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

首页 / 教案 /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1

  教学要求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

  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

  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

  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

  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板:凶猛强

  、弱小无比)它们怎么和睦相处呢?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

  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科学知识,在不

  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

  ……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后记: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2

  教学要求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 . 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板:凶猛强、弱小无比)它们怎么和睦相处呢?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科学知识,在不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3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四、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五、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4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

  ((1)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2)鳝鱼"燕千鸟〈牙签鸟〉;(3)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1)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2)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3)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

  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5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⑴ 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⑵ 鳝鱼燕千鸟〈牙签鸟〉;⑶ 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⑴ 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⑵ 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⑶ 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6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五、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六、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本课讲的是几种动物的有趣的共栖现象,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7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⑴ 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⑵ 鳝鱼燕千鸟〈牙签鸟〉;⑶ 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⑴ 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⑵ 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⑶ 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8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四、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五、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教案点评:

  由于本课讲的是几种动物的有趣的共栖现象,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9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四、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五、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10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五、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六、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本课讲的是几种动物的有趣的共栖现象,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阅读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1)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菁华3篇)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1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

  ((1)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2)鳝鱼"燕千鸟〈牙签鸟〉;(3)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1)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2)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3)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

  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2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⑴ 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⑵ 鳝鱼燕千鸟〈牙签鸟〉;⑶ 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⑴ 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⑵ 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⑶ 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

  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

  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

  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

  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板:凶猛强

  、弱小无比)它们怎么和睦相处呢?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

  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科学知识,在不

  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

  ……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后记: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2)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实用五篇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1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五、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六、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本课讲的是几种动物的有趣的共栖现象,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2

  教学要求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

  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

  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

  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

  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

  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科学知识,在不

  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

  ……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3

  (一)、导入

  1、导言: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动物世界中的有趣现象。

  2、播放影片,创设虚拟情景,激趣。

  3、揭示课题《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解释“共栖”的含义。(媒体展示课题)

  (二)、指导阅读

  1、引导学生从文题质疑,多媒体显示学生所提的三个主要问题。

  2、带着问题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1)四人一小组开火车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学*建议:在听其他同学读时,边听边思考,可在书上批注,做记号,可结合大屏幕上的表格学*相关内容。)

  (2)小组交流学*收获。(学*建议:交流时还可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这些共栖现象有趣?”,在小组中讨论。)

  (3)汇报学*情况。(同时播放文本和动物图片)

  (三)再读课文,进行口语训练。

  1、从2、3、4自然段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解其中某种动物的特点。

  2、同桌以某种动物的身份合作介绍文中一种共栖现象,老师预先拟定题目供学生参考:“我在牙缝中觅食”“犀牛的哨兵”“百舌鸟的忠实听众”等。

  3、全班汇报(同时播放共栖图片,若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影片。)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其它共栖现象和其它动物有趣味的现象。

  2、全班交流。(老师也准备了一两个共栖或其他有趣的现象跟学生交流,交流时播放课件,动物图片或电影片断)

  (五)总结。

  ①小结全文

  ②结束语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4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生物界一些有趣生物互惠共栖的事情。

  本课教学目的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界这一有趣的现象及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且内容浅显,因此设计教学时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可合作学*达到学*的目的。为了激发学*兴趣,我首先抓住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谁与谁共栖,有那些有趣的现象,共栖的原因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学*方法进行自学,从文中找到答案。当所有的问题解决以后,什么是共栖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鼓励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其它生物共栖的现象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通过学文后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引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这一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思想以及激发积极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共栖现象,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共栖。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搜集其他生物共栖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1. 导入 新课

  2. 板书质疑

  3. 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例:什么是共栖,谁与谁共栖,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共栖的原因等。 从题目入手总领文章主要内容

  1. 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读懂课文

  (2) 以表格式进行摘录

  (3)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

  2.交流学*情况

  3.回答什么是共栖 学生自学,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并按要求做笔记 。

  引导学生通过所填表格总结并发言。

  生物共栖指不同物种间互惠共生的现象。

  了解学*情况,并做适时指导

  达到自读自悟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继续填写表格,进行知识积累 加强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锻炼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说给大家听。

  2. 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写在表格的旁边,并表格贴在读书笔记本上。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做笔记。

  意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动物和*共处的观念。

  提醒学生要注重积累。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5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

  ((1)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2)鳝鱼"燕千鸟〈牙签鸟〉;(3)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1)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2)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3)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

  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3)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的教案汇总5篇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的教案 1

  【教学目的】 1、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寝食不安、孵卵育雏、雏鸟、有利可图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 3、了解生物共栖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能悟出大自然中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道理。从而对探求自然奥秘和学*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准备】 生字词卡片或小黑板、投影片,并适当搜集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检查字词预*情况。其中强化共栖、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皱裙、雏鸟、孵卵育雏、剔牙等词语的认读,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 2、导人阅读探究的谈话:(指板书)今天我们学*《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这篇课文。从刚才的检查可以看出,同学们预*得很好。同学们觉得这篇课文有趣吗?

  二、引导把握全文,交流阅读体验 1、什么是共栖课文说的是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那么说了哪儿种生物共栖现。象呢?同学们自己迅速地看全文,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反馈(⑴ 犀牛黑色小鸟〈犀牛鸟〉;⑵ 鳝鱼燕千鸟〈牙签鸟〉;⑶ 金黄鼠百舌鸟。) 2、交流阅读体验。同学们把自己阅读时最感兴趣的内容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组长组织小组的同学一个一个地说(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调控教学过程。

  三、阅读体验,点拔难点,突出重点 1、请学生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共栖现象,把它读其他学生昕,再说说它们为什么能共同生活在一起。(学生自发起来读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并简要说说自己的感受。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同时相机利用课文插图等图片点拨、诱导,并适当板书。) 2、自主朗读,巩固认识。学生找一两个自己喜欢的段落,再练*读一读。(教师巡视) 3、组织深入理解、探究。 ⑴ 同学们,你们今天读得很好。老师想提出一个问题让同学们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还昕到过、或是看到过类似我们课文中说到的生物共栖现象吗?先互相说说,交流一下。(教师巡视,搜集信息,以便调控下一步的教学。) ⑵ 反馈、点拨。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点拨,最后教师自己也可以简单列举几种其他的生物共栖现象。 ⑶ 通过今天的课,同学们想想,这些生物共栖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物世界是有联系的整体,它们相互依存。)板书设计: 14、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的巨兽 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互惠互利) 弱小无比的小雀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的教案 2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生物界一些有趣生物互惠共栖的事情。

  本课教学目的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界这一有趣的现象及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且内容浅显,因此设计教学时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可合作学*达到学*的目的。为了激发学*兴趣,我首先抓住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如谁与谁共栖,有那些有趣的现象,共栖的原因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学*方法进行自学,从文中找到答案。当所有的问题解决以后,什么是共栖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为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鼓励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其它生物共栖的现象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通过学文后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引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这一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的思想以及激发积极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共栖现象,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

  教学难点

  理解什么是共栖。

  课前准备

  熟读课文,搜集其他生物共栖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1. 导入 新课

  2. 板书质疑

  3. 激发自主探究的兴趣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例:什么是共栖,谁与谁共栖,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共栖的原因等。 从题目入手总领文章主要内容

  1. 自读课文解决问题

  (1) 运用学过的方法读懂课文

  (2) 以表格式进行摘录

  (3)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

  2.交流学*情况

  3.回答什么是共栖 学生自学,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并按要求做笔记 。

  引导学生通过所填表格总结并发言。

  生物共栖指不同物种间互惠共生的现象。

  了解学*情况,并做适时指导

  达到自读自悟

  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继续填写表格,进行知识积累 加强学科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锻炼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说给大家听。

  2. 把你最想说的那句话写在表格的.旁边,并表格贴在读书笔记本上。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做笔记。

  意在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人与动物和*共处的观念。

  提醒学生要注重积累。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的教案 3

  教学要求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1.学*课文,了解共栖现象,弄清共栖原因,进一步了解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继续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课时划分

  1课时

  一、出示挂图或播放录相引入。

  1.出示挂图,因导看图,师讲解。(文中的或课外的都可以)(如犀牛与犀牛鸟)

  (1)看图:图上有什么动物?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些动物的特征吗?

  (2)它们正在于什么?

  生:图上画了一头犀牛和一只小鸟。犀牛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身材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非常凶猛,连豹、狮、大象都不敢惹它。

  那只黑色的小鸟正在犀牛身上跳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师:对,这种小鸟人们叫它犀牛鸟,它们正在为犀牛捉犀牛皮肤皱

  褶(看图理解)里的昆虫和蛆卵。犀牛因此皮肤也不痒了,舒服得很呢。

  所以它们成了一对好朋友。这种屈牛鸟还很机灵,一感觉到周围有动

  静。就惊飞起来,还不停地叫着给犀牛放哨。

  多有趣呀!一只是凶猛强大的野兽,一只是弱小无比的小鸟,它们

  居然能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真让人难以相信,可是,生物界里就有这么有趣的现象.科学家称这种现象叫“共栖现象”(板:共栖现象)

  今大,我们来学*新课: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二、自由读文,完成练*。

  1.画出课文生字词,读准字音。

  2.不理解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也允许讨论解决。

  3.说说课文讲述了哪些生物的共栖现象。

  三、汇报自学情况。

  1.用生字卡(或小黑板)检查字音。

  朝夕与共

  沼泽

  牛虻(máng)

  残渣(zhā)

  和睦相处

  皱褶(zhè)

  蛆(qū)卵

  剔牙

  2.说说以下词语意思。

  朝夕与共:每天从早到晚在一起相处。

  和睦相处:很团结很友好地相处。

  牛虻:昆虫名.象蝇而大、生活在野草丛中。雄的吸植物汁液。雌的吸

  人、畜血液。

  蛆:苍蝇的幼虫。

  孵卵育雏;鸟类伏在卵上,用体温使卵内的胚胎发育成雏鸟。

  4.课文讲述了三对生物的共栖现象(生述师板)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这三组动物小.前者属于强者,后者都是比较柔弱的。(板:凶猛强

  、弱小无比)它们怎么和睦相处呢?

  四、再读课文,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和其中包含的“趣”。

  1.选择二一四自然段中的任意一段展开学*。

  (1)自由读段,画出写明原因的语句反复读一读。

  (2)用自己的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原因。

  2.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读出你厕的语句,正音、评价。

  (2)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原因。

  第二自然段:犀牛鸟为犀牛啄去身上寄生着的昆虫和蛆卵,还帮它们放哨。

  第三自然段:燕千鸟为鳄鱼剔去塞在鲜鱼牙缝里的残渣。

  第四自然段: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替百舌乌照看卵和雏。

  五、你还知道哪些生物有共栖现象吗?请举例。

  生: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联合体。

  生;白蚁和它肠内的鞭毛虫。

  生:寄居蟹和海藻。

  六、生物除了共栖现象以外,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呢?

