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5】篇

首页 / 教案 / |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课本23—24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会直观判断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的学*活动中,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

  能直观判断出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的方法找出对称轴;

  教学准备:

  课件、一些轴对称图形图片、纸和剪刀、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激发好奇心。

  花园里有只可爱的蝴蝶在翩翩起舞。一天她遇见了小蜻蜓,对小蜻蜓说:“我们是一家人。”小蜻蜓就奇怪了,我是小蜻蜓,你是蝴蝶,怎么是一家人了。蝴蝶笑了笑说,在大自然里还有很多物体和我们是一家呢。

  二、欣赏图片,建立表象。

  1、这不,你瞧。蝴蝶找来了什么?

  课件出示:蝴蝶、枫树叶、七星瓢虫、蜻蜓、脸谱、交通标志、数字8、飞机、天*、一些字母等。这些图形漂亮吗?学生欣赏各种对称图形。

  2、引导观察图形,交流汇报

  刚才同学看到的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图形中你发现都有什么特征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内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1:我发现他们都很美。

  生2:左右一样。上下?

  生3:我发现它们是对称的。

  师:你是怎么理解对称的?

  生3:对称就是左右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3、教学板书“对称”

  (1)课题导入

  师:是啊,刚才我们看到的其实是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现象。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数学上的轴对称图形。

  (2)结合剪纸作品,抽象概念

  师:谁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剪出一个葫芦吗?

  学生自己操作创作。(先把纸对折后再剪)

  教师选几张学生剪得好的轴对称图形贴在黑板上。

  找出不同的剪法,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的。

  师: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些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生1:他们的形状不同。

  生2:他们的大小也不同。

  生3:他们的.两边是完全一样的。

  生4:这些图形上都有一条折痕。

  现在你们把你自己剪的图形重新对折一下,你们会发现他们怎么样?(两边完全重合)是的,那么什么样的图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呢?

  学生回答自己理解的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那么这条折痕应该给它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呢?(对称轴)

  老师把课前准备好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灯笼、衣服等)

  三、实践操作,深化认识。

  1、组织活动——折一折

  (1)每个学生剪下附页中的图1,先对折,看两边是否完全重合,再打开,看折痕的位置。

  (2)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折一折。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折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折法。

  (3)学生认识对称轴,中间这条折痕我们就把它叫做对称轴,用虚线表示。

  请学生用铅笔画出你们剪出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小结:通过折、画,小朋友们都认识了轴对称图形,那么现在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样的图形。

  得出结论: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得直线叫做对称轴。

  四、巩固练*,深化认识。

  1、看下面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找一找下列哪些数字、汉字、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3、用对折的方法找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五、回归生活,体会美感。

  1、谈一谈: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对称的图形、物体,你能说一说吗?

  2、欣赏生活、艺术、自然、建筑、剪纸等领域的对称之美。

  六、总结全课,升华主题。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轴对称

  对折:两边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

  折痕——对称轴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1)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2)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3)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 ) ( ) ( )

  五、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3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练*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

  1、第21页练*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

  3、练*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你们看,都有谁呢?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能说说它的位置吗?(出示电脑图片)

  二、学*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它的位置却没有表达清楚。第几排是怎样确定的,第几个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猴是怎样说的?

  播放电脑媒体课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乌龟(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找一找哪儿是第一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几个应该从哪边开始数呢?指着图看看。

  从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知道了排数一般从前往后的,个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要讲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同时出示媒体课件)

  三、试一试

  1、小动物的位置讲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学们,从右往左数,可以这样确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谁来试试说说自己的位置?

  ()在第3组第2座?()做在第4组第4座?

  2、师里来了新同学,请同学们来帮他们找找位置?

  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打“√”。

  A同学:第3组第2座

  B同学:第2组第5座

  C同学:第4组第3个

  电脑课件展示,集体校对。

  四、闯关练*

  1、电脑出示题目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消息,要求正确说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出示电脑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2、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组交流。出示小朋友的电影票(第几排几号),学生回答正确后,进行表扬鼓励。

  3、找图书。(帮图书管理员来找图书)说出什么书在第几层第几个,正确说出它们的位置。

  4、找金币。(出示翻板,回答正确后,给出寻宝提示。)

  在给出的藏宝信息后,自己贴金币制作寻宝图,然后在寻宝区展开寻宝活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5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景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面位置确定物体。

  2、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教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朋友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操作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动物王国举行运动会,许多小动物都高高兴兴地参加了,你们看,都有谁呢?你喜欢哪一个小动物,能说说它的位置吗?(出示电脑图片)

  二、学*新知。

  小朋友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可是它的位置却没有表达清楚。第几排是怎样确定的,第几个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听听小猴是怎样说的?

