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琵琶行》教学反思 1

  《琵琶行》内容丰富,涉及到的知识点多,教学选择空间大。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句,以此切入教学,不但可以串联起全文的内容,还可以以此探究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课堂教学会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基础上,有一个知识延伸。《琵琶行》交待了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原因,却没有交待作者沦落天涯的原因。另外,白居易的沦落天涯之恨,为何会通过一个迟暮美人来抒发?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究方向,以此来对某种常见的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进行分类、总结学*。

  整个教学思路是:从(个性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识却不曾相逢——不曾相识不成逢,最后回到(共性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由个性到共性,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闭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因此在分析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时,采用了“解字释义”与“结合具体诗句”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且通过PPT,将相关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板书,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展示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一些教学操作与预先的教学预期出现出入。

  一个是好的方面。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打开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触发了新的教学灵感。

  但是很多教学操作是不符合教学预期的。

  首先,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来看,一些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前后顺序在逻辑上并不是太合适。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赏析、内涵探究与鉴赏方法总结,它们之间的顺序出现了问题。在拓展引申方面,有些知识内容太过于深入,学生不能理解。比如,有关士大夫政治理想的内容,过于宽泛。有些知识点所举的例子并不恰当,比如列举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时,李商隐这个例子并不是太合适。最后把有关李商隐的例子,转变成了最后的课外练*题。有关屈原“香草美人”的描述,也出现不恰当的地方。这些都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

  其次,某些知识环节并不能很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显得牵强附会。比如,最开始的导入设计是以南宋洪迈的'观点“琵琶女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开始的,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并没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于是删除。再比如,由课本引申相应知识点的时候,引申出了意象的特征及变化,感觉有点火车跑偏,于是又删除。

  第三,在欣赏探究诗句,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些环节并没有达到预期。比如,在提问学生初读琵琶女的故事,有何感受时,学生的回答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拘泥成见,导致无法合理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因此,后来将相关问题的切入口变小。再比如,在最后引申探究到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时,因为延伸的内容比较多,与学生之间几乎是零互动,变成纯粹的讲授课了,因此考虑相关内容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参与进来。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好哪些知识点是需要着重的。知识点之间的前后顺序、逻辑关系一定要梳理到位。在讲授的过程中,所例举的事例一定要恰当,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板书将之具体化、形象化,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紧紧围绕学生展开,避免陷入纯粹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主体。在引申相关课外知识点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写在最后:教学之路漫漫而修远,而今迈步从头越。

  《琵琶行》教学反思 2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 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民乐,让学生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让学生描述音乐感受,在民乐曲当中开始我的教学过程。

  一、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品味本诗的意境,我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音乐的美好意境。其次,让学生自己主动鉴赏,学生都喜欢哪些句子,描出在哪里。当然,如果 学生对本段诵读没有完成好,此环节就显得很矫揉造作,为了赶时间,学生发言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的分析而无升华部分,我的点评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笔点过。我 在此环节处理很粗糙,

  二、为了完成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的教学重点,我决定让学生重点分析诗人写作是应用的手法,从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琵琶行》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完成的很牵强,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所谓公开课也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机会,且不可急于求成

  三、另外,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描写背后的情感,学生很容易的找出诗人情感在诗中的体现。这样,我和学生从音乐描写的意境、手法、情感对课文进行了三重解读之后,进行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品味,在比较阅读中巩固艺术手法。

  四、最后,我拿出10分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战演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将自己的感受流入笔端。在一段优美的《草原之夜》乐曲中结束课程。

  《琵琶行》教学反思 3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7.学生探讨: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成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说说琵琶女的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复*音乐描写艺术

  2. 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 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乐趣。

  《琵琶行》教学反思 4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起被誉为描摹声音的三大“至文”。用语言来显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难度太大,通常情况下,诗人都善于讨巧,大多取间接的审美感应来表现。而《琵琶行》不仅用倾听者的感受、反应来表现琵琶曲的美妙动听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而且运用拟声词和大量的比喻句来直接表现曲调的特点与旋律的变化,堪称描摹音乐的典范。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体悟到本诗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摹音乐的妙处,不仅直接对标高考考点,而且将大大促进学生在鉴赏音乐与诗歌时的审美能力。有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品位诗歌的语言,学*诗歌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

  从授课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设想基本得到了一一体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总的来讲,本节课的主要收获有三点:

  一、教学设计凸显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品味诗歌的语言,学*本课描写声音的表达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去赏析、表现声音,着眼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由赏析到运用,由课内到课外,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是贯穿课堂始终。

  二、主线鲜明,重点突出。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琵琶行》一课值得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诗歌语言、解读作品主旨等等,而本节课抓住这首诗出色描写音乐这个特色,确定学*作品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这个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心、口、手、耳、脑多种官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琵琶曲的美妙,通过探究、交流领悟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通过延伸练*和课堂微写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赏析、表达。

  三、注重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凸显,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将讲台下的活动与讲台上的活动相结合,灵活多样,追求实效。

  虽然在准备阶段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细节,力求完美,但不完美是必然的,缺憾是难免的。回头自省,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诵读不够充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朗读对文本理解、情感熏陶的重要作用。虽然本节课设计了学生自读全文、齐读精彩段落、有感情美读个别语句等环节,但总体来说,诵读还不够充分,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有待加强。

  二、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当,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多是“很好”“非常好”之类的简单用语,缺乏变化和针对性。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研教改,我将一直在路上!

  《琵琶行》教学反思 5

  我教《琵琶行》花了大概两节半课时。开始半节课(前半节课主要讲解上一篇课文没有完成的内容)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等工作。第二节课开始串讲课文,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串讲完第二段后,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然后让学生根据“前奏——轻重音交织——滑涩抑扬——高潮——尾声”的提示,对第二段进行分层次。在串讲第二段时,同样提到了在“银瓶乍破水浆迸”之前出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句子在文学手法上的需要。同时引导学生体会“别时茫茫江浸月”和“唯见江心秋月白”等景物描写的句子在表达感情上的作用。第三节课,前半节课重点在于讲解《李凭箜篌引》并让学生思考、讨论《李凭箜篌引》与《琵琶行》在音乐描写上的不同点。后半节课则在于简单地串讲《琵琶行》的第三、四、五段。

  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教师不能纠结于一些字词的讲解),而在于理解和体会。所以,这样的文章对教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很高,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是无法使学生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的,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就不会产生一丝的同情。教师的讲解要富有感情,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同情心,学生需要在教师的语言中读出同情,学生才能体会同情。这一点上,我在这堂课的教学中不是做得非常好,虽然我尽量用语言去感染学生,但很明显,感染力不够,我能体会到学生已经知道要同情了,但我觉得程度不够,这个责任在老师。

  在进行两篇文章音乐描写不同点的讨论时,我事先准备了大概六个要点,我教授的两个班级是两个层次的班级,1班属于第一层次,10班属于第二层次(全校共三个层次)。讨论并不热烈,这可能和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有关(需要脑子真正去思考,不是闭着眼睛就能瞎说),当然这并不出乎意料,我课前曾预计是有人回答,但回答不到点子上,然后我慢慢引导写出答案。但上课后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10班有三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两个要点;1班有四个人回答了问题,答出了五个要点。

  看来我对学生的了解还是不够,个别学生的思想已经开始向深入发展,这是我在以后上课时需要去注意的,特别是1班,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引导他们思考一些深一点的内容。问题的回答人数单一,总是那么几个人,其他同学大多沉默,这个问题早已有了,我要引起重视,今天我在1班就表扬了那几个发言的同学,批评了大多数不发言的学生。

  《琵琶行》教学反思 6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兼有诗歌和文言文的特征。拿到课题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把它作为诗歌来教学还是作为文言文来教学?如果作为诗歌来教学,大量的字词知识,诗歌内容的把握,结构的梳理,怎么解决?会不会出现课堂看似很热闹而实际上学生对文本不熟悉的情况?如果作为文言文来教学,怎样体现其诗歌特征?怎样体现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后经过反复思考,与备课组成员的深入探讨,确定既然是诗歌,诗歌才是本质,就要按照诗歌来教学,按照诗歌教学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教什么?

  既然是诗歌教学,就应该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第一就是朗诵,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二是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在本诗中主要是音乐描写的手法。第三因为是叙事诗,有人物形象,还要鉴赏人物形象,通过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命运,深化感情,提高认知。

  字词,文意,结构怎么办?

  虽然是诗歌教学,但毕竟理解字词,把握内容是基础,也不能忽视,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如果这些东西也放到课堂上,显然内容太多,课堂容量太大,而且容易喧宾夺主。所以决定这一块的知识应该在课外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预*,自学。课堂上起一个检查,督促的作用。

  基本的教学方式。

  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就基本确定。预*朗诵——探讨——展示。通过预*把握内容,通过朗诵领悟感情,通过探讨深化认知,通过展示促进学*,交流心得。

  课后再反思:

  这首诗前后也教了好几遍了,这次录课后,又有新感受。教学必须删繁就简。“简”就是核心,是关键,是课堂学*的主要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要大胆放手,学生能自己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起到主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就行了。

  《琵琶行》教学反思 7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兼有诗歌和文言文的特征。拿到课题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把它作为诗歌来教学还是作为文言文来教学?如果作为诗歌来教学,大量的字词知识,诗歌内容的把握,结构的梳理,怎么解决?会不会出现课堂看似很热闹而实际上学生对文本不熟悉的情况?如果作为文言文来教学,怎样体现其诗歌特征?怎样体现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后经过反复思考,与备课组成员的深入探讨,确定既然是诗歌,诗歌才是本质,就要按照诗歌来教学,按照诗歌教学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教什么?

  既然是诗歌教学,就应该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第一就是朗诵,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二是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在本诗中主要是音乐描写的手法。第三因为是叙事诗,有人物形象,还要鉴赏人物形象,通过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命运,深化感情,提高认知。

  字词,文意,结构怎么办?

  虽然是诗歌教学,但毕竟理解字词,把握内容是基础,也不能忽视,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如果这些东西也放到课堂上,显然内容太多,课堂容量太大,而且容易喧宾夺主。所以决定这一块的知识应该在课外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预*,自学。课堂上起一个检查,督促的作用。

  基本的教学方式。

  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就基本确定。预*朗诵——探讨——展示。通过预*把握内容,通过朗诵领悟感情,通过探讨深化认知,通过展示促进学*,交流心得。

  课后再反思:

  这首诗前后也教了好几遍了,这次录课后,又有新感受。教学必须删繁就简。“简”就是核心,是关键,是课堂学*的主要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要大胆放手,学生能自己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起到主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就行了。

  《琵琶行》教学反思 8

  一、本节课反思如下:

  1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写对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为“一曲琵琶传千古”拟写上联。同学们读了这首时候有很多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8重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来。自由的读、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

  概括一下就是:沦落—沦落人—琵琶女、诗人—分别赏析—同在何处、有何相似点—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音乐—对音乐的描写(比喻、情感、空白)让学生分析精彩的段落,谈一谈、议一议。

  二反思失误:

  1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2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教师自己的讲解过多,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提一提自己的问题疑惑,第四自然段问一下你有什么疑惑。关注学生的需要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琵琶行》教学反思 9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民乐,让学生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让学生描述音乐感受,在民乐曲当中开始我的教学过程。

  一、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品味本诗的意境,我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音乐的美好意境。其次,让学生自己主动鉴赏,学生都喜欢哪些句子,描出在哪里。当然,如果学生对本段诵读没有完成好,此环节就显得很矫揉造作,为了赶时间,学生发言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的分析而无升华部分,我的点评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笔点过。我在此环节处理很粗糙,

  二、为了完成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的教学重点,我决定让学生重点分析诗人写作是应用的手法,从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琵琶行》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完成的很牵强,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所谓公开课也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机会,且不可急于求成

  三、另外,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描写背后的情感,学生很容易的找出诗人情感在诗中的体现。这样,我和学生从音乐描写的意境、手法、情感对课文进行了三重解读之后,进行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品味,在比较阅读中巩固艺术手法。

  四、最后,我拿出10分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战演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将自己的感受流入笔端。在一段优美的《草原之夜》乐曲中结束课程。

  附原文

  元和十年,余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琶琵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令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徒于江湖间余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常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消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舱明月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住*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清衫湿。

