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滁州西涧》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代表作之一。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重点)

  2、理解古诗内容,写出本诗大意。(重点)

  3、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难点)

  【设计理念】

  1、借助学生已有学*经验,在充分自读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准确和完整地理解诗词意思,感受诗人思想情感。

  2、丰富的想象、联想是鉴赏诗句的重要方法。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想出诗中画面,读出诗中意境。

  3、古诗词讲究“用词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带领学生揣摩、品味诗中的“关键词”,从而体会诗人情怀。

  4、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原则,整体把握全诗的语言特色,更深感受诗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引发读诗兴趣。在中唐皇帝玄宗身边,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卫士,总是骑着御厩里的骏马,走在仪仗队的前列,气概非凡。他"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奇怪的是,他却在安史之乱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这位诗人,便是韦应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滁州西涧》。

  二、释题入手,感知大意。

  1、板书课题,读课题。从课题里知道了什么?(本诗写的是滁州西边山间涧水的景色)

  2、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西涧正在这“林壑尤美”的峰峦之中。这《滁州西涧》究竟景色如何呢?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一起去看看。

  三、自读自学,交流修正,理解内容。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熟读感知。

  2、这首诗写了什么?自己试试能不能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一会交流的时候注意听与学。

  3、交流修正,写出本诗大意。(参见《教师用书》)

  4、再读古诗,理解朗读。

  四、想出画面,读出诗味。

  1、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预设学生回答:A.感受到“美”。

  (1)从“幽草”感受到美。

  想象一下“幽草”是怎样的?低声吟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鼻端又仿佛嗅到什么气味吗?(想象草的茵绿、繁茂、厚密、芳香,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读出这“幽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此句写的就是“怜涧边幽草”,可不可以不要句中的“独”与“生”二字呢?反复读读,玩味玩味。

  (“独怜”表现“特别喜欢”“唯独怜爱”,更表达出对幽草的爱怜。“生”写出了草的动态,这静静的草茂盛的样子,生命力展现了出来。)凝练的古诗啊,每一字都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与特别的感受。我们真该静下心来,细细的揣摩,领悟。还从哪里感受到西涧的美?(2)“黄鹂鸣叫”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细细读读,想象出画面来。

  (指名读)用你的朗读,将大家带到你想象的环境中去?? B.感觉到“荒凉”或“自在”。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的。从哪个词,想到什么让你感觉到“荒凉”(或“自在”)呢?交流理解“野渡”“舟自横”。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来。

  C.感受到“动态的美”。从“春潮带雨晚来急”感受到的。比较:换一个字“春潮伴雨晚来急”行不行?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带”:表现了春潮夹带着雨势,滚滚而来,一泻千里。“伴”则显得缓、闲适得多。不适合后面的“急”。)

  那我就把句子换成“春潮伴雨晚来涌”,行不行呢?是不是更符合前面闲适的情境呢?提示,老师联系了前文,大家可以联系后文考虑。(春潮的“急”才冲击着“舟自横”,如果“涌”,则感觉的多是不安,诗词的意境大不相同。)

  过渡:其实,了解了作者的心境,才能更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遣字用词。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再读读这首短小的七言绝句,看看能否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来。生可能找到“独怜”“自”,各谈理由。

  3、了解韦应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有一直有着怎样的想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此时的心境。

  (补充资料: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

  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他这样的情感?(“无人”“舟自横”“幽草”)师总结: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但诗人的灵魂却无处不在,全诗没有一处不寓有作者的寄托。让我们再好好的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感情诵读)

  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

  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的时候,试试能不能感悟到诗人语言的妙处?(生自由发言,师肯定发言中的合理部分。如: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炼,字字关情等等)

  师总结:这一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荒郊野渡,虽字字作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物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请大家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师生同背诵)

  六、当堂作业:默写此诗。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2

  学*目标:

  1、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味意境。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我们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

  二、请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

  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

  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

  2、鸟鸣——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

  3、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

  4、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四、、进入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和FLASH中的图景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五、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

  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七、背诵诗歌

  八、判断正误

  1、独怜表现了诗人对滁州西涧春景的喜爱。()

  2、幽字表现力诗人心情闲静。()

  3、潮急导致舟自横,有着必然联系。()

  4、舟自横表现力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古诗点染的写法。

  2、学*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古诗,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齐读诗题。

  指名释题: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是一座山城。(涧是指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在城西有一条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有人称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城西水库。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整首诗。

  播放《滁州西涧》朗读。

  师:听完诵读,一股忧伤、无奈之情涌上心头。这首诗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为何时还如此忧伤、无奈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

  3、指名读。评价。

  4、齐读。

  三、走进古诗,品味意境。

  诗人笔下到底写出了哪些美景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反馈。(草、涧、黄鹂、树、春潮、雨、渡口、舟)师:很明显,这是一首什么诗?(山水诗)。咦,我发现这首诗每一行都与“涧”有关。比如,第一行写的是涧边的景色。指名说说其它三行分别写的是涧的什么地方?

  (二写涧上,三写涧中的潮水,四写涧的渡口。)今天我们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行诗。出示:独怜幽草涧边生。讲的是?(草)那么这草是什么样的草呢?(板: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草?谁来描述一下?草在涧边,水源充足,长势怎样?(茵绿、厚密、未经践踏)鼻端闻到了什么?(芳香、清新)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评读。真是一个幽静的好处所啊!作者眼前一片绿,连涧水都成绿的啦!看,理解了诗中的关键词,就好比找到了窗户,诗的意思自然就出来啦。齐读。

  2、谁来说说,刚才老师是怎么带着你们找到文眼,并理解第一行诗的意思的?

  (先找到写的是什么景物,再找出描述这个景物的字,想象画面。)

  3、那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方法先自己来找找其余三行诗中的文眼吧。(板:鹂鸣、潮急、舟横)

  4、思考:用刚才学*的分析文眼的方法,分析找出的文眼。小组讨论:想想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最生动、具体。

  5、全班反馈。

  A、鸟鸣。

  (一只黄鹂鸟在涧水上面的深树林里鸣叫。它的歌声婉转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急,一会儿缓。)

  大家还知道哪些诗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播放鸟叫声)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多么有诱惑力呀,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行诗中去寻找答案了,齐读:独怜幽草涧边生。作者喜爱什么?那对黄鹂到底是什么态度?(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对高高在上的黄鹂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打个问号?)

  B潮急。

  (傍晚时分,下起了急骤的雨,涨起的潮水拍击着岸边)(1)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

  出示资料: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播放课件声音。)再指名说意思。带着理解读。起风了,潮水更猛。再读,评读。齐读。

  (2)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了傍晚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最想干嘛?(急于归航)是,这一个急,既写出了雨的急,也写出了作者那急切的心情。还因什么急?(为民生急。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庄稼得不到好收成)齐读。

  于是,他慌忙去找小船。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渡口没人,船家已经回去了,只有一只小船在雨中横着。)为什么会横着,不是靠在岸边呢?(水的力度很大,把船冲成横的了)由此印证了第三行诗中的一个“急”字。

  四、体会诗境。

  1、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诗人韦应物,看到小船在水中任凭风浪和雨水的拍打,你会想些什么?仅仅是这样吗?看了诗人的资料,你的感受就会不一样了。

  出示诗人资料:

  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革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想到自己就是那条小船,只能任凭风吹雨打,在风雨中漂泊,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顺其自然,急于归隐,)

  2、回到开始的一个问题:作者唯独怜爱幽草,对黄鹂的鸣叫是一种不在意的态度?为什么不在意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爱草的清新,无污染,符合自己想归隐的心境,对于黄鹂的诱惑不为所动,洁身自好,不与腐败同流合污。)

  3、师: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却寄托了诗人无比深厚的情思。作者借这涧中的景色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来,我们好好地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全班配乐诵读。)

  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

  1、师: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谁来说说这首诗在写法与用语方面的妙处?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练,字字关情,托物言志)

  2、这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野渡舟横,虽然字字作为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请全班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配乐诵读。)

  五、拓展。

  1、 我们还学过类似托物言志的诗吗?指名学生背。

  《石灰吟》、《墨梅》。

  2、师出示准备的诗,作为作业布置下去。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有感情背诵《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幽草 生

  鹂 鸣

  潮 急

  舟 横

  ( 托物言志)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古诗点染的写法。

  2、学*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古诗,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齐读诗题。

  指名释题: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是一座山城。(涧是指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在城西有一条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有人称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城西水库。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整首诗。

  播放《滁州西涧》朗读。

  师:听完诵读,一股忧伤、无奈之情涌上心头。这首诗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为何时还如此忧伤、无奈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

  3、指名读。评价。

  4、齐读。

  三、走进古诗,品味意境。

  诗人笔下到底写出了哪些美景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反馈。(草、涧、黄鹂、树、春潮、雨、渡口、舟)师:很明显,这是一首什么诗?(山水诗)。咦,我发现这首诗每一行都与“涧”有关。比如,第一行写的是涧边的景色。指名说说其它三行分别写的是涧的什么地方?

  (二写涧上,三写涧中的潮水,四写涧的渡口。)今天我们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行诗。出示:独怜幽草涧边生。讲的是?(草)那么这草是什么样的草呢?(板: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草?谁来描述一下?草在涧边,水源充足,长势怎样?(茵绿、厚密、未经践踏)鼻端闻到了什么?(芳香、清新)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评读。真是一个幽静的好处所啊!作者眼前一片绿,连涧水都成绿的啦!看,理解了诗中的关键词,就好比找到了窗户,诗的意思自然就出来啦。齐读。

  2、谁来说说,刚才老师是怎么带着你们找到文眼,并理解第一行诗的意思的?

