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06-17 05:46:23 初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1

  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接*十年。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一、依据教材,传授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有重点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1、深刻把握教材,依据课本设计问题;2、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既联系学生的学*、生活实际,又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解掌握,及时复*训练。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课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课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我做到了:1、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2、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课本,读懂课本;3、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理解,将课本纳入心中;4、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自主、互动”六步教学法,学*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课;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工作,建立学*备忘录,全程监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2

  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结合自己的教学,浅谈几点反思体会。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过去有一种说法“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可是,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及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仅有“一桶水或一缸水”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了,教师应该成为一条源源不断的江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不断学*。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给自己“充电”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是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为了充电,我经常上网,浏览时政要闻,了解思想品德教学的相关知识。。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敢于反思,教学反思《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老师不仅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思考几分钟,甚至写上那么几句,并坚持一周一次认真反思,形成反思集。只有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这本身就是教学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但常反省自己还是可以的。

  3.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的收获。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犯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

  4.建立*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通常认为学生尊重老师是应该的,但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就难了。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而常常忽略学生的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活动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甚至自己做法欠妥当,也不敢面对。课后我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再次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说上思想品德课写英语就是不对啊!对此我没多解释,主要说明了教师也会犯错误。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给我鼓了掌。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很多学生有什么心理话经常找我说,甚至请我为他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

  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接*十年。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一、依据教材,传授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有重点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1、深刻把握教材,依据课本设计问题;2、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既联系学生的学*、生活实际,又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3、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解掌握,及时复*训练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课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课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我做到了:1、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2、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课本,读懂课本;3、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理解,将课本纳入心中;4、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自主、互动”六步教学法,学*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课;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工作,建立学*备忘录,全程监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1)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9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1

  今年,我担任了三、四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以前,总*惯于一言堂的方法传授知识,导致课堂气氛死板,学生思维受限,表能力得不到提高。鉴于这些现象,自己认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借用“国培”所学的知识,以及上网学*他人教学经验。通过学*研究,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深刻认识到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这种一个在上,多人端坐的满堂灌已不复存在,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课后的延续和知识的连续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强调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入手,从班集体中的小事入手,紧抓集体中常见的不良现象,如在《指出那些不文明行为》一课中,我因势利导,除了找出图中的错误做法外,还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文明的时候,从而分清是非,有利于今后规范自己。这样不但学会了观察事物,锻炼了表达能力,又进了文明礼貌教育,同时又培养了交流与合作意识,课堂氛围较活跃。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讲到《*地图》一课时,通过对地图认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地大物博,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有待于学生们去开发资源,振兴中华。

  在讲到《可爱的家乡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家乡人的可爱,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让学生准备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上课时一起体会歌曲的意境。也使用一首古诗开始学*,然后再让学生说说对家乡的理解,以及对家乡的印象。再说说家乡的一些情况,特产、方言、并用不同的方式夸夸家乡人以及简单了解家乡杰出人物作出的贡献,等等。

  这样一来学生真正理解了“家乡哺育了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感受到了自己的家乡,感受自己的家乡人,体会了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家乡是儿童走出家庭、社区之后一个比较大的生活圈,家乡人是在这个生活圈中生活的群体。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眼中的家乡人大多与亲人相挂钩,关于其他家乡人以及家乡人的可爱之处,学生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让学生用家乡话拉拉家常为着眼点,力求挖掘家乡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再让学生欣赏家乡的风景图、物产图,意在让学生明白家乡所有美好的一切是由家乡人创造的,他们是一群可爱的人。在这里,家乡人的可爱,需要用最实质的内涵来让小学生亲自丰满,也只有经历了真正的欣赏、品尝、交流等活动后得到的体验,生发的情感才会是深刻的、由衷的。而“家乡人”是可爱的,但并不等同于“杰出的”。所以在教学时又要注意到*凡的、普通的劳动者,只要有“可爱”之处,那都是值得赞美的。把握了这一点,我在学生明白“家乡人”是一群可爱的人的基础上,又引导学生从身边家乡人做过的*凡事说起,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家乡人的认识,捕捉到家乡人的“可爱”之处,激发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2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课。这对于一直担任班主任、教了多年数学的我,确实是一种新的体验。

  小学阶段高年级班级与低年级班级不一样,教授数学与教授品德与生活不一样。课堂上,高年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活动,认真完成数学作业。而一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知道你又不是班主任,爱动爱说,课堂常规不好,组织教学费劲儿,教学时课堂用语应该使用儿童语言,我还不会说小孩话,这往往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这些情况,我虚心向一、二年级教师请教,学*低年级组织教学的方法。采取下了措施:

  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良好*惯。

  针对课堂常规较弱的一些班进行严格管理,对于学生的每一个细小的不良*惯进行纠正,从握笔、坐姿等基本开始。对学生课上回答问题进行训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说话完整。

  2、让孩子们喜欢思品课。

  一年级的《品德与生活》教材编得很好,非常贴*学生实际生活。教材中的活动内容也很丰富。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不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了解、去认识生活、明晰道理。孩子们在活动中不仅学到知识,培养能力,还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增进了彼此间的感情,也拉*了学生与老师间的距离。现在,我的思品课好上多了,孩子们学得快乐,老师教得也轻松。但有时候的我,还是不知不觉说起大人话,忘记说小孩的话了。说实在的,要搞好低年级教学,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学*,争取教好思品课。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

  多年来,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一、依据教材,传授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逐一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第一、深刻把握教材,依据文本设计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既联系学生的学*、生活实际,又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解掌握,及时复*训练。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文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文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教师做到了:第一、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文本;第二、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文本,读懂文本;第三、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背诵,将文本纳入心中;第四、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我们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自主、互动”六步教学法,学*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内容;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工作,建立学*备忘录,全程监控,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4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往旧教材在知识内容安排上注重于知识体系上的完整性、顺序性,对学生学*的兴趣重视不够,教学完全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师以教材为根本。课堂上以教师为核心,学生围着老师转,检测评价学生学*手段单一,以考试来定“乾坤”。初中以升重点高中中考为指挥棒,高中以升大学高考为指挥棒,这种现象值得反思。

  现在教学新改革已经开始,她就像一缕清新的春风吹遍了瓷都大地。新教材不仅重知识内容安排,更注重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兴趣的培养。如六年级第一单元《融入新生活》,不仅让学生与思想品德交朋友,而且让学生用思想品德规范自己的言行。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的主体,以理寓情,以情导行,激发了学生学*品德的热情,诱导学生发现:思想品德课就在我们的身边,思想品德课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生不仅学得会还学得轻松,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听科学家的故事,看历史人物,说身边的现象,培养学生了学*兴趣,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新课改新教材新课堂新教法“百花齐放、争奇斗艳”。

  在新课改过程中我清楚看到:一切刚刚开始,今后的路还很长,现在的教师难当了。我们不能肓目乐观,肓目追求老师与学生的表面*等,我们的教改任务还很艰巨,任重而道远。新的教学改革让我教育教学观念彻底改变。要想教好学生就要做到: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学生的知音。相信学生能做好,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说话,凡是学生能做的不要包办代替。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交朋友,来一个变位思考,让学生当“老师”。教学上掌握好“度”及时指导学生的学*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加强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用书要源于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要服务于学生又要不拘一格;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寻求规律的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探究规律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严传身教,教书育人。对学生的“人格行为”不要过分要求。

  总之,教育学生就要从正面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片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感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家长就会信任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5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心想做一位优秀的一线教师。为此,我不断学*,努力探索。对于学校提倡的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总是积极参加。学*积累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有太多的不足,越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现将自己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一·依标靠本、夯实教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为了更好应对中考,我努力专研、用心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严格的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制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使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学的重难点突出。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作为教学的课程资源。

  初中思品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逐步扩展的初中生活为教学内容的,如创设新集体、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如何与同学、父母和老师相处;如何克服逆反等都是学生成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并发动学生集体想办法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避免了“纸上谈兵”一方面又加强了师生间的感情与沟通。

  如在教学《学*新天地》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将小学与初中的学*状况进行对比说出初中与小学学*情况的不同与特点,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进入初中后在学*方面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当时很多学生都说英语不好学,我便请了班级里英语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向大家传授英语学*经验和学*方法,然后我又将问题铺开让各个科目里成绩最好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学*经验与方法,最后我又引导学生将大家的学*方法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并回归到教材当中,让大家明白了如何提高学*效率的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安排时间。这样课上的既说服力又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紧跟学校步伐,进行课题研究。

  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课页负担,我们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中的困惑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的话,无疑会促进我们的教学。这样我们就能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去提高自己的教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的,但无定法”,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心中不觉隐隐作痛。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成长以及轮换,我发现教学的艺术无止境。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可能这个问题刚刚解决,甚至还没解决完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比如如何能让自己的教学恰到好处的做到收放有度。如何能让自己的教学吸引所用学生的目光;如何能将思品教学中的所得践行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的生活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还在不时的困扰着我,有时甚至感觉迷茫。也让我感觉教学似乎永远无法驻足。在陶醉于已有成绩的同时也永远的留有遗憾和不甘!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6

  通过讲解走进青春课,有经验也有不足,我根据自己的思路,设计了教学环节。有很多可以弥补之处,现反思如下几点:

  一、反思教材内容:

  对于教材的分析,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生理现象---心理变化---调控方法---对学生的意义,合乎逻辑,对于教材的理解还是很透彻的。

  二、反思教学理论:

  本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角色转换,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反思教学方法:

  关注体验、引导探究、自主学*等方法作为主线,把观察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作为能力的培养,把阅读、思考、点拨作为知识的领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反思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我采取的是《童年》这首歌来开课的。我问同学有烦恼吗?他们说没有,我没理他们,继续进行。要是这时,运用一些教学机智就好了。可能是因为这些孩子还没有明显地感到自己的变化。

  2、教学过程中思路还是清晰的,围绕生理变化、心理烦恼、解除烦恼的方法进行教学,过渡自然,富有逻辑性,能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还能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引导学生自主学*,能让学生参与到学*的过程中,体会获取知识的快乐。当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面不是很广,大胆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不是很多。

  五、反思教学效果:

  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今后努力方向:

  1、如果让我在上这节课,我会再讲心理矛盾时,举一些贴*学生的小故事,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原来就是在解决他们自己的事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的兴趣。

  2、多走进学生,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有深层互动、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因此,我要与学生交朋友,转换教师的角色,进一步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说的就是这个理。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7

  反思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内省活动,是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课堂有汩汩而来的“源头活水”,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反思者,对教学持开放和批评的态度,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拓出一片新天地。

  在教学实际中,我进行以下思考:

  一、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

  每节课结束后,我都要进行教学目标完成的反思,如,教学目标设置合理吗?完成得怎样?本单元知识目标重点突出吗?难点化解了吗?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程度如何?有没有把学科最重要的东西给予学生等等。如在讲解《诚信是金》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逐一说明概念即可,这样,新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如果我们做如下改进: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然后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讲诚信?在日常生活中当诚信丢掉时,同时还会失去什么?”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如此教学,不仅重视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提升。

  二、反思教学过程的差异性

  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的差异性,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怎样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实现会学、学会、乐学。

  三、反思学生自主与教师引领的统一

  自主性学*已经成为当前政治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学*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自主性学*的理念在转化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就可以退避三舍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作用。这种为了强调学生学*的自主性而弱化甚至漠视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给“泛化”和“异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放任。在教学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或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还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使思品课充满生活的气息,迸发智慧的火花,流淌人文的情怀。脱离了教材观点的主体性,教师教的主体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是无法真正发挥的。

  四、反思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反馈。它既可以帮助老师判定学生在学*中的优势和不足,监控和督促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帮助教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定量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管理功能,更多地表现为终结性评价,无论是评价的对象、目的、方式、内容都过于单一。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容易导致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反思。应重视学生学*态度的转变、学*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实现“他评”与“自评”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改变学生只是对象的单向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只有如此,才能有教学相长的良好发展,最终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教学反思有利于对经验的归纳、总结。能让我们在教学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8

  在上周三和周四的思想品德研讨会上,我上了两节研讨课,在教研室董老师和其他听课老师真诚用心指导帮助下,收获很大。特别是听取了三中吉老师、四中夏老师的课后,我发现与她们这些优秀教师相比,差距真是太大了,尤其是操作电脑、制作课件方面,需好好跟她们学*。

  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亲自经历,才会发现更多的不足。无论是典型材料的选取,还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周三那节课,由于两个视频播放时间太长,学生互助交流时间不紧凑,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前三个任务项就用了35分钟,关键的后三个任务项只剩10分钟,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交流展示很不充分,感觉特对不住听课老师。

  周四的课上,缩短了播放视频的时间,组长把握好合作互助交流的进度,基本上达成教学效果。立法、执法、环保基本原则前三个任务项用了15分钟,个人为环保做贡献后三个任务项用了3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互助交流比较充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落脚点,实施环保关键在行动。不足的是,在播放视频时,由于课件操作不熟练,耽误了几分钟。

  下面把这次讲课的收获(重点是不足)总结如下:

  ①包括播放视频,导入新课不能超过5分钟。相同的错误这是第二次犯,真不应该!

  ②视频播放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学生冷场;学生互助交流时间要打紧,这需要组长把握好。如果这几方面拖延时间,处理不合理,课堂就会前松后紧,该展示的不能展示,就上不完课。

  ③在周四的课上,因组内加分的原因,出现了两个同学争着读材料的不和谐现象。教师应提醒学生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荣誉利益面前主动做出谦让。贯彻126策略,注重“互助”“交流”,培养“人人为师、互助共勉”的情义文化。

  ④一上课,哪块是自己的短板,就会暴露无遗。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对于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视频的插入与播放,不是很熟练。具体说,是很不熟练。经过这段时间的备课、上课,终于下定决心,学*这方面的知识,提高电脑操作能力。

  ⑤本来打算播放单个视频,这个*时还是比较熟练的。这次为了方便,好朋友给做了个ppt课件。麻烦来了。因电脑课件知识知之甚少,自作主张把包里的内容复制到桌面上,想当然地认为这样更方便些。结果,一旦挪动,视频就打不开!吃一堑,长一智,教训太深刻了!

  ⑥尽量创设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民主的学*氛围,让师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充分享受学*的愉悦和幸福。借助讨论活动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知识梳理、观点碰撞、思想表达能力提高等目的。促进教学的课内外有机衔接,学生知与行的协调统一。实现课堂讨论的生命化、科学化、体验化和实践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9

  一、备课上课的选例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应该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我尝试着去努力,觉得效果不错。当然,我也会尽量引导学生仰视名人,欣赏名人的风采。

  二、对于讨论交流问题的引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问题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师生教学对话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进行自主开发、创造使用,积极整合重组,让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我们就不能完全按课本来讲,要进行整合、重组,才能讲透,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课本的编排注重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2)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6篇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1

  逆向教学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法而言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教学法一般采用“导入—讲授—练*”的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而逆向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将“顺向”变为“逆向”,反其道而行,它的模式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自练、自估为主,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

  教无定法,无论何种教学方法,只要灵活运用,善于创新探索,就会有收获。如何在教学的用好用巧逆向教学的方法呢?我就自己多年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取得的一些有效经验写出来和广大同行一起探讨。

  一、在复*中将逆向教学方法与多媒体巧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越来越多地被教师们运用于教学当中。新颖、别致的教学场面深入师生的工作和学*中,把逆向教学方法与多媒体巧妙地结合起来,能有效地提高复*效果。

  纵观最*几年的中考形式,开卷考不但没有降低考试的难度,而是更加大了考试的灵活性、多样性,更注重与时政,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往往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就要求老师们在给学生的复*当中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在知识的章节和整体复*中,时间紧,任务重,经验丰富的教师是不会把学生置于题海中的。复*做题巩固知识,深化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效率更为重要。应用逆向教学的复*方法比较实用,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方法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屡试屡胜,学生的学*效率提高了,学*干劲也足,学*兴趣高,中考都能取得好成绩。为了提高复*效率复*课中每一节课,教师都要注意所复*知识的容量,课堂容量不够,影响复*效果。影响复*进度,容量太大学生顾此失彼,走马观花,达不到复*的目的,将多媒体教学和逆向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可将很多新闻、时政、热点知识运用到课堂之中,弥补学生因为学*时间紧张而没有时间看新闻的遗憾。老师将社会热点同课本中的知识点,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引趣,导入课堂当中,使学生在教师指导、启发下积极探讨和发现问题,学生从自学入手,学在前,讲在后。而教师在教学中既可实施宏观控制,又可进行微观指导,并把传统教学中的练*、巩固和利用互联网所收集的信息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及时抓住反馈信息,对学生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和补充。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从学生心理来说,它往往被视为一种说教课,这一方面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塑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思想政治课本身理论性较强有关,若按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容易就理论而理论,直观性、趣味性会大打折扣。如果引进多媒体教学,用课件、幻灯片等丰富课堂形式或利用互联网获取资源,利用其快捷、灵敏、方便的优势可有效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及自觉性,变枯燥为丰富,改“说教”为“研讨”。就内容上来讲,关于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涉及到很多法律、政策、现实问题。劳动者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保护自己的权利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等,这些如果单纯用原则、理论阐述往往会显得比较空洞和乏味。其实,当今社会农民工的权利保护问题是比较突出和尖锐的热点问题之一,若换之采用互联网引导学生攫取一些真实学*资源和素材,实现网络信息在思想政治领域的完全“共享”,不仅丰富课堂了内容,增强思想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在教学中做到了充分重视学生智力因素及兴趣、意志、情趣、态度、自信心和学*目的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可变消极为积极,使学生处于一种预知、感知、求知的学*状态,最大可能的发挥逆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所以在复*这些章节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复*中将逆向教学与多媒体的应用完美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复*内容充实。

