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首页 / 教学计划 / | 2023-03-10 00:00:0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和*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四、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六、课时安排:

  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班级分析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三年(3)班和三年(4)班,三(3)班47人,三(4)班48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还算牢固,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还好。但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力较差。但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较端正;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2、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3、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4、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5、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6、我还设计了一系列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措施,激发他们的学*欲望。比如说,a、优化设计两周内能获得全对5颗星,就会获得与老师合照的机会,并拿到背面写有老师评语的照片;b、能够整周课堂表现良好,积极发言,认真完成课堂练*者,将获得一次抽奖机会;c、课堂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一月一统计,获胜组的每一位同学都将获得老师的奖励。d、课堂表现差的同学,课后学生进办公室读“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读后效果如果不好,就要求学生背诵;e、作业不按时完成者,罚讲名人或古人勤奋学*的小故事,一周超过两次没完成作业,要求回家背诵这个小故事。

  五、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我班后进生形成的很大的原因,就是学**惯差,毅力缺乏,信心不足。他们不能把握学*语言课程的要点,常常不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怕苦畏难,不肯去做认真理解的细致工作,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下降了,敏锐接受新授知识的能力丧失了,他们不差也变得差了。要转变他们,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以精彩的语言引发话题,及时点拨,准确评价,创设出和谐融洽的思想品德教育氛围,使后进生畅所欲言、主动表达出自己的见解。

  2、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向取得进步的学生竖起大拇指;有时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一本本子;还有时投给学生一缕赞许的目光,伸手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拍拍他的肩膀……

  3、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学科,教师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加强直观教学可以吸引后进生的注意力,通过直观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性质。

  4、在布置作业时,要难易适中,

  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督促他们认真完成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后进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特别注意克服急躁冒进情绪,如对后进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后进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从起点开始,耐心地给予辅导,让他们一点一滴逐步提高。

  培养优等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优等生他们之间的竞争,挑战难题的竞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的其余同学,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

  第20周:十、总复*

  第21周:十、总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1)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

  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四、教学进度: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24个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六、课题研究:如何上好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1、通过课堂学*、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势力和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4、传授民族史。充分利用政治课、班会课、校会、网络课堂、知识竞赛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历史、风土、人情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翻身农奴第三代在党的阳光下生活的`幸福。我们开展了“听讲座、观录象、看图片、述感受”的教育活动,回顾了是藏族“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朝的历史,让藏族学生了解了民族的历史,深刻感受到**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天壤之别。

  5、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民族观。针对西方鼓吹“人权”和歪曲**文化的阴谋,我们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摆事实、讲变化的说理教育,让学生认清**势力和达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通过教育,藏族学生从西**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上,从家乡人民的生活水*不断得到提高上深切地体会到:“倘若让十四达在**重新恢复往日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那么,农奴主用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抽筋等酷刑残害农奴的历史惨剧必将重演。”(学生语)

  6、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 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7、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8、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认真听**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四)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8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六)除法……8课时(九)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课时)……………………………………………………9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12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5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5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6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

  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3、练*一 ………………………………………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2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1、倍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1课时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目标:1、在于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__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 意思;初步体会 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做学*的主人。

  五、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二课

  第十六周

  二十五——二十七课

  第二周

  三课——语文园第一

  第十七周

  二十八——语文园地七

  第三周

  五六七课

  第十八周

  二十九——三十一课

  第四周

  八——语文园地二

  第十九周

  三十二——语文园地八

  第五周

  九十课

  第二十周——二十二周

  复*考试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十一课

  第八周

  十二——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

  十三——十五课

  第十周

  十六——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十七——十九课

  第十三周

  二十——语文园地五

  第十四周

  二十一—二十三

  第十五周

  二十四——语文园地六

  六、研究课题

  小学生语文学*兴趣的培养研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8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7人。总体来说,孩子们团结向上,活泼爱劳动,尊师爱集体,上进心较强。大部分孩子已具备乐学*,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特别让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喜欢上了课外阅读,一有空就聚精会神地看起了课外书籍,如陈诺、张韵、唐莹等课外知识丰富,见识较广。更难得的是班级里涌现了一批优秀生,如刘伟杰,徐祉瑞、王雪云等。但也有个别同学缺乏学*自觉性,成绩不够理想(张嘉伟、姚璇慧)。本学期采取班干部一帮一的方式,责任到人,带动学*有困难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使我们三(2)班成为同学们学*的乐园。.

  二、教材分析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设计了八个专题,它们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献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

  每组由导语、三篇精课课文、一篇略读课文、一个语文园地组成。精读课文后面有会认和会写的字,略读课文后面没有安排会认的字,哪字属于生字就随文注音。精读和略读之间有连接语,并适当提出略读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资料袋,有两组课文安排了综合性学*。

  全册书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第一次会写的字超过了会认的字。要求认识的字排在横条里,要求会写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语文园地一、四、五、七还归类安排了一些要求认识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课文里的反映内脏的字等。

  每个语文园地由五个栏目组成。其中有四个固定的栏目:“口语交际”“*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第五个栏目是机动栏目,为“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八个语文园地中交叉安排两次。

  三、教材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单元的整合

  前四册教材“以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的编写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老师们的充分肯定。本册教材在继承中又有创新,从导语到课例、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都紧密围绕本单元专题而展开,教材的整合性进一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化导语的导学功能。

  2、加强了单元内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

  3、联系单元专题,加强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

  本册分别在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和第五单元“灿烂的中华文化”两个专题中安排了综合性学*,一个是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个是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两个综合性学*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还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作和展示台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听、说、写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提供了有意义的话题,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

  如,第一单元的专题是“多彩的生活”。在导语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各种儿童生活的画面后,安排《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学校里学*、活动的情景。在这篇课文后,提出开展“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的综合性学*的要求,并提示记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接着学*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考虑到教材初次安排综合性学*,对这一活动不太了解,如何进行综合性学*,掌握的方法还比较少,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编排了“综合性学*提示”,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供记录的示范供学生参考。接着,教材用一段简洁的话语,概括前面所学课文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介绍乡村儿童生活的略读课文《槐乡的孩子》。在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让学生交流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作”让学生写课余发生的事,“读读背背”编排的是反映儿童生活内容的古诗《小儿垂钓》,“展示台”用搜集邮票、阅读课外书、小组合作办图片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课余生活。

  又如,第五单元专题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简短的“导语”点明专题之后,编排《孔子拜师》这篇精读课文,让学生认识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课文之后提出结合本单元的学*,开展“综合性学*”——“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的要求。怎么开展?教材提出了活动要求、活动内容和开展活动的途径等建议:“大家自由组成小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然后分头行动,用多种方式了解传统文化。”然后学*精读课文《**开天地》,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创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来学*精读课文《赵州桥》,从建筑的层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灿烂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课后安排“综合性学*提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做好展示的准备。再用一段简短的过渡语,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绘画,引导学生略读介绍《清明上河图》的课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最后,在“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中,让学生交流在“综合性学*”中了解到的传统文化,在“*作”中写自己活动中最想写的内容。“日积月累”让学生借助生肖邮票,读背体现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台”中,引导学生用写春联、做风筝、办手抄报等形式,展示在“综合性学*”中了解到的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中,围绕“灿烂的中华文化”这一专题,开展听说读写各项活动,既培养了语文能力,又增进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综合性学*不是标准化的学*,它是个性化的、创造性的学*活动。开展综合性学*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各个学校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可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语文教育资源,创造性地组织语文综合性学*,拓宽学生的学*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老师们在教学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在教学实践中相信还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课文类型

  本册教材在选文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新编选的课文超过一半。有反映中外、城乡儿童生活故事的《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槐乡的孩子》;有反映领袖、科学家优秀品质的《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有反映现代儿童关爱他人的《掌声》《给予树》《好汉查理》;有反映中华优秀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孔子拜师》《**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有表现秋天景物的《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许多新选的课文角度新颖,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想,如《矛和盾的集合》《狮子和鹿》。选文努力做到语言规范,在文字上做了认真的加工。课文体裁丰富,有散文、故事、诗歌、寓言、神话、科学小品,语言活泼,生动有趣,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使学生不仅学到语言,在思想上也得到启迪,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这是从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的划分。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精读不但是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的重要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主要靠孩子自己读懂,训练读的速度,培养边读边想的*惯。

  教材在部分课文的后面安排了“资料袋”,其形式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介绍等。“资料袋”一般是给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的是课文相关知识点的介绍。如,《我们的民族小学》课后安排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图片,《蜜蜂》课后对蜜蜂采蜜的一些知识介绍,《玩出了名堂》课后对微生物作用的介绍。有的是介绍课文的主人公。如,《我不能失信》《奇怪的大石头》《孔子拜师》课后,有分别介绍***、李四光、孔子的图片、文字。还有的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一些历史、风俗的介绍。如,《风筝》课后介绍风筝的历史,《给予树》课后介绍圣诞节的风俗*惯。设置这个栏目,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的趣味性。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1、改进课文的导学性。

  灵活地在课文之前、课文之中或课文之后,以学*伙伴的口吻,提出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逐渐悟到读书时应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样想,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围绕课文提出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

  (2)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

  (3)引导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改进课后练*的设计。

  (1)课后练*口气变了,都是以学*伙伴的第一人称的口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成果,或用举例的方式,鼓励大家讨论、交流。

  (2)课后练*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

  (3)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教材采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和积累语言,且较好地体现了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的思想。

  一是在课后练*中加强了词、句、段的积累。引导学生把自己觉得好的词、句、段多读读,或抄一抄。如,“我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了下来,你抄了哪些?”“读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这一段抄下来。”

  二是教材之后列出词语表,体现对积累词语的重视。词语表中的词语,为本课要求写的字或以前要求写的字组成的词语,不穷尽本课所有的词语。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2)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是时候开始写计划了。拟起计划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生现状分析:

  三年级共有24个学生。他们整体素质较高,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他们活泼好动,但约束力较差。教师要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探索活动主题,以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

  1、安全教育方面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

  2、民族精神教育

  通过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探究、合作、实践是领略民族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方法。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3、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及图片的感知,明白我们每天生活的环境需要保护。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对安全、环境保护、探索活动等方面地学*,能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事物与自己是息息相关的,这是很重要的。

  四、教学措施:

  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4、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找出适合低年级学生的活动方法。

  5、启发兴趣,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

  6、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紧密地结合。

  五、教学内容安排

  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用电安全等

  环境保护教育:

  污染系列、怎样保护环境等

  探索活动:

  环境与生活、我们的家乡等

  六、课题研究:如何上好民族团结教育

  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西部大开发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1、通过课堂学*、开展活动、环境渗透等途径学*少数民族特别是藏族的历史,了解少数民族的过去、现状,展望美好的未来。

  2、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清**势力和赖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理解***同志提出的“三个离不开”的深刻内涵,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抛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激发、培养、弘扬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积淀下来的各兄弟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

  4、传授民族史。充分利用政治课、班会课、校会、网络课堂、知识竞赛等阵地对学生进行**历史、风土、人情的教育,让所有学生都体验到翻身农奴第三代在党的阳光下生活的幸福。我们开展了“听讲座、观录象、看图片、述感受”的教育活动,回顾了是藏族“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王朝的历史,让藏族学生了解了民族的历史,深刻感受到**的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天壤之别。

  5、培养民族观。在民族团结教育校本的课程开发中,我们引导广大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语)通过专题教育、参观学*、学生论坛等活动,使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观念得到进一步增强,促进学生初步养成马克思主义的

  民族观。针对西方鼓吹“人权”和歪曲**文化的`阴谋,我们旗帜鲜明地进行了摆事实、讲变化的说理教育,让学生认清**势力和达集团妄图西化、分化我国,破坏民族团结的恶毒用心。通过教育,藏族学生从西**主改革以来的巨大变化上,从家乡人民的生活水*不断得到提高上深切地体会到:“倘若让十四达在**重新恢复往日政教合一以及人分三等九级的封建农奴制,那么,农奴主用剜目、割耳、断手、剁脚、剥皮、抽筋等酷刑残害农奴的历史惨剧必将重演。”(学生语)

  6、培育民族情。每年春节,老师们把孩子带回家过年;每逢元旦、藏历年或星期天、节假日来临,藏汉师生们载歌载舞、演奏器乐,师生共同沉浸在浓浓的情谊之中,学生经常在作文中写出“不及恩师对我情” 这样的诗句。每年,学校还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登狼山、看大海、观长江、去南京中山陵、紫金山天文台、日军大屠杀纪念馆、科技馆、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及苏州、无锡、扬州等地参观,让学生尽情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秀美,师生们沉浸在欢乐愉快的氛围中,民族感情不断得到升华。

  7、注意的问题

  学生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因此,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密切和家庭、社会的联系,积极推进"三结合"教育,广开渠道,努力营造"大德育"的氛围,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努力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遵纪守法的意识,文明的行为*惯等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序列训练内容,化为学生的行为,激发学生自觉体验和感悟的热情,让学生在体验中巩固常规训练要求。

  8、措施

  (1)、每周一早晨组织全校学生举行升旗仪式,唱**,认真听**下的讲话。

  (2)、举办感知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

  (3)、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收看弘扬民族精神的电视节目。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知识,组织学生发现和学*名人的优秀品质。

  (5)、结合社会实践活动,撰写关于民族精神的调查报告。

  (6)、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宣传。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 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 5课时

  测 量 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5课时

  倍的认识 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 13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 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5课时

  数学广角 3课时

  总复* 5课时

  总课时 56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实际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景,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实际生活,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能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计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演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红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每一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配有题材具有现实性、趣味性,呈现形式多样化的应用问题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在与同伴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发展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语言文字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普通话交流和使用规范字的良好*惯。

  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点

  本册教材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呈现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操作,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抽象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从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下面结合具体学*内容,阐述本册教材编写的意图和特色:

  (一)内容的呈现体现了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主线;

  (二)内容的呈现注重了层次性和思考性;

