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数学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练*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1)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2)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3)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 ) ( ) ( )

  五、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练*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

  1、第21页练*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

  3、练*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3

  1、题目:小数的初步认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贴*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3)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小数的读写法;

  (4)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5)合理板书。

  4、考核目标: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等丰富的学*活动,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小数,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二)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巩固练*

  8.64元=8()6()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练*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1)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2)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3)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 ) ( ) ( )

  五、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练*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

  1、第21页练*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

  3、练*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3

  1、题目:小数的初步认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贴*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3)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小数的读写法;

  (4)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5)合理板书。

  4、考核目标: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等丰富的学*活动,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小数,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二)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巩固练*

  8.64元=8()6()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2)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案3篇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结合课文理解“不知所措”、“惶恐”等词语。

  3、抓住关键词通过充分朗读,体会小女孩真挚、纯朴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复*检查

  1、通过上一课的学*,摘花小姑娘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2、小女孩已经给大家留下了初步的印象。不过,我们要真正认识这位小女孩还要细细地去读书,从字字句句中用心去感受人物的品质。

  二、品读感悟

  (一)读讲第二自然段。

  1、你看到小女孩摘花瓣了吗?在课文第几段?请你找出来。

  2、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

  3、指读第二段。

  4、投影句子: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5、交流:

  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小女孩?

  6、小女孩很爱花,很珍惜这片花瓣。(板书:爱花)

  7、从哪些词语最能看出?(从“小心地”、“双手捧着”)

  8、她为什么那么小心?(怕弄坏了花瓣,怕影响了整朵花,怕露水滚落……)

  9、她小心翼翼地摘,用双手轻轻捧着一片花瓣,如果不是爱花,怎么会这么郑重其事呢?其它小朋友读出来了吗?

  10、你能不能给大家读一读?

  (能不能再小心一点?再轻一点?别忘了花瓣上还带着露水呢……)

  11、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12、过渡:是啊,小女孩摘了花瓣之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里的时候,你产生过什么想法吗?(她为什么只摘花瓣?摘花瓣做什么?)

  13、是啊,课文中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所有读这个故事的人都是这么想的。那就让我们再深入地读一读课文。相信一定能找到答案。

  (二)读悟3-10自然段。

  1、小女孩为什么只摘花瓣呢?要求:轻轻地读读,3-5自然段,找出你觉得小女孩懂事的句子,划上波浪线。然后认真读一读。

  2、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3、投影句子: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1)现在请小朋友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2)“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看出小女孩很懂事。(懂事在哪里呢?)

  (3)小女孩为什么“舍不得摘整朵花”呢?(因为花很美)

  (4)这是一朵怎样的花呢?你能从课文中读出来吗?

  (5)读书就是要前后联系起来读,“瞻前顾后”这样才能读得更明白。谢谢你教给我们读书的方法。

  (6)你们看——(相机出示花)红艳艳的月季花,绒布一样柔软的花瓣,带着亮晶晶的露水,散发着阵阵清香

  看到这么娇艳的花朵,谁会忍心摘下它呢?让它美美的开着,

  装点大地吧!“舍不得摘整朵花”,正是小女孩爱花的表现啊!看来她是个——的孩子?爱花的,爱美的孩子。(板书:爱花)

  (7)爱美是人之常情,为什么在被我叫住以后要“惶恐”呢?请你自己再读读这段话,想一想。

  (8)“惶恐”是什么意思?小女孩惊慌害怕什么?此时此刻,她心里怎么想?(摘了花瓣,怕我批评。)

  (9)因为害怕,所以她就显得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非常的尴尬,”这是哪一个词的意思?读好词语:不知所措

  (10)一个恐惧,一个不知所措,你觉得小女孩又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板书:善良

  (11)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位爱花又善良的小女孩。分角色读人物对话。

  (12)看看小女孩的话后面为什么有6个小点?(省略号)她还想说什么?你能帮助她说出来吗?她有点不好意思呢!

  4、花这么美,摘花瓣不是也会破坏它的美吗?为什么她还要摘呢?自由读读6-9自然段,你一定很快就会回答的。

  (1)出示句子: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你爸爸呢?”

