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

首页 / 教学反思 / | 2022-09-09 18:42:46 教学反思,化学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1

  《分子和原子》一课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微观物质世界有所了解。而微观物质世界是肉眼所观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论认识,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有以下几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品红扩散实验的改进

  在教材上品红扩散实验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个对照实验---

  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实验。当观察到热水中品红迅速扩散的现象时,学生忍不住地惊呼。通过对照实验,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分子不断运动,并且为后面的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内容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2、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

  书本上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是在烧杯中完成的。我们将此实验稍加

  改进后命名为“铁树开花”。在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的基础上,铁树开花的神奇现象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对此印象深刻,记忆也一定会长久的。

  3、小游戏的引用

  当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有了一些了解后,需要深入到能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此时我以刚刚做过的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为例,领着大家做了“微观上水分解”的小游戏。我和学生一起双手握拳高举在头的两侧,模拟成一个个小白兔,代表一个个水分子。当我把灯打开表明通电后,一个个小白兔先是拳、头分离,接着分别找到了各自的朋友。拳拳相对成了一个氢分子,头头相对成了氧分子。整个班级都成了氢、氧分子汇集的海洋。然后我又请了两名完成得非常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台下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刚刚结束的游戏中,此时适时地领着大家归纳总结,轻松地解决了从分子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的困难。

  本节课完成后,教学成功的喜悦伴随了我很久。通过检测,学生的课堂达标率较高。而这些源于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精髓,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及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2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的兴趣,成为学生学*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 “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 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最后,选择六位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氢原子、氧原子,演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得变抽象的微观知识更为形象,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成功之处:

  1、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2、这一课题中由于声画、型、文并茂,形象活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学生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资分子的过程,为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

  3、最后设计的*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差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差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去描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写问题,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

  1.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要遵照学生的认知*惯。

  2.我们的讲解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

  3.把握大纲,统览教材一定要心中有数。

  具体来说就是:

  1、学生的认知*惯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能空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到位的想法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

  2、学生接受知识的道路是“先建模,再抽象,最后才运用,而且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小步走,逐渐提高”。

  3、化学学*不能脱离生活,要多举例子,从中找到规律,切记不可过于抽象。

  4、还要适当进行知识融合,到了一个阶段,就要利用*期所学的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升级。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阅读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1)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菁选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1

  本节课“分子和原子”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从个数和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基础。但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抽象认识存在疑惑,这就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微观粒子的存在,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宏观物质间的反应其实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在发生着重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或微粒间间隔的变化。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几个常见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虽然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化学的角度来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回答不够完整,随时给学生讲解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展示苯分子结构和原子移动形成的“中国”二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存在,由此引出分子的几个性质。但由于分子很小,无法观察,通过一系列数字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等,同时通过再次举例验证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种类、个数的变化与否来定义分子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举证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最后让学生形成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

  所以本节课以提问、讨论、举例、归纳、验证等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学*中加以强调和应用。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2

  一、分子运动的活动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课本50页“图3-8”所示,有关分子运动活动探究的解释性描述中,只能提及:氨分子运动进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而不能盲目扩展成如此的设问:什么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因为众所周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氢氧根离子(OH-),而决不会是氨分子(NH3)。然而,就当前学生有限的知识而言,是极容易形成“氨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错误推论。所以,这里是一个教学难点,难就难在目前无法让学生简易认清问题所在!因此,在教学引导上只能采取不深化的`回避策略。

  将来,当学到“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相关内容时,再提出这一问题,那时就不失为一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题目。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其它实验

  1.在细长玻璃(或透明的塑料)容器中,先注入一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再小心的注入一半清水,静置,观察两种液体相互扩散的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在大烧杯内,罩着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和若干细铁丝上沾有酚酞试剂的棉花团,观察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用试管装着滴有数滴且不连续的酚酞液滴的滤纸条,试管口塞上棉花,棉花上滴有浓氨水,观察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着;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另外,还可讨论当实验中出现无现象时,分析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

  在本节课中有一个酚酞与浓氨水反应的实验,我不是像以前先讲“氨水有挥发性,酚酞有遇氨水能变红的性质”,然后在做实验,从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而是以“小魔术”的形式进行导课:先展示两瓶无色液体,然后各倒入两个烧杯中,在用大烧杯把它们罩住,过一会其中一个烧杯内的无色液体变为红色。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的结论,在进一步研究这种粒子的性质。

  在验证分子之间有间隔时,用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学生做完演示实验后,我没有像以前上课时直接问“为什么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而是故意很严肃地说:“刚才做实验时谁偷着喝酒了?”他们当然没喝,也就不会承认了,这是我再说:“谁能做一回福尔摩斯,把这个案子给破了?”这样就引起了全部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明显比以前好,而且对这个实验印象深刻。另外,我并没有做类似“小米和黄豆混合”的实验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因为根据以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做完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后,学生虽然看不见分子,但也能够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性质,也会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分子的这条性质;反而是做了上述那样的实验后,给学生造成误导。因为他们对亲眼看见的'事实印象深刻,在举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时,一部分学生就把它当做正确答案。

  在比较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类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时,我又补充了“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注射器实验),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但是从分子的角度去分析混合物和纯净物时,我只是让学生口答,而没有画图,如果用图示或磁扣的方式表示,我想效果要比口答好多了。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4

  1、本节课的引入开始采用的是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从而感受到香水成分在空气中的扩散。在第一次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物理上已经学过分子运动,很快就提出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对此进行了一些改进:用两个实验“方糖在水中的溶解”、“冷水与热水的对比”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起学生思考,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点进行铺垫。

