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

首页 / 教学设计 / | 2022-10-03 00:00:00 教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

  【课时安排】

  第一课内容:安排材料的方法,分段,“果然”一词的运用。背景,人物的性格特点总体感受,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深入理解。

  第二课内容: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忠厚守信,曹操的多疑具体的理解。第二段人物对话时玄机的理解,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想象描述。全文整体理解,总结。作业。

  【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了解相关背景。按课后问题思考,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背景。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初步了解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守信忠厚,曹操的多疑谨慎。

  3、能正确使用“果然”造句。

  4、了解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并分段。

  5、说出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介绍背景

  1、揭题。

  2、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

  3、谁知道这三国指的是哪三国?三国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介绍背景: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孙权、刘备联合对付曹操的时候。

  二、检查预*

  1、通过昨天的预*,你知道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书: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2、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国的?什么身份?教学:都督(dū)。

  三、初读课文

  1、草船借箭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单说说。(填空提示)

  2、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最关键的是哪一部分?(找到关键材料,找出起因、结果给课文分段)

  3、说说安排了哪几个材料?

  4、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文中的诸葛亮和周瑜等四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能用一个词来评价吗?)

  板书:

  妒忌、神机妙算、守信、多疑(理解这两个词)

  四、细读课文

  1、探究人物的特点:两组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组曹操,一组鲁肃。

  2、交流:

  ⑴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雾大到什么程度?

  这是偶然还是原就料到?何以见得?

  板书:

  识天象

  预料的和事实的一样,可以用一个“果然”连接。

  运用“果然”说句子。

  ②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曹军水寨去受箭。

  一字儿摆开有何用意?出其不意。

  船的阵式有何变化?为什么这样调头?

  板书:

  周密部署

  ③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④ 鲁肃答应了,他并不了解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板书:

  识人心

  ⑤ 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

  ⑥ “希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要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1000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这叫什么?

  板书:

  识地理

  ⑵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识地理,懂阵法。

  这些条件少一条行吗?为什么?

  出示诸葛亮的话(出示幻灯):

  “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军情,不明阵图,乃庸才也”。

  齐读取箭经过,想象当时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态,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后记录〗

  1、本课设计的主要特点:运用自主学*的方式理解人物的性格:

  ⑴ 通过预*,学生已经总体感知到周、诸葛、曹、鲁等人的特点:

  分组后,让不同的组承载不同的任务,具体地感知。反馈交流部分,本课重点围绕“神机妙算”进行交流。学生能抓住具体的句子,说明借箭的必要条件,从而理解诸葛的“神机妙算”。对于理解是到位的。

  ⑵ 注意到了语文的工具性要素训练:

  其一,让学生在提示的引导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简要地概括事件的内容。其二,抓住关键内容,梳理出事件所安排的四个材料。自以为,这也是本课体现工具性的一处有意识的设计与实践。

  2、问题反思:

  ⑴ 尽管理解是到位的,但是学生参与交流的面不广,其原因:有的是学生不敢说这种心理原因,有的是学生确实没有感知,不理解。

  ⑵ 朗读的时间不足:

  按照现在“读中感受”这种观点来看,只有充分读才能有充分的理解。这是对的。但事实上,尽管读得不多,但学生默读的时间还是充分的,特别是课前预*比较到位(读5篇,并对主要问题进行过思考)。所以并不影响学生的理解。问题是:公开朗读的次数较少。朗读与理解的有机结合,对我来说是弱项。以后重点拿几篇抒情性较强的课文来练*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

  ⑶ 在板书出借箭成功的四大要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

  是这样引的:知人心,懂天象。那么诸葛对于顺风顺水的把握可以怎样概括?结果学生仍不能用三个字概括,最后还是本人说出:明地理。对于“一字排开”,船头的调向,应该概括为:懂阵图。时间关系,尚未概括,只能留待明天,也是本课遗憾之处。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

  一、教学设计:

  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讲学结合,一学为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

  2、了解古代军事知识:都督、军令状、水寨、弓弩等。

  3、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什么地方。

  四、教学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和成语

  同学踊跃发言教师小结,对于课外积累多的学生鼓掌表扬。

  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东吴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关于三国的成语:

  望梅止渴三顾茅庐味如鸡肋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手不释卷老马识途木牛流马

  2、学生分组自学

  (1)自学生字生词,不懂的查字典。教师巡视。

  (2)根据写事的继续问的特点分清课文的顺序

  立下军令状—————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认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谙熟人,二是具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三是通晓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讨论。

  (1)《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草船借箭?结果怎样?

  (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于诸葛亮对借箭妙计的通盘考虑和周到的安排

  a、诸葛亮算到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回来时顺水顺风;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手箭。

  c、诸葛亮算好了人,知道鲁素忠厚老实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鲁素见证了诸葛亮取箭的经过,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同学评价。

  5、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3

  【课时安排】

  第一课内容:安排材料的方法,分段,“果然”一词的运用。背景,人物的性格特点总体感受,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深入理解。

  第二课内容: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忠厚守信,曹操的多疑具体的理解。第二段人物对话时玄机的理解,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想象描述。全文整体理解,总结。作业。

  【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了解相关背景。按课后问题思考,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背景。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初步了解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守信忠厚,曹操的多疑谨慎。

  3、能正确使用“果然”造句。

  4、了解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并分段。

  5、说出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介绍背景

  1、揭题。

  2、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

  3、谁知道这三国指的是哪三国?三国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介绍背景: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孙权、刘备联合对付曹操的时候。

  二、检查预*

  1、通过昨天的预*,你知道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书: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2、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国的?什么身份?教学:都督(dū)。

  三、初读课文

  1、草船借箭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单说说。(填空提示)

  2、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最关键的是哪一部分?(找到关键材料,找出起因、结果给课文分段)

  3、说说安排了哪几个材料?

  4、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文中的诸葛亮和周瑜等四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能用一个词来评价吗?)

  板书:

  妒忌、神机妙算、守信、多疑(理解这两个词)

  四、细读课文

  1、探究人物的特点:两组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组曹操,一组鲁肃。

  2、交流:

  ⑴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雾大到什么程度?

  这是偶然还是原就料到?何以见得?

  板书:

  识天象

  预料的和事实的一样,可以用一个“果然”连接。

  运用“果然”说句子。

  ②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曹军水寨去受箭。

  一字儿摆开有何用意?出其不意。

  船的阵式有何变化?为什么这样调头?

  板书:

  周密部署

  ③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④ 鲁肃答应了,他并不了解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板书:

  识人心

  ⑤ 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

  ⑥ “希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要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1000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这叫什么?

  板书:

  识地理

  ⑵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识地理,懂阵法。

  这些条件少一条行吗?为什么?

  出示诸葛亮的话(出示幻灯):

  “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军情,不明阵图,乃庸才也”。

  齐读取箭经过,想象当时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态,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后记录〗

  1、本课设计的主要特点:运用自主学*的方式理解人物的性格:

  ⑴ 通过预*,学生已经总体感知到周、诸葛、曹、鲁等人的特点:

  分组后,让不同的组承载不同的任务,具体地感知。反馈交流部分,本课重点围绕“神机妙算”进行交流。学生能抓住具体的句子,说明借箭的必要条件,从而理解诸葛的“神机妙算”。对于理解是到位的。

  ⑵ 注意到了语文的工具性要素训练:

  其一,让学生在提示的引导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简要地概括事件的内容。其二,抓住关键内容,梳理出事件所安排的四个材料。自以为,这也是本课体现工具性的一处有意识的设计与实践。

  2、问题反思:

  ⑴ 尽管理解是到位的,但是学生参与交流的面不广,其原因:有的是学生不敢说这种心理原因,有的是学生确实没有感知,不理解。

  ⑵ 朗读的时间不足:

  按照现在“读中感受”这种观点来看,只有充分读才能有充分的理解。这是对的。但事实上,尽管读得不多,但学生默读的时间还是充分的,特别是课前预*比较到位(读5篇,并对主要问题进行过思考)。所以并不影响学生的理解。问题是:公开朗读的次数较少。朗读与理解的有机结合,对我来说是弱项。以后重点拿几篇抒情性较强的课文来练*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

  ⑶ 在板书出借箭成功的四大要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

  是这样引的:知人心,懂天象。那么诸葛对于顺风顺水的把握可以怎样概括?结果学生仍不能用三个字概括,最后还是本人说出:明地理。对于“一字排开”,船头的调向,应该概括为:懂阵图。时间关系,尚未概括,只能留待明天,也是本课遗憾之处。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4

  创造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造教育渗透点

  复*前文导入新课

  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

  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回答:

  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导入,保持思维的性。

  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

  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

  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故意延迟,不给齐练)

  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20`

  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5、小结

  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5`

  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五、总结全文

  分清前因后果5`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业

  幻灯片,填空(略)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

  周瑜:妒忌故意迟延不给齐全长叹一声

  诸葛亮:才干只要三天立军令状自有妙用管保有箭

  (大雾漫天)靠*水寨一字摆开擂鼓呐喊掉转船头(放箭如雨)神机妙算

  创造教育得失

  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设计: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时说,他知道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观众听了非常奇怪,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啊!原来这位演员在和大家开玩笑,他的“根据”就是周瑜在临死前哀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为什么还怕诸葛亮呢?学*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

  2、师生共同介绍《草船借箭》的有关资料:

  《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1、检查预*,质疑问难:

  ⑴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迟延:拖延、耽搁。

  才干:办事的能力。

  委托:请别人代办。

  调度:调动、安排。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⑵读出最使你感动的课文内容。

  ⑶交流预*后的初步感受。

  2、自由朗读,学生自悟: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几个人物,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⑵讨论分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第一段:

  ⑴指读第一段,前后位讨论这段写的是什么?

  (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⑵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吗?哪些词可说明并画出来:

  (“挺”、“才”)指导朗读稍重些。

  ⑶默读第一段,幻灯出示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计来陷害诸葛亮。)

  ⑷讨论题,幻灯出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如当面揭穿必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抗曹战线就可能破坏,有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又从大局考虑到与曹军交战必须用箭,于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

  ⑸分角色朗读第一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通过第一段的学*,我们不仅对《草船借箭》的起因有了了解,而且对于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节继续深入学*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教师:周瑜设计请诸葛亮造箭,他的阴谋诡计得逞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周瑜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从第四段中可看出。)

  二、学*第四段

  齐读思考,幻灯出示思考题: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讨论:结果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从周瑜说“我真不如他”看出他的沮丧、惭愧。)

  ⑴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神机妙算)

  ⑵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第三段)

  三、学*第三段

  指读思考: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从哪句话看出。读读,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画在书上。

  (首先算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可以从这里看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

  1、出示幻灯,思考如下:

  ⑴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⑵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因为此时天色微明,大雾封江,可蒙住曹军眼睛,使之不明虚实。诸葛亮了解气象变化,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2、学*第三段,思考,诸葛亮根据什么情况采取什么计策,这样做有什么妙处?圈画出来。

  ⑴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这样布局?

  (船停在既能受到射来的箭,又能靠大雾使曹军看不清虚实,“一字摆开”是为了受箭面积大、数量大。擂鼓呐喊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曹操。)

  这说明诸葛亮熟知地理,于大雾中能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⑵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明虚实之前,不轻易出击,只会放箭压阵,说明诸葛亮知己知彼。)

  ⑶观察挂图,鲁肃和诸葛亮的表情一样吗?说明什么?

  (说明诸葛亮对借箭胸有成竹。)

  四、自学第二段,找出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

  2、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之事:

  ⑴诸葛亮了解鲁肃的为人,忠厚老实,料定他不会泄露机密,可见诸葛亮知己知彼。

  ⑵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船用青布幔子盖起来说明谋划周密、巧妙。

  3、默读全文,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反映他什么特点?

  (因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谋划,所以借箭成功。反映了他足智多谋,具有非凡的才干。)

  五、围绕中心,学*表达

  1、作者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

  2、作者在几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上既鲜明又形象,这是为什么?

  ⑴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

  ⑵因为作者抓住了几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动作不同体现出人物性格各异。

  3、由以上可知,在写作中应怎样刻画人物?