  二、在复*课中将逆向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很多事例都与思想品德教学有关,也是学生熟悉,甚至是亲身体验过的,将这些事例和现象引入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能力。

  比如在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专题时,首先给出“二战后科技发展速度”的一个图表和一则与*人口特点有关的材料数据,出示漫画“地球与*人”,从我国人口现状入手,引导学生一边回忆学过的知识点,找到资料与知识点的相关链接,一边分析说出有人口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面对问题如何解决等等,运用逆向的思路,学生自己梳理知识点,让学生对原来已经忘记的知识内容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

  在整个复*本专题中,我把逆向复*的过程分做了如下的六个环节:第一环节:定标。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要注意制定出本节课的复*目的,帮学生通观学*要点,明确复*目的。

  第二环节:自学。上课后,教师根据订立的复*目标,设计一到两个针对性较强,能充分体现知识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简短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边读书边思考,并在自学过程中鼓励和启发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样,学生由先听再学变为先学再思再听,由被动变主动,达到部分复*目标。从而也可以使教师取得第一手反馈信息。

  第三环节:练*。在自学共议的基础上,选取典型的、能充分体现重点或难点的例题(少而精,比如往年中考里面的经典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使教师进一步取得第三手反馈信息。

  第四环节:导评。教师根据在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三份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复*进行指导评价。着重分析出重难点、指正学生的思想方向、总结并归纳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使之具有条理性、系统性和灵活性,以提高复*效率。这一环节的实施重在使学生端正思想、理顺思路、搞活思维。

  第五环节:自结。学生要学会“作结”,即根据教师导评和自己获取的实际信息,理论联系实际地自评、自改、自估,把问题的答案整理规范。

  三、“逆向教学”在初三思想品德复*课中巧用的意义首先,在复*课中巧用“逆向教学”,充分利用了人的逆向思维“顺藤摸瓜”的特点,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想政治课的刻板和被动,使学生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既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使课堂充满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自学自结、逆向思考、总结归纳的能力。

  其次,在复*课中巧用“逆向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效率,缩短了学生预*和准备的时间。通过定标、设问、讨论、自结等环节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更广泛的吸收信息的同时,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保持将会大大优于传统教学效果,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的要求。

  最后,逆向教学也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方面,教师既要具备精湛的专业知识,真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长流水”。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准备,查阅相关资料,给学生提供有利支持和参考;又要能及时捕捉课堂上学生的反馈信息,查漏补缺。这样有助于教师技术水*、研究能力和信息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促使学生学会查询与思想政治课直接相关的课程资源。一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多查阅一些专题性知识,如时事新闻、素质测试题等。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型、发散型思维。

  总之,“逆向教学”只要我们善用和巧用,就可以发现这种复*的方法很有效。当然教无定法,学无常法,“逆向教学”只是众多复*方法当中是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最大潜力,设计新颖,遵从新课程的理念,再将现代教学手段与逆向教学相结合,就能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探究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就会有所收获。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2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认识的不断深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随着计划生育国策成效的显现,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令人堪忧,加强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基于日常教学所见所闻,本文论述了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重就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策略,希望能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之中。

  一、当前初中学生心理现状

  随着计划生育国策的实行,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对自己的子女无计可施,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教。在我看来,当前中学生比较常见的心理异常表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以自我为中心

  初中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缺乏全面性,对外界住处的判断缺乏公允性,对自己的估价缺乏客观性。在今年的初三学生中,我就认识一位学生,在她的世界里没有好人,总喜欢用负面思想来思考问题,而且是个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人,不能用公正而全面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事物,以至于她在这个班集体中没有一个支持者。

  (二)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

  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主要表现在吃苦能力差,依赖性强,对新情况适应力弱,对新事物产生不正常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情绪。这一情况在初一新生中表现较为突出,主要因为初一新生刚刚脱离小学生活,他们长期*惯于家长辅导式学*;而初中科目增多,难度增大,从而要求学生自学能力要增强。有的学生难以接受巨大的反差和转变,而产生本能的反感,产生心烦意乱的情绪,导致适应初中学*生活困难,不能很好适应初中学*生活的要求。

  (三)情绪自控能力差

  情绪自控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强烈反差反应。这类学生,他们情绪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剧烈变化,比如当他当了班班干部、考试成绩好、受到老师表扬等高兴的事情时,往往兴奋不已,手舞足蹈;当学*下降或受到老师批评时,又表现出悲观失望,痛不欲生的情绪。而这些情绪,他们不能自我调控,在学*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人情绪,降低了学*质量,影响了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在我班上就有这样的一位学生,他的成绩在全年段名列前茅,动不动就把自己考了年段第一挂在嘴边,同学们总是群起而攻之。而老师同学批评他时,马上情绪就低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四)人际关系不和谐

  人际关系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人敞开心扉、推心置腹,喜欢自我深思,难与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迫切希望显示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的价值。二者往往产生激烈冲突,从而造成孤僻怪异、格格不入等等。这样的学生,不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班上一位女生,无论她做什么,同学们都不喜欢她。又一次,她和某调皮的男生打架,其他同班同学不是去帮忙劝架,而是在旁边鼓掌叫好。虽然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但这也折射出了一个问题,这个学生的人际关系很差。

  (五)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

  现在一说到“90”后的学生,便会有一大堆负面的词汇涌上人们的脑海,“垮下去的一代”是一些对他们失去信心的人冠以他们的名称。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优越,不愁吃、不愁穿,甚至连上学都有*给他们买单。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他们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惯。读不了书、吃不了苦、挨不起批评,成了这些学生的通病。前几天第一次单元考,有个学生在写政治小论文的时候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写下来,讲评的时候,我以此为典型讲述小评论的写作,并指出这个学生的名字。结果这个学生反应相当激烈,认为我不应该以他为典型,这样上了他的自尊。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心理缺陷成为影响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大力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老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让思想品德课堂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巧设计课堂教学,营造快乐教学氛围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如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三节的有关情绪的多样性,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调节情绪的方法;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二节有关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七年级上第二单元有关正确认识困境、逆境、挫折,磨练意志,锻炼个性;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一节有关正确对待学*压力,克服考试焦虑;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一节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与合作,养成团结合作、相互帮助的品质;八年级上第二单元有关珍爱生命,创造生命价值,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等。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组合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典型事例评析、榜样人物故事等给学生进行心理指导,让学生形成正确心理导向。

  在新课教学的环节,老师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分组辩论、演小品,说快板等充分调动学生学*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产生愉快、满意、自信、宽容、乐于助人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我在每周一课堂教学的开始环节,设计新课前3—5分钟“每周一歌”,每周安排一人。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创造一歌轻松愉快的氛围,锻炼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完成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态度目标,而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作用。他们开始有些胆怯,表达不流畅,但在老师和同学的不断鼓励、点拨下逐渐树立自信,并能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

  (二)教师修炼自身心理素质,以自己健康的心态影响学生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以自身的体会为教师树立了榜样,他说:“我从来不让自己有忧怨的神情和抑郁的面容,甚至我有不愉快的事情,我生病了,我也不在儿童面前表现出来。”正所谓: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持一颗*常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教师不是神,一样的有喜怒哀乐。问题不在于是否有消极的情绪,而在于如何化解它们。虽然工作、生活中总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候也会被调皮学生气个半死,但我始终坚持带着微笑去上每一堂课,希望这样可以给学生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

  (三)寻找思品教学与家庭教育的结合点,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工作

  1。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

  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小学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不再把老师的话风味“圣旨”。随着独立性和自我意识到的发展,以及知识、经验、阅读、能力的增加,初中生对教师、家长的态度有了变化,开始用独立、*等的态度的眼光来评价教师和父母。更多倾向于同伴群体的交流,渴望了解异性同伴。但是由于他们思维的批判性不够成熟,他们有时会以执拗的、偏激的,甚至是对立的态度来对待老师和家长,出现了所谓的逆反心理,于是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可能出现矛盾冲突和隔阂。这个时候,家校联系成了必不可少的教育途径之一,教师应经常和家长联系,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引导学生建立良性同伴群体,对于正常的男女生的交流,教师和家长应予以鼓励,而不是横加干涉。

  2。培养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能力,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

  人总在不断地试图认识自己,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渴望认识自我的要求更为迫切,但由于现代家庭、教师对孩子的过高要求,以及少年学生自身心理水*的不成熟、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常常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就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作为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又看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做到扬长避短。

  3。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教育家卢梭说:“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疾病,惧怕不测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和死亡,他就什么也不能忍受。”因此,针对当今学生意志薄弱、抗挫能力差这一现状,我们应加强对初中生的意志品质的训练。通过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使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所谓“心想事成,一帆风顺”等等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要使学生认识到挫折对个体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教育学生以乐观的态度、灵活、理智、现实的对待挫折,特别要对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耐挫教育。

  总之,面对日益突现的中学生心理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应当成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台。我们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阵营,让学生们都拥有健康的心理。一个人的意志品质不是一蹴而就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也需要在日常的学*与生活中逐渐形成,自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长期进行。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当然更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

  反思是教师教学中的一种内省活动,是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一名教师,要想使课堂有汩汩而来的“源头活水”,就应该成为自觉的反思者,对教学持开放和批评的态度,从而改善自己的教学取向,激活自己的教学智慧,在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拓出一片新天地。在教学实际中,我进行以下思考:

  一、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

  每节课结束后,我都要进行教学目标完成的反思,如,教学目标设置合理吗?完成得怎样?本单元知识目标重点突出吗?难点化解了吗?情感、态度、价值观“生成”的程度如何?有没有把学科最重要的东西给予学生等等。如在讲解《诚信是金》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可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逐一说明概念即可,这样,新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就难以达到。如果我们做如下改进: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然后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要讲诚信?在日常生活中当诚信丢掉时,同时还会失去什么?”相互讨论、相互补充……如此教学,不仅重视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提升。

  二、反思教学过程的差异性

  教育的最大使命就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各领风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施展才能的舞台。所以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的差异性,反思教学过程是否适用所有学生,是否还有学生不适应,怎么引起学生的学*兴趣,怎样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如何让学生实现会学、学会、乐学。

  三、反思学生自主与教师引领的统一

  自主性学*已经成为当前政治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种学*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自主性学*的理念在转化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一些教师认为,学生自主了,教师就可以退避三舍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新课堂强调学生自主学*,并不否定教师讲授的作用。这种为了强调学生学*的自主性而弱化甚至漠视教师指导作用的教学行为,就是把自主学*给“泛化”和“异化”了,是把自主演变成了放任。在教学中,对于脱离学生生活经验的理论知识,不可能全部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讨论或搜集资料,否则将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恰当的讲授、生动的举例,在启发学生思考的同时,还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才会使思品课充满生活的气息,迸发智慧的火花,流淌人文的情怀。脱离了教材观点的主体性,教师教的主体性,学生学的主体性是无法真正发挥的。

  四、反思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反馈。它既可以帮助老师判定学生在学*中的优势和不足,监控和督促学生不断进步和提高,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帮助教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定量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选拔和管理功能,更多地表现为终结性评价,无论是评价的对象、目的、方式、内容都过于单一。这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容易导致教师只关注学生的学*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进行反思。应重视学生学*态度的转变、学*过程的体验,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实现“他评”与“自评”结合、“定性”与“定量”结合,改变学生只是对象的单向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只有如此,才能有教学相长的良好发展,最终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教学反思有利于对经验的归纳、总结。能让我们在教学中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4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要”。

  一、不要讲解太详细

  政治课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教学效果却又不怎么尽如人意。后来经过反思明白一个道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只是识记知识,而没有提高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没有热情。相反,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中,设置鲜活的热点材料,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如:在讲授初三政治第六课时,针对学生的知识层面,我让学生课前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从收集的图片中自己去思考、讨论提出问题,进而得出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当然,反对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去漫无边际自由发挥了,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过程中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二、不要占有课堂的全部时间

  45分钟,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课堂要注意时间的控制,老师在讲述一段后,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做,有助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了生气。比如,在学*民族精神时,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马上调整上课的思路,停下新课的讲述,说:在北京奥运会中刘翔有什么表现?你当时的感想?因为联系了学生感兴趣的事,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热闹,课堂也跟着活跃了起来,知识也迎刃而解。

  三、不要让电脑、投影屏幕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代替了你的板书

  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今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点到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输大量信息,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这种看似热闹的表面背后却是肤浅,这样的老师实际上舍不得给学生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使人看了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有“穿新鞋,走老路”。我们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学生,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但是,黑板在教学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富有艺术的板书,它就是教师教学的“浓缩精华”,教学内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如在讲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整体关系时,我画了一艘船,利用船的基本结构来引导学生进行辨证关系的学*(船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导航系统——思想基本原则),学生觉得新鲜且很感兴趣,这个板书,虽然字少,但学生有充分的想像空间和余地。

  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让老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作为政治老师,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去突破、创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吧!这些时间会让你得到百倍的补偿。”讲解吝啬一点,课堂时间大方一点,板书艺术一点,这样,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才能争得学生的心,赢取学学生的爱,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才能在政治课堂中得以升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5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要求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时间、给学生问题、给学生悬念、给学生难题、给学生机遇,使学生能成为学*的主人,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这就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比过去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政治教师,要能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不要”。

  一、不要讲解太详细

  政治课教学中曾经有这样的经历,有时候把知识点讲得很清楚,很详细,但教学效果却又不怎么尽如人意。后来经过反思明白一个道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老师说得详尽了,学生就没有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只是识记知识,而没有提高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没有热情。相反,如果我们在政治教学中,设置鲜活的热点材料,多问学生几个为什么,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如:在讲授初三政治第六课时,针对学生的知识层面,我让学生课前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从收集的图片中自己去思考、讨论提出问题,进而得出答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当然,反对老师讲得太多,并不等于说老师就什么都不用讲,任由学生去漫无边际自由发挥了,我们清楚,教学内容有难易之分、主次之别,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带领学生主攻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要点,对于学生能自行解决的内容可以点到即止,这样,既让学生在学*过程中把握了要点、解决了难点,弄清了重点,又有利于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培养。

  二、不要占有课堂的全部时间

  45分钟,我们完成教学任务,又不能置学生于不顾。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最佳思维状态约为20分钟,课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精神状态会发生变化。所以,课堂要注意时间的控制,老师在讲述一段后,有意识的停顿,布下空白,给学生一段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这样做,有助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教学有了生气。比如,在学*民族精神时,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有了明显的不集中的现象,于是,我马上调整上课的思路,停下新课的讲述,说:在北京奥运会中刘翔有什么表现?你当时的感想?因为联系了学生感兴趣的事,学生的情绪立即被调动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得非常热闹,课堂也跟着活跃了起来,知识也迎刃而解。

  三、不要让电脑、投影屏幕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全部代替了你的板书

  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的今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点到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输大量信息,学生眼睛盯着屏幕,嘴里忙着应答,课堂气氛紧张热烈,这种看似热闹的表面背后却是肤浅,这样的老师实际上舍不得给学生回味、体验、感悟的余地和空间,使人看了之后,不免让人觉得有“穿新鞋,走老路”。我们面对的是个性迥异的学生,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少,但是,黑板在教学中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富有艺术的板书,它就是教师教学的“浓缩精华”,教学内容的“屏幕”,更像是指引学生掌握知识的“引路牌”,是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和想象的“钥匙”。如在讲述党的基本路线的整体关系时,我画了一艘船,利用船的基本结构来引导学生进行辨证关系的学*(船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动力系统——改革开放;导航系统——思想基本原则),学生觉得新鲜且很感兴趣,这个板书,虽然字少,但学生有充分的想像空间和余地。

  高效课堂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素质教育让老师感到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作为政治老师,必须不断适应形势的需要,不断去突破、创新。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请你毫不犹豫地在每一节课上尽量留出时间让学生掌握教材吧!这些时间会让你得到百倍的补偿。”讲解吝啬一点,课堂时间大方一点,板书艺术一点,这样,我们的政治课教学才能争得学生的心,赢取学学生的爱,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才能在政治课堂中得以升化。

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6

  一、备课上课的选例问题

  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教材每课都有大量的例子,但是我觉得这些例子很多是名人名家,缺乏凡人凡事,离学生的生活很远,特别是我们乡下学生,由于缺乏图书资料以及有效的阅读引导,学生对许多名人的事迹不甚了解,因此教材中的例子不易使学生产生共鸣。于是,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矫正,情感熏陶时,应该尽量选用学生身边的凡人凡事来加以分析引导,唤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是非。我尝试着去努力,觉得效果不错。当然,我也会尽量引导学生仰视名人,欣赏名人的风采。

  二、对于讨论交流问题的引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活动,自由开放。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学*,如开展辩论、讨论、体验交流等方式。就讨论活动来说吧,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要做好认真设计,精心安排,对学生讨论、辩论以及体验交流要给以积极引导,有效组织讨论,如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做好讨论记录,组织讨论的问题要有深度,要提供充足的讨论时间,讨论结束时要给以评价指导,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道理和观点给你,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就是说要把握好组织讨论的度,不可以浅尝则止,为讨论而讨论,也不可以漫无目的,不知收尾。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辩论等方式还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教材的利用问题

