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选【5】份

首页 / 教案 / |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

  板书:

  16、找骆驼

  左脚跛

  左驮蜜 右驮米 观察所得 果然找到

  缺了一颗牙

  练*课 9周3节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2、复*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复*相关的语文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一、画去括号内使用不正确的字

  (详祥)细 蜂(蜜密) 脚(印映) 究(竞竟)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课文内容填表

  骆驼的特征老人的根据

  左脚有点跛

  左边驮蜜,右边驮米

  缺一颗牙齿

  四、给下面一段对话加上合适的标点

  老人说 你问的那只骆驼是不是左脚有点跛

  是的

  是不是左边驮着蜜 右边驮着米

  不错

  是不是缺了一颗牙齿

  五、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

  5.综合性学*

  (1)结合语文学*,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作结合起来。

  学年度 下 学期 语文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别 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 教学活动 时数 备注

  1 导言——1、大海的歌

  2 2、帽子和鸟窝——4、沙滩上的童话

  3 语文百花园一——6、蜗牛

  4 7、寓言两则 中秋节

  5 8、好伙伴——语文百花园二 运动会

  6 语文百花园二 国庆节

  7 9、电脑棋手——10、走马灯的奥秘

  8 10、走马灯的奥秘——语文百花园三

  9 13、古诗两首——15、锡林郭勒大草原

  10 16、赵州桥——语文百花园四

  11 17、七颗钻石——19、倾斜的伞

  12 20、一颗豌豆——语文百花园五

  13 21、群众也在淋雨——23、“神童”的秘诀

  14 24、说话算数——语文百花园六

  15 25、古诗两首——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16 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百花园七

  17 29、炎帝创市——31、阿凡提的故事

  18 32、哪吒闹海——语文百花园八 元旦节

  19 复*

  20 复*

  21 复*

  22 期考

  教案

  课名 导言课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本册所学内容,使学生对本册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2、提出本册学*要求,并规范课前预*和课前五分钟要求。

  3、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三年级的学*了,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已经是哥哥和姐姐了。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小弟弟和妹妹们做出榜样。这个学期的学*内容比原来我们所学的又加深了不少,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目录。大家翻开书

  二、分析本册所学的内容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目录上看这个学期我们一共要学*多少篇课文啊?

  师:除了课文外还有我们熟悉的一个学*内容那就是——语文百花园

  师:说得对,在这个美丽的百花园里,大家都可以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我们要向勤劳的小蜜蜂那样,勤劳地在这些物产丰富的百花园里吸取丰富的知识,并不断地积累下来,就可以酿造出最最香甜的“蜂蜜”来!这个蜂蜜谁知道是什么啊?

  师:此外,为了帮助大家学*好汉字不但会写还要会灵活运用,所以编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还帮大家安排了三次的识字。而且每次识字里都有好听的儿歌,还有许多的好听的故事,听了老师的介绍大家想不想赶紧学*到这些知识啊?

  师:可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知识都学会呢?下面我们要一起来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三、总结提出学*的要求

  生述,师小结板书。

  1、课前要认真预*。(1读2划3想)

  1读就是在学*每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课文和课后的生字读五遍,如果五遍读完还没有读通顺和流利那就再读五遍,直到自己读给自己的家长听他们觉得满意了才行。读好了之后,每篇课文都要给家长签字,怎么签呢?XXX已经读了课文()遍,读得()流利。2划那就是读好了书之后还要把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还记得怎样去找自然段吗?(对,去找前面空了2格的地方),划出了自然段的序号第二项的要求就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划是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把每一课里的生词给划出来)怎么样知道哪个是生词啊?(对了,翻开后面的生字看看,再去课文里找,只要能与生字组成词的我们就叫它——生词)比如:第一课里.....

  3想,又是什么回事呢?古代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孔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勤奋求学而不用心思考,最终还是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心中有疑问而不想办法去解答,久面久知所学的知识就会一点一点地忘光。

  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个会学*的人,更要做个会思考的人,会提出问题并能解答问题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最最全面的人,最最让老师和同学钦佩的人。所以我们在预*时还要学会想,想什么啊?(有很多,比如:课后的思考题,还有对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清楚的词语啊句子啊,我们都可以用这个宝贝?,对啦,用它来记录下来,去问问爸爸、妈妈、老师,甚至同学之间也可以,也可以在课堂上学*的时候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解答,也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快乐的果实。

  2、课前预*我们会了,接下来还要注意什么呢?对了,课堂上的学*。上课专心听课可是学好知识和本领的关键。上课学*也有个小窍门:1听2想3笔记

  3、提出课后复*的要求

  认真作业,勤读背书,认真写字,勤写日记,只要努力,一定成功!

  4、提出课前五分钟的学*要求

  四、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师:老师相信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桌的努力、全班的努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教案

  课题 1大海的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手段、方法 谈话、讨论、交流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个人修改

  计 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课件出示填空: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播放录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第二课时

  1、复*会认字。

  2.学*会写字。

  (1)自主学*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部件拼摆,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3.检查背诵情况。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

  1、播放大海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

  2、昨天,我们随着作者去看大海,在出发前老师问一下,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

  三、读第二、三节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1、读后讨论、板书

  2、出示句子1

  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作者见到这样的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你能读好它吗?

  3、出示句子2

  同上

  4、作者的心情是这样的愉快,站在海轮上,听着浪花的声音也觉得大海也在欢唱。

  请同学们读第三节

  5、请同学们齐读第二、三节,要读出大海唱歌的景象。

  四、大家读得真好,让教师也仿佛听到大海在唱着欢乐的歌。那么大海为什么还要唱一曲新歌呢?请同学们用上面的学法学*课文第四、五节。

  1、读课文,思考作者在大海里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划出重点句子,想想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3、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小组自学

  4、讨论:看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用得好?为什么?

  5、出示句子(课后2)

  6、看到我国自己生产的石油钻探船,作者心里会怎么想?所以我仿佛听见()

  齐读第五节,抒发感情

  7、请同学们带着无比自豪的心情来朗读第四、五节

  五、作者笔下的大海像一幅画,浪花飞溅的声音像一曲歌,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来感受一下这诗一般的语言吧。

  谁愿意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奉献给大家。

  六、在新时代,大海的歌又有了新的内容,你能说说吗?