  播放电脑媒体课件:小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乌龟(我在第二排第三个)

  听了它们的话,你能找一找哪儿是第一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二排吗?哪儿是第三排?第四排呢?那么第几个应该从哪边开始数呢?指着图看看。

  从上面的这幅图上,我们知道了排数一般从前往后的,个数一般从左往右数,要讲清楚一个小动物的位置,就要说明它在第几排,第几个?(同时出示媒体课件)

  三、试一试

  1、小动物的位置讲清楚了,那你自己的位置呢?同学们,从右往左数,可以这样确定,第一小组,第二小组,第三小组……第几个一般从前往后数。

  谁来试试说说自己的位置?

  ()在第3组第2座?()做在第4组第4座?

  2、师里来了新同学,请同学们来帮他们找找位置?

  根据给出的信息确定自己的'位置,在相应的位置上打“√”。

  A同学:第3组第2座

  B同学:第2组第5座

  C同学:第4组第3个

  电脑课件展示,集体校对。

  四、闯关练*

  1、电脑出示题目一:根据题目给出的消息,要求正确说出小动物所在的位置。出示电脑课件,学生观察图片。

  2、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座位,在小组交流。出示小朋友的电影票(第几排几号),学生回答正确后,进行表扬鼓励。

  3、找图书。(帮图书管理员来找图书)说出什么书在第几层第几个,正确说出它们的位置。

  4、找金币。(出示翻板,回答正确后,给出寻宝提示。)

  在给出的藏宝信息后,自己贴金币制作寻宝图,然后在寻宝区展开寻宝活动。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5】篇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5】篇(扩展1)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练*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1)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2)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3)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 ) ( ) ( )

  五、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练*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

  1、第21页练*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

  3、练*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3

  1、题目:小数的初步认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贴*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3)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小数的读写法;

  (4)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5)合理板书。

  4、考核目标: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等丰富的学*活动,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小数,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二)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巩固练*

  8.64元=8()6()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5】篇(扩展2)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菁华5篇)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练*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1)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2)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3)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 ) ( ) ( )

  五、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练*四第2~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

  1、第21页练*四第1题

  (1)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四第2题

  (1)读题。

  (2)小组合作练*。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全班订正。

  (4)作补充练*。

  3、练*四第3题

  (1)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说一说还能想到的问题。

  (3)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4)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四第4题

  (1)读题,审题。

  (2)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你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3

  1、题目:小数的初步认识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约10分钟;

  (2)通过贴*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3)设计数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小数的读写法;

  (4)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5)合理板书。

  4、考核目标:

  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等丰富的学*活动,学生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读、写小数,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谈话:开学的时候小明的妈妈为小明准备了许多文具。书包48元圆珠笔3.50元日记本3元铅笔0.20元文具盒15元橡皮0.15元小刀1.5元

  谈话:大家仔细看看,你能把这些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么?谁愿意来分分?这组数不是整数,它们也有自己的名称,叫做小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板书: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一)读小数

  师:小数点在小数中就读作“点”,你会读小刀的标价么?(指名学生读,多叫几个)

  师:这个小数与其他的有什么不一样么?

  生:这个小数小数点的后面只有一个数字,而其他的都有两个。

  师:观察得真仔细,像这样小数部分只有一个数字的叫一位小数,有两个数字的叫两位小数。

  师:刚才我们念了一位小数,那么大家会念这些两位小数么?

  (先让学生自己试试,再有老师总结读小数的方法:小数的整数部分可按照整数的读法读,而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

  师:再请几个同学试着读读。(如有读错的加以纠正)

  (二)写小数。

  师:小数我们已经会读了,那么它该怎么写呢?写小数与读小数的顺序是一样的,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小数点,最后写小数部分。(以书的价格为例老师一边说写法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师:学会了么?好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纸上写一写其他几样文具的价格。(生自由练写,师巡视)

  (三)巩固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师:刚刚的转化学会了么?我们在来练练怎么样?请把书翻到88页,中间有张表格,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表中食品的标价,然后完成这张表格,填写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填完后指名同学回答。)

  (四)寻找生活中的小数。

  师:你还在哪里找到过小数呢?

