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3-01 00:00:00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14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对科学课程有了初步的了解,科学课程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本学期将继续和同学们在科学的学*上更加努力。六年级的学生具有更多的独立思想,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心,使科学课程更加有吸引力,学生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喜欢提问题,科学课程根据学生兴趣,联系生活,使科学有了更大的吸引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整体学*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由于生活*惯的差异,有些同学的科学知识缺乏,科学探究能力不强,很多学生没有多少机会接触大自然,可是学生自身的特点,使得学生更加愿意接触科学,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科学是小学阶段科学的最后一册,包括了五个单元,共23课,从人的发展,地球,宇宙等方面探讨科学的奥秘,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学*科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的'科学角度出发,重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学*,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通过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依靠自己的能力进行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对实验结果作出解释。

  四、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备课,结合新课标要求,将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的特点,用一种探究和轻松的氛围进行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3、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找出实验结果,增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实验现象或结果得出结论,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走进科学、运用科学,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和科学的行为*惯。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通过自己动手动脑找到科学的方法,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3、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了解自然,了解科学,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提高对科学和环境的认识。

  六、科学进度表:

  周次时间单元名称内容课时

  第一周2、25-2、26人的一生

  1、细胞1

  2、我从哪里来1

  第二周2、29-3、4

  3、人的一生1

  4、我像谁1

  第三周3、7-3、11观察细胞实验1

  第一单元复*1

  第四周3、14-3、18无处不在的能量

  5、让身体热起来1

  6、摆的秘密1

  第五周3、21-3、25摆的秘密实验1

  7、钻木取火1

  第六周3、28-4、1

  8、通电的线圈(一)1

  9、通电的线圈(二)1

  第七周4、4-4、8电磁铁实验1

  10、无处不在的能量1

  第八周4、11-4、15

  11、开发新能源1

  第二单元复*1

  第九周4、18-4、22地球的面纱

  12、地球的面纱1

  13、风从哪里来1

  第十周4、25-4、2**的成因模拟实验1

  14、降落伞1

  第十一周5、2-5、6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实验1

  15、小帆船1

  第十二周5、9-5、13小帆船行驶方向与风向关系实验1

  第三单元复*1

  第十三周5、16-5、20信息与生活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

  第十四周5、23-5、27

  18、电脑与网络1

  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

  第十五周5、30-6、3第四单元复*1

  探索宇宙

  20、太阳家族1

  第十六周6、6-6、10

  21、神秘星空1

  22、探索宇宙1

  第十七周6、13-6、17

  23、未来家园1

  第五单元复*1

  第十八周6、20-6

  24、复*,总结2

  第十九周6、27-7

  27、复*,总结2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2

  一、教材状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透过前面三年来的学*,学生已经经历了“家庭-校园-家乡与祖国-地球”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学*“宇宙”这一资料,进一步扩大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视野,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提高科学探究潜力和科学素养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以及“无限宇宙”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用心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教学目标、要求

  1、“生物的演变”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月球”是教材向孩子们探索宇宙搭建的一个阶梯打开。本单元将以月球的基本状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及原因、人类探索月球历史作为探究资料,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搜集和整理信息的潜力。

  3、“太阳与太阳系”单元让学生认识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让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快乐。

  4、“无限宇宙”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了解有关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明白一些主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期盼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四、教学措施:

  1、强化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过程,促进自主学*。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忙、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生物的演变:(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月球:(第五周~第七周)

  第三单元:太阳与太阳系:(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无限宇宙:(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复*、期末评价:(第十六周)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4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5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两个,其中,分组实验一个是:第四课《通电的线圈》,研究线圈的特性。

  二、 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97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 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再观察核试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3、1~3、19)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4—7周(3、22~4、16)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8—10周(4、19~5、7)第三单元《宇宙》

  第11—14周(5、17~6、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15—16周(6、7~6、18)期末复*检测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6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 《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 《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 《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 现场考察 自然状态下的观察 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 科学设计和小制作 讨论辩论 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 参观访问 家庭科技活动 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 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 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 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 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 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 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 期末及毕业总复*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通过几年的学*,探究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了提高,他们能独立完成一些探究活动、科技制作、观察活动、科学实验、搜集资料等,愿意与他人合作,进行合作探究,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地考察、现场采访、种植养殖等活动,探究积极性高,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且能按照制定的研究方案对锁定的课题进行课外探究,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主动从自然界、社会中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探索宇宙”、“研究与实践”等研究主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进行构建,做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整合,引领学生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及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重点难点

  重点:空间维度方面,从认识身边事物、周围物体的基础上,扩展到微观和宏观两个世界,探索微生物和无限宇宙的科学奥秘;时间维度方面,以时间轴为认知线索,探索“生命起源”的奥秘和“未来世界”的`变化;结构维度方面,在认识事物外部特征的基础上,以“解暗箱”的形式探究事物的内部构造。在科学探究上,以自主性探究为重点,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以“认识事物变化的相互联系”为探究重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科书整体结构,设置了“对信息的搜寻、理解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探究能力的逐步提高奠定基础。

  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五、教学措施:

  1.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方式。

  2.组织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开展探究活动,敢于向权威挑战,发表自己的观点,敢于创新。

  3、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活动,发挥主导作用但不包办代替

  4.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记录。

  5.提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保证科学探究顺利开展。

  6.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科学,让科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7.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学*积极性,辅助教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备注

  第一周1、细胞1课时

  第二种2、我从哪里来3、人的一生1课时1课时

  第三周4、我像谁5、让身体热起来1课时1课时

  第四周6、摆的秘密7、钻木取火1课时1课时

  第五周8、通电的线圈(一)9、通电的线圈(二)1课时1课时

  第六周10、无处不在的能量11、开发新能源1课时1课时

  第七周12、地球的面纱13、风从哪里来1课时1课时

  第八周复*、期中考试2课时

  第九周14、降落伞15、小帆船1课时1课时

  第十周16、来自大自然的信息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1课时1课时

  第十一周18、电脑与网络19、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1课时1课时

  第十二周20、太阳家族21、神秘星空1课时1课时

  第十三周22、探索宇宙23、未来家园1课时1课时

  第十四周研究与实践2课时

  第十五周复*2课时

  第十六周期末检测2课时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8

  一、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三、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四、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六、课时安排(详见学区)

  一单元 我们长大了 5课时

  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4课时

  三单元 进化 4课时

  四单元 共同的家园 8课时

  五单元 神奇的能量 7课时

  六单元 拓展与应用 4课时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9

  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207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210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本册教材的总目标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的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的联系。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请参看附学表4——“《全日制义务教育科(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课中的体现”。

  三、本册教材的结构体系

  1、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学**结”为主题,编排了“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探索”、“我们学*了科学探究”、“科学的历程”5个单元,一共有17课、39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1个单元、4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还设有2个独具特色的总结性单元、5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的进化”——此单元包括“生命的历程”、“物竞天择”、“人类的起源”、“动物的驯化”4课书。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驯化动物的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的查找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论。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包括“小河的哭诉”、“污染来自哪里”、“清洁剂的‘威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4课书。此单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怎样防止污染等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宇宙探索”——此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 “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书。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8课时。

  (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此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书。此单元是全册教材、全套教材的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的形式作为小学四年来科学探究学*的一次汇报。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4~5课时。

  (5)“科学的历程”——此单元只有“科学的历程” 1课书。此课是以科技史为专题的全套教材的总结课,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并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此单元(课)教学大约需要1~2课时。

  2、教材结构特点及呈现方式?内容单元主题关键词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生命世界1.生物的进化进化时序尊重证据适者生存推理判断地球与宇宙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环保递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研究地球与宇宙3.宇宙探索宇宙由*及远主动求知大胆想象观察猜想能力提升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探究全过程敢于探究注重事实综合运用科技史5.科学的历程STS历程传承文明关注科技回顾总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能力训练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以科技史促进明线和暗线的完善,以主题单元构建内容结构,以科技史导入,以指南车卡通人引领,展开教材的知识体系。

  (2)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由*(人类自己)及远(地球资源、宇宙)、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编排教学内容。

  (3)特意设置了探究能力训练的总结性单元。3~4年级,重点训练了“观察”、“实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探究能力;5年级~6年级上册,重点训练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推理判断”的探究能力。本册教材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探究能力(本期探究能力要求详见附表1)进行科学学*,并设置了探究能力回顾、总结、提升的专题单元。

  (4)科技史资料丰富,功能突出(详见附表2),并特意设置了科技史的总结性单元(即最后一课)。

  四、教学策略及注意的事项

  1、在非总结性单元中,有意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因此,本册教学中,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当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主动地学*,但具体到某一课,又应当有侧重点。例如:第1单元可以让学生经历接受式探究的全过程,其中的第1课,可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第2单元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研究性学*的能力,其中的第1课,则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

  2、利用本册教材的2个总结性单元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科技史的教育。

  3、充分发挥科技史的功能。

  本册教材的科技史资料和前几册教材一样,在正文和“指南车信箱”里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就地取材,也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加工,以充分发挥它的“激发兴趣”、“方法引领”、“技能指导”、“情感熏陶”等多种功能。

  五、附表,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问

  1.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发现问题,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性提问。

  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一些事物作出推想,能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3.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进行比较时,能找出便于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0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75人。通过两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评价指标设计细致明确,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教科书的评价是以“单元评价”的形式设置的,并不意味着课时教学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评价活动。教科书之所以设计成“单元评价”,学生已奠定了“课时评价”的基础,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设计成“单元评价”后,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己的科学学*进行反思。但是,“单元评价”的`落实,要靠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这是做好评价的保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识。

  5.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

  7、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学会关爱生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及认真细致、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落实《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教学措施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3、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4、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5、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6、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7、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11、加强个人业务修养,不断学*有关科学课的资料;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

  六.注意事项:

  《课标》中提到“科学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说明探究既是科学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每一项科学活动中,都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即教师要参与探究。

  针对高年级教学特点和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等。

  七、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单元:人体模型试管、碘酒、淀粉、等。

  第二单元:眼球模型、简易照相机

  第三单元:种子、放大镜、显微镜、载物片等

  第四单元:星空对照图

  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组合器械八、周次及课时安排

  九、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学前教育

  第二周:

  1、食物到哪里去了

  2、我们的呼吸

  第三周:

  3、心脏和血管

  4、脑和神经

  第四周:

  5、凸透镜

  6、照相机和眼睛

  第五周:

  7、保护眼睛

  8、潜望镜的秘密

  第六周:

  9、神奇的眼睛

  10、种子发芽了

  第七周:清明假

  第八周:

  11、种辣椒

  12、植物的花

  第九周: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术

  第十周: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16、春季星空

  第十一周:五一假

  第十二周:

  17、夏季星空

  18、斜面

  第十三周:

  19、杠杆

  20、滑轮

  第十四周:

  21、齿轮

  22、自行车的科学

  第十五周: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第十六周:研究与实践制作车辆模型调查家乡的种植业

  第十七至十八周:复*与机动

  第十九至二十周:考试放假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1

  一、课标要求: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将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使他们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乐于与人合作,与环境和谐相处,为后继的科学学*、为其他学科的学*、为终身学*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学*这门课程,有利于小学生形成科学的认知方式和科学的自然观,并将丰富他们的童年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五个班,每班四十多人,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3岁左右,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这些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然村籍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思想方面:本班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等五个单元。

  本册教材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遵循儿童心理选择教学内容,注重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大多是常见儿童感兴趣的,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操作的,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与生活生产和社会实际的.联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处理好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做到难易适度,分量适当,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改进教学,学生学得积极愉快,注意发展儿童的智力,培养儿童能力,教科书注意本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与其他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可以使知识之间的衔接,分工配合得到加强。其次选择内容大多是儿童能够亲自进行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在儿童接受能力允许的条件下,尽可能联系生活、生产社会实际,以便学生理解巩固和迁移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2、以改革学生的学*方式为重点。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亲身经历、动手操作和实验来学*科学。将学生的学*建立在他们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力、思维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

  3、系统地学*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三个领域的科学知识,在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拓展与应用科学知识的能力,会解决实际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五、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开展生动的科学课,引领学生进行主动地探究学*。

  2、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3、发挥评价对学*和教学的促进作用。教材提供了活动评价、单元自评、综合评价等到三类评价工具供教师和学生使用。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评价渗透在教学过程中,更好的随时了解学生的学*状况。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把科学探究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与科学知识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技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逐步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5、重视科学与技术的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技术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6、树立安全意识。培养学生具有安全参与探究活动的知识、能力和*惯。

  7、积极参与新教材实验。

  8、开展环境教育,进行生物种养殖的课外实验,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

  七、时间安排:

  本册教材以单元为内容单位,在课时安排上也以单元为主,并包括随时评价所用课时。

  单元课时安排

  一单元六课时

  二单元五课时

  三单元五课时

  四单元五课时

  五单元四课时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求方针上看,突出了知道体系和*衡,从进程与办法上看,注重拓宽与使用,从探求水*看,以辅导性探求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求过渡,六年级英语上册教育计划。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一起的家乡》、《奇特的能量》、《拓宽与使用》。

  榜首单元《咱们长大了》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杰出世活*气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改变进程(“植物的终身”、“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子孙(“我是怎样出世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本身——从出世到现在以致将来的生长改变进行深入探求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辅导学生知道和了解人体终身的改变,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对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辅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构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衍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榜首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国际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衍、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知道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根据(化石通知咱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计)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天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体系的介绍,而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沟通、推理和解释。一起,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进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构成天然选择这终身物进化的根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联系的理解,为后边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一起的家乡》根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知道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联系。从寻觅生物的家乡入手,去知道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知道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物要*气环境,一起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体系,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干共生共长。一起,使学生知道到人类是天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计。

  第五单元《奇特的能量》是根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化”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国际内容的最终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榜首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阐明能量能够进行转化;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议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宽与使用》主要是根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求进程中*得的常识、进程与办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宽、使用。拓宽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常识和技术,解释现象,拓宽所学。使用是拓宽的操作方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进程。

  二、意图要求

  通过本册教育,使学生通过观察、试验、考虑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根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求的一般办法。

  开始学会知道事物的相互联系。

  开始学会知道动物的周期性改变。

  开始学会通过查询收集根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开展改变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培育学生进行科学探求,领会科学探求的全进程。

  培育学生猜测收和收集根据的才能。

  培育学生设计试验的才能。

  四、学生本质分析

  六年级共有2个教育班,130多名学生,作业计划《六年级英语上册教育计划》。通过半年的科学课的学*,学生领会到了科学探求的趣味,把握了必定的科学探求的办法。学生对大天然,特别是对身边的天然事物、天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爱问个为什么,喜爱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求。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适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气不好,依赖性强,不肯动手,这些都给教育带来了必定的影响。

  五、方针指数

  *均分:85分,及格率:90%,优异:80%,稳固率:100%……

  六、教育措施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结教育方针的决心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求,领会科学探求的全进程。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求试验。培育学生杰出的学**气。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天然比较,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间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验,而本册教材教育总课时则需求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育效果。时刻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教师向讲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讲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讲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仔细备课,仔细和学生一起安排教育材料,精心肠安排讲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广博的常识、丰富的内涵关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特别如此。关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奇特的能量》中的一些常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咱们的科学教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不能依托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开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讲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咱们能够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建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教师带着领着,所以咱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求。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假如咱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明显不符合学生开展的脚步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辅导性探求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求,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建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求时刻,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求进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才能去处理,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处理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宽与使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点评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作一个点评

  本学年江都市一切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一切的小学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至于他们的学*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想,会不会把科学学*的进程与办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查验咱们四年来的教育成果,另一方面也为咱们下面的教育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根据。所以要做好点评作业,要做到进程点评与结果点评相结合,要做到自主点评与别人点评相结合,要做到常识点评与技术点评相结合,要做到定量点评到定性点评相结合,要做到片面点评与全面点评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划上一个满意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12—2.18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2.19--2.25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

  3

  3

  2.26--3.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3

  4

  3.5—3.11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单元练*

  3

  5

  3.12—3.18

  (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

  3

  6

  3.19—3.25

  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7

  3.26--4.1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3

  8

  4.2 —4.8

  5.铁生锈了;练*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3

  9

  4.9—4.15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10

  4.16—4.22

  单元练*;期总中练*;

  2

  11

  4.23—4.29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2

  4.30—5.6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3

  13

  5.7—5.13

  练*;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3

  14

  5.14—5.20

  8.探索宇宙;单元练*

  3

  15

  5.21—5.27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6

  5.28—6.3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

  3

  17

  ***—6.10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3

  18

  6.11--6.17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单元练*;

  3

  19

  6.18--6.24

  综合复*

  3

  20

  6.25--7.1

  复*考试

  3

  六年级科学组

  20xx.2.14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篇14

  一、实验目标:

  本学期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饲养、栽培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并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具体要求: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三、措施: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布置课外有效的观察实践作业,制定相应的评价措施,进行实效的评价以达到悉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利用来之不宜的春游、秋游等课外活动,安排专题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实效地科学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4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该为接下来的学*制定一个计划了。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2.12—2.18

  始业教育;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3

  2

  2.19--2.25

  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练*

  3

  3

  2.26--3.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3

  4

  3.5—3.11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单元练*

  3

  5

  3.12—3.18

  (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单元练*

  3

  6

  3.19—3.25

  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

  7

  3.26--4.1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3

  8

  4.2 —4.8

  5.铁生锈了;练*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3

  9

  4.9—4.15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

  3

  10

  4.16—4.22

  单元练*;期总中练*;

  2

  11

  4.23—4.29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2.月相变化;3.我们来造环形山

  3

  12

  4.30—5.6

  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

  3

  13

  5.7—5.13

  练*;6.在星空中(一);7.在星空中(二)

  3

  14

  5.14—5.20

  8.探索宇宙;单元练*

  3

  15

  5.21—5.27

  1.一天的垃圾;2.垃圾的处理;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3

  16

  5.28—6.3

  4.分类和回收利用;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

  3

  17

  ***—6.10

  6.污水和污水处理;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3

  18

  6.11--6.17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单元练*;

  3

  19

  6.18--6.24

  综合复*

  3

  20

  6.25--7.1

  复*考试

  3

  六年级科学组

  20xx.2.14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2

  一、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1、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2、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3、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4、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5、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本学年我上六年级(3)班和(4)班,经过六年级上学期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大部分学生学*兴趣较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六(3)班养成*惯较好,学*科学的氛围较六(4)强,但部分男生也是学*不够认真,六(4)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两级分化明显,后进生较多,学*愿望不强,学**惯差,依赖性强,不愿学,使老师在教学起来时比较吃力,存在很大的难度大。

  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补差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3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内容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第四单元第5、6、7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教学目标

  本册由“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和“探索宇宙”五个单元组成。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体事物的*惯。知道摆的规律,。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过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追寻达尔文”,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人类的进花历程。了解生命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社会起源的过程。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具体活动安排

  小制作:

  1、做一个听话摆

  2、做一个电磁起重机

  小发明:自制手电筒

  体验活动:

  让身体热起来

  观察活动:观察葱叶的启示

  实践活动:摩擦会产生热量

  手抄报:《未来的家园》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2、3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4、5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6、7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8、9课

  第六周第二单元第10、11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第12、13课

  第八周第三单元第14、15课

  第九周第四单元16、17课

  第十周第四单元18、19课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20课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21课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22课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23课

  第十五周至期末研究与实践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5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6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乃至终身学*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奇妙的人体

  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有序的生态系统

  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宇宙与航天技术

  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断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助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的学*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本学期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课前教育

  2

  2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练*

  2

  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2

  5

  8、微小世界和我们;

  单元练*

  2

  6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7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练*

  2

  8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

  9

  单元练*;期总中练*;

  2

  10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

  11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2

  12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2

  13

  8、探索宇宙;单元练*

  2

  14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2

  15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

  2

  16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

  17

  单元练*

  2

  18

  单元检测

  2

  19

  学期总复*

  2

  20

  学期实验考核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9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核心,加强观察和实验,注重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证据、表达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去亲历科学,在亲自操作、动手实验、自行探究的实践中,学*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

  二、目标措施

  1、加大实验教学力度

  伴随着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师训计划课题的开展,我校的实验教学也加大了力度,根据新的配备标准补充了仪器,保证了科学课的充分开展,在教学领导小组的组织下,切实把精力放在指导实验教学研究上。

  2、扎实开展实验教学

  《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教育要真正作到面向全体,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发展的学*机会。实验教学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学期初,实验教学领导小组根据教研中心的配档要求,制定合理的实验教学配档标准,实验教师要严格按照配档要求组织好实验教学。教学过程中学校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活动,组织举行实验教学公开课,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教研活动。抓好实验的备课,课前仪器准备和实验,课堂实验组织与实施、课后反思四个环节,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根据教学要求填好实验通知单和实验教学记录,保证实验的开出率,实验教师要明确几种类型实验的基本要求:

  (1)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明确、准备充分、重点突出、操作规范、准备安全。

  (2)学生分组实验: A准备阶段:制定实验计划 ; B实验阶段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正确操作,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了解实验反馈和动态,检查实验效果;C总结阶段 写出实验报告,整理仪器, 课外实验加强引导 ,提高兴趣。

  3、积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结合新教材的内容,任课教师在实验课前要填好实验通知单,送交仪器室,实验教师协助任课教师配备仪器,器材和药品。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根据实验课的配档,充分利用好实验器材,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开放的空间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同时,实验教师要提高组织实验教学能力,让学生养成实验完毕后整理,清点,清洁回放原处的良好的实验*惯,注意适时地渗透德育教育。分管领导定期对实验教师进行听课、评课,检查督导,了解学生的实验技能,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发展,真正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下册共由“人类祖先的足迹”、“绿色社区调查”、“养好小金鱼”和“雨具的改进”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涉及新课程标准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部分。教材设计了多个探究活动、专题研究,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

  二、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三、教学目标:

  (一) 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 科学知识

  1、注重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并强调应用于日常生活。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与细胞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有序的生态环境从小世界看大科学。

  四、学生情况分析:

  1、通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和场地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大多数学生学**惯还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五、基本措施:

  1、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5、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6、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7、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每周1课时)

  周次 内容

  1、开学、准备开课

  2、1.1向人类的祖先“提问”

  1.2追寻人类祖先的足迹

  3、1.3探寻人类祖先的奥秘

  1.4展现人类祖先的生活画卷

  4、第一单元复*

  5、2.1我们心目中的绿色社区

  2.2我们的调查研究计划

  6、2.3调查小组在行动

  2.4我们的绿色社区建议

  7、第二单元复*

  8、3.1小金鱼之死

  3.2制订侦破方案

  9、3.3做好侦破准备

  3.4揭开金鱼死亡之谜

  10、3.5给金鱼安个舒适的家

  11、第三单元复*

  12、4.1寻找雨具的缺点

  4.2我们的改进设计

  13、4.3智慧就在我们手中

  4.4金点子行动

  14、4.5成果展示会

  15、第四单元复*

  16、期末复*

  17、期末复*

  18、期末复*检测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1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四、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工作计划《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后20%学生学*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3

  一、教材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材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材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及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材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材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材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断发展,视野不断开扩的线索编写。学生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向在不断地改善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善,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先不明白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学生透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帮忙学生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及不断改善,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及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及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成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成果进行梳理,并透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学*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透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透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己的放大镜

  2、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篇14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你所接触过的计划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本单元介绍了常用工具杠杆、轮轴、滑轮、斜面的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尤其是结合常用工具和实验器材设置了许多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第二单元形状和结构本单元介绍了各种建筑物中使用的形状和结构及其特点,从实验材料的选取到各种不同的设计都能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第三单元能量。本单元介绍了电能、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能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学生掌握自然界中的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自然规律,使学生养成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四单元生物的多样性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能自己确定标准对生物进行分类,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会用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描述某一区域的生物种类。

  三、素质教育目标与任务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科学知识

  1、掌握常用的机械和工具的特征,并能设计和制作机械和工具。

  2、观察和研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并设计和制造自己的“桥梁”,体验科学与技术结合的乐趣。

  3、研究热和燃烧的关系及其原因,并能结合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和阐述。

  4、了解能量以及能量的变化,并能在实验操作中亲自去感受。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把握这部分学生科学学*的特点,因势利导。

  2、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3、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4、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六、学生学*兴趣的培养

  1、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的学*欲望。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制作活动。

  七、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9.03-9.07始业教育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3

  29.10-9.14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4、轮轴的秘密2

  39.17-9.21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2

  49.24-9.28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练*3

  510.01-10.06国庆假期

  610.08-10.12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

  3、拱形的力量3

  710.15-10.194、找拱形

  练*课外延伸2

  810.22-10.265、做框架

  6、建高塔机动2

  910.29-11.02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

  复*第二单元3

  1011.05-11.09期中复*知识回顾

  期中检测机动1课时2

  1111.12-11.16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3

  1211.19-11.234、电磁铁的磁力(二)练*

  5、神奇的小电动机2

  1311.26-11.30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3

  1412.03-12.07复*第三单元

  1、校园生物大搜索2

  1512.10-12.142、校园生物分布图

  3、多种多样的植物2

  1612.17-12.214、种类繁多的动物

  5、相貌各异的我们3

  1712.24-12.286、原来是相关联的

  7、谁选择了它们

  8、生物多样性的意义3

  1812.31-1.04复*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测试2

  191.07-1.11复*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测试

  复*第二单元3

  201.14-1.18第二单元测试

  复*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测试3

  211.21-1.25总复*3

  221.28-2.01期末测试1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207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210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本册教材的总目标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的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的联系。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请参看附学表4——“《全日制义务教育科(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课中的体现”。

  三、本册教材的结构体系

  1、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学**结”为主题,编排了“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探索”、“我们学*了科学探究”、“科学的历程”5个单元,一共有17课、39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1个单元、4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还设有2个独具特色的总结性单元、5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的进化”——此单元包括“生命的历程”、“物竞天择”、“人类的起源”、“动物的驯化”4课书。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驯化动物的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的查找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论。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包括“小河的哭诉”、“污染来自哪里”、“清洁剂的‘威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4课书。此单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怎样防止污染等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宇宙探索”——此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 “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书。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8课时。

  (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此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书。此单元是全册教材、全套教材的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的形式作为小学四年来科学探究学*的一次汇报。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4~5课时。

  (5)“科学的历程”——此单元只有“科学的历程” 1课书。此课是以科技史为专题的全套教材的总结课,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并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此单元(课)教学大约需要1~2课时。

  2、教材结构特点及呈现方式?内容单元主题关键词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生命世界1.生物的进化进化时序尊重证据适者生存推理判断地球与宇宙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环保递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研究地球与宇宙3.宇宙探索宇宙由*及远主动求知大胆想象观察猜想能力提升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探究全过程敢于探究注重事实综合运用科技史5.科学的历程STS历程传承文明关注科技回顾总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能力训练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以科技史促进明线和暗线的完善,以主题单元构建内容结构,以科技史导入,以指南车卡通人引领,展开教材的知识体系。

  (2)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由*(人类自己)及远(地球资源、宇宙)、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编排教学内容。

  (3)特意设置了探究能力训练的总结性单元。3~4年级,重点训练了“观察”、“实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探究能力;5年级~6年级上册,重点训练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推理判断”的探究能力。本册教材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探究能力(本期探究能力要求详见附表1)进行科学学*,并设置了探究能力回顾、总结、提升的专题单元。

  (4)科技史资料丰富,功能突出(详见附表2),并特意设置了科技史的总结性单元(即最后一课)。

  四、教学策略及注意的事项

  1、在非总结性单元中,有意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因此,本册教学中,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当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主动地学*,但具体到某一课,又应当有侧重点。例如:第1单元可以让学生经历接受式探究的全过程,其中的第1课,可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第2单元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研究性学*的能力,其中的第1课,则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

  2、利用本册教材的2个总结性单元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科技史的教育。

  3、充分发挥科技史的功能。

  本册教材的科技史资料和前几册教材一样,在正文和“指南车信箱”里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就地取材,也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加工,以充分发挥它的“激发兴趣”、“方法引领”、“技能指导”、“情感熏陶”等多种功能。

  五、附表,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问

  1.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发现问题,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性提问。

  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一些事物作出推想,能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3.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进行比较时,能找出便于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必须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四个班中,六(1)(4)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六(2)(3)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用心,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教学改善措施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周)

  第四单元(第十周~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4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齐探究,实施真正好处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潜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潜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持续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构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用心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学生状况分析:

  1、透过过去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资料只是匆忙的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构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四、教材资料简析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1课。

  第一单元《放大镜》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善,观测工具的改善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能够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能够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能够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信息》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五、主要活动类型:

  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

  情景模拟科学设计和小制作讨论辩论科学欣赏

  科学游戏参观访问家庭科技活动科学幻想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2、3、4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5、6、7、8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1、2、3、4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5、6、7、8课

  第五周:第三单元第1、2、3、4课

  第六周:第三单元第5、6、7、8课

  第七周:第四单元第1、2、3、4课

  第八周:第四单元第5、6、7课

  第九周至期末结束:期末及毕业总复*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透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必须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潜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但是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六(1)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六(2)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用心,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个性注意培养,构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潜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资料分析

  本册资料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透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期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透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必须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透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资料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潜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透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透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透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构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持续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个性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构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个性是学困生,师生都要个性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状况和作业完成的状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取“小老师”,让他们在群众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用心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教学进度安排

  (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5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6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我所任教的六(4)班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

  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

  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五、教学进度表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5个班,通过两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一学期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待科学学*不系统,不知如何学*这门知识,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学**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教科书的评价是以“单元评价”的形式设置的,并不意味着课时教学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评价活动。教科书之所以设计成“单元评价”,学生已奠定了“课时评价”的基础,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设计成“单元评价”后,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己的科学学*进行反思。但是,“单元评价”的落实,要靠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这是做好评价的保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识。

  5.认识简单机械的及作用。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落实《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3、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4、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5、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6、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7、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单元:人体模型

  试管、碘酒、淀粉、等。第二单元:眼球模型、简易照相机

  第三单元:种子、放大镜、显微镜、载物片等第四单元:星空对照图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组合器械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进度第一周

  3.5—3.11

  1、食物到哪里去了

  第二周

  3.12—3.17

  2、我们的呼吸第三周

  3.18—3.25

  3、心脏和血管

  4、脑和神经第四周

  3.26—4.1

  5、凸透镜

  6、照相机和眼睛第五周

  4.2—4.8

  7、保护眼睛

  8、潜望镜的秘密第六周

  4.9—4.15

  9、神奇的眼睛

  10、种子发芽了第七周

  4.16—4.22

  11、种辣椒

  12、植物的花第八周

  4.23—4.29第九周

  5.2—5.6

  第十周

  5.7—5.13

  第11周5.14—5.20

  第12周5.21—5.27

  第13周5.28—6.3

  第14周***—6.10

  第15周6.11—6.17

  第16周6.18—6.24

  第17周6.25—7.1

  第18周7.2—7.6

  总复*

  期中考试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术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16、春季星空17、夏季星空

  18、斜面19、杠杆

  20、滑轮21、齿轮

  22、自行车的科学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总复*

  期末考试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8

  新的学期开始了,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特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从上一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

  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主要围绕“结构与系统”这组统一概念,整合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以及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本册共设计5个单元,18个课题和2个专题研究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从而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作为小学阶段学生的结束册,本册重在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通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风格各异的建筑”是本册的第一个单元。从学生熟悉的房屋入手,组织学生探究房屋的由来和发展,分析其构成,研究建筑物的形状、结构与力的关系,进而欣赏建筑美。“奇妙的人体”单元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学*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全身协调运动、生长发育的快乐。“有序的生态系统”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过程,利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设计制作生态瓶模拟生态系统探究如何保持其*衡,进而联系日常的行为给我们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宇宙与航天技术”单元引导学生认识银河系和宇宙,自制望远镜并利用天文观测仪尝试观测宇宙,探究人造地球卫星的作用及

  发展,感受科技技术的发展给人们认识宇宙提供了便利,激发学生探索太空的兴趣,搜集相关资料,设计自己的空间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和其他国家对宇宙与航天技术研究的新成果的新动态。“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是全册及全套教材的结束单元,与三年级的“亲历科学”相呼应,通过搜集、查阅资料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科学家,学*科学家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关注科技发展的历史;同时组织学生对小学阶段科学课的学*进行回顾与总结,归纳所进行的探究活动的主要类型,分析探究活动的基本过程,梳理所学的技能,为进入初中阶段的学*奠定基础。

  专题研究“做一名小小建筑师”激发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建筑的知识(材料、结构与力等方面)和技能,按照设计流程,大胆设计、搭建建筑模型,体验建筑师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过程和成就感。专题研究“做一名小小生态学家”旨在引导学生学*研究生态系统时估算(计数)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同时体验生态学家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过程和方法。

  (二)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三)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帮助学生: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找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正确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进行设想的推测,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

  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和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及主要措施:

  1、提高课堂效率措施:

  (1)、根据教材及学生的实际认真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做到吃透教材,设计好科学活动、问题和作业。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精神饱满,面向每一位学生进行教学,努力调整每位学生积极性,把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心态,并适时调整。

  (3)、进一步确立学生的主体意识,对学生的回答和作业及时准确反馈,贯彻以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

  (4)、在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提优补差措施: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籍,并提倡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验、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活动,以进一步提高能力。

  (2)、帮助后进生建立自信心,继而贯彻表扬鼓励为主的原则,培养学生对科学课学*的兴趣。

  (3)、延伸课堂内容,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加强优生与后进生的联系,促使他们互相帮助,在团结的气氛中尽快成长。

