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

首页 / 教学反思 / |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一类比较好理解的应用题类型。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比较容易出错。比如:用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和高的比是4:3: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各是多少厘米?最初做这个题目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是用80÷(4+3+3)=8厘米,然后长是4×8=32厘米,宽和高都是3×8=24厘米。几乎没有同学会回顾与反思一下这几个数据是不是符合题意。这也是学生学**惯也就是检查*惯以及方法没有培养好的原因,以后这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再者可能是对于80厘米只知道按比例分配先求出一份是多少,但是并不清楚这一份表示的具体意义。也就是说学生只知道把80按4:3:3分配,算出的是32、24和24,其实32是4条长,24分别是4条高和4条宽,还要分别得除以4,才是一条长、宽和高。从这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是很好理解。

  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用80÷4=20厘米,这个20厘米表示一条长、宽和高的和,这样才把20按4:3:3分配比较好理解。

  还有一个*题出错率也挺高,原题是:周长为24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2:1,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个题目也容易犯刚才那个题的毛病,直接用24÷(2+1)=8厘米,然后8×2=16厘米,8×1=8厘米。如果这样做就错了。因为24厘米是周长,也就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所以算出的16是两条长,8是两条宽,所以还要分别除以2才对。或者先24÷2=12厘米,先算术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然后再按2:1分配就不会错了。

  总之,每类题目有题目的特点,也就是它特有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要会归类总结方法,并且还要比较方法的优缺点,做到用自己比较好理解不易出错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2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 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3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在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思考如何解决溶液配比的问题,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感悟到了按比例分配的两种方法,即份数的方法和分数意义的方法,在尝试做题的过程中,交流、纠错,对这类应用题建立起了模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4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 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5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 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 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在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思考如何解决溶液配比的问题,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感悟到了按比例分配的两种方法,即份数的方法和分数意义的方法,在尝试做题的过程中,交流、纠错,对这类应用题建立起了模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6

  一、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复*部分:通过交流日常生活中某些物体或某些商品组成的部分的比,和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题目为学*新知识创设情境,从而提出课题。学*新课部分中,例题的教学由扶到放,先让学生分交流讨论,之后独立完成,最后说说怎么想的,从而掌握解题关键。巩固反馈部分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计算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学生很容易错的一道题,所以采用了判断的方法,指出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注意。

  本节课采用小组协作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反思

  整个教学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辩论,对“按比例分配”有了具体了解,并且了解了日常生活中比的应用。最终 使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反思这一教学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 、创设了生活情境,激发了探究欲望。 我 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 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 。整个课堂教学中, 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学*材料,使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数学是行之有效的。

  2 、 在谈话中为如何解决问题做好了潜移默化的铺垫,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深化学生对 “ 按比例分配”的认识,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我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

  3 、这节课,我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如本节课中,“ 你能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书,帮王老汉分析其中的原因吗?小组讨论一下,庄稼为什么枯黄?”和“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让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感受合作中恍然有得的快感。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活动中,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7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8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均分”问题的发展,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在于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但教材中的例题是人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这个信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设计时换成了“把28个足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该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出示男生和女生都是30人,学生立刻就能想到*均分的问题,引导*均分是按1:1进行分配的,再出示男生40人女生30人的情况,学生就能够理解按人数4:3进行分配。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2、鼓励动手操作,操作于思维相结合

  对小学学生来说,加强感知,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密切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素质。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自主性。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在本节课的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4:3的,接着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线段图,边画边思考。通过画线段图不仅是学生更深入理解4:3的含义,也让他们理解了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3、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4、学会倾听,并质疑问难

  课堂上的倾听主要产生于两个层面:一是师生间的,二是生生间的。首先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以明确学*的目的和任务,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以便适时进行引导,使问题不断的深入,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作出评价,取到及时激励的作用。其次,孩子们也要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或其他小组)发言的*惯,因为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自己(或自己小组)未必尝试过,还可对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使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时,要求学生倾听同学的解题方法,并思考他的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不仅提高了倾听的效率,也能够找到质疑的问题。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鼓励评价太少。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总结方法时,没有足够的放手。教学语言上也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的教训,改正自己的不足。谢谢大家!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9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易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本课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新课伊始,我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先提出了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扫清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接着安排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时,对于学生的不同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最后引导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题方法是: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解题关健:把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例题会解决,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练*。练*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例如,挑战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让学生学会审题,找到三个角的度数之比,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这样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0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阅读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1)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这一节课,我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分配。按比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其实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分配”存在的价值。在设计时“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怎样涂色?”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解按比分配方案的合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在学生探究时,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自己提问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出来。再次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的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

  第75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由具体到抽象,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学*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有30个方格,*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

  (1)学生讨论:

  A、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B、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C、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并在学*小组内说明自己你的想法?

  ②展示方法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

  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4)如何进行验证方法的正确与否?

  学生讨论后回答:

  A、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B、可以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1:2: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说解题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讨论与归纳:

  (1)观察我们今天学*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31:24来分配。

  3、练*十四第1题。

  4、练*十四第4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四、布置作业:练*十四第

  2、3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例5: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内容,它是“*均分”问题的扩,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按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理念表明:数学教学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数学学*,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化与转化,并主动建构的过程。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小实验——“配制蜜水”引入,根据小实验记录“蜂蜜50克、开水150克、蜜水200克”让学生用分数或比提出问题表示三个数量的关系,再让他们口答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同时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提出问题、引出与例2相类似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

  这样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现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的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般的解题规律。

  ①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②找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

  学生的数学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分析反思归纳解题规律、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视角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以及主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

  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建构新知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2)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10份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此内容前已经学*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方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中学生能用五种方法解题,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提供现实背影、挖掘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学生知识水*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把按比例分配实心球、按比例计算儿童的头高、零花钱的分配等,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活动中。在讨论分配篮球时,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有的认为男生多分,女生少分,有的认为女生多分,男生少分,还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我告诉学生这样分篮球队的同学感到不公*,给学生制造学*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拥有自主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在教学中出示:学校买图书的分配问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答。

  三、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篮球的分配问题的问题,让有关系列问题动态生成,通过学生的猜测、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来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创造过程,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使生生、师生评价在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比性的练*,学生能抓住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四、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2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易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本课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新课伊始,我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先提出了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扫清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接着安排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时,对于学生的不同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反思 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最后引导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题方法是: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解题关健:把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例题会解决,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练*。练*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例如,挑战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让学生学会审题,找到三个角的度数之比,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这样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3

  教学内容:

  第75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由具体到抽象,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学*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有30个方格,*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

  (1)学生讨论:

  A、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B、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C、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并在学*小组内说明自己你的想法?

  ②展示方法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

  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4)如何进行验证方法的正确与否?

  学生讨论后回答:

  A、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B、可以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1:2: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说解题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讨论与归纳:

  (1)观察我们今天学*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31:24来分配。

  3、练*十四第1题。

  4、练*十四第4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四、布置作业:练*十四第

  2、3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例5: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内容,它是“*均分”问题的扩,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按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理念表明:数学教学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数学学*,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化与转化,并主动建构的过程。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小实验——“配制蜜水”引入,根据小实验记录“蜂蜜50克、开水150克、蜜水200克”让学生用分数或比提出问题表示三个数量的关系,再让他们口答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同时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提出问题、引出与例2相类似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

  这样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现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的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般的解题规律。

  ①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②找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

  学生的数学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分析反思归纳解题规律、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视角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以及主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

  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建构新知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4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易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本课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新课伊始,我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先提出了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扫清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接着安排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时,对于学生的不同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最后引导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题方法是: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解题关健:把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例题会解决,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练*。练*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例如,挑战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让学生学会审题,找到三个角的度数之比,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这样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5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 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6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7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均分”问题的发展,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在于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但教材中的例题是人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这个信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设计时换成了“把28个足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该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出示男生和女生都是30人,学生立刻就能想到*均分的问题,引导*均分是按1:1进行分配的,再出示男生40人女生30人的情况,学生就能够理解按人数4:3进行分配。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2、鼓励动手操作,操作于思维相结合

  对小学学生来说,加强感知,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密切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素质。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自主性。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在本节课的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4:3的,接着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线段图,边画边思考。通过画线段图不仅是学生更深入理解4:3的含义,也让他们理解了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3、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4、学会倾听,并质疑问难