  还有共生、寄居、互利。或个别动物的有趣现象;如大雁飞行排以

  字形;大象为什么爱注身上涂呢?鸭于走路一摇一摆……

  七、小结。

  自然界小充满了奥秘和乐趣,希望同学们努力学*科学知识,在不

  久的将来,探索大日然的奥秘,为祖国做贡献。

  八、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把文小的共柄现象讲给家人听。

  3.阅读课外书籍,了解生物的其他知识,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

  板书设计:

  30

  *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凶猛强大)

  (弱小无比)

  犀牛――――犀牛乌

  共栖{

  鳄鱼――――燕千鸟(牙签鸟)

  金黄鼠―――白舌鸟

  ……

  ……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后记: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的教案 4

  (一)、导入

  1、导言: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动物世界中的有趣现象。

  2、播放影片,创设虚拟情景,激趣。

  3、揭示课题《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解释“共栖”的含义。(媒体展示课题)

  (二)、指导阅读

  1、引导学生从文题质疑,多媒体显示学生所提的三个主要问题。

  2、带着问题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1)四人一小组开火车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学*建议:在听其他同学读时,边听边思考,可在书上批注,做记号,可结合大屏幕上的表格学*相关内容。)

  (2)小组交流学*收获。(学*建议:交流时还可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这些共栖现象有趣?”,在小组中讨论。)

  (3)汇报学*情况。(同时播放文本和动物图片)

  (三)再读课文,进行口语训练。

  1、从2、3、4自然段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解其中某种动物的特点。

  2、同桌以某种动物的身份合作介绍文中一种共栖现象,老师预先拟定题目供学生参考:“我在牙缝中觅食”“犀牛的哨兵”“百舌鸟的忠实听众”等。

  3、全班汇报(同时播放共栖图片,若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影片。)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其它共栖现象和其它动物有趣味的现象。

  2、全班交流。(老师也准备了一两个共栖或其他有趣的现象跟学生交流,交流时播放课件,动物图片或电影片断)

  (五)总结。

  ①小结全文

  ②结束语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的教案 5

  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2.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导语:同学们,在自然界里有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共栖。你们想了解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30课《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读准“栖”字的读者。

  3.解题,谁能根据自己课前查阅到的资料说一说什么是共栖。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1)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一说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1.学*第一自然段。

  (1)自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理解“奇趣”“水火不相容”“居然”“和睦相处”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

  2.重点探究2-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述了哪些动物的共栖现象,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为什么说这些共栖现象是有趣的;它们共栖的原因是什么?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握如下要点:

  ①第2自然段讲了犀牛和犀牛鸟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犀牛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不安,犀牛鸟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还能为犀牛鸟放哨、报警。所以大犀牛和小小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指导感情朗读第2自然段

  ②第4自然段讲了鳄鱼和燕千鸟是如何和睦相处的。

  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指导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③第3自然段讲了百舌鸟和金黄鼠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

  五、扮演动物,编演课本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从课文中任选一对共栖的动物,自愿扮演角色,在小组内编演童话剧。教师巡视指导。

  2.指名在班上展演。

  六、总结、拓展

  1.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犀牛和犀牛鸟、鳄鱼和燕千鸟、百舌鸟和金黄鼠之间有趣的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如果你还知道生物的其他有趣现象,说给同学听。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其他有趣现象。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由于本课讲的是几种动物的有趣的共栖现象,学生很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励学生自主探究、实践感悟、自悟其法、自得其乐,从而巧妙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4)

——有趣现象作文300字6篇

  今天上科学课的时候,余老师对我们说:“当小狗的尾巴是直立起来的时候,就说明小狗现在很生气。当小狗的尾巴是垂直向下的时候,就说明小狗现在非常伤心。当小狗的尾巴是摇来摇去的时候,就说明小狗现在非常高兴。”

  我心想:咦,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我去堂姐家一探究竟,因为我家小狗萌萌的尾巴被猎人用刀子砍下来了。

  我来到了堂姐家,当堂姐拿了一碗狗粮准备给小狗吃的时候,小狗就会原地转三圈,然后,俯身向下。当小狗生气的时候,它就把原本那条摇来摇去的尾巴变成直立的,一副凶巴巴的样子。当小狗伤心的'时候,它的尾巴就会垂直向下,一副怪可怜的样子。

  我和妈妈上网查了查为什么,原来啊,小狗的这种神态转送到大脑,大脑又把这种神态转送给小狗的身体的各个部位,也包括小狗的尾巴。

  经过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我们要不断的去创新,不断的去发展,让我们去发现生活中那些有趣的现象吧!

  去年秋天的一天下午,我在给凤仙花浇水时,不小心碰了下凤仙花的果实,谁知果实“砰”地一声炸开了,小籽像子弹一样飞了出去,真是太神奇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以后每次放学,只要有空,我就来观察凤仙花。凤仙花的果实像一个个黄色的小灯笼,长在绿叶之间,非常好看。它的种子像一个个睡觉的娃娃,藏在一个个小灯笼中。只要果实成熟,用手一碰娃娃就醒了,它们就会蹦出来了。如果气温很高,果实即使不用手碰,也会自己裂开,这时种子的小灯笼像章鱼的瓜子一样“啪”地一声伸开又迅速收回,娃娃就纷纷去找自己的新家了,等到明年春天,它们就会生根发芽。

  我上网查查,凤仙花的果实会弹裂,把种子弹向四面八方,这种有趣的现象,是机械传播种子的方法。

  植物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传播方法,大自然真是有无穷的奥妙,还有很多植物的秘密等我们去发现呢!

  有一天我在一本书里看到这样一句话:“把纸钱弄*,然后对折,再展开,竖着放,接着把一枚硬币放上去可它却不会倒。”这让我大吃一惊,于是我决定用行动证明看看这是不是真的。

  我从我的钱包里先拿出了一张5元的纸钱,然后取出一枚硬币。我用手把5元纸钱对折,再展开竖着放,接着我小心翼翼把硬币放在上面,又慢慢把纸钱拉开,但是它一碰到纸钱,就掉了下来,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了。但是我仍然不信,因为说不定50元,10元的纸钱不行了,按照同样的方法做完后,我还是非常非常小心地摆上去,再慢慢拉开。我真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居然……都成功了!

  后来妈妈查完百度后告诉我:“纸钱被拉开的过程中,硬币也会跟着移动,当纸钱被拉成直线时硬币重心刚好处于该直线,因此不会掉下来。”

  纸币的奥秘真是太奇妙了,在未来还有很多神奇,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在等着我们,让我们一起学*,一起观察,一起探究,未来还等着我们去创新呢!

  在奇妙的大自然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暑假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天做完作业,我便和好伙伴们在院子里骑车、踢足球、打卡片,玩得不亦乐乎。

  可是这两天我好郁闷啊!外面的雨“淅沥沥”的下了两三天了,我在家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好想下楼和小朋友们玩。这时我听见我家窗前的大树上传了清脆的蝉鸣声“知了,知了”。忽然想起那句谚语:雨中知了叫,报告晴天到。心想:这是真的吗?过了一会儿雨依然下着,又过了一会儿雨越来越小,不久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天气终于放晴了。

  我觉得好奇妙呀!于是就上网查了下原因:原来只有当天将转晴时,空气湿度减小,知了才能重新鼓动叶翼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雨中知了叫,报告晴天到,”这句谚语真灵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谚语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观察一件事而得出的结果。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其中的奥秘。这不,我最*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有一次我写毛笔字时,不小心把墨水弄到宣纸上,墨水迅速扩散开来,把我刚刚写好的字,都弄糊了。我想这应该就是爸爸妈妈经常在生活中提到的毛细现象吧?

  一个疑问在我心中展开,既然墨水是液体,那么全身带孔的粉笔应该能吸墨水吧?

  带着疑问,我拿了一根粉笔,又拿了一支毛笔,首先,我先洒了一滴墨,然后我又拿来粉笔,把墨吸干。“咦?粉笔为什么能把墨吸干呢?”一个问题在我心中油然滋生。

  我仔细观察,发现粉笔上有许多小孔,所以能吸墨。我又去网上查了查,塑料,玻璃……都不能吸墨,而布,纸,粉笔……能吸墨。就是因为这些物体上有很多孔隙。

  “原来是这样啊!”我兴奋地说。

  同学们,我又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并解决了它,别羡慕我,只要你们留心观察,你也可以。

  在奇妙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比如:藕断丝连、雨后彩虹、苹果切开后会变黑、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乒乓球压凹了后用开水泡能恢复原状等等。

  有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乒乓球馆练*打乒乓球。打得正起劲的时候我用力地发了一“炮”,小明没接到球,却一脚重重地踩在乒乓球上,乒乓球深深地凹了下去。我们几个顿时大惊失色,乒乓球的主人小亮哭得泪流满面。小明安慰他说:“别哭,球是我踩的,我有办法让它复原。”于是他端出一盆热乎乎的开水,把乒乓球浸下去。不一会儿,乒乓球便慢慢地“胖”了起来。我们很惊讶,迎上前去问小明:“你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怎么这么神奇?”他眉飞色舞地说:“这是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里面的空气受热后膨胀把球凹陷的地方推出来,使球恢复原状。”我拍着大腿连声叫好。

  是啊!让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动脑筋,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快乐小天地吧!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5)

——高一生物教案通用10篇

  学*目标

  1.说明细胞呼吸(知识性目标:理解水*)。

  2.探讨其原理的应用〔情感性目标:经历(感受)水*〕〕。

  学*提示

  通过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来掌握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及其产物等。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2.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什么?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如何进行的?

  答案:

  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包括葡萄糖、果糖、糖元、淀粉等。

  2.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脂肪。

  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的水解。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太阳光能→电能→ATP与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糖类中稳定的化学能。

  知识链接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ATP含量稳定、可再生和移动迅速、供能高效,因而成为细胞内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的中间物质。

  光合作用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来源。

  教材分析

  汽油的燃烧是一个物质氧化的化学反应过程,C由还原态转变为氧化态的过程中有大量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在这一能量的转变中是一个由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物理能的过程(如放出大量的光和热)。

  与此相似,生命的运动过程也有一个能量形式的转变。而在细胞内的能量是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这相当于汽油这种燃料,例如:糖类、脂肪、蛋白质。这些“燃料”中能量必须被氧化分解,变成氧化态,能量就可以释放出来,并且转变成ATP中的活跃化学能被生命活动直接利用。要点提炼

  与汽油这种形式的能源物质相似――在细胞内的能量也是贮存于还原态的碳元素中,能量的释放过程,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碳元素被氧化的过程。

  1.细胞呼吸的类型

  无论是自养生物还是异养生物,细胞必须将这些有机物氧化分解,将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之需。细胞氧化葡萄糖、脂肪酸或其他有机物以获取能量并产生CO2的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探究活动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目的要求: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了解细胞呼吸的类型。细胞呼吸的最重要的意义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存。有氧呼吸是在有氧气条件下进行的,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多。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释放能量较少的一种呼吸方式。全析提示

  释放能量多少的显示方法:用温度计测量保温瓶内的温度变化。

  材料器具:酵母培养液;液体石蜡油(用于培养液面与空气进行可靠的隔离)、0.1g/mL葡萄糖液;保温瓶(可以有效地控制内部温度尽可能的不受外界影响)、温度计、棉花(可以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但空气可以进入)。

  活动程序:(1)取3只保温瓶,编号为A、B、C。将少量的酵母菌放进由蒸馏水、纯糖和酒石酸铵组成的培养液中,经过一夜的培养,便可以产生出千千万万的酵母菌。

  (2)A瓶注入煮沸冷却(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酵母菌)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1L;B、C瓶注入未经煮沸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葡萄糖溶液1L。