  《琵琶行》教学反思 10

  一、本节课反思如下:

  1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写对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为“一曲琵琶传千古”拟写上联。同学们读了这首时候有很多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8重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来。自由的读、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

  概括一下就是:沦落—沦落人—琵琶女、诗人—分别赏析—同在何处、有何相似点—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音乐—对音乐的描写(比喻、情感、空白)让学生分析精彩的段落,谈一谈、议一议。

  二反思失误:

  1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2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教师自己的讲解过多,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提一提自己的问题疑惑,第四自然段问一下你有什么疑惑。关注学生的需要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阅读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1)

——《琵琶行》教学反思 (菁华5篇)

《琵琶行》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7.学生探讨: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成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说说琵琶女的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复*音乐描写艺术

  2. 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 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乐趣。

《琵琶行》教学反思2

  一、本节课反思如下:

  1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写对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为“一曲琵琶传千古”拟写上联。同学们读了这首时候有很多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8重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来。自由的读、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

  概括一下就是:沦落—沦落人—琵琶女、诗人—分别赏析—同在何处、有何相似点—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音乐—对音乐的描写(比喻、情感、空白)让学生分析精彩的段落,谈一谈、议一议。

  二反思失误:

  1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2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教师自己的讲解过多,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提一提自己的问题疑惑,第四自然段问一下你有什么疑惑。关注学生的需要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琵琶行》教学反思3

  今天上《琵琶行》,在德起那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先让学生找到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然后问学生有几个沦落人,一为歌女,一为白居易,然后问他们分别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沦落,学生找到第三和第四段,分别去读,设计问题,读出了怎样的琵琶女,读出了怎样的白居易,在琵琶女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到她的少年欢乐与晚景凄凉,但对于她的不幸命运认识不够深刻,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即使五陵年少争缠头,也只是看中了她的美貌,对她并无丝毫尊重,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看重的是利,琵琶女看重的是情,二人又怎会心灵相通呢?琵琶女凄凉的身世令人慨叹同情。梁老师也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何说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少年时不应充满欢乐吗,可那又是不是真的欢乐呢?

  理解白居易的沦落时插入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跟深刻的理解他的痛苦,见到琵琶女的惊喜。

  提问:是什么让他们的心灵得以相通呢?自然是那音乐了。与同学们共同欣赏经典音乐描写。但是要知道,赏音乐是为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服务的。

  一句话串起全文,也可谓缀玉连珠了!

《琵琶行》教学反思4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优秀长篇诗歌,同时,此诗对于音乐的描写在诗歌史上也是很有建树的。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对职校生来说不会太深奥难懂,对有开设声乐课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我教《琵琶行》花了两节课。第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串讲课文等工作。第二节课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最后拓展延伸,听一首音乐,试模仿本文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说出你听后的感受。

  在上课预备铃敲响时,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琵琶行》,哀婉的《琵琶语》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紧接着的导语设计,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这些做法都为下**了很好的铺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品读经典,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切入口,不断感悟音乐的魅力,当然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个环节对老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就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无法使学生更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激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我对提问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不到位,这是我这堂课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听音乐,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感受,目的是学以致用。我选择的音乐是《苗岭的早晨》,此曲利于学生开展联想、想象,利于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多数同学言之有物。在作业的布置上,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是一大特色,非常具有针对性。

  这堂课气氛活跃,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受到了欢迎。学生在学*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同时更感受到了古诗词传统文学的无穷魅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5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以此来带动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积极互动。在课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正如文中所述,在提高学*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目标支配下,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及技巧,虽理性解读了诗歌,但毕竟破坏了诗意。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片面强调感悟,淡化理解分析,事实上也会使学生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强调感悟,但不能废弃分析;需要理解,但需要结合运用。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2)

——琵琶行教学反思

琵琶行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琵琶行教学反思1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名篇,也是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关于音乐描写的唯一一篇。所以在学*这篇文章时我把文章解读的另一个重点放在了对其音乐部分的描写和理解上。本节课通过配乐朗读,把握作者描写音乐的特殊语言和描写音乐的艺术手法。白居易在描写音乐时用了很多的叠词,如嘈嘈”形容“大弦”乐声的浊杂粗重;“切切”形容“小弦”乐声的轻细急切。形象的表现出音乐的不同特点。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音节悦耳动听。诗中对特殊词的运用有很多:叠词:弦弦、声声、续续;连绵词:间关(叠韵)、幽咽(双声);同时又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琵琶女弹琵琶的情形和音乐所带来的强烈的震撼效果。正面描摹: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形。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这两句主要写琵琶女弹奏琵琶曲的神态、动作和内心的情绪。“低眉”写琵琶女弹奏的神态,突出其情绪的低沉;“信手”写琵琶女弹奏时的动作,表现其技艺的娴熟。“无限事”表现出弹奏者借琵琶来诉说内心无尽的感触。作者通过弹奏者的动作、神情表现其高超的弹奏技艺。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侧面描写:琵琶曲产生的震撼效果。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诗描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前一句写船客听到音乐后的忘情神态衬托琵琶女高超的琴技;后一句写四周景物的寂静衬托琵琶曲的动人。衬托了音乐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通过对文本这样的分析,学生就掌握了赏析音乐描写的手法,更容易理解白居易此诗漂沦天涯的感情。在当堂检测的设计中专门选择了李白的描写音乐的《听蜀僧濬弹琴》这首诗。设置了两个问题(1)诗中第二联“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写了什么?运用了什么手法?(2)诗歌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音乐。以此进一步强化训练学生对手法的掌握。总之,本节课我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让学生掌握音乐描写的语言技巧和手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2

  今天上《琵琶行》,在德起那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先让学生找到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然后问学生有几个沦落人,一为歌女,一为白居易,然后问他们分别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沦落,学生...

  今天上《琵琶行》,在德起那里学到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先让学生找到诗歌的主旨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然后问学生有几个沦落人,一为歌女,一为白居易,然后问他们分别是怎样的经历,怎样的沦落,学生找到第三和第四段,分别去读,设计问题,读出了怎样的琵琶女,读出了怎样的白居易,在琵琶女这里,同学们可以看到她的少年欢乐与晚景凄凉,但对于她的不幸命运认识不够深刻,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即使五陵年少争缠头,也只是看中了她的美貌,对她并无丝毫尊重,而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看重的是利,琵琶女看重的是情,二人又怎会心灵相通呢?琵琶女凄凉的身世令人慨叹同情。梁老师也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何说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少年时不应充满欢乐吗,可那又是不是真的欢乐呢?

  理解白居易的沦落时插入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跟深刻的理解他的痛苦,见到琵琶女的惊喜。

  提问:是什么让他们的心灵得以相通呢?自然是那音乐了。与同学们共同欣赏经典音乐描写。但是要知道,赏音乐是为体会蕴含其中的情感服务的。

  一句话串起全文,也可谓缀玉连珠了!

琵琶行教学反思3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7.学生探讨: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成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说说琵琶女的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复*音乐描写艺术

  2. 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 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乐趣。

琵琶行教学反思4

  《琵琶行》用两个课时授完,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对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首先,教学设计,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引导学生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以此来带动学生对本文的理解;

  其次,解读文本,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并且探讨此句为何能成为千古名句。为了让学生能充分理解主旨句,我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景物环境描写,并且探究这环境描写和作者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积极互动。在课题上,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当然,正如文中所述,在提高学*对文学作品感悟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目标支配下,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及技巧,虽理性解读了诗歌,但毕竟破坏了诗意。现代教学理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产生的根本原因,产生学*的根本原因是问题。片面强调感悟,淡化理解分析,事实上也会使学生知其所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也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一个事实:强调感悟,但不能废弃分析;需要理解,但需要结合运用。

琵琶行教学反思5

  《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兼有诗歌和文言文的特征。拿到课题后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究竟把它作为诗歌来教学还是作为文言文来教学?如果作为诗歌来教学,大量的字词知识,诗歌内容的把握,结构的梳理,怎么解决?会不会出现课堂看似很热闹而实际上学生对文本不熟悉的情况?如果作为文言文来教学,怎样体现其诗歌特征?怎样体现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后经过反复思考,与备课组成员的深入探讨,确定既然是诗歌,诗歌才是本质,就要按照诗歌来教学,按照诗歌教学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教什么?

  既然是诗歌教学,就应该突出诗歌教学的特点。第一就是朗诵,指导学生朗诵诗歌,在朗诵中体会诗人的感情。第二是鉴赏诗歌的写作手法。在本诗中主要是音乐描写的手法。第三因为是叙事诗,有人物形象,还要鉴赏人物形象,通过鉴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命运,深化感情,提高认知。

  字词,文意,结构怎么办?

  虽然是诗歌教学,但毕竟理解字词,把握内容是基础,也不能忽视,否则就是空中楼阁,华而不实。如果这些东西也放到课堂上,显然内容太多,课堂容量太大,而且容易喧宾夺主。所以决定这一块的知识应该在课外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预*,自学。课堂上起一个检查,督促的作用。

  基本的教学方式。

  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就基本确定。预*朗诵——探讨——展示。通过预*把握内容,通过朗诵领悟感情,通过探讨深化认知,通过展示促进学*,交流心得。

  课后再反思:

  这首诗前后也教了好几遍了,这次录课后,又有新感受。教学必须删繁就简。“简”就是核心,是关键,是课堂学*的主要内容。不能面面俱到,要大胆放手,学生能自己掌握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学*,教师起到主导,督促,检查的作用就行了。

琵琶行教学反思6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一篇优秀长篇诗歌,同时,此诗对于音乐的描写在诗歌史上也是很有建树的。这样的文章重点不在翻译,而在于理解和体会,对职校生来说不会太深奥难懂,对有开设声乐课的幼教专业的学生可能会更有吸引力。

  我教《琵琶行》花了两节课。第一节课主要介绍白居易,讲解《琵琶行》序言,通读全文,纠正字音,串讲课文等工作。第二节课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如何用文字描写音乐。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力。最后拓展延伸,听一首音乐,试模仿本文的表现手法,用形象的语言描写出、说出你听后的感受。

  在上课预备铃敲响时,请同学们欣赏视频《琵琶行》,哀婉的《琵琶语》背景音乐营造了氛围。紧接着的导语设计,让学生们感觉到似乎来到了浔阳江畔,一起感受了这个凄美的故事。这些做法都为下**了很好的铺垫,收到了不错的效果,也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品读经典,以琵琶女的三次演奏为切入口,不断感悟音乐的魅力,当然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个环节对老师的语言感染力要求较高,因为没有好的语言感染力,就不能用暗示性的语言引起学生的联想,无法使学生更好体会到文章内在的魅力。对琵琶女的遭遇,对白居易的现实,学生也很难产生共鸣。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激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在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时,我对提问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不到位,这是我这堂课做得不足的地方。

  在拓展延伸阶段,我让学生听音乐,然后用形象的语言说出内心的感受,目的是学以致用。我选择的音乐是《苗岭的早晨》,此曲利于学生开展联想、想象,利于表达,更重要的是能让多数同学言之有物。在作业的布置上,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结合是一大特色,非常具有针对性。

  这堂课气氛活跃,原本枯燥乏味的文言文教学受到了欢迎。学生在学*中发现了美、欣赏了美,同时更感受到了古诗词传统文学的无穷魅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7

  本节课教学过程:

  提问前几天所学的杜甫诗三首,绝大多数同学掌握得较好,少数几个同学没有记熟。

  同学们通过学*资料简要了解白居易的生*,写这首琵琶行的背景。简要介绍歌行体。同学们思考并翻译小序,分组讨论小序在文章中的作用并找出小序中的句子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分析第一段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节奏较为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点长;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不高;当堂检测的效果不好;还是没有完全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依然有点多。

  以后设计教学环节应更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而非老师讲解;注意当堂检测环节的设置;注意引导有些同学参与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回顾提问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琵琶行教学反思8

  反思时间

  第4周

  教学内容

  《琵琶行》

  教学时间

 第5周

  在教学中贯彻地教育理念

  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人文渗透

  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本设计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最后作总结概括。