  2、由于品红有毒,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改为高锰酸钾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增强了对比性,学生更加清楚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3、当讲到“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时,开始讲课只是叙述给学生听,虽然学生都为之惊叹,但是没有亲身体会。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了以下修改:在讲完“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之后,先给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心里默数,然后问他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数了多少个数字,再告诉他们“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这样,学生对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之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活动与探究”部分,开始时采用课本上的组织形式,先做实验1(即先将氨水滴入酚酞溶液),让学生知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之后,再做实验2(大烧杯罩两个分别盛有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小烧杯)。由于产生了思维定势,学生一致回答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水的成分进入了酚酞溶液(因为学生在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分子的有关性质),然后得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对此,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将实验的顺序作了调整:方法一:直接做了实验2,并介绍氨水以及酚酞溶液的成分,让学生看到同样罩在大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渐渐地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而氨水的颜色却没有变化。这时,学生的思维就非常活跃,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酚酞溶液在空气中静置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变成红色”、“酚酞试剂在水中会与水分子反应,变成红色”、“玻璃烧杯中的某种物质使酚酞变红色”、“氨水中的氨分子进入了酚酞溶液,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的同学真的以为我在玩魔术!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然后就由他们讨论该如何验证种种猜测。结果,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很快就提出了实验方案:(1)单独放一杯酚酞溶液在实验台上,验证空气是否可以使之变红色;(2)用大烧杯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验证大烧杯壁上是否有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3)用大烧杯分别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和一个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验证水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4)在一杯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几滴氨水,验证氨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方法适合学*能力较高的学生)

  由于在验证大烧杯壁是否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时必须用实验2的大烧杯,这里不足之处在于:(1)大烧杯内充满了氨分子,难以说明实验前烧杯内壁没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2)拿开大烧杯后,使浓氨水露置空气中,污染环境。故采取了方法二的探究顺序(见教学个案展示),同样也能达到活跃思维的效果,而且能让一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一些启示,便于以后的进一步探究。

  5、分子间隔演示实验中,开始采用了酒精和水混合,从二者混合之后与混合之前的体积比较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学生只是接受了这一个知识点,但是没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认识。为了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课堂上先用等体积的沙子(盐),和等体积的绿豆(红豆)混合,发现混合物的体积小于原体积的两倍,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绿豆(红豆)空隙中的沙子(盐)。这时再来做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由宏观的现象联想到微观世界中微小的粒子间也存在着间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性质。

  6、“水的电解”变化过程,采用了彩色磁吸分别代表氧原子和氢原子,然后在黑板上演示变化的微观过程,学生很快就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5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引入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上课前我采用向教室中喷洒花露水,学生都能够从物理的角度解释香水挥发了,我们能够感受到凉意、闻到香味,却看不到,这是为什么?并且制作了课件动画。由这个问题引出物质都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这样处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本课是学生从宏观世界第一次接触微观粒子的开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感悟微观粒子的特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三: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本课我准备了几个演示实验,几个演示实验都以学生做为主体展开,有学生操作。比如:品红的扩散、浓氨水遇酚酞变红。品红扩散我做了改动,补充为热水和冷水中的'对比实验,学生明显看到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扩散快,由此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结论。浓氨水滴入酚酞变红,实验现象明显,由这个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浓氨水与酚酞不接触是否能变红?

  总之,本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自己在一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注重查漏补缺,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水*有更大提高。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6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1、反思教学目标的指定

  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⑵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3)认识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并学会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宏观现象。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⑴使学生养成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惯,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⑵初步学会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方法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分子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

  (3)在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思教学目标的实施

  教学过程中予设目标顺利的达成,课堂即时性目标也有效利用。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的组织

  利用香水做“闻味猜物”游戏,有目的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抓准切入点,激发兴趣。然后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主线发现问题,引发思维,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小组汇报方法,归纳小结解决问题,反思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活动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效果很好。

  2、反思教学问题的设拟

  问题设置是整节课的题眼,我经过反复推敲,逐渐把问题设置的具体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问题循序渐进、有思维量、,引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过度语言明确、简练、具体,有启发性。使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和谐、流畅,教学效果很好。

  3、反思课程资源的利用和补充

  本节课我采用游戏引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发了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有效获得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兴趣的保持。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并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究来自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拓展和应用,使学生学会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对本课的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教材进行了梳理,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并运用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来引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联系大量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知化学与生活系息息相关。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有目的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将“裸露”的'化学知识进行包装,将知识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抓准切入点,引发了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和学*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和求知欲望。

  2、反思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具有亲和力,尊重学生,与学生*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反思学*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我运用具体的情景引发思维,呈现相关知识;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关的性质;并将有关的性质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很好的引导学生改变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和合作学*的机会;探究性学*发挥了主体作用。

  4、反思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引课,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合理的使学生了解了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和相应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微观粒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来引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联系

  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而且我对本课的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它们成了本节课的亮点,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实验会说话!很多抽象的微观知识学生理解和运用水到渠成。同时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使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紧凑,一环扣一环,教学思路非常清楚。

  5、反思教学评价的使用

  注重学*过程评价,评价形式灵活多样;起到诊断性、激励性作用。

  四、教学结果的反思

  本课题研究微观粒子,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精彩的实验,利用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类比,密切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动、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实物、模型、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效果很好。

  课堂上,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引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用一滴水滴在学生手心里,让学生感知一滴水的微小,然后调查有没有人愿意数一滴水中水分子的个数,再让学生猜十亿人每人一分钟数一百个,日夜不停要数多少年(三万年),又用乒乓球和地球来做类比,来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我改进了实验:用滴有酚酞的小滤纸片粘在大烧杯的内壁上,直接罩在氨水瓶上,效果好速度快又节约药品,同时防止了环境污染,一举多得。用冷水和热水同时做品红分子运动的实验,清楚明了的体现了分子的运动和温度对分子

  运动的影响,除去了加热的麻烦,增加了有效教学时间。利用注射器和干燥管来做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实验,节省药品,省时,效果好。利用针管做等体积空气和水的压缩比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等的学*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

  突出优点:1、具有亲和力。教态自然,和学生沟通的好。

  2、教学思路清晰、紧凑,一环扣一环

  3、教材梳理好,灵活得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实验改进是亮点,操作简单,节约药品,现象明显,缩短时间

  5、比喻和类比运用形象,贴切

  6、生活中的事例选择得当,贴*生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

  不足:有老师听课,所以有些紧张,学生到前面做实验后忘记叫他们回座位,学生自己也没敢回去,结果站在前面一段时间,很别扭。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学会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可分性的观点。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认识分子的特征。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1、香水为什么会散发出怡人的香味?

