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8-24 05:55:24 教案,大班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过程建议: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延伸提示:

  1、在日常生活和学*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2

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作用以及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2、创编“眼保健操”,体验大胆表达的成功感。

  3、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掌握更多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

  活动准备

  1、每人一面小镜子。

  2、眼睛的结构图,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挂图《眼睛生病了》。

  3、每人一副自制的太阳镜。上面贴满胶带:幼儿自制的小老鼠指偶人手一个。

  4、经验准备:活动前带幼儿玩《捉迷藏》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黑暗体验,感受眼睛的重要性幼儿戴上自制的眼镜,体验看不见东西时的感受。认识眼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初步了解眼睛的功能

  1、谈谈眼睛被蒙住的感受。

  师:在捉迷藏的时候,眼睛被蒙住你有什么感受?

  2、师: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哪些东西?(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教师小结:我们的眼睛真了不起,能让我们看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可是你们了解自己的眼睛吗?

  三、了解眼睛各部分的名称

  1、先让幼儿用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最中间的小黑点是什么?

  2、出示眼睛结构图,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结:眼睫毛对眼睛有保护作用,能遮住眼睛不被强光照射,也可防止尘土落入眼内。眼睛里面像黑葡萄的是眼珠,眼珠最中间的小黑点叫瞳孔。

  四、讨论学*保护眼睛的方法

1、师:认识了眼睛,知道了眼睛的用处,我们就应该好好地来保护眼睛,应该怎样保护呢?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

  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用脏手帕擦眼睛,用脏手揉眼睛,看书或看电视时间太长、坐姿不端正等。

  4、讨论:日常生活中X我们应怎样保护眼睛?

  a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画画、写字时要注意与桌子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和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b出示对视力有益的食物图片,如胡萝卜、虾、大豆、猪肝、鸡蛋、牛奶、水果、肉类等,引导幼儿每样菜都要吃,食品应多样化,荤素合理搭配,这样对我们的眼睛、身体有好处。

  五、创编“眼保健操”

  1、教师请幼儿取出小老鼠指偶,引导幼儿想象自己是黑猫警长,将指偶呈现在眼前,眼珠随着小老鼠上、下、左、右移动,不让老鼠逃跑。这一过程,轻松达到让幼儿手眼一致、活动眼球的目的。

  2、教师鼓励幼儿随音乐节拍设计、创编运动眼球、放松眼睛的方法。

  3、幼儿分组设计、创编眼保健操。

  4、用图示方法记录“眼保健操”。教师及时给予支持、引导、帮助,鼓励幼儿大胆表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最后,展示幼儿的记录。

  5、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眼睛的秘密。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从现在起,改掉那些不好的*惯,好好地保护我们的眼睛。

  活动延伸1、将眼保健操作为一日活动中的常规活动。

  2、幼儿将“眼保健操”

  设计图带回家,提醒自己和家长不忘保护视力。

  3、进一步开展有关如何保护眼睛的讨论。

  活动反思整个活动通过幼儿的看一看、听一听、说一说、做一做,由浅入深地展开,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望,使幼儿知道了眼睛的重要性,掌握了更多的保护眼睛(视力)的知识,提高了科学认知能力。

  在活动指导过程中,我注重“三个最”,即最大的观察(努力观察每位幼儿,适时提供帮助),最小的.干预(教师不干预代替,突出幼儿为主体),最多的鼓励(肯定、鼓励幼儿的点滴进步1。另外努力把握“玩中学”的度,让幼儿在体验、讨论、游戏、操作中获取新知,充分表现自己,较好地达成本次活动的目标。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

  活动目标:

  1、了解有关眼睛的构造和卫生方面的知识,防止眼疾。

  2、懂得爱护自己眼睛的重要性。

  3、萌发从小珍爱生命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眼睛方面的资料。

  2、对班级幼儿视力进行事先了解 。

  3、在一副幼儿太阳镜上涂上油脂,使眼睛看东西模糊。

  4、挂图《眼睛生病了》。

  过程建议:

  1、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眼睛的资料。

  2、出示挂图《眼睛生病了》,提问:这个小朋友为什么要揉眼睛?他的眼睛怎么了?眼睛会生什么病呢?(*视眼、红眼病、沙眼、结膜炎、麦粒肿等。)

  3、讨论:眼睛为什么会生病?(如:脏手帕擦眼睛、脏手揉眼睛、眼睛看书或看电视太疲劳、坐姿不端正等。)

  4、请幼儿带上涂有油脂的太阳镜,体验视力不好的痛苦。

  5、讨论:怎样保护视力?

  (看电视时,距离电视2米以上,看电视时间不能过长;看书时身体要坐正,不能趴着或仰着看书,看书时间长了,要休息或向远处看或看绿颜色的植物;不能在太强或太弱的光线下看书;写字时要注意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距离;多吃胡萝卜对保护视力有很大好处;*时毛巾、脸盆等要专人专用,并定期消毒或清洗,防止相互传染;眼睛生病了可以点眼药水等进行治疗。)

  延伸提示:

  1、在日常生活和学*中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自己的视力。

  2、进一步开展有关眼睛的讨论。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阅读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1)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优选【10】篇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1

  谦让是一种胸怀、一种美德、一种风度、更是一种智慧。不管什么时候,谦让总是和谐的,美丽的。

  一天,天气十分寒冷,看着天空的脸色十分不好,我认为必会下一场雨了。妈妈却在这时候让我买一瓶酱油,我刚迈出家门一步,雨就下了起来,我只好提着雨伞去了。

  正踩着雨水走着,远远就看见有两辆大货车放在道路的左右边,只空出中间的一条小道,一次只能通过一人。我大老远就看见一位瘦子的老爷爷提着雨伞和推着单车要从这经过,而我从这边也有一个没打雨伞的小女孩急着要通过,两人相对走去,但老人走得缓慢,而女孩又没打伞,淋着雨。我以为小女孩会快速抢先通过的。谁知,我想错了。这小女孩停了下来,在没有任何雨具遮挡雨水的情况下,等待着老爷爷缓慢通过,女孩的头发被那些蒙蒙的小雨淋得闪闪发光,衣服又都全湿了。看着老人家缓慢的步子,能代替的话,我真想替他赶快走完。

  我赶紧加快了脚步,想走过斑马线,上去为小女孩打打伞。这时,红灯亮了。我站在这边等着交通灯,小女孩在斑马线那边淋着雨,透过迷蒙的小雨,我分明看到小女孩的笑容。绿灯亮起,老人家也通过了那“小道”,小女孩小跑着通过,到一间小杂货铺子里遮雨了。

  看到这里,我十分感动,小女孩在没有任何雨具的情况下,仍然在雨水里等待老人家缓缓走过。这种等待,这种谦让,竟是如此美丽。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2

  一个身怀六甲的妇女艰难的挺上车,手还牵着个五六岁的小孩。她环视了一下四周。想要找个座位,不看还好,一看仿佛车中的空气瞬间凝固。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是那么的*淡,仿佛她也成为了这车上的空气是那么地隐形。车上的大姑娘小伙依然是挂着耳塞,悠然地嚼咬着口香糖……,这一切看来是那么的自然。以上一幕上在一个电视公益广告的画面。虽这一幕经过导演指导,演员的演艺,但谁有敢说这样的事情又不在真实的生活无声的演义着呢?

  前不久,也在报上阅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拿着化疗单和诊断书跪求在公交车上请求他人让个位。短短几行文字,却是那么的刺眼,也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内心:我们的社会传统谦让美德今何在?记得从小学过孔融让梨等等的传统美德故事,在学校里老师又一次一次地告诉我们:要学会谦让,但是转身背后又是两个同学为了块橡皮檫在争吵。试问我们如今的教育何在?联想身边的种种,又不得不又提起:提倡文明礼让,弘扬社会风尚。车让车,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让”一点,那么人与人之间是真诚地关心帮助,也便不存在邻里纠纷,群殴滋事等等阻让社会进步的现象。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里,可以让出和谐天地……学会谦让吧!让和谐构成新时代的风尚。让人与人燃起一份无私的关怀,为生活多一份绚丽。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3

  在我狭小的视野里,我只认为“谦让”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只有我们中国人才会做到“谦让”。其实不是这样,自从我在车上遇见那一*常的一幕后,使我对“谦让”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那天逛街后,我站在谢池商厦前的车站等车,那时已经很晚了,车站上的人很多。这时从前方驶来一辆5路车,我也随着那拥挤的人流涌上了这辆车。上了车,黑压压的背影,让我摸不着方向。我只知道站在我前面的,是一位年迈的老婆婆。我并不为她担心,因为我知道,一定会有人给她让座的。果然如此,有一个人站了起来给老婆婆让座,这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但当听了周围人的一番议论后,我才抬头看了一下那个人:他,光秃秃的头顶上长了几根白色的卷发。人挺黑的,但眼睛是蓝的,眼睫毛很长很卷,鼻子很高,身材魁梧。

  “外国人!”,这个字眼立刻在我的脑海中闪过。外国人给中国人让座?我想,他当时完全可以坐在那儿无动于衷,因为他也是个五、六十岁的人啊,但是,他站了起来。在那一刹那之后,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外国人给我们让座!……”而且,每一个人都向他投去了赞许的目光,我也不例外,一直注视着他……

  其实,现在想想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虽然他与我们外貌不同,语言不通,而且有着国界的分隔,但他却有着与我们一样的行动。因为美好的品德是不分国度的,虽然我们生活在地球的不同地方,但谦让美德是共存的,是我们作为人必须做到的。谦让是所有人的美德。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4

  星期一的早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吃完早饭,背起书包高高兴兴地去上学。我边走边哼小曲。一位老爷爷走在我前面,他手里还拿着一篮菜。突然,一个小伙子,他看起来20多岁左右,骑着一辆自行车飞也似的从我身后冲上来。我见了,连忙闪开。还没来得及告诉老爷爷,只听“喀嚓”一声,老爷爷和那位叔叔全都摔倒在地,菜都从篮子里蹦出来了,自行车也倒在了路边。我本以为老爷爷和叔叔起来后,会大吵一架。可在我眼前出现的却是另一种情景。叔叔从地上爬起来,顾不得拍身上的尘土,就跑过去先扶老爷爷。老爷爷站起来了,叔叔连忙道歉:“对不起,真是对不起,我的刹车不好,刚才骑得太快了,您没事儿吧?要不要去医院?”老爷爷笑着说:“小伙子,没关系,不过下次可要注意了。”这时,叔叔才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和老爷爷一起收拾菜篮……。路人也纷纷在说:“谦让就是美德呀!”

