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

首页 / 教案 / | 2023-03-06 00:00:0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锬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声。按周制,都城的*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亡郑导致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舍郑,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晋国贪得无厌,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烛为什么

  之以利相诱

  武怎么退替秦着想

  退挑拨秦晋

  师退的结果

  【评课与反思】

  教完该课回头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评课

  专家的评课情况汇总:

  1、诵读的巧妙处理,词语、断句体现巧妙,并且在诵读中解决语言知识。

  2、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打破常规,比较自然,恰到好处。

  3、对教材的处理突出主体部分,重点明确。

  4、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写作、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

  5、板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时边板书要点、边总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评价,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知识的总结。

  6、课堂结构自然、舒服,教师有亲和力。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交流──互相解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晋国的事情,能否从晋国的角度入题。

  二、自评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概括能力和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2、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通过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疏通课文内容。

  2、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3、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1、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2、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导读法、朗读教学法、圈点勾画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文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了古代的记叙文,在我国古典文学的历史长河里,史传散文是颗非常璀璨的明珠,初中我们学*过《曹刿论战》,还记得选自哪部史书吗?(《左传》),关于《左传》还记得多少知识呢?(请同学们回顾),同学们,“传”是什么意思?是“注解、注释”,《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都是为了解释《春秋》而作,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还是先秦优秀的散文著作,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树立典范,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大家来看标题。

  2、标题释义

  “烛之武退秦师”中“师”的意思是什么?“军队”,意思是“烛之武试秦军退兵”。假如只是一份报纸的标题,同学们脑海中会想到哪些问题?

  预设:

  (1)为什么要退兵

  (2)怎么退

  (3)谁是烛之武

  (4)结局怎样

  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课前已经布置预*了,通过课文来了解这整体的事件,谁来给大家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语感。

  3、整体感知

  (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三句话交代。

  秦晋围郑,郑伯让烛之武劝退,烛之武做到了吗?烛之武智退秦师,化解战火。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读遍课文。

  (2)、秦晋为什么要围郑?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回答。

  “以其无礼于晋”这其中将了一个什么故事?什么叫“且贰于楚也”?

  重耳(晋文公)逃亡的过程中,郑国国君没有礼遇他。在城濮之战的时候,郑国先想出兵帮助楚国,后有想归附晋国,这叫“贰于楚也”。

  (3)、郑国得罪了晋国,那秦国为什么也要出兵呢?从文中找到依据。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暇,朝济而夕设版焉”

  ①秦晋之好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②春秋无义战

  4、段落掌握和释义

  (1)第一段

  ①请大家齐读第一段,短短25个字,交代了什么内容。

  ②两国分兵驻扎,有何用意?

  ③重点词语:“军”作动词“驻军”,虚词“于”当“对”之意。

  (2)第二段

  ①重点词语和句式:“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什么句式?

  “子”为尊称

  “辞”为“推辞”

  ②请同学概括第二段主要内容。

  ③为什么先写烛之武推辞,而不是一开始就“许之”,这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补充)《东周列国志》介绍烛之武

  A、到70岁才被举荐,心理没有抱怨,这样更显人物真实。

  B、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放下心中抱怨,体现烛之武身上深明大义的美德。

  (3)第三段

  ①请同学朗读,本段重点写烛之武的外交辞令。

  ②重点词语和句式:“夜”名词作状语、“亡”使动用法、“敢”为谦词

  ③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国,秦国为什么能够接受他的建议,他用了哪些事实和事例使得秦心悦诚服地退军了。

  “邻之厚,君之薄也”

  从地理角度

  “舍郑益秦”

  从历史角度晋而无信

  从逻辑角度晋贪而无厌

  ④烛之武从三个角度、四个层面来说服秦伯,秦国所以接受,除了思路之外,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技巧?

  (4)第四段

  为什么要交代这段内容,对故事发展有什么作用?

  5、文章特点

  这篇文章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波澜、详略得当、精炼)

  6、探究思考

  (1)由本文及《曹刿论战》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叙事艺术。

  (2)以今天的理念来审视“烛之武退秦师”这一历史事件,你从中得到的哪些启示?

  7、课后作业

  (1)归纳整理文中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和文言句式。

  (2)拓展阅读《重耳之亡》和《殽之战》

  【板书设计】

  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智说秦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教学目标: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教学难点: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教学方法:互动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1、学生回答

  2、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烛之武:“为了您呀!”

  秦伯:“此话怎讲?”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秦伯:“请讲。”

  烛之武:“秦晋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秦伯:“是呀,我——”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秦晋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3、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挑拨离间,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4、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5、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挑拨离间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1、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手段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

  3、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机遇与成功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六、作业: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以退为进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诱之以利

  挑之以史围郑晋退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教学目标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了解相关文学知识;

  2、通过诵读,提高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3、把握烛之武的形象和他的论辩技巧。

  教学重难点 :

  1、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是本课的重点;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是本课难点;

  教学方法 :

  诵读法、点拨法结合学生的自主探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2分钟)

  提问: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老师要听写一个词。

  明确:斡旋。

  战争从古至今都不可避免,而解决战争的办法从古至今都只有两种:一是一方宣告失败标志战争结束,另一种就是双方通过谈判化解战争。今天我们要读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一个关于斡旋的故事。

  二、文学常识及背景。(10分钟)

  提问:《左传》大家在初中一定已经接触过了,大家学了其中的那一篇文章啊?

  明确:《曹刿论战》

  提问:我们请一位同学起来介绍一下《左传》谁写的?都写了些什么?

  明确: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提问:那么,大家还记得与《左传》并称“春秋三传”的是哪两本史书吗?

  明确:《公羊传》、《谷梁传》

  提问: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明确:秦晋的军队包围了郑国,在危在旦夕的关头,佚之狐建议郑伯去请烛之武出使秦伯游说。烛之武经过一番机制的答辩,终于让两国退兵,解了郑国的围。

  提问:秦伯晋侯为什么围郑?

  明确: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提问: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烛之武

  提问:烛之武是姓烛吗?

  明确: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资料:《郑通志 氏族略》:“郑人烛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烛地故,言烛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文化知识:姓名的由来

  姓氏是代表每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在今天的社会里,它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是,从它的形成、发展、演变的漫长历史过程来看,它却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称。在遥远的古代,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中国第一部解说方块文字原始形体及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说文解字》。此书作者许慎(约公元58—147年)解释:“姓,人所生也。因生以为姓,从姓生。”这就是说,人是母亲生的`,故姓字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姓是作为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中国的许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这说明我们祖先曾经经历过母系氏族社会。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内禁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亲为姓。姓的出现是原始人类逐步摆脱蒙昧状态的一个标志。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母系氏族制度过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为从父,氏反为女子家族之用。后来,氏族制度逐渐被阶级社会制度所替代,赐土以命氏的治理国家的方法、手段便产生了。氏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脚步在迈进阶级社会。姓和氏,是人类进步的两个阶段,是文明的产物。 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姓与氏合一,不再区分,表明姓与氏都是姓,表明个人及其家族的符号。这就是我们今天理解的姓氏含义。

  1 以祖先祖号或庙号为姓--唐 尧 虞 舜 夏 商 周 姬 姚 姜

  2 以国别地名为姓--国别:齐 鲁 韩 赵 魏 秦 楚 宋 卫

  地名:东郭 南宫 西门 欧阳

  3 以官职或职务为姓--官职:司马 司徒 帅 尉

  职务:巫 乐 陶 屠 卜 施 商

  4 以动植物为姓--牛 马 龙 熊(可能是氏族图腾) 杨 柳

  5 以数字为姓--伍 陆 万

  6 少数民族的姓--金 翦 萨 慕容 康

  三、诵读疏通。(25分钟)

  单个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集体诵读。三遍,以辨明句读。

  请5位学生分句疏通文意,指出自己在阅读中所发现的文言知识,教师补充总结。

  古今异义:

  1、执事:(古)对对方的敬称;(今)掌管某项事情的人

  2、东道主:(古)去往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今)泛指宴客的主人

  3、行李:(古)出使的人(今)出门所带的东西

  4、去:(古)离开(今)前往某地

  5、无能:(古)不能(今)没有能力

  6、夫人:(古)那个人(今)尊称别人的妻子

  通假字:

  1、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2、共其乏困 (共,通“供”)

  3、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 (说,通“悦”)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6、无能为也已(已,通“矣”)

  词类活用 :

  1、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3、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4、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6、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肆,形作动,扩张,延伸;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7、与郑人盟(名作动,结盟)

  8、因人之力而敝之(形作动,损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作名,恩惠)

  10、共其乏困(动作名,缺少的东西)

  重要实词:

  1、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边境。(本文: “越国以鄙远”)

  2、微

  ①细小,轻微(则名微而众寡)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暗暗的。 (《口技》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4、若

  ①似乎、好象(山有小囗,仿佛若有光)

  ②假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你(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④你的(更若役,复若赋)

  ⑤赶得上(曾不若孀妻弱子)

  5、说

  ①陈述(及郡下,谒太守,说如此)

  ②杂说,一种文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③言论、说法(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④高兴(秦伯说,与郑人盟。)

  ⑤劝说(范增说项羽)

  6、辞

  ①推辞(辞曰)

  ②告别(停数日,辞去)

  ③推脱(不辞劳苦)

  ④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⑤文体一种(归去来兮辞)

  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承接)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承接,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4、之

  ①辍耕之陇上(往、到)

  ②子犯请击之(他们)

  ③是寡人之过也(的)

  ④臣之壮也,尤不如人。 (助词,不译)

  5、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6、夫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男子)

  ②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

  句式:

  1、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后置,“于晋”做状语)

  2、且贰于楚也(介宾短语后置,“于楚”做状语)

  3、佚之狐言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于郑伯”做状语)

  4、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宾短语后置)

  5、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式:“何……之有”……怎么……)

  6、晋军函陵,秦军氾南。(省略句,省略“于”)

  7、敢以烦执事。(省略句,省略“于”)

  8、焉用亡郑以陪邻(固定句式,“何必……”)

  四、小结。(6分钟)

  这堂课我们了解了有关“姓氏”的文化知识,对文章的意思有了一个大致地了解,对课文里出现的文言知识也作了分析,希望大家回去之后好好的归纳整理,下一节课,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烛之武的形象和论辩技巧。

  再次诵读全文。

  五、作业(2分钟)

  1、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2、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5分钟)

  全班背诵课文。

  二、分析探究。(30分钟)

  提问:第一段很短,只有25个字,却有很多内容,包括那些?

  明确:1、秦晋凶猛,郑国危如累卵2、道出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

  请若干同学分角色诵读课文,力求读出人物性格特点。

  提问:通过刚才同学的分角色诵读,结合原文谈谈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明确:烛之武:有牢骚,但是顾全大局,不卑不亢,刚柔相济,条理清晰,说理透彻。

  佚之狐:有智谋,能举荐人才。

  郑 伯:勇于自责。

  (结合课后第一题疏通故事情节。)

  明确: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提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抱怨郑伯,埋没了他的才能。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该也消磨殆尽了吧。当然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

  提问: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明确:1、处处为秦着想。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2、充分利用秦晋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提问:如何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

  三、拓展讨论。(6分钟)

  对比分析三国国君形象。

  明确: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四、总结。(2分钟)

  这篇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这个人物不仅活跃在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现实意义。大家在课后可选择阅读《郑伯克段于焉》中有关片断和《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的“城濮之战”的有关内容。加深对《左传》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2分钟)

  1、背诵全文。

  2、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重点

  1、掌握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说辞的内容及逻辑思维方式。

  布置预*:

  1、回忆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并结合书下注释、课后介绍了解《左传》。

  2、了解本课历史背景。

  阅读《读本》中《重耳之亡》。

  了解“城濮之战”。

  3、通读全文,注意揣摩语意、语气,了解词语的意义、用法。

  4、分析烛之武这一形象,他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课文分析

  1、导入 检查预*,由《曹刿论战》引入对《左传》的介绍,再引出本课。

  2、 设计四个大问题串连全文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三点。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i.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ii.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iii.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iv.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v.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总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撒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整个说辞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此问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这段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顺便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文公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正是晋文公日后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说明:以上四个问题,以第三个问题为重点。因为它是课文的难点,要集中突破。

  3、 总结

  ⑴文章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请学生总结一下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是这篇课文的中心人物,虽然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在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郑伯的自责,更重要的是,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满,增强了了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对秦晋的关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郑国的利益,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因而能够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说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递进,句句打动对方,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左传》就是这样通过正面和侧面,用精彩的语言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⑵《左传》以叙事为主,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在本文中就有所体现。请学生体会(讨论,提问)

  “文似看山不喜*”,这篇文章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力挽狂澜,谁知他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于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五、有关知识总结

  (1)、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2)、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3)、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课外阅读《荆轲刺秦王》,分析荆轲是怎样得到樊於期首级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一、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于——

  (2)楚人未既济

  既——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请——

  (4)又以告

  以——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陈——

  【答案】

  (1)及——与;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 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史书

  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左传》常识:

  《左转》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转》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5、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③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背景资料: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解文意

  1、播放录音朗读,注音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 逢(páng)(人名逢孙)

  3、指名朗读后分组合作探究翻译。

  第一、二组:第一、二段。

  第三、四组:第三段开头至“君亦无所害”。

  第五、六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结尾。

  要求:参照注解,动口动脑,疏通文意,翻译指定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4、文言知识检测(抢答方式)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文言句式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若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能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辞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三、析情节

  1、指名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智退秦师

  晋师撤离

  3、练*:试用一副对联概括各部分内容。

  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勇士闯虎穴,巧言退亲师。

  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四、赏形象

  1、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有一位 的老者,在一个 的晚上,

  被放到 的城外,走进了 的秦营,这需要 何等的勇气!

  2. 自主思考: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晋、郑矛盾,与秦无关。为下文叙事埋下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亡郑不利于秦;存郑有益于秦;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不仁,不知,不武。

  (5)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是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首先,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思考: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五、探艺术

  1、指名朗读第三段,注意读出语气。

  2、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讨论:烛之武如何一步步说服秦伯的?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奉承示弱,郑知亡,抬高你

  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你

  以利相诱,若不亡,有益你

  以史挑拨,揭痛处,离间你

  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你

  陈述利害,君图之,服了你!

  仅仅用了125个字,娓娓道来,环环相扣,不仅退却了秦军的千军万马,还与秦军结成同盟关系,让秦军帮着戍守郑国。这就是烛之武的杀手锏!更是烛之武的智慧,这就是“史上最智慧的中国好舌头”!!

  后人云:大兵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 ——杨华当

  3、总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其劝说的语言艺术更是中国史上的经典!

  六、联现实

  如何说服生物老师杨老师不在语文作文课上考试生物呢?请试着用烛之武的办法!

  (1)奉承示弱,抬高你——

  老师:为人好、水*高;能力强、身体壮;

  我:长得黑、个子低;考得差,好害怕!

  (2)顺势陈弊,削弱你——

  如果您占用作文课考生物,会占用课时讲卷子,语文老师也得给我们补回课来,课程就会很紧张,马上又期中考试了,不仅讲不完,而且我们也没时间复*了,我们会在背后议论你!对你的光辉形象有损!

  (3)以利相诱,有益你——

  听说你爱吃……如果不考,我们全班同学一人给您……

  (4)以史挑拨,离间你——

  你不记得曾经占用了语文早读五分钟,语文老师气得脸都绿了,背后对着我们的面不少骂您,您看他那么小肚鸡肠呀!那话也太难听了!您要听吗?

  (5)顺势推测,威胁你——

  如果这次你再占用人家两节作文课,语文老师估计还是打不过您,但依他那小肚鸡肠的性格,肯定还要全校瞎嚷嚷!说的话肯定难听!

  (6)陈述利害,改变你——

  不考对您好,考对您不好,您考虑考虑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一、情境导入

  1、文学常识。

  (1)、春秋时五等爵位为公、侯、伯、子、男

  (2)、《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文字)

  2、朗读(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氾南(fàn)佚之狐(yì)缒(zhuì)共其乏困(gōng)瑕(xiá)杞子(qǐ)逢孙(páng)阙秦(quē)戍之(shù)秦伯说(yuè)失其所与(yǔ)朝济而夕设版(jì)

  3、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3、检查背诵

  二、精讲点拨

  探究一:

  1、通假字(找出并解释含义)

  无能为也已

  2、本文重要的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探究二:

  问题:1、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1、解题: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2、理清层次,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第一段:秦、晋围郑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设计思想

  《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课标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一篇文言课文,是《左传》中的一篇优秀叙事作品。《左传》描写人物,以极少的笔墨,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内心活动和某些细节的描写,展示出不同人物的鲜明性格。因之,本文的学*,欣赏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领略人物性格之美、辞令之美。便是教学的主要任务。

  课文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到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到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到许多古汉语特殊词句。扫除这些障碍,要让学生课下充分预*,教师针对性进行点拨。

  同时,作为一篇文言短文,理解、把握常用实词,辨析常见虚词,亦是教学重点之一。

  褚树荣老师认为,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有三个层面,即文句——文章——文化,很有道理。学*古代文章,不仅是掌握词句,了解文意,还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借此观照我们的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一个历史的借鉴。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情有所获。

  故本课教学设想是:学生充分预*,自主合作探究。

  (1)课前,布置学生预*,以发现问题;课堂上提出问题,师生择要解决问题。

  (2)课堂上解决疑难字句,在词句积累过程中复*成语,打通古今汉语联系,学以致用。

  (3)尝试用填空的方法,概括文意,表达观点。

  (4)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感受人物,领略文章理性之美、辞令之美。

  (5)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古为今用的意识。

  设计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一些常见的特殊句式。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培养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B、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方式,诵读课文,填空概括文意。分角色朗读,赏析人物的语言和性格。读写结合,融理解鉴赏与表达交流于一体。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勇于担当的爱国主义精神。

  方法设计

  1、朗读法 运用诵读、自读和领读等多种形式,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情景设疑法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3、探究、讨论的方法,培养学生深入学*、结合文本语境合理推理词语意思的'语文能力。

  预*设计

  1、你对《左传》了解多少?收集相关的材料。

  2、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思考:你觉得课文那个地方精彩?为什么?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由学生的预*导入:投影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问:这个“退”字给如何理解?请学生回答。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历史,感受一下春秋时期的刀光剑影;走*这位古代的英雄,欣赏那惊心动魄的唇枪舌剑吧!

  二、熟悉文本,积累字词

  1、学生介绍《左传》,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

  2、让学生提出在预*中发现的问题,师生共同选择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

  3、学生齐读课文。

  (1) 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2)师生一起纠正字音、句读。(投影显示)

  4、积累字词(投影显示,学生在语境中推测,教师相机点拨)

  (1)解释下列词语,说说与现代汉语意义上区别

  越国以鄙远 且贰于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行李之往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解释下列黑体词,了解其活用类型

  夜缒而出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既东封郑 若亡郑而有益于秦

  (3)比较辨析下列虚词意思

  其:以其无礼于晋 君知其难也 吾其还也

  以:以其无礼于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焉用亡郑以陪邻 将焉取之 朝济而夕设版焉

  (4)指出下列句式的特点

  以其无礼于晋 晋军函陵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5、字词训练(投影显示,请以下列黑体词在本句中的意思填写成语。)

  且贰于楚也(忠贞不贰)

  因人之力而弊之(因人成事)

  以乱易整,不武(胜之不武)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令夕改)

  夫晋,何厌之有(学而不厌)

  是寡人之过也(闻过则喜)

  (积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和学生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现代成语脱胎于古代文言,学生掌握一些,此举举一反三,既活学活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三、深入文本 ,把握内容

  (一)学生分别读四段内容,然后请学生思考讨论,教师相机点拨。

  1)“晋侯、秦伯围郑”的原因?(原话回答)

  2)两国驻军有何特点?(原话回答),为何详细写出驻军位置?

  3)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却答应临危出使,你如何看烛之武?

  4)以危国之臣的身份说服对手,烛之武找的出发点是什么?

  5)你如何看晋国退兵的原因?

  (二)根据文意,在空格处填写一个恰当的字进行评价。(投影显示)

  秦、晋征讨郑国,其理可谓( )矣;强敌大军压境,其势可谓( )矣;

  烛之武临危受命,其情可谓( )矣;一番说辞力挽狂澜,其言可谓( )矣;秦伯背盟结盟,其行可谓( )矣;晋文果断撤军,其人可谓( )矣。翻云覆雨敌我互换,其因皆为( )矣。

  参考答案:谬,危,义,妙,滑,智,利(意思对即可)。

  (激荡学生的思维永远是语文课的一个任务,用文言思维如何?这是一个尝试。)

  四、感受文本,把握形象

  分角色朗读课文,感知文本内容、节奏,感知人物形象。

  1、教师点拨:

  1)注意每段的语意,注意语调、停顿、重音的处理。

  2)要求——读出人物的心理,读出个性,读出情韵,读出理趣。

  3)方法——先在组内自主分角色朗读,然后小组展示。教师相机进行点拨。

  2、请学生思考、讨论:

  ⑴烛之武有哪些可爱之处?用林则徐的哪两句诗可以概括他的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不应该抽象分析,在学生自己的诵读感悟中,他已经*得了。)

  五、探究文本,把握说理艺术

  学生合作探讨烛之武说辞一段,把握高超的说理艺术。

  1、点拨——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措辞委婉而谨慎,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而是从地理位置入手,巧妙地点明秦、晋之间的厉害关系。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有了前面的铺垫,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2、你认为烛之武说服秦伯,他抓住最关键的那一点? (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

  3、学生朗读烛之武说辞一段文字。

  六、课外拓展(选作)

  (一)情景训练:假如你在大街上看到了一位随地吐痰的年轻人,你如何去说服他注意公共卫生?课下准备一段说辞,准备在下次的演讲会上表演。

  (二)课外延伸:课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我看《左传》人物说辞的艺术特色。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教学目标:

  1、了解烛之武的说服技巧;

  2、了解烛之武、秦公、晋文公等人物的形象特点

  3、概括全文内容,归纳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教学重点:

  1. 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2. 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语法现象。

  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预*要求:

  1 、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

  2 、了解写作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不?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战?”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

  但见对面那些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同学们知道这个武将是谁吗?”

  教师分析: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倒也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这就是我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主角烛之武。

  二、解题:烛之武是一个人,而秦师,虽然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是就算没有十万百万也有成千上万吧。一人退一万人,这可比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牛多了,后者只是把人挡在门外就可以了,而烛之武,本文的主角却是让这攻城的几万人老老实实的请回家了,这气魄,这能力,不*常吧!他是怎么退的,是像张飞一声大吼,用勇退,还是像诸葛亮用自己的智慧智退,这个问题相信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之后都会有一个答案的。

  三、相关知识介绍: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大家请看注释①,《左传》又称《左氏春秋传》,作者左丘明。它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既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四、课文讲解:

  (1)第一段

  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请全体学生一起朗读,并回答这一段话主要讲了什么?)

  字词分析:

  1 、实词:

  1且贰于楚也。 “贰”原为数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属于此类活用现象,译为从属二主。 ○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原为名词,意思是军队,在这个句子中活用为动词,译○

  为驻扎,驻军。

  2 、虚词

  1“以其无礼于晋”。“以”是表示原因的连词,译为因为。 ○

  2“以其无礼于晋”。“与”是介词,译为对。 ○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教师提问:这一段只有短短的25个字,却蕴含了丰富的信息,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这一段提供了哪些信息? (学生答,事件:秦晋围郑,以及事件的起因)

  教师分析:

  “晋侯、秦伯围郑”,两个超级大国加兵一个弱国,类似于20xx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且秦国和晋国的关系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一般的亲密的还要亲密,就像夫妻一样,我们不是常说“秦晋之好”嘛,这关系可比于美英两国亲密多了;好了,找好帮手了,接下来要弄个师出有名。总不能一声不吭上来就打吧,理由呢,人家找的很充分,就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你看,理由还不只一个,这理由够充分了吧;“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两处肯定是军事咽喉之地,从军事学角度言,秦晋联军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郑国“危矣”,郑国呢,它该怎么办,是举白旗投降,还是谋

  算着把这两老大哥给请回去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第二段,看郑国是如何解决这兵临城下的危机的?