  2、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干的'比较快?

  3、白糖放在水里为什么不一会就没了,而水变甜了?发现问题。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提出研究主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有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

  新课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1、【教师讲解】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发展简史。

  【得出结论】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2、【出示图片】a、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b、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得出结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3、【教师举例】说明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边听、边看得出结论: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活动与探究二:分子的特征

  1、【思考问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看不见,水却能看见?

  【得出结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思考问题】水为什么能变红?

  【出示图片】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

  【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

  3、【思考问题】50ml水+50ml酒精=100ml液体,正确吗?等式“1+1=2”成立吗?

  【演示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

  【得出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

  运用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实验与探究认识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

  活动与探究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

  1、【思考问题】前面我们做过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请同学们思考:水蒸发和水电解一样吗?为什么?

  【得出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回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讨论、交流、回答。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总结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了物质的微粒性以及分子的特征,从分子的角度深入了解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知道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在讲授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时,先给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试图让学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哪几种微粒,各几个?

  ②这些微粒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

  ③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从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结果学生对微粒模型图不熟悉,回答前两个问题很困难,对后面的问题就更无从入手了。这样尝试之后就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只在“分子、原子关系”“物理、化学变化实质及主要区别”等处安排学生交流讨论。力求抓住学生学*心理,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在哪里会想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主线。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8

  分子与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世界,也是从这课开始学生要学会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宏观的现象。所以这节课的最大难点就是建立微观观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想象环节,让学生想象原子的样子,引导学生想象原子的样子,避免学生上完课不知道或乱想。课堂上举出生活中的事实让学生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了解一些宏观现象如何用微观上的分子原子去解释,反过来再总结下微观粒子的特点能解释什么宏观问题。在课堂上我与学生的交流*等且融洽,让我感觉良好。下课后一名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你不是说化学后面很难吗?今天我听懂了啊~”学生的话可以看出我的课堂设计已经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

  但是这堂课也暴露出我教学上的一些缺点:

  一、有时候实验的现象很微弱,前排学生能看清,但后面的学生看不见。这时候可以用实物投影投影现象,投影的效果是很好的,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运用。

  二、使用了酚酞,但没有介绍清楚,没有在黑板上写出“酚酞”。这是不该犯的错误!

  三、口误比以前少了,但还是有,以后在备课环节还需要注意。

  四、黑板字写的'不好。以后不管是否使用电脑都要写板书,练*黑板板书。

  另外,教学还可以有一些改进。放一瓶香水在教室,当讲到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寻”味找香水;当讲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时候可以用香水让学生理解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实物投影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讲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物质组成的时候,可以故意说我看见了什么东西,而学生看不见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在最后的实验变型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说现象,再让学生来做实验,展现现象,还可以自己故意做错,让学生分析试验失败原因;在演示实验的时候自己讲解完应该找学生重复一到两次。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9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的`兴趣,成为学生学*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10

  《分子和原子》一课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微观物质世界有所了解。而微观物质世界是肉眼所观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论认识,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有以下几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品红扩散实验的改进

  在教材上品红扩散实验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个对照实验---

  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实验。当观察到热水中品红迅速扩散的现象时,学生忍不住地惊呼。通过对照实验,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分子不断运动,并且为后面的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内容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2、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

  书本上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是在烧杯中完成的。我们将此实验稍加

  改进后命名为“铁树开花”。在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的基础上,铁树开花的神奇现象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对此印象深刻,记忆也一定会长久的。

  3、小游戏的引用

  当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有了一些了解后,需要深入到能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此时我以刚刚做过的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为例,领着大家做了“微观上水分解”的小游戏。我和学生一起双手握拳高举在头的.两侧,模拟成一个个小白兔,代表一个个水分子。当我把灯打开表明通电后,一个个小白兔先是拳、头分离,接着分别找到了各自的朋友。拳拳相对成了一个氢分子,头头相对成了氧分子。整个班级都成了氢、氧分子汇集的海洋。然后我又请了两名完成得非常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台下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刚刚结束的游戏中,此时适时地领着大家归纳总结,轻松地解决了从分子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的困难。

  本节课完成后,教学成功的喜悦伴随了我很久。通过检测,学生的课堂达标率较高。而这些源于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精髓,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及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2)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菁选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1

  1、本节课的引入开始采用的是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从而感受到香水成分在空气中的扩散。在第一次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物理上已经学过分子运动,很快就提出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对此进行了一些改进:用两个实验“方糖在水中的溶解”、“冷水与热水的对比”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起学生思考,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点进行铺垫。

  2、由于品红有毒,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改为高锰酸钾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增强了对比性,学生更加清楚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3、当讲到“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时,开始讲课只是叙述给学生听,虽然学生都为之惊叹,但是没有亲身体会。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了以下修改:在讲完“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之后,先给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心里默数,然后问他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数了多少个数字,再告诉他们“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这样,学生对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之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活动与探究”部分,开始时采用课本上的组织形式,先做实验1(即先将氨水滴入酚酞溶液),让学生知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之后,再做实验2(大烧杯罩两个分别盛有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小烧杯)。由于产生了思维定势,学生一致回答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水的成分进入了酚酞溶液(因为学生在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分子的有关性质),然后得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对此,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将实验的顺序作了调整:方法一:直接做了实验2,并介绍氨水以及酚酞溶液的成分,让学生看到同样罩在大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渐渐地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而氨水的颜色却没有变化。这时,学生的思维就非常活跃,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酚酞溶液在空气中静置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变成红色”、“酚酞试剂在水中会与水分子反应,变成红色”、“玻璃烧杯中的某种物质使酚酞变红色”、“氨水中的氨分子进入了酚酞溶液,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的同学真的以为我在玩魔术!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然后就由他们讨论该如何验证种种猜测。结果,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很快就提出了实验方案:(1)单独放一杯酚酞溶液在实验台上,验证空气是否可以使之变红色;(2)用大烧杯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验证大烧杯壁上是否有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3)用大烧杯分别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和一个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验证水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4)在一杯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几滴氨水,验证氨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方法适合学*能力较高的学生)