  (抓住人物特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们写作中不能缺少的。)

  六、总结、扩展

  1、通过本文的学*,你认为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各是什么样的人?

  2、为什么同学们对这个故事这么喜欢呢?

  (教师总结注意引导学生对曹操、周瑜两个人物的正确评价及认识,使学生知道他们俩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并不是所谓的坏人,另外强调写作时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

  七、布置作业

  复述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阅读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1)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

  【课时安排】

  第一课内容:安排材料的方法,分段,“果然”一词的运用。背景,人物的性格特点总体感受,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深入理解。

  第二课内容: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忠厚守信,曹操的多疑具体的理解。第二段人物对话时玄机的理解,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想象描述。全文整体理解,总结。作业。

  【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了解相关背景。按课后问题思考,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背景。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初步了解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守信忠厚,曹操的多疑谨慎。

  3、能正确使用“果然”造句。

  4、了解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并分段。

  5、说出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介绍背景

  1、揭题。

  2、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

  3、谁知道这三国指的是哪三国?三国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介绍背景: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孙权、刘备联合对付曹操的时候。

  二、检查预*

  1、通过昨天的预*,你知道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书: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2、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国的?什么身份?教学:都督(dū)。

  三、初读课文

  1、草船借箭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单说说。(填空提示)

  2、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最关键的是哪一部分?(找到关键材料,找出起因、结果给课文分段)

  3、说说安排了哪几个材料?

  4、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文中的诸葛亮和周瑜等四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能用一个词来评价吗?)

  板书:

  妒忌、神机妙算、守信、多疑(理解这两个词)

  四、细读课文

  1、探究人物的特点:两组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组曹操,一组鲁肃。

  2、交流:

  ⑴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雾大到什么程度?

  这是偶然还是原就料到?何以见得?

  板书:

  识天象

  预料的和事实的一样,可以用一个“果然”连接。

  运用“果然”说句子。

  ②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曹军水寨去受箭。

  一字儿摆开有何用意?出其不意。

  船的阵式有何变化?为什么这样调头?

  板书:

  周密部署

  ③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④ 鲁肃答应了,他并不了解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板书:

  识人心

  ⑤ 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

  ⑥ “希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要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1000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这叫什么?

  板书:

  识地理

  ⑵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识地理,懂阵法。

  这些条件少一条行吗?为什么?

  出示诸葛亮的话(出示幻灯):

  “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军情,不明阵图,乃庸才也”。

  齐读取箭经过,想象当时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态,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后记录〗

  1、本课设计的主要特点:运用自主学*的方式理解人物的性格:

  ⑴ 通过预*,学生已经总体感知到周、诸葛、曹、鲁等人的特点:

  分组后,让不同的组承载不同的任务,具体地感知。反馈交流部分,本课重点围绕“神机妙算”进行交流。学生能抓住具体的句子,说明借箭的必要条件,从而理解诸葛的“神机妙算”。对于理解是到位的。

  ⑵ 注意到了语文的工具性要素训练:

  其一,让学生在提示的引导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简要地概括事件的内容。其二,抓住关键内容,梳理出事件所安排的四个材料。自以为,这也是本课体现工具性的一处有意识的设计与实践。

  2、问题反思:

  ⑴ 尽管理解是到位的,但是学生参与交流的面不广,其原因:有的是学生不敢说这种心理原因,有的是学生确实没有感知,不理解。

  ⑵ 朗读的时间不足:

  按照现在“读中感受”这种观点来看,只有充分读才能有充分的理解。这是对的。但事实上,尽管读得不多,但学生默读的时间还是充分的,特别是课前预*比较到位(读5篇,并对主要问题进行过思考)。所以并不影响学生的理解。问题是:公开朗读的次数较少。朗读与理解的有机结合,对我来说是弱项。以后重点拿几篇抒情性较强的课文来练*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

  ⑶ 在板书出借箭成功的四大要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

  是这样引的:知人心,懂天象。那么诸葛对于顺风顺水的把握可以怎样概括?结果学生仍不能用三个字概括,最后还是本人说出:明地理。对于“一字排开”,船头的调向,应该概括为:懂阵图。时间关系,尚未概括,只能留待明天,也是本课遗憾之处。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

  一、教学设计:

  学生比较喜欢三国的故事和人物,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讲学结合,一学为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加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水*。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字、生词,读通读懂课文。

  2、了解古代军事知识:都督、军令状、水寨、弓弩等。

  3、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在什么地方。

  四、教学难点: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关于三国的歇后语和成语

  同学踊跃发言教师小结,对于课外积累多的学生鼓掌表扬。

  关于三国的歇后语: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东吴招亲————陪了夫人又折兵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关于三国的成语:

  望梅止渴三顾茅庐味如鸡肋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手不释卷老马识途木牛流马

  2、学生分组自学

  (1)自学生字生词,不懂的查字典。教师巡视。

  (2)根据写事的继续问的特点分清课文的顺序

  立下军令状—————巧妙安排—————草船借箭—————如期交箭

  (3)认识诸葛亮是人而不是神,深刻领会诸葛亮神机妙算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谙熟人,二是具有丰富的天文知识,三是通晓地理。

  (4)知道事情的前因后果。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讨论。

  (1)《草船借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草船借箭?结果怎样?

  (2)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在于诸葛亮对借箭妙计的通盘考虑和周到的安排

  a、诸葛亮算到天气,知道第三天四更时分一定有大雾,回来时顺水顺风;

  b、他算好了受箭的方法。二十条船以绳索相连,一字排开,两面手箭。

  c、诸葛亮算好了人,知道鲁素忠厚老实守信,特地向他借船,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素向周瑜提借船之事,知道曹操谨慎多疑,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因而大张旗鼓,雾夜佯攻曹营。鲁素见证了诸葛亮取箭的经过,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把本课的内容演一演,同学评价。

  5、课外读一读《三国演义》中跟本课有关的部分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3

  【课时安排】

  第一课内容:安排材料的方法,分段,“果然”一词的运用。背景,人物的性格特点总体感受,对诸葛亮神机妙算的深入理解。

  第二课内容: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忠厚守信,曹操的多疑具体的理解。第二段人物对话时玄机的理解,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想象描述。全文整体理解,总结。作业。

  【教学准备】

  学生读熟课文,了解相关背景。按课后问题思考,了解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背景。

  2、从草船借箭这件具体事情中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初步了解周瑜的心胸狭窄,鲁肃的守信忠厚,曹操的多疑谨慎。

  3、能正确使用“果然”造句。

  4、了解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并分段。

  5、说出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介绍背景

  1、揭题。

  2、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写的是东汉末年的事。

  3、谁知道这三国指的是哪三国?三国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介绍背景: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孙权、刘备联合对付曹操的时候。

  二、检查预*

  1、通过昨天的预*,你知道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

  板书:

  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

  2、你知道他们分别是哪国的?什么身份?教学:都督(dū)。

  三、初读课文

  1、草船借箭到底讲的是什么故事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试着用几句话简单说说。(填空提示)

  2、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最关键的是哪一部分?(找到关键材料,找出起因、结果给课文分段)

  3、说说安排了哪几个材料?

  4、通过阅读这个故事,文中的诸葛亮和周瑜等四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你能用一个词来评价吗?)

  板书:

  妒忌、神机妙算、守信、多疑(理解这两个词)

  四、细读课文

  1、探究人物的特点:两组理解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一组曹操,一组鲁肃。

  2、交流:

  ⑴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雾大到什么程度?

  这是偶然还是原就料到?何以见得?

  板书:

  识天象

  预料的和事实的一样,可以用一个“果然”连接。

  运用“果然”说句子。

  ②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曹军水寨去受箭。

  一字儿摆开有何用意?出其不意。

  船的阵式有何变化?为什么这样调头?

  板书:

  周密部署

  ③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④ 鲁肃答应了,他并不了解诸葛亮借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板书:

  识人心

  ⑤ 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已经飞一样地放回20多里,追也来不及了。

  ⑥ “希望你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要30个军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1000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这叫什么?

  板书:

  识地理

  ⑵ 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知人心,通天文、识地理,懂阵法。

  这些条件少一条行吗?为什么?

  出示诸葛亮的话(出示幻灯):

  “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晓军情,不明阵图,乃庸才也”。

  齐读取箭经过,想象当时的情境,想象人物的神态,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后记录〗

  1、本课设计的主要特点:运用自主学*的方式理解人物的性格:

  ⑴ 通过预*,学生已经总体感知到周、诸葛、曹、鲁等人的特点:

  分组后,让不同的组承载不同的任务,具体地感知。反馈交流部分,本课重点围绕“神机妙算”进行交流。学生能抓住具体的句子,说明借箭的必要条件,从而理解诸葛的“神机妙算”。对于理解是到位的。

  ⑵ 注意到了语文的工具性要素训练:

  其一,让学生在提示的引导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基本上能够比较简要地概括事件的内容。其二,抓住关键内容,梳理出事件所安排的四个材料。自以为,这也是本课体现工具性的一处有意识的设计与实践。

  2、问题反思:

  ⑴ 尽管理解是到位的,但是学生参与交流的面不广,其原因:有的是学生不敢说这种心理原因,有的是学生确实没有感知,不理解。

  ⑵ 朗读的时间不足:

  按照现在“读中感受”这种观点来看,只有充分读才能有充分的理解。这是对的。但事实上,尽管读得不多,但学生默读的时间还是充分的,特别是课前预*比较到位(读5篇,并对主要问题进行过思考)。所以并不影响学生的理解。问题是:公开朗读的次数较少。朗读与理解的有机结合,对我来说是弱项。以后重点拿几篇抒情性较强的课文来练*自己的这方面的能力。

  ⑶ 在板书出借箭成功的四大要素之后,引导学生概括:

  是这样引的:知人心,懂天象。那么诸葛对于顺风顺水的把握可以怎样概括?结果学生仍不能用三个字概括,最后还是本人说出:明地理。对于“一字排开”,船头的调向,应该概括为:懂阵图。时间关系,尚未概括,只能留待明天,也是本课遗憾之处。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4

  创造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一篇按事情发顺序写的`记叙文要分清事情的全因后果。

  2、提高抓重点词句、前后联系读懂课文的能力,体会诸葛亮的杰出才干。

  3、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创造出发点:草船借箭的经过。

  创造训练点:认识诸葛亮成功的原因是有胆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创造训练策略:引导法、自学法,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

  教具准备:《草船借箭》录像幻灯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内容:二、三、四段。

  重难点:草船借箭的经过,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过程:

  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造教育渗透点

  复*前文导入新课

  1、周瑜怎样为难诸葛亮?

  2、诸葛亮又是怎样做的?回答:

  1、三天造十万支箭。

  2、立下军令状。

  复*导入,保持思维的性。

  讲“借箭准备”紧扣妒忌与才干

  1、周瑜为什么这样做?

  2、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3、哪些词句可以看诸葛亮挺有才干?(自有妙用)

  1、自由读课文思考,找出周瑜为难诸葛亮的词句,在书上做记号。(故意延迟,不给齐练)

  2、体会心情,自读自练。

  3、读诸葛亮说的话,体会心情。

  通过读讲引导学生分析明白借箭的实质原因,培养学生思维独特性。

  三、学*“借箭经过”突出“神机妙算”20`

  1、指名读机关句子,诸葛亮是怎样做靠*水寨。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2、鲁肃怎样说的?说明什么?诸葛亮又是怎样说的。

  3、曹操怎样说,怎样做的。此时诸葛亮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两者相比较说明了什么?

  4、诸葛亮借到箭后又是怎样做的。

  5、小结

  1、自由读课文,用“—”划出诸葛亮做的、说的。用“~”划出曹操做的、说的。

  2、看录像(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

  3、看幻灯片,比较“一定不敢”与“不一定敢”体会诸葛亮的胸有成竹。

  4、看录像,体会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心情,模仿神态分角色朗读。

  5、体会“谢谢”的含义齐读这一句话。

  6、体会理解“自有妙用”体会周的心情,朗读长叹一声说……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学,提高自学能力。录像、幻灯片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引导学生分析,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四、讲“借箭结果”突出周瑜的“长叹”5`

  1、指名读课文,诸葛亮借了多少枝箭。周瑜是怎样说的?说明了什么?

