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

  3、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词卡、投影、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及相关词语。

  教学准备

  词卡、小黑板。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学生由听《水浒传》故事,唤起对学*课文的浓厚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过电视《水浒传》吗?

  2、板书课题

  3、简介李广。

  1、认真听师介绍。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印象。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学*文中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2、小组学*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

  通过朗读,小组学*,掌握《塞下曲》的意思。

  1、谁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2、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呢?

  3、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先讨论,再

  4、交流)

  5、师出示《塞下曲》,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理解射虎的含义。

  3、小组学*《塞下曲》。

  4、讨论交流古诗意思。

  5、各自读、背古诗。

  主要让学生读通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通过朗读,在学生心中初步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四、小结、

  初步了解故事梗概,掌握生字新词。

  1、师小结。

  2、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巩固认读,并选择扩词。

  1、认真听小结。

  2、认读生字新词,扩词。

  五、布置作业。

  进一步巩固字词和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月21日总第3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再读课文,能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塞下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李广高超的武艺。

  2、学*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词卡、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一

  复*导入

  通过问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也为理解古诗做准备。

  1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听写词语。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二

  细读

  课文

  指导学生由诗及文,再由文及诗,诗文对照,领悟意境。

  主要让学生读好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谈话:卢伦的《塞下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实诗中所写的就是课文3、4自然段的内容。

  4.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是虎拉弓猛射)

  ②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小结。

  (2)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

  (3)指导朗读。

  ①指导朗读②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过渡:李广射出的箭,结果怎样?

  5.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

  ①“蒙蒙亮”指的是什么时候?

  ②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见石头)

  ③“不是……而是……”一句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惊叹)

  ④“深深的扎”、“怎么业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3)指读课文。

  (4)诗文指导解释后两句。

  (5)将《塞下曲》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学生练*朗读《塞下曲》,个别读、齐读。

  学生介绍李广。

  轻声读3、4自然段。思考: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话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的后两句话的内容?

  学生交流。

  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

  让学生知道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练*朗读,对照课文插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估计学生可能会说(机警敏捷善射勇敢)。

  学生以多种形式练*朗读。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诗中的单字词:暗草惊分

  ②诗文对照,联系上下文准确的说出这两句话的含义。

  学生轻声读课文、讨论。

  练*朗读。

  估计学生会说:(武艺高强,力大无穷)

  解释后两句诗,说诗意。

  通过对字词的辨析,读准了音,理解了义,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词汇,还使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在诗歌中只用一个“没”字,就能显示出李广射箭的本领,而在散文中则至少要用一句话才行。

  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李广射虎的一系列动词,再让学生进行射箭表演,从而使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生动和准确的认识;对课文中李广射虎动作的领会,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还让学生从中学到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

  三

  总结

  全文

  引导学生注意停顿、押韵,背出感情。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3谁能背诵古诗?

  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

  四

  布置

  作业

  熟练地背古诗。

  1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略)

  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知道一个字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因此理解字意不能离开语言环境。

  板书

  李广射虎

  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

  拉

  弓

  猛

  射

  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

  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勤于积累的好*惯 。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3.板书课题,生读题。

  4.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7.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第二课时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学*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一)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二)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2.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2)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害怕。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引导学生说话: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

  师:什么是"搜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大家真会学*!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生:警惕性高!

  生:李广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师: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3)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

  使大家"惊呆!"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还因为……

  什么是"任"?你能用"任"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3)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明""没""棱"。

  三、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2.学*《出塞》

  3.课外作业: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附板书:

  8 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飞将军”箭法超人神勇无比

  力大无比

  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课文由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赞美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教学时,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广将军,通过学生展示资料对“飞将军”李广作简单介绍,初步形成李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军形象。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李广将军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中还存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在学*、理解李广射虎的动作“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时,可放手让学生演一演。这样学生一下子就体会了李广动作的熟练,从而掌握了重点。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3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投影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二、初学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卡片出示,读准生字的音。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塞下曲》的含义。

  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指名读《塞下曲》,再齐读。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3)指导朗读。

  (4)齐读《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他是怎样的将军?

  (2)指名说,齐读第2段。

  过渡:

  (3)轻声读,思考: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4)交流讨论。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想: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此时此景,将军为什么以为这儿有虎呢?

  (2)指名回答。从这儿可以看出李广将军有什么特点?

  (3)李广将军还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

  (4)指导朗读。

  (5)解释:暗、草、惊、风。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解释:*明、寻、没,并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什么特点?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导回答。

  三、总结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你从这课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背诵《塞下曲》,并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4

  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高超武艺。

  重点: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难点: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

  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 、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 " 飞将军 " 李广。

  3 、板书课题,生读题。

  4 、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出示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高超武艺。

  三、自学指导

  1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2 、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

  3 、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4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四、学生自学课文。

  五、检查自学效果、书写生字。

  六、同桌互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 )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 射虎" 的含义是什么?

  (2 )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师指名回答讨论结果,对有异议的进行解惑,范读《塞下曲》。

  八、练*

  1 、练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3 、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 、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板书设计:

  8 李广射虎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第二课时

  学*流程:

  一、 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 齐读课题。

  2. 通过昨天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 ,人们称他为-- (生答)(板书:神勇无比 " 飞将军" )我们还知道" 李广射虎" 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3. (1 )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2 )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 出示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高超武艺。

  三、自学指导

  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

  四、同桌互读,并讨论。

  五、小组讨论这首诗背后的小故事,选代表来回答。

  六、小组代表回答后,取长补短,小组讨论完善回答。

  七、重点讲解。

  (一)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 、4 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 、4 段)

  2 .读中感悟第三段。

  (1 )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 沙沙" 、" 沙沙" 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2 )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 沙沙" 的声音。)(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害怕。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引导学生说话: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

  师:什么是" 搜寻"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大家真会学*!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生:警惕性高!

  生:李广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 自然段。

  师: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 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3 )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 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

  3. 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 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 出人意料" ,你也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 )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 因为……所以……" 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

  使大家" 惊呆!" 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还因为……

  什么是" 任" ?你能用" 任" 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 神勇无比" 。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3 )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 *明"" 没"" 棱" 。

  (二)、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 .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 (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 (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 神勇无比" 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

  八、练*

  ( 1 )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 2 )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板书设计:

  8 、 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 飞将军" 箭法超人 神勇无比

  力大无比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5

  一、复*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了第八课,下面老师想再一次提醒大家这些字的读音:

  飞将军镇守神勇无比

  石棱朦胧影影绰绰

  警惕巡逻拈弓搭箭

  2、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李广将军吗?(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人称“飞将军”。)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熟读古诗:这篇课文中还有一首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指名读、齐读。(你读得很流利(正确)。你读得更有韵味了。你拉*了我们与将军的距离。)

  你们理解诗句的意思吗?不理解没关系,我们会在后面的故事中找到答案的。

  过渡:听大家这么一读,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走进故事,一睹李广将军的风采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二)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看一看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三)精读体会第三自然段。

  1、读中感悟第三段。让我们先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3—4人。可能会说:非常害怕,心怦怦直跳,不敢睁开眼睛,会吓出一身冷汗,全身发抖,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

  是啊,月黑风高夜,危机四伏。老师也感到毛骨悚然,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2)读中感悟。

  ①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指名读2人)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夜晚松林的恐怖。

  ②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有没有像我们这样恐惧不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③什么是“搜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李广警惕性高!胆子大,从容镇定……)

  李广将军在搜寻中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

  ④发现猛虎,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说。展开阅读全文

  (课件出示文字:“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李将军的动作?(先告诉大家:箭在哪里,弓在哪里,好开始。指名读句子,生表演。)表演得怎么样?(好:真有几分飞将军的气质。不好:李将军一定比你更加英勇神武。)齐读这句话。

  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请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

  设想(力大无比、箭法超群、身手敏捷、从容镇定……)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迅速发箭、直指目标,真是箭法超群!(板书:箭法超群)

  (3)联系诗句。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想象着故事发生时的情景,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齐读。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四)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小拓展:箭射出去之后,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有没有射中猎物),李将军呢?他为什么不当时就去找?而要第二天去呢?

  指名回答:(怕林中再有埋伏,危险,对自己的箭法胸有成竹,所以不着急;还要到别处巡逻;人手不够……)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究竟怎样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写李广的神勇无比的句子,用“”划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中感悟。

  ①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谈体会。)

  ②师:这真是出人意料,令人惊叹啊!想象一下当时在场军士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例如:

  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③师: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让随从们惊叹吗?如果不是,那大家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指名读。女生读。

  (3)联系诗句。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重点指导“*明”“没”“棱”。

  三、故事设境,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就如同一座钢铁长城,何愁敌寇入侵、边关不保、国无宁日!所以诗人王昌龄在诗中感慨:师朗诵(出示课件)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王昌龄在感慨,如有飞将军李广等人在,那些匈奴、胡人怎敢跨越阴山犯我边界?让我们怀着缅怀一代英豪之情诵这首诗。齐读。

  2.李广被称之为飞将军,当然不是因为这戏剧性的一件小事,老师也来讲一个李广将军的故事。讲故事,李广一生历经大小战役70多次,他作战勇猛、箭法精准,令匈奴军队闻风丧胆,李广镇守的地方,匈奴兵就不敢进犯。

  3。听完这个故事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你们能试着背一下吗?来,闭上眼睛,开始。(练*背诵古诗。)

  四、课外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卢纶一共写了六首《塞下曲》,这只是其中之一,查找其他五首,摘抄下来,读一读。

  (3)找几首边塞诗读一读,背1—2首。

  课后反思:

  1、内容太多,要懂得取舍,紧紧围绕目标取材,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人物的特点的引出还不够自然,不能是老师以贴标签式的形式出示。

  3、要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组织精炼的语言回答问题,提高语文素养。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6篇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重难点:

  1、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说说《塞下曲》这着古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文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2、补充介绍李广其人:

  李广是西汉名将。今甘肃泰安人。善于骑射。汉文帝时,镇守北方边境,参加了反击凶奴贵族攻掠的战争,他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致使匈奴数年不敢攻掠,被人称为“飞将军”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梳理问题,整合目标

  预设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5、自主探究

  (1)自学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二、互动学*

  1、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范读《塞下曲》。

  (3)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延展学*

  1、总结。

  2、教师出题目检测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李广射虎。(齐读课题)

  2、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3、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问题,整合目标:通过昨天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

  5、自主探究。

  二、互动学*

  1、学*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2、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2)读中感悟第三段。

  a、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容疾风吹来,树木野草丛中发了“沙沙”、“沙沙”的声音。师:假如这里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b、读中感悟。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没有……搜寻)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弓: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c、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三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a、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会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b、读中感悟。

  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都惊呆了!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呢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c、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明”“没”“棱”。

  3、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吗,一起再来读读。(练*背诵古诗。)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延展学*

  1、总结: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出示跟老师读。学*《出塞》。

  2、教师出题检测:

  纯净的( ) 心爱的( ) 漂亮的( )

  优美的( ) 宽敞的( ) 幸福的( )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

  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养成教育训练点:

  养成勤于积累的好*惯 。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3.板书课题,生读题。

  4.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7.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3.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第二课时

  一、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齐读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学*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一)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二)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2.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2)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害怕。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引导学生说话: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

  师:什么是"搜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大家真会学*!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生:警惕性高!

