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9-28 00:00:00 教案,数学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1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任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小数的意义)那么在学*新知识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2、《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没有,那么你们知道《西游记》中都有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知道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为什么会微笑着点了点头?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⑴师:同学们,这把尺子多长呢?(10厘米)你们还能不能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出它的长度呢?老师点名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

  学:1分米、100毫米。

  ⑵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不会的学生。

  ⑶教师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并对个别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生1: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生2: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生3: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 l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⑷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例2

  (1)多媒体出示38页例2: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任写一个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他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验证的?

  ①老师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把其中的30份写成小数就是0,30,另一个正方形取其中的3份就是0.3,将两个正方形移动,重合比较,会是什么结果?

  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睁开眼睛观察屏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汇报结论:0.3=0.30

  (3)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检测

  1、运用小数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会变化吗),2.07(去掉中间的0会怎样),0,7(末尾加个0会怎样)?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之后,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小数中间的“0”和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因为那样小数其他数位上的数就发生了变化。

  2、判断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意义也不变。 ( )

  (2) 0.508去掉小数部分的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3)因为2和2.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4) 0.8与0.8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 )

  3、下面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后,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7.03、4.90、8.10、0.02、3.70

  4、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5、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 500之间画上等号?

  5=50=500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41页练*十:1、2、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我们来看看。

  这个数认识吗?几呀?出示数字卡片:1

  我能让这个数变大,看仔细哟。(添了一个0)

  这个1的末尾添了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还能把这个数变小,知道怎么变吗?就要把末尾的0(去掉),看着啊。

  看来,我把整数末尾的0去掉,这个数就缩小。那100去掉末尾两个0,大小怎么变化的?(缩小了100倍,好极了)

  师:刚才我将这个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整数就变大了,我又将这个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整数就变小了。

  2、师:接下来再变一个小数的魔术。这是几?(0.1)看着啊,老师还能把它变大。变大了吗?

  这可奇怪了,刚才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大,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数就会变小,那我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呢?你认为呢?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只是大家的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

  板书:猜想验证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有以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导: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毫米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1)比较1.30和1.30的大小。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2)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问:谁涂的面积大?1.30和.1.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理论推导法:1.30是130个1/100,也是13个1/10;1.3是13个1/10。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1.30=1.3)

  (3)观察思考

  观察板书1.30=1.3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看来不仅仅是个特例,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3.讨论归纳

  教师指着板书说: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4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想想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代表让其归纳,不够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代表补充。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课件展示)

  4、指导阅读。

  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并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齐读小数的性质。

  5、质疑问难:(判断)

  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挑战一下你们。(以下题目陆续出现)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的性质,红字强调“小数”。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小性质,红字强调“末尾”。

  (3)10.50=10.5=10.500 判断后返回小数小性质强调“大小不变”。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l.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4)练*: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 1.820 2.900 0.080 12.000

  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问12应该去掉0后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表示?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过渡:同样,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3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4.90

  整数和小数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如果整数想改成大小不变的小数,必须先做什么?(先添上小数点,再添0)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3

  [课程标准要求]

  课标对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指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观察、经历自主发现小数的性质的过程,并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性质。自主发现是行为动词,动手、观察是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是指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并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本课学*内容,看似容易,但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因此学生将在教师设计的量一量、说一说、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开展学*活动。通过合作交流、观察、总结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指定位数的小数。

  [学*目标]

  1、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交流、归纳概述出小数的性质。

  2、运用小数的性质能正确地化简、改写小数。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并概括出小数性质的过程。

  [评价任务]

  通过练*和例3化简例4改写小数检验目标1、2的教学完成情况

  [资源与建议]

  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熟练地读、写小数后教学的,本课的知识点不多,但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因此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内容,教材先通过例1和例2教学小数的性质,即让学生通过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比较0.3和0.30的大小,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的性质。然后,又安排例3和例4对小数的性质加以应用。运用一正一反两个例题,即一个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一个是在小数末尾添上”0“把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来使学生学会小数性质的应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是为今后学*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基础的。

  2、教具:课件

  学具:米尺,方格图,殊为顺序表

  授课对象:四四班学生

  授课地点:考务办公室

  3、本课的学*按以下流程进行

  4、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数性质的含义,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大量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归纳总结。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谈话激趣

  昨天因为买冰激淋的事难住了我女儿,大家来帮帮她好吗?同一种冰激凌金阳光超市标价2.5元,家家乐超市标价是2.50元。那家便宜些呢?2.5元是多少钱?2.50元呢?它们什么关系?(相等)(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建议我女儿去那家买?(都行)通过比钱数我们知道了2.5等于2.50请观察这两个小数,2.5是怎样变成了2.50的?(在2.5的末尾添上0)

  3、为什么在2.5元的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是不是什么数末尾添零大小都不变呢?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数0.1我在它的末尾添一个零,它的大小变吗?添两个零呢?(不变)我们想个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加个单位)加个米好吗?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学生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纸条的长度,通过比较发现它们长度相等。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试一试,请看合作要求:

  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要求:1、组长分工分别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纸条的长度。

  2、把量出的0.1米、0.10米、0.100米纸条的长度放在一起比一比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合作并比较)

  0.1米是多长?(1分米)你是怎么想的?0.10米呢?(10厘米)你是怎么想的?0.100米呢?(100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汇报交流

  生:我量的是0.1米。0.1米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1分米。我量出1分米长的纸条就是量出了0.1米长的纸条。

  生:我量的是0.10米。0.10米是10个百分之一米,也就是10厘米。我量出10厘米长的纸条就是量出了0.10米长的纸条.

  生:我量的是0.100米。0.100米是100个千分之一米,也就是100毫米。我量出100毫米长的纸条就是量出了0.100米长的纸条

  生:我们发现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的纸条都一样长。

  师小结(看课件)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同学们我们通过小组合作量0.1米、0.10米、0.100米的长,得出0.1米=0.10米=0.100米。如果老师再给你一组小数你也能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二)学生通过在正方形纸上涂0.3和0.30比较发现它们大小相等。

  出示例2:比较0.3与0.30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一样)想一下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请同桌两人合作利用它们试一试

  合作要求;

  1、两人分工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上涂出0.3和0.30。并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把涂出的0.3和0.30的正方形纸放在一起比一比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汇报:

  (1)我涂的是0.3,它是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我涂3份,0.3就是3个十分之一.

  (2)我涂的是0.30,它是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我涂30份,0.30就是30个百分之一.也就是3个十分之一.

  (3)我的发现是0.3等于0.30

  师:通过涂小数0.3和0.30涂出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从中你发现了什么?(0.3与0.30相等.)

  (三)引导观察,得出小数的性质

  指2.5元=2.50元;0.1米=0.10米=0.100米;0.3=0.30引导学生观察:我们来看这几组等式,从左往右观察2.50元同2.5元相比;0.10米同0.1米相比0.30同0.3相比。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我发现小数的最后面加了0。生:小数后面多了一个0(哪儿多个0呢?)那小数大小呢?

  生:没有变化。0.100米同0.1米相比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呢?

  通过以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也就是板书:小数的末尾依次添上”0“

  学生归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从右往左观察,2.5元同2.50元相比;0.10米同0.100米相比;0.3同0.30相比;0.1米同0.100米比小数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小数后面依次少了一个0生:小数的末尾,板书:去掉”0“那小数的大小呢?生:没有变化。通过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综合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生齐读一遍.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四)进一步探究,加深感知

  师:无论添0还是去0都是在哪儿添或去才能使小数的大小不变呢?(小数的末尾)在整数的末尾添0去0数的大小变吗?(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在2.5元的末尾添一个0仍然和2.5元相等吗?(2.5是小数)在1的末尾添上0它的大小变不变呢?(变)为什么?(因为1是整数)整数有这个性质吗?(没有)在2.5这个小数5的前面添上0它的大小变吗?(变)为什么?(不是小数的末尾)哪儿才是小数的末尾?

  注意:小数的性质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你认为小数的性质里哪些词很重要?(末尾)

  齐读一边小数的性质.

  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是可以添上”0“或去掉”0“的,并且小数的大小不变。请同学们来看。

  练*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先来看3.90米,(3.90 500 20.20问为什么?)

  3.90米,0.30元,500米,1.80元

  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同学们像3.90米、0.30元等这些数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它们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也就是把小数进行了化简。你能化简下面小数吗?

  化简下面各小数:

  例3 0.70 105.0900

  小数里的其他零可以去掉吗?(不能)

  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都要化简。来看下面这些数化简后分别是多少?

  练*

  (2)同学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把小数进行了化简。有时根据需要,我们还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把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把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想一想超市里2元的商品标价时还怎么标:2.00元)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不能,要使小数的大小不变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0“

  请把这几个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练*

  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化简一个小数还可以对一个小数进行改写。请同桌两人讨论一下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同桌讨论: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无论添0还是去0都是在小数末尾)

  请看这三个数0.70 4.08 0.310 0.20去掉0,数的大小怎样?4.08去掉0,会怎么样?0.310可以添上0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2.5的末尾可以添上多少个”0“呢?