  学生学*收获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一、感知课文,诵读文段。

  二、明确课题,合作探究

  三、分析材料,扣题成文

  四、发言交流,完成结题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教学中最成功地案例简述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理解诗人的“泪”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由 此也反映出朝廷动乱的变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悲,己怜,社会的变化、**的衰落,汇合在“同”上。表现出他和琵琶女的“沦落”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天涯沦落”有丰富内涵,定出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情感体验,引起一代代人的共鸣,成了千古名作。

  琵琶女“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 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 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娼 商妇 怨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

  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以此控诉了世人的重色轻才、重利寡情,通过民间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炎凉、动乱,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A.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B.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C.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教学失误及补救措施

  1.虽然没有表演课的精致与完美,但让学生体验到了粗糙中的真实,*实中的真情。

  2.“非指示性”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量很大,本节课一个课时根本不够,以后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在学生专心研读的过程中“截流”,也不要在学生尽兴交流与讨论时“快刀崭乱麻”。既然是让学生自主学*,就要舍得把时间给他们。没有让学生完全放开手脚。”

  3.静心想想,发现学生的发言面、参与度还不够广。虽然课堂上学生的学*不只是外显的。归纳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班级中的十四五位同学太踊跃了,一有发言机会他们就抢着说;二是同学与我这位临时教师不熟悉,内向的同学就不发言了;三是教师提供的自由发言机会高于随机指定的发言机会。以后要使随机指定发言的比例与自由发言比例基本对等。

  4.学生的研读欣赏大多粗糙浅短,不细腻,不深刻。比如“白居易对琵琶声的描写生动贴切,让人身临其境,并感受到作者凄凉、失意的心境。读此文即在读歌、读乐,不愧为千古名篇。”(陈虹虹)“作者在描写琵琶女时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将琴声的绝妙之处写得淋漓尽致,简直把这一幕景象写活了,使读者看了仿佛身临其境。”(余洁)研读欣赏文要写上两百字左右,才能写出细节,写出情境,才能使自己的研读欣赏细腻深刻起来。当然这是第一次,训练多了,引导多了,就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要真正提高,还需要课外阅读,需要文化积淀。所以“非指示性”教学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是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学生需要课外阅读,需要文化积淀,作为教师,则更加需要。这次公开教学,就使笔者强烈地意识到,自己在学生面前,是多么的浅薄,多么的力不从心!

琵琶行教学反思9

  语文新课标关于课程结构的设计要求“学*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为主要学*方式,凸显学生学*语文的根本途径。”同时要求“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本节课课程设计之初就牢牢把握住新课标的要求,力图实现“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为主要学*方式”的课堂教学,做到真正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此,本节课从课前的预*内容到课堂过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诸如人物命运悲剧美的赏析及音乐美的鉴赏过程,全程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真正实现让学生们以“合作、探究性学*”为主要学*方式,在”合作、探究中”自主学*,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文字音、作家作品介绍、写作背景都放到课前自主进行,课堂集中赏析人物命运的悲剧美和鉴赏音乐美,老师适当的进行指导点拨,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达到培养学生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

  完整精致而有匠心的课程设计、多种阅读形式的阅读理念、自然流畅的课堂流程、及时专业的表扬点评、板书设计的美育熏陶等环节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本次授课的主要目标得到了很好实现。

  美中不足的是授课班级为音乐专业生,独有的专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略有遗憾。

琵琶行教学反思10

  白居易创作《琵琶行》文中他写道“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一是听琵琶女弹奏琵琶曲调技艺高超,一是听到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遭遇有相同之处,所以白居易说“同是天涯沦落人”,与友人送别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心灵触动、震动,产生共鸣,千头万绪,产生创作冲动,为君翻作《琵琶行》。这部流传千古之篇怎样来的?生活现实这是创作的源泉,本文的创作与作者对琵琶曲的欣赏以及自己的遭遇都是生活的现实,这里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探讨学*。

  琵琶女诉说她的身世老大嫁作商人妇,可商人只经商,她的家庭没有幸福,自己有高超的技艺,商人为利,没有共同语言,一个爱音乐一个爱钱,结果她被商人抛弃。我抛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没有共同语言组合的家庭会怎样?”,同学们兴趣起来,发表什么意见的都有,我引导学生要从作品中学会做人,选择自己的人生、选择自己的家庭,选择自己的幸福。

  《琵琶行并序》这首诗的教学,我突破了以往的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的模式。我在上课时设置了三个问题,旨在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我设置的三个问题是:(一)谁解琵琶声;(二)谁解青衫泪;(三)谁解风物意。

  这首诗的教学我用了两个课时完成的,第一课时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以鉴赏音乐描写为突破口,用语言将抽象化为具像,并且从中概括出诗歌的内涵与实质,以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敏锐的感受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第二课时“学以致用”,通过联语写作,提升学生学*古诗的层次,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运用,将领悟转化为能力。

  从教学过程及对上面提出的三个问题的解决来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应该高度重视的。

  第一,教学设计,应该选准突破口。和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一样,过去本课多是以教师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感悟阅读。我在教授此课时是围绕两条线索展开:其一是感受独特情感,为此,我以音乐描写的鉴赏为突破口,品位它的描写方法及它的不同乐章;其二是语言概括描述抽象情愫的能力,为此,我以对联导入,以此为突破口。这样,感性又不失理性,表象又涉入深层,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营造课堂文化氛围。

  第二,解读文本,必须突出重点。本诗值得欣赏的内容很多,在处理教材,解读文本时,围绕“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音乐描写是解读这一主旨句的一个侧面,情感认同是另一个侧面,而“探讨研究”的过程,我主要是让学生围绕文本解读,又为后文联语创作提供支点。所以,短暂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并抓住重点,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对话交流,提倡积极互动。在上过程中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学生是学*活动的主体,教师不能越俎代庖。在设计中,我以感悟——鉴赏——创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交出自己的学*成果。整个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交融和对话。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引领下,师生互动,并将这种互动学*带到课外,正是语文教学的最有效的手段。

  今后的诗歌教学我们必须把握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在教学中贯彻新的教育理念,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琵琶行教学反思11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这课的一个重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首先,通过导语创设情景,带领学生们来到了一千多年前的浔阳江畔,见证一个相遇相惜的故事,为下**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课堂的第一部分——“难忘梦中城”。

  我以诗人和琵琶女共同对京城(帝京)的怀念作为切入点,通过反复诵读,体悟人物身世命运的由辉煌到凄凉悲剧性及相似性。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

  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这涉及到诗的主题,叙事诗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现实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诗人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揭示出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共同点,才能够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之后,课堂的第二部分——“赏析曲中妙”。

  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如何用比喻描写音乐,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同时,我也选取了一古一今两段同样优秀的对于音乐的描写,来与本诗中的音乐描写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更加明确《琵琶行》意象更生活化,想象视觉美的特点。

  最后,课堂的第三部分——“感悟曲中情”。

  在学生鉴赏音乐描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曲中之情”“诗中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写作,触发了同学们对人物命运的深入思考,更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来自心底的美的喜悦,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中,品味浓浓诗情。

  本课的教学优点是突出了诗歌教学的诵读和鉴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用字,咂摸品味,读出语言艺术和人物情感。不足之处是在对音乐描写的侧面描写部分没有全面的分析;在学生诵读时,我对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指导不到位。

  总之,这堂《琵琶行》赏析课,有成功的地方,亦有失败的地方。今后,我将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教学水*更上一个台阶。

琵琶行教学反思12

  今天我上了《琵琶行》一课,感触颇多。现反思如下:

  1首先是让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读准字音,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下文的分析打下基础,了解全文的感情基调。

  2再让学生找出全文中最能表现作者情感和主旨的句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有了一个切入点。让学生解释“沦落”的意思,并找出沦落人指的是谁,即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3既然琵琶女是一个沦落人,你找一找表现琵琶女沦落的段落,即第三自然段。在感知着一段落时,先让学生读一下这一自然段,并让另外一名同学点评一下该同学读的好不好。最主要的是读出感情这一点做得怎么样,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再让学生思考你眼中的琵琶女是怎样一个形象,她心中充满了怎样的情感,再让学生去读一读,品一品。

  当然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让学生谈一谈你有没有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大家一起学*一下。这样自主生成的问题比较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当然主要还离不开琵琶女的形象这一核心问题,以及表现手法的运用。

  4琵琶女和白居易,一个是大男人,一个是小女子,一个是朝廷命官,一个是民间艺人,一个高朋满座,一个独守空船。他们同在哪里?

  5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①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②一个是名满京都的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③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

  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通过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来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琵琶女弹奏完后,为什么满座重闻皆掩泣?触发了人们对于自己坎坷命运的反思,进入了人类共同的情感领域,从而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跨越千年而不朽。

  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中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这两句写出了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体验,又由于诗句简明准确,情意合一,所以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激起广泛的同情,成为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藉的传诵不朽的千古名句。

  6是什么把琵琶女与诗人联系在一起的?音乐。

  7我们就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写音乐的?然学生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谈一谈精彩在何处?

  抓住比喻的修辞空白的手法(或侧面描写)情感的渗透

  音乐是心灵的语言,音乐是沟通的桥梁,它把琵琶女与诗人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精神上的知己,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可以写对联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为“一曲琵琶传千古”拟写上联。同学们读了这首时候有

  很多的理解与感悟,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8重读课文,加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读出你的感受来。自由的读、大声的读、有感情的读。

  概括一下就是:沦落----沦落人-----琵琶女、诗人-----分别赏析------同在何处、有何相似点-----是什么把他们联系在一起------音乐------对音乐的描写(比喻、情感、空白)让学生分析精彩的段落,谈一谈、议一议。

  二反思失误:

  1读得不够;诗歌是朗诵的艺术,多读才能体味出诗中的内涵。开头可以让学生先伴随着音乐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在分析完琵琶女的形象后读一读感悟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分析完诗人的经历后可以读一读体味诗人的情感;最后读一读全文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2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不够。教师自己的讲解过多,没有让学生动起来。如,可以让学生读完第三自然段后提一提自己的问题疑惑,第四自然段问一下你有什么疑惑。关注学生的需要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

琵琶行教学反思13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职业高中二年级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和相互交流才能弥补学生在鉴赏方面的缺乏和不足。

  在课前我先给学生放一段民乐,让学生先进入音乐欣赏的氛围。然后在音乐的背景中让学生描述音乐感受,在民乐曲当中开始我的教学过程。

  一、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品味本诗的意境,我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歌音乐的美好意境。其次,让学生自己主动鉴赏,学生都喜欢哪些句子,描出在哪里。当然,如果学生对本段诵读没有完成好,此环节就显得很矫揉造作,为了赶时间,学生发言大多停留在字面意思的分析而无升华部分,我的点评也只是蜻蜓点水,一笔点过。我在此环节处理很粗糙,

  二、为了完成感受作者通过文字表现音乐形象的艺术技巧的教学重点,我决定让学生重点分析诗人写作是应用的手法,从理论上进行概括总结。《琵琶行》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完成的很牵强,这是我以后应该注意的地方,所谓公开课也是检验自己教学能力的一次机会,且不可急于求成

  三、另外,在学法指导上,我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描写背后的情感,学生很容易的找出诗人情感在诗中的体现。这样,我和学生从音乐描写的意境、手法、情感对课文进行了三重解读之后,进行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品味,在比较阅读中巩固艺术手法。

  四、最后,我拿出10分左右的时间来指导学生实战演练,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将自己的感受流入笔端。在一段优美的《草原之夜》乐曲中结束课程。

琵琶行教学反思14

  《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起被誉为描摹声音的三大“至文”。用语言来显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难度太大,通常情况下,诗人都善于讨巧,大多取间接的审美感应来表现。而《琵琶行》不仅用倾听者的感受、反应来表现琵琶曲的美妙动听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而且运用拟声词和大量的比喻句来直接表现曲调的特点与旋律的变化,堪称描摹音乐的典范。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体悟到本诗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描摹音乐的妙处,不仅直接对标高考考点,而且将大大促进学生在鉴赏音乐与诗歌时的审美能力。有鉴于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品位诗歌的语言,学*诗歌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

  从授课情况来看,我的教学设想基本得到了一一体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总的来讲,本节课的主要收获有三点:

  一、教学设计凸显语文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品味诗歌的语言,学*本课描写声音的表达技巧并运用这些技巧去赏析、表现声音,着眼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教学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由赏析到运用,由课内到课外,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和创造、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更是贯穿课堂始终。

  二、主线鲜明,重点突出。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琵琶行》一课值得学*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诗歌语言、解读作品主旨等等,而本节课抓住这首诗出色描写音乐这个特色,确定学*作品描写音乐的表达技巧这个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心、口、手、耳、脑多种官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悟琵琶曲的美妙,通过探究、交流领悟作者所运用的表达技巧,通过延伸练*和课堂微写作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赏析、表达。

  三、注重学生活动,学生活动方式灵活多样。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凸显,学生的活动是否充分。本节课的学生活动将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将听、说、读、写相结合,将讲台下的活动与讲台上的活动相结合,灵活多样,追求实效。

  虽然在准备阶段我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考虑每一个教学细节,力求完美,但不完美是必然的,缺憾是难免的。回头自省,我认为本节课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诵读不够充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挥朗读对文本理解、情感熏陶的重要作用。虽然本节课设计了学生自读全文、齐读精彩段落、有感情美读个别语句等环节,但总体来说,诵读还不够充分,尤其是教师对学生诵读的指导有待加强。

  二、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学评价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当,能够大大提升学生的课堂活跃度。本节课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多是“很好”“非常好”之类的简单用语,缺乏变化和针对性。

  学无止境,教亦无止境。教研教改,我将一直在路上!