  生:李广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师: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3)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

  使大家"惊呆!"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还因为……

  什么是"任"?你能用"任"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3)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明""没""棱"。

  三、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2.学*《出塞》

  3.课外作业: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附板书:

  8 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飞将军”箭法超人神勇无比

  力大无比

  教学反思:

  《李广射虎》是一篇“文包诗”,课文由唐朝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引出,介绍了“飞将军”李广,并由此描述了“李广射虎”的故事,赞美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

  教学时,我紧扣本课教学目标,由古诗《塞下曲》引出主人公李广将军,通过学生展示资料对“飞将军”李广作简单介绍,初步形成李将军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军形象。再将古诗与课文三、四自然段内容结合,让学生掌握文包诗的特殊写作体裁和古诗所蕴涵在文章中的意思,激发学生对李广将军产生敬佩之情。

  教学过程中还存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在学*、理解李广射虎的动作“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时,可放手让学生演一演。这样学生一下子就体会了李广动作的熟练,从而掌握了重点。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无比”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包诗的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

  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来”。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李广射虎》这篇。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了解。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

  3.通过预*,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吗?(文包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相信你们学起这篇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情况。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来读一读。

  5.由一小组汇报预*,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

  二、由诗及文,理清脉络

  既然是文包诗,那么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

  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四小节——*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三、诗文对应,感悟神勇

  1.让我们再走*些,来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描述的精彩。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划一划。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的?用横线表示。哪几句是写“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学生自学)

  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来。

  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

  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训练朗读第二行,读出李广的机敏、神勇、果断来。

  5.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来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

  四、诗文对应,感悟力大

  1.用我们刚才的学*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先划一划,再读一读。

  2.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3.请大家注意标点,谈谈这两个感叹号给你带来的感受。你能读出来吗?

  4.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白羽箭还有多少露在外面?从字里行间找根据,或者你从古诗中找到相应的字,也可以说明。

  5.练读最后一句,感受李广的力大无比。

  6.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好一个 的李广”来赞扬他,你准备怎样表达?

  7.再次回到古诗,读出你心中的赞叹。

  五、回味诗文,练*讲述

  1.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诗。

  2.来,对照古诗学着做一个说书人,给我们说说李广的故事。

  六、拓展古诗,提升阅读

  1.李广如此神勇,难怪唐代另一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这样赞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这首诗《塞下曲》的作者卢纶,有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老师在这儿给大家读一读另外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上学期我们进行的古诗研究一样,模仿着写一篇文包诗。老师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们继续学*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理解课文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

  (3)齐读第二节

  3、学*3、4自然段

  (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2)交流

  A出示:

  (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

  (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

  (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7)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8)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9)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10)说说你的体会。(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叙事的语调,语气*缓;第二、三、四三句语调稍重,重读“疾风”“沙沙”、“想到”、“警惕“、|四处搜寻”,要注意用语调去渲染当时的那种恐惧而紧张的气氛;第5、6两句语速要稍快,要读出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B、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2) 多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5)齐读第四节

  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那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点击“李广其人”,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2、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板书: 胆大艺高

  力大无穷 神勇无比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9/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知道《塞下曲》是赞美西汉飞将军李广神勇无比的,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利用故事,理解诗意,了解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投影片、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导入,激发读书兴趣

  1、板书课题,生读题。

  2、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二、初学指导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读正确,读通顺每句话,并画出不懂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读课文,纠正读音。

  (2)卡片出示,读准生字的音。

  (3)重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反应。

  巡逻:巡查警戒。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学生轻声读课文,思考《塞下曲》的含义。

  小组讨论,再指名说说诗的意思。

  指名读《塞下曲》,再齐读。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精读课文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3)指导朗读。

  (4)齐读《塞下曲》。

  2、第2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他是怎样的将军?

  (2)指名说,齐读第2段。

  过渡:

  (3)轻声读,思考: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4)交流讨论。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想: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此时此景,将军为什么以为这儿有虎呢?

  (2)指名回答。从这儿可以看出李广将军有什么特点?

  (3)李广将军还有什么特点?从哪儿看出来?

  (4)指导朗读。

  (5)解释:暗、草、惊、风。并说说前两句的意思。

  4、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解释:*明、寻、没,并说说后两句的意思。

  (2)指名回答。

  (3)从课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将军的什么特点?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指导回答。

  三、总结课文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你从这课中明白了什么?

  四、作业

  背诵《塞下曲》,并连起来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5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充分预*了这篇课文,你们预*的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小组准备

  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分配给你们的任务准备一下,练一练,3到5分钟的时间,一会展示给大家。

  三、小组展示

  1、教师评价各组6号听写生词、古诗情况。

  2、同学们,通过预*,你觉着李广将军怎么样,从课文中哪里看出?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有关语句,谈一谈你们的认识。

  一组同学感情朗读3自然段谈自己的认识。其他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二组同学感情朗读4自然段中某些句子,谈自己的认识。其他同学评价或建议或纠正或指出缺点或比读。

  三组同学感情朗读3自然段。

  四组同学感情朗读4自然段。

  五组同学感情朗读全文。

  3、后来唐代诗人卢纶就描述了李广将军在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这件事,写了一首诗,收录在他的一组《塞下曲》为题的诗中。谁来背诵一下这首诗?

  六组同学背诵。

  4、谁能结合我们学的这篇课文,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七组同学说意思,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

  5、李广的随从看到深深扎进石棱的白羽箭,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话题展开想象,读一读自己写的一段对话。

  八组展示。

  6、找出课文中带引号的句子,探究一下这里的引号在用法上有何相同与不同。

  九组展示:这位“夜引弓”的“将军”(引用古诗中出现的词)

  十组展示:便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引用人们对李广特别的称呼)

  十一组展示:树木野草发出“沙沙” 的声音。“嗖”的一声。(模拟事物发出的声音)

  7、展示搜集卢纶的其他诗作。

  十二组展示并组织其他同学读一读。

  四、教师总结。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

  3、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词卡、投影、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及相关词语。

  教学准备

  词卡、小黑板。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学生由听《水浒传》故事,唤起对学*课文的浓厚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过电视《水浒传》吗?

  2、板书课题

  3、简介李广。

  1、认真听师介绍。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印象。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学*文中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2、小组学*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

  通过朗读,小组学*,掌握《塞下曲》的意思。

  1、谁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2、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呢?

  3、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先讨论,再

  4、交流)

  5、师出示《塞下曲》,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理解射虎的含义。

  3、小组学*《塞下曲》。

  4、讨论交流古诗意思。

  5、各自读、背古诗。

  主要让学生读通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通过朗读,在学生心中初步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四、小结、

  初步了解故事梗概,掌握生字新词。

  1、师小结。

  2、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巩固认读,并选择扩词。

  1、认真听小结。

  2、认读生字新词,扩词。

  五、布置作业。

  进一步巩固字词和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月21日总第3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再读课文,能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塞下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李广高超的武艺。

  2、学*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词卡、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一

  复*导入

  通过问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也为理解古诗做准备。

  1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听写词语。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二

  细读

  课文

  指导学生由诗及文,再由文及诗,诗文对照,领悟意境。

  主要让学生读好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谈话:卢伦的《塞下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实诗中所写的就是课文3、4自然段的内容。

  4.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是虎拉弓猛射)

  ②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小结。

  (2)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

  (3)指导朗读。

  ①指导朗读②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过渡:李广射出的箭,结果怎样?

  5.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

  ①“蒙蒙亮”指的是什么时候?

  ②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见石头)

  ③“不是……而是……”一句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惊叹)

  ④“深深的扎”、“怎么业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3)指读课文。

  (4)诗文指导解释后两句。

  (5)将《塞下曲》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学生练*朗读《塞下曲》,个别读、齐读。

  学生介绍李广。

  轻声读3、4自然段。思考: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话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的后两句话的内容?

  学生交流。

  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

  让学生知道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练*朗读,对照课文插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估计学生可能会说(机警敏捷善射勇敢)。

  学生以多种形式练*朗读。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诗中的单字词:暗草惊分

  ②诗文对照,联系上下文准确的说出这两句话的含义。

  学生轻声读课文、讨论。

  练*朗读。

  估计学生会说:(武艺高强,力大无穷)

  解释后两句诗,说诗意。

  通过对字词的辨析,读准了音,理解了义,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词汇,还使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在诗歌中只用一个“没”字,就能显示出李广射箭的本领,而在散文中则至少要用一句话才行。

  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李广射虎的一系列动词,再让学生进行射箭表演,从而使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生动和准确的认识;对课文中李广射虎动作的领会,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还让学生从中学到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

  三

  总结

  全文

  引导学生注意停顿、押韵,背出感情。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3谁能背诵古诗?

  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

  四

  布置

  作业

  熟练地背古诗。

  1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略)

  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知道一个字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因此理解字意不能离开语言环境。

  板书

  李广射虎

  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

  拉

  弓

  猛

  射

  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李广射虎》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体会李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惯,学会质疑问难。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熟读《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

  2、熟读课文

  教具准备:

  第8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第7课生字词,听写:

  藏胞 糊涂 春耕 感激

  二、揭示课题,质疑问难

  1、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第八课《李广射虎》,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射”字 。齐读课题。

  2、质疑: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相机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3、谈话: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非常好的学*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来读书。

  三、初读课文,学*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

  1、一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或者查字典解决。

  检查:指名分节读课文,重点检查读准字音。

  2、二读课文,要求:把句子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同桌检查。

  3、三读课文,要求: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①明确本文有4个自然段。指名分节读课文。

  ②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换个地方还能正确地读出来吗?

  检查词语学*情况,出示小黑板:

  读下面的词语,边读边想意思:

  唐代 卢纶 一组 时期 拈弓搭箭

  巡逻 警惕 猎物 惊呆 扎进

  石棱 朦胧 搜寻 影影绰绰

  指名读,齐读。

  4、四读课文,要求:我们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想,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还有不懂的词语,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

  检查: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四、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本课主要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以什么样的形式写的知道吗?(文包诗)

  五、谈话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了生字新词。但是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留在明天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来解决。

  六、写字指导:

  要求: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位置,看看哪一笔长哪一笔短,两个部件谁高谁低,谁胖谁瘦,边记边用手指写,再用钢笔描红。

  资料:李广是西汉名将。今甘肃秦安人。善于骑射。汗文帝时,镇守北方边境,参加了反击匈奴贵族攻掠的战争,他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致使匈奴数年不敢攻掠,被人称为"飞将军"。

  七、作业:

  1、根据自己情况大声朗读课文5——10遍。

  2、写生字,两遍拼音四遍字,组一个词。

  3、课外阅读1000字左右。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

  3、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词卡、投影、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学会生字及相关词语。

  教学准备

  词卡、小黑板。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一、导入新课,

  学生由听《水浒传》故事,唤起对学*课文的浓厚兴趣。

  1、小朋友,你们看过电视《水浒传》吗?

  2、板书课题

  3、简介李广。

  1、认真听师介绍。

  2、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读通课文,对课文内容有初步印象。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学*文中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

  2、小组学*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

  通过朗读,小组学*,掌握《塞下曲》的意思。

  1、谁来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2、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呢?

