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语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仿照“我会读”的句式说句子。

  4、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掌握生字发音、字形及意义。

  2、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在理解标点符号作用和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尊重学生独特的朗读体验。

  3、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兴趣,提高学*效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向往美好的心境,关心自然和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三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年版)》建议“要让学生喜欢学*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一年级的基本任务是识字学词,读通、读顺、读好课文,注意积累语言。因此本课以学生原有的识字经验、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抓住标点符号及重点词语,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等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1、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认识汉字,激发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4、本课适合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状态。

  四、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中的儿话音)

  2、老师来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拿好,眼睛看着课文,认真听。(培养良好的倾听*惯)

  3、同学们,请你们自己读一遍课文,在书中标画自然段,圈画会认字。(五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二)多种方法学生字词

  1、学*认读字。

  (1)大屏幕上有许多词语,请你借助拼音读一读。(课件出示认读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这些词语去掉拼音了,谁想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3)看图举词卡游戏:仔细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请你们在词卡中迅速找到相应的词语并举给老师看。

  (4)认读字从词里跑出来,你们还认识吗?(开火车读认读字)

  (5)之前我们识记新字有哪些方法?(加一笔,减一笔,换偏旁)

  (6)今天老师再来介绍两种新方法,加一加,减一减。

  2、学*会写字。

  (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字)这是我们今天要学写的三个生字,谁来读一读?

  (2)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记字方法记字)

  (3)仔细观察这三个生字的字形,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4)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这三个生字。

  (5)自己在书上田字格中描一个写一个。

  (6)反馈讲评。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让生字多次复现,渗透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

  (三)自主探究,学*课文

  你们知道雨点儿是从哪儿来的吗?自己读一遍课文,要求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错字,不破词。

  1、学*第一自然段。

  (1)理解“数不清”。

  ①有一天,天上的云彩越来越多,不一会天空中下起雨来了。(师在黑板上画云朵和两滴雨)

  ②回忆一下课文,数不清的雨点从云彩里飘落下来,老师这样画对吗?(不对,应该有很多雨点)

  ③用书中的一个词来表示雨点儿数量很多。(数不清)

  (2)指导朗读。

  ①课件出示句子: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这句话怎么读才能表示出雨点很多呀?自己练一练。

  ②指名读。

  (2)理解“飘落”,指导朗读。

  ①雨点很轻,也很小,风一吹,雨丝都变得斜斜的,然后慢慢地从天空落到地上。书上用了一个词,是怎么落下来的?(飘落)

  ②“飘落”是指雨点轻而慢的下落。读“飘落”这个词的时候,可以读得稍微慢一点、轻一点。再来练练这句话。(学生练读)

  ③谁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句子)

  2、学*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雨点儿说了什么?小雨点儿又说了些什么呢?自己读读二至四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大雨点儿、小雨点儿的话:你要到哪里去?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看看屏幕上的三个句子,出声读一读,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

  ②谁来读一读?小结:在读问句的时候,语调要有一点点往上扬,读出问的语气。

  ③左右两个同学互相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

  ④分角色朗读。

  ⑤我们读了大雨点和小雨点说的这些话,知道了他们要去的地方,他们要去哪儿?(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⑥为什么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需要雨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更需要雨水,每一种花草树木的生长都离不开雨水的滋润)

  3、学*第五自然段。

  ①(课件出示图片)小雨点来到有花有草的地方,经过雨水的冲刷,这里的花草颜色更鲜艳,更美丽了;大雨点来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在雨水的滋润下,这里长出了绿绿的草,红红的花。请你们想象刚才美丽的画面,美美地读第五自然段。

  ②(课件出示图片)雨过天晴,大地上的变化可大了!你能把括号里的内容填完整吗?(指导学生说完整语句,包括括号前内容)

  有花有草的地方,_______。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________。

  ③你们说说,这么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的功劳呀?(雨点儿)

  小结:雨点的功劳远不止这些,雨点儿唤醒了万物的生长。

  ④请你们想一想,假如你是雨点儿,你要到哪儿去?为什么?

  农田,让禾苗喝足水,结出更多的庄稼。

  果园,让果树喝足水,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花园,让花朵开得更美丽。

  小结:同学们的愿望有很多很多,也很美好,如果你们是雨点儿的话,你们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4、回读课文。

  回想雨点儿的功劳,带上你美好的愿望,就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中再来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读好人物对话。运用分角色朗读,增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状态。运用多媒体课件,再现雨前雨后情景,有效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充分尊重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独特感受、体验,用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讲解分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角色,明白雨点儿滋润了万物。

  (四)拓展练*,仿照句式说句子

  1、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真的盼着春天早点儿到来,雨水快快降临,来唤醒自然万物。你们还记得课文第一段告诉我们雨点儿从哪里来吗?

  课件出示句子: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2、雨过天晴了。

  课件出示句子: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亮亮从屋里跑出去。

  3、请你读一读这三个句子,看看有什么发现吗?

  4、像这样的句子你们会说吗?

  课件出示句子:_________从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发现句子规律的基础上,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仿照句子,联系生活实际练*说话,进行语言积累。

  (五)总结全文,课后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了生字新词,读了关于雨点儿的故事,知道雨点儿为万物生长做出巨大的贡献,让我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相信你也喜欢上了雨点儿。

  2、今天回家后,把小雨点儿的故事讲给父母或小伙伴听。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延伸,回顾、整合本节课所学内容,促进学生积累、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2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惯,互相交流,学*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3

  第一课时

  35、壶盖为什么会动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七小节

  2、复*生字注意“英”“定”读准后鼻音强调“为”的笔顺组、祖区分

  3、读词语:英国一位科学家好奇半天祖母一定推动

  4、用“谁是什么”造句

  36、数星星的孩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小节

  2、复*生字区分:祖、组注意“指”“楚”读准巧舌音多音字“斗”组词

  3、比喻句:什么像什么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区分:题、提

  古诗七步诗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38、望梅止渴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区分:渴、喝;朝、潮“精”换部首积累士字旁的字书空“止”

  39、花木兰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战”换部首“常”一字开花

  3、词语搭配: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读词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

  40、责任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书空“必”

  3、读句子: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七、快乐宫7

  1、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

  2、复*查字典

  3、书空:善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4

  学*目标: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1、2、3、4、5自然段。

  4、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数不清、飘落”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方”。

  2、初步了解雨点儿的作用。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下雨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呢?(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课题)

  2、今天我们的课堂里来了一群可爱的雨点儿,我们快叫叫它们的名字,和它们打声招呼吧。

  3、雨点儿读得时候要注意把儿化音读出来,(老师示范)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情境学*生字

  1、雨点儿今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课件出示云彩)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美丽的云朵我们叫它云彩。(学生齐读云彩,指名读)云彩妈妈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它的宝宝小雨点长大了,要独立了,要出门了。小雨点出门干什么,它要去哪里呢?

  3、(出示雨点儿飘落)看,小雨点儿从云彩妈妈那飘落下来了。(出示“飘落”二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两个字的?它轻轻地,慢慢地落下来,谁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指名表演)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吗?(树叶、雪花、羽毛等)谁能用“飘落”说一句话吗?

  4、落下的雨点儿可真多,咱们来数数,一颗,两颗……雨点儿可真多,不知道有多少,怎么数都数(引导学生说出数不清,出示“数不清”)你还知道什么也数不清?(星星、白云、头发、树叶)

  5、雨点儿落到了半空中,(出示“半空”)你怎么记住半空?一颗大雨点儿和一颗小雨点儿见面了。听!它们在说话呢!(课件出示雨点儿对话,课件出示“地方”)大雨点问小雨点什么呀?(出示“问”)(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是怎么回答的?(出事“回答”)(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

  小雨点还问了大雨点想去哪里,它是怎么问的呢?(你呢?)大雨点想去哪里呢?一起说(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6、大雨点儿和小雨点说得多好呀,不过它们想去的地方不一样,说话的语气肯定也不同,老师有个建议,想和你们一起学着雨点儿说话,我来当大雨点儿,你们当小雨点,好吗?(师生合作)同桌两个小伙伴一个当大雨点,一个当小雨点,自己也练一练。(指名带头饰表演)

  7、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分别来到它们想去的地方,这些地方有什么变化呢?你想知道吗?(课件演示)有花有草的地方,由于小雨点儿的来到,花更红了,草更绿了,变得更美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也变美了,因为大雨点儿的及时光临,也长出了红的花,绿的草。(课件同时播放音乐《小雨沙沙》)

  三、复*生字—

  1、雨点儿到过的地方,花儿真美丽,来,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花朵,用最美的声音读出花上的生字宝宝吧。

  2、开火车

  四、课间律动

  这些花儿真美丽,花儿真要谢谢小雨点。看,蜜蜂蝴蝶也被吸引过来了,它们又唱起动听的歌。(播放《小雨沙沙》,学生齐唱)

  五、指导朗读课文

  1、学生自渎。小雨点给我们带来了动听的故事。一位作者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同学们赶紧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拼读)

  2、学生数数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你最喜欢哪一段?美美地读出来。

  4、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5、分组读2、3、4段

  课文中第二、三、四自然段也特别有意思,我们来分组读一读吧!

  6、听了小朋友们朗读,肖老师也想读一读了,老师来读读第5段,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思考下面的问题:大雨点到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小雨点到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学生找出来读一读)

  六、拓展

  这一切都是谁的功劳?如果你是小花或者是小草,你想对雨点儿说些什么?为什么要感谢他们呢?雨点儿又会说些什么呢?(对话练*)

  七、齐读课文,提出希望

  让我们捧起书,一起把这篇课文读一读,感谢雨点儿给我们带来了生命!(学生齐读课文)

  雨点儿要回到云妈妈的怀抱了,临走前他们还有一个心愿,听听它怎么说的:小朋友们,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记着常给身边的花草浇水哦,这样它们才会快快长大。我们行动起来,好吗?