  (3)向A、B瓶中加入等量的酵母培养液,C号瓶中不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作为空白对照)。

  (4)向A号瓶中注入液体石蜡。煮沸的目的有两个:其一是排出氧气,气体于100℃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小;其二是杀死微生物。

  (5)3个瓶中同时放入温度计,并用棉团轻轻塞上瓶口(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通入空气,并且阻止空气中的微生物的进入),插入温度计并保证保温瓶通气。

  (6)2h后观察并记录3个保温瓶温度数据。

  结果预测及分析:B号瓶中温度最高,A号瓶次之,C号瓶的温度最低并且接*室温。液体石蜡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可以在水面上形成一层油膜,从而有效地使空气与培养液隔开。

  高一生物教案从化学能到生物能

  B号瓶中的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有氧呼吸。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有氧呼吸。A号瓶中的酵母菌进行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需要大气中的氧。

  绝大多数的动物和植物都需要进行有氧呼吸,所以必须生活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几种专营体内寄生的动物进行无氧呼吸,如蛔虫、猪肉绦虫等。部分微生物也必须进行无氧呼吸才能生存,这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被称为专性厌氧,除了书上的两种微生物外,还有甲烷杆菌、链球菌等。

  2.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要点提炼

  酵母菌的两种呼吸方式:①有氧呼吸时产物是CO2和H2O,并有大量能量释放;②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最早发现这种细胞器是1857年利用光学显微镜在昆虫的肌肉细胞中看到的一种颗粒状结构,直到1897年Benda才把这种线状和颗粒状结构称为线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线粒体成颗粒状或短杆状,横径约0.2~1μm,长约2~8μm,相当于一个细菌的大小。全析提示

  线粒体的形态与其名称来历有关,线粒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线状和颗粒状。

  线粒体在电镜下呈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嵴的形成增加了线粒体内膜的面积。线粒体内膜中蛋白质的含量比外膜多得多,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过程的所有的酶都分布在内膜上。第二阶段的酶在线粒体基质中。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的主要使命是为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在能量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就比较多,如心肌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较,心肌细胞消耗的能量比骨骼肌细胞多,所以心肌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骨骼肌多,而且每个线粒体中嵴的数量也比骨骼肌中多。要点提炼

  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基质(第二阶段)和内膜(第三阶段)上。

  线粒体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需要能量多的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多。

  在线粒体中有少量的DNA和RNA,线粒体在细胞中可以进行自我增殖,如细胞从低能量代谢转到高能量代谢时,线粒体的数量就会增加,所以线粒体在遗传上不完全依赖于细胞核,有一定独立性。全析提示[Ks5u.com]

  线粒体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是因为:①增殖不与细胞同步;②能够自主合成部分蛋白质。

  3.细胞呼吸的过程

  (1)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因此,通常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氧化的有机物最多的是葡萄糖(约占全部的70%)。如果选择适当的催化剂使葡萄糖燃烧,一步就被氧化成CO2和水,而在细胞中葡萄糖的氧化是要经过许多步骤才产生CO2和水的。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要点提炼

  物质在细胞内氧化分解最大特点是: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出来的。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的丙酮酸(C3H4O3),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C6H12O62C3H4O3+4[H]+2ATP第一阶段可称为:葡萄糖的分解。

  第二阶段:丙酮酸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氢,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这个阶段是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

  2C3H4O3+6H2O6CO2+20[H]+2ATP第二阶段可称为:丙酮酸的彻底分解。

  第三阶段: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反应,与氧结合成水,同时释放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34分子ATP。这个过程是在线粒体内膜(嵴)上进行的。第三阶段可称为:水的产生。

  24[H]+6O212H2O+34ATP

  以葡萄糖为底物的细胞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全析提示

  总反应式两侧的水不可以约掉,因为不是在一个阶段中参与的反应。

  综合上述每氧化1摩尔葡萄糖,生成6摩尔的二氧化碳和12摩尔的水,同时生成38摩尔ATP。每氧化1摩尔葡萄糖释放出来的总能量是2870kJ,其中只有1161kJ转移至ATP的高能磷酸键上,能量转变效率只有40%左右,其余部分(1709kJ)的能量就以热能形式散失掉了。

  (2)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也包括许多类型,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氧气不参与反应,并且呼吸底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所以最终形成的产物有酒精、乳酸等。左栏中的一组数据是一定要掌握的。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的丙酮酸(C3H4O3),同时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产生2分子ATP。这个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

  C6H12O62C3H4O3+4[H]+2ATP要点提炼

  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的相同,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并不需要氧气存在。

  第二阶段:生物种类不同,终产物有两种。

  ①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酵母菌和其他一些微生物,甚至一些高等植物,在缺氧条件下,都以酒精无氧呼吸的形式进行呼吸。全析提示

  无氧呼吸全过程中,这是唯一的释放能量的过程。

  无氧气存在时,丙酮酸就在丙酮酸羧化酶的作用下,脱羧成为乙醛。乙醛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第一阶段产生的[H]还原为酒精(乙醇)。这些反应可以用下列的反应式来表示:

  2CH3COCOOH2CH3CHO+2CO2

  2CH3CHO+2[H]2C2H5OH思维拓展

  这一过程可以看出,[H]中贮存的能量随之进入了酒精。

  酒精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是: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②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高等动物和人体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无氧呼吸也不需要氧的参与,而只依靠酶的作用就能把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乳酸,并且产生2分子ATP。ks5u.com全析提示

  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出,物质在反应前后依然是*衡的。

  2CH3COCOOH+2[H]2CH3CHOHCOOH

  乳酸发酵的总反应式是:

  C6H12O62C3H6O3+能量

  此外,还有一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在进行无氧呼吸时也可以产生乳酸,如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左栏中的反应式中也有丙酮酸被还原的过程:羰基被还原成了羟基。

  总之,无氧呼吸的效率虽然远比有氧呼吸低,但作为一种应急措施是必要的。从生物的进化历史来看,无氧呼吸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在绿色植物出现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因而大气中没有氧气。这时的原始生物必然是靠无氧呼吸获得它们所需的能量。

  在无氧呼吸中,分解葡萄糖时释放的能量是196.65kJ/mol,本章第一节中ATP水解时,释放能量的值是30.54kJ/mol,所以无氧呼吸中产生的2molATP中的能量是61.08kJ。

  细胞呼吸释放出来的能用于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过程。细胞生长、分裂时需要合成许多物质,因而都要耗能。恒温动物体温的维持也需要能。在低温下,生物生长非常缓慢,甚至停滞,原因之一就是呼吸作用十分低微,生物合成十分缓慢。细胞的主动运输也是一种耗能过程。植物根系在氧分压很低的情况下对K+的吸收大大减少,就是因为在氧分压低时呼吸作用微弱,不能产生足够的自由能之故。某些特殊的生物,如萤火虫、电鳗等的光能、电能等都是由ATP中的化学能转换而来的。动物的机械活动所消耗的能,也都来自呼吸作用中产生的ATP。要点提炼

  ①只需相应的酶,不需O2,在有O2存在时,无氧呼吸会受抑制。②物质变化:由于缺氧,C6H12O6不能彻底氧化分解,而产生不彻底氧化产物,如C2H5OH或C3H6O3。③能量变化:因为分解不彻底,氧化产物中还贮存着能量,所以释能少。

  呼吸作用中的能量形式的转变: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活跃的化学能(ATP)生物能(萤火虫、电鳗的光能等)。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概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2.理解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利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提高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增加概述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细胞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难点】

细胞膜对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展示地球与宇宙、中国与外国、生物与外界环境、细胞与外界环境、细胞的结构图,提问:

(1)地球与宇宙的边界是什么?

(2)中国与外国的边界呢?

(3)生物与外界环境的边界呢?

(4)细胞与外环境的边界呢?

(过渡语)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今天我们就一起学*系统的边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环节二、新课教学

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首先要把细胞膜与细胞的其他组分分开,怎么样获得细胞膜呢

(一)细胞膜的成分

1.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1)学生思考要制备细胞膜,应该选择什么细胞作为实验材料呢?PPT呈现植物叶肉细胞、神经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的图片?请学生选择并说明原因,之后PPT呈现人体正常的红细胞,人的圆涨的的红细胞和人的涨破的红细胞图片

(2)确定了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那又该选择什么方法制备细胞膜呢?PPT呈现3种方法:①用针扎破,让细胞的内容物流出?

②用镊子把细胞膜剥下来?

③细胞内的物质是由一定浓度的,如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既可得到细胞膜。

(3)确定了实验材料和试验方法,该如何做实验呢,学生看教材“实验”这一模块,思考总结实验步骤,并在大屏幕呈现人正常红细胞和光镜图片和人部分红细胞已涨破的光镜照片。

思考如果上述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要用什么方法才能获得较纯的细胞膜?

2.细胞膜的组成

(1)PPT呈现材料:①19世纪末,欧文顿曾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上万次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一样: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②人的消化液中含有很多能够水解蛋白质的物质,用这种物质处理细胞膜,会使细胞膜分解。学生阅读这两段材料得出结论: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环节三:总结与收获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堂课重要知识:制备细胞的材料、方法;细胞膜的成分

作业:细胞膜具有怎样的作用?学生课下预*并查找资料

  高一生物教案 3

  课标要求:

  1.举例说出基因重组及其意义。

  2.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学*目标:

  1.基因突变的时间是DNA复制过程中;有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几种类型;结果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产生新的基因,可能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

  2.联系生活中“夏季防晒霜的使用、做X射线透视的医务人员要穿防护衣、海湾战争中贫铀弹使用的恶果”等实际现象,找出引起基因突变的几种外界因素。

  3.分析教科书中列举到的各种实例,总结归纳出基因突变的特点,找出基因突变对生物进化和生产实际的意义。

  4.说出基因重组的概念,发生时机。认真分析“思考与讨论”中的问题,从中领悟基因重组的意义。

  学*重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及基因重组的概念。

  学*难点:基因突变的概念、类型及基因重组的概念。

  我的课堂:

  一.情境导入:

  自学等级

  二.课堂预学:

  1、基因突变:

  (1)概念: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 、 或 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的原因:

  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作用机理:损伤细胞的DNA.

  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作用机理:改变生物体内核酸的碱基。

  因素: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

  (3)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①根本原因: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DNA分子的一个 发生改变。

  ②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多肽链中 被 代替。

  (4)基因突变的特点:

  ①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 存在的;

  ②基因突变是 的;

  ③自然状态下,一种生物的突变率很 ;

  ④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 的。

  (5)意义:基因突变是 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 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 材料。

  2、基因重组:

  (1)概念:指生物体进行 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 。

  (2)类型

  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 的自由组合。

  ②随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使 基因发生交换,导致

  上的基因重新组合。

  (3)意义:是 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 具有重要意义。

  三.合作讨论、展示:

  1. 发生了基因突变,遗传性状一定会改变吗?

  2. 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能否看见?