  (先找到写的是什么景物,再找出描述这个景物的字,想象画面。)

  3、那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方法先自己来找找其余三行诗中的文眼吧。(板:鹂鸣、潮急、舟横)

  4、思考:用刚才学*的分析文眼的方法,分析找出的文眼。小组讨论:想想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最生动、具体。

  5、全班反馈。

  A、鸟鸣。

  (一只黄鹂鸟在涧水上面的深树林里鸣叫。它的歌声婉转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急,一会儿缓。)

  大家还知道哪些诗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播放鸟叫声)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多么有诱惑力呀,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行诗中去寻找答案了,齐读:独怜幽草涧边生。作者喜爱什么?那对黄鹂到底是什么态度?(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对高高在上的黄鹂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打个问号?)

  B潮急。

  (傍晚时分,下起了急骤的雨,涨起的潮水拍击着岸边)(1)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

  出示资料: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播放课件声音。)再指名说意思。带着理解读。起风了,潮水更猛。再读,评读。齐读。

  (2)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了傍晚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最想干嘛?(急于归航)是,这一个急,既写出了雨的急,也写出了作者那急切的心情。还因什么急?(为民生急。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庄稼得不到好收成)齐读。

  于是,他慌忙去找小船。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渡口没人,船家已经回去了,只有一只小船在雨中横着。)为什么会横着,不是靠在岸边呢?(水的力度很大,把船冲成横的了)由此印证了第三行诗中的一个“急”字。

  四、体会诗境。

  1、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诗人韦应物,看到小船在水中任凭风浪和雨水的拍打,你会想些什么?仅仅是这样吗?看了诗人的资料,你的感受就会不一样了。

  出示诗人资料:

  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革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想到自己就是那条小船,只能任凭风吹雨打,在风雨中漂泊,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顺其自然,急于归隐,)

  2、回到开始的一个问题:作者唯独怜爱幽草,对黄鹂的鸣叫是一种不在意的态度?为什么不在意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爱草的清新,无污染,符合自己想归隐的心境,对于黄鹂的诱惑不为所动,洁身自好,不与腐败同流合污。)

  3、师: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却寄托了诗人无比深厚的情思。作者借这涧中的景色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来,我们好好地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全班配乐诵读。)

  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

  1、师: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谁来说说这首诗在写法与用语方面的妙处?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练,字字关情,托物言志)

  2、这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野渡舟横,虽然字字作为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请全班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配乐诵读。)

  五、拓展。

  1、 我们还学过类似托物言志的诗吗?指名学生背。

  《石灰吟》、《墨梅》。

  2、师出示准备的诗,作为作业布置下去。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有感情背诵《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幽草 生

  鹂 鸣

  潮 急

  舟 横

  ( 托物言志)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 5

  【教学内容】

  《滁州西涧》是一首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代表作之一。这诗写春游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所见。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而其胸襟恬淡,情怀忧伤,自然流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重点)

  2、理解古诗内容,写出本诗大意。(重点)

  3、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难点)

  【设计理念】

  1、借助学生已有学*经验,在充分自读自学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更准确和完整地理解诗词意思,感受诗人思想情感。

  2、丰富的想象、联想是鉴赏诗句的重要方法。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睹其物——想出诗中画面,读出诗中意境。

  3、古诗词讲究“用词精妙”,在教学过程中力图带领学生揣摩、品味诗中的“关键词”,从而体会诗人情怀。

  4、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回到整体的原则,整体把握全诗的语言特色,更深感受诗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人,引发读诗兴趣。在中唐皇帝玄宗身边,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卫士,总是骑着御厩里的骏马,走在仪仗队的前列,气概非凡。他"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奇怪的是,他却在安史之乱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世以"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并称,这位诗人,便是韦应物。

  今天我们就来学*他的代表作《滁州西涧》。

  二、释题入手,感知大意。

  1、板书课题,读课题。从课题里知道了什么?(本诗写的是滁州西边山间涧水的景色)

  2、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西涧正在这“林壑尤美”的峰峦之中。这《滁州西涧》究竟景色如何呢?我们随着诗人的笔触,一起去看看。

  三、自读自学,交流修正,理解内容。

  1、自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读诗,熟读感知。

  2、这首诗写了什么?自己试试能不能解释诗句?将没有把握或者不清楚的字词做上记号,一会交流的时候注意听与学。

  3、交流修正,写出本诗大意。(参见《教师用书》)

  4、再读古诗,理解朗读。

  四、想出画面,读出诗味。

  1、反复吟读了这首诗,“滁州西涧”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预设学生回答:A.感受到“美”。

  (1)从“幽草”感受到美。

  想象一下“幽草”是怎样的?低声吟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鼻端又仿佛嗅到什么气味吗?(想象草的茵绿、繁茂、厚密、芳香,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读出这“幽草”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此句写的就是“怜涧边幽草”,可不可以不要句中的“独”与“生”二字呢?反复读读,玩味玩味。

  (“独怜”表现“特别喜欢”“唯独怜爱”,更表达出对幽草的爱怜。“生”写出了草的动态,这静静的草茂盛的样子,生命力展现了出来。)凝练的古诗啊,每一字都带给我们无穷的想象与特别的感受。我们真该静下心来,细细的揣摩,领悟。还从哪里感受到西涧的美?(2)“黄鹂鸣叫”感受到西涧静谧的美。细细读读,想象出画面来。

  (指名读)用你的朗读,将大家带到你想象的环境中去?? B.感觉到“荒凉”或“自在”。从“野渡无人舟自横”感受到的。从哪个词,想到什么让你感觉到“荒凉”(或“自在”)呢?交流理解“野渡”“舟自横”。读出自己不同的感受来。

  C.感受到“动态的美”。从“春潮带雨晚来急”感受到的。比较:换一个字“春潮伴雨晚来急”行不行?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带”:表现了春潮夹带着雨势,滚滚而来,一泻千里。“伴”则显得缓、闲适得多。不适合后面的“急”。)

  那我就把句子换成“春潮伴雨晚来涌”,行不行呢?是不是更符合前面闲适的情境呢?提示,老师联系了前文,大家可以联系后文考虑。(春潮的“急”才冲击着“舟自横”,如果“涌”,则感觉的多是不安,诗词的意境大不相同。)

  过渡:其实,了解了作者的心境,才能更明白他为什么这样遣字用词。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再读读这首短小的七言绝句,看看能否从中找出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一个词来。生可能找到“独怜”“自”,各谈理由。

  3、了解韦应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这首诗,他有一直有着怎样的想法,就能帮助我们理解他此时的心境。

  (补充资料: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良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任其自然。)

  你从诗中哪些地方读出他这样的情感?(“无人”“舟自横”“幽草”)师总结: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但诗人的灵魂却无处不在,全诗没有一处不寓有作者的寄托。让我们再好好的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感情诵读)

  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

  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同学们再读这首诗的时候,试试能不能感悟到诗人语言的妙处?(生自由发言,师肯定发言中的合理部分。如: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炼,字字关情等等)

  师总结:这一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荒郊野渡,虽字字作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物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请大家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师生同背诵)

  六、当堂作业:默写此诗。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阅读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1)

——《滁州西涧》 教学设计3篇

《滁州西涧》 教学设计1

  一、导入

  山水诗是*古代诗歌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滁州西涧》就是山水诗中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七言诗中少有的佳作。

  二、文学?常识:

  1.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产生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诗人通过描写山水,表达?思想情感,寄托政治理想,阐发人生哲理。

  2.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中盛唐之交一位杰出的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历任洛阳丞、高陵宰、鄠县令、栎阳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地方官,故称韦江州或韦苏州。

  他的诗歌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潇洒自然,淳厚朴实,清远简净又有生机活泼,在唐?代诗人中,卓然自成名家。白居易说他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苏东坡有一首诗甚至说:“乐天(白居易)长短三千首,却逊韦郎五字诗。”因此,韦应物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

  三、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2.指读,指导朗读。(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

  3.全班齐读。

  四、翻译诗歌

  1.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2.交流难点,翻译全诗。

  参考: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的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五、诗歌赏析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2.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幽草,黄鹂,深树

  3.这些景物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幽草,深树--视觉

  黄鹂--?听觉

  4.作者从不同角?度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更生动,更立体。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5.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倾向的是哪个字?

  明确:独。

  6.“独”意为独自。表现了作者怎样怎样的心绪?

  明确:无人相伴,独自徘徊于西涧,表现了作者孤独彷徨的心绪。

  7.?诗的后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春潮,雨,野渡,舟

  8.最后这句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明确:以“野”“无人”,体现出了一片荒凉之意。一个“自”字描绘出渡船在春潮春雨中自在横斜的情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清幽静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恬淡自适的意趣。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幽草、深树--视觉

  黄鹂--听觉?

