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

首页 / 方案 / |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1

  市教育局将今年确定为全市教育系统行风整治年,并印发了《市教育局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行风整治年活动的意见》(教发〔201x〕3号)。为响应市教育局号召,进一步深化我区教育系统“讲责任、守纪律、强素质、促发展”作风建设活动成效,经局党委研究决定,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着力抓好行风建设为主线,以开展机关作风和师德师风整治为抓手,把行风整治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继续整改教育行风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师德师风,进一步稳固“作风正、形象好、师德高、质量优”的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整治内容

  (一)机关作风

  区教育局机关干部要继续坚持联系学校制度,坚持一岗双责制度。进一步整治衙门之风,重点解决服务不优的问题;进一步整治拖沓之风,重点解决效率不高的问题;进一步整治推诿之风,重点解决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进一步整治懒散之风,重点解决落实不力的问题。各科室要查找整改重点,突出解决好本科室存在的1―2个主要问题。

  (二)校长作风

  从依法治教、廉洁从教入手,进一步梳理校长管理制度,切实规范校长行为。区教育局在20xx年度内要召开至少2次校长端正作风专题会,要把作风问题作为校长会议的必讲内容。要着力解决好校长思想认识、工作作风、生活作风、领导作风上的突出问题。校长必须按要求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切实履行管理职责,从工作作风到生活作风都要率先垂范,在本校校风、行风建设中起好表率作用。

  (三)师德师风

  从思想、工作、行为三个方面进一步整治教师队伍作风。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教育、提升师德境界,要求教师不得散布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言论;要识大体、顾大局,牢固树立热爱本职工作、恪尽职守教书、全心全意育人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整治教学中敷衍塞责、不服从学校安排、不按要求参加各类培训、学*,在晋职晋级等中采用不合理手段等现象。进一步清查课外违规有偿家教、办班收费、违规购买教辅、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现象,严格上下班纪律,下班时间不得过度娱,确保教师课上课下、校外校内都有良好的师德风貌。

  三、整治措施

  (一)延续好活动,形成长效机制

  在我区教育系统“讲责任、守纪律、强素质、促发展”作风建设活动中,“读经典、强素质”“我心目中的好老师评选”“千名教师进万家”“家长开放日(周)”等活动受到师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欢迎。根据学校实际,各校要将此类活动列入学校常规活动,纳入管理制度。

  (二)继续强监督,长期开门整风

  区教育局继续加强与21名在聘区级行风监督员的联系,定期不定期收集来自社会各界关于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区教育局在区级行风监督员中推选2名担任市级行风监督评议员,配合全市行风整治年活动开展。各校继续发挥好校级行风监督员和家长委员会作用,定期开展监督评议活动,及时整改存在问题,采纳可行建议。

  (三)后续强制度,及时跟进完善

  密切结合我区作风建设第四阶段“完善制度,机制创新”要求,创新管理制度,加强队伍建设,创新服务制度,改善干群关系,创新发展制度,推动质量提升,巩固活动成果,构建长效机制。紧紧把握作风建设活动关键,进一步解决遗留问题,完善管理制度,建设长效机制,强化标本兼治。

  四、相关要求

  (一)领导机构。延用我区区、校两级作风建设活动领导和督导机构。

  (二)组织实施。各校于开学一周将本校“行风整治年”活动方案报送到局办(纸质和电子文档)。

  (三)严格问责。对明察暗访、群众投诉、网络发帖、媒体曝光等途径发现并查实的问题,严格追究责任,对态度不端、整改不力的学校、股室,要对相应校长、股室负责人进行问责,对酿成事端的责任人要坚决严肃处理。同时,要把行风整治与学校目标考核、领导干部年终述职述廉、公务员年度考核等有机结合,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2

  我校教师学*共同体,是作为教师主动研究的*台而出现的,它体现出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点。多元化指构**员多元,其中涵盖了我校各个学科的所有教师、学校管理者等;同时,各学*共同体的研究内容和形式也是多元的。多层次指的是组织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年级备课组、学科教研组、课题组,从而构成了网络状、立体的组织结构。

  一、建构学*共同体,形成教师主动研究的良好氛围。

  我校学*共同体的构建遵循异质组合,以解决实践教学问题为目标指向,实现学*共同体的整合。

  1、年级学科备课组

  根据所任学科及年级组建学*共同体。同年级同学科的几位教师在课余时间对教学问题进行探讨。或者通过备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教师之间的差异就是教学资源,差异就是合作学*的动力和源泉。于是,在更多的非正式教研活动时间里,鼓励教师频繁交流、对话,更大范围的促进教育信息的流动,扩大和丰富教师的信息量和各种认识。

  2、学科教研组

  根据学科特长及其教学专长,组建学*共同体。通过问题研究、备课研究、课例研究、课型研究等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基础教育改革实践过程中,新的教育理念和现实的差距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共性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借助团体的力量,所以,校本研究常常体现为一种集体协作,体现为教师作为研究者相互之间的合作,是靠团队的力量来从事研究活动,最终达到研究的目的。我校学科教研组的构建,就是全体教师可以参与的一个民主、开放的讨论、研究领域,从而使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师模式、教学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交流。

  3、课题组

  研究同一课题的成员组建学*共同体,通过课题研究实现组内成员的有效链接。在课程改革中,需要我们对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而又科学的研究,从而揭示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所以,课题组是学*共同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参与不同科研课题研究的教师,在研究的过程**同承担研究任务,发扬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使教师在互不共生中成长,在互动合作中发展。

  总之教师的专业成长要求教师是一个学*者——一个众多外援支持下的学*者。学*共同体就是一种重要的外援形式,它为学*这种社会协商性活动提供良好环境。学*共同体使教师在学*过程中富有归属感、信任感、互惠感和分享感。

  二、以问题研究为载体,解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问题。

  建立并保障学*共同体的健康良性运转,目的就在于研究解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问题。专家指出,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问题引领”,教师参与研究的动力,来自于其解决实践问题的需要。通过研究能为教师排疑解惑,提高其教学水*,才能让教师真正对研究产生认同感。所以,我们提出“教学即研究、研究即培训、教学及培训”,实现真正的“教、研、训”一体化。一边引导教师形成问题意识,寻找关键问题,在实践中找问题,从问题着手搞研究,以便利用学*共同体,通过教学实践解决问题。

  1、个性问题利用年级备课组和艺友小组个别解决。

  由于教师之间差异较大,所以存在着许多个性化的问题。教师在备课时随时都可能遇到疑难问题,而在课后也可能对上课过程产生许多疑虑。这些问题如何随时解决?我们觉得可以通过相同年级组同学科的教师请教或探讨,两个人共同备课,分别上课、听课、反思、改进,让问题在实践当中得到解决。我们看到了同伴互助后的可喜效果,同时也感受到年轻教师在同伴互助中不断增强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2、共性问题利用学科教研组共同参与解决。

  面对新课程改革,有许多问题摆在了所有课改第一线的每一位教师面前。这些问题只有所有教研组成员参与实践与反思方能得以解决。于是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确立典型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解决。

  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是通过反复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循环往复的行为跟进式的全过程反思,在解决就问题的过程中又发现新问题。教师成为了真正的“实践研究者”和“反思实践者”,不断增长实践智慧,促进自身专业能力发展。

  3、科研专题由课题组研究解决。

  教育科研活动作为解决教学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重要途径,始终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校积极申报了关国家、区级不同级别的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通过学*共同体的构建与运行,我们不仅实现了对新课程教学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而且实现了对学校、教师的发展促进作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问题研究同步。学*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转变了以往教师发展目标取向、方式单一的状况,从理论知识的机械学*与传授转向教师个体实践经验和个体感受。不但学会了明确知识,而且增长了更多镶嵌于实践之中的、默会的实践知识。此外,我们通过学*共同体的运行,将教学问题的解决还原于问题产生的现场——课堂,使我们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工作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与光彩。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3

  为了构筑xx县教育质量发展新模式,促进全县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和谐共赢,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xx县教育局决定进一步加大新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力度,建立网络学科、新教育实验项目专业工作室,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新生活,使新教育共同体真正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教育科研品牌。

  目标任务:

  一、加强学*交流。新教育共同体应以课题研究为旗帜、为抓手、为载体,不断放大它的实力、活力和魅力,定期组织各实验学校教师参观学*、研讨交流,学期中要交流、检查共同体建设的推进落实情况,明确存在问题,优化推进策略,在期末总结交流成功经验和做法,为下学期建设工作酝酿新的思路,以达到示范引领、实践反思、互动分享,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提供支持服务。组织联络新教育实验学校开展活动,通过对各学校新教育实验的引领,以及对富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优秀教师个体持续不断地学术支持和培训,推动全县新教育实验的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各学科共同体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课堂效率的提高,探索理想课堂实施的路径。发挥共同体成员教学骨干示范引领,细述解读各科范式,明晰方向,有效指导;深化“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从三维目标、教学资源、学程预设、导航策略、作业设计、调整反思等环节,构建“高效课堂”的基本备课范式,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为实施高效课堂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改变课堂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明确课堂组织流程,用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和教学范式确保课堂效率的全面提升。

  三、打造榜样品牌。各项目共同体要紧紧围绕教育局整体工作思路和教研室制订的学科建设规划,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订好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行动方案;各项目共同体要根据项目内容和特点,围绕课堂、依靠骨干、深入研究,采用“理论+实践+研讨+反思+提升”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方式,确立和打造1-2所开展新教育实验项目较为完整、效果较好、积极性较高的实验学校作为榜样学校和培训基地,不断提高共同体活动实效性。将新教育共同体打造成我县教师专业成长的*台、研究理想课堂模型的*台、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台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台。

  四、搭建网络*台。各项目共同体,在“教育在线”网站“实验发布”论坛建立实验专题帖,以接受新教育研究院实验研究与管理团队实验观察评定,并参与实验研讨和交流;建立共同体资源库,通过网络信息*台,推动共同体的教师就计划、备课、上课、教研活动、专业阅读书籍、教学随笔、作业设计、课题研究、案例反思等进行广泛交流。

  性质特征:

  共同体是践行新教育实验项目为主要任务的科研共同体和实践团体。“学*为魂、反思为智、研究为脉、实践为体”是共同体的鲜明特征。新教育共同体以“分享合作,优质均衡”为目标取向,整合校际间优势教育资源,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一个合作、互动、分享的教育协作组织。

  行动口号:整合资源、服务引领,互助创新、和谐共赢。

  机构建设:

  新教育共同体为xx县教育局领导下的研究团队。在共同体成员选配上,打破学校界限,选拔师德优良,业务精湛,敬业爱岗,乐于奉献的基层学校骨干教师组成项目研究共同体。由县教研室学科教研员和新教育榜样教师牵头成立八个工作室:每月一事、晨诵、午读、农历课程、读写绘、语文、数学、英语工作室,有效推进区域新教育。

  xx县新教育研究中心组织机构

  主任:

  副主任:

  成员

  (一)语文工作室

  组长:

  成员:

  (二)数学工作室

  组长:

  成员:

  (三)英语工作室

  组长:

  成员:

  (四)农历课程工作室

  组长:

  成员:

  (五)师生共读工作室

  组长:

  成员:

  (六)晨诵工作室

  组长:

  成员:

  (七)读写绘工作

  组长:

  成员:

  (八)每月一事工作室

  组长:

  成员:

  成员职责:

  1、共同体成员要牢固树立为教师服务的思想,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在集体活动中,要信守规则、分工协作、沟通信息,乐于分享,勇于承担,敢于创新。

  2、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讲课任务,有效开展校内、片内、县内教研活动。积极参与编写教案,修改、完善、整理教案,并及时上传。

  3、共同体成员积极参加县局组织各项研讨交流活动,以及外出学*考察活动;利用网络*台学*其他实验学校的一些经验、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发展水*;收集、整合、传递最新实验动态信息,使共同体真正成为实验工作的研究中心、辐射中心和示范中心。

  4、共同体成员每学期对自己所负责参与的项目做认真总结,对实验研究资料进行分类整理,项目共同体成员对有价值的实施方案、活动纪实、经验总结、随笔反思等汇编,为后续研究做准备。

  5、共同体成员每月参加一次共同体研讨交流活动。收集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开展扎实有效的“三小”研究活动,并及时上传。在网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为老师们解疑答惑,做好服务。

  管理办法:

  1、新教育共同体归属县教育局教研室管理。

  2、建立教育共同体工作考核评价制度。每学年对各个教育共同体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对教育共同体工作成效突出的,予以表彰与奖励。

  3、共同体成员要定期向负责人进行工作汇报,接受分管领导的评估,依据职责履行情况及时调整共同体成员。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4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化县教育局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调整实施意见》,将协作型教共体升级为共建型教共体,形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体本着“*等、互动、共赢”的合作原则,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全面推进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我校及兄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长:滕卫成

  副组长:汪勇、唐七红、方忠富

  成员:丁巧玲、冯秀英、徐善吉

  二、池淮镇教共体

  核心校: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

  受援校:开化县池化镇中心小学、开化县池淮镇张湾小学、开化县池淮镇油溪口教学点

  三、共同体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各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实现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各校间优势、特色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各校的办学水*全面提升。

  (三)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池淮镇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缺,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四、建设措施

  (一)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需上传学校间同步课堂的图片及课堂信息汇总表)

  (二)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传学校或年级组或学科组间的教研活动文本佐证、网络研修图片)

  (三)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需上传已交流教师的名单等基本信息,通过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途径复核);核心校优质师资可在成员校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教共体内部中、高级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教师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五、各校具体工作

  1.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讨制定教共体实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定开设两门学科同步课堂。

  3.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签订教共体合作协议。

  6.核心校按开设的两门同步课堂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成员校听课教师填写同步课堂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10节)

  7.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

  9.为加深各校间的合作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三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科研工作。

  10.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2次,作业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

  11.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建立教共体内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师徒共研活动,师徒结对2对以上。

  12.每学期按照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分学科与受援校开展教学比武1次以上。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5

  一、方案实施背景: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好学生,家庭、社区的教育力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应当与家庭、社区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并发挥家庭、社区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但在一定时期内,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矛盾,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还存在某些不一致的地方,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协调统一各方面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我校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乡镇公办小学,地处宝山区顾村镇这一城郊结合部。*年来,随着顾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导入,学生生源的结构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原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带来教育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的融入带来教育观念的大碰撞,也给教育的革新创造了不少新的机遇。在这种环境下,怎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何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共同体已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一项中心内容,已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

  探索建设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具有城郊结合部特点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大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情感、价值观、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方案实施的策略:

  1、制度保障策略:在探索建设“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有机整合中,我们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以制度作为重要保障。

  2、活动机制策略。要充分以开展各类活动为基础、将系列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整合和总体工作之中。

  3、联系沟通策略。必须充分调动家庭、社区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互动性研究。

  4、评价监督策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学校教育的评价机制,将家长、社区对学校的评价作为学校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

  5、深化反思策略。在探索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通过阶段性的不断的反思,对工作加以动态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更有效地找到工作的生长点和有效切入点。

  四、方案实施的原则:

  1、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社会大课堂

  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密,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社区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

  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度过的。他们需要玩,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交流信息、学*生活。毫无疑问,社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希望。

  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走向社区、依托社区,建立联系网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社区变为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只有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风尚和社区环境。

  2、双向开放,学校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作为社区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单位与社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学校是社区的重要的文化机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造福于社区居民的实事,也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社区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使社区中的“潜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教育资源”,可以借助于社区的力量强化、细化、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引进教育活水。这样的“开放”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

  五、方案实施的具体内容:

  1、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全面开放

  场馆设施开放。学校将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琴房、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室内运动馆、田径运动场、演播厅等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学*的情况下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学*进步、发展提高的场所。

  师资及管理人员开放。学校可抽调在德育、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工作辅导员,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家庭教育水*,帮助疏通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帮助家长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等。学校面向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等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社区居民观摩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校观看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报演出;邀请居民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等等。这样做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形成了学校、社区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2、社区资源给予学校充分的帮助

  社区与学校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邀请社区内各单位领导、知名人士代表、普通市民代表共商学校教育发展大计;同时,还可以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城管中队等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防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不健康的文娱、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精神污染,优化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借助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解决一些自身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社区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保证学校、社区活动的长久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没有一支固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社区活动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辅导员可以是学生家长、社区的优秀人才等。学校应积极争取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担任学校的社区辅导员。社区里的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更是社区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应当积极与他们保持联系,聘请他们为社区辅导员,在一些特定纪念日里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他们的丰富经历、宝贵经验将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极大的帮助。

  社区可以给予学校资金上的资助。社区里的很多单位都乐意资助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建设,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校可积极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系协商,汇集社区多方力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烦恼,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学*和成长的权利。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能有效的`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使家长素质大幅度提高。在家长学校中,有计划、按序列安排教学活动,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讲授一些有针对性、使用性的知识,根据家长的需要组织教学,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家庭教育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出发安排内容,除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方法讲授外,还请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经验,提出家教中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探讨,极大的调动家长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4、改选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逐步将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功能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决策时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相对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

  5、建立“家访”制度: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教师可以与家长谈心式的探讨教育问题,并直接提出教育建议,有利于形成学校与家庭良好的协作关系。

  6、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信息通道:利用现代快捷的通讯手段,能及时有效的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也可以设立“家庭教育咨询信箱”公布学校电话号码,以便家长随时咨询。要求教师对学生公开自己的住宅电话,且熟知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便捷的联系方式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7、创新家长会:使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体,家长们可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咨询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介绍自己成功的家教经验。这样的家长会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增进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8、增设“家长开放日”、“共同走进课堂”等活动:请家长、社区各界人士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和社区各界人士直观的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

  9、建立家教咨询站:在家长学校举办讲座时,都留下一定的时间给家长咨询,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汇总后请专家作答。向家长提供专家的电话以便随时咨询,并在学校成立家教咨询站,定期接待家长,及时向家长解答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们能迅速获得学校及专家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能及时的解决教育问题,避免了家长在家教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处理方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0、充分利用社区派出所、法院、敬老院、团委、宣传栏、德育教育基地等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教育职能。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6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7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8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依托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构建仙居一小与埠头镇对垟小学、十都英小学两所乡村完小结对帮扶共同体,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学校间优势互补、均衡发展、共同进步,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把教育资源下沉到对垟和十都英两所村小,激发村小的办学活力,提升两所村小管理、质量、师资、文化等整体水*,实现城乡结对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从而助推我县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具体工作负责人:

  成员:

  三、结对学校及学科

  1.结对学校:仙居县第一小学——对垟小学、十都英小学

  2.结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劳技及班主任工作

  四、结对内容及方式

  同步课堂: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仙居一小学校结对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教师网络研修:由线上研修和线下研修两种方式相结合,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线下,由仙居一小牵头组织进行集体备课,主题研修,双方老师共同成长。线上,定时不定时地进行教学研讨,课例研讨,重难点突破研讨等,并开展团队式的项目研讨活动,以此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

  资源共享:仙居一小无条件向对垟和十都英两所小学提供各类教育教学资源,涵盖教育管理、教学资源、文化建设等,通过共享,浸润两所村小快速发展。

  课题研究:由仙居一小教科室牵头,各学科组长负责,与结对学校一起开展课题研究。

  五、20xx年度结对活动内容

  1.同步课堂。学校每学期将通过“主题教研”“项目团队”“家常课堂”等众多形式,把课堂向对垟和十都英两所学校开放,让对方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融入到仙居一小的课堂教学中。同时,在基于学情的基础上,双方教师互相把控课堂,让远程教学更加高效。学校预计每学年向两所学校输送100多节优质课。

  2.教师网络研修:由仙居一小和结对学校共同开展线上线下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

  六、保障措施

  1.结对学校分管校长作为结对的专职联系人,校际间要加强电话联系,及时通报信息,统筹安排相关活动。

  2.结对学校应提前一周向对方通报各自的教育教学活动方案,提前准备。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9

  一、方案实施背景: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教育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单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不足以教育好学生,家庭、社区的教育力量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教育应当与家庭、社区教育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充分挖掘并发挥家庭、社区的作用,并将其作为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途径。

  但在一定时期内,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教育还存在一定的矛盾,表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还存在某些不一致的地方,影响着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协调统一各方面对青少年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我校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乡镇公办小学,地处宝山区顾村镇这一城郊结合部。*年来,随着顾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人口导入,学生生源的结构较以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原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带来教育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正是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的融入带来教育观念的大碰撞,也给教育的革新创造了不少新的机遇。在这种环境下,怎样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何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教育共同体已成为我校教育工作的一项中心内容,已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方案实施的指导思想:

  探索建设学校、家庭与社区教育共同体的形式、途径和方法,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的具有城郊结合部特点的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发展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社会大环境。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情感、价值观、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方案实施的策略:

  1、制度保障策略:在探索建设“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共同体的有机整合中,我们需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以制度作为重要保障。

  2、活动机制策略。要充分以开展各类活动为基础、将系列活动的主线贯穿于整合和总体工作之中。

  3、联系沟通策略。必须充分调动家庭、社区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开展互动性研究。

  4、评价监督策略。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学校教育的评价机制,将家长、社区对学校的评价作为学校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

  5、深化反思策略。在探索整合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通过阶段性的不断的反思,对工作加以动态的修正和完善,使其能更有效地找到工作的生长点和有效切入点。

  四、方案实施的原则:

  1、依托社区,构建青少年教育社会大课堂

  学校与社区关系紧密,任何学校都存在于一定的社区之中,学生一只脚踏出学校,另一只脚就踏进了社区,社区环境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可忽视。

  学生的在校时间不足全年的三分之一,其余时间,尤其是节假日,都是在他们生活的社区内度过的。他们需要玩,需要朋友,需要观察世界、交流信息、学*生活。毫无疑问,社区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希望。

  学校要从根本上解决广大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就必须敢于打开自我封闭的大门,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主动走向社区、依托社区,建立联系网络,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社区变为青少年教育的社会大课堂。只有将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形**人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全社会共同育人的良好风尚和社区环境。

  2、双向开放,学校与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作为社区结构中的一个组织单位与社区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学校是社区的重要的文化机构,学校资源向社区开放,是造福于社区居民的实事,也是将学校融入社区,让社区了解学校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社区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使社区中的“潜在教育资源”成为“现实教育资源”,可以借助于社区的力量强化、细化、深化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引进教育活水。这样的“开放”应该是互动的、双向的。

  五、方案实施的具体内容:

  1、学校教育资源向社区全面开放

  场馆设施开放。学校将各类文化体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琴房、美术室、舞蹈室、计算机室、室内运动馆、田径运动场、演播厅等在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和学*的情况下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运动休闲、学*进步、发展提高的场所。

  师资及管理人员开放。学校可抽调在德育、计算机、体育、艺术等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社区教育工作辅导员,到社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帮助社区居民提高家庭教育水*,帮助疏通家长与子女的关系,帮助家长对“问题学生”进行教育等。学校面向社区开展艺术教育、普法教育、健康教育等可以丰富社区居民精神生活。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开放。学校可以经常邀请社区居民观摩学校开展的“教学开放周活动”“班主任基本功竞赛活动”“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等教育教学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到校观看学校的体育运动会、文艺汇报演出;邀请居民参加学校趣味运动会,亲子活动等等。这样做既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社区居民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了解,形成了学校、社区共同关心教育发展的新格局。