  3、根据课文的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先讨论,再

  4、交流)

  5、师出示《塞下曲》,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理解射虎的含义。

  3、小组学*《塞下曲》。

  4、讨论交流古诗意思。

  5、各自读、背古诗。

  主要让学生读通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通过朗读,在学生心中初步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四、小结、

  初步了解故事梗概,掌握生字新词。

  1、师小结。

  2、出示生字新词,让学生巩固认读,并选择扩词。

  1、认真听小结。

  2、认读生字新词,扩词。

  五、布置作业。

  进一步巩固字词和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月21日总第30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再读课文,能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塞下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体会李广高超的武艺。

  2、学*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写一件事的方法。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飞将军武艺高超。

  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词卡、投影、小黑板。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反思

  一

  复*导入

  通过问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学课文的兴趣,也为理解古诗做准备。

  1听写词语。

  2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听写词语。

  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故事。

  二

  细读

  课文

  指导学生由诗及文,再由文及诗,诗文对照,领悟意境。

  主要让学生读好故事,从而更好地把握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谈话:卢伦的《塞下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其实诗中所写的就是课文3、4自然段的内容。

  4.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①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是虎拉弓猛射)

  ②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教师小结。

  (2)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

  (3)指导朗读。

  ①指导朗读②教师范读,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过渡:李广射出的箭,结果怎样?

  5.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声读课文。

  (2)讨论:

  ①“蒙蒙亮”指的是什么时候?

  ②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

  (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见石头)

  ③“不是……而是……”一句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惊叹)

  ④“深深的扎”、“怎么业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3)指读课文。

  (4)诗文指导解释后两句。

  (5)将《塞下曲》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

  学生练*朗读《塞下曲》,个别读、齐读。

  学生介绍李广。

  轻声读3、4自然段。思考: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话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的后两句话的内容?

  学生交流。

  学生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

  让学生知道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练*朗读,对照课文插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估计学生可能会说(机警敏捷善射勇敢)。

  学生以多种形式练*朗读。

  ①联系上下文解释诗中的单字词:暗草惊分

  ②诗文对照,联系上下文准确的说出这两句话的含义。

  学生轻声读课文、讨论。

  练*朗读。

  估计学生会说:(武艺高强,力大无穷)

  解释后两句诗,说诗意。

  通过对字词的辨析,读准了音,理解了义,不仅让学生积累了词汇,还使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凝练、含蓄,在诗歌中只用一个“没”字,就能显示出李广射箭的本领,而在散文中则至少要用一句话才行。

  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李广射虎的一系列动词,再让学生进行射箭表演,从而使学生对这个人物形象有了更生动和准确的认识;对课文中李广射虎动作的领会,在引导学生欣赏的同时,还让学生从中学到描写人物动作的方法。

  三

  总结

  全文

  引导学生注意停顿、押韵,背出感情。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教师小结。

  3谁能背诵古诗?

  男女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背诵古诗。

  四

  布置

  作业

  熟练地背古诗。

  1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略)

  默写古诗。

  2写出带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知道一个字有不同的意思,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因此理解字意不能离开语言环境。

  板书

  李广射虎

  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

  拉

  弓

  猛

  射

  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3

  教材分析:

  课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欢迎浏览。在本站搜索课文题目关键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是】

  学情分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飞将(jiang)军将(jiang)领*明(ming)绰(chuo)出没(mo)草丛(cong)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一年级起,我们就学过许许多多的古诗,你们知道哪些边塞诗?

  指名背——和小伙伴背——小组背——集体背

  2、唐代有一位大诗人卢纶就写了一首《塞下曲》,

  出示古诗:塞下曲

  诗中的主人公是谁?他就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名将李广,这首诗,就描写了关于李广的一个故事——(李广射虎)

  我们继续学*第八课,齐读课题——李广射虎

  (一堂新授课,导语的设计至关重要。所谓“万事开头难”也就是这个道理。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梁。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了,正如俗话所说的“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李广射虎》一课的导入,也可用回忆旧知法导入,即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比赛背诵边塞诗。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把诗读正确、读流利,初步了解人物

  1、“这首《塞下曲》小朋友会读了吗?我们比一比谁读得最准确最流利”

  请三个学生读(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2、教师评价:看来同学们都会读这首诗了。李广是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的第二节,看你能用一句话把李广介绍好吗?

  学生可能说“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师:“还有人补充吗?”

  把他的美称也要说进去——“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当时的责任是?“镇守北方边境”

  再连起来说完整

  “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飞将军’”。

  他曾经镇守过北方边境。”

  教师评价:真聪明,能把第二自然段的意思概括起来介绍!

  3、我们连起来把第三段读读

  (1)有一个词语读得非常好,出示:“神勇无比”我们再来读一读。

  (2)理解词语“神勇无比”

  (初读诗歌,除了扫清文字障碍,还要对课文内容建立“框架结构”的认识,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从全局出发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脉络,体现“挚领一顿,百毛皆顺”的教学思想。)

  1.自读古诗,教师检查,

  2、用一句话来介绍李广?(概括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留下整体的感知,为今后浏览式阅读的*惯和学会概括的能力的养成打基础。)

  三、读懂诗句

  1、师:唐代诗人卢纶写的这首《塞下曲》就写到李广神勇无比的一件事,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看你都能读懂吗?

  (学生读诗)

  2、师生交流能不能读懂。

  师:二十字的一首小诗确实没有什么难懂的。不过,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意思是说:学*贵在有疑问,有小的疑问就会取得小的进步,有大的疑问就会有大的进步。我想只要大家潜下心去读这首小诗,不见得就都能读懂,有疑问在学*可是非常宝贵的呀!

  有没有什么不懂的词和句?

  (学生再次读诗)

  3、质疑

  (教师相机打上问号)

  学生可能会问的“林暗”说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夜引弓”的“引”是什么意思?

  “石棱”的“棱”指的是哪儿?

  “*明”“白羽”

  李广射虎(下)

  学生交流,解决部分问题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交流诗句哪些词语你不明白,哪些词语懂了。)

  (三)讨论、读懂诗句

  a)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师:什么样的风叫“疾风”?当你听到这样的风,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3、学生交流。

  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师点拨:那是一个月光朦胧的夜晚,就刮着这样的风,如果是你在外面,心里会怎样?你能把那种感觉读出来?

  生读。读好评价,如果学生读得不好

  师:有点感觉了。别忘了,那还不像我们这儿,到处都有村庄和人家,而是在——

  生:北方边境。

  师:是啊,那里只有草木丛生的高山和夜晚的凄清,再听到这吓人的“疾风”,心里会怎样?谁再来读读看?

  生再次读。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入一个疾风劲吹的月夜,让学生体会静谧的黑夜氛围)

  师再次评价:感觉更好了。听说李广带兵巡逻的地方还常有猛虎出没!谁还敢读?

  生读。

  (三)讨论、读懂诗句

  师:你看,读得有几个同学都要藏到桌子底下去了。真的害怕了。李广怕不怕?

  生(齐):不怕。

  师:他是怎么做的呢?接着读下去,看你能不能找到原因。

  4、师:李广在射虎的时候有一系列动作,你们能把这些动作找出来吗?

  “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教师在“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变红,相机解释这几个动词的意思)

  5、作者在描写李广射虎的时候,用了一系列的.动作,生动准确,大家看,李广射虎时他的形象是多么威武啊!出示李广射虎图

  请大家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

  指名读(边做动作边读)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运足气,弓要拉得满、眼睛要*视……..)

  齐读(喜欢做动作的小朋友可以配上动作)

  (扮演角色,加深印象。结合我班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键字眼,深入发掘,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这就是诗句“将军夜引弓“的意思——齐读“将军夜引弓”

  五、学*第四自然段

  引读:“…………………呀大家全都惊呆了”

  课件:将士们看到李广的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说

  学生交流

  小卡片出示:可见李广真是一个神勇无比、力大无穷的将领

  (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欣赏了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

  课件出示,你能用诗句的话能第四小节的内容吗?

  三、指导背诵《塞下曲》。

  师:李广将军如此神勇,《塞下曲》如此著名,你有信心把这首诗记到自己的头脑中去吗?

  生:(齐说“有!”)

  师:自己先试试看!背给你四人小组的同学听一听,还可以大家一起背!

  师:谁来背给大家听?

  生:(流利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真棒!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也非常流利且有感情地背出来了)

  师:你背得也很好!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背诵情况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生:(小组背诵)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当时的情景一起来背一背。

  生:(配乐齐背)

  (利用多种形式背诵,很好地巩固了学生对这篇课文和古诗的认识。)

  四、课后作业。

  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塞下曲》描写的《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师:此外,同学们还可以搜集李广将军的其他故事,课后,我们一起来讲一讲李广的故事。

  【教学反思】:

  “文包诗”作为一种新的课文结构形式,要求教师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新观点、新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提高古诗教学效率。但是我在教学环节中忽视了这一点。在让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这首《塞下曲》之后,就让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造成了诗的理解和文的脱离。另外在评价学生的回答的时候显得有些拖沓,不够紧凑

  以下几点做得较好

  1、图文结合,促进理解。《李广射虎》一文,直观形象的插图助于学生对课文中古诗的理解。感知课文的内容。在教学李广射虎的动作时候,让学生看李广射虎图,让他们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在这个基础上读好李广射虎的动作。还欣赏了众将士寻箭图,让学生能更好地体会众人的惊讶和李广将军的箭术高超

  2、扮演角色,加深印象。结合我班学生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高的特点,紧扣关键字眼,深入发掘,学生表演的形式,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

  3、电化教学,体会意境。利用音像素材配乐等条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4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8课——(李广射虎)。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了生字词。

  1、现在我们一起来复*生字词。

  读生字词

  说几句话,用上其中的几个词

  2、这首著名的《塞下曲》写的是谁的事情? (李广)

  3、通过上节课的学*,你知道李广是什么人吗?出示小黑板:李广是( )。

  (李广是个神勇无比的将军。)板书: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

  过渡: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谁能来读读这首诗?

  学生读诗、评价

  过渡:让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的时空,再回到那个不寻常的夜晚,跟随一代名将李广将军去夜巡吧!感受他的神勇无比

  二、学*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你喜欢的记号画出来

  (一)第三自然段

  (1)你认为课文中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2)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3)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4)交流(拈、搭、运、拉)

  (5)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 拈弓:拿起弓。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 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6)观察课文插图。

  (7)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8)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9)“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红笔标出“嗖”的一声)

  (说明李广的力气很大,说明箭的速度很快。)

  (10)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有什么后果呢?

  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刚才同学们读书读得特别投入,都谈出了自己的感受,读得进又说得出,是聪明人的读书。不过,学到这,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李广夜巡时,为什么会以为前方有老虎?

  (1)学生第二轮自主阅读,交流:

  明确: 一是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二是一阵疾风吹来,树木“沙沙”作响。相机理解“疾风”:“疾风”是什么样的风?你怎么知道“疾风”就是大风,猛烈的风?---------课文后文提示,生活体验,*时积累。出示:疾风知劲草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三是前方影影绰绰有动静。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些词意思相*?

  师: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高度戒备,十分警惕,这是一位将领重要的素质。)

  (2)听范读,闭眼想象画面,感受射虎的环境

  谁能读好这段话?

  小结: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便“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男生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

  (3)、读了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塞下曲》这首诗哪两句话的意思? (齐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多么紧张的气氛,多么神勇的将军!女生读一二两句诗,把古诗的意境读出来?

  (二)第四自然段

  你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李广的神勇无比?