琵琶行教学反思15

  《琵琶行》内容丰富,涉及到的知识点多,教学选择空间大。其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全诗的主旨句,以此切入教学,不但可以串联起全文的内容,还可以以此探究本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

  课堂教学会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基础上,有一个知识延伸。《琵琶行》交待了琵琶女沦落天涯的原因,却没有交待作者沦落天涯的原因。另外,白居易的沦落天涯之恨,为何会通过一个迟暮美人来抒发?这些都是很好的探究方向,以此来对某种常见的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进行分类、总结学*。

  整个教学思路是:从(个性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识却不曾相逢——不曾相识不成逢,最后回到(共性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由个性到共性,形成一个层层递进的闭环。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的主体,要考虑到教学目标的适用性,因此在分析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时,采用了“解字释义”与“结合具体诗句”的方法,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且通过PPT,将相关问题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板书,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展示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一些教学操作与预先的教学预期出现出入。

  一个是好的方面。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常常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打开了一个新的教学思路,触发了新的教学灵感。

  但是很多教学操作是不符合教学预期的。

  首先,从教学内容安排方面来看,一些知识点在讲授的过程中,前后顺序在逻辑上并不是太合适。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诗句赏析、内涵探究与鉴赏方法总结,它们之间的顺序出现了问题。在拓展引申方面,有些知识内容太过于深入,学生不能理解。比如,有关士大夫政治理想的内容,过于宽泛。有些知识点所举的例子并不恰当,比如列举与白居易同时代的诗人时,李商隐这个例子并不是太合适。最后把有关李商隐的例子,转变成了最后的课外练*题。有关屈原“香草美人”的描述,也出现不恰当的地方。这些都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的。

  其次,某些知识环节并不能很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来,显得牵强附会。比如,最开始的导入设计是以南宋洪迈的观点“琵琶女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开始的,但在具体的教学操作中,并没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于是删除。再比如,由课本引申相应知识点的时候,引申出了意象的特征及变化,感觉有点火车跑偏,于是又删除。

  第三,在欣赏探究诗句,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些环节并没有达到预期。比如,在提问学生初读琵琶女的故事,有何感受时,学生的回答有的天马行空,有的拘泥成见,导致无法合理地进入到下一个环节。因此,后来将相关问题的切入口变小。再比如,在最后引申探究到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共同特征时,因为延伸的内容比较多,与学生之间几乎是零互动,变成纯粹的讲授课了,因此考虑相关内容尽量做到深入浅出,让学生参与进来。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好哪些知识点是需要着重的。知识点之间的前后顺序、逻辑关系一定要梳理到位。在讲授的过程中,所例举的事例一定要恰当,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板书将之具体化、形象化,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要紧紧围绕学生展开,避免陷入纯粹的讲授,而忽略了学生这个学*主体。在引申相关课外知识点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写在最后:教学之路漫漫而修远,而今迈步从头越。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3)

——《琵琶行》教案6篇

  知识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描写音乐的方法,领悟作者的艺术特色。

  理清全文脉络,分析结构特点。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透过人物的行动、语言,理解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入:*是一个盛产诗歌的国度,迄今为止,我们已经穿越《诗经》、《唐诗》走过了3000多年的曲折岁月。《唐诗》是我国诗歌的一座高峰,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灯塔,照耀着历代文人墨客。一提起唐代,人们首先想到的恐怕不是帝王将相,而是诗人才子。唐朝有这样一位皇帝,他的名字也许早已被人们淡忘了,可是他为一位诗人写的悼亡诗却永久的流传了下来。这位皇帝是谁呢?他就是唐宣宗李忱。他写的这首诗是这样的:

  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师:这位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怎么知道?

  生:名居易,字乐天;一篇《琵琶行》,一篇《长恨歌》。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河南省新郑,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由于得罪了宪宗和官僚集团,被贬官。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作品以通俗流丽著称。《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

  师:白居易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琵琶行》?

  生:被贬浔阳。

  三、文题背景:

  这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述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诗一问世,即广为传送,远扬塞外,直至今天,虽历时千载,仍传不衰。

  师: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现在我们学*这篇课文。

  四、翻译并疏理课文思路。

  序言部分:交待写作动机。 第三段:江中听诉身世苦。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五段:重问琵琶青衫湿。

  五、讲析课文:

  一>分析琵琶女、白居易的共同命运。

  师: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师:在这首长诗当中,诗人是用哪一个诗句将这两个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师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提示:从乐妓与诗人的人生历程中来寻找答案。

  师:乐妓:早年的境况是“艺压京城、艳盖群芳”(色艺双绝);

  现在的境况是“年老色衰、漂泊憔悴”(委身商人)。

  诗人:早年的境况是“身居高位、名动京师”(*厚禄);

  现在的境况是“谪居卧病、飘零天涯”(沦落凄凉)。

  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都是由“盛”(风光无限、春风得意)而“衰”(沦落天涯、境况凄凉)。琵琶女用一支琵琶曲向人们倾述了她坎坷曲折的人生,白居易用文学艺术形象的再现了琵琶女精湛的演技,又尽情地倾述了自己的悲愤之情。是“音乐”将他们联系在一起。

  师:诗人被贬到此地后基本上做到了“恬然自安”, 是什么导致了他的情感波动。

  师:提示:(从小序中找)铮铮然有京都声。

  师: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忧郁之情?

  明确:诗人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于现状,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越雄壮的曲子,正好能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也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激烈的情感。

  师:请大家想一下,假如琵琶女在江中演奏的是一曲江南小调,能否激起诗人如此强烈的情感?

  明确:江南小调是欢快的、流畅的感情,不能表达白居易的心情。而这首琵琶曲所表达的是琵琶女晚年落泊的情感,这种心情正符合白居易当时的心情,二者产生了共鸣。才激起了诗人内心如此强烈的感伤情感?

  二>、欣赏这千古绝唱的音乐描写。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4)

——琵琶行教学反思 (菁选6篇)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7.学生探讨: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成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说说琵琶女的'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复*音乐描写艺术

  2. 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 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乐趣。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7.学生探讨: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成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说说琵琶女的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复*音乐描写艺术

  2. 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 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1)听一首你喜欢的乐曲,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写出你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1.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本设计由鉴赏琵琶曲入手,在分析音乐描写技巧的同时体会人物情感的变化,和人物身世的再现。

  2.教学上能针对学情,挖掘教材的课程资源,形象再创造,调动想象与情感的审美方法的运用;美文诵读技巧的学*获得审美体验。

  3.教学过程突出学生的学*主体地位。如合作探究,个体表现等能激发学生的学*积极性,体验合作的愉快。

  4.教学环节从学生实际出发,重难点突出,通过图表形象再现抽象的音乐感受,体现了教学的灵活,有利于学生抽象与形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5.教学方法上,多媒体辅助教学,诵读配乐,既形象可感又启发学生的学*乐趣。

  本节课教学过程:

  提问前几天所学的杜甫诗三首,绝大多数同学掌握得较好,少数几个同学没有记熟。

  同学们通过学*资料简要了解白居易的生*,写这首琵琶行的背景。简要介绍歌行体。同学们思考并翻译小序,分组讨论小序在文章中的作用并找出小序中的句子与原文相对应的段落。分析第一段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在于:通过讨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节奏较为紧密。

  值得注意的是:小组讨论的时间有点长;有些同学的参与度不高;当堂检测的效果不好;还是没有完全把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讲授的内容依然有点多。

  以后设计教学环节应更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而非老师讲解;注意当堂检测环节的设置;注意引导有些同学参与小组讨论;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保证回顾提问的.时候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琵琶行》是高中新课标语文教材(必修二)第二单元“诗的唐朝”里的一篇课文,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叙事长诗,同时它也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在白居易死后,当时的皇帝唐宣宗写诗悼念:“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说明远在作者逝世前,本诗已经风行全国,很有影响了。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这是我们鉴赏和学*这课的一个重点。

  这篇课文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已有初步的文言知识积累,所以字句的疏通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在课前完成。而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感受一篇融音乐、文学于一炉的抒情叙事诗是我重点思考的问题。

  首先,通过导语创设情景,带领学生们来到了一千多年前的浔阳江畔,见证一个相遇相惜的故事,为下**了很好的铺垫。

  其次,课堂的第一部分——“难忘梦中城”。

  我以诗人和琵琶女共同对京城(帝京)的怀念作为切入点,通过反复诵读,体悟人物身世命运的由辉煌到凄凉悲剧性及相似性。我发挥自己在朗读方面的特长,富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进行讲解,感染了自己,也在一定程度上感染了学生。

  琵琶女和诗人的身世,这涉及到诗的主题,叙事诗是通过人物的命运来反映现实的。而琵琶女的身世引起了作者的强烈共鸣,诗人才产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揭示出诗人和琵琶女的命运共同点,才能够让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之后,课堂的第二部分——“赏析曲中妙”。

  通过赏析琵琶女的三次弹奏,品味诗歌意境,感悟音乐的魅力。重点讲解第二自然段中的音乐描写,学*如何用比喻描写音乐,汲取古代诗歌精华,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同时,我也选取了一古一今两段同样优秀的对于音乐的描写,来与本诗中的音乐描写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更加明确《琵琶行》意象更生活化,想象视觉美的特点。

  最后,课堂的第三部分——“感悟曲中情”。

  在学生鉴赏音乐描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曲中之情”“诗中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音乐来感知听者、演奏者内心感情,并将两者融为一体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写作,触发了同学们对人物命运的深入思考,更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来自心底的美的喜悦,使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中,品味浓浓诗情。

  本课的教学优点是突出了诗歌教学的诵读和鉴赏,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和用字,咂摸品味,读出语言艺术和人物情感。不足之处是在对音乐描写的侧面描写部分没有全面的分析;在学生诵读时,我对同学的诵读表现评价指导不到位。

  总之,这堂《琵琶行》赏析课,有成功的地方,亦有失败的地方。今后,我将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学和行动研究,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教学水*更上一个台阶。

  反思时间

  第4周

  教学内容

  《琵琶行》

  教学时间

 第5周

  在教学中贯彻地教育理念

  德育渗透、美育渗透、学科渗透、科学人文渗透

  对新教材及课程标准地认识

  对本诗的教学,一般是在学生朗读、背诵的基础上,先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鉴赏,分析诗歌双线交织的结构特点,最后归纳诗歌的主旨。本设计旨在突破此模式,设置带有独特视点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学*诗歌的兴趣,树立全新的诗歌鉴赏观,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本设计由三个问题组成。即:1、谁解琵琶声;2、谁解青衫泪;3、谁解风物意。最后作总结概括。

  学生学*收获知识与能力

  1、知识目标:欣赏并学*本诗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②培养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一、感知课文,诵读文段。

  二、明确课题,合作探究

  三、分析材料,扣题成文

  四、发言交流,完成结题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教学中最成功地案例简述

  2、谁解青衫泪

  [提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

  [明确] 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卿卿。”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本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的苦楚身世的倾诉后,更是激起诗人深深的怜悯。

  ②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

  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交融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

  理解诗人的“泪”