  生1:自动铅笔上标有0。5毫米的字样。

  生2:饮料上也有。

  生3:书的背面有标价,也是小数。

  师:同学们都观察得好仔细呀。老师也找了几个,大家瞧瞧:人体正常体温可达37.5摄氏度,篮球运动员姚明的身高是2.26米。

  三、巩固练*

  8.64元=8()6()4()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么?

  五、布置作业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4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学生绘制,展台前展示,介绍绘制情况。说说为什么这么画。

  师:同样的校园,有的同学把“东”画在了上面,有的把“北”画在了上面,如果不标出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别人还能清楚地看懂我们的示意图吗?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统一一个画图的标准)

  师:对了,根据地理知识,在地图上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板书)为了使大家知道我们是按这个标准画的就在图的右上角画一个向上的箭头写明“北”。

  师:请同学们修改一下你的示意图。

  展示。

  四、看图辨方向

  1、游乐园。

  师:春天就要到了,我们该去春游了,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出示)

  师:介绍一下公园的情况。(如果没用上方位词可引导学生“用上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介绍”)

  师:你怎么知道花坛的北边是喷泉的?

  我们先去哪儿玩?(学生自主选择进入并介绍情况)

  2、北京。

  师:去过北京吗?老师有几张北京的照片想不想看看?

  出示,学生欣赏。

  师:这儿有一张广场的照片,同学们能根据左下角的*面示意图找到你想去的地方吗?

  变换不同的位置让学生说说四周的情况。

  五、小结

  今后我们再出去旅游就可以运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顺利地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5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在测一测、量一量和找一找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了解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及用小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3、能正确区分整数和小数,渗透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感受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米尺、准备一些有单价的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一、生活感知,引出小数

  师:同学们,你们都去过超市吗?张老师星期天也去了超市,带来了这些商品,请看。学生仔细观察。

  出示各种商品的价格,学生试读。

  师:这些数你们见过吗?是什么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小数(揭示课题认识小数)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和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引领学生轻松走进生活,走*小数,初步感受小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唤醒学生的经验。】

  二、主动探究,理解小数

  (一)动手实践,借助长度单位初步认识小数

  1、师:现在我们来找一找身边的小数,好吗?你认为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比较合适?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拿出米尺,测量一下。

  学生先分组测量,记录数据。

  2、师:5分米和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可以怎样表示。(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5/10米、4/10米)

  3、师说明5/10米还可以写成0.5米,读作零点五米。0.5读作零点五。(师适时板书)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指导小数点的写法。

  师:4/10米也可以怎样写呢?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

  4、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先观察图意,学生独立思考填写,再集体校对。

  提问:观察第一组数,这三个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想想做做”第3题。

  观察图意,独立完成。从这题的填写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交流(交流分数、小数表示的既可以是阴影部分,也可以是空白部分)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创设情境。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动手测量教室里课桌的长与宽,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从整数、分数自然过渡到小数,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小数和理解小数,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

  (二)自主探索,借助商品价格理解一位小数

  1、出示一些商品价格(铅笔5角,学生尺8角,圆珠笔1元2角,笔记本3元5角)让学生读一读它们的价格。

  2、师:你能将商品的价格改写成用元作单位数吗?同桌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指名回答。提问:为什么8角就是十分之八元?为什么0.8元的小圆点左边要写0呢?那1.2元和3.5元为什么就不写0呢?

  3、练*

  完成“想想做做”第2、4题。

  独立填写,集体交流,选择1~2题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最常见的小数是商品价格。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比较多的使用人民币的经历。因此,这个例题的教学采用了自主探索与交流讨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几角或者几元几角改写成用元做单位的小数。由于学生大多具有实际体验,因此都能顺利完成换算。】

  (三)自学课本,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小数

  1、关于小数,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呢?请同学们请教课本,寻找答案吧。(学生自学课本)

  组织讨论:你读懂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板书)

  2、练*

  下面一组数据,说说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并指出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

  (1)一枝自动铅笔的长度是1.6分米。

  (2)妈妈的月收入是1500元。

  (3)一件上衣的价钱是92.5元。

  (4)小名家离学校有3.8千米。

  (5)买2块橡皮要花0.8元。

  【设计意图:小数的认识是学生认数领域上的一次飞跃。关于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写方法、整数与自然数的描述性定义等数学事实和规定的学*,其实是属于知识领域中的所谓“陈述性知识”无法也无必要进行探究式学*。因此,适时地采用有意义接受学*的方式,让学生看书自学、互相问答,再配以教师的适度讲解,符合知识的类型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巩固练*,拓展小数

  1、配钥匙。(分数和小数对应练*)

  2、想想做做第5题。(数轴上的小数)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交流。

  四、联系实际,应用小数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2、师:古代数学家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使用小数了,你想了解有关小数使用的历史吗?(介绍)

  3、游戏: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利用配钥匙和摆小数游戏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5】篇(扩展3)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3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

  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15()?

