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1

  一、教学目标:

  1、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三、教学难点:

  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读课文。

  (二)导语。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们来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三)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课文后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三)熟读课文。

  1、第一遍学生听,要求认真听,同时认真看课文,注意一些字词的读音和写法。

  2、第二遍,学生跟着录音轻读。

  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教师出示投影内容,检查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

  4、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是通假字的注明。

  (1)弃甲曳( )兵

  (2)涂( )有饿piǎo ( )

  (3)鸡豚( )狗彘( )之畜啊( )

  (4)数( )罟( )不入wū ( )池

  (5)无( )失其时

  (6)谨庠( )序之教

  (7)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8)申之以孝tì( )之义

  答案:

  (1)yè。

  (2)涂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础�

  (5)无wú通假字,同“毋”。

  (6) xiáng。

  (7)颁 bān通假字,同“斑”。

  (8)悌。

  4、学生各自朗读课文。了解文意。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点:理清思路,背诵课文,教师适当作朗读提示。

  1、检查学生熟读课文情况

  2、指导学生理清思路,背诵课文,并作阅读提示

  (1)提问:这次对话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讨论的?

  明确:“民不加多。”

  (2)提问:在提出“民不如多”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曰(学生回答)“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为什么说是“尽心焉耳矣”?具体做法是什么?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3)提问:通过和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积极者。“

  (4)提问:于是乎,梁惠王才有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学生合上课文回答)“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5)教师反读本段,学生朗读并背诵。

  教师对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6),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那梁惠王当然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了。

  (7)提问:孟子对梁惠王这个疑问是如何分析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8)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

  (9)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

  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与邻国相比,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说明梁惠王比别的国王好不了多少。

  (10)教师范读本段,学生朗读、背诵。问题的原因找到之后,文章自然而然过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

  (11)提问:他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12)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13)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①要求学生找出并画出排比句,各自朗读,合书回答。

  ②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③其中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样,作者在这四组排比里,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14)提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明确:“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这一段是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15)提问:这一段用什么方法进行说理?

  狗彘食人食,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明确: 对比,涂有饿莩,比喻,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本节所讲内容,概括本文写作特点,指导学生背诵。

  1、结构严谨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2、善用比喻(学生可背诵局部何比喻有关的部分)。

  3、气势充沛(学生背诵排比句式)。

  学生齐读(齐背)课文。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做练*三。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点:

  1、总结文言知识,做课后练*,进行阅读训练,对全文进行小结。

  2、检查学生背诵课文。

  (二)分类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1、词类活用。

  找出下列加点词和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

  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1)树之以桑。

  (2)可以衣帛。

  (3)然而不王者。

  (4)王无罪岁。

  (5)既来之,则安之。

  2、句式。

  找出下面句式,翻译成现代汉语,并掌握其用法。

  (1)或……或……

  (2)直……耳,是……也

  (3)是何异于……

  (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这种说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4)未之有也 不曾有的事情。(宾语前置句)

  (三)一词多义(结合完成练*二)。

  1、数。

  (1)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3)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4)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5)数罟不入�闯亍!�―《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6)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shǔ计算

  2、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3)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

  (4)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3、发。

  (1)百发百中。成语,发射。

  (2)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打开。

  (4)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花开。

  (5)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 出发。

  (6)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7)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4、兵。

  (1)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成语,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

  (4)草木皆兵。成语,士兵。

  5、胜。

  (1)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 。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 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优美的。

  (三)布置作业。

  1、预*下一课。

  2、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四)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惠王疑问: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设喻 :以五十步笑百步,何如(设圈套)

  揭示原因:本质一样――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孟子主张: 行王道――措施、态度、结果 (对比)

  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寡人之于国也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2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的设计

  1.课前预*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意思精列。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思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孝*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3

  教学目的

  一、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二、理解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三、通过朗读体会孟子长于雄辩的语言特色。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板书题目]

  二、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 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 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然而不王(wàng)者 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三、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投影]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人)。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诵读第一段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 移民,移粟 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 不积极 民不加少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指导朗读: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尽力,所以“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读时,重音应落在“尽心”二字上。“察邻国之政”二句,前句轻读,后句重读,有自诩之意,又表明自己积极良苦。“何也?”尽心了,但民不加多。读时应突出其困惑、不解。

  请学生朗读第一部分。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从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诵读二、三、四段。

  指导朗读:面对梁惠王的提问,孟子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但他隐而不说,先设喻。读起来应从容不迫。“以战喻”后可稍长停顿,“则如何”用征询对方意见的口气,轻读。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串讲大意,教师订正。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耳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无 于

  五、作业

  1.背诵前两部分。

  2.理解常用实词、虚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入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来启发梁惠王,指出他与邻国的实质是一样的,那怎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三、分析

  1.诵读第五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疏通文意(教师订正)。

  理解内容。

  措施 效果

  不可胜食也

  不可胜食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 不可胜用也。

  说明:“不可胜……也”给人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运用了排比手法。

  理清本段层次。

  提示:第一层 第1、2、3小句

  第二层 第4句

  第三层 第5句 全段中心

  指导朗读:第一层三句,语势逐层上升,最后一层全段中心,作为最突出的部分。“养生丧死无憾”一语出现两次,前者可轻读,后者应重读。

  2.朗读第六段

  请学生依据书下注释与第五段比较异同处。

  提示:同是发展生产,强调“不违农时”,“以时入山林”,“无失其时”,“勿夺其时”。这些都强调不要耽误生产时机。侧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驱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发展生产,制民之产外,第六段还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张。

  指导朗读: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项基本内容,四个“矣”陈述语言,气势充沛。最后总结“不……未……”双重否定句式,读得应坚定有力。

  请学生朗读。

  引导当堂背诵。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违 时 胜 数 罟 �� 斧斤 以 憾 树 衣 畜啊 无 谨 庠序 教 申 孝 悌 义 颁 负 戴 王

  五、作业

  1.熟练背诵第五、六段。

  2.识记本课学*的文言实词、虚词。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导人

  梁惠王对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为做得很好,实际上与其他国君都一样。孟子从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两方面详细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办法,但这还不够,君王对此还应有什么态度呢?我们看最后一段。

  三、分析

  1.诵读第七段。

  理清内容:

  说明:一方面写出了社会的不*等,另一方面也是对梁惠王自认为“于国尽心”的驳斥。

  孟子最后还用了一个比喻,是怎样比的?

  提示: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

  指导朗读:“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诸侯贵族的荒淫,朗读时,要表现出说话人的义愤。“涂有饿莩”句要读出其悲愤的语气。“人死”句是借用诸侯国君的自己辩护的口气,应读得有讽刺意味。用比喻来反驳,应用质问的口吻来读。最后,劝勉梁惠王抛弃虐政,施行仁政,应用和缓、劝勉的语气。

  请学生朗读。

  请学生归纳孟子仁政思想。

  提示:发展生产,制民之产,教化百姓,还有最后除虐政。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板书]

  孟子 施仁政 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提示:只有这样施行仁政,天下之民才能来归顺。

  2.提示应掌握文言实词、虚词:

  检 涂 饿莩 发 岁 于 无 罪 斯 至

  3.完成课后练*二。

  4.完成课后练*一。

  5.完成课后练*四。

  6.讨论课后练*三。

  [补充]

  寡人之于国也 对于

  其民于河东 到

  (1)于{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与

  (2)通假文字

  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②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③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花白。

  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同“途”,道路。

  四、教师小结

  本文主要阐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张,要想使民加多就要发展生产,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饱,穿得暖,还要使民懂礼仪,受教育,君王也须革除虐政,这样百姓才能来归服。

  全文似乎散漫无章,实则结构严谨,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为主线贯穿全文,思路清晰。

  句式较整齐,这样气势充沛,增强雄辩力。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识记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

  第四课时

  一、课文悟读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己民视,天听自己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中国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啊,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一段与前文“王道之始”呼应,深刻阐述了“王道之成”的道理,为梁惠王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美好的社会前景。在孟子看来,理想的治国策略必须具有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一,要有众多的人口,要积极努力“使民加多”,否则治国必需的物质财富和守卫力量便无从获得;第二,要恢复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减免赋税,实行井田制,使百姓有固定的“恒产”,恤民保民,休养民力,使人民富裕起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否则国家便无从获得可以不断发展的生产力以保证富强,因为民穷财尽是不能治理国家、保住**的;第三,当权者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仁德”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以德去引导,以礼去规范,选贤任能,宽省刑罚,博施广济,缓和社会矛盾,节制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推恩于民,施惠于民,与民同乐,使天下归心,否则便无从获得强国富国的坚定保障和政策后盾;第四,发展文化,普及教育,使百姓“仓廪实”后懂礼义、明人伦、知廉耻,形成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优良社会风气,提高全体人民的道德觉悟和科学文化水*,在“庶”和“富”的基础上,改善和提升人民素质,凝聚人心,以加强国家的生存力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否则将难免在列国的激烈竞争中落后挨打。这既是“仁政”的丰富内涵,也是任何制度的国家求富强的重要决定因素。孟子还特别指出,“仁政”的重点在君,不在民;实行“仁政”的原动力是“仁心”,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在于“制民之产”;“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仁道强于霸道,仁道才是正道,才是归宿;要以“礼”塑人,以“仁”修人,以“人”铸人。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二、亮点探究

  1.孟子和梁惠王是在什么背景下谈话的?

  探究学*:“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子五蠹》)孟子所处的战国中期,“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刘向《战国策序》)。各国诸侯争城夺地,角逐武力,蚕食鲸吞,征战不断;人民徭役繁重,水深火热,朝不保夕;社会混乱,礼制崩坏,世风倾颓,剧烈动荡。权势与暴力被推崇,霸道被视为天道,攻伐凌侵被视作合理,由大国以“力”统一天下的态势已初步形成。魏国曾是强国,但在梁惠王统治期间,连遭强秦重创,内忧外患,以至都城由安邑迁至大梁。梁惠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孟子被“招贤”应邀来到魏国,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弊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史记魏世家》)迫不及待地讨教救国治国之策。在此形势下,孟子开始了他的道德设计。本文仅是孟子在魏国期间与梁惠王的一次谈话。

  2.梁惠王为何对“民不加多”倍感忧虑?如何看待今天的人口国策?

  探究学*:春秋战国时期,列国战争和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以及生产力水*低下,造**口减少、地广人稀、兵员和劳动力匮乏。为达到富国强兵、拓扩疆土、问鼎天下的目的,各国诸侯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地争夺、吸引和控制人口,以增加劳动力和兵员,发展生产力。当时许多思想家都积极主张增殖人口,如《墨子》

  《管子》《商君书》就包含着丰富的人口思想。其中《管子重令篇》认为“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把“人众”与“国富”并列为称霸天下的根本;《管子人国篇》提出“九惠之教”(“老老”“慈幼”“恤孤”“养疾”“合独”“问疾”“通穷”“振困”“接绝”),全面鼓励增加人口;《管子牧民篇》更提出“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来强调培养人才,提高人口质量。可以说,增殖人口,是时代前进的需要和新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人口的决定性作用,梁惠王理所当然会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忧心忡忡。

  即使在今天,人口仍是决定综合国力的要素之一。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是从国情出发作出的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明智抉择。

  3.孟子比喻的特点是什么?“五十步笑百步”的喻意何在?

  探究学*:孟子散文善用众多的比喻和寓言,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学识,用人们*见的事物、形象和锋利简洁的语言,用直观感觉多方面因势利导,相反相成,化抽象为形象,化概念为具体,从而生动、有趣、有力地陈说事理,辩论是非,富有雄辩性、鼓动性和逻辑性。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以梁惠王“好战”为喻,启迪对方思考。梁惠王自认为对于国家比邻国国君尽心,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应,该主动投奔归顺他,但他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邻国的国民并没有减少,

  自己的国民也没有增多。这是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员,强化战备,老百姓看穿了他的小恩小惠、好大喜功、穷兵黩武。

  “五十步笑百步”巧妙地指出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其实与邻国之政相差无几,本质上都是虐民**。要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4.“仁政”思想在本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今天可作哪些合理的引申?