  2、社区资源给予学校充分的帮助

  社区与学校联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召开社区教育工作会议,邀请社区内各单位领导、知名人士代表、普通市民代表共商学校教育发展大计;同时,还可以和街道居委会、派出所、城管中队等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防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不健康的文娱、音像制品对青少年的精神污染,优化学校周边教育环境;借助社区教育资源的优势,弥补学校教育中的一些不足,解决一些自身不能解决或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社区提供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保证学校、社区活动的长久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没有一支固定的辅导员队伍,学校的社区活动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社区辅导员可以是学生家长、社区的优秀人才等。学校应积极争取一部分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家长成为社区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担任学校的社区辅导员。社区里的老革命、老战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优秀人物更是社区宝贵的人力资源,学校应当积极与他们保持联系,聘请他们为社区辅导员,在一些特定纪念日里请他们来学校进行指导、开展活动。他们的丰富经历、宝贵经验将为更好地开展社区教育提供极大的帮助。

  社区可以给予学校资金上的资助。社区里的很多单位都乐意资助学校进行校园改造建设,帮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特别在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学校,外来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学校可积极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联系协商,汇集社区多方力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烦恼,保证这些学生能够和其他的同龄人一样享受学*和成长的权利。

  3、继续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能有效的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使家长素质大幅度提高。在家长学校中,有计划、按序列安排教学活动,给家长以系统性的指导,从家庭教育的实际出发,讲授一些有针对性、使用性的知识,根据家长的需要组织教学,把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从家庭教育中带倾向性的问题出发安排内容,除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方法讲授外,还请家长交流家庭教育的方法、经验,提出家教中的问题和困惑共同探讨,极大的调动家长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4、改选家长委员会: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积极开展家庭教育研究,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逐步将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功能渗透到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之中,学校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决策时要充分听取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并形成相对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

  5、建立“家访”制度:实地了解学生家庭生活环境和家庭状况,教师可以与家长谈心式的探讨教育问题,并直接提出教育建议,有利于形成学校与家庭良好的协作关系。

  6、建立学校与家庭的信息通道:利用现代快捷的通讯手段,能及时有效的对家庭教育作出指导。也可以设立“家庭教育咨询信箱”公布学校电话号码,以便家长随时咨询。要求教师对学生公开自己的住宅电话,且熟知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便捷的联系方式克服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

  7、创新家长会:使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体,家长们可畅所欲言,提出自身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咨询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教育观点,介绍自己成功的家教经验。这样的家长会融洽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增进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增强了家长对孩子实施正确的家庭教育的主动性。

  8、增设“家长开放日”、“共同走进课堂”等活动:请家长、社区各界人士到校听课、观摩教育教学活动。这不仅能让家长和社区各界人士直观的了解学校教育现状和孩子的表现,了解到自己家庭教育的效果,更能通过观摩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家庭教育。

  9、建立家教咨询站:在家长学校举办讲座时,都留下一定的时间给家长咨询,一时难以解答的问题汇总后请专家作答。向家长提供专家的电话以便随时咨询,并在学校成立家教咨询站,定期接待家长,及时向家长解答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家长们能迅速获得学校及专家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能及时的解决教育问题,避免了家长在家教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处理方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0、充分利用社区派出所、法院、敬老院、团委、宣传栏、德育教育基地等资源,全方位多角度的发挥教育职能。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营造书香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以书为友,养成良好的读书*惯,我们一年级将继续开展“家校携手,让快乐从阅读开始——亲子共读·绘本漂流”活动,让读书活动从学校向家庭延伸,让校园浓郁的书香飘进家庭。届时,一年级还将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绘本漂流·我能讲故事”活动,希望能以此为契机,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感受汉语言文字的丰富和优美,真正体验到: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

  二、活动目的:

  1、借助绘本,在看、想、听、说、读、写、做、演的综合性游戏式的活动中,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对美的感受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动手、乐于合作、乐于探究、乐于学*语文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

  2、 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在阅读中养成爱读书的*惯,获得愉悦,感受成长。

  3、 积极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4、 让学生在亲子共读的过程中,感受父母的关怀与爱,感受知识带来的乐趣,在“悦读”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5、使家庭阅读气氛浓郁,家长能教育引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家庭成员均爱读书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惯。

  6、家庭成员读有所获,家长以身作则,对孩子在品德修养、教育成长等方面有较好的影响。

  三、活动对象:

  一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口号:

  ——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五、活动时间:

  3月21日起,每天早晨,中午,4个孩子为一轮,一天两轮。

  六、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七、活动内容与实施方案:

  (一)学生活动

  第一阶段:活动策划

  1.对学生、家长做好宣传工作,使学生、家长认识到开展读书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

  2.调查学生拥有图书和阅读的情况,建立班级图书角,推选好班级图书管理员,在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

  3.每周三定为班级“读书日”,学生可以阅读自己的读物,也可以借阅班级图书角的图书。

  4.坚持每日一次的“绘本漂流”,定期班与班交换读物。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

  1.让学生充分利用早晨、中午的闲散时间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每天在校至少有二十分钟的阅读时间(*时允许学生来校带课外书)。

  2.提倡学生每天晚上在家里安排二十分钟阅读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更要做到读书、休息两不误,使读书成为一种*惯,一种乐趣。

  3.老师做好导读工作,教给学生做读书笔记(简单)的方法。如:利用阅读课,我借用范文和孩子们共同赏析精彩文句,指导他们具体怎样读书,并要求他们记住一些好词好句。

  4.利用阅读课,开展交流活动,如:让学生选取一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还可以把自己认为好看的书介绍给大家。

  5.利用每节课的“群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加大识字量。

  6.利用班级文化墙、定期“我来讲故事”活动、每周一《曲小诗韵》诵读、“小书虫晋级”、读书小报等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7.开展“绘本漂流·我能讲故事”活动。利用晨读、午写、阅读课的时间,积极开展读书,讲故事活动。并且举行选拔赛,每周评选一名口语表达及表演能力较强的同学为“故事大王”,到年级巡回演出,并将其拍成视频,留作纪念。

  第三阶段:具体细节

  1.各班主任保证每天早读8:10分前班级绘本漂流正常进行,使孩子们每天有书可读。

  2.班级内每周举行三次“绘本漂流·我能讲故事”活动,并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点评。

  3.各班每周推选一名最佳表演小明星按顺时针推磨的顺序巡回表演。

  4.各班主任在活动进行过程中,随时留下图片和文字资料。

  第四阶段:总结表彰。

  1、每周选出“阅读大王”、“背诵大王”,班级内加星奖励。

  2.每周根据家长汇报的孩子阅读数量,奖励孩子“小书虫晋级卡”,五张“小书虫铜卡”换一张“小书虫银卡”,一张银卡可以获得班级评比栏晋级一次,三张“小书虫银卡”换金卡一张。期末金卡数量最多的孩子荣获“小小读书郎”称号。

  3.年级评选读书优秀班级3个,授予“书香班级”荣誉称号。并设立最佳表演奖,每期每班一个名额,本学期将进行6场巡演,共设立个人奖(60)名 ,并长期进行下去。

  (二)家长活动

  家长根据孩子一年级进校以来阅读绘本的收获和成长,撰写一篇以“家校携手,让快乐从阅读开始”为主题的感悟。

  八、活动要求:

  1.各班级要高度重视,认真准备。

  2.各班活动一定要面向全体,积极鼓励每一个孩子,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阅读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1)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汇总十篇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1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2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化县教育局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调整实施意见》,将协作型教共体升级为共建型教共体,形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体本着“*等、互动、共赢”的合作原则,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全面推进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我校及兄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长:滕卫成

  副组长:汪勇、唐七红、方忠富

  成员:丁巧玲、冯秀英、徐善吉

  二、池淮镇教共体

  核心校: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

  受援校:开化县池化镇中心小学、开化县池淮镇张湾小学、开化县池淮镇油溪口教学点

  三、共同体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各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实现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各校间优势、特色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各校的办学水*全面提升。

  (三)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池淮镇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缺,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四、建设措施

  (一)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需上传学校间同步课堂的图片及课堂信息汇总表)

  (二)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传学校或年级组或学科组间的教研活动文本佐证、网络研修图片)

  (三)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需上传已交流教师的名单等基本信息,通过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途径复核);核心校优质师资可在成员校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教共体内部中、高级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教师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五、各校具体工作

  1.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讨制定教共体实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定开设两门学科同步课堂。

  3.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签订教共体合作协议。

  6.核心校按开设的两门同步课堂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成员校听课教师填写同步课堂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10节)

  7.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

  9.为加深各校间的合作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三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科研工作。

  10.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2次,作业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

  11.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建立教共体内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师徒共研活动,师徒结对2对以上。

  12.每学期按照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分学科与受援校开展教学比武1次以上。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阜宁中学将以国家、省、市*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为指导,从“建成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智慧校园环境”的高度出发,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个性化学*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老校区校园网始建于1999年,学校网站于xxxx年开通。xxxx年学校整体搬迁至新校区,新校区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不惜重金,按照《江苏省“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从硬件建设来看,学校建成“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局域网,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90间(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6间,全自动录播教室1间、数字化实验室1间,多功能阶梯教室4间,1000人学术报告厅1间,500人报告厅1间,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江苏省航模科技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心语小屋)、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看,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的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主要不足

  我校目前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主要是:整体规划和推进机制缺乏,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体制亟待完善,数字化*台缺乏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校本资源库建设滞后,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学*、对学生素质能力进行科学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素质能力和发展水*方面*台不足,特别在基于以移动终端、智慧教学、大数据、物联网、智慧教育云等为主要标志的应用缺乏。这些都与学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为建设全省一流学校的总体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技术先进、扩展性强、安全可靠、高速畅通、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环境。

  ——搭建智能、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台。升级改造学校网络中心机房,实现万兆主干,千(百)兆到桌面,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更新教室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师用机配置。提高网络运行管理的专业水*,实现核心*台智能高效、网络出口智能安全、网络接入智能灵活、网络管理智能统一。

  ——构建学校公共网络存储系统。开发能够满足学校数据存储需要的大容量、可扩容、可动态调配的存储系统、备份系统,确保学校数据资源的储存和安全备份。提供面向部门和用户的个性化存储及公共网盘等服务,为实现师生的移动办公和学*提供条件。

  ——建设功能强大、设计美观的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台。新的校园网站既集成学校各应用系统的数据入口,为师生员工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同时也展示学校的视觉形象和教育理念,体现阜宁中学的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2、加快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构建学科齐全、标准统一、种类丰富的校本资源库和共建共享交互的资源管理*台。

  ——建设校本资源库和资源库管理*台。校本资源库计划涵盖教育管理库、学科资源库、教研论文库、教学视频库等,加快学科专业资源的数字化改造,实现学校管理档案、教案、试题、课件、精品课程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建立各学科教学资源库,同时适当引进国内优质中学教育资源和商用资源库*台。

  ——完善学校数字化图书馆及数字化实验室建设。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引进数字图书、电子期刊,使师生在校内外都可对馆藏图书进行查询、检索、预借等操作。优化电子图书阅览室,使图书馆成为学校的学*中心。推动数字化实验室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学*方法。

  3、实现校务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功能强大的公共信息和管理系统,提高学校教育管理的功能和效率。

  ——开发先进的管理信息综合系统(校务管理*台)。以信息化手段改造和优化校务管理工作。开发和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模块、教务管理模块、云录播教学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监控安防系统、人事管理模块、教职工绩效评价模块、学籍管理和综合素质评价模块、学校财务和后勤管理模块等。逐步实现多*台网络统一身份认证,使用户实现跨部门和信息系统的协同工作和交流。

  ——完善校园一卡通工程。“一卡通”包括门禁管理系统、食堂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考勤管理系统、签到管理系统等。实现“一卡通”系统与电子校务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

  4、实现教育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推动基础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满足学生自主、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学*需要。

  ——加快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台的建设,为教师提供有效的网络授课环境,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网络学*环境,为教学的状况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引入移动智能终端,探索基于网络的开放、交互、个性化的新型教学方式。实现教学*台与数字图书馆、学科资源库的整合,实现师生多渠道即时沟通,培养学生基于网络的终身学*能力。

  ——推进基于网络环境的教科研管理工作。建设教科研协作、管理和分析*台,开发和引进科研资源库、学术资源库、课题项目库。为优秀教师建立专门资源库和信息发布*台。

  六、保障措施

  (一)转变观念,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思想保障。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载体,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全体教职工要充分认识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快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中的深度融合。

  (二)加强领导,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成立阜宁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长任副组长,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各部门积极支持,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共同推动。

  (三)加强管理,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教育信息化检查评估机制。建立信息技术应用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考核,切实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安全保障。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确保网络健康、安全运行。

  (五)加强队伍建设,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配备信息化专职人员;加大对教师、信息化工作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培训;加快建设具有现代信息素养、熟练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

  (六)加大投入,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经费保障。将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树立项目意识和经营意识,拓宽经费渠道,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七、实施步骤

  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分四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启动阶段(xxxx年)。调研教育信息化建设案例,制定规划。进一步完善领导机构,明确部门职责,修订相关制度。

  第二阶段:重点推进阶段(xxxx年—xxxx年)。根据“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改善学校信息化基本设施,丰富校本资源库,开发教务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网络教学教研*台和电子校务系统,实施校园一卡通工程。

  第三阶段:全面实施阶段(xxxx年)。逐步落实各应用系统,通过调试、培训、运行、推广各应用系统,完成各系统统一身份认证集成。

  第四阶段:完善推广阶段(20xx年)。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目标,认真总结成果经验,大力推广经验成果。

  创建智慧校园,对于我们来说,即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学校信息化的软硬件建设,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迎难而上,坚定信心,继续努力做好智慧校园的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再上新台阶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4

  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充分发挥家校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切实落实我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按照上级部署,经研究决定我校将于20xx年11月23日下午召开家长会。现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开门纳谏为教育,家校合作促发展。

  二、活动时间:

  20xx年11月23日下午两节课后。

  三、活动地点:

  一楼礼堂、各班教室。

  四、活动形式:

  集体汇报(校长)、分班交流(班主任主持)。

  五、活动安排:

  (一)准备工作:

  1.发邀请函,通知家长;

  2.各班布置教室、打扫卫生;

  3.各班语、数、英教师准备发言稿;

  4.打扫一楼礼堂卫生,准备话筒、电脑等器材;

  5.做电子屏宣传语;

  6.统计留校学生数,安排教室和看护教师;

  7.印发签到表;

  8.调整投影、音响、视频转播等。

  (二)人员分工:

  1.组织安排:齐营;

  2.车辆停放:保安3人;

  3.摄影:杨xx;

  4.家长进校学校路口值勤:王xx;

  5.家长进校学校门口值勤:李xx;

  5.学生管理(放学后不能回家的学生由班主任送到指定教室等着家长):

  实验室:朱xx、关xx;

  美术教室:类xx、任xx;

  阅览室:孟x、张x;

  6.领导巡视:李xx(一、二楼);陈xx(三、四楼);齐x(礼堂)。

  7.礼堂卫生:卢xx;c

  8.各班卫生、布置(包括室内外墙上脱落的作品粘贴好):各班正副班主任;

  9.礼堂话筒、灯光、音响、录像、座次安排等:曹xx;

  10.礼堂投影、视频转播、学校门口电子屏内容:闫xx;

  11.礼堂座次引导:任玉x、张x。

  (三)时间安排:

  1.学生进校:1:30;

  2.第一节:1:40——2:15;

  3.准备时间:2:15——2:40(布置作业、安排学生、布置教室);

  4.放学:2:40;

  5.家长进校:2:50;

  6.集体讲座:3:00——4:00(五六年级礼堂,其他年级各班教室);

  7.各班交流:4:10——5:00。

  (四)活动过程:

  1.集体讲座(3:00——4:00):学校聘请殷永盛教授为家长进行有关家庭教育的讲座。在一楼礼堂设立主会场,由五六年级家长参加,其他各班为分会场,各班家长参加。

  2.校长专题交流(4:10——4:15):讲座结束后,五年级家长回各班教室,六年级家长留在礼堂,由校长就毕业班问题进行专题交流,结束后家长再回各班教室与老师交流。

  3.各班交流(4:10——5:00):各班语、数、英老师在教室内与家长分别交流。先进行集体交流,再留下个别家长进行单独交流。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语数英老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精心准备发言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欢迎标语、班级特色活动、学校活动或优秀作业等内容。发言稿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1)总结学生学*和检测情况(严禁出现分数和排名),以表扬为主,好的做法可举例,以点带面;

  (2)特色班级建设情况;

  (3)以学校规范化管理要求为依托,给家长提出本班的管理建议或要求;

  (4)有关学校配餐、延时服务的情况。

  2.各班可留两名学生在校协助老师相关工作,不得在走廊内大声喧哗,其他学生放学后尽量回家,如果家中无人,要等家长开完会一起离校的,由副班主任送到指定教室,由负责教师照看。(周二各班报留校人数,学校安排教室)

  3.引导学生回家转告家长参加会议时不得将车辆开进校园,尽量绿色出行,电瓶车、自行车一律放在学校外南侧家长等候区,按顺序摆放好;家长不得吸烟、迟到、早退或大声接打手机,必须由父、母中的一人参会,不要让老人来开会,也不要带小孩参会,如果因各种情况无法参加,可单独再约时间与老师交流。

  4.家长会结束后,班主任老师须关闭电灯、关好门窗方可离校。

  5.周三下午两节课后检查各班和礼堂卫生。

  6.认真做好家长会签到工作,并于次日上交政教处。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5

  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学校决定开展“美丽教师,美丽学生”读书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关于建设“学*型社会”的精神为指针,以创建“学*型学校”为导向,努力营造一个师生互动、爱读书、勤读书、会读书的学*氛围,打造一幅浓浓的现代“学*型”书香校园的`图画,使校园处处散发浓浓的书香味,塑造内涵丰富文明的校园文化。

  二、活动目的

  1、教育需要“与书为伴”的教师,积极倡导“与书为伴”的思想,拓宽教师的文化素养,树立高尚师德,享受学*的快乐,享受生活的快乐。

  2、以师德师风建设和新课程改革为重点,实施教师全员阅读计划,引导教师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信念,激发教师超越自我的热情,真正使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惯。

  3、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打造师生的人生底色,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生的整体素质和水*。

  三、读书口号

  读书,让校园充满智慧!

  四、活动措施

  1、加强读书活动的领导。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主任为副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读书领导小组。并以教研组为单位,形成读书活动管理网络,指导检查学校教师的读书活动。

  2、学*关于印发《白沙县xxxx年教育工作计划》的通知,领会文件精神,提高思想认识,积极参与到读书活动中去。

  3、细化师生读书计划,坚持做到”四个有“,即每学期有读书节,每月有读书主题,每周有读书课程,每天有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逐步建设书香校园。

  4、在活动方式上采取推荐阅读与自选阅读结合的方式,在书目的选择上,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实需要。

  5、为保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教师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学校准备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举办一次以师德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活动。

  五、读书活动安排:

  1、三月份动员并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学校下发推荐书目和阅读篇目。

  2、四月份启动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师读书活动。

  3、六月举办一次以“我的读书故事”为主题的读书征文活动。

  4、九月举办一次以师德教育为主题的读书演讲比赛。

  5、十月底举办一次读书笔记展活动。

  六、读书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6

  根据《浙江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印发20xx年省**十方面民生实事分解任务的通知》及《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53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确定组建学校

  20xx年,省教育厅给我县下达的任务是新增6对共建型教共体。共建型教共体是指将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业务委托给城镇优质学校管理,或城乡若干所学校结为紧密型教育集团办学。由一所城镇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共建型教共体各自法人独立、财务独立,但工作统整,主要适宜在县域内施行。我县新增的6对共建型教共体学校分别是:

  1.松阳县古市镇中心学校——松阳县古市镇岗寺中心小学

  2.松阳县象溪镇中心学校——松阳县象溪镇靖居中心小学

  3.松阳县大东坝镇中心学校——松阳县安民乡中心小学

  4.松阳县玉岩镇中心学校——松阳县枫坪乡中心小学

  5.松阳县板桥畲族乡中心小学——松阳县裕溪乡中心小学

  6.松阳县赤寿乡中心小学——松阳县樟溪乡中心小学

  实验小学集团学校扶持象溪片区学校的结对任务,古市镇中心学校帮扶玉岩片区学校的结对任务。

  二、成立工作专班

  组长:吴

  副组长:

  成员:

  三、明确组建要求

  (一)制定《松阳县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名单。(责任科室:普教科完成时间:6月15日前)

  (二)出台教育共同体考核方案,对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实行捆绑考核。(责任科室:普教科、教研室完成时限:6月底前)

  (三)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各教育共同体具备“互联网+义务教育”结对帮扶工作基础,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年内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责任科室:教研室 完成时限:6月底前完成30%,9月底前完成60%,11月底前全面完成)

  (四)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责任科室:教研室 完成时限:6月底前完成30%,9月底前完成60%,11月底前全面完成)

  (五)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即受援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责任科室:人事科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六)指导教育共同体学校通过*台对接和人工填报两种方式,及时、有效采集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教研、教育共同体间教师交流等应用数据。(责任科室:技术中心完成时限:11月底前)

  (七)多层面、全方位做好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的宣传。(责任科室:办公室完成时限:11月底前)

  (八)做好教共体建设典型案例的收集和遴选工作。(责任科室:普教科、技术中心、教研室完成时限:11月底前)

  (九)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省**民生实事地图信息编制与进度核验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函〔20xx〕67)号文件要求,做好民生地图数据采集及审核工作,并确定县级信息采集员为陈金伟。各结对学校根据任务部署及时上交材料。(责任科室:普教科、技术中心、各结对学校全面完成时限:11月底前)

  责任科室落实好相关职责任务,各结对学校实施好本方案,明确教共体双方学校、结对模式,有序推进结对任务。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7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为充分发挥广大家长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增强学校、教师、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了解学校的管理与发展趋势,了解课堂教学和课改动向,缩短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向家长展示学校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展示师生风采,创设和谐育人的氛围。让家长亲身经历子女在校的学*和生活,走*孩子,倾听心声,走进教室,关注教育;走进学校,参与评价,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和上级相关工作精神制定本家校共育活动实施方案。

  二、具体要求:

  本次活动,不仅是让家长们看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生活,而且从中也是对学校老师素质,教育水*的一个全面、立体的检查和展示。因此,全体教师要高度重视,用我们的诚意尽心为家长,学生服务。将本次家校共育活动作为宣传学校、展示自我的*台,科学安排,精心组织,保证质量,力求实效,努力让家长安心满意,让孩子受益开心。

  三、活动主题: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成长

  四、活动时间:

  xx

  五、活动内容:

  1、安排专题讲话,同时发出征集家庭优秀教育案例的活动倡议。以班为单位收集好相关材料交学校存放

  2、召开学生家长会

  会议程序如下:

  (1)优秀教师就就如何在家庭中指导学生学*,培养良好*惯的问题方面介绍相关经验

  (2)学生家长代表发言,主要介绍相关家庭教育经验

  (3)家长委员会主任发言,主要介绍如何配合学校进行教育的具体做法。

  (4)校长就如何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做发言

  (5)家长与他们的班主任、任课教师在就学生的学*和*惯进行沟通。

  3、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参与教学活动

  4、召开主题班会

  各班以“我的成长”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班主任老师做好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的顺利进行,要求家长参与。

  5、学生才艺展示活动

  举办学生才艺展示活动,学生选取一种或多种才艺进行展示。如演讲、器乐、声乐、书画等。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各展所长,用丰富多彩的才艺,展现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灿烂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9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化县教育局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调整实施意见》,将协作型教共体升级为共建型教共体,形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体本着“*等、互动、共赢”的合作原则,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全面推进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我校及兄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池淮镇教共体

  核心校: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

  受援校:开化县池化镇中心小学、开化县池淮镇张湾小学、开化县池淮镇油溪口教学点

  三、共同体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各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实现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各校间优势、特色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各校的办学水*全面提升。