  新课程的教材观认为,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是师生教学对话的文本,因此,教师不能过分依赖教材,在使用教材上要进行自主开发、创造使用,积极整合重组,让它变成有效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多,我们就不能完全按课本来讲,要进行整合、重组,才能讲透,才能使学生透彻理解。

  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

  课本的编排注重联系实际,弱化了理论性。我们老师在教学时,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设计有效的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理解和掌握,从体验中悟出道理、观点,而不应该强硬的归纳出理论要点,让学生不知所然。

  总之,作为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机智、灵活的采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3)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菁选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思品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要树立终身学*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吸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

  3、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副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

  4、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1、要让思品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

  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时间上的*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空间上舍远求*。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思想上避虚求实。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2、应将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3.教师应该要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

  能敏锐地捕捉思想教育信息,创造性地生成活动主题。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教材,不但可以对教材进行筛选、调整和重组,而且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教师要进行有地区特色,有针对性的补充。本节课,我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提炼教育活动主题。这种主题由于是学生耳闻目睹的,或自己体验的、感悟的,学生感到亲切,觉得有话可说。因此,课堂上学生讨论起来也显得游刃有余,发表看法也是条条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见,课堂的上学生提得为什么也特别多,气氛也特别浓,连*时最不爱讲话的学生此刻也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这节课学生在轻松、自主、交流中学*,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品德与行为的收获也是可想而知的。道德存在与儿童的生活之中。教师*时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对课程进行大胆补充。捕捉教育信息,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多了解学生的兴趣、行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去判断,去讨论,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现象值得发扬,哪些现象要批评,及时地进行教育,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与*惯。我想只有对学生补充进这样的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才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要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教学中,我对思想品德教学也有了一些自我的认识。

  (一)发挥个人优势,分工协作。

  在开学初我与马老师两个人在一齐协商,就制定了详细的复*计划,稳步推进,做到有的放矢,并且分工协作构成合力,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在这个方面马老师贡献更大一些,因为马老师她历经初三毕业班比较多,积累的材料会更多,经验也更丰富,而我就需要多学*,多借鉴。

  (二)进行感情投资,调动学*用心性。

  这一届的学生是我从初一年带上来的,所以不管哪个班的学生能够说都有必须的感情基础。这对我来说就应是一种优势。因为我们都明白,到了最后的阶段,有些同学个性是后进生是读感情书的。举个例子,我们年段有一对很公开的情侣,两个同学是同班,男同学就对女同学说:我们班主任的'那一科必须要读好,其它科能够随便一点。所以说跟他的感情好,谁就占优势个性是到了初三下学期,各科的作业都十分多,同学先做哪一科,那真的跟着感情走。可能是我的性格的原因,这些学生跟我的感情都还挺好,有些同学其它科不爱上,会来找我聊天,帮我做事,这些同学做起政治作业来也个性的用心。

  (三)狠抓落实,奖罚分明。

  在落实这一方面,很多老师是比较困惑的,个性是我们这种技能科,没有优势。但我发现会奖罚结合的方法还是挺管用的。三年的时光,学生对我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说出去的话必须会执行的,学生没完成作业,我会罚他们抄课文的,而且有点“狠”。而做得好的同学可能得到奖励,可能是一本本子,个性是到了最后,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非选取题能够注明第几页第几段就行,这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四)加强后进生辅导,做好最后的冲刺。

  在质检过后,个性是在中考前这一阶段,在考试方向比较明朗的时候,我们要进行必须的分层教学,下午第四节,对个别后进生有专门的辅导。虽然说政治课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时光是比较少的,但我们的效率及落实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能够把这些学生用过的练*重新组合,让学生反复的练*,每次就一张,做完了让我检查,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他们做起来还是快的,而且为了避免返工,他们也会提早去看,很多同学早早的就会来问,这天做哪方面的练*,提早去准备。

  然而我总觉得有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好:如我们偏重于中上等生的辅导,有一点忽略了优等生的引导,结果有个别优等生在月考中的成绩不是个性理想;对于题目偏重于非选取题的辅导,而忽略了选取题的加强,结果选取题没能发挥优势;等。

  在上周三和周四的思想品德研讨会上,我上了两节研讨课,在教研室董老师和其他听课老师真诚用心指导帮助下,收获很大。特别是听取了三中吉老师、四中夏老师的课后,我发现与她们这些优秀教师相比,差距真是太大了,尤其是操作电脑、制作课件方面,需好好跟她们学*。

  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亲自经历,才会发现更多的不足。无论是典型材料的选取,还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周三那节课,由于两个视频播放时间太长,学生互助交流时间不紧凑,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前三个任务项就用了35分钟,关键的后三个任务项只剩10分钟,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交流展示很不充分,感觉特对不住听课老师。

  周四的课上,缩短了播放视频的时间,组长把握好合作互助交流的进度,基本上达成教学效果。立法、执法、环保基本原则前三个任务项用了15分钟,个人为环保做贡献后三个任务项用了3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互助交流比较充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落脚点,实施环保关键在行动。不足的是,在播放视频时,由于课件操作不熟练,耽误了几分钟。

  下面把这次讲课的收获(重点是不足)总结如下:

  ①包括播放视频,导入新课不能超过5分钟。相同的错误这是第二次犯,真不应该!

  ②视频播放时间太长,容易导致学生冷场;学生互助交流时间要打紧,这需要组长把握好。如果这几方面拖延时间,处理不合理,课堂就会前松后紧,该展示的不能展示,就上不完课。

  ③在周四的课上,因组内加分的原因,出现了两个同学争着读材料的不和谐现象。教师应提醒学生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荣誉利益面前主动做出谦让。贯彻126策略,注重“互助”“交流”,培养“人人为师、互助共勉”的情义文化。

  ④一上课,哪块是自己的短板,就会暴露无遗。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对于课件的制作与使用、视频的插入与播放,不是很熟练。具体说,是很不熟练。经过这段时间的备课、上课,终于下定决心,学*这方面的知识,提高电脑操作能力。

  ⑤本来打算播放单个视频,这个*时还是比较熟练的。这次为了方便,好朋友给做了个ppt课件。麻烦来了。因电脑课件知识知之甚少,自作主张把包里的内容复制到桌面上,想当然地认为这样更方便些。结果,一旦挪动,视频就打不开!吃一堑,长一智,教训太深刻了!

  ⑥尽量创设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民主的学*氛围,让师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充分享受学*的愉悦和幸福。借助讨论活动实现人际关系协调、知识梳理、观点碰撞、思想表达能力提高等目的。促进教学的课内外有机衔接,学生知与行的协调统一。实现课堂讨论的生命化、科学化、体验化和实践化。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使他们产生想要继续学下去的欲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课前导入环节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创造性、艺术性、前瞻性、趣味性,使导入新颖、别致、巧妙......

  现列举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加以说明:

  1、问题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设问。如教学《世界文化之旅》,可设问:你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了解多少?较为熟悉的有多少?如果让你进行一次世界文化之旅,会有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达到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的目的。

  2、情景渲染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通过播放录音、影像、图片等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如教学《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可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影像、图片的展示、对比,能够很形象地突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使学生倍受感染、深受启发。

  3、设置悬念法

  教师先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矛盾、冲突性的问题或事例揭示出来,设置悬念。如教学《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当下,全国很多地方相继发生了老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甚至把学生打成重伤的事件,同时也相继发生了学生上课起哄、侮辱老师,甚至也有找校外人员把教师打成重伤的事例。师不爱生,生不

  尊师已成为当下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反映之一,导致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败坏学*风气。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状况,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悬念和问题去学*新课,可以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然,还有许多方式、方法可以达到艺术的导入新课的效果。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心思考、精心设计,一定会起到非凡的成效。

  今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这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的一件大喜事。新课标继承和发扬了旧课标的优点,在诸多方面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闪现出许多新亮点。概括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增强了人文性

  在以往的政治课教学中,人们过于强调了政治课的政治性,忽视了政治课的“人文性”,政治课给人们一种只能讲政治的感觉,使初中的政治课教学缺少了人情味,远离初中生的生活,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的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反观世界各国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件”和“渗透性”教育。它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没有政治课的名称,也没有强调政治性,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容易接受。新课程标准以更加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了新的定位,在继承和发扬旧课程标准强调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思想性”特征之外,增强了“人文件”。

  强调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注重以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培养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牛态度,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用中华民族精神和优秀文化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小学生在鲜活的中学生活中感受、体验、理解国家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思想品德要求,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和*惯,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更贴*中学牛的生活,“更富有人情味,使之成为一问受初中生欢迎的课程。

  2.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

  初中生一般都是13~15岁的孩子,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做人的关键时期,囚此,必须紧紧围绕他们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教育。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初中学生的品德教育明显不够,对初中学生现实生活的指导也较为薄弱,为了改变初中学生品德教育薄弱的状况,新课程标准根据初中学牛思想品德形成的需要,加大了品德教育的力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课程标准将中学生在中学阶段打好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第二,新课程标准充实了道德教育特别是公德教育的内容;第),新课程标准将初中思想政治的名称改为“思想品德”;第四,将小学中思想品德课与中学生思想品德课作为一个整体,高度重视切中思想品德课与小学思想品德课的衔接。小学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现改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课打破了原来的一些框框,以“品德与公民”为主线进行建构。通过该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公民与个人品德、公民与社会公德、公民与家庭美德、公民与社会法德、公民与社会责任。公民权利与义务等问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道德教育方面,新课程标准新增和突出了下列内容:

  (1)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

  (2)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事情做起,实现人生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

  (3)理解自尊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4)知道每个行为都可能产生一定的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5)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6)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了解社会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7)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学会与人为善;

  (8)知道人在人格、法律地位上是*等的,能够*等待人;

  (9)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

  (10)懂得以*等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

  (11)理解维护社会公*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等意识;

  (12)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高度重视初中生逐步扩展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贝克曾指出,尽管各国,各民族乃至个人具有多种价值内容,但是人类“学会过美好生活”的愿望是共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真正任务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的生活。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切人中学生的生活世界,因为学生不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印象、自己的感受丢在校门之外,学生的可接受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取得效果的一条“红线”。只有从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

  实际出发,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学会交往,学会心理健康,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并真正成为生活的主人,思想品德课教学才会因此而变得“有用”和“有效”。在以往的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相脱离的现象,在一些有关初中思想政治课的调查中,学生反映不喜欢思想政治课,认为思想政治课离他们的生活较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使初中思想品德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新课程标准将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该课程建构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人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初中生生活范围逐渐扩展,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日益增多。本课程正是在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与他人,与集体、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思想品德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强调“本课程标准根据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内容。”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新课程标准调整了一些与青春期成长关系不怎么密切的内容。如删去了“社会发展简史”的内容,将它放到《历史》或《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去,不仅优化了课程结构,而且将宝贵的时间集中到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去。

  4.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整合作用

  初中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信)行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着由外化到内化再外化为行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几个心理要素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每个过程都充满着矛盾。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只有内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他才拥有良好的行为*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才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康的人格。当今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对初中生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试图通过整合心理健康学*的内容,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对学*、事业的信心,把优良的品德转化为良好的行为*惯和心理品质,始终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养成沉着、冷静、务实、高效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新课程标准在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在心理健康方面新增加和突出了以下教学内容:

  (1)了解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生理与心理的协调发展;

  (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3)学会与父母沟通,正确认识与父母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4)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的消极作用,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5)了解教育工作特点,积极与教师迸化,发展有益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

  (6)学*在社会交往中养成谦让。合作和共享等有益于别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7)面对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8)正确对待学*和生活压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学生学*、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下面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为例,展示教学的'全过程。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知耻自爱 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 赢得尊严个体尊严 国之兴衰 责无旁贷保护他尊 欣赏他人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围绕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展开,首先,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孟子的话,童第周的故事);其次,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再次,一要有自尊,知耻自爱,自尊自强,二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不受伤害,从内心接纳他人;最后,个人尊严,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争光添彩,国之荣辱,我辈有责。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新词汇变迁——小组活动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接着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认识社会的意义,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为了突破重难点,对社会复杂性、从众心理这两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案例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所选视频为学生所熟知且和历史教材有联系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还原历史、探究知识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学生的兴趣被大大的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讨论热烈积极回答的答案除了教材涉及知识点外还有拓展和延伸。例如面对集体安排我们要牺牲个人利益人多不一定就是力量大等。另外本节课所选视频题材内容积极向上很好的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的要求学生在学*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得到提高。

  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有自主性、能动性,他们不是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以强烈的自我意识,对教育内容、方法甚至老师都能作出反映和选择,一旦认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将教育要求变为自我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忽视和压抑。没有学生学*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体现新课程考试要求方面,本次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通过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请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维护正义,遵守规则,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未来中考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整体来看,效果良好。

  公*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三农问题、下岗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感性的了解。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正确看法,引导他们懂得与人合作,学会通过沟通与对话,去了解社会各种群体的生活处境,学会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为适应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解决这些不公*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对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反思。针对初中的思想品德反思教学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反思教学;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注重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是初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对过往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改善,才能使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初中教师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对以往教学效果的反思,进而不断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以保证反思教学的高效性。首先,要坚持及时性的原则,在课后及时反思记录,否则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对课堂效果的记忆;其次,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反思时要切中要害,不能流于形式;最后,还要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对自己关注的部分进行反思,进而合理制订解决对策。

  二、初中思想品德反思教学的体会

  1.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反思,要首先对自身素质进行考虑。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能力对整个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故而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2.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思想品德的教学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45分钟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要注重*时教学中的课堂效率,保证学生思想品德的接受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丰富教学方式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结合理论与实际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的作用和其所具备的积极影响。教师要在*常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对学生展开教育。如可以就生活中保护环境这一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谈谈其看法。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审视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看到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教训,在以后的教学准备过程中加以改进,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胡学俊。浅谈对新课标下思想品德教学的三点尝试.成功:教育,20xx(10)。

  曲玉琴。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22)。

  陈天仲。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法.新课程:中学, 20xx(08)。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论文

  在当下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是一个产生伪命题的时期,也是一个把真命题转化成伪命题的时期。真真假假,难辩真伪。比如,我们熟悉的“三个一切”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如果说教师对学生不负责,那真是冤枉了,我们生怕他们学不好,考不上学,不辞辛劳。不光为了他们的学*,为了他们的安全,为了他们的生活。所以说,对于学生除了他们的父母,能给他们一致的无私的关怀的就只有老师了。但结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我们其实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他们负责,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发展、完善,而是走向两种极端:一种学生成了温顺的羊,种成了冷酷的狼。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感恩,而走向反面。以上学生观实际是把真命题在应试教育中变成了伪命题。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没有不合格的老师”是我们常听到句话,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伪命题,与之有相似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如其他的“没有不合格的XX,只有不合格的XX”,“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素质教育,成在教师,败在教师”等等。这些命题,实际是在夸在教育和教师的力量,其结果是造成“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完美论”。教育不是万能的,总是有缺憾的,我们在夸大追求教育的同时,也让我们教育与其真正的初衷走向反面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网!

  我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 坚持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

  二、 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

  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她们感受农村学生不容易,学*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艰苦仍然努力学*,激发学生对学*的求知欲。学生回来后感受很深。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一、这个学期的教学,我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存在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因素。如学生学*时间紧张、学生家庭中电脑的配备情况等等。

  2.学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经过这个学期的摸索,我对新课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渐适应,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在反思前一学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教师,继续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学*的力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后一阶段要重点在培养学生学***品德的兴趣、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的认识、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次教学等方面下功夫。

  2.在总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我后一阶段的教学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几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

  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与落实基础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识的学*,而是强调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②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③关于不同学*模式与课堂形式的关系,新课程改革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探究性学*,并不排除接受性学*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程内容制宜,不能一刀切。

  3.进一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前一学段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期望也较高。因此后一阶段我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们只有加强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201、203、205、206、211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思想品德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努力学*,提高专业理论水*。*时注重再学*,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同时辅助差生。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5、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系统。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

  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效果。

  6、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二、教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科的局限性,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认识学生有限,对学生关注不够,影响了师生关系。

  2、作业单一,本学期我在培养学生自学、复**结方面能力增强了,但却忽视了学生专业术语和答题技巧方面的训练。

  3、在作业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积鼓励学生的同时,对特优生的培养忽视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在学*中、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4、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进行分析,因而教研力度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将教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搞教研,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导教学,以教学促进教研。

  2、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样化,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师生关系和谐,人人乐学、爱学。

  3、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学**惯。

  4、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准备得越细,课堂教学就越自如,学生就越容易学懂,课堂效率就越高。

  当然,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些关于自己的想法:

  1、坚持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可能会问你一些专业知识,如果我们对专业知识都不能准确的掌握,试问,你以何来服学生?不仅如此,在*时和学生的接触中,学生还可能会问你一些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果处理的不好,学生会认为你这个老师肚子里根本就没有“墨水”,那么,他也就不会甘心受你的“摆布”。我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课后,学生问我,“老师,一般说来,蚊子在一米开外飞行我们就可以听见,但为什么我在厕所的时候,蚊子都离我很*了,但是我却听不见它的飞行声音?”,“次声波对我们有什么危害?”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并不属于思想品德课的范畴,但它却反映出一个老师理论知识的功底,如果你不能作出一个能够让学生信服的回答,以后学生会怎么看你?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每上一节课后,我都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我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个人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收获。

  3、为人师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大家都知道,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痕迹,我们可能就是学生的向导。因此,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这样几个方面:

  (1)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

  (2)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在开学的第一节课上,我都会对学生提一些要求,让他们严格遵守。要是老师自己制定的制度,自己都不去遵照执行,学生会服吗?比如说,老实说上课要有时间观念,不许迟到,而自己却经常迟到的话,学生还会听你的吗?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4)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菁选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学生学*、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下面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为例,展示教学的全过程。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知耻自爱 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 赢得尊严个体尊严 国之兴衰 责无旁贷保护他尊 欣赏他人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围绕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展开,首先,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孟子的话,童第周的故事);其次,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再次,一要有自尊,知耻自爱,自尊自强,二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不受伤害,从内心接纳他人;最后,个人尊严,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争光添彩,国之荣辱,我辈有责。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导入新课,应该简洁明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兴趣,使他们产生想要继续学下去的欲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运用课前导入环节时,必须充分考虑它的创造性、艺术性、前瞻性、趣味性,使导入新颖、别致、巧妙......