  3.完成下表:(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本 质

  发生时间

  条 件

  意 义

  发生可能

  四.我的疑问:

  五.归纳总结:

  六.自我测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基因突变是染色体上基因某一位置点的改变

  B.所有基因突变一定能通过生殖传递给后代 C.绝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突变个体的生存有利

  D.每个生物体只有某些特殊细胞能发生基因突变

  2.当牛的精原细胞进行DNA分子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 )

  A.基因重组 B.DNA的解旋 C.基因突变 D.蛋白质合成

  3.在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突变可能发生于 ( )

  A.精原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细胞

  4.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基因重组能产生多种基因 B.基因重组是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D.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因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导致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重组

  5.下图甲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乙是在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用B、b)。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①②表示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分别是① ,② ;①过程发生的时间是 ,主要场所是 。

  (2)α链碱基组成 ,β链碱基组成 。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属于 性遗传病。

  (4)图乙中,Ⅱ6的基因型是 ,要保证Ⅱ9婚配后代不患此病,从理论上说其配偶的基因型必须为 。

  (5)若正常基因片段中的CTT突变成CTC,由此控制的生物性状是否可能发生变化?

  反思与积累:

  今天就和大家就分享到这,祝愿同学们用辛勤的汗水去收获美好的未来吧!

一、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经过两年的生物学学*,学生已经储备了很多生物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本节课主要讲述酶在生物新陈代谢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生理特性,教材对酶的本质和特性作了重点介绍。本章本节课内容是高二生物教材的重难点内容。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皆与酶的活动有关。在本章节中通过探索验证酶的特性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精神。

首先,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酶的发展历程、特性、作用等都已经知道并理解。这些都与接下来的酶的特性紧密相关。也一定程度上反馈了上节课的上课质量和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且为接下来的教学作为指导。其次,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比如说加酶洗衣粉,学生都可能接触过,那么他们就会有很多问题出现了:加酶洗衣粉添加了什么类型的酶呢?酶在洗衣粉里是怎样工作的?在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等等的问题。这样,一方面学生会形成无意注意,一定程度上提高学*欲望,学*效果也大大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从这方面下手,收集资料,增大信息量,活跃课堂气氛。再者,酶的生产应用的引入,一定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觉得生物对他们来说,不是只是抽象的某某技术,某某发现,某某科学家等等,而是贴*日常生活的,很常见的东西,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掌握了这个,那我是不是就相当于令人羡慕的科学家了呢?”这样,也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的学*欲望。也为以后的择业多一个选择。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在这节课中,我打算先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酶的本质,作用。然后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中你遇到酶了吗?”其次,给大家展示几张酶的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看大家反应,并尝试总结。再者,就用几个案例来一一说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2、本节课的生物学概念:

1、酶的特性:酶特别具有的。与众不同的性质。

2、酶的专一性:酶对所作用的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仅能作用于一种物质,或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促其进行一定的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反应产物。

3、酶的高效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4、酶的作用条件温和: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其代表是温度跟酸碱度。

三、学*动机的唤起和保持

1、通过提问一些看似跟学*无关的,其实大有玄机的问题。比如说:“你们家用什么牌子的洗衣粉?你们喜爱的牛仔裤是怎样子做成的呢?”当然,在众多的答案中,教师要绕回主题。

2、展示一些能够引起注意的图片,比如说面包,啤酒。也能引起他们的无意注意,也能激发他们的有意后注意等等。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效率、

3、教师的语言当然也要适当地调整,尽量使用贴*学生的,但又不失专业的语言。也一定程度上引起注意。

4、可以尝试布置学生去查阅关于酶的资料,并综合汇报展示。

四、落实课程目标

本节课要实现的高中生物学课程内容是: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二、酶的特性

具体内容标准

活动建议

案例分析:酶的特性

收集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并加以分析运用了酶的哪些特性,再综合汇总,然后汇报。

五、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特性。

(2)能够准确说出酶的特性包括那个方面,并举例说明。

2、能力目标:(1)通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2)试图准确辨认酶在生活生产中(比如说某商品)运用了哪些特性。尝试搜集感兴趣的相关资料,汇总、分析、总结。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虚拟实验活动,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目标:(1)感受酶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地形成酶在生活中应用多样,种类多样,但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它的特性。也形成了一种观念:生物其实离我们很*,它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我们也可以当“科学家”。(2)在学*的过程中,懂得一个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且也使学生养成好奇、勇于质疑、自主探究、合作学*的科学探究精神。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酶的三特性: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温和及其案例

教学难点:1酶如何“娇气”了?

2低温的时候酶失活了吗,为什么?

七: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收集相关资料,比如说酶的应用的图片,案例。

2、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并加以指导。

  高一生物教案 5

  一.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一节主要包括: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两大部分,与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所反映的生物膜对物质的进出控制具有选择性等知识有一定的联系,并对第三节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作了知识准备,对整个章节的知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的教学思路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大胆提出实验假设,让学生宛如亲历科学家探索科学的历程,切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保持强烈的探究科学的激情和兴趣,自然地接受流动镶嵌模型的理论。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了解了细胞,知道了组成细胞的分子,掌握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尤其是细胞膜作为最基本生命系统的边界等相关知识,为本节知识的学*奠定了基础。

  (2)高中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认知能力,分析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但还很不完善,对事物的探索好奇,又往往具有盲目性,缺乏目的性,并对探索科学的过程与方法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简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2)举例说明生物膜具有的流动性的特点。

  (3)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结构模型过程,尝试提出问题,大胆作出假设。

  (2)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构建细胞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辩证观点。

  (2)培养学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3)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尊重科学且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科学、树立辩证的科学观。

  四、教学重点

  1.科学家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1.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生物膜的空间立体结构。

  3.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

  六、教学流程

  设问引入→“问题探讨”→体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七.教学实施的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创设探究

  情境

  导入新课

  新课学*

  设问:从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可以看出生物膜的功能是什么?其功能特性是什么?为什么生物膜表现出这样的特性?

  进一步思考:还有更好的材料做细胞膜吗?

  引出本节内容生物膜的具体结构

  创设情境:

  时间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十九世纪末,让学生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他们首先会怎样来探究?同时指出,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能亲眼看到生物膜。那么,通过什么办法进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让学生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由于技术的进步,对细胞膜提取和分离,并通过化学分析表明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从而证明了前面的假说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思考在验证假设的实验得出结论后的下一个步骤是什么?

  小组分享学生绘制的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图,讨论细胞膜的选材

  讨论交流,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阅读教材,猜想、讨论

  思考如果他们是当时的科学家对膜的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会提出什么新的问题进一步探究呢?

  引起学生对生物膜结构探究的兴趣

  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来探究新课的内容,并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的了解

  了解假说是怎样提出的,以及提出假设后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新课学*

  新课学*

  总结提高 课堂练*

  介绍脂质的探究,先介绍科学家的实验,提取红细胞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同时介绍磷脂的结构,并举例说明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这个现象。

  介绍蛋白质的探究,先介绍由于技术的进步,科学家可以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细胞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的模型,但这一模型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结构。引导学生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相适应吗?

  质疑:这一模型解释不了膜的许多生理功能,如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等,因此这一模型的提出不能完全与功能统一,假设不完全成立,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完善,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学家发现,膜蛋白并不是全部*铺在脂质表面,有的蛋白质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中。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引导学生总结在探究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运用的方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一步验证完善,不断发展。

  说明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在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想象,加深对流动镶嵌模型内容的理解,同时,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归纳总结知识、方法、态度价值观的体会

  倾听,思考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阅读教材资料,思考变形虫为什么可以运动,这一功能与生物膜的静态的结构是否相适应?

  阅读教材资料,了解膜的流动性

  小组合作尝试构建生物膜模型,并交流分享

  学生交流分享本节收获

  反馈练*

  学会提出假说

  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了解技术进步对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

  加深对流动性这一结构的理解为第三节的学*作准备

  一、教学内容

  《减数分裂和**作用》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第一节,它是有丝分裂的继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学好这节课既有助于加深理解有丝分裂过程,又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必要条件。所以,在知识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决定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作用。

  (4)使用高倍镜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5)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电脑动画,展示减数分裂的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将抽象的减数分裂过程直观化,将大量冗长的文字图像化。

  (2)学生的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分析讨论、表解、巩固、练*,使学生理解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主要行为变化,并从实质上认识了减数分裂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3)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4)运用模型建构的方法,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和行为的变化,体验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从而理解**和卵细胞的形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减数分裂是一个由各个阶段组成的连续的动态过程,教学可使学生领悟到“事物(生命)都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的形成过程

  四、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染色体纸质模型、吸铁石

  六、课时安排

  3课时

  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用实例解释有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含义?出示明星李亚鹏、王菲夫妇及其女儿的图片。

  提问:女儿是怎样产生的?

  教师:从生殖的角度看,女儿是怎样产生的呢?

  教师:答得很好。像这样由父方提供**,母方提供卵细胞,精卵结合后形成**卵,再由**卵发育成个体的生殖方式是一种有性生殖。相应地,**和卵细胞就是一种生殖细胞。

  注意:**卵是由**和卵细胞融合得到的细胞,所以**卵中染色体数目是**和卵细胞染色体数目之和。下面我们从染色体的组成来分析这一家三口。

  提问:一家三口体细胞染色体数分别为多少??生:女儿是在李王夫妇的爱情催化下产生的。(笑)

  生:李亚鹏提供**,王菲提供卵细胞,精卵结合后形成**卵,女儿是由**卵发育而成的。

  生:46条?激发兴趣,交代有性生殖的含义,为后续学*做好铺垫。(课前学生并不了解有性生殖的含义)

  2.引入课题:初步介绍减数分裂的概念,强调染色体数目减半,暂不说明复制一次分裂两次?教师:也就是亲代和子代染色体数目是恒定的。

  提问:**和卵细胞可以通过有丝分裂产生吗?为什么?

  设问:那么,为了保持生物前后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应该通过什么样的分裂方式来产生**和卵细胞呢?

  教师:如果**或卵细胞内染色体只有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那么问题便迎刃而解。也就是说在形成**和卵细胞过程中,细胞的染色体是要减少一半的。像这种能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就叫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如果可以进行有性生殖,就叫成熟的有性生殖细胞,比如**、卵细胞是成熟生殖细胞。而能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就是原始生殖细胞,比如精原细胞和乱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

  成熟生殖细胞

  (2N)

  →

  (1N)

  生:不能。因为如果**或卵细胞是由有丝分裂得到的,**和卵细胞染色体数各为46条,**卵为92条,后代染色体数无法维持恒定。?设疑导入,把注意力集中到染色体变化这个重点上来

  3.观察分析:分析减数分裂的结果,仅从形态、大小上介绍同源染色体的概念?出示雌果蝇体细胞和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

  提问:经过减数分裂,两个细胞在染色体数量上有怎样的关系?

  提问:除了数量关系外,从染色体形态、大小上看,两个细胞在染色体的组成上有何特点和联系?

  师生共同归纳观察结果: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像这种形态和大小相同的两条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卵细胞中没有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要减半、成对的同源染色体要分开。?生:卵细胞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在白纸上画出讨论结果。?通过观察明确减数分裂的结果,为探究减数分裂过程做准备。对同源染色体的概念进行分层教学,有利于学生接受。

  4.探究减数分裂过程

  提出探究问题:减数分裂怎样进行才能使染色体数量减半且同源染色体分开?

