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05-04 01:13:57 教案,单位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解决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伴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观察、操作中进一步巩固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6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小盒,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了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一节我们对第四单元的内容进行练*。

  二、复*

  1.师:什么是物体的表面积?

  抽生回答。

  2.师: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一定要求出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和。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1)做一个长方体(正方体)的油桶,需要多少材料,是求这个长方体(正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2)求做长方体排气管道,需要多少材料,是求长方体的几个面的面积和?

  3.师: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什么是物体的容积?体积和容积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1)求长方体菜窖挖出多少土,是求这个长方体的什么?

  (2)挖出的这些土能垫多长、多宽、多高的领操台,是求这个领操台的什么?

  4.如果求火车的一节车厢能装多少吨煤,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5.动手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准备好的6个同样的小盒子,设计一个包装盒。

  设计的包装盒要美观、大方、实用。

  尽可能地节省材料。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用多少纸板。

  列式计算出你设计的包装盒的容积是多少。

  (2)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

  1.练*四第1题:求图形的体积可以让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

  2.练*四第3题:让学生应用体积单位的进率、单位换算等知识来判断。

  3.练*四第4题,填上适当的体积单位。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填上适当的单位,进一步感受体积单位的实际意义,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交流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

  4.练*四第5题:通过计算可以让学生说说计算方法,体会虽然结果相同,但表面积和体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可以结合实物指一指、说一说。

  5.练*四第7题:使学生理解两个图形所占的空间就是这两个图形的体积。

  6.练*四第8题:注意要把4厘米化为0.04米。

  答案: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作业设计:

  练*四第2、6、9、10题、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

  练*四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第8题45×28×0.04=50.4(立方米)

  50.4÷1.5=33.6(车)

  考虑实际情况,需要34车。

  (根据学生练*情况调整板书内容)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3盒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1dm3的盒子,

  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

  学生通过摆设,得出: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二、试一试

  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学生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1排摆10个

  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0×10×=100个)

  1分米=(10)厘米

  盒子里可以摆几层?

  算一算,1dm3的盒子里可装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

  10×10×10=1000

  根据1米=10分米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操作模型,认识和理解厘米3和分米3之间的进率。

  结合厘米3、分米3与升、毫升之间的关系,推导公式:

  1升=1000毫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

  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练一练

  1、学生练*

  2、反馈

  计算1m3=Udm3

  学生计算:

  10×10×10=1000分米3

  得出:1米3=1000分米3

  学生分析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

  1、学生先填一填。

  2、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

  设计说明

  体积单位的换算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进行教学的。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模型理解立方厘米和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为了更好地学*本节课的内容,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重视学生的自主猜测、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发现常用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转化、推算等方法。

  为了让学生明确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本节课先对旧知识进行复*,借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类推的方法,让学生提出猜想,然后通过合作验证等活动得到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体纸盒

  学生准备 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复*导入

  1.提出问题。

  (1)回忆: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米、分米、厘米 10)

  (2)回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常用的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方米、*方分米、*方厘米 100)

  (3)提问:我们认识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设疑引入。

  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和整理已有知识,并提出问题——你能猜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学*新知做好铺垫。

  ⊙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再现问题。

  大胆猜测一下,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学生猜测进率可能是1000)

  2.探究验证。

  师: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不是1000呢?需要我们进行验证。下面请各小组合作探究“1分米3=1000厘米3”。

  (1)学生6人一组进行探究。

  (要求:①各组长拿出体积为1分米3的小正方体,各位同学拿出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②先讨论探究的方法,再共同找出答案)

  (2)全班交流。

  预设

  ①操作验证——摆:我们发现1分米3=1000厘米3。我们把10个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摆成一排,摆10排正好是一层,这一层小正方体的体积和就是100厘米3。摆这样的10层就得到一个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这个大正方体的体积就是10个100厘米3,也就是1000厘米3。

  (学生汇报后,用课件展示摆的过程)

  ②操作验证——切:我们组的想法是把体积为1分米3的大正方体切成若干块体积为1厘米3的小正方体。我们比了比,沿着大正方体的长、宽、高各可以切成10块,10×10×10=1000(块),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③推理验证——算:我们小组是算出来的。把体积为1分米3的正方体的棱长用厘米作单位,棱长就是10厘米,根据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10×10×10=1000(厘米3),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④利用知识间的联系进行验证——想:1分米3=1升,1厘米3=1毫升,而1升=1000毫升,所以1分米3=1000厘米3。

  (3)教师小结:大家已经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想一想,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米3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独立思考,并全班交流,然后教师指名说一说推导过程。

  [板书:1米3=(1000)分米3]

  师:你能说一说,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小结: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3.归纳总结。

  师:同学们通过摆、切、算等方法验证了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共同验证了“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这个猜想。

  (板书:1分米3=1000厘米3,1米3=1000分米3)

  你还能联想到什么?(液体的体积单位:1升=1000毫升,1L=1dm3)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阅读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1)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 (菁华3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1

  教学重点: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用具:投影仪和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如教材第37页的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填空:①长方体体积=;②常用的体积单位有……;③正方体体积=。

  师:你知道每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今天我们就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探索研究

  1.小组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出示:1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模型教具。

  提问:

  ①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分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②当正方体的棱长是10厘米时,它的体积是多少?

  ③而1分米是多少厘米?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

  小组合作填表:

  正方体棱长1分米=10厘米

  体积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小组汇报结论: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同理得出: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用填空的形式小结:

  从上面可以看出,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2).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加以比较(投影显示第38页的表)

  先让学生填后并比较这三类单位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学*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先思考:

  (1)怎样把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2)怎样把低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改写成高一级的体积单位的名数?

  出示例3,并写成如下形式:

  8立方米=()立方分米0.54立方米=()立方分米

  出示例4,并写成如下形式:

  3400立方厘米=()立方分米96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学生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自己是怎样想和做的。

  出示例5。(投影显示)

  放手让学生独立审题并解答,再针对出现的问题重点讲解。

  解法一:

  2.2×1.5×0.01=0.033(立方米)

  0.033立方米=33立方分米

  解法二:

  2.2米=22分米1.5米=15分米0.01米=0.1分米

  22×15×0.1=33(立方分米)

  三、课堂实践

  将练*八的第1、2题填在书上,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学生小结今天学*的内容。

  五、课后作业

  练*八的3、4、5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第P50—51页“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换算。

  2.在观察、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展示问题:

  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那些?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顺式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师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提出问题。

  2.探究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

  3.出示例题:“体积单位的改写”

  4.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小结。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教材P51第一题

  2.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2题。

  3.教材第51页“练一练”的第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

  1.引导学生进行全课小结。

  2.布置课外预*:教材P54-55:有趣的测量。

小学五年级数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

  教学目标

  1、结合实践活动,认识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2、在观察,操作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进行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体积、容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具准备

  小正方体、量杯、1分米3盒子。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出示1dm3的盒子,

  提问:这个盒子可以放多少个体积为1cm3的正方体?

