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

首页 / 故事 / |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1

  岳飞抗金

  岳飞是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当时北方的金国出兵攻打宋朝,烧杀抢掠,遭到宋朝的反抗。从小就立志报国的岳飞从军入伍,决心反击侵略,收复被金国夺占的土地。他训练出纪律严明、英勇善战的岳家军,在和入侵者的斗争中,屡建战功。

  有一年,岳飞率军与金军在长江一带交战,打得敌人望风而逃,收复了江南重镇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军收复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军民。可是皇帝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一心想求和,竟答应向金国称儿称臣,每年进贡,换取可怜的“和*”。岳飞坚决反对,上书皇帝说:和议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请求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不久,金国果然撕毁和议,再次南侵。岳飞率领岳家军进行反击,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战中,击垮了金国的主力军,又穷追不舍,到达了离故都汴京(今开封)不远的朱仙镇。金军统帅兀术(wūzhú)哀叹说,这是开仗以来,最惨的败仗啊。他只好率部下渡过黄河,往北逃走了。岳飞也准备渡河北上,彻底打败敌人,收复北方。不料宋高宗听了秦桧的话,连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飞撤军,不准再打。后来秦桧又诬告岳飞谋反,害死了这位大英雄。岳飞抗金虽然没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争业绩将永载史册,受到人民的怀念。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2

  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个农人家庭。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没有一个文化人。他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纸墨笔砚是个什么模样。

  不过有一天,方仲永突然哭着向家里人要纸墨笔砚,说想写诗。他父亲感到十分惊讶,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4句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方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不免个个称奇。

  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家玩,有的当场出题要小仲永作诗。小仲永不论什么题目,他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深刻雅致,文采绚丽多姿,得到众人赞赏。

  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县里那些名流、富人,十分欣赏方仲永,连他父亲的地位也随着提升了很多。那些人对方仲永的'父亲另眼相看,还经常拿钱协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这是件有利可图的好事情,于是放弃了让方仲永上学读书的念头,而是每天带着方仲永轮流拜访县里的那些名流、富人,找机会表现方仲永的作诗天才,以博得那些人的夸赞和奖励。

  这样一来,神童逐步才思不济,久而久之,因为只一味凭着一点“天才”而没有后天的再学*,方仲永终至每况愈下。到十二三岁时,作的诗比以前大为逊色,前来与他谈诗的人感到很是失望。到了二十岁时,他的才华已全部消失,跟一般人并无什么不同,人们都遗憾地摇着头,可惜一个天资聪颖的少年终于变成了一个*庸的人。

  可见,一个人光有先天的智慧而不注重后天的学*是不行的,不注意接受新知识,到头来只会落在别人后面。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3

  南海中有一个岛,岛上的人以打鱼为生。岛民们对付蛇很有办法,因此遇到蛇并不惊慌失措。打死了蛇以后,岛民们看看扔掉可惜,便把蛇肉烹调了来吃。这一吃,大家发现蛇肉鲜美嫩滑,特别可口,于是,蛇肉成了岛民们普遍喜爱的美味佳肴。

  有一次,一个从没有出过远门的南海人带着家人到遥远的北方去旅游。他们一家人都爱吃蛇肉,怕到了别处吃不到这样的美味了,就带了不少腊制的蛇肉当干粮。

  这个南海人带着家人走了很远很远,来到了齐国。他找了一家还算整洁的旅店安顿了下来。齐国人都十分好客,主人见他们从很远的南方来,就热情地招待他们。每天做好饭好菜给他们吃,铺床、清扫房间、洗衣服,把这个南海人一家照顾得十分周到,房钱也收得很便宜,还常常主动向他们介绍齐国的风土人情。

  南海人受到这样的款待,心里很是高兴,同时也挺感动,于是便跟家里人商量着要送些什么礼物给主人,以表达感激之情。想来想去,他觉得蛇肉最合适。北方没有这类佳肴,主人一定会喜欢的。

  打定了主意,他便在带来的腊蛇肉里挑开了,最后选中了一条长满花纹的大蛇。他高兴地拿着蛇去见主人,想象着主人开心的样子。

  齐国在北方,很少产蛇。齐国人一见到毒蛇,吓得逃命都来不及,更别提去吃了。所以见到南海人送来的`大花蛇,害怕得脸色都变了,吐着舌头转身就跑。南海人大惑不解:主人这是怎么了?他想了好一会,对了,一定是主人嫌礼物轻了。他赶紧叫过仆人,叫他再去挑一条最大的腊蛇来送给主人。

  像这个南海人一样,遇事不了解情况,也不加以调查,就胡乱依自己的猜想来作主观臆断,是难以得出正确的结论的。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4

  宝石变废石

  一天,有位从新疆来的珠宝商人到一户人家谈生意时,看见案头上压着一块半透明的石头,就想用一块小玉饰换过来,主人没同意。后来又去谈了几次,主人故意把售价提得很高,而且还有附加条件,因而没有成交。

  这家的主人心里想:这块不怎么起眼的石头居然有人再三想收购,如果将它整修一新,岂不是会令人更喜爱?于是,就用砂纸把这块半透明的石头郑重其事地打磨了一番,还钻了孔,系上了红丝带,显得圆润高贵。可是过了一年多,这块已打磨光亮的玉石仍然没有人问津,主人百思不解。

  后来,那位从新疆返回来的珠宝商又来到这户人家,看见这块打磨过的石头后非常惋惜地说:“这块石头其实是一块很稀罕的宝玉,原有十二个很小的孔,按十二时辰排列,每过一个时辰就会有一个孔变成红色,依次消失,周而复始。因此,这块玉石还是一种计算时间的天然仪器。可是,如今这玉石经打磨后,不仅份量减轻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变色计时的小孔也被磨掉了,更使这块玉石的价值大打折扣。原来至少可卖万元以上,可现在就是一千元也没几个人想要了,因为这块玉石现在不仅太*常了,而且经打磨后容易风化变脆,若干年后会逐渐破碎。”说完,这位识货的新疆人转身便走了。

  这个故事的教训是深刻的:一是要有识别能力和求教精神,自作聪明往往会弄巧成拙;二是要朴实自然和物尽其用,外表光亮不等于有实用价值。虽说“玉不磨不成器”,可有的玉一磨反而会变成废石。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5

  庄子家已经贫穷到揭不开锅的地步了,无奈之下,只好硬着头皮到监理河道的官吏家去借粮。

  监河侯见庄子登门求助,爽快地答应借粮。他说:“可以,待我收到租税后,马上借你300两银子。”

  庄子听罢转喜为怒,脸都气得变了色。他忿然地对监河侯说:“我昨天赶路到府上来时,半路突听呼救声。环顾四周不见人影,再观察周围,原来是在干涸的车辙里躺着一条鲫鱼。”

  庄子叹了口气接着说:“它见到我,像遇见救星般向我求救。据称,这条鲫鱼原住东海,不幸沦落车辙里,无力自拔,眼看快要死了。请求路人给点水,救救性命。”

  监河侯听了庄周的话后,问他是否给了水救助鲫鱼。

  庄子白了监河侯一眼,冷冷地说:“我说可以,等我到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请他们把西江的水引到你这儿来,把你接回东海老家去罢!”

  监河侯听傻了眼,对庄子的救助方法感到十分荒唐:“那怎么行呢?”

  “是哇,鲫鱼听了我的主意,当即气得睁大了眼,说眼下断了水,没有安身之处,只需几桶水就能解困,你说的所谓引水全是空话大话,不等把水引来,我早就成了鱼市上的干鱼啦!”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6

  猴王找到了一个大西瓜,可是,怎么吃呢?这个猴啊,是从来也没有吃过西瓜。忽然,他想出了一条妙计,于是,把所有的猴都招集来了。

  他清了清嗓子:"今天,我找到了一个大西瓜。至于这西瓜的吃法嘛,我当然当然是知道的。不过,我要考验一下大伙的智慧,看看谁能说出这西瓜的吃法。如果说对了,我可以多赏他一块。如果说错了,我可要惩罚他!"

  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是谁也没有吃过西瓜。

  小毛猴眨巴眨巴眼睛,挠了挠腮说:"我知道,吃西瓜是吃瓤!"

  "不对!小毛猴说得不对!"秃尾巴猴跳了起来:"我小的时候跟我妈去姥姥家,吃过甜瓜,吃甜瓜就是吃皮。我想,这甜瓜也是瓜,西瓜也是瓜,吃西瓜嘛,当然也是吃皮咯。"

  这时候,大伙争执起来,有的说:"吃西瓜吃皮!"有的说:"吃西瓜吃瓤!"可争了半天,也没争出个结果,于是都不由的把目光集中到一个老猴的身上

  这老猴认为出头露面的机会来了,他捋了捋胡子,打扫了一下嗓子说:"这吃西瓜嘛,当然当然是吃皮咯。我从小就爱吃西瓜,而且一直都是吃皮的。我想,我之所以老而不死,就是因为吃了这西瓜皮的缘故"

  大伙都欢呼起来:"对!吃西瓜吃皮!""吃西瓜吃皮!"

  猴王认为找到了正确答案,他站起身来,上前一步,开言道:"对!大伙说得对!吃西瓜是吃皮。哼!就小毛猴崽子一个人说吃西瓜吃瓤,那就让他一个人吃吧!咱们大伙,都吃西瓜皮!"

  西瓜一刀两半,小毛猴吃瓤。大伙,是共分西瓜皮

  有个猴吃了两口,就捅了捅旁边的说:"哎,我说这可不是滋味啊!"

  "咳,老弟,我常吃西瓜,西瓜嘛,就是这味。"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7

  有户人家的奶妈做了一个可以旋转的圆形玩具来取乐婴儿,婴儿很喜欢。奶妈经常拿它转动,吸引来许多小孩子与婴儿一起玩乐。

  这家有位朋友叫公植的,听说有这个玩具,就请主人拿出来一看,他一看就急忙把玩具烧了,还责怪主人说:“古代讨厌圆形的君子歌吟道:‘宁可方正而为奴仆,不可圆滑而为大官;宁可方正而受到污辱,也不可圆滑取得荣耀。’其中有特别固执的君子还终生不抬头看天,因为讨厌天是圆的。有人解释说,天大无比,难以看清,所以说天是圆的,实际上它不是圆的。可君子回答说:‘天即使不圆,但人们已称它为圆,所以我还是讨厌它。’您家为什么要造出这旋转的圆器,放肆地让它来取乐儿童呢?儿童小时候喜欢它,长大后必然偏爱圆东西。引导小孩子喜欢圆东西已是一种不义之举,又亲自玩弄圆东西,则更有失方正之道。可叹啊,您在家里宠爱圆形的东西,出门在外一定会喜欢小人的趋附圆滑之风。我又怎知您以后会不会说圆做圆,终了一生呢?我又怎能做您的朋友呢?”

  这家的主人只好哭笑不得地说道:“我因为婴儿有了一个圆形玩具,您便如此责怪于我,假如我以圆的态度来对待外物,以圆的品性来趋附时尚,不是圆的不参与,不是圆的不去做,那么公植您岂不是要拿刀或箭把我杀了么?”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8

  想看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声注音版》,仅仅是因为我之前一段时间的工作性质所致。那个时候身边围绕了一群小朋友,活泼可爱天真幼稚,很招人喜欢。有一些小朋友的家长就想到,让我给他们推荐一些好的少儿读物。说实话推荐这种事情不是个轻松的活,你推荐的书得是你自己读过之后,觉得有趣适合他们那个年纪的,不然都是误人子弟,或是浪费人家的钱财,不管是从时间还是金钱上而言的钱财。

  “刻舟求剑”的封面

  我当时遇到有一个小朋友印象特别深刻,他刚上小学二年级,对于写作很是头疼,一度这头疼转移到我身上。起因是老师让他们写一篇小作文,用以描述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他交了白卷。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交白卷,他说他没有什么喜欢的小动物,动物很烦人,还邋里邋遢的,实在是让人讨厌,他写不出来。我听了觉得童言童语甚是可爱,但是细想一下又觉得很难过。本该天真无邪,却又世故老成;本该心灵手巧,却又闭目塞听。是谁的错呢?又该怎样解决呢?我当时没能善导他,他最终抄了一篇应付了差事。

  后来我观察了这个孩子,他算是喜欢看书,但是看的都是查理九世或是一些怪奇物语。他妈妈疲于照顾小妹妹,也不怎么顾得上他,有一点放养的意味。

  我一直觉得书具有很大的魔力,能够在不经意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一个人成长为什么样的性格,从他看的书里可以窥见一丝迹象。因而我选择了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想要看看这能不能对这些孩子们起一丝正面的引导作用,毕竟每一个人都会希望这些花朵将来能绽放出他们最美丽的光彩。

  目录一览

  其实看了出品方就该知道,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人失望。毕竟汉竹早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它的可信度,这本书一如既往的优秀。最开始我以为这本书里的`内容收录,应该差不多就是我那个年纪已经看过的,事实上它收录了我曾经看过的,也收录了我曾经没有看过的,相对它的受众来说,已经是非常全面的。重点是我当时看这些故事的时候,是从来没有注音版的,这本书贴心的注了音不说,还用橘色标记了一些成语,并在一旁对该成语解释说明。想当初我们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词,哪一个不是自己辛辛苦苦查字典,然后摘录到自己的写字本里。这里不免感叹一声,现在的孩子真幸福,总有人挖空了心思为孩子们的成长浇水施肥。

  “逐臭之夫”

  我很喜欢这本里面收录的一个小寓言故事——逐臭之夫。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故事,但是我希望每个小朋友能早点看到这个故事。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总有一些人与众不同。有朝一日,你也总能够找到能够欣赏你独特之处的人。所以不要着急着成长,慢慢来,放正心态长大就好。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9

  公孙穆生活在东汉时期,他非常热爱学*,总是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来学*,当时的许多人都因为他好学而对他交口称赞。

  公孙穆读了不少书以后,还想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学又觉得力不从心。那时候设有太学,太学里的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很广,公孙穆就想进太学去继续学*。可是上太学需要交一大笔学费,另外还有*时食宿的花销,数额高得惊人,而公孙穆家里很穷,根本出不起这笔钱。怎么办呢?公孙穆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只好先暂时停止了学*。为此,他苦恼极了。

  有个富商名叫吴裕,十分通情达理,对人总是很诚恳。有一次,他要招雇一批舂米的工人,派人把消息放了出去。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公孙穆,公孙穆高兴极了。他想:这下可有机会赚些钱继续求学了!那时候,去给人舂米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但公孙穆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把自己打扮成那种干重体力活的样子,穿一套短衫短裤,就去应征了。

  一天,吴裕打算去舂米的地方转一转,巡视一番。他信步一路走来,东瞧瞧,西看看,最后在公孙穆身边站住了。公孙穆正干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注意吴裕在他旁边,还是一个劲地舂他的'米。

  过了好一会儿,吴裕越看越觉得公孙穆的动作不很熟练,体力也不怎么好,不太像一个舂米工人,就问他道:“小伙子,你为什么会到我这儿来工作呢?”公孙穆随口答道:“为了赚些钱作学费。”吴裕说:“哦,原来你是个读书人啊,怪不得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不太像工人。别干了,休息一会儿吧,咱们俩聊聊!”

