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

首页 / 教案 / |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1

  【教学目标】

  1、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借助字典,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解题

  孟子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二、本文学*的知识点

  1、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无”—“毋”,“颁”—“斑”;“涂”—“途”。

  2、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3、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4、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四、课文分析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文言常识】

  1、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

  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

  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

  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

  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

  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2、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

  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

  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

  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

  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答疑: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 阐述: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2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

  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zhǐ)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tì)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称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也算)是尽心啦!黄河以北遭遇荒年,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以北;黄河以东遭遇荒年也是这样。察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但邻国的百姓并不更少,我的百姓并不更多,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比喻。咚咚地击鼓进军,兵器刀锋已经相交撞击,扔掉盔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下,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下。凭借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嘲笑他人跑了一百步,(您以为)怎么样呢?”

  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不违背农时,粮食就吃不完(这句指在农忙季节不应让人民为公家服役)。密网不进池塘捕鱼,鱼鳖就不会吃完(古时曾经规定,网眼在四寸[合现在二寸七分多]以下的为密网,禁止下池沼内捕鱼)。按照季节砍伐树木(指在草木凋落的时候,那时生长时节已过),那木材便用不完。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样就使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没有什么不满。百姓对供养活人埋葬死者都没有不满,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在五亩(五亩:合现在一亩二分多)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凭此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禽、家畜(豚:小猪。彘:大猪),不要错过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时候就可以吃到肉了。百亩的耕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就不会有挨饿的情况了(数:几)。认认真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敬父母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庠序: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者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七十岁的时候都能穿衣吃肉,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能达到这样的地步,却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的,是不曾有过的事。

  “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贵族们)却不加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打开粮仓赈救灾民,老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罪过,是年成不好造成的。’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却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区别?王不要怪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指别的诸侯国的人)都会前来归顺了。”

  高二语文《寡人之于国也》赏析

  段解

  ·第一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四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五~七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简要分析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研讨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文章点睛之笔,突出了本文主旨:只有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这种“保民而王”的主张,实际也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第2-4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5-7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5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6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7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一句“王好战,请以战喻”充分把这种思想表露了出来。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他认为梁惠王自认为的“用心”于民,做的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其他国家不知满足的一味向民征敛只是“百步”与“五十步”的区别。

  第三,孟子向梁惠王表明了自己治民的理想,具体地说,就是让民拥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鸡豚狗彘之畜”。

  不仅如此,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他的最高理想是黎民“衣帛食肉”,“不饥不寒”。

  最后孟子在自己论证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指出面对上层贵族奢靡浪费,黎民饥寒交迫的社会现实,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梁惠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文写作上体现出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3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二、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三、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四、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一、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的论辩艺术。

  三、通假字:颁—斑 无—毋 涂—途

  四、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五、固定格式:直……耳 是……也 或……或…… ……何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三、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孟子,学*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情绪和朗读水*)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 直……耳 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二课时

  一、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二、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三、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四、写作特点

  结构严谨

  善用比喻

  气势充沛

  五、完成练*,巩固所学知识

  1、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5、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附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 (第一课时)

  《孟子》

  一、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二、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三、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寡人之于国也 (第二课时)

  《孟子》

  措施 效果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养生

  _______,______不可胜食也。 丧死 王道之始

  _______,______不可胜用也。 无憾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 七十者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______。 帛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________。 黎民不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 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4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读出标点、句段的停顿

  3、读出文言虚词的语气

  4、读出文章情节内容的意味

  5、积累文言字法词法句法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语气的把握和诵读

  2、由文言虚词的语气推断人物心理

  教学原则: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以教师点拨控制为主导,以诵读启发学生思维为训练主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读文:教师范背一遍文章,学生齐读两遍,教师听音,纠正字音。(在读、听中进行字音教学,省时高效)男生齐读,女生合书听,默译,女生读,男生亦然。(听译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下面的译文打下基础)

  二、译文原则: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二把法:

  1、把注释搬上课文

  2、把问题,提给老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写在黑板上

  (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问中,教师决定点拨的重点)

  三、讲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通假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课件,学生做笔记,教师针对学生口语提出的、写在纸条上黑板上的问题补充讲解。(由于时间关系,多媒体展示环节可放到自*课或晚自*,课上只对提问进行点拨)

  四、作业在笔记本上整理多媒体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词法句法。

  第二课时

  一、诵文——教师点拨示范

  师诵第一段,要读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粱惠王的自夸、指责的语气。

  学生齐读,体会以上文言虚词的读法。

  提问:从这几个文言虚词读法上看,梁惠王当时的心理是什麽样的?

  多媒体展示:

  孟子见梁惠王{三次}

  第一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曰:“贤者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第三次:课文提问:孟子三次见梁惠王,三次关系的远*不同,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都是什麽关系?

  明确:朋友、主仆、君臣。

  提问:第三次既是君臣关系,孟子还敢不敢向梁惠王直接谈“王道”思想?明确:不敢。

  提问:孟子运用了什麽方法劝谏?明确:设喻。

  提问:那麽,此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各是什麽样的?

  明确:梁惠王:自夸、指责;孟子:晓自身安危,运用婉曲方式劝谏。

  二、诵文——学生自主学*

  (一)把学生分成四组,课文按2——4、5、6、7段分成四部分,每组承担一部分。经过组内集体诵读后,推选一人示范诵读,一人揣摩孟子心理,一人补充点评。

  (二)教师分部分展示多媒体课件,点评、朗读、背诵。

  择喻(2——4段):好战走或或则何如?

  (讲述*缓绘形)

  诱入:不可直------耳是------也。

  (脱口迟疑)

  欣慰:知此无望----------也。

  (少许感叹,少许畅快)

  5段、也①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或肯定疑问②句中停顿③副词,片刻例:“来也匆匆”;读音Уě开口响亮

  农谷也池鱼鳖也

  山林材木也(肯定)

  是-----也(判断)王道之始也

  (多些感叹,多些畅快)

  6段、矣①语气词,表完成“了”②表感叹③表命令请求;读音yi低沉摇曳

  宅树桑衣帛矣

  畜有时食肉矣(感慨未之有也

  田有时无饥矣之极)(畅快之极)

  教义不负戴矣

  提问:“未之有也”,与“未有之也”读法的区别?

  点评:“之”既是前置的宾语,又有舒缓语气作用,重音停留在“有”上,表现了畅快之情。

  7、焉:语气词(感叹强调畅快总结)读音yan*稳满足

  食人食------检非我也,岁也

  对比饿莩------发类比非我也,兵也

  无罪岁,斯------焉!

  三、梁惠王的心理

  之始:养生丧死无憾

  (距离小,要达到)

  王道之成: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梁惠王

  (前景美,吸引人)

  之阻:罪岁(相对照,愧疚生)

  四:孟子的“文气”

  提问:为什麽在“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提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颠倒,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加深。

  提问:有人评论:“谈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明确“1、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2、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六、作业:想象式翻译课文,补上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活动。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5

  【教学目标】

  1、知识教育目标:

  ⑴ 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2、能力训练目标:

  ⑴ 学*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⑵ 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⑴ 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⑵ 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解决办法:

  ⑴ 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⑵ 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

  ⑴ 熟读课文。

  ⑵ 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⑶ 归纳文意,记下学*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的知识点:

  ⑴ 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⑵ 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⑶ 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⑷ 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二、重点、难点的孝*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课文:

  ⑴ 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⑵ 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⑴ 学生复述课文。

  ⑵ 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 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⑴ 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等。

  ⑵ 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参考答案: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三、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二、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⑴ 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参考答案: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⑵ 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集中在文章的第三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 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以训练式,完成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⑴ 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⑵ 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⑶ 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 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 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⑷ 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⑸ 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判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应做到以下几点:

  1、牢记实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及课文中例句及文言词法句法。

  2、从字形、字音入手推求字义。

  3、利用文言句法特点判断词义。

  4、利用词的构成方式判断词义。

  5、从具体语境出发,顾及上下文去判断词义。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⑴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⑵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⑶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 shuò,屡次)

  ⑷ 数罟不入洿池(读 cù,密)

  发:

  ⑴ 百发百中(发射)

  ⑵ 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⑶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⑷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

  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⑵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⑶ 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兵:

  ⑴ 非我也,兵也(兵器)

  ⑵ 穷兵黩武(战争)

  ⑶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⑷ 草木皆兵(兵士)

  胜:

  ⑴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⑵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⑶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⑷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⑸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提疑:民不加多

  孟子答疑:

  1、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2、使民加多的措施

  结论──保民而王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7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之畜(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洿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三、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四、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五、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教案点评: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探究活动

  《论语》与《孟子》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1)比较法。 (2)历史法。 (3)文献资料与网上查询法。 (4)调查法(侧重于孔孟故里的学生)。

  参读书目:

  (1)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孔孟的部分。 (2)周月亮《孔学儒术早期儒学及其演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3)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大学出版社。 (4)《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5)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7)刘冬颖《与圣人对话·孔孟精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黄卓明《诸子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9)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上海古籍出版社。 (10)赵昌*《孟子·匡世的真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8

  教学目标

   1.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1)yè(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洿(5)无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颁bān通假字,同“斑”(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按学*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因“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

  (按学*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缓。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学生思考、讨论、发言。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对比涂有饿莩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教学步骤]

  一、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投影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2)可以衣帛(3)然而不王者(4)王无罪岁(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异于……(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动用法,其他使命词活用为动词。

  2.(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二)

  资料显示(投影或多媒体)

  1.数

  例句出处释义

  愿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

  2.直

  例句出处释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

  3.发

  例句出处释义

  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

  4.兵

  例句出处释义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例句出处释义

  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

  三、阅读训练(附材料)

   投影:

  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②死者壹③洒④之,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⑤耨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注释:①叟:对老头得称谓,这里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洒:xǐ通“洗”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译文]梁惠王对孟子说:“魏国在当时,天下没有比它更强大得国家了,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这时候,东边和齐国打仗,败给了齐国,我的大儿子死了;西边又败给秦国,丧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边又受到出国污辱。我感到这是奇耻大辱,希望能够替我国所有牺牲的人报仇雪恨,您说怎么办才行?”

