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

《海上日出》的教案1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学*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

  1、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

  3、再看课文中的彩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B、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C、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D、出示练*: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4、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练*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指导观察课文彩图: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3、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

  1、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5、练*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6、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海上日出》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目不转睛”造句。

  2、熟读课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给2―5自然段加小标题。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淘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课前准备:

  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观察日出的情景,摘录与“日”有关的词句并做好记录,命名为“早晨追踪活动”。

  教具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录音、幻灯片、彩色粉笔。

  学具准备:

  图画纸,彩色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谁出来了?(师用红粉笔板画太阳)

  生:太阳出来了!

  师:不错,它就是我们上个星期“早晨追踪活动”的主角――太阳。经过一个星期的细心观察,小情报员们一定搜集了不少情报吧?

  2、同学或小组之间交换活动卡互相交流,师巡堂了解情况。

  “早晨追踪”活动卡

  追踪对象:太阳活动目标:观察日出的情景,感受日出的美丽

  时间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参加人员__________记录员__________

  (一)观察记录

  日出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出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出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用一两个词语或几句话说说看日出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摘录与“日”有关的词、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师:咱班的同学可真了不起,个人都是出色的情报员!现在,老师想请情报员们侦察一下这幅图(师出示课文插图),看一看,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日出景色?跟你们见过的日出情景有什么不同?

  生各抒已见。

  师:看了这幅海上日出图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丽了。

  生2:我真想亲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

  师:是呀,实在是太美了!巴金爷爷年轻的时候多次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自然画卷,就用文字把这些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今天,我们就走进《海上日出》,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画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整知。

  1、默读1―2次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边听配乐朗读录音,边看图想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自读课文,学*字词。

  1、读课文,找出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3、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帮一帮学*慢的同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

  出示写有下列句子的幻光片,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读一读,注意读准带点字的音并说说带横线的词语的意思。

  1、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注意引导学生用“目不转睛”造句。

  2、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刹那间”的近义词“转眼间”,并比较说说“果然”与“忽然”、“突然”的意思。

  3、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

  注意引导学生从“好像”一词推知这是作者的想像。

  4、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相机引导学生回忆“辨”的形*字,比较说说与“分辨”的区别。

  5、太阳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 )围,替黑云镶了道发光的金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中见到过的“相片镶在镜框里”等现象具体理解“镶”的意思;指导观察“镶”的字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识记,并练*书写。

  6、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

  五、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四人小组练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具体描绘海上日出的情景的?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把自己融入到课文中去,边读边想像作者看到画面。

  2、师读第一自然段。提问:从第一自然段中你知道些什么?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让学生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生边说师边用彩色粉笔板画先是“一片浅蓝”,接着是“一道红霞”,最后是“彩霞满天”的画面。

  (2)引导学生说段意并给画面加小标题。

  (3)提问:作者看到这样的景象是怎么做的?他的心情怎样?

  (4)指导学生看图练*背诵。

  六、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引入

  1、生看板图口述日出前天空的变化。

  2、师:太阳出来时和太阳出来后的情景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海上日出》这篇课文。

  二、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全班齐读第三自然段,划出描写太阳颜色和形状的词语。同桌说说太阳升起时的颜色和形状。

  (1)师: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呢?引导学生完成幻灯片的填空题,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再边读边用动作摸拟太阳上升的动态过程。

  这个太阳好像( )似地,( )慢慢地努力( ),到最后,终于( )了云霞,( )了海面,颜色( )。

  (2)学生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画下想象到的画面,并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图画的意思。

  (3)学生互相评画,修改,推出代表作贴到黑板。

  (4)引导学生看图口述日出时的情景,再次感受日出时颜色美,光线多变化快的壮观。

  (5)想像说说当时作者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心情怎样?再练*有感情地朗读。

  2、女生齐读第4自然段。

  (1)提问:太阳在哪里?由于太阳的照射,大海和天空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看课文挂图想像水天一色的画面,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2)概括说说自然段的大意,并从课文中提炼小标题。

  (3)想像说说作者看到这水天一色的奇观时,心情怎样?有感情地读一读,体验画面的美丽。

  3、男生齐读第5自然段。

  (1)出示幻灯片上的句组让学生品读,比较说说哪一段话的描写更好。

  太阳在黑云里发出的光亮,穿过黑云的重围,替黑云画了一道发光的金边。后来太阳才慢慢走出重围,出现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涂成了紫色或红色。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

  (2)学生讨论说说:当作者看到太阳被黑云挡住时,心情会怎样?太阳冲出重围时云和周围的景物有什么变化?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师相机介绍作者当时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感情。

  (3)说说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筛选出小标题。

  (4)学生有感情地练读,边读边想像画面,体会“伟大、奇观”的意思。

  4、师:看了海上日出的美景,作者有何感受呢?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1)提问:这是什么句型?句子中的“这”指的是什么?

  (2)师出示句子,生选择表达这句话正确意思的句子,在括号里打“√”。

  ①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

  ②这就是很伟大的奇观。()

  (3)学生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师指导学生读好反问句。

  5、师生一起看图口述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情景,加深对“海上日出”的印象。

  三、划分段落,概说大意

  生独立完成,互相交流,师不作统一划分,只要能说出正确的理由,可有多种划分方法。

  四、谈话总结,学*写法。

  1、师:今天我们通过品读课文,想象作画,充分感受了海上日出的壮观美景。虽然我们还没看过真正的海上日出,但读了巴金爷爷的这篇文章,就如同亲眼看见了大自然的这一伟大奇观。作者为什么能把日出的景象描绘得如此逼真形象呢?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细心观察,用心感受,用词准确,抓住特点,发挥想像……)

  3、鼓励学生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学*作者的写作方法,把在“早晨追踪”活动中观察到的日出景象描写下来。

  五、配乐朗读,整体感受。

  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美美地朗读课文,再次感受“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体现新课标中“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的理念。《海上日出》是一篇语句优美,描写生动形象的名作,我没有花很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让学生多读、多说,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通过默读,听录音范读,小组练读,自由朗读,指名读,配乐读等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画面,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

  此外,我还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开展以“早晨追踪”为名的语文实践活动,并组织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实现资源共享,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海上日出》的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下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如何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拓展、作业

  1、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

  (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7、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的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

  三、总结全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

  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作业

  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的教案4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下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如何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拓展、作业

  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 “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 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

  (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7、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的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

  三、总结全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

  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作业

  背诵课文。

《海上日出》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fú)甘。1904―2005年。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三、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组内汇报。)

  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3、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3)“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意思相*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4、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

  5、齐读最后一段。

  五、指导背诵、积累文字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教学反思:

  由于这是一篇散文,在讲授的过程中,我重点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自由读、赛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我先指名试着读一读课文中的某些段落,接着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安排学*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朗读相互找优劣,并推荐其中读得好的范读,整堂课学生自读有自由的读,有尝试的读,有合作的读,有在音乐配合下有语气的读。“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烦琐的分析,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品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每一名学生都抢着读,学*氛围既轻松又热烈。“以读代讲”打破了以往“教师问,学生答”的陈旧教学思想,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海上日出》教案 (菁华5篇)

《海上日出》教案1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巴金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抓住了海上日出的特点展开描写。写出了晴朗时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壮美景观。学生在读课文时能抓住生点词句能体会出太阳仿佛是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才给人以光亮,给人以庄重、艰辛而壮观的景象,感受到了太阳它那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学*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两课时