  交流反馈:

  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出示: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塞下曲》一诗中哪个词表达了“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的意思?(没,为没组词) “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2) 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李将军真是(神勇无比),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你佩服他吗?(佩服)

  你能体会将士们的心情,读出将士们的惊讶和对李广将军的佩服吗?(生读)

  (4)你理解了哪两句诗

  (5)、请男同学读第三四两句诗,女同学读第四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着诗的意思和当时的情景。

  过渡:《李广射虎》这篇课文用了几百字具体表现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武艺高超,而《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有这样的将领镇守边关,边关一定固若金汤,十分安全。难怪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示王昌龄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你们佩服李广吗?(佩服)让我们想着故事的经过一起读《塞下曲》,相信大家一定能读得更好!(感情朗读全诗)

  三、背诵塞下曲

  (自由读背 前后桌互背 指名背 齐背)

  四、拓展延伸

  唐代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我们课本上只是其中一首,老师还为小朋友准备了一首。这里面也藏着一个小故事呢?出示《塞下曲》组诗六,读一读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

  诗篇〈塞下曲〉,引导学生利用所写之文深入浅出地理解诗句的意思。懂得〈塞下曲〉这首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神勇无比。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理清课文脉络,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

  明白课文所揭示的道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与学互助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水浒转》中“武松打虎“的故事你们一定都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你听说过吗?

  今天我们将要学*一篇新课文(板书课题)

  【提示】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质疑问难是一种学*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陵、神勇无比边境证朦胧巡逻辑性疾风马牛不相及警惕性搜索影影绰绰惊呆

  【提示】给学生读书时间,让他们通过自己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点拨】分自然段朗读逐步指名朗读,在集体读的过和中纠正错误,提高朗读水*。强调“塞、搜”都是*音,“境、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基他读音和意义。

  ⑶分组交流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理解下列词语意思。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作方法和主要内容。

  【点拨】课文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

  3.范读课文。思考讨论;

  ⑴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⑵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点拨】先小组讨论,在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4.学生写字

  【提示】对照田字格里的生字,自主学*,互相交流。

  【点拨】区分形*字、音*字。

  (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1、指导书写生字

  ⑴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⑵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

  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学生学*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4、细读课文第4自然段。

  (1)轻读课文。

  (2)讨论。

  “蒙蒙亮”指什么时候?

  李广的随从去射虎的现场寻找猎物,为什么全都惊呆了?(相机板书:清晨寻找猎物扎进石头)

  “深深地扎进”、“怎么也拔不出来”说明什么?(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3)指读课文。

  (4)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后两句。

  (5)将全诗的诗意连起来说一说。

  三、动画设境,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吧,一起再来读读。(练*背诵古诗。)

  3、想欣赏一下李将军射虎的神勇气概吗?(欣赏动画)

  4、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课外作业

  李广是我国历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作业设计: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3、练*写话:

  板书设计:

  李广射虎

  胆大艺高神勇无比力大无穷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无比”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包诗的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教学重、难点:

  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

  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来”。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了解。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

  3、通过预*,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吗?(文包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相信你们学起这篇文章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情况。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来读一读。

  5、由一小组汇报预*-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

  二、由诗及文,理清脉络

  既然是文包诗,那么文章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

  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四小节——*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三、诗文对应,感悟神勇

  1、让我们再走*些,来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文章描述的精彩。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划一划。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的?用横线表示。哪几句是写“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学生自学)

  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来。

  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

  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训练朗读第二行,读出李广的机敏、神勇、果断来。

  5、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来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

  四、诗文对应,感悟力大

  1、用我们刚才的学*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先划一划,再读一读。

  2、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3、请大家注意标点,谈谈这两个感叹号给你带来的感受。你能读出来吗?

  4、我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白羽箭还有多少露在外面?从字里行间找根据,或者你从古诗中找到相应的字,也可以说明。

  5、练读最后一句,感受李广的力大无比。

  6、此时此刻,如果让你用“好一个的李广”来称赞他,你准备怎样表达?

  7、再次回到古诗,读出你心中的赞叹。

  五、回味诗文,练*讲述

  1、让我们用最快的速度背下古诗。

  2、来,对照古诗学着做一个说书人,给我们说说李广的故事。

  六、拓展古诗,提升阅读

  1、李广如此神勇,难怪唐代另一边塞诗人王昌龄有诗这样赞道: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这首诗《塞下曲》的作者卢纶,有名的边塞诗人。他的《塞下曲》共有六首。老师在这儿给大家读一读另外一首。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上学期我们进行的古诗研究一样,模仿着写一篇文包诗。老师相信,只要有心,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武松打虎”的故事同学们的印象非常深刻。今天我们继续学**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二、理解课文

  1、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神勇无比)

  理解:神勇无比

  (3)齐读第二节

  3、学*3、4自然段

  (1)过渡: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2)交流

  A出示

  (1)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胆大艺高)

  (2)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3)让我们大家齐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4)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

  (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7)看多媒体:师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8)说说李广射虎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老师做了一张简易的弓和箭,谁来表演一下。

  (9)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10)说说你的体会。(射箭不容易,每个动作都要做到位。)

  (11)指导朗读。

  ①第一句用叙事的语调,语气*缓;第二、三、四三句语调稍重,重读“疾风”“沙沙”、“想到”、“警惕“、|四处搜寻”,要注意用语调去渲染当时的那种恐惧而紧张的气氛;第5、6两句语速要稍快,要读出当时的那种紧张的气氛。

  B、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

  (1)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力大无穷)

  (2)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

  C、那白羽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

  (1)“怎么拔也拔不出来”说明了什么?

  (2)多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这时在场的将士们会说些什么?

  (3)这似乎是一个笑话,但我们不会嘲笑李广的眼力,反而佩服他高超的武艺,因为在他之前和在他之后,没有一个将军能将箭深深的射进石头中,有这样高超武艺的将军镇守边关,足以让敌人胆寒。

  (4)指导朗读: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5)齐读第四节

  4、再来读读这首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就非常简单了。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句所讲的内容?那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句所讲的内容。

  三、拓展延伸

  1、学生自由点击“李广其人”,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2、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板书设计:

  胆大艺高

  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文章来源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8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指导边读边想边体会,培养语感和问题意识。

  4、知道《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从故事中感受他的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朗读指导,要读出语调和感情,培养语感。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体会的*惯,学会质疑问难。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1、预*

  (1)朗读课文数遍,要求读得正确,通顺。

  (2)在课文中划出生字新词,标上拼音,朗读数遍。

  (3)养成边读边想的*惯,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好。

  (4)试着查寻李广这个人物的生*资料。

  2、制作本课的基本网页,第二课时尝试着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

  3、词句卡片:塞 塞下曲 惊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拈弓搭箭

  影影绰绰

  4、黑板旁画好两个田字格。

  5、准备好“弓箭”:铅丝作弓,教鞭作箭。

  第一课时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然后引出:今天王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 (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 内容。现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李广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他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射虎?为什么要射虎?最后射中了吗?结果怎样?……)

  师评价:同学们,质疑问难是一种学*的好方法,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我们读书更有目的,读后的收获会更大。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1)多媒体出示古诗:

  塞下曲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自由读读这首诗 [注意多音字没(m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

  (学生难懂的词句:塞下曲、草惊风、引、*明、没、石棱)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读书、思考、讨论、利用工具、咨询等)

  二、初读课文,学*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第一次出示有拼音,第二次去掉拼音)

  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

  卢 纶 棱 逻 绰 拈 嗖 扎

  tang sai ji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

  唐 塞 惊 据 惕 搜 搭 硬 猎 呆

  (1)自读——指名读――领读

  (2)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鼓励刚才提问的同学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

  (教师点拨:塞:边界上的险要地方。塞下曲:指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

  (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

  (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3)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4)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旁边附上相应的图片)(“影影绰绰”和“拈弓搭箭”设计为点击时出现红色下划线,并在它的右上角出现“?”)

  ①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做动作理解“拈弓搭箭”的意思:左手握着弓,右手把箭架在弓上。影影绰绰:指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紧张些,体会李广的胆大和射箭技术高明)

  ③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胆大艺高)

  ④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出自己的理解,感受李广的多谋沉稳)

  3、指导读好第一二句诗,最后完整的朗读古诗。

  四、写字指导

  1、再一次出示生字,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在书写时要引起注意的。

  2指导写字:搜 塞

  (1)多媒体演示“搜”的笔顺,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并与“叟”“嗖”“馊”比较。

  (2)多媒体演示“塞”的笔划,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指导。

  3、学生描红

  五、课外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从网上查找李广的生*事迹和相关故事,下一节课上交流。

  第二课时(在网络环境下上课)

  一、复*导入

  1、课前板书:李广射虎 胆大艺高

  2、自主站出当众背诵古诗,要背出题目、作者、朝代和诗句。

  3、出示古诗,集体朗读。

  二、学*“清晨寻箭”一部分

  1、师引:上一节课我们学*了前两句诗的内容,那么,后两句诗又讲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段,然后同桌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师生评价,然后再指名说。

  3、师:刚才大家把第二天发生的事说清楚了,现在谁能把这段话读好,读出感情来?

  朗读――评价――朗读

  4、媒体出示“箭没石棱”的图画,问: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将士,你会说什么?

  (板书:力大无穷)

  5、指导感情朗读后两句诗。(要读出惊讶、钦佩的语气)

  6、引导学生归纳李广的性格:同学们,通过李广射虎这个古诗,我们知道李广是一个胆大艺高、力大无穷的将领,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他的?

  (板书:神勇无比)指名读好这个词——集体读好这个词

  7、指导深入朗读古诗,进一步体会李广这种神勇无比的英雄气概。

  三、在网络环境下拓展延伸

  1、学生鼠标点击“诗配动画”按钮,看动画读诗,并与课文内容相对照,要能够发现动画与课文内容的矛盾之处。

  引导质疑:课文中写李广的随从去寻箭,而动画中却写李广亲自去寻箭,这不是矛盾了吗?

  师引:到底是第二天李广去寻箭还是他的随从去寻箭,古诗中也没有写清楚,所以这两种说法都可以。课后请你思考,你赞成哪一种说法,并说明理由。这就作为一个课后作业。

  2、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另外,你对李广这个人,还想了解些什么?

  引导质疑:人们为什么称李广为“飞将军”?还有哪些故事写李广的神勇无比?

  3、学生鼠标点击“李广小传”,根据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阅读文本,读后四人小组围绕刚才提出的问题交流读后的收获,最后推派代表交流讨论结果。

  4、学生鼠标点击“古诗《出塞》”,诗文结合,在读、看、想中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然后自由发言,也可背背《出塞》一诗。

  四、小节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我国西汉时期的这位民族将领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哪?请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写在计算机的留言板上。

  五、课后作业

  1、抄写古诗

  2、讨论课上留下的问题:第二天寻箭是李广亲自去好还是让随从去好,还是一同去好,并说说理由。(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将组织一次辩论会)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9

  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高超武艺。

  重点: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难点:学*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

  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 、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 " 飞将军 " 李广。

  3 、板书课题,生读题。

  4 、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 、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二、出示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高超武艺。

  三、自学指导

  1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2 、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

  3 、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4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四、学生自学课文。

  五、检查自学效果、书写生字。

  六、同桌互读课文。讨论以下问题:

  (1 )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 射虎" 的含义是什么?

