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5篇)

首页 / 读书笔记 / | 2022-10-03 00:00:00 读书笔记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1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者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认真、仔细的阅读,感应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的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里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正像李泽厚先生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2

  何谓美?是灯火绚烂的夜晚街道,是叶落知秋的幽静哀愁,是字字珠玑的精致书本?“美”本是飘渺之物,当它附在特定的事物上便有了意义,不如说,美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散发着清香的灵魂。

  《美的历程》一书是李泽厚先生所作,共分十章,以历史纵向时间为轴,细致地描写出了“美”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代到满清时期,从氏族纷争到王朝统一,“美”一直贯穿在时间长河中,流经世世代代,流进人们的生活。

  遥记当年金乌耀日,蟾蜍拜月,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神秘的图腾与巫术礼仪,狂热的原始歌舞展现出了属于远古时代的苍劲力量。由线条和简单图案构成的象形文字,将“美”具象化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凝聚在抽象的纹饰符号上。夏铸九鼎,鼎卧饕餮,夏商时期不可谓不是沉重神秘的青铜时代。人们信奉君权神授,青铜器上狞厉的图案成了王权的象征。虽然后来随着神权的淡化,图案线条向着流动活泼的方向发展,但曾经那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却是无可替代的。功利与自然,严谨与不羁,春秋战国是儒道两家互补发展的时期。

  孔子于礼乐的实践理性,庄子于自然的热烈情感,“美”隐在情理结合的审美规律里,体现在《诗经》的无限韵律和建筑的色彩结构中,成为流动的时间进程,整齐华美的视觉体验。“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将他浪漫的想象和炽热深沉的情感融入《离骚》,成为楚汉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世代相传。楚辞之美,美在其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和传自远古时期的活力。汉朝艺术受之影响,始终拥有蓬勃生机,浪漫激情。磅礴的气势与古拙浑然一体融入画中,成就了雄浑厚重的朴实之美。“美”的表现形式中人的觉醒出现在魏晋时期,绘画文字等艺术开始着力体现人的内在智慧和品格,“气韵”“风神”成为了魏晋新的美学趣味。这个时期的文学主体由宫廷消遣进化到了初步对人物、山水的吟咏。注重写实与审美规律的艺术创作令“美”更加优美、纯粹化。

  值得一提的是魏晋时期诗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人们藏在诗中的感情毫无疑问是炽烈的,然而他们内心,生活中的矛盾又使他们不得不感慨生死,寄情世外。如此炽烈又哀痛的错杂情感,使“美”在矛盾中闪亮。隋唐时期宗教艺术盛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佛教。“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故事在洞窟壁画上极尽呈现,同样流传在民间。客观上讲,这些麻醉人的宗教故事实在虚妄无义,读后感.然而这些虚幻的颂歌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很是广泛。从虚幻走向世俗,刻画出了这个时期虚实结合的美。除开宗教不谈,李唐王朝的诗书文化实在灿烂夺目。不同于魏晋时期的哀叹,唐诗如同朝气蓬勃的少年,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经历过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生涯的唐代文人的豪迈风度在诗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豪迈明快爽朗的美,是唐诗独有的。其书法,特别是痛快淋漓的草书,也将这种美尽数倾注在笔墨间,奏响了盛唐之音。随着唐文化逐渐加强了对情感色彩的捕捉,其美学逐渐增强了悠闲静美的哀愁之意,宋元的山水艺术开始在历史长河中崭露头脚。其山水艺术意味深厚,自由宽泛,重在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宁静。

  从浑厚的笔墨到精致的刻画,从整体的画面到剩水残山的特写,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宋元文化始终带给人们*淡自然、细洁净润之美。这是一个铺画满丹青水墨,充满灵气的时代。由浪漫到感伤,由感伤到批判,明清文化为我们展开来一幅世俗风味与浪漫文艺共存的画卷。市民文艺是人情世故的津津玩味,歌颂赞扬,讽刺嘲笑,朴实却简洁丰富。如轻烟如梦幻,自由风流似乎成了当时浪漫文艺的代言。浓厚的民族风格,人生空幻的时代感伤构成了明清时代朴实梦幻的美。

  当年的一切已成过去,也许那些时代的珍宝已经被时间征服,但是我相信“美”是永远不会被时间埋葬的。它从遥远的记不清岁月的时代款款而来,宣示着美的历程将指向未来。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3

  《美的历程》是由*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

  《美的历程》这部书跨度很大,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王朝,波及各个朝代的方方面面,构造了一个古代美学发展的脉络图。这部书是用美学的标准去评价*的考古、文学、艺术……,与单纯的文学审美有着本质的不同:它需要历史知识、美术知识、文学知识等等,很全面,让我有吃力的感觉。他是以美学的标准去评价*的考古、文学、艺术……的审美角度而著作。

  书中也蕴涵着哲学知识,如: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而书中也有着作者他所理解的艺术、美学追求。书中说到: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联在一起,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

  内容上与哲学本体论的追求一致,人的主题展现为要求与“道”——自然相同一:在形式上与绘画一致,文的自觉展现为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但由于自然在这里或者只是这些门阀贵族们外在游玩的对象,或者只是他们追求玄远即所谓“神超理得”的手段,并不与他们的生活、心境、意绪发生亲密的关系(这作为时代思潮要到宋元以后),自然界实际并没能真正构成他们生活和抒发心情的一部分,自然在他们的艺术中大都只是徒供描画、错彩镂金的僵化物。

  我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楚汉浪漫主义的气势与古拙,魏晋风度的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淘潜篇,盛唐谙中。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篇等。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艺术和做人的魅力。完全颠覆了我原本幼稚而愚笨的认识。在文化艺术琳琅满目的世界畅游,品味先哲们思想的乐土,让我的“审美感情”丰富厚实。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4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图画。”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5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它对*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读者理清*古代“美”的发展脉络。

  阅读本书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介绍和研究*古代美学的著作。而《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 “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但作者却没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划分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本书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间的隔膜的迹象。作者的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说,“延绵不断”是*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放之于*美学史的发展里自然是合理的。李泽厚先生正是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才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觉到*古代“美的历程”并不像西方艺术发展一样断断续续,而是浑然一体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编写美学史时能够不破坏艺术发展的连贯性,不轻易划分时代或为其强加一个所谓的“艺术时代特征”,却能使整部著作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此可看出李泽厚先生对*美学了解之深以及他处理如此长的历史材料时的高明之处。

  好的美学著作不仅能够告知读者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还会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思考。而《美的历程》便让我在阅读中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痕迹。

  一 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包括用小砾石等制作的装饰品)“并非为审美而制作”。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

  “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

  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

  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 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战争前的清朝,*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

  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

  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 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的*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 “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但在*,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碰到一些疑问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完成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有另外两本书的史料和美学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此列出:

  1《*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刘方,巴蜀出版社

  2《*美术史》李福顺,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外,在阅读中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关注以及老师的指导:

  在每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性都会表现在该时代的艺术特征之上。*古代艺术史的确真实地符合这个理论。我很自然地希望把该理论用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之中。但我看不到当今复杂纷程却缺乏灵气的*艺术界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历史的发展。

  李泽厚先生在本书的结语中提到:“由于与物质生产相连接,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

  我相信当今*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建筑、工艺的“昌盛发达”却表现得并不明显,更别说“文学、绘画”这些“较少依赖物质条件”的艺术部类了。(如果有谁要告诉我文学和绘画在当今已达到了昌盛发达的时期我必定会和他理论。)

  那么,李泽厚先生在本书中所说的艺术表现时代的理论是不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呢?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阅读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1)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5篇)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1

  一本书是否受欢迎,我认为关键在于是否有吸引人之处。而吸引就要靠书中的内涵体现出来。

  这个寒假,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本书叫做《美的历程》。这是“二十世纪最后一个文化英雄”李泽厚先生写的。在我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许多图片在我的历史书上也出现过,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是激发了我对读书的兴趣。因此,这个寒假,开始了我的“美的历程”。

  从*开天辟地,美便贯穿整个历程。原始远古艺术的“龙飞凤舞”殷周青铜器艺术的“狞厉之美”,先秦理性精神的“儒道互补”,楚辞、汉赋、汉画像石之“浪漫主义”,“人的觉醒”的魏晋风度,六朝、唐、宋佛像雕塑,宋元山水绘画以及诗、词、曲各具审美三品类,明清时期小说,由浪漫而感伤而现实之变迁等等重要观念,《美的历程》分析了不同时代的美学特征。从宏观鸟瞰角度对*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