  七、你长大后,想为大海谱什么新歌?

  1、读懂句子,理解内容,学*作者是怎么观察的。

  2、了解作者在海港里,大海中看到的景物各种什么特点,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

  3、理解课文中大海两次“唱歌”的含义,体会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4

  学*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复*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选做题。

  板书:

  19、赵州桥

  悠久 1300年

  雄伟 长、宽 世界文明

  坚固 没有桥墩

  美观鲜活 图案精美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1周2节

  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

  (完整保存) 五百多个 热闹

  语文园地五 11周3节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选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第二课时 11周4节

  学*目标

  1、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意识。

  2、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词语

  远*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③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①观察与认读。

  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5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深入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生活的热爱。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能深入理解是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查找有关诗人、时代背景、其他描写战争诗的资料。

  2、学生课前预*诗文。

  3、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一)相机导入,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了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让我们体会到了战争给人民造成的苦难。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一首跟战争有关的边塞诗《出塞》。(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复*方法,交流资料

  1、复*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有一个把古诗学好学透的方法,谁来说一说是什么内容?(生叙述)。

  2、交流资料:

  (1)介绍作者。

  (2)明确背景。

  (三)讨论探究,拓展理解。

  1、出示全诗,整体感悟。

  2、运用学法,小组探究。

  3、分句汇报,品味诗句。

  A、汇报前两句

  (1)说清诗意,体会诗情。

  思考:为什么要提到秦汉时的明月和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带给你什么感觉?

  (2)反复吟咏,熟读成诵,升华诗情。

  (3)拿出摘录笔记,记录诗句,养成积累的*惯。

  (4)联系课外,链接知识。

  B、汇报后两句

  (1)汇报方法同上:读、背、摘录、板书。

  (2)看教材“我的'视角”中丁丁的话,了解诗中引用的典故“龙城飞将”。

  二、(一)凭借情境,升华诗情。(出示课件)

  让我们再看全诗,大声诵读一边,再来体会作者之情。

  (二)回味诵读,深入品味。(再出示课件)

  学生诵读,练背。

  三、(一)解决书后练*题,对比本课两首描写战争的古诗各自的感情基调。

  (二)再看“我的视角”,解决冬冬的问题,理解多数古人选择战争题材写诗的原因。

  四、日积月累,课外延伸。

  收集王昌龄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还可以收集其他诗人描写战争的古诗。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选【5】份扩展阅读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选【5】份(扩展1)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1

  明确目标:

  1、认读2个生字。能够借助注释、字典理解古文重点字词的意思,能说出古文的意思。

  2、理解古文蕴含的教育意义,懂得学*应该诚实、有兴趣、善质疑。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解析思路预设过程: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二、精读内容

  三、回归整体体会道理配乐朗读

  一、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师配乐范读,学生自由学读。

  3、师生同读。

  4、展示朗读。

  二、精读内容体会道理

  (一)感受学*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板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学生质疑,依疑导学。

  2、理解意思,体会道理。

  3、角色朗读,积累知识。

  (二)感受学*要有浓厚的兴趣

  出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运用学法自学

  2、汇报、质疑。

  3、讨论:为什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整合前两句,体会联系。

  5、角色朗读。

  (三)感受唐彪的论学*之教诲

  出示:

  “凡理不疑必不生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

  1、依法自主学*。

  2、互相说说意思。

  3、小结内容。

  4、指导朗读。

  三、回归整体配乐朗读

  1、师:通过学*你有何收获?你知道该如何学*吗?

  2、配乐朗读。

  指名诵读。(古筝曲)

  全体诵读。(配乐)

  3、师小结

  半部《论语》*天下,读《论语》不同之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希望同学们能多读,善思,勤学,把我国古典文学发扬光大。

  板书设计:

  27、古人论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应诚实

  (知道) (聪明)

  知好乐有兴趣

  疑悟善提问

  布置作业:

  必做:

  1、背诵课文。

  2、把你搜集到的关于学*的名言警句,摘录在积累本上。

  选做:

  写一写学*的.收获或体会。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2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以“祖国河山”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四篇课文以多样化的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本次*作内容紧紧围绕本单元训练专题,以“这儿真美”为主题,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美景。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并且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在介绍美景时能按照一定顺序,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作中尽可能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并把*作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教学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一处景物,运用从课文中*得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重点)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美景;准备身边美景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感

  1.播放身边的优美风景图片,请学生谈一谈感受。

  2.过渡: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围绕要求,确定内容

  1.课件出示*作要求:指名读要求。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想把身边的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

  出示交流提示:

  (1)可以介绍公园、田野、果园、小河、校园等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

  (2)按顺序介绍身边的美景,说一说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带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美景进行补充或提问。

  3.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有相关照片的同学可以把照片拿出来请大家欣赏。

  4.指名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处美景带给自己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本单元伊始,就开始布置观察美景的任务,让学生逐级完善自己的观察所得。通过此时的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了解要介绍的美景,更开阔了*作思路,为下一步落笔行文打下了基础。

  三、读写结合,指导*作

  过渡:景物特点和观察方法不同,写作的顺序也会不同。本组课文中的几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视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鲜明特色,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1.“忆”顺序。

  (1)回顾课文,说说本组中的四篇课文都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预设:

  《古诗三首》中分别按小船行进的顺序,按一天中天气变化——晴天和雨天的顺序,按照由*及远的顺序进行描述;《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海滨小城》整篇课文是按“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总—分”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或“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

  (2)小结:*作时安排好表达顺序,可以使内容有条理,联系更紧密。常用的顺序有:

  ①方位顺序。以景物的远*、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②时间顺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顺序写景。

  2.抓住景物特点。

  (1)出示课文《海滨小城》例段: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2)说一说这几句话是抓住了榕树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榕树的大、枝叶茂盛)

  (3)小结:只有抓住特点,描写的景物才能活灵活现。

  3.围绕一个意思写。

  (1)出示课文范例: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2)指名说一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围绕中心句来进行描写的方法。

  ①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②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③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4.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1)出示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2)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珊瑚的多种多样,写出了大龙虾的神气威武。)

  (3)小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所见的景物与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更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5.结尾抒**感,表达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回顾课文中的优秀片段,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介绍,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表达更具体、生动。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写法,高效地完成本次*作。

  四、动笔成文,互评互改

  1.过渡:根据刚才讲解的思路和写法,相信同学们在头脑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之前写的美景围绕一个意思,再用上积累的词语,写得更完美吧!