  由于在验证大烧杯壁是否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时必须用实验2的大烧杯,这里不足之处在于:(1)大烧杯内充满了氨分子,难以说明实验前烧杯内壁没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2)拿开大烧杯后,使浓氨水露置空气中,污染环境。故采取了方法二的探究顺序(见教学个案展示),同样也能达到活跃思维的效果,而且能让一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一些启示,便于以后的进一步探究。

  5、分子间隔演示实验中,开始采用了酒精和水混合,从二者混合之后与混合之前的体积比较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学生只是接受了这一个知识点,但是没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认识。为了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课堂上先用等体积的沙子(盐),和等体积的绿豆(红豆)混合,发现混合物的体积小于原体积的两倍,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绿豆(红豆)空隙中的沙子(盐)。这时再来做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由宏观的现象联想到微观世界中微小的粒子间也存在着间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性质。

  6、“水的电解”变化过程,采用了彩色磁吸分别代表氧原子和氢原子,然后在黑板上演示变化的微观过程,学生很快就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学会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可分性的观点。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认识分子的特征。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1、香水为什么会散发出怡人的香味?

  2、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干的比较快?

  3、白糖放在水里为什么不一会就没了,而水变甜了?发现问题。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提出研究主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有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

  新课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1、【教师讲解】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发展简史。

  【得出结论】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2、【出示图片】a、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b、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得出结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3、【教师举例】说明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边听、边看得出结论: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活动与探究二:分子的特征

  1、【思考问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看不见,水却能看见?

  【得出结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思考问题】水为什么能变红?

  【出示图片】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

  【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

  3、【思考问题】50ml水+50ml酒精=100ml液体,正确吗?等式“1+1=2”成立吗?

  【演示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

  【得出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

  运用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实验与探究认识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

  活动与探究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

  1、【思考问题】前面我们做过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请同学们思考:水蒸发和水电解一样吗?为什么?

  【得出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回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讨论、交流、回答。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总结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了物质的微粒性以及分子的特征,从分子的角度深入了解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知道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在讲授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时,先给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试图让学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哪几种微粒,各几个?

  ②这些微粒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

  ③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从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结果学生对微粒模型图不熟悉,回答前两个问题很困难,对后面的问题就更无从入手了。这样尝试之后就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只在“分子、原子关系”“物理、化学变化实质及主要区别”等处安排学生交流讨论。力求抓住学生学*心理,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在哪里会想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主线。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为了引入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上课前我采用向教室中喷洒花露水,学生都能够从物理的角度解释香水挥发了,我们能够感受到凉意、闻到香味,却看不到,这是为什么?并且制作了课件动画。由这个问题引出物质都是由一些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这样处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了铺垫。

  二: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直观性。本课是学生从宏观世界第一次接触微观粒子的开始,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感悟微观粒子的特性,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大大降低了教学难度。

  三:演示实验的直观性。本课我准备了几个演示实验,几个演示实验都以学生做为主体展开,有学生操作。比如:品红的扩散、浓氨水遇酚酞变红。品红扩散我做了改动,补充为热水和冷水中的对比实验,学生明显看到品红在热水比在冷水中扩散快,由此得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的结论。浓氨水滴入酚酞变红,实验现象明显,由这个实验引发学生思考:浓氨水与酚酞不接触是否能变红?

  总之,本课有成功之处,也有失败之处。自己在一些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今后要注重查漏补缺,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水*有更大提高。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4

  分子与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世界,也是从这课开始学生要学会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宏观的现象。所以这节课的最大难点就是建立微观观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想象环节,让学生想象原子的样子,引导学生想象原子的样子,避免学生上完课不知道或乱想。课堂上举出生活中的事实让学生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了解一些宏观现象如何用微观上的分子原子去解释,反过来再总结下微观粒子的特点能解释什么宏观问题。在课堂上我与学生的交流*等且融洽,让我感觉良好。下课后一名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你不是说化学后面很难吗?今天我听懂了啊~”学生的话可以看出我的课堂设计已经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

  但是这堂课也暴露出我教学上的一些缺点:

  一、有时候实验的现象很微弱,前排学生能看清,但后面的学生看不见。这时候可以用实物投影投影现象,投影的效果是很好的,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运用。

  二、使用了酚酞,但没有介绍清楚,没有在黑板上写出“酚酞”。这是不该犯的错误!

  三、口误比以前少了,但还是有,以后在备课环节还需要注意。

  四、黑板字写的不好。以后不管是否使用电脑都要写板书,练*黑板板书。

  另外,教学还可以有一些改进。放一瓶香水在教室,当讲到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寻”味找香水;当讲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时候可以用香水让学生理解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实物投影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讲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物质组成的时候,可以故意说我看见了什么东西,而学生看不见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在最后的实验变型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说现象,再让学生来做实验,展现现象,还可以自己故意做错,让学生分析试验失败原因;在演示实验的时候自己讲解完应该找学生重复一到两次。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5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1、反思教学目标的指定

  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⑵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颗粒。

  (3)认识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并学会用微观粒子的性质解释宏观现象。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⑴使学生养成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的*惯,培养学生清楚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⑵初步学会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方法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分子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

  (3)在实验的探究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反思教学目标的实施

  教学过程中予设目标顺利的达成,课堂即时性目标也有效利用。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

  1、反思教学内容的组织

  利用香水做“闻味猜物”游戏,有目的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抓准切入点,激发兴趣。然后以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为主线发现问题,引发思维,猜想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探究小组汇报方法,归纳小结解决问题,反思应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学生的活动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学*效果很好。

