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

  1、贴*学生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座位是本节课的重要的学*资源,本节课力求把这一教学资源用足。写出自己的位置,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位置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一新的表示位置的方法,渗透*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这样设计,最大限度地贴*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活动的主人。

  2、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问题化理念,创设思考数学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地探究“数对”这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整节课的设计,始终贯彻这样一个原则:把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探索的不替代,能发现的不暗示,设计更加开放的课堂,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尝试的机会。如:让学生说位置,让其他同学来猜一猜;又如让学生写出自己的位置,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探索、思考、猜测以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使他们能够主动发展。

  3、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下,重视课堂上的互动与生成。课前,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答案,并想出如何应对。经过周密考虑,备出详细的教案。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再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提的问题。整堂课,多次让学生说位置,其他学生猜猜“他说的是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再如,在学生汇报表示小青同学位置的时候,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展开后面新知的教学,使环节之间连贯自然。

  总之,本课力求用精彩的设计吸引学生,将愉悦的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为使自己在新课改的浪潮中有更大的进步,我将继续奋力前行!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2

  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逐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比较抽象的,但在生活却有很多“原型”,如学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从学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从而建立数学模型,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环节,设计了四个练*。第一个练*,在方格纸上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第二个练*,给出数对,让学生动手操作找位置。第三个练*,破译密码。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投入其中。第四个练*,五子连珠。在课前,经过了解,下五子棋是学生特别喜爱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让两名学生用数对下棋,其他同学当参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兴致浓厚,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让学生稍稍轻松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又让学生了解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介绍著名科学家笛卡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理想和奋斗确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不足之处:

  1.当学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数对”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输之嫌。其实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位置时用了两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数对的正确表示方式。

  2.在做练*环节的第二题时,主要是学生说,我在电脑操作。应该给学生一个自己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可以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数对的引出是从教室现场的座位抽象出来,还是从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来?哪种方式更加科学?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3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方向和角度两个方面结合去确定位置。重点是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本节课我在充分利用教材原有情境的基础上,重视教学组织方式和“学法”的挖掘,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取数学模型,利用分组探索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本节“确定位置”学*过程充满观察、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学*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还注重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另外,我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学*数学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探索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我在授课过程中,非常关心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随时了解学生学*的主动性、学*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过自己的观点。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4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确定位置的感性经验,并通过第一学段的学*,学生已经知道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位置与方向》。

  成功之处:

  1、学生通过课前了解有关定向运动方面的知识,知道定向运动是根据地图指示,选择最佳路线,达到目的地的一项运动。参加比赛的运动员要具备借助地图的指示和识别方向的能力,也是一项智力和体力并存的一项运动。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拓展知识面,了解数学课本之外的一些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

  2、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不仅知道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还知道要确定物体的位置所要具备的四个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这对于后面学*在*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打下良好的基础。

  不足之处:

  *题的处理上,个别学生出现不会用量角器量角度的现象,不知道0刻度线与哪条坐标轴对齐。

  再教设计:

  1、要侧重于对量角器放置问题的解决,真正让学生明白东偏北就是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与东对齐,从东向北数30°,也就是从0刻度线向北数出30°。

  2、不仅要注重对路线的描述,还要注重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描述简单路线图应具备的四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和距离。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5

  《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的第一课时内容,教师在这节课中关键把握了两点:一是抓住了数对的数学本质,把看似简单的内容上出深度和厚度,二是关注了学生的真实起点,很好地帮助学生从对生活位置的认识,提升到对数学位置认识。

  一、抓住数对的数学本质,循序渐进。

  确定位置在小学阶段的学*过程中遵循从区域范围到精确表示的一个过程,一年级上册学*了上、下、前、后、左、右确定位置;三年级下册学*了用东、南、西、北等词语描述物体方向;五年级上册使用数对,精确描述物体在点上的位置,为后面进一步学*“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打下基础。

  在本课例1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四个层次的设计,让学生逐步感悟、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层次,创设情境,让学生随意表示位置方法,感受到二维空间上确定位置存在的必要性。第二层次,依托原型,明确列行的含义,以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第三层次,逐步抽象,过渡到用数对的方法确定点子图上交叉点的位置;第四层次,应用方格图,在不断抽象、方法不断简化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坐标思想的本质。

  二、关注思想的逐层渗透,层层深入。

  数对的发现和使用,对数学界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贡献。它的价值在于发现一个几何的对象,可以用数来描写,而数所满足的关系就是方程。因此在小学阶段,用数对确定位置首当其冲便是坐标思想的渗透。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用数对确定位置,只是直角坐标系的雏形,需要让学生对“唯一确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一个有序数对与*面上的点是一一对应关系”有基本感悟,因此在例2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四个层次予以不断深化,渗透坐标系中原点和方向的意识。

  第一层次,在教学中多处渗透先列后行的意识,如从左往右,从前往后出示箭头,这其实就是指名了关键要素之一“方向”。第二层次,教师明确地点出了关键要素之二“原点”(0,0)的重要性,因为对于确定位置而言,原点即参照点恰恰是第一位的。小学教材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到,但从有利于后续学*的角度分析,教师不得不提。第三层次,让学生对同一张方格图展开研究,利用写出不同的数对展开比较、辨析,深度感知“任意两个有序的数都可以表示*面上的任意一点”,这些都是坐标思想的集中体现。第四层次,从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回归生活实际,教师还让学生了解了一维的围棋、二维的国际象棋以及三维的地球经纬线。所以本节课教师对于模型思想的构建绝不是固化的,而是一个具有生长性的生态过程。

  三、把握学生的需求走向,自然生长。

  首先,教师以从教室中的座位图中找小军的位置为学*起点,借助观察角度不同、表示方法不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使学生产生要有统一的观察标准和表示方法的学*需要,感受到二维空间上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其次,介入“列与行”的概念教学,不作任何无意义的探索,直接把把数学的规定教给学生,简短而又明快,自然高效;第三,通过开展“限时记录位置”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化的表示方法,交流创造意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不仅仅只是单纯“创造”数对,而是用自己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在互动交流中适当引导,逐步让学生感受到统一规范描述数对产生的必要性。最后,通过同一行、同一列数对特点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形成同一行中,行不变列变;同一列中,列不变行变的基本认识,不断完善认知结构,构建整体的思维模式。整个过程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各个阶段的学*情况作了充分而客观的`预设,环节流畅,过程清晰,真实而有效。

  四、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步步为营。

  本节课中教师对于教学资源的使用始终做到高效整合,使得整节课一气呵成、主题鲜明。从开始教学所使用的座位情境开始,到中间部分的根据点写数对,再到方格纸上找数对,观察同一行、同一列数对的特点,教师都是建立在同一张方格图中的,使得学生感受到今天所学*的知识万变不离其宗,将这些知识都清楚地建立在了*面坐标系上。最后的图形变形组合练*部分,从梯形变形为*行四边形,再到*移梯形,每层练*环环相扣,一脉相承,在逐步升级的练*过程中,学生的研究思维也在逐步升级,使得整个探究过程变成了学生主动建构的快乐的学*过程。

  古人认为“魂”是阳气,构**的思维才智。“魄”是粗粒重浊的阴气,构**的感觉形体,魂魄协调则身体健康。本节课,教师牢牢抓住数与点的一一对应性,正是明确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灵魂”所在。从让学生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个结果而言,若离开了深刻理解的前提,学生岂不仅是机械模仿而已。所以,有了数学思想之魂,才可能真正拥有数学事实之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6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位置”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本单元学*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

  2.把教室情境和方格图相结合,理解数对的含义,体会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迁移、推理、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层面,直观认识列、行

  1.复*导入,在冲突中引出新知,初步感知列、行。

  师:(请张明同学起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这位同学在班中坐的位置吗?

  师:同样是这位同学,有多种方法表达他的位置,感觉怎么样?

  师:互相交流时很不方便。正因为如此,需要统一。

  师:结合实际生活*惯,我总喜欢先说竖的,再说横的,这个“竖”在数学中称为“列”,“横”在数学中称为“行”,所以“先列后行”。

  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现在老师作为观察者,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第1列、第2列、……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

  2.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

  师:你现在能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了吗?

  生:我在第3列,第1行。

  师:我们把第3列看作竖的一条线,第1行看作横的一条线,这位同学的位置就在竖横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利用教室里现有的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旧知中发现矛盾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自然引出新知,沟通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

  二、从图像层面,抽象认识列、行

  1.把教室座位投影到屏幕上。

  师:刚才老师是观察者,我观察你们,那你们想不想做回 观察者?

  师:满足大家的要求,现在你们和老师一样,也是观察者了。

  师:找一找,第一列在哪里?

  师:第一行呢?

  师:张明同学的位置怎么说?和我们刚才讲的一样吗?(请这位同学起立)

  师:如果我们把第三列看作竖的一条线,第1行看作横的一条线,同学们想象一下,张明的位置在这两条线的什么位置上?(张明的位置就在竖横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

  师:你自己的位置会在哪两条线的交点上呢?

  师:由此你想象咱们整个班上每个同学的位置分别在哪个点上?闭上眼睛想想全班同学的座位用图简洁地表示出来是什么样的。

  2.从座位图到点子图,到方格图。

  课件出示座位图变点子图,变方格图。

  师:大家的位置都在这个上面了,老师是观察者,也想在这个图上,我在哪里呢?(屏幕出示0点,并完善方格图。)

  师:在这张方格图中,0即表示列的起始,也表示行的起始,可以叫它是第0列,这是第0行。(屏幕演示)

  师:现在你还能找到第1列、第1行吗?

  师:第1列、第1行没有变。

  【设计意图:从座位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一步步深入,在抽象情境中学*行与列,重点介绍起始行、起始列,在比较中弄清起始行和起始列与第一行和第一列的不同,为以后学*坐标做好铺垫。】

  三、从数学层面,形式认识数对

  1.初步学*数对。

  师:张明同学在第3列第1行,你现在还能找到他吗?

  请一生上来指,然后屏幕显示“张明,第3列第1行”。

  师:这么简洁的方格图上写那么多汉字,好不雅观啊!能不能把这文字语言改成数学语

  言呢?让它变得更简洁。请在这张纸的反面试试。

  学生自由写。师巡视,请代表性的学生写到黑板上。

  师:也就是(3,1)只能表示这一个同学的位置,能不能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这个同学的位置能不能用其他数对表示?也只能用(3,1)表示。

  2.进一步学*,感悟数对特点。

  在方格纸上找两个点,请生用数对表示(2,5)、(5,2)。边说边请相应同学站起来。

  师:大家看,两个相同的数字,但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一样呢?

  师:数对是一组有序的数,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就不同。

  师:接下来老师报数对,是你你就站起来,看谁反应速度快。(3,1)、(3,2)、(3,3)、……师:哇,一列同学站起来了!

  【设计意图:抽象与形象相结合,感悟一一对应思想。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数对“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作用。在游戏中,多次变化,体会数对的特点,渗透函数思想。】

  四、数对在生活中应用

  1.介绍笛卡尔。

  2.围棋盘。

  【设计意图:介绍生活中的例子,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拓展练*

  1.画一画。

  (1)A(2,5)、B(2,3)、C(4,3)。

  (2)师:把这个三角形向右*移4格,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并用数对表示*移后图形顶点的位置。

  (3)师:如果上下*移,什么不会变?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在方格图中进一步感悟数对的特点,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迁移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为初中学*坐标系铺垫。】

  六、总结延伸

  师:愉快的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数对,知道了可以用列与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其他确定物**置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2、在认知冲突中感受学*新知的必要性。

  3、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和方法。

  4、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本课中体现得较多。通过形来研究数的特点,通过数来呈现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和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之间架起了数与形的桥梁,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也是今后研究和学*数学的重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设思维问题情境激发数学学*兴趣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7

  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这天我执教的资料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

  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资料既是第一学段学*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学*坐标等知识的铺垫,它对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作用。本课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够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感受坐标系知识。透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第三环节:拓展升华,开启思维。第四环节:数学故事,抛砖引玉。四环节紧密联系,从探索到运用,再到拓展升华,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逐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比较抽象的,但在生活却有很多“原型”,如学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从学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贴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环节,设计了四个练*。第一个练*,在方格纸上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第二个练*,给出数对,让学生动手操作找位置。第三个练*,破译密码。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投入其中。第四个练*,五子连珠。在课前,经过了解,下五子棋是学生个性喜爱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让两名学生用数对下棋,其他同学当参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兴致浓厚,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让学生稍稍简单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又让学生了解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介绍著名科学家笛卡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理想和奋斗确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用心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不足之处:

  1.当学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数对”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输之嫌。其实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位置时用了两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数对的正确表示方式。

  2.在做练*环节的第二题时,主要是学生说,我在电脑操作。就应给学生一个自己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能够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数对的引出是从教室现场的座位抽象出来,还是从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来?哪种方式更加科学?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8

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这天我执教的资料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

  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资料既是第一学段学*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学*坐标等知识的铺垫,它对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作用。本课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够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感受坐标系知识。透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第三环节:拓展升华,开启思维。第四环节:数学故事,抛砖引玉。四环节紧密联系,从探索到运用,再到拓展升华,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逐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比较抽象的,但在生活却有很多“原型”,如学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从学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贴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环节,设计了四个练*。第一个练*,在方格纸上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第二个练*,给出数对,让学生动手操作找位置。第三个练*,破译密码。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投入其中。第四个练*,五子连珠。在课前,经过了解,下五子棋是学生个性喜爱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让两名学生用数对下棋,其他同学当参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兴致浓厚,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让学生稍稍简单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又让学生了解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介绍著名科学家笛卡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理想和奋斗确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用心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不足之处:

  1、当学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数对”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输之嫌。其实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位置时用了两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数对的正确表示方式。

  2、在做练*环节的第二题时,主要是学生说,我在电脑操作。就应给学生一个自己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能够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数对的引出是从教室现场的座位抽象出来,还是从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来?哪种方式更加科学?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9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要求学生建立比较形象具体的方位感,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中认识数学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情感体验。

  本章内容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紧密相关,难点是要准确把握方向,要量画出方向所偏离的角度,还要确定单位长度标出距离,根据所给的条件画*面示意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大量的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交流,从中观察、分析,然后独立思考完成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同时,还要及时抓住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主动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注重学生的学*自主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合作、思考、讨论,拓展学生的学*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或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际中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由于学生的作图能力普遍比较薄弱。所以根据已知的条件画*面示意图,学生掌握的不是很理想。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来看,学生对于第二单元的掌握情况,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已知图形填空,学生分不清东偏北30度应该是哪条边与哪条边形成30度的角。

  2、画示意图时,方向角没有标清楚,距离的表示,没有按照已知的单位长度换算作图,老是随便想画多长为一格就画多长。

  3、不能熟练地区分东偏北30度和北偏东的30度不同。

  4、中心点的位置没有找准,主要由于建筑物的影响;物体的具**置没有明显的表示出来,或者没有标出名字,让人看不清楚;也有学生方向找错了。

  根据以上的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更加注重画示意图的细节和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对于空间感稍差的学生,我也只能个别辅导了,集体辅导多了容易让那些已经掌握的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掌握不好的学生也不一定马上能改正过来。这一单元的还有个易错的知识点,那就是位置的相对性,给定两个位置,个别学生不能较好地区分以谁为标准,所以说出来的方向刚好相反。这一点跟学生的'空间观念强弱有关,需要多加训练。由于我所带的两个民族班的学生基础水*参差不齐,所以本单元的教学未能达到教学设计所设计的效果。有时不得不放慢教学的步伐,照顾稍差一点的学生反复地强调易错的知识点,总之,我作为他们的教师,我希望我的每一位学生学到自己的数学,增强他们学*数学的乐趣,提高他们学*数学的信心。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0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1、练一练和练*十二的第1、2两题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学准备: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一、复*铺垫,游戏导入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有关方向的游戏:请X X同学站起来,以这个同学为中心,为观测点,(1)请正南面的同学起立,(2)请西北面的同学举起左手,(3)请东北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以某同学为中心点,在黑板上画一个坐标图,相邻的圈的实际距离为1米。

  2.出示A点说说实际位置。(正北、2米)板书:方向 距离

  总结:只有确定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三、合作学*,探究新知

  1.学*用()偏()描述物体的方向。

  (1)说说B点和C点在什么位置。(正西和正东方向)

  (2)出示D点,让学生说说在什么位置?(出示北偏东)板书:北偏东

  (3)资料说明:以航海学为依据,人们都知道轮船在海洋里航行,茫茫大海很难找到参照物,所以是以罗盘(指南针)确定航行的方向,指南针的一端指着南、另一端指着北,先确定的.是南北方向,所以航行的方向以南、北为标准,所以都表述成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

  (4)认识四个方向: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并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2.认识用()偏()多少度精确表示方向。

  E、F点的位置,都是( )方向( )米。小组讨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总结:角度不同

  3.小结:含有角度的方向、距离更加精确。

  四、练*巩固、提升认识。

  1.巩固练*

  (1)

  说说庙山在张集小学的位置

  (2)

  说说扬子公园在张集小学的位置,用南偏西来规范方向。

  (3)

  说说庙山在张集小学的什么位置?以及在杨庙小学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讨论后说说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会出现不同的位置?