  3、其它措施:

  (1)、利用学校设施优势,采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既激发学生的学*的兴趣,又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样化的环境中灵活掌握知识。

  (2)、重视活动的总结,注重课后交流、单元总结。

  (3)、科学课堂教学要兼顾实与活。

  (4)、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5)、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6)、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四、优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

  1、学困生的转化

  在科学学*方面的学困生有:刘美丽、梁亚南,他们记忆能力差,反应也较慢,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联系生活实际,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积极性。(2)采用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教育手段,提高他们的学*积极性。(3)利用课余时间为其补*,使他们不被落下。

  2、优生的培养

  (1)采用“一帮一、一对红”的政策,尖子生帮助学困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以求共同

  进步。

  (2)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说说自己的学*心得,提高学*的兴趣。

  (3)对优生的*常学*,也要多观察,多教育,防止他们出现骄傲现象。

  五、课时安排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分别为: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课时安排如下:

  单元课时

  风格各异的建筑6课时

  奇妙的人体8课时

  有序的生态系统6课时

  宇宙与航天技术6课时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4课时

  共计30课时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别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1、常见的建筑222、巧妙的结构233、美丽的建筑244、人体的组成156、呼吸与交流267、循环与运输278、生理与适应1810、小池塘、大世界2

  911、小瓶子、大学2

  1012、小行为大环境2

  1113、浩瀚的宇宙1

  1215、人造地球卫星1

  1317、走*科学家2

  1418、科学学*回顾2

  15复*

  5、消化与呼吸1

  9、健康成长114、探索宇宙

  216、在太空中生活2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9

  一、课程目标:

  1、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宇宙世界中非生物和生物个体的结构功能,以及由不同个体或成员按照一定结构层次所构成的系统,研究某些系统是如何通过相互作用而达到*衡、保持稳定的。

  2、从系统的角度更好地认识每一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相互联系与作用,激发学生欣赏一些结构、系统本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形成的美。

  3、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知识,理解、升华一些科学概念和规律,综合运用科学研究方法,总结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类比、联想、推理、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过搭建模型,分析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在研究某个具体事物时要从系统的角度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

  二、指导思想:

  1、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全面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为学生后继的科学学*和其他学科的学*,乃至终身学*打下基础。

  2、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学生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素养的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追求科学性、实用性、教育性、普适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1、能运用访谈、调查、网上查询等方法搜集获得相关的资料;能使用显微镜观察出较微小的生物或生物细小结构;能通过观察的出一个小生态系统中包含的各种动植物;能有根据地设定标准对纷繁的事物进行合理分类;能在接触各种事物的过程中发现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是如何想到这些问题的;能用类比或联想的方法对所要探究的问题进行假设;能设计实验或类比实验证实自己或别人提出的假设;能想出多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说明理由;能运用各种方法分析出各种事物和现象的结构、特点、关系、产生原因、异同点等,并能对自己的分析结果说明理由;能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简易材料独立地制作各种模型;能正确使用各种常见的方法对事物的特点、特性及数量进行测量或估算;能从实验结构或曲线图中分析或推测出相关的结论;能选用各种恰当的方式或方法把事物的特征、发展变化过程、研究结果等展示出来;能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能。

  2、能大胆地进行设想和推测,敢于发展自己的观点;能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研究、制作等活动;能与其他同学交流观点、方法、共享资料等信息,并能具体地说出交流的好处;能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能发现或意识到各种常见事物的内在和外在“美”;能公正地评价别人或自己的研究结果、观点、作品等;能意识到客观事物或时期对人类或自己的重要性;能关注科学技术的`新进展,表现出对科学探究活动有兴趣。

  3、能从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具体说明人体各系统、器官之间的关系;能举例说明各种常见简单生理现象产生的原因;能正确说出“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特征及需要注意的生理、心理和行为问题;能举例说明生态系统基本组成成分的作用,以及保持生态系统*衡的意义;能正确说出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造地球卫星的飞行原理;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人类在太空中与在地球表面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原理;能正确说出科学研究的大体过程即每个过程的作用;能正确说出各种方法和技能的作用。

  4、能分析、发现、举实例说出各种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对人类健康生活的帮助;能推测出各种事物中与环境和谐的因素;能举例说明使事物与环境保持和谐的意义;能利用已知的科学技术解决常见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分析:

  本册共五个单元,18课。

  第一单元 风格各异的建筑

  本单元是在学生认识了各种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力的作用之后,进一步指导学生认识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与功能。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建筑美,实现科学与艺术、技术、文学等学科的整合,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二单元 奇妙的人体

  本单元将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引领学生利用类比的方法探究人体的组成,认识从细胞到系统的层次关系;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学生消化、呼吸、循环等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惯,体验运动协调、身心健康、生长发育的快乐;鼓励学生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及其给人类健康带来的帮助。

  第三单元 有序的生态系统

  本单元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并使用类比的方法认识生态系统的构成;学*研究生态系统的方法,探究生态系统的*衡,模拟生态系统,设计制作生态瓶,并探究如何保持其*衡;分析我们日常的行为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

  第四单元 宇宙与航天技术

  本单元从科学技术的角度来研究人类探索宇宙的发展历史,以及人类为了更好地研究的探索宇宙,设计和发明的各种各样的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使人类对宇宙有了更多的了解,离开地球到宇宙中旅行、到宇宙中生活,也成为人类共同的梦想。重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五单元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

  本单元从搜集科学家的故事入手,组织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人类社会所做的贡献。从而加强学生对科学家、科技发展史的了解。

  五、学情分析:

  1、可喜之处:通过的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设、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不足之处:由于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压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六、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七、教学进度:

  单元课课时

  风格各异的建筑4课时

  奇妙的人体6课时

  有序的生态系统4课时

  宇宙与航天技术5课时

  像科学家一样工作2课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75人。通过两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有些学生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评价指标设计细致明确,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教科书的评价是以“单元评价”的形式设置的,并不意味着课时教学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评价活动。教科书之所以设计成“单元评价”,学生已奠定了“课时评价”的基础,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设计成“单元评价”后,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己的科学学*进行反思。但是,“单元评价”的落实,要靠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这是做好评价的保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识。

  5.认识简单机械的作用。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

  7、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问题,学会关爱生命。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撰写考察报告”的能力及认真细致、勤于思考、乐于动手实践的科学态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落实《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五、教学措施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3、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4、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5、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6、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7、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

  11、加强个人业务修养,不断学*有关科学课的资料;认真学*科学课程标准;

  六.注意事项:

  《课标》中提到“科学学*要以探究为核心”“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这说明探究既是科学学*的目标,又是科学学*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是学生学*科学的主要途径。在每一项科学活动中,都要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探究过程,即教师要参与探究。

  针对高年级教学特点和科学课的学科特点,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包括对数据的分析研究等。

  七、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单元:人体模型试管、碘酒、淀粉、等。

  第二单元:眼球模型、简易照相机

  第三单元:种子、放大镜、显微镜、载物片等

  第四单元:星空对照图

  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组合器械八、周次及课时安排

  九、教学进度表

  第一周:学前教育

  第二周:

  1、食物到哪里去了

  2、我们的呼吸

  第三周:

  3、心脏和血管

  4、脑和神经

  第四周:

  5、凸透镜

  6、照相机和眼睛

  第五周:

  7、保护眼睛

  8、潜望镜的秘密

  第六周:

  9、神奇的眼睛

  10、种子发芽了

  第七周:清明假

  第八周:

  11、种辣椒

  12、植物的花

  第九周: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术

  第十周:

  15、生物繁殖新技术

  16、春季星空

  第十一周:五一假

  第十二周:

  17、夏季星空

  18、斜面

  第十三周:

  19、杠杆

  20、滑轮

  第十四周:

  21、齿轮

  22、自行车的科学

  第十五周:

  23、未来的交通工具

  第十六周:研究与实践制作车辆模型调查家乡的种植业

  第十七至十八周:复*与机动

  第十九至二十周:考试放假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1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部分孩子能够对科学这门学科产生浓厚兴趣,而且素养培养得非常赞,好奇心极强,乐于动手,善于操作。课程难度值增加之后,也能够非常认真的学*,科学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学科。

  我所任教的二个班大多数学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强,倾听*惯有待培养,课后作业不能及时上交,一部分学生思维有些局限。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还应特别注意培养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三、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学生素质分析

  六年级共有2个教学班,130多名学生。经过半年的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五、目标指数

  *均分85分,及格率90%,优秀80%,巩固率100%。

  六、教学措施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的信心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自然相比,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中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试,而本册教材教学总课时则需要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效果。时间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老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和学生一起组织教学材料,精心地组织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尤其如此。对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神奇的能量》中的一些知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我们的科学老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发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课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我们可以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树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老师带着领着,于是我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究。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如果我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步伐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指导性探究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树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究时间,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展与应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作一个评价

  本学年江都市所有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所有的小学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至于他们的学*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维,会不会把科学学*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检验我们四年来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下面的教学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依据。所以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做到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要做到定量评价到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片面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四、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六、后20%学生学*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的训练。关注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能量等方面的发展,以学生作为科学学*的主体,以探究作为科学学*的核心。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半的'科学学*,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探究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对科学精神和方法都有所感悟,对学*科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但许多学生在准备材料、资料方面做得不好,影响学*效果。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地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地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地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地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地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地联系。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地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技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四、教材分析

  1。“生物地进化”——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环境地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人类发展地历史以及驯化动物地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地查找让学生亲历研究地过程,初步了解进化论。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分别从污染地现状、污染地源头、污染地危害、怎样防治污染地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地污水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地环保意识。

  3。“宇宙探索”——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地奥秘,激发他们地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此单元是全套教材地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地科学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地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较完整地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地形式作为小学四年来科学探究学*的一次汇报。

  5。“科学地历程”——此课是以科技史为专题地全套教材地总结课,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地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并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

  五、教学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积极性。

  2、调动实验小组的集体力量,合作学*,共同提高。

  3、注重对学生学*态度、过程的评价。

  4、及时做好教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让教学更有效。

  5、继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惯。

  六、教研专题

  大班教学如何有效组织科学课堂

  七、研究措施

  1、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创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和创新。

  2、以活动为载体,师生做好充分准备,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效果,同时以多元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学*和对科学探究的热忱。

  3、组织好小组学*,充分发挥实验小组的分工和合作的力量。

  八、教研课安排

  待定。

  九、业务学*安排

  1、学*《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理解消化,做好科学教学实践。

  2、阅读教育实践的专业著作和杂志。

  3、及时总结和反思,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学*和培训。

  十、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1、调查当地水域环境。

  2、去社区做环保宣传活动。

  3、观察星空。

  4、自主探究活动。

  十一、教学评价措施

  1、注重活动前的准备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3、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5

  一、实验目标:

  本学期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饲养、栽培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并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具体要求: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三、措施: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布置课外有效的观察实践作业,制定相应的评价措施,进行实效的评价以达到悉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利用来之不宜的春游、秋游等课外活动,安排专题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实效地科学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

  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

  (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2)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秘密

  实验仪器: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9滴管、培养皿

  实验过程:

  1、用小刀将洋葱表皮剥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

  2、制作洋葱切片:先取下一小片,用镊子取下,轻放在滴了碘酒的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从右向左滑动放在切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3、将制作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观察

  4、观察时用左眼观察显微镜,右眼看图,右手画出细胞形状图

  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它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实验名称: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

  目的:了解化学变化可能出现的变化

  材料:烧杯、硫酸铜溶液、铁钉。步骤:

  1、先观察铁钉的颜色。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

  3、取出铁钉,再观察铁钉颜色的变化。

  结论:铁钉颜色变红,说明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此处不是铁钉生锈,铁钉上的红色是置换出的铜)

  实验名称: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水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

  1.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教室门口的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进木板的部分没有生锈。

  2.铁生锈也与水有关。生活中的铁制品放在室外遭受风吹雨打的容易生锈,放在室内干燥地方的不容易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实验方法:

  1.在两个空盘子里分别装入水、菜油;

  2.把其中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一枚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一半浸入水中。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观察到的现象: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空盘子 水盘子 菜油盘

  实验结果: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课题:观察月相

  实验目的:通过对月相的观察,使学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养成长期观察的*惯。

  实验器材:黄色彩纸(每组十五张)、剪刀(每组一个)实验原理: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形状。实验步骤:

  1.对月亮在一个月内的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

  2.根据记录用剪刀剪出不同时间月相的样子

  3.制作月相规律图

  实验现象: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规律是:初二向左弯,初八右半边明亮,十五月圆,二十二左半边明亮,二十八向右弯。经历:新月上弦月圆月下弦月残月的过程。

  实验结果:月相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实验课题:“环形山”成因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模拟试验,对“环形山”的成因进行猜测,养成学生科学的思考问题的*惯

  实验器材:沙子(每组若干)、注射器、胶管(每组一套)、重球(每组一个)、学生自己准备的用具

  实验原理:环形山是流星、陨石撞击月球后留下来的。实验步骤:

  1.将注射器连接胶管并把胶管插入沙子底部 2.用力将注射器中的水推出,观察现象 3.用重球砸向沙堆,观察现象并记录

  实验现象:注射器中的水会穿出沙堆,形成火山状;重球砸向沙堆,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结果:沙堆会出现类似环形山的凹坑。

  实验名称:日食和月食

  实验目的:

  1、了解地球的日月食形成的原因。

  2、培养学生探究自然、了解自然奥秘的兴趣。

  实验仪器:三球仪、(或皮球、电灯、人头)

  实验过程:

  1、转动三球仪,月球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当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处在月影里的人,由于被月球挡住了视线,就看不见太阳或只能看见一部分太阳,这是什么现象?

  2、转动三球仪,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当月球转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时,太阳照在月球上的光就被地球挡住了,这是什么现象? 实验结论:

  1、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的中间,大致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的影子投到地球上,这是日食。

  2、当月球转到到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月球就处在地球的影子里,太阳照射月球的光被挡住了,这就是月食。

  实验名称:月相的成因

  实验目的: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

  实验仪器:三球仪、电灯(强光源)、皮球

  实验过程:

  1、把皮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在“月球”上,此时看到月球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

  2、使“月球”围绕“地球”地转一周,观察“月球”明亮部分的变化。

  3、填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国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实验名称:填埋场模拟实验

  设计目的:通过实验模拟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材料:广口瓶、镊子、喷壶、滴管(每组一套)、河沙、细石子(每组若干)、纸巾(每组2-3张)、墨水(每组一瓶)过程和方法:

  1.在广口瓶中放入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

  2.在瓶中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3.在石子上铺上2厘米的河沙

  4.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沙埋住

  5.慢慢往瓶中喷水,观察现象

  现象:向瓶中喷水后,纸巾中的墨水会随着水流渗入沙中。注意事项:浸墨水时注意不要溅到衣服和桌上

  特别说明: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材料和过程与方法。

  实验名称:考察家乡的环境

  设计目的:通过对家乡水资源的调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科学调查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材料:烧杯、滴管(每人一套)、放大镜(每组一个)、盛水样的瓶子

  过程和方法:

  1.制定考察计划,确定考察地点

  2.做好小组内的分工

  3.进行水样的提取

  4.静置水样,进行对比,仔细观察

  5.书写考察报告

  现象:水质良好,水中很少或没有杂质;水质不好,水中很多杂质,甚至会有刺激性气味。

  注意事项:取样时要注意安全,注意水边湿滑。如分地域取样时,取样滴灌不可混用。如全班一起行动,注意学生不要掉队,以防走失。对于特殊水质,不可随意闻或接触。

  特别说明:如没有时间课上调查,这部分内容可与社会课、综合实践课或班级活动结合进行,教师一定要做好组织工作,保证学生安全。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9篇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及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

  二、教学目标

  本册由“人的一生”、“无处不在的能量”、“地球的面纱”、“信息与生活”和“探索宇宙”五个单元组成。

  “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的身体能发出热,养成乐于和善于观察身体事物的*惯。知道摆的规律,。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通过电磁铁在通电条件下有磁性,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探索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追寻达尔文”,能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分析信息资料,对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在探索生物进化的问题中尊重证据,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自己的`理解阐述人类的进花历程。了解生命的几种观点,认识人类对社会起源的过程。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具体活动安排

  小制作:

  1、做一个听话摆

  2、做一个电磁起重机

  小发明:自制手电筒

  体验活动:

  让身体热起来

  观察活动:观察葱叶的启示

  实践活动:摩擦会产生热量

  手抄报:《未来的家园》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周第一单元第1课

  第二周第一单元第2、3课

  第三周第二单元第4、5课

  第四周第二单元第6、7课

  第五周第二单元第8、9课

  第六周第二单元第10、11课

  第七周第三单元第12、13课

  第八周第三单元第14、15课

  第九周第四单元16、17课

  第十周第四单元18、19课

  第十一周第五单元20课

  第十二周第五单元21课

  第十三周第五单元22课

  第十四周第五单元23课

  第十五周至期末研究与实践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六年级共有教学班4个。我担任这四个教学班的科学课教学。他们通过*六年的学*,对自然事物有了一些了解,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也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推理能力,概括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本学期对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经历较完整的.“收集证据、整理证据、分析数据、形成认识”的探究过程。还要求学生能够用查阅资料、制定调查计划、实地调查等方法获取信息,能够通过实验、记录收集证据,能够通过表格进行归类整理、分析数据、能够通过讨论、交流、展览等方式最终形成认识。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32课,分四个单元。

  1、微小世界。包括1---8课,使学生知道,怎么样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观察领域,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用图画记录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对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看到的洋葱表皮有什么不同。2、物质的变化。包括1---8课,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宇宙。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4、环境和我们。包括1---8课,引导学生认识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认识到每个人每天都会产生垃圾,这些垃圾对环境会造成破坏。关注垃圾的去向,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让学生知道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及比较分类能力。

  2、学*宇宙知识。让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知道对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尝试对信息的可信度进行判断是必要的。知道科学的进步需要永无止境的科学探索精神。发展对宇宙天文探索的兴趣。

  3、教育学生用联系、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认识和理解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

  四、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认识放大镜是“凸”“透”镜。

  2、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

  3、搜集整理月球的资料,根据资料的特征制作自己的“月球卡”。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和整理

  4、布置学生按要求带垃圾来进行称重测量。引导学生对垃圾产量大带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方法及措施

  1、学*制造放大镜。通过放大镜、显微镜对物体的观察、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2、学*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3、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4、调查统计家庭中一天产生垃圾的名称、重量和种类。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 次课 次教学内容课 时第1周

  常规训练

  1课时微小世界:1--21放大镜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2课时第2周3--53放大镜下的晶体4怎样放得更大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3课时第3周6--8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8微小世界和我们3课时第4周

  机动第一单元复*

  3课时第5周物质的变化:1--31我们身边的物质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3课时第6周4--6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铁生锈了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3课时第7周7--8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物质变化与我们3课时第8周

  机动第二单元复*

  3课时第9周宇宙:1--31地球的卫星——月球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3课时第10周4--64日食和月食5太阳系6在星空中(一)3课时第11周7--87在星空中(二)8探索宇宙3课时第12周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12个分组实验有第一单元第1课《使用工具》2课《杠杆的科学》3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7课《斜面的作用》第二单元1课《抵抗弯曲》2课《形状与抗弯曲潜力》8课《用纸造一座“桥”》第三单元2课《电磁铁》6课《电能和能量》第四单元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5课《相貌各异的我们》9个演示实验分别:第一单元第4课《轮轴的秘密》5课《定滑轮和动滑轮》6课《滑轮组》8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第二单元4课《找拱形》第三单元3课《电磁铁的磁力(一)》4课《电磁铁的磁力(二)》

  二、学生分析

  六年级有些学生不仅仅喜欢学*科学,而且个性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状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验实验的乐趣。

  2、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潜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潜力。

  4、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个性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观察和实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用心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潜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意味着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的学*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本学期我将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本学期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1、“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2、“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3、“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4、“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教学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主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只有充分了解学生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的'思维变化,才能做出正确的教学判断,并避免客观事实与学生的想象混淆。

  2、指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和描述。教科书中涉及了大量的观察、比较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观察对象在属性、结构、功能、关系等方面的特点,是学生建构科学概念的重要认识基础。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教科书中给出了各单元相应的记录表,并提示学生用文字、数据、简笔画、气泡图、网状图和柱形图等进行记录。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客观的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并随时提示他们将自己的记录与小组同学的记录进行比较、修正,教师每周都要对学生的记录进行督促和检查。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汇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描述的内容很多,有些甚至是实验过程的描述,这种描述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科学思维能力,教学中应耐心引导。

  5、指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尤其要重视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从证据、表格、图形获得的一些科学信息,并引导他们合理地使用这些信息做出科学解释。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教 学 内 容

  课时

  1

  课前教育

  2

  2

  1、放大镜;

  2、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2

  3

  3、放大镜下的晶体

  4、怎样放得更大;练*

  2

  4

  5、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

  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

  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2

  5

  8、微小世界和我们;

  单元练*

  2

  6

  1、 我们身边的物质;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2

  7

  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5、铁生锈了;练*

  2

  8

  6、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7、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8、物质变化与我们

  2

  9

  单元练*;期总中练*;

  2

  10

  1、地球的卫星一月球;

  2、月相变化

  3、我们来造环形山

  2

  11

  4、日食和月食;

  5、太阳系

  2

  12

  6、在星空中(一);

  7、在星空中(二)

  2

  13

  8、探索宇宙;单元练*

  2

  14

  1、一天的垃圾;

  2、垃圾的处理;

  3减少丢弃及重新利用

  2

  15

  4、分类和回收利用;

  5、一天的生活用水;练*

  2

  16

  6、污水和污水处理;

  7、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8、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2

  17

  单元练*

  2

  18

  单元检测

  2

  19

  学期总复*

  2

  20

  学期实验考核

  一、学生情况分析。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敢,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两个班中,207班认真,好奇心强,且思维活跃,科学的探究欲强,但其中部分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210班,总体上课堂纪律好,但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如一班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本册教材的总目标科学探究,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的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的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的联系。科学知识初步了解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的具体落实,请参看附学表4——“《全日制义务教育科(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每课中的体现”。

  三、本册教材的结构体系

  1、教材内容概述本册教材以“人与自然,学*结”为主题,编排了“生物的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探索”、“我们学*了科学探究”、“科学的历程”5个单元,一共有17课、39个活动。其中,“生命世界”有1个单元、4课书;“地球与宇宙”有2个单元、8课书;还设有2个独具特色的总结性单元、5课书。每个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1)“生物的进化”——此单元包括“生命的历程”、“物竞天择”、“人类的起源”、“动物的驯化”4课书。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着人类发展的历史、环境的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以及驯化动物的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的查找让学生亲历发现的过程,初步了解生物进化论。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7课时。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包括“小河的哭诉”、“污染来自哪里”、“清洁剂的‘威力’”、“保护我们的生命之河”4课书。此单元围绕“水环境污染与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污染的现状、污染的源头、污染的危害、怎样防止污染等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水污染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7课时。

  (3)“宇宙探索”——此单元包括“太阳和太阳系”、 “浩瀚宇宙”、“灿烂星空”、“宇宙畅想曲”4课书。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6~8课时。

  (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此单元包括“我们的科学学*历程”、“确定我们的研究主题”、“启动我们的探究之龙”、“分享我们的探究果实”4课书。此单元是全册教材、全套教材的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的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完整的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的形式作为小学四年来科学探究学*的一次汇报。此单元教学大约需要4~5课时。

  (5)“科学的历程”——此单元只有“科学的历程” 1课书。此课是以科技史为专题的全套教材的总结课,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并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此单元(课)教学大约需要1~2课时。

  2、教材结构特点及呈现方式?内容单元主题关键词情感态度方法、技能生命世界1.生物的进化进化时序尊重证据适者生存推理判断地球与宇宙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环保递进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研究地球与宇宙3.宇宙探索宇宙由*及远主动求知大胆想象观察猜想能力提升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探究全过程敢于探究注重事实综合运用科技史5.科学的历程STS历程传承文明关注科技回顾总结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以能力训练为明线、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隐性渗透的暗线、以科技史促进明线和暗线的完善,以主题单元构建内容结构,以科技史导入,以指南车卡通人引领,展开教材的知识体系。

  (2)围绕“人与自然”这一主题由*(人类自己)及远(地球资源、宇宙)、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编排教学内容。

  (3)特意设置了探究能力训练的总结性单元。3~4年级,重点训练了“观察”、“实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探究能力;5年级~6年级上册,重点训练了“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推理判断”的探究能力。本册教材将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探究能力(本期探究能力要求详见附表1)进行科学学*,并设置了探究能力回顾、总结、提升的专题单元。

  (4)科技史资料丰富,功能突出(详见附表2),并特意设置了科技史的总结性单元(即最后一课)。

  四、教学策略及注意的事项

  1、在非总结性单元中,有意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

  经过前面几个学期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训练,学生已具备初步的研究能力,因此,本册教学中,根据每个单元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应当引领学生综合运用各个方面的探究能力主动地学*,但具体到某一课,又应当有侧重点。例如:第1单元可以让学生经历接受式探究的全过程,其中的第1课,可重点训练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第2单元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围绕主题进行研究性学*的能力,其中的第1课,则可以重点训练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的能力。

  2、利用本册教材的2个总结性单元对学生进行探究能力的全面提升和科技史的教育。

  3、充分发挥科技史的功能。

  本册教材的科技史资料和前几册教材一样,在正文和“指南车信箱”里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就地取材,也可以作为案例进行加工,以充分发挥它的“激发兴趣”、“方法引领”、“技能指导”、“情感熏陶”等多种功能。

  五、附表,对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提问

  1.善于观察生活并从中发现问题,面对自己未知的领域能从不同角度进行发散性提问。

  2.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够对一些事物作出推想,能提出与课题有关的问题。

  3.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进行比较时,能找出便于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三、教材分析:

  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的。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提供足够的材料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完成探究任务。

  (2)帮助学生把现象、数据转化为证据,利用证据得出结论。

  (3)科学概念的构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长时间的学*才能达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础,让学生的认识沿着概念形成的规律发展。

  (4)本册有许多动手制作的项目,一定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制作的过程,只有在手脑并用的过程中,才能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本册教科书设计了许多探究活动,这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教师要发展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能力,继续学*运用对比实验进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整理,转化为证据,用科学探究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建构科学概念。

  2、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将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仍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因此在思维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现象和事实出发,帮助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应该基于对证据意识的培养上,使学生能够不断地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假设,通过理性的思考和大胆的质疑,来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学兴趣小组的各项活动。

  一、 教材分析

  六年级科学教材本学期主要安排的科学实验有两个,其中,分组实验一个是:第四课《通电的线圈》,研究线圈的特性。

  二、 学生分析

  六年级共有学生97人,这些学生不仅喜欢学*科学,而且特别喜欢做实验,从上学期的实验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能与他人合作,学会了写实验记录,并能进行自主实验。但也有个别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放不开手脚。甚至不敢参与实验。本学期还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指导。

  三、实验目的

  1、 教会学生正确的实验方法,体味实验的乐趣。

  2、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主动探索新知识。

  3、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实验设计、操作、观察、记录和整理资料等能力。

  4、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特别是知识素质和智能素质。

  5、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再观察核试验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

  四、实验措施

  1、课前教师要充分准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验过程。

  2、指导学生做简单的探究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填写实验报告,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3、加强观察和实验,充分利用仪器和器材,让学生参与观察和实验活动,从而获得知识,锻炼能力。

  4、师生共同开辟科学教学园地,自己搜集资料,自己动手制作教具,改善实验条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的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惯。

  二、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利用书籍、网络、报刊等查阅资料,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发展学生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数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科技发展促进观测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观测工具的改进又促进了科技的发展。从放大镜到显微镜,人类观察到微小世界越来越多的秘密。

  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的提高。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科学探究中的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是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科学家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和学生在科学课上经历的所有学*活动,其实都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信息的活动过程。

  第三单元《宇宙》

  宇宙是物质的,是可以被观察和认识的,人类已对宇宙有了越来越多地认识,但还有许多没有被认识的问题。

  宇宙是庞大和有序的。宇宙中的天体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是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大多数天体都有自己的运动模式,都处于规则的可以预测的运动中。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人类面临多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造成的,环境问题的解决要靠人类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力所能及的事。

  解决环境问题要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避免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每一个环境问题的解决都是一个系统工程。

  六、教学进度

  第1—3周(3、1~3、19)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4—7周(3、22~4、16)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8—10周(4、19~5、7)第三单元《宇宙》

  第11—14周(5、17~6、4)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第15—16周(6、7~6、18)期末复*检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生物的演变”、“月球”、“太阳与太阳系”和“无限宇宙”四个单元组成。

  “生物的演变”这一单元将启发学生探索生物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从而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生命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知道生物是不断演变与进化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一般成因。能以马为例为特例阐释生物进化的过程、规。能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作出合理的解释。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与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是除地球之外学生最接*的一个天体,相对而言更加容易观测。本单元就是以月球的基本情况,月相的变化规律和月相变化的原因以及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作为探究的内容,逐步培养学生通过坚持长期观察记录、进行模拟实验、查阅书籍和其他信息源等方式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后续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太阳与太阳系”,本单元的重要目标是引领学生“将太阳作为地球上最主要的能源(光和热的主要提供者)”来认识,来开展探究活动。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从身边开始,是从学生心中一个个小小的疑问开始的,从“观察太阳”到探究“太阳与动植物”、“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太阳与人类”、“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系”、“做太阳系模型”等一系列活动构成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目的是给学生们一把探究的钥匙,让他们亲自去打开一扇扇神奇的科学之门,充分享受探究的快乐!

  “无限宇宙”,本单元在前面学*月亮、太阳等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太阳系、银河系以及宇宙的关系,了解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艰辛,由于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运载火箭等宇宙探测器的不断运用,人类对太空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本单元的学*使学生知道一些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了解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史,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探索宇宙的奥秘,开展空间实验,开拓人类的生存空间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重大主题,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既可满足他们对探索太空的渴求,也可以给他们以宏观世界的启迪,使学生认识到宇宙不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是物质的,宇宙是运动的,是一个无限的世界。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中下层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观察出月相的结果,画月相示意图以及月相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太阳能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太阳与地球物质变化”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6篇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四、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共有6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们长大了》。第二单元是《遗传与变异》,第三单元是《进化》,第四单元是《共同的家园》,第五单元是《神奇的力量》,第六单元是《拓展与运用》。在各个单元学*中均有过程与技能训练。本册内容是科学课的深入,既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目的要求

  通过本册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对现象或结果作出合理的解释或有依据的推测。

  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初步学会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

  初步学会认识动物的周期性变化。

  初步学会通过调查收集证据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发展变化做出推论。

  重难点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学生素质分析

  经过三年半的科学课的学*,学生体会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对大自然,特别是对身边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喜欢问个为什么,喜欢提问题,爱提问题,这将驱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进一步的科学探究。但是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和家长对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而且有部分学生的学**惯不好,依赖性强,不愿动手,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教学措施

  带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做好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一、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5个班,通过两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初步由具体转变为抽象,教学中将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发展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实践活动,联系实际生活,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有一部分教学内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一学期的接触,我发现有些学生对待科学学*不系统,不知如何学*这门知识,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学**惯。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人体内部的秘密》、《我们怎么看到物体》、《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春夏星空》、《生活中的机械》、《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本册教科书以学生发展为本,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体现了“生活经验”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重点落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内容。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评价活动显示出整体性、连续性。本册教科书每单元设置一个“单元评价页”,以“单元探究主题”为评价依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开展评价活动,保证了内容的连续性和整体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趋势,评价方式可操作性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教科书的评价是以“单元评价”的形式设置的,并不意味着课时教学中就可以忽略或者省略评价活动。教科书之所以设计成“单元评价”,学生已奠定了“课时评价”的基础,本着“由扶到放”的原则,设计成“单元评价”后,有利于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己的科学学*进行反思。但是,“单元评价”的落实,要靠每一个探究活动的积累。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应更加强调过程性的评价,这是做好评价的保证。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待科学学*:想知道,爱提问;愿意合作与交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2、对待自然: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人体的秘密,如消化、呼吸、心脑循环等。

  2、了解我们是怎么样看到物体的知识及爱眼护眼的常识。

  3、了解秋生物生长与繁殖。

  4、知道春夏星空的知识。

  5.认识简单机械的及作用。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分析、采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比如: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利用简单的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相关资料。

  3、培养学生能利用简单的工具,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并做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

  4、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5、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6、引导学生尝试自主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和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具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落实《课程标准》中“让学生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要求。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

  四、教学措施及注意事项

  1、注意让学生自己进行科学探究,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2、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周期,感受生命,热爱生命。

  3、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根据教材特点,制作一些课件,借助课件的动画效果、彩色图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分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使学生易于接受。

  4、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5、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6、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7、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9、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具学具准备:

  第一单元:人体模型

  试管、碘酒、淀粉、等。第二单元:眼球模型、简易照相机

  第三单元:种子、放大镜、显微镜、载物片等第四单元:星空对照图第五单元:简单机械组合器械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进度第一周