  阅读者本书,我认为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震撼”这厚重的词已不足以表现其中的分量。通过艺术之美,让读者品味历史艺术美之瑰丽的本质。与单纯文字审美有本质不同,作家李泽厚的美需要历史、美术、文学等全面的知识积累。读书时,为*艺术而感到震撼,同时,也无奈于自己的才疏学浅,读书的过程中感到吃力。自以为,这本必读的美学的理论,应更深层次的研读。认真、仔细的阅读,感应心灵的震撼。

  我认为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插图多的书,我们往往读的很快,大多数看的都是图片,很少去看文字。但,当看到这本书时,我却有一种想要在琳琅满目的文字中遨游的感觉。书中的文字给了我巨大的力量。同时也感受着图画中的深层含义。这种正如作者所说的物质劳动力与精神劳动相分离与适应造就出一批思想家,也造就出一批思想。这是一本叫我读懂文化心里的书,这是一本美学欣赏的启蒙读物。

  文末,李先生在美学层面上,给人性的定义也说明了我们应该以怎样的一种姿态去对待艺术,对待生活中和意识中的美,对待发展。正像李泽厚先生最后所说的——“美的历程是指向未来的”。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2

  何谓美?是灯火绚烂的夜晚街道,是叶落知秋的幽静哀愁,是字字珠玑的精致书本?“美”本是飘渺之物,当它附在特定的事物上便有了意义,不如说,美是一种意识形态,一种散发着清香的灵魂。

  《美的历程》一书是李泽厚先生所作,共分十章,以历史纵向时间为轴,细致地描写出了“美”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代到满清时期,从氏族纷争到王朝统一,“美”一直贯穿在时间长河中,流经世世代代,流进人们的生活。

  遥记当年金乌耀日,蟾蜍拜月,早在石器时代就有了神秘的图腾与巫术礼仪,狂热的原始歌舞展现出了属于远古时代的苍劲力量。由线条和简单图案构成的象形文字,将“美”具象化成了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凝聚在抽象的纹饰符号上。夏铸九鼎,鼎卧饕餮,夏商时期不可谓不是沉重神秘的青铜时代。人们信奉君权神授,青铜器上狞厉的图案成了王权的象征。虽然后来随着神权的淡化,图案线条向着流动活泼的方向发展,但曾经那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却是无可替代的。功利与自然,严谨与不羁,春秋战国是儒道两家互补发展的时期。

  孔子于礼乐的实践理性,庄子于自然的热烈情感,“美”隐在情理结合的审美规律里,体现在《诗经》的无限韵律和建筑的色彩结构中,成为流动的时间进程,整齐华美的视觉体验。“衣被词人,非一代也。”屈原将他浪漫的想象和炽热深沉的情感融入《离骚》,成为楚汉时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世代相传。楚辞之美,美在其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和传自远古时期的活力。汉朝艺术受之影响,始终拥有蓬勃生机,浪漫激情。磅礴的气势与古拙浑然一体融入画中,成就了雄浑厚重的朴实之美。“美”的表现形式中人的觉醒出现在魏晋时期,绘画文字等艺术开始着力体现人的内在智慧和品格,“气韵”“风神”成为了魏晋新的美学趣味。这个时期的文学主体由宫廷消遣进化到了初步对人物、山水的吟咏。注重写实与审美规律的艺术创作令“美”更加优美、纯粹化。

  值得一提的是魏晋时期诗的创作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人们藏在诗中的感情毫无疑问是炽烈的,然而他们内心,生活中的矛盾又使他们不得不感慨生死,寄情世外。如此炽烈又哀痛的错杂情感,使“美”在矛盾中闪亮。隋唐时期宗教艺术盛行,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佛教。“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故事在洞窟壁画上极尽呈现,同样流传在民间。客观上讲,这些麻醉人的宗教故事实在虚妄无义,读后感.然而这些虚幻的颂歌在民间的普及程度很是广泛。从虚幻走向世俗,刻画出了这个时期虚实结合的美。除开宗教不谈,李唐王朝的诗书文化实在灿烂夺目。不同于魏晋时期的哀叹,唐诗如同朝气蓬勃的少年,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经历过大漠苦寒,兵刀弓马生涯的唐代文人的豪迈风度在诗篇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这种豪迈明快爽朗的美,是唐诗独有的。其书法,特别是痛快淋漓的草书,也将这种美尽数倾注在笔墨间,奏响了盛唐之音。随着唐文化逐渐加强了对情感色彩的捕捉,其美学逐渐增强了悠闲静美的哀愁之意,宋元的山水艺术开始在历史长河中崭露头脚。其山水艺术意味深厚,自由宽泛,重在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宁静。

  从浑厚的笔墨到精致的刻画,从整体的画面到剩水残山的特写,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宋元文化始终带给人们*淡自然、细洁净润之美。这是一个铺画满丹青水墨,充满灵气的时代。由浪漫到感伤,由感伤到批判,明清文化为我们展开来一幅世俗风味与浪漫文艺共存的画卷。市民文艺是人情世故的津津玩味,歌颂赞扬,讽刺嘲笑,朴实却简洁丰富。如轻烟如梦幻,自由风流似乎成了当时浪漫文艺的代言。浓厚的民族风格,人生空幻的时代感伤构成了明清时代朴实梦幻的美。

  当年的一切已成过去,也许那些时代的珍宝已经被时间征服,但是我相信“美”是永远不会被时间埋葬的。它从遥远的记不清岁月的时代款款而来,宣示着美的历程将指向未来。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3

  《美的历程》是由*现代著名的哲学家、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撰写的一本美学著作,从宏观鸟瞰的角度对*古典文艺的数千年历史进行了一次“匆匆巡礼”,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

  《美的历程》这部书跨度很大,从原始社会到明清王朝,波及各个朝代的方方面面,构造了一个古代美学发展的脉络图。这部书是用美学的标准去评价*的考古、文学、艺术……,与单纯的文学审美有着本质的不同:它需要历史知识、美术知识、文学知识等等,很全面,让我有吃力的感觉。他是以美学的标准去评价*的考古、文学、艺术……的审美角度而著作。

  书中也蕴涵着哲学知识,如: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而书中也有着作者他所理解的艺术、美学追求。书中说到:内的追求是与外的否定联在一起,人的觉醒是在对旧传统旧信仰旧价值旧风*的破坏、对抗和怀疑中取得的。

  内容上与哲学本体论的追求一致,人的主题展现为要求与“道”——自然相同一:在形式上与绘画一致,文的自觉展现为要求用形象来谈玄论道和描绘景物。但由于自然在这里或者只是这些门阀贵族们外在游玩的对象,或者只是他们追求玄远即所谓“神超理得”的手段,并不与他们的生活、心境、意绪发生亲密的关系(这作为时代思潮要到宋元以后),自然界实际并没能真正构成他们生活和抒发心情的一部分,自然在他们的艺术中大都只是徒供描画、错彩镂金的僵化物。

  我读完这本书意犹未尽,楚汉浪漫主义的气势与古拙,魏晋风度的人的主题,文的自觉。阮籍与淘潜篇,盛唐谙中。青春。李白。音乐性的美。杜诗颜字韩文篇等。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了艺术和做人的魅力。完全颠覆了我原本幼稚而愚笨的认识。在文化艺术琳琅满目的世界畅游,品味先哲们思想的乐土,让我的“审美感情”丰富厚实。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4

  《美的历程》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也是我求学时期最早接触的一本专业美学的书,直到现在我依然爱不释手。李泽厚先生用十几万字、十个章节带领读者进行了一次从远古到明清的“美的历程”,让人印象深刻却又回味无穷。李泽厚先生用一些异常简洁明快而又高度凝练的原创概念阐释、铺陈、思辨了这次美的历程,虽然彰显出作者宽阔的视野、深厚的积累,但是在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是在并不深刻理解的情况之下,开始了这场匆匆的美学旅程。

  追求美却是每个人的本性。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如何产生的?美的本质是什么?我们*美学的着眼点在哪里?等等,这些问题却是一直以来人们不能很好解释的。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远古图腾、青铜器亦或者是诗歌、小说中都发现了美,而这些是普通人并不曾发现或没有注意的,这点给了读者们新的视野。

