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

首页 / 教案 / |

  数一数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班学生已使用两年实验教材进行学*,学*中初步形成搜集资料与自主探索的能力。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自主学*,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大数的生活资料,课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估一估、数一数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千、万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的进位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与探究的能力,体会学*的价值。

  教学设计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我的研究课题,以往我认为将教材中的素材进行简单变换或重组就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通过进一步理解《标准》所提出的理念以及教学中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实质是在深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加入教师、学生创造性的设计与思考,挖掘教材内部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可利用和可开发的因素,这才能达到灵活运用教材的目的。

  根据教材意图,我设计了数一数一课。虽然在课上是40分时间的学*过程,但如何能延长这一学*时间,使学生走出40分时间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不断地学*呢?课前,我就先请学生搜集有关生活中大数的资料,同时我也为学生搜集了录像资料,使他们不仅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大数,而且在学*中进一步建立数感。课的开始,学生伴随着宇宙星空、海洋鱼群、群马奔跑的录像进入了生活中大数的学*。呀班内发出了惊讶的声音。我顺势问:你们有什么感受?太多了!成千上万呢?有无数颗星星我都数不清了。接着,学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体会大数就在他们身边。有的找到河流、山川的长度;有的从汽车的各种配件介绍表中发现大数;有的从报纸上剪下商场电器促销价目表,从中发现生活中的大数等。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建立了对大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材是从已有知识数方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我认为,在学*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当数很大时,先确定计数单位,再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这样更易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脉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我探索和相互交流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也将得到发展。

  于是,我先拿出一满杯黄豆,请学生估计有多少粒。500,800,1000,3000多种不同的答案说了出来。正在学生争论不下时,教室内发出哗哗的响声,喧闹的场面立即静了下来。教师又拿出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放了100粒黄豆,并告知学生其数量,让学生对比两个杯子的黄豆,再估计第一个满杯黄豆的数量。此时全班发出的声音趋于一致:900,10001000左右。顺势教师追问:从大家两次估计的情况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次估计的答案相差较大,第二次比较集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问道。因为老师给我们100粒黄豆当样子就好估计了。接着,教师请学生估计一张格纸上有多少个格,学生又出现争议无法准确估计。您能给我们一个样子吗?学生这次主动提出了估计较大数时需要标准,我很高兴。于是就提供给学生10,20,50,100的单位作为样子。学生很快选择了较大的数当样子进行数数。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样子开始了数数活动,这时教师提出要求:请你在规定时间内边圈边数,想一想怎样能让别人很快知道你的格子纸中有多少个格。学生开动脑筋紧张地数着,很快说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横着画、有的竖着画、有的以方块为单位画,无论是哪种画法都体现了10个100是1000或20个50是1000的含义,在这两种方法的比较中学生再一次体会出10个100是1000的含义及合理之处。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发现自己选择单位不妥之处。当建立了百与千的关系后,再研究千与万的关系时,学生自然选择以千为单位去数数,建立了10个1000是10000的概念。这节课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疑问中探究,不断地体验、不断地理解、不断地修正自我。这些远比单一地告诉学生通过数数得出结论要更有价值。最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全校升旗的录像,让学生结合本校实际体会一千有多大,进而体会一万有多大。

  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因此,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学*的价值,将40分的课堂教学延伸,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大数的资料,在大量的生活资料中体会大数存在的意义,在估计、数格的实践活动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案例点评

  发展学生数感是《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案例首先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着大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估计和数方格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的模型。这样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展对数的感知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特别是,学生选择合适单位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主学*。

  编者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叙述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是简单地记录数字的过程,而是在告诉人们课堂上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而这些精彩的故事正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创作的结果。

  数一数教案设计 2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1. 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万?10个百万是多少元?

  1.在学生认识“亿”的计数单位时,可以让学生充分地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各种命名中,教师然后才引出“亿”的计数单位。

  2. 在计数器上进行操作,并把每一次认识的新的计数单位都与计数器对应起来。这样,既可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又能较直观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

  活动三:练*活动

  1. 说一说,拨一拨。

  让学生认识相邻计数单位之间关系,通过学生的拨珠活动,既可以巩固对较大数的认识,又能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十进制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所以,这一活动应让学生自己尝试操作,在多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满十进一”的方法。

  2.第2、3、4题是直接对抽象的数进行数数,在数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在数到“满十进一”时,教师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什么时候是按顺序数。

  3. 第5题让学生自己填写,交流自己的想法。

  4.第5题是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有直观的图像结构作支撑。所以,在开展本题的活动时,可以运用计数器的直观性特点,从计数器上前后两档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义,来理解各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实践作业

  1. 阅读你知道吗?小组交流想法。

  2. 每人收集5个生活中的大数,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3. 在计数器上拨数、读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 百 十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 个

  亿 亿 亿 万 万 万 计数单位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数一数教案设计 3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班学生已使用两年实验教材进行学*,学*中初步形成搜集资料与自主探索的能力。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自主学*,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大数的'生活资料,课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估一估、数一数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千、万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的进位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与探究的能力,体会学*的价值。

  教学设计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我的研究课题,以往我认为将教材中的素材进行简单变换或重组就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通过进一步理解《标准》所提出的理念以及教学中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实质是在深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加入教师、学生创造性的设计与思考,挖掘教材内部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可利用和可开发的因素,这才能达到灵活运用教材的目的。

  根据教材意图,我设计了数一数一课。虽然在课上是40分时间的学*过程,但如何能延长这一学*时间,使学生走出40分时间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不断地学*呢?课前,我就先请学生搜集有关生活中大数的资料,同时我也为学生搜集了录像资料,使他们不仅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大数,而且在学*中进一步建立数感。课的开始,学生伴随着宇宙星空、海洋鱼群、群马奔跑的录像进入了生活中大数的学*。呀班内发出了惊讶的声音。我顺势问:你们有什么感受?太多了!成千上万呢?有无数颗星星我都数不清了。接着,学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体会大数就在他们身边。有的找到河流、山川的长度;有的从汽车的各种配件介绍表中发现大数;有的从报纸上剪下商场电器促销价目表,从中发现生活中的大数等。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建立了对大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材是从已有知识数方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我认为,在学*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当数很大时,先确定计数单位,再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这样更易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脉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我探索和相互交流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也将得到发展。

  于是,我先拿出一满杯黄豆,请学生估计有多少粒。500,800,1000,3000多种不同的答案说了出来。正在学生争论不下时,教室内发出哗哗的响声,喧闹的场面立即静了下来。教师又拿出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放了100粒黄豆,并告知学生其数量,让学生对比两个杯子的黄豆,再估计第一个满杯黄豆的数量。此时全班发出的声音趋于一致:900,10001000左右。顺势教师追问:从大家两次估计的情况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次估计的答案相差较大,第二次比较集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问道。因为老师给我们100粒黄豆当样子就好估计了。接着,教师请学生估计一张格纸上有多少个格,学生又出现争议无法准确估计。您能给我们一个样子吗?学生这次主动提出了估计较大数时需要标准,我很高兴。于是就提供给学生10,20,50,100的单位作为样子。学生很快选择了较大的数当样子进行数数。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样子开始了数数活动,这时教师提出要求:请你在规定时间内边圈边数,想一想怎样能让别人很快知道你的格子纸中有多少个格。学生开动脑筋紧张地数着,很快说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横着画、有的竖着画、有的以方块为单位画,无论是哪种画法都体现了10个100是1000或20个50是1000的含义,在这两种方法的比较中学生再一次体会出10个100是1000的含义及合理之处。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发现自己选择单位不妥之处。当建立了百与千的关系后,再研究千与万的关系时,学生自然选择以千为单位去数数,建立了10个1000是10000的概念。这节课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疑问中探究,不断地体验、不断地理解、不断地修正自我。这些远比单一地告诉学生通过数数得出结论要更有价值。最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全校升旗的录像,让学生结合本校实际体会一千有多大,进而体会一万有多大。

  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因此,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学*的价值,将40分的课堂教学延伸,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大数的资料,在大量的生活资料中体会大数存在的意义,在估计、数格的实践活动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案例点评

  发展学生数感是《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案例首先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着大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估计和数方格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的模型。这样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展对数的感知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特别是,学生选择合适单位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主学*。

  编者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叙述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是简单地记录数字的过程,而是在告诉人们课堂上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而这些精彩的故事正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创作的结果。

  数一数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1、会从不同的角度数物体的个数,会列不同的加法算式。

  2、经历数的过程,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可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熊猫图片,圆片,苹果图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一)”,问:同学们看到这幅熊猫图,你们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了不起,还有别的数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比较后,说说哪种数法较好。

  生观察思考并发言:横着一排一排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比较好,计算起来较简便。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圆片?学生独立看图,按规律数一数,并列式。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6+6+6+6=244+4+4+4+4+4=24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等于24;6个4等于24)

  (3)试着数有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3+3+3+3+3+3+3+3+3+3=30

  4、活动(三):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三、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办呢?

  3、看图写加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数一数,算一算中去体验、感悟乘法的意义,注重了学生学*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是通过由一般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度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是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是多少,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

  6+6+6+6+6=30

  5+5+5+5=20

  3+3+3+3+3+3+3+3+3+3+3+3+3+3+3=45

  之后,让学生会感觉到这样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方便,学生要求能不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进行计算。让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由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

  数一数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题卡片、晚报一张。

  〖教学设计

  (一)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1.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

  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现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认识大数

  1. 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

  3.引导观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

  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

  (三)引导填写数位顺序表

  (四)练*

  1. 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米2。

  (五)总结

  1. 你喜欢大数吗?为什么?

  2.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后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 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

  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察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

  4.以少见多

  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

  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方法,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帮助。

  〖编者点评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以小见大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而且渗透了一种比较事物的具体方法。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阅读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1)

——《数一数》优秀教案设计3篇

《数一数》优秀教案设计1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一数》优秀教案设计(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一数》优秀教案设计2

  第一课时:数一数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

  p2~p5数一数

  教学目标:

  生学*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生的热情。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2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数一数》优秀教案设计3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分析: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并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知道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3、会背诵乘法口诀吗?(共同的答案不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所以在课的伊始,我想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感到应该有序的数,多角度的数。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乘法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孩子们,动物学校正在开运动动动会呢,你们快看小猫班和小猪班的检阅队伍走过来了(课件出示小猫班和小猪班都是12人,但是小猫班是整齐的排列,小猪班是散乱排列),每个班级有多少个小动物呢?我们快来数一数吧!(板书数一数)

  (学生观察数)

  师:数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可能回答:

  生:小猫班队伍排列非常整齐,很容易就算出有多少小动物。小猫班每排有3只小猫,一共有4排,3+3+3+3=12只一共是12只。(师板书算式并介绍相同加数)

  生:小猪班一个个数是12只小猪。

  生:小猪班站的齐,小猫班站得不齐。

  生:小猫班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一下子就能看出每排是3只,只要加4个3就可以了,而小猪班得一个一个的数。

  师:说的真不错,你看小猪班站的多整齐呀,今后我们在站队的时候也要像小猪班学*。

  【设计意图】对不规则、规则物品计数,列式,简单比较异同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活动一:数熊猫

  师:同学们,你看小熊猫班也走过来了,熊猫班的参加检阅队伍的一共有多少人个呀?你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看书,边看边数。

  生汇报

  生:15只,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5个5个数的。

  师:你能数给大家看看吗?

