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首页 / 工作计划 / | 2022-10-03 00:00:00 计划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

  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工作计划《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我在成长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3 踏上健康之路 单元总结

  4 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

  5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单元总结

  6 消失了的恐龙

  7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8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单元总结

  9 寻找生物的家园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10 劳动节放假11 有趣的食物链 生态*衡

  12 单元总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

  13 能量的转换

  14 能源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5 单元总结 拓展

  16 应用 整理与复*

  17 综合考查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够积极的解决各类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

  物,为今后的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

  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

  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1)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2)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

  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制定小六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很多有必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的,从“观察太阳”到探究“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太阳与人类”、“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系”、“做太阳系模型”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们一把探究的钥匙,让他们亲自去打开一扇扇神奇的科学之门,充分享受探究的快乐!

  “无限宇宙”,本单元在前面学*月亮、太阳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宇宙探测器的不断运用,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使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展空间实验,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重大主题,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既可满足他们对探索太空的渴求,也可以给他们以宏观世界的启迪,使学生认识到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中下层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观察出月相的结果,画月相示意图以及月相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太阳能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难点: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4

  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

  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工作计划《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我在成长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3 踏上健康之路 单元总结

  4 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

  5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单元总结

  6 消失了的恐龙

  7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8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单元总结

  9 寻找生物的家园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10 劳动节放假11 有趣的食物链 生态*衡

  12 单元总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

  13 能量的转换

  14 能源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5 单元总结 拓展

  16 应用 整理与复*

  17 综合考查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备注

  1、2.9-2.13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2.23-2.27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4、3.2-3.6第一单元复*

  5、3.9-3.13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6、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7、3.23-3.27第二单元复*

  8、3.30-4.3

  9、4.6-4.10

  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0、4.13-4.17

  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1、4.20-4.24第三单元复*

  12、4.27-5.1

  13、5.4-5.8

  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14、5.11-5.15

  4.5成果展示会

  15、第四单元复*

  16、5.25-5.29期末复*

  17、6.1-6.7、期末复*

  18、6.8-6.14、期末复* 检测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1)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

  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

  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工作计划《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我在成长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3 踏上健康之路 单元总结

  4 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

  5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单元总结

  6 消失了的恐龙

  7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8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单元总结

  9 寻找生物的家园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10 劳动节放假11 有趣的食物链 生态*衡

  12 单元总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

  13 能量的转换

  14 能源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5 单元总结 拓展

  16 应用 整理与复*

  17 综合考查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发展学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够积极的解决各类问题,从科学的角度分析事

  物,为今后的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整体概述:

  由“沉和浮”.“时间的测量”.“热”和“地球的运动”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日,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单元简析:

  (1)第一单元沉和浮:学生从物体的沉浮现象开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最后形成有关沉浮现象的解释: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二是从密度的层面解释沉浮现象。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学生制作计时工具并进行观测和测量,了解人类计时

  仪器的发展史,及对“时间”的认识发展过程。认识计时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计时工具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影响,感受人类为了不断改进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单元热:学生在三年级“温度与水的变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观察热量变化过程中产生的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观察热量在物体中传递的现象,探索热量传递的规律,发现物体的导热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让学生经历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究过程,学*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相对运动.参照物.模拟再现等原理和方法进行推理.论证,不断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终认识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的模式。

  3.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沉和浮:

  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木块.小刀.透明胶带.大小相同轻重不同的球.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体.玩具潜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带定滑轮).钩码.垫圈.弹簧秤.马铃薯.酒精灯.木夹子.食盐.白糖.烧杯。

  (2)第二单元时间的测量:

  钟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铁架台.螺帽.细线.木条。

  (3)第三单元热:

  温度计.塑料袋.热水瓶.气球.水槽.试管.烧杯.烧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属热胀冷缩演示器.酒精灯.铁架台.铁片.火柴.蜡烛.各种

  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调羹.毛巾.泡沫塑料块。

  (4)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乒乓球.手电筒.地球仪.铁架台.演示用时区图.陀螺。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5(1)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5(2)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

  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五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3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制定小六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很多有必要!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的,从“观察太阳”到探究“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太阳与人类”、“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系”、“做太阳系模型”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们一把探究的钥匙,让他们亲自去打开一扇扇神奇的科学之门,充分享受探究的快乐!

  “无限宇宙”,本单元在前面学*月亮、太阳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宇宙探测器的不断运用,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使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展空间实验,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重大主题,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既可满足他们对探索太空的渴求,也可以给他们以宏观世界的启迪,使学生认识到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中下层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观察出月相的结果,画月相示意图以及月相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太阳能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动手能力。

  难点:学生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 及时查漏补缺, 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4

  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分析: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

  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工作计划《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各种成长数据。

  2、能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生长过程中的各种数据。

  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生长过程中现象作出解释。

  4、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5、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

  6、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7、制作化石模型。

  8、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9、观察校园或者自己居住环境中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10、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

