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06-09 15:31:40 教学反思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1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这一节课,我首先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分配。按比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其实是按比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分配”存在的价值。在设计时“给30个方格分别涂上红色和黄色,使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怎样涂色?”让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解按比分配方案的合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在学生探究时,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自己提问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出来。再次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的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2

  教学内容:

  第75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由具体到抽象,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学*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有30个方格,*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

  (1)学生讨论:

  A、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B、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C、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并在学*小组内说明自己你的想法?

  ②展示方法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

  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4)如何进行验证方法的正确与否?

  学生讨论后回答:

  A、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B、可以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1:2: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说解题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讨论与归纳:

  (1)观察我们今天学*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31:24来分配。

  3、练*十四第1题。

  4、练*十四第4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四、布置作业:练*十四第

  2、3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例5: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内容,它是“*均分”问题的扩,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按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理念表明:数学教学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数学学*,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化与转化,并主动建构的过程。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小实验——“配制蜜水”引入,根据小实验记录“蜂蜜50克、开水150克、蜜水200克”让学生用分数或比提出问题表示三个数量的关系,再让他们口答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同时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提出问题、引出与例2相类似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

  这样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现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的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般的解题规律。

  ①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②找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

  学生的数学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分析反思归纳解题规律、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视角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以及主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

  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建构新知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1)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十份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一类比较好理解的应用题类型。但是,也有一些题目比较容易出错。比如:用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围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和高的比是4:3: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和高各是多少厘米?最初做这个题目的时候,绝大部分同学都是用80÷(4+3+3)=8厘米,然后长是4×8=32厘米,宽和高都是3×8=24厘米。几乎没有同学会回顾与反思一下这几个数据是不是符合题意。这也是学生学**惯也就是检查*惯以及方法没有培养好的原因,以后这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再者可能是对于80厘米只知道按比例分配先求出一份是多少,但是并不清楚这一份表示的具体意义。也就是说学生只知道把80按4:3:3分配,算出的是32、24和24,其实32是4条长,24分别是4条高和4条宽,还要分别得除以4,才是一条长、宽和高。从这个角度理解这个问题,我觉得并不是很好理解。

  所以,我觉得应该先用80÷4=20厘米,这个20厘米表示一条长、宽和高的和,这样才把20按4:3:3分配比较好理解。

  还有一个*题出错率也挺高,原题是:周长为24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2:1,那么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这个题目也容易犯刚才那个题的毛病,直接用24÷(2+1)=8厘米,然后8×2=16厘米,8×1=8厘米。如果这样做就错了。因为24厘米是周长,也就是两条长和两条宽的`和,所以算出的16是两条长,8是两条宽,所以还要分别除以2才对。或者先24÷2=12厘米,先算术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然后再按2:1分配就不会错了。

  总之,每类题目有题目的特点,也就是它特有的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所以要会归类总结方法,并且还要比较方法的优缺点,做到用自己比较好理解不易出错的方法才是好方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2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 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3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在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思考如何解决溶液配比的问题,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感悟到了按比例分配的两种方法,即份数的方法和分数意义的方法,在尝试做题的过程中,交流、纠错,对这类应用题建立起了模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4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 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5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 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 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 在揭示课题,出示目标之后,我让学生根据根据自学指导自学,思考如何解决溶液配比的问题,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改变学生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方式,向自主探究的`学*方式转变。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感悟到了按比例分配的两种方法,即份数的方法和分数意义的方法,在尝试做题的过程中,交流、纠错,对这类应用题建立起了模型,讨论、交流、真正实现了学*方式的转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教师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亲自交流合作,然后再观察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对培养学生自主学*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能力

  应用题解答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实践体验,在探究中加深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的理解,提高能力,为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6

  一、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复*部分:通过交流日常生活中某些物体或某些商品组成的部分的比,和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题目为学*新知识创设情境,从而提出课题。学*新课部分中,例题的教学由扶到放,先让学生分交流讨论,之后独立完成,最后说说怎么想的,从而掌握解题关键。巩固反馈部分由易到难,逐步提高。计算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学生很容易错的一道题,所以采用了判断的方法,指出易错的地方,引起学生注意。

  本节课采用小组协作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反思

  整个教学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对问题进行主动探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讨论、辩论,对“按比例分配”有了具体了解,并且了解了日常生活中比的应用。最终 使学生认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反思这一教学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 、创设了生活情境,激发了探究欲望。 我 用生活中学生司空见惯的例子切入话题,展开讨论,将生活常识与数学科学知识“超链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使得知识点得以轻松展开并为学生所接受, 在体验中建构新的概念体系 。整个课堂教学中, 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贴*学生生活实际的学*材料,使学生充分运用生活经验体验和感悟数学是行之有效的。

  2 、 在谈话中为如何解决问题做好了潜移默化的铺垫,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深化学生对 “ 按比例分配”的认识,整个过程始终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活中的数学,创设生活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并且整个过程中我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快乐。

  3 、这节课,我改变以往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学科本位,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和情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的探究过程,开展自学互学、小组交流、自由汇报等形式,使他们成了真正的“主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如本节课中,“ 你能根据农药的使用说明书,帮王老汉分析其中的原因吗?小组讨论一下,庄稼为什么枯黄?”和“看图编一道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这两个环节的教学时,通过小组讨论,发表每个个体的意见,形成小组意见,又通过组际间的交流,得出综合完整较理想的结论,让同学们感到合作的力量,得到成功体验的机会。通过让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思考,在思考中去发现,提高了学生学*的积极性,感受合作中恍然有得的快感。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它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本节课,我通过创设各项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班级学*的群体效应,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数学学*活动中,并通过师生、生生的互相启发和帮助,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7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8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均分”问题的发展,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在于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但教材中的例题是人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这个信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设计时换成了“把28个足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该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出示男生和女生都是30人,学生立刻就能想到*均分的问题,引导*均分是按1:1进行分配的,再出示男生40人女生30人的情况,学生就能够理解按人数4:3进行分配。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2、鼓励动手操作,操作于思维相结合

  对小学学生来说,加强感知,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密切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素质。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自主性。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在本节课的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4:3的,接着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线段图,边画边思考。通过画线段图不仅是学生更深入理解4:3的含义,也让他们理解了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3、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4、学会倾听,并质疑问难

  课堂上的倾听主要产生于两个层面:一是师生间的,二是生生间的。首先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以明确学*的目的和任务,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以便适时进行引导,使问题不断的深入,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作出评价,取到及时激励的作用。其次,孩子们也要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或其他小组)发言的*惯,因为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自己(或自己小组)未必尝试过,还可对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使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时,要求学生倾听同学的解题方法,并思考他的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不仅提高了倾听的效率,也能够找到质疑的问题。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鼓励评价太少。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总结方法时,没有足够的放手。教学语言上也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的教训,改正自己的不足。谢谢大家!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9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易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本课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新课伊始,我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先提出了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扫清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接着安排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时,对于学生的不同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最后引导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题方法是: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解题关健:把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例题会解决,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练*。练*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例如,挑战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让学生学会审题,找到三个角的度数之比,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这样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0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2)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范文10份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此内容前已经学*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方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中学生能用五种方法解题,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提供现实背影、挖掘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学生知识水*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把按比例分配实心球、按比例计算儿童的头高、零花钱的分配等,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活动中。在讨论分配篮球时,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有的认为男生多分,女生少分,有的认为女生多分,男生少分,还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我告诉学生这样分篮球队的同学感到不公*,给学生制造学*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拥有自主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在教学中出示:学校买图书的分配问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答。

  三、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篮球的分配问题的问题,让有关系列问题动态生成,通过学生的猜测、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来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创造过程,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使生生、师生评价在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比性的练*,学生能抓住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四、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2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易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本课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新课伊始,我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先提出了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扫清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接着安排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时,对于学生的不同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反思 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最后引导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题方法是: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解题关健:把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例题会解决,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练*。练*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例如,挑战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让学生学会审题,找到三个角的度数之比,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这样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3

  教学内容:

  第75页的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由具体到抽象,掌握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在学*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例5中的实物图。

  【提问】:图**有30个方格,*均分成两份,一份涂上黄色,一份涂上红色,每种颜色涂多少格?如果红色涂20格,黄色涂10格,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多少?

