惑,那么你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试图改变消费者对你已有认知的错误。心智认知就是品牌的事实,因为营销是认知的战场,而非产品的战场,营销过程是与心智认知发生作用的过程。在

  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现有的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

  如果其他竞争者已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某种认知,这时你才想去占有它—完全是做无用功

  沃尔沃抢注了“安全”概念。许多其他汽车生产商,包括奔驰和通用,都曾围绕“安全”大做文章。但除了沃尔沃,没有一个品牌以“安全”的诉求成功进入消费者心智

  因为其它汽车宣称安全的缘故,而使得消费者愈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沃尔沃凭此超过了奔驰和宝马,一举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豪华车。

  你不能与竞争者采用相同的字眼或定位。你得找到另外一个字眼,寻找其他属性

  成功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人一旦成功,就很难保持客观,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市场需求。公司规模越大,首*执行官就越有可能与前线部队脱离联系。这可能是制约公司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成功的人往往疏于客观,常以自己的判断替代市场需求。

  品牌能成功,是因为企业做了正确的营销决策,根据营销基本法则,步步为营。他们第一进入消费者心智,缩小焦点范围,抢先占有一个最强势的产品属性,对品牌名或企业的名字越认同,就越容易掉进品牌延伸的陷阱。建立品牌初时,自大可以是有效的推动力。然而一旦进入营销阶段,自大就是敌人,成功的营销者能思消费者之所思,站在消费者角度看问题,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任何情况,营销过程中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消费者认知

  小公司在精神上比大公司更贴*营销前线,宁愿在一处强势,而不愿拉长战线,处处挨打。如果产品已有一个清晰、表达准确的区隔概念,再去制造更多版本只会使它越来越混乱。

  要想在定位时代获得成功,你必须心怀坦荡,在决策过程中努力排除一切虚荣心,因为它只能掩盖问题的实质。定位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要能够客观地评价产品,并且了解顾客和预期客户是如何评价这些产品的,只有一目了然的点子才能行得通。过量的宣传反而 会妨碍除宣传之外的任何其他事情取得成功。如今行得通的简单点子,即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 以应用的、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的简单概念。解决问题的方祛往往简单得让成千上万的人对其视而不见,

  通过对公司的定位认识和定位研究,对从事证券分析行业的人员来说,了解品牌公司和未来的发展极有帮助,对制定策略分析和研究打开思路,有很大的可读性。


《定位》读书笔记6篇(扩展2)

——《定位》读书笔记合集10篇

  《定位》读书笔记 1

  定位始于产品,定位的对象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是你自己。但是定位并非要改变产品,而是要调整潜在顾客的心智,也就是说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对茶农进行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新连接以及存在的联系。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们唯一的防御就是让心智极度简化,传播和建筑一样,少即多,我们一定要“削尖”我们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们的心智。

  我们为解决某种商业及社会问题而对传播的过度使用,以及堵塞了我们的传播渠道,以至于只有极少量的信息能够被接受,在美国,*均每年大约有3万册新书出版,这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当你了解到几时每天24小时不断地读,你需要17年才能读完一年所出版的书,你就知道那并不少,谁能跟得上?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传播反而更重要了,有效的传播,是一切皆有可能,定位是一套系统的寻找心智空位的方法,它建立在传播需要恰当的时机和场景的观念之上。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第一个在月球上漫步的人是谁?尼尔.阿姆斯特朗

  第二个呢?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那座?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第二座呢?

  假如你想在爱情或者商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到第一个进入心智的重要性。

  心智就像电脑的内存条一样,为选择存储的每一个单位的信息都设置了一个空位。但人类的心智没有足够的知识或者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根据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博士的研究,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七个以上的单位。

  要想找到一个独特的定位,你就必须摒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思维认为,你要从自身或产品中寻找定位概念,错,你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寻找。实践证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品牌所占据的产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品牌的2倍,是第三品牌的4倍,而且这种比例关系不会轻易改变。建立领导地位的关键是抢先进入心智,而维护领导地位的关键则在于强化原创的概念,建立标准,让竞争品牌以这个标准被人评判。

  对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跟随着,领导者往往可以通过拦截竞争对手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但是,地位的不同使得跟随着无法像领导者那样通过拦截获益,跟随着模仿领导者的行为,根本不算拦截,而是跟风,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跟随着的行为才会偶尔奏效,那就是领导者行动迟缓,尚未建立定位。

  名字就像钩子,利用它能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在定位时代,你唯一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给产品起名字,选择一个响亮,接*通用又带描述性的名字,可以阻击竞争对手跟风进入你的领地。

  有些有抱负的聪明的人发现自己前途迷茫,这时他们通常会怎么办?

  他们会更加努力,他们想用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和投入来扭转局面,成功的秘诀在于埋头苦干,把工作做的比别人好,这样名和利自然会到你身上,对吧?

  错误,更加努力很少成为通往成功之路,更聪明的努力才是更好的办法。

  成功六部曲:

  1.你已经拥有什么定位?

  2.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3.你必须超越谁?

  4.你有足够的钱吗?

  5.你能坚持到底吗?

  6.你的传播体现了自己的定位吗?

  《定位》读书笔记 2

  《定位》是一本非常好的书。解决了我们思维上的很多困惑。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公司在发展运作过程中一些至关重要的策略。

  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那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

  但是,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

  成功企业的成功确实有许多借鉴之处,但它们很荣幸能在比今天简单得多的环境中就已成长为巨人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仅来得更加容易,而且对有效和无效因素也将得出更透彻的分析了解超级品牌的盛衰沉浮,我们将更清楚什么是最普遍的错误。从风风光光落到难以度日的企业,最*还真是不乏其数。我们说的太多,听的太少,老一套做广告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老式的广告词也是一样。现在你只能听到比较级形容词,而不是最高级。

  通俗易懂地定义一个品类,实在是非常有必要。首先必须回答“产品是什么”

  如果你描述的品类已经引起困惑,那么你进入消费者心智的机会几乎等于零,试图改变消费者对你已有认知的错误。心智认知就是品牌的事实,因为营销是认知的战场,而非产品的战场,营销过程是与心智认知发生作用的过程。在

  营销世界里,没有客观的现实,也没有最好的产品,只有一样东西:现有的潜在顾客心智中的认知

  如果其他竞争者已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某种认知,这时你才想去占有它―完全是做无用功

  沃尔沃抢注了“安全”概念。许多其他汽车生产商,包括奔驰和通用,都曾围绕“安全”大做文章。但除了沃尔沃,没有一个品牌以“安全”的诉求成功进入消费者心智

  因为其它汽车宣称安全的缘故,而使得消费者愈发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沃尔沃凭此超过了奔驰和宝马,一举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豪华车。

  你不能与竞争者采用相同的字眼或定位。你得找到另外一个字眼,寻找其他属性

  成功导致自大,自大导致失败,人一旦成功,就很难保持客观,他们常常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市场需求。公司规模越大,首*执行官就越有可能与前线部队脱离联系。这可能是制约公司成长的最重要因素。成功的人往往疏于客观,常以自己的判断替代市场需求。

  品牌能成功,是因为企业做了正确的营销决策,根据营销基本法则,步步为营。他们第一进入消费者心智,缩小焦点范围,抢先占有一个最强势的产品属性,对品牌名或企业的名字越认同,就越容易掉进品牌延伸的陷阱。建立品牌初时,自大可以是有效的推动力。然而一旦进入营销阶段,自大就是敌人,成功的营销者能思消费者之所思,站在消费者角度看问题,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任何情况,营销过程中唯一有价值的,就是消费者认知

  小公司在精神上比大公司更贴*营销前线,宁愿在一处强势,而不愿拉长战线,处处挨打。如果产品已有一个清晰、表达准确的区隔概念,再去制造更多版本只会使它越来越混乱。

  要想在定位时代获得成功,你必须心怀坦荡,在决策过程中努力排除一切虚荣心,因为它只能掩盖问题的实质。定位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就是,要能够客观地评价产品,并且了解顾客和预期客户是如何评价这些产品的,只有一目了然的点子才能行得通。过量的宣传反而 会妨碍除宣传之外的任何其他事情取得成功。如今行得通的简单点子,即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加 以应用的、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出来的简单概念。解决问题的方祛往往简单得让成千上万的人对其视而不见,

  通过对公司的定位认识和定位研究,对从事证券分析行业的人员来说,了解品牌公司和未来的发展极有帮助,对制定策略分析和研究打开思路,有很大的可读性。

  《定位》读书笔记 3

  20多年前,美国《广告时代》杂志约请年轻的营销专家里斯和特劳特撰写一系列有关营销和广告新思维的文章,总标题就是“定位的时代”。系列文章刊载之后,引起全行业的轰动,定位成了营销界人人谈论的热闹话题,经作者之手送出的文章就达12万份之多,由此开创了营销理论全面创新的时代。

  《定位》的概念在中国帮助王老吉销量超越可口可乐,也再次帮助了加多宝击败王老吉。

  今天和大家分享进步君做的定位一书的重要笔记。吐血分享!

  1. 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2. 我们还不明白“太多”的真正的含义。比如一家中型的超市如今已拥有超过四万个SKU(存货单位)

  3. 我们已经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如今美国人均广告年消费额已达200美元。880

  4. 人的心智是海量传播的防御物,屏蔽,排斥了大部分的信息。一般而言,人的心智只接受与以前的知识和经验相匹配或吻合的信息。

  5. 千百万的投资,已虚掷于以广告改变人心智的企图上。心智一旦形成,几乎不可能改变,力量微弱的广告当然更不可能。

  6. 不要试图改变人类的心智成为了定位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这是营销人员违背得最多的一项原则。

  7. 简化信息这个定位观念又进一步发展成我们“一词占领心智”的理论。例如:沃尔沃用的是安全一词,宝马用的是驾驶,联邦快递用的是隔夜到达,佳洁士是防蛀。

  8. 应对传播过渡的社会最好的方法,就是尽量简化信息。

  9. 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你一定要抛弃意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语词,要简化信息。如果想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就要再简化些。

  10. 所以你的工作不是传播,而是筛选!!

  11. 筛选出最容易进入心智的材料。

  12. 由于你能传递给接受方的信息是那么稀少,因而你就应忽视信息的传播方,聚焦于信息的接受方。你应聚焦于潜在顾客的认知,而非产品的现实。

  13. 认知就是现实。

  14. 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15. 一家处于败势的公司即使再努力也不会有多达收效。

  16. 一旦处于不利的地位,一旦在营销战领先的公司在新品类中没有争得第一,该新产品通常就会败在别人手下。

  17. 只要公司拥有第一的位置,就再也没有必要去做广告高呼:我们是第一!