  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

  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2()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

  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

  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

  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

  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学生汇自己的体重。

  ②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

  ③说说自己的感受。

  ④感受1吨

  (2)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

  (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

  即:1吨=1000千克。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

  (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

  (4)填空练*:三年级同学*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

  三、看书质疑

  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四、多层练*,巩固深化。

  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

  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1吨。

  3、想一想,填一填

  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吨

  一辆卡车载质量5吨,也就是()千克。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数学概念知识课,在概念教学过程中,我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巧妙的设置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各类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生活情景中,掌握理解“吨”的概念。从而突破这节课的难点。接着我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会正确的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口算

  14÷4

  22÷6

  36÷7

  47÷5

  39÷9

  2、先列算式,再口答下面各题

  (1)、17个苹果,每5个装一盘,可以装()盘,还剩()个。

  (2)、每盒饮料4元,19元能买()盒,还剩()元。

  看来大家掌握的真的很棒!今天我们就来学*有余数的除法如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例5)

  师:同学们,图上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生:划船

  师:从图上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

  师: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我有点不明白,谁能帮帮老师?

  生:就是能坐1人,2人,3人,4人,就是不能坐5人

  师:哦,谢谢你,解释的很清楚,你们听明白了吗?最多坐4人,就是能坐1人,2人,3人,最多只能坐4人

  师:那这里的数学问题是什么?你找到了吗?

  生:问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你找的很对,你能帮老师解释一下这里的至少吗?

  生:就是最少的意思。

  师:哦,就是最少要租几条船?现在谁能完整的说说这道题目?

  生:22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师:如果有6人去划船,每条船安排1人,需要几条船?安排2人呢?3人呢?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每条船坐的人越多,用的船越少。

  师:那我们这里每条船上应该安排几人,才能用最少的船?

  生:坐满,也就是坐4人

  现在请你用画一画或者写一写的方式来解答这个问题。

  生1展示:我用了4个圆来代替4个人,共用了5条船还余两个人。

  生2展示:我用一个大圆代替一条船,直接往里面写4,就代表坐了4人,还余下2人。

  生3展示:我用竖式算的,22个人,每条船坐5人,坐了20人,还余下2人。

  师:谢谢你们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解决方法!现在你们能根据她的方法来列算式吗?

  生:22÷4=5(条)……2(人)师:为什么用除法?生:因为四个四个的分,就是求22里面有几个四,所以用除法?

  现在我们已经用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至少要租几条船?生1:5条生2:6条

  师:看来余下的2人是关键!那么余下的2人应该怎么办?

  生1:余下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

  生2:我也认为余下的2人要再租一条船!

  师小结:余下的2人如果是你,不让你去,你乐意吗?要想一起去,就得再租一条船!所以我们要用5+1=6(条)

  2、运菠萝

  师:划船划累了,你口渴了吗?王叔叔为我们准备了菠萝,谁能读一下?

  生读题。

  生自由列算式!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5】篇(扩展4)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菁华5篇)

  我们“非常6+1”小组本周进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我身边的环境调查”,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我们活动的收获吧!

  说起以前的仙河镇,爸爸妈妈告诉我们那时的仙河镇树木高大繁茂、天空湛蓝、“神仙沟”清澈见底、小河到处是小鱼小虾,而且我爸爸说他的小学一出门就是一片绿油油的树林,下课后他们就可以到树林里捉青蛙和刺猬,我听了真是羡慕不已。

  可是,现在的仙河镇没有了爸爸小时候那样高大的树木,没有了那样蓝蓝的天空,没有了清澈见底的小河,我在想为什么现在的仙河镇会和以前的仙河镇有这样大的区别呢?经过我们大家在一起的讨论,我们知道是因为化工厂让我们没有了新鲜的空气,砍伐树木使我们没有了高大的树木,大家乱扔垃圾使我们没有了清澈见底的小河,我们拿起相机走在蓬莱公园,走过农贸市场,映入眼帘的是随地乱扔的垃圾,满树挂满“红、白、黑”各色塑料袋组成的“万**”,我震惊了、我愤怒了,就是有许多人不关心我们身边的环境,有意或者无意的在破坏我们生存的空间,我们共同生活的仙河镇。我在想:我们丢失的是什么?留给后代的又是什么?