  【强调】: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数量*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知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提问】:3:2要表示的哪两个数量的比?这两个数量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思考】: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还可以怎么理解?

  (1)学生讨论:

  A、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把30个方格*均分成5份,其中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B、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C、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也就是红色方格数是黄色方格数的3/2,或是黄色方格数是红色方格数的2/3。

  (2)解答例5。

  ①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来解答,并在学*小组内说明自己你的想法?

  ②展示方法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

  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3)比较一下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更好一些?为什么?(第二种方法好,好想好算。)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二种方法的进一步研究:

  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就是说,在30个方格里,红色方格数占3份,黄色方格数占2份,一共是5份,也就是说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黄色方格占。

  (4)如何进行验证方法的正确与否?

  学生讨论后回答:

  A、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相加,看是不是等于总方格数。或者可以把求得的红色和黄色方格数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3∶2。

  B、可以涂一涂,进行验证。

  2、教学例5后的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提问】:1:2:3表示哪几个数量之间的比?一共有6份,三种颜色的方格数各占方格总数的几分之几?大家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学生说解题过程。师根据学生回答板演。

  3、讨论与归纳:

  (1)观察我们今天学*的两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2)怎么解答?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3)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4)【提问】: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

  1、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完成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2、练一练第二题

  【提问】:分配的是什么?按照什么要求来分配?

  【指出】:把180块巧克力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就是把180按照35:31:24来分配。

  3、练*十四第1题。

  4、练*十四第4题

  【提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度数和呢?

  四、布置作业:练*十四第

  2、3题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六、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例5:

  方法

  一、3+2=5 30÷5×3

  30÷5×2

  方法

  二、30×(3/2+3)

  30×(2/2+3)方法

  三、30÷(1+2/3)

  方法

  四、30÷(1+3/2)

  已知总数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内容,它是“*均分”问题的扩,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但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按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理念表明:数学教学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它更多通过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条理化,对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学生的数学学*,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的相互融化与转化,并主动建构的过程。

  本课以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一个小实验——“配制蜜水”引入,根据小实验记录“蜂蜜50克、开水150克、蜜水200克”让学生用分数或比提出问题表示三个数量的关系,再让他们口答解决其中的几个问题,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同时老师也以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提出问题、引出与例2相类似的问题,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学*。

  这样使学生意识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活生生的原型,“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现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观察认识自然的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为了使学生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能抽象概括形成普遍方法,指导他们观察分析这类题目的结构,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并讨论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一般的解题规律。

  ①计算分配的总份数;

  ②找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③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解题。

  正如皮亚杰的认识论认为:学生学*新知识的过程,就是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对新知识进行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即对新知信息进行提取、加工、理解、重组、吸收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应有老师的组织、参与和指导,有同伴的合作、交流与探索,有主体主动参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体验新知的建构、应用,方能有效实现。

  学生的数学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本课采取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的学*形式,引导学生“在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基础上,发现问题、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交流探究发现新方法、分析反思归纳解题规律、运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在发现问题视角多向性、解决问题策略多样性,以及主动与他人交流中选择合适策略、丰富自己数学活动经验过程中。

  学会比较、分析、归纳、综合,促使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体验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建构新知的愉悦。获得数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不同程度发展。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4

  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易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点成功之处: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本课内容是解决问题,学生学起来有些枯燥。新课伊始,我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其内驱力,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节课中,我先提出了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怎么理解?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为学生扫清了知识理解上的障碍。接着安排学生自主思考,解决问题。交流时,对于学生的不同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想法,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及时反思总结,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例题时,我让学生及时反思解决问题的步骤,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最后引导概括得出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总量和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解题方法是: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用总量乘各部分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量。解题关健:把比转化成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教学中,不仅仅满足于例题会解决,更注重的是学生的解题方法的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变式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的知识得到很好的巩固,我安排了有梯度的练*。练*设计做到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例如,挑战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度数之比是2:1,求顶角是多少度?让学生学会审题,找到三个角的度数之比,并能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题。这样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5

  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检查预*的时候,我就知道有很多孩子基本能“依葫芦画瓢”地解决类似的问题了。

  但我觉得孩子的认识毕竟是肤浅的,至少说对所谓的按比例分配的说法不甚理解。

  于是我没有按课本的步骤出示例题,没有立足于让孩子说说如何解题,而是像聊天似的谈着分配的问题,从生活中的分配问题见公*性——*均分配显然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按需分配明显还不可能,于是,在分配的问题上,现在大家能普遍接受的是按劳分配。

  于是,我让孩子们举例说说生活中表现按劳分配的事件,孩子说到两个工人的劳动总量不同报酬也应该不同,所以就此导入新知的学*,孩子对分配的问题理解得还是不错的。解释得也很好。

  然后,从现实的分配问题再到相似的其他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出示书上的学*内容,不仅巩固了新知,也拓展了分配的内涵,就是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孩子们自己 总结的。

  在练*中,把一条线段按1:5分成两部分孩子还是没有大困难的,但在把一个三角形按1:3分成两个小三角形时效率明显打折了,但通过小组交流讨论,集思广益,还是很快得出了方法。

  生活问题、数学问题,本来就是相通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6

  按比例分配是小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前已经学*了*均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所以在教学时我从*均分问题入手,然后导入到按比例分配。这样导入,既体现了按比例分配的根源,课堂内容还由简到难,过渡比较自然,学生容易接受。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调动学*的兴趣。

  本课内容由于是解决问题,难免有些枯燥。故事是最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所以我根据教学内容,选取小动物们开运动会的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尽量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寻求打开通道的“钥匙”,激发学生的兴趣,散发学生的思维。如课的一开始,通过我对故事的口述和画面情境图的出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

  在本堂课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白兔和灰兔得到的萝卜的比是3:2,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这样就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积极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使学生对这句话加深了理解。对于学生的做法,我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又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既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还使学生们明白了每一步的含义。

  三、赞赏鼓励,创新民主和谐轻松的氛围,感受成功的体验。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统一的活动,这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坚持认为“欣赏每一个学生,是学生发展性教育的前提”。本节课,我通过发挥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等体态效应,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强烈的感情,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微笑,赞许的目光,温和的话语。如:“分析太精妙了、你们讨论真有成效……”这些话让学生甜在心里、乐在心里,体现了互亲互相爱的师生关系、体现了亲情、人文的关怀,让学生在*等、尊重、信任的氛围中受到激励,让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学*、交流,体验。

  四、存在的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学生得出了解决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两种方法后,我应该让学生比较这两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一步理清思路,而不只是分析其不同点。这一点处理的不够到位。而且在选择这两种方法时,虽然不强调算法优化,但也应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试着用这两种方法都做一做。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7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均分”问题的发展,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我认为这节课的关键在于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是这样设计本节课的

  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但教材中的例题是人体内的水分和其他物质,这个信息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在设计时换成了“把28个足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该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出示男生和女生都是30人,学生立刻就能想到*均分的问题,引导*均分是按1:1进行分配的,再出示男生40人女生30人的情况,学生就能够理解按人数4:3进行分配。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2、鼓励动手操作,操作于思维相结合

  对小学学生来说,加强感知,通过操作,思维和语言的密切结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增长了智慧,提高了素质。因此,作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自主性。只有让他们在操作中自己去探索、发现,才能理解深刻,有利于掌握知识内在、本质的联系。在本节课的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4:3的,接着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线段图,边画边思考。通过画线段图不仅是学生更深入理解4:3的含义,也让他们理解了这道题中的数量关系。