  (三)注重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努力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和专题化;

  (五)内容的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良好情感。

  三、主要教学措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情境;

  (二)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教学评价措施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状况,激励学生的学*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数学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在学*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应该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活动,是否乐意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是否有学*数学的兴趣。

  (二)适时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三年级的学生往往需要联系已有的生活实际或具体事物来完成学*任务。因此,对学生评价时,应重点考察学生结合具体材料时对所学内容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对学生发祥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可以考察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能否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否尝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否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五、课时安排

  (一)乘除法……7课时(四)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8课时

  (二)观察物体……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

  (三)千克、克、吨…6课时(六)除法……8课时(九)总复*……5课时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与教学计划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课时)……………………………………………………9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12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5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5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6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 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1、秒的认识………………………………………1课时

  2、时间的计算……………………………………1课时

  3、练*一 ………………………………………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1、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2、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3、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4、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6课时)

  1、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2、千米的认识………………………………………2课时

  3、吨的认识………………………………………2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1、倍的认识………………………………………1课时

  2、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 ……………1课时

  数字编码……………………… ………………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1、四边形……………………………………………1课时

  2、周长………………………………………………1课时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 …………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 …………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 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字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8个专题。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细心观察、灿烂的中华文化、壮丽的祖国山河、科学的思想方法、显出我们的爱。每个专题内涵丰富,贴*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

  教材的特点:

  (一)围绕专题组织单元,进一步加强教材的整合。

  (二)结合专题安排“综合性学*”,落实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理念和提出的课程目标。

  (三)大量更新课文,合理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类课文。

  (四)改进课文和课后练*的编排,促进学生学*方式的转变。

  (五)改进“语文园地”的形式,丰富“语文园地”的内容。

  学*目标:1、在于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__个字,会写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由感情的朗读课文。

  5、继续学*默读,学*对课文中部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6、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 意思;初步体会 课文中关键此举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略读,促织课文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句段。背诵优秀诗文10篇。联系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见闻和感受。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与文学系,学*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1人。根据上学期任课教师介绍,大部分学生学*积极,由于年龄较小,顽皮的较多,作业基本上都能做完。经过几天的观察了解,我发现全班有几人认识能力停留在一年级,甚至不如一年级的孩子。书写能力不强。全班大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够灵活,没有良好的学**惯。

  三年级是打基础的一年,不管在写钢笔字,还是在写作文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学其重在培养学生的学**惯及其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四、教学策略

  积极参与策略:通过各种方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做学*的主人。

  五、教学进度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一周

  第一二课

  第十六周

  二十五——二十七课

  第二周

  三课——语文园第一

  第十七周

  二十八——语文园地七

  第三周

  五六七课

  第十八周

  二十九——三十一课

  第四周

  八——语文园地二

  第十九周

  三十二——语文园地八

  第五周

  九十课

  第二十周——二十二周

  复*考试

  第六周

  国庆节放假

  第七周

  十一课

  第八周

  十二——语文园地三

  第九周

  十三——十五课

  第十周

  十六——语文园地四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

  十七——十九课

  第十三周

  二十——语文园地五

  第十四周

  二十一—二十三

  第十五周

  二十四——语文园地六

  六、研究课题

  小学生语文学*兴趣的培养研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二、班级学情分析:

  三(5)班共有学生50人。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了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

  三、本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第五册数学主要包括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多位数乘一位数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口算的分阶段要求初步拟订如下:

  有余数的除法6%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8题4%以内绝大多数达到每分钟做10题。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加强导优辅差工作,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3、设计一些探索性操作活动,培养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4、结合课题,在课堂交流和培养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做些调查、分析,进行一些尝试。

  5、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时进行课堂教学的总结反思。

  6、注意将数学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创设生活化课堂情境,将教学内容中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7、注意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8、严格抓好学生的课堂学**惯。

  9、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重视培养问题意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可以结合当时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替换材料内容,以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还应加强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相关信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0、在处理教材时,注意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不要随意拔高和降低难度。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1课时)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

  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八、各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单位的换算,在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更重要的是要建立长度观念、质量观念。一些比较大的单位(千米、吨),由于学生很难用量一量、掂一掂的方式去感受,主要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认识。主要特点有:

  1.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

  2.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和质量单位吨,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学会单位名称间的换算。

  3.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培养估测意识和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以及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测物体长度和质量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2)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是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法的验算。以前这部分内容与万以内的加减法

  (一)共同编排在第四册。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

  2.加强估算。

  3.体现合作交流的学*方式。

  4.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5.对于算理,不再借助直观图,也不再用动态的竖式计算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

  3.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能力并且在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中来提高计算能力。

  2、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9课时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四边形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包括:四边形、*行四边形的认识,周长的概念,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长度的估计等。在编排上的特点是:

  1.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几何概念,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几何知识。

  2.利用活动巩固对几何概念的认识。

  3.周长的概念更强调从一般性的角度引入,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用不同的方式表示*行四边形。

  2.使学生了解周长的概念,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3.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1、认识四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通过对长度和周长的估计,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约6课时

  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学内容: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二年级学过的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关键是让学生用规范的格式进行竖式计算,为以后除数是几位数的除法作好准备。在编排特点具有以下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实际背景。

  2、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

  3、体现弹性要求。计算有余数除法时,可以用口算,也可以用笔算。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结合具体教学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意义。

  2、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作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主要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并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即“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五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五单元:时、分、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第三次接触时间,学生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而本单元主要在这些基础上来认识“秒”,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教材在编排上具有如下特点: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时间概念。

  2、借助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3、注意让学生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单元课时安排: 约4课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

  单元教材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是对表内乘法的拓展。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口算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乘法的估算)和笔算乘法(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单元教学要求: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运用迁移的方法自主探究多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约10课时。

  第七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差异。学生初次学*分数会感到困难。因此,本单元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进一步学*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考虑到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本单元在分数的范围上进行了一定的控制,只出现常见的分母比较小的分数(分母一般不超过10)。在编排上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规律,先认识几分之一,再认识几分之几。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含义,本单元安排的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的加减法,其目的也是如此。编排特点如下:

  1、提供生活情境和直观图示,使学生认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理解分数的意义。

  2、设计实际操作活动,在活动中直观认识分数。使学生在积累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如让学生用纸折出1/4。用涂色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大小。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3、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单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可能性

  单元教材分析:

  在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更多的机会和选择,常常需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根据大量无组织的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因而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基本素养的一部分。因此,课标把“统计与概率”作为学*内容四个领域之一提出,可见地位的重要。本单元的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两种结果、三种结果)。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主题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抓阄表演节目的活动。例2选取了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来描述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2.设计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验证等过程来体会可能性大小。摸棋子、摸球活动、转盘游戏、涂色活动、掷硬币、猜硬币游戏、抽签游戏。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使学生学会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使学生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不同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重、难点:明白概率不等同于运气,是不能以自己的意志所改变。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单元教材分析: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谁掌握了数学思想谁将终身受益。以往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各部分知识之中,新课程不仅这样,而且还把数学思想作为一个专题系列来进行教学。数学广角是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教学。如,二上数学广角是排列组合,三上也是排列组合,三下是学集合思想,四上是统筹思想,四下是植树问题,五下是编码问题等等。排列组合与概率关系十分密切,排列组合知识是学*概率的准备知识。二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排列组合,这儿学*稍微复杂一点的排列组合。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让学生逐步建构新的知识。衣服搭配、摆几位数、求比赛场次等例子在二年级上册都出现过。

  3.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排列数或组合数。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惯。

  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单元教学重、难点:培养有序地全面地思考。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十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十单元总复*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复*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总复*的编排注意突出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万以内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约5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课标要求

  第一学段(1~3年级)

  1、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面图形,感受*移、旋转、对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2、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3、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情感与态度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 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学期我担任三年级(1)班和(3)班的数学教学,两班共有学生90人左右。从性格方面分析,大多数同学性格开朗,爱好广泛,喜欢和别人交往是他们的特长。从学*方面看,大多数同学能按老师的要求积极做好课前准备,并能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学*态度端正,学**惯良好。总体来说,班里同学相对比较听话,继续培养他们良好的学*兴趣和*惯,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三、教材分析:

  三年级数学上册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九个单元的学*内容和一个总复*单元,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的重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在空间和图形方面,安排了四边形的认识;在量的计算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统计方面,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数学广角"和两个数学实践活动。

  教材的编排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4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学情分析

  这一学期我继续担任三年级(5)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本班现有学生47人。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1)精心设计教学顺序,加大教学的步子。计算的教学顺序要符合儿童学*计算的认知规律,同时符合计算知识本身发展的规律。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不再出现文字概括形式的计算法则。总结、理解并且记忆计算法则,是以往笔算教学的重要环节。当前的.数学课程改革,强调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则,避免机械记忆。

  (3)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计算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只有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

  (4)笔算与估算结合教学,加大估算教学的力度。估算的学*对培养学生的数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估算也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只需要估算结果。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学*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初步发展起长度、质量和时间的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有关量与计量内容的编排上,实验教材注意设计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

  在本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几何形象直观的探索活动不仅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而且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

  五、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范文(2)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六、教学进度:

  第1周:一、测量:毫米、分米的认识及练*

  第2周:一、测量: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

  第3周:二、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4周:二、万以内数的减法、加减法验算

  第5周:二、加减法验算

  二、整理和复*

  第6周:国庆节放假

  第7周:三、四边形、*行四边形

  第8周:三、周长

  第9周:三、估计

  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0周:四、有余数的除法

  第11周:五、时、分、秒

  第12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

  第13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二、三位数

  第14周:六、多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第15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6周:七、分数的初步认识

  第17周:八、可能性

  第18周:九、数学广角

  第19周:十、总复*

  第20周:十、总复*

  第21周:十、总复*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3)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来为今后的学*制定一份计划。计划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待完善)

  因为二年级新升入三年级的学生面临重新分班的新情况,新学生、新班级还没有建立新集体。只能就原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整体概述:经过两年的小学生活, 孩子们基本懂得了学*的*惯和常规。但孩子们由于存在着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少数同学学*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让他们达到学段目标。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 式题)。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 里面的”运算顺序, 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 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 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 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 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 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 24 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 24 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 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发展 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 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 “校园中的测量” “搭配中的学问” “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 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的意识和*惯,尊重学生个体 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后进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二班现有学生72人。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

  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乘法、除法的口算、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这些内容是“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重点。

  “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比较抽象,是教学难点。

  五、教学措施及预期目标

  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提倡多样化的学*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4、应用题的教学要重视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过程,准确的把握数量关系,逐步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

  5、要充分利用数学学具,重视学生操作,让学生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

  6、作业布置力求少而精,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作业批改要及时,并努力做好批改记录,以便进行有的放矢的反馈和矫正。

  7、对后进生要多给与关心和帮助,多给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激发其上进心。鼓励学生间的相互帮助,使后进生乐于接受。

  8、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多读书,多查阅资料,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多听课,多评课,汲取先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一、学情分析:

  时光匆匆流逝,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所带的三年级两个班共有91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学*积极性高,学*目的明确,课堂上能专心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而且班干部能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但还有一部分同学基础较差,学*能力有限,学**惯很不好,因此成绩也不好。这学期的工作中,我除了注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外,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学*兴趣和良好的学**惯,通过培优补差让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让后进生也得到更好地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在新学期转变自主学*的态度,树立学生学*的自信心和勇气,让后进生能在老师和优秀学生的帮扶下,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并且再培养一批数学尖子生,深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决定从培养数学兴趣和数学能力入手,形成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整体素质提高。

  二、对象:

  培优对象:刘子华姚嘉麟雒琪杜坤姚梦樊胡旻樊浩东何倩。

  转差对象:赵宇华李奥康袁思文徐鑫怡黄子迈刘沫妍陈泽宇邱雅娟。

  三、实施计划与措施:

  1、充分了解后进生的学*情况,给予正确指导,让后进生改善目前的学*状况,树立自信心。

  2、加强课外辅导,合理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辅导训练。

  3、在课堂上为学困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

  4、多培养优等生,老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优等生去帮助学困生,给他们留有发展空间和表现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和学*方法,去影响学困生,从而也锻炼他们自己的能力。

  5、在班上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风气。

  6、*时的教学中采用激励机制,多肯定孩子的进步,多表扬,多鼓励。调动孩子的学*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学*成绩。

  7、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相互合作,共同关注孩子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不断取得进步。

  总之,教学能力在一点一滴地摸索中逐渐成熟。只要我们和孩子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班级分析

  两个班级共有学生65名,经过2年的学*,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能认真按时完成。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能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另外,部分学生的学**惯、学*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学困生是本学期重点。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要改进学生学**惯,如预*及复*,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二、教材分析

  (一)、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有关倍的概念及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与周长,时、分、秒,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单元分析

  在数与计算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算和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

  引入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分数概念比较抽象,小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有必要分段进行教学。本册出现的分数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诠释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使学生建立起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还学*用分数的含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本册教材安排了“倍的认识”教学单元,将以往分散编排在表内乘除法中的有关“倍”的知识集中编排,让学生在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之后来学*。这样既有利于建立“倍”的概念,也便于学*根据“倍”的含义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图形与几何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长方形和正方形” 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认识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长度、质量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的意识。

  “数学广角” 安排的.是关于集合的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并能应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一个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字编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综合运用所掌握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

  1、能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应用其含义解决问题。

  5.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6.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有关长度、质量和时间的简单计算。

  7. 初步了解集合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 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争取课堂作业课内完成。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9、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9月1日——9月10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5

  第3周(9月11日——9月17日)……………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1 时、分、秒的3