  2、小结

  五、总结全文

  分清前因后果5`师述:借箭的表面原因实质原因表面结果实质结果,学*按事情发展顺序的文章,注意分清前因后果。

  六、作业

  幻灯片,填空(略)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赶造十万支箭———→借———→十万多枝箭

  周瑜:妒忌故意迟延不给齐全长叹一声

  诸葛亮:才干只要三天立军令状自有妙用管保有箭

  (大雾漫天)靠*水寨一字摆开擂鼓呐喊掉转船头(放箭如雨)神机妙算

  创造教育得失

  本课能过引导学生分析字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内心。弄清前因后果。使学生明白分析问题,要运用多层次多角度思维方式。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

  〖教学过程〗

  一、设计“悬念”,导入新课

  1、教师导语设计:

  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时说,他知道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观众听了非常奇怪,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啊!原来这位演员在和大家开玩笑,他的“根据”就是周瑜在临死前哀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为什么还怕诸葛亮呢?学*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

  2、师生共同介绍《草船借箭》的有关资料:

  《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学*生字新词

  1、检查预*,质疑问难:

  ⑴指读课文,正音,解词:

  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本课指周瑜因诸葛亮比自己强而忌恨他。

  迟延:拖延、耽搁。

  才干:办事的能力。

  委托:请别人代办。

  调度:调动、安排。

  惩罚:严厉地处罚。

  自有妙用:自然巧妙的用处。

  神机妙算: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形势,决定策略。

  ⑵读出最使你感动的课文内容。

  ⑶交流预*后的初步感受。

  2、自由朗读,学生自悟:

  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几个人物,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3、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⑴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⑵讨论分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三、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1、学*第一段:

  ⑴指读第一段,前后位讨论这段写的是什么?

  (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⑵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吗?哪些词可说明并画出来:

  (“挺”、“才”)指导朗读稍重些。

  ⑶默读第一段,幻灯出示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支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计来陷害诸葛亮。)

  ⑷讨论题,幻灯出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如当面揭穿必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抗曹战线就可能破坏,有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又从大局考虑到与曹军交战必须用箭,于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

  ⑸分角色朗读第一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通过第一段的学*,我们不仅对《草船借箭》的起因有了了解,而且对于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节继续深入学*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导入

  教师:周瑜设计请诸葛亮造箭,他的阴谋诡计得逞了吗?从哪看出来的?

  (周瑜的阴谋诡计没有得逞,从第四段中可看出。)

  二、学*第四段

  齐读思考,幻灯出示思考题: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讨论:结果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从周瑜说“我真不如他”看出他的沮丧、惭愧。)

  ⑴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神机妙算)

  ⑵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第三段)

  三、学*第三段

  指读思考: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从哪句话看出。读读,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画在书上。

  (首先算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可以从这里看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

  1、出示幻灯,思考如下:

  ⑴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⑵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因为此时天色微明,大雾封江,可蒙住曹军眼睛,使之不明虚实。诸葛亮了解气象变化,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2、学*第三段,思考,诸葛亮根据什么情况采取什么计策,这样做有什么妙处?圈画出来。

  ⑴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这样布局?

  (船停在既能受到射来的箭,又能靠大雾使曹军看不清虚实,“一字摆开”是为了受箭面积大、数量大。擂鼓呐喊为了虚张声势,迷惑曹操。)

  这说明诸葛亮熟知地理,于大雾中能把船停在受箭的最佳位置。

  ⑵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作乐,天亮了就回去。”

  (诸葛亮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不明虚实之前,不轻易出击,只会放箭压阵,说明诸葛亮知己知彼。)

  ⑶观察挂图,鲁肃和诸葛亮的表情一样吗?说明什么?

  (说明诸葛亮对借箭胸有成竹。)

  四、自学第二段,找出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

  1、诸葛亮请鲁肃帮忙,借二十条船……

  2、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之事:

  ⑴诸葛亮了解鲁肃的为人,忠厚老实,料定他不会泄露机密,可见诸葛亮知己知彼。

  ⑵三十名军士,一千多个草把子,船用青布幔子盖起来说明谋划周密、巧妙。

  3、默读全文,想想还有哪些地方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反映他什么特点?

  (因为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己知彼,周密谋划,所以借箭成功。反映了他足智多谋,具有非凡的才干。)

  五、围绕中心,学*表达

  1、作者是怎样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

  2、作者在几个人物的性格刻画上既鲜明又形象,这是为什么?

  ⑴作者通过对诸葛亮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从而刻画出他的性格特点。

  ⑵因为作者抓住了几个人物不同的特点,他们的语言、动作不同体现出人物性格各异。

  3、由以上可知,在写作中应怎样刻画人物?

  (抓住人物特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特点,这是我们写作中不能缺少的。)

  六、总结、扩展

  1、通过本文的学*,你认为诸葛亮、曹操、周瑜、鲁肃各是什么样的人?

  2、为什么同学们对这个故事这么喜欢呢?

  (教师总结注意引导学生对曹操、周瑜两个人物的正确评价及认识,使学生知道他们俩也是了不起的人物,并不是所谓的坏人,另外强调写作时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特点体现人物性格。)

  七、布置作业

  复述故事,讲给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2)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9篇

  突如其来的提问

  以前,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让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走入了课堂,但*的简单提问却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今天,我讲《草船借箭》一文,“例行公事”,在预*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怎样”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说。可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诈’箭,为什么要用‘借’呢?”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感到为之一震,一名小学生居然敢向老师发问,敢向教材挑战。我马上意识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也应搁置一下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可书中明明用的是‘借’啊!这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学生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骗,不然诸葛亮怎么能称得上是军事家呢?”又一个学生说:“从现在法律的角度看,十万支箭并非是一个小数目,诸葛亮犯了诈骗罪。”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说:“不对,那也得分清什么时间,为谁服务呀!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为的是蜀吴两国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这个‘借’最合适!”“‘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战争中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如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地传出。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正是由于我今天的包容态度,我今天的大度,才使得我对我的学生有了新的而且深刻的认识,也使得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因而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这使我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于是,我没有断然判定他们说得正确与否,而是对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自己意见进行了表扬,学生个个喜形于色。“那究竟用这个字合适吗?课文中你会有新的发现。”这一过渡自然得体,使得学生乐意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去读文章,进行思考。

  与众不同的声音

  由于有了刚才成功的体验,学生对课文的学*特别认真。学*第三部分,我提出问题:“从第三段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一次,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我也参与到当中,场面特别热闹。我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想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水*,有的可以从肤浅的表面文字入手;有的可以从字里行间深入体会,因此我发现*日里那些害怕回答问题、人云亦云及比较懒散的学生也把小手举得很高。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占据了我的心头,微笑荡漾在我的脸上。学生的回答令我满意,课前所准备的“标准答案”一个不少。

  我总结道:“正是由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生性多疑才使得草船借箭得以成功。”我看到学生点头称是,正准备往下进行时,一个*时就很喜欢军事知识的男生站了起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和大家的想法不同。”学生马上投去了惊异的目光。他接着说:“我认为诸葛亮让军士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从大家刚才所说的看,确实可称得上神机妙算,但你们认真想一想这其实不是一个好办法,诸葛亮预测到三天后是顺风顺水,如果曹操此时放的是‘火箭’呢,那样火借风势,二十条船的草把子如若引着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曹操如果有了你这个小军师,一定不会上当了。”我顺势对他进行了表扬。一只只小手又如小树林似的举了起来,有的说:“课文中明明写着:这一天江上大雾漫天,这雾一定不会像我们太原市的雾一样,那在江面上,水气一定很大,估计‘火箭’射不到船上也就灭了。”有的说:“不对,此时诸葛亮的船队已经靠*曹营,应该不算远。”又一个说:“这样看来,如果放‘火箭’,那曹操不也就自身难保了吗?曹操也非等闲之辈,我们可不能一味地称赞诸葛亮而低估了曹操的能力。”当我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我马上感到了一种欣喜,因为他在肯定曹操,学生能够看到人的不同侧面,这不正体现了“思想大于形象”这一道理?这一次不仅仅是由于我的宽容大度,更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对教案的大胆放弃,使得学生又一次地体验到了阅读再创造的乐趣。“课下阅读《三国演义》,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或许还会有比草船借箭更好的办法。”这一结束语,不仅使课堂内外紧密联系起来,而且通过各种思想的互相撞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课堂上这两个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那么,我们如何把学生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一、创设安全的学*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一般地说,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二字。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中产生疑问,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目标

  1.通过初读,列小标题,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读,资料拓展,引读和情景语言实践,知道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真正原因,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乐趣。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时看过跟《三国演义》有关的电视或者书吗?那你都知道哪些呢?

  重点:点一下诸葛亮是刘备的军师,周瑜、鲁肃是吴国孙权的大将。

  一、导入1,

  出示背景图: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率领八十万大军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曹操。刘备派了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协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便发生在这个时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走进这个精彩的故事。

  二、初读10,

  请大家把书翻到96页,大声地读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想一想,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又是怎样的。

  这个故事比较长,有些词语很容易读错,你会读吗?谁当小老师来领读。

  1.生字词:妒忌、都督、草把子、调度、大雾漫天、迟延、擂鼓、丞相、神机妙算

  领读——指导——齐读。

  2.快速简洁地解说人物关系。

  鲁肃

  周瑜 诸葛亮

  曹操

  3.请大家再快速地浏览一遍课文,想一想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让他造10万支箭。(板书:造箭)

  结果呢?诸葛亮按期交箭。(板书:交箭)

  那经过呢?除了借箭,还写了什么?为借箭做准备。(板书:借箭,准备)

  4.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先自己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今后我们学*课文就可以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来概括主要内容。

  三、明“造箭目的”5,

  1.周瑜要诸葛亮三天之内造好10万支箭,可他暗中却打算想尽办法阻挠诸葛亮造箭,周瑜是怎样打算的呢?

  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划出相关的语句。

  谁来读一读,出示:……周瑜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①你来读一读,周瑜是怎样打算的阻挠诸葛亮造箭的?

  ②你能用上“不但……而且……”把这句来说一说吗?先自己试着说一说。

  学生交流,点评,不会说教师示范。

  ③再加上这句话,你能用上“不但……而且……”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

  ④周瑜这样想尽办法,百般阻挠,是为了什么呢,这段话里怎么说?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定的是什么罪,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已经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箭,就得死。

  整段连起来读一读。

  2.我去查了资料,按照当时的造箭技术,三天时间最多只能造一万支箭,即使周瑜不阻挠,诸葛亮三天也绝对造不好这10万支箭的。

  3.周瑜这么做是因为什么呢?——

  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想除掉他。让他,到时候造不成,引读——“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这才是周瑜要诸葛亮造箭的真正目的。

  四、揭“周瑜面目”5,

  1.这是周瑜私下里对手下鲁肃说的,可是他在诸葛亮面前,说造箭是因为什么呢?

  请你浏览第2自然段,先用横线划出周瑜当时所说的话。

  共5处,划对了吗?课件出示:

  ①“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②“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③“十天造得好吗?”

  ④“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⑤“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2.周瑜对诸葛亮说,这造箭是因为什么呢?曹军交战。

  你还从哪些字词也可以看出来这造箭是因为要跟曹军交战呢?

  军中缺箭、这是公事、军情紧急。

  3.这造箭是因为要与曹军交战吗?是为了到时候造不成,引读——

  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是因为军中缺箭吗?是为了到时候造不成,引读——

  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是因为这是公事吗?是为了,引读——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是因为军情紧急吗?是为了,引读——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这所有的一切,其实周瑜都是为了,一起读,引读——

  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读到这里,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谁来说?

  阴险,狡诈,公报私仇……(板书:四个有代表性的四字短语。)

  五、品“诸葛亮智慧”20,

  1.可是诸葛亮却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他怎么会这样做呢?

  请你默读第2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诸葛亮说的话,再快速地浏览几遍全篇课文,静静地想一想你从诸葛亮的话里读出了什么呢?写上批注。

  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

  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

  好,我们一起来重点来交流,你从诸葛亮的这句话里读出了什么?