  18. 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维护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则是强化最初的概念,这是评价一切跟随者的标准。反过来说,其他产品都是正宗货的仿效品。

  19. 正宗货永远在客户的心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20. 你得在新产品还没有在潜在客户的心智里扎根之前就主动去拦截它。

  21. 绝不要让对手摆脱你的阻拦,进入开阔水面,你无法预测以后的结果,也根本不知道之后的风向。

  22. 宝洁公司认识到,改变既有定位是难上加难的事。既然有了现成的定位i要去改变他?从长远来看,推出新品牌可能代价更低,效果更好,即使你最终不得不彻底消除一个现有的老品牌。

  23. 在多品牌战略上最杰出的案例之一是丰田公司推出的雷克萨斯。他们没有把该产品成为超级丰田或者高级丰田,而是给这种豪华丰田起了不一样的名字。

  24. 多品牌战略实际上就是单一定位战略,以不变应万变的战略。

  25. 使公司强大的不是规模,是品牌在心智中的地位。

  26. 如果你想成为一切,最终只会什么都不是。

  27. 在过去的年代,品牌和广告都比现在少得多,满足所有人需求是可以做得到的。如果不作出取舍,在激烈地市场营销战争中将不会取胜。

  28. 公司必须通过给已经占据人们心智的竞争对手重新定位来创建空位。

  29. 绝不要害怕争执。重新定位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动摇现有的观念、产品或人。

  30. 为了使一项重新定位战略产生效果,你必须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有所评论,从而改变潜在客户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不是你的产品认知。

  31. 做广告的目的不是为了与消费者和潜在客户交流,而是为了吓倒竞争对手的广告纂稿人。

  32. 我们比对手强的广告不是重新定位,这叫做对比性广告。

  33. 其效果并不很好,在这类广告主的推理中会有一个心理上的漏洞,对此潜在客户很快会发现,既然你那么强,为什么没有发财?

  34. 要想登上他们心智中的阶梯,就得把你的品牌与早已在哪儿的品牌联系在一起。

  35. 然而,许多广告公司仍然推崇视觉效果。它们喜欢制造出希求古怪的图像,而这种图像只会分散公众的视觉注意力。

  36. 时代在变,产品会过时,市场起起落落,企业合并也是常事。时候一到,公司必须给自己改名字。

  37. 从某种意义上说,品牌延伸摧毁了拜耳在人们心目中高级阿司匹林的地位,同样也打破了人们把Dial看做是香皂,而不仅仅是一种香皂的品牌名称的认知。

  38. 如果买不到可口可乐,舒洁或拜耳,或者其他品牌价格要便宜得多,潜在客户也许会买别的品牌。但是,拜耳等品牌依然在他们心智中占据着稳固的定位。

  39. 在Scott案例中,所占市场份额大并不意味着公司就拥有领先地位。更重要的是在人们心智中占据的份额要大。家庭妇女在购物清单上写了舒洁帮宝适 等等 我们就能确切的指导他打算买什么 但是Scott在购物单上不代表任何东西。

  40. 定位的精髓所在:用你的品牌名称代表通用名车,从而使潜在客户不经意中就把品牌名称当成了通用名称。

  《定位》读书笔记 4

  最*看了《定位》这本书,从营销的角度来分析如何做一个产品。

  用户的心智争夺战:

  无论是做任何的产品和商品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服务用户或者卖给用户。用户为什么来用你的服务或者买你的产品,就看你的产品或者商品是否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百度一下你就知道”

  “多快好省京东”

  “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

  “做有态度的易新闻”

  “送礼就送脑白金”

  “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海飞丝”

  “携程在手说走就走”

  上面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slogan,当你有需要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选择这些产品或者服务。这说明这些这些根深蒂固的定位已经深入用户的心智。

  一定要做行业的老大:

  问:世界上最高峰是哪座山峰?

  答: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问:世界上第二高的上是哪座山峰?

  答:额......

  问:世界上第一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哥伦布

  问:世界上第二个完成环球航行的人是谁?

  答:额......

  上面两个简单的问题估计有很少的人能回答上来,其实就是揭示了一个道理,做行业的老大才能快速全面的进入用户的心智。

  我们看看各个行业中的老大都有哪些?

  电商:阿里巴巴

  社交:腾讯

  搜索:百度

  安全:360

  O2O:美团

  打车:滴滴

  资讯:头条

  在不同的行业中,一旦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那么在这个行业中自然就顺风顺水,只要不出现太大的失误,那么也算个金饭碗。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同样是一个行业的两个竞争者,一个产品已经完全进入用户的心智,另外一个产品如果在服务和质量上没有跟行业领导者的产品有太大差别,想超越其实是很难的。

  举个栗子:

  阿里巴巴想做社交推出来往,小米最开始做米聊。但是最后都被微信干掉,而且现在基本听不到这两款产品的声音。

  对于看资讯产品来说,绝大多数的用户还是会选择头条(这样说有点不严谨,应该是已经是头条的用户),其他的新闻客户端会比较少。

  对于搜索市场来说,一般在搜索问题的时候,都是使用百度,百度一下已经成为口头禅了,如果没有360的浏览器导流,没有腾讯浏览器和微信给搜狗导流,这两家的搜索引擎成活的概率很低。

  所以做一个行业的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做个不安分的小弟:

  不是所有行业都是只有老大存在的,竞争本来就是互联网行业的基因,正是因为竞争才使得互联网行业变成了一个最繁荣的行业。从上面看,做个行业老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但是在互联网行业会有一众老二、老三、老四、老五等等小弟在后面追着跑。行业老大把用户的大部分心智都占领了,那后面的小弟成长起来的空间相对来说就小了很多,而且想坐上老大的位置那是难上加难。

  要记住:对于行业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适用于跟随者。跟随者必须找到一个未被其他人占据的“空位”。这才是弯道超车的关键。

  搜狐是中国互联网开始起步时候的老大,除了站之外,张朝阳更看重的是视频业务。搜狐视频培养出来龚宇、古永锵这些行业的大佬。搜狐定位高清优质视频、优酷定位开放多元的`视频*台、爱奇艺定位优质版权内容。

  后来的事情咱们都知道,多元化的视频内容的优酷把老大搜狐视频拉下了马,依靠正版版权起家的爱奇艺一举超越了优酷成为了中国视频行业的老大(当然百度在爱奇艺导流、IDC支持方面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爱奇艺的市值已经飙升到了300亿美元,搜狐的市值也只有15亿。

  所以作为行业老二或者更靠后的企业,绝对不要硬碰硬的去跟行业老大去拼命,除非有人罩着(BAT这些大公司做后台),不然很难成功。更重要的是在服务能力打*的情况下,填补未被占领的“空位”,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空间想到你的服务,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最*火遍大江南北的短视频产品抖音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抖音在和快手竞争的时候,并没有和快手硬碰硬。快手的定位是记录美好生活,每日新增视频内容超过1000万条,累计发布了50亿条视频,这个是其他短视频公司很难跨过的一条记录。虽然快手的slogan是记录美好生活,但是从视频内容来看,主要记录的是,三线农村东北的生活,所以一线城市的用户比较少。抖音的定位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网红生活或者大V的视频。虽然最初抖音的用户很少,但是并不会和快手产生太大的冲突,加上大规模的营销、广告轮番轰炸之后,日活快速增长。当产生规模效应之后,传播速度的优势也就显现出来。

  短视频领域的细分还不够细,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抖音出来。

  做产品要懂得自知之明,找准自己的定位,从用户出发,占领用户心智。

  《定位》读书笔记 5

  在《定位》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播沟通方法:『定位』,通过『定位』我们可以快速的让大众了解我们的品牌(个人或产品),快速的建立品牌优势,让我们的品牌更容易的传播。

  『定位』的定义

  定位的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潜在客户的心智

  与众不同

  所谓潜在客户的心智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的品牌在其他人脑海中的印象。而且常常是『第一印象』。这就是*日里我们一直在强调『第一印象为什么重要』的原因。比如一提到『可乐』,第一印象肯定是『百事或可口』;提到手机,第一个出现的词汇是『iphone』。这些品牌已经牢牢的占据了顾客的心智,处于『领导者』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品牌领域中已经有了一个或多个『领导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处于『跟随者』的位置时,『与众不同』就体现出了巨大的战略优势,你与其他同类品牌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如何让顾客觉得你的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能够帮助我们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之地。

  『领导者』的定位

  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

  通过上面这句话,我们明白『领导者』实际上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要如何保证自己的『领导者』地位呢?下面是书中提到的作为『领导者』可以采用的定位方式:

  什么不该做

  只要公司拥有第一的位置,就在没有必要去做广告高呼:『我们是第一』.

  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大家产生不必要的怀疑,毕竟你已经是第一了,如果不断重复,只会给大家带来困惑,认为这里面会有问题。

  不断重复

  不断的重复『正宗』,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代名词』,这样其他品牌只是『仿制品』。『正宗』就像初恋,永远在顾客的心目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抓住每一个机会

  要摆脱『领导者』的傲气,一旦发现哪种新产品有市场的话要果断的推进和出击。

  迅速回应

  时间非常重要,领导者只要拦截住对手的行动,就能永远的走在前面,立于不败之地。

  用多品牌拦截对手

  可以通过『多品牌』来完成产品的更迭,让使用了新技术或者更新的产品作为新的品牌来占据顾客的心智。不要尝试改变已经在顾客心智中形成的定位。

  用更宽泛的名称拦截对手

  更加宽泛的名称可以扩展旧的定位广度,比如把杂志《销售管理》更名为《销售管理与营销》,这相当于把覆盖范围涵盖了新的营销领域。

  『跟随者』的定位

  大部分的场景下我们都是作为『跟随者』的角色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仿制』『跟风』是无法提升我们的定位的。下面的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在顾客心目寻找到新的定位。

  寻找空位

  尺寸空位

  高价空位

  低价空位

  其他有效空位

  工厂空位

  这些方式实际都可以理解为通过不同的维度或者角度来找到切入点,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可以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在进入一个领域之前,作为『跟随者』的我们需要明白有哪些『空位』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有哪些『空位陷阱』是需要避免的。

  个人和职业定位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总中的定位是什么?你能用一个概念来概括自己的定位吗?要是能的话,你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确立这个定位并加以利用吗?

  上面的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确立自己的个人和职业定位。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剧中经常会说去找一个在这个领域最『专业』『最好』的人,如果我们把自己和这几个关键字挂钩,那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个人的定位是什么?下面的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个人定位。

  要能犯错误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一试。如果是不值得做的,那就根本不该去做。

  所以不要勇敢的去做那些『值得一试』的事情,一点成功了可以极大的改善自己的名声和定位,不要害怕失败。

  避开品牌延伸陷阱

  不要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品牌,不要活在别人的名头之下,一但你通过『别人的名气』来定位自己的话,很容易提升你在他人心中的期望,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找匹马骑

  事实上,通往名望和财富的道理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唯一的有把握的成功的方法是,为你找匹马骑。你内心可能很难接受这一点,但人生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不是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这匹马,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所要依赖的『软件』和『硬件』。

  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匹马是你的上司

  第三匹马是你的朋友

  第四匹马是好的想法

  第五匹马是信心

  第六匹马是你自己

  《定位》读书笔记 6

  在《定位》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播沟通方法:『定位』,通过『定位』我们可以快速的让大众了解我们的品牌(个人或产品),快速的建立品牌优势,让我们的品牌更容易的传播。

  『定位』的定义

  定位的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潜在客户的心智

  与众不同

  所谓潜在客户的心智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的品牌在其他人脑海中的印象。而且常常是『第一印象』。这就是*日里我们一直在强调『第一印象为什么重要』的原因。比如一提到『可乐』,第一印象肯定是『百事或可口』;提到手机,第一个出现的词汇是『iphone』。这些品牌已经牢牢的占据了顾客的心智,处于『领导者』的地位。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品牌领域中已经有了一个或多个『领导者』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处于『跟随者』的位置时,『与众不同』就体现出了巨大的战略优势,你与其他同类品牌之间的差异在哪里?如何让顾客觉得你的和别人的不一样。这种『不一样』能够帮助我们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据一*之地。

  『领导者』的定位

  历史表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

  通过上面这句话,我们明白『领导者』实际上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要如何保证自己的『领导者』地位呢?下面是书中提到的作为『领导者』可以采用的定位方式:

  什么不该做

  只要公司拥有第一的位置,就在没有必要去做广告高呼:『我们是第一』.