  2.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指导,着重从“是不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是否用上了积累的词语”“是否改正了错别字”三方面指导点评。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学生完稿之后,挑选3~5名学生把*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作。

  5.学生把修改后的*作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既可以检查自己*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的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水*,为培养学生修改*作的*惯带来帮助。

  范文引路

  美丽的小河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我喜欢它四季美丽的景色。在每个季节里,小河岸边都留下了我快乐的身影。①

  春天悄悄地来了,河面的冰融化了。②小河对岸,柳树的枝条长出了小芽,粉红色的桃花也从枝头探出了小脑袋,它们争先恐后地在河面上留下了自己的倒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轻盈地掠过河面。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到铺满嫩草的河边嬉戏,参加鲜花的盛会。③玩累了,我就顺势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象未来……

  夏天到了,小河的*早已是绿树成荫。②这时的我和小伙伴是最开心的,我们一会儿玩水,溅起朵朵水花;一会儿捉小鱼、小虾……妈妈来洗衣服了,我们便帮着晾晒……直到日落,河面送来凉爽的微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秋天来了,小河里的鱼虾变肥了。②每到这时,爸爸就会领着我去小河里捉鱼虾。爸爸可真厉害,不需要多长时间,他就能抓到几条大鱼和许多小虾。夕阳西下,我俩提着满满④一篮子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冬天的时候,小河也并不孤单。②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和小伙伴们结伴去滑冰。冰车在冰面上飞驰,就连大人们也忍不住来参加。冬天的小河热闹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小河,喜欢它的一年四季,是它陪伴着我慢慢地长大。⑤

  行文写法赏析

  开头点明要写的景物及其特点,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2~5自然段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小河景色的不同特点,而且都用一句话来引领,醒目又清晰。

  将鲜花盛开的场景称为“盛会”,比喻贴切,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满满”说明小作者和爸爸收获不小,用词准确。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总评:1.*作通过对小河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描写,体现出了小河景色的不同特点,也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小作者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2.小作者还能通过侧面描写,来表达自己和小伙伴们对这个小天地的喜爱之情,如,“直到日落,河面送来凉爽的微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教学反思

  课堂伊始,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几处美景,有学校的小花园、公园里的美景等,学生兴趣盎然。同时,请学生课前准备了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的照片,学生介绍美景的兴趣较为浓厚。在指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时,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进行介绍,同时,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去写。鼓励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在*作中巧妙使用修辞方法。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学会10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字,学*第1节、第5节。)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

  1.播放CAI,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声中教师范读第1节:“当我一个人坐在草地上,/望着远方连绵的山群,/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小朋友们,你们想了解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课文吧!

  2.板书课题:大地巨人读题

  二、自主阅读

  1、提出学*要求:

  (1)播放:你从诗中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1、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

  (3)同座交流各自的体会。

  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

  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

  1.指导读第2、3节。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模样和声音,大地巨人是什么样儿呢?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大地想象成巨人的?指名读第2、3自然段。

  (2)读完这两节诗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①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画简笔画,相机指导。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这里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健壮呀!它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

  带着自己的感受读第2节第1句。

  ②指名读第1节第2句。说说“盖满”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老师指导学生读出大地满眼都是绿色的感觉。

  ③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④指名读第3节。说说读后自己的感受,相机读词语:胡须茂密

  ⑤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⑥点多名同学赛读。

  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

  ⑦配乐朗读第2、3节。

  2.指导读第4节

  (1)过渡语:同学们读得真好,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这位和蔼的巨人,他也做游戏呢!

  (1)指名读第4节。说说作者把太阳比作什么?大地巨人的游戏是什么?(日升日落)

  (3)指名运用手势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

  (4)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

  3.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赞美之情。

  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

  l.自主选样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互相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比赛背诵。

  指导朗读,每一节最后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相同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根据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叹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予表扬。

  五、读全文,回归整体

  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

  六、动手实践,扩展学*

  1.读课文,根据课文描述,想象大地巨人的模样,试着为大地巨人画一张像。

  2.学做小诗人,仿照第2、3、4节,再为大地巨人编几行诗,读给大家听或写下来。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选【5】份(扩展2)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1

  1.识字与写字

  (1)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词典。

  (2)认识240个生字,会写300个生字及教参中要求的带生字的词语。

  (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整洁。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

  (2)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逐步做到边读边思考。

  (3)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注重词语的运用和积累。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句子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抓住段中的重点句,理解自然段的内容。

  (6)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7)体会逗号、句号的不同用法,学*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3.*作

  (1)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把自己感兴趣的见闻,经历过的有趣的情景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读给别人听,与人分享*作的快乐。

  (2)学写观察日记、请假条两种应用闻。

  (3)看图作文,能根据多幅图展开想像,把图中描绘的内容写清楚写明白。

  (4)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等常用的标点符号。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培养讲普通话的*惯。

  (2)在交谈中要努力把自己的意思讲清楚;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有不明白的听完后再提出;在交谈中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惯。

  5.综合性学*

  (1)结合语文学*,观察生活,观察社会。

  (2)在两次“语文大课堂”活动中,要精心准备,积极参加。在活动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口、动脑、动手,把活动——表达交流——*作结合起来。

  学年度 下 学期 语文 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别 教学内容(课或章或单元) 教学活动 时数 备注

  1 导言——1、大海的歌

  2 2、帽子和鸟窝——4、沙滩上的童话

  3 语文百花园一——6、蜗牛

  4 7、寓言两则 中秋节

  5 8、好伙伴——语文百花园二 运动会

  6 语文百花园二 国庆节

  7 9、电脑棋手——10、走马灯的奥秘

  8 10、走马灯的奥秘——语文百花园三

  9 13、古诗两首——15、锡林郭勒大草原

  10 16、赵州桥——语文百花园四

  11 17、七颗钻石——19、倾斜的伞

  12 20、一颗豌豆——语文百花园五

  13 21、群众也在淋雨——23、“神童”的秘诀

  14 24、说话算数——语文百花园六

  15 25、古诗两首——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16 28、南极,一片净土——语文百花园七

  17 29、炎帝创市——31、阿凡提的故事

  18 32、哪吒闹海——语文百花园八 元旦节

  19 复*

  20 复*

  21 复*

  22 期考

  教案

  课名 导言课 新授课 1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本册所学内容,使学生对本册所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2、提出本册学*要求,并规范课前预*和课前五分钟要求。

  3、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开始我们就要进入三年级的学*了,三年级的同学们在学校已经是哥哥和姐姐了。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要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给小弟弟和妹妹们做出榜样。这个学期的学*内容比原来我们所学的又加深了不少,下面我们先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目录。大家翻开书

  二、分析本册所学的内容

  师:我们先来看看从目录上看这个学期我们一共要学*多少篇课文啊?

