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2-22 00:00:00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精选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六(4)班学生男女差别比较大,相对来说男生大都比较"听话",对待科学课比较认真,课前准备都相当认真,对于老师课外布置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上课时发言不够积极,男生好动,经常丢三落四,但是上课大多数都能踊跃思考,大胆发言。因此,要让男女生互相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个别学生自制力比较差,总是不能管好自己,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小小工程师”“生物多样性”“宇宙”以及“物质的变化”四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小小工程师”单元,将了解住房结构的基础上初步感受建筑工程的复杂性。然后,学生进一步了解住房中的系统,知道住房是由许多复杂而庞大的系统组成的,感受建造住房的复杂性、系统性。知道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知道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知道工程的关键是设计,需要经历设计——建立模型——测试——评估改进这一闭环性反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知道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

  2、“生物多样性”单元,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3、“宇宙”单元,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单元、教学内容、课时备注:

  (一)1~5小小工程师。

  1、了解我们的住房。

  2、认识工程。

  3、建造塔台。

  4、设计塔台模型。

  5、制作塔台模型。

  6、测试塔台模型。

  7、评估改进塔台模型。

  (二)第一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6~9生物多样性。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3、形形色色的植物。

  4、多种多样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

  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7、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第二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10~14宇宙。

  1、太阳系大家庭。

  2、八颗行星。

  3、日食。

  4、认识星座。

  5、夏季星空。

  6、浩瀚的宇宙。

  7、探索宇宙。

  (四)第三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15~19物质的变化。

  1、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2、产生气体的变化。

  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

  4、变化汇总伴随的现象。

  5、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7、美丽的化学变化。

  (五)第四单元测试分析与讲评:

  1020~21期末复*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有关环境资源的知识,寻找并记录身边的环境资源,培养学生考察祖国的地理、人文环境等,发展对社会的责任感,珍惜和保护地球资源的情感。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学会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在活动中,让学生通过实践,发展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3、通过了解网络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们与电脑的关系,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生合理使用电脑的意识,做到健康文明地上网。

  4、通过学*插花知识活动,提高审美情趣。

  5、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6、学*初步的'科学研究、发展研究问题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措施

  1、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欣赏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2、增加劳动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更有生命力。

  3、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学会与人合作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搜索整理资料。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本期六(3)班共有学生48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

  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第一至二周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第二至五周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第六至九周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第十周

  节约用水…………………… …………………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第十一周

  六、整理和复*(27课时)第十二至二十一周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

  单元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单元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学*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按运算的难易程度分为四个层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减混合编写,帮助学生体会加减运算的联系和区别

  2.设计动手操作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算法

  3.在丰富有趣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运算能力

  课时安排

  略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4名,其中男生18名,女生16名。学生来源于本区各村,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学生学*状况:班级整体学*成绩一般,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但不够灵活,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

  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是:李佳倩、姜蒙恩、康涛等学生。他们普遍学*基础及学**惯较差。

  二、教材简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要求: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中重要的.也是最艰难的环节。在教学中,认真学*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素质教育“两全一主动”的教育思想,确立“一切为了孩子发展,一切为了发展孩子”的教育理念,在备、教、改、导、考、析等教学环节下功夫,加大力度,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和学科竞赛辅导。在教学方法上,对不同课题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分层次,分类别训练,在预*、课堂活动、课后练*、检测中,围绕趣学、乐学、学会、会学创设学生全身心参与。让学生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总之,在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的原则下,奉行的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的理念。

  本册课文共有六个单元,全册包括“导读”“课文”“读写例话”“积累运用”(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作、实践活动)等内容,书后还附有6篇供选读的课文。本册要求学会100个字,每课要求学会的字,排在方格里。

  1、通过本册课文的教学,要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山河壮丽,文化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了解革命领袖的豪迈气概和革命前辈献身革命的崇高品质,了解劳动人民在*凡的岗位上为了人类作出贡献,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受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启蒙教育。

  2、复*巩固汉语拼音,学会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能辨析学过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注意积累词语,把词语归类进行正确的搭配。

  3、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能根据讨论的话题,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表达清楚,有条理。

  4、学*有顺序地、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能在观察和想象的基础上,写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有一定条理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复*书信、读书笔记、建议书等常用应用文,养成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惯,复*学过的九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要恰当安排教学的序。

  要把握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学*并掌握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一些方法。

  五、学具准备:

  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利用“小学空中课堂”的优势,围绕每课的教学特点制作出高品质的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

  六、教学进度: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为了能搞好复*,让学生顺利毕业,课程必须在五一前上完,即:二月份上完1、2单元;三月份上完3、4单元;四月份上完5、6单元。利用五、六月份全面地、系统地复*迎接初考的到来。

  单元课时分配:

  第一单元:13—15课时。第二单元:13—15课时。

  第三单元:13—15课时。第四单元:13—15课时。

  第五单元:13—15课时。第六单元:13—15课时。

  七、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

  2、认真学*新课表,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全学期不少于全册教材的80%),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八、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作为老师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让学生找回自信,鼓励是后进生找回自信的最好良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专门捡后进生会的东西提问,不要在课堂上随便批评他,要经常在课上课下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哪怕是点点进步。只要后进生找回了自信,他对学*就产生了兴趣,然后再慢慢给后进生加餐。我认为这是转化后进生的良药。如果认为后进生可以轻而易举实现转化,不用做艰苦的工作,那倒是有点不正常。所以转化差生需有耐心。耐心,就是要允许学生有多次反复,就是要提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向高发展,这是历史以来有效的教育原则。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用这种办法转化了一大批后进生,效果十分明显。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差下生的转化工作。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本学期是这届毕业生在小学的最后半年,也是最紧张的学*阶段。为了能让学生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学好小学知识,为今后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会继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7人。六年级(2)班现有学生68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多,又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老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消灭不及格。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六年级毕业成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进度

  课型

  备注

  1

  2、17—2、21

  百分数的应用

  新授练*

  2

  2、24—2、28

  百分数的应用

  新授练*

  3

  3、3—3、7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4

  3、10—3、14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5

  3、17—3、21

  比例

  新授练*

  6

  3、24—3、28

  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

  新授练*

  7

  3、31—4、4

  正比例和反比例

  新授练*

  8

  4、7—4、11

  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

  新授练*

  9

  4、14—4、18

  归类总复*

  新授练*

  期中考试

  10

  4、21—4、25

  归类总复*

  新授练*

  五一劳动节

  11

  4、28—5、2

  归类总复*

  新授练*

  12

  5、5—5、9

  归类总复*

  新授练*

  13

  5、12—5、16

  全面复*巩固

  新授练*

  模拟考试

  14

  5、19—5、23

  全面复*巩固

  新授练*

  15

  5、26—5、30

  全面复*巩固

  复*整理

  模拟考试

  16

  6、2—6、6

  全面复*巩固

  复*整理

  17

  6、9—6、13

  全面复*巩固

  复*整理

  模拟考试

  18

  6、16—6、20

  查漏补缺

  复*整理

  模拟考试

  19

  6、23-6、27

  调整迎考

  复*整理

  期末统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情况分析;

  我们六年级现有学生16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14名,这些学生中,无弱智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来自梁墩街道、惠民小区,学生的基础成绩都比较好。

  该班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共同学*生活,已经形成了勤奋学*、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的良好道德品德;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惯,具有较强的学*能力,学*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

  二、总的教学目的要求:

  1.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5.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和研究课题: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第一周

  1统计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3、结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至三周二圆柱和圆锥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

  4、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5、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似数的进一法。

  6、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四至五周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1、以本册教材为本,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上进、持续、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及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班级情况简析

  全年级共有四个班级,本人应教六(2)班,通过几年的教学对学生已有较深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数学学*基础一般,特别是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一部分学生学*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学**惯。所以在教学中应注重学**惯的培养,加强计算和应用题的教学,注意知识之间的整合;用数学的内在的美吸引学生,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爱数学、用数学,能自觉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适当开展课外数学活动,以拓展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形成“守纪、惜时、善思、创新”的学风。

  三、全册教材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新授内容仍然分四个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有些时候,*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第二次是结合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研究图形的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关系。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应用步测的方法,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研究现象,探索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总复*的内容也按四个领域编排。根据《标准》里具体目标的设计分类,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把内容分成数的运算、数的认识、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四个部分进行复*。把解决实际问题纳入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两个部分,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三个部分进行复*。小学阶段的测量主要是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物体的体积,教材把测量的内容与图形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复*的效率。“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个部分进行复*。在总复*里还安排了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综合应用,分别研究住房面积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调查周围的绿地面积、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践性、应用性,并富有教育意义。

  另外,教材充分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的需求,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里的应用。编排的“思考题”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还多次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学*的过程与效果。

  四、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砸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6、根据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创建绿色学校的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式:

  1、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2、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进度

  教学进度

  及

  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课时

  第1周

  第一单元负数

  5

  第2-3周

  8-10

  第4-6周

  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

  15

  第7-9周

  第四单元比例

  15

  第10周

  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5

  第11-17周

  第六单元整理与复*

  35

  第18周

  期末考试

  八、教学措施

  教者: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

  2、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根据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创建绿色学校的教育。

  学生:

  1、加强口算练*,坚持一日一轮口算训练,掌握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技巧,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2、通过灵活选择、整合生活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连一连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理解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容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通过每日一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采用生生互助形式,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6、利用晨读时间、下午课后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基础辅导;午休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8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方面的内容。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方面的内容。

  (三)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4个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形的比例尺。

  3、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4、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5、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6、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口算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5、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10课时

  2、面的旋转1课时

  3、圆柱的表面积2课时

  4、圆柱的体积2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父母外出打工,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的家长没时间管教,再加上六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萌动期,个别大的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已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所以在教育教学上存在很大的难度。

  经过一学期的时间,我对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各方面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多数学生思维较为活跃,能自觉完成学*任务,上课听课认真,学*态度端正,能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女生都比较乖巧,上课认真听讲。但是,部分学生的自制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加强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在男同学中,有几位学生上课喜欢交头接耳,如:刘世涛、刘丰瑞、曹森琳、于志彭等,有几个学生学*注意力不集中,如:李爱春、谢韵山、黄佳凝等。有部分学生在学*上显得有些吃力,如:王钰梅家离学校较远,家长基本没有教育,学*很吃力,再加上*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上马马虎虎,所以成绩很差。潘金**课精力不集中,爱搞小动作。

  从上学期的期末检测成绩来看,学生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不管是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面图形的知识及周长面积的计算、基本的方位知识、初步的统计意识、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更为重要的是五年级的学*,学生的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同时学生也要掌握不少数学思想方法,积累不少数学活动的经验。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着很大问题:对基础知识、概念、理念缺乏深刻理解,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创新能力略显不足,思维的灵敏性、多样性、深刻性有待提升。从学**惯和学*态度来看,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学*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惯;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比较差,上课听到的知识,课后又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学期的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后进生的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优等生的指导方面,力求使他们乐学,愿学,整体学*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

  争取这个学期采取有效手段提高学生成绩,希望在本期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能有所进步。

  二、教学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扇形统计图、圆柱和圆锥、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发展统计观念,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2)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3)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单元目标与重难点: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联系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

  2.使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的过程中,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判断、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结合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对扇形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提出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重视对扇形统计图描述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计算方法,并认识取*似数的进一法。

  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能说明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圆锥体积、容积。

  教学难点: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灵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通过回顾曾经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启发学生用转化的策略进行思考并明确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

  2.使学生体会转化策略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提高灵活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主动克服在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把条件适当转化,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

  第四单元《比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

  3.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的实际应用。

  4.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写出比例,判断几个数是不是成比例;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4.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用比例、比例尺、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第五单元《确定位置》

  知识与技能:

  1.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面图上表示出相应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描述和画物体具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

  3.能根据*面图描述具体的行走路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会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初步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科学性。

  2.使学生经历描述物体方向和距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日常生活现象,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感受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科学性。

  教学难点: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

  2.让学生在用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l.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总复*》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在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2.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措施

  1.认真学*“新课标”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课前准备充分,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做好教学设计,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进行直观教学,让学多动手操作,变抽象为形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2.结合实际生活,创设与学生贴*的、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3.注重学生学**惯的培养,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课堂积极发言,让学生多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小培养学生认真的读题*惯、仔细的答题*惯和细心的检验*惯。课后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弥补,及时反思,逐步总结,以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

  4.练*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的形式多样,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

  5.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7.加强培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 把“1+2”培优辅差工作认真落到实处。

  8.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40人,其中男同学16人,女同学24人。学生思想表现良好,在学*方面,大部分同学很认真,却缺少学*的主动性。班中学生基础良莠不齐,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要想提高本班复*效果,针对上述情况,必须夯实基础,以激发学生的学*主动性,加强语文“双基”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加深认识,培养良好的学*方法,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力争使全班同学的语文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

  二、复*重点

  1、继续加强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如正确的读写姿势、朗读方法、课外阅读兴趣等等,如认真完成作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实践中运用等*惯。

  2、继续巩固汉语拼音,教育学生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准确认读生字,按笔顺正确默写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写美观,将书写分灌输于*时的测验之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生字连词、组词的能力;将课本要求的生字做到会默写、会组词;将每课较难记的词语做到会默写,少数词语必须按要求熟练造句;将练*上的“诵读与积累”的成语做到能理解、会默写、会运用。

  4、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熟练运用口语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5、培养良好的朗读、默读*惯,学会读通、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中心,掌握写作方法;将课本(含练*上要求背诵的)中要求背诵、默写的课文及片段逐一落实,做到熟练背诵,能按照要求进行默写。

  6、继续培养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要学会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本领;掌握句子的不同表达方法,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认识夸张的修辞方法和表示选择、条件关系的复句;会修改常见的几种病句

  7、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儿读物,了解其主要内容,能用自己的话叙述其主要内容。

  8、加强学生的*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其审题、布局谋篇等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不拘一格、大胆想象、幻想,写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感受,真正做到“言为心声”。

  三、复*措施

  1、由于本学期的时间短、任务重,所以只能用边练*边巩固边讲解。同时把基础性的`字词、课文内容的背诵记忆及积累性的内容同时进行。

  2、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力求让每一位学生在复*的过程中轻松、自如,没有压力。力争考得轻松,让他们真正在宽舒、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乐于复*、勇于复*、勤于复*。

  3、多参考教育教学资料,借“他山之石”,来提高、充实自己,并运用到复*课实际中来,学以致用。

  4、不单纯看重学生的测验成绩,要注重其方法的培养,要使其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真正授学生以渔。

  5、充分利用教研室的十套试卷,讲、练结合,在练*中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实施步骤

  复*初定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把市教研室十套卷的前三张练*一下,同时进行基础复*。以课文为单位,抓住课文重点词语和重点段落进行复*。

  2、第二阶段,以字、词、句、篇、*作为单位,以7个练*为重点,分门别类进行复*。将全书中的知识进行归类,循序渐进,适度练*测验,力争学生融会贯通,熟练掌握并运用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完成四到八张试卷的练*考查。

  3、第三阶段,全面检测,查漏补缺。在前两个阶段的复*基础上,对第十二册教材的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检测,用相关模拟测验题进行测验,找出学生仍存在的问题再进行重点指导、讲解,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解决疑难问题。进行九十张两张试卷的完成工作。

  五、培优补差名单

  优生:(略)。

  学困生:(略)

  六、复*时间和内容安排(5月24日-6月22日)约30天

  第一~三天:复*字形、字音。

  方式:进行百字竞赛。对成绩不理想者单独默写。试卷一到二。

  第四~六天:复*课文内容的理解及背诵部分。

  方式:抽背和练*卷。试卷三到四

  第七~九天:继续复*课文内容。配合学校进行第一次摸底测试。

  第十~十二天:完成综合(三)的考试。

  第十三~第十五天:复*阅读短文。分段概括段意、回答问题、联系上下文解释、检查方法(相关试卷测试)

  第十六~第十八天:完成自测卷的考试,配合学校进行第二次摸底练*。

  第十九~第二十天:复*作文。人、事、物、景、信(格式)、审题、组织语言。

  方式:列提纲。

  其他:学生自由支配。教师进行考前教育(仔细审题,认真答题,反复检查,独立完成)。模拟考试及试卷评讲。

  () 优质 资源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狠抓“两个常规”的落实,以教学精细化为保证,以培养学困生转化为突破口,以各种评选、竞赛活动为契机,狠抓班级管理及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上学期我班班*均成绩74分,优生率达到97%,合格率更是达到了93%。

  2. 本班学生共(30)人,其中男生(11)名,女生(19)名。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积极性较高,能主动探索知识,基本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作业,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改错被动;但是有五名左右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不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作业,学*主动性不强,自觉性差,书写较差,听讲不专心,对学*数学缺乏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引导他们寻找适合的学*方法,然后,在完成班级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这些后进生的提升工作。

  三、教育教学任务

  (一)教育任务:教育学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教育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主动参与老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安排六个单元,除“方向与位置”、“正比例、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统计”四个领域的内容外,还安排了“回顾与整理”、“综合应用”两个单元。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方向与位置

  根据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第二单元——正比例 反比例

  认识正比例、反比例关系,在方格纸上画图表示正比例关系,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汽车耗油量问题———结合正比例、反比例单元设计

  综合应用正比例、反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汽车行程和耗油量的问题。

  3.第三单元 ———圆柱和圆锥

  认识圆柱和圆柱展开图,探索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认识圆锥,探索圆锥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木材问题——结合圆柱和圆锥单元设计

  综合应用体积、面积计算以及百分数等知识、解决木材体积、容重、加工方木等问题。

  测量土豆的体积——结合圆柱和圆锥单元设计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4、第四单元——统计

  认识中位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简单的概率。

  丢弃塑料袋调查——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不同的统计量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5、第五单元——回顾与整理

  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复*和整理。

  系统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探索数学密码的奥秘。

  6、第六单元——综合应用

  共5个主题内容,综合应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了解数学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继续学*统计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1)重点:

  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数与代数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

  (2)难点:

  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及系统总复*、统计图的制作

  六、方法措施

  1.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

  (2)选择真实的数据作为课程资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真实的数据和现实问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1)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体会数学学*的价值。

  (2)加强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在“综合应用”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

  (1)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自主建构数学。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4.在探索规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回顾与整理中,一方面结合“探索规律”的复*设计了“连续自然数等求和”、“回文数”等探索内容;另一方面,在回顾和整理单元的“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还安排了“探索乐园”模块。

  5.多种方式呈现教材的开放性面向学生整个生活世界,多种方式呈现多元化文化、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亮点。结合学*内容扩展数学知识。通过特色栏目,呈现多样化内容。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90人,女生54人。从上学期学*情况和考试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知识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学*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2.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要加强计算教学。通过相应的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5.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6.多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7.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四、全册课时安排:

  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总复*。全学期大约有2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3人,学生的听课*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学*能力强,学*有方法,学*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目的不明确,学*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学*方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LL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形的比例尺。

  3、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4、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5、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6、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口算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六、教学措施

  在教学中,尽量创设数学活动的情景,让学生把数学知识演绎到生活中来,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酸楚,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继续采用小组合作学*方式,让学生之间多交流、合作,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学*态度。

  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用科学的方法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效果,*时要多学*、多积累,认真编写和运用符合班情、学情的导学案,让好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让新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七、教学课时安排

  教 学 进 度 表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1 2.8-2.12

  2 2.13-2.19 (一)圆柱和圆锥 13课时

  3 2.20-2.26

  4 2.27-3.4

  5 3.5-3.11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4课时

  6 3.12-3.18

  7 3.19-3.25

  8 3.26-4.1

  9 4.2-4.8 总复*数与代数 20课时

  10 4.9-4.15

  11 4.16-4.22

  12 4.23-4.29 空间与图形 8课时

  13 5.4-5.6

  14 5.7-5.13 统计与概率5课时

  15 5.14-5.20 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16 5.28-6.3 期末复*

  17 ***-6.10 期末复*

  18 6.11-6.17 期末复*

  19 6.18-6.24 期末检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3

  指导思想

  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育改革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针,以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主要依据,打破过去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以促成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结构为基本特征的美术教材新体系。

  学生基本情况

  分析

  1、六年级是学生迈入初中的过渡时期,既要努力响应学生目前的兴趣爱好,又要深入浅出的灌输客观的美术学科理论知识,与初中知识进一步接轨,将*时教给学生的初中知识更加明朗化介绍给学生,使学生从儿童绘画到少年绘画的转型,更重视有欣赏内容和工艺设计和教学,即学生的创造能力上的培养,其实就是对儿童想象力的深化,转变为更理论性含量的创造能力。

  2、六年级的学*兴趣远不如二、三年级,想象力也随之下降,他们更多的追求现实的、真实的东西或喜欢目前流行的“动漫”,对此进行大批量的临摹,在绘画技巧上也显得成熟,但画风呆板,表现欲下降,必须采取必要措施。

  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编写注重学生审美感受和视觉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以“接*社会,贴*学生,学以致用”为原则,选择符合六年级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设计课题。全册共有14课时,内容涵盖造型、设计、应用、欣赏、综合、探索6个学*领域。

  全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2、学*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3、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4、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色彩的冷暖,色调等基础知识,透视、构图知识,并能在写生或创作中运用这些知识。

  2、学*剪纸技巧及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工具、材料进行工艺制作。

  3、通过绘画、工艺、欣赏、进一步增强学生美术知识提高美术修养。

  难点:

  1、在风景、静物写生或创作中,能独立、全面地应用色彩知识,构图知识、透视规律,从而使作品更生动、更有感染力。

  2、学*剪纸技巧,培养学生大胆、细心、心灵手巧的动手能力。

  3、通过橡皮泥的立体创作或利用日常所见的物品进行工艺制作,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创造力。

  提高学科教学质量措施

  1、在教学中,处理好“教”与“学”和“讲”与“练”的关系,精讲多练,坚持兴趣引导、自主探究、教师释疑、练*提高的教学主线。

  2、关注“两极”、注意对学生进行自学能力的培养。

  3、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优势,注重课堂的延伸,提高教学效果。

  4、严格要求,耐心帮助,养成良好的学**惯。

  5、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积极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生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

  重点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地球、关心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珍视生活、陶冶性情、热爱生活。 2.在能力方面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

  主要是通过学生探究学*,发现和获得知识。即不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而是直接经验为主。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四、课时安排

  1.最美的笑容1课时

  2.如春的年华2课时

  3.春天的祝福1课时

  4.了解食盐…4课时

  5.食盐的用途3课时

  6.食盐的来源与精炼1课时

  7.巧编织……2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 生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略)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2、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二)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三)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四)“口语交际〃*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五)综合性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六)加强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及学*方法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碴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五、教学重难点

  1、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

  六、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以提高学*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我的理想”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人物的事迹:***被捕后倍受酷刑,但是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战争时期的郝副营长在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开国*****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2、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顺序,并试着在*作中运用。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顺序,并试着在*作中运用。