  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让大家产生不必要的怀疑,毕竟你已经是第一了,如果不断重复,只会给大家带来困惑,认为这里面会有问题。

  不断重复

  不断的重复『正宗』,让自己成为某个领域的『代名词』,这样其他品牌只是『仿制品』。『正宗』就像初恋,永远在顾客的心目中占据着一个特殊的位置。

  抓住每一个机会

  要摆脱『领导者』的傲气,一旦发现哪种新产品有市场的话要果断的推进和出击。

  迅速回应

  时间非常重要,领导者只要拦截住对手的行动,就能永远的走在前面,立于不败之地。

  用多品牌拦截对手

  可以通过『多品牌』来完成产品的更迭,让使用了新技术或者更新的产品作为新的品牌来占据顾客的心智。不要尝试改变已经在顾客心智中形成的定位。

  用更宽泛的名称拦截对手

  更加宽泛的名称可以扩展旧的定位广度,比如把杂志《销售管理》更名为《销售管理与营销》,这相当于把覆盖范围涵盖了新的营销领域。

  『跟随者』的定位

  大部分的场景下我们都是作为『跟随者』的角色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单纯的『仿制』『跟风』是无法提升我们的定位的。下面的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在顾客心目寻找到新的定位。

  寻找空位

  尺寸空位

  高价空位

  低价空位

  其他有效空位

  工厂空位

  这些方式实际都可以理解为通过不同的维度或者角度来找到切入点,也就是上面提到的可以让你的品牌『与众不同』的东西。所以,在进入一个领域之前,作为『跟随者』的我们需要明白有哪些『空位』是我们可以加以利用的,有哪些『空位陷阱』是需要避免的。

  个人和职业定位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在生活总中的定位是什么?你能用一个概念来概括自己的定位吗?要是能的话,你能通过自己的职业来确立这个定位并加以利用吗?

  上面的这几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确立自己的个人和职业定位。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剧中经常会说去找一个在这个领域最『专业』『最好』的人,如果我们把自己和这几个关键字挂钩,那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要好好想想自己的个人的定位是什么?下面的.几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个人定位。

  要能犯错误

  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一试。如果是不值得做的,那就根本不该去做。

  所以不要勇敢的去做那些『值得一试』的事情,一点成功了可以极大的改善自己的名声和定位,不要害怕失败。

  避开品牌延伸陷阱

  不要活在『别人的光环』之下,每个人都应该独立的品牌,不要活在别人的名头之下,一但你通过『别人的名气』来定位自己的话,很容易提升你在他人心中的期望,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找匹马骑

  事实上,通往名望和财富的道理很少能从自己身上找到。唯一的有把握的成功的方法是,为你找匹马骑。你内心可能很难接受这一点,但人生的成功更多的是靠别人为你做些什么,而不是你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这匹马,实际上指的就是我们所要依赖的『软件』和『硬件』。

  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匹马是你的上司

  第三匹马是你的朋友

  第四匹马是好的想法

  第五匹马是信心

  第六匹马是你自己

  《定位》读书笔记 7

  有幸拜读了《定位》这本经典好书,里面提到的核心思维是需要快速占领用户心智并在行业的某个领域做到用户心目中的第一,在二元法则的理解中,用户最多只能记住行业的前两名,所以占领用户心智更是关乎企业的死生,就像王老吉和加多宝已经稳固占领凉茶领域的前两名,和其正尽管使出很大力气,仍然无法超越前两名。

  定位理论的背景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用户无时不刻被周边的各种信息包围,例如APP广告弹窗、电梯海报、公交车海报、电视广告,等等,过度的商业传播如何让企业的产品能在用户心目中占领一*之地就显得非常重要,也是定位理论的背景。

  成为第一,或成为某方面的第一

  如何在过度传播的时代占领一*之地呢?用户提出了要成为第一,或者行业某个方面的第一。比如你技术牛逼,像掌握了太空技术,那你可以像埃隆马斯克那样,进入一个完全无竞争领域,开发属于自己的品牌aceX,如果你掌握了电动车技术,就可以“发明”电动车特斯拉,如果你服务牛逼,像海底捞一样可以将服务做到极致,那你也可以占领火锅市场的no。就是说要确保跑道上只有你一个人。

  消费者认知模式

  要确保跑道上只有你一个人,不是用你的产品去实现,而是通过用户的心智认知去实现,也就是说用户在心理印象是什么,比事实是什么更重要。

  我们不能强行去改变用户的心智认知,只能引导他将你的产品进行分类,并在他的脑海里占据一个位置。因为人类的认知有限,特别是在信息处理上,人类记忆很难超过7件事。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第一印象对于用户来说非常重要,所以必须建立产品第一次在用户心中的认知,用户更愿意相信的事情是什么,是建立消费者认知,二不是建立产品认知。比如像小米主打性价比,主打年轻人的第一台手机,当小米开始做高端机时,高端机很难得到市场认同,人们更愿意买华为或者苹果,因为才是高端人士的`象征。

  不要挑战第一,最好另辟蹊径

  一旦品牌在竞争市场成为第一,最好就不要妄图去挑战它了,而应该另外建立一个方面的第一。因为第一是消费者促成的第一,你很难去改变用户的认知,比如上面提到的王老吉和加多宝已经占据了凉茶市场的头两名,在杀入的和其正怎样也很难杀出重围。

  最牛逼的品牌可以代表一个品类

  这是定位理论的最高境界了,一个产品就相当于代表了一个品类,比如合生元就代表了儿童益生菌,可口可乐代表了可乐。

  暂时就理解到这些,欢迎读者拍砖,补充。

  《定位》读书笔记 8

  《定位》这本书看完了,通篇讲了不少在美国商业界经典的商业案例,让读者比较容易的明白产品定位对于产品长久发现的重要作用,其中有两章抽象总结定位的几个个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要素,还是值得去细细思考的。

  找匹马骑(选择大于努力)

  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得志的牛人,最后含恨而终。相信在你的周边也有很多执着聪明的人,职场的境遇也不是很好,找其原因,可能会归结到一点:你是不是选对了,正如梁宁老师所说「顺势而为」,文中也讲到了六匹马。

  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匹马是你的老板

  第三匹马是你的朋友

  第四匹马是一个想法

  第五匹马是信心

  第六匹马是你自己

  相信腾讯阿里的员工很幸福,但其实他们的能力也许没有联想之类的公司的能力强。原因在于这两家公司处于快速的上升期。大环境的强大,让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充满了希望,因为每写一行代码,解决一个问题都能影响到亿万的用户。

  决定公司发展前途更多的是老板的高度和视野。用一个现在使用比较时髦的词就是老板的认知边界。相信大家都比较推崇马云的战略大局观,这就是马云的认知边界很宽广,用梁宁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马云现在还没有发现他的边界在哪里,阿里走了很多超前的路,都证明马云的战略眼光的精准度。

  借用辉哥的一个经验,如果你想跳槽,那么你把这个公司的老板的最*12个月的讲话拿出来,看看这个老板的讲话的水*和前后的一致性,你就基本能判断这个老板的水*是什么样的了,你也就能大体判断出来这个公司的走向了。老板很重要!!

  第三个朋友就更重要了,交一个知心的朋友很重要。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生受用的财富。跟交心的朋友无论聊天,工作都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另外,很多事情的决定和选择,朋友也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一句话,朋友遍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

  书中把自己放到了最后一位,这个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很多人可能看了很多名人传记或者心灵鸡汤而不认同,但是普通大众是这样的)。有个同事说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理论:一个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只有10%,90%是其他因素决定的。确实,自己准备好了,合理运用其他的运势,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六问自己

  最后有一章讲产品通通向成功的六个问题也是蛮有意思。

  第一,你已经拥有什么定位

  第二,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第三,你必须超越谁

  第四,你足够有钱吗

  第五,你能坚持到底吗

  第六,你的传播体现了自己的定位吗?

  拿自己参与的产品来问问这几个问题,看看如何?

  手百拥有什么定位?

  手百现在主打的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那定位是什么呢?搜索和feed理论上是两个消费场景。所以在定位上也是存在切换的情况,有事的时候定位是搜索,没事的时候定位是feed。这种定位会深入用户的心智么?

  手百想拥有什么定位呢?

  综合来看,手百的更多的是目标导向,想更多的抢占用户的时间。围绕搜索功能,外围让更多服务在用户要离开的时候把用户拉回来。feed、小说等等,都是出于这个目的了,手百想拥有的更多是结果,而没有给用户心里一个定位。

  手百要超越谁呢?

  feed是要超越头条,搜索已经是市场第一,*期手百在做小程序,小程序作为满足搜索的长尾需求,场景还是比较契合的,那么手百要在这个纬度超越微信的小程序。超越的竞品还是蛮多的。

  后三个大家一起想想哈!

  《定位》读书笔记 9

  虽然Mike一上来用一句话就概括完《定位》:讲述心理学常识——人由此及彼的偏见。之后就再也没聊书的内容,但他却以精巧细致的解析,加上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趣闻,完美诠释了“定位”如何应用在当下互联网商业里。

  《定位》这本书用大量的案例分析来解释一个道理:人们的思维定势是很难改变的,而一开始种下的理念几乎不会主动替换。成功的新兴公司所能寻找的就是在人们不断变化增长的需求里抢先挖掘占领一片新领土,而不是以同样的发展方式和原来的领先者正面对抗。即使是老二,而得有不一样的发展模式,完全照抄第一名基本必死。当然,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领先者有时也会糊涂,而商业环境变化太快会让整个局势不断逆转——所以书里有不少增补的地方,是作者出来给自己打脸,承认当年的“预测“错了。但大体上,这个理论还是挺实在的。

  这就是商业上的基本哲学问题:我是谁,从哪儿来,到哪里去——定位就是在解决一个公司作为独立个体所需要思考的哲学问题。当然,比自然人思考更加实际一点的就是:公司思考这些问题,有个必须的检验指标:生存下去。自然人可以在忙里偷闲想这些问题打发时间,如果这些问题有答案,那么人就可以容光焕发地打好鸡血应对眼前的苟且;如果没有答案,人也可以萎靡不振地混下去等待诗的远方。但公司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生存单位,思考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目的:如何在当前的环境里找到生存发展资源。以前很多公司无论地域还是行业内都是在很小的范围,而互联网所带来的连接/互动/协同(引自Mike的PPT)正在渗透和打破这个“范围“。在不同的地域或者领域里,波及的速度和进度会不一样,但这个趋势无可避免。在国内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下,本土互联网商业非常给力。

  对于个人来说,思考哲学问题也越来越现实——随着多样化的发展,群体划分也越来越细,随着我们身上的社会属性逐渐增强,自然人越来越像个公司。当我们思考这些哲学问题的时候,很难再像古人躲在被遗忘的清静角落,让脑袋一日千里地奔袭——现在我们更多地是走向即时表达与互动。而公司也不能再用一种模式吃天下,企业文化越有人性的公司,生存能力也越强——那些看似务虚的无用之事,正在发挥更大的作用。

  有人说,我怎么还感觉像个螺丝钉?前面不是说了么,波及速度和进度会不一样。另外,只是感觉像个螺丝钉,事实上呢?