  2、摆一摆

  引导学生摆设小正方体。

  学生通过摆设,得出:

  1分米3=1000厘米3

  1升=1000毫升

  二、试一试

  1、引导学生完成试一试第1题

  提问: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学生进行猜测,并说一说自己的猜测理由。

  1排摆10个

  每层可以摆多少排?算一算,每层可以摆多少个?(10×10×=100个)

  1分米=(10)厘米

  盒子里可以摆几层?

  算一算,1dm3的盒子里可装多少个1cm3的小正方体?

  10×10×10=1000

  根据1米=10分米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结合实际操作模型,认识和理解厘米3和分米3之间的进率。

  结合厘米3、分米3与升、毫升之间的关系,推导公式:

  1升=1000毫升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填一填,比一比:

  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三、练一练

  1、学生练*

  2、反馈

  计算1m3=Udm3

  学生计算:

  10×10×10=1000分米3

  得出:1米3=1000分米3

  学生分析长度、面积、体积之间的关系。

  1、学生先填一填。

  2、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和过程。

  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从而解决问题,了解长度、面积、体积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2)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精选五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1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内容的选取要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便于学生思考和探究。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案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自主探究后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重组知识结构。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探究知识的过程,经历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同时,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明确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是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根据各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转化,然后按照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实现名数间的改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复*引入

  1.直接写得数。

  0.75×100= 5.67×1000=

  60.4÷100= 28÷1000=

  2.填空。

  1米 =( )分米=( )厘米

  1千米=( )米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时=( )分

  1分=( )秒 1*方米=( )*方分米

  设计意图:复*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新知的学*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1)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小数,找一找,在哪儿见过?(教师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商品的标价、身高、体重、体温等)

  师:在同学们汇报的这些小数中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米20厘米5毫米,30.4千克,36.5℃等。通常把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这些数据都是名数;不同点是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师: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学生举手发言)

  (2)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和整数。(课件出示教材48页情境图)

  2.学*名数的改写。

  师:通过刚才所举的例子,大家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这里就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比身高,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1)提问:观察情境图,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各是多少?(80 cm、1 m45 cm、1.32 m、0.95 m)

  (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四个数据,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预设

  生1:把它们都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生2: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生3:把它们都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3)教学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①课件出示例1。

  ②看一看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教师小结: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用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③应该怎样改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详见课堂活动卡)

  ④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因为100 cm=1 m,所以80 cm= m=0.80 m。

  方法二 80 cm=(80÷100)m,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80÷100=0.80(m)。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教师板书:80 cm=0.80 m=0.8 m)

  (4)讨论: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教师小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就用这个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可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5)教师出示:1 m45 cm=( )m。

  ①提问:这道题与上面的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1 m45 cm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 45 cm=0.45 m, 0.45 m和1 m合起来是1.45 m)

  教师小结: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再把两者合起来。(教师板书:1 m45 cm=1.45 m)

  (6)给四个小朋友排队。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2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难点,学生在学*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

  ()学生先独立练*,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

  ()尝试

  ()交流

  米厘米,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米作整数部分,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厘米=米,因此米厘米=米+米﹦米。

  ()理解米厘米表达的意义

  ()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大,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米(“异”代表,,)

  三、实践应用

  第页第一个“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一下昨天的内容:=÷==或者:===

  二、学*新知、自主探究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的。

  、揭示课题: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师:如果把情境图中的数据都转化成用为单位的数,需要转化那些数据?

  生:、和。

  、学*例。

  ()学生独立阅读.

  ()=(),你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的意义可以理解为加,合起来就是。也可以用×=也就是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

  、想一想:=()。

  ()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全班交流。

  ()=,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拓展延伸

  =()

  师: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你能用前一节课学*的方法独立完成吗?考考你!

  、对比总结、识记歌谣:

  高级单名数→低级单名数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单位变小,数变小,进率是,

  ×或把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

  三、实践应用:第页第二个“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高变低

  把高级单位的数化成低级单位的数乘进率。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3

  ●设计说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中48、49页的例1、2和练*十二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掌握单名数和复名数,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有条理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

  难点: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

  利用“观察、思考、讨论、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学*任务,让学生体会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铺垫,夯实基础。

  1.课前准备

  ? 1千米=(?)米1千克=(?)克? ? 1米=(?)厘米?

  ??1吨=()千克1*方米=()*方分米1*方分米=()*方厘米

  2.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1.25元……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这些小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呢?你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

  ?二、创设情景,谈话导入。

  1.课件出示(48页情景图)

  ?

  2.你们能按高矮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吗?

  3.观察数据,教师提出问题:

  (1)观察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预设:这些数据太乱了,既有单名数又有复名数,既有单位“米”又有“厘米”。从直观上,不能直接做出判断。

  (2)怎样比较方便呢?

  预设:我们可以把它们改写成相同计量单位后,在排队。

  导语: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小数与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三、自主探究,层层推进。

  导语:通过情景创设“给小朋友排排队”的数据观察和判断,同学们说要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相同的计量单位后再排队。4个数据中有那些名数?(“米”和“厘米”)怎么统一计量单位呢?

  (小组讨论问题。)

  预设:

  (1)4个数据中,后两个数据是以“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前两个“厘米”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据,就可以排队了。

  (2)4个数据中,前两个数据是以“厘米”为单位的,我们可以把后两个单位是“米”的数据改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据,也可以排队。

  同学们,可真聪明,下面我们就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低级单位改写高级单位。

  课件出示例1

  (1)学生先独立练*,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因为1cm=,80cm有80个1cm,也就是80cm=m=0.8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0m=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5)明确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

  是米这个单位大些,还是厘米这个单位大些?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而把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称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2.教学1米45厘米=()米

  导语:1米45厘米=()米,又该怎样改写呢?真是有难度呀!开动你们的小脑瓜想一想吧?

  (1)学生按照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

  (2)课件出示问题:

  (1米用改写吗?

  (45厘米用改写吗?应该怎么改写?

  (改写后的结果是多少?

  (3)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

  (教师板书)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1.45>1.32>0.95>0.8,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的数据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改写成高级单位。

  用公式表示: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

  (5)完成第49页“做一做”

  (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同学们,可真棒!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下面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

  教学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

  课件出示例2:

  (1)学生独立思考。

  (2)交流。

  (3)教师小结:

  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方法一:0.95米的意义可以理解为9分米加5厘米,合起来就是95厘米。

  方法二:也可以用0.95×100=95厘米。计算时直接移动小数点。

  4.想一想:1.32米=()厘米。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32米=132厘米,你能用几种方法去理解?

  5.想一想:1米45厘米=()厘米呢?