  3、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思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4、学会倾听,并质疑问难

  课堂上的倾听主要产生于两个层面:一是师生间的,二是生生间的。首先学生要认真听取教师的要求,以明确学*的目的和任务,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教师也要认真听取孩子们的发言,以便适时进行引导,使问题不断的深入,并对学生的发言适时作出评价,取到及时激励的作用。其次,孩子们也要养成认真倾听他人(或其他小组)发言的*惯,因为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自己(或自己小组)未必尝试过,还可对他人(或其他小组)的做法提出不同的见解,使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题时,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学生展示解题过程时,要求学生倾听同学的解题方法,并思考他的思路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不仅提高了倾听的效率,也能够找到质疑的问题。 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学生的鼓励评价太少。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总结方法时,没有足够的放手。教学语言上也有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这次的教训,改正自己的不足。谢谢大家!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8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此内容前已经学*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方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中学生能用五种方法解题,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提供现实背影、挖掘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学生知识水*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把按比例分配实心球、按比例计算儿童的头高、零花钱的分配等,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活动中。在讨论分配篮球时,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有的认为男生多分,女生少分,有的认为女生多分,男生少分,还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我告诉学生这样分篮球队的同学感到不公*,给学生制造学*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拥有自主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在教学中出示:学校买图书的分配问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答。

  三、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篮球的分配问题的问题,让有关系列问题动态生成,通过学生的猜测、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来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创造过程,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使生生、师生评价在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比性的练*,学生能抓住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四、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9

  按比例分配是生产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课始,我从修一段路着手,引出按比例分配。

  课后,我思前想后,觉得有点不妥。众所周知,按比例分配是*均分配的发展,而数学总来源于生活。故我又重改教案,从学生春游男女生分水果入手:六甲班带去10.2千克水果,分给男女生,怎样分较为公*(男女生人数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分东西的步骤:分什么?有多少?怎样分?

  这样就地取材,以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引进,亲切自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人们的周围。甚至有同学提出让老师也参加分水果的队伍中来,因为我班男生25人,女生26人,有同学提出了我参加男生队伍,这样人数一样可以*均分了!

  虽然与我的教学预设不同,但我也感到一种温馨,难得可贵啊!而后,通过分,启发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案,从而使学生产生矛盾:有的情况下*均分配是不合理的。然后引出有时应按比例分配。在学生探究时,让学生自己操作、观察、思考、讨论、汇报、评价,自己提问质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出来。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 10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是小学六年级的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在学*此内容前已经学*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基础。小学生年龄小,*时接触较多的是*均分的方法,但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学生*时肯定也有一些体验,而生活中的体验也是学生解决问题的基础。所以本课采用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学*方法。经过对课的实际探索,我对数学的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和体会。

  一、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所以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独立地寻求解决新问题的各种途径。同时注意对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一个对象从多种角度观察,这样有利于培养和训练学生数学思维的独创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本课中学生能用五种方法解题,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教学中,要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卷入”学*活动中,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目的。在本堂课中,我在问题情景的.创设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1、创设问题情景的生活化。

  《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例出发”。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会教学的魅力。本节课 提供现实背影、挖掘数学 思想方法,让学生参与教学材料的 提供,使教学内容成为更易于课堂教学表达,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创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贴*学生知识水*的问题情景,把问题情景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生活情景中的问题,一方面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产生内在的学*动机,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学*数学,发展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例如:把按比例分配实心球、按比例计算儿童的头高、零花钱的分配等,这样生活气息浓厚、学生感兴趣,活生生的题目引入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投入到学*活动中。在讨论分配篮球时,学生从自己理解的角度出发分,有的认为男生多分,女生少分,有的认为女生多分,男生少分,还有的说一样多,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而我告诉学生这样分篮球队的同学感到不公*,给学生制造学*的矛盾冲突,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设计我是想让学生在学*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到处有数学,其次以问题调动学生思考。

  2、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景。

  从数学教育哲学上讲,决定一个公民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们如何看待数学,如何理解数学,以及能否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现象,去解决现象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应积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现实”,理解情景,发现数学,引导学生把现实问题数学化,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打破封闭式的教学过程,构建“问题—探究—应用—新问题—再探究”的开放式学*过程,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数学学*方式,体现学生是学*的主人,教师则是数学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让学生拥有自主学*,学会探索,学会创新等终身受益的东西。如在教学中出示:学校买图书的分配问题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答。

  三、注重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新课标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篮球的分配问题的问题,让有关系列问题动态生成,通过学生的猜测、观察、思考、交流的方式来经历数学,获得感性经验,进而理解所学知识,完成知识创造过程,并以积极的方式影响学生的学*生活,同时也为学生多彩的思维、创设良好的*台,由于学生的经历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使生生、师生 评价在价值观上都得到了发展。通过对比性的练*,学生能抓住按比例分配的题目的主要特征,注意和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区别,把新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有利于知识的建构。

  四、鼓励独立思考,倡导交流合作。

  整节课以思考、交流贯穿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获取新知,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教学中,无论是学生观察、发现或是“探索创新”或是“巩固深化”或是“联系实际”都是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或再组织讨论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惯和自主探索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合作学*的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在体验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应用知识。

  总之,在本课中进行的教学方面的实践,使我有了一定的收获。今后还应不断反思,加以 总结和改进,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3)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反思3篇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知识,内容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学好正比例知识是学*反比例知识的基础。因此,使学生正确的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联系生活,从生活中引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素材引入新课,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了生动活泼、主动的材料与环境。这样,将学生带入轻松愉快的学*环境,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学生及时进入状态,手脑并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具体,学生易于接受。

  2、在观察中思考

  小学生学*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数学认知过程的本质特点,是数学的本质特征,可以说,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自己再设计一种情景,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得出:两个相关联的量,初步渗透正比例的概念。这样的教学,让全体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获得新知,大大地提高了学*的效率。

  3、在合作中感悟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解决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了两个相关联的量后,敢于放手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学例1,在小组里进行合作探究,做到:学生自己能学的自己学,自己能做的自己做,培养合作互动的精神,从而归纳出正比例的意义。

  4、在练*中巩固提升

  为了及时巩固新知识,完成了练一练*题后,又设计了两道加深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知识。通过练*,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对知识进行梳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正比例的意义。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教学过比和比例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比例是建立在比的关系的基础上的,所以必须让学生回顾明确什么是比和比值。两个数相除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有两种写法,一种是比号写法,另一种是用分数写法。只有比值一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从内容上看,“成正比例的量”这一内容,在整个小学阶段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他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还要学会判断两种是否是成正比例的量,根据教材和内容的特点,我选择了师生互动,以教师的“引”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去理解成正比例的量这一概念。

  首先,让学生弄清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我引导学生从表格中去发现时间和路程两种量的变化情况,在变化中发现: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成正比例的两种量的变化方向性。

  其次,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考虑: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样的,都是90米。让学生理解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都是90米,从而突破了正比例关系的第二个难点,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把学生对成正比例的量的意义的理解成一系统。由于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这一概念,之后,例2的学*还是让学生对比例1来自己理解数量和总价的正比例关系。

  最后,在两个例题学*的基础上总结出成正比例量的意义,教材中这个概念比较长,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要真正完整的记忆下来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学*困难的学生。所以我结合每个关系式,让学生找相关联的两个量,它们是怎么样变化的,比值有什么特点,这样对应去理解每句话,最后达到真正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把这个意义从局部的路程和时间、数量和总价推广到其他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老师举例子说明,并且请学生互动找例子。

  对于学生来说,数量关系并不陌生,在以前的应用题学*中是反复强调过的,学生印象比较深刻,但是还是有一部分数量关系学生掌握的不理想,在后面的练*中体现了这一点,因此还应该多练*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把”正比例”这一知识点掌握扎实。