  3.5—3.11

  1、食物到哪里去了

  第二周

  3.12—3.17

  2、我们的呼吸第三周

  3.18—3.25

  3、心脏和血管

  4、脑和神经第四周

  3.26—4.1

  5、凸透镜

  6、照相机和眼睛第五周

  4.2—4.8

  7、保护眼睛

  8、潜望镜的秘密第六周

  4.9—4.15

  9、神奇的眼睛

  10、种子发芽了第七周

  4.16—4.22

  11、种辣椒

  12、植物的花第八周

  4.23—4.29第九周

  5.2—5.6

  第十周

  5.7—5.13

  第11周5.14—5.20

  第12周5.21—5.27

  第13周5.28—6.3

  第14周*—6.10

  第15周6.11—6.17

  第16周6.18—6.24

  第17周6.25—7.1

  第18周7.2—7.6

  总复*

  期中考试

  13、果实是怎样形成的

  14、植物的分身术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教学任务与目标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

  二、教材内容的基本分析(含重点、难点等)及删补意见: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学生双基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四、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改革的大体设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努力做到:

  1、注重搜集信息、现场考察及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和试验。

  2、专题研究,注重情景模拟、科学小制作及讨论辩论。

  六、教学进度

  略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

  我所任教的这班中,共有27个学生,男同学思维较活跃,女同学虽学*较认真,但思维不灵活。大部分学生认真,好奇心强,科学的探究欲强,但有个别学生的自我意识过强,倾听*惯有待培养。有的学生思维有些局限,发言不积极,表现欲望差,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学生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保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学生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如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理,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学生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1、解学生对所学科学问题的初始想法,特别是一些概念理解过程中出现的想法。

  2、指导学生反复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控制变量实验要加以指导)

  3、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

  4、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

  5、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

  五、补差意见

  1、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复*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学困生,师生都要特别关爱。抽时间与他们谈心,端正学*态度,确定学*目标。

  2、对*时缺课未做实验的学生要调查摸底,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实验率100%。

  3、课前检查前节课的作业,有问题及时纠正;课后交流,课堂复*的要点消化的怎样,进行抽题检查;*时提醒,碰到该生及时了解复*情况和作业完成的情况,及时提醒不要忘记作业。选择“小老师”,让他们在集体的合作学*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4、给困难生以更多的展示机会,以呵护并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时一些简单的题目,请他回答,让他找回自信。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只要待转学生有点滴进步,就要予以鼓励,使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去争取下一次的进步。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2~5班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六(4)班学生男女差别比较大,相对来说男生大都比较"听话",对待科学课比较认真,课前准备都相当认真,对于老师课外布置的任务都能很好的完成,但是上课时发言不够积极,男生好动,经常丢三落四,但是上课大多数都能踊跃思考,大胆发言。因此,要让男女生互相学*,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个别学生自制力比较差,如蒋东川、王川、姚XX等总是不能管好自己,上课不是走神,就是做小动作,需要老师重点关注。

  二、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五、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一、指导思想

  科学教材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全面关注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方式,科学技能方法的训练。关注对科学的理解,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方法和能量等方面的发展,以学生作为科学学*的主体,以探究作为科学学*的核心。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三年半的科学学*,学生已经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比较了解,很多学生探究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对科学精神和方法都有所感悟,对学*科学也有很浓厚的兴趣。但许多学生在准备材料、资料方面做得不好,影响学*效果。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能围绕主题制定研究计划,能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测量、查阅、统计等方法搜集和整理信息并进行分析,能借助数据、文字、图表有条理地阐述自己地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地评议、友好交换意见,尝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和科学小论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地好奇心和求知欲,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敢于创新,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地保护,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关心科技地新发展,关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地联系。

  科学知识

  初步了解生物地进化、水环境污染与保护、宇宙、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人类科技发展历程等有关知识。

  四、教材分析

  1、“生物地进化”——此单元主要引领学生围绕环境地变化对生物进化的影响、人类发展地历史以及驯化动物地历程展开研究,并通过对化石的分析、资料地查找让学生亲历研究地过程,初步了解进化论。

  2、“水环境污染与保护”——此单元分别从污染地现状、污染地源头、污染地危害、怎样防治污染地角度并通过考察、调查、观察、实验等多种方式展开研究性学*,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地污水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增强学生地环保意识。

  3、“宇宙探索”——此单元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想象、讨论等一系列活动由*及远地了解关于太阳、太阳系、银河系及宇宙地奥秘,激发他们地求知欲,同时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4、“我们学*了科学探究”——此单元是全套教材地总结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比较系统地回顾和总结四年来所经历地科学探究历程,梳理、总结出探究地一般过程和方法并再次经历一次相对较完整地探究过程,然后以研究报告和科学探究成果展示会地形式作为小学四年来科学探究学*的一次汇报。

  5、“科学地历程”——此课是以科技史为专题地全套教材地总结课,旨在让学生对人类科学技术发展地历史进程初步有所了解,并对这一进程中所体现地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所感悟,能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并且在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得到升华。

  五、教学措施

  1、做好课前准备,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积极性。

  2、调动实验小组的集体力量,合作学*,共同提高。

  3、注重对学生学*态度、过程的评价。

  4、及时做好教后反思,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让教学更有效。

  5、继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学**惯。

  六、教研专题

  大班教学如何有效组织科学课堂

  七、研究措施

  1、注重良好师生关系的培养,创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和创新。

  2、以活动为载体,师生做好充分准备,认真组织,保证活动效果,同时以多元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学*和对科学探究的热忱。

  3、组织好小组学*,充分发挥实验小组的分工和合作的力量。

  八、教研课安排

  待定。

  九、业务学*安排

  1、学*《科学课程标准》和科学教师教学用书,认真理解消化,做好科学教学实践。

  2、阅读教育实践的专业著作和杂志。

  3、及时总结和反思,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业务学*和培训。

  十、学科实践活动安排

  1、调查当地水域环境。

  2、去社区做环保宣传活动。

  3、观察星空。

  4、自主探究活动。

  十一、教学评价措施

  1、注重活动前的准备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评价。

  2、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3、评价方式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科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校六年级共1个班级,他们经过三年的科学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科学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

  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注意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训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所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二)知识目标

  1。了解细菌的主要特点和对人类正反两方面的作用;知道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中的一类。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了解物质的变化有的可逆,有的不可逆。

  3。观察生活中运动静止相对性的事例,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表示距离和实践的关系,直到物体运动需要的位置、方向和快慢等

  (三)能力培养

  1。培养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评议和讨论。

  2。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探究活动提出大致的思路或计划。

  3引导学生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并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与他人交换意见。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以主题研究的形式编排了《微小的生物》、《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太阳、地球和月亮》、《生物与环境》、《研究与实践》六个单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以生物体的外部表象及内部结构、物体与物体的运动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科学探究活动,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促使学生在“事物宏观的外部表象与微观的内部特征”之间建立联系,进行以“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

  借助学生不断丰富的间接“生活经验”,切入到科学探究活动之中。《微小的生物》单元引导学生从耳熟能详的病毒、细菌和真菌开始,认识一些微生物,从微观处揭示生命世界的奥秘,感受生命世界的多姿多彩。将馒头发霉、食品变质等自然现象与微生物的生命繁殖活动结合起来,理解自然事物的变化是相互联系的。《物质的变化》单元在学生了解常见物体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对物质的多样变化进行观察、实验,用辨证和联系的观点看待物质的变化。《物体的运动》物质的运动,通过对运动与静止现象的观察、探究、搜集整理信息等活动,理解静止与运动相对性的道理,《太阳、地球和月亮》认识白天黑夜产生的原因,四级的更替日食和月食的产生让你产生对宇宙的好奇心,产生探究问题的意识,《生物与环境》环境可以改变生物,生物与环境密不可分,从而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观察与测量、采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尝试用学到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册教科书的编排从探究对象上看,重点强化了认识事物内部的变化特征和变化的相互联系,既有对事物外部表象的观察,又从微观世界认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变化的规律性分析,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微生物世界,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如病毒与生命健康、物质的运动等。探究水*较前几册教科书有明显的提升,加大自主探究的实施力度,加大学生生活经验的整理与提升,进一步强化学生对间接生活经验的回顾与运用。在探究技能上,突出逻辑推理为主的思维技能训练,设计了大量的强化学生逻辑推理的探究项目,如根据发霉馒头的外部表象,推测产生变化的原因,力求在事物的表面特征与内部变化之间建立联系。

  难点: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和思维方式认识问题。探究逐步加深,螺旋上升更加明显,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的理解。解释与模型是六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模型的训练。

  或在教学中采用先进的电教手段来辅助教学。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知识,上网查与资料,搜集图片、报刊等。

  在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根据教材特点,让学生查一查、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多种感官并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六、各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微小的生物 3周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3周

  第三单元:物体的运动 3周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3周

  第五单元:生物与环境 3周

  一、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显微镜下的世界》、《我们的地球》、《物质在变化》、《探索宇宙》、《假设与实验》。从知识覆盖面上,覆盖了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物质世界三大领域。

  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属于生命科学领域,是在学生学*了常见的动物、植物、人体这些生命体的一些同共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微生物及生物的基本结构来编写的。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查阅资料了解,亲自动手实验接触微生物,使他们在研究神秘的微生物世界的同时,发现秘密,掌握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也是我们人类生息繁衍的惟一场所。人类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几百万年,自从人类文明的出现,人类对地球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本单元从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开始,引领孩子们从地球表面到地球内部去认识地球,依次研究地球的外部形状、表面地貌、内部结构,以及长期以来地表的变迁情况。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本单元属于“物质世界”板块中“物质的变化”范畴,教材从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经历部分或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提高科学探究的水*,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问题的积极性。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本单元是依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有关“天空中星体”的内容标准来建构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记录太阳和月球的运动变化,探究它们的运动模式,锻炼自己的毅力;让孩子们通过了解人类对宇宙奥秘的探索,认识科学的进步和人类智慧的潜力。引领学生进入天文这座神圣的殿堂,打开宇宙这本书,遨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解答心中的问题,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本单元首先是通过问题与探究方法的关联,引导出“提出假设”也是探究问题的一种常见的方式。其次通过对实验的定义介绍了实验的两种基本类型:模拟实验和对比实验。由于实验是一种综合的探究技能,因而,我们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既包括体现实验自身特点的最基本的方面,即实验的类型、因果假设、实验中的条件与单变量控制,还包括学生能够按照实验的基本步骤从事实验活动。

  二、教学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使每一节课成为聚沙成塔的沙,滴水穿石的水。设计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不同的行为化动词表述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尽可能用表现性目标表达需长期积累才可能实现的目标。

  2、科学老师充分认真地做好课前准备,包括自身对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和对实验仪器的规范科学地操作、实验材料的制作,以及学生实验的课前准备、课中指导工作等。

  3、让探究成为科学课学*的主要方式。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要求一步到位。

  4、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和使用网络、多媒体及仪器的使用,让学生原本较陌生的、枯燥单调的微生物教学变得生动、具体、有趣。

  5、因地制宜选取教学内容和开展教学活动。本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编写的,但我国各地的教学资源和学校状况差异很大。为了使各个地区的科学课教学能够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希望老师们充分利用当地教学资源实现教材编写的基本意图。在条件不能满足的学校,我们可以寻找替代品,把当地容易获得的相似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或者简化某些观察活动,积极开展适宜本地特点的科学学*活动。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同学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同学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局部效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同学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学将根据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发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同学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置,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时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妙。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动身,同学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置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置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维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同学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维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同学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同学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方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置,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同学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资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资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和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资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资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资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时发展,视野不时开扩的线索编写。同学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使同学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时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同学观察的范围,激发同学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同学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同学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协助同学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时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和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效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和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效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效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一起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和显微镜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标本。

  ●学*使用适当的器材和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和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和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效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身的放大镜

  2

  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

  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

  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

  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实质:发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发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发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同学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发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同学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同学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同学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同学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我们要求的是,同学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动身,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发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身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学*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同学通过学*,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出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同学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发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和这些化学变化所随同的现象。同学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懂得化学变化与生发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协助同学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时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发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发生新的物质。

  ●物质的化学变化会随同各种现象。

  ●物质的变化与人类的生发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发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获得结果。

  ●学*通过“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思维方式,自身设计对比实验进行验证。

  ●经历简单的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实验过程,培养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按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整理、分析并概括总结,逐步形成科学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丰富自身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识的必要的。

  ●培养以证据说话的观念和行为*惯。

  ●体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协助我们认识事物的实质。

  ●体会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以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

  ●认识到科学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观察物质的变化

  2

  混合沙和豆子;加热白糖

  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检验食物中的淀粉;制作神秘的信件

  4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食盐;检验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气体

  5

  观察铁锈;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6

  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7

  观察铁钉生锈的快慢

  8

  制作饮料

  (三)“宇宙”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的教学要让同学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在感知的基础上,在所提供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太阳系、一些星座、星系等模型的建构,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有一定解释力的宇宙的体系或结构模型,培养同学对天文的兴趣。

  通过这八课的学*,希望同学认识到,宇宙是一个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星系构成;组成宇宙的星系或星体都在运动变化,分布在不同的宇宙空间并有不同的特征;宇宙是庞大的,但是可以被人类探索、发现和认识的。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为了增强单元教学的活动性,教科书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如画月相、造环形山、日食的模拟实验、建太阳系的模型、建北斗一七星模型、制作活动星图等,使同学对宇宙的理解建立在一些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之上。这是本单元的特色之一。

  另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一些课后的活动,如观月、观星、收集资料等,希望这些活动能激发和培养同学学*天文的兴趣。

  本单元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客观存在的观察障碍,如天气、灯光等;二、夜间观察活动较难组织、开展。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解决。

  第1课:让同学对月球的基本情况、运动方式以和人类对月球探索的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完成一张自身的月球卡的制作。

  第2课:让同学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同学观察白昼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第3课:通过一个有趣味的活动一造环形山,让同学在制作月球环形山模型的过程中,对环形山的成因展开探究。

  每4课:让同学对有趣的天文现象一日食和月食展开探究,这需要同**用前面所学的有关日、月、地三天体运动模式的知识,模拟再现日食和月食,从而明白这两种现象发生的原因。

  第5课:让同学了解太阳系的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数据表处置数据,并建立太阳系模型。同学将惊奇地发现,所建太阳系模型与有关太阳系示意图相差甚远。

  第6课:同学将实际做一个星座模型,从而明白星座实际是远*不同、相互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形成的视觉构图。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二、教材内容分析

  六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微小世界”“地球的运动”“工具与技术”和“能量”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带领学生观察和研究日常生活中未曾关注或知之甚少的微小物体。这个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和观察视野的不断发展这条线索编写,引导学生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如较小的昆虫、昆虫的器官、生物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借助这样的实践活动,发展学生在光学、生物、物质的结构、科学史等多个方面的认知,并让学生从中深切体会到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促进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这个单元虽以观察为主,但同时有机融人查阅资料、动手制作、对比分析等多种学*形式,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认知。

  “地球的运动”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在太阳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有规律地运动着”的大概念。因为学生并不能直接观察到地球运动,所以本单元将立足于学生的原有认知,引导学生系统而深人地采用模拟实验、查阅资料、实际观测、建构模型等多种探究方法,在探究中不断建构和修改自己对地球运动的认知模型。学生最终将认识到地球有规律地运动,从而形成昼夜交替、天体东升西落、四季更替等现象。在本单元的学*中,学生将在较大的尺度上认识地球和太阳的运动关系,借助推理、想象和模型认识地球上一些现象的成因,与“微小世界”单元形成良好的结构互动,有助于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世界。

  有了“微小世界”单元中学生对多种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认识,“工具与技术”单元中学生的学*活动将更有基础。本单元希望学生对“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技术包括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方法、程序和产品”以及“工具是一种物化的技术”等主要概念有着自己的理解,为此,教科书选择了在人类发展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几种工具和技术进行学*和研究。学生通过对几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斜面、杠杆、轮轴等进行测试,使用剪刀、活字印刷、书本、电脑等工具和技术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深刻感悟到重大的发明和技术会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并发生巨大的变化,利用工具和技术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量”单元围绕“能量守恒和转换”这个大概念来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设计,遵循小学生的年龄和学*特点,并没有从抽象的定义出发来演绎各种能量形式及其相互转换,而是从引导学生调查、统计、分析身边的能量表现形式人手,选择学生感兴趣、实践性强的电和磁为主要探究对象,深人浅出地展开对能量的形式与转换的探究认识。此外,教科书联系生活实际,对新能源开发和低碳环保生活方式等。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惯和生活*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实验中的观察能力、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培养学生亲*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课时安排:

  每周两课时,每课一课时。

  第1课小草和大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什么是草本植物、什么是木本植物;

  能力目标:能够辨别植物的茎的主要特征,并根据它的特点辨别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情感目标:在相互的合作中,体会学*科学的乐趣和学会相互合作。

  教学重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教学难点:能根据某一植物的特点,正确的辨别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比较小草和大树(外出观察)

  1、导入:对于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我们早已不在陌生。今天。我们也将到校园里去看看,寻找一些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比较它们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听从小组长的安排;

  (2)、注意安全,不能攀爬大树和随意的采摘小草和树枝;

  (3)、认真的观察,及时的做好记录。

  3、观察

  4、整理汇报:

  (1)、“我”观察到的小草

  (2)、“我”观察到的大树

  (3)、归纳:你发现小草的茎和大树的茎有什么不同吗?