  1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

  12、会做叶子制氧、茎输送水份,根吸水的实验。

  13、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

  14、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15、能够制作火箭用其*等能量置换玩具等装置。

  16、能够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有关能量的知识。

  17、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对能量的研究过程的结果。

  18、能够用可待续发展的眼光看待能源问题。

  19、对提出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

  20、能够就问题提出方案。

  21、能够依据方案收集数据并做简单记录。

  22、能分析和调整自己所设计的产品,说明调整的意义。

  23、能够表达、交流、评价自己或小组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1、知道人的一生生长的大致过程。

  2、知道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

  3、了解青春期的主要身心发展的特点。

  4、了解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

  5、认识到养成良好*惯的重要性。

  6、知道生物是不断进行的。

  7、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

  8、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

  9、知道化石的成因。

  10、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11、知道达尔文经典进化论的基本观点。

  12、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

  13、了解辽西古生物学新发现。

  14、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15、了解生物栖息地的组成。

  16、了解食物链的组成。

  17、知道生态*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8、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

  19、知道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20、知道有些能源可再生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21、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

  22、知道怎样节约能源。

  23、认识几种新能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尊重证据。

  2、愿意合作交流。

  3、珍爱生命。

  4、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能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6、愿意为遗传和变异这个科学事业做更大的贡献。

  7、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8、体会到生命进化的艰难与辉煌,进一步加深珍爱生命的情感。

  9、体验到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像建立假设和解释的重性。

  10、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

  11、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

  12、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

  13、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14、关注与能源有关的社会问题。

  15、意识到能源危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6、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参与生活,愿意进行新的尝试。

  17、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四、方法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我在成长

  2 悄悄发生的变化人生之旅

  3 踏上健康之路 单元总结

  4 生物的遗传现象生物的变异现象

  5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单元总结

  6 消失了的恐龙

  7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8 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单元总结

  9 寻找生物的家园 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10 劳动节放假11 有趣的食物链 生态*衡

  12 单元总结 各种各样的能量

  13 能量的转换

  14 能源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15 单元总结 拓展

  16 应用 整理与复*

  17 综合考查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5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人体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备注

  1、2.9-2.13开学报名、准备开课

  2、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2.23-2.27

  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4、3.2-3.6第一单元复*

  5、3.9-3.13

  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6、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7、3.23-3.27第二单元复*

  8、3.30-4.3

  9、4.6-4.10

  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0、4.13-4.17

  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1、4.20-4.24第三单元复*

  12、4.27-5.1

  13、5.4-5.8

  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14、5.11-5.15

  4.5成果展示会

  15、第四单元复*

  16、5.25-5.29期末复*

  17、6.1-6.7、期末复*

  18、6.8-6.14、期末复* 检测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2)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0篇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在科学学*中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现有经验出发,通过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开放科学课程,进一步改进评价激励机制,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科学的学**惯、行为*惯和生活*惯,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学生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的小朋友,纪律良好,学**惯初步养成。各班男女比例都是男生多于女生。男生对科学的学*兴趣、课堂反应都明显高于、优于女生。

  2、已有知识、经验:参差不齐,部分学生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积累,*时注意对各类事物的观察,表现出对大自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对科学的学*兴趣,但课外书阅读贫乏,无法建立起必要的学*联系;部分学生对大自然、对科学陌然应。

  3、儿童心理分析:大部分学生,表现出对科学学*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动手做小实验,这种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必将成为学生在小学阶段科学学*强大内驱力和学*动力。

  三、教学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家,喜欢看科技书籍和影视作品,感受和体验科学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2、知道收集证据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动物的名称,能用不同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珍爱动植物的生命,感受大自然的美,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3、能清晰表述自己的问题,知道自然界水资源的分布,意识到水与生物的密切关系,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知道在探究过程中,要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懂得合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5、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对科学、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喜欢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题。

  能提出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问题,能从问题中筛选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够想出一定的办法研究问

  一、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将引领学生在种植风仙花的过程中,观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历程,发现其生长变化的规律,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都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这样的生命周期。同时伴随着生长过程,指导学生研究植物主要器官一根、茎、叶的功能,初步认识植物体都有维持其生存的结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动物的生命周期”单元,将指导学生亲历养

  养蚕的过程,了解蚕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周期,并以蚕的生命周期为例,从常见动物的生命过程中,以及从人体特点的观察中,认识动物和人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单元,将以水为例,引导学生探究热量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固、液和气三态,研究水在融化、结冰、蒸发和凝结等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初步认识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是与外界条件密切相关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磁铁”单元将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认识磁铁具有磁性、磁铁两极磁力最强、磁铁能指南北、磁铁具有异极相吸和同极相斥等性质。并通过做一个指南针和学*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等方向,了解磁铁的应用。

  三、学生情况分析

  1.三年级儿童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天生的好奇心是科学学*的起点,他们对花鸟鱼虫、物质特性的好奇心,只要善加引导就能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行为。

  2.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但是他们却常常不能自觉作好课前准备。

  3.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是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动手操作能力更是比较低。往往只看事物表面,而不知事物的内在,难以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4.对实验感兴趣,但容易停留在表面,而不去研究内在。

  5.对科学探究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制定计划的水*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生缺乏对科学学科重要性的认识。

  四、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

  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解释)--------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五、教学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任务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整合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和课题设计,全册共有6个单元,19个课题。