  (2 )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七、师指名回答讨论结果,对有异议的进行解惑,范读《塞下曲》。

  八、练*

  1 、练读课文

  2 、抄写生字词

  3 、了解关于李广的故事。

  4 、选择卢伦《塞下曲》六首诗中任意一首课文之外的诗进行自学。

  板书设计:

  8 李广射虎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第二课时

  学*流程:

  一、 诗文导入,质疑问难。

  1. 齐读课题。

  2. 通过昨天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 ,人们称他为-- (生答)(板书:神勇无比 " 飞将军" )我们还知道" 李广射虎" 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3. (1 )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2 )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二、 出示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 、学会 19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学*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 “ 飞将军 ” 李广的高超武艺。

  三、自学指导

  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

  四、同桌互读,并讨论。

  五、小组讨论这首诗背后的小故事,选代表来回答。

  六、小组代表回答后,取长补短,小组讨论完善回答。

  七、重点讲解。

  (一)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 .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 、4 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 、4 段)

  2 .读中感悟第三段。

  (1 )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点击:出风声),树木野草丛中发出" 沙沙" 、" 沙沙" 的声音。(屏幕显示黑夜)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2 )读中感悟。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 沙沙" 的声音。)(指名读)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害怕。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引导学生说话:

  生: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生:一阵风吹来,树木发出沙沙的声音,让人胆战心惊。

  师:什么是" 搜寻"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大家真会学*!由此可见,李广将军怎样?

  生:警惕性高!

  生:李广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 自然段。

  师:这一系列过程当中,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课件出示文字:" 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便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 嗖" 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表演得怎么样?

  师:前方的老虎李广看清楚了吗?为什么不等看清楚了再射?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3 )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 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

  3. 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 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 出人意料" ,你也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 )读中感悟。

  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 因为……所以……" 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全都惊呆了!

  使大家" 惊呆!" 的仅仅是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吗?还因为……

  什么是" 任" ?你能用" 任" 字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话:

  生: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生: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生: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生:李广将军真是"" 神勇无比" 。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3 )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 *明"" 没"" 棱" 。

  (二)、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 .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 (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 (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有这样" 神勇无比" 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

  八、练*

  ( 1 )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 2 )课外阅读《李广射虎》小说。再一次感受人们对李广的敬佩与怀念。

  板书设计:

  8 、 李广射虎

  胆量过人

  " 飞将军" 箭法超人 神勇无比

  力大无比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重难点:

  1、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2、说说《塞下曲》这着古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文的背景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主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读过《水浒传》吗?里面有个“小李广”花荣,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个李广,人称“飞将军”。板书课题,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2、补充介绍李广其人:

  李广是西汉名将。今甘肃泰安人。善于骑射。汉文帝时,镇守北方边境,参加了反击凶奴贵族攻掠的战争,他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致使匈奴数年不敢攻掠,被人称为“飞将军”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4、梳理问题,整合目标

  预设问题: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5、自主探究

  (1)自学课文。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 神勇无比 边境 朦胧 巡逻 疾风 警惕 搜寻 影影绰绰

  猎物 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二、互动学*

  1、范读课文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3、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2)范读《塞下曲》。

  (3)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延展学*

  1、总结。

  2、教师出题目检测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李广射虎。(齐读课题)

  2、出示《塞下曲》

  (1)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2)自由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3、读了课文你还有什么问题?

  4、梳理问题,整合目标:通过昨天的学*,我们已经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人们称他为——(生答)(板书:神勇无比“飞将军”)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

  5、自主探究。

  二、互动学*

  1、学*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过渡:也许短短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里还包含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2、精读体会第三、第四自然段。

  (1)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2)读中感悟第三段。

  a、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容疾风吹来,树木野草丛中发了“沙沙”、“沙沙”的声音。师:假如这里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

  b、读中感悟。

  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没有……搜寻)

  师:他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第3自然段。

  你认为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射虎)

  师: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读这一段精彩的部分。

  师: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理解字意:拈:拿。 拈弓:拿起弓。

  搭:架。 搭弓: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板书:箭法超人)

  c、联系诗句。

  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三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a、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怎样呢?老师读了第4自然段后就有一个感受:用个成语来说,叫“出人意料”,你也会有这种感受吗?找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b、读中感悟。

  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

  师:你能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吗?

  因为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所以大家都惊呆了!

  师:这真是出人意料啊!想象: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

  师:随从们惊叹的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吗?如果不是,那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

  指导朗读,读出随从呢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

  c、联系诗句。

  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指导“*明”“没”“棱”。

  3、读好古诗、欣赏动画,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是的,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多好啊!学*了课文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

  (2)看得出来,同学们被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迷住了,相信你也一定更喜欢这首诗了吗,一起再来读读。(练*背诵古诗。)

  (3)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延展学*

  1、总结: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出示跟老师读。学*《出塞》。

  2、教师出题检测:

  纯净的( ) 心爱的( ) 漂亮的( )

  优美的( ) 宽敞的( ) 幸福的( )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1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读《塞下曲》。

  2、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词意。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意思,诗文对照,学*第一句诗。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二年级时我们背过一首《塞下曲》,还记得吗?齐背。

  2、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卢纶,今天我们还要学*一首他写的《塞下曲》。(出示古诗)

  指名读。

  3、这是卢纶写的一组诗中的一首,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读。

  你从抹红的词语了解到哪些信息?(诗题、朝代、诗人)

  4、齐读《塞下曲》。这首诗写的是课文中的将军月夜射虎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效果。

  1、李广射中的是老虎吗?(巨石)板书。

  2、李广是什么人呢?找出课文中的语句。指名读,板书:神勇无比(理解词义)

  3、你们对课文真熟悉,词语能读好吗?(出示词语)指名读,带读,找出带后鼻音的词读一读。齐读词语。

  4、出示多音字,你会读吗?指名带读。“没入石棱中”的“没”对应文中哪一个词?(演示)

  5、考考你们,做《评价手册》第一题选字音,校对。

  6、课文的三四自然段叙述的就是李广射虎的故事,谁来为大家读一读,其他生听,评价。

  7、小组活动:交流课前勾画的语句,谈感受。小组汇报,相机板书:武艺高超、力大无穷

  8、小结:正因为李广“神勇无比、武艺高超”,人们才送给他一个美称——“飞将军”。出示句子:这位“夜引弓”的“将军”,便是人们称为“飞将军”的李广。指名读。

  观察句子特点(引号多)。找出文中另两句带引号的句子,读一读。

  选择引号用法。

  9、介绍“飞将军”美称的由来。(《补充*题》)

  10、引出句子:诗中描述的,就是他在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指名读。

  三、学*课文第三节。

  1、再读《塞下曲》,想一想,两句诗分别对应课文的哪一段?

  女生读诗句,男生读课文。

  2、课文的第三节写了李广射虎的经过,第四节写了射虎的结果。我们先来学*第三节。

  要求:默读课文第三节,用——画出与林暗草惊风”对应的内容。用。。。。画出与“将军夜引弓”对应的内容。同座合作读。

  3、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指名读句子,你有什么感觉?

  “疾风”是什么意思?选字义。“沙沙”的声音大不大?

  4、李广听到“沙沙”的声音害怕吗?有什么反应?指名读。

  李广感觉有虎沉着应对,一连串的射虎动作十分迅速,你能圈出描写李将军动作的词吗?哪些词你不懂?

  女生读句子, 男生做动作。

  5、这么神勇无比的将军怎么会把石头当成老虎呢?(联系“月色朦胧”“常有猛虎”来谈)

  6、你一定很敬佩李广吧,再读诗句。

  四、完成课堂练*

  《评价手册》巩固课堂的二三小题。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2

  一、复*导入

  1、昨天我们初步学*了第八课,下面老师想再一次提醒大家这些字的读音:

  飞将军镇守神勇无比

  石棱朦胧影影绰绰

  警惕巡逻拈弓搭箭

  2、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李广将军吗?(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人称“飞将军”。)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熟读古诗:这篇课文中还有一首唐代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你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吗?

  指名读、齐读。(你读得很流利(正确)。你读得更有韵味了。你拉*了我们与将军的距离。)

  你们理解诗句的意思吗?不理解没关系,我们会在后面的故事中找到答案的。

  过渡:听大家这么一读,我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走进故事,一睹李广将军的风采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二)请大家轻声读读课文3、4自然段:看一看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学生自由读课文3、4段)

  (三)精读体会第三自然段。

  1、读中感悟第三段。让我们先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将军带兵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样的黑,月色是那样的朦胧,寂静的松林中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丛中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中,会有什么感觉?(指名说3—4人。可能会说:非常害怕,心怦怦直跳,不敢睁开眼睛,会吓出一身冷汗,全身发抖,吓得汗毛都竖起来了……)

  是啊,月黑风高夜,危机四伏。老师也感到毛骨悚然,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2)读中感悟。

  ①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受吗?(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指名读2人)师:我从你的朗读中感觉到了夜晚松林的恐怖。

  ②师: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中,李广有没有像我们这样恐惧不安?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没有……搜寻)

  ③什么是“搜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李广警惕性高!胆子大,从容镇定……)

  李广将军在搜寻中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却毫不惧怕,真是胆量过人!(板书:胆量过人)

  ④发现猛虎,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说。展开阅读全文

  (课件出示文字:“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

  师:谁能上台表演一下李将军的动作?(先告诉大家:箭在哪里,弓在哪里,好开始。指名读句子,生表演。)表演得怎么样?(好:真有几分飞将军的气质。不好:李将军一定比你更加英勇神武。)齐读这句话。

  师:你从这句话中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请你读这句话,读出他的()。

  设想(力大无比、箭法超群、身手敏捷、从容镇定……)

  师:是呀,在那样紧急的情况下,仍能迅速发箭、直指目标,真是箭法超群!(板书:箭法超群)

  (3)联系诗句。师:你们发现了吗?这第3自然段所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的哪句诗?(课件出示: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想象着故事发生时的情景,读这两句诗。指名读,齐读。

  师:你能结合这一段用上自己的话,简单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指名说)(四)读中感悟第四自然段。

  (1)小拓展:箭射出去之后,你最关心的是什么?(有没有射中猎物),李将军呢?他为什么不当时就去找?而要第二天去呢?

  指名回答:(怕林中再有埋伏,危险,对自己的箭法胸有成竹,所以不着急;还要到别处巡逻;人手不够……)

  过渡:李广射虎的结果究竟怎样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写李广的神勇无比的句子,用“”划出来。说说你的体会。

  (2)读中感悟。

  ①课件出示句子:(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指名读,谈体会。)

  ②师:这真是出人意料,令人惊叹啊!想象一下当时在场军士会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说话,例如:

  李广将军力气真大。

  如果真有老虎在这儿,肯定被射穿了。

  李广将军箭术这么好,一定让敌人闻风丧胆。

  李广将军真是““神勇无比”。

  ③师:是李广将军的箭射中了巨石让随从们惊叹吗?如果不是,那大家惊叹的是什么?(板书:力量惊人)指导朗读,读出随从们的惊讶之情。读出对李广高超武艺的惊讶、敬佩之情。指名读。女生读。

  (3)联系诗句。师:这一段描写的情景就是《塞下曲》中哪句诗?(课件显示:*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结合这一段,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说。重点指导“*明”“没”“棱”。

  三、故事设境,感情朗读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发现李广——(结合板书,生答。)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有这样“神勇无比”的将军驻守边关,就如同一座钢铁长城,何愁敌寇入侵、边关不保、国无宁日!所以诗人王昌龄在诗中感慨:师朗诵(出示课件)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人王昌龄在感慨,如有飞将军李广等人在,那些匈奴、胡人怎敢跨越阴山犯我边界?让我们怀着缅怀一代英豪之情诵这首诗。齐读。

  2.李广被称之为飞将军,当然不是因为这戏剧性的一件小事,老师也来讲一个李广将军的故事。讲故事,李广一生历经大小战役70多次,他作战勇猛、箭法精准,令匈奴军队闻风丧胆,李广镇守的地方,匈奴兵就不敢进犯。

  3。听完这个故事后,你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了。(屏幕显示诗句:指名读)你们能试着背一下吗?来,闭上眼睛,开始。(练*背诵古诗。)

  四、课外作业:(任选一项完成。)

  (1)把《李广射虎》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让更多的人了解李广这位射虎英雄。

  (2)卢纶一共写了六首《塞下曲》,这只是其中之一,查找其他五首,摘抄下来,读一读。

  (3)找几首边塞诗读一读,背1—2首。

  课后反思:

  1、内容太多,要懂得取舍,紧紧围绕目标取材,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人物的特点的引出还不够自然,不能是老师以贴标签式的形式出示。

  3、要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组织精炼的语言回答问题,提高语文素养。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1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塞下曲》。

  2、难点:理解古诗《塞下曲》,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诗文,质疑问难

  1、今天我们继续学*《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我们知道“李广射虎”这个故事是根据那首诗的情节改编的?