  2、反思教学问题的设拟

  问题设置是整节课的题眼,我经过反复推敲,逐渐把问题设置的具体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问题循序渐进、有思维量、,引发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过度语言明确、简练、具体,有启发性。使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和谐、流畅,教学效果很好。

  3、反思课程资源的利用和补充

  本节课我采用游戏引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引发了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培养了学生自主有效获得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学*兴趣的保持。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并通过讨论和实验探究来自发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进行拓展和应用,使学生学会了利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我对本课的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对教材进行了梳理,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并运用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来引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联系大量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知化学与生活系息息相关。

  三、教学过程的反思

  1、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

  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有目的创设情境,导入课题,将“裸露”的化学知识进行包装,将知识置于具体的问题情景之中,抓准切入点,引发了学生对微观粒子的.认识,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和学*兴趣,激发了探究热情和求知欲望。

  2、反思教师角色的转变

  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学*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具有亲和力,尊重学生,与学生*等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3、反思学*方式的转变

  在教学中,我运用具体的情景引发思维,呈现相关知识;让学生充分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相关的性质;并将有关的性质迁移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很好的引导学生改变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体验、思考、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和合作学*的机会;探究性学*发挥了主体作用。

  4、反思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节课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引课,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合理的使学生了解了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和相应的性质,使学生体会到微观粒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利用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类比来引发学生的抽象思维。联系

  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而且我对本课的实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它们成了本节课的亮点,通过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实验会说话!很多抽象的微观知识学生理解和运用水到渠成。同时我对教材进行了梳理,灵活安排教学内容,使本节课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自然紧凑,一环扣一环,教学思路非常清楚。

  5、反思教学评价的使用

  注重学*过程评价,评价形式灵活多样;起到诊断性、激励性作用。

  四、教学结果的反思

  本课题研究微观粒子,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精彩的实验,利用很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和类比,密切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把学*作为一种享受;另一方面,课程设计尽量贴*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活动、设计实验、探究实验、实物、模型、图片,让学生去感知、体验、对比,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学效果很好。

  课堂上,我采用“闻味猜物”游戏引课,充分调动了学生学*的积极性。用一滴水滴在学生手心里,让学生感知一滴水的微小,然后调查有没有人愿意数一滴水中水分子的个数,再让学生猜十亿人每人一分钟数一百个,日夜不停要数多少年(三万年),又用乒乓球和地球来做类比,来感知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我改进了实验:用滴有酚酞的小滤纸片粘在大烧杯的内壁上,直接罩在氨水瓶上,效果好速度快又节约药品,同时防止了环境污染,一举多得。用冷水和热水同时做品红分子运动的实验,清楚明了的体现了分子的运动和温度对分子

  运动的影响,除去了加热的麻烦,增加了有效教学时间。利用注射器和干燥管来做等体积水和酒精混合实验,节省药品,省时,效果好。利用针管做等体积空气和水的压缩比赛,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展现化学魅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给每一个学生提供*等的学*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化学知识、技能,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

  突出优点:1、具有亲和力。教态自然,和学生沟通的好。

  2、教学思路清晰、紧凑,一环扣一环

  3、教材梳理好,灵活得当,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4、实验改进是亮点,操作简单,节约药品,现象明显,缩短时间

  5、比喻和类比运用形象,贴切

  6、生活中的事例选择得当,贴*生活,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到渠成

  不足:有老师听课,所以有些紧张,学生到前面做实验后忘记叫他们回座位,学生自己也没敢回去,结果站在前面一段时间,很别扭。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6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的兴趣,成为学生学*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7

  《分子和原子》一课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微观物质世界有所了解。而微观物质世界是肉眼所观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论认识,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有以下几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品红扩散实验的改进

  在教材上品红扩散实验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个对照实验---

  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实验。当观察到热水中品红迅速扩散的现象时,学生忍不住地惊呼。通过对照实验,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分子不断运动,并且为后面的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内容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2、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

  书本上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是在烧杯中完成的`。我们将此实验稍加

  改进后命名为“铁树开花”。在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的基础上,铁树开花的神奇现象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对此印象深刻,记忆也一定会长久的。

  3、小游戏的引用

  当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有了一些了解后,需要深入到能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此时我以刚刚做过的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为例,领着大家做了“微观上水分解”的小游戏。我和学生一起双手握拳高举在头的两侧,模拟成一个个小白兔,代表一个个水分子。当我把灯打开表明通电后,一个个小白兔先是拳、头分离,接着分别找到了各自的朋友。拳拳相对成了一个氢分子,头头相对成了氧分子。整个班级都成了氢、氧分子汇集的海洋。然后我又请了两名完成得非常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台下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刚刚结束的游戏中,此时适时地领着大家归纳总结,轻松地解决了从分子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的困难。

  本节课完成后,教学成功的喜悦伴随了我很久。通过检测,学生的课堂达标率较高。而这些源于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精髓,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及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8

  本节课“分子和原子”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从个数和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基础。但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抽象认识存在疑惑,这就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微观粒子的存在,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宏观物质间的反应其实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在发生着重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或微粒间间隔的变化。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几个常见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虽然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化学的角度来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回答不够完整,随时给学生讲解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展示苯分子结构和原子移动形成的“中国”二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存在,由此引出分子的几个性质。但由于分子很小,无法观察,通过一系列数字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等,同时通过再次举例验证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种类、个数的变化与否来定义分子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举证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最后让学生形成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

  所以本节课以提问、讨论、举例、归纳、验证等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学*中加以强调和应用。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9

  一、分子运动的活动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课本50页“图3-8”所示,有关分子运动活动探究的解释性描述中,只能提及:氨分子运动进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而不能盲目扩展成如此的设问:什么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因为众所周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氢氧根离子(OH-),而决不会是氨分子(NH3)。然而,就当前学生有限的知识而言,是极容易形成“氨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错误推论。所以,这里是一个教学难点,难就难在目前无法让学生简易认清问题所在!因此,在教学引导上只能采取不深化的回避策略。