  四、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发现内容的感人之处,体会写法上的特点;

  2、搜集相关资料,在重点难点上给与点拨,激发阅读兴趣,调动自主学*的积极性。

  3、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

  4、建议尝试单元整体教学。

  五、教时安排

  12——14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乃至终身学*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

  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

  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

  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家庭基本没有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只有在学校的一星期40分钟,操作时间客观上较少,计算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衡。大部分学生学*兴趣较浓,上课能积极探索,主动求知。

  各班都有部分学生因缺少操作机会,导致一些计算机基本操作都不熟练。针对五、六年级的不同情况,必须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特别在提补差上要多动脑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时的教学中,应着重在实、广、新上下功夫,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二、全册教材的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全册教材共十二课,可分为三个单元。总课时为十五课时。

  单元内容如下:

  1、我们来训练小海龟;

  2、小海龟登台表演了;

  3、看看小海龟的高招。

  三、学生情况分析及教学措施:

  教材是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下册),供已经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小学生使用。学生经过3个学期的学*,已经对信息技术具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操作能力。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小学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的Logo语言的学*和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

  绘图是Logo语言中最主要的功能,它通过控制一个“海龟”图标,在屏幕上描绘爬行路径的轨迹,从而完成各种图形的绘制。除了绘图功能,我们可以用Logo语言的命令编写程序,直接指挥机器人画画、做数学题、灭火、走迷宫、踢足球、做游戏,还可以指挥机器演奏动听的乐曲,做你想要做的许多事情。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英语学*有进步,英语字写得漂亮了,学*态度有所好转,上学期通过采用边学*新知识和复*旧知识相结合的方法,他们的学*有所进步。但是因为教材衔接有问题,学生学*这套教材有一定难度。

  这学期他们将步入六年级的第二学期,学生的学*负担会越来越重,他们将面临着毕业和升中学考试的压力,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文和数学上,因为考中学不考英语,所以家长和学生会更加不重视英语,大多数会放弃英语,干脆不学了。

  二、针对情况采取的措施: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采取以下措施:

  1、注重情景教学,创设英语环境,营造学*气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感触英语,应用英语。

  2、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六年级学生的课堂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

  3、针对学生记,背单词难这一问题,向学生介绍优秀学生的学*方法,大家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老师向学生

  生介绍一些好方法,如:分类记忆法,滚学球记忆法,想象记忆法等。

  4、对学生进行语音知识训练,教授国际音标,让学生从简单机械地模仿式学*,过渡到有正确的语音知识知指导英语学*的阶段,也为自学铺路。

  5、加强阅读训练和语法知识的渗透学*。

  6、渗透英语背景知识的学*,使学生扩大视野,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异国文化,*俗等,进一步了解英语,运用英语。

  7、进一步加强毕业班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小学毕业与中学的衔接工作。

  三、教材整体分析:

  本学期六年级普通班英语课所使用教材是:河北教育出版社的《learningenglish》第八册,本套教材充分吸收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外语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注重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努力为学*者营造语境,精心设计内容,在教学中安排了大量的有趣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轻松,积极向上的气氛中学*英语,使英语变的既容易又有趣。它以学生为中心,以主要人物的活动为主线,围绕最常用的,最基本的英语词汇、句型、交际会话等,逐步开展教学内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语言教学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

  全书共四个单元,每单元包括8课,共32课。全书包括单词100多,句型50个。

  四、总体教学目标:

  1、坚持

  快乐英语教学法,调动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2、巧用英文儿歌、歌谣、绕口令、谚语等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

  3、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实践等方法学*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

  4、在训练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加强读写训练。

  5、结合学生实际,适当讲解语法知识,做一些练*题和试卷,做好小学升中学的准备工作。

  五、教学进度计划

  (略)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本套教材到五年级下册为止,学生累计认字3 000个,提前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前三个学段识字量,故从六年级上册开始不再安排识字任务。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教材后面附有生字表,按课序列出本册要求书写的.80个字。

  本册教材的注音方式与高年段前三册保持一致。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同一篇课文中同一个字只在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其他部分中出现的生字不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读变调或读轻声的字,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一定的提示。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学校的各项常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自制力。但小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散漫、好动的天性仍表露无疑。对待本课程学*的意识不强,不会主动学*,需要教师多方面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学*的意识、*惯和学*的方法。学生的学*基础差别较大,大部分比较优秀,个别学生较差。因此,教学中应从学生现有情况出发,要让好学生冒尖,更不让一名学生掉队。在原有的水*上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树立起学*的信心。 本期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和研究探索、实践论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让学生与周边的事物发生直接的联系而激发其学*和生活的热情,获得成长的体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对他人的责任感。

  3、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写作协作能力,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在实践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6、通过合适的主题活动做到与社区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掌握良好的学*方式,使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加油站。

  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扎实认真地学*和实践新课标,用心琢磨新教材,用好新教材。

  2、课堂中发挥学生学*的主体性,采取小组合作学*,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他们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3、把学生*时的生活实际通过提炼,创设学生乐见的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的难度,并将课堂和生活很好地连接起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努力创建快乐的课堂,让学生轻松开心地学*。提高他们学*的兴趣。

  4、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

  问题研究与教改设想:

  问题:课堂是综合实践活动主要的空间和时间,课堂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课堂教学解决不好,学生在课后的活动也不会有效。那么,如何改善这个问题呢?

  设想:首先要有个规划。根据任教年级,明确上课内容,制定学期目标。内容具体到每一个月、每一周、每节课我要进行哪一个内容的教学,要达成一个什么目标,这都需要非常明确。只有做好了每一节课,那么一周、一月、一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就完整了。

  其次要学会调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过程中涉及的研究内容,有的适合在课堂上做,有的却需要放在课外,作为上课老师,需要认真考虑,根据学生实际、上课资源进行统筹安排。

  其三要建立监控机制。综合实践活动保持高效率,就需要建立活动实施过程中的两级监控。班级监控由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小组监控由活动组长负责。活动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和监督班级中每个活动小组活动任务的分配和落实;监督和记录班级中每个活动小组开展活动的进程。

  活动小组组长负责本组成员活动任务的分配和实;监督和记录本组成员开展活动的进程;记录本组整体的活动情况;向活动指导教师本组活动的具体情况。

  在活动监控的过程中活动指导教师和活动小组组长要及时、详细地做好记录,以便对后续活动作出调整和指导。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四、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五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文言文两则》表达了学*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应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和无奈,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桃花心木》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该经受考验,学会独立自主。《顶碗少年》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手指》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作中运用。

  三、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在把握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

  四、教学措施

  1、引导抓住重点语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蕴含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加强生活指导,积累运用。

  3、引导阅读课外读物,感悟表达方法。

  五、教时安排

  13——15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去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二、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三、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 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

  一、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41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本班有几名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百分数应用题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二、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

  1、百分数的应用

  2、圆柱和圆锥

  3、比例

  4、确定位置

  5、正比例和反比例

  6、解决问题的策略

  7、统计

  8、总复*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会合作”三课书,强调培养合作的重要性和怎样去合作的方法,第二单元“祖国 我为你自豪”五课书,通过具体的事例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第三单元“放飞和*鸽” 三课书,告诉我们和*给我们带来的好处,第四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四课书,告诉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第五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三课书,告诉我们对未来要充满希望。

  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4个主题,各单元结构如下:

  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某个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提示语:一般作为对某个话题的的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或开展相应的活动。

  旁白:作为和学生对话、沟通的主持人,有时为前后内容起传承作用,有时为学生提高一种思考方向或揭示某个观点,有时向学生提出问题。作用相对灵活。

  情境对话:一般是经过锤炼的真实生活的再现,帮助学生对自己得生活经验进行反思和整理,深入地感受自己、感受他人。

  照片:真实地呈现社会现实,包括学生的`活动场面。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认知、加深体验、开展活动等。

  图标:包括“活动、交流、小资料”等,引导多样化的学*活动,启发学生调查、体验、讨论、探究、阅读、制作、搜集整理信息等。

  学生作品:有时是提供一个可供讨论的案例,有时是体现学*过程、呈现学*成果,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增强其沟通与表达的欲望。

  白框: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体验,记录自己的学*成果,引导他们成为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三、单元重点难点分析:

  本册教材五个单元各有相应的重点难点。

  第一单元“学会合作”两课书的重点难点是:怎么去合作?

  第二单元“祖国 我为你自豪”五课书的重点难点是:怎样才是爱祖国?

  第三单元“放飞和*鸽” 三课书的重点难点是:和*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第四单元 “只有一个地球” 四课书的重点难点是:怎样保护地球?

  第五单元“我的未来不是梦”三课书的重点难点是:为什么要对未来充满希望?

  四、教学措施: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我打算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充分抓住新教材的特点,根据新教材教学内容多、教学容量大、教材内容活、课时要求高、内容跳跃大的种种特点,采取主动钻研教材、加强自身修养、大量获取信息材料、力争教学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六个字,这是总的指导思想。

  2、尊重学生的自主学*精神、放手让学生主动学*,激发学生思考。

  3、兼顾学生个别差异,关注两头。

  4、作好课前准备,积极与班级老师配合,搞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活动紧密联系,开展相关活动。

  5、做好作业与练*,指导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教学进度及安排:

周次







课时



备 注



1



2.17—2.23



齐心真好







2



2.24—3.2



对手也是朋友







3



3.3—3.9



让我们荡起双浆







4



3.10—3.16



新时代,新生活、春天的故事







5



3.17—3.23



从“东方红”到“神舟”







6



3.24—3.30



光辉的瞬间







7



3.31—4.6



我为祖国绘蓝图





清明节



8



4.7—4.13



和*,我们共同的愿望







9



4.14—4.20



战争,人类的灾难







10



4.21—4.27



让世界沐浴和*的阳光







11



4.28—5.4



地球,生命的摇篮





五一节



12



5.5—5.11



大自然的诉说、地球累了







13



5.12—5.18



守望碧水蓝天







14



5.19—5.25



小小少年







15



5.26—6.1



我有一个梦、明天不遥远







16



6.2—6.8



复*、测试





端午节



17



6.9—6.15









18



6.16—6.22









19



6.23—6.29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

  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志趣,是促使学生学*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共有学生58人,学生经过六年的学*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惯,有较好的学*态度,特别是女生,比较活泼、聪明,发言比较积极,但男生总体都比较胆小,不善于表现自己。对于作业,大部分同学能按时完成,但阅读的兴趣不浓,*作水*还有待于加强。这学期应加大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学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写日记,提高*作水*。要加强同家长的联系,共同督促孩子完成作业,提高学*兴趣。

  本学期重点是创设乐学的学*氛围,关注学生的情绪,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使他们能以优秀的成绩毕业。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框架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二)教学要求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8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碴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5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注意点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内容、学*重点和学*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没有安排识字,要求会写80个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各个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对于书写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书法爱好。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

  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和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不断提高,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和探究。

  (四)口语交际教学

  注意激发兴趣,引导互动交流。本册教材注意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提炼口语交际话题,有的专题中口语交际提供了多个角度,注意拓宽话题范围。教师要结合本地区、本校、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交流主题和话题范围,使学生的交际能够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有话可讲。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有的需要创设情境,如,谈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导回忆,如,说说自己难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谈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

  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作指导、讲评的关系。

  (五)*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作”中安排了5次*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教师在*作前的指导和*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修改能力是*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惯。教材没有在每一组中对*作修改给予提示,并不意味着某次*作可以忽视修改。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作的*惯。学生*作时无话可说,常常是因为*时素材积累不够。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小练笔的安排使学生及时把在阅读中学到的表达方法自然迁移到*作中,更能使动笔成为学*的一种常态,成为学生的一个*惯。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这是提高*作能力的好办法。

  具体打算:

  ①注重方法的指导,按要求训练。

  ②教给学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对于*作的作用。

  ③指导学生参加语文社会实践活动。

  ④用参观、外出旅游等形式,调动学生*作的积极性。

  ⑤借助电教手段或图画,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以便养成观察的*惯。

  ⑥规范训练学生*作时的内容。

  ⑦严格抓好每一个环节,从字、词等基础下手。

  (六)综合性学*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要求。阅读材料后都有提示语,提示阅读要求、方法或提供相关信息。如“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特点,我要把他们写下来”,引导学生学*文章的写作方法,在写人的时候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让我们也试着用演讲的方式,和母校告别吧”,提示学生注意写演讲稿的方式,并试着作一次演讲。教学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母校告别。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

  本单元有一些活动必须在课外完成,例如,制作成长记录袋、班级纪念册,策划毕业联欢会。教师要安排好时间,课堂上主要是布置学*内容、交流活动情况、展示活动成果,课外则要根据活动计划,一步一步地开展学*活动。最后的联欢会,先布置学生去策划、准备,汇报演出则要等到离校之前再进行。

  (七)“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本册教材在最后一组——“综合性学*”后面,安排了10首古诗词背诵,包括7首古诗和3首词。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11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词大意的基本方法。这组中安排的古诗词,是为了体现教材的弹性和适应性而设计的,提供给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余利用自己在小学阶段掌握的语文能力来独立学*。因此,这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只是每周1篇,抄在黑板上,利用课前准备时间背诵,理解。

  (八)“综合复*”的使用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思路和复*方法。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的复*也应注重综合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做那些脱离听说读写实际的单项的题目。“综合复*”提示的复*思路和复*方法是:选择贴*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和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综合复*”中选用的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旨在检查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凭借这9篇文章设计的题目,涉及到小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主要有:能朗读、默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借助字词典或联系上下文认字、理解词语;能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叙述的顺序;能联系实际谈谈阅读的体会感受等。还结合阅读安排了仿写、缩写、写由阅读想到的人和事、写读后的感想等多种练笔。除了利用阅读材料进行复*,还安排了“给外地亲友写封信”,这是通过实实在在的通信活动,复*写信这一最常用的应用文。希望教师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切实用好这些综合复*材料。如果有条件,还可参照这样的思路和方法,作适当补充。既然是复*,就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具体使用办法可参考后面的“‘综合复*’使用说明及练*提示”。

  四、相关的辅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三、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十、教研专题

  优化练*,提高教学质量

  四、专题落实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2、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内容:负数

  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单元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第(三)单元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第(四)单元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第(五)单元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第(六)单元内容: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六、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内容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

  三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圆柱

  四圆柱、圆锥

  五球、整理和复*、统计表

  六统计图七数和数的运算

  八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九应用题十应用题、量的计量

  十一几何初步知识

  十二简单的统计

  十三综合复*

  十四综合复*

  十五综合复*

  十六考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集合15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教学内容

  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

  册教材的教学是让学生: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复*,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学*数学的兴趣,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生活实例使学生认识负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特征和知识的与学*,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统计,本册教材安排了数据产生误导的内容。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图表虽便于判断或预测,但如不分析也有不的信息错误判断或预测,对统计数据、客观、的分析的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教材一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学生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简单的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的乐趣和数学的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次系统的、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环节。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的基础;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8人,大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还需端正;有学生自觉性,上课注意力不;作业等;还有学生(张宇豪。朱慧明)基础知识,学*数学有。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的,应培养的学*数学的能力,的学*,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要求,不购买复*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课堂训练的多样化,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好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个性化学*需求,从而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情境选择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同的学

  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对家庭教育的。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学生对待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

  ①预*教材,知识,是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课堂教学的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的学*,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

  班级情况分析:

  一、基本情况。

  总人数男生女生552827

  二、学*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如郝苏湘、周叶凡等),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如郭冲、郭加林等),不能主动去学*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以前对知识掌握较好部分是:

  1、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

  2、学生的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3、学生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清楚。

  4、学生能很好的解答几何画图形方面的题目。

  5、学生书写较工整美观。

  不足之处:

  1、学生粗心大意忘写答案。

  2、运用知识不够灵活,表现在已掌握的知识,做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

  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

  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

  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均数。

  4、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5、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二班与四班学生共有278人。学生*均年龄在12岁左右,大部分学生有较强的学*自觉性和主动性,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学*自觉性及学**惯较差,缺发主动性,还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从期末测试总情况上看,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及计算能力差别较大,个别学生对一些基础知识掌握还不是很牢固,对一些问题的分析还不是很全面。

  2、教师情况分析

  六年级数学教师均有十多年的教龄,有着一定的工作经验,工作态度扎实认真,关系和谐,遇到问题能及时商讨解决。对待学生严而不过,爱而不溺。能做到有耐心,有爱心地对每一位学生。

  二、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特点

  (1)在清净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前景。

  (2)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

  (3)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4) 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5)总复*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2、本册教材内容结构及特点

  (1)结构编排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形成系统的网络体系。

  (2)重视数学策略与方法的结构和提升。

  (3)采用新型的学*方式,注重教师引导与自我反思相结合。

  (4)练*题少而精。本教材减少了练*题的数量并精心设计每道题,使其都具有代表性。

  3、本册教材各单元特点

  第一单元选取现实素材,注重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知识内容。

  第二单元选取现实素材,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编排顺序,加强了圆柱和圆锥的对比和联系。

  第三单元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展开对新知识的学*,重视独立思考,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索空间。

  第四单元关注概念的生成过程,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并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

  第五单元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现学*新知识的必要性。

  总复*独特的编排结构,使分散的数学知识形成网络,用深刻、典型的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综合复*知识。

  4、本册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1)百分数的意义及解决简单的百分数的问题。

  (2)圆柱、圆锥的特征及圆柱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理解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4)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计算图上(实际)距离。

  (5)认识扇形统计图。

  难点:(1)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2)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

  (3)按比例将简单的图形放大或缩小。

  (4)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地表示数据。

  5、学*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

  (1)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并提出用百分数、比例、比例尺等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在探索圆柱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3)能综合运用简单几何图形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利息的意义,能用分数知识解决这一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景,认识圆柱、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

  能运用比例尺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的.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工作措施

  1、努力钻研教材,既备教材又背学生,根据学生实际备好每一节课。

  2、进行课堂改革,实行课堂目标管理吗,搞好课堂教学。

  3、根据学生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教具加强直观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加强对优等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辅导,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5、鼓励学生利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的独立性。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思路和学科组的工作安排,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重视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坚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年级共有学生184人,上学期英语期考*均分60.1分,及格率48.4%,优秀率21.7%。大部分学生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惯,能按时完成作业,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喜欢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能熟练识字,学*口语,能利用单词表理解新词的意思,能阅读程度的文章,能解短文的主要内容,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写一些小作文,但在书写以及标点的正确运用及小作文方面还有一些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听:

  1、能在图片、图像、手势的`帮助下,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

  2、能听懂简单的配图小故事;

  3、能听懂课堂活动中简单的提问;

  4、能听懂常用指令和要求并做出适当反应。

  说: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就所熟悉的个人和家庭情况进行简短对话;

  3、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套语(如问候、告别、致谢、致歉等);

  4、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读:

  1、能认读所学词语;

  2、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

  4、能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惯;

  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

  写:

  1、能模仿范例写句子;

  2、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

  3、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

  4、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玩演视听:

  1、能按要求用简单的英语做游戏;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童话剧;

  3、能表演歌谣或简单的诗歌30—40首(含一级要求);

  4、能演唱英文歌曲30—40首(含一级要求):

  5、能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每学年不少于10小时(*均每周不少于20—25分钟)。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三、教学进度

  第1—3周(3、1~3、19)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4—7周(3、22~4、16)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8—10周(4、19~5、7)第三单元《宇宙》

  第11—14周(5、17~6、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15—16周(6、7~6、18)期末复*检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

  一、班情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5年半的美术学*,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全册教材分析:

  该教材贴*学生的心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每课的主题都有美术带来的有趣的惊喜。六年级美术教材一共分为19课。每一课都侧重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领域中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有不少系列的课,教学内容前后联系比较紧密,非常适合学生较深入地做一个专题。并且有些教学内容还设计成了案例学*、问题学*和项目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多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学*,增加学生集体合作的机会。其次本册教材继续体现了人美版教材的可操作性强、贴*生活、关注美术文化的渗透和注重学生学*兴趣的培养等特点。

  三、全册教学目标:

  1、掌握简单的图案的设计方法,能根据自然形象进行团的设计。

  2、能用丰富的表现手段,表现形式来表现自然景象,生活情境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3、学*漫画的创作方法,能画出简单的漫画形象。

  4、进行泥塑教学,培养造型能力。

  5、进行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欣赏,提高欣赏应用能力。

  6、图案的设计(适度的夸张和概括),图案具有美感。

  7、绘画及工艺作品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及艺术感染力。

  8、造型能力、动手能力,空间想象力的'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四、全册教学重点及难点

  "造型·表现":在教学中,让学生运用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选择合适自己的各种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创作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和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

  重点:在学*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美术的兴趣。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阔视野,进行自学。

  六、教学进度:

  周次、内容

  第一周课前准备:常规训练

  欣赏课:《哪吒闹海》1课时

  1、《追寻文明的足迹》1课时

  第二周2、《探访自然的奇观》1课时

  3、《我的书包》1课时

  第三周4、《画故事》2课时

  第四周5、《装饰画》2课时

  第五周6、《装饰色彩》2课时

  第六周7、《彩球的设计》1课时

  8、《奇思妙想》1—2课时

  第七周9、《添画人像》2课时

  第八周10、《用各种材料来制版》1课时

  11、《装饰柱》1课时

  第九周12、《动画片的今昔》1课时

  第十周13、《拟人化的卡通》1课时

  五一假期

  第十一周14、《发现老房子的美》2课时

  第十二周15、《留给母校的纪念》2课时

  第十三周16、《我的成长记录》2课时

  第十四周17、《剪纸中的古老记录》2课时

  第十五周18、《绣在服装上的故事》2课时

  第十六周19、《复制与传播》2课时

  第十七周期末考查2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

  一、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主要的调整与变化)

  (一)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

  根据本套教材“统计与概率”部分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教学扇形统计图和选择统计图。与实验教材相比,主要有两点变化:一是考虑到在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和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以准确、有效地表示数据。教材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之后,体会选择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与方法,增强数据分析观念。二是由于数学课程标准不再要求学生认识众数和中位数,且学生在现阶段很难弄清*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联系与区别,本次修订删去了实验教材中众数和中位数的内容。

  (二)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

  首先,转化的策略是数学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策略,且在六年级上册学*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时,经常需要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适当前置转化的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策略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验转化策略的实际价值,提高运用策略的自觉性。因此,本套教材把“转化的策略”安排在五年级下册教学。其次,解决问题时,一般不会单纯、机械地套用既有的经验和模式,而要根据已知信息,灵活运用已经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方法,尝试把新问题转化成熟悉的问题,或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问题,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材在六年级下册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以及选择策略的灵活性,形成相应的策略意识。新|课|标|第|一| 网

  (三)合理整合“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

  本次修订,对实验教材中“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筛选与重新整合。全册共安排了三次活动,分别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大树有多高》,以及在《总复*》单元安排的《制订旅游计划》和《绘制*面图》。其中,《大树有多高》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制订旅游计划》由实验教材中的《旅游费用的预算》改编而成,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解决旅**程规划、旅游费用预算等问题;《绘制*面图》是新编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绘制简单的*面图。