  孟子回答说:“土地见方百里的小国,行仁政可以使天下归服。魏国这样的大国,王如对人民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杂草,使年轻人在闲暇时间,学*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里用来侍奉父亲兄长,出去用来对待上级。这样就是制造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拥有坚固盔甲、锋利刀枪的军队了。

  “秦国楚国征兵派夫,耽误老百姓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来养活父母。父母挨冻挨饿,兄弟妻子儿子东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们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王若发兵前往征讨,谁能与您抗衡呢?所以说:‘行仁政的人,无敌于天下。’请王不要怀疑。”

  教师注释疑难词句。

  要求学生能看大致看懂材料,然后结合课文,谈谈孟子的仁政思想。

  学生讨论,畅所欲言,交流看法。

  四、小结

   课文所讲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讲的“仁者无敌”,强调的都是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孟子认为,国君如能实行仁政,减税宽刑,不滥杀无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归心。这就是说真正能够爱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不是吗?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没有冲垮我们,及其强大的金融风暴没有压倒我们,关键是我们有一个能够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我们的党是战无不胜的党。

  五、布置作业

   1.预*《劝学》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对话孟子

  疑问(移民移粟)设喻

  民不加多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不可(走进圈套)无望民之多于邻国(回答)

  斯天下之民至矣(民加多)施仁政的措施(目的)

  [延伸阅读]阅读下文,完成文后要求。

  孟子见梁惠王,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卒①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吾对曰:‘定于一。’‘孰能一之?’对曰:‘不嗜**者能一之。’‘孰能与之?’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云,沛然④下雨,则苗浡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者也。如有不嗜**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要求:认真认识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实行仁政是统一天下的根本保证。

  提示:这一章孟子论述了“不嗜**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张国家统一。实现统一,孟子反对**,也就是反对战争。不嗜**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统一天下。

  注释: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干枯。③油然:盛多的样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样子。⑤浡(bō)蓬勃的样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养,这里引申为治理。⑦由:同“犹”

  [译文]孟子谒见梁惠王,出来以后,对人们说:“远远打量,不像个国君的样子;走*以后,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气势。他蓦地问我:‘天下要则那样能够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说:‘天下归于统一就会安定。’‘那么谁能统一天下呢?’他又问道。‘不随便**的国君能统一天下。’我回答道。‘那么又有谁来追随他呢?’他又问。我回答说‘天下的人没有谁不愿拥护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长情况吗?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会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现降雨云,并降下大雨,那禾苗就会生机勃勃地重新生长起来。像这种情况,有谁能改变呢?现在各国国君,没有谁不是**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随便**、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么普天下的人民都会伸长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这样,老百姓归附拥戴他,就像水流向低处,湍急迅猛,什么也挡不住啊!”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9

  [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的儒学大师,《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一向被人们认为他是继承孔子学说的正统人物,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的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选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孟子》善于雄辩,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其次,善于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这些在文中都有集中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学*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⑴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⑵理解孟子王道主张及其内涵。

  ⑶赏析排比、设喻的艺术效果。

  ⑷培养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集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这里的“孔子的智慧”指什么呢?(施行仁政,重礼仪教化……)其实孔子是儒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学*《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初步感受孟子的仁政思想。

  (了解民族文化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激起学*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整体感知,读通课文。

  (1)朗读全文,作标注。

  (2)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同桌合作,找出难句。

  (3)四人一小组相互切磋,尝试解疑。

  (4)课堂讨论,突破难点。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河内有了自然灾害,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

  (凶:自然灾害,收成不好的荒年。其:指代那里。于:引出动作的对象)

  ②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材木用不完,这就使老百姓对养生者送死者没有什么不满了。

  (是:指代译为“这”。养生丧死:“生死”应为活用,活着的,死了的。供养活着的人发送死了的。)

  ③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反复地将孝悌之道理讲给老百姓听。

  (谨:谨慎,认真从事。申:反复陈述。)

  ④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不要归咎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应会来来归顺了。

  (罪:归咎、归罪。斯:则,就。至:到,归。)

  2、理清线索,了解大意

  (1)学生自主学*。

  (2)小组讨论交流。

  (3)课堂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小结。

  提出问题民不加多的疑问

  分析问题民不加多的原因——五十步笑百步

  解决问题民加多的措施——实行王道

  (学生自主学*,合作学*,解析疑难,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通过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大意。)

  三、引导探究,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

  1、孟子主张王道,结合课文,说说王道思想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这是王道的开始,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这是王道之成的标准。孟子提出了七项实现王道的措施。层层铺叙,有声有色地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王道之治的美好图景。)

  2、今天,反观孟子王道的思想,有哪些是可以肯定的?

  (1)孟子王道思想有物质文明,也有精神文明。首先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使其衣可蔽体,食可果腹,共后着眼于文化道德的教化,提高百姓的素质修养。先养民,后教民。养民是基础,教民是提升,认识到养民安民是兴国安邦的基础,道德教化,对兴国安邦可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提出统治者应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应该善于反思,勇于承认不足,严于律已,不推卸责任。这是实行王道的必要条件和有力保证。孟子并没有将天子神圣化,直陈其弊。

  (3)从“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孟子非常重视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协调性——不滥砍滥伐,不滥捕滥杀,保持人与环境的和协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学*借鉴的。

  (在把握大意的基础上,审现王道之治的具体措施,在互相切磋、交流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创新能力。)

  四、品读语言,感受艺术魅力

  仔细阅读下列语段,想一想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写出品赏批注,与同学交流一下。

  1、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语言生动形象,有感染力,如在目前。“以五十步笑百步”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没有显出说教者的姿态,达意已明了,符合谈话对象,又体现出说话的技巧,使谈话生动,有趣味性。(1)妙在设问,本是梁惠王问孟子“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避而不答,反抛梁惠王一个问题:“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巧妙地使梁惠王自问自答,孟子再借势点到问题之要害,巧妙设置,善于抓住人物心理,引对方不知不觉钻入圈套,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王道之治,体现孟子善辩和高超的说话艺术。)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1)三组排比句,提出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用……也”的名式,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将“使民加多”的问题跟“王道”思想紧密联系,增强了说服力。(2)先言不违农时,再言数罟不入洿池,后言斧斤以时入山林,有此三者方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才是王道的开端。层层辅垫,如江河一泻而下,势不可挡,孟子文章雄辩之气由此可见一斑。)

  (赏析语句,反复品读,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五、拓展延伸,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1、下列论述中,体现了孟子怎样的“民本”思想?请你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对孟子的论述加以评析。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孟子·尽心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楚王上》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孟子·离娄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孟子·离娄下》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曰可杀,勿听。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孟子·梁惠王下》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2、教师归纳小结。

  孟子的民本思想固然有其历史局限性,如教民看成邦本是在维护封建君主至尊地位的前提之下。孟子以民为本的王道思想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将理想寄托于君主的不忍之心,具有理想的调和色彩。孟子的杰出之处在于看到民心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关键,能以远大目光考虑、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提出了长治久安、宽和的仁政王道,强调皇帝应顺乎民心,对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的作用,这与我们今天所提倡的“以人为本”、“人民群众有无限创造力”的思想一脉相承的。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的思想光辉将不断发扬光大、日臻完善,绽放出有时代特色的光芒。

  (师生互动合作讨论,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评析]

  以上教学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特色:

  1、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过程,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首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定向阅读,寻找问题的答案,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2、注意学*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10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

  第一 读通 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扩展阅读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扩展1)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1

  教学目的

  1、解释并翻译文中的关键词句,疏通文意,背诵全文,积累文言基本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梳理孟子与梁惠王对话的层次,分析孟子运用的论辩手法,感受其中蕴涵的思想魅力。

  3、探究孟子雄辩特色背后的人格因素、社会理想中的精神底蕴,了解其“大丈夫”人格的追求,提升精神境界。

  4、合作探究孟子及其学说受到冷落的历史原因,拓宽阅读视野,培养探究意识,获得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 “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说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了解孟子

  二、在诵读的过程中检查课前预*。

  第一 读通能读准字音、解释文中的字词句。在预*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字词句方面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

  1、找一学生读难读的字词 2、解释加点词语 3、翻译句子

  第二 读懂 这篇文章是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换一种方式来读,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梁惠王,另一个扮演孟子。

  注意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读出感情(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和断句)

  三、深入理解,说说梁惠王是怎样的一位君王。

  明确:梁惠王穷兵黩武,高高在上,急功*利,他并不关心民生疾苦,却自以为用心治国,感觉良好,很有些自负、傲慢和糊涂。他与孟子的谈话,与其说是寻找解除困惑的答案,不如说是宣泄不满和牢骚。

  四、面对这样一位君王,孟子是怎样一步步去说服他的?

  明确:第一步:讲故事,巧妙设喻,欲擒故纵,让对方心甘情愿接受自己的主张。第二步:绘蓝图,排比铺陈,宣扬仁政,描绘一幅百姓殷富安定的图景。第三步:作回答,现实场景,击中要害,犀利的词句和浩然正气让对方无从躲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具体分析“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推理过程、两幅王道图景、最后批评梁惠王的“罪岁”。

  五、布置作业。

  本文是对话体,由孟子与梁惠王的问答组成。在下列空白位置上为梁惠王各设计一句话,表现梁惠王论辩时的心理活动,并说明理由。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第二课时

  一、学生合作,讨论完成上节课作业。

  明确:1、可以添加“寡人愿闻其详”之类的话。理由:通过“五十步笑百步”的寓言故事,使梁惠王意识到五十步与百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也许不会就此承认自己治国的“尽心”与邻国之君一样,他还希望对方作出具体的解释。

  2、可以添加“何也”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用各种符合仁政的做法的诱人的结果(“养生丧死无憾”)引出他的“王道”主张,但到底什么是“王道”还不是很清楚,对方还需要从正面加以阐发。

  3、可以添加“先生所言有理,然百姓之多寡究竟是何原因”之类的话。理由:孟子的“王道”乐土“、仁政”美景,固然有感染力,能打动梁惠王,也暗含着对梁惠王开头的困惑的解答,但对梁惠王这样感觉良好而又颟顸昏庸的君王,还必须旗帜鲜明地给出具体解答,促其醒悟。

  通过这些合理添加的话,我们能体会出梁惠王当时从迷惑不解到若有所悟,从不满沮丧到受到触动不得不考虑的复杂心态,也感受到孟子论辩的强烈效果。

  二、孟子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论辩效果?

  明确:1、善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把握情势,巧设陷阱,诱使对方入彀。

  2、运用比喻论证的手法,把抽象的思想形象化,产生了神奇的论辩效果。

  3、语言上多用排比的形式,气势磅礴,锋芒毕露,犀利明快。

  4、具有特立独行、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精神。

  三、你估计梁惠王会不会接受孟子的主张?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投影《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中的有关资料,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明孟子当时的处境和遭遇。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四、诵读领悟。

  齐读文中“不违农时……未之有也”这一部分内容。

  五、这幅社会图景让你有什么感觉?它有什么特点?表现出孟子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1、给人一种富足、快乐、安详、美好的感觉。统治者役民以时,百姓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加之普行教化,老有所安,幼有所教,其乐融融。

  2、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以天下为己任。”同情人民的苦难。救民于水火的抱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百折不挠。坚定执著。勇于担当、经世济民的情操。“大丈夫”的人格和精神……

  六、齐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和思想之美。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2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sāng)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牲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从应试角度出发,似乎应注重文言字词,而这样的课会显得较枯燥、而对学生而言,文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字、词、句、段、篇无不有待积累,有积累而后有比较、有感悟,而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方法便是诵读。

  《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语法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因此,我把诵读指导作为主线,采用思想串字词的模式,在串讲中突出重点字、词句,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基本成诵。最后通过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为第二课堂的内容做准备。在这堂课中,有一些闪光点:

  1、课堂思路清晰,过渡衔接自然,重点突出,既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特殊句式的特点。

  2、诵读指导详细,学生朗读文章的气氛较浓厚,并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贴*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

  3、作业设计巧妙,既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又让学生对文言句式有较深的感悟。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导语有其可取之处,但所用时间过长。

  2、如果学生事先没有充分地预*课文,那么这节课将难以进行。

  3、内容安排较多,时间比较紧凑。

  教学的方向:

  一、让学生明确学*目标。

  学*目标是学生学*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学*《寡人之于国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文言句式。其次是了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再次是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论辩方法。

  二、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1、本文诗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在课前就已经反复朗读几*成诵,课堂上仍应该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我语言的节奏和文言语言特点以及文言语气词的语气。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学生很容易读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这里的“然而”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而是“这样却”的意思,它是两个词。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几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则几乎是“矣”字,此两者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内容也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真体会。

  2、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查找、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4、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5、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论辩方法,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6、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学*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

  2、学生课外阅读、搜集相关材料不够,今后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今后应着重思考如何才能调动所有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3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个经典篇章。文中孟子以形象的比喻分析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并结合自己的“仁政”“民本”思想提出解决“民不加多”问题的具体措施。这场对话,集中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也充分反映了孟子高超的语言艺术。

  苏教版将它与《季氏将伐颛臾》一起编排在必修四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的第一板块“经世济民”中,其后是第二板块“英名与事业”。专题学*方式是“文本研*”。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孟子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文章,对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有一定的了解,对孟子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等特点也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此文,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继续学*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王道之成”与“王道之始”之间的关系,学生的理解容易浅尝辄止,老师要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唯有如此,学生对孟子思想的理解才能透彻、清晰、深刻。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字词和特殊文言句式。

  2,引导学生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初步培养学生“经世济民”的政治胸襟。

  3,继续学*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透彻、清晰、深刻地理解孟子的“仁政”“民本”思想。

  难点:准确理解“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老师做好教学课件,学生阅读课文三遍。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初步感知

  1,初中时我们曾学过孟子的文章,他的文章说理往往具有什么特点?请举例。

  明确:孟子的文章善用比喻和排比,说理形象生动而且很有气势,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等(学生齐背诵)。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孟子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课题),意思是--我(梁惠王)对于治理国家。此文是不是也具有孟子文章的一贯特点呢?它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呢?