  小雨点给我们提出了希望,我们要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你们能做到吗?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5

  第一课时

  程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范文10份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1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惯,互相交流,学*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学*本课词语。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新课《聪明的华佗》。

  2、华佗长大后成了我国的医学家。

  (二)指导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课件,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图上画了些什么人?从服饰上看,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

  3、图上画的小男孩就是小时候的华佗。旁边的中年妇女就是华佗的妈妈。摸着胡须的老人就是华佗的师父蔡先生。

  你看,图上的小华佗在干什么?

  4、华佗为什么拿青草喂小羊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轻声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对照课后生字表,画出生字及生字所带出的词语,多读几遍。

  (3)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

  (1)认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说出大意就可以了。)

  (四)分段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1、通过自学,我们已经初步知道文章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事。接下来,我们深入学*,看看华佗聪明在哪儿?

  2、学*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这段讲什么?

  (2)齐读第一句,谁能给“有名”换一个词语,但这句话意思不变?(出名)把“出名”放进句子,再读一读。

  (3)理解“学徒”。

  3 、蔡医生是怎么收下华佗的呢?自由读读第二、三、四自然段。

  小组学*:

  (1)蔡医生出了一个什么题目考华佗?

  (2)用“﹏﹏”画出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3)华佗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有关的句子。

  4、小组反馈学*结果。

  (1)蔡医生是怎样考华佗的?指名说,全班开读第二自然段,

  (2)找一找写两只羊打架的句子。

  出示句子“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找顶过去,斗得很凶”。读一读。

  (3)华佗是怎么想的?(齐读想法。)“硬拉”会有什么后果?你有什么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听。

  (4)华佗想到了好办法吗?哪个自然段写了华佗的做法?

  ①看图,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②找找描写毕佗动作的词语。(“拨”“拿”“摇动”。)

  华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④指导读这一段,要表现出华佗的聪明。齐读。

  5、学*第五段。

  (l)蔡医生收下了华佗为徒吗?齐读最后一段。

  (2)你从哪几个词中看出蔡医生对华佗很满意?

  (3)用高兴的语气再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加深理解。

  你觉得华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

  1、朗读课文。

  2、认读生字新词。

  (二)小组内互学本课生字。

  如:我记住了“分”,上面是“八”,下面是“刀”合起来就是“分”,分开的分。

  (三)班内交流,重点指导。

  “角、对、分、着、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或分解、组合来识记。

  例如:拿:合——手

  (四)指导书写。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之”,捺要长些,托住“文”。

  那:右半部“阝”起笔要比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目”字体形窄长,与“丷”上下对齐。

  (五)作业。

  1、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巧妙解决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3

  第一课时

  35、壶盖为什么会动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七小节

  2、复*生字注意“英”“定”读准后鼻音强调“为”的笔顺组、祖区分

  3、读词语:英国一位科学家好奇半天祖母一定推动

  4、用“谁是什么”造句

  36、数星星的孩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小节

  2、复*生字区分:祖、组注意“指”“楚”读准巧舌音多音字“斗”组词

  3、比喻句:什么像什么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区分:题、提

  古诗七步诗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38、望梅止渴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区分:渴、喝;朝、潮“精”换部首积累士字旁的字书空“止”

  39、花木兰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战”换部首“常”一字开花

  3、词语搭配: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读词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

  40、责任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书空“必”

  3、读句子: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七、快乐宫7

  1、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

  2、复*查字典

  3、书空:善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4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讲了华佗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妈妈送华佗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蔡医生让他分开争斗着的两只羊,华佗想出用青草引羊的办法,巧妙地中止了它们的争斗。蔡医生高兴地收华佗为徒。

  教学重点是学*生字新词,从故事中受到启发:遇事要善于思考,不可蛮干。

  二、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掌握“院子、分开、路边、青草”等词语。认识“聪、巧、硬、止、争”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解决问题不能使蛮劲,要抓住其特点想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三、教法建议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2.两幅图:一是画着两只羊正在争斗,二是放大的文中插图。

  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生字中,重点指导读准声母是鼻音的“那”,韵母是后鼻音的“聪、硬、争”。

  一些生字可用熟字变一部分的方法来识记,如“用——角”“村——对”“公———分”“看——着”“头——斗”

  2.写字教学

  写字前,要借助田字格把握字的结构比例,如“分、角、拿”都是上下结构的字,其中“分”上下各半,“角”上小下大。可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这:先写“文”,最后一笔是点,再写“辶”,一捺要长些,托起“文”

  “那”右半部“了”起笔要比左边低些,“I”向下伸,收笔也较左边低。

  “着”横画较多,上面三横长短不一,所有的横画之间间隔匀称。“目”字体形窄长,与“”上下对齐。

  词句教学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句中“学徒”指当蔡医生的学生,跟着他学医术。

  “两只羊……叫得很凶。”“斗”是双方互争,谁也不让。课文中“打架、争斗”都是这个意思。学生在生活、影视中见过斗鸡、斗牛。这句话具体描述了两只羊争斗得厉害,暗示了很难拉开。

  “硬拉是不行的,我得想个办法。”这一想法正是华佗聪明之处。“硬拉”句中指用大力气制止羊打架。理解这句话要联系上文“斗得很凶”,华佗“七岁”,明白他使再大的力也分不开这两只羊。“得想个办法”,句中“得”读“dei.”,与“斗得很凶”的“得”读音不同,表示必须、需要的意思。读第四段就知道华佗想的什么办法,结果怎样。这句话写华佗遇到问题先动脑筋找窍门。他所想的办法说明他了解羊爱吃草,而青草很容易找到。小华佗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

  朗读指导

  本课有几个长句,朗读时要按句子的意思,用停顿的方法突出要点。

  妈妈送他/到蔡医生那里/去学徒。

  正巧这时候/院子里/有两只羊在打架,蔡医生就叫华佗/把它们分开。

  两只羊/头/对着头,角/对着角,你顶过来,/我顶过去,/斗得/很凶。

  第三段第二句华佗心想的话要读得轻些、慢些,但语气要肯定。

  练*提示

  课后练*第三题是摘抄课文中的词语,训练学生注意语言积累。这项练*的灵活性较强,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词语抄写。可以选带生字的词语,帮助识记生字;也可以选自己认为常用的好词,如“面前、点点头、不行”;还可以选没教过但自己学会的词,如“正巧、硬拉、争斗”等,只要写对都行。

  第四题是句子训练,让学生在例句中感知“从”的用法(与后面的.名词组成短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方向)。练*时先读例句,知道这句说华佗拔草,这草是从路边拔来的。第二句学生补充后可再问问:从哪里走出来?强化“从”的后面一定要说出“什么地方”。最后让学生自由用“从”说句子,先各自说,再相互交流。

  扩展活动

  收集名人童年时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巧妙解决的故事,开个故事会。

  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用蔡医生考华佗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切身体会华佗真聪明,他的办法真妙。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1.出示两只羊正在争斗的画面,提问:如果让你把它们分开,你怎样做?评议各人想的办法合适否。

  2.简介华佗,老师范读第四段,并出示插图放大图,观察华佗引开羊的做法。口头填空:()的华佗。(答案不必一致,合适即可。)

  3.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说说图中华佗旁边两个人各是谁,他们三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三)逐段读课文,随阅读认识生字,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四)用不同形式练*朗读课文,再把自己读得的一段读给别人听。

  (五)评议:华佗的这个办法有什么好处?可引导学生自由说。如不用费大气力、不用花很长时间,方法简便易行,不会伤害羊等。假如能从课文中找到根据,说说从哪里看出来的更好。

  (六)识记生字,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那、着、想”。

  (七)完成课后练*。

  (八)布置作业。

  1.用蔡医生出的问题考考爸爸妈妈,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

  2.收集有关故事。准备开故事会。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5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

  《两只小狮子》2课时

  《小伙伴》2课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6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惯,互相交流,学*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7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

  《两只小狮子》2课时

  《小伙伴》2课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8

  “一起做游戏”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一起做游戏”。教材利用主题图小朋友熟悉的贴鼻子游戏引发兴趣,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自参与游戏,让他们观察游戏的过程,感受到游戏多么有趣,激发他们把自己做过的游戏介绍给同学,同时向别人学*做游戏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游戏的过程,在做游戏中产生口语交际的愿望。

  2.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大方、简单地说出游戏的过程,有趣的'地方和心理感受。(重点)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惯,互相交流,学*询问。(难点)

  课前准备

  1.教师课前带孩子们玩游戏:老鹰捉小鸡。

  2.让学生找几个小伙伴去玩一下自己喜欢的游戏。

  3.黑板上先画一张小熊的笑脸,准备一个鼻子粘贴,一条蒙眼睛的布。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教师课间带领孩子们玩一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上课铃声响后,孩子们仍意犹未尽。)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玩的是什么游戏?

  生:老鹰捉小鸡。

  师:这个游戏好玩吗?

  生:好玩极了!

  师:那这节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好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由生活中最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参与游戏、乐于表达的愿望。

  二、引导交流,自由表达

  师:告诉老师,你觉得刚才“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哪儿最好玩?

  生1:老师当老鹰,跑得好快,我差点儿被捉住了。

  生2:我当鸡妈妈,保护我的“孩子”,真有趣!

  生3:我的手紧紧抓住前面的“小鸡”的衣服,生怕被甩掉了,真好玩!

  生4:老师,下次再玩,我当老鹰,你当鸡妈妈,好不好?因为你的胳膊比我们的长。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那你们还喜欢玩什么游戏呢?(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

  生:丢手绢、跳皮筋、贴鼻子……

  师:那我们再来玩个贴鼻子的游戏吧!咱们一边玩游戏,一边观察游戏的过程,看看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好吗?

  生:太好啦!