  《正比例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了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都是要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初步学会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关系,同时向学生渗透初步的函数思想。对于小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还比较抽象,在理解上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教学本课的主导思想是: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熟悉的数量关系,体验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而进行归纳概括,经历由形象到抽象,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思维过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两个量之间的变化情况(一个量扩大,另一个量也随着扩大;一个量缩小,另一个量也随着缩小,但是比值不变)并不存在多大难度。关键是让学生把这种规律和正比例的意义建立思维联系,让学生深刻理解比值一定的意义。

  我主要是通过这几个问题在学生观察与思维之间搭建桥梁的:

  1、表中的这些数据可以组成比例吗?请你写出几组比例。

  2、你是怎样正比例中的“正”呢?(一个量扩大,另一个量也扩大;一个量缩小另一个量也缩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

  3、体积和高的比值,也就是底面积为什么不变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说明吗?【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你是怎样理解底面积一定呢?(一定就是指底面积不随着体积和高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不管体积和高怎样变化,底面积总是一个固定的数。)

  通过对这几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学生对正比例的意义的理解可能会深刻一些,也就不太容易和后面学*的《反比例的意义》相混淆。

  在后面练*拓展的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比值一定这个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太深刻。

  比如判断:

  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成不成正比例。学生计算出它们的比值是圆周率乘半径,仍有部分学生认为一个圆的半径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它们的比值也是不变的,出就是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正比例。看来学生对比值一定这个概念的理解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4)

——《比例尺》优秀教学反思3篇

  《比例尺》一课是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以比、比例为知识基础。本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三大板块:一:设疑: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两张*地图上(出示两张*地图),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奥密吗?二、学*探索*地图。请学生量出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为什么这几个比是一样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拓展题: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588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题可以依据比例尺一定写出比例计算。

  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处理一个生成环节的时候,学生讨论得尤为激励:在第三环节计算图上距离时,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绘制两个城市的距离,与刚才这幅1:41880000的地图上比较,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短一些,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长一些,这时教师适当地点拨:数据比较大,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学生讲出了1:10和1:100两个比例尺,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厘米,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厘米,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在图上画的就越小。

  本节课欠缺之处:

  1、教师扶得比较多,学生的活动没有充分展开。

  2、课时划分应该更细化,本节课应更侧重于认识比例尺,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上,课堂时间的分配应该更优化。

  3、学*探究环节应该考虑得更为细致,同一道探究题可以给同桌两人大小不一的*地图,造成矛盾冲突,更为深刻地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4、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拓展题,教师逐一将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而没有很好地将这几种方法联系起来,应该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找到这几种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本课时的内容,在基础之上加强拓展提升。

  《比例尺》是在学生学*了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且与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学*,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面图的比例尺,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新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脑筋急转弯游戏,学生兴趣高涨,每个学生的思维都处于兴奋状态,就象一个浇了油的火把,等待教师去点燃。接着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地图),让学生观察这些*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复*了图形的放大、

  缩小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入新知识,学生才感到亲切,学得主动。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接着,我引导学生自主理解什么叫比例尺?怎样求比例尺?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解决了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让学生在学*过程中自主发现数值比例尺的特点,又让学生在观察地图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比例尺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即线段比例尺。并通过比较,让学生发现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的联系与区别,从而学会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在接下来的计算比例尺,以及求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时,我大多让学生独立解答,只在订正时作适当指导。比如计算比例尺时,要让学生知道只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统一才能写出比,并化简成最简整数比。另外,我十分注重算法的多样化,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去解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最后是学以致用。

  这节课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重视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整堂课,我努力构造师生间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等、民主、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活动状态中,学*是投入的,态度是积极的。我对学生的新发现及时给予肯定,正是由于时时处处的细心呵护,使学生天性中最灵动的东西发挥出来,切实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活动的*台。使学生经历猜想、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知识掌握较好,对比例尺也有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体验。

  新课程提出:数学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本课中,根据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课前,让学生收集地图和图纸,激活学生对看地图或图纸的兴趣,初步感知比例尺在地图和图纸中的重要作用;课中,创设操作情境,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把已有认知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课堂练*,同桌互相说出多种比例尺的含义,运用比例尺如何将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互相转化,进而加深学生对比例尺的直观认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后,进行实践操作,测量教室的长宽,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图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学*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比例尺》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情境再现,建立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课内容距离学生生活较远,虽然在今后的地理,制图等知识中,会有所体现,但是以目前六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来讲,却不会接触。所以,我将导入情境设置在学校的范围内,通过让学生表演谈话情境,引出问题:“你能把学校的操场画进本子吗?”利用这样的导入,很快拉*了本课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在讲授知识的时候,教师又以卧式的建筑图引出了计算练*,有一次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

  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3、适当点拨,大胆放手。

  新课标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如何充当号者一角色呢?我认为,教师既然是引导者,教学中的讲解和点拨是必需的,教师既然是组织者、参与者,讲解和点拨又应是适时适度的。在将本课概念讲授清楚以后,教师大胆放手,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的方式,自主完成任务,而教师的大胆放手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交流汇报的过程中,教师再进行一些适当地点拨,即实现了教学目标,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变得轻松自如。

  4、对于学生的理解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评价。

  以人为本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数学学*的'个性化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既要尊重学生的数学的不同理解,又要尊重学生的数学思维成果。

  在教学中,求比例尺时,学生出现了多种求法,我就循着学生的思路展开教学,我和学生在认真倾听学生讲解的同时,对不同的方法加以肯定与评价,得出求比例尺的基本方法,并且说明,学生可以有自己不一样的解法,但要注意书里的规范与完整。

  总之,要遵循学生学*心理规律,就要尊重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和感悟中总结和调整自己的学*,在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学会学*。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5)

——《比例的整理和复*》教学反思3篇

  学*了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通过练*,感觉孩子们掌握的并不理想。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1.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分不清。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备课时要预设问题,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去发现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这样学生对化简比和求比值就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概念没有深入。什么是最简整数比?化简比有什么标准?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同学,教材中也没有明确化简比的要求。

  在教学时,我把这个知识点明确出来,通过练*让学生归纳最简整数比的特征。另外在给出概念后,后面的例题中我继续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对每个化简比的结果都请学生对比概念检查,这样学生的印象才深刻。

  新的教材,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的思考。如何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效率,还是需要自己不断的思考和探索的核心问题。

  通过最*一段时间的复*,发现学生对比和比例这部分知识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跟学生们一起对这部分知识重新进行了梳理。

  1、我先让学生回忆所学过的这部分知识,通过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动脑的方式来活跃他们的思维,然后用思维导图的形势呈现这部分知识。这样做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整体的把握,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不同的人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2、关于知识点的沟通。比和比例的概念性知识点有很多,而且这些知识点之间有联系。要在一、二节课内复*完所有的概念,并要求学生记住运用,是完全做不到的。因此,在教学设计上,采取用联想方法,从一个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联想,把有关知识点串联成线。由出示比,引出比的概念和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由引出一般比,到化简比,最简整数比;由求比值和化简比,引出比例概念,再引出正比例、反比例。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有序联想,勾通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在复*课中,练*设计要根据*时教学反馈情况而定,具有针对性。判断成正反比例关系是本单元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在解题中出错率高的地方。通过学生讨论正反比例异同和一组*题进行训练,达到巩固提高效果。用少量有代表性的练*,举一反三突破知识重难点,起到层层反馈实效。

  "比例”属于概念课,为了让学生对比例的知识形成整体的认识,又能把握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我将比和比例的知识进行对比复*,深化基本概念。主要体现在:

  1、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清晰展现教学环节。

  我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把部分幻灯片做成超链接,进入复*时,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复*内容,这样清晰地引领,使学生明确了复*方向,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2、加强知识间的前后联系,理清知识脉络。