  五、看课本

  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在课本第58、59页,请把课本看一下把该画的内容画下来。

  六、多层练*,巩固深化

  (一)我是小法官(打”√“,错的打”ד)

  1、把0.50 0.0600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5.3的末尾添上三个”0“,它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变。()

  (二)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2.70 4.400

  31.0100 0.005

  72.060 2.07

  0.0050 31.01

  4.40 72.60

  (三)给下面的物品加上标签(以元作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

  水杯3元2角

  铅笔6角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4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第三课时,“小数的性质”(课本第34-3 5页,例5—例6)。

  2.教材所处地位:本节是系统学*小数的开始,为后面学*小数四则计算做了必要的准备,起铺垫作用。

  3.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现象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4.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性质。

  5.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性质。

  二、说教法

  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小数的性质,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

  三、说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地观察问题、对比分析问题、概括知识及联想的方法。

  四、教学程序

  (一)情景导入激趣揭题

  (课件出示)唐僧师徒一起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100米、0.10米、0.1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了注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这是因为大师兄悟空掌握了小数很重要的性质,学*了这节课,我们就知道其中的奥秘了”。(板书:小数的性质)

  这样的设汁,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讲授新课

  1、教学例5,初步感知

  (1)出示例五情景图,两位同学购买学*用品后在交流购物情况,你从图中能获取哪些信息?(小明:“我买1枝铅笔用了0.3元”。小芳:“我买1块橡皮用了0.30元”。)

  (2)提出问题:橡皮和铅笔的单价相等吗?为什么?你能想办法证明吗?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4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归纳方法:

  ①用具体钱数解释:0.3元和0.30元都是3角,所以0.3元=0.30元

  ②结合计数单位理解:0.3是3个0.1,0.30也可以看作3个0.1,所以0.3=0.30

  ③用图表示:把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分别*均分成10份、100份,其中的3份、30份分别用0.3、0.30表示。因为阴影部分大小相同,所以0.3=0.30。

  (4)感知与体验:同学们想出了多种办法都能证明0.3元=0.30元,说明这两个小数确实相等。

  教师引读0.3元=0.30元,谈话: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怎样?你有了什么想法?使学生初步体验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试一试”,加深体验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首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米尺(10厘米以上),在米尺上找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是同一点,说明: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请同学们看米尺想,独立填写下表,集体讲评。

  板书: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0.10米=0.1米

  在这里应用直观演示法,变抽象为具体。

  A.从左往右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B.从右往左看是什么情况?(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大小不变)。

  C.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在这里应用了比较法,便于发现规律,揭示规律,总结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为了帮助学生对小数性质的理解,教师强调指出: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的大小就不变呢?(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不变,所以小数的大小也就不变。举例说明)小数中间的零能不能去掉?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都不能,因为这样做,其余的数所在数位都变了,所以小数大小也就变了。举例说明)整数是否具有这个性质?(没有,理由同上第二点)。

  3、教学例6

  (1)示情景图,让学生观察,并从图中能看出哪些信息。

  (2)根据题目的要求各自在书上填空。

  (3)提问:3.05元中的“0”为什么不可以去掉?

  根据这个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试一试

  不改变小数的大小,把0.4、3.16、10改写成三位小数。

  0.4=3.16=10=

  改写这三个数时应用了什么知识?为什么给三个数填上的“0”的个数不同?10是整数怎样把它改写成大小不变的三位小数?

  强调: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1题

  完成后观察每组中的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0.1和0.10,0.2和0.20,0.3和0.30每组里的两个数对应于数轴上的同一个点,说明小数的性质确实存在的。0.1=0.10,数轴上这个点还可以用哪些小数来表示)

  2.练一练第2题

  为什么0.5和0.50的大小相等,而0.5和0.05的大小不等?

  (四)课堂作业:练*六第3题----第5题

  (五)总结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我们是怎样探索小数的性质的?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却不变,但是通过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我们就给一个小数找到了许多大小不变的朋友,0就是这样一个奇妙的数字。其实,数学王国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等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附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例5 0.3元=0.30元

  比较0.100米、0.10米和0.1米的大小。

  因为100毫米=10厘米=1分米

  所以0.100米=0.10米=0.1米

  0.100=0.10=0.1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例6 2.80元=2.8元 4.00元=4元 10.50元=10.5元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5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任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小数的意义)那么在学*新知识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2、《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没有,那么你们知道《西游记》中都有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知道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为什么会微笑着点了点头?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⑴师:同学们,这把尺子多长呢?(10厘米)你们还能不能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出它的长度呢?老师点名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

  学:1分米、100毫米。

  ⑵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不会的学生。

  ⑶教师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并对个别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生1: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生2: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生3: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 l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⑷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例2

  (1)多媒体出示38页例2: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任写一个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他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验证的.?

  ①老师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把其中的30份写成小数就是0,30,另一个正方形取其中的3份就是0.3,将两个正方形移动,重合比较,会是什么结果?

  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睁开眼睛观察屏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汇报结论:0.3=0.30

  (3)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检测

  1、运用小数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会变化吗),2.07(去掉中间的0会怎样),0,7(末尾加个0会怎样)?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之后,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小数中间的“0”和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因为那样小数其他数位上的数就发生了变化。

  2、判断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意义也不变。 ( )

  (2) 0.508去掉小数部分的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3)因为2和2.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4) 0.8与0.8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 )

  3、下面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后,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7.03、4.90、8.10、0.02、3.70

  4、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5、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 500之间画上等号?

  5=50=500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41页练*十:1、2、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任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小数的意义)那么在学*新知识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2、《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没有,那么你们知道《西游记》中都有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知道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为什么会微笑着点了点头?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⑴师:同学们,这把尺子多长呢?(10厘米)你们还能不能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出它的长度呢?老师点名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

  学:1分米、100毫米。

  ⑵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不会的学生。

  ⑶教师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并对个别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生1: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生2: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生3: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 l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⑷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例2

  (1)多媒体出示38页例2: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任写一个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他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验证的?

  ①老师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把其中的30份写成小数就是0,30,另一个正方形取其中的3份就是0.3,将两个正方形移动,重合比较,会是什么结果?

  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睁开眼睛观察屏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汇报结论:0.3=0.30

  (3)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检测

  1、运用小数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会变化吗),2.07(去掉中间的0会怎样),0,7(末尾加个0会怎样)?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之后,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小数中间的“0”和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因为那样小数其他数位上的数就发生了变化。

  2、判断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意义也不变。 ( )

  (2) 0.508去掉小数部分的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3)因为2和2.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4) 0.8与0.8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 )

  3、下面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后,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7.03、4.90、8.10、0.02、3.70

  4、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5、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 500之间画上等号?

  5=50=500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41页练*十:1、2、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扩展阅读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扩展1)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 (菁华5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1

  教学内容

  人教课标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小数的性质是任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38、39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小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深入学*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掌握小数的性质,不但可以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为后面的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四则计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对于整数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多的了解,对于整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会引起整数大小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小数的性质却与整数不一样,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整数的这部分知识,会对小数性质的学*产生负面的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法与学法

  1、利用迁移规律,让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通过直观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2、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激发学*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相互交流的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小数的意义)那么在学*新知识之前,让我们一起来复*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吧!

  2、《西游记》同学们都看过没有,那么你们知道《西游记》中都有那些人物(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展示: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师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

  师:你知道唐僧听了悟空的话为什么会微笑着点了点头?学了今天的知识你就知道为什么了。

  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达到知识的迁移。

  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

  1.出示例1:

  ⑴师:同学们,这把尺子多长呢?(10厘米)你们还能不能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表达出它的长度呢?老师点名提问个别学生来回答。

  学:1分米、100毫米。

  ⑵师;请同学们运用所学有关“小数的意义”的知识,把它们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个别不会的学生。

  ⑶教师指名个别学生回答,并对个别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

  生1:0.1米是1/10米,就是1分米

  生2:0.10米是10/100米,就是10厘米

  生3:0.100米就是100/1000米,就是100毫米

  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下,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如何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 l米=0.10米=0.100米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从“0.l米、0.10米、0.100米”出发研究问题。在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运用已有知识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

  ⑷观察比较:教师指着“0.l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标出思考箭头先让学生从左往右观察、比较,你们发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再标出思考箭头,让学生从右往左观察,又发现什么规律,补充板书:小数的末尾去掉“0”。

  教师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师质疑:那整数有这个性质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举例证明得出结论。

  (师强调出小数与整数的区别)

  设计意图: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求知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对所学的内容理解深刻,记忆牢固,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例2

  (1)多媒体出示38页例2:比较0.30与0.3的大小

  师:任写一个数,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或者两个‘0’,用自己的方法验证他们的关系是否相等。

  (2)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证明了我们的发现,想不想知道老师是如何验证的?

  ①老师将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均分成了10份和100份,把其中的30份写成小数就是0,30,另一个正方形取其中的3份就是0.3,将两个正方形移动,重合比较,会是什么结果?

  ②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睁开眼睛观察屏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可以写一个怎样的等式?

  汇报结论:0.3=0.30

  (3)师质疑: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放手让学生探索、验证,适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三、课堂检测

  1、运用小数的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0.70(去掉末尾的0,大小会变化吗),2.07(去掉中间的0会怎样),0,7(末尾加个0会怎样)?

  提示:根据小数的性质,只有小数末尾的“0”去掉之后,才不会改变数的大小。小数中间的“0”和整数部分的“0”不能去掉,因为那样小数其他数位上的数就发生了变化。

  2、判断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意义也不变。 ( )

  (2) 0.508去掉小数部分的0,这个小数的大小不发生变化。 ( )

  (3)因为2和2.0相等,所以它们都是整数。 ( )

  (4) 0.8与0.80大小一样,计数单位也一样。 ( )

  3、下面哪些小数中的“0”去掉后,小数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7.03、4.90、8.10、0.02、3.70

  4、按要求说出一个数。

  ①所有“0”都不能去掉。

  ②所有“0”都能去掉。

  ③既有能去掉的“0”,又有不能去掉的“0”。

  5、谁能只动两笔就可以在5、50、 500之间画上等号?

  5=50=500

  四、本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课本41页练*十:1、2、3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2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7--38页,例4、例5、例6。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

  3.在经历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挖掘数学内涵,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小数性质中不变与变化的数学辩证思想,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数学王国中数字“0”去做客的情景,发现数字“0”引起整数的变化。

  二、自主探究。

  1.以数字“0”前往小数家中做客的情景,引出问题:0.4是不是等于0.40.

  2.在独立验证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为什么0.4=0.40?

  3.借助:0.4=0.40=0.400,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4.深入研究小数的性质:

  (1)从小数末尾添上“0”的情况去推断与思考去掉“0”的情况。

  (2)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但是小数的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让学生先讨论,在交流举例。

  (3)质疑:为什么在整数的末尾每添上一个“0”,整数就要扩大10倍,而在小数的末尾添上若干个“0”,小数的大小不变?