  《定位》读书笔记 10

  1、要想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你必须放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认为,你要在你自身或你的产品当中找到定位观念。你必须做到的是到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寻找。

  胜负在于潜在顾客的心智,这是定位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

  2、站在成功者的位置上自我宣传,那是在宣传你的愿望。从心理学上说,这是错的;从战略角度说,这也是错的。潜在客户看到这样的广告时会想:“不,你才不是呢。”

  你如果想现在成功,就不能忽视竞争对手的地位,也不可离开自己的位置。

  3、你必须承认现实。问题不在于“做什么”,而在于“何时做”。要想通过额外的努力去获得较大的收效,就应当尽早建立产品的`领导地位,这才是弥足珍贵的。

  承认现实是定位的第一步,小牌要切那些绝对小众的概念,不要和大牌比资源。

  4、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的品牌所占据的长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个品牌的2倍、第三个品牌的4倍。而且,这个比例不会轻易改变。建立领导者地位。

  5、跟随者造就了领导者。领导者不应把竞争对手赶出市场。它需要它们来形成一个品类。领导地位是最好的“差异化因素”,是你的品牌获得成功的保障。

  6、二元法则:在每个品类中,最终只会剩下两个品牌主导整个品类。应该付出额外努力的时机显然是局势不明的时候,即双方都不占有明显优势的时候。只用一年时间赢得的销售领先,往往能维持好几十年。

  7、在广告中说“我们是第一”为什么不是个好主意呢?这是处于心理上的考虑。你的潜在客户已经知道你是第一。不能用自己的标准来建立领导地位,必须用潜在顾客的标准来确立领导地位。

  宣传品类的价值要比品牌好的多。

  8、建立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是抢先进入人们的心智。维护领导地位的主要因素则是强化最初的概念,这是评价一切跟随者的标准。反过来说,其他产品都是“正宗货”的仿效品。“正宗货”也许是人们想出来的最有力、最能打动人的广告。

  简单粗暴有效地突出你们的差异化,不断重复的差异化。

  9、企业的实力来自产品的实力,来自产品在潜在客户心智中所占据的定位。要么第一个打入消费者的心智,要么就是建立一个强大的替代性定位,或者是给已经领先的对手重新定位。

  10、一旦竞争对手推出了一个十分新颖的概念,要想使拦截行动行之有效,时间是关键。你得在新产品还没有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扎根之前就主动拦截它。

  11、营销战中的拦截行动与帆船比赛中的拦截战术差别不大:绝不要让对手摆脱你的阻拦,进入开阔水面,你无法预测以后的结果,也根本不知道之后的风向。

  12、领导者——即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的公司——同样有可能拥有该市场中最高的利润率。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

  13、使公司强大的不是规模,是品牌在心智中的地位。心智地位决定市场份额。定位行动的最终目的应当是在某个品类获得领导地位。

  14、成为第一是艰巨的,保持第一却容易很多。

  15、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找空位”是营销领域中的最佳战略之一。空位有用与否,不一定非得看它是否令人振奋、引人瞩目甚至对顾客十分有利。要想找到空位,你必须具有逆向思考的能力,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人人都朝东走,那就看你能不能找到一个空位往西走。

  《定位》是营销从业人员入门书籍,无论你是从事营销还是文案,推广还是设计,只要是跟市场有关,那这一本一定是必读书籍。


《定位》读书笔记6篇(扩展3)

——《原则》读书笔记6篇

  写在前面的话:这本书适合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看,阅历不够的人看起来就会像是大道理废话,有一定阅历的人会联想到过去踩过的坑,所以看越多次收获越大。我自己在阅读的时候就会结合当下的工作生活想着要如何去改进,本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关于如何选择团队成员、如何带团队以及多问为什么找到问题根源的方法,摘录的内容也大部分是对自己有警示作用的语句。

  一、生活原则

  1、不要担心其他人的看法,使之成为你的障碍,学着做到极度透明,就像学*如何公开发言一样,一开始你会难堪,但你练的多了,你就能应付自如。

  2、做到头脑极度开放,你必须诚恳的相信你也许并不知道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并认识的与你知道的东西相比,能不能妥善处理,不知道才是最重要的。认识到决策应当分为两步,先分析所有的相关信息,然后决定听听其他人的观点,并加以考虑,不要担心自己的形象,只关心如何实现目标。认识到你不能只产出不吸呢,认识到为了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必须暂时悬置判断,只有设身处地,你才能合理的评估另一种观点的价值,你必须高度接受自己错了的可能性,可以鼓励其他人,告诉你错在哪里,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和对方的可信度,想想哪种做法更合理。

  3、一种检验你做得好不好的方式,是把你和有分歧的人的观点向对方复述一遍,如果他说你复述的对,就说明你做得很好,我还建议双方遵守两分钟法则,两分钟内不许打断对方,以便对方有时间把想法说清楚。

  4、我想招聘的人是独立思考者,有创造力,概念性强,尝试性强,但我难以找到这样的人,就算找到了,我也惊奇的发现他们的思维方式似乎大相径庭,就像大家说不同的语言一样,理念型的人大略设想出要做什么,并希望细节型的人自己找的方法,但后者找不到方法的时候,前者就会觉得后者毫无想象力,而后者会觉得前者自己都没搞明白。

  5、《*惯的力量》,都希格的核心观点是分三步走的:第一步是信号,用都希格的话说,用信号来告诉你的大脑自动运行模式,以及使用哪种*惯,第二步是形成常规,可以是肢体性的,心理性的或情感性的常规。第三步是奖励,这能帮助你的大脑发现这个特定的回路是不是值得记下来,以备后用,反复练*可以加强这个回路,直到逐渐变成自动反应。“操作性条件反射”成功的关键就是形成这种期待和渴望,比如训狗师用声音来强化狗的行为没错每次发出这种声音他们就会给狗一个他想要的奖励,比如食物直到最终狗只要听到这种声音,就会表演训狗者希望的行为。

  6、合理排序的人需要理解以下几点,先把你必须必做的事做完,再做你想做的事,你很可能没有时间处理不重要的事,那最好将他留下,以免自己没时间处理重要的事情,不要把概率当成可能性。

  二、工作原则

  1、在公司里,无处不在的创意择优=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可信度加权的决策。他们反复遇到诸如,你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不是错的呢?你用什么观点和不同的观点中作出最佳的决策等问题,他们不得不审视自己的可信度,同时站在自己和别人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种换位思考会产生良好的集体决策,最好的情况就像开源放开源代码一样,让最佳的灵感随意流淌,从消失,从产生到不要消亡,因灵感的优异而快速演变发展,大多数人起初对这个过程感到很不舒服,虽然他们在理智上认同,但往往情感上经受挑战,因为这需要他们摆脱自以为是,去试图了解那些他们难以察觉的,事实,一小部分人从一开始就能理解并喜欢这一过程,还有稍微多一点的人因无法忍受而离开的公司,大多数人则坚持了下来。并随着年头增长更好的适应,最终变得不再考虑用其他的任何方法。

  创意择优,一开诚布公的亮出你的观点,二针对分歧认真讨论,三遵循所形成的共识,消除过去的分歧。

  2、桥水曾经安排过一趟班车,把住在纽约市的员工接到公司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办公室,对此有个员工提出,我们自己开车上下班,每个月要花几百美元,加油,记住在纽约的有班车坐,那也该给我们报销汽油费,这种想法错误之处在于,它把对部分人的慷慨资助当成每个人的应得福利。

  3、关注可信度最高,与你观点不一致的人,尽量理解其推理过程,较可信的观点很可能出自以下两种人,至少曾经三次成功解决过相关问题,对所得结论的因果关系分析得很有道理。

  4、要用比你强的人,经过数十年的用人管人和才人之后,我才明白,要真正取得成功,我需要做员工的指挥,他们当中的许多人演奏乐器都比我强,如果真的是一个伟大的指挥,我就能找到比我更强的指挥并招募过来,我的最终目标是创建一部运转的几号的机器,我只需要在一边,坐享其成。

  要做的事很简单:(1)记住目标是什么?(2)把目标布置给能胜任它的人,或者告诉他们怎么样做能够达成目标。(3)让他们尽职尽。(4)如果在你培训他们并给到其时间学*以后,他们还是无法胜任工作,那就辞掉他们。

  5、要考虑你寻找的人,必须要具备什么样的价值观,能力和技艺,价值观是驱动行为的深层信仰,决定着人际相处,一些人是了不起的学*者问题的快速处理者,另一些人则拥有从更高层次看问题的能力,有些人更注重细节,而有些人善于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或者心思缜密。找人不仅是干具体工作,你还要愿意一起分享你的生活,选那些会问很多好问题的人,让求职者知道这份工作的阴暗面。考虑薪酬时要提供稳定性,也要让人看到机会,依人发薪而非以工作岗位发行,薪酬要高于一般水*,慷慨大方,或者甚至高于一般水*,会提升我们的工作水*和人际关系。

  6、要懂得和你的下属将经历个人成长,培训引导其个人发展,去发现哪些方面自己擅长,哪些方面自己不擅长,并决定该怎么办。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渔,即便这意味着会使他们发些错,你要站在一旁让人去犯错,这样他们才能长进,与其对员工进行微观管理,不如多加训练和测试,向员工提出你的想法,看他们怎么作出决定,但不要主导他们做决定,你最好与他们求取共识,观察他们怎么做事,以及为何这么做。

  7、如果一个人工作干得并不怎么样,要考虑这是由于学*能力不够,还是能力不够,员工的业绩主要从两方面思考学*和能力,缺乏经验或训练造成的缺点是可以弥补,而能力不足是很难弥补的。

  经过6到12个月的亲密接触,大量测试和求取共识之后,你就能大体的了解一个人的能力,更有信心的评估,可能需要18个月,随着你对员工的了解加深,你能更好的培训和指导他们,最重要的是,你将能更准确的评估他们的核心价值观和能力,确保他们的这些方面能与你互补,也不断的问自己,根据现在的了解,是否还愿意招聘他们人相同的岗位,如果不愿意就辞退他们,要向评估应聘者一样,严格评估员工。

  8、如果你期望员工在*期会比他们过去取得很大的进步,你很可能犯了大错,人们的行事*惯是很急需的,因为行为反映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由于人的变化通常很慢,你只能期待缓慢进步,辞退人或者重新委派任务,并不是什么大事,把一个人留在不合适的岗位才更糟糕,保留不合适的人的成本,十分高昂,糟糕的业绩所造成的损失,试图培训他们所花的时间和努力辞退老员工,例如工作五年以上,彼此对一名只有一年工龄的员工所造成的痛苦更大。

  9、强迫自己和员工工作困难的是,这是一项自然法则,你要想保持强壮,必须坚持锻炼,你和你的员工,就像健身房的教练和学员那样配合,让双方都保持健康。

  10、在过去那些年许多员工威胁我说他们要辞退,要辞职起诉我,或在媒体上爆料羞辱我,以你能想出的各种方式,一些人建议我用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息事宁人,但我觉得这样做未免有些短视。捍卫你认为正确的事情,虽然在短期内比较艰难,但是我愿意接受挑战,我关切的是要做正确的事,而不是别人怎样看我。

  11、问题的根源不是一次行动,而是一个原因,解释问题的根源时,通常用形容词而不是动词来描述,所以要多问为什么,来寻求问题的本质原因,比如发现一个问题的根源的过程,会经历这样的对话:

  问题的原因是程序设计不好。

  为什么说程序设计不好?