  现列举几种常用的导入方式加以说明:

  1、问题导入法

  根据教学内容设问。如教学《世界文化之旅》,可设问:你对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了解多少?较为熟悉的有多少?如果让你进行一次世界文化之旅,会有几种方式?然后让学生思考回答,达到揭示课题、导入新课的目的。

  2、情景渲染法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通过播放录音、影像、图片等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如教学《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可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影像、图片的展示、对比,能够很形象地突出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正确性,使学生倍受感染、深受启发。

  3、设置悬念法

  教师先把教学内容中涉及矛盾、冲突性的问题或事例揭示出来,设置悬念。如教学《我知我师,我爱我师》。当下,全国很多地方相继发生了老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甚至把学生打成重伤的事件,同时也相继发生了学生上课起哄、侮辱老师,甚至也有找校外人员把教师打成重伤的事例。师不爱生,生不

  尊师已成为当下师生关系紧张的`重要反映之一,导致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败坏学*风气。请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这种状况,让学生带着这样的悬念和问题去学*新课,可以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当然,还有许多方式、方法可以达到艺术的导入新课的效果。只要我们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心思考、精心设计,一定会起到非凡的成效。

  一、这个学期的教学,我尽力把新课程改革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这些困惑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

  1.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存在影响了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因素。如学生学*时间紧张、学生家庭中电脑的配备情况等等。

  2.学生也是影响新课程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的不重视和认识不足始终是影响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今后教学的几点想法

  经过这个学期的摸索,我对新课程改革已由陌生逐渐适应,后一阶段的教学主要是在反思前一学段教学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作为教师,继续加大对新课程改革理论学*的力度,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后一阶段要重点在培养学生学***品德的兴趣、课堂上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改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的认识、如何进一步落实分层次教学等方面下功夫。

  2.在总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的基础上,我后一阶段的教学要重点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这几方面的关系主要包括:

  ①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与落实基础知识的'关系,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并非意味削弱知识的学*,而是强调能力的培养要以知识为依托、为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割裂,更不能对立。

  ②学生主体作用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不否认教师的重要作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无论课堂教学、还是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教师的作用依然是十分重要的。

  ③关于不同学*模式与课堂形式的关系,新课程改革针对现行教育的弊端而强调研究、探究性学*,并不排除接受性学*的必要和重要,一堂课究竟采取何种学*方式或课堂教学模式,要因人、因时、因课程内容制宜,不能一刀切。

  3.进一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前一学段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各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期望也较高。因此后一阶段我将继续强化这方面的工作。

  总之,新课程改革已走到我们面前,作为实验者,我们只有加强研究,努力实践,积极应对,这样才能抢占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制高点,也才能使我们的教学真正有助于教师自身的发展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巴班斯基是研究“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大师,他的一项调查表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对确定教学方法感到困难,而在实际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往往为“大杂烩”、“一锅煮”,或者一味赶“时髦”,破坏了教学方法的最优结合。

  教师应自觉地、有根据地、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至少参照以下几个依据:

  1、课堂教学目标

  2、课堂教学内容

  3、教材的难度

  4、班级的.学业水*,在教育会诊的基础上做出班级鉴定

  5、各种教学法的性能及优缺点的对比

  6、教师本人的个性特点、长处

  据此选择出的教学方法,既可以防止教师把一些个别教学方法绝对化,也可防止无根据地拒绝选用新的、主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教学方法。

  如果教材通俗易懂,学生可以独立钻研,那么这种情况下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形式去学*是最合适的;那些方法不确定,答案不唯一的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题目,经过学生个人思考后再进行充分的小组合作学*,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理论题材,特别是教材较复杂或份量较大时宜采用全班教学的形式。

  据此,教师觉得这节课有必要用小组合作学*就用,没必要用就不用,万不可一刀切,认死理,节节合作,课课探究,那会犯教条主义的。

  摘 要: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及时进行反思对不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反思。针对初中的思想品德反思教学谈了几点体会。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反思教学;体会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对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注重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是初中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只有对过往的教学内容及方式进行改善,才能使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初中教师要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对以往教学效果的反思,进而不断提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一、反思教学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在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以保证反思教学的高效性。首先,要坚持及时性的原则,在课后及时反思记录,否则会因时间的流逝而失去对课堂效果的记忆;其次,要坚持真实性的原则,反思时要切中要害,不能流于形式;最后,还要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对自己关注的部分进行反思,进而合理制订解决对策。

  二、初中思想品德反思教学的体会

  1.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

  教师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反思,要首先对自身素质进行考虑。思想品德的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的,因此教师的能力对整个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故而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自己的知识,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

  2.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思想品德的教学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因此45分钟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教师要注重*时教学中的课堂效率,保证学生思想品德的接受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气氛的调节、丰富教学方式等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结合理论与实际生活

  思想品德教学要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切实感受到思想政治的作用和其所具备的积极影响。教师要在*常的教学中,结合具体的实际生活对学生展开教育。如可以就生活中保护环境这一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对于实际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谈谈其看法。

  总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审视教学效果,及时进行反思,看到教学中的亮点和存在的不足。不断积累经验并总结教训,在以后的教学准备过程中加以改进,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胡学俊。浅谈对新课标下思想品德教学的三点尝试.成功:教育,20xx(10)。

  曲玉琴。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的探索.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22)。

  陈天仲。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法.新课程:中学, 20xx(08)。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范文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论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变化。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道德素质问题。如何在这股历史大洪流中更好地把持好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呢?身为政治老师,我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更有效地向学生讲授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更好地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个人素质和修养。

  如何掌握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老师能否向学生最直接地传授课程知识的关键。多年来,我在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一直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德育,塑造其美好心灵的课程,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和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更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1.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实施道德和素质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我们首先要吃透教材,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对教材懵懵懂懂,那么

  课堂教学肯定也是语焉不详,甚至不知所云,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也难以驾驭,学生自然就难以学到知识。

  2.注意加强学*,增加知识储备。所谓“学为人师”,不“学”何以为“师”。对于所教知识涵盖了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的初中政治教师而言,各种日常的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还经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在课堂上,我常穿插一些个人经历和经验,并以此为例子结合课程知识讲给学生听,从而更好地调动大家的听课主动性,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应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正所谓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日常生活和学*中,才能做到既是师长,又是朋友,从而使

  其能更好地学*政治专业基础知识和各种实践技能。相信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能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高效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政治,对其进行道德教育。

  二、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例如初一《政治》课,可以从《政治》这个书名入手。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想法。

  同时,作为老师,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来大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积极性。这样的话,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政治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学*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老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古板单一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我们可以经常变换教学形式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从而促使其学*兴趣与日俱增,进而大大促进其课堂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大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堂开始前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举行各种政治主题辩论赛等。这样,课堂便不仅成了施展才华

  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的乐园。

  四、积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感受颇深,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教育方式和技巧。在今后的教书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要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教学中,我对思想品德教学也有了一些自我的认识。

  (一)发挥个人优势,分工协作。

  在开学初我与马老师两个人在一齐协商,就制定了详细的复*计划,稳步推进,做到有的放矢,并且分工协作构成合力,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在这个方面马老师贡献更大一些,因为马老师她历经初三毕业班比较多,积累的材料会更多,经验也更丰富,而我就需要多学*,多借鉴。

  (二)进行感情投资,调动学*用心性。

  这一届的学生是我从初一年带上来的,所以不管哪个班的学生能够说都有必须的感情基础。这对我来说就应是一种优势。因为我们都明白,到了最后的阶段,有些同学个性是后进生是读感情书的。举个例子,我们年段有一对很公开的情侣,两个同学是同班,男同学就对女同学说:我们班主任的那一科必须要读好,其它科能够随便一点。所以说跟他的感情好,谁就占优势个性是到了初三下学期,各科的作业都十分多,同学先做哪一科,那真的跟着感情走。可能是我的性格的原因,这些学生跟我的感情都还挺好,有些同学其它科不爱上,会来找我聊天,帮我做事,这些同学做起政治作业来也个性的用心。

  (三)狠抓落实,奖罚分明。

  在落实这一方面,很多老师是比较困惑的,个性是我们这种技能科,没有优势。但我发现会奖罚结合的方法还是挺管用的。三年的时光,学生对我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说出去的话必须会执行的,学生没完成作业,我会罚他们抄课文的,而且有点“狠”。而做得好的`同学可能得到奖励,可能是一本本子,个性是到了最后,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非选取题能够注明第几页第几段就行,这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四)加强后进生辅导,做好最后的冲刺。

  在质检过后,个性是在中考前这一阶段,在考试方向比较明朗的时候,我们要进行必须的分层教学,下午第四节,对个别后进生有专门的辅导。虽然说政治课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时光是比较少的,但我们的效率及落实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能够把这些学生用过的练*重新组合,让学生反复的练*,每次就一张,做完了让我检查,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他们做起来还是快的,而且为了避免返工,他们也会提早去看,很多同学早早的就会来问,这天做哪方面的练*,提早去准备。

  然而我总觉得有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好:如我们偏重于中上等生的辅导,有一点忽略了优等生的引导,结果有个别优等生在月考中的成绩不是个性理想;对于题目偏重于非选取题的辅导,而忽略了选取题的加强,结果选取题没能发挥优势;等。

  我从事了多年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予以帮助,并能收到实效。同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究竟可能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 ,我认为面对现在的学生,教师需要投入和付出的不仅仅是时间、精力和脑力,还有感情也就是教师的爱。爱学生是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连在一起的。学生需要老师的抚慰,盼望老师的理解,同时更害怕受到来自老师的伤害。所以和学生相处,必须用真心去接纳学生,用真情去投入,并且对象是全体学生。

  我相信扎实的基本功、高尚的敬业精神加上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这样的教师一定会被学生所承认,一定会受学生爱戴。这一定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所追求的.。前途是光明的,但过程中需要进行不断反思,并且在反思中逐步成长并走向成熟。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提出过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 经验+ 反思。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具有20 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 次重复。因此,作为教师必须着眼于自己教学行为的改进,通过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自我觉察,来达到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效能。在从教的这些年中,本人就一直在进行教学反思,以求促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有人说:“ 课堂教学是—— 一门遗憾的艺术”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 不追求**淡淡的完美,而追求有突破性的遗憾 ” 就是这个道理。*时在教案书写中,除了符合学校要求外,我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每份教过的教案,我都会认真的回顾并进行诊断,开出教与学的“ 病历” ,并且对这些“ 病理” 进行分析、交流,最后发现并提出解决这些教学“ 病理” 的对策。“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时我还非常珍惜并利用外出交流学*等渠道观摩其他教师的课,并争取与他们进行对话交流,学*他们的教学思想,分析他们是怎样组织课堂教学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课堂教学。同时与自己的课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反思分析,从名家名师的教学艺术中得到启发,得到教益。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思想品德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地正视和严肃地对待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每一节课做起,要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设计的研究、教学策略的运用等方面“ 另辟蹊径” 、“ 独出心裁”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我认为,反思就是创新的开始,就是对教育认识的进步与升华。

  坚持不懈的教学反思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真的很重要;我想,只有坚持不懈坐下来写反思的老师,才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有所收获的人。

  要培养学生课前预*的*惯。

  1、培养学生预*的*惯要给学生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主要是全班目标和各小组目标。让程度好的学生全部完成,差一点的学生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给他们能完成的感觉,这样能主动去做,而不是抄袭。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给他们肯定,让其找到自信的支点。

  2、检查到位,落实预*。

  预*检查不到位是不能调好预*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预*切实地落实到位,老师的督查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学生预*时,要求学生有预*笔记,前一天对第二天所上的内容进行预*记录,这样也便于进行书面检查,同时也可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预*笔记上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结构,也可以是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对预*目标的检查,可以先交给小组长检查,其次老师抽查,刚开始一定要按时全面检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觉完成。预*的内容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的机会,且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让学生在品尝了预*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会增强了自信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新词汇变迁——小组活动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接着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认识社会的意义,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为了突破重难点,对社会复杂性、从众心理这两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案例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所选视频为学生所熟知且和历史教材有联系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还原历史、探究知识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学生的兴趣被大大的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讨论热烈积极回答的答案除了教材涉及知识点外还有拓展和延伸。例如面对集体安排我们要牺牲个人利益人多不一定就是力量大等。另外本节课所选视频题材内容积极向上很好的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的要求学生在学*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得到提高。

  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有自主性、能动性,他们不是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以强烈的自我意识,对教育内容、方法甚至老师都能作出反映和选择,一旦认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将教育要求变为自我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忽视和压抑。没有学生学*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体现新课程考试要求方面,本次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通过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请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维护正义,遵守规则,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未来中考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整体来看,效果良好。

  公*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三农问题、下岗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感性的了解。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正确看法,引导他们懂得与人合作,学会通过沟通与对话,去了解社会各种群体的生活处境,学会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为适应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解决这些不公*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积累是思想品德课学*的重要手段,只有*时注重“量”的积累,才会有学*成绩“质”的提高,在思想品德的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四个积累”。

  一、用笔记积累知识要点、学*心得

  同学们在学*过程中,应善于记笔记。记笔记时注意两点:一是记录知识要点,整理重难点;二是简明扼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务求实用,尤其是要记下老师提醒的应注意问题和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一些重要的补充。

  另外,我们还可以随时在笔记本上把自己学*经验、体会记录下来,这有助于我们分析、改进自己的学*方法,增强学*的科学性。

  二、用卡片积累重大时事、社会热点

  思想品德学科要求我们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但是重大时事、社会热点繁多且错综复杂,只有注重*时积累,复*时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们不妨按时间顺序或按一定标准分类,用卡片将一些与教材知识有关的重大时事、社会热点记录下来,以备随时查找使用;也可以发挥团队精神,分小组、分版块整理,然后大家共享。

  三、用试卷积累解题思路,总结经验教训

  我们*时在做试卷时,要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去做,这样就能养成良好的考试*惯。考试过后,要及时对试卷进行总结。首先,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查找失分原因,反思自己在考前准备、身心调整、考试技巧等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其次,认真听老师的讲评,重点把握每道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最后,及时更正试卷中的.错误,并整理成错题集,以便日后进行针对性复*。

  四、用文章积累探究成果、成功经验

  思想品德课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不妨把自己对教材知识、实际问题的理解或感悟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样既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也可以培养自己搜集、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另外我们还可以搜集一些有哲理的短文,并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感受写写点评。写作时,我们应该坚持“精”的原则,宁缺毋滥

  反思过去,许多感慨,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对于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更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

  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是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历史,经济,心理访谈等。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有时不用多。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您以后能把一节课内容讲完吗?”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除了随机加的内容之外,关键在于我语言还不够简洁。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本身就是教学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但常反省自己还是可以的。

  3、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语速快,讲课时我就提醒自己注意。当我普通话发音不准或有错别字时,学生能及时指出帮助我改正。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犯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记得一次在初三(2)班上课,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就有个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是学生犯错,而是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老师要尊重学生。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尊重老师是应该的,但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而常常忽略学生的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小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甚至自己做法欠妥当,也不敢面对。记得上学期,有一次上课时,也许因现在中考思想品德课只50分,学生不太在乎。一个成绩还比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课没兴趣,就抄写英语。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大家知道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生气的。在一片沉寂中,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我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再次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说上思想品德课写英语就是不对啊!!对此我没多解释,主要说明了教师也会犯错误。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给我鼓了掌。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很多学生有什么心理话经常找我说,甚至请我为他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5、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乐了,赶紧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又单独找学生谈了话,解决了问题。因此,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是比较融洽的。因此在学期结束时,学生给我打的分,还是蛮高的。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有关的,我几乎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对中学的学*有很多不适应,我在讲完“学*新天地”的内容后,还经常问问学生学*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考虑学生去落后农村不方便,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加上自己搜集的,做成课件,通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激发学生对学*的求知欲。

  反思带来的收获我感受颇深,如今也尝到了一定的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我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在学*《走创新之路》这一课时,我感触颇深,通过学*学生能懂得创新思维的内涵和基本要求,但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尤其重要,这一个目标并非一日之功,也并不是一节思品课所能解决的,它是整个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所担负的责任。

  发明创造并不是发明家的专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就在于你怎样去把握,学生的潜力是很大的,我注意引导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只有当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灵感才可能在某一外界因素的'刺激下迸发,学生如此,我们也如此,只有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再加上自己的教学经验,我们也会走出自己独特的教学路子,对自己永远充满信心,不放弃,持之以恒。

  我从事初中思品课教学工作接*十年。回顾教学经历,有苦也有乐。现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进行反思,回味成功与不足。

  一、依据教材,传授知识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依据教材,精心设计问题,创设情境,积极调动学生的学*热情,激发他们主动提问,有重点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和疑难,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我做到:

  1、深刻把握教材,依据课本设计问题;

  2、密切联系实际,认真分析解决。教师既联系学生的学*、生活实际,又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注意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把学生学*、生活的“小环境”与社会的'“大环境”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客观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分析原因,探求解决途径和办法,拥有正确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解掌握,及时复*训练。

  教师将课本读薄,深刻把握课本,把课本放入教学的“大环境”——时代背景和“小环境”——教学背景中,把课本读厚,赋予课本以丰富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获取知识和技能。课堂上,我做到了:

  1、深入浅出,引经据典,问题互动,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本;

  2、不失时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生活实践,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内化教学内容,深刻领会课本,读懂课本;

  3、及时提供时间、空间,趁热打铁,让学生尽快记忆、理解,将课本纳入心中;

  4、展示一定数量、质量上乘的练*题,与新课标接轨,与中考衔接,限定时间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千差万别,学生参差不齐。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学*“自主、互动”六步教学法,学*优秀教师的先进经验,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武装自己,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教学要因教师的个性、能力而异,不能搞“一刀切”,千课一律;

  第二、教学要因学生的整体素质而异,不同程度的学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教,既能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又能使层次不一的学生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对每个学生进行自信教育、感恩教育;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中学思品课;鼓励每个差生认识自我、战胜自我、超越自我。

  第三、教学要因教学的环境而异。不同地方的教学环境都不一样,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手段,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实现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注重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效益,做到堂堂清。每堂课要扎实、高效。做到知识、能力的全面提高;及时“温故”适时“知新”防止遗忘,做实做细复*工作,建立学*备忘录,全程监控,努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第五、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突出人文关怀,发挥思想品德课的优势,提升学生思想品德、人格魅力,为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思想基础,做好思想支持!