  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一、导入课题:《海上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

  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②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

  ③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况。

  ①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

  ②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

  四、再读课文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3.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

  解决的办法:

  问题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自求解答。

  问题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蒸腾,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显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人们只看到红色,看不到别的颜色.可为什么没有“亮光”呢?因为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光亮不大,透过浓密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太阳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问题3:太阳升起来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因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上升。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气不断向上涌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这种不断波动的光射人的眼里,就造成“一纵一纵”的感觉。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从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体会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内容:

  1.品读词句,体会日出时景象的伟大奇观。

  2.学*作者细致观察,有序描写,巧妙用词的方法。

  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课文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情况。

  板书:天气晴朗

  多云

  2.分男女生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蓝天、红霞慢慢升起的太阳太阳射在黑云背后的景象……)

  3.再现海上日出的景象。

  4.说一说,要是你亲眼看到海上日出的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太神奇了、海上日出不愧是伟大的奇观……)

  5.过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的2、3小节,想想作者在观察或用词造句方面那些独到之处

  二、品读词句

  1.学生自读,思考以上的问题并在文中作上记号。

  2.同桌或小组交流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自读情况。(归纳如下)。

  a观察方面:不仅观察了太阳的形状,还观察了太阳的色彩亮光及其动态(太阳慢慢升起的情景),即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

  b写作方面:有序,能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用词造句方面更妙,具体表现如下:

  (1)作者所用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点。

  (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艰难程度及样子的壮观,精神的顽强。

  (3)反映了观日出的真实感受。

  4.指导朗读。

  (1)个人尝试读,找找感觉,看看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和语速。

  (2)在小组里读一读、评一评。

  (3)展示读。

  (4)回忆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观察海上日出这一部分内容的。

  (5)板书:品读词句体会语感

  5.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特殊情况下(多云)海上日出这部分内容。

  6.学生自读。

  7.检查自读情况。

  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重点交流“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的理解。(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齐读2至5节。

  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整个过程,抓住了景物变化的特点,写出了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三、学*最后一节

  1.这句话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总结全文)

  2.自读体会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赞叹)

  四、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

  3.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

《海上日出》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使用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海上日出》。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县,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把作者描写日出时最美的句子画下来。

  四、交流自学情况(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生字新词:红霞、范围、分辨、奇观,刹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①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

  ②课文可以分几段?(全文分为四段)

  五、学*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课外听写。

  2、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听写。

  二、学*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6、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7、齐读第二段。

  三、学*第三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日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三段。

  6、小结:课文二、三两段描写了不同天气里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四、读第四段

  1、练读第三段。

  2、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五、教学小结: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你觉得可以从《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作者中学*到怎样的写作方法?

  第一、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第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第三,课文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3、练*有表情地朗读全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练*背诵全文。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有机会自己观察日出的景象,与课文的描写作比较,可写一篇观察日记。

《海上日出》教案3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了巴金的资料,对《海行杂记》有了了解。多数学生去海边看过日出,对这篇课文觉得很亲切,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练*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海上日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海上日出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75页,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课文)

  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说得很好。)能不能把你说的这部分内容从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读第3自然段)

  2、通过他的读,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晴天时海上日出的情景。)

  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晴天日出时的情景,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学生读第2自然段)

  3、你读书很认真,这两个自然段是写晴天时海上日出的。请你们把这两个自然段一起默读一遍,把描写太阳升起来时的动作,颜色变化的词找出来,做个标注,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及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能按课文的顺序进行学*。

  下面我们来汇报学*的情况。

  (1)我们在汇报时,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学生汇报:

  ①我喜欢写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我想说说作者为什么目不转睛地望着,作者天天看日出,知道这时候太阳马上要出来了。

  ③“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觉得太阳特别可爱。

  师:你能读出太阳的可爱吗?(学生读句子。评议。)

  我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果然”一词,不用行不行?(大家讨论、争议,各抒己见。)

  师归纳:“果然”一词用得很合适,它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出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师:同学们很用心地读了课文,才有这些见解。我们继续往下看,太阳是怎样一点一点升起来的。

  ④“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板书:负着重荷一步一步跳出海面

  师:你来读读这几句话吧!(课件:图片)

  师: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同桌互相说说哪些词语要读得抑扬顿挫,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⑤“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写出了太阳的强光。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正是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色。我们刚才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了课文。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继续往下看。请大家自己默读第4、5自然段。用概括的词把这两段话的内容说出来。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1)走进云堆。

  (2)冲出重围。

  (板书:走进云堆冲出重围)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2)体会“这不正是伟大的奇观吗?”

  4、读全文,听音乐。

  5、这样一篇语言精美的`文章我们学完了,巴金的作品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去读一读。

  板书:海上日出

  负着重荷走进云堆

  晴天时一步一步有云时

  跳出海面冲出重围

  伟大的奇观

《海上日出》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对日出都不陌生,但海上日出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同巴金先生一起去领略壮观美丽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启发谈话

  1、简介作家。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该书共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2、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多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记叙,海上日出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尝试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画出描写最美的海上日出的句子。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四、交流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1)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时)

  (2)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四个)哪几个自然段写日出景象?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文章描写了、两种日出奇观。

  五、读、讲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日出时的景象?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2、什么是奇观?本文的奇观指的是什么?

  三、深入品读课文,感受“奇观”

  (一)学*提示:

  1、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独立阅读并思考: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二)晴天时:(第2—3自然段)

  1、找出第2自然段日出前后天空光与色的变化。(一片浅蓝——一道红霞——慢慢扩大)

  (1)抽生读第2自然段。师生接读:(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生)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2)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从“不转眼”体会到作者急切、盼望的心情)

  2、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日出过程的?(第3自然段)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太阳升起时天空又有哪些变化。(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完全跳出海面——深红的圆东西——夺目的亮光)

  (1)再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2)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是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的?

  (3)根据日出前后的变化,比较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有云时:(第4—5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读“有时太阳走进……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课件出示:读“然而太阳在黑云……紫色或者红色”。引导学生体会:“透、镶、冲、染”等词好在哪里。

  3、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

  4、巴金先生由衷地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赞美的语气)

  四、谈话小结、学*写法

  1、渗透观察,养*惯。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巴金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学*巴金留心生活、勤于观察的好*惯,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总结写法,指明灯。

  (1)结构安排:总起——分述——总述

  (2)写作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3)有详有略:第1、6自然段略写,第2—5自然段详写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选做其中任意一题)

  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床,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用上本课学*的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自然现象的变化。

  [教学板书]

  16海上日出

  色光

  日出前:浅蓝、红霞加强亮光

  日出时:真红、可爱、深红夺目

  日出后:紫色或红色灿烂伟大的奇观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安排了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学两种方式。学生在自学时讨论很激烈,汇报交流时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紧接着,我重点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结构中品味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理解美,体会语言背后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本课板书简明、醒目、集中,内容精练,能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教材的内容,并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体现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和艺术性。

  本课存在的遗憾:准备不够充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估计过高,导致教学节奏缓慢,理解不够深入。另外我引导得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海上日出》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课文 字典 纸 水彩笔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和“奇观”各指什么,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小组为单位交流学*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两题)

  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1)太阳像( )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 )地,使劲儿向上升。


《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海上日出》教案 (菁华5篇)