  (1)学生独立思考,策划自己的表现方案。

  (2)全班交流。

  (3)1米45厘米=145厘米。

  145>132>95>80,所以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4)小结:高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低级单位的名数的?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的数据乘以它们之间的进率,就改写成低级单位。

  6.对比总结:对单位的改写,首先判断两个单位名称相对而言,谁是高级单位,谁是低级单位,然后掌握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要除以进率,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以进率。是通过移动小数点来实现的。

  四、复*巩固,实践应用:

  1.第49页“做一做”。

  2.完成练*十二的1、2、3、4、5题

  五、课堂总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

  作业

  练*十二的6、7、8题

  板书设计《小数与单位换算》

  80cm=80÷100=0.80m=0.8m

  45厘米=45÷100=0.45米

  因此1米45厘米=1.45米。 0.8m 1.45m

  0.95×100=95厘米145cm 132cm 95cm

  1.32米=132厘米1米45厘米>1.32米>0.95米>80厘米

  1米45厘米=145厘米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4

  课程要求与内容分析

  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单位换算更能体现小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本节课内容,让学生知道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从而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学情分析

  单位换算是小学阶段一个学*难点,学生在学*本节课内容时,可能会忘记有关单位进率以及采用哪种方法,这两点是关键。所以在预*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复*各种计量单位的进率;在小结时,让学生明白单位变化与数的变化正好相反的道理。

  第—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理解单名数互化的理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

  低级单位向高级单位进行单名数互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复名数化单名数用小数表示的方法。

  教学策略

  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出示4个小朋友的身高数据,按高矮顺序排排队。

  师问:1、你有什么感觉?怎样比较方便呢?

  师谈:2、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改成相同计量单位,这样再比较就很方便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师:把上面的数据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1、80cm=( )m

  (1)学生先独立练*,然后总结自己的改写方法。

  (2)策划自己的表达方案,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方法一:80cm=80/100m=0.8m

  方法二:1m=100cm 80cm=80÷100=0.8m

  方法三:80÷100,可以直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4)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呢?

  2、1m45

  (1)尝试

  (2)交流

  1米45厘米,1米已经是用米作单位了,只要将45厘米改为米作单位,再将1米作整数部分,45厘米化成米的小数作小数部分就可以了,45厘米=0.45米,因此1米45厘米=1米+0.45米﹦

  (3)理解1米45厘米

  (4)小结:低级单位是如何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的?

  识记歌谣:

  1、单名数→单名数

  先看单位后看数,单位变大数变小,数要变小用除法,除以进率得结果。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单位变小数变大,数要变大乘进率,列个式子算一算,或者移动小数点。

  例:80cm=( )m(单位变大,数80变小

  80÷100或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复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要变单,中间一分异先变,变化方法还照前,单位变后两数加。

  例:1m45cm=( )米(“异”代表45cm,45cm=0.45m,

  三、实践应用

  第49页第一个“做一做”

  (1)先引导学生判断是由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

  (2)想一想:它们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练*。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你学会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

  把低级单位的数化成高级单位的数除以进率。

  课时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进行单位改写的对比,学会区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一种程序性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把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使学生形成一种程序性思维方法。

  教学策略

  以学生自学、讨论、归纳为主,教师引导为辅。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生成情境

  师:我们可以将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那么也应该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数。我们先复*一下昨天的内容: 80cm=80÷100=0.80m=0.8m 或者:80cm=80/100m=

  二、学*新知、自主探究

  1、请说一说你是怎样将低级单位的

  小数与单位换算教案 5

  设计说明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内容的选取要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便于学生思考和探究。小数与单位换算的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案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自主探究后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重组知识结构。

  1.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现知识从具体到抽象的转化。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由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情境,以小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为切入点,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对多个实例的讨论,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探究知识的过程,经历知识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过程。同时,进一步体会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注重知识的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明确是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是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还是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根据各单位间的进率进行转化,然后按照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实现名数间的改写,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收集的生活中的小数

  教学过程

  ⊙复*引入

  1.直接写得数。

  0.75×100= 5.67×1000=

  60.4÷100= 28÷1000=

  2.填空。

  1米 =( )分米=( )厘米

  1千米=( )米 1吨=( )千克

  1千克=( )克 1时=( )分

  1分=( )秒 1*方米=( )*方分米

  设计意图:复*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和单位之间的进率,为新知的学*做好铺垫。

  ⊙探究新知

  1.了解生活中的小数。

  (1)讨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小数,找一找,在哪儿见过?(教师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商品的标价、身高、体重、体温等)

  师:在同学们汇报的这些小数中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米20厘米5毫米,30.4千克,36.5℃等。通常把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这些数据都是名数;不同点是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师: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大家能举出一些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吗?(学生举手发言)

  (2)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小数和整数。(课件出示教材48页情境图)

  2.学*名数的改写。

  师:通过刚才所举的例子,大家发现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这里就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比身高,我们来给他们排排队吧!

  (1)提问:观察情境图,这些小朋友的身高各是多少?(80 cm、1 m45 cm、1.32 m、0.95 m)

  (2)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四个数据,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要想比较出它们的大小,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讨论后交流汇报)

  预设

  生1:把它们都化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

  生2: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生3:把它们都改写成用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比较。

  (3)教学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①课件出示例1。

  ②看一看厘米和米这两个单位哪一个大,哪一个小。

  教师小结:我们把较大的单位叫做高级单位,较小的单位叫做低级单位。这道题就是把用低级单位“厘米”作单位的名数改写成用高级单位“米”作单位的名数。

  ③应该怎样改写?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合作完成 。(详见课堂活动卡)

  ④指名汇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 因为100 cm=1 m,所以80 cm= m=0.80 m。

  方法二 80 cm=(80÷100)m,80÷100可以利用小数点移动的规律把8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即80÷100=0.80(m)。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可以去掉。(教师板书:80 cm=0.80 m=0.8 m)

  (4)讨论:怎样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

  教师小结:把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就用这个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可以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5)教师出示:1 m45 cm=( )m。

  ①提问:这道题与上面的题相比有什么不同?

  ②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怎样将1 m45 cm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小组讨论一下,谁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 45 cm=0.45 m, 0.45 m和1 m合起来是1.45 m)

  教师小结:把复名数改写成小数,复名数中高级单位的数不变,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把复名数中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作为小数的小数部分,再把两者合起来。(教师板书:1 m45 cm=1.45 m)

  (6)给四个小朋友排队。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3)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3篇

  今天上午,我在五(10)班教室上了一节校内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数学第十册第三单元的《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许多数学老师进行了观摩,课后也及时给予了评价。通过教学和评课这两个环节,我的感受颇深。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认识了体积单位,学*了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猜想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再通过验证探索发现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教学中通过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一个棱长为1分米,另一个棱长为10厘米,让学生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根据体积单位的定义: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由此发现: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对于另一组相邻体积单位立方米和立方分米的进率,放手让学生根据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经验自主进行推算。接着让学生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并运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结合大家的意见,我这节课比较突出的.优点有:

  (一)课堂上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我先让学生猜想,再进行探究验证,最后得出“常用的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结论,然后再运用次结论进行单位换算。这种教学设计就是在想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且使教学环节看起来层次清晰,环环相扣。