  春潮,雨,野渡,舟--清幽静寂、恬淡自适

  标签:课时长春唐诗滁州

《滁州西涧》 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点染的写法。

  2、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3、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4、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前面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

  二、师范读《滁州西涧》请学生朗读,再齐读。

  三、这是一首山水诗,那我们可以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歌中,每一句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句诗,讲的是?(草)那么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2、那么请同学们自己来找其余三句诗中的文眼。(鸟鸣、潮急、舟横)急。

  3、分别对各个文眼进行分析。

  鸟鸣——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接着来看第三句的文眼——潮急。

  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四、我们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这首诗的内容,概括出来就是——春涧寻幽

  五、进入诗歌的意境

  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赏析图景来想象一下这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卷呢?请发言。

  六、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

  韦应物出生官宦家庭,享受着世袭特权,早年是唐玄宗的皇家卫队中的一员,过着骄奢腐化的生活。经历了安史之乱后,他深受震撼,发奋读书,27岁中进士,走上了仕途。做过滁州、江州、苏州等地的刺史。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诗中的“舟自横”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以及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

  七、请同学们评论此诗,谈谈自己的收获。

  八、背诵诗歌

《滁州西涧》 教学设计3

  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思想感情。

  学*重、难点:

  学*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难点:

  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

  学*时数:

  1课时。

  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风景图: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配上黄鹂鸣叫的音乐背景。

  师: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字收藏在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

  (板书诗名 滁州西涧)

  二、赏析古诗,品读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师介绍诗人韦应物。

  2、明白古诗的时空背静。

  (二)明诗意,感情读。

  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

  2、学*古诗前两行。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从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材的清幽境界。

  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小结:

  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 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3、 学*古诗后两行:

  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

  师小结:

  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4、 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悟诗情,师总结。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三、课后拓展:

  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2)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3篇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古诗点染的写法。

  2、学*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古诗,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齐读诗题。

  指名释题: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是一座山城。(涧是指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在城西有一条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有人称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城西水库。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整首诗。

  播放《滁州西涧》朗读。

  师:听完诵读,一股忧伤、无奈之情涌上心头。这首诗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为何时还如此忧伤、无奈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

  3、指名读。评价。

  4、齐读。

  三、走进古诗,品味意境。

  诗人笔下到底写出了哪些美景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反馈。(草、涧、黄鹂、树、春潮、雨、渡口、舟)师:很明显,这是一首什么诗?(山水诗)。咦,我发现这首诗每一行都与“涧”有关。比如,第一行写的是涧边的景色。指名说说其它三行分别写的是涧的什么地方?

  (二写涧上,三写涧中的潮水,四写涧的渡口。)今天我们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行诗。出示:独怜幽草涧边生。讲的是?(草)那么这草是什么样的草呢?(板: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草?谁来描述一下?草在涧边,水源充足,长势怎样?(茵绿、厚密、未经践踏)鼻端闻到了什么?(芳香、清新)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评读。真是一个幽静的好处所啊!作者眼前一片绿,连涧水都成绿的啦!看,理解了诗中的关键词,就好比找到了窗户,诗的意思自然就出来啦。齐读。

  2、谁来说说,刚才老师是怎么带着你们找到文眼,并理解第一行诗的意思的?

  (先找到写的是什么景物,再找出描述这个景物的字,想象画面。)

  3、那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方法先自己来找找其余三行诗中的文眼吧。(板:鹂鸣、潮急、舟横)

  4、思考:用刚才学*的分析文眼的方法,分析找出的文眼。小组讨论:想想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最生动、具体。

  5、全班反馈。

  A、鸟鸣。

  (一只黄鹂鸟在涧水上面的深树林里鸣叫。它的歌声婉转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急,一会儿缓。)

  大家还知道哪些诗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播放鸟叫声)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多么有诱惑力呀,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行诗中去寻找答案了,齐读:独怜幽草涧边生。作者喜爱什么?那对黄鹂到底是什么态度?(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对高高在上的黄鹂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打个问号?)

  B潮急。

  (傍晚时分,下起了急骤的雨,涨起的潮水拍击着岸边)(1)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

  出示资料: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播放课件声音。)再指名说意思。带着理解读。起风了,潮水更猛。再读,评读。齐读。

  (2)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了傍晚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最想干嘛?(急于归航)是,这一个急,既写出了雨的急,也写出了作者那急切的心情。还因什么急?(为民生急。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庄稼得不到好收成)齐读。

  于是,他慌忙去找小船。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渡口没人,船家已经回去了,只有一只小船在雨中横着。)为什么会横着,不是靠在岸边呢?(水的力度很大,把船冲成横的了)由此印证了第三行诗中的一个“急”字。

  四、体会诗境。

  1、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诗人韦应物,看到小船在水中任凭风浪和雨水的拍打,你会想些什么?仅仅是这样吗?看了诗人的资料,你的感受就会不一样了。

  出示诗人资料:

  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革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想到自己就是那条小船,只能任凭风吹雨打,在风雨中漂泊,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顺其自然,急于归隐,)

  2、回到开始的一个问题:作者唯独怜爱幽草,对黄鹂的鸣叫是一种不在意的态度?为什么不在意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爱草的清新,无污染,符合自己想归隐的心境,对于黄鹂的诱惑不为所动,洁身自好,不与腐败同流合污。)

  3、师: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却寄托了诗人无比深厚的情思。作者借这涧中的景色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来,我们好好地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全班配乐诵读。)

  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

  1、师: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谁来说说这首诗在写法与用语方面的'妙处?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练,字字关情,托物言志)

  2、这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野渡舟横,虽然字字作为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请全班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配乐诵读。)

  五、拓展。

  1、 我们还学过类似托物言志的诗吗?指名学生背。

  《石灰吟》、《墨梅》。

  2、师出示准备的诗,作为作业布置下去。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有感情背诵《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幽草 生

  鹂 鸣

  潮 急

  舟 横

  ( 托物言志)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了解古诗点染的写法。

  2、学*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的方法。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古诗,体味诗歌的意境美。

  4、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教学重点

  1、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2、背诵诗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他们都各具风格。比如:李白的诗——豪放飘逸,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以“高雅闲淡”著称的诗人韦应物的传世佳作《滁州西涧》。一起来品味他的高雅闲淡!齐读诗题。

  指名释题: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是一座山城。(涧是指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在城西有一条山间流水形成的深沟,有人称上马河,也就是今天的城西水库。

  二、初读古诗。

  1、出示整首诗。

  播放《滁州西涧》朗读。

  师:听完诵读,一股忧伤、无奈之情涌上心头。这首诗写的景色如此之美,作者为何时还如此忧伤、无奈呢?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去看看吧!

  2、学生自由读。要求: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

  3、指名读。评价。

  4、齐读。

  三、走进古诗,品味意境。

  诗人笔下到底写出了哪些美景呢?请同学们拿出笔,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诗中所描写的景物。

  反馈。(草、涧、黄鹂、树、春潮、雨、渡口、舟)师:很明显,这是一首什么诗?(山水诗)。咦,我发现这首诗每一行都与“涧”有关。比如,第一行写的是涧边的景色。指名说说其它三行分别写的是涧的什么地方?

  (二写涧上,三写涧中的潮水,四写涧的渡口。)今天我们用欣赏山水国画的方法来欣赏它。

  国画中有一种技法称为:点染法。和我们文学中讲的“文眼”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首诗中,每一行都有一个文眼。

  1、比如说第一行诗。出示:独怜幽草涧边生。讲的是?(草)那么这草是什么样的草呢?(板:幽草)这里的“幽草”即是第一句的文眼,用“幽”来点染“草”。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你们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草?谁来描述一下?草在涧边,水源充足,长势怎样?(茵绿、厚密、未经践踏)鼻端闻到了什么?(芳香、清新)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评读。真是一个幽静的好处所啊!作者眼前一片绿,连涧水都成绿的啦!看,理解了诗中的关键词,就好比找到了窗户,诗的意思自然就出来啦。齐读。

  2、谁来说说,刚才老师是怎么带着你们找到文眼,并理解第一行诗的意思的?

  (先找到写的是什么景物,再找出描述这个景物的字,想象画面。)

  3、那么请同学们用学过的方法先自己来找找其余三行诗中的文眼吧。(板:鹂鸣、潮急、舟横)

  4、思考:用刚才学*的分析文眼的方法,分析找出的文眼。小组讨论:想想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比一比谁说得最生动、具体。

  5、全班反馈。

  A、鸟鸣。

  (一只黄鹂鸟在涧水上面的深树林里鸣叫。它的歌声婉转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一会儿急,一会儿缓。)

  大家还知道哪些诗中出现了黄鹂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播放鸟叫声)

  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多么有诱惑力呀,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行诗中去寻找答案了,齐读:独怜幽草涧边生。作者喜爱什么?那对黄鹂到底是什么态度?(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至于他为什么对高高在上的黄鹂不在意呢?我们呆会儿再来分析。(打个问号?)

