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2-28 00:00:00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孩子自主探寻的能力。重视以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孩子熟悉的情景,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孩子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孩子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孩子自主探寻,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孩子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寻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孩子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孩子的方法,比如建立孩子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孩子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孩子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孩子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孩子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孩子。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相信大家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满心期待吧!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班上学生共53人,天真活泼,对学*充满乐趣,上期成绩较好。本期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期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学好数学。

  同时培养其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课堂学*常规还有待进一步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惯。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以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千米,知道毫米”。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在20以内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主要有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经历直观认识简单*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能完成相应的图形。

  (二)数学思考领域

  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境,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认识简单*面图形与拼组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3、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说出主要的思维过程。

  4、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比较。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拼组图形、探索规律、数据收集、测量、体验时、分、秒等有趣、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上,能克服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测量、统计、实践活动等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认识图形,时、分、秒,测量长度,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学*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9数数、写数、读数4大小比较2较大数的估计1 整理与复*2

  二、千米的认识3计量的发展(数学文化)2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18加减法的估算2三位数的加法3三位数的减法3探索规律5聪明的高斯(数学文化)2解决问题3 整理与复*2

  四、认识图形4*行四边形2拼组图形1七巧板(数学文化)1

  五、有余数的除法4

  六、时分秒6认识钟表3解决问题3

  七、收集与整理 5

  八、总复*5复*训练6

  以上安排,若与学校安排相冲突,以学校安排为准调整并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但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有些小孩很粗心,不能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错,因此在这学期的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要多培养学者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小孩学*的真实状况。而且在这学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在学者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者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者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者的空间观念。同时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五、教学措施:

  1、从学者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者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小孩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小孩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者,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者,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者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情况分析

  (一)、同学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同学们,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同学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同学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同学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同学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同学们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同学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同学们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同学们的方法,比如建立同学们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同学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同学们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同学们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同学们。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两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惯,能遵守课堂常规,大胆发言,积极回答问题。也有几名学生学*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本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4)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 )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3.统计与概率:

  (1)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 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

  二、教学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

  5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

  6、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

  三、教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总复*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的美。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

  四、教学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五、教学进度

  第一周3.1——3.2 1、认识图形例1、例2

  第二周3.5——3.9 练*一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1练*二例2n

  第三周3.12——3.1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3练*三

  第四周3.19——3.23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4练*四

  第五周3.26——3.3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练*四例5

  第六周4.2——4.6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例6练*五清明节放假3天

  第七周4.9——4.13整理和复*练*六

  第八周4.16——4.20 3、分类和整理例2州庆放假

  第九周4.23——4.27 3、分类和整理练*七练*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十周4.30——5.4 数数数的组成做一做P36例3五一节放假

  第十一周5.7——5.11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例5例6

  第十二周5.14——5.18 练*九例7练*十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加法例8

  第十三周5.21——5.25 练*十一认识人民币练*十二简单的计算练*十三

  第十四周5.28——6.1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练*十四练*十五练*十六练*十七

  第十五周***——6.8 练*十八整理和复*找规律

  第十六周6.11——6.15 练*二十总复*

  第十七周6.18——6.22 进行期末复*

  第十八周6.25——6.29 进行期末复*

  第十九周7.2——7.6 进行期末复*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6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与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与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与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与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与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与“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与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一)、位置(6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

  (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十)、总复*(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9个单元:

  1、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分和减法;

  7、认识时间;

  8、找规律;

  9、统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编写意图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

  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应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只学生在获得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四、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58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8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的常规有了显著的提高,上课、作业、口算等方面都渐入佳境,本班学生总体来说都很乖,加上我主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因此,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还比较浓。有所欠缺的是学生倾听的*惯还有待培养,也要加强*时的思维训练,因为我发现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定式,创新意识有待提高。班上有4个学生学*有困难,但好在对数学的兴趣还在,对我也比较喜欢,这个学期要努力使他们不掉队,争取帮他们摘掉学困生的帽子。

  学情分析期末测评情况:优秀23人、良好3人、中等0人、不及格0人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数与代数: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l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3)统计与概率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现象收集资料,能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数据,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面图形的过程中,初步朋友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3、解决问题方面

  (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并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解决问题等的数学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鼓励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数学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材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正确辨认图形;实际运用人民币。

  教学难点: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理解数位和数位顺序。数100以内的数;理解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并可以相互转换的;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算理;各种面值人民币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措施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概念、构建有关数学知识。

  2、努力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努力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数学,并产生与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意体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用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快乐。

  4、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客观、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

  6、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7、重点关注张婉宁、徐玘、许芳婕、李冠这些学困生,关注他们的情感、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稳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9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们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们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们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们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们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们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0

  一、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但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发现有些孩子很粗心,不能仔细观察题目的要求,以至于出错,因此在这学期的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要多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这样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而且在这学期中,要更多的注意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的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安排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法。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的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力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举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难点: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的认识。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1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5班与6班本学期学生共有122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惯。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进一步帮学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但是,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如有个别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都较差,难以完成学*任务;另外,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特点:

  1、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2、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4、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类比。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不过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可以顺利进行等。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可以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可以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一)、位置(6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小小店…………………………………………………1课时

  (八)、找规律(6课时)第十五周

  (九)、统计(6课时)第十六周

  (十)、总复*(10课时)第十六周至第十九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41名同学,一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指导思想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材梳理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

  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六、实践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活动课的兴趣,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提高了能力。在本学期教学活动课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

  1、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例如:实践活动小小商店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的学*方式和民主的学*气氛。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2、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图形的拼组,安排了例2、例3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探索、发现、感受所学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又如数100以内数的教学,教材也展示了开放式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数数,并通过互相交流获得对100以内数的感性认识。

  七、教学策略和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教学基础。选择多种口算方法如视算、听算、限时计算等,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机会。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中去。

  9.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培养.

  10、作为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精神上课,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风,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种形式的图片、卡通等,设立动手、动口、动脑等合作交流的栏目,备好每一堂课,顾及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高40分钟效益。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动力,以“减负”精神为宗旨,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共有114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学生的行为*惯、学**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惯、学**惯跟不上,导致学*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 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2)空间与图形(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置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此外还有实践活动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二)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3、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个、

  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5、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会口算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能进行两位数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书写格式。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重视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变为生活。

  4、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和理解。

  5、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进步和提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一、三班学生40人,四班41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必须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异常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资料都比较感兴趣。可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可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景,仅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所以对这些学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坚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必须个性的去完成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我怎样快怎样算,可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经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

  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经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一样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趣味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此刻*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能够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我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趣味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一样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本事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观察本事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此刻,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经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一样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

  (2)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3)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三)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所以,应当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

  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

  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当研究学生实际的思维水*,

  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及时进行学*反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6、必须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的良好*惯。

  7、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本事。

  8、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9、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10、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来为以后的工作做一份计划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本学科的基本要求: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6、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对教材体系和内容的简要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共分七个单元,教学内容包括: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图形(二);认识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元、角、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期末复*。

  教学内容根据20xx年版课标的修订,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和“综合与实践”三个领域:

  1.“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

  内容包括: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100以内数的认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本册中100以内数的认识分成三段。第一段认识整十数和一百,结合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第二段认识几十几,结合教学几十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口算;第三段教学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这样安排,学生容易在操作中发现规律,先认识整十数,再认识介于整十数之间的几十几,可以加深对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把口算和认数相结合,可以用数的组成作为口算的基础,使口算可以进行,通过口算又可以加深对数的组成的认识。

  2.“图形与几何”领域安排了1个单元。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要求在钉子板上围*面图形,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物体或在方格纸上画*面图形。用折、剪、拼等方法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为今后学*几何图形奠定初步的基础,也有利于学生积累学*空间与图形的初步经验。

  3.“综合与实践”领域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

  分别安排在第四、七单元里,《我们认识的数》用100以内的数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描述、估计、交流,《小小商店》简单的购物,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有关教学内容的体验,联系现实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所学知识加以解决。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探索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应的加、减计算;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能很快说出100以内数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初步理解并学会解答求被减数、求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面图形。直观认识并能正确区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面与体、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联系,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100以内数的含义、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方法、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在用10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现象等活动中,培养初步的数感,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的重要性;通过相应的口算和笔算的练*,提高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

  3、在借助相关物体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在摆图形、围图形、折图形、画图形以及拼图形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在应用加、减法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等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抽象的意义,感受简单推理的价值。

  5、在探索和交流简单的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初步学会从事物的数量、物体的形状、数和图形的排列规律等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2、初步学会利用生活经验和直观手段在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建立联系,并运用学过的数、计算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初步学会与同学交流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简单规律的发现过程,以及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积累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认数、认识人民币和认识图形等活动中,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大小、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具有一定的好奇心。

  2、在探索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数和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等活动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用100以内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的特点和价值。

  4、知道在数学学*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学会在交流中接受正确的观点;知道在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发现错误能及时改正。

  四、学情分析:

  本年级共10个班,450名学生,其中住校生55人,半膳生448人,走读生2人,留守儿童和离校较远的学生较多,对培优补差带来很大难度,尤其部分后进生跟班就读难度较大,需要老师进一步关注差异,耐心辅导。

  1、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得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2、通过一学期的相处,我们发现学生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下课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少部分学生成绩暂时落后,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及时关注后进生,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多一点,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6、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7、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8、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9、注重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10、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1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1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3、利用每周一次的数学思维课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14、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5、在教学中,注意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感觉学*不再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能力,不搞题海战术,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育创新动力,以“减负”精神为宗旨,深刻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对基础教育工作的新要求,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大力推进以课程改革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共有114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学生的行为*惯、学**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惯、学**惯跟不上,导致学*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1)数与代数(共3个单元) 第三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2)空间与图形(共4个单元) 第一单元——位置 第二单元——认识钟表 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此外还有实践活动第八单元——探索乐园