  因为哈里的程序设计不好。

  哈里的程序设计为什么不好?

  因为他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而且他赶工。

  为什么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

  他的管理者知道他并没有经过良好的训练,还让她做这份工作吗?还是它的管理者也不知道?

  使用如下的深挖技巧,对出现问题的部门或者下级部门形成一个基于80/20法则的印象。

  第一步列举问题,不要泛泛的使用我们或者他们一类的集合名词,遇到问题的人的名字点出来,不要着急给出解决方案,在这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还处于列出问题。

  第二步找出问题的根源,不清楚谁是责任人,责任人没有很好的履行职责,为了找出问题的根源,要持续的问为什么,比如:

  团队持续加班加点,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

  因为我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完成交给团队的.任务。

  为什么?

  因为我们接受这个新职责的时候,没有人给我们增加人手。

  为什么?

  因为在接受这项任务前,管理者并不知道工作量。

  为什么?

  因为,管理者在预计问题和制定计划的方面的能力不行。

  好了,这个就是问题的根源,第二步完成后要稍息片刻,回顾一下,然后着手制定计划。

  第三步制定计划,计划中要包括具体的任务、成果、责任人、跟踪考核、时间表,要让关键的员工全面参与讨论计划,计划不一定要征得每个人的同意,但责任人和其他关键员工必须对计划达成共识。

  第四步执行计划,至少按月报告迄今为止的计划进展和实际进展,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预计进展。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观念。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人,做现代*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深受启发。

  一、“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陈老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儿童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在园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儿童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好动”是儿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儿童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儿童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儿童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儿童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儿童获得练*,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儿童“做”,儿童就得不到练*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儿童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儿童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儿童的操作活动即 “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儿童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儿童智力的。

  二、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儿童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给儿童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学*,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原则之一。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儿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读书笔记。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儿童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大自然、大社会为儿童活动和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儿童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四、积极鼓励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惯和道德品质。

  儿童喜欢受称赞,容易受暗示,所以对儿童消极的制裁不仅不能收到实效,而且会伤害到儿童的心灵。所以积极的鼓励、暗示是软性的教育,虽然比较难做,但收效很大。消极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彻底的、暂时的。积极的鼓励可以增加儿童学*的兴趣,促进儿童求知欲。积极鼓励对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教师并要注意不要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任意申斥、挖苦、单纯的禁止,甚至体罚。可见,“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的原则,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儿童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教育原则》,觉得里面闪光的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改观,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定位》读书笔记6篇(扩展4)

——《盗墓笔记》读书笔记6篇

  前言:此文乃真实感想,不掺杂任何夸张成分。

  说起《盗墓笔记》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它的的确确是一本网络小说。固然不能和那些流芳百世的经典名著相提并论。但,这次写读后感,我毅然决然选则了它。它不仅仅作为一本大众喜爱的畅销小说出现在这里,更作为使我欢乐,令我悲伤,让我毛骨悚然,真正引我入胜的一本小说。

  故事要追朔到五十年前,主人公的爷爷作为盗墓贼,从古墓中带回了一片极其珍贵的黄金帛书。五十年后的今天,他的长孙吴邪偶然进到了一个古墓。仅仅因为这次草率的决定,他卷入了一个……或许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抑或者是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面对一个又一个小谜团的答案,吴邪惊奇,又心乱如麻,就仿佛一块拼图,你得到了其中的几块,也无法推知整个图案。

  故事并没有完结,谜团也不曾解开。对于好奇心强的人,这会是无休止的折磨。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是吴邪,我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后悔自己当初所做的草率决定?人世间没有后悔药,就算悔死也无济于事,只能一心向前,就算当初一步走错从而满盘皆输不会赢,也只能一步步走到头。

  剪不断,理还乱的谜团,人间冷暖和人之本性是《盗墓笔记》的经典之处。可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已经不知不觉让我的眼眶湿润,潸然泪落。在巨大的金钱与权力的诱惑下,在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中,有些人肯杀死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而吴邪面对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好友闷油瓶与胖子的失踪,为他们出生入死,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他们低声下四求别人,不顾自己家族的声誉。相比那些“风吹两边倒”,贪婪之极的人,他爱自己的朋友兄弟胜过爱自己!世态炎凉,人心冷淡,无邪与他朋友的友谊是珍贵的,更是可贵的!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我们为何不去好好珍惜呢?

  《盗墓笔记》让我想了许多,感动了许多,悟出了许多。无法刹住腾涌的心潮,但我只好就此停笔。就算它会随着潮流的变化而被遗忘,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想起一些,回忆一些。记起那……

  后记:此文献给我钟爱的《盗墓笔记》

  前言:此文乃真实感想,不掺杂任何夸张成分。

  说起《盗墓笔记》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它的的确确是一本网络小说。固然不能和那些流芳百世的经典名著相提并论。但,这次写读书笔记,我毅然决然选则了它。它不仅仅作为一本大众喜爱的畅销小说出现在这里,更作为使我欢乐,令我悲伤,让我毛骨悚然,真正引我入胜的一本小说。

  故事要追朔到五十年前,主人公的爷爷作为盗墓贼,从古墓中带回了一片极其珍贵的黄金帛书。五十年后的今天,他的长孙吴邪偶然进到了一个古墓。仅仅因为这次草率的决定,他卷入了一个……或许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阴谋,抑或者是他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面对一个又一个小谜团的答案,吴邪惊奇,又心乱如麻,就仿佛一块拼图,你得到了其中的几块,也无法推知整个图案。

  故事并没有完结,谜团也不曾解开。对于好奇心强的人,这会是无休止的折磨。有时我会想,如果我是吴邪,我现在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后悔自己当初所做的草率决定?人世间没有后悔药,就算悔死也无济于事,只能一心向前,就算当初一步走错从而满盘皆输不会赢,也只能一步步走到头。

  剪不断,理还乱的谜团,人间冷暖和人之本性是《盗墓笔记》的经典之处。可兄弟间的深厚情谊,已经不知不觉让我的眼眶湿润,潸然泪落。在巨大的金钱与权力的诱惑下,在人与人之间的斗争中,有些人肯杀死自己至亲至爱的人。而吴邪面对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好友闷油瓶与胖子的失踪,为他们出生入死,不顾自己的性命;为他们低声下四求别人,不顾自己家族的声誉。相比那些“风吹两边倒”,贪婪之极的人,他爱自己的朋友兄弟胜过爱自己!世态炎凉,人心冷淡,无邪与他朋友的友谊是珍贵的,更是可贵的!面对自己的亲人朋友,我们为何不去好好珍惜呢?

  《盗墓笔记》让我想了许多,感动了许多,悟出了许多。无法刹住腾涌的心潮,但我只好就此停笔。就算它会随着潮流的变化而被遗忘,但我相信,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会想起一些,回忆一些。记起那……

  后记:此文献给我钟爱的《盗墓笔记》。

  历时半年,在我读完《盗墓笔记》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感慨,既不完全是开心,也不完全是悲伤。这套书对我意义重大,在某些层面上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很感谢这套书带给我的一切。

  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的主人公吴邪,一个普通人,却因为一部战国帛书被牵连进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局。他跟随他的三叔吴三省一行人去盗墓,从而认识了小哥、胖子和潘子。后来三叔不见了,吴邪和其他人一起不断解开谜团,发现一支许多年前的考古队,发现著名的老九门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更可怕的是发现三叔并不是真正的三叔,而是一个叫谢连环的人所假扮。一切显得那么不可思议,却又环环相套。

  在故事中,吴邪、小哥与胖子形成一个铁三角,三人一起解开谜团,成为关系紧密的伙伴。胖子是一个胖而灵活的人,他善于言辞,喜欢和人开玩笑,十分有趣幽默。他能化解一切痛苦:面对一切痛苦要么开个玩笑一笑了之;要么用直白不拐弯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给出一个令人苦笑不得的解释,却有时候切中要害。如果说胖子能一个能够化解痛苦的人,那么小哥就是无视痛苦的人。他很少说话,不善于与人交流,但身手矫健,极受其他人信赖。小哥是张家人的族长,张家的所有族长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张起灵,当然张起灵这个名号,也不是白给的,他极端聪明,好似能看穿一切,本领高超,一旦有人惹怒了他,对方将必死无疑。经常失忆,找不到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解释。三叔曾经这么评价他:“他的内心十分强大,是一个强大的如神佛一样的男人”。

  世界上最邪恶的,不是神鬼,是人心;世界上最值得我们泪下的,不是那些煽情的语言,也是人心。

  吴邪:吴邪,是一个很难形容的人。如果一定要说,我想说:他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但这并不代表他不伟大,正因为是普通人,所经历的这一切,才让人那么佩服。我想,很多朋友在刚刚看到他的时候,一定会厌恶他的软弱,他的犹豫不决。然而,随着故事一步一步推进,喜欢他的人越来越多,他是一个柔弱的像水一样的男孩子,但是请不要忘记,在严酷的寒冬,最没有形态的水,也会变成坚固的冰。吴邪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单纯,有一些小小的聪明;他懦弱,珍惜自己的生命;他敏感,害怕伤害身边的人,他是在所有的队伍中,最不适合经历危险的人。然而,我却让他成为了这个故事的主角,去经历一段最可怕的旅途,这可能也是这个故事最最特别的地方。在所有人可以退缩的时候,他恰恰不能退缩;在所有人可以逃避的时候,他却不能逃避。

  我很想和他说声对不起,把这个普通人推进了如此复杂的迷局烦恼。有一段时间,我能深深地感觉出他心中对于一切的绝望,当时我很想知道,他这样一个普通人,在面对如此庞杂的绝望时,他会如何做。我没有想到他能撑下来,在故事的发展中,大家都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在挣扎中成为一个他不希望成为的人。而让所有人喜欢的是,在所有可以成为他人生拐点的地方,他都保持了自己的良知,即使他最后带着一张穷凶极恶的面具,他的内心还是吴邪。他可以有很多的小奸小恶,可以有很多的小道德问题,但在他面临最大的抉择的时候,他永远还是那个希望所有人都好的吴邪。