  B潮急。

  (傍晚时分,下起了急骤的雨,涨起的潮水拍击着岸边)(1)这里首先要提到一个自然现象。

  出示资料:在春天桃花盛开的时节,往往会出现多雨的天气,称之为桃花汛。这时候山涧里河水暴涨,形成了“潮急”的景象。(播放课件声音。)再指名说意思。带着理解读。起风了,潮水更猛。再读,评读。齐读。

  (2)那么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了傍晚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此时,作者最想干嘛?(急于归航)是,这一个急,既写出了雨的急,也写出了作者那急切的心情。还因什么急?(为民生急。河水暴涨,淹没农田,庄稼得不到好收成)齐读。

  于是,他慌忙去找小船。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

  (渡口没人,船家已经回去了,只有一只小船在雨中横着。)为什么会横着,不是靠在岸边呢?(水的力度很大,把船冲成横的了)由此印证了第三行诗中的一个“急”字。

  四、体会诗境。

  1、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诗人韦应物,看到小船在水中任凭风浪和雨水的拍打,你会想些什么?仅仅是这样吗?看了诗人的资料,你的感受就会不一样了。

  出示诗人资料:

  韦应物是个洁身自好的诗人,也是个关心民生疾苦的好官。在仕途生涯中,他常处于进仕退隐的矛盾之中。中唐时期,政治腐败,人民生活贫苦,他有志改革而无能为力,有意退隐而又不能,进退两难,只好不进不退任其自然。曾明确说自己是“扁舟不系与心同”表示自己虽怀知者之忧,但自愧无能,因而仕宦如同遨游,悠然无所作为。

  (想到自己就是那条小船,只能任凭风吹雨打,在风雨中漂泊,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顺其自然,急于归隐,)

  2、回到开始的'一个问题:作者唯独怜爱幽草,对黄鹂的鸣叫是一种不在意的态度?为什么不在意呢?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爱草的清新,无污染,符合自己想归隐的心境,对于黄鹂的诱惑不为所动,洁身自好,不与腐败同流合污。)

  3、师:思欲归隐,故独怜幽草;无所作为,恰同水急舟横。这一幅看似没有主人公的山水画,却寄托了诗人无比深厚的情思。作者借这涧中的景色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来,我们好好地诵读一番,做做诗人远隔时空的知音吧!(全班配乐诵读。)

  五、回到整体,感受语言美。

  1、师:理解了诗意,感受了诗情,谁来说说这首诗在写法与用语方面的妙处?

  (以声衬静,动静结合,用字精练,字字关情,托物言志)

  2、这首《滁州西涧》无论是涧边幽草、深树鹂鸣还是春潮晚雨、野渡舟横,虽然字字作为景语,实是字字为情语;虽字字不离眼前之景,而又字字紧扣诗人之心境。确实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玩味。请全班起立,我们一起诵读此诗。(配乐诵读。)

  五、拓展。

  1、 我们还学过类似托物言志的诗吗?指名学生背。

  《石灰吟》、《墨梅》。

  2、师出示准备的诗,作为作业布置下去。

  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已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六、有感情背诵《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幽草 生

  鹂 鸣

  潮 急

  舟 横

  ( 托物言志)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3

  一、导入

  山水诗是*古代诗歌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滁州西涧》就是山水诗中的名篇,也是韦应物七言诗中少有的佳作。

  二、文学常识:

  1.山水诗: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产生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朝。诗人通过描写山水,表达思想情感,寄托政治理想,阐发人生哲理。

  2.韦应物:唐代诗人,因做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中盛唐之交一位杰出的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少年时以三卫郎事玄宗,历任洛阳丞、高陵宰、鄠县令、栎阳令、滁州刺史、江州刺史、苏州刺史等地方官,故称韦江州或韦苏州。

  他的诗歌较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生活,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风格潇洒自然,淳厚朴实,清远简净又有生机活泼,在唐代诗人中,卓然自成名家。白居易说他的五言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苏东坡有一首诗甚至说:“乐天(白居易)长短三千首,却逊韦郎五字诗。”因此,韦应物在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的地位。

  三、朗读诗歌

  1.听范读,仿读。

  2.指读,指导朗读。(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

  3.全班齐读。

  四、翻译诗歌

  1.结合注释,翻译诗句。

  2.交流难点,翻译全诗。

  参考:

  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的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五、诗歌赏析

  1.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象。

  2.作者在诗的前两句中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幽草,黄鹂,深树

  3.这些景物的描写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确:

  幽草,深树——视觉

  黄鹂——听觉

  4.作者从不同角度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更生动,更立体。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5.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倾向的是哪个字?

  明确:独。

  6.“独”意为独自。表现了作者怎样怎样的心绪?

  明确:无人相伴,独自徘徊于西涧,表现了作者孤独彷徨的心绪。

  7.诗的后两句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春潮,雨,野渡,舟

  8.最后这句诗描绘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

  明确:以“野”“无人”,体现出了一片荒凉之意。一个“自”字描绘出渡船在春潮春雨中自在横斜的情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清幽静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恬淡自适的意趣。

  六、作业

  背诵并默写两首诗。

  板书设计:

  滁州西涧

  韦应物

  幽草、深树——视觉

  黄鹂——听觉

  春潮,雨,野渡,舟——清幽静寂、恬淡自适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3)

——《鸟鸣涧》教学反思3篇

  《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教学前让学生作充分的课前预*,了解诗人生*,知道王维的诗的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全诗描写的是春夜山间异常寂静的景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学*:初读——画出不懂的词句;再读——参考学*资料进行理解;品读——与同学深入探讨重点词句,品味诗意;诵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意境。在学生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后,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将诗的`意境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表达出来。10分钟后,一个学生质疑:这首诗到底描写的是哪个季节?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还是有歧异。我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桂花”的含义。学生们情绪高涨。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诗的内容最后一致认为写的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景色。课下可安排学生进行诗配画的活动。

  《鸟鸣涧》的作者是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描写的是春夜山间异常寂静的景象。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按照以下程序进行学*:初读——画出不懂的词句;再读——参考学*资料进行理解;品读——与同学深入探讨重点词句,品味诗意;诵读——边读边想象诗中意境。在学生理解诗所表达的内容后,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将诗的意境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表达出来。10分钟后,一个学生质疑:这首诗到底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争执不休。有的说:“从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春山’和‘春涧’中可看出描写的是春天的`季节。”

  有的说:“从第一句中的‘桂花’和图上画的‘枫树叶红了’可看出是秋天。”我没有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还是有歧异。我耐心地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理解“桂花”的含义。学生们情绪高涨。学生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诗的内容最后一致认为写的是春天这个季节的景色。有的同学说:“原来桂花有这么多种类。

  不过,我觉得书上最好画出春天才有的景物会好些。”挺有道理的。这就是新课程培养出来的敢想、敢问、敢说、敢挑战的新一代。

  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距离,传统教学都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何解,写作特点如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自读感情的个性的空间和时间很少,多的则是被动的听取和记录,而新课堂教会了学生更多的`学*方法,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学生由被动学到主动学,让学*更轻松,更愉快,上完这一课,我的感想很多,我就根据上课的每一个环节反思如下;

  首先是独学,也就是自学,其实在自学之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已经对这首古诗有了很好的预*,独学要求做到静、专、思,学生根据导学案的自研自探环节来指导自学,并初步完成一些记录,明白的可以记在书上,不太懂的留到下一个环节,我看到学生都在积极开动脑筋,但有一个问题,对于自研自探环节的问题,学生思考不是很具体和深刻,学生只专注于完成随堂笔记,认为完成了这些题,就是完成了任务。

  其次是合作学*,在这个环节中包括两人合作学*,四人合作学*,八人合作学*,我要求两人互读古诗并纠错、评价,四人合作学*说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八人合作学*完成展示环节的预展,在这个过程中,两人合作效果很好,四人合作说诗意,对学*困难的学生有些难度,但在听的过程中,已经就帮他解决了难题,八人合作预展中,大家积极性很高,但由于组长分工不明确,导致有些学生总是不知道干什么,局面有些混乱,如有一个组在讨论预展时,我看到只有两三个人在说,而其他人在忙自己的事或就在观望,我过去询问了之后才知道组长没有分工,导致这些人很茫然,可见合作学*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学,很好的分工会让合作学*更出效率。

  最后是展示环节,学生最喜欢这个环节,这个环节给了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如在展示朗读时,我让每个组用不同形式去读,小组赛读,在这个过程中,第一个组读完,其他组给他评价质疑,有的学生说到诗的节奏,那下个组读时就要注意,有的学生又说到诗的感情,这首诗应该读得轻一些,因为“夜静春山空”,最终展示完,学生不仅能有感情去读,而且熟读成诵。对于诗的理解也是这样,一个小组展示完,其他组质疑评价,其中还有一个组用一幅和诗很贴*的画来展示自己的理解,让学生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一个组说到对“夜静春山空”的理解时说是春天的季节,这时有一个组提出了质疑说桂花是秋天开放的,其他组也表现出了很大兴趣,都纷纷讨论起来,这时我引导他们去查字典,最终在资料面前,学生搞明白了。

  这一课上下来,虽然在时间上花费的多一些,但是我看到学生学*的热情,让他们更会去学*,我很欣慰,觉得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新课堂让学生的收获更多。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4)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材分析 :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0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送元二使安西》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这首诗洗尽雕饰、明朗自然的语言,抒发诚挚、深厚的惜别之情,以情意殷切、韵味深永独树一帜。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

  3.情感态度目标: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1.收集描写友情方面的名诗名句。2.了解安西、渭城、阳关分别指的是现在哪个地方?3.王维和元二在分别的时候可能说些什么?(师提示:A、元二要去安西了,他心里最牵挂的是谁?B、王维来送元二,朋友要去安西建功立业,他最想对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准备:课件、酒杯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入境,导入新课,

  1.师:在你的成长过程中,一定交有不少朋友吧。说说你和知心朋友是什么感觉?(指名谈和知心朋友在一起的感觉。)(生:很快乐)

  师:朋友在一起时间久了,情投意合就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假如,有一天,由于转学、升学等原因两人要分开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指名回答。(生:依依不舍,不愿意离开)

  2.师:是啊!我们现代人是这样,古人,也是这样。在古时候啊,由于交通不方便,朋友分离之后就很难有再相见的时候,送行饯别就成为表达深厚情谊的一种*俗。于是,在和朋友分离之时,人们就会写一些诗或文章来送给朋友。