《海上日出》教案1

  《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巴金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不同角度抓住了海上日出的特点展开描写。写出了晴朗时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壮美景观。学生在读课文时能抓住生点词句能体会出太阳仿佛是经过一番艰难的挣扎才给人以光亮,给人以庄重、艰辛而壮观的景象,感受到了太阳它那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和势不可挡的威力。

  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学*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两课时

  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一、导入课题:《海上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

  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②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

  ③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况。

  ①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

  ②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

  四、再读课文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3.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

  解决的办法:

  问题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自求解答。

  问题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蒸腾,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显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人们只看到红色,看不到别的颜色.可为什么没有“亮光”呢?因为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光亮不大,透过浓密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太阳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问题3:太阳升起来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因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上升。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气不断向上涌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这种不断波动的光射人的眼里,就造成“一纵一纵”的感觉。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从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体会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二课时

  学*内容:

  1.品读词句,体会日出时景象的伟大奇观。

  2.学*作者细致观察,有序描写,巧妙用词的方法。

  学*过程:

  一、复*检查

  1.课文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情况。

  板书:天气晴朗

  多云

  2.分男女生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蓝天、红霞慢慢升起的太阳太阳射在黑云背后的景象……)

  3.再现海上日出的景象。

  4.说一说,要是你亲眼看到海上日出的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太神奇了、海上日出不愧是伟大的奇观……)

  5.过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的2、3小节,想想作者在观察或用词造句方面那些独到之处

  二、品读词句

  1.学生自读,思考以上的问题并在文中作上记号。

  2.同桌或小组交流自读情况。

  3.全班交流自读情况。(归纳如下)。

  a观察方面:不仅观察了太阳的形状,还观察了太阳的色彩亮光及其动态(太阳慢慢升起的情景),即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

  b写作方面:有序,能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

  c用词造句方面更妙,具体表现如下:

  (1)作者所用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点。

  (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艰难程度及样子的壮观,精神的顽强。

  (3)反映了观日出的真实感受。

  4.指导朗读。

  (1)个人尝试读,找找感觉,看看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和语速。

  (2)在小组里读一读、评一评。

  (3)展示读。

  (4)回忆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观察海上日出这一部分内容的。

  (5)板书:品读词句体会语感

  5.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特殊情况下(多云)海上日出这部分内容。

  6.学生自读。

  7.检查自读情况。

  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重点交流“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的理解。(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8.齐读2至5节。

  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整个过程,抓住了景物变化的特点,写出了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三、学*最后一节

  1.这句话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总结全文)

  2.自读体会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赞叹)

  四、总结全文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

  3.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

《海上日出》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

  难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使用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海上日出》。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县,海上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不理解的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把作者描写日出时最美的句子画下来。

  四、交流自学情况(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1、生字新词:红霞、范围、分辨、奇观,刹那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①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的情况下)

  ②课文可以分几段?(全文分为四段)

  五、学*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文章,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段与全文关系怎样?(结构上有提挚全文的作用——全文总起。)

  六、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词,课外听写。

  2、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听写。

  二、学*课文第二段。

  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太阳还没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2、"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这句话中"知道"是什么意思?

  3、个别读第三自然段。思考:课文5句话是按怎样的顺序具体描写太阳升起的过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词句分别写出了太阳升出海面时的颜色、形状、光亮、动态的?

  5、导读第三自然段。

  6、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7、齐读第二段。

  三、学*第三段。

  1、指名读第4、5自然段。思考:两个"有时候"各指什么样的情况下的日出景象?

  2、当云薄时,海边的日出是怎样的景象?

  板书:水天一色一片灿烂

  3、当云很厚时,日出又是怎样的奇观?

  4、第5自然段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特别好?

  5、齐读第三段。

  6、小结:课文二、三两段描写了不同天气里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

  四、读第四段

  1、练读第三段。

  2、这句话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五、教学小结: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你觉得可以从《海上日出》这篇文章作者中学*到怎样的写作方法?

  第一、作者观察得很仔细。

  第二,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第三,课文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3、练*有表情地朗读全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练*背诵全文。

  六、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有机会自己观察日出的景象,与课文的描写作比较,可写一篇观察日记。

《海上日出》教案3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了巴金的资料,对《海行杂记》有了了解。多数学生去海边看过日出,对这篇课文觉得很亲切,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练*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海上日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海上日出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75页,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课文)

  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说得很好。)能不能把你说的这部分内容从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读第3自然段)

  2、通过他的读,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晴天时海上日出的情景。)

  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晴天日出时的情景,自己找一找,读一读。

  谁来读给大家听。(学生读第2自然段)

  3、你读书很认真,这两个自然段是写晴天时海上日出的。请你们把这两个自然段一起默读一遍,把描写太阳升起来时的动作,颜色变化的词找出来,做个标注,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及时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能按课文的顺序进行学*。

  下面我们来汇报学*的情况。

  (1)我们在汇报时,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学生汇报:

  ①我喜欢写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我想说说作者为什么目不转睛地望着,作者天天看日出,知道这时候太阳马上要出来了。

  ③“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我觉得这句话写得很好,觉得太阳特别可爱。

  师:你能读出太阳的可爱吗?(学生读句子。评议。)

  我有个问题,为什么用“果然”一词,不用行不行?(大家讨论、争议,各抒己见。)

  师归纳:“果然”一词用得很合适,它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文说知道太阳要从那里出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师:同学们很用心地读了课文,才有这些见解。我们继续往下看,太阳是怎样一点一点升起来的。

  ④“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板书:负着重荷一步一步跳出海面

  师:你来读读这几句话吧!(课件:图片)

  师:怎样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同桌互相说说哪些词语要读得抑扬顿挫,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⑤“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写出了太阳的强光。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正是天晴时海上日出的景色。我们刚才用了在文中找重点词句体会的方式学*了课文。当太阳走进云堆里时又是什么情景呢?继续往下看。请大家自己默读第4、5自然段。用概括的词把这两段话的内容说出来。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学生发言。

  (1)走进云堆。

  (2)冲出重围。

  (板书:走进云堆冲出重围)

  师: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2)体会“这不正是伟大的奇观吗?”

  4、读全文,听音乐。

  5、这样一篇语言精美的`文章我们学完了,巴金的作品还有很多,同学们课下去读一读。

  板书:海上日出

  负着重荷走进云堆

  晴天时一步一步有云时

  跳出海面冲出重围

  伟大的奇观

《海上日出》教案4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默读课文,找出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对日出都不陌生,但海上日出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今天,让我们同巴金先生一起去领略壮观美丽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启发谈话

  1、简介作家。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该书共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

  2、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多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记叙,海上日出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大家读读课文就会明白。

  三、指导自学

  1、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尝试根据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

  4、画出描写最美的海上日出的句子。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

  四、交流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读得流利、正确)

  3、讨论:

  (1)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象?(天气晴朗时、有云时)

  (2)课文共分为几个部分?(四个)哪几个自然段写日出景象?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4、文章描写了、两种日出奇观。

  五、读、讲课文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作者向我们交代了什么?

  2、“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3、这一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到什么作用?(总领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日出时的景象?其余部分写的是什么?

  二、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作者情感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中哪句话概括写出了作者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2、什么是奇观?本文的奇观指的是什么?

