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美术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 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发展阶段

  1、 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 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安宁、清洁和美丽呢?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2、课堂练*: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 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

  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第4课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小结:知道了“*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主题创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绘画创作能力。

  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了解外貌

  出示一件教师的衣服,问:上面的图案是什么?

  从学生的答案中提炼猫的外貌特征、动作、姿态,适当介绍猫的有关知识和生活*性的了解。

  二、展开话题

  从猫本身的特点拓展到了解猫在生活中有趣的表现,问:

  小猫会到哪儿去呢?它会遇到谁?可能发生什么事?

  引导学生大胆的想,大胆的说,为下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三、创作提示

  提示基本的绘画技能,你想画什么?什么是你绘画表现的重点?你画的小猫是什么样的?在做什么动作?

  四、自主创作

  学生创作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用一种方法来创作,既可以是单幅作品,也可以是连环画等等。

  五、展示交流

  创作完成后,进行交流展示,大家相互欣赏作品,相互评价。

  课后总结

  “猫儿去哪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用绘画创作的形式表现趣味性就更强了。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认识、记忆周边的事物。

  2、大胆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与记忆。

  3、激发学生热爱健康、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积淀情感

  出示关于医院的情景图片,引起孩子们的回忆,说说自己去医院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着重于情感体验: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二、创作构思

  在创作前先进行构思:

  首先确定自己要表现的内容;

  其次是绘画中如何布局画面;

  最后还要思考怎样借助色彩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创作表现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的运用色彩线条来表现,要求学生在绘画时尽可能地表现得深入与细致。

  四、评价交流

  作品完成后,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彼此谈谈自己的所画内容,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谈给学生听。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4

  教学目的

  1、欣赏并传承*传统民间艺术。

  2、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学*其色彩、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1、虎头帽也叫做风帽,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传统手工艺品。

  2、思考:为什么要用虎来装饰给孩子带的风帽?

  3、通过欣赏发现虎头帽的装饰一般集中在三个部位:前顶部、后披风、周边,这是制作时要装饰的重点。

  二、制作要点

  用彩色纸通过折叠、剪贴形象、添画细节的方法制作纸质虎头帽。

  适当的示范虎头帽的基本折法。

  引导学生遵循设计——折叠——剪贴装饰——细节添加——逐渐完善的步骤进行。

  三、大胆创作学生在具体制作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帽子容易做得过小,教师可让学生先试戴调整合适后,在进行装饰。

  四、品赏评价

  学生戴着自己制作的虎头帽,互相评价一下:谁的帽子最好看?谁的制作最精良?

  教师评价

  认识了解这种民间艺术,体会蕴含的是来自长辈深深地祝福和浓浓的爱。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5

  教学目的

  1、欣赏冰雪造型的作品并能进行评述,抒发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2、能够利用冰雪进行创作。

  3、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和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感受雪景的美

  1、看到眼前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你接一些雪花仔细看一看它的长相。

  二、分组游戏

  1、看看你能踩出多少花样?

  2、在雪地上你能画出彩虹吗?

  3、这些工具很有趣谁来试一试?

  三、交流欣赏

  欣赏雪景图片,感受雪景带给人的洁净之美。

  四、尝试与练*

  1、教师演示:

  用铅笔轻轻画骨式动态人物,姿态多样,有前后关系,使画面充实,主题突出。

  2、学生作画,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作业纸。

  3、结束工作

  课后总结

  自然与人密切相关,许多自然现象通过感受、观察、描绘显得非常生动有趣。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重难点:

  1、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

  2、用来突显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现方法是否有创意。

  3、构图是否完整。

  4、能否有意识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欢的色彩组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一些玩具汽车、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与这些物品大小较匹配的景物图片。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引导阶段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图表现立体的大人国或小人国。)

  1、同学们,你知道格列佛和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吗?如果你能在想象中漂流,就一定会创作出更多的奇迹。

  请同学欣赏课件:《大人国与小人国》

  2、提出问题:

  (1)你们认为格列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2)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

  (3)格列佛认为战争不是好事。为了阻止小人国与邻国之间的战争,他用绳子将邻国的战船扎在一起,不让他们航行。

  (4)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二、新授阶段

  1、 观察、思考、感受:

  a:出示几组大与小比较的课件:让学生说说你会有什么感觉。

  b:出示课件:有一个男孩还有一个女孩。想一想怎样将其中的女孩变成巨人?互相说一说,巨人的哪些动态适合用横构图表现?哪些动态适合用竖构图表现?

  三、发展阶段

  1、 出示课件:假如你是一个巨人,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帮助小朋友解决?

  (以小组合作方式讨论)

  (1)朋友们到一个神秘的大森林里去旅行,会遇到哪些困难?险境?假如你是巨人,你会怎么帮助他们?

  (2)假如你是巨人, 在愉快的节日里,你会为小朋友们做哪些事情呢?

  (3)假如你是一个巨人,你还有哪些办法能使我们的地球变得和*、安宁、清洁和美丽呢?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学共享,看看谁的想法新奇、有趣。)

  (4)欣赏同龄人的作品,了解不同的表现方法,体验在《大人国与小人国》里的'快乐。

  2、课堂练*:

  通过以上的欣赏与了解,如何结合自己想象与感受,把你编的大人国与小人国的故事画成一幅画,画完后讲给同学听。

  3、小结:

  4、 展示、评价、延伸:

  各组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贴到黑板上,互相欣赏、互相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感受,教师及

  时评价,给予肯定。

  四、课后拓展

  课后根据自己的喜爱用泥塑等形式来表现这一主题,把小的东西放大或把大的东西缩小。

  (第2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学生练*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四、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巧妙的地方。

  第4课前前后后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观察与比较,能够概括出“同样大小的物体会显现*大远小的现象”这一规律。

  2、能够运用“*大远小”的规律,绘画或拼贴一幅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1、能否例举“*大远小”的现象。

  2、能否用“*大远小”这一规律来表现前后关系。

  3、画面是否表现出了物体的前后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交流课前观察的结果。

  2、教师同时出示相应的图片,影像资料等。说说这些景物都有些什么规律?举例说明。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在以往的绘画中,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表现前后关系的?

