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

首页 / 教案 / |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1

  一、课文简析

  《村居》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咏柳》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二、生字及笔画

  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

  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村居》

  1.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指风筝。

  2.古诗大意: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五、《咏柳》

  注释:咏:用诗词等来叙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在这里是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许多条

  绦:编织成的带子,这里用来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条。

  叶:柳树新萌发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似:像。

  2.古诗大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六、反义词

  早——晚、细——粗、归来——离去、忙——闲、垂下——举起

  七、多音字

  1长:[ cháng ]长度、长沙;[ zhǎng ]长大、生长。

  2.散:[ sàn ]分散、散步;[ sǎn ]松散,散文。

  八、课文提问

  1.《村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青草、黄莺、杨柳、春烟。

  2.《咏柳》诗中的“碧玉”是指什么?——柳叶。

  3.《咏柳》“绿丝绦”是指什么?——柳条

  4.《咏柳》诗人把“春风”比作什么?——剪刀

  九、练*

  给下列词语注音:碧玉、雨丝、村子、剪刀。《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黄莺、______和杨柳。《咏柳》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作者把“碧玉”比作______,把“绿丝绦”比作______。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2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或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画,谈话引入。

  (出示图画)乡村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春风的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白天渐渐长了,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放起了风筝。清朝有一个叫高鼎的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村居》(板书课题),请大家来读一读。

  二、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跟老师来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吧。

  3、自己练*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长”在本课读zha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chang)咱们来给这两个读音分别组组词吧。在这首小诗里,有很多个“长”,和同桌一起读读,读准“长”的发音。

  4、指读、齐读。

  5、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练*:给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线

  回来风筝放学

  散学归来纸鸢

  7、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2、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3、现在我们打开书,再读读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3、读一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二、识字、写字

  1、认识“火”字旁,指导书写。

  (出示“烟”)在烟字中,有一个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偏旁,它就是火字旁。认真观察,火字做旁有什么变化呢?

  2、指导书写“因”:(出示“因”。)看拼音,读读这个字。组词。注意先里面后封口的笔顺规则;大字的捺变点。

  3、本课中左窄右宽的字还有哪些?(村、堤)自己观察好字。同桌之间说一说怎么记住“散、放”,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写什么?

  4、(出示“散”)请大家读读这个字。拿出字典,看看它的另一个字音是什么。你发现这个多音字的发音规律了吗?

  5、写其它的字。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案点评: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教学中,从旧知导入,即复*了所学知识,又点明本课又是一篇写春天的诗。结合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为有感情朗读做准备。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重视读与说的结合,突破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对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讲解,但教学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本教案设计是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突破难点。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4

  《村居》课文原文

  村居

  【作者】高鼎【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村居》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对于集中识字的`'把握比较的好,但在随文识字的时候,因为怕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学时,基础打的不够扎实,没有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认。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1、学生自由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分行读,比赛读,表演读。3、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4、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间、生生间互评,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朗读效果,再通过肢体的配合增强语感并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遗憾的是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初次学*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没有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村居》课文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5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背诵。

  (五)练*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学*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扩展阅读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扩展1)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或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画,谈话引入。

  (出示图画)乡村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春风的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白天渐渐长了,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放起了风筝。清朝有一个叫高鼎的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村居》(板书课题),请大家来读一读。

  二、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跟老师来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吧。

  3、自己练*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长”在本课读zha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chang)咱们来给这两个读音分别组组词吧。在这首小诗里,有很多个“长”,和同桌一起读读,读准“长”的发音。

  4、指读、齐读。

  5、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练*:给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线

  回来风筝放学

  散学归来纸鸢

  7、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2、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3、现在我们打开书,再读读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3、读一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二、识字、写字

  1、认识“火”字旁,指导书写。

  (出示“烟”)在烟字中,有一个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偏旁,它就是火字旁。认真观察,火字做旁有什么变化呢?

  2、指导书写“因”:(出示“因”。)看拼音,读读这个字。组词。注意先里面后封口的笔顺规则;大字的捺变点。

  3、本课中左窄右宽的字还有哪些?(村、堤)自己观察好字。同桌之间说一说怎么记住“散、放”,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写什么?

  4、(出示“散”)请大家读读这个字。拿出字典,看看它的另一个字音是什么。你发现这个多音字的发音规律了吗?

  5、写其它的字。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3

  《村居》课文原文

  村居

  【作者】高鼎【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村居》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对于集中识字的'把握比较的好,但在随文识字的时候,因为怕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学时,基础打的不够扎实,没有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认。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1、学生自由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分行读,比赛读,表演读。3、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4、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间、生生间互评,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朗读效果,再通过肢体的配合增强语感并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遗憾的是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初次学*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没有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村居》课文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4

  一、课文简析

  《村居》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咏柳》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二、生字及笔画

  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

  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村居》

  1.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指风筝。

  2.古诗大意: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五、《咏柳》

  注释:咏:用诗词等来叙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在这里是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许多条

  绦:编织成的带子,这里用来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条。

  叶:柳树新萌发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似:像。

  2.古诗大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六、反义词

  早——晚、细——粗、归来——离去、忙——闲、垂下——举起

  七、多音字

  1长:[ cháng ]长度、长沙;[ zhǎng ]长大、生长。

  2.散:[ sàn ]分散、散步;[ sǎn ]松散,散文。

  八、课文提问

  1.《村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青草、黄莺、杨柳、春烟。

  2.《咏柳》诗中的“碧玉”是指什么?——柳叶。

  3.《咏柳》“绿丝绦”是指什么?——柳条

  4.《咏柳》诗人把“春风”比作什么?——剪刀

  九、练*

  给下列词语注音:碧玉、雨丝、村子、剪刀。《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黄莺、______和杨柳。《咏柳》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作者把“碧玉”比作______,把“绿丝绦”比作______。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第3题(说完后可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6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背诵。

  (五)练*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学*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扩展2)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在学*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体会到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识“火”字旁;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掌握两个多音字“散”、“长”。

  教学准备: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或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画,谈话引入。

  (出示图画)乡村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风和日丽,青草生长,黄莺飞舞。春风的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白天渐渐长了,孩子们放学回来得很早,一个个借着东风放起了风筝。清朝有一个叫高鼎的诗人,看到这样美好的情景,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村居》(板书课题),请大家来读一读。

  二、熟读背诵古诗。

  1、“村”“居”是我们这课要学的生字,你给它们组个词吗?

  2、跟老师来一起读读这首古诗吧。

  3、自己练*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长”在本课读zhang,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chang)咱们来给这两个读音分别组组词吧。在这首小诗里,有很多个“长”,和同桌一起读读,读准“长”的发音。

  4、指读、齐读。

  5、质疑:关于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6、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的意思。

  练*:给意思相同的词语连线

  回来风筝放学

  散学归来纸鸢

  7、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定位联想,识记生字。

  1、读一读黑板上的字,如果忘记了哪个字的读音,就想一想它在古诗中的位置,肯定会帮你读出这个字的。

  2、按顺序读黑板上的字,打乱顺序读黑板上的生字。

  3、现在我们打开书,再读读这首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3、读一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二、识字、写字

  1、认识“火”字旁,指导书写。

  (出示“烟”)在烟字中,有一个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偏旁,它就是火字旁。认真观察,火字做旁有什么变化呢?

  2、指导书写“因”:(出示“因”。)看拼音,读读这个字。组词。注意先里面后封口的笔顺规则;大字的捺变点。

  3、本课中左窄右宽的字还有哪些?(村、堤)自己观察好字。同桌之间说一说怎么记住“散、放”,在书写的时候应该注意写什么?

  4、(出示“散”)请大家读读这个字。拿出字典,看看它的另一个字音是什么。你发现这个多音字的发音规律了吗?