  探究学*: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忽视时令伐木,牲畜啊不误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义,引人向善,倾心归附。至此,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王道可成”。此外,国君要常自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今天可作一些合理地引申:

  (1)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是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性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3)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教化,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并形成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4)实现天下安宁太*,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5)民富才能国强,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滋繁,以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谈保持农村稳定时说:“土地不能动,负担不能重,治安不能松,态度不能凶。”可谓说在点上,抓准了要害。

  5.从孟子对梁惠王的指责中,可看出孟子是一个具有怎样性格的人?

  探究学*:春秋战国时期,民主观念抬头,百家争鸣兴起。当时孟子就义无反顾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论点,敢于藐视神圣君权,骂桀纣是“一夫”,骂五霸及今之诸侯是“罪人”,骂大臣是“民贼”,骂把人民推向战争是“殃民”。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他有着“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6.你能说说本文论辩艺术的高超之处吗?

  探究学*:《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作为继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学大师,由于时代及学术交流与竞争使然,孟子论辩之术在气势、声威、心理、思想、情感和技巧上,体现出众多高超之处。在本文中有以下特点:

  其一,善于掌握说话对象的心理,长于诱导启发,始终争取主动,客观上形成了结构上的层层深入与跌宕生姿。

  其二,准确运用比喻、排比、对偶手法。东汉赵岐《孟子题辞》中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本文“五十步笑百步”明白晓畅,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本文第3段的3种措施和第4段的4种主张,全用排偶,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音调铿锵,极富音乐性,强化了小农生产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情景。

  其三,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本文3个部分末尾分别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各部分内容画龙点睛,又强化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环环相扣,浑然一体,凸显出孟子论辩的雄浑、缜密、深沉的特质。

  其四,语气逼真,接*口语,生动风趣,正如清代刘大��在《论文偶记》里所言:“歌而咏之,神气出矣。”

  7.联系第四、五两个单元,掌握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的特点和发展轨迹?

  探究学*:历史散文(史传散文),主要是由各国史官积累大量档案资料,经过整理加工编纂而成,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土的言论的文章;诸子散文(哲理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的观点和主张或进行相互论争的论说文。从语言形式来看,历史散文以叙事为主,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总的发展轨迹是由简到繁(由“*均句长”也可说明:*均句长:总字数÷总句数):历史散文由“春秋体”的一言两语的大事记载,进而为“左传国语体”的简洁生动具有文学价值的叙事,再进而成为“国策体”的纵横变化、丰富多彩的叙事散文;诸子散文由语录式的问答体,发展为专题立论、结构完整、论证周密的论说文,如《论语》为语录体,《墨子》虽有问答体,但多数文章则是主题集中、论证详细、逻辑性强的论文,《孟子》虽仍有类似《论语》的形式,但议论复杂问题时已蔚为长篇,《庄子》《荀子》和《韩非子》的论说文已标志着我国古代散文进入了成熟阶段。

  三、选题设计

  1.《论语》与《孟子》比较研究。

  研究方法:

  (1)比较法。

  (2)历史法。

  (3)文献资料与网上查询法。

  (4)调查法(侧重于孔孟故里的学生)。

  参读书目:

  (1)司马迁《史记》中有关孔孟的部分。

  (2)周月亮《孔学儒术――早期儒学及其演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3)张传开、汪传发《十大哲学家》,南京大学出版社。

  (4)《古典文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5)杨树增《先秦诸子散文诗化的哲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罗根泽《说诸子》,上海古籍出版社。

  (7)刘冬颖《与圣人对话孔孟精髓》,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黄卓明《诸子说》,北京大学出版社。

  (9)王兴康《论语仁者的教诲》,上海古籍出版社。

  (10)赵昌*《孟子匡世的真言》,上海古籍出版社。

  2.联系《季氏将伐颛臾》和《寡人之于国也》,谈谈孟子对孔子儒家思想的发展体现在何处?

  研究方法:

  (1)比较法。

  (2)历史法。

  (3)文献资料与网上查询法。

  (4)统计法。

  参读书目:

  (1)可研读“问题1”涉猎之相关书目。

  (2)钱世明《儒学通说说仁义》,京华出版社。

  (3)李学勤主编《孟子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

  (4)周飞、唐爱华《养气者说孟子人生箴言录》,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

  (5)赵敏俐《先秦君子风范》,东方出版社。

  (6)朱熹《四书集注》,三秦出版社。

  (7)陈晋《悲患与风流――中国传统人格的道德美学世界》,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8)樊浩《文化撞击与文化战略――中西比较文化原理》,河北人民出版社。

  (9)张国瑞、孙忠惠主编《新教材名师导学高一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0)何*《孟子的仁学、性修与伦理王》,《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4年第5期。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4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其历史进步性。

  2、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重点】

  掌握文中重要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方法】

  边讲授边巩固、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介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童年受母亲严厉教导,立志成才。长大后师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门徒,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仁政论、民贵君轻说等。中晚年带领门徒游历各国,宣传其学说,但屡屡受挫。于是退而与门徒坐而论道,合著语录体议论性散文《孟子》。后人将其与孔子合称孔孟,并称其为亚圣。

  二、简介孟子名言,指出孟子思想对世人的影响

  孟子思想传承了两千多年,其思想瑕瑜互现,精华糟粕并存,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敬人者,人恒爱之;爱人者,人恒爱之、男女授受不亲等,但其思想影响至今。

  三、简介本文涉及的时代背景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魏到梁惠王在位时已由强变弱。为富国强兵,恢复并扩大疆土,梁惠王大量招贤,孟子也慕名前往。本文为其二人第三次交流节选,围绕民不加多的提问,孟子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措施。

  四、听完名家朗读录音,给本文生字词注音

  王好(hào)

  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衣帛(yì bó)

  数(cù)罟(gǔ)不入��(wū)池

  庠(xiáng)序

  饿莩(piǎo)

  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教师讲解相关重要字词句并逐段检查。

  五、课文分析

  1、在第一自然段中,梁惠王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2、在2~4自然段中,孟子认为民不加多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想一想,五十步笑百步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4、在第5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开始实行王道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5、在第6自然段中,孟子认为在王道之始的基础条件后,还应该实施什么措施才能称王天下?

  6、讨论:孟子否定了魏国及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7、孟子在最后一段是怎样批评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用了什么方法?

  8、讨论:孟子的仁政思想有何现实意义?试站在现代社会的立场评价其开发自然资源的主张。

  六、知识巩固

  1、通假字:

  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⑵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⑶ 涂有饿莩

  2、词类活用:

  ⑴ 填然鼓之

  ⑵ 树之以桑

  ⑶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⑷ 谨庠序之教

  ⑸ 然而不王者

  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3、特殊句式:

  ⑴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⑶ 是亦走也

  ⑷ 非我也,兵也

  ⑸ 未之有也

  ⑹ 申之以孝悌之义

  ⑺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4、古今异义:

  ⑴ 寡人之于国也

  ⑵ 河内凶

  ⑶ 请以战喻

  ⑷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⑸ 弃甲曳兵而走

  ⑹ 或百步而后止

  ⑺ 邻国之民不加少

  ⑻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一词多义

  〖于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寡人之于国也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数

  1、数口之家

  2、扶苏以数谏秦王

  3、数罟不入�闯�

  〖王

  1、然而不王者

  2、王道之始也

  3、梁惠王曰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系向牛头充炭直

  〖之

  1、寡人之于国也

  2、申之以孝悌之义

  3、驴不胜怒,蹄之

  〖兵

  1、非我也,兵也

  2、穷兵黩武

  3、是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4、草木皆兵

  〖胜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日出江花红胜火

  4、予观夫巴陵胜状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1、本文结构内容:

  于国尽心 民不加多

  问政(1):民不加多的疑问 梁惠王

  邻国不积极 民不加少

  民不加多的原因(2~4)五十步笑百步喻梁惠王与邻国

  国君一样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保民──王道之始

  议政:民加多的措施(5~7)施仁政

  教民──王道之成

  除虐政 涂有饿殍、罪岁不罪己

  2、本文写作特色:

  语录体议论性散文。语言逻辑严谨,气势磅礴,善用比喻辩论是非。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

  2.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3.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

  4.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1.由《论语》导入新课。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今天我们学*《寡人之于国也》,看看孟子是如何凭着他高超的论辩技巧,阐述仁政的具体内容的。

  2.介绍《孟子》及孟子散文的特点(结合扩展资料中的相关知识)

  3.教师范读课文(或播放朗诵录音)

  (1)要求学生认真听,纠正自己的读音及句读错误。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教师投影,正音:

  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下划线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要注明。

  ①弃甲曳( )兵

  ②涂( )有饿piǎo( )

  ③鸡豚( )狗( )

  ④数( )罟( )不入wū( )池

  ⑤无( )失其时

  ⑥谨庠( )序之数

  ⑦颁( )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⑧申之以孝tì( )之义

  明确:①yè②tú涂通假字,同“途”莩③tún 彘 xù ④cù gǔ �� ⑤wú无 通假字,同“毋”⑥xiáng ⑦颁bān通假字,同“斑’⑧悌

  4.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把握全文大意

  讨论交流后,点拨:《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从具体段落来看,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写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依据梁惠王有通过政治手段使“民加多”的愿望,孟子帮助他认识到在政治上与邻国相比,只是做了一些救灾的好事而已,本质上并没有区别,使文章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部分,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寡人之于国也》。

  第三部分(第三段至第五段),根据梁惠王有探求如何使“民加多”的心理,以及战国时国君所有的“统一天下”的宏愿,孟子提出自己的“仁政”主张。

  二、课文分析

  1.提名5名同学分节朗读课文,检查纠正读音、断句。

  2.学生齐读课文

  诵读指导:

  第1段第1句要把梁惠王“自诩”的口气读出来。末尾“何也”要读得稍重一些,疑问语气加强。

  第2段孟子设喻一段朗读时慢一些,语气应*缓。

  第三部分排比,对偶句较多,要读出孟子散文的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的特点。要把反问句的反问语气读出来。

  3.理清思路结构(在学生讨论、明确段意的基础上,教师板书)

  4.学生对照板书,试背课文第1.2节

  5.教师示范背诵第一节,指导背诵方法

  点拨、诱导:找出重点句,划分小层,理出思路,注意层与层之间的联系,注意关键词和句子的异同,可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一、二两小节。

  2.归纳文中的多义词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归纳文言文字、词、句知识

  1.检查背诵第一、二小节。

  2.归纳文中重点字、词、句的相关知识。

  教师采用投影或印发相关提纲,列出所要归纳解决的相关字、词、句,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问,教师纠错、明确,在课文注释及“思考和练*”的基础上补充。

  (1)理解并掌握文中的重点实词

  一词多义:时,①季节。(不违农时、勿夺其时、斧斤以时入山林)②时机、机会(无失其时)

  王,①名词,音wáng,大王、君王、王侯。(王如知此、王无罪岁)②动词,音(wàng)称王,统一天下,王道。(然而不王者)

  食,①动词,吃(谷不可胜食,七十者衣帛食肉)②名词,食物,吃的东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需掌握积累的实词:

  河内凶亦然

  弃甲曳兵而走

  谷不可胜食(“谷”是“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勿夺其时(“夺”是“失误”的意思。“勿夺其时”是“不要耽误农时”的意思)

  (2)应掌握的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3)应掌握的古今异义词(投影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河内凶 弃甲曳兵而走 斧斤以时入山林 然而不王者

  (4)词类活用(投影练*找出下列句子中的活用词,指出用法并解释,教师归纳)

  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5)出自本课的成语

  ①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有情节或好或重的区别。

  ②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6)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常用虚词

  重点点拨:

  然①代词,这样。(河内凶亦然、然而不王者)②助词,……地……的样子。(填然鼓之)

  ③连词,然而,但是。(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④形容词,对。(太后曰:“然”。)

  则 连词①顺接,就,那么。(则移其民于河东、则何如)②转接,却。(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以 介词,①用、拿、把清以战喻(用)树之以桑(拿)申之以孝悌之义(把)②介词,凭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③介词,按斧斤以时入山林④动词,认为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⑤然而,相当于“而”,以卫王宫

  (7)应掌握的文言句式

  指名学生口译,重点点拨句式及翻译注意点。

  ①否定句宾语前置

  末之有也

  ②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③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④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8)疑难语句的理解、翻译(指导学生翻译,小组合作修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点拨:要注意一词多义“食”的翻译,还要把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准确地翻译出来。“涂”是“在路上”的意思,句式是介词结构后置和判断句。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要注意准确地表现孟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表现了孟子对酷政的批评,情感应是激昂的。可译为:(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这些人)却不加以制止,在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官府)却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饥饿)而死,却说:‘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跟拿刀把人杀死,然后说‘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有什么不同?’