  今天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里从节约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水这样的生活细节中寻找我们的未来。为了让我们的仙河镇不再遭受化工厂的污染,为了让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更美丽,让我们的“神仙沟”更清澈,我们大家赶快行动起来,一起来维护仙河镇的环境,一起做环境保护的小卫士。

  夜晚,我躺在外婆的怀里,数着天上那一颗颗闪闪发亮的小星星,听外婆讲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外婆生活的年代环境十分恶劣,那时候,山坡上没有牛羊,也没有庄稼,一片荒芜。外婆外公还有舅舅等一家五口住在一间破烂不堪的土房子里。天晴还不说,土房子里还勉强可以居住,可是一到下雨天,破烂不堪的土房子就像有洞的烂雨伞,遮不住雨挡不住风。空的盆盆罐罐,就成了接雨的器具,外面下大雨,里面就滴嗒滴嗒下小雨。在青黄不接的季节里,他们就拿草根、树皮充饥,吃起来又苦又涩,饮用水也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挑。那日子过得呀……

  听了外婆的讲述,我的心不由得一震,心想:那外婆他们怎么啦,是懒惰还是耍滑?总是吃不好穿不暖的!现在,我长大了才明白了,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好幸福。

  你看:一道道公路犹如一条条巨龙穿梭在乡间。“巨龙”都修到家门口了,要去赶集不用走路,坐个摩托车几分钟就到了。一栋栋房子拔地而起,不仅能遮住倾盆大雨,挡住严寒酷暑,还宽敞明亮。一家人不用挤在一间房子里了,每人一间甚至好几间。人们不仅不再吃野菜和树皮,而是讲究营养和口感。每天早上一醒来,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空气,然后美美地吃上一餐,真是太幸福了!

  外婆告诉我,家乡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是由伟大的*给我们带来的。***了全*,让农奴翻身做主人,*构建了和谐社会,让我们走上幸福的康庄大道!

  那节语文课是上口语交际——家乡的变化。同学们都围绕家乡的变化作了调查。你听!我们正在交流呢!

  “我的家乡在汕头,最大的变化就是科技的发展,以前做牛肉丸都是用手做的。如今有了机器,做起来又快又好吃!但是科技的发展影响了环境的变化,空气由清新变为废气重重。真不知道是变好还是不变好!”小静为我们绘声绘色的描述。

  小静刚坐下,小梅又站起来介绍她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南屏,主要是楼房的变化,以前的楼房破烂不堪,每家每户的墙脚都长满青苔和肮脏的脚印,而且砖头烂得好像一敲就‘倒’。如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雪白的墙砖一看就让人喜欢!”

  说了那么久,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在开*,是一个普通的市区,我的家在农村。我们的生活条件很好,每户都是用砖头起盖的`房子,每天用煤气煮饭,还能看电视。我们很舒适。

  可是几年前,我的家乡并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我们住的是草屋,没有电灯,只能用蜡烛,更糟糕的是没有煤气,用炉子煮饭,冒出的烟火曛的我睁不开眼睛,所以我最讨厌那可恶的炉子。

  家乡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巨变,我愿祝我的家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高的科技,更大的变化。

  珠江是我们的母亲河。早上,旭日东升,我们的母亲河醒来。小鱼小虾在河里欢快地游泳。珠江旁边的树木高大挺拔。晚上,从远处看去,珠江看起来光彩夺目。水*,彩灯的灯光倒映在水面,美丽极了。人们还经常在珠江边上欣赏风景、垂钓、散步……

  可谁会想到十年前的珠江呢?在十年前的珠江里,珠江是臭气熏天,水面上还有许多垃圾。可为什么我们的母亲河会变成这么又黑又臭呢?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这个问题。原来,是附*的工厂将废水直接排到珠江里,和人们经常向珠江扔垃圾。所以珠江就变得又黑又臭,连小鱼小虾都无法在珠江生存。

  于是,*采取了措施:1、清理垃圾,2、污水处理,3、立警示牌不让人们向珠江扔垃圾,4、加强监督截污。*采取这些措施花费了四十多亿的资金,变成了我们现在这个美丽的珠江。