  5、写其它的字。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第3题(说完后可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3

  一、课文简析

  《村居》此诗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因春天来临而喜悦,所见到的春天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咏柳》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二、生字及笔画

  要求会书写、组词、注音,知道笔顺、偏旁。

  三、二类字组词

  要求认识、会注音。

  四、《村居》

  1.注释: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拂堤杨柳:杨柳枝条很长,垂下来,微微摆动,像是在抚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

  春烟:春天水泽、草木等蒸发出来的雾气。

  散学:放学。

  纸鸢:指风筝。

  2.古诗大意: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青草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

  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烟雾般地凝聚着,令醉。

  村里的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家了。

  他们趁着春风劲吹的时机,把风筝放上蓝天。

  五、《咏柳》

  注释:咏:用诗词等来叙述,这里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碧玉:青绿色的玉石,这里用来形容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在这里是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许多条

  绦:编织成的带子,这里用来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条。

  叶:柳树新萌发的又细又嫩的叶子。

  似:像。

  2.古诗大意: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六、反义词

  早——晚、细——粗、归来——离去、忙——闲、垂下——举起

  七、多音字

  1长:[ cháng ]长度、长沙;[ zhǎng ]长大、生长。

  2.散:[ sàn ]分散、散步;[ sǎn ]松散,散文。

  八、课文提问

  1.《村居》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青草、黄莺、杨柳、春烟。

  2.《咏柳》诗中的“碧玉”是指什么?——柳叶。

  3.《咏柳》“绿丝绦”是指什么?——柳条

  4.《咏柳》诗人把“春风”比作什么?——剪刀

  九、练*

  给下列词语注音:碧玉、雨丝、村子、剪刀。《村居》的作者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描写的景物有______、黄莺、______和杨柳。《咏柳》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诗中作者把“碧玉”比作______,把“绿丝绦”比作______。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5

  《村居》课文原文

  村居

  【作者】高鼎【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村居》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对于集中识字的'把握比较的好,但在随文识字的时候,因为怕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学时,基础打的不够扎实,没有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认。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1、学生自由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分行读,比赛读,表演读。3、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4、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间、生生间互评,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朗读效果,再通过肢体的配合增强语感并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遗憾的是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初次学*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没有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村居》课文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6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背诵。

  (五)练*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学*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扩展3)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优选【5】份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D�D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D�D指春天。

  “拂”�D�D轻轻地擦过。

  “春烟”�D�D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D�D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D�D”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D�D风筝。

  “东风”�D�D春风。

  “趁”�D�D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第3题(说完后可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二、教材说明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写时间和自然景物。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柳树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人物活动。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刮起的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儿童处在人生早春,东风带来融融的暖意,纸鸢是放飞的乐趣,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几分希望。

  本课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和识字写字。难点是通过朗读感悟想象诗中描绘的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投影片或教学挂图。

  课文朗读录音带(光盘),或多媒体课件。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要求学会3个字,要求认识4个字。要在学生自学生字的基础上,用生字卡片检查指导,使所有学生读准7个生字的读音。

  烟:要用形声字规律记字形和字音。

  趁: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c”。

  纸:翘舌音,声母不要读成“z”。

  长:多音字,本文读zhǎng。

  莺、拂、堤、醉四个字只识不写,要记住字形,读准字音。

  2、写字教学。

  要一个一个指导学生把要求学会的字写好。注意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趁: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脚要写长些,包住里面的“”。

  纸:右边是氏字边,不要在下面多加一点。

  (三)词句教学

  村居:在农村居住。诗以《村居》为题,指诗所写的情景是在农村居住看见的。

  拂:轻轻地擦、扫。

  纸鸢:风筝。

  春烟:春天蒸腾起的烟雾。

  本课难理解的字词不多,大多数词句都可以联系实际生活理解。诗句的大意可根据词语意思和生活实际了解,以下描述供教师参考:

  早春二月,草儿发了芽儿,黄莺唱起了歌,

  烟雾里,柳树舒展枝条轻轻拂着长堤。

  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

  趁着东风,赶忙放起了风筝。

  不要让学生死记如上的句意描述,教师要引起学生的想象,开启思维,要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以帮助了解内容。

  (四)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背诵是小学低年级学*古诗的主要方法,也是教学指导的重点。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读古诗,可先范读或放课文朗读录音,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整体印象。再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认识生字,把句子读流利,在练读中对词句有个初步的感悟。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逐句了解大意,对诗中的内容有个基本的了解。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理解地朗读了。所谓理解地读,就是读出诗句要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感情,要逐句地指导,读出诗的节奏,读出韵味。通过读加深理解诗的内容,加深体会思想感情。

  这首诗的朗读,可参考如下示例。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可看图练*背诵。

  (五)练*提示

  课后1、2题,是教学重点内容,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课后第3题,是想象能力训练。为了做好此题,教学中应多方面着力渗透:借助课文插图(或投影、课件)引起学生的想象;结合词句意思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教师应适当描述诗中情境;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写的情景。

  在充分渗透的基础上,做诗情画意的想象和表达练*会变得容易。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导入新课。

  1、最*学*的几首古诗都是写自然景物的,谁来背一背其中写春天美景的诗。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

  2、解题,引导看图。诗题《村居》,表示诗中写的情景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见的。那么,诗人村居时亲眼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同学们看画面(出示挂图或投影),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二)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诗中是怎样描写所看见的景物的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边听边看图。

  (三)初读课文,识字,读正确、流利。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流畅。在文中画出生字,多读几遍;同桌互读生字。

  2、用卡片检查生字、指导识字。

  3、检查指导读课文,指导读流畅。

  (四)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五)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六)看图练*背诵。

  (七)指导写字。

  (八)完成课后第3题:进行想象、口述训练。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3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你们学过很多古诗了,能想想哪些是写春天的吗?请你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一篇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

  3.这首诗是高鼎写的`,这是诗人居住在乡村写下的一首诗,所以题目是《村居》。

  二、图文结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草儿萌芽,柳树被风轻拂,孩子们正在放风筝。)

  2.这首古诗写的就是这美丽的景色。请大家自己去读读吧。

  三、学*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翘舌音,前鼻音,“纸”是翘舌音。

  2.指导书写。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写得短而倾斜。

  纸:右边是“氏”不要加一点,易和“低”字相混。

  3.学生自由练*,老师巡视指导。

  4.出示要求认读的四个字。开火车读。

  四、感情朗读,了解诗意

  学*一、二句

  1.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想想这句诗写了些什么?

  2.指名说,老师补充。(二月,青草茁壮的成长,黄莺飞来飞去)

  3.齐读第一句。指导停顿:草长/莺飞/二月天,

  4.春天的乡村还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们继续读。

  5.全班读第二句。

  6.看课件师配音说:看,河堤上的杨柳,在茫茫的春烟中像喝醉了一样吹拂摇荡着。

  7.谁再来看着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8.学生看课件自由说。

  9.这么让人如痴如醉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好?

  10.指名反复读。老师指导。(河堤/杨柳/醉/春烟。)

  11.全班齐读一二句。

  学*三、四句

  1.指名读。

  2.老师解释“纸鸢”就是指风筝。

  3.四人一小组去读这两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这两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5.男女比赛读。

  6.小组派代表说说,读了这两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诗练说

  1.自由背诵。

  2.小组比赛背诵。

  3.我们学完了这首古诗,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请你说给同桌听。

  4.指名上台说。

  5.小结:诗人短短的几句诗就写出了乡村春天的美丽景色。他写得好,你们也说得很好。

  六、板书设计

  4 村居

  草长/鸟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教案点评:

  《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教学中,从旧知导入,即复*了所学知识,又点明本课又是一篇写春天的诗。结合图片让学生初步理解诗意,为有感情朗读做准备。

  加强课堂训练意识,重视读与说的结合,突破难点。传统的语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传授,对课文的重、难点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复讲解,但教学效果却未必令人满意。本教案设计是通过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练*口头表达,进行说话训练,从而突破难点。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4

  《村居》课文原文

  村居

  【作者】高鼎【朝代】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会读会写生字。

  ★能通畅的背诵,熟练的读古诗。

  ★读古诗想象诗中情景,学会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几日呀?那是什么季节了?我们学过描写几首春天美景的古诗了,谁来背一背?(指名背《咏柳》等)

  2、今天,我们再学一首赞美春天的古诗——《村居》。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解题:“村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在农村居住。)

  5、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他的诗善于描写自然景物。

  过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就是作者在农村居住时所看见的。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又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

  二、放课件,看图听录音,整体感知诗意

  作者看到了什么景象呢?请看……(放课件)

  学生观看后说说自己的所见。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你们喜欢这美丽的春景吗?同样,诗人陶醉了,他写下了这首有名的《村居》。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感受诗意

  1、出示要求:借助拼音分组自由读诗句,划出生字词,给生字找几个词语,再讨论诗句意思。

  2、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识字。莺:后鼻音,中间是秃宝盖儿;趁:前鼻音。鸢:上面没有一撇。给生字找词语。

  3、指名读诗句,如有不正确的读音及时纠正。

  4、齐读。再练读。

  5、请同学们马上描生字。注意每一笔写在哪儿。

  四、借助课件,加强朗读,感悟诗意

  1、学*古诗一、二两行诗句

  (1)师:同学们,春天到底在哪呢?其实就在我们的眼睛里。仔细看看图,再读读这两行诗句,从哪些字词可以找到春天呢?

  (从“草长”、“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中可找到春天;从图上杨柳长出绿芽也可找到春天。)

  “草长”是什么意思?“醉”呢?

  师:谁能把这句诗读一读?