  3.师:我们一起来学*第二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板书课题1)。(齐读课题)

  二、理解课题,了解诗人

  1、谁能向我们简单介绍诗人王维?(课件出示2)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绘画大师。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时间在朝廷任职。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边塞诗、山水诗,、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独到的造诣。代表作:《 送元二使安西》《鸟鸣涧 》《相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元二:姓元,诗人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第二,故称“元二”)

  王维和元二是好友,诗中还有一个词表达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故人。

  知道使是什么意思?(使:出使)谁奉了谁的命令出使?(元二奉皇帝之命出使)

  王维也曾一度奉着皇帝的命令出塞,所以王维最能体谅元二此刻的心情。

  2、师:谁能给我们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送元二出使安西)还有谁补充一下,说得更具体:(王维送好友元二出使到安西。)

  3、谁知道安西?(安西在今新疆库车附*。新疆是*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咱们一起看看安西。(欣赏课件3、4:安西图片)

  用你学过的词语概括安西给你的印象?(荒芜人烟、寸草不生……)

  3.师:打开书,结合课后注释和插图,反复的读一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二、情读古诗,想象画面,走入诗境

  (一)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

  1、师:读完了吗?我们来看这三个字“朝”、“舍”“更”(板书)它们在诗中怎么念?(课件出示5、)指名认读。师指导学生读好这三个字的发音,并提醒学生注意它们是多音字。(课件出示5)

  2、师:好,把这三个字放回诗中多读几遍。指名朗读古诗。(课件出示6)

  王维和他的好朋友元二都在长安居住,有一天,元二接受皇帝的使命去安西,唐人相送啊,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了,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于是,这两个朋友他们在附*的小旅馆住下。过了一夜,小声朗读这两句诗,边读边想:你仿佛又看到了什么景色?(课件出示7)(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3.指名回答。估计:小雨,柳树,客舍,酒宴。(板书:朝雨、 客舍、 柳色)

  (1)雨:什么时候的雨?这雨大吗?为什么说是小雨? 理解:浥:湿润(2)客舍 :这里指为客人设宴送别的地方(3)柳树:什么样的柳树?那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呢?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4.师: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描绘的晨景。(课件出示8、9)这样的渭城美吗?

  师:这里的柳色——很新

  师:渭城这里的空气——很新鲜。

  师:渭城这里的旅舍——很干净,很舒适,还很清静。

  师:渭城这里的朋友——是知音,是故人

  你喜欢吗?把你的喜爱带进去读读这两句。(学生读诗)

  结合课后注释和美丽的画面,你能把前两句的意思讲讲吗?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从诗句中我们也知道送别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气氛。(课件出示10:标划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二)了解西去的背景,明白西去路途的遥远及艰辛。

  师过渡: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渭城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的更加苍翠欲滴。多么美的渭城啊!可是就是在这样的一个清晨,就是在这个如诗、如画的美景之间,诗人却要和他的朋友元二分别了。我们读读后两句。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1、从课题和前两句古诗中,我们知道元二从渭城出发要去安西。结合文字,我们来看地图,(课件出示11)(介绍渭城、阳关、安西的位置以及地理关系。)(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县附*,是唐朝在西域设立的最高军政机构。渭城:秦朝时咸阳城,汉改渭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2、介绍阳关:(出示课件12:阳关图片)这首诗中因为出现了“阳关”这个地名,这个地方从秦朝开始,一直是外来民族侵略我们汉族的必经之地。所以到了汉朝,汉朝的皇帝就在这建起了一道城关,叫阳关。

  3、(课件出示13:)这是从渭城到安西。它的实际距离大概有3000多里。有位诗人曾经这样描述这条路:“十日过沙碛,终朝风不休。马走碎石中,四蹄皆血流。”——《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唐·岑参)

  4、在古代是没有火车、汽车的。只有靠骑马走到安西,也要半年多,3000多里,元二这一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生自由想象说)

  5、师:元二身负朝廷的使命即将出发,遥望安西、渭城两地,也许渭城这儿春雨绵绵,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4)黄沙满天!也许渭城这儿春意盎然、鸟语花香,安西那儿呢?(课件图片欣赏15)满目荒凉!渭城这儿有饮不尽甜甜的故乡水,听不完浓浓的家乡话,安西那儿呢?(举目无亲,乡音不再!)诗人王维究竟是怎样表达他对元二这份依依惜别之情的呢?

  (课件出示16)(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

  5、学生自读古诗的最后两句,再指名读。

  (三)师生互动谈话,进行多元感悟

  1.师:元二即将远行,诗人举杯敬酒,此时此刻,有没有什么话要对他说一说呀?

  生:元二,路上要小心,注意好安全。师:好朋友,多么关心啊!

  生:元二,多带些水去,不要渴着了。路上要小心一点。师:想得多么细呀!

  生:元二,祝你一路*安!这一去就是一年,我会想着你的。

  来,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诗人和元二之间的临别话语。(播放课件16音乐:阳关三叠)

  同桌先说,再师生互说。

  2.师:可我怎么感觉到这不是一杯酒,这里面分明还有点别的滋味!你品出来了吗?(这是一杯离别的酒,因为喝完这最后一杯,王维和元二从此分别。)

  师:一杯够吗?不够,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伤感的酒,好友分隔两地,岂能不令人伤怀?

  师:一杯能表达伤感之情吗?不够,再来一杯。

  生:这是一杯无奈的酒,谁愿意与好朋友分离呢?无奈这是朝廷下达的命令,难以违抗。

  师:真无奈,再敬一杯。

  生:这是一杯祝福的酒,诗人王维祝福元二一路*安,在安西生活如意。

  那就让我们:“劝君更尽一杯酒”(生齐读)

  师:诗人劝了一杯又一杯,“更”是什么意思?(再)从“更”这个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深情厚谊,依依惜别、舍不得…….)

  4、指导朗读:

  A:是啊!朋友之间有多少知心话要说呀!又有多少说不完的话呀!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 。 师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B:多少回忆,多少离愁,多少牵挂,都化作了这一杯浓浓的酒。师引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师:窗外,柳枝上那挂着的雨滴正悄然滑落,你觉得这还是雨吗?这哪是雨啊!那分明就是点点友人的泪啊!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俗,看到柳树就想到分别。此时,他们还有心看窗外的美景吗?让我们带着这份难过,这份不舍,这份依恋,这份痛心,一起读这两句。(生齐读)

  5.一个“劝”字,一个“更”字,一个“尽”字生动地描绘出朋友之间那种难舍难分的友情。(板书:劝、更、尽)

  6、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世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

  三、音乐渲染,品味诗境,情读古诗。

  1、师:就是因为有了这个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也是现在经久不衰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让我们边听边感受,在音乐声中把友人送别的情景读出来。 (自读古诗)(课件出示17)

  2、学生展示读古诗。

  四、课外拓展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收集的离别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课件出示18、播放音乐“送别”)

  附送别古诗: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山中送别》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板书设计:20、古诗两首

  送元二使安西

  景:朝雨 客舍 柳色

  酒诉真情送故人

  情:劝 更尽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通过研究讨论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反复诵读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文化,潜心会文,使古诗文化滋养他们的心智。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使”“浥”“更尽”等字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品味古诗所表达的感情,感受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象。

  教具准备:制作幻灯片、录制《阳关三叠》曲。

  教学过程:

  一、引

  1、播放音乐《阳关三叠》,耳边响起的曲子,听出了什么?(忧伤、凄凉。)

  2、对,其实这首曲子叫《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改编自一首著名的送别诗,它的名字叫《送元二使安西》,它的作者便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王维。

  3、有同学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王维吗?

  4、谁会读诗题?(强调不可把“元二”分开。)

  5、王维所送的朋友姓元,叫------(元二。)

  6、“元二”的意思清楚了没有?再来读读题目。元二干什么去呀?谁送元二使安西?

  7、听老师把课题读一遍,送----元二-----使-----安西,你们读一读。

  二、读

  1、过渡: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不仅能诗善画,而且擅长书法,对音乐也很在行,苏轼曾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接下来,我们就来品位一番。

  2、自由练*朗读,熟悉古诗,要多读几遍才行。

  3、谁愿意展示一下朗读的风采。(师正音:舍sh,解释为房子;朝zhāo,早晨的意思;浥y湿润。)

  4、刚才几位同学读的字正腔圆,但缺少了点什么?(韵味)对,少了古诗的韵味。想不想听王老师读?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5)

——《送元二使安西》优秀的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舍、君”2个生字;读准古诗中的“朝、舍、更”3个多音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

  2、通过结合下文注释,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大意。

  3、体会作者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老师歌唱《送别歌》。

  导入语:同学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现在朋友离别的时候我们会唱歌,而古人在分别的时候会折柳相送,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来学*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二)知诗人,解诗题

  1、请学生齐读课题两遍,(预设一部分学生节奏出现问题,老师顺势纠错并引导学生解释课题)。

  2、指名学生当小老师介绍作者王维并给予评价。

  3、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在读的过程中,查阅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及时检查,强调多音字“朝雨、客舍、更进”在古诗中的正确读音。

  4、老师范读古诗,请同学们划分正确的停顿和节奏,并按照正确的节奏齐声朗读一遍。

  5、男女生比赛读,看谁读的情感更到位。

  (三)读诗句,晓诗意

  1、大屏幕上呈现古诗前两句,请同学找出其中的景物,老师播放名家泛读,请同学们闭目想象这两句的画面,并请学生描绘画面。

  2、讲解古人折柳送别的原因。

  3、屏幕出示古诗后两句,展示元二出行的地图和路途周边的环境,请学生小组讨论之后上台画出路程图:

  元二出使距离有多远?