  2.练*:完成“练一练”第1、2题

  (1)从上图看,灯塔2在轮船的北偏( )55°的方向。

  (2)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第1题让学生直接口答并指一指。第2题学生独立测量计算后再组织交流。要求能完整地说出“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度方向的8千米处”。

  3.完成练*十二第1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让学生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再指出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再求科技馆到学校的距离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到少年宫有500米的距离,推出图上一小格表示100米距离。从而推到出学校到科技馆、新华书店、邮局的距离,完成填空,最后组织全班交流。最后要让学生能完整地说出少年宫、科技馆、新华书店、邮局等场所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

  (此题让学生从多角度来练*,加深理解。)

  4.完成练*十二第2题

  要求完整地说出荷花池、玉龙潭、飞霞阁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首先要学生量出角度,并通过测量图上距离、运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此题中量角器量出角度是难点之一,但不是本课重点,量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确: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对准南北轴线。)

  5.拓展与欣赏

  生活中还有很多行业、很多领域会像这样来确定位置,一起来欣赏一下。

  “体育训练中,有时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落地的位置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就可以描述运动员落地点与靶心之间的位置关系。”

  “科技、军事、航天,航海等领域中,也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一个飞机场的雷达屏幕,以机场为观测点,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飞机A在北偏东30度方向30千米处。”

  五、畅谈收获,课堂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你以及你们小组的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中心点

  方向 距离

  ( )偏( ) 0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以及其他几个方向以后的后续学*,结合比例尺,和距离和方向进一步精确确定方向。

  纵观这节课,有几点收获。

  一、强调了知识的建构

  一开始从学生认位置游戏开始,激发学生学*热情,回顾旧知。

  二、加强了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

  三、注重了知识的生活化以及趣味性

  还有几点不足:

  一、上课还不能胸有成竹,步骤不清,体现在角度的教学上面,还没有比较角度的重要性,就开始认识角。

  二、教学语言还需要锤炼

  三、煽动学生情绪还不够,学生参与欲望低,自主性差。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1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用“第几排第几个”等词语描述物体的方位,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其中,到模拟电影院去找位置是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觉得充分的描述和交流是“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小动物做操的场景图,说:“我喜欢的小动物在第4排第2个。”让学生猜猜是谁?由于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然后让小动物们自己说话。小猴说:“我排在第1排第1个。”小熊说:“我排在第2排第3个。”让学生想一想,小动物的第几排、第几个分别是怎么确定的?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后,得出: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接下来让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说位置找动物,说动物找位置。通过反复地描述,学生认识到:在这样的场景中,要讲清楚小动物的位置必须用两个数来表示,而知道了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是哪个小动物了。另外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队列中的位置,让学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教室里,在队列中,在自己身边,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学生当老师给同学安排位置,这样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玩中乐,乐中知。

  本课不足之外,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所以有个别孩子会开小差,今后我还要多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2

  《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将为学生以后学*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从学生现实情境“向学生介绍座位”导入,创设了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唤醒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提供了基础,也为抽象出“数对”构建了一个现实模型。

  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喜欢的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在此之后,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合理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对”有个清晰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激励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在后一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3

  本节课资料是在学*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是“方向与位置”资料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以后进一步学*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资料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通过让学生看队列训练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通过说出小强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忙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小强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进而让学生统一标准,找到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新知的用心性。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圆点图再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通过电脑演示了有实物图到圆点图的过程,最后把圆点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通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于我班键盘坏了,导致课件播放不了,这一过程很有缺憾。

  3、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通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4、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以班级座位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通过实际的教学,我认为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缺憾:

  1、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时间。

  2、过于依靠课件,在课件出现问题播放不了的时候,圆点图和方格图失去了原先的作用,导致课堂失去了部分精彩。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4

  1、关注学情,教而有效

  认知教育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把教育心理学的所有内容简约成一条原理的话,我会说:影响学*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弄清了这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的确,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该基于学生的已有经验。唤醒学生原有知识,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是学生学*的基础。因此我在教学时,首先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描述赵晨的位置,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评价,自己认识到这些方法的不足,引发学生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体会学*新知的必要性。

  2、巧设*台,彰显个性

  学*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尽情释放。在让学生以赵晨的位置“第3列第2行”为例,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己创造更简洁的表示方法的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不断涌现,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乐园。然后再针对学生自己创造的方法,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抽取共性,从而产生确定位置的方式——数对。可以说数学的特点促进了数对的产生,数对的产生也符合数学的特点。再通过对“数对”名字的分析,使学生对于“一对数”确定位置的理解也更加清晰了。

  3、知趣交融,快乐求学

  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20至30分钟紧张的新课学*后,会感到疲劳,学*兴趣降低,学困生表现尤为明显。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继续保持学生积极的学*状态,教师要特别注意练*的设计。“找好朋友”的练*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而且形式活泼有趣,极大调动起了学生学*的兴趣。学生在这一活动中,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动口读,动手找,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通过这个形式新颖有趣的练*,变学生被动学*为主动参与,既增大了练*面,又使全体学生主动参与。

  4、研究探索,发展思维

  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条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这一抽象的过程细腻、清晰,借助“数形结合”的方式很好地渗透了“坐标”这一较难理解的数学知识,为学生的后续学*做好铺垫。另一条线是确定位置的方法:由不同的描述方法过渡到列与行的方法最后通过对比淘汰产生数对的方法,这一表达方式逐步递进、简化、抽象,都使学生对数学的简捷性和抽象性有了深刻的感受和体会。课堂中,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把本课数学知识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对比反思,及时提升学生的认识,培养反思*惯和能力。通过学*,学生不但熟练地掌握了数对知识,而且真正感受到了数学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符号的简洁清晰,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这些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5、缺点与不足

  常言道: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的确,尽管在不断的雕琢中我努力追求完美,但几缕缺失时常萦绕脑际,难以释怀。

  (1)在第一环节中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把方队中赵晨的位置描述出来,学生书写速度较慢,浪费时间,在试讲的过程中也尝试过让学生口头表述,后面学生受前面发言学生影响,往往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描述方法,所以这一环节还需精加工改进。

  (2)这节课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用“数对”的方法来表示位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构建“数对”模型,经历用简洁的数学符号确定位置这一抽象的过程,这才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在经历了由文字描述到符号表达,由繁到简的再创造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到了数学的抽象化、符号化。这些方面本课都体现的比较充分,但在让学生感知“数对”确定物**置,要从两个维度来考虑的数学本质的同时,对数对的有序性体现的不够充分。

  (3)此外,联系实际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学生非常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往往举不出恰当的例子,是否能改为先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课后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应用了数对思想确定位置实例,也在思考中。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5

  1、数学和生活结合,体验数学的魅力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但由找朋友而引出的座位纷争却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例如导入时的找朋友、根据座号找新位置的活动和练*时选取的动物园和游乐场的场景等,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热情。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有意地为学生的学*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其中有三名学生的座号是数对形式,有两名同学的数对是不完整的而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究确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由于学生对第几排第几个有自己的生活经验,所以,第一个教学活动设计了找朋友的环节。学生对谁座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产生了纷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中的确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也是要有一定标准的。当学生明确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可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之后,教师又设计了第二个教学活动——请学生根据自己手中的座号找到自己的新位置。在发给学生的座号号中,教师有意安排了几个“数对”形式的座号,还有两个不完整的“数对”,为学生设置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揭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对”。在学生认识了“数对”之后,教师马上提出“数对”在写法上可不可以把括号中前、后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又引起了学生的一场小争论,最终明确了“数对”中的两个数各自的意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学*难点。

  3、评价方式的多维性,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

  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是:多角度地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本节课教学在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了这样的总结方式:请你评价一下你自己这节课的表现,你觉得你能摘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6

  《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的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学本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经过三次试教,听取年级组老师们的意见及反复修改,我终于比较成功的完成了《确定位置》这一达标课。

  反思这节课,从设计准备到试教,再到最后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

  1、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目标明确

  最初看到教材上的内容,感到这节课很简单,教材上的内容很少,这么简单,这么少的内容不知如何去讲。于是我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在网上观看学*了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和另一位老师上的《确定位置》的录像课,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开始设计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注重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经验,吸取名家课堂上的精华,不断地研究探索,始终想着每一个活动的设计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学时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突出重点逐步突破难点。

  通过老师们的评课,使我知道每一节数学课,教师都要明确本节课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后续将要学*的内容。

  2、遵从学生的原认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切入教学:家长会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由于从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出发,学生有生活经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们描述自己的位置时,有的描述得很清楚,有的描述得不但麻烦,而且不清楚。如何方便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就产生了学*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为新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自己的位置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说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当学生初步认识“数对”后, 又引导他们用“数对”来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借助班级的组与排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可以直接应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体会“数对”和人的对应,经历数形结合的过程。

  在明确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后,结合“地图”、“*面图”、“找位置”游戏、“介绍自己座位”、“介绍好朋友座位”等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体会体会数学的价值。

  3、注重拓展教材

  在课堂练*中挖掘教材隐含知识,地球上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某一点的位置,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介绍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和*面直角坐标系,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对学生进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努力学*,成为对人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思想教育。

  4、有效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是我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其中之一是学*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利用动态演示,边演示边讲解:用括号来表示一个位置,先横着数,小青在第3组,把3写在前边,再竖着数,她在第2个,把2写在后边,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这种记录方法称为"数对"。使学生明确数对的表示方法。另一处是为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把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再把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从具体到抽象,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5、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我渗透了函数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符号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不用告诉学生,但教师心中有数。在小学数学课中都应该渗透哪些数学思想需要我们去学*和思考。当然,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她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至少有如下几点需要改进。

  1、由于我的评价性语言太少,开始上课时,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2、年轻教师的青春与活力在本节课中还有待加强。面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作为年轻教 师的我应该有更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在你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愉快的学*知识。我想这是我以后该加强改进的。

  3、试教时,由于是借班上课,在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采用“第几组第几个同学”和用数对如“(3,2)同学”回答的方法,灵活运用各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但正式上课时我有些紧张,没有很好的发挥,今后应多在公开场合历练,才能更有效的调控课堂!

  4、在讲完本节课以后还需要在教学难度中有所拓展,由于本节课是为学生以后的学*打下基础,所以在讲授知识第几组第几个的时候需要讲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这一知识点。看来下次上课时应该注意对教材的深层领会。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7

  本节课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往我们常常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让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一、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我结合上周召开家长会的情况,向学生提出“怎样向家长说明你的座位?”很快有的学生说在第几组第几个,有的说同桌有两个,还要说清左边和右边,这时有同学提出,可以把5个小组分成10列,这样说可以更清楚了。于是学生自然产生了“列、排”约定的需要,数对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当我让学生用第几组第几排记录自己的位置后,又让学生记录下老师说的几个位置,当我速度加快时,学生有的记录跟不上了,从而产生了简洁记录的方法。于是我请几位学生上台将各自的表示方法演示,我借此提示数对的意义。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三、分析思考,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

  当学生已懂得用数对表示时,我以游戏的形式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请说到相应数对的同学起立,如(3,2)(2,3)并引导同样是2、3为什么站起来的同学不是同一个。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8

  《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的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学本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经过三次试教,听取年级组老师们的意见及反复修改,我终于比较成功的完成了《确定位置》这一达标课。

  反思这节课,从设计准备到试教,再到最后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

  1、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目标明确

  最初看到教材上的内容,感到这节课很简单,教材上的内容很少,这么简单,这么少的内容不知如何去讲。于是我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在网上观看学*了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和另一位老师上的《确定位置》的录像课,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开始设计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注重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经验,吸取名家课堂上的精华,不断地研究探索,始终想着每一个活动的设计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学时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突出重点逐步突破难点。

  通过老师们的评课,使我知道每一节数学课,教师都要明确本节课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后续将要学*的内容。

  2、遵从学生的原认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切入教学:家长会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由于从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出发,学生有生活经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们描述自己的位置时,有的描述得很清楚,有的描述得不但麻烦,而且不清楚。如何方便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就产生了学*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为新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自己的位置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说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当学生初步认识“数对”后, 又引导他们用“数对”来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借助班级的组与排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可以直接应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体会“数对”和人的对应,经历数形结合的过程。

  在明确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后,结合“地图”、“*面图”、“找位置”游戏、“介绍自己座位”、“介绍好朋友座位”等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体会体会数学的价值。

  3、注重拓展教材

  在课堂练*中挖掘教材隐含知识,地球上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某一点的位置,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介绍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和*面直角坐标系,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对学生进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努力学*,成为对人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思想教育。

  4、有效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是我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其中之一是学*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利用动态演示,边演示边讲解:用括号来表示一个位置,先横着数,小青在第3组,把3写在前边,再竖着数,她在第2个,把2写在后边,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这种记录方法称为"数对"。使学生明确数对的表示方法。另一处是为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把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再把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从具体到抽象,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5、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我渗透了函数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符号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不用告诉学生,但教师心中有数。在小学数学课中都应该渗透哪些数学思想需要我们去学*和思考。当然,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她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至少有如下几点需要改进。

  1、由于我的评价性语言太少,开始上课时,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2、年轻教师的青春与活力在本节课中还有待加强。面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作为年轻教 师的我应该有更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在你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愉快的学*知识。我想这是我以后该加强改进的。

  3、试教时,由于是借班上课,在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采用“第几组第几个同学”和用数对如“(3,2)同学”回答的方法,灵活运用各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但正式上课时我有些紧张,没有很好的发挥,今后应多在公开场合历练,才能更有效的调控课堂!

  4、在讲完本节课以后还需要在教学难度中有所拓展,由于本节课是为学生以后的学*打下基础,所以在讲授知识第几组第几个的时候需要讲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这一知识点。看来下次上课时应该注意对教材的深层领会。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19

  今天上午第二节,我执教了《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个信息窗《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我先想大家汇报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

  1、在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时,播放建国60周年阅兵式资料,目的在于通过整齐的军姿让学生认识队列,为行和列的认识作下铺垫。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军营生活引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使学生充分了解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2、在行和列的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对行与列的认识和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老师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师学生初步的感知列和行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为下面学*数对做铺垫。

  3、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先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点子图,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学列、行的合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通过写自己,写朋友的位置所在数对,巩固对数对的理解及写法。能用数对表示出一个具体事物的位置。同时通过让同学们猜好朋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了学*效率。

  然后由点子图自然过渡到方格图,有效的完成了由具体的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在教学*面方格图后,让学生再次回过头来表示小强的位置,用情景贯穿于整堂课,由*面到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面方格图的理解和运用。

  4、通过多种形式的练*,既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并会在*面方格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5、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学生探索活动的终止。让学生带着问号离开教室这个小课堂,走进探索的大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神舟七号”返回地球画面的回放引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觉的去探索如何在地球上确定位置,拓展知识面。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我注重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我通过将“小强”站在从左数第3列从前数第2行”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然后把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再到方格图,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20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方向和角度两个方面结合去确定位置。重点是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本节课我在充分利用教材原有情境的基础上,重视教学组织方式和“学法”的挖掘,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取数学模型,利用分组探索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本节“确定位置”学*过程充满观察、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学*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还注重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另外,我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学*数学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探索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我在授课过程中,非常关心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随时了解学生学*的主动性、学*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过自己的观点。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阅读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1)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9篇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

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这天我执教的资料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资料既是第一学段学*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学*坐标等知识的铺垫,它对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作用。本课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够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感受坐标系知识。透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第三环节:拓展升华,开启思维。第四环节:数学故事,抛砖引玉。四环节紧密联系,从探索到运用,再到拓展升华,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逐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比较抽象的,但在生活却有很多“原型”,如学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从学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贴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环节,设计了四个练*。第一个练*,在方格纸上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第二个练*,给出数对,让学生动手操作找位置。第三个练*,破译密码。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投入其中。第四个练*,五子连珠。在课前,经过了解,下五子棋是学生个性喜爱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让两名学生用数对下棋,其他同学当参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兴致浓厚,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让学生稍稍简单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又让学生了解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介绍著名科学家笛卡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理想和奋斗确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用心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不足之处:

  1.当学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数对”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输之嫌。其实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位置时用了两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数对的正确表示方式。

  2.在做练*环节的第二题时,主要是学生说,我在电脑操作。就应给学生一个自己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能够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数对的引出是从教室现场的座位抽象出来,还是从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来?哪种方式更加科学?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2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年段已经学*了如何根据行、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知道了在*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结合具体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借用教材的情境与问题这一思路,先从学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练*时的城市街区图、火车票、电影票、地球的经纬线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效果较好。

  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让学生感受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1、结合具体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借用教材的情境与问题这一思路,从学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练*时的城市街区图、火车票、电影票、地球的经纬线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效果较好。

  2、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让学生感受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3

  苏教版的对空间观念的知识安排跨度较大。一年级上册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二年级上册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二年级下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用方向词描述行走路线。五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物体在*面上的位置。六年级下册才学*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虽然教学跨度大,但六年级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对本单元内容已经有丰富的感性认识作基础,学*起来也不困难。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也是为了和第三单元《比例尺》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

  设计意图:

  总体来说,设计时我结合具体情境,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其意图在于体现新课标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

  反思感悟:

  一、激发认知冲突,唤发学*激情。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孩子在自然中引发冲突,发动学生主动参与学*过程,为后面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

  1、借用情境,诱发冲突,点燃激情。在教学中,我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创设了“海上搜救演*”的情境,将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与新知进行联接,让情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在演*中,“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不断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造成心理悬念,唤起了探究的欲望,使学*目标更明确。

  2、旧知为媒,引发冲突,促进探究。知识如同大树,新知乃是“新枝”,如“新枝”生长点处引发冲突,学生对新知会掌握得更牢。我在通过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先确定指挥舰正北(西)的物**置,再到确定指挥舰东北方向的物**置,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两艘搜救艇都在指挥舰的东北方向,如何准确地描述各自的位置呢?这样,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个探究的阶梯,引领他们对旧知进行充分地思维加工、深化和发展,促进新知的形成。

  3、动手操作,酝酿冲突,感悟方法。在新知的教学和学生的探索中,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的过程,学生通过丰富的感性认识来产生学*的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乐趣,提高自己接受知识的能力。运用直尺和量角器确定9号艇的位置时,学生在“测量哪个角度”、“怎样摆放量角器”中产生了一些认知冲突,但这种冲突在课堂教学中显得很有意义,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逐渐明确了测量方法,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经历确定位置全过程,提高课堂效率。

  我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确定一、二号艇的位置,明确在一个*面内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随后,通过三、四号艇位置的确定让学生明白要想知道物体的精确位置,在描述方向时要加上角度。确定五、六、七、八号艇位置的时候,学生不仅了解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描述物**置的方法,而且通过反复地观察和练*,能熟练地掌握并口述出“搜救艇在指挥舰的什么位置”。九号艇位置的确定是本课教学的难点,需要孩子利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出九号艇在指挥舰的什么方向和什么距离,看的出来,孩子对于量角器的摆放和角度的测量容易产生错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先让学生说说测量哪个角,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谁重合,量角器的零刻度线和谁重合,再请学生动手操作,并且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最后再请学生到黑板上示范,这样的环环相扣使学生逐渐清晰了确定物**置的方法。确定“明珠”号货轮的位置,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观测点”是确定物**置的要素之一。观察——交流——操作——分析——比较,这个确定位置的全过程学生是亲身经历的,也是由于学生的全身心投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大大提高,使学生的空间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实践能力,向课外拓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一个个实用而有效地学*情境,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紧联系起来,通过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学有用的数学,培养学生*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惯。确定搜救艇和“明珠号”货轮的位置就是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请学生运用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和数对的方法在一个*面内找宝藏,并小结这两种确定物**置方法的共通之处,将前后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拓了课堂学*的空间。请孩子课后查找资料了解三位空间中确定物**置的方法,更是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延展到课外,也是提升学生自主学*的一种好方法。

  总之,本节课的,我注重让学生积极参加观察、测量、画图等活动,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是有用的,体会数学知识的严谨性,和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同时也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了强化的训练和培养。让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过程自然而然地得获得数学的素养。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4