  (指名读,如读得不理想,老师范读后再指名读)

  师:读得太棒了。让我们看着图轻轻地、有感情地再读一读。

  (生齐读一、二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美景呢?(学生发言,说诗意)

  (2)展开想像的翅膀,把诗人描绘的景物具体化。(如“草”是什么样的草?“莺”是什么样的莺?“柳”是什么样的柳?怎样地拂?

  学生自由发言

  (春光明媚,小草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吐出一点点被春风染绿的嫩芽,自由地长呀长;刚过冬的黄莺展开柔嫩的翅膀,无忧无虑地飞翔着,仿佛在赞美春天,歌唱春天;堤岸上的杨柳在春风的吹拂下梳理着自己细长的秀发,沉醉在春天的美丽中。)

  师:诗人用“长”、“飞”、“拂”、“醉”把明媚的春天写活了,沉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突然,“噢——”一阵欢呼声打破了春天的宁静,原来是——————

  2、学*三、四两行诗句

  四人一小组读这两行诗句,读完后互相讨论:读了之后,讨论: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

  指名朗读。老师相机指导。

  男女比赛读。

  小组派代表说说。

  (欢快的孩子们跑着、跳着,露出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快!快!”一个扎小辫的孩子高高地举着一只五颜六色的鹰形风筝,跳着、叫着,一边跑一边放线。只见风筝在孩子的牵引下越飞越高,在蔚蓝的天空中舞动,似乎在与云朵比高。不一会儿,天空中陆续飞起了许多纸风筝。在高高的云层中,各式各样的风筝似乎活了,纷纷炫耀着自己的美丽。)

  3、请同学们把整首诗有感情地朗读,再背诵。

  五、解“醉”,总结全诗

  同学们,诗人看到这么迷人的春光,这么欢快生动的儿童竞放风筝的场面,他怎样?可用诗中的一个字来代表他这时的心情?(醉)

  那诗中到底谁醉?

  1、杨柳醉,醉在蒙蒙的春烟里。

  2、堤岸醉,醉在柳枝的轻柔的抚摸里。

  3、草儿醉,醉在痛痛快快的生长里。

  4、黄莺醉,醉在自由自在的飞翔里。

  5、儿童醉,醉在快快乐乐的放飞里。

  6、诗人醉,醉在迷人的春光里,醉在孩童的欢乐里。

  六、作业

  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迷人的春景,儿童竞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写出来吗?赶快动笔吧,看谁写得生动,谁写出了诗人的“醉”。

  《村居》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首先从古诗的题目入手,让学生理解《村居》的含意,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农村居住时亲眼看到的春天的情景。那么诗人看到了什么呢?通过课件演示一组与诗词有关的春天的景物动画,如:小草、黄莺、杨柳、儿童、纸鸢等画面,借助这些画面来学*诗句,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所看到的景物的呢?出示古诗,学生边读边体会诗句表达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古诗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是古诗教学的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艰巨的任务。

  学生自主探究环节。这一环节主要体现在识字写字和理解诗意两个方面。识字写字是低年级阶段学*的重点。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相结合。但是,在教学的时候,对于集中识字的'把握比较的好,但在随文识字的时候,因为怕教学任务不能完成,教学时,基础打的不够扎实,没有采取多种的形式让孩子反复读,反复认。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感知诗词的内容的环节。这个环节包括:1、学生自由朗读。2、个别学生朗读,分行读,比赛读,表演读。3、展示读,教师点评,并穿插自己的示范读。4、学生再一次自由朗读、背诵。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间、生生间互评,取长补短,以达到最好的朗读效果,再通过肢体的配合增强语感并加深对课文的感知。

  遗憾的是学生个别朗读不够到位,初次学*朗诵古诗,抑扬顿挫把握不住。背诵有部分学生还不能在课堂完成。诗句的感悟没有及时让学生谈谈想法,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感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现。没有让学生从品读中感受诗歌的美。在今后的古诗教学中还要加强朗诵训练,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诗词的语言、音韵、意境的美。

  《村居》课文赏析

  《村居》描写出了一幅春天孩子们在村旁的芳草地上放风筝的图画,是一幅自然景物和活动着的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充满生机、春意盎然的农村生活图画。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儿童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有人有事,充满了生活情趣,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乐春图”。全诗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读了这首诗,读者好像跟诗人一起饱览了美丽春景,一起分享着孩子们放风筝时的欢乐。

  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早春二月,小草长出了嫩绿的芽儿,黄莺在天上飞着,欢快地歌唱。堤旁的杨柳长长的枝条,轻轻地拂着地面,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

  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早,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与醉人渲染得淋漓尽致。

  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 5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第3题(说完后可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扩展4)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实用10篇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由“宇、航、员”拓展的3组词语,能初步体会每组词语的特点。

  2.初步了解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能说出太空生活中的趣事,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朗读指导,感受“趣事”

  1.扩词识记,回忆趣事。

  (1)复*生字,游戏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宝宝,这节课我们与它们一起做一个小游戏。

  课件出示:

  航--航空--航空公司

  师:“航”字拉来了好朋友,组成了两个字和四个字的词语。你能帮帮其他的字宝宝吗?

  课件出示:

  宇 宙 稳 固 舱 杯 饮 件 题 密 浴 桶

  (2)通过开火车的形式请学生为生字扩词,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宙--宇宙--宇宙飞船

  员--队员--少先队员

  (3)联系生活扩词识记也是我们认识生字宝宝的一个好办法,以后我们要学会通过这个方法记忆生字新词。我们赶紧去看看课文吧。

  2.朗读文段,感悟趣事。

  (1)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

  (2)交流识记生字“宇、宙”。

  (3)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是一样的感觉吗?

  ①学生交流。

  ②联系下文“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来理解。

  ③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安稳觉”。

  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航天员在太空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4)句子训练:请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航天员是怎么睡觉的。

  课件出示:

  航天员在太空睡觉,必须_______,不然______________。

  (5)指导朗读本段。

  ①指名读。

  ②评价:“一样”和“舒服”连在一起读;“不过”要读出变换的感觉,可稍作停顿。

  (6)小结:这可真是有趣呀,但太空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事呢?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学*第3~5自然段,说说在太空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事。

  3.学法迁移,探究趣事。

  (1)句式训练:请同学们运用下面的句式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太空趣事。

  课件出示:

  宇航员在太空,必须___________,不然________________。

  (2)学生交流。

  ①走路的部分。

  a.航天员在舱体里移动主要靠手臂。舱壁上安装了很多特制的扶手,航天员*时会用手抓住这些扶手或其他设施来稳定身体或移动。(课件出示航天员在飞船里走路的图片)

  b.引导学生通过动作“两人一组面对面伸直手臂双手相握,两人同时拉对方使自己向对方靠*”,体会手臂拉着身体移动的感觉。

  c.播放航天员在飞船里走路的视频。(10秒)

  d.指导朗读。

  ②喝水的部分。

  a.航天员在太空中喝水必须使用一种带吸管的饮水袋,不然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课件出示航天员在太空中喝水的图片)

  b.教学生字“杯、饮”。

  c.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用普通杯子喝水,会出现什么情况,进一步感受在太空生活的趣味。

  d.播放航天员在太空中喝水的视频。(10秒)

  e.指导朗读。

  ③洗澡的部分。

  a.科研人员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淋浴室做成一个密封浴桶,在下边安装吸管,将喷头喷出来的水朝一个方向吸。(课件出示航天员在太空中洗澡的图片)

  b.教学生字“件、题、密、浴、桶”。比较识记“浴”和“容”。

  c.可用“我们*时洗澡非常容易,可在太空中为什么就变成大难题了呢”这一问题引入本段的学*。引导学生回顾前文进行理解,联系“即使把杯子倒过来,水也不会往下流”和“从喷头喷出的水总是漂浮在空中”等句子来体会洗澡的困难。

  d.借助前面学过的内容理解“密封浴桶”。

  e.播放航天员在太空中洗澡的视频。(10秒)

  f.指导朗读,读出趣味。

  4.角色互换,感怀趣事。

  (1)太空的生活在我们看来,是那么有趣,可是在航天员的眼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你们试想一下,如果你们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会有什么感受?

  (2)教师拓展延伸。

  (课件出示航天员在地球上刻苦训练的图片)

  (3)展开多种句式的说话训练。

  课件出示:

  为了适应在太空中的生活,航天员必须___________,不然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扩词识记导入新课,既帮助学生巩固了生字的识记,又教给学生理解并记忆生字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文的教学中,我注重方法的指导,在引导学生学*一部分后,通过学法迁移让学生自主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板块二 寻找原因,总结延伸

  1.寻找原因,解读趣事。

  (1)太空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我们到太空游玩一番,领略了那么多新鲜有趣而又奇特的太空生活,太令人难忘了。现在,你有没有什么疑惑?