  课堂上的倾听主要产生于两个层面:一是师生间的,二是生生间的。首先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以明确学*的目的和任务,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以便适时进行引导,使问题不断的深入,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作出评价,取到及时激励的作用。其次,孩子们也要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或其他小组)发言的*惯,因为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自己(或自己小组)未必尝试过,还可对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使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时,要求学生倾听同学的解题方法,并思考他的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不仅提高了倾听的效率,也能够找到质疑的问题。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鼓励评价太少。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总结方法时,没有足够的放手。教学语言上也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的教训,改正自己的不足。谢谢大家!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8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此内容前已经学*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方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中学生能用五种方法解题,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提供现实背影、挖掘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学生知识水*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把按比例分配实心球、按比例计算儿童的头高、零花钱的分配等,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活动中。在讨论分配篮球时,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有的认为男生多分,女生少分,有的认为女生多分,男生少分,还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我告诉学生这样分篮球队的同学感到不公*,给学生制造学*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拥有自主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在教学中出示:学校买图书的分配问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答。

  三、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篮球的分配问题的问题,让有关系列问题动态生成,通过学生的猜测、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来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创造过程,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使生生、师生评价在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比性的练*,学生能抓住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四、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9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课始,我从修一段路着手,引出按比例分配。

  课后,我思前想后,觉得有点不妥。众所周知,按比例分配是*均分配的发展,而数学总来源于生活。故我又重改教案,从学生春游男女生分水果入手:六甲班带去10.2千克水果,分给男女生,怎样分较为公*(男女生人数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分东西的步骤: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

  这样就地取材,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进,亲切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人们的周围。甚至有同学提出让老师也参加分水果的队伍中来,因为我班男生25人,女生26人,有同学提出了我参加男生队伍,这样人数一样可以*均分了!

  虽然与我的教学预设不同,但我也感到一种温馨,难得可贵啊!而后,通过分,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从而使学生产生矛盾:有的情况下*均分配是不合理的。然后引出有时应按比例分配。在学生探究时,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自己提问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出来。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0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此内容前已经学*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方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中学生能用五种方法解题,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 提供现实背影、挖掘数学 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 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学生知识水*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把按比例分配实心球、按比例计算儿童的头高、零花钱的分配等,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活动中。在讨论分配篮球时,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有的认为男生多分,女生少分,有的认为女生多分,男生少分,还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我告诉学生这样分篮球队的同学感到不公*,给学生制造学*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拥有自主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在教学中出示:学校买图书的分配问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答。

  三、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篮球的分配问题的问题,让有关系列问题动态生成,通过学生的猜测、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来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创造过程,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使生生、师生 评价在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比性的练*,学生能抓住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四、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 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3)

——比例尺教学反思实用十份

  这节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的第一课,本课将“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让学生“发现”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产生磁,增强学生学*活动的探究性、趣味性。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做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也为研究玩具小电动机埋下伏笔。本节课的科学概念是:电流可以产生磁性。通过三个班级的教学,这节课我也有几点反思:

  第一:根据本课的重难点修改了教学时教材的顺序。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先运用通电导线和指南针来模拟科学家奥斯特的实验,然后再运用短路电路和指南针继续来做实验观察现象,再通过这两个实验来总结发现,最后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在第一、二次教学时我遵循了教材的安排顺序,但是在做最后一个通电线圈实验的时候,总是显的过渡很愣,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要制作一个通电线圈,因此这里孩子们显的有一些茫然。基与此,在后几次的教学中,我修改了教材的顺序,先做通电导线的实验,然后就总结发现。而把短路电路实验与通电线圈实验放在*行的位置上,因为这两种都是让导线磁性变更强、实验效果更强的方法,当然其实他们也有一个小层次,就是通电线圈的磁性要比短路电路的磁性更强。这样教学以后,我发现教学目的更明确了,教学的效果也更好了。

  第二:“实验材料的充分准备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基础”这节课让我更加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这节课的实验材料很多,例如有电池盒、电池、开关、导线等,如果那一个小电路出现了故障灯泡不亮,那么这个小组的实验就会必然失败,所以材料的准备才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可靠基础。

  第三:课堂上对细节的处理我还是不到位。

  片段一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指针发生了偏转呢?一个孩子犹豫但洪亮的回答:电流。我非常的高兴,但是我说:你评什么认为是电流呢?由于我的卤莽行为与强硬态度,这个孩子害怕了,就再也说不出原因了。这时我好后悔,我想这时我应该耐心的鼓励和引导这个孩子,说:“你可真勇敢,而且想的也非常有道理,你能说说你为什么会这么想?”我想这时正是我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的时候,但是我却错过了这次机会,而机会却不会再来。

  片段二问:根据这个奇怪的现象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回答:我想知道电难道能够让磁铁转动吗?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多么好啊,但是当时我却由于紧张不知道怎么和学生交流好,因此我选择了按照我事先备的教案走,即没有回答这个孩子的问题,也没有引深这个问题,而是不做任何回答的问了我想问的问题: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指针发生了偏转呢?课后我反复思考这个孩子的问题,我才发现这个孩子提的问题真好,其实孩子提出的问题,就是我想问的问题,只不过问的形式不一样而已,我可以顺着这个孩子的问题。我想我可以这样引导:“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电难道能够让磁铁转动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思考这个问题。”“谁能说出你自己的看法吗?能说说为什么吗?”我想如果这样处理这个孩子提出的问题的话,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也能够可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我想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是这样在课堂的点滴中一点一点的培养出来的。

  这节课总体来看教学层次设计的比较合理,结构比较清晰,也非常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对于课堂中的细节处理确是有很大的遗憾,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把握课堂中的细节问题。

《比例尺》的教学是北师大版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比例很重要一节课。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这两者之间的互化,会利用有关条件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或者实际距离。这一部分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课堂容量较大,如何在四十分钟轻松完成这些任务呢?

首先,由身边问题引入比例尺。为了在开头吸引孩子们,我提出问题:“我们的教室长9米、宽6米,你能设计出教室*面图的长宽各画多少吗?”这样的问题比较简单,学生几乎人人有自己的想法。我让学生大胆发言,然后思考问题: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的教学孩子们对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比例尺的引入也就水到渠成。

其次,结合教材特点,引用淘气和笑笑绘制的学校周边*面图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同一幅图不同的距离必须按一定的比来画,否则不合理,这个比就是比例尺。这一情景的出现,强调了比例尺的重要性,学生有了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比例尺是什么?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理解讨论,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这个比不是尺子,而是一个比,要求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单位统一时才可比。

然后,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计算笑笑绘制的*面图的比例尺,然后告诉距学校实际距离的某活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画出这一地点。那么学生就必须算出图上距离来。这时学生算法较多,可以是:40000÷10000=4(厘米)也可以40000__1/10000=4(厘米),也可以用比例来解答。解答过程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比较,讲清道理。

最后,在提问中适度延伸。由于本节课容量过大,学生的积极参与也用去一些时间,所以对放大比例尺,我没有时间去讲解。所以,我巧设问题:我们往往需要将实际距离缩小,但是有时候对一些精密零件,我们需要放大,想一想,这样的比例尺会是怎么样的呢?这样的问题抛出后,让学生课后思考。

总之,如何将数学这一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学科“有情有趣”,我们就要从生活生产实际中挖掘教学素材,结合教材。这样,学生才会乐于学*,只有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例尺教学反思 3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尺》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尺》教后反思《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面图的比例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难点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这一课我在教学时,首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今天早上老师从家到学校上班用了15分钟,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梅山爬到泉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杭州和上海。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要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最后提问:学*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处?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

  这一节课,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探究,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对比例尺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得到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可以说,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课堂的收获应该是学生有收获,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几个知识点很容易做到,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培养顽强的数学精神实在是任重道远。因为教学内容是比较新的东西,我采取换位备课和换位教学的策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研究学*来大胆展示自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和创造还给学生。

  课始,课件出示一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让学生观看并思考:为什么我国960万*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却能画在这张小小的地图之上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得出:是按一定的比例画在图上的。然后引入:对,是按一定的比例画在图上的。今天我们就来学*这方面的知识——比例尺。

  这一个环节,简约,将学生直接引入了学*状态。

  接着出示例题,通过让学生写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点明这个比就是今天要学的比例尺,这样的教学引导让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缩小几倍,比的意义”为纽带,进行正迁移。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不同求法,如图上距离5厘米,实际距离50米,有学生将5厘米化成0.05米(常规的做法是将50米化成5000厘米),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

  对于比例尺的意义,着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中说一说、辨一辩。

  感悟:只要遵循学生学*认知规律,正视学生的现有知识水*,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掌握知识,学生的学*能力和学*兴趣就会显著提高。