  “爸爸在南沙当*。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A(1)把花瓣送给妈妈,让病中的妈妈高兴。可见小女孩是个孝敬妈妈的好孩子。(板书:孝顺)

  (2)想一想:妈妈摸着这绒布一样柔软地花瓣,闻着这淡淡的清香,会说些什么?

  (3)是呀,一片花瓣是多么微不足道,但却可以换来妈妈的笑容,甚至妈妈的健康,小女孩是多么高兴啊!

  (4)小女孩就是这样想着,所以她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是怎样说的?你能加上“——地说”来读一读?

  一边读,一边想象着妈妈高兴的样子,你一定也会很幸福的。

  小女孩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B(1)小女孩还是个听话的好孩子。(板书:听话)“爸爸来信叫他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不仅没有惹妈妈生气,而且——

  她这样做了,想想她在回信中会怎样对爸爸说呢?

  (2)小女孩的眼里闪动着泪花,这是什么样的泪花?(高兴的泪,幸福的泪!激动的泪!)

  5、小结:为了安慰病中的妈妈,小女孩虽然舍不得那么美的月季花,

  但还是忍不住摘下了带着露水的花瓣,为的是让妈妈摸一摸,闻一闻,让妈妈的心情好起来,让妈妈的病好起来,多么有孝心的孩子!

  6、难怪我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7、一心想着爸爸的嘱咐,不仅不让妈妈生气,而且能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妈妈的孝顺,让爸爸安心当*保卫祖国,多么听话的孩子!

  所以我们也要说——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8、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她摘花瓣的情景,相信你会你会读懂更多!

  再次投影第三段:

  (1)为什么要“双手捧着”?为什么飞快地跑?(怕露水滚落,怕风把花瓣吹走,急着跑去把花瓣送给妈妈,怕露水干了,怕香味会散掉……

  (2)她捧着的仅仅是一片花瓣吗?不是。还是什么?(板书“花瓣”)

  还是一颗孝顺妈妈的心!

  还是一片浓浓的亲情!

  (3)妈妈闻到的仅仅是月季花的香味吗?不是。(板书“飘香”)

  还是孩子的一片孝心!一份真情!

  (4)现在谁来读读课题——花瓣飘香。

  闻到了,淡淡的香味!

  感受到了,女儿对妈妈的深情!

  (5)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一读——花瓣飘香——

  9、小朋友,课文到这里应该可以结束了。可课文还有一段,写的是什么呢?

  (三)读悟最后一段。

  1、指名读11小节。

  2、这段不写可不可以?

  3、在我送给小女孩的月季花中,包含着什么?

  4、在我放在母亲阳台上地月季花中,又包含着什么?

  (受到小女孩的感动,希望小女孩的妈妈快点好起来。我也更加明白了孝敬长辈的道理。)

  5、用心读读这段话。深深地读到我们的心里去,好吗?齐读。

  6、小朋友,一片花瓣,一盆月季,凝聚了孩子对妈妈的多少真情,

  7、认识这么一位可爱的懂事的小女孩,是多么幸运,多么令人感动,老师忍不住也想吟一首小诗,

  8、这样吧,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们先默默地在心里读一边,然后一起来深情地吟诵——

  花朵在晨风中摇曳,(yè)露珠在花瓣上闪烁,一片花瓣,一声祝福。

  笑容在阳光里灿烂,心儿在幸福中欢腾。一句问候,一份亲情!

  花瓣映红了妈妈的笑脸,清香飘满了温馨的小屋……可爱的女孩,

  你不就是那片晶莹的花瓣吗?

  9、小朋友,帮忙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吧!

  好,就叫——“花瓣飘香!!”

  10、学了这篇课文,认识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聪明的你们一定有话要说,谁先来说?

  11、好,大胆地去实现你们的想法吧!让这浓浓的花香飘满我们每个孩子、每个妈妈的心头!