  ①学生提出质疑。

  ②小组交流讨论。

  (2)了解失重。(课件展示失重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2.总结延伸,拓展趣事。

  (1)你们还知道在太空中生活的其他趣事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

  (3)教师补充资料。

  课件出示:

  杨利伟叔叔介绍说,他飞行的时候穿了一个尿不湿,后来有些航天员也是这样做的。神舟飞船上虽然有个人卫生装置,但是在最初的飞行阶段是不能去的,也就是说,航天员要在飞船变轨之后,才能把轨道舱舱盖打开进入,进行个人的卫生处理。在这之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有需求,就可以在尿不湿上处理。

  (4)接下来就让我们再一起去太空看看吧!(播放太空视频的课件)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拓展学生学*的视野和知识面,很好地利用了所学知识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了学生了解新科技的兴趣。

  板块三 认真观察,指导生字

  1.生字指导,书写之趣。

  以“容”和“浴”为例。

  (1)观察交流:你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异同?

  (2)学生交流。

  (3)教师范写。

  提示:这两个字都含有“谷”这个字,但是所处的位置不相同。“容”的`偏旁是宝盖,上下结构;“浴”的偏旁是三点水,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学生描红练*,教师巡视指导。

  (5)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2.布置作业,延伸趣事。

  (1)查一查:到图书馆查找有关太空知识的书籍。

  (2)画一画: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

  (3)写一写:想象自己在太空中会发生哪些趣事。以“我在太空的一天”为题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书写指导,意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书写*惯,并寓育人于写字教学中,启迪学生进行思考。通过“查”“画”“写”三方面对学生的学*进行巩固提高,让学生真正从学过走向学会。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这些趣事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加之文章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有趣,因而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紧紧围绕着“趣”字展开,层层渗透、步步渲染,力求达到以趣激趣的效果。

  1.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从而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中来。课文写的是太空生活,学生们从未见过,很难想象,而多媒体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神奇有趣的太空世界,使他们看到了从未看到的场景。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太空知识,我准备了相关的图片。在观看图片后,我发现学生的眼睛是亮晶晶的,太空的一切对于他们来说是那么新奇,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学*的欲望,也让学生受到了科学的熏陶。

  2.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

  《新课标》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索的学*方式。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主动参与,老师发挥启发、点拨、解惑的指导作用,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民主、开放的课堂气氛。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随文识字,随文解词,学法迁移”这一构思进行。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其他部分,并在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同时学*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从而牢记生字。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在相应的自然段寻找答案,此方法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第一课时

  一、学*目标

  1.能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

  2.巩固识字、区别同音形*字。

  3.有积累好词佳句和名言警句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园地中“愉、榆、”等9个生字,会通顺流利地朗读“我会读”和“读读背背”中的句子。

  难点:能发现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三、教学准备

  教具:生字词卡片;收集一些能指导学*的名言警句。

  学具:生字词卡片。

  四、导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自读文中的三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内和同学交流交流你的发现。

  3.指名说说你的发现。(三个句子的意思一样,但句式不同,表达的语气就不同。)

  4.拓展练*:找个句子让大家来变一变。

  今天又没有下雨,我们怎么不去春游呢?——

  你难道不知道他是少先队员吗?——

  (二)日积月累

  选选认认

  1.自读字词,看看谁能明白这项练*的要求?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字连线。

  3.指名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连?你是怎样区别这几组形*字的?

  4.哪些字容易读错?(注意“址、趾”“帐、账”的读音。)

  5.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学生开火车认读,齐读。

  6.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7.学生练*给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快,组得对。

  <我会读>

  1.自读句子,看看你会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同桌互读句子,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3.谁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比喻句。)

  4.知识宝典。为了把一个事物描述得更形象、更生动,往往用一个和所写事物相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天上的星星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宝石。(把繁星比成宝石)

  5.你知道课本中的'其他几个句子是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吗?谁来说给大家听听。

  <读读背背>

  1.齐读名言,边读边想每一句的意思是什么。

  2.同桌交流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并说说你对这句的理解。

  3.谁愿意来把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读给大家听,并说说它的意思。

  4.比赛背诵名言。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一、学*目标

  1.有留心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2.能用普通话大方、流利地介绍身边的科学知识。

  3.在交际中做到:说清楚、听仔细。

  二、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或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收集有关科学知识介绍的书籍。

  学具:准备有关科学常识的书。

  三、导学过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知识。比如人们夏天要穿浅色衣服,是因为它们吸收太阳的热比深色衣服少,穿在身上就不会感到太热;常吃糖或甜食的小朋友,不但容易把牙齿吃坏,还会使自己变胖呢;电灯、电视开着的时候,我们是不能用湿毛巾去擦它们,因为那样很容易触电,发生危险等等。我们身边的科学知识可真不少!你们想把知道的和老师、同学交流交流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交流身边的科学吧!

  2.图片情境。

  多媒体课件展示身边的科学(或展示有关身边科学的图片),给学生以启发。

  3.说一说

  刚才我们看了身边的科学,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看到了哪些科学知识?

  我们身边的科学还有哪些?你能给大家交流交流吗?

  4.交流身边的科学。(要求:说清楚、听仔细。)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身边的科学。

  (2)小组推荐“科学博士”向大家作介绍。

  (3)“科学博士”答“记者”问。(对别人提出的问题,“科学博士”有答得不完整的地方,小组内其他成员可以加以补充。)

  5.拓展延伸活动。(推荐新书,交换旧书)

  (1)我们身边的科学可真不少!课前小朋友们收集了有关科学常识的书,现在赶快向同学推荐自己的科学常识书吧!介绍时要简要地说说书的内容和特点;听的同学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2)看来,我们身边的科学不仅可以在生活中观察到,而且还能从书中获得不少科学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已看过的书和同学交换吧,交换时可以对书的内容作简单介绍。

  6.课堂小结。

  7.实践活动:

  小组根据所交流所知道的材料,合作办一张“身边的科学”小报。

  第三课时

  (写一写)

  一、学*目标

  1.有把这学期的收获或暑假里的打算写下来的愿望。

  2.能把句子写通顺、意思写清楚。

  二、导学过程

  1.谈话导入

  这学期就要结束了,同学们在这学期一定有不少收获吧;放假后,在暑假里又有什么打算呢?我们不妨来看看学*伙伴给我们说了些什么吧!

  2.明确要求

  请大家读一读学*伙伴给我们提出的这次“写一写”的要求。想想自己写哪方面的内容,

  3.交流收获或想法

  想好了写哪方面的内容了吗?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小组交流)

  谁来说说自己准备怎么写?

  评一评谁说得好。

  4.写一写

  把自己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向大家展示的作品,并作简单介绍。

  5.课堂小结

  第四课时

  (展示台)

  一、学*目标

  1.展示读物和小报。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二、课前准备

  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的材料,并合作办报。收集有关科学知识的书目。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

  三、“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主题班会

  1.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科普读物。

  课前我们都去收集了许多科普读物,谁来给大家介绍介绍?也可以选你读物中的一段读给大家听听。

  2.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你了解到了我国古今有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你是怎么了解到的?给大家交流交流吧!

  3.交流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能给大家说说吗?

  四、作品展示台

  1.开辟园地展示学生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和学生“写一写”的作品。

  2.向大家交流自己的作品和收获。

  (注:“主题班会”和“作品展示台”可以根据班上实际情况自行开展,不必限定在课内进行和一课时完成。

  教学反思:

  展示台是展示学生借到的科普读物及小组办的“身边的科学”手抄报。教学时,我拓宽了展示内容,结合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先布置学生做好准备,确定课外阅读的书目,分工搜集身边的科学材料,并合作办报。再利用班会时间开一个“我们爱科学”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展示读物和小报,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宽带网给出了我国古今科学家和科学成就的一些资料,旨在启发学生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就。这是一种阅读训练,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训练,也是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课后,我和学生一起交流了我国古今都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我们准备了解哪些科学家或哪些科学成就,从什么渠道去了解。然后让学生以自主或合作的方式去读书,去搜集资料。最后给学生交流和展示的机会。

  【教学目标】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4.积累古诗。

  5.阅读《李时珍》,学*快乐读书法。

  【教学重点】

  1.认识“钩、铲、梅”等10个生字。

  2.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3.会用不同的偏旁组成新字。

  【教学难点】

  由词到句的综合运用,会用词语造句并仿写句子。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金、木、水、火、土是五中偏旁,今天我们就来学*这五中偏旁组成的新字。