  生:我是一横行一横行看的。生边说边数

  师:你可真了不起能和前一个小朋友有不同的数法。

  师:我们也一起来像他一样数数好吗?5、10、15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5+5+5=15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要把是怎样数的告诉给大家,并列一个算式。

  生:我是一竖行一竖行数的3、6、9、12、15

  生:3+3+3+3+3=15

  师:你可真聪明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图数数了。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3+3+3+3+3=15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预设:学生也有可能出现下面的数法。

  生:我是横着2行2行数的,用10+5=15

  生:我是竖着两行两行数的6+6+3=15

  师把学生的算式都列在黑板上然后进行比较

  5+5+5=15

  3+3+3+3+3=15

  6+6+3=15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教师结合黑板上的三个算式比较三种不同的数的方法)

  生:都是加法但是加数不一样。

  生:有的是加数都相同,有的是不同的。

  师:那我们看看这三种数法哪一种能最准确不容易数错。

  通过讨论孩子能发现第一种和第二种。

  师:其实方法3和方法2本质是相同的,6是把两个相同加数先加,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手指着每一行或者列,一行行或一列列数,不容易重复或者遗漏,也容易检验。

  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生:因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所以列出的结果算式不一样,但是结果一样。

  生:为了能更准确的计算出结果我们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数一横行一横行或一竖行一竖行的数。(黑板上只留下相同加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

  活动二:数圆片

  师:小松鼠班的检阅队伍走过来了请把书打开到第2页,每一个圆片代表一个小松鼠,快来数一数吧?

  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看看你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同桌合作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

  生:我们列了两个算式,首先我们是一排排数的,4个6所以

  列式为6+6+6+6=24(个)然后我们又一列列数的6个4所以

  列式为4+4+4+4+4+4=24(个)

  学生边汇报师边板书

  师:看着黑板的算式,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放开的说,数的角度不同算式不同;可以列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都是相通的加数相加,加数不同,但是结果相通同)

  【设计意图】再次数,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多,由数实物到数图形,抽象程度上也有提升。

  活动三:数格子

  1、师: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发现可真不少哇!小熊猫北北要参加跳格比赛,还要数出有多少个格子,翻开书的第三页,如果你是北北,你想怎么数呢?想好后在书上列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又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1:我可以列出算式,10+10+10=30(个)

  生:我列的是3+3+3+3+3+3+3+3+3+3=30(个)。

  板书

  【设计意图】三数格子图,是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为学生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联系拓展,领悟新知

  1、活动四:数苹果

  师:运动会结束了,熊猫老师看到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优秀,于是决定要用苹果来奖励他的学生,课件出示(教材中给出了加法算式,只需要填上结果,用课件出示时,去掉算式,让学生充分独立思考。),把你看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生:有5盘苹果,每盘里有3个。

  师:谁能提个数学问题?

  生:5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该怎样列式呢,写在练*本上,

  生列式:3+3+3+3+3=15(个)

  板书3+3+3+3+3=15(个)

  师:如果现在有同样的6盘怎样算呢?10盘呢?请女同学解决6盘怎样计算,男同学解决10盘怎样计算

  指名学生说算式。

  板书算式3+3+3+3+3+3=18(个)

  师:如果有这样的10盘呢?

  生说算式3+3+3+3+3+3+3+3+3+3=

  师:如果有这样的15盘呢?

  生说算式:3+3+3+3+3+3+3+3+3+3+3+3+3+3+3=

  师:那100盘呢?现在请你在本了上列出算式

  生可能会说出结果,要给予表扬,有的不去写,教师质疑

  师:为什么不写呀?

  生:这也太多了。

  师:是呀你们说的都不错,我们来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生:用乘法就方便了!

  3、你们想了解乘法这个新朋友吗?下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乘法。

  【设计意图

  使学生感到写这些加法算式越来越麻烦,进而使他们联想到能否有简便的方法。再通过看书上智慧老人说的话,激起学生学*乘法的愿望,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产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板书设计:

  设计中生的语言是根据试讲后学生的发言进行的预设。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2)

——一年级数一数教案设计汇总5篇

  一年级数一数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出示挂图)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

  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哈,123456,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7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们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 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一年级数一数教案设计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1。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一年级数一数教案设计 3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2、初步让学生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3、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学*数学的意义和乐趣。

  重点: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方法。

  难点: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一、 激趣导入

  1、 师提问:开学了,你认识了哪些新同学啊?

  数一数有几个?

  你能用小圆点表示出这个数吗?

  2、现在还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介绍一下你的新朋友?

  谁会提一个问题?

  一、 指导看图,巩固深化

  1、 师:我们小朋友成了好朋友,一块去郊游!

  2、 引导数数

  师:这么美的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先不着急说,把你喜欢的东西数一数,记在心里!

  (给一分钟时间)谁来说一说?

  3、 逐一在图上数出1~10种物体的个数。

  4、打开书10幅图说说图意

  提问:7、8、10个圆点分别表示哪种东西的个数?气球下点几个点?画圆点时要注意什么?有没有更好的符号代替圆点?

  一、 总结提升,发现乐趣

  1师: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还可以数一数,你能数出来吗?

  2 小练*:在本子上画出相应的圈。

  你家里有几口人?

  今年你几岁啦?

  你书包里有几本书?

  你这一排有几个同学?

  师:希望小朋友们喜欢数学,学好数学 。

  一年级数一数教案设计 4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物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一年级数一数教案设计 5

  教学目标:

  1、会从不同的角度数物体的个数,会列不同的加法算式。

  2、经历数的过程,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可列出不同的加法算式,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准备:熊猫图片,圆片,苹果图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二、探究新知

  1、活动(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一)”,问:同学们看到这幅熊猫图,你们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了不起,还有别的数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

  师:引导学生观察全部算式,比较后,说说哪种数法较好。

  生观察思考并发言:横着一排一排数,或竖着一列一列地数,比较好,计算起来较简便。

  (2)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二):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圆片?学生独立看图,按规律数一数,并列式。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6+6+6+6=24 4+4+4+4+4+4=24

  (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等于24;6个4等于24)

  (3)试着数有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 3+3+3+3+3+3+3+3+3+3=30

  4、活动(三):数一数

  (1)让学生观察苹果图,根据图意提出问题:一共有几个苹果?(四人小组讨论,列出加法算式),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三、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2、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这么长的算式写起来很不方便是不是啊,那怎么办呢?

  3、看图写加法算式。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数一数,算一算中去体验、感悟乘法的意义,注重了学生学*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是通过由一般的加法算式(加数不同的加法算式),过度到有相同加数的特殊的加法算式,并且是说出几个相同加数连加和是多少,在课堂上让学生列出算式如:

  6+6+6+6+6=30

  5+5+5+5=20

  3+3+3+3+3+3+3+3+3+3+3+3+3+3+3=45

  之后,让学生会感觉到这样的算式太麻烦了,算式写得这么长很不方便,学生要求能不能用简单一点的算法来进行计算。让学生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由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可以用乘法计算。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3)

——数一数教学设计9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正方体。

  3、教师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学*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我们在以前的学*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他是几个几个数的?为什么29后面的数是30?

  2、刚才他一个一个地数了,谁能5个5个地数?

  3、你们能10个10个地数吗?为什么你们数了90后数的是100呢?

  4、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100,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数的比较快呢?

  (设计意图:以数数活动为引子,既回顾了已学知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又使学生体验了有多种数数的方法,为新课数数部分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大数?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活动三:

  1、(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对比图)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呢?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讨论数的方法)

  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操作演示)

  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的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出示大正方体后先让学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数一数,这是一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讨论后,评价选择出较好的数的方法,在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后,再数出一共有这样的十层,发现可以一百一百的数,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论。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课件,由抽象到具体,突破了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7、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如果有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4个呢?5个呢?现在你们是几个几个地数的?为什么这样数?那如果有这样的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起数数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10 个一千是一万)

  8、现在如果有7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教学了数几千的数,一个一个大正方体的出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提问有7个大正方体后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以后学*大数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活动四:

  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

  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学,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 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活动五:

  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

  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呢?(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那么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为什么?

  5、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28页的填一填。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体验了一千和一万的大小后,继续认识到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千位和万位,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到他们,提问学生为什么以引导他们了解从右往左数位依次增高,计数单位依次增大,进一步巩固对千和万的认识。)

  活动六:

  1、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练*)我会填: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 )一千是一万;千位的左边是( )位,千位的右边是( )位,百位的( )边是千位。

  3、出示书29页说一说的正方体木块图,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出示书29页的涂一涂,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样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个小方格。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我会填的练*,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说一说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基础,涂色的练*是对前面练*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摆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分析: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并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知道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3、会背诵乘法口诀吗?(共同的答案不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所以在课的伊始,我想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感到应该有序的数,多角度的数。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乘法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孩子们,动物学校正在开运动动动会呢,你们快看小猫班和小猪班的检阅队伍走过来了(课件出示小猫班和小猪班都是12人,但是小猫班是整齐的排列,小猪班是散乱排列),每个班级有多少个小动物呢?我们快来数一数吧!(板书数一数)

  (学生观察数)

  师:数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可能回答:

  生:小猫班队伍排列非常整齐,很容易就算出有多少小动物。小猫班每排有3只小猫,一共有4排,3+3+3+3=12只一共是12只。(师板书算式并介绍相同加数)

  生:小猪班一个个数是12只小猪。

  生:小猪班站的齐,小猫班站得不齐。

  生:小猫班不需要一个一个的数,一下子就能看出每排是3只,只要加4个3就可以了,而小猪班得一个一个的数

  师:说的真不错,你看小猪班站的多整齐呀,今后我们在站队的时候也要像小猪班学*。

  【设计意图】对不规则、规则物品计数,列式,简单比较异同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活动一:数熊猫

  师:同学们,你看小熊猫班也走过来了,熊猫班的参加检阅队伍的一共有多少人个呀?你想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看书,边看边数。

  生汇报

  生:15只,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我是5个5个数的。

  师:你能数给大家看看吗?

  生:我是一横行一横行看的。生边说边数

  师:你可真了不起能和前一个小朋友有不同的数法。

  师:我们也一起来像他一样数数好吗?5、10、15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5+5+5=15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要把是怎样数的告诉给大家,并列一个算式。

  生:我是一竖行一竖行数的3、6、9、12、15

  生:3+3+3+3+3=15

  师:你可真聪明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图数数了。那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师:那你能列个算式吗?

  生:3+3+3+3+3=15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预设:学生也有可能出现下面的数法,

  生:我是横着2行2行数的,用10+5=15

  生:我是竖着两行两行数的.6+6+3=15

  师把学生的算式都列在黑板上然后进行比较

  5+5+5=15

  3+3+3+3+3=15

  6+6+3=15

  师:我们来看看这些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教师结合黑板上的三个算式比较三种不同的数的方法)

  生:都是加法但是加数不一样,

  生:有的是加数都相同,有的是不同的。

  师:那我们看看这三种数法哪一种能最准确不容易数错。

  通过讨论孩子能发现第一种和第二种。

  师:其实方法3和方法2本质是相同的,6是把两个相同加数先加,也是可以的。如果我们手指着每一行或者列,一行行或一列列数,不容易重复或者遗漏,也容易检验。

  师:我们再来观察这两个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生:因为我们从不同的方向看所以列出的结果算式不一样,但是结果一样。

  生:为了能更准确的计算出结果我们一定要按一定的顺序去数一横行一横行或一竖行一竖行的数。(黑板上只留下相同加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数)

  活动二:数圆片

  师:小松鼠班的检阅队伍走过来了请把书打开到第2页,每一个圆片代表一个小松鼠,快来数一数吧?

  同桌之间合作完成,看看你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列式的?

  同桌合作把答案写在本子上。

  学生汇报

  生:我们列了两个算式,首先我们是一排排数的,4个6所以

  列式为6+6+6+6=24(个)然后我们又一列列数的6个4所以

  列式为4+4+4+4+4+4=24(个)

  学生边汇报师边板书

  师:看着黑板的算式,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放开的说,数的角度不同算式不同;可以列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都是相通的加数相加,加数不同,但是结果相通同)

  【设计意图】再次数,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多,由数实物到数图形,抽象程度上也有提升。

  活动三:数格子

  1、师:看来今天小朋友的发现可真不少哇!小熊猫北北要参加跳格比赛,还要数出有多少个格子,翻开书的第三页,如果你是北北,你想怎么数呢?想好后在书上列式。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数的,又是怎样列算式的?