  《确定位置》一课,主要教学用方向和距高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高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有关问题难点是能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前面学段,学生已经学会用东西、南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八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进入新课时,我先限孩子们一起复*如何用运六个方位来描述具**置,不仅复*了旧知,从而慢慢引导孩发现,想要知具**置,除了方位,还要知道兵体角度以及具体距离,接着开始进入新课教授。

  在探素新知阶段,我先出示了课本上的情境图,以猴山为就测点,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描述大象馆、猫馆、鹿苑分别在猴山的什么方向。接着让学生发现方向坐标被*均分成子四个直角,而每个直角又*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30°用课件漠示“北偏东和“东偏北”,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验收鲜艳的课件来区分“--偏--°”,逐步引导下,孩子能够快的说出相对的“--偏--°”,例如“北偏东30°”,孩子能形报快发现也可用“东偏北60°”来描述具**置。

  情镜图上的角度是直接给子学生的,并没有让学生用量角帮来实践。在下面的练*中,有一题要学生亲自用量角器来量出角度,我借此样次与学生一同复*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但算是一举两得,在练*中,我要求学生把要量的角标由未,并且把度数标出米以混司但在后来的*题中,发现学生还是会把55°看成45°,这说明量角问题需要加强。

  教材是按“方位一角度一距离这样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出示,我遵循了这样的处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才出示了“距离”,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也比较循序渐进。“距离”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所以没有多大问题。我把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说清楚“--偏--°”上。

  从练*中,发现学生对于本课的知识点掌握的相对牢固,就是在描述其**置上,语言不太完整,这将是今后该加强训练的地方之一。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5

  《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资料。不仅仅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后面学*“*面直角坐标条”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为此本节课我关注高效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应用升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透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方法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提高学*的潜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的启迪,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热情。我在这节课始创设了“笑笑的妈妈带笑笑到动物园玩”这一情境引出这么多景点都在什么位置呢?透过地图和课桌构成鲜明的比较,设下疑问。透过引发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有了探究新知的欲望,有了欲望,学*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主动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潜力、观察潜力、分析和概括潜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节课,我从导入到练*都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用心性,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科学的设计联系

  教学时我还注重联系设计的层次性。精心、科学地设计练*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设计的拓展应用是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教学的容量是有限,学生这时还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思考,这样才会构成持久的研究兴趣,才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投入学*,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简单的氛围,用心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任务。学*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6

  《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将为学生以后学*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从学生现实情境“向学生介绍座位”导入,创设了简单、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唤醒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带给了基础,也为抽象出“数对”构建了一个现实模型。

  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喜欢的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在此之后,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合理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兴趣,启迪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对”有个清晰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激励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在后一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入到学*中来,由学生的位置引入新课的学*。透过老师的归纳引导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发现行和列正确叙述方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老师要使学生始终有问题要思考,这样他们才会注意力集中,透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让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取新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7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 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8

  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

  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来自对“数对”意义的理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

  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四)存在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4、2)和(2、4)混乱的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对比,而急于完成教学过程。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9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和提升,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是今后进一步学*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在学*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了前后、上下、左右等物体具**置的知识,这些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置打下了基础。本节课,我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探索确定位置的具体方法,让学生能用数对确定物体的具**置,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兴趣。

  一、自主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组明星图,通过问答使学生感到:要确定“刘翔”的位置,必须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规范表达,才能使人明白。结合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主探究本课的知识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要确定刘翔的位置要从二维的角度(两个方向)考虑。通过交流、汇报及教师的引导,明确了“列”与“行”。在学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出某一位置后,进一步让学生探究如何用简洁的方法表示这一位置,从而引入了用数对表示位置。使学生感受到数对可以更简洁、更迅速地确定位置。通过这一的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学*品质

  二、应用数对确定位置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数对后,我设计了“找朋友”的小游戏。一是让学生用数对写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二是让其他学生根据数对找到好朋友。三是教师出示数对,学生找一找是谁。此环节层层递进,逐步渗透,一方面以螺旋上升的方式解决了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另一方面使学生不仅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而且体会数对的一一对应性,同时也让学生充分感知了数学的简洁美。

  三、在*面图和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由具体到抽象是数学知识的特点。对于让学生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学生思维的一次飞跃,当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在*面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再利用多媒体,直接抽象到方格图,并且初步渗透*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实现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通过“一公司邀请(4,X)位置中的明星参加慈善演出,你知道可能邀请了哪些明星吗?”“另一公司要邀请(Y,2)位置中的明星参加演出,有可能邀请了谁?”让学生感知到位置处于同一列时,逗号前面的数字相同;位置处于同一行时,逗号后面的数字相同。

  四、拓展应用

  数学知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上,为学生准备生活中数学的知识,可以丰富学生的学*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

  (1)应用数对确定国际象棋棋盘中每一个方格的位置。

  (2)了解地球上用经纬度可以确定任意一点的位置。

  (3)GPS定位系统。

  这样,由数学上的位置到生活中的位置,二者虽不尽相同,但对学生具有引领和教育价值,从而体现数学的大教育观。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2)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菁选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用数对确定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以往我们常常注重得到数对后的巩固应用,而忽视了让学生经历数对产生和对数对意义理解的过程。因此,这节课,我充分结合学生的座位图,让学生体会到确定位置统一标准的必要性,经历座位图抽象为方格图,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探索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一、创设生活情境,多种方式描述位置

  我结合上周召开家长会的情况,向学生提出“怎样向家长说明你的座位?”很快有的学生说在第几组第几个,有的说同桌有两个,还要说清左边和右边,这时有同学提出,可以把5个小组分成10列,这样说可以更清楚了。于是学生自然产生了“列、排”约定的需要,数对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索,学生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当我让学生用第几组第几排记录自己的位置后,又让学生记录下老师说的几个位置,当我速度加快时,学生有的记录跟不上了,从而产生了简洁记录的方法。于是我请几位学生上台将各自的`表示方法演示,我借此提示数对的意义。并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三、分析思考,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

  当学生已懂得用数对表示时,我以游戏的形式加深对数对有序性的理解。请说到相应数对的同学起立,如(3,2)(2,3)并引导同样是2、3为什么站起来的同学不是同一个。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2

  在区创优课复赛中我执教学了内容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二课时《确定位置(二)》。本课的内容是“空间与图形”这个学*领域的一部分,不仅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后面学* “*面直角坐标系”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为此,我把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以下四点:

  1、通过具体活动,认识观测点、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

  2、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3、能用条理清晰的语言描述某一点的具**置及两点之间路线图。

  4、能运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确定为:能根据一定的方向和角度确定或描述某一点的'具**置,并能用之去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用条理清晰的语言描述某一点的具**置以及灵活的运用这一知识是难点。

  本节课我关注高效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提高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方法,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提高学*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首先,我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创新的以教材内容为根源,为学生创设了新的学*资源:确定北京奥运会的六个协办城市的位置,将学生置身于有实际意义且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应用意识。

  其次、我在教与学的方法上也做了精心的设计。“确定北京奥运会的六个协办城市的位置”这一有着实际意义的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尤其是当学生发现天津、青岛、上海三个城市都在北京的东南方向时,他们自然而然的想要寻找一种更加明确的方式来描述它们各自的具**置。这时,带着学生的需要,本节课拉开了精彩的序幕。在以“确定北京奥运会的六个协办城市的位置”为主线的新课教学中,以学生们的观察、思考、发现、交流、总结为主,我只做适时引导,让学生在看、想、说中体验并总结确定位置的三要素。培养学生在体会中发现规律,在发现中总结结论的能力。其中,确定位置三要素之一:方向和角度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难点,除了利用演示之外,我将绳子这一普通的物品作为教具帮助学生在动手旋转的过程中理解“哪偏哪”的这种新的描述方式,效果较好。在教学中我既关注了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关注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及时有效的运用师生、生生之间的评价,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我设计的巩固提高练*也做到了精讲多练,尽量使学生“走出”课堂,“跳出”课本,回归生活,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了一道彩虹。从确定旅游胜地的位置,到确定自己学校三个校区的位置,再到最后为听课老师设计回去路线的活动,都是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问题,学生解决起来才会觉得有意义有价值,才会觉得学*数学的的确确是有用的。其次,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效果上来说,从开始探究,到巩固提高,一直采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使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和学*兴趣。这节课上,学生高涨的情绪和积极的态度,让我感觉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同时,我也把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作为重点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比如:语言的简练清晰、倾听的认真仔细、思考的有理有据等等。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心投入学*,真正成为了学*的主人。在轻松的氛围、积极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任务,学*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进。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3

  教材分析

  学生们在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然而这些在生活中积累的方位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这一部分知识是起点和基础。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贴*生活,学生比较感兴趣,乐于探究。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辨别方向上有一定的难度,要根据俄学生的实际,在学*过程中进一步理解这部分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来辨认其余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难点:正确辨别方向。

  教学过程

  一、复*旧知 导入新知

  1、师:你们还记得生活中怎样辨认方向吗?

  师:真不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知识。 有的同学提到了指南针,指南针是一种利用磁针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现在请同学们拿出指南针,用指南针来辨认一下我们这个教室里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是这样来确认方向的。在*面图上我们又是如何确认方向的?

  2、引出课题:

  师:听说同学们这么聪明,花仙子也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多媒体课件演示)今天我们就跟随花仙子一起去方向王国游览,认识一些新的方向。(板书课题)

  二、设疑,探究新知

  1、复**面图上的东、南、西、北(多媒体课件演示)师:我们来到了方向王国的学校,以学校为参照物,也就是以学校为中心,在*面图上谁先来介绍一下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是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的?

  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小结:师生一起归纳并记忆四个方位

  师:在*面图上判断方位时人们*惯上先看东和西,再看南与北,所以就有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的*惯说法。比如:东和北之间的方向称作东北方……东北方和西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东南方和西北方是相对的两个方向。我们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你会用一个词来表示*面图上的8个方向吗?

  4、认识指南针上的8个方向

  师:请你根据指南针给定的北方把其余的7个方向填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师:随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根据一个给定的方向来确定其它方向的?

  生边说,师边点击课件。

  5、在*面图上变换参照物辨认方向

  师:刚才我们是以学校为中心来辨认方向时,体育场在学校的东南面,如果以体育场为参照物,也就是以体育场为中心,学校又在体育场的什么方向呢?

  三、游戏,实践运用

  1、爱心行动

  师:同学们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呢?现在有几个小伙伴在参加完运动会之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愿意帮帮他们吗?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出示课件)

  2、吃水果

  师:小动物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请同学们去果园里吃水果,但有一个条件,每人要提出一个问题才能吃到水果,谁先提问题?以草莓园为中心谁来说说草莓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各是什么果园?以你们自己的果园为中心,你们果园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面各是什么果园?把你们的指南针放在桌子的中心用它来帮助你们,小组内议一议。

  3、 游戏:“走跳棋”我们再来做一个跳棋游戏,(课件演示,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同桌两人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布置作业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4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用“第几排第几个”等词语描述物体的方位,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其中,到模拟电影院去找位置是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觉得充分的描述和交流是“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小动物做操的场景图,说:“我喜欢的小动物在第4排第2个。”让学生猜猜是谁?由于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然后让小动物们自己说话。小猴说:“我排在第1排第1个。”小熊说:“我排在第2排第3个。”让学生想一想,小动物的第几排、第几个分别是怎么确定的?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后,得出: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接下来让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说位置找动物,说动物找位置。通过反复地描述,学生认识到:在这样的场景中,要讲清楚小动物的位置必须用两个数来表示,而知道了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是哪个小动物了。另外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队列中的位置,让学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教室里,在队列中,在自己身边,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学生当老师给同学安排位置,这样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玩中乐,乐中知。

  本课不足之外,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所以有个别孩子会开小差,今后我还要多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5

  11月21日,我有幸参加石练小学与金岸小学数学教研联谊活动,并在此次活动中上了《确定位置》一课。

  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这节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数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教学时我没有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而是直接告诉他们,然后围绕“这个数对第一个数表示什么?”“数对中第二个数表示什么?” “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让学生体会数对的含义和书写,并使学生初步理解用数对表示物**置的方法。再通过确定小青班同学的位置帮助学生熟悉这一规则。之后让学生尝试用数对来描述其他事物的位置,加深了对数对含义的理解。

  反思这节课,从设计准备到试教,到最后上完这节课,需要我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

  1、关于在实际教室里用数对表示学生的座位时,在数第几组的时候,我没有说明要站在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而从学生的角度想则是从右往左来确定,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学生对“列”和“行”的规定迷迷糊糊,现在反思才明白关键是我在教学时没有突出以观察者的角度来规定第一列和第一行。

  2、对于课堂生成问题不能及时的'处理。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座位卡找自己的新座位时,出现了两张相同的座位卡(4,1),其实可以先让学生去判断一下是谁坐错位置了,那么她的座位卡应该怎么改?但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时,我并没有把它很好的利用起来,在这方面还有待我在教学中去实践去探索!课堂教学是可以预设的,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把握临时生成的环节,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的来调控课堂。

  一节课已经结束了,但我的思考却没有终止,考虑着我教学的得与失。每节课都会存在不足,我们要在不断的反思中不断提高。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步感知。

  1、出示例题插图:你知道哪里是北方吗?让学生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北各是什么地方?一边说一边指出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

  小结:在图上我们一般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请学生指一指超市的位置:说明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请学生指一指公园的位置:说明公园在学校的.东南面。

  3、 你知道体育场和人民挢各在学校的哪一面吗?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指名说一说方位及判断的理由。

  4、 现在你又知道了哪些方位?看图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5、 教学试一试。

  (1) 说明这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指南针。

  (2) 请学生们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确定其它的方向。

  (3) 说一说自已在班级中的位置,以及自已的前、后、左、右、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的同学分别是谁?

  二、巩固练*,进一步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要想帮这4个小动物找到各自的家,先要确定什么方向?确定的北面以后,我们可的确定哪几个方位?

  请学生自已找一找四个小动物所在的方位,并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1、 完成想想做做第2、3题,指名回答,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三、小游戏,跳棋比赛。

  老师说,学生移动棋子,进行练*。

  每四人一组,进行比赛。

  四、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明确图中的八个方位。

  在地图中找到自已所在省市,说一说自已居住的地方大约在北京的哪个方向?

  你最想去哪个城市玩,它在我们城市的哪个方向?

  教学后记:参照物不同,因此方位名称也不同,部分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不是太好。如:刘屹、林佳楠、吴体均等。

  第二课时 认识路线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面图等等活动中,认识路线图,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重、难点:认识路线图,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教具:例题插图、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 出示例题图,使学生明确,这是一个公园的*面图。

  (2) 请学手指出*面图的八个方位,并说一说每个景点和相对位置。

  (3) 请学生看图说一说小明游览时行走的路线。小组内互说,互相评议,纠错。全班进行交流。

  (4) 这节课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学过和八个方位来描述游玩、行走时的路线。

  二、教学试一试。

  1、第1题。

  (1) 用课件将小芳游览的景点依次闪亮,请学生思考:该如何描述小芳游览行走的路线。

  (2) 指名说一说,并相应地出示路线。

  2、一分钟时间准备,说一说自已准备游览哪几个景点,准备怎样行走。

  3、组织讨论:公园中这么多景点,怎样走才可以不走重复和路线,又把所有的景点都游览一次?

  三、巩固练*,进一步感知。

  1、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 完成想想做做第2~5题。

  注意适当地引导学生讨论,独立完成。

  四、课外作业。

  想想做做第6题。

  教学后记:同上节课问题一样。不过有了稍稍地进步。

  第三课时 测定方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观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具:校园情境图、指南针、自制方向板。

  教学过程:

  一、方法介绍。

  1、出示校园情境图。

  (1) 提问:校园里有哪些设施?

  (2) 观察:图中出现了一个指南针,根据它的指示,哪边是北面?

  说明:在现实生活中,一般需要用指南针或方向板才确定哪一面是北面,而不能一概全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3、 请学生们分别说一说图中教学楼、花坛、电话亭、校门、 乒乓球桌、篮球架、蘑菇亭、单杠等标志性物体在这些小朋友的哪一面。

  二、活云贵准备

  1、分工。

  (1) 四人一小组,其中一人为组长,一人记录,两人测量。

  (2) 由组长带组员找一个测量地点。

  (3) 进行观察测量,做好记录。

  2、开始活动。

  三、组织全班同学进行交流。

  教这后记:大部分同学活动记录做得较好。可在考试中,发现部分学生会因为参照物的改变而找不到方向。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7

  今天执教了二年级上学期《确定位置》一课。现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环节的设计,结合教学效果反思如下。

  一、如何让孩子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首先,教学中我让孩子通过“找第二个”感知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数的顺序”,然后通过让孩子找在4排小动物中“找第3个”,体会到有几排时,只是“第几个”是无法准确地表述位置的,需要“第几排第几个”的表述方式。这时再出示小动物的话,让孩子在这些提示语中发现“数的顺序”,最后,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相应位置的小动物。

  二、如何让学生体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我对教材中出现的练*题做了一些处理。如:在“书架图”一题中,先出现一层书架,让孩子快速找到“新华字典”的位置,再让孩子在三层书架上找到 “新华字典”的位置,通过比较让孩子体悟到“第几本”和“第几层第几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不同情况。再如“电影院”一题,我先让孩子设计座位,让孩子体会到电影院座位安排的特殊性,为后面的确定位置奠定基础,理解电影院两种安排方式后,根据电影票上的“第几排第几号”确定位置,最后出示两张电影票让孩子分辨是哪一种座位安排的情况。在活动中,孩子运用方法解决生活的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处理好的环节和困惑之处。

  1、在处理例题时

  例图“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是同一个小动物,对孩子是不是明确数的`顺序没有检查到,同时有孩子在找“第几个”的时候出现错误,我本该让孩子纠错,可是孩子当时说不出自己的想法,一带而过,留下遗憾。接着在感知数排的顺序时,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第一排是最前面的一排,没有质疑,这时再从动物的话语中感知“数的标准”需求性就不是很强,不利于孩子形成先分析“数的标准”再开始确定位置的意识。

  2、在处理“生活情境题”时。

  因为每个练*题的基本目标类似,分别感知“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号”。教学流程难免雷同,教学设计中,也考虑到学生活动的多样性,如何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感知确定位置的方法,但是活动设计上没有兼顾到高效和形式上的丰富。

  3、最后一道练*的处理。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引导孩子细心地分析题目要求,缺少相应的环节设计,“放”得大了。直接影响到孩子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8

  关于《确定位置》这节课带给我的收获是颇多的,但综观整堂课,我觉得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只有不断地进行反思,才能不断地完善思路,最终才能有所悟,有所长。下面是我对本节课执教后的思考。