  此外,教材还前移了实验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单元,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增设了“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建议。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尺度。

  本册教材较实验教材有较大的改动,选择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和生活经验,力求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学生学*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钻研教材,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要求,既不能降低思维训练水*,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

  2、加强动手操作,发展空间观念。

  学生空间思维水*较低,动手操作是他们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途径,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与探索欲望。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其实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器官协同合作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过程。通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想象出几何图形形成现实空间,能准确地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使学生能进一步在大脑中留下空间图形的形象,从而发展空间观念。特别是在学*圆柱和圆锥这部分知识时,动手操作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为重要。动手操作,应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必须让学生自备实物圆柱体和圆锥体,通过看、摸、说、画、比等方法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形状及性质。

  3、创设教学情境,正确理解概念。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数学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和生活中的放大、缩小不是完全相同的。生活中往往把图形由小变大视作放大,由大变小视作缩小。数学里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它的每一条边都按相同的比变化,即所有边的长度都放大到原来的几倍或者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教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必须选择数学含义鲜明的素材,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概念。教材中选用了非常贴*学生的风景照,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教学的需要进行创新和重组。

  4、引导学生探索,积累活动经验。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暗示,学生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决不代替讲解。让学生在探索中,唤起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获得成功的快慰,积累活动经验,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探索规律《面积的变化》这一课中,专题研究图形放大后,它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通过图形放大,它面积变化的倍数和边长变化的倍数不同,进一步加强图形放大的概念。也为计算放大后图形的面积,找到一种方便的算法。教学可以分四段进行:提出问题——探索实践——总结规律——回顾反思。提出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弄清要研究什么;探索实践,研究不同的*面图形按不同的比放大,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图形的几倍;总结规律,要做三件事情: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用含有字母的比表达面积的变化规律,放大*行四边形验证规律;最后回顾探索规律的.过程与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通过这四段的教与学,有层次有步骤地帮助学生探索规律,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5、运用新理念,精心组织总复*。

  小学数学总复*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在学生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之后,进行的一次系统地、全面地回顾与整理、以达到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数学知识的结构体系、形成整体性的数学“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小学数学的复*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掌握和遵循数学复*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数学总复*的目标任务是:查漏补缺,夯实“四基”,提高能力,促进学生发展,

  6、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提升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的“综合与实践”活动,十分重视以问题为先导,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能力和素养。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材适当安排了一些”长作业”,组织学生利用一段较长的时间完成一项专题活动,以获得更丰富的经验积累。

  例如,组织“制订旅游计划”的活动时,需要先在课堂上通过阅读、讨论和计算等活动,完成小芳一家去北京旅游的往返行程规划、游览日程设计、旅游费用预算等任务;再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和分析,完成自巳一家人外出的旅游计划;然后回到课堂上交流各自制订的旅游计划,完成有关数据的统计,解决几家人结伴旅行能否节省旅游费用的问题。这样的活动,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挑战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经江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查通过的20xx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由原来的必修上册、下册及选修一册到现在的三、四、五、六年级分别有了指定的教材,内容上融入新元素,同时对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补充及调整。《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新教材是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20xx年修订)》精神编写使用的拓展模块新教材,本套新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和基本技能,养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养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的良好行为*惯,为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

  《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拓展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物联网技术”,分为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分析、智能应用三项内容。

  1.信息感知

  (1) 了解物联网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状况。

  (2) 知道感知物体信息的常见技术。

  (3) 了解对物体信息的标识技术。

  (4) 了解常见的传感器,并能与其模拟的人类功能相比较。

  2.信息传输

  (1) 知道感知的信息类型(如红外线、声音、光等)。

  (2) 知道物联网中的无线传输技术。

  (3) 了解电子标签的功能和作用。

  (4) 知道信息传输过程中常见的组网技术。

  3.智能应用

  (1) 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2) 能够利用现有的物联网系统进行体验性实践。

  (3) 能够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相应的探究实验。

  (4) 通过学*与实践,能够体验和评价身边物联网的应用特点及其与实际生活的关系。

  教材内容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本模块借助适合于学生学*的物联网简易系统,让学生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初步认识感知系统和传输系统等物联网核心技术。教材中的“导学牌”、“知识屋”、“实践园”、“讨论坊”、“探究屋”、“提示牌”、和“成果篮”等栏目,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合作精神。

  20xx版教材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Scratch及物联网技术的知识,其中物联网技术作为六年级学生学*的主要内容,更贴*学生的实际生活。物联网技术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技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和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学生在学*的同时,可以综合地运用已学知识(红外线传感器、卫星定位导航……)明白日常生活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学生通过讨论坊、探究屋、实践园等版块的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对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发布等技能,此过程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掌握信息技术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此外,教材除了与实践指导同步发行外,摒弃单一纸质教材,实行了书盘合一,将多媒体光盘用作学生教材,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尝试,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同时还推出了教材支持网站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网和信息技术教师交流*台江苏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交流论坛,这也是对纸质和光盘教材的绝好补充。

  二、教学建议

  20xx版新教材《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供小学六年级使用两学期,每周一课时。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努力做到如下几点:

  1.课前准备充分,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积极营造良好的学*氛围,激发学生学*的兴趣。物联网技术在生活中应用的很广泛,可是要让学生能直观的认识并应用这门技术却显得有些难。教材中的“探究屋”、“实践园”给出了实验数据记录的任务,教师要尽可能的提供实验器材,尽量让学生能直观形象的应用器材完成操作任务,感受物联网的用途。只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知识,学会应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应用实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强调探究式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过程和实践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引导学生从模仿到创造,继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智能应用模块的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视频资料并积极挖掘网络资源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学*有关物联网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不仅认识到物联网的强大,同时积极思考,还具备哪些功能?我们还可以利用它们做些什么?从而形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3.加强教学研究,提倡集体备课。

  对于新教材,教师要钻研教材、教参和教学涉及的相关软件,用好配套的《小学信息技术》(6年级)光盘。提倡区域内学校之间的教师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集体备课,深入研究教法和学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将素质教育的实施融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始终。

  三、教学进度

  【六年级第一学期】新授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9.1~9.7物联网就在身边——初识物联网9月1日开学

  29.8~9.14智能楼道灯——红外线传感器

  39.15~9.21中秋节放假

  49.22~9.28

  59.29~10.5电子温度计——温度传感器国庆节放假

  610.6~10.12

  710.13~10.19

  810.20~10.26感知变幻——运动传感器

  910.27~11.2

  1011.3~11.9智能电子秤——称重传感器

  1111.10~11.16期中考试

  1211.17~11.23

  1311.24~11.30物联网中的“身份证”——电子标签

  1412.1~12.7

  1512.8~12.14家园安全卫士——红外线报警

  1612.15~12.21

  1712.22~12.28智能导航——卫星定位导航

  1812.29~1.4元旦放假

  191.5~1.11复*考查

  201.12~1.18复*考试

  1月24日放寒假

  211.19~1.24

  【六年级第二学期】新授小学6年级信息技术(每周1课时)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备注

  12.16~2.22智能家居——远程控制家电2月16日上课

  22. 23~3.1

  33.2~3.8智能交通——ZigBee技术

  43.9~3.15

  53.16~3.22仰望星空——在线天文台

  63.23~3.29

  73.30~4.5气象分析——数字气象站清明节放假

  84.6~4.12

  94.13~4.19

  104.20~4.26感知生长——数字农植园期中考试

  114.27~5.3劳动节放假

  125.4~5.10

  135.11~5.17复*考查

  145.18~5.24

  155.25~5.31

  166.1~6.7 端午节放假

  176.8~6.14

  186.15~6.21 复*考试

  7月1日放暑假

  196.22~6.28

  206.29~7.1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主要内容为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是小学阶段最后一册,小学生在升入初中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内要对整个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词汇和语言进行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复*,本册有4个教学单元、2个综合复*单元。

  二、学生分析

  随着年级升高,教材难度加度,加上对英语学*重视不够,部分同学出现畏难情绪。教学中要注意把复*旧知与学*新知相结合,重建学生的信心,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

  本套教材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以及良好的学**惯;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的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8首歌曲和6首歌谣。

  4、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5、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6、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学措施

  (一)词汇教学(Let’s learn)

  1、注重词汇的呈现方式

  2、利用Let’s start部分引入话题、引出新词和新句型

  3、在实际交流当中教学单词

  4、充分发挥单词卡片的作用

  (二)对话教学(Let’s talk)

  1、在听力活动中感知新的语言(Let’s try)

  2、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学说、操练语言

(1)抓住主句型,替换关键词操练住句型。

(2)在趣味游戏和任务型活动中学说、巩固新句型。

(3)在会说的基础上运用重点句型。

(4)在会用的基础上进行句型书写。

  (三)阅读教学(Let’s read)

  1、复*巩固本部分重点词汇和句型,可以采用游戏、竞赛或师生自由会话等形式。

  2、创设情景,自然引入阅读内容,并且尽可能引入阅读内容中的新句型。

  3、教师解惑答疑,并检测学生的理解情况。

  五、渗透法制教育

  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一百零二条。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

  一、教学思想

  六年级学生已经面临着毕业,他们大部分活泼聪明,有礼貌,尊敬师长,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热爱学*,有良好的学**惯,作业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但由于大多数学生劳动观念不强,不知道珍惜劳动成果,同学之间斤斤计较,部分学生自制力较差,课上东张西望,注意力不集中,有几位学生学*目的不明确,学*上得过且过,不懂得珍惜时间,更没有刻苦学*的精神,因此,学*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我们将以勤俭、礼貌、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等为教育重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培养学生德、智、体、劳全面的发展,使每个学生能健康、生动、活泼的成长,现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课至第四课为学校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五课至第八课为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第九课至十三课为国家民族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三、教学目标

  第一课至第四课:懂得在学校生活,首要的一条道德规范就是必须热爱学校、班级集体。要尊敬老师,建立民主*等的师生关系。要与同学团结友爱,热爱科学,勤奋好学,勇于创新。

  第五课至第八课:懂得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知道注意公共安全是有公德心的表现,是遵守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之一。懂得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九课至第十三课: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六年级下品德教学计划六年级下品德教学计划。知道***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知道中国革命的胜利和兴旺发达离不开各民族的团结。能做到和不同民族的人们友好相处,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灾难,和*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主动关心国内外大事。为发展与各国人民的友谊,维护世界和*做力所能及的事。

  四、教学措施:

  一备课环节;

  备好课,是思品课堂教学优化的前提条件,因此,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主旨教师要去补充一些学*材料,学文名理,落实到行动上,同时,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在讲解课文时,要找准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上课环节:

  1、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有了一定逻辑思维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先预*课文,理观点,谈出自己的不同意见,在相互探讨的同时,达到共事,有理论上落实于行动上。

  2、在教学语言上,力求凝练简洁,启发学生去读、思、说、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的形式,提倡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围绕重点,通过教师指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3、注意及时反馈,围绕课后练*题进行判断辨析,强化导行,启发学生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4、要重视课后实践活动,教师要有计划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力求活动精心设计,讲求实效。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第一课我是学校的小主人

  第二周第二课尊敬老师

  第三周第四课真正的友谊

  第四周第五课热爱科学勤奋学*

  第五周单元小结

  第六周第五课讲公德守秩序

  第七周第六课注意公共安全

  第八周第七课保护公共财物

  第九周第八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十周单元小结

  第十一周第九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第十二周第十课改革开放国强民富

  第十三周第十一课祖国要统一

  第十四周第十二课民族团结一家人

  第十五周第十三课我们爱和*

  第十六周单元小结

  第十七周实践活动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

  从“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着力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为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的宗旨出发,在授课中要注意几个主要特点:

  1、培养*惯,打好基础。

  2、强调积累,注重渗透。

  3、力求简约,便于教学。

  二、教学内容

  “培养良好的学**惯(12)”、“阅读”、“学和做”、“*作”和“练*”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用品的*惯

  (5)继续学*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培养预*课文的*惯。

  (6)继续学*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惯.

  (8)继续培养自己修改作文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9)继续培养做读写笔记和不懂就问的*惯。

  (10)培养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所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84个生字。

  (2)能够按笔画顺序正确默写生字137个,能够按字的结构把字书写端正、写匀称。

  (3)学*用钢笔书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有礼貌。

  (5)讨论问题能主动发言,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6)养成先想后说的*惯。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能阅读程度适合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6、作文。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比较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错误明显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四、全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坚持不懈的培养良好的学**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是《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本套教材的一项主要目标,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套教材所安排的一系列*惯的培养,对学生的一生都大有好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教师有着重要的责任。

  2、抓好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的基本功和训练引导语言积累和运用。

  积累和运用是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本套教材把引导学生积累运用语言视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编选的课文"语言规范,篇幅短小",课后始终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字词句训练;单元练*中常设读读背背说话熟记成语等练*。这些安排都是为了积累和运用。

  难点:

  1、作文教学:

  本册的作文教材与课文配合巧妙从不同的角度实现了读写结合。

  本册作文注意联系旧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训练基础上向更高的层次延伸。

  本册作文安排了多种类型的作文训练,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课本,其作文训练面广,有深度,是对全套教材的总结和概括。

  因此作文教学是本册教学的一个重点。

  2、我班同学的口头表达能力欠佳,因此说话为难点之一。

  3、少数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有一定的难度,还应教给方法的指导,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4、指导学生写好行楷字,学生初次学写行楷因此有着一定的难度。

  教学措施:

  1、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学*、领会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尽量减少无关紧要的话,提高效率。

  3.教学时,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相互启迪,活跃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增大信息量。

  6.在课文教学中,切实做好“读写结合”。

  7.改进*作教学,尝试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作,在课堂上即时反馈、修改。

  8.注重说话练*创造多种机会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

  五、课时安排

  周次 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1 单元一 培养良好的学**惯-----------第二课三亚落日

  2 单元一 第三课烟台的海-----------练*一

  3 单元二 第五课卢沟桥的烽火---------第六课半截蜡烛

  4 单元二 第七课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练*二

  5 单元三 第八课三打白骨精---------第十课螳螂捕蝉

  6 第三单元 第十课读书要有选择---------练*三

  7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夜晚的实验---------第十三课海洋鬼子21世纪的希望

  8 第四单元 第十四课学会合作------*作四

  9 第五单元 第十五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第十六最大的麦穗

  10 第五单元 第十七课山中的谜底--------练*五

  11 第六单元 第十八课广玉兰----第二十课古诗两首

  12 第六单元 第二十课古诗两首--------练*六

  13 第七单元 第二十课莫泊桑拜师-----第二十三孔子春游

  14 第七单元 第二十三孔子春游--------练*七

  15 小考模拟训练

  16 小考模拟训练

  17 小考模拟考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

  一、教学内容

  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温*等。

  教学:百分数的利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总温*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定、用方向和间隔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匀数、解题策略的灵活应用。

  二、教学要求

  1.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常生活中的题目。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定两种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题目;能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量的值估计另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方格纸等按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熟悉圆柱、圆锥的特点,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提取统计信息,解释统计结果,并能的判定或简单的猜测;体会数据产生误导。

  6.经历从生活中题目、题目、解决题目的进程,体会数学在*常生活中的作用,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进程,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题目,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系统的整理和温*,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惟能力和空间观念,综合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题目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学*数学的爱好,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作业、书写整洁的*惯。

  三、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生活实例使学生熟悉负数,负数在生活中的利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题目。

  在空间与图形,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圆柱、圆锥特点和知识的与学*,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方法,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统计,本册教材安排了数据产生误导的内容。简单事例,使学生熟悉到统计图表虽便于判定或猜测,但如不分析也有不的信息错误判定或猜测,对统计数据、客观、的分析的性。

  在用数学解决题目,教材一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题目;另外一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学生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进程,体会如何对简单的题目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题目的能力。

  本册教材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利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题目,体会的乐趣和数学的利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利意图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温*单元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以后,学生对所学内容一次系统的、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环节。整理和温*,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的基础;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题目和解决题目的能力。

  四、学情份析

  本班共有学生29人,大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有些学生的学*还需端正;有学生自觉性,上课留意力不;作业等;还有学生(胡志强、裴玉琴、陈建宏)基础知识,学*数学有。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的,应培养的学*数学的能力,的学*,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的爱好。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在集体备课基础上,还应同年级老师交换听课,反思,真正领会教学设计意图,驾御课堂的能力。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鼓励性、自主性、性教学策略,以题目为线索,恰当应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学*,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要求,不购买温*资料,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课堂练*的多样化,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题目。

  4、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好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延续发展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教材的上风,在教学进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个性化学*需求,从而基础知识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留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情境选择方法解决题目的意识。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熟悉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意义来引发和培养学生酷爱数学的情感。

  7、对家庭教育的。家长遵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学生对待与失败,英勇克服学*和生活中的,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

  ①预*教材,知识,是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

  ③ 教师课堂教学的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纵能力和发散思惟能力。

  ④的学*,使学生在中人人,各抒己见,相互启发, 找出解决题目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以下,教师教学时可以本班情况灵活: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温*……………………………………………………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利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温*…………………………………………………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勤俭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温*(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利用…………………………………………………4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羊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羊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等地交流与合作,学*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

  3,学*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3

  教学理念: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四是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教学建议:

  一、运用对话教学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民主的、*等的师生关系,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胆质疑。与学生沟通与合作是现代教学的艺术,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表演。教师应具有节目主持人的素质,能迅速对反馈的信息及时梳理,正确引导并添加新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发生在对话与合作之中的知识生成。在对话教学中,教材只是个精选的例子,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才是目的。

  二、教学手段媒体化教学手段是师生双方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大大提高教学的速度和学*的效率。课改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机整合,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的学*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变革,为学生的学*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学*工具。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运用图片、图表、地图、报刊、图书、音像、网络、软件等多种教学手段展开教学,尤其要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活动多样化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实际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具体指导活动,要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充足的活动时间,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既能实现理解、认知、探索和创造,又能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活动时间不一定局限在课内,也可安排在课前准备和课后延伸。课前可以搜集资料,可以查阅书刊、报纸,可以去请教有关人士,也可以上网搜索,然后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的线索和答案。课后可以对当堂没有理解的内容进行研究和落实。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不是在课堂上就能立竿见影的,而是要依靠学生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的。无论教师的讲授多么精彩,都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结果。《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有效性,在于亲身经历和主观体验,在于学生的自主学*。当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知识就可能被真正领悟,能力就可能得以真正锻炼和提高,情感就可能被真正触及和调动,态度、价值观就可能真正改变或形成。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学*情境的创设,选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使我们的教育更加有效。

  五、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价值观念、国际国内形势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同时也注重与社会发展变化的联系。因此,本册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就不应该是静态的、不变的,而应该具有较强的时代感,应该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应该与本地区、本校的实际相结合,如与社会公益活动、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相结合,这样才能够增强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亲*感,也只有当他们感觉到所面对的教学内容原来就是他们的生活实际,他们才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有益于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如教学第三单元“世界问题还不少”时,可结合当时发生的世界性的重大事件,提高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等。因此,在《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实际,与时事发展同步。除上所述,还要不断拓展教学空间,尽可能地创设条件,让学生以恰当的方式,与社会生活广泛地接触。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更多地从体验、理解、感悟中得到教益,提高他们的社会生活能力。六、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每个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鼓励为主。这种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发展;这种评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多尺度的;这种评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评价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这对于学生将来走上社会,面对各种压力有好处,也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备注

  1 . 2月25日上课

  2. 《可爱的地球》 2课时

  3 . 《可爱的地球》 1课时 《从世界***》 1课时

  4 . 《从世界***》 1课时 《我们互通有无》 1课时

  5 . 《我们互通有无》 1课时 《网络连接你我他》 1课时

  6.《网络连接你我他》 2课时

  7 . 《地球在“发低烧”》 2课时

  8 . 《天有不测风云》 2课时

  9 . 《许多物种消失了》 2课时 清明节放假

  10 . 《许多物种消失了》 1课时 《可怕的物种入侵》 1课时

  11 . 《可怕的物种入侵》 1课时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1课时

  12 . 《自然资源取之不尽吗》1课时 《战争何时了》 1课时 期中考试

  13 . 《战争何时了》 1课时 国际劳动节 放假

  14 .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2课时 ,

  15. 《科学技术的喜与忧》1课时 《我在联合国作报告》1课时

  16. 《我在联合国作报告》1课时 《我的这6年》 1课时

  17. 《我的这6年》 1课时 《去中学看看》 1课时 端午节放假

  18 . 《我们的毕业典礼》 1课时 考核 期终考试 7月1日放暑假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4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PEP)》是课程教材研究所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加拿大Lingo Media国际集团合作编写的一套全新的小学英语教材。这套教材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英语课程标准》编写而成的。供小学6年级的学生使用。

  本册教材的特点是: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双向交流

  5.融合学科内容

  6.重视灵活扩展

  7.实现整体设计

  本册的主要内容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或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比较事物、询问身体状况、谈论过去发生的事和告别晚会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本人对教材的认识:在五年级的对话的基础上,增加了阅读的内容和难度。本册中所涉及的一般现在时、一般将来时、过去时等句型中对人称、是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对小学生都是一个难点,要打好此部分的基础,为六年级的毕业考试打好基础。

  二、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有学生38人,男生25人,女生13人,学生通过*六年的学*,对英语学科的学*比较感兴趣,但是基础知识掌握比较弱,成绩不够理想。而且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上课比较好动,自控能力差,课堂气氛难调动;学生积极性较差,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或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晚会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6首歌谣。

  4.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5.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难点:

  1.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几个小学阶段所学句型中对人称、是动词的变化、行为动词的运用。

  2.对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的灵活运用:对话、写作、阅读。

  3.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层次的有机结合。

  五、教学措施

  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5、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6、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英语贯穿学生的生活中。

  7、学*和运用生本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主人。

  8、做好家访工作,搞好课外辅导。

  9、上好英语学法指导课,使学生掌握英语学*方法,提高学*技能。

  10、搞一些英语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兴趣。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

  一、指导思想

  以《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和《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教学和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培养学生良好语言发展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制定本计划。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50人,男生27人,女生23人。优秀生11人,后进生15人。本班学生在英语学*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英语基础较好,但在英语能力方面较弱。部分学生对英语都有某种程度的感性认识,也有学*信心,想学,也愿意学好英语,却不懂得学好英语以的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英语方法学*方法的指导。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从听、说、读、写几个方面抓学生英语学*。对于六年级学生在英语学*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英语学*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本学期的教学中我计划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和生活经验,采用多种形式教学,同时注意对教材的挖掘,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学*联系起来,将学生的英语学*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一种活跃、富有情趣的氛围中学*。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主要特点

  1、遵循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编写原则。题材为纲,运用性任务为目标,词汇、语法项目和功能用语以题材为出发点造语境,完成任务。