  路途都有什么?

  这体现了什么?

  从距离遥远和路途环境恶劣突破了作者送别友人依依不舍情感这个难点。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告知学生送别之后王维去世的事,使学生对诗歌情感进一步升华,并怀着这种情感配乐让学生深情地背诵古诗。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后所学*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创设元二知道王维不幸去世的情境,让学生以元二的口吻给王维写一段心里话,让学生情感升华的同时锻炼写作能力。

  【设计理念】

  借助古诗文这一教学*台,通过读、想、议、画、唱、写等行之有效且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并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激**趣,拓展思维,从而突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

  【教学目标】

  1、学*古诗,懂得诗意,熟悉其他送别诗。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的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友人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准备】

  含*政区图、《阳关三叠》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诵古诗,初读解题

  1、和着《阳关三叠》,大屏幕出示诗文。读题导入:

  运用组词,归类法教学使。

  2、元二谁?他与王维的关系?教学故人。

  3、元二出使至哪儿?(安西)解读安西。生找资料明确地点。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二、找地名,明了诗意

  1、找出诗中其他表示地名的词。

  (渭城、阳关。)

  2、探究以上两地点具**置:

  生找资料──师补充──课件地图明确地点。

  3、课件同时出示标有三地名的地图:

  用上三个地名,再说说题意。

  (渭城──阳关──安西。)

  4、路程,体会离情:

  看地图,算算元二出使安西的大致路程。

  三、诗配画,领会诗旨

  过渡:王维不仅是伟大诗人,同时也是一位有名的.画家。如果你就是王维,你若给自己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该画上些什么?需要强调些什么,并说说根据。

  (小组讨论──交流──点拨。)

  1、雨:

  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浥)

  2、客舍:

  客中送客。

  (王维是山西人,在陕西送别,倍感神伤。)

  3、柳:

  留。古人折柳赠别。

  4、酒:

  美酒?千杯万盏?借酒饯行。

  四、明古风,体味别意

  人生自古重离别,(古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人们是重视定居而难得远行的,因为前途和生命安全都很难预料。)还知道哪些送别诗?《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

  人生自古伤离别,配乐吟诵。

  五、悉评价,赏读古诗

  1、前人对此古诗的评价。后之咏别者,众有千言万语,贻不出其意之外。

  2、此诗的别名:《渭城曲》、《阳关三叠》。

  3、欣赏并咏唱跟据此诗创作的古曲《阳关三叠》。

  六、写回信,拓展延伸

  据说,元二来到安西一年后,曾给王维写过一封信,课件出示:

  王维兄:展信问安!记得去年今日

  但由于年代的久远,这封信已残缺不全,聪明的你,能根据今天这堂课,补全这封信吗?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写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以质疑、释疑为学*故事的主要方法,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及借助注释学*古诗的能力。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了解作者相关资料并收集有关送别诗。

  教学流程:

  一、导入谈话,揭示课题。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能提出那些问题?

  (帮助学生理清送的是谁,谁在送,“使”的意思——结合注释理解“使”的意思。)

  3、解释诗题:王维送自己的好友元二出使安西。

  4、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

  出示课件:王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画家,外号“诗佛”。主要作品是山水诗,人们称赞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初读感知,朗诵诗歌。

  1、出示古诗: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正音,同时理解难字字义:

  朝:早晨。

  舍:客舍:客店;另外一个音shě,舍得。

  更尽:再饮完。

  浥:湿润。

  3、齐读古诗。

  4、配乐范读。(古琴:阳关三叠)

  自由练读,指名读,分男女生读,师生读,齐读(配乐)。

  5、试背。

  三、感悟古诗,了解环境:

  1、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诵读,老师仿佛看到了一幅“送别图”,请读前两句,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先想一想,同桌说,指名说。

  2)什么样的一幅画面?什么样的“柳色”是“新”的?(穿插指导朗读)

  3)客舍旁边还有别的事物,为什么单单只写柳树呢?

  2、相关古诗链接,引出相关的送别诗,来体会其中的送别之意。

  1)出示古诗: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2)解析“柳”与“留”谐音,感受其中隐含的挽留之意。(指导朗读:把对友人的挽留之情融入其中。)

  四、感受情感,体会意境:

  1、过渡:作者是怎样送别友人的呢?(读后两句)

  2、引读:

  作者做了什么事?(劝酒)劝了一杯吗?(很多杯)哪个字可以看出来?(更)

  3、点拨:

  “君”字的理解:古代对成年男子的尊称,用在这里表现对友人的尊敬。

  王维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劝酒呢?(其一,从“酒”和“久”的谐音入手,体会作者的挽留之意,希望相处的再长久一些;其二从“故人”入手,来理解怎样的朋友,体会知心、挚友、情深意重。)

  4、补充:其实,作者如此为朋友劝酒,还在于他去的地方,(出示课件),了解“安西”,体会路途的艰辛。

  5、补白: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再也忍不住了,他说“元二兄,”进行补充说话练*。

  6、品味:“不舍”

  多少离别,多少牵挂,都化作了一句话,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你们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板书:依依不舍)

  五、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指导朗读:元二就要启程了,让我们和王维一起,再送他一程吧。

  2、简介过渡:或许此次一别,还有可能相会;或许此次一别,将成永别,让我们一起来铭记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齐读)

  3、引入《阳关三叠》,欣赏,再读,背诵。

  4、课外拓展:读其他离别诗。

  《送元二使安西》是北师大版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它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借酒消愁。敬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这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劝酒中包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教学理念】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所以学*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民族这独特的文化;学生才懂得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本课诗的写作方法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

  【设计思路】

  1、理解诗词句,边悟情。

  2、“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

  3、在教学中设计“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环节,让学生不仅读懂一组送别体诗歌,而且让他们初步领会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这样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作者简介、关于柳树的典故、有关送别诗的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激趣感染

  1、导语: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古诗吗!那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咱们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看谁猜得准,背得快。(课件出示:有关〈小池〉、〈绝句〉的图景.接着出示〈赠汪伦〉的图景并配上音乐)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激发学生学*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的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2、过渡:是呀,李白的这首〈赠汪伦〉写出了古人那种浓浓的友情、亲情。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

  二、读懂诗题,了解作者

  1、让学生齐读课题。

  2、从题目中,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王维 送 元二)

  3、如何理解“使”?(生:出使)出使到哪?(生:安西)

  4、谁能读好这个题目?(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在“二”字后面停顿)

  5、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对于作者王维你们了解多少?(学生结合收集的资料谈自己对王维的了解)

  [设计意图:诗缘情而发。所以学*古诗,首先让学生明白诗题的意思,了解诗人,这样可以为后面学*古诗奠定基础,也是学*古诗的重要方法。]

  三、理解诗意,入境悟情。

  (一)粗读正字音。

  1、过渡:同学们对王维的了解可真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自由读)

  2、相机点拨“渭”和“浥”的读音。

  3、谁愿意把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全班读)

  (二)细读解词句,品诗情

  理解第一、二句诗

  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看看王维在这首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来看看看诗歌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的多读几遍这两句,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字词,然后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主要点拨学生理解以下重点词:

  “朝雨、浥、客舍、青青、新”,并结合“朝雨”图、“客舍”图、“柳树”图去理解这些词的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理解字词,是创造了直观、生动情景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重点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为下面悟诗情奠定了基础。]

  3、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渭城)那你告诉同学们渭城在哪?(学生答)请你们认真的看图,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美景描绘出来?(指名答)

  4、谁能通过读把你所知道的美景告诉大家?(出示古诗一二句)教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评价,指导读出美景。

  5、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可是这么美的景色王维和元二有没有心情欣赏?(没有)为什么?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6、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汇报,教师相机激励性评价:

  生1:因为元二是王维的好朋友,而元二要走了,他们很伤心,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真会理解)

  生2:因为他们要离别了,大家都很舍不得,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的感受可真深!)

  生3:因为他们充满了离别愁绪,心里很难过,不舍得离开,所以没有心情欣赏。(你也很会体会!)

  7、过渡:是呀,他们心中都装有“别”字,(板书:依依惜别)就是因为他们想着离别,虽有良辰美景却无心留连!诗中提到了柳树,你们知道古时关于柳树的典故吗?(学生汇报)

  8、点拨:你是怎么知道的?(从网上收集的)看,多会学*的孩子!“柳”与“留:谐音,还表示挽留之意,看着这满目青青的杨柳,朋友终将远离而去,他俩怎不伤感离别呢?所以,读一二句时,我们还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不仅要读出美,还要读出他们的离别愁绪并从停顿、语调要相对低些,舒缓些,声音相对低沉些去指导学生品读。)

  理解三四句

  1、过渡: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朋友之间要分手了,元二要到哪里去了呢?(安西)

  2、要经过哪?(阳关)阳关在哪?(学生答)

  过渡:(出示线路图)同学们请看,这是渭城——这是阳关——这是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是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呀!