  我想,未来只要大家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保持生态*衡……就一定能让我们的母亲河更加清澈见底,更加光彩夺目。

  广州是一个四季分明的花城,这里的环境非常优美,绿树成阴,一年四季都开满了鲜花,这里春天非常潮湿,夏天很长很热,秋天很干燥,冬天不是很冷。在我们小区不远的地方有一个垃圾堆填区,在闷热的夏天里,一阵阵臭味就慢慢的飘进了我们美丽的小区,另我们小区就从五星级变为了二星级。人们往往随着生活水*的提高,几乎大小城市里的人家都有一辆小轿车,汽车排放的尾气有二氧化碳,会让天空造成雾霾。

  我想,如果人人都有保护环境的意识,美好的环境由我们自己做起,例如不乱扔烟头、果皮、废弃物?多点走路,少点开车,那么一朵美丽的环境之花将绽放在我们美丽的家园。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选【5】篇(扩展5)

——三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10)份

  练*目标

  1、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通过“摆一摆”“找一找”等练*,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点子图,方格纸等。

  练*过程

  一、基础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1题。

  出示题中文字。

  (1)先让学生找一找,这里的哪些字是对称的。是对称的字,在它的下面打个“√”。

  (2)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找的,并互相检查找得对不对,完整不完整。

  (3)汇报结果。

  通过观察,思考,让学生说一说他们在对称方面有什么区别。看看学生能不能发现其区别,即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或对称轴的数目不同。明白有的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

  2、请学生说一说对称图形的特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体会,主要是抓住两点。

  (1)沿着对称轴对折。

  (2)对称轴左右两边图形完全重合。

  二、专项练*

  1、课文第15页“练一练”的第2、3题。

  第2题:

  第1个图。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出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然后找出对称轴的位置。

  第2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纵向的对称图形(左右对称)。

  第3个图形。要求学生画出对称轴是横向的对称图形(上下对称)。

  第3题:

  让学生照课文摆一摆,也可以参照课文图形,自己设计新颖的,简单的图形。

  2、课文第16页的第4、5题。

  第4题:

  第一个图形像一座桥或椅子。

  第二个图形像飞机。

  第三个图形像火箭。

  第5题:

  (1)让学生独立尝试练*。

  (2)同伴之间,相互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画法。

  (3)教师指导,并说明要点。

  (4)针对错误图形,进行分析。

  3、课文第16页“你知道吗?”。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图形,判断哪些树木是对称图形。

  (2)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想到什么?

  三、巩固练*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1题:

  (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

  (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第2题:

  (1)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2)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3)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2、实践活动。

  (1)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2)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2、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什么?画“√”。

  ( ) ( ) ( )

  五、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参与画图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面图形,了解*面图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面积的含义,教材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一是结合四个具体实例,通过“比一比”初步感知面积的含义;二是通过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实践操作,体验比较面积大小策略的多样性;三是在方格纸上画图,进一步认识面积的含义,并体验到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活动过程

  一、活动一:比一比,直观感受面积的含义

  1.比较数学书和练*本

  质疑:数学书和练*本比,哪个大?你是怎样比较的?比较它们哪一部分的大小呢?

  2.比较教师的手和学生的手

  教师与学生对掌相击。

  质疑:你发现了什么?

  3.比较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谁大谁小?

  小结:大家刚才比较的这些面的大小在数学上有一个名字叫作面积。根据我们刚才比较的过程,谁来说说面积指的是什么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面积的理解,教师帮助学生逐步理解和完善概念。)

  (板书后请学生说说自己怎么理解并记住这句话:物体表面或*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活动二:比一比,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学生拿出附页2中已剪好的图5,观察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提示:这还只是你们的猜测,如何准确地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动手试试吧!可以借助你带来的工具哦!

  (学生自己探索比较的方法,然后在小组和班级内交流自己比较的策略,如用硬币摆、画格子、剪拼等,并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使学生从中学到比较的方法,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养成办事要想策略的好*惯。)

  三、活动三:创意大比拼,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可以有不同的形状

  创作要求:在方格纸上画3个面积等于7个方格的图形,比一比,谁画得准确而有创意。

  (作品展示,交流评价。)

  活动思考:通过这次活动,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

  (体验面积相同的图形,形状各异。)

  四、小结

  1、安排图形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的问题讨论,加强学生于对图形面积的理解。

  2、通过学*,你对面积有了哪些认识?你还想知道哪些有关面积的知识?