  (三)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池淮镇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缺,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四、建设措施

  (一)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需上传学校间同步课堂的图片及课堂信息汇总表)

  (二)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传学校或年级组或学科组间的教研活动文本佐证、网络研修图片)

  (三)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需上传已交流教师的名单等基本信息,通过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途径复核);核心校优质师资可在成员校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教共体内部中、高级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教师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五、各校具体工作

  1.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讨制定教共体实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定开设两门学科同步课堂。

  3.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签订教共体合作协议。

  6.核心校按开设的两门同步课堂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成员校听课教师填写同步课堂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10节)

  7.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

  9.为加深各校间的合作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三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科研工作。

  10.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2次,作业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

  11.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建立教共体内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师徒共研活动,师徒结对2对以上。

  12.每学期按照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分学科与受援校开展教学比武1次以上。

  智慧教育共同体实施方案 10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以及我县教育局《关于开展智慧校园建设及申报福州市智慧校园试点学校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我校将以国家、省、市、县*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为核心,以福建省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为引领,实施以开放多元、融合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提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概况

  *年来,在xxx**、教育局的支持下逐年加大投入学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硬件建设,*三年年均100万元以上。我校已建成班班84寸以上互动式*板多媒体,12间教室配置了智慧教室系统,千兆网进教室,并接入互联网,三间学生电脑教室,1间*板互动云教室,3套录播系统多媒体听课室,1套手拉手校际互动教学系统,容纳200多人学术报告厅1个,1间学生机器人科技活动室,并建有监控中心、网络中心、红领巾电视台可向所有教室实时直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台。学校创建了学校主流媒体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教学楼、办公楼、图书楼已实现wifi全覆盖,安全监控基本全覆盖,为每位教师配备了办公台式电脑和移动备课笔记本。为学校信息的传输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大量的信息技术设备的投入和使用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以及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全校教师顺利通过了信息技术提升工程培训,xxx、xxx等多位老师参加一师一优课评选获得好成绩,20xx年4月学校成功承办“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 xxx现场会,申报的福建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基于智慧教师环境的互动教学研究》预计年内结题。很显然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稳步发展,在学校教育教学发展中的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问题主要是:系统性的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再加上信息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快,已有的设备跟不上更新的速度,不同批次设备间存在兼容问题,信息化管理水*亟待提高。对照《福州市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标准》在应用服务融合、智慧学*服务、智慧资源服务、智慧评价服务、智慧管理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信息技术设备、绿色能源、智能安保还需进一步完善,在师生发展、特色创新、示范引领等方面需进一步提高。

  四、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2—3年的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台,实现高速、安全的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的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的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和应用水*,最终建成优质、安全、绿色、人本的信息化智慧校园,为建设“固本强基,践行本镇智慧教学”的一流学校的办学目标提供强大支撑。

  (二)具体任务

  1、基础环境建设

  ——学校光纤接入互联网,班均出口带宽增加到10M。网络服务全覆盖,完善千兆以上带宽到楼宇,千兆带宽到教室,拥有功能完备的网络运维管理*台。完善无线网络能支持移动学*、移动办公等应用。改进基于校园网络的智能广播系统、校园电视台和视频会议系统。规范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建设与管理

  ——在所有班级教室和功能教室配备一套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引进智能型物联网+控制系统。

  ——在12间智慧教室的基础上。利用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台、智能学科辅助工具、第三方服务等,教学模式变革与创新。继续加大师机比,生机,进一步推进移动学*和交流的智能终端及配套设备,探索智能终端在教学中的应用。建设未来教室,以人工智能、教育大数据、模式识别等技术为基础,结合多种互动教学方式,解决教育教学的关键问题。

  ——利用信息技术,在建有航模、机器人特色探索教室的基础上进一步与课程内容相配套或具有学生自主学*发挥个性发展的其他特色功能教室。

  ——使用太阳能装置、POE供电等绿色环保设备推行绿色理念。

  ——在已有的校园安防系统的基础上推动配备的智能化,能够与当地**部门安全防范系统联网。提供对校园安全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并对安全隐患发现、检查、处理全过程跟踪,并支持与统一认证系统进行集成。安防系统智能实现统一管理和控制,覆盖学校全部物理空间。

  2、应用服务

  ——逐步实现用户的集中化和统一管理,对智慧校园中的用户提供统一的电子身份,支持多*台、多终端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能够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以及自身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信息资源和应用服务。统一的基础数据库,有统一的应用中间件,并提供开放的接口程序,能集成不同架构下的各类业务应用。能与上级各职能部门实现用户、数据等互联互通。

  ——继续完善具有安全的校园门户网站,能接入教学管理、师生服务、家校沟通等功能的客户端,探索建设基于校园应用的微信的企业号或服务号。

  ——在教师均已实名在福建人人通教育*台开通实名制网络空间,进行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备课支撑*台,与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融合。推进应用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设备授课课时数、移动终端和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实验室或学*体验中心进行教学课时数与总课时数的比例的提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进行各学科的教学研讨。进一步利用数字教务服务全面实现智能化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为师生提供查询服务。对网络考试与学*评价进行尝试。

  ——根据学生个性化学*需求,提供网络空间,在家长配合下尝试创新型开放学*。尝试“系统推荐+自主选择”相结合的做题方式,尝试线上同步微课、视频课程及二次学*与巩固,尝试线上与线下课程同步练*,智能针对性练*,智能记录作业、考试形成学生专有的错题库,按学科、知识点进行统一归档管理。

  ——利用*台对本校教学和学*活动中生成性信息资源进行持续采集,加工整理,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资源库,充分利用国家、省、市(县、区)各级教育资源*台上的课程资源;引进购买适用的企业、机构开发的优质教育资源。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检索和分类标准对各种来源的资源进行整合归纳,形成由课程资源、主题活动资源、试题资源等组成的多元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对师生的教育资源自主检索、准确定位和精准推送。建立学校和区域的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逐步实现实现多维度的学业成绩分析,以清晰、直观的图表形式显示统计结果,并可以方便的导出数据进行传阅和存档保存。支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从学业发展水*、身心发展水*、品德发展水*、学业负担情况、兴趣特长爱好等维度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评价量规和观测点,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模板和体系的定制、个性化编辑与管理功能,支持布置评价任务、任务进展情况的跟踪与监控、汇总计算评价结果等功能;提供评价任务表、评价进度表,以及个人、班级、年级评价结果等各类统计报表生成等功能。

  ——逐步建设有统一的基于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支撑的“智慧校园”综合管理系统*台,融合学校综合管理、教育预测辅助决策、教与学的综合评价、分层教学、资源管理、财务与装备管理、家校互联、数字化图书馆多种功能。通过学生智慧卡和“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台,在学生的考勤管理、收费管理、家校互动、场室管理、图书管理、考试监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实现智能化管理。面向学校管理层,设置数据分析模型和评估指标体系,能及时动态提供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现状数据,能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决策提供有力的动态数据支撑的*台。具有基于大数据的学生学*行为分析功能,为教师提供辅助决策支持;具有基于大数据的教师教学行为分析功能,为科学评定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师生发展

  ——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认识到信息对生活、学*的重要性,能利用工具获取、分析、加工、评价信息并创造信息、传递信息,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交流协作、知识建构、作品创作和知识创造。学生能熟练地使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以及其它终端设备,并掌握合力选择技术工具,探索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学生能通过个人空间进行个人学*资源管理、网络交流、在线测试等各种网络学*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协作学*、探究学*、个性化学*等。能充分发挥创造性,利用计算机、3D打印机等创造创客作品。100%的学生有数字作品,5%以上的学生有创客作品。*三年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市级及以上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如电脑作品大赛、数字产品研发、智能机器人竞赛、学生现场网页制作、信息技术奥林匹克等)。

  ——推动教师具备信息素养的提高,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善用技术教学,善用技术支持自身专业发展。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能熟练应用个人空间进行教学资源管理、学*活动设计、教学任务安排等各种网络教学活动,并对教学空间进行个性化设置。*三年内教师在省级以上(含省级)CN刊物上发表数字化教学研究成果,有教师参加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教育教学信息化比赛(评比)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包括优秀课例、优质课、说课、课件、论文等。

  五、保障措施

  (一)机构制度

  为加快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进程,统筹协调全校网络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经校长室研究决定,成立闽侯县实验小学智慧校园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每学年召开2次以上校级会议并有记录。制订智慧化校园建设中长期规划与规划相匹配的年度计划,并继续完善制订有智慧化校园的相关管理制度

  (二)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的教师队伍,职能明确并常态化开展工作。学校管理者具有较强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校长每年至少参加1次市级级以上教育信息化相关培训与学*,达到《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标准(试行)》要求教师按要求参加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相关培训与学*。网络管理员每年定期参加市、区组织专业技能培训、研讨等。定期开展智慧教育的新知识、新技术与新媒体等应用的专题培训。

  (三)经费保障与网络安全

  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保障“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运维的专项经费,并形成制度化的可持续的经费投入机制。校园网站及信息系统达到信息安全登记保护第一级或以上要求,具备防火墙、防病毒、入侵检测、上网行为审计等功能,制订网络安全的具体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

  六、特色创新、示范引领

  我校将继续申请市级及以上立项信息化专项科研课题期望取得良好成果。通过使用创客空间,智能教室等新兴教育教学方式,探索将3D创意、智能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引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力争在信息化教育教学、管理、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有所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效,并得到交流推广。

  围绕智慧课堂的理念、思路和方法、支撑环境等有关问题继续承办或主办各级各类交流研讨及示范课观摩活动。组织优势学科发动本校各级骨干教师、名师,利用智慧校园设备开展课堂教学实况在线直播或点播活动。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2)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1

  一、指导思想

  “环境造就人。”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的影响和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班级文化贯穿于班级教室等各个场合和学生的言语行动之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同学的学*、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地自觉地行为*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班级作为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此,本学期我校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主题

  共同成长 共同进步

  三、班风 学风

  班风:自律、自强、勤奋、团结

  学风:乐学、善思、好问、进取

  四、总体目标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所有同学能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五、班级简介

  二年三班共有47人,男生22人,女生25人,多数来自农村,孩子家庭条件一般,但比较重视学*,所以学*氛围很好,今后,也将师生共同努力,争取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六、具体布置创建方案

  1、以人为本。在班级建设中,我们提出了“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提倡赋予班级个性文化内涵,教师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家长素质、家庭氛围和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因素出发,与学生一起自主选择、自主思考,构建独特风格的班级文化,引导全体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活动中来。

  2、实用美观。以精神文化的建设为核心,确立具体可操作的班级公约,室内布置力求简洁美观,力求育人的目的。

  3、自主创新。突出班级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培养品学兼优、学有所长的学生群体。

  4、各月份主题:

  九月份: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

  十月份:安全教育

  十一月份:心理健康教育

  十二月份:迎接期末考试

  七、班级文化建设具体措施

  (一)班级布置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1、班级班风、学风

  班级的班风、学风布置在后墙园地的两侧。

  2、我们的约定

  布置在园地的中心位置,上学不迟到,上课认真听,作业要按时,纪律要遵守。

  3、主题鲜明: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布置在后墙园地的上方。

  4、栏目安排:采蜜角、你*安、我快乐,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加**生管理(卫生角、墙面、地面、桌椅、讲台整洁)和爱护公物教育。

  (三)班级制度化建设。建立班风、班级公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认真学*《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班级活动文化:

  活动是实现教育的有效的形式和途径,班级文化活动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更能吸引学生参与。班级活动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按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晨会、班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教育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备课认真、详细,活动能正常有效地开展,学生活动有较为明显的成果。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文娱体育活动,如文艺汇演、舞蹈、球类棋类比赛等,学生的爱好、多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配合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打造阳光校园。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2

  学风,特别是大学的学风,*些年来,一直为社会所诟诘。何谓“学风”?狭义讲,是指学生的“学*之风”,教师的“学术之风”;广义说,乃为学校的“为学之风”,国家的“办学之风”。学风是学校治学精神、治学态度和治学原则的综合体现,是形成良好校风的基础和前提,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学风,是读书之风,是治学之风,更是做人之风,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和灵魂,也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优良学风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班级是学生的第一家园,加强班级学风建设,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增强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建设和谐班级则要以人为本,管理亲和于人,打造广泛的学生基础,“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上策”,收服人心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人心齐,泰山移。不要让形式化的管理或操作把同学与自己的距离踢得太远。

  大学班级学风建设是学生生活和生命意义的创造和生成。因为学生的学*过程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状态,班级学风建设的过程,既是学生获取知识、找寻真理、探索未知的过程,也是学生生活和生命意义不断创造和生成的过程。传统教育观将学生视为一个认知者,将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割裂开来,更多地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认知过程,忽视学生的生活过程和生命。

  体验,把教育看作是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活的准备。现代的教育观则认为: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两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将教育过程视为学生素质提高、人格建构、生命体验和生活意义创造与实现的生成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的学风建设、学风的状况和质量就不仅仅限于学生认知的层面,而是具有了生活和生命的意义与创造。

  为促进我班学风建设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推动良好校风的形成,制定了此班级学风建设计划。

  一、目标:

  营造了一个“团结互助、活泼进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班级氛围;形成“勤学、善学、乐学”的良好学风。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端正教风、培养学风、整治班风”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形成“勤学、善学、乐学”的良好学风。促进我班“科学管理、规范治班、严谨治学、勤奋学*、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的形成,努力构建和谐、*安、文明班级,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良好学**惯。

  三、目前班级“学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就学风而言,少数学生学*缺乏动力,学*目的不明确、学*态度不端正、得过且过、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淡薄,主动学*、自我学*的能力较差,晨诵暮读的良好*惯还未养成。具体来说主要是;

  1、 部分同学自制力欠佳,沉迷于电玩;

  2、 很多同学学*目标不明确,学*目的就为通过考试,学*不认真;

  3、 由于大学的宽松式管理,导致许多学生自由散漫,时间观念淡薄,学生的日常行为*惯、文明礼貌、良好品德的形成还需加强。文明用语、尊重谦让、致意问候、轻步右行等文明言行还未完全成为*惯,出言成脏、好奇围观、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言行偶尔发生,这些都与我们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

  四、“学风”建设的具体按排

  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的重点就是“抓学风、促学*、正班风”。从我们的角度来讲,学风就是学生思想作风在业务学*上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学*过程中表现的风貌,是学生在学*方面所展示的精神、态度、风格、方法和*惯等要素的综合体现。因此,学风包括了学*精神、学*态度、学*品格、学*方法、学**惯、学*效益、学*环境等各个方面。

  为了促进我们的学风建设,目前以及今后的时间中,各班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

  1、思想方面:

  (1) 大力宣传学风建设,让同学们在思想上对此重视起来 ,让大家树立起“争做文明礼仪大师、创建优秀班级集”的学*目标;

  (2)加强班级的管理工作,促进文明督促工作,维持学*和生活的秩序,帮助同学们养成良好的自律意识和自主学*的*惯,

  (3)让同学们清楚地认识到:学风正、班风好、凝聚力强,能给学生多方面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遵纪守法意识、文明行为*惯及团结、勤奋、互助、坦诚、自信、乐观、豁达的优良品质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学*方面

  (1)班级要建立起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相互督促的学*氛围,力争在班级内掀起“比、学、赶、帮、超”的学*热潮。

  (2)尤其做好学业后进学生的日常监督与促进工作;开展互帮互学大比赛,激励同学努力学*

  (3)抓好本班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不定期进行学困生互帮互学成效检查、

  (4) 经常与各任课老师交流,了解同学们的学*状态和要求

  具体安排

  A、任课教师布置作业后,课间及时的把作业记录在作业本上

  B、自*课高效做作业,尽量能完成作业。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3

  根据《淄博市人民**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10.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推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典型案例和经验,引领各共同体良性发展。(12月)

  六、健全保障机制

  1.探索构建共同体管理一体化机制。共同体内部实行核心校负责制,引领各成员学校逐步探索构建“一体化管理、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研”的共同体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各共同体学校等要明确各自职责和具体任务,协同发展、创新发展。

  2.探索构建“互联网+共同体”发展新机制。以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改善学校信息化办学条件、推进学校间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全域性数字化学*推广应用、强化学校校干信息化领导力和教师信息化应用能力等举措,全面优化学校网络教学与学*环境,实现共同体内部各学校互联互通、互动交流、共同生长。

  3.建立科研先导和典型引领机制。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帮扶式共同体帮扶学校系统梳理共同体运行中的各类问题和难点,按照“问题即课题”思路,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突破瓶颈,创新协同发展路径,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区教体局将通过召开现场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和推广推介,引领发展。

  4.建立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协调区财政局每年在预算内安排一定的共同体发展经费,用于保障共同体建设、教师培训、课题研究等。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4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53名学生,其中有男生27人,女生26人。

  二、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

  1、确立班级体的奋斗目标

  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期目标的结和,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在学生中培养竞争意识,有“你追我赶”的比学风格

  ①通过各种方式,端正学生的学*动机和态度,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和良好的学**惯。

  ②指导本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组织和举行读书会,培养他们良好的文化底蕴。

  ③经常与各门学科的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做好协调工作。

  3、面对全体学生,要顾全大局,做到抓两头促中间;

  向各科任教师推荐本班学科尖子生, 请科任教师加强辅导,善于发现优等生,在班中树立榜样。 正确对待后进生,在生活上、学*上从“爱出发”。主动接*,真诚、*等对待,深入了解他们落后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还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培养他们对学*的兴趣。

  4、关键要抓好班级的纪律,因为纪律是成绩的保证。要抓好纪律关键在教育好后进生。所以,转化后进生特别是双差生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增加班级纪律委员,这样即加强了班干部的能力,又使班级纪律有了提高。

  5、成绩、表现好的学生要经常鼓励,既要肯定成绩,也要不断督促,使他们不断取得进步;又不会骄傲而马虎。

  6、力争做好每位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提高认识,不断上进。

  7、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加强班级凝聚力。

  8、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要求学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端正学*态度,明确学*目的。提高学*兴趣 ,使学生主动学*,提高学*成绩。班内有一部分同学*时对自己放松要求,在学*方面不抓紧,导致期末考试成绩不良。针对上学期末的考试成绩,要求这些学生进一步端正学*态度,多问、多做、多看,向优秀生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做到有礼貌、讲文明、守纪律、讲卫生。在校内要尊重老师,主动打招呼;在参加公众场合注意班级面貌,保持安静,遵守纪律。

  2、发挥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健全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在学期初,对原有的班委进行调整,每位班干部都认真写好工作计划,带动全班同学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搞好各项活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拥有一批团结在班主任周围的积极分子,组成班集体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才能带动全班同学去努力实现集体目标。班干部作为班级核心力量,分别负责其它级别的各项工作,如“学*委员负责指导总结科代表的工作”“生活委员负责指导督促值日组长的工作”等。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4、抓住每一次听写,单元考。及时进行总结,指导,鼓励。

  5、组织迎“六一”庆祝活动。

  6、抓好期末复*,迎接期末考试。

  7、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奖惩分明的班级公约。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做事情还是要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保持良好的心态。目前我只要做好份内的事情就好,多想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对自己和学生都有好处。我的`心态要放*稳,不要患得患失,路是自己选择的,既然不想操多余的心,那就把目前的事情做好即可。要树立一个目标,目前只有两件事是需要自己完成的:业绩和学英语。

  也许做一个好老师是不容易的,那么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更难的了,我知道自己责任的重大,所以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和工作的时候就更加的谨慎和努力,我相信我会将班里的大部分同学培养成才的,不说全部,那是因为这个任务实在不可能实现,我的目标十分的明确!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搞好班级文化建设,对于营造良好的学*成才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的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班风、学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让每位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各项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提高。让班级充满青春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暖的家。

  二、建设目标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系列活动,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通过建立班级规章制度,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学生“勤奋求学问,认真学做人”。通过富有班级特色的文化,创造良好的学*环境,营造浓浓的`育人氛围。

  三、班级文化阵地建设

  (一)室外布置

  1、文化角:文化角分为“小小书法家”和“艺术天地”。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能,我把“文化角”作为展示他们才能的一个小舞台。“小小书法家”展示学生的书法等作品,“艺术天地”展示学生的美术、科技等作品,每月更换,避免文化角一期来都是一个内容的弊病。

  2、生活风采:班级22名学生的生活照片展示,让每位学生绽放自我、张扬个性、成长自我;让每位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之外的另一面。

  3、看谁飞的更高:班级每位学生手偶记一张小一寸的照片按学生学号排列起来,根据班上的每个同学从文明礼仪、学**惯、出勤情况、行为规范、卫生值勤、作业、课堂纪律、课堂表现、奖惩等方面每天进行展评比量化分,在表现好的学生上面粘贴一只小鹰,最后看谁飞得更高。

  4、班徽的展示:在装饰墙上选一块固定的地方来进行班徽的展示。

  (二)室内布置:

  1、图书角:取名为“益智角”。为了有效地抓好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效果。引导和鼓励每一个学生把自己最喜爱看的书和报纸拿出来与他人交流,资源共享,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奉献精神,又是对他们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有效突进。班级图书管理员活动,评选图书角的热心读者;每学期举办一次好书推荐会;举行介绍好书的比赛。这些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其应该有的文化源的作用。

  2、卫生角:在教室设立卫生角,让学生随时记得爱护卫生,整理班级内务。

  3、盆景装饰:班级学生自愿捐献盆景,装饰在教室木柜上,美化教室环境,净化空气,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团队意识和健康的生活观。

  4、节约提醒:在教室开关旁边用吹塑纸剪一些小花重叠装饰(呈现立体感),随时提醒学生要节约用电。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6

  一、班级文化建设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本学期,为了大力宣传和贯彻我校“崇德、敬业、团结、创新”的校风和“勤学、善思、精技、向上”的学风,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我校特点的校园文化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也为学生营造勤奋学*、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我校决定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评选活动,通过活动,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使文明守纪、勤奋读书、乐于助人蔚然成风。

  二、班级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评比内容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教室环境建设。班级要有洁、齐、美、趣的'学*环境,班级中有绿色植物且生长茂盛,教室布置雅致有特色

  1、整体环境

  (1)、走廊、教室地面干净无污渍,墙面清洁无灰尘,*顶无蛛网,墙壁保护好,门、窗干净。

  (2)、教室内日光灯、电风扇、电器设备及其他物品应清洁无尘,摆放整齐、合理、美观。

  (3)、课桌椅干净无灰尘,桌面没有乱涂乱画现象排放整齐;桌内整洁,物品摆放整齐。

  (4)、教室布置和谐、美观,色调统一。

  2、布置内容

  (1)班训或班级公约积极健康向上,贴*学生,能鼓舞人,教育人。

  (2)有专门的设置规范的评比栏、表扬栏等。

  (3)有班委机构。

  (4)美观、自然、温馨、有专业特色。

  3、黑板报:

  (1)版面整洁、内容健康全面、具有本班特色。

  (2)设计排版合理,书写工整。

  (3)图文并茂,具有较强可观性。

  (4)主题鲜明

  (5)显示学生才艺和创造性;学生自由设计,美观自然。

  4、创意、特色

  (1)栏目设计有创意;

  (2)个性体现:教室整体布置个性化,有自己的风格。

  四、评比办法

  1、评比对象:全校班级;

  2、本次评比设校本部: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四名、三等奖六名。单项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制作奖各二名。苏高工: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单项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制作奖各一名。

  3、所有班级必须参与,并列入班级考核。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7

  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一整套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环境优美整洁、富有激励性的价格取向、行为举止、文明阳光、制度规则和班级风尚等的集合体。实施班级文化建设,有助于积聚班级素养,达成关注学生健康成长和主体发展的目标。