  5.添上两笔,让4、40、400三个数相等。

  6.探讨:从0.4到0.04,小数的大小有没有发生变化?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小数的末尾”这一关键词眼。

  三、练*应用。

  1.出示超市里某些食品的价格表,上面哪些小数里的“0”可以去掉?为什么?

  总结:根据小数的性质,通常可以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质疑:为什么有些小数能化简,但是价格表中仍然写成两位小数?

  2.把下面物品的价格写成用“元”作单位的两位小数。

  总结:利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或者整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3.初步感知小数改写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和改写。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渗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组交流“商品标价记录单”,请两名学生上来展示。

  2、电脑出示1:某超市手套、毛巾的标价,导入新课。

  (在某超市商店里,老师看到:手套每双2.50元,毛巾每条2.5元。这里的2.50元、2.5元分别是( )元( )角,它们的价钱相同,为什么写法可以不同呢?这是小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并板书“小数的性质”。)

  3、揭示学*目标。

  问:看到“小数的性质”这个课题,你认为这节课我们要学*什么内容?(结合学生回答,板书“性质”、“应用”)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小数的性质

  1、做一做 做一做 1,得出 0.30=0.3

  做一做 2,得出0.6=0.60=0.600

  2、引导观察(思考讨论)0.6=0.60=0.600

  (1)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2)从右往左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填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归纳小数的性质:

  通过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教师概括: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

  (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的大小会有什么变化?)

  4、辨别:下面各数中的“

  0”,哪些“0”是属 于小数末尾 的“0”。

  (电脑显示)

  (二)小数的性质应用

  (1)教学例1。

  ①设问导入。问: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小数性质的第一个作用。教师强调,根据这个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地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板书“化简”)

  ②投影出示例1,让学生尝试练*。

  把0.90和205.08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205.0800中“8”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0.90=0.9;205.0800=205.08)

  完成“练一练”第1题

  (2)教学例2。

  ①让学生解答导入新课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学生回答,教师说明: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②投影出示例2,学生尝试练*。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3、4.06、8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3=0.300; 4.06=4.060; 8=8.000)

  思考:“8”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

  完成“练一练” 第2题

  ③ 讨论: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改写小数时一定要注意下面三点:

  A.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B.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C.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三)学生看书质疑。

  三、巩固练*

  1、练*十七 第1题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0”不能去掉的。

  2、练*十七 第2题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有些数的末尾添上“0”,原数就发生了变化。

  3、综合练* (电脑显示)

  四、课末回顾、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4

  [课程标准要求]

  课标对小数的性质这部分内容指出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观察、经历自主发现小数的性质的过程,并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性质。自主发现是行为动词,动手、观察是行为条件,行为程度是指学生发现小数的性质,并总结概括出小数的性质。

  [学情分析]

  本课学*内容,看似容易,但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因此学生将在教师设计的量一量、说一说、比一比、涂一涂等活动中开展学*活动。通过合作交流、观察、总结发现小数的性质,并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和改写指定位数的小数。

  [学*目标]

  1、学生以小组合作为单位,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交流、归纳概述出小数的性质。

  2、运用小数的性质能正确地化简、改写小数。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发现并概括出小数性质的过程。

  [评价任务]

  通过练*和例3化简例4改写小数检验目标1、2的教学完成情况

  [资源与建议]

  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分数、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了小数的意义,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熟练地读、写小数后教学的,本课的知识点不多,但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度,因此教材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内容,教材先通过例1和例2教学小数的性质,即让学生通过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比较0.3和0.30的大小,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的性质。然后,又安排例3和例4对小数的性质加以应用。运用一正一反两个例题,即一个是去掉小数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一个是在小数末尾添上”0“把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来使学生学会小数性质的应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是为今后学*小数的四则运算打基础的。

  2、教具:课件

  学具:米尺,方格图,殊为顺序表

  授课对象:四四班学生

  授课地点:考务办公室

  3、本课的学*按以下流程进行

  4、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小数性质的含义,难点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大量感性体验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归纳总结。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谈话激趣

  昨天因为买冰激淋的事难住了我女儿,大家来帮帮她好吗?同一种冰激凌金阳光超市标价2.5元,家家乐超市标价是2.50元。那家便宜些呢?2.5元是多少钱?2.50元呢?它们什么关系?(相等)(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建议我女儿去那家买?(都行)通过比钱数我们知道了2.5等于2.50请观察这两个小数,2.5是怎样变成了2.50的?(在2.5的末尾添上0)

  3、为什么在2.5元的末尾添个0大小不变呢?究竟可以添几个零呢?是不是什么数末尾添零大小都不变呢?请看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数0.1我在它的末尾添一个零,它的大小变吗?添两个零呢?(不变)我们想个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加个单位)加个米好吗?

  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一)学生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纸条的长度,通过比较发现它们长度相等。

  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试一试,请看合作要求:

  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要求:1、组长分工分别量出0.1米、 0.10米、0.100米纸条的长度。

  2、把量出的0.1米、 0.10米、0.100米纸条的长度放在一起比一比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合作并比较)

  0.1米是多长?(1分米)你是怎么想的?0.10米呢?(10厘米)你是怎么想的?0.100米呢?(100毫米)你是怎么想的?

  汇报交流

  生:我量的是0.1米。0.1米是十分之一米,也就是1分米。我量出1分米长的纸条就是量出了0.1米长的纸条。

  生:我量的是0.10米。0.10米是10个百分之一米,也就是10厘米。我量出10厘米长的纸条就是量出了0.10米长的纸条.

  生:我量的是0.100米。0.100米是100个千分之一米,也就是100毫米。我量出100毫米长的纸条就是量出了0.100米长的纸条

  生:我们发现1分米、10厘米、和100毫米的纸条都一样长。

  师小结(看课件)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

  同学们我们通过小组合作量0.1米、 0.10米、0.100米的长,得出0.1米=0.10米=0.100米。如果老师再给你一组小数你也能想办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二)学生通过在正方形纸上涂0.3和0.30比较发现它们大小相等。

  出示例2:比较0.3与0.30的大小

  师: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一样)想一下你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呢?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请同桌两人合作利用它们试一试

  合作要求;

  1、两人分工分别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上涂出0.3和0.30。并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把涂出的0.3和0.30的正方形纸放在一起比一比看你们有什么发现?

  汇报:

  (1)我涂的是0.3,它是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10份,我涂3份,0.3就是3个十分之一.

  (2)我涂的是0.30,它是把1个正方形*均分成100份,我涂30份,0.30就是30个百分之一.也就是3个十分之一.

  (3)我的发现是0.3等于0.30

  师:通过涂小数0.3和0.30涂出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部分的大小没有变。)从中你发现了什么?(0.3与0.30相等.)

  (三)引导观察,得出小数的性质

  指2.5元=2.50元;0.1米=0.10米=0.100米;0.3=0.30引导学生观察:我们来看这几组等式,从左往右观察2.50元同2.5元相比;0.10米同0.1米相比0.30同0.3相比。小数有什么变化?

  生:我发现小数的最后面加了0。生:小数后面多了一个0(哪儿多个0呢?)那小数大小呢?

  生:没有变化。0.100米同0.1米相比有什么变化?小数的大小呢?

  通过以上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也就是板书:小数的末尾依次添上”0“

  学生归纳: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从右往左观察,2.5元同2.50元相比;0.10米同0.100米相比;0.3同0.30相比;0.1米同0.100米比小数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小数后面依次少了一个0生:小数的末尾,板书:去掉”0“那小数的大小呢?生:没有变化。通过观察你又发现了什么?生: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综合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

  生齐读一遍.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四)进一步探究,加深感知

  师:无论添0还是去0都是在哪儿添或去才能使小数的大小不变呢?(小数的末尾)在整数的末尾添0去0数的大小变吗?(变)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在2.5元的末尾添一个0仍然和2.5元相等吗?(2.5是小数)在1的末尾添上0它的大小变不变呢?(变)为什么?(因为1是整数)整数有这个性质吗?(没有)在2.5这个小数5的前面添上0它的大小变吗?(变)为什么?(不是小数的末尾)哪儿才是小数的末尾?

  注意:小数的性质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你认为小数的性质里哪些词很重要?(末尾)

  齐读一边小数的性质.

  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是可以添上”0“或去掉”0“的,并且小数的大小不变。请同学们来看。

  练*

  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数中的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先来看3.90米,(3.90 500 20.20问为什么?)

  3.90米,0.30元,500米,1.80元

  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

  三、联系生活,灵活运用

  1.教师结合板书内容讲解性质的运用。

  同学们像3.90米、0.30元等这些数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它们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也就是把小数进行了化简。你能化简下面小数吗?

  化简下面各小数:

  例3 0.70 105.0900

  小数里的其他零可以去掉吗?(不能)

  一般计算时,遇到小数末尾有0,都要化简。来看下面这些数化简后分别是多少?

  练*

  (2)同学们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就把小数进行了化简。有时根据需要,我们还要根据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把小数改写成指定位数的小数。

  出示: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

  把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怎样改写?(想一想超市里2元的商品标价时还怎么标:2.00元)

  提醒:把整数改写成小数形式,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能不能在小数中间添零?不能,要使小数的大小不变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0“

  请把这几个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练*

  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可以化简一个小数还可以对一个小数进行改写。请同桌两人讨论一下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

  同桌讨论: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无论添0还是去0都是在小数末尾)

  请看这三个数0.70 4.08 0.310 0.20去掉0,数的大小怎样?4.08去掉0,会怎么样?0.310可以添上0吗?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什么是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2.5的末尾可以添上多少个”0“呢?