  他俩谈得十分投机,相见恨晚。后来,这两个人就结成了莫逆之交。

  吴裕并没有因为贫富悬殊而看不起公孙穆这个穷书生,反而同他交上了朋友。这种不以物质的眼光看人的精神是很可贵的。我们交朋友,也同样不应以贵贱、贫富为标准,而要更看重一个人的才识和品行。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 10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阅读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1)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精选20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

  明朝万历年间,皇宫里面不知道怎么回事,出现了一只奇怪的大老鼠。这只大老鼠,长得跟猫一样大,而且凶悍异常,成为了宫中的一大祸害。

  皇帝下旨把民间善于捕捉老鼠的猫都搜罗进皇宫,让它们来对付那只大老鼠。但是,这些猫却一只一只地败下阵来,全部都被大老鼠咬得遍体鳞伤。

  正在这个时候,外国进贡来了一只猫,这只猫,长得十分美丽。它的毛像血一样白,是个狮子猫。这只狮子猫会不会捉老鼠,能不能够斗得过大老鼠呢?人们议论纷纷。

  一个太监把它抱了起来,投进了大老鼠所在的屋子里面,然后把门关了起来。不少太监们都好奇而又担心地从门缝里向里面偷看。

  狮子猫到了大老鼠的屋子里面,了解了一下环境,就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过了好长时间,才看到那只大老鼠从洞里探头探脑地走了出来。大老鼠一看到狮子猫,就“吱吱”地叫着,愤怒地扑上去。狮子猫看到这样大的一只老鼠,不由得吃了一惊,急忙闪了一个身,跳到了茶几上。

  大老鼠看见狮子猫跳上了茶几,也蹿了上去;狮子猫看见大老鼠蹿上来,赶紧条下了茶几。就这样蹿上蹿下,跳上跳下,狮子猫总是躲着,不肯和大老鼠正面交锋。

  从门缝里偷看的.太监们看到这个情景,都认为这只狮子猫十分胆怯,肯定斗不过那只大老鼠。不由得有些失望。

  过了一会儿,那只大老鼠跳得渐渐慢了。大肚子一起一落地喘着粗气。它蹲在地上,想要休息一会儿。谁知道,正在这个时候,狮子猫猛然地扑了过去,用两只前爪紧紧抓住老鼠头上的毛,用嘴咬住它的头和脖子。大老鼠遭到突然袭击,知道自己遇到了强大的对手,拼命挣扎。

  猫声呜呜,鼠声吱吱,一场恶斗持续了很长的时间。最后,大老鼠终于成了狮子猫的手下败将。

  太监们见狮子猫胜利了,打开门拥进去。只见大老鼠已经被狮子猫咬下了脑袋。它正津津有味地吃着鼠肉呢。

  太监们这才明白过来,狮子猫开始的躲避,其实并不是胆怯,而是在和老鼠进行着疲劳战。敌人出击我便退回,敌人退回我便出击,使敌人疲于奔命,终于丧命。以逸待劳,狮子猫可真是有勇有谋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

  公孙穆生活在东汉时期,他非常热爱学*,总是想尽办法,抓住一切机会来学*,当时的许多人都因为他好学而对他交口称赞。

  公孙穆读了不少书以后,还想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完善自己,但是靠自学又觉得力不从心。那时候设有太学,太学里的老师知识渊博、见识很广,公孙穆就想进太学去继续学*。可是上太学需要交一大笔学费,另外还有*时食宿的花销,数额高得惊人,而公孙穆家里很穷,根本出不起这笔钱。怎么办呢?公孙穆一下子也想不出什么主意来,只好先暂时停止了学*。为此,他苦恼极了。

  有个富商名叫吴裕,十分通情达理,对人总是很诚恳。有一次,他要招雇一批舂米的工人,派人把消息放了出去。有人把这事告诉了公孙穆,公孙穆高兴极了。他想:这下可有机会赚些钱继续求学了!那时候,去给人舂米被认为是低贱的工作,但公孙穆已经顾不得这些了,他把自己打扮成那种干重体力活的样子,穿一套短衫短裤,就去应征了。

  一天,吴裕打算去舂米的地方转一转,巡视一番。他信步一路走来,东瞧瞧,西看看,最后在公孙穆身边站住了。公孙穆正干得满头大汗,也没有注意吴裕在他旁边,还是一个劲地舂他的米。

  过了好一会儿,吴裕越看越觉得公孙穆的动作不很熟练,体力也不怎么好,不太像一个舂米工人,就问他道:“小伙子,你为什么会到我这儿来工作呢?”公孙穆随口答道:“为了赚些钱作学费。”吴裕说:“哦,原来你是个读书人啊,怪不得我看你斯斯文文的,不太像工人。别干了,休息一会儿吧,咱们俩聊聊!”

  他俩谈得十分投机,相见恨晚。后来,这两个人就结成了莫逆之交。

  吴裕并没有因为贫富悬殊而看不起公孙穆这个穷书生,反而同他交上了朋友。这种不以物质的眼光看人的精神是很可贵的。我们交朋友,也同样不应以贵贱、贫富为标准,而要更看重一个人的才识和品行。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3

  不怕鬼的和尚

  合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神庙,庙中的山神是个不好侍候的鬼神,当地人每年按时供奉山神,丝毫不敢怠慢,山神稍有不如意,便一定有灾祸降临到人们头上。特别是,每次祭祀山神用的祭品,都必须是牛、羊、猪三牲俱全。尽管这里耕牛十分珍贵、紧缺,但人们被庙里的山神吓怕了,也只好忍痛杀牛贡献,年年如此,苦不堪言,不知何日才有个尽头。

  话说蜀地有个和尚,法名善晓。这善晓和尚早年本是个做官的,只因看不惯官场黑暗,不愿合流,感到做官不遂心,于是出家做了和尚,弃官换了个自由。这一日,善晓和尚云游到了合州,听说了山神为害四方、给合州老百姓带来苦难的事,他心中甚是不*。

  善晓和尚拿了板斧,怒气冲冲直奔山神庙。他一脚踏进山神庙,便怒不可遏地用板斧指着山神塑像骂道:“祭天祭地,都不用三牲这么厚的`供品,你这样的鬼神算个什么东西!怎么竟敢狂妄地超过天地的尊严呢?况且牛是耕地少不了的,是百姓过日子的依靠,你滥施,逼人们把牛羊杀了,献给你享用,也太过份了!今天,我要替他们来出出这口恶气!”说罢,善晓和尚举起斧头,使劲向塑像砸去。他一阵左砍右砸,直到把塑像砸得粉碎,这才停住。他看着昔日作威作福的山神,此刻不过是散瘫在地上的一堆废物,不由得痛快地“哈哈”大笑起来。

  善晓和尚怒打山神的事,一下子传开了,合州上下一片惊恐不安。人们全都为善晓捏着一把汗,也十分担心山神会来报复。有人窃窃私语:“这下完了,山神绝不会善罢甘休的!”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了,不见有任何灾难降临,善晓和尚也一直安然无恙。老百姓这才如释重负,再也不用杀牛宰羊去供奉山神了,他们都对善晓和尚充满了感激之情。

  可见,在勇敢者面前,鬼神也只能以失败告终。因此,我们首先是不能被所谓的鬼神在精神上压倒,其次是要有敢于抗争的精神,这样,恶势力就不可能为非作歹。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4

  楚人学齐语

  孟子对宋国大臣戴不胜说:“如果有个楚国的大夫(dà fū),想让他的儿子学说齐国的语言,那么是让齐国人教他呢,还是让楚国人教他呢?”

  戴不胜回答:“当然是让齐国人教他。”

  孟子说:“一个齐国人教他,但却有许多楚国人在干扰他,跟他说楚语,那么,虽然天天鞭打他,逼他学齐语,也是不可能的;如果把他领到齐国国都临淄(zī)城内最繁华的街市,让他在那里住上几年,那么,尽管天天责打他,要他讲楚语,那也做不到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5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 “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6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i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作好准备,他将让它300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7

  中华民族十分重视兄弟情义,要求兄弟姐妹要感情融洽,你敬我爱,互相帮助,家和才能万事兴。有的人却不懂这个道理,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谣《鸡鸣》就讲述了这样一个不讲兄弟情义的。

  有一户富贵人家,家有五兄弟,其中有一人犯了法要去受刑,其余四个兄弟却不闻不问。为了不丧失自己既得的权利和富贵,他们竟互相攻击,丑态百出。于是《鸡鸣》作者借百姓之口讽刺这帮没心没肝的兄弟,全诗如下:

  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

  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

  树林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诗的'意思是:桃树生长在露天的水井旁,李树又傍依在桃边生长。虫子来咬吃桃树的根。李树挺身而出,替代桃树忍受虫子啃咬,不惜生命而死去枯僵。树木尚会以身相代,而人类却将兄弟情义相互忘掉。诗人热情赞扬桃李共患难的美德,辛辣地讽刺了那些不讲兄弟情义的人。

  后来,人们由此而概括出“李代桃僵”,以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互爱互助。后词义转变,现用来比喻以此代替彼或代替人受过。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8

  寻找珠宝

  从前,有一个很穷的村子,由于土地贫瘠,长不出什么庄稼来,村民们都感到很苦恼,不知道该用什么法子才能多挣些钱。

  村边有一条赤水河,环绕着村子流过。谁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它要流到哪里去,也不知道它这样流淌了多少年。村里有个长着长长白胡子的老头,是村里年岁最长的人了。他常常讲:“听前辈的人说,赤水河是当年媳娥奔月时因不舍人间而流的泪水形成的,里面还有她留下的一串项链。年深月久,项链散了,成了一粒粒闪着黑光价值连城的珠宝;谁要能捞到它,就会发大财了。”

  村里有几个水性好的.青年,听信了这话,都决心去赤水河找珠宝。这一天,张三、李四、王五约好了,一同来到赤水河,跳下去就摸了起来。张三深吸了一口气,东摸摸,西探探,忽然手触到一样硬东西。他心里一阵高兴,想:这一定就是珠宝了。他脚踩着水浮到水面上来一看,这东西圆圆的,闪着黑光。其实这只是一颗螺丝,可是他一心一意想着珠宝,就根本不往别的东西上去考虑。于是他狂喜地举着螺丝往家跑,一路高喊:“我找到珠宝了!我找到珠宝了!”李四和王五一个摸到了蚌壳,一个摸到了鹅卵石和碎瓦片,也和张三一样,他们都认为自己得到的就是珠宝,兴高采烈地拿回家去了。

  村民们闻讯赶去观看,大家都交口赞叹道:“总算捞到珠宝了,这下我们该发财了!”其中只有一个叫象罔的人看出那不过是些不值钱的破烂,用袖子掩住口笑了。村民们见他笑,都愤怒极了:“象罔实在不知好歹,居然敢嘲笑我们想发财!”于是大家群起而攻之,把象罔赶出了村子。

  村民们的确很愚蠢,竟然把破烂当作子虚乌有的珠宝。但是有时候,财迷心窍的人就会做出这样的蠢事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9

  一次,野火烧山,黑烟冲天。凤凰带领百鸟前去救火,远远地看见一只白色羽毛的无名鸟,边飞边喊:“着火了,快快救火。”它呼喊着,首先冲向烈火。

  树下的刺猬,慌慌张张地向洞里钻,说:“谁愿救谁去,我逃命要紧。”

  无名鸟叼根马尾松,拼命地扑打疯狂的山火。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豁出命来,也要保住大伙的森林。”于是它全力以赴扑向熊熊的烈火,可是,无名鸟的`羽毛被烧焦了,再也支持不住身子,便跌落在地上,身边有股火苗又慢慢燃烧起来,它忍痛滚过去,用身子压灭了。无名鸟也因此牺牲了。

  浓烟冲进地洞,呛得刺猬直咳嗽。它受不住了,钻出地洞,蜷缩着身子,头也不敢伸出来。

  凤凰和百鸟飞过来,扑灭了山火。那时,森林里浓烟翻腾,空气里充满了焦臭味儿。凤凰望着雾腾腾的森林,从身上拔下几根金光灿烂的羽毛,说:“谁能把无名鸟和刺猬的生死情况弄清楚,这羽毛就给谁。”

  “哇哇,我先去。”乌鸦抢着飞下去,找到无名鸟的尸体,它用喙(chui)扒扒,见无名鸟已停止了呼吸;它扒扒刺猬,刺猬“吱吱”叫唤。乌鸦飞回来,说:“我看清楚啦,无名鸟早已死去,刺猬却还活着。”

  凤凰好像没听见,说:“谁去看看呢?”

  “我去。”喜鹊滑翔到地面,它踩了刺猬一脚,来到无名鸟身旁,用爪子在地上刨了一个坑,把无名鸟埋葬了,还把无名鸟用来扑山火的松枝,端端正正地插在坟头,一切办妥贴了,才飞到树上,说:“我看清楚了,无名鸟还活着,刺猬早已死了。”

  凤凰点点头,把金色的羽毛交 给了喜鹊。

  “哇哇!”乌鸦带着哭音,说:“凤凰啊,您奖励错了啊!”

  “没有!”凤凰看着百鸟,说,“大伙应该知道,无名鸟为集体利益而死,虽死犹生;刺猬为个人利益而生,虽生犹死。”

  “轰!”凤凰的话音未落,无名鸟的坟墓上,红光闪闪,彩气腾腾,一只新生的无名鸟飞向天空。凤凰和百鸟赶紧上去迎接它。喜鹊把金光灿烂的羽毛捧了送给它,说:“无名鸟啊,你是我们的英雄,这荣誉应当归于你。”百鸟立刻给无名鸟的翅膀插上这金色的羽毛,从此,它比以往更加美丽,人们就叫它金翅鸟。凤凰、金翅鸟和其他鸟儿,快乐地在蓝天翱翔,欢呼歌唱,其乐无比。

  刺猬仰头一看,满脸羞愧,一头钻进地洞,从此,它只好在百鸟休息了的深夜出来找点吃的,光明的白天,再也看不到它的影子了。

  直到今天,金翅鸟还受到人们的喜爱。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0

  齐宣王求贤时,号召天下人推荐有才干、品德好的人。有个叫淳于髡(kun)的人在一天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7名贤士。齐宣王当然很高兴。可是,他对顷刻间出现的这么多贤士感到有点怀疑。

  于是齐宣王把淳于髡叫到跟前,对他说:“先生,我有一个疑点想问问你。我听说,能在方圆千里的范围内找到一位贤人,那么天下的贤人就多得可以肩并肩地排成行站在你面前。在古今上下*百代的`范围内能出现一个圣人,那么世上的圣人就多得可以脚跟挨着脚跟地向你走来。今天,先生您在一天的时间里就给我推荐了7位贤人,如此看来,贤人岂不遍地皆是,有点太多了吗?”

  淳于髡笑了笑,对齐宣王说:“大王您听我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类的鸟,它们总是栖息、聚集在一起;同类的野兽,它们也总是行走、生活在一起。如果我们到低洼潮湿的地方去寻找柴胡、桔梗这些植物,别说是短短的几天,就是几辈子也不会找到一棵;但是如果到山上去找,那就多得可以用车去装了。万物都是以同类相聚的。我淳于髡向来与贤士为伍,我的朋友个个都是德性高尚、才智非凡的人,大王您找我寻求贤士,这就像在河里舀水,在火石上取火一样,轻而易得,取之不竭,您怎么能嫌我一天之内给您举荐的贤士太多了呢?我周围的贤士多得很,岂止这7个人!今后,我还要继续向大王推荐呢。”

  淳于髡一番话,使齐宣王茅塞顿开,心服口服。看起来,世上的人才不是少了,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识别人才的方法和途径啊!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1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达观,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意,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来灾祸呢?”