  二、分析理解

  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米”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点拨:梁惠王自以为自己对于国家较他国国君尽心,自己的政策比邻国好,邻国之民会自动投奔他。可是,邻国之民不见少,自己的国民不见增多。因为他的目的在于增加兵源,老百姓看穿了他,又怎会来“送死”呢?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

  (2)孟子否定了魏国及其邻国之政,那么,他的理想政治――“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先让学生找出概括性语句将第四节分为两小层,再让学生比较两小层列出的项目有什么差异。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适度归纳整理,适当补充说明,适时板书内容框架,然后再引导学生对照板书在课文中划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背诵。

  (3)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孟子在严厉批评他之后,为什么接着又说“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引导学生认识孟子性善论的两重性:一方面,他认为人应该从善,因此他反对统治者残害人民,批评虐政暴君毫不留情;另一方面,他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善,因为人人都有“善端”,只要自觉扩充它,就能养成高尚道德。所以,在孟子看来,梁惠王如果不把百姓苦难归罪于年成,就一定能自反,就会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结果就会使天下归服。孟子的想法是迂腐不合时宜的,但他向梁惠王说这句话不是随便应付的。

  (4)指导学生背诵第3-5节。

  三、品味鉴赏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本文所体现的孟子散文的特点。

  点拨:本文从艺术上充分体现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②善用比喻。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③气势充沛。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学生齐背第三节,体味文章的气势)

  四、总结

  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继承了孔子“仁”的学说并把它发展。他提倡“仁政”的主要之点也为“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表现出重视争取民心的政治眼光。在争取民心上,表现最充分的是民为国本的民本思想,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看法,体现在《寡人之于国也》这一课中,他认为梁惠王要想“使民加多”,在诸侯中称王,必须实行仁政,而实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进而“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对百姓进行教养,使民心归顺。至此,百姓安居乐业,“黎民不饥不寒”,王道可成了。在对梁惠王的循循善诱中,孟子抓住重视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虽然在这一篇里,他没有提民为贵,但是在阐述中已明确地表现出来,只是有一些小恩小惠式的救灾措施,是不能使百姓人心归顺的,只有去除苛政、酷政,真正地以百姓为重.使百姓能够在这个国家里“无憾”地生活,得到充分的教养,才是治国的根本。他的思想有着积极、现实的意义,但在重武力,强调征伐的时代,又是远离现实而又不切实际的,因而不被采用。

  教案点评:

  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了解《孟子》的有关知识;归纳课内的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理解文中体现的孟子的仁政思想;欣赏体味孟子散文雄辩的说理艺术。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1)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6篇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遵循自主探究学*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的文言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正确的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简介孟子思想。

  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2、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3、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三、整体感知课文。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课文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是编者加的。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说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意思是“我对于梁国的治理,已经费尽心力了。”孟子针对梁惠王“尽心焉”的自诩之言,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四、熟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同学生齐读。

  五、重点掌握下列文言知识。(发练*资料,串译课文解决)

  (一)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二)疑难实虚词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5、河东凶亦然然:代词,这样;

  6、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7、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兵器;走:逃跑;

  8、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9、数罟不入洿池数罟:细密的鱼网;

  10、申之以孝悌之义申:重复地说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1、非我也,岁也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12、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13、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起衬音作用;

  14、树之以桑之:代词代五亩之宅;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介词,用,拿;

  1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以:介词,按照。

  (三)词类活用。

  1、河内凶(凶:形作动,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

  (死:动作名,死去的人。丧死:丧葬死去的人);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②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③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2、例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②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则无望于领国民之多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3)省略句。

  ①何也——省主语“此”。

  ②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③非我也,岁也——省谓词“凶”

  六、布置作业

  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中心问题是: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而“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即:梁惠王自已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了,可为什么人口劳力却没有增多?

  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二、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从两方面回答了梁惠王的的问题。

  首先指出“民不加多”问题的症结(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然后向梁惠王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三、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水到渠成,小结段落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问政: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议政: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第七段):议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四、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怎样才能做到王道?

  明确: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小结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

  明确: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有两层:

  ①仁政之初,实行保民政策:不违农时,保护鱼类,按时砍伐,使民有其食。

  ②行政之成,实行教民政策:鼓励养蚕,繁兴六畜,生产粮食,兴办教育,使民养成高尚道德。

  5、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五、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阐述了统治者想要使民加多应持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六、总结本文的特点。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①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②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③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 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 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 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 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 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 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 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 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 “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 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 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 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 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 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 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 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新课。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 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凭借它吃到肉。)

  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后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词。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后停止下来。)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3)一词多义

  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

  寡人之于国(对,介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介词)

  王

  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

  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

  以

  请以战喻(让,介词)

  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

  以时入山林(按,介词)

  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

  食

  狗彘食人(吃,动词)食而不知检(食物,名词)

  之

  填然鼓之(没有意义的衬字)

  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

  五亩之宅(“的”,助词。)

  中之以孝悌之义(代词,代百姓。)

  (4)词类活用

  填然鼓之(鼓,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战鼓。)

  树之以桑(树,名词带宾语“之”,作动词。种植。句意是:<在住宅场地上>种上桑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带宾语“帛”作动词,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凭借它穿上丝织品的衣服。)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句意是: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词受副词“不”的修饰作动词,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

  (5)古汉语句式

  判断句:

  非我也,岁也。(……也,表判断。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倒装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宾语前置,应“未有之也”。句意是,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

  省略句:

  可以无饥矣。(“以”后省略宾语“之”。句意是,可以凭借它没有饥饿了。)

  四、总结、扩展

  文言文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准确地解释文言实词,是学好文章的关键。

  理解孟子所说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的意思。(选自《孟子尽心下》)

  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不同意思(附答案)

  数

  (1)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几,若干)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读shuò,屡次)

  (4)数罟不入洿池(读cù,密)

  发

  (1)百发百中(发射)

  (2)发闾左滴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

  直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仅)

  (3)系向牛头充炭直(价值)

  兵

  (1)非我也,兵也(兵器)

  (2)穷兵黩武(战争)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4)草木皆兵(兵士)

  胜

  (1)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5)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3.给下列句式附上例句,并译成现代汉语。

  或……或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直……耳,是……也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那还是逃跑啊。

  是何异于……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种状况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2、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4、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中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劝谏技巧的领悟

  2、本文记述了邹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为喻,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如何较全面、正确地认识邹忌这个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资料导读

  1、《战国策》的资料:

  《战国策》由于书中主要记载的是战国时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所以传到西汉末时,由刘向整理校正后定名为《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

  3、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巧妙地用一个兼语句式点明了文章内容地两个方面:邹忌讽齐王,齐王纳谏。

  三、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jī)年

  朝(cháo)于齐 间(jiàn)进

  2、再读课文,理解词句:

  ⑴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

  (讽:用委婉的语言暗示、劝告或指责。谏:臣子向国君提出的意见。)

  能谤讥于市朝

  (公开指出。谤,公开地指责,没有贬义;讥,微言讽刺。注意区别:诽,背地里议论、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指责)

  上书谏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书、文件。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⑵ 词类活用:

  朝服衣冠

  (朝,名词作状语;服,名词作动词)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词意动用法)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名词作状语)

  闻寡人之耳者

  (闻,动词使动用法)

  ⑶ 一词多义:

  修:

  ① 乃重修岳阳楼(兴建,建造)

  ② 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整治)

  ③ 邹忌修八尺有余(长,高)

  朝:

  ①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拜

  ② 于是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朝廷

  ③ 朝服衣冠《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早晨(zhāo)

  孰:

  ① 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代词,谁

  ②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同“熟”,仔细。

  诚:

  ①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的确)

  ②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确实、的确

  ⑷ 古今异义:

  今齐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地点。)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古义,国君旁边的*臣;今义,方位名词。)

  明日,徐公来。(古义,第二天;今义,今天的下一天。)

  四、布置作业

  1、掌握本节课的要点。

  2、参照课后练*整体理解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二、整体感知

  1、本文的题眼是什么?它有什么内涵?

  “讽”,即婉言规劝之意。

  2、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原因是什么呢?

  “王之蔽甚矣!”

  3、邹忌讽谏齐王的方式是什么?

  邹忌善“讽”,表现在以自已切身感受来设喻,巧妙地讽喻齐王。

  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邹忌见威王,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公开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而且以自己的亲受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具有强烈的说服效果。语言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

  5、讽谏的结果如何?

  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三、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广开言路,修明政治,才能使国家强盛起来。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

  2、预*《愚公移山》。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2)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 (菁华5篇)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2

  【设计思路】

  本文选自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第三单元,属于古代议论性散文。在此之前,必修1和必修2的文言文分别是古代叙事性散文和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与本文相较,文本内容较长,涉及的文言词句的知识点较多教全面,已经给学生打下了较好的基础。因此,把梳理文意的任务交给学生的课前预*,课堂以释疑问难为主。

  本单元重在议论说理,那么,学*议论的艺术,感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并联系现实做适当延伸就成了课堂的重点。本节课立足于文本,围绕孟子的“仁政”思想展开,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议论能力。同时,借助朗读体会孟子雄辩的艺术特征。

  同时,作为儒家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孟子不仅创立了仁政学说,也关注道德伦理,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让学生对此有所涉猎和思考,也是帮助他们感受孟子的有效途径。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结合预*疏通词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感受孟子思想的博大,学*其论辩艺术。

  过程与方法:教师用情景设计、问题启发作引导,学生的自主发现式学*与小

  组探究式学*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孟子文章雄辩的气势,关注现实社会,注重提升修养。

  【教学重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学*孟子运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艺术。

  【教学过程】

  导入

  (课前播放百姓逃难视频)张养浩曾说,这天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刚才的这个短片里,我们看到了战乱之时,百姓辗转流离、彷徨悲苦的凄惨情景。试想一下,如果当时你也身在其中,你的愿望是什么?(由学生回答引导)那么,百姓究竟需要些什么呢?希望孟子的智慧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的《寡人之于国也》。

  整体把握

  齐声读,整体感知

  学生拿着笔,将自己的与集体读音不一致之处做标记,读完后迅速核对统一。

  自由读,疏通词句

  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和此前的预*速读全文,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句,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商讨解决。

  教师出示五个句子请学生翻译,以考查对文意的掌握情况。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内容探究

  1、教师设疑,引导学生细读文本

  【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为三大块,分别解决如下三个问题:

  梁惠王为什么会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探究其心理,结合时代背景)

  孟子是怎样向梁惠王说明道理的?(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修辞特点方面思考)

  本文中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注重理解概括)

  要求:共同讨论后要形成书面文字,推举出小组长做代表发言。回答要以文本为依据,适当联系所知的课外知识。

  逐个解决问题(以学生的理解回答为主,教师引导辅助)

  扣住“民不加多”的疑问把握梁惠王的心理,联系第二段“王好战”

  介绍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匮乏、劳力不足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五十步笑百步”比喻的形象性:外在做法不同,本质相同

  谈具体措施的大量排比,可选取一段让学生齐读,感受其充沛的气势

  “狗彘食人食”与“涂有饿殍”的强烈对比,及“刺人而杀之”的比喻,指出了统治者应有的态度

  此题的关键点在于,不只是对原文的翻译解释,而要进行理解归纳。

  (“王道之成”相较于“王道之始”,在物质生活层面有大幅度提升,并且涉及了文化教育层面。)

  孟子,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继承者与发展者。其“仁政”思想主要包括:

  以民为本,反对*;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制民之产,使民以时;

  重视教化,与民同乐。

  原来孟子是在告诉梁惠王,只要让老百姓丰衣足食,得到应有的尊重,他们就会心满意足了。带着这种认知,让我们一起再把最后三段朗读一遍。

  探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孟子的“仁政”思想无疑是极具人文情怀的,可是在以利益和武力维持社会秩序的战国时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同。但它的人文光辉并未消减,反倒在几千年后的现代社会里大放异彩。请联系现实,谈孟子的“仁政”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体现。

  提示:分田到户,使农民都有土地

  取消农业税,给以种粮补贴

  *,尊重人民的意志

  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家电下乡、城镇医保等

  拓展延伸

  作为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思想的博大不仅体现在治政方面,也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里,我选取了孟子学说中的几句,请大家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感受。(引导学生提高完善个人品格,提高自身素质)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若学生打不开思路,教师可以以第二句做示范引导:

  古人言:“知耻*乎勇。”羞耻感也是人前进的动力。如果安于自己的落后,满足于现有的安逸,我们是永远没有办法超越他人,超越自己的。

  结束语

  这些文字所体现的仅仅是孟子思想的冰山一角。在群雄争霸的战国乱世里,在游说诸侯的艰难生涯中,孟子依然时时关心民生疾苦,处处传播道德伦理。他的光辉历经数千年的岁月而益发耀眼。那么,通过这短短的一节课,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呢?请大家将你的想法在课后形成文字交给老师,给老师的教学以好的反馈指导。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提问:民不加多

  析因: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解答:具体措施排比

  应有的态度对比、比喻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3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4

  教学目标

  1、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3.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重点实虚词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层层分析,指导背诵。 二、以读代讲。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我们经常“孔孟”并称,初中时,我们学*过《〈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劝说君王施仁政。我们今天学*的《寡人之于国也》也体现了孟子的这一主张,并且文中还阐述了他“仁政”的具体内容。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学生可结合注释①及《全优设计》关于孟子的介绍来了解。 《孟子》全书立论的根本点是“性善论”,核心是“仁政”思想。《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的民本、“仁政”思想是对我国上古社会的民本传统和孔子的仁爱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尚书?五子之歌》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泰誓》讲:“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春秋?谷梁传?桓公十四年》中说:“民者,君之本也。”可见*上古社会很重视人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就广泛存在,具有朴素的人文主义因素,孔子把它整理成了一种学说,来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孟子》认为:“仁也者,人也。”“仁,人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把“仁”推广到人性论和政治学领域中,创造了“人性本善”和“仁政”的理论。《寡人之于国也》通篇未着一个“仁”字,却淋漓尽致地折射出“仁政”和民本思想的光辉。

  三、诵读

  1.教师范读正音

  王好(hào)战弃甲曳(yè)兵而走

  谷不可胜(shēng)食也数罟(cùgǔ)不入湾(wū)池 养生丧(sàng)死无憾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然而不王(wàng)者涂有饿莩(piǎo)

  2.学生齐读(注意断句,体会孟子的语言特色)。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请学生留意文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

  四、分析

  1.找出文章中谈及“民之加多”的语句。全文结构自然呈现。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1段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3、4段 斯天下之民至焉 5、6、7段 请学生对照注释,翻译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每部分主要内容(不要求精确,允许存在出入)。 说明:梁惠王自谓“尽心于国”问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与邻国之君一样,接着谈自己的主张来回答梁惠王的疑问。

  2、研*课文 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具体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梁惠王施行这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提示: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梁惠王的困惑在哪里? 提示:“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板书]

  于国尽心 结果

  梁惠王移民,移粟民不加多 邻国之君不用心民不加少 (孟子施仁政天下之民至焉) 除虐政

  3.梁惠王拿自己于国与邻国之政比较,孟子为什么不直接阐明意见,而用“请以战喻”? 提示:孟子说“请以战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孟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两国比较的问题,而比较了什么? 提示:弃甲兵走者,五十步与百步走。 说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而不知不觉中否定了自己与邻国的统治者有别。

  “五十步笑百步”已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成语,含义是什么? 提示: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四、提示应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

  于 焉 耳 矣 凶 无如 加 好 请 填然 鼓 既接 曳走 或 直 无于

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三)5

  【教学目标】

  1、了解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通过课后练*把握一词多义。

  2、理解孟子主张──仁政,重视民心向背的积极思想。

  3、体味欣赏本文运用比喻说理,善于运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

  理解孟子主张──仁政。

  【教学过程】

  一、孟子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

  二、《孟子》简介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三、读课文,生字正音

  弃甲曳(yè)兵

  涂(tú)有饿莩(piǎo)

  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

  数(cù)罟(gǔ)不入洿(wū)池

  无(wú)失其时

  谨庠(xiáng)序之教

  颁(bān)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申之以孝悌(tì)之义

  谷不可胜食也(shēng)

  四、重点字词

  1、通假字: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填然鼓之

  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然而不王者

  3、之:

  ⑴ 寡人之于国也:主语和介宾结构之间无意义。

  ⑵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⑶ 填然鼓之:衬字,无意义。

  ⑷ 树之以桑:衬字,无意义。

  五、文言句式

  1、否定句宾语前置:

  未之有也

  2、介词结构后置: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3、判断句:

  是亦走也 非我也,兵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4、固定格式: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直不百步耳。

  六、分析课文理解孟子的仁政

  1、提出问题:寡人之民不加多。

  2、分析问题: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解决问题:斯天下之民至焉。

  4、仁政内容:

  孟子的仁政:

  ⑴ 民本思想,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⑵ 施仁政应使百姓安居乐业

  ⑶ 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君王要“不扰民”、“不违农时”,要“与民同乐”,才可以“王天下”。

  七、体味欣赏

  1、结构严谨。

  2、善用比喻。

  3、气势充沛。

  八、通过背诵练*感受孟子的语言魅力

  不违农时, 。数罟不入洿池, 。斧斤以时入山林,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王道之始也。

  九、学以致用,课堂思考孟子思想在当今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十、课堂练*

  一词多义。

  十一、结束语

  师总结全文,师生在歌声中感受孟子的思想。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3)

——《寡人之于国也》 教案设计3篇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2、读出标点、句段的停顿

  3、读出文言虚词的语气

  4、读出文章情节内容的意味

  5、积累文言字法词法句法

  教学重点:

  1、文言虚词语气的把握和诵读

  2、由文言虚词的语气推断人物心理

  教学原则:

  以学生诵读为主要课堂活动,以教师点拨控制为主导,以诵读启发学生思维为训练主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文:教师范背一遍文章,学生齐读两遍,教师听音,纠正字音。(在读、听中进行字音教学,省时高效)男生齐读,女生合书听,默译,女生读,男生亦然。(听译训练,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整体感知能力,为下面的译文打下基础)

  二、译文原则:字求其训,句索其旨

  二把法:

  1、把注释搬上课文

  2、把问题,提给老师、写在纸上交给老师或写在黑板上

  (本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提问中,教师决定点拨的重点)

  三、讲文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通假子,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固定用法、重要句式”的课件,学生做笔记,教师针对学生口语提出的、写在纸条上黑板上的问题补充讲解。(由于时间关系,多媒体展示环节可放到自*课或晚自*,课上只对提问进行点拨)

  四、作业在笔记本上整理多媒体展示的文言文字法词法句法。

  第二课时

  一、诵文——教师点拨示范

  师诵第一段,要读出“也、焉耳矣、亦然、何也”中粱惠王的自夸、指责的语气。

  学生齐读,体会以上文言虚词的读法。

  提问:从这几个文言虚词读法上看,梁惠王当时的心理是什麽样的?

  多媒体展示:

  孟子见梁惠王{三次}

  第一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第二次:梁惠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对曰:“贤者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第三次:课文提问:孟子三次见梁惠王,三次关系的远*不同,请同学们概括一下都是什麽关系?

  明确:朋友、主仆、君臣。

  提问:第三次既是君臣关系,孟子还敢不敢向梁惠王直接谈“王道”思想?明确:不敢。

  提问:孟子运用了什麽方法劝谏?明确:设喻。

  提问:那麽,此时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各是什麽样的?

  明确:梁惠王:自夸、指责;孟子:晓自身安危,运用婉曲方式劝谏。

  二、诵文——学生自主学*

  (一)把学生分成四组,课文按2——4、5、6、7段分成四部分,每组承担一部分。经过组内集体诵读后,推选一人示范诵读,一人揣摩孟子心理,一人补充点评。

  (二)教师分部分展示多媒体课件,点评、朗读、背诵。

  择喻(2——4段):好战走或或则何如?

  (讲述*缓绘形)

  诱入:不可直------耳是------也。

  (脱口迟疑)

  欣慰:知此无望----------也。

  (少许感叹,少许畅快)

  5段、也①句末语气词,表判断或肯定疑问②句中停顿③副词,片刻例:“来也匆匆”;读音Уě开口响亮

  农谷也池鱼鳖也

  山林材木也(肯定)

  是-----也(判断)王道之始也

  (多些感叹,多些畅快)

  6段、矣①语气词,表完成“了”②表感叹③表命令请求;读音yi低沉摇曳

  宅树桑衣帛矣

  畜有时食肉矣(感慨未之有也

  田有时无饥矣之极)(畅快之极)

  教义不负戴矣

  提问:“未之有也”,与“未有之也”读法的区别?

  点评:“之”既是前置的宾语,又有舒缓语气作用,重音停留在“有”上,表现了畅快之情。

  7、焉:语气词(感叹强调畅快总结)读音yan*稳满足

  食人食------检非我也,岁也

  对比饿莩------发类比非我也,兵也

  无罪岁,斯------焉!

  三、梁惠王的心理

  之始:养生丧死无憾

  (距离小,要达到)

  王道之成:衣帛食肉不饥不寒梁惠王

  (前景美,吸引人)

  之阻:罪岁(相对照,愧疚生)

  四:孟子的“文气”

  提问:为什麽在“战喻”和“王道之阻”语段不用或少用语气词?

  明确:“战喻”是叙述,描绘形象,而语气词长于感情的抒发;“王道之阻”是对梁惠王的指责,照应开头。对梁惠王的指责,孟子运用了对比、类比、整句,更显气势,并且形成短促有力的语流。

  提问:文中“王道之始、之成、之阻”中,“也,矣、焉”三个语气词的顺序颠倒,可以吗?