  五、看课本

  我们今天学的内容在课本第58、59页,请把课本看一下把该画的内容画下来。

  六、多层练*,巩固深化

  (一)我是小法官(打”√“,错的打”ד)

  1、把0.50 0.0600的小数点后面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5.3的末尾添上三个”0“,它的大小不变。()

  3、一个数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大小不变。()

  (二)把相等的数连起来。

  2.70 4.400

  31.0100 0.005

  72.060 2.07

  0.0050 31.01

  4.40 72.60

  (三)给下面的物品加上标签(以元作单位,用两位小数表示)。

  水杯3元2角

  铅笔6角

  板书设计:

  小数的性质

  2.5元=2.50元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0.1米=0.10米=0.100米

  0.3=0.30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5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性质”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性质化简和改写小数。

  2、运用猜测、操作、检验、观察、对比等方法,探索并发现小数的性质,养成探求新知的良好品质。

  3、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以及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验问题解决的情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前质疑

  1、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我们来看看。

  这个数认识吗?几呀?出示数字卡片:1

  我能让这个数变大,看仔细哟。(添了一个0)

  这个1的末尾添了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老师还能把这个数变小,知道怎么变吗?就要把末尾的0(去掉),看着啊。

  看来,我把整数末尾的0 去掉,这个数就缩小。那100去掉末尾两个0,大小怎么变化的?(缩小了100倍,好极了)

  师:刚才我将这个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整数就变大了,我又将这个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整数就变小了。

  2、师:接下来再变一个小数的魔术。这是几?(0.1)看着啊,老师还能把它变大。变大了吗?

  这可奇怪了,刚才整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大,整数的末尾去掉0,这个数就会变小,那我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变不变呢?你认为呢?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只是大家的猜想,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这就需要大家一起来验证一下。

  板书:猜想 验证

  二、探究新知、课中释疑

  1.探究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

  (1)有以有的知识来解释一下这三个数的大小。

  请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

  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导入例1:

  你能把它们都写成用米做单位的小数的形式吗?必须体现它们的原先单位。

  导:分米和米有什么关系?厘米、毫米呢?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演示:

  1分米是1/10米,写成0.1米

  10厘米是10个1/100米,写成0.10米

  100毫米是100个1/1000米,写成0.100米

  并板书:01米 0.10米 0.100米

  那0.1米、0.10米、0.100米之间大小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很快回答后课件演示。并在他们之间加上等号。

  我们还可以用重合法比较一下。(课件演示)

  (3)指导看黑板:

  1分米 = 10厘米 = 100毫米

  0.1米 = 0.10米 = 0.100米

  提问: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等式,可以从左往右看,再从右往左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在什么地方多(少)0?在这个小数的什么位置?多(少)0还可以怎么说?

  小数的末尾添上0大小不变,去掉0大小也不变。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都有这个性质呢?这是不是一个特例?我们还需再验证一下。

  2.教学例2。

  (1)比较1.30和1.30的大小。

  导:想想0.30表示什么意思?0.3呢?应该涂多少格?

  学生涂完色问:你为什么这样涂?之后演示涂色过程。

  (2)同桌商量比较,汇报结论。

  问:谁涂的面积大?1.30和.1.3的大小怎样?你是怎么知道的?

  直观比较法:看上去都一样大;

  理论推导法:1.30是130个1/100,也是13个1/10;1.3是13个1/10。

  课件演示重合图形。(在原板书下再板书:1.30=1.3)

  (3)观察思考

  观察板书1.30=1.3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看来不仅仅是个特例,再次验证我们的猜测。

  3. 讨论归纳

  教师指着板书说:你能把上面的研究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4人小组之间讨论一下,想想该怎么说才比较完整?

  教师提问几个小组代表让其归纳,不够完整可以由其他小组代表补充。得出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课件展示)

  4、指导阅读。

  讲述:书上也证实了我们的研究,并把它称为“小数的性质”。齐读小数的性质。

  5、质疑问难:(判断)

  你们对这句话理解的够不够透彻呢?挑战一下你们。(以下题目陆续出现)

  (1)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这个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的性质,红字强调“小数”。

  (2)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后返回小数小性质,红字强调“末尾”。

  (3)10.50=10.5=10.500 判断后返回小数小性质强调“大小不变”。

  三、巩固运用、交流反思

  小数的性质有什么作用呢?

  强调:我们如果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l.出示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思考: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1)提问:0.70你认为可以怎么化简才能大小不变?

  (2)学生自己完成。指名回答,让其说说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

  (3)为什么105.0900的5左边的0不能去掉呢?(强调小数的性质中“小数的末尾的0”。)

  (4)练*: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 1.820 2.900 0.080 12.000

  回答后小数末尾的0红色闪现。

  问12应该去掉0后是多少?还可以怎样表示?

  强调:12去掉0后,小数部分没有数,可以把小数点也去掉。

  过渡:同样,应用小数的性质,我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出示例4:。

  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想想可以怎么做?

  (1)学生自己完成。

  (2)大家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3能不能直接在后面添0?

  (3)练*:下列数如果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

  3.4 18 0.06 700 3.0 4.90

  整数和小数用不同的颜色区分。

  如果整数想改成大小不变的小数,必须先做什么?(先添上小数点,再添0)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扩展2)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篇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第二部分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认识四边形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本课的内容是对四边形进行分类,通过分类让学生了解梯形的特征,并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通过本节课的学*,使学生掌握四边形按两组对边是否*行可分为*行四边形、梯形和其它四边形。教材给出的三组图形是根据两组对边是否*行来进行分类的,教材主要是对A组和B组进行研究。教学分类方法后,教材还适时安排了一些练*,旨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

  3.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四行边形。

  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行四边形。

  二、教法、学法

  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方法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有目的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总体思路,我设计了“激趣导课——探索新知——巩固应用——课堂总结”四个环节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中发展。

  1、激趣导课

  出示各种四边形: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板书:四边形分类)这样,赋于数学知识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促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索。

  2、探究新知

  (1)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四边形。“观察-比较”是现代科学探索中常用方法。让学生观察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再进行比较。使学生从具体的实物中建立了丰富的表象。

  (2)小组合作。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分类摆放,再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这样,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正确或错误的分类方法。

  (3)反思评价。学生到前面黑板上演示分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师生共同概括分类的方法,同时利用集合图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最后让学生看课本,体验成功喜悦。

  3、巩固应用。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发展学生思维,我设计了填一填、剪一剪、拼一拼、试一试四个练*题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获得成功的.体验。

  4、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我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把四边形分类的?

  通过学生自主总结梳理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特别对学*方法的总结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是发展性教学目标在课时的体现。

  总之,本节课的设计也许不够完美,但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自主学*的过程中,学生们会体现出极大地热情,非常投入,获得强烈的感受。这是单纯靠书所达不到的。在这种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空间,不仅可以掌握相关的学*内容而且会体验到用多媒体形式表达和组织信息的特点,逐渐掌握通过多媒体形式学*知识的方法,最终形成一种信息素养。

  【说课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6页—第78页。

  【教材分析】

  学生在本学期已经学*了“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除法”的知识,本节课是一节“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它是以“奥运会”为主题,引导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本课分两个课时,根据教材的难易度分析,我估计学生最熟悉的运动员是刘翔,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因此,我把教材适当调整。在本课我以“刘翔夺得世界冠军”为主题作为第一课时,充分地利用有关素材,开展数学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奥运会知识,体验学*乐趣,总结学*方法,学生从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全情投入,体验奥运文化内涵,发现奥运会特有的数学价值,渗透爱国教育,教育学生从小积极强身健体。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知识解决奥运会比赛项目的数学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难点:灵活解决问题和位置的猜测。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

  第28届奥运会有关的数据,110米跨栏决赛的实况录像,多媒体等。

  2、 学生准备:

  课前收集第28届奥运会比赛的数据,和有关运动员信息等。

  二、说教法与学法特色

  抓住“激情奥运”这一个主题,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引导学生参与算一算、猜一猜、论一论等教学活动。

  在学法指导上,我采取迁移、点拨、渗透、对比、反馈等多种指导方法,突出 “五让”的特色:

  (1) 书本让学生自学; (2)问题让学生提出;

  (3) 规律让学生发现; (4)疑难让学生研讨;

  (5) 评价让学生参与。

  以上的“五让”,既符合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体现了本课是综合练*课的特点。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根据以上的理念,结合本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

  (一) 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二)演示导练,综合应用;

  (三) 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四)憧憬未来,迈向2008;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录像,教师激情引入:*奥运健儿在世界赛场奋斗拼搏的画面。

  “同学们,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在奥运的赛场上徐徐升起,当嘹亮的**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人你们激动吗……”

  引导学生围绕“奥运”充分抒发自己的所见所感。(这里预计课堂的气氛会热烈起来。)

  2、出示课本2004年雅典奥运奖牌榜(略)

  让学生思考,从这个奖牌榜中,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再出示新*在1984年第一次参加第二十三届奥运会的成绩:(略)

  引导学生再观察讨论,进行对比,并让学生说出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以上两表成绩的对比,激发学生的学*热情,也渗透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开展本课学*奠定了基础。

  接着引出本课的课题:激情奥运(板书)

  (二)演示导练,综合应用

  (教师引入和放录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决赛的录像。)

  1、综合应用,提升基础

  (1) 出示书本的表格,计算:前三名运动员的成绩分别相差多少秒?

  这一练*是两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学生应该不难算出。所以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答。然后小组互评,得出:

  刘翔比特拉梅尔快:13.18-12.91=0.27(秒)

  刘翔比加西亚快:13.20-12.91=0.29(秒)

  特拉梅尔比加西亚快:13.20-13.18=0.02(秒)

  小结:“同学们!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2) 看谁答得又对又快

  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会再次提问学生,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出示):“奥运110米栏的纪录是12.95秒,你们知道,刘翔破了奥运纪录吗?”“刘翔的时间比奥运纪录缩短了多少秒呢?”

  因为这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会很容易口算出: 12.95-12.91=0.04(秒)

  (3)看谁判断最准确

  出示书本第二个问题:(出示)

  “下面的两幅图,哪幅是男子110米栏决赛的冲刺画面?你们有什么方法能准确判断,为什么?”