  2、内容重点突出、贴*生活,语言正确规范、真实地道,插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比较符合儿童学*语言的规律。

  3、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遵循了“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

  4、采用循环式的编排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扩展、点面结合、不断复现”的原则。

  5、在安排词语和语法项目时采用了“早渗透”和“重积累”的方法。

  四、教学目标

  1、能按要求掌握本册课本中所学的单词。

  2、掌握所学重点句型,不仅会读,而且会写。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五、教材重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本册教材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听、说、读、写,以及基本知识的运用。让学生掌握常用词汇及基

  本语音、语法。通过本学期的学*,让学生在听、说、读和写各方面都得到提高。使学生能够围绕着过去发生的事情和长度,重量,高度,看病,情感等话题进行谈话,能在真实语境中加以运用。

  难点:是语法知识,如本册出现了形容词的比较级,一般过去时态等语法,由于学生不爱学*语法知识,教育学都有相当的难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生的'英语学*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英语成绩

  六、本学期达到的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努力争取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0%,争取在统一测查中取得前八名的成绩。

  七、教学措施

  1、日常教学中,可采用听力检测,读诵默写,复述课文,角色扮演,游戏扩展等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2、每节课及时查验,精讲精练,针对强化。

  3、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并重。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法、词汇。而且让学生在听说读写各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运用知识。

  4、多与学生交流沟通,了解学生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解决问题。在课堂中多创设教学情境,以帮助学生学*。

  5、课堂上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练*,如分角色复述课文等活动,鼓励学生多说英语,从而提高学生

  的学*积极性。

  6、教学中多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针对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册的教学中多使用有助于学生更易掌握学*内容的直观教具,通过有趣形象的教具辅助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本课的积极性。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1、本班共有学39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2、本班级学困生有千家怡、马文斌、千阳肖、千纤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预*、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简析:

  (一)总的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有如下特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力图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美好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并根据学*语文的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设计、编排了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本册课文的编排,注意内容的整合和训练的循序渐进,全册课文分为6组,每组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1、导读。

  安排在每组课文之前。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同时简要说明本组教材的组成、提示学*的方法以及学*中的注意问题,使师生在教学之前对整组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发解。

  2、课例。

  包括课文、预*或阅读提示以及思考练*。

  每组有4――5篇课文,这几篇课文在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的联系。

  “精读课文”前有“预*”提示。本册的预*要求在五年级的基础上略有提高。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查阅有关资料等。课文后有“思考练*”。一般每课安排3――4题,有些课文后安排了选做题,用“△”标明,供学有余力的的学生选做。增设选做题,体现了教材的弹性的课内外结合。

  阅读课文前有阅读提示。新闻记者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思考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作者思路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

  3、读写例话。

  在第二、四组的课文之后安排了“读写例话”,分别是“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这两则例话,体现了本册读写训练的重点。安排训练项目的两组,要围绕训练项目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没有安排重点训练的组,要注意综合运用以前的读写基本功,使教学前后衔接,环环相扣。

  4、积累运用

  注重在整合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综合素养。“积累运用”一般包括“读读背背”“阅读”“口语交际”“*作”与“实践活动”。“读读背背”,侧重引导学生在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积累语言,主要是优秀的诗词、成语、对联、俗语、名言警句等;“阅读”通过阅读成语故事或其他短文,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增加文化底蕴,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口语交际”在交流互动中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作”,安排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的练*。在第一个“积累运用”中安排了“选编自己的作文选”,第四个“积累运用”中安排了“我们与周围的环境”的调查。这两次“实践活动”,拓宽了语文教育的渠道,使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由“导读”到“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上一组教材一下一组教材,体现了循环往复、逐步提高的训练过程。

  本册教材要求学会80个生字。要求学会的生字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在课后的方格和书后的生字表中标明。生字和多音字均随课文注音。生字用圆括号,多音字用方括号。“导读”“预*”“积累运用”和选读课文中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由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以培养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和*惯。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这些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和学生在学*时要加以重视。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30人。大部分学生较聪明,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惯,语文成绩比较差的,希望本学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二、教学要求:

  (一)识字与写字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要求会写80个字。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二)阅读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三)*作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四)口语实际

  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

  为解决与学*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点: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学难点:

  学生在阅读方面层次比较差,导致写作能力也不高,本学期语文课的教学最难的地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水*。

  五、教学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不搞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多媒体教学,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7、加强教学研究工作,及时积累经验。积极撰写总结论文、教学论文,提高自身素质。

  六、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产生后进原因的因素是非常之多,作为老师要想转化后进生,首先要让学生找回自信,鼓励是后进生找回自信的最好良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专门捡后进生会的东西提问,不要在课堂上随便批评他,要经常在课上课下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哪怕是点点进步。只要后进生找回了自信,他对学*就产生了兴趣,然后再慢慢给后进生加餐。我认为这是转化后进生的良药。如果认为后进生可以轻而易举实现转化,不用做艰苦的工作,那倒是有点不正常。所以转化后进生需有耐心。耐心,就是要允许学生有多次反复,就是要提倡一而再,再而三地做教育工作,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低向高发展,这是历史以来有效的教育原则。在以往的教学中,我用这种办法转化了一大批后进生,效果十分明显。本学期将继续抓好差下生的转化工作。

  七、教学进度安排:

  时 间

  教 学 内 容

  授课时间

  第一周

  养花、古诗二首、山中杂记

  6课时

  第二周

  综合活动一、长城赞、索桥的故事

  6课时

  第三周

  我站在铁索桥上、综合活动二

  6课时

  第四周

  可爱的中国、古诗二首、城市的标识

  6课时

  第五周

  综合活动三、野草、琥珀

  6课时

  第六周

  人生礼赞、综合活动四

  6课时

  第七周

  寓言二则、小抄写员

  6课时

  第八周

  大自然的秘密、综合活动五

  6课时

  第九周

  期中考试

  6课时

  第十周

  你,浪花的一滴水、金色的鱼钩

  5课时

  第十一周

  白衣天使、综合活动六、当代神农氏

  6课时

  第十二周

  一个这样的老师、詹天佑、综合活动七

  6课时

  第十三周

  我们上路了、学步

  6课时

  第十四周

  在学校的最后一天、综合活动八

  6课时

  第十五周

  复*

  6课时

  第十六周

  复*

  6课时

  第十七周

  期末测试

  6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歌唱能力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1.全册教材知识体系:

  本册教材的知识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难点,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青春放歌、亚洲弦歌、哆来咪、黄河之滨、美妙的音乐等,其中包括了9首歌曲及十五首欣赏曲,二声部歌曲相对较多,欣赏曲难度加大,外加相关的乐理知识总体来说本册教材相对难度较大。

  2.全册教材知识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的编写注重愉悦性、艺术性、思想性、可行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培养审美情感为目的,以知识技能为手段,采用综合训练这一形式来进行歌唱技巧,视唱听音、节奏等方面的实践与运用。

  3.全册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感情地背唱3—4首歌曲。

  难点:多声部的合唱及难点节奏的掌握。

  4.全册教材教学目标:

  认知:各种乐理知识的汇总复*。

  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对祖国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今年的六年级有些特殊,把三个学校的学生合并到一起,所以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五年级教学的基础上更要照顾到其他学生的学*基础,因此教学中应多注意那些从下面上来的学生,多关注对他们进行音乐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学*的.兴趣,注重歌曲教学。六年级的教材内容相对较少,在教学中要做相应的补充,填补教学内容的空白。

  困难生及补差措施

  对于不是智商原因,而是主观不努力者,进行正面教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时多提问、多关心,采取互帮互助的措施;对于基础较差者,胆子较小的学生,让他们多唱、多动、多奏、多说、多练,增强学生的自信,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智商问题,只能采取一对一教,让学生在模仿中接受,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要求:

  对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自己用声音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辩不同的男女声音。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听辩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的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与情感的要求:能听辩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出简单的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的要求:聆听歌曲能轻声哼唱和默唱,能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器对音乐作出反应。

  (二)表现

  1.知道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能在歌唱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几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与齐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乐器的要求:学*竖笛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演奏中能注意歌曲或乐曲的情绪风格,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的要求: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三)创造

  1.探索音响和音乐的要求: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的要求: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够根据歌曲或乐曲的内容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的要求:能够创作6~8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6~8小节旋律

  五、教学措施

  1.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真进行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时自订一些理论性杂志经常学*当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认真练*钢琴声乐等基本功。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效果措施:

  (1)教学中应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经常学*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识谱的能力,审美能力等为主,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

  (3)教学中应注意教学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3.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教学中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对所有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怀和鼓励。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

  (2)建立*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通过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的效率和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情况

  继续认真开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时时关注本课题的研究动态,收集相关的资源,为自己的研究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着重从*时的课堂教学入手,随时记录课题研究的动态,特别是每堂实践课、研究课后要进行探讨研究,认真写好案例分析,教后感,*时要多看与课堂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进一步研究课题的有效度。

  七、教学进度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唱歌、感恩的心

  欣赏、欢乐颂

  音乐家故事、贝多芬

  唱歌、爱的人间

  欣赏、爱之梦

  爱的罗曼斯

  爱星满天

  第二单元、八音盒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拨弦波尔卡

  唱歌、蓝色的雅特朗

  欣赏、快乐的农夫

  喷泉

  霍拉舞曲

  康沃尔的早晨

  第三单元、环球采风

  唱歌、卡普里岛

  欣赏、羊肠小道

  圣托里尼

  唱歌、拉库卡拉查

  活动、环球之旅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唱歌、举杯祝福

  欣赏、嘎达梅林

  一对白鸽子

  音乐知识、连音符

  唱歌、爱我中华

  活动、爱我中华

  第五单元、母亲河

  唱歌、长江我的家

  欣赏、塔里木河

  长江之歌

  唱歌、保卫黄河

  音乐家故事、洗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活动、黄河与长江

  第六单元、告别时刻

  唱歌、毕业歌

  欣赏、放心去飞

  离别

  回忆

  唱歌、友谊地久天长

  活动、毕业音乐会

  我的音乐网页

  视唱

  演奏、欢乐颂

  练*曲

  选唱、歌声与微笑

  选听、母亲教我的歌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25人,男生17人,女生9人。从整体来看,我班学生学*热情较高,基本功较扎实,书写端正,朗读有感情。特别是像××等学生成绩优秀能独立思考问题,常常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我班差生较多学*上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发挥师生、家长的共同合力,来帮助他们进步。本学期重点针对班级学生特色进行有效的教学,让学生都能认真、细心地学*,提高学*成绩。

  三、教材分析

  1、内容和编排

  本册共有课文十九篇,精读课文十二篇,略读课文五篇,综合性学*两篇。这六个单元,每组由“导语”“课文”“口语交际”“*作”“语文园地”“快书吧”这些部分组成。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口语交际”“*作”各自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语文园地”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本册要求会写120个字。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后附生字表。为便于复*检测生字和积累词语,在课本最后设有词语表”。

  2、教材的主要特点

  (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4)“口语交际”“*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5)语文园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语文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四、教学目标及学*方法

  1、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2、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让学生阅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美好心灵,体会真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感动,树立讲诚心,动真情,乐意用自己的爱心帮助别人的风尚。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

  4、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应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注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运用“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的读书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5、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学*作者是怎样在叙事时展开联想和想象的,是怎样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学*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阅读和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艺术。

  6、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感受鲁迅先生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感受鲁迅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写字*惯。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和边读边思考的*惯。

  3、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6、学会理解和运用“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读课文时能联系实际,深入思考”“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读写方法。

  7、能够珍视自己的个人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能根据*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修能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8、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做简单的发言。

  9、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辨别是非善恶。

  (二)教学难点

  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发现语言规律,学*表达方法

  3、把握每个单元丰富的人文内涵,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到实处。

  4、加强*时练笔的指导。

  上学生学写活动总结

  六、教学措施

  1、教学中努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注意把握同组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且注意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使理论和实践融合为一体。

  2、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不同的学*情况,适当地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杜绝以往简单的“一刀切”的做法。

  3、上课前,认真钻研教材内容,广泛参阅教学资料和最新的教研成果,并与备课组的其他老师共同商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案。

  4、授课过程中,依照设计好的教案,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始终以学生为学*主体,引导学生改变学*方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以提高学*效率。

  5、课后,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及时复*好所学的新知识。

  6、认真、及时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7、*时注重向别的老师学*,积极参加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和教研组的各种教研活动,以此丰富个人的教学经验。

  七、后进生转化和优秀生提高措施

  (一)后进生转化措施

  1、取得任课教师的协助,学生家长的配合(经常上门家访)

  2、感情投资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学*和生活

  (2)对他们取得的成绩及时表扬,让他们树立起信心。

  (3)对他们所犯错误和缺点及时指出和批评。

  (4)多关注后进生的学*

  A、课堂提问、练*多给机会(难度较浅的

  B、课后作业的布置与众不同。

  C、作业尽量面批

  D、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功课。

  3、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后进生的思想波动较大,各方面表现反反复复,这样教师必须经常不间断进行转化。我相信只要我们教师有一份爱心和耐心后进生一定能迎头赶上

  (二)优秀生提高措施

  1、加强对优秀生的思想教育。

  优秀生学*成绩好,经常得到学生的赞扬、敬慕,家庭、学校宠爱、呵护这样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很好了,而忽视了自我提高,自我超越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在本学期加大对优秀生的理想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方面的工作,加强对优秀生的培养和教育。

  2、要适当评价,正确引导。

  教师对优秀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和适当性,对优秀生学*成绩的评价要适当,不能好到极处,也不能不予理睬,要具体公正。对优秀生其他方面的成绩要多注意留心,并指出哪点好,为什么好。教师要有意识地经常和优秀生谈心、沟通,传输一些观念,让他们知道教师赞扬什么推崇什么。如,奉献爱心、关心同学、帮助后进、*等待人、谦虚谨慎、志存高远都是老师推崇和向往的。

  3、培养优秀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优秀生应作为班级体中的普通一员,不能越出界外,要树立班级的集体感和荣誉感,要经常组织他们参加集体完成的项目和活动,感受到集体意识和成功的喜悦,让优秀生与他人一道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让他们在人与人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感受到个人力量的微薄,使优秀生愿意与同学交往,取长补短

  4、鼓励学生质疑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指出:“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安排给学生提问题的环节,创遣造一个让学生积极思维的气氛,让他们不断地去探索、学*、提高。

  5、在教学中渗透课外知识

  成绩好的学生,有一定的学*基础和学*能力,不满足于课内的知识掌握课外的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根据这一特点,可结合课本的知识,适当插入相关的课外知识,并与课内知识融会贯通。使他们在熟练掌握课内知识的同时,扩大知识面,尽量满足优秀生的求知欲望。

  6、课余时间为优秀生作学*指导

  优秀生在学*中喜欢质疑,可利用课下时间对学*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的学*兴趣和积极性持续,能在无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学*更深的知识,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八、教学进度

  日期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一2、9—2、13 1、北京的春节2 2、腊八粥2

  二|2、17—2、21 3、古诗词三首3 4、藏戏1

  三2、24—2、28*作2语文园地2流记(节选)2

  四|3、2—3、66骑鹅旅行记(节选)17x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1

  口语交际2*作2语文园地2快乐读书

  五|3、9—3、13

  六3、16—3、20语文园地2快乐读书吧2

  七|3、23—3、278、匆匆29、那个星期天2

  八|3、30—4、3*作例文2*作2

  九4、6—4、1010、古诗三首311、+六年前的回忆14、13—4、1612、为人民服务213x、金色的鱼钩1

  十—4、17—4、24口语交际2*作2语文园地2=4、27—4、3014文言文二则215表里的生物2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2

  十三5、4—5、8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1口语交际2

  十四|5115、14*作2语文园地2

  综合性学*:回忆往事

  十五5、15综合性学*:依依惜别

  十六期末复*

  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

  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六年级现有人数23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2人。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均分87.13,及格率91.3%,优秀率73.9%。

  2、知识掌握情况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读和听的能力,能够听懂一些简短的对话,阅读一些较简单的对话和小故事。但是对说和写的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学生虽然对英语学*有一定的兴趣,但仅局限于单词的学*,一碰到对话的学*,则有畏难情绪,不愿学,也学不好。另外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说的能力很弱,语音语调也不太标准。单词书写仍有少部分学生不达标,句子书写则打部分学生比较困难。本学期要加大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培养对英语的积极的兴趣

  3、学生学**惯、兴趣、方法及心里特征

  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上课比较好动,自控能力差,课堂气氛难调动;学生积极性较差,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主要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共有4个教学单元、2个复*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复*单元为6页。全书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体现了对传统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比较、分析和研究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的任务。

  (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2首歌曲。

  4、能听懂、会吟唱2首歌谣。

  5、能完成2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2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2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二)技能目标

  开发学生自主学*和独立运用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发展学*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能动思考,主动做事,主动调整学*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工作措施。

  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5、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6、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英语贯穿学生的生活中。

  7、学*和运用生本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主人。

  8、做好家访工作,搞好课外辅导。

  9、上好英语学法指导课,使学生掌握英语学*方法,提高学*技能。

  10、搞一些英语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兴趣。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遵守课堂纪律,比较认真,但是整体思维不够活跃,喜欢**倾听。部分学*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语文基础参差不齐,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惯,积极思考,主动学*的意愿强,课余能主动阅读,并认真地做读书笔记,养成认真预*,主动质疑的*惯,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但是上课爱做小动作或走神,作业不够认真完成,学*缺乏主动性和恒心,还没养成良好的学**惯,阅读、写作能力有待提高。总之,这学期的教学重点要从一下几点入手:激发学*的兴趣,培养认真预*、及时复*等良好的学**惯,大力推进课外阅读,关注*作教学,逐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

  二、教材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口语交际·*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三、教学目标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碴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词句训练。在六年级上册训练的基础上,提高训练要求,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那些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并运用优美句子。

  2、朗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确保朗读的层次性,要使所有学生有时间和机会练*朗读。

  3、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中的难点,要引导学生学会读书,学会思考,掌握浏览、默读等方法,重视阅读的个人见解和独特感受。

  4、*作训练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要重点指导内容和写法,切实激发学生写的欲望,培养学生写的*惯,坚持将日记、课文训练重点、小练笔和*作相结合,提高写的数量和质量。

  5、积累语言。本学期继续安排了经典散文、成语、古诗词、名言警句,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不断积累语言。

  五、教学措施与方法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中既要注意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又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使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得到全面、准确的落实。

  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语文学*的总目标和小学高年级语文学*的阶段性目标,关注学生经过小学阶段最后两年的学*,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六年级下学期在第三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教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教学每一个专题时,要明确本专题的学*内容、学*重点和学*目标,无论教学进行到哪一部分都要与单元学*重点联系起来,做到“瞻前顾后”──前面学过的适时总结、复*、应用,后面要用到的适时做好铺垫。

  (二)识字、写字教学

  本册教材要求会写80个字,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惯。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要注意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检测。也可以就“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巩固。对于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语,鼓励学生勤查字词典,养成使用工具书的*惯,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独立识字和理解词语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要注意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教给方法,作为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册,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学*和探究。

  1.精读课文的教学

  (1)指导朗读、默读。

  (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

  (3)抓住重点句段,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4)积累语言,鼓励运用。

  2.略读课文的教学

  一是内容上,理解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

  本册中有两篇形式独特的略读课文,是安排在“外国名篇名著”中的两部外国长篇作品《鲁滨孙漂流记》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师在教学这两课的时候,不要将梗概或精彩片段当作精读课文来教,可以让学生自读连接语,明确学*要求,教学的重点是通过两个精彩片段的.阅读,教给学生浏览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在阅读长篇作品时,通过浏览抓住精髓,边摘录精彩句段,边写写心得体会。通过这两课的教学,还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经典作品的乐趣,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四)口语交际教学

  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惯。

  (五)*作教学

  本册教材的*作安排有两种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作”中安排了5次*作,二是结合课文的学*,安排了6次小练笔。

  对教材中安排的*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教师在*作前的指导和*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作的*惯。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课文的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乐于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下来,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写日记或写读书笔记。

  (六)综合性学*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有计划地开展活动,用各种语文形式来回忆小学生活,与母校告别。两个部分的阅读材料只是给学生一些例子,从活动的角度方面给学生一些引导,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并在课外指导学生组织开展一些语文实践活动。

  (七)“古诗词背诵”的使用

  教材中的10首古诗词,不要求教师像以前教学古诗那样,占用教学时间来详细讲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在自学时,要利用每首诗词下面的注释大体了解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老师、家长或同学,重点放在读读背背上。

  (八)“综合复*”的使用

  本册教材最后安排了“综合复*”,这既是为了给老师提供一些复*的材料,更是为了向老师提示一种复*思路和复*方法。应充分体现学生的自学自练、自测自评,教师的任务是提出要求和酌情检查。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教学观,以育人为主,培养创新型人才。

  2、认真学*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3、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惯。

  5、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科任教师团结协作,经常交流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群策群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合格的毕业生。

  六、教学进度安排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六年级(1)、(2)班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三年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儿童的特性使得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探索知识的欲望很强烈,并且有着很强的表现欲。但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我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形式多样活泼,很符合该年龄阶段的儿童。教材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

  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选用上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基本原则。

  三、教学目标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英语学*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语音、语调基础。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英语基础,本学年应达到以下目标: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8、能演唱已学过的英语歌曲,诵读已学过的歌谣。

  四、教材重点和难点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

  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五、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3、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

  4、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的质量。

  5、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6、活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每单元各个板块进行整合,重组,降低难度。

  六、后进生转化措施:

  本学期将在差生转化方面,下狠工夫。发动小组长的作用,监督学生去完成课堂作业与课后作业,课后做到个别辅导,尽量减少差生的数量。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与班主任的交流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完成六年级的教学任务。

  七、优秀生提高措施:

  对优秀生而言,课本知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胃口,采用个别推荐的方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去买相关的优秀教辅书籍帮助他们更好地提高,另一方面,

  课外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相关复*。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主要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共有4个教学单元、2个复*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复*单元为6页。全书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体现了对传统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比较、分析和研究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三、教学目标

  1、能按四会、三会的要求掌握所学单词。

  2、能按四会要求掌握所学句型。

  3、能使用日常交际用语,活用四会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做到大胆开口,发音正确。

  4、能在图片、手势、情境等非语言提示的帮助下,听懂清晰的话语和录音。

  5、进一步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6、进一步养成听英语、读英语和说英语的良好*惯。

  7、能运用相关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完成某项任务。

  四、主要教学措施

  1、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英语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2、通过听、说、读、写、唱、游、演、画、做等形式,进行大量的语言操练和练*。

  3、培养学生拼读音标的能力,确保学生自主学*的'质量。

  4、设计全面、高效的课外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惯,做到整洁、规范、正确地书写。

  5.对优秀学生尽量的多提高自身素质,多看英语读物,多落知识点。对差生则多利用课堂,课外的时间抓基础知识,纠正个别同学的发音。努力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争取全班统一进步。

  五、教学进度安排

  由于本学年教学时间相对较短,所以教学时间显得十分紧张,因此对本学年的教学作如下安排:

  教材共四个单元。每单元8课,其中6节新授课,新授课部分两周完成,复*单元一周完成,计三周一个单元。书本知识共32课,不排除因为课文难,学生接受较慢而增加课时。教学中还穿插各种形式的小测验,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还有数次作业、考试的评析,同时由于放假、学生差异、教学容量、教师进修、考试等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将按实际需要对课时进行适当调整,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总而言之,这半年是六年级学*小学英语的最后半年,本学期英语教学的目的就在于要使学生爱学、乐学、善学。为中学的英语学*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充分利用“情景教学”这一重要方法扩展教学形式,培养、维持和发展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

  六、电教计划:

  UNIT 1:Part A Let’s learn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教学,让学生学*单词的标准的发音。

  Part B Let’s talk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句型的教学。

  UNIT 2 :Part A Let’s learn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教学,让学生学*标准的发音。

  Part B Let’s talk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句型的教学,学生能进行分角色对话。

  UNIT 3 :Part A Let’s learn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句型标准的发音。

  Part B Let’s talk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句型的教学。

  UNIT 4 :Part A Let’s learn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教学,让学生学*标准的发音。

  Part B Let’s talk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句型的教学。

  UNIT 5 :Part A Let’s learn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教学,让学生学*标准的发音。

  Part B Let’s talk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句型的教学。

  UNIT 6:Part A Let’s learn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教学,让学生学*标准的发音。

  Part B Let’s talk 运用“金太阳”光盘进行句型的教学。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8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1人,学生的听课*惯已初步养成,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态度端正学*能力强,学*有方法,学*兴趣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目的不明确,学*态度不端正,作业经常拖拉甚至不做。从去年的学*表现看,学生的计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优等生与后进生的差距明显。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进度表

  (一)圆柱和圆锥,13课时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14课时

  (三)总复*,34课时

  数与代数,20课时

  空间与图形,8课时

  统计与概率,5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时

  (四)期末复*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

  课程总目标。

  1.强化德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各种现实和生活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基本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一、学期课程总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竞争与合作的作用及彼此间的关系,体验合作的快乐。

  2.让学生了解祖国新时代的新面貌,树立为祖国自豪、为祖国骄傲的情感。

  3.培养孩子们的和*意识,号召他们为世界和*贡献自己的力量。

  4.通过学*,了解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培养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惯。

  5.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并鼓励他们为此坚持不懈地努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我教的六年级个班的大部分学生学*比较认真,求知欲较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同学间能互相合作,共同进步。但也有个别同学由于种种原因有一些不良*惯,影响他们健康成长。

  三、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分析.