  例如书中提到的的“青铜饕餮纹”书中说,青铜饕餮之所以美,不在于这些形象如何具有装饰风味,而在于这些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还不能用概念语言来表达的、原始宗教的情感、观念和理想,配上了沉着、坚实、稳定的器物造型,极为成功地反映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那进入文明时代所必须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这种种凶狠残暴的形象中,又仍然保持着某种真实的稚气,从而使这种毫不掩饰的神秘狞厉,反而荡漾出一种不可复现和不可企及的童年气派的美丽。因此李泽厚说,这些饕餮尽管极力夸张狰狞可怖,但其中仍然存留着某种稚气甚至妩媚的东西,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拙朴的美。而*年战国中山王墓的大量铜器很标准,格外精巧,玉器也逐渐失去远古时代的象征意义,而更多成为玩赏的对象,或赋予了伦理的含义。那祭祀礼器,尽管也有龙有凤,却不能令人起任何崇高之感……

  所以,在青铜饕餮的最后一个段落,李泽厚说:“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水*的艺术作品时,实际便已到达它的终结之处。战国的青铜巧则巧矣,确乎可以眩人心目,但如果与前述那种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一相比较,则力量之薄厚、气魄之大小,内容之深浅,审美价值之高下,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意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社会时代青神的美的体现。它们才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

  在令人感到乏味的诗词歌赋中,李泽厚先生也展示给了读者一幅属于诗词歌赋特有的美图。正如作者所说“汉代文艺反映了事功、行动,魏晋风度、北朝雕塑表现了精神、思辨,唐诗宋词、宋元山水展示了襟怀、意绪,而以小说戏曲为代表的明清文艺所描绘的是世俗人情”,而我更感兴趣的就是明清文艺的世俗人情。“这是又一个广阔的对象世界,但已不是汉代艺术的自然征服,不是那古代蛮勇力量的凯旋,而完全是*代市井的生活散文,是一幅幅*淡无奇却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图画。”

  我认为,看这本书,需要很多的积累,对古代的文学、雕塑、音乐、建筑、生活都需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无法领略这本书的精妙所在,但是即使所知不多,只要读完这本书,也是一个知识储备大大丰富的过程。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5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它对*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读者理清*古代“美”的发展脉络。

  阅读本书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介绍和研究*古代美学的著作。而《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 “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但作者却没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划分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本书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间的隔膜的迹象。作者的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说,“延绵不断”是*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放之于*美学史的发展里自然是合理的。李泽厚先生正是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才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觉到*古代“美的历程”并不像西方艺术发展一样断断续续,而是浑然一体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编写美学史时能够不破坏艺术发展的连贯性,不轻易划分时代或为其强加一个所谓的“艺术时代特征”,却能使整部著作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此可看出李泽厚先生对*美学了解之深以及他处理如此长的历史材料时的高明之处。

  好的美学著作不仅能够告知读者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还会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思考。而《美的历程》便让我在阅读中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痕迹。

  一 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包括用小砾石等制作的装饰品)“并非为审美而制作”。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

  “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

  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

  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 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战争前的清朝,*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

  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

  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 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的*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 “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但在*,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碰到一些疑问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完成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有另外两本书的史料和美学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此列出:

  1《*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刘方,巴蜀出版社

  2《*美术史》李福顺,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外,在阅读中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关注以及老师的指导:

  在每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性都会表现在该时代的艺术特征之上。*古代艺术史的确真实地符合这个理论。我很自然地希望把该理论用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之中。但我看不到当今复杂纷程却缺乏灵气的*艺术界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历史的发展。

  李泽厚先生在本书的结语中提到:“由于与物质生产相连接,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

  我相信当今*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建筑、工艺的“昌盛发达”却表现得并不明显,更别说“文学、绘画”这些“较少依赖物质条件”的艺术部类了。(如果有谁要告诉我文学和绘画在当今已达到了昌盛发达的时期我必定会和他理论。)

  那么,李泽厚先生在本书中所说的艺术表现时代的理论是不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呢?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2)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6篇)

  由于之前没有什么艺术细胞,接触的艺术品少之又少,基本没有什么审美水*,我选择的画是哀悼基督,这幅画不是《美的历程》中的作品,但是对比于西方的画作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东方的艺术作品。

  个人感觉相比于西方的作品而言,东方作品更多是以描绘恢弘的场景为主,人物更多的只是点缀,场面和意境才是中心;而西方的作品则更加注重描绘人的细节与情感,以人物为主体去展现和表达思想、事件。也许这就是东西方的区别,西方受到宗教的影响,更加注重个人实现,而东方的集权政治则更希望表达权威与威严。

  就像我们在西方很难见到特别宏大的建筑,但是在东方我们能看到很多超乎于当时经济、技术能力水*的恢弘作品。这幅画展示的是耶稣受难的细节,画中人的情感是收敛的,而不是外显的,让人心生悲悯之情。*处的山岗上,一棵树叶残枝枯,天空和大地被它紧紧地串在一起。而远处,灰色的山崖在寂寞中诉说着无声的绝望。这些背景也都是为了衬托人物的情感而设计,凸显了耶稣受难日人们的悲痛之情。

  《美的历程》是*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数千年的文艺、美学纳入时代精神的框架内,揭示了众多美学现象的历史积淀和心理积淀,具有浑厚的整体感与深刻的历史感。本书将*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书中夹叙夹议,见解精到,文字简洁,明白晓畅,曾影响了一代青年,引导了一批又一批的读者步入美的殿堂,能短时间内让人大致全面了解*古代艺术,得到美的熏陶,确实是一部很好的读物。

  《美的历程》从宏观鸟瞰角度对*数千年的艺术、文学作了概括描述和美学把握。全书共分十章,每一章评述一个重要时期的艺术风神或某一艺术门类的发展。它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艺术史着作,重点不在于具体艺术作品的细部赏析,而是以人类学本体论的美学观把审美、艺术与整个历史进程有机地联系起来,点面结合,揭示出各种社会因素对于审美和艺术的作用和影响,对*古典文艺的发展作出了概括性的分析与说明。

  作者认为,艺术趣味和审美理想的转变,并非艺术本身所能决定,决定它们的归根到底仍然是现实生活,故而考察一个时代的文艺,必先考察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情况。本书的每一章都大致遵循着这一思想构架而展开。

  如第七章《盛唐之音》。提起唐代的艺术,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最先想到唐诗。唐诗正是盛唐艺术的典型代表,也是*诗歌艺术的顶峰。那么,它何以出现在这一时代呢?作者的分析给出了答案。唐代是*古代最为辉煌的时代,帝国初始,在政治、财政、军事上都非常强盛,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震,国内则是相对的安定和统一。一方面,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另一方面,中外贸易交通发达,同样也带来了异域的文化。这是空前的古今中外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这就是当时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

  在政治上,官阶爵禄日益代替阀阅身份,成为唐代社会视为最高荣誉所在。先前的门阀士族被压制,世俗地主阶级的势力在上升与扩大,科举制度的确立,使得知识分子可由考试而做官,参与和掌握各级*,突破了先前门阀世胄的垄断,一条充满希望前景的新道路在向他们开放。等待着他们去开拓。个人、民族、阶级、国家都处于欣欣向荣的上升阶段。就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孕育出了盛唐艺术,孕育出了唐诗。它蕴含着对有血有肉的人们现实的肯定和感受,幢憬和执着,渗透着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

  初始,卢照邻骆宾王使诗歌由宫廷走向生活,刘希夷张若虚又使之变而为青春少年的清新歌唱;王勃等初唐四杰继而把《春江花月夜》式的少年空灵的感伤,化而为壮志满怀求建功立业的具体歌唱;终于,陈子昂喊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盛唐之音自此而始。此后,边塞诗、田园诗各擅胜场,前者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后者优美宁静,明朗健康。而李白,更以其狂放恣肆的气魄,天纵神授的奇才,奏出了盛唐艺术的最强音。惟其有盛唐,才能有唐诗,有李白。

  在本书中,作者以细密的考察论述了绘画、雕塑、建筑、文学、书法等艺术门类在各个时代的兴起与演变。并在充足的个例分析之下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指出了各个重要对代的艺术精神。这都证明,《美的历程》是一部小书,篇幅不过十几万字;《美的历程》又是一部大书,它考察了从远古图腾到明清绘画、工艺达数千年华夏民族的艺术发展。读之使人神驰千年,遨游于历史的长河中,不断领略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艺术精神,捕捉到华夏民族美的足迹。