  看到这一幕,我真的很感动。我想,是啊,谦让就是美德!不仅在这件事上,我们大家在学校里也会有一些事发生。但同学与同学之间,也是应该要互相谦让的,我们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小获得一份好品质,人与人之间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这是一篇描写谦让就是美德的记叙文,文章脉络清晰可见,对一位老爷爷和一个小伙子发生冲撞时,互相谦让的描写生动具体,大量采用生活中的口语,使文章更显自然亲切,描写细腻,生活气息浓,遣词造句准确传神。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5

  从小到大,我不会谦让。我在家里就像公主一样,又有什么可谦让的呢?吃鱼时,妈妈总是把鱼头放在自己碗里,总是第一个把鱼肚子上没刺的肉夹在我的碗里——这是妈妈的谦让。有礼物时爸爸总是让我先挑、先拿,我选完才拿他的那一份——这是爸爸的谦让。“这么美好的生活,我还用得着谦让?”。

  但是,自从弟弟来到我家里,他便一下子把我公主的地位夺走了。我瞬间从公主变成了仆人,弟弟的仆人。

  吃鱼时,我刚要抢那块没刺的鱼肉了,妈妈瞪了我一眼,我疑惑了“干什么,瞪**嘛。”妈妈见我没明白她的意思,就立刻用筷子打掉了我的鱼肉,夹给了弟弟。我嫉妒了,“凭什么要总照顾着他?”,我生气了,“妈妈偏心!”,我发起脾气来了,“我不吃了!”筷子一放,跑进了自己的房间,用力把门锁上了。

  我在房间里嚎啕大哭了好一阵子,终于重新回到了餐桌,弟弟见我来了,忍不住露出了灿烂的笑脸。“什么!让给你好东西不道谢,还用笑脸来气我!你笑,我让你哭,等着瞧!”我在心中愤怒地呐喊。但是——

  我端起碗,突然发现碗里竟然多了几块鱼肉,我的心情立即从愤怒转换到了高兴,对妈妈甜甜的叫了一声:“谢谢妈妈!”妈妈应了一声:“别谢我,是弟弟给你夹的。弟弟都会谦让,你怎么还不会?”妈妈那温柔的语气里含着一丝气愤。我愣了一下,“啊?谢谢!”我紧紧地抱了一下弟弟。等等,对了“弟弟都会谦让,我怎么就不会?他都会,作为姐姐,我不能不会!”

  我恍然大悟:我已经长高了,长大了,我不再是以前的小公主了,我已成了姐姐,我应该懂得谦让。不,我必须懂得谦让!弟弟,谢谢你,你的行为让我铭记在心,是你教会了我谦让!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6

  哈哈,又是一个高兴的星期天,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发现呢!

  一、谦让

  “哎呀,这个公交车怎么还没来呀。”我着急的说。“别着急嘛,我们到了车展的地方,我看一辆好车,以后就不愁借了别人,自己没的用了!”一边的老爸专说风凉话。车终于到了,我和老爸就三五下上了车。

  车上一路很舒服我很老爸都坐着。有一个公交车站,上来了一个女的,另我不敢相信:车上有个电视,是专门给我们说路线的,但有一次却说了:哪为好心人让老人或妇女坐。我听了,想想也是,就想站起来,但是爸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就马上站出来让了那位妇女。

  哈哈,又是一个高兴的星期天,有很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发现呢!

  二、经验

  “哎呀,坐了半个多小时的车了,累也累扁了。”我又在一边发牢骚了。

  “还要走多少路啊” “大约200米” “靠,老爸,你看这做三轮车生意的也蛮难的,就去光顾以下吧,好吗?” “你这个精灵鬼,算了,怕了你了,快去叫去。”我们坐三轮车到了雄伟的城市广场,人山人海,川流不息。

  “这里有车展?” “你怎么那么多废话。” “我怎么感觉你刚刚认识我啊。”我们到了看车的地方,啊,车的世界!

  爸爸到一辆车后车,左看看右看看,好象永远都看不够似的。“我说老爸啊,你要买就买啊,你看那些干啥呀,切”“亏你还对车感兴趣呢,我看啊,你是只会看表面的家伙。”“哼”爸爸看中了一辆车子,我问他为什么看中那辆,爸爸呼了一口气,说:“你看这车子,里面很舒服,坐着看着也很宽敞,而且里面的设置很齐全……”老爸说了许多,感觉永远说不完似的。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7

  四年级的时候,学校要求我们学国学《三字经》。

  刚开始,我们只是死记硬背。渐渐的,我被经文的韵律和生动的故事陶醉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是在春秋鲁国,一位名叫孔融的四岁小孩非常懂事。一次母亲端上一盘梨子来,叫孔融先拿。而孔融挑了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孔融说:“我年纪小,大的梨应该给哥哥吃”。爸爸再问:“那弟弟比你还小呀?” 孔融说:“我是哥哥,大的应该让给弟弟吃。”看了这个小故事,一种佩服之情在我心中油然而起,简朴的语句中,洋溢着可贵的尊老爱幼品质,蕴藏着谦让的美德。而现在的我与孔融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呀!

  记得有一次,妹妹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动画片,我看了看钟,糟糕!我最爱的电视剧大结局呀!我立即拿起遥控器换了台,妹妹一下子变了脸色,跑过来与我争吵。争吵声惊动了妈妈,“难道你们就不能学一下孔融吗?”妈妈的一句话使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连忙把手中遥控器放下,让给了妹妹。

  通过这件事,让我懂得了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尊重,是一种宽容,是一种贡献,是一种能化解人与人之间矛盾的灵药。

  学会谦让,做到谦让,那你一定能品尝到最大的甜头。

  所以我呼吁:让我们一起来读国学,学国学吧!让谦让的美德发扬光大!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8

  当阳光洒到草地上,阳光与草地就已拥有了友情,当我们与同学朝夕相处时,我们与同学也就拥有了友谊。

  寒冷的冬天来到了,缺乏户外活动的同学们整天关在教室里,也许是他们感觉到了心灵的囚禁,开始变得烦躁起来,常常会为一件小事情闹得不可开交,同学之间由无话不谈到无话可谈,孤独与寂寞又重新占领了许多同学的内心世界,如果他们能学会宽容与谦让,就会重新拥有友情和快乐。

  就拿我来说吧,有一次我和班上的一位同学闹矛盾了,当时我们两人为了争夺郭豪的点心互不相让,郭豪也十分为难,他说:“你们两人用‘包子剪子锤’决出胜负,谁赢谁吃。”可是我一点儿也不机灵,结果输了,点心被吕闻拿走,然后,我就去跟郭豪大吵大闹,他也不知所措了,而我一再和他们吵闹,结果我们就闹起了矛盾,好长时间都不说话,即使是说话了,我们几个同学之间也有些生分了。我想起了以前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与全班同学都有友谊,我也与每个同学都有关联,我们班43个同学加上老师就是44个人,可以说等于一个大团体,我们之间应该团结互助和睦相处。于是,我就给他们两个人发了一个短信:“为了一块小点心,使我们之间变得生分了,你能原谅我当时的冒失吗?急盼你的友谊!”结果他们也回复了类似的话语,表示懊悔,我们很快又恢复了以前的亲密关系。

  通过这一件小小的事例,我知道了友谊的珍贵。也深悟了做人的道理,我们独生子女应当学会谦让,而不是“唯我独尊”,让我们大家一起珍惜身边的友谊,友谊才能天长地久,我们的班级才能成为一个团结友爱的大集体。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9

  Let,一个普通的词,可以让人想起很多事情。

  大概五六岁的时候,跟着妈妈回了老家。当时正值春运高峰,公交车上挤满了人。我们来晚了一步,也没有空座位,只好无奈的站着。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停止,一秒一秒过去,仿佛一个世纪过去了。我的脚开始疼了。

  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一个提着包的阿姨下了车。我妈见那个座位没人坐,就悄悄跟我说:“来,那里有个空座位,现在也没人坐了。”我高兴地跑到那个座位,躺在上面。车开得很慢,又有人上车了。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拄着拐杖上了公共汽车。他环顾四周,看到没有空座位,于是失望地低下了头。公共汽车继续行驶,突然绊了一下,老人摔倒了。我吓死了。我本想给老人让座,但转念一想,我辛辛苦苦等到了这个位子。我不能就这么放弃!但是看着越来越苍白的脸和微微颤抖的腿,我的心又颤抖了:老人看起来很可怜。他太老了,不得不出去跑步。站了这么久他一定很累吧!想了想,我把老人扶了过来:“爷爷,坐这个位置,我能站了!”突然,我心里有一种甜甜的感觉,所有的人好像都在夸我。虽然我一直站着,但我一点也不觉得累。

  虽然我们后来买了车,不用挤公交回家,但那一幕清晰地映在我脑海里。

  琼演奏了生命中最美的旋律,画出了生命中最美的色彩。

  让礼一寸,得礼一尺作文 10

  夜晚,蓝蓝的天空就像是一块幕布,被墨水渐渐染成了黑色。一盏盏路灯撕破了黑暗,给人们带来了一丝温暖,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发出了低沉的咆哮。快下雨了,我飞快地奔向前面的公交车站,终于赶上了最后一趟末班车。

  车缓缓停下,我上了车,车里坐满了人,没有一个空位,车厢里各种嘈杂的声音,诉说一天不悦的;带着耳机哼歌的;打着电话道歉的。有空位我顺势找了柱子站着。车窗外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狰狞地笑着,似乎要吞噬一切,车一直在颠簸,让我左摇右晃,头昏眼花。

  忽然,脑袋传来一阵剧痛,让我不受控制地坐在了地上。身边的人都冷漠地看着我。他们的眼神,冷得就像一把锋利的剑扎在我的身上,从他们的眼中,我们我没有看见一丝温暖,好像他们都只是一堆没有感情的机器。就在这时,一位身穿西装的叔叔站了起来,顿时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集到了他的身上,他走向我并把我扶了起来,对我说:“小朋友,你没事吧?你坐我的座位吧。”听到叔叔的话。一阵温暖涌上我的心头,让我感受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丝温暖,我感激地对他说:“谢谢叔叔。”随后便坐到了他的座位上。不知怎样回到家中休息。

  第二天,天气好了起来,雨水渐渐的退去,我坐地铁去吾悦广场,我非常幸运地坐到了一个座位。车直径到了火车南站,上来了一个孕妇,她挺着大肚子站在了车门边上。我看了看孕妇,又看了看周围的人,希望能像上一次那样出现一个好心人。但是并没有如我所愿,有的在玩手机;有的在看报纸;有的闭目养神,完全无视了孕妇的存在。于是我站了起来,把座位让给了她,她感激地看了我一眼,连声道着谢,才坐了下来。

  如果所有的人都将心比心。把这种精神传递下去,那世界肯定会更加的美好。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2)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精选5篇)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 1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上学了,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并注意用眼卫生。

  2、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的内容。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片2、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和说说小学的情景。

  师提问:你知道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吗?