  明确:不可,因为“也”表示轻快感情(《醉翁亭记》中20多个“也”字写“乐”),“矣”表感叹、畅快升级,“焉”字一般用于满足式的感叹畅快,有总结强调的作用。这样用,反映了孟子谈话内容的层次感和思想感情的加深。

  提问:有人评论:“谈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请你总结一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种文气的?明确“1、文言语气词的分层运用2、排比、对比、类比、整句的运用

  六、作业:想象式翻译课文,补上梁惠王和孟子的心理活动。

  教学目标:

  理解文中孟子的民本思想

  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文章关键字词语义的把握来理解文章中心

  教学原则:

  教师提出“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促使学生思考,达到深刻理解文章的目的。

  教学过程:

  解文北宋哲学家程颐认为,孟子论王道的文章没有超过这章的,同学们思考一下,文章359个字,有多少个“民”字?梁惠王讲了几个,孟子讲了几个?明确:共有7个民字,梁惠王讲了3个,孟子讲了4个。

  提问:根据文章内容,请给每个“民”字前加上定语?

  (把学生分成几组,分别讨论,然后,每组推选中心发言人发言,大家讨论)

  教师分段明确: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4)

——《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6篇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

  我们刚学了《论语》中的名段《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以礼乐治国,实行仁政。这种政治思想,在战国中期由儒家主要代表人物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学说。当时诸侯连年战争,生灵涂炭,孟子目睹人民的苦难,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形成了民本思想,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认为人民是国家的基础,民心向背是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统治者应该实行仁政,用仁爱之心对待人民,像父母对待子女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这样就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反之,统治者实行虐政,就会遭到人民的仇恨,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与梁惠王关于政事的一次回答。下面让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想一想,然后再来议一议,看看孟子的仁政主张在本课中是怎样反映的。

  二、字词正音

  1、曳(yè):拖着。

  2、数(cù) :密。

  3、罟(gǔ):网。

  4、洿(wū) :洼地积水,池塘。

  5、鳖(biē):团鱼,俗称王八。

  6、彘(zhì) :猪。

  7、悌(tì):敬爱兄长。

  8、莩(piǎo) :饿死的人。

  三、《孟子》简介

  参看课文。

  四、解题

  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词语看似浅易,内涵却很艰深。仁政是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孟子》一书中多次论及仁政的有关问题。

  这篇课文记述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等。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由此可以看出,梁惠王提出这个问题实质是想借助增加人力而增加国力。

  五、课文串讲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对于国家(总算是)了啦。河内遇到饥荒,

  焉耳矣:三个语气词连用,表强调,重点在后一个。

  2、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移:迁移。

  粟:小米,指谷类。

  亦:也是。

  其:代河东。

  3、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察:考察。

  政:政治

  无如:比不上。

  加:更。

  何也:这是什么原因呢无如。

  第一部分(1自然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统治者的当务之急。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4、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好战:喜欢打仗。

  以……喻:用……来比喻。

  5、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百步,则何如?

  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

  鼓:名作动。

  之:助词,无义。

  兵:武器。

  刃:刀锋,借代。

  兵刃:同义复词。

  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

  或:有的凭(自己)耻笑 。

  而:表修饰。

  百步:数量词活用作动词,跑了百步。

  而后:然后。

  6、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直不:那只不过没有(跑)。

  直:只是,不过。

  7、“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之民)也。

  知道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

  无:同毋,不要。

  之;取独。

  第二部分(2─4自然段):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利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王好战,请以战喻。”总提一句,然后举出两个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根据败逃距离的远*,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这两话忽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迁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增多,要使民增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8、“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违:违背。

  谷:粮食。

  数罟:细网。

  入洿池:进入池塘。

  胜:尽。

  9、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以:按。

  时:时令。

  10、是使民养生丧死而无撼也。

  丧死: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而:表承接。

  11、王道之始也。

  之始:这就是……开端。

  王道:以仁义治天下,这是儒家的政治主张。

  5─7自然段为第三部分:

  5自然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撼”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比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面三组排比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多加”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树:动词,种植。

  之:助词,无义。

  衣:穿。

  帛:丝织品。

  豚:小猪。

  彘:猪。

  13、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畜:畜养。

  无:通毋,不要。

  失:错过。

  时:时机。

  其:代鸡、豚、狗、彘。

  夺:耽误。

  1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时:农时。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谨:谨慎。

  庠序:古代指学校。

  教:教化。

  申:反复讲述。

  孝:尊敬父母。

  悌:敬爱兄长。

  义:道理。

  1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颁同斑。

  颁白:头发花白。

  负:背着东西。

  戴:顶着东西。

  黎民:老百姓。

  王:名作动,称王。

  未之有: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后置。

  6自然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多加”的根本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这三组排比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种措施后产生的效果。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比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相呼应。

  1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检:约束

  涂:同途,道路。

  莩:饿死的人。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8、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则:表转折。

  岁:年成。

  19、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何异:什么不同。

  于:与。

  20、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

  斯:那么。

  至:到,这里指归顺。

  7自然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等。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兵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仪,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三部分(5~7自然段)阐述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六、用推断方法理解文言文

  1、以意逆志法:

  即遇到读不懂的地方,可跳过去,待全文大意理解得差不多后,再根据上下文,假设一种解释,有时甚至可以猜测,这种方法,叫做“以意逆志”,“逆”是“迎合”的意思,如本文中的“谨庠序”,就可利用这种方法。

  2、利用对偶、排比、互文等方法进行推断:

  如本文的“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我们可以根据“斧斤”句推断“数罟”句的句意。

  3、根据上下思路和逻辑关系推断:

  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的句意,就可以根据上文“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来推断。

  七、作业

  第三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孟子所提倡的“仁政”思想;

  (2)掌握本文涉及到的古汉语知识。

  2、能力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2)理解文意,能够体会孟子的行文特色。

  3、情感目标

  (1)从孟子的言行之中体会*传统文化的优秀内涵;

  (2)认识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教学内容

  1、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理解文章大意,理清行文思路;

  3、重点字词以及语法知识的归纳;

  4、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层层深入,分析孟子对治国得失的哲学思辩,站在现代的角度理解孟子的思想;

  2、领会孟子辩词的思想性、逻辑性,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教学法。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2、点拨教学法。在背景资料介绍、文化知识简介及比喻说理的分析方面教师须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

  3、讨论法。应与诵读同步进行,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要点]

  简介孟子及孟子的仁政思想,初步掌握全文大意,理清文章层次。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我们在初中时学过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还成为成语沿用至今。这充分说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

  (二)、孟子生*及孟子思想简介

  1、学生结合注释①及课后关于孟子的介绍了解孟子。 2、教师适当补充: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寡人之于国也》就辛辣地嘲讽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地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却“率兽而食人”,是人民的灾星。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比、对偶句,笔锋咄咄逼人。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去深入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和其独特的行文风格吧。

  (三)、熟读课文

  1、教师泛读,学生注意听字音。 2、学生齐读全文。

  3、教师纠正、强调易读错字音。

  (四)疏通文意

  1、学生轮流先朗读后翻译,一人一句。

  2、教师点拨,依据课文注释强调重难点字词以及语法。

  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想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

  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鱼肉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人不至于感到有什么不满足。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

  “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事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想您这儿来了。”

  【语法知识】

  1、通假字

  2词类活用

  3古今异义

  4一词多义

  5特殊句式

  (五)、理清文章思路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引导学生对文章层次进行划分

  第一部分:(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第二部分:(234)孟子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567)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师生共同分析课文内容,归纳本文重点语法知识,体会孟子文章的语言魅力。

  (一)师生共同分析课文

  1、分析第一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 (2)师生问答

  提问:梁惠王说:“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觉得自己对国家政务尽心尽力了。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明确: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提问:通过与邻国相比,梁惠王感觉如何?

  明确: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提问:梁惠王面临怎样的困惑?

  明确:于国尽心,但民不加多。

  2、分析第二部分

  (1)选一学生朗读2、3、4段。

  (2)师生问答

  提问: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思考的?

  明确: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

  提问: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的?

  明确: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战”设喻,这样便于启发对方。

  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的喻义如何理解? 学生思考、讨论,请一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孟子通过设喻——设圈套,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这正好走进“圈套”,所以孟子说:“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与邻国统治者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或数量上不同而已,从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3、分析第三部分

  (1)请一学生朗读5、6、7段 (2)师生问答

  样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的“仁政”主张。那么,孟子的“仁政”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包括几个方面?

  学生看课文,思考。

  明确:两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提问:怎样才能做到“王道之始”?(要求学生找出三组排比句回答)

  明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提问:当采取了这些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效果是什么?

  明确:“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提问:要想“王道之成”还需采取哪些措施? (要求学生找出排比句,进行回答)

  明确:孟子用了四组排比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前三组排比是孟子养民的主张,后一组是教民的主张。这四组排比句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即“王道之成”了

  (二)请学生归纳孟子的“仁政”思想。

  总的来说有两点:一是保民,使民无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学*本文,概括本文的写作特点

  1.巧设譬喻,迂回曲折。

  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人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设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2.逻辑谨严,层层深入。

  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3.词丰笔活,理足气盛。

  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势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四)、课堂小结

  千年前的孟子的政治言论在我们今天仍然适用,而且光芒四射。怪不得几千年来,孟都受到众人的膜拜,我们还尊称其为“亚圣”。让我们怀着对孟子的崇拜之情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刻体会其思想内涵。

  (五)布置作业

  思考:孟子关于治国的言论,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有何启示?与我们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观”有何异同?

  教学反思:

  学生反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归纳“数、发、直、兵、胜”多义词的义项,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几个句式的特点。

  2、能力目标:遵循自主探究学*的原则,鼓励学生自己解决一些浅*的文言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点

  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学难点

  对课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正确的理解。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让学生记诵孟子名言警句。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8、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9、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1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1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14、尽信《书》,不如无《书》。

  二、简介孟子思想。

  1、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学家学派最有声望的大师。

  2、他的学说的核心就是要讲“仁义”,行“仁政”,即实行所谓“王道”。

  3、其理论基础就是民本思想,重视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孟子对那些不行仁政,残酷掠夺百姓的封建王侯深恶痛绝。

  三、整体感知课文。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

  课文题目“寡人之于国也”是编者加的。本是梁惠王向孟子说的一句话:“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意思是“我对于梁国的治理,已经费尽心力了。”孟子针对梁惠王“尽心焉”的自诩之言,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辛辣的嘲弄了以贤君自居的梁惠王,并愤怒的指出一些封建王侯自诩“为民父母”,可实际上确实“率兽而食人”的人,是人民的灾星。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

  《孟子》善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论辩技巧十分高明,这在本文中都有明显的体现。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文辞铺张扬厉,时露尖刻,喜用排偶句,笔锋咄咄逼人。

  四、熟读课文。

  1、听朗读录音

  2、学生各自朗读课文。

  3、同学生齐读。

  五、重点掌握下列文言知识。(发练*资料,串译课文解决)

  (一)通假字

  1、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无”同“毋”)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同“斑”)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同“途”“莩”同“殍”)

  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

  (二)疑难实虚词

  1、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之于:对于。焉耳矣:语助词,表强凋;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

  3、非我也,兵也兵:兵器;

  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胜:尽;

  5、河东凶亦然然:代词,这样;

  6、邻国之民不加少加少:减少或更加少;

  7、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兵器;走:逃跑;

  8、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9、数罟不入洿池数罟:细密的鱼网;

  10、申之以孝悌之义申:重复地说申诫。孝悌:孝顺父母、尊敬兄长;

  11、非我也,岁也岁:年成(不好,遭饥荒);

  12、斯天下之民至焉斯:连词,那么,就,表示承接上文,得出结论;

  13、填然鼓之之:音节助词,起衬音作用;

  14、树之以桑之:代词代五亩之宅;

  15、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介词,用,拿;

  16、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时以:介词,按照。

  (三)词类活用。

  1、河内凶(凶:形作动,遭荒年);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作动,行王道,统一天下);

  3、王无罪岁(罪:名作动,归罪);

  4、填然鼓之(鼓:名作动,敲击战鼓);

  5、树之以桑(树:名作动,种植);

  6、谨庠序之教(谨:谨慎,形作动,认真从事);

  7、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作动,穿……衣服);

  8、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名作动,吃);

  9、请以战喻(战:战斗,动作名,战争);

  10、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作名,活着的人);

  (死:动作名,死去的人。丧死:丧葬死去的人);

  (四)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②非我也,岁也——这不是我的过错,这是年成不好。(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③非我也,兵也——这不是我杀的,这是兵器杀的。(同上)

  ④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就是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

  ⑤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就是王道的开端。

  2、例装句。

  (1)状语后置句。

  ①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②树之以桑——以桑树之;

  ③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则无望于领国民之多也;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何异。

  (2)宾语前置句。

  未之有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3)省略句。

  ①何也——省主语“此”。

  ②弃甲曳兵而走——省主语“将士”。

  ③非我也,岁也——省谓词“凶”

  六、布置作业

  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第二课时

  一、孟子和梁惠王谈论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中心问题是:梁惠王向孟子问政:“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而“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即:梁惠王自已认为自己对国家已经尽心了,可为什么人口劳力却没有增多?