  《美的历程》是李泽厚先生的重要美学著作。它对*数千年的艺术和美学作了一个鸟瞰式的宏观把握。由于篇幅所限,作者并没有在书中对任何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作详细具体的解释阐述,而是总结概括性地对各时代所体现的美学思想精神做出精练的归纳,并从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为读者理清*古代“美”的发展脉络。

  阅读本书之前我也接触过一些介绍和研究*古代美学的著作。而《美的历程》给我的印象最深的,也是我认为本书与其他美学著作区别最大的特点,就是作者在介绍 “美的历程”时的连贯性。虽然本书也像其他著作一样分了章节,按历史发展的顺序,介绍从远古图腾时代的艺术萌芽到明清文艺思潮的兴起的各时代艺术特征及美学思想。但作者却没有把各朝代的界限分明地划分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本书有故意化解朝代之间的隔膜的迹象。作者的这种做法使得每个时代不同的艺术特征之间的衔接十分自然,而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到两个相邻或间隔的时代之间的历史联系。正如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里所说,“延绵不断”是*古代历史发展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放之于*美学史的发展里自然是合理的。李泽厚先生正是自觉地注意到了这一特点,才使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够感觉到*古代“美的历程”并不像西方艺术发展一样断断续续,而是浑然一体的。同时,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编写美学史时能够不破坏艺术发展的连贯性,不轻易划分时代或为其强加一个所谓的“艺术时代特征”,却能使整部著作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此可看出李泽厚先生对*美学了解之深以及他处理如此长的历史材料时的高明之处。

  好的美学著作不仅能够告知读者自己的美学观点,而且还会留下空间让读者去思考。而《美的历程》便让我在阅读中留下了很多思考的痕迹。

  一 美的起源

  作者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多次提出,远古图腾时期的器物(包括用小砾石等制作的装饰品)“并非为审美而制作”。这种观点是被普遍接受的。在旧石器时代,劳动人民离“为审美而制作”器物还有数十万年的距离。那么我们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这些器物是否有意义呢?我们是否只能够用“巫术说”、“宗教说”、“劳动说”、“游戏说”这些艺术起源的理论去分析它们呢?

  我并不这么认为。虽然我也认为用“巫术说”和“宗教说”解释美的起源最具合理性,但人对美的意识和觉悟是可以从中独立出来的。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及:

  “原始人群之所以染红穿带、撒抹红粉,已不是对鲜明夺目的红色的动物性的生理反应,而开始有其社会性的巫术礼仪的符号意义在。”

  在山顶洞人的眼中,红色有其特殊的社会意义,这种意义也许还不能被看作是审美意义,因为它完全服务于宗教礼仪。但是人们选择红色而并非其他颜色作为特殊意义的象征又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我们知道“红色”之于人有其特定的、普适的官能刺激。这种刺激也许是动物性的,但它所所引起的情感就不能笼统地归纳为“动物性的生理反应”了。所以我认为,山顶洞人选择红色作为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象征的过程应该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虽然这种审美与动物本能的反应之间的界限仍然比较模糊,但前者绝对不可以被后者所包含。

  这样的观点同样适用于稍晚的原始歌舞之中。我们之所以可以用审美的角度去看待远古时期的器物和巫术礼仪,就是因为我们和当时的劳动人民一样具有这种相似的审美意识。

  二 美的传递

  从青铜三代开始,一直到*战争前的清朝,*工艺艺术一直没有中断过发展的步伐。工艺作品,从饕餮青铜到明清家具都是出自工匠的巧手。但优秀的工艺作品往往归社会的上层所有。工匠与社会上层的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李泽厚先生在书中不止一次提出社会发展对一时期的艺术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层所代表的艺术趣味应该是有区别的。但是从工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精神却淡化了阶级之间的审美差别。

  以饕餮青铜为例,“青铜的'铸造者是体力劳动者甚至奴隶”,一些大型青铜器的制作更要由数百位奴隶共同完成。如果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威严、力量和意志的饕餮纹是由这些奴隶设计完成的,是不是就可以说明奴隶能够理解统治阶级的审美精神呢?

  若要排除以上所说的假设,就等于认为青铜时代的工匠只是掌握了铸造青铜的技术。然而技术是死的,它不可能和技术所要表达的内容(饕餮纹以及饕餮的寓意)完全分离开来。如果说社会上层掌握的仅是工艺品的“内容和寓意”,而工匠们掌握的仅是“技术”,那么工艺艺术便是一个内容和技术脱节的艺术,根本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由此我认为,以实用为其重要特点的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是社会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审美交流的重要媒介。虽然这种交流也许并不是他们有意识的主动行为,但它不自觉地、客观地融合了一个时期整个社会的审美情趣。

  三 美的表现

  人们往往用“美的再现”和“美的表现”来区别古代东西方艺术。这种区别在同时期的西方古典油画和*古典山水画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虽然李泽厚先生没有在《美的历程》中提及,但“再现”和“表现”的差别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初露端倪了。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多年的马德林文化,为我们留下了阿尔塔米拉壁画(位于西班牙北部的阿尔塔米拉洞窟)。以壁画中的野牛为例,作者运用了赭红、黑、褐等颜色,不仅勾勒了牛的线条,还填充了它的质感。除了严格地按比例刻画出牛身、牛蹄、牛角、牛牦等细节,还用阴影表达了牛的厚重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旧石器时代西方艺术已经有力求真实、准确地再现自然的倾向了。

  与其时代相*的*远古壁画往往只有一种颜色,而且都是简练地刻画出动物或人物的线条,同时刻意地夸张动物某个特征部位(如牛的角往往比其他部位要大和明显),使人很容易辨别出各种动物的种类(这种夸张和有重点的表现与今后*书法和绘画艺术无疑有着重要的联系)。*远古壁画发展下去,就更能体现东方 “自然的表现”的特点——从圣牛身上的饕餮纹到狞厉的青铜面具,都已经离真实的自然事物很远了。

  古代东西方艺术特征的区别还影响到了它们各自的发展方向。西方古典艺术的理性、写实以及其严格的透视理论一直是画家们必须遵循的法则(直到十九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马奈为代表的印象派才开始掀起摒弃欧几里得透视法的架上绘画革命。)这些法则成就了欧洲古典绘画的辉煌,同时也局限了欧洲艺术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从作画对象范围的狭隘性便可看出。直到十九世纪中期,以纯粹的风景作为架上绘画内容的作品才刚刚出现(主要的画家是代表英国风景画派的透那)。但在*,山水风景画于中唐(8世纪)就已出现,而在南宋(12世纪)达到鼎盛。更重要的是,“寓情于景”的表达方式在画家们的灵活运用下,使*古典山水风景画拥有更深厚的寓意。这种情况当然是无法离开以“自然的表现”为*古典艺术的基础对其发展的影响。这无疑使*古典绘画能在被继承的前提下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以上三点是我在阅读《美的历程》时的一些想法。碰到一些疑问时,我结合自己所知道的美学知识做了比较多的假设,有时可能会比较武断地下一些结论。这些假设和结论还要等我在以后的知识吸取和修正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完成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有另外两本书的史料和美学观点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此列出:

  1《*美学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意义》刘方,巴蜀出版社

  2《*美术史》李福顺,高等教育出版社

  此外,在阅读中还有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以后的关注以及老师的指导:

  在每个时代,历史发展的特性都会表现在该时代的艺术特征之上。*古代艺术史的确真实地符合这个理论。我很自然地希望把该理论用在当今的艺术发展之中。但我看不到当今复杂纷程却缺乏灵气的*艺术界能够反映这个时代历史的发展。

  李泽厚先生在本书的结语中提到:“由于与物质生产相连接,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等等,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

  我相信当今*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但建筑、工艺的“昌盛发达”却表现得并不明显,更别说“文学、绘画”这些“较少依赖物质条件”的艺术部类了。(如果有谁要告诉我文学和绘画在当今已达到了昌盛发达的时期我必定会和他理论。)

  那么,李泽厚先生在本书中所说的艺术表现时代的理论是不是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呢?