  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由 此也反映出朝廷动乱的变化。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悲,己怜,社会的变化、*的衰落,汇合在“同”上。表现出他和琵琶女的“沦落”都是不合理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天涯沦落”有丰富内涵,定出人们对苦难生活的共同情感体验,引起一代代人的共鸣,成了千古名作。

  琵琶女“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 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 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娼 商妇 怨

  琵琶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

  琵琶女对自己的凄凉遭遇、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表示了积聚已久的愤懑之情,以此控诉了世人的重色轻才、重利寡情,通过民间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的炎凉、动乱,控诉了黑暗的社会。

  但是诗人笔下的琵琶女没有认识到昔日卖笑承欢、醉生梦死的生活是一种被摧残的痛苦生涯,相反还抱着炫耀、追恋、惋惜的态度。她只是悲叹红颜易老、繁花早逝,却没有从自己的不幸遭遇中得到觉醒。

  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同是天涯沦落人”,作者与琵琶女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A.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偏僻的江州。

  B. 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C. 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敢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凉的寂寞生活。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伎,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二者的遭遇揭示 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美学价值,现实意义)

  教学失误及补救措施

  1.虽然没有表演课的精致与完美,但让学生体验到了粗糙中的真实,*实中的真情。

  2.“非指示性”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量很大,本节课一个课时根本不够,以后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要在学生专心研读的过程中“截流”,也不要在学生尽兴交流与讨论时“快刀崭乱麻”。既然是让学生自主学*,就要舍得把时间给他们。没有让学生完全放开手脚。”

  3.静心想想,发现学生的发言面、参与度还不够广。虽然课堂上学生的学*不只是外显的。归纳原因,可能有三,一是班级中的十四五位同学太踊跃了,一有发言机会他们就抢着说;二是同学与我这位临时教师不熟悉,内向的同学就不发言了;三是教师提供的自由发言机会高于随机指定的发言机会。以后要使随机指定发言的比例与自由发言比例基本对等。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5)

——《琵琶行》教学反思 (菁华5篇)

  教学目标

  品味诗歌意境,分析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理清全文脉络,分析本课的结构特点;学*描写音乐的方法,学*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联想和想像能力,背诵本段。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领悟作者关注现实,同情和尊重受损害的下层妇女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并从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中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难点:理解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以及是如何将乐曲的情调和演奏者、听者的感情融为一体的。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理清全文思路,分析本诗结构特点。

  2.鉴赏高超的音乐描写

  (二)过程设计:

  一.导语设计

  教师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学生沉醉其中)

  教师:刚才同学们都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世界中,那么哪位同学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呢?(学生们各抒已见,有的说轻快、流畅;有的说悲伤、忧郁;有的说激扬动听等等,很多同学觉得难以表达出来)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表达的感受可以看出,用语言来表达音乐的感受可以说是比较难的事,大家知道音乐并不是实实在在,可感的、可触摸到的实物,它是有声无形,缥缈难以捕捉的。历代用诗歌来表现音乐的作品很少,堪称精品就更罕见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可谓描写音乐的极品,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白居易是怎样描写乐曲的。首先来看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出示多媒体投影:内容为白居易简介,新乐府运动,“行”体介绍及创作背景介绍(略)。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学生朗读全诗。

  三.在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叙事结构,鉴赏整齐兼变化的结构美。

  1.《琵琶行》以人物为线索,形成明暗对称又交织汇聚的双线结构,这种结构既严谨缜密,又错落有致,显现出对称的整齐美,交织汇聚的变化美,明线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线是诗人的感受,两线重点汇合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个句子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归纳出诗文如下的结构(多媒体展示),即板书设计(附在后文)。

  2.请学生认真读诗歌的“序”部分,理出“序”与正文的关系。

  本诗的序文交代了写作原因,内容上与正文前后照应。例如:序文的第二句与诗的第一段呼应;第三四五句与诗的第二三段呼应;第六七句与诗的第四段呼应。

  四.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琵琶女总共有三次演奏,重点欣赏第二次演奏)。

  1.请学生找出诗歌中详细描绘琵琶曲的段落(学生能够很快找出第二段)。

  2.请学生集体朗读第二段,再请一位同学朗读(此时学生的朗读感情无甚变化)。

  教师点拨:乐曲是有节奏感的,是起伏变化的,大家刚才没有读出乐曲的起伏变化,可能是大家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的情感变化,接下来我们仔细地来品读这段琵琶曲的描写。课前我们探讨过,音乐是无形的抽象的,用文字来表达是很困难的,但我们发现白居易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来使大家感受到音乐的美?(学生顿时领悟是用了一连串的比喻)。

  3.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形象美,让学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语”等这些句子模拟的声音,再让学生揣摩琵琶女用这些声音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获得“粗重繁密”、“细幽柔宛”“清脆圆润”等音响上的认识,也体味到人物情感的变化。

  4.师生合作探究:是否能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从诗中找出相关内容。

  教师点拨:“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此时琵琶声欢快明朗,清脆悦耳,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春时代。“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年轻的她色艺超群,名噪京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深深的思考中――年长色衰,又值社会动乱,“门前冷落鞍马稀”,不得已“嫁作商人妇,“转徙于江湖间”;“银瓶乍破水浆迸”至“四弦一声如裂帛”,这段音乐高涨,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轻别离”命运的不*之感与愤懑之情,也是对不公*社会现实的愤怒控诉!

  5.学生通过琵琶女身世情感的变化再次朗读,感情有了起伏变化。

  6.教师播放名家示范朗读,让学生跟读。

  7.学生探讨:白居易在谈诗歌创作时说:“事物牵于外,情感动于内,随感遇而形成于咏叹。”(《与元九书》)这首诗就是因事兴感之作。阅读诗序,说说琵琶女的琴声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教师点拨:诗人是通过琵琶女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身世了解琵琶女的经历的。诗人借助琵琶曲这一媒介听出了琵琶女的“*生不得志”,感觉到她心中的“无限事”,听其诉说则更是直接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琵琶女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从序中可读出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诗人对琵琶曲的描绘正是自身身世的倾诉。

  8.学生再次朗读,并尝试背诵,结束全课。

  【附】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应急读,有轻快情调;“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以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瓶”以下四句写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

  9.作业布置:

  (1)延伸阅读韩愈《听颖师弹琴》(多媒体显示)。

  (2)让学生课后试着去找一些琵琶曲来听,加深体会乐曲节奏的变化。

  第二课时

  (一) 教学要点

  1. 复*音乐描写艺术

  2. 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二) 过程设计

  1.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听过的琵琶曲,当然很少学生会熟悉,教师可以把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播放给学生听,并结合课文的乐曲部分一齐感受。

  2.请学生根据乐曲节奏变化填图(多媒体展示),附在后文,也可让学生自己绘制出来。

  3.请学生评析韩愈的《听颖师弹琴》。

  4.引导学生在诵读感知的基础上品味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鉴赏诗歌意境。首先,让学生含情颂读,在学生有了第一感觉时,让他们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品味这些句子的意境,因为诗中写景的句子是具体可感的,学生大多数可以找出这些句子,此时教师让他们将自己找出来的句子进行想象勾画,用更丰富的语言将画面描述出来。

  例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叙写江边送客的句子,有位学生把它丰富为:“秋风瑟瑟,浔阳江头伫立着两个神情黯然的人,他们都无语凝噎,木然注视着茫茫江水中的那轮寒月,他们沉重的心绪如枫叶荻花飘转在寒风中一样”。应该说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将有限的文字恰到好处地描绘了一幅凄美的画面,非常契合诗歌的意境。显然学生在鉴赏诗人笔下景物的时候,已经调动了个人的情感(悲情),已经做到了意(情感)与境(画面、景物)的结合。诗中写景的句子还很多,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可以让学生发掘美的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惨、空、绕、寒、悄无言,秋月白”等关键词,让学生联系叙事感触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当然以我校学生的素质都能象前面那位同学描绘得如此有文采,是很少的,但至少他们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与景物相结合就相当不错了。

  5.引导学生探析人物命运,感受人物的情感,鉴赏人物美

  (1)引导学生再创造琵琶女形象

  引导学生再创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学生具体地描摹她的美貌,还要求学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审美体验。

  教师让学生找出描写琵琶女形象的语句,加以揣摩,想象。

  例如:“千呼万唤”、“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些名句,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如“千、万、始、半遮面”来揣摩,大部分学生能够体会到琵琶女害羞的神态及复杂沉重的心理。

  学生还会通过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且在上节学*的基础上,学生还能够通过具体可感的音乐去理解琵琶女的心境,以及她如何在乐曲中倾注自己的感情。

  (2)引导学生再创造诗人形象

  诗人在“序”里的自述是进行再创造的主要材料,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概括出诗人政治失意,无辜遭贬,漂泊江湖,郁闷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让学生结合“醉不成欢惨将别”“同是天涯沦落人”“江洲司马青衫湿”等句子感受诗人心境与情感。他的心境凄楚而悲凉,他的情感怨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与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点,并能将这种情感的共鸣升华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出社会变乱,政治衰败带给人民深重灾难的深刻主题。

  6.学生再次朗读全诗(此时学生很有感情地朗读)。

  7.课文总结

  音乐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然而诗人白居易用比喻的手法将乐曲的美妙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可贵的是诗人使用双线结构,一虚一实,虚实相生,将情、景、事高度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绘制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难怪“文章已满行人耳”,胡儿能唱《琵琶篇》。

  8.作业布置:


《琵琶行》教学反思(精选10篇)(扩展6)

——琵琶行并序教案实用10篇

  1 .文本全解。

  (1) 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

  白居易 (772 — 846) ,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土、醉吟先生,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原籍太原 ( 今属山西 ) ,祖上迁居下邦 ( 今陕西渭南 ) 。白居易出生于河南新郑县 ( 今河南新郑县 ) 。贞元十六年 (800) 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后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元和十年 (815) ,因上书请求急捕刺杀宰相武元衡的凶手;为执政者所恶,贬江州司马。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官终刑部尚书。晚年闲居洛阳,因与香山僧如满结香火社,白衣鸠仗,世称白香山。

  白居易是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受杜甫《兵车行》等“即事名篇”的启发,创为新乐府。一生留下* 3000 篇诗作,数量之多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早年自编诗集,把自己的诗作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讽喻诗多为早年所作,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广泛而深刻地反映并批判现实。感伤诗以《长恨歌》、 《琵琶行》为代表,至今脍炙人口。其诗善于叙述,语言浅易明畅,相传老妪能解论者或以“浅俗”贬其诗。其诗质量不高者为数不少,但其佳作亦大量存在。

  该诗写于元和十一年秋,白居易贬官江州的第二年。元和十年*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刺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认为这是“国辱”,首先上书请求捕贼。当时他的官职是赞善大夫,权贵们便指责他不应越职奏事,又诬蔑说白居易的母亲因看花坠井而死,而白居易作赏花诗、新井诗,有伤名教。白居易于是被贬江州司马。其实他得罪的真正原因,是他写的那些针砭时政的政治讽喻诗,早已引起权贵们的嫉恨。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始得名于文章,终得罪于文章”。这次打击给白居易的心灵留下很深的创伤,到江州后一年的生活,使他很快体验到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诗人那压抑已久的感情便像开了闸的河水,一起倾泻而出。

  (2) 基本解读。

  此诗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同为白居易诗作中最为人称道的名篇。唐宜宗李忱在为诗人所作悼诗中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 { 琵琶》篇”,即拈出这两篇歌行来描述白诗的脍炙人口。

  诗前有序云: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谈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两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决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诗中所咏,即是他和琵琶女邂逅相遇、相知,琵琶女为之演奏的经过。因两人各自的身世遭遇相*,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于是诗人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为这位被损害、被侮辱的弱女子落泪,也为自己的不公*遭遇而难过、愤懑。

  全诗可分为四大段。

  第一段从开头至“犹抱琵琶半遮面”止,写江头送客而遇琵琶女。

  开头两句极为精炼地概括了地点、人物、事件、时间以及环境气氛。接下来几句,由秋夜送客,临别把盏引出“举杯欲饮无管弦”,又进而引出琵琶声。经过一重重铺垫,女主人公才“千呼万唤”地出场,而出场的亮相,却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对女主人公的出场,诗人笔力贯注于气氛的烘托和场面的铺排,于女主人公的外貌不著一字,却已将她凄凉落寞的神情曲曲传出。精心结撰而不露痕迹,语不惊人而出人意表,最见白居易“用常得奇”的功力。