  背景点拨提示: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为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这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二、孟子回答梁惠王的问题时,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回答?

  从两方面回答了梁惠王的的问题。

  首先指出“民不加多”问题的症结(原因):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并无本质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然后向梁惠王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三、给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1、指出连接全文层次的三个关键句。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2、水到渠成,小结段落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问政:梁惠王为自己“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段):议政:民不加多的原因: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指望人口劳力比邻国多是不可能的。

  第三部分(第五段至第七段):议政:民加多的措施:舍霸道而就王道,去虐政而行仁政,终会使天下归服。

  四、引导学生重点讨论以下问题。

  1、“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孟子以临阵脱逃为喻,“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风趣地说明,魏国的政策和邻国的相差无几,虽然在数量上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逃跑。梁惠王尽管给了百姓一点小恩小惠,但他发动战争,欺压黎民,在压榨人民这点上,跟别国的暴君没有本质的差别,本质上讲都是虐民*,所以不必希望民之多于邻国。本体和喻体的贴切,使孟子的比喻充满了逻辑的力量。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看事情要看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2、怎样才能做到王道?

  明确: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当采取王道的措施后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谷不可胜食,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五十者可以衣帛。七十者可以食肉矣。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小结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

  明确:课文中孟子的理想政治有两层:

  ①仁政之初,实行保民政策:不违农时,保护鱼类,按时砍伐,使民有其食。

  ②行政之成,实行教民政策:鼓励养蚕,繁兴六畜,生产粮食,兴办教育,使民养成高尚道德。

  5、小结文章中表现出的孟子的思想与主张

  首先,孟子是反对诸侯间的无休无止的相互征战的。

  其次,孟子认为应该让利于民,让民众有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第三,孟子还非常重视教化,提出了“谨庠序”的主张。

  五、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阐述了统治者想要使民加多应持有的态度:不找客观原因,而应反省自己,清除虐政,施行仁政。

  六、总结本文的特点。

  《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注意文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特色鲜明。

  ①巧设譬喻,迂回曲折。谈问题先把主旨藏起来,从侧面、反面、外围入手,逐渐引向本题。如本意要讲实行仁政,却先以战役喻,从反面入手,使梁惠王不知不觉中跟着他走。这样,文章如曲径探幽,引人入胜;文势则波澜起伏,毫无板滞。

  ②逻辑谨严,层层深入。表面看来,文章铺张扬厉,散漫无纪,实则逻辑清晰,段落分明,层次井然。如先提出问题,再分析原因,后述措施,王道之始,王道之实,实行仁政,均是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③词丰笔活,理足气盛。善用贴切的比喻、有力的铺排,考究用词,讲求句式。奇句与偶句,单式句与排比句,交错使用,笔势灵活,理直气壮,谈锋犀利,咄咄逼人。文章极富雄辩的气势。

  【教学目的】

  1、了解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思想基础及历史进步性。

  2、了解孟子答问过程、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3、了解并掌握“数”“发”“直”“兵”“胜”及其若干固定句式的对应今译。

  4、在综合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并延展阅读阅读《仁者无敌》《出尔反尔》两个选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本文的论辩过程及艺术。

  2、难点:

  《孟子》的思想内容,也就是“仁政”的具体内容。

  【教学过程】

  一、解题无须说,重要的是导入

  教读本文而用旧课导入,既简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发学*兴趣的作用。当先让学生复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后提问:

  1、教师口述:“取胜之道有三:曰天时,曰地利,曰人和──人和为取胜之本。”问:这个意思孟子是怎样表述的?(开头两句)好在哪里?

  (自由作答。)

  提示:读孟子文章要注意语言的气势。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中的“君子”指什么人?

  能行仁政的诸侯国君。

  补充问:“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么人?

  有修养的人──丈夫。

  提示:学文言要注意词的多义性,要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

  3、试用孟子话说明君子“战必胜”的原因。

  “得道多助”,“多助”是得“人和”的表现。

  提示:“道”,就是新课文里说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谓“得道”。

  过渡问:根据预*印象,说说新课文里哪几句是描写孟子理想中的“王道乐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数口之家”“颁白者”四句。

  哪句话跟“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意思相同?

  “斯天下之民至焉”。

  二、学生试读课文两遍:先指定五位同学接读;后齐读

  三、教师范读全文并略作解说,重在掌握文章理路

  1、画示意图(标明秦、魏、齐的相邻位置;指出河内、河东所在),并简介谈话背景:

  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大国,至梁惠王在位后期,西畏秦逼,从安邑迁都于梁;东败于齐,“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所以特邀孟子来梁,问强国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记梁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2、分层示范诵读并作解说:

  第一层:

  ⑴ 凶──象地穿交陷其中之形,引申为歉收。

  ⑵ 移──本义是禾长相扶倚之状,后代为迁移之义而本义废。由此至彼之谓。

  ⑶ 大意是,惠王问“民不加多”之故。

  第二层:

  ⑴ 鼓──会意字,左中为鼓,上象鼓饰,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击鼓动作。后引申为所击之物。古时以击鼓代进攻令。

  ⑵ 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含蓄作答。

  第三层:

  ⑴ 数罟──古法,鱼不满尺,市不得鬻,人不得食。

  ⑵ 是使民──是,有“如此则”之义,这样(就)使人民……

  ⑶ 大意是,论王道之始,即“使民养生丧死无憾”。

  第四层:

  ⑴ “无失其时”与“无夺其时”──“失”字轻,寓“提醒”义;“夺”字重,寓国君无以劳役苦民之义。

  ⑵ 大意是,论王道之成,先制民之产(五亩之宅、百亩之田)而后行教化。

  第五层:

  ⑴ 发──本义是将箭射出去,引申为由内向外的动作,故在本句中有开仓放粮之义。

  ⑵ 检──今语“检点”,亦有约束义。

  ⑶ 斯──虚词有通用之法,这里通“则”。

  ⑷ 大意是,保民才能使民归顺。

  3、解说全文理路(见本文开头),要求学生记住每层的结句,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

  4、学生齐读全文一遍后,检查背诵上述五句话,即各层的结句。

  四、学生分层练*背诵全文

  (下面只写出指导诵读的要点,过程及练*方式从略。)

  第一层:

  1、在示意图上标出河东、河内的位置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叙述梁惠王的救灾办法。

  向灾区调运粮食,从灾区迁出部分人口。

  2、“河东凶亦然”一句是省文,试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内,移其粟于河东。

  3、“无如……者”意思是“没有像……的人”,能否换一种表达方式?

  其君皆不及寡人之用心。

  4、试品味首句,说说惠王有无抱怨意。

  从“焉耳矣”的叠用可见有抱怨劳而无功之意:劳者,移民、移粟也;无功者,邻国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说说“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问中兼叹,多用于设问;“何故”,一般询问语气;只有用“何也”才能表达梁惠王困惑而急于求解的心情。

  第二层:

  1、孟子此问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试作仿问便知:某次考试,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则何如? 请用文言作答。

  不可,直不30分耳,是亦不及格也。

  2、此问照应上文哪一句?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妙在哪里?

  惠王据事理作答,却不料坠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邻国之君放在同一水*上。

  3、试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虽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较后,说说比喻作答的好处。

  从容,含蓄,让对方反躬自省。

  第三层:

  1、开头用排比句法连述三事,都有关人民生活,试用两个字概括这样的生活水*。

  温饱。

  2、为什么说这是“王道之始”?

  王道以得民心为本,温饱可以使民“养生丧死无憾”,则得民心矣。

  3、本层连用五个“也”字,拟删去前四个,改用“……,则……”这种句式,如“不违农时,则谷不可胜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达出孟子坚信不疑的语气和赞美之情,使行文如连珠,颇有声势。

  第四层:

  解释:“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系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区划分如“井”字形之谓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1、问:王道体制下有哪两件大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⑴ 农业生产,先说家庭副业,后说粮食生产;

  ⑵ 教化,先说设校,后说教学内容。

  2、孟子在描写“王道乐土”时全用“矣”字作结,表现了怎样的意味?

  赞叹;将理想图景说得如在眼前。

  3、本层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失去主观色彩,缺乏咄咄逼人之势,说服力减弱。

  第五层:

  1、本层文字不多,但波澜起伏不穷,说说你的体会。

  一揭,语气严厉;二批,措辞尖刻;三劝勉,语调温和。

  2、本层是怎样照应开头的?

  “罪岁”照应“河内凶”“河东凶”;“斯天下之民至焉”照应“寡人之民不加多”。

  3、结句是否有省略?

  不“罪岁”,则当行王道,因上文已详论行王道的步骤和基本方法,此处不再提;完整的表述应是“王无罪岁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检查背诵──连贯背诵全文

  六、内容点拨

  (见“基本设想”第二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同学互查);

  2、预*新课。

  教学目标 :

  一、知识教育目标

  1.学*本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增强文章气势的特点。

  2.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的语言现象,及一词多义的准确运用。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学*巧用比喻释疑的方法,提高论辩能力。

  2.提高掌握古汉语常识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

  1.理解孟子主张行仁政,重视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积极思想。

  2.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难点: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解决办法:

  1.对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的正确理解。这部分实际上是孟子“仁政”内容的具体化。

  2.对孟子及《孟子》一书的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预*

  (1)熟读课文。

  (2)借助字典,正确译文。

  (3)归纳文意,记下学*的难点。

  2.课内采用专题讨论的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及结构。

  2.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著作,记录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编辑的,共七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的向背。主张“制民之产”(使农民有规定数目的田可耕),但同时却主张恢复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曾游说齐宣王、梁惠王,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但始终未被采纳。《孟子》的文章很雄辩,感情强烈,辞锋犀利。在宣传主张、论辩事理时,常能分析对方的心理,因势利导,步步深人,层层进逼,以使自己的论辩最后获胜。《孟子》还善于运用譬喻来说明道理,常于从容谈论之间引喻对比。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本文是记孟子答梁惠王问所讲的几段话,主要内容是阐明王道政治的。先针对梁惠王的疑问,用比喻说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后正面论证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归顺。孟子托言古制,提出“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实现的,但主张减轻劳役、发展生产、兴办教育、利民保民,还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积极思想。

  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论证严密,说服力强,全文围绕“保民而王”的观点,首段先写梁惠王质疑,为答问作准备。第二段针对疑问,巧用比喻释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无望民之多于邻国”。第三、四段正面论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处。末段巧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批驳人死罪岁,自然得出“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结论。显示了孟子的辩才。

  全文比喻鲜明,善用排比,对偶,更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节奏感。

  3.本文学*的知识点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无”—“毋”,“颁”—“斑”;“涂”—“途”

  ②正确分辨古今异义词,如“寡人”“河”“请”“走”“或”“嘶”。

  ③准确使用一词多义的词。如:“于”、“王”,“以”“食”“之”。

  ④注意词类活用的词。“鼓”、“树”、“衣”、“谨”、“王”。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课文

  (1)借助字典,通读,通译课文。

  (2)标出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文意。

  2.导入 新课

  (1)学生复述课文。

  (2)用课文原话回答以下问题,目的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样说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收”并无本质区别的?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②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③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3.介绍作者、作品。

  4.文章梳理问答。

  (1)本文中心内容是什么?