  《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感受一个数的几倍的存在,从中体验倍的'含义与作用,真正理解一个数的几倍具体描述的内容《倍的认识》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利用学具进行反复操作,使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第一行几个,第二行有多少个同样多的几个,就是几的多少倍"的表象。整个过程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摆一摆,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让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探索而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整个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致很高,无论是从摆小棒还是做游戏,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因此孩子们对倍的认识比较深刻,这节课上得比较顺利。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思考: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要严谨。本节课中,我的一些语言描述不准确,不到位,这非常不利于使学生形成准确的数学思维。因此,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一定注意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比例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尺》教学反思。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情境再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虽然在今后的地理,制图等知识中,会有所体现,但是以目前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却不会接触。所以,我将导入情境设置在学校的范围内,通过让学生表演谈话情境,引出问题:“你能把学校的操场画进本子吗?”利用这样的导入,很快拉*了本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教师又以卧式的建筑图引出了计算练*,有一次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

  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3、适当点拨,大胆放手。

  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在将本课概念讲授清楚以后,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任务,而教师的大胆放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一些适当地点拨,即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自如。

  4、对于学生的理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学*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既要尊重学生的数学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

  总之,要遵循学生学*心理规律,就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学会学*。

  这几天我们学*的是比例尺这一单元。虽然只是不难,但是和前面学*的比、按比例分配联系得比较密切,通过做题,又发现了以前在学*那些知识时的漏洞。

  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这一信息窗,教材呈现的是把求图上距离和画图结合起来的信息窗,我先讲的是怎样求图上距离,然后根据图上距离又讲的怎样画图。

  由于前面刚刚学*了怎样求实际距离,所以我就让学生自己寻找求图上距离的方法。经过计算、比较,结果学生发现,先把给出的实际距离的单位转化成厘米好做,这样可以和比例尺的后项约分。教材给出的方法是用方程知识解决的方法。我觉得这个方法虽然好理解,但比较麻烦。我给学生讲的是算术法。让他们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自己求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然后再根据公式计算。

  画图这个问题在考试时还是考的比较多的,图基本上都难不倒他们,主要是学生不熟悉做这类问题的步骤。我给大家总结的是“一求、二画、三写”。一求,就是求出图上距离,二画就是画图,三写就是写出图上距离并写出对应的比例尺。经过做题,看题,我发现学生对这类问题掌握得还不是很好,需要经过不断的做题来加以巩固。

  诗歌教学是我比较得心应手的部分,但昨天上柳永的《蝶恋花》并不能使自己满意,因此耿耿于怀,仿佛吃了一个苍蝇。于是今天继续上这首词,带着同学把这首词往深处挖掘。在今天的课上,引导一个词一个词的想象、联想、品味,一个词一个词的夯实对这首词的理解,带着学生去想象作者留白的地方,留白的地方往往可能是情感最深处。在课上讲到了悲剧命运,讲到了个体和传统之间的矛盾,讲到了孤独和苦难注定是时代先行者的宿命,等等。从课后学生朗读的效果来看,学生的认识的确经历了较大的飞跃。这节课能够说是上出了深度来的。

  教训主要是两点:

  一、朗读教学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抓手,从停顿、语气、语调、音响等方面提出确切具体的要求,让学生明白从哪些方面琢磨朗读的方法,如何着力提高朗读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反复朗读以期通过逐渐的悟入而提高对某一首诗歌作品的朗读能力,是很不保险的。对于语感较弱的学生,有时一句一句的教朗读方法,都是有必要的。

  二、诗歌作品的`教学要紧扣诗歌中所写的景物,因为景物,也就是意象,往往是打开诗人心灵大门的钥匙,从感受景物特点的角度能够很好的切入诗人的情感。对于一些难度较大,诗人情感复杂幽晦的诗歌作品,就更需要带领学生一点一点的品味意象,品读语言。

  总之,这次第一课时之所以不成功,是吃了备课时操作方法考虑不细致充分的亏,第二课时之所以能令自己满意,也得之于对症下药,抓住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搭建了明确可靠的脚手架。

  《比例尺》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先从“脑筋急转弯:一只蜗牛从上海爬到北京只用了二分钟,这是为什么呢?”这一有趣的猜谜入手,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请在纸上画一条5厘米、10厘米、10米长的线段,引起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图形的缩放画出来,从而导入笑笑家的*面图,进入新课的教学。

  在体验新知,系统理解新知部分,通过房屋*面图这一富有生活情境的建构,引导学生在合作讨论的氛围中逐步发现、认识、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方法。这样的教学预设引导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把数学还原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到数学的亲切,体会到数学知识能切切实实地解决生活问题,这样才能提升数学的内在魅力。然后我通过:

  ①求笑笑卧室实际的长是多少米?宽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方米?

  ②笑笑家的总面积是多少*方米?

  ③在父母卧室南墙正中有一扇宽为2米的窗户,在*面图上标出来,这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切实体会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获得了新知识的丰富意义,同时也完善了原有的认知结构。

  在评课时,我校所有听课的数学老师及青阳另外3所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老师给我提出很的建议与意见,特别是在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教师应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应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进一步明白了数学教学要遵循学生学*心理规律,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教师教学中要信任学生,大胆地引导学生探究。

比例尺是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正反比例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学好这部分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成功之处:

1、注重知识教学的技巧。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学生通过观察北京地图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在教学中要强化求比例尺时,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不同,先要统一成相同的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成前项是1或后项是1的比例尺;在教学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分类转化时,只需要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换算一致,再写出比就可以了。这样减轻学生对知识点的再认识过程。

2、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只有体验过,理解才会深刻。在教学比例尺的意义时,让学生自主经历比例尺意义的形成过程,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如:1:500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是5000000厘米;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50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00倍。

不足之处:

1、个别学生还存在不会根据公式求比例尺,解题步骤过于简化。如省略过程直接得出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4)

——雨点教学反思范文十份

  随着生机盎然的春天的脚步,我今天进行了语言活动《小雨滴》,这是一首简单的诗歌,整节课幼儿在学*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的过程中,能够较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小雨点以及花园里的花儿、池塘里的小鱼、田野里的麦苗的快乐心情,在快乐中我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春天的喜爱。在整节课中活动的目标达成性较好,通过反思与总结我发现了原因有以下几点:

  1.教师恰当的语言运用是语言活动的关键。语言活动的`本生应该具有生动性、准确性、趣味性,这样对于幼儿认知和情感态度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节课中开始的时候我先让孩子听了沙沙沙的春雨声音,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经验,然后用较为生动的语言“——春姑娘来了,小草探出了它的小脑袋,柳树宝宝长出了嫩绿嫩绿的柳芽,花园里花儿也慢慢的露出了一张张笑脸.......万物在春姑娘的装扮下格外漂亮!”“沙沙沙,沙沙沙,细细的春雨也唱起了歌,它想要和这么多好朋友一起玩...."我边做动作表达,这么美的画面,我讲的仔细,孩子们也听得认真。

  2.恰当的环境和材料,是目标达成的基准。本节课为了让孩子在教师语言的表达过程中我还准备了丰富的教学图片资料,幼儿通过观察画面探索问题,小雨点落在了哪里?和哪些好朋友一起玩了?他们都有什么样的表情?猜猜他们说了些什么?孩子们通过画面感知到春天的快乐。在准备图片材料的时候,为了让孩子有大胆不同的想法,我作画准备的图片没有局限于教学内容中,小雨点落在了花园里、池塘里、田野里,而是还加入了森林,果园等内容。为了让孩子更好感知,还准备了“小雨点”。

  3.运用多中语言教学策略。在语言活动的认识方面,我进行的时候加入了游戏“小雨点找朋友”,让幼儿为小雨点找朋友,找到朋友后大胆鼓励幼儿表达,猜猜小雨点说了些什么?小雨点朋友乐得怎么样?一边鼓励幼儿做动作,加深了幼儿对诗歌的理解。在诗歌的朗读方面运用了多种朗读策略,如:大小声的朗读方法和分角色朗读策略。

  但这次活动,有的地方考虑得不周到,在实践活动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同时也设想了一些改进思路。

  1.本次活动在集体欣赏环节中,由于幼儿表达能力有限对于有些词语意思表达不是很准确,如对表达出花园、森林、鱼池、田野等整体概念的词语不清晰。教师可以对幼儿进行一个简单的整体概念性词语的学*,出示花园图片,告诉幼儿好多花儿在一起生长的地方,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花园。还需要老师在语言活动中加强对幼儿*时活动观察中词语的灵活积累和运用,可以大到天空,小到一根小草,每个细小的积累都是孩子新的认知。

  2.在诗歌内容动作表现这个环节不到位。这个环节原来是可以让孩子有大胆表演机会的,但在具体操作时,感觉成了蜻蜓点水,一略而过,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提问过程中大胆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将幼儿做的美的动作完整的和幼儿欣赏,幼儿在动作中会感受到快乐的心情。

  希望自己在以后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能够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行的更好!