  3、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当时阳关以西,是这样一幅情景。你能说一说吗?(指着图说)让学生通过看图,感受到阳关以西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也就是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

  4、过渡:元二即将远行了,好朋友要分别了。这一走,也许两年,也许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能相见。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呆会告诉老师。

  5、学生思考、汇报,教师预设学生会这样回答,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和元二深厚的感情,以及王维对元二的关怀:

  生1:元二,你这一走,我们可能很久都不能相见,但我会想你的。你路上可要小心,注意安全呀!(真不愧是好朋友呀!)

  生2:元二,你这一走,不知何日才能回来,记住多给我写信呀!一路上陪伴你的只有荒漠,一个人影都没有,你可要多带些水和干粮去,不要渴了和饿着了。(多么无微不至的关怀呀!)

  生3:元二,路途那么的遥远,这一路上只有你一个人,我又不能陪在你身边照顾你,你可要注意身体呀!(真会为好朋友着想!)

  生4:元二,等你回来以后,我们都变老了,我都认不出你来了。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对话,去解读和领悟王维的内心,这既是一种想象语言训练,又是对朋友情的感悟。实际上还表达了学生自己的心声,文与人、人与己的相遇交融。]

  6、过渡:所以王维劝元二(出示后两句)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生读)——西出阳关无故人。(齐读两次)

  7、这两句诗中有两个词,老师想考考大家?哪两个词呢?请看(点击更尽、故人)谁理解了?(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8、这两句诗的意思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学生说诗意)

  9、过渡:元二奉了皇上的旨意要到塞外去守护边疆,这一去,不知何日才能相见。王维百感交集,对朋友的深挚情谊都浸透在了这浓浓的酒之中,所以他又劝元二(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出示最后两句)

  10、喝下这杯酒了吗?(生:喝下了)

  11、顺势引导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这样回答,通过点拨,导读,让学生融入诗情中:

  师:这是一杯怎样的酒?(生:离别的酒)

  师:既然是离别的酒,喝一杯够不够?那么王维又劝元二——(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又是一杯怎样的酒?(生:友谊的酒)

  师:友谊的酒就更应该多喝一杯。——(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还是一杯怎样的酒?(生:祝福的酒)

  师:祝福的话儿太多了,知心的朋友,再喝一杯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这更是一杯怎样的酒?(生:浇愁的酒。)

  师:离别的愁说了说不完,远行的人,喝了这杯浇愁的酒吧!——(生)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感情朗读醉诗境

  1、过渡:已数不清这是第几杯酒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在音乐声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送元二使安西》……(课件出示诗歌,并配音乐《阳关三叠》)(全班读)

  2、指导学生背古诗,配上音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诗的词句,感悟诗句、走进诗的意境,是深入理解古诗内涵、体会作者感情的重要一环。整个环节的设计是“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层进式的以情“引读”,学生心潮逐浪高的“复读”。以“以读代讲”的魅力,去引领学生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从而感受王维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四、拓展诗,升华情

  1、过渡:其实在浩瀚的唐诗宋词中,像这样送别朋友或思念亲人的名篇佳作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诗词呢?

  2、学生背诵其他送别诗。

  3、老师这也收集了两首,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然后教师讲这两首诗的诗情。(课件出示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别董大》)

  4、过渡:同样是送别诗,所表现出来的韵味是不同的。你们自由读读这两首诗,体会体会。(随机:自由读,分组读不同的诗,全班读)

  [设计意图:以一首诗带动学生对同类诗的了解,既拓展了学生视野,又增加了学生积累,让其进一步了解了不管是怎样的送别诗,所体现的诗境都是人间真情。]

  五、小结:

  同学们,读了这些送别诗,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着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今后继续畅游在古诗的海洋里,不断诗化我们的心灵吧!

  七、作业超市(自选作业:三选一)

  1、做个小书法家:默写古诗并把收集到的其他送别诗摘抄到积累本上。

  2、做个小画家:通过绘画画出诗的意境。

  3、做个小作家:把对这首诗理解的情境写成小短文。

  一、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是唐朝诗人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他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而喻。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巨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心和祝福。

  二、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学会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滁州西涧教学设计汇总五篇(扩展6)

——古诗《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让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批文入境,“读”占螯头;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在形象感知中入情,在切己体察中悟情,在展开想象中融情,在参读品位中升情。

  学*目标:

  1、借助教材,结合课外资料,正确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2、体味“景语皆情语”,知道“折柳送别”、“客中送客”。

  3、有感情地诵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厚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预设流程:

  一、 创设情境,由歌引入

  1、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送别》,在这样的一种音乐声中,能不能激起情感的浪花,想起送别的古诗。

  2、学生交流。

  3、师:他们之间的情谊深吗?其实,友情是每个人心中永久的歌。在古人眼里,友情是江上一叶舟,友情是月夜独登楼,友情是庭深小径幽……那么,在诗人王维眼里,友情是什么呢?

  4、课件出示古诗。读诗先读题,指名读题。从这个题目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二、自主读诗,读准读通,粗知大意

  自主读诗,读准读通读懂。

  1、自读: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送元二使安西》,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后两遍争取念通顺,注意节奏。

  2、交流:

  ⑴指名读,重在读准字音。

  ⑵注意诗的节奏。

  3、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三、赏读诗句,感悟意象,渐入诗境

  1、研读前两句,感悟诗情画意。宋代大诗人苏轼曾经说过,王维的诗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诗中有画”。所以读他的诗一定要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诗中的诗情和画意。

  2、师范读诗的前两句,学生边听边想象,你的头脑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交流: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如烟如雾的蒙蒙细雨,瓦楞青青的旅舍,清新嫩绿的杨柳,这样的画面带给你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怎样读出它的美?指名读,自由练读。

  5、从这幅画面中你还品出了别的滋味吗?你是如何体会的?

  6、是啊,其实细雨也好,客舍也罢,总能勾起离人心中淡淡的愁绪,特别是这依依杨柳更是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7、课件出示折柳送别的古诗。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交流:这两首诗里出现了相同的景物——柳树,表达了同样的情感——离别。再次指导读这两首折柳送别的古诗。可是作者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柳”来表达离别之情呢?(课件出示“折柳送别”的典故)

  9、诗人王维也正是借柳惜别,借景抒情啊!明白了诗人笔下暗藏着的如此深意,我们再来读读一、二句,该怎么读?配乐读。

  四、品读诗句,以读悟情,强化情感

  1、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清晨,诗人王维要送自己的朋友元二到哪里去?

  2、当这一路上有的是什么呀?出示课件。满眼的荒漠,陪伴他的只是那无尽的荒草,沙尘滚滚,前尘漫漫,除了沙漠还是沙漠,除了戈壁还是戈壁。对比品读。

  3、元二这一路要经历三千多公里的跋涉,如果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再说,元二去安西是干什么的呀?“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去也许……

  4、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元二说?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5、但此时的王维纵有千言万语,也只是将这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意化做手中的这杯浓浓的酒。这是一杯怎样的酒?(播放课件)“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酒是浇愁的酒,那,“劝君更尽一杯酒”,是一杯怎样的酒?

  6、仅仅是一杯伤感离别的酒吗?师介绍有关资料。

  7、小练笔:面对手中的这杯酒,王维想:___________。

  8、指导读:

  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意,千言万语化做(再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所有的牵挂化做(再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举杯消愁愁更愁。来,举起酒杯,把所有的情意融进这酒中(再读)——“劝君

  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五、一唱三叹,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1、几年以后,王维就去世了,这首诗也就成了王维送元二的千古绝唱。(播放《阳关三叠》)

  2、师:人分千里外,情在一送中。时空虽然把生死相隔,但是那千古不变的友情去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人,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记住这美好的情意吧!

  3、对于我们,友情究竟是什么?要靠我们用一生去品味,用一生去守侯!

  4、课外拓展:王维的《山中送别》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古歌,背诵古诗。

  2 、认识 2 个生字,会写 1 个生字。

  3 、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4 、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本单元的文章以人与人之间的爱和真情为主题,体会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引导学生去关心帮助他人。

  这首诗是盛唐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王维所著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王维的好友元二将远赴西北边疆,诗人特意从长安赶到渭城来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谊,不言可知。这首诗既不刻画酒筵场面,也不直抒离别情绪,而是别具匠心地借别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表达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和祝福。

  学生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比较流利地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这首诗是先写景,后抒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情感理解得不到位,诗的韵味与情感没有朗读出来,教学中需要教师的引导

  重点难点

  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对古诗。

  古诗词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从咿呀学语时,爸爸妈妈就喜欢教你们背古诗,到现在一定会背不少古诗。今天老师就考考你们,我背上句,看你们能否接上下句。有信心吗?

  (师生对古诗)

  2. 板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唐朝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看老师板书题目。

  板: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领读课题)

  3. 解诗题。

  “元二”是指一个人,姓元,猜猜看,他在家排行老几?(师生互动)所以称其为元二。想想看,“使”怎么讲?(师生互动)出使,古时候,朝廷给有识之士委以重任,去一个地方完成任务,为出使。安西,是一个地方,唐朝安西都护府,是今天新疆*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谁来说说“送送元二使安西”什么意思?(师生互动)就是王维从长安来到送别城渭城来送别他的朋友元二出使安西。想想王维此时是怎样的心情?

  (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 . 学生自读,读准字音。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首古诗,借助拼音和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读古诗)

  2 . 指明读诗,检查字音,指导读准多音字。

  板:朝 舍

  这有两个多音字,谁会读?(出示“朝 舍”指名读)

  它们在这首古诗中怎么读?(指名读后齐读)

  3. 指导写“舍”字。

  4. 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我们读古诗不但要把古诗字音读准,还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味道。谁来说说怎么读出古诗的节奏与古诗的味道?

