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麋鹿》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第三段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麋鹿》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精读训练

  1.学*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2.复述课文。

  3.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 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 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 绍它的体型及生活*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3、4。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教学反思:

《麋鹿》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学*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教学难点: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兴趣。

  1、同学们看过《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吗?认识剧中的人物姜子牙吧。话说在3000年前,有一天正是王母娘娘旳寿日,众神仙纷纷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坐骑赶去天庭拜寿,有的选美丽高雅的仙鹤,有的选凶猛有力的老虎,有的选忠厚老实的牛,有的选高大矫健的骏马。姜子牙有点发愁了,他想,我该选什么动物坐骑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可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他冥思苦想,忽然抬头一看,有了,就是它——麋鹿(课件出示麋鹿的图片)这么美丽的动物,大家想不想去了解了解?

  2、今天,就跟老师走进17课,去认识这种珍稀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17麋鹿指导正确书写“麋”)

  3、学生齐读课题。

  4、课前老师已经布置预*了,大家对麋鹿有什么认识呢?(指名说)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一)检查字词,感知内容。

  1、预*的时候你读了几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很多,通过预*,你们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

  2、我把课文的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三小段文字里边了,请你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传说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骑。

  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常在水中觅食。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3、结合以上这段文字,指导读准生字字音,指导书写跋涉、殖、沛等重点生字,(教师在黑板范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颠沛流离”“跋涉”等词语,区别形*词“放养、饲养”。

  4、指名说一说三小段内容分别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内容?老师一边引导学生说一边板书,再请学生读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5、这三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小结: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的程度,有助于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二)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学*第一段。

  1、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按照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一一向我们介绍,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并试着给课文分段。(指名回答)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并请学生说说本段写了什么?(板书:生活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才适合麋鹿生活呢?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三、辨别麋鹿,了解外形。

  1、课文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老师考一考大家的眼力,(多媒体出示一头鹿)判断是否是麋鹿?

  2、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3、表扬学生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地记录一条。

  4、小小组交流,形成小组意见。

  5、指导全班汇报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

  角——站着的时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6、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看看驯鹿与麋鹿的区别吧。(多媒体课件出示驯鹿与麋鹿的对比图。)

  四、图文结合讲解,了解麋鹿*性。

  1、想看更多的麋鹿吗?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幅麋鹿图)同桌先合作练*,再请同学上台介绍其外形特点。

  2、提出讲解要求:讲解员应该具备很多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应付游客的提问。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

  3、您能告诉我麋鹿为什么就能适应沼泽生活呢?

  4、您能告诉我麋鹿有哪些特点,可以用“最”字概括给我们听吗?

  5、为什么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6、提问结束后集体朗读第二部分内容。

  五、总结质疑,布置作业。

  1、学了课文的第一、二部分,你知道作者在介绍麋鹿时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教师小结,进行写法指导。)

  2、美丽的野生动物麋鹿从曾经的频临灭绝到现在在大丰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地生活,它有怎样传奇的经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它传奇的经历中。

  3、当一个小讲解员向家长或其他小朋友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4、抄写课文生字。

《麋鹿》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板书课题老师这儿有一段关于麋鹿的影片,请欣赏。(播放课件)(解说词: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亚洲东方最大的一片湿地。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湿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人与多种动物和谐共处,创造着美丽而宁静的生态环境。)

  3、看了影片,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叫2~3人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

  1.师:想对麋鹿有更多的了解吗?课文对麋鹿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预*,你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麋鹿的吗?

  2.生自由说,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

  1.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研究麋鹿外形与*性方面的特点。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外形特点与生活*性?(2~4自然段)

  2.读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点与生活*性是怎样的?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1)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点。(课件出示麋鹿图片)关于麋鹿的外形,课文有一句较为全面的介绍,你能找到吗?

  A、学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象”。我国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课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课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为姜子牙的坐骑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齐读句子)

  你能具体地介绍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点吗?

  B、“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这一段话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抓住“重250千克引导学生与自身体重进行比较体会麋鹿的“大”。像我们这样将麋鹿体重与同学体重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你能为这句话再添上作比较的方法吗?

  像这类说明性的文章,还要做到科学,大家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吗?)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师:介绍体重的时候课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儿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你体会到什么,读出你的体会。(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驴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2)创设情景学*生活*性方面的知识。

  长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可鹿类不高兴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评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么长了个四不像!除了角跟我们有点像,你看看自己哪还有些鹿样,长了个马面,牛蹄,驴尾,多难看!快坐个整容手术,恢复鹿面。你觉得鹿王批评得对吗?麋鹿会怎么说?

  A、蹄的作用

  (1)学生说蹄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来是因为它——在水中活动(板书)

  B、尾的作用

  (1)学生说尾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长这样的尾巴与它……生活在沼泽有关(板书)

  师:听了麋鹿的辩解,我们发现它有着“在水中活动,在沼泽生活”的生活*性

  在生活*性方面,麋鹿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才发育完全。”

  师:这句话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朗读句子)

  D、草食性哺乳动物

  (3)你觉得麋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学*第一段。

  2.过渡:麋鹿是一种奇特,珍稀的动物,因此必须加以保护。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这里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1)学生回答

  (2)理解土地广阔、林丰草茂、气候温和

  (3)导说:你看,天刚亮,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进发了。可能是好奇的游客打扰了麋鹿的进食,它们遁入草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在大丰出现的一幕,这里还可能出现哪些情景呢?

  (4)像这种让麋鹿自由觅食、自由活动的喂养方式就叫——放养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6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丰成了无数游人向往的地方,他们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当一回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性方面的知识吗?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

  (1)小组交流

  (2)台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下堂课再学*。

  布置作业(*字本)

  七、板书

  麋鹿

  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体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独一无二)繁殖力低

  蹄(宽大)在水中活动

  尾(最长)在沼泽生活

  毛(变化)

《麋鹿》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课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了浓浓的情趣,比如说“四不像”、“姜子牙”以及鹿、马、牛、驴这四种动物的组合体,都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麋鹿那富有传奇色彩、坎坷的经历,融入了历史知识,更然人兴趣倍增。

  基于以上几种因素,在学*麋鹿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的时候,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先有学生读课文,理清这部分内容的框架;然后再出示具体可行的自学提示,由学生结合提示细细研读课文,自主学*感悟。

  这节课共安排了两次合作学*,第一次合作学*是结合课文重点内容展开的。是在学生充分读书、自主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商讨等方法,理清麋鹿的经历。并通过感情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能够麋鹿多灾难的命运中领悟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感受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第二次合作是针对课文最后“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这句话中的“新生活”展开想象的。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第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麋鹿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并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更多的想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自主学*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以及传奇经历,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二、 学*课文第2—4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呢?学生自读2—4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都介绍了什么内容?

  3、学生汇报:(第二小节介绍了麋鹿的奇特外形;第三小节具体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第四小节介绍了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4、老师相机提问:麋鹿有着怎样奇特的外形?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外形特点的呢?这些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它的外形与生活*性有关系吗?

  5、学生自主学*:请同学们细细地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这些问题。

  6、汇报。

  7、课文又是从哪几点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呢?学生汇报。

  三、学*第5—7自然段。

  1、导入:麋鹿不仅有着奇特的外形,还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理解“传奇”的意思。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麋鹿传奇经历的?

  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要结合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语调。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4、一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指导朗读,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的微妙区别。

  5、你从麋鹿多灾多难的命运中,领悟到了什么?