  学生1:把一样物体放在另一样物体的后面,就产生前后的感觉。

  学生2:物体通过逐渐缩小尺寸,也会产生前后的感觉。

  2、教师小结:知道了“*大远小”的规律后,说说你准备如何用它来表现景物前后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

  3、教师可以为学生的作业指定一个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讨论后自主命题,并选择一种作业形式(绘画,拼贴,或两者结合)。

  4、绘画之前可以与学生探讨一下绘画顺序:先画什么比较合理?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优秀作业点评

  四、收拾与整理

  要让学生养成将剪下来的废纸屑随手放进纸篓的*惯,这样课后的收拾与整理就比较方便。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2

  教学目的

  1、通过主题创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及绘画创作能力。

  2、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了解外貌

  出示一件教师的衣服,问:上面的图案是什么?

  从学生的答案中提炼猫的外貌特征、动作、姿态,适当介绍猫的有关知识和生活*性的了解。

  二、展开话题

  从猫本身的特点拓展到了解猫在生活中有趣的表现,问:

  小猫会到哪儿去呢?它会遇到谁?可能发生什么事?

  引导学生大胆的想,大胆的说,为下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三、创作提示

  提示基本的绘画技能,你想画什么?什么是你绘画表现的重点?你画的小猫是什么样的?在做什么动作?

  四、自主创作

  学生创作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用一种方法来创作,既可以是单幅作品,也可以是连环画等等。

  五、展示交流

  创作完成后,进行交流展示,大家相互欣赏作品,相互评价。

  课后总结

  “猫儿去哪了”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用绘画创作的形式表现趣味性就更强了。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认识、记忆周边的事物。

  2、大胆运用色彩、线条表现对生活的感受与记忆。

  3、激发学生热爱健康、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积淀情感

  出示关于医院的情景图片,引起孩子们的回忆,说说自己去医院的所见、所闻、所感。引导学生着重于情感体验:你看到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样的?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二、创作构思

  在创作前先进行构思:

  首先确定自己要表现的内容;

  其次是绘画中如何布局画面;

  最后还要思考怎样借助色彩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创作表现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大胆的运用色彩线条来表现,要求学生在绘画时尽可能地表现得深入与细致。

  四、评价交流

  作品完成后,可以采用自评、互评的方式彼此谈谈自己的所画内容,在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谈给学生听。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4

  教学目的

  1、欣赏并传承*传统民间艺术。

  2、感受*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学*其色彩、想象力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1、虎头帽也叫做风帽,是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既实用又美观的传统手工艺品。

  2、思考:为什么要用虎来装饰给孩子带的风帽?

  3、通过欣赏发现虎头帽的装饰一般集中在三个部位:前顶部、后披风、周边,这是制作时要装饰的重点。

  二、制作要点

  用彩色纸通过折叠、剪贴形象、添画细节的方法制作纸质虎头帽。

  适当的示范虎头帽的基本折法。

  引导学生遵循设计——折叠——剪贴装饰——细节添加——逐渐完善的步骤进行。

  三、大胆创作学生在具体制作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帽子容易做得过小,教师可让学生先试戴调整合适后,在进行装饰。

  四、品赏评价

  学生戴着自己制作的虎头帽,互相评价一下:谁的帽子最好看?谁的制作最精良?

  教师评价

  认识了解这种民间艺术,体会蕴含的是来自长辈深深地祝福和浓浓的爱。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5

  教学目的

  1、欣赏冰雪造型的作品并能进行评述,抒发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

  2、能够利用冰雪进行创作。

  3、表达自己对冬天的感受和激发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

  一、感受雪景的美

  1、看到眼前的景色你想说些什么?

  2、你接一些雪花仔细看一看它的长相。

  二、分组游戏

  1、看看你能踩出多少花样?

  2、在雪地上你能画出彩虹吗?

  3、这些工具很有趣谁来试一试?

  三、交流欣赏

  欣赏雪景图片,感受雪景带给人的洁净之美。

  四、尝试与练*

  1、教师演示:

  用铅笔轻轻画骨式动态人物,姿态多样,有前后关系,使画面充实,主题突出。

  2、学生作画,自由选择不同颜色的作业纸。

  3、结束工作

  课后总结

  自然与人密切相关,许多自然现象通过感受、观察、描绘显得非常生动有趣。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虎的资料,使学生了解虎的特征以及传统文化中虎的魅力,从而了解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2.选择塑造自己喜欢的虎的形象,充分体验造型活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虎的形象和民间传统的吉祥意义

  2.难点:虎的形象图案化的过度

  三.教学准备

  教师:布老虎,吉祥图案图片

  学生:水彩笔,勾线笔,画纸

  四.教学过程

  1.引导阶段

  (1)教师出示布老虎,提问:

  ①这是什么动物?

  ②我们大家都去动物园看过老虎,它和老师手里的这只有哪里不一样呢?

  (教师强调花纹上的不同)

  (2)教师总结:我们古代的人很聪明,给老虎身上加上漂亮的图案,就可以代表吉祥的意义,所以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有威力的“吉祥虎”。

  2.欣赏书中泥坐虎的图片,了解虎身上装饰图案代表的吉祥意义。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4种图案,让学生找一找这些图案出现的位置,并提问学生图案代表的意义。

  ①莲花(耳朵,尾巴)——连生贵子

  ②石榴——多子多福

  ③铜钱——招财进宝

  ④牡丹——花开富贵

  (2)虎的形象运用与其它的部分(以书上出示的图片为例)

  师:自古以来,虎都是威武凶猛的象征。老百姓认为,虎是万兽之王,能降服百怪,镇宅驱邪,同时也希望小孩子像老虎一样健壮勇敢。

  如虎头帽,虎头鞋——保护小孩

  虎头面具,虎纹瓦当——镇宅

  3.表现阶段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虎的图案画法

  ①以简单简笔画为主

  ②学生直接绘制在纸上

  (2)提示学生老虎“没穿衣服”,让学生为自己设计的吉祥虎加上吉祥花纹。(学生绘制时教师可加入一些其它的吉祥图案)

  (3)小组互评,提出修改建议。学生结合自己的设想,进行加工装饰,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4)提示学生每人让自己的吉祥虎加一句吉祥话或自己的心愿,祝福即将来到的xx年。