  生1:我可以列出算式,10+10+10=30(个)

  生:我列的是3+3+3+3+3+3+3+3+3+3=30(个)。

  板书

  【设计意图】三数格子图,是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为学生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

  三、联系拓展,领悟新知

  1、活动四:数苹果

  师:运动会结束了,熊猫老师看到同学们表现的非常优秀,于是决定要用苹果来奖励他的学生,课件出示(教材中给出了加法算式,只需要填上结果,用课件出示时,去掉算式,让学生充分独立思考。),把你看到的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生:有5盘苹果,每盘里有3个。

  师:谁能提个数学问题?

  生:5盘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师:该怎样列式呢,写在练*本上,

  生列式:3+3+3+3+3=15(个)

  板书3+3+3+3+3=15(个)

  师:如果现在有同样的6盘怎样算呢?10盘呢?请女同学解决6盘怎样计算,男同学解决10盘怎样计算

  指名学生说算式。

  板书算式3+3+3+3+3+3=18(个)

  师:如果有这样的10盘呢?

  生说算式3+3+3+3+3+3+3+3+3+3=

  师:如果有这样的15盘呢?

  生说算式:3+3+3+3+3+3+3+3+3+3+3+3+3+3+3=

  师:那100盘呢?现在请你在本了上列出算式

  生可能会说出结果,要给予表扬,有的不去写,教师质疑

  师:为什么不写呀?

  生:这也太多了。

  师:是呀你们说的都不错,我们来看看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第三页

  生:用乘法就方便了!

  3、你们想了解乘法这个新朋友吗?下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学*乘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到写这些加法算式越来越麻烦,进而使他们联想到能否有简便的方法。再通过看书上智慧老人说的话,激起学生学*乘法的愿望,感受学*乘法的必要性,产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欲望。

  板书设计:

  设计中生的语言是根据试讲后学生的发言进行的预设。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兴趣的产生

  谈话:

  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自主探索 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 兴趣的体验

  过渡:

  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四、总结提升 兴趣的延伸

  谈话: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摆一摆”“数一数”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学生数感。

  4、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体验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

  2、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教学情景,使学生对一千和一万有具体感受。

  4、让学生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1、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2、理解万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具:多媒体、课件、正方体模型

  教学准备:

  1、安排学生提前调查:生活中都有哪些大数。

  2、学生每人准备20个小正方体。

  3、教师准备10个正方体模型。

  学*方式: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我们在以前的学*中已经认识了百以内的数,谁能从1数到100?他是几个几个数的?为什么29后面的数是30?

  2、刚才他一个一个地数了,谁能5个5个地数?

  3、你们能10个10个地数吗?为什么你们数了90后数的是100呢?

  4、同学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从1数到100,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数的比较快呢?

  (设计意图:以数数活动为引子,既回顾了已学知识“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又使学生体验了有多种数数的方法,为新课数数部分的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

  1、在我们生活中除了刚才数过的这些数外还有别的数吗?(出示课件资料图片)在图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2、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大数?谁来把你收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

  3、既然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大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它。(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提出有很多比100大的数为引线,先展示老师提供的资料,再交流学生自己收集的资料,引出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大数,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活动三:

  1、(出示课件大正方体图)这是一个什么物体?(出示课件大正方体与小正方体对比图)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很多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你能估一估这个大正方体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吗?(学生汇报完后)谁估的比较接*呢?我们还是来数一数吧。怎样才能又快又准确地数出来呢?

  2、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仔细思考,想一想,摆一摆,议一议,怎样数比较好。(学生分5人小组活动,每组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每人20个小正方体,合作讨论数的方法)

  3、小组汇报:可以怎样数?(根据学生的叙述教师操作演示)

  4、哪一组数的方法比较好?我们一起来这样数一数。(课件演示由10个小正方体到一条,由一条到一层的过程)这就是大正方体中的一层,这样的一层有多少个小正方体?是怎样数的?(板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

  5、我们知道了这样的一层是100个小正方体,那么在大正方体中有这样的几层呢?(课件演示由10层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的过程)一起数数看。

  6、那么要知道大正方体中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就可以象这样几个几个地数了?数了几个100?10个一百是多少呢?(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

  (设计意图:出示大正方体后先让学生估一估其中有多少个小正方体,然后再数一数,这是一个较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讨论后,评价选择出较好的数的方法,在数出一层有100个小正方体后,再数出一共有这样的十层,发现可以一百一百的数,得到10个一百是一千的结论。这一部分有效的利用了课件,由抽象到具体,突破了重难点,同时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7、我们知道了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如果有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3个呢?4个呢?5个呢?现在你们是几个几个地数的?为什么这样数?那如果有这样的10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一起数数看。你能得到什么结论?(板书:10 个一千是一万)

  8、现在如果有7个大正方体,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

  (设计意图:对学生刚学*的一个大正方体中有1000个小正方体的知识进行巩固,并教学了数几千的数,一个一个大正方体的出示,既引导了学生采用一千一千地数的方法,又让学生得到10个一千是一万的结论。提问有7个大正方体后还差多少个小正方体才够一万,既锻炼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又为以后学*大数的计算打好了基础。)

  活动四:

  1、请同学们感受一下一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2、请同学们感受十张纸的厚度,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并比划出来。

  3、我们的数学书大约是50张纸,两本就是100张,再请同学们感受一下它的厚度,说一说,并用手比划出它的厚度。

  4、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5、请同学们估计一下10000张纸的厚度,并用手比划出来。

  6、现在你们知道一千和一万谁比较大吗?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天天接触的数学书的教学,让学生对一千和一万这两个数的大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不但巩固了10 个一千是一万,训练了学生的估算技能,更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活动五:

  1、我们在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个就作为了计数单位,十个十个地数,谁是计数单位?一百一百地数呢?一千一千地数呢?一万一万地数呢?(板书:个、十、百、千、万……)

  2、在这些计数单位中,哪个计数单位最小?哪个计数单位最大?你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3、我们在写数时,为了表示不同大小的数就会把数字写在不同的位置上,这些数字所占的位置就是数位。要表示几个一,数字就要写在个位上,要表示几个十,就要写在十位上,那要表示几个百,就应该写在什么数位上?要表示几个千呢?要表示几个万呢?(板书: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4、那么你能在计数器上找到千位和万位吗?从右边数起第几位是千位?第几位是万位?为什么?

  5、请同学们试着完成书28页的填一填。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在体验了一千和一万的大小后,继续认识到千和万都是计数单位,他们对应的数位是千位和万位,并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找到他们,提问学生为什么以引导他们了解从右往左数位依次增高,计数单位依次增大,进一步巩固对千和万的认识。)

  活动六:

  1、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2、(练*)我会填: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 )是一千,( )一千是一万;千位的左边是( )位,千位的右边是( )位,百位的( )边是千位。

  3、出示书29页说一说的正方体木块图,先让学生小组试做,在汇报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4、出示书29页的涂一涂,先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并提出要求:想一想怎样涂才能使涂出的方格数让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是238个小方格。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作品并相互评一评。

  (设计意图:通过我会填的练*,进一步巩固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和数位的排列顺序,说一说木块图的数法是为了掌握大数的组成,为后面学*大数的大小比较和计算打好基础,涂色的练*是对前面练*的补充,前面是看形说数,后面是看数摆形,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方向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教学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难点:

  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式。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兴趣的产生

  谈话:

  小朋友们都爱玩,你们最想到哪儿去玩呢?这节课老师要带我们班小朋友到儿童乐园。(学生闭上眼后再睁开双眼的同时,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

  自主探索兴趣的维持

  1、初步感知

  (1)提问:在儿童乐园,你看见了什么?

  分小组交流后集体交流

  (2)描述: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荫,鲜花怒放,鸟儿欢快的歌唱,蝴蝶快乐的飞舞,小朋友们玩得多开心呀,他们有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

  2、数数交流

  (1)提问:儿童乐园里有好多东西,你能数出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数给同桌听。

  (3)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带领其余小朋友按顺序数数。

  3、总结方法

  (1)展开讨论:怎样数数才能又对又快?

  分小组讨论后集体交流

  (2)小结并强调一个一个按顺序数。(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等)

  4、抢答练*

  (1)提问:1个……学生接:1个滑梯;2架……,学生接2架秋千……(课件演示,从主题场景中逐个抽取10幅片段图)

  (2)自己看图说图意如:3架木马……

  5、点子图表示数

  我们可以用一些最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什么表示?我们就用点子图表示好吗?1个滑梯用1个点子表示(演示出现1个点子)

  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怎样表示木马、飞机的个数?你还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充分地说)

  探索:什么物体的个数用7个点子表示?8个点子表示的是什么?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寓教于乐兴趣的体验

  过渡:

  小朋友,美丽的校园就是我们的乐园,让我们一起到儿童乐园中去玩吧!(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校园)

  找找数娃娃

  美丽的校园藏着许多数娃娃,你愿意找到它们吗?

  找到后与好朋友(包括老师)交流。

  练练点子表示数

  (课前创设好特定场景)

  1位白雪公主、2条手帕、3个蘑茹、4朵花、5只篮子、6个苹果、7个小矮人、8只茶杯、9只梨、10只小碗。

  四、总结提升兴趣的延伸

  谈话: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每一个数学王国的成员都正眨着智慧的眼睛看着我们,你们想与它们交朋友吗?你打算今后怎样做?学生自由谈论。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是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1.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

  2.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

  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红旗……

  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图中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呢?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学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多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

  (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动,按顺序依次说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三、反馈完善

  1.小结数数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预设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2.认读1~10各数。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

  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教师:你会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学生齐读1-10各数。

  3.巩固练*。

  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

  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观察,汇报。

  四、课堂作业

  数一数教室里的物品和数量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知道用乘法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乘法奠定基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它从学生已有的数数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的技能)出发,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教材中有4个数数的问题,其中熊猫、圆片和方格都是方阵排列的;苹果是分堆摆放的。应注意到“数熊猫”和“数圆片”教材所用的方法不同,前者是跳着数的方法,后者先数一排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先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数方格”给学生提供了应用前面数数活动的经验、独立解决问题与交流的机会。“数苹果”的重点在于如何计算冗长的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重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激发学生学*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教学难点: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从前往后数一数我们班的课桌,一共有几排?每一排坐几个小朋友?再从左往右数一数,课桌有几列?每一列有几个小朋友?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指名两位学生分别说一说,体会什么是“排”,什么是“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要结合“数数”的活动,来学*新的数学知识。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活动一:数一数熊猫有几个

  1.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第一个情境图。

  师:这些熊猫跟我们教室里的课桌一样,排列得非常整齐有序。这些熊猫摆成了几排,几列?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熊猫,你有什么好办法?

  2.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交流。

  师:把你想的好办法告诉小组的同伴,看看你们小组一共想出了几种好办法。

  3.请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1)有的孩子可能是一个一个地数,有的是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跳着数。

  (2)请两位能跳着数的学生(一个是一排一排地数的,另一个是一列一列地数的)到实物投影仪前演示,一边指一边数。

  (3)师:一排一排地数,是5个5个地数,大家再数数看共有几个5?一共是多少?