  板书:

  花瓣飘香

  爱花

  小女孩

  摘花瓣

  善良

  懂事

  孝顺

  听话

  教材解读:

  本文用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以与小白鸽相伴到相离为线索,讲述了一个“我”为受伤的雪儿治疗并悉心照料它,直到它飞向蓝天后的故事。

  整篇课文充满感情,生动的语言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利于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和内容的表演,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目标预设:

  1、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雪儿》。通过上一课的学*,我们知道了:我的腿跌伤了,爸爸妈妈——(引读第一小节)。

  二、学*第二小节

  1、正当我孤独寂寞的时候,一天,爸爸给我带回一只白鸽,(出示图),你们别看现在它雪白雪白的了,可是它刚来我家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雪儿刚来我家的时候是什么样的?

  2、学生回答,出示二三句,指导朗读。

  (学生读,老师评:老师还没有感觉到雪儿受伤了。学生练读,再指名读,我们学着她的样一起来读一读。)

  3、假如你是小,看到这只眼睛里充满哀伤的鸽子,你会想到些什么呢?

  A、想到它很可怜,(是啊,小和这鸽子真是同病相怜。)

  B、我要治好它。(你真善良啊,老师看到你那纯真的心了)

  4、文中的小跟你一样善良,他和爸爸给这鸽子洗了澡,敷了药,它变得雪白雪白的了,瞧!(看图)这就是这只可爱的鸽子,喊喊它的名字,再深情的呼唤一次。(老师听得出来,你们很喜欢这只鸽子,小也是这样。)

  5、过了几天,我和雪儿熟了,我对雪儿说(出示句子)

  A、指名读

  B、把你的同桌当成雪儿,对着他读一读。

  C、闭上眼睛体会体会。(评:老师听出来了,你和雪儿一样充满着对蓝天、自由的向往。)

  三、学*第三节

  1、经过一断时间的相处,我和雪儿的感情一天比一天深厚,我从爸爸那知道了关于雪儿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蓝天信使”,为什么?自由读第三自然段,学生回答。

  2、正因为这样,我更盼望雪儿的伤快点好起来。

  四、学*第四节

  1、在我的细心照料下,我的盼望实现了(出示句子),终于有一天,雪儿展开双翅飞起来了。

  2、看到雪儿的伤好了,你的心情怎样?

  3、文中的小的心情和我们一样。谁能用高兴的心情读好这一段?请大家练读。(指名读)

  4、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雪儿在蓝天中飞翔,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听老师朗读第3句,你们边听边想象,雪儿在空中是怎么飞翔的?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托,划,美丽弧线体会动作有力,姿态优美)

  5、雪儿不但能飞,而且飞得矫健有力、姿态优美,你们想和雪儿一起飞吗?让我们配上音乐一起朗读第4小节,边读边和雪儿一起飞吧。

  五、学*第5小节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3)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利率》教案 (菁华5篇)

  课 题 生活与百分数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经历信息搜集的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经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难 点: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一、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学*了储蓄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生活中离不开百分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生活与百分数。(板书:生活与百分数)

  昨天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教材上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向学生介绍: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随时调整利率。)

  二、活动二

  (1)调查理财方式。

  师:除了以上关于利率的事情,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

  (2)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请你帮李阿姨设计一下,黑板上的三种理财方式哪种的收益更高?

  (3)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三种方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先让学生讨论清楚三种储蓄方式,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再列式计算,最后通过对比发现本金和存期相同时,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数和万分数

  (1)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千分数也叫千分率。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千分号具有一切百分数的特点。例如:某市20xx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该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xx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6‰。

  (2)万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万分之几的数,叫做万分数。万分数也叫万分率。与百分数和千分数一样,万分数也有万分号“?”。万分数也具有一切百分数和千分数的特点。例如:一本书有10万字,差错率不能超过1?,即该书的差错数不能超过10个。

  三、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利率,能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2。结合储蓄等活动,学会合理理财,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概念,能利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复*利率有关知识:税收的种类,应纳税额,税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积攒一些零用钱,我们积攒的暂时不用的零用钱,会怎么处理呢?学生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储蓄”。

  3。谁存过钱?怎么存的?将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讨论利息的情况。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探讨利率有关的知识。

  二、新课探究

  1。自读教材11页例4上面的部分内容:

  学*要求:理清以下问题

  (1)存款有哪几种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样计算利息?