  1.综合性。

  本册教材共设五个单元,每一个主题都不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内容,而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话题。通过这些话题,引导他们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

  2.开放性。

  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内,而是面向学生广阔的生活空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强调学*活动的延续性和完整性,体现学*活动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开放性。

  3.情感性。

  教材努力创设一种能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形式,与学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和烦恼,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

  4.形式活泼。

  教材版式新颖,富于流动感;图文并茂,充分运用图画、照片、学生作品等多种形式,采用对话式的儿童语言,富有亲切感。

  四、教学措施。

  1. 积极转变观念。

  (1)、要树立综合的、开放的课程观。

  在教学中,我将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并及时关注社会中新的信息、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和现象,以便及时地、合理地调整教学目标,增强教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实效性。

  (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3)、树立与时俱进的教学观。

  (4)、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2.注意整体把握。

  在实际教学中,我将尽力挖掘活动空间,从更多的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尽可能地体现一种儿童文化,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朋友。

  五、减负提质措施。

  1.为了让孩子们轻松而又愉快的学到知识,增强能力,我在课堂中尽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尽可能地创造愉快的学*氛围来让学生自己思考,互相讨论,合作交流,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

  2.不布置呆板的书面作业,而是让学生去读报、上网查资料、做社会小调查等,来增长孩子们的见识,锻炼他们的能力。

  六、潜能生转化措施。

  针对部分潜能生,本学期需对他们注以更多的爱心和关心,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对他们加强学**惯、生活*惯和行为*惯的督促和指导,让他们自信而健康地成长。另外我将多注意这些孩子接触外界的情况,对他们的行为加以正确地引导。

  七、评价措施。

  本学期将采取*时评分制和期末考核制相结合,而不是靠一张试卷定成绩,而且重在*时的学*情况及完成作业、处理问题的情况。再结合家长及同学们的评价情况给孩子们一个完整的评价。

  八、环境教育。

  结合教材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开展一些爱绿护绿活动和环保小调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环保行为和*惯。

  九、 教学安排。

  周次 课题

  第一、二、三周 第一单元

  第四——八周 第二单元

  第九——十一周 第三单元

  第十二——十五周 第四单元

  第十六——十八周 第五单元

  第十九周 复*

  第二十周 考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

  一、任教班级学生现状分析。

  本班学生通过*六年的学*,对语文学科的学*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将教给学生合理的学*与复*方法,奠定好良好的语文基础,使他们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惯;

  2、通过学*,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良好的语言积累*惯;

  4、通过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多方面的语文能力,拓宽知识面,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三、教材重点难点。

  1、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精读课文的学*中积累语文学*的方法。

  2、针对教材中的*作训练,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提供写作的素材。

  3、注重课内知识向课外的延伸,力争使课内外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主要教学措施。

  1、加强训练,方法多样,培养学生的良好学**惯。

  2、持之以恒,不断地加强积累。

  3、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4、在*时的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从而提高他他们的语文理解能力。

  5、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课文内容,并在自学实践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五、教改设想和教研专题。

  (一)教改设想:在教学生*作时,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说真话、实话、心理话、表达真情实感。

  (二)教研专题:农村小学语言积累训练的探索。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

  ①培养良好的学**惯(十二)

  ②第一单元(第1课至练*1)

  第4~5周:第二单元(第4课至练*2)

  第6~7周:第三单元(第8课至练*3)

  第8~9周:第四单元(第12课至练*4)

  第10~11周:

  ①期中复*

  ②期中测试

  ③期中分析、总结

  第12~13周:第五单元(第16课至练*5)

  第14~15周:第六单元(第19课至练*6)

  第16~17周:第七单元(第23课至练*7)

  第18~21周:

  ①期终系统复*

  ②毕业测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3

  一、基本情况

  现六年级共24人,学生少,但对学*英语兴趣不大,成绩较差。这学期开始,对学生提出要求: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树立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语感,打下良好的语音、语调、书写基础,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

  二、教材分析: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打下基础。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具备以下特点:(1)教学内容贴*生活。(2)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技能基本上是机械模仿,书写字母和单词,是一种被动的技能培养。学生学*时只凭一时兴趣,缺乏主动性,视、听、说的活动多于读、写的活动。读的技能也只侧重拼读和模仿朗读。写的技能也只侧重书写规范的字母、音标和单词。学生通过听和直观感知,学*一些常用的词汇,简单的句子和少量的语法知识。作为六年级的英语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用三格练*本书写英语单词、字母、音标向不用三格本书写转化;从只用YES、NO的简单言语交流活动向用整句回答或用特殊疑问句的回答方式转化;从机械地模仿向有意义的操练和真实情景中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向主动学*转化,为中学的英语学*做好衔接工作。

  三、本学期课程的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新教材系列配套,使教学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因材施教。这不仅有利于发展不同水*学生的智力与能力,也适合全国大多数地区一般或中下层次的小学的需要,确保他们也能达到《小英纲要》最基本的要求。突出兴趣培养,保护和发展求知欲,寓教于乐。我们学校属于农村小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学期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短语和单词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包括长度、重量、高度、情感、周末和假期活动、旅行、晚会等几个话题)。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一个手工制品。

  3、能听懂、会唱6首歌曲。

  4、能听懂、会吟唱6首歌谣。

  5、能完成4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6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6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生活知识。

  8、能理解并会说12句谚语。

  四、学生情况分析和具体措施

  学生心理情况分析:

  1、小学高年级大多数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有一定发展,他们能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一些较复杂的内容,因而理解能力明显提高。

  2、个性心理品质开始走上自我完善的道路:

  ①情绪稳定性进一步提高,能以某种道德规范在一定时间内调控自己的情绪;

  ②活动中表现出较明显的.自我意识;

  ③自控能力逐步发展,且逐步具有自觉性;

  ④逐渐能独立自觉地认识具有远大意义的、抽象的行为动机、行为目的,以及较复杂的行为方案;

  ⑤能较为持久地从事日渐复杂和困难的活动。

  3、已能理解学*的社会意义,学*的责任感加强。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需要和欲望增强。

  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一些措施:

  1、从每周一句谚语的学*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如:开学第一周学*的谚语:No pain,no gain.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2、在教学中加强中英文互译,加深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3、课后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空间,让他们能从多种渠道体验成功,获得学*的乐趣。如:要求学生回家多听磁带,并且把自己的朗读英语的声音录下来,由小组长负责检查。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

  课程标准大纲要求,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基本特点和部分现代著名画家的代表作及相关知识,提高学*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感受绘画的色彩美,了解色彩视觉规律和基础知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生动的表现了解画家齐白石、马蒂斯的艺术历程及学会赏析其作品、学会色彩的对比的有关知识能动手制作台历、牙刷等手工作品、对国画知识有了解。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在教学环节和活动方式的布局上注意开放性和立体性。通过启发联想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活动中大胆的采用各种造型方式,并借助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学*浅显的人物比例结构知识和面部表情的画法。

  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内容需要学生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一些思考预*和材料的准备。如上色用品、2B铅笔、橡皮、彩泥、白色卡纸和一些真人照片等。

  前四课属于难度较大的纯手绘的速写内容,因为小学生的造型能力,线条的变化,对与骨骼的理解都有限。所以对他们的要求要放低,让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能力,尝试着去画。彩陶、纸筒人则重于动手能力的锻炼,把美术的一些色彩搭配和造型能力融入到手工制作中,两者自然地结合。

  邮票、桌椅和板报属于设计范畴的课程,主要在提高同学的审美眼光,在不影响其功能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创作出别出心裁的作品。特别是板报设计,是综合能力的体现,有临摹能力,字体设计,还有编排,都是需要通过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同学的配合才能完成。

  美好的童年以及古诗配画则与以往几册的内容相似,主要是前期的一些辅助工作,一些题材需要老师引导同学好好的在课前有所准备,例如一首写的比较具相的古诗或者是童年的一个记忆深刻的场景。

  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上课。

  2、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以讨论,比较等方式欣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领略不同的艺术风格。

  6、介绍一件优秀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验美术与生活的关系。

  7、以参观,讨论等方式,欣赏校园和社区的景观设计。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集锦1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上学期的相互帮助和学*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粗心大意,计算马虎;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灵活情况不会灵活分析,学*较为呆板;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不仔细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去审题,变化一下数据、改变一下问题就不会解答了。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

  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4、总复*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三、教学重难点

  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数学学*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学*新课程标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有序复*。同时积极研究新课堂改革,钻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教学工作,提倡短时高效,极力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开好家长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交换不同的意见;同时多与学生交流,可单独,可小组,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状态,准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部署,采取不同的措施。

  3、尊重学生,在言行和举止上努力做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和学生做*等的交谈,做到师生互动,亲如一家。在教学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成立互帮互助学*小组,建立一帮一互助模式,以一名优生带动、帮助一名学困生,这样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同时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以促进培养更多的优秀生,鼓励提高学困生。

  5、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和理解教学;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集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2

  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六年级现有人数23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2人。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均分87.13,及格率91.3%,优秀率73.9%。

  2、知识掌握情况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读和听的能力,能够听懂一些简短的对话,阅读一些较简单的对话和小故事。但是对说和写的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学生虽然对英语学*有一定的兴趣,但仅局限于单词的学*,一碰到对话的学*,则有畏难情绪,不愿学,也学不好。另外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说的能力很弱,语音语调也不太标准。单词书写仍有少部分学生不达标,句子书写则打部分学生比较困难。本学期要加大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培养对英语的积极的兴趣

  3、学生学**惯、兴趣、方法及心里特征

  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上课比较好动,自控能力差,课堂气氛难调动;学生积极性较差,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主要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共有4个教学单元、2个复*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复*单元为6页。全书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体现了对传统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比较、分析和研究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的任务。

  (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2首歌曲。

  4、能听懂、会吟唱2首歌谣。

  5、能完成2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2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2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二)技能目标

  开发学生自主学*和独立运用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发展学*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能动思考,主动做事,主动调整学*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工作措施。

  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5、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6、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英语贯穿学生的生活中。

  7、学*和运用生本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主人。

  8、做好家访工作,搞好课外辅导。

  9、上好英语学法指导课,使学生掌握英语学*方法,提高学*技能。

  10、搞一些英语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兴趣。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国标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6.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

  1.加强理论的学*,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按“学程导航”范式认真备课与上课,积极构建活力课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4.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等等。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

  3.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知道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理解食物链的含义。

  5.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6.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敢于大胆想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5.想知道,爱提问。

  6.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7.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8.知道学*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生活现象。

  9.知道运用科学原理可以设计制作许多物品来提高效率。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6人。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积极要求进步,但仍有部分学生的行为*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缺乏自觉性,还有个别学生语文学*基础比较差,特别在阅读*作方面,尤其薄弱。这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学*互助小组的建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进入高段以后,男孩子的思维普遍比女孩子要活跃。但双差生数量两者相差不大。这跟他们的课堂学*效率差、学**惯不良有关。而有几个女孩子思维不够活跃,不够灵活,接受能力差。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提供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教材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五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第六组“综合性学*”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会认3000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养成边读边思考的*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在阅读中,进一步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7、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8、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6、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五)综合性学*

  1、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

  2、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会表达方法;抓住重点句段,加深理解;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作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2、难点: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并尝试在*作中加以运用;学*详写和略写。

  五、改进教学的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首先要从整体上把握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其次,要明确每一专题的学*目标;再次,要注意阶段目标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2、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培养学生的学*能力。

  3、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见解,并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将之运用到现在的学*中去。

  4、引导利用图书柜里的书籍、学生自己的藏书、与同学交换阅读等方法,增强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5、这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了,要引导学生及时查漏补缺,使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6、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使优秀生能脱颖而出,后进生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5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两个,其中,分组实验一个是:第四课《通电的线圈》,研究线圈的特性。

  二、 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97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 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再观察核试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3、1~3、19)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4—7周(3、22~4、16)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8—10周(4、19~5、7)第三单元《宇宙》

  第11—14周(5、17~6、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15—16周(6、7~6、18)期末复*检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6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方面的内容。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方面的内容。

  (三)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4个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形的比例尺。

  3、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4、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

  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5、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6、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判断、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口算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3、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5、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不同单位间的换算。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思想教育的总体设想

  在教学中,尽量创设数学活动的'情景,让学生把数学知识演绎到生活中来,从中感受成功的喜悦与失败的酸楚,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同时让学生之间多交流、合作,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逐步养成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学*态度。

  六、业务水*的提高与改进

  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用科学的方法教学,逐步提高教学效果,*时要多学*、多积累,让好的教学手段走进课堂,让新的教学理念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7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七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第八单元有重点地系统复*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一、 新授内容领域安排

  “数与代数”领域: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的有关知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解决问题的策略。百分数的应用是在六年级(上册)认识百分数的基础上编排的,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要联系实际解决一些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问题,解决较简单的有关纳税、利息、折扣的问题,解决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百分数。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着重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和反比例的意义,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作出相应的判断。根据《标准》的精神,教材适当加强了正比例关系图像的教学,不再安排解答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应用题。比例的知识有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这些知识有助于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用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策略里,教学转化的思想和方法。转化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能把未知的内容变成已知的内容。所以,转化是重要的认知策略,也是常用的解决问题策略。对于转化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学*中已经有较丰富的体验。本册教材继续教学转化,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和应用,通过具体的转化活动,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确定位置等内容。圆柱与圆锥是本册教材的又一个重点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形状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及计算方法等知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是小学数学新增加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可以按一定的比例发生大小变换。这个内容安排在第三单元里,结合比例的知识进行教学。确定位置也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在初步认识方向的基础上,用“北偏东几度”“南偏西几度”的形式量化描述物体所在的具体方向,还要联系比例尺的知识,用“距离多少”的形式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教材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精选传统小学数学里有关形体的知识,增加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空间知识,让学生在获得必需的数学事实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统计与概率”领域:先在认识圆和能够应用百分数的基础上教学扇形统计图,再教学众数和中位数。众数和中位数是数据分析时经常使用的统计量。有些时候,*均数不能确切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基本特征,就可以考虑用众数或中位数来反映。本册教材里的统计知识,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据意识,提高分析、表达和利用数据的能力。

  “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编排了三次实践活动。第一次是利用圆柱的体积知识测量形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以及应用铁块的质量与体积比值一定的规律推算铁块的体积。第二次是结合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研究图形的面积变化与边长变化的关系。第三次是使用工具或应用步测的方法,测量相隔较远的两点之间的距离。这些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并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研究现象,探索规律,创造性地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总复*的内容也按四个领域编排。根据《标准》里具体目标的设计分类,在“数与代数”领域里把内容分成数的运算、数的认识、式与方程、正比例与反比例四个部分进行复*。把解决实际问题纳入数的运算、式与方程两个部分,突出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空间与图形”领域里的内容分图形的认识、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三个部分进行复*。小学阶段的测量主要是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物体的体积,教材把测量的内容与图形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能提高复*的效率。“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分统计、可能性两个部分进行复*。在总复*里还安排了上述三个领域内容的综合应用,分别研究住房面积的变化、旅游费用的预算、调查周围的绿地面积、在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这些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实践性、应用性,并富有教育意义。

  另外,教材充分关注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和他们对学*的需求,在“你知道吗”里介绍数学知识在经济领域和社会生活里的应用。编排的“思考题”满足部分学生多学一些、学深一些的需求,还多次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学*的过程与效果。

  二、全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级别性质,认识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相关数量关系的理解。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和简单推理,认识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初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操作或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4.让学生通过系统复*,进一步掌握数与代数、空间和图形、统计和概率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进一步明确相关内容的发展线索和逻辑关联,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飞能力。

  数学思考方面

  1.让学生在应用百分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抽象思维,增强数感。

  2.让学生在认识圆柱和圆锥特征的过程中,丰富对现实空间的感知,进一步增强空间观念;在推导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以及探索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想、实验、分析、验证和概括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合情推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发展形象思维。

  3.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探索并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5.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

  6.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以及众数、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据的意义和价值,感受不同统计量的联系和区别,发展统计观念。

  7.让学生在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联系和综合,加深对基本数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培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的能力,发展思维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解决问题方面

  1.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发现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主动用百分数、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等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在解决有关百分数、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计算等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飞多样性。

  3.让学生砸用比例、比例尺、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进一步积累和丰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4.让学生在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用扇形统计图和相关统计量解释数据信息、解答简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合作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5.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6、让学生在系统复*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确定性和数学结论的严谨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2.进一步培养认真细心的学**惯,培养发现错误及时订正的良好*惯。

  3.进一步感受数学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不断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4.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5.进一步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进一步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的四个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式: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五、全册课时安排:

  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 整理与复*。全学期大约有2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一 比 例

  1、意义和性质

  4课时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 4课时

  3、比例的应用 4课时

  4、复* 2课时

  5、活动课 1课时

  6、单元检测 2课时

  二 圆柱 、 圆锥和球

  1、圆柱 6课时

  2、圆锥 4课时

  3、球 2课时

  4、复* 2课时

  4、单元检测 2课时

  三整理和复*

  1、数和数的运算 4课时

  2、代数初步知识 4课时

  3、应用题 6课时

  4、量的计量 5课时

  5、几何的初步知识 4课时

  6、简单的统计 5课时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六年级3班共有学生42人,六年级4班共有学生44人,两个班的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方面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利因素,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知识脱节,单元知识能过关,但综合能力较差,对于概念理论知识理解过于肤浅,对知识运用也欠灵活,有一部分学生学*态度比较浮躁,计算能力较差,还需进一步提高,应用题分析能力还可以,个别学生仍需继续辅导。从学生*惯方面看,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例如王俊梁、王辉煌、项钗钗、项瑶瑶、杨依婷等同学做题马虎,丢三落四,抄错数,不用直尺等许多学**惯有待改善;例如项子鸿、徐凯、项一蒲、王均一、杨鸿逸、项晨洋、项汇涛、杨安宝、孔伟强、章志阳等学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并且懒惰,得过且过造成成绩不理想。 从班级常规看,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精力不集中,上课爱搞小动作,回答问题不够积极等。根据现状,在本学期应分期分类,定出实际目标,以养成良好的学**惯为主,强化训练学生常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在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成为学*的主人;本学期在的数学教学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继续让学生保持学生*的浓厚兴趣,采取以优带差促中等赶优等的办法,同时不忽视优生的培养,争取使的数学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

  二、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上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但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不高,在实际应用类,如解决问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三、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四、差生情况:

  姓名:项子鸿、徐凯、项一蒲、王均一、杨鸿逸、项汇涛、杨安宝、孔伟强、章志阳

  主要缺漏补缺措施

  解决问题、概念的应用1、加强应用题的分析、理解,梳理解题思路。

  2、加强概念间的理解、比较、分析。

  五、教材分析

  第( 一 )单元内容: 负数

  教学重点: 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单元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第( 三 )单元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第( 四 )单元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第( 五 )单元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 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第(六 )单元内容: 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六、全册教材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 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8、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能力。

  七、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八、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九、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辅导。

  3、加强计算过关练*。

  十、专题落实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2、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9

  一、全册教材分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教材下册在原有基础上稍有变动,新增选择统计图的内容,删去众数和中位数。前移转化的策略,增设选择策略解决问题,合理整合“综合与实践”部分的内容。此外,教材还前移了实验教材中《百分数的应用》,安排在六年级上册;增设了“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本册教材把教学内容编排成七个单元,前六个单元教学新知识,第七单元是总复*,教学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一共安排了3个单元,包括《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和《正比例和反比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本单元没有安排新的策略,只是应用前面教材教学的策略,解决稍复杂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策略在解决新颖问题、复杂问题时的作用,体会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多样、策略灵活,体会各种策略之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比例》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两个内容分别属于两个知识领域,前者是图形与几何的内容,后者是数与代数的内容。本单元把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比例的意义与性质结合起来教学,是因为这两个内容能够互相利用、互相支持。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这个相当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图形的放大或缩小联系起来,就有了具体的含义,图形的放大、缩小有助于学生形成比例的概念。本单元还增设了“探索规律”的活动——《面积的变化》,主要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面图形按比例放大后,面积的变化规律。