  6、合作交流对“新生活”的理解。“新生活”指什么样的生活?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麋鹿》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第三段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麋鹿》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精读训练

  1.学*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复*导入

  1.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2.复述课文。

  3.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 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 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 绍它的体型及生活*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3、4。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教学反思:

《麋鹿》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学*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教学难点: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兴趣。

  1、同学们看过《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吗?认识剧中的人物姜子牙吧。话说在3000年前,有一天正是王母娘娘旳寿日,众神仙纷纷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坐骑赶去天庭拜寿,有的选美丽高雅的仙鹤,有的选凶猛有力的老虎,有的选忠厚老实的牛,有的选高大矫健的骏马。姜子牙有点发愁了,他想,我该选什么动物坐骑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可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他冥思苦想,忽然抬头一看,有了,就是它——麋鹿(课件出示麋鹿的图片)这么美丽的动物,大家想不想去了解了解?

  2、今天,就跟老师走进17课,去认识这种珍稀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17麋鹿指导正确书写“麋”)

  3、学生齐读课题。

  4、课前老师已经布置预*了,大家对麋鹿有什么认识呢?(指名说)

  二、检查预*,整体感知。

  (一)检查字词,感知内容。

  1、预*的时候你读了几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很多,通过预*,你们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

  2、我把课文的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三小段文字里边了,请你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传说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骑。

  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常在水中觅食。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3、结合以上这段文字,指导读准生字字音,指导书写跋涉、殖、沛等重点生字,(教师在黑板范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颠沛流离”“跋涉”等词语,区别形*词“放养、饲养”。

  4、指名说一说三小段内容分别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内容?老师一边引导学生说一边板书,再请学生读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5、这三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小结: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的程度,有助于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二)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学*第一段。

  1、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按照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一一向我们介绍,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并试着给课文分段。(指名回答)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并请学生说说本段写了什么?(板书:生活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才适合麋鹿生活呢?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三、辨别麋鹿,了解外形。

  1、课文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老师考一考大家的眼力,(多媒体出示一头鹿)判断是否是麋鹿?

  2、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3、表扬学生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地记录一条。

  4、小小组交流,形成小组意见。

  5、指导全班汇报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

  角——站着的时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6、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看看驯鹿与麋鹿的区别吧。(多媒体课件出示驯鹿与麋鹿的对比图。)

  四、图文结合讲解,了解麋鹿*性。

  1、想看更多的麋鹿吗?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幅麋鹿图)同桌先合作练*,再请同学上台介绍其外形特点。

  2、提出讲解要求:讲解员应该具备很多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应付游客的提问。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

  3、您能告诉我麋鹿为什么就能适应沼泽生活呢?

  4、您能告诉我麋鹿有哪些特点,可以用“最”字概括给我们听吗?

  5、为什么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6、提问结束后集体朗读第二部分内容。

  五、总结质疑,布置作业。

  1、学了课文的第一、二部分,你知道作者在介绍麋鹿时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教师小结,进行写法指导。)

  2、美丽的野生动物麋鹿从曾经的频临灭绝到现在在大丰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地生活,它有怎样传奇的经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它传奇的经历中。

  3、当一个小讲解员向家长或其他小朋友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4、抄写课文生字。

《麋鹿》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板书课题老师这儿有一段关于麋鹿的影片,请欣赏。(播放课件)(解说词: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亚洲东方最大的一片湿地。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湿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人与多种动物和谐共处,创造着美丽而宁静的生态环境。)

  3、看了影片,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叫2~3人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

  1.师:想对麋鹿有更多的了解吗?课文对麋鹿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预*,你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麋鹿的吗?

  2.生自由说,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

  1.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研究麋鹿外形与*性方面的特点。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外形特点与生活*性?(2~4自然段)

  2.读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点与生活*性是怎样的?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1)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点。(课件出示麋鹿图片)关于麋鹿的外形,课文有一句较为全面的介绍,你能找到吗?

  A、学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象”。我国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课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课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为姜子牙的坐骑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齐读句子)

  你能具体地介绍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点吗?

  B、“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这一段话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抓住“重250千克引导学生与自身体重进行比较体会麋鹿的“大”。像我们这样将麋鹿体重与同学体重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你能为这句话再添上作比较的方法吗?

  像这类说明性的文章,还要做到科学,大家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吗?)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师:介绍体重的时候课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儿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你体会到什么,读出你的体会。(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驴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2)创设情景学*生活*性方面的知识。

  长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可鹿类不高兴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评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么长了个四不像!除了角跟我们有点像,你看看自己哪还有些鹿样,长了个马面,牛蹄,驴尾,多难看!快坐个整容手术,恢复鹿面。你觉得鹿王批评得对吗?麋鹿会怎么说?

  A、蹄的作用

  (1)学生说蹄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来是因为它——在水中活动(板书)

  B、尾的作用

  (1)学生说尾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长这样的尾巴与它……生活在沼泽有关(板书)

  师:听了麋鹿的辩解,我们发现它有着“在水中活动,在沼泽生活”的生活*性

  在生活*性方面,麋鹿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才发育完全。”

  师:这句话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朗读句子)

  D、草食性哺乳动物

  (3)你觉得麋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学*第一段。

  2.过渡:麋鹿是一种奇特,珍稀的动物,因此必须加以保护。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这里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1)学生回答

  (2)理解土地广阔、林丰草茂、气候温和

  (3)导说:你看,天刚亮,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进发了。可能是好奇的游客打扰了麋鹿的进食,它们遁入草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在大丰出现的一幕,这里还可能出现哪些情景呢?

  (4)像这种让麋鹿自由觅食、自由活动的喂养方式就叫——放养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6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丰成了无数游人向往的地方,他们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当一回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性方面的知识吗?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

  (1)小组交流

  (2)台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下堂课再学*。

  布置作业(*字本)

  七、板书

  麋鹿

  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体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独一无二)繁殖力低

  蹄(宽大)在水中活动

  尾(最长)在沼泽生活

  毛(变化)

《麋鹿》教学设计5

  设计思路: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课文语言简洁,通俗易懂,条理清晰,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了浓浓的情趣,比如说“四不像”、“姜子牙”以及鹿、马、牛、驴这四种动物的组合体,都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除此之外,麋鹿那富有传奇色彩、坎坷的经历,融入了历史知识,更然人兴趣倍增。

  基于以上几种因素,在学*麋鹿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的时候,我采用学生自主学*的方式,先有学生读课文,理清这部分内容的框架;然后再出示具体可行的自学提示,由学生结合提示细细研读课文,自主学*感悟。

  这节课共安排了两次合作学*,第一次合作学*是结合课文重点内容展开的。是在学生充分读书、自主学*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商讨等方法,理清麋鹿的经历。并通过感情朗读的指导,引导学生能够麋鹿多灾难的命运中领悟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感受国家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高度重视。

  第二次合作是针对课文最后“从此,麋鹿结束了它们大半个世纪在海外漂泊不定、颠沛流离的生涯,开始了回归故土、回归自然的新生活”这句话中的“新生活”展开想象的。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感悟第一自然段中,所描绘的麋鹿的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及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并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更多的想象。

  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3、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课文,自主学*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以及传奇经历,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二、 学*课文第2—4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呢?学生自读2—4自然段。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思考每一个自然段都介绍了什么内容?

  3、学生汇报:(第二小节介绍了麋鹿的奇特外形;第三小节具体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第四小节介绍了麋鹿自然繁殖力低的原因。)

  4、老师相机提问:麋鹿有着怎样奇特的外形?作者又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外形特点的呢?这些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它的外形与生活*性有关系吗?