  (2)第二段

  原文: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教师朗读,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郑伯怎么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

  字词分析:

  1 、通假字: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②倒装句/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是”为指示代词,译为这。)

  4、省略句 ○

  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教师明确译文)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教师提问: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接受任务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

  在这一段出现了三个人物:佚之狐、烛之武、郑伯,我们来看一下他们在这一段各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一段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那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下这些语言各自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

  ①佚之狐: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A佚之狐对国家所面临的局势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这个时候如果贸然应战,无异于是一以卵击石。所以派遣使者去进行游说才是最佳的选择。这说明佚之狐头脑清醒,能够准确的评估局势,审时度势。

  B对于使者的选择,他认为被郑文公所冷落的烛之武有劝退秦师的才能。足见佚之狐眼光之独到,能够慧眼识英才,充当伯乐。

  C“见秦君”而不是晋君,发动战争的是晋国,秦国与郑国并无太大的冲突。所以从秦方面入手就较为容易。可见,佚之狐考虑周全,深谋远虑。

  ②郑文公:

  “公从之”,——佚之狐的意见很容易被采纳,郑文公决策及时果断,并且善于采纳建议。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面对烛之武的抱怨推辞,他将错误揽到自己身上态度诚恳。而后,又一针见血指出亡郑于烛之武也是不利的,可说是软硬兼施,迫使烛之武答应退秦。这样,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认错,善于言辞的君主形象就跃然纸上。

  ③烛之武:

  先是推辞:“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言语中含有抱怨发牢骚的成分。烛之武长期不被重用,知道国家面临危难是,郑文公才任用他。有些不满的情绪无可厚非。况且郑文公所指派给他的任务意义重大,这句话其实也蕴含了试探的意味,可见烛之武的谨慎。

  “许之”,在郑文公的劝说下,烛之武接受任务答应前往说服秦君,足见其深明大义。既然有退秦师的人才,那么他有时怎么退的呢?接下来进入本文最精彩的环节——智退秦师。

  (3)第三段

  原文: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全体同学一起朗读,并思考问题:烛之武是怎么样一步步说服秦公的)

  字词分析:

  1 、实词

  1“越国以鄙远”, “鄙”原为边远地区,边疆,为名词,这里活用为动词,译为“把??○

  作为边境”。

  2“焉用亡郑陪以邻”, “陪”,读beì,增加的意思。 ○

  3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东道主”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请客的主○

  人,而在本句中译为“东方道路上接待客人的主人。”

  ○4 “行李之往来”, “行李”,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而在本句中译为出使的人。

  ○5 “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乏困”,一词为古今异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是疲劳的意思,而在本句中译为缺少的东西。

  ○6“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⑦“即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8 “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9 “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10“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读yuè。 ○

  2 、虚词

  1“将焉取之”,“焉”译为“于何”,“在哪里”。 ○

  2“唯君图之”,“唯”是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希望语气,译为“还是”。 ○

  3 、句式

  1省略句 ○

  A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B 、(烛之武)夜缒而出。

  2、宾语前置句 ○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译文: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够。已:同“矣”。

  3、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

  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六、熟读背诵第1、2段。

  七、作业

  1、翻译句子。

  2、课后作业

  3、背诵课文。

  4、完成练*三。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

  ①越国鄙远,不现实。

  ②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

  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

  ④秦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

  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

  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

  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

  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五、课堂练*

  1、练*二译句。

  2、练*三辨词。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勾践灭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 (3分钟)

  1、 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文本”

  预*检测: (10分钟)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概述本文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简洁的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学法指导:(2分钟)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 :(20分钟)

  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

  2、翻译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

  (2)口译第一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3、翻译第二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

  (2)口译第二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布置作业:

  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翻译3-4段,巩固学*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小结出词类活用的翻译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本探究:(20分钟)

  1、翻译第三段

  (1)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夜缒而出 ②郑既知亡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越国以鄙远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何厌之有

  ⑦既东封郑 ⑧缺秦以利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3)口译本段

  (4)解决你的疑难点

  2、翻译第四段

  你的疑难点:

  基础整理:(10分钟)

  基础探微: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与郑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图之

  小结规律:名词加名词,有一个名词处于谓语位置,需要活用为动词;否定副词后跟名词,名词需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缒而出

  小结规律:名词后面跟动词,但是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关系,名词就作状语

  (3)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小结规律:动词处于宾语位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

  小结规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考虑是否使动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结规律:形容词处于宾语位置

  布置作业:把3、4段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基础整理

  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第①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二段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第三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说服秦伯退兵?试概括他说服秦伯的原因。

  参考一: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参考二: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以分析危害来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增强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小结形象特点】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烛之武——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生死未卜,却勇入秦营;成功说退秦师,充分显现了他高超的“辩才”。可以说,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

  明确: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文章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假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阅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

  一、从复*《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

  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教案》。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2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作家与作品。

  2、重点掌握“鄙、微”等多义词的意思。

  3、掌握“行李、东道主”等古今异义的词

  4、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的现象和特殊句式。

  5、赏析文中人物形象和本文的写作技巧。

  二、十三经:

  周易、尚书、传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

  孝经、尔雅、孟子

  三、重点实词:

  贰:①不专一,引申为从属二主

  ②重复

  不迁怒,不贰过

  辞:①告诉,讲话

  请辞于军

  ②推辞,不接受

  ③告别

  ④文体的一种

  鄙:①边境,边远的地方

  ②庸俗,浅陋

  ③看不起,轻视

  卑鄙:

  军:①驻扎

  济:①渡河

  ②成功

  ③帮助,接济,……有利,有益

  微:①隐蔽,藏匿,引申为不显露的`,暗中,伺机

  ②深奥,微妙

  ③稍微

  ④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⑤非,无

  因:①依靠,凭借

  ②依照,根据

  ③趁着

  ④沿袭

  ⑤由于

  ⑥于是,就

  ⑦由,从

  ⑧通过,经由

  陪:①增加

  ②与:①结交

  ②对付

  ③参加

  ④赞许,引申为帮助

  ⑤句末与其词

  敝:①坏,破旧

  ②损坏

  ③疲惫,衰败

  四、文中虚词

  以: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用

  ③连词,相当于“而”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⑥动词,去,往,到

  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

  ③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

  ④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五、古今异义词

  行李---出使的人

  今:出门带的包裹

  夫人---那人

  今:妻子的尊称

  以为---把…作为

  今:认为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去---离开,距离

  今:与“来”相对的动作

  六、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军,名动用法驻扎

  既东封郑东,名状用法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越国以鄙远鄙,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

  与郑人盟盟,名动用法订立盟约

  退秦师退,动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阙秦以利晋利,名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越国以鄙远远,形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若不阙秦阙,动使动用法使…亏缺

  肆其西封肆,形作动词扩张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作动词损害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七、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宾语前置……何厌之有有何厌

  省略句……晋军函陵晋军(于)函陵

  敢以烦执事敢以(之)烦执事

  辞曰:臣之壮也(烛之武)辞曰

  八、讨论: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

  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

  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九、课外延伸

  晋灵公不君(文章略)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4

  【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5

  【导学新概念】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设计ABC】

  设计A

  文言文的教学重在解决提高阅读水*的问题,而较之现代文,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因为文言文在它出现的年代上,在它所要表达的与今人类似的思想感情上却能用如此精美的语言形式,实属难能可贵。于是宜有以下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于是可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然后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即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之后再让他们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宜将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同理,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至于课后练*中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应该说在上述教学全过程之后,难度是不大的。

  设计B

  与“设计A”相比,本设计在导语、教师的诵读和按理清思路完成课后练*二前半个问题上的内容以及程序均可完全相同。只是在进行练*二后半个关于“背诵全文”的练*时,教师完全可以从此把全课讲授的重点都放在这上面,即可以用“以背代讲”的办法来授课。也就是教师在学生理清课文思路并回答了课文段落大意的基础上,教师一段一段地领背,当然在领背时,往往是先一句一句地,然后是一段一段地,在背的过程中教师以提问或自己讲解的形式完成文中实词的积累,至于古汉语语法可少涉及甚至可不涉及,即在学生预*过注释的情况下,真正实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母语学*特色。

  至于在背诵中应该主要积累哪些实词,那就基本以课前学*的提示和课后练*第一题的要求作为标准。

  在领背若干次之后即可让学生先集体背诵,进而再可分小组,乃至单个人背诵等。总之,按照文言文每课*均三课时来分配,其中专门拿出一课时半来实现最终的全面(指课文的全部和全体同学两方面说)背诵,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最后可用半课时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中关于“归纳多义词义项”的题目,同时还可让学生讨论文言表述方面的精美和由此而对《左传》的文学价值方面的看法。此时可灵活掌握,既可让大家畅所欲言,又可简单举例点到为止,总之以课时为限。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够。已:同“矣”。

  3、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

  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六、熟读背诵第1、2段。

  七、作业

  1、翻译句子。

  2、课后作业

  3、背诵课文。

  4、完成练*三。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

  ①越国鄙远,不现实。

  ②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

  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

  ④秦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

  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

  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

  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

  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五、课堂练*

  1、练*二译句。

  2、练*三辨词。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勾践灭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 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史书

  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左传》常识:

  《左转》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转》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5、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③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背景资料: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解文意

  1、播放录音朗读,注音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 逢(páng)(人名逢孙)

  3、指名朗读后分组合作探究翻译。

  第一、二组:第一、二段。

  第三、四组:第三段开头至“君亦无所害”。

  第五、六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结尾。

  要求:参照注解,动口动脑,疏通文意,翻译指定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4、文言知识检测(抢答方式)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文言句式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若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能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辞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三、析情节

  1、指名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智退秦师

  晋师撤离

  3、练*:试用一副对联概括各部分内容。

  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勇士闯虎穴,巧言退亲师。

  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四、赏形象

  1、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有一位 的老者,在一个 的晚上,

  被放到 的城外,走进了 的秦营,这需要 何等的勇气!

  2. 自主思考: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晋、郑矛盾,与秦无关。为下文叙事埋下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亡郑不利于秦;存郑有益于秦;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不仁,不知,不武。

  (5)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是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首先,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思考: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五、探艺术

  1、指名朗读第三段,注意读出语气。

  2、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讨论:烛之武如何一步步说服秦伯的?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奉承示弱,郑知亡,抬高你

  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你

  以利相诱,若不亡,有益你

  以史挑拨,揭痛处,离间你

  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你

  陈述利害,君图之,服了你!

  仅仅用了125个字,娓娓道来,环环相扣,不仅退却了秦军的千军万马,还与秦军结成同盟关系,让秦军帮着戍守郑国。这就是烛之武的杀手锏!更是烛之武的智慧,这就是“史上最智慧的中国好舌头”!!

  后人云:大兵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 ——杨华当

  3、总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其劝说的语言艺术更是中国史上的经典!

  六、联现实

  如何说服生物老师杨老师不在语文作文课上考试生物呢?请试着用烛之武的办法!

  (1)奉承示弱,抬高你——

  老师:为人好、水*高;能力强、身体壮;

  我:长得黑、个子低;考得差,好害怕!

  (2)顺势陈弊,削弱你——

  如果您占用作文课考生物,会占用课时讲卷子,语文老师也得给我们补回课来,课程就会很紧张,马上又期中考试了,不仅讲不完,而且我们也没时间复*了,我们会在背后议论你!对你的光辉形象有损!

  (3)以利相诱,有益你——

  听说你爱吃……如果不考,我们全班同学一人给您……

  (4)以史挑拨,离间你——

  你不记得曾经占用了语文早读五分钟,语文老师气得脸都绿了,背后对着我们的面不少骂您,您看他那么小肚鸡肠呀!那话也太难听了!您要听吗?

  (5)顺势推测,威胁你——

  如果这次你再占用人家两节作文课,语文老师估计还是打不过您,但依他那小肚鸡肠的性格,肯定还要全校瞎嚷嚷!说的话肯定难听!

  (6)陈述利害,改变你——

  不考对您好,考对您不好,您考虑考虑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8

  总课时数

  第 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并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借助语境来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学*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学讲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 朗读课文

  学生诵读指定的片段,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诵读时注意句子的整散和长短,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

  二、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人物 性格 事件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义) ↓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秦军乃还

  智说秦伯(智) ↓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明确:

  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他的义无反顾的精神展示了其“勇士”性格;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在揭露了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后,又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最终与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秦伯

  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1、课前5分钟演讲

  2、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

  个别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3、郑伯

  (1)善于纳谏----“公从之”

  (2)勇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

  (3)长于言辩-------“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晋文公

  贪婪,但理智,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雄才大略。

  三、把握文意 拓展阅读

  问题6、解释成语大意,并用以下成语来概括《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内容。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解说: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解说:郑伯在国家亡危急存亡的时候,没有开门投降,没有匆忙地发布迎战命令,而是听取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的烛之武坦诚相见,以自己的诚意打动烛之武,让他去说服秦伯。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解说:在国家需要自己时,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欣然受命,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和面对强敌的大智大勇。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解说:秦晋两国虽世代互为婚姻,但是两国之间却貌合神离,尤其是秦伯的狐疑两端,这些都让烛之武看得一清二楚。

  【以退为进】表面上退却,其实准备进攻的'一种战略或战术。

  解说:在了解秦伯具有狂妄自大、利令智昏、动摇不定等心理的前提下,烛之武先向秦伯示弱,满足其虚荣心,解除了他的戒备心理,为自己的成功说服扫除了障碍。

  【化险为夷】将危险转化为*安。

  解说:烛之武知己知彼,因势利导,以利害关系说动了秦伯。秦伯的单方面退兵,使秦晋联盟分崩离析,郑国的倒悬之危终于在烛之武一番细针密线的论说中迎刃而解。

  四、 【小结】

  在郑国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郑伯从谏如流,委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临危受命的烛之武对秦晋两国关系洞若观火,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终于说退秦师,化险为夷。

  五、 作业:熟读并背诵课文。

  3、分析成语,学会用成语概括文中的内容。

  4、将这些成语串成一段话,概括文章内容。

  课外作业

  教 学 小 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

  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

  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讨论探究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0

  三维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能力。

  3、学*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反顾捍卫国家**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词语、文言特殊句式。

  2、把握文章思想内容

  3、说辩的艺术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战与和皆出于利。

  二、学生自读课文,学*重点词汇句式

  1、正音正字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杞(qǐ)子

  2、语言点

  A、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兼词,于此

  B、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使作疆界。

  C、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D、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E、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三、学生熟读课文,自主学*,翻译全文

  四、布置作业:抄写译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开口说话,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会说不会说大不一样。古人云:“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以误国。”所以这“话”可不是随便能说的。(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触龙一句话就打动了赵太后的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他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不但熄灭了赵太后的怒火,还令她欣然纳谏。他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高明的说客。在春秋战国时代,像他一样高明的说客比比皆是。烛之武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检查预*的情况,理解课文内容,重点语句翻译(出示幻灯片)

  三、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出示幻灯片)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第四段:迫晋退兵

  小结:这场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郑国对晋国的无礼和背叛,这是晋国出兵的理由,但秦国仅仅是以盟军的身份助战而已,与郑国之间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是烛之武游说成功的基础。

  四、精读烛之武的说辞,自主学*(出示幻灯片)

  1、烛之武游说的核心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利,害)

  2、你认为哪句话打动了秦伯?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3、如果你是烛之武,你打算怎样劝说秦伯?

  (先表达为秦国着想的立场态度,来博得秦伯的好感,然后阐述亡郑、保郑之于秦国的利害关系,再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两国关系,破坏两者的联盟,促使秦国改变主意,化敌为友,退兵助郑。)

  4、这段说辞语言非常精炼,可分为五层。概括各层大意。

  ①语气谦恭,博得秦伯好感,暗示亡郑对秦无益。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伯的决心。

  ③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相诱。

  ④以晋对秦的背叛事实离间秦晋联盟。

  ⑤一针见血地指出晋国是秦国的威胁。

  小结:烛之武不愧是一位杰出的说客,运用精炼的.外交辞令化干戈为玉帛,说退秦师,最终保全了自己的国家。他这一番说辞真可谓“一语中的”、“一言兴邦”,很有针对性和艺术性,需要我们好好体会学*。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话可以说的人笑,一句话也可以说的人跳,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表达,效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五、探究学*·比较阅读《蹇叔哭秦师》,讨论:蹇叔的劝谏为什么不成功?

  蹇叔哭师 僖公三十二年 左 传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同样是劝说秦穆公,为什么结果截然相反?秦穆公是一代霸主,蹇叔是他非常器重的老臣,穆公在决策之前主动征求蹇叔的意见,可见并非刚愎自用之人。可是最终却弄到君臣反目的地步,究竟责任在谁?如果蹇叔在劝谏时能注意说话的方式态度,讲究策略,而不是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教训后生晚辈的架势,也许穆公会重新考虑出兵的事。如果蹇叔能在军队出发前主动找穆公好好谈谈,而不是哭着说丧气话,也许穆公不会对其破口大骂,连自己的君王身份也不顾了。如果蹇叔能够在送儿子参军的时候主动找孟明等将帅分析敌情,告知防御策略,而不是只向儿子哭诉,也许秦军不至于在崤之战中一败涂地,连三军统帅也被俘虏。)

  小结:为人处世,要学会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与别人交谈时,要注意说话的对象、时间地点场合,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尤其是向别人提意见或建议时,更要注意方式方法。良药可以不苦口,忠言也可以不逆耳。

  六、合作探究,分组活动:把握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各小组选择一个人物,为课本剧写一段角色分析。

  烛之武:个性鲜明,才华出众却一直不得重用,牢骚满腹,但深明大义,能够顾全大局,只身入虎口,成功游说秦伯退兵,可谓智勇双全的爱国辩士。

  佚之狐:老谋深算,有远见卓识,但城府很深。(这个人的个性思想值得深入研究。)

  郑伯:善于纳谏,知错能改。

  秦伯:唯利是图(可以引导学生参考阅读课后练*三)

  晋侯:头脑清醒,理智行事,深谋远虑,能够随机应变,有常人所不能及的宽阔胸怀,终成一代霸主。

  小结:这篇课文中,烛之武是主要人物,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表现了他的鲜明的个性和杰出的辩才,他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其他的人物都从侧面烘托了烛之武的智勇双全。虽然这些次要人物只有片言只语的描写,但都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我们在写作中,也要注意运用个性化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七、布置作业:

  1、归纳语言点

  2、以“说话的艺术”为主题设计制作一份小报,在班上交流。

  第三课时

  一、学生朗读课文,探究学*

  1、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交待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2、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4、 “夜缒而出”四字能否删掉?

  不能,这四个字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

  5、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①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说明亡郑利晋,动摇秦亡郑决心。

  ③进一步说明保郑利秦,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考虑退兵

  ④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⑤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使秦决心退兵。

  小结,在短短的百余字内,烛之武站在秦的立场上,替秦分析围郑的利弊,层层深入,句句击中要害,又句句打动秦伯,使秦国最终撤去了包围,保全了郑国,甚至获得不仅于此的好处:秦郑结盟,秦派军队戍守郑国。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6、第四段可否删掉?

  不能,晋的退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卓越的外交才能,同时刻画了晋文公的霸主形象。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二、写作特点

  1、叙事有波澜,引人入胜

  2、写人个性鲜明,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作者通过语言对烛之武作了正面描写,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集中地刻画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而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正侧面描写的结合运用,使烛之武的形象有血有肉。他的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值得我们学*。

  三、讲解课后*题并布置作业

  小练笔:设置一个情境,劝说某人接受你的意见或者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1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且贰于楚也③。晋军函陵④,秦军氾南⑤。

  佚之狐⑥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⑧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⑨。”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⑩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出亡过郑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并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的手下了。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惯,培养合作学*的能力。

  2. 学*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3. 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三. 教学重难点:

  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概括要点的方法。

  2.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古代战争的实质。

  四. 知识分析:

  1.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说服秦伯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 把握结构:

  3. 写作特点: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4. 分析主要人物:

  (1)烛之武:能言善辩,深明大义,有捍卫国家**的使命感,有高超的外交才能。

  (2)佚之狐: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

  (3)郑伯:能引咎自责,从谏如流,善做思想工作。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2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的朗读磁带。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先让学生看文章后面关于《左传》的介绍)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正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①生字:函、氾、佚、缒、阙。

  ②多音字:朝(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逢(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思考:(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资料显示:秦晋围郑形势图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壅。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所记述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次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资料显示: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放录音,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放录音后,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提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

  回答:编年体史书。

  提问:《左传》记叙的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这部史书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影响。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学生稍作思考,然后一一作答)

  回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所表示的停顿和段落之间的停顿属于语法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听多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过程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重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要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在赘述)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领读,齐读)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明确: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尝试背诵)

  第二自然段:

  (让一位诵读基础好的同学先读一遍)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气和。

  (领读,齐读)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齐读)

  第三自然段:

  (教师范读,学生齐读)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领读,齐读三段)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再齐读一遍)

  第四自然段:

  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齐读,然后指名学生读)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明确: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齐读课文)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结合板书,尝试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出处类型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赤壁之战》名词作动词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名词作状语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动词作状语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卖柑者言》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出处、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刻舟求剑》,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史记·陈涉世家》,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

  2、说。

  例句、出处、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说。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墨子·公输》,高兴。

  3、辞。

  例句、出处、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4、鄙。

  例句、出处、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彭端淑:《为学》,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洪迈:《方腊起义》,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浅薄。

  5、微。

  例句出处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史记·屈原列传》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梦溪笔谈》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卖油翁》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史记·荆轲刺秦王》即使不是

  6、之。

  例句出处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记》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韩愈:《马说》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柳宗元:《捕蛇者说》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墨子·公输》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出处释义

  慎之!徐珂:《冯婉贞》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资治通鉴·赤壁之站》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板书设计: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篇14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杂谈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教学〗

  借助示意图形投影,使学生学得易学得好:

  运用图片投影,利用具体、直观的图形;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涉及古地理等文化常识,学生对此较陌生,给理解课文造成了障碍。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郑之间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如果学生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那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投影《秦晋郑地形示意图》,加上教师的导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化难为易了。

  〖让教案预设富有弹性〗

  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

  传统“教案”中,教师是本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从教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案”中则必须将学生放在首位,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如学生学*《拿来主义》时可能会问:为什么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也会使人产生恐怖?学*《烛之武退秦师》会问:为什么佚之狐认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他们认真地钻研过课文。同时,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充满了期待。如果教师只是看看教参、读读课文是发现不了或者说估计不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因此必须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是注释中没有或解释得不清楚的,哪些是容易引起怀疑的,哪些是容易激发学生联想从而产生较高层次的问题的……“学案”中对学生的提问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从容,而问题能当场得到解决,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课堂,就是互动的、活泼的、充满灵气的。

  〖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学生成为自主学*者:

  阅读教学往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所以阅读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的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自主学*不仅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因此在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激发其学*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

  〖教学互动:增强语文教学艺术氛围〗

  靠表演圆一段梦想:

  只有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才能透过语言文字,透过作品,透过故事梗概,深入地感知大千世界中千奇百怪的人物心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悲欢离合的各种情感。

  当代中学生多有追星的现象,他们崇拜的无非是明星们的演技、风度和气质,以及触动他们心灵、唱出他们心声的表演内容。他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向往着,做着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梦。针对学生有表演的渴求,就要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配乐诗朗诵、即*演说、分角色朗读、舞蹈、小品、相声、课本剧、歌唱、讲故事、说评书等等,可根据授课内容作适当的安排和调整。学生把题海游弋、高考独木桥的艰辛变成表演的快乐,为了表演,他们细心地查着字典、词典及各种资料;为了表演,他们分析讨论着文章语言的意蕴,揣摩着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表情,那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字早已变成一件乐事,以学为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让两个同学上台用白话表演烛之武说退秦伯的过程,原文只有一句“秦伯说,与郑人盟”,表演者(秦伯)将大手一挥,言辞铿锵地说:“好!秦国马上与郑国结盟。”这里的动作和语言看似*淡无奇,但仔细研读后才发现,他的这个突破可谓妙绝:其一,体现了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秦伯,效果之好,达到了令秦伯当即立断地与盟友晋文公分道扬镳的地步;其二,体现了秦伯作为一个君王的锐利眼光和在劝说中对国际国内形式的正确把握;其三,体现了秦伯毕竟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国君,这正是后来秦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这样的突破,老师当场给予肯定。经过了表演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高超的表演才能可以初步从模仿电影电视开始,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社会和人生,努力在生活与作品的坐标系里找到读书与自我的位置。最终超越于作品之外和自我之上,表演出一种真真实实的生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当时在教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2)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课时:2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背景、解题

  你们知道“秦晋之好”的意思吗?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读文知字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形势/围郑原因/驻军位置/)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拉拢引诱,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归纳、整理并检测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认识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通过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文言文的精妙所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符合人物性格与处境的文言文诵读;

  2、对烛之武说辞艺术性的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无论社会、命运对他有多么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让我们继续学*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文言知识 PPT2-3

  三、回顾文本、梳理结构 (板书)

  四、鉴赏说辞

  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说退秦师”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请大家先自读第三小节说辞部分,思考:烛之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

  明确:以退为进、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巧施离间。

  善于利用矛盾(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善于分析利弊(为对方着想,诚恳可信);善于揣摩心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讲求语言艺术(敬辞、反问句、判断句)。

  附板书:

  烛 秦晋围郑

  之 以退为进

  深明大义 武 临危受命 晓之以弊

  能言善辩 退 诱之以利

  秦 说退秦师 巧施离间

  师

  晋师撤离

  小结:孔子说“春秋无义战”,秦国参战无非也是利益所趋。烛之武正是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仿佛置身郑国之外,处处为秦国着想,放低姿态、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深入,句句在理,声声入耳,直抵秦伯内心深处。

  五、因声求气

  如此一段精妙绝伦的说辞,希望大家自由朗读,深入其中,读出兴味。

  2-3生读,互评。师相机指点。师范读,再齐读。

  小结:唯有抓住文章外在之“声”,才能把握其内在之“气”。因声求气,才能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妙所在。

  六、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学*,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由说辞——能言善辩;

  由牢骚(不仅无损人物形象,而使其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临危受命——深明大义。(板书)

  2、再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记载PPT5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须眉尽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无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畅所欲言)

  小结:其貌不扬、怀才不遇的烛之武却是这样一位深明大义、能言善辩的人。散落在各种史书里的记载也丰满了人物形象,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认识真正的烛之武。

  七、结束语: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鲜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们心头。像烛之武这样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而又不辱使命的勇士,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勉励自己吧!

  八、作业布置:课本96页1-3中相关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一.有关知识

  1.史书体例

  ①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写成的史书。《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被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详备具体(字数*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的十倍)。

  ②国别体:先分别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时间先后编写的史书。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是《国语》。《战国策》也是国别体史书。

  ③纪传体:以人物传记为中心所编写的史书。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约三千年的历史情况。

  2.学法指导:

  ①本文情节波澜起伏:

  初,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气氛十分紧张。佚之狐推荐烛之武,使郑国获得了一线生机。可烛之武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又使郑国的希望趋于渺茫。但面对烛之武的牢骚与愤慨,郑伯不但没有生气,而且引以自责,终使烛之武答应了此事。凭着烛之武的说辩才能,秦军退兵。本可松一口气,可晋大夫子犯又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而晋侯的一番言辞又使之得以*息。这种时张时弛的情节,牢牢吸引着读者,我们需认真品味,并在写作上加以借鉴。“文似看山不喜*”,切中肯綮。

  ②“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的原因。

  鲁僖公四年十二月,晋献公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缢而死,又企图谗言重耳、夷吾二公子,重耳外逃。下面是公子重耳“过郑”一段。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郑文公:郑国的君主,名捷。]叔詹谏曰:[叔詹:郑国的大夫,执政有贤名。]“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天之所启:上天所开导、赞助的人。启,开。弗及:赶不上。]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有三焉: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可以看出是天意来)。天其或者将建诸:上天或者要树立他吧?其,表推测的`语气。建,建立、树立。诸,“之乎”的合音。]君其礼焉![君其礼焉:您还应以礼相待。其,表示劝告的语气助词。]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说法,认为夫妻同姓,所生的后代不能蕃盛。蕃,繁盛。]晋公子,姬出也,[姬出也:指重耳的父母都姓姬。]而至于今,一也;[而至于今:却能活到今天。]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离外之患:遭到出亡在外的患难。离,同“罹”,遭遇。外,指出奔在外。靖:安定,*定。这里用作动词。殆:大概。启之:赞助他为君。这里是说晋国不安定,是上天为重耳开辟一条回国为君的路。]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三士:据《国语》,三士指狐偃、赵衰和贾佗。贾佗,也是跟从重耳一起出亡的人。上人:超出他人之上。]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晋、郑同侪(chái):晋国和郑国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侪,辈、类。子弟:这里指重耳是晋国国君的儿子。固将礼焉:本来就应以礼相待。固,本来、本应。]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译文]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没有以礼相待。(郑国大夫)叔詹劝谏(文公)说:“我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常人是不能赶上他的。晋公子身上有三件不寻常的事(可以看出天意来),上天或者要树立他(为君)吧?您还是以礼接待吧!同姓的男女结婚,他们生的孩子不会旺盛,晋公子重耳,父母都姓姬,而他却一直活到今天,这是其一;(晋公子)遭遇流亡在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大概是(上天)正替重耳开辟一条路,(使他有机会回去做国君),这是其二;晋公子有(狐偃、赵衰、贾佗)三个足以胜过一般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其三。晋国和郑国是同等地位的国家,晋国的公子路过郑国,我们本来就应好好地接待。何况(晋公子)又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郑文公)不听(叔詹的劝告)。

  二.能力训练

  1.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从之B、何厌之有

  C、子犯请击之D、许之

  2.对下列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急而求子┏③无能为也已

  ┗②子亦有不利焉┗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以下各题,分别与例句中红色字的意思相同的项是

  3.以乱易整

  A、以其无礼于晋B、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皆以美于徐公D、以三保勇而多艺

  4.失其所与

  A、与郑人盟B、公与之乘

  C、蹇叔之子与师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夫晋,何厌之有B、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

  C、其夫呓语D、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6.下列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汜南(驻军,名词作动词)

  B、夜缒而出(用绳绑住身体,名词作状语)

  C、阙秦以利晋(使……得利,使动用法)

  D、秦伯说,与郑人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行李之往东,共其乏困

  C、秦伯说

  D、既东封郑

  8.下列红色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亦去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下列各句,省略的词语解说有误的一句是

  A、许之(省略了主语“烛之武”)

  B、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C、晋军函陵(“晋军”后省略了谓语“驻扎”)

  D、君所知也(省略了主语“此”)

  10.下列语句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A、如果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利,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B、假若使郑国灭亡有益于您,那怎敢麻烦您呢!