  5、认识:

  像蟋蟀草一样具有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像玉兰树那样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比较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6.辨别:我们常见的植物中那些是木本植物?那些是草本植物?

  二、活动二:给植物分类

  1、导入:认识了许多的植物后,你会从些方面来对它们进行分类呢?

  2、观看书中提供的图片,初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分类的标准;

  3、小组内讨论分类的标准;

  4、根据分类的标准给植物进行分类;

  5、汇报分类的结果;

  6、统计:全班同学共找到多少种分类的方法?

  三、拓展:认识一些新的植物

  绿藻

  水绵

  肾蕨

  苔藓

  板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接任六年级科学教学,同学们通过三年的科学学*,科学探究已经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部分学生学会了收集资料、整理分析和进行实验记录的科学探究方法,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据上学期科学老师介绍:学生非常喜欢科学实验,四个班级由于课堂常规的不*衡,导致综合能力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观察不仔细,操作欠规范。

  二、教材简析:本册共分四个单元,共32课。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从使用工具开始,提出研究问题,然后研究最简单的机械—杠杆,由此开始认识杠杆类机械,再研究非杠杆类机械,最后以自行车为载体,以齿轮研究为主要内容对本单元的研究作一次总结与提升,让学生对机械的作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各类机械和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2、有的机械可以省力,有的机械不能省力但能发挥其他作用。

  3、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机械。

  过程与方法:

  4、通过实验和收集数据,发现问题并作出自己的分析解释。

  5、对于自己的预测,用实验来证实。

  对于自己的探究,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乐意与同学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引导学生们对纸的抗弯曲能力进行研究。并运用学到的形状和结构的知识,做框架、建高塔、造桥的活动中,知道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的需要;发现改变物体的形状结构可以改变其承受力的大小;体验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巨大影响,提高探究兴趣,发展探究能力。

  第一部分(1——7课)是探究形状结构的科学道理。1——6课分别研究条形、拱形、框架等结构。7课是认识桥梁的结构。

  第二部分(第8课)“用纸造一座桥”是设计科学合理的形状结构。

  教学目标:

  1、知道增加厚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改变材料的形状可以改变材料的某些性能。

  2、知道拱形承受力的特点是可以向下和向外传递承受的压力。了解圆顶形、球形等有与拱形相似的特点。

  3、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强。

  4、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5、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得出合理的结论。

  6、在探究中能既大胆假设又能小心求证。

  7、发展尊重他人,认真倾听,敢于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发展乐于动手、善于合作不怕困难的品质,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第三单元: 能量

  从学生最熟悉的电出发,探究电生磁,制作电磁铁,观察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把电能变成机械能。然后以电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化为中心,认识各种不同形式能量及其相互转化,再扩展到认识太阳能,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绝大部分能量都来自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活动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课),探究电流怎样产生磁性,制作电磁铁并研究电磁铁的磁极和磁力大小,研究玩具小电动机怎样转动起来,感受电能转化成动能的奇妙。

  第二部分(6—7课),通过寻找电的用途,研究电的来源,认识电能和其它能量间的转化。

  第三部分(第8课)探究煤、石油、天然气能源矿产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认识我们使用的能量几乎都源于太阳能的转化与储存。

  教学目标:

  1、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2、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改变电磁铁的正负极接法、改变线圈的绕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电池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3、经历一个完整的较深入的探究过程,研究电产生磁、电磁铁磁力大小、小电动机转动原理,体会到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的重要性,将自己的分析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

  4、认识能量有多种形式,能相互转化并储存在一些物质中。意识到重数据分析,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得出结论,体会到合作的必要与留意观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本单元所关注的是物种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认识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认识生物个体不同的形态结构与他们的生活环境的关系以及多种多样生物存在的意义。

  1-2课记录统计校园中的动植物种类,用生物分布图描述,感受校园生物的多种多样,建立认识。

  3-4课从校园生物拓展到自然界生物多样性认识。通过分类活动,领悟分类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建立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5课研究人类自己,认识生物个体与个体之间也是千差万别的。

  6-7课引领学生认识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物的特殊身体结构,生物形态结构,体会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8课运用资料分析,认识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的权利。

  教学目标:

  1、知道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知道同种生物不同的个体各不相同

  2、初步理解生物体不同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知道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知道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

  3、能观察到生物之间可辨识的不同特征。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能用实验、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能倾听他人的报告,并能用适宜的方式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4、能够关注周围生物所生活的环境,具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能够认同人类是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愿意与生物家族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

  5、能够体会到仔细观察常会有许多新发现,发展研究生物的兴趣。

  三、教学措施:

  1、用丰富多彩的亲历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能力。

  2、用激励的评价语言激发他们的兴趣,用展示成果的活动彰显他们的能力(四人合作小组:组长、实验员、记录员采取轮换制)

  3、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指导他们规范操作实验(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

  4、提供成果展示*台,评选制作作品(建高塔、美丽的桥、生物多样性小报……)迎接学校主题开放活动。

  5、建立经常性评价与综合性评价考核制。课堂常规30%(发言、倾听、不同意见、独特观点)+实验探究30%(记录表、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卷面测试30%+小组合作自评10%。

  操作:常规记录1人(制表格),科学课代表1人收集活动记录、实验报告、成果资料。小组自评表。

  四、教学进度:

  周 次

  教学内容

  课时与地点

  1

  1、使用工具 2、杠杆的科学(一)、(二)

  3实验室

  2

  3、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一)、(二) 4、轮轴的秘密

  3实验室

  3、

  5、定滑轮和动滑轮 6、滑轮组 (一)、(二)

  3实验室

  4、

  7、斜面的作用 8、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一)(二)

  3实验室

  5

  国庆黄金周

  6、

  1、抵抗弯曲 2、形状与抗弯曲能力(一)(二)

  3实验室

  7

  3、拱形的力量 4、找拱形 5、做框架(一)

  3实验室

  8

  5、做框架(二) 6、建高塔(一)、(二)

  3实验室

  9、

  7、桥的形状和结构 8、用纸造一座桥(一)、(二)

  3实验室

  10

  1、电和磁 2、电磁铁 3、电磁铁的磁力(一)

  3实验室

  11、

  4、电磁铁的磁力(二) 5、神奇的小电动机

  3实验室

  12

  6、电能和能量 7、电能从哪里来 8、能量与太阳

  3实验室

  13、

  1、校园生物大搜索 2、校园生物分布图

  3生态园

  14、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工作做准备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

  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二、教学建议

  1.用足每一分钟,上好每一节课,坚定在40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的信心

  纵观本册教材,有六个单元,共20课,应该说是科学课八册教材中内容比较多的了,再与以往第十二册自然相比,课时数也比较多。而再看这个学期是一个短学期,其中还包括五一长假以及学生的期中测试,而本册教材教学总课时则需要29~33课时,也就是说每一节科学课都得实打实地最大效率地提高教学效果。时间之短,密度之大,要求科学老师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要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每一分钟的价值。要求科学教师课前认真备课,认真和学生一起组织教学材料,精心地组织课堂上的每一个活动,活动要求少而精,任务要求小而实。少做或不做那些大而空的,泛泛而谈的活动。

  2.科学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需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自己得有一桶水。新课程虽不必要求教师面面俱到,虽不必要求教师要有“一桶水”的量,但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内涵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科学课上尤其如此。对于本册教材中的《遗传与变异》、《进化》以及《神奇的能量》中的一些知识点,由于在老的人教版教材中涉及的不多或者说有的根本就没有涉及,所以我们的科学老师要加强这方面的阅读学*,不能依靠自己的老底子,须知不断学*的教师才会跟上形势的发展,科学教师绝不能在科学课堂上犯科学性的错误。我们可以一知不解,但不能将一知半解的东西教给学生。

  3.相信学生,树立大活动观

  在科学课程刚刚起步时,出于对科学的理解,学生不会做,往往由老师带着领着,于是我们称这一阶断为引导性探究。现在四年的科学课程学完了,如果我们还这样不放心,还是想手把手的搀着学生,这样显然不符合学生发展的步伐了。本册教材主要的是以教师的指导性探究为主,适当地让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这就要求科学教师树立一个大活动观。要求给学生大段的科学探究时间,要求提供给学生必要时的帮助,至于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相信孩子们自己有能力去解决,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本册“拓展与应用”的一个训练侧重点。

  4.多种评价手段相结合,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学*作一个评价

  本学年江都市所有的科学课程都到了六年级,也就是江都市所有的小学生都进行了四年的科学课程的学*。至于他们的学*效果到底如何,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他们会不会进行科学的思维,会不会把科学学*的过程与方法运用到他们的实际生活当中去,有必要对学生四年来的科学素养作一个检测,一方面检验我们四年来的教学成果,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下面的教学积累一个数据资料及从中进行反思的依据。所以要做好评价工作,要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做到自主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知识评价与技能评价相结合,要做到定量评价到定性评价相结合,要做到片面评价与全面评价相结合。为学生四年来的学*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为江都市的四年科学课程的改革作一个阶段性的汇报。

  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为了使科学课的教学工作能顺利进行,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四个单元,简单机械(1--5课)、自然资源(6--10课)、浩瀚的宇宙(11--15课)、插上科学的翅膀(最后一页)。

  在“简单机械”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通过工人师傅常用的一些工具,来探索它们的原理,以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在“自然资源”这一单元里,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和节约能源的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在“浩瀚的宇宙”这一单元里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着他们去参与和努力;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插上科学的翅膀”,这一单元其实是本册内容的概括与总结。学生们通过本册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像、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并从小树立科学的理想,在未来的科学世界里自由地飞翔。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人类面临的一些资源问题:缺水、矿产资源、土地荒漠化等。了解家乡资源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积极关注环境问题,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实际行动参与改善环境的活动;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培养资源意识。

  3、了解宇宙方面的天体知识。

  4、了解科学对人类的重要作用,增强科学探究的本领,学**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猎奇心较重,其实他们的求知欲望也是很高的。但他们的特点是依赖性强,思维不够活跃。

  五、方法措施:

  1、充分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以教材为揽本,多了解自然界的一些现象,以拓宽知识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先增加感性认识。

  2、引导学生多做实验,提高兴趣,尽量要求独立实践、独立思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以逐渐消除依赖心理。

  一、学生情况分析:

  这一学期我担任六年级的科学课。从上几学期的学*情况来看,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的地方,研究气氛浓厚。但由于一部分学生对科学课的研究方式不适应,不知道如何最有效的观察、探究、描述、总结、不会实际应用或联系实际。通过三学年的科学学*,学生对科学学*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学*的注意力集中了,小组合作探究更加融洽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也更强了,对于“科学”也很有自己的见解。不是说孩子是天生的探究者吗?所以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待改进的是学生课堂学*的规范性和个别学生的学**惯。另外科学探究小组的探究态度和*惯要进行重点培养。

  二、教材情况分析: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风格各异的建筑、奇妙的人体、有序的生态系统、宇宙与航天技术、像科学家一样工作五个单元。

  三、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四、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风格各异的建筑,认识常见的建筑及其结构,建筑物的审美。

  2、奇妙的人体,认识人体的组成,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认识生理发育的过程,向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像科学家一样工作,本单元主要向学生介绍著名科学家的故事,教育他们向科学家那样工作。

  五、具体措施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学生对科学活动十分地感兴趣,并能以自己的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这一届学生比较活泼,生性好动,好奇心强。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六、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周)

  第四单元(第十周~第十三周)

  第五单元(第十四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一、教材情况分析:

  六年级下学期,将是小学生小学科学课学*的最后一个学期。通过前面三年来的学*,他们已经经历了许多典型的观察、研究、认识周围事物和周围环境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接下来的这个学期里,我们期望学生们向什么方向发展呢?进一步打开他们观察、研究、认识事物的窗口,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就是六年级下册教材的基本设计思路。在这一册《科学》教材里,学生将学*“微小世界”“环境和我们”“宇宙”以及“信息”四个单元。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三、各单元主要目标、要求

  1、“微小世界”是向学生打开的第一个窗口。在“微小世界”这个单元里,学生们借助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研究各种物体。集中研究的内容首先是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他们将观察昆虫身体构造的细节部分。接下来要研究放大镜下的晶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还将研究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自制一个简易的显微镜,并使用它展开一个观察、研究身边生命活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的.发现会拓展学生们了解认识世界的新视野,激起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更大兴趣。

  2、“环境与我们”是向孩子们打开的第二个窗口。此前他们参与了有关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许多探究活动,但还没有对我们的生活的地球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观察的视角。这一单元将引领学生们关心有关地球整体的环境问题,并力图影响他们的日常行为*惯。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活动是从研究垃圾问题开始的,试图通过调查垃圾来源、组成及处理方式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认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身体力行,参与解决这一问题的活动。继垃圾问题之后,教材又引导学生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和关注人类面临的其他一些环境问题,如淡水资源缺乏、温室效应、土地荒漠化等,并引导他们开展考虑家乡环境、制定保护环境的班级活动方案和个人环保行动计划。

  3、“宇宙”是向学生们打开的第三个窗口。他们在以前的科学课上接触的主要是有关地球物质、构造及运动的知识。这一单元将引导他们去参加有关太阳、月亮、星体的观察、研究活动。他们会观察月相的变化,做月球上环形山形成、日食和月食形成的模拟实验,根据教材提供的数据建一个太阳系的模型,利用自己制作的活动观星图,在夜晚观星……他们还将了解宇宙的其他知识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这些活动将使他们不仅知道不断膨胀的宇宙是一个充满活力极具魅力的世界,还会知道探索宇宙是人类前赴后继的艰巨事业,期待他们去参与和努力。

  4、“信息”单元的指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通讯、传播、计算机方面的内容,而是将科学探究、搜集事实和证据、推理和寻找解释的活动作为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教材试图用这样一种设计使学生们对四年来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梳理,建立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加深对科学探究本质的理解。在这一单元里,学生们将参与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体验要准确获得一个事实,除认真观察外,还须将想象、推理与事实区别开来,在交流中要学会倾听和准确表达。

  四、具体措施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活动;

  7、各班建立科学学*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

  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

  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第一周~第四周)

  第二单元(第五周~第七周)第八周五·一休息

  第三单元(第九周~第十二周)

  第四单元(第十三周~第十五周)

  第十六周复*、期末评价

  一、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同学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同学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局部效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同学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学将根据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认识到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发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同学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置,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时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妙。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动身,同学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置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置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维护行动。

  通过以上不同视角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同学将会对小学阶段所学的物质世界、生命世界、地球与宇宙等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世界是变化着的,多样的;世界是物质构成的,人无时不刻不在与之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我们应当维护地球环境。

  在本册的学*过程中,同学的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本册的重点是:

  1.通过系列化的探究活动,较全面地收集证据。在本册,同学除了通过观察、实验方式外,还将学会用统计、调查、收集资料等方式来收集证据。比方对垃圾问题、水资源问题的研究。

  2.对各种证据进行处置,尤其是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如根据资料对水中微生物的研究,根据八大行星数据表建立太阳系模型等。

  3.学*对现象进行科学解释,获得概念性理解。本册将让同学学*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如画出通过显微镜观察出的结果,画日食成因图,建立环形山模型,形成垃圾问题的解决方案等。

  4.加深对探究的理解。如在“物质的变化”单元中,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认识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等。

  5.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坚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主要资料清单:

  1.“微小世界”单元

  观察工具: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玻璃片,*面镜片,显微镜。

  观察对象:昆虫或昆虫器官(昆虫的足、翅、触角等)标本;食盐、味精、矿物晶体;水中的微生物如草履虫、眼虫等;洋葱、动物、植物和人体的细胞装片。

  其他工具或资料:小刀、滴管、碘酒、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或其他纤维。

  观察的图片:多种生物细胞和细胞作用的课件或图片。

  2.“物质的变化”单元

  实验资料:火柴、生锈的铁钉和铁片、蜡烛、米饭、淀粉、碘酒、几种常见的食物、小苏打、白醋、铁锈、硫酸铜溶液、涂有油漆的铁制品、小自行车、白糖、柠檬酸、自制电路检测器。

  其他工具:滴管、榔头、镊子、玻璃杯、小饮料瓶。

  3.“宇宙”单元

  模拟实验资料:圆纸片、皮球、玻璃球、兵乓球、打气筒、注射器、沙盘、电筒、蜡烛、纸板、橡皮泥、棉线、铁丝、星空图。

  相关资料:有关月球、日食、月食、太阳系、北斗一七星、夏季星座、航天器、人类宇宙历程的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4.“环境和我们”单元