  通过本册教学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期目标

  1、总体知识目标

  能辨别制成常用物品的材料,并能举例说明材料的用途与其性质有关;知道物体发声和声音传播的简单原理;了解光的传播、镜子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及日光的色散现象;知道材料按导电性能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用电器的工作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知道用一些基本组件连接一个简单电路和开关的功能;能探究磁铁的方向特性以及磁铁间同极相斥、蒸发异极相吸的规律;能举例说明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科学技术发展对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

  2、能力培养目标

  指导学生运用在感官和简单工具观察物体,认识物体的性质及用途,培养学生质疑、想象、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热爱科学。

  能用感官或工具感知物体的性质与功能;能用语言或简图描述、记录物体的性质和功能;能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并能实验结果作出科学的解释。

  3、教育教学目标

  能从科学的角度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光、电、磁等现象,主动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探究任务,能体能到讨论与交流的好处;能体验到大胆想像的乐趣;愿意听取其他同学对自己“作品”的评价,并愿意进行改进。

  能举例说出“新材料、声、光、电、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给人类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懂得节约用电的常识,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能举例说出噪声和强光对人类的危害;能理解电和磁的应用对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科学学*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珍爱并善待周围的自然事物,初步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材分析:

  “常见材料”是全册书的引入单元,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人们对材料的使用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引导学生认识身边的材料、关心新材料。

  “声”“光”“电”“磁”四个单元分别以儿童生活经验为线索,来研究材料的特殊性质。“声”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寻找声音、观察发声体、自制乐器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验制作等探究能力。“光”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能让光线通过、光沿着直线传播、光的传播线路可以改变等性质,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电”单元通过分析电在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知道有些材料容易导电,有些材料不容易导电,培养学生想知道、爱提问、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科学态度。“磁”单元通过研究磁铁的性质、寻找磁在生活中的用途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从预测、验证、讨论到交流的完整科学探究过程。“信息与通信”是全册书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类传递信息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了解都声光电磁知识的应用引起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科学事实。

  教学重难点:本册在内容方面以物质世界的声光电磁方面的知识为线索,但学*的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调查、观察、实验、设计、制作、搜集信息等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声光电磁应用的新知识、新产品、新技术,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引起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四、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三年级学生整体学*科学兴趣很高,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普遍*惯于常规课堂学*模式,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

  2、已有知识、经验:从课外书中获得的科学知识比较丰富,但科学探究能力比较弱。家长偏重于语数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张子勇、张帆、邵兰兰,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

  (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

  (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中等生优化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3)、加强优生与中等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 优等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尖子生的*常学*,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六、改革设想: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七、课时安排

  (一)、常见材料(5课时)

  1、身边的材料 2课时

  2、塑料 3课时

  (二)、声(7课时)

  3、倾听声音 2课时

  4、物体传声 2课时

  5、自制小乐器 2课时

  6、声音与生活 1课时

  (三)、光(8课时)

  7、光的传播 2课时

  8、透明与不透明 1课时

  9、镜子 2课时

  10、七色光 3课时

  (四)、电(6课时)

  11、电在我家中 2课时

  12、让灯亮起来 2课时

  13、导体与绝缘体 2课时

  (五)、磁6课时

  14、磁铁的力量 2课时

  15、制作小磁针 2课时

  16、磁的应用 2课时

  (六)、信息与通信5课时

  17、传递信息 2课时

  18、通信的发展 1课时

  19、畅想通信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对周围常见的事物、现象感兴趣,并能关注一些事物、现象的变化,有初步探索的欲望。

  2、能运用多种感官认识事物的多样性,乐意操作,喜欢思考、提问,体验探索过程的乐趣。

  3、关心、爱护动植物和周围的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并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4、能运用适当的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并尝试与同伴交流。

  5、获得有关物体数量、形状以及时间、空间等方面的简单的感性经验,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6、能初步了解自己身体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并知道如何爱护自己身体。

  二、具体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认识“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数量。

  2、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不受物体大小和摆放形式的干扰,正确说出“10”物体的总数。

  3、帮助幼儿感知“10”以内数之间的前后关系,使幼儿能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并逐步建立等量观念。

  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帮助幼儿学*“10”以内数的顺数、倒数。

  5、引导幼儿认识“7”以内的序数。

  6、引导幼儿学*按数量(粗细、高矮等)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学*按特定的规律进行排序。

  7、结合日常生活和活动,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感知其明显特征。

  8、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能够不受颜色、大小及摆放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能够用*面图形进行结合拼搭。

  9、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引导幼儿学*概括图形的两个特征,能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并学*按某一特征的肯定与否定进行分类。

  10、在日常生活和游戏,引导幼儿正确辨认前后方位。11、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感知物体的轻重。12、引导幼儿主动爱护动植物,并观察、了解不同环境中典型的动植物的形态、*性、特征和生长变化。13、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了解春、夏季的明显特征,知道一些适应气候变化的方法,初步理解气候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指导幼儿进行初步的天气变化记录活动。

  三、具体进度安排表:

  第二周:接下去是几(数学)。

  第三周:找图形(数学)。

  第四周:连连看(数学)。

  第五周:圈数字(数学)。

  第六周:给花宝宝排队(数学)、装电池(科学)。

  第七周:给春天的信(数学)、毛毛虫和蝴蝶(科学)。

  第八周:认识梯形(数学)、蜗牛吃什么(科学)。

  第九周:会动的玩具(科学)、它们相等吗(数学)。

  第十周:轮子(科学)、图形变变变(数学)。

  第十一周:我的好帮手—刷子(科学)、变成一样多(数学)。

  第十二周:捕鼠能手—猫头鹰(科学)、剥豌豆(数学)。

  第十三周:做纸牌(数学)。

  第十四周:图形身份证(数学)。

  第十五周:图形的家(数学)。

  第十六周:小鱼有多长(数学)。

  第十七周:水果店(数学)、夏天到了(科学)。

  第十八周:水上的小船(科学)、图形的二级分类(数学)。

  第十九周:沉与浮(科学)。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2、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3.学*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以及做弹力、摩擦力、热传导、热对流、根吸水、茎运输水分等实验,巩固对比实验方法,学*设计说明根有吸水作用的实验、雨的模拟实验。

  4.学*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认识热的三中传递方式。

  5.动手能力:学*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等。

  在德育方面,主要向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通过讲述火箭的发明及我国现代火箭的发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指导学生认识热的三种形态及应用,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科学,爱动脑、爱动手,整体学*比较认真,对实验感兴趣,经过一年的科学学*,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是他们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不强,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五个单元,我们的食物、水、植物、空气、热,覆盖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科学三大领域,调整后的新教材,内容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般每个教学内容为一个课时。根据教学建议,对典型的过程和方法展开充分的探究,不以1课时为限制。应该加强单元后的总结性教学,帮助学生梳理概念、澄清观点。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从知识内容分为五部分

  1、我们吃什么:从学生对食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食物的营养成分以及饮食与人的健康。(包括1、2、3、课)

  2、水里有什么:

  “溶解”单元是从观察溶解现象入手,建立溶解的.一般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看作是前概念水*,并没有涉及分子的运动与分布等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问题实际上已经向着溶解度这一概念发展了,但是在这里主要还是想渗透溶解是物质的基本属性。物质溶解的多与少和很多因素有关,如压力、搅拌、温度等,溶解与析出往往是可逆的。在“溶解的快与慢”问题中,温度对溶解的影响是最重要的。而方糖的溶解从本质上与搅拌加快溶解是一致的,只不过它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明增加物质与水的接触面(所谓咬碎)可以加快溶解。包括4、5、6、7课)

  3、植物身体:从学生对植物的已有认识经验入手,带领学生遵循“整体感知---个体研究——综合整理”的认知程序,认识植物的器官及作用,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包括8、9、10、11、12课)

  4、空气和水:指导学生认识热空气上升以及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包括13、14、15、16、17课)

  5、热传递:指导学生认识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应用。(包括18、19、20、21、22课)

  6、探究与实践: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掌握的探究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积极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

  四、本册教材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难点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实验安排

  1.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2.溶解

  3.加快溶解的方法 4.除去水里的杂质

  5.根的吸水实验 6.分离叶绿素

  7.茎疏导水分 8.热气球上升的秘密

  9.气球的反冲实验 10.瓶吞鸡蛋

  11.水流有力量 12.热传导

  13.木屑在热运动水中的 14.探究不同物品是否会生热

  15.不同物体的吸热本领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为学生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1、通过经历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的过程和体验;初步体会到科学观察需要细致,讲求方法;并在一系列的观察描述活动中获得自信。

  2、组织和指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历一些基本的观察活动过程,经历初步的在观察活动过程中提出问题,发现更多观察内容的过程; 经历解决观察活动中的问题,尝试不断改进观察方法的过程。引导和推动学生开展调查活动;鼓励学生亲*和关注周围环境。

  3、能有顺序、有目的、仔细地观察。 运用看、摸、听等多种方法进行观察,综合运用感官感知事物。

  4、能用文字、图画、表格等多种形式记录和呈现观察结果。和同学交流,相互评价观察结果。

  5、能查阅资料,了解有关的问题。在观察、研究的各种活动中,学生能够逐渐做到注重事实、留心观察、尊重他人的意见,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同时通过对水的观察,保持和发展学生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

  三、实施措施:

  1、加强教师自身的科学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认真了解科学知识,开阔自己的知识面,尽快让自己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积极参加各级学*培训,全面提升科学教师个人素质。

  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尽可能在课堂上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开放的`教学氛围。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采取一切手段调动学生学*科学的积极性和兴趣。积极参加各级比赛,提高教学技艺。

  3、注重学生课外的拓展研究,不停留在课堂教学内,将学生带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中去,将探索学*从课堂延伸扩展到课外,扩展到家庭和社会。参加教育论坛的讨论交流,资源共享、教技切磋。

  4、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3)

——下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以“走遍千山万水”为主题。它虽然是选取有关山水景物的文章来组织单元,但实际上暗含着围绕学*描写景物的方法来编排,比如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除此以外,还要了解排比句式并学*运用,体会优美语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这一组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朗读背诵,在诵读中体会山水景物之美。《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以及《忆江南》都是名家写大好河山的,画面感强,有拓展的空间。