  这一道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实际数据去判断。是本课的难点之一。因为学生的生活经验尚浅,我估计不少学生会猜错。这时,我会引导学生把第1小题表格中的数据与两幅图联系起来,进行对比、推理和判断,我是这样引导的:

  “同学们,从上表的数据可以得知:第一名刘翔比第二名特拉梅尔快了0.27秒,而第二名比第三名只快了0.02秒,那么相差时间的多少与实际相差的距离有什么联系呢?”(学生会展开争论,达成共识:原来相差的时间越少,相差的距离就越短;相差的时间越多,相差的距离就越长。)

  依照以上的引导,学生会推导出第二幅画才是正确的冲刺画面,最后我播放刘翔在奥运会决赛的冲刺画面进行验证,并且表扬判断准确的同学,以及进行小组评价。(小组评价)

  2、加深情感,巩固提高

  (1)唐功红是本届奥运会的75千克以上级举重冠军。在决赛中,亚军韩国选手张美兰抓举成绩是130千克,挺举成绩是172. 5千克,张美兰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比唐功红少 2. 5千克。唐功红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是多少千克?

  (130+172.5+2.5)=305(千克)(2)奥运会男子跳水3米板比赛,*选手彭勃凭借出色的发挥摘得金牌,总成绩是787.38分。比获得铜牌的俄罗斯老将萨乌丁高了34. 11分,而萨乌丁比获得银牌的加拿大选手德斯帕蒂少了2.7分,而德斯帕蒂的总成绩是多少分?

  787.38-34.11+2.7=755.97(分);

  (3)在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比赛中,刘翔由预赛到决赛四次的比赛成绩分别如下:

  比赛日期 赛程 成绩(秒)

  8月24日 预赛 13.27

  8月26日 复赛 13.26

  8月27日 半决赛 13.18

  8月28日 决赛 12.91

  问:刘翔四次比赛的*均成绩是多少秒?(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27+13.26+13.18+12.91)÷4≈13.16(秒)

  【设计意图】前两道题计算的难度稍为增加,分别是有关举重冠军唐功红和跳水冠军彭勃的题目,主要巩固应用小数加减法。第三道题是刘翔由预赛到决赛四次的比赛成绩,既让学生了解刘翔在比赛的情况,又进行小数除法的计算练*,为深入开展本专题练*作好铺垫。在教法上,我会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练*,再进行简单的评说,对全对的同学我会及时表扬和鼓励,展开小组评价。

  3、活学活用,提升能力

  播放刘翔取得世界冠军时,记者访问他的片断。教师结合片断中刘翔感慨的话,再激情引导,更加激发学生对刘翔的敬爱,对学*的热情。

  练*第78页的第四题的图:“已知第1栏至第10栏,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求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 (图略)

  这道题有两个意图:第一是考查学生除数是整数的计算方法;第二是让学生明白十个栏架之间共有几个间隔。我会先让学生独立练*,再进行汇报。

  正确的解答是这样的: (110-13.72-14.02)÷9=9.14(米)(板书)

  我估计个别学生可能会这样出现这样的错误:【显示:(110-13.72-14.02)÷10=8.226(米)】。不少学生会认为从第一栏到第十栏有十个间隔,所以会除以十。这时,我会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一格一格地数出来。原来:第一栏到第十栏是有九个间隔距离,正确的应该除以9。

  (2)为了检查学生的巩固情况,我还设计了以下的两道练*题:

  A、女子100米跨栏,从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是13米,第一栏到第十栏,每两栏之间的距离相等,第十栏到终点的距离是10.5米,求每两栏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图略)

  (100-13-10.5)÷9=8.5(米)

  B、男子400米跨栏,从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是45米,第一栏到最后一栏,每两栏之间的距离都是35米,最后一栏到终点的距离是40米,求400米跨栏一共设置了多少个栏架?

  (400-45-40)÷35+1=10(个)

  【设计意图】以上的专题练*,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会灵活运用,而且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我的教法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计算、观察、猜测、验证、交流与评价等数学活动,学得深透,练得扎实,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将得到不同的提高。

  (三)合作探究,提高能力

  开展小组学*,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根据学生课前搜集的数据,自由提出问题,自主学*。例如,我估计学生可能会搜集到类似的数据:

  男子双杠决赛前三名成绩

  国籍 日本 乌克兰 *

  运动员 富田洋之 贡查罗夫 *

  成绩 9.775分 9.787分 9.762分

  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在小组中解答。

  【设计意图】本教学环节,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中,培养了学生合作学*的能力。

  (四)憧憬未来,迈向2008

  教师激情引入:“千年文明史,百世奥运情。同学们!当你们看到屏幕上闪烁的倒计时,听到这催人奋进的奥林匹克进行曲,你们有没有想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呢? … …”

  出示北京奥运会倒计时动画和*参加历届奥运会的统计图(出示),引导学生进行对比、竞猜。猜一猜,我国在2008年的奥运会可能会取得第几名?可能会取得多少枚金牌,哪些项目可能会取得金牌?… …再次激起学生的学*热情,并把竞猜的结果与今天所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写一篇数学日记,把这篇日记保存到2008年,见证北京奥运会。

  (五)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在这一个环节,我会引导学生回顾所练内容,质疑问难,归纳总结,提高本课知识的通过率和巩固率。最后,我布置第二个课后延伸的作业,要求搜集奥运或生活中有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数学综合应用。

  四、说板书设计

  这是我的板书设计,它即结合学*内容,又突出奥运的特色以五个吉祥物——“福娃”来进行小组评价,体现板书设计的美观、实用和特色。

  五、说预期效果(教师激情结语)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奥运圣火,点燃了我们共同的梦想;激情奥运,释放着同学们对奥运的激情,更激发着同学们学*的热情,我相信同学们会收到很好的学*效果,课堂上欢快而丰富,紧张而充实,将真正感受到奥运的魅力,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2008,我们期待*健儿更加辉煌。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就让这飞翔的五环带着我们共同的梦想飞向2008,飞向奥运赛场吧!

  注:本稿参加2006年广东省小学数学比赛,获一等奖.

  一、教材分析

  “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推理是三角形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三个角、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打下基础。本节课首先让学生对三角形的特点进行复*,随后教材中创设了一个有趣的动态情境,导入了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内角和”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教学中安排了3个活动,通过这3个活动体验“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和性质的探索过程。

  二、学情分析

  有的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经过不断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知识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概念、分类,熟悉了钝角、直角、锐角、*角这些角的知识。

  2.能力方面:已具备了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机操作。

  三、教学方法

  渗透猜想——验证——结论——应用——拓展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操作的方法,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和方法

  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是探索和验证性质的过程。

  四、教具学具

  三角板、量角器、剪刀、白纸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猜猜它是谁?

  形状似座山,稳定性能坚,三竿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三角形(板书)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三角形,谁能说出三角形有什么特点?生回答。(互相补充) (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

  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闪烁三个角及它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分别叫做三角形的内角。

  2、现在,我们来玩一个跟三角形的角有关的游戏。只要大家说出三角形任意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能猜出第三个角,你们相信吗?

  要求每个4人小组拿出本组预先准备的学具袋。(内含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包括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至少各一个,且要求大小不一。)

  3、活动——量一量:每人任意拿出一个自己带来的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并写在三角形中。(独立完成,非小组合作。)

  然后分别请几个学生报出不同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教师当即说出第三个角的度数。(事先向学生说明误差仅为3、4度左右。)

  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猜出来的吗?

  到底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秘密呢?我们今天这节课就要来揭开这个秘密。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

  拿出两个三角板,问:它们是什么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请大家拿出自己的两个三角尺,在小组内说说每一个三角尺上三个角的度数,并求出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从刚才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并且是特殊的三角形。

  (设计意图)三角板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用具,度数也是非常清楚,通过计算学生熟悉的三角板内角和来验证这个结论,学生也容易接受。

  2、探究一般三角形内角和

  (1)猜一猜。

  猜一猜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可能是180°)

  (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究竟是不是180°,你能用什么办法来证明?(可以先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再加起来。)

  那就请小组共同计算吧!将学生采用分组的方法分成锐角三角形组、直角三角形组、钝角三角形组、等腰三角形组,各组在白纸上任意画三角形,并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计算三角形内角和。由组长统计记录员记录各组的内角和情况。

  (3)小组汇报结果。

  请各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测量计算我们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设计意图)学生任意画的三角形,有大的、有小的,有各种类型的,不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学生都亲自动手动笔算出内角和。这个探索过程简单学生又容易接受。

  3、操作验证

  (1)动手操作,验证猜测。

  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很信服,怎么办?还有其它办法吗?请同学们动脑筋想一想,能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吗?(先小组讨论,再汇报方法)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验证方法、结果。

  学生放在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看。(剪拼、撕拼、折拼)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引导学生通过剪拼、撕拼和折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角,证实三角形内角和确实是180°,测量计算有误差。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拼成一个*角,形象、直观地说明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个结论。

  5、辨析概念,透彻理解。

  (出示一个大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出示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一块三角尺的内角和180°,两块同样的三角尺拼成的一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学生有的答360°,有的180°.)

  把大三角形*均分成两份。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生有的答90°,有的180° )这两道题都有两种答案,到底哪个对?为什么?(学生个个脸上露出疑问。)

  大家可以在小组内用三角尺拼一拼,也可以画一画,互相讨论。

  学生发现:三角形不论位置、大小、形状如何,它的内角和总是180°

  (三)小结

  刚才同学们用很多方法证明了无论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现在让我们用自豪的、肯定的语气读出我们的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四)、巩固练*,拓展应用

  下面,我们就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相关的数学问题。(课件)

  1、求三角形中一个未知角的度数。

  在三角形中,已知∠1=85°,∠2=65°,求∠3。

  2、判断

  (1)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是:90°、75°、25°。( )

  (2)一个三角形至少有两个角是锐角。 ( )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 )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和等于90°。 ( )

  3、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红买了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它的一个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多少度?