  C、如果灭亡的郑国对您还有益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

  D、倘若让郑国灭亡而对您有益处,那就不敢再麻烦您了。

  课外阅读

  《刘公嘉话》云:岛()赴举京师,”。<乙>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注释:

  ①赴举:去考进士②练:用心琢磨使词句精美

  ③权:代理④京兆:京师的地方长官

  ⑤第三节:仪卫队伍的第三部分

  ⑥并辔:骑马一同走

  ⑦留连:多时不离开

  11.“岛”是指唐朝诗人________,他在《__________》一诗中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句。

  12.□□处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______________,他以其气势雄健的散文著称于世,他与同时代的柳宗元同为“____________”之首。

  13.对文中红色的“着、势、尹、对”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用,情势,府尹,对答

  B、着落,姿势,府尹,正确

  C、用,姿势,京兆尹,回答

  D、接触到,气势,京兆尹,对付

  14.对文中划线句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C、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D、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15.文中有六个括号,它们均是虚词,依次填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初、始、而、遂、哉、而

  B、始、初、又、遂、耳、矣

  C、始、初、而、才、矣、以

  D、初、始、又、遂、矣、而

  16.选出与“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一句中的“引”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B、狼奄至,引首顾曰:……

  C、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D、相如引车避匿

  17.根据句式特点来划分,<甲>应是__________,<乙>应是_________。

  A、倒装句B、祈使句C、判断句

  D、感叹句E、省略句F、疑问句

  G、否定句

  18.这则故事后来成了典故,它非常典型地说明了古人在诗歌创作中是特别强调_________________的。

  参考答案:

  1、B2、A3、B4、D5、B

  6、B7、D8、A9、C10、A

  11、贾岛《寻隐者不遇》

  12、韩愈唐宋散文八大家

  13、C14、C15、D16、B

  17、甲C乙E

  18、推敲或炼字

  重复

  高二(8)班赵璐

  “这次作业书写不规范,物理现象描述不够准确,全班同学都要把它重新做到作业本上。下周一交。”

  “实验误差太大的同学下课到实验室重做实验。”

  “英语听力和口语要提高没什么诀窍,就是跟着录音带反复地听,反复地读……”

  重复,一切都是重复。

  每天上学下学,重复地时间,重复的路口,重复的街道,街道两旁重复的建筑。

  机械地重复着每天学*的科目,看老师的重复的面孔,重复着做永远做不完的作业,考永远考不完的试卷。

  爸妈每天在我早晨上学前,晚上放学后总是带着满怀期望和鼓励的目光对我说一些我已经背下来的重复的话。

  还有,堆在我面前的各种各样的参考书、练*册封面设计是重复的(语文是“一支笔”,数学是“一把尺”,物理是“电路图”,化学是“试剂瓶”),名称是重复的(“同步”、“高效”、“全程”、“拓展”、“研练”、“宝典”……),上面竟然有许多题也是重复的。

  我已经觉得“重复”这东西有些“玄”,有些不可思议了。

  我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重复”的圈子里,我*惯了每天重复着穿校服,即使在学校不要求的周四、周五或在家不出门的周六、周日。再后来,我发现自己在考试中总爱犯同样的错误,然后再重复着写同样的总结。我已经跟上了“重复”的“形势”,赶上了“重复”的“时髦”。

  我也可以利用“重复”原理不假思索地说出下个礼拜甚至下个月的某一时候我会出现在哪儿,和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于是,生活就成了一本枯燥无味的小说,我们重复地翻开,回味里面熟得不能再熟的故事情节。

  直到有一天,音乐课上,老师给我们弹琴。我发现七个音符的重复却有美好的旋律。

  直到有一天,美术课上,老师向我们展示图片。我发现黑白的线条经过不同的排列组合,虽是重复却也能给人美好的享受。

  我开始相信,生活也可以是一洋葱。我们把它一层层剥开,直剥到最里层。也许,我们并不在意,只是剥剥而已。但是,当我们重复着一层层剥开,最终总会有一层让人落泪。

  [点评]

  文章大段地写着让人生厌的种种重复,可耐着性子看到最后,突然峰回路转,“重复也有着美好的旋律,重复也能给人美的享受”。令人深思。可文章并没有就此停笔,最后一段,作者以生活为例,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再次让人深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选题思想及思路设计:

  学生自接触文言文以来就形成了一种心理压力——文言文难懂。每当看到文言文时,第一感觉是坏了,我一定做不好的心理。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文言文不大符合我们现代社会的语言运用,字面上又给人一种古怪深奥、难以理解的视觉压力;一是学*不得法,没有深入到文章的深处,体味不出其中的乐趣。因而形成文言文不易学的观念。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章,学*的顺利与否,关系着今后文言文学*兴趣的发展问题,因此显得格外重要。本篇文章属于先秦叙事散文范畴,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形象突出鲜明,利于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提高其自学能力。因此本课时主要介绍一下有关文学常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较深入的理解把握,激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文章内容地热情。

  创新特点:

  化深奥难懂的字面形象为形象生动的以人物刻画为中心的故事情节,在解读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掌握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增强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目标:

  1、 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 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 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 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学*设想:

  1、 文言文教学本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学生对文言文有着一定的畏惧心理。应该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点使学生有一种文言文不难学的感觉。本文故事情节性较强,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学*中加强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复述能力。

  2、 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 了解有关《左传》的内容

  2、 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内容。

  3、 分析第一自然段。

  学*重点: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学*步骤:

  一、 导入:

  在《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则情形,不知大家还记得否?

  如血残阳下,有一位衣着灰褐色战袍、胯下一匹膘壮大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将立于长板坡当阳桥头,但见他髭须倒竖,怒目圆睁,厉声喝道:“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来与我决一死站?”再看对面,满山遍野,旗帜遮天,阵前一面书有斗大的“曹”字的战旗正迎风招展。原来是曹操的军队列阵在此。但见那些戏风正炽的战旗被武将的断喝乱了分寸,出现了一片慌乱。武将又大喝:“张翼德在此,谁与我决一死战?”对面曹军的后阵竟出现了混乱。武将见此,又大喊:“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又如何?”话音未落,只见曹军中有一战将(夏侯杰)坠于马下,百万曹军如退潮的海水般“哗”地退后十几里。请问这个军官是谁?

  (生齐声:张飞!桃园三结义之一的张飞。)

  师:对,就是张飞。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武夫的形象,喝退百万雄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温言细语中退却百万雄师,使自己的国家免于覆亡的厄运的。

  (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1、 了解《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 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如《史记》、《汉书》等。

  3、《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 研*新课。

  1、 分析标题。

  标题是一篇文章的脸面,文章所蕴涵的各种思想内容都会在标题上现露出来,因此我们读一篇文章,首先要看其标题。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本篇文章的标题。告诉我你能从中预测到多少的内容。(学生陈述对标题的认识:人物、事件)浏览一下课文,看自己猜测到多少内容。时间四分钟。

  2、了解文章内容。

  学生根据课后练*一,再读课文,要求先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故事情节复述给组员听,选出讲的最好的一个,与其他组的佼佼者竞争。(学生深入地研*课文,小组内讲故事比赛。通过讲故事这一环节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文言文打下兴趣的基础。)(找两个小组的优胜者讲故事,并对其表现表示赞扬。

  3、 分析第一段。

  学生自读第一段,教师范读之。(读时注意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两句的断句。)学生自译第一段,点出贰为数词动用,军为名词动用;以,连词,表因果关系;其,代词,代郑国;特殊句式:无礼于晋,贰于楚。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对于本段的字面意思我们已经没有了问题,但其深层意义方面你能看出多少来?(学生小组内讨论有关看法。)(提示:第一句话点明了郑国形势的危急;战争爆发的两个原因,点明此次战争与秦国关系不大,补充晋公子重耳过郑、城濮之战的历史典故;两国军队分地驻扎,为郑国瓦解其联盟提供了条件,为下文的展开埋下了伏笔。)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对先秦的历史散文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触了课文内容,知道郑国的国家命运危在旦夕,郑国到底能不能化险为夷,脱离险境呢?我们下节课再细分解。

  四、练*。

  1、 熟读课文,争取背诵。

  2、 完成课后练*三、四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 编年体 《春秋》三传 《公羊传》 国别体

  《谷梁传》 纪传体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能力目标

  1.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

  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答法。教学过程中,多设题,巧设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3.探究拓展法。适当补充《读本》中或《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学生扩展阅读的材料,巩固所学知识,开拓视野。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卡片、录音机、《烛之武退秦师》朗读磁带、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预*提纲

  1.利用工具书,自行排除生字词。

  2.反复阅读课文,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疏通文意。

  [教学要点]

  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反复朗读课文,正音。整体感知、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学*课文第(1)~(2)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当我们在电视中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自豪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

  二、关于《左传》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这是朱彝尊《经文考》中对《左传》的高度评价。这里的“左氏”,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写到:“鲁君子左丘明惧弟子人人异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东汉的班固也持此观点,但由于文献不足,《左传》的作者迄今尚无定论。

  但这丝毫无损《左传》的光辉,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世史学和后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放录音

  (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巩固对生字词的掌握)

  出示投影: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夜缒而出(zhuì)秦军汜南(sì) 函陵(hán)

  B.共其乏困(ɡnɡ)逢孙(pánɡ) 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失其所与(yù) 不知(zhì)若不阙秦(jué)

  D.夫战,勇气也(f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fū)

  答案:D

  此题重点考查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A项“秦军汜南”的“汜”应读作“fàn”,“汜南”是地名,读“sì”时,应是“汜水”。B项“共其乏困”的“共”通“供”,应读作(ɡōnɡ),即读作“通”字的读音。C项“失其所与”的“与”在此有结交、亲附之意,“所与”是“结交的”“亲附的”,所以应读作“yǔ”。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秦军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事实

  多媒体显示:

  秦晋围郑形势图

  这是秦国,都城为雍。这是晋国,都城为绛。这是郑国,都城新郑。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的确如烛之武所言:“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即新郑县北;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烛之武退秦师》中记叙的就是秦晋攻打郑国之前展开的一场外交斗争。烛之武是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角,他身负君命,只身赴秦,说退秦军,实属不易。

  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史实,对我们学好这篇课文十分重要。

  多媒体显示: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混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郤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只相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实属城濮之战的余波。

  五、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指反复诵读,文意会愈加清晰,学*文言文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要勤于读,认真读,非常投入地、研究性地读。那么,如何才能读好文言文呢?

  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关于停顿。朗读时常在句子前后和中间作或长或短的停顿,一方面出于换气的需要或使层次分明,另一方面为了充分表达思想感情。朗读中的停顿一般有语法停顿和逻辑停顿。标点符号的停顿长短为“、”<“,”“;”,“:”<“。”,“?”“!”<“……”,这个长短的确定也不是绝对的,应根据语言环境和表达的需要适当掌握和处理。段落内部、句群之间的停顿要长些,段落之间的停顿又要稍长些。朗读骈体文或诗歌,要注意节奏停顿,节奏停顿连而不断,与“、”停顿稍有区别。另有逻辑停顿,在没有标点符号处,为加强语气、阐明观点、表达感情,也应作停顿(这些将在具体的语段中提示)。

  关于语速。议论文和说明文以中速为宜,其他文体(如记叙类、抒情类)则依据情节的进展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安排。如内容是激动、欢快、紧张,思想感情慷慨激昂、豪迈奔放时,语速要相对快一些;如内容是痛苦、悲伤、低沉、抒情的时候,语速要相对慢一些。

  关于重音。朗读时,句子中的某些词语需要重读,比如句子中作谓语的动词要重读。例如“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中重读的词语为“军”;表示性状和程度的状语常常也要重读。如“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太后盛气而揖之”中重读的词语应为“面”“盛气”;表示性状强调的定语要重读,如“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中重读的词语应为“亿丈”“不测”;表示结果或程度的补语要重读,如“却匈奴七百余里”“非抗于九国之师”,其中“七百余里”“九国之师”应重读;疑问代词、指示代词常常需要重读,如“当此之时……”“此四君者”中“此”要重读。除以上五种外,句子中某些需要突出或强调的词语常常也需重读,这是因不同的语境而定的,故放在具体篇目中指导。

  关于语气、语调。古汉语中的语气同现代汉语一样,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感叹语气,应读出句子的特有语气。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疑问语气读升调,感叹语气读降调。

  (这些内容同样适用于其他篇目的朗读指导,故后面将不再赘述)

  (再次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听完录音,学生齐读,教师指导。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六、指导学生诵读,学*课文第一自然段

  诵读指导:“晋侯、秦伯围郑”要用中速读,要读出大兵压境的那种压抑感。“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的关键句,语速要缓慢、语调要稳重,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晋”“秦”两个词在句中充当主语。两句中的“军”要重读,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后,请一个学生翻译此段)

  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则道出了什么?请结合所提供的相关史实回答。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道出了晋国攻郑的原因,是本段的关键之处。

  提问:本段很短,仅25个字,却道出了很多内容,除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这一原因外,还有什么?

  明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在旦夕。郑国的危急形势,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板书: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学生再次齐读第一自然段,尝试背诵)

  七、布置作业

  1.阅读《语文读本》中《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一段,进一步了解相关史实。

  2.反复诵读课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杂谈

  〖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促进高中语文教学〗

  借助示意图形投影,使学生学得易学得好:

  运用图片投影,利用具体、直观的图形;辅助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文言文教学中,常涉及古地理等文化常识,学生对此较陌生,给理解课文造成了障碍。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记叙的是春秋时期秦晋郑之间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如果学生清楚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那学起课文来就容易得多了,所以,在新课导入时投影《秦晋郑地形示意图》,加上教师的导语,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化难为易了。

  〖让教案预设富有弹性〗

  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

  传统“教案”中,教师是本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从教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学案”中则必须将学生放在首位,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作出思考。如学生学*《拿来主义》时可能会问:为什么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也会使人产生恐怖?学*《烛之武退秦师》会问:为什么佚之狐认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学生能提出这些问题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他们认真地钻研过课文。同时,他们对解决这些问题也就充满了期待。如果教师只是看看教参、读读课文是发现不了或者说估计不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的,因此必须站在学生学的角度去思考:哪些是注释中没有或解释得不清楚的,哪些是容易引起怀疑的,哪些是容易激发学生联想从而产生较高层次的问题的……“学案”中对学生的提问准备得越充分,上课就越从容,而问题能当场得到解决,反过来又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课堂,就是互动的、活泼的、充满灵气的。

  〖自主、合作、探究──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初探〗

  学生成为自主学*者:

  阅读教学往往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其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因为课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知识掌握势必不牢。所以阅读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应倡导自读──质疑──讨论,强调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课文,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师生互动,相互讨论,最后解决问题。教师不必顾虑这样组织教学会影响教学进度,也不要担心自己准备的知识没有全部传授给学生,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在课堂中得以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能力是否在课堂中得到培养和提高。这里的学生自读不是盲目的自读,而是有针对性的阅读,是教师提出有关知识让学生进行重点阅读,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疑难问题。自读、质疑的过程是学生探索、研究的过程,讨论的过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结论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自主学*不仅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积极主动去掌握知识,而且会发现教师发现不了的问题,将课堂教学引向深入。如《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教学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和“西”是否都可以理解为名词作状语?(提出问题的学生认为这两个词的用法有区别)。这个问题问得很深入,是学生探索研究闪出的思维火花。许多参考资料上都认为“东”和“西”是名词作状语,课文注释“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往西扩大边界”也有视它们为名词作状语的倾向。但深入探究句子的内部结构,这两个词在用法上确有区别:“封”,名词作动词,解释为“把郑国当作边境”,“东”放在动词之前,理解为名词作状语,但“又欲肆其西封”中,“西”处在动词之后,名词之前,把“西”也理解为名词作状语,理由不充分,这里的“西”实际上就是名词修饰中心语,充当定语,此处“西”没有活用现象。

  因此在阅读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情境,激发其学*兴趣,调动其持久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了解自己,了解学*的对象,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方法和途径。

  〖教学互动:增强语文教学艺术氛围〗

  靠表演圆一段梦想:

  只有让学生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才能透过语言文字,透过作品,透过故事梗概,深入地感知大千世界中千奇百怪的人物心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悲欢离合的各种情感。

  当代中学生多有追星的现象,他们崇拜的无非是明星们的演技、风度和气质,以及触动他们心灵、唱出他们心声的表演内容。他们情不自禁地模仿着、向往着,做着一个个多姿多彩的梦。针对学生有表演的渴求,就要给他们表演的机会。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配乐诗朗诵、即*演说、分角色朗读、舞蹈、小品、相声、课本剧、歌唱、讲故事、说评书等等,可根据授课内容作适当的安排和调整。学生把题海游弋、高考独木桥的艰辛变成表演的快乐,为了表演,他们细心地查着字典、词典及各种资料;为了表演,他们分析讨论着文章语言的意蕴,揣摩着人物的心理、动作和表情,那种“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苦”字早已变成一件乐事,以学为乐,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让两个同学上台用白话表演烛之武说退秦伯的过程,原文只有一句“秦伯说,与郑人盟”,表演者(秦伯)将大手一挥,言辞铿锵地说:“好!秦国马上与郑国结盟。”这里的动作和语言看似*淡无奇,但仔细研读后才发现,他的这个突破可谓妙绝:其一,体现了烛之武凭“三寸不烂之舌”劝说秦伯,效果之好,达到了令秦伯当即立断地与盟友晋文公分道扬镳的地步;其二,体现了秦伯作为一个君王的锐利眼光和在劝说中对国际国内形式的正确把握;其三,体现了秦伯毕竟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国君,这正是后来秦国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

  这样的突破,老师当场给予肯定。经过了表演之后,还应该引导学生:高超的表演才能可以初步从模仿电影电视开始,逐步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社会和人生,努力在生活与作品的坐标系里找到读书与自我的位置。最终超越于作品之外和自我之上,表演出一种真真实实的生活。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当时在教这篇文言文的时候发现的问题,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下。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是《左传》乃至中国文学史一篇优秀范文,入选全日制高中必修课程。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我们来看看下文。

  【教材分析】《烛之武退秦师》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中“寻觅文言津梁”专题“因声求气”板块的一篇讲读课文。本专题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觅得文言文的津梁,汲取古代经典的智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丰富其精神世界。本板块的教学必须以“读”为重点,以“读”为主线,以“读”为主要的手段,要读出文言文的特点、气韵和魅力。

  课文安排在专题首位,是因为内容情节相对简单,但是又涉及秦、晋、郑三国历史上的恩怨和古代官职、人称以及外交辞令,更涉及到许多古今异义的词语,所以扫除文言字词障碍是理解文章逻辑美和语言美的前提。

  【学情分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古人总结的读书方法,但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会读或者读不好文言文。因而,本文的教学,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诵读时间,指导诵读的方法,切实使学生了解文言文诵读的要求、特点和方法。

  关于文言文内容理解,学生经过初中三年和高中一年的学*,已经初步掌握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疏通简易文言文的能力,教师要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加强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避免逐字逐句式枯燥的讲解。

  【设计思想】《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叙事文章,有叙述,有描写,以人物的对话为主,有多种语气的表达,因而我在设计此篇课文时注要采用诵读法,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在掌握重点文言句式和字词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设置将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结果以及烛之武的'形象特点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了解劝谏艺术。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相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句式及实虚词,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方法;

  3、分析人物(烛之武)形象。

  【过程与方法】

  1、以诵读为手段,以问题为线索,梳理文章脉络;

  2、探究烛之武退秦师的原因;

  3、了解劝谏艺术的现实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烛之武临危受命,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雄在人们心目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替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借选自《左转》的这篇历史散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起去学*他的说话艺术。

  题目中的“退”是使动用法,“师”解释为军队。

  【设计意图】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的兴趣。

  二、检查预*

  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解难。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了解学生预*情况,把握学生学*能力。通过强调文中重点实虚词,疏通课文内容,提高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

  二、了解《左转》

  《左传》是我国第一步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多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生动,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设计意图】文科生对于文学常识的学*需要落实到每节课,每篇课文中。

  三、把握文章脉络

  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请大家再次速读课文,回答问题。

  (一)烛之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退秦师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①其无力于晋: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

  投影: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二)一言使国兴,一语使国亡,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的呢?生读第三自然段。

  ①郑既知亡郑——避其锐气。

  理解:烛之武似乎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这自然会使秦伯放下戒备之心,愿

  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

  理解:秦、郑相距遥远,晋、郑确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君之薄”。烛之武这两句话的目的是阐明利害,委婉而谨慎地动摇秦君。

  ③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以利相诱。

  理解:以利益引诱秦伯,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国可能有种种好处。当然,获得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

  ④君之所知也——以史为例。

  理解:在一番拉拢利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两国的历史关系上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⑤何厌之有?不厥秦,将焉取之?——推测未来。

  理解:从历史讲到现实,进而推测未来,烛之武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推测其灭郑之后必定要进犯秦国。烛之武**裸地挑破秦晋关系,可以读得慷慨一些。

  诵读指导:这段话说的委婉谨慎,但又有着很强的内在逻辑力量,诵读时要注意说话的口吻,口气不可太强,更不能咄咄逼人,但又不能软弱无力。

  文言实虚词:①越国以鄙远。②敢以烦执事③焉用亡邻以陪邻?④何厌之有?⑤舍郑以为东道主⑥行李之往来⑦既东封郑⑧唯君图之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本段的古今异义词语较多,重点讲解利于学生对内容的理解。。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国悦,与郑人盟。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晋文公: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诵读指导:此段以整句为主,思维严密,表现出晋侯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

  断,要读得沉稳自如。

  自由诵读课文一、三、四自然段。

  【设计意图】以上教学环节,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诵读课文和寻找关键词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四)烛之武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他是自告奋勇要求去劝退秦师的吗?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从佚之狐口中我们得知,烛之武的能言善辩、才华横溢早已闻名郑国。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吗,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业已。”(语言描写)有满腹委屈和牢骚,不过牢骚发泄后又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知难而退的勇士。

  ③巧妙地掌握秦伯的心理,一番话便说服了秦伯,说明烛之武是个不卑不亢、机警善辩的外交家。

  ④之所以能够抓住秦伯要害,是因为他对郑国这样一个小国的地位、力量以及兵临城下的局势了如指掌,说明烛之武还是个审时度势、统观全局的政治家。

  诵读指导:烛之武满腹牢骚,郑伯情真意切,读这段话时虚词是关键。

  【设计意图】此环节目的在于总结人物形象特征,对人物塑造方法的把握。

  (五)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除了他自身的机智、善辩这些主观原因还有那些客观原因?

  ①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②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作为一国之君,能主动自责,可见其肚量和情真意切。况且郑伯不止于自责,还能指明郑国灭亡的后果。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打动了烛之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③“无礼于晋”、“贰于楚”之事也是小事,晋郑间并无深仇大恨,且与秦关系不大,所以危急情形尚可缓和。

  ④两军分兵驻扎,使郑有机会单独接触秦君。

  (六)内容小结

  全文以“退秦师”为中心,从秦晋围郑开始,到秦晋退兵作结,塑造了烛之武有勇有谋、能言善辩、审时度势的形象。

  再次自由诵读全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筛选课文中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加深对烛之武形象的理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避免按课文顺序讲解的枯燥沉闷。

  四、合作探究

  1、古话说:伴君如伴虎。披“龙鳞”、逆“圣听”需要大智大勇,而作为君王更需要虚心采纳方可成就伟业,你还知道哪些善谏忠臣和善纳明君?

  ①邹忌与齐威王:齐王接受邹忌的进谏,听取群臣的意见,于是有“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②触龙与赵太后: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之心,将心比心、动之以情、申明大义,最终解开太后心结。

  ③魏征与唐太宗: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殁,朕失一鉴矣。”

  ④管仲与齐桓公:齐桓公豁达大度,不但没有治管仲的罪,还任命他为相,后来齐国日益强大。

  2、劝谏艺术对于现代人有怎样的意义?

  ①理解对方感受,委婉对话,有效沟通;

  ②倾听别人意见,完善自我,提高修养;

  【设计意图】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烛之武退秦师的相关内容,感受烛之武的勇敢、机智和善辩,这种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仍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和交流,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六、布置作业

  整理课文中文言句式和实虚词。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目标:

  1、在诵读背诵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其它文言现象;

  3、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细化段落,分清文章条理的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带领学生熟悉课文,并力求背诵,在此基础上,点到文中的文言现象。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文言现象、重点虚词的用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串讲法、以读领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当我们看到奥运赛场上冉冉升起的***,心中会油然升起一种崇高感、敬慕感。敬慕那些为国争光的英雄。英雄,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他们为民排忧,为国解难,殚精竭虑,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今有之,古亦有之。春秋时期郑国的烛之武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学*选自《左传》的历史散文《烛之武退秦师》: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1.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2.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3.本文学*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二、《左传》

  大家初中时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是什么呀,——《曹刿论战》。本文也是选自《左传》,《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朱彝尊《经文考》卷一六九引

  三、课文讲解

  1、我们今天就来讲述这个发生在僖公三十年的故事。上节课要求大家预*了这篇课文。那么,首先请大家齐读第一段,找出,晋、秦这两个大国为什么要欺负郑国这个小国家呢?

  (齐读,请一位学生找出原因)

  “对,以其、、、、、、也”,(1)可以说,故事一开始就是尽显危机,形式非常紧迫,严峻。“锦|军函陵,秦|军氾南”,眼看郑国就要灭亡了。大家注意到我怎么读的这句吗?“锦|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折磨交代呢?(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我们接着读故事。

  2、就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式下,(2)烛之武要登场了,矛盾似乎又缓和了,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呢,是他毛遂自荐,主动承担责任吗?

  〈1〉对,不是。而是别人——佚之狐推荐的。可见佚之狐也是个知人善用的贤臣。若是让大家带着感情推荐烛之武,应该怎么读这句话?用什么语气、语调推荐呢?————读得坚定一点,胸有成竹“”师--必----胜。

  〈2〉但是烛之武却有推辞之意,(3)气氛一下又紧张了。想想也是,一 个多年未被重用的老臣,难免心中会有怨言。哪位同学能诉说一下他的怨言,带着烛之武的感情。————就是该读得伤感一点。

  〈3〉在这种情况下,郑伯也体现了贤君的模样,他先进行了自我批评,然后又以利打动烛之武。——大家看课后练*三中的一句话:“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事情到了这种地步,矛盾又缓和了,烛之武答应游说秦君。

  3、那么,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故事进入了高潮阶段。

  “夜缒而出”,这也照应了前文中严峻的形式(“缒”字“而”字的讲解)

  现在大家齐读烛之武的说词,在读的过程中能不能大略标出秦晋郑三国的地理位置,简单的标出,假如三者在一条直线上的话。(提问)

  (秦————晋————郑)

  非常好,有了这个战略形式图,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了或者说是说服秦伯的前提条件。

  (结合战略形式图,具体讲解这段说词,围绕“亡”的不利和“舍”的有利)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烛之武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大家会不会想“坏了,烛之武难道要叛国,郑国又危险了”,我们继续往下读。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

  (6)(秦————晋————郑)

  肆其西封 东封郑

  (7)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4、秦军退,并“使、、、、、、戍之”。晋国怎么样了呢?分析“不仁”“不知”“不武”。 “不知”是真正的原因。

  四、艺术特色

  1、整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故事,清洁是不是*稳发展的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2、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3、这个故事也算得上当时的一件大事了,而作者没有写秦晋如何计划,没有写郑国大臣的凡庸,而是集中笔墨写烛之武的说词,这是本文选材的一大特点,详略得当,结合《曹刿论战》。

  五、字词(略)

  六、板书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尾

  辞

  君知其难 君之薄也 君亦无所害 君之所知也 唯君图之

  亡郑 舍郑 联晋

  无利 有利 无利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七、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

  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 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 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锬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 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 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声。按周制,都城的*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亡郑导致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舍郑,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晋国贪得无厌,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烛 为什么

  之 以利相诱

  武 怎么退 替秦着想

  退 挑拨秦晋

  师 退的结果

  【评课与反思】

  教完该课回头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评课

  专家的评课情况汇总:

  1、诵读的巧妙处理,词语、断句体现巧妙,并且在诵读中解决语言知识。

  2、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打破常规,比较自然,恰到好处。

  3、对教材的处理突出主体部分,重点明确。

  4、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写作、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

  5、板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时边板书要点、边总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评价,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知识的总结。

  6、课堂结构自然、舒服,教师有亲和力。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交流──互相解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晋国的事情,能否从晋国的角度入题。

  二、自评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却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公曰:“……”许之。

  ①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善于纳谏。

  ⑵勇于自责。

  ⑶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2、翻译1-2段,初步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互助合作,完成1-2段文言文的翻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初步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知识链接 (3分钟)

  1、 简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 《左传》的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

  ★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2、秦晋围郑背景:见《全优设计》“走*文本”

  预*检测: (10分钟)

  (一)朗读展示:

  1、学生自渎: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教师或学生范读:边听边思考各自然段的大意。

  3、学生集体朗读。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概述本文的故事。

  2、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简洁的短语概括)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学法指导:(2分钟)

  1、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力求直译,字字落实

  2、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①人名、地名、国名、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②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③补出省略的成分,④调整倒装句的语序。

  文本探究 :(20分钟)

  1、课题《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退”是什么意思?