  第4周(9月18——9月24日)………………………1、2单元测试,1

  2、测量毫米分米2 千米的认识1

  第5周(9月25——10月1日)………………… 千米的认识,吨的认识4

  第6周(10月2日——10月8日) 国庆放假 复*测试

  第7周(10月9日——10月15日)…………………万以内的加法3 机动1

  第8周 (10月16——10月22日)…………………万以内的减法4

  第9周(10月23日——10月29日)………………万以内的加法减法整理和复*2

  测试1、复*1

  第10周(10月30日——11月5日)………………… 倍的认识4

  第11周(11月7日——11月12日)……………… 口算乘法2 笔算乘法2

  第12周(11月13日—— 11月19日)…………………笔算乘法4

  第13周 (11月20日——11月26日)…………………笔算乘法4

  第14周 (11月27日——12月3日)…………………笔算乘法复*整理1 单元测试1

  四边形1 数字编码1

  第15周 (12月4日——12月10日)………………… 周长

  第16周(12月11日——12月17日)…………………… 复*整理2 分数的认识2

  第17周 (12月18日——12月24日)………………分数的认识和计算4

  第18周 (12月25日——12月31日)……………………分数的应用2数学广角2

  第19周 (1月1日——1月7日)……………………总复*4

  第20周(1月9日——1月14日)…………………期末复*、考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 教材内容介绍:

  这册教材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有认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会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常见的量要认识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简单物体的三视图,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教学事件发生可能性相等或不相等。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安排4次操作型活动与1次场景型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二、教材特点分析:

  ⒈教学内容的选择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

  ⒉教学内容安排

  这册教材的教学内容里,把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结合,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尽量把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力求让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目标在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中得以落实,让教学内容更加有利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把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有利于各领域的教学互相支持,形成有机体,这是个亮点,也是我们教学中所追求的。例如,数与代数领域中的许多数学活动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的学*中同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条形图与线段恰当地应用到数与代数领域,能直观地显示数量间的关系,有助于发现规律;统计与概率中对“可能性”的理解与把握,则有利于学生在学*其他领域的内容时,思考更全面。

  ⒊教材的编写

  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富有数学内容的'事情作为教学材料,并以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方式呈现在教材中,让学生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陌生,从而激发学生对学*数学的愿望与热情,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例题的编写着力于安排教学活动的内容、线索与呈现方式,给创造性地“教”与“学”留出了必要的空间。例题一般不直接呈现和现成的解题方法,而是突出情景中的数学内容、指向解决问题的操作与实践活动,以及学生独立探索后的相互交流。练*的编写注意到学生掌握和巩固新知识需要适当的练*量,同时避免机械地模仿、记忆与重复训练。经常设计一些题组,让学生对同组的几道题进行比较,分析异同,自主构建认知结构;教材中还出现不少的开放性题目,提高学生灵活思考问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本册教材开始,教材增设了“你知道吗”栏目,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一些数学史料,以及和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体会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感受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本册中,出现了适量的提高题,体现教材的弹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学*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三、教学建议:

  ⒈紧扣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经验入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体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类比等活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由于其算法与两位数乘一位数基本相同,学生运用已有的学*经验容易实现有效的迁移。教学时,教师不必呈现具体的计算过程,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再如在教学除法验算时,也不把知识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想到: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这样把除法验算的教学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有利于他们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理解乘法可以验算除法,而且有利于学生养成验算的好*惯。⒉关注学生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活动中,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要转变角色,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创造性地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放手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的创新得以落实。如在教学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时,不出示例题,而是在认数后的“想想做做”中出示相应的练*,教师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探索算法,交流体会。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长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特点,在认识周长的基础上,探索和交流一般*面图形周长以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思考,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思考方式和知识经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⒊培养学生“数感”,发展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的时间逐步培养,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估算可以发展学生对数的认识,同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体验万以内这些较大的数的实际含义,可以通过数正方体上的小方块、拨计数器等方法来理解数的组成,让学生感受不同方式表示的万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和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需要估计。如购买一些物品用100元或用200元够不够等等。教学中,应结合有关教学内容或开发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或*题让学生去估计。如第40页的第6题,先估计谁走的路*,再算一算;第42页的第5、6题,都是让学生先估计结果,再计算。有了这样的安排,特别是通过估计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估算能力,也让学生觉得估算有用。

  ⒋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过程,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活动中,首先应让学生获得从“数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学*时善于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其次,让学生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发展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所学的内容,在“想想做做”、练*及复*中适当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发展应用意识。如教学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时,可创设有趣的场景,让学生收集有效信息,由学生自由地提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买6袋球一共要用多少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明确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单元的最后,安排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根据情境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孩子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素质。要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身边的事物,培养学*数学的自信心、意志力,感受数学的严谨,形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惯。教学中,教师必须注重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和观观察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分享同学的活动成果。

  ⒍让教学评价的方式多样化

  在课堂观察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关注学生其它方面的表现。例如,既要评价学生对乘法、除法计算方法等知识技能方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评价学生在学*过程中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方式。评价可采用丰富多样的评价语,也可以采用随时记录学生表现,写数学日记等多种方式,以表扬为主,帮助学生树立学*数学的信心,为后继的学*增添更多动力。

  四、教学进度安排建议表

  本册教材安排了53课时的教学内容,另外还有4课时整理与复*。全学期大约有30%左右的教学时间可以留作机动,便于教师创造性地安排教学。在学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方面,在组织学生进行练*以及知识的拓展、应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机动的教学时间,这需要教师要精心组织安排。下面的教学进度安排仅供参考。,20xx年秋学期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通过加深学生对时间单位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2.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数据特点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估算意识,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认识长度单位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4.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不进位、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及在生活中应用

  5.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6.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7.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8.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9.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教师,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兴趣,培养良好的学**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向积极主动地学*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

  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

  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2)、三(3)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其中三(2)班有学生49人,三(3)有学生48人,全部属于全寄宿制学生。刚接手这两个班,所以对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了解,可以说是摸石头过河。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的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学情分析

  1、学生*惯和兴趣 : 我班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 通过观察、数数、交流、类推等活动,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算法,正确进行除法的笔算。认识“万”以内的数,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自主发现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理解24时计时法。

  难点: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建立正确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计算的正确性,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

  教学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阅读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报》等,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进度表

  月 日

  月 日 教 学 内 容 备 注

  9.1-9.15 第一单元 除法

  9.16-9.23 第二单元 认数

  9.24-10.8 第三单元 千克与克

  10.9-10.26 第四单元 加和减

  10.27-11.5 第五单元 24时记时法

  11.6-11.14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11.15-12.7 第七单元 乘法

  12.8-12.15 第八单元 观察物体

  12.16-12.26 第九单元 统计与可能

  12.28-1.8 第十单元 认识分数

  1.9-末 期末复*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课时)……………………………………………………9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12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5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5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6课时左右

  总结: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对你教学上有帮助,如有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的关键时期本学期我担任初三年级三(5、6)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二、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第一章 证明(二),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第三章 证明(三),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其中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这三章是与几何图形有关的。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 这两章是与数及数的运用有关的。频率与概率 则是与统计有关。

  四、教学目的

  在新课方面通过讲授《证明(二)》和《证明(三)》的有关知识,使学生经历探索、猜测、证明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论证、计算、和简单的作图。进一步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能证明与三角形、*行四边形、等腰梯形、矩形、菱形、以及正方形等有关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并能够证明其他相关的结论。在《视图与投影》这一章通过具体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思维。在《频率与概率》这一章》让学生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频率与概率系进一步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数学模型。

  在《一元二次方程》和《反比例函数》这两章,让学生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种解法,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和函数解决一些数学问题逐步提高观察和归纳分析能力,体验数学结合的数学方法。同时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包括几几何何部分《证明(二)》,《证明(三)》,《视图与投影》。代娄部分《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以及与统计有关的《频率与概率》。《证明(二)》,《证明(三)》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视图与投影》和重点是通过学*和实践活动判断简单物体的三种视图,并能根据三种图形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实现简单物体与其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是理解*行投影与中心投影,明确视点、视线和盲区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 《反比例函数》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2、会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和解析式探索和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难占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频率与概率》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回顾。

  5、复*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3年级数学。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多数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一是个别学生的计算还没有过关。二是理解题意的能力不强。三是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加强,课堂上讨论不起来。四是课堂学**惯方面,有一部分学生的*惯很差,表现为作业马虎、插嘴、课堂活动缺少主动性和对活动的专注。五是一部分学生对学*不感兴趣,同伴间缺乏合作与竞争。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这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数与代数”领域以万以内的认数和四则计算(笔算和估算两位数除以一位、三位数乘一位数以及两位数的加和减)为主线,结合安排了认识常量单位(克与千克、24时记时法)以及直观认识分数(一个物体或图形*均分得到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重点:认数与四则计算;难点:24时记时法。

  “空间与图形”领域在二年级观察物体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安排了从这三个角度观察一些简单的物体和由三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三视图);在一年级直观认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基础上,教学这两种*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计算周长的方法。重点:周长意义与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方法;难点:观察物体。

  “统计与概率”领域,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可能”“一定”“不可能”的基础上,教学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大些、有时小些,学会用“经常”“偶尔”等词语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重点:把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能用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呈现;难点:正确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共安排了五次实践活动,其中《称一称》、《周末一天的安排》、《周长是多少》、《摸牌与下棋》都是操作型的活动,而《农村新貌》是场景型的活动。重点让学生知道独立探索的同时要加强合作交流,明白“倾听”、“尊重”、“互补”会让问题解决得更好;难点:如何有效地组织活动。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7.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7、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不断充实自己,开拓思路。

  8、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9、用好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10、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11、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12、加强能力和良好学**惯的培养。

  六、教学进度: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9课时

  四边形6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时、分、秒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可能性4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4)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写一份计划,为接下来的学*做准备吧!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4)班数学科教学工作,全班共有学生49人,其中男生29人,女生20人。这班里有许多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已经教过,对于他们的一些情况也有所了解,班里有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五、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10、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和总复*等。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标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分=60

  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测量、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倍的认识。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2.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第二、四单元

  1.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增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惯。

  4.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第三单元

  1.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的质量观念。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沟通几个几和倍的联系,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倍”的含义,并能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3.理解并会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计算。

  第六单元

  1.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

  2.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通过多种活动,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第八单元

  1.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基础上,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的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九单元

  1.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经历集合思想的形成过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识的意义。

  2.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用“韦恩图”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的价值,理解集合图中每部分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有重复部分的问题。

  3.在解决实验问题的过程中感受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重要性,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惯,体会数学的严谨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第十单元

  通过总复*,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六、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

  时、分、秒3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测量7课时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5课时

  倍的认识3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数学广角3课时

  总复*5课时

  总课时56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三年级(3)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男生20人,女生17人。绝大部分学生家属于原立才农场,有一小部分学生家来自较远的村庄,但都是住校生的。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测量、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3、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学会提出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培养他们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改措施

  1、积极学*新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

  2、积极开展学生互帮互学活动。

  3、充分发挥小组长的指导作用。

  七、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6课时左右

  (三)测量,7课时左右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左右

  (五)倍数的认识,4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2课时左右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6课时左右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集合,2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4课时左右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第一单元 对称 教学计划

  对称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的重要内容,是这次课程改革加强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安排的图形与变换的内容标准有三条:⑴结合实例,感知*移、旋转、对称现象。⑵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方向、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⑶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在《大纲》教材中,也有认识轴对称图形的要求,具体内容一般安排在六年级圆的认识之后学*。新教材不但把“对称”的知识移到了第一学段(1~3年级),而且增加了*移、旋转等图形变换的内容和要求。这种改革的基本思考有三点:第一,现实生活中,对称、旋转、*移的现象随处可见,学生对这些现象也很感兴趣;第二,结合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对称、*移、旋转的现象,进而认识简单的图形对称和*移,不会困难;第三,这些内容的学*,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考虑到对称现象和简单对称图形的作图要求对学生来说相对容易些,因此,本套教材先学*对称的内容,三年级下册再学**移和旋转。

  本单元的对称是学生学*图形与变换知识的开始,教材通过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具有对称性质的事物,感受对称现象,认识对称图形,为以后学*其它的图形与变换的知识奠定基础。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感知对称现象和认识轴对称图形。结合本单元的学*内容,教材还设计了“有趣的剪纸”的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点,即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并知道这一条折线就是对称轴;二是在“猜一猜,剪一剪”的活动中,通过提供轴对称图形的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三是让学生判断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案,以拓展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四是安排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教学时,教师充分感知对称的特点。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多给学生展示有轴对称现象的图片,使学生从中充分感受对称的意义和图形中的美。课下可以请学生收集轴对称图形的图片,并组织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活动。二是多组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等活动,以增强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点的体验,做到有序,有效。

  练*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精心设计有价值的、有思考空间的练*,充分发挥练*的功能,减少学生练*的无效或低效劳动,提高练*的实效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在观察、交流和操作过程中感受并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并判断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在观察、操作、描述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4.了解自然界和生活中有着很多的对称现象,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对称的美,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能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能真正理解“对称”的含义,能用语言准确说出“对称”的概念。

  2.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准确的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感受对称的美。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二单元 加、减法 教学计划

  “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口算的基础上安排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个知识内容:①三位数加减法,②加、减法验算,③加减混合运算。单元最后安排了“跳绳游戏”和“调查当地的树木”的实践活动。

  本单元学*的三位数加、减法,是本套教材最后一次安排的整数加、减的内容。教材设计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技能,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将三位数加、减的计算方法类推到多位数加、减计算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上学期和下学期已经学*了100以内加、减法,认识了1000以内数以及掌握了1000以内简单加减法口算。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口算和笔算的基础,所以教学时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计算基础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本单元知识。

  本单元的教材设计,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现实问题,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技能,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计算的方法,掌握计算的技能。

  【教材编排特点】

  其一,打破传统教材中“先学*计算方法,然后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教材中呈现学生熟悉的、有一定生活知识背景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计算的重要性,学会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其二,在教学计算的过程中,首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试着计算,在交流的基础上,学*新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方式的培养。