  (2)交通警示牌“让”为等边三角形,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

  4、拓展练*。

  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四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课件)

  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看谁能找到方法。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2、3、5倍数的特征,熟练应用2、3、5倍数的特征进行判断。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会正确判断2、3、5的倍数。

  2、会运用2、3、5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整理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花吗?你都喜欢些什么花?学生回答。

  师:小明的妈妈也非常喜欢花,有一天她去逛花店:玫瑰3元/枝,郁金香5元/枝,马蹄莲10元/枝,她买了一些马蹄莲和郁金香,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了13元,小明的妈妈马上就知道找回的钱不对。你知道她是怎么判断的吗?(多媒体出示教材练*三第12页第7题图片)

  引导学生分析:由于妈妈买的是马蹄莲和郁金香,马蹄莲10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10的倍数,也就是整十数,而郁金香5元/枝,所以它的总价是5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两者合起来的总价一定是几十元或几十五元,因此,服务员找的钱数不对。

  小结:5的倍数的和还是5的倍数。

  那么:2的倍数的和(还是2的倍数),3的倍数的和(还是3的倍数)。

  师:同学们灵活地利用了5的倍数的特征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非常了不起,这节课我们就来针对这些内容进行相关的练*。

  板书课题:2、5、3的倍数特征的练*

  【归纳提高】

  1、2、5的倍数,都只要判断哪个数位上的数就可以了?3的倍数怎样判断呢?引领学生回顾,梳理2、3、5的倍数特征。

  2、你能否一眼看出下列各数一定有一个什么因数(1除外),为什么?

  2940、305、850、723、9981、332、351、1570.

  3、什么叫奇数?什么叫偶数?

  4、(1)在8,35,96,102,3.2,111,840,1060,14中,奇数有( ),偶数有( ),是3的倍数有( ),是5的倍数有( ),同时是2、5、3的倍数有( )。

  (2)的三位偶数是( ),最小的二位奇数是( )。

  (3)同时是2、3、5的倍数的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做教材第12~13页练*三第8~12题。

  【课堂小结】

  提问: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2、3、5倍数的特征进行了练*,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实际上运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很多的实际问题,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相信大家还会有更多的收获!

  【课后作业】

  1、阅读了解教材第13页练*三后面“生活中的数学”和“你知道吗?”

  2、完成练*册中本课时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

  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步骤

  活动: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猜数游戏。

  今天我们来做游戏,把你心里想的数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通过做猜数游戏,引起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

  2.等于80。猜猜我想的数是多少?

  3.你想的数是30。

  4.你是怎么猜到的?

  5.学生交流,解决。

  6.学生汇报。

  7.如果淘气想的 数为x,那么

  2 x+20=80

  2x+20- 20=80

  2x=60

  2 x÷2=60÷2

  x=30

  引导学生解方程与等式性质结合。

  8.同桌共同玩猜数游戏。列方程并解答。

  9.通过刚才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

  练一练。

  1.按照笑笑的规则和同伴做猜数游戏, 并列方程解答。

  解:设这个数是x

  4×x+10=90

  4x=80

  x=20

  心里这个数是20。

  生独立完成。

  2.列方程。

  (1)3x+6=15

  解:3x+6=15

  3x= 9

  x=3

  (2)4x-2=26

  解:4x-2=26

  4x=28

  x=7

  (3)8+x=20

  解:8+x=20

  x=12

  3.看图说一说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3x+48=234

  3x=186

  x=62(元)

  课外拓展。

  每天修 x米,

  5x+500=2500

  x=400

  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画、观察掌握垂线的画法,了解和研究垂线、*行线的基本性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严谨的作图*惯。

  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垂线的画法

  教学难点:

  掌握画法

  教学过程:

  一、复*

  1.对于直线你都理解了哪些知识?

  2.试画垂线并思考。

  二、新授

  1.在画垂线的练*中,感悟*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的性质。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扩展3)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四单元作文6篇

  这是一篇语文书中的看图说话,作文课上小王子这样写道:

  在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本来是一片热闹的景象,来来往往的火车响着悠长的汽笛声,没有一个人察觉这热闹中暗藏着杀气~~~~

  突然,天空中发出隆隆的声响,日本的轰炸机过来了,过一会儿掉下来几颗炸弹。大家都惊呆了,一起往出口挤。

  轰炸结束后,除了弯曲的铁路就是掉下的瓦片,突然在站台上传来一阵阵哭声,原来是一个没来得及逃跑的小孩。他的衣服被打的几乎都不能穿了,身上还粘了一些鲜红的血,脸上被炮灰弄得黑黑的。他抱着肚子好像在说:“妈妈,妈妈,你在哪?我要回家!”原来他的爸爸妈妈都因为逃跑得太突然把他给落下了。那个孩子真是幸运,被一个好心人收养了,长大后他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找到了他的母亲,终于和亲人团圆了。

  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失去了家园,成了难民;由于食物短缺,孩子们大多营养不良~~~

  我呼吁: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制止战争!维护和*!

  在一片欢呼声中班级辩论赛如期而至,我们被分为正反两方,此次的辩题为“小学生应不应该看电视”。

  只听见老师一声令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触即发,我是正方辩手支持小学生应该看电视。这时班中鸦雀无声,我仿佛能看到教室里有两团正在熊熊燃烧的火焰在相互碰撞,相互摩擦。

  “好,有请正方一辩发言”,主持人打破了沉默。我方一辩站了起来,沉着冷静地陈述我方观点,顿时我方掌声雷动。然而反方一辩的情况不太好,他讲得有点结巴并且条理不清楚。但是使人出乎意料的是反方二辩,他与我方一辩的实力不相上下,这可是势均力敌,这使我十分不安。

  当双方一二辩都陈述完后,便进入了自由辩论。这个阶段是最激励,一开始双方便展开了针锋相对,唇枪舌剑的辩论。就像两名战士,一个拿矛一个拿盾,教室就像战场,双方你来我往的激战着,五分钟后,王同学的矛没能打破祁同学的盾,最后我方以失败告终。

  双方三辩出来总结辩论得与失。这是徐老师对我们说:“任何事物或事件都有它们的两面性(好与坏),关键是如何控制度。”“比如如果控制好电视时间以及内容,它有助我们拓展视野”徐老师也总结我们辩论方法优缺点。

  分,分,分,小**,听到这句话肯定和考试脱不了干系。一提到考试,许多人一定会讨厌,因为如果考不好就会被父母责罚,严重的话可能还要遭受皮肉之苦。

  每当考试来临,许多人心里就像吊着十五个水桶似的,七上八下,惶恐不安,生怕考不好。大敌当前,有些人就是临时抱佛脚,运气好,可能会考个好分数,但如果运气不好,嘿嘿,那就等着挨揍吧。

  考试开始了,当那洁白的试卷发下来的时候,有些人大脑可能会一片空白,好像变成了木头人似的,一动不动,没有记忆了。感觉他们恨不得吃下无数带有数学公式的“记忆面包”让他们想起答案,因此而考一个好分数。

  然而,考试后也并不轻松,当对答案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答案与别人不一样,那简直就如五雷轰顶,回到家可能就要吃止痛片了。

  决定命运的一刻便是试卷发下来的时候,你可能不敢和鲜红的分数对视超过两秒,如果对视超过两秒,那么恭喜你,回家不用吃爸妈的铁砂掌和面对吐沫满天飞了。

  考试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稍不留意,可能就会“粉身碎骨”,可我们必须面对这场战争,因为狭路相逢勇者胜!

  看了这幅图,我仿佛看到浓浓的硝烟弥漫在空中,我仿佛听到许多孩童孤独无助地哀号……看这个小孩,他的身体是那么瘦弱,他的穿着是那么破烂,看上去,他比我还要小。可是由于日本侵略军肆意的轰炸和破坏,他生活的城市,每天硝烟滚滚,一幢幢大楼被炸成了废墟。他的爸爸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得不上阵杀敌,英勇牺牲在战场上;他的妈妈也被战火吞噬了。从此他*静的童年生活永远消失了。他是那样前所未有地感到孤独害怕,是那样茫然无助;他多么渴望跟爸爸妈妈一起度过*静、幸福的生活。可是永远没有希望了,爸爸妈妈永远不见了,他怎能不伤心欲绝呢?

  哭累了,声音哑了,他慢慢地睡了过去。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浑身无力,双手、双脚,甚至连脊梁都很酸痛。好不容易站起来,可是他能去哪呢?家没了,爸爸妈妈没有了,所有的亲人都没了。他费力地迈开脚步,在一大片废墟上艰难地走着,漫无目的地走着……

  他露宿街头,饥饿无比,内心充满了恐惧,他多么希望爸爸妈妈奇迹般地出现在他的身边,可是一切都无法实现。可恶的战争让他永远失去一切,他在心里呐喊: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和*!

  和*那是什么?那是一个美好的东西,有了它在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人的亲人不会那么悲伤;有了它在战争年代的孩子就不会失去家人、快乐、校园和他们那温暖的家!虽然我们现在生存的地方很和*,但是和*之神并没有把那“和*”洒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在少数地方还在持续着那可怕的战争,我们想想为了母亲不再失去爱人,孩子不再失去父亲,我们呼唤和*!

  在四年级下册的语文书上我看到的一张照片,那是1937年8月28日记者在上海的火车站上拍下的。那张照片描绘了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站的情景。图片里的站台、房屋被炸成了碎片,熊熊大火燃烧着上海,人行天桥被炸断,掉下来的瓦片和杂物掩埋了火车轨道。火车站周围的建筑设施已经被熊熊大火吞没,散发着浓浓的硝烟味,我似乎还能听见飞机丢下的炸弹爆炸的声音。

  在这张图片里有个小男孩,他坐在轨道旁的地上,身上穿着一件破烂不堪的衣服,衣服部分地方已经被伤口里流出的鲜血渗透了。小男孩看着眼前的废墟,大声的哭喊,似乎在叫喊着他的父母!

  我们看看这张照片它里面映含了多少悲哀呀!如果这照片**本军看到了,他们还会这样做吗?我们需要和*不要战争,我们呼唤和*!