  师:那我先请一位同学来给这只可爱的小熊贴鼻子吧!(把学生的眼睛用布条蒙住。)

  生:老师,我们可以给他提示吗?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9

  第一课时

  35、壶盖为什么会动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七小节

  2、复*生字注意“英”“定”读准后鼻音强调“为”的笔顺组、祖区分

  3、读词语:英国一位科学家好奇半天祖母一定推动

  4、用“谁是什么”造句

  36、数星星的孩子

  1、熟读课文,特别是第一小节

  2、复*生字区分:祖、组注意“指”“楚”读准巧舌音多音字“斗”组词

  3、比喻句:什么像什么

  37、一个奇怪的问题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区分:题、提

  古诗七步诗

  1、背诵并能连线

  2、书空会写的字,填空

  38、望梅止渴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区分:渴、喝;朝、潮“精”换部首积累士字旁的.字书空“止”

  39、花木兰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战”换部首“常”一字开花

  3、词语搭配:披战袍跨骏马渡黄河过燕山

  读词语:巾帼英雄女扮男装赫赫战功英勇善战

  40、责任

  1、熟读课文

  2、复*生字书空“必”

  3、读句子:一个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有出息的。

  七、快乐宫7

  1、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

  2、复*查字典

  3、书空:善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10

  第一课时

  程第二课时

  板书设计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执教时间: 年 月 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导学:“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2.比赛游戏形式学*“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1)一比:自己读一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2)二比:和同桌读一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三比:指名领读。

  (4)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5)他们说的和我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尝试背诵。

  3.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的名人名言?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引出主题,激起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听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播放多媒体,让学生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 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学生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引导学生有节奏地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通过打击乐节奏来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学生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流利愉快地念儿歌。

  4.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1)这首儿歌里你喜欢哪些人,不喜欢哪些人?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设计恰当的表情和动作,看谁表演得最形象。

  (3)指生到前面表演。

  (4)老师打节奏,同学们一边读诗一边用自己喜欢的表情和动作表演。

  三、课后延伸,亲子读诗

  把这首儿歌推荐给爸爸妈妈,让他们和你一起用快乐的形式朗读儿歌。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案(精选5篇)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1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精炼含蓄的语言,学*文中运用排比、反复的手法进行场面描写的方法。

  (二)情感态度目标:

  1.感受文章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艺术美。

  2.体会安塞腰鼓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感受生命的律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

  (三)过程方法目标:

  1.朗读理解―诵读品味―精读赏析,以悟代学,领会文章的意蕴美。

  2.讨论探究。自主、合作、探究地完成课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

  1.精读赏析重点语句,理解排比、反复的作用。

  2.丰富朗读形式,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文章恢宏的气势,品味文章的主题。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思路】

  课型:朗读品味型

  教学思路:这是一篇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文章,应引导学生读清节奏、读准感情、读出气势,在朗读中,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铿锵激越的语言并借助媒体的视觉镜头,加深对安塞腰鼓恢弘场面的认识,领会作者对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赞颂。

  【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有关安塞腰鼓的资料。

  2.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充分诵读,整体感知文意,学生主动探究、师生互动交流,研讨课文主旨。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安塞腰鼓表演的场景,学生用“……的安塞腰鼓”对安塞腰鼓进行评价。可填词、短语、句子。(如:激越昂扬的安塞腰鼓)

  2.渲染情境,学生谈感受,交流查阅了解的“安塞腰鼓”的资料。

  (奔放、动感的画面,热烈、铿锵的音乐,让学生直观、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课堂氛围,点燃了学生的学*热情。)

  二、课前热身,检查预*

  1.给下列加点注音:

  亢奋()晦暗()羁绊()搏击()烧灼()蓦然()冗杂()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各造一个句子。

  ①叹为观止②戛然而止

  三、整体感知,研讨主旨

  (一)朗读感知,初步理解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初步感知文意及感情基调

  2.指导学生集体朗读,体会文章的语气节奏。

  (朗读指导:鼓声响起之前,沉稳、期待,中速不乏力量;中间主体部分,语调激越、昂扬、饱满、迸发,稍快中注意层次;鼓声落,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稍慢)

  3.学生归纳朗读后的整体感受,对安塞腰鼓进行概述、评价。

  (二)诵读品味,揣摩内涵

  1.学生分组品读,体验作品的情感、语调,然后推荐代表,比赛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2.学生组内讨论,疏理文章脉络

  ①文章的叙写顺序是什么?

  (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

  ②文章反复出现哪个句子?出现几次?有什么作用?

  (“好一个安塞腰鼓” 4次,这是文章内容与结构上的核心句)

  ③学生反馈,教师引导理清文章结构

  (三)研读探究,揭示主旨

  1.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质疑探究。

  2.教师集中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组织展开交流讨论。如:

  ①“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②“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③“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④“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3.学生反馈,教师点拨。

  4.请学生在朗读及理解重点语句的基础上,谈谈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5.教师引导归纳文章主题思想

  四、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播放歌曲《黄土高坡》片段,谈谈自己对大西北的感觉。想想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而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1.内容及方法小结

  2.作业:摘抄并熟记文中精彩句段。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搏击前:(安静)鼓声――令人震撼

  动作――奇伟磅礴

  搏击中:(奔放、火烈)舞姿――阳刚之美

  节奏――粗犷雄劲

  戛然而止:(出奇的寂静)渺远的鸡啼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赏析课文美点,体味文章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学*反复、排比手法的运用。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

  一、复*导入

  1.请学生朗读文章片段,检查朗读情况。

  2.师生齐声诵读全文。

  二、精读赏析,体会意蕴

  1.本文大量运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请学生默读课文,勾画出使用排比和反复的语句,体会表达效果。

  2.学生诵读所勾画的语句。

  3.男女生分组,比赛诵读所勾画的语句,仔细品味。

  示例:第9-11自然段中“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这个语段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学生根据范例分组品味语句,相互交流,教师参与指导。对共性的问题,全班讨论,教师给予点拨和补充,达到教师引导,师生互动的效果。

  4.请学生诵读自己喜欢的片段,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5.学生分组品读,组内讨论:

  (1)就课文的词、句式、修辞、写法、结构等方面,用“______好,好在_________”这样的句式简要评述文章美点。

  (2)学生反馈,教师引导归纳

  如:①词语方面“‘茂腾腾’好,好在简洁传神地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热情奔放。”

  ②句式方面“短句的运用好,好在营造了激越的气氛。

  ③修辞方面“综合运用排比和反复的手法好,好在增强了气势,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

  ④结构方面“以‘好一个安塞腰鼓’为线索反复咏叹好,好在使文章具有形式的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三、拓展延伸,迁移巩固

  学*课文,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短句,进行合理的想像,描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200字左右,并把它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内容小结

  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腰鼓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彻底地表现生命的阳刚之美。

  2.方法归纳

  文章用语激昂、酣畅淋漓、大气磅礴,让人激情澎湃。作者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笔力,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歌之、颂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3.作业

  抄写课堂上勾画的句子,反复诵读品味。

  【板书设计】

  安塞腰鼓

  蓄势待发――壮阔豪放――回味无穷

  (反复、排比、比喻)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2

  一、教材内容分析

  第七单元共有四篇课文:《人有两个宝》、《升**》、《江南》。《我叫“神舟号”》

  《人有两个宝》是根据我国大教育学家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编的一首儿歌。共六行三句话。课文中的手脑与生活紧密联系,语言朴实,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口语*惯。另外图文并茂,学生容易朗读。

  《升**》是一首清新自然,简洁易懂的儿童诗。描写了小学生升**的庄严仪式。它告诉孩子们***是我们的**,升**时要奏**,我们要敬礼等知识。短短三句话,包含尊敬**,热爱**的思想感情。

  《江南》。是一首选自《汉乐府》的古诗,描绘江南夏天,碧绿的荷叶,美丽的荷花,采莲人采摘莲蓬和鱼戏莲叶间的动人生活情境。诗句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插图色彩鲜艳,形象逼真,展开了一幅荡舟采莲,莲叶田田,鱼戏莲叶的美丽画卷。可谓有情、有景、有韵,孩子们读来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于在读中熏陶儿童美的情操。

  《我叫“神舟号”》采用了拟人化手法,通过嫦娥姐姐与“神舟号”飞船的对话,说明这艘飞船是中国制造的,正在进行飞行试验。本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全文,并融入神话传说,字里行间洋溢着自豪之情,让人感到中国的科技发展硕果累累,前程无限。在教学中要进行有效的`激励,从而促使学生从小刻苦学*,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本单元有三大教学目标

  (一)思想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从小刻苦学*,将来为祖国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知识目标:学*本单元2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

  的26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说和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认识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多种能力与*惯的培养。

  三、《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及教学理念。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共提出10点要求,归纳起来可分四个方面:

  一是情感态度与*惯,主要是喜欢读书,爱护图书;

  二是学*基本的读书技能,主要是朗读、默读;

  三是应用起码的读书方法,包括借助拼音、图画读书,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感受课文人物、事件、美好情境和优美语言;

  四是注意积累和背诵。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生阅读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

  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要多读精讲,注重积累。就低年级而言,朗读和背诵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教师一定要采取多种形式(如绘画、配音、分角色表演朗读、动作表演朗读等)引导儿童在自悟自得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达到入境入情。要力避繁琐、单调、枯燥的技术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在此基础上鼓励儿童多背诵,强化语言积累。一方面要尊重并鼓励儿童说出个人的独特的阅读感受,要鼓励儿童质疑问难,发表自己的见解。此外,还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要指导儿童选择好的读物,给儿童创设交流课外阅读成果的机会。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2、初步领悟“儿童的游戏中蕴含艺术和美”的道理。

