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1、本节课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的状态。

  2、在探索新知的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撕纸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

  3、在探索新知的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些实物,如利用五分的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数时不仅要数0到刻度1之间这一段,也要数数其他相邻的整厘米刻度间的小格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1厘米=10毫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不足:

  1、按米、厘米、分米、毫米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一般,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懂,对这几个单位的关系理不清。

  2、单位换算这一难点突破得不够彻底,尖子生有喂不饱的现象。

  3、学生实际测量的机会不够多。

  4、板书没能充分地体现重点和难点。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这一模块的内容是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知道厘米的具体长度,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首先,举出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长度的现象,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具体意思,如,人的身高,课本的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等,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时要量出一个物体的具体的长度是多少。

  然后是介绍在量长度时要用着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着重介绍厘米的具体长度,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到底有多长,多长是2厘米,多长是5厘米。让学生对厘米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介绍如何用直尺量一个线段的长度,首先是介绍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么用的,如何数出一个线段的数值。然后师生共同量一条线段。要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操作时的方法。

  最后学*如何画一条线段。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1)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1、本节课中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量物体长度的经验,在前面的学*中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通过复*旧知引新,唤醒学生已有的对长度单位的体验,激活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厘米和米”的概念,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进入主动学*的状态。

  2、在探索新知的第一环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撕纸条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大胆估测,并把估测与实际测量相结合。通过在直尺上数一数、徒手比画和估计彩纸条上1分米的长度,从借助测量工具到直接估测长度,逐渐加大了难度,有利于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分米的认识,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和意识。

  3、在探索新知的第二环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供生活中的—些实物,如利用五分的硬币使学生初步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埋下伏笔,为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在数时不仅要数0到刻度1之间这一段,也要数数其他相邻的整厘米刻度间的小格数。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1厘米=10毫米。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使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亲切感。

  不足:

  1、按米、厘米、分米、毫米的顺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一般,有部分学生根本就不懂,对这几个单位的关系理不清。

  2、单位换算这一难点突破得不够彻底,尖子生有喂不饱的现象。

  3、学生实际测量的机会不够多。

  4、板书没能充分地体现重点和难点。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这一模块的内容是知道长度单位的意思,知道厘米的具体长度,会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

  首先,举出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有关长度的现象,向学生介绍长度的具体意思,如,人的身高,课本的的长和宽,铅笔的长度等,让学生知道在生活中有时要量出一个物体的具体的长度是多少。

  然后是介绍在量长度时要用着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着重介绍厘米的具体长度,可以让同桌之间比一比1厘米到底有多长,多长是2厘米,多长是5厘米。让学生对厘米有一个具体的感知。

  介绍如何用直尺量一个线段的长度,首先是介绍直尺上的刻度所表示的意思,0刻度是做什么用的,如何数出一个线段的数值。然后师生共同量一条线段。要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操作时的方法。

  最后学*如何画一条线段。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2)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认识厘米》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

  认识厘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还要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任务和目标来开展。这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毛线、直尺等学*用具以及上课开始前的一些准备,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还是做得非常充分的,90%以上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做得非常成功,教学开始,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然后同学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操作,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新知的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通过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单位,并讲述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因此1厘米可以写成1cm,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比划比划,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比划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尺子上其它的一厘米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使学生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2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3

  在教学《认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常伴身边的尺如此熟悉

  学生对尺并不陌生,而且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和尺子成了朋友,生活经验也告诉他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尺量。学生不太会像书上的例题一样用手、用铅笔盒、用铅笔等东西去量。所以教学时我没有这样呈现尺,而是借用别人的想法,先出示两条线段,复*线段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让学生想到可以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而引出“尺是量长度的工具”。我觉得直接导入新课更贴*学生的已有基础。将学生现有的数学经验作为学生学*认知的起点,构建起探究新知识的“支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了解,探究尺的兴趣,把数学研究的兴趣延伸,让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2厘米,5厘米……学生不仅在头脑里建构了厘米表象,而且深刻理解了直尺上1厘米就是1大格,3厘米就是3大格等等……

  二、这尺又该怎么用

  记得有一次讲座听过这样一个看似笑话的真实事情,六年级的学生量不出考卷的长度,说是尺太短了。所以教学量物体时,特别是铅笔盒的长度,我拿了学生身边的一把三角尺,说:“尺太短了,我量不出来。”有个学生很天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很长,拿我的量。”我顺势问:“老师就想拿这把三角尺量,能量出铅笔盒的长度吗?帮老师想想办法。”学生马上议论开来,就有学生提出“先量到这把三角尺的最大长度,用手按住记住量到哪儿在继续量。”我补充了学生的发言,为了更清楚知道量到哪儿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大多数孩子的尺都是20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长是24厘米,必须分开量。量完几次后,我又让学生说了说求出长度的方法(将每次量得的长度相加)。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碰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教学画一定长度的线段,我让学生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在巡视学生画的过程中,看见一位学生无从下手,是因为他的尺只剩一半了,是从16开始的。我先让他自己想想办法,后来又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尺子没有0刻度怎么办?怎样画出5厘米的线段呢?学生又想到了解决方法。

  学生利用这把熟悉而又陌生的尺建立起了厘米的表象,又解决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麻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4

  今天上了《认识厘米》这节课,因为是公开课,思考了很多,思考这节课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该如何来呈现。早晨上完课之后,又思考了很多,因为下午要与大家交流。回顾我的教师职业生涯,正是一次次公开课、比赛课的磨砺,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步步更深刻的认识,也在这其中不断的成长。

  我通过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1、把握好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带着和学生一起探讨,站在学生的立场进行交流。注重兼顾差生,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交流讨论中。是一节很实在的课。

  2、重视“操作活动”在“图形与几何”模块教学时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切入话题,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注重知识的构建过程。

  3、重视对学生课堂回答问题语言完整性的指导。在课堂中,鼓励学生细致表达自己的观点,适时通过追问、澄清、启发等方式让学生进行正确的表达和交流。

  二、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1、对一年级后期孩子的心理认知发展水*的把握不准。在课堂上很多时候的提问语言不够精准,在学生回答不准确时,很多时候的提问并没有扣住核心问题。这是我的一大软肋。这也是课堂时间把握不准的重要原因。