  总之,思品课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我们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上周三和周四的思想品德研讨会上,我上了两节研讨课,在教研室董老师和其他听课老师真诚用心指导帮助下,收获很大。特别是听取了三中吉老师、四中夏老师的课后,我发现与她们这些优秀教师相比,差距真是太大了,尤其是操作电脑、制作课件方面,需好好跟她们学*。

  事非经过不知难,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自己亲自经历,才会发现更多的不足。无论是典型材料的选取,还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周三那节课,由于两个视频播放时间太长,学生互助交流时间不紧凑,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前三个任务项就用了35分钟,关键的后三个任务项只剩10分钟,只能蜻蜓点水,点到为止,交流展示很不充分,感觉特对不住听课老师。

  周四的课上,缩短了播放视频的时间,组长把握好合作互助交流的进度,基本上达成教学效果。立法、执法、环保基本原则前三个任务项用了15分钟,个人为环保做贡献后三个任务项用了3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互助交流比较充分。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落脚点,实施环保关键在行动。不足的是,在播放视频时,由于课件操作不熟练,耽误了几分钟。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5)

——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菁选

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小《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方式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德育课程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综合课程。它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惯的现代公民奠定基础。在*几年的探索中,教师对这两门综合课程逐渐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很多学生获得了积极体验与社会生活经验。然而,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及理论支撑

  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的基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充满好奇和疑问,进入“问题情境”,为自主探究、自我建构打下基础、为学生创造性的学*打开一扇窗,铺设一条道,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飞翔。

  *几年,各学校虽然在德育领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但很少有深层次的、对诸多问题的统整思考,学校德育高耗低效的弊端日益突出。当学生走进社会这个大背景时,来自家庭环境的冲击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使得他们无所适从。因此,本课题以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诸多影响因素为理论框架,通过分析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方式的特点,调查梳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学*方式出现的问题,并联系起来加以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协同解决的策略,对解决小学德育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学*方式的问题将会有突破性的进展。

  本课题将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载体,通过抽样调查,分析目前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现状,梳理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为课程改革中小学品德新课程的实施提供实践和理论的支持。

  学*材料:

  1、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1版

  2、徐英著《新世纪教育启示录》,天津教育出版社,20xx年1月第1版

  3、鲁洁《在学*中找到通向生活的道路》,《中国教育报》,2xxx年9月10日第3版

  4、有宝华:《综合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xxx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研究目标

  本课题将通过调查,分析了解目前小学品德课程的实施现状,梳理出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了解现状、梳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策略。

  (二)研究内容

  1、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2、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标实施、教材处理、学生学*方式)

  3、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教研部门、实验学校协同研究,共同分析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形成理性思考,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的实施提供实践经验资料和观点支持。

  五、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

  1、小学品德课程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品德课程已经实施了有8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课堂上呈现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改课程的特点,为课程目标服务。在教师、学生中笔者就这门功课的学*方式进行了问卷访谈和调查。其中问卷调查涉及实验小学、中心校、普通完小,具体访谈对象有高中低各年段的学生、担任该学科的教师、骨干领导等。基本涵盖了本课程涉及的所有对象。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教师不知如何指导孩子学*,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基本采用的是讲解式教学,相应的学生的学*方式也是接受式学*,学*的过程仍然是*诵、模仿和完成*题。具体表现为课堂上对教材所呈现的内容进行讲解、辨析、填空。

  2、小学品德课堂学生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访谈中可与看到的信息是:只要课堂上开展活动,课堂的秩序就是混乱的,教师无法控制,教学效果肯定也得不到保证。这也是教师不愿意采用活动方式来组织教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另外通过学生和教师对学*方式的选择,同样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本课程的应采用学*方式都不是很清楚。

  应该说,品德课程的两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从事该课程的教师对此都是有所认识的。但问题是不知道在活动中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组织学生学*,通过这样的学*方式可以实现哪些课程目标,所以我们说很多教师对该课程活动性的认识又是浅表性的,所以也就造成了当课堂上学生“动”起来的时候,往往会失控。

  3、根据课堂中学生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策略

  学生在品德课堂中究竟需要怎样的学*方式?

  A、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这样的学*是指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学*积极的参与者。这里的 “自主”至少有两层意思:对于学生学*主体性的充分认同和肯定;对于教师角色的认定更倾向于引导者、指导者、组织者等。

  B、其次应该是以体验为主的体验学*。体验学*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的过程的体验,二是指学*的结果的体验。体验式一个动态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创设和学*有关的情境,这个情境可以是模拟的,也可以是真实的。然后围绕这个情境进行教学。整个过程都要求学生亲验、亲历、亲为。

  C、应广泛采用探究性学*。探究其实就是探索和研究,。得出结论后并不是探究性学*的结束,而是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得学生彼此得到启发。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便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考方式。

  D、品德课堂还可以采用合作学*的方式。在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和评价。教师要更多的关注每个学*成员的参与度、亲和度、整合度。

  需要说明的是,其实各种学*方式都是互为表里的,没有一堂品德课是可以单一采用某种学*方式完成的。

  六、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于2xxx年开始承担该课题的研究,研究的对象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学生学*方式的研究,从而改变学生传统学*模式,培养学生打破时间和时空的界限,多方面获取信息渠道,养成*惯,提高学*效率,同时又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学生们终身学*打下基础。

  两年多来,在各级专家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课题组教师积极探讨,扎实工作,实验立足于品德课堂,探求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等学*的有效策略。课堂上力求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在师生关系上要注重民主性、*等性。在师生情感上力求和谐性、互通性。把自主、合作、探究等做法,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实现全体学生有效、高效率的学*。开展课题研究以来,主要取得了如下一些成果。

  1、转变学生学*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得到优化。

  通过课题研究,学生学*能力得到了提高,掌握了一些学*方式:

  A.小组合作学*方式

  在合作探究时,如何优化小组合作学*?这是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们认为:小组组合要灵活,组内分工要明确,时机时间要适当,教师引导要巧妙,效果评价要全面。小组合作学*是否成为一大亮点,关键是小组学*的时机安排是否适宜,对小组学*的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虽然小组学*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学*方式,但在有限的课堂上我们不能随意进行小组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目的不明确,合作只能是流于形式,毫无效果可言。在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不宜多,要有讨论的价值。讨论题过于简单,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和热情;过于难,大多数学生参与不了。当学生提出的问题似是而非时,问题具有挑战性时,课堂教学一般由个人独立学*,小组合作学*和班集体学*三种基本形式组成。在大多数学生产生交流、表达、求答的欲望时,小组学*的出现才会激发个体学*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同提高。另外,对知识的查缺补漏,采用小组合作的学*方法效果也是很好的。

  小组学*应建立在学生独立学*、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我们应给予大部分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在此基础上再引导交流。“跑场式”的小组学*要不得。既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活动,又要限制学生为某些问题无休止的争吵。所以,教师在每次小组学*之前要明确时限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学*。只有保证了合作的时间和空间,才能保证合作的质量。

  B、“体验式”学*方式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课堂大力倡导有意义的学*方式,体验式学*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学*方式,它涉及学**惯、学*意识、学*态度、学*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

  我们在实践中反复尝试,觉得以下几种效果颇佳。

  1) 对比体验

  体验式学*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对比体验是让学生通过操作对比增强对知识的感性认识。

  2) 操作体验

  操作是最直接的体验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加入到活动过程中来,从而产生深刻的体验。

  3)游戏体验

  创设对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游戏场景、形式,以吸引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学*,从学生无意学*的心理过程入手,在游戏中溶入要求,使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游戏体验中完成学*任务。

  总之,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学生学*兴趣浓,教学效果好。学生学*方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得到优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积极性大为提高,学*兴趣越来越浓。

  2、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大更新,研究成果较突出。

  品德课课是由国家设置,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爱好、兴趣,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它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生是品德课的主体,品德课是主体性的活动。但是,在品德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课堂中交流学*的环节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需要解决“实践过程”以外的问题。包括:实践活动中所遇到策略性问题的解决、对活动成果进行总结整理、交流展示、升华情感体验等。

  在品德课课中,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改变,需要教师有更高的预设、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引导、参与课堂。

  A、创设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品德课课程要求一切从学生出发,所以主题的确定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与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

  小学生求知欲旺盛,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在课前的调查实践中,有可能产生大量的问题。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的问题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方面归类。教师应充分启发引导学生根据教材,联系生活,确定研究的方向,制定合理的方案,进行调查。

  而就一个具体的小组活动而言,又往往是由收集信息、资料查询、调查采访、资料汇总整理、制作作品、成果汇报等一系列过程来完成的。教师在小组巡视中要关注计划的制定,分工的明细,责任的落实。

  B、关注学生的困惑,启发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难题

  品德课程是动态的,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中的一切处于一种生成的状态。学生通过研究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活动成果,但是伴随着研究过程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教师的指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关注细节,关注学生,结合具体任务教给学生进行品德课的具体方法,这样学生在进行品德课具体操作时才能“有的放矢”。

  C、成果分享,,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反思中进步

  品德课上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这是品德课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品德课进行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生内心对活动的感受的一种真实反映,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学生的展示方法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D、及时评价,教师应重视学生情感体验

  品德课程的活动具有综合性,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实践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不免产生惰性。此时教师及时的评价能激励学生,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乐此不疲地做下去,直接影响着活动的进程。

  七、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在*几年的探索中,教师对这门课程逐渐有了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课程逐渐走向开放,很多学生获得了积极体验与社会生活经验。然而,就当前的课堂教学来看,还有许多领域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解决。

  1、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

  A.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就要想念学生,信任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方法传给学生,把感悟留给学生,一句话,把发展的主动权毫无保留地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坚持学生能做的事,老师坚决不做。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老师坚决不讲。将学*的责任从老师移向学生。

  B.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就要正确理解教师在学生学*中所起的作用。教师要用父母对待孩子学走路、学说话时的耐心,对孩子的欣赏,来对待今天在课堂中进行学科学*的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保持儿童的好奇心,小心呵护儿童的自尊心,使儿童牌积极的情绪状态-----想学。教会儿童学*的方法,让在学*中学会学*的方法,使之会学。教师要放心的让学生自己去面对教材,去评价他自学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只有当他不会且需要帮助时,你才去教他。这才是帮助学生自己学*。这可能也就使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所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排不发”的道理吧。

  C.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就要改变以为自己讲得越多,学生就得到的越多,学生就学得越好的想法。教师上课滔滔不绝的讲,充其量不过是将你自己的理解、体验,或教参上的别人的理解告诉学生,让学生记住。这只能让学生觉得学*是**教授东西的被动过程,而不是让人自力更生的事情。

  2.教师应提高专业水*

  新的教学流程对教师的专业水*提出了挑战,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提出的问题就不再局限教材,要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教师就得博览群书,辅导学生才能得心应手。开展小组合作学*,要求教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驾御能力。否则课堂就会失控,合作学*流于形式,课堂教学处于“散乱的活跃”之中。评价工具的创设、教材的整合则更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

  3.单元内容应时而变

  教学以单元推进,单元的内容应视学生的身心特点而定,小学低年级孩子小,单元内容可适当少些。要时刻把握学生的学*动态,适时改变教学内容,方式,适应学生的新的学*状态。真正为学生的需求而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应做好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工作

  学生的兴趣是学*的原动力,家长的支持是学得好的保证。只有和学生,家长做好交流沟通工作,才为新的教学方式的使用争取强有力的保障。

  回顾课程改革的历程,我们已经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还没有真正改变教学实践中的机械被动性,教学缺乏应有的生命活力。在深化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要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行切合实际的系统完善与创新。

  通过调查显示,较多学生对学*难以形成愉悦体验。具体的状况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愉悦体验却大幅度下降,而频繁的考试和高强度的解题训练造就了较多学生的“失败者”心态。通过听课、调研等活动,我们发现教师重视了教学的预设,但是有些情境的创设不太恰当,学生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因此导致了课堂的生成有效性不高。我们认真分析了老师、学生在课堂学*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决定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入手,通过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为切入点深入开展课题研究。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有效学*方式和创设情境教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实践中摸索、探究。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受用的“基础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学*能力,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趣味盎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课堂教学科学化、有效化,促进师生可持续性的共同发展。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和研究趋势

  情境学*理论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最早在国外兴起,是英语教学的一种方法。80年代后期我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老师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基础上,借鉴了当代西方的情境学*理论,给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探索出了以“美”为境界,以“思”为核心,以“情”为纽带,以“儿童活动”为途径的情境教学模式,后来以此为基础,全面拓展,形成情境教育理论。*年来,将情境教学理论移植到思想品德课堂的探索也在逐渐增多,但大多还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少有像其他学科那么系统的理论建构,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值得深思的地方。比如对情境教学在新课改背境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意义缺乏必要的了解。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还停留在表层上,未能结合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进行情境教学。因此,本课题将从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意义及当前思想品德课中情境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及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情境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几个方面作出探讨。

  二、课题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研究目标

  1、探讨思想品德课教学情境实施的方法与途径。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运用情境教学法的能力,提高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思能力。

  2、通过情境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实践精神,提高学生后续学*的能力、态度和情感,从而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主要内容

  1、创设有效生活情境,激发学*兴趣。

  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境,作为学生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获得生动真切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学*对象的印象,把知识和实际事物情境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知识体系。这种情境不但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知识性,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2、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以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获取新知识的思维过程。解决问题首先要提出问题,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还是在教学过程中的某些微观环节,都应该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所以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具有一定困难,需要学生通过努力克服(或寻找达到目标的途径),且力所能及的学*情境(学*任务)。任何学*的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地,只有具有这种问题性的情境,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对学*具有强烈的激发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具体生动的问题情境,巧设悬念,给学生留下一点问题,创设出一种信息差,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兴趣,从而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需要与愿望,以饱满的学*情绪、积极地态度主动学*。

  3、创设有效表演情境,激发学*兴趣。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学生道德情感的建立,往往由于年龄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强弱有关,这就使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具有一定的难度。要突破这一难关,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的方式,表演形式包括小品、相声、哑剧、角色扮演等。通过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由学生的自身表演进入情境,从而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加深了学生的道德认识,进而形成激昂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时空,使学生进行创造性学*。

  4、创设有效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兴趣。

  多媒体教学情境就是利用多媒体把录音、影片,FLASH歌曲、故事、新闻剪辑片等通过音响和屏幕传授给学生。多媒体技术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本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实践,体现教研活动课题化,课题研究专题化,以课题组成员的实践与反思为主要方式,通过课堂观察、先进经验总结与交流等开展研究。

  1、文献资料法。对相关的研究成果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积极学*,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学*活动现状及成因,以及我校思品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况,了解教师教学现状,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3、实验观察法。通过准实验的方法,实施制定的实验计划,在实验中观察学生学*活动变化,总结规律,构建对策体系。

  4、个案研究法。围绕典型活动及学生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对其个体开展纵深的研究,以寻求有效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思品课教学的策略。

  5、行动研究法。有计划、有步骤地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四、预期的成果

  1、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案例、教育叙事和相关论文;课题研究报告;

  2、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学*成绩明显提高;教师教学观念得到转变,教学科研水*得到提高,撰写反思、案例分析、教育教学叙事及相关论文能力得到增强等;

  五、课题实施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3月7月)

  调查师生情况,查找有关资料,对课题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手段,制订方案和计划。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xx年9月20xx年3月)