  塞翁家*添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而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入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大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感悟: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祸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2

  太史慈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他年轻的时候就武艺高强,很有心计,远*闻名。当时大名士北海相孔融听说了太史慈这个年轻人,对他非常欣赏,认定他是难得的奇才,很想与他结交,于是便多次派人去看望他的母亲,并向他的母亲赠送了丰厚的礼物。这让太史慈的`母亲非常感动。

  当时还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风起云涌,孔融为防侵扰,出兵屯驻都昌这个地方,结果被黄巾军管亥包围,情势十分危急。正好太史慈由辽东回家,母亲便命他去救助孔融。她说:“你和孔融并不认识,但是他在你走后,派人非常周到地照顾我的生活。今天他被敌军围困,你应该赶紧去救他啊!”

  太史慈赶到都昌城下,趁夜间找机会进入城内,拜见孔融。孔融便派太史慈去找刘备搬救兵。太史慈来到*原,对刘备说:“我与孔融非亲非故,但都是讲道德仁义的人。今管亥乱,孔融被围,危在旦夕。您有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因此孔融让我冒着生命危险突出重围向您求救。”刘备闻言,恭敬地回答:“孔融知道这人世间有我刘备这个人吗?太看得起我了。”刘备于是立即调遣精兵三千跟随太史慈驰救都昌,黄巾军听说有救兵前来,便四散而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越多。你越吝啬,就越一无所有。现实就是这样,只有那些乐于帮助他人的人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3

  毛遂在*原君门下已经三年了,一直默默无闻,总得不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一次,碰上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秦军将赵国都城邯郸团团围住,情况十分危急,赵王只好派*原君赶紧出使楚国,向楚国求救。

  *原君到楚国去之前,召集他所有的门客商议,决定从这千余名门客中挑选出20名能文善武足智多谋的人随同前往。他们挑来挑去最终只有19人合乎条件,还差一人却怎么挑也总觉得不满意。

  这时,只见毛遂主动站了出来说:“我愿随*原君前往楚国,哪怕是凑个数!”

  *原君一看,是*常不曾注意的毛遂,便不大以为然,只是婉转地说:“你到我门下已经三年了,却从未听到有人在我面前称赞过你,可见你并无什么过人之处。一个有才能的人在世上,就好像锥子装在口袋里,锥尖子很快就会穿破口袋钻出来,人们很快就能发现他。而你一直未能出头露面显示你的本事,我怎么能够带上没有本事的人同我去楚国行使如此重大的使命呢?”

  毛遂并不生气,他心*气和地据理力争说:“您说的并不全对。我之所以没有像锥子从口袋里钻出锥尖,是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像锥子一样放进您的口袋里呀。如果早就将我这把锥子放进口袋,我敢说,我不仅是锥尖子钻出口袋的问题,我会连整个锥子都像麦穗子一样全部露出来。”

  *原君觉得毛遂说得很有道理且气度不凡,便答应毛遂作为自己的随从,连夜赶往楚国。

  一到楚国,已是早晨。*原君立即拜见楚王,跟他商讨出兵救赵的事情。可是这次商谈很不顺利,从早上一直谈到了中午,还没有一丝进展。面对这种情况,随同前往的20个人中便有19个只知道干着急,在台下直跺脚、摇头、埋怨。唯有毛遂,眼看时间不等人,机会不可错过,只见他一手提剑,大踏步跨到台上,面对盛气凌人的楚王,毛遂毫不胆怯。他两眼逼视着楚王,慷慨陈词,申明大义,他从赵楚两国的关系谈到这次救援赵国的意义,对楚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的凛然正气使楚王惊叹佩服;他对两国利害关系的分析深深打动了楚王的心。通过毛遂的劝说,楚王终于被说服了,当天下午便与*原君缔结盟约。很快,楚王派军队支援赵国,赵国于是解围。

  事后,*原君深感愧疚地说:“毛遂原来真是了不起的人啊!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真抵得过百万大军呀!可是以前我竟没发现他。若不是毛先生挺身而出,我可要埋没一个人才呢!”

  毛遂自荐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总是等着别人去推荐,只要有才干,不妨自己主动站出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4

  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田登,*时与人交往十分挑剔、苛刻。后来,他当官做了郡守,那架子更大、脾气更凶了,在老百姓面前摆谱摆得出了格。*时最忌讳别人说出他的名字,而且凡与他名字中那个“登”字同音的,都得换个说法。比如说“蹬”字,只能说“跳”,“登高”只能说“上高”。这还不算,老百姓用得最多的一个“灯”字,也被换成“火”字。谁要是一时疏忽说了“灯”字,那可就要倒霉了,一顿揍是少不了的';若遇上田登大人再有什么情绪不好,那恐怕还要罚款、革职什么的。反正,当地老百姓以至于他手下的办事员、小官吏、士兵都为此吃了不少苦头。

  到了元宵节,按老传统要闹花灯了。州府传下命令,可以放花灯三天。可是他手下的人怎么敢写“放灯”呢?想去想来,只好写出了这样的公告牌:“郡守传下令来,按传统*惯,州里放火三天。”

  那广告牌写好后,高高悬挂在闹市街头,过往百姓围在广告牌前,议论纷纷。人们讽刺说: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

  本来这只是统治者专横霸道作风中的一件小事,可是老百姓却利用这句话的双关义,讽刺揭露他们目无法纪、为所欲为的行径,而老百姓呢,连一点正当的行为也常常受到百般限制与刁难。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5

  后来居上

  汉武帝时,朝中有3位有名的臣子,分别叫作汲黯、公孙弘和张汤。这3个人虽然同时在汉武帝手下为臣,但他们的情况却很不一样。

  汲黯进京供职时,资历已经很深且官职也已经很高了,而当时的公孙弘和张汤两个人还只不过是个小官,职位低得很。可是由于他们为人处事恰到好处,加上政绩显着,因此,公孙弘和张汤都一步一步地被提拔起来,直到公孙弘封了侯又拜为相国,张汤也升到了御史大夫,两人官职都排在汲黯之上了。

  汲黯这个人原本就业绩不及公孙弘、张汤,可他又偏偏心胸狭窄,眼看那两位过去远在自己之下的小官都已官居高位,心里很不服气,总想要找个机会跟皇帝评评这个理。

  有一天散朝后,文武大臣们陆续退去,汉武帝慢步踱出宫,正朝着通往御花园的花径走去。汲黯赶紧趋步上前,对汉武帝说:“陛下,有句话想说给您听,不知是否感兴趣?”

  汉武帝回过身停下,说:“不知是何事,不妨说来听听。”

  汲黯说:“皇上您见过农人堆积柴草吗?他们总是把先搬来的柴草铺在底层,后搬来的反而放在上面,您不觉得那先搬来的柴草太委屈了吗?”

  汉武帝有些不解地看着汲黯说:“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呢?”

  汲黯说:“你看,公孙弘、张汤那些小官,论资历论基础都在我之后,可现在他们却一个个后来居上,职位都比我高多了,皇上您提拔官吏不是正和那堆放柴草的农人一样吗?”

  几句话说得汉武帝很不高兴,他觉得汲黯如此简单、片面地看问题,是不通情理的。他本想贬斥汲黯,可又想到汲黯是位老臣,便只好压住火气,什么也没说,拂袖而去。此后,汉武帝对汲黯更是置之不理,他的官职也只好原地踏步了。

  后来者居上,原本是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这就要看我们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了。汲黯认为提拔人才一定要论资排辈,反对后来居上,是不可取的。

  狐假虎威之后

  狐假虎威的故事流传开了之后,作为狐假虎威的主角老虎听得了这则故事,知道自己上当受骗很生气,恨透了狐狸,打算去找狐狸算账,没想到狐狸到自己找上了门。

  老虎一见狐狸,刚要扑上去,狐狸出言阻止道:“且慢!我有话要说……”

  老虎不想再听它的谎话,咆哮了一声扑向了狐狸。

  狐狸连忙一躲大声叫道:“你就是要吃了我,也等我把话说完好不好?如今我已经在你的窝里,你还怕我跑了不成?”

  老虎气呼呼地说:“有什么话,你快点说,不过我告诉你,就算你说什么我也不会再相信你的鬼话了。”

  狐狸叹了口气说道:“看来流言蜚语的力量真是可怕,让你深信不疑受了我的欺骗,可是如果要是我自己走出去百兽依旧惧怕与我,而四下逃跑,又怎么说哪?”

  老虎听了觉得有道理,就对狐狸说:“你走吧!我倒要看看没有我你还怎么狐假虎威。”

  狐狸大声说:“好!”说完大步走了出去。

  见狐狸走出去老虎不放心了,它心思我不跟着狐狸怎么知道它是不是在说谎,于是老虎偷偷的跟着狐狸的后面,果然看见野兽们四下逃串,所以它又一次相信了狐狸的谎话,而忽略了自己就走在狐狸的身后,那些野兽是看见了它才逃跑的。

  两只刺猬的故事

  两只小刺猬,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

  两人相约,在长大之后,如果男未娶女未嫁,将在重逢之时结为夫妇。

  之后,为了各自的前程,两只刺猬一只向左,一只向右,不断地进行各自的奋斗和努力。终于,在成年之后的某一天,它们相遇了。

  巧的是,男未娶,女未嫁。于是,按照先前的约定,两只刺猬成婚了!

  新婚当夜,两只刺猬都沉浸在爱情的甜蜜里。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岁月,让它们十分珍惜彼此。

  飘曳的烛光,让眼前的一切朦胧、迷离。重逢的喜悦覆盖在新婚的大喜上,两只刺猬感到它们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它们的爱意在无声地流淌。

  心里的情意在渐渐地升腾。

  它们几乎在同时都有了拥抱对方的欲望。

  从小一起长大,已经彼此十分熟悉。但是,若干年的分离,让它们在完全无意识的情况下,已经将对方视作了熟悉又陌生的人。爱虽在,但距离却横亘在爱之间,就像是牛郎织女之间的那一道银河。看似不是障碍,却难以逾越……

  就在两只刺猬张开手臂将要拥抱的一刹那,意外发生了!

  由于它们都已经成熟,都长出了坚硬的毛刺,因此,它们在接触的瞬间,便感到了来自于对方的刺痛!

  哎呀!一只刺猬痛苦地大叫,用舌尖舔着流血的伤口,瑟缩不已。

  啊!另一只刺猬与此同时,也发出了尖锐的叫声,满眼的惊恐。

  两只刺猬,就这样各自后退一步,狐疑地审视着对方。

  她——为什么要害我?难道是她变心了?男刺猬无不伤心地猜疑。

  他——怎么会这样待我?莫非他有了新欢?女刺猬同样伤心欲绝。

  爱心依然,只是因为彼此的陌生,两只刺猬便对对方有了一种异样的感觉。

  痛苦、难受!两只刺猬想到过去的情意,又看到眼前的状况,很心痛。它们决心去寻找原由。

  朋友说:“是距离产生的陌生。只要多多练*,就会适应彼此的!”可是它们每一次的练*,都会伴随着剧痛,它们没办法坚持下去。

  老师说:“相爱最根本的是心灵!只要你们彼此不排斥,真心相爱,就会接受对方的!”然而,两个人再次试图拥抱,还是宣告失败。

  它们很苦恼,不知道是该分开还是继续下去?

  一个在旁边观望了许久的老刺猬说话了:“两个傻孩子!看看你们的身体不就有答案了?”

  两只刺猬看看自己,又看看对方,还是一脸的茫然。两人都是一身的硬刺,谁也不比谁少。

  老刺猬接着说:“你们的前胸是无刺的!为什么不用前胸去拥抱对方呢?身上的硬刺是我们长出来用于对付敌人的,你们用错了地方了!”

  两只刺猬闻之释然。

  按照老刺猬的指点,两只刺猬转换了姿势,前胸对着前胸贴在了一起……果然,一点没有疼痛的感觉,相反,还十分……舒服!

  男刺猬笑了。

  女刺猬也笑了。

  农夫与商人

  农夫正埋头在地里拨萝卜。

  一西装革履的商人走过来问:“老哥,能不能把你拔剩的这些‘歪瓜裂枣’卖给我呀?”

  农夫直起腰说:“我这又大又水灵的都卖不出价钱,你要这些残次品喂猪呀?”

  商人笑了笑说:“不是喂猪,是拿去卖,是喂人!”

  农夫摇着头说:“我没听错吧?这样的萝卜也有人要?”

  商人走*两步神秘地对农夫说:“老哥,看你是个老实人,我对你说实话吧,我把这萝卜包上精美的包装,配上能把死人说活的广告,再找个美女代言人,哼,现在的人就吃这一套,谁还管里面装的是啥呀!”

  农夫想了想说:“要是这样的话,这萝卜我不能卖给你!”

  作者简介:小小的天,昵称小小、小天。*年作品见于《启迪与智慧》《雨花》《**法制》《南国都市报》《生活晨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19篇作品入选《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一书。本文版权为个人所有,任何不署名的转载和未告知本人的出版均视为侵权!欢迎荐稿、约稿。如纸媒刊载,敬请告知。邮箱:1250714998@qq.com QQ1250714998

  老鼠拜师

  自从喜鹊被公认为建筑大师后不仅鸟类愿拜她为师,就连老鼠也牵着幼仔来到了喜鹊的面前。

  老鼠妈妈一把拉着儿子跪在喜鹊的面前垦求着说:“喜鹊大师,求你看在我们成天钻在地下又黑又湿的份上,教教我的儿子吧!要是他学会了你的本领我们就会一步蹬天,和你一样住到树上了!”

  喜鹊听后笑了笑说:“不是我不教,是我的本领完全对你们不适用。”

  “瞧您说的,只要您肯教,您的本领就一定会对我们鼠族适用!”老鼠妈妈继续垦求着说。

  喜鹊坚定地摇了摇头说:“不行,我不能误人子弟,我看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试试吧!”

  “那要不这样,您让我们看看你是怎样建房子的好吗?这样也不枉我们大老远的来一趟。”

  喜鹊想了想点了点头。

  小老鼠在一旁嘀咕着说:“妈妈,喜鹊大婶说的是实话呢,我们还是回家去吧!”

  老鼠妈妈一把用手捂住儿子的嘴神秘地说。“你真是个死心眼,你以为我真的是要向喜鹊学造房子吗?我要的是她那块大家公认的金字招牌。只要她肯让我们看上一眼如何建房,回去后我们就可以明目张胆地称作喜鹊大师的嫡传弟子,想住好房子的还不都找上门来,我们不就可以发大财了吗?”