  “战争与和*,怎么这么远。”我一边咒骂着,一边无奈的开枪。长官在战壕来回走动着,一面指挥着战斗,一面催促我们快快干掉对方反抗份子……

  一个月以前,总统命令我们侵入这座城市,我作为王牌阻击手,自然被派到了战场上。我热爱着和*,不愿参加战争。可是,我的亲人们被*扣押了,他们威胁我:如果你不好好战斗,就亲眼看着自己的亲人死吧!被迫,我不得不来到了这儿。

  “啪”,随着又一声枪响,又一个对方阻击手被我射中了,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我的心情也沉到了谷底,我手上沾满了鲜血,我仿佛看见了一双双哭泣的眼睛,那是被我杀死的敌人的亲人们的眼睛;我反复看见了一条大江,那是被我杀死的敌人的亲人们的泪水……我的手越来越慢,越来越承重,敌方的阻击手瞄准了我……

  “啪”,晚了,我的身体飞了起来,恍惚之间,我看见了人类的未来,血流成河。天使在空中飞舞,却无法挽回人类。“啊,我终于可以回家了!”我对着天使呐喊。重重摔在了地上……

  风吹响了,一个回家的灵魂在风中行走着……

  韩信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扩展4)

——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6篇

  大家还记得1937年8月28日的那一天吗?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又一次,在*人的脸上,写下了“耻辱”二字,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位才三岁的孤儿的父母,就是不幸者中的两个。

  那天,那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火车站给丈夫送饭,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车站的`抗日游击队员,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饭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就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在车站附*发现了一大群鬼子!快准备准备!他们这次准备炸毁这里!所以,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家一定要努力!”爸爸从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发了!这时的孩子,还什么都不懂,还开心地在妈妈身边玩石头!过了会儿,从候车室那儿传来了一阵阵的枪声,“忽”,一颗炸弹,从远处飞来,母亲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孩子投到远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孩子,毫发无伤,可是,母亲,却被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孩子呆呆地坐在废墟旁,却已不见了母亲,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烟雾,孩子傻眼了!他“扑通“一声,摊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望着已成一处废墟的火车站,他只能哭。

  他被一位大妈收留了,渐渐成长,成了一位小八路,为他的父母报仇。

  他憎恨战争,渴望着和*,企盼着和*!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只有欢乐,只有和*!

  我的家乡在湖南的一个小山城,叫洪江,那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可美了!

  洪江虽然不大,可那里却有许多美味的水果,有柑桔、葡萄、西瓜、杨梅、石榴……。你知道我的家乡最有名的景点是哪里吗?不知道吧,我的家乡最有名的景点是一座山,叫嵩云山。每天早上和傍晚,这里有许多老人和孩子,都会在这锻炼、散步。嵩云山到处都是翠竹绿树,许许多多的树木就像一个个坚定的士兵,整齐地站在路的两边。山上还有一些庙宇和涓涓的小溪,我还告诉你一个小秘密,如果你走在我们嵩云山的路上,你会看见一些人带着些瓶瓶罐罐,你知道为什么吗?告诉你吧,是因为嵩云山上有泉水,泉水非常甘甜可口,那些瓶罐就是用来装泉水的。我每次上山都会去取一点来喝。沿着整齐的石阶蜿蜒而上,你就会看见你从没有看见过的景象,那就是你站在山顶上,可云都在你下面呢,可以说下面是一片云海,你就像是在天上人间。如果是夜晚,就会看见城内的万家灯火,像点点星星闪烁。

  我的家乡,不仅山青,而且水更美。这里是巫水流入沅江的汇合处,河水非常清澈,没有污染,*的绿树的房屋倒映在水面,和江面上来来往往的船只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每到夏天的黄昏,许多人都会在河里游泳,晚霞映在水面,波光粼粼,好像洒了许多金子。

  我爱我的家乡,愿它变得更美丽,更富裕!

  大家还记得1937年8月28日的那一天吗?那天,日本侵略者轰炸上海火车南站。又一次,在*人的脸上,写下了“耻辱”二字,又有多少人,因此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一位才三岁的孤儿的父母,就是不幸者中的两个。

  那天,那位母亲带着孩子,来火车站给丈夫送饭,她的丈夫,是埋伏在上海火车站的抗日游击队员,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饭正吃了一半,一位叔叔就满头大汗地跑来了,“在车站附*发现了一大群鬼子!快准备准备!他们这次准备炸毁这里!所以,这次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大家一定要努力!”爸爸从柱子下的洞中,摸出了武器,就匆匆出发了!这时的孩子,还什么都不懂,还开心地在妈妈身边玩石头!过了会儿,从候车室那儿传来了一阵阵的枪声,“忽”,一颗炸弹,从远处飞来,母亲的脑海里,一片空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把孩子投到远处一片柔软的草地上。孩子,毫发无伤,可是,母亲,却被炸得粉身碎骨,尸骨无存!孩子呆呆地坐在废墟旁,却已不见了母亲,在他眼前的,只有那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烟雾,孩子傻眼了!他“扑通“一声,摊坐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着,喊着:“爸爸!妈妈!”望着已成一处废墟的火车站,他只能哭。

  他被一位大妈收留了,渐渐成长,成了一位小八路,为他的父母报仇。

  他憎恨战争,渴望着和*,企盼着和*!他希望,有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只有欢乐,只有和*!

  去年十月一日,国庆假期,我和爷爷奶奶回了乡下老家。一路风景很美,小华好像在向我们点头示意。我从窗户呼吸新鲜空气,从鼻子里灌满肺。

  我们一下车,就去了我们家门口。这是我们姨奶奶的后院。后院有一个大鱼塘。里面有很多鱼,包括鲤鱼、鲫鱼和鲶鱼.他们又胖又壮,又大又小。他们像一群“侦察”哨兵一样成群结队地在水中游泳。当我把鱼饲料放进水里时,他们冲了过来。这时,一条鲤鱼从水里跳了出来,把我的脸上弄得满是水,这让我的姐姐和哥哥都笑我。

  我去猪圈看到猪在打呼噜睡觉,有的猪在喂,有的小猪在喂。非常有趣。

  晚上出去散步,肯定会听到草丛里蟋蟀弹琴,或者看到猫从墙上跳下来。

  天气特别热的话,肯定会看到家家户户的门或屋顶、院子里晒着玉米。他们不怕吃苦,不怕工作的热度。他们非常努力,没有人懒惰。连孩子都帮大人干活。

  在乡下真好!

  暑假的一天,院子里的小朋友都在踢球。突然,陆建大喊:“大家快来看呀!树上的蚂蚁真好玩。”听到他的喊声,我们几个人跑过去看。呀!原来是一群蚂蚁正在搬东西呀! 一大群蚂蚁正在忙忙碌碌的搬运东西,像一支繁忙的运输队,而且很有序。我走*一看,原来它们正在运面包渣。它们有的用嘴叼,有的两只一起扛,有的一大群一起抬。我听老师说过:“一只蚂蚁可以运起比自己重50倍的东西。”真不可思议!我用一只手指挡住蚂蚁的去路,其他几个小伙伴也用手指挡住它们的去路,没想到蚂蚁从我们的手指上爬过去了。我拿来一块硬纸板挡住他们,它们居然从硬纸板底下钻了过去。我又拿来胶水,在地上涂了一圈。那些没冲上去的蚂蚁没事,冲上去的蚂蚁就被黏住了。

  我很佩服蚂蚁这种百折不挠、奋战到底的精神,把它们放了。

  在我奶奶家的后院里种着几棵扁豆,我常常去摸一摸,看一看。扁豆的叶子有大有小,碧绿的叶子,都是三个一排,好像一家三口,非常亲密。叶子的正面鲜亮而有光泽,反面却十分粗糙,叶脉也清晰可辨。

  扁豆的茎有粗有细,粗的像筷子,细的像面条。它外面是紫红色,折断后一看,原来它是空心的,是嫩嫩的草绿色,摸上去硬邦邦的。扁豆紫红色的花尤其美丽惹人喜爱,未开时的花像小鸟的嘴,尖尖的;盛开后那花就成了弯弯的、扁扁的,像一群来自于蝴蝶谷的蝴蝶,漂亮极了。

  花谢之后就结出了果实。果实的颜色和花一样,是紫红色的。横看时,它是一条小船;竖看时,它是一弯月牙悬在深蓝的夜空。摸摸它,好像飞到了天空,触摸到了月亮。而成熟后的果实可以清炒,也可以做汤。清炒的扁豆**,清香可口;用它做成的汤,是我们全家的最爱。

  扁豆真是又美又可爱!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扩展5)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备课教案 (菁华3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第四段。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番茄太阳”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对“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读好课文中的人物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番茄太阳“的内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见到过残疾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你有没有想过帮助他们?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与残疾人的生活有关。(板书课题:“番茄太阳”)

  3、大家读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二、初读课文

  1、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对朗读有困难的段落,可以多读两遍。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且练*用几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检查自学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正音。

  3、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记,写时要注意什么?

  3、教师范写“戚”、“献”等字。

  4、学生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字册上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想想“番茄太阳”的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默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线索。

  1、精读第一部分——体会作者的心情。

  (1)“我”来到这座城市时的心情如何?

  (2)后来心情有了怎样的变化?你从哪里读出来的?

  (3)是什么原因发生变化的?

  2、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我”的心情变化的语句,读一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出“我”的心情:

  灰暗——温暖——喜欢——快乐——感动

  3、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给“我”鼓舞和感染,给“我”带来这样好的心情变化。

  (二)深入课文,悟形体情

  1、 感受小女孩的爱笑,体会“我的心情觉得温暖起来”。

  (1)谁能说说“我”为什么差不多总是中午去菜场?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小女孩父亲的动作和语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妈妈的表现来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一家人相互之间的关爱和温情。

  (3)为什么“每次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

  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感受,理解作者孤独的内心世界,以及对温情和关爱的渴望。

  2、 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丽,体会“让人隐隐心疼”。

  提问:为什么看到明明,会“让人隐隐心疼”?

  引导学生了解小女孩双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这一家人来到城市一买卖为生,真正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治病。同时,领会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体会一家人生活的艰辛和明明的不幸。

  3、 感受明明的聪明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体会“番茄太阳”的情感蕴涵。

  (1)提问:明明虽然双目失明,但他并没有因为失明就失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个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的小女孩,大家有没有读出这一点,从哪里看出来的?

  让学生自己读书,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现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阳”了吗?你认为明明对太阳的这一说法好吗?