  其三,选材贴*生活。这些素材或是学生的最熟悉不过的课堂,或是学生的生活环境等。与传统教材相比,这样的计算教学的设计更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其四,增设的“跳绳游戏”和“调查当地的树木”栏目,结合班内同学的实际情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这样编排,力求体现数学来源与生活,从生活中学*数学的设计理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教学时要注意几点:

  1.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

  计算往往是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中应注意从实际问题中引出计算,并通过计算去解决实际问题。教材在学*计算之前都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背景,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背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计算方法。也可以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从中引出数学问题,进行计算解答。

  2.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加、减法的计算教学。

  “迁移”是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运用迁移,使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产生积极的促进影响,是经常采用的有效方法。在本单元教学前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可采用尝试、讨论等方式学*新的内容,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又可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

  3.注意加强估算,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在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教材都安排了“先估计一下”的教学环节,教师要重视这一环节,不能因为估算内容在考试中难以体现而不教或一带而过。要充分认识估算的作用,它是体现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练*中,也应注意提出估算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估算*惯和意识。

  4.恰当、适时地运用合作学*方式。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是《标准》倡导的重要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适时地运用这些学*方式。教材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时,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绝不能包办代替。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会计算三位数加减法,并能进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括号的作用,会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并能对计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5.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6.感受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在自主探索、尝试的学*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1.学生对于验算是上学以来第一次接触,所以刚开始可能理解起来不太容易,教师注意结合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和方法。

  2.估算是本单元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要讲解估算的意义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估算,体会到估算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12课时

  第三单元 可能性 教学计划

  可能性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统计与概率”领域的内容,“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它通过对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在本学段中,学生将对数据统率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学*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简单的问题,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教学中,应注重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

  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现象,让学生从不确定现象中探索,把握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并能在不确定的情景中做出合理的判断,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单元教学安排两部分内容:(一)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 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本单元通过摸球游戏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二)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概率论正是揭示这种规律性的一个数学分支。结合转盘游戏使学生知道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这部分内容虽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但由于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规律的认识以及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设计的数学活动,如,摸彩球、调查做家务情况、玩手指游戏,玩转盘游戏等,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的过程,感受不确定现象,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体验。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受不确定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3.能对生活中的不确定现象和一些简单事件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通过观察、操作、猜想、验证、交流等数学活动,感受可能性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数学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具体事物中,学会用“一定”“不一定”“偶尔”“不可能”描述可能性;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四单元 乘除法 教学计划

  乘除法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里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具体要求有:突出对数与量意义的理解,注重在情境中理解运算的价值与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使学生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能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探索计算和搭配等的简单规律。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学*的。选择现实生活中的熟悉事物,让学生在解决与这件事物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计算知识;同时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交流的过程中学*计算方法,即在一个事物中,设计多个问题,使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不断学*数学知识与计算方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信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灵活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探索现实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学*数学计算方法。本册乘除法计算的内容较多。在内容设计上,改变传统教材通过“例题”讲授计算方法,再解决简单问题和进行数学计算的构建模式,而是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尝试解决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学*计算方法。如,第42页在解决“把48枝玫瑰”怎样插在花瓶中的问题中,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第44页在研究“把60个玩具熊装箱”问题的过程中,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在第46页在讨论“把82个皮球装盒”问题的过程中,学*两位数除以数有余数的除法等。本单元先出口算乘除法,是因为学生在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继续学*用一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接受。同时,由于笔算乘法,如12×3,在计算时要算2×3和10×3,这就要用到整十数乘一位数。因此在教学笔算乘法时需要有口算的基础。两位数乘除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但笔算乘除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除法的难点。这样编排重点突出,分散了难点,便于学生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从而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培养了学生的学*能力。本单元加强了“解决问题”的教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设了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体会到乘除法计算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蕴涵在许多现实情境中的一个个问题。二是将乘法计算置于现实情境中,增加练*的趣味,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标准》关于“解决问题”方面的具体目标要求。随着学生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和所学知识以及认知水*的不断提高,本单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计算外,还给学生提供小组合作、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设计衣服搭配、食品搭配问题

  单元教学目标

  1.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意义,会解决生活中与这些量有关的问题。

  3.能从熟悉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会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经历探索搭配问题的过程,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在自主探究中,学*两位数乘、除以一位数,乘除法的竖式,运用“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12课时

  第五单元 混合运算 教学计划

  混合运算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的运算”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具体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结合《课标》中提出的“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的要求,本套教材在关于混合运算内容的安排上突出了以下特点: 第一,同级混合运算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如,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学*;第二,在知识内容构建上,打破“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在混合运算的编排和活动设计上,都是采取“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的这种过程来学*的。

  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因为这些知识及其思想方法是学生继续学*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是更好地使用计算工具的前提,也是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智力水*的载体。学生通过学*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激发潜在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获得必须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通过相关的计算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学*数学的乐趣,逐步积累活动经验,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本单元教材的学*是在学生学*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上,在认识了小括号、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的。他们学会了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运算,并知道,在同级运算中,应按照“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来计算。本单元是第一次以单元的形式独立编排混合运算。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消除学生接触新知识时的陌生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去学*。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理解得不太好的同学,教师要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数学的自信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结合本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探索乐园。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

  了解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算与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

  1.能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

  2.在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顺序的过程中,积累学*的经验,形成计算技能,并且能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6课时

  第六单元 周长 教学计划

  本单元在课标中属于“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本单元知识是学生在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学*了米、分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经历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基础上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周长的认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室外测量等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比较一下《大纲》和《标准》对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大纲》中要求本单元要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概念,能够计算它们的周长。《标准》中要求本单元要学生学会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从上述的要求中,我们发现《大纲》和《标准》有几点不同:第一,《大纲》中的周长概念只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而《标准》强调“图形周长”不单单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二,《大纲》强调掌握概念(往往形成背诵概念),《标准》强调指出和测量(周长概念的表达和实际测量);第三,《大纲》要求能计算周长(用公式计算),《标准》强调探索并掌握公式(在计算周长的过程中探索,结合公式——形成模型)。上述变化,反映了课程理念和价值观的不同,《大纲》重视的是学会、掌握周长公式,然后应用公式计算;《标准》重视的是基本“周长”概念的建立和利用已有知识经验的测量,然后再是写公式(形成模型)。把探索和掌握作为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用公式计算。

  本套教材将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与周长计算分开编排在两个学期(二年级下册安排了“四边形”单元),一方面加强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探索和认识,另一方面,重视“周长”的认识、周长概念的建立和测量,强调在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周长计算的过程中,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按照这样的编排思路,本单元教材首先选择了生活中常见的小布艺,通过如何确定“小布艺花边的长”这一问题,让学生在合作研究、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引出周长的概念,并结合硬币面、课本封面、课桌面边线的长,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在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教材安排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内容,通过个性化的计算方法的交流、讨论,大家来总结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最后教材设计了室外测量的实践活动,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首先应当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具体事物出发展开教学,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获得对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直观经验,并逐步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最后应当让学生运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体验学*数学的乐趣。

  2.让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生动、有趣的具体情境中呈现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如观察、估计、测量、比较等一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充分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时还要满足多样化的学*需求,应肯定不同的探究过程。

  3.关注学生对测量的体验

  应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测量。可以由学生主动选择测量工具和方式,并交流测量结果和体会。估测是测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生活中,对一个量的估计十分重要,所以在课本中安排了估计校园内的花坛、乒乓球台、羽毛球场的周长的活动,进行这样的活动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学生是否愿意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是否愿意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是否能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估测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与同伴合作解决测量问题,学会表达测量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

  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4课时

  第七单元 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计划

  本单元“生活中的大数”,这部分内容除万以内数的认识和感受大数以外,还有*似数的概念以及万以内数加、减法的估算和解决问题等。素材的选择都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问题,是名符其实的生活中的大数。

  认识万以内的数,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必需的重要的数学知识,也是学生建立初步数感的重要材料。由于在二年级下学期已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数的读、写,数的组成,数的大小比较等都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册第二单元也已学*了三位数的加、减法。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万以内的数以及数的应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所以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和生活经验,选择商品价钱、购物等素材,鼓励学生在自主学*活动中,完成本单元知识的学*。

  教材编排特点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识数的基础,本单元的标题为“生活中的大数”,体现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数的范围的扩大,本单元一开始就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大数,作为学*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基础。教学时,教师让学生亲自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并进行交流,使学生充分感受大数的意义。

  2.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数学活动。,如让学生数一数、写一写、比一比、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经验形成表象,并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本单元教材设计了多种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教材安排了加减法的估算,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和计算的不同意义,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选择合适的*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3.能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能表达解决问题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4.能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自主学*新知识,了解可以用数描述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1.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万以内数的组成。感受一万的实际意义。认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间的关系。理解并熟记万以内数位顺序。

  2.掌握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能正确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初步学会用万以内的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能进行简单的加减法估算,能表达解决问题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9课时

  第八单元 吨的认识 教学计划

  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千克、克,而且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计算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质量单位吨,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物体的质量,以及对质量单位的整理和解决问题。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不便于学生直接亲身体验和感知,因此,教材在内容上的选择上注意联系了学生的现实素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较为熟悉的事物和动物,使学生感受和认识到吨,如,通过用不同方法计算30名学生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1吨的实际意义。结合生活中的熟悉的物品,使学生学会选用恰当的质量单位。

  这部分教材在编排时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

  1.多次体验,亲历中巩固观念的建立。体验是经验中充满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米、分米、厘米等一些计量单位来说,体验不是一件难事,但如何让学生体验大计量单位的确很难,这也是教师觉得这样的课难上的根本原因。

  课中设计了多次让学生体验的环节,“体验—感悟—再体验—再感悟”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把自己的感官充分作用于具体对象,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中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加深对这些计量单位的感知。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些模糊、抽象的数学知识。

  2.反复猜测,反差中强化观念的建立。猜测是数学学*的重要方法。这一方法运用在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课中设计了较多的“猜一猜”的环节,先让学生猜测,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或教师揭示答案来得到正确数据,让学生在猜测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强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这样的心理活动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可以强化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安排一次又一次的猜想,也有意于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学*有一个较好的提升过程,每一次的猜想都是对这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一次强化。我们发现学生每一次猜想都比前面更加合理、更加接*正确答案,这说明学生在猜想时及时调起前面的学*内容,已作了较好的联想,而不是凭空胡乱猜测。

  3.结合实际,运用中整合多元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堂课数学学*材料的选择是根据这一要求来设计开展的。通过与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相符的内容设计,让他们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也可以使学生每当接触到这些事物时,就能调起对所学知识的回顾,以此来促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

  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于一种主动学、有兴趣学这样的学*状态中,教学的设计将新课标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很好地整合起来。

  单元教学目标:

  1.经历感受并认识吨的过程,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对克、千克、吨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体会质量单位吨的实际意义,会选择恰当的质量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

  3.能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进行简单、有条理的思考,并能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的计算。

  2.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8课时

  第九单元 乘法 教学计划

  乘法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中“数的运算”的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及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它是多位数乘法的基础。但笔算乘法与笔算加、减法有很大差异,在计算过程中,多位数乘一位数不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而是要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其中计算步骤较多,要顾及的问题也很多,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因此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算理的基础上,采取各个突破的办法来克服笔算乘法的难点。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能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能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计算;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计算本身是枯燥乏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学好计算对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学*这部分知识,学生不仅能够学会运算技能,而且可以拓展数学视野和应用数学的空间。本单元内容安排了三个知识点:包括“一位数乘三位数”、“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单元最后安排了综合应用的内容“花篮中的数学”,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情感体验。

  为了让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计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提供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无论是新课题的引入还是教学内容的展开,都力求创设启发性问题情境,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对于新课的引入,大都是借助卡通朋友的话,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活动,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机会。如教材100页“乘法”的引入,大头娃说:“这个“3”是怎么算出来的?”蓝灵鼠的话“不计算,你能判断积是几位数吗?”,教材101页“试一试”,蓝灵鼠说:“一个星期可卖出多少箱?”,大头娃的话:“把你的算法和大家交流一下。”等。这些都为学生创造了试验、交流、观察、探索、推理和归纳的*台。这样的教材编排,有助于增强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计算方法。通过反映多种信息的、学生熟悉的情境和问题情境,使学生从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学会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例如,教科书第99页设计了“买300本《保健小常识》”和“每本4元”情境,鼓励学生发现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又如第107页是“花篮中的数学”的情境,也都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这样,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运而生了。通过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使学生学*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认识乘法计算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单元教学目标:

  1.会正确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树立良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理解“0”的乘法。

  3.解决实际问题——花篮中的数学。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发现教材中的数学信息,小组合作尝试用乘法知识解决问题。再让学生通过交流,选出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案,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课时设置

  本单元设计9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1、以本册教材为本,以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为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上进、持续、和谐的发展。

  2、遵循学生学*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改善学生的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的探究意识,及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

  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在数学知识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在本学期里,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六、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本学期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空间。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在学*中的主体地位,创设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中满足个性化学*需求,从而达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学*方式:

  ① 预*教材,提出知识重点,自己是通过什么途径理解的,还有哪些疑问。

  ② 通过查阅资料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③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者,以学生自主学*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④ 利用小组讨论的学*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 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数学的快乐。

  七、教学措施

  教者:

  1、走进新课程,决胜新课程。认真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找课堂要质量。

  2、教学相长,多阅读与教学有关的书籍,报刊、杂志,多学*新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

  3、多与家长联系,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反馈信息。

  4、放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尊重学生的民**力,做到师生互动。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7、加强口算练*,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 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11、采用“一帮一”互助活动,成立学*小组,让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评比,培养优生,鼓励后进生。

  12、重视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教学。

  1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14、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七、评价工作

  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对学生的多角度、多方位、多样化地进行恰当的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评价工作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做法:

  1、课堂上教师多以鼓励为主,对课堂认真、发言积极、回答问题精彩的以红星奖励。并采用小星换大星的激励机智,使学生时时看到自己的进步。

  2、合作小组堂堂课进行评价,天天进行小结,每周进行总结。

  3、进行单元过程性评价记录及学*情况记录。

  4、期中、期末分两次对学*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

  八、个人业务学*计划

  1、学*内容

  (1)《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心理教育》。

  (2)有关教育教学的杂志,如:《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教学教学设计》。

  2、学*时间

  (1)充分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2)数学组组织的业务学*时间。

  3、学*方式

  (1)自学。

  (2)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和数学小组的业务学*。

  (3)多听课,评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九、教学专题

  小学数学合作学*、自主探究:

  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将在红卫小学任教两个班的数学。这两个班的特点在于,学生都是民工子弟的孩子。这样的情况优势在于,孩子们性情淳朴,只要用心教导都会是能干、懂事、好学的孩子;而劣势就是生活和学*上难免缺少家长的关心,要靠孩子的自觉性了。知识掌握方面,这些孩子相对城区的学生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因此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 …………………………………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总数38人。经过2年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脑子还是比较灵活,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基础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抓好后进生的培养,借助*时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培养浓厚的学*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2个单元,实践活动领域安排了2个操作型活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单元)、《千克和克》(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五单元)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七单元)。

  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单元)、《*移、旋转和轴对称》(第六单元)。

  1.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本单元主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能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

  2.第六单元:*移、旋转和轴对称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移和旋转现象,能识别一些物体的运动是*移还是旋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宽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面图形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部分: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包括:“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和“间隔排列”。周长是多少:这个活动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进一步加深对*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更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提升数感。间隔排列:这是一个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简单的规律,在探索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体会方法、发展思维。多彩的分数条: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抢1”游戏,二是“清0”游戏,其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对简单分数与1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中的*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逐步增强思维活动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2)通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练*,提高进行乘、除法运算的能力,不断加深对数的大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3)在认识“倍”的含义,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不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经验,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简单*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认识*移、旋转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活动中,要不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受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尝试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增强初步的空间观念。

  (5)在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建立1千克和1克实际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

  (6)在探索和交流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猜想和验证过程,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与实践”活动,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探索口算、笔算、估算的方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简单的*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测量和描述物体轻重,了解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识别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探索计算方法、验算计算结果、发现简单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进一步体会反思性学*环节的意义。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认识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逐步增强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大小、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的好奇心。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逐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形成严谨、认真的学*态度,进一步养成主动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的良好*惯。

  (4)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放性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内涵,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本册教材的难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要认真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备好课,上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以课堂改革为契机,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掌握学生的学*状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加强集体教研,探索自身教研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措施:

  本班学生,两年来养成了良好的学**惯,借助远程教育资源上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兴趣。上课时能积极思考,积极发言,作业认真按时完成。大部分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能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也能较好地掌握。但个别学生还没达到计算正确、迅速,今后要加强辅导。

  1、深钻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备好课,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改进课堂教学,结合远程教育资源加大课堂密度。运用激活练*,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掌握学生的学*状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

  6、加强集体教研,掌握上下两个年级的知识衔接,深钻教材,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按照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教学。

  7、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知识要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进行。

  8、注重培养学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9、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的课件,案例,教学实录等媒体资源结合教材,改革课堂教学结构,加强引导。

  四、教学进度:

  1、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3、四边形(6课时)

  4、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5、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6、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7、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8、可能性(4课时)

  9、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10、总复*(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重、难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五、学困生辅导

  1、对学困生教师要多倾注些关心和爱心,耐心辅导循循善诱,给他们创造表现机会,鼓励他们。

  2、经常家访,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把学生在校表现告诉家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了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更好的完成本册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本册的具体内容及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三年级一个班现有学生57人,男生32人,女生22人。二班现有学生53人,男生30人,女生23人,他们均来自周边的自然村。学生已经有两年的数学学*经历,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青岛版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惯。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三年级上册教材包括四大方面的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统计与概率。

  数与代数:克、千克、吨的认识;除法的口算、估算;简单的、稍复杂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及验算;混合运算;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混合运算;分数的初步认识与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空间与图形: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初步认识*移、旋转现象;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会进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实践与综合运用: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合理安排双休日。统计与概率: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即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意识。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发展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操作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

  5、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结合实例,进一步感知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7、在东、西、南、倍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辨别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8、通过具体的情境,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流想法。

  9、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计测量等知识解决问题。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10、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的作用。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及周长公式的探索过程中,提高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分数的意义。

  4、在解决简单的混合运算问题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基本情况分析

  1、学生人数:57人,其中男生25人,女生31人;

  2、学生学*情况: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一小撮学生数学成绩很差,数学学*行为*惯、学**惯养成较差,但是他们天真、活泼、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可塑性较强,对数学学*充满期待和渴望。

  3、学生知识、能力分析: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期教材的主要内容数与代数部分有:克、千克、吨的认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年、月、日;分数的初步认识;空间与图形有:东、南、西、北;旋转与*移现象;周长;实践与综合应用有:总复*和实践活动。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

  在数与代数板块中,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一位的除法是重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除法和多位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表内乘、除法的进一步发展。这两个单元的内容是由多个简单数学知识结构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综合而成的知识结构。这部分知识又分别是学*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因为在多位数的乘除法中,也是由多个简单知识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规律综合而的复合;用多位数除时,每求一步商的过程与用一位数除的过程基本相同。因此,这些内容都是最基础的,对进一步学*有重要意义,要帮助学生切实掌握好。克、千克、吨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质量单位,教科书重点通过掂一掂、称一称、议一议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质量单位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年、月、日是在掌握了12时计时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但年、月、日更为抽象,它综合了数学知识和天文知识,因此它的学*更为困难。为突破这个难点,教科书从学生最为熟悉的日历入手,采用“观察—讨论—分析—归纳”的学*方式。

  在空间与图形板块中,东、南、西、北、旋转与*移现象都是新课程中增加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科书通过为学生提供大量现实有趣的素材,展示一个丰富多彩的数学世界,把这些内容的学*过程变成有趣的、充满想象和推理的活动过程。东、南、西、北是在学生学*了上、下、前、后、左、右的基础上,用前面掌握的方位词学*新的方向。教科书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就非常清楚地呈现了前后知识的联系,同时,教材把学生对方向的认识扩展到八个方向。旋转和*移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有关图形与变换的学*内容,教科书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旋转和*移现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计算图形周长中的一种特例,它是人们经过不断地总结而获得的,通过这种特例的教学,学生不但可以掌握周长的概念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而且能通过对周长公式的探索,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让学生经历探究周长概念的全过程,能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进一步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学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3、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7、注重对后进生的关注和辅导,实施以小组为单位的互助学*活动。

  8、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四、预期目标

  成绩目标:*均分达86分,及格率达100%;优生率达90%,后进生率按制在0%。

  学生学*行为目标:培养学*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他人的帮助和鼓励下,能克服数学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人人能够感受到成功的体验,建立更好地学*数学的信心,养成自觉学*数学的*惯。

  五、教学进度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数

  (计划安排数) 周次

  克、千克、吨的认识及单元检测 5 第2-3周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及单元检测 16 第3-6周

  东、南、西、北及单元检测 5 第6-7周

  旋转与*移现象及单元检测 2 第7-8周

  期中复*与期中检测(含评讲试卷) 5 第9周

  两三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及单元检测 10 第9-11周

  周长及单元检测 4 第11-12周

  分数的初步认识及单元检测 4 第12-13周

  年、月、日及单元检测 5 第13-14周

  总复*及检测 20 第15-18周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 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并能够利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了长度、质量单位,能比较正确地利用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另外已经能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能按照左西右东的顺序观察方位图和地图。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并制作成方块统计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有一定的认识。

  2、数学思考方面:

  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已经能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进行思考,所不同的是不同学生的思考层次和水*。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发展,同样,少数学生的思考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不断地加强训练。

  3、解决问题方面:

  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不断增强,能根据一个场景和若干个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能逐步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算法)解答同一问题。少数学生由于数学思考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4、情感和态度方面。

  学生们已经能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发现少数学生由于自身或家庭的原因,学*态度还不够端正,对学生投入不足,情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数与代数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活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单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的三视图,能比较两个形状相*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有那些相同、哪些不同。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几何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区别*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米和*方分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能在1*方厘米的方格纸上数出图形的面积。知道*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结合实例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用数描述、表达西安市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经历探索简单的搭配规律、寻求各种搭配方案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有条理地思考并发展符号感。

  在简单的几何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面图形的*移、旋转、对称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厂方、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学的*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日常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实物,加强直观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

  3、加强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以课题指导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课程改革理念学*和课改实践,不断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践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交流,真正做学*的主人。

  6、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发掘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7、注意培优、补差。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1、加法

  2、减法

  3、加减法的验算

  4、整理和复*

  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学生能自主探索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学会合作学*;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

  9~12课时

  第三单元

  四边形

  1、四边形、*行四边形

  2、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估计

  认识图形,体会图形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空间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并会计算;培养估计意识和能力。

  6~8课时

  第四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1、表内除法竖式的含义;

  2、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及余数的含义;

  3、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

  4、解决问题。

  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8课时

  第五单元

  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千米的认识

  3、吨的认识

  认识、感知新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建立初步的长度观念空间观念;培养估测能力。

  7~9课时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1、 1、口算乘法:整十整百书乘一位数、估算;

  2、笔算乘法:不连续进位、连续进位、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每位成绩不满十);会正确笔算乘法;根据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13~17课时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

  (2)几分之几。

  2、分数的简单计算:

  (1)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

  (2)1减去几分之几。

  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5~8课时

  第八单元

  可能性

  1、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2、可能性的大小

  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4~6课时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1、服装搭配;

  2、简单的排列;

  3、简单的组合。

  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感受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

  3~4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素材;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条件的地区,要尽可能合理、有效地使用计算机和有关软件,提高教学效益

  对数学学*的评价要关注对学生学*过程的评价;恰当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呈现;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二、教学任务、目标及学生知识情况分析

  第一阶段:基础训练段。时间:20xx.8.152011.8.25教学方法:以试卷的形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具体操作如下:

  小学毕业考试试卷初一、二各个学期期末考试卷一套并做好简单的试卷分析。以先复*,后考试再补充的形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为其后高强度的学*、训练做好准备。

  万丈高楼*地起,只有能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我曾经问过几个学*较差的学生,为什么不喜欢学*?也问过几个一直在努力学*的同学,为什么一直在努力学*,而学*成绩提升不上来?他们的回答基本上,基础知识薄弱,从而跟不上,从来听不懂,或者是听到是听懂了,而在具体做题的时候,感觉不知从何开始分析而无法下笔做题,从而凭感觉做,结果可想而知。

  只有一层一层的往上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从基础开始学*,抓住最基本的知识,抓住知识最本质的东西,才能更深层次发展。试问,一个*视眼,不佩戴眼睛能看清远处的景物吗?知识也是一样,送给学生一个科学、合理的基础知识*台,学生的思维才能向更高更远的层次发展。

  第二阶段:20xx-8-282012-1.12新课教学,争取将初三所要教学的新课(上、下两册)完成80%的进度。

  本阶段的学*处于高强度学*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使的学生跟不上,必须有正确,可行的教学方法,必须在教学中考虑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不断更改教学方法以,使其符合绝大数学生的味口。

  高强度的学*,不能丢失课堂的趣味,不能让学生在枯燥中学*数学,这会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同时也失去了教学的意义。学生才是教学质量的根本,要时刻意识到教师是学生的服务者、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的中心,是教学质量体现的形式及重要体系,要想搞好教学,搞活教学,这与学生的学*兴趣分不开的。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就是付出百分之一万的努力都没有效果,就是神仙也不行,所以说,在教学中,要搞好教学,更要搞活教学,只有在整体上学生进步了,学生在学*上才看到学*数学的希望,进步的希望。看到自己学*成绩一天一天好起来,那么学生才会才数学有兴趣,教师才能拥有有一分耕耘三分收获,而不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甚至一分耕耘无收获。

  在教学上,必须讲得少,练得多,一块田,如果不耕耙,放再大的水进,也不会满,教学也是一样,教师讲得再多,如果不是练,到头来,学生依然会云里雾里。

  在新式的教学教法中讲到,教为辅,探为主,练为提,也就是说,教师的讲授做为学生的.引导,以学生探究式学*为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以练*的方式巩固、提升学生在本课堂的基础知识,对有能力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句话讲得很对,在教学上也非常值得借鉴。但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还是那句话,走都不能走,能跑

  吗?根据我的学生实际情况,认为我现在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中,还不能完全按照教为辅,探为主,练为提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应该是教与练须相结合,不分主次,既重教,也重学,更重练。把握每个学生的学生进度,根据他们来制定实际的教学方法才是可行的。

  在这一个学期中,坚持每课一练,每练必改,每改必分析,在实际教学进程中,掌握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做好服务于学生的准备,让学生与我没有距离,能主动与我在课堂、课后交流。

  三、教学措施、方法和日常教学指导思想

  1、尽快了解学生,融洽师生关系,消除学生逆反心理,进入正常的学*状态,建立良好的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热情。及时指导、纠错:争取面批、面授,今天的任务不推托到明日,争取一切时间,紧紧抓住初三阶段的每分每秒。课后反馈。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精选适当的练*题、测试卷,及时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时给学生面对面的指出并指导学生搞懂弄通,不留一个疑难点,让学生学有所获。

  2、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深入挖掘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关键,争取在课堂上消化知识,这也是提高学生学*兴趣的最主要途径。 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秤的教育方法。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回顾。复*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3、多研究教学改革、多参加听评课活动,多学*,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4、作好常规教学,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复*,及时反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状态,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让每一名学生放弃数学,不让每一名学生放松学*,经常使用鼓励性语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5、组织学困生的辅导。课堂上多进行提问,多与学生沟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潜力,增强学*信心。批好每一次作业:作业反映了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何,认真批改作业,使教师能迅速掌握情况,对症下药。