  作者简介:小小的天,昵称小小、小天。*年作品见于《启迪与智慧》《雨花》《**法制》《南国都市报》《生活晨报》《甘肃经济日报》等数十家报、刊。19篇作品入选《快乐心灵的寓言故事》一书。本文版权为个人所有,任何不署名的转载和未告知本人的出版均视为侵权!欢迎荐稿、约稿。如纸媒刊载,敬请告知。邮箱:1250714998@qq.com QQ1250714998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6

  有位工匠名叫匠石,他前往齐国,来到曲辕的地方,看见一株大树生长在土神庙旁。这株树的树阴可以遮盖几千头牛;树身有百尺粗,树干高过山头80尺后才有枝叶,可用来造船的旁枝就有十几枝。围观这株巨树的人多得像到市场赶集。

  奇怪的是,匠石竟视而不见,不屑一顾。他不住脚地往前赶路。徒弟们大开眼界,却不明白师傅的态度,追上匠石问个究竟:“自从我们跟随师傅走南闯北学手艺,从来没有碰见这样好的木材,您为什么一点也不看重它?”

  匠石回答:“不要夸这棵树了,它是脆而不坚的树木,造船沉,做棺材会很快腐烂,制成柱子会被虫蛀,打成器具会毁掉,造门会流出污浆……”匠石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认定它是不能做材料的树木,正因为没有用,所以才长得这么大,有这么长的寿命!

  貌似强大的.事物往往华而不实。看问题、观察事物不能被表面所迷惑,否则,就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7

  假期中,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好书,明白了很多道理,内心深受感触。

  《乌鸦和狐狸》这则寓言告诉我不能轻易相信别人,不然会让上当受骗。《狐狸和山羊》告诉我们不能轻易地听信他人的话,如果听信他人的话,不去思考是否正确,下场只会和那只故事中的羊一样,被狐狸欺骗利用。《守株待兔》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还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等,其中的道理十分耐人寻味。这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中,富含着丰富的生活哲理。

  短小的`故事让我产生浓厚的兴趣,读起来犹如洪水一发不可收拾,让我废寝忘食,想要从中汲取的更多的深刻道理,不自觉地频频点头起来。书中不仅仅引导我们小朋友要拥有良好的品质,更让我感受到古人的聪明和才智,写出了一个个流传至今的不朽的故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将阅读更多的书籍,学*更多的知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8

  扁鹊说病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医,人们都叫他扁鹊。他医术高明,经常出入宫廷为君王治病。有一天,扁鹊巡诊去见蔡桓公。礼毕,他侍立于桓公身旁细心观察其面容,然后说道:“我发现君王的皮肤有病。您应及时治疗,以防病情加重。”桓公不以为然地说:“我一点病也没有,用不着什么治疗。”扁鹊走后,桓公不高兴地说: “医生总爱在没有病的人身上显能,以便把别人健康的身体说成是被医治好的。我不信这一套。”

  10天以后,扁鹊第二次去见桓公。他察看了桓公的脸色之后说:“您的病到肌肉里面去了。如果不治疗,病情还会加重。”桓公不信这话。扁鹊走了以后,他对“病情正在加重”的说法深感不快。

  又过了10天,扁鹊第三次去见桓公。他看了看桓公,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面去了。如果不赶紧医治,病情将会恶化。”桓公仍不相信。他对“病情变坏”的说法更加反感。

  照旧又隔了10天,扁鹊第四次去见桓公。两人刚一见面,扁鹊扭头就走。这一下倒把桓公搞糊涂了。他心想:“怎么这次扁鹊不说我有病呢?”桓公派人去找扁鹊问原因。扁鹊说:“一开始桓公皮肤患病,用汤药清洗、火热灸敷容易治愈;稍后他的病到了肌肉里面,用针刺术可以攻克;后来桓公的病患至肠胃,服草药汤剂还有疗效。可是目前他的病已入骨髓,人间医术就无能为力了。得这种病的人能否保住性命,生杀大权在阎王爷手中。我若再说自己精通医道,手到病除,必将遭来祸害。”

  5天过后,桓公浑身疼痛难忍。他看到情况不妙,主动要求找扁鹊来治病。派去找扁鹊的人回来后说:“扁鹊已逃往秦国去了。”桓公这时后悔莫及。他挣扎着在痛苦中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对于自身的疾病以及社会上的一切坏事,都不能讳疾忌医,而应防微杜渐,正视问题,及早采取措施,予以妥善的解决。否则,等到病入膏肓,酿成大祸之后,将会无药可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19

  诗人刘长卿的一生

  刘长卿在唐朝大历年间诗名藉甚,诗名在"大历十才子"之上。他自称"五言长城",对自己的诗歌成就极为自信。时人常将刘长卿与钱起、郎士元和李嘉祐并称,他很不屑地说:"今人称前有沈、宋、王、杜,后有钱、郎、刘、李。李嘉祐、郎士元何得与余并驱?"他到处题诗,往往连姓都不写,落款只有"长卿"二字。

  刘长卿虽然诗名卓著,可仕途却颇多坎坷。他33岁时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 刘长卿在任上"使纲不紊、吏不欺",很有能力,不到一年又晋升为海盐令(今浙江省海盐县),后被大官僚吴仲儒所诬陷,下苏州狱。乾元元年(758),被贬潘州南巴尉,即今高州县以及电白县麻岗附*一带的地方。县尉,是掌一县军事之官。

  在流放的路上刘长卿遇到了从白帝城遇赦归来的李白。刘长卿写了一首诗赠给李白:

  将赴南巴至馀干别李十二

  江上花催问礼人,鄱阳莺报越乡春。

  谁怜此别悲欢异,万里青山送逐臣。

  两人一个是遇赦,一个正遭贬,一欢一悲,心境也就自然不同。两个唐朝诗坛上的顶尖人物,在这种境遇中谋面,让人倍感凄苦。

  在赴潘州南巴路过长沙时,诗人有感于汉朝贾谊的被贬,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长沙过贾谊宅》,借咏史之名,将自己的愤懑之情发泄得淋漓尽致:

  三年谪宦比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大历五年(770),刘长卿以检校祠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鄂岳转运判官,不久又得罪了顶头上司鄂岳观察使吴仲孺。吴仲孺是汾阳王郭子仪的`女婿,他又诬陷刘长卿公款20万缗。结果刘长卿又被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高仲武说他"有吏干,刚而犯上,两遭迁谪,皆自取之"。

  刘长卿在江浙任职时,有一次在乌程开元寺与诗人李嘉祐等名士畅谈诗文,女道士李季兰也在场。李季兰也是当时享有盛名的才女诗人,她知道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也就是"疝气",经常要用布兜托起阴囊,才可减少痛楚,于是跟刘长卿开玩笑,吟了一句陶渊明的诗:"山气日夕佳。""山气"谐音"疝气",刘长卿当即也回了一句陶渊明的诗"众鸟欣有托",于是举座大笑。

  在刘长卿的一生中,这种快乐的日子屈指可数,他一生苍凉,曾经遭遇三次兵祸,据说在开元十四载(755)他可能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安史之乱就爆发了。

  唐上元元年(760),西节度副使、宋州刺史刘展造反,朝廷命*卢兵马使田神功出兵讨伐,刘展兵败被杀后,田神功在江淮大掠十天,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一下子变得破败萧条。刘长卿有诗纪其事:

  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

  却见同官喜复悲,此生何幸有归期。

  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湘路来过回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德宗建中二年(781),刘长卿受任随州刺史。兴元元年(784)和贞元元年(785)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百姓苦不堪言。刘长卿的一首名叫《行营酬吕侍御、时尚书问罪襄阳,军次汉东境上侍御,以州邻寇贼,复有水火,迫于征税诗以见谕》的诗记录了他迎接朝廷军队时的情景。

  不敢淮南卧,来趋汉将营,

  受辞瞻左钺,扶疾抗前旌。

  井税鹑衣乐,壶浆鹤发迎。

  水归余断岸,烽至掩孤城。

  晚日归千骑,秋风合五兵。

  孔璋才素健,早晚檄书成。

  74岁的刘长卿,披着满头白发,穿着补丁衣服,带着税款酒浆,高高兴兴地迎接吕、时两位大人军次随州,征讨逆贼。这是何等的悲壮苍凉。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20

  宋朝有个叫陈康肃的人,十分擅长射箭。他能够在百步开外射中杨树的叶子,这样的射技举世无双,再没有第二个人能够比得上,陈康肃对自己的本领很是自负。

  有一次,陈康肃在自家后花园的.场地上练*射箭,引来很多人围观。有一位卖油的老头儿挑着担子经过,也停下来,放下担子,斜着眼睛看陈康肃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

  陈康肃的箭术果然名不虚传,射出的箭十次有八九次都射中靶心。旁边围观的人们大声喝彩,手心都拍红了,只有那位卖油的老头儿,仍用斜眼瞅着,只稍微点了下头。

  陈康肃见老头儿似乎有点看不上他射箭的技艺,又生气又不服气,就放下弓箭走过去问老头儿说:“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你认为我射箭的技术还不够精吗?”

  老头儿*静地回答说:“我觉得这也没啥了不起的,只不过你练练的多了,手熟而已。”

  陈康肃终于发怒了,质问道:“你怎么敢如此贬低我的绝技!”

  老头儿也不急,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从我多年来倒油的技巧中懂得这个道理的。我就演示给你看一看吧。”

  说完以后,老头儿把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又取出一枚圆形方孔的铜钱盖在葫芦嘴上,然后他用一把油瓢从油桶里舀了一满瓢的油,再将瓢里的油向盖着铜钱的葫芦嘴里倒。只见那油成细细的一线流向葫芦嘴,均匀不断。等油倒完了,把铜钱拿下来细细验看,竟然连一点油星子都没有沾上。在人们一片啧啧称奇声中,卖油翁笑了笑,说道:“我这点雕虫小技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康肃看完了表演以后笑了起来,客客气气地把卖油翁送走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再难的事,只要我们反复地不间断地练*、实践,日久天长,必定会熟能生巧。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2)

——中国古代动物寓言故事(5)份

  中国古代动物寓言故事 1

  战国时期隰斯弥去见当时的齐国大夫田成子。

  田成子和他登上高台向四周眺望。东、西、北三面的景物尽收眼底,但是向南一张望,只是看到一片树枝、树叶。

  原来隰斯弥就住在田成子的附*,是隰斯弥家的树木挡住了视线。

  田成子虽然没有说什么,但隰斯弥想到田成子当时专权朝廷,而且正在阴谋篡政,于是感到十分不安。回家之后,马上就命人将遮挡住田成子家南面视线的树木尽都伐掉。才砍了几斧子,隰斯弥又命停止砍伐。

  他的管家对此十分不解,就问隰斯弥:“你命人砍去这些树木,怎么才砍了几斧子又命停止下来呢?”

  隰斯弥说:“古代有句谚语叫知渊中之鱼者不祥。田成子最*要阴谋篡政,如果我突然伐掉这些树木,那就是说我对他最*的举动有所察觉,那我就危险了。我不伐树没有什么罪,如果我知道田成子的隐私,那么我的罪就大了,所以还是不伐为好。”

  后来,人们用“察见渊鱼”来比喻探知别人的隐私。

  中国古代动物寓言故事 2

  古时候有个叫支公的人,非常喜欢仙鹤。

  他常爱到仙鹤出没的地方,远远地欣赏仙鹤吃东西、散步时的一举一动,简直看得入了迷。他常常想:要是能有仙鹤长久为伴,那该多好啊!

  终于,在支公搬到剡(shan)溪东峁(mao)山居住的时候,一位深知支公爱好的老朋友给他送来了一对仙鹤。

  支公高兴极了,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般对待仙鹤,给它们吃上好的食物,细心照料它们的起居,高兴的时候,支公还常把仙鹤搂在怀里跟它们说话。

  仙鹤的活泼可爱也使支公的晚年一点都不寂寞,它们给支公作伴,跳舞给支公看,时间久了,支公和仙鹤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时光飞逝,仙鹤的羽毛很快长齐了,它们天天扑棱着翅膀,想飞到属于它们的遥远的地方去。支公实在是舍不得仙鹤离开,犹豫再三,还是用剪刀把仙鹤的翅膀剪短了。

  这下子仙鹤真的没有办法飞起来了。

  它们总是先扑打一阵翅膀,然后又回头看看,接着就沮丧地低下头,无精打采地走来走去。仙鹤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欢叫起舞了,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生气,连眼睛都一天天地暗淡下去了。

  支公对这一切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后悔极了,告诉自己说:

  “既然仙鹤有直上云霄,去见识更广阔的天空的志向,我又怎么能强行把它们留在我跟前,只供自己观赏呢?”

  支公从此更加精心地饲养两只仙鹤,让它们的翅膀很快又长齐了。

  于是支公就带着仙鹤来到野外,把它们放到地上,依依不舍地对它们说:

  “仙鹤啊,快飞吧,到远方去实现你们的理想去吧!”

  仙鹤拍打着翅膀飞上蓝天,鸣叫着在支**上盘旋了几圈,好像在感谢他的恩情,然后自由自在地向遥远的天边飞去了。

  支公虽然舍不得仙鹤,但他理解仙鹤的志向,最终放了仙鹤,这才是真正的爱鹤。

  同样道理,真正爱惜有才能的人,就应该给他们施展身手的空间,不要把他们规定在狭隘的小圈子里面。

  中国古代动物寓言故事 3

  传说古代有一个非常喜爱骏马的国君,为了得到一匹胯下良骑,曾许以一千金的代价买一匹千里马。普天之下,可以拉车套犁、载人驮物的骡、马、驴、牛多的是,而千里马则十分罕见。派去买马的人走镇串乡,像大海里捞针一样,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连个千里马的影子也没有见到。

  一个宦宫看到国君因得不到朝思暮想的千里马而怏怏不乐,便自告奋勇地对国君说:“您把买马的任务交给我吧!只须您耐心等待一段时间,届时定会如愿以偿。”国君见他态度诚恳、语气坚定、仿佛有取胜的秘诀,因此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个宦官东奔西走,用了3个月时间,总算打听到千里马的踪迹。可是当宦官见到那匹马时,马却死了。

  虽然这是一件令人非常遗憾的事,但是宦官并不灰心。马虽然死了,但它却能证明千里马是存在的;既然世上的确有千里马,就用不着担心找不到第二匹、第三匹,甚至更多的千里马。想到这里,宦官更增添了找千里马的信心。他当即用500金买下了那匹死马的头,兴冲冲地带着马头回去面见国君。宦官见了国君,开口就说:“我已经为您找到了千里马!”国君听了大喜。他迫不及待地问道:“马在哪里?快牵来给我看!”宦官从容地打开包裹,把马头献到国君面前。看上去虽说是一匹气度非凡的骏马的头,然而毕竟是死马!那马惨淡无神的面容和散发的腥臭使国君禁不住一阵恶心。猛然间,国君的脸色阴沉下来。他愤怒地说道:“我要的是能载我驰骋沙场、云游四方、日行千里的活马,而你却花500金的大价钱买一个死马的头。你拿死马的头献给我,到底居心何在?!”宦官不慌不忙地说:“请国君不要生气,听我细说分明。世上的千里马数量稀少,不是在养马场和马市上轻易见得到的。我花了3个月时间,好不容易才遇见一匹这样的马,用500金买下死马的头,仅仅是为了抓住一次难得的机会。这马头可以向大家证明千里马并不是子虚乌有,只要我们有决心去找,就一定能找到;用500金买一匹死马的头,等于向天下发出一个信号。这可以向人们昭示国君买千里马的诚意和决心。如果这一消息传扬开去,即使有千里马藏匿于深山密林、海角天涯,养马人听到了君王是真心买马,必定会主动牵马纷至沓来。”

  果然不出宦官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接连有好几个人领着千里马来见国君。

  这则寓言通过价值500金的马头使国君众望所归,招至卖马人纷至沓来的故事,说明为了做成一件大事,首先必须要有诚意和耐心。而一个人谋事的决心,不仅仅是反映在口头上,更重要的是应该用实际行动来体现。

  中国古代动物寓言故事 4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这故事是说,借助别人的东西可以得到美的假象,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剥离时,就会原形毕露。

  中国古代动物寓言故事 5

  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突见墙角边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老禅师也不声张,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少顷,果真有一小和尚翻墙,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我们可以想像听到老禅师此话后,他的徒弟的心情,在这种宽容的无声的教育中,徒弟不是被他的错误惩罚了,而是被教育了。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3)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范文5份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1

  乘兴而来

  王徽之是东晋时的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三儿子,生性高傲,不愿受人约束,行为豪放不拘。虽说在朝做官,却常常到处闲逛,不处理官衙内的日常事务。

  后来,他干脆辞去官职,隐居在山阴(今绍兴),天天游山玩水,饮酒吟诗,倒也落得个自由自在。

  有一年冬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地接连下了几天,到了一天夜晚,雪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轮明月,皎洁的月光照在白雪上,好像到处盛开着晶莹耀眼的花朵,洁白可爱。王徽之推开窗户,见到四周白雪皑皑,真是美极了,顿时兴致勃勃地叫家人搬出桌椅,取来酒菜,独自一人坐在庭院里慢斟细酌起来。他喝喝酒,观观景,吟吟诗,高兴得手舞足蹈。

  忽然,他觉得此景此情,如能再伴有悠悠的琴声,那就更动人了。由此,他想起了那个会弹琴作画的朋友戴逵。

  “嘿,我何不马上去见他呢?”