  (二)注重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我发现。无论是前面的探究活动,还是后面的换算练*,以及最后的开放式应用题,我都能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自己观察,自己验证,自己发现,自己表达,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三)教学设计有新意,课堂总结有特色。因为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主要就是一个推理过程和一个运用过程,如果不设计一点创意性的玩意儿,学生很容易疲倦。所以,我懂了点脑筋,课前复*时安排了学生分类的活动,中途练*时让学生背向黑板进行问答,最后的课堂总结,我结合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表演了一段快板,让学生兴奋了几次,以致这节课不那么枯燥。

  当然,“看花容易绣花难”,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改进的地方有:

  (一)教师口语过多,无效问题多,占据了不少教学时间。邓丽萍老师对我的课观察显示,我喜欢重复问全班学生“对不对?”、“同意吗?”,这是我*时上课的教学*惯所致,说明教学语言还不够严谨,不够精炼,有待改进。

  (二)给予学生进行小组学*的时间不够长,而且没有有效地反馈。课堂上确实有很多次让学生讨论的机会,但是时间稍短,感觉有些走过场。应该多给点时间学生们充分的讨论、探究。

  (三)板书结论口语化,不严谨。学生课堂上反馈“大单位化小单位要乘以进率,小单位化大单位要除以进率”,虽然在口头上我提到了大单位就是高级单位,小单位就是低级单位,可是板书时仍写成学生的反馈,我以为尊重了学生,实际上忽略了作为数学教师的严谨、科学性。

  透过现象看本质,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后的最大收获是:我认识到教会方法比知识重要。本节课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接受也较快。我采取了提出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更加形象直观地清楚推理,也为了兼顾学困生的学*,我采用了放映幻灯片让学生从抽象的想象到直观的观察彻底明白推理,并鼓励学生讲出思考过程。

  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了课前认真预*,为了预防部分学生对学过知识的遗忘,我在导学案中的第一步复*与生成设计了与本节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课堂订正答案时发现学生都已掌握。接下来在教学中适当地引导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去探索发现新知。这也有力地说明了设计导学案应该做到为新课知识作铺垫的合理性。还通过猜想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的检测训练紧密结合新知。

  感悟反思

  1、学生讲解算理生硬、不自然,有待于进一步课后强化训练。

  2、单位的统一,让学生自觉养成*惯。

  3、*方、立方加强区别,不要让学生形成一种刚学了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受惯性思维的影响,急于求成出现错误。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后的最大收获是:我认识到教会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下面是课堂中的几个片段。

  片断一:

  师:我们已经学*过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你能说说相邻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生1:常用的长度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师:我们学*了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我们是通过怎样的方法来研究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

  生2: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方米,同时1米=10分米,正方形的面积也可以用1010=100*方分米来计算。因此我们可以得到1*方米=100*方分米。同样我们也用这种方法得到1*方分米=100*方厘米。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铺垫,为接下来研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作好知识的迁移准备。但是有很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部分学过的知识遗忘得差不多了。

  片断二:

  师: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分米。这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又是怎样的呢?你能猜猜看吗?

  生1:可能是100

  生2:可能是1000

  生3:可能是10000

  师:你能联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研究方法,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的讨论,来研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吗?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棱长1米也就是10分米,用体积计算公式可以算出体积也是101010=1000立方分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适当的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知识、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学生的思考、研究去探索发现新知识。学生对猜测的结果进行验证,兴趣很浓厚,大部分学生能通过自己或合作探究出进率是1000的。通过猜一猜,发挥学生主动性,提高学*趣味性、吸引他们求知欲的活动。

  当得出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结论后,1立方分米里面真有1000个1立方厘米吗?有那么多吗?

  我们一起来摆一摆。学生认真地看,10个一排,10排(100个)一层,10层(1000个)一个大正方体。

  1000深刻的记在了猜对的和没猜对的同学们心里。猜对的同学因为猜对的喜悦记住了,猜错的同学因为猜错的遗憾记住了。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在理论上学生很容易接受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但是在头脑中却难以留下清晰的表象,如果不经过后面的观察及拼摆演示,学生纵然在课堂上知道了1立方分米等于1000立方厘米,但是由于头脑中不会有很清晰的表象,在以后的学*中就容易与面积单位、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弄混淆。演示可以作为对前面理论结论的验证,又可以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空间表象,这对于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

  课堂的应用练*部分是这节课的遗憾之处。由于前面的环节没有把握好节奏,所以出现了后面应用没讲完,练*没做完的情况。这就说明了我在驾驭课堂、把握课堂节奏上还很欠火候,以后在这方面还要多加注意。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4)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3篇

  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属于概念教学,内容很抽象,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节课共有两个教学内容,其一为体积,其二为体积单位,下面就着重从这两个方面以及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反思一下我的课堂教学。

  一、因需施教

  关于有效学*的阐述铺天盖地,但我拙劣的认为有效学*其实可以概括成四个字:因需论教。即在孩子需要学的时候教,用孩子需要的方式教。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揭示了学*目标之后,我在黑板上直接板书了在学*目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体积”二字,提出了一个统领“体积认识”的开篇问题:凭你的感觉,体积是用来描述什么的?来了个开门见山,直奔教学内容的中心。孩子们的反应不是很强烈,这在我的意料之中,而在我认为这样的矛盾恰恰是我最需要的,正所谓“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此处正是新知识的最佳生长点,于此处展开教学必定事半功倍。我坚信这一点,并得到了事实的证明。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每天上演的都是他们自己。这是一班不很爱表现自己的学生,在此之前我和他们只有过20来分钟的短暂接触,他们就给了我这样的印象——有时会启而不发,他们不会怜悯一个使尽浑身解数却依然被挂在讲台上的老师。对于这样一群孩子,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最后决定在课前谈话的时候,不设计过多的不好回答的问题,也不会联系本节课教学内容而设计巧妙的问题先“入木三分”,而只是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旁不相干的问题:我们见过一次面了,老师给大家一个什么印象。我就想让他们在思考、回答这样一个轻松的问题的过程中,消除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心智障碍,勇敢的表达自己哪怕是极其单纯可笑的言辞,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个很巧妙的回应来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因为我相信自己,我能做到。也许是我和他们进行的课前谈话打破了尴尬的局面?也许是出示的那4条学*目标让他们对这节课的学*有了信心?还是我找准了他们有效的学*和我有效施教的最佳时机?我不敢确认,也有可能是所有做法共同作用的结果,总之他们竟然逐渐进入了亢奋的学*状态,后面的一些表现让我对自己先前对他们的偏见逐渐消失,上课差不多5分钟后我就不像初次接触后那么担惊受怕被挂在讲台上了。

  二、因生定材

  教材是什么?是范例、是材料,是引子、是引玉的砖、是一己之言,就像指挥千军万马打仗的将军下达的一道命令,将军说:拿下敌人的阵地!怎么拿?用什么方式拿?只靠地面陆军还是地空组合?是正面攻击还是背后突袭?是钢对钢铁对铁还是潜藏卧底里应外合?完全按照将军命令的字面意思去做的,大概只有成为烈士一种可能。教材是专家编写的,专家就是将军,我们作为教师就是那些作战指挥,孩子们就是冲锋杀敌的士兵。作战指挥很重要,蛮干楞干都是刽子手、屠杀自己兄弟的千古罪人,兄弟们的小命儿攥在你手里,战争的成败取决于你,而绝不是将军和那道命令。