  3、出示《塞下曲》,你能正确、流利地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吗?谁来读一读?

  4、说说这首诗的作者、朝代。

  5、卢纶曾经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这就是其中的一首,我们再完整的把这首诗读一读。

  6、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完成填空:李广是 时期的一位将领,因为他 ,人们便称他为“ ”。

  4、《塞下曲》这首诗中描绘的,就是李广镇守北方边境时发生的一件事。了解了李广,我们再来读这首诗,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悟。(齐读《塞下曲》)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朗读。

  (二)、学*第三、第四自然段。

  1、这首诗有几句话?(两句四行)请你快速找一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前两行所讲的内容?哪一自然段写的是《塞下曲》后两行讲的内容?(交流)

  2、学*第一句诗及第三自然段。

  自由读第一句诗和课文第三自然段,用“——”划出与第一行诗描写的情境相关的句子。用“……”划出与第二行诗描写的情境相关的句子。

  3、交流

  (1)、学*第一行诗。

  a、说说划出的句子。理解“林暗”、 “草惊风”, 讲解倒装。说说诗句的意思。

  b、读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c、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读1、2两句话,你一定可以读得更好。

  d、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仿佛真的到了夜晚的松林了。你能把这种感觉放到诗句中,读好“林暗草惊风”这句诗吗?(指名读,齐读)。

  (2)、学*第二行诗。

  过渡: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里,将军——(引读)。

  a、交流划出的句子。

  b、出示句子,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你从中认识了一个怎样的李将军。(指导读、齐读、板书“神勇无比”)

  c、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将军夜引弓”的意思。

  d、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再来读诗,你肯定会读得更好。(指导读诗。指名读一男一女、齐读)

  4、学*第二句诗和第四自然段。

  过渡: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的正是“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的情景,诗的第三、第四行是哪个自然段写的呢?

  (1)小结第三自然段学法。“划”——“悟”——“读”。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三、第四行诗和课文第四自然段,用我们刚才的学*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

  (2)交流。

  a、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交流所划的句子。

  b、“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是诗句中哪个词的意思?“白羽”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c、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去寻找那支射出去的白羽箭,可是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场景呢?

  d、自由读一读,(课件出示:呀!大家全都惊呆了,原来李将军射中的不是老虎,而是一块巨石!那白羽箭深深地扎进了石头里,任将士们怎么拔也拔不出来。)你可以体会到什么?(惊讶、力大无穷,指导朗读板书:力大无穷)

  f、从“没在石棱中”这行诗中哪个词你也可以感悟到李将军的力大无穷。(指导读诗)说说诗句的意思。

  g、指导读好后两行诗。

  h、现在你能连起来说说第三、第四行诗的意思吗?

  三、总结全文,背诵诗歌。

  1、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力大无穷)。学*了课文,理解了诗的意思后,再读《塞下曲》这首诗,感觉一定更深刻。齐读《塞下曲》。

  2、练*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

  李广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员名将,赞颂他的可不只是卢纶一人,唐代的大诗人王昌龄、高适等都写诗赞颂过他。我们一起来看看王昌龄的《出塞》。(课件出示)跟老师读。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塞下曲》。

  2、课外阅读与李广有关的古诗或故事。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石榴》教学设计 (菁华5篇)

  一、教学设计

  (一)内容概述:《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二)过程设计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二、教学流程

  (一)导人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o《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枯瘠犀利辟易金垂安普刺忍俊不禁

  骨朵柔媚争妍斗艳古味盎然光嫩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处理)。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1)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参考答案: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

  参考答案: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

  (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

  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例:

  (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

  (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

  (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

  枯瘠柔媚争妍斗艳忍俊不禁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

  3、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教学难点: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

  教学方法:

  学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编写日期:

  执教日期:

  总序第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语。

  2、简单介绍作者及散文的艺术特色。

  3、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学*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教具准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石榴图片或实物)

  可让学生谈谈他们所知道的石榴,教师做必要的补充。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主要作品有:《女神》、《曲原》、《蔡文姬》等。《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作者以物抒情的方式,借石榴寄托情怀,歌颂*,赞扬不怕威压、坚贞刚勇、奋发向上的品格和精神,也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执著坚定的信念和热烈的追求。

  三、教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

  1、听准字音。

  争妍(yán)斗艳奇崛(jué)枯瘠(jí)犀(xī)利

  琢(zhuó)安普剌(lá)金罍(léi)盎(àng)然

  皓(hào)齿丰腴(yú)

  2、思考:作者是怎样构思全篇的?

  四、整体感知,初步分析课文。

  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篇

  1、学生默读课文,可在文中圈出标志性语言,理清课文的情感脉络。如:“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最可爱的是它的花”,“我本来就喜欢夏天”等等。

  2、研读课文第一部分(第一段)

  (1)石榴开花是在五月过后,面对炎炎烈日,石榴树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风采,它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齐读第一段。

  (2)对比修辞手法的作用。

  将少数树木与一般树木对比,引出石榴。石榴树是少数开花树木中“最可爱”的,由此得知它有非同寻常的品格,它不畏炎热的个性,赢得了作者的青睐,也初步流露出作者“爱石榴”的情感。仅仅几句话是难以言尽石榴的“最可爱”的,那么石榴究竟美在哪里?

  3、欣赏石榴的美,研读课文第二部分(第2——6段)。

  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的美?

  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夏华秋实的变化,表现石榴的美。

  (1)枝叶美(第2段)

  用比较的方法写枝叶的特征。

  相同点:如梅树的枝,如柳的叶。

  不同点: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可通过展示石榴树的图片,和梅柳图片相对照。也可结合学生学过的诗词,了解梅柳的特征,品读富有文采的语言,从而更进一步体会石榴的枝叶美,体会作者在“风度”、“兼备”、“舍去”等词语中流露出的对石榴枝叶的赞美之情。

  (2)花朵美(第3——5段)

  “深红的”颜色鲜艳动人,单瓣的“陆离”缤纷可人,双瓣的“华贵”珍贵悦人,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石榴自然被誉为“夏季的心脏”。——花的外形和精神。

  石榴花的红是明艳张扬的,这样的色泽呈现的是生命的律动、奔放的热情,也最能体现夏季的蓬勃。作者从色泽和外形的角度把石榴花比作“夏季的心脏”,高度赞扬了花朵的形态美。花更是傲骨铮铮,它不向骄阳低头,不屈服于烈日的淫威,这种质朴俊逸的风度足以使那些伸张伞盖、“不想再争妍斗艳”的众树汗颜!

  小茄形的骨朵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匀称四裂,状如红玛瑙琢成的花瓶儿,还被多情人插上了花。——花骨朵成长演变的过程

  作者称这种变化过程为“奇迹”。的确,小小的骨朵柔弱而娇小,在艳阳的照耀下,它竟坚强地成长着,一味把自己的生命宣扬到极至,去迎合生命形态的变异,去完成幼稚到成熟的蜕变。当它骄傲地将自己的花瓶儿呈现给爱它的人们时,谁会不惊叹自然的造化?

  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给我们描摹了石榴生命形态的变化,无论是色泽还是精神都包孕着生命的热力。与其说是作者在写石榴,不如说是作者借石榴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不甘沉默、积极进取。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性格已鲜明地烙刻在石榴这个物象上,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它可以含蓄地表现作者的情怀。

  4、自由朗读第2——4段,仔细体会作者借石榴来写自己的追求与理想的写法。

  5、男生朗读第2段,要求读出石榴枝叶的神致气韵及作者发自内心的赞美之情。女生朗读第3——4段,要求读出石榴花热烈向上的个性品质及作者喜爱且敬佩的情感。

  五、结束语

  石榴的美表现在它的枝叶、花朵、果实,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石榴奇崛清新的外形,也逐渐感知到石榴花浓烈的热情,更让我们领悟到日渐翻红的骨朵也是生命的奇迹,也许你已经不自禁地随作者一起深爱了这夏季的宠儿吧,也许你还在期待石榴更摄人心魄的美丽吧,大家且把这份愉悦与希冀存在心中,下一课再来分享果实的甜蜜。

  六、布置作业

  1、复*生字新词,领会它们在文中的意思。

  2、有感情朗读课文,反复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情感。

  3、仔细观察一种植物或动物,想想它有哪些你喜欢的特性。

  第二课时

  编写日期:

  执教日期:

  总序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品味精美的语言,培养敏锐丰富的语感。

  2、欣赏石榴的美,体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教具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初步领略了石榴的风采,欣赏了石榴可以入画的枝叶和足以眩目的花朵,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石榴园,去采摘属于夏季的美丽!

  二、整体感知,进一步分析课文

  1、欣赏石榴的果实美,继续研读第二部分(第2——6段)。

  我们已经欣赏了石榴的枝叶美和花朵美,那么由花朵变幻为果实,又能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享受?