  (生:1个5,2个5,3个5,一共是15。)

  (4)师:刚才这样数数计算的过程,可以用一个算式来表达:5+5+5=15(板书)。

  (5)师:那么,一列一列地数的计算过程,你们能写出一个算式来表达吗?大家再数一数,然后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3+3+3+3+3=15),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写算式。

  (6)可能有孩子别出心裁地提出:还可以2个2个地数,一共有7个2,最后再加上1也是15个。老师要肯定这种数法也是对的,特别是数一堆无序排列的东西的时候,这种方法很管用。但是遇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人们还是*惯于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

  活动二:数一数圆片有几个

  1.学生独立观察(教材第2页)第2个情境图,应用从“活动一”学到的方法数一数圆片有多少个,并在草稿本上列出相应的加法算式。

  2.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数的,怎样列出算式。

  3.再请学生认真地看一看,书上两个小朋友是怎么数的,比较一下两种不同的数法所对应的算式有什么区别。

  4.教师板书,表示所列的两个算式的区别:

  6+6+6+6(有4排,每排6个)=24(个)

  4+4+4+4+4+4(有6列,每列4个)=24(个)

  活动三:数一数有多少个方格

  1.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数的?怎样列式?

  3.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

  师:认真观察我们列出的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每个算式的加数都是相同的。)

  活动四:数一数苹果有多少个

  1.学生独立解决教材第3页第4题。

  2.把问题引申,进一步要求学生写出计算6盘、10盘、15盘苹果的连加算式并算出结果。

  3.就怎么计算15盘苹果有多少个,进行全班讨论交流。

  3+3+3+3+3+3+3+3+3+3+3+3+3+3+3=?

  算法1:从左到右,逐次加3,得出45。

  算法2:从第一个3开始,3,6,9…3个3个地跳着数,数到最后一个3,得到45。

  算法3:3个3是9,15个3就是5个9,9+9+9+9+9=45。

  算法4:5个3是15,15个3就是3个15,15+15+15=45。

  (如果学生没想到算法3与算法4,教师可以介绍,它们的特点是简化了原来的连加算式。)

  4.进一步向学生提出:表示原来的算式有没有比算法4更简捷的方法呢?这是我们下一节要学*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智慧老人说的一句话:“用乘法表示就方便了。”

  (制造了一个悬念,激发学生学*乘法的好奇心和愿望。)

  三、总结:

  1.根据教室里座位排列(6排8列),在本子上列出计算全班人数的加法算式。完成的同学请举手做个象征胜利的手势,鼓励一下自己。

  2.让学生交流这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学反思:

  新课导入时,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生活资源,让孩子通过数一数体会列和排的区别,为后面的新课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在数熊猫和圆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充分地数和交流各自不同的数法,再次深入地体验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列出不同的连加算式。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觉得教师适当地引导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如:数熊猫时,教师先逐步引导学生列出横着数的加法算式:5+5+5=15,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竖着数的连加算式。在数圆片的活动中又引导学生阅读、比较数学课本中的两种不同方法,使得很多孩子都能从跳着数进一步发展为只数一排有几个再数有几排(或者只数一列几个再数有几列)。在最后的数苹果活动中,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设计构思发生了偏离,大部分学生只能想到算法1和算法2,当老师想介绍算法3,算法4的时候,有部分超前学*的孩子叫嚷着用乘法来计算。本来设想用智慧老人的话设置一个悬念,可针对当时的情况教师只能改变设想,利用学生的回答进行下一节课的引导和铺垫。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有技巧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案例点评:

  1.学生数数的经验与技能(特别是跳着数)是抽象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基础。本课教学设计注意到教材中在处理4个数数活动时的区别:数熊猫时是跳着数的,数圆片时方法有所不同(数一排几个,有几排;或者数一列几个,有几排);通过这两个活动,体会不同的数法都有相应的算式表示。数方格时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独立列出算式,再进行交流。

  2.数苹果的活动设计有新意。让学生探索计算15个3相加的算法,发现实施分组计算的策略,可以减少连加算式中加数的个数,使算式简化,让学生产生一种悬念:算式是否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下一节学*乘法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第一课时“数一数”。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数一数”是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学生经历从数数的问题中抽象出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的过程,体验这种相同加数的连加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分析:

  在教学设计前我设计了三个前测问题:

  1、观察方阵图,让学生说说一共有多少个图形,你是怎么列式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列,我出示的是每排6个,有4列,通过调查孩子的列式有三种方法,

  (1)6+6+6+6=4+4+4+4+4+4=(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竖着看每行是4个)

  (2)只列出了6+6+6+6=(我横着看一行是6个)

  (3)6+12+6=(第一行是6个,第二行和第三行一共是12个第三行是6个)

  2、你知道乘法吗?并用自己的语言讲一讲。(知道乘法,但是说不清楚。)

  3、会背诵乘法口诀吗?(共同的答案不会。)

  通过前测,我发现学生在数物体的时候,不一定有序的按照排和列来数,所以在课的伊始,我想应该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感到应该有序的数,多角度的数。

  我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经常有灵动的思维火花闪现。所以我在教学中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思考的空间,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的获取中。

  教学目标

  1、结合数数的具体情境,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以便进一步体会学*乘法的必要性。

  2、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地)数方阵排列的物体的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为学*乘法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

  感受相同加数连加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乘法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

  用两种方法数方阵排列物体的个数,并列出两个不同的连加算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孩子们,动物学校正在开运动动动会呢,你们快看小猫班和小猪班的检阅队伍走过来了(课件出示小猫班和小猪班都是12人,但是小猫班是整齐的排列,小猪班是散乱排列),每个班级有多少个小动物呢?我们快来数一数吧!(板书数一数)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4)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教学的兴趣。

  2、通过“数一数” “说一说”等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3、通过活动,对计数单位“千”有进一步的了解,并知道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感受大数,发展数感,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

  学生自主探索认识“一千”

  教学准备:

  课件、每人准备100粒黄豆

  教学设计:

  一、复*导入

  1、10个一是( )

  2、10个十是( )

  3、一个三位数从右边数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数是( )位。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一小桶黄豆,请同学们估一估有多少粒豆子?

  生自由发言。

  2、如果想知道有多少粒豆子,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讨论一下。

  师:有没有的方法?(先数出十粒,再分出十个这么多放在一个杯里,大约就是一百,然后再盛十个这么多就是一千了。)

  学生用总结的方法再试一遍,感受一下一千粒豆子有多少。

  三、律动(我们来交换)

  仿照21页第7题小组游戏

  3、师:在我们身边找一找还有哪些可以用一千表示呢?请同学们把数学书合上,这本书大约有50张纸,几本摞起来会是一千呢?(学生独立思考)

  4、出示10个这样由100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正方体(课件显示)。

  5、出示一张有100个笑脸的贴纸,几张笑脸可以呈现一千个笑脸。板书(10个一百是1000)

  四、巩固练*

  1、我们数数到900时,10个一百是多少?

  2、笑笑带来的问题——一本书有100页,10本书有多少页?(师示范:又叠上10本书

  3、淘气带来的问题——我校大约有一千名学生,像这样的10所学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出示课件:广场周年庆典情境)

  4.完成21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这么多大数,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1。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5)

——小学数学数一数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课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1。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新授

  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题卡片、晚报一张。

  〖教学设计

  (一)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1.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

  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现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认识大数

  1. 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

  3.引导观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

  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

  (三)引导填写数位顺序表

  (四)练*

  1. 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米2。

  (五)总结

  1. 你喜欢大数吗?为什么?

  2.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后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 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

  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察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

  4.以少见多

  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

  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方法,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帮助。

  〖编者点评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以小见大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而且渗透了一种比较事物的具体方法。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

  小学阶段的第一堂数学课,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喜欢学*数学的情感。教材选择儿童乐园的一些场景,组成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画面,吸引学生学*。主要教学活动是观察场景,了解里面有些什么;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并用画圆点的方式表示各种物体的数量。通过这些活动,初步感受看和数能了解生活中的现象和事物,是学*数学的方法。同时,在活动中进行初步的常规教育。

  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合性场景图,里面有许多物体,各种物体的个数都不相同,分别为1~10个。第二部分是十幅小图及相应的点子图。每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是从综合场景里分离出来的。点子图表示物体的数量。

  1.组织学生观察。

  场景图里的内容很丰富,其中的各种物体及其数量和位置,都是精心设计和安排的。有些物体数量较少,有些物体数量较多;有些物体比较集中,有些物体比较分散;有些物体容易看到,个别物体有较隐蔽的部分。观察和交流是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活动。容易兴奋但不能持久是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他们的观察比较粗糙,往往看了一些物体就不再关注其他物体;在交流的时候不能把话说清楚、说完整,不善于倾听同伴的发言。因此,要组织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从图中看到些什么,指指这些物体在哪里。带领学生经历从整体到部分从粗略到细致的观察过程,不但了解图的内容,而且学*观察的方法。要组织学生交流,相互倾听和相互补充,使观察的效果更好,还要让学生知道一些学*常规。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十幅小图都是从场景中分离出来的,一幅小图里只有一种物体,便于计数和表示数量。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尚未进行认数教学,暂时不宜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二是几个物体画几个圆点,圆点与物体的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三是圆点能且只能表示各种物体数量方面的属性,不表示物体的其他属性。这种初步的抽象,对后面的认数十分重要。

  前三幅小图,物体及圆点都已画好。可以通过滑梯下为什么画一个圆点秋千下为什么画两个圆点圆点表示什么意思等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圆点的作用。这样,在飞机、蝴蝶、鸟下面画表示个数的圆点就不会有困难了。至于根据已经画出的七个、八个、十个圆点,说出小图中的物体,只要在情境图里指一指有关的物体,数一数是这样的几个,不要求学生画这些物体。

  教学目标:

  1、对1-10的认识,以及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3、能够从场景图中揣象出数再用点子图表示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以及一一对应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数数的方法

  2、用点子图表示数

  教具准备:挂图,1-10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我们一起来拍手数数看!(教师引领学生按由慢到快的顺序进行)

  师:数得真好!哪位同学愿意大声地清楚地数给大家听呢?(个别生数)真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一数”(揭示课题)

  二,活动开展

  1。教授数字与数数方法

  师:在数学王国里,要求同学们需要有一双会观察,能观察的眼睛,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幅图画了些什么?(出示挂图)你们别急!先和同桌互相交流一下,说一说你们在图里面都看到了些什么?(让学生间互动,体会合作与参与所带来的数学乐趣)

  师:谁来说给老师听呢?(。。。)

  师:你们说的真好,那老师要来提问了,你们仔细瞧瞧,看到了多少面红旗?(1面)嗯!是的,我们用数字“1”来表示。(用类似方法呈现到3)

  师:我看见垃圾桶了,你们发现了没有?在哪里?有几个呢?你是怎么数的?谁来数数看!(请生到黑板上数一数)你数得真不错!揭示数字“4”,用相同方法揭示到6)

  师:我也来数数看这天上飞的鸽子哈,123456,总共6只!是吗?我数对了吗?(学生纠正,应该为7只)我怎么就漏数了呢?为了不遗漏,谁有什么好方法来数呀?(按顺序来数)我们可以按照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顺序数!(板书)那好的,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还有没有同学有别的方法的?(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数一个划去一个,或者作好记号)用类似方法教授,8,9,10。

  2。点子图

  黑板上列有1-10十个数字,然后教师说:我们除了可以用数字来表示数的多少,还可以用图形来表示呢。比如说,1,我喜欢用一个点来表示,当然我也可以画一朵红花来表示1。在数学中,我们叫它们这种一个对应一个的称为:一一对应。你呢?你想用什么图形来表示?让同学在本子上画出如何表示2,3,4 等。教师巡视检查

  3。认读1-10

  总体认读几遍,用卡片的形式呈现来读。

  4。一起数一数教室里的实物

  三,归纳总结

  师:这节课里你们都有什么收获?