  3、由“意会”(理解文本)达到“会意”(心灵交汇),发掘生活游戏中所蕴含的艺术和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感受童心童趣,与自身经验相契合,形成个性体验、个性感悟。

  2、领悟、挖掘游戏中的艺术和美,在基础理解层面上有发展理解。

  难点:体会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来猜个谜语:我走它也走,我停它也停,光弱它不在,光强它显形。(影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竹影》。

  2、根据课题设问:影从何来(“光”)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光的呢以此引导学生阅读课文1、2小节。

  重点领会:

  ①这两段写出了光的哪些方面(写出了光的特点,变化过程)

  ②这两段写出了孩子对光有一种怎样的感情?(喜爱,挽留)

  3、除了1、2两节,还有哪里同样表明孩子们喜欢月光的呢引导学生读第3节中描写月光的语句,并让学生把“赞美”一词具体化。可问问学生他们是如何赞美的,试着赞美一番。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说明]

  光,对孩子们来说,是留恋的、喜爱的。晚霞下沉时的“守定西天”和“不可挽救”,月光升起时的“赞美一番”,就表现了孩子们当时的心情。没有“光”,就没有“影”,没了“影”就无以描,这不仅影响孩子们游戏,文章也就不真实。所以先引导学生阅读“光”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教学作铺垫,也有利于学生明白*时写作要求真的道理。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三、配乐朗读,体验童趣和童真。

  清风明月的夜晚是多么的美好,竹叶萧萧的声音又是多么动听,孩子们在这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声音中,玩了什么怎么玩他们玩的有趣吗(幻灯显示)后让学生一一找出并体验。

  重点体验:

  1、猜烟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尽情地猜,不求科学准确,只求从大胆的猜想中,体验孩子们的那股猜劲,从体验中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创新意识。

  2、描竹影。通过比较阅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体验孩子们自我欣赏的情趣。

  [设计说明]

  趣事和趣味,学生们都有过。本环节的两个体验重点,前者让学生自己猜,后者让学生比较读,其目的就是多给学生自己体验。体验时,指导学生回到童年,沉浸在童年的生活中。

  四、审美赏美,从影到画。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问,是求知的前提。在清风明月的夜晚,竹叶萧萧的园子中,孩子们的玩是充满童趣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也是非常天真的。请说说他们提了什么问题,爸爸又是怎样深入浅出地说明的,从孩子们和爸爸的问答中,你们懂得了什么(幻灯显示)

  重点明确:

  1、模仿和创新的意义。――描和画,其实就是模仿和创新问题。模仿有模仿的意义,创新也有创新的作用。因事因时而异,有的需先模仿后创新,如练字、画画之类;有的更强调创新,如科技发明。可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发表见解,说说模仿和创新的`不同意义。

  2、中国画和西洋画的区别。――在基本明确中西画不同的风格之后,展示两幅画,让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重点欣赏中国画。欣赏的方法是让学生给中国画拟标题,在与原题比较中印证文本知识,加深对文本“活的神气”的理解。

  [设计说明]

  孩子的问是天真的,爸爸的答是理性的。要让学生理解深奥的道理,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生活联系,才能体会“创新”和“活的神气”的意义。联系练字和画画,展示中西画并拟题,正是让可感的生活来解释抽象的道理。

  五、跳出文本,体验生活,欣赏艺术

  (一)引向生活

  孩子们的问天真有趣,爸爸的答深入浅出。从爸爸深入浅出的回答中,我们知道:就画画而言,有模仿有创新,我们要追求创新:有形似和神似,我们要讲求神气。但创新不能脱离生活,神气也离不了形似。孩子们描绘的人影、竹影,就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艺术的起步。诸如此类与艺术有一定联系的儿童游戏生活,你们也一定有过,也一定很好玩,我们不妨再回过头去想想,小时候你做过的哪些游戏也蕴含着艺术和美呢比一比,谁的游戏更富有艺术和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大致明确:

  堆积木、玩泥巴、玩沙子、堆雪人――建筑雕塑艺术

  过家家、捉强盗、老鹰抓小鸡――戏剧表演艺术

  涂鸦、在手上画手表、踩脚印画(用水或在沙滩上)――绘画类

  敲击杯碗、玩拨浪鼓等有声玩具――音乐类

  女孩子跳橡皮筋、丢手绢――舞蹈类

  起外号、编故事、猜谜语――文学类

  [设计说明]

  学*应向生活延伸,由童年的游戏引发对生活的体验,注重对艺术发现的认识,得到艺术的熏陶。

  (二)再次欣赏

  现在请大家欣赏一组来自孩子游戏的艺术精晶,让我们再次来体验艺术中的童趣。(幻灯显示)――丰子恺的漫画。

  (教学设想:在前一环节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在回忆自己的童年后再来看这几幅漫画,是对童心童趣和艺术美的再度体验,里面的认同感和强烈共鸣都化作一个会心的微笑。利用“瞻瞻的脚踏车”点拨:“每个会游戏的人都有艺术天份,关键在于有没有努力把它发挥出来。”增强自信心,激发学*欲)

  [设计说明]

  走进文本又跳出文本,从文本拓展到生活,又从生活进一步体验文本,这就是拓展延伸的要义所在。为延伸而延伸,往往是盲目的随意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延伸本环节试着先从文本延伸到童年游戏,意在让学生领会游戏中蕴含着艺术;再从文本延伸到艺术作品,进一步证明艺术离不开生活。通过延伸,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六、课堂小结。

  童稚的游戏里竟然蕴含着这么多的艺术和美!难怪有的西方学说甚至认为:“艺术就是起源于游戏。”不管艺术起源于什么,我们至少明白了:

  “艺术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幻灯显示)

  让我们大声把我们的感悟读出来。

  七、课后练*。

  喜欢画画的,给童年生活画一幅画。

  擅长写作的,给童年生活写一篇文。

  爱好唱歌的,给童年生活写一首词。

  懂得写诗的,给童年生活写一首诗。

  【板书设计】

  竹影

  丰子恺

  游戏――――艺术

  趣美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4

  【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专题编排的。《识字七》对仗工整、语言优美的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小白兔和小灰兔》是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描述了两只可爱的小兔接受了老山羊不同的礼物?白菜和菜子,回家后不同的表现?白兔辛勤耕种,灰兔贪图享受,结果也不同?白兔种的菜丰收了,灰兔却把菜吃完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才能有所收获。《两只小狮子》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两只小狮子一勤一懒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的话,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我们应该勤奋学*,学会了本领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而不能依赖父母,也不能依靠父母的本领和地位。《小伙伴》课文以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春游活动为题材,写了春游时玛莎丢失背包后,几个小伙伴对待这件事的不同态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感悟,懂得:要用实际行动给予别人最需要的'帮助。《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紧扣本单元好孩子、好品质的专题,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国王用“种花”的方法来选继承人,但花籽却是煮过的.最后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以自己诚实的品质赢得了王位,教育学生从小就要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语文园地七》“我的发现”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偏旁归类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是让学生通过通读句子,积累句子并巩固生字。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围绕“诚实”这个主题进行。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56个,会写30个。

  2、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惯。

  7、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8、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集体、诚实的美好品质。

  【单元教学建议】

  1、在教学本组教材之前,要引导学生读读导读,并浏览本组课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教学时,教师要尽量创设情境,带领孩子们走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使学生通过读故事,感悟故事内容,从中受到教育,愿意做一个好孩子。

  3、对课文的重点段落或句子,可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或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时间】

  识字72课时

  《小白兔和小灰兔》2课时

  《两只小狮子》2课时

  《小伙伴》2课时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2课时

  《语文园地七》2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⒈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

  ⒉课文中反衬手法的运用,以有水之乐反衬无水之苦。

  ⒊体会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让学生体验缺水之艰难,要珍惜水资源。

  教学难点

  课文中反衬手法的运用,以有水之乐反衬无水之苦。

  教学重点

  体验缺水时村子里人们盼水、用水的心情,体会水的珍贵。教育学生珍惜水资源。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设计思路

  整个教学过程紧紧扣住“水的珍贵”展开,通过品词析句,朗读感悟,让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缺水的地方,所以水特别珍贵;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设身处地的体验,做到生活中节约用水。在品读课文时,以读为主线,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上节课咱们一起初读了课文,学*了课文第一小节,一起深切地感受了村里人挑水的艰辛。“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节课让我们再一次走进那个缺水的村子,感受水的珍贵。

  二、学*课文第二小节

  打开书看课文第二小节,下雨天是村里人最期盼的日子。(板书:盼下雨)村里人为什么盼下雨?

  交流:

  1.“只有在下雨的日子才能痛痛快快地洗上一回澡。”(板书:感痛痛快快)

  ①小孩子是怎样痛痛快快洗澡的?

  出示:“先是像我们这样的孩子,全身脱得光溜溜得的,……去吃来自天空的水。”

  (创设情境引导孩子体会村里人无雨时节的痛苦,从而体会水的来之不易。)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你能把这种痛快读出来吗?)

  ②大人们是怎样痛痛快快洗澡的.?(师引读)

  2.只有下雨的日子才能储水。

  出示水窖的图片,师讲述水窖与水井的不同。

  小结:只有在下雨的日子才能洗上一次澡,只有在下雨的日子才能储水,水是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

  三.学*课文第三小节

  这样的日子在我们那里多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看课文第三小节。

  ①讲解重点词语“风干”

  ②讲解重点词语“晒干”

  ③体会四兄弟像狗尾草一样需要水的心情,从而体会母亲腰带上那把钥匙的意义。

  四.学*课文四~五小节

  母亲给了我们四兄弟珍贵的一勺水(板书:一勺水)淋浴,我们四兄弟在一勺水的淋浴中感到了快乐,默读课文四~五小节,画出描写四兄弟快乐心情的句子,感受最深的词加圈,写下你的感受。

  ①学生自读,写感受。

  ②交流重点语句,指导学生在感悟中读课文,体会有水的快乐。

  ③引导学生明白四兄弟为何如此快乐。能通过文字看到那无水的痛苦。(相机板书:舒服)

  小结:课文写了两次乐,雨天洗澡的快乐,一勺水淋浴的快乐,这乐的背后都是无水的苦。作者不写苦,反写乐,以乐反衬苦,更见出水的珍贵。

  五.学*课文最后一节

  ①指名读课文最后一节

  ②体会母亲为什么将“渴”说成“饿”?