  一、设计理念

  神奇的大自然不仅给孩子们以好奇和幻想,更是激发他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和热爱大自然的动力。天空中的云从哪来?为什么云有各种颜色?云里面装了什么?雨从哪里来?......这些为什么,经常出现在孩子们脑海里。

  本节课课题注重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结合,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方式,通过听、说、唱、动、思、演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作,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二年级学生。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爱动的特点,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方式,通过听、说、唱、动、思、演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作雨为大自然带来的快乐,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三、教学策略

  在本课教学设计中,通过听雨声、赏雨景、拟雨声、演雨景,加深学生对雨的感受。通过赏雨景、唱雨景、编雨景、演雨景,从视觉、听觉方面给学生艺术感受,使学生体验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创造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及反思

  本节课是云的延续。运用了创造性的教学方式。课题注重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情感的`结合,采用孩子们喜爱的活动方式,通过听、说、唱、动、思、演等活动,进行感受、鉴赏、表现和创作,使学生通过艺术体验,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在对大自然的追寻中,了解、喜爱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采用了课件与表演相结合的手段,利用声、形、色相结合的手法,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尽情发挥想象,感受雨为我们带来的快乐。

  通过设疑,不仅发展了学生想象力,而且也培养了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从而创造力也得到提高。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画雨景,创编歌词、演唱创编歌曲,不仅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和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雨点儿》是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和小雨点的对话,告诉学生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雨点,滋润了万物,花儿更红了,草儿更绿了。这篇童话内容浅显,情节性强,便于学生阅读。

  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同桌互读、老师范读、学生互评多种方式多次练读课文,借助拼音拼读、字理解析,能随文正确认识生字。

  2、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读、分角色读、做动作读,互评再练读,多种形式的练*,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为充分激起学生阅读、探究的兴趣,教学开始,我先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也是为了让学生迅速的课堂教学的进入状态。课题“雨点儿”的发音,对于孩子来说是难点,有些孩子总是读不出儿化音的感觉,总是强调“儿”的音。我交给他们方法,“雨”字读响亮,“点”字和“儿”字连在一起,发完“点”的音后舌头迅速向上卷。实在发不出来的,我让他们读完“雨”后,后面两个字加快速度读。

  在学生自读以后,我们认读带有拼音的词语,重点强调*翘舌音、儿化音和轻声。我以多种形式让学生认读带有拼音和去掉拼音的生字。这个环节感觉不够扎实,开火车读的像慢车,全班齐读时,也是参差不齐。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独立识字,我在想,如果能让学生自主识字,先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学生在充分感知以后,效果可能会好一些。

  在学*第一自然段时,我结合课件理解“数不清”和“飘落”,并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引导学生观察动图,用“数不清的______从_______飘落下来。”的句式,练*说话。在这个环节,我们班*时一个不听课的孩子高高地举起手,为了鼓励她,我喊了她,其实我的心是悬着的。果不其然,她在关键的地方把“飘落”说成了“落”,我们两次提醒她,她才改过了。她虽然说对了,应该也不懂得其中的区别。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我显然不够机智。课堂上的生成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不应该着急、甚至生气。我应该因势利导,让同学们说说“落”与“飘落”的区别,“飘落”有随风轻轻落下的`意思,这样可以加深理解,更好的实现目标。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他们去发现它们,去独立掌握它们”。

  “分角色朗读课文”是一年级第一次提出的朗读要求,在学*2—4自然段时,我先扮演小雨点,让孩子们扮演大雨点,师生配合读。接着又同桌互读,男女生读,分组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朗读,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是“分角色朗读朗读”。课后,一个孩子告诉我,他和同桌在朗读的时候,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从身体下面往上升,我问是“激动”吗?他点点头。我想,孩子们在充分朗读以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感染,进入了文本角色,情感得到了熏陶。

  这节课,孩子们的课堂融入还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往后,我会在课堂上注重孩子与文本之间情感的沟通,在字、词、句、段中注入情感,让孩子乐学,会学,主动学,让课堂“活”起来。

  《雨点》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四句,句式整齐,韵律感强,《雨点》教学反思。它描写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不同状态,体现了雨点在不同处所不同状态下的不同情调。文章洋溢着童贞、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观察、了解自然的兴趣。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用不着老师引导学生去逐句讲解分析,所以在授课时,结合学生实际,我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效果使学生在学*中找到了快乐,看见小雨点在池塘里睡觉、在小溪散步、在江河奔跑、在海洋跳跃时学生一边背诵一边模仿。课堂气氛活跃全班学生都站起来奔跑和跳跃。看到这种情景我及时点拨提问:“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呢?”全班学生踊跃举手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不足之处:

  1、拓展训练较多,冲淡了课堂,同时,还没有完全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想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教学反思《《雨点》教学反思》。

  2、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少。

  总之,虽有优点,也有遗憾。但教学上没有非常完美的,今后我将努力,争取多些优点,少些遗憾,尽量使自己的教学接*完美。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充分发挥媒体的示范作用:请同学们用心去听录音是怎样把他们的快乐心情读出来的。

  3、积累语言 理解内容

  4、拓展课文 培养想象——练*说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全面理解后,我及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启发学生想象:雨点还会落到哪里,会有什么变化?比一比,说一说,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同时也沟通了语文与生活,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了他们综合应用的能力。

  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课我形象直观地抓住重点词语,发散学生创造性思维,也为背诵有困难的同学理清了思路。

  《雨点》是一首简短的儿童诗,描写了雨点落到了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不同的状态,语言生动形象,贴*学生自身的生活感受,充满童趣。

  我讲授的是《雨点》的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和难点主要是帮助学生认清本课的生字(包括一类字和绿色通道的生字)并学写四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如何抓住重点,巧妙地突破难点是上好这堂课的关键。结合课后与教师们的交流反思,将自己的思考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整堂课层次清晰,以词语为主,主要有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三个部分。

  在教授词语时,配以生动的画面,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再让学生结合说说自身生活中的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在读好词语的基础上,再将词语带到课文中,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写字教学中,将同偏旁的生字放在一起,分成“海”“洋”和“跃”“跑”两组,根据相似的字形进行教学,总结写字要领,使学生更好地写好生字。在写字的过程中也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临写相结合。

  二、不足之处。

  1、教学语言不够丰富生动。

  富有经验的教学语言往往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推动课堂的气氛,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而我自身的教学语言不够丰富,尤其是评价语言,不够准确,而却显得单薄,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朗读课文不够充分。

  这首儿歌的字词简单,所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课文的朗读,可将词语的讲解穿插到课文的朗读中来,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课堂上没有能够全面关注到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的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小部分的学生怯于举手,回答问题不够积极。我没有能及时地的关注到这一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

  4、写字教学不够到位。

  注意到生字的规律,进行归类的教授,但是没有能够指导学生记忆生字。

  三、改进措施。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5)

——比与比例教学反思范本十份

  这节课上的还不错,整节课的设计能够从新课程理念出发,课堂活跃,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之中,感受真情。实现了教学目标,增强了学生的情感教育。本节课充分运用了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让学生充分理解了黄金分割的定义,同时通过多媒体欣赏了体现黄金分割特点的艺术作品,整节课的设计科学有效。美术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知识授受的过程,而是人与人之间*等交流的过程。让学生从世界艺术瑰宝中认识比例,通过欣赏、分析感受比例的美感。整节课还存在少数同学回答问题是语言组织稍差些,还存在胆怯的心理,以后应加强训练。进一步加强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互相启发、互助互爱,体现团队精神,提高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为此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之间的对比。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两种函数的关系式有何不同?两种函数的图像的特征有何区别?

  (2)在常数相同的情况下,当自变量变化时,两种函数的函数值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区别?

  (3)两种函数的取值范围有什么不同,常数的符号的改变对两种函数图像的变化趋势有什么影响?