  四,作业布置

  回去数给父母听,再把我们不会数漏的方法告诉他们!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

  教学目标: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6)

——数学活动教案:数一数 (菁华3篇)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大班数学:数一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糖葫芦一串,完整的玉米一根,分成段的玉米若干(为幼儿人数的三倍,其中三分之一的玉米列数相同;另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圆点或安全图钉),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若干。

  3、串珠每人一串,勾线笔、记录纸每人一份。

  4、统计大表格,红、绿圆点标记若干。

  5、实物投影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征

  二:学*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列数。

  1、引导幼儿猜测玉米的列数。

  2、引导幼儿尝试数玉米的列数。

  3、引导幼儿交流并讨论数玉米列的方法。

  4、出示串珠,引导幼儿发现标记的作用。

  三:统计并发现玉米列数的规律。

  1、幼儿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

  2、集体交流,统计玉米列数并发现其规律。

  活动延伸:

  “通过大表格,我们发现点子都在双数的下面。今天,大家数到的玉米列数竟然都是双数列的,不知道生活中会不会有单数列的玉米呢。下次妈妈买玉米时,你就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数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小朋友。”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数数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难点:学会观察图片的方法;用语言表达观察的结果。

  教学准备:

  第2~3页彩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件),第4~5页彩图,10以内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学好数学?

  我们*时很多时候要用到数数,大家会从1数到10吗?谁来数一数?(伸出两只小手,互相数一数同桌小朋友有几根手指。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

  二、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

  (1)师出示教科书第2~3页彩图。

  (2)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一所美丽的小学校。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的小朋友。

  (3)问: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还有什么?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配合学生回答,贴一面**图。

  (2)师:一面**,就可以用数字“1”表示。(同时在图右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3)教师领读,学生自己小声读。

  (4)小朋友们再找一找,图中还有哪些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5)小朋友们再数数看,你又发现了什么?有多少?

  三、认读1~10各数:

  1、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先领读各数,然后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读一读。

  2、可以打乱顺序指数让学生读。

  四、数身边的事物:

  师:这幅图上这么多事物的数量能用数来表示,那么我们身边的事物能不能也用这些数来表示呢?

  你有几个铅笔盒?几枝铅笔?

  第一行有几位同学?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

  我们教室有几扇窗户?几枝日光灯?

  你的右边有几位同学?左边有几位同学?

  黑板的上边贴了几个字?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小学校里面的红旗、花、树木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下课后,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放学后,再数数路上看到的或回家后家里的一些事物。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家人,好不好。

  教学反思:

  “数一数”这节课,是小学阶段的第一节课,也是入学教育课。作为一年级数学的第一单元,数一数之中所用到的数字相对较小,很多小朋友在幼儿园时就学会数这几个数字了。看图数物体时,只要他们观察的够仔细,相信他们都能数出自己所选物体的个数,所以我感觉着一单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还有激发学生学*数学兴趣的目的,在在课堂中尽量给学生发言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惯,提高学*兴趣。所以在上课时,可以尽可能的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数物体,比如数人时可以先数女同学有几个,再数背书包的女同学有几个,再数扎辫子的女同学有几个等等,这节课的学*内容比较简单,但是作为学生进入小学的第一节数学课,要培养对数学学*的兴趣,使他们能顺利的适应小学数学的学*是这节课的关键。

  “数一数”一课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数学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就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教学时,先对学生的数数情况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为学生出示鲜艳的图(课件出示),吸引其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教学活动按照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在抽象出数,然后在回到数数活动中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10以内各数的认读,采用了多种方法,分步骤的练*与反馈,便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最后引导学生数一数身边事物的数量,将数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现数学的广泛性。最后的小结,既对本节课学*活动进行了总结,又进一步将活动扩展到课外,使数学学*走出课堂。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数一数。

  课时目标:

  1、初步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初步经历用点子图表示物体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思想。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事物并提出问题,渗透应用意识。

  4、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初步对数学产生好奇。

  设计新意:

  注意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把学*内容和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玩中体会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乐趣,最终掌握认数技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儿童乐园情景图。折纸游戏用彩纸。

  教学过程:

  一、亲切交谈,导入情境

  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好。别看你们年纪小,玩的地方去的可不少,谁来说给大家听听?我想,小朋友一定很爱去儿童乐园,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二、经历场景,自主探索

  1、观察与交流

  (1)乐园里有些什么?

  (2)你最爱看什么?最爱玩什么?(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3)总结描述美丽的乐园。(风景秀丽:植物与动物。活动丰富)

  2、数一数

  (1)乐园里有花、鸟、滑梯、秋千、木马等很多好看的和好玩的,现在如果我想知道每一种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办呢?

  (2)乐园里有些物体的个数比较多,怎样数才不容易错呢?

  (3)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按顺序数,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3、总结:怎样数数又对又快?(学生汇报)数数时要按顺序,可以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也可以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如果图在纸上,可以用笔作记号,也就是数一个点一个,不点作其他记号也行,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

  4、一一对应

  下面的回答看谁反应快,在图中,用1、2、3表示的东西有哪些?(出示10幅片段图)指名说图意。

  5、使用点子图

  (1)刚才有的小朋友数数时用笔作记号的发生点者数的,我们就可以用点子等简单符号来表示物体的个数。

  (2)如果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同步出示片段图),那么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呢?为什么?(同步出示)木马、飞机、蝴蝶、小鸟的个数怎样表示?(出示)

  (3)思考:在这个儿童乐园里有什么物体的个数能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呢?

  (4)气球的个数怎样表示?请大家在书上画一画。10个点子表示什么?

  三、玩中学*与巩固

  1、数一数画一画做《同步试卷》第4页第一题。

  2、找数。儿童乐园里的数真多,我们身边的数可也不少,不信我们来找找。(1)找自己身上的数,说给同桌听。

  (2)找找自己所在大组里的数,集体交流。

  3、折纸游戏。

  (1)每人折1个自己最拿手的东西,写上姓名。

  (2)根据老师黑板上提供的点子图,很快和其他同学站在一起,使大家手中的折纸的总个数能用黑板上的点子图表示。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7)

——《数一数》教案(精选20篇)

  教学要求:

  1、 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从场景图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按顺序数数的方法。

  2、 初步经历运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初步建立数感和一一对应的。

  3、 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4、 在他人的帮助下,初步学会数学的意义与乐趣。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数数时手口一致,熟练数数。

  教学难点:

  从具体的实体数数到具有一定抽象性质的点子图数数之间的思维转换。

  教具准备:

  课件光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激趣

  师:小朋友第一天来到咱们学校的时候,一定看到了学校里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交流),而数学乐园的小朋友也是今天开学,他们想和小朋友们比一比谁的学校更漂亮、更好玩!你们想去那里看看吗?(课件出示数学乐园画面)

  二、 自主体验

  1、 初步感知⑴师:哎呀,这里就是我们美丽的数学乐园,小朋友美不美呀?是呀,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图上都有些什么?

  ⑵几位小朋友汇报后小组交流再汇报。

  ⑶师:数学乐园真是一座美丽的学校,天是那么的蓝、树是那么的高,花儿正露出笑脸,鸟儿在唱歌,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在玩耍。

  2、 数数

  ⑴(刚才有小朋友说看到了好些鸟,那么究竟有多少只鸟呢?)小朋友们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选择你喜欢的数一数。

  ⑵先自己轻声数数再数给同桌听。

  ⑶哪位小朋友来给我们大家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上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用教鞭指着图一个一个的数。

  3、 针对生的错误进行方法上的

  ⑴讨论怎样数又快又对?

  ⑵结合生给出的方法: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也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一个作记号,最后数到几就说明有几个物体,这样就又对又快了。(我们刚刚都是一个一个的数的,有没有不同的数法的,更快的,两个两个,五个五个的数可以吗,你们会吗?)

  4、 开火车游戏过度到点子图

  ⑴师:我的火车谁来开?生:我来开。师:你来开。生一个接一个在图上找出用1、2、3、4、5……10表示的物体。比一比哪列火车开得又快又好!(生这里还不能完全正确的使用量词,师给予纠正)。

  ⑵课件依次出示小画图。当出示出第一幅滑滑梯图时,师: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的个数,你想用什么符号表示?(有男生说用点子表示,显然他看过书,我当时就说哦可以用点子表示,当然可以你是看过书了是吗?除了点子我们还可以用任何你喜欢的图案表示在这里为了方便简单)我们这里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

  ⑵那么两个秋千,三匹木马、四架飞机应该怎样表示,为什么?)蝴蝶、鸟呢?依次出示点子图。

  ⑶探索:这里先出示点子图,问图上什么东西可以用7个点子表示呢?(七朵花)再出示8个点子图,问这里表示什么?生答表示什么东西可以用8个点子表示。那么用什么表示气球的个数?在图中10个点子又可以表示什么呢?(其实实际课堂中还没有提问到这里部分学生已经回答出来了)

  5、 再完整的看着图说说点子图意。

  6、 拍手游戏。师任意说出图中的某个物体,生立刻拍出对应物体的个数,以小组竞赛形式、男女生竞赛形式展开,再请学生任意说一个,其他学生拍手)

  7、 :针对数数的方法及用点子等符号表示数的过程进行。哦,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有规律的数,这样就不会少数或多数了,是吗?原来小圆点可以用来表示图中物体的个数,图中物体有几个,圆点就画几个对吗?

  三、 巩固深化(师自己补充的,祥见PPT)

  1、 连一连

  2、 小鱼儿吐了8个泡泡,请小朋友帮他画完整。

  3、 找数活动找找我们身上及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打开自己的书包数一数你今天带了几本书,跟同桌说说。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看看我们周围藏了多少个数?数数教室有几盏日光灯?有几组小朋友?有几扇门?

  四、 提升

  其实其它地方也到处充满数学,数学与我们紧密相连,请同学们下课后留心观察,做个有心的小主人。

  五、 作业布置

  请小朋友找找自己家中藏了多少个数?明天与其他小朋友们交流。 这是学生进入校园的第一节数学课,他们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从美丽的动画引入主题学生一定更感兴趣,感受到数学无穷的魅力。如果小朋友在这里已经说出了具体的数,师给予表扬,并加以引导。时也可以此作为过度。(1座滑梯、2个秋千、3匹木马、4只转椅、5只蝴蝶、6只小鸟、7朵花、8棵树、9个气球、10个小朋友)这里并不要求生按照1~10的顺序说,只要数的正确,量词使用恰当,数的方法得当就给予鼓励表扬。也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点子图和图片,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图片中有几个物体就在下面画几个点。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韵律,学**、鼠的正确发音。

  2.通过欣赏儿歌,动手操作及动作等形式提示下记忆儿歌。

  3.乐意参与此活动,体验朗读儿歌时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虎、鹿、猪、兔、鼠的图卡及山上,林中,路上草里的背景图及五张凳子。

  活动过程:

  1.把儿歌编成一个小故事,以此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春天来了,森林里可热闹了,许多的小动物都来到森林里玩,“噜噜……”谁来了?(幼儿回答:猪)“吱吱……”谁来了?(幼儿回答:老鼠)

  2.教师拿着猪、老鼠的图卡,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教师:这故事真是好听,但老师这里还有一首更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

  3.教师和幼儿一起有情感地、多层次地朗读儿歌。

  (1)教师结合动物的图卡及背景图教幼儿念儿歌(读三遍)

  (2)教师结合动物的'图卡及背景图念儿歌的上部分(如山上一只,幼儿:虎。林中一只,幼儿:鹿等)(读二遍)

  (3)教师把所有动物图片拿出,请幼儿上来,边大声念儿歌,边把动物图卡插回到各自所在的背景图(读三遍)

  (4)教师和幼儿也学动物的动作念儿歌(读三遍)

  (5)幼儿自己结合动物的图卡及背景图念儿歌(读二遍)

  4.教师和幼儿一起复*儿歌一遍。

  教师:今天,小朋友真能干,都能把儿歌念下来,来我们一起给自己一点鼓励(鼓掌)

  活动延伸:

  1.把动物图卡及背景图放在语言板,以便幼儿操作。

  2.要求幼儿回去把儿歌念给家人听。

  附故事及儿歌:

  找家

  春天到了,森林里可热闹了。许多的小动物都来到森林里玩。小猪和小老鼠也来了,但是,这次它们可不是来玩的,它们要去寻找自己的家。它们走啊走,来到一座山,山上有一只老虎很凶恶,它们吓着跑开了。它们又来到了一座美丽的森林,林中有只美丽的鹿,它唱着动听的歌。它们向鹿问完好后又走呀走,来到一条又美丽又安静的路边,小猪对老鼠说:“老鼠,你是知道的,我这人很爱睡觉,我决定住在这里。”小老鼠自己一个人又往前走,来到一个美丽草堆,它看到一只小兔在草堆里玩耍。老鼠对小兔说:“我可以住在这吗?”小兔说:“可以,欢迎你加入!”就这样,它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儿歌:数一数

  山上一只虎,

  林中一只鹿,

  路边一只猪,

  草里一只兔,

  还有一只鼠。

  数来又数去,

  虎鹿猪兔鼠。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等探究活动初步了解幼儿的数数情况,使幼儿初步学会观察和数数的方法。

  2、使幼儿体会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大班幼儿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学**惯,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参与意识。

  3、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4、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0--10数字卡片一套;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引入谈话:

  小朋友,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幼儿数数)老师很高兴。我给

  大家带来了一样礼物,你们想看吗?