  六.升华

  课文学到这有什么想说的吗?

  (引导学生明白节水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26水

  盼感

  下雨痛痛快快

  一勺水舒服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读、齐读、赛读等形式,能够正确读出“司、假”等14个生字,并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通过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练*,能够正确书写“别、导”等6个生字。

  2、通过教师范读、小组合作读、表演读等形式,能够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在课文中划出司马光和其他小朋友遇到紧急情况的不同表现。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

  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说出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的不同表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识字。

  1、借助注音读通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2、圈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

  3、在小组内读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

  4、自学检测,我会正确读出下面的词语。

  司马光假山水缸别人慌忙吓人使劲砸破救出一块石头

  二、快乐书写。

  1、认真观察田字格内的生字,用红笔标出易出错的地方,并在小组内交流。

  2、自我检测,我会书写得很漂亮。

  三、合作探究

  1、观察文中插图,并和课文结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

  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你知道哪个孩子是司马光吗?

  2、再读课文,划出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后,司马光与其他小朋友的不同表现。

  拓展延伸

  司马光用砸缸的办法救出了小朋友,你还有别的好方法能救出落水的小朋友吗?快和小伙伴说一说吧!

  课堂检测

  1、我会正确书写下面词语。

  fēnbié dàochù nàlǐ xiàrén

  2、选字填空。

  快快

  太阳公公()要下山了。

  老松树下有一()大青石。

  我比小光跑的()。

  【单元教材简析】

  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知识。在本单元中,运用浅显的语言,采用生动形象的描写向学生介绍了一些日常所见却并未注意的科学常识,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然后,连续五篇课文,都是有关科学常识方面的内容,(如、地球的引力,新型火车,新型桥梁)。每篇文章都引人入胜,都能激发学生对探索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生字,又要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

  【单元总体目标】

  1、认识63个生字,会写30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

  4、培养学生多读课外书,在课外书中识字的*惯;

  5、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

  6、引导学生产生探索、发现科学的欲望;

  【单元教学重点】

  1、识字与写字教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单元教学难点】

  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生字。

  【单元教学建议】

  在本组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的自主学*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本组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感兴趣,产生探索、发现的欲望,从而让孩子能够主动留心身边的科学。

  【单元课时安排】

  识字82课时

  30《棉花姑娘》2课时

  31《地球爷爷的手》2课时

  32《兰兰过桥》2课时

  33《火车的故事》2课时

  35《小蝌蚪找妈妈》2课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音乐所表现的情绪,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2、鼓励幼儿用多种形式创造性的表现音乐;

  3、引导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简单了解ABCA的曲式。

  [活动准备]

  1、《春天来了》、《春之歌》音带、春天的大背景图,剪出好多小图片(太阳、云朵、小燕子、布谷鸟、小草、各色花、柳树叶、迎春花、蜜蜂、蝴蝶)春天仙子的服装及装饰物(柳叶、花)

  2、彩纸、色卡纸、亮光纸、塑料纸、硬纸板、木棒、各种瓶(饮料瓶、玻璃瓶等)

  3、胶水、双面胶、透明胶带、水彩笔、剪刀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春天来了》做动作进教室

  2、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2)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都说得很棒。春天来了,万物苏醒,桃红柳绿,百花盛开……多美啊!(课件)

  今天,春姑娘送给小朋友一个礼物,你们猜猜是什么?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播放音乐,请小朋友轻轻的闭上眼睛欣赏,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欣赏后回答:

  a、你有什么感觉?(优美、明朗)

  b、听这首曲子使你想到了什么?(春姑娘、花仙子、蝴蝶、小鸟等春天的花草树木小动物)

  c、你想一想怎样表现出来?

  d、请小朋友给这首优美的曲子取个好听的名字。

  2、教师介绍曲子:

  老师也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春之歌》,这是一首无词歌,作者是门德尔松。

  结合观看课件(ABCA),再欣赏一遍乐曲,听一听可以分为几部分?(四部分ABCA)

  3、逐段分析乐曲的结构以及所表达的美好情感,启发幼儿说出这首乐曲组成,鼓励幼儿大胆尝演来分析,表达乐曲的结构性质、情感内容。

  (1)欣赏第一段音乐。

  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感觉如何,你好像看到了什么?请用动作表演出来。

  小结:这段音乐欢快活泼,好像看到了春姑娘和小朋友手拉手来到草地上。

  请小朋友们一起来表演,听音乐表演第一段

  (2)欣赏第二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这段音乐掀起了高潮,来了一群小动物,他们一起在花丛里绕着花飞舞。

  请小朋友们学一学,听音乐一起表演第二段

  (3)欣赏第三段音乐。

  师:你觉得这一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好像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这一段音乐比较婉转,原来是蜜蜂和蝴蝶出来了,大家都去追它们。

  请小朋友们一起表演,听音乐表演第三段

  (4)欣赏第四段音乐。

  师:这一段音乐熟悉吗?它又回到了第一段,大家都一起在草地上、花丛里快乐的跳舞、游戏真快乐。

  请小朋友们一起表演,听音乐表演第四段

  4、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随画面出现配乐解说词。

  (1)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春风轻轻地吹着。绿油油的小草从泥土里钻出来,野花到处都是,漂亮极了!春姑娘和小朋友们手拉手一起来到草地上。

  (2)一群小动物也出来玩了,他们一起绕着花飞舞。

  (3)美丽的蝴蝶也飞来了,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看!那只红蝴蝶真漂亮,春姑娘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追蝴蝶。

  (4)大家玩的

  越来越高兴了,一起在草地上、在花从中快乐的跳舞、游戏。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解说表演乐曲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菁华5篇)

  冬爷爷离开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来到了我们身边。

  校园里,柳树、扬树、梧桐树都伸出了嫩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一片片狭长的翠叶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沉睡了一冬的小草苏醒了,首先给操场染上了片片翠绿和星星的嫩黄。

  青砖湖公园里,那弯腰驼背的柳树挥动着嫩枝,甩出了一串串柳絮儿。春风吹拂着柳条,柳树就像一位姑娘,站在湖边,一边梳头发,一边欣赏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花丛里,迎春、玫瑰、月季竞相开放,每一朵都因为沉重的花朵压弯了枝条,还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引来了蝴蝶,小鸟唧唧的叫着,真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给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机,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一下水面,水面便泛起鱼鳞似的的波纹,有的燕子站在电线上,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曲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太阳公公又从东方升起,正笑眯眯的在空中,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在一天中,太阳做的好事可多啦:

  她把光洒向稻田,小麦迅速成长,她把光洒向小河,小鱼快乐的游戏,她把光洒向花丛,小花争奇斗艳,最重要的是,她把光洒向外国小朋友的家。

  在那里,小朋友早早的起了床,把窗户打开,去迎接太阳,瞧,太阳让他们的身体变壮了,看,太阳让他们的个子变高啦……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进行登山比赛。趁这个机会,我约了我们班的几个好朋友,在我爸爸的陪同下一起参加了这次登山活动。

  开始登山了,我们几个有说有笑,劲头十足,爬了一段山路后,我们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真不想继续往上爬了。侯老师说:“这才刚开始呢,连半山腰都还没到,你们要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是胜利。”我们听了侯老师的话,减慢速度,保持了体力,努力向上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们爬了四十分钟,终于爬上了山顶。哇!山顶的空气真新鲜!我们几个欢呼着,跳跃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次登山虽然感觉有点累,但我觉得很有趣。

  今天晚上,我来到覃子涛家。看见他做好的小发明,叫“迎风器”。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叫“迎风器”呢?他告诉我:“你看呀!这个小孔里插着一个东西,像电风扇,风一来,小孔里的东西回转动,就能知道这里有没有风了。”我心想:“他有一个小发明,我也要做一个,比他更好的“迎风器”。”

  说干就干,我立刻拿起剪刀从他的卡片上剪了一个正方形的卡片,并问覃子涛要了一个小弹簧,我用神奇胶王把它粘在卡片上。就马上去找空心的笔杆了,笔杆像跟我玩“捉米藏”似的,找了很久,最后,我终于在床底下找到一支旧笔杆,并把他粘在了弹簧上。这时,我美滋滋地想:哈哈,我要大功告成了,一定比覃子涛做得好。想着想着,我把卡片剪成了脸,画上了迷人的眼神,嘴角往上翘的快乐表情,并粘在了笔杆上,还装上了长长有力的手臂,粗壮的腿,像一个天真活泼爱运动的男孩子。我还给它起了个不同寻常的名字,叫“迎风歪小弟”。

  啊!做发明真有趣!