  2、翻译第一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且贰于楚也

  ②晋军函陵

  ③以其无礼于晋

  (2)口译第一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3、翻译第二段

  (1)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无能为也已

  ③是寡人之过也

  (2)口译第二段:

  (3)请解决你的疑难点:

  布置作业:

  把一、二段译文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翻译3-4段,巩固学*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小结出词类活用的翻译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继续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词类活用的规律。

  文本探究:(20分钟)

  1、翻译第三段

  (1)重点词语的翻译

  ①夜缒而出 ②郑既知亡矣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④越国以鄙远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⑥何厌之有

  ⑦既东封郑 ⑧缺秦以利晋

  (2)重点句子翻译:

  ①敢以烦执事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秦伯说,与郑人盟

  (3)口译本段

  (4)解决你的疑难点

  2、翻译第四段

  你的疑难点:

  基础整理:(10分钟)

  基础探微:

  1、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越国以鄙远

  ③与郑人盟

  ④不仁,不知(智),不武

  ⑤唯君图之

  小结规律:名词加名词,有一个名词处于谓语位置,需要活用为动词;否定副词后跟名词,名词需活用为动词。

  (2)名词作状语

  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夜缒而出

  小结规律:名词后面跟动词,但是不是主谓关系,而是修饰关系,名词就作状语

  (3)动词活用为名词

  ①君亦无所害

  ②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小结规律:动词处于宾语位置

  (4)动词的使动用法

  若不阙秦

  小结规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考虑是否使动

  (5)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

  ②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共其乏困

  小结规律:形容词处于宾语位置

  布置作业:把3、4段翻译写到作业本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局部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机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基础整理

  局部探究(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它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文章的第①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

  2、第二段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认错。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用粗线条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

  3、第三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一步步说服秦伯退兵?试概括他说服秦伯的原因。

  参考一: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参考二: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提出问题。此语出乎听者意料,引人倾听。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以分析危害来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他换了一个角度,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这样一发挥,使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绝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地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增强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小结形象特点】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从他身上获得怎样的启示?

  烛之武——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生死未卜,却勇入秦营;成功说退秦师,充分显现了他高超的“辩才”。可以说,他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拓展探究:

  1.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

  明确: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

  2.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

  明确: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明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在起作用。

  3.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

  明确: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文章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学*目标】

  1、欣赏烛之武精彩的论辩艺术。

  2、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学*重难点】学会适当运用论辩技巧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学*过程】

  一、奇迹导入(设计理念:激发阅读兴趣,了解人物身份。)

  两个大国围困一个弱小的国家,合理的结果是什么?——当然是效果城破国灭啦!可是一夜之间,奇迹发生了——一个人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不仅挽救了自己的国家,还差点让两个强敌反目成仇。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谋略的正确运用是达到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百万之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复*检测(设计理念:只有解决字词的障碍,文字背后的情感、形象才能纷纷站立起来。)

  上节课我们已经对一些重点的词句做了疏通,接下来检测大家对课文文言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件展示)

  1—3解释加点词,4—6翻译句子。

  1、行李之往来古今异义,外交使节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

  3、共其乏困缺乏的物资

  4、晋军函陵,秦军氾南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

  6、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满足呢?

  三、整体感知(设计理念:掌握情节,理清思路。以活动增趣味,也为下一环节打下基础。)

  1、《左传》叙事非常利落,本文四个段落就结束了故事。请大家也学一学这种简练的风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段内容。(课件展示)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2、易中天品三国,今天我们也来个图说三国。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先了解与此文相关的历史事实,然后我们研究一下三国的位置。

  排兵布阵,运筹帷幄,需要一图在手,高明的军事家都是如此。(课件展示)

  这是晋秦围郑形势图,不过三国位置不明,你能根据第三段的某些句子迅速判断三国的确切位置吗?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晋隔开秦郑两国,居于中。

  (2)“若(秦)舍郑以为东道主,(秦)行李之往来,(郑)共其乏困。”——秦在西,郑在东。

  (3)(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晋居中,东边是郑国,西边是秦国。(课件展示)

  3、交代秦晋围郑的形势有何作用?

  (晋师出有名,“以其无理于晋”(晋文公逃亡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郑贰于楚”(郑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同时从这两句话就能发现秦国与郑国并无什么矛盾,所以折也是见的是“秦伯”而非晋侯的原因。秦既是友情出演,也为图霸业,没有共同利益的联盟,自然是同床异梦。)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埋下了伏笔。

  晋秦联军来势凶猛,兵临城下,为人物出场铺垫。所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但分驻两地,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下文的成功劝说分化伏笔。

  4、我们再来看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告诉我们哪些内容?

  (1)一人与万人,力量悬殊,充满悬念。

  (2)核心人物是烛之武: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课件展示)

  (3)如果在“退”前加上一个修饰语,肯定是智退,而非力搏也。

  巧施反间计、三寸之舌、妙语、说......

  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题目,重点“说”)

  四、互动探究

  1、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兵的呢?(诵读第三段,注意语气。)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开头一句“夜,缒而出。”为何“夜出”?何为“缒而出”?为何缒而出?(课件展示)

  “夜出”躲开晋军耳目。“缒而出”指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这三个字让我们感受到当时郑国面临重病围困,岌岌可危。烛之武在这种形势下去劝说秦伯,真可谓敢说。(板书:敢说)

  (2)烛之武的这段说辞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包含了五层意思,①郑既知亡。(语气沉着真挚。)欲扬先抑,以退为进;②亡郑利晋。(语气*稳、严正。)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究竟什么意思?你懂的!秦晋之间,几代联姻,非常友好,留下了“秦晋之好”的佳话,这两个邻国的友好关系,在烛之武眼里却成了“邻之厚,君之薄也。”真是赤裸裸的离间,中伤秦晋之好,但也有先见之明,预见了秦晋之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说过: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③存郑利秦。(语气高亢、诚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春秋无义战!所有的战争出发点都为“利”。烛之武抓住了秦伯谋利的心理,口吻比较诚恳。)④回顾过去,晋不讲信用。(语气慷慨激烈。)引史为例,挑拨秦晋;⑤展望未来,晋必将攻秦。劝秦谨慎。(语气慷慨激烈。)

  他的一番说词(8“君”,6“郑”),(表面看来)处处为秦着想,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理由充分,其实呢,句句与郑无关,句句关郑兴亡。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这体现了烛之武以“利”抓秦伯心理,体现他会说。(板书:会说)

  但是如果烛之武这么说的话会不会达成此行的目的?“您来打我们郑国真是太不聪明了,我们郑国灭亡了对你有什么好处?不要傻乎乎被人家利用了,做出这么蠢的事。如果你不灭掉郑国,我们郑国会给你任何你想要的东西,你就行行好,放过我们郑国吧。”所以烛之武之所以能够说退秦师,不仅是因为说清了灭郑、存郑对秦国的利弊得失,更因为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简单品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郑亡(言于秦)

  亡郑(害于秦)处处言秦,处处为郑

  舍郑(利于秦)晓以利害

  赐晋(负于秦)明则为秦,暗则图晋

  肆晋(阙于秦)

  真可谓:三寸巧舌力挽狂澜息国难,一番善言情荡衷肠罢干戈。(板书:巧说)

  古人对烛之武说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魏禧《左传经世钞》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

  (3)如此精彩的论辩内容,大家有什么收获、心得、体会呢?(同桌之间讨论)

  (1)说话要讲究技巧,委婉含蓄

  (2)语言要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抓住对方的心理。

  (4)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

  【小结】

  烛之武出色的“说”理艺术对于古人和今人的处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更要懂得说理的艺术。1、邹忌与齐威王(正面)邹忌将自身受蒙蔽的事情和国家大事用类比和联想的方式联系起来,规劝君王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从而齐王接受了皱忌的进谏。2、触龙与赵太后(正面)触龙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二)对于现代人来说,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时与人沟通要做到敢说、会说、巧说,这样才能说好。

  2、烛之武开始还闹点小情绪,后来才接受任务,这是否有损于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瑕疵?

  恰恰相反。一直不被器重,怀才不遇,闹点情绪更显真性情,人物形象更显真实。临危受命,更显示出他不计前嫌,以大局为重,是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不避艰险,为国家利义无反顾,是知难而上的勇士;在秦伯面前口若悬河,最终劝说成功,他更是巧言善辩的辩士。

  五、当堂反馈

  1、有一项关于家庭教育的调查表明,许多家长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三句话是:“听话”、“好好学*”、“没出息”针对这三句话,请你也写三句话来劝说这些家长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让你的孩子在自我探索中享受独立的乐趣,让你的孩子在全面发展中提高综合素养,

  让你的孩子在正面激励中形成健康的人格。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知错能改。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有充分洞察力和预见性(侧面写烛之武)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一个为纾国难挺身而出的忠臣,一个远见卓识的杰出的外交家,一个晓理动情的天才式演说家,一个善用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的政治家,一个审时度势的出色的心理分析大师)

  志士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

  辩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思考: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

  2、郑伯作为当权者做得如何?从中要汲取怎样的教训?

  3、佚之狐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他自己为什么不去说秦而举荐了烛之武呢?他对

  烛之武是很了解的,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板书】

  敢说会说

  \/

  烛之武(说)退秦师

  /\

  巧说说好

  围郑→受命→退秦→撤围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迫晋撤围

  补充:

  1、《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左传》描写人物生动细致,人物语言富有文学色彩,叙写战争时以记叙战前准备、战后论战为主,略写战争经过,记录了不少外交辞令、议论、谏说,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

  2、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

  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3、背景材料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工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裂痕。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 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 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 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 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 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 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 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 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复*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 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 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 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 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以上教学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去课文筛选有用的信息,并发挥想象,对烛之武加深认识,使这一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明晰起来,避免了就课文讲课文的的单调枯燥乏味。

  三、合作探究

  通过本课的学*,谈谈烛之武出色的劝谏艺术对于古人和现代人的处事有什么意义。

  (—)对于古人

  中国有句古话:“伴君如伴虎。”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作为君王,则应虚心采纳,方可成就霸业。

  1、 邹忌与齐威王

  齐王接受皱忌的进谏,听取群臣吏民的意见,于是有“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的美谈。

  2、触龙与赵太后

  抓住赵太后爱子、怜子之心,触龙拿人心比自心,以己子做诱引,动之以情,申明大义,进而解开太后心结。

  3、魏征与唐太宗

  唐太宗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终成一代名君。唐太宗“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4、管仲与齐桓公

  齐桓公豁达大度,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不办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后来齐国就越来越富强了。

  5、 比干与纣王。

  纣王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甚至将比剖腹挖心。最终是民怨四起。

  6、召公与厉王

  周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被“流于彘”。

  (二)对于现代人

  1、注重对方感受,委婉劝说,文明交流。

  2、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我,少走弯路。

  3、宰相肚里能称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通过比较阅读与回忆感受,使学生从更广阔的视野中感受语言艺术的重要性,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鼓励学生更好地把理论用于实践。

  四、结束新课

  烛之武委婉劝说的艺术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给别人提意见和建议时,我们要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我们还应学会倾听与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善于自己思考,把好的意见总汇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

  2、 掌握一些文言词语在本文中的用法。

  3、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4、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 读背课文。2、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问答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熟读课文。

  3、学*课文一二段,争取背诵。

  4、积累学*文言文的一些方法。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幻灯片出示]【背景材料】

  注释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二)秦晋围郑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函(hán)陵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其他词语略]

  读一读。

  三:题解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四:讲解课文

  (一) 讲解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3.以其无礼于晋—— (倒装句)

  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郑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读一读,背一背

  (二)讲解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

  3.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判断句)

  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 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解析:

  用简单的话概括本段内容。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读一读,背一背

  五:文言小结

  n词类活用 军,名词活用为动词n古今异义 贰 是n通假字 n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n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 (烛之武)辞曰 (烛之武)许之、n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n虚词 以、之、也、矣、

  六:小结本节课

  七:作业

  n1、复*本课所讲文学常识及重点字词、句式。

  n2、逐字翻译1、2段,写在课本空白处。

  n3、背诵1、2段,预*3、4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三四段。

  2、背诵课文。

  3、探讨烛之武的形象

  一:复*旧课。

  1. 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检查背诵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 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 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①何陋之有?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 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五论”退秦师。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①飞地难治论②亡郑陪邻论③舍郑有益论④过河拆桥论⑤晋国扩张论[出示幻灯片]

  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 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 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烛之武形象探讨:[出示幻灯片]

  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 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同时昭示我们应该学*古人那种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小结本节课

  六:课后作业:翻译课文三四段,争取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

  2、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一:复*旧课

  1.译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邻邦的国力雄厚了,你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晋国在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扩张它西边的边境,如果不侵损秦国,它将从哪里取得它贪求的土地呢?)

  2.检查背诵

  二:归纳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出示幻灯片]

  (一)归纳文章的结构

  (一) 写作特点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分析略]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③叙事详略得当。[分析略]

  三:归纳文言词语的用法

  词类活用[幻灯片出示]A.名词做状语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B.动词活用为名词 君亦无所害(害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C.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2.特殊句式

  A.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B.倒装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 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 宾语前置)

  C.判断句

  3.通假字无能为也已(矣)共其乏困(供)秦伯说,与郑人盟(悦)失其所与,不知(智)

  4。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完成课后练*,一词多意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四:小结本节课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

  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

  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讨论探究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3)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 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史书

  1、195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2、本文选自《左传》,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

  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左传》常识:

  《左转》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左转》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它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总之,《左传》无论对后代史学和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在艺术上的成就令人惊叹,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4、补充:关于古代姓名。

  烛之武是不是姓烛名之武?

  不是。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5、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③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6、背景资料:与课文有关的一些历史事件。

  (1)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解文意

  1、播放录音朗读,注音读准字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字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án) 佚(yì) 缒(zhuì) 阙quē)

  ②多音字:朝(zhāo) 逢(páng)(人名逢孙)

  3、指名朗读后分组合作探究翻译。

  第一、二组:第一、二段。

  第三、四组:第三段开头至“君亦无所害”。

  第五、六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结尾。

  要求:参照注解,动口动脑,疏通文意,翻译指定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老师;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

  4、文言知识检测(抢答方式)

  重点字词

  1、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

  2、敢以烦执事(表谦敬的副词)(对对方的敬称)

  3、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意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方的国家)

  4、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代词,为什么)

  5、朝济而夕设版焉(于此.兼词)

  6、既东封郑(名作状)(使……成为边邑,使动用法)

  7、夫晋,何厌之有(句首发语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8、阙秦以利晋(使……削减,使……得利,使动用法)

  9、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主人)

  10、行李之往来 (古:出使的人;今: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1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否定副词)(那个人)

  12、不知(通“智”)

  13、吾其还也(表示商量语气、还是)

  词类活用

  1、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军,名词作动词

  2、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形词作动词

  3、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数词作动词

  4、既东封郑。封:以……为边界

  5、夜缒而出。夜:在夜里,连夜名词作状语

  6、与郑人盟。盟:结盟,名词作动词

  文言句式

  1.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2.以其无理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

  通假字

  1.失其所与,不知。知:智,明智

  2.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高兴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供,供给、提供

  4无能为也已。已:矣

  5、何厌之有。厌:餍,满足

  6、焉用亡郑而陪邻。陪:倍,增加

  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

  2、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一词多义

  若

  如果,连词。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你,代词。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

  像,动词。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

  知

  知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明智。失其所与,不知

  能

  才能,名词。今老矣,无能为也。

  能够,动词。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

  说

  陈说,动词。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杂说,名词。故为之说,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通“悦“。秦伯说

  辞

  推脱,动词。不辞劳苦

  告别,动词。停数日,辞去

  推辞,动词。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鄙

  边远的地方,名词。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边境,名词。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浅陋,鄙俗,形容词。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之

  到,动词。辍耕之垄上

  他们,代词。子犯请击之

  的,助词。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无意义。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三、析情节

  1、指名回答: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2、梳理情节: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亡郑利晋阙秦;存郑利秦;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智退秦师

  晋师撤离

  3、练*:试用一副对联概括各部分内容。

  大兵压境,小国告急。

  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

  勇士闯虎穴,巧言退亲师。

  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四、赏形象

  1、根据“夜缒而出”这一细节,发挥想象,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有一位 的老者,在一个 的晚上,

  被放到 的'城外,走进了 的秦营,这需要 何等的勇气!

  2. 自主思考:

  (1).晋、秦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晋、郑矛盾,与秦无关。为下文叙事埋下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3).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亡郑不利于秦;存郑有益于秦;晋国过河拆桥,贪得无厌。

  (4).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不仁,不知,不武。

  (5)小结: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军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3、人物形象归纳:

  (1)、烛之武: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如何看待佚之虎的人物形象(是伯乐还是狐狸)?

  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谈对佚之狐的看法。

  首先,佚之狐是一个“慧眼识英雄的伯乐”。是他发现并举荐了烛之武这匹千里马给郑伯,从而挽救了郑国覆亡的命运。不可否认,佚之狐是一个胸藏韬略,临危不惧,遇事冷静,能谋善断,高瞻远瞩的杰出之士;他对天下形势洞若观火.“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寥寥数语,足见其不同凡响。

  思考: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五、探艺术

  1、指名朗读第三段,注意读出语气。

  2、分析烛之武退秦师,为何能够成功。

  讨论:烛之武如何一步步说服秦伯的?

  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奉承示弱,郑知亡,抬高你

  顺势陈弊,若郑亡,削弱你

  以利相诱,若不亡,有益你

  以史挑拨,揭痛处,离间你

  顺势推测,若郑亡,威胁你

  陈述利害,君图之,服了你!

  仅仅用了125个字,娓娓道来,环环相扣,不仅退却了秦军的千军万马,还与秦军结成同盟关系,让秦军帮着戍守郑国。这就是烛之武的杀手锏!更是烛之武的智慧,这就是“史上最智慧的中国好舌头”!!

  后人云:大兵压境把郑围,生死存亡势堪危!秦伯帐前七旬翁,寥寥数言大军归! ——杨华当

  3、总结: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象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可以说就是国家的脊梁!其劝说的语言艺术更是中国史上的经典!

  六、联现实

  如何说服生物老师杨老师不在语文作文课上考试生物呢?请试着用烛之武的办法!

  (1)奉承示弱,抬高你——

  老师:为人好、水*高;能力强、身体壮;

  我:长得黑、个子低;考得差,好害怕!

  (2)顺势陈弊,削弱你——

  如果您占用作文课考生物,会占用课时讲卷子,语文老师也得给我们补回课来,课程就会很紧张,马上又期中考试了,不仅讲不完,而且我们也没时间复*了,我们会在背后议论你!对你的光辉形象有损!

  (3)以利相诱,有益你——

  听说你爱吃……如果不考,我们全班同学一人给您……

  (4)以史挑拨,离间你——

  你不记得曾经占用了语文早读五分钟,语文老师气得脸都绿了,背后对着我们的面不少骂您,您看他那么小肚鸡肠呀!那话也太难听了!您要听吗?

  (5)顺势推测,威胁你——

  如果这次你再占用人家两节作文课,语文老师估计还是打不过您,但依他那小肚鸡肠的性格,肯定还要全校瞎嚷嚷!说的话肯定难听!

  (6)陈述利害,改变你——

  不考对您好,考对您不好,您考虑考虑吧!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前预*: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ī)而出共(gōng)其乏困阙(jué)秦秦伯说(yuè)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本文的主要特点是: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2)以乱易整(用,介词)

  烛之武退秦师..

  标签:高三语文复*教案,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高中语文教案,烛之武退秦师..,

  (3)以其无礼于晋(因,介词)

  4.词类活用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既东封郑。(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肆其西封。(西,方位名词作定语,西面的。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晋军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扎。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否定判断句。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2)倒装句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烛之武退秦师..由收集及整理,转载请说明出处

  (3)省略句许之。(省略主语“烛之武”。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以”后省略了宾语“之”〈代亡郑的事〉。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二、总结、扩展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二、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字左右。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停数日,辞去(告别)3.不辞劳苦(推托)

  鄙:1.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到)

  2.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是寡人之过也(的)

  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3完成练*三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并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引领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三)情感与态度:

  1、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探究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未能被“早用”,“今急”才被“求”的年过70的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烛之武退秦师》共有4个段落,上节课我们学*了前2个自然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以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的虎狼之师。

  二、课文赏读

  (一)朗读3、4段。

  (二)3、4段文本分析:说退秦师——迫晋撤兵

  1、先看结果:

原文

字词

作用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说:通“悦” 戍:戍守、守卫

反衬烛之武的演说效果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之:代指秦军 微:没有 夫人:那人(今义:妻子) 及:达到 因:依靠敝:损害 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知:通“智” 乱:(军队)散乱 易:替代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其:还是。表商量语气去:离开 之:指代郑国

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也看到了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2、追根溯源:

  (1)(宋.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

原文

字词

劝说艺术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 )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敢以(这事)烦…… 鄙:把…当作边邑 意动

既知亡矣

(示弱)

越晋难治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焉:什么 用:因为 陪:增加

亡郑利晋

(陈弊)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把(它)作为 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行李:使者(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共:通“供” 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存郑利秦

(述利)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为:给 (晋君)许君焦、瑕 济:渡河 版:防御工事 夫:发语词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晋人无信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东:向东。名→状 封:使……作疆界。使动 肆:扩张。焉:哪里 阙:削减 唯:希望 图:考虑

晋人无厌

(揭短)

  小结:烛之武是抓住哪几个利害点来说动秦穆公的:越晋难治 亡郑利晋 存郑利***人无信 晋人无厌

  (2)烛之武退秦师的劝说艺术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烛之武,面对大国的国君,本是求人,却能够不卑不亢,从容辞令,可谓是有理有利有节有度;虽是竭尽挑拨离间之能事,却句句在理,字字动心,绝无故弄玄虚、危言耸听之嫌。他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晋联盟,说退秦师,又保全了郑国的利益,出色地完成了劝说使命。

  三、拓展延伸——委婉劝谏知多少

  太后曰:"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对曰:"甚于妇人。"太后笑曰:"妇人异甚!"对曰:"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曰:"君过矣,不若长安君之甚。"左师公曰:"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太后曰:"然。"——《触龙说赵太后》

  劝谏特点:运用对比的方法讽谏。

  触龙用对比的方法,把太后的爱女燕后与爱子长安君作一比较,故意强调太后爱燕后胜过爱长安君。表面上大谈燕后之事,实际上是借客形主,是借燕后之事提醒太后考虑是否真正做到了比爱燕后更爱长安君。触龙提出了“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标准,并列举事实证明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从而否定太后“(爱燕后)不若长安君之甚”。可见触龙强调太后为燕后“计久长”不过是作为陪衬,其真实意图还在于暗示太后为长安君“计短也”,并没有考虑到要使长安君“有子孙相继为王”。作为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国君的如果不让他的子孙为国家出力,只是坐享其成,利用其特权享受挥霍,“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反而会把他的前途给葬送了。如果目前能使长安君“有功于国”,那么他就不是只享受特权而不付出代价的人,也算对赵国有了贡献,将来就能立住脚跟,可以“自托于赵”了。这才是真正为自己最疼爱的孩子做出的长远打算。触龙“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从而摧垮了太后的精神防线,顺利地完成了劝谏的任务。

  四、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D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D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本文选自《 》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 》 《 》合称为“春秋三传”。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名校学案》配套练*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4

  师:上课,今天在学*课文前让我们看三幕剧。

  一(话外音:春秋时期,秦晋联合围攻郑国。郑伯心烦意躁的上,佚之狐跟随,)郑伯不耐烦地说:去,去。佚之狐说:大王,我的朋友烛之武能言善辩,如果派他出使秦军,他定能说服秦国撤军。郑伯(喜出望外)说:快召见烛之武!(传唤声:传烛之武进宫!)烛之武上:参见大王,不知大王有何吩咐郑伯:佚之狐举荐你出使秦军,不知你意下如何 烛之武:臣年轻时就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中用啰。郑伯:我不能早重用你,这是寡人的过错,现在到危急时用你确实难为你,但郑国灭亡了,你也没有好处!烛之武:既然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二(晚上,烛之武悄悄来到秦军,拜见秦穆公:我们国君派我密见大王,向您转达他对您的敬意。秦王:开门见山地说,你有什么就说。烛之武:我们国君让我转告您,他已经知道要灭亡,如果灭亡郑国对您有利的话,哪里敢麻烦您大老远跑到这来。秦伯(点头)烛之武:您知道,一个国家越过别的国家来管理边关,这是多么困难。哪里用得上灭亡郑国来坫加邻国的力量邻国的实力增加了。而您的势力减少啊! 秦伯:嗯。烛之武:如果您放弃灭亡郑国,或许我们能为你们的使者提供来往的费用,成为你们通往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秦伯(看了看烛之武)烛之武:况且您对晋国有很多恩惠,可晋国国君背信弃义,答应把焦地和暇地给您,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派兵把守这两地,根本就是拿您开玩笑。那晋国,他有什么满足呢郑伯(抬头凝视烛之武)烛之武:如果晋国在东边占据了郑国,那么下一步他就准备往西进军。秦王(瞪眼):他敢!烛之武:如果不进犯秦国,晋国到哪里得到他想的利益!我希望大王仔细斟酌。秦伯(高兴地):看来你说的的确不错,我差点上了晋国的当。多亏你提醒。好,我们两国联盟吧。来人,芑字,逢孙,杨孙,你们留守郑国,其余跟我撤!烛之武:多谢大王。后会有期!

  三(一士兵上:报,秦军已撤,只留芑字逄孙杨孙驻守郑国。字犯:大王,秦背信弃义,请让我率军攻击他们。晋文公:慢,如果没有这人,我做不了你们的国君,凭借他人力量却攻击他,这不仁义;失去自己的盟友更不明智;用混乱代替和*,这不符合打仗规则。我们还是撤军。众将军,班师回国。众:是。

  师:我们观看了三幕剧,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领略烛之武说理艺术,他怎样运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穆公。

  生:烛之武善于看对象说话,他了解秦穆公的个性__惟利是图,先陈述灭郑利晋而无利于秦,再说保郑利秦。又分析晋国本性是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进而揭示晋将缺秦,以激怒秦王达到挑拨秦晋关系的目的' 。

  生:他用了以退为进,以利相诱,对比说理,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

  生:烛之武这人能知己知彼。

  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烛之武的说理技巧,深刻周到,综合一下就知道说话应从那些方面去把握。一是看对象,做到知己知彼。二是分析形势,把握有利时机。三是察言观色,恰当运用说理方法,或以退为进,或以利相诱,或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或喻之以物。又可由表入内或由浅入深。也可层层深入。这是烛之武给我们的启示。

  师:让我们再读课文,进一步领略左传写人的技巧。生齐读课文。

  师:你认为谁写得精彩

  生:晋文公。课文把他知恩图报,识大体,深谋远虑的性格写得栩栩如生,并不像烛之武所说的背信弃义。

  生:依你的说法就有损烛之武的形象。生:不,是以晋文公反衬秦穆公的弃义和惟利是图。这样写表现了作者的匠心。生:这说明秦穆公是最为精彩的人物。

  生:秦穆公也是衬托烛之武的。生:郑伯和佚之狐也是衬托烛之武的。

  师:大家讲得全面,课文为写烛之武写了这么多人,他们或正面或反面衬托中心人物,我们把这种写法称为众星拱月。除了这种写法,本文还用了什么写人方法

  生:作者写了多种矛盾:外部矛盾秦晋与郑,秦与晋。郑伯与烛之武,晋文公与子犯的内部矛盾。这些矛盾的焦点集中到烛之武身上。

  师:对,这叫波澜法。用各种矛盾冲突去刻画人物,既一波三折又扣人心弦。综上所述,<左传>不愧为叙事最详实的历史文献。下课。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作家与作品。

  2、重点掌握“鄙、微”等多义词的意思。

  3、掌握“行李、东道主”等古今异义的词

  4、掌握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的现象和特殊句式。

  5、赏析文中人物形象和本文的写作技巧。

  二、十三经:

  周易、尚书、传诗、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

  孝经、尔雅、孟子

  三、重点实词:

  贰:①不专一,引申为从属二主

  ②重复

  不迁怒,不贰过

  辞:①告诉,讲话

  请辞于军

  ②推辞,不接受

  ③告别

  ④文体的一种

  鄙:①边境,边远的地方

  ②庸俗,浅陋

  ③看不起,轻视

  卑鄙:

  军:①驻扎

  济:①渡河

  ②成功

  ③帮助,接济,……有利,有益

  微:①隐蔽,藏匿,引申为不显露的,暗中,伺机

  ②深奥,微妙

  ③稍微

  ④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⑤非,无

  因:①依靠,凭借

  ②依照,根据

  ③趁着

  ④沿袭

  ⑤由于

  ⑥于是,就

  ⑦由,从

  ⑧通过,经由

  陪:①增加

  ②与:①结交

  ②对付

  ③参加

  ④赞许,引申为帮助

  ⑤句末与其词

  敝:①坏,破旧

  ②损坏

  ③疲惫,衰败

  四、文中虚词

  以:①介词,因为

  ②介词,用

  ③连词,相当于“而”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⑤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⑥动词,去,往,到

  其:①第三人称代词

  ②指示代词

  ③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

  ④句中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或命令

  五、古今异义词

  行李---出使的人

  今:出门带的包裹

  夫人---那人

  今:妻子的尊称

  以为---把…作为

  今:认为

  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请客的.主人

  去---离开,距离

  今:与“来”相对的动作

  六、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军,名动用法驻扎

  既东封郑东,名状用法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越国以鄙远鄙,名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

  与郑人盟盟,名动用法订立盟约

  退秦师退,动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阙秦以利晋利,名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越国以鄙远远,形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若不阙秦阙,动使动用法使…亏缺

  肆其西封肆,形作动词扩张

  因人之力而敝之敝,形作动词损害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七、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有益

  且贰于楚也且于楚贰也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宾语前置……何厌之有有何厌

  省略句……晋军函陵晋军(于)函陵

  敢以烦执事敢以(之)烦执事

  辞曰:臣之壮也(烛之武)辞曰

  八、讨论:烛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师的?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

  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

  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九、课外延伸

  晋灵公不君(文章略)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

  回答: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引导学生质疑,词语解难

  (给学生5分钟时间,将难理解的语句画出,并提出来)

  学生提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应如何理解?