  5、学生自主学*:请同学们细细地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这些问题。

  6、汇报。

  7、课文又是从哪几点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呢?学生汇报。

  三、学*第5—7自然段。

  1、导入:麋鹿不仅有着奇特的外形,还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理解“传奇”的意思。那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麋鹿传奇经历的?

  2、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部分内容,要结合不同的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语调。

  3、小组合作完成任务。

  4、一小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指导朗读,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的微妙区别。

  5、你从麋鹿多灾多难的命运中,领悟到了什么?

  6、合作交流对“新生活”的理解。“新生活”指什么样的生活?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麋鹿》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3、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

  【教学难点】

  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封神榜》中的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等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知道他选了什么当坐骑吗?

  (“四不像”)同学们对这“四不像”感兴趣吗?

  2、点题: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读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7页,根据屏幕上的“自读要求”自由读课文。

  先请一位同学把要求读给大家听听。

  2、学生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自读情况,给课文分段。

  1、这篇课文的生字都会读了吗?好,老师把课文的大部分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段文字里了,请你从头到位,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两段文字。

  3、有不会读的字吗?可以请教一下。指读第一段文字。

  4、读完了第一段文字,看看第二段话中有四个字组成的一个词语,它的意思跟漂泊他乡的意思接*,但同时又强调了生活艰辛,无家可归,谁来说说这个词?

  ①指说(正音)→指说→指说→跟他一起读→记住它,再读。

  ②指导记写生字“沛”。

  这个词语中的生字“沛”,我们应该怎么记住它?(强调右半部分是一横加上一个“巾”字)师板演。

  请同学们把课本100页的生字在田字格中练一遍,特别注意“沛”字的写法。

  5、这里还有一个词语谁来读?(跋涉)

  指读→齐读→再读。

  谁来把第二段文字连起来读一遍?

  6、同学们的词语已经掌握得比较好,那课文讲了麋鹿得哪些方面呢?(外形、*性、经历)

  指说。

  7、看一看,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些内容?

  8、快速默读第一小节,看看写了什么?

  9、这几部分中你对哪几个片断,哪一小节最感兴趣?试着自己读读,指读。

  三、精读第二段。

  (一)

  课文已经读通,理顺了。让我们和麋鹿再走*一些。(出示,师说:1、仔细读课文2、3、4三小节,看看麋鹿的外形和生活*性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可以边读,边用笔画出相关词句。2、把麋鹿的这些特点整理出来,准备上台介绍。)

  (二)

  学生自练,说给同桌听。

  指名说。

  (三)

  听了讲解员的介绍,想看看真正的麋鹿吗?(出示图)

  四、布置作业。

  让我们一起来记住麋鹿的这些特点,完成读书卡。

  板书设计:

  17、麋鹿

  “四不像”{生活环境(1)

  外形和生活*性(2-4):角尖、尾巴、毛色、蹄

  传奇经历(5-7)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4、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课文中提到“八国联定入侵,麋鹿惨遭厄运”对学生讲,事件的时间比较久远,可以充分地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来理解“八国联军”入侵不仅对*人民来说是种灾难,对麋鹿来说,也是一种厄运。

  2、课文中形象生动地引用历史知识,要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动物——麋鹿。(播放课件)

  3.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师:我们先来看一部《动物世界》专题片——麋鹿,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后用一、二句话简要说说影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生自由说,师板书:外形特点、生活*性、传奇经历

  3.理清层次。

  师:哎,看来大家看得很认真,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是如何向我们介绍的?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想想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2-4)哪些自然段介绍了麋鹿的传奇经历?(5-7)(播放课件)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

  1.自由读2-4,圈划你感兴趣的词句,想想感兴趣的理由。

  2.小组合作交流。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有关句子)

  a.“麋鹿是鹿的一种……更增添了它的神秘。”(出示课件)

  指导朗读。(表现出奇特、神秘感)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多奇特呀!能通过朗读表现出它的奇特吗?(指导朗读)

  师:它还是神话小说中姜子牙的坐骑呢,多神秘呀!谁想来读这句话?(指导朗读)

  b.“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

  (抓住“重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等词体会麋鹿的“大”)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前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随着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课件,欣赏麋鹿奇特的角型)

  师:真是独一无二的角型啊!谁来朗读?(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

  师: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多奇特的动物呀!而且它的长尾巴可以用来驱赶蚊蝇呢!作用真大啊!(指导朗读)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播放课件)

  师:麋鹿体重达200公斤,照理来说应该是胖胖的,很笨拙的样子,但它却能在沼泽地里轻快敏捷的行动,多奇特的动物呀,难怪它要引起人们的兴趣了!你们喜欢它吗?那就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指导朗读)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引读小游戏:

  如:师读“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生读“麋鹿的角型是……”师:蹄似牛……尾似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在冬季是……

  4.小结: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性有联系吗?

  师: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g.“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才发育完全。”

  师:瞧,麋鹿像我们人一样,也要怀胎十月才生下小麋鹿呢,多有灵性的动物呀!而且它每胎仅产一仔,所以我们要保护它们。(朗读句子)

  四、学*第一段。

  1.过渡: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故乡,它在我们江苏省盐城市,现在让我们一起到那儿去看一看。(播放课件)了解一下为什么这儿会成为麋鹿之乡?

  2.生交流,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句子。)

  “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最大的麋鹿群。”

  (引导学生明白:麋鹿生存的环境必须气候温和,林茂草丰。)

  师:你们看,麋鹿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生活得多悠闲自在啊!(朗读句子)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3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这与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是分不开的。(板书)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惯。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4、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段为教学重点。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多音字“悄”,理解“回归自然”、“绝迹”、“漂泊”等词语的意思。

  3、学*课文第一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

  板书11 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第一段。

  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继续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

  1、听写词语。

  2、说说课文主要从哪几方面介绍麋鹿的。板书外形生活*性传奇的经历

  二:学*课文的重点段。

  1、自读二、三自然段,说说麋鹿的外形。

  2、出示图,生介绍麋鹿的外形。

  3、读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从而知道了什么。

  4、小组合作学*麋鹿的传奇经历。

  5、汇报。

  三:作业。

  1、加偏旁组新字,组词。

  参( )( )( )( )( )( )旁、列、肖。

  2、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广阔”、“茁壮成长”。这五个词语中任选三个词语写一段话。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麋鹿》教学反思 (菁华5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们现在的小学生,特别是十岁以上的儿童,已进入人生的“第二断乳期”,他们开始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在精神与人格上的独立,想扑腾着理想的翅膀独自飞入高空,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也不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正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的非常有利的时机。作为教师应根据探究性学*“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善于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

  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第十一课《麋鹿》时,我就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并很有感触。

  一、问题让学生提

  传统教学中课堂上的大多数的问题都是由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出来的。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答的内容如果能与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一致,教师就会感到非常满意。殊不知,探究从提出问题起步,而问题是智慧火花。“学问学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究。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麋鹿》这课虽是记叙文,但知识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加之麋鹿是珍稀动物,动物园中几乎没有它的身影,很多学生连见都没有见过。很容易激发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我决定一改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发问、自己探究。

  1、扣课题发问

  为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在揭示课题时,我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如果你是本文的作者,你想向大家介绍些什么内容?”由于*时我很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提出了许多的问题:“麋鹿是什么样子的?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它的生活*性怎样?……”我把这些问题一一揭示出来,其目的有二:一是表示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提问的认可;二是作为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引导。