  (二)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经历认识左右、前后、上下等相对位置关系的过程,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3、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4、能说出个、

  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5、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结合生活实际中的购物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有关元、角、分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会口算百以内的简单加、减法,会计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分类;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9、能进行两位数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掌握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和书写格式。

  五、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重视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素材,使学*变为生活。

  4、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和理解。

  5、及时呈现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数学意识。

  6、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7、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学*进步和提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2、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4、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5、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共分10个单元,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

  “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找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这样,本套实验教材就初步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

  2、内容体系: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和统计。教材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看读写几时几分、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以外,教师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教学资源。例如教学图片、音响、课件、剪纸和拼图等都可作为教学资源来合理使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我班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设计: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本册教学共63课时,分16周进行。第一单元位置4课时,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课时,认识时间4课时,找规律4课时,统计3课时,复*课7课时。详情见附表。

  六、教学评价方案:

  1、评价标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上的发展。“

  2、评价方式和方法:

  (1)考试成绩与*时表现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定,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着眼于学生*时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在*时学*中所表现出的学*积极性、学*态度、学**惯(书写情况、作业情况及是否认真检查等情况)、学*方法及合作状态等情况。

  (2)期末考试与*时考试相结合。

  对学生一学期学*以来,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查,仅凭期末考试,是无法完整体现学生的学*情况的。我们要综合期末考试与*时测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除了可以依据学生的学*情况给出”等级“或”分数“。 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进行表述,侧重于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如:”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是否认真,作业情况如何“,”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2)、(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对数学学*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3。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分类与整理:

  (1)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59课时)

  周次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划分 备注

  第一周 2.12—2.18 1、始业教育 2、认识图形 1课时 3课时

  第二周 2.19—2.25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5课时

  第三周 2.26—3.4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四周 3.5—3.11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4课时

  第五周 3.12——3.18 分类与整理 3课时

  第六周 3.19—3.25 100以内数的认识 5课时

  第七周 3.26—4.1 100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八周 4.2—4.8 认识人民币 4课时

  第九周 4.9—4.15 认识人民币 1课时

  第十周 4.16—4.2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一周 4.23—4.29 1、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期中复* 3课时 2课时

  第十二周 4.30—5.6 五一放假

  第十三周 5.7—5.13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四周 5.14—5.20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5课时

  第十五周 5.21—5.27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4课时

  第十六周 5.28—6.3 整理与复* 3课时

  第十七周 ***—6.10 找规律 4课时

  第十八周 6.11—6.17 总复* 4课时

  第十九周 6.18—6.24 期末复*

  第二十周 6.25—7.1 期末考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们情况分析:

  本班1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中积累了一定的学*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掌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三)、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们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们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们。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进步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题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把握还好。

  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爱好,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往。

  特别是一些动手操纵、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爱好。但是在碰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题目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温*。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往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动、学*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纵、回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进步学*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辅差,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第14周

  2、位置 5课时 第56周

  3、认识图形 5课时 第78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课时 第910周

  5、认识人民币 3课时 第11周

  6、认识钟表 4课时 第12周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7课时 第1316周

  8、分类与整理 2课时 第17周

  9、总复* 5课时 第1819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28名,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本学期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本班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惯和随便插嘴的*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惯。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教学进度

  一、位置 6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6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6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10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七、认识时间 8课时

  八、找规律 10课时

  九、统计 6课时

  十、总复* 10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8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5班与6班本学期学生共有122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良好的学**惯。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的特点,进一步帮学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优良的数学思维品质。但是,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不利因素:如有个别学生的基础和能力都较差,难以完成学*任务;另外,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特点:

  1、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2、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3、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4、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和类比。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9

  一、教学的主要资料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经过总教学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经过形式多样化的.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忙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发展。

  三、教学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能够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资料,哪些资料最趣味,觉得哪些资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资料等等。也能够引导学生设想自我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我的学*情景,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景,为有针对性地教学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教学。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教学,在教学中玩,在玩与教学相结合中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教学,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能够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并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能够使教学的资料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我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教学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本事,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教学。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景,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提高。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状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

  五、教学时间安排

  1、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1课时

  2、加与减(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课时

  3、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4、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1课时

  5、分类与整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1课时

  6、找规律1课时

  7、综合练*2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0

  进入20xx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的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学期的学期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也更加容易了,为此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与同学们一起学*,取得最大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学生的行为*惯,学**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惯、学**惯跟不上,导致学*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找规律)。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11、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一角=10分;结合熟悉的购物活动,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认识钟表和人民币。

  六、教学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八、教学安排

  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3人,有一人住宿,男生2人,女生1人,有一名眼睛视力差,黑板上的字看不清。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一定的兴趣,能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中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的所有情况。只有在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乐趣中。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已经初步的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一)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加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具体情况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中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关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二)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空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教学重点是;100以内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数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观察、数学的思维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2、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备好课,写好教案与反思。

  3、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精讲多练。教会学生灵活多样的学*方法。帮助学生弄懂每一道题,达到计算熟练。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和认真做题的*惯。

  5、及时进行学*水**馈,及时查漏补缺。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7、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的良好*惯。

  8、课堂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9、引导学生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10、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2

  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还是带一(6)班的数学,本班总数是53人,实到52人,其中女生×人,男生是×人,老生有×人,新生是×人,新生学*大部分学*都不怎么好。上学期我们班的合格率达到96%,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这个学期我会加油的!

  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 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进度安排:

  一、位置 4课时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13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2课时

  四、100以内的认识 10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5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减法一 16课时

  七、认识时间 4课时

  八、找规律间表 4课时

  九、统计 5课时

  十、总复* 5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3

  一、班级情景分析:

  一(8)班现有学生64人,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必须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本事;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必须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必须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异常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资料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可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景,仅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所以,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坚持,提高进取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认识图形(二)、20以内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资料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资料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构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供给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资料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本事。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贴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我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构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构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景。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我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经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4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一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9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二、 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1 、下雨了 -- 学看钟表。

  2 、南极小客人 --100 以内数的认识。

  3 、牧童 --认识图形

  实践活动 -- 趣味拼摆

  4 、绿色行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5 、小小存钱罐 -- 人民币的认识。

  6 、大海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智慧广场

  7、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8、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认识。

  9 、我换牙了 -- 统计

  10 、儿童乐园 -- 总复*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的

  1 、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 、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5 、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6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8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班级分析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4名,大部分学生都来自附*村子。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深入了解,我对班里的孩子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刚步入小学阶段,有许多孩子还不能马上适应课堂学*,个别孩子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声笑语。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这个学期我应该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思维的发展、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麻彤彤、董雪芬、金伟信、董晓乐、董苗苗、吴高程、汤伟帆等学生。这些同学有的智力有些问题,有的则是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造成我班的学困生基本原因如下:

  1、学*动机问题,导致学*困难

  2、学*策略问题,导致学*困难。

  3、不良家庭环境导致学*困难。

  我们学校小学学生家长大多是在外务工,家长素质普遍不高,对孩子的教育认识不够明确,且大多把重心放在养上,他们不会育,甚至在养上都有问题。因为教学方法、内容等方面的原因,这部分学生普遍跟不上这里的学*,导致学*困难。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例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生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教学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意义和作用。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数学教学中的所有活动都是为使学生获取某一知识或技能而设计的,因此,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和兴趣需要,以便激发学生的学*动机,促进儿童主动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1)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2)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数与计算的知识和技能也是小学数学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和形成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

  (1)丰富关于数概念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建立初步的数感。关于数感,在《标准》中已有明确的说明。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计算教学的例题中呈现多种计算方法,允许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不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保护学生的自主发现的积极性。

  (3)计算教学的要求和训练强度相对降低。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1)注意为教师创设数学问题情景提供丰富的素材。

  (2)很多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连续性或故事情节,为设计、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片等教学辅助手段创设生动的情境提供了方便。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体、正方体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6、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7、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七认真的具体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采取帮扶转化措施,采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 次内 容

  1、位置

  2、位置

  3、20以内退位减法

  4、20以内退位减法

  5、图形的拼组、数的组成

  6、读数、写数、数的顺序

  7、整十数加减一位数、摆一摆

  8、认识人民币

  9、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10、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11、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3、整理复*

  14认识时间

  15、找规律

  16、统计

  17、总复*

  18、总复*

  19、总复*

  20、期末考试、放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一班44人,二班42人。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并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5、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8、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9、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10、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五、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景,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教师应创造性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1、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逛公园 (共计8课时)

  第二单元 下雨了 (共计3课时)

  第三单元 丰收了 智慧广场(共计7课时 )

  第四单元 农夫与牧童 趣味拼摆(共计3课时)

  第五单元 绿色行动 (共计10课时)

  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 (共计3课时)

  第七单元 大海边 智慧广场(共计15课时)

  第八单元 阿福的新衣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共计5课时)

  第九单元 我换牙了 (共计3课时)

  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 (共计8课时)

  2、教学进度

  第1周3.5——3.620以内的退位减法P2-5

  第2周3.9——3.1320以内的退位减法P6-13

  第3周3.16——3.2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钟表P14-22

  第4周3.23——3.27100以内数的认识P23-31

  第5周3.30——4.3100以内数的认识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32-36

  第6周4.7——4.10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P37-43

  第7周4.13——4.17100以内加减法一P44-51

  第8周4.20——4.24100以内加减法一、单元检测P52-56

  第9周4.27——4.30人民币的认识 P57-62

  第10周5.4——5.8期中检测、100以内加减法二P63-67

  第11周5.11——5.15100以内加减法二P68-75

  第12周5.18——5.22100以内加减法二P76-83

  第13周5.25——5.29100以内加减法二、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84-92