  究竟怎么创造性的使用甚至对教材进行发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法不一,不必强求一致。我们千教万教,无非是教人求真、求真知,取得决胜权。在这样的过程中,对教材的理解是否到位很关键,过去的经历和曾经的体验很重要,最具说服力。大量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材这一形式必须服务于知识这一内容、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这一主导。

  体积,对于孩子们来说,似曾相识但又很茫然,我牢牢抓住了孩子们这一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打破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文本束缚,以一个全新的“实验”分两个层次认识了体积。第一步:认识“空间”;第二步:认识空间的“大小”。

  我采取的做法是模拟实验,在学生面前摆放着满满一烧杯蓝色的水,然后通过假想石头入水后的情景及发生的现象(水会溢出),并对现象进行分析(杯子里面的空间原来是全被水占据着,现在石头进去了,抢去了一些空间,一部分水没地方去了,只能溢出来),从而教学“世间万物大到星球,小到板凳,有形到人和物,无形到空气和细菌,都——占空间”(空间对于孩子们应该说很熟悉,在此只是一种生活经验的链接、抽取);又通过假想一块较大的石头入水后的现象(溢出更多的水),教学“物体所占空间——有大有小”。串联板书,体积的意义这半幅“阵地”不攻自破,取得阶段性的战斗胜利。

  而课本提供的实验是将上述两个层面上的现象合成展现的,况且是通过水面上升来表现“占空间”,靠水面上升高低表现“空间有大有小”。我认为以我这种拙劣的教学技艺会很乱套,呈现给孩子们的也许只是一个观察性的实验。事实上,这个实验更多表现的只是水面上升有高有低的现象,从而得到“空间的大小”的结论,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就鬼使神差的决定让水溢出来,并通过所溢出水的多少抓住他们的思维,得到体积概念中两个层次性的结论。

  关于操作,我不屑于是否真的进行。“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前苏联国家元首加里宁原话儿),再加上孩子们生活中有很多相关的经历和经验,实际操作的效果无非是更生动、形象,教材也无非是这种目的,而这样的认识对于孩子们简直是司空见惯,提起的兴趣只会冲淡主题,而想象不会,它只会让我们的思维更深刻、更具逻辑。数学的学*是不能只依靠形象思维的,适度的逻辑思维会更有意义也更有意思,这也许就是“数学味儿”吧。我不想弄出一节像物理课、科学课那样的数学课,所以在这里和后面都有所体现。

  三、因效论果

  教学理论认为:教学效果包括三个方面,即

  1.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

  2.认知策略与学*策略的精进

  3.知识的建构与运用

  在这节课上,我力争朝这三个方向使劲儿。

  首先是前面已经提到的对孩子们关于空间(体积)的生活经验的有效利用(所谓的开门见山那一片断、想象性的实验等),又借助模拟实验,运用观察、想象、比较、分析等方法加以丰富和提升,内化为一种认知策略。这种策略可以通俗的这样解释一下: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候都借助瓶瓶罐罐来进行实际的实验操作来提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更多的时候我们是要靠思维,在头脑中来模拟这样的过程,就是楞想。

  其次就是后半程对常用的三个体积单位创建前的提示。“想计量火柴盒的体积”,显然我们前面学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是不能用的,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时候又是孩子们发生内需的愤悱时机,而联系此前安排的那一过渡环节,很容易的就想到了创建一个立体图形模样的“计量标准”,还是“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这个时候我自认为联系创建面积单位从而计量*面图形的面积的知识和方法是最值得借鉴和利用的,本来不敢轻易向一起联系的东东竟然作为一种“知识基础”,其实这样的设计经过了很痛苦的推敲。现在回想起来,向理论上靠一靠,就是为了追求孩子们“经历”、“体验”和“运用”的过程,从而形成一种学*策略,即类比、推理。

  再次就是创建体积单位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在这节课是我就是想给他们提供一些机会,满足他们的这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让他们像数学家那样从已有的知识中受到启发、挖掘出灵感、创造出“新知识”,从而提升自己学*的策略、解决问题和困惑的策略。此外,无形之中使体积单位从认知领域脱离和分离出来,直接应用到问题的解决,虽然课堂最后时间不够用了,只有利用超出的4分钟来进行应用练*,但孩子们兴犹未尽、跃跃欲试,让我不好意思停下来给他们这样的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从应用的效果看,和以前执教这节课的效果比较而言,我很满足,也许“经历了——记住了”永远是一个真理。

  最后,说说多媒体课件以及学教具。

  1.课件:

  花费了3个晚上,几经修改,讲课的前一天晚上,在爱人和女儿的提醒下还进行了一处改动,在练*题里把一个“电视机牌的微波炉”(爱人语)图片更换掉了。在这个课件中,我最想倡导的就是每页幻灯片下面的一排“按钮”,别小看它们,因为它们可以保证你想去哪里去哪里,方便哪。

  2.学教具:

  我为孩子们提供的学具是60个很规则的厘米立方块(购于淘宝网,4块/30个,运费10块,总计18,自费)、100多个用橡皮切成的不太规则的厘米立方块(采购于定点商店,女儿协助切成)和火柴盒(1个/组,俊泉批发部,0.5元/包*2),目的在于让孩子真真切切的进行体验、感受和动手操作进行计量,提升和丰富经验从而形成知识与能力。

  教具两个,一个是从韩城小学借的分米立方块,一个是在富兴五金商店现场办公制作出来的1立方米的框架。目的就不说了,效果很显著,当孩子们看到1立方米这个“庞然大物”的时候,当我随手点到的两名同学钻进去体验它的内部空间的时候,当每一名同学从框架里钻过去走出实验室的时候,他们会对立方米这个单位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想若干年后,遇到立方米这三个字的时候,想到这个大家伙,我也就知足了。而且,他们或许会想起在他们的学*过程中曾经有我这么一个“幽默”、因为“爱笑”而显得有点儿“老”的老师。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听课时隋老师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隋老师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课堂教学来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中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比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开展合作学*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隋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高潮阶段,教学效果比较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听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的是实验,使学生用亲身体验来了解,体积的涵义。而后得出体积的定义,再后就是判断物体体积的大小,能用肉眼分清体积大小的我们可以用观察能分辨体积的大小,之后进行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一、实验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的兴趣之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体积的认识性。

  对于体积的概念可能学生刚刚接触,应该对每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在分别他们的大小的时候,更能对体积的概念产生不陌生的态度去完成判断体积的大小问题。

  三、联系前几个环节,进行现实体验体积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里,我觉得对与体积这个概念是毫不分离的。正所谓学生对体积也会了解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大小。

  四、当堂达标。

  出示根据教材练*册等参考资料来进行对这堂课的达标训练,为了更加检测出学生对这堂课的学*情况、获得的知识等方面有所帮助。

  五、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一堂课结束,每个学生尽量达到自己有所收获,有所了解。或者对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有所总结,使以后小组讨论方便有所进步。

  个人反思

  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提高,能有意识的解决没个问题,小组合作也进行的比较完善,而我自己在授课的同时,有些该讲的重要部分有些遗漏,我觉得这是我的错误,今后我要继续加倍的努力争取没有这样的错误,我觉得教好几何类的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在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的准备教具和有关方面的物品,这样才能使得他们更容易的接受一堂课程的知识点。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5)

——小学五下数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案 (菁华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2、理解并掌握体积高级单位与低级单位间的化和聚。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惯,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准确地运用单位间的化聚法进行计算。

  重点难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和单位之间的互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计量单位?它们相邻之间的进率是多少?,现在我们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有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质量单位间的进率、。

  3、思考回答:你觉得他的整理如何?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如何进行单位间的互化?