  2、全面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对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应当非常准确,各个环节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应当非常准确,我在尽量让自己做的完美,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今天又忘记写课题了。

  三、两点思考和一点请求

  1、进一步加强对课标20xx版的研读,进一步深刻把握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堂目标,及其关系,做到课堂上时时刻刻心中有目标,紧紧围绕目标。

  2、在*常的课堂上训练自己的能力,尽量当公开课一样上。

  3、请求各位领导、同事给予我诚恳的建议和指导。

  《认识厘米》是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的第一节课,这节课的内容挺多,要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形成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尺量1厘米的长度。上课时首先让学生体会测量长度必须要有长度单位,同时了解到很久以前人们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长度单位,但是由于各人的差别,量的结果也会不同,让学生明白测量单位不统一,测得的结果自然不一致,从而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后来人们发明了测量长度单位的工具,尺子的长度单位是统一的,厘米就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通过观察、比画、比较、测量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长度表象。

  教学用厘米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具体方法的知道,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学生在学*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5

  一、设计简说

  “认识厘米”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也是今后学*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课以儿童感兴趣的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开始,动态地呈现了在测量活动中问题的产生过程,较好地实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观察、估计、读数等学*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

  二、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学会量线段的长度。

  3.通过想象、估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事实。

  三、教学流程

  一、动手操作,提出问题

  1.情境引入:想给《数学》书包个封面,但不知道书本的宽度,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度吗?

  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一本书的宽,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啊?

  3.小结: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测出的结果和数据也就不一样,要使测出的结果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就必须选择统一的标准。

  二、统一工具,认识直尺

  1.利用小立方体,认识1厘米

  2.观察直尺,找共同点

  (1)一条一条的线,有长有短→这就是“刻度线”(板书)

  (2)数字,0、1、2…… →这就是“刻度”

  (3)尺上有cm→这是厘米的国际单位。

  三、观察操作,形成概念(一)认识1厘米

  1.明确1厘米概念

  (1)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的长度。

  (2)直尺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都是1厘米。

  2.找尺上的1厘米

  请你在尺上找到这个1厘米。你能跟老师一样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吗?在尺上,你还能找出其它的1厘米吗?

  3.表达1厘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1厘米。

  (二)认识几厘米

  1.选择感兴趣的图说长度

  2.估计几厘米四、练*巩固,内化概念四、教学思考(一)感知——经历概念的发生

  概念引入的关键是建立感性经验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是概念学*的起点。因此在厘米的引入教学时,我利用给数学书量宽度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同时“为什么同样一本书,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这一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借此契机,组织学生观察直尺,认识“刻度线”、“刻度”和厘米的国际符号cm,并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二)突破——经历概念的形成

  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课堂中我希望能在“静”与“动”的转化中掌握厘米的本质,让学生在“具体”与“抽象”的转化中加深厘米的理解,在“数”与“形”的结合中突破厘米表象认知,在“异”与“同”的对比中凸显概念本质。

  (三)升华——经历概念的应用

  在经历了概念的发生和形成后,还要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概念融会贯通到生活中、问题解决中,这样才能够让这些数学概念不再板着一张张严肃的科学面孔,让我们的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我设计了3个星级的题目,让学生在知识整合中寻求数学能力的形成,同时三个不同层次的题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6

  一:童话导入,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首优美的乐曲,那情境的创设就如是悠扬的和弦。我利用讲童话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为什么徒弟按照师傅所说的3拃给阿福做的衣服却小了呢?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促使孩子主动思考探究,使其体会到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二、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参与学*过程,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抓住重点,认识“1厘米”。

  看一看:让学生自己观察尺子,并寻找自己尺子上的秘密:cm、数字、刻度线;通过让学生在寻找尺子秘密的过程中,对cm产生好奇心,在明白其意思的过程中引出学生想要了解的知识:“1厘米是多长?”猜一猜:在学生想了解1厘米是多长的时候,我并没直接告诉他们,而是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学生通过观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利用反问的形式“只有从零到一是一厘米”从而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再让学生认一认,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最后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然后设计了从四到几是一厘米,同学们都说到五,我又接着问不能说五,调动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最后得出从四到五和从四到三都是一厘米,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一比:同学们在明白1厘米后,再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建立起长度的表象。

  估一估: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兴趣。从自己身体和周围物体中找大约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形成估算意识。在看、猜、找、比、估等环节中,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

  2、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接下来认识的五厘米线段,同学们都知道这是五厘米,我又反问他们:“你怎么知道是五厘米”,然而同学们不能很正确的说出为什么是五厘米,我接着顺势引导一个大格就是一厘米,让同学们大体能说出要想知道它是几厘米就看他里面有几个一厘米。并运用动画,使知识的呈现更形象更直观,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引导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

  三、实践应用,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有价值”的数学应与生活密切联系,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知识能使学生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总结了测量方法后,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估计并测量一下橡皮的长,宽和厚。估测并测量自己课本的长度,再一次让学生亲身经历量的过程,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

  不足: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7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8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认真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参与本节课的目标制定。

  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认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考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认识厘米?生2:认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动力。

  2、体现两个“转变”。

  (1)学生充分观察尺子,发现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

  (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

  (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开始量起、有从刻度1开始量起、有从刻度2开始量起、有从刻度4开始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氛围,教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知识,个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3、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情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重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

  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及时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目标;

  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

  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

  (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

  (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

  (3)从刻度3到刻度 13,纸条长度10厘米;

  (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

  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单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 一带而过。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0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认识了厘米之后学*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观察、自主操作来熟悉测量的方法。最后是教学画一条几厘米长的线段的方法。

  我觉得学生在学*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另外,学生在作图时很容易画不准确,长出一些,或者不到一些。因此后来我让学生先在0和几刻度的地方点一个小点,然后再把两点连起来。这样作图的情况会好一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1

  《认识厘米》是在学*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对于操作和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是学*测量物体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厘米长度单位的正确建立,将对学生认识其它长度单位产生积极的正迁移。

  在这课时的设计上,我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体会需要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在认识1厘米时,首先观察尺子上有些什么,让学生对尺子有个总体印象,同时介绍CM就是厘米,是长度单位,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再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建立1厘米的概念。认识1厘米有多长,让学生用手指在尺子上量一量,再用两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给大家看。最后让学生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以及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这一环节学生表现得很积极。