  三、深入品读课文,感受“奇观”

  (一)学*提示:

  1、按顺序研读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2、独立阅读并思考: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二)晴天时:(第2—3自然段)

  1、找出第2自然段日出前后天空光与色的变化。(一片浅蓝——一道红霞——慢慢扩大)

  (1)抽生读第2自然段。师生接读:(师)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生)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2)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从“不转眼”体会到作者急切、盼望的心情)

  2、接下来,作者又是怎样写日出过程的?(第3自然段)默读第3自然段,找出太阳升起时天空又有哪些变化。(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完全跳出海面——深红的圆东西——夺目的亮光)

  (1)再读课文,说说第3自然段中哪句写得最精彩。

  (2)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是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的?

  (3)根据日出前后的变化,比较着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有云时:(第4—5自然段)

  1、课件出示:读“有时太阳走进……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追问: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课件出示:读“然而太阳在黑云……紫色或者红色”。引导学生体会:“透、镶、冲、染”等词好在哪里。

  3、想象画面,体会感情,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段话,大家评评谁读得好。

  4、巴金先生由衷地赞美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再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赞美的语气)

  四、谈话小结、学*写法

  1、渗透观察,养*惯。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巴金真实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学*巴金留心生活、勤于观察的好*惯,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总结写法,指明灯。

  (1)结构安排:总起——分述——总述

  (2)写作顺序: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3)有详有略:第1、6自然段略写,第2—5自然段详写

  五、作业布置,拓展延伸(选做其中任意一题)

  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床,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用上本课学*的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课文第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自然现象的变化。

  [教学板书]

  16海上日出

  色光

  日出前:浅蓝、红霞加强亮光

  日出时:真红、可爱、深红夺目

  日出后:紫色或红色灿烂伟大的奇观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安排了学生自学和教师引导学两种方式。学生在自学时讨论很激烈,汇报交流时基本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紧接着,我重点引导学生在梳理课文结构中品味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联系前后文、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理解美,体会语言背后的内涵,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写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外,本课板书简明、醒目、集中,内容精练,能帮助和引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教材的内容,并针对教材内容的特点,体现逻辑性、条理性、形象性和艺术性。

  本课存在的遗憾:准备不够充分,对学生的理解能力估计过高,导致教学节奏缓慢,理解不够深入。另外我引导得过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海上日出》教案5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对日出过程中景色变化的生动描写,体会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联系全文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并适当展开想象。

  教学难点:

  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课文 字典 纸 水彩笔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从《海上日出》这个题目可知道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写什么?“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和“奇观”各指什么,海上日出究竟有什么“奇观”呢?

  二、以读为主,读中探究

  1、自主读书

  要求:(1)要把课文读通读顺,难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字、新词可利用工具书解决。

  (2)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2、汇报交流

  (1)以学*小组为单位交流学*情况。

  如: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2)提出学*中的疑难问题。

  3、再读释疑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方式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三、自主性练*设计(以下四题任做两题)

  1、看图,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2、课文最后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你同意这说法吗?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3、按课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1)太阳像( )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 )地,使劲儿向上升。


《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海上日出》教案9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学*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学难点

  学*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海上日出》,(读课题)请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的?(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师板书

  2、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与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

  (师配乐范读课文)

  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学*第二自然段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描写日出前的景象?(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日出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用笔勾画出相关词语。

  教师课件演示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边出现红霞

  板书(浅蓝———红霞))

  3、课件出示“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师:作者为什么用“果然”一词,“果然”一词与第一自然中哪个词相对应?“常常早起”,“常常”说明我经常看日出,我预料太阳要从那边出来,结果真的出来了。(预料中和事情得到了证实,所以用“果然”)

  是呀,巴金二十多岁时,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时,他随时记下了海上的见闻,写下了一路的风光,寄给他的两个哥哥看,日出时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他,于是就写了《海上日出》

  重点学*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勾出描写太阳上升过程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读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哪些动作词语用得好?板书(负——纵—冲—跳)

  从“负、纵”这两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太阳在上升的过过程中很费劲、很吃力的样子)朗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应重读。抽生朗读。2—3)齐读

  从“冲、跳”这丙个词体会到什么?(“冲”体现了太阳上升时有力量、势不可挡、“跳”体会到太阳冲破云霞,如释重负、可爱)你能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句子吗?

  抽生读(2——3人)

  齐读

  请同学们再次读文,思考:日出时太阳的形状、颜色和亮光各发生了怎么的变化?(小半边脸—圆东西)课件演示

  (红——深红)

  (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关上书,看课件,试着背诵课文。课件(6—9)

  合作探究,学写“四、五”自然段

  过渡:在有云的情况下,日出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并与同桌交流。

  (1)交流:有薄云时,作者看到了怎么的景象?

  出示句子“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出示课件),你体会到什么?请你读一读,

  (2)有黑云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句子“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9出示课件)你从句子中体会什么?读句子。

  这样的美景,我们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概括?(奇观)课件出示:奇观:砚,景象,奇特而罕见的景象。)

  学*第三段,总结全文

  师:巴金爷爷看到如此美景不由的感概:(生读)“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课件出示句子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他用赞叹的语气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请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比较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强烈。)改成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那我们观察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景象时,有XX前、XX时、XX后的顺序,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日出前:浅蓝、红霞、

  日出时:负—纵—冲—跳

  日出后:夺目的亮光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2、日出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三、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组内汇报。)

  五、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3)看录像,谈感受。

  (4)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1)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3、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1)“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2)“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3)“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4)“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4、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练读(配乐)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5、齐读最后一段。

  六、指导背诵、积累文字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3、学*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学难点

  学*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课文《海上日出》,(读课题)请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绘日出景象的?(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师板书

  2、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与巴金爷爷一起去欣赏海上日出

  (师配乐范读课文)

  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学*第二自然段

  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在描写日出前的景象?(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日出前天空的颜色有什么变化?请用笔勾画出相关词语。

  教师课件演示

  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图2:天边出现红霞

  板书(浅蓝———红霞))

  3、课件出示“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师:作者为什么用“果然”一词,“果然”一词与第一自然中哪个词相对应?“常常早起”,“常常”说明我经常看日出,我预料太阳要从那边出来,结果真的出来了。(预料中和事情得到了证实,所以用“果然”)

  是呀,巴金二十多岁时,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时,他随时记下了海上的见闻,写下了一路的风光,寄给他的两个哥哥看,日出时的美景深深的吸引了他,于是就写了《海上日出》

  重点学*第三自然段

  请同学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勾出描写太阳上升过程的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读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句子中哪些动作词语用得好?板书(负——纵—冲—跳)

  从“负、纵”这两个词体会到了什么?(太阳在上升的过过程中很费劲、很吃力的样子)朗读这句话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应重读。抽生朗读。2—3)齐读

  从“冲、跳”这丙个词体会到什么?(“冲”体现了太阳上升时有力量、势不可挡、“跳”体会到太阳冲破云霞,如释重负、可爱)你能有感情的朗读这个句子吗?

  抽生读(2——3人)

  齐读

  请同学们再次读文,思考:日出时太阳的形状、颜色和亮光各发生了怎么的变化?(小半边脸—圆东西)课件演示

  (红——深红)

  (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关上书,看课件,试着背诵课文。课件(6—9)

  合作探究,学写“四、五”自然段

  过渡:在有云的情况下,日出又是怎样一番美景呢?自由读课文四、五自然段。并与同桌交流。

  (1)交流:有薄云时,作者看到了怎么的景象?