  2、教师请幼儿观看,并引导幼儿观察A、教师请幼儿观看图片:神气的坐端正(一),并提问。

  教师:他们上课时是怎么坐的?请你们来学一学。

  B、教师:快上小学了,上课时要坐正,腰挺直,不靠到椅背上;仔细听讲,不随意和别人说话;积极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C、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二),并提问。

  教师: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怎样拿笔写字的?

  D、教师请幼儿学*书中的姿势完成作业。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并提醒握笔、用眼不正确的幼儿。

  E、教师总结:握笔写字时,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笔的两旁,食指压在笔的上端,握笔时不要离笔尖太远也不要太*(一寸距离),把笔的中间靠在手的虎口位置。腰挺直(离桌面一拳距离),眼睛正视作业或黑板。

  教师:上课的时候你的眼睛应该看什么地方?怎么看?为什么?眼睛看书时间长了应该怎么办?

  F、教师小结:学*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正对着老师或者黑板,看书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看的时间长了,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向远处看看。

  3、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并玩“小老师”的游戏。

  A、教师:你还知道怎样做才能当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B、教师请幼儿玩“小老师”的游戏。

  规则:请一名幼儿当小老师,其他幼儿当小学生,小老师讲故事或者出题目;然后再由小老师选出上课认真的幼儿再当小老师,循环游戏。

  C、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用眼、握笔的正确方法。

  教学反思:

  过程的改变。远教案比较的传统,说教的地方比较的多,所以根据《指南》精神把教案改成具有可操作的、便于整理总结的、动静结合的活动,使孩子在探索中学*经验,掌握本领。“一拳、一尺、一寸”大家都知道,“一拳”代表“身前与书桌距离一拳”;“一尺”代表“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一寸”代表“(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不知不觉中,和本四班的孩子相处已有一年的时间。“一拳、一尺、一寸”的写字姿势是我在课堂上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自我感觉)。每次提醒,孩子们都在原有“坐姿”的基础上“端正”些许。但不提醒马上又会忘记,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不提任何的要求,看孩子怎样书写,用手机进行拍摄,把典型的动作拍下来,让孩子自己评说,发现问题自己解决。接着观看小学生的学*,感知我刚才的学*和他们比,还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及时用儿歌进行小结,幼儿容易接受,最后让紧张学*后的眼睛得以休息,做做眼保健操。整个活动中,我把说教的部分设计成幼儿可以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摆脱了枯燥的说教。

  半日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细节上的缺点,希望自己不断的完善,使课堂更加的有效。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 2

  设计意图:

  绘本《一寸虫》进入班级后,很快成为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常常在一起讨论一寸虫是怎么样量夜莺的歌声的,夜莺的歌声到底有多长……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点,我首先设计了一个阅读活动。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这个数学活动,巧妙地将书中主人公“一寸虫”请出来,让他来测量纸盒,逐步引导幼儿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使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发现测量单位不一样其结果也不一样。

  2.能够沿边测量,学会在第一次测量的终点做记号并把它作为第二次测量的起点。

  3.与同伴合作完成测量任务,共同讨论、解决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绘本《一寸虫》的PPT(演示文稿)。

  2.包装盒1个(包装盒的一面贴有磁铁),一寸虫卡片1张,放大的记录表1张,磁性黑板1块。

  3.每两名幼儿共用1套学具:一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3.33厘米),两寸虫卡片1张(长度为6.66厘米),记录表1张,记号笔1支,包装盒1个(包装盒长边长度是寸的偶数倍数,如4寸、6寸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观看《一寸虫》PPT

  师:我们都看过、学*过绘本《一寸虫》,现在我们一起来看PPT,说说哪里出现了一寸虫。

  二、出示一寸虫卡片、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1.出示一寸虫卡片,小结故事内容。

  师:瞧,这就是一寸虫。原来他就这么一点长。不过一寸虫虽然个子小,本领可大呢。他量知更鸟的尾巴、火烈鸟的颈子、巨嘴鸟的喙、苍鹭的脚、雉鸡的尾巴、蜂鸟的全身,还有夜莺的歌声呢。

  2.出示包装盒,鼓励幼儿探索测量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也来学*用一寸虫量东西的本领。这是一个包装盒,请你也用一寸虫量一量它的长边。两个小朋友一组,商量一下怎么测量,量后把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里。

  3.幼儿探索测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并在后面的环节中进行小结。

  三、师幼共同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幼分享测量结果,发现问题。

  师:你量出来的结果是几寸?为什么同样的盒子,小朋友们测量出来的结果却不一样呢?(幼儿分享时,教师将结果记录在大记录表上。)

  2.请不同答案的幼儿演示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发现问题。

  师:黑板上也有一个一样的包装盒,谁愿意上来量一量?其他小朋友请仔细观察,他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有什么问题? 应该怎样测量才正确?

  3.引导幼儿沿着边测量。

  师:大家看,包装盒的长边是哪一条?怎样做才能只量这条边而不量到其他地方去?(沿着包装盒的长边测量。)

  4.示范测量,启发幼儿制作标记。

  师:我量第二下的时候忘记要从什么地方接着量了。你们觉得应该从什么地方接着量?谁有好方法可以记录每次量到哪里了?(可以用记号笔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

  5.小结正确的测量方法。

  师:从包装盒长边的顶端开始,一寸虫和长边顶端对齐,沿着边量;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笔做个记号,第二次测量的时候就从这个记号开始,接下去也是这样。这样就可以准确地量出长度了。

  6.引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再次测量并记录。

  师:和你的好朋友再测量一次,看看包装盒的长边到底是多长。要记住请记号笔来帮忙,并把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二格里。

  四、引导幼儿尝试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并发现测量工具长短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1.出示两寸虫卡片,引导幼儿发现两寸虫与一寸虫的不同。

  师:这是两寸虫,他和一寸虫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测量结果。

  师:现在我们用两寸虫来测量包装盒的长边。猜一猜,测量的结果和刚才会一样吗?为什么呢?

  3.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量并记录。

  师:下面每两个小朋友为一组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沿着边量,在第一次测量结束的地方用记号笔做上记号,最后把测量结果记在记录表的第三格里。

  4.分享测量结果,教师小结。

  师:你量出的结果是多少?和用一寸虫量出来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师(小结):同样的长边,一寸虫短,量出来的数量就大;两寸虫长,量出来的数量就小。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在数学区提供一寸虫卡片、两寸虫卡片、回形针、积木等多种量具,让幼儿测量班上的桌子、椅子、书等,并提供记录表让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2.亲子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用筷子、尺子等多种量具测量家中的电视机、茶几等,并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和测量结果的函数关系,即量具越长,测量结果越小。

  活动反思: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

  (1)沿边测量。

  (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 3

  活动目标:

  1、知道快上学了,要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并注意用眼卫生。

  2、能用连贯的语言讲述图片的内容。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

  1、图片2、作业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教师和说说小学的情景。

  师提问:你知道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吗?

  2、教师请幼儿观看,并引导幼儿观察A、教师请幼儿观看图片:神气的坐端正(一),并提问。

  教师:他们上课时是怎么坐的?请你们来学一学。

  B、教师:快上小学了,上课时要坐正,腰挺直,不靠到椅背上;仔细听讲,不随意和别人说话;积极动脑筋,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C、教师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二),并提问。

  教师:小朋友在干什么?他是怎样拿笔写字的?

  D、教师请幼儿学*书中的姿势完成作业。在幼儿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并提醒握笔、用眼不正确的幼儿。

  E、教师总结:握笔写字时,大拇指和中指握住笔的两旁,食指压在笔的上端,握笔时不要离笔尖太远也不要太*(一寸距离),把笔的中间靠在手的虎口位置。腰挺直(离桌面一拳距离),眼睛正视作业或黑板。

  教师:上课的时候你的眼睛应该看什么地方?怎么看?为什么?眼睛看书时间长了应该怎么办?