  请三位同学轮读课文,注意正音,并重点思考文章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议论的。

  (1)曳兵(ye)

  胜食(sheng)

  数罟(cugu)

  湾池(wu)

  衣帛(yibo)

  鸡豚(tun)

  狗彘(zhi)

  庠序(xiang)

  饿莩(piao)

  (2)文章主要围绕“民不加多”展开论述。

  (复*诵读孟子的文章导入,唤起学生原有知识储备,这是建构新知识的基础,是此课教学的起点。)

  (二)研*:民不加多,何也?

  假如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孟子生活的那个时代,并且你就是当时的一个小民,你愿意往梁惠王那里跑吗?何也?请结合注释自读课文并思考。

  点拨明确:

  1,少数人愿意往梁惠王处跑:梁惠王移民移粟,似乎比邻国之君更关心百姓的生死。

  2,多数人不愿意往梁惠王处跑:

  (1)河内凶,移民、移粟。

  凶,收成不好,荒年。为什么会有荒年?是天灾还是人祸?从后文“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看,不排除“人祸”的可能。

  移民、移粟。“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之不能移者o”人非“物”,安土重迁,岂能说移就移?

  (2)王好战。“民加多”不是梁惠王的真正目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成就霸业。想成就霸业,所以急需“民加多”以便帮助他去攻打他国。因此,梁惠王没有真正关心百姓的死活,他只是把百姓作为战争的工具,你若跑到他那里去,迟早是要被拉去打仗的。

  (3)违农时,数罟入,斧斤入……

  孟子的言论是有针对性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不违农时……斧斤以时入山林”判断,梁惠王*时的为政可能是不注意老百姓的生产的。可能会因战争、修城池、建筑宫殿等随时拉“民”去服劳役,从而影响农时:捕鱼,砍树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没有注意可持续发展。结果,弄得百姓食不得其饱,住无其房《没有木材盖房子》,死无其棺《没有木材做棺椁》。这样的环境,不是养人的所在。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罪岁。

  丰收的年月,粮食吃不完,没能施行“检”的制度,*以合理的价格收购粮食,而让它们白白地给猪狗吃掉;遇上荒年,饿殍遍野,却不能够施行“发”的制度,*出面把粮食以*价发放给百姓赈灾。百姓死了,却怪罪年成不好。

  (不愿往梁惠王处跑的前两条理由,学生容易找到也容易理解,而后两条则需要老师点拨和引导。当然,也可将后两条理由留待学生理解了孟子的为政措施之后再引导学生理解。)

  小结:梁惠王之于国,所谓的“尽心”,只是自欺欺人,是“五十步笑百步”。与邻国之君相比,本质是一样的,并没有从根本上爱民。所以,一般人不会往他那里跑。

  (学生在初中阶段曾学*此文前三段内容,字词教学只需稍注意“甲”“兵”“走”等即可。)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那个时代的一员小民,便于学生进入文本,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梁惠王“民不加多”的主要原因还是他没有真正“尽心”。)

  (三)研*:如何使民加多?

  过渡:只要看清了梁惠王的本质,一般人是不会跑到他那里去的,所以他那样做是无法“使民加多”的。那么采取什么措施才能“使民加多”呢?

  1,假如你当时真的没有往梁惠王处跑,倒跑到孟子那里去拜孟子为师了。你能把孟子“使民加多”的措施归纳一下吗?分几步走,每步具体怎么做?这样做了有什么效果?能给我们解说F吗?默读末段并思考。

  思考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2)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养生丧死无憾也。

  (PPT小结,略)

  (2)王道之成:

  1)五亩之宅,树桑--五十者衣帛矣。

  2)畜鸡豚狗彘,无失其时--七十者食肉矣。

  3)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无饥矣。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PPT小结,略)

  2,“王道之始”与“王道之成”有什么关系?他们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

  (1)王道之始,主要解决了生和死的问题,即“养生丧死无憾也”。“饮食宫室所以养生,祭祀棺椁所以送死,皆民所急而不可无者。今皆有以资之,则人无所恨矣。”

  生的物质基础是吃和住。死更是大事情,“死生也大矣”,解决好死的最基本条件是能够入土为安,入土需要棺椁。颜回死后没有棺椁,其父亲希望孔子把车卖了给颜回购置棺椁。可见死有棺椁,对那时的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2)王道之成,不但解决了生死问题,还使民有教,使百姓懂得孝悌,老人可以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衣帛食肉。孟子这里尤其强调年龄问题--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可见“王道之成”更强调老年人的“老有所养”。要“老有所养”,物质是基础,但更需“申之以孝悌”,“申”,是反复叮咛的意思,可见孝悌才是重中之重。这与儒家思想对孝悌的重视是一脉相承的,因为孝悌是“仁之本”,孝悌而“好犯上,未之有”,不犯上,自然安定了。另外,民老有所养,没有后顾之忧,这是令人向往的。就是现今社会,我们也在努力朝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现在仍不断建立和完善养老、医疗等各种保障制度就是这样的追求。就是现在,没有后顾之忧的工作单位总是令人向往的,比如我们渴望退休后有退休金,生病了有医疗费等。自然,没有后顾之忧的国家,谁不愿意去呢?所以,孟子的“王道之成”,表面上强调的是“孝悌”,使老人享受到好处,实际上它恰恰有利于“民加多”。这与孔子的“修文德以来之”思想是-脉相承的。

  总之,“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分别是“农、渔、林”,主要强调“不扰民”;“王道之成”四条措施分别是“纺、蓄、农、教”,既强调“不扰民”,又强调“制民产”,还强调“兴教育,治礼仪”。因此,前者是王道的初步措施,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王道的根本措施,是前者的深化。

  3,比赛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这环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的学*容易浅尝辄止,老师的教学也容易一滑而过。所以,老师要相机引导学生在这里停下来,放慢学*的脚步,好好琢磨“五十者、七十者、颁白者、黎民”等词,理解“王道之成”强调的是使民“老有所养”“老而无忧”,强调的是“孝悌”,强调的是“教民”--其内涵正是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因此达到“使民加多”,最终实现梁惠王的霸业。)

  (四)探究:孟子的论辩艺术

  在你看来,梁惠王会采纳孟子的建议吗?为什么?

  讨论后明确,有两种可能:

  1,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孟子说得很有道理,说梁惠王与邻国本质相同“以战喻”,既形象生动又含蓄,很有说服力,梁惠王能够认真听取孟子的建议。

  (2)孟子是顺着梁惠王的思路提的建议,“民加多”是梁惠王最迫切的希望。孟子在讲述王道之始的三条措施和王道之成的四条措施时,环环相扣,逻辑严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让人不得不相信按孟子所说的去做是能够“使民加多”的。

  (3)孟子描绘的政治蓝图比较诱人,同时又有对比(罪岁,*不至:爱民,*至),所以梁惠王应该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2,不会采纳孟子的建议:

  (1)梁惠王希望“民加多”的愿望比较迫切,但他或许没有耐心施行孟子的建议。

  (2)当时国际形势,容不得梁惠王按孟子建议行事。(相机补充历史背景。)

  (这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高超的论辩艺术。)

  (五)走出文本:探究现实意义

  梁惠王当年是否采纳了孟子的建议都没关系,因为那毕竟是过去的事了,与我们的关系不大了。现在我们关心的是,你作为孟老夫子的嫡传弟子,跟随孟老夫子刻苦学*多年,今天突然通过时光隧道,又回到了21世纪的地球,你觉得你跟随你师傅所学的什么“民本”思想啊、什么“仁政”思想啊,对现在的*乃至世界有用吗?

  讨论后明确:

  1,孟子的“仁政”思想即“爱的政治”,包括“温饱”和“教化”两部分,相当于现在“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既注重“物质文明”建设也重视“精神文明”建设,非常先进。

  2,开发自然资源,做到“不滥”“不竭”,正是今天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当今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检”“发”制度,体现的是“民本”思想,这些措施对于解决当今世界粮食危机仍有重大借鉴意义。

  4,孟子非常强调“老有所养”,对当今社会如何做好老年人的晚年安度工作,也有重大的启示。

  (不论学*什么,进得去,还要出得来。如此,方可把书读活。此环节目的即在于此。)

  (六)作业

  熟读全文,背诵“不违农时……未之有也”。

  六、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教学磁带、投影胶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之所以会这样,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三、熟读课文

  1.放录音二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投影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

  (3)túnzhìxù

  (4)cùgǔ洿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xiáng

  (7)颁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5.3、4名同学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5

  一、教学要求:

  1.学*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检测:

  1.正音练*。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或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直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6

  教学目标:

  1、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大家说说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确认,对,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孟子的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三、熟读课文

  1、二遍。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投影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在文末

  5、对比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按学*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

  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

  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因“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按学*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

  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缓。

  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学生看课文,思考)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

  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做练*三。

  字词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xiáng

  (7)颁bān通假字,同“斑”

  (8)悌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扩展2)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优选【十】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1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2

  《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sāng)死无憾也。养生丧(sāng)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yì)帛矣。鸡豚狗彘(zhì)之畜(xù)(牲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xiáng)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wàng)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寡人之于国也》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焉耳矣凶无如加好请填然鼓既接曳走或直无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我的一大困惑,从应试角度出发,似乎应注重文言字词,而这样的课会显得较枯燥、而对学生而言,文言是一个点滴积累的过程,字、词、句、段、篇无不有待积累,有积累而后有比较、有感悟,而把这一切统一起来的方法便是诵读。

  《寡人之于国也》是必修三中的第一篇文言文,篇幅短,语法简单,学生很容易读懂。因此,我把诵读指导作为主线,采用思想串字词的模式,在串讲中突出重点字、词句,并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基本成诵。最后通过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为第二课堂的内容做准备。在这堂课中,有一些闪光点:

  1、课堂思路清晰,过渡衔接自然,重点突出,既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了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及特殊句式的特点。