  小时候,我和表姐在小山上玩,突然一只蜻蜓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用小手指了指蜻蜓,问表姐:“姐姐,这是什么啊?”“这是蜻蜓。”表姐告诉我。

  暑假回来后,我遇上了表姐,表姐特意卖关子的说:“我们到湖边去玩吧。”来到湖边,看到那里的景色真美啊!这里天空中飞舞着各色的蜻蜓,它们像一架一架小飞机,穿梭在湖面上,飞行的样子可爱动人了。我被这儿的景物吸引住了,仿佛自己也是一只在空中飞翔的.蜻蜓,挥舞着翅膀飞向美好的未来。

  表姐说:“蜻蜓是益虫,它们是扑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小天使。”

  我们要好好保护益虫,爱护蜻蜓啊!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5)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菁华5篇)

  冬爷爷离开了,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来到了我们身边。

  校园里,柳树、扬树、梧桐树都伸出了嫩绿的枝条,在雨雾中欢笑,一片片狭长的翠叶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沉睡了一冬的小草苏醒了,首先给操场染上了片片翠绿和星星的嫩黄。

  青砖湖公园里,那弯腰驼背的柳树挥动着嫩枝,甩出了一串串柳絮儿。春风吹拂着柳条,柳树就像一位姑娘,站在湖边,一边梳头发,一边欣赏着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花丛里,迎春、玫瑰、月季竞相开放,每一朵都因为沉重的花朵压弯了枝条,还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引来了蝴蝶,小鸟唧唧的叫着,真是“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姣莺恰恰啼”小燕子从南方飞来,给春天增添了不少生机,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一下水面,水面便泛起鱼鳞似的的波纹,有的燕子站在电线上,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曲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

  太阳公公又从东方升起,正笑眯眯的在空中,这时,天已经蒙蒙亮了。在一天中,太阳做的好事可多啦:

  她把光洒向稻田,小麦迅速成长,她把光洒向小河,小鱼快乐的游戏,她把光洒向花丛,小花争奇斗艳,最重要的是,她把光洒向外国小朋友的家。

  在那里,小朋友早早的起了床,把窗户打开,去迎接太阳,瞧,太阳让他们的身体变壮了,看,太阳让他们的个子变高啦……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学校组织老师们进行登山比赛。趁这个机会,我约了我们班的几个好朋友,在我爸爸的陪同下一起参加了这次登山活动。

  开始登山了,我们几个有说有笑,劲头十足,爬了一段山路后,我们累得满头大汗,腰酸背痛,真不想继续往上爬了。侯老师说:“这才刚开始呢,连半山腰都还没到,你们要合理分配自己的体力,要有恒心,坚持到底才是胜利。”我们听了侯老师的话,减慢速度,保持了体力,努力向上爬。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们爬了四十分钟,终于爬上了山顶。哇!山顶的空气真新鲜!我们几个欢呼着,跳跃着,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这次登山虽然感觉有点累,但我觉得很有趣。

  今天晚上,我来到覃子涛家。看见他做好的小发明,叫“迎风器”。我好奇地问:“为什么叫“迎风器”呢?他告诉我:“你看呀!这个小孔里插着一个东西,像电风扇,风一来,小孔里的东西回转动,就能知道这里有没有风了。”我心想:“他有一个小发明,我也要做一个,比他更好的“迎风器”。”

  说干就干,我立刻拿起剪刀从他的卡片上剪了一个正方形的卡片,并问覃子涛要了一个小弹簧,我用神奇胶王把它粘在卡片上。就马上去找空心的笔杆了,笔杆像跟我玩“捉米藏”似的,找了很久,最后,我终于在床底下找到一支旧笔杆,并把他粘在了弹簧上。这时,我美滋滋地想:哈哈,我要大功告成了,一定比覃子涛做得好。想着想着,我把卡片剪成了脸,画上了迷人的眼神,嘴角往上翘的快乐表情,并粘在了笔杆上,还装上了长长有力的手臂,粗壮的腿,像一个天真活泼爱运动的男孩子。我还给它起了个不同寻常的名字,叫“迎风歪小弟”。

  啊!做发明真有趣!

  小时候,我和表姐在小山上玩,突然一只蜻蜓进入了我的视线。我用小手指了指蜻蜓,问表姐:“姐姐,这是什么啊?”“这是蜻蜓。”表姐告诉我。

  暑假回来后,我遇上了表姐,表姐特意卖关子的说:“我们到湖边去玩吧。”来到湖边,看到那里的景色真美啊!这里天空中飞舞着各色的蜻蜓,它们像一架一架小飞机,穿梭在湖面上,飞行的样子可爱动人了。我被这儿的景物吸引住了,仿佛自己也是一只在空中飞翔的.蜻蜓,挥舞着翅膀飞向美好的未来。

  表姐说:“蜻蜓是益虫,它们是扑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小天使。”

  我们要好好保护益虫,爱护蜻蜓啊!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6)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菁华5篇)

  在生活中,大家都有一个最敬佩的人。我最敬佩的人是——妈妈。

  我的妈妈,她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鼻子,一个大大的嘴巴,圆圆的脸,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像蓝宝石一样漂亮和褐色的头发。她十分美,十分善良、和蔼。

  我在家里玩耍的时候,妈妈就拿气她手中的笔。我悄悄的走过去看了看心里自言自语:“妈妈这是想干嘛阿?是要练写字吗?我觉得应该是吧?”只见妈妈写了一个字,脸上皱着眉头的说:“啊!我写的太丑了!”妈妈一笔一画地写字,一下子,就写了几个,妈妈脸上的眉头没了,却张开了灿烂的笑脸。我看了看,妈妈心里一定很开心,很高心。妈妈先一横再一竖就能写好一个字就是“十”。

  妈妈,她有一个坚强练字的精神。这就是我敬佩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敬佩的人,你能和我一起分享吗?

  这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虽然她没有文化,但她却让我敬佩。

  她有两个儿子,早年她含辛茹苦地将他们养大。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她却不要儿子们给她的钱财、物品、食品。坚持自食其力。有时即使收了,也会留给我们这些小辈,说孩子长身体,该多吃点好的。

  每天早上,都可以看到她在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因为不要儿子们的赡养,所以日子过得有些清贫。她从来不吃肉,只吃五谷、蔬菜。每当儿子们给她端来一碗肉,她总会笑嘻嘻地说:“给孩子们吃吧,他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我年纪大了多吃蔬菜,少吃肉可是能长命百岁的哩!”每到这时,我们的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为什么好吃的全要留给我们呢?您也应该吃一点嘛!她偶尔也打打小牌,用她的话说是锻炼一下脑子。看看自己的脑子还灵活不灵活。不过,她的运气还真好,不怎么输。

  每当过节时,她都会来我家帮忙。忙里忙外的,一点不像八十多岁的老人。她做的饭很好吃。吃饭时,她总是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种的蔬菜,而爷爷奶奶也夹一些松软的菜肴到她碗里,晚辈们夹的菜,她放在碗里常常留到最后吃。因为她的嘴里,几乎都是假牙。

  这个勤劳节俭的老人,就是我的曾祖母。

  在这个大千世界中,能够让我佩服的人寥寥无几。从没有一个人能像我们班的班主任李老师这样,能让我打心眼里佩服。

  我们班的李老师长得虽然不能和电视明星相比,但她在我们这个学年组却是一个人们称为“美女”的老师。她有一副鹅蛋脸,她的眉毛像新月一样悬挂在额下,并嵌着一双充满了智慧的眼睛。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她那薄薄的嘴唇右上放的一颗“美人痣”。

  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很坦白,她经常把所想的向我们倾诉。就像那一次,老师对我们说她对生命的看法。她说:“以前,我以为生命是漫长的,可因为那次心脏病,使我对生命有了另一种看法,它可能在一瞬间就彻底消失了!”

  我们的老师是这样一个坦白的人,即温柔又漂亮,您是我最敬佩的人!

  我敬佩的人是我们班主任陈老师。她样子很老,其实并不老。她的要求很严格,作业有点没做好,都要重做。

  有一次,我的作业没写好,而且还有一点没写,偷了懒,结果被发现了,老师叫我重写了一遍,并告诉我如果长大上班也这么做,那可就不好了。我每次犯了错误她都告诉我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还说争取每天改掉一个错误,这样我改了许多错误,从此,我很少犯错误。当我遇到困难时,老师就鼓励我们。例如在我第一次跳集体绳的时候,我想如果被绳子打到了多么疼,同学们还要嘲笑我,我便站在一边不敢跳。

  这时,陈老师鼓励我,说我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事算什么。我一下没有了恐惧感。我便试着跳了一次,虽然没有跳过,但我敢跳了。后来我终于会跳集体绳。以前我的字比现在差多了,但是老师鼓励我写好字。

  于是我的字好了些,老师还让我好好学*,天天向上,我的学*也比以前好多了,几次期末考试都在前5名。这就是我最敬佩的陈老师。

  在我们身边,时常都有一些使我们敬佩的人,而最令我敬佩的,是胡旭东。

  敬

  他做事有原则,从不突破自己的底线。

  他是我们班的政治课代表。有一次,我们的政治作业比较多,我偷了懒没有写完,去了学校后,对他说:“我作业没写完,你就不要看了吧?过了算了!”哪知,我刚说完,他便在纸上写下了我的名字,又说了一句“虽然我们关系不错,但你也不能违反我的原则哦!”,我听了,真是羞愧不已。

  经过这件事后,他自然成了令我敬佩的人,他是那样坚守本职,不徇私情。

  佩

  我和他坐了许多次同桌,我俩的数学成绩都不错。

  可也奇怪,每次一上数学课,我俩莫名其妙地就会从朋友变成“敌人”。我俩总是针锋相对,脑力碰撞,面对同一道题,总是一人一个解法,这种情况让班主任老师也大为惊叹。他的思维跳跃很快,让我有一种跟不上节奏的感觉,所以每次败下阵来,我都是甘拜下风、心服口服。

  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时很是*易*人,总是笑呵呵的,看似不拘小节,但逢大事却从不糊涂,尤其一上课,便脑洞大开,让人们叹服,实在使我敬佩不已。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7)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优选【5】篇

  教学目标:

  1、学*本课字词,了解文章内容。

  2、学*时要抓住时间的来龙去脉和事件过程中人物的表现。

  3、使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

  教学重点:

  1、通过分角色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个性。

  2、通过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演一演,并从中让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理解别人,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教具应用:

  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流程:

  1、题目质疑,激发兴趣。

  读题目之后学生自主设置疑问“小乌龟为什么笑了”“小乌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教师给学生创造疑问难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认读生字、初读感知,自悟解题。

  (1)带着刚才的疑问默读课文,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合作学*、交流,解决自己设置的疑问。

  (2)课件演示生字,在课文中找一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读中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小乌龟难过地说:“唉,我跑得太慢了!”