  重点交流:

  ①“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机动:你还从这个句子里读出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

  “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言外之意就是说:诸葛亮可以用更少的时间造好箭。

  他在说这话的时候,早已经算好了什么呢?

  第三天有大雾。带着感受读。

  还算好了什么呢?

  曹操是不会轻易出兵的。带着感受读。

  其实诸葛亮此时,心里早已知道了周瑜要害他了!早已想好草船借箭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必引:必然误了“大事”,对于诸葛亮来说,什么是他的心头大事呢?

  请你读这句话——

  对于周瑜来说,什么又是他的大事呢?

  请你读这句话——

  读到这里,你又读出了其他不一样的感受吗?

  诸葛亮造箭是为了顾全大局,周瑜自私自利……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②“只要三天”。

  于是,当周瑜问他预计几天可以造好,他说:“只要三天”。那是一种怎样的回答啊?

  你来回答一下。

  还是一种怎样的.回答?

  你来回答。

  2.那么诸葛亮还会怎么样跟周瑜说这一些话呢?他当时的心理、动作和表情又是怎样的呢?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处,联系上下文来写一写。

  ①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 )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想:( ),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②周瑜说:“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又想:( ),就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亮( )说:“只要三天。”

  ③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 )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招待他。诸葛亮( )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

  先写,指名三个学生说,评价。

  哪应该怎么说才像诸葛亮呢?让我和大家合作着来说,再选三个学生连起来,师生合作说。

  3.其实,诸葛亮早已巧妙地计划好了借箭,早已知道周瑜要陷害他,可是周瑜却还蒙在鼓里,他还在说——“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4.读到这里,你觉得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

  5.那诸葛亮又是怎样一步步进行草船借箭的呢?我们下节课来学*,下课!

  板书:

  草船借箭

  造箭 心胸狭隘 顾全大局

  准备 对比

  借箭 自私自利 神机妙算

  交箭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原著的兴趣。

  2、能复述故事。

  3、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培养学生初步的小说人物鉴赏意识与方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入:相信同学们听说过这种说法吧——不读《红楼》《三国》者枉为*人!那你们知道这种说法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谈。不读《红楼梦》《三国演义》的人白白做了一回*人。也许有的同学不同意这种说法。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一篇根据《三国演义》第46回改写的一篇课文。板书课题,学完这篇课文后,也许你会同意这种说法的。

  2、检查预*,使学生充分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同学们,我1个星期前就请同学们阅读《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那一部分的内容了,这篇课文所讲的故事就发生的赤壁之战前夕,哪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们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吗?

  a、“孙刘在长江南岸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共同抵抗曹操”,诸葛亮本来是去孙权那建议孙刘两家联合共同对付曹操的,孙刘两家结成同盟后,诸葛亮留在了东吴,协助周瑜。

  b、周瑜发现诸葛亮才识在他之上,先派诸葛亮的哥哥劝说诸葛亮为东吴孙权效力,被诸葛亮拒绝。周瑜认为诸葛亮一定会成为东吴将来的心腹大患,未来的强大敌人,所以决定要杀了诸葛亮。

  c、周瑜曾用借刀**之计,借曹操之手杀掉诸葛亮,但被诸葛亮轻松化解。

  d、周瑜借刀**不成,但想方设法杀诸葛亮之心更加坚定了,铁了心了要除掉诸葛亮,于是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了……

  3、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以讲故事的方式复述课文。

  (1)初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同学们,相信你们小时侯都很喜欢听别人给你讲故事吧?现在你们长大了,小学都快毕业了,按古代的说法来说,你们都快成为秀才了,现在你们应该能给别人讲故事了!可以吗?能不能将草船借箭的故事讲给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听吗?

  我要先请你们回答如何讲故事,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完整?

  学生谈

  讲好一个故事,你得首先对故事的情节清清楚楚,一个故事的情节一般分哪几个部分啊?

  引导学生说出,起因——经过——结果。(板书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认真地读课文,弄明白这个故事的起因,故事是如何发生的,经过,是怎样发生发展的,结果,故事最后是怎样结局的。

  学生读课文——思考“起因——经过——结果”,巡视了解情况。

  小组交流——班级汇报。

  (2)讲故事,复述课文

  现在我们了解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我们现在可以讲这个故事给低年级的小弟小妹们听了吧?现在小组里试一试,一个说,另外三个就做低年纪的小弟小妹,听他(她)讲故事,讲完后,谈谈他(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讲的是否精彩。

  小组内讲——班级讲(请一个同学)

  第二课时

  1、导入:上节课我们有许多同学在小组内讲述了草船借箭这个故事,还有同学在全班面前给我们讲了这个故事,相信同学们对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的情节已经很清楚了。但是一个故事,一篇小说的魅力绝不仅仅在于它的情节的精彩。同学们,根据以往你们读书的经验,一个故事吸引我们,一篇小说打动我们除了它的情节之外,还有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人物,主人公。学生若不能说出,师启发:同学们,故事中必然有人物,有主人公吧?)

  一个故事,一篇小说打动我们,吸引我们除了情节的精彩外,故事中的人物也往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吧?

  2、人物分析同学们,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学生言哪些人物,师板书诸葛亮

  周瑜

  鲁肃

  曹操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同学们,我们看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主要看他(她)的什么?学生言“言,行”师板书之。

  (1)周瑜

  周瑜是我们这篇课文中首先出现的人物,现在请同学们来分析分析课文中的周瑜是个什么样的人?周瑜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啊?我们说看一个人如何,主要看他的言行,课文中周瑜的对话哪几段最多啊?——2、3两段。现在我要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2、3两段,这两段除了周瑜的说的话外,还有谁的话?还有读白。四个小组分别读读白、周、诸、鲁之言。分角色齐读。——表扬朗读与纠正读音。

  现在请同学们再认真默读2、3两段,思考周瑜是什么样的人?估计学生会说很坏,毒辣,阴险。

  启发:同学们,周瑜既然想杀掉诸葛亮,为什么不直接派人把诸葛亮抓起来,杀掉呢?——引导学生明白,周不直接杀诸葛亮,而是找借口杀,杀别人,还要杀得别人无话可说,说明周的狡猾。如果你就是周瑜,你决定用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务来杀诸葛亮了,你如何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如何对诸葛亮说?请学生扮周瑜,师扮诸葛亮,演一演。

  估计扮演学生会直接将任务交给诸葛亮。——你们看看课文中周瑜是怎样将这个造箭任务交给诸葛亮的?先问诸葛什么?再说什么?我们站在周瑜的立场看,周瑜这样一句句地说,有什么好处?——引导学生体会到:任务交得很自然,以公事不能推却向诸葛亮施压。很自然地将任务交给诸葛亮,一步步地将诸葛亮往火坑里推啊!——你们瞧周瑜害人的水*够高的吧?

  要是周瑜活在今天,他要是犯罪的话,绝对是高智商犯罪啊!然而“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周瑜遇到了诸葛孔明,算是遇到克星了。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诸葛亮是位怎样的高人?

  (2)诸葛亮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诸葛亮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之,师巡视

  给予启发、提示: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其实故事中的另一个人,诸葛亮的对手——周瑜已经给我们概括了。周瑜是怎样概括的?学生言“神机妙算”。(可能要再启发:草船借箭这个故事结束后,周瑜是这样说的?)好,你们再读读课文,看看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到底算到了什么,他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再思考。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班级汇报。师板书“诸葛三算”

  师:好,同学们!诸葛亮除了神机妙算外,还有什么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回答)板书学生回答,提炼出“从容镇定,胸有成竹”等词语。

  待举手人不多时,再启发:周瑜把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务交给诸葛亮,诸葛亮除了接受任务之外,还有哪些选择?如果你是诸葛亮,周瑜把不可能完成的造箭任务交给你,你会怎么办?

  请数个学生回答,估计学生会说当面揭穿周瑜的阴谋,或者先接受任务,然后逃跑。

  师追问: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不面揭穿周瑜的阴谋,或者先接受任务,然后三六计走为上计,逃跑掉呢?这说明诸葛亮了什么?同学们思考思考。(1分种后)师提示:当时曹操83万大军压境,孙刘两家联合抵抗曹操,孙权、刘备的军队只有5、6万人。如果孙刘两家不团结,能打败曹操吗?如果诸葛亮当面揭穿周瑜,或者跑掉,孙刘两家岂不是失了和气?这说明了诸葛亮有什么样的品质?——顾全大局

  (3)鲁肃、曹操

  鲁:忠厚,守信

  这个故事中曹只说了一句话,请同学们翻到第54页。

  曹:谨慎多疑

  给你们一个思考题回家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要带着鲁肃一起去借箭。

  3、课文拓展

  (1)周瑜三次要杀诸葛亮都失败了,课文说得是第二次,还有2次你们知道吗?读过吗?第一次想借刀**,失败了,第二次想借造箭**,又失败了,第三次亲自派大将去杀诸葛亮,还是失败了。(板书“三杀诸葛”),后来诸葛亮也回敬了个三气周瑜(板书“三气周瑜”),次次成功,最后将周瑜活活气死。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较量是《三国演义》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同学们对这些有兴趣吗?希望大家课后去读一读。

  (2)这个故事中的四个人物,你们喜欢谁,讨厌谁啊?讨厌周瑜什么?

  你们讨厌周瑜的嫉妒,心胸狭隘,气量太小。根据小说《三国演义》写这篇课文的作者可能也讨厌周瑜的嫉妒,你们看我们这篇课文的第一句就是说周瑜心里嫉妒诸葛亮的才干高于他。但是,你们知道吗?在东吴周瑜的同事、下级,以及孙权等几乎所有的人都非常喜欢他,有个叫程普的东吴老将还说“与公谨交,如饮醇酿,令人不觉自醉”,如果周瑜真是个气量很小的狡猾的小人,东吴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吗?你们还记得我们上堂课开始的时候讲过,周瑜在决定杀掉诸葛亮之前,曾经派诸葛亮的哥哥去劝说诸葛亮为孙权效力,劝说失败后才决定要杀诸葛亮的,如果真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高过自己,他愿意让诸葛亮做自己的同事吗?诸葛亮真来到东吴,大都督这个官可能就不是他周瑜的啊?——如果说周瑜嫉妒诸葛亮的话,他嫉妒的是诸葛亮的才华不能为东吴所用,周瑜千方百计要杀诸葛亮,是各位其主,是为了东吴的事业啊!