  4.展示阶段

  (1)分小组展示作品,先小组互评,评出最佳作品,再全班展评。每组选一个代表展示自己作品,并讲解自己的老虎加了什么样的吉祥意义和自己许下的心愿。

  (2)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大胆评价其他学生作业的优点与不足。

  (3)全班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共同为全班祝福吉祥。

  5.小结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①回忆童年,观察童年的生活,感受童年的快乐。

  ②重点通过欣赏,感悟不同历史时期童年生活的差异性,并认识*画、油画、木雕、摄影等不同艺术表现形式,体会不同表现形式带给人的不同美感。

  ③难点不同种艺术表现形式的特点及对艺术作品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

  情感态度目标:

  通过学*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都有各自的特点,培养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具:有关童年的图片

  学具:自己搜集的有关童年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课题

  (展示一段孩子从出生到长大的童年成长图片)

  师:你们就跟图片中的孩子们一样,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很多人的关心下幸福的成长,在你们的童年世界里肯定会有许多的故事,愿不愿意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我们就一起聊一聊有关童年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师生交流,表现创新

  1.说一说你们的童年都有哪些故事。

  2.艺术家们用他们特有的方法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鲜活的童年生活景象。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你能说出这些作品用了哪些表现形式吗?仔细观察他们的穿戴,猜一猜哪件作品表现的年代最久远.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认真观察他们的表情,说一说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一样吗?把你的想法说给同学听一听。请你像小侦察员一样,推测一下他们周围的环境会是什么样子的中呢?

  3.打开课本欣赏原图。

  4.展示一组照片,提问:选择你最喜爱的作品,先描述画面,再说说你的感受,最后和自己的童年对比,谈一谈你的想法。

  5.欣赏《金色童年》:为什么作者要称这张照片为《金色童年》?

  6.欣赏《冬天的阳光》:冬天的阳光在哪里,你是怎样判断出来的?

  7.欣赏《欢天喜地》:通过欣赏清朝的年画作品,你能了解到清朝的儿童服饰、游戏等情况吗?

  8.欣赏《翻身奴隶的儿女》:作品中的小朋友们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他们做什么?他们会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9.欣赏《端阳婴戏图》:作品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10.欣赏《战斗中成长》:他的童年是在什么环境中渡过的?你认为画面中的两个人谁是主角?为什么?

  三、课后拓展

  我们的童年是幸福快乐的,可是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还不能上学,看到这些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回家后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一下身边长辈的童年生活。

  作业设置

  回家后做一个社会调查,了解一下身边长辈的童年生活。

  板书设计

  10、童年

  分享我们的童年故事

  绘画形式:国画、油画、雕塑、摄影

  分析并欣赏

  课后反思

  本课属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通过欣赏分析课本中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国画、油画、摄影、雕塑等不同形式的作品,并通过分析作品内容及背景让学生了解不同时代背景下孩子的童年,并对此产生共鸣。培养了学生珍惜现在美好童年生活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教学准备:

  学生:玩具、纸、笔等

  教师:电脑图片、动画资料、实物投影、玩具等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现画面中的大与小。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

  1、教师讲述:故事《格列佛游记》引导同学们认知大人国和小人国理由去的事物。

  2、同学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或是动画片吗?

  3、出示课题:大人国与小人国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2、教师举例:雕塑《汤匙桥》《衣夹》等(电脑展示)

  3、请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菁华3篇)

  教学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113页、第11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此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发展符号感。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

  重、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简单事物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和应用规律,注意有一定的顺序,保证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课件出示情景)一天,小猴、小狗、小松鼠到企鹅博士家做客,却发现大门紧闭,门上还挂着一把锁。咦!锁上还有一张纸条!看看纸条上写着什么呢?(欢迎你们的到来,为了考考你们的智慧,请你们先想办法把这把密码锁打开,锁的密码提示是:请用数字7、3、9摆出所有的三位数,密码就是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中的第四个。)他们三个好朋友都犯傻了,怎么办呢?同学们能帮帮他们吗?生:能。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情景设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师:这三个数能组成多少个三位数呢?密码到底是什么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先试着写一写,如果你觉得直接写有困难的话可以借

  助手中的数字卡片摆一摆,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和同桌合作。

  学生开始动手操作,边摆数字边记数,有的一个人思考,有的则跟同桌合作,一个操作另一个记数,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刚才都在很认真的'思考,你们一共写出了多少个三位数,现在谁愿意说说你的探索结果?

  汇报交流。

  生汇报所写个数,教师根据巡视的情况重点展示几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有的重复写了,有的漏写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践体验,让学生初步感知排列的方法,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这一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2、小组合作交流

  (1)师:每个同学写出的个数不同,那么开锁的密码也就不能确定,小猴、小鸭、小鸡可急坏了!怎样才能很快写出所有的用数字7、3、9组成的三位数,并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呢?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小组长记录下你们组讨论的结果,一会到上面来展示。

  (2)小组内交流(师巡视,随机参与讨论)

  (3)展示交流

  师:你们一共摆了几个三位数?你是怎样摆的?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明了又不重不漏?

  师:哪个小组愿意先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探究成果?

  生1:我们一共摆了6个三位数,我们的方法是首先确定左边的数字7,然后将后面两个交换位置,在确定中间的数字3,然后交换两边的数字,最后确定右边的数字9,将前面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分别记录下来。(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好,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我们也摆出了6个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大到小。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73、937;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93、739;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97。我们画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这样更加清楚。(展示小组的记录)

  师:说的很棒!哪个小组还有其他的方法?

  生3:我们也摆出了6位数,我们的方法是从高位到低位,数字由小到大。当百位上是3时,可以写出379、379;当百位上是7时,可以写出739、793;当百位上是9时,可以写出937、973。我们也制作了一张表格,把数字分别记录在里面。(展示小组记录)。

  (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有序思考,是本节课的重要学*目标。让学生自己讨论解觉这个关键性问题,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通过汇报不同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此类问题解决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突出排列的有序性,培养了学生推理的能力,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部分同学的摆数过程,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我发现他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摆的的,保证了结果的不重复,不遗漏。(师随机板书:有顺序不重复不遗漏)

  现在我们继续帮助小动物们找开锁密码吧!(出示课件),这是同学们找出的六个数,现在你们知道开锁密码是什么了吗?