  本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会的不*等。

  (2)试概括本文的结构:

  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据此提出疑问。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孟子用设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四、总结、扩展

  综至全篇,段落分明,层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为每一部分的画龙点睛之笔,既标明三个部分的联系,又将每段议论的要点点明,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学*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3.分类整理古汉语常识。

  二、整体感知

  孟子善于雄辩,并气势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观点鲜明,明确,学*时要研究其具体的方法。

  对于古汉语常识,要注意准确把握,探寻规律。

  三、重点、难点的学*与目标完成过程

  1.出题讨论式

  讨论题:

  (1)为什么说孟子善用比喻说理,他如何做到论辨的气势磅礴?

  孟子善用比喻说理的“善用”重要表现在用对方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欢打仗,就用战争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的荒唐,说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作品读起来气势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阐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三组排偶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对孟子“仁政’内容应如何理解?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这里阐述了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

  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②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⑥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⑦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总之,孟子以为解决“民不加多”的状况,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

  2.分类归纳古汉语现象。

  (1)通假字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句意是:只是没有跑百步罢了。)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邻国的多。)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句意是: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路上背着东西顶着东西了。)

  涂有饿殍(涂,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饿死的人。)

  (2)古今异义词

  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句意是:我对国家。)

  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内遇到饥荒。)

  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今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句意是,让我用打仗来作比喻。)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5)

——课标版高中必修三第二单元作文:学会宽容作文汇总五篇

  世界上最宽阔的使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使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古今中外多少例子摆在眼前。

  宽容是一种力量。林肯的朋友说:“你怎么和敌人交朋友?你应该消灭他们。”他说:“是啊,我正在消灭他们。”宽容使以退为进,而不是表示退让,那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只有学会宽容,我们的朋友才会多不胜数,我们的眼界才会更宽阔,朋友快学会宽容吧。

  宽容是一种潇洒。清朝官员孙英受到家书,原来是与邻居争地。他回书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最后两家和好如初,这是什么力量?是宽容的力量。生活中有太多的小事使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恶化,而拥有一颗宽容的心,许多问题都可以轻易解决,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

  宽容是一种忘却。蔺相如与廉颇就是一例。若没有蔺相如的一颗宽容的心不计较廉颇的过错,哪有廉颇的负荆请罪?只有不计较他人过错,学会忘却,忘记昨日是非,诚挚地宽恕他人再把他忘记,才能学会宽容,拥有一颗比海洋、比天空更宽阔的胸怀。

  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宽容是在荆棘丛中长出来的谷粒”,学会了宽容,我们的未来才能充满阳光,我们生活中才能充满快乐。

  宽容似火,让心尖饱受疼痛后重生。我很喜欢马克吐温的一句话:紫罗兰把香气留在了踩扁了她的脚踝上这就是宽恕。学会宽容,让宽容的芳香越过所有的湖泊,飘落在每个人的心中。

  宽容就像滴水咖啡,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一点点沉淀的。

  咖啡豆要经过研磨,熬煮,过滤,最后注入杯中。它的特别在于,这种咖啡不是直接注入杯中,而是从一种特殊的容器一滴滴的滴下来。而它注满一个普通的咖啡杯,是需要六个小时的。只有这样,这种咖啡才最香浓醇厚。宽容也是如此,既然能够宽容别人一次,那么第二次又何尝不可以呢。也许你的宽容带给别人的是无法衡量的勇气。20岁的张华丰曾经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大三学生,20xx年3月因为偷窃行为而被学校勒令退学。已经读了两年多大学的张华丰又开始了艰难的黑色高三生活。正是因为父亲的宽容,他才重新站了起来。20xx年4月,他又以社会人员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7月1日,高考成绩公布,张华丰以638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湖北省文科状元。但因湖北省高考报名工作的有关规定:被高等学校开除学籍或勒令退学不满一年者不得参加高考。张华丰上大学的希望成了泡影。

  落榜后,张华丰又一次回到沔州中学复读。在复读期间,他承受了很多压力。但班主任却对他偏爱有加,在学*、精神上给了他很大的帮助,教导他如何面对各种压力。同时,张华丰的父母、朋友一直鼓励他。20xx年高考,他再次取得全校第一,以湖北省第八名、总分638分的成绩,终于考上了北京大学。因为身边的人给予的宽容,让他有勇气面对曾经的过错,直视自己。张华丰说:“对于过去自己所犯的错误,我会时刻铭记在心。因为我知道这一切来得真不容易。”学会宽容,让感染人心的力量抹去过往的烟云,烟消云散,花盛开。

  宽容就像天*,是需要两者间相互衡量的。

  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曾听说,越是身居高寒之处的人,越沉默,越容忍。学会宽容,让仁义之巷穿过高楼大厦,抵达千家万户。

  宽容简单的两个字,却承载着太多的东西。只有二十笔画,但它的含义是无法用数字来计量的。那么就忘却它的定义,去感受它吧。宽容似火,让心尖饱受疼痛后重生。学会宽容,让这把火烧的更旺更猛烈,带来更璀璨的新生。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之所以能撑船,是因为宽容。宽容是太阳,能让人感到温暖;宽容是甘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宽容是花香,使人心旷神怡。

  7岁那年,我学会了宽容。一次,小表弟来我家,我拿出了一些男生喜欢玩的玩具给他,可是,他不是嫌弃这个旧,就是嫌弃那个不好,玩具被他扔光了,还说:“不好玩,不好玩,我要回家。”刚说完,他跑到我放芭比娃娃的地方,指着芭比娃娃说:“我要玩那个,我要玩那个。”无奈之下,我只能把我心爱的芭比娃娃拿给他玩了。然后,对表弟说:“别弄坏了,乖,自己玩,我要做作业了。”可是,等我做完作业,跑去看他时,你猜,芭比娃娃被他弄成怎么样?面目全非,本来是蓝眼睛,金头发,还穿着一条闪闪发光的孔雀裙,现在呢?眼睛被他涂成了黑色,头发被他揪光了,孔雀裙的孔雀毛也被他拔光了。

  当我看作文写作素材到这一切时,很想狠狠地骂情感日志他,可是,又看到他那害怕的眼神时,我还是控制了自己,没有发脾气,因为爸爸说过:“人要学会宽容,假如别人做了错事,你对他大吼大叫,你心里好受,但别人心里会怎么样?”是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更何况表弟还小,我这个当姐姐的要疼他让他才对。表弟看着我不骂他,甭说有多高兴。看着他高兴,我心里也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原来,宽容一个人的心情这么好。学会宽容别人,我们才会快乐,生活才会处处充满阳光。

  一直以来有两个字令我难以理解—宽容。别小看这两个字,说说简单,但做起来却很难。

  直到有一天,我当上了班长。随着身上责任的加重,我的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在开班会的时候,因有一个人吵闹,影响了氛围,我便气势汹汹地走过去,连拉带拖地把他拖出门外。只见他嘴巴撇撇,似乎说了一句话,但立马就不见踪影。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他是想对我说什么吗?我忽然觉得自己不应该做这样的事。因为做这样的事,同学会留下不好的印象,更会失去友谊。

  在我当上班长整治班级的时候,我还会用出各种“绝招”。第一招,狮吼功,当整个班级吵时,我会把一件件同学们正在做的令人可笑的事情大声说出来,让那个捣蛋鬼没脸,不再说话。如果第一招不成功,我会使用第二招,告老师。如果有人讲话,我会毫不留情地将他的学号写在黑板上,并说:“下课,等班主任一来就把这节课讲话的名单交给他。”这样一说,同学们就安静下来了。我一直以为这样才能管好班级,直到有一天发生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

  班级可以用彩虹星来免掉七彩阳光卡中的错误。但老师规定,如彩虹星有所破损,一律作废。而我正是七彩阳光卡的总记录员。有次我看见一个同学拿着两张彩虹星走到我面前,他就只有这两张,而且都损坏了。当时他留下了眼泪。我手足无措,带着他去见班主任,班主任安慰了他几句话,并大方地把两张损害的彩虹星撕破,又拿出两张新的给他。当时我就惭愧万分。我为什么不能像老师一样用包容去对待同学们的小错误呢?

  俗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宽容别人一分,别人就会回报我们十分。何不把怨恨化为友好呢?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胸怀。宽容之人,一定有着一颗宽容博大的心;宽容之人,能宽人,亦能让人。只要人人都有一颗宽容之心、雅量海涵,便能从容地与身边的人和*相处。

  有一次,我与母亲来到医院里打针,我们挂完号来到等候区等待着医生来给母亲打针。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医生还没有来,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等不了了,于是我发牢骚说:“怎么还不来,这么慢!”说完我拉着母亲就要去找医生,这时一位20岁左右的护士阿姨慌忙来到了我们身边,她问道:“你是12号病人吗?”母亲看了看这位正在忙碌的护士,微笑着说:“是的,麻烦你了,别慌,慢慢来。”听了这话,护士松了一口气,微笑道:“谢谢你,阿姨!”说完便给母亲打针。

  但是,她在母亲的手背上扎了一针又一针,就是扎不进去,我有点儿看不下去了,正要骂她一顿,母亲拉住了我,示意我坐下。这时我发现母亲丝毫不顾及自己的手,而是盯着护士脸上的汗珠。

  大约过去了两三分钟,针终于扎进了母亲的血管,母亲强忍着疼痛说好了好了,护士也如释重负并连声道歉:“对不起,对不起,我是刚来这家医院实*的。”母亲指了指自己的手背说:“很不错,你看,打得很好,谢谢你。”护士感激地笑了笑,走了。

  看到这情形,我害羞地低下了头……

  是啊,人与人之间的.确需要宽容、需要理解。


高中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6)

——高二必修三《滕王阁序》教学设计实用5份

  【教学目的】

  1、熟悉并背诵课文,体会文章感情。

  2、、欣赏《滕王阁序》的景色美,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3、学*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树立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

  2、实词和虚词的学*。

  【教学难点】

  1、事、景、情交融的写法。

  2、课文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积淀着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古建筑到处都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名楼不少, 有“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些明楼因其精美的建筑和名人的游历题诗而著名。

  二、文体常识:

  1、“序”:古代的一种文体,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赠序,即临别赠言。

  2、“骈文”: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语句方面以骈偶和“四六”句为主;语音方面*仄相对;用词方面以用典和藻饰为主。

  三、作者: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招为王府侍读,后因一篇《檄英王鸡》触怒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又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因受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公元675),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径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客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客序》。两个月后,王勃在途中渡海溺水而死。

  四、诵读课文

  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

  2、学生听名家朗诵集体自读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四字句的读法有 “二二式”。

  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 “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4、学生集体诵读课文。

  五、初步感知课文并概括各部分段意。

  明确:

  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第二课时

  一、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概写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突出人杰地灵。扣“洪府”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由古及今,历史久远。(时)

  星分地接,襟带控引由天及地,宏伟辽阔。(空) 地 灵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由物及人,资源宝贵。(物) 人 杰

  主宾尊贵,俊采星驰——由文及武,盛会空前。(人)

  文章先从地势与人物写起,借用铺陈的手法,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也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第二部分(2—3段):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自然人文景观。紧扣“秋日”,构成一幅“晚秋暮色图”。

  1、色彩感——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流丹”, “耸翠”, “青雀”“黄龙”色彩缤纷,摇曳生辉;“潦水尽寒潭清,烟光凝暮山紫”一句,着力表现水光山色之变化,上句朴素淡雅,下句设色凝重。作者抓住了“秋水”和“秋色”两个有代表性的特征,有水有山,动静结合,如诗如画。

  2、远*感——由*及远,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描摹了一幅秋色全景图。作者立体化的表现,将我们带进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情感和景物融为一体。“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 是*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原和河流、湖泽,是 中景;“虹销雨霁”以下则是水田浩淼的 远景描写。

  3、立体感。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句,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浑然天成的绝妙好图。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空而映水,故曰一色。千古佳句。

  4、虚实相衬。

  “渔舟唱晚”四句,写的是生活之乐和自然之乐,运用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眼界开阔,视通万里。

  第三部分(4—5段):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扣“宴会”

  1、用典。“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

  “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

  “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

  “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

  “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班超”“宗悫”→表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明确:典故的使用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联想更加丰富,语言含蓄、典雅而又精练,增强了文章表达效果。

  2、“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句的理解?