  出示句子“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出示课件),你体会到什么?请你读一读,

  (2)有黑云时,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出示句子“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9出示课件)你从句子中体会什么?读句子。

  这样的美景,我们可以用课文中哪个词语来概括?(奇观)课件出示:奇观:砚,景象,奇特而罕见的景象。)

  学*第三段,总结全文

  师:巴金爷爷看到如此美景不由的感概:(生读)“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课件出示句子

  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他用赞叹的语气说:“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请把这个句子改为陈述句:这是伟大的奇观。比较哪个句子好?为什么?(反问句表达的意思更强烈。)改成感叹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呀!

  总结全文、写法指导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来写。

  那我们观察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景象时,有XX前、XX时、XX后的顺序,用一段话将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观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日出前:浅蓝、红霞、

  日出时:负—纵—冲—跳

  日出后:夺目的亮光

  教学目标

  1.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时的伟大奇观。

  2.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学*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理清文章脉络,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本课生字新词,练*用“目不转睛”“灿烂”造句。


《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海上日出》的说课稿 (菁华5篇)

  一、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S 版六年制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同时也是一篇写景的优美散文。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名作。她以“神奇的自然景观”为主题,记叙了巴金旅途中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追求。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1. 了解海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体会日出时的伟大奇观及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2. 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明确学*目的,理清文章结构、表达的顺序。

  3.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了解作者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景象,体会日出的伟大奇观。

  二、说教学方法

  本文语言优美,教师可采取以读带讲法,以读促悟法,学生则可在民主、*等、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

  三、说教学准备

  ⑴学生认真预*课文,观察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⑵教学课件。

  四、说教学时间

  学生在充分预*的基础上,计划用一课时讲授。

  五、说教学过程

  (一)预*展示

  1. 学生交流巴金的资料,了解巴金。

  2. 课文中有些优美句段,谁愿意展示一下(通过背总结背诵、串联重点词语背)。

  3. 学生展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

  通过展示,学生对巴金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课文奠定了基础。另外,通过展示预*成果,学生有了进一步学*的自信心。

  (二)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1. 通过检查预*和对预*情况的整理,我和学生梳理出了本课的.整体性的大问题: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

  2. 顺着探究点,深入品读课文, 找出写作顺序。

  ⑴ 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天空景象的变化,(板书:日出前时后)想象文字描述的画面,感受“奇观”。

  3. 全班交流学*体会

  ⑴晴天时(板书:晴天):处理2、3自然段。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上依次点击出:

  “浅蓝一道红霞红霞扩大越来越亮:看到天空色彩的变化,“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从而让学生体会出作者急切,盼望的心情,并练*读出这种感情。

  作者又是怎样写出日出过程的?处理课文第3自然段。

  随着学生的发言,课件依次点击出:

  (开始)露处半边脸红得很没有亮光

  (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红得可爱发出夺目的亮光

  ——太阳向上升。

  如何把太阳向上升的过程具体写出来呢?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这样描述: ——太阳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使劲向上升。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这样反复读,更有利于说明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写句的生动形象性。

  过渡:睛天日出是种美,有云时更有一翻韵味。

  ⑵有云时(板书:有云):处理4、5自然段。

  ①读“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读思考。

  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②读“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引导学生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哪里?

  想像画面,体会感情。(总结并板书:奇观)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为了让学生能够学*并运用这种按照自然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将课前观察到的自然景物的变化按照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下来。做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总结:《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日出日落其实是很*常的事,为什么作者能把很*常的事写得细致、传神、变化万千呢?

  1、观察仔细。

  2、运用比喻、拟人等方法,把太阳升出海面的过程描写得生动、传神。

  3、用词非常确切、传神。

  (五)限时作业。

  结合本课重、难点,给学生出三道小题:包括文章写作顺序和精美段落的填写。

  六、说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总起 时间·地点(常常)

  日出前 天空颜色 浅蓝——红霞——越来越亮

  晴天

  日出时 跳出海面 小半边脸——完全跳出海面

  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分述

  云薄 直射水面 水天一色

  有云 日出后

  云厚 镶上金边 镶 染

  总结 伟大的奇观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句子,从中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能结合想象及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策略:

  结合图片让学生理解句子,以读为主、在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美。

  四、学生学*方法:

  组织学生自主学*,教师指导。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对课文有了初步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海上日出的美景。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谈一谈你自己的感受?

  2、那你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的船,一同出发,去欣赏海上日出的奇观!

  (三)讲读课文

  1、谁愿意读一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你从这段中都读懂了什么?(引导: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请你读一读)

  2、那作者是看了一次日出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不是,第一句话,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说明作者经常看日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1、让我们来欣赏几张图片,说说你看到的景物有什么变化?(出示图片)

  2、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那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我请两个同学读一读第二、三自然段。(谁来说一说?)

  3、那么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图片配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读中感受)

  4、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因为作者不只是一次看日出了。为什么作者要目不转睛的看呢?因为怕错过,反衬日出的美)

  5、太阳还没有露面,就已经很美了,那海上日出会是怎样的壮观哪?想不想去看看?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读一读课文,划出你最喜欢的句子,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感受。(重点读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这句话与太阳向上升比较哪句好?为什么?好在哪里?)

  6、太阳上升的同时,也在发生着变化,谁发现了太阳是怎么变化的?

  7、这真是美的感受,让我们欣赏动画,请同学们跟着朗读。

  8、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自学第四、五自然段

  1、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东升景象如此壮观,那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看一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出示课件)

  2、看了动画之后,你是怎样的感受?

  (你想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试试?)

  3、听了大家的朗读,我仿佛身临其境似的,作者的语言真是太美了,你最喜欢哪句,请你读一读?

  (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镶透染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感悟第六自然段

  1、所以作者最后感叹道: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换成这是伟大的奇观。好不好?为什么?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第一部分:依据课标,简说理念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过程,而对话的目的就是激活对话的载体——让语言文字“走入”学生的心灵。

  怎样才能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能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去理解,去体验呢?我认为:

  一、立足语言文字的品读,抓住具体生动的语言进行深入地感悟。

  二、通过多媒体教学,设置情景,突破重点难点。这样就能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火花,与文本产生共鸣。

  第二部分:联系学情,详说教材

  一、说教学内容

  《海上的日出》是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海上的日出这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这篇文章描写具体生动,编排在四年级下册教材中,既体现了中年级的学*特点,又注意了高年级的衔接,加强了学生学*方法和学**惯的培养,是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二、说教学目标

  《海上的日出》一文语言*实晓畅,读懂意思并不难,但要让学生沉浸于课文的意境里,真正的让语言文字走入学生的心灵,还要下些功夫。经过认真分析教材以及学生的学*情况,结合本册教材学练重点,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欣赏美的自然现象。

  2、体会文中重点词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3、体会作者追求光明,奋发向上的精神。

  三、说教学重难点

  抓住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情感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训练方面。结合本课语言特点,我确定了:

  “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是学*本课的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是本文教学的难点。

  第三部分:以学定教,解说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针对这些优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采用了“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以读带讲法”等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观察动画从而自主感悟课文,激起创造美,表达美的欲望。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惯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本课我将采取以下学法:

  1采用“读课文、赏画面、品词句、悟情感”的学*方法;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的方法;

  3学*使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第四部分:落实方法,细说流程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通过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紧扣文中“奇观”这一重点词语,进行读课文、赏画面、品词句、悟情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一、初进文字感受日出之美

  1多媒体演示海上日出景观及配音课文朗读。请学生边看、边听、边想:“海上日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2学生观看后,用简洁的词语概括说出印象。我顺势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心句——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板书:伟大的奇观)提出学*重点:海上的日出奇在哪里?伟大在哪里?