  将来,当学到“第十单元酸和碱”的相关内容时,再提出这一问题,那时就不失为一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题目。

  二、与本课题相关的其它实验

  1.在细长玻璃(或透明的塑料)容器中,先注入一半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再小心的注入一半清水,静置,观察两种液体相互扩散的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隔;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2.在大烧杯内,罩着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和若干细铁丝上沾有酚酞试剂的棉花团,观察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用试管装着滴有数滴且不连续的酚酞液滴的滤纸条,试管口塞上棉花,棉花上滴有浓氨水,观察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着;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另外,还可讨论当实验中出现无现象时,分析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10

  在本节课中有一个酚酞与浓氨水反应的实验,我不是像以前先讲“氨水有挥发性,酚酞有遇氨水能变红的性质”,然后在做实验,从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而是以“小魔术”的形式进行导课:先展示两瓶无色液体,然后各倒入两个烧杯中,在用大烧杯把它们罩住,过一会其中一个烧杯内的无色液体变为红色。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的`结论,在进一步研究这种粒子的性质。

  在验证分子之间有间隔时,用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学生做完演示实验后,我没有像以前上课时直接问“为什么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而是故意很严肃地说:“刚才做实验时谁偷着喝酒了?”他们当然没喝,也就不会承认了,这是我再说:“谁能做一回福尔摩斯,把这个案子给破了?”这样就引起了全部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明显比以前好,而且对这个实验印象深刻。另外,我并没有做类似“小米和黄豆混合”的实验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因为根据以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做完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后,学生虽然看不见分子,但也能够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性质,也会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分子的这条性质;反而是做了上述那样的实验后,给学生造成误导。因为他们对亲眼看见的事实印象深刻,在举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时,一部分学生就把它当做正确答案。

  在比较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类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时,我又补充了“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注射器实验),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但是从分子的角度去分析混合物和纯净物时,我只是让学生口答,而没有画图,如果用图示或磁扣的方式表示,我想效果要比口答好多了。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3)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精选10篇)

  分子的定义是:分之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小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我感觉这种说法欠妥。因为当我给学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反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我木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小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我感觉这种说法欠妥。因为当我给学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反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我木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觉最难的就是举例子,既要举能够反映微观世界的还要保证这个例子能使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特征长期有印象。

  2、由于本课属于微观世界,所以对学生来说非常抽象,学生难以懂得分子和原子真正的涵义,如何激发他们的兴趣是我在进行这堂课之前必须好好思量的。当然经过实际教学,仍有一部分同学还是不能理解物质的宏观和微观。

  3、在教授本课时,我觉得还应加大实验力度,让同学们通过实验大胆猜想。例如除了书上品红的实验外,还可以做红墨水在水中运动的实验、蔗糖溶解的实验、将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的实验。

  4、在本课的教学中,还应该化难为易,让学生们热爱化学,懂得如何学*化学。

  《分子和原子》一课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微观物质世界有所了解。而微观物质世界是肉眼所观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论认识,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有以下几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品红扩散实验的改进

  在教材上品红扩散实验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个对照实验---

  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实验。当观察到热水中品红迅速扩散的现象时,学生忍不住地惊呼。通过对照实验,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分子不断运动,并且为后面的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内容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2、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

  书本上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是在烧杯中完成的`。我们将此实验稍加

  改进后命名为“铁树开花”。在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的基础上,铁树开花的神奇现象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对此印象深刻,记忆也一定会长久的。

  3、小游戏的引用

  当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有了一些了解后,需要深入到能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此时我以刚刚做过的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为例,领着大家做了“微观上水分解”的小游戏。我和学生一起双手握拳高举在头的两侧,模拟成一个个小白兔,代表一个个水分子。当我把灯打开表明通电后,一个个小白兔先是拳、头分离,接着分别找到了各自的朋友。拳拳相对成了一个氢分子,头头相对成了氧分子。整个班级都成了氢、氧分子汇集的海洋。然后我又请了两名完成得非常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台下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刚刚结束的游戏中,此时适时地领着大家归纳总结,轻松地解决了从分子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的困难。

  本节课完成后,教学成功的喜悦伴随了我很久。通过检测,学生的课堂达标率较高。而这些源于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精髓,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及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讲授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时,先给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试图让学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哪几种微粒,各几个?

  ②这些微粒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

  ③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从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结果学生对微粒模型图不熟悉,回答前两个问题很困难,对后面的问题就更无从入手了。这样尝试之后就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只在“分子、原子关系”“物理、化学变化实质及主要区别”等处安排学生交流讨论。力求抓住学生学*心理,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在哪里会想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主线。

  1、本节课的引入开始采用的是喷香水,让学生闻到香味,从而感受到香水成分在空气中的扩散。在第一次授课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物理上已经学过分子运动,很快就提出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没有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对此进行了一些改进:用两个实验“方糖在水中的溶解”、“冷水与热水的对比”来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起学生思考,对即将要学*的知识点进行铺垫。