  二、认字写字。(出示课件)

  gōuchǎnméishìyuánzhǎng

  钩子铲子梅花柿子源头涨潮

  jùcànkuǎfén

  火炬灿烂垮掉坟墓

  1.学生齐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3.去掉拼音读词语。

  4.读句子,巩固认字。(出示课件)

  今天,涨潮过后,我们拿着钩子、铲子来到海边。灿烂的晚霞挂在西边,天渐渐暗下来,我们拿着火炬照着亮,用铲子去挖一个个凸起的小“坟墓”,很快,一只只大螃蟹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5.测试。用线将拼音和汉字连起来。(出示课件)

  chǎngōuyuánshìméijù

  钩铲梅柿源炬

  三、字词句运用。

  1.小组读这些词语,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查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然后小组同学互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这些词语的规律,每两个一组,每组都是一组近义词。在读的过程中,弄懂每组词语的意思,师再要求同学们自读、开火车读。读完以后,再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句子。

  (1)汇报交流

  (2)(出示课件)教师提示:“突然“和“忽然“都用在没想到,出乎意料的情况下。但两者词性不同,“突然”是形容词,“忽然”是副词。

  造句:我正要出去,忽然下起了一阵大雨。

  我的自行车刚才还在这儿,怎么突然不见了。

  “立刻”和“马上”都是常用表示时间接*的副词。它们的.意思非常接*,互换时,整句的意思不变。“马上”要比“立刻”表示的时间更短一些。

  造句:听到命令,战士们立刻投入了战斗。

  你告诉我她在哪里,我马上去找她。

  “一瞬间”和“一眨眼”都表示时间很短的意思。“一瞬间”经常用作书面语,而“一眨眼”经常用作口语。

  造句:刚才他还在这儿呢,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不见人影了?

  事情的发生就在一瞬间。

  “逐渐”和“渐渐”都能表示缓慢地变化。“逐渐”还能表示阶段性的变化(一步一步)。

  造句:他逐渐从噩梦中清醒过来。

  太阳渐渐升高了,天热了起来。

  “慢慢”和“徐徐”都指进行的速度慢。“慢慢”有时不一定有状态的变化,“徐徐”强调动态的变化,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造句:老师慢慢向他走来。

  气球徐徐上升,越飞越高,直到看不到踪迹。

  “慢吞吞”和“慢悠悠”都有缓慢的意思,都指动作非常慢。“慢吞吞”常指动作慢,“慢悠悠”有时还指悠闲的样子。

  造句:他走路慢吞吞的,真让人着急。

  他慢悠悠地走在林间小路上,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2.根据提示,先阅读句子,然后想象一下画面:最后一个太阳害怕的样子是怎样的,躲进大海时又是怎样的。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然后互相表演一下“害怕极了”和“慌慌张张”。

  每个小组选出一位表演的好的同学向大家进行表演,然后评选出表演最精彩的一组。

  示例:李明杰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跑进了教室。

  四、我的发现。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每一组字,你就会发现:每组字的偏旁都相同,都和同一件事物有关。(出示课件)

  神祖礼福都有“礻”,带这个偏旁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冰、冷、冻、凉都有“冫”,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温度”有关。

  补、袜、衫、被都有“衤”,带有这个偏旁的字都与“衣服”有关。

  海、流、洒、滴都有“氵”,带这个偏旁的字都与“水”有关。

  认识了这些字以后,同学们还可以用这些偏旁写出一些别的字和同学交流,看谁写得多。(出示课件)

  示例:礻:祁祠祝

  冫:决冯冲

  衤:初衬裤

  氵:湖江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了识字、用词语造句、还知道了偏旁的意思,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中练*巩固。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

  今天,我们首先学*一首诗,诗的名字是《舟夜书所见》。(出示课件)

  昼夜书所见

  (清)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借助拼音读古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

  查慎行:清代诗人,其族叔查继佐为清初***案庄廷鑨明史案首告者之一,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袁花人。著有《他山诗钞》。

  (3)说说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4)学生读读背背。

  (5)测试学生背诵情况。

  二、阅读《李时珍》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学*《李时珍》这篇文章。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出示课件)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要写一部完整的药物书?(出示课件)

  讨论(读句子,抓重点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点拨:李时珍发现了药物书的缺点,他想,病人吃错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定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你看出了什么?这段主要讲了什么?(出示课件)

  (李时珍是一个非常负责的人。)

  这段主要讲了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3.指名读第四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是怎样收集材料的?从这些句子中,体现了李时珍怎样的品质?(出示课件)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体现了他不怕环境艰难,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的精神。)

  他还冒着生命危险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体现他不顾个人安危,勇于实践的精神。)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李时珍走了()里路,拜访了()个医生、农民、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出示课件)

  (为写书,李时珍做了大量的工作。)

  4.阅读最后一段,说说“二十七年”这个数字说明了什么?(出示课件)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于写出了《本草纲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的精神。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积累了古诗《昼夜书所见》这首诗,还认识了一位名人李时珍。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感受到了李时珍优秀的品质,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中多多积累,不断地充实自己。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该、伯、刻、突、掉”5个字,正确读写“愿意、麦子”等11个词语。

  2.能按课文中的对话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遇事要自己动脑筋思考,亲自去尝试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读透故事,辨析观点

  1.入情入境,辨析观点。

  (1)一条河挡住了去路,小马找谁来帮忙呢?

  (2)比较朗读,探究老牛和松鼠的不同看法。

  ①找出老牛和松鼠说的话。

  课件出示: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蹚过去。”

  “小马!别过河,别过河,你会淹死的!”

  松鼠认真地说:“深得很哩!昨天,我的一个伙伴就是掉在这条河里淹死的!”

  ②老牛和松鼠为什么看法不同?

  ③小组交流看法。

  ④句式训练: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明明是同一条河,为什么它们的说法不一样?

  指导学生根据提示语把小马和松鼠的对话读出恰当的语气。

  (3)抓关键词体会:找出松鼠的动作和表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①学生交流。

  ②两个“别过河”体现了松鼠的急切心情。

  (4)相机学*“突”。(课件出示“突”的字源)

  ①猜猜“突”的意思。

  ②找找近义词。

  (5)读透故事,发表观点。

  读了这个故事,你认为这条河究竟是深还是浅?说说你的理由。

  课件出示: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听了老牛和松鼠的话后,小马是怎样做的?

  (1)交流想法。

  课件出示:

  小马听了老牛的话,立刻跑到河边,准备蹚过去。

  小马连忙收住脚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辨析“刻”“该”。

  (3)自由读句子。

  (4)你觉得这是一匹怎样的小马?

  (5)交流反馈:小马一味听从别人说的话,自己却不动脑筋思考。

  (6)注意语气,读好小马的自言自语。

  ①同桌互读。

  ②关注语气词。

  3.分角色朗读第1~6自然段。

  【设计意图】朗读文本首先得建立在充分自读的基础上。文中的每一个角色,身份不同,语言不同,感情不同,语气也就不同。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从而使角色朗读落到实处。

  板块二 聚焦对话,了解结果

  1.小马回到家后,妈妈是怎样帮助他的?

  (1)指名读第7自然段,画出小马和妈妈的对话。

  (2)抓住提示语“难为情”,读好小马的话。

  (3)弄懂妈妈的话。把妈妈教育小马的`话找出来,并用横线画出来。(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课件)

  ①学生齐读这几句话。

  ②讨论交流:妈妈的话是想告诉小马什么?

  提示:懂得“光听别人说,自己不动脑筋,不去试试,是不行的。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4)分角色朗读。

  ①同桌合作读小马和妈妈的对话。

  ②展示评价。

  2.了解结果。

  (1)小马听了妈妈的话后,真的去试了,结果怎样?

  (2)(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学生齐读。

  (3)交流“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的原因。

  (4)想象:小马从磨坊回来后,会对妈妈说些什么?