  第14周6.1——6.5厘米、米的认识P93-101

  第15周6.8——6.12统计、单元检测P102-105

  第16周6.15——6.19 总复*P106-113

  第17周6.23——6.26 总复*P114-115

  第18周6.29——7.3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一)班级情景分析:

  本班学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题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先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必须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把握还好。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可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必须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必须的爱好,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往。异常是一些动手操纵、需要合作完成的学*资料都比较感爱好。可是在碰到思考有必须深度的题目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所以本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爱好再接再厉的坚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温*。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一样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为主要资料往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明白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逐步构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动、学*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纵、回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一样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当研究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辅差,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第1—4周

  2、位置5课时第5—6周

  3、认识图形5课时第7—8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0课时第9—10周

  5、认识人民币3课时第11周

  6、认识钟表4课时第12周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7课时第13—16周

  8、分类与整理2课时第17周

  9、总复*5课时第18—19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对数学学*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如坤,莉,铨,粤。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同学的学**惯,逐渐培养同学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同学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同学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同学上学期的水*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4、用数学。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同学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同学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同学,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同学,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同学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关系引入*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3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餐厅里的数学问题 8课时

  第二单元: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 14课时

  第三单元:市场里的数 9课时

  第四单元:商店里的计算 12课时

  第五单元:教室里的测量 5课时

  第六单元:总复* 6课时

  课时数共54课时

  二、学生情况简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三、本册教材目标分析 :

  (一)知识和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义,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1~4的30句乘法口诀。

  2.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

  6.用划正的方法整理数据,将数据填入表格中,通过涂色等活动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乘法的含义,熟记1~4的30句乘法口诀。

  2.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10和几个1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熟练地口算20以内退位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 研读教材,抓住重难点,设计的活动要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创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4、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多与后进生谈话,关注他们的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辅导和表扬,树立他们学*兴趣的愿望。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7、作好组内教研,交流教学心得。

  六、课时安排

  20xx--20xx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课时

  1

  2.9—2.13

  餐厅里的数学问题、20以内退位减法(一)

  5课时

  2

  2.16—2.20

  20以内退位减法(二)、练一练一、练一练二

  5课时

  3

  2.23—2.27

  加法和减法、练一练三、整理与应用一、智慧乐园

  5课时

  4

  3.2—3.6

  游乐园里的数学问题、认识乘法、2的乘法口诀、练一练四

  5课时

  5

  3.9—3.13

  100以内的数(一)、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一练五、3的乘法口诀

  5课时

  6

  3.16—3.20

  4的乘法口诀、练一练六、练一练七、乘加

  5课时

  7

  3.23—3.27

  练一练八、整理与应用二、智慧乐园二认识、100与整十数

  5课时

  8

  3.30—4.3

  100以内的数(二)、找规律填数、比较数的大小、练一练九

  5课时

  9

  4.6—4.10

  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练一练十、整理与应用三、

  5课时

  10

  4.13—4.17

  商店里的计算、认识人民币、几元几角、进位加法(一)

  5课时

  11

  4.20—4.24

  练一练十一、练一练十二、退位减法(一)、练一练十三

  5课时

  12

  4.27—5.1

  练一练十四、乘减、练一练十五

  5课时

  13

  5.4—5.8

  整理与应用四、智慧乐园三、教室里的测量

  5课时

  14

  5.11—5.15

  认识厘米、量长度、认识米、练一练十六

  5课时

  15

  5.18—5.22

  智慧乐园四、总复*

  5课时

  16

  5.25—5.29

  总复*

  5课时

  17

  6.1—6.5

  总复*

  5课时

  18

  6.8—6.12

  期末复*

  5课时

  19

  6.15—6.19

  期末复*

  5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

  一、同学现状分析:

  一年级一班共有同学26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大部分同学的数学素质较好,掌握了继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具备了基本能力,学*数学兴趣浓厚。但是部分同学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惯,理解、审题能力还需要加强。这学期我将继续培养他们学*数学的能力、兴趣,加强同学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使不同的同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一年级小同学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 40分钟的课堂学*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同学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惯。对于学*有困难的同学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一年级同学刚进入小学学*,新的学*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此时正是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刻,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以爱心、恒心来引导同学,指导家长,共同让孩子们慢慢适应小学的学*生活,养成良好的`*惯。

  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与结构:

  1 、 逛公园——20以内退位减法

  2 、下雨了 —— 学看钟表。

  3、丰收了 ——100 以内数的认识。

  4 、牧童 —— 认识图形。

  实践活动 —— 趣味拼摆

  5 、绿色行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6、小小存钱罐 —— 人民币的认识。

  7 、大海边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实践活动 —— 智慧广场

  8 、阿福的新衣 —— 厘米、米的认识。

  9 、我换牙了 —— 统计

  10 、儿童乐园 —— 总复*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 100 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 “ 百 ” ,知道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 、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20、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 、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 、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5 、经历探索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6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 、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 1 米 =100 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8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重难点:

  20以内退位减法、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厘米、米的认识

  四、主要的教学措施和教改思路:

  1 、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学*,改变自己呆板的形象,使用儿童化语言,寻找适合低年级儿童的方法,使同学喜欢上我的课。发展同学能力,努力激发同学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主动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为同学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2 、重视培养*惯。

  好的*惯使同学学*数学事半功倍。在*时的教学中想方设法培养同学认真书写,快速口算,使用尺子,认真思考等良好*惯,形成自觉行为。

  3 、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课堂效率,合理利用时间,在课堂上获取方法,解决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和基础知识同步发展。同学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自主学*和实践,使同学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形式上要活泼有趣,课内外结合,巩固所学知识,逐步提高数学能力。

  五、教学具准备:

  计算器、图形、挂图、小棒、图片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两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惯,能遵守课堂常规,大胆发言,积极回答问题。也有几名学生学*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本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4)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 )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3.统计与概率:

  (1)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 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9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学生们情况分析:

  本班16名同学在一学期的一年级学*中积累了一定的学*基础,如对数字的认识、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都有一定的基础。从同学们的学*和^考~试检测中发现影响本班学*掌握的因素较多。

  (二)教材内容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三)、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们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们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们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们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们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们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们。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0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取学生身边熟悉的、新颖的和趣味性的内容为素材,目的是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认识家庭、认识学校、认识社会、认识自然,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一系列的学*活动,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数学的欲望。

  2、情境串“引发出“问题串”。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除小单元外),每个单元都设计了几个有密切联系的信息窗(情境图),每个信息窗又是包含有多少个信息的“信息包”,其呈现形式是把这些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活动情境贯穿起来,编排成“情境串”或“故事串”,从而引出一系列相对独立而又有着一定逻辑关系的问题,形成了“问题串”。

  3、生认知特点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如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传统教材中,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不退位)”的笔算放在一起,将相关的口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口算分开,不便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在知识安排上,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口算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编排在一起,使口算与笔算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加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4、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融合为一个过程。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然后把学到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知识学*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如第65页加混合运算,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拿50元钱购买纪念品,珊瑚每只17元,贝壳每只25元,海豚每只23元,海螺每只13元。教材没有直接出示算式,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用50元钱去买一只海螺每只和一只珊瑚标本,还剩多少元钱?”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问题过程中,通过探索获取运算的方法,然后利用获取的方法,解决其他问题,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步发展。

  5、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教材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综合情境图,提供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足够空间,提高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如第一单元“南极小客人——100以内数的认识”信息窗1,由图中的两位小朋友在南极实地考察的情境和天空飞着的贼鸥、冰面上的企鹅、雪地上的海豹等信息,学生可能提出“有多少只企鹅?”“有多少只贼鸥?”“有多少只海豹”等问题。本册教材沿用了一年级上册教材的特点,在每个情境图的后面都设置了卡通问号和问题口袋,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保护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

  6、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方式的转变。如“你说我讲”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第53页的“你说我讲”,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摆轮船比摆帆船多用几个贝壳?”,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计算方法,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成果,以此体现算法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

  二、教学内容

  新教材第一册共有9个单元:

  第一单元:逛公园——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二单元:下雨了——学看钟表

  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

  第四单元 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统计

  第九单元:儿童乐园——总复*,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

  三、教学目标:

  I、知识与技能

  (一)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三)统计与概率

  1、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2、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四)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II、数学思考

  1、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100内数的过程,发展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建立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感。

  2、经历探索100以内容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认识图形、方向及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4、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对统计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

  III、解决问题

  1、能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能与同伴交流。

  2、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能综合运用方向、图形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IV、情感与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逛公园-----------------------6课时

  第二单元:下雨了-----------------------2课时

  第三单元:农夫与牧童------------------4课时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2课时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5课时

  第六单元:大海边---------------------17课时

  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4课时

  第八单元:我们的鞋码------------------2课时

  第九单元:雪山乐园---------------------5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7名,其中女生5人,男生2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

  (一)。第五单元“加与减

  (二)”,第七单元“加与减

  (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这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购物,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提问时适当降低难度。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及时进行学*水**馈,及时查漏补缺。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6、一定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的兴趣。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41名同学,一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指导思想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材梳理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

  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

  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六、实践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活动课的兴趣,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提高了能力。在本学期教学活动课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

  1.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例如:实践活动 小小商店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的学*方式和民主的学*气氛。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2.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图形的拼组,安排了例2、例3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探索、发现、感受所学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又如数100以内数的教学,教材也展示了开放式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数数,并通过互相交流获得对100以内数的感性认识。

  七、教学策略和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教学基础。选择多种口算方法如视算、听算、限时计算等,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机会。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中去。

  9.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培养.