  虽然是对*历史上对美的感觉的匆匆巡礼,但是我的脑子里现在满是饕餮青铜、烂漫楚辞、魏晋风雅、佛陀悲悯、唐诗宋词、有我无我境界的微妙还有小说的世俗世界。它们已经可以成为一张多姿多彩的历史胶卷,作者梳理出了一条令人感动和自豪的美学线索:

  青铜饕餮——青铜美学风格变化的政治因素——僧侣贵族——青铜表现的意识和美感——原始暴力——超人的历史力量,甲骨文——“有意味的形式”——铭文金文——小篆

  先秦的理性精神——孔学对艺术的导向——与西方“认识模拟”的区别——道家中的审美规律——诗经中的美——赋比兴原则——散文的美感,*建筑的理性精神——*凡生活化——严格对称的结构——园林美

  楚汉浪漫主义——屈原的浪漫主义与神话——楚汉南方艺术——汉壁画画像石工艺品——汉赋——气势和古拙

  魏晋风度——人的觉醒在文艺和审美心理上的反映——哲学美感——阶级审美理想和趣味——美学原则“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言不尽意”,为艺术而艺术文的自觉——文学绘画书法讲究研讨和自身创作规律和审美形式——“真实*凡而不可企及的美”

  佛陀世容——北魏宗教的救赎——隋唐雕塑——宋代走向世俗

  盛唐之音——青春李白——书法舞蹈中的音乐美——杜诗韩文颜字

  韵外之致——文艺多样化——孤独伤感忧郁——“出世”“入世”之间的矛盾——心境和意境——苏轼代表的人格和对社会秩序的潜在破坏

  宋元山水的意境——现实促使审美理念的变化——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细节重视和追求诗意

  明清文艺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感伤主义)——市民文艺——绘画与工艺

  最让我敬佩的是作者对语言的运用,这是建立在遣词造句和对美发乎真心的融入结合的基础上酝酿出的文字,可以让门外汉窥得一些美学的形成奥秘。原来美是这样让人感受到的,原来美是这样表达的,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自始至终的氛围。印象深刻的是他说商周青铜器的狞厉之美,因为“怪异形象的雄健线条,深沉凸出的铸造刻饰”,因为“超人的历史力量与原始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使青铜艺术散发着一种严重的命运气氛”。以及在评论山水画发展到无我之境时的表达“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是什么?一切都是没有答案的飘渺,也不可能找到答案。于是最后归结于隐逸渔樵,寄托于山水花鸟”。就是这么寥寥几笔好像信手拈来却展现了精华。我在想,作者是在体会美感时把自己完全融入了青铜器和山水画时,结合历史与人生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美应该从来都不单纯只是审美意义上的吧。

  作者是按照历史的顺序表现不同时代的人的口味和对美的要求。而且会介绍审美变化的社会背景。这就让我感觉到美与现实与社会的关系。作者其实也讨论了这种美的艺术规律,试图去追寻一种普遍性的文艺发展的总体描述。和这种描述与社会条件之间的关系。作者总结过:“秦汉时期的艺术,表现的是人对世界的铺陈和征服;魏晋六朝的艺术突出的是人的风神和思辨;盛唐是人的意气和功业;之后则表现为人的心境和思绪。”这些变化的确可以从现实中找到蛛丝马迹乃至于显而易见的线索。作者的解释也令人信服。在社会政治黑暗时,艺术家们可以寄情美的和理论的世界,所以在艺术和哲学思辨方面会有突破;而面临盛世,不少艺术品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等等。

  读过朱光潜先生对美的论述,我觉得美的载体或者说表达美的事物应该是与现实有距离的,美就产生在这段距离中。这也从这本书中得到更多的印证。就以壁画为例吧,汉代的壁画较为古拙,这原本是因为时代的'局限,但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它。辽阔的现实图景,邈远的神话加之以强有力的线条,不那么准确的描绘,让汉代艺术呈现出了人对物质世界征服的主题和一往无前的美学风格。北魏壁画前期的不食人间烟火和后期的高超飘逸以及隋唐时期人们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但是中唐之后,壁画开始走向世俗和真实,美感开始缺失。宋代敦煌的壁画,尽管壁画石窟很大,但精神全无。

  但是同时我也感受到了,美的另一个角度。来自于不同于时代的勇气的反叛。这个的最佳代表我觉得是苏轼。以前看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只觉得这是个完美的人。本书的作者虽然对他没有过多溢美之词,却肯定了苏轼带来的一种美感渊源。苏轼其实是文人士大夫出世与入世矛盾表现最为典型的代表。他一直是在入仕的渴望和最求解脱的豁达当中,有意无意地显示了对社会秩序潜在的破坏性,诗词的超脱好像要否定封建社会一样。虽然当时不明显,“但是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元代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先驱作用”。

  作者在讲述过程中也多次有过值得咀嚼的语言: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只有对世间生活怀有热情和肯定,并希望这种生活继续延续和保存,才可能使得艺术对现实的一切怀有极大兴趣去描绘,去欣赏,去表现,使他们一漏无疑地全面地丰满地展现出来。等等。

  庆幸有《美的历程》吧!

  美的历程是怎样一本书呢?冯友兰称:“这本书是部大书,一部*美学和美术史,一部*文学史,一部*哲学史,一部*文化史。”确实如此,此书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的各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美的艺术和代表人物。纵观全书,作者从政治、文化、经济、宗教等方面细致地介绍了各时代的特色品,再结合上自己的立场观点,使中华文化绽放了更绚丽的色彩。

  在原始社会时期,远古图腾活动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是审美意识和艺术创作的萌芽。正如作者所说:“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你不要小看那似乎非常冷静的阴阳八卦…”这些图腾浓缩着、积淀着人们强烈的情感思想、信仰和期望,而一些看似极其简单的原始歌舞写照,实则依旧是图腾活动的表现。它们是写实和寓意的完美结合,具有严重的巫术作用或祈祷功能。书中吸引我的又一个亮点则是几何形图案花纹是由动物形象的写实逐渐抽象化、符号化而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作者说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在于它是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在我看来这些美还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演变中汲取了前边的美,又为后世开创新的美提供了借鉴。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3)

——《雷雨》读书笔记 (菁华5篇)

  上个暑假读完了《雷雨》,好巧不巧是个雷雨天。在怒吼之后归于沉默的惊雷中,我似乎在窗棂上瞥见了一个女人的身影——蘩漪。

  她是个真正的女人,却被捆绑在无爱的旧式婚姻之中。周萍的出现让她无处寄托的爱火找到了归宿,所以她不顾一切地去爱他,冲破伦理纲常,不顾封建约束,不是作为母亲,而是作为一个女人去爱他。曹禺说“她的生命烧到电火一样的白热,也有它一样的短促”。她完完全全是靠爱活着,她将她的一切情感都埋在了周萍身上,至于别的一切,其实不过是那场轰轰烈烈的爱分化的结果。所以她嫉恼四凤、她恨周朴园、她不顾一切地爱周萍,当这一切过分强烈的情感汇集于一个柔弱的女子身上时,就像雷电击中她一般,她开始燃烧。但周萍是软弱的,他对蘩漪的爱是以对父亲的恨为基石的。他无法给蘩漪她想要的东西,她过分热烈的`爱甚至让他感到害怕。所以他去爱四凤,想要离开他所做过的错事。他对蘩漪的爱只是一种报复性的快感,但蘩漪却在每一个幽灵般的夜晚将自己焚烧殆尽。周萍愈是坚定,她的爱火就更加炽热,最后那把火无以为继,她只能任由火焰吞噬自己。

  其实从一切故事开始之前,她进入周家的那一天,她的不羁就注定了她的灵魂永远无法被束缚在周家的沉郁与周朴园的淫威之中。她极端的矛盾与极端的爱恨,成就了那个雨夜的惨剧。她“沉静的、忧烦的”外形下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决心,隐藏着一个女人毕生的爱与恨,在那个雷雨夜撕扯开一切的包装,展露出真实的样貌。

  或许真正酿成这场惨剧的不仅是周萍的背叛,更是她内心深埋的不甘。她比谁都更明白,明白她的生命依附于周萍,一旦他离开,她就只能是周家大宅子里的一个无所归属的幽灵。所以她甚至愿意和四凤共享周萍,只为了让她的生命能够有所寄托,能够不被周家的沉郁所消磨。她是咆哮的雷雨,是吞噬一切的黑夜,用自己将周围的所有所有都燃烧得干干净净。