  《正比例和反比例》本单元在比和比例,以及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通过两个数量保持商一定或者积一定的变化,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关系。让学生在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概念的同时,受到函数思想的熏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教学打基础。与过去教材相比,本单元不要求应用正比例、反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图形与几何”领域:教材安排了2个单元,《圆柱和圆锥》和《确定位置》。

  《圆柱和圆锥》是在圆的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和圆锥都是*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本单元主要是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问题,扩大学生认识几何形体的范围,丰富对形体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培养转化能力和推理能力。

  《确定位置》本单元教学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确定位置的教学很早就开始了,但那些表示和描述只是指出了物体的大致位置,不够准确。本单元继续教学确定位置,把方向和距离结合起来,准确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为第三学段学*“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统计与概率”领域:教材安排了1个单元《扇形统计图》。

  本单元是在统计表以及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编排的。扇形统计图不仅表示各个部分数量的多少,而且侧重于用同一个圆里的大大小小的扇形,表示各个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各个部分数量分别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教学扇形统计图,要使学生认识它的特点,了解它的用处,体会条形图、折线图、扇形图的不同,体会根据数据内容合理选择统计图的必要性,不要求制作扇形统计图。

  “综合与实践”领域:这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精心筛选与重新整合。全册共安排了三次活动,分别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安排的《大树有多高》,以及在《总复*》单元安排的《制订旅游计划》和《绘制*面图》。其中,《大树有多高》由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问题;《制订旅游计划》由实验教材中的《旅游费用的预算》改编而成,主要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解决旅**程规划、旅游费用预算等问题;《绘制*面图》是新编的内容,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绘制简单的*面图。

  此外,第七单元是总复*,本单元全面、系统地复*小学阶段教学的数学知识,既是全册教材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全套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将圆满完成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任务,并为第三学段的数学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总复*的教学内容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可能性”“综合与实践”四部分编排。

  二、全册教材重难点分析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3.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三、学情分析

  本年级学生数学基础很差,两级分化严重,有部分学生学*数学的*惯不是很好,所以从整体来看学生的学*成绩并不理想,因此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很抓基础,重视学**惯的培养,注意提优补差,努力提高班级整体水*。

  四、教学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①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②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

  ③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

  ⑤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⑥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转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在探索和理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③通过阅读“你知道吗”以及参与“实践与综合应用”等活动,进一步了解有关数学知识的背景,体会数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六、教学进度

  六年级下册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日期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

  13.2~3.7扇形统计图(3)机动(1)

  23.8~3.14解决问题的策略(3)机动(2)

  33.15~3.21比例(4)

  43.22~3.28比例(5)

  53.29~4.4确定位置(3)正比例和反比例(2)

  64.5~4.11正比例和反比例(3)

  总复*:数与代数(1)

  74.12~4.18数与代数(4)

  84.19~4.25数与代数(5)

  94.26~5.2数与代数(5)

  105.3~5.9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

  115.10~5.16图形与几何(5)

  125.17~5.23图形与几何(2)统计与可能性(3)

  135.24~5.30综合应用(4)机动(1)

  145.31~6.6综合复*

  156.7~6.13综合复*

  166.14~6.20综合复*

  176.21~6.27综合复*

  186.28~7.6期末检测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六(1)班共有55名学生,男生居多,从上学期学*情况来看,总体上说一小部分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也只有这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特别是班内何明洲、陈荣春等同学基础扎实,思维活跃,数学基础知识、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强,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的方法。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氛围。但是由天本班两极分化较大,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王翠、王妙莲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比较粗心,马虎,而且学*态度较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

  下面针对本班实际情况,作具体分析。

  1、从家庭教育方面来看。本班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几年农村经济的滑坡,大学、高中教育学费的高涨,极大地挫伤了家长们送子女上大学深造的积极性,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送子女外出打工挣钱,成了大多数农村家长们的心愿。另外,如今年轻的家长们为了养家糊口,外出打工的人数急剧上升,将子女交给父母、岳父母看管的比比皆是。家庭教育几乎成了一片空白。这样,给学校教育增加了不少难度。除了要上好课,更应做好学生理想前途教育,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中,及时走访,加强老师与家长们的联系,让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2、从学生的学*品质来看。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强,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都能按时完成,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但学生缺少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够,小组合作学*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

  4、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并学会制作一些含有百分数的简单统计表。

  6、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单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图。

  3、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4、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5、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学困生。

  6、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8、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9、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10、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11、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教改的主攻方向

  关注特殊群体学生的成长,以情意教育为主,让每个孩子都能打到不同水*的发展。

  六、教学内容安排表:

  六年级数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次

  进 度

  课 型

  备 注

  1

  百分数的应用

  新授练*

  2

  百分数的应用

  新授练*

  3

  百分数的应用

  新授练*

  4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5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6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7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8

  比例

  新授练*

  9

  比例

  新授练*

  期中考试

  10

  五一劳动节

  11

  确定位置

  新授练*

  12

  正比例和反比例

  新授练*

  13

  解决问题的策略

  新授练*

  14

  统计

  新授练*

  15

  总复*

  复*整理

  16

  总复*

  复*整理

  17

  总复*

  复*整理

  18

  总复*

  复*整理

  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8人,大部分同学的学**惯好,有能讲究一定的学*方法,但有约30%的学生连基本的学*能力、学**惯、学*方法都不具备,最简单的基础题都无法完成。本学期在代课阶段,要侧重于抓学生的学**惯,构建良好的学*语文的整体氛围,争取每个学生的学*成绩都有所进步,语文能力均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阅读课文24篇,大体上围绕一个主题组织单元。主题分别为:壮丽山河、正义必胜、试问精粹、探索与发现、感悟人生、咏物抒情、师恩难忘。课文后的作业题除朗读、临写等常规训练外,还有常用词语的训练(比较近义词,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提高运用词语的能力)、阅读训练(包括联系语境理解词句,学*分析自然段、逻辑段)。

  *作7课,均对*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作知识。有的*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教学目标:

  1.学**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惯;养成爱惜学*用品的*惯。

  (2)继续培养积极发言、专心倾听的*惯。

  (3)继续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惯。

  (4)继续培养勤查字典、主动识字的*惯。

  (5)继续培养自主预*、复*,认真完成作业的*惯。

  (6)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和留心观察事物的*惯。

  (7)培养自主修改*作和通过多种渠道学语文的*惯。

  2.汉语拼音。

  继续巩固汉语拼音,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普通话。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138个生字

  (2)继续练*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3)继续练*写毛笔字,写得端正,纸面干净。

  4.口语交际。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其基本内容。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文完整,意思连贯。

  (4)能当众说话,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做到语句比较通顺,态度大方,有礼貌。

  (5)乐于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清楚自己的意思。

  5.阅读。

  (1)继续学*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继续学*默读课文,能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注意默读的速度。

  (3)能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4)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5)学*按要求预*课文。能借助字典词典学*生字词,初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初步养成预**惯。

  (6)能阅读程度合适的少年儿童读物,了解主要内容。

  (7)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6.*作。

  (1)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造句。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2)学*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画和事物,写出文从字顺的短文。

  (3)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句子。

  (4)学*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冒号、引号、顿号、书名号、省略号,认识破折号。

  (5)学*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学*使用常用的修改符号。

  四、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1-4周


第一单元


培养良好的学**惯(十二)


2


1.《长江之歌》


2


2.《三亚落日》


2


3.《烟台的海》


3


4.《记金华的双龙洞》


2


练*1


2


5-6周


第二单元


5.《卢沟桥烽火》


2


6.《半截蜡烛》


2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2


练*2


2


7-9周


第三单元


8.《三打白骨精》


2


9.《词两首》


2


10.《螳螂捕蝉》


2


11.《读书要有选择》


1


练*3


2


10-11周


第四单元


12.《夜晚的实验》


2


13.《海洋——21世纪的希望》


2


14.《学会合作》


2


练*4


2


12-13周


第五单元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2


16、《最大的麦穗》


3


17、《山谷中的谜底》


2


练*5


2


14-15周


第六单元


18.《广玉兰》


2


19.《夹竹桃》


3


20.《古诗两首》


2


练*6


2


16-18周


第七单元


21、《莫泊桑拜师》


2


22、《理想的风筝》


2


23、《孔子游春》


3


24、《明天我们毕业》


2


练*7


2


学和做


2


  五、*作训练:

课次


内容


要求


1


童年趣事


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有情有趣的小事里选择一件写下来。注意将有趣的地方写具体。


2


一件往事


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发生过许多老师老师不知道的故事,发生过你从没对别人提起过的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题目由自己定。


3


写一篇读书笔记


从你读过的书中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抓住书中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见解。题目自拟。


4


记一次实验


选择一个科学课上的实验,将经过学下来。或者自己设计一个实验,边实验、边观观察边做记录。然后将实验经过、结果写下来。


5


成长的烦恼


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作。要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让烦恼烟消云散。


6


调查统计谈感受


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自己的感受。


7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写一封信,感谢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和关心,写出自己像对老师说的心里话。


  六、教改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2.本学期扎实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着重进行阅读训练,不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练*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方法。

  5.抓好期末总复*的工作,力争消灭待合格。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

  能力目标:尝试运用山水或花鸟画技法作扇面绘制的练*,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

  情感目标:通过学*、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体验扇子的实用性,增强学生的生活情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2、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3、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体会扇面画之美;

  4、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学准备:

  课前收集各种各样的扇子。笔墨纸砚、国画颜料、裁纸刀、剪刀等工具。(可带造型各异的白坯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按常规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绕口令和谜语是学生喜爱的游戏形式,通过绕口令比赛和猜谜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内容——扇面画。)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学生在小组间内展开读绕口令比赛。

  2、师:这段绕口令实际上是个谜语,你知道它说的是什么吗?(扇子)

  虽然空调、电扇早已面世,可是扇子因其经济实用、小巧玲珑、携带方便,更因扇文化的历史悠久及扇面画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为人们所喜爱。

  3、揭示课题:

  咱们今天就一起来体会扇面画的魅力。(板书课题)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设计意图: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扇子多样的外形与材质。)

  师: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每组选一位代表代前面来介绍。

  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师总结:中国扇文化起源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烈日炎炎的夏季,随手取植物叶或禽羽,进行简单加工,用以障日引风,故扇子有障日之称,这便是扇子的初源。后来的扇子取材广泛,有竹、木、纸、草编等等。

  2、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听故事,了解扇面画的装饰作用。)

  (出示空白的和绘画的扇面)

  师:同学们,这两把扇子的大小、形状、材质完全一样,扇出的风也一样凉爽。如果要你选择,会要哪一把?为什么?

  师:中国古代的文人、艺术家也喜欢在扇面上画画、写字,即用来美化、装饰,又可抒发自己的情感。有一个故事还与扇文化有关呢,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题扇桥》的`故事:

  传说在王羲之家门前东边有条小河,河上有座石头砌的拱形小桥。这一天,天气很热。王羲之经过这座桥回家,看见有位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抱着一大包扇子在桥上叫卖。走*一看,是一大包制作粗糙质量低下的纸扇。虽然便宜,但没人买。老婆婆站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满脸是汗,愁眉苦脸地叫着:“要扇子吗?买扇子吗?”王羲之见了很同情,问道:“老婆婆,你这扇子卖几文钱一把呀?”老婆婆说道:“三十文,少两文也卖给你。”王羲之听了,向旁边店家借来一支笔,就站在桥头,把扇子一把一把都题上字,说道:“老婆婆,这题上字的扇子,要八十文一把,少了你不要卖。”哪晓得这时桥上已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大家一看王羲之题字的扇子,人人争着要,一下就卖光了。

  请问:为什么没有王羲之题字的扇子卖不出,而被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出高价都有人买呢?

  (说明扇面被赋予一定的艺术字迹或画面,就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收藏价值)

  3、通过欣赏体会扇面画之美。(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

  不少的艺术家也在扇面上落下了精彩的一笔,咱们现在就来欣赏一下大师画的扇面作品。

  展示四幅古代山水、花鸟扇面画。

  引导学生从扇面画的作者、内容、造型、色彩、风格、构图特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分析,根据不同的扇面画可以有所侧重。教师鼓励学生,并与学生交流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今天欣赏了这么多的扇面画,你想不想自己设计一把扇子?你想设计一把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材料来做?准备在扇子上画什么?(讨论汇报)

  这节课我们先来完成扇子的制作,可将宣纸或图画纸裁成各种扇面形状,并简单的装饰一下边框。下节课我们来画扇面画。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白胚扇的制作。提醒学生下节课带国画工具。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一班的数学。学生整体学**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采取不同的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15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小学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结论,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科学、运用科学,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行为*惯。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科学的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对科学和环境的认识。

  六、科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单元名称内容课时

  第一周2.25-2.26人的一生1.细胞1

  2.我从哪里来1

  第二周2.29-3.43.人的一生1

  4.我像谁1

  第三周3.7-3.11观察细胞实验1

  第一单元复*1

  第四周3.14-3.18无处不在的能量5.让身体热起来1

  6.摆的秘密1

  第五周3.21-3.25摆的秘密实验1

  7.钻木取火1

  第六周3.28-4.18.通电的线圈(一)1

  9.通电的线圈(二)1

  第七周4.4-4.8电磁铁实验1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

  第八周4.11-4.1511.开发新能源1

  第二单元复*1

  第九周4.18-4.22地球的面纱12.地球的面纱1

  13.风从哪里来1

  第十周4.25-4.2**的成因模拟实验1

  14.降落伞1

  第十一周5.2-5.6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实验1

  15.小帆船1

  第十二周5.9-5.13小帆船行驶方向与风向关系实验1

  第三单元复*1

  第十三周5.16-5.20信息与生活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

  第十四周5.23-5.2718.电脑与网络1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第十五周5.30-6.3第四单元复*1

  探索宇宙20.太阳家族1

  第十六周6.6-6.1021.神秘星空1

  22.探索宇宙1

  第十七周6.13-6.1723.未来家园1

  第五单元复*1

  第十八周6.20-6.24复*,总结2

  第十九周6.27-7.1复*,总结2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该为接下来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分享。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增加音乐表现与音乐创造活动以及动手搜集资料的份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八单元,即第一单元“春景;第二单元“飞翔的梦”;第三单元“欢乐的村寨”;第四单元“你好!大自然”;第五单元“京韵”;第六单元“百花园”。第七单元“爱满人间”。第八单元“花鼓乐”

  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四、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认识和了解音乐家贝多芬、比才及其音乐作品。

  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认识乐器柳琴、琵琶、唢呐,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通过学*,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五年级音乐教学计划下册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的能力。

  六、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是第一届新教材的实施对象,经过系统的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了解乐谱五线谱、音名、唱名、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拍子、拍号、调号。了解什么是河北吹歌、认识板胡这一乐器。

  2、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学生通过学*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了解奥涅格瑞士作曲家和他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 质量目标:通过学*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2课时

  第一课时:学*演唱《拉起手》,欣赏《飞来的花瓣》

  第二课时:欣赏《行星组曲》,进行创作活动。

  第二课:3课时

  第一课时:概括介绍“亚洲音乐”,初步学*歌曲《邮递马车》

  第二课时:继续学*歌曲《邮递马车》,欣赏《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

  第三课时:复*歌曲《邮递马车》,欣赏《亚洲民间乐器片段》

  第三课:2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乐谱及五线谱知识。

  第二课时:欣赏《do re mi》;学唱《do re mi》片断。

  第四课:3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第二课时:欣赏《看秧歌》与《小放驴》

  第三课时:聆听《大起板》与器乐演奏《沂蒙山小调》

  第五课:3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火车来了》,欣赏《太*洋231》

  第二课时: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复*《火车来了》

  第三课时:三首作品的综合分析,并进行创作活动。

  第六课:3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

  第二课时:学唱《一二三四歌》

  第三课时:组织班级音乐会。

  复*3课时、考查3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音乐课程标准》为理念指导,全面实施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兴趣为动力的艺术素质教育;加强对音乐教育新的探索,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重视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为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多元,持续发展而努力。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下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共有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上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

  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志趣,是促使学生学*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本册教材内容有:

  每课包括“唱”、“认”、“做”、“听”等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包括唱歌、欣赏、器乐、视谱等,其要求如下:唱:学*缓吸缓呼的呼吸方法,学*用轻柔或有力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认:认识全音符,断音记号。做: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题目,比如:听音选择,合唱练*,用直线乐句合唱练*,选择结束音。听:欣赏歌曲,简单介绍人声分类常识几常见的声乐演唱形式。器乐:学*表达不同音乐风格,不同音乐情感的乐曲,提高演奏能力。本学期教材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 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在上课时纪律比较好,各个都很认真,总体的音乐基础还可以,接受能力不错,各班的学生情况大同小异,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大约占整体学生的30%—35%左右,中等生的人数占多数,大约是50%—55%,这批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对于音乐有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乐观。这些学生在班级中的人数不多,但他们对全班同学的影响很大,给班级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这些学生上课时乱叫,音不准,作小动作等。但我相信,经过这学期的努力后,他们一定会有所改善。

  教材编排特点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演唱歌曲,歌曲表演,音乐练*,欣赏。

  教学难点:感受各种拍子的特点,欣赏能力,审美情操的培养。

  本教材体现了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音乐教学大纲》中的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教育观,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合作精神的培养。着重对声音技巧训练及二部合唱能力的训练,拓展欣赏的范围,中外名曲地方音乐,培养对欣赏能力的提高,还得注重对学生听辨旋律、音高能力的培养。

  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外延伸

  备注

  第一周至第五周

  第一单元《鼓乐传情》与

  第二单元《碧野金山》的全部教学内容

  自主确定内容

  师生共同完成《成长的足迹》

  第六周至第九周

  第三单元《弦之乐》与

  第四单元《欢腾的边寨》的全部教学内容

  自主确定内容

  师生共同完成《成长的足迹》

  第十周至第十四周

  第五单元《动感拉丁舞》与

  第六单元《逆流探源》的全部教学内容

  自主确定内容

  师生共同完成《成长的足迹》

  第十五周至第十八周

  第七单元《彼岸新潮声》与

  第八单元《歌声与微笑》的全部教学内容

  自主确定内容

  师生共同完成《成长的足迹》

  一 、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六年级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还不能单独视唱,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增强音乐教学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及选用乡土教材。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综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与创编旋律练*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学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并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

  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工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六、教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1

  2

  3

  欣赏《爱星满天》,为 歌曲划分段落;

  欣赏《欢乐颂》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歌声与微笑》;《欢乐颂》

  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分小组创编集体舞;

  对歌曲《爱的奉献》两个段落作

  不同的处理并尝试指挥。

  理解《歌声与微笑》歌词的含义;

  介绍贝多芬及他的作品

  4

  5

  欣赏京韵打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小放风筝》;《蝶恋花答李淑一》;《说大话》

  学唱歌曲《说演弹唱》;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音乐活动“说、演、弹、唱话曲艺”

  初步唱出曲艺的语调特点;简述曲艺音乐的特点;表演曲艺片断

  介绍曲艺;四川清音;苏州弹词;太歌词;南音说唱;山东琴书

  6

  7

  欣赏《阳关三叠》、《渔舟唱晚》、《梅花三弄》

  学唱歌曲《阳关三叠》

  填词演唱歌曲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有关乐曲《渔舟唱晚》意境的诗画;有关梅花的诗画

  8

  9

  欣赏歌曲《嘎达梅林》;《上去高山望*川》

  学唱歌曲《举杯祝福》;《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展示会

  乌孜*克族相关风俗、文化;蒙古族和**相关风俗、文化;各民族的相关文化

  10

  11

  12

  欣赏《天边有颗闪亮的星》、《卡门序曲》、《街头少年》、《回忆》;色彩斑斓的歌剧艺术

  随录音学唱《牡丹花》;

  学唱《什么结子高又高》;随录音哼唱《回忆》

  介绍歌剧《党的女儿》;介绍《刘三姐》并欣赏《刘三姐》唱段;简介《卡门》并欣赏《斗牛士之歌》;介绍作

  曲家比才;介绍音乐剧《猫》以及作曲家韦伯

  13

  14

  15

  欣赏管弦合奏《老友进行曲》、歌曲《告别时刻》、合唱歌曲《同一首歌》

  学唱歌曲《捧一束鲜花献给你》、《告别时刻》;活动“毕业晚会”

  《捧一束鲜花献给你》;《老友进行曲》;《同一首歌》;活动“毕业晚会”

  了解进行曲的风格特征及几首比较著名的进行曲;简介莎拉布莱曼;谈谈留给母校珍贵的回忆

  16

  复*,考试

  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学生都来自农村,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本学期,请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识谱视唱能力。

  教学总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任教六年级四个班的音乐,高年级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因为认知的因素开始转入写实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演的要求增加了,急需音乐知识和技巧的补充,教师应本着因人而异的原则,指导学生大胆表现自我,并加强技巧的指导,评价方法也要以促进学生的长期发展为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七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古风新韵”;第二单元“月下踏歌”;第三单元“银屏之歌”;第四单元“美好祝愿”;第五单元“快乐的阳光”;第六单元“神奇的印象”;第七个单元“放飞梦想”。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编创与活动等。

  三、教材内容

  1、认识国外的优秀作曲家,如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初步了解其音乐的特点,学*舒伯特的歌曲。学*舒伯特小时候在逆境中仍然顽强学*的精神。认识三连音,认识升降记号,并能基本准确地唱出。

  2、聆听河北民间音乐,听辨出管子、唢呐、板胡的音色,感受比较不同地区的不同音乐地方特点。

  3、有感情地唱好风格不同的歌曲。了解舞曲。包括常见的三拍子舞曲:圆舞曲、小步舞曲、玛祖卡舞曲;二、四拍子的波尔卡舞曲、探戈舞曲等。了解这些舞曲的拍子特点。

  4、认识民族乐器中的打击乐器的分类,欣赏打击乐器的典型作品,体会民族打击乐器的魅力所在。知道西塔尔、甘美兰、独弦琴等代表性亚洲民间乐器,并能听辨出这些乐器的音色。

  5、初步了解五线谱的知识。基本能唱出C大调简单的五线谱。并且能把简单的五线谱翻译成简谱。

  6、初步了解大合唱、组歌。接触现代、各民族的音乐,接触各国、各洲的音乐,欣赏典型的外国影片插曲和亚洲民间乐器片段。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的能力。

  六、教法学法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七、教改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的中心工作,丰富校园生活,认真组织舞蹈队进行活动。

  八、教学资源开发

  利用教师用书、录音带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多种教学辅助资料来进行音乐课教学,还可引导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自制乐器,让学生更加有兴趣,更轻松、愉快地学*。