  总体目标:

  为学生营造和谐、进取的班级成长氛围;建立宽松、清新、充满人性关怀的班级文化;形成具有教育性、凝聚力、制约性、激励性的班级文化;丰富班级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中挖掘新意,使班级文化与学校办学理念融为一体;营造热爱学*的风尚,促进学生才干的发展,推进生态德育和活力课堂的实施。

  预期效果:

  1、班级环境大为改观,地面做到“三无”(无纸屑、无瓜皮果壳、无痰迹),每面墙上都能“说话”,与此同时,鲜花、小小动植物、科技制作等走进教室,使教室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乐园”、自己的“家”。

  2、学生良好的行为*惯逐步养成。这些*惯诸如见了老师主动问好,见垃圾主动打扫,见不文明言行主动制止,见别人困难主动帮助等等。

  3、班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学生逐步认识到集体荣辱与个人荣辱的关系,每天关心班级评分情况,人人努力为班级争光添彩。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和巩固。

  4、班级管理进入自主管理状态。学生大都能自己管好自己,班级管理进入制度化轨道,班主任从繁重的事务堆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育教学,班级管理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学生的班级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

  5、学生思品素质得到提高。不知不觉中学生变得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乐于学*、整洁卫生,班级德育工作也随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实施内容:

  一、精神文化建设

  要激发一个集体,首先一定要形成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渴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渴望,才能团结一致、激发整体,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1.把握学生的需要,找准切入点。学生的每一个成长阶段有各自的心理需求、发展需要。把握学生该阶缎的需要,找准教育切入点,激励他们身上潜在的勤恳和执着,有利于学生认同感的发生。

  2.发掘教材人文因素,激昂学生。在新课程教材中,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气味。应充分使用教材,让学生去感想爱,感受关心,并让这种情感在教室中洋溢,在生涯中滋生。

  3.丰富班内评价,学会赏识。

  进行赏识评价,被赞扬的个体的积极行动获得了确定,增强了自信;未被赞扬的个体则形成积极发觉别的人的优点的*气,知道如何使自己也变得杰出。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过程,可以激励自身不断进取。

  4.洞悉每个学生思想动向,及时个体教导。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要努力做到集体训导和个体帮扶相结合。既要把握好班级发展的大方向,又要悉心洞悉每个学生思想动向。对个体中浮现的好的苗头要积极予以辅导推行,力求把好事办得更好;对个体中浮现的不太好的苗头要极力引导,把坏事变好或者把祸害降落到最小水*;对于个别学生浮现的心理毛病要积极予以开导,让学生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中。

  5.言传身教,以辽阔的胸襟,做真挚的教导。

  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师生关系始终处于首要地位。教师要以辽阔的胸襟,去包容、接收学生独立的人格。学生可以自私,学生也可以自我,教师有义务去影响他们,用爱去教会学生爱,用宽恕去教会学生宽恕。

  教师要将学生的感情发展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目的之一,使班级成为培植学生感情文明的场合,让学生在学校、班级里积蓄做人的情理。

  二、制度文化建设

  班级制度系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只要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的发展。制度文化建设要基于民主、*等、-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和学生一起磋商来拟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拟定的制度。

  1、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让学生在规范中成长。

  2、建树切实可行的班规(包含文明礼仪、学*章程、考勤条例、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制度等方面)。

  班规的拟定和完美要激发每一位学生加入,普遍听取每一位学生的观点和提议,再通过民主表决肯定,这样才可得到学生的心理认同,进而内变成其追求的目的,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履行,才能促成学生进展自主倌理。同时,班级还应制定相应的品行评分细则,进行有效的约束。

  3、建构有效的班干部队伍。

  1)班委会:班委会可分成行政部、学*部、纪律部、宣传部等部门,从学*、纪律、宣传、思想、就餐、两操、文体活动、个人卫生、行为礼仪等各方面进展分管鞭策。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6-8人一组),由常务组长对组内事物全权负责,记录小组成员成长足迹。同时,对班干部的工作负定期考核。

  2)干部值日制:为培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班级可执行干部值日制,即1个班干部加1个小组长轮番值日,对每天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记载,放学之前进行总结、反馈。

  三、物质文化建设

  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是指课堂环境建设。它是班级精神文化的表现,是师生、生生沟通的*台,是班级舆论导向的载体。

  新课程教育教学是一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学*过程,是教室和生涯紧紧相连的一种学*情态。它需要师生、生生有动态和静态的交流,需要时常有信息的更新,需要小组内部和组际的协作和竞争。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就要充分使用每一面墙,让每一面墙都说话。

  1)班级名片: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

  2)书海拾贝。张贴学生自写或摘录誊写工整的美文和优秀作业,展示学生动手创造的剪贴画、书法美术作品和自制小报等,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长处,熏染学生的性情。

  3)百科海洋。张贴学生搜集的各种小常识、小材料、各类学*格言、名人在我心中。让学生学会搜集,学会判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4)班级公告。做到“四表”上墙(作息时间表、课程表、班级岗位及人员分工表、清洁值日表)和班规或班级公约上墙。

  5)班级书库。书籍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好书使人得益毕生,为丰厚学生的知识,开朗视野,班级展开“捐一本好书,让图书流动起来” 运动。聘任图书管理员对其归类置放,办好借阅登记,并完好维护。

  6)心语心愿。展示班级成员梦想,迸发理想火花,立志**成才。

  7)景观楼阁。摆放绿色植物,惬意学余心情。

  8)成长脚印--谁是最亮的那颗星。对班上的每个同窗从文明礼仪、学*水*、考勤纪律、行为规范、卫生保洁、奖惩表彰等多个方面每天进行评比量化分,一周一评,优秀者进行奖励,然后再以周、月比提高,期末总评,表彰各类优秀个人。

  9)你追我赶。强化小组建设,聚焦小组文化(组名、组徽、组训、组歌等),培植小组协作意识,多方面进行评比,一周一评,优秀小组奖励一面小红旗等。

  四、活动文化建设

  集体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途径。一次用心设计的集体活动的教育作用远胜于一百次空泛的说教。

  1、主题班会活动。

  开展班会,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经过活动,在思想上受到教导,在行动上获得改良。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说、小品、相声、歌曲、争辩、汇报等,内容以培植良好的行为*惯、传统美德、文明守信、节日祝贺、感恩、责任、励志等为主。

  2、班内学*竞赛活动。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竞争与互动,激发学生个体与整个班集体的学*热情,使学生的各方面都得到很大发展。

  3、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

  通过远足、踏青、参观、军训、调查、走访、报告会、讲座、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走进社会,历练性情,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文体活动。

  轻松活跃的文体活动有利于愉悦心情、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发展特长。班主任可以结合节日或学*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拔河、跳绳等比赛,或在*时经常举行唱唱跳跳、说说笑笑的文娱活动等等。此外,班主任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校性的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文艺社团等,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通过这些活动,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在活动中既获得成功的体验,又进一步发展了特长。

  “*朱者赤,*墨者黑”,班级文化建设影响甚至会改变学生的成长方向,所以班级文化建设一定秉承科学性、人文性、教育性,真正地为教育学生服务。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让班级充满活力,充满人情味,充满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文化氛围,让班级成为每一个学生温馨的家。

  二、班级设想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风、班训等,让每一堵墙都“说话”,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建立健全的班规,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

  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3、有针对性地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

  三、具体措施

  (一)班级文化布置

  积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发挥环境育人的.熏陶作用。做到让“四壁说话”,让“每一堵墙”成为“无声的导师”。

  教室内:

  1、前黑板正上方是**,黑板两侧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布告栏、学校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等

  2、教室后墙居中为周期板报,定期更换。

  3、后黑板的右侧是“小小画家”栏,左侧是“班级风采”栏

  4、教室墙壁左侧有“小小书法家”、“比一比赛一赛”“信息中心”等。

  5、教师右侧设立读书角,安排图书管理员,每名学生带两本书存放在班级,资源共享。

  每个版块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设计、布置,布置体现“实用美观”,突显文化扭氛围和育人作用。力求生动活泼、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二)班级日常管理。加**生管理(卫生角、墙面、地面、桌椅、讲台整洁)和爱护公物教育。

  (三)班级制度化建设。认真学*《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午餐、路队、班级存在的问题等)召集同学共同制定班级公约,结合学校行为达标评比办法,制定班级行为达标评比办法等,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四)室内综合环境

  整个教室突出静雅、朴素、整洁。

  1、桌凳摆放整齐

  2、地面整洁

  3、物品摆放有序

  4、门窗干静明亮

  总之,要高品位地优化班级环境,要体现“赏识教育”的育人理念,把我们二年级二班的班级文化特色渗透在学生活动的各个过程、细节之中,发挥其育人的持久性特点。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9

  为贯彻落实嘉兴教育局“新增区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校(校区)共同体15对30所”列入嘉兴市**20xx年民生实事项目。根据海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海宁市跨地区和区域内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教〔20xx〕29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海宁市狮岭学校与海宁市博达学校对帮扶协议,经共同协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省**“互联网+义务教育”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城镇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帮助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存在短板,实现城乡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促均衡、提质量”为工作主线,以提升支援和受援两所学校办学水*为宗旨,立足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为抓手,重点采用互动、互助、共享三大结对帮扶活动方式,全面提升支援和受援学校教师业务素养和教育水*,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这一教育资源*台,寻求狮岭学校、博达学校双方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共同成长的途径,实现两校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两校师徒结对,跟岗锻炼,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学生集体交流活动等实现两校无障碍交流,提升教学品质,实现双方共赢。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组长:

  职责:签订协议,做好两校的方案策划,搭建*台、引领教师团队专业发展。

  副组长:

  职责:共建型创建方案制订和总结,指导核心组成员落实相关工作。

  核心组成员:

  唐旻祎(教导主任)徐湘如(教导主任)

  职责:做好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的课表安排和具体工作的沟通、落实等。

  王吉利(教导处副主任)刘明憬、付开萍(教导处助理)

  职责:协助教导主任开展相关工作,记录行事历,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等。

  张莉(教科室负责人)徐湘如(教科室主任)

  职责:科学研究两校共建型创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和相关活动信息报道的报送等。

  林晓君(信息技术老师)吴梦丹(信息技术老师)

  职责:做好录课,“之江汇”教育广场的教育共同体智慧服务*台上传有关佐证材料,提升应用数据等。

  张洁(德育主任、少总辅)陈明雅(德育主任)

  职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结对导师:孙飞凤(五语)、徐洁(四数)、徐静(六英)

  职责:每位导师结对三位教师,每学年活动5次以上。

  两校各学科教研组长

  职责:组织教师上好线上线下示范课,开展线上线下集体教研,落实线上拓展课程的实施。

  四、结对帮扶内容及方式

  (一)开展师徒结对活动

  1.确定师徒结对关系。狮岭学校教研组长、海宁市骨干教师、五年级语文教师孙飞凤,海宁市骨干教师、四年级数学教师徐洁,海宁市骨干教师、三六年级英语教师徐静分别与受援学校的三位教师建立师徒结对关系。于3月17日下午开展师徒结对仪式。

  2.开展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

  师徒开展丰富多彩的线上或线下传授指导活动不少于5次。师徒各自完成相应的记录表(附表2),做好相关的活动照片搜集提交给资料管理员,活动报道资料提供学校信息报道员。

  (二)异校跟岗锻炼

  博达作为受援校至少安排1名教师在狮岭学校跟岗锻炼,每名教师跟岗锻炼时间不少于1个月。根据学校工作实际需要,博达学校派付开萍跟岗锻炼,狮岭学校根据跟岗需要,来安排人员和具体内容。

  (三)线上线下示范课、集体教研

  狮岭学校向博达学校开展同步课堂或送教下乡示范课累计不少于10节。

  1.城乡同步课堂。双方共同商议决定,选择除体育、信息外其他所有学科进行互联网+同步课堂教学。精心挑选名优教师上课,对本校和博达学校的学生开展视频直播互动教学。双方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教研。主要学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美术、音乐、班队。

  措施一:协调两校作息时间和课程设置,安排好同步课堂直播时间,建立大课表。(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二:确定同步课堂教学内容,两校教师依据自己班级的学情和个人教学风格,完成初次备课,提交教研组长。学*小组集体交流讨论修改教案,主讲老师收集建议进行二次修改。(唐旻祎徐湘如)

  措施三:对接老师交流互动,课前讨论好各种预案(包括学科知识方面和信息技术运用方面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林晓君、吴梦丹)

  措施四:课中多元互动,协同教学。以双方教研组为单位,教师之间交流互动,同步互学,共研提质提效的策略与方法。(学*小组)

  措施五;课后精准反馈,及时改进。两校教师及时跟进调研,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和作业反馈、考试成绩、情绪变化等做好沟通、交流和记录,为下次的同步教学改进教学做好准备。(学*小组)

  2.远程专递课堂。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由狮岭学校针对博达学校的薄弱学科,系统地提供以视频点播为主的网络课程。

  措施一:全员磨课。狮岭学校通过样本研修的形式,各学科组打磨出一堂高质量的微课,含所有学科。

  措施二:将微课应用于专递课堂教学中。

  3.送教下乡示范课。本年度狮岭学校三位名优骨干教师作为导师向博达学校各送教下乡示范课一次。四月语数学科送交一次,十月英语送教一次。

  措施一:校级磨课。导师在集体研究、备课、磨课。

  措施二:送教并开展研讨活动。

  (四)线上线下集体教研

  1.教师网络研修。双方教师基于网络*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不少于4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

  措施一:定学科,定计划。确定美术学科为网络研修的主要学科,期初布置任务,两校沟通制定好研修计划(王彦、姚新英)

  措施二:重合作,多交流。两校教师利用多媒体实现异地互动,打破空间限制,交流互动,共同提高。

  措施三:求创新,共成长。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创新教研方式,促进两校共同成长。

  措施四: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多点联动,切实提高教学研修效率

  城乡同步课堂后,每次精准反馈,及时改进。

  2.线下集体教研活动。四月博达学校教师参加狮岭学校的集体教研活动各学科各1次。

  措施一:教研组课堂打磨,提升课堂质量,学科组分别进行单元整组说课、上微课和评课。博达学校教师可参加教研组的竞赛,有导师的小组主动邀请结对教师共同教研。

  措施二:四月周六学*会开展第一期“凝聚智慧 展现精彩 亮出风采——狮岭学校养正课堂教研团队展示活动”。

  (五)线上拓展课程

  狮岭学校向博达学校共享至少1门用于课后服务的线上拓展课程。

  措施一:定学科,完善课程。狮岭学校确定(二年级噼里啪啦小魔棒数学)拓展课程为共享课程,课程负责人沈缘,课堂实施人数学团队,做好课程地完善,提高实施价值。

  措施二:四五月重点开展拓展课程活动,丰富两校的课后服务。

  (六)学生集体交流活动

  两校间开展学生集体交流活动(包括文体活动、劳动实践、研学实践等)不少于1次。

  措施一:两校德育处商量具体学生集体活动内容。制定实施方案和安全预案。

  措施二:上半年围绕劳动教育,两校大队干部结对研训,播种希望;下班年开展研学实践,两校大队干部技能大赛,体验丰收。

  (七)科研提升与信息报道

  科学研究两校共建型创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和相关活动信息报道的报送等。

  措施一:每年四五月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提升质量,科研总结促进两校共建活动质量的提升。

  措施二:狮岭学校充分与信息2.0工程相整合,提高各类网络课堂、研讨的质量。两校做好典型案例经验总结推广。分别组织信息报道团队,经常性撰写相关活动报道及时上传之江会学校*台,同时上报市教育网或信息中心。争取完成上级要求的目标:年度内在省级以上媒体至少有1~2篇报道。

  五、结对帮扶期限和本年度任务

  自20xx年开始,至20xx年结束。每两年为一轮,共两轮。

  本年度所有任务完成截止时间:3月底、6月底、9月底、10月底前,教共体完成结对帮扶进度分别不低于40%、60%、80%、100%。我们作为20xx年新增的跨地区和县域内教共体学校,应力争在20xx年9月前全部完成规定的年度任务。

  六、工作职责

  1.制订方案,签订协议。按照一对一的方式制订结对方案并签订结对协议,明确具体结对目标、任务、职责分工及完成时间。

  2.开通空间,汇聚信息。基于“之江汇”教育广场,开通专项网络空间,动态呈现结对帮扶推进过程和阶段成果,交流信息与经验,共享优质资源。

  3.点位聚焦,探索实践。对照结对方案,围绕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的结对帮扶总体思路,开展丰富多样的结对活动,探索形成促进结对学校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经验和模式。

  七、保障措施

  1.及时制定结对帮扶年度计划,双方全力支持结对帮扶活动的开展,根据学校各自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以活动促进结对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

  2.双方定期了解情况,及时指导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帮助指导、总结各自资源开发利用、同步课堂实施及教师研修等工作。

  3.双方明确一名分管校长作为结对的联系人,校际间要加强电话联系,及时通报信息,统筹安排相关活动。

  海宁市狮岭学校联系人:

  海宁市博达学校联系人:

  4.双方明确一名工作具体负责人,做好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的课表安排和具体工作的沟通、落实等。

  海宁市狮岭学校联系人:

  海宁市博达学校联系人:

  班级共同体建设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为了鼓励广大师生通过阅读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获得真知,丰富心灵,促进师生整体素质的和谐发展。开展创建小学语文“书香班级”的读书活动,培养师生阅读的兴趣和*惯,由此而形成学良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传统,共同创建一个充满书香的校园。

  二、活动目标:

  1、启动“书香班级”工程,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2、激励教师与书籍为友,与经典对话,开拓人文视野,提升教育智慧。

  3、引导学生与好书为伴,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和良好的读书*惯。

  三、活动组织:

  (一)书香班级创建活动

  1、策划启动阶段

  (1)宣传发动;

  (2)制定计划。

  2、组织实施阶段

  阶段目标:解决书源问题,让学生有好书可读;

  保证读书时间,让学生养成阅读*惯;

  开展系列活动,让学生享受阅读乐趣。

  ①制定班级读书计划

  要求:目标明确、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如对班级学情的分析,开列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一个学期读哪几本书?共读什么书?读书会的讨论放在什么时间?怎样将读书活动和班级的其他活动,如班队活动结合起来,这些都应在学期的阅读计划中有所体现。

  (校本课任课教师可根据学生学*的具体情况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或读书交流活动,但要有活动实施教案。)

  ②教室环境布置

  要求:营造读书氛围,让教室充满书香气息。如:让每一面墙壁都飘出书香,教师布置要有文化氛围。教室黑板报固定在右上角开辟类似“我的推荐”、“读书之星”等栏目,定期更换。

  ③成立班级读书小队(组)或读书俱乐部

  每个小队(组)的人数以5—6人为宜,每个小队(组)可设队(组)长、书源报告员、读书交流员、读书笔记指导员、活动记录员等岗位,各个岗位有着不同的职责与相应的人员素质要求。

  每个读书小队(组)要取好富有特色的名称,要有明确的阅读目标和行动计划。

  ④建立班级图书角

  要求:内容丰富,数量充实,并选好图书管理员,制定班级图书管理制度。

  具体做法: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学生资源。第一,可以由每个学生提供1-2本书,定期由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借阅工作,一学期结束后,还由学生将自己的书带回。第二,各书友队可以根据小队成员的喜好共读一本书,读完后于其他书友队互换着阅读,这样一学期每位学生只需买一本书,就可以阅读至少4-5本书。

  图书角可以取一个带有班级特色、充满书香气息的名称。

  ⑤保障阅读时间

  开展“一日三读”,即早晨诵读(早读课,除课文阅读外,背诵经典诗词)

  “课前交流”(利用课前三分钟,交流读书心得或颂读名篇);

  “课余自由读”(阅读推荐书目)

  ⑥建立班级与班级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流通机制

  各班图书角中的图书各不相同,班级与班级之间可以定期交换彼此的图书,要求所有同年级班级一个月交换图书,并将图书及时下发给学生,开展“换一本好书,交一个朋友”的活动,鼓励各班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⑦倡导“师生共读”

  期初确定班级师生共读书目,开设读书指导课,新书介绍课,读书交流会等,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

  ⑧倡导“亲子阅读”

  要求:通过家长会等形式,让家长重视环境熏陶作用,懂得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开展“亲子共读”征文活动

  2、填写“亲子共读反馈表”

  ⑨开展读书活动

  要求:针对各年级年龄特点,开展不同主题的读书活动

  低年级:讲故事、背古诗等;

  中年级:读书交流会,写读书笔记等;

  高年级:读书报告会,征文活动等

  3、评比表彰阶段

  ①开展学生读书竞赛活动

  ②“读书交流会”公开展示课

  ③评比表彰校级“书香班级”

  抽查要求:

  ①班级创建活动计划、总结

  ②班级图书角藏书书目

  ③学生阅读书目统计

  ④学生读书笔记

  ⑤其它班级读书活动资料

  四、有关要求:

  1、学校要多鼓励和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多想办法,共同掀起班级阅读的高潮,并形成阅读的好传统,共建书香班级;

  2、建设管理好各班的小书柜,充分利用,使图书发挥应有的价值;

  3、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在班级读书展示和交流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读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4、提倡教师在博客上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读书活动感受与大家分享,鼓励学生建立富有个性的阅读跟踪档案,教师要长期跟踪学生的阅读情况;

  5、对学生个人要求:

  (1)课间、课余时间,远离粗俗,拒绝浅薄,多“侃”名著,多“侃”阅读心得;

  (2)用实际行动,设计好自己的阅读跟踪档案,充实自己人生,“用读书的厚度提升人生的高度”;

  (3)拥有自己“精神财富”的仓库——拥有书刊、自己的藏书。

  (4)积极参与各项读书活动,共创“书香班级”。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3)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十)份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1

  家校沟通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有效途径。因此我校根据上级要求,并结合学校实际,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决定进一步细化家校联系的方法,使用家校联系册,以使家校联系更规范,更完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家校共育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挥家长委员会沟通、服务、参与、管理四个作用,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通过及时与老师、学校和家长的沟通,扎扎实实地工作,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多种活动,讲究实效,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促进家校联系,广开社会育人渠道。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家访活动起到沟通家长和学校的作用,维护学生身心健康,加强学生的修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学**惯、文明礼貌*惯和卫生*惯,使学生将来有能力解决纷繁复杂的问题和困扰。

  2、**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正确的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观念,努力扭转在家校联系中的“单纯电话联系”,以及向家长“告状”的不良倾向,切实提高家庭联系质量,推进家校合作教育的实施。

  3、在重视德育教育的同时,加强能力的培养,达到“育分又育人”的目的。把学生养成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使*惯养成与能力培养齐头并进。

  4、学*推广家校联系新的教育管理模式,挖掘教师潜能,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研究型、改革创新性教师。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现代特殊教育的发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技能,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形成有机的整体。改进教育方式,提高家教水*,使学生在大家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二、具体工作。

  1、建立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抓好常规工作,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每次家长上课要做好家长签到记录,教师要备课上课。

  2、家访要有家访登记。家访工作时要做好普访工作与特访工作,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和在家的情况,共同研究科学的方法,教育好下一代。

  3、充分利用好宣传媒体,如:家校互动园;家校联系本;学校网页中的家长学校专栏;学校及班主任教师的电子信箱;教育局网上信息上传等。

  4、根据家教工作实际和经验,每学期举行一至二次专题讲座,介绍科学教学的方法,交流家教工作经验,解答家教工作中的难题。通过家长会、半日活动、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家教观念,了解培智学校教育,与教师一起养育好孩子, 提高家长学校的教育效果。