  从这些方面去比较理解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此外,在学*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k大于0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k小于0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二、四象限)时,学生由画法观察图象可知;而增减性由解析式y等于k比x(k不等于0),学生也容易理解,但从图象观察增减性较难,借助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就容易多了。运用多媒体比较两函数图像,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两函数的区别。从而使学生加深对两函数性质的理解。

  通过本案例的教学,使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直观性。虽然制作起来比较麻烦,但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在评价学生的学*时应关注以下几个过程:

  1、关注学生学*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

  教师应以学段教学目标为背景,以本章教学目标为标准来考察学生的学*状况。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了解学生数学活动中情感与智力的参与程度和目标达到的水*,及时进行归因分析,不断积极引导和激励。同时利用诊断结果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

  2、知识技能的评价,注重学生对函数概念及反比例函数的理解水*。

  本部分内容中,对知识技能的评价包括:能否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及其图象的主要性质;能否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对这些知识技能的评价,应当更多的关注其在实际问题情境中的意义理解。如对于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性质,关键是体会它们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只要学生能在具体情境应用它们解决问题即可,而不要过于关注其具体运用的熟练程度,如可以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反比例函数在显示生活中的应用等。

  3、发展性评价,关注数学活动引起人的变化

  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获取函数相关性质的信息有较大空间,考察学生能否对信息作出灵敏反应,应用时,能否善于分析和决策,灵活支配运用知识有效的解决问题。关注并追踪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学生的持久变化。

  教学比例的意义这一课时,我基本上是采取自学和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教学任务的。一节课下来,学生掌握的还可以。课始,我先让学生在小组里回忆并交流有关比的知识。例如:什么是比?什么是比值?怎样化简比?接下来,自学并小组合作来完成学*任务,出示自学提示;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的形状大小都一样?2、自学32页的主题图写出4面**长与宽的比。3、选取其中两个比看一看它们的比值有什么关系?4、将比值相等的比写成一个等式。在这个环节中,我随时巡视并听小组的意见,同学们时讨论并交流各自的认识。最后,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并引出比例的意义。组织学生进一步讨论你是怎样找的。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找来的方法:1、求出两个比的比值,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就可以组成比例。2、把每个比都化成最简整数比进行比较,最简整数比相同的两个比也可以组成比例。正堂课效果不错。

  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

  复*内容:第12册第94页“整理与反思”和95页的“练*与实践”5-9题

  复*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掌握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思考方法。

  2、使学生通过掌握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的方法,提高分析、判断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比和比例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不同领域的数学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使学生感受正、反比例是描述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又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洋葱微课视频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课前设计:

  (一)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1、提问:根据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我们怎样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关系?(小组讨论后,交流)

  2、小结:

  第一,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其中一种量是否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这两种量中每一组对应的数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比值一定说明这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乘积一定说明这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3、举出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量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

  例如:苹果的单价一定,数量和总价成正比例。因为,第一,数量和总价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其中一种量总价随着另一种量数量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这两种量中每一组对应的数的比值都是单价。单价一定,所以这两种量是成正比例的量。

  (二)观看洋葱视频,并练一练

  1.如果y=8x (x、y≠0)那么y与x成什么比例关系?

  看视频思考成什么比例关系

  判断依据

  2、如果4x=3y(x, y≠0),那么y与x成什么比例关系?

  联系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说一说在每张表格中,存在怎样的关系?

  第一,这两种量是不是相关联?其中一种量是否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

  第二,这两种量中每一组对应的数的比值(或乘积)是否一定,再作出相应的判断。

  3、观看洋葱视频后,做相关练*题

  4.完成教科书95页“练*与实践”

  第7题:让学生先独立做,再讲评。讲评时注意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第8题:引导学生列举几组对应的数值再具体分析每组中两个数的关系后再判断。

  第9题:其中第1小题让学生根据图中标出的点的位置算出相应的耗油量与行驶路程的比值,再作判断。(行驶75千米的耗油量是6升。)第2小题让学生在教材提供的方格图上描点、连线,再引导学生联系画出的图象判断汽车在市区行驶时,行驶的路程与耗油量成不成正比例。体会数形结合在解决问题方面的价值。

  (三)板书设计

  (四)评价小结:

  学了本课你对所学知识有什么新认识?还有什么问题?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天镇022李文艳课题:正比例和反比例复*内容:第12。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而且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那么这两种量就叫故。

  本内容通过整理复*,要求学生能比较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及不同点,会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能成正比例或反比例。本节。

  大海lh阅读3,192评论0赞0

  《比和比例》执教者:九寨沟034旺千哈姆一、学情分析《比与比例》本节知识概念较多,在复*的时候,要注意帮助学。

  拥有学*正比例意义的基础,有整体结构的把握,再结合课前预*,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认识呼之欲出,如何提高这节“反比。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解比例一课是在学*好比例的基本性质后学*的,教学解比例之前,先复*根据比例的意义和除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然后告诉学生,还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比例里的未知项。教学前,我认为要求比例里的未知项,学生不但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求,还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部分学生也能根据刚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所以教学始,我设计了多条题目,让学生根据比例式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即根据不同的依据)来填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学生完成的情况非常理想。都能根据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其中包括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的。然后,我让学生把想的过程一步一步写下来,问题出来了,完全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的学生完成得又快又对,而其他的学生要么速度慢,要么转化成方程有一点困难。在评讲练*作业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比例。可能受复*的影响,学生作业中仍然多多少少还有上述情况出现。

  课后,我和同事说起这事,他们说只要他们会做就可以了。其实,我也知道若把课始的复*简单化带过,让学生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上课的效率会大大提高,可我当时就是考虑到不想禁锢学生的思维,想让学生在复*相关知识的同时联系新学的知识,重新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对比已能使用的方法,找出方便的解题方法。可让我困惑的是,我的“多事”带给学生的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由其是对于中等以下的学生来说。

  《比例尺》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要求学生认识比例尺,包括数字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会这两者之间的互化,会利用有关条件求出一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或者实际距离。这一部分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课堂容量较大,如何在四十分钟轻松完成这些任务呢?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结合教材特点,分析设计意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尽量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生身边的事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有了参与,才有学*。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的感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身边问题引入比例尺。

  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虽然在今后的地理,制图等知识中,会有所体现,但是以目前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却不会接触。所以,我将导入情境设置为一个脑筋急转弯,通过提出问题:“一只蚂蚁8秒钟就能从北京到上海,这是为什么?”这样比较趣味的导入,学生很感兴趣。

  2、在具体情景中探究新知。

  结合教材特点,引用淘气和笑笑绘制的学校周边*面图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同一幅图不同的距离必须按一定的比来画,否则不合理,这个比就是比例尺。这一情景的.出现,强调了比例尺的重要性,学生有了更为强烈的求知欲望。比例尺是什么?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让学生理解讨论,知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比例尺,这个比不是尺子,而是一个比,要求当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单位统一时才可比。

  3、在小组合作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充分利用课本,引导学生计算笑笑绘制的*面图的比例尺,然后告诉距学校实际距离的某活动中心的位置,让学生画出这一地点。那么学生就必须算出图上距离来。这时学生算法较多,可以是:40000÷10000=4(厘米)也可以40000×1÷10000=4(厘米),也可以用比例来解答。解答过程让学生在小组中展示比较,讲清道理。

  当然,这节课有很多遗憾之处,我觉得安排上有点凌乱,条理性不够好。虽然学生做了总结梳理,但对整堂课教学来说还是有遗憾,如果安排更有条理,我相信,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

  总之,要遵循学生学*心理规律,就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学会学*。

  一、备课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讨论了反比例函数的某些应用,在这些实际应用中,备课时注意到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切实发生在学生的身边的某些实际情境,并且注意用函数观点来处理问题或对问题的解决用函数做出某种解释,用以加深对函数的'认识,并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逐步形成用函数的观点处理问题意识,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反思:

  教学时,能够达到三维目标的要求,突出重点把握难点。能够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关注对问题的分析过程,让学生自己利用已经具备的知识分析实例。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提出明确的数学问题,注意分析的过程,即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用数学知识重新理解(这是什么?可以看成什么?),让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考察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不足之处:

  这节课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的方式展示出来,例题的展示将会更快点,整节课将会更加丰满。当然,在教学实施中我也考虑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讲解例题的时候将每个例题的要点以简短的板书形式展示出来,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时间。

  以上便是我对这节研修课的感想和反思,也许存在其他没有考虑到或者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有人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话我深有体会。在本课教学中我在导入环节开始复*旧知,从上节课学生错题入手,承上启下,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特别有体会的是当我把练*题变换为另一种猜数字的游戏活动,吸引了班上这些自信甚至自负的孩子们学*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的学*兴趣,为顺利开展后面的教学起了铺垫作用。同时我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上我还注意多纠正学生在双姿、*惯、心态上的问题,教给他们“呼吸匀、心态静、身姿正”的心法,教给他们真东西。学生自然会有甄别,有消化与吸收。虽然我自己认为教学目标圆满解决,但仍有几个学生不太理解,他们在五年级数学方面的知识“欠账”问题,仍然是我今后亟待解决的难题。