  教学时重视诗词的朗读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指导,要紧密联系诗词的内容和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思考。《桂林山水》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教学的始终。《七月的天山》中的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4个生字,会写29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背诵三首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学*通过看注释,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说出有关景物的特点。

  4、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5、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能模仿课文例段写话。

  三、教学重难点:

  1、品味诗句,理解诗句句意,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了解景物,想象其美景、在学*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景物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3、学*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练*理清课文的条理。

  4、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作,顺序清晰,生动具体.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1—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2课时。

  具体安排:

  1、古诗词三首 3课时

  2、桂林山水 2课时

  3、记金华的双龙洞 2课时

  4、七月的天山 1课时

  语文园地一 5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是以“以诚待人”为专题编写的。课文的内容生动、感人,从不同的角度赞美了诚实、守信等道德规范,使学生懂得诚实、守信比金钱、财富更重要;要用自己的劳动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遇事要将心比心,多为别人想想等。整组课文充满丰富的人文内涵。本组4篇课文的语言简洁生动,叙事条理清楚,尤其是对人物语言、行动、外貌等描写,十分逼真,这些都是孩子们学*语文的好材料。除课文之外,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日积月累”“趣味语文”等栏目,让学生积累有关诚信方面的古诗文名句和由“信”字组成的词语,这不仅能丰富语言积累,而且能使学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作”是让学生通过说和写的语文实践活动,加深对“诚信”这一专题的理解;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正确读写有关的词语,能借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诚信的观念。学*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3、学*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能找出文中描写人物神态、动作、和语言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5、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与人相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要求。

  3、学*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体会人物的品质。

  4、学*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0—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具体安排:

  5、《中彩那天》 3课时

  6、《万年牢》 2课时

  7、《尊严》 2课时

  8、《将心比心》 1课时

  语文园地 二 5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围绕“大自然的启示”这个主题取材。启示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保护好生态*衡,否则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二是要从大自然获得启示,从而进行发明创造。本组的几篇课文,通过具体而生动的事例说明了大自然所给人的一些启示,具有深刻的启发性。这些课文,都表明了一定的道理,比较适合默读训练,可引导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通过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本单元生字新词,加强词语的积累;引导学生关注自然、了解自然,在对自然的观察、了解、发现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2、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等思维品质。

  3、进一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学能力。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能力训练,特别是口语交际训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表达的能力。而*作注重学生在综合性学*中的发现,注重细心体验在活动中的经历,注重体会,把自己的观察、发现写出来。

  三、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体会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自然现象中受到有益的启示。

  3、组织学生参加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体会。< >

  4、帮助学生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体会再现,进一步提练,最终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四、课时安排:

  9、自然之道 2课时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课时

  11、蝙蝠和雷达 2课时

  12、大自然的启示 2课时

  语文园地三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以“战争与和*”这个专题,选编了几篇适合四年级学生特点的课文。《夜莺的歌声》《小英雄雨来》都是讲的战争中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的故事。《一个*孩子的呼声》通过一个*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维护和*,制止战争。儿童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是孩子们呼唤和*的共同心声。每篇课文都紧紧围绕专题,给学生越来越鲜明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战争打破了多少童年的幻想,击碎了多少美丽的憧憬。人类不需要战争,让我们共同祈祷未来的世界永远和*,让“和*之花”永远绚丽绽放。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7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真挚情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

  3、树立热爱和*、维护和*的信念。

  4、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

  5、推荐一些战争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电视作品。

  三、教学重难点

  1、学*生字词,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其表达的思想感情。2、树立热爱和*、维护和*的信念。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加强课文的朗读训练。四、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6课时,略读课文3—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宽带网”1课时。

  具体安排:

  13、《夜莺的歌声》 3课时

  14、《小英雄雨来》 2课时

  15、《一个*孩子的呼声》 2课时

  16、《和我们一起享受春天》 1课时

  《语文园地》四 5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以“热爱生命”为主题。选有四篇有关生命的课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美好,从而思考如何对待生命,热爱生活。本组课文以散文为主,语言优美,内含丰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阅读思考,细心感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点问题展开讨论。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是本组课文的训练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通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本组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把具体的人和事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道理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并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2、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

  3、发现并总结出概括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 >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通过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 命,热爱生命。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2、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四、课时安排:

  17 、《触摸春天》 3课时

  18、《永生的眼睛》 2课时

  19、《生命生命》 2课时

  20 、《花的勇气》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一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乡下人家》描写了富有诗意的乡村生活,《牧场之国》展现了异国的田园风光,《古诗词三首》更是生动地再现了一幅幅乡村风光、田园意趣的图画,《麦哨》则侧重于描绘了乡村儿童在乡间田野无拘无束、充满乐趣的童年生活。每篇文章虽然从不同角度描写了乡村的景色和生活,描写方法也各具特色,但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即对乡村田园生活由衷地热爱、赞美与向往。进行课文教学时,教师要统筹安排,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读与写,读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了解拟人手法的特点。

  2、学会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丰富自己的语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激发热爱和向往乡村田园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感受充满了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

  2、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能抓住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展现乡村生活的,学*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四、课时安排:

  21 、乡下人家 2课时

  22、牧场之国 1课时

  23、古诗词三首 3课时

  24、麦哨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语文园地中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身边具有执著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园地”安排的各项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发现引号的作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读课文,感受人物的执著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受到心灵启示,并能付诸于行动。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四、课时安排: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课时

  26、全神贯注 1课时

  27、鱼游到了纸上 3课时

  28、父亲的菜园 1课时

  语文园地七 5课时

  合计 13课时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简析:

  本组教材的专题为“故事长廊”,安排的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本组教材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寓言两则》中的《纪昌学射》告诉人们学*要打好扎实的基础,《扁鹊治病》则告诉我们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文成公主进藏》突出了文成公主对民族团结、共同发展做出的贡献;《普罗米修斯》盛赞了为人类盗取火种、大义凛然、无所畏惧的英雄普罗米修斯;《渔夫的故事》展示了人类智慧的巨大力量。这一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的故事,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本组课文,要充分注意到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学*简要概括故事的内容,练*讲故事,再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引导他们大量阅读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进一步激发读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单元的生字。正确读写新词等。

  2、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同时,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通过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在练*讲课文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学会在阅读中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同时,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2、通过读课文,体会故事蕴含的哲理和情感;在练*讲课文故事的`同时,引导学生丰富的课外阅读,激发读书兴趣。

  四、课时安排:

  29、寓言两则 2课时

  30、文成公主进藏 1课时

  31、普罗米修斯 3课时

  32、渔夫的故事 1课时

  语文园地八 5课时

  合计 13课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指导思想。着眼于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通过学*受到“五爱”教育,为培养“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本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学*状况:班级整体学*成绩一般,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但不够灵活,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

  三、教学要求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2、复*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

  3、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能根据讨论的话题,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4、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书信、读书笔记、建议书等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惯,复*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教学进度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了能搞好复*,让学生顺利毕业,课程必须在五一前上完,即:二月份上完1、2单元;三月份上完3、4单元;四月份上完5、6单元。利用五、六月份全面地、系统地复*迎接初考的到来。五、教学重点: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难点:

  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要恰当安排教学的序。要把握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学*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七、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

  2、认真学*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产用电教(全学期不少于全册教材的80%),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八、做好差下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产生后进原因的因素是非常之多,作为老师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让学生找回自信,鼓励是后进生找回自信的最好良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专门捡后进生会的东西提问,不要在课堂上随便批评他,要经常在课上课下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哪怕是点点进步。只要后进生找回了自信,他对学*就产生了兴趣,然后再慢慢给后进生加餐。我认为这是转化后进生的良药。如果认为后进生可以轻而易举实现转化,不用做艰苦的工作,那倒是有点不正常。所以转化差生需有耐心。耐心,就是要允许学生有多次反复,就是要提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向高发展,这是历史以来有效的教育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用这种办法转化了一大批后进生,效果十分明显。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差下生的转化工作。

  九、教学进度安排:

  第1—3周:①培养良好的学**惯(十二)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3)

  第8—10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4)

  第11周:期中复*、测试、分析、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5)

  第14—16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6)

  第17—18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7)

  第19—:①期终系统复*②毕业测试

  一、班级情况分析:

  四年级41班共有学生59名,从整体看,本班学*成绩两极分化较严重。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惯。能坚持写日记,能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写出水*较高的作文,在涉外杯作文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后进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记流水帐。在本学期对他们需要多一些关注与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惯,教给学*方法,使他们能和大家一起快乐学*,共同进步。

  二、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是《*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本册教科书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从选文到练*设计,从编排结构到呈现方式,有不少新的突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情况,更要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真诚地待人处事、保护大自然、了解战争,呼唤和*,生命是宝贵的、、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读读记记”中列的是由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略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也列在“读读记记”中。

  本册教材的注音有以下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直到该字列入要求认识的字为止;导语、课后练*、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时不再注音;选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均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多音字注音用方括号。课文中的生字,都是注的本音,有些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变调或读轻声,在教参中加以提示,供老师指导学生朗读时参考。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2、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要求会写200字,认清字形,了解在语文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会认200个生字,只要求读准字音,不要求会写。

  3、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特别是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中运用,学过用词造句的方法,把对词句的理解、积累和运用的训练结合起来,使它们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学*浏览,能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鼓励探究型阅读。

  5、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讲述一件事情,讨论问题能讲清自己的意思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4)

——科学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3篇)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好奇心强,学*积极性高,拥有活跃的思维并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此阶段的课程内容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在活动中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和主动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四个单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待科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睦相处,真爱生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观察与探究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秘密,初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特征。

  2、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知道声音传播的途径和方式,认识噪音的来源和危害。

  3、知道秋冬星空的主要星座,初步发现星空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4、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能按材料对物体分类,认识某些材料的性质(如导电、溶解、传热、沉浮等)能将材料的特征和用途想联系起来,区分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5、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以使物体的形态发生改变,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探究雨和雪的成因。

  (三)能力培养

  1、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尊重证据,愿意合作和交流。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

  4、培养学生能制定计划,对自己的探究活动设计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和假设相比较。

  6、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和评议,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四、教学措施

  1、多种形式培养兴趣,生动活泼发掘潜能。充分挖掘学科课程的科技含量,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结合学生特点适当补充一些科普新知识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时间以发挥创作空间。