  (指名回答:诗的字词间要有停顿,字音要有轻重长短)对,你如果这样读了,就读得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了,就有了诗的味道了!

  (课件出示节奏划分线)请看大屏幕,听老师读一读。(教师范读)

  谁来试一试?(指名读)

  评价后(齐读古诗)

  过渡,小结学法 :我们刚才读准了字音,读通了诗文,(板:读诗文)这是我们学校古诗的初级目标,我们还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板:解诗意)

  三. 深入理解,感悟诗情

  1. 整体感知,入诗境。

  (1) 学生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低声吟诵古诗三遍,你从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还可以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看一看,想一想。(学生自解诗意,教师巡视辅导)

  还可在古诗旁把你仿佛看到的内容歇一歇。(学生继续自学)

  (2) 小组交流。

  同桌先交流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小组交流对古诗的理解与感受)

  2. 分部解读,悟诗情。

  (1) 想象画面悟诗情。

  解读一二行诗:

  出示一二行古诗(指名读)

  这是什么时候的一场雨?(指名回答引出“朝雨”)

  你从这两行诗中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想象讲诗意)

  评价后(把我们带入了诗的意境!)(板:入诗境)

  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这两行诗。(指名读)

  解读三四行诗:

  前两行诗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清新的美景。再看后两行诗,诗人笔锋一转,在写什么?(生回答:人)请你读读者两行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目的要达到:学生能说出感受到王维与元二两人感情深)(在学生说画面的时候,顺势板:劝酒)

  评价后(板:悟诗情)

  请你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两行诗。(指名读)

  (2) 从“酒”入手悟诗情。

  透过你们的声音,老师不禁浮想联翩:“酒逢知己千杯少”是一种连心的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是一种祝福的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一种浇愁的酒。在元二即将远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又是怎样的一杯酒呢?

  (指名回答)(送别的酒 挽留的酒 不舍得酒......)

  可是此时,分别就在眼前,元二这次可不是一般的远行啊!请看——(课件出示唐朝疆域地图)从渭城到安西相隔6000多里啊!古人远行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上半年啊!

  安西又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课件出示安西风貌图)请你说。渭城呢?(渭城风貌图)(指名看图说)

  面对此情此景,王维对元二的这份离别之情怎能不强烈,怎能不深挚呢!如果此时你是王维,象对元二说些什么呢?(指多名学生说)

  教师评价后齐读——(屏幕出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有感情齐读诗句)

  (3) 再现情景情更深。

  已经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透过窗子向外望去,这种难舍难分的情绪是才下眉头,又上心头啊!

  (课件再现劝酒送别的情景)(音乐画面)

  是那些景物又勾起了他们离别的伤感?(学生看视屏后指名回答)(雨 柳)

  板:朝雨 柳新

  理解“柳”的古义:“柳”与“留”谐音,柳树自古以来就是离别的象征。古有折柳送别的*俗,以表示挽留之意。所以,飘洒的绵绵细雨,满目的青青杨柳,怎能不让人伤感离别呢!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音乐起)再次去感受诗人那依依不舍的情吧!

  板:依依不舍情

  (生配乐齐诵古诗)

  3. 总结学法,升诗情。

  这节课,我们用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学*了这首古诗。我们通过对描写景物的体会,对诗句语言的品味,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领悟了诗人那难舍难分,依依不舍的情感!

  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来背诵这首古诗吧!(配乐齐背)

  四 、课堂拓展

  王维的这首送别诗,不单道出了他的情,更道出了天下人离别时的情感,被推为送别诗之首。课后,同学们可以搜集一下其它的送别诗,按今天的方法去体会诗人的情感。

  附板书 :

  送元二使安西 读诗文

  [ 唐 ] 王维 解诗意

  朝雨 柳新 劝酒 入诗境

  依依不舍 悟诗情

  送元二使安西

  1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由形象识记转为意义识记,能借助教科书上的注释和工具书,展开较丰富的想象来理解诗意。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过去的经验,自主合作理解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新设计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指名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上节课我们学*了李白的一首送别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送别诗。(板书课题)

  二、知诗人,解题

  1、让学生齐读课题。

  2、从题目中,你们读懂了什么?(相机板书:王维 送 元二)

  3、如何理解“使”?(生说:出使)出使哪儿?(生说:安西)

  4、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对于王维你了解多少?(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谈谈对王维的了解,然后师出示王维的简介)

  过渡:同学们对王维已经有所了解,现在老师请大家自由朗读几遍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1)相机点拨“渭”和“浥”的读音。

  (2)谁愿意把这首诗流畅地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三、读古诗,悟诗情

  (一)学*前两句诗

  1、过渡“诗”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看看王维在这首诗中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情感?我们先看诗的第一、二句。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多读几遍,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语,然后小组交流。

  2、学生汇报交流,师相机点拨学生理解以下重点词:“朝雨、浥、客舍”体会清新明朗。

  3、这么美的地方是在哪儿?(渭城)

  4、谁能通过读把你所知道的美景告诉大家?(出示第一二句)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指导读出美景。

  5、同学们读的真好!可是这么美得景色王维和元二有没有心情欣赏?(没)为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6、师预设学生会这样汇报,师 相机评价:

  生1、因为元二是王维的好友,而元二要走了,他们很伤心,所以没心情欣赏。(你真会理解)

  生2、因为他们要离别了,大家舍不得,所以没心情欣赏。(你的感受可真深啊!)

  7、过渡:是呀!他们心中都装有“别”字,(依依惜别)就是因为他们想着离别,虽有良辰美景却无心留恋。所以读第一二句时,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不仅要读出没,还要读出他们的离别愁绪,,语调要低沉些,舒缓些)

  (二)学*后两句

  1、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早晨,朋友之间要分手了,元二要到哪里去?(安西)

  2、要经过哪儿?(阳关)阳关在哪儿?

  渭城到安西,这一路上,整整3000多公里。如果照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骑马去,元二也要走整整半年多的时间啊!当时阳关以西,是这样一幅情景:荒无人烟、黄沙满天,一路上陪伴元二的只有那荒漠和无尽的荒草。(大屏幕展示图片)

  3、元二即将远行了,好友分别。这一走,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请大家想想。

  4、学生思考、汇报,师预设学生会这样回答,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王维和元二的深厚情谊以及王维对元二的关怀:

  生1:元二你这一走,不知何才相见,我会想你的。你路上要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啊!(真不愧是好朋友)

  生2:元二你一走,什么时候再见啊,记得要给我写信呀!一路上陪伴你的只要荒漠,一个人影也没,你可要多带些干粮和水。(多么无微不至的关怀啊!)

  5、过渡:所以王维劝元二(出示后两句)生读----劝君更进一杯酒,因为(生读)-----西出阳关无故人。(齐读两次)

  6、这两句诗中有两个词,老师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更尽、故人,谁理解了?(生答师点拨)

  7、这两句诗你们理解了吗?,谁来说说?(生说诗意)

  过渡:元二奉了皇上的旨意要到塞外去守护边疆,这一去,不知何日相见。王维对好友的情谊都浸透在这浓浓的酒中,所以他又劝元二(引读)劝君更尽一杯酒,------(生)西出阳关无故人。(课件出示)

  8、这杯酒喝下了吗?(喝了)顺势引导学生这是一杯怎样的酒?

  (离别的酒、友谊的酒、浇愁的酒,再次引出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三)感情朗读醉诗境

  已数不清这是多少杯了,再喝一杯,元二就要走了,请同学们站起来让我们在乐声的陪伴中,用深情的朗读送送元二吧!(课件出示)配乐读

  四、激情背诵

  读了这些送别诗,不管是怎样的送别都书写同一个字——情。“人间最美是真情”。就让我们再现离别之情吧!(学生练读、赛读达到背诵)

  五、拓展延伸

  其实在这浩瀚的唐诗宋词中,像这样送别朋友或思念亲人的名篇佳作还有很多,你还知道那些这样的诗词?课下搜集,咱在课外活动搞个送别诗朗读赛。

  板书

  20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王维 送 元二

  情

  《送元二使安西》是北师大版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的课文。它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晚年之作。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域守护边疆的诗。诗歌的前两句写的是送别的地点、时间。环境虽美,但送别友人,心情却十分沉重。后两句写别前劝酒,实际是借酒消愁。敬酒赠言,表达了诗人对老朋友的关怀及深厚的友情。这两句通过特定动作与语言的描绘,回环映衬,在殷勤劝酒中包含着惜别的深情和对友人的关切与祝福。

  【教学理念】

  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体和谐,节奏性强,易读易记。所以学*古诗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正确把握作品的情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民族这独特的文化;学生才懂得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分析】

  学生以前学过王维的诗,对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能较流利的读出古诗,借助老师的视角能知道本课诗的写作方法先描写景物再抒发感情,但对诗中蕴含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诗的韵味没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需要老师及时的点拨。

  【设计思路】

  1、理解诗词句,边悟情。

  2、“以读为本”,始终让“读”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代讲,层层推进”的形式进行教学。

  3、在教学中设计“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环节,让学生不仅读懂一组送别体诗歌,而且让他们初步领会这一类诗歌的表达方式,这样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 会写要求的生字。正确理解“更”“阳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二〉能力目标

  1、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起学生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惯。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法为主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读出诗的韵味。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作者简介、关于柳树的典故、有关送别诗的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

  【教学过程】

  一、巧妙导入,激趣感染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