  观察实验资料:广口瓶、洗净的小石子、纸巾、墨水、有回收标志的塑料瓶、堆肥箱、包装盒。

  常用工具:弹簧秤、自制量杯、放大镜、显微镜。

  相关资料:有关垃圾场、垃圾污染河道、回收垃圾、水污染等图片或多媒体资料。

  三、各单元概述、教学目标和实验清单:

  (一)“微小世界”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按人类观察工具的不时发展,视野不时开扩的线索编写。同学将经历用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行进一步的观察,激发他们深人探索大自然奥妙的兴趣。使同学了解到,人类为了更好地探索自然界,一直在不时地改进观察工具。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发现了原来不知道的许多秘密。

  教学的重点是拓展同学观察的范围,激发同学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

  第1课:同学通过讨论和体验,对放大镜的构造和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第2-3课:指导同学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器官和物体的微细结构,体会用放大镜比用肉眼观察更有利我们对身边世界的了解。

  第4课:协助同学了解从放大镜到显微镜的发明过程,认识到是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时改进,使人类观察到越来越小和越来越精细的物体和结构,发现了微生物和细胞。

  第5-7课:指导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和细胞,了解人类用显微镜探索生命世界的效果,同时认识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8课:对单元学*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和对人类探索自然的效果进行梳理,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效果。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直接有关。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一起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手执透镜和显微镜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标本。

  ●学*使用适当的器材和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和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效果。并以多种方式交流和汇报。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时进步对促进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效果表示敬佩。

  3.实验清单:

  课次

  主要实验

  1

  放大镜观察物体;制作自身的放大镜

  2

  放大镜观察昆虫标本;放大镜观察蚜虫

  3

  放大镜观察实验、白糖、碱面、味精颗粒;制作食盐晶体

  4

  制作简易显微镜;了解显微镜下的新发现

  5

  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洋葱皮表皮细胞切片

  6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切片

  7

  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

  (二)“物质的变化”单元:

  1.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从化学变化随同的现象中,寻找化学变化的实质:发生了新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发生了哪些新物质,怎样判断发生了新物质,这就需要同学学会寻找足够多的证据,作为判断发生了新物质的依据。

  本单元的核心概念是物质的变化,同学需要认识到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从同学认识发展的角度,我们并不要求同学掌握化学变化的类型和化学变化生成的具体新物质,这对同学来说为时尚早,他们将在中学时继续学*。我们要求的是,同学能够从种种变化的现象动身,推断物质的变化是否发生了新物质,然后寻找各种证据验证自身的假设,从而达到提升科学探究能力的日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同学学*科学的思维和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很重要的。同学通过学*,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上能有所发展,在理解科学、理解科学的思想和观点、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方面能有所提高,是本单元教学所期望达到的主要目标。

  第1课:主要出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2课: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同学详细观察没有变化的沙豆混合和发生了新物质的白糖加热,分辨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变”与“不变”,分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

  第3-6课:具体介绍一些化学变化的类型以和这些化学变化所随同的现象。同学通过观察现象、作出假设、寻找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研究各种化学变化,总结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发生了新的物质。

  第7-8课:通过研究化学变化速度的控制,介绍化学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同学懂得化学变化与生发生活之间的关系。最后协助同学总结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2.单元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时地发生变化的。

  ●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物理变化不发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发生新的物质。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做准备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数学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情况分析(知识、能力、学**惯等)

  本班共有学生48人,部分的学生学*态度端正,有着良好的学**惯,上课时都能积极思考、主动、创造性的进行学*。但班级学生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很多,针对这些情况,本学期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及格率和优生率。

  二、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整理和复*单元是在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整理和复*,使原来分散学*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为初中的数学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历对“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的原来”,会用“鸽巢问题的原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鸽巢问题”,会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教学难点:

  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经历“鸽巢问题”的探究过程,用“鸽巢问题”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现有教具,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时数

  备注

  一

  2.13-2.19

  负数的认识、在直线上表示数、折扣

  4

  二

  2.20-2.26

  成数、税率、利率、解决问题

  4

  三

  2.27-3.05

  生活与百分数、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4

  四

  3.06-3.12

  圆柱的体积、圆锥的认识

  4

  五

  3.13-3.19

  圆锥的体积、整理与复*

  4

  六

  3.20-3.26

  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

  4

  七

  3.27-4.02

  正比例、反比例

  4

  八

  4.03-4.09

  比例尺

  3

  清明节

  九

  4.10-4.16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用比例尺解决问题、整理与复*

  4

  十

  4.17-4.23

  自行车里的数学、复*

  4

  期中考试

  十一

  4.24-4.30

  鸽巢问题

  4

  十二

  5.01-5.07

  数与代数

  3

  劳动节

  十三

  5.08-5.14

  数与代数

  4

  十四

  5.15-5.21

  数与代数

  4

  十五

  5.22-5.28

  图形与几何

  4

  十六

  5.29-6.04

  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

  3

  端午节

  十七

  6.05-6.11

  统计与概率、数学思考

  4

  十八

  6.12-6.18

  综合复*

  4

  十九

  一、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这些内容:方向与位置、正反比例、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数学内容的总复*。本册教材的这些内容是在前几册的基础上按照完成小学数学的全部教学任务安排的,着重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掌握它们的体积等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进一步形成统计的观念,提高依据统计数据的分析、预测、判断能力;理解比例、正比例、反比例的概念,加深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然后把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加以系统的整理和复*,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新的教学内容与系统的整理和复*,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培养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册教材中的圆柱和圆锥、简单的统计、比例都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首先,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一些计算,既可以为进一步学*其他形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其计算打好基础,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也可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逐步增强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学*好比例的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用数学方法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而且也使学生获得初步的函数观念,为进一步学*相关知识作初步的准备。因此,让学生认识这些内容的概念,学会应用这些概念、方法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点。

  本册教材编写特点:

  1、重视研究图形的特征,鼓励学生猜想和估计,加强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已经教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它们都是由几个*面图形围成的几何体。本册教学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和圆锥。这两种立体图形都是含有曲面的几何体。教材教学时,同以前各册一样,重视加强学生的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每一种形体时,都引导学生先观察形体的特征,然后进行一些实验。教材鼓励学生联系已有知识对新学*的内容先猜一猜或估一估,在猜测或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此外,本册教材在联系实际方面也有所加强。一方面在教学形体概念加强联系周围的实物,另一方面适当增加了实践活动和先测量物体再计算表面积或体积的练*题。

  2、加强看懂和分析简单统计图的训练,注意要求适当。

  3、突出比例的概念,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正比例关系和反比例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函数关系。修订后的教材中,比例知识趋于简化,教学的重点是正、反比例的概念,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只保留一些较简单的。本册教材为了突出比例的概念的应用,作了以下几点改进:

  ⑴加强比例尺与比例概念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比例的概念,又便于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和解比例的方法来解决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

  ⑵教学正比例概念之后接着教学反比例概念并增加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对比。

  ⑶在比例知识解应用题的最后增加了用不同知识解的练*题。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加强数学知识的整理,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系统化。

  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总复*,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更好地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本册教材对这一单元的编写作了以下几点改进:

  ⑴把小学的数学内容分为整数和小数、简易方程、分数和百分数、量的计量、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简单的统计七部分,依次分别复*。

  ⑵在复*每一部分知识时,注意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⑶选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整理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

  ⑷在练*中既注意基本的训练,又注意适当加强灵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练*,以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5、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

  本册教材继续加强能力的培养,做法与前几册基本相同,另外还结合本册特点加强灵活运用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⑴培养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⑵培养抽象、概括能力。

  ⑶培养判断、推理能力。

  ⑷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⑸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继续学*统计的知识,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时安排:

  方向与位置共3课时,正反比例共6课时,圆柱和圆锥共14课时,统计7课时,回顾与整理26课时,综合应用12课时。

  四、学生分析:

  本班共40名学生,其中男生23名,女生17名。中等学生比例较大,学困生占25%,学生的整体基础较差,发展不均衡,本学期应该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一、指导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 65 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采取“一帮一”、“小老师”等方法,以全面提高数学成绩。

  1、学*情况分析:

  从上期单项测查和期末综合测查情况看出,在数与代数方面,分数的的乘除法掌握较好;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通过*时长期坚持练*,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都比较好;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能正确画出指定圆,能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推导出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知道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实践与综合运用方面,学生参与了花边设计比赛、家庭用电调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没有真正内化,因此概念部分的得分率比较低;个别学生计算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看错、算错,导致计算错误;审题不够细致,思维不严谨,不能灵活解决一些变化的问题。

  2、学生情况分析:

  (1)踏实努力,积极上进:

  这类孩子上进心很强,热爱数学学*,他们的学*态度端正,书写工整,发言积极,作业正确率高,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让问题蔓延发展。

  (2)自以为是,耍小聪明:

  这类孩子比较聪明,但对自己要求不高,总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了,上课要么和同学说话,要么自己玩自己的,作业马虎,因此,孩子身上的优势明显减弱。

  (3)心浮气躁,贪玩好耍:

  这类孩子在学*上表现出浮躁,心静不下来,学*责任感差,耍心重,因此完成作业表现得极不专注,注意力容易分散,作业质量不高。

  (4)学*懒惰,不会倾听:

  这类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懒”,懒得听、懒得写,遇到一点困难就逃避,学*欠账越来越多,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三、教材分析

  (一)全册书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共5个单元,其内容包括:百分数、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和总复*。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4个领域。

  本册书共有6个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4个领域。全册教材内容如下:

  知识领域 单元小节

  数与代数

  1、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解决问题

  2、正比例和反比例 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整理与复*

  空间与图形

  3、圆柱和圆锥 圆柱

  圆锥

  整理与复*

  统计与概率

  4、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实践与综合应用

  5、总复*

  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战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外表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外表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考虑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笼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使学生扩展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丈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1、规范学生的学**惯:

  从课前的预*、听课、作业等数学学*提出明确的要求,每项要求必须落实,形成一定的规范和*惯。

  2、突出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有效推动新知的学*。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刻理解教材,弄清知识间的脉络联系,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有效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推动新知识的学*。如,在学*分数加减法、约分、通分、折线统计图时,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学*准备,利用原有知识帮助学生主动掌握新知。

  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学*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活动之中。

  4、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与第一学段的学生相比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分层要求,因材施教

  班上学生个性各不相同,学*能力有强有弱,因此,不能对学生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学*目标和要求,分层次设计作业,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期将把分层次设计作业作为研究重点)

  五、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协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褒扬他们,使其体验胜利、努力学*。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和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一起教育。

  六、课时安排

  百分数 13课时

  圆柱和圆锥 10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 9课时

  统计 4课时

  总复* 20课时

  (注:除去节假日和月考,计划在12周结束)

  一、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90人,女生54人。从上学期学*情况和考试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一些基础的知识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学*态度较端正;但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不够强;有几名学困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应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方程思想方法的认识,提高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3.让学生在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置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有条理地继续表达的能力,不断增强空间观念。

  4.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5.让学生联系对百分数的理解,认识扇形统计图,初步体会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的特点,能根据扇形统计图所呈现的信息提出或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结合实例,初步认识众数与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初步体会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等不同统计量的不同特点。

  6.让学生在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培养根据所需解决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相应策略的自觉性和能力。

  7.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

  2.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

  3.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尤其要加强计算教学。通过相应的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5.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学生及时提醒,限时改正,逐步提高。

  6.多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7.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四、全册课时安排:

  全册共安排72课时的教学内容,其中30课时的总复*。全学期大约有20%的教学时间留作机动。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六年级数学和科学的教学任务,本学期是这届毕业生在小学的最后半年,也是最紧张的学*阶段。为了能让学生利用这有限的时间学好小学知识,为今后的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会继续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落实好“双基、双培”教学模式,制定本学期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双基双培”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3班现有学生64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又因为是毕业生最后紧张的学*阶段,本学期一定要重视学生们的思想工作。所以开学第一个月的工作重点是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多与学生们沟通。在教学上,本学期重点是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们,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动机,进入最佳学*的动态。抓好学*上有困难的学生们教学。

  三、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和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们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例的教学,使学生们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圆柱和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们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们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了有关数据可能产生误导的内容。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们认识到利用统计图虽便于作出判断或预测,但如不认真分析也有可能获得不准确的信息导致错误判断或预测,明确对统计数据进行认真、客观、全面的分析的重要性。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等知识的学*,教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体会如何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多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努力方向:

  1、认真学*新课堂的理念,加强学*,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

  2、课堂上继续落实“双基 双培”教学模式,并做到不搞形式化,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效率。

  3、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备出实效的教案,做好表率作用。

  4、多听教师的.课,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取长补短,扬长避短。

  5、激发本班学生的学*兴趣,努力提高本班的数学成绩。

  6、照顾到每个层次的学生,减少学困生的数量,争取消灭不及格。

  7、多反思、勤总结,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及时的记录下来,写出高质量的教学随笔。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钻研教材,认真制定每课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环节,课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特别照顾到后进生。

  2、*时的练*要有针对性,对于后进生和优秀的学生要分别出一些适合他们的练*。

  3、加强操作、直观的教学,例如教学圆柱和圆锥时,就要利用操作、直观教学,以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4、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加强能力的培养。主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迁移类推能力;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6、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并设计有效的预*作业。

  7、做好后进生辅差工作,采用兵教兵的方法。

  8、制定好总复*计划,把复*工作做细,做实,争取提高六年级毕业成绩。

  一、学生基本情况

  本班现有学生3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16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学*比较突出的有10人,处于中间水*的有13人,中下水*的有7人。这10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不够积极主动。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主动去学*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以前对知识掌握较好部分是:

  1、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还算可以。

  2、学生的口算、笔算验算及脱式计算较好。

  3、学生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思路和步骤清楚。

  4、学生能很好的解答几何画图形方面的题目。

  不足之处:

  1、学生粗心大意忘写答案。

  2、运用知识不够灵活,表现在已掌握的知识,做题目时不能灵活地运用。

  3、学生书写不是很工整、完善。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和总要求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例容易的应用题。

  2、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3、使学生会看和制作含有百分数的复式统计表,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2、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五、教具和学具

  三角板直尺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方格作图纸

  六、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课时安排

  一、负数(3课时)

  二、圆柱与圆锥(9课时)

  1.圆柱…………………………………………6课时左右

  2.圆锥…………………………………………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比例(14课时)

  1.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4课时左右

  2.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4课时左右

  3.比例的应用…………………………………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自行车里的数学……………………………1课时

  四、统计(2课时)

  节约用水……………………………………1课时

  五、数学广角(3课时)

  六、整理和复*(27课时)

  1.数与代数……………………………………10课时左右

  2.空间与图形…………………………………9课时左右

  3.统计与概率…………………………………4课时左右

  4.综合应用……………………………………4课时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18人,女生22人。这个班目前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两极分化严重,大部分同学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兴趣,数学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钻研,敢于探索,爱提问和质疑。但是后进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个别学困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基础又不扎实,爱耍小聪明,爱捣乱,从而导致学*成绩不理想,如刘雅静、肖雪钦、韩萌婷、徐洪浩、于帅等同学成绩太差,学*态度极差,对提高全班整体成绩有比较大的难度。针对班级中的这种实际情况,本学期我准备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他们进行教育。

  二、教材分析

  六年级第二学期是小学阶段最后一个学期,教材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进入第三学段的学*打好基础出发,把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分成两部分编排。在前五个单元里教学新知识,全面完成《标准》规定的第二学段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目标。在回顾整理部分系统复*小学阶段教学的主要知识,在深化理解的同时组织更合理的认知结构,通过适当的练*形成必要的技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数学素养。

  本册教材内容中,空间与图形方面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数与代数方面包括:百分数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百分数的应用;比例知识,学*内容包括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解比例、正反比例的意义和应用;比例尺方面包括比例尺的认识和应用;数学与生活方面包括排列和组合知识;

  统计与概率包括:扇形统计图以及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外还包括小学六年来所学的第一、二学段所学知识和方法的整理和复*。

  教材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了数学情境,在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中,形成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模式。在知识结构的安排上,也注重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路清晰、形式新颖,使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应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扇形统计图、转化的解题策略以及总复*板块的系列内容。

  教学难点: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推导、成正比例和反比例量的判断、解题策略的灵活运用。

  四、具体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巩固所学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能够运用圆柱、圆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的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单算法合理、灵活的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通过回顾整理,巩固已形成的一些计量单位的表象,牢固的掌握所学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并能较熟练的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向课堂要质量。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生有学会向会学转变,有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提倡学法的多样性,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学,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4、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5、采用互帮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认真落实作业辅导这一环节,及时做好作业情况记载,并对问题及时给学生提醒,及时纠正,逐步提高。