  在课堂中,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进行教学:

  1、教学内容“生活化”,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学*情感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对数学有一种需要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很有用,他就会喜欢数学。数学很有用,不是靠我们教师说出来的,而是需要孩子们亲身的体验,因此我们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内容来设计本课。开课时我由小交警的队列图引入,通过欣赏图片激发起学生学*的兴趣,同时又把学生神不知鬼不觉地带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在学生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后,我又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座位的位置,然后再介绍生活中数对的应用,这些环节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学*的兴趣和愿望。

  2、探索过程“数学化”,使学生经历再创造之美,促进学生数学学*思维的发展。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数对的产生过程。儿童学*数学的基本要素可以用“经验”、“活动”、“思考”、“再创造”来概括,本节课努力按以上要素处理了学生的活动过程。首先由生活中常用的“几排”“几个”转换为数学上常用的“列”和“行”,是本节课的第一次“数学化”;由“队列图”抽象成“方格图”是第二次“数学化”;把“第几列第几行”转换为用数对表示位置,是第三次“数学化”。通过三次有递进层次的活动让学生逐步由“生活数学”走向“学校数学”,在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有效促进了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发展。

  由于自己的经验不足,课堂机智不够,再加上心里紧张,在引导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第一次“数学化”过程中,为了引导学生自己体会统一标准的必要性,我提出:怎样才能让大家描述小红的位置时一致呢?这时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让小红站在最后”、“光剩小红自己就行了”等等,他们的回答已经偏离了我的意图,可我还是任由他们继续说下去,浪费了时间,影响了课的进度。课后我反思自己,其实在学生刚开始偏离问题时,我就应该及时的加以干预。比如我可以这样引导:刚才那位同学的回答很有新意,不过我们不是在做脑筋急转弯,能用数学的眼光来思考这个问题嘛。这样一说,学生就能立刻回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还有,在第三次“数学化”中,学生出现两种简化方法:3列2行和3、2。应该说这一环节是应该出彩的地方,可由于自己没能很好的调控,放的太多,没能及时的`抓住学生的生成,耽误了大量的时间。

  3、求知过程“问题化”,以恰当的问题为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能力的发展。

  我们知道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和实践的关键因素。要想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师要以恰当的问题为引导,吊起学生主动学*的“胃口”。开课时教师以“能清楚的描述小丽的位置吗”,引导学生独立的用生活语言描述位置;在学生学会了用“第几列第几行”描述位置后,又不失时机的提问“能用更简练的方式描述位置吗?”,以此启发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最后以“确定位置都要用两个数表示吗?”留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4、知识衔接“系统化”,让学生面对不断升级的挑战,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

  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学生探索活动的终止,而是更有价值的探索的开始。本节课的最后一个发展性练*,让学生在一维的线,两维的面,三维的体中描述位置,使学生经历了由一维到两维*面坐标系再到三维空间坐标系的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课的最后让学生带着问号离开教室这个小课堂,走进探索的大课堂。为学生后续认知结构的完整构建奠定了基础。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9

  “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所以我在上课的形式和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上都比较地“生活化”。课的一开始“猜”的游戏设计引入,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然后让学生感知位置---自主探究,获取新知----应用数对,确定位置”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位置的基础上,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这一新的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完成了数对的'认识和数对的写法教学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在学生很好地掌握有关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后,及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用两个数确定位置的应用。这样设计,不仅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也能让学生深切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每一次课堂教学设计时,我总是想方设法以创设一系列生活情境为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本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感兴趣的“小动物”出发,通过对位置的分析、判断和理解,使学生认识到“位置”的相对性,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思想。

  一节课的导入对整个课时的教学至关重要,有时候,并不是越花哨越好,一些直接的导入反而更能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也利于教师将最简单的基础概念扎根于学生心底,并由此变化出各式各样的练*形式。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新概念的引入,并不单单是生涩的书本知识,用生活中原有的'认知来理出学生的思路是更为有效的办法,这样既使数学融入了实际生活,也强化了学生的概念。让学生觉得亲切,觉得数学并不难学,它就在我们身边。所以我以介绍我班教室的位置导入新课,学生有亲切感,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激起学生学*的欲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场景为学生搭建参与探究的*台,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想想做做”的*题如直接让他们完成,课堂气氛难免会显得沉闷,激不起他们学*的热情。因此在完成这部分练*时,我是创设了许多情境,如:“哪只小动物做操做的最认真”,“送小动物回家”的活动,“给小猴家编门牌号”,“参观小兔家的书房”等等。通过在不同情景中找位置,了解了该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范围,以及如何把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用到生活中去,实现了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在设计的几个情境的过渡上,能够自然的从上一个环节上转入下一个环节,上下两个环节看似有联系,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方面,使学生了解到生活中不同事物位置的不同表达方式。语言上,生动、活泼,能把学生带入到设定的情景中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我还把数学与不同课程的内容相结合,把语文的朗读与认字带进课堂。

  不足之处:时间的处理上欠妥,由于环节比较多,所以感觉比较紧,最后的收尾没有收好。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不是很合理。在引导学生方面做的还不够,对学生答复的评价不充分。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1

  对于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个精彩之处:

  一、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有意地为学生的学*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学生认识了数对在实践中应用数对时,我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提出(2,5)(5,2)表示的位置一样吗?引起了学生的一场争论,最终明确了数对中的两个数各自的意义,这样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难点,接着我又说出“—5”不完整的数对,导致学生无法确定位置,从而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探究确定位置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入手,提出让学生帮我“找班长的位置”的.问题,但我要求学生不能用嘴说,不能用手指,而是简单的写或画在答题纸上,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再通过与学生交流、感悟等自主学*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体会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在学*了数对之后,我又回到生活中,让他们用数对说出同学、自己的位置,用数对找同学,使数对又回到了生活中,而且练*题选取的学校周围的地图、游乐场的场景等,都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热情,增强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

  整节课以活动为主线,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小组的合作交流,又有学生的自主探究,还有老师的恰当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了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组之间的立体式交叉网,实现了教学的灵活高效,也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发展”的目的。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积极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2

  数学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间常常有着紧密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原形。二年级教材中的“确定位置”的数学原形在生活中就很常见,教室中的座位,电影院中的座位,乘坐火车、飞机,超市中物品的摆放等都需要确定位置。教学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从一幅幅场景图中获得直观的确定位置的方法,为高年级再学*“确定位置”奠定基础。

  教学时我将“第几排第几个”作为教学重点,后面的'“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还有“第几组第几个”都与“第几排第几个”有相似之处。只要第一个环节教学到位,后面的内容我就更多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体现教学的梯度和层次性。其中在楼房图的教学中,我渗透了生活中门牌号,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在教学书柜书的摆放时,将重点放在《少年百科全书》在第3层倒数第3本的突破上,让学生自由说说,大多数学生还是会说“第3层第12本”,但也有孩子会想到用“第3层倒数第3本”,这是我让大家说说:“你喜欢哪种说法?为什么?”我刚一问完,有一学生就这样回答:“我觉得第3层倒数第3本,数起来简单。”这时就可以很顺利地引出“像这样,在最后几个的,我们也可以直接说成是倒数第几,最后第几。只要让大家一听就知道指的是哪一本书就可以了。”强调了说法的多样化。在电影院中找座位我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两个电影院座位号排列的区别,让学生知道有的电影院是分单双号的,进而让学生讨论“座位号是四排5号,四排6号两位小朋友能坐在一起吗?”探讨之后学生得出在不分单双号的电影院是能坐一起的,分单双号的电影院就不能坐一起了,得弄清楚电影院座位号的排列方法。最后,我设计了画图形的操作活动,从直观到抽象,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直角坐标系的雏形,既巩固了新授的知识,也为下节课学*“认识方向”作了铺垫。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了开放性、实践性、趣味性较强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学*数学知识,理解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培养实践能力。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3

  《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点不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的需要,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我的主要思考方向。

  学生在一年级已学*了用“第几”描述物体在某个方向上的位置,在二年级时学*了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面上的位置,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小军班级的座位图后,先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告诉我小军的位置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在描述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第4列第3个”、“第3排第4个”。小军的位置没变,但同学们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小军位置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已具备了确定列和行的.经验,因此,便很顺利地得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小军是在第4列第3行。

  知道了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后,再将座位的场景加以抽象,用圆圈表示实际场景中不同的座位,详细地标出每一列每一行,让学生在圆圈图中找出小军的位置,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表示位置还可以用更简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并理解用数对表示物**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当学生学会从*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后,我又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认识教室里的列和行,并学会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再通过对一组数对的观察,认识到同一列的第一个数字相同,同一行的第二个数字相同。(5,y)表示第5列的所有同学,(x,2)表示第二行的所有同学。当让学生用一个数对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时,学生出现了以下的数对:(x,y)、(y、y)、(x、x),通过举例,若y=8时,教室里没有(8,8)这个座位,使学生形象深刻地理解了只能用两不同的字母表示,才能表示全班同学的位置。

  练*中,练*三的第2题,当学生完成数对后,我有目的地引导:“观察同列或同一行的两个数对,你有什么发现?”问题具有针对性后,学生都能从同列或同一行的数对去观察、思考,并发现规律。练*三的第3题,让学生讨论:“你发现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学生讨论地看似比较热烈,但指名回答时,学生却不敢发言了,在我的再三鼓动下,有几位同学站起来说出了他们的发现:一是同一列的第一个数字相同,同一行的第二个数字相同;二是数字中的奇偶数关系;三是花色地砖第3列1块,第5列2块,第7列3块,第9列2块,第11列1块,第2行1块,第3行2块,第4行3块,第5行2块,第6行1块。第3个发现也就是左右、上下都是对称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4

  《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既是认识图形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直角坐标系等知识的基础。既是第一学段的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的铺垫,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学生认识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教学本课要求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经过三次试教,听取年级组老师们的意见及反复修改,我终于比较成功的完成了《确定位置》这一达标课。

  反思这节课,从设计准备到试教,再到最后上完这节课,感想颇多。

  1、教师要想上好一节课,必须深入挖掘教材,理解教材,目标明确

  最初看到教材上的内容,感到这节课很简单,教材上的内容很少,这么简单,这么少的内容不知如何去讲。于是我深入钻研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在网上观看学*了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和另一位老师上的《确定位置》的录像课,对教材有了深入的理解,才开始设计这节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注重结合我校学生的特点和生活经验,吸取名家课堂上的精华,不断地研究探索,始终想着每一个活动的设计要达到什么目标。教学时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突出重点逐步突破难点。

  通过老师们的评课,使我知道每一节数学课,教师都要明确本节课的'知识在整个小学阶段所处的位置,知识的前后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以及后续将要学*的内容。

  2、遵从学生的原认知,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切入教学:家长会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由于从学生身边的真实情境出发,学生有生活经验,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学生们描述自己的位置时,有的描述得很清楚,有的描述得不但麻烦,而且不清楚。如何方便交流和沟通?这样学生就产生了学*确定位置的必要性,为新课中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打下了基础。

  学生对自己的位置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说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当学生初步认识“数对”后, 又引导他们用“数对”来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借助班级的组与排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可以直接应用已形成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体会“数对”和人的对应,经历数形结合的过程。

  在明确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后,结合“地图”、“*面图”、“找位置”游戏、“介绍自己座位”、“介绍好朋友座位”等练*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了知识,体会体会数学的价值。

  3、注重拓展教材

  在课堂练*中挖掘教材隐含知识,地球上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某一点的位置,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介绍著名数学家笛卡尔和*面直角坐标系,把课内与课外紧密结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对学生进行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努力学*,成为对人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的思想教育。

  4、有效利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是我这节课的一大亮点。其中之一是学*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利用动态演示,边演示边讲解:用括号来表示一个位置,先横着数,小青在第3组,把3写在前边,再竖着数,她在第2个,把2写在后边,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这种记录方法称为"数对"。使学生明确数对的表示方法。另一处是为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把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再把点子图抽象成方格图,从具体到抽象,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这是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

  5、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

  本节课我渗透了函数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符号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这些思想方法不用告诉学生,但教师心中有数。在小学数学课中都应该渗透哪些数学思想需要我们去学*和思考。当然,课堂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她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至少有如下几点需要改进。

  1、由于我的评价性语言太少,开始上课时,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2、年轻教师的青春与活力在本节课中还有待加强。面对中高年级的小学生作为年轻教 师的我应该有更丰富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让学生在你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愉快的学*知识。我想这是我以后该加强改进的。

  3、试教时,由于是借班上课,在指定学生回答问题时我采用“第几组第几个同学”和用数对如“(3,2)同学”回答的方法,灵活运用各种确定位置的方法,可谓一举两得。但正式上课时我有些紧张,没有很好的发挥,今后应多在公开场合历练,才能更有效的调控课堂!

  4、在讲完本节课以后还需要在教学难度中有所拓展,由于本节课是为学生以后的学*打下基础,所以在讲授知识第几组第几个的时候需要讲授什么是列什么是行这一知识点。看来下次上课时应该注意对教材的深层领会。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15

  《确定位置》一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既是认识了方向的继续,又是后面学*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基础。本节课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有着较大的作用。教学本节课,要让学生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必要性;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与方格纸上的点的对应关系;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回顾本节课,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优点:

  一、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尽可能选取贴*学生现实生活的`情境。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座位”是本节课的重要的学*资源,本节课力求把这一教学资源用足。在导入新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自己的位置,说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等一系列活动,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在认识和描述生活中的位置的基础上,学会用一种新的数学表达形式“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渗透*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这样设计,最大限度地选取了贴*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活动的主人。

  二、让学生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地探究“数对”这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整节课的设计,始终贯彻这样一个原则:把学*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能探索的不替代,能发现的不暗示,设计更加开放的课堂,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尝试的机会。如:让学生说位置,让其

  他同学来猜一猜;又如让学生创造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兴趣,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探索、思考、猜测以及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使他们能够主动探究。

  三、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下,重视课堂上的互动与生成。

  课前,对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认真思考,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答案,并想出如何应对。经过周密考虑,备出详细的教案。在此基础上,在课堂上再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所提的问题。整堂课,多次让学生说位置,其他学生猜猜“他说的是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营造师生、生生互动的氛围。再如,在学生汇报表示小青同学位置的时候,结合学生的汇报情况展开后面新知的教学,使环节之间连贯自然。

  盘点不足

  常言道:教学永远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的确,尽管在不断的雕琢中我努力追求完美,但几缕缺失时常萦绕脑际,难以释怀。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3)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精选5篇)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 1

  在活动1中我对游戏规则给予了提示,可是由于当时情况考虑的不是很详细,字体很小,后面的同学根本看不到,还有学生要求还应该再具体一些,因此学生没有弄清楚活动要求,而且在活动中由于学生在游戏中没有改变一个物体的相对位置,而是改变了多个物体的位置,导致交流阶段学生在交流时没有弄描述清楚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对一个物体的位置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在这时,我应该再让学生结合身边的实例再来巩固描述物体的位置的词语。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进行完活动1之后,我想学生对一个物体的位置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后,设置了一个情境,让学生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说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另一方面帮小朋友说清楚她家的位置。经过小组讨论后,让学生采用课堂剧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帮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说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会找参照物、并能说清和参照物的距离及方位关系。可能是图中建筑离我们太远,学生还不能十分清楚地描述自己的所在位置。

  通过上这节课需要我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一、在教学中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身边的物体来学*科学,并从中体验到身边的事物包含着在丰富的科学知识。二、在教学应该沿着学生发展的路径来进行。科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性和非预定性的因素。课前时,教师要能预见学生会在哪一个问题上出“意外”,教师就应该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也就需要教师把学生“搁”在心上。当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抓住并纳入教学内容之中,使之适应学生的需要在这方面我还很欠缺,还有待我在教学去实践去探索!课堂教学是可以预设的,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把握临时生成的环节,及时反思和调整教学内容,才能更有效的来调控课堂!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 2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方向和角度两个方面结合去确定位置。重点是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本节课我在充分利用教材原有情境的基础上,重视教学组织方式和“学法”的挖掘,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取数学模型,利用分组探索的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本节“确定位置”学*过程充满观察、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学*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还注重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另外,我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学*数学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探索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我在授课过程中,非常关心学生在学*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随时了解学生学*的主动性、学*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过自己的观点。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 3

  “位置”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要确切地描述某一建筑相对于参照物的具**置需要涉及到方向、角度和距离的问题,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因此,我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说说我相对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学生能用“正北、正南、东北、西南”等方位词进行描述,然后我又改变自己的位置,让刚才的几个同学说说我相对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学生发现我的位置变化了,他们相对于我的位置也在变化,于是我就指出本节课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参照物”,任何物体的位置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因此,我们在分析物体所处的位置时一定要弄清以何为参照物。

  接着,我让学生画出方位坐标,指出: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那么,东南和西南方向呢?这时有同学提出疑问:是否有西偏南等方向呢?于是就指出,在*面图中,是以南北为主要方向,因此,其余的方向都是以北偏×,南偏×而命名,西偏南等方向就无此说法了,其实,对于这一点,个别学生的观念无法转变,因此在“练*十二第2题”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林峰塔为观测点,玉龙潭其实是在林峰塔南偏西60°方向,但是一些同学就偏偏量了玉龙潭与正东方向的`夹角度数,我抓住这一典型错例,就进一步强调建筑物如在参照物的北偏×,南偏×方向,那么我们所要量取的角度就是建筑物与正南或正北方向的夹角度数,学生欣然接受此法,从后来的作业来看,没有出现夹角度数错误的情况。

  总结下来,学生掌握得还可以,主要的错误就是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时,计算和单位名称方面有所疏漏,在上本节课之前,由于我的疏忽,没有安排这一方面的练*,学生缺少对旧知的复*,以后应在新课之前全面考虑。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 4

  《认识方向》这节课是参加新乡市优质课评比,课上延长了5分钟才下课,听课的老师对我说:你怎么不挑一些好学生来回答问题,这又不是随堂课,有这么多领导来听课,你看那个宋全回答问题一直说不到正地方,多耽误时间,还会影响评课的效果。听了同事的话,我的内心一直不能*静下来: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其的表演场所;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说实话,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课堂教学顺顺利利,学生配合的恰到好处,但是这不是实实在在的教学。

  有的学者就提出,新课程的理想课堂教学应该包蕴者三大理念: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新课程中,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我们有责任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有学*和交流的机会,即使他学的很困难,也要使他相信,老师和同学们并没有嫌弃他,并没有把他和其他同学区分开,课堂上人人*等,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学会。

  有人曾经说过:给知识注入生命,知识因此而鲜活,给生命融入知识,生命因此而厚重。我非常赞同这句话。每当孩子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大家认可的时候,当他们露出自豪的笑容的时候,我内心是最激动的,那是我的生命与学生的心灵相融,那是最美妙的时刻。

  下面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课题研究,来谈谈本节课上有关“使学生会问”的培养。

  学生已经敢于提问了,但是怎样提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所以要教给学生提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知道提什么?怎么提?教师的提问还在发现问题的方法等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时的'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有方法可循。例如:课堂上在学生已经掌握以学校为参照物确定位置后,让学生继续在*面图上变换参照物来确定位置,老师先举了一个例子:体育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接着老师提出:你能像老师这样也提出一个有关方向的问题吗?通过教师的抛砖引玉,大多数学生明确了提问题的方向,自己提出了各种各样有关辨认方向的问题,再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确定位置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会问的能力,使学生感觉到数学问题并不可怕,数学问题就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也有个别学生,课堂上积极踊跃举手发言而又说不到点子上,耽误时间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怎么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 5

  《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资料。不仅仅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后面学*“*面直角坐标条”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为此本节课我关注高效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应用升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透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方法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提高学*的潜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的启迪,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热情。我在这节课始创设了“笑笑的妈妈带笑笑到动物园玩”这一情境引出这么多景点都在什么位置呢?透过地图和课桌构成鲜明的比较,设下疑问。透过引发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有了探究新知的欲望,有了欲望,学*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主动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潜力、观察潜力、分析和概括潜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节课,我从导入到练*都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用心性,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科学的设计联系

  教学时我还注重联系设计的层次性。精心、科学地设计练*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设计的拓展应用是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教学的容量是有限,学生这时还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思考,这样才会构成持久的研究兴趣,才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投入学*,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简单的氛围,用心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任务。学*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4)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6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56~57页《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所在的*面位置,或根据*面位置确定物体。

  (二)能力训练点:

  1、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体验:

  体会生活里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内容。主要是教学用“第几排第几个、第几组第几个、第几层第几号”等方式描述物体的位置,,在描述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并能根据具体描述找到相应的位置。这部分内容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在一年级时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感知,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并不感到困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把这些知识能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今天小动物们正在进行一场广播操比赛。走,我们去瞧瞧!(出示主题图)看,它们的队伍排得多整齐啊!在这么多的小动物里,有一个是我最喜欢的,它在第四排第二个,猜猜它是谁?