  “我希望这一路走来,所有人都能好好地活着,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各自的结局。我们也许不能长久地活下去,请让我们活完我们应该享有的一生。”吴邪在潘子的弥留之际向天际祈祷,虽然他身处漆黑一片的山洞中。他把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自己,他无法面对自己一路走来的意义。这就是吴邪,在队伍中拥有的“白搭”,铁三角中最废材的领袖,他需要别人的保护,需要别人的帮助,他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欲望,但是只要有一个人受到伤害,他自己的一切就都不重要了。他是一个无论多么恨你,都希望你可以活下去的普通人。因为他不懂杀戮,不懂那超越生命的财富,他只懂得“活着”二字的价值。

  闷油瓶:这是一个强大的有如神佛一般的男人。有他在的篇幅中,我总是能写的格外轻松,因为只要他在身边,就能为你挡下一切的灾难和痛苦他没有言语,不会开心,不会悲痛,他总是像一个瓷娃娃一样,默默地站在那里,淡淡地看着一切,然而,你知道他是关心着你的。永远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像他那样,给你带来那么多的安全感。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我在书写这个男人的各种举动时,心中总是反着一股深深的伤感。

  正如自己所说的,他是一个没有过去和未来的人,他和世界的唯一的联系,似乎并没有多少价值。他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不知道自己将要去往哪里。他只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意见他必须要做的事情。“你能想象么?有一天,当你从一个山洞中醒来,在你什么都不知道,疑惑地望着四周的时候,你的身上已经有了一个你必须肩负的责任,你没有权利去看沿途的风景,不能去享受朋友和爱人,你人生的中所有美好的东西,在你有意识的一刻,已经对你没有了意义。”

  张起灵就是这样默默地背负着自己的命运。最让我心痛的是,他只是淡淡地背负着,好像这一切都理所当然,好像这只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感谢我可以看到这本书,受教了,受益无穷,谢谢作者了,真心谢谢。

  历时半年,在我读完《盗墓笔记》的那一刻,我心中充满了感慨,既不完全是开心,也不完全是悲伤。这套书对我意义重大,在某些层面上改变了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我很感谢这套书带给我的一切。

  小说情节引人入胜。故事的主人公吴邪——一个普通人,却因为一部战国帛书被牵连进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局。他跟随他的三叔吴三省一行人去盗墓,从而认识了小哥、胖子和潘子。后来三叔不见了,吴邪和其他人一起不断解开谜团,发现一支许多年前的考古队,发现著名的老九门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更可怕的是发现三叔并不是真正的三叔,而是一个叫谢连环的人所假扮。一切显得那么不可思议,却又环环相套。

  在故事中,吴邪、小哥与胖子形成一个铁三角,三人一起解开谜团,成为关系紧密的伙伴。胖子是一个胖而灵活的人,他善于言辞,喜欢和人开玩笑,十分有趣幽默。他能化解一切痛苦:面对一切痛苦要么开个玩笑一笑了之;要么用直白不拐弯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给出一个令人苦笑不得的解释,却有时候切中要害。

  如果说胖子能一个能够化解痛苦的人,那么小哥就是无视痛苦的人。他很少说话,不善于与人交流,但身手矫健,极受其他人信赖。小哥是张家人的族长,张家的所有族长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张起灵,当然张起灵这个名号,也不是白给的,他极端聪明,好似能看穿一切,本领高超,一旦有人惹怒了他,对方将必死无疑。经常失忆,找不到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所以他一直都在寻找一个解释。

  三叔曾经这么评价他:“他的内心十分强大,是一个强大的如神佛一样的男人”。张起灵不是一般的人,他的身世十分离奇,作者后来专门写作《藏海花》,让吴邪在书里一直寻找着他的身世。

  说起有关盗墓的小说,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盗墓笔记》。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小说系列,讲述了一群长沙盗墓贼所发生的故事。

  故事起源于一份神秘的战国帛书,主角吴邪根据这份线索,发现了隐藏在帛书背后一个接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以及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这本书带领我们跟随着吴邪的脚步,从离奇的战国古墓到诡异的云顶天宫,去寻求一个个谜题背后的真相:长白山上的云顶天宫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巨大的青铜门背后又是什么?“长生”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随着一步步地逼*,古墓背后的秘密已渐渐地浮出了水面。尽管这是一本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但是我认为书中最吸引的人的并不在于这点。书中的谜团一环接着一环,惊心动魄,让我们惊叹于古人无尽的智慧以及*历史的博大精深弦,并给读者留下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吸引着我们不断地读下去;而故事中也存在着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正如书中所说的,“比神鬼更可怕的,是人心”,为了个人的利益,长沙盗墓贼们争的你死我活,使我们感觉到人心的险恶;同时跟其他盗墓小说一样,这本书也不乏对古墓的描写,那些精巧的机关、设计,也令人叹为观止。

  这本书最成功的地方在于使用第一人称写作,从主角的角度出发,去看待、思考问题。同时作者也擅于对环境和人物心理进行描写,使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能如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体会到古墓中那种神秘诡异的气氛,让我们在看的同时也捏了一把汗;并且书中埋下了许多伏笔,为后来的事件埋下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带给我们一个出乎意料的结局,这点也不得不令人佩服。

  《盗墓笔记》也许并不是写得最好的盗墓小说,但是它带给我的那些感动、那些精彩、那些回忆,我相信,是任何书都比不上的。


《定位》读书笔记6篇(扩展5)

——《青鸟》读书笔记6篇

  青鸟这本书讲的是一对兄妹为救仙女的女儿,踏上啦去寻找青鸟的神秘旅程。

  故事中的主人公棣棣坚强勇敢,他的妹妹咪棣善良可爱,富有爱心。在寻找青鸟的途中,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才去啦没有死亡的回忆国。在那里,他们见到啦已死的爷爷奶奶和弟弟妹妹,在交谈中知道啦:只有有人想到啦他们,他们才会醒来。接着,他们去啦有七扇可怕的门的夜宫,前几扇门里遇到的.都是可怕的事物,只有最后一扇门,背后一片生机,可这些青鸟见不得光。他们又继续去啦青孩子的世界······最后,他们来到啦危险的森林,但是青鸟总是得而复失,最终他们还是未能找到青鸟。一年的时间期限到啦,他们要回家啦。早上醒来,棣棣的邻居很想要棣棣的那只鸟,棣棣一直舍不得,今天却一口答应啦。这时,小鸟突然变青啦,原来青鸟一直都在他的身边,因为青鸟的出现,邻居女孩的病也好啦。

  这部童话的主题正如书中所说: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幸福。光神指给主人公的是一条通过善良、仁爱,最终到达幸福的道路。作者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寻求着自己的幸福,其实幸福并不是这样难得的,如果我们经常怀着无私、美好的意愿,幸福就*在咫尺。人只有为别人着想,自己才会幸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让我们像青鸟一样,在成长的生命的天空里,展开美丽的双翅,去寻找爱与幸福的方向吧!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幸福,其实幸福并不难得到,如果我们经常怀着无私,良好的意愿,那么幸福就*在咫尽。

  青鸟这本书的作者是[比利时]莫里斯?梅特林克。1911年,他的多幕梦幻剧《青鸟》在法国巴黎首演后立即引起轰动。他的作品还有《盲人》,《花的智慧》等。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樵夫的儿子蒂蒂尔和女儿米蒂尔在*安夜见到一位仙女,她看起来很像他们的`邻居柏林考脱太太。仙女说自己生病的女儿想要得到幸福,便吩咐两兄

  妹去寻找能够获得幸福的青鸟。两个孩子用仙女赐给他们的魔钻,召来了面包、糖、火、水和猫、狗等的灵魂。在光神的指引下,他们先后走访了回忆国、夜宫、森林、墓地、幸福园和未来国,历尽艰险,却仍未找到青鸟。最终他们同伙伴们告别,回到了家里。这时,女邻居柏林考脱太太来借火种,并请求蒂蒂尔把他的鸟送给她生病的女儿。蒂蒂尔答应把鸟送给她,却意外地发现这只鸟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青鸟。柏林考脱太太的女儿得到青鸟后,立刻痊愈了,可是此时青鸟却飞走了。

  作品通过一对兄妹寻找青鸟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的感悟和对现实生活以及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通过青鸟的多重象征意义,暗示幸福是存在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历尽艰险去寻找,而是开启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幸福不是占有的,而是体会的。通

  过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使这部作品蕴含了深逐的哲理寓意。故事充满了童趣和幻想,使人读起来津津有味,读了《青鸟》后,我感到了青鸟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但只要自己快乐,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幸福自然就会出在你身边。

  读过青鸟之后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狄狄,美狄兄妹俩很勇敢,但只要再次翻一翻这一本书,看一看这本书,就会发现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是勇敢,而是他们善良的帮助别人那美好的品质。

  在当今世界上,如果有一个你很陌生的老巫婆跑到你家,你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死了,而狄狄和美狄兄妹却在帮助那个看似凶恶的老巫婆。这是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当然,这件工作没有一点报酬,而是纯粹的一件没有收益的事情,在很多企业家面前,这完全就是一项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工作,然后会生气的把它放在一 边置之不理。或扔进垃圾桶。而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而只看到了弊端,而狄狄却明白这个帮助别人有一天自己也会受益的道理。因此,他们成功的.找到了青鸟,并得到了无穷的幸福,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我这里有这样一则故事:在*爷爷8岁的时候,在私塾里读书,私塾中午不放学,学生要自己带好中饭,但家境贫困的学生哪里吃的到饭,*就把自己带的饭菜分给他们吃,自己就饿这肚子,到了晚上就狼吞虎咽的吃一顿饱饭,母亲看见了,生怕*生病,后来,*悄悄的告诉母亲,以后母亲每次做午饭,都尽量多做点给*,让他分给贫困生们。帮助别人,不仅仅会给别人带来好处,自己也可以受益。

  终于等到了暑假图流的书了!我好期待这次能读到的哪些图书。我一拿到期盼已久的2本书,就赶紧翻开了其中一本,这本书的名字叫《青鸟》。

  书中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对兄妹两个奇尔奇尔和米奇尔,他们遇到了一位会变魔术的老婆婆,她送给了他们一顶神奇的钻石帽子,让兄妹俩个为她的女儿找到一只幸福的青鸟,就这样,带着老婆婆的嘱咐,他们踏上了危险不断的旅途。他们首先去的是回忆之国,在那里他们和死去的亲人共同享用了美味的一餐:接着去了青铜大殿,那里都是未来要出生的婴儿,他们还见到了未来的弟弟,他说会在复活节这一天诞生,但他还会有可怕的疾病,没有生命的希望;后来他们去了幸福的精灵那里,在那感受到了母爱;一路走来他们没有找到青鸟,但是他们没有察觉到幸福的青鸟就在他们身边。

  读完这本书,我才知道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幸福的青鸟,却经常被忽略,没有珍惜。