  今天教学了比例的基本性质。从教材的编排体系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清晰,先由旧知入手,用求比值或化简比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接着出示两个按一定比例缩小前后的两个三角形,并分别标有底和高的长度,让学生根据数据写出比例来,并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比例的共同特征,从而初步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再接着举例验证规律的成立,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应用性质。在教学中不仅重视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同一问题,从而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但未曾想学生的想法与老师预设的就是不一样,在本课练*时遭遇了他们的“有力阻击”,他们另辟蹊径去思考,而且在那种题型的背景下初听起来似乎有些许道理,实属我所未料。题目是这样的:

  哪一组中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1)6、4、18和12 (2)4、5、6和8

  第一位学生(金雁蓉)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这四个数都是偶数,所以它们能组成比例。

  第二位学生(毛逸宁)的回答是这样的:因为四个数中有一个是奇数,所以它们不能组成比例。

  我的点评:四个数必须都是偶数才能组成比例吗?四个数中如果有一个是奇数就不能组成比例吗?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同意他俩的观点吗?(暂时的沉默)

  两位学生都是本班的聪明学生,却都局限在数的外在形式上,看它们是否为2的倍数,从奇数、偶数来思考这个问题,而没有从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看来学生的第一直觉与老师的预想(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不一致。而且经他们两个一说,还把部分学生的思维给牵向他们的思路去了。

  此刻,是选择老师直接点拨(请大家先把最大的数乘以最小的数,再把中间两数相乘,看积是否相等,然后再作出判断。)还是继续等待学生有正确的发现?我选择了等待。果然,一会儿有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根据刚才学*的内容,我想到了把四个数中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相乘,中间两个数相乘,如果乘积相等,就能组成比例。我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思考判断的。第(1)题6、4、18和12,把18×4=72,12×6=72,所以18×4=12×6,写出比例是18:6=12:4;第(2)题4、5、6和8,把4×8=32,5×6=30,所以4×8≠5×6,不能组成比例。”看来她理解很透彻,已经能学以致用了。

  “很聪明,思路清晰,方法正确,讲的非常好,能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依据充分!”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6)

——《人生》教学反思范文十份

  教学片断一:

  师:今天这堂课先请大家认识一个成语。(出示成语:朝三暮四)

  师:“朝三暮四”本来的意思就是早上3个,晚上4个。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多媒体播放故事……)

  师:同学们听了这则故事想发表什么意见?

  生1:我觉得猴子太傻了,早上吃3个晚上吃4个和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总数不是一样的吗?

  生2:养猴人太狡猾了,他只不过把早上吃的个数和晚上吃的个数调了个儿,猴子就上当了。

  师:看来这个有趣的故事里,还藏着一个值得探索的数学问题呢?我们看,早上吃3个桃子晚上吃4个桃子,可以提一个什么问题?

  生:一天一共吃多少个桃子?

  师:那早上吃4个晚上吃3个,我们也可以知道——

  生:一共吃了多少个桃子?

  师:比较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调换加数的位置,和是一样的。

  师:××同学的这种猜想,我们可以怎样进行验证呢?

  教学片断二:

  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我这里有一根竹竿,上面绑了一块糖,请一名同学拿着它的末端把糖放到自己的嘴里。谁愿意的?

  (一名学生上来,怎么都吃不到糖。)

  师:下面我要请四名同学上来,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先吃到糖。

  (学生开始都只顾把糖往自己嘴里放,后来突然领悟到把糖互相送到对方的嘴里,就都能吃到了。)

  师:同学们,刚才这个游戏看似轻松,其中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请大家看屏幕——

  (多媒体以打印的方式出示:有的时候,我们不能直接为自己做事,但是可以为别人做事,这样收获的总和还是一样的,这就是生活中的交换律。)

  教育,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迪智慧。在谈及知识与智慧二者关系时,有人说:“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会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拥有知识的人只能看到一块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同样,一个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一道公式就是一道公式……而拥有智慧的人却能在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在一粒沙子里发现光辉,在一个概念里寻觅灵魂,在一道公式里追索真理……因此,我们应基于知识,为奠基智慧的人生而教育。

  渗透思想方法我们常说,数学教学内容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很明显的知识线索,如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这是一条有形的线索。另一条是隐性的数学方法线索,它是蕴涵、渗透在知识体系中的,是一条无形的线索。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慧,必须善于揭示知识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学生一旦掌握了它,将终身受益。上面案例中的两个片段主要是让学生经历“猜想一验证一总结一应用”这一数学探索的过程。学生拥有了这些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精神,才会自觉地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七年级思想政治课第七课<融入社会,发展自我>第三框.先让我简单的说一下本课的教学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年龄的法律意义,关注社会生活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健康成长,培养爱社会的情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荣誉感,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懂得珍惜少年时光,走好人生每一步。

  如何激发学生对于社会的关注,对自己人生的珍惜,既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首先从学生很喜欢的一首歌《不想长大》入手,进而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不想长大?同学们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看法,一下调动了学生的热情,接下来进一步分析“长大”和“**”都意味着什么?并通过《知识窗》的介绍来了解十四岁和十六岁的法律意义,进而明确自己的责任。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丰富多彩我社会生活夹杂着各种诱惑扑面而来,有的人由于缺乏自控能力经不住诱惑而走弯路。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走出来的,我们要让自己的人生轨迹留下值得骄傲的印记。因此要学会自律。

  通过操作*台——说一说:如果是我,我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同学们也都有很多话可说。接着我又通过“惜荣誉,畅理想”、“介绍《MBA要看道德学分》、出示一组不文明的图片等活动,使学生广泛参与,有话可说,产生共鸣,同时也潜移默化地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为什么我要采用这样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呢?因为: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并调动起学*的积极性,之所以热情参与到课堂中来需要精心设计问题让他们有话可说,这也是我最深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课堂上,还是要用最切合学生实际的东西来教育、启发学生。

  其次,这是符合素质教育和二期课改的精神的。因为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二期课改”的政治课堂要从老师“一言堂”式灌输,变成师生互动的场所。

  第三,要充分地相信学生是有能力很好运用他们已具备的知识来为政治课堂的某些教学内容服务的。因为,当我看到学生们采用各种各样有创意的形式进行新闻演讲甚至有的用非常流利的英文在课堂上进行时政新闻发布的时候,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当初二(9)班一名女生下课跑进我办公室告诉我,“老师,我很喜欢你给我们安排的让我们自己来做的调查研究以及展示成果活动,希望今后上课多换些新的形式”,我从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即使在课堂上,学生也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最后,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成功体验会给学生带来愉悦,带来自信,带来进一步学*的愿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

  以上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确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虽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还不够完善。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对象在变,教育观念在变,教育方法也应该随之改变。今后,我会一直牢记教研员老师的两句话:“让政治课动起来”和“让政治课从天上回到地上来”,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将师生互动的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进行到底。

  《人生》教学,我采取了通过阅读提纲自学,再师生讨论交流学*文本的形式进行。本人操作下来感觉此方式较实用,字词的落实、主题的归纳、阅读体会的交流均能落到实处。如《人生》一课,阅读体会交流时,我们在课文基础上进行拓展阅读《人生是……》

  “人生是什么?有人说——人生就像树叶一样经历了新绿、翠绿、深绿,直到枯黄,然后叶落归根。人年轻的时候,就好像新芽后的嫩绿树叶,不断地吸收着外界的阳光、水分和空气,使劲往上攒动;慢慢地,从青年步入壮年,再到中年,浑身的绿开始变得厚重了,那是一种别样的丰韵美,是一种不露而艳的成熟美。人的一生只需要将属于自己的那片绿叶尽量保持得圆润和丰盈,而不必在乎这片叶子到底是挂在树尖还是树梢。

  还有人说——对于远古的人,它是一部扑朔迷离的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刀耕火种,茹毛饮血皆成沧海桑田,神话注解。

  对于政治家,它是一局下不完的棋。雄关危塞,龙楼凤阁;阿房宫冷,铜雀台荒,古今多少事,都在棋盘中。

  对于文学家来说,它是万宏不息的鸿 篇巨制。楚辞汉赋,关曲曹梦;李杜诗歌,韩柳文章,皆成绝版经典,千古传唱。

  对于农民来说,它是一方凝重的田园。暮云春树,沧桑几度;春耕夏耘,汗滴干土,赢得稻花飘香,粮粟盈仓。

  对于学子,它是一曲寒窗数载,苦读成名的歌。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程门立雪,换来金榜题名,振国兴邦。”