  我让学生以回忆并填写相关表格的方式参与整理和复*,指导学生参与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再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归纳,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更清楚的理解比和比例在意义、各部分之间关系和性质上不同,求比值、化简比和解比例方法与结果上的不同。

  3、注重了复*课与新授课的区别。

  复*课提问要注意广度而不能拘泥于一个方面。如:课前我让学生回忆交流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而不是只让学生回忆比的知识或者比例的知识,这样学生的回忆搜索就被打开了。

  4、把概念的整理和具体的题目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概念在数学问题中的重要性。

  我要求学生整理概念的同时,还同步练*一些具体的概念的应用题目和学生*时作业中容易混淆和错误的题目。比如在复*到比的化简和求比值这部分知识时,首先针对学生结果容易混淆的情况我出示一个练*让学生自主完成,然后提出问题“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这样的对比练*,就解决了容易混淆的问题。

  通过对这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把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构建知识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形成一条条知识链,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知识。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6)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课题: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

  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

一、 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 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 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 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 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组织交流:这题符合今天的特征吗?那要分配的总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现在你会解决吗?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教学例题时要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十四第2、8题的*台。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由于在学*比的意义时学生已能根据两个数量间的比用分数来表述两者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例题5时,我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解答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交流解法时,很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想出了很多种解法。这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突出了用分数乘法来解题的这种方法。在新知的学*中,我还请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检验,学生们联系题中的信息想到了可以将求出的两个数量组成比进行化简,再将这两个数量的和求出来,与已知信息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整节数学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课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配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要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从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价值。

  学生在*时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课后反思:

  在练*十四第4题后,进行相应的练*后,出示一道练*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1: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通过计算,我知道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讲得非常好。

  生2:不要把三个角都求出来,只要求一个最大的角就行了:1804/9=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分析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分析得很有道理。

  生3:其实一个角也不用求,就知道它是锐角三角形,因为三个角加起来是9份,而最大的角只占4份,没有达到9份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度数没有达到180的一半,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都有点听蒙了。

  师:哪个同学能把的想法重说一遍?

  生4:

  师:那如果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呢?或者是2∶3∶7呢?又各是什么三角形呢?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7)

——比例尺教学反思

比例尺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比例尺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1、在生活中引入新课。现代学*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五副大小不一**的*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

  2、在情境中引出课题。老师到房产公司看了房子。出示两套房屋的*面图(大小一样)。老师想买大一点的,你能帮我选择一下吗?学生在帮忙选择的过程中发现很难知道到底是哪个大一点。在学生有争议的时候,出示两套房屋的比例尺,告诉学生老师发现每个*面图下面都有个这样的标志。现在你能帮我选吗?说说你的理由?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引起学生们对比例尺的注意,及时发现往往针对*面图的大小不能准确的判断实际图形的大小,*面图形的大小与比例尺有着密切的联系,进而让学生提出本节课研究哪些有关比例尺的学*知识,针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一步有侧重点的确定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3、在动手操作中得出概念。通过让学生设计制作校园*面图,亲身体验设计师的感觉,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如何确定比例尺的大小,如何计算数据,如何作图等。在汇报交流时,恰当的传授知识。这一环节让学生充分总结出比例尺的定义,认识缩小比例尺,针对学生们得到的很多结论,我将他们的作品一一展示给同学们看,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

  4、在自学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和作用后,怎样求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这一部分知识教简单。因此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思考,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

  《比例尺》一课是比例的应用第一课时,以比、比例为知识基础。本课时我预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比例尺的含义.会应用比例的知识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在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三大板块:一:设疑: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但是在大小不同的两张中国地图上(出示两张中国地图),这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什么呢?有什么奥密吗?二、学*探索中国地图。请学生量出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并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交流得出所求的比是1:41880000,为什么这几个比是一样的?再得出在同一幅图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定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三、求比例尺和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拓展题: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是10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的距离是4厘米,广州到北京的距离是588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这题可以依据比例尺一定写出比例计算。

  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学*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在处理一个生成环节的时候,学生讨论得尤为激励:在第三环节计算图上距离时,如果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绘制两个城市的距离,与刚才这幅1:41880000的地图上比较,有什么不同?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短一些,有学生说图上距离会长一些,这时教师适当地点拨:数据比较大,你能否举一个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于是,学生讲出了1:10和1:100两个比例尺,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厘米,一个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00厘米,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越长在图上画的就越小。本节课欠缺之处:1、教师扶得比较多,学生的活动没有充分展开。2、课时划分应该更细化,本节课应更侧重于认识比例尺,对比例尺意义的理解上,课堂时间的分配应该更优化。3、学*探究环节应该考虑得更为细致,同一道探究题可以给同桌两人大小不一的中国地图,造成矛盾冲突,更为深刻地理解比例尺的意义4、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拓展题,教师逐一将这几种方法进行评价,而没有很好地将这几种方法联系起来,应该在评价反馈的过程中找到这几种方法之间的相通之处,不仅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本课时的内容,在基础之上加强拓展提升.

  《比例尺》这部分内容重点是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以及能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孩子们的热情似乎也挺高,反应也不错。像比例尺的概念挺好理解,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也进行了板书,以及必要的练*。自以为这节课的内容也没有什么较大的难度,学生应该都能够接受。可反映到作业本上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求比例尺,应该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有变成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比例尺互化的格式有几个是创新的,可似乎这几种创新写法不是那么正确。为什么?把孩子叫到身边,我问他们:“我在板书的时候,你们仔细看了吗?”都齐刷刷地回答我看了。“看了怎么连写法都乱七八糟的。”孩子们个个无语,一个个冤枉的样子。

  后来我冷静地想了想,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吧。

  一、对比例尺的接触较少,缩小的比例尺可能看到过,如地图等,放大的比例尺就比较少见。因此,会有一个错误想法,较小的数是图上距离,继而就出现了实际距离比图上距离的情况。

  二、为了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我在课堂上会比较注意口头交流,认为懂了可以不写,但实际上说跟写还真的是两回事,会说不一定会写。如果我们把图上距离1厘米等于实际距离20千米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会说20千米等于2000000厘米,因此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2000000。这样,学生在写的时候会觉得怎么写好呢?尽管有板书,但那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看来以后在课堂上必要的写还真不能省。

  《比例尺》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比以及比例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比例尺这一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离实际生活较远,不易让学生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教学要求是: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产生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理解比例尺的意义。2、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进行两种比例尺的转化,并会根据给出的具体数据求比例尺。在设计本节课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同时促进学生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1、在上课伊始,呈现了学生乘坐火车和小蚂蚁在地图上爬行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并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从而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和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2、 在探究新知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中学到知识。在学生理解了比例尺的概念后,引导他们进行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转化,这一环节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自己思考的能力,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探索,自己与其他学生交流,在交流中学到新的知识。通过此环节的学*,学生已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后面例题的学*做出很好的铺垫。

  3、孩子的想法是获得知识的源泉。通过创设生活情景,使学生始终处于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状态,熟练掌握了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化,及会根据给出的具体数据求比例尺,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答,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让孩子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能力,通过本节课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这节课也有遗憾之处,如果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会更好。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会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一节课是否上得好,并不是因为这位老师上得有多精彩,而是因为学生真正掌握了才是真的好。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教学内容。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化简比以及比例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我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仔细分析了教材的设计意图,同时又思考如何将这样一节概念教学恰到好处的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引入阶段,我选取了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典型的感知材料(中国地图和螺丝钉的*面图),让学生观察这些*面图“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进而抓住比例尺的特性:图形的大小可以随意改变,但形状不能改变。在学生认识了比例尺后,我让学生通过查找地图的比例尺知道生活中还有另外一种比例尺:线段比例尺,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能力。接着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抓住1:6000000、1:150000000、60:1。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放大功能,也有缩小功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不拘一格的从多角度来思考比例尺的意义。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本节课在教学时,也有一些处理不够恰当的地方:首先,没有能够充分利用我所设计的导入情景,学生们对越来越小的中国地图的*面图很感兴趣。在这里,我应该组织学生深入讨论,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从而初步引出比例尺的概念。在出示几幅图片后还应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一些实际的物体缩小或扩大一定的倍数画成*面图的例子,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第二,在让学生总结比例尺的意义时,过于匆忙,应该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比较,逐步总结出比例尺的意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第三,对比例尺的放大讲得不够透彻。第四,学生的参与热情不够高。这主要是比例尺的意义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我也没能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情绪。