  可能的讨论结果:

  ①?染色体不复制细胞直接分裂一次,染色体均分;

  ②?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第一次分裂是着丝点断裂,第二次分裂是直接分裂,染色体均分;

  ③?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第一次分裂是同源染色体分开,第二次分裂是着丝点断裂?学生上台用染色体纸质模型和吸铁石摆出讨论结果

  教师点评:(表扬学生的想象力)研究表明,只有经过DNA复制后才能启动细胞的分裂,所以不可能为情况①。情况②和③中,与实验相符的是情况③。

  总结提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几次?细胞分裂几次?得到几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如何?

  染色体数减半和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在第几次分裂?

  生: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得到4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是母细胞的一半。

  生:都在第一次分裂

  及时总结讨论结果,有利于学生把握减数分裂的要点。

  5.完善减数分裂的概念

  过程: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原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范围: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学生阅读课本上减数分裂的概念。?先讲分裂的全过程再讲各个阶段,有利于把握分裂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6.深入学*减数分裂的过程―**的形成过程?(1)**的形成部位:睾丸(精巢)的曲细精管中。

  (2)**的形成过程

  ①播放**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让学生总体感知**的形成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和着丝点的数量变化;

  ②多媒体分步展示减数分裂的各个阶段,注意讲清细胞名称、同源染色体(从来源上、联会上讲)、非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等概念;

  ③用纸质染色体的排列帮助学生理解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④

  联系有丝分裂来理解减数第二次分裂;

  ⑤文字总结**的形成过程。

  观看**的形成过程的flash动画

  从来源上讲解同源染色体的概念?用图解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同源染色体的概念,效果形象直观。

  7.课堂练*

  学生做练*

  评价学生的学*结果

  了解学生学*情况,以便确定下一步补偿性学*的安排

  8.结课

  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变形后形成**,**的特点是细胞质中营养少,有尾,善于运动。活泼好动的**产生后便寻找机会去追寻他的恋人――卵细胞,他们一旦相遇就彼此融合形成**卵,**卵再经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个体。而**卵最初细胞分裂所需的营养是由**卵自己提供的。如果要满足**卵最初细胞分裂的营养需求,同时使**卵的染色体数与正常体细胞相同,那么,作为**恋人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呢?卵细胞的形成和**的形成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让我们下节课再进行学*。

  一、教材分析

  《减数分裂》是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第一部分。它以学过的细胞学知识、染色体知识、有丝分裂知识为基础,通过学*,使学生全面认识细胞分裂的种类、实质和意义。其中**的形成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它是学生构建减数分裂概念的核心,承载着学生明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的异同,是理解第1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结构、有丝分裂等知识,通过设疑和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使学生自己成为学*的主体,发挥学生自己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能力方面,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推理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及探究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有丝分裂。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解释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的含义。

  2、能力目标:

  (1)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点

  (2)比较**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实验的方法在建立科学理论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减数分裂的概念。(2)**的形成过程

  2、教学难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述法、自主探究、学案导学。

  六、课前准备

  课件制作、导学案制作、学生预*有关内容,教师了解学生情况。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动画。然后让学生连线(时期、细胞图像、特点连线),投影,让学生评论。

  2.播放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动画。

  3.播放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

  思考:果蝇产生配子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吗?为什么?

  染色体数目减半了,顾名思义,那是什么分裂?

  1.学生观看动画和图片,并完成导学案上的连线,然后相互讨论

  2.学生集体回答不是,染色体数目少了,是减数分裂。

  让学生回顾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并与减数分裂对比。对减数分裂有个大概的了解。从而引出减数分裂的定义。

  对减数分裂概念的理解

  什么是减数分裂?

  让学生朗读课本16页黑体字减数分裂的概念。

  并完成学案,然后讨论。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态度】: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出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

  四、课前准备: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二)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三)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

  小结

  课后练*

  教师活动

  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单复*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举引起SAS的冠状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

  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出生命的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讨论。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举出一些实例)

  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成它们身体的细胞,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命系统之间还有层次的关系。(以一只龟为例分析)

  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呢?)因为细胞各个部分都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一个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是一个系统。

  学生活动

  讨论、思考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

  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

  阅读资料并讨论: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镊食、排泄,生长,应激;实例二:**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原因。(着重引导说出多个组分互相配合影响成为整体)

  完成资料后的“思考与讨论”。

  一、教学内容

  《减数分裂和**作用》是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中的第一节,它是有丝分裂的继续,又是遗传和变异的细胞学基础。学好这节课既有助于加深理解有丝分裂过程,又是学好遗传和变异的必要条件。所以,在知识上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决定了本节内容的重要性。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6)

——幼儿园中班有趣教案通用10篇

  活动设计背景

  冬天大雪纷飞,打雪仗,堆雪人,这些奇妙的景色,有趣的户外活动,会引起幼儿极大的好奇和兴趣,我们正是利用这神奇的自然现象作为引球,开展以冬天为主题的活动。用各种形式激发幼儿各方面能力,并锻炼他们的意志,陶冶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活动目标

  1、观察体验冬季的季节特点,并运用相应的形容词进行描述。

  2、教育幼儿不怕冷,坚持锻炼身体,培养幼儿坚持的`意志。

  3、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验冬季的特点。

  难点:运用形容词描述冬天。

  活动准备

  《冬之歌》磁带、录音机、手套

  活动过程

  教师带着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操场散步。

  一、导入“小朋友们一年四季当中最喜欢哪个季节?”

  1、现在是什么季节来到了?

  2、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二、用形容词来形容冬天的特点

  1、怎么形容冬天呢?

  2、学*“寒冬腊月”“天寒地冻”等形容词。

  三、冬天锻炼身体棒

  1、看周围的动植物谈谈自己的发现

  师:为什么周围的动植物们都不怕冷啊?你们也想这样吗?

  2、自由讨论

  幼儿讨论中,教师认真倾听,提示一下冬天要多做运动。这样身体才能长得棒。

  四、欣赏《冬之歌》

  1、幼儿在随着音乐的节奏动一动小身子。

  2、跟着老师边唱歌,边玩游戏。

  教学反思

  “冬天的快乐”这一主题活动虽然结束了,但给了我许多启发和反思,我从孩子身上得到了很多,学到了许多,每一个活动只要有了孩子们的积极参与,都是那么有趣、生动,孩子们天真、可爱、求知的眼神促使我每一个活动都要认真对待,丝毫不敢怠慢,运用智慧,创造性地上好每节课是我们的职责。

  活动目标

  尝试识别各种水果的切面,并装饰娃娃脸部的各个部位,表现有趣的娃娃脸。

  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认认

  1.教师展示各种水果,请幼儿说一说它们的名称。

  2.给每位幼儿一张水果的切面图,找一找这是哪个水果,并把它放在该水果的下面。

  3.共同验证摆放得是否正确。

  二、装饰娃娃脸

  1.每位幼儿选一张娃娃脸。

  2.将幼儿分成两组,先将纸盒里的水果取出,并按品种进行归类,然后自选水果切面图装饰娃娃脸。

  3.引导幼儿将装饰好的娃娃脸放在展示板上。

  教师观秦重点:幼儿最多(少)用哪几种水果的切面,同一切面做戊娃娃的哪些不同部位,有哪些过去没有使用过的创意簪。

  三、观赏分辨

  1.观赏同伴装饰的娃娃脸,鼓励其发现同伴不同的表现手法。

  2.按水果的种类贴在娃娃脸的下面,引导幼儿分辨出每个图片娃娃共使用了哪几种水果。

  3.运用对照排除的方法共同检查图片娃娃们用了哪几种水果,有没有水果没有用到。

  四、结束

  整理桌面:将活动材料按类别放回原处。

  观察幼儿是否能分辨水果的各个部位,并按活动规则摆放和整理。

  活动解析

  在大班活动区《会说话的脸》中培养创造能力

  幼儿美术区域活动首先要简单,操作起点低,足以使幼儿能够联系已有的经验参与活动。

  但是,起点低并不等同于一直在低起点上徘徊,必须思考如何推动幼儿发展的空间,怎样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让幼儿在宽松的活动中自主地选择材料进行活动,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发掘幼儿的创造潜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大班活动区《会说话的脸》,试图通过识别各种水果的切面(如横切面、竖切面、扇形切面),并用其来装饰娃娃脸部各个部位,在形态各异的有趣娃娃脸中施展幼儿自己的创造能力。

  就“贴五官”而言,这是比较常见的活动,但怎样在大班开展有别于小班及中班的美术活动,做到适度推进,帮助幼儿获得更多的创造经验呢?我们回顾了小班幼儿的活动目标,主要是引导幼儿分辨五官的名称和位置;中班则是在观察比较中发现五官特征的变化;而大班是以装扮幼儿熟悉的五官为载体,重点放在发现事物特征的多样性,采取寻找相关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上。

  初始阶段:有趣的水果脸——多角度地观察,发现同一物体会呈现不同图像刚开始,大多数幼儿都会认为一个物体只有一个图像。例如对于苹果,幼儿认识的就是苹果的外形,如果按不同的切面切开的苹果,时常就不能分辨。为此,我就先从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切面水果的图片人手,引导幼儿找到与其相匹配的水果。当幼儿不能分辨或发生错误时,就将实物当场切开来证实。例如:苹果芯的五角星是怎样切出来的,怎样切猕猴桃能变化出不同的图案等。通过实际观察,幼儿饶有兴趣地发现同一水果的不同切面都会呈现不同图像,打破了幼儿对于一个物体只有一个图像的固定认识,美术活动区《有趣的水果脸》就在此时开展起来。

  材料:各种水果切面图(横切面、竖切面、扇形切面),不同娃娃脸的底板。

  玩法:1.幼儿将各种水果切面图按品种进行归类。

  2.自选水果切面图装饰娃娃脸。

  3.识别装饰后的娃娃脸使用了哪些品种的水果。

  幼儿在装饰娃娃脸时,不但发现同一种水果可以装饰娃娃脸的不同部位,更发现同一水果切面因形状和颜色不同,可以装饰的范围就大得多。在装饰娃娃脸以后,又对每一个水果娃娃用了哪些品种水果进行统计,由此引导幼儿进一步发现一种水果可以装饰不间的五官,不同的水果又可以装饰同一五官。此时,幼儿注意到娃娃的外形在不断变化,更乐于表现自己的新发现。此外,这一活动可由水果延伸至周同事物,提示和鼓励幼儿时常仔细观察周遭,体验多角度观察事物所呈现出的图像的多样性。

  发展阶段:盘子娃娃——从归类到相关,进一步扩大创造范围归类和相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归类是把同类物品放在一起,而相关既可以是同一类别的物品,也可以是在特定情境下不同类别物品的组合。两者比较,相关较之归类的创造范围更为灵活开阔,为此,在幼儿玩《水果娃娃》以后,我就适时地改变材料和玩法,引导幼儿从找相关中进一步扩大创造范围。