  ①召开研究组成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

  ②在个人备课基础上开展集体研讨活动,定期进行研究课活动。

  ③各研究成员定期上公开课,请校领导及同学科教师听、评课,对课题实施全面研究、修改、完善积累经验资料,积极撰写研究反思或案例分析,进行阶段性总结。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3月)

  ①系统分析研究过程,整理资料,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及有关论文。

  ②邀请上级领导和专家学者对实验成果进行鉴定

  20xx年的两场小雪虽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样及时、那样遮天蔽日、那样天地之间惟余莽莽,但也带走了空气中的尘埃,洗净了人们心境中的些许烦躁、不安、担忧、妄想,以更加全新奋进的姿态投入到学*工作中去。现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安排,为了切实可行的搞好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为20xx年的中考打一个漂亮的结束战,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带的九年级六个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学生水*不同,基础不一样,有的学生成绩很好,分析问题的能力很高,而有将*三分之一的学生课本基础知识掌握太差,对社会现象的分析能力水*不高,所以在教学当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因而本学期的思品教学任务非常重。但是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思想品德课学好。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使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有明显的进步,培养学生了解时政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国家大事,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具体措施及进度

  1、研读《考试说明》,把握考试动向

  《考试说明》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并辅以样题和综合训练题,还会附上头一年的中考试题。所以,在复*备考中,我们要认真研究市教研室编写的思想品德《考试说明》。

  2、制定计划,系统复*,直面中考

  第一轮复*(2月下旬——4月上旬):这一轮复*要抓“面”,大约需一月半个时间。主要是回扣教材,目标是夯实基础,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全面掌握教材中涉及的考试范围内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宏观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列出各章节的复*提纲,形成相应的知识网络,全面、系统、牢固、准确地掌握教材。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的同时,兼顾能力渗透。讲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练要讲求效果,克服简单重复。在学法上,要求学生以课本为主,充分发挥课本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复*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归纳,连成线、结成网、形成树,要求学生看书与练*相结合,练*也以中低档题为主。

  第二轮复*(4月中旬——5月中旬):这一轮复*要抓“ 专题”,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目标是提升能力,主要是专题讲座形式。这一阶段复*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打破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册与册之间的界限,将相关知识综合归类,形成一条条知识线,进行归纳复*。进一步深入教材,进行微观上的细致掌握,突出重难点,初步形成灵活运用教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分析认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轮中,更要联系时政热点进行复*。在这一环节的复*中,我们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题例,力求科学利用练*题,增强复*的针对性。*年来的中考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从试题内容上看,几乎年年都注重对重点知识、重大主题(如新农村建设、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环境问题、依法治国治校、“一国两制”、民族精神、创新能力等)、重要热点的考查。因此,我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分类归纳,作为一个专题进行复*。专题训练层层落实,综合训练融会贯通。

  第三轮复*(5月下旬——6月):这一轮复*要抓强化训练, 20多天的时间。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也是中考前的冲刺训练,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主要进行学科内的综合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并密切注意中考相关信息及走向。要多训练符合中考理念的*题,以使自己尽快适应中考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时,各地历年的中考试题应成为我们复*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往年的会考试题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高质量的练*题。要让学生加强模拟训练,明确并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形式。我们在*时练*时,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每套会考试卷,把每次训练都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会考。之后,我们应帮助学生,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内容,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把问题解决在中考之前。

  最后10天,还要留出一周时间回归课本,强调重要基础知识,加强重点时政掌握,尤其解决重要的时政客观题。这一周以学生为主,但不完全放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专题复*及第三轮前十天的练兵考试情况,领着学生回扣课本,找出重点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中的重点。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培养并加强考感,在做题程序,审题、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前面复*情况,反思、整理思路,寻求更好的方法,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做好充分准备,直面中考。

  四、教学教研

  要完成以上内容及进度,除了根据教材和大纲精心准备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还要积极参加本组的教研活动,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对于一个集体,只有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因此在本学期教学中要做到学科工作服从教导处和本教研组的整体安排,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并尽自己最大努力,为创建先进教研组和中考的辉煌成绩而奋斗。

  五、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周:七年级(上)1、2、3、4单元

  第二周:七年级(下)5、6、7、8单元

  第三周:八年级(上)1、2、3、4单元

  第四周:八年级(下)5、6、7、8单元

  第五周:九年级1、2单元

  第六周:九年级3、4单元

  第七周:心理模块

  第八周:道德模块

  《红绿灯》品德课教学反思:用?不用?怎么用?

  执教了一节品德课,我以为课堂容量丰厚,形式多样,看起来很充实,学生也能侃侃而谈,貌似掌握得不错。然后,放学后,我却意外地看见学生仍然做着不守交规的事,无论是自发的还是家长带领的,这课上与不上没多大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分析教材:打开品德与社会第五册第四单元第三课《红绿灯》,我们会发现教材内容共7页,由情景剧、知识窗1、警示栏、反光镜、急救站、知识窗2、辨析角7块内容组成。

  教材在编排上内容涉及广并有所穿插,感觉较凌乱。我就把这些内容归类,分为三块:一是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交通法规;二是学*简单处理交通事故的方法;三是收集交通标志,编写安全用语。根据这样的划分,我给第一课时定的教学目标就是:

  1、认识部分交通标志,了解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认识违反交通规则的严重后果和遵守交规的重要性。

  2、感受违反交规的严重后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3、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教学环节为

  (一)学生谈谈生活红常见的违反交规的现象,并出示一些数据,感受遵守交规的重要性。

  (二)分析交通事故,感受违反交规的严重后果,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1、师播放交通事故片断,学生谈感受。

  2、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交通事故及感受。

  3、探究事故原因。

  4、交流自己在生活中违反交规的原因

  5、出示数据。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意味着什么?学生谈感受。

  (三)从身边入手,从自己做起,做到人人遵守交规。

  1、作为小学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1)自觉遵守:交流生活中已经自觉遵守的方面。

  采访交警:小学生特别需要注意的方面(骑车安全)

  (2)宣传:向谁宣传?宣传什么?

  2、向小学生,宣传内容:交通规则

  交通标志(为什么要宣传;学生带领大家学*交通标志)

  3、向父母(开车的):结合课前调查说理由:酒后驾车(出示相关图片)、闯黄灯

  采访交警:为什么不能闯黄灯

  4、向司机、行人

  (四)制作*安符

  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我们就会发现引导学生感知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违规的可怕性所占的比例较大。而真正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第三环节没有细化。其实,对于学生来说,违反交规次数最多最常见的应该就是闯红灯了,所以我们应该直接从课题入手,从红绿灯展开学*。再分析,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亲朋好友不遵守交规真正的原因不是他们不了解交规,也不是不知道违反教规的后果,而是总有一些闯红灯的心理存在,这是教材里没有涉及的。而课中我们并没有对这一块学生未知的内容进行深究,学生无法了解,就起不到震撼人心的效果。那么,这块内容要不要放进去?要不要深究?看看学生的反映,我们认为去掉交通标识的内容,补充闯红灯心理,而且作为教学重点进行。所以,对于教学目标为了改动:

  1、体会车祸猛于虎,感受违反交通法规的严重后果,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交通安全人人有责。

  2、剖析闯红灯的心理,了解作为行人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交通法规、交通知识。

  3、在生活中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安全出行,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环节:

  (一)从《红绿灯》歌,引出课前十字路口的调查闯红灯现象频繁。

  (二)剖析闯红灯心理及其危害:侥幸(盲区、惯性)、赶时间、从众。

  (三)学*书本上的交规。

  (四)结合文明城市的评比,呼吁大家文明行走,遵守交规,热爱生命。

  如此一调整,整节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层层深入。再来看看第二次试教学生的情况。

  情况一:侥幸心理

  ※盲区

  教师:刚才相当一部分同学都提到车子离自己还远着呢,干吗不过去,甚至觉得汽车肯定会让行人的,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自认为很安全就闯了过去。这样做真的安全了吗?为了说明问题,老师坐在驾驶室里,拍下了一组行人从我车前经过的画面。仔细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前几张照片中有行人从车前走过,有一张中的行人消失了。

  教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发生?

  学生:行人被汽车的一侧柱子挡住了,司机看不见。

  教师:是呀,这就是司机驾驶时的视觉盲区。其实,这样的盲区还远远不止这一个。

  (出示卡车盲区示意图)

  课上到这里,学生很震惊,纷纷喊道“太危险了!”这时,教师的导语“因为盲区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比比皆是,我们同学个子小,更容易被司机忽视。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个盲区啊。”又像催化剂一样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学生作为行人或者乘坐者从来没想过也没注意过驾驶员的因素。这个环节是他们从未了解过的知识点,过往的经验开始动摇。

  ※惯性

  出示图片(大卡车图)

  师:你看,这辆大卡车刚刚紧急刹车停下。你看到了什么?

  生:地上黑黑的车轮印。

  师:这是刹车后轮胎在地面留下的痕迹。当汽车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紧急刹车,由于惯性还会向前滑行,你猜猜汽车会滑出多远?

  生:2米,最多5米

  教师: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时,紧急刹车还会向前滑行15--20米),我们这个报告厅从这头到那头就有20米。滑出那么长长的一段距离,车子才能完全停下,多危险啊!

  在数字面前,学生再一下发出惊叹。教师再补充天气因素影响开车的内容。学生的惊讶程度不用言表,一连串的事实依据让他们觉得再也不能害着侥幸心理过马路,否则真是视生命为儿戏了。“盲区、惯性、天气影响”这些教学内容并不是教材中有的,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加的,对于纠正学生的违规有直接作用。像这样的补充是需要且必要的。教材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

  根据各种不同的心理,老师一一剖析其中的安全隐患,增加了课堂容量,使学生心灵震撼。下课了,学生还在唏嘘不已,我不禁高兴:这节课没有白上!

  反思两次教案的设计,两节课后学生的不同反应,我认为教材提供的内容要用,可以有机调整顺序。教材的编写是有较强的逻辑关系的,内容是相互衔接、相互渗透的,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教材的顺序渐进很有必要。但是千篇一律,不注重特殊性循规蹈矩有时也不符合实际。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身边的课程资源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每一课都有一些诸如知识窗、老照片、时空隧道、小讨论、小测试、金点子、评议箱、知音信箱、广角镜、交流厅、展示台、收藏夹等等丰富有趣的板块,然而他们在排列上并不一定是有序的,并不是教材怎么排,教师就怎么上。这样很容易上成看图说话课,没有挖掘它存在的意义。因此,打开一篇课文,首先要统观整课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后,根据目标把本科的'教材资料分分课时,梳理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在课堂中才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我把与交通法规有关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作为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即把知识窗1、警示栏、反光镜、辨析角有机整合在第一课时中,主要是了解基本交通法规及其重要性。而交通标志就作为第二课时的内容,即把情景剧、急救站、知识窗2定为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认识交通标志,懂得急救。这样一来,每课时的目标明确,内容有序,课堂效率大大提高。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补充着用。当然,我们对教材内容的增补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在分析教材内容、编者意图之后,为了突破重难点、为了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才增加的。教材的内容也是要合理用上的。

  我们还要有目的地取舍、补充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改变和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学生的实际生活。但要注意,在对教材进行补充或取舍时,不应该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一般来说,凡是学生能读懂看清的一般内容,可略讲甚至不讲;新课内容与前后知识有关处,则稍加指点,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比较。这样既巩固了旧知识,又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教师的“讲”,要重在“点”上,即知识点,特别是重点、难点和热点上,以及学生易混淆的地方。

  从《红绿灯》看品德课,总有人说教材的更新令学生爱不释手,教材的内容丰富令教师难以把握。那么,我们就一定要好好研读教材,贴*学生实际生活,活用教材,上好每一节品德课。

  绝大部分学生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班上班风好,学风好.但也有个别学生,组织纪律涣散,上课时能勉强遵守课堂纪律,课余时间就不能自觉了,本学期得对他们进行自律教育。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的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别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参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6)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菁选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讲课技巧,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本学年我担任九年级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个教师,要到达好的教学效果,完成教学任务,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在教学中,我对思想品德教学也有了一些自我的认识。

  (一)发挥个人优势,分工协作。

  在开学初我与马老师两个人在一齐协商,就制定了详细的复*计划,稳步推进,做到有的放矢,并且分工协作构成合力,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在这个方面马老师贡献更大一些,因为马老师她历经初三毕业班比较多,积累的材料会更多,经验也更丰富,而我就需要多学*,多借鉴。

  (二)进行感情投资,调动学*用心性。

  这一届的学生是我从初一年带上来的,所以不管哪个班的学生能够说都有必须的感情基础。这对我来说就应是一种优势。因为我们都明白,到了最后的阶段,有些同学个性是后进生是读感情书的。举个例子,我们年段有一对很公开的情侣,两个同学是同班,男同学就对女同学说:我们班主任的那一科必须要读好,其它科能够随便一点。所以说跟他的感情好,谁就占优势个性是到了初三下学期,各科的.作业都十分多,同学先做哪一科,那真的跟着感情走。可能是我的性格的原因,这些学生跟我的感情都还挺好,有些同学其它科不爱上,会来找我聊天,帮我做事,这些同学做起政治作业来也个性的用心。

  (三)狠抓落实,奖罚分明。

  在落实这一方面,很多老师是比较困惑的,个性是我们这种技能科,没有优势。但我发现会奖罚结合的方法还是挺管用的。三年的时光,学生对我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我说出去的话必须会执行的,学生没完成作业,我会罚他们抄课文的,而且有点“狠”。而做得好的同学可能得到奖励,可能是一本本子,个性是到了最后,作业完成得好的同学,非选取题能够注明第几页第几段就行,这对学生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四)加强后进生辅导,做好最后的冲刺。

  在质检过后,个性是在中考前这一阶段,在考试方向比较明朗的时候,我们要进行必须的分层教学,下午第四节,对个别后进生有专门的辅导。虽然说政治课相对于其他科目的时光是比较少的,但我们的效率及落实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能够把这些学生用过的练*重新组合,让学生反复的练*,每次就一张,做完了让我检查,因为这些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他们做起来还是快的,而且为了避免返工,他们也会提早去看,很多同学早早的就会来问,这天做哪方面的练*,提早去准备。

  然而我总觉得有几个方面还做得不好:如我们偏重于中上等生的辅导,有一点忽略了优等生的引导,结果有个别优等生在月考中的成绩不是个性理想;对于题目偏重于非选取题的辅导,而忽略了选取题的加强,结果选取题没能发挥优势;等。

  经营一词往往形容做小买卖,用于小组合作学*也未尝不可。研究教学一定要研究小组合作学*,研究小组合作学*一定要研究学*小组的管理。

  小组合作学*的实施对教师、学生都是考验。相当多的教师对小组合作学*的意义,要求,组织形式,注意事项,准备工作等没有做深入的研究,存在形势逼迫时偶尔为之;或“放羊式”大撒手,每课都让学生爱怎么讨论就怎么讨论的现象。

  加之教师本身是在传统教育体制下成长起来,合作的潜能没得到充分培养,与人合作的技巧未得到充分的培养,不能真正体会合作学*的意义。

  学生合作学*的*惯尚未养成,教师急于求成,违背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分组随意、任务不明确、不关注弱势群体、学生难以体会合作学*的快乐。

  学生呢,初中生独生子女多,自我优越感强,娇生惯养、不善于倾听、讨论,没有健康的心理品质,合作学*也就无从谈起。有时小组中有意见、分歧,争论不休,浪费大量时间。其实组员之间的.水*差距过大,有些同学课前准备不充分,“优秀生讲,学困生听”,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对合作的质量也有相当影响。

  小组组建之初教师要舍得下大力气,如何分组、谁和谁一组、谁当组长、谁做发言人都要仔细琢磨。实践中我还发现,最主要的是要培养好小组长,让他不仅是学*上的,更是行政上的小组的当家人,组员的任务分配,评价都要征求他的意见。如能培养多个合适人选,轮流兼任,效果更好,但是宁缺毋滥。

  合作也是一种能力,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的。真正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是学*的主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才能全部发挥出来。

  小组的管理还要渗透到生活中,比如纪律、卫生、作业完成、交友、思想状况等,可采用监督与自我监督相结合,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自我激励与组内、班级激励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比、学、赶、帮、超的效果,人人皆获发展,合作互助共赢。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的意义,热爱我们现在的生活,提高学生关心社会的情感,懂得社会生活的复杂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自觉抵制社会生活的消极影响,初步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的感性化材料,在充分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发生变化的原因,初步认识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同时结合教材提供的新词汇变迁——小组活动来认识社会的发展,接着从学生生活体验入手认识社会的意义,了解参与社会生活的途径和方法;其次为了突破重难点,对社会复杂性、从众心理这两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案例资料帮助学生理解。

  为了集体的发展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所选视频为学生所熟知且和历史教材有联系视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还原历史、探究知识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学生的兴趣被大大的调动起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讨论热烈积极回答的答案除了教材涉及知识点外还有拓展和延伸。例如面对集体安排我们要牺牲个人利益人多不一定就是力量大等。另外本节课所选视频题材内容积极向上很好的体现了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的要求学生在学*的同时情感得以升华思想得到提高。