  所以你们觉得这篇课文的开头写得好吗?写得对吗?——我们说了这篇课文是编书的人根据小说《三国演义》改写的,可能作者就没有读懂《三国演义》,所以老师希望你们课后要读《三国演义》原著。——今天这节课还是以*的名言作结:不读《红楼》《三国》枉为*人,希望同学们好好读《三国》,不要白白做一回*人。

  反思:本课教学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对原著《三国演义》的阅读冲动,学生也因此而在量上形成了一定的小说鉴赏意识。本文教学获得专家的认可,甚慰!不足之处在于对周瑜的理解认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中下生,个别教学环节和小学生的实际脱离。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7生字,并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诸葛亮,妒忌,都督,惩罚,呐喊,丞相,神机妙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培养学生的独立学*能力和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感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部分:课前预*

  在教学之前先布置预*作业。

  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掌握生字的音序,部首以及在新词中的解释;并给难以理解的词句标上记号。

  2,思考课后作业。

  3,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前检查学生的预*情况,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如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明白的词句。

  第二部分:课堂导读(第一课时)

  一,解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并及时进行正音。注意下列读音:

  擂应读léi 丞应读chěng

  2,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后结合课文和自己的理解做出回答。(学生可能提出下列问题)

  为什么周瑜要逼诸葛亮立下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敢立下三天交十万支箭的军令状

  为什么诸葛亮要把船排成"一字儿"并连接起来

  为什么曹操不用火箭

  为什么诸葛亮要请鲁肃一起去"借箭"

  诸葛亮怎么知道第三天会有大雾

  对于学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教师相机进行解答。

  二,深读课文(25)

  1,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部分(第二自然段),了解事情起因,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通过前面的阅读,大家知道周瑜为什么要诸葛亮负责赶造十支箭吗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要陷害诸葛亮)周瑜是怎么把这个任务交给诸葛亮的,诸葛亮又是怎么把这个任务接下来的,让我们来读读他们的对话部分。在读的过程中要想想,从他们的话语中体现了他们的什么意思。

  从周瑜的"水上交战,有什么兵器最好 ""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托。""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等语言,体会周瑜表面客气,暗藏杀机的阴险心理;从诸葛亮"用箭最好","都督委托,当然照办","只要三天","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 我愿立下军令状"等语言,体会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大度心理。

  指导朗读:我们明白了他们两人的内心想法,那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把他们的内心想法表现出来呢

  2,朗读草船借箭部分,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到了第三天,果然下起了大雾。诸葛亮邀请鲁肃一起去"取箭",如果你是鲁肃,你会发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哪些巧妙之处。请大家朗读借箭部分。

  教师参与讨论,点拔引导。扣住有关词句感悟以下几方面的意思,从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3)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 (菁华5篇)

  突如其来的提问

  以前,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让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走入了课堂,但*的简单提问却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今天,我讲《草船借箭》一文,“例行公事”,在预*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怎样”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说。可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诈’箭,为什么要用‘借’呢?”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感到为之一震,一名小学生居然敢向老师发问,敢向教材挑战。我马上意识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也应搁置一下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可书中明明用的是‘借’啊!这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学生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骗,不然诸葛亮怎么能称得上是军事家呢?”又一个学生说:“从现在法律的角度看,十万支箭并非是一个小数目,诸葛亮犯了诈骗罪。”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说:“不对,那也得分清什么时间,为谁服务呀!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为的是蜀吴两国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这个‘借’最合适!”“‘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战争中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如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地传出。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正是由于我今天的包容态度,我今天的大度,才使得我对我的学生有了新的而且深刻的认识,也使得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因而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这使我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于是,我没有断然判定他们说得正确与否,而是对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自己意见进行了表扬,学生个个喜形于色。“那究竟用这个字合适吗?课文中你会有新的发现。”这一过渡自然得体,使得学生乐意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去读文章,进行思考。

  与众不同的声音

  由于有了刚才成功的体验,学生对课文的学*特别认真。学*第三部分,我提出问题:“从第三段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一次,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我也参与到当中,场面特别热闹。我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想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水*,有的可以从肤浅的表面文字入手;有的可以从字里行间深入体会,因此我发现*日里那些害怕回答问题、人云亦云及比较懒散的'学生也把小手举得很高。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占据了我的心头,微笑荡漾在我的脸上。学生的回答令我满意,课前所准备的“标准答案”一个不少。

  我总结道:“正是由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生性多疑才使得草船借箭得以成功。”我看到学生点头称是,正准备往下进行时,一个*时就很喜欢军事知识的男生站了起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和大家的想法不同。”学生马上投去了惊异的目光。他接着说:“我认为诸葛亮让军士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从大家刚才所说的看,确实可称得上神机妙算,但你们认真想一想这其实不是一个好办法,诸葛亮预测到三天后是顺风顺水,如果曹操此时放的是‘火箭’呢,那样火借风势,二十条船的草把子如若引着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曹操如果有了你这个小军师,一定不会上当了。”我顺势对他进行了表扬。一只只小手又如小树林似的举了起来,有的说:“课文中明明写着:这一天江上大雾漫天,这雾一定不会像我们太原市的雾一样,那在江面上,水气一定很大,估计‘火箭’射不到船上也就灭了。”有的说:“不对,此时诸葛亮的船队已经靠*曹营,应该不算远。”又一个说:“这样看来,如果放‘火箭’,那曹操不也就自身难保了吗?曹操也非等闲之辈,我们可不能一味地称赞诸葛亮而低估了曹操的能力。”当我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我马上感到了一种欣喜,因为他在肯定曹操,学生能够看到人的不同侧面,这不正体现了“思想大于形象”这一道理?这一次不仅仅是由于我的宽容大度,更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对教案的大胆放弃,使得学生又一次地体验到了阅读再创造的乐趣。“课下阅读《三国演义》,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或许还会有比草船借箭更好的办法。”这一结束语,不仅使课堂内外紧密联系起来,而且通过各种思想的互相撞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课堂上这两个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那么,我们如何把学生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一、创设安全的学*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一般地说,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二字。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中产生疑问,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突如其来的提问

  以前,我以为只要上课多提些问题让学生回答,造成一种热烈的课堂气氛,就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于是问题不分大小难易,统统搬上课堂,师生之间一问一答,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的思想发生了一些变化,于是让学生质疑这一环节走入了课堂,但*的简单提问却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

  今天,我讲《草船借箭》一文,“例行公事”,在预*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多数学生就围绕“是谁借”、“为什么借”、“借的经过”、“借的结果怎样”来提问题,这时我发现一只小手举得特别高,一直不愿放下来,我心里嘀咕:还会问什么呢?一定又是在乱说。可为了不打消他的积极性,我请他发言:“‘借’是需要经过别人同意的,而在这个故事中是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诸葛亮应是‘诈’箭,为什么要用‘借’呢?”当我听到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时,感到为之一震,一名小学生居然敢向老师发问,敢向教材挑战。我马上意识到,敷衍、搪塞都是行不通的,课前精心准备的教案也应搁置一下了。于是,我顺水推舟地说:“可书中明明用的是‘借’啊!这可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呀!”

  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学生说:“两军对垒,运用策略,不能说是诈骗,不然诸葛亮怎么能称得上是军事家呢?”又一个学生说:“从现在法律的角度看,十万支箭并非是一个小数目,诸葛亮犯了诈骗罪。”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说:“不对,那也得分清什么时间,为谁服务呀!诸葛亮这么做是为了国家,为的是蜀吴两国的利益,所以我认为这个‘借’最合适!”“‘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我看过《三国演义》,在以后的战争中诸葛亮不也把这些箭如数奉还了吗……”争辩声、讨论声、称赞声不断地传出。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不禁感到一丝欣慰。正是由于我今天的包容态度,我今天的大度,才使得我对我的学生有了新的而且深刻的认识,也使得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民主的课堂氛围,因而他们的思维异常活跃。这使我不由得想起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创造力量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于是,我没有断然判定他们说得正确与否,而是对他们敢于大胆质疑,发表自己意见进行了表扬,学生个个喜形于色。“那究竟用这个字合适吗?课文中你会有新的发现。”这一过渡自然得体,使得学生乐意带着问题,饶有兴趣地去读文章,进行思考。

  与众不同的声音

  由于有了刚才成功的体验,学生对课文的学*特别认真。学*第三部分,我提出问题:“从第三段的哪些地方能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这一次,学生进行了分组讨论,我也参与到当中,场面特别热闹。我在设计这个问题时,就想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水*,有的可以从肤浅的表面文字入手;有的可以从字里行间深入体会,因此我发现*日里那些害怕回答问题、人云亦云及比较懒散的学生也把小手举得很高。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占据了我的心头,微笑荡漾在我的脸上。学生的回答令我满意,课前所准备的“标准答案”一个不少。

  我总结道:“正是由于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曹操的生性多疑才使得草船借箭得以成功。”我看到学生点头称是,正准备往下进行时,一个*时就很喜欢军事知识的男生站了起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我和大家的想法不同。”学生马上投去了惊异的目光。他接着说:“我认为诸葛亮让军士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从大家刚才所说的看,确实可称得上神机妙算,但你们认真想一想这其实不是一个好办法,诸葛亮预测到三天后是顺风顺水,如果曹操此时放的是‘火箭’呢,那样火借风势,二十条船的草把子如若引着了,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呀!”“曹操如果有了你这个小军师,一定不会上当了。”我顺势对他进行了表扬。一只只小手又如小树林似的举了起来,有的说:“课文中明明写着:这一天江上大雾漫天,这雾一定不会像我们太原市的雾一样,那在江面上,水气一定很大,估计‘火箭’射不到船上也就灭了。”有的说:“不对,此时诸葛亮的船队已经靠*曹营,应该不算远。”又一个说:“这样看来,如果放‘火箭’,那曹操不也就自身难保了吗?曹操也非等闲之辈,我们可不能一味地称赞诸葛亮而低估了曹操的能力。”当我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我马上感到了一种欣喜,因为他在肯定曹操,学生能够看到人的不同侧面,这不正体现了“思想大于形象”这一道理?这一次不仅仅是由于我的宽容大度,更是由于我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对教案的大胆放弃,使得学生又一次地体验到了阅读再创造的乐趣。“课下阅读《三国演义》,也许你会有新的发现,或许还会有比草船借箭更好的办法。”这一结束语,不仅使课堂内外紧密联系起来,而且通过各种思想的互相撞碰,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时,每节课教师都是主人,串讲串问,有时学生脱离轨道马上拉回来,生怕浪费一点教学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有时又害怕学生造成尴尬的场面,自己下不了台,每次涉及质疑问题,都是“蜻蜓点水”,有时甚至牵着他们走。可今天课堂上这两个小插曲,反而使我感到了教学的轻松,学生创造的火花也在不断闪烁。那么,我们如何把学生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一、创设安全的学*氛围。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呼吸。心理学研究还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相反,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是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师生交往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交流,从而增强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课堂教学中,只有这种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才能进一步创设和谐、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如当学生提出第一个疑问“借”用得不对时,我就进行纠正,他也许会有苦恼,也许会有被批评的不悦,而我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还给了学生学*的充分自由,使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的乐趣,享受到发表不同意见的乐趣,使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是“疑而不问”,那些不善于质疑的人,一般学*态度懒散、知识面狭窄,而乐于发问的人却思维活跃,解决问题能力比较强。大文学家巴尔扎克说过,打开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一般地说,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二字。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中产生疑问,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发生了矛盾,在心理上就会出现一种力求统一矛盾,使心理状态趋于*衡的要求,促进了思维的展开,一旦这种矛盾统一了,便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质疑就是刺激学生积极思维的诱因,也是促其发奋学*的动力。有了质疑,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疑而能问,已得知识之半”。学生由疑而问,也是一个主动学*、积极思维的过程。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哪怕是一些幼稚、肤浅的问题。

  三、张扬儿童创造的天性。

 “疑”是创新学*课堂的主轴承,思维是创新学*的核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突破口,而创造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重要方面,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在过去,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学生确信书上写的、老师讲的,如果有学生提出异议,就很生气,即使学生的意见是对的,也要顶回,其实这样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如在上述案例中,如果我直接批评了那位学生:“明明是草船借箭,有什么不对?”那样,学生就不会发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通过这个“借”字表达得淋漓尽致,当然更不会体验到学*的快乐。如果我先告诉那个学生:“曹操就是生性多疑,是比不上诸葛亮的。”相信这个学生会很受打击,以后可能只会循规蹈矩地遵循所谓的“正确与否”,从此扼杀了儿童创造的天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地领悟到,只有那种能给学生足够自主空间的教学,只有那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的学*方式的教学,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教学效果

  1.准确把握课堂目标。直接切入中心,找原因——“草船借箭”的原因。

  周瑜妒忌诸葛亮,让他十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从容向周瑜立下了军令状,答应三天造好十万支箭,引出“造”箭结果: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叹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 在读中通过重点词语切入全文的教学重点。

  我通过“神机妙算”一词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学*的方法,一步步深入了解诸葛亮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的特点,让学生感知了草船“借”箭的过程,令学生清晰地认识了人物特点,使学生领会了“神机妙算”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并感受到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准确、精练地用词。

  在课堂上,我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以学生的阅读分析为主,师生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也激发学生亲*古典名著的兴趣。

  二、成功之处

  自主合作探究见真知。

  课堂中我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研读第2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在学生汇报通过三天之后的漫天大雾,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时,我让学生探究,这场大雾,诸葛亮和鲁肃都看到了,请大家说说鲁肃看到这场大雾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那么,诸葛亮看到这场大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从而进一步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与鲁肃的老实忠厚,体会周瑜的妒才阴险与诸葛亮的机智、胸有成竹。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的时候,议论纷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通过细细品读体味,一个活生生的摇着鹅毛扇谈笑风生的,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的大智大勇的诸葛亮形象跃然纸上。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主问题“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抛给学生后,让学生去找,小组合作去琢磨,然后带着他们体会,教给他们联系上下文学*的方法,真的不用怕学生读不出、找不到,课堂上学生的滔滔不绝让我们见识到了学生们知识面之广、思维能力之强。