  2、扣关键词句发问。

  揭题设问这个环节完成了,我没有就此放手,而是对学生说:“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看来你们对麋鹿真感兴趣,想不想自己去了解它、研究它?”学生一听两眼放光,我一看时机成熟了,就引导说:“要弄懂这些问题,主要靠自己仔细读书,现在请你们初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抓住一些关键词句再提出新的问题?” 学生们一听积极性更高了,就非常认真地读了课文,很快又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有的学生抓住“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这句问道:“麋鹿是一种动物,怎么会有传奇色彩?”有的学生问道:“麋鹿像牛像马像麋像驴,应该叫四像,为什么叫‘四不像’?”……,我把这些问题也写在了黑板上,以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义。

  3、扣“留白”发问。

  新教材中有不少地方留下了空白,给学生的探究留下了空间,教师应善于发现它们,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麋鹿》教学时,我就注意到这一点,并借以启发学生,“请大家看看课文中有没有没交待清楚的地方,有没有你认为写得不太满意的地方。”学生又读了一遍课文,提出了不少的问题。如:“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为什么其他地方的麋鹿都死去了,只有贝福特公爵私人动物园的麋鹿存活了下来”、“为什么将黄海滩涂作为麋鹿自然保护区”……,这些问题,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而且让他们知道读书要边学边思,不要受课本的限制,还应从课文出发,把阅读延伸到课外,去寻找新的信息。当然,这三种发问的切入口不一定每课都适用,应根据不同课文有所取舍。

  二、学法让学生自己选

  问题提出后,我没有将它作为一种摆设,而是启发学生:“看看这些问题,哪些是可以归为一个大问题的?”以此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分清主次。如何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呢?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

  1、探究的内容让学生选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如果违背他们的意愿把探究的内容硬塞给学生,可能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我让学生先围绕主要问题,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内容去阅读,这样全班自然就形成了几个学*小组,由自选的组长组织阅读。

  2、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选

  问题确定后,如何进行有效地学*、探究呢?我引导他们进行比较分析,看看这些问题哪些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就可以解决了,鼓励他们向书本学*;哪些可以通过查找有关资料可解决的,引导他们进行阅读;哪些必须去实地进行调查了解,鼓励他们向实践学*。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自然会遇到新的困难、问题,如:找不到理想的图片,不知如何将调查到的内容有条理地写出来……我不是直接将答案给他们,而是根据不同的问题提一些合理的建议,鼓励他们不怕困难,想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他们增强了自信心,又培养他们坚韧的毅力。

  3、交流的形式让学生选

  这样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了自由、民主的氛围,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除了在课堂上认真研读课文,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查阅资料,去翻阅自己家的报刊,有的还在网上查寻……搜集资料之多,面之广,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有一个小组的学生对我国现有麋鹿的数量、种群分布及生存状态作了比较细致的调查。搜集到的资料如何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呢?我没有去干涉,而是鼓励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安排,第二课交流时,有的小组在班级办了个图片展,有的小组写了小调查报告,有的小组进行现场介绍……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很好。我用欣喜的目光看着他们,情不自禁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一首小诗:“别看我们年龄小,其实人小心不小。谁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再做居高临下的权威,而要做一个引路人,做学生的好伙伴,与学生共同参与读书,探究的劳动是十分有意义的。

  三、效果让学生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的欲望。”教学活动评价的意义就在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让学生知道评价的结果,更应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以及同学取得成功的快乐,从而更好地调动他们学*的积极性。

  1、主动放权

  2、此次活动由于是分小组进行的,在总结评价时,我没有自己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直接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人。让他们在小组内谈谈本课学*的收获,尤其是自己参与探究过程的感受。让他们评小组内表现最突出的学生。学生都感到这种探究性阅读与以往的学*相比虽然自己花的时间多一些,但学到的东西更多,印象更深,感到更快乐。

  2、适当示弱

  我们的古人早就发现“师不必贤于弟子”。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尤其如此。我们的教师应客观地看到这点,放下架子,适当示弱,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求真务实、不唯师是上、敢于质疑的品质。在本课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不仅对全班学生的学*积极性以及所取得的效果作了充分的肯定,还情不自禁地对同学们说:“《麋鹿》这课的`学*,让我重新认识了大家,你们是研究麋鹿的小专家,给老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我也知道了不少关于麋鹿的知识,你们是我的一课之师。”学生听了个个兴奋不已。我想他们一定尝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

  3、注意延伸

  学*是没有止境的。一篇课文只是一根链条上的一个小点,为了让学生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我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课文,看看哪些内容我们本可以进行探究的;看看后面的课文哪些我们还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学*。这样做目的在于告诉学生,探索亦无止境,今后应用探究的方法学*;不同的课文所选择的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一个会学*的人应当学会选用最恰当的方法取得最佳的学*效果。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围绕这个重点,我设计让学生搜集资料,初步认识麋鹿,课堂上抓住你知道了麋鹿的什么来教学。补充阅读有关的保护野生动物的资料,让学生意识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麋鹿,读有关的阅读材料,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学生课堂上听讲的都很认真,读课文正确、流利,声音也很洪亮,回答问题也比较到位。

  唯一感到不足的是:课堂气氛没有学其他课文时活跃,可能是说明文本身的文体特点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热情吧。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堂伊始,我出示了一段自己组织的话,三个小节,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段话,可以说发挥了多重功能。

  (1)就识字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在浓缩的语境中集中识字的功能。因为这一段话,与课文内容相匹配又巧妙地将新词融合其中,学生在读这段话的过程就是复认生字的过程。事实上,学*生字,如果老师一味鼓励甚至强求学生想一些独特的方法认字,例如编谜语、编故事等,只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其实,大部分字词只要反复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在头脑中留下烙印。

  (2)就文章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一般我们在实践中有这样的倾向:以为整体感知就是把课文读一遍。殊不知,整体感知阶段,并不意味放弃教师的指导,这一段“开场白”,就是一次有效的示范。其中,老师板书概括性的词语,既帮助了学生梳理了文章结构,又为学生概括课文大意提供一些支架,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学课文的第三部分“麋鹿的传奇经历”时,我按照年代的不同,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范例填好这张表格,学生填表格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课文内容熟悉的过程,而且,填表格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发展,而且表格中既包含了麋鹿的各个时期的生存情况,也有生存地点的不断变化,所以说从这张表格就可以感受到麋鹿生活经历的坎坷,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这样引导学生感知麋鹿经历的传奇也就较为容易了。

  教学完《麋鹿》,反思的时候我忽然对教学对话又有了一些认识。

  对话是课堂教学的部分过程,也就是说教学过程并非每一个环节都是用了对话的方式,也不需要每一个环节都用对话的方式进行。对话的内容、目的、方式、进程等,主要是由教师主导的。这些因素,教师还可以预设。

  例如《麋鹿》一课(苏教版六A上),同样的内容麋鹿的外形、生活*性、神奇的经历,可以教简单的内容(知识性地了解麋鹿,学会生字词,读读课文),可以教中等难度的内容(不仅了解知识性内容,还知道作者怎么写的,学*部分写作方法),还可以教学生最难理解的内容(生活*性和麋鹿外形的关系,写传奇经历的作用,麋鹿命运与祖国命运的关系等)。这些是由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和决定的。我的选择是中间者。因为采用对话的方式,是为了学生更主体地学懂内容,而学*的内容和目标是教师预设的,因此说对话的目的是由教师主导的。对话的内容、方式、进程等,是由教师主导的,也是这个理由。

  本课我教的内容是:麋鹿的外形描写,描写的顺序和层次,写传奇色彩目的是为了突出神奇。第三部分的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麋鹿的经历复杂,学生要深究,会花费很多课堂时间,对学生语句表达能力的训练点似乎也不是很好找。但是可以让学生懂得怎么将*作写得吸引人。这在实际作文的构思中会有较大引导作用,属于开拓学生最*发展区作用的内容。而前面一些内容是直接有益于学生*作能力提高的练*。

  教学写作的顺序是让学生读完课文中外形描写之后通过对话实现的。以下是片断:

  师:马骋远,你能介绍一下麋鹿外形上的特点吗?