  (5)学生齐读妈妈的话,记住妈妈的话。

  【设计意图】抓住人物的语言,读好不同的语气。通过分角色朗读,给学生搭建了自我展示的*台,同时也让学生得以完整品味文本,体会语言艺术,感悟人物形象,领悟文章内涵。

  板块三 搭建支架,复述故事

  1.体悟明理。

  学完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遇事一定要动脑筋,亲自去试一试)

  2.借助词语,复述故事。

  (1)出示字词,学生认读。

  课件出示:

  马棚 愿意 磨坊 驮 挡住 为难 突然 拦住 吃惊 难为情 动脑筋 小心

  (2)借助词语支架,复述故事。

  (3)按故事发展的顺序重新排列词语。

  (4)用自己的话串讲《小马过河》的故事。

  3.角色再现。

  (1)分角色朗读。指四名学生分别读小马、老马、老牛、松鼠的话,再现故事情景。

  (2)童话剧表演。学生戴着动物头饰扮演角色,通过动作和表情,把角色的对话“表演”出来。

  【设计意图】运用课后*题中的12个词语,支撑起一个有趣的故事框架。让学生借助这些词,先在朗读中回味,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串讲,不仅回顾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对文本有了整体把握,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语言表达的训练。

  板块四 学写生字,评价提升

  1.出示要求会写的5个字“该、伯、刻、突、掉”。

  2.观察结构,交流要点。

  3.比较“该、刻”。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结构和位置特点。

  预设: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有相同的部分“亥”,但是偏旁不同。“该”字右边第三笔是撇折,第四笔撇穿到左边言字旁下面,最后一笔是右点。

  4.范写生字。

  5.练写生字,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6.展示评价。

  7.总结:同学们,写字和做人是一样的。人与人之间懂得谦让,社会就和谐了,字内部各部分、字与字之间懂得谦让,书写就美观了。

  【设计意图】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已有的书写经验,自己去发现、尝试。通过指导、练写、评价,让学生的书写能力得到提升。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小马过河》这篇课文情节美、事物美、构图美、道理美,教学中我利用课文自身的美去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创设情境,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扎扎实实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升华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朗读课文触美丽。

  这个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小马,还有老马、老牛、松鼠。这些“人物”的语气、语言的感情色彩不同,因此在指导朗读时,我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再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设置情境进行演读。这样训练朗读,可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故事中蕴含的美。

  2.复述课文知美丽。

  研读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课后词语复述故事。借助词语支架,不仅复*了词语,也让学生加深了对这篇童话故事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境演绎悟美丽。

  当学生对课文把握较好之后,让学生记住老马、小马、松鼠、老牛的话,并想象当时的情境,进一步领悟“人物”的身份不同,说话的表情、语气也会不同,然后鼓励学生加上动作和表情,把课文中“人物”的对话“表演”出来。这样做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受,又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让本文蕴含的道理铭记于心。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汉字,了解玩具的有关知识。

  2、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会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说话。

  4、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积累表达情绪的词语。

  3、熟读《手影戏》,做到正确、流利,读懂内容。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喜欢玩什么样的玩具呢?这些玩具你都玩过吗……跟着课本一起来看一看。学生自由畅谈。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陀螺、毽子、不倒翁、玩具枪”。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时是怎样玩的?

  (预设):不倒翁很有趣,怎样打都不会倒下。

  2、出示“橡皮泥、溜溜球、遥控**”。

  领读词语,出示拼音学生自读。

  依次出示图片,学生说一说*时是怎样玩的?

  (预设):橡皮泥可以捏成很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东西,很有趣。

  3、出示“陀螺”等全部词语。认读词语。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表述。

  4、你还玩过哪些玩具呢?学生自由表述。

  预设:毛绒玩具、拼搭积木等。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玩具的玩法。

  5、出示要求会认的10个生字,讲解并让学生组词。

  6、出示图片:说一说你和玩具之间的故事吧!

  三、字词句运用

  1、把你积累的词语写下来。

  出示课件:形容生气:愤怒;形容高兴:兴高采烈;形容难过:悲伤。

  2、小组自由交流:

  (1)我还知道形容生气的词语有:怒吼、怒气冲冲、火冒三丈;

  (2)我还知道形容高兴的词语有:眉开眼笑、欣喜若狂、心花怒放;

  (3)我还知道形容难过的词语有:嚎啕大哭、肝肠寸断、痛苦。

  3、你还知道其它表达情绪的词语吗?说一说。

  我的情绪:害怕,厌恶……

  4、照样子,用变色的词语说句子。

  5、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

  6、“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表示三个动作交替进行。

  7、我会说:出示图片。

  孙悟空发现情况不对,一会儿观察天色,一会儿凝视草木的动静,一会儿俯下身子倾听。

  8、我会说……出示图片进行。

  9、妈妈一回到家就忙起来了……

  四、我的发现

  1、出示汉字“匹、巨、周”,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三包围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写得协调。

  2、出示汉字“团、圆、国”,引导学生观察。

  指导:全包围的字,要把国字框写得方正,框内部分的大小要合适。

  3、想一想还有哪些字需要这样注意呢?

  预设:回、圈、因、区……

  五、日积月累

  1、有些名言要跟大家一起分享。播放歌曲:好孩子要诚实。

  “轻诺必寡信。——《老子》”意思是轻易许下的诺言必然缺乏信用。“失信不立。——《左传》”意思是不讲信用的人无法在社会立足。“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指做小事情讲信用就可以建立起大信用。

  2、我积累的其它关于守信的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

  民无信不立。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六、我爱阅读

  1、读一读文章,你读到了什么?

  2、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讲的是谁?

  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轮读,小组合作读。慢速咬准字音,不断加快速度。

  3、练*快速、流利朗读,熟读。

  小组派代表展示。

  4、讨论:宁宁和男孩玩手影戏的时候心情是怎样的?

  5、找一找文中的拟声词,这些词语表现了什么呢?

  6、宁宁和男孩用手影做出了哪些小动物?他们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这体现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八、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学会观察大自然,了解大自然的秘密,学会问“为什么”,并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大自然真奇妙,有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你知道吗?

  二、读一读,说一说。

  1、大自然有哪些“为什么”?

  2、出示,并让学生读一读。

  (1)为什么星星会眨眼睛?

  (2)为什么雨后天上挂着彩虹?

  (3)树叶的形状为什么是各种各样的?

  (4)花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呢?

  (5)下雨前蜘蛛逃到哪儿去了?

  (6)是谁告诉蝉要下雨了?

  (7)石头上怎么会有贝壳呢?

  (8)雨点儿还会有脚印吗?

  3、试着分析这些问题的答案。

  4、学生汇报交流。

  5、师生共同交流这些问题的答案。

  (1)“星星眨眼睛”是由于地球大气流动造成的,并不是星星真的一闪一闪的眨眼。

  (2)“雨后天上挂着彩虹”是因为刚刚下完雨时,空气中浮悬着许多小水珠,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就产生折射和内反射,而太阳的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的波长都不一样,当它们照射到空中这些小水珠上时,各色光被小水球折射的情况也不同,因此就分解成七色光而形成彩虹。

  (3)“树叶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是对树木长期生态和进化历史的反应。每一个物种都会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叶子形状,如简单、舒展的香蕉叶,针状、耐寒的松针等。

  (4)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瓣里的色素决定的。

  (5)下雨前蜘蛛逃到巢穴里去了。

  (6)是闷热的天气告诉蝉要下雨了。

  (7)“石头上有贝壳” 因为地壳的运动。在亿万年前,现在我们出在的大陆还是海洋,各大版块的不停运动导致海洋变成了陆地,而海洋中的各种生物因各种原因变成了化石,其中贝壳是最容易变成化石的!

  (8)雨点儿是有脚印的。

  三、说一说,写一写。

  1、读了这些问题,你心中还有其他的问题吗?

  2、把你心中的“为什么”写下来,制成卡片。

  如:为什么会出现“雾”? 夏天的草叶上为什么会出现露珠? 冬天的河面为什么会结冰? 小鸟为什么可以在天空中飞? 树叶黄了为什么要落下来? ……

  3、在小组里将你的“为什么”与你的组员进行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成员将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

  5、把你在讨论过程中的发现或者收获写下来。

  (1)学生写自己的发现或收获,可以是简单的几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2)老师巡视指导。

  (3)请同学交流汇报。

  (4)老师评一评,看看谁的收获最多。

  四、老师总结。

  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1、学会7个生字,会认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通过对课文朗读感悟,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激趣入题,初读全文.了解感知课文内容;认读生字字音,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你*时都见过哪些树?

  2、你知道树有哪些好处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带着问题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学生听老师配乐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感受最深的情景。

  5、自由读课文,将自己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6、反馈,说说自己读完课文后最想说的话。

  三、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挡、咪、汪、低”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

  2、这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而且是左窄右宽,教师范写“低”。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并评议。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写剩下的三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通过对课文的学*,了解树的好处,感受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感受美的语言,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复*巩固,激情导入

  1、复*巩固。

  《树真好》是一篇优美的、充满智慧的散文诗。上节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了很多很多,谁能用文中的或者是自己的语言把下面的一段话说完整。

  “树真好。小鸟________。树真好。它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真好。可以连成片,变成________。这世界将________________!”