  我爱她的纯粹、爱她的疯狂、爱她的大胆,也痛惜她的悲惨。于是每一个雷雨夜,我似乎都能看见一个女人在惨白的雷电中飘荡,她有着大而灰暗的眼睛和高鼻梁,令人觉得有些可怕,但是眉目间看出来她是忧郁的。

  “她觉得自己的夏天已经过去,西天的晚霞早暗下来了。”

  最难上的课文就是戏剧,这不,到学期末了,我才来上必修四第一单元。每次读《窦娥冤》,心里涌起的是震撼和钦佩,读《雷雨》,心里涌起的却是惊恐和疑惑。

  据说曹禺写成这经典不朽名作《雷雨》时只二十三岁,我猜,正是年轻气盛才这么大胆狂热地构思了这样的故事吧?太巧合了:周朴园和梅侍萍的第二次相逢,下一代重复着上一代的情感故事,周朴园这样一个在社会上打拼成功的人却拥有一个如此不堪的家庭!作者是要突出“命运悲剧”的主题吗?可这悲剧太沉重了,四个年青人,当场死了三个,只剩一个莽撞无智的鲁大海。鲁侍萍和繁漪都疯呆,年轻人意外的情感纠葛变故瞬间粉碎了周朴园几十年辛苦打拼建立起的王国。周朴园能掌控事业、掌控社会,唯独不能掌控家庭生活?尤其是情感生活?这是因为事业、社会是物质的,有智慧驾驭的规律,而情感没有吗?这就是周朴园的命运悲剧?

  很多年前,我听说了《雷雨》这部话剧,可由于对小说的偏爱,我没有去看它。后来,我学了这篇话剧。虽然很短,人物关系很复杂,但是却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

  四凤无疑是不幸的。以她的身份地位,却与主人家的少爷相爱,这在当时是不允许的。而周萍又曾与继母繁漪混乱,而繁漪也不会轻易就放过抛弃了自己的周萍。另外她还要面对来自周冲的追求,而无法做出不伤害到他的决定。最后她更是从自己母亲口中得知了自己与周萍竟然是同母异父的兄妹。这无疑是晴天霹雳,更何况她的腹中已怀有周萍的孩子。而结局留给她的是触电而死,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结束,是幸还是不幸?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对她来说好的结局,比起要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自各方的各种压力,她的未来定是一条遍布荆棘的道路,更有甚者,无路可走。周萍是大少爷出生,而且是没有毅力的懦弱男人,我并不认为他有能力脱离家庭给四凤幸福。

  鲁侍萍是悲惨的。既然她曾为周朴园生下两个儿子,那么她投入的感情应该不会是假的,可是最后只可落得个带着刚出生三天的小儿子被赶出家门的下场。之后的她应该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恨着周朴园的吧。而当她知道自己的女儿在周家帮佣的时候不知是个什么滋味,反而觉得是命运的安排,觉得是自己欠他们周家的,这里有很浓的封建思想,以及下等人一直处于下位的自觉。在她知道自己的女儿与自己的儿子相爱时,真的会很惊讶吧,更多的是后悔吧。当然少不了的是心痛,不能与儿子相认,又被自己的两个孩子苦苦哀求。大儿子周萍与而儿子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她也没有办法调和,那是两个阶级的矛盾,而她只是没有地位的穷人。她是那个时代的最下层妇女的典型代表。

  周朴园在里面算是一个反面人物吧,很多人说他虚伪,面对三十年没有见的侍萍,第一句就是问她来干什么,更是希望用钱让四凤离开,并要求她保证不会与儿子相认。他还特意对侍萍说屋子里的摆设仍如当年那般,为的是怀念她。但是我觉得怀念应该是真的。因为,若他当年没有对侍萍有真感情的话,他完全能没有必要把一切都维持原样。而且若他爱上自己的妻子的话,那么繁漪便不会与周萍混乱。更何况他还命家里的佣人叫周萍的母亲为大夫人。我觉得这么多年他应该也是没有忘记过侍萍的。尽管当年他的行为很懦弱,但是那是社会当时的大环境决定的,那时的他只是没有权利的少爷,一切自然是全听命于父母的,这也是*人传统的愚孝,不应该被过分责难。

  有很多人喜欢繁漪,说她是“五四以后**的资产阶级女性”“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色彩”“她照亮了所有的黑暗与罪恶”等等,我觉得这些标签贴得太亮丽了!五四时期的新女性,像冰心、丁玲、林徽因等,那是继往开来以建设一个新时代为己任的,繁漪和她们相比,一颗露珠与一颗星星的差别!就是《氓》中的女子,刘兰芝,繁漪也是不配和她们相比的!繁漪没有思想,只有一个意识——自己是个女性,她依赖周朴园的物质,她奢求周萍的性,对周萍的爱情?那是借口!即使是林黛玉和贾宝玉,那也有共同的志趣和追求,繁漪和周萍仅仅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而已,繁漪至少比周萍大五岁,她十八岁嫁给周朴园时,周萍还是个孩子,犯人伦的事她都敢做,封建女性不敢,资产阶级新女性更不齿。

  再说繁漪的反抗:一次喝药,一次周朴园叫看病,这种连鸡毛蒜皮都算不上的家庭小事,只能叫任性瞎胡闹而已,喝药的事,喝与不喝自己能早早处理,怎能被周朴园发现没喝?被人看做有病医生被请到了家里却不看,这是反的那门子抗?何况,连这些事都要周朴园操心,繁漪的低能弱智可见一斑!说句不恭敬的话,站在佛洛依德的角度,繁漪这是在周朴园面前弄性子卖乖。而后两次所谓的反抗那更是类似神经病的做法,加速了周朴园的覆灭而已。

  可以说,周朴园的悲剧是婚姻的悲剧,繁漪是个无知无能无德的女人,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儿时代、社会的因素,罪恶和黑暗集于她一身。这种女人迟早会毁灭周朴园。她是作者构筑故事大厦的一根大梁,缺了她故事无法构筑,塑造了她,她却一点儿不具备典型意义。

  另外,周朴园的形象过于脸谱化,“叫警察杀了矿上三十个工人”,“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两千二百个小工”。他在周公馆的存在好像跟鲁侍萍差不多,三十年前的故事,三十年后的今天。而且像他这样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家长作风的人居然对三十多岁了的周萍婚事不闻不问。

  《雷雨》是一场人生的大悲剧,是命运对人的残忍作弄。无疑这个剧本是成功的。人物形象很丰满,故事曲折,在冲突处理上把人物各自的特色很好地表现出来。可以说《雷雨》真的是一部才华横溢的作品.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鲜血铸就了一场悲天恸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情情仇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薄薄嘴角……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

  悲剧的初始,往往是一个并不动人的错误。富家少爷在空虚无聊的生活中与家中女仆坠入爱河,这样的故事在那时的时代背景下不算少见。理所当然,富家长辈愤然反对二人"悬殊"的交往,在大年三十的夜晚生生将怀抱婴儿的女仆赶走,还"用心良苦"的强要了他们的第一个儿子,悲剧的初形在这里开始酝酿而出。

  周朴园,作为剧中中心矛盾的焦点,无疑是情感冲突最激烈之存在。年轻时爱上侍萍的周朴园,或许还能说是仍有一丝纯净残留。可自那个年三十之夜,他听任家中长辈将梅侍萍赶走,随后娶了门当户对的阔小姐时起,他的心灵已彻彻底底成了利益至上的最佳写照。在三十年后,他重又认出侍萍的那一刻,他所表露出来的情感,不是久别重逢的喜悦,而是彻头彻尾的猜忌,怀疑与恐惧。他想到的,是侍萍是到来也许会对他的地位,利益所造成的威胁,是真相揭穿后自己将面临的尴尬处境,而不是对侍萍悲惨遭遇的同情和怜爱。他口口声声的说他一直留着她喜欢的家具,说他保留她的*惯,珍视那绣了梅花的旧衬衣,可说到底,这些都不是因为爱,都是因为要彰显他那早就不存在的良心,告示天下的人——"看!我是个有情有义的君子!"其实哪里有什么情呢即使曾经有过,那也在三十年的时光中消失殆尽,他如今的一切的一切——包括给侍萍五千大洋,承诺包管她的生活开支,要她们永远不再踏入周家的大门——全都,全都,是为了他自己。对他而言,爱情早已是漫长生命中的一点佐料,可有可无,如梦一般不切实际。这个资本家的代表,早已在商界的"熏陶"下血肉模糊,面目全非,不**形。

  至于鲁侍萍,悲剧的核心承受者,她的命运无疑是坎坷苦难的,但何尝又不是可悲的。回想三十年前的那场爱情,她也是错误缔造者之一。可女人啊女人,你为何纠缠一场无疾而终的情爱三十年,三十年以后还仍拘泥于自己所受的委屈与灾难爱也好,恨也好,难道最终受伤的不是自己么既然如此为何又苦苦沉溺,深陷其间你将这一生的苦难归于命运,归于看不见莫不着的生命之线,念叨着如何苦如何凄惨,紧紧抓住那血红色的恨意,执拗的不愿放手。难道这就是你生命价值的所在么堂堂正正的对峙,随后潇潇洒洒的扬头离去,总比自行降自己于他人身下要舒畅,不是么!