  在认识几厘米的学*中,运用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由1厘米的长度上升到大约几厘米的长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反思、感知、应用,增强了估计意识。

  在学*如何测量时,学生在有了从刻度0开始测量就可以直接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的结论后,通过实践明确了使用尺的正确方法:先将刻度0与所测量的物体的边对齐,再把尺放得和物体一样*。

  这节课由于学生操作比较多,纪律方面不是很好,这点今后要注意。

  另外,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测量方法,我把“从直尺上其他地方开始测量的方法留到下一课时了。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2

  我刚刚上过《厘米的认识》这节课,因为学生初次接触长度单位,因此使学生建立起“1厘米”的长度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我是这样教学的的:

  一、创设情境激兴趣。

  小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因此在讲授新课之前,播放“阿福的新衣”动画,让孩子带着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去思考,在小组交流一下,孩子们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为学*新知创设了良好的学*氛围。

  二、直观领会得新知。

  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易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给学生创设更多的看一看、读一读、比一比的机会,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在活动中学*新知。

  (一)直观感知,认识1厘米。

  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1、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 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 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的长度。

  2、读一读。在孩子们互相指过1厘米以后,读一读:在尺子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都是1厘米。

  3、比一比。让学生伸出大拇指指一指大拇指的宽度指的是哪部分?在尺子上比一比你的大拇指的宽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

  4、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运用迁移,认识“几厘米”。

  学*了“ 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认识“几厘米”。用眼睛观察、用手比划、用笔画出几厘米。使学生在观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知识。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学会测量,实际应用。

  认识了尺子上的“ 1厘米”、“几厘米”之后,我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教学生用尺子测量长度的:1、指一指从哪儿到哪儿是一拃?说一说怎样测量一拃的长度?量一量自己一拃的长度,让同桌验证。通过指一指、说一说、量一量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了掌握长度单位、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的意义。

  数学教学中贯穿自主高效的教学原则。贯彻让学生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发现,让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一种思想。利用多种形式、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探索精神和学*的能力。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3

  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认识长度单位的,教学反思《《认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学*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

  教学中我利用例1,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第二种情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准确、方便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厘米作了铺垫。

  最后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认识。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通过教学,我发现在本节课中有以下的不足。

  1.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认真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

  2.教师的指令应和有效的时间相结合。

  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课堂混乱,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要求教师在下达要求时要注意讲清楚、说明白,这样,就能更好的体现操作的有效性。这节课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

  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准备、课堂纪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虑、重视的问题。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4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上册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尽管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由于长度单位及其操作应用是多种知识的综合,涉及数、数数、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实践技能等,针对二年级的小朋友的认知能力来说,也可以说难点了。

  知识只有在能够应用时才具有生命力,才是活的知识。“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这一节课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直尺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一、从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教学时,我创设了“我想给同学们配桌布”的情景,配桌布必须知道桌子的长和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实际中测量长度的必要性,然后让学生自己选择实物作测量标准去量桌子的长,结果量得的数量不一样,由此引起认知冲突,使学生体会到,要想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需要统一的长度单位。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从而产生学*长度单位的欲望。

  二、向学生提供数学实践活动的机会

  这是一节实践性很强的活动课,当学生有了学*的愿望后,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观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让他们通过观察、交流,掌握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认识1厘米,安排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第二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很多,如:手指的宽度、一节手指的长度、牙齿、鼻孔、眼睛、田字格等等,这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交流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课堂上学生有的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也有的学生采取其它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一格一格的数的方法,通过让他们对比,明白前一种方法方便且快。在判断中,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三、数学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

  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测量方法之后,我让他们用直尺选择身边喜欢的事物进行测量,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学*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开始量书本、练*本的长和宽;有的量铅笔的长;有的量刀子等,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效果。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但无论怎样精心设计的课,都会有问题的存在:

  (1)学生观察的能力较弱。

  低年级学生观察不全面,容易走偏。因此教师在*时的教学中应多锻炼学生,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观察问题,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学生“估”的能力要加强。

  估一估较短物体的长度时,比较接*实际长度,但估计较长的物体时,误差太大。根本就不知道大致在哪个范围。这应该和*时的生活实际有点关系,现在的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数学比较陌生,那又如何叫他估得准呢?所以数学一定要和生活紧紧联系起来,要让学生在数学中经常感受到生活的味道。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15

  这节课教材安排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厘米的概念,掌握一厘米的长度。教师首先介绍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尺子来量,接着介绍各种各样的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积极性,紧接着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主动观察自己的学生尺,不仅为下面认识厘米与用厘米量作了孕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从变化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提供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积极探求新知的状态,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在探索新知的环节中,让学生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多种感官的参与,不仅不断激发学*热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大有益处。

  在课的结尾能力拓展环节,教师故作为难,请学生帮忙用破尺子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能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学会了数学地思考,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直尺的特点选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愉悦。我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丰富学生的厘米表象;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己实践;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得以优化,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科学的、合理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

  最后总结回顾本节课学*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不仅说说自己的收获,还评价其他同学的表现,通过自评、互评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设疑不仅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为下节课认识米作了孕伏。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3)

——《认识厘米》优秀的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懂得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尺子,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情感态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从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以发展为本,营造民主、*等、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团结合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学*与小组合作学*相结合的学*方式。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尺、长方形纸条、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师:新学期到了,在蚂蚁王国里有一所蚂蚁学堂,它马上要开学了。看!这就是蚂蚁学堂,漂亮吗?小蚂蚁们每天上学都要经过一座小桥。一天,一阵狂风吹过,把小桥的一个扶手给刮断了!这可怎么办好呀?小蚂蚁们决定重新再做一个扶手,可是扶手有多长呢?

  小朋友,你们能帮小蚂蚁们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长呢?

  生:用尺子量。

  师:用尺子量,这确实是个好办法,那你们有尺子吗?

  生:有!