  生:从小到大排列的第四个数,是739。

  师:你们真棒!小动物们可高兴了!他们终于见到了企鹅博士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探究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信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的数学广角的知识。(板书:数学广角)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他们三位好朋友在企鹅博士家做完客后,小猴提议说,在附*有个影视城,我们到那儿去游玩吧。在影视城他们不仅玩的非常愉快,而且还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场景,同学们想看吗?(想)

  2、课件出示场景1:

  (1)请学生说说,图画里看到了什么?

  (教师随即提出问题:"是啊,他们拍完了《西游记》打算拍照留念,像这样三个徒弟交换位置,共有几种交换方法呢?")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思考,可以用符号代替人物在纸上比划。

  (3)汇报交流。

  生1:先确定最左边的人,然后右边两个人交换;

  生2:先确定最右边的人,然后左边的两个人交换;

  生3:我认为也可以先确定最中间的人,然后左右两个人交换。

  交流的过程中,把学生刚才用符号代替画下来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课件出示场景2

  (1)教师介绍:这几位小朋友正在影视城玩游戏,尝试当小演员的滋味呢!可是他们好像闹矛盾了,要交换角色了,看看明明说什么?(该让我演大灰狼了吧!)

  (2)三人小组把自己当成小演员,也来做做这个游戏,要保证把所有情况都罗列出来。

  ①三人小组,开始讨论。

  ②上台演示,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拍照片和角色转换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1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用符号来代替,一方面是为了验证的方便,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另一方面也拓宽了知识面。提示学生:不但数字有排列问题,人物有排列问题,其实在变化万千的图形世界里也有排列问题。在解决场景2的问题时,采用三人小组身临其境排列法,不但巩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而且体会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检验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

  (三)运用排列,制作奖品

  1、今天同学们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老师要奖励每个学生几朵特别的花儿。这些花儿都已经在你们手中。可是都没涂颜色,需要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出示:

  (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样,涂出所有情况,看谁涂的方法好)

  2、学生开始动手涂,教师巡回检查,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鼓励有进步的学生。

  3、个别学生汇报展示,下面学生评价,教师奖励。

  (设计意图:学生往往对老师发的奖品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上让他们来涂发给自己的奖品,能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题目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涂,其实所有方法罗列后,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以此进行思维拓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畅谈收获)

  请同学们在课下尝试用辣、不、怕三个字可以组成多少句有意思的话,下节课我们一起交流。

  (设计意图:使学生继续保持探究欲望,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需要学生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来估测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本节课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回顾、讨论、交流,在必要的时候适当予以指导、提示,而不是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感受到学*的成就感。

  1、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通过解决“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经验总结估测的方法,在交流中体会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并针对不同情况结合学生的经验加以估测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2、及时总结,促进知识的生成。

  在教学中,当学生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之后,教师作以恰当的总结,帮助学生把没有表达清楚的地方进行完善。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了启迪,更提高了表达的技巧和能力,从而得到成功的体验。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直尺

  教学过程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它们的长度吗?

  2、估测一下面前的橡皮、铅笔有多长,书桌有多高,再用尺量一下,看谁估得准。

  3、揭示课题:大家估测的结果与实际长度十分接*,这节课我们就来挑战一下估测更长的距离,你们有信心吗?(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先复*学过的长度单位,并让学生用手势比划一下,加深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的理解。再让学生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为本节课的学*进行预热。

  ⊙联系实际,学*估测方法

  1、(课件出示教材27页例6)估一估,从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上学采用的是哪种交通方式。(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等)

  (3)每天上学在路上要花多长时间?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估测的方法。(出示课堂活动卡)

  (1)汇报估测结果。

  预设生1:我走200步大约是100米,从家到学校需要走600步,大约是300米。

  生2:我从家到学校需要坐3站公共汽车,每站地约500米,大约1500米远。

  生3:走100米我大约要用2分钟,从家到学校我大约要走10分钟,约500米。

  (2)说一说你喜欢哪种估测方法,从你家到学校的距离适合用哪种方法来估测。

  3、总结估测较长距离的方法。

  方法一步数估测法。先看走100米需要走多少步,再数出从家到学校一共走多少步,然后换算出结果。

  方法二时间估测法。先看走100米需要多长时间,再统计从家到学校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然后换算出结果。

  方法三站点估测法。公共汽车走一站地大约是500米,只要知道从家到学校需要走几站地就能估算出结果了。

  师小结:同学们的估测方法真多,也都很巧妙。大家在估测的时候都知道要确定一个单位长度,然后看从家到学校有几个这样的单位长度,就能估算出结果了。

  4、反馈练*。

  完成教材27页下面“做一做”。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估测,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使自己的估测更合理、更准确;然后对大家的估测方法进行总结提炼,加深学生的理解并形成技能。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优选【10】篇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课件:出示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了屏幕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根据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问:哪个问题以前没有学过?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电脑闪烁表示图意。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6=12(元)

  12×5=60(元)

  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信息,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信息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谈话:下面,我们就到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帮小动物们解决两个问题,好吗?

  1、出示第1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同桌交流自己的算法,说说自己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名汇报,集体评议,说说解题思路。

  2、课件出示。

  师:小茄子告诉我们什么?大家一起读一下。(学生齐读)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

  交流核对。

  3、课件出示。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列式计算,交流核对。

  4、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情景图,指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呢?你找到了几个已知条件?问题是什么?

  指名把这题的条件和问题连起来,完整地叙述一遍。

  (2)让学生各自独立列式解答。

  (3)教师组织交流:

  指名说说解题思路,根据学生的.口述画出线段图:

  通过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苹果树是桃树的6倍,掌握这题的两种解法。

  5、对比练*。

  (1)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一次可以运4吨,6辆汽车8次能运多少吨水果?

  (2)商店在运进水果,每辆汽车可以运4吨,第一次来了6辆汽车,第二次来了8辆汽车,两次次一共运进多少吨水果?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评议,辨析两道应用题的异同点。

  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第(2)题的两种解法:

  方法一:6+8=14(辆);14×4=56(吨)。

  方法二:4×6=24(吨);4×8=32(吨);32+24=56(吨)。

  6、第6题。

  (1)观察插图,你读懂了什么?