  2.创设数数情境:

  数的儿歌:

  我说一,你说一,我说二,你说二,我说三,你说三,

  一张纸头一支笔,身上长着许多二,红领巾戴胸前,

  我说四,你说四,我说五,你说五,我说六,你说六,

  屋里有张方桌子,***迎风舞,六一节日多快乐,

  我说七,你说七,我说八,你说八,我说九,你说九,

  七天就是一星期,一起去帮老大妈,老人节在九月九,

  我说十,你说十,十个指头最能干。

  二、认真观察,正确数数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幼儿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

  物个数。

  ⑴数数量是1的事物。

  ⑵数其他数量的事物。

  ⑶认读1—10各数。

  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再让幼儿读一读这些数。如果读错了,可以让幼儿数

  一数圈里的人和物,然后纠正读错了的数,如果有时间,还可以不按顺序指数让幼儿说数。

  三、应用操作,建立数感

  1.数教室里的实物。

  教师:教室里有几扇门?几扇窗?几盏灯?每扇窗上有几块玻璃?你左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你右边这一行有几位同学?

  2.认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

  如:老师手里最多拿了几颗弹子?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大杯子里最多能倒进几小杯水?

  四、合理小结,适当引申

  活动反思:

  在整个练*过程中,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看、猜、想、说、验,培养估计的意识,使幼儿在相互启发中体验成功的乐趣,易于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形成。

  学*目标

  手口一致地点数1。

  观察活动室,能正确找出数量是1的物品。

  活动准备

  神秘袋、杯子、铅笔、书、小皮球。

  “1”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形式:集体

  1老师将杯子、铅笔、书、小皮球放入神秘袋内。

  2老师请幼儿轮流从袋中取出一件物品,并说出该物品名称。例如一个杯子、一支铅笔、一本书、一个皮球等。

  3当幼儿说出该物品时,老师同时举起“1”的数字卡,说明1的数字和数量。

  4出示神秘袋内所有物品,请全班幼儿数数每种物品的数量。

  5与幼儿一起观察活动室里有什么东西的'数量是1。例如垃圾桶、饮水机、白板、厕纸架等。

  6请小朋友取任意的一件玩具,放在筐中。

  活动评价

  能点数1的数量。

  活动建议:

  户外活动时,每人捡一片落叶,复*巩固对数量1的理解。

  准备材料:

  1、有壳的花生、糖果、红枣若干粒(分别放在三个盘子里)。

  2、形式排列卡三张:纸制卡片,绘有按一定规律排列的花生、糖果、红枣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3、牙签若干

  直接目的:

  尝试用三种不同种类的`食物按一定数量进行有规律地排列。

  间接目的:

  1、观察能力的培养

  2、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3、迁移能力的培养

  活动提示:

  1、将教具端放到卷毯上,请幼儿说出食物名称。

  2、出示形式卡第一张,请幼儿回答:“箭头表示什么?”(从箭尾到箭头表示一个方向。)

  3、形式卡上按“糖、花生、枣”的顺序连续重复排列三组,教师用牙签将形式图划分为三小节(牙签放在枣与糖之间)。

  4、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讨论:他们被分成了几组?每组有哪三种食物?每组中谁在前?谁在后?谁在中间?三组排列完全相同吗?

  5、请幼儿跟着老师将形式排列卡的内容点读两遍,注意每读完一小节后要稍作停顿。鼓励幼儿记住图形排列规律。

  6、请幼儿将实物与图形从左往右对应,并按原有规律继续排列。

  7、排列完毕,老师与幼儿一起点读并确认排列结果,如发现错误要及时调整。

  8、分别出示第二张、第三张形式排列卡,引导幼儿独立完成操作。

  9、教具归位时要注意从左往右有秩序地整理,可一组一组地收。

  错误订正:

  1、形式排列卡及表示排列方向的箭头。

  2、教师的引导及帮助。

  延伸变化:

  1、学*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增的规律重复排列。

  2、学*将物体按组内数量递减的规律重复排列。

  3、学*将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增、另一个物体按数量递减的规律同时排列。

  课题:

  数一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观察*惯。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计数的良好思维*惯。

  4、初步培养学生用较完整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的良好*惯。

  5、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学过程:

  一、自由数数,了解学生的数数基础。

  教师提出要求:小朋友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看图数数。

  1、看图讲故事,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今天是上学的第一天,全国的小朋友们都在这一天到学校上学来了。你们看,我们课本上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这所学校的小朋友们也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画面上都有什么?

  学生自由观察,点名发言。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可按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可按从*到远的顺序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每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

  请个别能干的小朋友先说,要求:说大声,说清楚,说完整,给全班小朋友做榜样,再同桌互说。同桌互说时,要求:男同学先说,女同学听,然后再交换,女同学说,男同学听,说的同学要说小声些,让同桌同学听清楚但不影响其他同学,同样要说清楚,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不插嘴,认真听。

  教师及时巡视,纠错。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达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数量2的事物。

  提出问题:图中有什么东西的数量是2个?

  生:两个单杠,两间农舍

  (2)数数量3的事物。

  学生数出数量是3的事物时,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他的数量的?

  强调:当东西的数量较多,用眼睛数不清楚时,要用手点数。

  (3)数其它数量的事物。

  同桌轮流数出4---10数量的事物。

  全班交流汇报。

  (4)学生认读1---10各数。

  3、数生活中事物的个数。

  三、小结。

  小朋友今天通过有顺序的观察图,正确的数出了很多事物的数量,放学后,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的数量。

  活动设计意图:

  这 节活动是一首很有趣的歌曲,歌词是一首绕口令。幼儿*时对绕口令朗朗上口的节奏比较感兴趣,并且由于歌词内容呈并列形式存在,无逻辑关系,所以能任意调换 顺序。活动可以一次进行,也可以分为两次进行,在学会绕口令的基础上,加上配乐进行歌唱。根据排列组合规律,前五句歌词能唱出几百种变化,配上图片加以深 化调换,留给幼儿广阔的创造空间。重难点都是在幼儿的游戏中完成,也更便于幼儿接受。

  活动目标:

  1、在学说绕口令的基础上初步学唱歌曲,注意唱准休止符。

  2、根据图片变化的暗示,学*运用“重组法”来改编歌词进行演唱。

  3、敢于迎接由绕口令拗口及不断变化的歌词顺序所带来的双重挑战。

  活动准备:

  1、图片5张,纸花3朵,红磁铁2个。

  2、幼儿说过绕口令,知道绕口令的含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幼儿在学会绕口令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注意唱准休止符。

  难点:学*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创编内容进行演唱,接受挑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教师请幼儿回忆说绕口令,激发幼儿兴趣,并注意说绕口令的方法。

  1、幼儿回忆说说已学会的绕口令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了一首绕口令叫《数一数》,那你们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幼儿:好的

  幼儿开始回忆说出绕口令。(有的幼儿说得慢,有的幼儿说得快)

  2、引导幼儿说说念绕口令的感受,师幼共同讨论发现的.问题。

  师:刚才在念绕口令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念绕口令需要注意什么?

  幼儿

  1、念的不整齐,有人快有人慢。

  2、绕口令感觉绕来绕去的,总是容易念错。

  3、幼儿比赛念绕口令,教师引导幼儿在速度快的同时要注意口齿清楚。

  4、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绕口令的内容顺序正确摆放图片。

  师:老师这儿还有好多图片,想要请小朋友来帮忙摆放顺序,哪些小朋友想要来试试?

  幼儿边念绕口令,边将图片内容调整为正确顺序。

  二、基本部分——感受歌曲旋律,初步学唱绕口令的歌曲。

  1、幼儿在钢琴的伴奏下朗读歌词,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师:老师准备了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念绕口令的。

  幼儿:老师是唱的,真好听。

  2、教师范唱,鼓励幼儿认真倾听。

  师:老师不但会念绕口令,还会根据音乐唱出来,你们想认真听一听吗?

  幼儿:想

  3、幼儿集体学唱歌曲。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曲好听吗?想跟着音乐一起来试试吗?

  幼儿跟着音乐一起进行配词演唱,学唱歌曲。

  4、幼儿根据提示完整流畅地演唱歌曲,教师帮助幼儿强调休止符的唱法,引导幼儿掌握难点。

  师:你们在唱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幼儿:有的要停,有的要唱呀,有人没唱。

  教师随幼儿的演唱,摆放花朵。

  师:你们猜一猜花朵告诉我们什么?

  幼儿:花朵的地方要唱“呀”

  幼儿再次演唱教师在休止出摆放红圆磁铁

  师:再请你们猜一猜这个红磁铁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看到红磁铁就像红灯一样,要停一下)

  幼儿:红磁铁的地方没有呀。

  师:红磁铁像我们看到的什么?

  幼儿:色块、圆片片、红灯

  师:像我们看到的红灯,看到红灯我们要停下来,所以唱到这句你要停下来,要遵守交通规则哦!

  5、教师随幼儿熟练的程度变换动物及地点的前后顺序,创编新歌词。

  (1)更换第一幅和第二幅图片上的动物的位置,增加难度和趣味性。

  师:你们觉得这首歌难吗?老师增加一点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幼儿:敢

  引导孩子唱准最后一句。

  (2)教师变换更多的图片的位置,以及小动物的位置,根据孩子的掌握程度适当增加难度。

  师:你们唱的都很好,难不住你们,我要增加难度了,你们可看仔细了。

  (3)幼儿自己变换歌词图片顺序,并唱出新的歌曲。

  师:这是我在考你们,谁想上来考考大家,你来试试?

  三、结束部分——幼儿边唱边表演

  师:小朋友们都学会唱这首绕口令,让我们一起唱唱跳跳庆祝挑战成功吧!

  活动目标

  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到4,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已经掌握5以内的唱数。

  课件准备:《五只小猴子》动画视频;“礼物盒”组图。

  活动过程

  播放动画视频《五只小猴子》,复*5以内的唱数。

  ——跟着视频我们一起来复*5以内的唱数吧。

  ——小心不要唱错数字哦。

  操作课件,学*手口一致的点数1-4,并能说出总数。

  1.操作课件,数一数各种物体的数量。

  ——森林乐园开张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货柜,熊猫奇奇和小伙伴们便相约一起去乐园玩。奇奇来到森林乐园的美食柜,奇奇买了哪些美食?

  ——甜甜圈一共有几个?蛋糕一共有几个?牛奶有几瓶?(1)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

  2.操作课件,数一数各种物体的数量。

  ——熊猫妙妙遇见了森林乐园的玩具柜,玩具柜里有哪些玩具?

  ——玩偶有几个?小汽车有几辆?皮球有几个?(2)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操作课件,数一数各种物体的数量。

  ——小猫蜜蜜碰见了森林乐园的皮具柜,皮具柜都有哪些东西?