  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教学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活生生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我意识,有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有自主性、能动性,他们不是消极地接受教育,而是以强烈的自我意识,对教育内容、方法甚至老师都能作出反映和选择,一旦认识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时,他们就会以主人翁的态度将教育要求变为自我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这种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而不是忽视和压抑。没有学生学*的主动性,没有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主动的参与,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主动获得知识、能力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根本保证,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教育就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优势,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支撑整个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有趣、多姿多彩的思想品德课堂中,愉快地“享受”学*,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体现新课程考试要求方面,本次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通过设置一个开放性的话题——请以学校团委的名义写份倡议书,号召全体同学维护正义,遵守规则,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适应未来中考的要求,也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整体来看,效果良好。

  公*正义是人们永恒的追求,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利,是一个社会进步与文明的体现。关注弱势群体,是我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九年级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家庭和学校这样简单的.社会环境之中,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失学问题、三农问题、下岗问题、贫富差距等各种社会问题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同时,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已经不满足于感性的了解。他们渴望对自己生活的社会和世界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问题的正确看法,引导他们懂得与人合作,学会通过沟通与对话,去了解社会各种群体的生活处境,学会尊重人、理解人、信任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当务之急。为适应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联系实际,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这些问题,解决这些不公*的现象,提出自己的建议,会起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思想品德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作为思品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要树立终身学*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吸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 “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

  3、老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常常因此忽略学生的权利,认为自己为学生好,而学生的权利微不足道。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副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

  4、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较好地掌握社会主义建设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读”是学生主动学*,掌握知识的基础。老师要指导学生读,提高读的质量。结合实际把握好重难点,提出读的提纲。同时要精读,读懂,掌握基础知识;“议”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互相学*,自我教育的过程,老师要把握好主题,明确议题,开拓思维,适时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兴趣。有效地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讲”是老师对关键问题的点拨。老师对重点知识给予精讲,及时对学生纠偏,解疑。“练”是知识巩固、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测”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提高学生对学*的兴趣。让学生觉得在课堂上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对教学及时反馈,及时补缺。我们应根据不同课题,结合学生实际,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1、要让思品课成为学生们所关心的一门课。

  上课的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使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改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空洞说教。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搭起一座桥梁。发挥时间上的*距离效应。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学*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空间上舍远求*。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思想上避虚求实。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2、应将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

  思想品德课,有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把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是力求教学目标、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实施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安排思想品德教育活动的开放性教学。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3.教师应该要有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

  能敏锐地捕捉思想教育信息,创造性地生成活动主题。新课程提倡教师要有选择地运用教材,不但可以对教材进行筛选、调整和重组,而且教材留有很大的空间,教师要进行有地区特色,有针对性的补充。本节课,我从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出发,从学生关心的感兴趣的问题入手,提炼教育活动主题。这种主题由于是学生耳闻目睹的,或自己体验的、感悟的,学生感到亲切,觉得有话可说。因此,课堂上学生讨论起来也显得游刃有余,发表看法也是条条是道,甚至不乏真知灼见,课堂的`上学生提得为什么也特别多,气氛也特别浓,连*时最不爱讲话的学生此刻也按捺不住地举手发言。这节课学生在轻松、自主、交流中学*,他们的个性得到张扬的同时,品德与行为的收获也是可想而知的。道德存在与儿童的生活之中。教师*时要注意捕捉教育信息,对课程进行大胆补充。捕捉教育信息,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多了解学生的兴趣、行为和困惑;另一方面要留意社会上的一些现象引入课堂,让学生去判断,去讨论,懂得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现象值得发扬,哪些现象要批评,及时地进行教育,形成正确的品德行为与*惯。我想只有对学生补充进这样的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才会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在当下应试教育的环境下是一个产生伪命题的时期,也是一个把真命题转化成伪命题的时期。真真假假,难辩真伪。比如,我们熟悉的“三个一切”的学生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如果说教师对学生不负责,那真是冤枉了,我们生怕他们学不好,考不上学,不辞辛劳。不光为了他们的学*,为了他们的安全,为了他们的.生活。所以说,对于学生除了他们的父母,能给他们一致的无私的关怀的就只有老师了。但结果大家都是清楚的,我们其实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对他们负责,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发展、完善,而是走向两种极端:一种学生成了温顺的羊,种成了冷酷的狼。他们没有因我们的教育而感恩,而走向反面。以上学生观实际是把真命题在应试教育中变成了伪命题。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没有不合格的老师”是我们常听到句话,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伪命题,与之有相似或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如其他的“没有不合格的XX,只有不合格的XX”,“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素质教育,成在教师,败在教师”等等。这些命题,实际是在夸在教育和教师的力量,其结果是造成“教育万能论”和“教育完美论”。教育不是万能的,总是有缺憾的,我们在夸大追求教育的同时,也让我们教育与其真正的初衷走向反面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二》这一教学反思,来自网!

  综合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顺应这一要求,在九年级的总复*阶段,指导学生分门别类地梳理基础知识,把“厚书”读“薄”,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努力通过知识再现将所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网,前后连贯起来,构成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而且有利于学生熟悉所学知识。

  另外,在九年级的总复*阶段,还要把握联结点,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加强对知识的系统逻辑归纳,可以打破教材的章节、各年级知识点的界限,并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的.重视,通过归纳、比较,从更高层次上把握教材的体系,采用归类的方法使之系统化、专题化。有意识地结合具体情境或通过适量的典型训练,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进行调动、整合,并学会运用基础知识去认识、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

  从事九年级思品教学多年,感慨颇多,,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品德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品德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适应社会等等方面,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一直有这种说话法:“不会教书的教政治”,这就造成一些地方一些人对思品课的另眼相看,但是我认为,上思品课入门容易,但是要上好,上精,能让学生沉着参加中考,并且自己的课堂魅力能征服学生就是一件难事。“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课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运用“读、议、讲、测”是课堂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我时时问学生学*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她们解决学*生活中的难题,成为她们的良师益友。课堂上我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获得良好的效果。

  四、营造民主、*等、和谐师生氛围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

  我们教师要学会把所讲的一套自己能首先做好,并且从心底尊重、理解学生,不断研究、观察了解学生,让他们知道自己非常关注他们,*等对待他们,把民主观念用在班级管理上面。回忆我的过去教学工作,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要培养学生课前预*的*惯。

  1、培养学生预*的*惯要给学生制定符合实际的目标,主要是全班目标和各小组目标。让程度好的学生全部完成,差一点的学生完成其中的一部分,给他们能完成的感觉,这样能主动去做,而不是抄袭。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给他们肯定,让其找到自信的支点。

  2、检查到位,落实预*。

  预*检查不到位是不能调好预*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想预*切实地落实到位,老师的督查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学生预*时,要求学生有预*笔记,前一天对第二天所上的内容进行预*记录,这样也便于进行书面检查,同时也可进行必要的指导,对于预*笔记上的内容可以是知识结构,也可以是自己发现并提出的问题。对预*目标的检查,可以先交给小组长检查,其次老师抽查,刚开始一定要按时全面检查,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觉完成。预*的内容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展示的机会,且要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这样既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又让学生在品尝了预*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会增强了自信

  我主要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反思以往,很有必要,为此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老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提高老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 坚持学*。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 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老师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老师要树立终身学*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育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曾听学生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没兴趣,我喜欢你上课,我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经历丰富,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才有如此效果。

  2.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勇于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上课时学生的一句话我都很在意。记得那天,我上倮时学生悄悄地说了一句:"老师,不能再这样了"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是教学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不足。"吾日三省吾身"我尽管做不到,但我常反省自己还是能做到。特别注意学生的言行,说话较为恢谐,学生不反感,有时就是一个眼神,学生都很在意。几乎每上一节课,只要有不如意时,会多写一点。

  二、 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

  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获得良好 素质教育效果。我针对学生厌学,浪费现象严重问题。我带学生去县城较*的一所学校,与学生交流,听课,让她们感受农村学生不容易,学*条件不好,生活环境艰苦仍然努力学*,激发学生对学*的求知欲。学生回来后感受很深。

  反思带来的快乐我感受颇深,如今尝到了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尽管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反思过去,许多感慨,酸甜苦辣一应俱全。思想品德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阶段,思品教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对于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更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学*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达到教学目的。

  一、要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要提高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如下几点。

  1、坚持学*。随着改革深化和社会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绝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知识是相关的,互通的。因此,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尤其现实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教学生动风趣、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对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往往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所以一定要树立终身学*观念,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跟上时代的节拍。不断进行教学反思,记取和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少走弯路,让学生乐意接受。有学生对我说过:“老师,我本来对思品课是没兴趣,喜欢你上课,才对思品课产生兴趣”。为了充电,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历史,经济,心理访谈等。尽可能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课堂教学,加之我本人的丰富经历,常以我自身的经历说给学生听,也许才有如此效果吧。

  2、勇于反思。老师要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更重要的还需勇于反思,敢于面对和改进自己的偏差和错误,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教育。我几乎每上一节课后,都对自己本节课写上那么一两句,有时不用多。不断反思,时时提醒自己,本节课学生反映情况怎样?学生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在意。记得有一次,上课时有个学生悄悄地对我说:“老师,您以后能把一节课内容讲完吗?”原来我上课时,备课的内容在上课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除了随机加的内容之外,关键在于我语言还不够简洁。我听了这句话后,把这句话写在备课本上时时提醒自己,的确不能再这样了。这本身就是教学要求啊!“吾日三省吾身”,很难做到,但常反省自己还是可以的。

  3、为人师表。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这就需要老师做到:①在言论上,要对国家对社会对学生负责,对社会有不同看法,也不能在学生中大发言论,误导学生,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还不成熟。②在举止上,要时时处处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比如,我的普通话不是很好,语速快,讲课时我就提醒自己注意。当我普通话发音不准或有错别字时,学生能及时指出帮助我改正。这些都是我这几年的收获。正因为我能正确对待我所犯的错,学生也深受影响。记得一次在初三(2)班上课,有学生在课堂上违犯纪律了,当时我也不能准确知道是谁,但我说了一句,犯错误没关系,只要承认错误并改正,我们大家都会原谅他的。说完,就有个同学站起来了。当时我真的很高兴,不是学生犯错,而是不用我去一个个查,可能因查不出而尴尬,更重要的是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4、老师要尊重学生。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尊重老师是应该的,但老师也应该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有的老师总是一厢情愿替学生“着想”,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而常常忽略学生的权利。于是,上课经常拖堂,挤占学生的课间活动时间,随便把学生的小课挪用,作业没完没了,久而久之难免学生厌倦、反感。甚至自己做法欠妥当,也不敢面对。记得上学期,有一次上课时,也许因现在中考思想品德课只50分,学生不太在乎。一个成绩还比较好的学生觉得听课没兴趣,就抄写英语。我提醒了一次,她仍然我行我素。当时我特生气,将她的笔记本当着同学的面撕成两半。顿时,教室很安静,因为大家知道我一般情况是不会生气的。在一片沉寂中,继续将内容上完。课后我与学生谈话了解她的想法,我给她道歉,学生也承认了她的错。再次上课时,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给这位学生道歉。有学生不理解,说上思想品德课写英语就是不对啊!!对此我没多解释,主要说明了教师也会犯错误。记得很清楚,当时班上同学给我鼓了掌。这样,我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很多学生有什么心理话经常找我说,甚至请我为他们出主意。我尊重了学生,学生也尊重我,不管是上课的学生,还是没上课的学生对我都很亲*。这也许是作为教师比较幸福的事了。

  5、老师要保持快乐心态。只有老师的轻松快乐教学,才能使学生乐于接*老师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感染学生快乐情愫。当然,老师也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种种的烦恼和不如意,要保持快乐的.心态好难。但只要本着以学生为重,以教书育人为重,忘我地工作,努力在面对学生时摒弃懊恼,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好心情,把微笑带给学生。常到学生中间看看,关心学生的痛痒,和学生打成一片。一次上课时,两位学生在座位上因一点小事吵起来。当时我也很生气,脸沉下来,流露出不高兴的情绪。学生都说,老师请别生气,生气会老的。我乐了,赶紧调节好情绪继续上课,课后又单独找学生谈了话,解决了问题。因此,我与学生的关系相处是比较融洽的。因此在学期结束时,学生给我打的分,还是蛮高的。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人教版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理论知识,必须坚持“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改进教法,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我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探求式、导读式、讨论式”等。无论采取怎样的方式,总之,要体现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达到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政治理论知识水*,又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统一。因此,每学完一节内容,只要是与学生活学*有关的,我几乎都要学生反省自己的行为,引导他们学着解决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对中学的学*有很多不适应,我在讲完“学*新天地”的内容后,还经常问问学生学*情况,针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学*生活中的难题,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就是学到相关知识的时候,让学生结合社会调查采访,联系自身和同学的实际,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写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生动活泼,在思想品德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追求,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学生厌学,在讲“珍惜受教育权利,履行受教育义务”时,考虑学生去落后农村不方便,我结合学生实际,让学生上网搜集落后学校条件的相关内容和图片,加上自己搜集的,做成课件,通过和我们学校的条件对比,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感受农村尤其山区学生不容易,学*条件不好甚至恶劣,生活环境那么艰苦仍然努力学*,激发学生对学*的求知欲。

  反思带来的收获我感受颇深,如今也尝到了一定的甜头。“亲其师,信其道”。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老师,往往对学生产生一种亲和力,对学生的教育事半功倍。快乐老师就是教育教学的快乐,就有学生学*生活的快乐。这就是新型师生关系要求做到的,我做得还不好,还需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老实说,相当多的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依然“新瓶装旧酒”,高呼“素质教育”、“新课改”,骨子里实践中仍奉行“应试教育”,“轰轰烈烈喊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是当前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真实写照。

  通过接触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反映出一个重要问题:不是大家不愿改革,而是不知如何因校而宜、联系教学、结合学生、围绕学科、根据实际来进行探索改革。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加强学*、提高认识、深入实践、不断反思、提高素质,钻研教学,成功扮演好自己作为先进理论的实践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改科研的开拓者,学生学*的领导者的四种角色,**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以下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不到之处,诚请不吝指导。

  一、先入为主,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教师的举手投足、言行举止首先应当吸引住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和热情,一举打响,一炮走红。

  为此,教师应当认真学*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涵义要求,用先进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应当认真研读教材,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研究课本中黑体字、图画、故事、补白、问题的用意,融会贯通;三是应当认真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优化,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预设教学实践中可能生成的各种问题;四是应当旁征博引,广泛查阅有关教材资料,积极汲取以往有益的教学经验和教训,把课备精、备细、备透、备实、备深;五是应当综合运用故事、笑话、时事、歌曲、图画等多种形式适时导入新课,贴*学生学*、生活实际,合乎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之中。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结合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以案例导入新课的方式居多,让学生听故事想结局、听故事想题目,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效果较好。

  二、目标明晰,展示具体

  我们选用的`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湘教版思想品德教材,故事精彩、案例丰富,不时点缀发人深省的格言警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面对纷繁复杂、体裁多样的课本,教师务必牢牢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透过现象抓住课文的本质,提纲挈领、抓住要害、明确目标。众所周知,新课程要求的三位一体目标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因此,教师应从形象生动的课文中提炼其精要和实质,确定每节课的三位一体目标;二是教师应把抽象、概括的教学目标描述语言具体化、明确化、清晰化,简洁、具体、最好概括为“……是……”、“为什么……”、“我们学*……,将会……”;三是教师应把教学目标具体为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预*,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围绕问题进行训练,围绕问题进行复*作业,如此,由形象具体到抽象概括,由表层了解到深入思考,再到掌握应用,问题解决了,目标也就随之水到渠成,顺利实现了。

  三、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教学环节的设计应考虑青少年的心理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往往符合这一规律。下面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为例,展示教学的全过程。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知耻自爱 自尊自强 尊重他人 赢得尊严个体尊严 国之兴衰 责无旁贷保护他尊 欣赏他人

  本节课的目标主要围绕

  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展开,首先,为什么要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孟子的话,童第周的故事);其次,如何才能做一个有尊严的人;再次,一要有自尊,知耻自爱,自尊自强,二要尊重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不受伤害,从内心接纳他人;最后,个人尊严,我们还要为国家、民族争光添彩,国之荣辱,我辈有责。

  教师在展示目标以后,先要让学生通过层次目标,找出问题答案;后要逆序而上,分类总结次目标、中目标、总目标答案,脉络清楚;三要综合分析整个问题,形成对总目标的了解掌握,全面理清思路,学会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

  我是一位普通的中学教师,自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我一心想做一位优秀的一线教师。为此,我不断学*,努力探索。对于学校提倡的课题研究等教研活动总是积极参加。学*积累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有太多的不足,越觉得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太多。现将自己在初中思品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如下:

  一·依标靠本、夯实教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也为了更好应对中考,我努力专研、用心领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并严格的依据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制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培养,以传授知识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教学目标。使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教学的重难点突出。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作为教学的课程资源。

  初中思品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逐步扩展的初中生活为教学内容的,如创设新集体、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如何与同学、父母和老师相处;如何克服逆反等都是学生成长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学生的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与困惑。在教学中我总是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困惑说出来,并发动学生集体想办法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避免了“纸上谈兵”一方面又加强了师生间的感情与沟通。

  如在教学《学*新天地》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将小学与初中的学*状况进行对比说出初中与小学学*情况的不同与特点,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进入初中后在学*方面遇到的困惑是什么,当时很多学生都说英语不好学,我便请了班级里英语学*成绩比较好的同学向大家传授英语学*经验和学*方法,然后我又将问题铺开让各个科目里成绩最好的同学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学*经验与方法,最后我又引导学生将大家的学*方法进行了梳理,找出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并回归到教材当中,让大家明白了如何提高学*效率的方法以及如何科学安排时间。这样课上的既说服力又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三·紧跟学校步伐,进行课题研究。