  2、由于品红有毒,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改为高锰酸钾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增强了对比性,学生更加清楚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3、当讲到“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时,开始讲课只是叙述给学生听,虽然学生都为之惊叹,但是没有亲身体会。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了以下修改:在讲完“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之后,先给一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在心里默数,然后问他们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数了多少个数字,再告诉他们“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中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这样,学生对一滴水中的水分子之多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4、“活动与探究”部分,开始时采用课本上的组织形式,先做实验1(即先将氨水滴入酚酞溶液),让学生知道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为红色之后,再做实验2(大烧杯罩两个分别盛有氨水和酚酞溶液的小烧杯)。由于产生了思维定势,学生一致回答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水的成分进入了酚酞溶液(因为学生在物理课中已经学过分子的有关性质),然后得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结论。学生思维不够活跃。对此,在接下来的班级授课时,将实验的顺序作了调整:方法一:直接做了实验2,并介绍氨水以及酚酞溶液的成分,让学生看到同样罩在大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渐渐地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而氨水的颜色却没有变化。这时,学生的思维就非常活跃,他们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酚酞溶液在空气中静置久了就会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反应,变成红色”、“酚酞试剂在水中会与水分子反应,变成红色”、“玻璃烧杯中的某种物质使酚酞变红色”、“氨水中的氨分子进入了酚酞溶液,发生了变化”,甚至还有的同学真的以为我在玩魔术!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然后就由他们讨论该如何验证种种猜测。结果,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很快就提出了实验方案:(1)单独放一杯酚酞溶液在实验台上,验证空气是否可以使之变红色;(2)用大烧杯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验证大烧杯壁上是否有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3)用大烧杯分别罩一个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和一个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验证水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4)在一杯盛有酚酞溶液的小烧杯中滴几滴氨水,验证氨分子是否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该方法适合学*能力较高的学生)

  由于在验证大烧杯壁是否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时必须用实验2的大烧杯,这里不足之处在于:(1)大烧杯内充满了氨分子,难以说明实验前烧杯内壁没有使酚酞溶液变红色的物质,(2)拿开大烧杯后,使浓氨水露置空气中,污染环境。故采取了方法二的探究顺序(见教学个案展示),同样也能达到活跃思维的效果,而且能让一些思维能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一些启示,便于以后的进一步探究。

  5、分子间隔演示实验中,开始采用了酒精和水混合,从二者混合之后与混合之前的体积比较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学生只是接受了这一个知识点,但是没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认识。为了增强直观性,便于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课堂上先用等体积的沙子(盐),和等体积的绿豆(红豆)混合,发现混合物的体积小于原体积的两倍,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见绿豆(红豆)空隙中的沙子(盐)。这时再来做酒精和水混合的实验,由宏观的现象联想到微观世界中微小的粒子间也存在着间隙,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性质。

  6、“水的电解”变化过程,采用了彩色磁吸分别代表氧原子和氢原子,然后在黑板上演示变化的微观过程,学生很快就可以总结出化学反应的实质。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的兴趣,成为学生学*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分子的真实存在;理解分子的基本特征;

  2、学会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的教学,主要采用教师的讲解、演示与学生的探究、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授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识物质的可分性的观点。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分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认识分子的特征。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教学过程:

  设疑激思,发现问题:

  1、香水为什么会散发出怡人的香味?

  2、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干的比较快?

  3、白糖放在水里为什么不一会就没了,而水变甜了?发现问题。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产生探求欲望。提出研究主题。从与教学内容有内在关系的素材中,抽取有启发性的情节,提出富有思考性激发想象力的化学话题,激起学生寻求变化本质和内在原因的欲望。

  新课学*:

  活动与探究一:物质的微粒性

  1、【教师讲解】分子和原子概念的发展简史。

  【得出结论】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2、【出示图片】a、隧道显微镜拍摄的苯分子照片;b、通过移动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得出结论】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3、【教师举例】说明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边听、边看得出结论: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微观的粒子聚在一起构成宏观物质。

  活动与探究二:分子的特征

  1、【思考问题】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看不见,水却能看见?

  【得出结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2、【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思考问题】水为什么能变红?

  【出示图片】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

  【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

  3、【思考问题】50ml水+50ml酒精=100ml液体,正确吗?等式“1+1=2”成立吗?

  【演示实验】水与酒精的混合

  【得出结论】分子间有间隔

  想象、理解分子有多小。

  运用新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通过实验与探究认识分子的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间存在间隔。

  活动与探究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

  1、【思考问题】前面我们做过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请同学们思考:水蒸发和水电解一样吗?为什么?

  【得出结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可见,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回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实验,讨论、交流、回答。使学生的思维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相互对比的角度深入到微观领域,从分子本身是否变化来认识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总结归纳: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了物质的微粒性以及分子的特征,从分子的角度深入了解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知道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在讲授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时,先给出电解水的微观图示,试图让学生探究以下几个问题:

  ①水分解的过程中出现了哪几种微粒,各几个?

  ②这些微粒中哪些发生了变化,哪些不变?

  ③由此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④从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

  但结果学生对微粒模型图不熟悉,回答前两个问题很困难,对后面的问题就更无从入手了。这样尝试之后就把这节课设计成了一节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只在“分子、原子关系”“物理、化学变化实质及主要区别”等处安排学生交流讨论。力求抓住学生学*心理,紧扣学生认知规律,以学生在哪里会想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为主线。

  本节课“分子和原子”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从个数和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基础。但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抽象认识存在疑惑,这就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微观粒子的存在,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宏观物质间的反应其实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在发生着重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或微粒间间隔的变化。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几个常见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虽然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化学的角度来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回答不够完整,随时给学生讲解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展示苯分子结构和原子移动形成的“中国”二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存在,由此引出分子的几个性质。但由于分子很小,无法观察,通过一系列数字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等,同时通过再次举例验证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4)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的内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学生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的感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

  分子的性质

  【难点】

  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我会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接下来进入我这节课的第三环节。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化学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教材第一节首先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通过想象进入微观世界,建立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念。但根据微粒的一般性质,只能解释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却不能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本节内容将一般的微粒具体化为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通过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旧分子破坏和新分子生成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

  3、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的方法获取信息,学*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的形式,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能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3、通过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此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2、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章的.学*中,通过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它们所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心和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物质具有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提问,也是本章内容的切入点。也正是这些疑问,增强了学生的学*动力。