  三、不足之处

  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担心教学内容没法按时完成,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还不够到位。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孩子们听说《草船借箭》在远程教育室上时,教室里一阵哗然。于是,我打开资源,同学们看着花花绿绿的课题,原本沸腾的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显然,大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了。这节课的导入,我通过多媒体画面再现历史故事,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的兴趣。有课件就是不一样,当时,我就觉得这节课肯定能上得非常成功。想到此,我不禁感慨万分:素质教育倡导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即使你是一个幽默大师,只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是没办法把孩子们带到这种历史境界中的,而远程教育资源恰恰做到了。

  当教学进行到课件范读环节的时候,怎么有些人昏昏欲睡了?问打瞌睡的同学是怎么一回事,其中一个胆大的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课件中的范读没您读得吸引人,你的语气抑扬顿挫,,有的地方加上动作,既夸张又幽默。”学生的话让我无言以对。我们又接着上课,我一边点着课件,一边带着学生学*课文,我们的学*步骤可以说按部就班,接下来,有一个Flash动画吸引了学生,那就是周瑜给诸葛亮派任务时的对话,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其次是鲁肃和诸葛亮在江中草船借箭的过程,学生看得不亦乐乎,看了一遍要求看第二遍,这节课快结束了,课文小结时,我问学生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教室里鸦雀无声,连*时最爱回答问题的同学也睁大了茫然的眼睛,我又问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的同学小声嘀咕着,可请起来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我很伤心,记得前几年前,我也是教这一课,同学们又笑又乐,把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谈得头头是道,还提了不少建议,其中课本剧的表演,更是把课堂气氛推向了最高潮,怎么,今天用了先进的.现代化工具,结果会是这样的呢,我不禁迷惑起来。

  我情不自禁地对这节课进行深刻地反思。

  我没能较好地控制教学过程,原因有两点:

  一、过分依赖远程教育资源,准备不充分。

  课堂上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师生的权利,是师生之为“人”的具体表现。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学生通过语文的学*,要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亲切可爱,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既是语言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如果课件范读那个环节,我能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不会出现课堂中那种沉闷的现象了。语文教学,虽可运用远程教育把语言符号及口头表述以鲜明的视听形象再现,但一定要先让学生进入文本,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和理解,展开想象,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准备不充分表现在心理准备不充分,他们忘了自己是来学*的,带着好奇的心理,把学*的注意力全放在观课件上了。当然这里也有我引导不当的原因。其次学生准备不充分还体现在课文的预*没到位。我的反思结论是:运用远程教育,教师应该更认真地备课,不但备所上的远教课,还要充分备学生。这样才能成竹在胸,理清课文脉络,真正成为学*的倡导者和引路人。

  二、没能创造性地选择教学资源。

  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育的优势相结合,方能驾驭课堂。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可以用,但传统的有效的教育方式不可废,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课件,把自己的优势教育与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曾有人说过,新的不一定是先进的,新的不一定是更好的,手段先进并不意味着理念先进,传统的不一定就是落后的,不一定就该摈弃。例如课件中的朗读,正如学生所说,字音虽标准,但缺乏生气,缺乏动感,缺乏表情。因此,教师的传统范读不可缺少,须知教师的范读,学生不但能感受其音,还可观其动作和表情,从而更好的模仿语气和理解课文内容。在以往的教育中,我重视课本剧的表演,这样不但增加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表演的能力。就这一点,我反思的结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手段可以用,但传统的有效的教育方式不可废,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运用课件,把自己的优势教育与先进的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要想充分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并不能一味地照搬、照用,它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合理地选择和运用。于是,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A、采取关键词教学法。抓住“果然”“一定”“呐喊”,这样,教学一定更加游刃有余。这位老师,真是火眼金睛,一眼就把评课的关键词抓到手。果然是才子领导。

  B、教学语言要更加的老练,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这次公开课,也算是第二次试教,我把校长的导入语活用进去,果然课堂的剑拔弩张的气氛,马上就出来。尤其是“我们知道《三国演义》里面有著名的三十六计,今天,我们一起来学*这三十六计里面的其中一计。这一计,叫做什么?”课堂的氛围,证明了校长的导入的指引是成功的,也说明我们试教者要适时引入绘声绘色的导入语。

  C、“学生的说话,非常精彩,非常聪明,也非常机智。可惜,老是忘了让学生自己学会收网。”这是师父张主任的评课。我觉得很有道理。先前,我不是不想收网,也不是不知道收网的好处。只是,不懂得如何收网。这里,张主任的评课,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指引。非常感谢!

  D、“课堂有了很大的紧张,导入液非常精彩,非常流畅。以前课堂的阻阻滞滞,现在基本无影无踪了。这是大体的评价。至于小的方面,就瑕不掩瑜了。”这是之前的一位四年级的搭档老师的评课。因为之前合作过,所以,对我的教学的语言和思维,尤其是课堂比较熟悉,评课也就相对自然很多。谢谢!

  E、“课堂很轻松,很幽默。学生在轻松的课堂中,完成了学*的任务,同时,学生的学*生命也充满着激情!”这位老师,也是喜欢采用古文字教学的老师,非常好学。学*生命,的确很重要。如果是沉闷而死寂的课堂,有如一潭死水,那么,这样的课堂,就算是有效的,也是摧残人性的,也是负面大于正面的教育影响。这,也是当今教育大师叶澜先生的《教育概论》所抨击的教育现象。简而言之,生命大于学*。

  综上所述,某以为,活力课堂之质疑,非同小可。质疑之后,如何回到“质疑”的出发点,又是非同小可。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4)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菁选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过程:

  (课前诵读词:<三国演义>(卷首词)罗贯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事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教学引入:刚才,同学们背诵了<三国演义>的卷首词。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来继续学*《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草船借箭》

  一、整体感知

  1、读课题,谁来说说是谁向谁借箭?(板书:诸葛亮)

  2、通过上节课的学*,谁来说说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起因是什么?(板书:忌妒、造箭)借箭的结果怎样?(板书:交箭、叹服)

  3、请同学们翻开书迅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中哪个词最能概括诸葛亮的特点?(板书:神机妙算)你从哪句话知道的?生读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4、针对“神机妙算”,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或你想知道些什么?)(预测:为什么要用“神机妙算”?神在哪里?妙在哪里?怎样神?……教师择要板书问题。)

  5、交待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学*借箭的经过,研究诸葛亮“神机妙算”到底“神在哪里、妙在何处?

  [过渡: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写了借箭的经过?(6——9自然段)]

  二、重点学*借箭经过。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示屏出示自学要求:

  自由读课文6——9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中能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把你认为最能表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词句划出来,用心体会。

  2、自学——然后(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师: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情况一)生:我从这儿体会到诸葛亮算准了三天后必有大雾:生读句——“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师:这场雾有多大?你能不能通过读让我们感受到?齐读此句体会雾大。)(师:这场大雾也许是凑巧碰上的呢,你怎么知道是他算准了的?再联系上文的句子进一步体会:第一天……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看出诸葛亮懂天文。(板书:懂天文)[不过,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得太罗嗦!前两天不是没动静嘛?没动静有什么可以写的?完全可以写成这样: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这样写既清楚又简练,多好!改不改?为什么?“只有这样写,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神机妙算。]读句体会

  (师可以过渡: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准了会有这场大雾的。引导学生读周瑜的一声叹息:“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继续汇报: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情况二)生: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与“曹操听到……”相照应看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师:(引导读重点句)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但只有这个地方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你们说,诸葛亮他在笑谁?(联系鲁肃的吃惊,指出他在笑鲁肃的忠厚老实,不知底细,这是宽厚的笑、幽默的笑;联系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指出他还在笑曹操的生性多疑、轻易中计,这是讽刺的笑、轻蔑的笑;联系“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指出他在笑周瑜的自不量力、阴谋落空,这是潇洒的笑、自信的笑。)

  小结:你们看一个“笑”字,可以体会出诸葛亮善识人心。板书:识人心

  [师:借箭过程中,诸葛亮、鲁肃、曹操说话时各是怎样的神态,让我们来看录像体会。]

  师:看完录像后,你们能模仿他们的神态读他们的话吗?请同学们自己试试。

  师:(试读后)让我们分角色读他们的话,(老师读旁白,请一个学生读鲁肃的话、男生读曹操的话、女生读诸葛亮的话)

  (师: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他算准了曹操不敢出兵、只会放箭如雨,这说明了诸葛亮不仅知天、而且识人。)再读周瑜的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4、你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生:顺风顺水。师:诸葛亮是如何做到让船顺风顺水的呢?生:调船。诸葛亮几次命令掉转船头?找句读。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5、4人小组合作:一人读句子、一人画图、另两人用文具盒或者钢笔当船,演示船头船尾的掉转方向。

  6、请一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讲解。哪是曹军的水寨?哪是东吴?怎样掉转船头?为什么要这样做?(启发学生说出:多受箭、保持*衡、回来顺风顺水)从这儿你可以看出诸葛亮算好了什么?(算好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板书:晓地理)

  读句“曹操知道上了当……”体会神机妙算。

  小结:好一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当鲁肃告诉了周瑜诸葛亮借箭的经过时,(引读):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三、总结延伸

  1、小结板书:刚才通过对借箭经过的学*,我们体会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他懂天文、识人心、晓地理三个方面;联系全文,你还能从课文哪些地方体会到他的神机妙算?(生:算到了周瑜是故意陷害的;知道了鲁肃是忠厚老实的。知道了周瑜会怀疑、所以才把鲁肃叫上做见证的……诸葛亮真的是神机妙算。)让我们再读周瑜的话:“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读周瑜的话,试着从不同角度把句中的“神机妙算”换一个词来说。出示字条: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我真比不上他!”(解疑;擦去课前质疑时的问号。)

  2、师描述小结:诸葛亮神机妙算,他懂天文、借了长江的雾;晓地理、借了长江的风和水;识人心、借了鲁肃的兵和船,从而借到了曹操的箭。(完成板书:)

  3、再读课题:想一想,诸葛亮借了曹操的箭,那么有借就有还,他还要找机会还箭。师: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去还吗?(《赤壁之战》去还箭)

  你们课外可以继续去阅读《三国演义》,课后召开一次“我眼中的三国人物”读书交流会。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借助网络等信息手段,初步了解有关三国的知识(人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中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乙方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背景下发生的。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就设了一个计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确智慧非凡。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在整个事件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弄清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讲读课文,因为它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所含概的知识面特别广,所涉及的人和事也很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文内的知识,而应跳出书本,采集各方面的信息来丰富学*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生的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培养学生学*的独立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结构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索式学*,这种学*模式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自己阅读、思考、质疑达到获知、探索问题之目的。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探求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思考质疑,运用多媒体引导创新。原来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

  操作过程是:辅以视听,创设氛围——网络支持,把握人物——动画演示,突破难关——图文呈现,巩固强化——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我采用这种多种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上的学生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主动探索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媒体设计:

  整个这节课贯穿着网络的链接和搜索,以“蒙泰瑶光”编著软件和“powerpoint”为交互主线。其中“蒙泰瑶光”作为教师授课的引导工具,本节课中,我分别在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课后练*和拓展联系中运用它。“powerpoint”是我用于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时,提供参考网址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导入新课(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探寻1700多年前那场智慧与胆略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二)进行新课(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1、在小组内交流学*收获,同时质疑。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选派代表运用各种手段交流(语言表达、电脑展示、学生表演、图片讲解等)汇报

  教师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汇报内容:A、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中哪些事例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2)知己知彼。

  (3)熟通兵法。(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4)有预见性。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因神机妙算而成竹在胸的一段话读一读。

  4、师生总结

  (三)巩固练*(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1、电脑配图出示一个小故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让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据你所知,还有哪些三国故事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课堂延伸(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事件,学生边浏览边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剪切编辑,溶入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小文章,相互交流。

  七、练*设计

  阅读分析: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病危期间,先向姜维传给他自己的兵书,又交代了军事安排。他吩咐杨仪,我死后不能发丧,做一个假诸葛亮木像放在车上,一切事务照常进行。

  杨仪、姜维和费一按照诸葛亮的嘱托,暂时扣压丞相病故的消息,有次序地撤退人马。

  诸葛亮的遗体装在灵车上的一个龛里,由三百多精心挑选的将士护送,要运回成都。

  司马懿催动大军追赶蜀兵,以为诸葛亮已死了。但是半途他犹豫了,会不会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这时夏侯霸带着探子来报,五丈原蜀营已空无一人。司马懿听说后,半信半疑,率兵开向五丈原,果然蜀营空空。他唯恐蜀军撤走,赶紧带领人马向前追杀而去。忽然间蜀军掉头杀了回来,一面大帅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只见中军“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大旗飘动,四轮车上坐着一位活生生的诸葛亮!这可吓坏了司马懿,以为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于是勒马往回逃,魏军兵将丢盔弃甲,自相践踏。魏军一直逃跑了五十多里地。两个魏将赶了来,叫司马懿不要惊谎。司马懿停下来急问:“我的脑袋还在吗?”知道蜀兵已远去,他才放心了,与夏侯霸、夏侯惠向魏营走去。司马懿到处探听蜀军的去向,而蜀军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确实死了,蜀军已全部退回汉中。司马懿遇见的诸葛亮仅仅是木像而已,他这才后悔不迭。司马懿十分感叹:“我不能料到诸葛亮的死啊!”