  引导通过讨论体会“番茄太阳”表达出来的深刻意蕴。领会明明对认识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认识以后的欣喜。

  (3)体会“明明咯咯的笑声银铃样清脆,一串一串地追着人走”。

  指导:明明是在什么情况下这样笑的?你从这笑声中听出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明明笑声的清脆悦耳,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明明认识未知事物以后的欣喜,以及这笑声的真纯和感染力。

  (4)指导读这一部分,要求能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读出人物的心情。

  第三课时

  一、复*检查

  指名朗读课文

  二、继续精读课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朴,体会“我”内心的激动。

  放手让学生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然后谈自己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抓住这样几点:

  (1)理解:看着她的笑脸,觉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阳”。

  ——明明问了许多奇怪的问题,给“我‘带来了快乐,消除了“我”生活的寂寞,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价值,忘记了生活的痛苦等等。

  (2)明明临走时跟“我”说的一段话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回答?

  (3)为什么“红红的‘番茄太阳’一直挂在我的心中,温暖着我的心”?

  ——这句话用“番茄太阳”来喻指小女孩的笑脸,并且一个“挂”字,形象地写出了小女孩给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温暖的感受。

  三、拓展交流,升华情感

  1、让学生说写祝福明明的话。

  2、“我”今后的心情还会像开始时那样灰暗吗?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20xx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认清字形。

  4、思考课文写的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引导学生互相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6、学*1、8、9三个自然段。

  (1) 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教学要求: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讲述这个故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小数的性质》6篇(扩展6)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通用五篇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八册《数学》第四单元第1课《小数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小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与小数的联系。

  2、使学生明确小数的计数单位,认识小数并理解小数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分数与小数的联系从而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钢笔,写出价格13.50元。

  师:这是个什么数?(学生:小数)

  师:小数和我们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

  生:有圆点……

  师:小数是仿照整数写成的,用小数点隔开,左面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右面是小数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小数。(教师和学生比身高并引出姚明的身高。)

  第一组数:1米7分米3厘米2米2分米6厘米

  第二组数:1.73米2.26米

  师:那一组数更简明?(学生:第二组数)

  师:对。小数是人们根据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小数里有很多的奥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小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认识一位小数。

  教师出示媒体。

  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生:1分米1米=10分米

  师:那么反过来,1分米等于多少米呢?(生:米)师:

  师:还可以把米写成小数是0.1米。

  师:0.1米是由哪个分数得来的?(生:是由米得来的。)

  师:3分米是多少米?写成小数有是多少呢?(学生:米0.3米。)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一组数,你发现什么?

  教师引导:小数点后面有几位数?0.1、0.3分别是由那两个分数得来的?这两个分数的分母是多少?它们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学生:一位小数、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

  师:0.7表示( )个。

  2、认识两位小数。

  师: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你能运用学*一位小数的方法、结合媒体上的资料自己研究出新的小数吗?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

  出示课件:1厘米=( )米=( )米15厘米=( )米=( )米

  学生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研究中。

  学生汇报研究的成果:

  首先填好空。

  师: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这是二位小数、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写成二位小数……

  教师对学生没发现的给予引导启发。

  师:0.75表示( )个。

  3、认识三位小数。

  师;你能继续研究出其他的小数吗?

  教师出示媒体:

  把1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1毫米。

  分数小数分数小数

  1毫米=( )米=( )米63毫米=( )米=( )米

  学生自主研究后汇报交流:

  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写成三位小数,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教师对学生每发现的给予引导启发。

  师:0.63表示( )个。

  4、抽象概括小数的意义。

  讨论:

  1、小数是由分母是多少的分数写成的?

  2、一位小数可以用来表示什么?二位小数、三位小数呢?

  3、什么叫小数?

  学生先自己说,教师再指明学生说。

  教师通过讨论第1、2两个问题引导学生归纳出: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仿照整数是写法,写在小数点的右面,用来表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数,叫做小数。

  教学例1:

  课件出示。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

  师:这个题你是怎样想的?

  三、实践应用。

  课件分别出示。

  1、0.5里有( )个0.1,

  0.09里有( )个0.01,

  0.013里有( )个0.001。

  2、教师出示图,学生在书上完成后集体交流。

  3、连线,教师出示连线图,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四、应用拓展。

  0.425里有( )个0.001

  0.20里有( )个0.01

  用0、2、5、8这四个数和小数点你能组成什么样的小数?

  五、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的产生和理解小数的意义。

  2、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单位间的进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其价值,体验数学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小数的意义”问题。

  2、内容分析:教材选用测量黑板、课桌,一方面这两种事物都是教室里学生非常熟悉的,另一方面学生在测量之后除了能够体会小数的产生于实际需要以外,还可以将测量结果作为一般的常识来掌握。考虑到学生对长度单位比较熟悉,教材仍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的实质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教材通过分米(厘米、毫米)改写成米数,三个层次共同说明,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表示,再进一步用小数表示。教材着重从“小数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的角度说明小数的含义,最后教材说明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由学生自己填出。

  3、学情分析:小数的意义属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在操作中要重过程。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特点,我们在制定本课教学环节时注意联系生活,尽量联系学生身边的事物,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使他们在动手、动脑、动口中理解知识、掌握方法,学会思考、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初步认识小数的基础上知道小数的产生,理解小数的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明确小数的产生和意义、小数与分数的联系、小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小数意义的探究过程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测量工具(米尺)。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用米作单位)

  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

  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小数来表示。(板书课题: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黑板、课桌长度的活动,当让学生用米作单位说出黑板的长时,学生心理产生了矛盾,因为测量黑板时多出的部分不够1米,课桌也不够1米,无法得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其它数来表示,由此引出“小数”。学生通过测量亲自体验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 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 米=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7分米呢?

  ②分别说说0.3米、7分米表示什么意思?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是 米,也可 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 米=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厘米呢?

  ②分别说说0.03米、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

  (1)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 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 米= 0.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6毫米和13毫米呢?

  ②说说0.003米和0.006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万分之一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三)概括: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小数的意义是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比较难理解。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 训练的方式,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因此,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始终参与 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理解小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最后 抽象出小数的意义。从具体事例推进到语言描述,这个过程需要迁移类推,更需要抽象概括,这样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小数的计数单位和进率

  (1)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展开讨论)板书:(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2)1米里有几个0.1米?0.1米里有几个0.01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师: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设计意图】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 率是10,而是让学生从解决问题中发现、归纳出来。这样能促使学生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的探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学* 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通过讨论交流和概括总结,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合作 精神。

  (五)巩固应用

  1、学生看书并完成例1的空白。

  2、P51 “做一做”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3、闯关练*:

  (1)括号里能填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0.3里面有( )个 ,0.09里面有( )个 ;0.08里面有( )个 。

  (2)下面的括号里能填几?

  0.1米里面有( )个0.01米 ;

  0.01米里面有( )个0.001米 ;

  0.001米里面有( )个0.0001米。

  (3)找朋友:(用线把上下两组数连起来)

  0.045 0.13 0.0001 0.9

  4、说说这些小数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它里面含有多少个计数单位?

  0.3 0.18 0.250.036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对计数单位的认识,让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七)板书设计:

  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小数的产生:在进行计算和测量时,往往得不到整数的结果。

  课题名称 小数的意义

  课标要求 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小数、分数的转化。

  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学生明确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2.知道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的意义。

  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在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学*小数的意义。那同学们还记得小数长什么样子?你能举个例子说一说吗?

  预设:0.3

  师:谁能说一个和他不一样的?

  预设1:0.47

  预设2:0.356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那老师说几个,我说,你们来读(1.8、2.75、4.702)你能将这些小数分分类吗?并且说一说你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预设:(0.3、1.8)(0.47、2.75)(0.356、4.702)我是这样分的,看小数点后面,有一位的分在一起,有两位的分在一起,有三位的分在一起。

  师:我们把第一组给他起个名字,叫一位小数,第二组叫两位小数,第三组叫三位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0.1表示什么

  师:今天学*小数的意义,要想知道0.3表示什么?我们得从研究0.1表示什么开始。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如果把这张纸看作“1”,怎样表示出0.1呢?完成学*单第一题。

  学生操作。

  汇报:将这张纸*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1。也就是0.1就表示,可以用等号连接。(板书)

  2.谁能借助你手中的正方形纸说一说,0.3表示什么?

  预设:将这张纸*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3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3。也就是0.3就表示。(追问:0.5里有几个0.1?)

  3.你还想表示哪个小数?

  预设:我还想表示0.8。将这张纸*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8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8。也就是0.8就表示。

  4.观察这三组,你发现一位小数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预设:一位小数都表示十分之几。

  (二)0.01表示什么

  师:现在我们探究出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么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又表示什么?按照这个思路,完成导学单第二题。

  小组讨论。

  汇报:

  1.两位小数表示什么,应先从研究0.01开始,我们把这张纸*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01。也就是0.01就表示。

  2.0.06表示,它里面有6个0.01。

  3.我还想表示0.73。我们把这张纸*均分成100份,取其中的73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73。也就是0.73就表示。

  4.小结:我们发现两位小数都表示百分之几。

  (三)0.001表示什么

  预设:0.001表示。我们把这张纸*均分成1000份,取其中的1份是,用小数表示就是0.001。也就是0.001就表示。

  师:*均分成1000份是不不好分呀,我们找电脑帮帮忙。(ppt出示正方体)

  师:现在从这1000份中取出365份,用分数怎么表示?写成小数呢?里面有多少个0.001?你还能写出哪些小数?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三位小数都表示千分之几。

  (四)认识计数单位

  ppt出示: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都是小数的计数单位。通过ppt演示,学生发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三、课堂检测

  1.写出下面图形所表示的分数和小数。

  2.哪两只手套是一副,用线连一连。

  3.填空

  0.8里面有( )个0.1

  0.32里面有( )个 0.01

  0.620里面有( )个0.001

  0.1235里面有( )个0.0001

  4.在直线上标出下面各数的位置。

  0.4 2.6 1.3 3.85

  四、课堂小结

  师:请同学说一说,这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知识?

  五、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三位小数

  十分之几 百分之几 千分之几

  0.1= 0.01= 0.001=

  0.3= 0.06= 0.365=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