  要想真正减轻学生的课页负担,我们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我们能把课堂教学中的困惑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的话,无疑会促进我们的教学。这样我们就能不断的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去思考、去反思自己的教学,去提高自己的教学,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俗话说得好:“教学有法的,但无定法”,反思自己多年来的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心中不觉隐隐作痛。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成长以及轮换,我发现教学的艺术无止境。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可能这个问题刚刚解决,甚至还没解决完了,新的问题又来了。比如如何能让自己的教学恰到好处的做到收放有度。如何能让自己的教学吸引所用学生的目光;如何能将思品教学中的所得践行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的生活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还在不时的困扰着我,有时甚至感觉迷茫。也让我感觉教学似乎永远无法驻足。在陶醉于已有成绩的同时也永远的留有遗憾和不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意识也自然而然地随之变化。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在进步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各种道德素质问题。如何在这股历史大洪流中更好地把持好自己,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呢?身为政治老师,我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更有效地向学生讲授思想政治这门课程,更好地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其个人素质和修养。

  如何掌握高效率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老师能否向学生最直接地传授课程知识的关键。多年来,我在从事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一直反思过去,有许多的感慨,酸甜苦辣皆俱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德育,塑造其美好心灵的课程,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全面提高认识和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更好地完成这些任务,我觉得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先从自身做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1.认真钻研教材,增加知识储备。实施道德和素质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老师的自身素质。老师的素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的专业知识要扎实,更新,业务能力要提高;二是老师的言行修养、道德觉悟要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要想让课堂教学吸引学生,我们首先要吃透教材,这是对教师最起码的职业要求。如果连我们自己都对教材懵懵懂懂,那么

  课堂教学肯定也是语焉不详,甚至不知所云,对于课堂上可能出现的问题自然也难以驾驭,学生自然就难以学到知识。

  2.注意加强学*,增加知识储备。所谓“学为人师”,不“学”何以为“师”。对于所教知识涵盖了心理学、法学、政治学等的初中政治教师而言,各种日常的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我们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其他学科知识。随着深化改革的发展,政治理论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作为政治老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老师也只有掌握丰富的知识,才能做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才能使教学生动风趣、游刃有余,才能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教育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我经常买书,不管是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杂志,电视新闻,心理访谈等,还经常与学生及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交往,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在课堂上,我常穿插一些个人经历和经验,并以此为例子结合课程知识讲给学生听,从而更好地调动大家的听课主动性,提高其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老师应有渊博、深厚的学科知识,还需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积极参与教学研究,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探索和掌握思品学科教学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质正所谓正人先正已,老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学会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特长、个性和人格。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更好地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在日常生活和学*中,才能做到既是师长,又是朋友,从而使

  其能更好地学*政治专业基础知识和各种实践技能。相信通过以上的方法,我们能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修养,从自身做起,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的高效率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政治,对其进行道德教育。

  二、努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教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兴趣,确立自己课程吸引力的教师。而每一学年的第一堂课能否吸引学生,是能否激起学生对自己所学课程产生兴趣的前提。因为对第一堂课学生往往具有好奇和期待的心理,如果教师能抓住学生这一特殊心理精心设计导言课,使学生觉得教师的讲课“有味”,学科的内容“有意思”,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这对以后的教学无疑会有帮助。例如初一《政治》课,可以从《政治》这个书名入手。上课一开始,教师不要急于讲课本内容,而可以先让学生讲讲在假期里的所见所闻,讲讲我们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有哪些重大新闻、重大事件发生,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的`想法。

  同时,作为老师,我们还可以通过提问来大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积极性。这样的话,学生就会产生急于翻阅课本、学*知识的心理,第一堂课就体会到小小的课堂讲的都是大千世界的事情,政治课不单纯是圈圈重难点,背背知识点,而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课程,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学*兴趣。

  三、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心理学家研究显示,在简单重复的对象刺激下,人的注意力往往会迟钝起来,难以产生心理反应;而新颖奇特的对象则会使人脑神经系统兴奋,激发强烈的注意力。因而老师在课堂中教学形式要多样化,不能给学生“老一套”古板单一的感觉,否则就会削弱学生的注意力,甚至产生厌烦情绪,久而久之,原有的兴趣也会丧失殆尽。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课的类型既有讲授课,也有讨论课、练*课、自学课,教学手段可采用录音、投影、挂图等多种辅助手段,努力创设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学生觉得每堂课都有新鲜感,兴趣自然也来了,睡觉、做其他作业的现象也消失了。因此,我们可以经常变换教学形式以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从而促使其学*兴趣与日俱增,进而大大促进其课堂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大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觉得自己单纯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力争每节课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如在课堂开始前由学生进行时事政治讲演,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让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举行各种政治主题辩论赛等。这样,课堂便不仅成了施展才华

  的竞技场,也成了学生学*的乐园。

  四、积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理论联系实际,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是初中政治课推行素质教育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访问,到农村调查采访,通过到社会访问调查,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改革开放推动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请进来,是根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做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同时结合实际,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行时事演讲,辩论赛、政治小论文。这样,使学*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获得良好素质教育效果。

  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感受颇深,也让我学到了许多教育方式和技巧。在今后的教书生涯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学*新的教学、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本学期我负责八年级201、203、205、206、211班的思想品德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谦虚谨慎,严谨治学,勤学上进,为搞好思想品德教研教学工作坚持不懈地努力。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反思和总结。

  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教学常规工作: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及其指导思想,认真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细致的批发学生作业,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学效果较好。虚心学*,多听课,钻研教材,丰富自身专业理论。认真及时写好计划,按计划实施教学工作,成果达到预期目标。

  2、努力学*,提高专业理论水*。*时注重再学*,浏览百科,摄取与政治学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当代社会新科技发展信息,渗透到教学中去,使教学更有说服力。

  3、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成绩: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参与学*,采用讨论、阅读、自学、练*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鼓励优生积极灵活学*同时辅助差生。做好个别差生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提高了差生学*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4、严于律己,教书育人: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向学生传授真理。言传身教,*等对待爱护学生。工作认真细致负责,教育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努力让学生喜欢学*政治科,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5、立足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要求学生不但要认真听教师讲课,还要认真听同学发言,在听中想、听中记,以想促听,以听助记。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看板书、投影,这些手段展示出一节课的重点、难点。学生只要认真观看就会一目了然。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时,必须拿笔,或圈或点或画或批注、记录课堂上重要的知识要点。即议论、讨论、争论,这是思维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大胆提问,讨论争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都可以质疑、争论,形成一个开放的学*系统。每课结束我要求学生按我掌握的观点,

  我懂得的道理,我还存在的疑问的思路进行总结,达到知行的统一。只要长期坚持,就会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惯,提高学生的总结能力,获得了明显的学*效果。

  6、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相关书籍、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与经验丰富的教师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同时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

  二、教研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科的局限性,致使与学生交流不多,认识学生有限,对学生关注不够,影响了师生关系。

  2、作业单一,本学期我在培养学生自学、复**结方面能力增强了,但却忽视了学生专业术语和答题技巧方面的训练。

  3、在作业批改方面,我在大面积鼓励学生的同时,对特优生的培养忽视了,同时也弱化了学生在学*中、作业中暴露的问题。

  4、对于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深入进行分析,因而教研力度不够。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将教研与教学结合起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搞教研,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最终目标,真正做到以教研指导教学,以教学促进教研。

  2、加强与学生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倡交流形式多样化,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师生关系和谐,人人乐学、爱学。

  3、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出问题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学以致用,养成良好的学**惯。

  4、深入钻研教材,在备课上下功夫,课前准备得越细,课堂教学就越自如,学生就越容易学懂,课堂效率就越高。

  当然,除了这些我还有一些关于自己的想法: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反思3篇(扩展7)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菁选

思想品德课教学案例3篇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要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情感:

  1、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2、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个人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五框中关于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的。的教育各年级都有教育内容,低年级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做法,中年级主要是告诉学生怎样做更好,高年级则是教给学生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做。高年级重在理性教育,使学生认识的好处,对学生在生活条件比较好的情况下,养成的良好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建议:

  1、讲勤俭要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等;使学生懂得“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特别是可以通过一些名人,他们很有钱,但非常注意节俭的事例来说服学生会更有说服力。

  2、对待学生中的不良现象要注意因势利导,不要过分指责,在讲清道理的基础上,耐心指导。而且多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教育好学生。

  3、关于勤劳的教育,主要使学生懂得勤劳对自身成长的作用,以提高自觉锻炼的主动性。

  教学设计示例

  认知

  1、知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有理想有志气的人应具备的品质。

  2、知道当今我们仍然要的原因。

  3、懂得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情感

  1、从小培养的好品质。

  2、做一个的人。

  行为

  1、学会辛勤劳动,不懒惰。

  2、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

  3、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教学重点:

  讲清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如何做到。

  教育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出本课的话题:

  同学们,现在家庭生活都比较富裕,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可以说要什么有什么;这时我们还需要不需要劳动和节俭?引出第九课

  二、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的意义。

  1、请同学们看一张照片《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

  提问:在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为什么要开展大生产运动?

  (通过背景资料的展示,学生参与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战士们的劳动开展大生产运动,我们革命就度不过难关,很难取得胜利,)

  2、讲***、***等老一辈革命家参加劳动的事迹。(课前让学生找)

  (通过学生讲,激发学生向老一辈革命家学*的热情)

  3、听录音故事,下载《兄弟俩》。(使学生懂得: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创造真正的幸福生活的道理)

  4、什么是节俭呢?如今物质条件这么好,还有必要节俭吗?

  (节俭是指用钱有节制、俭省,不随便浪费财物,是一种美德。)

  5、谁能说说什么是?

  (引导学生总结观点)

  小结:对!勤劳就是努力劳动,不怕辛苦。节俭就是爱惜劳动成果,不挥霍浪费。

  6、我国古代有许多关于的名句。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了一些。下边请同学们读给大家听。

  “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成由勤俭破由奢”

  小结:同学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一生的瑰宝,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能把它抛弃。

  板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联系实际,讲清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做到

  1、请看小品表演。

  (学生表演:一家人外出在商场购物,孩子要求家长买一些东西。)

  提问:改革开放了,一家人生活比较富裕,孩子应当见着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买吗?家长为什么没有给孩子买,他们是怎样想的?

  (学生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一个人如果养成挥霍浪费的怀毛病,对自身成长不利。)

  2、请看录像《我上大学了》

  (说的是,某学生上大学家长给准备了两大包袱衣服,刚上学没几天干净衣服就穿完了。自己不会洗。就又在脏衣服中挑选稍干净一些的,可是还是免不了招来同学的讥笑声。星期六,他穿着脏衣服,背着两大包裹衣服往家走很是滑稽。)

  提问: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法?

  (让学生体会,勤劳能给自己带来方便,生活离不了,从而自觉培养自己勤劳的好*惯)

  3、听故事,《南京路上好八连》

  提问:八连战士是怎样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

  (引导学生回顾八连战士的具体做法,认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八连的传家宝。)

  4、听唱歌曲《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提问:听了歌曲,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国家强盛的需要

  5、请同学们讲自己收集的名人、伟人的故事。

  提问:他们是怎样做的,他们是怎样想的?

  (首先使学生明白的具体表现,以及他们的思想境界,从而体会高尚的思想品质。)

  6、夸一夸班上的人和事。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给同学树立学*的榜样。)

  请这些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小结:对个人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做人的美德,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现,也是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所以,我们要养成的好*惯。

  板书:做人的美德成长的需要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7、提问: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怎样做到?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提高劳动的自觉性,找机会锻炼自己。节俭做到:做到不攀比,花钱得当,不买不必要的东西,学会储蓄。爱惜物品,修旧利废。)

  四、运用观点、辨析练*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学*的认识,发表自己的看法。

  1、看课后评一评

  提问:你同意谁的看法,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说?

  (使学生通过讨论懂得,现实仍然需要。第一种,是使学生明白应当量力为出;第二种,贪图虚荣,盲目攀比,既使自己苦恼,同时增加父母精神负担;第三种,有作为的人绝不应把比吃穿当作主要的追求,应当把学*与工作放在第一位。)

  2、小组讨论。结合自己收集的材料,结合实例说明,富裕了注意节俭的好处;富裕了挥霍浪费的害处。

  3、结合课后自查题目,谈谈自己的认识。

  (把课后自查题编制成互动选择题,制成课件输入电脑,学生通过电脑演示,自主选择感兴趣的题目解答后,电脑显示答案。)

  五、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今天我们学*了一课,通过学*大家不但懂得了,对个人以及对国家的好处,同时还懂得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美德。

  希望大家注意从小培养自己的好作风,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怕苦,不怕累。记住“是一个人事业有成的重要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国家的栋梁之才。

  板书设计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国家强盛的需要

  做人的美德,成长的需要

  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探究活动

  1、与家长探讨:现在条件这么好节俭的意义有多大?

  2、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过一段时间与同学交流体会。

  3、在班集体中寻找在方面做得好的同学,与他们探讨这样做的好处。

  4、搜集古今中外的事例,召开一次故事会。

  5、想一想,自己在节俭方面做得怎么样?今后有什么打算?

  6、你怎样理解,一个人是有理想有志气的表现;是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把你的想法跟老师做一次交流。

  摘要:结合实际,利用事例是思品课堂重要的教学方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易于理解一些概念,明白一些道理。本文结合自身课堂的教学案例,并阐述运用“思品事例”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初中思品 事例 高效

  自古中国就特别重视对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孔夫子有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放在文化知识教育之前。21世纪以来,我国的科技经济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社会在人才需求方面也将思想道德放在了首位。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将思品教育变得更高效。初中生有着活跃\好动\叛逆等特点,作为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说教,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排斥的心理。因此,教师可以在讲授书本内容的同时适当运用生活实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使教育变得更高效。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际详细探讨“思品示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一、教学案例描述

  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笔者通过运用思品事例,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例如在讲授初二年级思想品德课关于“对自己的一生负责”的内容时,涉及到了“人生与责任”这一主题,书中介绍的示例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因为很多同学在小学期间就知道了这个故事,所以单纯举出这一个例子并没足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这种课本事例单一且缺乏更新或者没有事例的情况下,我决定引用“思品事例”,举一个关于这一主题的反面教材,于是对高晓松酒驾的事例进行了详细说明,并详细地讲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以及最终处理结果,以及当事人的反思情况。没想到引起学生激烈的探讨,我决定趁热打铁,让学生讨论完这个问题后讲述一下每个人自己所理解的“人生与责任”,学生踊跃发言,一名学生认为人生除了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负责。还有一名学生谈到了要对集体和自己的祖国负责,不做损害集体利益的事……课堂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适当地在教学中运用“思品事例”不仅得到了学生的响应,还使学生加深了对本堂课的印象。可见,“思品事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下面,本文将就“思品事例”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作详细介绍。

  二、具体运用办法

  在讲迷“思品事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之前,我们先来谈一谈什么是“思品事例”。顾名思义,事例就是以发生过的事件为例。但本文认为,思品事例不是简单的例子,而要具备一定的实效性、真实性、新颖性。下面来谈谈具体运用。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合理事例。在运用教学事例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来选取准确合理的事例,避免发生教学事例的选取与所制定的教学目标不符的状况。而且在案例的选择方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经据典,并加以拓展,但要保证事例的真实性。像在教材中很多事例都只是简单的概述,教师可以将材料补充详细。自己选择事例时要尽量选择贴*生活的事例。除此之外,在进行事例的选择时,还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并容易理解的事例。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教师完全可以在授课前拟定一份详细的案例选择计划。这样便可以在案例的选择上有依据,真正做到游刃有余。

  (2)根据教学时机准确插入事例。初中的思想品德教材涵盖了思想品德知识和相应的事例。事例虽然重要但也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如果完全脱离了理论知识,那么事例也就起不到相应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事例的插入也要恰当,不然会让人觉得很莫名其妙。通过卖践,笔者认为事例最恰当的插入时间是在教师讲授完理论知识之后,事例的插入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所学内容。

  (3)注重事例的分析和讨论。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展示完事例后还应注意对事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如果没有分析,那么事例的展示就会变得苍白无力,如果没有讨论,那么事例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就会相应的减弱。在此之前,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首先,教师可以先谈谈自己对于事例的看法,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讨论,给每个小组设置一名小组长进行管理和监督,并在小组成员讨论的时候鼓励每一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去。最后,让每个小组分别陈述自己的看法。对有疑问的学生要及时地进行引导。当然在进行课堂讨论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维持课堂秩序,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的同时保证课堂井然有序。

  生硬的理论讲解和单一乏味的说教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的,特别是面对初中生这样本身很活跃又略带叛逆的群体。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具体的特点制定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本文所设及的有关“思品事例”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运用,就是一种合理高效的教学方法。希望能以此文与所有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共勉。

  教学内容;

  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

  2课时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

  通过了解一些地区各具特点的交通工具,使学生初步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智育目标]:

  知道车船的发明源自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知道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适应的交通工具,说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素质发展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车船的发明源自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实践,知道不同的自然环境下产生了适应的交通工具,说明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依存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比较社会事物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收集车、船模型、彩色笔

  教师准备: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长江流域地图

  学生活动设计;

  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除了现代交通工具以外,由于地域的差异,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发明了各具特色的交通工具,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光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