  师:除了课文外还有我们熟悉的一个学*内容那就是——语文百花园

  师:说得对,在这个美丽的百花园里,大家都可以学*到丰富的语文知识,我们要向勤劳的小蜜蜂那样,勤劳地在这些物产丰富的百花园里吸取丰富的知识,并不断地积累下来,就可以酿造出最最香甜的“蜂蜜”来!这个蜂蜜谁知道是什么啊?

  师:此外,为了帮助大家学*好汉字不但会写还要会灵活运用,所以编这本书的叔叔阿姨们还帮大家安排了三次的识字。而且每次识字里都有好听的儿歌,还有许多的好听的故事,听了老师的介绍大家想不想赶紧学*到这些知识啊?

  师:可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知识都学会呢?下面我们要一起来想想办法出出主意。

  三、总结提出学*的要求

  生述,师小结板书。

  1、课前要认真预*。(1读2划3想)

  1读就是在学*每一篇课文之前都要把课文和课后的生字读五遍,如果五遍读完还没有读通顺和流利那就再读五遍,直到自己读给自己的家长听他们觉得满意了才行。读好了之后,每篇课文都要给家长签字,怎么签呢?XXX已经读了课文()遍,读得()流利。2划那就是读好了书之后还要把每个自然段的序号标出来。还记得怎样去找自然段吗?(对,去找前面空了2格的地方),划出了自然段的序号第二项的要求就完成了一半,还有一划是什么呢?(对了,我们还要把每一课里的生词给划出来)怎么样知道哪个是生词啊?(对了,翻开后面的生字看看,再去课文里找,只要能与生字组成词的我们就叫它——生词)比如:第一课里.....

  3想,又是什么回事呢?古代有一个很有智慧的老人,他的名字叫孔子,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勤奋求学而不用心思考,最终还是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仅是空想而不肯勤学,心中有疑问而不想办法去解答,久面久知所学的知识就会一点一点地忘光。

  所以我们不但要做个会学*的人,更要做个会思考的人,会提出问题并能解答问题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最最全面的人,最最让老师和同学钦佩的人。所以我们在预*时还要学会想,想什么啊?(有很多,比如:课后的思考题,还有对课文中有哪些地方自己弄不清楚的词语啊句子啊,我们都可以用这个宝贝?,对啦,用它来记录下来,去问问爸爸、妈妈、老师,甚至同学之间也可以,也可以在课堂上学*的时候提出来我们大家一起帮解答,也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这个快乐的果实。

  2、课前预*我们会了,接下来还要注意什么呢?对了,课堂上的学*。上课专心听课可是学好知识和本领的关键。上课学*也有个小窍门:1听2想3笔记

  3、提出课后复*的要求

  认真作业,勤读背书,认真写字,勤写日记,只要努力,一定成功!

  4、提出课前五分钟的学*要求

  四、老师提出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希望。

  师:老师相信大家经过自己的努力、同桌的努力、全班的努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教案

  课题 1大海的歌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潮声、玉镜、仰头、翻滚、奔腾、琴师、凑出、渔帆”等词。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的神奇与变化多端。发展想象力。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背诵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海的特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手段、方法 谈话、讨论、交流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激**趣。

  (一)教师导语:同学们,见过大海吗?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大海的风光吧!

  (二)初谈对大海的感受。

  看了录象,再结合你见过的大海,说一说你感觉到大海怎样?

  (三)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组描写大海的诗歌。齐读课题。

  (四)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一).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词:带着问题我们来读一读课文。首先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认识文中的生字。把课文读熟。在自己认读的基础上,出示课件,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二)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三)课文中有几首诗?每首诗中的大海给你什么感觉?你最喜欢哪首诗中的海?

  三、朗读课文,读中感悟。

  1.自由读你最喜欢的那首诗,想想你为什么喜欢这首诗?

  课件出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学*:

  (1)这首诗让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点?

  (2)你最喜欢哪些语句所描写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样?试试怎样读出你的感受?

  (3)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别人帮助解决。?

  2.根据喜欢的不同内容自愿组合,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

  3.小组汇报、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个人修改

  计 A播放录象一: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B引导学生朗读,品味: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风的神奇:

  A课件出示填空:

  B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还会怎样?[引发想象]

  C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A播放录象,(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静的海面上)帮助学生理解风*浪静的景象和“抱着明月”、“背着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读、评议:

  四、朗读课文,选背诗句。

  1.自愿结合小组,合作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练*背诵。

  五、拓展活动:

  收集有关大海的诗文,了解有关大海的知识,小组合作办一期关于大海的手抄报。

  第二课时

  1、复*会认字。

  2.学*会写字。

  (1)自主学*12个生字。(读准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2)小组合作讨论。(音、形、义、写。)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文”与“纹”、“朝”与“潮”、“镜”与“境”的对比、区分。

  (4)学生选出最难写的字,师生探究。

  教师板书:滚(注意右边的间架结构:上、中、下三部分长短、宽窄进行画线比较。)

  部件拼摆,实物投影展示、评议。

  (5)学生练写,小组交流、评改。

  3.检查背诵情况。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

  一、教材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课例由三篇精读课文和一篇略读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后有要求认识和要求学会的字,还有课后练*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既将前后的课文连接起来,又提示略读课文的学*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课文的练*题后,还安排有“资料袋”。第一单元和第五单元各安排一次综合性学*,分别是“我们的课余生活”“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二、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性。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2、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3、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4、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5、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6、注意体现弹性,增加适用性。

  三、三维目标

  1.在语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1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练*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练*整篇*作。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愿意将自己的*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三维目标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第二单元:名人故事