  F、教师小结:学*时,我们的眼睛应该正对着老师或者黑板,看书时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且,看的时间长了,应该让眼睛休息一下,可以做做眼保健操,也可以向远处看看。

  3、教师提出问题和幼儿共同讨论并玩“小老师”的游戏。

  A、教师:你还知道怎样做才能当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B、教师请幼儿玩“小老师”的游戏。

  规则:请一名幼儿当小老师,其他幼儿当小学生,小老师讲故事或者出题目;然后再由小老师选出上课认真的幼儿再当小老师,循环游戏。

  C、游戏过程中,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坐姿、用眼、握笔的正确方法。

  教学反思:

  过程的改变。远教案比较的传统,说教的地方比较的多,所以根据《指南》精神把教案改成具有可操作的、便于整理总结的、动静结合的活动,使孩子在探索中学*经验,掌握本领。“一拳、一尺、一寸”大家都知道,“一拳”代表“身前与书桌距离一拳”;“一尺”代表“眼睛与书本距离一尺”;“一寸”代表“(握笔)手指与笔尖距离一寸”。不知不觉中,和本四班的孩子相处已有一年的时间。“一拳、一尺、一寸”的写字姿势是我在课堂上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自我感觉)。每次提醒,孩子们都在原有“坐姿”的基础上“端正”些许。但不提醒马上又会忘记,所以在活动开始时我不提任何的要求,看孩子怎样书写,用手机进行拍摄,把典型的动作拍下来,让孩子自己评说,发现问题自己解决。接着观看小学生的学*,感知我刚才的学*和他们比,还有那些地方做的不好,及时用儿歌进行小结,幼儿容易接受,最后让紧张学*后的眼睛得以休息,做做眼保健操。整个活动中,我把说教的部分设计成幼儿可以操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摆脱了枯燥的说教。

  半日活动还是比较成功的,但也存在细节上的缺点,希望自己不断的完善,使课堂更加的有效。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 4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PPT绘本、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

  活动过程:

  一、介绍“一寸虫”

  1、幼儿的身高

  师:孩子们,知道自己有多高?

  2、说说“一寸虫”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提问:猜猜一寸虫大概有多长?

  二、故事“一寸虫”

  1、欣赏故事第一段

  师:就这样,一寸虫快乐的生活着,可是这天他碰到了谁?会发生什么事呢?说说你的理由。

  (1)第一次测量

  要求:请你们帮个忙,去量一量知更鸟的尾巴,看看他的尾巴到底有多长?

  (2)展示测量的结果

  提问: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能告诉我你们是怎么量的吗?

  讨论:一寸虫说了,你们的办法真好,可是现在只有一条一寸虫,这该怎么量呢?

  2、教师讲故事第二段,尝试测量

  师:你认识这些鸟吗?他们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巨嘴鸟——嘴巴

  蜂鸟——全身

  苍鹭——修长的腿

  (1)第二次测量

  要求:这些部分你们都会量吗?那这次难度提高了,每人挑选一种小鸟,它想让你们帮忙量的那个部位,还有一个要求更难就是每人只有一条一寸虫,行吗?如果需要记号笔帮忙在篮子里自己拿。

  (2)展示测量的结果

  师:你量的是谁,量了是什么部位,量出来的结果是多少?

  小结:一寸虫做完这些工作和你们一下得意的不得了,可快活了。

  3、教师讲故事第三段,展开联想

  师:就在他幸福的时候,又遇到了一个新朋友,这是谁?夜莺会让一寸虫帮忙量什么呢?

  三、讨论,拓展

  师:喜欢这条一寸虫吗?为什么?如果给你一条一寸虫。你想让他量你的什么?

  小结: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觉得很自豪的地方,很喜欢地方,送你一条一寸虫,你想量什么地方就量什么地方。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 5

  活动设计

  到了大班第二学期,孩子们书写的机会日益增多。在观察中我发现许多幼儿书写的姿势不正确,如身体紧靠桌子,眼睛离桌面很*,手握笔尖处等。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呢?我们提出了“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即胸离桌子一拳,眼离书本一尺,手离笔尖一寸。但在随后的观察中,我们发现能这样做的幼儿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大班幼儿并没有“尺”“寸”的概念,再加上幼儿在实践中也没有一定的参照物,所以他们并不能做到“三个一”。于是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试图让“尺”“寸”的含义显性化,以帮助幼儿理解和实践。我们让孩子们在制作书写辅助工具的过程中了解什么样的距离为一尺、一寸,并利用这些工具自我调整手指与笔尖以及眼睛与书本的距离,从而逐渐形成正确的书写姿势。

  活动目标

  1、了解*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以及书写活动中的用眼卫生知识,重视保护自己的眼睛,知道书写时“一拳一尺一寸”的要求。

  2、自制并学*运用书写辅助工具,保持“一拳一尺一寸”的书写姿势。

  活动准备

  1、铅笔,一寸宽的纸圈,一尺长的直尺,用彩色万通板裁好的长条板,照相机,视频投影仪。

  2、活动前请幼儿进行关于“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的调查。

  活动过程

  1、交流调查结果,了解*视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①师:这几天,你们做了一些调查。家里及周围其他人中有谁戴眼镜?为什么要戴眼镜?

  ②请个别戴眼镜的幼儿讲述戴眼镜给生活带来的不便。

  ③教师小结:戴眼镜会有很多不便,比如下雨天看不清道路,喝热水时蒸汽会使眼镜变模糊。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眼睛,不戴眼镜。

  2、通过讨论、交流调动幼儿保护视力的已有经验,了解保护视力的常识。

  ①师:怎样做能够保护我们的眼睛,让眼睛不会*视?(幼儿交流保护视力的方法。)

  ②教师小结,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师:少看电视,少玩电脑,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看书,画画、写字时姿势正确,这些都是保护视力的好方法。

  ③观看录像,了解书写活动中的正确姿势。

  师:请看看图上这两个小朋友,他们在写字时谁做得对?谁做得不对?

  ④教师结合图片向幼儿介绍“三个一”的含义。

  师:写字时身体要离开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这里有一张小学生写字的图片,请你们看看她是怎样做的。照她的样子做做看。(幼儿摆出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师检查指导。)

  3、制作书写辅助工具。

  ①激发幼儿自制辅助工具的愿望。

  师:我们写字时怎样才能知道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呢?要做到“身体离桌子一拳”,我们只要手握拳头,放在桌子和身体之间就可以了。要想知道“眼睛离桌面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老师也有很好的方法,等会告诉你们。

  ②学*测量身体离桌子一拳的方法。

  ③交代制作及使用测量“一尺”“一寸”工具的方法。

  师:用直尺测量彩板的长度,把它和直尺对齐划一个印子,沿印子剪断,做成彩板尺。写字的时候就可以用它量一量眼睛到书本的距离是不是一尺。用小纸圈套在铅笔上,下面的边和铅笔刨过的边缘对齐,用的时候手握在小纸圈的上面,这就是一寸的位置。

  ④幼儿制作。

  4、幼儿利用书写辅助工具按照正确的姿势书写数字。

  ①师:我们有了帮助我们正确书写的工具,就能保持正确的'姿势了,别的班的小朋友还不知道怎样做呢。我们来拍几张照片教一教他们吧!

  ②幼儿书写数字,教师拍照,激励幼儿坚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延伸活动:

  家园合作,利用辅助工具提醒幼儿坚持用正确的姿势书写。给孩子配置高低合适的桌凳,太高或太低都会使孩子不舒服,直接导致孩子坐姿不端正。要向孩子讲明坐姿不端正的害处,使孩子从内心认识到正确坐姿的重要性,弯腰、趴桌子上、托腮等都是不正确的,严重影响身体的成长发育。明确了这一点,我想很多孩子都会乐于养成正确的坐姿。教给孩子正确的坐姿,最常用的就是“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另外还要注意一些细节,如:头部放正,不要歪头,双脚*放桌下等。在孩子没有养成*惯前,要不厌其烦的提醒、鼓励、表扬孩子,增强孩子的信心。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在孩子没有养成正确的坐姿前,要不厌其烦地提醒、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为孩子树立榜样。吃饭、看电视时,也不要太放纵孩子,仍要提醒孩子坐好,俗话说,*惯成自然嘛。大人更要给孩子做好榜样,毕竟孩子的模仿力是很强的。长期坚持,时刻关注孩子的坐姿,一定会达到满意的效果。从小父母老师就教育我们,坐在书桌前要“一拳、一寸、一尺”。就是上身保持正直,略微向前倾,胸离桌子一拳距离;手握在距笔尖一寸位置;头部端正,自然前倾,眼睛离桌面约一尺距离。想必这个口诀很多宝爸宝妈都是“记忆深刻”,从小被父母言传身教,到一字一句教给自己的宝宝,然而好像还是改变不了自己变四眼田鸡的事实。在科技如此发展的现在怎么也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走自己的老路,小小年纪就戴上眼镜。各位家长是奇招尽出。青少年患上脊柱侧弯,轻者会影响孩子外形美观,造成孩子心理障碍;次之可能会带来其他的并发症,如*视、斜视等;重者由于影响胸廓发育,甚至可致呼吸困难等,最终心肺衰竭危及生命。面对电脑时,为了高效的打字,需要将手肘搭在桌面上,头前引离屏幕很*,身子也要向前探,将肩胛骨移到外侧,上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使用电脑这件事儿。当你直挺挺的坐着时,重心在后方,手搭接在键盘上时上臂和身体的角度让你感觉一直在举着手,很累也很难受。如果尝试将椅子拉*桌面,寻求舒服一点,屏幕又离得太*,或者不得不把头低得很低才能看电脑,这样更加难受。所以最有效率,最舒服的姿势就是驼背头前引,将重心移到前面,肩胛骨也向前移,这样是最舒服的。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追上你,这就导致了上交叉综合症,看上去像个驼背,走起来像个猩猩。当然姿势难看倒也还好,25岁到35岁居然就犯了颈椎病,睡觉常常落枕,甚至有的时候手臂有点麻木。面对手机时,为了高效刷屏,就要让手臂不要着力,上臂自然下垂握着手机,头前引并且低头,略微向右转。长此以往这就成了使用手机最专业的姿势,这样就效率。如果将手机放在中位,手臂会由于重力非常的累,连续烧香拜佛的姿势几个小时相信谁也受不了。虽然那样看手机最有效率,但是进化速度没有赶上你,这就导致了严重的颈椎病,和颈椎的侧弯。自己摸摸大椎的位置,是不是那个骨头突起的特别厉害呢?有的人往上摸甚至摸不到上一节骨头。在家时,瘫坐、陷在沙发里或侧坐在沙发沿看电视。由于重力,长时间保持葛优瘫、陷在沙发里或者侧在沙发沿,都会让脊柱由直变弯,哪里受力就弯哪里。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3)

——一*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3篇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方英寸的寂静读后感(精选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知道台湾声景协会,才发现原来还有这么一群人在关注声音的问题,然后就听闻了《一*方英寸的寂静》,赶紧借来看看。

  实话说,书写得有点琐碎,很多时候都看不下去,但不失是一本好书,因为它打开了我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口,开始关注到寂静的意义。

  以往,我对安静的关注,更多是站在人的角度,看自己是否可以忍受。包括日常我们对噪音的定义,更多也是因为它吵到了人类。那么,在没有人类的地方,允许有噪音吗?如果人可以忍受,就不称之为噪音了吗?