  (2)要求8次一共运煤多少吨,一定要先知道什么?

  (3)请你把你的想法告诉我们。

  7、第7题。

  (1)你获得了什么数学信息?

  (2)告诉我们“每人每天组装8台电脑”,现在要求几人几天?

  (3)你打算怎么做?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小结:这是连乘问题的又一种类型,也有两种不同的解答。

  四、回顾反思,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了两步连乘应用题,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很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现在谈谈你的收获,好吗?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教学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座位问题,经历自主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3.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会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难点:

  在自主探索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体验学*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课前准备:

  把电影院的2个问题分别写在小黑板上。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学生最*看过什么电影,在哪个电影院看的,电影院每排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引出电影院座位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喜欢看电影,哪个同学说一说你最*看过什么电影?是在哪个电影院看的?

  请几个同学介绍。

  师:谁仔细观察过,你去的电影院每排大约有多少个座位?有多少排?

  生发言,教师对注意观察电影院座位的学生给予表扬。

  师:-同学真不错,到电影院不光是看电影,还特别注意观察电影院的座位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一个电影院的座位问题。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

  2.用小黑板出示问题(1),让学生读题,了解其中的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题,说说从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说电影院原来的座位情况和问题。

  二、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1),师生共同列出算式,鼓励学生自主计算。

  师:求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式呢?

  学生说,教师板书:36×30=

  师:36×30,这个算式你们都会计算,用自己的方法试着算一算吧!

  学生自主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

  2.交流学生个性化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大胆介绍自己的想法和计算过程。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怎么计算的?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1)先算10排共有多少个座位。

  36×10=360(个)

  360×3=1080(个)

  (2)把30看成3个十,36乘3个十等于108个十,也就是1080。所以,36×3=1080(个)

  (3)用竖式计算。

  第(2)种方法如果没有出现,教师可以交流,并接着列出竖式的简便算法。

  如果出现,教师就结合学生的算法介绍简便算法。

  3.介绍竖式计算的简便算法。

  师:36乘3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这样写竖式。

  边说边板书

  师:计算时,先算36乘3,得108,也就是108个十,在108的前面添上一个0。

  边说边完成板书

  师: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简便算法,说简单点就是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积的后面添0。你们觉得这样写怎么样?

  生:这样写很简便。

  师:刚才我们一起求出了原来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数。现在这个电影院为了方便更多的小朋友同时看电影,增加了一些座位,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现在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位?

  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

  4.教师谈话,并说明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用小黑板出示问题(2),让学生列出算式,用口算,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谁来说一说现在这个电影院的座位情况?

  生:这个电影院现在每排有40个座位,还是有30排。

  师:谁来说一说怎么列式?

  生:40×30。

  师:口算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直接说出结果1200。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回答

  把40看成4个十,4个十乘30等于120个十,就是1200。

  先算4乘3等于12,再在12的后面添两个0,就是1200。

  教师重点指导口算方法。

  5.教师介绍竖式计算,边说边写出竖式。

  师:整十数乘整十数,可以直接利用口诀计算。先把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两个0。用竖式可以这样算。

  教师介绍竖式的简便算法。

  三、尝试练*

  1.教师在黑板上写。

  出试一试中的6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进行交流。

  师:同学们刚才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电影院的座位问题,而且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现在,请同学们计算一下黑板上的几道题,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

  学生自主计算,请两个人到黑板上板演。64×30和99×99

  10×10不要求有竖式。

  全班交流。

  2.提出议一议的问题,启发学生根据三道题的乘数和积回答问题。

  师:观察这几道题中乘数和积,想一想,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学生可能回答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是四位数。因为99是的两位数,99×99=9801,所以两位数乘两位,积最多是四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小是三位数。因为10是最小的两位数,10×10=100,100是个三位数。所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最小是三位数。

  学生如果有困难,教师启发或参与交流。

  四、课堂巩固

  1.练一练第1题。

  (1)师生一起估计积是几位数。要给学生充分地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学会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又知道积最多是几位数,最少是几位数。下面看练一练第1题,我们一起估计一下积是几位数。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说法。

  如

  26×40可能出现两种意见

  积最多是三位数,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2乘4等于8,不进位;

  积最多是四位数。把26看成25,40看成4个十,25乘4个十等于100个十,就是1000,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要给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

  74×36,也可以有两种算法。

  因为十位上的两个数7乘3等于21,要进位,所以积一定是四位数;

  因为70×30=2100,所以,70×36的积一定是比2100大的四位数。

  (2)鼓励学生自己计算,检验估算的结果。

  使学生了解判断积是几位数的一般方法:先看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超过或等于10,积一定是四位数。

  师:好!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计算一下,看看估计的结果对不对。

  学生计算后,再总结估计积是几位数的方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十位上的两个数相乘进位,积一定是四位数。

  2.练一练第2题,口算比赛。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口算竞赛,看谁是咱们班的“口算能手”!

  3.练一练第3题,先读题明确图意后,让学生独立解答,再交流解答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师:下面让我们运用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吧!请看练一练第3题。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自己列式计算,然后交流。

  4.练一练第4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再计算。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合作学*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使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会数学学*与现实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交流名片。

  1、展示。

  指名到前面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名片,引导其他同学参与交流。

  师:刚才小朋友们交流的非常热烈,那你想不想拿上来给大家看看?你先来吧,(一生上来介绍自己的名片),我们仔细看(老师示意其他同学和老师一块儿认真看),你从他的名片上了解到什么内容?(生说)你看得非常仔细,而且还在用心的记,很好。你是属牛(鼠)的,我也记住了,

  请回。谁再来介绍?还有谁想来?

  2、提问。

  师:小朋友们,根据刚才大家的介绍,你想不想了解我们全班的一些情况?想了解什么呢?

  学生可能会说

  ①我想知道属牛的有多少人,属鼠的有多少人?