  学生对此特别有感触,也纷纷提笔写“人生是……”,这次练笔较为成功。

  通过本课教学,要让学生通过学*懂得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 ,懂得自强要从少年开始,理解自强和自弃的区别,逐步形成辨别是非的能力,通过学*感受到自强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渴望做一个自强的人。

  本课的成功之处:

  1、通过组织多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去思、去辩、去讨论,教师不作过多的说教,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比教师单纯的讲更有效果。

  2、重视小组合作学*,有些内容能在小组内通过讨论可以解决的,教师不必再作过多的讲解。

  不足之处:

  1、学生的讨论不够深入,或者教师在课前可以尝试对小组长给予一定的引导,引导怎样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便在课堂讨论问题时,小组长能更好地引导组员思考问题。

  2、由于过重于多媒体投影,板书的设计与书写不够科学,板书没有做到简而精的要求。

  一、品味诗歌的主旨:

  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用充满激情昂扬的笔调,激励人们在人生“辽阔的战场中”,“壮丽的舞台上”要振作、要奋斗,有追求、有所为,要“永远满怀着理想和期望。”

  二、反复揣摩全诗的内涵:

  第一节:诗人激昂地发出号召,号召人们在人生的历程中,在人生的舞台上要时刻“当一名闯将”,要战斗,要勇往直前。

  第二节:告诫人们要时刻直面现实,勇于乘风破浪,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节:诗人跳跃空间,从人生的成绩角度告诫人们都能向伟人那样留下足迹,留下成果。

  第四节:再次变化角度,告诫人们我们要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辉煌的人生成果会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会激起别人的斗志。

  最后一节:收束全诗,再次向人们发出号召:人生要有理想,有追求。诗人的这个“行动号召”的深层意义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时刻振奋精神,鼓起勇气,积极生活,怀着理想和追求,不怕任何困难,时刻乘风破浪,最终定能成功。

  三、激活学生诗的灵感,既而闪现创造性的火花

  在教学中,为让学生能与诗产生共鸣,我不仅注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与体会相结合的办法,让学生理解、感悟、体验文中的情感,还特别注重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我给了学生四个主题,让学生仿写出了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歌。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1单元《我们长大了》中的第3课。通过本课的学*,要让学生认识人生命周期的一些基本情况,主要了解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从胎儿到成年再到老年,对人的一生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7)

——《正比例意义》教学反思优选【十】份

  星期五上了一课《正比例的意义》,上完课听了老师们的点评,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对于备课时遇到的许多矛盾也豁然明朗了。

  这是一堂概念课,全新的概念传授,在这之前学生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基础,得出概念必定要引导学生逐步发现规律。原先的备课就直接出示例题,让学生通过填表,再通过一个个的`小问题的问答逐步发现。如果在一堂公开课上直接就这样上,是不是不太能充分体现课改理念。于是,就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本周一我校第三届读书节拉开了帷幕。“六(4)班有一位李明同学,今年13岁,身高1.5米。上星期天,他专门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到市图书馆去购买图书,行了3小时,买了4本单价为12元的《青铜葵花》,用掉60元,还剩40元。”

  师:同学们,你能从中找出哪些数量? 围绕这几组数量关系师出示了四张统计表

  表一:李明骑自行车的路程和时间如下表

  表二:《青铜葵花》总价和单价统计如下表

  表三:李明买书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统计如下表

  表四:李明的身高和年龄情况如下表

  (让生逐一填写完整。其中表四的空格要求学生通过预测完成)

  师问:从这四张表中,你发现了什么?能不能根据你的发现给这四张表分分类?

  设计意图:将多种数量整体融合在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数学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将表格填写完整的过程是为了学生初步意识到每张表格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给这几张表格分类是为了让学生区别开什么是“相关联的量”、什么是“比值一定”,在比较区别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掌握判断两个量能否成正比例的两个必备条件。

  陈老师点评:老师课前做了精心准备将所有的问题集中在一个生活情境中,这样的设计是不错,但有些细节应注意,如作为15岁的李明骑了3小时去买书,有点不符合实际,如果改成乘车去买书,同样达到设计意图,又符合实际;学生在预测李明40、60岁的年龄时不一定就一个答案,在一定的范围内左右应该也认同,不能全盘否定。

  罗主任点评:一开始就抛出这四张表让学生去比较,这样的安排顺序混乱。学生对于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量是怎样一种模式、具体概念还没有形成之前,后面两张表的出现会影响学生对新知掌握,应让学生在掌握好概念后,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再出现后两张表让学生去判断。如果我上的话,就直接出示书中的表格(例1、2),填完整的基础上比较它们的共同点,引出正比例的概念……

  反思:怎样判断一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效果。按照我这样的设计,中上等学生应该是掌握的不错,那后进生呢?与主任的上课设计两相比较,可能后者的设计使后进生更容易掌握,掌握的更扎实。不管是*时的随堂课还是领导来听的公开课,“真实有效”才是我们的课堂追求,不能因为追求某种形式,而忽略学生的掌握过程。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学好正比例知识是学*反比例知识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样,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及时进入状态,手脑并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具体,学生易于接受。

  2、在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再设计一种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例1,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知识。通过练*,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了正比例的基础上学*反比例,由于学生有了前面学*正比例的基础,加上正比例与反比例在意义上研究的时候存在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学生在整堂课的学*上与前面学*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在课时的安排上,在学*正比例的安排了2个课时,这里只是安排了1个课时,紧随着课之后教材安排了一堂正反比例比较、综合的一堂课,对学生在出现正反比例有点模糊的时候就及时地加以纠正。

  反比例关系和正比例关系一样,是比较重要的一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正、反比例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反比例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中学数学和物理、化学打下基础。反比例的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并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但概念比较抽象,学*难度比较大,是六年级教学内容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教学难点。

  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首先通过复*,巩固学生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然后安排准备题正比例的判断,从中发现第3小题不成正比例,从而引入学*内容和学*目标。这通过复*、比较,不成正比例,那么它成不成比例呢?又会成什么比例?通过设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还激起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主探究新知创造了条件并激发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因为反比例的意义这一部分的内容的编排跟正比例的意义比较相似,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以学生学*的正比例的意义为基础,在学生之间创设了一种自主探究、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关系,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学完例3后,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概括出反比例的意义,而是让学生按照学*例3的方法学*试一试,接着对例3和试一试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在此基础上来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就显得水道渠成了。然后,再通过“想一想”中两种相关联的量进行判断,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最后,通过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对比,加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区别不同的概念,巩固了知识。并通过练*,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深的体会到要上一堂数学课难,上好一堂数学课更难,课前虽做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练*题安排难易不到位。由于学生刚接触反比例的意义,应多练*学生接触较多的题目,使学生的基础得到巩固,不能让难题把学生刚建立起的知识结构冲跨。参与学生的探究不够。亲其师信其道,那么亲其生知其道不为过,真正融入学生才能体会学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教学新理念。

  当然,教学过程中还或多或少存在其它的问题,但有问题就有收获,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反思,仔细分析,查找根源寻求对策,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攀登。

  ----------------------

  上完课后,虽然看了听课老师给我的评价,但我一直在思考,学生是怎么评价的呢?在学生眼里,到底哪个地方出问题了呢?突然,灵机一动,干脆和学生一起交流一下吧,也许效果还更好呢?通过与学生交谈,让大家一起再次回顾本节课,找一找优点和不足,学生的回答很是让我惊奇,现摘录如下:

  优点:

  1、课堂导入新颖、有趣、有效,结尾有所创新,改变了以前“通过本节课的学*,大家有什么收获呢?”等传统方式,从而使得大家大家想学、乐学;

  2、老师讲的详细,特别是讲授两种相关联的量,用通俗、简单的语言让大家一听就明白了,并且很快就可以判断出是否是两种相关联的量;

  3、题目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让大家感觉学*数学很有用;

  4、课堂上学生讨论的时间充足,参与度较高,且时效性较强;

  5、课堂调控能力较强,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6、板书明确、清晰,一目了然;

  7、设计合理,处理偶发事件的能力较强。

  缺点:

  1、课堂气氛没有以前活跃;

  2、知识量太大,难度较大,很少有不经过思考或稍作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

  3、小组合作时,没有分好工,导致在计算相对应的每组数的和、差、积、商时,每个同学都在计算,因而用的时间较多,如果四人小组分好工,没人计算一种运算,时间就会节约一半。

  4、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欠缺;