  10.作为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精神上课,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风,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种形式的图片、卡通等,设立动手、动口、动脑等合作交流的栏目,备好每一堂课,顾及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高40分钟效益。

  八、教学进度

  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3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后,学生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对数学学*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惯还有待培养。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学*,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如坤,莉,铨,粤。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

  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学生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学生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六、全册课时安排与进程安排:

  (略)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进步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题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把握还好。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爱好,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往。特别是一些动手操纵、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爱好。但是在碰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题目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温*。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往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动、学*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纵、回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进步学*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辅差,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第14周

  2、位置 5课时 第56周

  3、认识图形 5课时 第78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课时 第910周

  5、认识人民币 3课时 第11周

  6、认识钟表 4课时 第12周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7课时 第1316周

  8、分类与整理 2课时 第17周

  9、总复* 5课时 第1819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学生现状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一学期的学*,学生已经初具学*数学的基本方法,他们对数学的学*已经有了个人的认识,上课的准备,课堂的发言,困惑的作业等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惯。虽然他们的自制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都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继续抓好学生的良好的上课*惯、听讲*惯、完成作业的*惯等。

  知识能力情况:

  (1)能初步认识20以内的数,并能初步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数量。

  (2)能初步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3)能够进行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

  (4)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探索、交流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学会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计算,并能比较熟练的口算。

  2.经历观察实物的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数学的愉悦,逐渐形成良好的学**惯。会读、写0-100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进行口算。

  4.认识简单的*面图形,准确地说出图形的特征,会用七巧板拼图。

  5.在具体情境中,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6.会进行100以内的数的计算,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学会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熟练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及一位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主要学*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和用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主要学*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实物,使学生在实际操作活动中,逐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初步发展观察、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主要学*100以内数的数数、读数、写数和数的大小比较。是学生能够学*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发展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结合日常生活认识几种常见的图形,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与动手能力。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掌握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学会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和提问题的能力。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意识和能力。

  四、提高质量的重点措施

  1.创设具体生动的学*情境,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交流、体验探究的乐趣。

  3.给学生多提供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

  4.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钟表模型等教具、实物、学具的作用。

  5.*时多注重学**惯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6.规范认真的书写的好*惯。要求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

  7.重点巩固口算,并且以多种形式和校本教研为重点提高

  五、课时计划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9课时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2课时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7课时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4课时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8课时

  第六单元:加与减(三)11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通过学生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树立数学到处可见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

  1、数一数

  2、比一比

  3、 1—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认识物体和图形

  5、分类

  6、 11—20的认识

  7、认识钟表

  8、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数学乐园

  10、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组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6—10的加减法

  2、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凑10法。这是学生学*20以内仅为加法的计算方法之一,学好这部分内容将对学生计栓产生积极影响。

  六、主要教学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2、通过动手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了解数的组成,以及20以内的家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3)(4)班共有学生85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材分析 :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 以内 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找规律。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

  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风格和特色更加鲜明,将数学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和学生自主学*的开放性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又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更加符合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 100 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 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 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四、教学目标 :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 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会读写 100 以内数。掌握 100 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 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 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和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 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 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倾听,书写工整的良好*惯。

  10、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维方法。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 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 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 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 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 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 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课.........................1课时

  3、十几减8、7、6...........................1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课........................1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2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1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2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2课时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4课时)

  备注:每周5课时,此进度仅供教师参考 法定节假日未安排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一年级现有学生3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编写意图和特点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发展数感,是课标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数感主要体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情境汇总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示和交流信息,理解运算的意义。

  1、关于100以内数的认识。

  (1)经历从生活清净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理解数的意义,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

  (2)经历运用适当的方式表示数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位值制。

  (3)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

  (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发展估算意识和技能。

  (3)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4)把加减运算的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保证基本的运算技能。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在实际观察物体的活动中,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可能不同。

  (2)在测量活动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理解常用的长度单位。

  (3)在从立体到*面的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经历具体情境中抽象出*面图形的过程。

  (4)在操作,思考和交流中,积累有关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4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一班44人,二班42人。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并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5、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8、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9、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10、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五、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景,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教师应创造性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1、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逛公园 (共计8课时)

  第二单元 下雨了 (共计3课时)

  第三单元 丰收了 智慧广场(共计7课时 )

  第四单元 农夫与牧童 趣味拼摆(共计3课时)

  第五单元 绿色行动 (共计10课时)

  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 (共计3课时)

  第七单元 大海边 智慧广场(共计15课时)

  第八单元 阿福的新衣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共计5课时)

  第九单元 我换牙了 (共计3课时)

  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 (共计8课时)

  2、教学进度

  第1周3.5——3.620以内的退位减法P2-5

  第2周3.9——3.1320以内的退位减法P6-13

  第3周3.16——3.2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钟表P14-22

  第4周3.23——3.27100以内数的认识P23-31

  第5周3.30——4.3100以内数的认识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32-36

  第6周4.7——4.10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P37-43

  第7周4.13——4.17100以内加减法一P44-51

  第8周4.20——4.24100以内加减法一、单元检测P52-56

  第9周4.27——4.30人民币的认识 P57-62

  第10周5.4——5.8期中检测、100以内加减法二P63-67

  第11周5.11——5.15100以内加减法二P68-75

  第12周5.18——5.22100以内加减法二P76-83

  第13周5.25——5.29100以内加减法二、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84-92

  第14周6.1——6.5厘米、米的认识P93-101

  第15周6.8——6.12统计、单元检测P102-105

  第16周6.15——6.19 总复*P106-113

  第17周6.23——6.26 总复*P114-115

  第18周6.29——7.3期末质量检测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5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班上学生共53人,天真活泼,对学*充满乐趣,上期成绩较好。本期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期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学好数学。

  同时培养其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课堂学*常规还有待进一步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惯。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以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千米,知道毫米”。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在20以内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主要有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经历直观认识简单*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8、经历整理数据的过程,学*最简单的整理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形,能完成相应的图形。

  (二)数学思考领域

  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境,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认识简单*面图形与拼组图形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概念。

  3、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说出主要的思维过程。

  4、能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比较。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在他人的帮助上,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拼组图形、探索规律、数据收集、测量、体验时、分、秒等有趣、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上,能克服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测量、统计、实践活动等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在认识图形,时、分、秒,测量长度,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的学*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主动构建知识。

  5、开展课前3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可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6、加强估算与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课时安排

  一、万以内数的认识9数数、写数、读数4大小比较2较大数的估计1 整理与复*2

  二、千米的认识3计量的发展(数学文化)2

  三、三位数的加减法18加减法的估算2三位数的加法3三位数的减法3探索规律5聪明的高斯(数学文化)2解决问题3 整理与复*2

  四、认识图形4*行四边形2拼组图形1七巧板(数学文化)1

  五、有余数的除法4

  六、时分秒6认识钟表3解决问题3

  七、收集与整理 5

  八、总复*5复*训练6

  以上安排,若与学校安排相冲突,以学校安排为准调整并计划。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x)班xx人、一(x)班xx人,这些学生中大部分都是上过幼儿班。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在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 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7

  一、班级情况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两个班级的学生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学**惯,能遵守课堂常规,大胆发言,积极回答问题。也有几名学生学*自控能力差,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本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4) 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l )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3.统计与概率:

  (1)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 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 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 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8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认识*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人民币的单位间的换算、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新的特点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的'数学学*成为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和获得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

  4.注重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的数学学*活动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

  5.数与计算的数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落实“四能”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步骤。

  8.安排训练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加大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力度。

  五、课时安排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1.十几减9................................1课时

  2.十几减9的练*课........................1课时

  3.十几减8、7、6..........................2课时

  4.十几减9、8、7、6的练*课................1课时

  5.十几减5、4、3、2................... ...1课时

  6.十几减几的练*课........................2课时

  7.解决问题...............................2课时

  8.整理和复*.............................3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1.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

  2.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课时

  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2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6.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课时

  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

  3.解决问题................ .............1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7课时)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8课时

  4.小括号........ ...............1课时

  5.连加...........................1课时

  6.连减...........................1课时

  7.整理和复*.....................2课时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9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学生28名,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本学期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灵活兴、学*的兴趣的的保持,进一步获得成功体验。

  本班学生的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惯和随便插嘴的*惯。本学期要在扎实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培养良好的课堂行为*惯。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教学进度

  一、位置 6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6课时

  三、图形的拼组 6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 10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七、认识时间 8课时

  八、找规律 10课时

  九、统计 6课时

  十、总复* 10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0

  学情分析

  我是从上学期10月份开始教一年级一班的数学,从上学期的教学和其他方面了解得知,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都比较重视,孩子们个个长得非常可爱,很讨人喜欢而且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上进心较强,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也很不错;部分同学头脑灵活,课堂上回答问题总能说到点上。当然也有个别学生表现不是特别好,上课时比较好动,不能维持一堂课认真听讲,没有养成较好的学**惯,作业写字较马虎,需要在本学期的学*过程中由老师加以关注,及时引导,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

  一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后,他们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较扎实,孩子们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数学学*活动中去。低年级的孩子对一些需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总复*。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

  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6.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口算及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数学思维

  的训练,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教学措施:

  1.课前备课必须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设计当堂检测作业时必须针对学*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个别学困生当面辅导。

  2.重视课堂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具体的情境,灵活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审题,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和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课堂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6.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创造一些教学效果更好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约59课时)

  一、认识图形(二)(3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3课时)

  三、分类与整理(3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9课时)

  五、认识人民币(5课时)

  七、找规律(4课时)