  师:哦,你想了解属相问题。板书:属相。

  ②我想知道爱好什么的多?板书:爱好

  3、统计。

  师:那怎么能知道?学生可能会说:统计一下

  师:这个方法不错,那我们就分组做一下统一下吧。请打开信封,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三个表格,第一个是属相统计表,请统计出你们小组属牛的有多少张,属鼠的有多少张。第二个是爱好统计表,爱好唱歌的有多少张,……如果还有其他爱好,可在后面的空格里填写。第三张是性别统计表,男生、女生各有多少张?(教师利用实物投影向学生介绍三个表格的使用)

  属相统计表爱好统计表性别统计表

  听明白了吗?下面开始统计吧,看哪个小组统计得又快又对。

  (教师向学生介绍完统计表后在黑板上贴出三张大的表格,设计成折叠式,只出示左半部分)

  师:都统计完了吗,各小组汇报一

  下吧。各小组汇报统计的数据,教师记录在表格中。

  二、摸名片(一)——体会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

  1、激疑。

  师:刚才大家统计得不错,下面呢,我们就来玩这些名片。想玩吗?想玩得好吗?那你可得听好了,看好了。来,先把你的名片翻过来,都放到桌子中央,合到一块儿,(教师慢慢说,一定要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不错,小朋友都跟着做了。看老师,我从这些名片中随便摸一张,想知道是属什么的?(生猜测着说)你告诉大家。(教师向一生出示结果),继续看,把这张放回去,重新打乱了,再摸一次,又是属什么的呢?你说说。如果这样重复摸很多次,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究竟结果会怎样?想不想摸摸试试?那你会像老师刚才这样摸吗?好,听清老师要求,每人摸一次,小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出结果,开始吧。

  2、游戏。

  (教师出示黑板上属相表格的右半部分,然后巡回参与小组的活动)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并做出标记。一般事先安排一、二、四组属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牛多鼠少,而三组则正好相反。当三组汇报完后,师可问:怎么你们小组摸到的鼠多?(和前二个小组不一样)

  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他们小组属鼠的多,别的小组属牛的多。

  师:哦,原来是因为数量多少的问题,咱们一块儿看看是这样吗?一组……二组,哦,果然是这样,你们说的还真有道理,(教师指着表格中的数据和学生一块儿分析,并做标记)来,该四组说说你们的结果)如果4个小组实验的结果都正常,师可问:你从这4个小组的实验结果,能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②验证偶然现象,可能四组出现了张数少的摸到的次数反而多这种偶然现象。(因为4组教师安排的两种属相数量相差小)也可能在别的`小组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师:你们对这个实验结果有没有什么想法?其他同学也可以发表意见,哦,感觉不大对,不要紧,咱们再来重新做一次实验,这次咱们每人摸二次,谁到黑板上来做记录,其他同学仔细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通过这次摸又能说明什么问题?(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再一次说明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小组之间进行比较,发现问题。

  师:再仔细比较一下这4个小组实验的这些数据,你能不能再发现点儿什么?学生可能会发现张数相差多的,摸到的次数相差也多,也就是摸到的可能性相差大,反之可能性相差小。

  学生可能会说:某数和某数相差那么大,或我们组属牛(鼠)的一张也没摸到,因为属牛的张数太少了,只有一张……

  师:你是说你们组摸到属牛的和属鼠的次数相差很大,有相差小的,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相差大的,也有相差小的,这说明什么?

  ④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师:如果把全班同学的名片合到一块儿来摸,摸到属什么的可能性大呢?合计一下,看看结果怎样?(先合计张数,让学生预测后,再合计次数)

  上面的汇报教师要把握好这几个层次。

  a引导学生分析自己小组的实验结果,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大。

  b引导学生对偶然现象再次验证,体会到摸的次数越多,结果越准确,同时体会到数量多的,摸到的可能性就是大(也可能在这里没出现这种偶然现象)

  c引导学生比较各小组的实验数据,发现数量相差大的,可能性相差小。d引导学生进行合计,再次说明问题。

  4、各小组预测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大。

  师:属相的问题我们解决了,我们还统计过爱好情况,你能猜猜摸到爱好什么的可能性,什么最小,为什么?(学生预测,教师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做标记)

  5、预测摸到自己名片的可能性有多大。

  师:刚才同学们非常关注有没有摸到自己的名片,那你认为在你们小组里你的名片被摸到的可能性大不大?为什么?如果放到全班里面来摸呢?

  三、摸名片(二)——体会数量差不多的,可能性也差不多。

  1、预测。

  师:爱好的问题我们也研究过了,下面我们来研究男女生问题,你能猜一下你们小组摸到男生和女生的可能性各会怎样呢?(学生预测,教师标记)

  2、验证。

  师:的方法还是摸摸试试,这次每人摸2次,小组长还是要做好记录,你知道这次为什么要摸二次呢?(如果前面没有重复做第二次实验,这里就不必提这个问题了)(教师出示性别统计表的右半部分)。

  3、汇报。

  ①各小组汇报结果,并同预测的比较,教师记录(学能会稍有差别,引导学生预测只要相差不大,就算结果正常)

  ②如出现偶然反常现象,要组织学生再做验证。

  师:有的小组实验结果和预测的相差挺大的,不要紧,我们再来做一次,这个小组每人摸3次,谁上来记录,其他同学看好了。这下结果怎样?(一般结果会是次数差不多,或比原来缩小差距)

  师:通过这次实验,你又有什么体会?如果继续摸下去,摸100次、1000次呢?

  ③老师在家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教师边说边向学生出示一枚硬币)抛硬币的实验,我连续抛了很多次,将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做了统计,结果是这样的,大家看——

  (投影出示)

  你从中发现什么?(抛的次数越多,正面和反面出现的次数越接*,越能证

  明正面和反面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四、应用——设计摸奖方案。

  师:小朋友们,摸名片好玩吗?摸奖好不好玩?还有比摸奖更好玩的呢,那就是你设计一个摸奖方案,让别人来摸,摸什么你说了算,那多有意思。想不想试试?

  (投影出示)某商场玩具部要设计一个促销摸奖方案

  ①凡购物满50元,即可参加摸奖一次。

  ②兑奖规则。

  红色珠子—一等奖遥控汽车黄色珠子—二等奖芭比娃娃蓝色珠子—三等奖智力拼图。

  白色珠子—谢谢光临。

  ③用红黄蓝白各色珠子共100个进行摸奖,各种颜色珠子各应多少个呢?红色珠子()个,黄色珠子()个,蓝色珠子()个,白色珠子()个,小伙伴共同商量一下吧。

  汇报评优(可能各有各的优点)

  五、课堂总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通过摸名片活动是在研究什么问题呀?(板书课题:可能性)你能关于可能性说一句话吗?(如: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等等)在今天的课堂上你除了掌握了可能性的知识,还有什么体会?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重点难点:

  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练*

  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

  完成11页第3题、11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12页的第5题、同桌合作完成12页第6题。

  三、总结

  这一单元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重点:

  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各种可能的方案。

  教学难点:

  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完成下列填空

  2×( )+3×( )=18

  (1)括号里可以填哪些数?其中一个括号的数确定了,是否另一个括号里的数就能确定?