  明确:“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中的“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又例:“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中的“于”根据语境,只能译成“对”。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佚之狐对郑伯说,可见语境不同,词义会发生变化。

  学生提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在句中该如何理解?

  明确:“晋军函陵,秦君汜南”中的“军”原为名词,由于它后面带了宾语“函陵”“汜南”,在此句中用为动词,当作“驻扎”讲,应译为: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南。这种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见,课文中的例子也不少。

  又例:“越国以鄙远”中的“鄙”“远”。“鄙”原为名词,当“边邑”讲,但在句中根据语境应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而“远”原为形容词,但在句中指“郑国”,所以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边境。

  再例:“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句中的'“东”“封”均为词类活用。“东”原为方位名词,在句中译为“向东”,名词作了状语。“封”原为名词“疆界”,在句中活用为动词,当“把……当作”讲。翻译成现代汉语应是:它已经向东,把郑国当作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

  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常见。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例句 出处 类型 释义

  1。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赤壁之战》 名词作动词 名词“事”用作动词:服侍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名词作状语 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说用的工具

  3。今吾嗣为之十二年 《捕蛇者说》 动词作状语 动词“嗣”用作动词“为”的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

  4。京中有善口技者 《口技》 形容词作动词 形容词“善”带宾语“口技”,在此作用动词:擅长

  5。醉醇醲而饫肥鲜 《卖柑者言》 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肥、鲜”均充当“饫”的宾语,用作名词:肥肉、鲜鱼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纤现象,同学们要在多次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其规律。

  提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的“而”应如何理解?“是”当什么讲?

  明确:“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句中“而”,根据具体语境应译为“才”。“是”在古代汉语中为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是个判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三、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义项

  (先检查学生完成课后练*第三题的情况,然后进行归纳)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若

  例句 出处 释义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刻舟求剑》 像

  曾不若孀妻弱子? 《史记·陈涉世家》 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 顾炎武:《文章繁简》 表转折“至于”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 《左传·殽之战》 表假设

  2。说

  例句 出处 释义

  是说也,人常疑之 苏轼:《石钟山记》 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劝说

  请说之 《墨子·公输》 陈述

  公输盘不说(同“悦”) 《墨子·公输》 高兴

  3。辞

  例句 出处 释义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 《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婉言

  *者奉辞伐罪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命令

  皆好辞而赋见称 《史记·屈原列传》 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 《史记·鸿门宴》 告别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 《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 推辞

  4。鄙

  例句 出处 释义

  蜀之鄙有二僧 彭端淑:《为学》 边远的地方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边境

  在外监使牧守亦皆贪鄙成风 洪迈:《方腊起义》 昏庸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 浅薄

  5。微

  例句 出处 释义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史记·屈原列传》 含蓄不露,微妙

  岭峤微草,凌冬不雕 《梦溪笔谈》 微小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微颔之 《卖油翁》 稍微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不

  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如果不是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史记·荆轲刺秦王》 即使不是

  6。之

  例句 出处 释义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史记·项羽本记》 他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韩愈:《马说》 它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 柳宗元:《捕蛇者说》 自己

  荆之地,方五千里 《墨子·公输》 的

  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用在主谓结构中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例句 出处 释义

  慎之! 徐珂:《冯婉贞》 仅补充音节

  宋何罪之有 《墨子·公输》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顷之,烟炎张天 《资治通鉴·赤壁之站》 助词,用在时间副词之后

  诸将请所之 《资治通鉴·李愬雪夜入蔡州》 到、去

  从以上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梳理可知:切实地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经常出现的文言词语,非常重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同学们一定要重视对文言词语的积累。

  四、布置作业

  1。巩固背诵课文的成果。

  2。借助古汉语词典进一步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义。

  [板书设计]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烛之武夜缒而出秦军乃还

  (义勇)智说秦君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延伸阅读]阅读《晋公子重耳之亡》,进一步了解与本文相关的历史史实。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7

  【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⑴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要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并且应当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去。”所以,在新课程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知识。

  ⑵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设疑、答疑,通过自主学*、合作探究实现对文本的解读与知识的落实。

  2、主要特点:

  本篇教学设计,力求准、稳、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将老师的“教”转化为“导”,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积极探究,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学*与技能培养之间形成积极互动的局面,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产生活跃的心理状态和兴奋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最佳的学*效果。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双丰收。

  作为文言文教学,加强诵读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设计注重诵读教学,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复述故事情节:

  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课文情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顺序如下)

  三、研*课文

  第一步,在充分预*的基础上,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准字音,听清句读。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针对疑难,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第二步,精度课文,质疑探究,解决疑难字词。

  1、小组内质疑,组内自行解答。

  2、组长质疑,学生或教师解答。

  3、教师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质疑重点落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课外迁移。)

  重点实词: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

  重点虚词:之、以

  重点句式:

  ⑴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8

  【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2、理解词语:贰、军、鄙、陪、封、行李、共、济、肆、阙;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诵读课文,理解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归纳义项:若、夫、微、之。

  2、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讲解法。

  3、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谋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预*要求】

  1、根据课文注释疏通字词句,标志有关难以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作品以及写作背景。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古代有句话:一言九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这句话说明口才的重要性。无独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通过学*《烛之武退秦师》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明确结构,理清思路

  1、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⑴第一遍学生齐读。

  ⑵第二遍听录音。

  2、听课文录音,纠正字音、句读。

  晋/军函陵,秦/军锬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朗读第二段,结合语境准确把握人物身份,体会文言文的语气。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谈应该如何读)。

  4、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提示: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5、秦晋两国为什么要联合攻打郑国?课文中是如何表述的?

  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引出背景材料:(学生回答预*情况,教师补充、点拨,并出示课件中有关的地图)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秦、晋围郑形势图:

  6、退秦师的结果怎样?用原文回答。

  明确:秦“乃还”,晋“亦去之”。

  7、明确写作思路(结合板书明确思路,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提示:为什么退──怎样退──退的结果。“怎么退”是课文的主体部分。

  三、重点探究第三段

  要求:

  1、同学之间互相讨论该段的字词句,质疑、解疑。

  2、思考: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军的?

  生探究学*中可能遇到的难解的字词以及问题举例:

  1、封:

  ⑴既东封郑(“封”,会意字,从土从寸,表示帝王向诸侯分封土地。本义封赐。还可引申作名词,指疆土,疆界。如《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这里作意动词,“以……为疆界”的意思。)

  ⑵又欲肆其西封(用做名词,即当“疆界”解。)

  2、鄙:

  越国以鄙远(形声字,从邑,表示它是地域区划的名称,声。按周制,都城的*郊叫乡,远处叫遂。鄙是遂所属的一级居民单位,也泛指边远地区或农村。如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作名词讲;这里属词类活用,是名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把偏远的地方当做边邑”)

  3、之:

  邻之厚,君之薄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行李之往来(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君之所知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将焉取之?(代词,代土地)

  戍之,乃还。(代词,代郑国)

  4、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你。

  5、“君”字出现9次,其中8次是对秦穆公说的,1次是说晋国的。体现了烛之武替秦考虑,不为己谋的思想。他在有意无意间离间秦晋关系,使秦伯不但“去郑”,而且派人“戍之”。其中用语委婉而有气势。

  6、内容:“夜缒而出”,进一步说明了郑国形势之严重。秦、晋已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从侧面衬托烛之武这一形象,突出他的勇敢。

  第一层(“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说明秦、晋围郑,郑国必亡。欲扬先抑,提出问题。烛之武好像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的,这自然会引起秦伯的好感,愿意听他把话说完,从而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了可能。

  第二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邻,因此亡郑只能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鉴于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以退为攻)

  第三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如果说上一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在秦、晋关系上做文章,很有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当然,这些好处的前提,就是要秦国放弃进攻郑国。这样一分析,攻郑与友郑的利弊轻重,自然就摆在了秦伯面前。

  第四层(“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烛之武察言观色,又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从历史说到现实,烛之武又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这样一发挥,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

  通过学生讨论,小结烛之武说服秦伯的艺术(出示课件):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亡郑导致邻之厚,君之薄也(阐明利害,动摇秦军);

  舍郑,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晋国贪得无厌,君之所知也(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四、结课

  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对适当的人,在适当的时机下,以适当的方式发生的感情,才是适度的最好的感情。”烛之武正是运用最恰当的劝说方式处处为秦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挑拨秦晋关系,终于打动了秦穆公,使秦穆公“乃还”,从而保全了郑国。这是烛之武智慧的体现,更是他辩论语言的魅力所在。

  【板书设计】

  烛为什么

  之以利相诱

  武怎么退替秦着想

  退挑拨秦晋

  师退的结果

  【评课与反思】

  教完该课回头思考,特总结如下:

  一、评课

  专家的评课情况汇总:

  1、诵读的巧妙处理,词语、断句体现巧妙,并且在诵读中解决语言知识。

  2、对背景知识的介绍打破常规,比较自然,恰到好处。

  3、对教材的处理突出主体部分,重点明确。

  4、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文言文知识的落实、写作、艺术表达技巧相结合。

  5、板书与多媒体的完美结合,学生回答时边板书要点、边总结,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与评价,让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得到知识的总结。

  6、课堂结构自然、舒服,教师有亲和力。课堂上让学生发现问题──小组交流──互相解决,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对学生的尊重。

  7、文中涉及到晋国的事情,能否从晋国的角度入题。

  二、自评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归纳、整理并检测本文出现的文言现象,提升古文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认识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通过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文言文的精妙所在;

  分析人物形象,概括人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准确流利、符合人物性格与处境的文言文诵读;

  2、对烛之武说辞艺术性的鉴赏。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曹操有诗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无论社会、命运对他有多么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份光与热。烛之武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让我们继续学*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

  二、检测文言知识 PPT2-3

  三、回顾文本、梳理结构 (板书)

  四、鉴赏说辞

  从文章的标题可以看出,“说退秦师”是故事的高潮部分。请大家先自读第三小节说辞部分,思考:烛之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

  明确:以退为进、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巧施离间。

  善于利用矛盾(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善于分析利弊(为对方着想,诚恳可信);善于揣摩心理(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讲求语言艺术(敬辞、反问句、判断句)。

  附板书:

  烛 秦晋围郑

  之 以退为进

  深明大义 武 临危受命 晓之以弊

  能言善辩 退 诱之以利

  秦 说退秦师 巧施离间

  师

  晋师撤离

  小结:孔子说“春秋无义战”,秦国参战无非也是利益所趋。烛之武正是深刻而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仿佛置身郑国之外,处处为秦国着想,放低姿态、不卑不亢,委婉曲折,层层深入,句句在理,声声入耳,直抵秦伯内心深处。

  五、因声求气

  如此一段精妙绝伦的说辞,希望大家自由朗读,深入其中,读出兴味。

  2-3生读,互评。师相机指点。师范读,再齐读。

  小结:唯有抓住文章外在之“声”,才能把握其内在之“气”。因声求气,才能更好地品味文章的精妙所在。

  六、分析人物形象

  1、通过学*,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由说辞——能言善辩;

  由牢骚(不仅无损人物形象,而使其更加丰满、有血有肉)、临危受命——深明大义。(板书)

  2、再来看看历史上对他的记载PPT5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让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烛之武“须眉尽白,佝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无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生畅所欲言)

  小结:其貌不扬、怀才不遇的烛之武却是这样一位深明大义、能言善辩的人。散落在各种史书里的记载也丰满了人物形象,让我们更加客观、全面、公正地认识真正的烛之武。

  七、结束语: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那些鲜活的身影依然留在我们心头。像烛之武这样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而又不辱使命的勇士,是国家的脊梁!让我们以古人为镜,勉励自己吧!

  八、作业布置:课本96页1-3中相关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0

  【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1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常识,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顺课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读、背诵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烛之武、佚之狐和郑伯)

  4、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烛之武的说服艺术

  【教学方法】

  读议讲练法,在朗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问题,老师在其中点

  拨、总结,最后以一定练*巩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相关背景

  2、认识《左传》

  3、整体感知,研读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春秋五霸”谈到大小诸侯间的“春秋无义战”。晋文公、秦穆公结成军事同盟,联合攻打郑国,大军压境,郑国会有什么反应呢?不能束手就擒,在这个紧要关头,英雄出现了,他是谁呢?

  二、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依据题目了解故事梗概。

  讨论明确: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只身前往秦国,说服秦君,免去一场战祸。(结合秦晋围郑的相关背景)

  三、《左传》

  司马迁认为是春秋时代鲁国盲人史官左丘明所着。《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以记事为纲,时间为序,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后人评:文字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学过的有散文《曹刿论战》。

  四、老师范读,学生自主解决字音、断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缒(zhuì)

  阙(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请一学生读(字音、断句)

  六、学生齐读(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语速较慢,晋/军/函陵,秦/军/泛南(齐读)

  2、用原话回答秦晋围郑的原因

  明确: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3、秦晋围郑,郑国的形势怎样?

  明确:危在旦夕,国运悬于一线

  (找一学生读)

  八、第二自然段

  1、诵读提示:

  “国危矣”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读得要低沉。郑伯的话要读得心*气和,没有丝毫的不满。

  (找一学生读)

  2、面对国难,郑国的君臣如何应对?

  明确: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

  (齐读)

  九、小结

  主人公烛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荐下,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夜访秦营,劝说秦伯退军,表现他的大智大勇,体现了一个“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笔下的老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背诵课文

  2、理解烛之武的爱国精神

  3、研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导入:检查学生背诵情况,大家集体背诵。

  烛之武不费郑国的一兵一卒,靠着自己的能言善辩说服秦伯,瓦解秦晋军事同盟。那么烛之武是怎样劝说秦伯,退了秦军的呢?今天我们就要深入其中,探个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诵读提示:从“秦晋围郑”开始到“君亦无所害”。要读得*稳,不卑不亢,到揭露晋国的贪婪和出尔反尔时,毫不留情的批评带有愤激之情。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理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

  明确:先秦后晋,秦:一利一害;晋:贪得无厌。站在处处为秦国考虑,时时替秦国着想的立场上的。

  4、烛之武成功了吗?他用了什么方法成功的`?

  明确:成功了,秦伯高兴地与郑国结盟,班师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从地理角度上看,越国鄙远,只能是亡郑赔邻。

  从逻辑角度上看,舍郑为主,供行李往来乏困。

  从历史角度上看,晋不可信,背信弃义只为己。

  5、烛之武从临危授命到智退秦师完成了什么样的一个形象呢?

  讨论明确:志士:不计前嫌,为国分忧

  勇士:慷慨应允,冒险出访

  辩士:巧避锋芒,直击要害

  概括:一个深明大义,机智勇敢,能言善辩,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体齐读(体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诵读提示:晋侯的话要缓慢,体现他的深思熟虑。

  2、请一学生读(揣摩)

  3、晋侯对于撤军说了几点理由?你认为哪点最重要?

  明确:三点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据是秦晋联盟只可维护不可破坏,不能因为一个郑国而坏了大事,体现晋侯作为一代霸主的高瞻远瞩。

  应该是“失其所与,不知”,晋侯考虑的是长远的利益,想借助秦国的力量有更大的作为,体现他的野心和谋略。

  4、大家集体读(体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后人誉lt;lt;左传gt;gt;是: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请结合本文的有关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讨论明确:文采:①伏笔,开篇强调秦晋围郑的原因突出晋郑之间的矛盾,而秦郑之间则没有多大的分歧,为下文烛之武的直击要害作了铺垫。另外秦晋两军分地驻扎也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方便。②波折,郑国危在旦夕,能担当此重任的烛之武却以自己年岁已高为由来推辞。秦伯退兵后,晋国的大臣子犯却请求晋侯进攻郑国,情节波澜起伏让本文充满悬念。③详略,把主要笔墨用于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问题上,着力通过对话烘托烛之武的形象、对于秦国和晋国如何退兵的则一带而过、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春秋风云图,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举,郑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从谏如流和晋侯的审时度势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齐读(体味)。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

  教学目的

  1、了解《左传》的成书过程和基本知识,重点了解其语言特点。

  2、掌握文言词“若”、“说”、“辞”、“鄙”、“微”、“之”在本文中的用法。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读背课文。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简介《左传》。

  参见P56注释,补充:《左传》是“十三经”之一,它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释《春秋》而作,所以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

  二、介绍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郑有两事得罪了晋国:其一,晋文公重耳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其二,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的是楚国,而此役楚国失败。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三、学生自读课文。

  阅读注意点:读准音,读顺句。

  四、串讲第一段。

  重点讲清以下文言词句:

  1、且贰于楚也——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晋军函陵——军,名词动用,驻军、驻扎。

  概括内容:

  第1段,写秦、晋围郑。原因: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悬殊,但晋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五、自读并讨论第二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2、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够。已:同“矣”。

  3、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

  概括内容:

  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

  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

  ①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

  ②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预见性。但写他是为写烛之武服务的,人未出场已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关注。

  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勇于自责,从谏如流,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但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

  六、熟读背诵第1、2段。

  七、作业

  1、翻译句子。

  2、课后作业

  3、背诵课文。

  4、完成练*三。

  第二课时

  一、复*旧课。

  1、译句: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如今年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我未能早先重用您,现在危急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二、串讲导读第三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这件事)麻烦你。意思是说,(如果灭了郑国对你秦国有好处,)那麻烦你就来灭了我们吧。

  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帮晋国来灭了郑国,而增加你的邻邦晋国的土地呢?

  3、夫晋,何厌之有——晋国有什么时候会满足的呢?

  这是个用“之”来提宾的疑问句。初中时学过的提宾的“之”有: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高兴了,与郑国订立了盟约。盟,名词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概括内容:

  第3段,写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

  ①越国鄙远,不现实。

  ②邻之厚,己之薄,得不偿失。

  ③结交郑这个东道主,好处多。

  ④秦国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说秦的结果是:

  ①秦郑订立盟约。

  ②秦国驻兵守郑。

  三、串讲导读第四段。

  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秦穆公)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参见文下注释。微,假如没有。初中时学过“微斯人,与谁与归?”这个句子,其中的“微”也是这个意思

  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语气词,表商量语气。初中时学过这类例句不少:

  ①其真无马也?(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表反问语气。)

  ②其真不知马也?(恐怕实在是不认识千里马吧。其,表推测语气。)

  ③其如土石何?(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其,表疑问语气。)

  ④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啊!其,表面看是商量,实际上是威胁语气。)

  ⑤其何能胜?(那怎么能取胜呢?其,表反问语气。)

  3、亦去之——也离开了郑国。去,离开。(这个词的古今义刚好相反。今义表示到……地方。例如:

  ①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②则有去国还乡,忧谗畏讥。)

  概括内容:

  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不知”是实质;“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四、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

  五、课堂练*

  1、练*二译句。

  2、练*三辨词。

  六、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预*《勾践灭吴》。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3

  一、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于——

  (2)楚人未既济

  既——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请——

  (4)又以告

  以——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陈——

  【答案】

  (1)及——与;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4

  教学要求:

  1.掌握若、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课文第三段即说秦部分。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和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

  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5分钟)

  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4分钟)

  原则上计划由教师完成,也可视具体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回答,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① 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若”、“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 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

  ③ 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3分钟)

  七、指导学生预*后面的两段。(3分钟)

  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步骤:

  一、复*导入(5分钟)

  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3.检查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

  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难点是说辞的语言艺术性。

  2.语句的疏通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点部分的教学方法同前课时。说辞的艺术性借助于层次的划分去理解。讲析完毕注意让学生齐读全段。

  3.处理课后相关练*,方法同前。

  4.布置学生试背本段。

  三、讲读第四段(10分钟)

  1.抽生读文。

  2.讲析方法

  基本方法同前,注意强调“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晋文公话语的结构特点。切莫忘末尾要齐读本段。

  3.背诵本段。

  4.处理课后练*一(4)

  四、小结全文(5分钟)

  1.写作特点

  ① 结构线索:单线,时间为序。

  ② 写法:详略分明,详写说辞,略写情节。

  ③ 表达:语言(对话)描写为主。

  2.文言文的学*方法的指导

  ① 熟读成诵。②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5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2、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培养对文言文词句的语感。

  3、学*古人国难当头时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

  2、学*课文1、2、3段。

  3、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4、学*烛之武机敏善辩的外交才能。

  上个单元我们学*了现代的一些诗歌,这个单元,我们将学*古代的一些散文。那么,学*古文,我们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是什么呢?通过初中的学*,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

  (板书)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识:

  ①通假字。

  ②一词多义。

  ③古今异义。

  ④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字句等)。

  ⑤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这些就是我们学*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了。好,下面我们开始上新课。

  一、导入

  自古中国便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之说,在一九五五年也有这样一个流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五个师是多少人呢,相当于11万人,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万人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第一册第16页,跟着录音一起勾出难点字词。(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关于《左传》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先来带同们玩一个游戏(PPT展示内容)。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2、纠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ē)逢(páng)

  4、刚刚同学们跟随视频录音读了一遍课文,请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解析: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若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结果又如何的。

  三、课文分析。

  (一)讲解第一段。

  1、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2、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3、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重耳过郑);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贰于楚也)。

  ②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秦晋之好);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

  4、重点讲解:

  ①候、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

  以,是连词,表因果关系;

  其,代词,代郑国

  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

  “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

  “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贰为数词动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③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样交代呢?(且看下文)(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2、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3、重点讲解: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②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④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⑤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也”字表判断(判断句)。

  4、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是写他是为了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经引出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用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三)、讲解第三段

  1、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2、译文:

  3、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3)古今异义: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4)特殊句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为:有何厌。

  4、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经过以上这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理由):

  三个角度——现在、过去、未来。

  五个理由:

  A、越地难治论

  B、亡郑陪邻论

  C、舍郑有益论

  D、过河拆桥论

  E、晋国扩张论

  烛之武通过这几个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开始动摇,我们且看结果如何?

  5、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6、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7、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并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气为郑国解除了秦国这一强大的危机。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这篇课文的前面三段,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解课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后一段,看看晋文公是如何表现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第4段。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描写的手法。

  3、本文写作的特点。

  4、归纳本文的文言虚词。

  一、旧课复*

  1、特殊句式的考察。

  2、词类活用的考察。

  3、句子翻译。

  二、讲解第四段

  1、译文:略

  2、第四段讲讲了什么?——晋师撤离

  3、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词类活用: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通假字:

  知:通假字,通“智”。

  (3)古今异义: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4)特殊句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解析: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5、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分析

  1、佚之狐:正面:慧眼识才、举贤、伯乐

  反面:狡猾、权臣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2、郑伯:正面: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反面:目光短浅、不重视人才、不合格的君主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烛之武:正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辨的辩士

  反面:无自荐的“勇气”、不懂得官场的左右逢源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4、晋文公:正面:理智、审时度势、雄才大略、隐忍不拔

  反面:贪婪

  四、人物的写作特点

  1、简而精;2、曲而达;3、婉而有致

  五、写作特点(以小见大观《左传》)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稳发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归纳

  (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4、之

  ①公从之。(代词)

  ②臣之壮也。(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③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5、其

  以其无礼(代词,郑国)

  肆其西封(代词,它的)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二)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B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2、动词活用为名词:A君亦无所害(害处)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臣之壮也(壮年)

  B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方)

  C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D邻之厚,君之薄也(雄厚、削弱)

  4、名词活用作动词:A晋军函陵(驻扎)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作疆界。)

  5、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

  6、使动和意动用法: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

  B越国以鄙远(鄙,以……为鄙)

  C若不阙秦(使……土地减少)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2、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又叫状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已——矣)

  共其乏困(共——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倍)

  何厌之有?(厌——满足)

  失其所与,不说(说——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4)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0篇

  教学目标:

  1、 掌握实词:若、鄙、说、辞、知等,虚词:之、以、于等。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2、 能理解课文内容、层次结构和人物形象。

  3、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在掌握字词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

  以诵读、讨论、练*为主

  教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预*要求

  1、 给生字注音2、能流畅地诵读课文

  (第一教时)

  二:导入新课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答案。

  三:检查预*

  1、 注音贰、汜、佚、缒、说、戍、敝、共、逢、阙

  2、 填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体史书,传说是春秋末年所著,由于它是对史书《》所作的传注,所以又称《》,初中我们曾学过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语有。

  四:诵读课文

  1、 老师范读

  2、 学生齐读

  3、 自由诵读

  五:解释字词

  1、且贰于楚也2、晋军函陵

  3、师必退4、今急而求子

  5、夜缒而出6、朝济而夕设版焉

  7、既东封郑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与10、亦去之

  六:翻译语句

  1、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2、 若郑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3、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4、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5、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读

  先自己对照注释研读课文,对难解之处相互讨论,然后集中提问,老师解疑。

  (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八:理解课文

  (先让学生自由诵读课文一到两遍)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结:说明这次围郑主要是晋国想报复郑国,从而扩大其势力;而秦郑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成功地离间秦晋埋下了伏笔。

  2、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提示:(1)以退为进;(2)晓之以弊;(3)许之以利;(4)巧施离间。(详见教学论文《浅析<烛之武退秦师>的论辨艺术》

  4、郑伯说服烛之武使秦和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有何异同?

  同:都从对方的切身利益出发。

  异:郑伯:直截了当

  烛之武:迂回曲折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从本题和第4题可以看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有何特点?这对你有何启示?

  提:(1)略

  (2)都以本国利益为中心

  (3)从中可以看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现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国轰炸我驻**,是对我国*的公然挑衅和侵犯,而我国*没有感情用事,而是从根本利益出发,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这一事端是完全正确的。(此题可引导学生自由讨论,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九、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本文结构特点

  提示小结:组织严密,曲折有致,首尾呼应。

  十:结合原文语句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提示:爱国,睿智超群,能言善辩。

  (以上两个问题可稍作讨论,不必深入探讨。)

  十一:自由诵读,检查背诵;完成练*三。

  十二:知识积累

  1、找出本文中之、于、以的不同用例,并解释,然后再找出以前所学课文中与此相同的例句。

  例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B: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C:子犯请击之代词,指秦军

  D:唯君图之指示代词,这件事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d: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学课文中实词“鄙、若、知、说、辞”的用例,并解释。

  例先帝不以臣卑鄙浅陋

  鄙:蜀之鄙有二僧边境、边邑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

  越国以鄙远边境、边邑

  十三:阅读迁移

  孙权袭荆州(公元219年,孙权派吕蒙袭荆州杀关羽),先主(刘备)大怒,欲讨权。云(赵云)谏曰:“*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窃取帝位),当因(顺应)众心,早图关中(泛指函谷关以西一带),据河(黄河)渭(渭河)上游以讨凶逆(叛逆,指曹魏势力),关东(函谷关以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放在一边)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能卒(通‘猝’,很快)解也。”先主不听。

  《三国志·蜀书·赵云传》裴松之注

  讨论:赵云的话有道理吗?先主为何不听?结果怎样?这对你有何启示?