  5、结合学校活动安排,让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文娱活动、游艺活动、体育运动会等亲子同乐活动,赢得社会、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家长学*的积极性,使家长认真配合学校,支持学校。

  6、动员家长撰写家庭教育论文,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努力提高家长素质。

  三、工作安排

  二、三月份:

  1、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新的一年的工作。

  2、全校家长会:《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惯》

  3、开展环保护绿活动,号召学生和家长一起开展“种花种草,美化环境”亲子活动,各班建立“迷你植物角”。

  四月份:

  1、亲子活动:“春游”。

  2、开展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

  3、召开家长学校领导工作会议。

  五月份:

  1、动员家长共同参与助残日活动。

  2、庆祝母亲节,邀请家长参与。

  六月份:

  1、毕业生家长会,毕业典礼 。

  2、期末家长问卷调查。

  3、家长半日活动开放。

  九月份:

  1、召开家长委员会议,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方法。

  2、召开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十月份:

  1、亲子实践活动。

  2、家长半日活动开放。

  十一月份:

  1、与社区联系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 。

  2、学生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

  十二月份:

  1、家校互动园评比检查。

  2、开展一次普遍性的家访。

  3、召开家长委员会议。

  一月份:

  1、动员家长撰写家庭教育论文,组织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2、召开家长座谈会,评选优秀家长。

  3、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家校合作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改革的趋势。未来社会健康发展,取决于未来一代人精神风貌,良好成就的形成来自于教育,而在教育内部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中的父母教育。因而家校合作尤为重要。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实践,使教师在实践中成长、成熟,追求成为“理想的教师”。

  2、通过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实践,学校组织家长进行学*,改变家长的家教观念,学*家教知识,改善家教方法,提高家教能力。从而使学生家长能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

  3、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化的德育网络,使各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教育优势力量。

  三、“家校合作共建”具体实施分案

  1、开放课堂

  邀请家长来校听课,走进课堂,感受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体会班级的学*氛围,了解孩子学*表现,对学生的学校生活有进一步的感悟。

  2、开展讲座,渗透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就家庭教育、学*技巧、作业辅导、班主任工作等方面接受家长的咨询,并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同时希望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学*环境以及积极向上的成长环境,在*时家长和教师密切联系,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台,就孩子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家校合作对学生的这些表现做一个积极正确的评价,及时鼓励孩子。

  3、积极运用校讯通通和家长及时联系

  4、组织好家长会,利用好家长会的机会形成家校合力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4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课堂,也是终身课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家长素质,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育人知识,引导他们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认真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为全面做好我校家庭教育工作,提高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水*,特制定家校共建活动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家庭教育在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家长学校是加强家庭教育工作有效的组织形式和重要途径。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学生处、班主任、家长代表

  三、家长委员会工作任务

  1)积极参与学校管理,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

  2)反映广大家长的要求,并通过健康有效渠道,提出合理化建议。

  3)积极带领广大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家长学校活动

  4)协助学校办好家长学校,让广大家长学*必要的抚育、培养、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

  5)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在全体家长中起到表率作用。

  四、家长学校工作要点

  1、定时间、定内容,对家长进行讲座,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有关精神。

  2、宣传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明确为国教子的责任和义务。

  3、传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识,指导家长科学教子的方法。

  4、帮助家长提高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教育水*,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家长自身的教育行为,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5、聘请专家讲课。

  6、形式多样性、开放式,提倡家长共同参与,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帮助家长克服“重养轻教、重智轻德、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的倾向。

  五、工作措施

  1、落实时间。每学期举行1~2次,培训每次上课时间不少于1小时。并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活动。每次课后,均安排班主任、任课老师与家长见面,交流教育子女的信息,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协调。

  2、学校将精心挑选在教育教学方面有相当教学经验,并热心于教育科学的干部和教师以及聘请社会知名人士教育、法学、心理学专家、讲师团讲师作为我校家长学校教师。保证师资质量,而且上课内容提前确定,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并形成系列化。

  3、保证家长学校的学员的参与率。每次上课前一周以内,由校方发出书面通知,并及时信息反馈,家长可提前请假或调休,保证出勤率。

  4、按需施教,突出主体

  当前家庭教育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溺爱型;专横型;放任型;期待型;盲目型。可以从这些失误中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学校将根据不同类别的家庭状况,特别是困难家庭、离异家庭与祖父母生活家庭、经商家庭、富裕家庭的实际,有针对性的分类实施教学,突出以家长为主体,授课内容与形式密切贴*家长,让现代化的家庭教育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家长;同时立足学生的年龄特征,家庭状况、按学段、年级的实际,结合实际、分层施教,开展家教实验,积极探索家教方法。

  5、注重灵活,形式多样

  除为家长作辅导报告、为家长授课以外,还将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

  1)开展家访活动——教师到学生家中家访,请家长到学校交谈,电话家访和家校联系卡,定期班会等。

  2)建立“开放日”制度,设立“家长意见箱”。

  六、具体安排如下:

  1、家长委员会会议每年召开3-4次,组织家长委员会成员共同协商本学期家长工作事宜。

  2、家长学校开放日,上学期时间为:4月10日;18日;26日。下学期时间另行通知。

  3、召开部分家长会议进行调查问卷。

  4、5月中旬,11月中旬,家长学校培训。

  5、分年级召开家长会,主题选择:

  1)“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2)“现代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3)“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配合”

  4)“什么样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等内容。

  总之,我校将进一步加大家长学校工作力度,力争办出水*,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努力开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完美结合的新局面。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5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将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潜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加大教学研讨力度,坚持科学育人,扎实有序地开展数学教科研工作。现依据学校教学教研工作重点,现就本学期我组的数学教研工作安排如下:

  二、教研目标:

  1、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构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在学*、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潜力,组建一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数学教师队伍。

  4、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5、加强优质课评比,挖掘骨干教员。

  三、教研措施

  (一)扎实有效落实课改精神,以课改为核心开展教研活动

  1、认真学*课程标准,研究新课标、新教材。全体教师通过进一步解读新课标,以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用心实践、探索新课程下的课堂教育教学规律。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用好新教材,通过反复探索、研究、反思、实践,把课程改革的精神扎扎实实地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

  2、细化课改过程管理。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中,加强教材研讨、群众备课的研讨,坚持推们听课制度,加强数学常规课的量化考核,收集、整理资料,并及时总结教改经验,确保课该工作落在实处。

  (二)加强教学教研量化考核制度,以制度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实行互动听课,要求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处理好教材。广泛借鉴各种优秀教案,根据本校学生实际状况设计出优秀教案做好备课和研讨工作,各位教师要积极参与研讨,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个性化的修改,课后及时写好教学反思。

  2、优化课堂教学,强化质量意识。本学期继续将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组的重点工作。注重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继续实行指定和不指定听课,课后检查教案,点评交流制度。

  3、用心开展教研组活动,以课题研究、专题研讨、经验交流、竞赛等方式开展好教学研究工作。

  4、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三)开展多样化教研活动,以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开展课堂教学展示活动,使教学研讨进课堂。

  2、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本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取长补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科研潜力。

  3、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的发展创造环境,为青年教师带给学*、培训的机会和展示的*台,通过优质课比赛及“传、帮、带”的方式,一方面到达教学相长的目的,另一方面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我组的学科带头人。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助手和必要补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协调配合,有利于实现各种教育作用的互补,从而加强对孩子教育的实效性。家长与教师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只有加强科学管理,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积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学校整体形象提高来促进学校家庭教育工作的提升。

  2、开展主动与家长沟通的家访活动。

  3、把脉家长的需要。为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找出原因,引导家长找到最好的教育策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4、开辟多种渠道,夯实家长学校的管理。

  5、采用多种形式,丰富家长学校的活动。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四落实

  1、组织落实。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年级、学校“家长学校”委员会,每学期召开一次到二次家长委员会的会议,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商讨办好“家长学校”的措施和方案,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协调并参与学校管理,进一步提高管理的实效。

  2、时间落实。家长学校活动的时间,一般每学期安排3到4次,每次授课可集中进行,也可分年级进行,每次课后都安排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与家长见面交换意见。

  3、教师落实。家长学校聘请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师,聘请家庭教育方面的有关专家做家长学校顾问,并作理论报告。

  4、教学内容落实。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序列地进行,使教学内容序列化,系统化。并且要求认真备课,力求课上得精彩、实用。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家教水*

  1、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网络教育手段,组织家长点击学校的教育教学网站,帮助家长深入仔细地了解学校。

  2、聘请家庭教育获得成功,具有丰富经验的家长到校为家长学员们传经送宝,进行经验介绍。

  3、举行四、六年级的家长开放半日活动,组织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或班级的有关教学活动,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学*行为*惯。

  4、开展“学*型家庭”的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书香家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氛围。

  5、通过“家长学校”的学*,在家长中广泛征集家庭育儿经验论文,并设立奖项,积极向家庭教育专刊推荐。

  (三)强化家校联系工作。

  教师应主动走向学生,走向家庭,走向家长,以教师强烈的工作责任心赢得家长的信任,进一步提高家访的质量和效果。本学期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与要求下,一年级新生家访要进行全覆盖,二到六年级学生家庭也要完成规定数量的家访,每次家访要认真做好访前的备课、访谈的记录,访后的总结建议。试将下列类型的家庭作为家访工作的重点来抓:

  1、外来民工子女。这些家长无暇顾及教育子女的义务,老师家访找不到,家长学校活动没时间,对这样的家长要采用电话或书信的形式联系,强化家庭教育的意识和责任。

  2、单亲家庭子女。这类家长多数在心理上有一定障碍,与之交往时把尊重对方、理解对方作为前提,教师要明确提出科学、阳光培育孩子的家教方法。

  3、经济困难家庭、学*有障碍的同学。对这样的家庭,班主任要向学校反映情况,以便给予援助,帮助学生树立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

  (四)做好家长学校的资料积累工作。

  学期末要收集整理好家长学校的资料,做到“六有”,即:有家长学校,有家长学校组织网络,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讲师队伍,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

  四、分月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家长学校活动计划

  2、召开新学期一年级家长学校活动,需要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

  3、成立年级、学校家长委员会

  十月份

  1、召开家长委员会成员会议,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和办好家长学校的意见

  2、组织好教师家访工作的动员会议,一到六年级家访工作全面开展

  十一月份

  1、四年级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2、邀请专家来校作心理教育讲座

  十二月份:

  1、六年级家长开放半日活动

  2、邀请太仓网校老师来校作专题讲座

  一月份:

  1、家教论文上交,评选“优秀家长”

  2、家长学校学期工作总结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以《3-6岁儿童学*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中心工作计划为导向,通过多途径的沟通交流方式及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起来,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了解幼儿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形成1+1〉2的教育合力,促进孩子的健康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成立幼儿园发展指导委员会,参与园所管理。

  2、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

  3、把脉家长的需要。为家长解决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引导家长找到最好的教育策略,实现教育的最优化。

  4、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幼儿教育服务。

  三、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健全家委会管理机构,参与园所管理

  1、根据市局精神,为了进一步健全家、园、社会的合作,成立幼儿园发展指导委员会,邀请家长代表、社区代表以及企事业代表加入发展指导委员会,与幼儿园共商园所发展大计,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共同管理好幼儿园,努力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定期开展发展委员会以及家委会的活动,共同研究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动态,及时反馈家教信息,收集并反映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建议和意见,随机对幼儿园卫生、安全、食堂工作、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参与幼儿园各重大活动的筹办和策划工作,真正为幼儿园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开展多种形式教育活动,丰富家长学校内容

  1、开展灵活多样的`指导活动。

  每学期针对各年龄段家长开展至少1次的专题讲座活动,针对目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专题讲座,以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的剖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成功的家庭教育案例,帮助家长学*科学的育儿方法;每学期定期开放一次半日活动,让更多的家长了解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方法、教育目标,了解自己孩子在群体中的表现。让家长懂得了怎样和教师主动配合,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同时也拉*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每月开展家访活动不少于2次,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倾听家长的需要,切实帮助家长解决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真填写好上门家访记录;办好中心家教专刊,每学期不少于3次,每次有主题的向家长进行先进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宣传。

  2、多途径增进家园联系。

  继续发挥网络的作用,将网络作为家园有效融合、密切联系的快捷通道。进一步建设好中心微博、中心家长学校网页、幼儿园网页、班级网页、路路通、qq群等,并利用网络*台加强家教的宣传,不仅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园所动态、重大活动、幼儿发展等情况,同时,也可以提出一些困惑供大家探讨,也可以相互之间分享育儿经验与心得。

  3、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家长是幼儿园老师的合作伙伴,有许多家长也是幼教专家,而且他们拥有的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特长,是幼儿园可利用的、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家长的宝贵教育资源,总结上学期家长助教的情况,继续开展家长助教活动,但要思考活动的必要性与不可替代性,突出助教活动的特色,保证助教的切实有效,有助于幼儿的发展。

  4、开展亲子活动。

  结合季节、节日、主题教学的需要,开展亲子活动,既加强了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又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三、充分挖掘与利用家庭、社区教育资源,为教育服务

  1、形成家长资源库。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了解各班家长的特长,为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需要提供帮助,可以开展家长助教等活动。

  2、形成社会资源库。《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的空间。”因此,我们要摸排幼儿园周边的社会资源,根据资源设计出适合孩子或者亲子活动的内容,并提前做好联系同坐,为幼儿走出园门的活动提供方便。

  (三)切实加强管理,完善家长学校建设

  1、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的资料积累工作。做到“六有”,即:有家长学校,有家长学校组织网络,有教材,有教学计划,有讲师队伍,有家长学校工作计划、记录、总结。各种表格齐全,档案资料规范。

  2、积极申报五星级家长学校。对照五星级家长学校的要求,审视自身的工作,对薄弱环节加强管理与建设,争取在11月份中心各园申报五星级家长学校。

  四、每月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定XX年的家长工作计划。

  2、及时与家长沟通,做好开学工作。

  3、各园根据实际情况,召开新学期的家委会会议以及家长会议。

  4、结合元宵节开展相应的亲子活动。

  三月份

  1、各园完成新学期的家委会会议以及家长会议。

  2、设计、发放 20XX年第一期家教专刊。

  3、做好0-3岁早教指导的活动计划。

  4、及时更新网上家长学校的内容(上传上学期家长获奖论文)。

  四月份

  1、成立幼儿园发展指导委员会

  2、开展亲子阅读活动。

  3、预约林老师讲座。

  4、开展春游等春季亲子活动。

  5、积极参加“寻找苏州好家长”活动

  五月份

  1、下发20XX年第二期家教专刊

  2、各园根据实际需要开展家长讲座,并上传讲座相关资料。

  3、香花、陆渡开展0-3岁早教指导。

  六月份

  1、结合儿童节,大班毕业典礼等契机,开展亲子活动。

  2、香花、陆渡开展0-3岁早教指导。

  3、评选学期好家长。

  4、开展家教心得评选活动。

  5、做好学期家长工作总结。

  6、开展家长满意度测评活动。

  七、八月份

  1、开展假期安全指导。

  2、香花、陆渡开展0-3岁早教指导。

  3、假期家庭走访活动。

  九月份

  1、新生家访。

  2、制定学期家长工作计。

  3、下发20XX年第三期家教专刊。

  4、召开各年龄段家长会。

  5、开展小班家长专题讲座。

  6、完成家委会成员的补充,召开家委会会议。

  十月份

  1、林老师讲座预约。

  2、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

  3、各园根据需要开展中大班家长专题讲座。

  十一月份

  1、各园根据实际做好星级家长学校申报工作。

  2、评选优秀家长,并进行表彰。

  3、各园根据需要开展亲子活动。

  4.下发20XX年第四期家教专刊。

  十二月份

  1、开展家长满意度测评活动。

  2、开着迎新年亲子活动

  3、家长学校年度工作总结。

  4、迎接家长学校考核。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为了使家长经常交流和进一步掌握教育子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德行为*惯,家长及时了解当代教育的动态,并且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中来,提高教育的效果,为未来社会培养新型人才。

  二、具体工作措施:

  (一)加强常规管理,落实考评制度。

  1、为了保证家长学校学员的参与率,学校继续加强点名签到制度。每次上课前两天发出书面邀请,要求家长及时信息反馈,保证出勤率。

  2、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家长学校要和家长取得密切的联系,每次授课后,要认真收集学员们的意见并及时整理,认真做好家校的信息交流工作,并有资料记录;也可通过家访等形式了解授课的情况,为以后的授课改进提供依据。

  3、建立考核、评比、表彰制度,评选优秀家长或学员。

  (二)完善授课内容,扩大宣传力度。

  丰富家长学校授课内容及活动形式,加强授课内容的针对性,能使家长学校的授课增强吸引力和实效性。我们努力要求授课教师从学生的需要、家长的需要出发,丰富授课内容和活动形式。

  1、扎实家长学校基本知识。本学期,我们将利用教材,为家长上课。为家长们传授比较系统的家教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办法,帮助家长们循序渐进地提高家教理论水*和实际教育水*。

  2、从家长、学生的需要灵活安排的内容。只有想学生所想的、讲家长想听的,家长学校的授课内容才能贴*家长、吸引家长,提高授课质量,达到授课目的。

  3、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开展“养成好*惯”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与思维好*惯。在学*、生活中提高道德文明素养,走出学校,有一种气质,体现一种行为,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基。

  环境的进一步形成。

  (三)沿袭教育形式,追求最佳效果。

  家长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教育,针对家长实际,我们仍将沿袭下列三种形式进行教育:

  1、面授。从教育效果分析,面授针对性较强,既能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艺术,又能面对面交流,可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所以面授是主要的教学形式。

  2、自学。家长学校的各个学员处在不同的区域和单位,面授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一定内容的自学是面授的有益补充,学校还将提供一定的自学资料,并要求和鼓励家长通过多种途径自学。

  3、活动课。在组织家长学校活动时,可寓教于乐,把教育渗透到由家长参与或由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中去,增加教育的实践性和实际意义。

  三、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家长学校工作计划。

  2、筹备建立新一届学校家长委员会。

  十月份

  建立新一届学校家长委员会,召开学校家长委员会会议。

  十一月份

  1、家长学校开课。家长学员书写心得体会并交流。

  2、 各年级开展家长咨询活动,家校互动交流。

  十二月份

  召开班级家长会,学员相互介绍经验。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9

  一、指导思想:

  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与方法,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和家庭教育水*,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和评教活动,共创与幸福有约的学*型家庭,真正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氛围。

  二、开展形式:

  各个班级分班开展与学校统一开展相结合

  三、家校活动工作安排:

  月份主题内容:二月制定家校共建工作计划,三月家长学校家校共育孩子成长的有力推手,四月全校家长会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努力提高学*成绩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五月家长学校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六月关注孩子的行为*惯。

  四、家长义工工作:

  1、重新整理各个班级家长义工名册并登记归档;

  2、发放家长义工工作职责;

  3、出台学校十佳家长义工评比细则,完善工作激励机制;

  五、家长开放日活动:

  1、时间:4月中下旬;

  2、主题:家校携手,共育奇葩

  3、内容:家长进班听课,协助班级管理,与科任教师座谈,个别见面等。

  学校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提升质量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用心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领会高效课堂,用心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潜力。

  3、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继续坚持业务活动,采用理论学*、座谈交流、校本研究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2、继续坚持超周备课。导学案要规范化,教学资料,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三维目标要清晰。结合本班实际和教师个人特点设计切实可行,易教易学的导学案。

  3、作好课堂教学指导,强化质量意识。课堂教学是落实课改的主渠道,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本学期将严把课堂教学质量观,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我校教师的重点工作。

  4、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积极性。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信心,提高学*成绩。

  5、开展听课、评课的研讨活动,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主角,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用心、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导学案。教师共同探讨“和乐”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

  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4)

——共同体活动方案(精选十篇)

  学*共同体是有着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生学*团队,是学生自主学*、合作学*重要的组织载体。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能够加快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了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在20xx年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在七八年级各班建立班级学*共同体。现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临渭区教育局组建“校本研修共同体”实施意见》,牢固树立“为生命奠基,为发展服务”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学*为中心,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根据《渭南市实验初中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教研计划》安排,积极开展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加快构建“民主*等、积极参与、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文化,实现学生的自主学*、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促进班级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推动课题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觉学*的意识和自主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组建原则:

  1.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

  分析学生的学*情况和生活背景,根据学生的学*态度、行为表现、学业成绩、学*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分**数相等的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组建若干个学生学*共同体。各组应该有人数大致相等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保证各组之间整体水*均衡(组间同质),有利于各组之间展开公*合理的良性竞争。在小组内部,各组都拥有不同水*的.学生,有利于不同层次组员之间的学*互动和合作探究(组内异质),实现人员组合的最优化。

  2.个人意愿和群体意愿兼顾原则

  分组时,在保证各共同体基本均衡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意愿和群体意愿。一是不把彼此排斥的学生编入一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共同体的活动开展。二是对学困生应编入对他们持中立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共同体内,以满足他们的集体归属感。

  3.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学*共同体确立以后,人员构成大致不变,以维持共同体的相对稳定。必要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条件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共同体氛围,确保共同体能够持续有序的发展。

  四、组建规范

  1.确立共同体

  各班由班主任牵头,根据自己班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学生和任课老师意见,根据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每六人一组,建立起若干个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内又结成若干个学*对子。每个小组按照A、B、C、D……命名(也可以全组成员一起为小组进行个性命名),组员分别为A1、A2、A3……

  2.实行组长负责制

  每个学*共同体设立一位行政小组长和若干名学科小组长。行政小组长经选举产生,学科小组长由组员担任,原则上每名成员至少担任一科学科小组长。

  3.建设合作体文化

  班级要着力打造学*共同体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组强我荣组弱我耻”的观念,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等互助”的氛围。初期的共同体文化建设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组名,各组成员集思广益,为本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目标和团队精神。二是口号,各共同体成员通过讨论,可选择名言警句,也可自我创造,形成口号。三是组规,共同体成员需达成共识,形成本组组规,内容涵盖一日常规、协作学*、自我控制等方面,形成书面材料,各成员签字认可并遵照执行。四是标志牌(或标志贴),可将组命、口号、组规、个人奋斗目标等制成标志牌(或标志贴),置于桌面上,时时提醒、鞭策共同体成员共同进步。

  五、组织管理

  1.采用两条线管理模式

  (1)学*过程管理。成立学*联系会,由教导处统一管理。学*联系会由学*委员、学科小组长组成,负责对共同体成员在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统计和评价,并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和统计工作。每周五交教导处备案。

  (2)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成立管理联系会,由班主任统一管理。管理联系会由班长、行政小组长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填写相关表格,一周一统计,一周一评比,并在德育课上进行公布。班长做好表格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每周五交教导处备案。

  2.学生干部管理职责:

  行政小组长全面负责本共同体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纪律情况。

  (1)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对本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的**、出操、纪律、劳动、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

  (2)学*方面,督促各学科小组长带领组员搞好本学科学*,并对课堂表现、作业收交等情况进行督查。

  (3)对违纪现象进行劝阻、批评教育,对后进生进行帮扶。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3.学科小组长协助行政小组长管理本学科的课堂纪律,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学*管理。

  (1)带动本组成员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本学科学*中,对违反课堂纪律者进行劝阻批评。

  (2)组织本组成员自学时独立思考,注意提醒组员保持安静。

  (3)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对子”互学,完成组内合作学*。注意提醒组员集中精力,不转移话题,控制音量,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

  (4)协助科代表收交、检查本组成员学科作业。做好登记,及时汇总本组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反馈给科代表或科任老师。