  比例尺是在学*和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知识点。首先,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引导学生明白按照实际尺寸绘制*面图是不可能的,初步产生缩小放大的需要,引入了学生对新知学*的渴望,进而,让学生初步了解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有缩小和放大两方面的应用,进而,引入了学*比例尺的必要性,导入新课的学*。

  接着,通过学生的自学让学生自己说出了什么是比例尺,我直接给出了比例尺的相关定义,进而,结合例题引出数值比例尺以及它的含义的理解。

  然后,引出线段比例尺的学*,紧接着,进行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互化教学,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然后,介绍放大比例尺,同时跟缩小比例尺进行对比, 最后,作了相应的练*,对新知进行了巩固与内化,加深了学生对比例尺的掌握。

  通过今天的教学,我觉得,这节课学生学的还是比较轻松的:无论从学生学*新知的状态,还是参与程度,都很好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一些概念性东西的总结环节,学生学的很主动,而且,比例尺的转化和有关计算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而理解比例尺的定义是突破这一重点和难点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在教学中对于重点的把握还是可以的,只是在这节课中还有一点遗憾,就是感觉到对于教材的拓展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所以在这方面还需努力,而且对于一些后进生来说,知识点多,理解起来比较慢,掌握起来还有些难度。所以,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调有关注意事项,不断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惯。

  本节课是在特岗教师培训时在上前城小学做的一节课。比例尺的教学在本校试讲了效果不错,但是异校上课差异性就较强,学生的学**惯、方法都不熟悉,这节课让我感觉力不从心,学生是启而不发,所以感受也颇深,现就反思如下:

  1、这堂课总体学生积极性没调动起来,我感觉这跟异校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关系,学生反应也很慢显得课堂很沉闷,特别是让学生小组讨论时学生参与的很少,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呆坐着。

  2、本节课的导入我选用了生活中的例子以脑筋急转弯的形式导入,目的在于导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样的设计既放松了心情又为本新课的教学做了铺垫。这一环节我感觉不足的是应该从这个就引导学生探索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这样上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3、在画线段图揭示比例尺的意义时,浪费了很多时间,这样就会感觉前部分的教学不紧凑,学生的表现也比较懒散。在这部分教学中出现了一个不足,比例尺的书写形式没强调,放在课的最后强调好像效果不是很好。在本节课中,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学生写出1:10也有学生用分数表示,当时强调了分数形式的读法,但是学生在后面又出现读十分之一时我没及时强调,所以这块我引导的不是很好,还需要在下节课中继续强调读法。

  4、在认识线段比例尺时,我选用了自学的方式,体现了学生学*的自主性。

  本节课时间没把握好,导致课时量有些少,本课还设计了两个练*还没来得及出示,总体感觉本节课我的教学不是很成功。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比例尺》教后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比例尺》教后反思《比例尺》这一教学内容,它是在学*比例的意义及其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课的学*,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面图的比例尺。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难点是多角度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这一课我在教学时,首先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课的开始,我设计了一个脑筋急转弯题:今天早上老师从家到学校上班用了15分钟,可是有一只蚂蚁却只用5分钟就从梅山爬到泉州,这是为什么?,这里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从地图中找出杭州和上海。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自学:

  1、什么叫比例尺?

  2、怎样求比例尺?

  3、求比例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这样,培养学生尝试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只要学生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本课的重难点也就解决了。最后提问:学*了比例尺,对我们有什么用处?使学生对今天所学知识有更深入地了解。

  这一节课,通过这一系列的设计,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探究,对本课的知识掌握较好,对比例尺也进行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进一步得到体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可以说,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的精彩,课堂的收获应该是学生有收获,包括智力的和非智力的。一堂课让学生学会几个知识点很容易做到,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情,培养顽强的数学精神实在是任重道远。因为教学内容是比较新的东西,我采取换位备课和换位教学的策略,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来研究学*来大胆展示自我,努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和创造还给学生。

  《比例尺》是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中的讲授内容。那一知识是在学死已经把握了化简比和比例的知识的根柢出息行讲授的。那一部份内容对学死来讲比较目死、笼统,难以熟悉,且与实践死活较*,不易让学死直不雅的熟悉。果此我在打算讲授环节时,认实理睬了教材的打算意图,同时又思虑如何将那样一节见解讲授恰到益处的与学死的死活实践联系起来。

  当同学们知讲了“图上间隔与实践间隔的比,叫做那幅图的比例”后,有一个学死问我:“教员,比例尺不是图上间隔与实践间隔的比吗?既然是他们的比,为什么不叫比尺?”那一题目引起了大师的康乐喜爱,课室先安祥下来,过了一会,有几个同学不才里小声天谈论起来。实在,阿谁题目我还实出想过,夙昔我也上过那一课,出闪现那样的题目。既然那样,我便把题目扔给学死。“同学们,你们觉得他讲的有事理吗?或者你能诠释为什么书上叫“比例尺”而不叫“比尺”的本果吗?”有的同学用定义来诠释,可是讲来讲出,比例尺的定义便是图上间隔与实践间隔的比,那叫比尺也公道,那样越讲越糊涂。“教员,从获得比例尺的过程来讲,他搜罗两个比。”科代表晖晖掀晓了本人的见解。我用眼神默示他延续讲下往。“比圆书上的例4:把实践间隔10米化成1000厘米,然后10:1000=1:100那便是一个比例。实在前后皆是那幅天图的比例尺,只是后里对前里停止了化简。”同学们似懂非懂天颔首。谁听明白了他们意思,小吴同学站了起来:“我知讲了,在一幅天图上,每段的图上间隔与实践间隔的比皆便是比例尺。获得比例尺的阿谁过程蕴涵了两个比,而且那两个比相等,固然叫比例尺更适合。”同学们好象逐渐明白了,举足的同学更多了。“我感觉比例尺像一把尺子。”……固然那里用了一些年光,然则,对“比例尺”阿谁笼统而又单调的见解,学死能议论得那末强烈强烈热烈而又深进,我何乐而不为。

  课的伊初,我出示了中国天图、深圳天图战一些仄里图给学死看,让学死谈谈本人对绘制天图的熟悉和体会。从学死死*的死活实践引进比例尺的意义战价值,同时引进本课的讲授.

  在讲授例5阿谁例题时,大部分学死想到用比例尺的定义列出一个比例,再经过过程解比例供出实践间隔,然则许多学死在设已知量的时分皆把单位带错了,实在那也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仍然是把题目扔给那些已经把握的学死,他们经过过程前里供比例尺的时分单位要同一,很好天诠释了那里为什么要带“厘米”阿谁单位。有几个同学想到了安排图上间隔战实践间隔的倍比干系来供北京到北京的实践间隔。例如:比例尺1:6000000暗示的图上间隔是实践间隔的1/6000000,实践间隔是图上间隔的6000000倍,图上的15厘米。便用15乘6000000得90000000厘米也便是900千米。还有几个同学安排比与除法的干系把比例尺看成图上间隔与实践间隔的商,把图上间隔看成被除数,供实践间隔也便是供除数,用15除以1/6000000也获得了正确成便。后里两种圆法皆是一些上层死想到了,考虑到我班学死根柢比较差,大部分孩子接管才具也短好,假定每种圆法皆往细细的话,会让他们殽杂。所以在学死介绍了那两种圆法后,我只是赐与他们必然,并出有在班级里往践诺那两种做法。

  深思本人的那节课,感慨感染比较清楚、流利,知识点也皆降实到位,学死介入的热忱比较高。只是在后里的操演中,发明照旧有几个不知讲如何带已知数的单位。针对学死的环境,我将及时天停止指导,并不才节讲授中恰当天停止回纳清算,加强学死的熟悉,辅佐学死更好天把握!