  2、诵读指导详细,学生朗读文章的气氛较浓厚,并通过阅读引导学生贴*文本中人物的情感思想。

  3、作业设计巧妙,既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又让学生对文言句式有较深的感悟。

  当然,在这堂课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导语有其可取之处,但所用时间过长。

  2、如果学生事先没有充分地预*课文,那么这节课将难以进行。

  3、内容安排较多,时间比较紧凑。

  教学的方向:

  一、让学生明确学*目标。

  学*目标是学生学*一篇文章的方向,明确目标让学生有的放矢。学*《寡人之于国也》先要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归纳文言句式。其次是了解孟子施行王道、推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和具体措施。再次是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论辩方法。

  二、本课教学力图体现“重在自主,重在发现,重在探究”的教学理念。

  1、本文诗篇文言文,文言文重在朗读和背诵。同学们在课前就已经反复朗读几*成诵,课堂上仍应该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指导学生把我语言的节奏和文言语言特点以及文言语气词的语气。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句,学生很容易读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而这里的“然而”并非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转折连词,而是“这样却”的意思,它是两个词。又如,第五段每句末几乎都用一“也”子,而第六段则几乎是“矣”字,此两者语气不同,表达的情感内容也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认真体会。

  2、学生的鉴赏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读解,还是对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师传递、告知的,而是由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在课堂上,鉴赏主体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这就为主体“发现”提供了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过程的真正主人。具体教学中让学生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阅读课文,理清作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调动学生的自主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利用了研究性学*的方式,重视对学生信息搜集和筛选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课外的分组、结合话题指导材料查找、搜集、筛选,对于改变学生原来被动的接受和教师教什么我听什么的学*方式会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4、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改变教师原来单一的讲解传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学生小组的合作、探究和竞争,变知识的接受为生成。让学生自主阅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利用现代媒体,利用网络,利用发放的资料,利用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打开了克服重难点的大门。我觉得,这对于古文学*方式的改变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5、将渗透古文化的精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教学中,原本深奥的人生哲理,遥远的古文常识和古人思想,如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善用比喻的论辩方法,通过研究学*的形式,通过互相间的探讨,通过阅读他人的解读,化为简单的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话题,得到了落实,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学*古文的兴趣。

  6、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意了学生学*方式的多样化。例如,对文本内容的感知,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来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采用合作、探究式的学*方式,在合作中切磋,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学*。如小组解析疑难语句,对孟子的王道思想的深入理解。引导学生走进课文,联系历史和现实,结论虽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在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思维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这节课,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值得改进:

  1、学生的课外预*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毕竟学生的学*大多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接受型上,*惯很顽固。

  2、学生课外阅读、搜集相关材料不够,今后应多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既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又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课堂上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进来。今后应着重思考如何才能调动所有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⑵ 学*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⑵ 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owerPoint 课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

  PowerPoint 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 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2《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2《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2《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积累与梳理:

  1、词语:

  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

  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

  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

  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⑴ 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⑵ 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⑶ 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

  ⑴ 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⑵ 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owerPoint 投影课文要点.

  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七、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另印,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4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文中部分实词的多义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重难点】

  1、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孟子的论辩艺术。

  3、通假字:颁—斑、无—毋、涂—途。

  4、一词多义:之、王、时、食、数。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教学设想】

  1、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2、插入文学常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比较孔、孟思想,可展开讨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这么一个故事:

  某地盛产沙丁鱼,但每次渔夫们出海回来,捕得的沙丁鱼都会死去很多。这令渔夫们非常苦恼。然而,有一个聪明的渔夫,他的沙丁鱼却死得很少,为什么呢?原来,他从外地购了几条喜欢吃沙丁鱼的鲇鱼放在船上,使沙丁鱼们有了恐惧感,动了起来,增强了活力。

  那么,同学们,这则故事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

  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那么,这是谁说的?他是怎样阐述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学生答:孟子。“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更进一步走*孟子,学*他的《寡人之于国也》。

  二、关于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是孔子之孙子思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最大儒学大师,是孔子学说的嫡传。后世常以“孔孟”并称,元文宗封孟子为“亚圣”。

  更为可贵的.是,孟子并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的学说。他采用的是拿来主义的方法,占有、挑选、创新。例如:他否定绝对*均主义思想,主张社会分工;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提出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七篇,各篇分上下,为儒家经典著作,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三、朗读课文

  1、重申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2、选择方式:

  ⑴ 齐读。(了解学生整体学*情绪和朗读水*。)

  ⑵ 个别读。(深入解决具体的字音和句读问题。)

  ⑶ 范读。(对学生朗读出现的问题通过示范解决。)

  ⑷ 分角色读。(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四、课文分析

  1、找出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⑴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⑶ 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⑷ 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2、诵读第1段。

  思考:梁惠王说他对国家已尽心尽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思考:梁惠王这么做,结果如何呢?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思考:梁惠王的困惑究竟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而民不加多。

  可见梁惠王还是想励精图治的,所以他“卑礼厚币以招贤者”(《史记·魏世家》),于是数位贤者,包括孟子就不远千里来到大梁,为之出谋献策。

  重点词语理解:之、焉、凶、加。

  3、诵读第2、3、4段。

  问:孟子为什么要“以战喻”?

  答:以对方熟悉的“战”设喻,更便于启发对方。

  问:孟子是怎样“以战喻”的?

  答:“五十步笑百步”。

  问:在孟子看来,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原因何在?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不尽心本质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重点词语理解:鼓、既、曳、或、以、走、无。

  固定格式:或……或……、直……耳、是……也。

  4、指导学生背诵第一、二部分。

  (第一课时完。)

  五、检查第一、二段的背诵

  注意背诵技巧。

  六、分析课文第三部分

  1、诵读第5段:

  措施 效果

  , 不可胜食也。 养生

  , 不可胜食也。 丧死──→王道之始

  , 不可胜用也。 无憾

  本段层次:①②③/④/⑤

  重点词语理解:违、胜、数罟、时、养生、丧死、始

  词类活用:“丧死”──为动用法。

  2、诵读第6段: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重点词语理解:树、衣、畜、无、庠序、孝悌、颁、负戴、王

  词类活用:“衣”、“王”──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3、诵读到7段:

  思考:梁惠王为什么不得王也?

  狗彘食人食 诸侯贵族

  对比

  涂有饿莩 下层百姓

  社会极端不*等,国家治理得不好。

  问:文中运用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饿死归罪于年成不好就和杀了人归罪于凶器一样,非常荒唐。最后,孟子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王无罪岁,则天下之民至焉。”

  重点词语理解:检、涂、莩、发、岁、斯。

  七、总结孟子的仁政思想

  1、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无憾”。

  2、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

  3、害民的并非荒年,而是虐政。

  4、统治者不要归罪于年岁,而要不断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真心归附。

  八、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九、完成练*,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

  第一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1段)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3、4段)

  3、斯天下之民至焉。(5、6、7段)

  第二课时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养生

  不可胜食也。 丧死──→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 无憾

  措施 效果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衣帛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着食肉

  ──→王道之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黎民不饥不寒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巧用比喻说理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理解本文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孟子“仁政”(“王道”观)的具体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和用法。

  2.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

  1.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频、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了解孟子及其思想

  1、导入

  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导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

  2、孟子和他的散文(ppt投影)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其政治主张与社会理想的根本核心是:“民本”、“仁政”。

  他直接继承了孔子的师传,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生于“天下方务于合纵连衡,以攻伐为贤”的战国年代,其主张不被诸侯采纳,于是“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2)《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孟子》散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又加强了说服力。

  (二)学生初读课文,订正字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洿(wū)池(罟:从网,古声)

  养生丧(sāng)死无憾(丧:为动用法。《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三)教师范读课文,疏通课文词句(注意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课文词句要点备注: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标题的来源)

  梁惠王曰:——魏国的国君。战国中期,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

  之: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际意义。

  焉、耳、矣:句末语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河:黄河。河内,即黄河以北的地方;河东,指黄河以东的地方

  其:代词。前者指代“河内”,后者指代“河东”。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必修②《鸿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加:更。同义互训。加少:更少。

  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敬辞,请允许我……

  (必修②《鸿门宴》:“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不定代词,相当于“有人”“有的人”。句式:或……,或……。

  (《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译:有的人……,有的人……。)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只是,不过。是:指示代词,这。

  句式:直……耳,是……也。译:只是没有……罢了,那也是……啊。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不要。下文“无”用法同。

  之:助词,用在主谓短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多于邻国:介宾结构后置,比邻国多。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胜:shēng,尽。

  (必修②《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

  数罟:数,cù,密,与“疏”相对;罟,gǔ,从网,古声。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生、死: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活着的、死了的”,活用为“生者、死者”。

  丧:为动用法,为……办丧事。(《陈涉世家》:“等死,死国可乎”)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判断句。之:结构助词,的;始:名词,发端、开端。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之以桑:介宾结构后置,“以桑树之”;之:代词,复指桑树。

  衣:yì,名词活用作动词,穿。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鸡豚狗彘之畜:之:代词,复指前面的“鸡豚狗彘”,非宾语提前的标志。“之”提宾一般用于否定句。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认真从事。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宾结构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之,代词,指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古今异义,这样、却。

  未之有也: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岁也:省略式判断句,前为否定式,后为肯定式。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是何异于:固定结构,相当于“这与……有什么区别呢”。

  于:介词,表示引进对象,它的宾语是: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无:表假设语气,“假如不”。

  斯:则,那么。(比较:“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代词。)

  (四)重点词句积累与梳理

  板书(ppt投影):

  积累与梳理

  1、词语:“五十步笑百步”

  养生丧死无憾

  2、活用:鼓之(名—动),衣帛(名—动),不王者(名—动),树之以桑(名—动)

  3、虚词:之、于、其、是、斯

  4、固定结构:或……,或……。

  直……耳,是……也。

  是何异于……

  5、句式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均介词结构后置);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

  (五)问题探究(课文内容分析):

  1.孟子对梁惠王“民不加多”的疑问是如何分析的?(小组讨论后交流)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池,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孟子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他的“仁政”思想。

  他没有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来设喻。他通过设喻——设下了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趁机说出:“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好,但孟子却指出,梁惠王的政策虽好,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君好不了多少。

  问题的原因找到了,文章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上,这也就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2.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哪几个方面?

  一是“王道之始”,一是“王道之成”。

  3.“王道之始”要采取哪些措施?将会产生怎样的效果?

  4.要想“王道之成”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孟子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5.有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这有什么作用?

  板书(ppt投影):

  梁惠王:

  于国尽心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何也?