  五、作业:教材第44页第1,2,3,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2、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学生在活动中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的。

  3、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操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实例和涂色活动,认识图形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

  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流程:

  一、周长和面积对比中感受面积的含义。

  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元和一角硬币,请同学们沿着硬币的轮廓画一圈,想想画出的是什么图形呢?(圆形)请同学们来画画吧!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提示一定要沿着硬币的轮廓的边缘来画)比一比,看谁画得好!

  在这里感觉我设计的这个环节,学生缺少参与其中的热情,我这个设计还要思考,要让学生充满热情的去画,在教师的引领下,产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2、学生动手画

  3、如果我们画的两个圆是两只小蚂蚁的运动场,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这个情境我没有在课的一开始设置。)

  A:大圆的周长长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多;小圆的周长短一些小蚂蚁跑的路程少些。

  B:一个圆(面积)大些,一个圆(面积)小些

  这些答案都有可能,因为学生上学期学*周长的时候,描过树叶的周长,所以学生说周长的'可能性多一些,关于面积能提到我就顺势让学生涂面积,不提到,我就让学生帮助小蚂蚁铺草坪涂颜色。

  4、下面我们用彩笔涂上绿色,帮助小蚂蚁把运动场铺上草坪。

  A:涂完后,能从数学的角度去说说涂的感受吗?

  B:哪个涂得快些,哪个涂得慢些?为什么?

  A、B两个问题我到底怎么提好呢,还要结合课堂的生成,也想听听大家的意见。问题A给学生的思考空间更广泛一些。问题B过于直白。

  (大圆面大涂得慢,小圆面小涂得快些。这里学生不一定能一下子说出面积这个词语。)

  5、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就象刚才的两个圆形这样的)*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6、我们来摸摸课桌的表面,说说你的感觉,这个桌面的大小叫做课桌的面积。

  看看,说说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面,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总结:桌面、课本封面及其它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7、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摸和涂色中知道了什么是面积(板课题:面积)。能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面积吗?

  问题:这里我的初备是和一笑老师的的想法是相同的,先出示部分概念,这里我没想好怎么揭示这个概念,呈现这样两种形式,还想听听网友的意见。

  8、揭示概念:

  教师板书:物体表面的或*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导入中,我采用的是比较简单的形式,这个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自己的曾经的教学和前几天房间里的一个老师的困惑-----学生对周长和面积的概念区分的不好。所以我在对概念的引入从周长入手。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感受,周长是是表示长度的。而在涂面的时候,感受面积的概念是和长度的含义是不同的。学生不一定能表述的很清楚。但是在这画和涂的过程中,学生的内心已经能充分感受他们的区别。学生在涂*面图形和摸实物的过程中自主建构了面积的概念。

  这里面对于周长和面积的区别我在教学中并没有强调的很多。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画和涂的对比中去感受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一笑的教学设计我看了。她是从生活中物体的面积导入。更直接一些。我最欣赏一笑老师的二次设计中,给文具盒和橡皮做束身衣,这个部分,充分体现让学生感受物体表面积的大小。我的设计虽然是从*面图形引入,但是这个*面图形也是从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抽象出来的图形,我想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的。

  二、比较面积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1、说说教室里一组物体的面,并比较一下他们面积的大小。

  2、有些图形我们一目了然就能比较出它的大小,但是有些图形我们就不能。出示书上39页比一比

  (1)提问:猜一猜,哪个图形面积大些?

  让学生先进行直观估测,和后面的验证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2)找验证策略:

  A、到底哪个结论是正确的?能不能结合学具袋里的学具想出办法来验证?

  B、个人尝试(让学生把学具袋里的学具都可以尝试一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验证)

  C、小组同学交流,相互说一说。归纳小组的办法。(这里面的交流重在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

  D、小组展示验证,全班汇报,并说明理由或想法。

  至少可以呈现这样四种方法:折叠、用圆形图片摆、用小方块摆、用透明胶片的格子比较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反思和评价

  (3)小结: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验证过程必须科学、准确。

  三、巩固练*

  (1)第一个层次的练*我安排了41页的1、2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并渗透数格子比大小是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其中第二题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直观估测能力,发展空间知觉。

  (2)第二个层次的练*我安排了40页的画一画。这里我改了一下呈现顺序。感觉这个题目更有难度一些,接着做41页的3题。3题中的第二个图形教师要让学生充分的想办法,把两个三角行就可以合成一个小正方形。如果这个地方突破了,后面的4题就不成问题了。

  (3)第三层次的练*41页的4题。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面积的含义,同时拓宽学生的思维。

  四、全课总结: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知识?