  (5)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对本小组本学科的学*进行阶段性总结。

  只要做起来,风景在路上。我们希望通过全体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积极配合,将班级共同体建设好,在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从自主走向自律,从自立走向自强。也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在共同体建设实施中不断学*,不断创新,实现专业理论水*的提升,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为加快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充分利用和发挥城市学校的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资优势、信息优势,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同步发展,根据临渭区教育局《关于推进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实施教育精准扶贫三年行动计划》精神,结合实验小学校情及三张镇、孝义镇1所学校的现状与特点,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区局精神,发挥核心校实验小学优质教育资的辐射作用,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优化堂教学过程为载体,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办学为目的,整合城乡教育资,在共同体内实行共享管理经验、助推教师成长、探索考核评价等新机制。通过理念更新、队伍建设、教学改革、特色创建、轮岗任教等方式,实现“理念共享、资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构建均衡优质和谐的临渭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总负责:

  组长:

  副组长:

  领导机构下设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三、主要目标

  1、互相融合,完善学校管理体系。帮助孝义镇中心校和三张镇中心校确立明确的办学思路、科学学校制度,改善教师培训方式、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任务驱动,落实城乡帮扶责任。主要通过“四会”即开展联*会、组织专题会、召开现场会、举行汇报会明确责任。

  3、依托活动,开展相关帮扶工作。以“标研读”为主线,举行集中教研活动、科研知识讲座、题指导、师徒结对、业务竞赛等活动,形成“学*、研究、实践”为一体的研修氛围。

  4、积极探索,遵循“五共五联”原则。即示范榜样共引、教育管理共济,教育资共享,教育问题共研,教育发展共进;城乡学校联谊、教学研究联动、教学质量联抓、教师培训联办、亮色孵化联手,真正打造成均衡联动发展共同体,互补短板,互长优势,共生共长,共同发展。

  四、具体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原则上不要随意调换,但因为实际工作原因,所以安排的`时间可以根据受援学校和我校工作进行微调,调换时间不要超过一周。

  2、涉及内容:备、上、班级管理、作业布置、德育主题、班队会、少先队程、捐书捐衣、关爱留守、管理人员跟岗学*等形式和内容不限。

  3、活动形式:跟岗学*、集中培训、送培到点

  4、资料呈现:活动方案、活动简报、活动总结、照片、活动记录表过程性资料

  5、装订顺序:

  封面——目录——活动实施方案——活动具体安排——活动简报——过程性资料(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听感受、听评表等)——照片(档里面横版粘贴10张,每两张放在一个档)——活动小结——所有手写的资料原。备注:参加活动的感受(人人一份,每份不少于一张半)

  6、强调说明:每次活动都是以日期+活动主题命名,里面是:一个档(排好的册子)、一个照片包(原图照片多角度10张)、一个包(执教内容或者报告内容)。

  一、在教师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提高认识:利用全体教职工大会集体学*,向全体教师传达《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了解掌握民族团结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提高对开展此项工作意义的认识。

  2.学*、掌握相关业务知识:

  (1)组织相关学科教学科任老师,学*有关民族团结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学*原则,丰富相关业务知识,使之具备课堂教学能力,并能够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机渗透。

  (2)组织德育处、大队部工作人员,认真学*文件,领会活动精神,在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二、在学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1.在学生中开展国情教育:让学生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以及增强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开展国情讲座。

  2.扩宽课堂教育渠道:结合思品、科学、语文、艺术等学科课程,强化民族常识教育。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特点;各民族在文化艺术、发展等方面的.特色和成就;各民族对祖国大家庭的发展所作的贡献,增进各族学生对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伟大祖国历史的认识,让民族教育走进课堂。

  3.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

  (1)举办经典诗文朗诵会。

  (2)举办征文竞赛。

  (3)结合"激情红歌大家唱"活动,歌颂民族团结与进步。

  (4)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开设系列讲座(如: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论语等)。

  (5)民族团结教育主题班会。

  (6)民族教育讲座。

  (7)民族教育主题的升旗仪式(祖国是个大家庭,56个民族一家亲,校长作专题讲话)。

  (8)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民族知识竞赛.。

  学*共同体是有着共同信念、共同目标的学生学*团队,是学生自主学*、合作学*重要的组织载体。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能够加快班级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了稳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题研究成果,进一步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在20xx年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将在七八年级各班建立班级学*共同体。现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建设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落实《临渭区教育局组建“校本研修共同体”实施意见》,牢固树立“为生命奠基,为发展服务”的核心理念,坚持以“学生学*为中心,学生发展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根据《渭南市实验初中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教研计划》安排,积极开展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加快构建“民主*等、积极参与、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共同体文化,实现学生的自主学*、自主管理、自主发展。

  二、总体目标:

  通过班级学*共同体的建设,促进班级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推动课题研究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学生自觉学*的意识和自主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组建原则:

  1.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

  分析学生的'学*情况和生活背景,根据学生的学*态度、行为表现、学业成绩、学*能力、兴趣爱好、性别、性格等因素,将学生分**数相等的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组建若干个学生学*共同体。各组应该有人数大致相等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保证各组之间整体水*均衡(组间同质),有利于各组之间展开公*合理的良性竞争。在小组内部,各组都拥有不同水*的学生,有利于不同层次组员之间的学*互动和合作探究(组内异质),实现人员组合的最优化。

  2.个人意愿和群体意愿兼顾原则

  分组时,在保证各共同体基本均衡的前提下,还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意愿和群体意愿。一是不把彼此排斥的学生编入一组,以免矛盾激化,影响共同体的活动开展。二是对学困生应编入对他们持中立态度或欢迎态度的共同体内,以满足他们的集体归属感。

  3.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学*共同体确立以后,人员构成大致不变,以维持共同体的相对稳定。必要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调整的条件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融洽的共同体氛围,确保共同体能够持续有序的发展。

  四、组建规范

  1.确立共同体

  各班由班主任牵头,根据自己班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学生和任课老师意见,根据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每六人一组,建立起若干个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内又结成若干个学*对子。每个小组按照A、B、C、D……命名(也可以全组成员一起为小组进行个性命名),组员分别为A1、A2、A3……

  2.实行组长负责制

  每个学*共同体设立一位行政小组长和若干名学科小组长。行政小组长经选举产生,学科小组长由组员担任,原则上每名成员至少担任一科学科小组长。

  3.建设合作体文化

  班级要着力打造学*共同体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组强我荣组弱我耻”的观念,努力营造“和谐团结、*等互助”的氛围。初期的共同体文化建设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组名,各组成员集思广益,为本组取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名字,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团队目标和团队精神。二是口号,各共同体成员通过讨论,可选择名言警句,也可自我创造,形成口号。三是组规,共同体成员需达成共识,形成本组组规,内容涵盖一日常规、协作学*、自我控制等方面,形成书面材料,各成员签字认可并遵照执行。四是标志牌(或标志贴),可将组命、口号、组规、个人奋斗目标等制成标志牌(或标志贴),置于桌面上,时时提醒、鞭策共同体成员共同进步。

  五、组织管理

  1.采用两条线管理模式

  (1)学*过程管理。成立学*联系会,由教导处统一管理。学*联系会由学*委员、学科小组长组成,负责对共同体成员在学*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统计和评价,并完成统计表的填写和统计工作。每周五交教导处备案。

  (2)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成立管理联系会,由班主任统一管理。管理联系会由班长、行政小组长组成,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进行管理,填写相关表格,一周一统计,一周一评比,并在德育课上进行公布。班长做好表格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每周五交教导处备案。

  2.学生干部管理职责:

  行政小组长全面负责本共同体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纪律情况。

  (1)日常行为规范方面,根据学校规章制度,对本共同体内所有成员的**、出操、纪律、劳动、卫生等各个方面进行督查。

  (2)学*方面,督促各学科小组长带领组员搞好本学科学*,并对课堂表现、作业收交等情况进行督查。

  (3)对违纪现象进行劝阻、批评教育,对后进生进行帮扶。并做好记录,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3.学科小组长协助行政小组长管理本学科的课堂纪律,全面负责本学科的学*管理。

  (1)带动本组成员以饱满的情绪投入本学科学*中,对违反课堂纪律者进行劝阻批评。

  (2)组织本组成员自学时独立思考,注意提醒组员保持安静。

  (3)组织本组成员进行“对子”互学,完成组内合作学*。注意提醒组员集中精力,不转移话题,控制音量,不影响其他小组的学*。

  (4)协助科代表收交、检查本组成员学科作业。做好登记,及时汇总本组课堂生成的新问题,反馈给科代表或科任老师。

  (5)定期召开小组成员会,对本小组本学科的学*进行阶段性总结。

  只要做起来,风景在路上。我们希望通过全体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积极配合,将班级共同体建设好,在教育教学及学生管理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学生从自主走向自律,从自立走向自强。也希望我们的老师们在共同体建设实施中不断学*,不断创新,实现专业理论水*的提升,实现由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变。

  活动组织:渭南市实验小学

  研修主题:《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阶段成果座谈会

  时间安排:20xx年6月13日

  活动策划:何焕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参加人员:

  1.活动组织校:渭南市实验小学

  2.任务承担校、研修参与校:渭南市实验小学、丰荫明德小学、双王中心小学、孝义中心小学、交斜中心小学、南师中心小学、固市中心小学的校长及部分教师

  活动主持:周英利(渭南市实验小学少队辅导员)

  活动议程:

  ㈠何焕利副校长致欢迎词。

  ㈡闵卫强主任汇报课题开展情况。

  ㈢观摩“三爱”教育主题队会

  展示班级:四年级五班

  展示地点:演播厅

  听课教师:与会全体教师

  展示过程:

  1.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同时,班主任组织学生做好展示前的准备。

  2.学生展示,辅导员讲话,与会教师填写观摩记录。

  3.主持人点评总结。

  ㈣与会教师参观实验小学“爱的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课题研究资料。

  ㈤座谈会

  1.与会教师谈主题队会观后感受。

  2.组织参与学校教师针对“爱的`教育”的理解”谈认识,说感受。

  ㈥区局领导讲话。

  ㈦召开校长联*会。

  活动要求:

  ㈠活动组织校的任务:

  1.校长是研修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次活动中的准备、组织和总结。

  2.校长要提前邀请区教育局、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等按时参加活动。

  3.布置好会场布置(多媒体设备),体现活动主题,简单朴素。

  4.做好现场摄影、摄像及相关服务。

  5.积极为大家提供必要的服务和保障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实施。

  6.活动结束次日,安排专人形成图文并茂的《工作简报》,上呈区教育局及中心校、核心校、成员校。

  7.整理好其他过程性资料,装订成册或统一装袋。

  8.做好召开联*会议的相关准备。

  ㈡活动参与校、任务承担校的点评、发言:

  1.针对主题队会活动的环节设计、组织开展、活动效果等进行点评。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5)

——教育发展共同体方案实用十篇

  一、工作室共同体成立的目的

  构筑理想课堂,建设高效课堂,推进有效教学。上学期,我们围绕有效教学框架的应用,研讨了预*作业与教学目标,为全县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本学期,我们向着理想课堂,追求高效有效,减少低效无效负效,有效推进区域课改三小研究:发现小现象,研究小问题,提出小策略;集思广益,为教师搭建交流学*研讨的*台,为广大教师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便捷的教学服务,为所有的教师提供更及时的的使用和借鉴,我们决定成立小学英语工作室共同体。

  二、共同体成员的标准

  1、热心英语教育事业,乐于奉献,有较强的责任心,具有在实际工作中形成行动研究的能力。

  2、教学成绩突出,善于收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指导,具有做服务员和辅导员的能力。

  3、集体观念强,有较自觉的团队合作精神,。

  4、时间观念强,能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承担的工作室任务。

  三、共同体成员的要求

  1、主动自学,向文本学*,接受先进理念,更新自身观念,提前钻研教材,做到有的放矢。

  2、主动向教师学*,能够从教师日常生活中发现、捕捉和思考问题,从听评课、座谈研讨、问卷调查中开展研究,从教育实践中学*,不断夯实教研基础,从而形成教研的内源性的动力。

  3 、积极承担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的讲课任务,有效开展校内、片内、县内教研活动。

  4、在网络和日常教学工作中,为老师们解疑答惑,做好服务。

  5、相互学*、相互促进,搞好学科组建设,争创一流学科。

  6、热爱教研,淡泊宁静,寻找教研的满足与幸福,成为教师的角色示范。

  四、共同体成员

  负责人

  成 员

  五、共同体*期主要工作

  1、确定本学期教材中每个模块的重难点内容,备出精品教案,发至网上供教师参考。

  2、研讨出六年级第二学期教材各个教学部分的`掌握程度;整理出本册教材中的认读单词和四会单词。

  3、探讨有效教学框架与初中先进模式结合的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4、收集全县教师在教学目标和预*作业的参考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

  六、时间安排

  略

  20xx年5月14日到xx日,河南省义务教育督导评估组对我区的均衡发展工作进行了评估验收,根据区教体局下发的《省评估组对惠济区均衡发展创建评估验收和区教体局组织的两次检查中提出的存在问题汇总》,以及评估组队我校的评估检查,现将我校的工作整改汇报如下。

  一、评估组对我校的检查验收总体情况概述

  花园口小学地处郑州北郊,北依黄河游览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学校新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19038�O,建筑面积5472*方米,现有教师24名,1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98人。学校一直秉承“一切为学生的未来奠基”的办学理念,围绕“和谐灵动,全面育人”的办学特色,实施三级课程管理,开设信息技术、绘本阅读、巧手编织、翰墨飘香、楚河汉界、街舞轮滑、绳羽飞扬等十多项校本课程,促使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文化艺术先进学校、郑州市文明单位、郑州市德育教育先进校、郑州市教科研先进校、惠济区管理达标优秀学校、 惠济区魅力校园等荣誉称号。

  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花园口小学在惠济区教体局和花园口中心校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要求,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不断提升学校办学水*。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的十项关键指标中,花园口小学生均公用经费700元,生均建筑面积9.xx*方米,数学、科学仪器达到二类标准,生均图书23.8册,*均班额43人,师生比1:24.92,教师学历达标率100%,中级及以上职务教师比例72.73%,小学五年巩固率162.07%,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5.13%,达到标准。这10项核心指标均达到省级评估标准,因此学校综合验收评估情况为达标。

  二、存在问题

  评估验收后,我校依据区教体局下发的《省评估组对惠济区均衡发展创建评估验收和区教体局组织的两次检查中提出的存在问题汇总》,针对学校工作情况进行了注意核对,目前还存在如下问题:

  (一)义务教育经费政策落实不到位。

  一是财政对教育的拨款未完全实现“三个增长”。二是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使用认定率较低。

  (二)学校标准化操场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速,尽早投入使用。

  标准化操场项目的建设,极大地解决了我校运动场地的问题,但目前建设速度有些慢,需上级协调解决。

  三、下步整改打算

  一是依据区教体育计财科有关财务精神的要求和指示,处理教育拨款问题。

  二是及时与区教体局基建科沟通,加速标准化操场的建设速度。

  总之,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认清新时代教育形势,抓住教育均衡发展的契机,以评估为动力,变过程为经验,坚持以发展为主题努力把素质教育不断向前推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以超凡的思路、超前的理念和务实的措施,团结一致,开拓创新,整体全面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为下半年的国家级验收做好充分的准备。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化县教育局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调整实施意见》,将协作型教共体升级为共建型教共体,形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体本着“*等、互动、共赢”的合作原则,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全面推进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我校及兄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长:滕卫成

  副组长:汪勇、唐七红、方忠富

  成员:丁巧玲、冯秀英、徐善吉

  二、池淮镇教共体

  核心校: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

  受援校:开化县池化镇中心小学、开化县池淮镇张湾小学、开化县池淮镇油溪口教学点

  三、共同体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各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实现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各校间优势、特色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各校的办学水*全面提升。

  (三)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池淮镇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缺,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四、建设措施

  (一)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需上传学校间同步课堂的图片及课堂信息汇总表)

  (二)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传学校或年级组或学科组间的教研活动文本佐证、网络研修图片)

  (三)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需上传已交流教师的名单等基本信息,通过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途径复核);核心校优质师资可在成员校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教共体内部中、高级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教师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五、各校具体工作

  1.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讨制定教共体实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定开设两门学科同步课堂。

  3.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签订教共体合作协议。

  6.核心校按开设的两门同步课堂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成员校听课教师填写同步课堂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10节)

  7.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

  9.为加深各校间的合作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三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科研工作。

  10.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2次,作业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

  11.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建立教共体内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师徒共研活动,师徒结对2对以上。

  12.每学期按照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分学科与受援校开展教学比武1次以上。

  这学期我继续担任X年级的英语,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且对英语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课堂表现积极、主动,乐于参与,乐于表现自己(尤其以女生为主)。但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基础较差,而且生性比较懒惰,不要背,不要读,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给他们适当压力,想办法帮助他尽快提高,打好英语基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强调语言的运用,注重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兴趣的激发,重视双向交流,融合学科内容,重视灵活扩展,实现整体设计。吸收了当今国内外把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把这些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同我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适合我国英语教学基本状况的模式和方法。总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为主线,兼顾语言结构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实际目的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

  二、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X组会话,并能进行简单的交流。

  2、能听、说、认读X个单词和词组并能听、说、读、写26个字母,并简单运用。

  3、能听、做X个TPR活动。

  4、能学会X个小制作。

  5、能唱X首歌曲。

  6、能听、说、唱7首歌谣。

  7、能完成X个自我评价活动。

  8、能听懂X个幽默小故事。

  9、能了解X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三、教学措施:

  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5、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6、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英语贯穿学生的生活中。

  12中职畜牧班共有学生22人,女生2人,男生20人。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班里大部分同学观念比较强,学*认真,有上进心,但有个别学生松懈,学*、纪律较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自律性较淡薄,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养成好的学*、纪律、卫生*惯,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学会团结合作,力争更好地发展自己,这个学期计划做以下工作:

  一、热爱学生,深入了解学生情况

  要想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克服不好的方面,首先必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思想状况和原有知识水*,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家庭情况,然后加以分析,综合。

  二、实施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

  1、与学生交流,把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学*,生活的动态。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班上进行调查,掌握他们教室寝室的纪律,清洁卫生,同学关系等等问题,以及学生学*和教师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这样可以及时地加以引导,修正和跟踪管理班级,*时,上午上课,下午上课,晚自*课,了解班情,观察学生作*情况,向学生了解学生。

  2、挑选班干部,大胆鼓励他们在班上开展活动,同时加强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快的成熟,有力地管理班上。

  3、班级管理要制度化,不体罚学生不等于不惩罚学生,要学生明白迟到,早退,旷课,赌博将要受到何种处理,主要在于耐心细仔的批评教育,罚“力所能及”的清洁扫除,与家长联系通报该生的劣迹,让犯了错的学生在身体上和心灵上都过不去,严重的报学校给予处分,对付累教不改的学生在动用学校纪律的同时让他同家长和老师共同制定他的保证书,只要再犯就必需坚持按保证书执行,迫使他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同时加强对他们的监督,多同他们交流,给予他们信任。

  4、要组织和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

  5、要形成正确舆论,抓好班级规章制度建设。日常行为、道德行为在班级应有一个共同标准,形成一种舆论。不正确行为出现时,会受到批评,抵制,帮助,形成一种风气。班级应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如组织纪律,环境卫生,出勤记录,学*情况,轮值制度,日常事务等进行量化管理评比,在班内形成舆论监督,促进良好班风形成。

  三、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1、环境的潜移默化

  2、每月定期开主题班会、班干会、月总结会。

  3、关心学生生活和健康,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体活动。

  4、协助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向他们了解本班学生课堂纪律,学*成绩情况,形成统一的教育力量。

  5、建立与学生家长联系,协调对学生教育和管理。

  今年是学校执行三年规划的第二个年头,是最关键的一年。本学期的工作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落实,争取迈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立足学校实际,以市、区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为指导,以安全工作为基础,以进一步落实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水*。

  二、工作目标

  1、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改善薄弱环节,争取在年检中有好的表现。

  2、抓实学校的各项管理,让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业成绩等方面有整体性的提高。

  三、重点工作

  1、牢牢抓住学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和日常安全管理。

  2、加强学校行政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管理水*。

  3、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教学“五环节”的较好落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四、具体措施

  (一)学校管理

  1、重新调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明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分年度、分部门的目标、措施等,增强规划的执行意识。

  2、调整、充实行政干部队伍,明确分工,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以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来提高分管工作的管理效能。落实过程管理,学期计划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可执行性;计划通过后就要照此执行;执行中要进一步细化,有的工作要做好方案,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资料积累。

  3、建立行政干部的学*制度和工作交流制度,拓宽干部的眼见,提高干部的思考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干部管理工作评价机制。

  4、梳理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可以执行的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机制,以此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5、明确学校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优化检查、评估履行岗位职责的机制;组织学*岗位职责,期末对照岗位职责进行履责交流,进行履责评价。

  (二)师资队伍

  1、分管领导要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要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评价等。本学期主要从专业道德(师德)、专业技能(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集体教研)入手,以听讲座、看录像、听课、评课、专题讨论、教研活动等形式进行。

  2、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做好新教师的拜师结对工作,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活动小组”,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形成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氛围,达到各类层次教师专业水*的提高。

  3、举行第一届“华武杯”教学大赛,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交流、实践、研究和观摩的*台。本次大赛涉及教师专业素养(粉笔字等)、专业技能(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案例)等内容,力求做到全员参与。分管领导要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评价的标准等,体现对此项大赛的全程管理。

  (三)德育工作

  1、建设好德育队伍

  (1)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通过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榜样意识,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教导处加强合作,注意对教师在备课中在课堂教学中、在作业批改中、在个别辅导中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评价。

  (2)开好“三个会”, “三个会”即:期初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计划会,期中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期末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总结会。每次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例会安排培训环节,每次培训做到有主题。针对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拟定本学期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3)以提高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业务素质为突破口,适时组织全体或部分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和考察学*,以开拓班主任视野,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1)围绕学校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拥有“仁、智、义、强”品质的华武好学生),制定分年级的培养目标,细化为行为规范的分年级要求,形成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的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实践和评价体系。

  (2)积极探索“生活德育”的目标、方法和实施途径,要把“仁、智、义、强”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注意生活细节中的德育,人际交往中的德育等,改善德育的落脚点,突出学生的道德实践。

  (3)落实学校德育和班级德育,抓好全校**和每周升旗仪式,力求每次**、升旗准备充分,规范到位,学生受教育。抓好班队课、午会课,推行十分钟队会,开展“健康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对这些专题教育要根据年级的特点做出统筹的安排。

  (4)结合学生行为规范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加强教育训练,本学期的前半阶段,重点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改变乱扔垃圾、纪律性差的陋*。

  (5)以橱窗、板报、温馨教室创建、校园广播为阵地,重视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弘扬学生中的优秀事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本学期学校橱窗更换两次,板报更换四次,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版面活泼、新颖,有吸引力,有观赏性和教育性。

  (6)两大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建设好班队活动课、全校**、每周升旗仪式三大主阵地。坚持**升降制度。每周一和重大节日组织升**,抓好**班子建设,**下讲话力求做到有时效、高水准、成系列。

  (7)少先队大队部根据少先队组织的特点,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让少先队员、儿童团员在喜欢的活动中感悟、体验;抓好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建立各种小岗位,通过岗位实践,增强自我教育,培养多种能力。

  (8)举行以“好书伴我成长”的首届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在有益的书本中汲取营养。

  3、建立德育激励机制

  (1)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以改进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为契机,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实行班主任工作的绩效与待遇挂钩制度。用好、用足相关要求,努力提高班主任待遇。