  材料:仿真橡皮、彩泥、各种形状不同的彩色盘子

  玩法:i.任选一块或两块橡皮放在彩色盘子上,当做某一五官。

  2.思考哪些事物与橡皮有关,用彩泥塑造成脸部的其他器官。

  3.为盘子娃娃起名字。

  起初幼儿还是在找同类:如橡皮的形状是钉子形,他们就用彩泥相应地捏成榔头、钳子等工具来装扮娃娃脸;若橡皮是蛋糕形,他们就配以饼干和巧克力等装扮成食品脸。数次尝试后,幼儿发现有的橡皮不容易找到同类,能不能也来装扮一个娃娃脸呢?他们开始进行新的探索。这时一位幼儿找来一块蝴蝶橡皮,配上了叶子.云彩和花朵。我就发问道:“这些不是同类的塑材放在一张脸上会叫什么名字呢?”大家思考取名,发现这些材料都可以在花园里找到,“花园脸”的命名就此诞生了。由此,幼儿发现周围有好多东西虽然不是同类却有关联,由于彩泥塑造多变的特点,更为他们按自己的想象寻找关联的物品提供了方便,于是“郊游脸”、“套餐脸”甚至“修理交通灯”等许多奇特的脸谱应运而生。

  提高阶段:变脸——综合同一物体呈现不同图像和找相关的经验,让创造想象大显身手上述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造型橡皮已不能满足幼儿的创造需求。我就发动幼儿从家里找来识字卡片,玩起了找关联的2人游戏,起名为“朋友牌”。

  材料:识字卡片。

  玩法:a、b二人各自选1张牌,轮流fb牌,第3张牌仍由a选。选出牌后,必须将3张牌合起来起个名,说得对就可以拿走全部的3张牌,说错则将牌放回原处,然后交换出牌顺序。

  很多幼儿开始玩的时候,都是找同类的牌,当牌少找不到同类时,他们就会有意识地从找关联的角度选牌。玩得熟练以后,幼儿便会发现要使对方不易拿走牌,b最好不出同类的牌,且a的第3张牌也很关键,必须与前2张牌有关联才能命名。很多看似不关联的东西实则都台邑找到内在联系。如树、火山、人这3张牌,幼儿命名为“火山爆发”,即火山喷火了,树烧焦了,人也疏散了。通过这一方式,幼儿思路更为扩展,越玩越有眢慧。

  在之后的集体活动“变脸”中,幼儿所表现出的创造才能就像火山一般爆发出来,产生了如“24小时便利店”、“爱吃水果的牛”、“妈妈的小帮手”等奇特、富有创造的命名,个个信心百倍地大显身手,这种创造的热情是我们这些**无法相比的。

  回想我也曾组织过《变脸》的活动。尽管反复启发,幼儿还是拘泥于类别,画面内容十分单调,当时我还误认为是幼儿美术技能较差所致。通过以上活动,使我醒悟: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时常和美术技能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幼儿艺术教育而言,有效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才是艺术教育的根本。

  活动目标:

  1、学*线条画,知道线条画的一些特征和表现手法。

  2、学画流畅的长线条,提高幼儿借形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3、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装饰画面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5、学*客观的评价自己或别人的作品,从而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

  教学重难点:

  幼儿能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装饰画面。

  活动准备:

  花蝴蝶的图片;黑色水彩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示范画出线路图

  1、教师出示花蝴蝶这是一只喜欢画画的漂亮的花蝴蝶。

  2、教师讲述故事:(导春天来了,草绿了,花开了。有一只美丽的花蝴蝶每天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有一天,入)花蝴蝶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画画儿,而且画得都很棒,它也想过来看一看。于部分是,它悄悄地飞来了。它飞呀飞呀,飞呀飞呀,看到黑板上有一张雪白雪白的纸,它在纸上绕呀绕呀,转呀转呀,变出了一副美丽的图画。(教师边讲述故事边在白纸上画出蝴蝶飞过的线路图)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白纸上的线路图。

  1、看看,花蝴蝶飞过在白纸上留下了什么?

  2、这副图画其实就是花蝴蝶留下的线路图。这是一条长长的、优美的曲线。小朋友们看一看,它是从哪儿飞到哪儿的?请小朋友拿出食指跟老师在空中画一画。

  三、引导幼儿想象。

  看一看分割出的形状大小不一的圆圈像什么?能够变出什么样的图案?鼓励幼儿说出各式各样不同的东西。花蝴蝶留下了美丽的线路图,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该怎样让它变得更漂亮?看一看基本这些分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圆圈像什么?能够变出什么样的图案?

  四、教师示范一部分,用线描画的装饰手法进行装饰,并鼓励幼儿创造出更多的线条和图案。

  1、张老师觉得这儿像个小帽子,我们就把它装饰成漂亮的小帽子吧。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是怎样装饰的?教师示范画出花纹(波浪线、横线和竖线)。

  2、我们再把这儿变成鱼吧。然后示范画出鱼的样子。

  3、一会儿请小朋友好好动脑筋想一想,看看还能想出哪些线条?还能变出哪些图案?争取画的比老师的还要漂亮。

  五、幼儿自己操作,教师巡视幼儿,观察指导,并随时点评。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7)

——生活中的有趣现象作文汇总十篇

  放暑假了,爸妈准备带我们回老家乡下玩,我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的差点撞到天花板,大家收拾好行李,开车回家了。

  这次我们在乡下待的比较久,充分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

  乡下不像城里,到处都是建筑,在乡下有许多在城市见不到玩不到的东西,比如可以在池塘里钓鱼,可以在草丛里捉蜻蜓,还可以采摘各种蔬果,其中,我最爱捉蜻蜓了。

  一天傍晚,我在小溪边的一大片草丛中发现了一只红色的蜻蜓,我蹑手蹑脚向那只蜻蜓走去,一只手借着草的掩护,悄悄逼*,我觉得时机到了,手像鹰爪一样向蜻蜓抓去,我以为抓到了,可一看,原来我只是抓到了两片草叶,那只蜻蜓也飞到了我够不着的地方,我只好自认倒霉,不过,我并不打算放过它,我冲回家拿了个网子,又回到那片草丛,我大网一挥,抓到了,终于抓到了,我不仅抓到了那只红蜻蜓,还有许多其他的新来客,这些狡猾的蜻蜓最终还是成了我的囊中之物。

  在乡村生活的一个月中,十分有趣,让我流连忘返,让我今生难忘。

  大前天,余老师跟我们说:“蚕娥不会飞。”我听了,非常惊讶,想:蚕娥不会飞,长的'翅膀不就没有用了吗?我一定要实验一下!

  于是我找同学借了一只蚕娥,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它,发现它像一个圆柱体,身体和翅膀都很大,颜色为白色。它安静时是一动不动的,像一个模型,动起来的时候,速度非常快,翅膀会扇动,好像要起飞一样。但是,无论怎么扇动,它都飞不起来。我想:“扇动久了,不就飞起来了吗?”

  回到家,我飞快地冲进外婆房间,打开电脑,查了一下,不查到;看书,书上也没有记载。

  我非常着急。

  第二天,我问余老师为什么蚕娥不会飞。余老师说:蚕娥虽然长有翅膀,震动快,但不是扇动,只有扇动才能让物体飞起来,而震动是和扇动相反的。

  大自然真是妙不可言呀!

  时光匆匆流逝,转眼间,我那美好又充实的寒假生活已过去一半了。在这短暂只有几十天的假期里,我既快乐――是因为我和弟弟一起回老家过年,也很忙碌――是因为我们要学*完成作业。

  刚回家不久,我们就开始大扫除,把整洁干净的一面留到过年。我们说行动就行动,我先拿报纸将玻璃仔细地擦了一遍,然后弟弟找来了“好帮手”“一擦净”。把里面的两块海绵弄湿,将“一擦净”的一半放在里面,另一半放在外面,把它递给我,紧贴着玻璃,“啪”吸胶吸住了,我用线牵住外面的一半,然后有顺序地一上一下移动。我一口气擦了五扇窗,擦过的窗户干净极了,甚至让爸爸看外面时,撞起了一个包。我们上午忙活得腰酸背痛,为了奖励我们爸爸做了一大桌菜,吃饱喝足后,我们又不闲着,开始做寒假作业了。经过一下午的功夫,做了不少作业。这让我感受到寒假真有趣啊!

  虽然离过年还有几天呢,但是我们那颗期待过年放烟花的心早已砰砰乱跳了。爷爷为我们准备了烟花炮竹,奶奶为我们早早准备好吃的,喝的。奶奶决定今天晚上一起动手包饺子。我,妈妈,奶奶一起包,爸爸,弟弟一起擀饺子皮。我们迫不及待的包了起来,不一会儿,就包了不少饺子。爷爷虽然不包,但却高兴的看着我们。奶奶煮好水后,一个个胖饺子就下锅了。煮熟后我们高兴的吃,不知为什么,人人都比*常吃得多。

  这就是我的寒假生活,既快乐又忙碌,希望我的下一个寒假依然这样快乐。并且我希望我的新学期会一帆风顺,学业有成。

  在暑假的两个月里,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那就是我帮我的爸爸妈妈干了许多力所能及的事,这使我很高兴。

  有时候,我没事帮他们洗碗、擦地、整理整理房间等,如果我要出去上课外班或者出去吃饭,我就会顺手把垃圾倒掉或者帮他们买点需要的东西。有人也许会问了,你干那么多活还高兴吗,难道你不觉得累吗?我会跟他说:“我的确很累,但这是我应该做的,你好好想一想,你的父母辛辛苦苦把你养到这么大,是多么的艰难哪!如果你不给你的父母一些回报,那么你就等于不孝!所以虽然我很累,但是我觉得非常高兴!”所以,我们也要给爸爸妈妈减轻一些负担,爸爸妈妈养家糊口多不容易,我们也要体谅一下他们。

  其实,光给爸爸妈妈干这些小活是没有多大用处的,我们必须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爸爸妈妈的话不会有错的,长大了你就会知道爸爸妈妈的良苦用心了。

  在这个时代,好多跟我同龄的小朋友给爸爸妈妈干完活后都问爸爸妈妈要钱。我觉得这是不好的,我认为我们给爸爸妈妈干活是义务的,不应该要钱的。爸爸妈妈把我们养了这么大,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也没有问我们要过一分钱呀!再说了,我们要那点钱不就是能买点小玩具小零食吗?还能干什么有用的事啊!其实我讲了那么多就是希望大家(和我同龄的同学)能干点义务的活。

  现在科学正在飞奔,父母挣的钱也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好,我们可要珍惜哦!

  放寒假了.让我又开心又忧虑。开心是因为放假那么多天可以好好放松一下,忧虑是寒假那么多天,每天都是同样的日子。

  放假的第一天找伙伴去打羽毛球,第二天在家看电视剧既乏味又无趣。时间像冰块一样一点点的融去,几天过去了爸爸见我脸上没笑容,便提出带我去钓鱼,我就答应了。来到河边,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地上,只见爸爸把伞蓬撑起之后,我们便开始钓鱼。还没过20分钟我便热得大汗淋漓,我就把鱼竿丢在地上,大声说不钓了。爸爸说钓鱼是要有耐心的。就像小水滴穿石头一样。

  这次钓鱼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就是不管做什么事就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下午,我、爸爸、妈妈在小院生了两堆火,开始烤番薯,我和爸爸妈妈各拿两根火柴,堆好火堆。我和爸爸在第一堆火上烤,里面有两个,妈妈在第二堆火烤,里面也有两个,不过她的番薯比我和爸爸的番薯大多了。

  我们把番薯小心翼翼的放进木堆,然后我们把火柴点燃,我看见我们的火已经变成熊熊烈火,而妈妈的火还是小火苗,因为我和爸爸各有两根加起来就有4根,而妈妈只有一个人,所以我们比她的火大,正所谓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

  火越烧越大,番薯越烤越熟,慢慢的番薯变灰了,因为爸爸说熟的番薯会变成灰灰的,焦焦的,香喷喷的,经过我们一起努力加柴,最后番薯烤熟了,我开开心心的把番薯掰开来发现,番薯里面金黄,冒出一股热气,香味扑鼻,把我谗得直流口水,我吃得津津有味,好吃极了!