  学生可能得出几种答案:

  (1)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兔。

  (2)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左往右数第二个:猪。

  (3)从前往后数第四排,从右往左数第二个:狗.。

  (4)从后往前数第四排,从右往数第二个:猪。

  ……

  提问:咦,我喜欢的小动物只有一个,你们怎么会找出这么多呢?什么原因?(学生讨论)

  小结:看的方法不一样,找出的动物就不一样,看来要知道是哪个小动物必须确定它的位置才行。今天我们就来学*确定位置。(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老师喜欢的小动物,学生的兴致高,当出现不同的答案,又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让学生明确:要让大家猜到是哪样物体,必须先确定它的位置】

  体会感悟,学*新知

  1、第几排第几个

  (1)出示小猴和小熊的话:

  (小猴说:“我在第一排第一个,”小熊说:“我在第二排第二个。”)

  提问:哪是第一排?你用手指一指。(指名学生上台来指)

  小动物一共站了多少排?我们一起数。

  横着的是第几排,按从左到右的顺序确定第几个。

  (板书:第( )排第( )个)

  确定了方法,那你现在能肯定老师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呢?(学生说)

  (2)练*

  a、用第几排第几个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哪里?

  (出示:我喜欢( ),它在第( )排第( )个。)

  b、请同学说出最喜欢的动物在什么位置,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出示:我喜欢的小动物在第( )排第( )个,它是(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要让大家知道一样东西的准确位置,要有统一的确定位置的标准。】

  2 、第几组第几个

  小动物有自己的位置,那在教室里同学们也有自己的位置,我们是以第( )组第( )个来表示的。(板书:第( )组第( )个)

  (1)定位:

  请这一组的同学起立,我们将这一组定位第一组,那这位同学就是第一组第一个同学。请这组同学依次报位。

  (2)报位置

  a、指名学生报位置,学生判断对错。

  b、说说其他同学的座位。

  (例如:xx坐在第几组第几个。或坐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是xx。)

  c、小游戏:猜猜我的好朋友

  你报你的好朋友的位置,大家来猜他是谁?

  (例如:我的好朋友坐在第几组第几个,他是( )。)

  d、考考全班的反应

  找找他是谁,并很快说出他的名字,比一比谁说得快。

  A、第三组第三个

  B、第一组的倒数第二个

  C、最后一组的最后一个

  【设计意图:学生学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位置后,重点是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在解决问题中巩固新知。因此,第一次活动:当每个学生都有话想说的时候,安排了小游戏:猜猜我的好朋友。第二次活动:考考全班的反应,根据老师提示的位置找出他是谁,并很快地说出他的名字。这些活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所学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

  3、第几层第几号

  你们都能准确的确定位置了,想不想到动物公寓去参观,看看小动物住在哪里?(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显示:毛猴子最性急了,它嚷嚷道:“我住在第2层第3号。”

  提问:小猴子是怎么数的?(指名生说)引出第( )层第( )号。

  (板书:第( )层第( )号)

  a、师:每个同学选出你喜欢的小动物,说给同桌听。

  (例如:我喜欢( ),它住在第( )层第( )号。)

  b、指名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号,让同学来猜。

  (例如:我喜欢的小动物住在第( )层第( )号,它是( )。)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熟练地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思考的过程。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题目,学生能够解决,可是当问到他,你是怎么想的时候,他说了半天也表达不清楚。这不是说学生不会表达,是表达时没有把思维很好条理化再叙述,需要老师一步一步引导和训练。因此,在让学生说的时候我给了参考例子。长期这样有意识的训练,学生就会逐渐说得有条有理,必然也反映出他思维上的条理性,将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反馈练*,深化认识

  第几层第几本

  (1) 小动物的公寓参观了,想不想到图书室去看看。(出示图)

  出示:第1层第2本是《新华字典》。

  提问:《成语词典》在哪里?你是怎么看的?你们想看什么书?(指名说说)

  (2) 你觉得这些方法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小结:都有两个“第几”,几就是数,用两个数可以帮我们清楚地描述出这些物体的位置。

  【设计意图:参观动物公寓、参观图书室,让学生兴趣倍增,让每个学生充分感受道数学的用途,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联系生活,拓展提高

  1、提问:生活中需要确定位置的情况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学生自由说说)

  (出示图)这是开发商刚建好的房子,请你帮开发商给这些房子的每户人家编门牌号。

  要求:编的号码要合理,符合生活实际。

  2、开发商为了感谢我们,要请你们去看电影,想看的来领座位号。(出示电影院图)

  (发座位号,学生自己找座位。)

  比较两家电影院的座位,感受不同的排列方式。

  【设计意图:通过帮开发商给房子编号,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看电影进场,不仅巩固了知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结全课

  通过这节课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同学们确定好自己的人生位置,走出美好的明天。

  教材分析: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感受到确定某一物体的具**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具**置。本单元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是:在方向方面,从8个方向发展到任意角度的方向;在路线方面,则从单一的路线发展到几个点的路线;同时,又将方向与路线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所以,学*这些内容的难度可能比较大。为减轻学生学*的难度,教材中设计了多次动手操作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在第一阶段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了八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并且掌握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这节课主要训练学生叙述一个物体具**置的方法,容易出错,要加强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有关问题。

  2、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积极的学*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老师宣布游戏规则:所有的同学都闭上眼睛,老师和班上的一位同学握手,让其余的同学来猜猜老师和谁握的手。一次猜出就算胜利。

  师:谁能一次猜出?如果为你提供一个信息,你能猜出吗?

  师:这位同学的位置是(1,5),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师:根据学*过的数对知识就能快速找到这位同学。是啊,根据数对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可是生活中要确定有些物体的位置可不这么简单,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像我们教室里的课桌这样有规律的摆放,那怎么办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吧!(揭示课题:确定位置(二))

  二、探究新知 掌握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茫茫的大海上一艘渔船遇到了危险,向搜救艇发出了求救信号。)

  师:如果你是搜救人员,你觉得首先要知道什么条件?(板书:方向)

  师:要知道渔船的方向,首先应该确定一个什么?(板书:观测点)我们这里的观测点是什么?(搜救艇)

  师:以搜救艇为观测点制定一个方向标,在图上是怎么规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渔船在什么方向?

  师:知道在搜救艇的东北方向能快速找到渔船吗?

  师:搜救艇的东北面是一块很大的区域,要在这么大的一片区域里快速找到渔船,搜救艇该怎样行走?

  师:这条路线的具体方向到底该怎么确定?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材料,小组合作尝试着找一找渔船的准确位置。(小组合作测量)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谁能把你的发现给大家汇报一下。

  师:他有一个特别的描述,北偏东30°,他用了一个“偏”字,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北偏东的?谁还能说一说什么叫北偏东30°?(板书北偏东30°)肢体语言强调。

  师:这个方向就是北偏东30°,还有其他的描述方法吗?(两种都可以,但我们在生活中通常使用角度较小的方向进行描述)

  师:现在可以确定渔船的位置吗?(距离)(在这幅图中1厘米代表1千米)

  师:现在谁能用最准确最简练的语言报告出渔船的位置。(自己默默想一想默默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找到渔船了吗?想一想,我们确定了哪些因素,才找到渔船的呀?

  师:对,只要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就能够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三、实践应用 感受成功

  师:大家利用确定位置的方法成功找到渔船,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帮淘气探宝吗?

  师:请同学们看探宝要求。(大屏幕出示)点名读题。

  师:让我们翻到书的84页,找到第二题,请大家找一找填一填,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结合实际 运用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在短时间里打开了宝箱,那我们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师:刘老师是前几天乘坐飞机到达武汉市的,请同学们观看飞机的飞行路线。

  师:你们知道飞机是从哪里起飞,向什么方向飞行多远到达武汉市的吗?(从恩施出发,向东偏北5°飞行462千米到达武汉市)

  师:参加完这次的学*活动,老师还要从武汉飞回恩施,那又应该怎样描述呢?(从武汉出发,向西偏南5°飞行462千米到达恩施市)

  师:现在让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两条不同的路线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师:正是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路线的方向不同,因此在确定位置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些信息。

  五、综合运用 拓展提高

  师:这次来到美丽的省会城市武汉,老师真是觉得不虚此行,可以*距离的感受到专家以及众多同行精湛的教学技艺,能和聪明可爱的你们共同学*,老师的收获太多。在工作之余,老师也想到武汉的著名景点黄鹤楼逛逛,宾馆服务员给了我一张路线图,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说一说正确的路线吗?(课件出示路线图)

  先小声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学*,同学们已经能在图上准确地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你能在教室里确定同学之间的相对位置吗?

  学生互动,说说自己在某一同学的什么方向大约多远的位置。

  师: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还很广泛,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救援、寻宝、看地图,还可以应用于军事方面、雷达扫描、方向导航、观察星象及生产勘探等多方面。只要大家做生活的留心人,你们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目标】

  1.从生活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的简约之美。

  2.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同学们好,你们认识我吗?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张,大家可以叫我张老师,很高兴见到大家,想不想让张老师认识你,让在座的各位老师记住你,张老师给大家一个机会。我找到谁就请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注意看张老师手势。

  2.指名自我介绍:这一组第几名。

  3.现在张老师换种方法提问,全班分为十组,横排从左往右依次为第一组,第二组,依次类推。请同学们明确自己所在的组,注意听:第三组第四名、第四组第二名、第二组第五名、第十组第三名。

  4.谁知道自己座位是第几组第几个?(板书:姓名第几组第几个)

  (二)说位置写位置

  1.指板书:哪名同学能按照“第几组第几名”这种形式来说说自己的位置呢?(抢答)

  2.和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的位置。(交流)

  3.大家注意到没有,我们刚才在确定自己的位置是用到了几个数?(两个数一个是表示组的数 一个是表示个数的数)对了,例如×××同学的位置,这两个数是:5 4 (板书)在这里我们用括号来表示一个位置,两个数之间用逗号隔开,这种既简单又准确地表示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表示法。{板书:“数对” (5,4)}

  4.×××同学的位置可以说成五、四,这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5表示第五组,4 表示第四个)

  5.能用“数对”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的位置吗?(指名回答)

  6.写位置。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有一张卡片,请用“数对”的方法确定好自己的位置,填好位置卡。(板书:确定位置)

  7.写好的同学展示 (实物投影,边展示边说,我的座位第几组第几个,用“数对”表示是-----)

  8.观察比较。

  同桌之间互相检查写的是否正确,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二个数相同)

  同一组的同学观察一下位置卡,找一找所写“数对”的特点。( 第一个数相同 )

  9.刚才我们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了自己的位置,再动笔写写你们班班长的位置,让张老师猜一猜你们的班长是谁?根据学生写的“数对”找到班长,向各位老师介绍一下你们班。

  10.“小灵通杯”数学竞赛,谁进入了决赛,写一写他们的位置,让各位老师认识认识。

  11.体育委员在哪里?(用数对)你在班中有好朋友吗?说一说好朋友的位置,名字暂时保密,让大家猜一猜你的好朋友是谁?

  (这一层次重复的较多,且多是全班统一的练*。若采用让学生自主的写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在交流中全班同学根据描述来判断,效果更佳。——编者王昌胜)

  (三)在方格纸上运用“数对”

  1.其实,班中每个同学的位置都能在方格纸上找到对应的点。

  2.出示方格纸。说明:方格纸分横向(水*方向),纵向(垂直方向)。横向表示组数,纵向表示个数,示范画出班长的“点”。

  3.谁愿意到前面来找到自己的位置,边说边找,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

  4.翻到附页,找到一页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点出自己的位置。

  5.任意确定一点,你知道是哪位同学吗?

  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3、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同学们,我们班*期要召开一次家长会,现在老师正在筹备这件事情,不过在这期间我遇到一个问题,你们能帮我解决吗为了保持家长会的秩序,节约家长们入会的时间,我们要求家长们都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们上,可是开家长会的时候你们并不在场,如果每个家长都来问老师自己的孩子坐在什么位置上,我想我会忙不过来的,那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发言:向家长介绍自己位置的各种方法)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5)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菁选6篇)

各位专家、老师:

  大家好!这天我执教的资料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资料既是第一学段学*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学*坐标等知识的铺垫,它对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作用。本课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够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感受坐标系知识。透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第三环节:拓展升华,开启思维。第四环节:数学故事,抛砖引玉。四环节紧密联系,从探索到运用,再到拓展升华,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逐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比较抽象的,但在生活却有很多“原型”,如学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从学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贴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环节,设计了四个练*。第一个练*,在方格纸上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第二个练*,给出数对,让学生动手操作找位置。第三个练*,破译密码。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投入其中。第四个练*,五子连珠。在课前,经过了解,下五子棋是学生个性喜爱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让两名学生用数对下棋,其他同学当参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兴致浓厚,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让学生稍稍简单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又让学生了解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介绍著名科学家笛卡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理想和奋斗确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用心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不足之处:

  1.当学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数对”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输之嫌。其实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位置时用了两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数对的正确表示方式。

  2.在做练*环节的第二题时,主要是学生说,我在电脑操作。就应给学生一个自己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能够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数对的引出是从教室现场的座位抽象出来,还是从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来?哪种方式更加科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生活。学知识是为了长本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能用“第几排第几个”等词语描述物体的方位,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其中,到模拟电影院去找位置是本课的难点。

  为此,我觉得充分的描述和交流是“确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上课伊始,我先出示小动物做操的场景图,说:“我喜欢的小动物在第4排第2个。”让学生猜猜是谁?由于观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学生出现了不同的答案。然后让小动物们自己说话。小猴说:“我排在第1排第1个。”小熊说:“我排在第2排第3个。”让学生想一想,小动物的第几排、第几个分别是怎么确定的?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后,得出: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

  接下来让学生从两方面来描述:说位置找动物,说动物找位置。通过反复地描述,学生认识到:在这样的场景中,要讲清楚小动物的位置必须用两个数来表示,而知道了第几排第几个就能确定是哪个小动物了。另外我还设计了让学生说说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队列中的位置,让学切实地感受到数学在教室里,在队列中,在自己身边,从而感悟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学生当老师给同学安排位置,这样的设计极大的调动了全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玩中乐,乐中知。

  本课不足之外,因为班级人数过多,时间有限,不能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其中,所以有个别孩子会开小差,今后我还要多培养孩子认真倾听的能力。

  “位置”的教学内容是第一学段相应教学内容的扩展和提高。学生在低年段已经学*了如何根据行、确定物体的位置,并通过中年级“位置与方向”的学*,知道了在*面内可以根据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已有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结合具体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借用教材的情境与问题这一思路,先从学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练*时的城市街区图、火车票、电影票、地球的经纬线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效果较好。

  二、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让学生感受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

  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1、结合具体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创造性的处理教材。

  借用教材的情境与问题这一思路,从学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练*时的城市街区图、火车票、电影票、地球的经纬线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效果较好。

  2、创设了良好的课堂学*氛围,活动形式多样有趣。

  让学生感受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清楚的加以辨认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学对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节课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发言的请举右手既是对学生的常规教育,也让学生记住自己的右手。接着以练*本在数学书的左面数学书在练*本的右面为例,教学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然后让学生看图说说其他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语言描述。

  在教学练*本和数学书的位置关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这两个物体哪个在左面、哪个在右面;二是指导学生用×在×的哪面这样的语言进行表达;三是两句话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达了练*本与数学书的位置关系,可以这样说,也可以那样说。

  看图说一说以左、右关系为主。图中的小明、小红、小刚、小芳四人的朝向与学生是一致的,学生按自己对左、右的感受确定小明在小红的左边、小芳在小刚的右边等位置关系不会有困难,也不会有歧义。如果学生说出了前后或上下关系也是可以的。

  一年级学生辨别左右的时候,大多数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断,这是学生年龄、心理发展特征的表现。想想做做第1题遵循这个规律设计游戏活动,先是握拳头,记住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再拍手,体会左手那边是左边,右手那边是右边;最后是摸耳,从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对的。这些游戏都是学生喜欢的,要反复进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想想做做第2、4题涉及左右的时候,要提醒学生先想自己的左手与右手,分清左面与右面,然后回答问题和操作活动。即使发生错误,也要联系左手和右手认识错误,从而改正。表达语言是多样的,学生喜欢怎样说就怎样说,只要求表达正确完整,不要求用统一模式的语言,更不要进行说法多样的训练。

  大家好!这天我执教的资料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它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节资料既是第一学段学*的发展,又是第三学段学*坐标等知识的铺垫,它对提升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环境都有较大作用。本课教学目标:要使学生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并能够主动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初步感受坐标系知识。透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活动,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学*数学的兴趣。

  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生活入手,探索方法。第二环节: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第三环节:拓展升华,开启思维。第四环节:数学故事,抛砖引玉。四环节紧密联系,从探索到运用,再到拓展升华,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逐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

  成功之处: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对。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数对的表示方法是比较抽象的,但在生活却有很多“原型”,如学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从学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几组第几个引出抽象的数对表示方法,从而建立数学模型,贴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运用数对确定位置。在联系实际,运用数对环节,设计了四个练*。第一个练*,在方格纸上给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第二个练*,给出数对,让学生动手操作找位置。第三个练*,破译密码。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一练*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都能投入其中。第四个练*,五子连珠。在课前,经过了解,下五子棋是学生个性喜爱的游戏活动。活动中,让两名学生用数对下棋,其他同学当参谋,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兴致浓厚,既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也让学生稍稍简单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在学生学会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又让学生了解利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某一点的位置,介绍著名科学家笛卡尔的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觉到,课虽上完了,但探索还在继续,同时教育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理想和奋斗确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学得用心主动,趣味盎然,在主动参与数学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体会到了数学学*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学有所用。

  不足之处:

  1.当学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会用第几组第几个确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数对”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输之嫌。其实能够引导学生发现确定位置时用了两个数,让学生自己试着用一种比较简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数对的正确表示方式。

  2.在做练*环节的第二题时,主要是学生说,我在电脑操作。就应给学生一个自己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交流。

  3.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较单一。除了语言评价,还能够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数对的引出是从教室现场的座位抽象出来,还是从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来?哪种方式更加科学?