  于是,王徽之马上叫仆人备船挥桨,连夜前往。也不考虑自己在山阴而戴逵在剡溪,两地有相当的'距离。

  月光照泻在河面上,水波粼粼。船儿轻快地向前行,沿途的景色都披上了银装。王徽之观赏着如此秀丽的夜色,如同进入了仙境一般。“快!快!把船儿再撑得快点!”

  王徽之催促着仆人,恨不能早点见到戴逵,共赏美景。

  船儿整整行驶了一夜,拂晓时,终于到了剡溪。可王徽之却突然要仆人撑船回去。仆人莫名其妙,诧异地问他为什么不上岸去见戴逵。他淡淡地一笑,说:“我本来是一时兴起才来的。如今兴致没有了,当然应该回去,何必一定要见着戴逵呢?”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2

  鲁婴泣卫

  春秋时代,鲁国有个城门卫士的女儿名叫鲁婴,生得聪明伶俐,多愁善感,富于同情之心。这天,是个月朗星稀的夏夜,一群少女聚集在月光下,唱歌跳舞讲故事。大伙儿正玩得十分开心的时候,鲁婴却躲到一旁去偷偷地哭了起来。

  她的一位好朋友发现了以后,以为发生了什么事,便走过去悄悄地问鲁婴:“你到底是为什么事而伤心哭泣呢?”

  鲁婴睁开泪眼,望了望好朋友,然后说:“白天我听人家说,卫国王子的品行不好,喜欢打仗,缺少爱心,当时我心里就很不是滋味。刚才大伙儿在讲故事时,我又想起了这件事,所以就哭了。”

  这时,早已围上来的一群姑娘们都争着来劝慰她:“卫国王子的品行不好,这跟我们鲁国有什么相干?再说打仗,那是诸侯间的争王争霸,你一个*民家的女儿,管得了吗?为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瞎操心,真是犯不着!”

  鲁婴听了这番话,很不以为然。她说:“我的想法跟你们不同。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前几年,有个宋国的大司马打了败仗,逃亡时经过鲁国,他的马就将我家好好的.菜园子踩了个乱七八糟,使我家*白无故地遭受了损失。去年,越王勾践为复仇而攻打吴国,鲁国国君为了讨好越王,就在民间搜寻美女去献给他,结果将我的姐姐选中了。后来,我的哥哥前往越国去探视姐姐,又在中途被吴越混战的将士所杀害……”

  说到这里,鲁婴早已泣不成声,难以自持了,围在一旁的姑娘们也难过得一个个低下了头。过了一会儿,鲁婴才停止了哭泣,继续说道:“这两件事告诉我,打起仗来是没有国界的,遭殃的首先是老百姓。现在,卫国的王子又是这样喜欢打仗,而我却只剩下一个弟弟了,说不定哪一天灾祸又会突然降临到我们姐弟头上,这又怎么能不让我担心害怕呢?”

  鲁婴从自家的不幸遭遇中,悟出了世间万物互相联系、互为因果的哲学道理,并据此对事物的发展方向作出判断,这绝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未雨绸缪的科学态度。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3

  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看到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太慢,心里很着急。

  这天,他干脆下田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往上拔高一节。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一下子让禾苗长高了许多!"

  他的儿子听了,连忙跑到田里去看。田里的禾苗全部枯萎了。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谁如果违背规律蛮干,就必然受到惩罚。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这个买鞋的郑国人却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子,也不相信我的脚。"

  寓意: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4

  与狐谋皮

  从前有个人,他非常想穿一件皮袍,同时又最爱**美的佳肴。他整天都羡慕别人有华丽的狐皮大衣,梦想着自己也有一件这种价值千金的大衣。可是他没有钱去买这样昂贵的狐皮大衣。怎么办呢?他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去找狐狸商量,请它们献出它们的皮。

  他在野地里转悠,碰到了一只狐狸,他便十分亲热地对它说:“可爱的狐狸,你身上的皮实在漂亮。可是在你们狐狸圈内,有谁又会欣赏你漂亮的皮呢?这样好的皮放在你身上实在太可惜,你不如把皮献给我,你再随便披一件什么皮就可以了。”

  他的话刚一说完,狐狸吓得直吐舌头,转身就窜进山里去了。

  这个人没得到狐皮,回到家里又想起了精美的佳肴。他恨不得马上做一桌整猪整羊的'佳肴,先用来祭祀,然后自己把佳肴吃掉。可是他没有钱去买猪、买羊。于是,他又一转念,跑到外面去寻羊。他在路上遇到了一只羊,便立即对羊说:“我现在正打算做一桌上好的酒菜,请你为我献上你身上的肉。”

  他的话还没说完,羊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飞也似的逃进树林里去躲起来了。

  这个人要狐献皮、要羊献肉的事情在狐狸群和羊群中传开了,它们都远远地躲开了他。五年过去了,这个人没有弄到一只祭祀用的羊;十年过去了,他没有做成一件梦寐以求的狐皮大衣。因为这个人要想得到这些东西的办法太愚蠢了。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成语 5

  医者仁心

  西汉时期,医学家中以淳于意较为有名。他从小就热爱医术,喜欢摆弄银针、药品。后来,淳于意拜著名医生公乘阳庆为师,学到了黄帝、扁鹊流传下来的医术,攻克了很多疑难杂症。后来,因为医死了人,被官府判以肉刑,要押到京城长安去行刑。

  淳于意没有生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在膝前行孝。他临走时,对女儿们说:“如今父亲已经到了紧要关头,你们却谁也帮不上忙!”

  缇萦是淳于意的小女儿。她听到父亲的话后,非常伤心,更为自己的束手无策而自责。于是,她与父亲一起去了长安,并给汉文帝写了一封言辞凄切的信。信上是这样写的':“我父亲担任**官职时,老百姓都说他廉洁无私,值得崇敬。现在他由于一时不慎而触犯国法,理应受到惩罚。可是我却感到,人死了就不能再活过来,受了肉刑之后,手脚断裂了也无法再长出来,那时就是想悔过自新,也做不了什么事了。我愿意到官府里去做奴婢,来赎父亲的罪,以便让他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重新做人。”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被她的一片爱父之情所感动,于是传下一道圣旨,将淳于意的罪行赦免。汉文帝法外施恩后,觉得肉刑太过于残酷,就索性将肉刑废除了。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4)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通用20篇

  这个寒假,妈妈给我买了好几本课外书,其中有一本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我觉得这本书挺有意义的,告诉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今天我就来跟大家分享其中一二则小故事。

  比如其中一个故事《单箭易折》,它告诉我们一支箭很容易被折断,一把箭却很难被折断,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像我,就是一支箭,而我们班集体就是一把箭。我记得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百米绘画主题活动,要求我们一起完成一幅画卷。我和另外两个同学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你勾线,画房子;我涂色,舔砖加瓦;她负责蓝天白云。就这样,我们很快完成一幅校园图,得到了学校的表彰,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这就是团结的力量呀!

  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有志者,事竟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有所作为,关键在于立志,更重要的是为了这个目标要坚持不懈的去努力。20xx年至德小学艺术节,我报名参加了,准备了一首跟古诗词相关的舞蹈《琵琶行》,其实我开始一点不会跳。妈妈为我找了舞蹈老师,我放学后就天天去练*,一练就是两三个小时。有时候累得想要放弃,看到老师和妈妈期待的眼神,我觉得不能辜负大家的期望,继续坚持。最后我以优美的舞姿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很激动,也自豪,这就是努力的成果。

  书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故事,一个故事背后隐藏了一个道理,我要继续多读书,读好书。

  我有幸在寒假前夕,得到语文老师推荐专门阅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俗话说“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了一位高尚的朋友”。做为三年级的我,第一次读无插图且字体很小的厚本书,刚开始我根本不*惯,没有耐心读下去,更别说专心致志的读了,我读到三十多页就准备放弃了!

  我的举止被细心的妈妈看到了,她温和地开导我说:“孩子,你已经是中年级的学生了,试着去理解故事的内容和蕴含的哲理吧” ,在妈妈的劝说和每天的睡前陪读中,我渐渐地喜欢上这本书了!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本书收集了古今中外无数智者对人生精辟的总结。后来我不仅能轻松阅读,而且还扩展了知识面,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每一篇优秀的`寓言故事中,都有名师导读、精华赏析、相关评价,能帮助我理解故事的内容和寓意。我都会认真的思考其中蕴含的道理,真是发人深省、启迪智慧的一本书啊!

  读完了这本书,更令我感到我们伟大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暑假里,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这本书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鸡叫三遍”。有两个兄弟在上山途中遇到了神仙,神仙将酿酒之法传授给了兄弟俩,还告诉他们要密封49天才可以,并且在第49天鸡叫三遍后才能喝。兄弟俩将材料找齐后,就开始用神仙传授给他们的方法酿造起来,就在第49天鸡叫了第二遍后,兄弟中的一个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酒缸盖子,他尝了一下味道,哎呀,缸里的水像醋一样酸,又像中药一样苦,他只得灰心丧气地看着这缸没酿好的`酒。可是另一个兄弟一直忍到鸡到了三遍后打开盖子,他尝了一口:“啊,多么甘甜清澈的酒啊!”他说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一定要有耐心,如果你没有耐心,就是遭到失败,所以我们要学会等待。就象有天我上一个网站,等了很久网页也没打开,正当我打算关掉这个网页时,突然跳出来了,看来真是心急吃不得热豆腐。

  其实《中国寓言故事》里还有很多做人的道理让我去知道它,去领悟它。

  中国古代寓言是一本从古代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个个做人的道理的书,书中的情节有趣,一个个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个的道理。

  比如《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讲的是东郭先生是个有爱心的人,狼被猎人追赶,向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先生救了狼,但狼想把东郭先生吃了,一位农夫走过来,想了个办法救了东郭先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恶人的话,因为不管他们说得多么好听,都是欺骗,好让你上他的圈套。

  还有《赛翁失马》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好和坏、祸和福都不是绝对的。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我还喜欢《不龟手药》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事只要开动脑筋,克服保守思想,树立新观念,让我们明白在不变的情况下,要懂得随机应变,就能让自己的东西发挥最大的用处。

  看着这本书,我不禁联想到我自己,如果面临同样的情形,我该怎样去面对呢?

  书中的故事数不胜数,一本好书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还教会了我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要多读书,读像中国古代寓言这样的好书。

  寓言是什么?寓言寓言,道理隐含在言内。寓言是一颗花种,虽小,但包含的能量不小,茎虽短,可开出的花艳丽无比;寓言是一棵树,就算矮,也会结出硕大可口的果子……寓言之贵,贵在简洁明了,贵在道理深奥,贵在言语之美。《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搜罗了中国各地的寓言,真是不拒细流,广纳百川!书中故事有批评、有表扬、有讽刺、有赞美,书中每一个故事看似普通明了,但每句话每一段都写满智慧。寓言故事是杯茶,精华需要我们慢慢品味,细细思考,回味许久。《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真是本引人入胜,深入思考的.好书!

  每个故事都是书中的明星,虽小,但还是要散发万丈光芒。形形色色的故事各自隐含的道理也截然不同:有的告诫我们遇事要冷静思考——《杨布打狗》;有的告诫告诉我们不能死读书,不知道学*生活中的经验——《书呆子赶鸡》……星海中,我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是——《西门豹罢官》。这一寓言中主要讲西门豹初任县官时,用心负责,深得民心。因为他对魏文侯的亲信从不巴结讨好,所以他们勾结起来说西门豹的坏话。到年底,他做述职报告后,不但未受嘉作文奖,还被罢了官。西门豹请求再次为官,极力巴结魏文候的亲信,疏于实事。可这次,政绩大为下降,但魏文侯却称赞有加,奖赏丰厚。这时西门豹用简简单单几句话教育了他,不要听信小人谣言,并罢了官。这时魏文侯恍然大悟,向他道歉。我最喜欢故事中的西门豹,因为他为官清廉,方法巧妙,还不畏强权,指导君主。而魏文侯之前执迷不悟,但后来知错就改。我对他也有了几分好感。反复品读着这些文章,我感受到了先辈们丰富的想象,幽默的言语,我体会到了古人智慧结晶的所在,仿佛看到了他们仰天长叹,看到小人在搬弄是非。《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在书中演绎着悲欢离合;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在这里相聚。有失就有得,有败就有胜。它配合着清新自然的口吻,不由得让人感到亲切。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利用短小精悍、幽默成趣的小短文,发展魅力。为中国古代历史开出灿烂的花来。

  《中国古代寓言》中人的善和恶,聪明愚钝,更是被刻画得栩栩如生,阅读它,你眼前的利与弊,逐渐清晰起来,能得到古人的智慧点拨,领悟如今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养成良好的行为*惯。

  今天晚上,我读了一篇有趣的寓言故事,题目叫《狐狸、狼与狮子》。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狼和狐狸是最好的朋友。一天,他俩捉到一只小鸡,狐狸出于礼节,把小鸡让给狼吃;狼为了面子,把小鸡让给狐狸。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来了一头雄狮,狼连忙把小鸡送给狮子吃;而狐狸不但把小鸡送给狮子吃,还把自己的好朋友狼也送给狮子吃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狼和狐狸并不是什么真正的朋友,它们都很狡猾、虚伪。*时,它们捉到可口的食物,出于虚假的“礼节”和“面子”互相谦让。可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威胁到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时,就原形毕露了。狼为了讨好狮子,连忙把食物送给狮子吃;而狐狸更狡猾,不但把食物送给狮子,还把自己的好朋友狼也“送”给狮子吃。

  真正的朋友是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不讲条件的。当朋友有困难时,主动伸出双手去帮助,一心为朋友着想,这才是真正的友情。我和同班的龚怡诺就是这样真正的朋友。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形影不离。生活中我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无论我们谁遇到什么困难,对方都会给予真诚的帮助。

  我暑假中精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面的每一个故事我都会深入思考,慢慢体会故事所要讲的道理。

  其中《不龟之药》这个小故事道理令我铭记在心,使我难忘。

  故事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宋朝时期有一个家族,世世代代以漂洗衣物为生,但是他们家族却会调制一种防止手受冻而使皮肤干裂的药方,据说效果很好。这件事不知被谁传了出去,你传我,我传他,他传她,传着传着就传到一个有钱人的耳朵里。这个有钱人想:这种药膏如果拿到街上去卖一定能卖一个好价钱,也许皇帝要用,我给了他,如果效果好,还能做个官呢!