  第二段从“转轴拨弦三两声”至“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邀请琵琶女弹奏的经过及其所奏琵琶之精妙绝伦。

  这一段为全诗的精彩部分,诗人在这一段中以变化灵动的笔墨和绘声绘色的比喻,重点描写了商妇所弹奏的琵琶乐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乎生不得志。”写琵琶声和缓低沉,娓娓道来。

  “低眉信手续续弹”以下四句,写演奏者不断变换指法,既见其指法熟练,技艺不凡,又使琵琶声慢慢舒展,节奏逐步加快。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写琵琶声犹如急风快雨,时而重浊繁密,时而轻清幽细;时而又像珠落玉盘,重浊轻清,错落清脆。作者以新颖精妙的比喻,将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为人们熟知的自然景象和生活场景,使读者对音乐的内容、声情得到形象的感受和理解。

  “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六句,写琵琶曲由急促变为婉转流利,继而变得冷涩,终而慢慢停歇。虽则此时乐曲已经暂停,但仍然余味无穷,无胜于有。

  正当听众都沉浸在先前的乐曲之中,还未回过神来,忽然奇兵突出,琵琶声又如“银瓶破”、“水浆进”、 “铁骑突”、 “刀枪鸣”般爆发,激越奔放,气势雄健,陡然一扬,复戛然而止。在场听众无不为之陶醉,为之感染,座中久久无言。

  在这短短二十四句中,断续相连,波澜叠起。诗人在这一节中妙喻连珠,调动了听觉、视觉、触觉等各方面形象,将起伏回荡的琵琶乐曲描绘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通过这一节对琵琶乐曲的描写,诗人写出了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妙,同时也展现了她历经沧桑、起伏回荡的心曲。

  第三段自“沉吟放拨插弦中”至“梦啼妆泪红阑干”,写商人妇自述其身世。

  诗人通过商妇的自述,以从容不迫的语言,为她的半生坎坷谱写了一曲曲缠绵悱恻的悲歌。 “虾蟆陵”位于长安城东南曲江附*,是当时歌伎舞伎集中居住的游乐场所。 “缠头”是指艺妓献艺后,观众为表示赞赏而赠送的绫帛之类。 “钿头云篦”指镶有珠宝、镂有云纹用作头饰的梳篦。以上都描写琵琶女嫁作商人妇之前,因色艺俱绝所过的欢乐豪华生活。自“弟走从军阿姨死”以下,笔调一转,叙述她的沉沦冷落。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两句,可谓她弹奏琵琶时所流露的跌宕起伏、缠绵悱恻的心情的注脚。

  第四段从“我闻琵琶已叹息”至结尾,写诗人听了琵琶曲以及琵琶女的自述后所引起的感慨。

  这里诗人丝毫不提贬出京城以前的生活,也不涉及被贬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而集中笔墨描述了“浔阳地僻无音乐”给他所带来的苦恼,这是诗人善于剪裁之处。写琵琶女时详于昔,写自己时则略之,以彼形此,这是行文互见之法。写自己被贬之后,集中于由欣赏琵琶曲而引起的“无音乐”之苦而略于其他,以此形彼,更是照应主旨、细密凝练之处。结尾六句,由诗人与琵琶女的对话,重新转入弹奏琵琶及听者的感受,最终归结为“江州司马青衫湿”。 “青衫”是唐代最低文官的服装, “江州司马”则突出了诗人被贬后的身份,这正是一篇之主旨所在。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当时诗人已 44 岁,年龄老大而位卑言轻,更遭贬谪而投闲置散,使他顿生美人迟暮、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所主要抒发的,正是诗人的.这一深沉的感慨。还有一点,琵琶女和诗人,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相同,两人的遭遇也各有不同的具体情况,属于不同的社会问题。但诗人还是把她引为同调,引为知己。说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深挚的话来,这说明诗人对被侮辱的女性抱有同情与尊重的态度。'一个封建官僚能够这样是难能可贵的。

  (3) 精华鉴赏。

  ① 叙事和抒情的结合,是本诗的显著特点。本诗是一篇长篇叙事诗,在叙事的过程中,字里行间都渗透着对琵琶女深挚而隽永的同情。诗人很善于刻画对方的心理活动,而在刻画对方心理的时候流露出自己的情感。例如邀请琵琶女相见的几句: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把一个女子的迟疑、腼腆,既难忍独守空船的寂寞,又不便在夜间与陌生人相会的矛盾心情,十分细致地刻画出来了。又如“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这些叙述都使人感到诗人对这女子是很理解、很体贴、很同情•的。诗人穿插的景物描写也很好地起到了渲染感情的作用。借“枫叶荻花秋瑟瑟”抒写惜别之情,借“绕船月明江水寒”抒写琵琶女的孤单与寂寞,借“黄芦苦竹绕宅生”抒写谪居卧病的凄苦与无聊,都是诗中画龙点睛之笔。

  ②叙事富于详略虚实的变化,脉络分明,曲折生动。诗从秋夜送客写起,由“举杯欲饮无管弦”引出琵琶声和琵琶女,这些过程都写得比较简单。第二段音乐描写,一共用了二十二句,写得很详尽,把曲调的变化、弹奏的技巧、曲中的感情,淋漓尽致地描写出来。再下面又是简单的交代和过渡,只用四句诗说明音乐的效果和琵琶女放拔插弦、整顿衣裳的动作,便转到琵琶女叙述自己的身世。这一段又是二十二句,写得比较详细,特别是她在长安的欢乐生活,连细节都写出来了。接着是诗人的自述,贬谪以前在长安的生活一字不提,着重写谪居浔阳一年来的寂寞。在这一段话里,反复三次诉说没有悦耳的音乐,至于其他种种的细节则一概从略了。在诗人这番话的感动下,琵琶女作了第二次演奏。关于这次演奏诗人改用略写、虚写,只用“凄凄不似向前声”这样一句话便交代了过去,随即结束全诗。

  ③对音乐的描写尤有独到之处。音乐形象是难以捕捉的,如何借助语言把它变成读者易于感受

  的具体形象呢 ? 这是描写音乐时常常遇到的一个困难。但这个困难在白居易笔下似乎并不存在,他写得那样灵活,那样自如,使人读着他的诗仿佛亲耳听到了音乐一般。他是怎样取得这样好的效果呢——

  O 比喻,用一连串比喻反复形容。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这些诗句都是用生活中具体的声音作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和旋律。 “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用珠玉相击的声音模拟琵琶这种乐器的音响效果,真是再恰切不过了。人们常以珠圆玉润形容歌声的婉转, “大珠小珠落玉盘”中的珠玉,也给人以圆润之感,使人联想到乐曲的和谐。

  O 写弹者与听者的感情交流。如“未成曲调先有情”、 “似诉*生不得志”、 “说尽心中无限事”、 “别有幽愁暗恨生”、 “满座重闻皆掩泣”等等,都让人感到那琵琶声中有琵琶女的形象,也有听者的共鸣。像这样声情结合,以情绘声,显然比单纯客观地描写声音,效果要好得多。

  O 不但写有声,而且写无声。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是以无声衬托有声,用乐曲休止时的余韵来强调乐曲的效果。特别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一句,传导出乐曲休止、间歇时,那种余音袅袅、令人浮想联翩的艺术审美感受,揭示了“有无相生”审美规律,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2 .*题解说。

  (1) 第一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加深对作品的领会和晶赏。

  参考答案: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在以下几个方面是相同的:①两人同由京城流落江州,都有天涯沦落之感;②两人都曾有过欢乐富足的生活,如今生活境遇一落千丈。③两人同居穷乡僻壤,举目无亲,知音难觅,倍感凄凉寂寞;④两人前程未卜,对未采都怀着深深的忧虑。由于这几方面的相同,尽管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的地位相距甚远,诗人仍然把对方引为同道,由此可体会得到作者贬谪江州,牢骚困顿,郁郁寡欢的心情,也反映出诗人对被损害、被侮辱女性的同情。正所谓“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 ( 《唐宋诗醇 ))

  (2) 第二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理解作品形象塑造及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作者善于把握住具有代表性的细节来刻画琵琶女的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写出了她在生人面前迟疑、腼腆的情态及其欲出不出的矛盾心理;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写她弹完一曲而要自述身世时,将语未语、矜持严肃且略有顾虑的神情;令人心酸的凄怆自述,以及她弹奏琵琶的专注和技艺的高超,等等,多方面地揭示了这位饱经风霜、内心伤痛、满怀忧思的风尘女子形象,刻画得非常深刻生动。

  (3) 第三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本课中摹写音乐形象的段落,是诗歌的最精彩部分,题目旨在让学生深入理解、体会这部分的精妙之处,同时也培养加强学生的想像力。

  参考答案:参考“精华鉴赏”第③段。

  (4) 第四题命题意图和参考答案。

  命题意图: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其中的写景之句看似“闲笔”,其实在渲染场面、气氛,表情达意等方面都很有作用。本题旨在让学生重视这类文字,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多种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诗中写景的诗句主要有几处。①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写秋风中的枫叶、芦苇,渲染秋天的冷落萧条,为全诗奠定了一种伤感凄凉的基调;②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江水无声,秋月无言,以无声衬托有声,充分写出了听众被琵琶曲征服后,为之陶醉、静默回味的场面,且与上述秋景特色相呼应。③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是琵琶女自述际遇,身旁无物,唯有明月、江水绕船,孤单冷寂之意,不言自明。④ “住在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 ? 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写江州的生活环境,住宅杂草丛生,禽兽哀鸣,更苦的是没有朋友知音。诗人的失意寂寞,孤苦无聊,也通过这些景色描写来反映,其遭际与琵琶女何乃相似 ! 以上几处写景,看似不经意,但都寄寓了作者的情思,对场面气氛的渲染和情感的抒发,都不可缺少。

  3 .相关资料。

  乐天之诗,情致曲尽,入人肝脾,随物赋形,所在充满,殆与元气相侔。至长篇大韵,•动数百千言,而顺适惬当,句句如一,无争张牵强之态,此岂捻断吟须、悲鸣口吻者之疥能至哉 ? 而世以浅易轻之,盖不足与言矣。

  【教学目的】

  1、体会古典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欣赏音乐描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描写诗句的品读热情,从而唤起其丰富的想象。

  2、鉴赏诗歌借助音乐描写表达情感,理解诗人的内心感受,探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诗中音乐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探因。

  【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的内涵和情感表达作用。(即探求音乐描写与琵琶女及诗人遭遇的内在共同点)

  2、学*描摹音乐意境。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问:大家听说过古代“知音”的传说吗?哪位同学知道,请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同学回答)

  武汉龟山脚下,流传着春秋时乐师俞伯牙摔琴的故事。有一天,伯牙鼓琴于龟山,琴声传达出攀登高山的意蕴。以打柴为生的钟子期正好路过这里,听到绝妙的乐曲,便放下担子,连连赞叹道:“善哉,峨峨兮泰山!”(意思是说:“好啊,仿佛泰山巍峨耸立!”)一会儿,旋律中又仿佛奔涌出流水,子期又夸赞道:“善哉,洋洋乎若江河!”(意思是说:“好啊,像长江黄河汹涌澎湃!”)伯牙弹什么样的曲子,子期都能欣赏得出来。两人引为知己。

  后来,钟子期没能如约去赏琴,一打听,原来是病逝了。俞伯牙痛惜地说:“吾痛失一知己矣!”摔琴后终生不复鼓琴。

  问:俞伯牙弹的这首曲子,叫什么名?(明确:高山流水)

  演奏者一曲《高山流水》,能使赏乐者内心共鸣,引为知音;而《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弹奏就使一代诗盟白居易潸然泪下。

  (教师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

  通过自*,想必同学们已经知道这首诗一共写了琵琶女几次演奏?(明确:三次)诗中重点描写的是哪一次?(明确:第二次)分布在诗中第几段?(明确:第二段)那好,我们就先抓重点,开始品读第二段中的音乐描写语句。

  文章分析:

  (一)文章结构:

  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第二段:江心聆听琵琶曲。

  第三段:江中诉身世苦。

  第四段: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五段:重闻琵琶青衫湿。

  从结构中可以看出,全文以人物为线索,一是以歌女身世为线索,一是以诗人感受为线索,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最后两者交汇,其联结靠诗人与歌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同感情体验。分析叙事线索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抒情线索。

  (二)鉴赏语句:

  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又由于声律与情韵的配合,令人顿感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景物有了感应。情景交融,自然地点染出哀伤之别,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3、唯见江心秋月白。

  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情景交融,衬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4、另外如:“绕船明月江水寒”,写歌女独守空船时的环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凉的心情;“黄芦苦竹绕宅生”,写诗人的生活环境,点明寂寞悲凉的心情。由于景物环境叙述与抒情的结合,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浸沉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优美动人。

  (三)赏析描写音乐的语句:

  ①比喻句音乐

  大弦嘈嘈如急雨繁密

  小弦切切如私语幽细

  大珠小珠落玉盘轻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宛转流利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入微

  四弦一声如裂帛戛然而止

  运用比喻写音乐的艺术效果: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写出音乐的变化,用这些具体的现实生活中听到过的声音和形象比拟描绘乐声,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刻划成有形可感的实体。读者不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高亢激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而且仔细欣赏起来,还可以听出这一声和那一声又有明显的音色、音调上的区别,热闹而不紊乱,复杂而有层次。听了这一系列巧妙的比喻,就像听完了一支完整的乐曲:先从轻徐悠长开始,仿佛从沉思中唤起记忆;接着众音繁会,像波涛起伏;马上又转到幽细甚至听不见,宛似悲恸抽泣;最后以短促刚劲的音响终曲,犹如急雷破山,崩岩走石。读者从这连珠式的具体可感的乐声中还能体会出弹奏者的“有情”、“不得意”以至难以明言的“无限事”,从而出色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表达。

  (五)理解中心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分析:这两句写出了自己与琵琶女之间身世的共同点"同是天涯沦落人"。他们之间虽然出身、经历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也有相似之处:1、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都长安来到遥远地僻的江州;2、一个是名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3、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都同样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过着冷落凄清的寂寞生活。正因为如此,诗人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表现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这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这两句是全诗的主题所在。诗人通过沦落天涯的歌女的一生,来抒发自己忧国遭贬的政治苦闷。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对被贬谪的满腔幽愤,对封建社会冷酷黑暗的揭露完全交织在一起,是封建社会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情绪。现成了人们表达同病相怜,互相慰籍的名句。这两句直抒"天涯沦落"之感。

  (六)人物形象:

  1、琵琶女的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常吟诵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里活动,还暗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明回想往事沉重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自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冷落寂寞形成鲜明对照,道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2、诗人形象。

  送客时的离愁别绪,听歌女演奏和自叙时感情共鸣,对远离京城环境的过敏不适,春江秋月夜的一人独饮,这些叙述无不是诗人心曲的流露,直让人为诗人无故被贬黯然泪下,生出一腔怨愤。

  3、形象拓展:

  一个是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艺妓,一个是被压抑的真正知识分子,虽地位悬隔,在这风清月白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和交流,成为知音,可见其对歌妓人格尊重的进步思想。二者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压抑人才、不容贤能的黑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蕴含着许多能使人从悲哀中出甘美的人生哲理,已超超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一、曲折动人的结构情节

  ?琵琶行》全诗616字,篇幅虽不长,但结构细密,层次清晰,情节曲折动人。《琵琶行》明写琵琶女,暗写白居易,写琵琶女的知音难求,其实也在写白居易的政治失意。把琵琶女的身世与自己的谪居生活有机结合,层层铺展,是本诗的结构特点。情节安排也颇具匠心。琵琶女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有着先声夺人之妙;琵琶女的“幽然暗恨”先于曲中传出,再直言诉说;诗人被贬失意的满腹悲愤是以琵琶女由盛到衰的剧变身世作为铺垫,再倾吐而出。这样层层描写、处处烘托,又巧设悬念,情节展开跌宕起伏、曲折动人。

  二、淋漓尽致的音乐描写

  音乐本有声无形,过耳即逝,但在白居易笔下,那复杂多变的琵琶声却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其手法,一是运用准确的动词表现演奏的纯熟指法,如诗中“拨”、“拢”、“捻”、“抹”、“挑”等一系列动词,准确反映了琵琶女动作的娴熟,变化有度。把无形的音乐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读者对丰富多变的琵琶声和琵琶女弹奏技艺的印象。二是大量运用比喻的手法,以表现琵琶曲中复杂、细微的音响变化。比如:以骤降的“急雨”比喻粗弦的繁音促节;以少女般的轻柔“私语”比喻细弦细碎绵密的声调;以“大珠小珠落玉盘”比喻乐声的高低音杂与清脆悦耳;以“花底”的“莺语”、“冰下”的`“泉流”比喻乐声的温和宛转与幽咽若凝;以“银瓶乍破”、“水浆迸溅”、“铁骑突出”、“刀枪齐鸣”比喻乐声暂时休止后又骤然响起;以“裂帛”比喻四弦齐拨时乐声的清脆短促、响亮的非凡等等。这些形象贴切的比喻,把美好的旋律、变化的节奏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是以声传情,情声交隔,把琵琶声的变化与演奏者的情感变化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如果说,琵琶女在校音定调时,已流露出感情色彩,那么,随着正式弹奏的开始,感情的流露逐渐明朗,在时而欢快流转,时而高昂激越,时而暂时休止,时而低沉悲咽的音调中,蕴涵着琵琶女或欢快、或忧伤、或沉痛、或悲哀的情感。从“似诉*生不得意”到“说尽心中无限事”,声声琵琶,曲曲传出的正是琵琶女内心的复杂情感。另外,声声琵琶又是演奏者和听者情感交流的媒介,演奏者传情,听者闻声动情,不仅使所描绘的音乐更具艺术魅力,而且深化了诗的主题。

  三、形神兼备的细节描写

  诗中细节描写颇具匠心,不少细节取自人物富有典型意义的动作、神态,用以展示人物的内心,表达人物的情感,具有形神兼备、含意深遂的特点。如琵琶女的出场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一细节把琵琶女自惭身世的心理、稳重的性格和盘托出。当琵琶女结束弹奏,欲述身世时,诗人又设置了这样的细节,“沉弦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欲语不语,恭敬严肃的神情,先整衣再站起的动作都反映了琵琶女内心难言的痛楚和稳重、端庄的性格。这些细节着墨不多,但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感其事、如见其人的感受,并可以由人物动作窥见其内心世界。诗中写琵琶女自叙年轻时的欢乐生活,更借助于细节描写:如“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凌少年争缠头,一典红绡不知数。铀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这些细节都是出自实际生活的典型材料,表现了琵琶女少年时在当时娱乐圈内红极一时的情形。

  四、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

  ?琵琶行》中穿插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气氛、渲染感情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诗一开头,诗人就以富于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萧索的秋景:江水之滨、枫叶芦苇摇动于瑟瑟秋风中;秋江之中,茫茫江水起伏于皎洁的明月之下。美丽而凄清的景色,与全诗低沉、悲怨的情调和谐一致,为诗歌情节的展开和人物感情的抒发创造了浓烈的气氛。

  再如,写琵琶女演奏结束,乐声戛然而止后,诗人用“车船西舫悄无声,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渲染出沉寂、清冷的气氛,借以烘托人们因沉浸于乐曲旋律而心神凝聚的情态,映衬乐曲余音绕梁的魅力。诗人陈述自己谪居生活的苦闷,同样也穿插了生动形象的景物描写,绕屋的黄芦苦竹、啼血的杜鹃、哀鸣的猿声构成了凄苦的氛围,衬托了诗人悲凉的心境。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出现的虽然不多,但却生动形象,对于酝酿诗的气氛、增添诗的情韵、烘托人物形象、深化诗的主题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五、深刻鲜明的主题

  理解《琵琶行》的主题,应结合具体的历史背景、社会生活环境给予讲解评价。元和十年煿元815年犃月,李师派人刺杀主持*定藩叛乱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当时任太子佐赞大夫,虽然并非谏官,但还是上书直谏,请求缉办凶手,结果因政敌的谗言,被贬为江州司马。而此诗即作于诗人贬谪江州的次年秋。

  其一,我们从诗人自叙写作缘由的诗前小叙中可以看到,“感斯人言,是夕拾觉有迁谪意”等语分明蕴涵着遭谗被贬的不*之感。

  其二,白居易根据《琵琶行》的内容,将此诗编入他的“感伤诗”类。所谓感伤诗,诗人在《与元九》中明确指出:这类诗皆为“有事物寄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意而形于叹咏者”的有感而发之作。江州司马和琵琶女,一个是政治生命受到挫折,一个是艺术生涯的结束;一个是政治上不得重用,一个是知音难觅,相似的际遇、同样的心境。这首诗正是触景生情,因事起意,寓自己的身世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中,借以抒幽愤。因而自然地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琵琶行》并不完全是对封建社会下层被压迫者的同情,更主要的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知音难觅的无奈,这也正是贯通《琵琶行》全诗的主题。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的身世及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2、理解把握课文的内容。

  3、领会用各种比喻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课文的内容和领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2、领会用各种比喻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

  难点:理解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及表达的内容。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诵读、点拨、讨论等方式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了解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处境,进一步理解他们产生共鸣的原因,

  2、诵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感情基调。

  〈二〉教学过程

  1、听诵读录音,了解课文梗概。(用一句话概括)

  2、诵读全文,初步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

  3、了解琵琶女的身世

  (1)找出写琵琶女身世的句子(①序言部分第3句,②正文第三段2—11句);

  (2)诵读相关句子,理解一些文言词语意思,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琵琶女的身世。

  4、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

  (1)找出写诗人当时处境的句子(①序言部分第1句,②正文第四段3—8句);(2)诵读相关句子,结合课文注解③,再作一些关于作者身世的补充。

  5、两人的遭遇有什么相同之处?用原文诗句概括。(“同是天涯沦落人”)

  解释“沦落”含义,并结合以上(1)、(2)点进一步理解两人“沦落”的具体表现:

  琵琶女:年轻貌美、技艺高超、欢笑作乐——年老色衰、冷落飘零;(怨)

  作者:京城**、高朋满座、诗酒流连——谪居卧病,凄凉落魄。(恨)

  为下一步理解两人能产生共鸣作铺垫。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理解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及表达的内容;

  2、领悟琵琶女通过音乐变化流露的情感变化。

  〈二〉教学过程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略写;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详写;第三次是明写,略写。

  2、赏析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诗的第一段。

  (2)提问、思考:

  ①描写景物句子的特点及作用:萧瑟,渲染气氛,烘托心情。

  ②“主人忘归客不发”,为什么?(琵琶声的情调触发了主客的心情)

  (3)学生诵诵第一段,体味其中作者的感情。

  3、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娴熟、传情,并进入状态。

  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概写琵琶女演奏,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以及怨怨恨之情。

  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具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幺》的情景。

  (3)鉴赏诗人表现乐曲情调的的手法

  ①找出琵琶女演凑的句子,并说说演凑的内容。

  ②在演凑之前,诗人先写琵琶女调弦的动作和神情,有何作用?

  ③具体找出描慕声音和比喻两种表现手法,说说有何作用,并诵读相应句子。

  ④说说琵琶女演奏中流露的情感变化。

  (4)末句“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什么作用?

  明确: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余音的境界中。

  (5)学生诵诵第二段,进一步领会琵琶女的感情变化。

  4、赏析琵琶女的第三次演奏

  (1)学生默读5段。

  (2)作者写琵琶女第一、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一、三次作者从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5、讨论:

  (1)两人产生共鸣的原因:

  ①琵琶声优美动人;

  ②遭遇相似,心灵触动。

  (2)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总结本文写作特色

  (1)结构严谨。全诗以人物为线索,歌女的身世是明线,诗人的感受是暗线,明线从现象反映主题,暗线则从本质上揭示主题。一明一暗,一虚一实,明暗相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2)善于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四〉作业

  学生诵读第二段,进一步领会描摹音乐变化的手法以及蕴含的情感。

  〈五〉板书设计

  琵琶行(并序)

  琵琶女白居易

  京倡京官

  商妇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韦首建

  一.教学目标:

  1、学*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如在眼前,为学生学*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方法:

  1、通过观看电影剪辑帮助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2、列出思考题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结合《音乐欣赏》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谈谈欣赏一些乐曲的感受,启发学生学*的兴趣。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前反复播放在《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我们现在听到的这几首曲子是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大家能说出它的曲子吗?