  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

  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 来自对“数对”意义的理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

  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四)存在的不足

  在实际教学中当有学生出现(4、2)和(2、4)混乱的问题时我没有及时进行对比,而急于完成教学过程。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6)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优选【10】篇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是在学生认识了东、西、南、北以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会用相关的方位词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并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景中物体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的。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中周围的环境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借用情境,引发探究热情。

  一上课我就出示主题图,并告诉学生,这是暑假里某少儿军训训练营进行野外军事演*的场景。如果你是指挥部的部长,站在指挥部里看红军阵地,你能说出红军阵地的具**置吗?借用军事演*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二、旧知为“媒”,引发认知冲突。

  因为学生以前已经认识了八个方位,初步有了描述物**置的认知经验,所以异口同声:“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我把实际场景图换成简洁的几何图。”我边说边画几何图。现在红军阵地就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如果你是指挥部部长,随便向西北方向走,就一定能走到红军阵地吗?我边说边随手从指挥部出发画了一条指向西北方向的射线。学生纷纷摇头。看来只知道红军阵地在西北方向,这个范围太大了,找到红军阵地不太容易。如果再把红军阵地所在的方向说得详细些,就容易找到了。那怎样才能把红军阵地的方向说得详细些呢?因学生预*过,有同学提出给出角度,用量角器量出角度,这时星星之火一燎原,其他学生思维的火花全部燃起来了,纷纷提示用量角器量出红军阵地的夹角。看到时机成熟我给学生画出了角度,告诉学生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北偏西50度方向上,并让学生尝试说这个方向还可以怎么描述。(西偏北40度方向),引导学生对比,如果就现在的角度说红军阵地在北偏西50度简单,还是说西偏北40度方向简单。使学生明白,北偏西50度有度数,这样描述不用求度数相对较简单。这时我又问道,知道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偏北50度方向,走多远才能找到红军阵地?学生恍然大悟,纷纷提到还要知道走的距离,才能准确地找到红军阵地的位置。假设红军阵地距离指挥部10千米,现在你能确定红军阵地的位置吗?(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偏北50度方向,距离指挥部10千米处。)从而使学生明白要想确定物体所在的准确位置,必须知道方向和距离两个要素。

  三、动手操作,感悟方法。

  当学生学会用方向和距离两个因素确定物体的位置后,告诉他们蓝方阵地在指挥部的东偏北45度方向,距离指挥部20千米处。让学生尝试在练*本上用量角器画一画夹角找一找位置。虽然刚开始学生来回摆量角器,不知如何去量,不知道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谁重合,不知道0刻度线与谁重合,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很有价值,因为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有了认知冲突才会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明确测量角度的方法。这里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即图上距离是1厘米或1个单位长度,表示实际距离是多少,并告诉学生比例尺在确定物**置时的重要作用。在新知的学*过程中,让学生自已动手操作,参与合作交流,一方面能提高学生探究新知的能力,同时让学生进一步领悟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四、巩固方法,实践运用。

  当学生掌握了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后,出示了一副学生熟悉的图形---以学校为观测点,来确定学校周围建筑物位置的图形。让学生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周围建筑物的具**置,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特别是最后一道*题,给出方向和距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面图内找物体的位置,进一步加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课堂学*的空间。

  本节课的不足:学生动手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培养,操作量角器特别慢,还有同学用量角器量读数误差较大,导致画出的物体的位置与物体的实际位置不相符,还有少数同学在描述物体的方向时说得不太准。

  《确定位置二》一课,主要教学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点的位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具体的活动,认识方向与距离对确定位置的作用,能根据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有关问题。难点是能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前面学段,学生已经学会用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八个方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在进入新课时,我先跟孩子们一起复*如何用这八个方位来描述具**置,不仅复*了旧知,从而慢慢引导孩子发现,想要知道具**置,除了方位,还需要知道具体角度以及具体距离,接着开始进入新课教授。

  在探索新知阶段,我先出示了课本上的情境图,以猴山为观测点,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描述大象馆、熊猫馆、鹿苑分别在猴山的什么方向。接着让学生发现方向坐标被*均分成了四个直角,而每个直角又*均分成了三份,每一份是30°。用课件演示“北偏东”和“东偏北”,让学生通过形象生动、颜色鲜艳的课件来区分“——偏——°”,逐步引导下,孩子能够很快的说出相对的“——偏——°”,例如“北偏东30°”,孩子能够很快发现也可以用“东偏北60°”来描述具**置。

  情境图上的角度是直接给予学生的,并没有让学生用量角器来实践。在下面的练*中,有一题需要学生亲自用量角器来量出角度,我借此再次与学生一同复*了如何正确使用量角器,也算是一举两得。在练*中,我要求学生把要量的角标出来,并且把度数标出来,以免混乱。但在后来的*题中,发现学生还是会把55°看成45°,这说明量角问题需要加强。

  教材是按“方位——角度——距离”这样的顺序,一个一个来出示,我遵循了这样的处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才出示了“距离”,学生接受起来相对容易,也比较循序渐进。“距离”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所以么有多大问题。我把重点放在如何更好地说清楚“——偏——°”上。

  从练*中,发现学生对于本课的知识点掌握得相对牢固,就是在描述具**置上,语言不太完整,这将是今后该加强训练的地方之一。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1、练一练和练*十二的第1、2两题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学准备: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一、复*铺垫,游戏导入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有关方向的游戏:请X X同学站起来,以这个同学为中心,为观测点,(1)请正南面的同学起立,(2)请西北面的同学举起左手,(3)请东北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以某同学为中心点,在黑板上画一个坐标图,相邻的圈的实际距离为1米。

  2.出示A点说说实际位置。(正北、2米)板书:方向 距离

  总结:只有确定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三、合作学*,探究新知

  1.学*用()偏()描述物体的方向。

  (1)说说B点和C点在什么位置。(正西和正东方向)

  (2)出示D点,让学生说说在什么位置?(出示北偏东)板书:北偏东

  (3)资料说明:以航海学为依据,人们都知道轮船在海洋里航行,茫茫大海很难找到参照物,所以是以罗盘(指南针)确定航行的方向,指南针的一端指着南、另一端指着北,先确定的是南北方向,所以航行的方向以南、北为标准,所以都表述成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

  (4)认识四个方向: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并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2.认识用()偏()多少度精确表示方向。

  E、F点的位置,都是( )方向( )米。小组讨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总结:角度不同

  3.小结:含有角度的方向、距离更加精确。

  四、练*巩固、提升认识。

  1.巩固练*

  (1)

  说说庙山在张集小学的位置

  (2)

  说说扬子公园在张集小学的位置,用南偏西来规范方向。

  (3)

  说说庙山在张集小学的什么位置?以及在杨庙小学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讨论后说说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会出现不同的位置?

  2.练*:完成“练一练”第1、2题

  (1)从上图看,灯塔2在轮船的北偏( )55°的方向。

  (2)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第1题让学生直接口答并指一指。第2题学生独立测量计算后再组织交流。要求能完整地说出“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度方向的8千米处”。

  3.完成练*十二第1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让学生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再指出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再求科技馆到学校的距离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到少年宫有500米的距离,推出图上一小格表示100米距离。从而推到出学校到科技馆、新华书店、邮局的距离,完成填空,最后组织全班交流。最后要让学生能完整地说出少年宫、科技馆、新华书店、邮局等场所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

  (此题让学生从多角度来练*,加深理解。)

  4.完成练*十二第2题

  要求完整地说出荷花池、玉龙潭、飞霞阁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首先要学生量出角度,并通过测量图上距离、运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此题中量角器量出角度是难点之一,但不是本课重点,量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确: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对准南北轴线。)

  5.拓展与欣赏

  生活中还有很多行业、很多领域会像这样来确定位置,一起来欣赏一下。

  “体育训练中,有时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落地的位置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就可以描述运动员落地点与靶心之间的位置关系。”

  “科技、军事、航天,航海等领域中,也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一个飞机场的雷达屏幕,以机场为观测点,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飞机A在北偏东30度方向30千米处。”

  五、畅谈收获,课堂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你以及你们小组的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中心点

  方向 距离

  ( )偏( ) 0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以及其他几个方向以后的后续学*,结合比例尺,和距离和方向进一步精确确定方向。

  纵观这节课,有几点收获。

  一、强调了知识的建构

  一开始从学生认位置游戏开始,激发学生学*热情,回顾旧知。

  二、加强了知识间的对比和联系

  三、注重了知识的生活化以及趣味性

  还有几点不足:

  一、上课还不能胸有成竹,步骤不清,体现在角度的教学上面,还没有比较角度的重要性,就开始认识角。

  二、教学语言还需要锤炼

  三、煽动学生情绪还不够,学生参与欲望低,自主性差。

  《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资料。不仅仅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后面学“*面直角坐标条”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为此本节课我关注高效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应用升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透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方法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提高学*的潜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的启迪,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热情。我在这节课始创设了“笑笑的妈妈带笑笑到动物园玩”这一情境引出这么多景点都在什么位置呢?透过地图和课桌构成鲜明的比较,设下疑问。透过引发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有了探究新知的欲望,有了欲望,学*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主动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潜力、观察潜力、分析和概括潜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节课,我从导入到练*都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用心性,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科学的设计联系

  教学时我还注重联系设计的层次性。精心、科学地设计练*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设计的拓展应用是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教学的容量是有限,学生这时还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思考,这样才会构成持久的研究兴趣,才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投入学*,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简单的氛围,用心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任务。学*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善。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9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

  “位置”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应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本单元学*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在*面中的位置,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

  2.把教室情境和方格图相结合,理解数对的含义,体会一一对应,渗透“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观察、迁移、推理、概括等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数对的意义,会用数对确定具体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

  把握在生活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数学方法,理解起始列、行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层面,直观认识列、行

  1.复*导入,在冲突中引出新知,初步感知列、行。

  师:(请张明同学起立)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说这位同学在班中坐的位置吗?

  师:同样是这位同学,有多种方法表达他的位置,感觉怎么样?

  师:互相交流时很不方便。正因为如此,需要统一。

  师:结合实际生活*惯,我总喜欢先说竖的,再说横的,这个“竖”在数学中称为“列”,“横”在数学中称为“行”,所以“先列后行”。

  师:从观察者的角度出发,现在老师作为观察者,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第1列、第2列、……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第1行、第2行、……

  2.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

  师:你现在能用列行说说自己的位置了吗?

  生:我在第3列,第1行。

  师:我们把第3列看作竖的一条线,第1行看作横的一条线,这位同学的位置就在竖横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位置。

  【设计意图:利用教室里现有的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旧知中发现矛盾冲突,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自然引出新知,沟通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

  二、从图像层面,抽象认识列、行

  1.把教室座位投影到屏幕上。

  师:刚才老师是观察者,我观察你们,那你们想不想做回 观察者?

  师:满足大家的要求,现在你们和老师一样,也是观察者了。

  师:找一找,第一列在哪里?

  师:第一行呢?

  师:张明同学的位置怎么说?和我们刚才讲的一样吗?(请这位同学起立)

  师:如果我们把第三列看作竖的一条线,第1行看作横的一条线,同学们想象一下,张明的位置在这两条线的什么位置上?(张明的位置就在竖横这两条线的交叉点上。)

  师:你自己的位置会在哪两条线的交点上呢?

  师:由此你想象咱们整个班上每个同学的位置分别在哪个点上?闭上眼睛想想全班同学的座位用图简洁地表示出来是什么样的。

  2.从座位图到点子图,到方格图。

  课件出示座位图变点子图,变方格图。

  师:大家的位置都在这个上面了,老师是观察者,也想在这个图上,我在哪里呢?(屏幕出示0点,并完善方格图。)

  师:在这张方格图中,0即表示列的起始,也表示行的起始,可以叫它是第0列,这是第0行。(屏幕演示)

  师:现在你还能找到第1列、第1行吗?

  师:第1列、第1行没有变。

  【设计意图:从座位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一步步深入,在抽象情境中学*行与列,重点介绍起始行、起始列,在比较中弄清起始行和起始列与第一行和第一列的不同,为以后学*坐标做好铺垫。】

  三、从数学层面,形式认识数对

  1.初步学*数对。

  师:张明同学在第3列第1行,你现在还能找到他吗?

  请一生上来指,然后屏幕显示“张明,第3列第1行”。

  师:这么简洁的方格图上写那么多汉字,好不雅观啊!能不能把这文字语言改成数学语

  言呢?让它变得更简洁。请在这张纸的反面试试。

  学生自由写。师巡视,请代表性的学生写到黑板上。

  师:也就是(3,1)只能表示这一个同学的位置,能不能表示其他同学的位置?这个同学的位置能不能用其他数对表示?也只能用(3,1)表示。

  2.进一步学*,感悟数对特点。

  在方格纸上找两个点,请生用数对表示(2,5)、(5,2)。边说边请相应同学站起来。

  师:大家看,两个相同的数字,但为什么表示的位置不一样呢?

  师:数对是一组有序的数,顺序不同,表示的位置就不同。

  师:接下来老师报数对,是你你就站起来,看谁反应速度快。(3,1)、(3,2)、(3,3)、……师:哇,一列同学站起来了!

  【设计意图:抽象与形象相结合,感悟一一对应思想。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数对“能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作用。在游戏中,多次变化,体会数对的特点,渗透函数思想。】

  四、数对在生活中应用

  1.介绍笛卡尔。

  2.围棋盘。

  【设计意图:介绍生活中的例子,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对确定位置的作用,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拓展练*

  1.画一画。

  (1)A(2,5)、B(2,3)、C(4,3)。

  (2)师:把这个三角形向右*移4格,请你在方格纸上画出来,并用数对表示*移后图形顶点的位置。

  (3)师:如果上下*移,什么不会变?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在方格图中进一步感悟数对的特点,渗透函数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迁移能力,发展空间观念。为初中学*坐标系铺垫。】

  六、总结延伸

  师:愉快的一节课很快过去了,你有什么收获?我们认识了数对,知道了可以用列与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学*其他确定物**置的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2、在认知冲突中感受学*新知的必要性。

  3、初步感知直角坐标系的思想和方法。

  4、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

  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本课中体现得较多。通过形来研究数的特点,通过数来呈现物体的位置,在方格纸和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之间架起了数与形的桥梁,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这种数形结合的思想也是今后研究和学*数学的重要手段。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创设思维问题情境激发数学学*兴趣浅谈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

  今天上午第二节,我执教了《走进军营——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个信息窗《用数对确定位置》,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将学生已有的用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位置的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我先想大家汇报这节课我的设计思路:

  1、在创设情景,引出课题时,播放建国60周年阅兵式资料,目的在于通过整齐的军姿让学生认识队列,为行和列的认识作下铺垫。

  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军营生活引入对新知识的探索,使学生充分了解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2、在行和列的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对行与列的认识和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老师通过手势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师学生初步的感知列和行可以确定一个具体的位置,为下面学*数对做铺垫。

  3、抽象位置图,认识数对。先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点子图,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学列、行的合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通过写自己,写朋友的位置所在数对,巩固对数对的理解及写法。能用数对表示出一个具体事物的位置。同时通过让同学们猜好朋友,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提高了学*效率。

  然后由点子图自然过渡到方格图,有效的完成了由具体的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抽象过程。在教学*面方格图后,让学生再次回过头来表示小强的位置,用情景贯穿于整堂课,由*面到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面方格图的理解和运用。

  4、通过多种形式的练*,既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并会在*面方格图中用数对确定位置。提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能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5、一节课的结束,不应该是学生探索活动的终止。让学生带着问号离开教室这个小课堂,走进探索的大课堂,教学中,通过对“神舟七号”返回地球画面的回放引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自觉的去探索如何在地球上确定位置,拓展知识面。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我注重了向学生充分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我通过将 “小强”站在从左数第3列从前数第2行” 简化成用数对来表示,然后把人物图简化成点子图再到方格图,力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的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确定位置》是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资料。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前后、上下、方向等表示具**置的知识,也学*了简单的路线知识。本课的主要资料是:在具体情境中能准确的用“数对”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本节课教学结合新课标“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解决”的思想,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路,设计丰富多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身边找到数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初步感受到:要确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确定位置的方法。同时,使学生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印象。回顾这节课,学生在有意创设的来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动性的学*情境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有效利用学生的思维矛盾,为学生良好的求知环境。

  本节课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有意地为学生的学*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使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思维矛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是带着问题探索、研究知识,层层深入、步步推进,使教学结构紧凑而且环环相扣。

  由于学生对第几排第几个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谁坐在“第2组第5个”位置上产生了纷争,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教学中的确定位置是不完全相同的,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也是要有必须标准的。当学生明确了用“第几组第几个”的形式能够确定一个人的位置之后,教师引出“数对”,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在班上的位置,然后出示几个不完整的数对,为学生设置了障碍,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解答、揭谜,而是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交流,进而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认识了“数对”。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学*难点。