  学生自学教材,学*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考查学生对利息的理解,对利息公式的理解。

  检测:

  (1)结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说说各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学以致用,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读题思考: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取回哪些钱?包括几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4)归纳整理汇报: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学生计算过程,避免丢落项和计算不准确。

  三、巩固练*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1)学生读题,分析题目,比例此题与例4的不同:本金不同,存期不同,利率不同。计算方法相同吗?

  (2)学生运用公式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14页“练*二”第9题。

  先让学生观察存款凭证,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再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教材第15页“练*二”第12题。

  (1)妈妈需要慎重选择吗?怎么办?

  (2)第一种方式的时间,利率是多少?第二种呢?

  (3)分别计算后比较并做出决定。学生独立解答。讲一讲自己的解题思路。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这样做出选择,选择时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过程不要怕麻烦,按照时间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懂得储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在银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种,如活期、整存争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们还知道了计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时遇到步骤比较的计算时,要一步一步认真计算,有耐心,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板书设计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时间)

  例4 5000 ×(1+3。75%×2)

  =5000×1。075

  =5375(元)

  答:到期时王奶奶可以取回5375元。

  课 题 生活与百分数

  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合理存款方案的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地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经历信息搜集的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和综合运用信息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经历搜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难 点:设计合理的存款方案。

  一、活动一

  上节课我们学*了储蓄的相关知识,知道了生活中离不开百分数,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生活与百分数。(板书:生活与百分数)

  昨天我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让你们去调查一下附*银行的最新利率,并与教材上的利率表进行对比,了解国家调整利率的原因。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你们知道国家为什么要调整利率吗?(向学生介绍:国家为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增长,需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来随时调整利率。)

  二、活动二

  (1)调查理财方式。

  师:除了以上关于利率的事情,你们还调查到了什么?

  (2)提出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李阿姨准备给儿子存2万元,供他六年后上大学,请你帮李阿姨设计一下,黑板上的三种理财方式哪种的收益更高?

  (3)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后,进行小组内的交流。

  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三种方式的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主要采取学生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式,先让学生讨论清楚三种储蓄方式,然后自己独立思考,再列式计算,最后通过对比发现本金和存期相同时,利率越高利息越高。

  3、千分数和万分数

  (1)千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千分数。千分数也叫千分率。与百分数一样,千分数也有千分号,千分号写作“‰”千分号具有一切百分数的特点。例如:某市20xx年人口总数是3500000人,这一年出生婴儿28000人,该市的人口出生率是8‰。20xx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604万人,出生率为11.93‰,死亡人口960万人,死亡率为7.14‰;自然增长率为4.76‰。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扩展4)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的。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

  一、周长和面积对比中感受面积的含义。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元和一角硬币,请同学们沿着硬币的轮廓画一圈,想想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呢?(圆形)请同学们来画画吧!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提示一定要沿着硬币的轮廓的边缘来画)比一比,看谁画得好!

  在这里感觉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学生缺少参与其中的热情,我这个设计还要思考,要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去画,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2、学生动手画

  3、如果我们画的两个圆是两只小蚂蚁的运动场,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这个情境我没有在课的一开始设置。)

  A:大圆的周长长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多;小圆的周长短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少些。

  B:一个圆(面积)大些,一个圆(面积)小些

  这些答案都有可能,因为学生上学期学*周长的时候,描过树叶的周长,所以学生说周长的'可能性多一些,关于面积能提到我就顺势让学生涂面积,不提到,我就让学生帮助小蚂蚁铺草坪涂颜色。

  4、下面我们用彩笔涂上绿色,帮助小蚂蚁把运动场铺上草坪。

  A:涂完后,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说说涂的感受吗?

  B:哪个涂得快些,哪个涂得慢些?为什么?