  生:麋鹿角似鹿面似马尾似驴蹄似牛。

  师:不够顺畅,那是因为对麋鹿外形的介绍顺序不是很明白,请大家分析一下,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它的外形的?

  生:是按照角、面、尾、蹄,从前到后,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

  师:是的。这是写作介绍动物人物的基本方法,也是我们应该培养的`语文基本素养。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不要提笔的时候就忘记了。再请大家练*说一遍。

  生:麋鹿角似鹿,面似马,尾似驴,蹄似牛。

  描写有层次的教学,我抓住了介绍麋鹿的生活*性这一段,在介绍繁殖能力的时候,将雄麋鹿的角生长情况介绍得很清楚。两岁长角,六岁长成。但是,角的形状,在上一个自然段写麋鹿的外形特点中就有介绍,为什么不在那时候一起介绍呢?

  生:这里是介绍麋鹿的小时候,上面是介绍成年鹿的情况。

  师:这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这是重点讲生长情况,上面师介绍成年鹿角。

  师:上面是介绍麋鹿角的特点。这里是介绍麋鹿的生长发育情况。说的是两种情况,因此分开写。可见,作者的写作层次很清。

  理解传奇经历的时候,我总觉得没有什么好教的,就是一个经历,一个故事。琢磨的结果是,写经历是为了进一步突出麋鹿的神秘特点,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于是让学生注意时间和麋鹿数量的那些数据,懂得一个故事大概。让后探讨这部分内容的写作目的。

  教完之后觉得还是挺满意的。一篇文章可以教学的语言训练点是很多的,针对我班学生写作顺序、层次不够清楚,写作时对方法的运用不够自觉的特点,将这两点作为相对重要的内容来教,是目中有人的做法。时间也显得紧绷绷。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教学教学设计 (菁华5篇)

  本次课是一堂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游戏教学的研究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新课程目标,学生身心发展水*而进行构思和设计,模拟地震发生时情景,通过师生互动游戏和学生自编自创游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锻炼的成功感和愉悦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激发*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次课的特点是以游戏贯穿始终,在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音乐作背景进行渲染和烘托,本课是对高中体育健康教育专题知识结合室外游戏教学的一种创新和探究,旨在为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提供素材。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次课练*,了解地震知识,学会自救与救护技能;发展学

  生奔跑能力和灵敏素质。

  2、 让学生体验 “自救与救护”等游戏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和创编多种自救和抢险的方法;体验遇险、逃险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心理承受力。

  3、树立团队合作和安全意识,养成互相关爱的优良品质,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二、教学重点

  自救与救护的技能掌握;

  三、教学难点

  学生自编自创救护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引导与讨论探究相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讲解与示范和小群体教学法相结合,指导学生实践;

  五、教学流程

  本课教材选择的是根据新课改以来,新课程理念结合健康教育专题及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而设计的一堂研究课。

  (1)开始部分我安排了一些原地队列练*,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惯和严谨的学风。

  (2)准备部分我安排了“摸四位“和“击掌不报数”两个小游戏,主要让学生学会快速反应技巧,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3)基本部分的教学过程我注重师生*等互动,也注重师生和生生评价。模拟地震发生时“自救与救护”游戏,主要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及灵敏等身体素质,设立了救护“组织奖”“创意奖”和“抗震救灾勇士”称号,主要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和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课的重点体现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相关互动游戏后,以及教师的暗示和启迪,各组自编自创探究合作,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游戏创编能力。通过设立竞赛奖项,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 结束部分采用配乐舞蹈放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身体放松的同时愉悦身心。

  六、学情分析

  1.高中一年级是学生的个性、价值观、*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体能,技能和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我教学时,注重学

  生*惯的养成教育和基本技术,技能的培养;

  2.高中学生因身体条件、运到技能和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因此,我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新课程目标的要求,把身体素质练*和基本运动技能的提高以及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整合在一堂体育游戏课中,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就感和愉悦感。

  3.高中一年级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意识比较强,在教学过程中预设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实践并小结,教师进行及时点评和激励。

  七、教学效果预计

  通过教学95%以上同学掌握地震相关的基本常识及地震发生时的救护技巧,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练*,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等融洽,基本达成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古筝历史的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古筝

  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体验部分流派乐曲的音乐内容及音乐情绪,能够分析出流派形成的原因

  3、通过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让学生体会古筝与音乐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介绍古筝历史

  2、欣赏古筝主要流派的代表曲目,感受其风格特点

  3、具体曲目片段的欣赏与分析

  三、教学资源

  ㈠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知识面比较广、求知欲强、接受能力强,但是对于*传统音乐了解得较少。也正是基于此,通过这节课的学*,加深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艺术的独特魅力有所了解。希望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的同时,更能从中体验到*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㈡教材分析

  1、古筝的流派

  古筝是一件极具中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音色优美、善于表达深沉广博音乐感情的乐器。自秦、汉以来,古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相融汇,形成了各种具有浓郁地方风格的流派。现今*古筝的流派主要有以下几个:山东筝派、河南筝派、陕西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福建筝派、内蒙筝派和朝鲜筝派。

  2、古筝主要流派的风格特征

  陕西风格筝曲的鲜明特色,首先是音律上的特殊性和二个变音的游移性。七声音阶中的四级音编高,七级音偏低。所谓偏,当然不是半个音。这两个音又游移不定。一般来说,是向下滑动紧靠下一级音的;其次,在旋律进行上,一般是上行跳进,下行级进的。第三,在弹奏时的左手按弦,使用大指较多,这是出于旋律进行需要而必然使用的技术。第四,风格细腻,委婉中多悲怨;慷慨急楚,激越中有抒情。

  浙江古筝又称武林筝,起自浙江杭州,盛于上海,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古筝流派。风格特点明朗、细腻、绮丽、幽雅,充分表现出乐曲丰富的内涵和丰满的感情。

  3、影响古筝流派形成的因素

  首先,古筝的流派形成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其次,古筝流派的形成是受地域文化、审美*惯的影响。

  再次,古筝流派的形成受到艺术家审美个性的影响。

  从南、北两大派别来看,南派筝一般比较幽雅、柔美、稳重、含蓄抒情,注重内在感情的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少; 左手按揉弦变化较多,比较细腻、圆润、柔慢、重韵味。弹奏起来曲调温文尔雅,细腻动人,深具柔和的南国风情。北派筝一般较泼辣、粗犷、重形象表现,效果性的东西较多; 乐曲起伏较大,有跳动感; 弹接力度也较大,气氛比较强烈; 右手技巧较南派多,也较南派难,但左手的揉按细腻变化少些,揉按一般较急较深,效果则尖硬些。其出音高亢嘹亮,苍劲有力,豪爽奔放,刚中有柔,庄重古朴,深具中原韵味。