  《青鸟》的作者是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书中讲述了两个伐木工人的孩子迪迪和麦迪受仙女蓓丽吕的委托,在光神的指引下寻找象征幸福的青鸟,来拯救她女儿的故事。文字充满了童趣和幻想,使人读起来津津有味,我被那扣人心弦的情节所吸引。迪迪和麦迪不畏艰险,为别人治病而千方百计地寻找青鸟,最终青鸟真的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这本书里面蕴藏了许多引人深思的道理。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人与人之间拥有的幸福不一样。穷人看到一小块饼干就会感到幸福,而富人可能只有买到一辆好车或一栋豪宅才感到幸福。由于身份的不同、喜好不同,感到幸福的时刻也不同。

  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幸福时时刻刻都在我身边,当我圆满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任务是一种幸福,通过自己地努力学*成绩取得进步是一种幸福,比赛取得好成绩为班级争得荣誉是一种幸福,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是一种幸福,生活中助人为乐是一种幸福……总之,更多的幸福属于那些真诚善良、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生活中到处充满着人们没有发现的幸福,幸福一直就在我们的身边,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发现这些幸福,有些人要求的太多,总是不能满足。所以只有我们为别人的幸福着想,自己才能更接*幸福。这本书也让我知道将爱分给别人就是幸福,我们要珍惜和爱护这种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幸福,其实幸福并不难得到,如果我们经常怀着无私,良好的意愿,那么幸福就*在咫尽。

  青鸟这本书的作者是比利时的莫里斯·梅特林克。1911年他的多幕梦幻剧《青鸟》在法国巴黎首演后立即引起轰动。他的作品还有《盲人》、《花的智慧》等。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樵夫的儿子蒂蒂尔和女儿米蒂尔在*安夜见到一位仙女,她看起来很像他们的邻居柏林考脱太太。仙女说自己生病的女儿想要得到幸福,便吩咐两兄妹去寻找能够获得幸福的青鸟。两个孩子用仙女赐给他们的魔钻,召来了面包、糖、火、水和猫、狗等的灵魂。在光神的指引下,他们先后走访了回忆国、夜宫、森林、墓地、幸福园和未来国,历尽艰险,却仍未找到青鸟。最终他们同伙伴们告别,回到了家里。这时,女邻居柏林考脱太太来借火种,并请求蒂蒂尔把他的鸟送给她生病的女儿。蒂蒂尔答应把鸟送给她,却意外地发现这只鸟就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青鸟。柏林考脱太太的女儿得到青鸟后,立刻痊愈了,可是此时青鸟却飞走了。

  作品通过一对兄妹寻找青鸟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的感悟和对现实生活以及美好未来的憧憬。

  作者通过青鸟的多重象征意义,暗示幸福是存在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历尽艰险去寻找,而是开启智慧的眼睛去发现;幸福不是占有的,而是体会的。通过象征手法的运用,作者使这部作品蕴含了深逐的哲理寓意。故事充满了童趣和幻想,使人读起来津津有味,读了《青鸟》后,我感到了青鸟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但只要自己快乐,充满对生活的热爱,幸福自然就会出在你身边。


《定位》读书笔记6篇(扩展6)

——定位读书笔记范文5份

  定位始于产品,定位的对象可以是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也许是你自己。但是定位并非要改变产品,而是要调整潜在顾客的心智,也就是说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对茶农进行定位。

  定位的基本方法,并非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调动心智中已有的认知,重新连接以及存在的联系。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们唯一的防御就是让心智极度简化,传播和建筑一样,少即多,我们一定要“削尖”我们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们的心智。

  我们为解决某种商业及社会问题而对传播的过度使用,以及堵塞了我们的传播渠道,以至于只有极少量的信息能够被接受,在美国,*均每年大约有3万册新书出版,这听起来好像不多,但当你了解到几时每天24小时不断地读,你需要17年才能读完一年所出版的书,你就知道那并不少,谁能跟得上?

  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传播反而更重要了,有效的传播,是一切皆有可能,定位是一套系统的寻找心智空位的方法,它建立在传播需要恰当的时机和场景的观念之上。

  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

  第一个在月球上漫步的人是谁?尼尔.阿姆斯特朗

  第二个呢?

  世界上第一高峰是那座?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

  第二座呢?

  假如你想在爱情或者商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认识到第一个进入心智的重要性。

  心智就像电脑的内存条一样,为选择存储的每一个单位的信息都设置了一个空位。但人类的心智没有足够的知识或者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根据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博士的研究,普通人的心智不能同时处理七个以上的单位。

  要想找到一个独特的定位,你就必须摒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思维认为,你要从自身或产品中寻找定位概念,错,你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寻找。实践证明,第一个进入人们心智中的品牌所占据的产期市场份额通常是第二品牌的2倍,是第三品牌的4倍,而且这种比例关系不会轻易改变。建立领导地位的关键是抢先进入心智,而维护领导地位的关键则在于强化原创的概念,建立标准,让竞争品牌以这个标准被人评判。

  对领导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跟随着,领导者往往可以通过拦截竞争对手的行动来维护自己的领导地位,但是,地位的不同使得跟随着无法像领导者那样通过拦截获益,跟随着模仿领导者的行为,根本不算拦截,而是跟风,只有在一种情况下跟随着的行为才会偶尔奏效,那就是领导者行动迟缓,尚未建立定位。

  名字就像钩子,利用它能把品牌挂在潜在顾客心智中的产品阶梯上,在定位时代,你唯一能做的最重要的就是给产品起名字,选择一个响亮,接*通用又带描述性的名字,可以阻击竞争对手跟风进入你的领地。

  有些有抱负的聪明的人发现自己前途迷茫,这时他们通常会怎么办?

  他们会更加努力,他们想用长时间的艰苦工作和投入来扭转局面,成功的秘诀在于埋头苦干,把工作做的比别人好,这样名和利自然会到你身上,对吧?

  错误,更加努力很少成为通往成功之路,更聪明的努力才是更好的办法。

  成功六部曲:

  1.你已经拥有什么定位?

  2.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3.你必须超越谁?

  4.你有足够的钱吗?

  5.你能坚持到底吗?

  6.你的传播体现了自己的定位吗?

  有人说:“如果只看一本营销书籍,首选《定位》。”

  定位--改观了人类“满足需求”的旧有营销认识,开创了“胜出竞争”的营销之道。

  总序

  1.三次生产力革命:

  (1)特勒“科学管理”――“更聪明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者的生产力。

  (2)德鲁克“管理”――通过管理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

  (3)特劳特“定位”――通过“定位”这一新的生产工具,大幅提升品牌生产力。

  2.定位四步法

  (1)分析整个外部环境,确定“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价值是什么”(过多的选择、有限的心智,决定了经营方式已从顾客导向转向了竞争导向。)

  (2)避开竞争对手在顾客心智中的强势,或是利用其强势中的蕴含的的弱点,确立品牌的优势位置――定位。

  (3)为这一定位寻求一个可靠的证明――信任状。

  (4)将这一定位整合进企业内部运营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传播上要有足够多的资源,以将这一定位植入顾客的心智。

  3.品牌成主体、夺取“心智资源”、定位激发品牌生产力、定位提升运营绩效、定位客观存在、所有组织都需要定位。

  引言

  1.沟通本身就是问题。

  2.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这一观念如此简单,以致人们很难了解其功效之强大。

  3.定位的最新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心智中与众不同。

  第一章 到底何为定位

  1.定位的基本方法,不是去创造某种新的、不同的事物,而是去操控心智中已经存在的认知,去重组已存在的关联认知。

  2.就创造而言,去创造某张未存在于心中的事物,即使是有可能,也一定是日益困难的。

  3.我们还不明白“太多”的真正含义。比如一家中型超市如今已拥有四万个存货单位(SKU)。

  4.传播过度的社会。人均200美元是基于广义的广告概念得出的。如果你只计算“传媒开支”的话,1972年的实际数字是人均110美元左右。而今天,这一数字已达到880美元。我们确实生活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而且没有情况好转的迹象。

  5.传播过度的社会中,获得成功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狭窄的目标,细分市场。一言以蔽之,就是“定位”。

  6.过度简化的心智。不要试图改变人类的心智是定位理论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在传播过度的社会中,人的唯一防卫力量就是过度简化的心智。

  7.简化信息这个定位观念又进一步发展成我们“一次占领心智”的理论。例如,沃尔沃用的是“安全”一次,宝马用的是“驾驶”,联邦快递是“隔夜到达”,佳洁士是“防蛀”。

  8.尽量简化信息。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你一定要抛弃意义含糊,模棱两可的语词,要简化信息;如果想给人留下长久的印象,就要再简化些。依靠传播为生的人,都知道尽量简化的必要。

  9.真理与之无关。重要的是人们心智中已存在的认知。定位思想的本质在于,把认知当成现实;来接受,然后重构这些认知,并在顾客心智中建立想要的“位置”。我们后来称这种方法为“由外而内”的思维。

  10.把焦点集中于潜在顾客而非产品,你就简化了选择过程,也学到了原则与观念,这有助于你大幅提高传播效率。

  11.“顾客永远是对的。”言外之意就是,销售者或传播者永远是错的。接受“传播者是错的,接受方是对的”的想法可能有些愤世嫉俗。但如果你想让你的信息被别人衷心接受,你确实别无选择。

  第二章 心智备受骚扰

  1.在传播上,多则是少。我们过度使用传播解决大量商业及社会问题,因而阻塞了我们的传播渠道,以至于只有极少量的信息能够通过,而且所通过的还不是最重要的信息。

  2.传播渠道阻塞。在过去的20年里,最引人注目的进步之一是营销思想在全世界普及。许多发达国家的广告量正在接*美国。如今美国的广告量不及世界总量的1/3.新出现的媒体哪一种也不能取代现有的媒体,但它却改变和改造了原先的媒体。电台广播过去是一种娱乐性媒体,如今则成了新闻、音乐和谈话媒体。仅休斯敦一座城市就有185个频道。美国现在拥有12458座电台,却仍然没有迹象表明,传播对心智的这种骚扰今后不会愈演愈烈。《***》周日版的字数如今仍然在50万字上下。通往心智的道路上,交通阻塞、引擎过热,火气和温度正在同时上升。

  3.布朗、康纳利和雪弗兰。要想让信息穿越层层屏障,抵达潜在客户的心智,你必须用一种尽量简单的方法。

  4.媒体爆炸。信息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为传播而发明了太多的媒体。广告量如此急剧增加的后果之一是:作为营销的手段,广告作用降低,公关作用增强。美国广告联合会最*在1800名高级经理中就企业各项职能的重要性所开展的一次调查表明,公关比广告更为重要。

  5.产品爆炸。造成信息不断流失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发明了太多的产品用于满足我们的生理与心理需求。20年来,超级市场越来越大。如今一家普通的超市就能陈列4万种商品。相比之下,人均拥有的词汇量只有8000个。

  6.科学家发现,人只能接受有限的感觉。超过某一极限,脑子就会一片空白,失去正常的功能(牙科医生就一直在利用这些发现,他们给病人戴上耳机,将声音调大,一直到他没有痛觉)。

  7.在做广告时,自矜与骄傲一样,都会导致毁灭,傲慢的人最终必将败亡。

  第三章 进入心智

  1.在适当的时机对适当的人说适当的话。定位是寻找心智之窗的一套有组织的体系。它以这样一个概念为基础,即传播只有在正确的时机和环境下才能实现。

  2.进入心智的捷径。成为第一,是进入心智的捷径。要想“在心智中留下不可磨灭的信息”,你首先需要的根本不是信息,而是心智,是一个纯洁的心智,一个未收到其他品牌污染的心智。“当第一胜过做得更好”是迄今位置最有效的定位观念。