  八、总复*(4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1

  一、学情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3)和(4)的数学课。这两班的学生人数很*均,都是45人。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学期刚开始,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三、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及图形的拼组,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总复*等。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圆,*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六、课时安排

  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本册教材教学安排59课时,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在这些单元的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六单元“购物”。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结合购物情境进行简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通过大量“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会”“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在其他具体内容的`学*中,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某一知识进行实际应用。在从事这些活动中,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全册教学建议: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的兴趣和良好*惯。

  数学学*的兴趣对于数学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可以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活动。教学时,教师首先应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文是否完整,老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老师要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学生良好学**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老师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过早提出统一的、硬性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良好的学**惯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二、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数学。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三、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一、生活中数……………………………………5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4课时

  三、加与减(一)………………………………10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8课时

  整理与复*(一)……………………………1课时

  五、加与减(二)…………………………………15课时

  小小运动会…………………………………1课时

  六、购物…………………………………5课时

  七、加与减(三)…………………………………6课时

  今天我当家…………………………………1课时

  八、统计…………………………………3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2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指导思想:

  以学校的“启智”教育为目标,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教学依据。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孩子自主探寻的能力。重视以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孩子熟悉的情景,帮助孩子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使孩子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孩子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孩子自主探寻,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孩子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寻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孩子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孩子的方法,比如建立孩子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孩子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孩子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孩子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孩子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孩子。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操作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3

  一、教学的主要资料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经过总教学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经过形式多样化的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忙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发展。

  三、教学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能够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资料,哪些资料最趣味,觉得哪些资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资料等等。也能够引导学生设想自我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我的学*情景,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景,为有针对性地教学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教学。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教学,在教学中玩,在玩与教学相结合中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教学,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能够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并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能够使教学的资料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我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教学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本事,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教学。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景,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提高。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状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

  五、教学时间安排

  1、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1课时

  2、加与减(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课时

  3、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4、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1课时

  5、分类与整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1课时

  6、找规律1课时

  7、综合练*2课时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4

  教学理念: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

  通过一学期的学*,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学**惯,积极进取的态度,有上好课的欲望。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上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口算能力提高很大。有一些同学基础比较好。多数同学能理解所学内容,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式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个别小朋友上课不太用心。接受力比较差,学*起来也比较困难。学生做题时也比较粗心。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从生活实例中感受认识更多数的必要性,能读写100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用坚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能解释估算的.结果。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生活中时间的作用。

  5、能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长、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会用这些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的这些简单图形,并从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美。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学*寻找简单*面图形的共性。

  8、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数学思考领域

  1、能应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加减法的学*探索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

  3、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解释,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认识图形以及辩认方向和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积极参加数学学*活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经验。

  2、在老师指导下,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与同伴解决问题的合作体验,有初步的合作意识。

  4、能在算法多样化的探讨过程中,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5、能在学*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解决所学问题,能克服数学活动中的困难,从中获得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生活中的数,认识生活中的图形,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等数学活动。

  3、能用100以内的数、位置和方向、*面图形、统计等知识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4、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5、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教材编写特点:

  重视学生经验,选择贴*学生实际的学*内容。

  提供探索的空间,重视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

  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地呈现学*内容。

  重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用数学文化拓展学*内容,激发学生数学学*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六、教学措施及方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仔细专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备课,备好切实可行的教案。

  5、课后认识批改学生的作业,并作好记载,根据地学生情况及时订证,对掌握不好的学生个别指导,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小结。

  6、加强直观教学,增强操作、观察、时间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7、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兴趣。

  8、加强知识的迁移作用,降低难度,分散难点,减小教学步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39名,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掌握还好;但是口算能力还要加强,学生对解决问题中拿去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遇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时,部分学生的思维还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对学生口算能力、学生小组合作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和总复*以及三个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整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去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正确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

  4、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法,体验算法的多样。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化。

  5、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并了,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爱护人民币。

  6、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在动态中学会看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知道珍惜时间。

  7、通过操作学会按不同标准分类,并理解”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二)数学思考: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的思考。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例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3)班有学生49人,(4)班也是49人。通过师生一学期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学**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学**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惯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20以内退位减法,降低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数学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模型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 在“加与减”学*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一个大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从根据事物非本质、表面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特征进行不同方式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训练,感受数学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学*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四、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实际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增强学好数学信心。

  2.在教师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解更多有关数学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形状可能是不同,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和富有现实意义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效率,激发学*兴趣,增强学*信心。提倡学法多样性,关注学生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练*,帮助学生形成必要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学*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逐步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数量关系和应用题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内容,做到及时复*,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好*惯。

  9.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10.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六、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转化。

  2.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3.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态度。

  4.根据学生知识缺漏,有目、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5.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

  6.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掌握。

  7.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8.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课时安排:

  一、加与减(一)…………………………………… 9课时

  二、观察物体………………………………………… 2课时

  三、生活中数……………………………………… 7课时

  四、有趣图形……………………………………… 4课时

  整理与复*…………………………………… 3课时

  五、加与减(二)………………………………… 8课时

  数学好玩……………………………………… 2课时

  六、加与减(三)………………………………… 11课时

  总复*………………………………………… 5课时

  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面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样,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面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认识人民币、分类与整理以及找规律等。有了这些内容的学*,不仅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丰富多彩,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数学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利用立体图形与*面图形的关系引入*面图形的认识,让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分类与整理”将分类与统计结合起来教学,体现了“分类”与统计的关系,强调在分类的基础上整理数据,突出分类是整理数据和描述数据的基础。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根据本册教材的内容特点,教材的“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摆一摆,想一想”,加强了对探索方法的引导,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加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初步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以县教育局和学校教学计划为遵旨、领会其精髓,贯彻其精神,爱岗敬业,扎扎实实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认真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民族学生44人,实行双语教学。经过上一学期的学*,通过*时和期终的检测,大部分学生的都已经具备了初步的计算能力,口算能力较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与此同时我发现一部分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特别是口算能力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培优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总复*。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行四边形,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4、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感受分类与数据整理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过程,初步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7、会探索给定图形的或数字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难点:1、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2、会进行人民币之间简单的换算。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充分运用现代远程资源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在学*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7、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8、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9、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进步快。

  10、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教学进度安排

  1 2、25—3、1 1、学生报到

  2、课堂常规教育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2)

  1、认识常见的*面图形

  2、拼一拼

  3、认识图形练*课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4课时

  2 3、4—3、8 4、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十几减9

  2、十几减8、7、6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5课时

  3 3、11—3、15 3、十几减8、7、6

  4、十几减5、4、3、2

  5、解决问题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5课时

  4 3、18—3、22 5、解决问题

  6、第二单元整理和复* 2课时

  3课时 5课时

  5 3、25—3、29 7、第二单元学情评估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分类与整理

  2、分类与整理

  3、整理与复*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5课时

  6 4、1—4、5 4、学情评估

  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

  1、数数 数的组成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清明节休息1天

  7 4、8—4、12 2、读数和写数

  3、数的顺序

  4、数的大小比较 2课时

  2课时

  1课时 5课时

  8 4、15—4、19 4、数的大小比较

  5、多些、少些

  6、解决问题 1课时

  2课时

  2课时 5课时

  9 4、22—4、26 7、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8、摆一摆、想一想

  9、整理和复*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5课时

  10 4、29—5、3 10、学情评估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1、认识人民币 2课时

  2课时 4课时 五一休息1天

  11 5、6—5、10 2、简单的计算

  3、整理和复*

  4、学情评估 2课时

  1课时

  2课时 5课时

  12 5、13—5、17 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1课时

  3课时

  1课时 5课时

  13 5、20—5、24 4、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5课时 5课时

  14 5、27—5、31 4、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5、整理和复* 3课时

  2课时 5课时

  15 6、3—6、7 6、整理和复*

  6、学情评估

  第七单元、找规律

  1、简单的图形的排列规律

  2、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排列规律 1课时

  2课时

  1课时

  1课时 5课时

  16 6、10—6、14 3、图形和数字的变化规律

  4、稍复杂的图形变化规律

  6、学情评估 1课时

  1课时

  2课时 4课时 端午节休息1天

  17 6、17—6、21 总复* 5课时 5课时

  18 6、24—6、28 总复* 1课时 1课时

  全期共 82节,其中实授课 76节,复*课 6 节

  本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并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能正确地、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初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会笔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初步学会解决求被减数、减数以及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直观认识常见的简单的*面图形。

  .通过凭借积木画出图形,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

  .通过对纸的折、拼,直观认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

  .能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行四边形;能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结合具体的情境,会分类整理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从具体现象中概括数学规律;在学*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时,能注意到方法的合理和灵活,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样化的交流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3)在直观认识*面图行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的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能进行初步的判断。

  3.解决问题方面。

  (1)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并会简单的交流。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并能运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情产生好奇和兴趣,喜欢观察并提出问题。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数学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只凭经验,也不能照搬课本,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单元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

  重点、难点

  教法、

  学法

  一减法

  1.使学生经历探索20以内退位减计算方法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和交流等活动。

  2.使学生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积累一些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的兴趣。

  重点:

  1.重视让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提倡算法多样化,并引导学生逐步优化算法。

  2.加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难点:理解计算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熟练应用。

  操作法

  教授法

  二认识图形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动,直观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行四边形等常见的*面图形。

  2.使学生在画、折、剪、拼等操作活动中,并在这过程中,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图形的过程中,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直观认识几种常见的*面图形。

  难点:掌握多种灵活的操作方法。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三认数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和发展;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初步体会十进制计算法;会读、写100以内的数。

  3.让学生初步学*用具体的数据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重点:

  1.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义。知道数位和数位顺序。

  难点:数100以内的数。

  操作法

  比较法

  教授法

  四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比较熟练口算。

  2.使学生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的态度。

  重点: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弄清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五认识人民币

  1.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让学生到商店去观察,购物,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

  3.在取币、换币、附币、找币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数学的兴趣。

  4.使学生受到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等教育。

  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相邻单位之间的关系。

  难点:

  1.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及其单位元、角、分。

  2.通过直观教学帮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相邻之间的十进关系以及元、角、分的简单换算。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法

  六加法与减法

  1.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与一位数相加(进位)、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方法过程,发展解却决问题策略,能比加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减法。

  2.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3、继续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与同学合作的态度,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与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上。

  难点:

  1.突出进位加与退位减。

  2.在口算教学中,理解算理和算法。

  3.从实物操作中抽象出计算方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法

  七统计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把整理出来的数据填在简单的统计表里,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惯。

  重点:学*、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难点: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法

  八期末复*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

  3.使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重点:

  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难点:

  灵活解决问题

  操作法

  实践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探索交流法

  练*法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9个单元:

  1、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分和减法;

  7、认识时间;

  8、找规律;

  9、统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编写意图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应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只学生在获得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

  四、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58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一、基本情景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了必须的兴趣,乐于参加各种学*活动。可是一年级学生毕竟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使学生已经基本构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坚持,在欢乐学*中进一步体验思维的乐趣、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资料: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找规律,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资料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构成初步的数感。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资料。"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经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本事。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能用自我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经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要求及重难点

  1、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明白1元=10角,1角=10分;明白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明白1时=60分,明白珍惜时间

  五、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惯。

  3、充分利用课外教辅材料,尽量让不一样程度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

  4、上课鼓励学生进取发表自我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表扬,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事。

  5、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6、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对思维活跃、学*本事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7、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本事。

  8、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数学的方法。

  六、转变后进生方法及措施

  1、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忙其树立信心;

  2、帮忙学生明确学*目的,端正学*态度,逐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及上进心;

  3、利用课余时间给予耐心辅导,安排成绩好的和他们坐一块,以便帮忙他们学*,共同提高成绩。

  4、与家长联系,使学校与家庭达成共识,共同培养好学生。

  七、课时安排:

  (略)

  一、教学的主要资料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经过总教学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经过形式多样化的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忙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发展。

  三、教学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能够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资料,哪些资料最趣味,觉得哪些资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资料等等。也能够引导学生设想自我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我的学*情景,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景,为有针对性地教学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教学。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教学,在教学中玩,在玩与教学相结合中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教学,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能够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并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能够使教学的资料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我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教学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本事,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教学。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景,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提高。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状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

  五、教学时间安排

  1、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1课时

  2、加与减(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课时

  3、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4、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1课时

  5、分类与整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1课时

  6、找规律1课时

  7、综合练*2课时

  教学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合15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

  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二、教学目标: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深入细致的备好每一节课。在备课中,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不但备同学,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学内容及同学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要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同学注意力的有趣的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重参阅各种杂志,制定符合同学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形式。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教案编写要认真,不断归纳总结提高教学水*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上课时注重同学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同学的思维, 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教学质量。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同学学得容易,学得轻松,觉得愉快,注意精神,培养同学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同学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同学的思维素质.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

  3、认真及时批改作业,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对同学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同学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注意听取同学的意见,及时了解同学的学*情况,并有目的的对同学进行辅导。

  4、坚持听课,注意学*组里老师的教学经验,努力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本学年*均每周听课二到三节,促进自己的教学

  5、注重教育理论的学*,并注意把一些先进的理论应用于课堂,做到学有所用

  6、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同学的需求,同时加大了对后进生的辅导的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同学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同学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一、情况分析

  一(1)班有学生47人。全部进入学前班,接受过学前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因为学前班学生学**惯、行为*惯养成不好,因此有待加强养成教育。学生们都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

  二、目的要求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熟练的数出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名称,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减法;会解决一些实

  问题。

  3、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

  方形、三角形。

  4、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用数学实践活动。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

  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 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 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 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 关系。

  四、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 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

  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 *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安排

  一、学情分析

  本年级一(5)班共有学生45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活动中。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兴趣较大。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生活中的数、 观察与测量、100以内的加与减和有趣的图形。

  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

  (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在学*统计的过程中,注重通过调查活动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四)在整理与复*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并描述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七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第六单元《购物》。学生将通过购物活动,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统计》。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样进行交流。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即“我和小树一起长”,“小小运动员”,“今天我当家”。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安排了动手做,小调查等活动,旨在对知识进行实际应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5.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6.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7.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六、教学进度安排

  课时安排:

  一、 生活中数…………………………………… 8课时

  二、 观察与测量………………………………… 6课时

  三、 加与减(一)……………………………… 15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 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一)……………………………2课时

  五、 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 购物………………………………… 6课时

  七、 加与减(三)………………………………… 10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 统计………………………………… 3 课时

  整理与复*(二)…………………………… 2课时

  总复*………………………………… 4课时

  (一)、衔接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关于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复*的主要内容

  1.“100以内的数”的复*。

  着重复*100以内数的顺序、数位表、数的组成和数的大小。复*时,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本学期学*的100以内数的相关内容。对于数位表应进行重点复*,它是学*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的重要基础。复*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多让学*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逐渐培养他们学*的自信心。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复*。

  教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复*:100以内加减法的口算,用计算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学期学*的计算主要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等内容。这些内容不论在计算难度,还是在计算的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教材中虽然把这些内容集中安排复*,但也注意突出各自的`特点。注意对比练*,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的方法。对于“20以内的退位减法”,要求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相同,学生应熟练掌握。对于其他的一步口算,要求比较熟练。对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在计算的速度上不作要求,学生能计算正确就可以了。对于计算方法,根据《标准》的精神,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复*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计算后,可以分小组讨论,这些题可以分为哪几种形式,每一种计算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使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沟通思想,相互学*,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每种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注意巡视,引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意识。

  复*解决问题时,先让学生认真看图,说一说图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图中描述的事情,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以采用分小组讨论的方式。讨论后,按小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全班进行交流。

  3.“元角、分”的复*。

  本学期在学*“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

  复*时,主要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4.“几时几分”的复*。

  由于时间的概念比较抽象,所以在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看着钟面说是几时几分就可以了。复*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应该怎样看钟面,也可以让学生讨论一下自己是怎么看的。可能每个人看钟的*惯不同,但不论什么方法,只要能说正确即可。复*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5.“位置和图形”的复*。

  复*时,一方面,要结合教材图中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说出每个学生住的位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有关位置的词语描述整个画面的情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时,要特别注意有关“左”、“右”相对性的问题。教师还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创设有生活情趣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达到全面复*的目的。

  6.“统计”的复*。

  复*时,可以根据教材中提供的素材,分小组直接让学生观察统计图,解决问题。另外,还可以先不出填好的统计图,而根据全班的实际情况,经历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把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的全过程都复*一遍。

  二、复*的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计算.

  三、复*的难点:

  时分、人民币的认识。

  四、具体措施:

  1、认真批改作业、督促学生及时订正作业。

  2、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五、复*的主要目标

  1、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2、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3、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4、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5、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一、情况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怕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其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方向与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数、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认识钟表、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

  4、会认读整时,几时半,会写时间,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进行恰当的描述,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2个班共有68人。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惯、行为*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惯,学**惯和培养学生的学*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10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数学乐园,我们的校园,总复*。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人士证实和半时。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1、每一单元后面都跟有综合练*,形式灵活多样,能很好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数学乐园很好的体现主体性原则,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4、认数与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5、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初步建立数感

  6、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7、直观认识立体和*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8、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现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创造性,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丰

  四、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三种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和减法的含义,直观地了解加法交换律和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5、使学生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图文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能看实物或直观图口述题意,简单的讲述和与求剩余的数量关系。

  6、使学生直观地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了解。

  7、结合主题图和插图及有关数据,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做题,正确计算,书写整洁的良好*惯,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七、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教学内容课时

  一单元数一数1课时

  二单元比一比2课时

  三单元1至5的认识3课时;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3课时

  五单元分类2课时

  六单元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2课时;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单元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2课时;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

  八单元认识钟表2课时

  九单元9加几3课时

  九单元8、7、6加几4课时;5、4、3、2、加几3课时

  十单元总复*4课时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9名,留守儿童就有11个,都生活在农村。一年级的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经过上学期的学*,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学生学*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对于他们来说,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四、五个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在学*上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惯是关键。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图形的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1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计划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进入20xx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的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学期的学期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也更加容易了,为此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与同学们一起学*,取得最大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学生的行为*惯,学**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惯、学**惯跟不上,导致学*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找规律)。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11、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一角=10分;结合熟悉的购物活动,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认识钟表和人民币。

  六、教学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八、教学安排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2、在统计活动中,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4、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估计物体个数和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5、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与价值观: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惯。

  二、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共分10个单元,与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第二册相比较,本册教材增加了“位置”、“图形的拼组”、“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五个单元的新的教学内容。

  “位置”和“图形的拼组”是新的关于图形与空间关系的`内容;“认识时间”是逐步培养学生时间观念的内容;“找规律”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培养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的内容;“统计”是“统计与概率”正式教学的开始。这样,本套实验教材就初步呈现出内容丰富,结构宽阔的特点。

  2、内容体系: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和统计。教材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3、重点难点

  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看读写几时几分、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以外,教师要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数学教学资源。例如教学图片、音响、课件、剪纸和拼图等都可作为教学资源来合理使用。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我班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但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学生,我们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设计: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过程。