  第二天早上那位有钱人来到那家洗衣店,他豪迈地对一个招待顾客的人说:“你们这不是有一种防止手龟的药膏吗?跟你们掌柜说我愿意用一百两黄金买下你们的药膏,我明天来问结果”。

  回家之后,那个招待员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家族中的每一个人。随后他们连夜召开了家族会议。有人说:“卖吧,我们洗一件衣服才十来个铜板,一百两黄金够我们家族用好几辈子了!”

  又有人说:“这药方绝对不能卖!这是咱们祖传的东西,咱们老爷说过不管别人出的钱再多,也不能卖!”最后经过一翻激烈争论还是小数服从多数,把药方卖给了那个有钱人。

  那个有钱人得到药方以后,刚准备上街售卖时,便听说了吴王要攻打越国的消息他想:咦还真有这样的好事!他立刻动身到吴王那儿去毛遂自荐,吴王想:这小子的药真行?不过现在是冬天,这次还是打水战,就试试吧。于是吴王就让每位士兵都涂上了药膏。

  在攻打越国的时候,因为战士们的皮肤没有干裂而打败了越军。那个有钱人虽然花了一百两黄金买了不龟之药,但是帮助了吴王打败了越军,于是吴王就把他封为诸侯,更奖了五百两黄金,还分得一块土地!

  而此时此刻,那个家族还在拼命地洗衣服,为每天的日常生活而奔波。

  我想导致这个原因的根本是洗衣服的家族的药虽然很多长处和优点,但是没有把效果最大程度发挥出来,而那个有钱人把药膏提供给了决定了两国交战的军队,发挥出了最大作用。我觉得我们也一样,要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学*和生活中,我们要改正缺点,尽最大的努力把自己优点发挥起来,做对社会和别人有益的事情。

  如果说这个故事是一根充满学问的竹枝,那么这本书就是用有学问的竹枝编织起的满载着知识的摇篮!

  我读的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里面有《庄里丈人》、《门前有狗》、《宋清卖药》、《五十步笑百步》、等,生动有趣的故事,饱含着深刻的哲学。

  《五十步笑百步》讲的是有一次,梁惠王向孟子请教国家大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很爱自己的国家,邻国不爱自己的国家。邻国人没减少,我们也没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说:“大王喜欢打仗,我就用打仗作比方!两方对垒,兵刃相见时。一方掉头就跑,跑了五十步的人,就向跑了一百步的.人嘲笑。大王您认为对吗?当然不对了,孟子说:“大王知道这个道理。就不希望你的人比邻国多了。

  《庄里丈人》讲的是从前有个老人,有两个儿子。长子叫盗,次子叫欧。一天盗出去办事,还有一件事忘说了。就喊:“盗!盗!可没想到被衙吏听见了。就把盗抓起来了,他又叫欧!欧!衙吏以为要打盗。于是,就把盗打得半死。

  读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我懂得了人要了解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正确估计。名字虽然是物外之物,但也要小心谨慎。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的一本有趣的书。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食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

  还有,“大象和小花猫”告诉我们再强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再卑微的人也有闪光之处。“喜鹊和蚂蚁”说的是你如果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黔驴技穷”告诉我们,不要装腔作势,要切实学*过硬本领,不然迟早会被揭穿的。“螳螂捕蝉”写的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计后果。

  “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陷于毫无根据的忧虑之中。“因小失大”告诉我们贪图小利的人往往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而贻笑大方。“骥遇伯乐”告诉我们人要得到应有的爱护和常识。

  我最喜欢的文章是“蝉的新生”,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一只幼蝉从土洞里爬出来了,它爬上了一颗小树,一动也不动。慢慢的,它的旧皮脱落了,一点点巨大的痛苦使它战栗。

  但是它还是将旧皮脱了下来,它自由多了,大叫一声:“知了—!”;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先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最*,妈妈给我买了几本寓言书。今天我在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

  我最喜欢的寓言是《断箭》这个寓言,寓言里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英勇的将军,他能征善战,总打胜仗。因为时间的流逝,他渐渐老了,觉得用不了几年,就上不了战场了。他很看重自己的儿子,但此时他的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于是,将军就把家传的.金藏神箭给了儿子,说:“这把箭只能在最危急的时候使用!”儿子只看箭囊就觉得很精美别致,心想:“这真是一把神奇的箭”。有了这把箭以后儿子每天都把它背在身上,打仗时,仿佛充满了力量。不久,配戴箭囊的他,在战场上,果然变得十分英勇,杀得敌人人仰马翻。不料,敌人突然增加了兵力,他被逼到了山崖上,他想:“这不就是最危急得关头吗?”于是他抽出箭来,他万万没想到那是一把断箭,此时敌人已经来了,他再换武器就来不及了,他就拿着那把断箭杀敌,最终冲出了包围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信念和意志的重要性,一个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同样,一个人只要拥有坚定不移的意志,什么艰险和难关都无法将他吓退。

  我们学*也一样,心中有坚强的意志,认真努力,也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这个星期我看了《中国古代寓言》这本寓言书,寓言书有很多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道理,其中有一个寓言故事叫《井底之蛙》。讲的是在一个废弃的井里,住着一只青蛙。有一天,井栏边来了一只东海的大鸟,大鸟对井里的青蛙说了很多外面世界的美好。告诉它外面天空有多么之大,地面有多么的宽广,青蛙听了惊奇的呆住了,觉得自己太渺小了。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不要像青蛙一样见识短浅、孤陋寡闻、安于现状盲目自大,所以我们不能安于现状,要好好的学*,增强自己的知识面和见识面,永远不做井底之蛙。

  寓言《画蛇添足》,讲的是几个人在一起喝酒,喝到最后剩下酒不多了,他们决定画蛇比赛,谁画的最快,这壶酒就给画最快的人喝。其中有一个人画的非常快,一下子就画好了,他看看几个朋友都还没怎么画,他心中好自得意,他决定把画好的蛇加上四只脚。这时候刚好朋友也画好了,别人看了他的画,“说蛇是没有脚的,你把脚画上去就画错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甚至会给自己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中国古代寓言是一本从古代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个个做人的道理的书,书中的情节有趣,一个个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个的道理。

  比如《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讲的是东郭先生是个有爱心的人,狼被猎人追赶,向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先生救了狼,但狼想把东郭先生吃了,一位农夫走过来,想了个办法救了东郭先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恶人的话,因为不管他们说得多么好听,都是欺骗,好让你上他的圈套。

  还有《赛翁失马》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好和坏、祸和福都不是绝对的。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我还喜欢《不龟手药》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事只要开动脑筋,克服保守思想,树立新观念,让我们明白在不变的情况下,要懂得随机应变,就能让自己的东西发挥最大的用处。

  看着这本书,我不禁联想到我自己,如果面临同样的.情形,我该怎样去面对呢?

  书中的故事数不胜数,一本好书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还教会了我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要多读书,读像中国古代寓言这样的好书。

  故事在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产生书本以前,大家只能用嘴巴说来告诉别人自己的所见所闻。到了有书本和文字之后,用来记录从前发生的事,故事对人们文化的影响没有一点儿减弱,相反,故事对人们文化的影响还越来越大了。这都是因为故事对我们来说有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

  《中国古代寓言》里充满了智慧,它很容易就会让你理解它藏着的哲理,得到启发。它告诉了我们做事要开动脑筋,不能一味地用愚蠢的方式解决问题,否则事情不会不但不会解决,还会变得更加糟糕,轻则努力全白费,重则损失惨重,失去很多财产。所以我们做事一定不能一时脑热,用自己的.突发奇想搅乱现实和幻想,要想清楚后果,通过实验知道办法可行才进行改进,如果想不清楚后果的话,就也要先进行实验,如果办法被实验证明失败的话就放弃想法,当然,你也可以学爱迪生,成功的话,你就发明了专利。

  我喜欢这本书,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呀!

  我看的是一本名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里面的故事篇幅都不是很长,但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所有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囫囵吞枣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在大街上一边吃枣一边吃梨的故事,年轻人听了一个老人的话,吃枣对牙齿不好,吃梨又对胃不好,年轻人听了,把枣直接吞了下去,而梨只咀嚼了几下,便吐了出来,老人看了,摇了摇头,便转身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任何事都能做得两全其美的,就好比囫囵吞枣一样。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且总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智慧。就好比守株待兔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像这样靠运气,还不如自力更生呢!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里面的道理让我一生受用。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有许多寓言故事组成的,书中的每一个寓言故事看似很普通,但却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我们要学*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

  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是守株待兔,故事的原文是:“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解柱折颈而死。因耜其来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则寓言幸辣的讽刺了那一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或抱着侥幸心理妄想不劳而获。像这样的寓言还有掩耳盗铃,拔苗助长等。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拔苗助长比喻欲速则不达,这些寓言虽然都只是人们编造出来的,但却又让人觉得无比真实,从中的道理十分耐人寻味。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儒家教思想,忠义仁孝小弟为中心,教育我们有个好的品质,读完了这一本书后,更今我感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看的是一本名叫《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书,里面的故事篇幅都不是很长,但每一个故事都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在所有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是囫囵吞枣这个故事,它讲的是一个年轻人在大街上一边吃枣一边吃梨的.故事,年轻人听了一个老人的话,吃枣对牙齿不好,吃梨又对胃不好,年轻人听了,把枣直接吞了下去,而梨只咀嚼了几下,便吐了出来,老人看了,摇了摇头,便转身走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任何事都能做得两全其美的,就好比囫囵吞枣一样。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而且总能发现新的知识和智慧。就好比守株待兔就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它告诉我们,像这样靠运气,还不如自力更生呢!

  看完这本书,我受益匪浅,里面的道理让我一生受用。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5)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读后感(10)份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里面有叶公好龙、以羊替牛、吹牛无边……其中以羊替牛,让我的印象最深刻。

  古时候,人们每到一定的日子,都要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来求得神灵的庇佑,需要杀掉一头牛或一只羊,把羊头或牛头放到大盘子里,摆上餐桌。

  有一天齐宣王碰到了一位农夫,他牵着一头牛,齐宣王就问农夫他要把牛牵到哪里?农夫说:“他要把牛牵到一个地方,杀掉祭祀给神灵。”齐宣王就问:“你看这头牛又没有犯错,却要白白送死,你看这头牛吓的。”农夫说:“那就废除这项仪式吧。”齐宣王严肃的说:“怎么能取消?那就以羊替牛吧。”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觉得牛可怜,就改成杀羊,又有什么不同呢?连小学生都懂的道理,齐宣王又怎么会不懂呢?可见齐宣王不是真的善良,而是虚假的善良,齐宣王是多么的虚伪。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可真好看,书中有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读起来不止风趣幽默,还让我深深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深刻道理。同时,故事中配有精美的插画,也如同一部精彩的动画片,通俗易懂,让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寓言故事。

  书中的很多故事我都特别喜欢,最喜欢的《滥竽充数》。讲述古时候齐国君齐宣王喜好音乐,尤其喜欢听竽,他喜欢大家一起演奏。南郭先生听说后,也混在人群中,假意演奏,实际上根本不懂音乐。后来,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继位,湣王同样喜好听吹竽。他喜欢乐师单独吹给他听。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连夜逃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弄虚作假的方式,固然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最终经不起检验。

  我们学*知识,也是来不得半点虚假。老师讲的知识明明你就没听懂,还装懂了。做练*时,也许你可以“借鉴”别人的答案,但到最后考试时,没有办法“借鉴”,到最后还是害了自己。我们唯有脚踏实地,认真刻苦学*,才会获得真才实学,才能获取真正的成功。

  读了《寓言故事》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内心深受感触。

  读着这些故事,道理一个一个钻进了我的脑海里。其中有很多道理让我刻骨铭心。比如:乌鸦和狐狸这则故事告诉我不能轻易地相信别人,不然会让别人给骗了。狐狸和山羊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能听信他人的话,如果听信他人的话,下场就会和那只羊一样,在井里出不来。一直困在里面,而狐狸踩在它的背上跳了出来。

  比如说:有时候谎言会被有警惕的人识破。像狐狸、公鸡和狗结为好朋友,晚上它们睡在一起。天快要亮了,公鸡就起来,打开明亮的嗓子叫醒勤劳的人们该起来干活了。这时,一只狐狸出来寻找食物经过这里,发现有一只公鸡。狐狸便对公鸡说让他下来欣赏一下他的嗓子,聪明的公鸡发现了狐狸的阴谋,便说让它去问一下屋子里的狗可不可以开一下门。于是,狐狸就进门,就被狗撕成了碎片。

  还有婵和狐狸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对他人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在这则故事中,狐狸被聪明的婵给耍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自己无能为力,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这则故事是狐狸和葡萄。故事中狐狸看见了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想去摘葡萄吃,可是想尽了办法但怎么也摘不到葡萄,便失望地走了,走时嘴里却说着只怪时机还没有成熟而已。

  读《寓言故事》的收获可真大呀!下次我一定要多读一些其它的书,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今日,我读完了老师向我们介绍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书里有很多小故事。故事虽然短,但其中让人领悟到的道理是特殊有益的。其中,我对几个小故事的印象特殊深刻。

  《盲人摸象》讲的是一群盲人摸大象,最终都说错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假如不把握事物的全部特征,只凭自己的局部体验去描述这个事物,最终只能造成片面性的生疏,会闹出很多笑话。

  《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人养了一群羊。一天晚上羊被狼叼走了,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下,但是他不听,结果丢了更多的羊,最终他还是把羊圈补上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将来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同时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守株待兔》讲的是一个人累了,在一棵树下坐着。突然有一只兔子撞死了以后,他每天在这儿坐着,可一只兔子也没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把偶然发生的事当成了必定发生的事。期盼偶然大事再次发生是不会有结果的,也是愚蠢可笑的。

  俗话说,“读一本好书可以滋养人的`一生。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了一位高尚的伴侣。”作为三年级的我,以后要读更多的好书。

  在老师的带领下,这学期我们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我的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郑人乘凉》和《亡羊补牢》。

  《郑人乘凉》讲的是古时候有个郑国人到一棵树下乘凉的故事。太阳在空中移动,他不停的移动凉*,追着树影跑。到了黄昏,他又把凉*铺在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不停地移动凉*,他又怕露水会沾湿他的衣服。渐渐地,月亮当顶,他就躲到树底下,浑身上下也被露水沾的越来越湿了。这个人白天的乘凉方法十分灵巧,可在晚上又用同样的方法就显得笨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