  邻国之政

  不用心 →民不加少

  孟子:

  请以战喻→五十步笑百步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王道之始:

  不违农时

  不入洿池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以时入林

  王道之成:

  树之以桑

  无失其时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勿夺其时

  谨庠序教

  结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小结:孟子的文章结构严谨,层次井然;善用比喻,文字从容不迫;说理铺张扬厉,气势磅礴,令人叹服。

  (六)课文背诵指导

  1.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2.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颠倒“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逐步加深。

  3.问:为什么在“以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以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4.问:有人评论:“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

  明确:①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 ②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5.ppt投影课文要点

  6.全班齐读课文,多媒体音频朗读,学生跟读、尝试背诵。

  六、布置作业

  课文词句练*(另印,略)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6

  一、教学目标:

  1、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二)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三)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

  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

  (3)鸡豚( )狗彘

  (4)数( )罟( )不入wū (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 xiáng。

  (7)颁 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1、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2、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1)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6),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7)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8)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9)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10)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11)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1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3)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①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②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14)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15)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涂有饿莩,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三。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二)。

  1、数。

  (1)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5)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3)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1)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2)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4)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花开。

  (5)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出发。

  (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1)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4)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布置作业。

  1、预*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 (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7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课堂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随堂练*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8

  一、教学要求:

  1.学*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能以旧推新。

  2.分析常见文言句式的特点。

  3.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的时代意义。

  二、教学重点:

  落实相关文言虚实词,翻译课文。

  三、教学难点 :

  孟子“仁政”思想具有的时代意义。

  四、课型:

  新授课

  五、教学方法:

  文言文分析与解读相结合的方法。

  六、教学时数:

  2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朗读课文,疏通讨论分析1-3段。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教学导入 :

  同学们,前一课我们学*了孔子的“文德服人”的治国原则,了解了儒家的“仁爱”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了解一下孟子的“仁政”思想,看看孟子对儒家思想有哪些发展。

  二.孟子及《孟子》介绍:

  孟轲(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邹人,名轲,字子舆,孔子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儒家大师。《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思想及其言行的书。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与孔子合称“孔孟”。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

  三.预*检测:

  1.正音练*。

  数罟(gǔ)洿池(wū)鱼鳖(biē)河豚(tún)狗彘(zhì)庠序(xiáng)孝悌(tì)饿莩(piǎo)

  2.朗读课文,注意断句。

  ① 上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③ 斯天下之民至焉

  四.分析课文第一段:

  1.“寡人之于国也”中“之”和“于”是什么用法?

  答:“之”是助词,无意义(另有一种解释:“这样”,亦通);“于”是对于的意思。

  2.“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是什么用法?

  答:“焉耳矣”三个语气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3.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

  ① 凶

  A河内凶 庄稼收成不好

  B凶多吉少不吉利的事

  C汉初匈奴凶黠凶恶,残暴

  D甫闻凶讯不幸,多指丧事

  E缉拿元凶**的人

  ② 加

  A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B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施加

  C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放上

  D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增加

  E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夸大

  4.梁惠王是怎样治理国家的?

  答:采用移民移粟的措施。

  小结:本段写梁惠王把自己的治国之道与“邻国之政”进行比较,说明自己的治国措施和“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

  五.分析解读二三段。

  1.“填然鼓之”中“鼓”是什么用法?我们曾在哪一篇文章中学过这种用法?

  答:“鼓”是名词用作动词,敲鼓。《曹刿论战》中“一鼓作气”用法与此相同。

  2.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或

  A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

  B天之行,或日或雨有时

  C莫之或止表示不定

  D云霞明灭或可睹或许

  直

  A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B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与“曲”相对

  C理直气壮正确

  D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

  E直上载公子上座径直

  3.孟子为什么要以打仗来说明治国之道?

  答:因为梁惠王喜欢打仗——“好战”。

  小结:这两段写孟子以打仗为例引导梁惠王认识自己治国政策的错误。

  六.学生自主翻译前三段,教师加以指点。

  七.布置作业 :

  朗读并背诵前三段。

  第二课时

  一.复述前三段内容,抽查翻译情况。

  二.分析解读四五段:

  1.理解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① 无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同“毋”,不要的意思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不,没有

  C地无四方,民无异闻不论,不分

  ② 胜

  A谷不可胜食也尽,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战胜,取胜

  C予观乎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

  D数石之重,中人弗胜承担,承受

  E自古邪不胜正超过

  ③ 数

  A数罟不入洿池密

  B数口之家,再以无饥矣几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屡次

  D愿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E数不胜数计算

  2.孟子认为实现“王道”首先应做到什么?

  答:使老百姓丰衣足食,生活安定。

  小结:本段孟子向梁惠王描述实现王道的景象。

  三.分析解读第六段。

  1.“树之以桑”中的“树”是何用法?

  答:“树”是名词用做动词,种植。

  2.解释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

  A、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B、斧斤以时入山林按照

  C、以五十步笑百步因为

  D、王好战,请以战喻用

  E、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来,表目的

  F、田家候之,以兴农事根据

  G、固以怪之矣 通“已”,已经

  3.“七十者衣帛食肉”中“衣”“食”是什么用法?

  答:名词作动词,分别是穿、吃的意思。

  4.“然而不王者”中“然而”的古今意义是否相同?“王”又当何以解?

  答:“然而”的意思是“这样却”,不同于现代汉语;“王”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称王。

  5.“未之有也”有什么句式特点?

  答:是宾语前置句式,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6.孟子所描述的政策是什么政策?你如何看待他的这一理想?

  答:“仁政”;这是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再发展,是“仁爱”思想的政治化,其实施在当时是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小结:本段写孟子向梁惠王提出“仁政”的方针路线,他认为只有实行了“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

  四.分析解读第七段。

  1.本段中的“检”“涂”“发”各作什么解释?

  答:“检”是约束的意思;“涂”是通假字,同“途”,道路;“发”是发放的意思。

  2.“非我也,岁也”是什么句式?

  答:判断句式,“也”表判断。

  3.下列各句中的“兵”各是什么用法?

  A非我也,兵也武器

  B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用军队

  C五万兵难卒合兵士

  D穷兵黩武兵力

  4.“王无罪岁”中“罪”是什么用法?

  答:“罪”是名词作动词,归罪。

  5.“斯天下之民至焉”中“斯”与“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斯”意思是否相同?

  答:这里是“则”“那么”的意思;后者是“这”,代词。

  小结:孟子用类比的手法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五.朗读课文四至七段,然后自译这四段文言(教师进行指点,或预先点译难句)。

  六.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当今有何值得借鉴之处?

  提示: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公民的道德素质的建设。

  七.布置作业 :

  1.完成课后练*,并当堂讨论订正。

  2.背诵全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9

  教学目标:

  1、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胶片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大家说说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学生回答,确认,对,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来学*孟子的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从中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三、熟读课文

  1、二遍。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投影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兵

  (2)涂()有饿piǎo()

  (3)鸡豚()狗彘()之畜

  (4)数()罟()不入wū()池

  (5)无()失其时

  (6)谨庠()序之教

  (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之义

  答案在文末

  5、对比朗读,以此检查朗读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男女同学比赛朗读。

  7、全班同学齐读。

  8、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组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解决不了,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9、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按学*小组分开,组与组进行比赛。

  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来翻译,翻译对了,可由翻译对了的小组再读课文的某段或某几句,让其他小组翻译,以此类推。

  教师或其他同学可随时纠正。

  二、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提问:这篇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明确:“民不如多。”

  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来背诵,合书回答。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

  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教师作朗读提示:要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河东凶亦然”中“亦”要重读,起强调作用;最后“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学生思考、回答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因“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理解是本文的教学难点,所以,应采取学生广泛讨论、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师稍作点拨分析)(按学*小组进行讨论,选一名代表发言。

  各组同学可随时发表不同意见)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

  梁惠王认为自己对待百姓的政策比邻国都好,但孟子却指出,魏国的政策虽好一些,但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教师作朗读提示: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要慢一些,语气应*缓。

  当梁惠王进了圈套后,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这句话语气应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读语气。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

  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学生看课文,思考)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三组排比句。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

  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

  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

  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如果我们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态度,那么正如最后一句所说:“斯天下之民至焉。”教师作朗读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对偶句式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读出来。

  且注意最后一段中“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带领学生以排偶句为重点,集体背诵。)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进一步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教师按此结构逐一提问,学生逐一背诵)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做练*三。

  字词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xiáng

  (7)颁bān通假字,同“斑”

  (8)悌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10

  一、理清文脉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以便于背诵。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二、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参见“课文鉴赏说明”关于第三部分的分析。

  三、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整理过去学过的文言实词的义项,积累常见文言词。

  四、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识古人的思想。

  可以从两方面评价。(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教学建议

  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教学时可参考“课文鉴赏说明”作适当讲解。

  ●有关资料

  一、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 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做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我们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扩展3)

——《寡人之于国也》课件3篇

  教学目标:

  1、同“诵读式教案“

  2、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语义的把握来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原则:

  教师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与诵读式教案相同

  第二课时

  解文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章的,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359个字,有多少个“民”字?梁惠王讲了几个,孟子讲了几个?明确:共有7个民字,,梁惠王讲了3个,孟子讲了4个。

  提问:根据文章内容,请给每个“民”字前加上定语?

  (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中心发言人发言,大家讨论)

  教师分段明确:

  (一)梁惠王之民

  1、青壮年之民

  梁惠王乃好战之君,因此,“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这句话中的“民”字,应做“青壮年男子”理解。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移民以就食,移粟以给其老稚不能移者”。朱子解释的着眼点在留下的老幼,注意的是老幼的不能行走。若真是为了救灾,根本不必要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等社会稳定的诸多因素。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要以战争为指归。

  2、明:全体之民暗:青壮年之民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中的民,实际上已包含了两层含义,在听者看来,是指全体老百姓,但,梁惠王这个与孟子一见面就谈“以利吾国”(利,盖富国强兵之类,朱子注)的“好战之君”,其心思指的是青壮年男子。

  (二)孟子之民(偷换概念)

  1、全体之民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中的“民”,孟子顺着上文梁惠王所说的“民”的含义,讲成全体老百姓。

  2、“生与死”之民即青少年与老年百姓

  在‘王道之始”中讲民的“养生丧死”,从“生与死’中,我们可以看到,这里的民可分成两类,一类是“生”,即青少年,一类是“死”,即老年人。

  3、五十、七十之民黎民

  在“王道之成”中,孟子多次强调“五十者”、“七十者”,意在指民中的老者,也就是“王道”的关键是“老者之养”;黎即黑,黎民,是秦时的黔首,统治者对老百姓的蔑称。在这里,孟子特意提出民指普通百姓。

  4、全体百姓

  最后,在谈“王道之阻”时,“斯天下之民至焉”的民,孟子又回到了“全体老百姓”之义上了。

  从“民”的意义不断转换上,我们看到了孟子的“民”更多地倾向于民之老者和全体百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正是孟子民本思想所在。一个“民”字,既可看到孟子的论辩艺术,又可反映孟子的民本思想——王道。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教学重点

  1.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2.课文中“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则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非我也,兵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课堂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五、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随堂练*

  【教学目标】

  1、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借助字典,正确译文。归纳文意,记下学*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解题

  孟子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

  二、本文学*的知识点

  1、掌握本文的通假字:

  无毋,颁斑;涂途。

  2、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3、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4、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1、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扩展4)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设计 (菁华5篇)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预*疏通词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孟子思想的博大,学*其论辩艺术。

  过程与方法:教师用情景设计、问题启发作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式学*与小

  组探究式学*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文章雄辩的气势,关注现实社会,注重提升修养。

  【教学重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孟子运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百姓逃难视频)张养浩曾说,这天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刚才的这个短片里,我们看到了战乱之时,百姓辗转流离、彷徨悲苦的凄惨情景。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你也身在其中,你的愿望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引导)那么,百姓究竟需要些什么呢?希望孟子的智慧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

  整体把握

  齐声读,整体感知

  学生拿着笔,将自己的与集体读音不一致之处做标记,读完后迅速核对统一。

  自由读,疏通词句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此前的预*速读全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教师出示五个句子请学生翻译,以考查对文意的掌握情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内容探究

  1.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为三大块,分别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探究其心理,结合时代背景)

  孟子是怎样向梁惠王说明道理的?(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特点方面思考)

  本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注重理解概括)

  要求:共同讨论后要形成书面文字,推举出小组长做代表发言。回答要以文本为依据,适当联系所知的课外知识。

  逐个解决问题(以学生的理解回答为主,教师引导辅助)