  (2)继续开展好创“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活动, 以开展创“五星级文明班”和“五星级文明学生”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星级文明学生”评价制度。借助庆祝“六一”节之际,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表彰“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

  (3)设置纪律、卫生、安全流动红旗,做到每周一流动,结果与“五星级文明班”的评选结合起来。

  (4)少先大队要加大“安全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的监管力度。

  4、完善家校联系

  (1)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拓宽德育的主渠道,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

  (2)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组织、安排召开学生家长会(本学期至少一次)及部分学生会议。

  (3)严格执行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进行五人次的家访并有记录,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至少电话联系或家长来校面谈一次。教师要通过家访,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学*情况,也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4)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农民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或提供咨询。

  (5)抓好寄宿生的保育服务,继续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增强保育服务意识,提高保育服务水*和质量。

  (四)教学工作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6)

——阅读共同体方案通用5篇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关于学生课外读物管理有关规定,加强对课外读物进校园以及图书质量管理,杜绝强制或变相强制让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行为。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把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好书推荐上来,防止问题读物流入校园,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具体实施

  1、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管理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学校利用微信公众号、智慧校园等*台,将相关要求告知所有师生和家长,确保文件精神传达到位。

  2、严格排查,确保读物质量。

  (1)馆藏图书。学校读物管理小组在原来排查清理不良图书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按照教育部《办法》要求,认真排査了馆藏书籍,对发现的不符合要求的书籍进行了封存管理,不准借阅。

  (2)排查学生自带读物。学校要求班主任随时严把“十二种情形”关,检查学生带入学校的课外读物,严防不良读物进校园。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读物,教育学生禁读并及时告知了家长。各班还通过家长会、家长群、家访等方式,使广大家长熟知教育部《办法》中规定的“十二种情形”不宜读物,并对家藏图书进行排查,对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图书禁止学生阅读。

  (3)合理推荐读物。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办法》规定的'“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适度性”原则和“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启智增慧”的标准,推荐学生课外读物,并从严管理,确保好书进校。各班主任也按照“原则”和“标准”指导家长的购书行为。

  (4)加强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5)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

  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凡触犯者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中小学校园(含幼儿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为认真贯彻实施《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

  1、小组组织构成: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中小学各科教研组长和各班主任

  2、小组职责: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根据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指导和安排,负责学校课外读物的推荐、审核和管理工作。

  二、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严格执行《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做好推荐、购买、管理工作。

  (一)严格推荐程序:

  1、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

  2、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

  3、具体流程:

  (1)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

  (2)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

  (3)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严格购买程序:进校园课外读物由学校图书馆进行购买,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三)加强课外读物管理:进校园的课外读物,统一由图书馆进行管理。

  三、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

  2、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经审核合格后,方可接收捐赠。捐赠读物交由图书馆统一管理。

  3、加强各班级自建的图书角的.监督管理,班主任老师是第一责任人。凡进入图书角的课外读物,首先要经过审核。审核由班主任牵头,联系学校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小组,对本班图书角的课外读物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班级图书角,在班级内开展阅读活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通知》(教材[20XX]2号)精神,为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小学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我校成立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此项工作。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总体要求

  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课外读物是指教材和教辅之外的、进入校园供中小学生阅读的正式出版物(含数字出版产品)。

  三、具体措施

  1、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2、进校园课外读物要符合以下基本标准:主题鲜明。体现主旋律,引领新风尚,重点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彰显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开拓国际视野,涵养法治意识。内容积极。选材积极向上,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较高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选文作者历史评价正面,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可读性强。文字优美,表达流畅,深入浅出,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趣味性。启智增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增长知识见识,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3、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推荐程序。应包括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得组织统一购买。对家长自主购买推荐目录之外的课外读物,学校要做好指导工作。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加强监督检查。如发现校园课外读物出现违反《出版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及其他有问题的读物,须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暂时收取到学校教导处,及时上报,消除不良影响。

  为了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学校组织学*落实《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教材〔20XX〕2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该《管理办法》对规范学校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为确保《管理办法》落到实处,桓台县起凤中学就相关要求及贯彻执行情况规定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打造育人环境

  课外读物既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载体,在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未成年人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工作的管理,有利于课外读物与课程教材形成育人合力。桓台县起凤中学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进校园课外读物管理的重要意义。按照《管理办法》要求,严格课外读物进校园审查力度,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程序,防止问题读物、违规读物进入校园,确保进校园课外读物的质量,让课外读物成为我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真正助力。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学生课外读物良莠不齐,个别读物质量低劣,甚至有的读物存在思想性、科学性、适宜性等问题,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破坏了良好育人环境。学校认真组织学*《管理办法》,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标准和工作流程,迅速筑起“防火墙”,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学校也要加大对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的宣传力度,通过学校宣传栏、主题班会、学校公众号等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惯,提高对课外读物的鉴别能力,形成好读书、读好书、向问题课外读物“说不”的意识。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7)

——学科共同体建设方案范文5份

  为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推进乡村人才振兴总体要求,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健全县域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全面提高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打造一流教育目标,构筑柳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模式。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在已有党建共同体、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支教轮岗、县管校聘等管理改革措施基础上,围绕“一体化”教育改革发展目标,推动教育共同体建设(以下简称“教共体”建设),统筹规划促进教育资源跨行政隶属关系纵向联合、横向联动,推动教育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逐步缩小区域间、校际间质量差距,实现党建引领下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主要目标

  围绕“城乡教育一盘棋”的工作思路,坚持和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搭建教育共同体,推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乡村、薄弱地区常态化。从教育行政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管理团队培育、教育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对乡村学校、薄弱学校进行帮扶,缩小城乡、县域间教育质量差异,全面提升我市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实现一流教育目标。

  三、实施范围

  全市中小学校(含幼儿园)。

  四、工作原则

  (一)党建引领,主体清晰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规划和组织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市教育局统筹规划全市教共体建设工作,负责引导、调配市区优质学校参与教共体建设。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是教共体建设的主体,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推动教共体的建设。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和各级组织、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

  (二)人才先行,科学评价

  组建成立的教共体在人、财、物相对独立的基础上,可以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轮岗、送教下乡、线上同步教学、集体备课研课、科研能力指导等多种形式,在人才培养、学校管理等方面深入合作。教共体建设单位应当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权利义务、合作方式、合作周期、目标任务、效果评价等内容。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方案和教共体合作协议对教共体工作内容和成效进行增值性评价。

  (三)统筹兼顾,稳步实施

  教共体建设重点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各县区(新区)可结合需求,对教共体成员进行调剂安排。通过人才交流、支教、调动等方式,优化教师资源在不同教共体之间或教共体内部的资源配置,促进教共体健康发展。教共体建设按照教学和管理并重;先试点、后全面的原则推进。特别注意与集团校、学区联盟、县管校聘等相关政策的衔接融合。

  五、教共体建设类型

  教共体建设单位分为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1个教共体一般由1个牵头单位和1—2个联合单位组成。如有需要,经建设单位集体协商,可以适当增加牵头单位或联合单位,单位总数原则上不超过6个。

  (一)组建市县高中教共体

  由市属高中和县属高中组建而成,其中市属高中为牵头单位,县属高中为联合单位。第一批市县高中教共体建设由柳州高级中学、柳州铁一中学、柳州市第一中学、柳州市第二中学、柳州市铁二中学与县属示范性高中组建成,将城市优质高中学校党建经验、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人才培养经验向五县高中辐射。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其他市属高中可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与县属高中协商后自行提出建设申请,报市教育局审批后开展教共体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单位担任校长或副校长;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

  (二)组建区县教共体

  由柳北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作为牵头单位,其他县区(新区)作为联合单位组建而成,具体建设名单详见附件。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互派优秀中青年干部到对应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交流服务,担任副职领导(同时兼任教研室副主任),推动县区(新区)间教育管理经验的交流和提升,助推区县教共体的建设,服务时间一般为1—2年。

  牵头城区要选择辖区内优质学校与联合县区(新区)的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建设区县学校教共体,每个学段要建成不少于1个区县学校教共体。牵头学校每年要选派1名副校长或优秀中层干部到联合学校担任校长或副校长;牵头学校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支持联合学校人才培养。

  (三)组建县域内教共体

  由县域内城镇学校、优质学校和乡村学校、薄弱学校组建而成,原则上由同一学段学校或地理位置相*的学校组建而成,其中城镇学校、优质学校为牵头单位,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为联合单位。由各县区(新区)根据学区制改革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以教共体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学区制、集团化管理。

  六、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xx年8月)

  在全市范围内宣传并解读教共体建设内涵、目标和工作内容、要求。

  (二)实施阶段(20xx年9月起)

  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就组建教共体的合作模式、合作内容、保障措施、权利义务、合作期限等进行充分协商,拟定教共体合作协议,报主管部门审核后,各成员单位共同签署教共体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一般不少于3年。统一加挂“牵头单位名称+联合单位名称+教育共同体”构成的标牌。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各教共体的合作协议内容,派出支教和交流服务团队,提供培养培训、技术支撑,提升联合单位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考核评价阶段(每年2—3月)

  市教育局牵头制定教共体建设考核评价文件,主要考核教共体运行管理情况、教共体内分工协作情况、资源共享情况、发挥辐射作用情况、教共体可持续发展情况和实施成效等。考核评价分为年度考核和终期考核。具体考核评价文件另行制定下发。年度考核每年2—3月开展1次,重点考核各单位上一年度是否按协议开展各项工作任务。终期考核在协议到期前1个月开展,重点考核教共体实际取得成效,在党建引领、日常管理、师资培养、学生学*能力等方面通过增值性评价方式予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拨付、学校绩效考核等依据。考核落实情况应当作为各县区(新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各级党组织**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党管人才原则和党建引领结果运用,对工作成绩显著的教共体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予以表彰,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等工作中予以倾斜;对教共体建设工作落实不力、作风虚浮的单位和个人,分层次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

  七、工作要求

  (一)坚持党建引领

  围绕“发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育”的工作思路,做好“党建+”文章。发挥党建在教共体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把党建工作与师资培养、教学教研、学生德育等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推行清单工作法,建立健全各级各类教共体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共建清单,明确教共体资源共享需求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积极引导教共体建设单位党组织共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建品牌建设,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人才师资力量共建共享。同时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积极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建工作与教育改革融合互进,实现党建引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强化“联建·共享”理念

  强化教共体的机制性联系,围绕集团化办学、学区联盟、“一体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目标,推动教共体间组织联建、党员联育、资源联享、活动联办、服务联动、发展联抓。延伸拓展集团化办学“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奋斗共同体”理念,要牢牢把握学校党建与教学业务相互贯通、同频共振、协调推进的工作理念,推动教育系统党建资源、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共建共享。

  (三)重视师资培养

  牵头单位每年要派出不少于3名骨干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联合单位应安排支教教师担任班主任、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职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牵头单位要选派优秀教师组建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推动教共体内教学研一体化建设。牵头单位还可以通过师徒结对、集体备课、接收联合单位派出的.骨干教师跟班学*等方式支持联合单位人才培养。牵头单位开展校本研修时,应当包含联合单位教师。牵头单位应当有针对性的对联合单位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进行系统培训。

  (四)加强学校管理

  牵头单位选派的领导干部是中**员的应当进入联合单位、学校党组织班子。联合单位可以选派中层以上领导到牵头单位跟班学*,学*时长由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协商决定。牵头单位应就学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联合学校进行分类培训指导,对联合单位教师科研课题评比、师生竞赛等提供技术支撑和专业指导。牵头单位可以对联合单位学生进行同步测试评价、同步分析,加强对联合单位学生学情的分析研究,制定并实施精准的解决措施。

  八、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教共体建设是服务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间、区域间教育优质均衡的重要举措,涉及系列体制、机制建立和创新,工作任务重,实施难度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单位共同参与。市委组织部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指导推进;市教育局负责教共体建设改革的具体实施,做好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系统内资源调配,支持教共体建设单位创新有效工作;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负责教共体成员单位的编制和人事管理,对教共体内部人员招聘、交流调动和收入分配等创新措施给予指导;市财政局负责做好教共体建设的财政保障工作,落实补助资金。各教共体建设单位要成立相应组织,单位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分工到人,按照本实施方案和合作协议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确保取得预期成效。

  (二)加大经费投入,促进改革成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要保障对教共体建设单位的财政投入,并积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协调辖区内相关部门支持教共体建设工作。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教共体扶持配套政策,在人才引进、福利待遇、政策保障等方面予以支持。牵头单位要保障派出到联合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不低于原工资待遇,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可结合实际,在政策范围内给予教共体牵头单位派出人员一定补助或奖励。每年定期对教共体成员单位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下一年度经费拨款依据。

  (三)推进制度创新,服务教共体建设

  经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同意,探索建立教共体内灵活的用人机制,教共体可以统一制订进人用人计划、统一人员招聘、统一岗位管理和按岗公开竞聘、统一培养、统一考核奖惩。探索参照牵头单位人员薪酬待遇水*发放联合单位人员薪酬待遇,差额部分由同级财政承担。

  牵头单位教师到联合单位支教、交流服务的或联合单位教师到牵头单位轮岗交流的,按照《柳州市中小学教师队伍轮岗交流工作方案》享受相应标准的工作补助,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到联合单位担任教研室副主任、校长或副校长的,也可按规定享受工作补助,并按实际工作时间认定支教经历。牵头单位组建的学科团队通过送教、名师工作室、网络教研、线上同步互动课堂等方式促进联合单位教学研建设,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且经考核合格的,学科团队成员的工作经历可累计计算为支教工作经历,具体计算办法:累计送教达到200天的;或名师工作室帮扶时间不少于3年,每年不少于8次现场教研或培训活动,且工作室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或线上教学超过200课时的;可以认定为具有1年支教工作经历。

  (四)强化考核监督,保障工作实效

  各县区(新区)人民**(管委会)、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实施方案制定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各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牵头单位和联合单位,每年12月底前将教共体党建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报给主管部门,各县区(新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汇总整体情况并将成效形成报告,经局党组研究同意后,于次年1月底前报送市教育局。市教育局会同相关部门,采取实地检查和材料核验等方式,按照教共体考核评价文件要求,结合各教共体合作协议、责任清单等内容,对各教共体进行评价考核,并对评价结果予以公布。

  根据《淄博市人民**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8)

——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优选【5】份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不断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的通知》,根据《海沧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20xx——20xx年)》等文件精神,为切实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我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义务教育共同体成员校同步发展、共赢共进,加快推进区域教育整体发展水*的'提升,为每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公*而有质量的教育服务。

  二、工作内容

  在原有北附学校教育集团的基础上,新组建厦门海沧延奎实验小学、厦门双十中学海沧附属学校、厦门市海沧区天心岛小学、厦门外国语学校海沧附属学校、厦门市海沧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华中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中学、东师理想厦门海沧东孚实验中学牵头,覆盖区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七大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一般为独立法人学校。教育共同体以牵头学校校名命名为“某某学校教育集团”,成员学校加挂“某某学校教育集团成员校”牌子。教育集团制定共同体发展章程,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干部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共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促进集团成员学校融合发展,互通有无、优势互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努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实施路径

  (一)构建组织框架。教育集团由牵头校统筹,发挥牵头校的引领作用,建立校长议事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围绕科学管理制度,共同磋商集团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制定合作互助的集团发展章程,围绕教师发展、教育科研、学生活动等内容,研究制定共同体建设工作计划和项目活动内容,统筹策划、组织实施开展各项活动,及时总结集团建设的做法与经验,研究制定下阶段工作举措和活动内容。

  (二)优化管理模式。教育集团要根据具体情况,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建立并统一管理制度,在文化塑造、品牌创建、队伍建设、管理创新、质量提升等方面整体推进,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成员校全方位的良性互动和教育教学水*的均衡发展,让更多的学生真正享受到教育集团成员校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

  (三)推进教学管理。教育集团实行同步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推进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在课程管理、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检查、教学监测、教学评估等方面充分沟通,达到基本统一。要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共研与共享。在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的基础上,集聚各成员学校校内外资源,建设具有本教育共同体特点和地域特色的优质课程的开发、共享、配送机制,丰富学生学*经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四)加强师资调配。推进教育集团内部的教师统筹管理、调配和交流。通过教师交流、跨校兼课、师徒结对等形式,实现学区内各学校名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等优质师资共享,并逐步推行管理干部交流制度。

  (五)促进学生交流。探索教育集团学生培养的长效机制,定期选派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学*交流、互动体验。开展教育集团学生研学实践、劳动实践、联谊互助等活动和学生体艺特长交流、综合素质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共同成长、多元发展。

  (六)统一考核奖励。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委托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组织,教育局负责评估过程的指导和监督。注重增值评价和发展性评价,考查优质资源增量与校际差距缩小情况以及每所学校学生进步、教师成长、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特色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等方面。

  (七)促进特色发展。注重先进的学校文化在教育集团内部的培植和发展,大力塑造教育共同体成员校的文化品牌,在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上形成教育集团的特色。要在坚持教育集团发展一盘棋的同时,尊重各学校原有的文化特色,使各校既有共同的主体色调,又有个性化的亮点,努力形成“一校一品”。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教育集团的有效落实,区教育局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局领导联系制度,组建教育集团办学指导专家组,设立专项经费支持集团的日常运作。保障骨干教师流动、优质课程开发、教科研联动、场地资源共享等方面的经费需求,加强共同体建设的过程管理,不断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定期组织召开共同体研究成果交流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共同体及成员学校的社会知晓度和影响力。

  为深入贯彻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落实浙教办函〔20xx〕53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落实好“新增城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校区)1500家”省**民生实事任务的通知》现就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和镇海区九龙湖中心学校义务教育城乡教育共同体20xx年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浙江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xx〕70号),文件精神和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的“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要求,各校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考核捆绑”的管理模式,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各方面实现共生发展。

  二、发展目标

  1.资源共享。推动教共体内教师的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培训培养、整体评价等机制。鼓励各校培育特色学科,形成优质教师团队,引领学生发展。充分借助教育信息化的力量,整合核心校和各成员校的优质资源,实现教共体内师德建设、课堂教学、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2.管理共进。构建合作交流*台。建立以教共体核心校牵头的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和学校发展通报、研讨例会制度。实施教共体内教学协同管理,做到常规制度、课程建设、教学进度、质量检测等基本同步。组织各校名师成立学科建设指导小组,指导教共体内学校的各门学科建设。

  3.教学共研。核心校以项目合作方式接纳成员校教师参与教科研,由骨干教师帮扶成员校开展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建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诊断监控机制,实施统一的质量检测管理,制定各学科质量保障制度,指导并督促各校学科教育。加强教学经验交流,提升教共体内学校的教学管理水*、教师发展水*、学生发展水*。

  4.文化共生。教共体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质量共评,助推文化渗透。核心校立足地域文化和学校教育资源,培育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教共体各学校通过城乡学生“手拉手”、家庭结对等形式,组织交流活动,促进城乡学生的相互了解、共同进步。教共体之间力所能及地为对方提供教育基地和实践空间。

  5.考核捆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案,建立健全教共体一体化考核评价机制。教共体内各成员校在特色发展、校园文化、学科建设、教研活动、教学协同等方面实行捆绑式考核,成员校的发展情况作为核心校相关考核的主要依据。形成利益共享、荣辱与共的共同体。

  三、实施内容

  (一)加强队伍建设

  1.两校各自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教研组长代表为成员。

  领导小组分工如下:校长负总责,制订工作实施方案与年度计划,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协调;教学副校长分管,协调、推进各方工作;教导处主任具体负责,落实各项活动的开展,信息报道、工作月报、资料整理;信息技术处主任负责网络技术支持,建设宁波智慧教育和“之江汇”网络帮扶空间;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综合等教研组长,负责同步课堂、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

  2.两校共同组建钉钉工作群,发布活动信息,开展工作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构建发展共同体。

  (二)完善学校网络建设

  完善学校网络建设,完善学校数据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各级教育网络资源中心、信息系统应用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教育数据中心的无缝对接及综合管理应用,实现与教育网络互通和应用。

  (三)交流课堂教学

  利用互联网技术,由优质学校部分学科的授课教师同时对本校学生和结对帮扶学校学生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教学。使结对的学校学生实现同步上课、同步作业、同步接受辅导,结对的学校教师共同备课、共同上课、共同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共同进行质量检测,让乡村学校的学生同步享受到城镇的优质教学资源。

  (四)加强网络教研

  基于网络*台开展集体备课、教学诊断和主题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城乡教师教学整体水*。

  (五)提升师资常态

  通过校际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方式,促进两校教师各专业发展,培养一批农村学校教学骨干,互相交流学*课堂教学和专业技能。

  (六)共建学校文化。共同体学校要互相交流学校文化,吸收新的内涵,将优秀学校的学校文化逐步内化,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学校文化,构建两校丰富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四、工作安排

  1.两校成立“城乡教育共同体”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各结对帮扶工作小组,确立帮扶形式及帮扶学科。

  2.通过互联网形式开展“同步课堂”的教学。

  3.通过“网络研修”的教研形式,开展集体备课、课堂诊断和主题研修等活动,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补给,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4.积极拓展同步领域,逐步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日常教学拓展到校本特色活动、学校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远距离或实地参与或欣赏两校的校园活动,开展线下互访交流活动。(具体结合两校各节日活动开展)

  5.认真总结同步课堂教学模式,及时撰写工作总结、收集典型案例,做好活动材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建立学校“义务教育城乡共生体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组织协调和宏观规划及设施工作。在学校各部门间建立“协同推进”的管理机制。从工作的组织管理上,加大学校的统筹力度,担负起明确发展方向、统筹协调学校互联网+义务教育的推进。

  (二)制度保障

  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城乡共生体建设”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明确规划、统一建设和集中管理,严格制定教育信息化系统网络和数据安全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加强数据管理、信息发布和网络安全监控。

  (三)队伍保障

  学校将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队伍,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配备力度。

  为贯彻落实嘉兴教育局“新增区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教共体学校(校区)共同体15对30所”列入嘉兴市**20xx年民生实事项目。根据海宁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海宁市跨地区和区域内教共体结对学校及帮扶民生实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教〔20xx〕29号)等文件精神,根据海宁市狮岭学校与海宁市博达学校对帮扶协议,经共同协商,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根据省**“互联网+义务教育”部署要求,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城镇优质学校的教育资源,帮助解决农村薄弱学校在教育教学中的存在短板,实现城乡帮扶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以“促均衡、提质量”为工作主线,以提升支援和受援两所学校办学水*为宗旨,立足学校的常规教学工作,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师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为抓手,重点采用互动、互助、共享三大结对帮扶活动方式,全面提升支援和受援学校教师业务素养和教育水*,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这一教育资源*台,寻求狮岭学校、博达学校双方教学资源共享、师生共同成长的途径,实现两校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两校师徒结对,跟岗锻炼,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学生集体交流活动等实现两校无障碍交流,提升教学品质,实现双方共赢。

  三、组织领导与职责

  组长:

  职责:签订协议,做好两校的方案策划,搭建*台、引领教师团队专业发展。

  副组长:

  职责:共建型创建方案制订和总结,指导核心组成员落实相关工作。

  核心组成员:

  唐旻祎(教导主任)徐湘如(教导主任)

  职责:做好线上线下示范课,线上线下集体教研,线上拓展课程的课表安排和具体工作的沟通、落实等。

  王吉利(教导处副主任)刘明憬、付开萍(教导处助理)

  职责:协助教导主任开展相关工作,记录行事历,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等。

  张莉(教科室负责人)徐湘如(教科室主任)

  职责:科学研究两校共建型创建的提升策略,做好每年的相关主题的省市级相关论文、案例评比工作和相关活动信息报道的报送等。

  林晓君(信息技术老师)吴梦丹(信息技术老师)