  教学说明:

  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下三点:一是多读多背,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材料,增强文言语感;二是抓住字词,新旧联系,建立文言词汇网络;三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学*的主动性,切忌死填硬灌。本文的教学即如是。

  【教学目标】

  新教材强调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学*本单元时,要注意实词的积累,注意多义词的辨析,尤其要重视对课文的熟读背诵。

  学*本文,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惯,这对让学生逐渐*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问〕本段中“东道主”“往来”“行李”等与现代汉语是否相同?

  明确:“东道主”“行李”跟现代汉语不同,“东道主”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来”则与现代汉语相同。

  〔问〕这一段有三个通假字,请找出来,具体说明。

  明确:“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何厌之有”的“厌”通“餍”,意思是满足;“秦伯说”中的“说”通“悦”,意思是高兴。

  〔问〕烛之武是怎样劝服秦伯的?

  明确:烛之武说话站在秦国的利益上,说明郑亡对秦国的重大影响,使秦伯不敢参与“围郑”。

  〔问〕烛之武劝说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确:①郑亡对晋有利,对秦反而有害。②晋国受了秦国恩怨,反而对秦有防范之心。③郑国灭亡后,秦国也将受到晋国的侵略。

  这一部分集中笔墨表现烛之武的口才和聪明智慧。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三、分析阅读第四段:

  〔问〕“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们曾经在哪一篇课文学过这个词?

  明确:没有的意思;曾经在《岳阳楼记》中学过这个词即“微斯人,吾谁与归”。

  〔问〕“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们还学过它的用法吗?

  明确:“因”的用法是介词,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还有:①于是(定伯因复担鬼,鬼无重)②根据(因地制宜)

  〔问〕“以乱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这个词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还有:①变更(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为学有难易乎)③改换(一客数败,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问〕晋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明确:讲求仁爱、机敏聪慧,有长远眼光的人。

  这一段写晋军撤退,郑国解围,这是故事的尾声。

  四、改写练*: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现代汉语把本文改写成的一篇小说(记叙文)或者评书。

  五、作业:

  课后练*2、3。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汇,了解文言文的一些重要语法知识。

  2、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培养对文言文词句的语感。

  3、学*古人国难当头时顾全大局不计个人安危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2、难点:通过学*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方法:

  朗读法。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

  2、学*课文1、2、3段。

  3、积累一些文言知识。

  4、学*烛之武机敏善辩的外交才能。

  上个单元我们学*了现代的一些诗歌,这个单元,我们将学*古代的一些散文。那么,学*古文,我们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是什么呢?通过初中的学*,想必大家都有一定了解。

  (板书)文言文所要掌握的知识:

  ①通假字。

  ②一词多义。

  ③古今异义。

  ④特殊句式(倒装句、被字句等)。

  ⑤实词和虚词的使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之子的使用等)。

  这些就是我们学*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了。好,下面我们开始上新课。

  一、导入

  自古*便有“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兵”之说,在一九五五年也有这样一个流传,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五个师是多少人呢,相当于11万人,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11万人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第一册第16页,跟着录音一起勾出难点字词。(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关于《左传》

  在进入课文之前,我先来带同们玩一个游戏(PPT展示内容)。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退:使动用法,使-----撤退师:军队

  2、纠正字音。

  函(hán)氾(fán)佚(yì)缒(zhuì)阙(quē)逢(páng)

  4、刚刚同学们跟随视频录音读了一遍课文,请问: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解析: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那么,“烛之武退秦师”为什么要退?怎样退?退的结果若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烛之武是怎样退秦师,结果又如何的。

  三、课文分析。

  (一)讲解第一段。

  1、译文:晋文公、秦穆公联合攻打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理,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2、第一段写了什么事情?——秦晋围郑

  3、秦晋为何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补充背景:

  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重耳过郑);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退避三舍)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贰于楚也)。

  ②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都很好(秦晋之好);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

  4、重点讲解:

  ①候、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

  以,是连词,表因果关系;

  其,代词,代郑国

  于,是介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对于”。

  “于晋”,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介宾结构后置,按现代汉语的语序应是:以其于晋无礼。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且贰于楚也”句中的“贰”指从属二主,

  “于”是介词,引出二主之一的“楚”。

  贰为数词动用,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提醒学生从翻译的方面看句子语序的调整,得出本句的介词结构“于晋”、“于楚”本来应在“无礼”和“贰”的前面,但句子中却是在它们后面,所以是倒装结构中的介宾短语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③晋军(于)函陵——军,名词活用为动词,驻军、驻扎。(省略句)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这样断句对不对,为什么这样断句呢)”。“军”是名词活用作动词了。同时,也可以明显的看出秦晋是分驻在两个地方的,为什么这样交代呢?(且看下文)(这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秦晋围郑,来势凶猛,郑形势危急,渲染了气氛。同时,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二)讲解第二段。

  1、译文:佚之狐对郑伯说:“国家很危急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王,秦军一定会撤退。”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老臣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做什么了。”郑伯说:“我不能早点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2、第二段写了什么什么?——烛之武临危受命。

  3、重点讲解: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倒装句,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②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之:助词,不译;

  ④无能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无能:不能。已:同“矣”,句末语气助词;

  ⑤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也”字表判断(判断句)。

  4、文中写了个能洞明事理的佚之狐:对烛之武有足够的了解,但是写他是为了写烛之武服务的,烛之武未出场已经引出了读者的强烈关注。烛之武可以说是壮士不遇,英雄末路。他满腹牢骚、满心委屈,但能以国事为重,深明大义。文中还着力写了郑伯,他用于自责,更能以情动人,以诚动人。

  (三)、讲解第三段

  1、烛之武采取了什么方式去游说的呢?有没有效果呢?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写了什么事情?——智退秦师

  2、译文:

  3、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词类活用: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盟,名词做动用,释为订立盟约。

  (2)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3)古今异义:

  以为: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4)特殊句式: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为:有何厌。

  4、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矣”从这个形式图中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秦的劣势。

  (2)所以,烛之武一开始就摆正自己的位置,“郑即知亡矣”,之后,说“若亡......执事”,从形式图中,也可以看出秦晋围郑,受益的就是晋。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3)晋强,相对的秦就弱了。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4)要是不灭郑,会怎么样呢“君亦无所害”。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5)晋国曾经有不讲信义的行为,还能相信吗?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6)(秦——晋——郑)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经过以上这几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理由):

  三个角度——现在、过去、未来。

  五个理由:

  A、越地难治论

  B、亡郑陪邻论

  C、舍郑有益论

  D、过河拆桥论

  E、晋国扩张论

  烛之武通过这几个反面的分析,使得秦王心中开始动摇,我们且看结果如何?

  5、说秦的结果是:①秦郑订立盟约;②秦国驻兵守郑。

  6、烛之武的游说艺术:

  (1)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烛之武先讲明秦晋围郑,即使攻下郑国,秦国亦无大裨益;进而分析晋侯出征目的在于扩张领土,且欲壑难填。一方面使秦伯觉得枉费心机,一方面顿感危机所在。于是,烛之武“一心为秦”地挑拨离间了“秦晋之好”。

  (2)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更利于听。虽然烛之武年岁已高,但在秦穆公眼前岂敢倚老卖老,婉言以说,“良言一句三冬暖”,秦穆公怎能不爱听,又怎能不依计行事。

  (3)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烛之武抓住秦伯担忧“帮晋灭郑后反而惹火烧身”之心理,步步深人,层层逼紧,透辟申明围郑对秦无任何好处,晓之以害,动之以利,所以得以解郑国之围。

  7、烛之武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他之所以能说服秦穆公主要原因是处处为秦国着想(表面看来),理由充分。这段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并且以自己睿智和勇气为郑国解除了秦国这一强大的危机。

  这节课,我们分析了这篇课文的前面三段,下节课我们再来讲解课文的第四段、也就是最后一段,看看晋文公是如何表现出一代霸主的睿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第4段。

  2、分析人物形象及其人物描写的手法。

  3、本文写作的特点。

  4、归纳本文的文言虚词。

  一、旧课复*

  1、特殊句式的考察。

  2、词类活用的考察。

  3、句子翻译。

  二、讲解第四段

  1、译文:略

  2、第四段讲讲了什么?——晋师撤离

  3、重点讲清以下词句:

  (1)词类活用: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2)通假字:

  知:通假字,通“智”。

  (3)古今异义:

  夫人: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4)特殊句式: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解析:晋文公是头脑清醒的。他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不仁”只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则是因为胜败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这是一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5、所以故事的结局就是,晋文公毅然撤军作结,郑国转危为安。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分析

  1、佚之狐:正面:慧眼识才、举贤、伯乐

  反面:狡猾、权臣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补充: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嫉妒、红眼病。

  2、郑伯:正面:善于纳谏、勇于自责、善于言辩

  反面:目光短浅、不重视人才、不合格的君主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说说对他的看法。(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晋文公,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烛之武:正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辨的辩士

  反面:无自荐的“勇气”、不懂得官场的左右逢源

  (1)烛之武能言善辩,才智过人。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2)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4)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5)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但是以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是不是也有一些小小的缺点呢?——烛之武为何不在“臣之壮也”的时候,也像三百年后的晚生毛遂那样,大胆地“自赞”于郑伯的驾前呢?

  4、晋文公:正面:理智、审时度势、雄才大略、隐忍不拔

  反面:贪婪

  四、人物的写作特点

  1、简而精;2、曲而达;3、婉而有致

  五、写作特点(以小见大观《左传》)

  1、情节波澜起伏。

  文章的事件一件连一件,情节是不是*稳发展的呢?——不是。而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

  明确:大军压境(十万火急)——佚之狐荐烛之武(一线生机)——烛之武发牢骚(波澜)——郑公*息烛之武的怨气(转机)——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大功告成)——子犯建议攻秦(出现危机)——晋公再晓之以理(一场虚惊)。

  文章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2、伏笔和照应。

  那么,文章的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是不是一下从悬崖跌到深谷呢?——不是,而是非常自然的设置了伏笔和照应

  明确: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二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3、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了简单的交代。从秦晋围郑写到晋师撤离,在这期间应该说发生了许多事,但作者并未一一罗列,如郑国君臣如何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伯是如何骄横傲慢地对待这位即将亡国的国家的使臣等,文章只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选材上注意到了“精”字,详略得当,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六、归纳

  (一)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副词,怎么能)

  4、之

  ①公从之。(代词)

  ②臣之壮也。(置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③是寡人之过也。(助词,的)

  5、其

  以其无礼(代词,郑国)

  肆其西封(代词,它的)

  失其所与(代词,自己的)

  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二)词类活用

  1、名词做状语: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在东边;在西边)

  B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

  2、动词活用为名词:A君亦无所害(害处)

  B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臣之壮也(壮年)

  B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方)

  C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D邻之厚,君之薄也(雄厚、削弱)

  4、名词活用作动词:A晋军函陵(驻扎)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封,作疆界。)

  5、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

  6、使动和意动用法: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

  B越国以鄙远(鄙,以……为鄙)

  C若不阙秦(使……土地减少)

  (三)特殊句式

  1、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2、倒装句

  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又叫状语后置)

  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同上)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言──同上)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3、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4、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已——矣)

  共其乏困(共——供)

  秦伯说,与郑人盟(说——悦)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倍)

  何厌之有?(厌——满足)

  失其所与,不说(说——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学*重点]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概况。重点了解《左传》作为先秦历史散文杰作的基本内容和语言特色。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的知识,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学*难点]

  1、掌握正确诵读方法,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惯,在课余拓展迁移中提高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政治活动,鉴赏烛之武的娴熟而精要的外交辞令。

  [文*赏识]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

  《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作者相传为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有人认为它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具有独立创见的历史著作。它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有关春秋时期各诸候国间的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史实都有载述,具体面完整地显示了时代概貌。显然,传统“天命”、礼教思想时有流露,这是历史局限性。

  《左传》又具有很高的文字价值。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叙事委婉详尽,情节富于故事性和戏剧性,描写人物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整体感知]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字

  1、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二)诵读法,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2、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以小组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采取小组回答问题加分的形式)

  实词: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

  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异义词: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式: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2)勇于自责。(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2)波澜不惊。(3)详略得当。

  四、学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3、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本着实现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设计说明】

  《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短小但内容丰富的一篇古文,它的内容丰富体现在一文中知识点众多,二情节精彩,烛之武的人物形象鲜明。因此,在设计课堂时既要抓住文中的知识点,又要体会烛之武的说辩艺术。我主要把握以下三点:

  1、是从文章中获得背景,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胆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读,做到重点突出。

  3、是通过写颁奖辞这一小作文形式,让学生对烛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从阅读中积累写作素材,最为关键的是内化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决阅读了却不知道不会用材料的难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烛之武游说的艺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人曾说过,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仅凭其三寸不烂就劝退敌人的百万强师?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共同了解一个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传奇人物:烛之武。

  二、简介《左传》

  三、初读感知

  1、解决生词:

  贰(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缒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孙(páng)

  2、放名家朗诵,请同学们听清字音,听准句读,听出语气。

  3、背景感知:

  自由诵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个问题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个国家?并且找出三国之间的纠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明确):

  涉及到了晋、秦、郑三国。

  (板书)一个三国的简略地图:秦──晋──郑

  (依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晋郑之间: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秦之间: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后果: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补充):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出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晋楚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师过渡)是啊,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南。在这危如累卵,命悬一线的危机时刻,烛之武不战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烛之武,你会怎么劝说?

  (明确):因为之前已经让学生在初读感知中了解了三国的纠葛,所以学生会直接告诉秦王,之前晋国对秦国食言,点拨学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晋君联合,想灭掉郑国,郑国派使者来说晋国的种种不是。那么自己会怎么想?肯定是挑拨离间,直接更见坚定自己与晋国的盟友关系,那么这样做只会失败不会成功。

  ⑵ 那烛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赢得了秦国的信任呢,请同学们齐读烛之武劝说秦王的部分。给大家五分钟结合课下注释,画出文中重要的知识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

  (解决疑难):学生提问,老师点拨字词。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希望你考虑这件事。

  ⑶ 讨论:

  刚才通过串通文意了解到,烛之武也提到了晋国和秦国的过节,但是他是直接提出来的吗?那么之前烛之武还说什么了,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从文本谭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体分析:

  ①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说我们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让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让秦伯有一种优越感,知道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快亡国了,而他是郑国即将的拥有者。

  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用郑国、秦国、晋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国帮助晋国灭掉晋国,自己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给对方增强国力。让秦伯这时清醒的看到自己的处境,让秦伯必须重新审视一下这一场战争的必要性。

  ③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在用利益诱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过郑国呢,我们郑国还会提供给你们国家的往来使者所缺乏的东西,潜台词就是既然灭亡郑国给你带不来好处,而且郑国还能帮助到你,还是放弃攻打郑国比较划算。

  ④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这时在提出秦国的同盟国也并不是那么忠诚值得信赖,用事实告诉秦国,以前晋国不就早上刚得到帮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让秦伯和晋君之间产生隔阂。

  ⑤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进一步在点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现在晋国得到的是郑国,不久的将来他得到的就是秦国,这时秦伯听了之后,也是大冒冷汗,后果确实不堪设想,彻底打消灭掉郑国的想法。

  (总结):烛之武以退为进,让秦伯不设防;让事实说话,用三国地图明确指出秦国没有利益可图;再点出不灭郑国还能让秦国受益;适时的点出晋国也是个靠不住的;更进一层指明晋国的狼子野心,让秦伯看清攻打郑国是对自己有害而无一利。

  ⑷ 最后烛之武劝说的结果是什么?

  (明确):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知识点:“说”通悦,“乃”是才。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知识点:微:没有夫人:那人因:凭借敝:损害与:结交,亲赴

  其:祈使还是

  译文: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烛之武听说国家危难时是不是直接挺身而出?那作者是不是批评烛之武?烛之武有着怎样的形象?

  (明确):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没有直接接受说秦的使命,而是发了发牢骚。烛之武并不是不爱国,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他只是略微对自己的怀才不遇表示不满。作用是丰富人物性格,使其形象更饱满,更真实可信。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他有着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从他与秦伯的交锋看出他的沉稳与敏锐,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

  五、作业

  1、按照文言现象归纳重点知识,背诵全文。

  2、结合老师补充的有关烛之武的内容,结合他的精神,给烛之武写一段颁奖词。

  (补充):历史上对烛之武的记载: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示例):

  烛之武,须发尽白,仍心怀天下;其貌不扬,却机智聪慧。能了然恩怨,善洞察人心。以退为进,步步深入,逞抱负于交锋,息蜗争于顷刻。小人物,大英雄!

  【板书】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秦──晋──郑

  示弱臣服以退为进

  亡郑利晋晓之以弊

  舍郑利秦以利诱之

  晋言无信制造隔阂

  晋国无厌点醒秦伯

  教材:高一人教版必修1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现象

  2、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如“军、远、鄙、东道主、行李”等。

  3、学*烛之武临危受命、大智大勇的爱国精神。

  4、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及文言语法现象

  学*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如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历史上有名的口才出众之人(如, 蔺相如、诸葛亮、邹忌、唐雎等)

  二、填空并解题

  烛之武 退秦师 加一个字,使之能概括课文内容。(可填“劝、智”等)

  烛之武退秦师,关键词是“退”,意思是“使……退兵”

  三、《左传》与左丘明简介

  1、联系初中九年级《曹刿论战》所介绍的《左传》知识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也叫《春秋左氏传》,作者左丘明

  2、春秋三传 《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左传》与《国语》的区别

  《国语》是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写此作时,左丘明已双目失明,他是史家的开山鼻祖。《左传》重记事,《国语》重记言

  四、追溯历史背景

  春秋五霸

  晋(晋文公) 齐(齐桓公)

  宋(宋襄公)

  秦(秦穆公)

  楚(楚庄王)

  晋国简史

  晋献公 → 晋惠公(夷吾)-----朝济而夕设版焉(得罪秦)

  ↘ 晋文公(重耳)-----经过郑,郑对之不善

  ↘大女儿(秦穆公夫人)

  晋襄公

  晋灵公(晋灵公不君 用*射行人 煮熊掌不熟杀厨师)

  五、正音,理清故事梗概,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以问题串讲、品析课文

  1、(1-2)自然段,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课文原句回答,并翻译)

  2、(3)自然段,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的?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一共有五点

  A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过已鄙远,君之其难也。”(注意“执事、缒、鄙、越”等)

  B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子薄也。(注意“焉、陪、厚、薄”)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注意“舍、东道主、行李、共”)

  D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子所知也。(注意“赐、许、朝、夕、济、设、版”)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注意“何厌之有、封、肆、阙、焉、图”)

  二、思考:

  分析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哪些是摆事实,哪些是讲道理?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什么?

  A和 D是摆事实

  B C E 是讲道理

  最关键的一点是E 因为秦最担心的是对方的强大而威胁到自己的霸主地位。

  第三课时

  一、讨论: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3、失其所与,不知

  4、以乱易整,不武

  注意“微夫人、敝、所与、知、易、武”, “吾其还也”的“其”

  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

  三、思考并讨论: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四、作业

  背诵课文,并阅读《左传》一书

  【教学目标】

  1、基础培养目标:理解古文的字词句。

  2、思想培养目标:顾全大局,大公无私的品质。

  3、能力培养目标:培养说话技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全文体会社交的技巧性以及说话的逻辑性。

  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词类活用。

  【教学设想】

  1、本文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对往后文言文的学*有极大影响。一开始可以先引入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接着开始讲解课文大意,让学生对课文有总体的掌握。

  2、首篇古文,应该注重字词句讲解,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奠定基础。

  3、本文逻辑性比较强,充分体现口才能力。通过学*课文,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口才技能。课堂上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例子,加深对课文理解。

  【预*安排】

  1、对照译文通读课文,给不认识的字词注音。

  2、复*第一课时学*的课文,自己翻译学过的部分,第二课时的时候检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初中已经学过《曹刿论战》了,问学生是否记得出处。学生答出自《左传》。继而说明今天的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出自《左传》。有关《左传》的内容,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①。

  接着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当时的历史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有愧于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国呢?秦晋历史上合作关系一直很好;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也要争夺霸权,于是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了。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以晋国为主的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就想到了当时的大国,也就是秦国。

  下面我们来学*《烛之武退秦师》,看看烛之武是如何退秦师的。

  二、请同学集体先读一遍课文。要注意下面这些字词的读音。有些是古今读音不同,有些是不常用。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ì)而出

  亡郑以陪(bèi)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quē)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讲解课文

  1、下面来看看课文。同学们先听老师读第一段,并思考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

  第一段(秦晋围郑)

  哪个同学来回答一下:这段讲的是什么事件?(秦晋两大国联合起来围攻郑国。)

  第一句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侯,就是晋文公,秦伯就是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以,因为。其,代词,代指郑国。礼,礼节。贰,从属二主。“无礼于晋”是倒装句,应该是,于晋无礼。这就是状语后置句。同理,那“贰于楚”是什么结构呢?这个也是状语后置句。哪位同学来翻译一下: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没有用礼节对待晋国,而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晋军驻军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郑国怎么办呢?老师带领同学来看第二段。让同学们集体读第二段。

  2、第二段(临危受命)

  师:同学们,这一段注意讲的是什么呢?

  生: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让他去见秦君,希望他能说服秦伯退兵。

  第一句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郑国的大夫。郑伯,郑国国君。若,假如。使,派遣。见,拜见。用伯乐与千里马的故事来说,佚之狐是(伯乐),而烛之武是(千里马)。大家翻译: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假如派遣烛之武拜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这里的“师必退”说明了佚之狐对烛之武怎样?非常了解和信任。这也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公从之。从,应该,同意。郑伯同意了。

  ③(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辞,推辞。师:烛之武的态度是怎样的?生:推辞。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已,同“矣”,意思就是这两个字的音和义是一样的,都是语气词。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谁来: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烛之武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有埋怨。)

  ④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是,代词,代替前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而,连词,表顺承,才。是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过,过错。翻译: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才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师: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他是降低的身份责怪自己,勇于承认错误,态度诚恳,然后告诉他应以国家为重。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师:这里说明烛之武是怎样的人?

  生:国家危难的时候烛之武不顾私人恩怨,勇于为国家贡献自己。

  3、第三段(说退秦师)

  (1)、大家先朗读第三段,说出大概段意,并给本段划分层次。(分段有利于理解段意,理清层次)

  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有一百多个字,一节紧扣一节,层层深入。大家先来划分层次。(划分层次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结构,体会烛之武的说话技巧。)可分四层:(教师可以边划分边讲解课文)

  (1)“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态度诚恳,动之以情。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这个事实。

  (2)接着进入字词句讲解。

  ①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侧面写出烛之武的英勇表现。

  ②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已经。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而,顺承,来。以,介词,拿、用。与上面哪个句子相似?无礼于晋。是什么结构的?状语后置句。执事,对方的尊称。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请一位同学翻译该句子: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

  ④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越,越过。以,介词,把。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焉,为什么。翻译: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舍,放弃。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行李,出使的人。共,同“供”其,代词,出使的人。乏困,缺少的东西。哪个同学来翻译一下?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恩,翻译得好。

  ⑥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为,给予。赐,恩惠。许,答应。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晋惠公在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

  ⑥夫晋,何厌之有?夫,句首语气词。和,什么。厌,通“餍”,满足。语序应该是,有何厌。宾语前置。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哪个同学翻译这句?

  ⑦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向西;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已经向东边使*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边扩大它的边界。阙,侵损。焉,哪里。之,代词,指土地。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

  ⑧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以,顺承,可译而。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⑨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痛“悦”。戍戍守。之,郑国。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老师带领学生返回学*这一段,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结合晋、秦、郑地势图,分小组合作,讨论烛之武的论辩艺术。这样可以更加清晰明了交谈的程序。

  A、说理的逻辑结构:坦言灭亡→亡郑于秦无益→亡郑利晋→赐晋无利→阙秦利晋

  B、从哪些角度进行说理:

  正面说理:越国以鄙远……君之薄也。

  反面说理: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史实说理: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之所知也。

  C、用了哪些策略:

  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敢以烦执事。

  利益引诱诱: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

  离间计:夫晋,何厌之有……将焉取之。

  4、第四段(迫晋退兵)

  ①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请,请求(请求允许我做某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没有。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因,依靠。敝,损害。任,仁义。与,同盟者。知,通“智”。易,代替。武,武德。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

  5、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诵读,加深印象。接着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类总结的字词句用法。分类如下:

  (1)重要实词:

  ①贰:从属二主②鄙:边远的地③许:赞同④微,如果没有。⑤陪,增加。⑥阙:侵损,削减。

  (2)虚词

  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3)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4)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5)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6)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6、完成课后作业。老师可以用提问学生或者集体讨论的方式完成。

  7、结语

  回去自己再总结课文重点字词句的用法,自己归类,加深记忆。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口才技能。

  附件

  教后记

  1、师姐点评:

  教态自然,声音响亮,与学生有互动环节,能够调动课堂气氛。但是上课内容有点乱,板块连接突兀,不连贯。动作有点僵硬,体态语言欠缺。说话不够顺畅,时有停顿。建议:讲课的时候放开点,笑容多点,多与学生接*;不能总是看着教案,也不能让学生看出你的紧张。

  第一次修改:导入部分更加精讲,避免学生瞌睡。教学用语进一步改进,尽量使用专业术语,不能总停留在一直出现的话语,学生听多了也烦。比如,那个,嗯等口头禅。教案熟读,避免照本宣科。见过修改,板块连接没有太大的起伏了。

  2、唐老师指点:

  态度严肃,教态自然。板书有待提高,但结构清晰。跟学生有互动,眼神交流。但是背台了,这个犯了大忌。对文本还不够熟悉,依赖于教案。

  点评加改正:1、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但不能漫无目的。开场白要渲染气氛,使用适当的语言激励他们,让他们进入角色,为下文作铺垫。

  2、学生读书时老师走到中间去,让他们有亲*感,有互动。也可以检查自己板书是否有错别字,大致的结构该怎样排版。

  3、整体感知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想办法换方式读课文。理解的前提是记忆。讲完一段后也要让学生读,可以把他们的思路理清楚。字词句讲解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他们还没有全部掌握基本的知识,缺乏一定的引导,自制能力也不强。

  4、每一个课时应该是完整的,必须让学生对课文有整体的理解。如果中断了,下一节课是很难接上去的,记忆里面已经分层次了。一般第一课时的时候要把文章的整体内容串起来,为后面的学生奠定基础。

  5、板书。可以不漂亮,但是一定要清晰。

  6、学会扬长避短。如果你普通话不标准,你可以多板书或者用课件。如果你不学富五车,你可以说话幽默。如果你不漂亮,你可以有气质,有亲和力。如果你学得不够精通,不要往吭里面跳。

  3、课前发言:

  一位中学老师提倡学生学*诗歌,辞藻要求华丽。使用比较优美的语言写作文,在高考很容易得考分,既符合考试的要求,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文笔,提高学生修养。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觉得提倡学*诗歌是一个不错的建议。现代的学生都不懂得诗歌的格律、欣赏等问题。*常学生不接触,考试才临时用,肯定在短时间内难以理解。而且作为一个*人,我觉得知道一些诗歌的原理不为过。我就很羡慕会写诗的人,觉得她们很有韵味,写的文章比较有文采,用词很灵活。但是不能过多追求辞藻华丽。这样就显得矫揉造假了。

  教学目标:

  1、掌握《左传》的体例、别名和先秦散文的特点。

  2、概括全文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归纳本课词类活用的类型、古今异义字和通假字等。

  4、归纳本课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介宾短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判断句。别动句和省略句。

  5、学*烛之武急国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郑伯引咎自责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

  对古今异义词、被动句的掌握。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

  曾有诗这样称赞三国时期的一员虎将::“长坂桥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大家知道这员将军是谁吗?(张飞)张飞他在罗贯中笔下有万夫不挡之勇,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师,不足为奇。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书生,他居然也能凭一己之力退敌,救国于危难。(板书课题: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

  一、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作者左丘明,记叙了东周前期240多年前的历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研究先秦历史的史料价值,又有很大的文学的价值。《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著,什么是编年体呢?我们可以从字面意义看其特点。编年体就是按照年代的发展来组织、记叙历史事件的体例。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先秦历史散文除了编年体外,还有国别体和纪传体两种形式。国别体是区分不同的国家,再按照时间的发展分别叙述历史事件的一种文体。如《国语》、《战国策》等;纪传体则是司马迁开创的以记叙人物为主要内容的文体。比如《史记》、《汉书》等。

  补充:《春秋》三传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传(zhuàn,解说义),由此看出,《左传》是对孔子编著的《春秋》的诠释,解说。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二、讲解生字、词

  氾(fan)南佚(yi)名夜缒(chui)而出若不阙(que)秦

  杞子(qi)杨孙戍之(shu)失其所与,不知(zhi)

  三、整体感知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段:

  〔问〕“侯”“伯”是什么样的职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识?)