  (2)如果前面括号里填3,后面括号里填几?

  (3)如果后面括号里填2,前面的.括号里填几?

  2、导入。

  谈话: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运用策略来解决一些问题吧!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题意。

  (1)从图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谈话:求怎样派车恰好把8吨煤运完就是求载质量2吨的车、载质量3吨的车各安排运几次,使得这两辆车运载煤的总质量等于8吨。实际上可以用式子2×( )+3×( )=18表示。要求出满足这个条件的所有情况该怎么办呢?

  2、探索方法。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汇报交流。

  师:如果用“载质量2吨”的车子装煤,最多运几次?

  生:在不用“载质量3吨”的车子装煤时,次数最多,最多8÷2=4(次),刚好装完。

  师:通过这个计算,我们知道“载质量2吨”的车子只可能运0-4次,运4次时符合条件,如果安排这样的车运3次,那么,“载质量3吨的车”应该运几次才能把煤运完呢?

  生:“载质量2吨”的车运2次,能运煤2×2=4(吨),剩余4吨需要“载质量3吨”的车运2次才能运完,但是同样的它们的总运量不能恰好等于8吨。

  师:如果1次呢?0次呢?

  学生独立完成。

  (3)列表法解决问题。

  师介绍用列表的方法把各种方案列举出来,这样更好的简便、直观。列表如下:

  派车方案载质量2吨载质量3吨运煤吨数

  14次0次8吨√

  23次1次9吨

  32次2次10吨

  41次2次8吨√

  50次3次9吨

  可以看出方案1和方案4符合条件。

  3、回顾与反思。

  (1)我们在列举的时候应注意什么?(按照一定的顺序)

  (2)如果可能的方案无限多,适合用列举的方案吗?(不适合,在能列举出所有方案的情况下选择用列表法列举)

  (3)检验一下方案1和方案4是不是恰好可以运完8吨煤。

  学生自我探究。

  三、巩固练*

  1、完成第33页“做一做”。

  (1)由题中我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师明确要求怎么付钱,就是求30元里面有几个5元和几个2元,同时需考虑到5元和2元的张数各自只有6张,即最多只能取6张5元或2元。试问如果没有这个条件,怎么做,加上这个条件后怎么做?这样有什么区别?

  (2)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用列表法把各种可能的方案列出来然后选择合适的方案。

  (3)汇报交流结果,集体订正。

  2、完成“练*七”第7题。

  (1)求“每条船都坐满,怎样租船?”就是求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2)求“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怎么做?(学生把每一种合理的租船方案分别按照大船10元,小船8元计算价格,然后比较大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在题中的条件和问题比较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来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方案,然后选择符合条件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这堂课的学*,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练*(练*三第1题)。

  6×7+4= 2×8+6= 7×9+5=

  5×5+3= 3×9+7= 8×6+4=

  2.提问: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计算顺序是什么?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分层练*,巩固提高。

  1.练*三第2题。

  43×8= 7×44= 39×5= 75×6=

  3×284= 9×263= 6×724= 355×8=

  学生分组计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连续三次进位的题目,指名回答时要让学生说清楚千位、百位、十位各是几,是如何得到的。

  2.练*三第3题。

  (1)出示题目中条件,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三年级美术上册全册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一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实用5篇

  一、教材的分析:

  本学期美术共18课,教材的内容充分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创作学*。内容丰富,从而使学生的头脑中逐渐形成简单、具体的形象。本学期在绘画的具体形象上有所要求,学*一些简单的简笔画,把基础打实。

  二、学生知识能力及情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学生的差异很大,有许多学生基础很薄,需要时间和教师的个别注意。从幼儿园上来需要一定的时间适应新的环境。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理念很重要,让学生对美术产生的畏惧感逐渐的消失。

  三、教学目标任务:

  1、了解美术的基本知识,认识美术工具,并能使用工具进行简单的美术活动,加强绘画的技能。

  2、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爱好。

  3、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形象具体化的观察力等。

  四、教材重、难点:

  1、学*有关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空间知觉、形象记忆、创造能力等。

  五、针对该年级的教学计划:

  该年级学生男生较多,学*很活跃,在课上纪律需要维持,学*简单的简笔画,提高具体思维的能力。

  六、主要措施:

  1、认真学*美术课术新课程标准,加强有关艺术课教育理论的学*,认真学*研究、钻研美术教材,把握教材内容,抓住重点内容,突破难点及代表性的学*内容。

  2、认真备课,不打无把握之仗,备课内容要体现创新,即力求实用,又方便灵活,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3、按时上课,上足课时,布置作业要有灵活性并能及时批改学生作业。

  4、加强课外辅导,特别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5、开展多种形式的绘画如实践能力比赛和测评。开展评选优秀作品展评活动。

  6、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绘画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第一课《走进大自然》

  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课。本课是优美的,感性的,斑斓的。大自然的色彩丰富美丽,而红黄蓝三原色可以调配出许许多多的颜色来。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可以把自己喜欢的颜色画出来,把自己观察到的大自然的色彩表现出来。

  课时:

  1~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大自然,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用水粉颜料做调色游戏,认识大自然的色彩。学*用几种基本的颜色调配许多颜色。

  教学重、难点:

  色彩调配的方法,对颜料*性的掌握。

  教学准备:

  教师:七彩自然的图片若干,颜料,彩笔,几种蔬果切面,范作等。

  学生:收集的与大自然有关的图片,水粉颜料、调色盘、毛笔、水罐、抹布、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欣赏及交流:

  1、观看大自然的风光图片或记录片。(如四季美景)认识各种颜色,认识红黄蓝三原色,橙、绿、紫三间色,大自然太迷人啦,这么丰富,美丽的色彩你能分辨出来吗?