  五、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本册教学共63课时,分16周进行。第一单元位置4课时,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课时,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5课时,认识时间4课时,找规律4课时,统计3课时,复*课7课时。详情见附表。

  六、教学评价方案:

  1、评价标准: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上的发展。“

  2、评价方式和方法:

  (1)考试成绩与*时表现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定,我们除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外,还要着眼于学生*时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探究能力、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及学生在*时学*中所表现出的学*积极性、学*态度、学**惯(书写情况、作业情况及是否认真检查等情况)、学*方法及合作状态等情况。

  (2)期末考试与*时考试相结合。

  对学生一学期学*以来,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查,仅凭期末考试,是无法完整体现学生的学*情况的。我们要综合期末考试与*时测查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的评价,我们除了可以依据学生的学*情况给出”等级“或”分数“。 可以用描述性的语言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知识掌握的情况和能力水*进行表述,侧重于学生发展性领域的表现。如:”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的学*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学*是否认真,作业情况如何“,”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惯“,”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等。

  教学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钟表,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减法(二),厘米、米的认识,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一班44人,二班42人。经过了一学期数学学*,大部分学生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惯,对课堂常规有所了解,他们的自制能力、自立能力、及自学能力在上学期基础上有所提高,但他们天真、好动,好奇、好问、接受新事物快,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也掌握了一定的学*方法,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各种原因理解力稍差,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让每个同学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并会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利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和大约几时。

  3、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能理解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4、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

  5、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6、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经历探索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能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8、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9、通过简单的统计活动,初步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统计表,并从中知道简单统计的结果,初步了解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10、在与同伴交流认数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合作意识。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和兴趣,初步喜欢学*数学,养成观察并提出问题的*惯。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惯。

  4、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

  五、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能把教学目标仅仅定位在知识与技能等显性目标上。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教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现象。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不同的数学,使全体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景,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在自主练*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教师应创造性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而更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和教辅读物为辅助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校内外课程资源,以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6、实施多元化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和实施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样的多元化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课时安排及教学进度

  1、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逛公园 (共计8课时)

  第二单元 下雨了 (共计3课时)

  第三单元 丰收了 智慧广场(共计7课时 )

  第四单元 农夫与牧童 趣味拼摆(共计3课时)

  第五单元 绿色行动 (共计10课时)

  第六单元 小小存钱罐 (共计3课时)

  第七单元 大海边 智慧广场(共计15课时)

  第八单元 阿福的新衣 我们身上的“小尺子”(共计5课时)

  第九单元 我换牙了 (共计3课时)

  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 (共计8课时)

  2、教学进度

  第1周3.5——3.620以内的退位减法P2-5

  第2周3.9——3.1320以内的退位减法P6-13

  第3周3.16——3.20 20以内的退位减法、认识钟表P14-22

  第4周3.23——3.27100以内数的认识P23-31

  第5周3.30——4.3100以内数的认识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32-36

  第6周4.7——4.10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减法一P37-43

  第7周4.13——4.17100以内加减法一P44-51

  第8周4.20——4.24100以内加减法一、单元检测P52-56

  第9周4.27——4.30人民币的认识 P57-62

  第10周5.4——5.8期中检测、100以内加减法二P63-67

  第11周5.11——5.15100以内加减法二P68-75

  第12周5.18——5.22100以内加减法二P76-83

  第13周5.25——5.29100以内加减法二、智慧广场、单元检测P84-92

  第14周6.1——6.5厘米、米的认识P93-101

  第15周6.8——6.12统计、单元检测P102-105

  第16周6.15——6.19 总复*P106-113

  第17周6.23——6.26 总复*P114-115

  第18周6.29——7.3期末质量检测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对数学学*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惯还有待培养。

  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如坤,莉,铨,粤。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教学的主要资料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2、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实际问题,发展估算。

  3、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能在钉子板上围出和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

  4、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用钱款实际购物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5、认识简单的统计表,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用统计图中的数据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教学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经过总教学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经过形式多样化的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忙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一样程度的发展。

  三、教学的具体设想

  1、首先组织学生回顾与反思自我的学*过程和收获。能够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学期里都学了哪些资料,哪些资料最趣味,觉得哪些资料在生活中最有用,感觉学*比较困难的是什么资料等等。也能够引导学生设想自我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能了解到自我的学*情景,明确再努力的目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景,为有针对性地教学辅导指明方向。

  2、以游戏活动为主进行总教学。游戏是一年级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教学,在教学中玩,在玩与教学相结合中发展。如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玩猜数、对口令、接龙等游戏,加深数感。又如加减法计算的教学,不能出现单纯的题海练*,这样学生会厌倦的,能够设计爬梯子、找朋友、搭积木、打地基等游戏活动,学生边玩边熟练加减法的正确计算。

  3、与生活密切联系。教学时同样要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能够设计一些生活情境画面给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能够让学生到生活中寻找数学问题,然后在全班交流,学生不仅仅感受生活即是数学,数学即是生活,并且各方面都得了发展。

  4、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知识。专题活动的设计能够使教学的资料综合化,创设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如设计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最喜欢的季节或最喜欢的学科,学生在调查中经历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绘制成统计图和统计表,根据表中的数据,自我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在这个专题活动中学生教学了统计、100以内数、加减计算,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等知识,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本事,得到良好的情感体验。又如“我当家”专题活动,让学生记录家中一天所发生的数学故事,然后与全班同学交流。

  5、以实践操作为主进行总教学。实践操作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学*活动形式之一。如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加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的认识。模拟购物、兑换零钱的操作活动学会使用人民币,进行简单的钱款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措施

  1、加强学*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进取性,让学生想学*、爱学*、会学*。

  2、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景,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提高。

  3、时刻关注学生的学*状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

  五、教学时间安排

  1、认识图形(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和圆)1课时

  2、加与减(20以内、100以内的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有小括号的运算,用加减法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2课时

  3、100以内数的认识1课时

  4、认识元、角、分,进行简单的计算。1课时

  5、分类与整理(收集整理数据,用统计数据解决简单的问题。)1课时

  6、找规律1课时

  7、综合练*2课时

  一、学情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9名,留守儿童就有11个,都生活在农村。一年级的儿童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经过上学期的学*,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认识。学生学*目的明确,能自觉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学*积极性高。大部分学生的学**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对于他们来说,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四、五个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在学*上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惯是关键。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册内容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图形的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复*。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动、学*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纵、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进步学*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开展课前5分钟口算,增强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3、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多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4、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5、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辅差,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5课时 第1~4周

  2、位置 7课时 第5~6周

  3、认识图形 6课时 第7~8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课时 第9~10周

  5、认识人民币 3课时 第11周

  6、认识钟表 4课时 第12周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7课时 第13~16周

  8、分类与整理 2课时 第17周

  9、总复* 6课时 第18~19周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不过学生的学*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可以顺利进行等。所以,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可以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可以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学进度表

  (一)、位置(6课时)第一周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8课时)第二周至第四周

  例1 …………………………………………………4课时左右

  例2……………………………………………………7课时左右

  例3……………………………………………………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3课时左右

  (三)、图形的拼组(4课时)第五周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15课时)第五周至第七周

  数数 数的组成…………………………………………4课时左右

  读数 写数………………………………………………4课时左右

  数的顺序 比较大………………………………………5课时左右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左右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5课时)第八周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3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30课时)第九周至第十三周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6课时左右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8课时左右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七)、认识时间(6课时)第十四周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菁选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让我们对今后的工作做个计划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41名同学,一部分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个学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指导思想

  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映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4.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

  5.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

  6.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教师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

  四、教材梳理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空间与图形:

  (1)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

  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

  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二)教学难点:

  1.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六、实践活动课

  数学活动课的开设,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数学活动课的兴趣,同时开发学生的智力,也提高了能力。在本学期教学活动课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惯。

  1.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方式。例如:实践活动小小商店通过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通过本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作用,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例如,例题、做一做等的插图,大都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的学*方式和民主的学*气氛。让学生在主动的、互相启发的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的意识。

  2.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例如,图形的拼组,安排了例2、例3两个开放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自在的实际活动,探索、发现、感受所学图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又如数100以内数的教学,教材也展示了开放式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数数,并通过互相交流获得对100以内数的感性认识。

  七、教学策略和措施:

  1.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学*数学的知识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

  3.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氛围中学*。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4.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加强基本训练,打好计算教学基础。选择多种口算方法如视算、听算、限时计算等,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较多的练*机会。

  5.为学生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7.结合教学内容有机的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8.注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知识提供丰富的资源。创设激趣、激情的情景,让学生愉快的自觉的投入学*中去。

  9.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和及时进行检验的学**惯,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的计算*惯培养.