  6、分层辅导,因材施教对本年级的学生实施分层辅导,利用优胜劣汰的方法,激励学生的学*激情,保证升学率及优良率,提高及格率。对部分差生实行义务补课,以提高成绩。按时检验学*成果,做到单元测验的有效、及时,测验卷子的批改不过夜。考后对典型错误利用学生想马上知道答案的心理立即点评。

  7、 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有序的进行教学工作。用心去做,从细节去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好初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严格以教学计划为中心,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资源分析:

  1、教材的基本结构: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2、内容体系:

  本学期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数字编码,分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集合)等。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3、教学资源:

  除了教材外,继续使用上学期使用的计数器、方木块、小棒、钉子板等,同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使用卷尺和测绳、七巧板、钟面、转盘等。

  4、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学生的学*情况,客观的把全班同学分为好、中、

  差三个层次。好学生的智力较好,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具备良好的学**惯,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生学*知识比较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差生接受知识比较慢,学*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佳。在教学中应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三、教学方法设计: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四、教学进度与课时分配:

  本册教材共九个单元,分为60课时进行。第一单元进行5课时,第二单元进行13课时,第三单元进行5课时,第四单元进行6课时,第五单元进行9课时,第六单元进行7课时,第七单元进行6课时,第八单元进行6课时,第九单元进行3课时。(教学进度表附后)

  五、教学评价方案:

  1、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评价,包括对数与计算方面、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活动等内容的评价;同时也对形式参与学*活动的情况、学*的*惯与态度、以及学*的兴趣与自信心等方面进行评价。

  2、评价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各种测试以及课堂提问、课堂活动观察、作业、实践活动等方式评价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统计观念、推理能力以及灵活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5)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2)、三(3)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其中三(2)班有学生49人,三(3)有学生48人,全部属于全寄宿制学生。刚接手这两个班,所以对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了解,可以说是摸石头过河。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的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一、班级情景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经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学生的一些基本本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我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惯,对待学*的态度良好。可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团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资料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本事。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明白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光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白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明白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一样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构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10、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供给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忙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本事。

  3、让学生经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本事。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1:(1)认识万,知道十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

  (4)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5)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写分数,在具体材料的支持下能比较两个几分之一或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能正确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6)在现实生活情境里感受并认识千克与克,通过动手实验知道1千克=1000克。

  (7)了解24时记时法,能进行普通记时法的换算。

  2:(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同的地方。知道长方形的长与宽,正方形的边长。

  (2)理解*面图形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简单*面图形的周长。

  (3)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3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3:(1)能用比较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表格或简单的条形图表达统计的结果。

  (2)初步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整除的)的口算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用乘法对除法进行验算。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地思考;能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反思,与他人进行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使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探索算法的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在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单元: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操作实践和联系实际的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发展估计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学会用数描述身边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用数的观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意识和能力,初步体验量化的思想,促进数感的发展。培养学生学*数学的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第三单元:

  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简单的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情感。

  第四单元:

  1、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数学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意识、*惯。

  第五单元: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景,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回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2、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进行一些有关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3、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里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会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惯。

  第六单元:

  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计算一些*面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第七单元: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几百几时乘一位数(各位都不进位),会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能估计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大致范围,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并能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的信心。

  第八单元: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知道从一个角度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能指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由三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成的简单物体的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相应的物体。

  2、使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体会直观思考的价值,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物体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探究学*的情感和态度。

  第九单元:

  1、使学生经历和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认识条形图,初步学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能完成相应的统计图,并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见带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或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作出适当的解释,能正确使用经常、偶尔、差不多等词语描述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第十单元: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

  2、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以及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探究并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

  3、使学生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第十一单元:

  1、通过整理与复*更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的内容。

  三、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1、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经过独立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克服学*中的一些困难,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相信自己有能力学好数学。

  3、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报刊书籍、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初步感受到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4、学*客观的评价自己与评价别人。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二、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班级学生概况:

  通过两年的学*,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技巧,具备初步的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学**惯。部分学生在学*过程中尚缺少主动与同学交流的*惯。借读生中,由于学*环境不稳定、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生活贫困等种种原因,造成了部分借读生数学素质相对低下,学**惯较差,学*不够自觉等状况。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二),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要求: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

  1、在课堂中改进笔算教学,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在教学量与计量的教学时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较困难的学生*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要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毫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分米的认识………………………………………1课时左右

  千米的认识………………………………………2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 ………………………………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学校工作计划为中心,以教导处和教科室计划为指导,以更新观念为前提,以育人为归宿,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提高数学教育质量,结合生活实际锻炼学生的数*用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数学热情。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实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1、继续认真系统学*《数学课程规范》,树立符合新课程规范的教学理念,并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

  2、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不时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困惑。牢固确立以学科教研为主线的行动战略,努力构建数学学科教学特色和多元化、多形态的教学课型。

  3、每个年级都要认真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推荐经验体会。

  4、抓好备课组活动。

  5、抓好教学常规的落实工作,了解和检查本组教师的教学和研究情况。

  三、主要工作与措施:

  1、加强业务水*培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业务水*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努力学*新课程的有关新理念。利用新课程培训、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等校本培训机会加强对教师进行新课标理论的学*,研究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内涵,掌握新课改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以便更好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发挥最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标的能力。全组教师在充沛抓住学生在校的有效时间外,要聚焦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向教科研要质量。

  2、注重学生良好学**惯的培养。

  好*惯,益终生。*时的作业*惯、读题*惯、验证*惯等影响学*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每一位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锲而不舍的监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我们应该站在对学生终身负责的高度来认识,大处着手,小处着眼,在日常的教学中反复抓,抓反复,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独立考虑,敢于质疑,认真细致、做事严谨等良好的学**惯。

  3、注重基础,培优补差并举。

  小学数学的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必备的数学素质,是今后学*和生活的基础,在*时的教学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教师们应有所偏重。与此同时配合培优补差,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困生掌握小学数学必备的知识,让优等生在数学

  上有进一步发展。老师们不只要有培优补差的意识,而且要有培优补差的时间和措施。培优补差的重点是补差。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必需重视对这些弱势群体的辅导工作,对这局部学生要有所偏爱,和时给予补缺补漏。让这些学生也在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下学*。因此,教师要从人本的角度动身,做好以下工作:坚持补心与补课相结合,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协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别,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在补差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了培优工作,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让优等生吸纳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养成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不时地提高他们的感知力、理解力、判断力、综合力,使他们的综合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4、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在教导处的布置下,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本组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

  四、月份具体工作布置:

  九月份:

  1、学科组会议,布置本学期学科组的活动内容。

  2、制订学科组工作计划。

  3、教师制订个案研究计划。

  4、专题沙龙:如何开展好数学实践活动。

  十月份:

  2、案例剖析。

  3、教学常规检查。

  十一月份:

  1、课例研讨(1)。

  2、教学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2、教学常规检查。

  3、一、二、六年级数学学科竞赛周。

  一月份:

  1、学科组工作总结。

  2、备课组工作总结。

  3、教学常规检查。

  4、资料收缴和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时、分、秒(3课时)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3)测量(6课时)

  毫米、分米的认识………………………………2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2课时

  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3课时)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3课时)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4课时)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一、形势分析

  (a)类别分析

  1、这个班有39名学生,其中男生14名,女生25名,转学生3名。根据去年的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概念都比较牢固,口算和乘法口诀都掌握的比较好。但是粗心的人很多,缺乏灵活性,应用能力差。但总的来说,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但接受能力不强,学*态度端正。有些学生没有足够的意识及时完成作业,这使得学*数学变得困难。因此,在新学期,在纠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学*数学的各种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成绩。

  2、这个班的一些学生意识不够,缺乏努力学*的精神。他们总是想偷懒,不做作业,不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要加强学**惯的培养,比如学前准备,课后复*。在写作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要求。只有让学生认真写,才能认真思考。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惯,增强自信心,探索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2)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一万以内的加减法、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矩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公里和吨、小时、分钟和秒、数学广角集(重叠题)、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

  这学期本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对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考查问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我们应该找到更多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他们开心,愿意学*。

  二、这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写作教学安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量的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教学强调实际操作和自主探索,加强估计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实践学*材料,以反映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这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

  (a)知识和技能

  1、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一位数数到十和一百;我可以用两三位数算一位数,估计一下。

  3、知道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名称,知道分数大小,计算相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解决与分数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4、区分和识别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毫米、分米、公里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公斤,就会进行简单的c

  6、理解“次数”的含义,掌握“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一个数是多少倍”的实用方法。

  7、学生将借助直接图形和集体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维

  1、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验集体思维,逐渐形成空间的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况,通过直观操作,初步了解分数的含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3)问题解决

  1、体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明白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有和同学一起解决问题的经验。

  4、学会表达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充满好奇,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们可以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

  3、体验学*数学的过程,比如观察、运算、归纳,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加减,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难点:小时和分钟、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6)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篇

  一、基本情况

  本班学生共31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22人,他们通过两年多的学*,更加明确学*目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积极向上,热爱劳动,拾金不昧。就上期期末检测,班*数学成绩优秀,如唐戬、何小雨、刘佳等,十名同学语数各科96分以上,但也有少数同学年龄偏小,反映较慢,根本不懂得什么是学*和怎么去学课堂纪律较差,想说就说,甚至个别同学上课玩玩具,常常拖欠各科作业,如张艳琼等连乘法口诀都不熟,相当大部份同学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根本无法正确管教,从而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在本期的'教育工作中,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结合当前的教改动态,择其良好的教学方法,耐心指教学生,力争为祖国、为人民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建设者。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七个单元,在编排上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向学生提供了有价值的数学学*内容。

  2、倡导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3、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构建新的知识。

  4、创设有利于学生的学*环境。

  5、关注学生学*数学的过程。

  6、提示学*活动的线索和学*方式。

  7、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8、设计富有特色的实践活动。

  9、有计划地介绍数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计算。

  2、初步认识小数,会正确读写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能正确地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

  3、正确理解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意义,会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4、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5、经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过程,学*整理数据的方法,进一步学*填写统计表和制作单式条形统计图。

  (二)数学思考:

  1、经历初步认识小数,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乘除法计算的过程,发展数感。

  2、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数据整理和求*均数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统计观念。

  4、在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时,进一步学*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三)解决问题:

  1、在各类口算、笔算、估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2、能运用本册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对自己的学*及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单评价。

  (四)情感与态度:

  1、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册数学知识的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学*兴趣。

  2、在学*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成功的喜悦。

  3、经历探索数学问题,发现并总结一些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在学*中培养探索精神和自信心。

  4、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活动中,培养合作精神。

  5、在学*中培养计算仔细,书写工整等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况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动机,注意应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环境保护的有机渗透,从而使学生的情感、态度、智力、品质价值观等方面发挥积极影响。

  3、重视情境创设,激发认知需求。

  4、教学内容设计以活动为主线,倡导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方法。

  5、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做到明显、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6、经常了解学生和分析学生的生活、学*、思想、现实情况,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7、教师应以身作则,坚持做好"六认真"工作,充分运用好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灵活运用优良的教学方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对哪些不明确学*目的,应多花精力和时间,耐心指教,使他们不断转化。

  8、努力做好与家长联系工作,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了解和解决本班学生在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9、定期或不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查,教导学生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争当优秀学生。

  10、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

  11、练*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

  12、对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完成思考题或一题多解。

  13、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落实。

  五、课时安排略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采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运用四个领域的内容同时混编的方式,各个领域包括以下内容:

  数与代数:第一单元"元、角、分与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第三单元"乘法"。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第五单元"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感受比较分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

  空间与图形:第二单元"对称、*移和旋转"。结合实例,感知*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竖直方向*移后的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是轴对称图形。第四单元"面积"。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的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与可能性"。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实践活动:到商店调查三种商品的价格,做好记录。与同学比一比同一种商品的价格。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并与同伴说一说。用纸剪出一个你喜欢的图形,通过*移或旋转绘制一幅图案。设计旅游计划。厨房铺地转的选择方案制作七巧板。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均身高,并计算小组的*均身高。在报刊上找出与*均数有关的信息,并与同伴说一说。

  二、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数学学*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四、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三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接受能力较强,学*态度较端正。尤其是男同学,学*基础也还比较好,但是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或者作业质量较差,对于学*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五、教学资源分析:

  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数学,促进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教材通过"数与计算、量与计量、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基本领域反映运用数学研究现实世界的基本过程,有机的渗透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推理意识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思维方式,并以此为主线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

  展现知识的产生和应用过程,形成"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基本叙述模式,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科学合理的学*方式。通过上述的过程,学生将逐步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惯和应用意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以数学活动为线索安排教材内容,促进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和交流。按照《标准》的要求,教材突破了以往的以例题为中心的呈现方式,以学生的数学活动为线索,展开相关知识的学*。教材设立了"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我的成长足迹、问题银行"等栏目,促进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反思等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六、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切实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学时在使学生掌握数学概念、法则、数量关系的同时,应更重视数学方法的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运用数学的意识。处理好基本训练与创造性思维发展及后继学*的关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在数学学*的"再创造"过程中逐步得到发展的,而"再创造"的前提是通过必要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形成扎实的基本功。

  (二)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数学的兴趣。

  本册教材设计了适量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和一个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肯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科学态度。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

  (三)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数学教学应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应用与推广"的基本过程。在日常的数学活动中要注意小课题研究和实*作业等实践活动,对这方面的内容不但不能随意删减,而且要加强这方面内容安排的密度和强度。

  (四)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要求,开展教学活动。要注意在直观感知广泛的背景下,通过自身体验在分析、整理的过程中学*概念,不要用死记硬背的方法。

  七、促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注重对学生学*过程的考察。知识和技能的评估,试题类型要多样化。评价应体现激励的作用。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一部分学困生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厚爱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学生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笔算.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

  教学难点:时分秒的认识、四边形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六、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3课时)