  二、再进文字品读日出之美

  (一)学*第二自然段,感受日出前天空景象的美

  1、多媒体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三次变化的画面(浅蓝——红霞——大、亮)。

  2、紧接着采取个别读、小组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看到的读出来,体会海上日出的神奇。

  (二)学*第三自然段,感受太阳上升时的雄伟壮丽

  1、由于日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为了让学生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我首先运用媒体展示太阳的上升过程,并让学生思考:看到这么美的景色,作者可能会有哪些举动,可能会说什么,然后,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后,我采用“以读带讲教学法”引导学生品读太阳跳出海面的句子,例如:“这个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启发学生抓住“负着、一步一步、努力上升、冲破、跳出”等一系列动词形象地感悟太阳上升的动态之美。为了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太阳上升的过程,我利用课件展示太阳冲、跳的画面。

  3、让学生多次试读、范读、然后我给学生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配乐朗读,体味太阳那种不屈的精神,并尝试背诵。

  (三)学*第四、五自然段,感受到太阳冲出重围、染亮周围一切的壮美

  1、默读第四、五自然段,让学生进行小组内合作探究:这两段描写了海上日出什么美景?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

  2、分组汇报学*情况,我相机引导,组织评价。对于学生不好理解的词句,我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比如:“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边灿烂的亮光”,我出示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太阳冲出重围、染亮周围一切的壮观景象。“镶”字学生不好理解,我通过多媒体演示给碗镶了一个金边儿——给画镶了一个金边儿——太阳给黑云镶了一个金边儿,帮助学生理解“镶”字的在这里意思。

  这一部分通过多媒体变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迅速捕捉内容重点,使学生感受日出的奇观,感受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生命之美,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感悟体会拓展升华

  1、提炼升华、引导朗读:

  我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媒体演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这壮观的景象化成了课文最后一句话,我们一起来地读——这对伟大奇观的赞叹的赞叹化成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激情饱满地读——这对生命的歌颂,对美的向往都化成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我们深情地读——

  2、你觉得海上的日出奇在哪里?伟大在哪里?学生回答后上黑板写出自己对海上的日出的感悟。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表达的欲望,也检查了教学难点是否突破!

  第五部分:关于板书

  本课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描写景观的文章,为了展示这一特点,我设计了图文结合式的板书。简笔画勾勒出日出的意象,抓住海上、日出的特点,同时留给学生想像的空间。课题居上、居中,与中间的“伟大的奇观”互相照应,也扼要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下方写出学生对海上日出的感悟。图文并茂,简明、美观。

  本节课的设计我致力于创新,力图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引导启发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运用朗读、品味、入境、想象等多种方式走进文本,走进作者,感受日出雄浑壮观的生命之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十分注重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展示生动的画面,播放优美的音乐,使课文内容形象、直观、具体,使教学的重难点得以突破,让语言文字走入学生的心灵。

  一、说教材

  《海上日出》是巴金的名作,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他记叙的是巴金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光明的追求。文章语言*实晓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此文编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第九册第一组课文的开篇,也是作为小学生进入高年级学*的开篇之作,明显基于一下考虑: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对周围环境的关注,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2、训练学生繁体上学*运用语文的能力。编者在本组课文的导读中提出“注意在观察景物上,表达的顺序上和用词造句上的特点;学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3、《海上日出》安排在本册课文的开篇,是有承上启下的意义。一方面注意到中年级的衔接,另一方面由结合高年级的特点,更加强调学*的自主性,学*方法和学**惯的培养。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目标:

  1、训练用普通话流利的朗读课文

  2、训练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自主学*和方法。

  3、学会观察事物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

  4、对生活的热爱,留心身边的事物。

  重点:训练运用圈点批注方法进行自主学*的方法,学会观察事物的顺序。

  难点:对生活的热情,留心身边的事物。

  三、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教材又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是一个综合性的复杂的例子,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用途,这个例子本身也很重点。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将这一例子用好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们还得不能得而忘言,得鱼而忘荃;可以说“荃”“忘”为重点。

  “整体阅读,以语言训练为主”是我这节课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方法的选用上主要体现这一点,在处理教材时,先让学生通过听课、朗读等方式从繁体上进行充分的感知,并对重要的字词进行训练;在对文章大致内容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重点文段阅读训练,着重训练词语的运用和关键词的理解。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学*等方式使学生动脑动手。

  为了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提高效率,采用投影,播放录音等媒体。

  四、说学法的指导和学**惯的培养

  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学法的指导和*惯的培养显得异常重要,这是走向主体学*的最根本途径。因此,本课十分注重以下两点

  1、用普通话准确朗读。

  2、学*使用圈点批注的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我拟在充分预*的基础上计划同一课时讲授这一课。

  (一)导入

  我相信不少同学看过《家》这本小说,作者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今天,我们就跟着巴金爷爷到海上看日出,好吗?(从这一点切入,既鼓励了学生看书的积极性,又激发了他们对作者的进一步了解)

  (二)自主读书,圈点批注与整体阅读训练

  1、阅读全文,用规定符号进行圈点批注批注要点

  1)阅读:不能理解的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框框

  2)关键阅读(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3)有疑问的地方,有括号加问号

  4)用双竖线和单竖线划分文章层次

  2、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全文,拿出铅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不懂的词句。教师巡堂,对部分不会圈点的学生进行指导,收集反馈信息。

  (这一环节主要用于学*读书方法,形成不动笔不读书的*惯,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熟悉,又一种发现式的学*过程)

  (三)检查评价

  教师挑出几本批注做得好的语文本,放在实物投影仪上,指出批注为什么做得好,给学生一个榜样。

  (这样的评价实际上是对这样的学*方法的一种强化,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慢慢形成*惯)

  (四)朗读训练

  经过前面的朗读,现在进行检查。

  1、分组读

  2、个别读

  3、全班读

  (五)词汇积累——课堂练*

  让学生堂上抄写生字词(写完后对照课文,找出写错的字更改)

  词汇是语言的材料,切实落实,此练*一方面练*词的意义,一方面练*正确书写,让学生不感觉累,一石三鸟。

  (六)阅读练*

  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1找出哪些段落分别写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景象。

  2课文写了晴朗时和有云时的两种日出景象,请找出来。

  3哪些段写得最详细?圈划出有关句子。

  尝试把写得好的段落背下来。

  (这些问题,都是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这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方法,比传统的老师详细的分析,要好得多,学生也许分析的不够老师详细,但不管对或错,都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惯)

  教师巡堂,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一方面,表扬一些做的好的小组,给学生一个模样,另一个方面,对一些有困难的小组进行了解。帮助做到以学定效。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一般比较喜欢小组合作学*,用因此我创设一个*台,让学生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其实,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阅读的过程。也让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当然这种效果不是说一两节课就能达到,他需要的是教师有意识的训练。