  九、教学内容与进度

  略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意图,突出单元主题,图文并茂,较多地运用了图谱,注重音乐教学活动。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音乐,有个性化的见解。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以审美为中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认识到普通小学的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自然。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的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的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潜入到深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六课,1、“青春放歌”2、“亚洲弦歌”3、“Do Re Mi”4、“黄河之滨”5、“火车印象”6、“美妙的音乐”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20xx-20xx学年六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39名,上学年优秀率为97%,及格率为100%,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 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许多同学能随老师的琴声哼唱及模唱出旋律,但要求单独视唱还有困难,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相信会有所提高的。在这个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复*工作,但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太多的东西,我只要求理解就可以。因为这个阶段学生负担很重。经过六年的学*,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以及他掌握的程度,都已经成了一定的定局,不能强求,所以,在这个阶段,只要求学生轻轻松松的度过即可。另外,要稍稍介绍一些中学音乐知识,为今后的学*做铺垫。学生将在音乐的殿堂里尽享音乐带来的无穷乐趣。

  二、全册教材分析

  本教材是课程教材研究所,音乐课程研究中心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编写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并试用。

  1、本教材体现素质教育观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2、本教材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改变过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主的教学方式,代之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积累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

  3、本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单元”形式,各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各主题之间具有有机的联系,每单元课型丰富多彩,更贴*儿童生活,使学生易于学*,乐于学*。

  4、本教材将评价机制渗透在各个单元之中,既注重总结性评价,有注重过程性评价,在评价形式上采用自评、互评、他评相结合,这更能增进学生对音乐课的情感体验,激励学生更有兴趣地学*音乐。

  三、教学重难点:

  (一)丰富音乐情感体验,发展音乐感受力

  (二)发展学生音乐创造性思维,注重音乐能力培养

  (三)了解当今比较流行的世界音乐,丰富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教学目标

  1、总目标: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音乐鉴赏能力,发展艺术想象力与创造力。增强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在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友爱精神。

  2、分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知道常见的中国民乐器,并能听辩其音色,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初步辨别旋律进行的高低、快慢、强弱,能感知乐句与乐段的结束,并能做出相应的反映。能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能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聆听音乐主题并能说出曲名。喜欢聆听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知道一些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和民族器乐曲。

  (二)音乐表现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指挥动作几歌曲的前奏做出恰当反映,演唱时姿势正确,声音自然,节奏音调准确,在合唱中能注意与他人合作。知道力度记号、反复记号。

  (三)音乐创造

  能利用废旧物品自制简易打击乐器,利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能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音乐剧,并能参与表演。能创作4小节的节奏短句,及简单的旋律。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热心收集各种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主动参与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能大方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乐于听赏音乐会或当地民俗活动中的音乐表演,接触与了解戏曲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六、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突出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重视学生对音乐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能力的培养

  2、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扩展音乐创造与相关文化的内容重视音乐教学活动,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3、教学中将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有机地渗透在各项活动中,减少学生学*的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饶有兴趣的学*中,自然地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4、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运用书本,有意识地加强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内容。

  5、认真备课,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并注意备学生。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教学总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

  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音乐课程标准》为理念指导,全面实施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兴趣为动力的艺术素质教育;加强对音乐教育新的探索,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重视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为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多元,持续发展而努力。

  二、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学生经历过五年的音乐课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对音乐缺乏兴趣,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非常困难。部分男生正处在变声期。他们更是不愿开口唱。因此,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主义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音乐,并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教材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书本上的新歌,能用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

  2.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四乐章《黄水谣》,感知不同的音乐主题和段落所呈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3.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王者之舞》《马刀舞曲》,了解舞曲的基本特点;学*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及其音乐作品。

  5.学会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感知5/4拍子。

  五、教材难点:

  1.认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四大乐器组;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了解个音乐主题的主奏乐器。

  2.感受歌曲、乐曲中音乐要素的变化。

  3.学*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用二声部合唱形式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和《八只小鹅》。

  5.学唱京剧小戏《小放牛》中村姑与牧童的对唱乐段。

  六、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音乐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教学水*。

  2.认真学*音乐教育教学理论,积极钻研《新课标》和《音乐教学大纲》的内容。深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听听、唱唱、拍拍、动动、敲敲、跳跳、玩玩、想想、看看、画画等手段,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感受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积极做好培优扶差的辅导工作。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是第一届新教材的实施对象,经过系统的教学,打下了扎实基础,只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又由于自身的条件原因或其他原因,所以歌唱技能有待提高,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底子薄、基础差,对音乐又缺乏兴趣,所以情况不是很好。其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不会。这些学生对音乐课虽感兴趣,但总是不遵守纪律,所以不仅自己学不好,而且影响大家的学*。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要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认识了解乐谱五线谱、音名、唱名、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拍子、拍号、调号。了解什么是河北吹歌、认识板胡这一乐器。

  2、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了解多种常见的演奏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学生通过学*歌曲,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会二部合唱,做到声部间的和谐,均衡,看得懂简单的指挥手势。了解奥涅格瑞士作曲家和他的作品。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培养一定的齐奏、合奏及伴奏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色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 质量目标:通过学*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乐理知识和音乐技能,掌握简单的视谱能力,能够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有:歌曲六课,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2课时

  第一课时:学*演唱《拉起手》,欣赏《飞来的花瓣》

  第二课时:欣赏《行星组曲》,进行创作活动。

  第二课:3课时

  第一课时:概括介绍“亚洲音乐”,初步学*歌曲《邮递马车》

  第二课时:继续学*歌曲《邮递马车》,欣赏《摇篮曲》和《运动会开幕曲》

  第三课时:复*歌曲《邮递马车》,欣赏《亚洲民间乐器片段》

  第三课:2课时

  第一课时:简介乐谱及五线谱知识。

  第二课时:欣赏《do re mi》;学唱《do re mi》片断。

  第四课:3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第二课时:欣赏《看秧歌》与《小放驴》

  第三课时:聆听《大起板》与器乐演奏《沂蒙山小调》

  第五课:3课时

  第一课时:学唱《火车来了》,欣赏《太*洋231》

  第二课时:欣赏《凯皮拉的小火车》,复*《火车来了》

  第三课时:三首作品的综合分析,并进行创作活动。

  第六课:3课时

  第一课时:欣赏《致音乐》和《美妙的琴声》

  第二课时:学唱《一二三四歌》

  第三课时:组织班级音乐会。

  复*3课时、考查3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将担任六年级的音乐教学任务,总体来看,六年级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识谱能力也较强,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两声部的合唱,但是对歌曲声音的统一、音准节奏的把握还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由于2个班级的学*氛围、学生性格有较大的差异,造成他们对音乐的表现力有了很大对比,班内敢于参与课堂的就只有那么几个,课堂氛围较差,学生缺乏自信。因此,本学期还是要注重因此施教,利用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惯,提高音乐学*能力;用激励性的语言,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六学生的自信心,努力使每位学生敢说敢演。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含了歌曲、读谱知识、欣赏曲、综合训练以及器乐训练等多种内容,各项内容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以培养审美情感为目的,以知识、技能为手段,采用“综合训练”这一形式来进行歌唱技巧、视唱、听音、节奏、创作和音乐知识等方面的实践与运动的综合性训练,既有愉悦性,又有艺术性、思想性。本册共有八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家乡歌舞情

  第二单元雷锋在我心中

  第三单元古诗新唱

  第四单元音乐泛舟

  第五单元校园风景线

  第六单元交响音乐会

  第七单元友谊遍天下

  第八单元毕业畅想

  三、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6、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龙头,把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地贯彻到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去,结合新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主动学*,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提倡音乐教学在“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开创新路,大力推进“研究式学*、探究式学*、开放式学*、创造式学*”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有三个班。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惯较好,并有较丰富的表情,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并能识读简单乐谱,进行跟琴视唱,但在唱歌的技巧运用上显得比较薄弱,咬字、吐字显得不够清晰,缺乏气息的支撑,缺乏对音乐美感的正确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即第一单元“青春放歌”;第二单元“亚洲弦歌”;第三单元“doremi”;第四单元“黄河之滨”;第五单元“火车印象”;第六单元“美妙的音乐”;第七单元“回忆”。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编创与活动等。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小学阶段所学各种拍号的含义。懂得各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4、古诗吟唱:今学期力争再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吟唱,学会五首古诗吟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能力。

  5、器乐演奏:让学生学会一门简单的课堂乐器葫芦丝,能吹奏一些简单的小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及手指灵活能力,掌握一技之长。

  四、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亚洲民间乐器,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练*,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3、演奏:

  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七、学生课堂行为*惯要求

  1、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音乐课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要着重培养学生歌唱能力以及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造就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材分析:

  1.全册教材知识体系:

  本册教材的知识内容是整个小学阶段的难点,本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青春放歌、亚洲弦歌、哆来咪、黄河之滨、美妙的音乐等,其中包括了9首歌曲及十五首欣赏曲,二声部歌曲相对较多,欣赏曲难度加大,外加相关的乐理知识总体来说本册教材相对难度较大。

  2.全册教材知识编排特点:

  本册教材的编写注重愉悦性、艺术性、思想性、可行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培养审美情感为目的,以知识技能为手段,采用综合训练这一形式来进行歌唱技巧,视唱听音、节奏等方面的实践与运用。

  3.全册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感情地背唱3—4首歌曲。

  难点:多声部的合唱及难点节奏的掌握。

  4.全册教材教学目标:

  认知:各种乐理知识的汇总复*。

  技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对祖国家乡、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三、学情分析

  今年的六年级有些特殊,把三个学校的学生合并到一起,所以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在五年级教学的基础上更要照顾到其他学生的学*基础,因此教学中应多注意那些从下面上来的学生,多关注对他们进行音乐兴趣的培养,激发其学*的兴趣,注重歌曲教学。六年级的教材内容相对较少,在教学中要做相应的补充,填补教学内容的空白。

  困难生及补差措施

  对于不是智商原因,而是主观不努力者,进行正面教育,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时多提问、多关心,采取互帮互助的措施;对于基础较差者,胆子较小的学生,让他们多唱、多动、多奏、多说、多练,增强学生的自信,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对于智商问题,只能采取一对一教,让学生在模仿中接受,掌握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

  四、教学目标

  (一)感受与鉴赏

  1.音乐表现要素要求:

  对自然界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自己用声音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辩不同的男女声音。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听辩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能够感知音乐的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音乐与情感的要求:能听辩不同情绪的`音乐,能用语言作出简单的描述;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3.音乐体裁与形式的要求:聆听歌曲能轻声哼唱和默唱,能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器对音乐作出反应。

  (二)表现

  1.知道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并能在歌唱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能够对指挥动作几前奏作出恰当的反应。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的独唱与齐唱。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简单的评价。能够背唱4~6首歌曲。

  2.演奏乐器的要求:学*竖笛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演奏中能注意歌曲或乐曲的情绪风格,并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简单的评论。

  3.识读乐谱的要求: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

  (三)创造

  1.探索音响和音乐的要求:

  能够运用人声、乐器声或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即兴创造的要求: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能够根据歌曲或乐曲的内容即兴创编音乐故事、音乐游戏并参与表演。

  3.创作实践的要求:能够创作6~8小节的节奏短句;能够创作6~8小节旋律

  五、教学措施

  1.自身素质提高措施: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认真进行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时自订一些理论性杂志经常学*当前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认真练*钢琴声乐等基本功。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效果措施:

  (1)教学中应教师应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经常学*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识谱的能力,审美能力等为主,让学生在玩中获取知识。

  (3)教学中应注意教学个领域之间的有机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3.教学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教学中为全体学生提供足够的音乐教学时间、空间和条件。对所有学生要给予及时的关怀和鼓励。对音乐特长学生应给予相应的指导,并引导和鼓励他们关心集体的音乐学*。

  (2)建立*等互动的师生关系。音乐教学活动应该是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等的师生交流互动关系。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使学生通过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的效率和学*质量。

  六、课题研究情况

  继续认真开展《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时时关注本课题的研究动态,收集相关的资源,为自己的研究提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着重从*时的课堂教学入手,随时记录课题研究的动态,特别是每堂实践课、研究课后要进行探讨研究,认真写好案例分析,教后感,*时要多看与课堂相关的教育、教学书籍,进一步研究课题的有效度。

  七、教学进度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爱满人间

  唱歌、感恩的心

  欣赏、欢乐颂

  音乐家故事、贝多芬

  唱歌、爱的人间

  欣赏、爱之梦

  爱的罗曼斯

  爱星满天

  第二单元、八音盒

  欣赏、单簧管波尔卡

  拨弦波尔卡

  唱歌、蓝色的雅特朗

  欣赏、快乐的农夫

  喷泉

  霍拉舞曲

  康沃尔的早晨

  第三单元、环球采风

  唱歌、卡普里岛

  欣赏、羊肠小道

  圣托里尼

  唱歌、拉库卡拉查

  活动、环球之旅

  第四单元、五十六朵花

  唱歌、举杯祝福

  欣赏、嘎达梅林

  一对白鸽子

  音乐知识、连音符

  唱歌、爱我中华

  活动、爱我中华

  第五单元、母亲河

  唱歌、长江我的家

  欣赏、塔里木河

  长江之歌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负数、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与复*等。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百分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难点:百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任务或目标

  1.理解负数的意义,能在具体情境中使用负数。

  2.进一步深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会解决有关比例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他们的面积和体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

  5.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6.整理与复*。

  主要措施

  减负提质:

  1、认真学*新教材,读懂新课标,领会精神,吃透教材,认真备课,做到超周备课2、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建立适当的评价机制。

  3、*时多看一些教育书籍,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及时有效地把一些好的教育方法运用到教学中。

  学生辅导:

  1.上课多加提问,在基本练*的基础下,为学优生的提高,增加一些有梯度的练*;

  2、多和学困生进行课下交流,做到因材施教。

  3、加强课外辅导,成立学生辅导小组;

  4、做好家访工作。

  教学检测及评价:每个单元学完以后及时进行单元检测,再加期中和期末各一次。

  教学进度及活动安排内容课时第一周第一单元负数3第二、三周第二单元百分数(二)6第四、五、六周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12第七、八、九周第四单元比例12第十周第五单元数学广角——鸽巢问题3第十一——十八周第六单元整理与复*32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教改力度,以吃透教材、探索教法、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和学*方式的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的研究,整合本校的校本课程,加大对新教师的培养指导力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去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让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分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能根据指定的可能性设计相应的活动方案。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解方程以及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和价值,发展抽象思维,增强符号感。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合情合理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2。能在理解体积含义及理解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与他人交流的重要性,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二、本册教材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及其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认识比和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本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能力。

  三、本学期改进教学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努力实践“五步走”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2.激发学*兴趣,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以基础知识切入口,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3.坚持不懈地抓好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重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态度和细心计算和验算的好*惯。

  4。注重学生知识形成和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的积累,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形式上可以多采用手、动脑、动口相结合,讨论、抢答等形式的学*,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条理性、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初步体验探索问题的科学方法,初步形成科学地探索问题的意识与态度。创设民主和谐的学*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使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一、原有情况分析(双基掌握程度、智力水*和学*态度、*惯等)

  本人所带年级共有学生37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本班有几名学困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其次,这学期分数的计算占了极大一块内容,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是关键。另外比例是本学期的重点,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努力提高他们的学*成绩。

  二、本册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及重点、难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地些内容: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众数和中位数*均数、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智能、情意)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3、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释简单实际问题的水*,进一步用不同方式、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

  ⑴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⑵认真研读教材,明确本册课本的编写意图,注意老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循序渐进地采取有效、易懂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

  ⑶切实使用好与课本配套的教学辅助用书、教具、学具;尽可能制作好课件。

  ⑷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⑸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⑹介绍课外数学知识与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兴趣。

  2、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⑴开展帮教结对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的信心与决心。

  ⑵对基础较好学生要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大力开展数学课外兴趣小组活动,适时开展小型多样的数学竞赛,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要求。

  ⑶注意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课后多关心学困生,他们的作业尽量面批。

  ⑷每堂课设计分层教学目标,较难的问题让优等生回答,以开发他们的智力。课后设计选做题,让优等生做,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⑸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一、学情分析

  本期六(3)班共有学生48人,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具和学具: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

  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第一至二周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第二至五周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第六至九周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第十周

  节约用水…………………… …………………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第十一周

  六、整理和复*(27课时)第十二至二十一周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 数学好玩”和“总复*”六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4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欣赏与设计” 4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包括“绘制校园*面图”、“神奇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个课题。

  (六)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形的比例尺。

  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任务,本学期是这届毕业生在小学的最后半年,也是最紧张的学*阶段。为了能让学生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学好小学知识,为今后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会继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7人。六年级(2)班现有学生68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多,又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沟通。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老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消灭不及格。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六年级毕业成绩。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时间

  进度

  课型

  备注

  1

  2、17—2、21

  百分数的应用

  新授练*

  2

  2、24—2、28

  百分数的应用

  新授练*

  3

  3、3—3、7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4

  3、10—3、14

  圆柱和圆锥

  新授练*

  5

  3、17—3、21

  比例

  新授练*

  6

  3、24—3、28

  确定位置、正比例和反比例

  新授练*

  7

  3、31—4、4

  正比例和反比例

  新授练*

  8

  4、7—4、11

  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

  新授练*

  9

  4、14—4、18

  归类总复*

  新授练*

  期中考试

  10

  4、21—4、25

  归类总复*

  新授练*

  五一劳动节

  11

  4、28—5、2

  归类总复*

  新授练*

  12

  5、5—5、9

  归类总复*

  新授练*

  13

  5、12—5、16

  全面复*巩固

  新授练*

  模拟考试

  14

  5、19—5、23

  全面复*巩固

  新授练*

  15

  5、26—5、30

  全面复*巩固

  复*整理

  模拟考试

  16

  6、2—6、6

  全面复*巩固

  复*整理

  17

  6、9—6、13

  全面复*巩固

  复*整理

  模拟考试

  18

  6、16—6、20

  查漏补缺

  复*整理

  模拟考试

  19

  6、23-6、27

  调整迎考

  复*整理

  期末统测

  一、学情分析

  我现任六年级一班的数学。学生整体学**惯比较好,个别同学基础差,对数学学*没有兴趣,大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任务,并且效果较好。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情况,采取不同的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全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关键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1)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教师应转变观念,采用“激励性、自主性、创造性”教学策略,以问题为线索,恰当运用教材、媒体、现实材料突破重点、难点,变多讲多练,为精讲精练,真正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不增减课程和课时,不留机械、重复、惩罚性作业和作业总量不超过规定时间,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5、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6、练*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7、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和生活的强者。

  学*方式:

  ①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六、课时安排(略)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这个班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同学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数学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但是后进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个别学困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爱耍小聪明,爱捣乱,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刘雅静、肖雪钦、韩萌婷、徐洪浩、于帅等同学成绩太差,学*态度极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针对班级中的这种实际情况,本学期我准备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五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回顾整理部分系统复*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百分数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知识,学*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方面包括比例尺的认识和应用;数学与生活方面包括排列和组合知识;

  统计与概率包括:扇形统计图以及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包括小学六年来所学的第一、二学段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整理和复*。

  教材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了数学情境,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中,形成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也注重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路清晰、形式新颖,使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具体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的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单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已形成的一些计量单位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提倡学法的多样性,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学,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4、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5、采用互帮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六、教学安排

  (一)新授部分

  一、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二) 12课时

  二、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 13课时

  综合应用----水与冰 1课时

  三、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13课时

  四、快乐足球-----比例尺 11课时

  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1课时

  五、奥运奖牌-----统计 6课时

  数学与生活 2课时

  回顾与整理----总复* 21课时

  (二)期末系统复* 15课时

  总共约95课时

  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主要缺漏补缺措施

  应用题、概念的应用加强应用题的分析、理解,梳理解题思路。

  加强概念间的理解、比较、分析。

  全册教材基本要求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关键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

  建构。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教研

  专题优化练*,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落实措施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第(一)单元内容:负数

  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单元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第(三)单元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第(四)单元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第(五)单元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第(六)单元内容: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

  二、教材分析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表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进行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用“抽屉原理”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显示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从尔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指。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5、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8、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

  难点: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五、学情分析:

  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了扎实的数学基本功,书写大有进步,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但班里学生之间的差距很大。后进生较多。大部分学生整体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这学期,在抓后进生的同时,更注重转尖子生。

  六、教学措施

  1、及时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2、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3、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4、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6、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7、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8、全面、公正、科学的评价学生。

  9、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七、课时安排

  60课时

  八、教学进度

  第1---4周第一单元负数、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

  第5---7周第三单元比例

  第8周第四单元统计第五单元数学广角

  第9周期中复*、质量检测

  第10---12周第六单元1、数与代数

  第13---14周第六单元2、空间与图形

  第15周第六单元3、统计与概率

  第16周第六单元4、综合应用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xx人,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态度比较端正,能积极投入到学*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能按时完成作业。但是自觉学**惯不是很好,依赖性太强,有的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很差,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辅导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比例”、“图形的运动”、“正比例和反比例”、“ 数学好玩”和“总复*”六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比例:包括“比例的认识”、“比例的应用”、“比例尺”、“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4个课题。

  (三)图形的运动:包括“图形的旋转(一)”、“图形的旋转(二)”“图形的运动”“欣赏与设计” 4个课题。

  (四)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4个课题。

  (五)数学好玩:包括“绘制校园*面图”、“神奇的带子”、“可爱的小猫”3个课题。

  (六)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形的比例尺。

  3、学生在图形的'运动学*中,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移或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有条理地表达图形的*移或旋转的变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经历运用*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灵活运用*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结合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4、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5、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表面积和体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问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2、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3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五、教学措施

  1、加强计算训练,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2、在教学中以学生为学*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3、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重视学法指导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达到“教是为不教”的目的。

  5、改变观念,增强学生实践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六、课时安排

  1、圆柱和圆锥…………………………………………………………………7课时

  2、比例…………………………………………………………………………7课时

  3、图形的运动…………………………………………………………………7课时

  4、正比例和反比例……………………………………………………………7课时

  数学好玩……………………………………………………………………3课时

  整理与复*…………………………………………………………………3课时

  总复* 数与代数……………………………………………………………15课时

  总复* 图形与几何…………………………………………………………9课时

  总复* 统计与概率…………………………………………………………5课时

  总复* 解决问题的策略……………………………………………………………15课时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66人。学生能按照一日行为规范来做,但自觉性还有待提高,尤其是个别男学生在这方 面的养成*惯做得还不够,经常要老师同学提醒。大部分学生较聪明,思维活跃,作业能认真完成,有一定的互相竞争意识。但也有少数学生没有很好的学**惯。学生爱集体,爱劳动,爱师长,爱同学,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也有自私、虚荣心、盲目自满的思想。

  二、本学期基本工作要点:

  1、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端正学*态度,明确学*目的。提高学*兴趣,使学生主动学*,提高学*成绩。

  2、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积极进取。

  3、继续学生行为*惯养成教育,培养学校的好学生、家庭的.好孩子、社会的好公民,新三好学生。

  4、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

  5、继续培养班委会,明确分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三、具体措施:

  1、充分利用班会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发挥小干部的作用,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向学生进行教育。

  四、具体工作安排:

  二月:新学期第一个月,主抓常规管理。

  1、组织学生报到,了解学生假期活动情况,排位,进行教育。

  2、和学生一起制定本学期班级管理制度、奖惩制度。

  三月:

  1、格评选每周之星,每月之星,给本学期评比活动奠定扎实有效的基础 。

  2、开展植树活动,绿化地球。

  四月:配合任课教师,完成各项学科比赛,争取优异成绩。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菁选

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8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计划了。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总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认识乐器埙、古琴、马头琴,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

  教材总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

  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材重难点分析: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采取措施: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总体水*。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本教材在内容编排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的意图,突出单元主题,图文并茂,较多地运用了图谱,注重音乐教学活动。教材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学*音乐,有个性化的见解。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以审美为中心

  音乐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离开了审美为中心的音乐,教育将是无源之水,美的感染必须通过自身的体验才能获得。因此,音乐审美教育不仅要完整地体现在新编的音乐教科书中,体现在教师教育观念中,体现在活动的全过程。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

  我们通过学*,认识到普通小学的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自然。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的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的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潜入到深入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首先从欣赏上说,全册共有六课,1、“青春放歌”2、“亚洲弦歌”3、“Do Re Mi”4、“黄河之滨”5、“火车印象”6、“美妙的音乐”每课还包括“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册的教材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合唱,并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简单评价,并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让学生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及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逐步掌握和运用。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实验为龙头,把更新教育观念脚踏实地地贯彻到教学改革的全过程中去,结合新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主动学*,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提倡音乐教学在“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创新性”上开创新路,大力推进“研究式学*、探究式学*、开放式学*、创造式学*”的教学模式、方法,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全面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有三个班。大部分学生在唱歌的姿势上,*惯较好,并有较丰富的表情,能根据歌曲情绪进行表达,并能识读简单乐谱,进行跟琴视唱,但在唱歌的技巧运用上显得比较薄弱,咬字、吐字显得不够清晰,缺乏气息的支撑,缺乏对音乐美感的正确认识。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七个单元,即第一单元“青春放歌”;第二单元“亚洲弦歌”;第三单元“doremi”;第四单元“黄河之滨”;第五单元“火车印象”;第六单元“美妙的音乐”;第七单元“回忆”。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编创与活动等。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小学阶段所学各种拍号的含义。懂得各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上好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4、古诗吟唱:今学期力争再让学生在感受古诗词的基础上进行吟唱,学会五首古诗吟唱歌曲,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及鉴赏能力。

  5、器乐演奏:让学生学会一门简单的课堂乐器葫芦丝,能吹奏一些简单的小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及手指灵活能力,掌握一技之长。

  四、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

  (1)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俗。

  (2)通过学*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3)认识和了解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

  (4)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5)了解曲艺以及曲艺音乐的特点及作用。

  (6)认识亚洲民间乐器,并了解其音色特点。

  2、能力目标:

  (1)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2)通过学*,使学生会自制打击乐器并为歌曲伴奏。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掌握认识简单的乐谱的能力,能够完整的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进行简单的音乐创造。通过学*,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五、教材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曲的准确性,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互相学*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演唱:

  歌唱技能的练*,将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提醒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逐步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

  2、感受与鉴赏: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将注意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讲解、提示,力求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像和联想。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惯,积累感受与鉴赏音乐的经验。

  3、演奏:

  这一部分的教学将与唱歌、鉴赏、创造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可用乐器为歌唱做伴奏,演奏欣赏曲的主题音调等。可采用各种演奏形式,以学生普遍学*乐器的合奏为主,鼓励学生从实际条件和各自的兴趣爱好出发,在普遍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特长。

  七、学生课堂行为*惯要求

  1、进出音乐教室礼貌而有序。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唱歌*惯,唱歌时身体直立,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歌曲。

  3、培养学生养成安静聆听他人发言的良好*惯。

  一、发声训练部分:

  1、学会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二、识谱部分:

  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教师所教的的乐理知识如:中、低、高音阶排列的顺序,掌握的`音符、附点、休止符、及其组成的简单节奏、旋律、感受并认识节拍的强弱规律,力度记号及不同的要求唱法,并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编写、练*听音记谱等。

  三、唱歌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四、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把描写的情景展开想象、联想、分析乐曲的艺术处理等。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音乐课程标准》为理念指导,全面实施以审美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兴趣为动力的艺术素质教育;加强对音乐教育新的探索,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常规管理,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重视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竞赛,为学校教育全面,协调,多元,持续发展而努力。

  二、学生情况:

  六年级的学生经历过五年的音乐课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一小部分学生乐理知识掌握的不错,唱歌的`状态,音色也很优美。这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很浓。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对音乐缺乏兴趣,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唱歌音准不佳,连音乐知识、音乐技能、视谱都非常困难。部分男生正处在变声期。他们更是不愿开口唱。因此,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这些学生学*音乐,爱好音乐的兴趣,对他们多鼓励多表现,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感情。

  三、教学目标:

  1.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把“五爱”主义教育和活泼乐观情绪、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之中,使学生成为“四有”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掌握浅显的音乐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音乐技能,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乐谱的能力。

  4.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音乐,并初步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四、教材重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书本上的新歌,能用歌声和肢体语言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

  2.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四乐章《黄水谣》,感知不同的音乐主题和段落所呈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3.欣赏乐曲《溜冰圆舞曲》《王者之舞》《马刀舞曲》,了解舞曲的基本特点;学*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了解作曲家舒伯特及其音乐作品。

  5.学会用不同情绪演唱歌曲,感知5/4拍子。

  五、教材难点:

  1.认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四大乐器组;欣赏管弦乐曲《卡门序曲》,了解个音乐主题的主奏乐器。

  2.感受歌曲、乐曲中音乐要素的变化。

  3.学*爱尔兰踢踏舞的基本舞步。

  4.用二声部合唱形式演唱歌曲《七色光之歌》和《八只小鹅》。

  5.学唱京剧小戏《小放牛》中村姑与牧童的对唱乐段。

  六、教学措施:

  1.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掌握音乐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教学水*。

  2.认真学*音乐教育教学理论,积极钻研《新课标》和《音乐教学大纲》的内容。深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刻苦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积极改革教学方法,通过听听、唱唱、拍拍、动动、敲敲、跳跳、玩玩、想想、看看、画画等手段,来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感受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积极做好培优扶差的辅导工作。

  一、教材分析:

  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往的教材,往往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无论从教材内容的构件、教学方法的思路等等都强调以教师为主,很少考虑学生的学。它的理念是建立在“教学中心论”上,强**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教师的教、传授去获取知识,因此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中学*。现代教育的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为本,教材组成员们通过学*,认识到要从持续发展、终身教育的视角去考虑问题,所以不仅是以学生为本,还要强调其发展,所以定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二、学生知识能力分析:

  音乐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众所周知,学生的音乐能力都会因为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教育条件不同而形成巨大的差异。我们六年级学生基础不是很好,因而其音乐兴趣、音乐潜能、音乐生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音乐本身的非语义性及音乐艺术的自由性和多样性,给接受者对音乐的多解性和个性化的演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教学任务

  1、演唱

  学*自然呼吸,不耸肩,养成良好*惯,注意咬字、吐字清晰准确,做到有表情唱歌。

  2、聆听

  欣赏优秀儿童歌曲,初步感受活泼、雄壮、优美抒情等不同歌曲和乐器。

  3、合唱

  学*多声部歌曲,做到音准、和协、动听。

  4、识谱

  认识反复记号等以及练*多种节奏类型。

  四、教学要求:

  1、突出音乐学科特点,把德育教育与音乐教育相结合。

  2、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使学生掌握浅显音乐知识和简单音乐技能,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了解中外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学唱歌曲聆听音乐

  六、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加强实践与创造,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1、以审美为中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感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必要的音乐审美能力。

  2、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往音乐教材的视角往往单纯从音乐到音乐,很少从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年来国外的音乐教育,很重视从音乐文化上去开拓。我们通过学*,认识到作为普通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应以普及艺术教育为内容,把单纯的音乐拓展为音乐文化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本教材的内容强调了音乐与人、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大自然的联系等等,把音乐置身于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题组织教材。

  3、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作为一门学科必然有它自身的体系,音乐学科也不例外。从音乐的诸要素的感性体验到理性认识;从最基本时值“一拍”到各种音符时值;从单拍子到复拍子;从单一音色到复合音色;从基本的舞步到动作组合;从打击乐器到有固定音高的简易乐器的演奏等等,教材都一一通过各单元由浅人深地步步展开,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获得学*音乐必须掌握的浅显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4、加强实践与创造音乐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之所以如此说,首先是因为音乐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基本特性所成即: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它们都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其次,就音乐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离开了演唱、演奏、创作、鉴赏等音乐实践活动,就很难获得直接经验;同样,离开了直接经验,学生也很难做到进一步感受、体验、理解、鉴赏音乐。因此,音乐教学活动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情感,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鉴赏音乐的美。

  5、加强综合与渗透

  音乐课的综合性表现在三个不同的层次上。其一,音乐学科中不同教学领域间的相互综合。其二,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间的相互联系。其三,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相关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其目的是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以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当然,这种综合是以音乐为主的综合,是贯穿于各个教学环节的综合,而不是偶尔的、某个环节上的局部综合。

  6、把激发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并美化人生的巨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的学*兴趣、逐步形成学生对音乐的学*志趣,是促使学生学*音乐的重要保证。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时,都应充分挖掘音乐作品的艺术内容和情感内涵,发挥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创造性地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激发、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及爱好。

  一、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二、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现在一般都十三、四岁了,心理都趋向成熟,他们的感知、理解能力更加丰富,对抽象事物思考也会加强,但在想象力上或许有所减弱,换句话讲,他们的表达方式与中低段有明显区别,他们更希望在小范围内讨论。所以对于这些学生教师应该在语言方面有所改变,可以一种**式或直接式的对话提问,而且语言中要不时的加入幽默的成份。

  三、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是六年级下册,本册教材的内容都明显的'很有深度,共有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 爱满人间

  第二单元 学曲艺

  第三单元 古曲新韵

  第四单元 五十六朵花

  第五单元 歌剧之窗

  第六单元 告别时刻

  四、教学目标:

  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乐器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参与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友爱的精神。

  五、教学内容:

  1、歌唱部分:

  本学期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演唱方法,防止喊歌;让学生学*正确的唱歌姿势、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教学中抓住重难点,演唱时要注意音准、节奏和正确的情绪。唱歌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学唱二声部合唱、轮唱、独唱、小组唱等。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

  (4)学*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2、基本知识部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其指挥图式。

  (3)学*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3、欣赏部分:

  上好欣赏课,通过欣赏,扩大学生的视野,以音乐的艺术形象有力地感染和鼓舞学生。上欣赏课的同时,认真介绍民族乐器的“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欣赏方面,大多数学生图个热闹,而对曲目的主旋律不熟悉或知之甚少,学生不知道音乐美在哪,就很难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情绪,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需要学生先熟旋律,再作欣赏。

  一 、指导思想: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不同的音乐体验和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贯彻落实新课标新课改精神,培养学生一定的音乐技能,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学*音乐的兴趣。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切切实实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六年级学生,总体来说学生在音乐审美能力方面有所提高,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并能对老师的要求做出恰当的反应,演唱歌曲时能姿势正确,声音自然流畅,节奏音准把握较好,在进行合唱时多数同学能注意积极配合他人,能对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合理评价,在欣赏方面能乐于倾听各种乐曲,并能对所听乐曲做出简单分析,多数同学音乐想象力丰富,对所听音乐能即兴表演相应动作,叙说音乐内容,有较强的音乐创造能力。但对于歌曲视唱旋律方面难度较大,还不能单独视唱,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这方面教学,增强音乐教学实效性。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歌曲、读谱知识、综合训练、欣赏及选用乡土教材。本册教材共有歌曲七首,补充歌曲四首,其中中国民歌一首,外国民歌一首。综

  综合训练以多声部发声练*与创编旋律练*为主,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与创作能力。欣赏曲目共有七首,着重训练学生的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并能用自己喜爱的形式表现出来。编创与活动中,编有大量的.实践要求,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去体验音乐的美感,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表现、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做***接班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了解一些西方音乐文化,提高音乐修养。

  2、审美教育。

  用热烈而又欢快的情绪,轻松、柔美、富有弹性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通过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欣赏和感受美的能力。

  3、技能训练。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学会自己看谱,读懂力度、速度等音乐符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创编旋律,并为自己创编的旋律配上歌词,并用其他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发展。

  五、教学措施:

  1、总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

  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4、了解学生情况,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经常征求学生对老师的意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教学效果。

  5、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当放第要求,防慢教学进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因材施教法,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扬长避短,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长。

  6、根据本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7、完成教材任务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活动能力,且配合学校、社会工作,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六、教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感受与鉴赏

  音乐表现

  音乐创造

  音乐与相关文化

  1

  2

  3

  欣赏《爱星满天》,为 歌曲划分段落;

  欣赏《欢乐颂》学唱歌曲《爱的奉献》;

  《歌声与微笑》;《欢乐颂》

  集体舞《歌声与微笑》

  分小组创编集体舞;

  对歌曲《爱的奉献》两个段落作

  不同的处理并尝试指挥。

  理解《歌声与微笑》歌词的含义;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0)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集合15篇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制定一份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全册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

  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

  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2)难点:

  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

  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3)关键:

  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

  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建构。

  二、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3)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4)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5)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三、课外活动安排

  1、结合“自行车里的数学”,组织学生分小组实际操作,获取数据,增强知识的应用能力。

  2、继续进行“奥数”教学。

  十、教研专题

  优化练*,提高教学质量

  四、专题落实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2、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3、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五、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内容:负数

  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2、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单元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第(三)单元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第(四)单元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第(五)单元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1、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2、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第(六)单元内容: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六、教学时间安排:

  周次内容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应用

  三比例的应用、整理和复*、圆柱

  四圆柱、圆锥

  五球、整理和复*、统计表

  六统计图七数和数的运算

  八数和数的运算、代数初步知识

  九应用题十应用题、量的计量

  十一几何初步知识

  十二简单的统计

  十三综合复*

  十四综合复*

  十五综合复*

  十六考试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简介: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2、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任教的两个班有学生101人,其中男生有53人,女生有48人。从总体上看,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学*中,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思考问题,积极主动地发言,提出不同的看法,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反应比较慢的有5个,一道非常简单的计算题,你给他讲一遍不会,再讲一遍还是不会,继续讲一遍仍然不会。

  三、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四、教学进度安排:

  略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同学们90人,女生54人。从上学期学*情况和考试来看,大部分同学们对一些基础的知识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学*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同学们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同学们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们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使同学们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同学们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4.使同学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5.让同学们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6.让同学们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7.使同学们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2.充分利用同学们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同学们,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要加强计算教学。通过相应的练*,帮助同学们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5.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同学们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6.多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使同学们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7.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同学们交流,了解同学们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四、全册课时安排:

  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总复*。全学期大约有2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狠抓“两个常规”的落实,以教学精细化为保证,以培养学困生转化为突破口,以各种评选、竞赛活动为契机,狠抓班级管理及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1.上学期我班班*均成绩74分,优生率达到97%,合格率更是达到了93%。

  2. 本班学生共(30)人,其中男生(11)名,女生(19)名。班上大多数学生的学*积极性较高,能主动探索知识,基本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作业,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改错被动;但是有五名左右学生的自觉性不是很高,不能按时完成课堂内外的作业,学*主动性不强,自觉性差,书写较差,听讲不专心,对学*数学缺乏兴趣。所以在教学中,重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引导他们寻找适合的学*方法,然后,在完成班级教学任务的同时,做好这些后进生的提升工作。

  三、教育教学任务

  (一)教育任务:教育学生积极地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的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的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中可以取得不断的进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并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教育学生对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观点有提出疑问的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主动参与老师组织的.数学活动。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安排六个单元,除“方向与位置”、“正比例、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统计”四个领域的内容外,还安排了“回顾与整理”、“综合应用”两个单元。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1.第一单元------方向与位置

  根据方向与位置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位置,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第二单元——正比例 反比例

  认识正比例、反比例关系,在方格纸上画图表示正比例关系,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汽车耗油量问题———结合正比例、反比例单元设计

  综合应用正比例、反比例等有关知识,解决汽车行程和耗油量的问题。

  3.第三单元 ———圆柱和圆锥

  认识圆柱和圆柱展开图,探索圆柱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认识圆锥,探索圆锥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木材问题——结合圆柱和圆锥单元设计

  综合应用体积、面积计算以及百分数等知识、解决木材体积、容重、加工方木等问题。

  测量土豆的体积——结合圆柱和圆锥单元设计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4、第四单元——统计

  认识中位数,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简单的概率。

  丢弃塑料袋调查——结合统计单元设计

  通过调查实践活动,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不同的统计量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5、第五单元——回顾与整理

  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复*和整理。

  系统回顾和整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方程、正比例和反比例、探索规律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探索数学密码的奥秘。

  6、第六单元——综合应用

  共5个主题内容,综合应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解决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社会、数学与自然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了解数学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继续学*统计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材的重点、难点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

  (1)重点:

  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数与代数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

  (2)难点:

  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及系统总复*、统计图的制作

  六、方法措施

  1.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1)选择学生熟悉的事物,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数学。

  (2)选择真实的数据作为课程资源,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3)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真实的数据和现实问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重视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1)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体会数学学*的价值。

  (2)加强数学与现实问题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在“综合应用”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3、重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

  (1)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自主建构数学。

  (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自主建构数学模型。

  4.在探索规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回顾与整理中,一方面结合“探索规律”的复*设计了“连续自然数等求和”、“回文数”等探索内容;另一方面,在回顾和整理单元的“数与代数”和“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还安排了“探索乐园”模块。

  5.多种方式呈现教材的开放性面向学生整个生活世界,多种方式呈现多元化文化、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亮点。结合学*内容扩展数学知识。通过特色栏目,呈现多样化内容。

  班 级 学 * 情 况

  从上学期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定义掌握比较牢固,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

  教 学 主 要 任 务 及 要 求

  ①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②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③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④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觯决问题。⑤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⑥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面图的比例尺。

  3、使学生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计算。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5、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6、使学生会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

  教 改 课 题提 高 教 学 质 量 的 措 施

  1、小学数学顺应主体发展的课堂实践与研究1、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一、教材分析: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十册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为此,例题中在统计图后面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看图回答。有的练*题还专门安排看统计图回答问题。考虑到制作简单的统计图对小学生来说并不是很容易的,教材中一方面注意说明制作统计图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另一方面在安排练*时基本上都安排半独立完成的。以免对制作统计图的要求过高。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比例尺安排到比例的概念教学之后教学,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进度

  

  一、教材内容

  本册书的内容包括:负数圆柱和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柱和圆锥,探索并掌握圆柱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的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了解比例的在关知识,使学生联系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特征解比例。

  3。初步理解正数和负数。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能努力克服数学学*中遇到的困难,热心参与数学问题的讨论,发现错误能主动改正。

  2。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数学事实和数学内在联系的好奇心,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能主动认真地阅读一些数学背景资料,感受数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形成对数学积极情感。

  4。在理解数学内容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材教法与学法

  教学的新知识仍然有四个领域的内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是在初步认识比和比的基本性质,能够组成比、求比值、化简比的基础上编排的,有助于体会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认识比例尺以及解决有关比例尺的实际问题。正比例和反比例是在常见数量关系的基础上编排的,建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能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数量关系,感受常量与变量,“空间与图形”领域教学圆柱和圆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圆柱和圆锥都是*面与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是在圆的知识与长方体、正方体知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探索并应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发展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初步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含义,在方格纸上按规定的比画出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充实了图形变换的知识和能力。编排四次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

  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住和圆锥,统计,综合应用,总复*。

  总体教学目标

  1、全面经历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圆住和圆锥、统计先等知识的学*过程,了解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

  2、正确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比较百分数的大小,能正确地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3、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基本性质解正例;正确理解正、反例的意义,并能运用它的意义正确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了解正比例图像,能在带有方格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正比例图像,会用正比例图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能正确诸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圆锥和圆锥的体积。

  5、认识扇形统计图,会用扇形统计图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了一些稍复杂的统计活动。

  6、全面整理和复*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整理和复*中进一步沟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知识的掌握水*。

  7、运用百分数、正比例、反比例以及小学阶段所学的其它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正比例和反比例,圆住和圆锥等内容学*中体会函数、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并运用这些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8、在整理复*中学*整理复*数学知识的方法,并养成自觉整理复*所学知识的*惯。

  9、在学*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学*成功的乐趣,激发进一步学*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并掌握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会正确运用百分数、正反比例及小学阶段所学的其它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高数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圆柱、圆锥特征,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计算公式及圆柱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3、通过整理与复*,形成知识系统,全面巩固小学阶段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

  1、 理解百分数、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的量。认识并理解正比例图像。

  2、 能灵活的运用圆柱、圆锥的有关知识解决相的关实际问题。

  3、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采用多种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4、 能沟通相关知识,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构筑知识结构、系统。

  课 时 安 排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教学周次

  百分数的意义 14 1~ 3周

  圆柱和圆锥 9 4~5 周

  正比例和反比例 11 6~ 8周

  统 计 5 8~ 9 周

  总 复 * 26 10~ 16周

  主要教学策略

  思想方面

  1、引导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

  2、规范学**惯:从课前的预*、听课、各类作业等数学学*活动中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认真督促落每一项要求,养成良好的.学**惯。

  3、为每个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心,激发学*热情,使之全身心投入到学*全过程。

  4、做好三结合教育,杜绝学生上电子游戏室玩游戏或沉迷于网终。

  含培优辅差

  1、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

  2、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多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教学情景,多给学生一些感性认识,让学生顺利的进行知识的牵引内化。

  3、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4、组建互助合作小组,通过帮扶活动,让优等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强化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让学困生在别人的帮助下,争观把不懂的知识弄懂。

  5、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既面向全体,照顾好两头。

  本期主要教学主要措施

  1、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能够大胆主动的提出问题。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善于解决问题。

  3、总结出解决各类型问题的一些规律东西。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以下这些内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和圆锥、比例、确定位置、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策略、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

  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掌握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整理结果的方法,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与技能:

  ①通过学*,学生能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税率、利率、折扣的含义。

  ②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③学生结合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众数和*均数。

  ④初步掌握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方法。

  ⑤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过程中,学会用转化的策略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⑥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⑦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本学期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数学,增强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重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能应用“转换”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根据实际问题的特点选择相应策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能积极参与各项数学活动,感受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进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② 在探索和理解百分数的计算方法,比例的基本性质,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惯,形成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0人。从上学期的学*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部分学生学*积极性高,学*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特订本期计划如下: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4、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六、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

  12.21/27

  1、教学准备;

  2、面的旋转

  22.28/3.6

  1、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体积

  33.7/1

  31、圆柱的体积;

  2、实践与活动

  3、练*一

  43.14/20

  1、变化的量;

  2、正比例

  53.21/27

  1、画一画;

  2、反比例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