  引导学生用低缓的声音读出小乌龟的.自责。

  小公鸡感激地说:“谢谢!谢谢!”用急切,感动的语气来表现小公鸡的感激之情。

  出示课件,让学生进一步的直观的体会人物个性特点。

  (4)联系生活,升华主题。

  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类似的事情呢?说说你的感受。

  (5)创编课本剧“小乌龟笑了”

  【教材分析】

  《小小的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课文。本课是一篇韵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奇妙的夜景图——月儿是小船,我正坐在船上看着蓝蓝的天空和闪闪的星星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兴趣是其主动学*的前提,因而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激发,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学*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各方面的教学目标。

  【设计理论】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主要是感受、理解,逐渐培养他们的欣赏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遵循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这一观点,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创设多种对话情境,激发对话的欲望和热情。以读为主,通过各种方式朗读,让学生专住倾听文本,充分感知、咀嚼、回味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构建意义,提升精神与心灵。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个偏旁门。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喜欢看月亮,*时你看到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把它画下来,好吗?(学生兴趣很浓,用彩色笔膏毫不拘束地画了起来,画完后交给老师。)

  2、教师把学生的作品一一展示出来让学生点评,学生画的形式很多,有圆圆的月亮、弯弯的月亮、半圆形的月亮

  3、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也是写月亮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写的月亮和我们看到的月亮哪个更美。板题:7 小小的船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兴趣

  1、指导看图(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这幅画美吗?小女孩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她在月亮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2、学生纷纷说出图画里的内容

  教师相机在图的相应位置课伯。出示: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闪闪的星星 蓝蓝的天

  3、课文里写的跟我们从这幅图上看到的是不是一样?你们想知道吗?上节课我们学*了课文的生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课文。

  (通过播放课件出示画面,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对话热情,勾起学生读课文的欲望;同时教师再加以指导看图,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将具体事物与词组一一对应,具体情境更利于学生识字、理解课文。)

  三、反复练*,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全文,众生评议。(引导学生使用礼貌用语评一评)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学生是语文学*的主人,通过多种多样的朗读,既训练了朗读基本技能,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四、学*课文

  1、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⑴ (课件出示全文及插图)生齐读课文,课文里有几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课文里写的内容插图都有吗?

  ⑵ 学生纷纷说出自己的发现,发现课文里写的内容与插图一一对应。

  (图文结合,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为下一步理解课**了铺垫。)

  2、分组配合读,相互谈感受

  ⑴ 你最喜欢哪一句?你发现了什么?你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小组之间互相交流。

  ⑵ 学生互相说出自己喜欢的句子,交谈自己的发现、感受及疑惑。教师巡视,可根据学生的质疑及时点拨学生思考交流。

  (这个教学方式,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培养学生自主学*能力。)

  3、指导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⑴ 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之间或跟旁边学生交流。你们发现课文里有几个小小的船?(3个)3个小小的船都是指真的小船吗?文中(指题目)小小的船到底指的是什么?

  ⑵ 学生议论纷纷,答案各样。

  老师也跟你们一样想知道正确答案,让我们先来学*文中第一、二句话。

  (这个环节,依据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疑,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引发学生探究精神,进而能使学生带着问题饶有兴趣与文本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⑶ 学*第一、二句(出示第一、二句)指名学生读问:

  什么样的月儿?弯弯的月儿是什么样子的?谁能够把弯弯读出来?(指导学生读出弯弯的月儿该如何读出弯弯)你们能够把弯弯的月儿画出来吗?

  学生在练*本上画,教师巡视,画完后展示学生作品评一*哪个画得像,把画得像的图片张贴在黑板旁。

  小小的`船儿怎么样?(两头尖)两头尖的船儿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能够把它画出来吗(学生举勃勃地在下面画,教师巡视,画完后展示学生作品,把画得像的图片张贴在弯弯的月儿图片旁)你们看一看,这两张图片相像吗?学到这里,你们说弯弯的月儿角像什么呀?(学生答像镰刀,像香蕉,像小船)

  到底更像什么东西呢?老师也画了弯弯的月儿和两头尖的小船,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图片: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看图后,把学生引到课文,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它们两头都是尖的。)

  (这个环节,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之间对话,让学生发现问题,月儿弯弯的接着,又通过学生动手绘画,课件展示,让学生从直观上知道课文从月儿与小船形状相似之处两尖都是尖尖的来写弯弯的月儿像小小的船。)

  ⑷学*第3句。

  我在哪里坐?我真的坐在小船里吗?看到了什么?(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在课件出示的全文里点击相关词: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让学生读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教学目的

  1.通过学*,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刻舟求剑”这个成语的含义,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掌握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背诵课文。

  4.写话练*。用一段话写出在学雷锋活动中做的一件事。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

  2.理解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

  教学难点

  写话练*。

  教学准备

  投影片一张、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内容:初学生字,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讲:第八课讲的是古时候称象的故事,你们还喜欢学故事吗?请大家一起来学*。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要求:

  (1)看拼音读课文,把生字的音读准。

  (2)新词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不懂的地方记下来。

  (3)标出小段。

  三、认读生字,解答疑难(出示生字卡片)

  四、深入分析、弄懂寓意

  1.指定四位学生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宝剑掉到哪里去了?

  2.提问:这个人的宝剑是怎么掉进江里的?读课文回答。“不小心”是什么意思?再读这一段,用十分惋惜的语气读读。

  过渡:那个人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这样做?

  3.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①一点儿不着急。

  ②在船舷上刻记号。

  ③他想记住掉剑的地方,捞上宝剑?)

  4.指导看插图,说清图意。

  5.小声读3~4段,思考:当有人问他,他是怎么回答的?

  (1)提问:“有人”指的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问?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读,谁来读读看?

  (2)教师示范。学生练读,指名读。第一句要读出着急的语气。两句话既要读出不理解的语气,而且还要读出不赞同的口气。

  (3)理解词语“不慌不忙”的意思。他为什么不慌不忙?

  (4)用不慌不忙的语气读读那个人的话。

  (5)提问:按照那个人说的办法,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展开讨论)

  (6)用投影片演示(或用挂图)让学生看明白:船一移动,船的位置就变了,在船上的记号的位置也跟着变了,那个人只记住剑从船弦掉下去的位置,并不是剑掉在水里的位置,所以,完全不可能在船靠岸之后,从船上刻有记号的地方捞到剑。

  五、揭示课题,析字悟意

  1.让同学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

  2.逐字分析,舟:是船;求,是找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出这个成语的意思。

  六、总结谈话,启发联想

  1.分组讨论。

  ①那个人等船靠岸后捞到剑了吗?

  ②他没捞到剑会说什么?

  ③别人可能又会说什么?

  2.提问

  ①你认为那个人错在哪里?

  ②学完寓言以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认识14个生字。了解“肉”字的演变过程。

  2、仔细观察画面,感受农贸市场的热闹与繁荣。

  3、能够按照事物的类别来给事物正确分类。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7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识14个要求会认的字。

  2、结合图画识记字形,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字形与字义的相结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同学们,昨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大家随同家长到家附*的农贸市场去逛一逛、看一看,大家都去了吗?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好,今天,老师就领着大家一起到农贸市场看一看,看谁认识的蔬菜、水果最多。学*“农、市、场”三个字。“农”最后一笔是“捺”。

  二、随图识字

  1、请同学们把语文书翻到第98页,看整幅图,谁能说说这是什么地方,这些人在做什么?

  2、从整幅图最上面开始,按从左至右的顺序观察,看第一排菜摊,这个菜摊出售哪些东西?把你看到的说一说。

  3、看这幅图片,谁能说出图上的字?

  4、请说说记“苹”的方法。

  5、用“苹果”这个词说一句话。

  6、看第二排菜摊,这里又有哪些东西?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找到答案说一说。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8)

——一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合集5篇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花园的环境和司马光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1.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2.说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读讲一至三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生字卡片“古时候”,帮助学生理解“古时候”就是很久以前。

  (3)让学生说说,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篇课文要写谁的事情。

  (4)回到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作为课题的。

  2.第二自然段。

  (1)第二段有几句话,这两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借助图画学*第2句话,弄清缸与假山的位置,看清缸是一口大缸,强调是装满了水的大水缸。

  卡片出示:花园里有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

  3.第三自然段。

  (1)自读课文,思考

  ①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

  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2)学生回答思考题后,教师略作小结,为突出司马光遇事不慌,聪明果敢作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学*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1.第四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从哪里看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

  (3)出示卡片: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跑去找大人。

  (4)在学生读文想象后,让学生表演第4段的内容。

  (5)小结:别的小朋友心里着急,动作忙乱,司马光表现怎么样呢?

  2.第五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用笔画出司马光的动作。

  (2)出示卡片: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讨论

  ①司马光没有慌,他是怎样做的呢?

  ②“举起”与“拿起”作比较,“举起”说明什么?

  ③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

  ④“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4)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①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

  ②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吗?