  “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都存在的情况”。所以,维护寂静的深层含义,是在说维护自然界原有的声音,让它们可以自由地表达,也能被人类无碍地聆听。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已经对噪音*以为常,也参与在噪音的制造中。至于静谧,或许人类连感知其的能力都微乎其微了。书中提到《世界的调音》一书的作者穆雷·谢弗把能否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列为城市的噪音标准之一,其意涵是说我们居住的地方应该安静到足以听到自己和他人的脚步声。在今日的城市,这样的目标恐怕很难达成。甚至,我们都从未意识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原来是一件重要且美好的事。

  看完这本书,开始对声音有更多关注,比如骑自行车时尽量不按铃,手机的音量合适就好,音乐的声音无需太大。也希望自己可以在去到野外时,更多一些聆听自然的声音,感悟那些细微的变化与层次,领会“万物俱存”的寂静之美。

  唯有在静水中,万物的倒影才不会扭曲。

  唯有*静的心,才能充分感知世界。

  ——哲学家汉斯·马格里奥斯

  Gordon Hempton的故事:

  我聆听世界的声音,这也是我身为声音生态学家热爱从事的工作。除了南极洲还没去过之外,我在各大洲都录过音。这些录音被用于许多地方,从电玩游戏、博物馆展览,到自然风格的唱片、电影音乐和教育产品。我录制声音已超过二十五年,各种自然环境都尝试过,我的声音图书馆藏有多达三千GB的声音,包括蝴蝶鼓动翅膀的声音,瀑布如雷的轰隆声,子弹列车如喷射机般呼啸而过的声音,一片漂浮的叶子细微的声响,鸟儿充满热情的鸣啭,还有草原幼狼低柔的咕咕声等等。我热爱聆听,胜于说话。聆听是一种无言的过程,可接收到最真实的印象。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4)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大班教案3篇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在游戏情境与自主阅读中理解故事内容。

  2.积极思考,大胆地在伙伴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3.能正确对待输赢,体验生命与友情的重要。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5.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有玩木头人游戏的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天鹅和鸭子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人背景,运用已有经验大胆猜想。

  1.教师:天鹅和鸭子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整天生活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日子过得开心极了!可是有一天,它们怎么了?(争吵谁的本领大)

  2.提问:你们觉得天鹅和鸭子可能会比什么,谁会赢?

  二、情景体验,在游戏中理解比赛规则。

  1.了解比赛规则。

  教师:是啊,比飞得高天鹅会赢,比游得快鸭子会赢,都挑自己的长处去比,好像不太公*,于是天鹅和鸭子说……,而且它们还商量了一个更厉害的规则那就是……连一根羽毛都不能动。

  2.玩木头人游戏。

  提问:孩子们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我们先来玩一玩,比一比谁能赢。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输了还是赢了,为什么?本,文来源:大;考.吧幼;师网要想赢就必须坚持到底,天鹅和鸭子也明白这个规则,它们的比赛就这样开始了。

  3.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孩子们你们看懂了吗,都看到了些什么,谁愿意来说一说?

  小结:天鹅和鸭子为了赢得比赛,不管谁来影响它们,它们坚持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还没有分出输赢,比赛继续。

  三、自读阅读,深入感知情节的变化。

  1.提问: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和你边上的好朋友一起讲一讲。

  2.幼儿尝试连贯讲述故事情节。

  3.大胆猜想故事结尾。

  提问:鸭子有没有被狐狸吃掉呢?故事的结局会是怎样的?

  四、完整欣赏,体验生命与友情的重要。

  1.师生共同讲述故事。

  2.幼儿选择分组,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提问:比来比去,鸭子和天鹅到底谁赢了,谁来说说你的理由?

  3.小结:比坚持不动那是天鹅赢了,但没有鸭子,天鹅就会被大灰狼吃掉,输赢还有用吗?是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了。鸭子一开始也想赢得比赛坚持不动,但当它看到朋友有危险的时候,放弃了输赢,勇敢地冲了上去救自己的朋友,因为它觉得友谊比输赢重要的多。

  附:故事《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改编)

  天鹅和鸭子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它们整天生活在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日子过得开心极了!有一天为了争"谁的本领大"而吵架了,于是它们决定比一比。要比谁飞得高那一定是天鹅会赢,要比谁游得快那一定是鸭子会赢,选择自己的长处来比好像不太公*,天鹅说"我们来比谁是木头人这个游戏,谁坚持不动,就是谁赢。"鸭子说:"好的,就比谁是木头人。"而且它们还商量了一个更厉害的比赛规则,那就是一根羽毛都不能动。

  比赛开始了,一群兔子们跳了过来,有的抱着天鹅的脖子,有的拍拍鸭子的嘴巴,还有的从它们身上跳来跳去,鸭子和天鹅为了赢得比赛,就连一根羽毛都没动一下。又过了一会,来了一群乌鸦,他们绕着天鹅和鸭子飞来飞去,跳上跳下,鸭子和天鹅还是一根羽毛都没动。

  就在天鹅和鸭子为赢得比赛而坚持不动的时候,狐狸来了,趁机把它们装进*袋里带回了家,饥饿的狐狸烧开了锅准备用它俩做一顿美餐,可怜的天鹅和鸭子还在想着一根羽毛都不能动。水烧开了,狐狸一把抓起天鹅要往锅里扔,就在这个时候,鸭子放弃了输赢,勇敢地冲了上去,戳了狐狸一口,狐狸疼得夹着尾巴逃走了。

  天鹅得救了,它对鸭子说:"谢谢你"。鸭子说:"不用谢,你永远都是我的好朋友",从此以后两个好朋友又开开心心地生活在了一起。

  活动反思:

  《一根羽毛也不能动》是一个简单得再简单不过的故事,是一个单纯再单纯不过的故事。故事中的鸭子和鹅,比来比去,各有长短,但是他们非得比个高下,甚至连不动都可以比得这么认真,蜜蜂来了,兔子来了,乌鸦来了,风来了,他们两个都没有动一下。但是当狐狸来了,他决定把鹅当作晚餐,鸭子才发现,成为唯一的、真正的、永远的冠军中的冠军,没有比当一个朋友来的重要。

  对于绘本教学,老实说我比较生疏,真不知如何去上,上课之前我听了常州两位老师的课,并模仿了堵老师的《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这节课,因为是第一次接触绘本教学,对活动的目标,重难点以及引导提问把握不好。因为在理解中绘本教学和语言活动的区别应该是更多得让幼儿去欣赏观察图片,然后开阔思路发挥想象。但是我在这个活动的时候却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一点,还有就是觉得语言、声情并茂等自身的素质还不够。整个活动下来我发现这堂课的不足之处甚多如:幼儿提问不到位,幼儿游戏不到位。最大的不足就是重点内容没有掌握好,活动结束后,发现有好多值得反思的东西。

  首先,从幼儿的提问上来说,应该鼓励幼儿大胆猜猜、说说。但是活动中并没有重点展开或是体现,没有给幼儿充分的时间去想象天鹅和鸭子比赛时的紧张神态和激动的心情。而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示PPT,把天鹅和鸭子玩木头人的游戏轻描淡写了,其实原本教案设计中是有的,但是在活动中就忘记了展开,所以这点我觉得活动的目标没有达到是最大的失败。

  其次,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玩木头人这个游戏我掌握的不好,没有让幼儿尽情发挥,可能是我*时与幼儿之间缺少沟通的原因造成的吧。

  另外就是活动中我的言语表达我觉得还有欠缺,不够生动,那样的话,更能吸引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最后要说的就是我的心态,活动中特别紧张,导致整个活动让幼儿难以听懂让老师们难以理解。活动开始后就有发现自己说错了,但是已经没办法改过来,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

  总之,整个活动过程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有太多需要自己反思的地方,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想在以后的任教生涯中这样的公开教学机会还会有很多,我想通过每一次的活动逐步积累经验,逐步学*和反思,让自己有所提高。

  活动目标:

  1、观察画面,理解角色的心理变化并大胆讲述。

  2、大胆猜想鸭子和鹅遇到考验时的心理活动,创造性地联想讲述故事情节。

  3、感受朋友之间的情谊,知道朋友的可贵。。

  活动准备:

  绘本ppt《一根羽毛也不能动》、背景音乐。

  游戏:山上有个木头人。

  活动重难点:

  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鸭子和鹅的坚持不懈。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认识角色。

  出示鸭子和鹅的图片。

  提问:请您猜猜看哪只是鹅,哪只是鸭子?

  二、讲述故事第一段,理解故事内容。

  1、你看到他们比什么?谁赢了?

  小结:鸭子比鹅游得快,鹅比鸭子飞得高。(用较规范的语言进行小结)

  2、比什么能更公*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三、大胆猜想鸭子和鹅遇到考验时的心理活动。

  (一)、讲述故事第二段

  1、比赛木头人的游戏,怎么样算赢,怎么样算输呢?

  2、鸭子想赢,他希望鹅怎么样?

  3、鹅会怎么想呢?

  (二)、体验木头人游戏,感受坚持不懈的可贵。

  1、你们想不想来进行木头人的比赛?

  2、刚才在坚持不动的时候你们有什么感觉?

  3、冠军你是怎么做到一动也不动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结:坚持做一件事是不容易的,坚持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四、猜测故事的结尾,谁是冠军?

  1、比赛究竟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后面又会发生什么?