  由此,蜀地便流行了一条谚语:“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司马懿再次引兵追赶蜀军,但已晚了。他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确实是一代奇才。司马懿无可奈何,只得带领队伍回营了。

  此时,蜀营将士放声痛哭,为丞相诸葛亮举哀。

  回答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教学要求】

  1、讨论、理解课文二、三、四段主要内容。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3、进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教具准备

  小黑板一块,吹塑纸小船数只。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内容】

  学*二、三、四段。

  【教学过程】

  1、通过上一课时的学*,我们看到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蓄意谋害和步步紧逼,是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务。周瑜以为诸葛亮了上自己的当,以为自己是十拿九稳地占了上风,非常高兴。诸葛亮怎么完成任务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是怎样做的?(默读3~5节后答)

  2、你从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

  备用:

  ⑴ 周为什么吩咐不给诸葛亮准备造箭用的材料?

  ⑵ 诸葛亮怎么敢找鲁肃帮忙?

  周瑜:想害诸葛亮,从“造”的方面卡,对诸葛亮的打算一无所知,连听了汇报也不明白。

  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鲁肃不会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准备。(识人心)

  3、周瑜不知道诸葛亮怎么办,诸葛亮却在充分准备之后,稳扎稳打地开始行动了。(自由读6~9节)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指挥军士们利用草船借箭的。读书要求:

  ⑴ 用“______”把出发时间、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语句勾出。

  ⑵ 根据课文内容,把借箭经过向同桌讲一讲,注意用上书中的.重点词句。

  4、请同学上台,用小船演示,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出示小黑板:长江方位图)

  5、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怎么那么巧?

  也用“______”勾有关句。(知天文)巧借天时。

  6、他还作了哪些安排保证借箭成功?

  ⑴ 擂。

  ⑵ 船。

  7、为什么叫士兵擂鼓呐喊?

  造成进攻假象,逼使曹军放箭。

  8、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来又叫朝东,还要“一”字儿排开?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条件,叫巧借地理。(晓地理)

  9、为什么调转船头后,书上要说是“逼*”?

  ⑴ 已惊动曹军,冒着危险。

  ⑵ 使曹军误以为是真的进攻。

  ⑶ 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胆识过人。

  10、看插图,空中大雾迷漫,船外箭雨纷纷,诸葛亮却手摇鹅毛扇,正在饮酒取乐。请用“~~~”勾出他这时说的话。抽读。他为什么笑首说“只管饮酒取乐”?抽读。你为什么这样读?齐读。

  11、曹操出兵没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怀。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菁华5篇)(扩展5)

——《草船借箭》的优秀教学设计实用五篇

  教学要求

  1.学*本课“妒、督、鲁”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督等14生字,会写商议、推却、探听等词语,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并会用“推却、轻易”造句。

  2.认识学*以记事为主的课文,必须抓住事情发展的线索,理清它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并领会事件的本质意义。

  3.了解本课的情节,使学生认识到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他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4.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认识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有胆有识,足智多谋。

  2.能从课文所描写的人物性格中体会文章首尾呼应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准备:

  1.查找诸葛亮、曹操、周瑜等《三国演义》人物资料。

  2.准备《三国演义》草船借箭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从《赤壁之战》故事引入。

  师:《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人物或机智,或勇猛,人物塑造特别成功,其中诸葛亮这个人物尤其生动。今天我们要学*一篇以诸葛亮与周瑜为主的课文。

  2.揭题、读题。

  3.审题。

  什么叫草船?草船借箭是指什么意思?

  4.再读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出示:谁草船借箭?为什么要草船借箭?怎么样草船借箭的?最后借到了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回答问题。(理清草船借箭的原因、经过、结果。这也是在解决课后第二题)

  2.我们把草船借箭的经过看成借箭前的准备和借箭的过程。

  3.自学课文字词,标好节号,读通课文,完成填空。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4.据此提纲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

  四(10自然段)

  这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学*第一段

  1.齐读第l段。

  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2.从第二自然段的人物对话中我们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吗?

  (1)指名2学生分角色读课文第2节,师读旁白。

  大家听2个学生对话共几轮,为每一轮编上序号。

  (2)每一轮对话中,都能看出周瑜对诸葛亮的妒忌。让我们再来看看,周瑜在与诸葛亮对话时,心中是怎么想的吧。

  3.学*第一轮对话。

  (1)齐读,边读边根据老师提的问题想想周瑜是怎么想的。

  师问:周瑜是大都督,难道他不知道?生:周瑜是知道的,他明知故问。

  (2)那周瑜这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两人一组讨论。

  交流:2人一组,一人读周瑜说的话,一个说周瑜的心理活动。(可发挥想象,有不同答案)。

  生:“最好你答是弓箭这样就落入了我的陷阱。”

  生:“你一定会说是弓箭,那样就正合我意”……

  (3)过渡:显然,周瑜正在设计想陷害诸葛亮,那他怎样一步一步进行下去的呢?

  4.学*第二轮对话。

  (1)指名2人读对话,师在其间提问让大家思考周瑜的心理活动。

  “公事”是什么意思?“推却”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推却?(周瑜以公事来压诸葛亮,使诸葛亮无法不答应。)

  (2)同桌一起像刚才一样讨论周瑜的心理活动。

  交流:“我用公事来压你,你想推也推不了。”

  5.学*第三--六轮对话。

  (1)分四组讨论~六轮对话,学着刚才的方法,先分角色对话,再说说周瑜的心理活动。

  最后一轮,周瑜没有问话但有动作──里军令状、白酒招待

  (2)讨论、交流。

  6.小结,我们看到了,周瑜是步步紧逼,把诸葛亮圈入了他设置的圈套。从每一次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到周瑜的妒忌、怨恨之心。

  7.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而诸葛亮似乎已陷入他的圈套,让周瑜计划得逞了。真的是这样吗?

  A、思考:诸葛亮在与周瑜对话时心理活动怎样?

  B、他为什么答应周瑜如此难办到的任务?默读1~2节,思考这些问题。

  (1)(诸葛亮其实已识破了周瑜的计划,但他以国家大计为重,为水战胜利考虑,不顾个人恩怨,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

  (2)分组分角色,指名一生读旁白,朗读第1.2节,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四、小结。

  周瑜想害诸葛亮,而诸葛亮更是立下军令状,那么事情又是怎么发展的呢?下节课继续学*。

  教学要求

  1、学*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读懂课文,在读的基础上,了解周瑜和鲁肃的人物性格。

  2、了解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草船借箭。

  2、齐读课题。

  3、质疑:谁借箭?为什么借箭?怎样借箭的?借到箭没有?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师范读,生倾听,完成思考:这一课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草船借箭的原因:三天赶造十万枝箭

  借箭前的准备:草船、军士

  草船借箭的过程:逼*水寨→一面受箭→另一面受箭→驶向南岸

  草船借箭的结果:如期交货、周瑜叹服

  2、据此提纲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给文章分段:一(l、2自然段)、二(3——5自然段)、三(6—9自然段)、四(10自然段)

  3、同学们在预*时解决了一些问题,现在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问题?

  三、学*第一段

  1、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暂时先停下来,看看在讲课的过程中能不能解决。这节课我们先来学*草船借箭的原因和借箭前的准备,谁来读第一自然段?

  2、这一段哪个词最重要?什么叫“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

  3、注意这一段讲谁在“妒忌”?妒忌谁?妒忌什么?

  4、齐读第一自然段,注意“挺”字的读法和语气 。

  5、这句话我们能不能换个说法?

  6、从这句话中你明白了什么?对,周瑜这样做就是心胸狭窄的表现。

  7、现在我们来学*下一自然段。默读并思考:诸葛亮立下军令状时周瑜为什么很高兴?

  8、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思考一个小问题:周瑜委托了诸葛亮一个什么样的任务?

  9、解释词语:赶造、委托。

  10、诸葛亮答应了吗?怎么答应的?读课文原话。周瑜说:“十天造的好吗?”诸葛亮又说了什么?周瑜认为诸葛亮三天造出十万支箭是笑话,诸葛亮对周瑜又说了什么?什么是“军令状”?“甘受惩罚”是什么意思?

  11、周瑜听后很高兴,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12、对,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下面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一段对话。谁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意思?

  四、学*第二段

  1、刚才我们说了周瑜因“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而陷害他,现在我们来学*第二大段,看看诸葛亮是怎样做的。

  2、谁来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周瑜共说了几句话?

  3、第一句是什么?实际上他逼没逼?从哪看出来的?

  4、齐读第二句话,为什么不给他准备齐全?

  5、我们在往下读,鲁肃去了以后,诸葛亮请鲁肃帮助干什么?注意读书回答。

  6、诸葛亮要这些东西干什么?什么是自有妙用?

  7、鲁肃只知道“自有妙用”,但具体干什么用他知道吗?为什么不让鲁肃知道?

  8、我们再仔细读这句话:“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从这里看,诸葛亮知不知道周瑜要干什么?周瑜知不知道诸葛亮要干什么?

  9、好,鲁肃回去告诉周瑜了吗?周瑜听后怎么样?“疑惑”是什么意思?疑惑什么?

  10、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周瑜不知道诸葛亮如何造箭,但诸葛亮对周瑜是怎么样?

  11、从这里我们能看出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草船借箭的原因”和“借箭前的准备”两部分内容,那诸葛亮到底借到箭了没有?我们下节课继续分析。

  一、教学要求:

  1、讨论、理解课文二、三、四段主要内容。

  2、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3、进一步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诸葛亮的智慧和才干。

  三、教具准备:

  小黑板一块,吹塑纸小船数只。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内容:

  学*二、三、四段。

  六、教学过程:

  1、通过上一课时的学*,我们看到诸葛亮面对周瑜的蓄意谋害和步步紧逼,是顾全大局,胸有成竹地接受了任务。周瑜以为诸葛亮了上自己的当,以为自己是十拿九稳地占了上风,非常高兴。诸葛亮怎么完成任务呢?下面我们进一步学*。当诸葛亮接受任务后,周瑜、诸葛亮各是怎样做的?(默读3—5节后答)

  2、你从中看出什么?是怎么看出来的?

  备用:

  ①周为什么吩咐不给诸葛亮准备造箭用的材料?

  ②诸葛亮怎么敢找鲁肃帮忙?