  (5)小结:司马光救人这件事可看出他是个遇事不慌、聪明、果敢的孩子。

  3.第六自然段。

  (1)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得(dé)”的读音。

  (2)让学生代得救的小朋友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二、朗读四至六自然段课文。

  第三课时

  一、总结全文。

  1.指名朗读。

  2.看图复述故事。

  3.让学生说说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1.卡片出示两组句子

  (1)他跟几个小朋友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司马光。司马光用(石头)砸缸。

  2.要求学生找出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1)第1组的第2句写明在什么地方玩,并体会表示地点的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2)第2组的第2句写清楚了司马光用什么东西砸水缸。

  三、指导学生识记字形并书写。

  1.让学生自己说说如何识记本课的10个生字。

  2.指导书写。

  “候”注意右上不要写成“工”字。

  “孩”右半边的笔顺是“亠亥”。

  “回”是大口套小口,注意大口的最后封口。

  “朋”由两个“月”组成。

  “跑”“足字旁”,右边是书包的“包”。

  从本课课后第一题:“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猜猜它们的读音”中便能看出,本课识字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指导学生对形声字相关知识的了解与运用。所以本课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再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引入形声字的概念并出示练*让学生对此类知识有进一步的巩固。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按要求掌握本课要求会认的12个新字,并能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能通过朗读与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认识的半个字猜新字的方法学*汉字,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概念。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内容并能通过朗读与理解明白故事的寓意。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上课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在黑板上写两个字:古、冬)这两个字谁会读?

  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先给“古”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这个字读什么?——咕

  大家可真聪明,那我在给冬加上口字旁,大家猜猜看,这又是什么字?——咚

  大家可真聪明,仔细观察这两个字,再想想它们的读音,你能发现什么呢?

  (加上口字旁以后的新字和没有口字旁的字读音非常像,加上口字旁以后,新字的读音都和声音有关)所以,我们把这样的字就叫形声字(引入形声字的概念)。

  二、初读课文,认读新字。

  1.形声字有很多很多,我们的课文中也有不少呢!接下来就请大家自己读一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不认识的字,画出来以后猜猜它们的读音吧!

  组织汇报交流

  2.猜一猜,连一连。(小练*巩固学生对形声字的掌握与运用)

  吓 fēn

  拦 lǐng

  领 xià

  纷 lán

  三、指导朗读课文,可按整体——部分——整体三步来指导。

  (一)从整体指导读课文。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一遍课文,标出自然段。

  2.对照插图读一遍课文,找出课文共讲了几种小动物,能按出场顺序说出来。

  3.同桌共读一遍课文,读后互相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分段指导读课文。可带着课后问题读,读后再回答。

  1.指名读第1~2段。

  (1)师问:咕咚指的是什么?

  生答: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师问:木瓜掉进湖里的声音怎样?从哪可以看出来?生答:这声音很大很重。因为木瓜熟了,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的。

  (3)师问:兔子为什么跑?(课后第1题)

  生答:兔子听见这又大又响的咕咚声很害怕,吓跑了。

  (4)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说说图意。

  举例: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还没有沉到湖底,溅起的水花还没有落下来,兔子已经撒腿跑了。它很害怕,一边跑还一边喊:“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2.指名读3~4段。

  (1)师问:小猴子为什么也跟着跑?他还说了什么?(课后第2题)

  生答:小猴子听了兔子的话也跟着跑起来。他说:“不好了,不好了,‘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呀!”

  (2)师问:还有谁都跟着跑起来?(课后第3题)他们又喊叫什么?

  生答:听了猴子的话,狐狸、山羊、小鹿都跟着跑起来。他们一边跑一边叫:“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3)请三个同学分别把兔子、小猴子和大伙喊叫的话读一读,并说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最后一问比较难,老师可做提示。

  生答:有很多话都是越传越走样。因为他们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说的,而他们的理解不一定对。他们不是有意造谣来吓唬人的。

  (4)指导看插图(二)说出图意。

  举例:很多野兽都跟着跑起来,它们全张着嘴喊叫,面带惊慌的表情。

  3.指名读第5段。

  (1)师问:大象跑没跑?他是怎样跑的?

  生答:大象也跟着跑起来。他是看见其他的动物跑,他也跟着跑起来。

  (2)师问:野牛为什么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课后第4题) 生答:因为野牛不知道“咕咚”是什么,它在哪里,所以它没有跑。

  野牛拦住大象和其他动物,追问谁看见“咕咚”了。结果谁都没看见“咕咚”是什么,兔子只是说它听见的,“咕咚”在那边的湖里。

  (3)指导看插图(三),并说说图意。

  举例:野牛在前面,非常沉着冷静地拦住大家,追问谁看见“咕咚”了。

  4.指导朗读6~7段。

  (1)师问:他们来到湖边看见什么?听到什么?生答:他们来到湖边看见正好又有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听见“咕咚”的声音。

  (2)师问:最后大伙儿为什么都笑了?(课后第5题。)生答:因为大伙都明白“咕咚”是木瓜从树上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不是什么可怕的怪物,真相大白了,它们感到自己的行动十分的可笑。

  (3)指导看插图(四),并说说图意。

  举例:大家的表情各不相同。野牛在严肃地讲道理,兔子看清“咕咚”是什么了,不再惊慌;老山羊一边听野牛讲话,一边思考;狐狸、小猴子和小鹿已经感到可笑了。

  (三)让学生读全篇课文,并回答问题。

  1.大家齐读一遍课文。

  2.师问:你读了这篇童话,懂得了什么?

  生答:我懂得做什么事,不应该盲目的跟别人跑,听信谣传,而要问个为什么,弄清事实真相。

  (四)我会讲故事

  指名让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咕咚

  兔子 拔腿就跑

  小猴子

  狐狸

  山羊 跟着跑

  小鹿

  大象

  野牛 找到原因 冬瓜熟了

  教学目的:

  1.观察图画,了解画面的意思,明确交际的内容。

  2.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3.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

  教学重点:

  观察春天里大自然的变化,说一说自己的所见所闻。

  教学难点:

  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清楚。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交际

  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掉在河里看不见。 小朋友,你们猜猜这是什么?(雨)

  2.我们管春天的雨叫什么?(春雨)

  3.你们喜欢春雨吗?想不想把你看到的春雨说一说?

  4.学生各抒己见。

  (1)春雨中树叶很绿,花儿很鲜艳。

  (2)春雨非常细、密。

  (3)春雨过后空气非常清新。

  (4)鸟儿们非常高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5.评出说得最好的,并说说好在哪里。

  二、 创设情境,深化交际

  1.多媒体展示《春雨沙沙》的画面。

  2.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鸟儿们在争论什么问题?猜猜看,它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1)它们在树上叽叽喳喳的,可能在争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呢?”燕子说春雨是绿色,因为它看到远处的青山是绿色的。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因为它看到油菜花是黄澄澄的。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因为它看到满树的桃花是红色的。而小白鸽认为它们说的都不对。

  (2)它们可能是说:“春雨为什么这样细?”(提倡多种意见)

  (3)小组讨论:鸟儿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3. 你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

  (1)组内交流。

  (2)角色表演:选择各组观点不同的学生代表模拟表演鸟儿们的一场“争论。”

  (3)组织个性化评论:谁说的最流畅?谁说的最有感情?谁的表达最有说服力?

  三、 多种形式,训练表达

  1.多媒体课件展示春雨后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1)春雨过后,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请大家说一说。

  (2)这样的景象你们喜欢吗?请小朋友在同桌之间交流一下。

  2.桥设句型,引导学生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说清楚。

  春天是__________________色的,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春雨过后,_________________变得________________了。

  我喜欢春天的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型,练*把自己所见说清楚。

  (2) 个别汇报,集体补充。

  3.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彩笔画春天。

  4.介绍各组的春景图。

  (1)先组内互相介绍。

  (2)推选最佳的在全班进行介绍。

  (3)评议,鼓励。

  四、 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与家里人讨论讨论:春天是什么颜色?

  第二课 整理书桌

  教学目标:

  使学生们认识到整理书桌的意义,学*整理书桌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会按物品种类及数量摆放。

  教学难点:

  摆放物品要整齐,要有一定的顺序。

  课前准备:

  带有抽屉的书桌1~4张,每桌配有大小不同的书、杂志、字典、日记本、笔记本、成绩手册以及铅笔、水彩笔等文具用品,还可以配有台灯、小花瓶和有课程表的小镜架等物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可根据课文向学生讲讲玲玲*时是怎样注意整理书桌的。通过一起讨论,让学生们明确养成经常整理书桌的*惯对提高学*效率是有好处的,而且知道我们要养成注意整洁、做事有条理的良好*惯就要从整理书桌这些小事开始。

  二、可让几个学生向全体同学示范一下他们是怎样整理书桌的。在整理的过程中,要注意请这些同学向大家说明乱放物品有什么坏处,为什么要这样整理。从而让同学们知道:

  1、物品乱堆乱放,会浪费桌面和抽屉的空间,摆放整齐会使可利用的空间扩大。

  2、物品堆放太多或放置杂乱,既防碍书写和展书阅读,又会干扰视线,使人的注意力分散。

  3、物品乱堆放,取用时要东翻西寻,很不方便,浪费了时间,而且难以清点,甚至是遗失了也不清楚。

  4、乱堆放易损坏物品。

  三、可引导学生观看课文插图,判断怎样摆放才合适。

  四、由于各人家庭条件不同,所以各人的书桌大小、物品种类和数量也不一样。可以让学生们说说自己家里的书桌是如何摆放物品的,这样放带来什么好处。

  五、可以进行整理书桌的比赛。在每轮比赛前,教师摆放物品时,在物品种类,数量和位置上都要作些变动,以培养学生据不同条件整理的能力,同时也增添比赛的气愤。

  六、本课还要求学生学会经常整理好教室里的书桌。要向学生提出整理教室书桌的要求。可让学生动手练*整理,然后进行检查、评定,提出表扬。

  一、教学要求:

  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了解台湾是我们伟大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大陆小朋友与台湾小朋友非常渴望团聚。

  3.学会本课涉及到的新字词。

  二、 课前准备:

  中国地图、台湾地图 ,台湾景色的图片资料 ,有关台湾的资料

  三、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陆小朋友的心愿;学*生字词。

  四、教学难点:

  了解台湾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过程:

  1.营造课堂情境、谈话引入本课学*内容《小帆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