  【设计意图:利用《蚂蚁王国》的故事引入,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通过让学生帮小蚂蚁解决问题这一情节吸引学生对新知产生学*的欲望。】

  二、 合作学*,探究新知

  (一)观察尺

  1、让学生观察尺子,仔细瞧瞧,你发现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发现与同桌分享一下。

  2、指名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线、“0”刻度、1大格,理解“0”表示起点的意思。

  3、当学生说到尺子上有“cm”时,介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厘米。(板书:认识厘米)

  (二)感知1厘米

  1、师:那你们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我们来听听小蚂蚁的介绍(课件介绍一厘米的概念)

  2、找一找,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吗?(学生找一找,指一指)

  3、指名上台说一说、指一指:1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回答: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学生边说边指)

  4、你发现1厘米其实就是什么?(一大格)

  5、除了从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外,你们还能找到不同的1厘米吗?

  生1:从1刻度到2刻度是1厘米.

  生2:从2刻度到3刻度也是1厘米

  6、比一比,请小朋友再用手在尺上比划一下1厘米有多长,举出来看一看,1厘米长吗?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长。

  师:1厘米很短,所以我们一般用厘米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

  7、找一找,生活当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生举例、课件展示:图钉、牙齿、小正方体、小纽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观察尺子、认识1厘米,形成表象。学生能从尺子上找到1厘米,并体会方法的多样性;从周围物体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体验了l厘米的具体长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测能力。】

  (三)感知几厘米

  1、师:刚才我们知道了1厘米是1大格,那2厘米有多长,你能在尺上找一找吗?(学生在尺子上找一找)

  2、2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生:2厘米是从0刻度到2刻度。

  师: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从1刻度到3刻度之间也是2厘米。

  师:你们怎么能找到这么多2厘米的?你们有什么法宝吗?

  生:2厘米其实就是2大格。

  3、2厘米有这么长,不用直尺,你能来估计一下5厘米有多长吗?指名估计比划,小朋友自己估计一下呢?

  4、那5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还是请我们的好朋友——尺子来帮忙,请小朋友在尺上比划一下,同桌互相说一说:5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

  指名回答:5厘米从哪儿到哪儿,有不同的吗?

  不管从哪儿到哪儿,5厘米就是几大格?

  5、你还想知道几厘米的长度,指名说一说。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计一下,再拿着尺比划给同桌看一看。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利用知识的迁移,学生在认识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大胆猜想、探索几厘米的长度,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

  (四)量一量

  1、猜一猜纸条有多长。(学生猜一猜、估一估)

  2、课件展示量纸条的方法,学生细心学*。

  3、学生自己动手尝试量纸条。

  4、集体交流用尺子量纸条的方法。

  (纸条的左端对齐0刻度线,把尺子与纸条放*,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5、唱一唱。

  《测量小儿歌》

  小朋友要牢记,

  物体要放*。

  用尺子两物体,

  左端要和0对齐,

  右端指向刻度几,

  物体就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学生通过猜想、自学用尺子测量的方法再尝试测量,归纳测量的方法这一系列活动,学生自主学*获得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力。这个环节还设计了唱一唱活动,既巩固了测量的方法又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

  三、 实践应用,练*巩固

  师:同学们,既然我们已经学会测量物体的长度了,那现在是时候帮小蚂蚁的忙,测量一下小桥扶手的长度了。

  1、 量一量扶手的长度。

  (1) 学生动手量一量。

  (2) 指名上台展示测量的方法。

  2、 闯关游戏。

  师:小蚂蚁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忙,它们带来了一份大大的礼物,准备要送给大家,可是需要同学们闯过三关才能获得礼物哦!有信心吗?小精灵儿童网站

  (1) 第一关:眼明手快(填一填)

  (2) 第二关:火眼金睛(判断测量的方法对吗?为什么?)

  第三关:心灵手巧(同桌合作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这里长方形的宽是接*4厘米,引导学生像这样接*4厘米的可以说它是大约4厘米。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了二十多分钟的学*已经开始出现疲倦,此时设计闯三关获奖品的游戏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通过游戏巩固新知,一举两得。】

  四、 回顾全课,总结延伸

  同学们,通过本堂课的学*,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学生说收获,是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梳理。这样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下一节课《认识米》作知识性的铺垫和延伸。】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3页,认识厘米。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用蜡笔估测铅笔的长的活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课桌长,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测量五题的长度有不同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讨论交流“为什么测量结果不同,”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使用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直尺,认识厘米,学*用直尺测量以及用厘米为单元进行估计,在练*活动中,让学生估计和测量学*用品的长度。 学生对物体的长短有了初步认识,但对物体的具体长度是多少并不了解,在生活中关于测量的知识知道的很少,更少参加测量的活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认识长度单位的过程,知道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能够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在实际观察和操作中,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重难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掌握用学生尺量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学生每人一把尺子,一块新橡皮,一支新铅笔,教师准备课件及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桌子有多长吗?好,请大家自己选择工具,量一量桌子的长度。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

  质疑:为什么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测量所用的工具不同)

  小结:对了,如果要使量的结果一样,我们就需要一种统一的测量工具。你知道这种工具是什么吗?(尺)要知道物体的长度,我们可以用尺来量。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尺

  1、谈话:尺子你们有吗?拿出来一起看看。(教师投影一把尺子)请大家看看尺子上都有些什么?

  2、学生汇报,老师介绍。(投影出示:尺子)

  (1)许多数: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数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从小到大)都从几开始?(0)这里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2)刻度线:尺上这些长短不一的线叫做刻度线,每条长的刻度线下面或者旁边都写着数,第一条刻度线下面写着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测量长度的常用单位,人们一般用它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

  3、揭题: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认识厘米。(板书:厘米 cm)

  (二)认识厘米

  1.认识1厘米

  (1) 师:你们想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

  指出:0到1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问:从1到2这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吗?从2到3这两个刻度之间是多长呢?

  (2) 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找,再说一说:还有哪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

  2.体验1厘米有多长。

  (1)仔细观察1厘米的长度,并用手比划一下,再记在脑子里。

  师: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吗?(学生举例)

  师课件展示书上三个例子。

  (2)亲身体验:

  谈话:刚刚我们都比画了1厘米的长度。那2厘米怎样比画呢?