  扣住“民不加多”的疑问把握梁惠王的心理,联系第二段“王好战”

  介绍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匮乏、劳力不足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形象性:外在做法不同,本质相同

  谈具体措施的大量排比,可选取一段让学生齐读,感受其充沛的气势

  “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殍”的强烈对比,及“刺人而杀之”的比喻,指出了统治者应有的态度

  此题的关键点在于,不只是对原文的翻译解释,而要进行理解归纳。

  (“王道之成”相较于“王道之始”,在物质生活层面有大幅度提升,并且涉及了文化教育层面。)

  孟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其“仁政”思想主要包括:

  以民为本,反对*;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制民之产,使民以时;

  重视教化,与民同乐。

  原来孟子是在告诉梁惠王,只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心满意足了。带着这种认知,让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三段朗读一遍。

  探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孟子的“仁政”思想无疑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维持社会秩序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但它的人文光辉并未消减,反倒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里大放异彩。请联系现实,谈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提示:分田到户,使农民都有土地

  取消农业税,给以种粮补贴

  *,尊重人民的意志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家电下乡、城镇医保等

  拓展延伸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博大不仅体现在治政方面,也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我选取了孟子学说中的几句,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引导学生提高完善个人品格,提高自身素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若学生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以以第二句做示范引导:

  古人言:“知耻*乎勇。”羞耻感也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安于自己的落后,满足于现有的安逸,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一、理清文脉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

  梁惠王说:“不行。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解题指导

  一、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以便于背诵。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二、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参见“课文鉴赏说明”关于第三部分的分析。

  三、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整理过去学过的文言实词的义项,积累常见文言词。

  四、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识古人的思想。

  可以从两方面评价。(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教学建议

  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教学时可参考“课文鉴赏说明”作适当讲解。

  ●有关资料

  一、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者能一之。”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交给这个君王的.人。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孟子·万章上》) 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于是舜就做了天子。虽然在孟子看来,归根到底天有决定权,但是天还是把事情告诉百姓,百姓同意,舜才作了天子。透过孟子说法的唯心论雾障,我们可以看到,在孟子看来,一个*的建立是要通过百姓认可的。历史学家范文澜称这种思想为“敬天保民”,是有一定道理的。

  3.民对不施仁政的暴君是可以不服从的。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还有,齐宣王问孟子:“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回答:“于传有之。”齐宣王问:“臣弑其君,可乎?”孟子回答:“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在孟子看来,国君对臣民不仁,臣民对国君也可不义;国君既“贼仁”,又“贼义”,则臣民就可以诛此独夫,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一点,比起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4.政事以民为归宿。

  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孟子·梁惠王上》)那么,“地方百里而可以王”。虽然孟子的主张归根到底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权利,但是,在战国时代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用人以民意为准。

  孟子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又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梁惠王下》)孟子主张选拔某些人,革除某些人,杀掉某些人,光听左右大臣及诸大夫的话不行,应以“国人”的意见为出发点,这种观点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6.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孟子主张君王应做到“不扰民”,反复强调“不违农时”“勿夺其时”的重要性;又分析君与民的相互关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君王只有“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7.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认为有小勇,有大勇。“文王一怒而安天下”,这是大勇,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齐宣王又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孟子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齐宣王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孟子称赞周初古公父带着他的妻子姜氏到*之下,并说:“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

  8.反对不义的战争。

  孟子说:“春秋无义战。”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如果进行战争,也应“解民倒悬”。这种思想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2.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1.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2.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德育目标

  结合本文学*,联系历史资料,了解孟子思想对当时及后世的影响。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以五十步笑百步”这一比喻的内涵。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

  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使文言文语感训练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落到实处。活动方式力求生动活泼,或个别朗读、集体朗读,或轮流朗读、分角色朗读,读后有评,以评促读、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

  2.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句看似浅显,内涵却较艰深。为此,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避免学生囫囵吞枣。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录音机、教学磁带、投影仪、相关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预*提纲

  1.朗读课文,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掌握重要词语的音、形、义。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初步了解孟子“仁政”思想。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师生共同分析1~4段,背诵1~4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分别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文题)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教师适当补充: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扬性善,反对功利,反对战争,这些在当时列国纷争的形势下,被认为是脱离实际的空论。但他思想中的民主意识、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进步意义。

  背景资料(多媒体显示)

  《寡人之于国也》选自《孟子·梁惠王》,是该篇上部分的第三章。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池,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此后,魏又称梁,魏惠王又称梁惠王。在梁惠王中晚期,由于魏国在几次重大战役中惨遭失败,失去了昔日的强盛。公元前334年,梁惠王“卑词厚币以招贤者”,为振兴魏国聚集人才。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对孟子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孟子则以“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对答,指出专言求利的严重危害性和躬行仁义的重要意义。二人另一次会面是在禽兽嬉游的池沼边上。梁惠王得意地问孟子:“贤者亦乐此乎?”孟子以“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对答,并通过历史事实的对比,证明了贤者“偕乐”与不贤者“独乐”有截然不同的结束:文王关爱百姓,百姓爱戴他,因而文王能享其乐,夏桀不恤百姓,百姓怨恨他,因而夏桀不能保其乐。正是在接触、交谈的过程中,孟子与梁惠王彼此有了进一步了解,于是有了《寡人之于国也》这么一次传诵千古的政事问答。

  学生浏览、把握背景。

  四、熟读课文

  1.放录音两遍。

  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1)选出加点字音、形正确的一项( )

  A.养生丧(sānɡ)死 不可胜(shènɡ)食 庠(xiánɡ)序之教

  B.饿莩(piāo) 龟玉毁于犊(dú)中 孝悌(dì)之义

  C.数(shù)罟不入污(wū)池 然而不王(wánɡ)者

  D.鸡豚(tónɡ)狗彘之畜(xù) 数罟(ɡǔ)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 )

  A.河内凶(荒年) 曳(拖着)兵 谷(稻谷) 不可胜(尽)食

  B.庠序(学校) 孝悌(孝顺父母) 斧斤(砍伐树木) 洿(浊水不流)池

  C.饿莩(死人) 王无罪岁(年岁) 狗彘(母狗) 鸡豚(养猪)

  D.勿夺(抢夺)其时 移粟(泛指谷物) 涂(通“途”,道路)有饿莩

  (选两名学生回答,明确)

  (1)A(B.莩piǎo;犊—椟;悌tì。C.数cù;污—洿;王wànɡ。D.豚tún。)

  (2)C(A.谷:粮食。B.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斧斤:斧子。D.全对。C.饿莩:饿死的人;罪岁:归罪于岁;彘:猪;豚:小猪。)

  4.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5.结合注解朗读,了解文意。

  按前后桌组成学*小组,学生遇到问题,向小组其他成员提出,组内自行解决,如有疑难,小组长可向全班同学征求意见,确定答案。

  6.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五、师生共同研*课文

  1.提问:这篇课文记录了孟子与梁惠王的一次对话,这次对话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提问:课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有哪些?

  学生明确。

  教师出示投影,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有不同表达)

  明确: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的缘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第1段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学生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学生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梁惠王------于国用心 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3)朗读指导

  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委婉、伤感的语气。“河内”四句直承上句,“移民”“移粟”两句并列而又相互补充,应一气读完,“河东凶亦然”是省略的文字,故“亦然”应重读,起强调作用。“察邻国之政”两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为下文提问作铺垫。最后“何也”要读出疑问语气,突出其困惑不解之意。

  教师范读本段,学生试读。

  提问: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学生讨论并交流。

  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低下,造**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研*第2、3、4段

  (1)学生齐读2、3、4段。

  (2)理清背诵思路。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板书: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扩展5)

——什么也美丽半命题作文(精选十篇)

  在美丽的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畅通无阻,它必会有坎坎坷坷,这样才叫人生。

  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成功,都是要经过无数次努力,才会成功。但有的人努力奋斗一辈子,他也不会成功,因为他一遇到挫折困难,就吓倒了,再也爬不起来了。依我之见,挫折是美丽的,没有挫折,你就不会成功。没有挫折,你就学不会坚强,没有挫折,你就不会通往成功的大门。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嘛!

  我就深有体会,还记得吧!上星期四的广播操比赛,提起来就让人头疼、心烦。眼看着,上星期四的就比赛了,而我却做不好,做不好也没太大的关系,关键是,我连做都不会做,快把我烦死了,就这样,挫折就降临在我头上了,但是,我不甘愿做那最差的,我就努力的学,努力的做,一到第二节课外活动时,我就到后操场去练操,不管天气多么热,我都坚持做,当时心里就只有一个念头,我一定要学会,一定不比别人差,我不愿跑到别人后面,就是这个念头指引着我迈过挫折,走向成功,成功就是,我终于把广播体操学会了。

  挫折是美丽的,只有挫折,它才会帮我重燃信心,让你找回自信,重新站起来。可有的人却讨厌挫折,它认为是挫折挡住了他前进的道路,假如没有挫折,你就不知道什么是坚强,什么是自信,你也不知道,摔倒了,该怎么样爬起来,到时候,你的满足感会很大,会认不清自我的。挫折是美丽的,但它同时也是把利箭,如果你不会好好的利用它,你会将你自己毁掉的,如果你会好好的利用它会受益终生。

  蛹蜕成蝶,金蝉脱壳,看似一场生死离别,实则是生命的涅槃。正如史铁生一样,上天夺走了他赖于行走的双腿,但却于这挫折之中赋予了他卓越的头脑和深邃的思想。因此,挫折也美丽。

  邰丽华——一名聋哑女孩,却凭借着超乎常人的毅力,努力领好千手观音之舞。聋哑是她青春的羁绊,双耳失聪让她无法与常人正常地交流,更别提随音乐合拍起舞。但于这挫折之中,她做到了站在春晚的舞台上。精彩的舞姿,绚丽的彩衣,将她内心的活力完全释放!

  天欲祸人,必先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必先微福警之。聋哑的挫折激发了她的斗志,凭借一般永不服输的毅力,于舞蹈中,邰丽华让挫折也绽放出惟美!