  2、一阵风吹过,把它们的身体都吹倒了,可它们还是坚持,狐狸想干什么?它们该动了么?

  3、鸭子眼看着自己的朋友要被吃掉,会动吗?

  五、交流讨论提升经验。

  1、比赛到这儿就结束了,你觉得谁是冠军?

  2、总结:鹅赢得了比赛,鸭子赢得了朋友。

  活动反思:

  最初在选择绘本时,发现《一根羽毛也不能动》的故事内容很好笑、很滑稽,,我把这个绘本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于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很感兴趣,对于画面他们观察仔细,可以大胆地联想故事内容。

  在本次活动中,为了让幼儿感受到坚持到底的不容易,我们设计了绘本与游戏相结合的环节,让幼儿玩一玩“山上有个木头人”的游戏,亲身体验游戏坚持不懈的不易和可贵,感受在游戏中坚持一动不动的辛苦,让幼儿知道做事情只有坚持到底才有可能成功。游戏的形式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也能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情感体验,这比单纯的说教要容易接受。

  通过提问你觉得谁才是真正的冠军?让幼儿思考故事的.真正意义。在整个绘本执教的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绘本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让我对绘本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目标:

  1、观察对比角色争冠军的动态,想象其心理活动,乐意说胜负的理由。

  2、理解鸭子放弃冠军的行为变化,感受生命比比赛更重要。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幼儿玩过“木头人”游戏)

  2、材料准备(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一)天鹅和鸭子比赛的起因

  1、杨老师带来一本书,书上里的主人公是谁?(点击PPT,请出主人公后点击文字)

  2、天鹅和鸭子什么地方长得不一样?

  3、天鹅和鸭子是一对好朋友。你们看它们在说什么?(点击竖大拇指)

  (二)、观察、分析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第一项比赛——游泳;第二项比赛——飞行

  1、(点击PPT2)它们第一次比什么?结果怎样?第二次比什么?结果怎样?

  2、比了二次,结果还是不分胜负,他们都说我最棒。那还可以比什么?(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第三项比赛——谁是木头人

  1、谁飞来了?接着谁来了?

  2、接着又有谁跑来了,(兔子)野兔说:“喂你们俩在干嘛呢”?

  3、这两个朋友怎么想的?

  4、玩木头人游戏:谁来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最主要的是:不许说话不许动,还有一个不许笑!违反规则就输了。

  怎么样做才不会输?

  比赛显危机

  1、一只狐狸悄悄地走了过来,你认为这时候可以叫它俩停止比赛了吗?

  2、狐狸觉得它们很傻,它会天鹅和鸭子抓到哪里去?

  3、狐狸打算先吃掉天鹅,它把天鹅放到哪里?天鹅要不要动?

  4、这时候鸭子怎么样?

  5、比赛到底谁赢了?

  6、小朋友,你有没有一辈子的好朋友吗?

  7、这两个朋友在干嘛?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5)

——一盔一带大班安全教案3篇

  活动目的:

  使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国的交通规则;懂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对别人对自己都有好处,从小养成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惯。

  活动形式:

  文艺表演

  活动准备:

  (1)排练节目:

  ①儿歌表演:《交通规则要记牢》;

  ②小品:《小小交通员》

  (2)制作红、黄、绿灯道具(头饰)

  活动过程:

  一、中队长宣布中队活动开始;

  二、中队长讲话:少先队员们,你们知道我国的交通规则吗?为了使大家进一步了解

  我国的交通规则,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小小交通员”主题队会。我希望这个主题会能开得成功,大家都能受到深刻的教育。我预祝“小小交通员”主题中队活动圆满成功。

  三、进行活动

  小交通员:我是一个小小交通员,今天来和你们一起活动。你们欢

  迎吗?你们说:我们交通警察希望发生交通事故吗?对了,我们交通警察是不希望发生交通事故的,因为每次交通事故都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损失。我们交通警察整天在马路上值勤,就是为了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少先队员们,你们在十字路口看到了什么标志?过马路时要看什么标志?对,是红、黄、绿灯。现在,我们来听听他们的讲话。

  一队员戴红灯头饰上台表演;

  一队员戴黄灯头饰上台表演;

  一队员戴绿灯头饰上台表演;

  中队长:队员们,你们听了红、黄、绿灯的话,懂得了什么?(指名回答)

  中队长:会前,部分小队的队员们排练了有关交通规则方面的小节目。先请看第1小队的儿歌表演:《交通规则要记牢》。

  第1小队(边说边做动作):交通规则要记牢,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横道,来往车辆仔细瞧。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路中玩和闹,交通规则记在心,安全第一要做到。

  中队长:下面,请看第2小队表演的小品:《小小交通员》。

  (1) 小交通员学着交通警察的样子站在“十字路口”管理交通,一位老大爷走在快车道上,小交通员上前说:“老大爷您走错了道,行人应走人行道。”老大爷:“什么人行道、行人道?”只要有道都能走。”小交通员说:“行人要走人行道,这是交通规则啊!要是大家都乱走,那就会发生交通事故的。”老大爷听了连连说:“对,对……”便向人行道走去。

  (2) 一位少先队员一边拍着小篮球,一边横穿马路。小交通员上前拦住了他,教育他:“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看到绿灯亮才能走,更不能在马路上玩球,这样是不安全的。”队员说了,不好意思地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这样了。”

  中队长:少先队员们,你们看了这两个小节目有什么想法?你打算今后怎样遵守交通规则?(指名几个同学回答)

  中队长:少先队员们,今天的活动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活动,做到在马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听从交通警察叔叔的指挥,做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少年。

  活动目标

  1、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幼儿识别游戏时识别安全和危险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两张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过程

  导入活动,引出话题

  1、小朋友都喜欢玩球,而且有许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应该在哪里玩球呢?

  2、出示图片有两张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然后讲讲在哪里玩球好

  3、一张图片里有车道,旁边有小河,另一张是有围栏的空地

  4、我们应该在第二张图片所表示的地方玩,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第一幅图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没有障碍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故事受伤的皮皮

  1 、故事里有谁,讲了什么

  2、皮皮为什么三次受伤

  3、我们从故事里受到什么教育

  三、游戏

  传球玩法:教师准备有安全内容和不安全内容的卡片,幼儿围坐在一起听铃声传球,当铃声停下时,手拿球的幼儿从盒子里取出一张卡片面向全体幼儿问;这样玩可以吗,幼儿根据卡片内容边拍手边讲对,对,对对可以这样玩,或错,错,错不能这样玩。游戏可以反复进行。

  四、集体讲评

  今后在生活,游戏中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三乐幼稚园迪迦班20xx年3月9日迷路的时候活动目标:

  1、知道迷路之后该怎么办,了解如何正确分辨方向。

  2、懂得迷路之后不要害怕,要大胆、礼貌的向他人寻求帮助。

  活动目标:

  1.了解一盔一带的安全防护作用。

  2.养成自觉佩戴头盔、系好安全带的良好出行*惯。

  3.提高幼儿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头盔佩戴和乘车系安全带的*惯。

  活动准备

  视频、图片、儿歌

  活动过程

  1、讲述交通事故案例,导入教师讲述交通事故:问你觉得为什么会发生车祸的呢?(幼儿交流讨论可能发生车祸的原因。)

  师:发生车祸太可怕了。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从六月一日起。

  摩托车、电动车的危险性也是客观存在的,如果驾驶员及乘客能够做好安全防护,同时在路上骑行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那么发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头盔是个护身宝,骑乘车辆要戴好”。

  汽车安全带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防护装置,被誉为“生命带”。从交通事故的情况来看,未系安全带的`比规范使用安全带死亡率高约6倍。在车辆发生碰撞、紧急制动或侧翻时,安全带能将驾驶人和乘客牢牢固定在座位上,防止人体与风窗玻璃、车体发生碰撞或被甩出车外,造成伤害。“安全带是生命带,发生意外防伤害”。

  2、集体交流。

  师:自2020年6月1日起将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

  提问:“一盔一带是什么?”

  一盔就是安全头盔,一带就是安全带。在乘坐电动车、摩托车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好安全头盔,在乘坐私家车出租车时一定要系好安全带。

  幼儿参与到有趣的戴头盔和系安全带的小实验中,让幼儿知道了为什么要佩戴头盔和安全带,知晓头盔和安全带是怎样保护我们以及如何正确地佩戴头盔、安全带的方法。

  师亲手为孩子们佩戴头盔示范正确的佩戴方法。

  1.打开束带;

  2.将头盔水*放于头上,缓慢收紧束带直到感觉舒适;

  3.调整束带置于耳朵下方;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6)

——《一寸虫》教案 (菁华5篇)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绘本中的"一寸虫"进行测量,萌发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

  2、欣赏理解绘本故事内容,感受一寸虫的机智和勇敢。

  3、激发幼儿学*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二、活动过程:

  草丛里有什么?(毛毛虫、甲虫、蛇……)草丛里有许多有生命的东西,还有谁呢?(ppt画面出现一寸虫 )有这条虫。这条小小的、绿绿的虫叫什么(PPT画面出现字)?一寸虫。

  一寸表示一个东西的长度,一寸大概有多长?(手比划比划看看)一寸有这么长(出示一寸虫),这就是一寸。

  一寸虫是一条小小的虫子,它会不会碰到什么危险呢,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什么?(一寸虫)故事发生在密密的树丛里,生活着一条小小的虫子,它是条一寸虫。它每天都穿行在树叶枝条之间,非常非常的自在。 有一天(ppt画面)飞来一只(停顿)知更鸟。鸟是要吃(停顿)虫子,所以知更鸟说我要吃了你,可是一寸虫说:"慢,我有量东西的本领,我对你有用处。""哦"知更鸟说:"我最钟爱我的尾巴,如果你能量出它有多长,我就放了你,要不我就吃了你。于是一寸虫就开始量知更鸟的尾巴。