  2、激情导入。

  “树真好。小鸟可以在树上筑巢……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树真好。我们全家在树阴下野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

  二、自主选择,个性化阅读

  1、教师引导。

  这篇文章很美很美,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请你们仔细地轻声读课文,你觉得哪些句子美?读了这些句子你产生了什么想法?请随手写下来!(教师提供范例指导学生学*)

  教师范读。

  2、教师梳理阅读方法。

  看看谁是个有心人,发现老师刚才是按照怎样的步骤进行学*的?

  3、出示阅读方法。

  (1)阅读你所喜欢的语句,读出你的感受。

  (2)你觉得句子美在哪里?

  (3)再次朗读,读出体会。

  (4)学生按照阅读提示精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5)师生对话,互动交流。

  4、教师教学中随机引导。

  第1自然段:

  从“叽叽喳喳”一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播放CAI(小鸟欢悦的鸣叫的情景)指导朗读。

  小结:AABB式词语可以让人感觉音乐美,同时在不同的语境中又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2自然段:

  “树真好。它能挡住大风,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

  学生读、说以后思考:树为什么可以挡大风?老师想听听你们的看法。(播放CAl)

  风是个任性的娃娃,到处横冲直撞。树的作用可真大呀!那茂密的枝叶为我们挡住大风,减少环境污染。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树的作用,同时本句的语言也很美,你

  从“吵吵闹闹,到处乱跑”中感受到什么?把你的体会读出来。指读、评读、齐读。

  第6、第7自然段:

  很多同学都喜欢这两小节是因为有趣,怎样有趣呢?能说说吗?

  是呀,树是小狗、小猫的游戏场,是它们戏耍的地方,也是我童年的摇篮,给我带来那么多的欢乐和温馨。分男女生读读吧!

  第10自然段:

  指名学生读、说以后,教师引导:你从作者把小树苗比作“小宝宝”感觉到什么?

  是呀。树是我们童年成长的摇篮。同时给大家带来那么多福音,我们怎能不喜欢它?我们喜欢它,赶紧行动起来植树造林让它们成片成林吧!指导朗读。

  第12自然段:

  想象那是怎样一个情景?播放音乐让学生慢慢闭上眼放飞想象。指名说。

  你们想看看在人们的努力下荒山、低谷变森林的奇迹吗?(播放CAl)

  教师激情引导:多可爱的树,多美丽的森林呀!它们为我们带来了那么清新的空气,那么美的家园!树真好,我们的世界因此更美妙!

  多好的树,多让人自豪的树,老师也忍不住夸夸它了。

  教师范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比读、分小组读、评读、配乐读)。

  树真好,世界也因此美妙。让我们自由地轻声朗读全文。

  树真好,让我们一起夸夸它,配乐朗读全文。

  三、拓展知识,发展语言

  1、树是美丽的、朝气蓬勃的,它为人类造福,带来无穷的欢笑。同学们那么喜欢树,在你眼里树还有什么作用呢?你可以把你课前收集的信息以及你的理解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你还可以把你的想法画下来,或者做个小诗人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指名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3、树的作用可真大,让我们再次夸夸它吧。一起朗读课题。

  四、主动练*,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3个生字认读。小组内交流如何写好余下的生字。

  2、教师范写“热”,学生观察。

  3、学生练写,师生评价。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生生互评,充分肯定学生书写的优点。

  五、教师小结,启迪升华

  1、教师激情小结。

  树真好,好在它可以成林,可以独立耸立;好在它可以挡风遮雨;好在可以攀爬依靠。树木细细微微的好,树好在它是个朋友,并且是个给予生活颜色、趣味、声音与休息场地的朋友。

  树因为有了你们的关心与爱护茁壮成长,成片成林,相信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中世界会更美妙!

  2、课后练*。

  同学们喜欢这首散文诗,下课以后你们还可以把你们喜欢的句子改编为歌词唱给你的好朋友和家人听。

  3、在教师的(树真好)的歌声中结束教学。

  知识教学点: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阅读书籍,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德育渗透点:引导学生从我国古代、现代科学家的故事以及科学成就中感受到身为华夏子孙为祖国而骄傲自豪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交流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与见闻

  解决办法:尝试搜集资料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活动设计:“科学小博士”以及各种小组的评比。

  教具、学具:1、我国科学成就科学家的教学.课件

  2、21世纪的科学发明的教学.课件

  课前准备:搜集科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搜集资料,畅谈科学

  1、 小组交流材料。

  21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是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理想变为现实,使人们拥有呼风唤雨的本领与能力。在课下,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科学常识的书籍,下面就把你搜集的资料介绍给你的小组同学。(在同学交流的时候,教师巡视指导。并指导学*组长作好记录,选择好不同的典型事例,以备下一环节使用。)

  2、 小组推荐汇报

  在小组汇报中,把一些大家感到有兴趣的,内容优秀的,或者有问题的资料让同学一起来学*,借鉴,并及时的发现问题并做出订正。

  3、 “科学小博士”答“记者”问

  在个人交流后,在班级内评选出“科学小博士”,“科学小博士”向大家作介绍。并自由选出多个“小记者”,组织“科学小博士”答 “记者”问活动。(此项活动目的是培养学生机智灵活的选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描绘科学,合作办报

  1、 协作办报。

  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取舍。创办“身边的科学”手抄报。(在办报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指导,做好合理的分工,作到能拓展内容,又能发挥好每个组员的积极作用。)

  2、 成果展示

  规定时间内,把手抄报的成果加以展示。并评选最佳“合作小组”、最佳“创意小组”、最佳“人气小组”(多个小组的评选目的是增强组员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奇思妙想,发现科学

  找一找身边的科学常识

  其实,科学并不是离我们很遥远,它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身边的科学小常识吧。(此项活动训练的安排,是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事物。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

  四、谈古论今,颂扬科学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扩展5)

——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教案实用5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⑵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___)(板书:不听劝)

  (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

  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__开始。

  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板书:赶快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如果……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补牢”呢?——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讲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 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 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 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 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 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 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 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 板书:赶快 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 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 如果…… 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 “补牢”呢?——及时补救 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深切的感悟,将学*文本与追本溯源,学*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教学目标:

  1、认识“补、牢、叼、街、坊、修、堵、丢、悔”等9个生字,会写“亡、补、叼、夜、丢”5个生字,学*新偏旁“鱼字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一个人有了错,只要认真改,就不算晚,并能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识字,学写“亡、补、叼”。

  3、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20课的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

  2、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生书空,齐读课题

  3、认识生字“亡、补”

  (1)“亡”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你能给他组个词吗?

  (2)“补”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生字,它的部首是“衤”,是由“衣”变形而来的。

  (3)师演示变形过程

  4、师:亡羊补牢也是一个成语,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文中已由了答案。只要你认真读,就能在文中找到每个字的意思。只有弄懂了每个字的意思,才能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

  二、初读寓言,理解题意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赶紧打开课本81页,自己把课文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

  (1)指名读

  (2)理解“街坊”:你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

  (3)齐读

  3、指名读自然段

  师:生字词读好了,那课文呢?课文由5个自然段,我请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的小朋友仔细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吗?

  4、理解题意

  师:通过读课文,我们已经扫除了生字的障碍,那么现在请小朋友再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亡羊补牢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用“————”划下来。生:亡是丢了的意思,我在第3自然段找到的;

  生:补是修一修的意思,我在第2自然段找到的;

  生:牢是羊圈的意思,我在第1自然段找到的

  5、小结:小朋友们真会读书,通过朗读理解了词语的意思。接下来我们就要学*故事所蕴含的道理了,让我们一起走人课文去学*吧!

  三、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1、学*第1、4自然段(明确丢羊的原因是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师:羊是怎么丢的呢?赶快浏览课文,找出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个内容,读一读生:第1和第4自然段

  (1)男生读第1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生汇报,师画窟窿

  (2)出示课件:填一填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嘛?

  (3)小结:原来狼从这个窟窿钻进羊圈,把羊叼走了,羊少了一只

  板书:少了一只

  (4)女生读第4自然段,边听边思考,羊是怎么丢的?

  师:谁能用“因为……所以……”把羊丢失的原因说一说。

  板书:又少了一只

  小结:是啊,接连两天,养羊人丢了两只羊,狼都是从这个破了的窟窿钻进羊圈叼走了羊。故事读到这,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生:为什么丢了两次羊才修羊圈?第一次丢羊时不修呢?

  师:是啊,你们和他的街坊想法一样,让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对养羊人说的吧。

  3、学*第2、3自然段

  (1)出示街坊的话


二年级语文《村居》教案实用5篇(扩展6)

——二年级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实用5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安排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同学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 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同学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同学会读,读准确。

  5.同学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同学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身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同学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发明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身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安排作业

  1.回家修改自身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古诗,并初步理解古诗含义。

  2.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活动准备:

  1.柳条、丝绦、剪刀、碧玉的图片,以及表情图片。

  2.录音机、磁带、视频。

  3.水袖若干条。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

  提问

  1.小朋友春天来了,我们身边的景物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出示柳条图片:这是什么?柳树上面有长长的什么呀?你能用动作表示一下长长的柳条是怎样长在柳树上的?