  我的姑姑住在乡下,过着*常人的日子,但是,乡下人的特殊生活使姑姑的日子不再*常。姑姑家的院子有点像四合院,但比四合院小,房间多。接下来为大家说一说乡下人家的样子。大部分人乡下人家的样子是:门口很宽,很长,是用来停放车辆的,进入院子,向左看就是客厅、卧室、餐厅,而客厅正对着的,就是厨房了。姑姑家的院子中心往左有一棵小枣树。秋天到了,树上就结出一颗颗红褐色的枣子,打下来一尝,嗯――,又香又甜又脆,真好吃!而且还绿色无污染,比上农药的有毒枣“绿色”多了。

  乡下人不用防盗门来防小偷,而是用看门之宝――狗来看家。要说起狗,我是一肚子“气水”,你问我这是为什么?因为现在姑姑家养了一只弱智狗。五一我回姑姑家的时候,姑姑家养了一只新看门狗。五一期间的一个晚上,我跟哥哥在院子里玩,这时狗悄悄的走了过来,轻轻的碰了我一下,当时我想:妈呀,哪个小鬼来找我,快跑啊!接着一溜烟的跑回了屋里,可我回头一看,原来是那只全身棕色,尾巴有点黑的狗啊(就是看门狗)!

  怎么样?乡下不错吧,还有好多事等着你呢!

  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用碧绿的竹笛吹出优美的旋律时,大地像披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草儿绿了,树林绿了,农田绿了……那可爱的绿色轻轻地抚摸着我的眼睛,那浓浓的春意包围着我,我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中。

  一个假日的早晨,初生的太阳赶走了春雨。妈妈带着我乘车去探望外婆。一下车,我顿时被眼前的美景迷住。前方是一条蜿蜒曲折。清澈见底的小河,一座拱桥连接着小河的**。小河的一边,就是外婆家了。一进门,正赶上外婆外公去摘果子。我和妈妈就自告奋勇去摘果子。我要和妈妈比赛,妈妈答应了。我们先用小木棒轻轻敲打着树,只见果子从树上“飞”下来,还在地上又蹦又跳地,好玩极了!然后,我们就开始采了。妈妈的速度非常快,不一会儿,就采了半袋。我非常着急。采着采着,妈妈的袋子出了些问题,在妈妈走过的地方露了些果子。我想:机会来了!于是我就跟在妈妈后边边捡果子还在偷偷地笑。捡着捡着,我发现我的果子比妈妈的多了,就要求和妈妈比。妈妈说:“还是你的小手捡得快!”我哈哈大笑,把“秘密”给说了出来:“不是我捡得快,而是你漏得快!”妈妈恍然大悟。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假期已经过去一个月了。暑假里我想其他同学都是开心放松,外出旅游,过得丰富多彩。而我都却是忙忙碌碌的。妈妈帮我报了好多课外班,每天不仅要写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还要上课写课外作业。

  我每天需要早上7:00起床,要去上绘画班,其实我挺喜欢画画的,而且再过几天我就要考级了,心里还是挺紧张的。中午休息几个小时就要去上书法课。妈妈老是说我写的字不能看,说实在的我也觉得自己写的字挺丑的,上完书法课休息十几分钟,又要去上作文课,我一点也不喜欢作文课,枯燥乏味。

  一天的课上完回家还没来得及玩儿,妈妈就催我写暑假作业了,我每天都过得手忙脚乱的,一天一点也不开心。

  时间长了,我就开始抱怨不想写作业,不想上课。一点玩耍的时间都没有。妈妈就帮我制定了一个暑期计划表,把每天的每个时间,要干什么都写在计划表里。遇到哪一天课特别多的时候,妈妈就会让我休息一天,不用写作业了。

  这个暑期虽然很累,也没有多少玩的时间,但看着绘画的考级证书,自己每次练书法老师夸奖的频率和一天天语句连贯的小短文,就会觉得收获很多,很充实。

  在暑假里我度过我的第一个暑假,在这个假期里我觉得特别的有意思。刚开始我是尽情的玩,我把我想玩的,还有我没玩过的,我基本上都玩了玩。比如说去爬山在山上玩,能看见山里风景和山水,还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我特别喜欢去山里玩!

  写假期作业的时候,由于我不是太听话,妈妈经常教训我,不过我也有改变。我也很希望我自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爸爸妈妈带我出去玩的时候也很开心,在外面玩的很痛快很有劲。我在玩的时候也发现了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很多东西,很有趣。这也让长了很多的见识。在马拉湾玩的时候我就发现很多人的玩法特新鲜,还可以和别人交流沟通。在家里的时候我帮助妈妈照顾弟弟,也帮助妈妈干了一些家务活,妈妈还夸我懂事多了。我也和舅舅一起在医院里照顾外婆,发现人生病的时候特别的痛苦,医生看病的时候是那么的认真,对病人是那么的负责,医生好伟大哦。我还体会了大人的生活,爸爸妈妈挣钱养家的困难,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我对自己说我要好好的学*,让自己勤奋起来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

  暑假,是每个学生向往的日子。因为,在这两个月里,没有老师的约束,无忧无虑。没有家长的唠叨,烦心。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已。

  今年,我的暑假跟前几年的暑假有些不同,在前几年我会早早的完成作业,之后出去小玩一下,放松一下心情。而在今年,我有计划地完成所有作业,制定学*计划,按时休息……

  我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初三的学*科目里又增加了物理和化学,我吸取了初二的教训,一定要把这两科学好,所以,妈妈给我报了补*班,补*班可以使我提高学*兴趣和增长知识,这样开学之后更有利于学*。化学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听课并做好每一次的作业,就不会很差,在这二十天的学*里,让我学会了分子,原子,溶液,溶剂,溶质,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守恒定律等一些有趣的化学知识。物理更加有趣比如:力学,电学,光学等,使我的知识面更加宽广,暑假里,不仅要在补*班里好好学*,还要在家里自觉预*,在初三这一学年里语文古文增加了一个单元,并且,中考的古文范围大部分都在初三这一本书里,所以要在是家里提前预*古文内容。还有英语,词汇量大大增加,虽然减少了两个单元,但文章明显增多,知识面也增广了不少。

  在这个暑假里,我还有计划的锻炼身体,为中考打基础。

  虽然在这个暑假里我没有出去玩,但我学到了很多对我有益的知识为初三打下基础,并有信心考进前二百。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8)

——有趣的现象汇总十篇

  今天早上我一起床,妈妈就对我说:“我要出门,冰箱里有两颗煮熟的鸡蛋,热一热就可以当早饭吃。”

  我打开冰箱,一下子愣住了,冰箱里有五颗鸡蛋啊!到底哪两个是熟鸡蛋呢?犹豫片刻我突然灵机一动,家人都走了,不是还有电脑吗?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哦!原来可以这样做啊——我把五个鸡蛋从冰箱里拿出来,放在餐桌上,用相同的力气在同一个地方分别转动这五个鸡蛋,很快我就分辨出了熟鸡蛋,因为熟鸡蛋比生鸡蛋转得快而且稳。

  其实原理是这样的:“生鸡蛋的内部装满了比重不同的液态物质,旋转时,蛋内部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运转,因而导致整个鸡蛋转得慢,还令它失去*衡。熟鸡蛋的内部已经变成固体,旋转时,蛋内部的物质转速是相同的,所以整只蛋就会以较高的速度*稳地转动。

  原来生熟鸡蛋可以这样区分呀,真有趣!

  人与人之间难免是要打架的,那动物呢?它们会不会打架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嗡嗡嗡——”只听见屋子里老有那么七八只苍蝇在那样叫着,烦死了。我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剧,突然,两三只苍蝇飞了过来老是在我的身边绕,还发出一种奇奇怪怪的叫声——“嗡嗡嗡——”,听得我的寒毛都竖起来了 。我使劲儿用我的马尾辫甩着,突然一个小黑点儿从我的身边掉了下来,把我吓了个半死,我赶紧蹲下来观察。“咦,奇怪了!落下来的东西还在一摇一摆地动1我自言自语地说道。接*一看,原来是两只小苍蝇在打架,而且还打得蛮激烈的,连我都在为它们较劲呢!

  一只苍蝇使劲把另一只苍蝇按倒在地,而另一只苍蝇也不甘示弱,使劲把身体翻转过来,终于,另一只苍蝇把第一只苍蝇扳倒在地,翅膀还一扇一扇地在动呢!第一只苍蝇当然也不甘拜下风,用几只细细的脚使劲踢另一只苍蝇的腹部,另一只苍蝇疼得厉害,没办法反击,便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好像在说:“求求大哥,饶了我吧,我斗不过你,我知道错了1另一只苍蝇神气十足,也“嗡嗡嗡——”地叫了几句,又好像在说:“好吧,就饶了你,你以后要是再来惹我,我对你可就不客气了1说完,这只苍蝇正打算走,刚刚迈出一步,另一只苍蝇赶紧保住它的腿,它无力挣扎,扇了扇薄薄的翅膀,“嗡嗡嗡——”地叫了几声,在说:“再见了,我的亲朋好友。”另一只苍蝇费劲地把这只苍蝇拖回自己的住宅,摆给女友看。“哦,我明白了1我惊喜地说,“原来是因为一个女友而打架的呀1

  我觉得,我们人就要像这小小的苍蝇一样,勇于奋斗,还要知道使计谋,不能纸上谈兵。

有趣的现象

在奇妙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比如:藕断丝连、雨后彩虹、苹果切开后会变黑、向日葵跟着太阳转、乒乓球压凹了后用开水泡能恢复原状等等。

有一天,我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到乒乓球馆练*打乒乓球。打得正起劲的时候我用力地发了一“炮”,小明没接到球,却一脚重重地踩在乒乓球上,乒乓球深深地凹了下去。我们几个顿时大惊失色,乒乓球的主人小亮哭得泪流满面。小明安慰他说:“别哭,球是我踩的',我有办法让它复原。”于是他端出一盆热乎乎的开水,把乒乓球浸下去。不一会儿,乒乓球便慢慢地“胖”了起来。我们很惊讶,迎上前去问小明:“你是怎么变出来的呢?怎么这么神奇?”他眉飞色舞地说:“这是根据热涨冷缩的原理,里面的空气受热后膨胀把球凹陷的地方推出来,使球恢复原状。”我拍着大腿连声叫好。

是啊!让我们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动脑筋,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快乐小天地吧!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只要认真、专心的观察大自然,就能发现了。

  又一次我在海南,正在海边上玩得非常开心的时候,就看见了一道美丽的七色光,我又睁大了眼睛好好观察了一会儿,哇!拾彩虹,好美的一道“天桥”啊!我在心里称赞到。可是,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从爸爸那里得到了答案,原来彩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雨点,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中形成拱形的七彩的光谱。原来是这样啊!这么美丽的风景真是难得一回呀!我在心中暗暗的想着,沉思着……通过这次发现彩虹,我懂得了大自然是奇妙的,大自然是有趣的,只有认真探索,寻找答案才能发现。

有趣的现象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晴

有趣的现象

今天,爸爸让我做一个有趣的实验,就是把一根筷子放到一个装满水的的'杯子里。

“爸爸,大事不好了。筷子弯了。”

爸爸笑**地说:“其实,筷子并没有弯。这是一个光的折射现象。以后到中学,学了物理就知道了。”

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

  一天,我在小区楼下玩,小猫自己在家,楼上不知道是谁往下扔纸片,我家的小猫很好奇,就去抓纸片,一不小心栽了下去。从我家窗口摔了下来。我急忙跑过去看猫有没有摔死,这时发现它居然没死。

  后来听妈妈说:“小猫的尾巴有一种*衡作用,就像一把降落伞。”

  还有一次,我不小心把筷子掉进水里了,这时我发现筷子好像折了一样,赶快把筷子拿出来发现它还是完好无损的。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查资料才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这是一种折射现象。

  一天,我去夜间动物园,我发现猫头鹰睡觉时一只眼闭着一只眼睁着。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说:“我也不知道。”于是,我就到百度上查,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它是害怕有人要袭击它。

  通过这三件事我发现大自然是有趣的,它可以让你其乐融融,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吧!