  4、猜想今天我们学*的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可能是多少?

  二、自主探究、学*新知

  (一)探究立方分米与立方厘米间的进率

  1、指导学生分组进行探究,

  ①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②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③1立方分米与1000立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课件提供

  ①教师提供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一个标上棱长1分米,一个标上棱长10厘米,供学生观察。

  ②让学生可以观察分析,从而为得出结论提供感官上的支持。

  3、交流学*结果,分组汇报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也可以看作是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1分米1分米1分米=1立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厘米=1000立方厘米

  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4、让学生在回顾一下思维的过程,再说说自己的理解。

  a、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b、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学生讨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111=1立方分米,这个正方体的棱长也可以想成10厘米,体积101010=1000立方厘米,所以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教师课件演示:1立方分米的教具,每层有1010=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10层有10010=1000(个),所以是1000立方厘米。

  (二)独立探究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

  1、教师提问:立方米与立方分米之间的进率也是1000,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呢?

  教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学方法同上观察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你有什么发现?(板书: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

  2、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3、交流各自的思维过程

  棱长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10分米10分米10分米=1000立方分米。

  所以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板书)

  4、小结: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5、比较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它们有什么不同之处?

  三、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方法

  1、教学例1:3.8立方米是多少立方厘米?

  2400立方厘米是多少立方分米?

  (1)学生尝试练*,在书上完成。

  (2)交流方法: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要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动对应的位数;低级单位的数 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要除以进率,小数点要向左移动对应的位数。

  2、完成4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作业时。提醒学生要认真审题。请学生说一说相邻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多少。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中你有什么收获?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课堂作业

  完成练*八2题。5题

  【教学内容】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课本第34—3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指导,使学生掌握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并会进行名数的 改写。

  2、使学生学会用名数的改写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不同的单位进行计算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名数的改写方法。

  【复*导入】

  1、填一填。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方米=( )*方分米

  1*方分米=( )*方厘米

  2、说一说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新课讲授】

  1、学*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老师出示教材第34页例2:一个棱长为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 想一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3)老师出示棱长为1dm的正方体模型。

  提问:它的体积用分米作单位是1dm3,如果用厘米作单位,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厘米?(棱长是10cm)

  (4)计算。

  请学生想一想,根据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能不能算出这个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先交流,再独立完成,然后请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学生可能会说: ①如果把正方体的棱长看作是10cm,就可以把它切成1000块1cm3的正方体。 ②正方体的棱长是1dm,它的底面积是1dm2,也就是100cm2,再根据底面积×高,也就是100×10=1000cm3,得出它的体积。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V=a3 10×10×10=1000(cm3) 1dm3=1000cm3

  (5)根据推导,请学生说出立方分米和立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老师板书)

  (6)你们能够推算出1立方米和1立方分米的关系吗?学生尝试完成。

  老师板书: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7)观察板书内容。

  想一想: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存在着怎样的关系?通过观察,学生发现: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2、体积单位,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

  (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2)面积单位:*方米、*方分米、*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百。

  (3)体积

  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一千。

  3、学*体积单位名数的改写。

  (1)回忆:怎样把高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低级单位的名数?(要乘进率)怎样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要除以进率)

  (2)学*教材第35页的例3。

  板书:(1)3、8m3是多少立方分米?

  (2)2400cm3是多少立方分米? 请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视。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板书:3、8m3=(3800)dm3

  2400cm3=(2、4)dm3 想: 1m3 =( )dm3

  想:( ) cm3=1dm3 (3)学*教材第35页的例4。 出示例4,让学生先读题,理解题意:明确箱子上的尺寸是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请学生说出这个箱子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解答,指名板演。 V=abh=50×30×40=60000(cm3)=60(dm3)=0、06(m3)

  【巩固练*】完成课本第35页的“做一做”第1、2题。学生完成后,要求他们口述解答的过程。第2题指名学生板演。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长度单位: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面积单位: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教材分析: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6)

——小学五年级数学单位换算 (菁华3篇)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方米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1*方厘米=100*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时间单位换算

  1世纪=100年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一、概念及分类。

  1、概念:富有数量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名数。简单地说就是:数+单位名称=名数

  2、分类: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叫做单名数。

  单名数,如:5小时,3千克(只有一个单位的)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复名数,如:5小时6分,3千克500克(有两个单位的)

  二、名数之间的改写方法。

  1、单名数之间的改写

  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

  2、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

  方法(一):单名数是整数的情况:用单名数的数除以复名数之间的进率,商放在复名数的高级单位,余数放在复名数的低级单位。如:5067克=()千克()克

  想:千克与克的进率是1000,用5067÷1000=5……67,因此5067克=5千克67克

  方法(二):单名数是小数或带分数的情况:将单名数的整数部分直接放在复名数的高级单位,小数或分数部分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从而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

  如:4.57千克=()千克()克

  想:4.57千克的整数部分是4,复名数的高级单位就是4千克,剩下的0.57千克×进率1000=570克,因此4.57千克=4千克570克。带分数改写方法亦同。

  3、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

  方法:先把等号左右两边不同单位的名数互化,再加上相同单位的数。

  如:5m26dm2=()m2

  想:dm2与m2的进率是100,6dm2=0.06m2,0.06+5=5.06,因此5m26dm2=5.06m2

  如:5m36dm3=()dm3

  想:m3与dm3的进率是1000,5m3=5000dm3,5000+6=5006,因此5m36dm3=5006dm3。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方米

  1*方米=100*方分米

  1*方分米=100*方厘米

  1*方厘米=100*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人民币单位换算:

  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


《体积单位的换算》教案3篇(扩展7)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菁选

《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发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材提供了很好的资源。“乌鸦喝水”的故事、石头放入盛水的杯子里的实验以形象、生动的方式为学生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就接触到“乌鸦喝水”的故事,于是教师将这个故事再现出来,让学生明确乌鸦从刚开始喝不到水到最后喝到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石头放入盛水杯中的实验,通过观察发现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放有石头的'杯子中不能全部倒入,这是什么原因呢?引发学生思考这个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石头占据了一部分空间,所以无法倒入。继而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电视机、电脑主机、老师的手机,将这三件物品进行比较,发现不同的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不同,物体所占的空间大小就是物体的体积。