  一寸虫能准确地量出知更鸟的尾巴吗?你看,许老师把知更鸟最钟爱的尾巴放在了桌上,也放上了一寸虫。一会儿请你找一个朋友,两个人一起找一条知更鸟的尾巴,然后在上面用一寸虫摆一摆、算一算、看一看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一会儿再来看看一寸虫量出来的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我们和它相同吗?还有一个规定,许老师只给你三分钟的时间,速度要快,做的到吗?准备-- 开始!(提醒: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呢?和朋友一起拿一条知更鸟的尾巴,用一寸虫摆一摆、算一算)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用了几条一寸虫?(三条)三条一寸虫是几寸呢?(3寸)看看你们是怎么量的(ppt演示)一条一寸虫、两条一寸虫、三条一寸虫,一共是几寸(3寸)我们在量知更鸟尾巴时用的是三条一寸虫,可是在密密的树丛里一寸虫只有独自一个,怎么办呢?它是怎么量出3寸的,看仔细了(PPT演示)知更鸟知道自己钟爱的尾巴有3寸长,它心满意足地飞走了。不过,树丛里一寸虫会测量的本领就传开了。人们发现,尽管一寸虫的身子很小,却有着数学家的脑子。这个有着数学家脑子的小小一寸虫迎来了其它鸟类的好奇。许多鸟儿都飞来请一寸虫帮助量自己身体钟爱的地方。瞧,哪些鸟儿飞来了?(PPT画面)你们猜猜苍鹭最钟爱的是它身体的哪个部分?(巨嘴鸟、蜂鸟最钟爱的)所以,苍鹭、巨嘴鸟、蜂鸟都来请一寸虫帮它们量一量自己最钟爱的身体的那个部分,于是一寸虫就忙开了。可它有点忙不过来,你们愿意帮它忙吗?许老师这次在桌上放了这些(停顿)什么鸟?(分发图片、笔)等会儿请你独自一人拿一条一寸虫、一只鸟儿,帮它量一量自己身体钟爱的地方,到底有多长。

  量苍鹭的小朋友,你们量出来苍鹭的腿有多长?我们来看看和一寸虫量出来的答案一样吗?(演示PPT)依次对比巨嘴鸟、蜂鸟的长。

  树丛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身体最钟爱的地方,你的脸上、手上哪里是你最钟爱的?

  现在,许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请你找个朋友一起,拿一条一寸虫,为你的朋友量一量他身体最钟爱的地方有多长。记得只有一分钟哦!

  你帮朋友量什么?有多长?

  你看,有数学家的脑子,生活就变得很有乐趣,所以一寸虫在密密的树丛里,它依然每天穿行在树叶和枝条之间,非常非常地自在,不过有一天,它遇到了一只(PPT演示)夜莺,夜莺是树丛里的唱歌高手。所以它对一寸虫说:"我最钟爱我的歌声,请你量量我的歌声(配乐)如果量不出来我就吃了你。"歌声能量吗?一寸虫的危险来了。可是有数学家脑子的一寸虫说:"好的,我一定量出你美妙的歌声,所以请你不停地唱吧。"于是看(PPT)夜莺就开始不停地唱了,一寸虫也开始不停地量着。夜莺唱歌从夜晚唱到清晨,一寸虫爬着爬着也不见了踪影,一寸虫怎么了?(逃走了)有数学家脑子的一寸虫以后在树林里还会有危险吗?xxx班的小朋友以后在生活中会有危险和困难吗?

  回家把自己最钟爱的东西和最钟爱的地方量一量,看看你的生活是否很有乐趣?

  活动反思:

  活动中,老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经验化、探究化、过程化、多元化”的活动环境,让学生随着一寸虫遇到的种种危险去感知、去思索、去寻找方法,将预设的目标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依据个人的已有经验、认知水*,愉快地学*;同时,也告诉孩子,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都会遇到许多困难,但是有很多事情并不是靠强壮的身体或力气大就可以解决的,而动动脑、用智慧来解决问题,往往会比那些外表看似强大的力量来得更有力!就像一寸虫一样,它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化解危机、解救自己生命的方法,无关身体大小,也无关力气大小,而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善用自己的智慧。

  设计思路:

  本次数学活动以绘本《一寸虫》为载体,借助故事情境,引发了他们对测量的兴趣。以故事情节发展为线索,让幼儿进行由浅入深的三次操作(测量),从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测量→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经验拓展的身体测量,通过幼儿的实践操作、讨论交流、互动学*获得正确的测量方法。活动结束以开发性的结尾将幼儿已有的测量经验引向一个更为广泛的空间。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测量,初步感受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引发幼儿测量的兴趣。

  2.在故事的情境中,感受一寸虫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智慧。

  3.让幼儿学*简单的数学题目。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活动准备:

  绘本《一寸虫》PPT ,幼儿三次操作的测量材料。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角色引发兴趣提问:

  (1)草丛里会住着谁?

  (2)介绍一寸虫,预估一寸虫的长短。

  二、解决问题实践操作

  欣赏故事第一段,引发幼儿测量兴趣

  (1)讲述故事第一段,体验一寸虫的危险。

  (2)操作:用自己的方法测量知更鸟尾巴的长度。

  (3)展示交流:你们量出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是怎么量的?

  (二)理解故事第二段,尝试只用一条一寸虫进行准确测量。

  1.认识巨嘴鸟、蜂鸟、苍鹭提问:

  (1)你认识这些鸟儿吗?

  (2)她们最喜爱自己身体什么部位?

  2.操作:用一条一寸虫为鸟儿测量它喜爱的部位有多长?

  3.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三、巩固拓展经验提升

  1.讨论:你最喜欢自己身体的哪一个部位?为什么?

  2.操作:相互合作用一寸虫测量朋友喜爱的部位。

  3.交流测量的结果。

  四、欣赏结尾抛出问题

  活动反思:

  1.简单复述故事。绘本《一寸虫》给幼儿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在这个让幼儿浏览画面的环节中,我用最短的时间把幼儿自然带入故事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2.两两结伴探索测量方法。在制作一寸虫卡片时,我严格地把一寸虫做成3.33厘米,把两寸虫做成6.66厘米。我这么做的原因是想传递给幼儿一个观念,我们要用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参与科学活动,并且让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索测量的方法。综上考虑,我提出了“两个人一组,用一寸虫卡片测量盒子的长边”的要求。

  3.集体交流、讨论,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幼儿的发展具有个体差异,所以他们的测量结果五花八门。对此,我没有去评判谁对谁错,而是请持有不同结论的小组在集体面前演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判断,寻求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幼儿很快发现了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他没有沿着边量”“他量第二下的时候不是从第一下结束的那个地方开始的”……结合孩子们的发现,我很自然地总结出正确测量的两个要素:(1)沿边测量。(2)测量时,第一次量的终点是第二次量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幼儿想出用记号笔来给每个终点做记号的方法。在这样的演示、讨论、总结中,孩子们明白了正确测量的方法。

  4.尝试使用两寸虫卡片测量。安排这一环节的用意是,首先巩固正确测量的方法,其次打开幼儿的思路。当测量的工具改变时,随之而来的答案也会跟着改变,于是孩子们会产生新的疑问和探索欲望,继续迈出探索的步伐。

  同样,在延伸活动环节,我建议幼儿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回形针、积木等测量工具去测量桌子、椅子、床等生活用品,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并进一步发现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活动目标:

  1、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然测量。

  2、学*自然测量正确方法,知道收尾相接。

  活动重点:

  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自然测量

  活动难点:

  学*自然测量正确方法,知道收尾相接。

  活动准备:

  1、扭扭棒制作的一寸虫若干。

  2、知更鸟尾巴、巨嘴鸟、蜂鸟、苍鹭的图片各人手一份。

  3、铅笔若干。

  4、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画书,介绍一寸虫,

  1、展示封面,草丛中藏着一条小虫,你们找找看,它在哪里?

  2、(ppt画面出现一寸虫)看,就在这里,这条小虫身长只有一寸,它的名字就叫“一寸虫。

  二、学*测量的不同方法。

  (一)用若干个“一寸虫”进行测量

  1、教师讲故事:有一天,一寸虫遇见了知更鸟,知更鸟看见了它说,“哈哈,我肚子饿了正想吃东西。”一寸虫说:“不要吃掉我,我是一寸虫,我很有用,我会量东西。”知更鸟说:“那你来量一量我的尾巴。”

  2、幼儿尝试测量知更鸟的尾巴并做记录。

  看看桌子上有准备好的知更鸟的图片,请你用“一寸虫”量一量,看看知更鸟的尾巴到底有多长?并把测量的结果写在横线上。

  3、幼儿操作完后,交流测量的结果以及测量的方法。

  师:提问:知更鸟的尾巴有多长?你用了几条一寸虫?(三条)三条一寸虫是几寸呢?(3寸)

  4、请一名幼儿在黑板上示范自己测量的过程。

  教师小结:

  测量时,一寸虫要首尾相接,不能重叠,也不能留空隙。

  (二)用一个“一寸虫”进行测量

  1、可是一寸虫只有一条,刚才的办法虽然能量出来结果,但是不合适,请小朋友想象办法,只用一条一寸虫,它怎么量呢?

  2、观察PPT的动画演示,你们猜对了吗?

  师:它爬到了知更鸟的尾巴上,把自己的尾巴和知更鸟的尾巴对齐,每量一次就做一个记号,再在记号的地方接着向前爬,就这样量出了知更鸟尾巴的长度,知更鸟的尾巴有3寸长。

  3、幼儿尝试用一条一寸虫测量巨嘴鸟的嘴、苍鹭的腿和蜂鸟的身体。

  4、说说自己的测量结果和别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会是什么原因呢?

  5、小结:测量时如果会做记号,那么一条一寸虫也可以量出物体的长度。

  三、尝试其他的自然测量的方法。

  1、一寸虫把身体当做尺子,可以测量长度。小朋友想一想我们的身体哪些部位也可以当尺子来测量呢?