  我知道很多现象,其中最奇妙的是静电现象。

  一个冬天的晚上,我正在脱毛衣,在脱得时候,好像有什么东西扎了我一下,很像针扎了一样,同时,我还听到“啪!”的一声响,我心里很好奇。于是,我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爸爸没有直接回答我,让我自己用心想一想。我想了半天,想到了前几天书上说的静电现象,在干燥的环境中,当带有正电的物体和带有负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产生火花,形成静电。我把我的想法说给了爸爸听,爸爸说:“你说得真好!”还夸我是一个用观察的好孩子。

  我从这件事懂得了,一定要用心观察,用心思考,就一定会在生活中有所收获。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收获。最*我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星期天上午,我想吃一个苹果,就随手拿了一个,在水管上经过认真清洗后,放在案板上用菜刀横向切开。切开之后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苹果的核组成了一个五角星。我感觉很不可思议,这是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将疑问咨询妈妈,妈妈也讲不清其中的道理,最后只有请出家里的“智能老师”——电脑了。经过在“百度”上认真查找,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为苹果核的构造是围绕中心线向周围*均分五个方向分布。所以当你把苹果拦腰切开时,其核的分布形状就像五角星”。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只要有一台电脑,一切疑问都可以迎刃而解。

  看!这就是我发现生活中的有趣现象。其实自然中像这样有趣的现象还很多,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仔细探究,相信天天都会有新发现。亲爱的小朋友们,从现在开始,扇动我们想象的翅膀,在浩瀚的大自然里探究吧!

  一天早晨,我在,<<儿童画刊>>上看到一个用醋酸或柠檬汁当墨水写字的科学小实验,觉得很有趣,便自己动手做起来。

  我向妈妈要酸醋,可妈妈说没有,我又向她要柠檬,她又说:"柠檬贵,难买."我正着急,爸爸说:"不用柠檬也可以呀,你妈妈买的橘子里也有柠檬酸呀!"我听了连忙取来一个橘子,将它切开使劲捏起来,橘子汁溅了我一脸,我好不容易才挤了一小杯."墨水"做好了,我拿了一根棉签做笔,使开始用"笔"醮着"墨水"在白纸上写起字来.我写了一行:王路晴做的小实验,请爸爸妈妈参观!一会儿,"墨水"干了,白纸上却什么痕迹也没有.我神神秘秘地把这张"白纸"递给妈妈:"妈妈,您看!""看什么?什么都没有哇?"妈妈拿着纸左看看,右看看茫然地瞪着我.我开心地说:"您等会就知道了,"我边说边点燃事先准备好的一支蜡烛,将白纸放在烛火上烤,烤着烤着,奇迹出现了,白纸上显现出一行淡黄色的字来,而且字迹渐渐由浅变深,由橘色,金黄色变成降红色.爸爸,妈妈都和我看呆了。

  爸爸笑着问我:"你知道这个小实验的科学道理吗?"我摇摇头.妈妈说:“酸一加热就会使酸性加强。”

  因此,白纸受热的时间越长,酸性加就越大,写的颜色就越深.这里面更多的科学道理,要等你将来中学学化学时才会懂."

  科学小实验真奇妙呀!

  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现象,只人我们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冬天,大雪纷飞,室外的温度极低,室内外的温差较大,那天,我、姐姐到外面玩雪,玩够了,我们回到家,刚一进门,伸了一个懒腰,打个哈欠,眼睛*惯性的向前望去,可就在这一望中,我看到了一件令我无比惊奇的一幕,姐姐的眼镜上竟蒙着一层白雾,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走*观看,只见镜上的白雾越来越厚,哇!太神奇了,我惊叹之余还开夹杂着一些疑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问了姐姐,她告诉我:因为温差问题,冷空气气化变液化了。哦!原来是这样!我们往往不会注意到小细节,一旦发现,你就会觉得: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通用10篇(扩展9)

——有趣的毛细现象作文(精选5篇)

  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蚂蚁搬家、大雁排队南飞、小鸟站在电线上而不会被电死……,但是让我最感兴趣的是大雁排队南飞。你想知道答案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一个秋高气爽的上午,我在路上走着,我发现了一群大雁在向南飞,还一会儿排**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我搞不懂了,它们这样不会累吗?不费时间吗?

  然后,这些天我都在观察大雁,我有这么多不知道的问题,都怪我以前没有多留心,我去问同学,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把这些有趣的自然现象都记在了我的笔记本上,我对大自然有了浓厚的兴趣。

  星期天下午,我带着我的笔记本去问爷爷是怎么回事,爷爷对我说:“大雁排成的这种队形,叫做“雁阵”,“雁阵”一般是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当飞在前面的“头雁”的翅膀在空中划过时,翅膀尖上就会产生一股微弱的上升气流,排在它后面的大雁就可以依次利用这股气流,不但可以节省体力,还可以缩短整个雁阵飞行的时间。”

  没想到大自然如此的神奇,可以带给我们无限的知识。我爱你,大自然!

  你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不小心把乒乓球捏碎了,就把碎了的乒乓球扔掉了。不要扔!乒乓球还是可以击鼓的。

  其实很简单。让我们准备一壶热水,最好是90度左右,然后把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看看乒乓球是否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看它还活蹦乱跳的,是不是和新的一样好?有人问这是什么,只有两个字热。因为球内的空气在受热时会膨胀,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支撑”着扁*的地方。

  可能有人问:为什么不用冷水?我们再做一个实验。还需要用一个*板乒乓球,准备一盆冷水,然后把*板乒乓球放入冷水中,看看乒乓球是否变得咚咚的。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乒乓球变小了。这是热哥――冷缩。它的原理和热膨胀正好相反:空气冷的时候会凝结,凝结后会变得稍微小一点,物体也会。

  当然,热胀冷缩这种有趣的现象,不仅能让乒乓球变得鼓起来,变小,而且如果和热胀冷缩结合起来,威力也很大。举个例子,如果有人被困在一个被大石头封住的山洞里,走不出来,只要他先用火把石头烧得很热,然后在石头上浇冷水,石头就会自动裂开。重复几次后,石头就会完全粉碎。

  看,这是自然界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努力学*,你会发现更多的现象。

  大前天,余老师跟我们说:“蚕娥不会飞。”我听了,非常惊讶,想:蚕娥不会飞,长的翅膀不就没有用了吗?我一定要实验一下!

  于是我找同学借了一只蚕娥,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它,发现它像一个圆柱体,身体和翅膀都很大,颜色为白色。它安静时是一动不动的,像一个模型,动起来的时候,速度非常快,翅膀会扇动,好像要起飞一样。但是,无论怎么扇动,它都飞不起来。我想:“扇动久了,不就飞起来了吗?”

  回到家,我飞快地冲进外婆房间,打开电脑,查了一下,不查到;看书,书上也没有记载。

  我非常着急。

  第二天,我问余老师为什么蚕娥不会飞。余老师说:蚕娥虽然长有翅膀,震动快,但不是扇动,只有扇动才能让物体飞起来,而震动是和扇动相反的。

  大自然真是妙不可言呀!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今天我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你们猜一下是什么有趣的现象吧!

  今天我和爸爸去公园玩,我拿了一个大的渔网,来到小湖的一边。我得意洋洋的拿出渔网,站在小湖边鱼最多的地方,坐在那里,把网往下一放,结果网里全是水,我再将网往水中一放,结果还是水。旁边一个叔叔大声说:“快一点,将网一下子放在水里。”我试了一下,还是水。我伤心极了,那个叔叔走过来,得意洋洋的说:“你的速度还不够快。”叔叔用最快的速度将渔网放下去,拉上来,一只鱼都没捞上,都是水。那个叔叔急了,左边试一下,右边试一下,还是水。

  一旁的爸爸赶快跑过来,对我说:“你看那边的柳树是不是上面是*的下面就弯了,这样就打折了。”我听了爸爸的话,将渔网弯放了一点,果然网到了许多的鱼。

  我得意洋洋,开心极了,露出了甜美的笑脸。我的笑脸,像一朵绽开的花朵。我对爸爸说:“爸爸你怎么能想到这种办法?”爸爸对我轻轻地说:“我们一定要动脑思考问题,才能想出办法。”

  这就是光折射造成的一种现象,让我懂得了遇到事情要动脑思考,就会发现许多的奥秘。

  今天我写毛笔字时,不小心把墨水弄到了宣纸上,墨水迅速扩散开来,把我刚写好的字,都弄糊了。我想,这应该就是科学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提到的毛细现象吧。听老师说粉笔能够吸墨水,我赶紧拿来粉笔,把墨吸干了。“粉笔为什么能把墨水吸干呢?”我问妈妈,妈妈说:“粉当然能吸水啦!”

  我怕妈妈说得答案不对,于是就上网查了查。原来粉笔有孔隙,墨水都可以吸进去。我想只要有孔隙的东西都能吸水吧。如果是这样,那塑料、布、玻璃、橡皮、纸都也能产生毛细现象吗?我又上网查了查,塑料、玻璃、橡皮都不能产生毛细现象,而布、纸却能产生,其中纸产生的毛细现象很明显。网上还说,在四川省广源县龙门山有个“含羞泉”,之所以把它称作“含羞泉”,是因为每当人们把石头扔入泉中,产生声响震动时,泉水就消失了,过了一会儿泉水又会重新流出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这个特殊的地层里有许许多多缝隙,就像人身上的毛细血管一样,泉水在地面表面发生了毛细现象,使泉水上升,当人们投石头时,会引起水流的震动,水流产生的压力会使沿着“毛细血管”上升的水退回去,过一会水恢复*静,压力也就消失了,水又会被地层中的“毛细管”吸上来。

  “原来是这样啊!”我高兴地说“我又进一步地了解了毛细现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