  单瓣花从“红玛瑙的花瓶儿”变幻成“希腊似的安普剌”了,又变幻为“*式的金罍”了,果实长成,表皮斑驳,颜色亦现金色,形体变为肥胖的圆肚形,俨然有“各种锈彩”的“青铜器”。——果实成熟的情态。

  正当浓艳的花儿呈现自己的骄傲时,果实也好似有情人一般,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露出排排子实,它已经不是原先的花瓶与了,它子孙满堂,迫不及待地向人炫耀它的富足,石榴心中的.自豪和作者心中的欣喜溢于言表。生动形象的拟人和比喻逼真地描绘了石榴由花朵向果实过渡的过程。

  这一段语言精妙而富有情趣。“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罍吗?”一句幽默的玩笑写出了石榴的变化,反问句明确地表示它已经完成了最伟大的孕育,要向人们奉献它甜蜜的果实了。“戏法”、“忍俊不禁”、“破口大笑”、“皓齿”等极具人性特征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石榴的欢乐与满足,它淳朴憨厚的个性逗人喜爱,那透明光嫩的皓齿惹人爱怜,课文读来趣味盎然。

  2、齐读第6小节,想象石榴满枝的喜人情景,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欢愉、欣赏之情。

  3、总结以上课文所描绘的石榴之美(枝叶美、花朵美、果实美),想想这样美丽清逸的事物,到底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研读课文第三部分(第7——9段)

  大声朗读这一部分,思考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抒发了作者喜欢夏天更喜欢石榴之情。

  喜欢夏天是由来已久了,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是从宇宙和人的发展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夏已经是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勃发的生命的象征。作者再次称石榴是夏的心脏,是在第一个比喻的基础上,准确形象地表明了石榴的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特征,这是石榴的内在美、精神美的表现。作者是借喜欢夏天来衬托自己对“夏季的心脏”——石榴的喜爱之情,由此可见,石榴成了承载作者理想和追求的载体,要是没有它,夏天将黯然无光、索然无味。

  最后写昆明石榴的“特别”,特别就特别在果实大而子粒丰腴,酸甜可口;挡不住诱惑。

  明写石榴的口味,暗写的是作者对石榴喜爱之情,回味无穷。

  四、齐读第三部分,共同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选择自己喜爱的句子朗读,要求声音宏亮清楚,感情充沛。

  六、总结全篇

  提示:

  1、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2、多种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

  3、领悟寓意深刻、别具匠心的语言;

  4、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七、比较阅读欣赏。

  材料1

  《辞海》“石榴”条的说明性语言:一名安石榴。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有针状枝。叶对生,长倒卵形或长椭圆形,无毛。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两种,常呈橙红色,亦有黄色或白色……

  (本课文语言形象生动,准确凝练;本段文字科学、清晰、简洁)

  材料2

  暮春是桐树热闹的季节,它常常一夜间绽出满树的桐花来,朵朵都是并蒂莲的模样儿,做着集体吹喇叭的姿态。它们开起花来是那样的忘情,总是一大簇一大簇地凑在一起,原本淡紫淡粉的花色的烟云,冉冉地蒸腾着,张扬而清高,还有那浓郁的香气一刻不停地提醒你:这里正是春天。大树下,三五个穿着花肚兜的小儿女提着长长的竹竿儿,拼劲地打落那一串串的桐花,然后将花瓣一剥,用舌头舔里面的花蕊,那是有甜味的,花蒂则用线一穿,就成了活脱脱一条“青蛇”。顽童们白天拿它去吓唬小女伴,夜晚冷不丁放到大人的脖子里,都要给吓得大叫一声的,因为“青蛇”不仅滑溜溜的,且还带着嗖嗖的凉意……

  提示:

  1、欣赏生动细致的描写,想想桐花有怎样的品质?

  2、作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仔细体味状物抒情的特点。

  八、布置作业

  仿照课文状物抒情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文字。要求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写出你对物象的外形与精神的独特感受。字数在200——300之间。

  一、教学设计

  (一)内容概述:《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教学时,引导学生在熟练诵读全文的基础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分析石榴的形象(特征),领会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进而体会作者借对石榴的描写,所表达的志向、抱负。

  (二)过程设计教法学法:在指导学生熟练朗读全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通过合作、讨论等方式领会作者所托之志,培养学生积累优美语句的兴趣和*惯。辅之以多媒体教学。

  二、教学流程

  (一)导人新课

  1、一边利用多媒体展示石榴的图片或实物,一边让学生说出有关石榴的诗句(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石榴的诗句和资料)。

  2、教师补充石榴的有关知识。

  石榴又名安石榴、若榴等。属石榴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花(花有结实花和不结实花两种),果在秋季成熟。石榴原产伊朗的扎格罗斯山?喜欢阳光和温暖的气候。我国在西汉时由张骞从西域带到中原,后传布南北各地。山东枣庄有我国最大的石榴园,有“天下第一榴园”和“冠天下石榴园”的美称。此外云南、四川、新疆等地也是石榴的主要产区。石榴叶翠绿,花大而鲜艳,故各地公园和风景区也常有种植以美化环境。根据花的颜色以及重瓣或单瓣等特征又可分为若干栽培变种,如月季、石榴、白石榴、重瓣白花石榴、黄石榴、玛瑙石榴等,这些变种主要供观赏。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o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回国后从事文艺活动,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抗日战争期间,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主要作品有:《女神》(诗集),《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历史剧)等o《石榴》写于1942年10月31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极端困难的关头,一些文化人士变节投降,苟且偷生。在此背景下,作者写成此文,托物言志,借石榴寄托情怀。

  (三)检查预*

  1、词汇积累(结合注释,明确一些词语的音或义)。

  奇崛枯瘠犀利辟易金垂安普刺忍俊不禁

  骨朵柔媚争妍斗艳古味盎然光嫩潜溢

  2、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对于写作意图,学生回答可能不够准确,教师可指出,但不必作结)。

  (四)整体感知

  1、朗诵全文(配以轻松愉悦的古筝音乐)。

  (1)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提醒学生注意听老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情感的把握和处理)。

  (2)学生朗读2——9自然段(每人读一段),然后让其他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点评。(教师稍加评价,意在指导朗读)

  2、学生自由品读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可以讨论、交流)

  (1)在刚才的听和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对石榴的什么感情?请告诉大家。

  参考答案: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作者按什么思路结构全文?可分几部分?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段。

  参考答案: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点明石榴的可爱。

  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描绘石榴的特征。

  第三部分(7——9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本文抓住“最可爱”这三个字依次描写了石榴的哪些特征?

  参考答案:依次描写了石榴的“枝叶”、“花”、“骨朵”、“果实”和“子粒”。

  枝叶:(与梅、柳比较)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花:深红色;单瓣的陆离,双瓣的华贵;对炎阳的直射“毫不辟易”。—比作夏季的心脏。

  骨朵:“小茄形”,“逐渐翻红”,“顶端整裂为四瓣”,像玛瑙琢成的花瓶。

  果实:似“破口大笑”。

  子粒:“透明光嫩的皓齿”,丰腴,有酸甜两种o

  (五)朗读、品味课文生动形象的语言1、学生自由阅读自己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说出喜爱的理由。

  小组选出代表发言,在班上交流。(教师可作巡回引导,让学生品味生动、活泼的语言以及领会拟人、比喻等修辞的作用)答案不惟一,只要说明理由即可。

  例:

  (1)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

  (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出了石榴充满生命力的特点)

  (2)石榴树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对比手法,把石榴的枝干和叶片与梅柳的作比较,形象地刻画出石榴的独特风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3)你以为它真是盛酒的金垒吗?它会笑你呢。

  (语言幽默,富有情趣,写出石榴的变化和惹人喜爱)

  (4)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

  (这句使用拟人手法,把石榴作为一个有情有义,充满生命力的人米写,形象地描绘出石榴果实成熟的样子。鲜活的形象和富有动感,的表达令人印象深刻。)

  2、请你用下面的词语各造一个句子,最好使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

  枯瘠柔媚争妍斗艳忍俊不禁

  教材分析:《石榴》是小学语文国标本苏教版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石榴》一文语言清晰,颇有美感。课文按季节变化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生产过程。第一节用简练的语言引出了文章的主人公——闻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节写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过程。第三节写石榴结果,渐渐成熟。第四节写石榴内部的状况,以及子儿的滋味。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优美的词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2.学*本文作者的观察方法,拟人等描写方法。

  3.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写水果特点的方法。

  4.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以及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导入

  (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第16课,读课题——学生读课题《石榴》

  (二)请大家打开课文,让我们踏着季节的脚步,跟随作者,去山东枣庄,

  一起走进驰名中外的石榴园。

  二、精读训练

  (一)师:快速阅读课文2——4自然段,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季节的石榴圆。喜欢它的什么?(为什么喜欢)

  学生读后交流,老师提炼板书——春叶绿;夏花美;秋果趣(如果学生一下子概括不出来,就打个?说:待会儿,我们学*这一段课文的时候再来想这个词)

  师评价:我们班同学读书的本领真大,读了一遍就能抓住每一段的主要内容了!

  (二)师:我们先来欣赏一下夏天的石榴花好不好?(课件图片欣赏)

  1.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说,太美了)

  2.是呀,一个字——美!这么美的石榴花作者是怎样来向我们介绍的呢?谁愿意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中写石榴花的这几句?

  3.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响亮,谁还想读?

  4.读了这几句,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石榴花?(让学生多说一些)

  (1)我看到了火红的石榴花。

  (2)我看到了密密麻麻的石榴花。

  (3)我看到了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

  ……

  5.师:你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最美?

  生:火红的石榴。

  出示句子:

  6.师:看一看,这两句话什么地方不同?读一读,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更

  美?为什么?

  生:火红是像火一样红,红得都快燃烧起来了。如果只是红的,就没那

  么红,那么美了。

  师: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火红”这个词用得真好。请你把书上的

  这一句读一读。

  谁能够读得再红一点?(再指名读这句话。)

  师引读:这些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师: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生自由想象说。)

  师:请大家再到书上去看一看,你还觉得什么样的石榴花很美?

  生:像小喇叭一样的石榴花很美。

  出示句子,请你读一读。

  师:你们喜欢这些小喇叭吗?现在你们就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让我

  们一起来吹一吹吧!你吹的是什么曲子?(全班吹喇叭)

  师:哇,多可爱的石榴花呀,好热闹的石榴园呀,我们再来读一读。

  捧起书,让我们一起把夏天的石榴花连起来读一读!

  (三)师:热闹了好一阵的石榴花渐渐地谢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

  秋天的石榴园,请大家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想一想,秋天的石榴园什么最吸引你?(生自由轻声朗读。)

  生:小石榴。

  师:为什么呢?

  生:很有趣。(板书:趣)

  师:什么地方写得最有趣啊?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生:“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

  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是吗?有趣在哪儿呢?请大家看——(图片),听——[播放笑声](你

  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熟透了的石榴裂开了,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师:请大家读一读这两句话,哪句写得更有趣?为什么?

  生自由比较说。指名读。读好。

  师:为什么读了这一句我们会觉得这么有趣?小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呢?

  生自由说。

  师:原来作者是把石榴当**来写的,才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我们

  再来体会一下(齐读)。

  师:还有哪一句也是把石榴当作人来写的?

  [课件出示]这些石榴娃娃急切地扒开绿黄色的叶子朝外张望,向人们报告着成熟的喜讯。(指名读。)有趣吗?

  师:你们看,这是两大片绿黄色的——(叶子)?(师两手舞起,像两片叶子)哪个小石榴来扒开叶子?

  生过来表演。

  师:小石榴,你在里面感觉怎样啊?你想看什么?哎呀,你为什么这么着急?你想对人们说些什么?你想向人们报告什么喜讯?……(扒开后)哇,你看到了什么?快向人们报告你的喜讯呀!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谁能读得再急切一点?调皮一点?喜悦一点?

  师:多有趣多快乐的石榴娃娃呀,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石榴成熟了是这么的可爱,这么的有趣。它是怎样长成的?

  [课件出示]石榴一天天长大,一天天成熟。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

  师:请把这句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找出来。

  [课件出示]先是逐渐最后

  师:如果老师把“青绿色,青中带黄、黄中带红,一半红、一半黄这几个颜色词语换一换位置行吗?为什么?

  师:原来作者是根据石榴成熟的顺序来写的,不能随意调换。谁能把这种成长的变化读出来呢?指名读,齐读。

  师:石榴的果实真是太可爱,太有趣了,我们一起把这小节读一读吧。

  (四)欣赏了石榴花,看了石榴果,想不想尝一尝?作者是怎样品尝石榴的呢?请大家默读第四自然段。(生默读。)

  师:谁来说一说?

  生说清楚顺序。可以用上表示顺序的关联词“先……然后……最后……”

  生:先剥开外皮,然后看看子儿,最后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尝尝味道。

  师:小作者剥开石榴的外皮,就开始仔细地观察,(板书:看)

  我们看!