  3、采取生动、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呈现一个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4、对学生学*中的表现进行及时而且积极的评价,激励新的创新火花的迸发。

  5、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五、教学进度安排(略)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小学,新的学*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环境、老师、同学、课堂、学*、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

  一年级上册科学在小学六年科学学*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如果说他们在幼儿阶段主要是通过“玩”来认识和了解科学的话,从现在起,他们进入的将是一门“课程”。课程的含义是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系统的设计,但绝不是说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兴趣”,不再有孩子们的“个人看法”和“探索空间”。恰恰相反,好的科学课应该是属于“儿童的科学”。

  二、教材解读

  “什么是科学”“怎样做科学”诸如此类的问题,无法也不应该教给孩子们,而是让他们在科学知识的学*过程中,通过与之交融的探究活动逐渐体验和理解。因此,一年级上册科学的主要功能是为六年的科学学*打基础。

  1、内容分析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植物”和“比较与测量”两个单元组成。其中“植物”单元有6个教学内容,“比较与测量”单元有7个教学内容,总计13个教学内容,原则上每个教学内容需1课时来完成教学。另外每个单元最后都有“科学阅读”内容。

  (1)“植物”单元:这是小学一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单元,它将引领学生走进小学科学学*的大门,掀开科学学*的第一页,对学生今后的学*产生重要的影响。选择植物作为科学学*的起点,是因为植物是孩子们的亲密伙伴,他们对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让孩子把植物作为一个生命体来思考,运用各种感官进行观察,是生命科学概念体系构建和技能目标达成的基础和需要。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丰收的季节,生命也在这个季节里展现出丰硕的一面。让学生关注植物、关注一个个生命体的特点,是这个单元的重要导向。

  (2)“比较与测量”单元:比较和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当科学家观察和实验时,他们离不开比较和测量。通过使用数字和标准的测量单位,他们可以确定和描述物体诸如长度、体积、重量和温度等属性。相似地,在生活中,学生们自然地进行着比较,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测量。事实上,比较和测量是学生们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途径。在本单元中,他们将观察事物间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重演标准尺的产生过程,体会比较和测量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板块分析

  一年级的科学书每课一般由聚焦、探索、研讨和拓展四个板块组成。在实际教学中,这四个板块并不是截然分开、机械使用的,四个板块呈现的是一个有结构的,既符合科学家的工作特点,又符合儿童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目的是让儿童亲身经历和体验问题解决的系列科学实践。这个实践过程与儿童转变他们的原有认识相关,与促进他们对科学的理解相关,与发展他们的认识能力相关,而且一定是以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共生的方式发生的.。具体说明如下:

  (1)聚焦板块:一般以陈述句的形式描述问题情境,以疑问句的形式提出1-2个学生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以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语句与前一课的学*内容进行联系,体现课程的连贯性。

  (2)探索板块:包括前概念测查、预测、探究计划的制订、收集信息、组织和呈现证据以及形成初步解释。这一板块通常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列出可供选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有关的第二手资料和数据呈现所需要的方法和工具等。

  (3)研讨板块:呈现的是学生在交流、讨论、论证时所应围绕的关键问题。一般以疑问句的形式指导学生抓住主题学*的核心,陈述自己的观点,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解释,在个人论证的基础上,展开集体论证以达成共识。

  (4)拓展板块:为学生提供一系列活动建议,以便他们在课外开展进一步的探究,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及其他新的情境,或是与其他学科领域的学*进行联系。

  三、教学目标

  1、“植物”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地球上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茎、叶。

  ②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③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需要水分、阳光,每个植物个体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④植物会生长和死亡。

  ⑤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植物。

  ②能用语言、图画描述和记录观察内容。

  ③能在观察过程中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④能种植一棵植物,并使其存活一段时间。⑤能用合适的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表达。

  (3)科学态度目标

  ①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对植物产生研究兴趣。

  ②对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③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④养成参与、表达和倾听的良好*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了解植物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体会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②了解人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植物资源,懂得珍爱植物,认识到保护身边的植物很重要。

  2、“比较与测量”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①观察中有比较,比较需要公*,测量使比较的结果更准确。

  ②共同的起始线是公*比较的需要。

  ③确定起点和终点、测量单位首尾相连是测量的要素。

  ④非标准单位的测量工具导致测量结果的多样性。

  ⑤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有助于信息的交流。

  ⑥有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更方便测量长的物体。

  ⑦尺子是*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统一测量标准的产物。

  (2)科学探究目标

  ①能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方法观察和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②能根据高度或长度给物体排序。

  ③能以讨论、画画、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

  ④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

  ⑤学*预测事物的相对高度和尺寸。

  ⑥使用标准和非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

  ⑦初步运用十进制计量测量结果。

  ⑧初步运用尺子进行测量。

  (3)科学态度目标

  ①发展对测量的认同感。

  ②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③认同以图表形式组织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性。

  ④乐于在情境中学*,能保持对一个问题的好奇和探究兴趣。

  ⑤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能主动参与合作学*活动。

  ⑥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测量数据。

  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分析、反思测量过程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①能意识到观察、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

  ②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和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③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