  2、尝试用手测量胳膊的长度,用脚测量床的长度。

  活动目标:

  1、和同伴一起尝试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测量,引发测量的兴趣。

  2、欣赏、理解故事内容,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寸虫若干、知更鸟尾巴、PPT绘本、故事中的各种鸟卡片

  附故事:

  一天,在一个绿绿的叶子上,有一条象绿宝石的一寸虫。知更鸟看见了一寸虫,要吃掉它。

  一寸虫说:"不能吃掉我,我很有用。"知更鸟说:"你有什么用?""我可以量东西。"一寸虫说。

  "那你来量量我的尾巴吧。"知更鸟说。

  "好啊!"一寸虫说。

  一寸虫就开始量了,一寸、两寸、三寸、四寸、五寸。原来知更鸟的尾巴有五寸长。

  "那我再背你去量其他鸟吧。"知更鸟就背着一寸虫飞走了。

  一寸虫量了火烈鸟的脖子,量了苍鹭的腿,量了雉鸡的尾巴,还量了蜂鸟的全身。

  夜莺看到了一寸虫,说:"我想让你量量我的歌。"可是,一寸虫说:"我只能量东西,不能量歌。""如果你不量我的歌,我就吃掉你。""好吧,我试试看。"于是,夜莺就开始唱了。一寸虫就开始量了,它从叶子上爬到叶子的下面,从叶子下面又爬到中间,从中间再爬到旁边,量着量着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活动过程:


一拳一尺一寸大班教案3篇(扩展7)

——大班爷爷一定有办法教案 (菁华3篇)

  一、 出示剪刀和蓝色布料引起幼儿兴趣

  1、孩子们,你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样东西,来看一看你认识它们吗?(出示剪刀)这是什么?(幼回答剪刀)剪刀是用来干什么的?(剪东西的)它又是什么?(出示蓝色布料)布料是用来干什么的?那你说一说布料可以做什么?(衣服、裤子、手绢等)哦,原来布料这么有用啊!

  2、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本特别好看的图画书,这把剪刀和布料就藏在这本图画书里面,让我们来看看吧!

  二、 引出故事,出示图画书

  1、封面上都有谁?(一个白胡子老爷爷和一个小男孩)

  2、那你猜一猜老爷爷和这个小男孩是什么关系呢?

  3、上面还有一行字,就是故事的名字,叫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会有什么办法呢?他是怎么做的?我们一一下。

  三、 介绍扉页

  我们再来看扉页,你有看到了什么?(许多小星星)它的背景是什么颜色的?(蓝色)对,这就是一块带小星星的蓝色布料,故事就从这块蓝色的布料开始了。

  四、 播放课件,幼儿观看课件,回答问题

  1、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2、约瑟小时候的小毯子是谁为他缝制的?

  3、约瑟渐渐地长大了,奇妙的蓝毯子变得怎样了?妈妈说了什么?约瑟又怎样说的?

  4、爷爷用小毯子做成了什么?随着约瑟的长大,爷爷用他的巧手又接二连三地把小毯子变成了什么?

  五、 做游戏

  1、幼儿排序(按爷爷缝制的先后顺序把毛毯、外套等教具排序)

  2、教师在幼儿排序完后再为幼儿串讲故事

  教师:原来这块毯子和毯子做成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记录着约瑟成长的岁月,陪伴着他童年快乐的时光。更重要的是爷爷在缝制的过程中也秘密的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爷爷是那样的有办法,用他慈祥的爱心和灵巧的双手为约瑟把旧的可以扔弃的东西变新,变成有用的的东西,爷爷很爱自己的小孙子。那你的爷爷对你的爱又藏在哪里呢?

  3、和幼儿谈话,一起说一说爷爷对你的爱和你怎样爱爷爷?

  六、 幼儿找纽扣

  让幼儿观察图画书最后一页,幼儿找纽扣发现了小老鼠的一家

  教师:哇!这个故事太有趣了,还有小老鼠的一家呢!两个世界,两个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老鼠的一家和爷爷的一家都是那样的充满着智慧,能把普普通通的东西变得奇妙无比,这本书告诉了我们遇到事情要多动脑筋,想办法,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变废为宝,把不能用的东西变成有用的东西。

  七、 出示风车、玉米皮小人,废旧布料

  1、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师把废旧布料送给幼儿

  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布料送给你们,拿回家也利用你的小巧手制作出有用的好玩的东西,看一看,谁比故事里的爷爷还要聪明。

  设计意图: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它通过爷爷为孙子不断的修改衣服这一*常小事,折射出看市*淡家庭生活中的脉脉温情。故事书中的画图细腻,会使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更会使孩子在依次次的新奇发现中体验一种温情。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物质过于充裕,物品经常用完就丢了,几乎很少用旧的东西,所以教师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孩子产生爱物惜物的情怀。书中文字简洁生动,能让孩子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书中每一页的下方还有一个老鼠家庭的故事,更能给孩子带来额外的阅读兴趣。教师选择这一活动,旨在通过这一活动让孩子初尝阅读的乐趣,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洒下“快乐阅读”的种子。

  活动目标:

  1、关注故事的发展线索,感受爷爷的聪明才智。

  2、养成从插图里仔细观察,善于发现的良好读书*惯。

  3、体会爷爷在缝制时密密缝进了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活动准备:

  绘本、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

  今天魏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故事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爷爷一定有办法》。有办法的爷爷会是怎样的爷爷?

  聪明的爷爷是外国小朋友约瑟的爷爷,这本书说的就是约瑟和爷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约瑟和他爷爷之间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吧。

  二、分段欣赏

  1、师:当约瑟还小的时候,爷爷给他缝制了一条奇妙的毯子,毯子又舒服又暖和,还可以赶走噩梦。不过,约瑟渐渐长大,毯子也变旧了。有一天,妈妈对他说:"约瑟,看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好难看,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了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嗯......"爷爷拿起剪刀开始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约瑟得到这件奇妙的外套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你从哪里看出来?

  2、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外套,缩水了,变小了,一点儿也不合身,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 拿起了外套,翻过来,又翻过去.嗯....."这块料子还够做什么呢?谁来猜一猜呢?哇,爷爷把它做成了什么? 一件奇妙的背心。约瑟穿着这件背心去上学,小伙伴看了有什么反应?....一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背心也变的老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背心!上面沾了胶,又沾着颜料,真该把它丢了!"——听了妈妈的话,约瑟会丢掉吗?你猜猜爷爷这次把背心变成了什么?

  3、爷爷咔擦咔擦,把弄脏的地方剪掉,把剩下的布料做了一条奇妙的领带。每个礼拜五,约瑟都戴着这条奇妙的领带去爷爷奶奶家.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领带也变得老旧了.妈妈说:"约瑟,看看你的领带!沾了汤,脏了一大块,弄得它都变形了,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请小朋友们猜猜看,这一次爷爷会有什么办法?我们来看看你猜的对不对。看,爷爷把变形的领带做成了什么?爷爷真聪明!

  4、约瑟最喜欢用这块奇妙的手帕包小石头了。不过,约瑟渐渐长大了,奇妙的手帕也变的老旧了.妈妈又想把它丢了。

  5、可是约瑟肯定还是不同意,因为约瑟会说,“爷爷一定有办法”。可是手帕才多大,剪去破的和脏的地方还剩多大?爷爷会不会把它扔掉呢?他还能为约瑟变出什么奇妙的东西呢!我们来猜猜?爷爷用这块材料,为约瑟做出了一颗纽扣。一颗小小的奇妙的纽扣装在他的吊带上。爷爷真是心灵手巧呀!

  6、可是有一天,妈妈说:“约瑟,你的纽扣呢?”约瑟一看,纽扣不见了!焦急的约瑟找啊,寻遍了可能去过的所有的地方,可是没有。纽扣都没有了,爷爷就是手再巧,再聪明也不可能无中生有了,那么已经长大了的约瑟会怎么办呢?让我们继续看故事。长大了的约瑟说:这些材料还够...写成了一个奇妙的故事.

  7、排序

  随着约瑟的长大,爷爷用他的巧手接二连三地把小毯子变成了什么?

  故事中爷爷将毯子变出来什么东西?为什么要不断地变出新的东西来?当变出的东西变小或破损时,妈妈总是怎么说?(真该把它丢了),约瑟总是怎么说?(爷爷一定有办法)你觉得故事中约瑟的爷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爷爷每次为约瑟做的东西,他都不舍得丢掉,因为这里面密密地缝着爷爷对他的爱。我们的爸爸妈妈不像约瑟的爷爷一样是裁缝会缝衣服,但是,他们给我们买衣服的时候,同样是花好多了好多心思,我们的衣服里同样有家里人的一份爱,一份关心!

  三、自主阅读

  在这个大故事里面还藏着一个小故事,最后纽扣不见了,老师告诉你一个小秘密,这颗纽扣从大故事中掉到了小故事里了,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故事吧!让我们边看边找这颗纽扣掉到哪里去了?

  四、延伸

  师:纽扣去哪了?小老鼠用来做什么?

  这个故事里还有小老鼠的一家,真是太有趣了,两个世界,两个故事。爷爷剪剩下的布料被小老鼠带回了家,他们用这些布料打扮自己的家,装扮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们回去把这个好听的故事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好吗?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利用“猜”故事,“说”故事,“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引起孩子的阅读动力。在观察封面认识故事主人公猜故事时,孩子兴趣浓厚。接着,我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感受故事情节。当我第一次问他们,你们猜爷爷会给约瑟做什么呀?孩子们回答范围比较窄,后来慢慢进入情景,展开想象。当我再次预设问题,激起幼儿独立阅读的欲望。最后在问题“为什么爷爷每次都有办法”?体会爷爷对约瑟的爱时孩子们说得非常好。存在的问题是幼儿在阅读时只关注到故事情节的发展,由于PPT的限制,幼儿不能细致地去观察妈妈、约瑟表情、动作的变化,需老师及时地启发引导,如有幼儿用书为最佳。最后再增强爷爷与约瑟间的角色互动,就更加能生动地体会爷爷对约瑟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的推测故事发生的情节,并能清楚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2、引导幼儿明白绘本阅读中要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

  3、体会爷爷在缝制毯子、外套、背心时密密地缝进了爷爷的一片爱,体会爷爷和约瑟之间的浓浓亲情。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