  小结:又细又长的柳条是从柳树上垂下来的,你觉的又细又长的柳条像什么?

  3.柳条上面长着绿绿的是什么?它像什么?

  小结:春天到了柳树、柳条、柳叶都变得非常漂亮,老师想到了一首关于柳树的古诗,它的名字叫《咏柳》。

  4、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咏,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是赞美柳树,它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贺知章写的。我们一起来听听,你最喜欢哪一句?)

  一、欣赏并初步理解古诗的含义

  1. 播放视频

  提问:你最喜欢那一句?(根据幼儿的回答贴出相应的图加文)

  2.请小朋友朗读一次

  3.你知道诗句中的图片代表什么意思吗?(碧玉、丝绦、剪刀)

  4.“碧玉装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想表达什么样的意思?

  小结:诗人从远处看到高高的柳树像是用碧玉装饰成的一样,而下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绿色的丝带。

  5.那谁知道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的意思呢?

  小结:细细的嫩叶究竟是谁的巧手剪出来的?最后诗人终于想出了答案,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剪出来的啊!这首古诗的意境美不美?那这么好听的古诗怎样读就更美啦!

  二、鼓励幼儿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1.我们看看前两句,诗人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贴表情图)

  2.诗人看见这么好的景色想到一个问题,这细细的嫩叶究竟是谁剪出来的?这一句应该怎么读?(疑问、贴表情图)

  3.最后诗人终于找到了答案“二月春风似剪刀”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恍然大悟、贴表情图)

  小结:诗人用古诗来赞美柳树,那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赞美柳树?(唱歌,跳舞)

  三、游戏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柳树、柳条、柳叶。

  提问:跳舞的时候那你要用什么动作表示大树、柳条、柳叶?

  2、请幼儿请客人老师和自己跳。

  延伸:区域活动制作柳树、柳条、柳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2、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

  2、导入: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杨柳图)

  3、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学生答:咏鹅),咏鹅就是赞美鹅,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4、揭题解题:柳树真美啊,唐朝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咏柳》。

  5、欣赏配乐朗读,学生感受古诗节奏。

  6、自由读诗,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7、突显生字,指出这些字是今天所要学*的生字,再让学生读字。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品味美。

  1、诗人都写了些什么呢?现在我们再来做进一步的理解。先请同学们想一想:“咏”什么意思?“咏柳”呢?

  2、在“碧玉妆成一树高”中,“妆”——装饰。什么装饰了什么?柳树真是碧玉装饰成的吗?说说诗句意思。(鼓励展开想象,有不同的说法)

  3、千万条柳枝,在春风中飘荡,诗人又想到了什么?“丝绦”什么意思?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说诗意。

  4、齐读1、2句,问:第1句着重写(树),第2句呢(枝),诗人通过形象的比喻,把新叶满树的翠绿比作(碧玉),把柔美的柳枝比作(绿丝绦),突出了垂柳的什么特点?(翠柳、柔美、充满生机)从而展现了“垂柳”的“美”。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又该怎么理解呢?

  6、第1句写“树”……第3句写什么?(叶),第四句呢?(春风→风)

  7、从诗题“咏柳”上看,这首诗要赞美的是柳树,你觉得诗人仅仅是在赞美柳树吗?那是在赞美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8、齐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你为什么喜欢?(师小结:作者的想象多么丰富,从满树的新叶想到“碧玉”,从随风飘荡的柳条想到“绿丝绦”,多么贴切而生动呀,更值得我们学*的是他大胆而巧妙的想象,把“二月春风”想象成手执剪刀的能工巧匠,把春风写“活”了,也把柳树写“活”了。)

  9、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春风。诗人(整体)到(部分)先观察后(想象)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构思,这也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缘故吧。

  10、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主要运用课件图片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抒发美。

  师:大家都喜欢这首古诗,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创造、表现这首古诗,告诉老师,好吗?

  (学生考虑、讨论,并纷纷说出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朗诵、写作、(画画等)

  1、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分成四组:诗朗诵组、表演组、图画组。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选择小组。

  2、学生分组讨论、创作表演。(教师巡回指导,启发学生开阔思路)

  3、分组展示表演。

  (1)诗朗诵组;

  a.学生朗读几首有关柳树的诗歌。

  b.全组一起配乐朗读《咏柳》。

  师评:同学们有表情地朗诵《咏柳》,更加深刻地体会了古诗的韵味,井背诵了几首与春天与柳树有关的诗歌,让我们更多地了解和感受到春天的美。大家表演得非常好。

  (2)表演组:

  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通过动作把柳树的婀娜多姿表演得惟妙惟肖。 师评:这组同学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这首歌曲的意境,表现柳树的特点。表现春天的勃勃生机。他们的表演,使古诗变得更加生动起来。真棒!

  (3)图画组:

  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用彩笔画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师评:这组同**用图画的`形式,鲜明形象地表现了古诗的意境。画得真漂亮。

  (4)写作组:

  学生用自己生动的语言,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师评:能写出柳树的特点,能用上生动的比喻,写得好!

  4、师:刚才同学们都运用了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了这首歌曲,我觉得大家都做得非常好,回家后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好吗?

  设计分析:

  1.采用分小组合作学*的方式,既能发挥集体的智慧,又能让学生各展才能。

  2.用多种形式表现古诗,加深学生对古诗的体会和理解。

  3.通过创造、体验、合作,生生互动,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四、总结写法,网络拓展——延伸美。

  1、小结: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了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你还知道哪些歌颂、赞美其它事物的诗?

  2、告诉学生相关古诗的网址拓展学生课外学*,并搜集。

  3、作业:画一幅春景图。

  教学目的: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会认“咏、柳、碧、垂、似、剪”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启发谈话:

  同学们,春天来了自然界的景物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听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春天是温暖的,是充满生机的,是美好的。自古就有许多歌颂赞美春天的诗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大诗人贺知章,通过描写柳树来赞美春天的诗。

  2、板书课题

  柳树可喜欢春天了,它总是轻轻摇摆那长长的柳条,告诉我们春天来了。快让我们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歌颂柳树赞美春天的。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1、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2、自己试读课文。

  3、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4、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1、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诗句)

  2、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

  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

  3、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过渡:在这一片明媚的春光中,柳树垂下了姑娘长发似的柳条,一阵春风轻拂,那柳条随风摆动,碧玉似的叶子在春光中,仿佛一个个小生命在颤动,多么迷人的春天啊!

  1、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2、指名学生背诵。

  3、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4、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1、你还收集了哪些和春天有关的故事?背给同学们听听吧。

  2、多么迷人春天,你也可以当当小诗人或是小作家,说几句赞美春天的诗句吧。

  板书设计:

  咏 柳

  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第9课《咏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

  2、继续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自能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4、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感知美。

  1、课前唱歌《春天在哪里》,创设愉快的学*情境,调动学生学*兴趣。

  2、揭题解题,简介作者:这节课,我们就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来学*一首

  写春天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诗人贺知章你们知道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

  3、课件出示春柳图,使学生初步感知柳树的美。

  4、过渡:柳树真美啊,连诗人贺知章也被柳树的美所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一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师:同学们已经按课文的预*要求预*了课文,接下来请大家在预*的基础上把这首诗再朗读几遍,等一下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能力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找出能体现柳树美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一下,不懂的地方要做个记号。

  二、朗读全诗,初知大意——领略美。

  1、生自由朗读。

  2、检查朗读情况。

  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

  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

  5、看来大家通过预*,都能自己理解词语跟句子的意思。学到这里,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

  6、小结: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无数的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么惹人喜爱啊!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

  三、质疑问难交流朗读——品味美。

  1、刚才,同学们交流了读懂的内容,那你们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2、学生质疑问难。(教师梳理疑问,重点问题再交流朗读)

  3、交流朗读:(主要运用课件帮学生理解,让学生通过反复读及小组讨论体会课文三个比喻句的精妙,品味课文语言的美及柳树的美)

  (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柳树的颜色很美;

  (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

  (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以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4、指导朗读,齐读全诗。

  4、小结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写出柳树的美呢。(生:比喻)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接下来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

  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欣赏美。

  1、学生闭目想象意境。后先让学生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

  2、出示本诗配歌课件,让学生欣赏诗境的美。

  3、吟诵本诗:现在,你们面对的就是美丽的春景,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可以加上适当的动作来吟诵,能背下来的同学还可以背一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