  在教学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针对课本上出现的两种问题,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另一类是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方法也有不同,学生很容易混杂

  第一个容易混杂的地方是,针对两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用方程解答,在解设未知数的时候,教材上出现的方法是在设未知数的时候,单位上就出现了不同,以至于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分,什么时候该怎么设

  第二个就是方法的选择上,还可以利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倍比关系,直接计算也是一种很好的解法但是如何让学生懂得这种方法的原理很重要,从学生的课堂和课后情况来观,很多学生其实并没有从根本上懂得这种解法的原理,只是在依样画葫芦罢了

  根据学生的这一情况,课后我又对照例尺的内容重新整理了一遍,其实关键还是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的懂得比例尺的概念例如:比例尺1:200000这是在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的时候的比,所以在用列方程入行解答的时候,如何进行解设只要抓住一个要点: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相同的才能列出方程这样就不用去顾及怎么设,只要抓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相同就可以了,怎么设都是可以解答的

  对于第二个问题,倍比关系的懂得,实际还是对于比例尺的懂得不够深例如:比例尺1:200000表示的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200000,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200000倍,图上的1厘米实际是2千米,这就是线段比例尺,在有些问题中利用线段比例尺还会给计算带来方便

  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地给学生适当的入行归纳整理,会加强学生的懂得,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1教学应用正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础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通过方框中的说明突出了怎样进行思考的过程,特别强调了要断定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以及列出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即“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总价和数量的比是相等的”然后再设未知数,列出等式解答,并在解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改变例1题目里的条件和问题该怎样解答成比例的量,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这里使学生学惯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在原有熟悉的基础上,再让学生用其他方法解答同一题目,概括出一般规律通过解答使学生入一步熟练地断定成正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懂得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中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熟悉所以,在教学上要十分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入行断定,这是数学学*所特有的能力

  课堂小结起着整理回纳、画龙点睛的作用,但不恰当的课堂小结也许适得其反我带领学生把用比例解应用题的方法整理、归纳得天衣无缝,这样的小结对学生的当前解题确有帮助,或许在提示用比例方法解应用题时是不会出错的但新课程强调的是面向学生的未来,试想想,这样的小结会给学生的将来带来什么?

  由于把用比例解应用题回结为这样的四步,学生在解题时按照这样的四步也许是不会错的,但实际上用比例解应用题时,有的也不必一定要按照这样的四步,尽可能简单的列出算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列出比例式的题就出不来好效果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做不到机动开放了更不用说通过练*提高学生思维的机动性品质了

  通过对这节课的总结,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把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教学内容:

  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8页“练一练”和练*十一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上的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结合具体的情境,出示不同地图,引发学生思考。再通过比的有关知识介绍比例尺的意义,利用具体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建构比例尺这一概念,为强化对比例尺的认识,设计中,通过不同形式比例尺的分析比较,以及系列学生自主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数学的乐趣。

  一、设置情境,比较引入

  演示:出示两张大小不同的中国地图。

  学生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形状没变、大小变了。)

  师:想知道地图是怎样绘制出来的吗?今天我们就学*这方面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例尺)

  二、自主探究,认识新知

  1、出示例6。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尝试写出两个数量的比。

  师:题中要我们写几个比?这两个比分别是哪两个数量的比? 什么是图上距离?

  什么是实际距离?

  2、 认识探索写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比的方法。

  师: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怎样写出它们的比? 学生交流,明确方法:

  把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统一成相同单位,写出比后再化简。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写出的比,强调要把写出的比化简。)

  3、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的方法

  师:像刚才写出的两个比,都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我们把图书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题中草坪*面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学生在小组里说说,再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实际意义。

  师:我们知道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也可以写成1/1000。你是怎样理解这幅图的比例尺的?

  学生交流:1:1000的意思是图上1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1000厘米的距离,也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1000,还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1000倍。


《按比例分配》教学反思3篇(扩展8)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通用5篇

课题: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通过运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实际问题的意义,掌握解题的关键。

  对策:

  引导学生分析明晰题意。

教学预案:

一、 基本训练:

  1、根据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六2班男生与女生的比是4:5

  (1) 男生是4份,女生是5份,一共是9份;

  (2) 男生相当于女生的4/5,女生相当于男生的5/4

  (3) 男生占全班人数的4/9,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9

  2、根据已知条件回答问题:(第76页上第6题)  

二、自主探究:

  1、 出示例题5题目和方格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先算一算,再涂一涂。

  2、 组织交流: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怎样想的?

  生1: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把30个方格*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黄色涂2份。

  列成算式是:

  30(3+2)=305=6(格) 每一份有几格

  因为红色有这样的3份,所以红色:63=18(格)

  因为黄色用这样的2份,所以黄色:62=12(格)

  教师追问:怎样验证这个答案是正确的?

  生2:根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可以想到: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总格数的2/5

  列成算式:

  红色:303/(3+2)=303/5=18(格)

  黄色:302/(3+2)=302/5=12(格)

  3、你是用哪种方法解决的?这两种方法你都理解吗?和你的同桌再说说解题思路。

三、理解体会:

  1、出示第75页上的试一试:

  (1) 齐读要求,提问:现在将这些方格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说说1:2:3是什么意思?

  (2) 独立完成,组织交流。

  2、你觉得今天的问题已知什么?(已知总数和分配的比,将总数按一定比分割成几部分)要求的是什么?(将求按这样分配后的各部分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像这样,将总数按一定的比进行分割成几部分,我们称之为按比例分配问题。(出示课题:按比例分配问题。)

  3、在解决时我们关键要理解是按怎样的比来分配。解答时可以怎样想?(转化成整数问题,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再求出这样的几份是多少?)还可以怎样想?(先转化成要求的量分别是总数的几比几,再按分数乘法问题进行计算)

四、巩固提高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组织交流。

  2、练一练第2题:提问:在这里将180块巧克力怎么分配?你从那句话中看出来的?帮助学生理解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

  3、练*十四第2题:读题理解要求,引导学生看图估计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余时间的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把图中的白色部分*均分成两份,可以看出已用去的时间与剩下时间的比大约是1:2。)那么这题实质是求什么?(将90分钟时间按1:2进行分配,求比赛剩下的时间是多少分?)

  4、练*十四第4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会儿,再组织交流:这题符合今天的特征吗?那要分配的总数是什么?(引导学生注意隐含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现在你会解决吗?

  5、补充:

  出示一条线段,要求按1:5将线段分成两部分。

  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组织交流。

  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你有什么收获?