  请学生说一说。(从0刻度开始,到2刻度)学生举给老师看。

  师:那5厘米你能找出来吗?(学生自己找)

  1名学生演示,并说是怎么表示出来的。(从0开始,到5刻度)

  (三)用尺子量

  1、师:下面有两个小朋友在量铅笔刀和一条线段的长度,你能帮他们看一看吗?(出示书上例2图)

  提问:铅笔刀有多长?(7厘米)

  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讲清楚从0刻度开始,到7刻度就是7厘米)

  师:说得真好,那线段呢?2-3名学生说一说怎样看出来的。

  师:我们在用尺子量长度的时候都是怎样测量的啊?

  (从0刻度开始,到什么刻度就是几厘米)

  这两个小朋友在测量的时候是这样量的(出示想1的两种不正确的方法)

  问:你觉得他们量出来的结果正确吗?为什么?

  2、动手测量

  师:刚才看了他们的测量,你想自己动手量一量吗?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4)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菁选

《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厘米、米》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慢进入的方式。所有的知识接受都需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现很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

  对于米的教学采用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矛盾冲突,探索米的长度。

  1.师生比赛,引出米

  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非常积极)

  然后侯同学量的很认真,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率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负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负他了?

  同学们热情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

  师:如果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

  生:长一点的。

  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方便了,我们需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天来学*认识米。

  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

  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认真观察长度,找到实物

  我发现,当孩子找到和他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时非常感兴趣,都具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兴趣的,快乐的学*。

  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积极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很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知识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准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创新——就是在懂的情况下再创造,盲目的空想是浪费时间。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认识厘米和米》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让学生在头脑中能够明确1厘米和1米的长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都会给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空间表象,而很少有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建立10厘米的空间表象,如果教师能够在10厘米的表象上下够功夫,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用好10厘米,为米做铺垫

  二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到长度单位,并且只认识了厘米,由于在厘米的教学中,教师们都很注意对1厘米表象的建立,所以学生对1厘米的理解和掌握比较到位。认识了厘米,紧接着就认识米,众所周知,1米等于100厘米,而100厘米相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师若把1米等于100厘米的知识直接灌输,不利于学生真正的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对10厘米的长度有个明确的表象,学生在头脑中有个10厘米的大概长度的认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用10个10厘米长的纸条在黑板上贴成一个长纸条,学生有了10个10是100的认识,他们能够认识到这个长纸条是100厘米,这是教师再揭示100厘米的长度又有个新的名称,叫做1米,学生就能够清晰的认识到100厘米构成了1米,1米就等于100厘米。这样一来,学生既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有掌握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学生们获取了米这个单位的形成过程。

  二、用好10厘米,渗透1分米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看10厘米的长度、闭上眼想10厘米的长度、用手比10厘米的长度等一系列的活动后,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已经在头脑中有了10厘米的大概长度,也明白了10厘米的含义,即10个1厘米,这些活动都为了三年级时学*1分米做好了渗透,只不过此时没有揭示1分米的概念罢了,其实1分米的表象、厘米和分米的关系,学生都已经理解了。虽然分米的'认识不是二年级的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教师,就应该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掌握数学知识系统性,训练学生的思维,为学生的终身学*服务,而不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

  三、用好10厘米,估测有标尺

  学生既然认识了厘米和米,就要对生活中的一些长度进行估测,虽然在估测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误差,一般来说,教师也会给一个估测的取值范围,但是,我觉得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应该尽量的准确一些。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只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由于这两个长度单位的长度相差比较大,一般的学生在估单位时不会出错,而面对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长度时,尤其是几厘米和十几厘米的物体,这时要估测它们的长度,学生们的误差就比较大,因为学生只有1厘米的表象,如果教师注重了10厘米表象的建立,学生就可以把10厘米长度当个标尺,首先去判断所给物体是比10厘米长,还是比10厘米短,判断出大概的范围后,再进行估测,这样一来,估测的准确性就会大大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教学厘米和米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对1厘米和1米表象的建立,还要注重对10厘米长度的表象建立,这正是巧用10厘米,一举而三得。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但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没接触过,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下面就这一单元的教学谈谈我的想法和做法。

  1.让学生经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建立表象

  在作业中,学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棵大树高4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是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米和1厘米有多长,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入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我还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从而建立起米和厘米的长度概念。

  2.通过联想和比较来巩固对厘米和米的认识

  厘米和米比较抽象,必须借助一定的物体来认识理解。比如说在描述树有多高时,可以让学生先想一想我们教室的门有多高,再通过比较,树要比门高多了,所以描述树的高度应用米来作单位。

  3.建立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估计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估测的方法,来估计物体的长度高度。而估计在本单元中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通过让学生用自己身上的“尺”来估一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记住这些身上的“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和进行估测都很有帮助。

  当然做到以上三点是远远不够的,在*时的交谈中,还可以有意无意地拿出这些知识和学生一起练*复*,也能让他们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5)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通用十篇

  《认识厘米》是在学*了比较物体长短的基础上学*的,学生已有这方面的经验和基础,但对于操作和应用仍有一定的难度。用厘米做单位测量长度是学*测量物体的开始,也是学生初次认识长度单位,学*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厘米长度单位的正确建立,将对学生认识其它长度单位产生积极的正迁移。

  在这课时的设计上,我先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长度的过程,引导学生比较测量结果,体会需要采用统一的长度单位,从而揭示课题——认识厘米。

  在认识1厘米时,首先观察尺子上有些什么,让学生对尺子有个总体印象,同时介绍CM就是厘米,是长度单位,常用于测量较短的物体。再让学生比一比,量一量,建立1厘米的概念。认识1厘米有多长,让学生用手指在尺子上量一量,再用两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给大家看。最后让学生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以及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这一环节学生表现得很积极。

  在认识几厘米的学*中,运用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由1厘米的长度上升到大约几厘米的长度,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反思、感知、应用,增强了估计意识。

  在学*如何测量时,学生在有了从刻度0开始测量就可以直接看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的结论后,通过实践明确了使用尺的正确方法:先将刻度0与所测量的物体的边对齐,再把尺放得和物体一样*。

  这节课由于学生操作比较多,纪律方面不是很好,这点今后要注意。

  另外,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测量方法,我把“从直尺上其他地方开始测量的方法留到下一课时了。