  虽然知道了物体的体积概念,但还要让学生建立良好的空间观念。应该结合实物演示进行教学,知道分别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有了这个认识还不够,还要乘胜追击,让学生去估一估身边体积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物体,利用身体估摸出1立方米的大小,同时还要将体积单位和面积单位进行区分,加深学生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时才能正确选择和使用体积单位。

  1、对教材处理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见解。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接触体积的概念,加之活经验不足、对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不强,教学难度较大。教材不熟时间又紧,我便在网上观看了几位老师的教学视频,便采取"拿来主义"依葫芦画飘的`在自己的课堂上用,却没有深入思考每个环节的活动该占的比重,通过这一环节我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或者说我要让学生学到什么,导致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缺少了水到渠成的知识生成。

  2、课堂教学不够严谨,细节处失误较多。

  *时教学我重算理轻算法,导致部分学生心里明白,说不出来。又因为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也不注意数学专业术语的精准性、板书规范性及对学生解题步骤,格式,书写的要求,长期以来导致学生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

  3、没有养成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

  *时我总认为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要学的知识是学*效率的体现,从未要求学*提前预*也很少课后复*,却忽略了对学生自主学**惯的培养。导致学生不愿自主学*,不会自主学*,慢慢地也失去了学*的兴趣与能力。

  我虽着急,但也深知提升自己非一朝一夕之事,正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本课教学是在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在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之前的一个知识点。对于体积概念的充分理解和对于体积单位的形象、灵活掌握,是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学*的一个牢固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充分把握利用实物演示理解概念的教学方法。由于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物体的体积不易理解,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利用两个量杯来演示乌鸦喝到水的原理、利用手来感知书包的体积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充分理解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在老师的故事激趣、实验验证、动手感知等多种方法组织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认识体积概念的时候,注重与长度、面积的区别比较,形象直观地感知概念,让学生用手比划出手机、电视机、影碟机的体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知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在学*体积单位时,我注重渗透“迁移”的学***。通过学生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自然而然引出体积单位。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定义1*方厘米时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来表示。由此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1立方厘米的体积大小可以是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大小。在学*体积单位时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比较认识,利用生活中指头肚的体积大小约1立方厘米,粉笔盒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分米等来举例加强知识的掌握。

  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学生在小组学*中学*效率不高,小组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要在学*小组长的带领下让学生充分发言。小组之间要相互合作交流,将不同的观点在课堂教学上充分展示。

  整节课的教学有值得积累的优点也有需要改进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将扬长避短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先利用的是实验,使学生用亲身体验来了解,体积的涵义。而后得出体积的定义,再后就是判断物体体积的大小,能用肉眼分清体积大小的我们可以用观察能分辨体积的大小,之后进行对体积单位的认识。

  一、实验引入,在实际操作中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抓住学生的兴趣之处,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体积的认识性。

  对于体积的概念可能学生刚刚接触,应该对每个物体的体积大小进行对比和讲解,使在分别他们的大小的时候,更能对体积的概念产生不陌生的态度去完成判断体积的大小问题。

  三、联系前几个环节,进行现实体验体积的重要性。

  不管到哪里,我觉得对与体积这个概念是毫不分离的。正所谓学生对体积也会了解并且在现实生活中能判断出每个物体的大小。

  四、当堂达标。

  出示根据教材练*册等参考资料来进行对这堂课的达标训练,为了更加检测出学生对这堂课的学*情况、获得的知识等方面有所帮助。

  五、结合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回顾。

  一堂课结束,每个学生尽量达到自己有所收获,有所了解。或者对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有所总结,使以后小组讨论方便有所进步。

  个人反思

  我认为这堂课学生在思维上有所提高,能有意识的解决没个问题,小组合作也进行的'比较完善,而我自己在授课的同时,有些该讲的重要部分有些遗漏,我觉得这是我的错误,今后我要继续加倍的努力争取没有这样的错误,我觉得教好几何类的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须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在授课的同时要充分的准备教具和有关方面的物品,这样才能使得他们更容易的接受一堂课程的知识点。

  《体积和体积单位》这个内容比较抽象、难懂。在听课时隋老师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实施中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1、创设情境,激发学*兴趣。

  “乌鸦喝水”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伊始,让学生说说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石头放入水中问什么水会上升呢?等等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但如果仅此一例证,还不足以支持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接着又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放入同样多的水,如果放入两个大小不同的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引导学生比较它们所占据空间的大小,引入体积的概念,这部分教学基本上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学*活动中来。

  2、联系实际,提取学*资源。

  数学的产生源自于生活实践,数学的教学同样离不开实际的生活。通过让学生找、摸、想、说等活动,让学生将空间这一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丰富学生的空间表象,从而感悟出体积的内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的重要,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动机。

  3、组织活动,探究感受新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因此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及教材的特点,组织了有效的数学活动。如在认识m3、dm3、cm3时,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大小的体积单位,形成各种体积单位的表象,并能识别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同时也注重了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中隋老师设计了钻一钻等活动,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练中开发思维。

  4、引发矛盾,产生问题意识

  学生学*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课堂上,如果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现“矛盾”的机会,学生就会主动产生解决矛盾的心向,主动探究问题产生的根源,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学*过程,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的被动“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因此,课堂上给予学生展现“矛盾”的机会,可以真正扩展学生主动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从课堂教学来看,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通过创设具有现实性的.情景,为学生提供了生活性的教材,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学*中来,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概念。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事物组织教学,学生比较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开展合作学*有利于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基础上,形成独立见解,展示个性思维。在交流中,使各自的见解更加丰富和全面,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隋老师充分提供了学生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一种*等、自由、和谐的氛围中学*。

  学生实际操作是获取知识、形成观念的重要手段。摸一摸、量一量、动一动等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和体验体积单位,它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是教学过程中的高潮阶段,教学效果比较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听这节课,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概念性的课有一定挑战性,教学中,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才能很好地为学生积累知识,形成观念。

  上课前,观摩了名师的这节课,对我感受颇深。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学时切忌把自己和学生都捆绑在教科书上,因此我在教学中十分注意,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动手操作与实验观察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以《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节课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故事引入,引发兴趣。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乌鸦喝水》这一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很自然地引入新课。引入阶段正处在一堂课的起始阶段,处理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学生学*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这样的设计,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在活动开始就处于情意高昂的学*状态。

  接着用两次倒水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发现到石头是确实是占据空间的,而且占据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很自然地引出了体积的概念。

  二、注重迁移,探究问题。

  在引出体积单位的教学过程中,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迁移,先回忆面积单位先分后数的比较方法,再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得出必需将两个长方体分成大小相等的小方块,引出了体积单位,突破难点。不过发现学生在数小正方体个数的时候有点困难,空间观念不够好。