  ——书包有几个?行李箱有几个?(3)

  ——我们一起数一数吧。

  4.操作课件,数一数各种物体的数量。。

  ——兔一一看见了森林乐园的'饰品柜,饰品柜上有什么?

  ——眼镜有几个?小镜子有几面?小梳子有几把?(4)

  出示组图“礼物盒”,巩固幼儿对4以内点数的掌握。

  ——奇奇和小伙伴们逛完了森林乐园,开心的回家了,走之前,他们还买了一些礼物。

  ——一共有几个礼物盒?

  ——第一个礼物盒装着什么?一共有几个?

  ——第二个礼物盒装着什么?一共有几个?

  ——第三个礼物盒装着什么?一共有几个?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班级中的物品,在游戏中复*4以内的点数。

  ——我们班级中一共有几扇门?有几台钢琴?

  ——班级中一共有几位老师?

  ——娃娃家里有几个玩偶?几把椅子?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逛一逛幼儿园,数一数幼儿园内大型玩具的数量。

  活动目标:

  1、知道10以内数的名称和顺序。

  2、培养幼儿的数数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学挂图《数一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挂图《数一数》

  1、看一看,画面上有哪些动物,分别说出动物的名称。

  2、数一数,图中每种动物的数量各有几个。

  3、说一说,引导幼儿按动物数量的多少说出每种动物的名字。

  4、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儿歌《数一数》,引导幼儿掌握数词和量词。

  二、观察画册《数一数》

  1、引导幼儿观看画册,指读儿歌。

  2、鼓励幼儿和同伴一起讲述小动物的故事。

  三、手指游戏“十个手指头”

  1、教师说儿歌《十个手指头》,幼儿跟读。

  2、教师启发幼儿一边说儿歌一边创编动作。

  3、幼儿自由表演儿歌。

  日常生活教育及区域活动投放材料:

  1、引导幼儿观察《看猴山》

  (1)说出猴山上有多少只猴子。

  (2)数一数,树上有几只猴子,荡秋千的小猴有几只,梯子上的小猴有几只等。

  (3)说一说,山上的猴子多还是山下的猴子多。

  (4)找一找,与照片上相同的'小猴子是哪只,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在数学活动区,引导幼儿根据数字卡片取出物品数量,学*物品与数字的对应。

  家园共育:

  儿歌有明快的节奏,念起来顺口,容易记住,可以提高孩子学*数数的兴趣。家长在教孩子学*口头数数时,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数数儿歌,如《数字歌》等。

  附:

  数一数

  一头象,两只虎,

  三只熊猫四只鹿,

  五匹马,六只鸭,

  七只小侯八只兔,

  九条金鱼十只鼠,

  大家都来数一数。

  十个手指头

  一二三,爬上山;

  四五六,翻跟头;

  七八九,拍皮球;

  伸出两只手,十个手指头。

  数字歌

  一 一 一,一只小鸡叽叽叽;

  二二二,二只小狗汪汪汪;

  三三三,三只绵羊咩咩咩;

  四四四,四只老鼠吱吱吱;

  五五五,五只布谷咕咕咕;

  六六六,六只小鸭嘎嘎嘎;

  七七七,七只蟋蟀唧唧唧;

  八八八,八只鸭子呱呱呱;

  九九九,九只斑鸠啾啾啾;

  十十十,十只蜜蜂嗡嗡嗡。

  【活动目标】

  1、认识11—15的数字和数量。

  2、正确点数11—15,并说出总数。

  3、按照顺序排列数字11—15。

  4、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1—15的数字卡、10朵红色的纸花、5朵黄色的纸花等。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老师告诉幼儿美丽村开了很多美丽的花,引导幼儿想象。

  2、基本部分

  ①然后出示10朵红色的纸花,请幼儿数一数,一共开了多少朵。在10朵花的旁边,放一朵黄色的花,请幼儿再数一数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告诉幼儿10多花,再加1朵就是11朵花,出示11数字卡让幼儿认读。活动以此类推。

  ②请幼儿按顺序排列11—15的数字卡。

  ③分别出示物品图,请幼儿数一数总数,然后找到正确的'数字放在图的旁边。

  ④请幼儿将5张图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并相应地排列数字卡。

  3、结束部分

  请幼儿在教室里找到相同的11、12、13、14、15个物品,如:11块积木,12颗珠子、13片拼插玩具等,拿回来后大家一起数一数,看他拿的数量是否正确。(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此次活动的内容选材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看似简单的数数活动却让幼儿学会一些技巧,懂得了一些规律。

  本节课一共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第二部分中,让孩子明白括弧中的小字代表不同的意思,小字不同,数量也不同是活动的难点部分。而我在引导孩子解决发现活动的难点时,由于“种”字有点方言色彩,孩子不能准备的理解这个小环节的意思,课后听其他老师说,如果换成“类”也许会让孩子更好理解些。还有就是问奶粉下面非要写上数字四,括号里的小字改成什么就可以了?能回答出来的幼儿不多,有个孩子回答除了“桶”,我立即给出了表扬,继续追问还有没有不同的答案?结果没有孩子回答,我就直接告诉了孩子,除了桶之外,还有罐、箱、碗等等,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反应有点似懂非懂的。组织好问题的语言是引导幼儿理解活动内容的关键。

  在最后结束的环节中,我的提问上有些不明确“你们还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字”。我是想让孩子回答出类似生产日期、标签、数量等方面的数字,可有的孩子说了些像电话号码、车牌号、楼梯号等。这个问题我应该如何问才能问到我想要的答案上来呢?如果说“你们还在那些商品上见到过这些数字,你觉得这些数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不知道语言上准确不准确?

  在整个活动的准备、设计到开展,才发现原来在模仿名师的一节课也不是个简单是事,把名师上课中说的话完全照搬下来未必适合自己班里的孩子。我们在模仿中还要有所创新,要有自己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班里孩子的特点设计教学环节。然而,不管自己的成功与否,从模仿名师的课当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的,比如在设计问题上,要有预设,语言上要简单明了。每个环节之后的小结语要怎么说,过度语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都要细细揣摩。

  教学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惯。

  教学准备:

  积木若干、水果若干、蔬菜若干教学过程:

  一、数数积木有多少。

  ⑴积木分一分,教师出示一筐积木,我们来玩积木了,可它们怎么跑到一起去啦!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积木分类、分开摆放。

  ⑵每种积木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教师引导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积木的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⑴介绍活动。教师:这里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⑵幼儿个别操作:幼儿将一篓里的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没一种有多少,用相应的点卡表示。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点子X表示。

  三、幼儿集体操作:

  每组一篓玩具,请幼儿用玩具找点卡。教师讲评。

  四、送玩具回家。

  我们现在送水果宝宝和蔬菜宝宝回家吧。

  请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数字入诗的意趣,认读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重点:

  背诵诗歌,引导幼儿讲述树叶还能用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用书。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古诗“一望二三里”导入。(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新授

  1、故事<森林里的音乐会>、

  教师示范公鸡叫,大公鸡的'叫声惊动了小马,小马呱哒呱哒地跑来了,小马又带来了几位演员?请小朋友来数一数、(出示图片1、2、3、4、5)小动物都来了,唱的唱、跳的跳、吹的吹、打的打、表演的很好,大象伯伯写了一首很好的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录音)

  2、提问:你从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教师总结:这首诗有从一到十这几个数字念起来特别的有趣、

  三、读诗歌、

  1、教师范读、

  2、教师教幼儿读、

  3、游戏、

  4、分组赛读、

  四、教师引导幼儿认读数字,尝试用这些数字再来仿编诗歌、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亲*又*常的事物来表现诗歌的特色。

  如:一只鸭、两只鸭、鸭子下水嘎嘎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重视自主探究,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为了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对数的感知,本教案设计了两组“数一数”活动,通过第一组“数一数,认一认”的活动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通过第二组“拨一拨,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十进制计数法。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重视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大数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只有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学生才会对数学充满亲切感和好奇心,感受数学的价值。本课时在数学设计上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设计了借助身边数据感知十万有多大和交流含有大数信息的活动,这样的设计既能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计数器若干个

  学生准备 收集生活中较大的数据注: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见前面的“备课解决方案”。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1.谈话激趣。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那到底它有多大?人口有多少?在世界上又有哪些引以为傲的事例呢?现在老师就利用几组数据来让大家感受一下。

  2.观察图片,初步感知大数。

  (1)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九百六十万*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位。

  (2)20xx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约为十三亿人。

  (3)世界上最大的皇宫是北京的故宫。它的占地面积约为七十二万*方米。

  (4)北京***广场的总面积是四十四万*方米,可同时容纳一百万人**。

  3.说一说,感知大数存在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上面的`数据都很大,你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还发现了这样大的数?

  (学生汇报一些关于大数的事例,并由此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这节课所学数的“大”,切身感受到学*“更大数”的必要性。

  ⊙探究与体验

  1.复*,回顾旧知。

  (1)以前学过的数位有哪些?它们相对应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

  (2)说一说,如果在计数器上从个位到万位每个数位上都拨出一个珠子,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畅地探究新知、主动体验新知做好铺垫。

  2.通过“数一数,认一认”认识“十万”。

  (1)“数一数,认一认”。

  (引导学生进行“数一数”活动,明确:一排有10个大正方体,每个大正方体有1000个小正方体,10个1000是一万)

  (2)每排有一万个,一共有多少排呢?你能一万一万地数下去吗?

  (引导学生数出10个一万)

  3.学生尝试总结。

  (1)数一数。(课件出示教材2页“数一数,认一认”情境图)


数一数教案设计通用5篇(扩展8)

——《数一数》教学教案范文十份

  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课时:数一数总课时数:

  教学内容:p2~p5数一数

  教学目标:

  生学*数学的兴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学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激发学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在学校里学*很多有用的知识。这节课是数学课,我们要学*数学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学*第一课:数一数(板书课题)

  二、新课

  1、出示彩色挂图,教学数数。

  (1)质疑:教师:“这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学校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大家一起来看这幅图里都画了些什么?”

  (2)小组学*:先让学生观察,在小组内和小朋友们说一说。

  (3)汇报学*情况: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在学生随意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如:能用“1”表示的有:一面**、一位教师;能用“2”表示的有:两个同学向教师敬礼、两个同学浇花;3个同学在踢球;有4朵葵花;宣传栏上有5个大字;花坛里有6朵花;天空有7只鸟;楼边有8棵树;校园里有9个学生;10个人等)。然后让同桌再互相说。

  2、找一找,数一数:我们也有一个美丽的校园,我们也可以数数在我们校园里,教室里看到的'东西。

  师:谁能把你自己观察到的告诉大家?(指名回答)

  3、扩展训练:

  (1)关于方位的认识:

  提问学生,某某前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后边一列有几个同学?左边一行有几位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位同学?

  告诉你的同桌,你的左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右边一行有几个同学?前面一列有多少的同学?后面一列有多少个同学?