  认识厘米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还要学会用厘米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这些任务和目标来开展。这节课课前要求学生准备毛线、直尺等学*用具以及上课开始前的一些准备,这节课的课前准备还是做得非常充分的,90%以上的同学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和指导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本节课的导入部分也做得非常成功,教学开始,老师今天想请大家帮个忙,可以吗?同学们都非常乐意,很快就引起了学生对课堂的'注意,然后同学们按部就班的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操作,顺理成章的进入到了本节课《认识厘米》的学*。新知的教学,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尺子,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呢?这个环节应该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然后通过小结: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常用厘米作单位,并讲述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因此1厘米可以写成1cm,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尺子比划比划,用两个手指比划出1厘米大约有多长。让学生通过比划充分感知1厘米的长度。通过找一找尺子上其它的一厘米以及在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一厘米?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1厘米的表象,使学生理解1厘米的实际长度。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长度、测量工具和方法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经验。但是,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厘米和 1米的实际长度,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缺乏明确的认识。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我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尽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重点帮助孩子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因为厘米的单位比较小,在测量短或小的物体时常常用到厘米,课堂上我让学生找身边的或见过的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如:橡皮的厚、拉链的宽、透明胶的宽等),再找教室里适合用厘米测量的物体,(如:课本的边长、橡皮的.长、墙砖的边长等),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到厘米,总结在测量长度较短的物体时我们要用到厘米。

  认识长度单位米时,让学生经历用直尺(厘米做单位)不够量的情况,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更大的长度单位米。然后仿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长度观念。同时还要理解米与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在这种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用卷尺亲身体验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从而理解米的感念。 让学生真正的体验到了米这个长度单位的感念,从而提高了对米的认识。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至今难忘,是它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原因有:

  1、时间太仓促,准备不充分,包括课件和教具。

  2、对数学的新课标理解不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在自己。其实仔细想想,一年级已经是第二年教了,教材不应该是问题了,可恰恰是由于对教材的重难点掌握不准确,抓不住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致使课堂毫无出彩之处。 回想自己的课堂,每次集体听课,都会出现讲不完的现象。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凡事不能深入的去理解,只弄个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备教材、备学生,真正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课堂的不可操作性。且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上,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提高。以后,要为自己创造磨课的机会,群策群力,寻求进步。

  这个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开展的说教学反思这个活动,我觉得是一次非常好的活动。前面的老师都说得很精彩,当大家都在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时,我的头脑里就在努力地搜寻以前的教学情景,我到底说哪课的反思。突然我想到了去年上二年级时,教“认识厘米和用厘米量”这堂课,给我的印象挺深,现在我就对这堂课中的一个片断来进行反思。

  这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堂课是先教学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然后体验1厘米有多长,再是教学测量的方法。

  教学测量的方法时,我拿出一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让学生估这张纸条长多少厘米。学生就有很多答案:什么10厘米、9厘米、8厘米。(这部分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

  接着我就说:要知道这张纸条到底有多长,我们只有通过测量才能知道,老师在测量这张纸条时,同学们要注意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测量的?一会儿老师要找同学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

  然后我就开始测量了,边测量时我就边说:我们测量物体时,一般将物体*放在桌子上,为了让同学们能看的清楚,老师把纸条贴在黑板上。现在我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另一端对着几厘米,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然后请一名学生上来看一下这张纸条的长度。

  接着我再提问了:谁来说一下测量物体时应注意什么?学生就说了:在测量时将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看另一端对准几就是几厘米。还有学生说:要把物体放*后再测量。然后我多请几名同学来说。这样可以使新知学生掌握得更牢固些。

  随后,让学生拿出我事先为他们准备的一张纸条,也先让学生估一估长多少厘米,然后再请他们用刚学到的测量本领来测量一下。学生刚动手测量,我就听到有一个学生带着哭腔大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子不是新的,是我姐姐用过的,上面没有”0“刻度,是从”3“开始的,我测量不了。

  听到后,我顿了顿又问:同学们,你们有办法帮助他吗?同学们可以讨论一下。马上有学生就非常大方地说:用我的尺子量。我又接着说,他的尺子没有了”0“刻度,还能量,大家来动动脑筋想一想怎么样量?(学生发表了很多看法)随后我就告诉学生:我们可以将尺子的”3“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再从”3“刻度往后数大格,物体占了几大格,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同样可以将尺子的”6“刻度”2“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来测量,这是另外一种测量方法。然后再做后面的练*2。测量蝗虫跳的有多远时是将尺子的7厘米对准一端,再数蝗虫跳了几大格。

  这节课我在备课时并没有注意备练*题,所以只备了一种测量方法,就是将尺子的”0“刻度对着物体的一端,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当学生带着哭腔告诉我他的尺子没有”0“刻度时,我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于是就让学生讨论一下该怎样帮助他,作为缓兵之计,我抓紧时间翻阅课本,发现测量蝗虫跳远的距离的练*题,于是我想到了这种测量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讨论,最后再告诉学生这也是一种测量方法,那个拿旧尺子的同学终于可以用自己的尺子量纸条的长度了,他不再因为自己是用旧尺子而自卑了,这件事给我很深的感触。让我体会到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深挖教材,备好课

  老师在教学前,一定要备好课,备全课,包括练*题。在这课的教学中,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上虽然都没有提到第二种测量方法,但是练*题里却有这样的练*,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应该只备教科书和老师用书,应该把教材中的练*题也认真仔细地研究一番。要不是因为那位同学拿一把旧的尺子,上面没有”0“刻度,那么在这节课中,我就可能只教给学生一种测量的方法。因此,我应该感谢那位同学。同时,我也想提醒我们所有老师,不要认为咱们对教材已经很熟悉了,上课前一定要备好课。

  二、 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

  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如果学生说他的尺子是旧的,上面没有”0“刻度时,我们 有些老师可能就会训斥学生说:谁让你拿旧尺子,你如果买上新尺子,不就有”0“刻度了吗?这样,我们可能不但发现不了另外一种测量方法,也会使那位拿旧尺子的同学更加自卑,学*兴趣低落,甚至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每个老师都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学生出现的问题,不要一昧地对学生批评呵斥。这是我对这个教学片断所想到的一些反思,说得有不妥之处,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厘米的认识》教学反思这节课,让我至今难忘,是它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了自己。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原因有:

  1、时间太仓促,准备不充分,包括课件和教具。

  2、对数学的新课标理解不透但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原因在自己。其实仔细想想,一年级已经是第二年教了,教材不应该是问题了,可恰恰是由于对教材的.重难点掌握不准确,抓不住突破重难点的环节,致使课堂毫无出彩之处。 回想自己的课堂,每次集体听课,都会出现讲不完的现象。这与自己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凡事不能深入的去理解,只弄个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备教材、备学生,真正操作起来,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从而造成课堂的不可操作性。且对知识点理解不深入,只是停留在学会的层面上,在学以致用方面有待提高。以后,要为自己创造磨课的机会,群策群力,寻求进步。

  厘米和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他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知识的基础。认识厘米和米,不只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些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和估计活动中去。

  主要教学厘米的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首先设计了量课桌长度的活动。由于学生还没有学*长度单位,还不会用直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学生可能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量,也可能会选用铅笔、数学书等作为工具来量。这样,各人选择的标准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也不完全相同。通过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体会用厘米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时费时、费力,进而引起学生学*其他的长度单位的心理需求。教学时,可以先启发学生思考:如果用厘米作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或教室门的`高度,你觉得有什么不方便?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告诉学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作单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着说一说,再出示米尺,说明:这是米尺,它的长度是1米。同事要求学生看着米尺比划1米的长度,实际感受1米有多长。然后通过找出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进一步丰富对1米实际长度的感知。

  为了加强学生对厘米和米的充分认识,在课下我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父母一起测量家中的物体的长度,通过整合训练,多数的学生建立了厘米和米的长度单位观念,从而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二)抓住联系,认识“厘米”和”米”。 (三)利用比较,深化认识。 让学生对照板书或者手中的学具想一想:为什么数据都是1,它们的长度却不同?引导学生认识:单位不同引起长度的不同。使学生知道:”米”和”厘米”大小不同,”米”是高级单位,”厘米”是低级单位。测量较长的距离时用”米”做单位,测量较短的距离时用”厘米”做单位。从而使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用法。通过本节课的学*,学生对于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原因是米、厘米这个长度单位是所有长度单位中最不常用的,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远,因为不常用,所以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表象是不深刻的。而这两堂课教师都已经致力于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的表象的建立,使我感受颇深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我们在教学米的时候,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一些教学资源,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要有充分的时间给学生操作、感悟的过程。

  在学*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学*过直观比较物体长短和高矮的方法,这是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厘米和米这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有过接触,但即使经历了认识、巩固、单元练*后,部分学生的学*效果仍不甚理想。究其原因,认识厘米和米是建立抽象的数学概念的过程,需要经历从直观到抽象,再由抽象回到具体的过程,学生要通过不断的感知、体验、实践和交流反思,形成理性认识。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为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抽象的能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安排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

  1 、猜一猜。让学生先根据头脑中已有的表象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再请猜得准的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猜准的?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许多知识是自己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 、看一看。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也是1厘米?从0到2之间是多少?2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0到5之间是几厘米?0到10之间呢?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直尺,认识1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

  3 、画一画。让学生在纸上画出1厘米、几厘米,直观感知1厘米和几厘米。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领悟到:长度不是一个点,而是一条线。

  4 、剪一剪。让学生用吸管剪出1厘米,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然后问学生:你怎么能肯定你剪的就是1厘米?大部分学生都是用尺子量出1厘米。那么,怎样测量呢?请一名学生演示测量过程,明确测量的方法。

  5 、量一量。给学生提供学具,让学生利用学到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把数学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7 、比一比。让学生用两个手指间的距离表示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建立起长度表象。知道2厘米里有2个1厘米,进而明确几厘米里有几个长度单位。

  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画、剪、量、找、比等环节,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清楚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并学会了测量物体的长度……

  (二)抓住联系,认识"米" 。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利用"厘米"学*"米" 。

  1 、找关系。学*了厘米以后,我让学生用手比划出1厘米、2厘米、5厘米、10厘米。然后让学生把10张10厘米的学具条排成一排,使学生认识:这是100厘米。再让学生从老师提供的学具中找出和100厘米同样长的尺子。学生会很自然地找到米尺或者1米的皮尺,从而引出单位"米" 。接着问学生:比较两者,你发现了什么?得出:1米=100厘米的结论。

  2 、认识1米。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或者皮尺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1米有多高,建立"1米"的实际观念。


《认识厘米》教学反思 (菁华5篇)(扩展6)

——数学《认识厘米》教学反思合集五篇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碰到这样让人哭笑不得的作业:“一棵大树高10厘米。”“小明的身高120米。”……学生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鲜明的表象。长度单位这个概念,二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对于什么东西是厘米、米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学*以前可能是从未听说过,这样学*起来学生确实有点困难。这样的例子从另一个侧面提醒我们,对于这样的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是比较薄弱,教学时应当重视计量单位观念的形成,并将这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时,应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新知的理解,形成自己的体验。我觉得做到以下几点比较重要。

  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建立表象

  1、体验1厘米的实际长度,可以通过下面的活动展开。

  量一量。让学生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测量课桌的长,进而产生疑问:“为什么量同一物体,而结果却不同?”使学生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但需要相同的测量工具,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看一看。通过观察直尺,直观感知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就是1厘米。再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加强对1厘米的感受。画一画。让学生在练*纸上画出1厘米的线段,再次直观感知1厘米。比一比。请每个学生拿一个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放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然后抽掉小正方体,左手手指不要动,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再比出1厘米,最后用直尺量一量或把小正方体塞进去验证一下,比的长度是不是大约1厘米。估一估。给学生提供长1厘米左右的学具,让学生利用已有的1厘米表象进行估测,再让学生用尺子量一量。找一找。从生活中找出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物体。记一记。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可以安排下面的活动。

  看一看。直观感受1米的长度。量一量。量出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比一比。两手把米尺拉直,手的位置不动,把米尺放掉,看看1米的长度。再把眼睛闭起来想想1米的长度,最后睁开眼睛,用手再次比画出1米的长度。排一排。排1米长的队伍,每两人间保持一脚的距离,看看大约排几个人。走一走。自然、均匀地走1米长的.一段路,数数大约要走几步。

  这样教学,把教材上“静止状态”的学*材料转化为“动态生成”的活动情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兴趣,形成对新知的体验,促进对学*内容的理解。