  [课件出示石榴子图]

  师:你看到的石榴子儿是怎样的?

  生:一颗一颗靠在一起,很亲密。——紧偎。颜色——红白相间。看上去很透明——晶莹

  师:说得真好!下面就要尝尝它的味道了!(板书:尝)

  请生品尝。

  师:什么味道?

  师:这就是酸溜溜,甜津津。

  师:感觉怎样?

  生:很爽口,很清爽。

  师:作者也写出了自己品尝后的感受。(板书:感)现在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品尝一下美味的石榴。[出示图文]请大家大声地自由朗读这一段。

  生自由读。

  师:谁能带着自己的感受把这段话有滋有味地读出来?个别读,齐读。

  师:作者就是这样品尝石榴的,(指板书)先仔细地看,再细细地品尝,最后还写出自己的感受,这都是抓住了石榴的特点来写的。(板书:特点)我们*时也吃过很多水果,它们都各有各的特点,今天回到家同学们也先观察一样你最喜欢的水果,再尝尝它的味道,然后写下来,好吗?共3页,当前第2页123

  三、小节全文。

  师: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石榴在你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最后,让

  我们再一次地欣赏全文!捧起书,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石榴,齐——

  (欣赏课文。)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教学反思:

  《石榴》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作者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描写了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结果的情景。最后一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石榴子儿的样子、颜色与滋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教学时,我努力运用直观效应,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等形式去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容,从而更好地进行朗读与说写训练。

  一、朗读中感知:

  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和重要手段,我在教学《石榴》这课时,没有用繁琐的串问让学生被动地去回答,而是通过精当的提问,多媒体的演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在有层次、有形式、一遍一遍的朗读过程中感悟文章所描述的事物的特征。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2至4自然段,设计了一个简短、精当的提问,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接着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边听同学读,边看画面,视听结合,使学生对石榴花的样子有形象、直观的感受,对石榴果的有趣能身同感受;第三次是通过情境的演示,教师引谈,师生互动的方法,让学生体会石榴娃娃的心情,并意会到其中的乐趣。

  二、表达中领悟: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送别》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课文中的生字词,通过对具体的词语的理解,对语言的品读,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利用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诗意;

  3、在对诗文的反复有感情的朗读揣摩中,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感情,体会两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1、利用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

  2、感受李白与孟浩然的深厚感情,体会两人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突破重点的方式:

  1、以诗统领全篇课文的解读(从诗入、在理解诗中读、从诗出、以诗结);

  2、以“送别”为文本的结构线,把握住文本的结构脉络(谁送谁?在何时何地送?怎样送?)

  3、以“依依惜别”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线,紧扣感悟、体会两人的深厚友谊。

  教学准备:

  1、PPT课件;

  2、学生预*课文准备李白、孟浩然的诗,表示离别的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课文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李白、孟浩然的深厚友谊;

  2、诗文对照初步整体感诗的意蕴,理解时的一、二两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咱们认识吗?但是,昨天晚上我却在想着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那我们马上要一起学*那一课,知道了吧。

  (相机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读题、简介黄鹤楼)

  昨晚预*了课文读了几篇?预*了,又读了书,可不能白读,敢试一试,挑战一下自己读后的效果吗?

  2、出示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读,

  点出两个生字:孟唯

  (整体感知诗的类别特点——送别诗、押韵公正、脍炙人口……适时点评,了解学生目前对文本已有感知状况,并作出相机调整。)

  二、利用学生对文包诗的已知学法,引导学生自学课文。

  1、这首诗与课文内容有什么样的关系?这样的课文以前学过吗?要想把这类课文中的古诗意思读懂,是什么方法?

  2、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自学情况。

  (1)学生在预*的基础上读课文,老师和其他听的同学点评。

  (2)适时解决每段中的生字读音及意思。重点词语点拨:

  饯(jian)行:根据偏旁理解“饯”;结(jíe)识;暂(zan)时友谊(yi)

  伫(zhu)立;按捺(na)不住:换词“控制不住”;脍(kui)炙(zhi)人口:好的文章大家都喜欢读。

  (3)出示课文中的插图1请同学们用书中的词描述图中的景物,带着理解读出词中意味:

  用图理解:“暮春三月”“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利用图理清“暮春三月”与“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关系;

  利用图词结合,整体概括全文大意。

  黄鹤楼——“俯临长江”、“飞檐凌空”;

  江边江上景物——烟雾迷蒙、繁花似锦、杨柳依依、沙鸥点点;

  人物事情——伫立、凝视、、孤帆、依依惜别。

  3、再读古诗,说诗意。

  三、精读一、二两自然段,一名楼相送的真心,深入理解古诗前两句。

  过渡:理解了大概意思还不够,诗得细细咀嚼带能真正体会其中的味道。

  1、出示古诗前两句,请同学读试着用书中的语句来理解诗意。

  重点提示:

  (1)看图和读课文第三段中的“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理解“西辞”、“下扬州”;

  (2)读课文第一段“理解“烟花三月”

  烟”——烟雾迷蒙;“花”——繁花似锦。

  (3)连起来说两句诗的意思,然后再读这两句。

  过渡:就这样从表面看着两句的意思已经明白了,我们感到了春天的美丽,与好朋友在此美景中赏玩,应该是件快乐的事,他们真得很快了吗?

  2、出示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读,说自己的感受。

  重点提示:

  (1)“一会儿……一会儿……”(两人心都不在赏景上,让学生揣摩此时此刻李白和孟浩然藏在心中话语、感受,相机点出“依依惜别”的意思。读出这种感情。)

  (2)再读前两句古诗,读出诗中隐含着的感情。

  (女生读课文内容,男生读古诗句)

  3、激发探究:李白为何选择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

  (1)联系前面的介绍,激发学生体会“名楼送名士”对朋友的尊敬、感情深厚的真心表示,用心良苦;

  (2)再读古诗,深入体会诗的意蕴。

  板书:名楼——真心相送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感受诗人话别的情景。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4、初步感受中华古诗文的博大精深,喜爱*古典文化。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风筝》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春天,作者回忆了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位年过五十的残疾老师,赞扬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学生和蔼可亲,对生活无比热爱的精神,表现了作者对老师尊敬、爱戴之情。全文以第一人称叙述,采用倒叙的写法,触景生情,回忆了自己的亲眼所见。文章语言生动,饱含深情。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春天的景物和刘老师之间的关系。把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来,和同学讨论解决。

  3.体会文中流露出来的师生情,受到刘老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热爱生活、勇敢地面对生活。

  4.学*作者见物思人、列举事例、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从作者含蓄的叙述中,体会文章表达的中心:热爱生活,顽强地面对生活。

  教学难点:学*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手拿风筝,问,这是什么?(板书课题),说说你在放风筝时的心理感受。

  2.师导入:然而作者对风筝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的心中风筝就是理想的象征。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

  二、教师出示提纲,学生小组合作学*。

  1.读通课文,学*本课的生字新词。

  2.找出文中具体描写春天景色的句子,认真品读,联系全文,想想这些句子有何象征意义。

  3.刘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围绕刘老师讲了哪些事。

  4.标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自己为什么感动?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小组同学讨论、交流。

  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逐题反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一)检查生字

  (二)检查读通课文情况。

  (三)结合问题反馈,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1.品读描绘春天景色的语段。

  2.读文,了解刘老师,受他人格魅力的影响和熏陶。

  3.谈谈你了解到关于刘老师的事后的心里感受。

  4.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四、总结全文,感情朗读课文。

  1.谈谈你学文后有何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谈。课文内容思想;文章的`表达方法。)

  2.教师系统地小结。

  3.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为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嫌恶、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等词语的读音、字形、词义。

  2、理解本文的主旨。

  〖能力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进一步掌握圈点勾画的学*方法。

  3、借鉴本文在铺陈误会和冲突中写亲情的方法。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德育目标〗

  1、感受文中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学*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2、引导学生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本文在兄弟间发生的误解冲突中展现的浓浓的亲情。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圈点勾画的阅读方法,在自主阅读中质疑问难,深入探究。

  【教学难点】

  1、理解本文含蓄深沉的立意。

  2、揣摩文中艰深难懂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内蕴。

  【教学方法】

  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难点较多,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在通读两遍后,仍然难以把握文章的要点,因此,可先让学生把不太懂的地方画出来,然后质疑问难,合作讨论。采用先整体感知课文然后研究具体问题的思路进行阅读。对少数需要联系特定写作背景来理解的疑难语句,教师宜作必要的引导、讲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布置预*: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圈点色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设计问题。预*课后练*二,准备与同学们交流。

  教师:多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课文。把课后练*融于教学和过程中。用录音矫正读音,以弥补普通话不准之缺陷。用小黑板先把板书设计写好,以便课堂上好展示,免得耽误课堂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精读课文,在圈点勾画中找出本文难以理解的问题,全班同学讨论解决,教师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你们玩过风筝吗?一般在什么季节玩?我们学过的课文有写到过风筝的吗?(《春》“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风筝是报春的天使,孩子们因为渴望春姑娘的来临,才用风筝去迎接她,打扮她,赞美她。

  人世间,什么感情最珍贵?当然是亲情了。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温馨和美的亲情动人心弦,感人至深,在误解和冲突中的亲情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可是有个孩子却无端地被剥夺了玩风筝的权利,让我们去看个究竟吧。《风筝》就是鲁迅(周树人)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融的诗情画意里。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文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二、作者、作品简介

  鲁迅(1881~1936),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去日本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大胆揭露吃人的封建礼教,奠定了新文*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猛烈抨击封建文化和封建道德,成为新文*动的伟大旗手。20世纪02年代陆续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从1927年到1935年,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而已集》等杂文集。鲁迅为*革命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野草》,散文诗集。收入1924~1926年所作23篇散文诗,书前有题辞一篇。以曲折幽晦的象征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有的篇目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与愤懑,如《这样的战士》《淡淡的血痕》《一觉》等;有的描绘了对自我深刻解剖之后的迷茫心境,如《影的告别》《死火》等;有的写出了对未来的疑惧,深刻表现出作者的人生哲学,如《希望》《死后》等。语言俏奇瑰丽,意象玄妙奇美。

  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听读。

  2、学生根据自己听读或预*的情况,把文中的生字列在黑板上后,自己动手查字典分别注音。

  3、学生将自己在预*过程中发现的难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查词典注释并走上讲台为同学解释。

  教师提示学生积累以下词语。(用小黑板展示)

  ⑴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丫杈(chà):桠杈,树枝歧出。

  寂寞(jìmò):孤单冷清。

  憔悴(qiáocuì):本指人瘦弱,面色不好看。文中指风筝色彩黯淡。

  肃杀(sù):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再见的离别)。

  嫌恶(xiánwù):厌恶。

  什物(shí):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惊惶(jīnghuáng):惊慌。

  瑟缩(sèsuō):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抖动。

  傲然(àorán):坚强不屈的样子。

  虐杀(nüè):虐待人而致死。

  宽恕(shù):寒窗饶恕。

  恍然大悟(wù):形容忽然醒悟。

  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词语。(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自愿上讲*成)

  juébié(诀别)dàngyàng(荡漾)qiáocuì(憔悴)

  jīnghuáng(惊惶)huǎngrándàwù(恍然大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语句所表达的意义。 能力目标:

  1、在对比中发现将人物写具体、形象的方法:细节描写、环境衬托

  2、通过探讨,理解文章的意义,明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的真正意义。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