  《亡羊补牢》讲的是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邻居劝他赶快修一修,他不在意,他并没有修。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修,这回他听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的'窟窿修了。羊圈修好了,从此以后羊再也没有丢过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要及时改正。

  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学*更多寓言故事中做人的道理。我喜欢这本书。

  我读完这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时,里面有一篇叫“阿豺论折箭”的寓言令我难忘,里面讲了“吐谷浑国”的国王阿豺让他的二十个儿子每人拿一支箭来,这时,阿豺的同胞弟弟慕利延走了过来。阿豺让慕利延拿一支箭折断,慕利延很容易就把一支箭折断了,阿豺又让慕利延把余下的十九支箭拿来一起折断,慕利延用尽了力气也不能把十九支箭同时折断。阿豺说:“一支箭很容易折断,但很多箭就不容易折断,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牢不可破’”。

  他讲到了我们生活当中经常会碰到的一个问题“齐心协力”,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不能一起齐心协力的去完成一个事,譬如说:有时要一个小组一起去完成一张小报,这个小组的人总是你争我抢,所以到最后时间来不及了,都不能把小报给编好。就如这则寓言中,阿豺的二十个儿子,他们都想当“吐谷浑”国的下一代(国王)传人,阿豺却说:“只要你们齐心协力,我们的国家一定会‘牢不可破’”。

  这个寓言说明了‘单者易折,众者难摧’的道理。

  我在以后的学*中也会和同学们一起齐心协力的去完成一件事情的。

  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亡羊补牢的故事。虽然是一个小寓言,但读了以后,我却明白了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忽视。

  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以前有一个放羊的人,他家的羊圈破了,狼从那儿钻进去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快点把羊圈修好,主人却不以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后悔了,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读了这则寓言,我想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中,我们犯了错误不能不以为然,要及时改正。有的错误,我们不去改正,认为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这些小错误出现在大问题上,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森林里就会发生火灾,这会使我们国家遭到巨大的损失。学*上也是一样,在做练*的时候,如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到单元测试时,这样类似的题目就会白白丢很多分。所以我们练*时应该特别用心。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学*工作中出了差错,应该设法尽快补救,否则你可能会终生后悔莫及。

  中国古代寓言是一本从古代事例告诉了我们一个个做人的道理的书,书中的情节有趣,一个个的事例告诉我们一个个的道理。

  比如《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讲的是东郭先生是个有爱心的人,狼被猎人追赶,向东郭先生求救。东郭先生救了狼,但狼想把东郭先生吃了,一位农夫走过来,想了个办法救了东郭先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相信恶人的话,因为不管他们说得多么好听,都是欺骗,好让你上他的圈套。

  还有《赛翁失马》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好和坏、祸和福都不是绝对的。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我还喜欢《不龟手药》这个故事,它告诉我们,做事只要开动脑筋,克服保守思想,树立新观念,让我们明白在不变的情况下,要懂得随机应变,就能让自己的东西发挥最大的用处。

  看着这本书,我不禁联想到我自己,如果面临同样的情形,我该怎样去面对呢?

  书中的故事数不胜数,一本好书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还教会了我生活中为人处世的道理,我要多读书,读像中国古代寓言这样的好书。

  最*,我读了一个寓言故事,叫做《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故事说的是:从前,战场上有两军交战。激烈的战斗过后,胜方穷追不舍,败方赶紧逃跑。在逃跑的士兵中,逃了五十步的人却在嘲笑逃了一百步的人。

  这让我不禁想到自己。记得期中考那天傍晚,语文试卷刚要下发。只见一个同学被老师叫上讲台,他的作文扣了好几分,老师一直在批评他。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五十八笑百步”的道理,见老师批评别人,就在底下偷笑,可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朝我望了过来,说:“作文扣八分的人,还笑人家呢。”同学们纷纷向我投来意味深长的目光,那种感觉,你懂的……

  现在读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不能毫无自知之明地随便嘲笑别人,有时候仔细一想,自己又比别人好多少呢?就像这两个士兵,就像我和那个同学,大家本质都是一样的。我在心里暗暗发誓:我再也不能太过骄傲了,要更加踏实学*。

  西施有一个心痛的毛病。当她发病的时候,总是把眉尖紧紧地着,但是邻居们看到了都觉得这种姿态别有一种丰韵,个个都赞美她。在那村上,另有一个相貌长得十分丑恶的女子,她看到西施紧蹙眉尖的样子,也觉得美极了,心里非常羡慕她。因比,丑女回到家里便也学着西施发病时的样子,两手住自己的心口,然后把眉尖紧紧地皱了起来,她想,这一来,邻舍们也会赞美她了。哪知,事实却出乎她的意料。原来邻舍们见了她,非但没有人赞美她,而且,人们竟把大门紧紧关闭起来,不敢出来看她那副丑态。穷人们没有坚固的大门,便带了自己的妻子儿女急忙避到别的'地方去了。

  读了这则寓言,我感悟到了,模仿并不是一件坏事,但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应有自知之明,模仿某件事之前要先衡量一下它是否适合自己。比如故事中的丑女,在模仿西施感眉之前,并没有弄清楚自己的长相是否适合皱眉,结果越模仿越糟糕,还不如原来的面目好看。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东施效颦,形容不了解别人的长处,而去生搬硬套,如果事与愿违。也泛指机械的模伤者愚蠢可笑。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6)

——读《中国古代寓言》有感范文10份

  暑假,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是由许多寓言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虽然短小、简单易懂,但是每一个故事里面都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回味无穷。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不龟手药”告诉我们:一个东西用处的大小,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注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邯郸学步”告诉我们:别人的长处是应该学*,但不能盲目地学*,要目标明确,根据需要,有选择去学,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丧失了自我。还有“愚公移山”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成功一定是属于自强不息的人。

  我喜欢这本书,它教给了我许多人生道理和生活启迪。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我今天看的这本书就叫做《中国古代寓言精选》.这本书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华.寓言的意义就在于每个寓意,寓意就是每个寓言告诉读者的道理.我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都会细细品味它的寓意,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就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大道理.虽然说这是寓言“精华”,但是这本书中每个寓言都非常具体.有的`寓言家喻户晓,有的却无人知晓.这本书不像其他寓言书,他的故事后面并没有直接写明寓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就可以使读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层.使道理刻进心中.这一个个故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才创造出来的吧!这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的风格.是什么让这些民间寓言流传至今的呢?是——智慧.看了这书,我觉得古代的老百姓真厉害

  俗话说小故事大道理,这说的就是寓言故事。这几天我在看《中国古代寓言》,它是由一个个小故事组成的一本书,每一篇故事都隐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叶公好龙”了,里面讲的是有一个叫叶公的人,他很喜欢龙,天上的真龙听说了非常感动,就到了叶公的家里,叶公看到了真龙脸色发白,吓得被绊倒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

  像这样的寓言还有囫囵吞枣和拔苗助长,囫囵吞枣告诉我们要按事物的一般规律正确处理。拔苗助长告诉我们做每一件事都要有耐心,不能投机取巧。妈妈经常跟我说叫我做每件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学*是要靠*时日积月累的`,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心浮气燥,说的不也就是这个道理吗?这些寓言虽然都是编出来的,但是里面的道理却让我们十分受用。

  以前,我在生活中不肯动脑筋,就像“能下雨的树”里面的小鸟一样,后来当我读完了这本寓言,它告诉了我遇到问题要多动脑筋,不能盲目地猜测道理。当我有时候遇到数学附加题想来想去都想不出来,我不仅会生气,还会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看过的这些寓言故事,想起妈妈曾经对我语重心长的教导,我就鼓足勇气去克服它,坚决不向它妥协。

  《中国古代寓言》这本书讲了古代人的智慧和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它教育我们要有好的品质。读完这一本书后我不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还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所在。

  东施效颦出自《庄子天运》。东施也住在耶溪附*,每天看着西施浣纱。看到西施特别美,再看看自己,“哎呀,人家是个大美人,怎么我就是个丑女,如果哪天我也能变成美女,那该多好啊。”功夫不负有心人,东施终于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如果我要是模仿西施的举动,我肯定也会是美人。”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早,专注地观察西施。这时西施心绞痛,痛得难耐,于是她皱着眉头,手捂住了心口。“呀,好美啊。我就学这个姿势吧。”每天她打了盆水,对着水,脑袋里想着西施的那神情,那姿态。终于,出师了。在外面走着的时候,就“秀一下”。啊,不秀还好,一秀就秀出了笑话:有钱的人一看到东施过来就把门关上,眼不见为净。没钱的人看着她就躲。东施困惑了,人家西施这动作一出都把我迷住了,我怎么同样也是这般大家都不觉得美。

  西施很美,东施想要学,这是对的,也是好的。但东施本身丑,她不知道美貌的西施即使是皱个眉头也是美的。想成功,需要努力。但如果你的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只会让自己离成功越来越远。

  我今天看的这本书就叫做《中国古代寓言精选》.这本书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华.寓言的意义就在于每个寓意,寓意就是每个寓言告诉读者的.道理.我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都会细细品味它的寓意,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就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大道理.虽然说这是寓言“精华”,但是这本书中每个寓言都非常具体.有的寓言家喻户晓,有的却无人知晓.这本书不像其他寓言书,他的故事后面并没有直接写明寓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就可以使读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层.使道理刻进心中.这一个个故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才创造出来的吧!这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的风格.是什么让这些民间寓言流传至今的呢?是——智慧.看了这书,我觉得古代的老百姓真厉害

  《中国古代寓言》里包含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每个故事都寓意深刻。但是,在这么多经典的故事当中,最让我难忘的是《大鳌与蚂蚁》。这个故事讲的是东海有只体型巨大的大鳌,它头顶仙山,一跃激起千层浪。一群红蚂蚁见识了大鳌所作出的壮举之后,竟然自大地认为大鳌和自己头顶米粒、在蚁窝边爬行的行为是一样的。

  刚开始读完这个故事,我只是想:这一群小小的蚂蚁哪来的这么大的自信,还把自己跟大鳌相提并论,这可真是可笑至极!可是“名师感悟”中的`一句话令我瞬间惊醒,那句话就是“在生活中,不少人也是这样,明明自己与别人相差很大,却总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好。”

  在生活中,对那些比我强的人,我有时候不也如红蚂蚁那般自欺欺人、自以为是吗?就拿上次期末考试来说,语文我考了86分,同桌考了89分。当我看到同桌的试卷时,我想的是:“把6倒过来不就成了9?”我就跟他也没差多少嘛!可是现在想想,“6”和“9”怎么会一样,3分只差就把我们的排名拉开了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一直是这种态度,只会让我和别人差的更多!

  这故事让我学会了见贤思齐,学会了对人对事要怀有谦虚向上的心。《中国古代寓言》让我读到了很多好故事,还教会了我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书中有许多富有教育意义或深刻道理的短故事。比如《广纳贤才》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能根据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就判断他的能力;《马和驴》告诉我们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正免费享受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想想背后是否有阴谋。我最喜欢的故事却是《东郭先生和狼》。

  《东郭先生和狼》主要讲的是:有一群捕猎者在途中遇见一匹狼,他们去追。狼在逃跑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名叫东郭的先生,它看见先生手上有一个麻袋,就对东郭先生说:“求求你,让我钻进你的麻袋里吧!”仁慈的东郭先生将狼放到了他的麻袋里,结果放不进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狼的四条腿绑了起来。不一会儿,捕猎者来了,他们询问东郭先生狼在哪里,东郭先生随便指了一条路,他们就追了过去。然后东郭先生对狼说:“他们走了。”他就将它放了出来,狼对东郭先生说:“我饿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把!”说着,狼张牙舞爪地扑向了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就与狼徒手搏斗,一个农夫恰巧路过,把狼骗进袋子里,打死了狼!这就说明一定要懂得分辨好人和坏人,不能将同情心用在坏人身上。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还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

  以前,我不怎么爱看书,觉得书本太厚了,什么时候才能读完啊!寒假里,在妈妈的利诱之下,我读上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越读越觉得有意思。读完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明白了许多道理。

  读着《鲁侯养鸟》,我笑了,怎么能凭着自己的喜好,请海鸟喝酒听音乐呢?这比对牛弹琴还离谱啊!可不能把自己的*惯强加给别人。同时也让我想到了上学期学过的课文《从现在开始》,猫头鹰和袋鼠让动物们按照它们的*惯过日子,大家当然不会选他们当“万兽之王”。

  读到《刻舟求剑》,这傻家伙更让我忍俊不禁。掉在河中间的剑,居然在岸边找,还理直气壮地说自己在船上作了记号,真是笨死了。我以后可不能像这样的傻瓜蛋一样,不懂变通。

  冬末的午后,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有趣的书——《中国古代寓言》。从翻开第一页,我的眼睛如同掉进米缸的小鸡,一刻都不愿意停歇。

  齐人学瑟、杯弓蛇影、两小儿辩日……《中国古代寓言》讲述了一个个富有深意的小故事,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是“纪昌学箭”。吃苦耐劳的纪昌为了学好射箭,先练*眼睛长时间不眨:目不转睛地盯着织布机,好几次布匹的碎屑都差点掉进他的眼睛里;再练*视力,把“小物件”看成“大目标”……坚持苦练三年后,纪昌终于能用箭射中系在牦牛毛上的一只虱子——他成功了!

  犹记得我练*书法时,刚开始也是荆棘丛生:手握不住笔,腰挺不直,尤其我的大脑犹如受到惊吓的鱼儿到处乱窜,最后干脆撩开笔不练了。读完“纪昌学箭”这个故事,我明白了坚持的'可贵,于是重新提笔练字,想办法安抚脑海中“顽皮的鱼儿”,让它们逐渐安静下来,我的注意力也越来越集中,字也写得越来越好了!