  (七)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课文的分析。

  重点检查第二、第三题。

  小学阶段非常活生生背诵,它是积累语文的最好途径。为了溵发背诵的兴趣,每一篇凡是要求背诵的课文,我都自己背下来,给学生一个榜样,而且,我非常注重表扬一些背诵做得好的学生,同时,也教他们背诵的方法。

  (八)播放海上日出的录像

  壮观的影像一下子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大好机会。

  (九)总结全文

  我们今天跟巴金爷爷看了一趟海上日出,真的感受到大自然的胸怀。让我们多留心身边的事物,我们也会发现美,感受美,把美写下来。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未发达,对于这种情感的认同,不是单纯的说教可以代替,它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教学,生活的过程中慢慢培养。

  一、说教材


《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语文《海上日出》教案范文5份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朗读课文。

  2、学*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观的。今天,我们学*第一课《海上日出》,随着作家巴金的描写,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

  1、分别观察图画1和图画2,说说图上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从课文中把描写太阳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来。

  3、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后全班评议,正音。

  三、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想:“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这天“我”早上起来看日出,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出示图1,指导观察:按从天空到太阳再到海面的顺序观察,然后说说。

  图上画的是晴朗的天气里红日从海面上升起的一刹那间的景象。实际上,日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图画没有也不可能把过程表现出来。那么作者是怎样描写海上日出的过程的?指名读第二、三自然段,全班边听边想象

  3、再看课文中的彩图,结合图来自由读课文,并理解词语“水天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变化?默读第三自然段。

  B、太阳是怎样出来的?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C、请具体描述太阳升起的全过程,说说你读懂了哪句话。

  D、出示练*:按课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并说说用上所填词语的好处。

  a太阳像()似的,漫漫儿,()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终于()云霄,完全(),颜色()。

  4、朗读二、三自然段,边读边想象这两段描写的景色。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话说说太阳升起的全过程。

  四、作业

  朗读课文。

  抄写课后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练*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二、三自然段。

  快速阅读课文,说说二、三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讲读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况下,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2、指导观察课文彩图:注意观察天上的云,太阳在什么地方,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观察后说说。

  3、云薄时的日出是怎样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这一段讲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4、云厚时的日出又是怎样的?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边有黑云,云还很厚,太阳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的景象,还有太阳从云里出来后,太阳、云和海水呈现的景象。学生看看、读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练*:

  1、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

  2、换词比较“镶”“透”“染”,说说哪个词用得好,好在哪里。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形象。

  3、朗读四、五自然段,说说这两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四、讲读第六自然段。

  1、自由读,理解“奇观”的意思。

  2、这伟大的奇观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边讲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壮丽的景象。)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使这种思想感情更加强烈。)

  5、练*朗读全文,试着背诵课文。

  6、指导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五、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背诵课文。

  听写生字词,练*用“灿烂”“目不转睛”书面造句。

  板书设计:

  7、海上日出

  好天气——详

  伟大的奇观有薄云——略热爱大自然

  有黑云——次详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日出的全过程。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具准备:

  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

  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导语: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有许多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观,既有清新明丽的,又有十分壮丽的。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巴金,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谁看到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联系学生生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便于理解课文内容。】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巴金,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1904——2005年。四川成都人。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船赴巴黎留学,他把旅程见闻整理成《海行杂记》39篇,《海上日出》是第23篇。除了擅长小说、戏剧的创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

  (板书课题:海上日出)

  三、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指名朗读课文。

  讨论:文章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2、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3、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这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四、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画画自己喜欢的句子,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自己理解句意的方法。(小组内汇报。)

  集体交流: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1)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重荷?”

  (2)为什么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

  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海上日出》的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海上日出》教案优秀优选【五】份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体会景物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能辨析"光彩"、"光芒",会用"目不转睛"、"果然"、"终于"、"不仅……连……也……"等词语造句。

  3、理解作者运用哪些词语、句子把日出的过程和景色生动地描述出来。

  4、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特点,并能仿照课文写法写一篇描写日出或日落时景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第三段是课文的重点,这两段写作者在一般情况下观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况下(多云)观察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难点:课文第5自然段是课文教学的难点。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读1~3句,抓住"然而"、"后来"这些词语,理解太阳的动态和云片色彩变化,想象当时天空的美景。然后着重理解这一节的最后一句,"这时候,不仅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这时阳光照亮一切的奇景,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导入课文。

  在著名的作家巴金笔下,日出显得异样辉煌、壮观,让人印象深刻。今天,我们就随着巴金爷爷一起去领略这奇迹般的《海上日出》。

  2、读题、审题。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由课题你会想到什么样的问题?

  二、逐段朗读,随文识字

  1、指名读文,思考每段的大意。

  2、随文找出生字词引导学生识字、理解应用生词。

  三、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请回忆一下哪几段写日出,首尾两段起什么作用。

  3、写日出景象的段落中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景激情,顺势导入

  1、厚积薄发,加强积累:应用百花园一中的比喻歇后语和谐音歇后语作为上课口令。

  2、吟诵经典,温故知新:将生字蕴藏古诗名句,复*积淀双管齐下。

  3、谈话引入,课件展示日出情景,板书课题。

  4、过渡:《海上日出》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巴金爷爷乘船去巴黎留学,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常常早期观看日出,并把看到的景象写了下来寄给了他的哥哥们,让他们一起领略这壮观的景象。今天让我们也一起来继续领略一下这海上日出的伟大奇观。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自由读文,思考:读了文章后你有什么感受?

  2、文中的哪一句话概括了我们的共同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

  “奇观”是什么意思?

  课件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明白修辞,反问句改陈述句: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读读两句话。思考:这两句话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句子的比较,使学生对反问句有了感性的认识。】

  三、品读课文,美读展示。

  1、巧设疑问,突出主线:为什么称之为“伟大的奇观”?

  默读课文,画画能体现“伟大奇观”的语句,简单写出自己的读书体会。

  2、集体交流,顺学而教

  重点理解:课件出示

  (1)“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为什么觉得“太阳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

  ①“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想。引导学生体会太阳上升时,给人的一步一步的感觉。

  ②看录像,谈感受。

  【多媒体的使用,给学生以直观的形象,便于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景象的了解把握。】

  ③想象着太阳升起时吃力的样子,你就一定能读好,试一试!(个人展示)

  (2)“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你愿意跟谁比一比读这一句话。(赛读)

  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太阳在黑云里放谢的光芒,透过黑云的重围……”

  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意思相*词语的辨别,加深了对文章的准确理解。】

  3、把握情感,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学生练读,读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指名展示,他人评价。

  【评读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口表能力,听读能力。】

  4、齐读最后一段,回味整篇文章。

  四、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1、说说你经常用什么方法背诵文章?

  (抓重点词语,把要背的内容串连起来;先部分,后整体,一段一段背诵;理出思路,按顺序背……)

  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五、谈话小结,学*写法

  1、渗透观察,养*惯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来自于巴金先生真实的生活经历,真实的内心体验。学*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观察,我们也会在大自然中有惊喜的发现。

  2、总结写法,指明灯

  结构安排是:总起分述总述;

  写作顺序是: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

  有详有略:一六段略写,二三四五详写。

  3、延伸拓展,陶醉美

  太阳大自然赐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它是光明的使者,温暖的象征。尤其

  是经过漫漫长夜喷薄而出的太阳,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光明和温暖,还有奋

  发向上的精神和力量。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有条件的同学明天早点起来,观察一下日出的景象。尽可能的用上“词

  语采集”中的“目不转睛、夺目、奇观”三个词语写一个片段,注意写出其变化

  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风、下雨、叶落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吗?可以学*课

  文第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描述一种变化中的自然现象。

  《海上日出》是一篇“看图学文”课文。课文第三自然段共有五句话,具体描述了“无云时日出”这一动态景观,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如若逐句讲解,原本蔚为壮观的日出景象会变得支离破碎,而且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难以调动。那么,如何去突破这一难点呢?