  本节内容是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但是,本节内容抽象,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对一些微观概念,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如分子、原子等。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分析身边的一些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去认识,避免发生学生学*兴趣和成绩的分化。同时,在引导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注意让学生运用物质的结构初步去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下,利用给出的各种材料,通过提取信息、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法指导有利于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提高学*效率。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我特制了一套图片。通过这套图片,学生可以认识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构成,进而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还可以通过这套图片学生自己演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事实。通过图片演示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从微观角度认识了物质的变化,还培养了学生的学*兴趣,使抽象干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拓展视野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苯分子图像一些科学家移动48个铁原子排成的一个圆环后来,又成功移动铁原子写成了两个汉字“原子”探索发现分子氢分子H2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氢气和水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呢?水氧气氢气水通电→氢气+氧气结论: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你能解释吗?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交流与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吗?举例说明。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氢原子水电解动画电解水想一想:在水电解过程中,什么微粒没有发生变化?什么微粒发生了变化?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的实质:反应物分子被破坏原子新分子聚集聚集新物质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之间有空隙。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分析归纳相同点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有间隔,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相同。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不同点相互关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课堂检测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气B、氧元素C、氧分子D、氧原子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实质的是()A、分子运动加快B、分子间的间隙变小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D、一种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分子之间去3、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比分子的体积小C、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D、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水C、酒精D、汞5、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能否直接构成物质B、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大,原子小6、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原子学说创始人类对原子的认识人--道尔顿(阅读P65—P66页)板书设计分子和原子物质构成构成分子构成分裂原子(小、轻、动、空隙)谢谢大家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是迎难而上,我有选择的机会,但我选择了较难上的一课,以前上过这一课,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逼自己深钻一下,来一次自我超越,因为可以得到学校各位同事的帮助,现场各位专家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本课题为什么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只讲宏观,不讲水的微观构成是不全面的,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样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我们分析整节课的内容,不难发现,水是本节课的主角,以水的蒸发导入,品红地在水中扩散证明分子的存在,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介绍分子的小,水的蒸发说明分子的运动,水与酒精的混合说明分子间的间隔。

  3、本课题的主线是什么?(知识结构)

  课题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我认为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顺便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转变学*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方式。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

  探究式式方法的指导。

  快乐学*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我曾设计了加热水,品红扩散,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这种任务驱动的学*方式必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

  2、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我选择了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可以说是物证、人证具在,由不得他不想念。

  3、由微粒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把实验仪器做了一些改进,因为我校没有二十个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的大烧杯,所以我把装氨水的烧杯换成了小试管,蒸馏水换成自来水,这不影响实验效果。我先让学生预*实验,问学生现有的仪器能完成该实验吗,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改变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我这节课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表现了,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6、练*(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学生自我参照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内容,加强今后学*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为有意识有学*。

  ②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的最高权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评价的“终审权”是学生的,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一理想的学*境界。这是我的评价理与其它评价的第一个重要区别。

  ③参照性评价:第二重要区别是评价标准以自我为参照,我们的很多学科进行了多年的分层次教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他们把学生人为的分为ABC等几个层次分别评价。一个班有60个学生就应该有60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这样才是准确的评价。制定60个标准不可能,所以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再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照评价内容进行参照性评价,重点是发现自己的收获,肯定自己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标准。

  8、板书设计:第一个学*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上课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请专家帮助指点一下。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 、本课题知识结构

  我认为本课题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再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1 )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 2 )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 1 )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 2 )充分发挥想像力,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 2 )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 教学重点

  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 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 教学难点

  .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五、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 学法指导

  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

  探究式方法的指导。

  七、 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2、 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扩散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

  3、 由粒子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微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 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先让学生预*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 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

  6、 练*(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 学生自我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 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内容,加强今后学*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为有意识有学*。

  ② 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的境界。

  8 、板书设计:第一个学*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一、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 分子的性质

  1、 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原子的概念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按以下八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原子的结构、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扩展5)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古诗、让学生用书对着脸扇风、把手伸入水中谈谈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这节课,我认为董老师充分体现了“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节课的导入就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激起:学生能闻到清新剂的香味,却看不见摸不着,这就把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提出来了。

  第二,对分子特征之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知识点的提出,运用了非常具体的数字和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那么学生在这些非常具体的数字中就了解到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对分子是不断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的处理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去探究。比如,在探究氨水滴到酚酞试液中,酚酞试液变红,而不将氨水、酚酞混合,分别放在两个小烧杯中,用大烧杯罩住后,大烧杯里面的酚酞仍变红,大烧杯外的不变红。通过这一现象,学生必须就会想到是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试液中,酚酞才会变红,这样自然而然地也就把“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特征总结出来了。同样地处理分子间有间隔时,董老师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同样多的石块和沙子混合会怎样,然后再让学生去探究25l水和25l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小于50l。将宏观和微观恰当地联系了起来,从而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分子间有间隔”这一事实。

  董老师对分子及原子概念的提出,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的,对水的蒸发和水分解学生已经很清楚,这是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利用具体的小问题的形式,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去思考总结在这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及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氧原子有无变化。并且充分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用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最后的知识网络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起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本节课董老师若将最后知识网络的提出让学生总结及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上的*面彩图加以充分运用,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与指正。

  本节课“分子和原子”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从个数和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基础。但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抽象认识存在疑惑,这就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微观粒子的存在,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宏观物质间的反应其实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在发生着重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或微粒间间隔的变化。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几个常见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虽然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化学的角度来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回答不够完整,随时给学生讲解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展示苯分子结构和原子移动形成的“中国”二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存在,由此引出分子的几个性质。但由于分子很小,无法观察,通过一系列数字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等,同时通过再次举例验证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种类、个数的变化与否来定义分子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举证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最后让学生形成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

  所以本节课以提问、讨论、举例、归纳、验证等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学*中加以强调和应用。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走在花园能闻到花香、湿衣服能晾干、常温下敞口容器中的水会越来越少等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膈,并且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这节课从确定课题到讲虽然用了两周的时间,准备比较充分,但是在教学后还是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1.上课时比较紧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课的经验依然缺乏。

  2.整节课的设计比较守旧,没有创新,是一堂常规课

  3.实验方面不够开放,给学生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太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理想的实验探究目的。

  4.从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太直接,没有引导和思考的`环节。

  5.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学生动手时有点怕,今后教学中要从第一章开始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