  2、交流各自带来的图片资料,小组讨论自己的观后感。

  3、谈谈自己眼中的大自然,那绚丽的日出,那风花雪月,那秋虫的颜色,那霞光的天空,装饰性很强的舞台化妆——脸谱。

  4、“猜猜看”色彩游戏。观察大自然的色彩,比比谁找到的颜色多。 ——讨论及反思

  1、大自然的颜色在阴天和晴天一样吗?

  2、白天看到的颜色晚上躲到哪里去了?

  3、阳光下的喷水池旁会出现彩虹吗?

  (大自然的光和色会玩魔术)——展示及介绍:

  做一幅色彩游戏图。可用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彩色铅笔。调色游戏(几种基本的颜色可以调处许许多多颜色来)

  1、水彩笔、油画棒涂色并进行变色练*。

  2、也可用彩色铅笔先涂一层颜色,在上面再涂另一种色,就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3、用水粉色画画,在第一种颜色没有干时就紧接着涂另一种颜色,它们会融化在一起。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尝试与练*

  用彩色铅笔、油画棒、彩色粉笔或水粉色画大自然的.颜色。

  1、可做一“七彩花园”的情境设定,认识一些大自然常见花卉,借助图片及学生的记忆描述。

  教师可将不同色彩形状的花板演一些。(梅花,菊花,一串红,百合花,向日葵,荷花,太阳花,蝴蝶花等)出示花园范作几张,从不同角度描绘大自然。在作业纸上画各色花卉,并添画小草、蘑菇或小昆虫,空中可添画太阳、云彩、小鸟、蜻蜓、蝴蝶等。学生练*,师巡视指导。

  2、可用蔬菜切片玩色彩盖章游戏,如藕片、土豆,青椒等均是不错的载体。可选择不同的色不同的底衬纸看不同的效果,玩过再添画。

  3、介绍点画法、*涂法,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涂色方法。可任选表现方式,试着用颜料盒中的几种色彩,调出大自然美丽、丰富的色彩。

  小结与评价

  1、作业小组及班级观摩,互评。

  2、讲讲自己的画,互相找亮点,互相评价。

  3、喜欢哪些颜色,不喜欢哪些颜色?为什么?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品,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 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精神。

  教材简析:

  本课其实是用一种行为艺术的形式,引起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通过走出教室到校园里上课的方法进行。要提前一节布置学生准备材料。

  教学重、难点:

  教学气氛既要热烈,又要有序。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搜集可乐罐、沙子、石子、瓶盖、体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1)交流阶段:

  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题和造型。

  (2)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准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象,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欣赏教师提供的名家作品及本校美术小组的装置艺术作品。

  (3)发展阶段:

  带好材料来到操场,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砂石,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或造型。通过组与组交流,互相补充,拓展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4)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教学目标:

  1、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分格子—。

  2、调动起学生学*的积极性,在分格子的游戏中把分割方法和画线条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单调的分割练*变的有了趣味性。

  (二)启发想象。

  1、联想与想象。把画面想象成一块肥沃的土地,而我们划出的线就是一条条田间小路,那我们周围全是庄稼地,今天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

  2、庄稼地有了,我们要在地里种些什么呢?

  3、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我们来向农民伯伯学*学*。农民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识抢答。(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

  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

  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3)、这一片呢?

  橙色,成熟的水稻。

  4)、这是什么颜色?

  棕色的土壤。

  5)、这个呢?

  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有这么多颜色!

  (三)涂画田野。

  看了农民伯伯的田野,农民伯伯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田野吧。

  强调重点:

  1、用直线或曲线分割田地。

  2、上色。

  3、加装饰。

  (四)欣赏范作,明确目标。

  (五)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六)展评作业,在诗歌背诵《锄禾》中结束本课。

  教学目标:

  1.学*搓、团、捏、拉、压和接等泥塑的基本方法,用彩泥表现各种“小点心”,体验材料的美感。

  2.培养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造及表现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泥塑活动的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惯。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美术课里让学生玩黏土,不单单是为了满足他们爱玩的天性,也是为了引导他们在玩泥中发展动手创造的能力。泥塑可训练学生手指小肌肉的灵活性,培养他们掌握物体整体概念的能力。对花式“点心”的不同造型训练,逐步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整体地观察事物。课中利用黏土的可任意塑造、随意揉捏的特性,让学生在揉捏造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百折不挠的奋斗。

  本课采用欣赏同龄儿童制作的花式“点心”,引发学生的联想,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并大胆进行造型练*。通过给花式“点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学*黏土造型,操作技法训练不易过难。同时加强教育工作,告诉学生,怎样保持衣服、桌面、地面和双手的清洁,怎样与同伴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培养学生对创造的自信心,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创造成果。

  2.重点、难点。

  重点:简单的“点心”造型、色彩的搭配。

  难点:造型的变化。

  课前准备

  (学生)彩泥或相应的材料(陶泥、面塑)、泥工板(塑料板或铅画纸)

  (教师)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1.导入。

  (1)出示课件:欣赏歌曲《生日歌》。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说说自己或家人是如何过生日的。从学生的答案引出蛋糕,让学生说出蛋糕的造型、色彩。讨论后教师出示各种造型的蛋糕图片(或课件演示),介绍蛋糕的种类。

  (2)结合课件,引出点心的概念,并让学生简单介绍有关点心的一些知识或趣闻。

  (3)揭示课题,提出要求:尝试利用彩泥制作各种花式“点心”。

  2.探究泥塑方法。

  (1)鼓励学生动手玩玩手中的彩泥,上台演示。交流归纳出搓、团、压及拉等方法。

  (2)提示学生从色彩的搭配、造型拟人化等方面进行想象,鼓励学生讨论泥塑的方法和步骤。

  3.学生创作。

  (1)提出作业的主题:用彩泥做几个好看的花式“点心”。

  (2)给自己做的“点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3)教师巡回指导,练*前提醒学生卷好袖子,注意在泥工板(或铅画纸)上作业,保持衣服和桌面的整洁。学生作业不要求做得很像、很精细。

  4.作业展评。

  (1)用“点心店”、“西饼屋”等形式展示作品。通过“选购自己喜爱的点心”的方式对作品进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