  总之,教学要贴*生活找数学,使学生意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设计了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知识的实用价值,透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知识点不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简单的,那么如何使教学的内容更丰富,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的需要,在导入环节,我出示了小军班级的座位图后,先向学生提出要求:你能用以前所学过的知识告诉我小强的位置在哪里吗?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在描述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第3列第2个”、“第2排第3个”。小强的位置没变,但同学们看的角度和方法不同,所以产生了不同的说法,从而使学生产生正确、简明描述小强位置的需要。学生在生活中已具备了确定列和行的经验,因此,便很顺利地得出竖排叫做列,从左往右数,横排叫做行,从前往后数,小强是在第3列第2行。知道了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后,再将所站位置的场景加以抽象,用圆圈表示实际场景中不同的位置,详细地标出每一列每一行,让学生在圆圈图中找出小强的位置,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向学生介绍表示位置还可以用更简明的表示方法――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用数对确定位置,并理解用数对表示物**置的方法,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当学生学会从*面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后,我又引导学生回归到生活中,在教室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认识教室里的列和行,并学会描述自己的位置和好朋友的位置。本节课学生学的比较感兴趣,课堂效果较好。

  确定位置是学生已经在第一学段学*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置的知识,为学生进一步认识物体在空间的具**置打下了基础。因此本单元学*的资料不但是第一学段资料的发展,也是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课标明确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学*的过程”。“座位”是一个学生感兴趣且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我让学生自主表示×××在教室位置的方法,让学生体验表示位置的多种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透过汇报时的比较和甑别,引导学生对头脑中原始的、粗浅的、局部的、零碎的经验进行调整、提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究竟那种方法是最准确又简单扼要的呢?自然过滤到一齐来学*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在学*时,我让学生带给经历知识再构建的具有必须挑战性的问题,并留有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同时,安排“说数对,找同学”或“说同学,写数对”的形式,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的活动中,既加深了对数对的认识,又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学*的评价,体现了评价的多维性。从而引入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又透过学生的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中,自主发现、探究、获取有关确定位置的知识,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在学生认识了数对之后,我立刻提出让用数对(3,5)和(5,3)表示相应位置的同学站起来,让学生观察这两组数对,找出共同点,明确数对在写法上不能够把括号中前、后两个数字调换位置,再出示数对(5,5),让学生最终明确了数对;中的

  两个数各自的好处。这样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的同时,使学生逐步突破学*难点。

  存在的不足:

  1、在课初学生说位置的时候,学生说法不一,如果抓住就是因为表示位置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为我们带来不便,所以才要约定俗成,有统一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这样就让学生更加明确我们要学*本节知识的重要性了

  2、没有及时抓住课堂的生成,学生在课始表达自己的位置时,学生都是说“我在第几组第几个”,我没有再引导到列和行,确定位置的两要素:组和个(列和行)。

  3、在探究在方格图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时,看方格图上的点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是此节课学*的难点之一。如能透过课件,将实际的教室座位图代替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学素材顿时鲜活起来。这样做,将书本中的知识生动形象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合理的创编了教材。然后透过让学生说数对上去找位置,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然后,把*面图的座位渐渐缩小,最后抽象成“点”,然后让课件再出示横线和竖线分别表示第几,帮忙学生把实际的位置逐步抽象出坐标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坐标图的构成过程,帮忙学生建构新知系统。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总结得出:“从一点出发,先看竖线指着几,就先写几;再看横线指着几就再写几”的方法,将“数对”的表示方法与今后的*面坐标图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的学*过程虽然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但展示了知识构成、发展和认识的过程。从而突破教学难点。但是因为自己制作课件的水*有限,所以一些好的设想只能是水中望月了,今后将要努力弥补自己教学技能上的足,以提升教学效果。

  回顾本节课,发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努力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认识—抽象—实践

  在设计教学时,整个环节密切联系,首先从现实的课堂情境导入,先让学生对位置有个立体的认识,进而抽象到*面图中(主题图)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纸中位置,最后是回归到生活中的.位置,整个环节是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化过程,正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这样的设计能使学生对概念认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生成,效果很好。不过,在引出数对概念时,十分突然,学生比较难接受。在处理这一环节时,我又通过换座位的游戏,来弥补这个不足,从而使学生加深了来自对“数对”意义的理解。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我想现在新课标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师,那么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也是我们新课标的一个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

  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7)

——《确定位置》教学设计实用10篇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设境置疑,产生需要

  1、(课件出示学生座位图)仔细观察这幅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板书:第4组第3个;第3排第4个)

  2、设疑:小军的位置没有变,为什么同学们的说法都不一样呢?

  3、你能具体说一说第4组第3个是怎么看的吗?第3排第4个你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4、揭题:由于同学们看的方法和角度不同,所以在描述小军位置时,产生了不同的说法。那么,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描述小军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进一步学*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学生比较熟悉的教室里有序排列的座位的场景,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置的经验;然后通过交流,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

  二、逐步抽象,掌握方法

  1、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

  ①继续观察上幅座位图,在教室里,竖里面有几排?如果从左往右数的话,这是第1竖排,这是第2竖排……这是第6竖排。

  ②在教室里,横里面又有几排呢?如果我们从前往后数的话,这是第1横排,这是第2横排……这是第5横排。

  (2)认识圆圈图

  ①为了清楚地表示每个同学坐的位置,现在我们把他们坐的位置都用圆圈表示出来。(课件出示)

  ②为了突出小军坐的位置,我们把小军坐的位置用红色圆圈来表示。(课件出示)

  (3)认识列

  ①从这幅圆圈图上,如果从左往右数,现在你还能指一指第1竖排在哪里吗?第5竖排在哪里?第6竖排呢?

  ②揭示:其实每一竖排在数学上我们都把它叫做列。(板书:竖排 列)确定第几列我们一般都是从左往右数的。(板书:从左往右数)

  ③想一想这一列应是第几列?这一列又是第几列?这幅图上一共有几列?(课件依次出示第1列到第6列)

  (4)认识行

  ①刚才我们已经知道每一竖排都叫做列,而每一个横排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行。(板书:横排 行)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的。(板书:从前往后数)

  ②想一想第1行在哪里?第3行呢?在这幅图上一共有几行呢?(课件依次出示第1行到第5行)

  (5)巩固列和行的认识

  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列和行,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规定列和行的?(随学生回答,课件闪动演示)

  [设计意图:先认识场景图中的竖排和横排,然后把具体的场景图逐步抽象成圆圈图,为后面教学作了孕伏和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学列、行的合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一切显得水到渠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规则。]

  2、数对的含义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1)学*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位置

  ①从圆圈图上,你能找到第1列第1行的位置在哪里吗?

  ②你现在还能用第几列第几行来描述小军的位置吗?

  ③现在同学们都用第4列第3行来表示小军的位置,看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描述小军的位置真好,让我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说法。

  (2)学*用数对表示位置

  ①揭示:小军的位置是第4列第3行,我们也可以用数对表示。(板书:数对)

  ②猜一猜:既然是数对,你能不能猜一猜有几个数呀?

  ③介绍数对表示位置。

  数对有两个数,我们在表述的时候,应该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前后的顺序是不能颠倒的。因为小军的位置是在第4列第3行,所以在这里我们应先写列数4,再写行数3。数对还有它特定的书写格式,要用括号把列数与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上一个逗号,把两个数隔开。完成板书:(4,3),这个数对就表示小军的位置,我们把这个数对读作“四三”。

  ④想一想:数对(4,3)表示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找“第1列第1行”的位置这一活动,然后根据圆圈图中小军的位置,有意识地让学生说说小军坐在“第几列第几行”,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给出用数对表示的方法,结合板书使学生理解数对中的每一个数各表示什么,从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3)尝试用数对确定位置

  ①在这幅圆圈图中,你还能找到第2列第4行的位置吗?这一位置用数对该如何表示?这里的2和4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

  ②在练*纸上的圆圈图中,任意找一个位置,说一说你找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

  ③交流:你找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如何表示?

  ④如果有一个同学坐的位置是用数对(6,5)表示的,你能在圆圈图上很快地圈出他的位置吗?你是怎样想的?

  ⑤在练*纸上写一个数对,让你的同桌在圆圈图上找出相应的位置,并互相说一说这个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

  [设计意图:联系例题中的圆圈图,通过指定用第几列第几行表示的位置,让学生完整地写出表示这一位置的数对;以及根据数对去找某一位置这两个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初步学会用数对表示座位所在的位置。]

  三、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1、用数对表示教室里的位置

  (1)谈话:刚才我们用数对很快确定了圆圈图上的位置,那么在教室里,同学们的位置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呢?

  (2)明确教室里的列和行。

  ①如果站在老师的角度来观察同学们的位置,想一想第1列应该在哪里?第5列在哪里?第8列呢?

  ②列我们已经清楚了,那第1行在哪里呢?第4行呢?

  ③请第1列第1行的同学站起来。

  (3)用数对确定位置。

  ①观察一下数学课代表的位置,看看是在第几列第几行,用数对怎样表示?

  ②你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怎样用数对表示呢?先自己想一想再告诉你的同桌。

  ③猜同学:在我们教室里有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4),猜一猜他是谁呀?

  ④猜好朋友:现在你不用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你用数对把你好朋友的位置表示出来,让大家猜猜他是谁。

  [设计意图:因为圆圈图中的位置和实际教室里的位置稍有不同,所以教师加强了指导作用。然后,通过用数对描述数学课代表位置、自己位置的活动,以及根据数对猜同学、猜好朋友的活动,让学生结合教室中的位置,进一步巩固对列、行和数对的含义的认识。]

  2、用数对表示装饰瓷砖的位置

  (1)谈话:在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用到了数对的知识。(出示练*三第2题瓷砖图)这是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的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吗?

  (2)仔细观察这四块花色瓷砖的位置和表示的数对,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3、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1)谈话:数对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竞技体育中也经常用到数对的知识。(课件出示国际象棋比赛的画面)

  (2)介绍国际象棋(课件依次出示)。

  ①国际象棋的棋盘。

  ②国际象棋表示棋盘方格所在列数和行数的方法。

  国际象棋棋盘上通常用小写字母a~h分别表示棋盘方格所在的列数,用数字1~8分别表示棋盘方格所在的行数。

  ③国际象棋的棋子。

  (3)交流理解国际象棋记录棋子位置的方法。

  ①(出示练*三第8题图)现在棋盘上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为g2,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方法记录白王的位置吗?这个g2表示什么意思呢?

  ②棋盘上的黑王、黑车、白兵各在什么位置?先说一说,再记录下来。

  ③如果黑马的位置用d5表示,你知道它在哪里吗?如果白马的位置用f7表示,你又知道它在哪里吗?

  4、用数对表示礼堂中的座位

  (1)(课件出示练*三第5题图)找一找在这张位置图上一年级一班的位置在哪里?六年级五班的位置在哪里?

  (2)如果有一个班级所处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你能确定是哪个班级吗?可能是哪些班级呢?为什么?

  (3)如果老师告诉你,这个班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现在你知道是哪个班级了吗?

  [设计意图:练*的形式活泼有趣,富有开放性和人文性,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体会数对对确定位置的方法的应用价值。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更有效地巩固了用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新知识。]

  四、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1、介绍

  (1)用经线和纬线确定地球上任意一点位置的方法。

  (2)部分城市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在北纬39°57′,东经116°28′;无锡在北纬31°35′,东经120°39′。

  (3)经度和纬度在航海、航天、气象、军事等方面的运用。(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2、全课总结

  (1)讲述:用经度和纬度确定位置和我们用数对确定位置的道理是一样的。

  (2)课外作业:数对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这方面的资料。

  [设计意图:结合数对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利于学生充分体验数对知识的广泛应用。布置的作业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可以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进行链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数学思考引向深处。]

  教材分析:

  在操作活动中,学生感受到确定某一物体的具**置,仅靠单一的方向或距离是不够的,只有当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确定物体的具**置。本单元与第一学段不同的是:在方向方面,从8个方向发展到任意角度的方向;在路线方面,则从单一的路线发展到几个点的路线;同时,又将方向与路线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综合。所以,学*这些内容的难度可能比较大。为减轻学生学*的难度,教材中设计了多次动手操作的活动,目的是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积累感性经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在第一阶段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了八个方向与简单的路线,并且掌握了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的方法,这节课主要训练学生叙述一个物体具**置的方法,容易出错,要加强练*。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他们理解并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有关问题。

  2、通过具体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在合作交流中,形成积极的学*情感。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老师宣布游戏规则:所有的同学都闭上眼睛,老师和班上的一位同学握手,让其余的同学来猜猜老师和谁握的手。一次猜出就算胜利。

  师:谁能一次猜出?如果为你提供一个信息,你能猜出吗?

  师:这位同学的位置是(1,5),你们能猜出他是谁吗?

  师:根据学*过的数对知识就能快速找到这位同学。是啊,根据数对我们可以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可是生活中要确定有些物体的位置可不这么简单,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像我们教室里的课桌这样有规律的摆放,那怎么办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一种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吧!(揭示课题:确定位置(二))

  二、探究新知 掌握方法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茫茫的大海上一艘渔船遇到了危险,向搜救艇发出了求救信号。)

  师:如果你是搜救人员,你觉得首先要知道什么条件?(板书:方向)

  师:要知道渔船的方向,首先应该确定一个什么?(板书:观测点)我们这里的观测点是什么?(搜救艇)

  师:以搜救艇为观测点制定一个方向标,在图上是怎么规定方向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师:渔船在什么方向?

  师:知道在搜救艇的东北方向能快速找到渔船吗?

  师:搜救艇的东北面是一块很大的区域,要在这么大的一片区域里快速找到渔船,搜救艇该怎样行走?

  师:这条路线的具体方向到底该怎么确定?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学*材料,小组合作尝试着找一找渔船的准确位置。(小组合作测量)

  师:通过刚才的测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谁能把你的发现给大家汇报一下。

  师:他有一个特别的描述,北偏东30°,他用了一个“偏”字,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北偏东的?谁还能说一说什么叫北偏东30°?(板书北偏东30°)肢体语言强调。

  师:这个方向就是北偏东30°,还有其他的描述方法吗?(两种都可以,但我们在生活中通常使用角度较小的方向进行描述)

  师:现在可以确定渔船的位置吗?(距离)(在这幅图中1厘米代表1千米)

  师:现在谁能用最准确最简练的语言报告出渔船的位置。(自己默默想一想默默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找到渔船了吗?想一想,我们确定了哪些因素,才找到渔船的呀?

  师:对,只要先确定观测点,再确定方向,最后确定距离,就能够确定物体的准确位置。

  三、实践应用 感受成功

  师:大家利用确定位置的方法成功找到渔船,你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帮淘气探宝吗?

  师:请同学们看探宝要求。(大屏幕出示)点名读题。

  师:让我们翻到书的84页,找到第二题,请大家找一找填一填,看谁找的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四、结合实际 运用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在短时间里打开了宝箱,那我们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师:刘老师是前几天乘坐飞机到达武汉市的,请同学们观看飞机的飞行路线。

  师:你们知道飞机是从哪里起飞,向什么方向飞行多远到达武汉市的吗?(从恩施出发,向东偏北5°飞行462千米到达武汉市)

  师:参加完这次的学*活动,老师还要从武汉飞回恩施,那又应该怎样描述呢?(从武汉出发,向西偏南5°飞行462千米到达恩施市)

  师:现在让我们再仔细观察,这两条不同的路线有没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师:正是出发点的不同决定了路线的方向不同,因此在确定位置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这些信息。

  五、综合运用 拓展提高

  师:这次来到美丽的省会城市武汉,老师真是觉得不虚此行,可以*距离的感受到专家以及众多同行精湛的教学技艺,能和聪明可爱的你们共同学*,老师的收获太多。在工作之余,老师也想到武汉的著名景点黄鹤楼逛逛,宾馆服务员给了我一张路线图,你能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帮老师说一说正确的路线吗?(课件出示路线图)

  先小声地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学*,同学们已经能在图上准确地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你能在教室里确定同学之间的相对位置吗?

  学生互动,说说自己在某一同学的什么方向大约多远的位置。

  师: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的运用还很广泛,它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救援、寻宝、看地图,还可以应用于军事方面、雷达扫描、方向导航、观察星象及生产勘探等多方面。只要大家做生活的留心人,你们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六、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确定位置”p.56---5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个”、 “第几层第几号”、 “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来描述物体所在的*面位置,或根据*面位置确定物体。

  2、让学生在观察、合作与交流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使学生省银子 懂得观察要有序,表达要有条理。

  3、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座位卡片(每个学生一张)、每人一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第几排第几个”

  1、 师:今天,森林动物园的小动物们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你们想不想去认识 下这些小动物呀?

  师:那好,老师现在就带领你们去。

  2、出示做操图:

  师:看看小猴在什么位置?(小猴在第一排第一个) 小熊在什么位置?

  问:小猴和小熊是用什么方式确定位置的?(板书:第几排第几个)他们是怎样确定第几排的?从哪儿往哪儿数呢?(从前往后)有几排?怎样确定第几个的?(从左往右)我们数数看。

  3、问:你们想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小动物吗?老师说在第几排第几个,学生猜。

  说一个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让别人猜一猜,也可以先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让别人猜一猜他的位置。

  同桌活动:玩猜一猜游戏。

  4、指出:我们在确定物**置的时候,一般从前往后确定第几排,从左往右确定第几个。

  二、认识“第几层第几号”

  1、讲述:森林运动会结束了,小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家。你们想不想去参观他们的家呀?

  2、出示楼房图。

  问:小猴的家住在哪里?(板书:第2层第3号)

  第几层是怎样数的?(出示楼层号码)第几号又是怎样数的?(出示1、2、3)

  2、问:你想参观哪个小动物的家呀?

  说明要求。比如(生说:我想参观小鸭的家,小鸭家住在第三层第一号。说对的话,其余生就说:xxx快请进!)

  3、讲述:小猴的家第2层第3号,还可以简写成“203”。“2”“3”各指什么?

  4、你的家住在几零几?几零几是什么意思?

  5、举例: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编号码确定位置的?(图片展示:火车上、电影院……)

  三、认识“第几排第几座”

  1、小朋友有没有去电影院看过电影呢?