  (2)动脑动手:

  1、你喜欢画什么,就在右面的空格里画什么,要画得和左边同样多。

  2、练*2第一、二题

  三、小结:

  数学课有趣吗?你们喜欢上数学课吗?今天的数学课,同学们表现得很踊跃、很认真。希望同学们以后也能像今天这样认真的学*数学知识。

  四、课外观察作业

  1、数一数在家里或在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并记录下来,和同学们交流。

  2、准备5个圆形、5个三角形、5个正方形。

  教学目标

  1. 通过操作活动,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2.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的内容。本班学生已使用两年实验教材进行学*,学*中初步形成搜集资料与自主探索的能力。为了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自主学*,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大数的生活资料,课上充分放手让学生在估一估、数一数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千、万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的进位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与探究的能力,体会学*的价值。

  教学设计

  如何创造性使用教材是我的研究课题,以往我认为将教材中的素材进行简单变换或重组就达到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目的,通过进一步理解《标准》所提出的理念以及教学中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实质是在深刻理解教材设计意图的基础上,加入教师、学生创造性的设计与思考,挖掘教材内部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可利用和可开发的因素,这才能达到灵活运用教材的目的。

  根据教材意图,我设计了数一数一课。虽然在课上是40分时间的学*过程,但如何能延长这一学*时间,使学生走出40分时间在更广阔的空间中不断地学*呢?课前,我就先请学生搜集有关生活中大数的资料,同时我也为学生搜集了录像资料,使他们不仅体会到生活中存在大数,而且在学*中进一步建立数感。课的开始,学生伴随着宇宙星空、海洋鱼群、群马奔跑的录像进入了生活中大数的学*。呀班内发出了惊讶的声音。我顺势问:你们有什么感受?太多了!成千上万呢?有无数颗星星我都数不清了。接着,学生介绍自己在生活中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体会大数就在他们身边。有的找到河流、山川的长度;有的从汽车的各种配件介绍表中发现大数;有的从报纸上剪下商场电器促销价目表,从中发现生活中的大数等。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建立了对大数的初步认识。

  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万,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本课的另一个重点。教材是从已有知识数方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我认为,在学*这部分知识时,首先让学生理解当数很大时,先确定计数单位,再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这样更易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把握知识的脉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自我探索和相互交流中,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和能力也将得到发展。

  于是,我先拿出一满杯黄豆,请学生估计有多少粒。500,800,1000,3000多种不同的答案说了出来。正在学生争论不下时,教室内发出哗哗的响声,喧闹的场面立即静了下来。教师又拿出一个同样大小的杯子,放了100粒黄豆,并告知学生其数量,让学生对比两个杯子的黄豆,再估计第一个满杯黄豆的数量。此时全班发出的声音趋于一致:900,10001000左右。顺势教师追问:从大家两次估计的情况中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次估计的答案相差较大,第二次比较集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教师问道。因为老师给我们100粒黄豆当样子就好估计了。接着,教师请学生估计一张格纸上有多少个格,学生又出现争议无法准确估计。您能给我们一个样子吗?学生这次主动提出了估计较大数时需要标准,我很高兴。于是就提供给学生10,20,50,100的单位作为样子。学生很快选择了较大的数当样子进行数数。

  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样子开始了数数活动,这时教师提出要求:请你在规定时间内边圈边数,想一想怎样能让别人很快知道你的格子纸中有多少个格。学生开动脑筋紧张地数着,很快说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有的横着画、有的竖着画、有的以方块为单位画,无论是哪种画法都体现了10个100是1000或20个50是1000的'含义,在这两种方法的比较中学生再一次体会出10个100是1000的含义及合理之处。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学生,也发现自己选择单位不妥之处。当建立了百与千的关系后,再研究千与万的关系时,学生自然选择以千为单位去数数,建立了10个1000是10000的概念。这节课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疑问中探究,不断地体验、不断地理解、不断地修正自我。这些远比单一地告诉学生通过数数得出结论要更有价值。最后,教师为学生播放全校升旗的录像,让学生结合本校实际体会一千有多大,进而体会一万有多大。

  教学反思

  《标准》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方式。改变原有单一的、被动的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动性的多样化的学*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因此,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学*的价值,将40分的课堂教学延伸,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关大数的资料,在大量的生活资料中体会大数存在的意义,在估计、数格的实践活动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关系。

  案例点评

  发展学生数感是《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案例首先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着大数,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且使学生充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估计和数方格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起一千的模型。这样的教学活动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发展对数的感知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特别是,学生选择合适单位的过程中,学会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主学*。

  编者点评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叙述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它不是简单地记录数字的过程,而是在告诉人们课堂上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而这些精彩的故事正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共同创作的结果。

  一、学*目标

  1、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

  2、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二、课前准备

  小棒、圆片、水果

  三、预*提示

  1、出示彩图,教学数数。

  师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数出它们的个数吗?

  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人或事物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3、数水果,摘水果

  通过数水果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四、预*检测

  1、数一数、把数量相同的连在一起。

  2、数一数、把数和图连在一起。

  3、画一画。

  看数,在()中画出相应个数的○。

  2()。

  5()。

  4、照样子圈一圈(看数圈图)。

  5、圈一圈,连一连。

  6、我有()只手,每只手有()个手指。

  7、数一数,连一连。

  8、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9、我能把多的划掉。

  10、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单元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通过具体实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视角

  本单元探究的主要内容是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从而体会乘法的意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计算起来十分困难。当他们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时,学*乘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具体、有趣的素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乘法的意义。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设计特色

  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知识于生活,消除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教学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抓住学生的学*兴趣,组织学生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突破难点,使学生爱学、乐学,更好地掌握乘法的意义。

  数一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规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从多角度观察,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能看图正确列出加数相同的连加法算式,为学*乘法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熊猫图片、圆片、苹果图片

  教学方法: 讲 解 法

  一、导入

  借道具熊猫引入: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我的好伙伴!快来看看。”(出示书上熊猫图)

  二、教学过程

  1、有多少个熊猫?

  (1)学生先独立观察图画,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熊猫。

  (2)小组讨论交流: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大熊猫,可以怎么数呢?在数的基础上列式计算。

  (3)说一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4)引导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一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2、有多少个圆片?

  独立看图,按规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并列式。

  指名汇报,并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还可以怎么数?教师板书算式。

  对比两个算式,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有多少个方格?

  独立看图,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方格个数,并列式。

  指名说出思考过程。学生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就可以了,不必一字不差地叙述。

  观察两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有多少个苹果?

  一盘有3个苹果,5盘有几个?你能列出算式吗?

  你能算出6盘、10盘、15盘分别有多少个苹果吗?列式并计算。

  进一步提问:像这样的求几个相同的数的和,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三、练*:教师以形式出练*。

  四、游戏:

  让学生根据拍手列式。教师拍手,让学生口答。

  口述算式,让学生根据算式拍手。

  方法:先单人拍,后可齐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题卡片、晚报一张。

  〖教学设计

  (一)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1.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

  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现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认识大数

  1. 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

  3.引导观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

  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

  (三)引导填写数位顺序表

  (四)练*

  1. 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米2。

  (五)总结

  1. 你喜欢大数吗?为什么?

  2.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后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 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注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

  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察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察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

  4.以少见多

  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帮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

  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方法,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帮助。

  〖编者点评

  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经验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知识。观察、操作几何模型,帮助学生认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以小见大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而且渗透了一种比较事物的具体方法。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初步接触1~10各数,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并在数1~10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数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正确数出图中的物体各数。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数学的意识。

  重点:通过数一数,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数过程。

  难点:从具体实物过度到抽象的点子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儿童乐园里玩吗?老师前几天就去了儿童乐园,还带回来一张图片呢,你们想看一看吗?(出示图片)

  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进行教学。

  二、学*新课

  1、让学生数图上的物体个数

  同学们,儿童乐园里非常热闹,在照片中,你能看到什么?能告诉大家吗?

  谁能告诉大家,照片中有些什么?(引导学生在表述的时候说清各种物体在图中的位置。)

  总结:灿烂的`阳光下,绿树成阴,鲜花怒放,鸟儿欢快地唱着歌,花蝴蝶欢乐地飞舞着,小朋友们自由自在地在儿童乐园里尽情游玩着,他们有的在骑木马,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坐小飞机,有的在滑滑梯。看!他们笑得多开心呀!学完今天的新本领,咱们也到儿童乐园去玩,好吗?

  2、提问:图上画了滑梯、秋千、木马等东西,还画了人、鸟、花等,你能数出每一种有多少个吗?(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数,并指出在数较多的物体时,可以数一个轻轻地划掉一个,防止遗漏。)

  师启发:小朋友,你能说出XXX有几个吗?(对于说的又快又准的小朋友进行表扬。学生喜欢先数什么就让他们说什么,不要限制先数哪一种,保持学*热情。对于比较难数的数目,要引导学生有次序的数,防止重复或遗漏。如果有学生数的角度与书上不同,只要合理教师也应该加以肯定。)

  3、总结方法。

  (1)开展讨论:怎样数数又对又快?

  (2)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作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我们再来数一数图上物体,看谁数的最快

  4、用点子图表示个数。

  提问: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表示物体个数,你想用哪些符号表示?

  讨论:我们就先用点子来表示吧!有1个滑梯就用1个点子表示。(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秋千的个数?为什么?(出示点子图)怎样表示木马、小飞机、蝴蝶、小鸟、气球的个数?(出示点子图)

  探索:图中什么物体的个数可以用7个点子来表示?8个点子呢?怎样表示气球的个数?(自己在书上画好)10个点子表示什么?(一个一个让学生完成)

  三、联系生活,进行实践

  1、送小礼物

  说明:只要完成纸上的题目就能得到一个小礼物。

  题目:用点子图表示物体个数。

  2、找数活动

  (1)找一找我们自己身上和小朋友身上藏着多少个数??

  (2)找一找我们教室里藏着多少个数?

  过渡:不但在我们身边藏着很多很多数,其他地方也到处充满着数学。今天回家就请小朋友们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四、 总结提升,激发学*责任感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紧相连,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一个小朋友都能从现在起认真学*数学,与数学交朋友,长大后为祖国作贡献。

  五、作业设计

  找一找自己家里藏着多少个数。

  单元目标

  通过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受乘法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乘法的意义。激发学生兴趣。

  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

  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简单的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

  通过具体实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视角

  本单元探究的主要内容是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乘法算式,从而体会乘法的意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大量的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计算起来十分困难。当他们感受到这种方法的局限性时,学*乘法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推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从身边的'生活经验出发,选择具体、有趣的素材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感受乘法的意义。在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设计特色

  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知识于生活,消除学生第一次接触新知识的陌生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教学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抓住学生的学*兴趣,组织学生发现问题,乐于提出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突破难点,使学生爱学、乐学,更好地掌握乘法的意义。

  数一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不断总结规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从多角度观察,产生不同的思考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能看图正确列出加数相同的连加法算式,为学*乘法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

  熊猫图片、圆片、苹果图片

  教学方法: 讲 解 法

  一、导入

  借道具熊猫引入: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行表演的玩具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许多我的好伙伴!快来看看。”(出示书上熊猫图)

  二、教学过程

  1、有多少个熊猫?

  (1)学生先独立观察图画,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大熊猫。

  (2)小组讨论交流:要想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大熊猫,可以怎么数呢?在数的基础上列式计算。

  (3)说一说,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

  (4)引导学生观察全部算式,说一说哪一种数法比较好。

  2、有多少个圆片?

  独立看图,按规律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圆片?并列式。

  指名汇报,并说说你是怎么数的。

  还可以怎么数?教师板书算式。

  对比两个算式,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有多少个方格?

  独立看图,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数出方格个数,并列式。

  指名说出思考过程。学生只要能说出大致意思就可以了,不必一字不差地叙述。

  观察两个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4、有多少个苹果?

  一盘有3个苹果,5盘有几个?你能列出算式吗?

  你能算出6盘、10盘、15盘分别有多少个苹果吗?列式并计算。

  进一步提问:像这样的求几个相同的数的和,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

  三、练*:教师以形式出练*。

  四、游戏:

  让学生根据拍手列式。教师拍手,让学生口答。

  口述算式,让学生根据算式拍手。

  方法:先单人拍,后可齐拍。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大数的必要性。

  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现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安排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题卡片、晚报一张。

  〖教学设计

  (一)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1.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

  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现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认识大数

  1. 引导学生观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

  2.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

  3.引导观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

  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

  (三)引导填写数位顺序表

  (四)练*

  1. 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书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米2。

  (五)总结

  1. 你喜欢大数吗?为什么?

  2.大家收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喜欢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后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

  〖教学反思

  二年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注重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

  1. 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

  (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

  (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大数的读、写,发现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

  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察、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