  会认37个生字,会写40个生字,掌握词语表中的46个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灰雀》、《小摄影师》、《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对话;能通过关键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体会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质。;学会引用人物语言的几种方式;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讲故事时要讲得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故事时要认真;背诵好词佳句,背诵“读读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学会通过事情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养成修改文章的好*惯。

  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会写34个生字、会认20个生字、正确读写29个词语;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2

  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第四单元:细心观察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0个生字、正确读写56背诵部分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在“日积月累”中要求学生读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农谚;写一则观察日记。

  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

  会写40个生字、会认36个生字、正确读写50背诵部分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让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拍案叫绝;让学生交流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

  第六单元:壮丽的祖国山河

  会写31个生字、会认22个生字、正确读写36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富饶;背诵部分课文;“读读背背”古代大诗人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留下的千古名句;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

  第七单元:科学的思想方法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7个生字、正确读写44个词语;背诵部分课文;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指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继续培养积累语言的*惯。

  第八单元:献出我们的爱

  会写41个生字、会认23个生字、正确读写50背诵部分课文;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我们献出自己的爱,生活一定会变得更美好。(二)单元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1---2第一单元15----1711---12第六单元12----133---4第二单元13----1513---14第七单元13----155---6第三单元12----1415---16第八单元13----157---8第四单元12----1417---18总复*、期末考试

  9---10第五单元15----17

  五、课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1.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2.名人故事会

  3.秋天的快乐

  4.观察中的发现

  5.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6.自编童话故事

  第一单元教材计划

  第一单元以“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为主题,由四篇课

  文和《语文园地一》组成,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

  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

  《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

  《槐乡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一》5课时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3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新字、理解词语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教育、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

  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小河的图片):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条小河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充满远大理想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呀?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投入大海的怀抱,去感受大海的浩瀚与宽阔。听,哗哗流淌的小河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你们想不想和这快活的小河一起去旅行呀?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14课《快活的小河》。

  板书课题齐读

  3、你能说一个“快活”意思相*的词语吗?

  带着快乐的心情,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过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几个朋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了解和体会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如果同桌读得好就请你鼓励一下他,如果他读错了请你帮他纠正,同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课件出示字词,学生多种形式认读,(说出一个“勇敢”的近义词,强调多音字“奔”,发现“摔‘蹦、撞”都是动词)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几个好朋友?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大山、泉水、瀑布

  4、课文主要通过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这三个朋友的对话来向我们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分别找到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对话,并用括号做上标记,用以区分。(强调:默读要求——眼动、心动、口不动)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共同学*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1、在这三个朋友中小河最先遇到的是谁?指名读对话。思考小河与大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汇报:

  小河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导朗读。师举例:妈妈不问缘由而冤枉你时,你会抱怨她对自己的不公*。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会抱怨呢?当你心中不满而去责怪别人这就是抱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小河的话。

  (2)说明“呜”是拟声词在这里用来模仿的是小河的哭声,可以带着哭腔来读。

  (3)快活的小河刚遇到点困难就抱怨哭泣,你觉得此时他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4)看到这条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大山的话)指名读大山说的话?

  (1)边听边数大山共说了几句话?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标点?分别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导读疑问句结尾处是语调上扬,读感叹句结尾处是语调下降。指名练读、男女生读,齐读。

  (3)师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有认识了谁?

  (4)找出描写泉水动作的词(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难多吗?从哪个词中知道的?你认为“多少”究竟是几个?

  (6)面对这无数的困难,泉水又是怎样对的呢?用文中的句话来说一说。

  泉水面对困难,不叫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板书:坚强

  (7)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坚强勇敢的泉水?

  看图加深理解:泉水从险峻的山峰上奔流而下一路上磕磕碰碰,一会碰到了山石,一会又撞到了树根,历经了磨难的泉水却不叫苦就这样日夜不停的向前流淌。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呢?

  (8)大山想借泉水告诉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对泉水的赞美来鼓励小河要向泉水那样坚强、勇敢。

  板书:鼓励

  指导朗读:读出大山对小河的鼓励和大山对泉水的赞美

  3、分角色读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二)自主学*小河与泉水的对话

  过渡:在大山的心中,一路奔流,历经磨难的泉水是勇敢的,那么,在泉水的心中谁比自己更勇敢呢?

  1、请三名同学来读小河与泉水的对话,边听边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回答问题。指名读一读能体现瀑布优点的句子。(课件相机出示泉水的话)

  (2)哪些词语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坚强?指导重读变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图:这瀑布从高达百米的岩壁上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飘飞,这样的景观真是太壮观了!难怪诗人李白也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瀑布就这样忍受着撞击岩石的痛苦为我们呈现了这样壮美的景象!

  (4)此时,你最想对瀑布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竖起大拇指大声的对瀑布说声:瀑布,你真勇敢)

  (5)指导朗读:读出对瀑布的赞美。

  小河也被瀑布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动,他还高兴的叫起来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为朋友,一块儿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读小河与瀑布的对话

  (7)师生配合读对话(请同学们把我当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说的话高兴的对我叫出来吧。)

  小结:我真为小河能结识这么坚强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骄傲,更为小河的逐渐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体会合作的快乐

  1、(出示课文插图)瞧,他们最终成为了好朋友,手拉着手,多开心那!我想此时你们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激动和高兴,谁能带这高兴的心情读最后一段那?

  质疑:读到这我有些不表白了:课文开头部分说了小河是快活的,结尾处也说了小河是快活的。这两个时期的小河哪个才是真正的快活呢,为什么?

  师:有了朋友就可以互相鼓励,有了朋友就不会寂寞,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勇敢的战胜困难,其实,这就是合作的快乐!齐读最后一段感受合作的快乐。板书:合作

  四、拓展升华

  1、此时三个好朋友已经拥有了同一个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结尾处是什么标点符号?(``````)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3、通往大海的旅途是漫长而艰辛的,它们三个小伙伴在前进的旅途中有可能遇到更高的山峰、更庞大的岩石、更险峻的峭壁。他们又会如何的面对呢?