  二、在估测中认识——形成概念

  1厘米、1米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容易遗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建立概念,可让学生尝试利用自己肢体上的某些大约长是1厘米、1米的部位或学*用品、生活用品中的1厘米、1米来帮助记忆。如学生大拇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小指第二个关节的长大约是1厘米;二年级学生脚到胸口的距离大约是1米,记住这些“身体尺”,对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概念或进行估测都大有益处。

  估测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估测与数的认识、量的计量相配合,能加深学生对数的理解,增强灵活处理日常数量关系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估测,比较各自的估测结果,交流各自的估测策略,展示每个学生的独特想法,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学生的估测能力。

  估测不是信口胡说。因此,估测一条线段长几厘米,一般不要让学生随便报出几厘米,而是要求他们想一想用什么工具、方法可以帮助估测。比如,引导学生通过用小手指尖到手腕的距离大约是10厘米来和这一条线段比较,从而得出更加合理的结果。教学中,教师除了注意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如身体上的其他部位或周围的其他物品进行估计、测量,增加估测和实际测量的机会外,还要充分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练*题。要把估测的结果与实际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找出估测与实际测量的误差,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和估测能力。

  三、在应用中拓展——理解概念

  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理解还应与实际测量紧密结合起来。测量是教学难点。如果教师直接向学生讲解测量的方法,学生的学*可能会轻松顺利,但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会测量物体的长度,因此可尝试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然后交流、讨论,总结测量的方法。用直尺量物体的长度,对学生来说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从尺的一端开始量,而没有用直尺上的0刻度线与所量物体的一端(起点)对齐;不会灵活使用直尺,不知道直尺上任何一个刻度都可以作为测量物体长度的起点。另外,在量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直尺的控制不够自如。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讲解,悉心指导,让学生切实掌握测量方法。把尺的边与物体的边靠*着*行摆放,而尺的0刻度线要对齐物体边的一端。学生在进行操作性学*的过程中,多种感官参与学*活动,既可以丰富感性认识,又能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生认识事物带有很大的形象性,只要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在思维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感性材料,就可以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抽象出数学概念的方法。基于这种状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儿童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在培养儿童观察力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要透过现象观察事物的本质。要指导他们逐渐懂得看问题应该从什么角度看。同时,要教会他们特别注意进行分析、比较。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多,包括认识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画出几厘米长的线段。在认识概念的时候,先围绕一厘米这个最基本的.单位展开。先让学生观察1厘米,再在自己的直尺上感受1厘米,然后在生活中寻找1厘米,在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认识3厘米、5厘米等。认识了厘米之后学*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通过观察、自主操作来熟悉测量的方法。最后是教学画一条几厘米长的线段的方法。

  我觉得学生在学*厘米这个概念的时候并不困难,但是要加强他们的感性认识,要让他们自己比划1厘米是多长,找出生活中1厘米的物体。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几厘米的`时候,如果图示是从“0”刻度线开始,学生能够准确判断,但如果不是从“0”刻度线开始,就产生了比较多的错误:第一个错误是直接写右边对准的刻度线,第二个错误是多数了1厘米,究其原因在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几厘米的含义,是要从“0”刻度线开始到几厘米的长度,0是物体起始点,学生也没有透彻理解1厘米的含义,是从一条长刻度线到相邻的一条长刻度线之间的一段,而不是数刻度线。另外,学生在作图时很容易画不准确,长出一些,或者不到一些。因此后来我让学生先在0和几刻度的地方点一个小点,然后再把两点连起来。这样作图的情况会好一些。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

  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

  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该比较熟悉,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单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开始学*厘米的认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认识就有一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专门的米尺让学生反复认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单的知识如:

  1米=()厘米,500厘 米=()米等还行,

  遇到稍复杂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 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认识是学生学*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必须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悉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认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

  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历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 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使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

  尤其是在练* 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开始估学生都 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鼓励学生大胆地估,告诉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

  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

  总之,学*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还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多估计丰富学生的实践以验,在积累中形成以长度单位的表象。

  教学片段】

  师:我们认识了米和厘米,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

  生举例。

  师请上一位同学:估计一下,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生估计。

  师:身高是指一个人身体的高度。人的腰一周的长度叫腰围(师示范)。同学们再猜猜看,他的腰围大约是多少?

  学生估计的结果很多:1米多、2米多、50多厘米、20多厘米、……

  师:怎样才能知道哪个估计的结果更接*实际腰围?

  生:量一量就可以了。

  师:请每小组选出一位同学做模特,其余同学先估计他的腰围,再想一想用什么办法能量出腰围,并量一量。

  生小组活动并汇报:

  生1:我们是用软尺量的。

  生2:我们是用三角尺量的。量出腰的前面和左面,前后相等,左右也相等。把前后左右相加就可以了。

  生3:我们没有软尺,就先用一根细绳绕他的腰一圈,量量绳长就得到他的腰围了。

  生4:我们是用“拃”来拃的。(学生示范)。我“拃”他的腰是四拃,我同桌“拃”他的腰是三拃多。

  ……

  【赏析】细细玩味这节课的课尾,的确有许多精妙之处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思考。

  首先,这位教师抛弃常用的课堂收尾方法:“同学们,请大家互相说说,本节课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学到的?”而是让学生想想“在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堂移向生活,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这样的处理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使学生认识到知识就在生活的周围。同时帮助学生树立知识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其次,紧紧抓住知识的有效生发点,创设估计测量腰围的情境,巧妙引导,将学生思维再次推向高潮。先是估计身高,这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下是不难解决的。但由估计身高转而估计腰围,由直变曲,对学生而言,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的估计结果相差很大,这正是教学的有效生长点。教师因势利导,适时组织有效的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估计与实际的差距,留给了学生很大的活动与探索空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再次进入高潮,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测量腰围的方法。伴随积极思维的活动中才是最有效的,只求表面的热闹很难有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最后,生成源自预设,精彩来自匠心。这节课的结尾竟能精彩迭出,特别是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活动,在合作中提出了多样化的测量腰围的方法,是执教者课前很难预料的。用软尺量和用绳绕属常规思维,而用三角尺和用拃拃,就属于创新思维了。学生的确是有富有创造性的,这些方法极具个性化和生活化,孩子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由此看来,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实就那么简单,只要我们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和意外!文 章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