  四、单元词汇和材料清单

  1、第一单元

  (1)单元词汇

  ①根:高等植物的营养器官,能够把植物固定在土地上,吸收土壤里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养分,有的根还能贮藏养料。

  ②茎:植物体的一部分,由胚芽发展而成,下部和根连接,上部一般都生有叶、花和果实。茎能输送水、无机盐和养料到植物体的各部分去,并有贮存养料和支持枝、叶、花、果实等生长的作用。

  ③叶: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通常由叶片和叶柄组成,通称叶子。

  (2)材料清单

  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子,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冬青叶,牵牛叶,梧桐叶,松树叶,月季叶,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有关“植物是活的”的照片、图片等。


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菁华5篇)(扩展5)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菁选

科学教学工作计划(15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的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概念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

  1、明白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想象、着重证据、敢于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4、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怀科技的新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整体学*状况:我所任教的是三年级的6、7和8班。在开始的两个多星期,我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表现,还经常利用课前和课余观察学生的学*态度。经过两周的了解,我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特别敏锐,发言和回答都特别积极。但是,也因为现在的科学学*与以往的常识学*有很多本质的区别,特别是注意学生的探究活动的培养是以往忽略的,所以怎样引导学生开展有序地探究活动是本学期的训练重点。

  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的课外知识储备特别丰富,明白很多相关的科学知识。但总的来说,学生以前的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的次数比较少,怎样进行有效探究是迫切的问题。而且,科学小组的合作学*跟其它科目的合作学*也有很多区别,课堂中小搭配作中学生还是很混乱,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参与,所以怎样引导全员参与与分工,也是课堂教学中必须强调的。

  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详细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小学生的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爱好。

  四、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全册教材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我们周围的材料”和“食物”6个单元,由40多个典型活动组成。作为起始册,教材的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科学课程的爱好,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特点,引导他们尝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一些明白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2、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第一单元“植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第二单元“动物”共6课时,详细包括:寻访小动物(1课时),蜗牛(2课时),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共6课时,详细包括: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第四单元“水”共4课时,详细包括: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第五单元“纸”共4课时,详细包括: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第六单元“米饭和淀粉”共4课时,详细包括: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3、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想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4、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基本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非法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爱好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

  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

  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

  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社区科学活动

  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

  七、主要导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参观法实践法讨论法

  谈话法辩论法实验法列表法暗示法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日期教材内容

  19.19.1始业教育

  29.59.11我看到了什么(1课时)我的大树(1课时)

  39.129.18各种各样的叶(2课时)

  49.199.25一片完整的叶(2课时)

  59.2610.2国庆放假

  610.310.9寻访小动物(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710.110.16蜗牛(2课时)

  810.110.23蜗牛和蝗虫(1课时)蚂蚁(1课时),

  910.210.30我的观察研究(1课时)乡土教材(1课时)

  1010.3111.6观察我们的身体(1课时)我们在生长(1课时)

  1111.711.13猜猜我是谁(1课时)我的手(1课时)

  1211.111.20奇妙的指纹(1课时)运用感官(1课时)

  1311.211.27一杯水的观察(1课时)水是什么形状(1课时)

  1411.2812.4各种各样的液体(1课时)比较水的多少(1课时)

  1512.512.11纸的观察(1课时)我来造一张纸(1课时)

  1612.112.18不同用途的纸(1课时)作一辆纸车(1课时)

  1712.112.25稻谷的观察(1课时)大米的观察(1课时)

  1812.2605年1.1米饭的观察(1课时)淀粉的踪迹(1课时)

  191.21.8复*考试

  一、学生现状分析

  本学期三年级学生共三个班。学生视野虽然比较开阔,但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听课的技巧不强。课堂上看来很活跃、很热闹,但是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方面却非常缺乏,动手实验时,常常是在为了玩而玩,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的去玩,想出办法了再玩。因此学生课堂上常常表现的是玩完后,一问三不知,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学期的科学课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要对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进行专门的训练,发展学生们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在本学期中我要从抓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入手,在小制作、小实验、小调查、小操作等方面入手,结合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合理的运用电教媒体,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把科学课的新课程标准落实到科学教学中去,使科学教学进入到一个走进新课程改革的新时期。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

  本册书22课。从知识方面可以分为五个单元:

  1、游戏里的科学:(1~6)课,主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力的`现象进行研究,如推力和拉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而形成的摩擦力;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弹力等等,让他们对力的各种现象有一个亲历的活动,体验科学探究。

  2、太阳与时间:(7~10)课,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对太阳的概况有初步了解,并通过观察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发现利用太阳计时的方法,了解计时工具发明的过程。

  3、电的本领:(11~14)课,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用电器入手,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设计、实验等探究方法揭开一个个与电有关的谜。能够组装简单的电路,正确使用常见的用电器,做到安全用电,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服务。

  4、我们的身体:(15~18)课,从自己的身体入手,引导学生涉猎神秘和新奇的生命领域――人体,对生命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命世界的热爱,对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形成良好生活*惯和健康生活的意识。

  5、动物王国:(19~22)课,以学生对常见动物已有的认识为基础,层层展开,使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探究后收获的乐趣,同时了解、认识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的基本特征。让学生意识到珍爱生命,理解生命的本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