  4、小结:

  我们相信不管发生什么,小河都会用他学到的勇敢和坚强去面对一切,三个小伙伴一定会团结合作,互相鼓励,共同流进大海,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在将来的学*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今后在困难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们那样,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做勇敢、乐观的好孩子。也真诚的祝愿你们能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4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以“祖国河山”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四篇课文以多样化的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本次*作内容紧紧围绕本单元训练专题,以“这儿真美”为主题,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美景。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并且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在介绍美景时能按照一定顺序,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作中尽可能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并把*作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

  教学目标

  1.能够仔细观察一处景物,运用从课文中*得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重点)

  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美景;准备身边美景的照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感

  1.播放身边的优美风景图片,请学生谈一谈感受。

  2.过渡: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

  二、围绕要求,确定内容

  1.课件出示*作要求:指名读要求。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想把身边的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

  出示交流提示:

  (1)可以介绍公园、田野、果园、小河、校园等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

  (2)按顺序介绍身边的美景,说一说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带给你什么感受?

  (4)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美景进行补充或提问。

  3.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有相关照片的同学可以把照片拿出来请大家欣赏。

  4.指名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处美景带给自己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本单元伊始,就开始布置观察美景的任务,让学生逐级完善自己的观察所得。通过此时的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了解要介绍的美景,更开阔了*作思路,为下一步落笔行文打下了基础。

  三、读写结合,指导*作

  过渡:景物特点和观察方法不同,写作的顺序也会不同。本组课文中的几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视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鲜明特色,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

  1.“忆”顺序。

  (1)回顾课文,说说本组中的四篇课文都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

  预设:

  《古诗三首》中分别按小船行进的顺序,按一天中天气变化——晴天和雨天的顺序,按照由*及远的顺序进行描述;《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海滨小城》整篇课文是按“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总—分”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或“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

  (2)小结:*作时安排好表达顺序,可以使内容有条理,联系更紧密。常用的顺序有:

  ①方位顺序。以景物的远*、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②时间顺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顺序写景。

  2.抓住景物特点。

  (1)出示课文《海滨小城》例段: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2)说一说这几句话是抓住了榕树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榕树的大、枝叶茂盛)

  (3)小结:只有抓住特点,描写的景物才能活灵活现。

  3.围绕一个意思写。

  (1)出示课文范例: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2)指名说一说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3)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体会围绕中心句来进行描写的方法。

  ①操场后面的小花园真美……

  ②秋天的树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

  ③一到池塘边,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4.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1)出示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2)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写出了景物的特点。(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珊瑚的多种多样,写出了大龙虾的神气威武。)

  (3)小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把所见的景物与自己的联想结合起来,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更具体形象、生动活泼。

  5.结尾抒**感,表达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回顾课文中的优秀片段,引导学生掌握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顺序进行介绍,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使表达更具体、生动。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写法,高效地完成本次*作。

  四、动笔成文,互评互改

  1.过渡:根据刚才讲解的思路和写法,相信同学们在头脑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笔,把你之前写的美景围绕一个意思,再用上积累的词语,写得更完美吧!

  2.学生动笔成文,教师巡视指导,着重从“是不是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是否用上了积累的词语”“是否改正了错别字”三方面指导点评。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学生完稿之后,挑选3~5名学生把*作读给同学听,大家共同评议,然后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作。

  5.学生把修改后的*作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

  设计意图:学生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既可以检查自己*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的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作水*,为培养学生修改*作的*惯带来帮助。

  范文引路

  美丽的小河

  离我家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我喜欢它四季美丽的景色。在每个季节里,小河岸边都留下了我快乐的身影。①

  春天悄悄地来了,河面的冰融化了。②小河对岸,柳树的枝条长出了小芽,粉红色的桃花也从枝头探出了小脑袋,它们争先恐后地在河面上留下了自己的倒影。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轻盈地掠过河面。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到铺满嫩草的河边嬉戏,参加鲜花的盛会。③玩累了,我就顺势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象未来……

  夏天到了,小河的**早已是绿树成荫。②这时的我和小伙伴是最开心的,我们一会儿玩水,溅起朵朵水花;一会儿捉小鱼、小虾……妈妈来洗衣服了,我们便帮着晾晒……直到日落,河面送来凉爽的微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秋天来了,小河里的鱼虾变肥了。②每到这时,爸爸就会领着我去小河里捉鱼虾。爸爸可真厉害,不需要多长时间,他就能抓到几条大鱼和许多小虾。夕阳西下,我俩提着满满④一篮子战利品,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冬天的时候,小河也并不孤单。②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我和小伙伴们结伴去滑冰。冰车在冰面上飞驰,就连大人们也忍不住来参加。冬天的小河热闹极了。

  我喜欢家乡的小河,喜欢它的一年四季,是它陪伴着我慢慢地长大。⑤

  行文写法赏析

  开头点明要写的景物及其特点,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第2~5自然段按照四季的顺序来写小河景色的不同特点,而且都用一句话来引领,醒目又清晰。

  将鲜花盛开的场景称为“盛会”,比喻贴切,表达了小作者的喜爱之情。

  “满满”说明小作者和爸爸收获不小,用词准确。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总评:1.*作通过对小河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描写,体现出了小河景色的不同特点,也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了小作者的快乐和生活的美好。2.小作者还能通过侧面描写,来表达自己和小伙伴们对这个小天地的喜爱之情,如,“直到日落,河面送来凉爽的微风,我们才依依不舍地回家”。

  教学反思

  课堂伊始,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选取了学生比较熟悉的几处美景,有学校的小花园、公园里的美景等,学生兴趣盎然。同时,请学生课前准备了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的照片,学生介绍美景的兴趣较为浓厚。在指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时,以课文为例,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来进行介绍,同时,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去写。鼓励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在*作中巧妙使用修辞方法。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5

  学*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③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复*巩固

  ①听写词语。

  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话说说赵州桥的特点。

  朗读体验

  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

  ②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扩展交流

  展示课前搜集的桥的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桥的特点。

  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可完成选做题。

  板书:

  19、赵州桥

  悠久 1300年

  雄伟 长、宽 世界文明

  坚固 没有桥墩

  美观鲜活 图案精美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1周2节

  学*目标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①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①*时我们遇到问题都是怎样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到的学*语文的方法。

  ②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方式,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①“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②“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①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③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五、课外作业

  把*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板书:

  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八百多年 人物 街市

  (完整保存) 五百多个 热闹

  语文园地五 11周3节

  第一课时

  学*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选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第二课时 11周4节