  明确:这是全文中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历来为有志之士所称道,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追求,即算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的精神对后世文人影响极大。王勃在此化用东汉马援“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句,主要强调“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突出了“贫贱不能移”的美好节操和高尚的人生观。句中“老当益壮”“白首之心”“穷且益坚”“青云之志”现均可作成语使用。

  第四部分(6—7):述自己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扣“饯别”

  第六段在继续慨叹人世不*的同时,又有峰回路转之笔,抒发了作者命运多舛,但意志不衰,、正视现实、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第七段除继续抒发自己抑郁情感、表明自己的远大志向外,以谦恭的笔调,表明了自己对知音的渴望和仰慕。

  二、如何理解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着意铺叙美景之后,由逸游的豪兴,陡然引出自己仕途坎坷的感慨,表白了报国无门却壮志不坠的执着态度;接着从关山难越,念及英雄失路,连用屈原、贾谊、冯唐、李广四人的典故借怀才不遇的人物表达自己有志难伸的悲愤;“老当益壮”几句,勉励同仁不要因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实为鞭策。接着又以“大鹏”作比,表明凌云之志,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表明自己信心未泯。同时,又反用“贫泉”“涸辙”、阮籍之典,说明处困顿而清操不移,逆境中壮志弥坚。披露了交织于内心的希望与失望,追求与痛苦,奋进与失意的复杂情感。

  三、课外作业

  1、熟读背诵。

  2、完成:思考与练*二。

  教学目标

  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

  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

  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

  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仄,声韵要求严格。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滕王阁序》是他的著名文章,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也因其开阔的意境,宏大的气势,而成为千古绝唱。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上元二年(675年)秋,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孟学士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以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老大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教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都,洪都新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四、通读全文

  1、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

  2、对照书下注释,粗通文意,划下不理解的语句。

  3、分段请同学在全班诵读,教师纠正字音,明确停顿。

  五、作业

  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分组分段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进入文章情境。

  二、课文分析

  1、第1段

  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起笔先介绍滕王阁的所在地,“豫章故郡,洪州新府”,由古及今。接着由天及地,写天地的广大,写滕王阁的具体地理位置,其中“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一句,更写出了滕王阁的宏大气势。

  如此灵秀美丽的工地,一定也会产生杰出的人物吧。“雄州物列,俊采星驰”一句由陈述地理位置转而对人进行描写。在盛赞了宾主之后,又盛赞了这次盛会,最后,又谦逊委婉地介绍了自己参加这次盛会的原因。

  2、第2段,第3段。

  2、3两段写景。

  先点明时间,深秋季节,骤雨初歇,山峦景物全都笼罩在一片暮霭之中,从楼上向下眺望,绣闼,雕甍,山原川泽,闾阎扑地,舸舰弥津,再衬以水面上传来的缕缕鱼歌以及穿空飞过的大雁的啼叫,有声有色,亦动亦静,引人入胜。

  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千古传诵。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浑然一色,可算是全诗意境之眼。

  作者一反传统悲秋的*惯,将眼前的秋景注入了心中的豪迈,使景物描写*添了一份洒脱之气。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当堂背诵,背诵时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及重点句。

  教师可请一两位同学当堂示范,但一定要把握好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不要强求。

  3、第4、5段。

  写宴会盛况,并抒发人生感慨。

  第4段作者紧承上文景物之美的描写,说到美丽的景色使自己情绪激动。极写管弦之感,歌声之美,铺陈宴会宾主欢饮娱乐的场面,多次使用典故,简练、含蓄的表现宴会的豪华。但一想到“四美具,二难并”,心绪一转,不由得“兴尽悲来”,由喜悦渐生愤慨。接下来的几句,一方面体悟天地之大,一方面感叹人生无常,感情基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此看出,“兴尽悲来”才是全文情感的主脉。

  “兴尽悲来”,而想到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空有绝世才华、却远离都城,无可施展;心怀君主,却不知何年何日才能被召见,不由得让人感慨“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大有生不逢时之感。然而作者并没因此而消沉,反而因之以自劢,在文中明确地表达了自己乐观向上,不懈追求的决心和勇气。其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是最高思想意义的警句,表明了克服一切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理想,就算身处逆境也不轻言放弃的积极、乐观、坚定的品质。“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郝援引于此,表明了他不放弃自己理想,高尚的人生观。

  学生熟读,背诵2—5自然段。

  4、第6、7自然段

  述说自己的身世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知己难遇。

  三、作业

  1、背诵课文2—5段。

  2、完成课后练*二、三、四题。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二、完成课后练*二、三、四题的检查。

  三、总结骈文特点。

  可采用学生自己归纳,汇总后老师指导方法。

  由此文可看出骈文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讲求*仄,用韵严格,注意藻饰和用典。

  四、课上练*

  1、填空。

  ①中国江南三大名楼指_______________。

  ②“初唐四杰”指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王勃,字_________,绎州龙门人,初唐文学家。

  2、《滕王阁序》中出现的成语有哪些?

  3、默写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

  ②雁陈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③老当益壮,宁移百首之心?

  ④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4、下面是一副名胜古迹的对联,阅读后回答问题。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请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①“一楼何奇”中的“楼”指。

  ②“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指。

  参考答案:

  1、

  ①滕王阁,岳阳楼,鹤雀楼,黄鹤楼。

  ②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③子字。

  2、物华天宝,老当益壮,钟鸣鼎食,人杰地灵,高朋满座,萍水相逢,一介书生,高山流水,俊采星驰,穷且益坚,青云之志。

  3、略

  4、

  ①岳阳楼

  ②“忧”和“乐”

  学*目的

  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学*重点:

  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难点:

  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

  教具学具:

  Ic课件

  讲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课文,通读课下注释并思考下列问题。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

  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

  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新课。

  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明,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主考官这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王勃赴考高中后,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嗣后,才思泉涌,笔端升花,撰《宸游东岳颂》《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高宗见此两篇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2、 写作背景:读注释,了解本文成篇背景。

  《新唐书·文艺传》记滕王阁诗会为:“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可见当时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语惊四座的情景。

  3、骈文的特点。课后短文级投影总结。

  4、教师朗读课文。(注意字音)

  三、巩固新课。

  齐读课文。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二。

  板书设计:

  滕王阁序

  王勃

  字音:

  翼轸 瓯越 棨戟 襜帏 潦水 骖騑 绣闼 甍 纡 睇眄 帝阍

  宗悫 叨陪

  教学后记:

  ①《唐摭言》卷五载:“王勃著《膝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

  而周公意属于婿盂学土者为之,已宿构矣。乃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②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膝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缯。

  ——《中国文学家大辞典》

  教学设想:

  《滕王阁序》是一篇抒情散文,王勃通过它传递出了对命运的悲叹,对命运的抗争,对命运的希冀于是我在本课教学思路的设计上就抓住情感为主要内容我计划以文章中的六个问句为抓手,通过反复诵读来引导学生体会王勃内心的复杂情感此外,写景是本文的主要特色之一,而体味景物特色和思想情感的统一也是学*抒情散文的要实现目标之一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情感比较复杂,无法一一兼顾于是我计划引导同学体会作者将景物描绘的如此壮美,把聚会描写的如此盛大,其实主要是展现南昌城的政治清明和南昌百姓的'安居乐业,其实就是想传达出对都督阎公治政的赞美这样,就和的与作者在文章最后所表达的渴望在这场盛会上遇到自己的伯乐,从而被人赏识被人推荐的心情联系起来了对于本文的另一大特色用典的学*,因为课下有详细的注解,所以我在文章的具体分析过程中就不再设置单独的环节做重点学*了,而是通过作业设计要求同学们在课下自主学*,同时强化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的问句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2、指导同学们理解文章中景情关系的统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王勃的复杂情感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初唐四杰之一,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诗人他凭借着非凡的才华以及在文风改革中突出作用,而为世人所敬仰但是天妒英才,王勃不幸英年早逝但是王勃用《滕王阁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一个圆号,不,应该是感叹号!因为《滕王阁序》说迸发的是王勃生命中最后的呐喊!让我们走进《滕王阁序》,走进王勃!

  二、赏景味情

  (一)《滕王阁序》中的盛会

  《滕王阁序》作为一篇序文,它当然要符合序的一些要求那么能否请同学们说说文集诗集的序一般要写哪些内容呢?(可以用《兰亭集序》来引导)

  明确: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本文当中从文章开头就开始写这场“滕王阁盛筵”,那么文章中哪些内容是对盛筵的直接描写呢?

  明确:从第一段到第四段的前半部分

  请同学们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场盛筵为什么会让王勃如此难忘,让后人无限向往

  明确:“四美具,二难并”

  谁能具体谈谈这“四美”、“二难”在文中是这么体现的吗?从整体上看作者真的只是想表现这个盛筵自身的美吗?还是另有深意(可用柳永的《望海潮》来引导)

  明确:自然美

  社会美——政治清明

  宾主美——安居乐业

  盛筵美

  (二)、《滕王阁序》中的王勃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王勃真的完全沉浸在参加这场盛会的激动与兴奋中了吗?

  明确:“兴尽悲来”“兴”的是盛会;“悲”的是命运

  但是这种悲并不是突如其来的,在文章前半部分就有所暗示,特别是在对美景的描绘中

  明确:孤鸿、雁阵惊寒

  这两个意象就和盛筵的整体氛围格格不入,因为王勃明白自己就是那孤鸿,就是那惊雁在这场盛宴中自己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等待王勃的最终命运是什么呢?只能是“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那么作者的命运为什么落到这样一步田地呢?作者在文中仅仅是抒发内心的无限悲愁吗?请同学们梳理一下文章后半部分作者的情感脉络

  明确: 对情感脉络的把握可以通过对文章中的问句来加以体味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失意之悲

  “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无望之悲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无奈之悲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豪迈激越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坚定信念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充满希冀

  (三)、王勃的《滕王阁序》

  王勃想通过这篇才华横溢的千古奇文向我们表达什么呢?仅仅是想表达对能参加这场盛会的幸福而激动吗?

  明确:王勃在这场盛会中只是惊鸿一瞥,相对于这美景、嘉宾、贤主、盛筵,王勃只是这宏大聚会中的那孤鹜,那惊雁在这盛大的聚会中他感受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渺小,人生的失意,但是他又不甘心屈服于命运,他要通过这篇文章来传递出对命运的抗争,渴盼通过这篇文章为自己命运的改变做最后的拼搏!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