  4、古筝流派的传承与创新

  艺术的生命在于变化和创新。古筝流派在历代不同演奏家的改革创新中得到流传和发展。古筝艺术同样只有在继承中创新,才能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个筝派如果仅仅停留在传承的基础上,没有创新,就会慢慢迷失发展的方向。只有技法创新,创作的创新,演奏风格手法的多重创新,才能使流派不断向前发展。传承与交流时创新的基础,前者是内部吸收,后者是外部借鉴,两者缺一不可。传承与创新是流派发展古筝艺术的原动力。创新离开了传统的继承,古筝的独特艺术个性和艺术风貌就难以延续和传承下来,古筝艺术的创新也将失去意义。继承传统是为了创新,创新也离不开传统“法度”,要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架起一道桥梁,既能使优秀的古筝传统得到继承,又要勇于创新。

  四、教具、教学手段

  课件、古筝

  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五、教学过程

  ㈠导课

  1、课前播放筝曲《高山流水》片段,营造课堂气氛,导入新课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麋鹿》教学反思菁选

《麋鹿》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麋鹿》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的课题实验,我选择了《麋鹿》这篇课文,仿照“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科组里上了一节研讨课。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达到这一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自学指导:

  1、自读2—4自然段,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2、认真阅读5—7自然段,完成表格,并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3、默读第一自然段,你觉得麋鹿的生活怎样?围绕这三点自学指导,通过让学生自主读文、交流、检测来进行教学。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在教学课文第三部分“麋鹿的传奇经历”时,我按照年代的不同,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范例填好这张表格。学生填好表格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熟悉的过程,而且,填表格这种方式也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发展,而且表格中既包含了麋鹿的各个时期的生存情况,也有生存地点的不断变化,所以说从这张表格中就可以感受到麋鹿的生活经历的坎坷,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这样引导学生感受麋鹿经历的传奇也就较容易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很顺利,可能是我太高估了自己的学生,觉得学生应该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表格的填写,所以就想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己填,结果却收到相反的.效果,学生花了很多时间也没能完成这张表格的填写,以至于最后的课堂练*来不及完成。过后,听了老师们的建议,如果我降低了填表的标准,让学生进行表格的补充,可能就会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让多些学生来练*讲解。

  另外还让我感到不足的是课堂气氛没有学其他课文时活跃,可能是说明文本身的文体特点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热情吧,也可能是学生看到有其他老师在听课,而感到有些拘束,怕回答有错,不敢贸然举手发言。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将会成为我今后在课堂上的努力方向。

  我这次在科组里带头上的第一节“先学后教”实验研讨课,虽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当我看到全班同学(包括那几位差生)都能静下心来读书找答案时,我知道,我的教学方向是对的,我将把这一教学实验进行到底。

  学完《麋鹿》,我组织学生观看了电视记录片《麋鹿》,我特别让学生留意解说员的语言。告诉他们看完后也让你做一回讲解员。或许是电视太好看了,节目结束后学生有些意犹未尽;或许是解说员的语言太优美了,学生有些“望而生畏”,教室里的气氛并不热闹;怎么办?就让这个环节草草收场?我有些懊恼了,忽然脑海灵光一闪,换一种方式试一试?让这个活动更贴*他们的`生活与心灵!或许讲解员离他们的生活太遥远了。于是我又补充道:“如果你愿意把自己当作麋鹿来介绍,用麋鹿的口吻来介绍你的长相、生活*性和生活环境以及你们家族的传奇经历,一定会更有意思!”话音刚落,我果然看见了孩子们的眼中闪现了亮光,笑容再次绽放,教室里小手如雨后春笋般窜了出来!

  “大家好,你们知道吗?我曾经可是姜子牙的坐骑,你们的老祖宗们称呼我:‘四不像”,知道为什么吗?”

  “同学们,你们好!你们现在在我们美丽的家园——大丰自然保护区,这里非常适合我们生活,因为这里。”

  精彩的发言在继续,望着孩子们兴奋的脸庞,我欣慰,我们的教学不就是为了他们的笑容吗?

  【教学反思】

  《麋鹿》是一篇说明文,从外形特征、生活*性、传奇经历三个方面介绍了麋鹿这一珍稀动物。因为文章的语言浅显易懂,所以我对本课教学作了一些修改。对课堂教学的处理重在选择教学方法上。对课文的教学,我采用了先激发兴趣,再教学外形特征、生活*性、传奇经历。在教学麋鹿的奇特外形时,我先让学生读书,然后看图断哪是麋鹿。在学*外形特征和生活经历时,我让学生看看书上是如何介绍的,最后再让学生模仿讲解员的形式来介绍麋鹿或把自己当作是姜子牙来向众神仙夸耀自己的坐骑,学生很感兴趣。在学*麋鹿的`传奇经历时,我采用长文短教。并让学生说说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课文教下来,感觉环节设计很流畅,教学的方法也很适合。

  在这儿,我想说,教学方法处于不断的更新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更没有可以运用一辈子的方法,不断地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地推陈出新,才是课堂教学的出路。

  【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有关麋鹿的哪些内容。为了能更好地了解麋鹿外形特点,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找到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句子,边读边想像麋鹿的样子。有条件的可以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察。在朗读和观察中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

  2、课文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这一部分,作者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写的,条理很清楚。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经历的“传奇”。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麋鹿这种珍惜动物,几经灭绝的危险,如今又回到了故乡中国,我们应该好好保护它。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文章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堂伊始,我出示了一段自己组织的话,三个小节,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段话,可以说发挥了多重功能。

  (1)就识字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实现了让学生在浓缩的语境中集中识字的功能。因为这一段话,与课文内容相匹配又巧妙地将新词融合其中,学生在读这段话的过程就是复认生字的过程。事实上,学*生字,如果老师一味鼓励甚至强求学生想一些独特的方法认字,例如编谜语、编故事等,只会将简单问题复杂化。其实,大部分字词只要反复出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在头脑中留下烙印。

  (2)就文章教学的角度看,这一段话帮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一般我们在实践中有这样的倾向:以为整体感知就是把课文读一遍。殊不知,整体感知阶段,并不意味放弃教师的指导,这一段“开场白”,就是一次有效的示范。其中,老师板书概括性的词语,既帮助了学生梳理了文章结构,又为学生概括课文大意提供一些支架,可谓一举两得。

  在教学课文的第三部分“麋鹿的传奇经历”时,我按照年代的不同,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范例填好这张表格,学生填表格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课文内容熟悉的过程,而且,填表格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发展,而且表格中既包含了麋鹿的各个时期的生存情况,也有生存地点的不断变化,所以说从这张表格就可以感受到麋鹿生活经历的坎坷,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这样引导学生感知麋鹿经历的传奇也就较为容易了。

  《麋鹿》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教材中一篇常识性课文。课文条理清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学*,真正读懂文本,是一直困扰常识性课文教学的难题。曾有专家指出,指导学生学*作品,最大的成功就是读后要让孩子有一种想表达自己获得的愿望,那就是触发了学生的兴奋点。因为“读”是理解语言,是从外到内的吸收,是“信息的输入”;而“说”是运用语言,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是“信息的输出”。

  我在教学这一课时,想尽方法激发学生“想说”,引导学生“善言”,在看似不经意间让学生把自己的获得的知识积极自主地表达了出来。在学生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后,我引导学生学*麋鹿的外形特点。

  师:刚才同学们读课文后,大致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假如这个时候出现一头鹿,(多媒体出示一头鹿)你能判断是不是麋鹿吗?