  A、B两个问题我到底怎么提好呢,还要结合课堂的生成,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问题A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广泛一些。问题B过于直白。

  (大圆面大涂得慢,小圆面小涂得快些。这里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说出面积这个词语。)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就象刚才的两个圆形这样的)*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6、我们来摸摸课桌的表面,说说你的感觉,这个桌面的大小叫做课桌的面积。

  看看,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面,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总结:桌面、课本封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7、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摸和涂色中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板课题:面积)。能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

  问题:这里我的初备是和一笑老师的的想法是相同的,先出示部分概念,这里我没想好怎么揭示这个概念,呈现这样两种形式,还想听听网友的意见。

  8、揭示概念:

  教师板书:物体表面的或*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导入中,我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形式,这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曾经的教学和前几天房间里的一个老师的困惑-----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区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对概念的引入从周长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他们的区别。学生在涂*面图形和摸实物的过程中自主建构了面积的概念。

  这里面对于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的很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画和涂的对比中去感受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一笑的教学设计我看了。她是从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导入。更直接一些。我最欣赏一笑老师的二次设计中,给文具盒和橡皮做束身衣,这个部分,充分体现让学生感受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我的设计虽然是从*面图形引入,但是这个*面图形也是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图形,我想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的。

  二、比较面积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1、说说教室里一组物体的面,并比较一下他们面积的大小。

  2、有些图形我们一目了然就能比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图形我们就不能。出示书上39页比一比

  (1)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让学生先进行直观估测,和后面的验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找验证策略:

  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出办法来验证?

  B、个人尝试(让学生把学具袋里的学具都可以尝试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这里面的交流重在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

  D、小组展示验证,全班汇报,并说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

  (3)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准确。

  三、巩固练*

  (1)第一个层次的练*我安排了41页的1、2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其中第二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直观估测能力,发展空间知觉。

  (2)第二个层次的练*我安排了40页的画一画。这里我改了一下呈现顺序。感觉这个题目更有难度一些,接着做41页的3题。3题中的第二个图形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想办法,把两个三角行就可以合成一个小正方形。如果这个地方突破了,后面的4题就不成问题了。

  (3)第三层次的练*41页的4题。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面积的含义,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

  四、全课总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知识?

  全课的结束,我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问题。(我就在想,学生会不会提出,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那么大,我们怎么能知道他是多大呢,课桌的面积的大小到底是多大呢?)

  教学内容:课本19页——21页,练*五3——10题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即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因此本单元主要讲解三位数的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了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介绍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教学目标:

  1、采用小组和合作学*方式,熟练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多种形式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好*惯。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投影片

  教学方法:谈话、讲授、练*法、合作学*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今天我们来复*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请打开课本19页,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二、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三、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式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练*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

  1、第21页练*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

  3、练*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你们看,都有谁呢?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能说说它的位置吗?(出示电脑图片)

  二、学*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它的位置却没有表达清楚。第几排是怎样确定的,第几个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猴是怎样说的?

  播放电脑媒体课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乌龟(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找一找哪儿是第一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几个应该从哪边开始数呢?指着图看看。

  从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知道了排数一般从前往后的,个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要讲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同时出示媒体课件)

  三、试一试

  1、小动物的位置讲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学们,从右往左数,可以这样确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谁来试试说说自己的位置?

  ()在第3组第2座?()做在第4组第4座?

  2、师里来了新同学,请同学们来帮他们找找位置?

  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打“√”。

  A同学:第3组第2座

  B同学:第2组第5座

  C同学:第4组第3个

  电脑课件展示,集体校对。

  四、闯关练*

  1、电脑出示题目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消息,要求正确说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出示电脑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2、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组交流。出示小朋友的电影票(第几排几号),学生回答正确后,进行表扬鼓励。

  3、找图书。(帮图书管理员来找图书)说出什么书在第几层第几个,正确说出它们的位置。

  4、找金币。(出示翻板,回答正确后,给出寻宝提示。)

  在给出的藏宝信息后,自己贴金币制作寻宝图,然后在寻宝区展开寻宝活动。

  教学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

  1、根据《标准》提出的“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的要求,在加法的教学中按照先估算,再计算的顺序,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并结合例2,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2、能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学情分析

  1、本节内容涉及到两次进位及三位数之间的加法,这些是学生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让学生独立计算、口算、估算等方式来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教学。

  2、本班学困生多,在学*时,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和学*计算方法;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讨论和交流。

  3、通过对加法计算的教学,使学生养成谨慎仔细的办事态度;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计算是学生学*的障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3、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养成良好的学**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复*准备,导出新知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学*新课

  1、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再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2、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发展

  1、师:通过两节课的学*,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你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2、做一做: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