  六、教学安排

  (一)新授部分

  一、山东假日游----百分数(二) 12课时

  二、冰淇淋盒有多大---圆柱和圆锥 13课时

  综合应用----水与冰 1课时

  三、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13课时

  四、快乐足球-----比例尺 11课时

  综合应用---让校园绿起来 1课时

  五、奥运奖牌-----统计 6课时

  数学与生活 2课时

  回顾与整理----总复* 21课时

  (二)期末系统复* 15课时

  总共约95课时

  双基情况

  大部分学生本册应掌握的知识基本掌握较好,尤其是分数计算方面准确率较高,但在实际应用类,如应用题,还有个别学生对题目难以理解,解题困难。

  学*能力

  大部分学生学*较主动,能自觉进行课后复*、课前预*,课堂上发言较积极,但有个别学生依赖性较强,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较差,听课时较易分神,学*成绩较不理想。

  学**惯

  学生学**惯大多较好,课堂听课认真,作业基本上都能按时完成。只有少数差生学*上仍有惰性,完成作业较应付。

  主要缺漏补缺措施

  应用题、概念的应用加强应用题的分析、理解,梳理解题思路。

  加强概念间的理解、比较、分析。

  全册教材基本要求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会看比例尺,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初步认识球的半径和直径,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4、了解简单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会看和初步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5、使学生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6、结合新的教学内容和系统的整理和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贯彻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全册重点难点

  关键重点: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②圆柱、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及圆柱、圆锥的体积。③整理和复*小学数学知识。

  难点:①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实际应用。③小学数学有关知识体系的建构。

  关键:①运用知识迁移,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理解掌握比例、比例尺、正反比例的意义;解比例应用题,通过分析已学过的常见的数量关系,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成哪种比例关系,再列出方程解答。②充分利用电教媒体,通过演示,学生实验,操作,揭示规律,从而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出多种方法来推导计算公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做好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确实做到精讲多练,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

  建构。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贯彻数学课标标准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的学*方法。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地概念并能正确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同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课件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及圆锥的体积。

  统计图教学时首先思考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一个统计表中有关数量间的百分比关系。紧接着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教研

  专题优化练*,提高教学质量

  专题落实措施根据班级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设计有层次性的练*。

  结合整理与复*,设计系统性较强的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

  课后作业尽量做到分层练*。

  第(一)单元内容:负数

  教学重点:会读写负数,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比较负数的大小

  教学措施: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的意义。

  初步建立数轴的模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二)单元内容:比例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比例的有关概念及应用

  教学措施:比例这一单元先教学成正比例的量,接着教学成反比例的量,然后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进行联系、对比,最后再教学正反比例的应用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反比例的概念及判断,避免发生混淆;对于应用题,安排用不同的方法解一道题目,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比例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知识的解题能力。

  第(三)单元内容:圆柱与圆锥

  教学重点:圆柱、圆锥的特征及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及有关的综合性问题。

  教学措施:圆柱及圆锥的教学从直观入手,通过对常见实物观察,使学生认识圆柱的形状,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几何图形,然后介绍圆柱各部分名称。通过教师演示及学生实验来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锥的体积。

  第(四)单元内容:统计

  教学重点:学会看统计图表

  教学难点:通过统计表回答问题

  教学措施:

  让学生知道在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上,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然后依次说明三种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最后在例题和练*中,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使学生学会看统计图表、会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养成学生应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惯。

  第(五)单元内容:数学广角

  教学重点: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

  借助教具、事物操作和画草图方式进行“说理”,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模型”思想。引导学生先判断某个问题是否属于用“抽屉原理”可以解决的范畴,再思考如何寻找隐藏在其背后的“抽屉问题”的一般模式。

  第(六)单元内容:整理和复*

  教学重点:梳理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措施:复*时重视基础知识的复*,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同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则加强反馈,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及时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惯,形成基本能力。培化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19人,从上学期的学*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期末检测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学*积极性高,学*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还不够扎实,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弱,学生的学**惯(比如审题*惯、书写*惯、检查*惯和作业是否及时完成等)还有待培养。

  在学*态度方面,本班大约有20%的学生学*被动,大约有8%的学生作业存在欠交或迟交的现象,作业有错不自觉订正的情况更为普遍。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既要学*新的知识“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又要系统复*小学阶段所有的知识,可见学*的压力比较大。特别是学困生,存在更大的压力与挑战。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在学生学**惯的培养、知识的复*与巩固、学困生的帮扶上都是本学期工作的重点。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三部分。“总复*”包括4个单元。

  (一)圆柱和圆锥:包括“面的旋转”“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4个课题。

  (二)正比例和反比例:包括“变化的量”“正比例”“画一画”“反比例”“观察与探究”“图形的放缩”“比例尺”7个课题。

  (三)总复*: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图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面图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惯。

  3、通过对生活中与体育相关问题的解决,学会综合运用包括算式与方程在内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4、通过对生活中与科技相关问题的解决,扩展学生数学视野,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5、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6、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7、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图、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均数问题。

  9、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认识圆柱和圆锥,理解特征;学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了解体积的推导过程。

  2、培养学生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和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分析问题,加强学生对统计思想和方法的认识。

  3、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运用比例知识接应用题。能运用不同的知识解答应用题,加强整数、分数运算和比例之间的联系。

  4、系统的整理和复*,使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更好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预定目标。

  六、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七、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八、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一单元一圆柱和圆锥

  1、教学准备;

  1。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体积;

  2、实践与活动;

  3、练*一四单元二正比例和反比例

  1、变化的量;

  2、正比例五1、画一画;

  2、反比例六1、观察与探究;

  2、图形的放缩;

  3、比例尺七1、练*二;

  2、整理与复**复*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整数;

  2、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九数与代数

  1、常见的量;

  2、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十数与代数

  1、估算;

  2、计算与应用;

  3、运算律;

  期中检测十一数与代数

  1、运算律;

  2、用字母表示数;

  3、方程十二数与代数

  1、正比例、反比例;

  2、探索规律;

  十三空间与图形

  1、图形的认识:线与角;

  2、*面图形;

  十四空间与图形

  1、立体图形;

  图形与测量;

  2、图形与变换;

  3、图形与位置

  十五统计与概率

  1、统计与概率;

  2、可能性;

  十六解决问题的策略

  十七小学数学全面复*

  十八做好期末质量检测准备工作

  十九期末考试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是本册教材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⑦经历对“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分析、推理的能力。

  ⑧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

  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⑩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3、教学重点

  ①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

  ③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④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⑥了解比例尺,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⑦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⑧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⑨对小学阶段

  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

  4、教学难点

  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图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出图像,会根据其中一个量在图像中找出或估计出另一个量的值。

  ④会求*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⑤会综合应用学过的统计知识,能从统计图中准确提取统计信息,能够正确解释统计结果。

  ⑥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⑦通过对小学阶段所学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熟练掌握和运用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5、教具和学具:三角板 直尺 圆柱、圆锥的实物及模型 方格作图纸

  二、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2、积极学*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经验,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能力,使他们学的轻松快乐,使学

  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提高学生学*自主性和学*的效率。

  3、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备好课、上好课,批改好作业,以积极认真的态度来影响学生,提高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使学生愿学、乐学。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0)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集锦1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上学期的相互帮助和学*中,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惯,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风,爱学、会学、勤学、乐学、愿学、主动学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少数学生计算不过关,粗心大意,计算马虎;概念理解有偏差,对灵活情况不会灵活分析,学*较为呆板;在解答应用题中,理解不仔细不深刻,不能很好地去审题,变化一下数据、改变一下问题就不会解答了。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方法的指导,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百分数(二)、圆柱和圆锥、比例、比例尺、统计、以及小学六年来所学的数学内容的总复*。

  教材在编写方面体现了以下特点:

  1、在情境的创设方面注重突出数学情境。

  2、合理安排知识结构,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3、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4、总复*的'编写思路清晰、形式新颖。

  三、教学重难点

  圆柱和圆锥是本学期的重点,比例知识是本学期的知识难点。

  四、教学目标与要求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成数、税率、折扣与利息的意义,能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掌握它们体积的计算公式,学会正确计算它们的体积,认识表面积,学会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

  3、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轴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给定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能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比例尺的意义,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运用比例尺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结合具体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6、通过回顾整理,系统掌握统计图表、统计量及可能性等有关知识。

  7、通过回顾整理,能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方程等基础知识;能熟练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系统掌握所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8、感受数学语言表达的简洁性,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9、在数学学*活动中,形成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和研究新课程理念,学*新课程标准。精心备课,认真上课,有序复*。同时积极研究新课堂改革,钻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自己教学工作,提倡短时高效,极力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开好家长会,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相互交换不同的意见;同时多与学生交流,可单独,可小组,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状态,准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部署,采取不同的措施。

  3、尊重学生,在言行和举止上努力做到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多鼓励少批评。多和学生做*等的交谈,做到师生互动,亲如一家。在教学上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4、成立互帮互助学*小组,建立一帮一互助模式,以一名优生带动、帮助一名学困生,这样优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同时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高。同时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以促进培养更多的优秀生,鼓励提高学困生。

  5、重视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和理解教学;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集体协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一、情况分析:

  1、班级概况

  六年级现有人数23人,其中男生11人,女生12人。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均分87.13,及格率91.3%,优秀率73.9%。

  2、知识掌握情况

  六年级大部分学生能掌握基本的读和听的能力,能够听懂一些简短的对话,阅读一些较简单的对话和小故事。但是对说和写的能力仍然比较薄弱。学生虽然对英语学*有一定的兴趣,但仅局限于单词的学*,一碰到对话的学*,则有畏难情绪,不愿学,也学不好。另外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说,说的能力很弱,语音语调也不太标准。单词书写仍有少部分学生不达标,句子书写则打部分学生比较困难。本学期要加大训练学生说和写的能力,培养对英语的积极的兴趣

  3、学生学**惯、兴趣、方法及心里特征

  六年级的学生对英语学*兴趣整体有所下降,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部分学生上课比较好动,自控能力差,课堂气氛难调动;学生积极性较差,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学期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放在首位,注意分层教学,引导学生端正学*态度,掌握良好的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主要内容为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共有4个教学单元、2个复*单元。每单元分“A、B、C”三个部分,共12页,复*单元为6页。全书配有彩色卡通式插图,设计新颖活泼,生动有趣。本教材的设计与编写体现了对传统外语教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比较、分析和研究多种国内外小学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形成了本套教材特有的编写体系。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是以话题为纲,以交际功能和语言结构为主线,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英语完成有实际意义的语言任务,即:话题-功能-结构-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的任务。

  (一)、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61个单词和短语以及7组句子和4个单句。要求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并能读懂简短语篇。

  2、能完成1个手工制作。

  3、能听懂、会唱2首歌曲。

  4、能听懂、会吟唱2首歌谣。

  5、能完成2个自我评价活动。

  6、能理解2个幽默小故事。

  7、能了解2项简单的中西方文化知识。

  (二)技能目标

  开发学生自主学*和独立运用运用所学语言去做事情的能力。发展学*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能动思考,主动做事,主动调整学*方式,发掘他们积极求知、努力进取的潜能。

  (三)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学*英语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初步建立学*英语的自信心;适当介绍中西方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工作措施。

  1、融会话教学与情景表演之中

  2、巧用实物、头饰、卡片、chant等来帮助进行单词教学。

  3、利用读写课等时间对学生进行单词书写的指导

  4、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尽可能让学生形象的感知语言,形成一定的英语思维。

  5、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

  6、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让英语贯穿学生的生活中。

  7、学*和运用生本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主人。

  8、做好家访工作,搞好课外辅导。

  9、上好英语学法指导课,使学生掌握英语学*方法,提高学*技能。

  10、搞一些英语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英语学*兴趣。

  一、教材分析

  1.本学科所使用教材的编排体系

  苏教版国标本《科学》六年级下册是在六年级上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系统和*衡,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拓展与应用,从探究水*看,以指导性探究为主,逐步向自主性探究过渡。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2.全套教材的特点

  (1)从问题入手

  (2)强调秦立科学探究的过程

  (3)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与积累

  3.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内容结构:这套《科学》教材打破了原有的科学知识体系,更强调科学概念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如:“生命之源——水”、“土壤与生命”、“固体与液体”等,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

  特点:从这套教材的“单元主题结构表”和“科学探究序列表”的图表中,您可以看出,我们这套教材以整体结构上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和论证,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特别是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让学生有一种既见树木又见树的感觉饿。

  4.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预测收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5.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共由六个单元组成:《我长大了》、《遗传与变异》、《进化》、《共同的家园》、《神奇的能量》、《拓展与应用》。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是依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有关生长发育和良好生活*惯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是在学生们已经了解动植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植物的一生”、“养蚕”),知道人类是如何繁衍后代(“我是怎样出生的”)的基础上引领孩子们对自身——从出生到现在以至将来的生长变化进行深入探究的一个单元。本单元重在指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人体一生的变化,学*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生长发育,并针对六年级学生正面临的青春期发育,给予针对性指导,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安全而又顺利地渡过青春发育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繁殖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的重要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生物的遗传现象;第二部分,生物的变异现象;第三部分,了解人类对遗传、变异现象的探索。

  第三单元《进化》是根据《课程标准》生命世界中关于生物进化的内容要求来建构的,这是在学生已学*了生物的繁殖、遗传与变异现象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生物进化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重点就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生物进化的原因(适者生存)以及生物进化的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等方面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并且对恐龙消失等热点话题进行了交流、推理和解释。同时,在带领学生探索生命如何进化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环境对生物的作用,进而形成自然选择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理解,为后面继续学*生物与环境的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依据《标准》中关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这部分内容来进行建构的。这一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植物、动物以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从寻找生物的家园入手,去认识生物的栖息地,动植物为了适应环境在形态和*性上的特征,同一栖息地上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保护生态*衡的重要性,使学生逐步认识到生物和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物要适应环境,同时又作用于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生态系统,只有生态*衡,生物和环境才能共生共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量的转换”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是小学阶段学*物质世界内容的最后一个单元。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能量;第二部分,说明能量可以进行转换;第三部分,介绍能源。第四部分,倡导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教育学生节约能源。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主要是依据《标准》中关于“能把探究过程中*得的知识、过程与方法运用于新的情境中”的要求来建构的。本单元的关键词:拓展、应用。拓展表现在解释中,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释现象,拓展所学。应用是拓展的操作形式,是将原理予以实际运用的过程。

  6.本册教材的基础和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

  1.加强理论的学*,特别是小学科学课中关于“科学探究学*”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思想与方法;

  2.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执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按“学程导航”范式认真备课与上课,积极构建活力课堂。

  3.加强自身素养、知识水*以及业务能力的提升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认真钻研教材和各类教学参考书,浏览网络、杂志等,学*先进经验、科学设计教学策略;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良好氛围;

  5.潜心解读学生、了解学生、知道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学生学*的心理;

  6.积极收集、准备各类探究活动材料提供有结构材料;发展学生搜集各类活动资源和素材能力并用于探究活动;

  7.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特长,努力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注重学生自主性探究和个性特长的培养。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知道探究过程与探究结论应该允许别人的质疑,结论应该是可以重复验证的。

  3.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4.知道在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需要探究者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与分享。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人的生命周期,儿童身体发育的特点,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等等。

  2.知道生物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与其父代及同代之间有许多不同。

  3.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4.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知道一些动物保护自己的特殊本领,理解食物链的含义。

  5.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6.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释未学过的一些科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2.愿意合作与交流,喜欢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

  3.敢于大胆想象,尊重他人劳动成果,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珍爱动植物的生命,不伤害它们,关注一些和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

  5.想知道,爱提问。

  6.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7.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8.知道学*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释更多生活现象。

  9.知道运用科学原理可以设计制作许多物品来提高效率。

  一、学生学*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5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6人。学生大部分学生热爱学*,积极要求进步,但仍有部分学生的行为*惯较差,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缺乏自觉性,还有个别学生语文学*基础比较差,特别在阅读*作方面,尤其薄弱。这学期,针对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要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学*互助小组的建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补缺补差工作。 大部分学生喜欢学*语文,喜欢阅读,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较扎实,而阅读和*作则要稍微逊色一点。进入高段以后,男孩子的思维普遍比女孩子要活跃。但双差生数量两者相差不大。这跟他们的课堂学*效率差、学**惯不良有关。而有几个女孩子思维不够活跃,不够灵活,接受能力差。

  二、教材内容分析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提供了9篇复*材料以供期末复*时使用。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每组教材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课例包括4~5篇课文。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五次。“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

  本册要求会写80个字。教材后附生字表。还在每组课文之后安排了“词语盘点”栏目。其中,“读读写写”中的词语是精读课文里的,由会写的字组成,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有的是精读课文里的,有的是略读课文里的,只要求识记,不要求书写。

  第六组“综合性学*”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会写80个字,累计会写2500个,会认3000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养成边读边思考的*惯,并能从中捕捉信息。

  3、能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5、在阅读中,进一步学会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7、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

  8、学*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三)*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详略得当。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能修改自己的*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