  生:画面上这头不是麋鹿,虽然它也叫“四不像”,但它真正的名字叫驯鹿。

  师:那它为什么是驯鹿而不是麋鹿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课文的相关段落,到课文中去寻找理由。找到一条,请你用笔,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一条,找到一条不要急着举手,可以找

  第二条、第三条,甚至更多。

  (学生自己进行阅读,老师巡视指导,适时指导学生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随机板书:角、尾、蹄、毛色。)

  我们以往在教学麋鹿的外形部分时,一般是让学生说说麋鹿外形每部分的特点,而学生只是把书上的句子读一读,至于是否真正理解并没有有效落实。而我这一堂课上并没有这样简单处理,而是借助形象化的驯鹿图来做比较,让学生根据文本中的有关词句进行判断,这样就使学生能够细心阅读文本,潜心领会文本。

  在教学传奇经历这一部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自由读文,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在学生学当讲解员时,出示了填空:

  3000多年前,( );

  汉朝,( );

  1865年,( );

  1900年,( );

  1967年,( );

  1986年8月,( )。

  在填空的辅助下,学生能把麋鹿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讲述下来,只是缺乏个人的理解(因为他们都在复述课文),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不理想了。

  整堂课,学生发言比较积极,学*氛围比较浓厚,尤其是教学外形特点这个环节,学生对寻找图片上那头不是麋鹿的理由很感兴趣,在充分朗读后一一说出了理由,从而认识了麋鹿的外形特点,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学期,学校开展了“活动导学”的课题实验的赛课,我选择了《麋鹿》这篇课文,按照“信息技术方法”的教学模式上了一节这节课。

  《麋鹿》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通过本课的教学主要让学生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达到这一学*目标,我设计了三个活动单:1、复*检查生字词、多音字,课文段落等。2、自读2-4自然段,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3、认真阅读5-7自然段,完成表格,并说说麋鹿的传奇经历。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意识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了解了麋鹿的外形、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在教学课文第三部分“麋鹿的传奇经历”时,我按照年代的不同,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范例填好这张表格。学生填好表格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课文熟悉的过程,而且,填表格这种方式也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发展,而且表格中既包含了麋鹿的各个时期的生存情况,也有生存地点的不断变化,所以说从这张表格中就可以感受到麋鹿的生活经历的坎坷,漂泊不定,颠沛流离,这样引导学生感受麋鹿经历的传奇也就较容易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是很顺利,可能是我太高估了自己的学生,觉得学生应该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表格的填写,所以就想全部放手让学生自己填,结果却收到相反的效果,学生花了很多时间也没能完成这张表格的填写,以至于最后的拓展:介绍珍稀动物,写好广告用语匆匆完成。

  另外还让我感到不足的是课堂气氛没有学其他课文时活跃,可能是说明文本身的文体特点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热情吧,也可能是学生看到有其他老师在听课,而感到有些拘束,怕回答有错,不敢贸然举手发言。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学生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将会成为我今后在课堂上的努力方向。

  这一节课,虽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当我看到全班同学(包括那几位差生)都能静下心来参与到小组活动,我就觉得教学方向是对的,我将把这一教学实验进行到底。

  《麋鹿》主要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课时,我认为有以下几点较为成功:

  1、教学环节设计充满趣味,调动了学生的学*兴趣

  本课的精彩设计弥补了说明文语言*时枯燥的不足。其中让学生“看图读文辨麋鹿”这一环节充满了童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学*活动,课堂气氛也达到了高潮,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精心设计,整合教材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主动参与,课堂上我十分注重学*的自主性,问题的开放性,师生交流体现民主和*等,体现课堂生活的真实、自然。其中最突出的亮点为“麋鹿的传奇经历”的教学,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传奇经历的?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概括麋鹿的传奇经历并画出示意图。这样在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使认识更深入,学*更有效。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是有效的,高效的,也能体会到课堂上弥漫着创新的气息,如本节课中设计的让学生谈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化阅读的重视,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探究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3、教学手段灵活,多媒体的运用优化了课堂教学

  通过图片、视频的有机结合,使本课课件制作精美,多媒体生动形象、适时的演示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兴趣,调动了学*的积极性。

  尽管教学中能够紧扣主题施教,较好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没有落到实处。由于本课是一篇说明文,语言比较*实,不容易读出感情来,因此课堂上过分重视了学生探究解疑的学*活动,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使有感情的朗读流于形式,没有很好地落实。

  另外,课堂节奏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总之,对教材的充分研读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我会继续努力,让课堂教学更精彩!

  从体裁上来看,这是一篇带有科普性质的说明性短文。文本的主角是麋鹿。为了更好地把这种奇特的动物介绍给大家,作者煞费苦心通过巧妙的编排把原本枯燥的科学性的小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画面语言传递给了我们。就像一幕略带神秘色彩的科幻电影,连续不断地吸引着观众的眼球。

  电影的开始,首先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幅十分神秘的背景画卷:“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接着剪影闪现: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画外音:人的脚步声。结果:“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寥寥几笔,麋鹿的一些基本特点跃然纸上:群居,胆小,机敏。这一段虽然不长,但是给人留下十分鲜明的印象,在说明中加入适当的描写,就有这样的效果。

  在说明麋鹿的外形奇特时,作者不仅写出了麋鹿的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而且和《封神榜》中的姜子牙的“四不像”进行了比较,十分有趣。第三自然段还有麋鹿外形的具体描写。这里仍用了比较的方法,麋鹿虽然是鹿的一种,角似鹿,但是也有不同,那就是站立的时候麋鹿的角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多说一句,按照达尔文进化理论来看,这或许也是麋鹿几乎灭绝的一个原因吧。角对于大多食草型的动物来说,是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武器。但是,角尖朝后,如何更好的攻击别人,保护自己呢?难怪要濒临灭绝了。这是题外话。至于真正的灭绝原因,我想后面有说明,从麋鹿自身来讲,那就是生殖能力很低,和熊猫一样。

  外形特征可用对比的手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它的生活*性呢,则与它的外形特点密不可分,长尾巴、宽蹄子都是为了适应沼泽的生存环境。尾巴长,便于驱赶沼泽中大量的蚊蝇;蹄子宽,这样在沼泽中行动更敏捷。

  麋鹿的经历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依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介绍:一、从3000年前就有,到1900年后在国内绝迹,其间几度兴亡,这里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的原因,但是文章中强调的不是“天灾”而是“人祸”;二、流浪到各国,成为全世界的财富。麋鹿能有今天的辉煌,我觉得是否也要感谢当时的“盗鹿者”呢?如果没有他们,麋鹿是否就真的绝迹了呢?当我们在谴责“掠夺者”的时候,是否想到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他们也是一个“保护者”,当然前提不是为了自己去谋私利;三、回归故土。想当年国破家亡,身似浮萍,现如今国富民强,幸福回归。麋鹿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紧密相连。

  另外,作为科普性的说明文章,文章中的语言科学性也很强。文中出现的数字,都经得起考验。关于麋鹿的生活*性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让人信服。经历虽然充满传奇色彩,但并不是人们的恣意揣测,而是有据可查。遣词造句也能够注意到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这也是此文语言运用的一个特点。例如:“放养”和“饲养”,“陆续”和“相继”等。虽然看着相似,但是颇有不同。仔细咀嚼,“意”味顿生。

  围绕着“自主与合作”的学*方式,在学生学*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这方面,我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独立完成所出示的学*任务。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时,我让学生围绕着“麋鹿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这个问题展开小组合作。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课堂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的机会,尤其是一些后进生的踊跃参与,更是让我感到欣慰。因为这是一节研究课例,孩子们也许出于集体荣誉的考虑,他们都能认真听课,积极发言,也都能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一些在常态课上从不主动发言的孩子,这次,也勇敢地举起了自己的手。