  这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这是一个时代所铸造的暴风骤雨。风雨之下,世间一切罪恶丑陋原形毕露,无处藏身。没有什么爱能穿越这无限悠长的时间,没有什么事能真正达到永恒。人生如梦,梦里泪雨滂沱。梦醒之后,自己的人生还是要自己勇敢的走。

  读完了《雷雨》,深深地被震撼了,只感觉到一种惊心动魄的悲。

  就像本书作者所说的,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书中的每一个人好像无论怎样努力,都挣不脱这宿命般的`悲剧。

  暴风雨来临前的安静不是愉悦,而是止不住的沉闷,乌云滚滚如泰山压顶般抑郁,空气的闷热让所有的人都透不过起来,一切的一切无不暗示着暴风雨的来袭!

  一个巨大华美的牢笼里上演着人生百态:真实、丑陋、谎言……为了让世人看到笼里漂亮的金丝雀而不停地上演。压抑,压抑,压抑!无形的枷锁锁住了这里的每一个人,无尽的黑暗吞噬了一个又一个朴实。


《美的历程》读书笔记 (菁华5篇)(扩展4)

——《盗墓笔记》读书笔记 (菁华5篇)

  有这样一群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寻找所谓的真相;有这样一群人,为了朋友间的一句话,不惜两肋插刀,以我之命换你生;有这样一群人,背负太多家族使命,历史亦或终极……

  “一入盗墓深似海,从此真相是路人。”一周前,我看完了《盗墓笔记》,它带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那是一种无法自拔的感觉。这是一个由战国帛书引起的故事。主人公吴邪及他的三叔吴三省等人,逐渐被卷入一个巨大的谜团。在这盗墓途中,无邪也结识了许多朋友,他们一起共同面对危险和谜团。

  小哥张起灵,被无邪称作“闷油瓶”的.他性格沉默寡言,上身蓝色连帽衫。他的食指和中指奇长无比,后背一把黑金古刀,有能驱虫的“老闷血宝”。他总能在队友遇险时挺身而出,身手极好,有着不为人知的过往。

  《盗墓》中老九门裘德考,张家和他组织的关系错综复杂,他们相互利用猜忌,各种陷阱,只为青铜门后的最终秘密。无邪一干人等被卷入其中,历经风雨,却不知上一代恩仇何时能解除?在不断探索谜团,寻找真相的途中,他们或许找到了更多:友情,责任,生命,意义等等。

  我最感动的或许不是铁三角真挚的友谊,不是潘子对三叔至死不渝的忠诚;也不是花儿爷和吴小佛爷必须担负家族责任背后的孤独。于我而言,感触最深的是小哥的自我追寻。

  在很长的岁月里,看着自己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地以各种方式死去,你发现任何人都无法在你身边留下来,这个时候,对于死亡,你就会有另一种看法。比麻木更深的一层,就是淡然,对于死亡的淡然。小哥对死亡的态度从麻木到淡然,当身边的人一个接一个离开,而他却什么都挽留不住。只因为他姓张,是起灵人。

  你能想象吗?当你从一个山洞中醒来,你什么都不知道,疑惑地望着四周时,你的身上已经有了一个你必须肩负的责任,你没有权利去看沿途的风景,不能去享受朋友和爱人,你人生中的所有美好的东西,在你有意识的一刻,已经对你没有了意义。

  只因他是张家族长,张家唯一的起灵人,所以宿命剥夺了他沿途看风景的权利,他要承担一个家族的责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没有意义,正如闷油瓶——小哥所说:“意义这个词本身,就是没有意义的。

  世人都说张家强大如佛,淡漠如冬夜,却不曾想到,*墨脱那哭泣的石雕,却不曾想到,那三日静寂里,他无法挽回的悲痛和内心的脆弱,人们说他高傲淡然,我却不尽然。

  张起灵,我从不求你君临天下,只愿你此生安稳,能被世界温柔相待,也好好爱自己。《盗墓笔记》包含了我太多太多的爱,一生那么长,等你十年又何妨?

  说起《盗墓笔记》这本书,我不得不说,它固然不能和那些流芳百世的经典名著相提并论。它不仅仅作为一本大众喜爱的畅销小说出现在这里,更是一本使我欢乐,令我悲伤,让我毛骨悚然,真正引我入胜的小说。

  故事起源于一份神秘的战国帛书,主角吴邪根据这份线索,发现了隐藏在帛书背后一个接一个扑朔迷离的谜团,以及一个惊天动地的秘密。这本书带领我们跟随着吴邪的脚步,从离奇的战国古墓到诡异的云顶天宫,去寻求一个个谜题背后的真相:长白山上的云顶天宫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巨大的青铜门背后又是什么?“长生”的秘密到底是什么?随着一步步地逼*,古墓背后的秘密已渐渐地浮出了水面……

  尽管这是一本以盗墓为题材的小说,但是我认为书中最吸引的人的并不在于这点。书中的谜团一环接着一环,惊心动魄,让我们惊叹于古人无尽的智慧以及*历史的博大精深,并给读者留下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悬念,吸引着我们不断地屏住呼吸,追逐情节,而故事中也存在着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正如书中所说的,“比神鬼更可怕的,是人心”,为了个人的利益,长沙盗墓贼们争的你死我活,使我们感觉到人心的险恶,同时跟其他盗墓小说一样,这本书也不乏对古墓的描写,那些精巧的机关、设计,也令我叹为观止。

  我想感激“天真”吴邪,他让我明白友情的珍贵。他被友情感化,誓死维护朋友;他为解开谜团,冒险闯入地下室找到笔记;他为救出被困的挚友,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他那执著、永不言败、誓死捍卫在朋友左右的“阿Q精神”让我震撼;

  感谢“闷油瓶”张起灵,让我遇事学会沉着冷静,所以即使以后困难再大再无限,我也可以把它当作绊脚石,一层一层,最后摸到湛蓝的天;

  想感谢“胖子”王盟,他告诉了我们,真正的朋友是相互帮助,有事说正题,能帮就帮,否则共受苦难,因为友谊是继亲情的第二大值得令人潸然泪下的情感。

  看到这三个人的友谊,我又不禁想起了我的那些挚友,她们同我一样,也在青春期的十字路口停滞不前。我们一起笑过、一起哭过、一起疯过、一起被老师批评过,往事历历在目,不管天气是晴是阴,我们牵在一起的手自始至终从没有松开过,就犹如当初我们的那一句“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盗墓笔记》不单单只是一本盗墓小说,它更是人与人之间“友谊”的见证!