  口算乘法…………………………………………3课时左右

  一位数乘二、三位数……………………………5课时左右

  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1课时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可能性(4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掷一掷…………………………………………………1课时

  十、总复*(4课时)

  七、教学进度

  时间内容课时安排

  第二周千米的认识4

  第三周吨的认识、加法4

  第四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4

  第五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减法)4

  第六周放假

  第七周验算、整理和复*4

  第八周四边形4

  第九周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4

  第十周有余数的除法4

  第十一周时分秒、填一填4

  第十二周口算乘法、一位数乘二、三位数4

  第十三周一位数乘二、三位数4

  第十四周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4

  第十五周整理和复*、分数的初步认识4

  第十六周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4

  第十七周数学广角、掷一掷4

  第十八周复*1—3 4

  第十九周复*4—6 4

  第二十周复*7—9 4

  第二十一周总复*4

  第二十二周考试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

  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并能够利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了长度、质量单位,能比较正确地利用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另外已经能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能按照左西右东的顺序观察方位图和地图。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并制作成方块统计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有一定的认识。

  2、数学思考方面:

  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已经能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进行思考,所不同的是不同学生的思考层次和水*。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发展,同样,少数学生的思考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不断地加强训练。

  3、解决问题方面:

  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不断增强,能根据一个场景和若干个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能逐步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算法)解答同一问题。少数学生由于数学思考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4、情感和态度方面。

  学生们已经能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发现少数学生由于自身或家庭的原因,学*态度还不够端正,对学生投入不足,情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数与代数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活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单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的三视图,能比较两个形状相*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有那些相同、哪些不同。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几何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区别*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米和*方分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能在1*方厘米的方格纸上数出图形的面积。知道*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结合实例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用数描述、表达西安市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经历探索简单的搭配规律、寻求各种搭配方案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有条理地思考并发展符号感。

  在简单的几何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面图形的*移、旋转、对称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厂方、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学的*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日常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实物,加强直观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

  3、加强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以课题指导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课程改革理念学*和课改实践,不断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践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交流,真正做学*的主人。

  6、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发掘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7、注意培优、补差。

  一、指导思想:

  复*的目的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扶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整体看,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较好的学**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两个班都有两极分化比较明显,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每班均存在4至5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三、指导思想:

  以书本为主,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

  四、复*的具体计划

  内容措施目标

  第一课:1、小数的初步意义及读、写、大小比较

  3、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解决相关简单生活问题

  1、听写小数;

  2、“翻译”小数:读、写法之间互换;

  3、用小数表示物品的价格;

  4、回顾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5、巩固练*

  6、准确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注意整数与小数的加减法。

  1、熟练、正确读写小数

  2、正确进行小数大小比较

  3、准确把握问题情境,正确解决问题。

  第二课时对称、*移和旋转

  1、判断生活中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2、在方格纸中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数出*移后图形的移动距离

  4、在方格纸中画出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

  1、能正确判断生活中对称、*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画出指定形的轴对称图形式*移后的图形

  第三课时统计与可能性

  (1)回顾*均数的意义,求简单数据的*均数,并作简单分析;

  (2)回顾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列举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均数的意义及作用

  2、求简单数据的*均数,并作简单分析;

  3、对一些简单生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判断,并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并能作简单合理的分析

  2、能对一些简单生活事件的发生与否作出判断,并列举出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第四课时乘法

  (1)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练*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1、口算练*:抢答,并说算理;

  2、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3、巩固练*1、能正确进行口算

  2、能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

  第五课时乘法

  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1、结合实例: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中,每一步的含义。

  2、解决相关的简单生活实际问题准确把握问题情境,正确解决问题。

  第六课时

  面积

  面积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1、什么是面积。

  2、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3、什么是周长

  4、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5、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生活实际问题能正确求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

  能正确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面积与周长,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第七课时认识分数

  (1)分数的意义,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分数的大小比较及简单分数的加减法计算

  (3)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

  1、结合实例,说说分数各部分的意义;

  2、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3、说说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4、说说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计算方法

  5、巩固练*

  1、能用分数正确表示物品的数量

  2、能正确进行简单分数的大小比较及加减运算

  3、准确把握问题情境并解决问题。

  第八课时查漏补缺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7)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菁华5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三(2)、三(3)两个班数学教学工作,其中三(2)班有学生49人,三(3)有学生48人,全部属于全寄宿制学生。刚接手这两个班,所以对学生的性格、爱好,都不了解,可以说是摸石头过河。总体来说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因此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的继续,也是学*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小学三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小数和进一步学*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认识*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的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主要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实验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单亲孩子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时、分、秒,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使他们乐学,愿学。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

  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总数38人。经过2年的数学学*,大部分学生脑子还是比较灵活,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本学期将在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学*基础和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抓好后进生的培养,借助*时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培养浓厚的学*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上册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领域安排了5个单元,空间与图形领域安排了2个单元,实践活动领域安排了2个操作型活动。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数与代数部分:一共安排了5个单元,包括《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单元)、《千克和克》(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五单元)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第七单元)。

  图形与几何部分:一共安排了2个单元,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三单元)、《*移、旋转和轴对称》(第六单元)。

  1、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本单元主要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关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常见*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同时,也能为今后进一步探索其他*面图形的特征奠定基础。

  2、第六单元:*移、旋转和轴对称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移和旋转现象,能识别一些物体的运动是*移还是旋转;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能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运动现象和形式多样的操作活动,初步感受图形运动与变化的一些基本方式和特点,拓宽观察、分析现实空间与*面图形的视角,逐步增强空间观念。

  综合与实践部分:一共安排了3次活动,包括:“周长是多少”、“多彩的分数条”和“间隔排列”。周长是多少:这个活动通过拼一拼、比一比、画一画、量一量,进一步加深对*面图形周长及其计算方法的认识,更利于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提升数感。间隔排列:这是一个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简单的规律,在探索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经验、体会方法、发展思维。多彩的分数条:活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抢1”游戏,二是“清0”游戏,其目的主要是丰富学生对简单分数与1之间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启发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增强问题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方面

  (1)联系对四则运算的已有的认识及相关的计算经验,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相关的口算、估算和笔算;联系对四则运算意义及相关的数量关系的已有认识,理解并掌握与“倍”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和简单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增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日常生活经验,认识千克和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学会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结合实例认识周长的含义,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了解生活中的*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2、数学思考方面

  (1)在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尝试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逐步增强思维活动的条理性和灵活性。

  (2)通过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和笔算练*,提高进行乘、除法运算的能力,不断加深对数的大小及相互关系的理解,增强数感。

  (3)在认识“倍”的含义,解决与”倍“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不断经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积累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经验,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

  (4)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和简单*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以及认识*移、旋转现象和简单轴对称图形的活动中,要不断丰富对现实空间和*面图形的认识,初步感受图形的运动和变化,尝试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感受几何直观的作用,增强初步的'空间观念。

  (5)在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过程中,学会选择合适的单位描述物体的轻重,建立1千克和1克实际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估测能力,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

  (6)在探索和交流间隔排列现象中的规律等活动中,经历简单的猜想和验证过程,培养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3、问题解决方面

  (1)联系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简单*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千克和克的认识,以及“动手做”和“综合与实践”活动,尝试从多少、长短、轻重等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逐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在用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以及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从已知条件出发并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思考方法,体会同样的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3)在探索口算、笔算、估算的方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简单的*面图形周长计算方法,测量和描述物体轻重,了解生活中的*移、旋转现象,识别轴对称图形等活动中,初步学会与同学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学会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思考,体会合作交流的意义,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探索计算方法、验算计算结果、发现简单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表达思考的大致过程和结果,学会在表达前整理,在倾听后思考,进一步体会反思性学*环节的意义。

  4、情感态度方面

  (1)在认识新知的过程中,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逐步增强对事物的数量及其大小、物体的形状及其变化的好奇心。

  (2)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逐步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形成严谨、认真的学*态度,进一步养成主动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的良好*惯。

  (4)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逐步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自觉性。

  (5)通过阅读“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开放性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内涵,体会数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本册教材的难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移、旋转和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四、教学措施

  1、深钻教材,要认真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意图,备好课,上好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

  2、以课堂改革为契机,改进课堂教学,加大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兴趣。

  3、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及时掌握学生的学*状况,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学*成绩。

  4、注意落后生的辅导工作,力争使他们逐步赶上来。

  5、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训练,并注意他们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6、虚心向其他教师学*,取长补短,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加强集体教研,探索自身教研与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学生们经过两年的学*,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抽象概括能力,养成了一些良好的学**惯,掌握了一些科学的学*方法,学会了独立思考和与人沟通、协商、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了探究问题,并能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问题,还能正确解决问题的能力。无论是理解问题的能力,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打得也比较扎实,对数学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学*活动中去,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合作学*,实践活动等学*内容尤为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学*活动的经验。在数学知识上已经掌握了两步计算式题和有余数的除法,还有统计知识,并学会了辨认八个方位;掌握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加、减法;还掌握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的实际长度和简单的换算以及实际测量,并能用以上这些相应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总之,这些技能和知识点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新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爱学数学的热情,以及对数学的感悟能力会在本学期进一步得到发扬光大,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会沿着良性轨道螺旋式上升。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以学生的数学活动实践为学*内容,教材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混合运算;

  (2)观察物体;

  (3)加与减;

  (4)乘与除;

  (5)、周长;

  (6)乘法;

  (6)年、月、日;

  (7)数学好玩;

  (8)认识小数,还有一个整理复*,一个总复*。

  具体特点是: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8)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菁选

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集锦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不经意间,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想学*拟定计划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供给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忙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资料,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素材和活动资料,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善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任教三年级,经过两年多的学*,大部分的学生逐步养成了较好的学**惯。但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学**惯较差,上课时注意力不易集中,课堂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较被动。还有一些学生作业时常要拖拉,学*上有较大的困难。大多学生学**惯较好,上课思维活跃,敢于大胆发言。但有的学生有粗心的现象,还有几位学生学*自觉性还不够,需要加强*时督促,异常注意对学*有困难的学生,使我我班继续坚持优势,并在此基础上使每个班级总体水*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了解24时计时法;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认、读、写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认、读、写分数,会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能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2、初步感知旋转、*移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移后的图形;在实践活动中,体会长度单位千米和毫米的含义,明白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

  (二)情感与态度

  1、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日常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主动探究学*的愿望。

  2、学会与人合作,并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3、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了解同一问题可有不一样的解决方法,并感受到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构成良好的学**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3、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为整数)。

  五、教学措施:

  1、认真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经过不断的学*,更新自我的观念,尝试于实际教学之中,完善自我的教学,使自我在教学上能有所提高。

  2、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的发展。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设计生动趣味、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游戏、讲故事、直观表演、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在生动趣味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同时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本事。

  3、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自我的生活实际,多照顾学困生以及思维偏慢等的学生,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在*时的生活中多用多练,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兴趣。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的帮忙和引导,让学生获得成功感。

  5、运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有效的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几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6、结合学生的实际情景,进行又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布置一些比较趣味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7、进一步培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惯充分挖掘各种网上教学资源,用好各种教学媒体,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活动,首先从学*的资料和形式上吸引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提问、善于倾听、乐于表达的内在品质。

  8、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六、培优辅差措施

  (一)培优对于优秀生要在培养阅读本事的基础上,重点指导其写作和写字和朗读。

  (二)辅差

  1、理解,尊重后进生,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2、以真诚的爱生之情,去激起后进生感情的浪花。开展“一帮一”活动,号召班上优秀生组成志愿者,每人帮忙一个差生。

  3、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力争做到:

  ①关心爱护后进生,激励后进生“想学”的愿望;

  ②根据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兴趣,诱导后进生“爱学”;

  ③在讲新课时,我适当降低起点,分散难点,让学生感到“能学”;

  ④根据后进生的学*特点,改善后进生的学*方法,使后进生由 “能学”变为“会学”;

  ⑤及时检查反馈、辅导和矫正,进一步使后进生提高学*成绩。

  4、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基础不一样的辅导的资料也根据其实际进行,如王灿港,我计划每一天教他一个字,循序渐进,慢慢提高。

  5、借助学生家庭的力量及时地给学生供给辅导和矫正。

  6、建立档案,积累转化经验。

  七、课题研究根据学校的课题研究,我班决定开展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自主学*的本事的研究。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使用了两年的新教材,对一些基础性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学生已经比较*惯于新教材的学*思路和学*方法,大多数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为学生对本册的学*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本学期除了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潜能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一、时、分、秒;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

  三、倍的认识;

  四、多位数乘一位数;

  五、分数的初步认识;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

  七、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和吨的认识;

  八、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数字编码)等。

  2.这学期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所以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加强数学数量关系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审题,提高解题能力。最后在激发学生学*兴趣方面多寻找方法,帮助他们乐学、会学、学会。

  三、教学重点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

  四、教学难点

  时、分、秒的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长方形和正方形。

  五、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会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

  4.会区分和辨认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和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理解“倍”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7.学生会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维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数学思考方面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集合思维,逐步形成空间的观念。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分数的必要性。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六、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预计)教学时间

  一、时、分、秒(4课时) 9月5日-- 9月11日

  秒的认识………………………….1课时

  时间的计算………………………….1课时

  练*一 ………………………….1课时

  复*………………………….1课时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5课时) 9月12日-- 9月20日

  两位数加两位数………………………….1课时

  两位数减两位数………………………….1课时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1课时

  加、减法的估算………………………….1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三、测量(8课时) 9月21日-- 10月16日

  毫米、分米的认识………………………….3课时

  千米的认识………………………….2课时

  吨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1课时

  复*………………………….1课时

  四、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6课时) 10月17日-10月30日

  1、加法………………………….2课时

  2、减法………………………….3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五、倍的认识(4课时) 10月31日-- 11月13日