  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名人事例数不清胜数: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以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身残志坚,唱响生命的交响曲;霍金身患重度卢伽雷病,全身上下只有两根手指可以活动,却于浩缈无际的宇宙中发现了黑洞学说……,还有张海迪、***……。

  面对上天赐于的挫折,他们微笑着接受,并于挫折之中坚毅奋起,绽放生命之美。因此,挫折也美丽。

  世间万物生生不息,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的内心无斗志;成功并不美丽,美丽的是在挫折之中彰显出来的美。

  鱼儿需要游曳于大海,经受惊涛骇浪的洗礼,才有鱼跃龙门的美丽传说,雄鹰需要翱翔于蓝天,经历风刀雪剑的磨砺,才有了叱咤风云的辉煌;人也一样需要驰骋于荒原,经过了挫折的考验,才会发现——挫折也美丽!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

  我有一个很要好的邻居,叫小超,以前还小的时候,我们整天都待在一起,有好吃的一起吃,有好玩的一起玩,若是被不认识我们的人见了,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你们是亲兄弟吧!”的确,在我们的心里,都早已把对方当作是自己的亲兄弟了。

  小学时候,我和他在同一个班。还记得有一次,我们数学考试的时候,考试前,老师再三叮嘱要把作图工具带来。考试时,我才发现我没有拿作图工具。我想:如果这时候再去拿,老师肯定会大发雷霆的,还是算了。向别人借吧。我又不好意思,怎么办?怎么办?正当焦急万分之时,小超把尺子递给了我,悄悄地说:“借你。”没想到老师的耳朵这么灵,一点点声音都听得到。结果把小超叫了出去进行了一番教育,虽然只是小声教育,但是我看到老师严肃的眼神,就知道我们这次闯大祸了。我觉得我太对不起小超了,都是我害了他。我以为小超回到教室后会对我很生气,没想到他回到教室后,不单对我做了个“Yeah”的手势,还说:“没事,下次可一定要记得带尺子了。”这让我很惊讶。我想:他可能是为了不让我担心,才这样的吧。

  现在进入初中,我们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使这样,我们之间也不会改变,我们之间的友情依然美丽!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丽,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倾听也美丽。" --题记

  人与人的眼光是不同的,有的人认为*凡的生活是一种美,有的人认为失败的经理是一种美,还有的人认为简简单单就是美…而我,觉得…

  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生活中的美。站在花前,纵然外面的世界纷乱吵杂,可此时你的心情早已净的如雪,静的如夜;花开悄然,可你却可以感受到她的呼吸;花虽无语,却无声胜有声…虽然此时是如此的静穆,但似乎唯有你才可以与她交流…你是否会觉得,她竟如此的幽美…

  倾听落叶的声音,你会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当瑟瑟的秋风吹落枯零的树叶,也许你会感到一丝伤怀,但你再静静的感受,你会发现他如此的美丽,你有否望着落叶发呆,你有否感到他在向你倾诉?你有否联想到:落叶归根,他依然眷恋着他的母亲?你有否想到:他虽走了,可还会有新一轮的生命在因之而孕育?你是否会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哲理?

  倾听雨落的声音,用心体味他的感觉。当淅沥的雨打湿你的脸庞,你是否想要张开双臂,享受这美丽的一刻?你是否也因这淅沥的雨声而觉得释然?你是否也以乐观的情绪去面对这场雨落?

  倾听,享受花开的美丽,品读落叶的深意,感悟雨落的韵律,从而享受人生,品读人生,感悟人生…

  倾听,不仅仅要倾听海浪的声音,倾听沙漠的声音,倾听高山的声音,更要去倾听身边的声音。他或许无声但有如天籁,他或许不语但包含深情,他或许单调却可以洗涤你的心灵…

  其实,倾听也是一种美丽…

  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赋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古诗道出了小草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也道出了小草的美丽。

  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它的足迹遍及天涯海角。它就像千千万万的建设者,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春天,小草偷偷地从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大地披上了一件美丽的绿衣,“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把小草踩折了,或许它很疼,但它并没有退缩,仍一直默默地承受着,生长着,直到长成绿茸茸的草地。小草是美丽的!

  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小草手挽手、根连根抵御着骄阳。当暴风雨来临时,电闪雷鸣,风卷残云,许多小花和小树都被“打败”了,而那微不足道的小草却昂首挺胸,无论狂风暴雨怎样折磨它,它都始终不倒。小草是美丽的!

  秋天,秋风呼呼,小草被风吹得渐渐变黄,草地也变成了金黄色的海洋。小草脱落一身衣服,毫不吝啬地奉献给了大地,“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使大地更有力地养育万物。小草是美丽的!

  冬天,凛冽的寒风吹来,小草的身躯萎缩了,皑皑的白雪覆盖了万物,深藏在雪地下的小草,把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中,为来年积蓄着新的能量,准备着春天再次变成美丽的样子。小草是美丽的!

  我爱美丽的小草,我要像小草那样,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积极进取,做对社会有益的人。

  培优回家的路上,我走在小道间。远远的向前望去,视野前方是一根不知名的大树,随着秋天的到来,树杈上生的叶子也已纷纷落下。

  秋风扫落叶。那逃脱离了枝干的叶子也并不恼,随着轻柔的微风在空中漫步。落叶如一叶轻舟一般,晃晃悠悠的在空中荡漾;又似一尾小鱼,在悠然自乐的游走。午后阳光从树缝之间软软渗入,拥抱着空气中细小的尘埃沉淀下来,撒在枯黄的叶子上,像是落叶长了一层小毛绒。

  弯下身,拉起一片刚从空中飘下的落叶。我抚摸着叶子上凹凸不*的纹路,落叶像是位饱经岁月的老人,那枯黄叶片上刻下的些粗糙的纹路是他的人生故事。闭了眼儿,一生的经历便都浮现出来:从一颗嫩青的小芽慢慢成长为新叶,点缀在枝头的它绿意患葱。或许在某个下雨天,它曾与出它叶子们一起创造出一个遮雨地,为过路的行人带来便利,亦或者是在某个炎炎夏日,为人们带来一丝清凉。

  我低头看去,如地毯般,树叶铺了满地。这些落叶枯黄无泽,相比较其它景色而言,却实是逊色了许多。但是落叶并不因此就不美丽——因为在它们的一生中它们活出了生命的精彩,生命虽然短暂,却不会虚度光阴,从嫩芽长为老叶时,它成长了,为人们提供遮风挡雨地时,它奉献了。活出了生命的意义。这种美,虽不体现在外观,却是由的而外的充盈了自己,这是是命的美。比上哪些图有外表,却无内涵的景物,强上百倍。这种美,却是大多数人所做不到的。

  无边落木萧萧下。我再次抬头望向空中飘舞的飞叶,这次却不只是单纯的欣赏了,而是敬佩,敬佩这些活出生命之美的落叶。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朵花可以点缀春天的美丽,一颗螺丝钉可以带动机器的运转。尽管世间繁华万千,但你依然可以发现:其实*凡也美丽。一滴水也美丽一滴水从天空缓缓落下,似一颗明珠洒落人间,它在绿叶间跳跃,滑落在一条奔流的小溪中,随着溪流向前奔跑着,直到汇入那蔚蓝色的大海。有人说,水是*凡的;但在我看来,那广阔无垠的大海正是由一滴滴*凡的水汇聚而成的,所以,*凡也是美丽的。

  一朵花也美丽在满眼翠绿的草丛中,一朵淡蓝色的小花显得格外耀眼,但在红黄交错的花园里,它却显得那样黯淡,显得那样缺乏色彩,显得那样*凡,然而它却使草丛显得不那么单调,使草丛多了一点色彩,使那不起眼的草丛多了一些被关注的目光。有人说,小花是*凡的;但在我看来,再大再美的花园也是有一朵朵的小花构成的,所以,*凡是美丽的。一颗螺丝钉是美丽的在庞大的机器上面,一颗螺丝钉是那么的渺小,是那么的不起眼,然而却少了它,再厉害的机器也不可能被制造出来

  。一颗颗小小的螺丝钉,却有着不小的作用,神舟飞船、飞机、**、汽车,那一个能离开螺丝钉呢?我想它们都不能。有人说,螺丝钉是*凡的;但在我看来,在强大的武器,再厉害的装备,再神速的交通工具也离不开小小的螺丝钉,所以,*凡是美丽的。*凡,也是美丽的。

  我们能用*凡的人生创造出不*凡的价值。我们就像茫茫大海中的一滴水,美丽花园中的一朵花,庞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我们将用如此*凡的身躯,创造奇迹,创造出属于我们的世界。

  最*,我读了《老人与海》,他告诉了我逆境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老人与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出海捕鱼,他与一尾大鱼僵持了几天以后终于成功的捕获了它,但这时他一被那条鱼带进了深海区。那里很危险,老人只身一个在一条小船上要面对鲨鱼的进攻是很累的,这时,老人身上坚持,执着的精神在逆境中突显出来,使他一路上披荆斩棘,化险为夷。终于在他的船桨也被打坏时,老人回到了家。

  是什么帮助老人回到了安全的岸上?是执着的精神。是什么是那精神突显出来?是逆境。是逆境给予了老人执着的精神,让他走出了死亡的困境。

  逆境助人成长,给人动力。很多时候,它不只助人以进,从大的方面讲,它能给国家带来强盛的发展动力。

  南京条约……各国的压迫下,中国人民并没有垮下,民众愤然觉醒,推翻了腐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对国外妄图瓜分中国的势力奋起反抗。生动事例比比皆是。历史长河中最为著名的例子要属抗日战争。在装备条件极差的条件下,中国人民用顽强的毅力和不畏死亡的大无畏精神意志战胜了侵略者,并且在以后的发展中也以这种精神创造了各种奇迹。由此看来,逆境是对人和社会精神的提升,是进步的催化剂。

  所以我认为,顺境固然美好,但是,逆境更为可贵,如果你身处逆境,请不要抱怨,因为这个是上帝爱你,才给予你的礼物,要记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海伦·凯乐因一场大病变成聋盲人,但是她因此遇见了安妮*莎利文老师,并且在其教导下自立自强,勇敢拼搏,最终成为著名作家,她的名作有《假如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等不胜枚数。这不正是逆境中的美丽吗?

  《老人与海》给了我深深的感悟,老人安全了,那是如此的来之不易。

  逆境中狂风海啸摧残着所有的脆弱,包括一个灵魂。正是一个执着的心才使得逆境变成了衬托,也正是逆境才让这份执着有了意义。

  逆境,你真的是不可或缺的,你就一份美丽。

  梅花,它不如牡丹那样华贵,不如桃花那般招摇,不如月季那样鲜艳,不如水仙那样清新,可我依然喜爱梅花,喜爱她那高雅的品格,不屈的气节,顽强的生命力和沁人的芳香。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是啊,冬天即将来临,是梅花一展冬的风采,寒冷的冬天里,也只有梅花守护这个冰天雪地的季节吧。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精选十篇)(扩展6)

——《大道之行也》教学反思(精选十篇)

  首先,这堂课的目标已达成。针对学生的情况我设计了两点目标,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

  其次,对学生的发言教师的点评力量绵薄。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是否意味着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当然不是。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教师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教师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言。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时苦练。

  另外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学,他们貌似很认真,但不做笔记,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而我也没有及时提醒他们。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读书人差不多都能背诵如流。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毕竟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读明文意,诵出韵味,通晓“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畅谈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理念。

  反观这一节课,学*目标基本达到。但是,仍有遗憾之处。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如何把课堂连缀得更流畅,怎样把问题引到深处,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如何让教师的点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复斟酌提炼,深思熟虑。

  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分析导引的时间少了,就要求我们的语言要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或者更注意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激励性。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若仅是归纳和复述式的,这样的点评自然软弱无力,会让学生兴趣索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激扬。以后在上《大道之行也》,应进一步创新教学,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拓展,激励他们的奇思妙想,并要提高自己点评的功力,让点评起到事半功倍,抛砖引玉的效果。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的一段话,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宏伟瑰丽的社会蓝图,在那里,人们生活着并快乐着。

  今天我在八年级15班学*了这篇文言文,现反思如下:

  对本课的学*我根据班级的学情和本文的特点,我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他是从哪些方面阐述;3、树立乐于奉献、诚实守信、与人和睦相处等观念。根据这些目标我设计了整体感知、探究讨论、拓展延伸三个环节。

  一、整体感知部分:

  1、我注重学生的反复读,各种形式的读用时大约12分钟,但是安排太集中,就好像为了读而读,诵读和课文的理解学*分离开了,那读的目的和效果就没有了,首先从时间上就影响了探究讨论环节的深入开展。应该让诵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课堂上时时有诵读声,并基本达到当堂成诵,在诵读中培养语感,而且对诵读也应作具体指导,让学生会读、爱读。