  职责:做好录课,“之江汇”教育广场的教育共同体智慧服务*台上传有关佐证材料,提升应用数据等。

  张洁(德育主任、少总辅)陈明雅(德育主任)

  职责:组织学生集体交流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结对导师:孙飞凤(五语)、徐洁(四数)、徐静(六英)

  职责:每位导师结对三位教师,每学年活动5次以上。

  两校各学科教研组长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9)

——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工作方案实用5份

  一、具体工作措施:

  (一)教育教学方面:

  下学期要抓好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与考核等工作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学*成绩。按照学校领导的要求有下几个方面入手:

  1、踏实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要认真备课,做到上课必须备课,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获取更多的信息,进行重组,为教学服务。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无限的知识。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主动发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根据大纲要求分析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具体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方法。

  2、认真讲课。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过程要和谐,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教学内容科学、严谨、着力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首先要创造问题情景,老师不能代替学生,老师一定要做组织者,教学方法既符合授课内容的要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诱导学生有效的学*、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重视过程教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细心听课。虚心向我的师傅学*是提高我自身教学水*的一个捷径,所以要经常随堂听优秀教师的课。

  4、课前预*。

  开学初,结合本册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认真制定预*方案,对学生的课前预*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课前预*的方法,继续保持课前自主预*的良好*惯。本学期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预*方法,形成了自主预*的良好*惯,因此在预*内容上要提高要求。使学生养成自学*惯,提高自学能力。

  5、注重教学效果

  教学质量关乎学校的生命力,同样,教学质量也是任何一位教师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体现。因此在新学期,本人努力做到:

  (1)继续探讨新课程改革之路,领会新课改精神实质,并真正融入到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形成新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述能力,思维能力,创新精神。

  (3)努力从学法上指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4)做好培优,对特长生要特殊教育等,梦想的新学期。新时期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面临着更新的机遇更大的挑战。

  (二)加强学*,提高自身素养

  1、加强理论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教育教学理论,学*先进经验。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认真学*国家的相关政策及相关教育政策。

  2、做好课后教学反思工作。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下学期,本人计划继续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写好教学后反思,写进自己的教案中,并将其作为备课的重要内容。

  3、多读书,读好书,养成读书*惯,提高读书能力。

  4、协助加强班级管理,提高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健康教育。

  二、认真制定好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在学期初认真及时地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个人业务提高(读书)计划、处室工作计划。按计划落实下学期的各项工作。

  三、注重并提高师德形象

  随着教师地位的日益提高,社会及民众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也越来越高。因此努力做到:思想纯正,积极进取,工作勤奋,诲人不倦;努力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做学生的榜样,努力做现代社会进步文明的先行者和倡导者。也是我作为新教师必须要努力要求达到的。

  四、注重学生思想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正处在生理快速发育而心理极不稳定期。这学期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可能有的学生会出现浮躁、叛逆等情绪,也不排除个别学生早恋的可能。所以,一定要监控好学生的心理及情绪变化,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班主任是一个优秀班集体的组织者和建设者,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而作为任课教师学生的思想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范围。所以协助班主任管好班级也是我下学期不断努力的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理想主义教育。密切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争创优秀班集体。

  五、纪律方面:

  (一)学*方面:

  1、狠抓课堂纪律、课堂纪律不好会直接导致学*成绩的下降,所以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强调要保持好课堂纪律、这个学期我就准备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不但要班干部认真做好记录,还要求各科任老师配合,我*时也多到班上看一看,了解好班里的纪律情况、

  2、稳定自*课纪律

  (二)卫生方面:

  1、进一步提高卫生、两操水*。卫生、两操是良好班风的体现。因此,每一个班都必须提高对这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我打算在这个学期一开始就制定出有关这两方面的更加详细的奖罚措施,以便在以后对学生的管理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案可依,使这两项工作在新的学期里再上一个台阶。

  2、继续开展好值日工作。本学期值日工作的重点是注重细节。无论是室内卫生还是室外卫生,都要注意对“死角”的清扫。

  (三)继续规范好仪容仪表、

  1、学生的仪容仪表也是良好学*风气的一种体现、,在规范校服穿着的同时,严抓学生的发型和指甲。生活委员实行每天一小检、一周一大检的制度,及时掌握同学的仪表着装。

  2、加大课间纪律的监管

  今年是学校执行三年规划的第二个年头,是最关键的一年。本学期的工作需要精心策划,认真落实,争取迈上新台阶。

  一、指导思想

  立足学校实际,以市、区有关部门的工作要求为指导,以安全工作为基础,以进一步落实规范管理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全面提升学校各项工作的水*。

  二、工作目标

  1、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有效改善薄弱环节,争取在年检中有好的表现。

  2、抓实学校的各项管理,让学生的行为规范、学业成绩等方面有整体性的提高。

  三、重点工作

  1、牢牢抓住学校的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和日常安全管理。

  2、加强学校行政干部的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和管理水*。

  3、加强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促进教学“五环节”的较好落实,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和训练,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

  四、具体措施

  (一)学校管理

  1、重新调整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明晰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以及分年度、分部门的目标、措施等,增强规划的执行意识。

  2、调整、充实行政干部队伍,明确分工,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以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来提高分管工作的管理效能。落实过程管理,学期计划的制定要有针对性、可执行性;计划通过后就要照此执行;执行中要进一步细化,有的工作要做好方案,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反馈,有资料积累。

  3、建立行政干部的学*制度和工作交流制度,拓宽干部的眼见,提高干部的思考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干部管理工作评价机制。

  4、梳理和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形成符合学校实际的、可以执行的德育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后勤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制度执行情况的自我评估机制,以此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5、明确学校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优化检查、评估履行岗位职责的机制;组织学*岗位职责,期末对照岗位职责进行履责交流,进行履责评价。

  (二)师资队伍

  1、分管领导要制定适合学校实际的校本培训计划,计划要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对教师参加培训的评价等。本学期主要从专业道德(师德)、专业技能(课堂教学、班主任管理、集体教研)入手,以听讲座、看录像、听课、评课、专题讨论、教研活动等形式进行。

  2、建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做好新教师的拜师结对工作,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活动小组”,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形成关注自身专业发展的氛围,达到各类层次教师专业水*的提高。

  3、举行第一届“华武杯”教学大赛,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展示、交流、实践、研究和观摩的*台。本次大赛涉及教师专业素养(粉笔字等)、专业技能(备课、课堂教学、教学案例)等内容,力求做到全员参与。分管领导要做好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评价的标准等,体现对此项大赛的全程管理。

  (三)德育工作

  1、建设好德育队伍

  (1)强化全员育人意识,通过师德培训提高教师的育人意识、榜样意识,关注教师在教学中的学科渗透,与教导处加强合作,注意对教师在备课中在课堂教学中、在作业批改中、在个别辅导中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评价。

  (2)开好“三个会”, “三个会”即:期初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计划会,期中的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经验交流会,期末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总结会。每次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例会安排培训环节,每次培训做到有主题。针对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拟定本学期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

  (3)以提高班主任、中队辅导员业务素质为突破口,适时组织全体或部分班主任外出参加培训和考察学*,以开拓班主任视野,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1)围绕学校既定的学生培养目标(让学生成为拥有“仁、智、义、强”品质的华武好学生),制定分年级的培养目标,细化为行为规范的分年级要求,形成适合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培养目标的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实践和评价体系。

  (2)积极探索“生活德育”的目标、方法和实施途径,要把“仁、智、义、强”的要求融入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注意生活细节中的德育,人际交往中的德育等,改善德育的落脚点,突出学生的道德实践。

  (3)落实学校德育和班级德育,抓好全校**和每周升旗仪式,力求每次**、升旗准备充分,规范到位,学生受教育。抓好班队课、午会课,推行十分钟队会,开展“健康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对这些专题教育要根据年级的特点做出统筹的安排。

  (4)结合学生行为规范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加强教育训练,本学期的前半阶段,重点强化学生的文明行为,改变乱扔垃圾、纪律性差的陋*。

  (5)以橱窗、板报、温馨教室创建、校园广播为阵地,重视主流价值观的宣传,弘扬学生中的优秀事例,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本学期学校橱窗更换两次,板报更换四次,力求主题鲜明,内容充实,版面活泼、新颖,有吸引力,有观赏性和教育性。

  (6)两大系列的德育主题活动,建设好班队活动课、全校**、每周升旗仪式三大主阵地。坚持**升降制度。每周一和重大节日组织升**,抓好**班子建设,**下讲话力求做到有时效、高水准、成系列。

  (7)少先队大队部根据少先队组织的特点,积极开展少先队活动,让少先队员、儿童团员在喜欢的活动中感悟、体验;抓好少先队的组织建设,建立各种小岗位,通过岗位实践,增强自我教育,培养多种能力。

  (8)举行以“好书伴我成长”的首届读书节活动,引导学生在有益的书本中汲取营养。

  3、建立德育激励机制

  (1)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以改进教师绩效工资分配机制为契机,完善班主任工作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真正实行班主任工作的绩效与待遇挂钩制度。用好、用足相关要求,努力提高班主任待遇。

  (2)继续开展好创“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活动, 以开展创“五星级文明班”和“五星级文明学生”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相结合的“星级文明学生”评价制度。借助庆祝“六一”节之际,举行隆重的表彰仪式,表彰“五星级文明班”、“五星级文明学生”和“优秀班主任”

  (3)设置纪律、卫生、安全流动红旗,做到每周一流动,结果与“五星级文明班”的评选结合起来。

  (4)少先大队要加大“安全监督岗”“纪律监督岗”“卫生监督岗”的监管力度。

  4、完善家校联系

  (1)不断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积极拓宽德育的主渠道,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网络。

  (2)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组织、安排召开学生家长会(本学期至少一次)及部分学生会议。

  (3)严格执行家访制度,班主任每学期至少进行五人次的家访并有记录,与每个学生的家长至少电话联系或家长来校面谈一次。教师要通过家访,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及学*情况,也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科学地进行家庭教育,与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4)要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为农民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或提供咨询。

  (5)抓好寄宿生的保育服务,继续开设亲情热线电话,增强保育服务意识,提高保育服务水*和质量。

  (四)教学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按照《上海市2011学年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教好各类课程,坚决做到学生、教师、教室、教导处的课表一致,完善作息时间表,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落实“快乐半日活动”。

  (2)加强教学“五环节”的有效落实。

  备课管理:第一,修改学校备课评价标准,明确备课要求;第二,加强备课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第三,分享优秀备课,加强集体备课;第四,开展备课辅导,强调片断细节设计,强调目标设定与教学环节之间的匹配性。

  上课管理:第一,加强随堂听课、行政走课、预约听课,提供课堂教学的评价和辅导;第二,切合学校实际,教研组讨论形成一堂好课标准,引导教师按照好课的标准去上课;第三,倡导听课,在听课中学*上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15节,三年内新教师、教导处人员听课不少于20节。外出学*听课后,要在教研组内汇报。

  作业管理:第一,修改学校学生作业评价指标,明确各类作业要求;第二,加强学生作业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的抽查,关注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目标之间的匹配度,关注教师批改作业的及时性,正确性,突出强调作文批改不过周,其它学科批改不过日,关注学生作业的态度、正确率、订正的及时性。

  辅导管理:第一,加强个别学生的课内辅导和课后辅导,减少学困生;第二,把“堂堂清、天天清”作为辅导学生的工作目标。考试与评价管理:第一,严格考试程序,做到出卷、考试、阅卷、登分、试卷分析规范有序;第二,探索多样的评价学生的方法。

  (3)加强教学质量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本学期,教导处将对语、数、英三个学科进行一次抽查,抽查对象是部分年级、部分班级。期中、期末学校统一组织全校性的教学质量调研和考核。

  (4)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切实做好减负工作的前提下,认真加强“培优”、“补差”工作。学校组织各类竞赛,培养和鼓励学业成绩优秀的学生。

  2、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教研组长队伍建设。召开教研组长会议,通过会议加强教研组长的培训;明确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通过教研组长履责的过程,提高教研组长的工作能力。

  2、落实教研活动,要根据学校*行班少、学科教研组组**员任教年级跨度大的特点,每次集中教研活动过程中充分兼顾这样的特点,合理安排时间、合理选择内容、合理设计形式;本学期由教导处组织2次校级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组织4次学科组的教研活动,教导处、教研组长要精心设计好每一次教研活动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目标、主题、过程,提高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吸引教师积极参与,让教研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好地方。3、强化新教师培训

  (1)组织新教师集中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引导新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2)采取师徒接对的传统方式,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使新教师尽快成长。

  (3)加强对新教师教学的日常管理,对新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进行经常性的检查,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后进行及时反馈,对教学检查中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将重点辅导和帮助。

  (4)开展新教师的备课、上课、说课、评课等活动,提供不断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4、上好校本课程

  (1)学校积极利用、开发整合学校课程资源,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实施方案,初步形成武术教材。

  (2)借助武术培训中心的现有资源,利用半天快乐活动日,在民办华武小学3—5年级开设武术特色课程,有计划地进行集体拳、刀、剑术的训练,积极参加校、镇、区各类汇演,开展面向社区和家长群体的公益演出活动,彰显学校特色课程,扩大学校知名度。

  (3)学校根据部分学生兴趣要求,调动部分有书法和绘画特长老师的积极性,从4—6年级吸收学生参加毛笔、硬笔书法特色课程和美术特色课学*。

  5、开展好学校科技、艺术、体育教育

  (1)上好自然、唱游、音乐、美术、体育与健身、体育活动课,抓好学科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积极开展体育、科技、艺术活动,举行首届艺术节。

  (五)后勤工作

  1、按照嘉定区中小学《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90%以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少先队及每班黑板报每期开辟卫生栏目;坚持班主任每天检查督促卫生工作,校卫生室配合德育处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着力培养学生卫生*惯,做到常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不喝生水,不随地吐痰等,确保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100%。

  2、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抓好保安人员的工作培训和工作检查,努力把好校门进出关,要严格履行一切外来人员进出都要登记的手续;把好校门口的秩序关,每天上学、放学值日人员要到岗维持接送学生家长及车辆的秩序,确保学生进出校园的安全;强化水电、校舍安全及所有监控设备的管理,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健全水电、校舍维修档案。

  3、加强食堂管理,进一步把食堂工作做细、做实。食堂负责人要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每天把好食品的入口关,食堂人员每天要把好洗刷关、烹饪关、消毒关,分管领导要对食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食品、卫生检查。

  4、加强食堂管理,进一步把食堂工作做细、做实。食堂负责人要根据食品卫生要求,每天把好食品的入口关,食堂人员每天要把好洗刷关、烹饪关、消毒关,分管领导要对食堂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食品、卫生检查。加强收费工作,做到先备案再收费,备多少收多少,按实结算,多退少不补。

  5、做好固定资产的登记、入账、使用、维护等工作,做到账物相符,借还清楚,报废规范。

  根据《淄博市人民**关于贯彻鲁政发〔20xx〕24号文件统筹推进县(区)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淄政发〔20xx〕34号)及市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促进全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核心,组建联盟式、帮扶式共同体,充分发挥名校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创新义务教育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激发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活力,促进全区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二、总体目标

  在巩固已有的共同体基础上,组建一批新的的帮扶式、联盟式共同体,实现年内全区义务教育段学校共同体建设全覆盖。深入探索管理科学、运行高效、互助互赢的共同体办学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工作重点

  1.确定共同体核心学校,让学校自愿结合,增大学校间组建共同体双向选择空间,充分发挥学校的主观能动性,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和帮扶式共同体,鼓励各学校特色发展。

  2.制定共同体内相关学校的捆绑式考核制度,推进学校间师资共享、学生共育、资源共建、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协同发展,实现责权利的统一,调动学校、校长、学校领导班子、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共同体主要组建模式

  1.联盟式共同体。小学组建10个联盟式共同体,初中组建4个联盟式共同体,全区确定14所联盟式共同体核心校,其余各学校依据地理位置、办学定位、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选择加入一个联盟式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原则上不超过4所学校。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牵头商定共同发展愿景和具体举措,探索开展校干教师挂职交流、联合教研、课题共建共享、学生交流、教育教学活动同步等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办学理念、成功的管理模式、有效的课堂教学、良好的场地设施设备和优质的师资团队,加快融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办学层次。

  2.帮扶式共同体。需要帮扶的学校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由教育和体育局优先在其所在的联盟共同体内确定一所帮扶学校,组成结对帮扶共同体。通过课题引领、网络教研、空中课堂、校干教师交流、特色共享等工作机制,帮助被帮扶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帮扶式共同体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全面提升薄弱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和教育质量。

  五、实施步骤

  1.制定《张店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发展共同体工作实施方案》,适时召开会议并公布。(3月)

  2.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对接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组建联盟式共同体,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填写联盟式共同体汇总表(附件1)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3.有被帮扶需求的学校填写帮扶式共同体申请表(附件2)于3月31日前报基础教育科。(3月)

  4.适时召开会议公布全区20xx年义务教育学校联盟式共同体、帮扶式共同体组建情况,部署任务,明确要求。(4月)

  5.各联盟式共同体核心学校、各帮扶学校牵头、协调共同体内学校制定共同体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合作方式、相关职责等,并于4月15日前报基础教育科。(4月)

  6.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各共同体工作计划进行修改、完善并及时反馈。(4月)

  7.制定全区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评价、考核标准并公布。(4月)

  8.各共同体按照工作计划开展工作,区教体局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及时调度、指导。(5月-11月)

  9.对各共同体发展情况进行督导评估。(11月-12月)


教育共同体建设方案汇总十篇(扩展10)

——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方案范文5份

  为认真贯彻落实《开化县教育局关于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调整实施意见》,将协作型教共体升级为共建型教共体,形成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推进校际间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文化特色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共同体本着“*等、互动、共赢”的合作原则,扩充优质资源总量,扩大优质资源的辐射面,提升教育优质化水*,全面推进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结合我校及兄弟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学校共同体领导小组

  组长:滕卫成

  副组长:汪勇、唐七红、方忠富

  成员:丁巧玲、冯秀英、徐善吉

  二、池淮镇教共体

  核心校:开化县池淮镇明德小学

  受援校:开化县池化镇中心小学、开化县池淮镇张湾小学、开化县池淮镇油溪口教学点

  三、共同体建设目标

  力争通过各校的共同努力,构建出一套符合各校校情的“管理一体、研训一体、资源一体”的工作制度;研究、探索出一条具有各校特色的一体化共同发展之路,实现池淮镇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一)加强联动。进一步加强校际联动,营造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校际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二)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各校间优势、特色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更新理念、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交流轮岗等方式,有效促进各校的办学水*全面提升。

  (三)均衡发展。通过共同体建设,促进池淮镇教育均衡发展,确保优质资源不稀缺,薄弱学校能提高,整体水*有提升。

  四、建设措施

  (一)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基于“互联网+义务教育”基础的城乡同步课堂,九月底之前完成不少于2门学科,累计不少于20节。(需上传学校间同步课堂的图片及课堂信息汇总表)

  (二)开展线上线下教研活动。共同体核心校与成员校间开展教师网络研修不少于8次,开展线下教研不少于4次。(需上传学校或年级组或学科组间的教研活动文本佐证、网络研修图片)

  (三)推进教育共同体教师交流。共同体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任教,并覆盖到每一所成员校。(需上传已交流教师的名单等基本信息,通过全国教师信息管理系统等途径复核);核心校优质师资可在成员校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指导乡村学校中青年教师成长。

  (四)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完善教共体内部中、高级职称评审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聘任管理办法,优先考虑教共体内流动到乡村学校任教教师的职称评聘。各类评优评先比例向承担教共体任务的核心校教师适当倾斜。教共体核心校要结合岗位贡献、工作量等因素,优绩优酬,向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

  五、各校具体工作

  1.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讨制定教共体实施方案。

  2.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定开设两门学科同步课堂。

  3.核心校和成员校之间签订教共体合作协议。

  6.核心校按开设的两门同步课堂安排相关教师进行同步教学,成员校听课教师填写同步课堂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10节)

  7.每节同步课堂结束之后,核心校任教教师和成员校教师进行线上评课研修,并填写网络研修记录单,并上传到相应网站。(每门学科不少于8次)

  8.核心校和成员校共同商议线下教研活动开展时间点,通过成员校到核心校上展示课以及核心校选派骨干教师到成员校上展示课相结合,加深了解各校校情,深化教共体共同成长。(线下教研活动不少于4次)

  9.为加深各校间的合作交流,根据实际情况,三校共同进行课题研究、论文撰写等教科研工作。

  10.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2次,作业专题研讨会3次以上。

  11.核心校与受援校间建立教共体内师徒结对,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师徒共研活动,师徒结对2对以上。

  12.每学期按照青年教师、中年骨干教师,分学科与受援校开展教学比武1次以上。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健康发展,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对象

  县直:中小学、特教学校、幼儿园

  乡镇:中小学(幼儿园)

  二、组织机构

  成立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教育局和县社会事务局相关领导和科室负责人组成,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教研室,负责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具体推进工作。

  三、实施步骤

  (一)建立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县直学校和幼儿园,与经过市、县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一所或多所偏远农村学校和幼儿园,通过签订协议,建立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并报县教育局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办公室。

  (二)明确支教人员。县直学校和幼儿园遴选管理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人员为支教人员,支教人员名单报县教育局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办公室。名额分配采取N+2的方式,N是上年各单位分配的副高名额。N+2为各单位最高限额,具体人数由各单位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并按照文件要求报备。

  (三)开展支教工作。支教期限一年(两个学期),课时满80以上。支教形式主要通过上课(授课课时不少60节,每学期不少于30节)、听课、说课、组织教育教研活动等方式,对偏远农村学校和幼儿园进行支教。支教活动组织开展情况通过资料、影像等方式留存,并填写支教人员工作量化表,通过受援学校和幼儿园及县教育局认定,一般按课时计算,上课、听课、说课为同等课时,教研活动每半天按3课时计算,每学期汇总一次,汇总时按照授课顺序将每节课的教案、听课记录、说课稿、教研记录等手写文字资料存档,汇总后,由受教学校和乡镇负责人确认并签字,报县教育局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办公室。

  (四)支教工作认定和表彰。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领导小组每年对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情况进行总结,认定“一年支教经历”人员,并作为参评高级职称的资历条件。评比优秀支教集体和人员,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进行推广,并将支教经历作为推荐县级及以上先进个人的重要条件。

  四、实施保障

  (一)高度重视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同体建设,认真负责,周密配合,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二)县直学校(幼儿园)要把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责任,丰富内容,创新方式,强化保障,注重实效,严禁弄虚作假,流于形式,切实做到与帮扶对象之间同促进、同提高、同发展。

  (三)县教育局、县社会事务局相关责任科室要紧密配合,周密安排,加强管理,以城乡学校(幼儿园)发展共 同体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我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一、活动主题

  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课堂教学,关注心理健康,服务乡村教育。

  二、活动形式

  以名师公开课为教学案例,组织参训教师深度研讨交流,提炼生成集体智慧,促进乡村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以名师引领学科建设,面向农村初中、小学教师开展城乡教师学*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解决课堂教学问题,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展示有效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专家学术引领和名师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广大乡村教师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全面提升。小学段公共课为少先队活动,在培训时段内每周二下午以“课例+讲座”形式开展;初中学段公共课以师生心理健康为主题,在培训时段内每周六上午以“讲座+交流”形式开展。

  1、示范课:通过名师上示范课,直观地展示先进的教育理念、模式、方法和手段。

  2、课例+说课:专家报告,激活思路,创新方法,实现有效培训。

  3、反思+交流:通过专家点评、互动交流,帮助教师专业成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