  转化解答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策略。

  按比例分配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解决一些常见的、较简单的按比例分配问题,能在实际应用中加强比的概念。

  按比例分配问题可以采用不同的思路和方法来解答。例5的编排在建立比的概念之后,适宜用比的知识解答。兔子卡通把比看作份数,小鸟卡通把比看作分数,都是从3∶2的具体含义出发,经过推理形成解题思路的。也可以先在教材的方格图上,通过涂色得到启发。如果每次涂5个方格,其中3个红色方格、2个黄色方格,那么要6次(305=6)刚好涂完。所以红色方格一共有3053=18(格),黄色方格一共有3052=12(格)。如果把方格图里的3行(列)涂红色、2行(列)涂黄色,那么就能直观看到红色方格是30格的3/5,黄色方格是30格的2/5,所以两种颜色的格数分别用303/5和302/5计算。

  教学例题时要沟通两种解法的联系,要提倡小鸟卡通的方法,突出按比例分配问题转化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用分数乘法来解决问题。

  试一试里出现了1∶2∶3,对连比的概念不需要作过多解释。学生会从两个数的比来体会这个连比的含义,只要能够说出红色方格占1份、黄色方格占2份、绿色方格占3份,就能应用解答例5的经验完成这道题。

  练一练第2题给出了幼儿园大班、中班、小班各有的人数,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配。这道题变式呈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班级人数比,要求学生根据人数先想出比,然后按比例分配。教师要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把180块巧克力按班级人数的比分给三个班就是把180按35:31:24进行分配。这道题还是解答练*十四第2、8题的*台。

课后反思: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答有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由于在学*比的意义时学生已能根据两个数量间的比用分数来表述两者的关系,所以在教学例题5时,我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和解答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在交流解法时,很多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想出了很多种解法。这时我再及时引导学生将这些方法进行总结,并突出了用分数乘法来解题的这种方法。在新知的学*中,我还请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检验,学生们联系题中的信息想到了可以将求出的两个数量组成比进行化简,再将这两个数量的和求出来,与已知信息进行比较进行检验。

  整节数学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充分发挥学生学*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和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

课前思考: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均分配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产生活中要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分配,从而感悟按比例存在的价值。

  学生在*时有一定的体验,所以在新知形成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为主动研究性学*。其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

课后反思:

  在练*十四第4题后,进行相应的练*后,出示一道练*题: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

  生1:是锐角三角形,因为通过计算,我知道三个内角分别是40,60,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讲得非常好。

  生2:不要把三个角都求出来,只要求一个最大的角就行了:1804/9=80,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师:你分析问题的方式很独特,分析得很有道理。

  生3:其实一个角也不用求,就知道它是锐角三角形,因为三个角加起来是9份,而最大的角只占4份,没有达到9份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度数没有达到180的一半,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说句实在话,当时我都有点听蒙了。

  师:哪个同学能把的想法重说一遍?

  生4:

  师:那如果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5呢?或者是2∶3∶7呢?又各是什么三角形呢?

反思中的反思:

  学生是可畏的,更是可敬的。在练*阶段,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原有的经验解决问题,在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是如此的活跃,方法是如此的灵活,体现了思维的价值,很好地诠释了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新课程精神。

课后反思:

  这课内容按照知识点来划分属于按比例分配内容,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有两个:一是将比转化成份数来理解,先求出每一份是多少;二是将比转化成分数,然后按照分数应用题来解答。这两种方法共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转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结合具体图例,自己想到这两种解答方法,在师生的进一步对话中,体会到用这两种方法解答时,都得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内容: 按比例分配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填空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2、口答应用题

  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方米?

  口答:100÷2=50(*方米)

  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方米)

  怎么分?(*均分)

  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

  这样分还是*均分吗?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

  二、讲授新课

  1、把复*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方米?”

  2、提问:分谁?(100*方米)怎么分?(按3 :2分)

  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方米?六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方米?)

  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

  (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2/3

  (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

  (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 …

  小组汇报结果

  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例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

  方法一、3+2=5 100÷5=20(*方米)

  20×3=60(*方米) 20×2=40(*方米)

  方法二、3+2=5 100× 3/5=60(*方米)

  100× 2/5=40(*方米)

  方法三、100÷(1+2/3 )=60(*方米)

  60× 2/3=40(*方米)或100-60=40(*方米)

  方法四、100÷(1+3/2 )=40(*方米)

  40× 3/2=60(*方米)或100-40=60(*方米)

  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第二种,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

  ①求出总份数

  ②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③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6、这道题做得对不对呢?我们怎么检验?

  ①两个班级的面积相加,是否等于原来的总面积。

  ②把六年级和二年级的面积化成比的形式,化简后的结果是不是等于3 :2

  7、练*

  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 :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8、教学例3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1)讨论:这道题与前面所做的题有什么区别?

  分配什么?按照什么来分?

  怎样计算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2)学生独立解题

  ①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一班应栽的棵数:280× 47/140=94(棵)

  ③二班应栽的棵数:280×45/140 =90(棵)

  ④三班应栽的棵数:280× 48/140=96(棵)

  答:一班、二班、三班各应栽94棵、90棵、96棵。

  9、小结:观察我们今天学*的两个例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已知总数量、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量)

  怎么解答?

  (先求总份数,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求各部分量)

  我们把具备上述特点,用这种特定方法解答的分配问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板书(补充课题):按比例分谁?怎么分?

  板书: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三、巩固练*

  1、六年级(2)班共有42人,男、女人数的比是3:4,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 :5 :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1)还是按比例分配问题吗?(2)如果是四个数的连比你还会解答吗?

  3、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与宽的比是7 :3,求长与宽各是多少厘米?

  7+3=10 20×7/10=14(厘米) 20×3/10=6(厘米)

  4、思考:*均分是不是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按照几比几分配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知识?这种应用题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解答?

  五、课后作业

  练*十三 2、3、4、6

  反思:

  一、挖掘教材的趣味性、现实性,激发学生学*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也就是说,当数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发儿童学*数学的兴趣。“我班的保洁区面积如何分配”这种贴*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例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演绎的问题情境,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是实实在在的。

  二、挖掘教材的开放性、挑战性,激励学生创新

  现行教材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性教材,其中绝大部分的数学问题都是必要条件的问题,探索性、思考性和现实性的数学教材显得比较薄弱,教学中,需要教师补充一些具有开放性、挑战性的学*材料,适当让学生接触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放性学*材料,除了引进有多余条件或条件不充分的问题,还要逐步引进在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上以及答案上开放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选择余地,激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来弥补教材不足

  “按“3 :2分配”你读懂了什么?”这种开放的问题情境,给学生创造了自由发展的更大空间,满足学生的数学学*需求,能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再次验证了只有学生积极投入的课堂,才是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三、挖掘教材的问题性、情境性,培养学生多角度、个性化解决问题

  教材呈现的方式是教材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课堂教学教与学的载体,而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用不同的呈现方式,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我们教师在呈现教材时,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思维情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会使学生产生困惑和好奇心,能迅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自觉、兴奋地投入到加深练*中,学*和探求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同样是5:2的条件变换另一个条件,就能解决更多不同的问题,“还能怎样变换呢?”的悬念,这种诱惑力,激发了学生探求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将学生自然地带进了新知的探究中。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为教材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的引导下,积极主动探索和追求,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从而让我们的“教材”成为我们学生真正喜欢的“学材”。

  教学内容:

  西师版实验教材六年级上54页例1。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逐步培养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有一次,熊大和熊二来到水果店,它们各出了10元,买回8个苹果,它们商量着*分这八个苹果。熊大和熊二可高兴了。

  师:孩子们想想它们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

  生:它们给的钱一样多。

  师:看来分苹果时关注的是它们出的钱。谁能告诉我,它们给出的钱的比是。

  生:它们给出的钱的比是1:1。

  师:那它们分得苹果的比也是

  师:证明它们分得苹果个数的比与它们出的钱的比是(一样的)。

  2、接着,请看:

  后来,它俩又来到文具店,文具店正在搞优惠活动,于是熊大拿出6元,熊二拿出4元,它们合起来买了15个笔记本,熊二说咱俩又*分吧!熊大瞪大了双眼。孩子们猜猜,熊大会怎么说?

  生:它俩感情好,不会计较!

  师:你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孩子,会照顾弟弟妹妹,能礼让别人。

  生:这样分不公*。

  师:那我们怎样分才合理呢?今天就来研究合理分配内容之按比例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

  生答:多出钱要多分,少出钱要少分。

  师:看来我们也要关注它们出的钱。

  师:那它们分得本子个数的比与钱的比有什么关系呢?

  生答:钱的比就是分得本子的比。

  师:那我们能据它们的关系解决刚才的这个问题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