  学*目标

  1、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意识。

  2、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词语

  远*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③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①观察与认读。

  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选【5】份(扩展3)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6篇

  类型:

  造型·表现

  教具:

  课件一份、鸟的头饰造型3个、纸胶带一卷;

  学具:

  水彩笔、油画棒、a4打印纸等常规绘画用品,教科书;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知道鸟的基本特征,了解组合式造型方法在绘画造型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想象组合等方法进行鸟的绘画造型,提高学生形象观察、分析能力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关注绘画造型中形色的表达,能以造型表现的方式增加对大自然及鸟类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组合的方法阐述、设计鸟王的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设计中关注鸟王的形状、色彩等特征的表达。

  教学准备:

  课前介绍大朋友。并以有关动物的笑话开始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鸟的基本特征;

  1、课前热身:手影游戏;

  2、导入:小朋友们,很高兴能和大家在这里见面。在刚才的游戏中我们发现,原来一双手竟然可以做出这么多的动物样子。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你们听,这是谁呢?(课件:鸟鸣音效)

  3、问:鸟是什么样子的呢?(翅膀、羽毛、独特的嘴和爪子等)【强调鸟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关注不一样特征的鸟】

  4、教师:大家观察生活真仔细,你们再听一听,鸟儿朋友们在和我们说些什么呢?(鼓励:真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

  【设计意图:在组织教学上,通过设疑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初步参与课堂活动,营造融洽的学*氛围。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已有生活认知经验,解决鸟的基本特征这一知识点,并让学生在与鸟互动中启发想象力的拓展。】

  二、猜一猜:谁是鸟王?

  1、导入:让我们用掌声把这些朋友请出来,大家看,它是谁?(课件:燕子、老鹰、孔雀、鹦鹉)

  (燕子,见过燕子吗?你怎么知道它的呢?燕子有一个独特的尾巴,人们模仿这个形状,设计出了一种叫“燕尾服”的服装)

  (老鹰,它和燕子有什么不一样?老鹰有着锋利的爪子和巨大的翅膀,看起来非常的凶猛)

  (孔雀,它哪儿最漂亮呢?)

  (鹦鹉,它又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形色上观察鸟儿在嘴、脚、羽毛、翅膀、尾巴、花纹上的特点和区别】

  2、总结:每一种鸟都有属于自己的样子。有的有独特的体型;有的有强大的本领;有的有漂亮的色彩和花纹。燕子小巧可爱、老鹰高大威猛、孔雀优雅美丽、鹦鹉色彩丰富,它们都认为自己是鸟王。

  3、问1:如果让你来选,你希望谁是鸟王呢?为什么是?为什么不是?【强调选择鸟王的不同标准】

  问2:可不可以把它们的优点放在一起,我们来组合一个鸟王?(嘴、脚、翅膀、羽毛、尾巴、色彩花纹)

  出示教师ps组合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会用哪些动物的形象来组合?

  4、介绍凤凰:在*的传说里,人们把各种动物的形象组合起来,在心中想象出了一个鸟王的形象,这就是——凤凰。(课件:凤凰)传说中的凤凰是一只神鸟,它从火焰中诞生,它飞到哪儿,就会给人们带来吉祥。

  在凤凰的形象里,它的头像鸡,身体的花纹像鱼鳞,翅膀和腿像什么呢?(鹤),尾巴呢?(孔雀)

  5、总结:你看,只要敢去大胆的想象,自由的组合,就可以创造出一个全新的鸟王。想不想尝试一下创造一个不一样的鸟王?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多种方法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龙,

  2、在欣赏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设计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材料的特征,用不同方式制作不同形式的小龙。

  教学难点:

  合理利用材料进行创新。

  教学用具:

  铅笔、记号笔、图片等。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观察法、启发法、示范法

  教学流程:

  一、唱歌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唱《龙的传人》吗?

  我们来唱一唱好吗!“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

  你还知道哪些龙的歌曲?学生唱有关龙的歌曲。

  二、新课

  龙是我们*人独创的形象。龙在*传统文化中是权势、高贵、尊荣的象征,又是幸运与成功的标志。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华民族被视为龙的传人。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龙,你能说一说龙是什么样子的吗?

  1、欣赏(多媒体)从古至今各种形式龙的作品。

  镂空龙凤纹玉佩(战国时期)

  竹龙(山东泰安)

  糖龙(四川成都)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选【5】份(扩展4)

——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6篇

  教学目标:

  1、感受西湖的美景,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2、初步了解景物的特点描写的方法。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学难点:

  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感知全文,理解有关描写绿的词句,感受西湖的“绿”,有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绿”或是相当于绿的意思的字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花红柳绿”、“一碧千里”。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绿”,引导学生回忆文章标题的几种形式。

  2、读课文,想想课文还可以以什么为题?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为什么最后把这篇课文的题目确定为“绿”?要求从课文中找出理由。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的结构。

  (2)初步理解“领略”。

  三、精读,体味课文

  1、自由读课文,作者到底“领略”到了一个怎样的“绿”字?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

  (1)作者领略了哪些地方的“绿”?

  (2)作者领略了哪些不同的“绿”?

  3、比较灵隐的“绿”和花港观鱼的“绿”有什么不同?

  4、观看“绿”的录像,感情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5、较深入地理解“领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深入理解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领悟“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教学过程:

  引课:

  用“领略”说话。

  四、深读,领悟课文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领略”到的这个“绿”字有什么特别之处?

  2、引导学生理解“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1)联系上下文理解。

  (2)观看“荷叶”录像。

  3、感情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领略”。

  五、熟读,背诵课文

  1、用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课文部分。

  2、检查背诵,交流背诵方法。

  六、拓读,超越课文

  1、小结:绿,是有意蕴的,需要用心去“领略”。

  2、拓展阅读朱自清的《绿》,用心“领略”其中的意蕴。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走*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为于谦*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

  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学*生字“焚”,描红。

  3、范读,明确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击打、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常淡然,好像很*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

  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

  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

  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优选【5】份(扩展5)

——语文三年级上册优秀教案优选【五】份

  教学内容:

  报酬

  教学目的:

  1、体会**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体会为什么说巴罗先生让“我”读书是付给“我”最高的报酬。

  课时:

  2课时

  一、直接导入:

  二、学文

  1、自由读书,找到什么是最高报酬?