  明确:春秋时期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个爵位,等级依次有高低。

  〔问〕“以”是什么用法?它还有哪些用法呢?

  明确:“以”是因为的意思,它还有“根据”(田家侯之,以兴农事)、“把”(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问〕第一段中两个“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试具体说说它们各是怎样的意思?

  明确:不同,前一个是“对”,后一个是“向”。

  〔问〕第一段中两个“军”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确:都是名词作动词,驻军。

  〔问〕晋侯、秦伯为什么围攻郑国?

  明确:因为郑国不敬重晋侯,又依附楚国。

  〔问〕你认为晋军和秦军出兵的理由是否正当呢?

  明确:不正当,郑国的做法是出于为自己的*着想,并没有不对的地方。

  〔问〕作者开头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确:为后文写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本段用简要的文字交代了晋军、秦军伐郑的原因,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设伏,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写法。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问〕第二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

  明确:第一个是代词,代佚之狐的意见;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第三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四个“之”是代词,代郑伯。

  〔问〕第二段中的人物称呼怎么理解?

  明确:“公”对诸侯王的称呼;“臣”是官员。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称,“子”是对别人的敬称;“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谦的称呼。

  〔问〕这一段作者既有对烛之武的直接描写,又有对他的间接描写,请指出来。

  明确:通过“佚之狐”来写烛之武是间接描写,说明烛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写,表现烛之武自谦,通情达理、忠诚爱国的品质。

  〔问〕郑伯有着怎样的品格?通过写郑伯也可以表现烛之武,这种写法又叫什么?

  明确:郑伯的自责表现了他的大度和坦诚;这种写法是侧面描写,起衬托作用。

  本段写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及烛之武临危受命。这是故事的发展部分。

  (3)作业:

  练*一(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复*第一课时内容。

  (1)翻译1,2段。

  (2)背诵并说说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阅读第三段:

  〔问〕本段中的三个“亡”字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确:第一个“亡”是灭亡、亡国之意思,动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消灭,使……灭亡的意思,作使动词。

  〔问〕“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中的两个“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为”字还有哪些用法?

  明确:不同,前者是当作的意思;后者是给予的意思。这两处都是动词。“为”还有的用法是:

  ①为了(故为之说,以俟乎观人风者得焉)

  ②做(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③认为(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5)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9篇

  总课时数

  第 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并把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借助语境来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学*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学讲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

  学

  二次备课

  一、 朗读课文

  学生诵读指定的片段,看看谁的诵读最能准确表达感情。诵读时注意句子的整散和长短,内容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对秦伯说的一段话。

  二、 讨论:分析人物形象

  1、烛之武

  人物 性格 事件

  郑-----------危在旦夕---------------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义) ↓

  烛之武 夜缒而出(勇) 秦军乃还

  智说秦伯(智) ↓

  转危为安----------------------晋亦去之

  明确:

  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两方交战,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他的义无反顾的精神展示了其“勇士”性格;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在揭露了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后,又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最终与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

  可见,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更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2、秦伯

  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1、课前5分钟演讲

  2、分析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

  个别展示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3、郑伯

  (1)善于纳谏----“公从之”

  (2)勇于自责------“是寡人之过也”

  (3)长于言辩-------“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4、晋文公

  贪婪,但理智,能够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具有雄才大略。

  三、把握文意 拓展阅读

  问题6、解释成语大意,并用以下成语来概括《烛之武退秦师》一文的内容。

  【危在旦夕】形容危险即在眼前。

  解说:秦晋联军大兵压境,弱小的郑国孤立无援而危于累卵,正像佚之狐所言“国危矣”。

  【从谏如流】听从好的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一样顺畅自然,形容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

  解说:郑伯在国家亡危急存亡的时候,没有开门投降,没有匆忙地发布迎战命令,而是听取佚之狐的建议,与名不见经传的烛之武坦诚相见,以自己的诚意打动烛之武,让他去说服秦伯。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解说:在国家需要自己时,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欣然受命,表现出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和面对强敌的大智大勇。

  【洞若观火】就像黑夜里看火一样,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6)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6篇

  教学设想

  1、由于学*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入

  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1)、秦立晋君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2)、惠公背约

  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3)重耳过郑

  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4)郑楚结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

  《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

  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3)、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

  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4)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

  “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5)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A、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B、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②辞曰:“臣之壮……也已。”

  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③公曰:“……”许之。

  A、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B、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3)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4)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

  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

  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5)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①“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②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③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

  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

  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东:名词活用做状语;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

  阙:通假字,通“缺”或“掘”;

  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

  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

  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

  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

  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

  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1)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2)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3)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1)善于纳谏。

  (2)勇于自责。

  (3)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谈

  附:1、秦晋围郑形势图

  3、板书

  秦晋围郑

  烛临危受命

  之智退秦师

  武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退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秦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师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

  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一、学*目标

  1、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

  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

  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

  若、夫、微、之。

  2.弄清楚课文所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准确理解和把握烛之武说退秦师的原因。

  4.朗诵全文。

  二、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培养阅读能力。

  2.赏析作者刻画和表现烛之武思想性格的艺术手法。

  三、背景分析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学法指津

  学*这篇课文,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读、解、辨、理、诵。

  读:朗读课文,这是最基本的一步。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可多读几遍,把文章读流畅,并对课文内容有个大致了解。

  解:理解词语,可与读同步进行。要认真查看课文注释,必要时还应翻阅有关字(词)典,以准确把握有关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辨:分辨词义。要利用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具体语境,认真分析比较,对文中的一些多义词作义项归纳。

  理:梳理课文。可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依据文章顺序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记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是什么?(课文题目即是。由此可加深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

  2.主要人物(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是在秦晋两个大国围攻一个小小的郑国,郑国面临覆灭的危险情形之下,郑大夫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他去见秦伯,以退秦师。)

  3.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4.烛之武为什么能够说服秦伯退兵呢?(主要是烛之武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言谈中又似乎处处都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从而打动了秦伯,让秦怕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见。)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赏:欣赏特色。这篇文章最有特色之处就是描写烛之武说服秦穆公退师的那段话,为此,可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烛之武是怎样一步步说服秦穆公的?这说明他具有哪方面的突出才能?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达到了什么水*?

  点拨:烛之武为了说服秦穆公退师,采取了高超的攻心战术,大体说来分为五步: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出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他看准了秦晋联合攻郑各有所图,而若取郑则客观上只会对晋有利,而对秦不仅无利,还会招祸。若秦穆公明白了这一层,就很可能反过来弃晋帮郑,烛之武抓住了秦穆公这一心理、晓之以利害,终于打动了对方。而烛之武的说辞更妙之处在于他心里处处为郑着想,但口口声声说的是为秦,这就容易被秦伯接受。整段说辞,分析利害,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层层紧逼,句句打动对方,显示出极强的说服力。

  这说明作者在描写人物语言方面,尤其是在描写外交辞令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

  诵:朗诵全文。朗诵既是学*文言文的手段,也可以说是目的之一。通过背诵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包括字词句和内容特点等),同时也可增强文言文语感和积累文言文素材,为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奠定基础。要注意,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诵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五、课文研读

  (一)第一段。

  1、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且贰于楚也。(èr)秦军汜(fàn)南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因为)(礼遇,以礼相待。)

  ②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③晋军函陵(军,名词做动词用,驻军。)

  (3)“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什么句式?答:介词结构后置句。

  2、课文分析。

  这一段写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从两个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这两方面的情况是: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第二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y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如,像)

  ②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如果)

  ③若毒之乎(人称代词“你”)

  ④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推辞)(尚且,还)(同“矣”)

  (3)翻译下面句子。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赶不上别人。)

  2、课文分析。

  这段写烛之武同意“见秦君”。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请说明这一段如何写得波澜起伏,曲折生动的。(字数不超过150个字)

  秦晋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说服秦军,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推辞,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感动了烛之武,他终于以国家利益为重,答应“见秦军”。

  (三)第三段。

  1、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夜缒而出(zhuì)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夫晋,何厌之有(代词,那)

  ②遂子孙荷担者三夫(男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那)

  ④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啊)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句尾语助词)

  ⑥焉用亡郑以陪邻(何必)

  ⑦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哪里)

  ⑧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出使的人)(供,供给)

  (3)说明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特点。

  ①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使动用法,使减少。

  ③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封:使动用法,使之为边界。

  2、课文分析。

  (1)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烛之武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2)烛之武说服秦退兵最重要的理由是什么?请予以概括。(不超过20个字)

  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3)除上述理由之外,烛之武说服秦退兵的理由还有什么?请予以归纳。

  ①保全郑国有利于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②晋国曾对秦国忘恩负义,过河拆桥。

  (四)第四段。

  1、基础知识。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因为)

  ②以乱易整,不武。(用)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

  ④失其所与,不知(结交)(智)

  ⑤吾其还也(表商量语气,还是)

  2、课文分析。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进攻秦军?

  晋文公是一个讲恩情、讲仁义、讲智谋的人。在盟友变敌友的情况下,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附译文:

  九月十三日,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汜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托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要点

  (一)、词类活用

  (1)且贰于楚也

  (2)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臣之壮也

  (4)今老矣

  (5)越国以鄙远

  (6)邻之厚,君之薄也

  (7)共其乏困

  (8)君亦无所害

  (9)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10)既东封晋,又欲肆其西封,夜缒而出

  (11)若不阙秦

  (12)与郑人盟

  (13)不仁,不知(智),不武

  (14)唯君图之

  1.名词的活用

  A.名词活用为动词

  (2)军——驻军,驻扎

  (5)鄙——原为名词边邑,此为名词意动用法,以远方为边邑

  (12)盟——订(建)立同盟

  (13)仁——不符合仁道;智——不算明智;武——不是英武

  (14)图——计划、考虑

  B.名词作状语

  (10)东、西——向东、向西

  夜——在晚上

  2.动词的活用

  A.动词活用为名词

  (8)害——害处

  (9)赐——恩惠,好处

  B.动词的使动用法

  (11)阙秦——使秦阙(减少土地)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3)(4)壮——壮年人,老——老年人

  (5)远——远地

  (6)厚——雄厚的势力,薄——单薄的力量

  (7)乏用——缺少的东西

  (二)、特殊句式

  1、倒装句

  (1)以其无礼于晋[于(对)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

  (2)且贰于楚[于(对)楚从属——同上]

  (3)佚之狐言于郑伯[于(对)郑伯言——同上]

  2、省略句

  (1)()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烛之武”)

  (2)()许君焦、瑕(省主语“晋惠公”)

  (3)夜缒()而出(省宾语“烛之武”)

  (4)晋军()函陵,秦军()汜南(省略介词“于”)

  作为一篇记叙文《烛之武退秦师》故事虽不长,然而记叙文的各个环节却大都具备,给人以美的享受。整个情节发展脉络是:

  起因——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故事的主角是烛之武,因而凡是涉及烛之武的情节都作了详写;其他情节均为略写,而且,用“略”,更凸现了“详”。

  六、课外阅读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下面一段宋襄公的故事,则选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阅读后,回答问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已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解释下列句中斜字在文中的意思:

  (1)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及——于——

  (2)楚人未既济

  既——济——

  (3)及其未既济也,请击

  及——请——

  (4)又以告

  以——告——

  (5)既陈而后击之

  既——陈——

  【答案】

  (1)及——与;于——在

  (2)既——完全;济——渡河

  (3)及——趁,乘着;请——请您允许

  (4)以——把(这种意见);告——告诉,报告

  (5)既——已经;陈——通“阵”,此处为动词摆好阵势

  【学*目标】

  1、通过*题,复*巩固上课所学内容

  2、能正确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音、字义、字形。

  3、能活学活用,掌握做题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所学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题

  【导学流程】

  基础回顾

  1、本文选自《》,相传是()国史官()所作。

  史书体例《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著作。《左传》也称()、()。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四十多年间东周前期各国()、()、()、()和()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春秋三传”:《左传》和()()

  “春秋五霸”:春秋时代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通指()、()、()、()和()。

  2、①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的是()如《史记》。

  ②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③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是()如《左传》。

  ④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的是()如《战国策》。

  小组讨论问题

  1.下列词语中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秦军氾南(fán)夜缒而出(zhuì)佚之狐(yì)

  B.共其乏困(ɡònɡ)若不阙秦(quē)许君焦、瑕(xiá)

  C.秦伯说(shuō)杞子(qǐ)杨孙戍之(shù)

  D.逢孙(féng)微夫人之力(fú)失其所与,不知(zhì)

  2、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第二

  B.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军队

  C.犹不如人犹:尚且

  D.无能为也已已:已经

  3、下面关于“之”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B.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的)

  D.何厌之有?(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先秦散文分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两大部分,《左传》属历史散文。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纪传体史书,其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C.解释《春秋》的著作代表性的有三部,分别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D.《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而《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5、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敢以烦执事

  C.以其无礼于晋吾其还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6、情景式默写

  (1)烛之武见秦伯时,以退为进,态度谦恭,承认郑将亡,迎合对方的骄傲心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以一个假设句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烛之武从地理位置说明“亡郑”于秦无益而有害的结果。当时秦在西,郑在东,晋置于两国之间,秦郑并不接壤,秦欲越晋据郑,绝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烛之武紧紧抓住秦穆公欲吞并天下的心理,联系实际,指点迷津,循循善诱,娓娓说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亡郑”“舍郑”的利害关系一目了然,明智的秦穆公自当怦然心动,坐收渔利。

  (5)烛之武用雄辩的事实指出晋乃背信弃义、出尔反尔、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徒的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烛之武说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烛之武阐明了晋对秦的利害关系,希望秦伯能慎重考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烛之武说退秦军后,晋文公非常气愤。晋国大夫子犯请求攻打秦军,然而晋文公认为“不可”,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仁道的;“_______________”,这是不明智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不符合武德的。于是晋文公对子犯说“___________________”,晋国军队就离开了郑国。

  问题探究

  1、为什么让烛之武去退秦师?

  2、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一、《左传》其书

  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二、史书体例

  ①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②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③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④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⑤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⑥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三、知识梳理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1、秦军汜( )南 2、佚( )之狐 3、夜缒( )而出 4、许君焦、瑕( )5、若不阙( )秦 6、使杞( )子、逢( )孙、杨孙戍之

  (二)、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夜,缒而出 缒

  2、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

  3、是寡人之过也 是 过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赐

  5、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 设版

  6、又欲肆其西封 肆 封

  7、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阙 惟

  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9、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

  10、失其所与 与

  (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无能为也已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2、共其乏困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3、失其所与,不知 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4、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5、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

  (四)、解释古今异义词的句中义

  1、贰于楚也 (句中义: 今义:数词二的大写)

  2、以为东道主 (句中义: 今义:泛指主人)

  3、行李之往来 (句中义: 今义: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

  4、今有急而求子(句中义: 今义:儿子)

  5、越国以鄙远 (句中义: 今义:粗鄙、低下)

  6、以烦执事 (句中义: 今义:掌管某事的人)

  7、亦去之 (句中义: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8、微夫人之力 (句中义: 今义:妻子的尊称)

  (五)、指出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并解释该词

  1、烛之武退秦师 ______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____ ___

  3、因人之力而敝之 __________

  4、且贰于楚也 _________________

  5、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6、夜缒而出 ___________________

  7、与郑人盟 __________________

  8、共其乏困 _______

  9、越国以鄙远 __________________

  10、唯君图之

  11、阙秦以利晋

  12、朝济而夕设版焉

  1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14、邻之厚,君之薄也

  (六)、根据所提示的特殊句式类型,翻译下列句子

  (1)是寡人之过也

  1.判断句 (2)君之所知也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1)(烛之武)许之(主语)

  (2)(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

  (3)(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

  2、省略句 (4)敢以(之)烦执事(宾语)

  (5)晋军(于)函陵(介词)

  (6)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介词宾语“之”)

  (1)以其无礼于晋

  3、介词结构后置句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状语后置句) (3)且贰于楚也

  (4)佚之狐言于郑伯

  4、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七)、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1、以

  (1)以其无礼于晋

  (2)敢以烦执事

  (3)越国以鄙远

  (4)焉用亡郑以陪邻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而

  (1)今急而求子

  (2)夜缒而出

  (3)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4)朝济而夕设版焉

  3、焉

  (1)子亦有不利焉

  (2)焉用亡郑以陪邻?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朝济而夕设版焉

  (5)且焉置土石

  (6)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夫晋,何厌之有

  4、之 (3)是寡人之过也

  (4)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将焉取之

  (1)以其无礼于晋/君知其难也/又欲肆其西封/失其所与

  5、其

  (2) 吾其还也

  (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6、且

  (2)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八)、解释句中的文言实词

  (1)贰则疑惑

  1、 贰 (2)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

  (3)不迁怒,不贰过。

  (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蜀之鄙有二僧

  2、鄙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4)越国以鄙远

  (1)许之。

  3、许 (2)许君焦、瑕。

  (3)潭中鱼可百许头。

  (1)恨晨光之熹微

  4、微 (2)人微言轻

  (3)味苦而微辛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使史更敝衣草屦

  5、敝 (2)敝人

  (3)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4)因人之力而敝之

  (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6、说 (2)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3)秦伯说,与郑人盟

  (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7、辞 (2)停数日,辞去。

  (3)辞甚畅达。

  拓展练*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面句子朗读时语气停顿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 君/知其难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2.下面语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A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夫人的一臂之力,我是不会达到(回国做国君的)这样的境地的。”

  B晋文公说:“不行。如果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达到(回国做国君的)这样的境地的。”

  C 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夫人的参与介入,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D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胁制,我不会落到这个地步的。

  3.下面语句的译文,正确的一项是( )

  因人之力而敝之

  A 凭借人家的力量(建立基业)却反过来伤害他 B 借别人的力量打败他

  C 因人家的力量强而受到破坏 D 因人家的力量弱而受到破坏

  4.翻译: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曾子之①妻之②市,其子随之③而经,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扑彘而杀之④。妻止之⑤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 ,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⑥教。今子欺之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选出加点词的词性分类最恰当的一项( )

  A ① ⑥ / ② / ③ ④ ⑤ ⑦ B ① / ② / ③ ④ ⑤ ⑥ ⑦

  C ① ② / ③ ④ ⑥ ⑦ / ⑤ D ① ② ⑤ ⑥ / ③ ④ ⑦

  2.“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句中两个“子”的正确解释是( )

  A 夫子 / 你 B 妻子 / 儿子 C 曾子 / 妻子 D 你 / 孩子

  3.选出对“妻适市来”中“适”字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买(东西) B 刚才 C 合适 D 往,去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7)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汇总10篇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中,我既为高一(3)班62名学生的全员参与、讨论激烈、勇于回答而欣喜,也为自己设计课堂的不足和讲课时的紧张而遗憾。结合上课实践,我想谈谈教学中的“足”与“不足”。“足”主要有四方面:

  一。 语文课堂是有温度的

  课堂是有温度的。教师要用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入,营造一个充满诗意的语言环境,以唤醒学生、感染学生。因此,在讲课伊始,我采用了干净利落的激情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所学过的“说客”形象,自然过渡到能言善辩的主人公“烛之武”,以启发学生高效地进入文本。

  二。 走进书声琅琅的课堂

  朗读教学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既是语感的,也是技能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审美的。学生的朗读,可以从语音、语调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考察。因此,本节课共设计了4次朗读,刚刚接触文本的朗读;分析完之后的朗读;扩展提升的朗读,以及最后的自我朗读。

  三。 走进活动充分的课堂

  1.学生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是语文实践活动的实践者和承担者。学生的实践活动合理而充分,是新课堂教学生命力之所在。在我校“1121”高效课堂模式的倡导下,我设计了一组讨论活动,共4个问题,10分钟。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我走到学生中间,巡视、督查、点拨,以期全员参与,并让他们有共识,有碰撞,有质疑。

  2.充分地信任学生。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上课之前,我在给学生说学校领导要听我们班的公开课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请大家相信我,我也会相信大家”。这群可爱的孩子,在课堂的表现——朗读时声音的洪亮、下课后送给我的掌声,让我惊讶之余,也让我感动。

  四。走进拓展提升的课堂

  语文课堂呼唤深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窦桂梅老师曾说过:“教师须用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用燃烧的智慧把握方向,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处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的,一定是高度”。在让学生畅所欲言“烛之武”的论辩艺术后,紧接着又展示了名家点评,以期学生通过诵读,更深刻地理解烛之武游说时的“不卑不亢”、“委婉含蓄”和“步步深入”。

  “不足”之处主要有五方面:

  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高效性,我将学生按照座位划分了A/B/C三层。现在细想,竟有“三六九等”之感,没有完全、高度地尊重学生。作为一名教育者,要高度地尊重学生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

  二。课堂掌控能力不够。前面几个环节进行地非常顺利,到最后,时间多出2-3分钟,我只是让学生进行“没有要求、没有目的”的自读,以致声音稀落,效果不是很好。

  三。板书不清晰,不条理。板书是文本的线索,也是学生梳理知识、掌握知识的脉络。课前,需要对板书精心设计。而这一块,恰恰是我所忽视的。还有一个问题是,字迹不够艺术,也就称不上“美的享受”。

  四。课堂上对“言”落实地不够全面。“言”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石,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等都要面面俱到,不可只讲“学生之不会”。

  五。文章切入点不够灵活。整堂课以烛之武的论辩艺术为主线,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对秦伯心理活动的揣摩。全国优秀教师王君在《十年岂能磨一剑》中写道:大片《英雄》中论剑道最高的境界不是剑在手中、剑在心中,也不是人剑合一,而是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最好的教法是教无定法。以任何一个切入点进入文本,都能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每一篇课文都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而个人所得却不尽相同。我将竭尽全力,力求每节语文课堂都能关注每一双期待的眼神,都能陪伴学生们度过一段享受知识的愉悦时光!而要达到这一境界,离不开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教师理念的进步,教师自我砥砺的成功。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退居幕后,选择适时现身,但是在课外备课中,教师绝对是一个主动者,是一个积极建构与科学预设的人。它需要教师时时充电,时时反思,时时进步。

  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相差较远,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多大的兴趣,学*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学*文言文的兴趣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本文烛之武对秦君的话虽说是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用少量的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练的文笔很值得学*。

  这堂课不仅调动学生学*文言文的兴趣,还能结合课本的情节和写作上特点融作文教学于其中,应该是一种新尝试。

  作为高中第一篇文言文教学,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有学*难度的,主要是因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在教学上没有对语文语法进行落实,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这使得我们高中的语文教学显得很被动,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纵深开展。同时,作为新教师缺少初中的教学准备,很难做到把初高中的教学有效的联系起来,这样在教学中就需要注意把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此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力求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及知识点的衔接。

  为了更加细致的分析自己的教学环节和内容,下面,我简要的列出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如下:

  1、首先进入文本,让学生分成男生、女生两大组进行朗读,并进行对比、点评。从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的特色少不了朗读,这是在我的教学设计中要突出的一个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尤其是文言文的学*,也需要重视语文的语感培养,同时在阅读中提炼出文章的内容,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2、《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中,我抓住一个线索——就是:退!主要分为四个步骤,即①为什么要退? ②谁去退? ③怎么退? ④退的结果如何?从这个角度走进文本,进而深入文本分析,人物形象分析,作品分析等等。

  3、在课文进行到最核心内容,即烛之武怎么退秦师这一部分时,又要求学生继续朗读课文,并且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了相应的语气,节奏,感情基调等方面的提示信息,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进行朗读训练。

  4、本课教学设计中的重点就是讨论烛之武能够说退秦师所运用的游说艺术。深入分析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能够更深入的把握文章的主题,并且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谋略的存在的出发点和原因等等。可以适当的扩展,目的是引导学生从中能够有自己的思考。

  5、最后讲到晋文公被迫退兵,分析其退兵的最根本原因,从中归纳总结主旨,引导学生把握叙事结构。进而从课文学*中得到些体会,如写作中,或者口语表达中能够学以致用。

  到这里,这是在汇报课设计中所希望展示的所有教学内容。从中可以发现的问题如下:

  1、教学在备课过程中应始终围绕着三维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备教案,备教材,更主要的就是备学生。所以教师应明确教学目的而实施教学计划,尽管这是一堂教学汇报课,但是却不应该因此打乱学生学*和接受的*惯,教学过程中切忌过急、过快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为主,和忽略了学生学*效果的反馈。即我在本节课授课中应以学生为主体,而不是作为我的`展示为主,忽略了对学生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渗透,这使得学生在学*和理解文言文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改进计划: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之前,重点的是梳理课文中出现的文言文基础知识点的讲解,并且重视总结归纳,给学生建立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同时适当的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给学生打好文言文学*的基础。

  2、在本课的设计中,围绕一个“退”的线索开展教学,虽然看上去目标非常的突出,教学思路很清晰,但是我却忽略了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学重难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过于追求形式上的完美,而忽略了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以字词为主,以讲解文言知识为核心,进而扩展文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理解。所以,我的设计中课堂结构分配不尽合理,应该把教学中关于“退”的几个不重要的问题一笔带过,因为不是重点,也不是考点,甚至可以跳过不讲,不占用学生宝贵的课堂时间。进而把文言知识点串联在课文教学的设计中,并力求当堂消化。同时,在课堂设置中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一课一得”便是收获,不求多、不求泛、而求透彻,应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色,一堂课应以基础的文言知识教授为主体。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而不应喧宾夺主,把语文课变成历史课。

  改进建议:在我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位,优化课堂结构,细化每一个步骤。在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上要做到突出重难点,这部分要多花时间讲解,并且注重学生的吸收和理解。而相对不重要的知识点,教学中应简要的概括和总结,进行一下梳理,要求学生识记即可,不要在这部分的教学内容花费太多时间,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率。

  3、我在课堂教学中,低估了学生的学*能力,设置了太多的小问题,使得课堂环节重点不明晰。有些问题实质是无效的提问,并且问的太细小就显得零碎,没有整体感。

  改进步骤:今后在备课中要注意多设置大问题,并且组织好自己的过渡语言,使得上一个问题和下一问题间能够环环相扣,步步逼*。如:通过改变课堂设置的角度,在文章的核心部分“如何退”这一问题上,可以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多说,多思考,适当的给予补充。切忌以自我思想为导向引导学生说出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不要太多的分析“策略”问题,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

  4、要注重实现传统课堂与有多种课程资源整合的课堂间有效的结合,要注意度的把握和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资源是很好一个辅助教学的手段,但不是主体,并且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要求,要明确并不是什么课都适用,所以教学应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运用的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一问题中,我曾经接触过中学语文教学名师程翔,他的观点就是在某些情感类的文章教学中,有时候反而是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更理想,不希望用外在的教学资源肢解了对课文情感的把握和理解,破坏了教学情境和气氛。而对于类似说明文一类文章的教学时,因为学生缺少直观的形象认识,缺少体验和感悟等,可以借助多种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感官,进而更好的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达到教学效果。那么,经过评课后,我也在思考,到底文言文的教学是应更适合哪一类的课堂?我也学*老教师的经验,学*同事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后面的文言文教学中实践探索,我认为如果能够较好的设计一个多媒体课件,在文言文教学中效果比传统课堂,即以教师主导走进文本的效果更好。当然,这一点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过早下结论。

  好处是:一、在多媒体等资源的辅助下,可以有利于教师展示已经梳理出来的知识点,给学生直观的展示,更容易把握重难点。二、在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可以使课堂不那么沉闷,让学生多种感官受到刺激,保持注意力,激发对文言文学*的兴趣。三、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更好的把握教学思路,从而促使目标的实现等等。

  要注意的是:一、课件上展示的是教师的教学思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经过学生的谈论后,教师最后给予纠正和指导。所以,课件上不要展示出标准答案。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的运用能力,课件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的辅助教学?是漂亮?是色彩、花样多变?是字体复杂?……所以,教师要加强自己媒体资源运用的技术,才能设计出为课堂服务的好的教学资源。

  5、还有一些就是语速的把握,教态的自然,板书的设计等问题也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规范化,把功夫用在*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夯实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

  最大的感悟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汇报,深感肩上的担子重了,教师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想干好这份工作,除了热爱还远远不够,更要学会专研。所以,作为新教师本身缺乏经验,有诸多的不足,那么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努力加强自己的业务能力和业务水*。把这份职业变成事业,变成兴趣,变成自己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放下繁杂的思想包袱,静下心好好的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在学*中成长。

  1978年吕淑湘先生发文《人民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转眼*四十年过去,语文教学效率低、质量差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人们努力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和科学化的今天,活跃在不同教学岗位的语文工作者似乎掀起新一轮高效课堂的改革,致力争取语文教学的效率与效果。不揣浅陋,本人不妨从自己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上,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一些体会。

  要精讲忌泛讲

  80年代语文教学提出了“精讲多练”的响亮口号,时至今日不少执教者精讲不起来,反而泛讲成风,单位时间利用率低,其突出表现仍然是“目标定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攻不破。”目标制约重点,重点完成目标。一些人讲《烛》文,不是在重点上用力气,而是泛讲《春秋三传》,婉曲写法,甚或列表三传异同,婉曲例解,还有的大讲特讲“以其无礼且贰于晋”和晋惠公“朝济而夕设版焉”的历史史实,看似洋洋洒洒,讲深讲透,实则枝繁叶茂,淹没主干,一叶障木,不见泰山。我们说,所讲的内容似乎也没有错,也是课文联系的内容,但是主要内容吗?是我们定的教学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吗?不可以少讲或不讲或以后讲吗?我觉得本文从文本价值、教学价值和阅读写作两个层面看,不妨将其重点放在“说退秦师”和命题作文上。重点找准了就纲举目张,这样孰轻孰重孰深孰浅,就分得出层次了,从全文比例看,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迫晋退兵就一般性讲了,再涉及到的“无礼”、“贰晋”、“朝济夕版”的史实就可略讲了,《春秋三传》的介绍和婉曲手法就可少讲或不讲了。即使是重点也不能泛讲,精讲是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透彻理解上。开始我对烛之武的说辞也囿于别人的看法,后来反复钻研觉得“四个角度”和一个“利弊得失”最为恰当,所谓“动之以情”不指哪几句话,而是情动于中,言为心声,融情于全部说辞中,至于“晓之以理”,整个说辞句句是理,这样抓住了文本的实质再以简要的分析。(见析书)

  一、关于课文内容

  1、秦晋围郑(开端)从地理位置说利得

  2、临危受命(发展)从利益关系说

  3、说退秦师(高潮)从历史事实说

  4、迫晋退兵(结局)从发展趋势说弊失

  且不去臃繁芜杂而显精萃精要进而“精讲”了吗?精讲且不就是高效了吗?