  我想说,这是个悲伤的故事。

  当初接触盗墓笔记,实在是为了给自己缓解心情的,到最后却是真的喜欢上了这本书。我总有些古怪爱好,比如看书喜欢提前去看结局,可是即使提前知道了结局,最后的结果还是让我,怎么说呢,有一种失落,就像是最后看到三个火*的结局一样,曾经生死与共共同经历了那么多的朋友,最终各自天涯。要说伤感,不是。

  就像胖子说的,哪怕他们一起困在墓里,也会是件美事。真的,我也一直这么认为。当然,还有一脸笑呵呵的小花,还有古灵精怪的秀秀,三叔,潘子……

  潘子的那段,是难过的,说不上极其惨烈,但是像一把钝刀,生生的.给你划道口子,你看着它皮开肉绽,揪心的疼,然后无能为力。“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头……通天的路九千九百九十九……从此后,你搭起那红绣楼喝一杯,红红的高粱酒”。我从不知道,这首歌,可以唱得这么洒脱,带着看淡生死的坦然,跟英雄末路的悲凉。故事看到这里,我也只是难过,然而,当吴邪返回后去潘子的住处,看到那碗没吃完的面条,发霉的豆子,这个时候,你才会忽然发现,那个和胖子扯皮,护着吴邪,被人砍伤了仍然眉头都不皱的潘子,真的留在了张家古楼里,不会回来了。

  还有闷油瓶和胖子,一个留在了巴乃,另一个去了长白山,守护青铜巨门。关于他们,我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表述,我只记得他们之间最感动的话,闷油瓶和吴邪胖子三人大闹新月饭店之后,闷油瓶面对霍仙姑,只跟吴邪和胖子说了一句话“带我回家”,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感情,超越了友谊的范畴。我曾经跟身边的人说过,你无法想象,一部小说里,没有男女之情,海枯石烂的誓言,却能让你手不释卷。无法割舍的,不仅仅是对故事走向的好奇,还有对故事中人物不舍得感情。

  最后在长白山,吴邪和闷油瓶的对话,让我想到了一部叫做海上钢琴师的电影,1900跟闷油瓶,他们两个是如此的相似,他们同这个世界唯一的联系,一个是一艘邮轮,另一个是守护长白山秘密的责任。同样的在最后,有一个朋友竭尽全力的挽留他们,最后都同样的坚持了自己最初的决定,然后他们的朋友看着他们一步一步走入既定的命运。能够体会那一刻的悲伤吗?那不是一种眼泪可以述说的感情,或许流不出泪水,但却感到浓浓的悲伤。

  是非生死转头已成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我在想,如果故事的最后,十年后,吴邪带着胖子重返长白山,是否还能见到闷油瓶。是否那时,胖子已经从伤心中走出来,见到闷油瓶,然后说:“我说小哥,下回咱们能选一个好找点的地方吗,这一路过来,要不是我胖爷本事大,还真的要命”。我想那个时候,不光是我,就连闷油瓶也会开心的笑出来吧。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三叔的后记,他说当年大仲马写三个火抢手,写到后面,自己一边写一边流泪,在他的笔下那些人都活了,三叔最后也说写到最后他感觉这些人好像真的存在一样,这是一种感情,我们跟着故事,随着主人公历经磨难,你会感觉,这些人就站在你身边。村上春树说,小说家就是创作那些关于生和死,关于爱情,让人战栗和哭泣,以及让人大笑不已的故事,让人们意识到每个灵魂的唯一性。此言甚好。

  最*因为等某考试的成绩,心里有压力。为了排解,我是猛看各种剧集,动漫,小说,看得我只觉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看太晚再上班累的。)

  当成绩下来的时候,我正在完结《盗墓笔记》的阅读。好消息是我的考试通过了(三年血汗啊),坏消息是盗墓笔记烂尾了。

  要说有多烂尾,那真是无法形容,看完我居然觉得生气。话说我经常在网上看水*参差不齐的耽美小说,都没有这么烂尾的。作者铺陈了太多的线索,读者都屏息凝神盼望着线索全部梳理,谜题全部解开,但作者只是把那些悬念放在一边,好像什么也发生过一般,楞结尾了。南派三叔也是卖了多少实体书的人,咋这么不负责任,不靠谱?我只庆幸我不是那从第一本就跟随的读者之一,到最后如此鸡肋,都浪费了读书的那些年青春啊。

  第一本很好看,第二本又跟整个故事毫无关系,第三本又重回主线,第七本快结尾写张家楼那段还是蛮好的,有推向高潮的感觉,而最后一本却写得很*淡,为了结局而结局,为了悬疑而悬疑,结尾如此不负责任,让我回想前面感觉作者有些地方简直是在胡言乱语啊,随便写啊,根本没考虑后果啊。能不能兜得回来啊?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啊。格局小而完整同样可以是精品啊,很多文学名著故事本身甚至很简单,而是通过背景,叙事手法,描写介绍方法,语言风格,对社会人性的剖析等因素,成为名著,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鬼吹灯当年倒是跟着看了。依稀记得初读第一部时的惊艳(与惊吓),和后面水*下降的失望,但后面即使水*下降,每个故事至少还是完整的,也记得那时候阅读中的紧张感。而且鬼吹灯刚出来的时候,语言也很有特色,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优点。

  盗墓笔记我看得毫无惊悚的感觉,当然这也有可能是我现在看灵异故事比刚看鬼吹灯的时候多了,练出来了。话说,盗墓笔记里吓唬人的手法就那么两下,很多时候根本就是虚惊一场,而且基本都是在每章结束的时候出现了什么头发,人影,手,头……后面都看烦了,黔驴技穷啊,重复得太厉害。

  还有一点是之前听说《盗墓笔记》吸引和培养了很多腐女,我不管自定义自己为什么吧,看BL漫画,小说也十几年了,就也凑凑热闹。看完书之后我想我是真不算腐女吧,我*时在街上也不会YY俩美男啥的,这种症状只有我在接触耽美作品头两年有过。在我看来,天真只是对闷油瓶有点执着,这在朋友里也完全可以嘛,更何况闷油瓶是一个神秘的人,人人都会对他有好奇心吧,看看他有多少粉丝就知道啦,天真也就是粉丝中能*距离接触自己偶像的一位嘛。

  他俩我没太看出有什么特别值得YY的地方,那么多写得好的耽美文,看那些多直接多痛快,要说攻受共进退共同历险共度难关的强强文好的还是有不少的。天真要放一耽美文里我看还得算个弱受,身手不够厉害,内心不够坚强。

  最后,我是不会推荐任何人看盗墓笔记的,烂尾得令人发指,如同一大坑。

  鬼吹灯我推荐可以看看前面,毕竟故事可以独立,而且完整。

  借我三千笔墨,绘他淡漠眉眼,予我一杯清酒,祭他天真无邪。

  合上《盗墓笔记》的那刻,心情是复杂的,张起灵要在长白山巨大的青铜门后孤寂十年,只为用这十年换取吴邪的天真无邪。

  我不知是该敬还是该叹。

  南派三叔说,这可能已经是他能想到最好的结局了,可事实上,张起灵十年后踏出青铜门的那刻又有多少可能会再次见到吴邪,又或吴邪等了二十年,也还是未等到青铜门开启的那刻,可很多故事就是因为没有结局才有了等下去的理由。

  我们期待着却又害怕着。

  胖子临走说了一句套话: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后会有期。说的挺有感觉,若不是这么多时间相处下来,又出生入死的人,很难体会到这种套话里的意思有多么婉转凄凉。

  王胖子,吴邪,张起灵,他们是《盗墓笔记》里的铁三角,一个胖子,一个傻瓜,一个疯子。疯子老是失忆,想要找回过去的记忆,可傻瓜却一直不离不弃。可胖子是为了什么啊?为了钱财?不,几次倒斗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还差点豁了命。他是为了他仅有的两个兄弟啊。

  这本书让我感动的除了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还有潘子。潘子说自己就像是一条狗,一条只听吴家人话的狗。是啊,潘子的忠心始终未变过,他从前与吴三省出生入死,后又时刻保护吴邪,一直到死都没变过。潘子死的时候,我极力抑制住了自己的泪水,但鼻头很酸,内心压抑着说不出来的感觉。“小三爷你大胆的往前走啊,莫回头。”潘子是乐观而又勇猛的,所以他没死,对吧?他只是回家娶媳妇了,对吧?

  小说总是折射着社会现象,也许他们的故事不够真实,但人心确实真实的。比鬼神更可怕的便是人心了。他们走过了人性的白云苍狗,不经意间自己也变了,也许他们不会以最深的城府去面对他们所应该面对的一切,但别人会用最深的城府去揣测你的一切,随着时光推进,旁人的眼光变了,自己也变了。

  在读者心中,南派三叔为我们构造的这个虚拟世界使我们沉迷,这本小说能够获得巨大成功,在于他将人心的不古与兄弟情义融合在了一起,世上骗子很多,撒了一个谎就得用一百个谎圆回来,我们没法判定谁是谁非。

  有时候多想让吴邪做个坏人,好人没前途,除了哭就是悉数痛苦,最后还要怀着巨大的思念,为那个不归人守候十年。

  江山之大,无人许我一世繁华;墓柩之大,方寸之间亦是天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