  3.进入心智的难点。要想第二个进入人们的心智就难多了。屈居第二和默默无闻没什么区别。假如你没有第一个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无论是作为个人、政客、还是商家)就会遇到定位上的难题。“你如果不能在这一方面争得第一,那就在另一个领域成为第一。”这是第二有效的定位原理。

  4.广告界的教训。市场上的混乱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广告沿用过去的*惯做法已不再有效。但是老一套行事方法不易杜绝。守旧的人会说:“只要产品良好、计划周到、广告片具有创意,广告是没有理由不能完成其任务的”。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市场本身。今天市场上的噪音实在太大了。在今天传播过度的社会中,用老的、传统的方法去制造信息是不会有成功的希望的。

  5.产品时代。当时的广告人,把注意力集中于产品的特点及顾客的利益上。他们所寻求的是劳斯・瑞夫斯所称的“独特的销售主张”。伴随着大量的模仿商品雪花似的涌入市场,产品时代终结了。

  6.形象时代。20世纪60年代,广告人发现声誉与形象比任何单一的产品特点更重要。然而,正如跟风产品毁灭了形象时代,跟风公司也毁灭了形象时代。当每一家公司都努力为自己建立形象时,其互相干扰的程度之高,没有几家公司能够

  取得成功。靠形象成功的品牌,大部分又都是由于惊人的技术成就,而非突出的广告成就。“施乐”和“宝丽莱”就是这样的例子。

  7.定位时代。今天,广告业显然已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创意不再是广告成功的关键。要想在传播过度的社会里取得成功,企业必须在潜在顾客的心智中占有一个位置。这一位置不仅包含企业自身的强势与弱势,还包括竞争对手的强势和弱势。广告业正进入一个战略为王的时代。在定位的时代,发明或发现某一事物并不够,甚至没有必要。但是,你必须要做到第一个进入潜在顾客心智。IBM并没有发明电脑,电脑是兰德公司的发明。然而IBM是第一个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建立电脑定位的公司。

  8.阿美利哥发现了什么。阿美利哥并不是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他是15世纪的IBM,阿美利哥比哥伦布晚5年,但他做对了两件事。第一,他把新世界定位为独立的大陆,完全与亚洲大陆分开。这在当时的地理学上引发了一场革命。第二,他大量写作,介绍他的发现和理论。其中意义特别重要的是,在他第三次远航时写的五封信,其中一封在短短25年的时间里被翻译成40种不同的文字。在他去世之前,西班牙授予他西班牙公民称号,并赐以**厚禄。结果欧洲人居然以为是阿美利哥・韦斯普奇发现了美洲大陆,并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新大陆。哥伦布则死于狱中。

  9.米狮龙发现了什么。“米狮龙堪称一流”将此品牌定位成高价美国啤酒。只在几年之间,米狮龙在美国已成为销售量最大的啤酒之一,而且价格不菲。米狮龙是美国国内第一个高价位啤酒吗?当然不是。然而米狮龙确实在啤酒消费者心智中第一个建立这一定位的啤酒品牌。

  10.米勒发现了什么。“品尝顶级淡啤的真正乐趣”。现今,对许多人或产品,通往成功的捷径是看看你的竞争对手正在做什么,然后去掉其中的诗意或创意,因为这些已经成为阻碍信息进入心智的障碍。用一种单纯、简单的信息,你就能进入潜在顾客的心智。

  11.品牌名称和他的定位一样重要,也许比定位还重要。

  第四章 心智中的小阶梯

  1.要想使一个新品牌进入心智,就得删除或重新定位已经占据品类阶梯的老品牌。计算机的运行方式也完全相同。

  2.心智有一个针对现有信息量的防御机制,它拒绝其所不能“运算”的信息,它只接受与其状态相符合的新的信息,把其他的一切都过滤掉。

  3.你看到的就是你想看到的。你尝到的就是你想尝到的。要不然,广告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假如消费者都是理性而非感性的话,就不会有广告,至少不会像今天我们所知道的这样。任何广告的首要目标就是提高人们的期望值。造成一种假象,即该产品或服务会产生你期望看到的奇迹。而且,转眼之间奇迹就出现了。然而创造相反的期望,产品就会陷于困境。

  4.容量不足的容器。人类的心智不仅排斥与其现有知识或经验不相符合的信息,它也没有足够的知识或经验来处理这些信息。为了应付复杂,人们学会了把一切加以简化。

  5.产品阶梯。对于每一类产品,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差不多都有一个梯子。市场领导者在最上一层,第二名处与第二层,第三名处于第三层。各梯子的层数不一,最常见的分为三层,七层则可能是最多了(七定律)。一个竞争者如果想增加市场份额,要么排挤上方的的品牌(这种做法通常行不通),要么把自己的品牌与其他公司的品牌关联起来。你有了全新的产品后,告诉潜在顾客该产品不是什么,往往要比告诉他们该产品是什么还管用。

  6.“关联”定位法。在如今的市场上,竞争者的定位和你自己的定位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更为重要。在定位时代早期,安飞士的广告是著名的成功案例。“安飞士在租车行业只不过是第二,为什么还找我们?我们工作更努力。”最好的广告标题总是能让读者说出某个词或短语使意思更完整。正是这一点使广告“引人入胜”。“关联”定位是一种典型的定位方法。如果一家公司不是第一,则他一定要尽早占据第二的位置,那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任务。

  7.“非可乐”定位法。另一个典型的定位战略是悄悄爬上由别人占据的梯子,就像七喜公司那样。“非可乐”定位法通过把产品与已经占据潜在客户心智的东西联系到一起。要找到一个独特的位置,你必须放弃传统的逻辑思维。传统逻辑认为,你要在你自身或你的产品当中找到定位观念。不对。你必须做到的是到潜在客户的心智中寻找。

  8.忘记成功之道陷阱。最为重要的是,成功的定位需要始终如一,必须坚持数年如一日。

  第五章 你不能由此及彼

  1.许多人、政客和产品的命运恰好处在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美国不是人人喝七喜。安飞士也当不了第一。愿望不会成为现实,大量做广告也无济于事。

  2.“我能行”精神不死。只要足够努力,任何事情都可能办到。但是,无论我们怎样努力,无论我们投入多少兵力和金钱,这个问题都无法通过外力解决。我们无法由此及彼。如今,公司可以推出一个了不起的产品、拥有一支了不起的销售队伍、发起一次了不起的广告宣传活动,但是,如果它恰好处在一个“无法由此及彼”的位置上,照样会一败涂地的,花再多的钱也无济于事。

  3.不祥之兆。同市场中居领先地位的对手展开竞争固然有取胜的可能,但根据定位规则,“直接”取胜是不行的。

  4.“我能行”精神行不通。

  5.如何与IBM之类的对手抗衡。首先,你必须承认现实。其次,计算机领域里太多人都想做的事情,比不要去做。IBM的竞争对手可以采取一个更好的战略,那就是利用它们在潜在客户心智中已经占据的位置,将其与计算机业中的一个新位置挂上钩。许多公司一生只有一次机会,路选对了就能获得巨大成功;路走错了,

  《定位》这本书看完了,通篇讲了不少在美国商业界经典的商业案例,让读者比较容易的明白产品定位对于产品长久发现的重要作用,其中有两章抽象总结定位的几个个人定位和产品定位的要素,还是值得去细细思考的。

  找匹马骑(选择大于努力)

  在历史上有很多不得志的牛人,最后含恨而终。相信在你的周边也有很多执着聪明的人,职场的境遇也不是很好,找其原因,可能会归结到一点:你是不是选对了,正如梁宁老师所说「顺势而为」,文中也讲到了六匹马。

  第一匹马是你所在的公司

  第二匹马是你的老板

  第三匹马是你的朋友

  第四匹马是一个想法

  第五匹马是信心

  第六匹马是你自己

  相信腾讯阿里的员工很幸福,但其实他们的能力也许没有联想之类的公司的能力强。原因在于这两家公司处于快速的上升期。大环境的强大,让每个员工的工作都充满了希望,因为每写一行代码,解决一个问题都能影响到亿万的用户。

  决定公司发展前途更多的是老板的高度和视野。用一个现在使用比较时髦的词就是老板的认知边界。相信大家都比较推崇马云的战略大局观,这就是马云的认知边界很宽广,用梁宁老师的话来说,就是马云现在还没有发现他的边界在哪里,阿里走了很多超前的路,都证明马云的战略眼光的精准度。

  借用辉哥的一个经验,如果你想跳槽,那么你把这个公司的老板的最*12个月的讲话拿出来,看看这个老板的讲话的水*和前后的一致性,你就基本能判断这个老板的水*是什么样的了,你也就能大体判断出来这个公司的走向了。老板很重要!!

  第三个朋友就更重要了,交一个知心的朋友很重要。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是一生受用的财富。跟交心的朋友无论聊天,工作都是一件很舒服的事情。另外,很多事情的决定和选择,朋友也会不遗余力的去帮助。一句话,朋友遍天下,走到哪里都不怕!!

  书中把自己放到了最后一位,这个我还是比较认同的(很多人可能看了很多名人传记或者心灵鸡汤而不认同,但是普通大众是这样的)。有个同事说过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理论:一个人能决定自己的命运只有10%,90%是其他因素决定的。确实,自己准备好了,合理运用其他的运势,成功的几率会大大提升。

  六问自己

  最后有一章讲产品通通向成功的六个问题也是蛮有意思。

  第一,你已经拥有什么定位

  第二,你想拥有什么定位

  第三,你必须超越谁

  第四,你足够有钱吗

  第五,你能坚持到底吗

  第六,你的传播体现了自己的定位吗?

  拿自己参与的产品来问问这几个问题,看看如何?

  手百拥有什么定位?

  手百现在主打的搜索+信息流的双引擎,那定位是什么呢?搜索和feed理论上是两个消费场景。所以在定位上也是存在切换的情况,有事的时候定位是搜索,没事的时候定位是feed。这种定位会深入用户的心智么?

  手百想拥有什么定位呢?

  综合来看,手百的更多的是目标导向,想更多的抢占用户的时间。围绕搜索功能,外围让更多服务在用户要离开的时候把用户拉回来。feed、小说等等,都是出于这个目的了,手百想拥有的更多是结果,而没有给用户心里一个定位。

  手百要超越谁呢?

  feed是要超越头条,搜索已经是市场第一,*期手百在做小程序,小程序作为满足搜索的长尾需求,场景还是比较契合的,那么手百要在这个纬度超越微信的小程序。超越的竞品还是蛮多的。

  后三个大家一起想想哈!

  在《定位》一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传播沟通方法:『定位』,通过『定位』我们可以快速的让大众了解我们的品牌(个人或产品),快速的建立品牌优势,让我们的品牌更容易的传播。

  『定位』的定义

  定位的最新的定义是:如何让你在潜在客户的心智中『与众不同』.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潜在客户的心智

  与众不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