  2、围绕“最高报酬”质疑。

  3、学第一自然段

  体会:不是说……就是说……甚至……

  有感情朗读。

  4、学生质疑过渡到(2—7自然段)的.学*

  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学*、体会。

  ɑ “他的屋子里到处都是书,真像一个图书馆”

  “这些还只是……第二遍的书”

  抓住“到处”“图书馆”“第二遍”体会书多

  体会到巴罗先生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b“他仔细打量了我许久,……巴特写的。”

  抓住“打量许久沉思”体会

  巴罗先生看了那么久在想什么呢?体会巴罗的良苦用心

  小结:这回我们再来说说巴罗先生的用意是什么?

  学生再读2—7自然段,用心感受巴罗的良苦用心。

  5、学*(8、9)自然段,抓关键词体会,巴罗的这种良苦用心,效果怎样?

  “那天一回家……我捧着它读了个通宵。”

  通宵,一整夜

  “一星期后……一本好书。”

  体会激动

  微笑笑什么?

  6、我迷上了读书,我爱上了书,同学们设想一下,他在什么情况下读书?

  ___________时,我在读书。

  ___________时,我在读书。

  7、现在,同学们再来看看为什么巴罗先生让我读书是付给我最高的报酬呢?

  8、齐读“35年后的今天……”

  板书设计

  (最高)报酬

  让我读书

  (改变命运)

  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学*过程

  1.初读感知点:

  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2.细读感悟:

  ⑴、自由读课文,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

  (2)、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

  *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读一读。

  (3)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3.能力训练点:

  学*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拓展延伸:

  ⑴、说一件自己和爸爸之间的感人事例。

  ⑵、查找有关冰灯的资料。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懂得应该爱护鸟类。

  2、初步练*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3、继续学*抓重点词语边读边想。

  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剪纸鸟

  教学过程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读熟了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小鸟什么事?

  师:大家翻开书自己读课文。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鸟?联系有关语句说一说。

  生:这是一只快乐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生:读书

  师:从哪些词感觉到快乐?(啁啾…)你们能把他们这种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这是一只可爱的小鸟。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读到的?……

  师: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读给同桌听一听,互相评一评

  师:多美的景致,多可爱的小鸟,咱们怀着美好的心情读一读第二自然段。(齐读)

  师:鸟儿欢快的歌声吸引了树下玩乐的孩子,他们天天来听小鸟唱歌,有一天,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发生了。

  师:默读5、6段,读到自己感受很深的句子就画下来,还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几个词语概括地写在句子旁边。交流体会(多找几个学生谈),教师投影出示有关句子,指导朗读。

  (1)它正要发声,忽然“啪”的一声,一个弹子从下面射来,它一翻身从树上跌了下去。

  (2)斜刺里两只老鸟箭也似的'飞来,接住了它,衔上巢去。

  (3)它的血从树隙里一滴一滴落到地上来。

  师:你怎样评价树下的那几个孩子?

  师: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不爱护鸟类的行为?

  师:读了《一只小鸟》的故事,你有什么话想对小鸟或者孩子说?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自己剪的小鸟,把想说的话写在上面。

  生: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美丽的鸟儿,美丽的生活,美丽的大自然,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呵护,真正的喜爱,不是占有、不是破坏,而是让美丽的事物更加美丽,让美丽的世界更加美丽。让我们怀着美好的心情再次朗读课文。

  【教学目的】

  学用字词句、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和写字

  【教学时数】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四人小组自由朗读六个词语。

  (2)不认识的字可以在小组内请教同学或老师,也可以查字典。

  (3)连读词语,想象画面,了解词义。

  小组学*:首先观察题中的画面,想象情境,感知词义的优美意境。然后凭借熟字推想词语的意思和所描绘的情境。

  (4)读词语,选一个你喜欢的词语,说说词语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第二部分

  (1)观察插图想像情境。

  (2)熟读词语,练*与画面连线。

  (3)教师指导,巡视纠正。

  3、第三部分

  (1)看图,想想图中画了些什么。

  (2)四人小组练*看图说词语。

  (3)小组交流比赛词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得字,想想是什么结构的字。

  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师:左右结构的'字有什么特点?

  2、我们还是看看“小小建议”吧:左部收,右部放,撇要缩,捺要伸。

  3、在田字格里观察这三个字,注意间架结构和布局。

  4、练写钢笔字,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展示钢笔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词语。

  (1)指导学生观察插图,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

  (2)朗读课文《做一片美的叶子》,体会叶子和大树的关系也正如一个人和社会群体的关系,感受其中蕴含的哲理。

  (3)多次连续词语,体会词语的整齐美和节奏美。在诵读中了解词语之间的联系和意思。

  2、读背古诗《夜书所见》。

  (1)带读全诗。

  (2)看图,说说两个小孩在干什么,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深秋的夜晚。

  (3)熟读成诵。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同学们,从这学期我们就开始学写毛笔字了,在《培养良好的学**惯》中老师告诉你们写毛笔字有哪些好处?

  生:闭气凝神,陶冶情操。

  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同学们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学*“横”。

  指导:横有长横和短横之分。

  3、教师书写长横和短横。指导运笔方法。

  (1)长横:笔画稍长,左低右高,略带斜势,起笔较重,中腰略细。向左上逆锋起笔,旋即转向右下稍按,以中锋向右行笔,至收笔处顿笔回锋,藏锋收笔。

  (2)学生练*写长横

  (3)短横:起笔轻快,可顺锋入纸,向右行笔,渐行渐按,至收笔处稍顿缩锋收笔。写时略带仰势。

  学生练*写短横。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最*读的书,摘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和精彩片段。

  1、教师谈话:我们在与大家讲话或听别人讲话时,要注意什么?

  2、仔细看插图,四人小组讨论。

  3、小组交流:组织语言时注意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听别人发言,要精神集中,注意礼貌。

  4、大家特别喜爱读课外书,今天我们就开个“小小读书交流会”。老师想了解一下大家都读过哪些书,请你们上来把你读过的书名写在黑板上好吗?

  5、把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所了解的书的作者、主要内容,摘录的精彩片段,用自己的话说给大家听。

  6、同学们开始组织语言,努力讲得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响亮,速度适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