  5、板书中的字体不太规范,要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针对听课老师和学生的评价,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比例是建立在比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回顾明确什么是比和比值。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比号写法,另一种是用分数写法。只有比值一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从内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这一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他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还要学会判断两种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根据教材和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师生互动,以教师的“引”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去理解成正比例的量这一概念。

  首先,让学生弄清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我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去发现时间和路程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在变化中发现: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性。

  其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样的,都是90米。让学生理解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90米,从而突破了正比例关系的第二个难点,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把学生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的理解成一系统。由于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之后,例2的学*还是让学生对比例1来自己理解数量和总价的正比例关系。

  最后,在两个例题学*的基础上总结出成正比例量的意义,教材中这个概念比较长,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要真正完整的记忆下来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学*困难的学生。所以我结合每个关系式,让学生找相关联的两个量,它们是怎么样变化的,比值有什么特点,这样对应去理解每句话,最后达到真正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把这个意义从局部的路程和时间、数量和总价推广到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老师举例子说明,并且请学生互动找例子。

  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应用题学*中是反复强调过的,学生印象比较深刻,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数量关系学生掌握的不理想,在后面的练*中体现了这一点,因此还应该多练*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把”正比例”这一知识点掌握扎实。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是在孩子们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孩子们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孩子们难以接受。学好正比例知识是学*反比例知识的基础。因此,使孩子们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首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中寻找相关联的两个量,然后通过呈现现实生活中的三个素材路程、速度,总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这两个相关联的量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的数学学*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

  2、在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孩子们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孩子们通过观察两个相关联的量,思考他们之间的特征,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所有孩子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的效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扩展8)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反思范本十份

  比例的基本性质片段1:

  师:前面同学们学得真不错,敢不敢和老师来个比赛?请同学们说一个比,老师也说一个比,看看谁最先判断出能不能组成比例?(师生互动)其实咱们同学表现的很优秀,只不过老师用了另一种方法,才能判断的又对又快,想知道是什么方法吗?其实秘密就藏在比例的两个外项和内项之中。请同学们小组参考“导学案知识点二”,自学课本67页第二个红点。

  比例的基本性质片段2:

  师:同学们,比例中的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你能发现吗?自学后,请将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同伴。不过,你最好能举些例子验证一下。

  学生们认真地思考着老师的问题,许多学生在“导学案”上写着比例进行着验证。

  师:现在,请前后四人为组,将你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一下,看看大家是否同意?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着热烈的交流和讨论,并积极代表小组进行汇报。

  全班交流时,教师将学生所举比例故意写成分数形式3/8=6/16,追问:哪两个是内项,哪两个是外项,让学生算出积并结合回答板书:

  师:老师也写了一个比例(板书:3∶2=5∶4),怎么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你们发现的规律可能是有问题的。

  教师的这一问,刚开始学生还有疑惑,不过,大家很快发现老师把比例写错了。

  生:老师,3∶2和5∶4这两个比是不能组成比例的。只有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师:很有道理!同学们很会观察,很会猜想,很会验证,自己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反思:片段1中,学生根据“导学案”自学,学生感觉有点枯燥,教师设计这个互动环节,激发了学生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下面的知识。

  通过上面的教学,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师没有直接让学生去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很快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而是设计问题情境,在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判断出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后,教师告诉学生自己是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很快作出了判断。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被激发了。接着,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寻找比例中内项与外项的关系,提出自己的猜想,举例(包括反例)进行检验,与同伴合作交流,自己揭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观察比例、归纳猜想、举例验证、交流表达的活动过程,不仅获得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更重要的是在学*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比例的基本性质”这一内容的新知教学环节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在接触时仍然出乎我的意料,学生的理解和利用总有一些差别。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对照写出来的比例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个问题“观察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有什么关系?”学生大部分把几个比例一起观察研究,他们发现更多的是各个数在各项位置的变化情况,而对性质内容的发现比较滞后,也有少数学生举手示意发现了,但这部分学生大部分是课前或课上先看了书上内容(纸上得来终觉浅)。如果只观察其中的一个比例,学生才能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比如性质。所以我再次提醒学生是看每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有什么关系,不是这几个比例一起看。这样学生终于发现一个比例中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又找其他几个比例验证,从而确定这个规律,总结出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接着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

  在应用比例的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还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

  但是在利用比例解决问题时,出现的困难还是不少。很多学生对于比例的基本性质背诵的很熟练,但对于灵活运用还欠火候。比如根据算式1/3×5/6=5/9×1/2写出比例,有些学生就蒙了。其实从算式中应该想到,这是外项之积等于内项之积的写法,倒回去就可以。但学生看不到想不到,在课堂上解释时仍有些学生糊里糊涂。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P32―34页以及相应的“做一做”,练*六第5题.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能力目标: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探究的全过程,主动构建新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研究数学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能和在座的同学们一起上课我感到非常高兴,听说同学们都非常聪明、爱动脑筋,课上积极回答问题。今天,我和在座的领导老师们想看一看同学们的表现如何,这节课同学们想不想证明一下自己?

  2、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P32页四幅图。

  二、探究新知

  1、比例的意义

  师问:

  ①这四幅图中有什么共同的事物?(齐说)

  ②这四面**出现在什么场合或什么地点?(指生回答)

  ③这四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指生回答)

  ④这四面**的大小相同吗?

  说明:虽然**的大小不同,但是,这四面**都是按一定的比制作的,那么,我国的**法是怎样规定**的大小的呢?同学们想不想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从**开始,新知识的学*。

  ⑤请同学们分别写出这四面**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指生回答师板书)

  ⑥请同学们看我们写出的**长与宽的比及求出的比值,谁发现了我国**法是怎样规定**的大小的?(**法规定:**的长与宽的比值是3/2也可以说成**长与宽的比是3:2)

  师问:

  ①现在我们选取其中的两个比,如:2、4:1、6和60:40。这两个比的比值都是3/2相等。那么这两个比是什么关系?生:相等。

  那么我们能用什么符号可以把它们连接成等式?生:等号

  谁来用等号把这两个比写成等式?师板书:2、4:1、6=60:40

  ②如果用比的分数形式来表示这个式子也可写成:或2、4/1、6=60/40

  ③根据我们写出的四面**长与宽的比及比值,你还能找出这样的两个比并用“=”连接成等式吗?(指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两个比相等的?)

  师小结:请同学们观察板书的等式,揭示: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板书:比例)

  师:观察这些式子,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式子叫比例吗?(找3名同学回答)

  师: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出示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第一个新知识。板书:比例的意义

  问题:

  ①从比例的意义可以知道,比例是由几个比组成的?这两个比必须具备什么条件?(板书重点符号)

  ②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关键要看什么?

  ③看大屏幕,刚才我们找出的比都是长与宽的比,现在你能找出这四面**宽与长的两个比组成比例吗?(指生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找到这两个比相等的?)

  我们已经了解了比例的意义,下面我来考一考大家:

  课件出示P33页做一做1题要求及逐一出示各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

  2、比例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都知道比的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称,那么比例各部分名称叫什么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P34页前两行及例题。同时思考(课件出示)什么是比例的项?什么是比例的外项?什么是比例的内项?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教师课件演示。

  做一做:指出下面比例的内项和外项(课件出示)

  4、5∶2、7=10∶6240/160=144/96

  3、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出示)

  观察:2、4∶1、6=60∶40

  思考: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之间有什么关系?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可以相互讨论)

  用下面的比例验证你的发现:

  6∶10=9∶158∶2=20∶5

  你能用一句话把发现的规律说出来吗?(找3名同学回答)

  下面我们计算2、4:1、6=60:40的两个�认罨�与两个外项积,共同验证一下这三位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不对?集体计算后师问:这三位同学发现的规律对不对?你们发现这个规律了吗?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计算、验证发现了数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同学们真了不起,同学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师出示板书,指生读)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这就是今天我们学*的第二个新知识。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4/1、6=60/40

  问题: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我们应该怎样计算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指生回答师小结: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师课件

  演示2、4/1、6=60/40→2、4X40=1、6X60

  4、我们已经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那么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吗?

  课件出示:你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10:2与2、5:0、5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讲解时可启发:如果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哪两个数是�认睿�,哪两个数是外项,那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否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

  因为10X0、5=52X2、5=5,所以假设成立,10:2与2、5:0、5能组成比例,即10:2=2、5:0、5

  5、你会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吗?课件出示P34页做一做题目要求及逐一出示各题,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

  6、师:学*到这里,我们学*了几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的方法?

  生:两种。一种是根据比例的意义,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等;另一种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看两个外项和两个�认畹幕�是否相等。

  三、巩固新知(课件出示)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