  倍的认识………………………….1课时

  解决问题………………………….2课时

  复*………………………….1课时

  六、多位数乘一位数(11课时) 11月14日-- 11月30日

  1、口算乘法………………………….1课时

  2、笔算乘法………………………….8课时

  整理和复*………………………….1课时

  数字编码………………………….1课时

  七、长方形和正方形(4课时) 12月1日-- 12月11日

  四边形………………………….1课时

  周长………………………….1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课时

  复*………………………….1课时

  八、分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12月12日-- 12月18日

  1、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2、分数的简单计算………………………….1课时

  3、分数的简单应用………………………….1课时

  复*………………………….1课时

  九、数学广角—集合(1课时) 12月19日-- 12月22日

  十、总复*(4课时) 12月22日-- 12月30日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和常规等各方面的*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惯和行为*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然后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然后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然后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然后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然后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内容和学*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有条理地思考,然后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五、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具体措施

  1、创设一个自由、开放、安全的学*氛围,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点击,然后学生的创新火花。

  2、课堂上引入开放性的例题,使学生在探索中促进发散和求异思维的发展。

  3、改革课堂教学的空间组织形式,采用问题式教学与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来揭示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问题与合作交流中学会互相帮助,实现学*互补,然后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交流能力。

  4、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5、对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拓展练*,课堂上准备一些不同层次的练*激发学*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的潜力。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整体水*变化不大,但半期落后一点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都有了*十分的成绩提高,本学期还要继续努力缩小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而且要把注意力集中的放在成绩在班级*均分左右的学生,让他们有所进步,从而提高班级的*均分。

  二、教学目的

  1. 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为主,引入课题。

  2. 重要培养学生应用以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良好的学**惯,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一) 数与代数

  1. 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血衣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口算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 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 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 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年、闰年,能判断*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 空间与图形

  1.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百年个 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 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 实践活动

  1. 搭配中的学问。

  2. 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3. 交通与数学。

  4. 时间与数学(一)、(二)。

  5. 生活中的推理。

  (五) 整理与复*

  半期前整理复*一到四单元的内容

  期末总复*

  四、课时安排

  1. 乘除法:9课时

  2. 观察物体:3课时

  3. 千克、克、吨:4课时

  4. 乘法:9课时

  5. 周长:5课时

  6. 除法:10课时

  7. 年、月、日:4课时

  8. 可能性:2课时

  一、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4、提供丰富的现实学*素材,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5、逐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尽量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另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测量(课时)……………………………………………………9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12课时左右

  (三)四边形……………………………………………………………9课时左右

  (四)有余数的除法……………………………………………………7课时左右

  (五)时、分、秒………………………………………………………6课时左右

  (六)多位数成一位数…………………………………………………15课时左右

  (七)分数的初步认识…………………………………………………8课时左右

  (八)可能性……………………………………………………………5课时左右

  (九)数学广角…………………………………………………………5课时左右

  (十)整理和复*………………………………………………………6课时左右

  总结:以上是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希望能对你教学上有帮助,如有不足,欢迎批评指正!

  一、班级情景分析

  本班共有18名学生,其中男生11人,女生7人。经过上学期的教育与学*,学生的一些基本本事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已经初步养成了自我独立思考、动手、动脑的正确学**惯,对待学*的态度良好。可是有一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无团体意识,缺乏合作精神,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积极主动地学**惯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任务。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教学资料包括: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本事。

  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事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明白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使学生认识时光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明白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明白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使学生了解不一样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构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本事。

  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构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构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本事。

  10、使学生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四、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供给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忙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本事。

  3、让学生经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本事。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本事。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五、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4课时2.13-2.

  第二单元口算除法3课时2.21-2.

  笔算除法9课时2.27-3.

  整理和复*1课时3.

  第三单元简单的数据分析3课时3.12-3.

  *均数2课时3.14-3.

  第四单元年、月、日的认识2课时3.19-3.

  24时计时法2课时3.22-3.

  制作年历1课时3.

  第五单元口算乘法3课时3.29-4.

  笔算乘法4课时4.4-4.

  整理与复*1课时4.

  第六单元面积和面积单位2课时4.16-4.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3课时4.19-4.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3课时4.24-4.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3课时4.30-5.

  小数的简单计算3课时5.3-5.

  第八单元解决问题4课时5.7-5.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5.14-5.

  第十单元总复*4课时5.18-5.

  本学期我担任三年级的班主任,为了进一步的搞好三年级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做好本学期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二、教学目标:

  1、 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百以内的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的计算。

  2、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形搭成的立体图形。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

  3、 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 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主要学*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5、 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法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6、 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乘除混合两步运算。

  7、 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年月日的有关知识。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8、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9、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

  10、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的方法。

  一、任教班级大部分学生的学*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数学学*后,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对学*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大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再加之有一些后进生的基础比较差,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一些数学学中的良好*惯还有待于加强,对于这些教师要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级学困生有xx、xx、xx、xx等学生。这些同学自觉性不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总想偷懒,不做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今后首先还是加强学**惯培养,如学前的自*、课后的复*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

  【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同时,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是小学生学*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本册实验教材的教学中有接*二分之一的内容是计算的教学内容(27课时),并且大量的是笔算的教学内容。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量与计量的各种概念,例如千米、吨、秒等,都是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中产生的。这些概念,如长度、质量、时间,都比较抽象,但它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本册实验教材中,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有四边形和测量的大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学生理解、把握、描述现实空间,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内容的编排,教材一方面注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目标】

  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具体措施】

  一、落实教学“八认真”的具体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菁选(扩展9)

——学校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优选【五】份

  课程简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

  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万以内的加减法,方法与二年级学*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相同,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如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等,对于这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求知欲望很浓厚,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加减运算。

  2、在自主探索,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会进行相应的验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秒,了解时分秒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空间与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统计与概率:

  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到呢个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有效性评价:

  评价指标由*时学*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时学*评价包括学*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态度包括:

  (1)预*情况(学*内容的预*、课本准备)

  (2)课堂学*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

  学*态度评定等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

  (1)是否上交

  (2)是否独立完成

  (3)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当堂对学生学*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分;

  (二)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A、B、C、D

  具体评价措施:

  (一)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1)及时记录学生课堂学*参与度,充分发挥表扬栏的激励作用。

  (2)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及家长对孩子作业的关注度,给予适当的定量评价;

  (3)注重学生错题成因的分析;

  (4)引导学生以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巩固知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坚持课前五分钟口算练*,课后五分钟小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把好单元测试关。概念*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均错误率4%以内,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道题;动手操作*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关注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间月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学情分析

  1、学生*惯和兴趣:我班学生总体说来,良好的学**惯已经初步养成,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作业,学*数学的兴趣较高,但上课时思想开小差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个别同学的基础较差,学*的积极性不高,在这方面有待强化。课堂中喜欢动手参与、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的学*方式。

  2、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掌握上半学期所学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部分同学的思维较灵活,有着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探索规律的精神。

  (3)个别学生从知识到实践的跨越还有些难度。

  教学任务目的和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数数、交流、类推等活动,认识“万”,知道10个一千是一万,了解万以内数位顺序表。理解10000以内数的意义,掌握数的读、写法,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

  (2)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整百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整千数加、减整千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及整百数乘一位数。

  (3)能正确估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得数是几十多,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是几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正确列竖式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知道0与一个数相乘得0,会验算除法。

  2.过程与方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在与同伴交流中逐步学会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应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到现实生活中蕴含大量的数学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和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体会数与形都能用来描述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逐步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客观地评价自己与评价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算法,正确进行除法的笔算。认识“万”以内的数,合理灵活地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自主发现千克和克的关系。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用两步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理解24时计时法。

  难点: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建立正确的千克和克的质量观。计算的正确性,合理估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结果。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

  教学措施

  1.努力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课堂学*氛围,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学生,因人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愉悦。

  2.坚持学生的学**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认真作业,细心检验的学**惯,养成整理错题集,在班级中成立“一帮一”的学*小组,每天进行“错题一扫清”的活动,帮助后进生每天都在进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利用每周一课的数学阅读以及中午的午间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学*能力较好的学生,鼓励他们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时代学*报》等,拓宽知识面,保护学生的数学学*热情。

  4.认真钻研教材,结合中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科学的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学*,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进度表

  9.1-9.15第一单元除法

  9.16-9.23第二单元认数

  9.24-10.8第三单元千克与克

  10.9-10.26第四单元加和减

  10.27-11.5第五单元24时记时法

  11.6-11.14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11.15-12.7第七单元乘法

  12.8-12.15第八单元观察物体

  12.16-12.26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

  12.28-1.8第十单元认识分数

  1.9-末期末复*

  一、班级情况分析:

  初三学生对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已经*惯了新教材的学*思路和方法,大多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这为学生学*这本书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实践的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教材分析:

  这学期的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时、分、秒、一万以内加减(1)、测量、一万以内加减(2)、对次数的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数字编码、矩形和正方形、分数的初步理解、数学广角集和总评等。它具有内容丰富、注重学生体验、反映知识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学*方法、体现开放式教学方法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要求的主要目标:

  (a)知识和技能

  1、会写。能写三位加减,并做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能数到十一百的一位数;我会用一个数字乘以两个或三个数字来估算

  3、初步了解简单分数(分母小于10),读写分数并知道各个部分的名称,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简单加减相同分母的分数。

  4、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就会计算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有些物体的长度是可以估计和测量的。

  5、了解长度单位公里,初步建立1公里的长度概念,知道1公里=1000米;了解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kg;知道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概念,知道分=60秒,会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6、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二)情绪和态度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一些与数学相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一些困难,获得成功的经验,有信心学好数学。能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

  3、体验观察、运算、归纳等学*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维过程的合理性。

  4、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5、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养成认真工作,书写工整的好*惯。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一万以内数字的计量、加减、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理解、次数的理解。

  教学难点:时分、长方形、正方形的理解。

  五、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1、学生知道时间的单位:小时、分钟、秒,知道1分钟=60秒,可以对时间做一些简单的计算。

  2、树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培养观察和珍惜时间的意识和*惯。

  单元2和单元4

  1、学生将计算三位数加或减三位数。

  2、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计,进一步了解加减估计的基本方法,增强估计意识。

  3、学生将理解检查计算、检查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关系,会做简单的单位换算,适当选择单位。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他们会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测量它们。

  4、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

  第五单元

  1、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与时代沟通几种关系,让学生树立时代观念,理解“时代”的含义,运用时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掌握并应用计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并使用除法。

  3、用乘法理解和计算一个数的几倍。

  第六单元

  1、学生能熟练计算出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个位数的乘积小于十)。

  2、学生体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乘法估计,并说明估计的思路。

  4、学生可以用他们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第七单元

  1、学生了解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矩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了解*行四边形。会在正方形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行四边形。

  2、学生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计算矩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公式。会计算矩形、正方形等的周长。

  3、学生可以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测量它们。

  4、通过各种活动,学生逐渐形成空间感和估计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8单元

  1、学生初步知道几个点,几个点。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乐谱各部分的名称。对分数大小的初步了解。

  2、能计算出分母相同的分数的简单加减。

  一、学生情况分析: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两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并能够利用乘除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了长度、质量单位,能比较正确地利用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和质量。另外已经能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能按照左西右东的顺序观察方位图和地图。能进行简单的统计,并制作成方块统计图,对“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有一定的认识。

  2、数学思考方面:

  学生已经基本能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已经能在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进行思考,所不同的是不同学生的思考层次和水*。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断提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地发展,同样,少数学生的思考离要求还有一段距离,需要不断地加强训练。

  3、解决问题方面:

  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不断增强,能根据一个场景和若干个条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能逐步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算法)解答同一问题。少数学生由于数学思考发展的滞后,也影响了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4、情感和态度方面。

  学生们已经能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学解决生活实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得到加强。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活动中获得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同时我们也发现少数学生由于自身或家庭的原因,学*态度还不够端正,对学生投入不足,情感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数与代数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活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单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搭成的几何的三视图,能比较两个形状相*的几何体的三视图有那些相同、哪些不同。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几何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区别*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认识面积单位*方厘米、*方米和*方分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能在1*方厘米的方格纸上数出图形的面积。知道*方厘米、*方分米和*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结合实例实例了解*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用数描述、表达西安市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经历探索简单的搭配规律、寻求各种搭配方案的过程,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有条理地思考并发展符号感。

  在简单的几何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面图形的*移、旋转、对称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厂方、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学的*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日常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强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在现实的情景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的“你知道吗”栏目以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教学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教具、学具、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实物,加强直观教学。

  2、根据教材特点,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课堂教学,加强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研究。

  3、加强课题“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情景创设”的研究,以课题指导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加强课程改革理念学*和课改实践,不断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实践教法和学法的变革,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5、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交流,真正做学*的主人。

  6、教学中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发掘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

  7、注意培优、补差。

  一.学生情况:

  本学期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的学*,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六个单元:万以内的`减法的教学,两步计算式题和应用题,一个数乘一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分、秒的认识,角和直角的教学。

  三.编排特点:

  1.重视口算教学,适当加强口算训练。教材把口算另列小节进行教学,一些计算的编排都是先学口算,再学笔算。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高口算能力,为学*笔算做好准备。

  2.重视教学笔算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3.两步计算应用题按基本数量关系相同,解题思路相*的原则分组进行教学。

  4.应用题的教学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题中所陈述的事实贴*学生生活,编排的例题,通过线段图揭示数量关系并提示解题思路,引导学生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采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进行分析。

  5.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6.因材施教,区别对待。本册安排了一定数量的练*,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安排了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带*号题目和思考题,通过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提高学*能力。

  四.教学目标:

  1.掌握减法的笔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计算万以内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会减法的验算方法,初步具有验算方法。

  2.掌握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学会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分步列式或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

  3.掌握一个数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4.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学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除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一位数除两位数。

  5.认识钟面.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相邻两个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学会简单的计算。初步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好*惯。

  6.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会画直角。

  五.教学方法与措施

  1、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学生自己能学懂的知识,尽可能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去探索、交流和练*。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渗透一些函数、集合、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

  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