  10.作为教师首先以身作则,以饱满的精神上课,以良好的教风影响学风,做到认真研究教材,挖掘生活素材,如多种形式的图片、卡通等,设立动手、动口、动脑等合作交流的栏目,备好每一堂课,顾及个别差异,因材施教,提高40分钟效益。

  八、教学进度

  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通过教育教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基本计算能力和归纳的能力。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同时提高知识应用的能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的内容有《整式的乘除》、《*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变量之间的关系》、《生活中的轴对称》、《概率初步》 《设计自己的运算程序》和《七巧板》的综合与与实践。

  各章教学内容概述如下:

  《整式的乘除》:整式是代数的基础性概念,整式的乘除属于代数的基本功,是解决问题和进行推理的需要,也构成进一步学*的基础。重点是探索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理解整式的乘除运算的算理,推导乘法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正确地运用乘法公式。

  《*行线与相交线》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即所谓的“三线八角”问题和对*行线的讨论是*面几何中重要的议题,也是基础性的内容,有很大的教育价值。让学生通过探索和简单的推理熟悉相关的性质与判定等几何事实,并确信它们成立,成为这册教材“公理化”的经验背景。在这章的最后设置了“用尺规作角”一节,是理解和运用相关几何知识的极好机会,只要求按步骤作图并保留作图的痕迹,暂时只要求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作法。*行线的条件和*行线的特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三角形》:教材提供许多活动,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和探索的空间,使他们通过探索和交流发现一些与三角形有关的结论,并应用它解决实际问题,给学生提供 积累数学经验的可能,建立推理意识,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推理过程。重点是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三角形的分类。难点是能进行简单的说理。

  《变量之间的`关系》:把变量之间的关系列为单独一章,这是在学*了代数式求值和探索规律等地方渗透了变化的思想基础上引入的, 为进一步学*函数概念进 行铺垫,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变量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在具体情景中从表格关系式、图像中获取信息找出自变量、因变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难点是通过 观察和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正确把对变量之间关系进 行分析和对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生活中的轴对称》:实际上是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讨论,并通过轴对称图 形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可以看成反射变换,也是一种几何变换。事 实上,*移和旋转可以经过两次反射变换得到,因此它更基本。重点是研究轴对 称及轴对称的基本性质。难点是从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抽象出轴对称的过程。

  《概率》一章,在感受了可能性有大有小的基础上,进一步刻画可能性的大小,因而十分自然地给出了概率的概念,“停留在黑砖上的概率”的概率 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难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并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现象的特点,树立一定的随机观念。

  三、教学措施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课堂,让学生体会学*的快乐,享受学*。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等分层布置,课堂上顾及好、中、差三类学生。

  8、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补充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道路。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继续任教一年级(4)班和(5)班的数学。一(4)班的学生人数是58人,一(5)班的人数是60人。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新教材学*,已经初步适应了新课程的教材特点,并能按时去完成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进步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题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来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把握还好。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但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爱好,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往。特别是一些动手操纵、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爱好。但是在碰到思考有一定深度的题目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因此本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爱好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温*。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为主要内容往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知道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逐步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动、学*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纵、回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进步学*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同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辅差,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 12课时 第14周

  2、位置 5课时 第56周

  3、认识图形 5课时 第78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0课时 第910周

  5、认识人民币 3课时 第11周

  6、认识钟表 4课时 第12周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7课时 第1316周

  8、分类与整理 2课时 第17周

  9、总复* 5课时 第1819周

  一、教材简析本册教材内容分为9个单元:

  1、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分和减法;

  7、认识时间;

  8、找规律;

  9、统计。

  二、教学重点、难点。

  1、100以内数的认识。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编写意图这册实验教材的编写

  是以《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编排。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反应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同时,还继承了现行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的一些好的经验,行之有效的措施,只学生在获得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的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盒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逐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展和欣赏数字美得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数学思想方面:

  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在数的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逐步树立学好数学动的自信心。四、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58人,大多数同学兴趣浓厚,有良好的学**惯,但也有少数学生能力差,课堂上注意力分散,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地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任务。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材分析

  位置,20以内数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加法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

  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及数学思维的训练。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学情分析

  这个学期担任一年(3)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学*后,孩子们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能有序思考,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惯,对数学学*充满热情,总体来说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也还比较理想。只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自控能力比较差,好说好动,倾听*惯还有待培养。

  大部分孩子能主动学*,部分后进生需要特别关注,如坤,莉,铨,粤。因此本学期一方面要立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要争取使每个孩子都能积极认真地投入到本学期的学*中来。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学**惯,逐渐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等。

  二、指导思想:

  面对新的社会要求,教师与学生应首先走了社会的前边,因此我们应该以新课标要求为指挥棒,采用所有可行的措施,尽量体现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创新,开放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内容与思想的衔接,内容要在学生上学期的水*之上发展并为以后学*打下基础,思想上注意新思维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思想结合。

  三、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其中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难点:1、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2、会看读写几时几分。

  3、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4、用数学。

  5、发展空间观念。

  四、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2。空间与图形:

  (l)经历观察常见*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

  3。统计与概率: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2)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4。情感与态度

  (1)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联系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身边的`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地参与观察、发现并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逐步形成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数学知识的体验。

  五、具体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倾听*惯、交流*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留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爱好,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现状分析:

  (一)班级情景分析:

  本班学生40名,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从上期期末检测试卷分析,学生对解决题目中拿往多少,剩下多少,求原先有多少的题型解决起来有必须的困难;对2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把握还好。固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不错,可是与优秀班级比较,还存在必须差距;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到达学*的目标,对学*数学有着必须的爱好,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往。异常是一些动手操纵、需要合作完成的学*资料都比较感爱好。可是在碰到思考有必须深度的题目时,学生思维就打不开。所以本期我应当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构成的爱好再接再厉的坚持,并逐步引导学生体验的思维的乐趣及成功获得的乐趣,从而进一步增强学*数学的爱好。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资料包括下头一些资料:100以内数的认识、位置、认识图形、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人民币、认识钟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分类与整理、总温*。本册的重点是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一样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全册教材是以100以内数的熟悉和加减法为主要资料往联系各部分知识,不仅仅体现了数学知识结构内部的逻辑性,同时还体现了学生认知发展过程,是数学知识结构与儿童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有机结合的整体体现。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熟悉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把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把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在现实情景中熟悉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明白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能用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熟悉钟面、时针和分针,把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珍惜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排第几行描述同学所在的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和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外形。

  6、能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与区别,会用这些*面图形拼图。

  7、熟悉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题目,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完成简单的统计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在100以内数的认识和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学*探讨过程中初步学会简单的回忆、类比和有条理思考的思维方法。

  2、在统计过程中学会提取需要的数据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逐步构成初步的统计观念。

  3、在认识图形以及辨认方向与位置的合作交流、互动、学*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忙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碰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纵、回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公道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爱好,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熟悉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从不一样方位感受物体的相对位置,以及数学思维的练*。

  五、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留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题目,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当研究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加强培优辅差,尽量做到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教学课时及进度安排:

  1、100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第1—4周

  2、位置5课时第5—6周

  3、认识图形5课时第7—8周

  4、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0课时第9—10周

  5、认识人民币3课时第11周

  6、认识钟表4课时第12周

  7、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7课时第13—16周

  8、分类与整理2课时第17周

  9、总复*5课时第18—19周

  进入20xx年春季学期,一年级的学生们也有了一个学期的学期基础,所以教学过程也更加容易了,为此我制定了这个学期的数学教学计划,与同学们一起学*,取得最大进步。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指导,引导新生入数学之门,依据教育学、心理学有关知识,针对低龄聋生特点,采用多种手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惯,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我班有学生45人。经过半年的在校学*,学生的行为*惯,学**惯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行为*惯、学**惯跟不上,导致学*成绩跟不上。学生们都是活泼可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整体上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为更好的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特制订本学期教学计划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数与代数(共5个单元)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第四单元——认识人民币;第五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七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八单元——探索乐园(找规律)。空间与图形(共3个单元)第一单元——位置;第二单元——认识钟表;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1、根据《标准》调整了教学内容,为学生学*数学提供了更丰富的知识。

  2、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设计活动内容和学*素材。

  3、认数和计算相结合,穿插教学,使学生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达到计算熟练。

  4、重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初步建立数感。

  5、计算数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6、安排“用数学”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安排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会用>、<、=等符合和词语来描述100以内数的大小。

  3、能说出个、十、百数位的名称,识别100以内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4、结合具体物品感受100以内数表示的量。

  5、能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能与他人交流各自的算法。

  8、图形的认识: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会用它们拼图。

  9、图形与位置: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10、认识钟表,会看整时、半时,结合具体事例,了解整时刚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叫大约几时,初步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惯。

  11、在现实情境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元=10角,一角=10分;结合熟悉的购物活动,学会人民币的简单计算,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

  五、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运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简单图形。认识钟表和人民币。

  六、教学难点:

  时间的认识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图形进行比较和排列。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措施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八、教学安排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班上学生共53人,天真活泼,对学*充满乐趣,上期成绩较好。本期在教学时应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上期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学好数学。

  同时培养其联系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的课堂学*常规还有待进一步进行规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课堂学**惯。

  三、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是以一年级(上)“20以内数的认识”、一年级(下)“100以内数的认识”为基础,安排了数数、写读、读数、数的大小比较、较大数的估计等内容,目的在于为学生整体建构科学的数的概念,更好地认识万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千米的认识”是继二年级(上)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且具备了“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介绍毫米的。对毫米学*的要求要低一点,《标准》表述的是“认识行千米,知道毫米”。

  第三单元三位数的加减法,是在20以内数,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为基础,主要有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口算)、加减法的估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内容。“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减法”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读写数中涉及“0”的读写、加减计算中的`连续进位和连续退位,变化多、学生计算正确性差,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思考性强,这些是学生学*中的难点,要特别注意。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是以一年级(下)初步感知和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为基础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感知*形四边形,并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圆拼组图形。

  第五单元安排的是有余数的除法。二年级(上)学生学*了表内除法(用口诀求商),三年级(上)将要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用竖式求商。而有余数的除法,正是沟通和连接这两部分知识,内容有除法竖式和认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第六单元“时分秒”是在一年级(下)“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概念,并结合“时、分、秒”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七单元“收集与整理”。学生在一年级(下)经历、体验数据最简单最直观的分类,本单元内容有数据的分类整理,初步接触最简单的统计表、统计图(仅限于一个方格表示一个数量)。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境感受较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

  3、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经历直观认识简单*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能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行四边形或圆拼图。

  5、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际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理解“余数必须小于除数”,会写除法竖式,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的实际问题。

  7、认识钟表,能在实际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境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