  2、疏通文意部分,我发现经过初一一年的训练,学生已经培养了一定的学*文言文的语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再加上本文句子的翻译,课下注释基本上都有,教师不必把疏通文言文文意、翻译字句想的太难,可以放手让学生探究性学*,借助注释自主对译,提倡合作式学*。汇报交流时,以同桌为单位,一人读,一人翻译,以开火车的方式顺了一遍。从学生的回答来看,他们掌握并不好,就是照着课下注释念翻译,而且还有一点吞吞吐吐,明显感觉就不太理解。对于重点、难点,教师也应讲解透彻,并帮助学生养成积累重点字词的*惯。正是由于翻译这一环节落实得不扎实,导致在研读课文时,对课文内容分析不深,从而对文章主旨体会不透。对于班里的学生,可采用学生一边翻译,老师一边做好相应的重要文言知识点的板书这一方式,这样一来,学生对文中的重要文言字词可以有一个直观认识,同时也对这些要点作了笔记归纳。

  3、当堂检测重点字词部分,检测并未让学生合上书本,即使他们回答对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记住了。感觉太浮。

  二、研究探讨部分: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针对第二个目标的完成。围绕“大同”社会的特征一共提了三个问题:1、什么是“大道”,什么是“大同”,什么是“大道之行”?2、总领全文的语句是什么?照应此句的是哪句话?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分出课文层次,学生很快可以找到。3、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理想的?(基本特征)这是本文的重点,却只用了大约五分钟的时间。形式上的小组合作讨论之后,我快速地、不停地叫学生起来回答,只是急着从他们的回答中去筛选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从而缺少了对学生的引导,老师的“引”的作用没发挥出来。对学生回答的评价缺少针对性和艺术性,就用简单的“不对”“错了”“嗯~~~很好”等语言来点评。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课堂时间应该还给学生,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老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研究探讨这个过程基本采用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欠缺了对学生自主探究学**惯的培养。

  三、拓展延伸部分:

  还剩下大约五分钟的时候,这节课匆匆忙忙进入了尾声。这个部分我设置了两道题:1、本文与《桃花源记》有相似的地方,你能找出相对应的句子吗?这道题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巩固。我当时很着急,没有给学生回顾《桃花源记》的时间,也没有让他们小组合作讨论,出示题目之后让他们谁会,谁就回答。有些反应稍慢的同学根本来不及思考,这道题就又过去了。这种拓展是不够细致的,只是句子的比较,缺少了对两篇文章的内容、思想以及写作手法的比较学*,效率不高。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我又设置了第2个拓展延伸,结合你自己现在的实际,请说一段话描绘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学生说了相互帮助,宽容无私,诚实守信。本来以为这会是本节课的高潮,但学生发言的兴头还未兴起,本节课就在欢快的铃声中草草结束了。

  整堂课,学生都跟着我的思路着急地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很累却只是流于形式,收获甚微。一堂课结束了,我的心情真的挺沉重的,这堂课暴露出的问题都值得我去深思。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非常经典的文章,小而精,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诵读全文。然后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读明文意,诵出韵味,通晓“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畅谈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理念。

  反观这一节课,学*目标基本达到。一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本课;二是要求学生能了解“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三是让学生畅谈自己对“大同”社会的理解。

  但是,仍有遗憾之处。部分学生仍没有达到当堂成诵的目标;很多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尚未真正领悟课文精髓。就这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把文言文引入现实生活,把它们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赋予它们一些新的内涵。

  另外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学,他们貌似很认真,但不做笔记,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而我也没有及时提醒他们。

  同时,如何把课堂连缀得更流畅,怎样把问题引到深处,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如何让教师的点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都值需要不断的学*和经验的积累。

  反观这节课,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之中,我努力做到声情并茂,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争取做到抑扬顿挫,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文本中去,让自己的情感吸引学生。课堂总体感觉良好,气氛活跃,学生都能踊跃发言,积极配合教学。教学重点、难点贯穿课堂始终,师生共同探讨,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教法的选择,灵活多样,我主要采用了朗读法、小组讨论法、讲解法以及探究归纳法,把课堂充分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极力展示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出现了很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活跃氛围,是学生饱尝了语文课堂的乐趣。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得当,这节课,我精心制作了影音课件,图文并茂,既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直观性,有丰富了课堂内容,感性与理性得到了有机结合。板书设计一目了然,充分展示“大同社会”的特征。

  这一节课,我基本忠实了课程标准的关于初中学段文言文学*的基本要求,基本忠实了课本要求,也基本上吸纳了教参上的教学建议,没有过多的拓展。尽管这篇课文字数不多,但孩子们在学*上的障碍还是不少。教学中,我没有因为文本短小,就塞进去更多以外的东西。课后听课老师反馈,在课堂上,学生齐读、个别读,整篇读,分层分句读,我读,达到25遍之多,最后能背诵。以读带教带学,更多的孩子动起来,读起来,说起来,给予读的方法,给予说的方法,也给予听课的方法。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的处理问题还值得我们去思考与探索。文以载道,这样的文本,“道”如何处理,度如何把握?一不留神,就滑向了政治课了。我们一线教师如何理解课标,如何运用教材,如何使用教参,有时会因为教学的日常琐屑疲于应付而忽略。

  《大道之行也》是新课程实施后人教版八年级上语文新增的一篇古文,文章短小易懂,用10分钟帮助学生明确字音、句读及至顺畅诵读问题不大,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与《桃花源记》的对比教学上,通过点拨引导启发学生探究这篇文章的伟大意义。这篇课文我已讲授过两届了,自感教学效果还不错。

  今年依然按照这个思路讲课时,却发现本届学生毫无兴趣,在我满怀激情引导学生憧憬“大同社会”的美好未来时,甚至个别学生还在下面嗤嗤偷笑。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却不得其解,便找来几个学生诚恳讨教,有学生尖锐地反问:老师你说那个“大同社会”不是很不现实的吗?陶渊明自己也说世外桃源子虚乌有,那么这个大同社会又怎能实现?我们不知道学这么个老古董有什么用!

  学生的诘问让我目瞪口呆,意识到自己面对的不再是白纸般的思想单纯的顽童稚子,这些九十年代末期出生的学生有思想有个性,他们不再轻易接受任何一种说教,而是有所思考又有所怀疑,敢于反叛也敢于创新。教师承担着为民族未来培养人才的重任,育人更应重在育心(灵魂)、育情(情感),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就要真正以生为本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学生的`内心,这样前提下的课堂教学才会为学生所接受,才会取得成效。

  我重新修正了《大道之行也》的学生探究环节的设计,第二天,在热情赞扬了部分学生的背诵后,抛出了几个问题:

  1、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孔子所描述的大同社会的哪些目标?

  2、我们现在还超越了哪些方面?(如保护环境、和自然和谐相处)

  3、你认为这个“大同社会”今后有可能实现吗?

  在学生就以上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辩时,老师并没有冷眼旁观,而是加入了一方热情地参与其间。激辩最后没有输赢,但学生在激辩中激活了思维锻炼了能力,而且让他们对老师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而是亲切随和*等参与的教态产生了认同。教育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因为它面对的是一届又一届生动活泼生性各异的青少年,教师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和反思才会与时俱进,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读书人差不多都能背诵如流。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毕竟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读明文意,诵出韵味,通晓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畅谈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理念。

  反观这一节课,学*目标基本达到。但是,仍有遗憾之处。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教师的时间少了,如何把课堂连缀得更流畅,怎样把问题引到深处,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如何让教师的点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复斟酌提炼,深思熟虑。

  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分析导引的时间少了,就要求我们的语言要更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或者更注意起承转合,抑扬顿挫的激励性。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若仅是归纳和复述式的,这样的点评自然软弱无力,会让学生兴趣索然,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散激扬。以后在上《大道之行也》,应进一步创新教学,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拓展,激励他们的奇思妙想,并要提高自己点评的功力,让点评起到事半功倍,抛砖引玉的效果。

  《大道之行也》是一篇著名的文章,半个世纪以前的读书人差不多都能背诵如流。为了更好地领悟我们先人所追求的这个理想社会的实质,我让学生先反复诵读文章,以感知这段文字的美好,毕竟三分文章七分读。在理解全文,理清文章整体思路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与《桃花源记》进行比较阅读,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后,指导学生当堂背诵。整节课通过学生反复的诵读,读明文意,诵出韵味,通晓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畅谈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理念。

  反观这一节课,学*目标基本达到。一是学生在读准字音、理解文意等方面做的比较到位;二是学生能了解文本结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并知道本文是从哪些方面阐述的;三是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参入活动的`学生在90%以上,回答问题的准确率在85%以上;四是90%以上的学生会运用工具书、资料自学课文。

  但是,仍有遗憾之处。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问题的设置有些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就一篇自读课文分析的过细。例如: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

  二是老师的表演成分大大减少,失去了公开的原生态!

  三是没有实现当堂背诵的预期。

  四是由于停电至使课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还影响了上下课的指令。

  五是在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上,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时间少了,那么教师的主要任务在备课,在怎样把课堂连缀起来?或者,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就轻描淡写了呢?我以为,课堂上教师的时间少了,就意味着教师的语言要更简练更精细了。学生发言之后教师的点评就显得格外重要了。然而在这堂课上,我的点评基本是归纳和复述式的。学生的发言是精彩的,我的点评却软弱无力,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言。当然,从此次的问题中我知道,教师点评的功力该在*时苦练。另外对学生的关注度也不够。特别是坐在后面的男同学,他们貌似很认真,但不做笔记,也不积极回答问题,而我也没有及时提醒他们。

  同时,如何把课堂连缀得更流畅,怎样把问题引到深处,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提升,如何让教师的点评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都值得再反复斟酌提炼,深思熟虑。

  1、《大道之行也》重在学生朗读背诵,读还不够,但在第二节课有一定的改进,而且让男女生交叉读课文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古文一定要提倡多读,而且要不同形式的读。

  2、如果按照公开课的标准来说,还缺少导入环节,哪怕是简单的几句话都是需要的,不可因为之前让学生预*就理所当然的省去导入。

  3、《礼记》中的名句可以先让学生说,然后教师再补充,说不定学生能说出一些不是你所补充的名句,同时也让学生有个思考的过程。

  4、文言文疏通字词义的时候,最好让字词句的翻译一句一句的出,特别是对基础比较薄弱的班级更应如此,一层一层的翻译太快,学生不会重视不会记笔记。而且一字一字的出会让学生清楚明了文言字词的重点在哪里。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说打点或画圈,但是也应该让学生在视觉上加深印象。同时一句一句翻译,是有助于学生翻译的,因为中高考中的翻译题也是一句一句翻译的。字词句的落实要稳,要规范,要慢。

  5、文言文的翻译要深入浅出,联系生活实际,范围广,开拓学生思路。

  6、易错字需要教师提醒,但是最好不要板书出错字,会给学生造成错觉,对字的认识模棱两可。教师可以强调容易错在哪。

  7、板书设计需要多注意,就算课件做得再翔实,板书还是少不了,最基本也要把文章中心句或是文章结构写出,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可因为课件内容详细就忽略了板书。学生并不全会课下再看课件复*巩固,但是教师板书,学生就会认识到这个内容比较重要,所以会跟着教师再写一遍或是画下关键词句,加深印象与理解。

  8、课堂用语的衔接要注意多积累多学*,有的环节衔接突兀生硬,所以教师课堂用语需要斟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