  一、读文作画,感知语言。

  读文作画,就是先让学生读通这个段落,从整体感知上这一段的语言,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五人小组,一个小组读一个句子,并根据所读的句子内容作画。

  读文作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还原的过程,即由文字符号还原成图画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再造事物的形象和课文的意境,从而比较深入地感知课文的语言。

  二、评画学文,品味语言。

  看似简单的读文作画,一经评议,却会发现学生由于读书不仔细,所作的画有许多欠妥之处。评议图画这一环节不可马虎,因为这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极好时机。评画的实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咬文嚼字”,从而品味其规范的语言,领悟语言形式是怎样被用来贴切地表情达意的。如第3自然段第一句话是这样的: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时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一生这样画:

  其他学生进行了如下评议:

  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是说“小半边脸“,你画成了“大半边脸”,太阳应该还要小一点儿。

  生:这时的太阳,课文中说“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所以应该把太阳的光芒去掉。

  生:太阳是“红得很”,应该用深红的水彩笔画,不能加黄颜色。否则此刻的太阳就变成“光亮”的.了。

  就这么短短的一句话,简单的一幅图,学生却读得如此仔细,评得如此认真。这样的学*无疑会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读书的*惯。在评议中,他们自然也就领悟了语言,品味了语言。

  三、赏画诵文,积累语言。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教学重点是借助图画这一中介帮助学生背诵课文,从而积累规范的语言。

  经过评议、修改,学生所作的画应该能够较好地体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可选择五幅较为突出的图画(一句话选择一幅图)依次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一边欣赏这些小画家精美的“作品”,一边朗读、背诵课文的这个自然段。这实际上又是一个还原过程,即把图画还原成规范的语言文字的过程。通过这一还原过程,学生能够有效地积累规范的语言。

  四、看图作文,运用语言。

  积累语言还不是我们的目的,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熟练地运用语言,变消极的语汇为积极的语汇。为此,我们仍可借助“图画”这一中介让学生看画作文,当然,此时的图画不再是学生的“作品”。但教师用的应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画面,以便学生借鉴使用课文的语言。比如此时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一幅日落图,让学生试着描绘日落这一动态的景观。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戏剧的一些基本知识。

  2、体会剧中人物语言的个性化。

  二、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通过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

  2、难点:朗读台词体会人物内心感受。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曹禺,剧作家、戏剧教育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幼年时的所见所闻对他反帝爱国思想的形成和他一生的创作起了巨大的作用。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雷雨》和《日出》的发表,是中国话剧创作艺术成熟的标志。他的剧作戏剧冲突尖锐复杂,结构严谨;人物性格鲜明独特,富有典型意义;戏剧语言个性化,且具动作性和抒情性,这些都是剧作成熟的标志。他促进了话剧从“案头剧”向“剧场剧”的发展,曹禺以前,多数剧本主要以阅读欣赏为主。曹禺的《日出》等剧作,具有极好的舞台效果。《日出》是以30年代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大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话剧。它暴露了半殖民地大都市黑暗糜烂面,控诉了“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一方面是剥削者、“有余者”贪得无厌,醉生梦死;另一方面是被损害者,“不足者”备受侮辱,“有余者”和“不足者”形成强烈对比。小职员黄省三走投无路毒死自己的孩子后自尽被救发了疯,剧本描写了他们的悲惨命运,也描写了他的善良、忠厚和倔强的性格。

  二、词语解释。

  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世故:处事经验。

  凄楚;凄惨痛苦。

  喃喃:象声词,连续不断的小声说话的声音。

  狞笑;凶恶地笑。

  萧条:经济衰微。

  三、听录音后,学生分角色朗读

  四、了解戏剧艺术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他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戏剧种类:

  a、按艺术形式不同分成话剧,歌剧,舞剧等;

  b.按剧情繁简和结构不同,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

  c、按题材反映的时代不同,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d、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和表现手法不同,还可分为正剧、喜剧和悲剧等。

  剧本的特点:(它是演出的依据和基础。)

  第一,剧本必须适应舞台演出,篇幅不能太长,人物不能过多,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第二,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戏剧冲突发展变化;过程构成剧本的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第三,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必须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舞台说明:

  写在每一幕的开头、结尾和对话中间的说明性文字,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五、《日出》简介

  剧作选取了一个豪华大饭店和一个三等院作为强烈对比的场景,前者围绕一个交际花陈白露以及糜集在她周围的银行经理、富婆、面首、洋教授,展开了上层社会纸醉金迷的生活;而后者,则环绕着女翠喜以及一个被卖到宝和下处的女孩“小东西”的命运,揭示了人间地狱般的黑暗。曹禺通过这种对比鞭挞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制度。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用“扩大”、“分辨”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

  1、投影图片1和图片2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

  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

  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讲读第2—3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

  (一)说说图意

  顺序:(天空—太阳—海面)

  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③讨论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

  重点理解词语: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

  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

  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观的景象

  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

  体会用词的准确

  3、讲读4—5自然段

  指导观察云—太阳

  ②指名读4—5自然段

  理解词语:分辨灿烂重围光亮

  概括段意

  指导读句子“他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红色。”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

  4、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

  “奇观”指什么?

  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作者看到这壮观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练*背诵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练*背诵课文

  1、练*背诵第一段

  2、指导背诵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练*2

  3、指导背诵4—5自然段

  4、同桌练*背诵全文

  5、抽查

  二、指导书写练*用“扩大、分辨”造句

  1、指导写生字

  2、理解“扩大、分辨”并造句

  3、书写句子

  4、听写生字

  三、小练笔

  写早晨校园的一处景物

  四、作业:

  1、熟背课文

  2、预*第3课

  教学札记:

  学生在观察图画时对于两幅日出图区别之处看不出,只认为第二幅图是第一幅图的延伸。同时“分辨”与“分辩”分不清楚。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去组词造句。

  2、概括文章段落大意,扩展学生发散维能力。

  3、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是重点,写观察到日出的

  景象和在多云情况下到日出的不同情况。

  教学难点: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投影机,幻灯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板书设计

  日出前:浅蓝红霞越来越亮

  日出时:负纵升冲跳射

  海上日出薄云:躲时透过直射亮光

  日出后:厚云:镶透出出现染成光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介绍、文章背景简介。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海上日出》就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时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就会明白了。

  二、引导学生自学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2、画出生字、新词,要求自己查有关资料。

  3、画出不懂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与学生交流自学的情况

  1、学*生字新词:范、扩、辨、红霞、刹那、奇观。

  2、请学生回答如何分段,并概括大意。

  3、按照分好的段落,分小组阅读(读得流利、准确)

  四、进行小组讨论,解说课文。

  1、指名第一段,思考问题:这一段作者写了什么?第一句“常常”说明的是什么?这一段与全文有什么关系?

  2、发动学生积极回答,自己进行补充说明。

  第二课时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