  三、尝试自学,理解问题

  小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与他们的知识水*、生活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体积单位时,采取尝试自学课本,理解体积单位,培养学生空间观念。①看书自学体积单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合作,②学生汇报学会的.知识。③理解体积单位。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但体积单位比较抽象,因此,我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实例,激发学生欲望,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找出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学生真正是在亲身经历和体验下认识体积单位,从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有助于以后计算和估算物体的体积。这一环节中学生说到了很多身边哪些物体的体积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在1立方米的正方体中让学生依次进入,结果能容纳8个学生左右,学*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良好,同时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就在身边。这一教学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小组合作交流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参与尝试的兴趣。

  五、个人反思。

  个人上课的语言不够生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不够,对学生的回答未能作出非常适当的评价。这是节概念教学,语言必需精炼,严谨。我这方面还做得不够,以后自己一定继续在这方面加倍努力争取进步。同时,上了这节课,让我深深体会到,教好几何类概念课确实很有难度,要建立好学生的空间观念,必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甚至要不断准备一些形象的教具,倒如,没有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直观教具,单凭学生想象根本上是很难建立三个体积单位的空间观念的。在教学几何类概念课过程中要多以观察、比较、动手操作量一量、摸一摸等活动,为学生建立情感,形成表象。

  本节课教学的关键是提供充分的直观素材,让学生通过观察,触摸,拼摆,想象等多种活动,积累感知,建立表象,形成观念,教学时从比较线的长短,*面图形的大小,立体图象的大小引入,让学生在与“长度”,“面积”等概念的比较中认识“体积”便与帮助学生在概念系统中理解新概念。首先是通过观察实验,从实验情境中领悟物体占有空间→物体所占有空间有大有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接着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实物的大小,体验到要确切知道物体体积的大小,要用体积单位来计算,并将学生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专作猜想→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比划,想象,比较,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大小的空间观念。通过小组合作拼一拼,摆一摆,说一说,体积大小,深化对体积单位的.认识。并进一步理解,计量体积,这是看物体所含体积单位的个数。最后,对全课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形成整体认知。巩固练*对教科书练*的第一题稍作引申,放在最后,要求学生记录下摆出的几种不同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和它的体积,并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为下一课学*体积的计算做铺垫。通过以上的教学,效果比较细,学生做练*题正确率比较高。

  《体积和体积单位》是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下册二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学*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之后进行教学的。

  体积是一个新概念,学生对什么是体积,也许有过体验,却难以有体积的意识。因此在上课伊始,我设计了让学生摸课桌抽屉的活动。通过对比摸空抽屉和放了书包的抽屉让学生初步感受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因学生们的书包大小不同,有的放进抽屉了,有的没放进去,由此让学生感知物体占据的空间有大有小;再让学生发挥想像,说一说生活中物体占据空间的现象,比较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在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后得出体积的概念,并让学生运用概念说一说什么是身边物体的体积。

  在学生初步理解体积的意义之后,我出示两个大小很接*的长方体,让学生明确为了应用的'方便,需要给物体的体积确定单位。从而引进常见的体积单位cm,dm,m。为了让学生能掌握这些单位的实际意义,我设计了摸,说,找,估一系列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掌握1cm,1dm,1m的大小。如在找体积大约是1cm的物体时,学生想到了自己一截手指头,一颗大牙……1m有多大学生是最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我在教室里用几根米尺搭了一个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让学生蹲进去看可以蹲几个学生,并追问如果换成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或是换成六年级的学生又能蹲几个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突破这个难点。

  整堂课从教学的设计来看,过程严谨,逻辑性强,各环节过渡也比较自然,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首先是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对比处理得不够,这部分理解不到位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体积单位的换算时容易产生混淆。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回顾长度、面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两个单位的理解,通过对比学生也很容易想到如何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为今后学*体积的计算打基础。

  其次,教师的临场应变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初步感知体积时有个学生已经说出空间一词就应立即板书,抓住这个词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描述什么是物体体积时,学生出现了困难,教师可举例引导学生描述;在寻找生活中物体体积接*1立方米的物体时,学生说到操行评分表的体积时,应引导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面和体的区别。最后出现教学时间不够时,教师应灵活处理练*题。

  第三是教师还应多学*教学语言的艺术,在评价学生、激励学生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后反思

  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对概念的理解已经掌握得比较扎实,学*的气氛也很活跃,大家都能发表意见。就连*时不怎么发言的黎明和金粤洋都积极举手而且回答得不错,看到这一点我很开心。另外老师的过度语和提问也比较恰当。但是认真反思这堂课也有许多需要反思可改进的地方。

  不足之处

  1、信息的采集。这是师傅在评课时的说法,我没有这么好的用词,于是当时我说是“应变处理能力”。在第一个练*,估算录音机的体积时,周纪宇填的是cm3,但有学生说是dm3。我问“同意谁的`想法”的时候,双方还几乎一半一半,这个时候我在想怎么办?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幸好准备好的小正方体还有一些,于是我用20个摆一摆让他们来比较“是不是录音机的体积跟20个小正方体的体积相当呢?”问题很快解决了,自己也捏了一把汗。但是后来师傅的一个方法更让我茅塞顿开。上一题已经有一块橡皮的体积是8cm3,何不就利用这一题解决录音机问题?如果是20cm3,那3块橡皮叠一起就是24cm3,已经比20cm3大,想象一下录音机是不是还没有3块橡皮大呢?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吗?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像能力又进一步得到了培养。从这一个问题看,自己的应变处理能力还要继续努力加强。

  2、学生的学*交流还不够。例如在做实验的时候老师的三个提问虽然引导了学生去往想要的方向回答,但是学生的提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就相对来说被禁锢。

  3、师生角色的转变还需要注意。师傅说了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才能更好的往这个方向发展,老师要多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把自己当作学生,不断的设问,不断的让学生去想问题的解决办法。

  4、其他细节。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的时候,可以先从手中的小立方体开始认识,再举例,而且多举生活当中的例子。例如体积是1cm3的物体,除了有书上的手指头,还有笔头,粉笔头,骰子等等。例外在“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的教学中,可以先从简单到复杂的拼法去教学,例如先2块,再4块,8块,12块等。在课堂小结的分享阶段,可以分三个问题进行: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建议?你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了解常用的体积单位,形成表象。

  2 .培养学生比较、观察的能力。

  3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重点难点:

  使学生感知物体的体积,初步建立1 立方米、1 立方分米、1 立方厘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认识体积(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学生作答)老师播放“乌鸦喝水”的课件,提问: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乌鸦把石头一粒一粒地衔到瓶子里,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把水挤出来了。)

  2、“石头真的占了水的空间吗?”(实验验证)

  拿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入第二个杯子,让学生观察,发现:第二个杯子装不下第一个杯子的水,因为第二个杯子里放了一块石头,石头占了水的空间,所以装不下了。

  二、揭示体积

  出示下面的图,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哪个占的空间大吗?

  手机 影碟机 电视

  学生回答后,说明: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的空间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概念)

  三、列出体积单位。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