  全课的结束,我向学生抛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你还想知道哪些关于面积的问题。(我就在想,学生会不会提出,我们学校操场的面积那么大,我们怎么能知道他是多大呢,课桌的面积的大小到底是多大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同学们试着计算两位数乘法:35+53=;35+39=;59+93=

  (要求用竖式计算),并让同学们说出各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它们的进位次数不同。)

  出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

  (二)讲授新知:

  出示课本第15页图片,让同学们认识这些动物,并引导学生回答这四种动物分别属于哪个种类。

  接着让同学们看图下面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试着分析。教师让学生试着讲解“已知种类”、“中国特有种数”以及“濒危和受威胁的种数”各是什么意思。

  在此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渗透保护动物的思想,让同学们接受全面的教育。

  例1。

  让同学们试着从15页的《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找出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所需要的已知量,而不是去看16页上面的简化表。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统计表。

  由学生列出算式:98+25=_____(种)

  再让同学们不用笔算,是这估计一下结果是多少?(教师指导估算的方法。)

  再让同学们用笔算计算出,让一名同学上黑板列式计算并点评。

  98

  +215

  ————————

  123

  最后提示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写“答”。并根据学生计算的实际情况做单独指导。

  (三)强化新知,巩固练*:

  让同学们先估算、后用竖式计算第16页“做一做”第1题。

  65+7839+8667+9543+88

  教师巡视,并对所发现的问题给与提示与解答,特别是不要忘了进位,计算要认真……

  (四)课堂小结:

  着重提示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的方法,渗透估算的思想。

  (五)课外作业的布置:

  1。第16页“做一做”第2题(用竖式计算);

  2。练*四第2、3题。

  六、板书设计加法

  98

  +215

  ————————

  123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

  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学*环境,使学生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基本技能目标: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教学难点:对东西南北等方位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室外部分

  一、导入

  师:今天有许多老师来听课,其中不少老师还是第一次来到我们纬二路小学呢!对我们学校不是很了解,大家能不能先当个小导游领着老师们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时间的关系我们只参观前院四周的情况,介绍时注意使用正确的方位词。能当好小导游吗?(能)下面就分小组请老师们去参观吧!

  (学生分小组进入操场向参观的老师们介绍校园)

  二、认识东、西、南、北

  1、认识东、西、南、北。

  学生集合汇报。

  师:同学们是怎样向老师们介绍的?

  (学生用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介绍校园的情况)

  师:为什么几位同学有的说他的前面是教学楼?有的说他的前面是幼儿园楼呢?

  (两位同学站的方向不一样,所以他所面对的事物就不一样。)

  师:看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前后左右来描述,有局限性了。怎么办呢?你还知道其他描述方向的方法吗?

  (可以用东西南北来描述)

  师:你知道哪是东吗?(太阳升起的方向就是东方)

  知道了东还能知道那个方向?(西方,东与西相对)

  剩下两个方向是什么?(南和北)

  哪是南?哪是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巩固东西南北。

  师:看大家是不是认清了东西南北,咱们来做几个小游戏。

  教师说方向,学生转向那个方向。(速度适当加快,增加娱乐性,使学生在游戏中熟练辨别东西南北。)

  一学生说方向,其余学生指出相应的方向。

  用方位词再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3、知识扩展。

  师:在学校同学们都已经熟练地辨别出东西南北了,出了学校还分得出来吗?老师要考考大家,东图书店在我们学校的哪个方向?聚丰德呢?泉城广场呢?

  师:你的家大约在学校的哪个方向?

  室内部分

  4、方向的相对性。

  师:回到电教室,你调向了吗?文化墙在操场的哪边?办公楼呢?教学楼呢?幼儿园楼呢?

  师:现在在多媒体教室里,我在同学们的哪边?门呢?那幼儿园楼在我们的哪边?哎?刚才有同学说幼儿园在操场的南边,可现在幼儿园又在我们的北边,这是怎么回事呢?

  (不是幼儿园在动,而是我们站的位置不一样了。)

  师:看来我们再叙述方向时,要说明谁在谁的什么方向。

  三、认识地图上的方向

  师:老师这儿有一张我们学校的*面图没有完成,同学们能将“文化墙、教学楼、办公楼、幼儿园楼”及它们的方向填在操场四周并把这张*面图完成吗?试试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