  周瑜:想害诸葛亮,从“造”的方面卡,对诸葛亮的打算一无所知,连听了汇报也不明白。

  诸葛亮:知道周瑜想害自己,知道鲁肃不会泄密,做好了防范工作,做的借箭准备。(识人心)

  3、周瑜不知道诸葛亮怎么办,诸葛亮却在充分准备之后,稳扎稳打地开始行动了。(自由读6—9节)看看诸葛亮是怎么指挥军士们利用草船借箭的。读书要求:

  ①用“__”把出发时间、二十只船怎么受箭,怎么返回的语句勾出。

  ②根据课文内容,把借箭经过向同桌讲一讲,注意用上书中的重点词句。

  4、请同学上台,用小船演示,讲述草船借箭的经过。(出示小黑板:长江方位图)

  5、诸葛亮为什么选在第三天四更行动?怎么那么巧?

  ——也用“__”勾有关句。(知天文)巧借天时

  6、他还作了哪些安排保证借箭成功?

  ——①擂 ②船

  7、为什么叫士兵擂鼓呐喊? ——造成进攻假象,逼使曹军放箭。

  8、为什么先叫船头朝西,后来又叫朝东,还要“一”字儿排开?

  ——便于受箭,便于返回,走一步算一步,深谋远虑,善于分析和利用自然条件,叫巧借地理。(晓地理)

  9、为什么调转船头后,书上要说是“逼*”?

  ——①已惊动曹军,冒着危险;

  ②使曹军误以为是真的进攻;

  ③表现诸葛亮料事如神,胆识过人。

  10、看插图,空中大雾迷漫,船外箭雨纷纷,诸葛亮却手摇鹅毛扇,正在饮酒取乐。请用“~~~”勾出他这时说的话。抽读。他为什么笑首说“只管饮酒取乐”?抽读。你为什么这样读?齐读。

  11、曹操出兵没有?他怎么做的?——正中下怀

  11、曹操是怎么知道上当的?引读“诸葛亮吩咐……。”他为什么“吩咐……”?

  ——①嘲讽、动摇军心;

  ②知道追赶不上;(抓“顺风顺水”扣“船头朝东”)

  ③有利于突出其才干。

  13、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三天借箭十多万。(结果)

  小结:一切都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诸葛亮的安排进行。他真是料事如神!

  14、诸葛亮圆满地完成了任务,用为蜀、吴联军主帅的周瑜本应非常满意,他却长叹一声,导读。他为什么要长叹?

  15、“神机妙算”什么意思?带有什么感情色彩?由周瑜的口中说出来,对他来说是多么痛苦,这口气怎么咽得下去但又不得不服输。再读这一句,体会周瑜的心情。

  小结:两人斗智,至此胜负分明。

  16、现在回顾全文,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

  ——①三天有大雾;②鲁肃会帮忙;③二十只船够;④船头东西摆;⑤士兵擂鼓喊;⑥只管饮酒乐;⑦出发、返回妙。

  17、“草船借箭”是写诸葛亮从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万枝箭,为什么课题却命“借”?

  ——①还击;②还因为在借箭的整个过程中,诸葛亮巧妙地借天时、借地利、借对人的了解,巧妙地安排,从强敌手中智取十多万枝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干,粉碎了周瑜想陷害自己的阴谋,打击了曹的实力与士气,为联合抗曹做出了贡献,命“借”就有利于表现他的才干。

  18、就从这个“借”字,你体会到作者什么感情?你对诸葛亮什么感情?赞扬什么?

  19、回顾板书(连线) ——蜀吴联军本当一致抗曹,可是周瑜气量狭小,生了妒忌之心。因为他妒忌诸葛亮的才干,就借口两军交战需要用箭,用十天造箭十万的诡计来暗算诸葛亮,而诸葛亮“挺有才干”,他神机妙算,结果成功地只用三天就借箭十多万,迫使周瑜仰天长叹,低头认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前因后果。我们读记叙事情发展的文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分清,能帮助我们理解课文,这是理解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写类似的文章,也要注意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才能使别人看得明白。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借助网络等信息手段,初步了解有关三国的知识(人物)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关心中国的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乙方一方,称魏、蜀、吴三国。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课文中的故事就是在孙刘联合抗曹的背景下发生的。孙权手下的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他,就设了一个计谋,让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结果,诸葛亮只用了三天就借到了十万支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确智慧非凡。

  文章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在整个事件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都表现在哪些方面,以及弄清草船借箭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

  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的讲读课文,因为它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所含概的知识面特别广,所涉及的人和事也很多,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课文内的知识,而应跳出书本,采集各方面的信息来丰富学*内容。

  三、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小学生具有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学生的学*环境,激发他们的学*兴趣。让他们在主动探索中学*,培养学生学*的独立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上网浏览的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处理能力。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超文本结构特别适合于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索”的探索式学*,这种学*模式能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学*的状态,从而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创造性。让学生在积极动手、动脑、动口中自己阅读、思考、质疑达到获知、探索问题之目的。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以探求问题来引导学生在自主中学*,思考质疑,运用多媒体引导创新。原来基于归纳或演绎的讲解式教学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全新形式。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孕育。

  操作过程是:辅以视听,创设氛围——网络支持,把握人物——动画演示,突破难关——图文呈现,巩固强化——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我采用这种多种信息技术整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可以使课堂上的学生既能主动获取知识,又能主动探索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又提高了他们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媒体设计:

  整个这节课贯穿着网络的链接和搜索,以“蒙泰瑶光”编著软件和“powerpoint”为交互主线。其中“蒙泰瑶光”作为教师授课的引导工具,本节课中,我分别在导入新课,突破重、难点,课后练*和拓展联系中运用它。“powerpoint”是我用于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时,提供参考网址时使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一)导入新课(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再一次穿越时光的隧道,去探寻1700多年前那场智慧与胆略的经典之作《三国演义》之《草船借箭》。

  (二)进行新课(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1、在小组内交流学*收获,同时质疑。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选派代表运用各种手段交流(语言表达、电脑展示、学生表演、图片讲解等)汇报

  教师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拓展知识的深度及广度。

  汇报内容:A、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中哪些事例表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1)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2)知己知彼。

  (3)熟通兵法。(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4)有预见性。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找出最能表现诸葛亮因神机妙算而成竹在胸的一段话读一读。

  4、师生总结

  (三)巩固练*(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1、电脑配图出示一个小故事《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让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这个故事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2、据你所知,还有哪些三国故事也体现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四)课堂延伸(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利用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三国演义》的人物和事件,学生边浏览边将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剪切编辑,溶入自己的想法,整理成一篇小文章,相互交流。

  七、练*设计

  阅读分析: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诸葛亮病危期间,先向姜维传给他自己的兵书,又交代了军事安排。他吩咐杨仪,我死后不能发丧,做一个假诸葛亮木像放在车上,一切事务照常进行。

  杨仪、姜维和费一按照诸葛亮的嘱托,暂时扣压丞相病故的消息,有次序地撤退人马。

  诸葛亮的遗体装在灵车上的一个龛里,由三百多精心挑选的将士护送,要运回成都。

  司马懿催动大军追赶蜀兵,以为诸葛亮已死了。但是半途他犹豫了,会不会又中了诸葛亮的诡计!这时夏侯霸带着探子来报,五丈原蜀营已空无一人。司马懿听说后,半信半疑,率兵开向五丈原,果然蜀营空空。他唯恐蜀军撤走,赶紧带领人马向前追杀而去。忽然间蜀军掉头杀了回来,一面大帅旗上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只见中军“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大旗飘动,四轮车上坐着一位活生生的诸葛亮!这可吓坏了司马懿,以为又中了诸葛亮的计了。于是勒马往回逃,魏军兵将丢盔弃甲,自相践踏。魏军一直逃跑了五十多里地。两个魏将赶了来,叫司马懿不要惊谎。司马懿停下来急问:“我的脑袋还在吗?”知道蜀兵已远去,他才放心了,与夏侯霸、夏侯惠向魏营走去。司马懿到处探听蜀军的去向,而蜀军早已不见踪影。

  后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确实死了,蜀军已全部退回汉中。司马懿遇见的诸葛亮仅仅是木像而已,他这才后悔不迭。司马懿十分感叹:“我不能料到诸葛亮的死啊!”

  由此,蜀地便流行了一条谚语:“死诸葛亮吓走活仲达”。

  司马懿再次引兵追赶蜀军,但已晚了。他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确实是一代奇才。司马懿无可奈何,只得带领队伍回营了。

  此时,蜀营将士放声痛哭,为丞相诸葛亮举哀。

  回答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又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八、教学过程流程图

  辅以视听,创设氛围

  网络支持,把握人物

  动画演示,突破难关

  图文呈现,巩固强化

  网上冲浪,拓展视野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分清前因后果。

  2、训练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朗读能力。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了解草船借箭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地发展是重点。课文第三段是故事的高潮,具体叙述了诸葛亮用草船借箭的经过,也是文章的重点。

  采用指导朗读及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解决重点。

  (二)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既是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明确目标

  (1)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朗读训练

  2、感知

  《草船借箭》是选自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同学们对于其中的一些故事情节略有了解,但是对人物的性格特点还难以把握,因此参照注释,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掌握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尤其对于曹操、周瑜的性格要有进一步明确的认识。曹操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政治家,周瑜虽然妒才忌能,但也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大将。

  3、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板书课题,启示谈话。

  同学们,你们看过《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吗?其中有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谁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谁向谁借箭?

  (主要写了诸葛亮、周瑜、曹操几个人物,是诸葛亮向曹操借箭。)

  (2)简介时代背景。

  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讨伐,史称“三国鼎立”。当时曹操实力雄厚,刚刚打败了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圈套,假意让他负责赶造十万支箭,企图以造不成箭违误军令的借口加以陷害,于是就发生了这个故事。

  自读课文,说出课文大意,同位讨论体会交流。

  4、理清脉络,讨论分段。

  (1)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2)讨论分段。(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概括段意。)

  全文分四段:

  第一段(1—2自然段)讲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诸葛亮接受任务并保证三天造好。

  第二段(3—5自然段)周瑜不给造箭材料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诸葛亮不要造箭材料,巧妙地做好借箭准备。

  第三段(6—9自然段)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

  5教师点拨,突破难点。

  (一)学*第一段。

  ①指读第一段,前后位讨论这段写的是什么?(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十天造十万枝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②诸葛亮的才干怎样?周瑜妒忌诸葛亮是一般的妒忌吗?哪些词可说明并画出来。

  (“挺”、“才”)指导朗读稍重些。

  ③默读第一段,幻灯出示思考,周瑜是怎样“请”诸葛亮商议军事的?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从哪儿看出来?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

  (周瑜开始以“公事”为由迫使诸葛亮不要推却,接着又以“十天为限”故意刁难,最后当诸葛亮答应三天造十万枝箭时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以便抓到字据,日后好加害于他,他的。真正目的是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设下计来陷害诸葛亮。)

  ④讨论题,幻灯出示,诸葛亮为什么不揭穿他,反而接受赶造十万枝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

  (诸葛亮已识破了周瑜的诡计,如当面揭穿必伤了和气,孙、刘联合抗曹战线就可能破坏,有被曹操各个击破的危险,同时又从大局考虑到与曹军交战必须用箭,于是将计就计,立下军令状。)

  ⑤分角色朗读第一段,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2)教师总结,学生质疑。

  通过第一段的学*,我们不仅对《草船借箭》的起因有了了解,而且对于诸葛亮、周瑜的性格特点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下节继续深入学*课文。

  (二)学*第四段

  齐读思考,幻灯出示思考题。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讨论:结果是诸葛亮按期交箭,周瑜自叹不如,周瑜无可奈何,不得不承认自己确实不如诸葛亮。从周瑜说“我真不如他”看出他的沮丧、惭愧。)

  (1)提问:诸葛亮为什么能借箭成功呢?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神机妙算)

  (2)从哪儿看出诸葛亮神机妙算?(第三段)

  (三)学*第三段

  指读思考诸葛亮首先算到了什么?从哪句话看出。读读,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画在书上。

  (首先算到三天之内必有大雾,可以从这里看出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

  1、出示小黑板,思考如下:

  (1)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因为此时天色微明,大雾封江,可蒙住曹军眼睛,使之不明虚实。诸葛亮了解气象变化,预测出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2、再读第三段,思考,诸葛亮根据什么情况采取什么计策,这样做有什么妙处?圈画出来。

  (1)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军士擂鼓呐喊,为什么这样布局?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