  如果我是一株小草,《中国古代寓言》就是一场甘甜的春雨,滋润着我的成长。

  我今天看的这本书就叫做《中国古代寓言精选》.这本书中聚集了古代的一些寓言精华.寓言的意义就在于每个寓意,寓意就是每个寓言告诉读者的道理.我每读完一个寓言故事,都会细细品味它的寓意,所以读完这本书后,我就懂得了许许多多的人生大道理.虽然说这是寓言“精华”,但是这本书中每个寓言都非常具体.有的寓言家喻户晓,有的却无人知晓.这本书不像其他寓言书,他的'故事后面并没有直接写明寓意,而是让读者自己去慢慢品味,这样就可以使读者的理解更加深一层.使道理刻进心中.这一个个故事充分地表现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想,这些故事一定是老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才创造出来的吧!这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中国的风格.是什么让这些民间寓言流传至今的呢?是——智慧.看了这书,我觉得古代的老百姓真厉害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7)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三年级读后感优选【5】篇

  原本,读者本书的目的,只是为了积累知识,写好中考语文作文得高分,但渐渐的,我发现了它的价值,透过这本书我深刻的认识到读者本书的初衷是狭隘的。

  我怎么没想到要为自己留一道缝隙呢,反而只是为读而读。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守护自己的灵魂,为心灵留下自由舒展的空间啊。《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由许多有趣的小故事组成,这些有趣的小故事简单易懂,但却令人回味无穷。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只有遵循规律去办事才能取得成功。如果急于求成违反了客观规律办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画蛇添足“使我明白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对牛弹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是白费口舌。说话不看对象是不可取的,对蠢人讲道理也是不可取的。”刻舟求剑“使我明白了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人们不能片面、静止、狭隘地看待问题。

  一次经历总是挥之不去,甚至那段时间还有些迷惘,不知所措。我满怀信心,甚至抱着必胜的信念参加了浦口区第五届运动会。作为校田径队的主力,我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参加了2个个人项目,2个集体项目。转瞬的100m我看着遥不可及的小组第一名,我欲哭无泪,算了,400m一定能取得好成绩的。没错,400m的跑到大半圈跑完了,我回头望了望,小组成员都被我甩掉了,我看着胜利在握的重点和遥遥无期、被我抛之脑后的同学们,我懈怠了,脚步也沉重了,我深知这小组第一名是毫无疑问的了。决赛名单出来了,为什么没有我,原来我只和第8名差0.09秒,她却进了决赛。我欲哭无泪,当时我只知道我的原因在于轻敌了,就像一只井底之蛙没有分**正的对手,就认为自己所在的地方是大海呢。知道读了这本书,我才认真思考我的错误。就像书中的一个故事”心不在马“一样,赵襄王向王子期学*驾车,不久就和王子期比赛,赵襄主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后了。赵襄主说:“你教我驾车并没有把真本事全传给我。”王子期回答说:“真本事都教给您了,是您使用的不恰当。人的注意力要集中在马上,这样才可以加快速度达到目的。现在国君您在落后时就一心想快点追上我,跑在前面时又怕被我赶上。其实驾车比赛这件事,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面。?而您不管是跑在前面还是落在后面,都总是把心思用在和我比赛输赢上,还有什么心思去注意马呢?。”哦,我终于领悟到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集中精力,掌握要领,不计功利,努力将每一件事情做好。如果过于患得患失,为名利所累,往往会事与愿违,把事情的结果弄糟。如果赵襄主不在意结果,抛弃杂念,集中精力,全身心地去驾驭马车,结果就不同了。我相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努力将这件事做好才能不留遗憾,又何必事后痛哭流涕呢。

  我喜欢这本书,它教给了我许过人生的道理和生活启示。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在老师的带领下,这学期我们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我的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郑人乘凉》和《亡羊补牢》。

  《郑人乘凉》讲的是古时候有个郑国人到一棵树下乘凉的故事。太阳在空中移动,他不停的移动凉*,追着树影跑。到了黄昏,他又把凉*铺在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不停地移动凉*,他又怕露水会沾湿他的衣服。渐渐地,月亮当顶,他就躲到树底下,浑身上下也被露水沾的越来越湿了。这个人白天的乘凉方法十分灵巧,可在晚上又用同样的方法就显得笨极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

  《亡羊补牢》讲的是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邻居劝他赶快修一修,他不在意,他并没有修。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邻居劝他把羊圈修一修,这回他听了邻居的劝告把羊圈的窟窿修了。羊圈修好了,从此以后羊再也没有丢过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要及时改正。

  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们要学*更多寓言故事中做人的道理。我喜欢这本书。

  “这人可真可笑!”我大笑起来。

  这人?什么人?有这么可笑吗?你一定会问,我说的可是书里的一个人啊!是哪本书?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告诉我们许多道理的一本有趣的书。比如“拔苗助长”是告诉我们食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违背了规律,就必然失败。还比如“守株待兔”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次偶然,就等着下一次一百分之一的偶然了。再比如“狐假虎威”讲的是不能借别人的威风来占领地位的。还有,“大象和小花猫”告诉我们再强大的人也有自身的弱点,再卑微的人也有闪光之处。“喜鹊和蚂蚁”说的是你如果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自己。“黔驴技穷”告诉我们,不要装腔作势,要切实学*过硬本领,不然迟早会被揭穿的。“螳螂捕蝉”写的是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不计后果。“杞人忧天”告诉我们千万不要陷于毫无根据的忧虑之中。“因小失大”告诉我们贪图小利的人往往成为别人利用的对象而贻笑大方。“骥遇伯乐”告诉我们人要得到应有的爱护和常识。

  我最喜欢的文章是“蝉的新生”,这篇文章的大意是:一只幼蝉从土洞里爬出来了,它爬上了一颗小树,一动也不动。慢慢的,它的旧皮脱落了,一点点巨大的痛苦使它战栗。但是它还是将旧皮脱了下来,它自由多了,大叫一声:“知了—!”;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是:它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凡事都要先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我太喜欢这本书了!

  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是亡羊补牢的故事。虽然是一个小寓言,但读了以后,我却明白了对自己的错误不能忽视。

  这则寓言主要讲了,以前有一个放羊的人,他家的羊圈破了,狼从那儿钻进去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快点把羊圈修好,主人却不以为然。第二天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主人后悔了,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读了这则寓言,我想到了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中,我们犯了错误不能不以为然,要及时改正。有的错误,我们不去改正,认为对我们没有什么影响,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这些小错误出现在大问题上,那么就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森林里就会发生火灾,这会使我们国家遭到巨大的损失。学*上也是一样,在做练*的时候,如果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到单元测试时,这样类似的题目就会白白丢很多分。所以我们练*时应该特别用心。读了这则寓言我明白了,学*工作中出了差错,应该设法尽快补救,否则你可能会终生后悔莫及。

  寓言讲求比喻,是常常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说明某种道理的文学样式,文体特征上结构简短、形象鲜明、艺术手法夸张。在古今中外的寓言作品中,用比喻说话,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生物或无生物以人的思想、感情、动作和语言,借以阐明某种道理,或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是共同的特点。

  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形象非常鲜明生动、主题的寓意非常深刻,在文学性中寄寓着丰富的生活哲理,这是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之后的直接感受。如《庖丁解牛》、《南辕北辙》等等脍炙人口的寓言,里面包含着很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哲理。在《买椟还珠》这则寓言中,本来主要买的是“椟”中的“珠”,却买“椟”还“珠”。舍弃了最重要的东西,选择了无足轻重的东西,这种在生活中经常存在的现象,通过这个寓言很生动很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再如在《井底之蛙》中,通过青蛙与东海大鳖的对话和行为,说明人生的天地是十分广阔的,人不要为周围的有限的环境所拘囿,应该目光更远大一点。

  在《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驴子是蠢笨的形象,老鼠是贪婪的形象,猴子是机灵的形象,狐狸是狡猾的形象,老虎是横暴的形象,蚂蚁是狂妄之徒,蝙蝠是骑墙派,如此寓意,既符合动物的体貌行动特征,又包含着耐人寻味的生活道理,真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8)

——中国古代经典散文范文5份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

  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末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日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壤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修,羌*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彷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烈,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尔乃众灵杂遢,命俦啸侣,或戏清流,或翔神渚,或采明珠,或拾翠羽。从南湘之二妃,携汉滨之游女。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扬轻袿之猗靡兮,翳修袖以延伫。休迅飞凫,飘忽若神,陵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转眄流精,光润玉颜。含辞未吐,气若幽兰。华容婀娜,令我忘餐。于是屏翳收风,川后静波。冯夷鸣鼓,女娲清歌。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于是越北沚。过南冈,纡素领,回清阳,动朱唇以徐言,陈交接之大纲。恨人神之道殊兮,怨盛年之莫当。抗罗袂以掩涕兮,泪流襟之浪浪。悼良会之永绝兮。哀一逝而异乡。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虽潜处于太阳,长寄心于君王。忽不悟其所舍,怅神宵而蔽光。于是背下陵高,足往神留,遗情想像,顾望怀愁。冀灵体之复形,御轻舟而上溯。浮长川而忘返,思绵绵督。夜耿耿而不寐,沾繁霜而至曙。命仆夫而就驾,吾将归乎东路。揽騑辔以抗策,怅盘桓而不能去。

  《前赤壁赋》 (宋)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

  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与高司谏书--欧阳修:

  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

  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予犹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噫!持此辩以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足下诋诮希文为人。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希文*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是天子骤用不贤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贤以为贤,是聪明有所未尽。足下身为司谏,乃耳目之官,当其骤用时,何不一为天子辨其不贤,反默默无一语;待其自败,然后随而非之。若果贤邪?则今日天子与宰相以忤意逐贤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则足下以希文为贤,亦不免责;以为不贤,亦不免责,大抵罪在默默尔。

  昔汉杀萧望之与王章,计其当时之议,必不肯明言杀贤者也。必以石显、王凤为忠臣,望之与章为不贤而被罪也。今足下视石显、王凤果忠邪?望之与章果不贤邪?当时亦有谏臣,必不肯自言畏祸而不谏,亦必曰当诛而不足谏也。今足下视之,果当诛邪?是直可欺当时之人,而不可欺后世也。今足下又欲欺今人,而不惧后世之不可欺邪?况今之人未可欺也。

  伏以今皇帝即位已来,进用谏臣,容纳言论,如曹修古、刘越虽殁,犹被褒称。今希文与孔道辅皆自谏诤擢用。足下幸生此时,遇纳谏之圣主如此,犹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闻御史台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职言事,是可言者惟谏臣尔。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无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当去之,无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贬官,师鲁待罪,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谏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书在史册,他日为朝廷羞者,足下也。《春秋》之法,责贤者备。今某区区犹望足下之能一言者,不忍便绝足下,而不以贤者责也。若犹以谓希文不贤而当逐,则予今所言如此,乃是朋邪之人尔。愿足下直携此书于朝,使正予罪而诛之,使天下皆释然知希文之当逐,亦谏臣之一効也。

  前日足下在安道家,召予往论希文之事。时坐有他客,不能尽所怀。故辄布区区,伏惟幸察,不宣。修再拜。


中国古代经典寓言故事范本10份(扩展9)

——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感优选【五】篇

  寓言故事有很多很多,但《吕氏春秋》里有一篇谁都知道的寓言故事,我对它情有独钟。这篇故事就是---《掩耳盗铃》。

  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古时候有个爱占便宜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得顺便偷些东西回家。有一次,他看到一户人家门上挂着一只大铃铛,这只铃铛非希美丽、精致,他就起了贪念:要把铃铛偷走。司是这只铃铛的声音很清脆、响亮。只要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铃铛一响,就会被人发现。突然,他灵机一动,他想,把自已耳朵捂住不就听不到了吗?于是,一天晚上,他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就去偷,结果被当场抓住。

  虽然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偷铃的人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但总是有自作聪明的人去铤而走险。

  比如说有些人考试没复*,就说自己复*了,给果一考试,惨不忍睹。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不懂装懂,自己欺骗自己。不然到头来吃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说到“自欺欺人”,我深有感触。比较*不能去学校改成了在网上上课,所以我使用屏幕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我感觉我的玩心已经大大超过了我的学心。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我有一点点*视,妈妈提醒我,用眼时间二十分钟,就需要休息可是我常常忘记了时间。妈妈一走过来问我,我就跟妈妈说我已经休息好了。看完《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后我突然觉得我自己的行为跟这个掩耳盗铃的人有什么区别呢?长此以往,我的*视度数就会逐渐地加深,没有占到一点好处,而且到真正去查的时候,就露馅了。读了这则寓言之后,我决定不能自欺欺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暑假里,我读了这本书。书里藏着许多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让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怕鬼的人》。故事讲的是:楚国有个怕鬼的人,只要听见枯叶落下或者蛇鼠爬行的声音,都认为有鬼。一个贼知道后就在夜里窥伺这人的矮墙,并发出鬼叫声。这人很害怕,不敢出来看。贼就这样反复了四五天,终于去这人的房间,把他的财物透个精光。等到第二天早上这人才发现了,邻居们都说他的东西“被鬼偷了”。他也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他还是相信大家的话。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懂得了,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遇到困难时要勇敢面对,战胜心里的恐惧。故事中的人就是因为太胆小,太轻易相信别人的话了,才使他丢掉了全部的财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太有意思了,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我好喜欢这本书。

  暑假,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是由许多寓言故事组成的,这些故事虽然短小、简单易懂,但是每一个故事里面都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回味无穷。

  “揠苗助长”告诉我们: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和社会的发展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不龟手药”告诉我们:一个东西用处的大小,不是绝对的`,同样的东西,用在不同的地方,发挥的作用也就不一样。所以要注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邯郸学步”告诉我们:别人的长处是应该学*,但不能盲目地学*,要目标明确,根据需要,有选择去学,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丧失了自我。还有“愚公移山”让我想到了一句名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成功一定是属于自强不息的人。

  我喜欢这本书,它教给了我许多人生道理和生活启迪。它是我的良师益友。

  寓言故事有很多很多,但《吕氏春秋》里有一篇谁都知道的`寓言故事,我对它情有独钟。这篇故事就是---《掩耳盗铃》。

  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古时候有个爱占便宜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得顺便偷些东西回家。有一次,他看到一户人家门上挂着一只大铃铛,这只铃铛非希美丽、精致,他就起了贪念:要把铃铛偷走。司是这只铃铛的声音很清脆、响亮。只要一碰,就会“丁零丁零”地响。铃铛一响,就会被人发现。突然,他灵机一动,他想,把自已耳朵捂住不就听不到了吗?于是,一天晚上,他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就去偷,结果被当场抓住。

  虽然这个故事家喻户晓,偷铃的人的结局大家也都知道,但总是有自作聪明的人去铤而走险。

  比如说有些人考试没复*,就说自己复*了,给果一考试,惨不忍睹。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要自欺欺人,不懂装懂,自己欺骗自己。不然到头来吃苦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说到“自欺欺人”,我深有感触。比较*不能去学校改成了在网上上课,所以我使用屏幕的时间也越来越多。有时候我感觉我的玩心已经大大超过了我的学心。有点控制不住自己。我有一点点*视,妈妈提醒我,用眼时间二十分钟,就需要休息可是我常常忘记了时间。妈妈一走过来问我,我就跟妈妈说我已经休息好了。看完《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后我突然觉得我自己的行为跟这个掩耳盗铃的人有什么区别呢?长此以往,我的*视度数就会逐渐地加深,没有占到一点好处,而且到真正去查的时候,就露馅了。读了这则寓言之后,我决定不能自欺欺人、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寒假里我读了《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书中有许多富有教育意义或深刻道理的短故事。比如《广纳贤才》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不能根据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就判断他的能力;《马和驴》告诉我们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当你正免费享受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想想背后是否有阴谋。我最喜欢的故事却是《东郭先生和狼》。

  《东郭先生和狼》主要讲的是:有一群捕猎者在途中遇见一匹狼,他们去追。狼在逃跑的时候,碰见了一个名叫东郭的先生,它看见先生手上有一个麻袋,就对东郭先生说:“求求你,让我钻进你的麻袋里吧!”仁慈的东郭先生将狼放到了他的麻袋里,结果放不进去,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把狼的四条腿绑了起来。不一会儿,捕猎者来了,他们询问东郭先生狼在哪里,东郭先生随便指了一条路,他们就追了过去。然后东郭先生对狼说:“他们走了。”他就将它放了出来,狼对东郭先生说:“我饿了,你就再做一次好事,让我吃掉你把!”说着,狼张牙舞爪地扑向了东郭先生。东郭先生就与狼徒手搏斗,一个农夫恰巧路过,把狼骗进袋子里,打死了狼!这就说明一定要懂得分辨好人和坏人,不能将同情心用在坏人身上。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太有意思了,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还教会了我许多人生哲理。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