  自从接任这个班以来,学生上课发言不积极已经众所周知。学校很多老师都了解这些情况,而且,这个班的孩子喜欢“人云亦云”,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也是难得一见,而且总是表现在个别学生身上。这节课,孩子们反常的表现也让我抓到了教育的契机,更让我看到了希望,使我不再认为孩子们的`沉闷成为定性,这是完全有转机的。我想,我应该在调动孩子们发言、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兴趣方面,在另辟捷径,想别人不敢想,做别人不能做的,突破陈旧的方法观,给学生一些富有新意的更贴*学生实际让他们喜闻乐见的课堂。

  读书以来,也多少学到了些理论,从学生的发展规律到语文学科主要任务的把握上,都有所收获。但真正运用到课堂,却并非始建简单易行的事情。读书,记忆很容易,理解一些理论也不算多难的事情,但要把这些理论收获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实际中,对我来说,还学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寻求方法。:“激发孩子的学*兴趣”这句话,不致被我说过多少遍,也多少想到过一些颇为幼稚的方法,而今,一些方法在学生身上已经成为过去,已经成为老生常谈,已经不能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了。在这儿,我想说,教学方法处于不断的更新中,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更没有可以运用一辈子的方法,不断地结合学生实际,不断地推陈出新,才是课堂教学的出路。

  《麋鹿》一课,很适合孩子进行自主探究性学*。充分地检查完孩子的预*情况后,让孩子自学课文,了解文章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的。然后交流总结,明白文章写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接着,重点学*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这一部分的学*也充分发挥孩子的自主学*能力,自主学*课文,画出文中描写麋鹿外形特点的语句,感受它的特点。之后集体交流,了解麋鹿角、尾、蹄、毛色的特点,以及各部分的作用。难道课文的重点只是这些吗?很显然,文本想表达的还有更加深刻的含义。应该激发孩子情感深处的涟漪,拨动孩子心灵的`琴弦。

  一堂课学生收获的大小,取决于其语言表达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如果能够提高语文训练意识,自觉地*衡阅读训练和表达训练的时间,就能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行之有效的表达训练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我们现在的小学生,特别是十岁以上的儿童,已进入人生的“第二断乳期”,他们开始敏感地意识到自己在精神与人格上的独立,想扑腾着理想的翅膀独自飞入高空,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他们也不再轻易放弃自己的观点。这正是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的非常有利的时机。作为教师应根据探究性学*“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善于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

  在教学苏教版第十册第十一课《麋鹿》时,我就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并很有感触。

  一、问题让学生提

  传统教学中课堂上的大多数的问题都是由教师在备课时精心设计出来的。课堂上教师提问时,学生答的内容如果能与教师心中的“标准答案”一致,教师就会感到非常满意。殊不知,探究从提出问题起步,而问题是智慧火花。“学问学问”,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而且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去探究。这是新课程对我们的要求。《麋鹿》这课虽是记叙文,但知识性很强,语言通俗易懂。加之麋鹿是珍稀动物,动物园中几乎没有它的身影,很多学生连见都没有见过。很容易激发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因此我决定一改以往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发问、自己探究。

  1、扣课题发问

  为了激发学生学*的兴趣、探究的欲望,在揭示课题时,我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如果你是本文的作者,你想向大家介绍些什么内容?”由于*时我很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很高,提出了许多的问题:“麋鹿是什么样子的?它生长在什么地方,它的生活*性怎样?……”我把这些问题一一揭示出来,其目的有二:一是表示尊重学生的求知欲望,对学生提问的认可;二是作为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的引导。


《麋鹿》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6)

——课文《麋鹿》教学设计范文五份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知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学生交流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认读麋,知道是鹿的一种,出示麋鹿的图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片详细介绍麋鹿的课文。

  这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我们五年级同学有信心学好它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自读要求:

  1、A、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反复来回地多读几遍。B、思考一下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麋鹿的。

  2、学生自读课文

  三、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正音;或者提醒那个词读时需要注意。(悄无声息)

  从课文第一小节写的是什么呢?(生活场景)麋鹿生活的环境可以用文中那些词来描述下。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生读,正音;注意“坐骑”的读音和姜字的写法

  这一小节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外形)麋鹿的外形怎样?这样的外形让我们感觉这麋鹿怎样?交流,齐读外形。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生读。正音。读的时候,还有哪些词语要注意。“跋涉”“哺乳”相机理解。跋涉这个词是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一段中你又了解了些什么?从文中那句话了解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相机进行“沼泽”的理解

  这一段告诉有关麋鹿方面的知识真多,其实这些都是与麋鹿的什么有关?

  (生活*性)

  课文中除了这一段外,还有没有其它自然段与麋鹿的生活*性有关

  4、指名读第4自然段,理解“繁殖”

  5、第5—7自然段学*。

  找出时间的定性词,按时间指名学生读,相机纠正难读的字词和

  随文对“颠沛流离”的理解。

  四、整体回归,概括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整体回归课文内容,并指名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

  教师进一步指导概括方法。

  板书:麋鹿

  外形奇特生活*性传奇经历

  教学评价:

  阮开芳:教师把新课标理念贯穿始终,坚持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

  王薇:《麋鹿》一课,文章内容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很适合孩子进行自主探究性学*。张老师充分遵循学生学*的规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以读为主导,灵活机智地引导学生随文识字。

  杜海: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内容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体会词语在文中的表达的思想情感。

  王桂芝:尊重学生的学*需求,耐心引导组织学生读好难读的字词语,切实指导学生学*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让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更扎实有效。

  侯成果: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个人认为张老师的这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比较墨守成规,固守地按照逐段朗读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得到体现,教学机智和策略需进一步提高。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

  本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特别是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结合多媒体的展示更直观地让学生对麋鹿与普通鹿的外形有深入的了解,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教学中引领学生用解说词的形式将书上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从而促进学生对关键词句的真切感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清课文层次。

  3、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用解说词的形式介绍麋鹿。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性。

  教学难点:

  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复旧引新

  1、谈话: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在课本上学过的珍稀动物吗?(学生回答)

  出示: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另一种珍稀动物,它就是麋鹿,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提醒“鹿”的笔顺)

  【设计意图:本设计在于激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为新知的学生做好准备。同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收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使学生的终生学*着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由课题预测课文的内容

  2、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词的音,读通句子。

  3、交流检查:

  出示:麋鹿:俗称“四不像”,曾是姜子牙的坐骑,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自然繁殖率很低。麋鹿在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由来已久,曾在汉朝时销声匿迹,直至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后惨遭厄运,或遭杀戮或颠沛流离,幸英国贝福特公爵的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回归故土,种群发展到*千头,悄无声息地生活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1)指名读,正音。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导书写:沛、殖、涉。

  4、理清课文脉络: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主要介绍麋鹿的哪些方面?(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性和传奇经历。)

  5、验证预测

  过渡:想对麋鹿有更深的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走*麋鹿。

  【设计意图:出示包含课文中生字词的一段文字,既能检测出学生对生字词的理解,更能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随后安排用更简洁的话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概括信息的能力。三个生字的指导环节不容忽视,识清形、写好字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素养。先预测课文内容再进行验证,能充分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也为以后的阅读提供好的学*方法。】

  三、细读2—4自然段,走*麋鹿

  1、默读第2—4自然段,用横线划出麋鹿外形特点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麋鹿生活*性的句子。

  2、交流

  (一)、麋鹿外形特点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