  出示电影院座位图(两幅)

  观察比较:你看到了什么?两个电影院的座位是怎么排的?有什么不同?“大光影院”的座位按1、2、3、4、5、6、7、8、9、10排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大明影院”的座位按9、7、5、3、1 2、4、6、8、10排列。(从中间开始,往左边是1、3、5、7、9,往右边是2、4、6、8、10)

  问:9、7、5、3、1是什么号?2、4、6、8、10是什么号?如果影院安装两个门,从单数这边就安装一个单号门,双号这边呢?(出示:单号 双号)

  2、问题:(1)这两个小朋友想去“大明影院”看电影,拿着电影票正发愁呢,该走哪个门比较好呢?一个小朋友的座位是二排9号,他走哪个门呢?三排8号走哪个门呢?主要看什么呢?(座位号)

  (2)二排9号在哪里?你怎么找的?(先找第几排,再找第几号)三排8号呢?

  如果他们去的是“大光影院”看电影,座位在哪里呢?(同桌互相说说怎么找的?)指名回答。

  (3)小红和小芳去看电影,她们的电影票分别是四排4号和四排6号,可她们却坐在相邻的座位,你知道她们进的哪个电影院呢?

  四、小练*

  1、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方格图左边的数字表示什么?下面的数字表示什么?

  问:(1)、第几排第几个是△?

  (2)、画一画:第2排第3个画○,第3排第2个画★。你是怎么画的?

  (3)、同桌互相出一道题,先把题目写下来,再画一画。(上台展示)

  五、认识“第几组第几个”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了确定位置的方法,现在老师就来看看你们学得怎么样?、师:请第一组的小朋友起立。(指出:从左边数起是第一组,或从右边数起是第一组,都有道理,为了便于交流,一般我们把左边起的这一组确定为第一组,依次是第二组……)

  下面请第友起立。哪个小朋友站了两次?你为什么站两次?如果老师只想找这一个小朋友(第一组第一个),一定要说出他在第几排第几个,不能只说第几排或第几个。(一排的小朋板书:第几排第几个)

  今天教室里来了许多客人老师,你能向他们a、介绍一下自己的座位吗?b、你的好朋友坐在哪儿?c、(找一个中间的小朋友)问:和他相隔2个的小朋友请站起来,你们的位置分别是什么?

  3、过渡:小朋友都清楚自己的位置了,下面我们来玩“找座位”的游戏,好吗?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座位卡,学生按照座位卡找自己的座位。(学生先观察再行动)

  (有4张卡片只写了第几排,或第几组)问:你们为什么找不到座位呢?

  师帮4个学生写全后,再找座位。

  六、全课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亲自参与了确定位置的游戏,相信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们认为谁最棒?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通过我们今天的学*,同学们知道 怎样确定位置,回家后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家长,让家长也分享你们学*的快乐好吗?

  一、情景引入

  1.出示例题插图,请学生明确:这是一个公园的*面图。

  (1)请学生指出*面图的八个方向,并说一说每个景点的相对位置。

  (2)出示小明游览的景点,请学生看图说一说小明游览时行走的路线。

  ①小组内说,互相评议、纠错。

  ②组织全班进行交流。

  2.指出:利用上节课刚刚认识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以及“东、南、西、北”等方位词,这节课我们还可以用它们来描述我们在游玩、行走的线路。

  二、教学试一试

  1.第1题。

  (1)用课件将小芳游览的景点依次闪亮起来,请学生思考:该如何描述小芳游览行走的路线。

  (2)指名说一说,并相应地出示路线。

  2.一分钟时间准备;说一说自己准备游览哪几个景,准备怎样行走。指名说一说。

  组织讨论:公园里有这么多景点,怎样走才可以不走重复的路又把所有景点全部游览一遍呢?(可以先用箭头在图上画一画所要走的路线,再口头叙述。)

  三、巩固练*进一步感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1)请学生们说说小红上学的路线,要求正确使用“向东、向东北、向西北”等词语。

  (2)指名说一说,大家予以评价。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1)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这里是几只小动物家的地图。

  (2)请学生们说一说从小兔家到小狗家的方向和路线。(能说出几条,就说几条)

  (3)请学生们比较一下:走哪一条路线最*?

  (4)想一想:用今天刚刚掌握的本领,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公交路线图,说明:这是城市交通图的一小部分,其中黑色的折线表示l路公共汽车行走的路线,绿色的`折线表示2路公共汽车的行走路线。

  (2)请学生逐个回答下面3个问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1)出示题目和插图,说明市内“环行车”的含义。

  (2)指导学生看懂站牌:站牌左上方的④表示是l0路公共汽车车站;用红色字写的就是这个站的名称;在最下面还有一个箭头,这个箭头表示汽车开往的方向。

  提问:两个站牌一样吗?不一样在哪里?

  (3)思考:如果在体育场要去少年宫,应在哪个站牌下等车?为什么?

  提问:如果在体育场要去东门,应在哪个站牌下等车?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出示城市*面图,引导学生看懂示意图,了解每条路的走向和标有红点的各单位的相对位置。

  (2)请学生依次回答下面每个问题。

  四、课外作业

  课本第49页,“想想做做”第6题。

  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对空间与图形这方面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直观形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观察、归纳、自主探究、合作学*的能力,能够通过体验、研究、类推等实践活动,概括出一些数学概念,掌握一些数学规律。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的空间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所以在教学这一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并获取知识。

  教材分析:

  “确定位置(一)”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已学*掌握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置的知识。确定位置这一知识的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观察空间的新视角。本节课内容是由主题情境图、说一说和练一练三部分组成,通过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能力目标:使学生亲身经历由具体的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按照从左往右、从前往后的顺序,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等

  设计理念: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既自主探究,又适当讲授;既面向全体,又因材施教;既夯实基础,又培养能力;既关注课内,又适当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冲突

  1.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位置

  2.揭题

  怎样才能准确、简洁地表示出每个同学的位置呢?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继续来研究有关确定位置的问题。(板书课题:确定位置)

  二、层层推进,探究新知

  1.认识“列”和“行”

  这是小青班上同学的座位图,我们该怎样来描述小青的位置呢?

  你知道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吗?(竖着的一排是列,横着的一排是行)

  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列”和“行”,那哪儿是第一列?第一行又在哪里了?

  刚才我们已经确定了“列”和“行”,能闭上眼睛想一想,我们是怎样确定“列”和“行”的吗?

  2.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

  现在你能描述一下小青的位置吗?

  对,现在我们就可以说小青的位置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

  3.用数对来确定位置

  现在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确定位置,跟我们刚才的方法相比,怎么样?

  你能把“第3列第2行”换成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吗?

  学生创造数对,想法展示、交流。

  数学上先写一个3,表示——第3列,再写了一个2,表示——第2行,中间用逗号隔开,因为他们是共同来表示一个位置,还需要用一个括号括起来。数学上把这样的两个数叫做数对,今天我们要学*就内容就是用数对来确定位置。(板书:用数对)

  现在我们来看屏幕,这两个同学的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会吗?

  这两个数对一样吗?同样都用到了2和4,为什么却表示了两个不同的位置呢?谁能解释一下?

  看来数对中两个数字的顺序是有讲究的,能随便调换吗?第一个数字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字呢?——表示第几行。

  4.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刚才我们都是在用数对表示别人的位置,如果用数对表示你自己的位置,你会表示吗?

  我们首先要确定第一列在哪儿。从老师的角度来看,最左边在这儿,因为你们和老师是相对,老师的最左边就是就是你们的最右边。

  我们已经确定了第一列,第一行呢?

  现在可以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了吗?请把你表示的数对写在你的作业纸上,同桌之间互相检查一下写得对不对。

  都写对了吗?谁来说说看,你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

  下面咱们换一个玩法,我用电脑出示一些数对,请相应的同学站起来。请注意看屏幕——师:【师依次出示:(4,x),(x,4),(x,y)】

  三、走进生活,感受用途

  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地方有用数对来确定位置的例子呢?

  1、学校附*的地图,找出图上有哪些建筑物,用数对表示建筑物的位置。

  2、游乐场*面图。

  3、公园的*面图。

  四、契领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的学*,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54页例1、练一练和练*十二的第1、2两题

  知识与技能: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北偏东(西)、南偏东(西)的含义,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科学性。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测量角度、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学准备:直尺、量角器、多媒体课件

  一、复*铺垫,游戏导入

  教师发指令,学生做有关方向的游戏:请X X同学站起来,以这个同学为中心,为观测点,(1)请正南面的同学起立,(2)请西北面的同学举起左手,(3)请东北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以某同学为中心点,在黑板上画一个坐标图,相邻的圈的实际距离为1米。

  2.出示A点说说实际位置。(正北、2米)板书:方向 距离

  总结:只有确定方向和距离才能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三、合作学*,探究新知

  1.学*用()偏()描述物体的方向。

  (1)说说B点和C点在什么位置。(正西和正东方向)

  (2)出示D点,让学生说说在什么位置?(出示北偏东)板书:北偏东

  (3)资料说明:以航海学为依据,人们都知道轮船在海洋里航行,茫茫大海很难找到参照物,所以是以罗盘(指南针)确定航行的方向,指南针的一端指着南、另一端指着北,先确定的是南北方向,所以航行的方向以南、北为标准,所以都表述成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

  (4)认识四个方向: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并用手势来比划一下。

  2.认识用()偏()多少度精确表示方向。

  E、F点的位置,都是( )方向( )米。小组讨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总结:角度不同

  3.小结:含有角度的方向、距离更加精确。

  四、练*巩固、提升认识。

  1.巩固练*

  (1)

  说说庙山在张集小学的位置

  (2)

  说说扬子公园在张集小学的位置,用南偏西来规范方向。

  (3)

  说说庙山在张集小学的什么位置?以及在杨庙小学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讨论后说说为什么同样一个地方会出现不同的位置?

  2.练*:完成“练一练”第1、2题

  (1)从上图看,灯塔2在轮船的北偏( )55°的方向。

  (2)灯塔2到轮船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第1题让学生直接口答并指一指。第2题学生独立测量计算后再组织交流。要求能完整地说出“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度方向的8千米处”。

  3.完成练*十二第1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让学生在图上指出北偏东、北偏西,再指出南偏东、南偏西等方向。再求科技馆到学校的距离时要引导学生根据学校到少年宫有500米的距离,推出图上一小格表示100米距离。从而推到出学校到科技馆、新华书店、邮局的距离,完成填空,最后组织全班交流。最后要让学生能完整地说出少年宫、科技馆、新华书店、邮局等场所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

  (此题让学生从多角度来练*,加深理解。)

  4.完成练*十二第2题

  要求完整地说出荷花池、玉龙潭、飞霞阁相对于学校的方向和距离。首先要学生量出角度,并通过测量图上距离、运用比例尺计算出实际距离。

  (此题中量角器量出角度是难点之一,但不是本课重点,量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确:量角器的0刻度线要对准南北轴线。)

  5.拓展与欣赏

  生活中还有很多行业、很多领域会像这样来确定位置,一起来欣赏一下。

  “体育训练中,有时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跳伞运动员在一次训练中落地的位置示意图。用方向和距离就可以描述运动员落地点与靶心之间的位置关系。”

  “科技、军事、航天,航海等领域中,也需要用方向和距离来确定位置。这是一个飞机场的雷达屏幕,以机场为观测点,每两个相邻圆之间的距离是10千米,飞机A在北偏东30度方向30千米处。”

  五、畅谈收获,课堂评价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你以及你们小组的表现怎样?

  板书设计:

  确定位置

  中心点

  方向 距离

  ( )偏( ) 0

  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以及其他几个方向以后的后续学*,结合比例尺,和距离和方向进一步精确确定方向。

  纵观这节课,有几点收获。

  一、强调了知识的建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精选二十篇)(扩展8)

——确定位置的教学反思范文10份

  在第一单元的《位置》教学中,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结合具体情境,贴*学生生活实际,借用教材的情境与问题这一思路,从学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况这一真实的课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练*时的城市街区图、火车票、电影票、地球的经纬线等等,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知识与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促进教学活动的生成。

  在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列在前,行在后”的数对表示方法,是用记忆来掌握的。在练*中多次会出现列数和行数位置颠倒的错误。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成年人如果不明白道理仅靠规定或记忆,也经常将列数和行数位置颠倒。看来,学生虽然已经学会了数对的表示方法,但出现列数和行数位置颠倒的错误是属于记忆模糊的问题。对数对中列数在前,行数在后的表示方式,数学家或者教材的编写者为什么会这样规定了?由于我看到的资料有限,一时还无法找到教材中专家这样规定的依据。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思辨:数对中,数学家为什么要把列数写在前,行数写在后呢?这样也许会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确定位置》教学时我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和学生的自主探究。透过学生自己找小青的位置制造矛盾,探究数对的好处。学*效果明显,学生的热情也很高。

  整节课学生都是学*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且气氛一向都很热烈,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了。透过一环一环的活动,学生都明白了要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明白列和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巩固练*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同时注意学生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巩固已学的数学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

  本节课由于资料比较简单,在教学的时候注意了小组活动的组织,不使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在就应探讨的地方适当安排了时间,整节课下来*时基础很差的同学都掌握的很好,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今后还要注意的是教学流程需要更科学、更高效,层次更清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直观到抽象。每一个教学环节后及时评价,尽可能启发学生思考、反思,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提疑解惑。在评价方面,除了老师给予及时、有效地评价外,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

  今天执教了二年级上学期《确定位置》一课。现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教学环节的设计,结合教学效果反思如下。

  一、如何让孩子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首先,教学中我让孩子通过“找第二个”感知到确定位置需要知道“数的顺序”,然后通过让孩子找在4排小动物中“找第3个”,体会到有几排时,只是“第几个”是无法准确地表述位置的,需要“第几排第几个”的表述方式。这时再出示小动物的话,让孩子在这些提示语中发现“数的顺序”,最后,学生在活动中找到相应位置的小动物。

  二、如何让学生体悟到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运用。

  在教学中,我对教材中出现的练*题做了一些处理。如:在“书架图”一题中,先出现一层书架,让孩子快速找到“新华字典”的位置,再让孩子在三层书架上找到“新华字典”的位置,通过比较让孩子体悟到“第几本”和“第几层第几本”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的不同情况。再如“电影院”一题,我先让孩子设计座位,让孩子体会到电影院座位安排的特殊性,为后面的确定位置奠定基础,理解电影院两种安排方式后,根据电影票上的“第几排第几号”确定位置,最后出示两张电影票让孩子分辨是哪一种座位安排的情况。在活动中,孩子运用方法解决生活的能力有所提高。

  同时,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没有处理好的环节和困惑之处。

  1、在处理例题时

  例图“从左往右数”和“从右往左数”第三个是同一个小动物,对孩子是不是明确数的顺序没有检查到,同时有孩子在找“第几个”的时候出现错误,我本该让孩子纠错,可是孩子当时说不出自己的想法,一带而过,留下遗憾。接着在感知数排的顺序时,所有的孩子都认为第一排是最前面的一排,没有质疑,这时再从动物的话语中感知“数的标准”需求性就不是很强,不利于孩子形成先分析“数的标准”再开始确定位置的意识。

  2、在处理“生活情境题”时。

  因为每个练*题的基本目标类似,分别感知“第几层第几号”、“第几层第几本”、“第几组第几个”,“第几排第几号”。教学流程难免雷同,教学设计中,也考虑到学生活动的多样性,如何让孩子通过不同的活动形式感知确定位置的方法,但是活动设计上没有兼顾到高效和形式上的丰富。

  3、最后一道练*的处理。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引导孩子细心地分析题目要求,缺少相应的环节设计,“放”得大了。直接影响到孩子解答此类问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资料。不仅仅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后面学*“*面直角坐标条”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为此本节课我关注高效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应用升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透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方法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提高学*的潜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的启迪,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热情。我在这节课始创设了“笑笑的妈妈带笑笑到动物园玩”这一情境引出这么多景点都在什么位置呢?透过地图和课桌构成鲜明的比较,设下疑问。透过引发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有了探究新知的欲望,有了欲望,学*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主动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潜力、观察潜力、分析和概括潜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节课,我从导入到练*都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用心性,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科学的设计联系

  教学时我还注重联系设计的层次性。精心、科学地设计练*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设计的拓展应用是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教学的容量是有限,学生这时还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思考,这样才会构成持久的研究兴趣,才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投入学*,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简单的氛围,用心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任务。学*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善。

  《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资料。不仅仅是在学生学*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后面学*“*面直角坐标条”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为此本节课我关注高效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应用升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透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方法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提高学*的潜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的启迪,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热情。我在这节课始创设了“笑笑的妈妈带笑笑到动物园玩”这一情境引出这么多景点都在什么位置呢?透过地图和课桌构成鲜明的比较,设下疑问。透过引发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有了探究新知的欲望,有了欲望,学*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主动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潜力、观察潜力、分析和概括潜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节课,我从导入到练*都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贴*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用心性,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科学的设计联系

  教学时我还注重联系设计的层次性。精心、科学地设计练*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设计的拓展应用是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教学的容量是有限,学生这时还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学*状况,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思考,这样才会构成持久的研究兴趣,才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投入学*,真正成了学*的主人。在简单的氛围,用心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任务。学*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善。

  《确定位置》是本教材一个新知识,该知识直观性强,操作起来简单,是一个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教材目标是不仅让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更重要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并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我在教学设计中始终贯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路,设计丰富多采的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具体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班上某个同学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过座位图引出列和行,结合列、行让学生参与活动,加深学生对列、行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引导出要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必须要知道这个人所在的列和行,可用第几列第几行来表示;

  3、用座位图变为点子图课件让学生参与思维,在准备的点子图上找出小军、小娟、小强的位置,并用列行来描述;

  4、课件出示点子图变为方格图,让学生直观感受位置在点子图和方格图中的联系,并引导学生用数对来描述位置;

  5、课件辅助,完成例题。

  6、学生课堂活动,根据数对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让学生认识进一步来理解数对的意义,(2,3)(2,6)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列,这两个人在同一列;(5,6)(7,6)数对中第二个数表示行,这两个人在同一行。

  整堂课教学环节连贯,学生自主性强,教学效果较为满意。但在教学后,同样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学生课堂活动,根据数对来确定一个人的位置,这个活动可以放在游戏眼疾手快之后,这样知识变的连贯了,知识深度有了。

  2、教学中还应重视学生对起始列和起始行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学生容易把第二列和第二行看成第一列和第一行;

  3、在此堂课的教学中,我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弱点就是对学生的鼓励性的评价比较苍白无力,以后还应加强评价性语言的多变和丰富。

  “位置”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要确切地描述某一建筑相对于参照物的具**置需要涉及到方向、角度和距离的问题,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因此,我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说说我相对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学生能用“正北、正南、东北、西南”等方位词进行描述,然后我又改变自己的位置,让刚才的几个同学说说我相对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学生发现我的位置变化了,他们相对于我的位置也在变化,于是我就指出本节课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参照物”,任何物体的位置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因此,我们在分析物体所处的位置时一定要弄清以何为参照物。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