  学生们能说一说自己听了以后的感受吗?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学*怎么样欣赏音乐,在语文课上,我们则学*怎样把自己的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唐朝诗人是怎么样描写音乐的。

  (二)介绍背景。(幻灯片2“浔阳江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一个秋天的夜晚,浔阳江上,懈逅一位因年长色衰,流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那女子一曲饱藏忧怨的琵琶曲,引得诗人泪湿衣襟,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三)思考题1:

  (幻灯片3:“思考题一”)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问:“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些是不是描写音乐的呢?

  “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是写琵琶女弹奏的姿态;“初为《霓裳》后《六幺》”写弹奏的内容;“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是写听者的感受,这些是不是为写音乐服务的呢?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表面看是写景,我们能不能把它也归入描写音乐的句子呢?

  请同学们齐读正面描写音乐的这一段。思考一个问题:

  打出幻灯片:作者是怎样实现对音乐的'描写的?用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比喻。

  (四)(幻灯片:思考题二)。

  这些比喻句本体都是音乐,喻体分别是什么?通过比喻它们分别描摹出了音乐的哪些特征?

  1、(幻灯片:答案):

  比喻 特征

  如急雨 粗重急骤

  如私语 轻微委婉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连续、重音与轻音交错、清脆

  鸟语花底 音调宛转、流畅、轻快

  泉流冰下 音调尖细、阴塞、压抑、

  冰泉冷涩 音停顿、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2、小结(点击):九个比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急雨的声音,私语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什么呢?都是声音。那么,琵琶弹奏的是不是也是声音呢?

  所以,这些比喻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声喻声,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3、朗读(幻灯片:朗读片断):看录像剪辑。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诵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

  (五)扩展(幻灯片):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如何把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地表达出来呢?最普遍采用的手法是比喻。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于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音乐的文字吗?

  在我们这个单元课后背育篇目中,就有一篇《李凭箜篌引》,就有关于音乐的描写。《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也有关于黑妞和白妞两个艺人唱腔的描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读一读。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段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描写:

  1、欣赏:(幻灯片)点击播放音乐同时打出文字

  开始,寂静无声的短暂的空白。像洁白的稿纸开头的几行空格,像沉重的大幕拉开之际的一息,像月明之夜推开临湖画窗之时的一瞬,静静的,静静的……

  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几声叮咚,几声鸣啭,随之,一个悠长徐缓的声音出现了,像舒卷的轻纱,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蚕倾吐着缠绵不尽的丝丝缕缕……

  2、比较:(幻灯片)同时列出两段文字描写

  请同学发言,谈谈这两段音乐描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两段描写音乐的片断,《琵琶行》中的音乐片断描写写出了弹者和听者的感情。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听者和弹者中存在着某种共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引导学生答出:因为诗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

  (六)思考题三:

  (幻灯片)诗人因为琵琶女的身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因此产生了心灵的震撼。到底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遭遇有怎么样的相似之处呢?(研读诗歌的第三、四段作答)

  答案:(幻灯片)两人有相同点:

  琵琶女 白居易

  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 来自京城

  名属教坊第一部 才能横溢大诗人 出色才能 同是天涯沦落

  商妇京口守空船 嫡居卧病浔阳城

  (七)归纳。

  本诗有两个独特之处,千百年来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1、是诗篇把琵琶女的身世同自己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使人们产生了心灵的震颤。琵琶女的身世就仿佛是作者感情渲泻的一个突破口。在文学史上许多优秀的篇章都会用到这一种抒情模式。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片断。

  花本是没有生命的,可是黛玉为什么会想到要埋葬它呢?因为黛玉觉得自己和花会有相似的遭遇。所以对花产生了同情。

  2、是对音乐的描摹,更是出神入化,势入江潮雪涌。本来声音稍纵即逝,不易捕捉,更不易描写到位,白居易却能以生花妙笔,调动想象力,多方比喻,使人们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八)作业:结合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音乐以及今天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听后感。

  字数:三百字左右。

  一.教学目标:

  1、学*音乐艺术的描写技巧,提高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

  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描摹音乐的.片段,历来被誉为古典诗歌里描写音乐的绝唱。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描摹音乐,状无形如在眼前,为学生学*描写音乐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引导学生体会描摹的妙处,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与重点。

  解决方法:

  1、通过观看电影剪辑帮助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2、列出思考题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结合《音乐欣赏》课所学的知识,引导学生谈谈欣赏一些乐曲的感受,启发学生学*的兴趣。重点阅读琵琶音乐声调由低到高再到低的抑扬疾徐变化的过程,领略品评作者形象化的表现手法,体味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1)(课前反复播放在《彩云追月》、《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我们现在听到的这几首曲子是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大家能说出它的曲子吗?

  学生们能说一说自己听了以后的感受吗?

  在音乐欣赏课上,我们学*怎么样欣赏音乐,在语文课上,我们则学*怎样把自己的这些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位唐朝诗人是怎么样描写音乐的。

  (二)介绍背景。(幻灯片2“浔阳江头”)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一个秋天的夜晚,浔阳江上,懈逅一位因年长色衰,流落江湖的京城歌女。那女子一曲饱藏忧怨的琵琶曲,引得诗人泪湿衣襟,发出了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

  (三)思考题1:

  (幻灯片3:“思考题一”)在课前预*的基础上,读课文,请同学们找出诗歌中描写音乐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问:“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这些是不是描写音乐的呢?

  “转轴拨弦三两声”、“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是写琵琶女弹奏的姿态;“初为《霓裳》后《六幺》”写弹奏的内容;“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是写听者的感受,这些是不是为写音乐服务的呢?

  这一段的最后一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一句表面看是写景,我们能不能把它也归入描写音乐的句子呢?

  请同学们齐读正面描写音乐的这一段。思考一个问题:

  打出幻灯片:作者是怎样实现对音乐的描写的?用到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比喻。

  (四)(幻灯片:思考题二)。

  这些比喻句本体都是音乐,喻体分别是什么?通过比喻它们分别描摹出了音乐的哪些特征?

  1、(幻灯片:答案):

  比喻 特征

  如急雨 粗重急骤

  如私语 轻微委婉

  大珠小珠落玉盘 连续、重音与轻音交错、清脆

  鸟语花底 音调宛转、流畅、轻快

  泉流冰下 音调尖细、阴塞、压抑、

  冰泉冷涩 音停顿、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 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 高亢雄壮

  如裂帛 短促急迫 戛然而止

  2、小结(点击):九个比喻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急雨的声音,私语的声音,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什么呢?都是声音。那么,琵琶弹奏的是不是也是声音呢?

  所以,这些比喻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声喻声,用大家熟悉的、类似的声音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纷。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

  3、朗读(幻灯片:朗读片断):看录像剪辑。

  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诵这一段描写音乐的文字。

  (五)扩展(幻灯片):

  音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艺术,如何把抽象的音乐用形象地表达出来呢?最普遍采用的手法是比喻。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于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你还能说出一些描写音乐的文字吗?

  在我们这个单元课后背育篇目中,就有一篇《李凭箜篌引》,就有关于音乐的描写。《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也有关于黑妞和白妞两个艺人唱腔的描写,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去读一读。这里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段关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描写:

  1、欣赏:(幻灯片)点击播放音乐同时打出文字

  开始,寂静无声的短暂的空白。像洁白的稿纸开头的几行空格,像沉重的大幕拉开之际的一息,像月明之夜推开临湖画窗之时的一瞬,静静的,静静的……

  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几声叮咚,几声鸣啭,随之,一个悠长徐缓的声音出现了,像舒卷的轻纱,像幽咽的泉流,像春蚕倾吐着缠绵不尽的丝丝缕缕……

  2、比较:(幻灯片)同时列出两段文字描写

  请同学发言,谈谈这两段音乐描写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这两段描写音乐的片断,《琵琶行》中的音乐片断描写写出了弹者和听者的感情。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听者和弹者中存在着某种共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

  引导学生答出:因为诗人和琵琶女有相似的遭遇。

  (六)思考题三:

  (幻灯片)诗人因为琵琶女的身世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因此产生了心灵的震撼。到底琵琶女的身世和诗人的遭遇有怎么样的相似之处呢?(研读诗歌的第三、四段作答)

  答案:(幻灯片)两人有相同点:

  琵琶女 白居易

  本是京城女 我从去年辞帝京 来自京城

  名属教坊第一部 才能横溢大诗人 出色才能 同是天涯沦落

  商妇京口守空船 嫡居卧病浔阳城

  (七)归纳。

  本诗有两个独特之处,千百年来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读者。

  1、是诗篇把琵琶女的身世同自己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使人们产生了心灵的震颤。琵琶女的身世就仿佛是作者感情渲泻的一个突破口。在文学史上许多优秀的篇章都会用到这一种抒情模式。如《红楼梦》中的“黛玉葬花”片断。

  花本是没有生命的,可是黛玉为什么会想到要埋葬它呢?因为黛玉觉得自己和花会有相似的遭遇。所以对花产生了同情。

  2、是对音乐的描摹,更是出神入化,势入江潮雪涌。本来声音稍纵即逝,不易捕捉,更不易描写到位,白居易却能以生花妙笔,调动想象力,多方比喻,使人们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八)作业:结合音乐欣赏课上欣赏过的音乐以及今天学到的知识,写一篇听后感。

  字数:三百字左右。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出色音乐描写。

  【教学难点】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录音机、乐曲《春江花月夜》。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作者及“行”这种体裁

  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六位同学依次朗读序文和全诗,每人读一段,并正音。

  2、小声播放乐曲《春江花月夜》,教师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3、把握诗歌内容:

  学生快速默读诗序文和全诗,把彼此对应的部分找出来。

  明确:序文的第二句(“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跟诗的第一段对应;第四、五句(“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同诗的第二、三段对应;第六、七句(“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跟第四段对应。

  四、作业:反复读全诗。

  第二课时

  一、鉴赏诗歌: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他的客人听到的。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第三次仍是明写,但写得简略。

  2、赏析琵琶女的第一次演奏

  (1)学生自由朗读诗的第一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第一次演奏的曲子是什么,文中没有明确交代,同学们能判定出是哪种基调吗?有什么理由?

  明确:它的基调是悲凉的,理由有二:一是琵琶女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之际,显然是以此来排遣独守空船的寂寞感,二是它确实打动了“惨将别”中的主客的心,加重了离愁,以致“主人忘归客不发”。其余写秋江月夜的萧瑟景象,写饯别酒宴的悲伤气氛,都是烘托它的。

  (3)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一段。

  3、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2)学生思考: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明确:琵琶女的第二次演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写琵琶女演奏之前调弦,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中。第二阶段(“弦弦掩抑声声思……说尽心中无限事”)写琵琶演奏大概根据当时心绪选定的一支曲子,写出了琵琶女的技艺的娴熟。第三极端(“轻拢慢捻抹复桃……四弦一声如裂帛”)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乡》。

  (3)学生思考:作者分几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每一个乐段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情调的?

  明确:作者分四个乐段写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切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用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了;接着又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忧愁暗恨”,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得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写乐曲的终止,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跟钢琴曲子最后用主和弦终止全曲一样具有显著的艺术效果,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4)本段用“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明确:小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

  (5)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第二段。

  4、赏析琵琶女的第三次演奏

  (1)学生默读三至五段。

  (2)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调子如何?理由是什么?

  明确:调子悲凉,与《霓裳》、《六么》不同,从“满座重闻皆掩泣”和“江州司马青衫湿”可看出。

  (3)作者写琵琶女第三次演奏的方法同第二次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二次作者用比喻、摹声等修辞手法从正面写音乐的艺术境界。第三次作者从侧面写音乐的艺术效果。

  二、比较阅读李贺《李凭箜篌引》

  三、作业:

  1、背诵全诗;

  2、找白居易其他诗歌作品,如《长恨歌》。

  教学目的:

  1、欣赏并学*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2、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第二诗段,以比较赏析为主。

  2、难点:对诗人思想感情的认识。

  教学时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