  要合唱忌独唱

  曾一度时期“三主理论”风刮语文教学战线,又一度时期大唱“自主、合作、互动”这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吹入了一阵新风。我们说教师是主导,从组织教学、讲授教学而言,学生是主体,这是从学*知识、接受教化的对象而言,一堂课教师要动学生也要动,才叫双边活动。我们的教学方向是: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我们反对过去那种教师独霸讲台,一讲到底的“独唱”行为,我们倡导师生融融,动手动口动脑那样一种生动活泼的“合唱”形式。本课合唱形式一是:教学“临危受命”段既有学生的“分角色读”,也有教师的“范读”。合唱形式二是:写作上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也不乏老师的点拨“导写”。合唱形式三是:既留有“四段”“迫晋退兵”的自行翻译,三段“说退秦师”的默读,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的课堂作业,以及留有常用词、通假字和作文的课外作业,也有老师作业课上的排疑解难。这样分分合合,有分有合,才称得上师生“合唱”,这要有讲有练,有读有写,有说有评才不至于为“独唱”。合唱要人人参加,人人动起来,因此教师又要象指挥样善于调动学生领唱、轮唱、混声合唱、对唱,不千人一腔,该肯定的肯定,该褒扬的褒扬,该疏导的疏导,该纠错的纠错,魏书生老师课上得棒,其一在于他象一个高明的指挥家,千方百计调动起课堂中的学生兴高采烈、思维活跃地加入教与学的“大合唱”。人人大合唱,个个有所获,这且不是最好的高效课堂又是什么?

  要形象忌抽象

  讲课要形象忌抽象,抽象为讲不具体干巴巴,学生留不下印象,抽象为讲不清笼统模糊含混,学生形不成印象。现在一些教师讲课抽象化,突出表现一是蹈虚凌空,架空分析,二是缺少方法,语言苍白。好的老师讲解循循善诱,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好的老师一语中的,妙语解颐。《烛》文教学的形象性贯串在整个语文的讲解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一、字、词、句的讲解。课文中有对形声字“缒”的辨析,会意字“朝、从、亡”的分析,繁体字“厌”的把握,还有通假字的解说,对于常用词,如“亡、从、封、亡、鄙”,又用知识树、树形图的方式揭示本义、引申义的衍变和联系。讲文言虚词“之”和宾语前置句时,本课讲解时辅之以三个板书,一为“四角度一得失”的板书,增加了直观性。二为“写人记事四种”体式图,复杂化为简明。三为写作思维导图,变抽象为具体。三、比喻的运用。课中用了三个比喻,一是以天*讲利弊,二是以不同演员演不同戏比名词动用,三是以“卡轮置”比宾语提前。四是筷子点线形态比角度变换,均收到化抽象为形象的讲课效果。四、鲜活的语言讲解。课文中讲解中不仅使用了许多言简意明的成语,化用了形象鲜明的个别古诗词,还采用了贴*学生的贴*时代的新鲜用语,如“强强联合,联手出招,心灵鸡汤,突发事件、智残、脑障、脑壳还没进水,换位思考”等,使学生感到鲜活、亲切有味。试比较,讲课形象,深入浅出,生动通俗,老师一讲即懂,学生一听即明,这和那些满口概念,深奥抽象,老师讲得面面俱到,学生听得不得其要,一个问题别人讲一次两次学生欣然接受,学生能举一反三,你一个知识点讲一、二十遍学生还懵懂不明,你还报怨学生笨,你看教学效果上的高效与否且不泾渭分明吗?

  要延伸忌单一

  讲课要延伸忌单一,有人说:小学是旅游,中学是活动,高中是深刻。知识单一何见深刻?单一指学课文时只就课讲课,叮在一处,思维视野局限,所学知识死板不能活化。要延伸就要善于联系、扩展,也就是联系学过的知识,扩展未学的内容,讲课有联系才能开掘课文学*的深度,有扩展才能开拓课文学*的广度。我在《烛》文教学中一是注意联系学过的知识,温故知新,如讲“写人记事四种体式”时联讲学过的课文《羚羊木雕》、《散步》,还就所学二、三单元文章就写人记事四种基本式作以区别。二是注意扩展未学的内容。如在写作导学时,我不仅让学生联读、寻读已学篇目《触龙说赵太后》、《邹忌讽齐王纳谏》,还让学生扩读《左传》中《宫之奇谏假道》、《秦晋�ブ�战》等文章,指导学生从正面例子分析烛之武、触龙、邹忌、宫之奇说辞的精妙、成功的原因,还从反面例子吸取蹇叔哭师的经验教训,由此使学生讲学内容变得丰富而不单一,多元而不单调,举一而能反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认识水*,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当然课文的讲解要有机联系,而不是信马由缰。试想想看,同样四五十*方课堂,同样45分钟单位时间内,你就课讲课,就文学文,人家联系有方,拓展有术,你漫天撒网,面面俱到,大讲名词术语,概念结论,人家主次分明,由博反约,驭繁于浅,深入浅出,所得异同,谁高效谁不高效,明眼人且不一见即明么?

我的导入语: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般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战争,一个是和*。《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天下大势,和久必分,分久必合”要和,要统一,就有战争;要分,要分裂,也会发生战争。战争成了人类生活的常态,所以大量的历史文学作品会记录描写战争。在这些记录和描写中,有的表现大场面的敌我交锋,有的表现小场面的接触冲突,有的则表现无畏的'英雄与超人的智慧。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有很多凭借个人的气魄和智慧扭转整个战争局面,甚至掌控一个国家的命运。几句话,可以毁灭一个国家;同样,几句话,也可以挽救一个国家。这些人物,就成了历史的传奇,他们超人的勇气和智慧成了他人顶礼膜拜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普通的人,和其他人一样,有爱,有恨,有欢乐,有忧愁,会后悔,会抱怨,会使性子……可见,尽管历史的长河从远处来,但历史的英雄并没有离我们很远,比如:烛之武。

  我感觉这段导入语引起了学生对“烛之武”这个历史人物的兴趣,为了解这个人物,他们会认真阅读文本。这就为他们的讨论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这次我提出的讨论,实际上是发现、提出问题的过程。两个方面:一,记录自己解释不了的字、词、句。特别叫他们关注虚词和句式。还举了一两个示例;二,记录无法理解的课文内容,比如,郑伯,为什么叫郑伯,文中有很多不连贯的地方,这是不是不足。

  要求他们分为词语、句法解释和内容理解两块,把所有迷惑不解的东西记录下来。

  我认为这次讨论只是记录问题,相对简单。但经巡堂观察,很多组别居然提不出像样的问题。有的组别居然说没问题。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来源于艺术生对普通学科知识的相对忽视,我想他们初中时代,文言文的学*是远没有达标的,所以阅读文本,只浮于最表面的东西,无法发现问题。

  讨论结果还在各组手里,只好等下节课看看具体情况,再帮助他们如何去发现问题。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阶段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本文的情节相对简单,但涉及郑、秦、晋三国历史上的恩怨与利益,涉及人物称谓和外交辞令,当然,更涉及许多古汉语词句。扫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学生才能领略到文章的理性之美。阅读鉴赏文言文,要把握“言”“文”这两点。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落实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感受了烛之武深沉的爱国情怀。教材是学*写作的范例,也是学生写作的素材库,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本文中总结写人叙事的技巧,归纳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并在写作中学以致用。本教学设计力求稳、实,突出了本课的重点,教学目标少而精,由整体到局部,思路清晰,侧重学法指导,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同时,这篇教学设计还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掌握文言文学*的方法。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过程中,学生在热烈轻松的氛围中积极参加讨论,学有所得,感到古文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知识和道理,逐步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

  首先就是部分学生预*不扎实,马马虎虎,不能按照要求去做,影响了课堂教学进度。其次课堂评价方面做得不够到位,激励性的语言单调不够丰富,对学生之间的、小组之间的评价有些欠缺。这些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听得多,这种授课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暂时的。在本设计中,打破传统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质疑,自行讨论解疑,通过这一形式,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在对重点难点的讲读中,采用比较个性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题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适的字,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烛之武在退秦师时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及其劝说艺术,从而让学生了解烛之武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行为,并学*他学*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完成情感态度方面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在烛之武的说辞之后想象秦伯的反应和可能有的对答之辞,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烛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进行劝说的。

  总之,本设计遵循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文言知识,提过阅读能力,并不同层次的对文本内容进行把握和理解。同时,授课过程中,学生积极性高,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谈论与探讨之中,因此,可以说,这一设计(这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二

  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第四,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值得探讨改进的地方: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阅读大量的资料,对于教学进度的完成是一个挑战。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三

  本课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我校推行高效课堂,教学就应该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学*为主,让他们在课堂学*、讨论、探究。

  2、突出合作探究精神。高效课堂强调小组在学*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合作探究。

  3、渗透古代文化精髓。学*文言文,应该再教学中渗透古代文化的精髓。

  4、强化读写训练。读写训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本科教学中,让学生领悟课文的行文特点和写法,并在课后实践,强化练*。

  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文言基础知识应该再讲解细一些。

  2、训练的量应该再合理点。

  人教版《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四

  1、课堂结构自然完整,结语与导语围绕课文内容,并遥想呼应,思路清晰、严谨,关注每一个细节。

  2、突出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注重诵读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诵读的*惯和能力。而且三个段落三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现教材特色、学生特点,以及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3、教学重点鲜明,充分发挥学生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协作,从而在集体的智慧中完成学*任务。

  4、充分尊重学生,及时评价(包括口头评价和板书)学生、鼓励学生,挖掘学生学*的潜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5、教师语言自然、亲切,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教态自然而有亲和力。

  6、从整个课堂看来,气氛活跃,师生互动配合紧密,能有效体现教师有效地教和学生有效地学的原则,学*效果较好。

  7、课堂上回答问题的人中,男生多,女生少。说明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关注值得反思。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菁选(扩展8)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范文十份

  课时:2

  授课方式:多媒体

  教学目标

  1、学*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正确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尤其是下列十五个词语:贰、军、辞、鄙、陪、行李、共、济、肆、阙、说、若、夫、微、之。并能归纳其中四个词语的义项:若、夫、微、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背景、解题

  你们知道“秦晋之好”的意思吗?

  晋国是西部的一个古老国家。晋国祖先是唐叔虞。唐叔虞是周武王的小儿子,成王幼弟。唐是地名,位于黄河与汾水之间,方圆百里。叔是排行。叔虞出生时手握“虞”字,就以虞为名,字子于。尚在孩提时,成王桐叶封弟,封叔虞于唐。唐叔虞后代于此繁衍生息,就是后来的晋国。到了春秋时代,晋国统治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历经卫国、齐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秦国等诸侯国。重耳在各国遭遇不尽相同。齐国是以厚礼相待,而在经过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君说如果不能厚待重耳,就要把他杀了。重耳到了楚国,受到优厚的招待,并许诺楚王,有朝一日两国交战先退避九十里。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投机,派人把重耳请到秦国,并把女儿嫁给重耳,秦晋结下姻亲关系,这就历史上的秦晋之好。今天两家要联姻,还说欲结秦晋,当由此而出。再后来,秦穆公派兵把重耳护送回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题目点明了本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

  二、读文知字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第一段:秦、晋围郑(形势/围郑原因/驻军位置/)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说退秦师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拉拢引诱,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其写作特色。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用法。

  3、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及说服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古文中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文言句式。

  2、烛之武说服的技巧以及《左传》的写作特点。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对,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1950年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当时一位美国高级将领就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抵得上5个师,在这,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他可不止抵得上5个师呢,他凭着自己的一张巧嘴不仅瓦解了国家的危机,还能化敌为友,这人是谁呢?对了,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就来学*课文《烛之武退秦师》。(板书)(1分20秒)

  2、《左传》的介绍及文体常识

  请同学们翻开书本86页。我们看到注释1,课文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何为“编年史”呢?就是指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裁。大家看到里面有僖公三十年,就说明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发生在僖公三十年。比如我们初中学过的《曹刿论战》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另外还有国别体,是按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如《国语》、《战国策》大家翻到92页,我们在初中也学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大家看注释1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说明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件事发生在齐国。还有一个是纪传体,大家看到88页,里面列举了24部纪传体史书。纪传体主要是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大家联系一下初中学的《陈涉世家》便会明白。其实书本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信息,同学们要学会发现和联系。(1分50秒)

  《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主要记载的是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一些事件。擅长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间接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我们学*了《烛之武退秦师》后大家对于《左传》的写作特色会有更深刻的理解。(1分)

  3、朗读课文:

  现在就请同学们齐声朗读全文。晋侯秦伯围郑预备读。(生读)(1分30秒)

  需要注意的字音:

  氾(fán)南佚(yì)之狐夜缒(zhuì)而出越国以鄙(bí)远亡郑以陪(péì)邻共(gōng)其乏困朝(zhāo)济而夕设版焉阙(jué)秦秦伯说(yuè)杞(qǐ)子逢(páng)孙

  4、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老师想问一下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怎么停顿?晋/军/函陵,秦/军/氾南。谁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这样停顿?军是驻扎的意思,是个动词,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很好,说明大家预*了。我们回过来看。晋侯、秦伯围攻郑国,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是因为的意思,其是个代词,代郑国。无礼于晋是个倒装句,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晋文公。这里的无礼是指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晋文公当初因为国内的政治原因逃亡在外,路经郑国时,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贰是从属二主的意思。大家看地形图。当时,春秋诸侯国争霸,郑国继从郑庄公死后,国势江河日下。然而,它正处在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一旦晋国、楚国动起手来,倒霉的往往是郑国。因为两头受气,郑国就练圆滑的夹缝生存技巧。就如两年前的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战争前期,楚国实力明显优于晋国,郑国原先是出兵帮助楚国。但后来晋国使用了谋略最终取得了决定性优势,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九次出使晋国,与晋国结盟,但是晋国还是心怀芥蒂,同时也是为了争夺霸权,在两年后再次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分50秒)

  这一段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事情?

  生:晋秦围郑,以及围郑原因和围郑的局势。(板书:晋秦围郑)

  “春秋无义战”从课文我们得知秦国与郑国并无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秦国之所以与晋国联盟就是想从中获利。而且他们并不驻扎在一块,这就为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君埋下了伏笔。郑国士大夫佚之狐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我们接着看第二段。请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二段,注意节奏和情感。(1分)(生读)(20秒)文**出现了几个人物?

  生:三个。佚之狐、郑伯、烛之武

  佚之狐他说了什么?他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大家注意言于郑伯曰,与上一段无礼于晋一样是个介词结构后置,对郑伯说。若是假如的意思。国家危急,佚之狐向郑伯献上献上计谋,可以看出佚之狐什么性格特点?有知人之明和爱国精神。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他对烛之武非常了解,同时也表现了佚之狐对时事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板书:佚之狐慧眼识才)郑伯听从了佚之狐的意见,从是听从的意思。那烛之武有何反应?辞曰,辞是推辞的意思。烛之武为什么要推辞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谁来翻译一下这句话

  生:我年轻力壮的时候,尚且比不上人家,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很好,大家注意,也和已都是语气词,这里是两个语气词连用。已同矣。烛之武真是比不上人家吗啊?如果真是这样,佚之狐还敢说“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吗?不是,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yǔ)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一个人才长期被淹没,国家危急了才想起我这个七十多岁的老头,你说烛之武会没有怨言吗?有。对此,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呢?(2分30秒)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请一位同学翻译一下:我不能早些任用您,现在情况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啊。

  大家注意,这里的是,是个代词,代替前面所说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这件事。这是一个判断句式。我们现代汉语中也有判断句,比如说“我是中国人”,常用一个系词“是”来连接。但是古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系词,大家可能会误以为“是寡人之过也”这里的“是”就是系词,不对,实际上这里的“是”是个代词。那什么是判断句呢?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理解判断句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动词谓语句不是判断句。尤其是用“为”构成的句子有时与判断句十分相似。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里的“为”很像现代汉语的的系词“是”,但在古代汉语里面“为”是一个意义非常广泛的动词。因此这不是判断句。

  2、语义上不表示判断的.句子不是判断句。这主要在于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古代,判断句的句式有

  1、……也“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者,……也“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3、是……也。“是寡人之过也”

  可能同学们一时难以明白,没关系,大家做下笔记,以后我们接触文言文多了,有了语感就能理解了。面对一个小小的养马官的抱怨,作为一国之君的郑伯,他首先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一方面,国家危难,确实需要烛之武出马,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郑伯胸襟开阔,敢于认错。(板书:郑伯勇于认错)同时,他站在烛之武的角度说,国亡了,对你也没有好处呀。其实,烛之武已经七十多岁了,郑国灭亡也不会真对烛之武有什么致命的害处,然而烛之武还是冒着生命危险答应了下来。这也看出了烛之武艺高人胆大。(板书)其实,牢骚归牢骚,国难当前,爱国之人都不会退缩的。另一方面,作者这样安排剧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使人物有血有肉,同时,也造成了波澜起伏的效果,引人入胜。这一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板书)(2分20秒)

  结语:国难当前,烛之武又是如何凭着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课后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三段,试着给烛之武说的话分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好,今天的课到这。同学们再见!

  5、板书设计:

  一、晋秦围郑人物形象:佚之狐慧眼识人才

  二、临危受命(主板书)郑伯勇于认错

  烛之武艺高人胆大

  第二课时

  1、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烛之武退秦师》(板书)我们上一节课学*了文章的第一第二自然段。同学们都知道当时郑国被晋国、秦国围攻,郑国危在旦夕。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烛之武被推到了拯救国家的风口浪尖上,身负使命的烛之武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君,化解国家危机的呢?今天我们接着学*课文最后两段。

  2、分析课文/整体感知

  大家看到第三段,夜缒而出,缒是指把人用绳子绑上,从高处放下放。烛之武要去见秦君,得乘着夜色偷偷地让人从城门把他掉下来,说明了什么?

  生:形势很危急

  对,也从侧面写出了烛之武为了国家做出的英勇表现。四个字写出了事情经过,点出氛围,表现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凝练的手法是《左传》特色之一。

  烛之武见到秦伯说,秦晋围郑,郑既之亡矣。既是已经的意思。秦国、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自己就要灭亡了。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若,假如。以,是介词,拿、用,句子省略了宾语,敢以之烦执事。执事是对对方的尊称,这句话是说,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的话,就冒昧地用这种方式麻烦您。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哪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越国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土地当作边邑,您也知道这样很难。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很好,课文的注释也很详细。大家注意,这里的以是连词,表目的。鄙,本来是名词,边邑,现在活用为动词,把……当作边邑。亡是一个使动用法,使……亡。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大家注意,这里有几个古今异义词。以为,古意是把……作为,是两个词,以之为。现代汉语则是一个词组,以为。东道主在这里的意思是东方道路上的主任,现在泛指主人。行李,大家看注释23,是指出使的人,现代汉语指出门所带的包裹。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您也没有什么坏处。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而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起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这里的晋君是晋惠公。这句话是个双宾语句。为晋君赐,给晋君恩赐。大家学英语也接触过,双宾语是指由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组成。一般是间接宾语紧接在谓语动词后,如晋君就是间接宾语。朝、夕是极言晋惠公言而无信之快。谁来翻译一下: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生:晋国,何时才能满足的呢?已经在东边使***为它的边邑,又想往西扩大边邑。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就会受益,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何厌之有是个倒装句,大家以前也见过,应该是有何厌。是宾语前置,之不用翻译,是用来提宾的。东和西都是方位名词做状语。封,原本是名词,疆界,这里用做动词,成为……疆界。肆是扩张的意思。阙,使动用法,使……削弱。图是考虑的意思。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说通“悦”高兴。还,撤退。

  上节课老师布置大家在课后认真思考怎么给烛之武的十句话划分层次,不知道大家都认真思考过了吗?现在我们集体朗读烛之武的说辞,从秦晋围郑到唯君图之。秦晋围郑,预备读。(生读)好,现在分为两个小组,讨论一下烛之武对秦君所说的话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并且拟个小标题?很好,其实同学们都划分得不错。这段话也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第一句话,秦晋围郑到敢以烦执事。说的是“坦言亡郑”(板书),第二层越国以鄙远到邻之厚,君之薄也。表明“亡郑有害”(板书),第三层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到君亦无所害,摆明“舍郑有益”(板书),第四段从且君尝为晋军赐矣到君之所知也,这是“援引历史”(板书),剩下的是最后一层,“推测未来”(板书)我们现在就来看看烛之武说辞的精妙之处。

  第一层是“坦言亡郑”。烛之武刚一见面就说这样的话,有什么好处呢?

  生:使秦君高兴

  对,烛之武就是要第一时间消除对方的戒备。大家注意关键字“秦晋”大家看到第一段,课文在描述事情时说的是“晋侯、秦伯围郑”这是因为这场战争确实是晋国挑起的,秦国只是从中协助。但是烛之武却有意把秦国放在了第一位,意在凸显秦国的优势,表明郑国的生死大权全在您秦君手里了。烛之武这一份尊重和恭维实在让秦君心里很受用,也就给了烛之武往下说的条件。其实,这句话还有更深一层作用。大家想文**涉及了几个国家?三个,晋、秦、郑。春秋之战就是利益之战,郑国坦言亡郑,就表明了我已无力与你争夺什么,现在关键的是您秦君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亡郑中比晋国夺得更多的利益。烛之武一句话就将秦国的矛头从郑国身上转移到了晋国身上。这是“以退为进”(板书)

  就在秦君心里不由地开始活动时,烛之武不失时机地抛出了土地问题。大家看示意图。秦国要想占有郑国,得跨过晋国,这很不利于管理,如果放弃,那辛苦打下的江山就只能拱手相让,秦君会乐意吗?况且,土地就如西瓜,就只有那么大,别人占得多了,你相对就少了。这是“先示其害”(板书)

  听到这,估计秦君心里也在琢磨着。先示其害后,烛之武接着诱之以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您灭了我们郑国不仅无利还有害,不如留下我们还可以为您出使的人提供住宿和物资。(板书:诱之以利)

  秦君动摇得更加厉害了,烛之武引出了历史上晋国对秦国言而无信的例子。(板书:晋不可信)到最后劈头直说:“夫晋,何厌之有”并且推测晋国灭了郑国后为了扩大土地必定转而对付秦国。(板书:晋无所厌)

  短短125个字,烛之武层层深入,从不同角度说服秦君。烛之武似乎处处为秦国着想,从而打动了秦君,最后使秦君不仅放弃了攻打郑国还与郑国建立了联盟关系。这是本文的高潮部分,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板书)

  秦国原本是与晋国结盟攻打郑国的,突然转了方向,晋国会有什么样的反映呢?我们接着看最后一段。同学们齐声朗读最后一段。子犯请击子,预备读(生读)

  谁来翻译一下这一段

  生:子犯请求攻打秦国,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代替整编,这是不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大家注意,微,是表否定的假设。如果没有。因:依靠。武是指在使用武力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如现在的成语“胜之不武”。去,是离开的意思。现代汉语往、到。比如说我们去外婆家。

  晋国军队终于撤离(板书)

  结语:这件事情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整个课文我们也学*完了。在课后同学们试着将文中的古今异义词和一些词类活用找出来,写在作业本上交上了。大部分都在课堂上说过,不会很困难。我们下节课再进行总结。

  3、板书设计:

  坦言亡郑——以退为进一、晋秦围郑

  亡郑有害——先示其害二、临危受命

  舍郑有益——诱之以利三、说退秦师

  援引历史——晋不可信四、晋师撤离

  推测未来——晋无所厌

  第三课时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疏通了字词,理清了文章脉络,还着重学*了烛之武巧妙地说辞,今天我们一起来领略《左传》的写作特点。

  2、学*《左传》写作特点

  ㈠.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㈡.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㈢.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在以后的学*过程中我们会对左传的艺术特色有更深的理解。

  现在我们来总结文中一些重要的字词句。从同学们交上了的作业看,同学们都做得不错,(看实际的具体情况)现在我们就一起总结一下。

  3、总结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文言句式以及重要的虚词

  1、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同下文“秦军”)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2、通假字

  ①今老已,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②共其乏困(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古意:东方道路上(招待使节的)主人)

  4、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⑤(烛之武)辞曰省略句

  ⑥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

  ⑦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句

  ⑧(晋)许君焦、瑕省略句

  ⑨子亦有(何)不利焉省略句

  5、重要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