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

首页 / 计划 / |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1

  本学期教学任务已接*完成,为更好地把本册知识全面、细致的掌握好,必须要做好复*计划,认真地进行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复*,有目的、有计划,有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复*工作,全面提高复*质量,为期末考试和检测成绩的提高打下基础。

  一、复*目标

  1、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2、在复*中,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在查漏补缺过程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中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教材所复*内容分析

  本册教材可按两部分复*,根据自己班学生的学*情况可分为:容易掌握的部分、较难掌握的部分。容易掌握的部分:第一单元千克、克、吨、的认识、第九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四单位置与变换、第七单元时、分的认识。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些内容按常规进行复*

  较难掌握的部分: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五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六单元混合运算、第八单元图形的周长。这些内容是本册复*的重点和难点,因此要着重进行复*和分类指导。

  2、各部分知识进行分类概括归纳

  (1)乘除法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化,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等。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混合运算:通过练*,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2)计量单位的理解与换算。

  通过不同形式复*,强化学生对计量单位的理解,特别是对吨、千克、克的理解。再通过不同形式的练*,让学生熟悉掌握计量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好单位之间的进率。

  (3)位置变换与周长的理解、计算。

  理解周长的意义,能通过测量、*移等操作方法找出不同图形边的和,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4)混合运算和智慧广场:

  通过课件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一些混合运算的练*及推理练*。混合运算: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班级整体状况:学生整体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也有部分学生数学基础知识较差,每次作业都难以完成;学*中注意力差,书写普遍差。但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数学能力情况:学生整体学*情况在“复*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三、复*措施

  1、要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要根据他们的学*能力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

  2、复*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要求的情况下,让学*较好的学生优先领跑全班之首,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混合运算、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高三第一轮复*一般以知识、技能、方法的逐点扫描和梳理为主,通过第一轮复*,学生大都能掌握基本概念的性质、定理及其一般应用,但知识较为零散,综合应用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轮复*的首要任务,是把整个基础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化数学的学科特点,对讲、练、检测要求较高。强化数学主干知识的复*,形成良好知识网络。整理知识体系,总结解题规律,模拟高考情境,提高应试技巧,掌握通性通法。“二轮看水*”概括了第二轮复*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看教师对《考试说明》、《考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教师讲解、学生练*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三是看知识讲解、练*检测等内容科学性、针对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填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四是看练*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难度适宜,效度良好,重在基础的灵活运用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二、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为重点主干知识的巩固加强与数学思想方法专项训练阶段,时间为2月20——4月30日。

  2.第二阶段是进行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专项训练,时间为5月1日——5月30日。

  3.最后阶段学生自己检查阶段,时间为5月31日——6月6日。

  三、怎样上好第二轮复*课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主体”,突出重点。第二轮复*,教师必须明确重点,对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应了若指掌只有这样,才能讲深讲透,讲练到位因此,每位教师要研究湖北省2014年高考考试说明和高考试题

  (二)分专题的形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八个专题。每位老师都有侧重的搜集整理任务。

  (1)xx----集合、函数与导数。此专题函数和导数、应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问题是重点,

  特别要注重交汇问题的训练。滚动训练1---5

  (2)xx----三角函数、*面向量和解三角形。此专题中*面向量和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恒等变换是重点。滚动训练6----10

  (3)xx---数列。此专题中数列是重点,同时也要注意数列与其他知识交汇问题的训练。滚动训练11----15

  (4)xx----立体几何。此专题注重点线面的关系,用空间向量解决点线面的问题是重点。滚动训练16---20

  (5)xxx-----解析几何。此专题中解析几何是重点,以基本性质、基本运算为目标。突出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交点、弦长、轨迹等。滚动训练21---25

  (6)xx-----不等式、推理与证明。此专题中不等式是重点,注重不等式与其他知识的整合。滚动训练26---30

  (7)xx-----概率与统计、算法初步、复数。此专题中概率统计是重点,以摸球问题为背景理解概率问题。滚动训练31---35

  (8)xx----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滚动训练36---40

  (9)xx-----高考数学思想方法专题。此专题中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分类讨论思想方法是重点。滚动训练41---45

  (二)、做到四个转变。

  1.变介绍方法为选择方法,突出解法的发现和运用

  2.变全面覆盖为重点讲练,突出高考“热点”问题

  3.变以量为主为以质取胜,突出讲练落实

  4.变以“补弱”为主为“扬长补弱”并举,突出因材施教

  5.做好六个“重在”。重在解题思想的分析,即在复*中要及时将四种常见的数学思想渗透到解题中去;重在知识要点的梳理,即第二轮复*不像第一轮复*,没有必要将每一个知识点都讲到,但是要将重要的知识点用较多的时间重点讲评,及时梳理;重在解题方法的总结,即在讲评试题中关联的解题方法要给学生归类、总结,以达触类旁通的效果;重在学科特点的提炼,数学以概念性强,充满思辨性,量化突出,解法多样,应用广泛为特点,在复*中要展现提炼这些特点;重在规范解法的示范,有些学生在*时的解题那怕是考试中很少注意书写规范,而高考是分步给分,书写不规范,逻辑不连贯会让学生把本应该得的分丢了,因此教师在复*中有必要作一些示范性的解答。

  (三)、克服六种偏向。

  1.克服难题过多,起点过高

  2.克服速度过快内容多,时间短,未做先讲或讲而不做,一知半解,题目虽练*,却仍不会做

  3.克服只练不讲教师不选范例,不指导,忙于选题复印

  4.克服照抄照搬对外来资料、试题,不加选择,针对性不强

  5.克服集体力量不够备课组不调查学情,不研究学生,对某些影响教与学的现象抓不住或抓不准

  6.克服高原现象第二轮复*“大考”、“小考”不断,次数过多,难度偏大,成绩不理想;形成了心理障碍;或量大题不难,学生被动做题。

  7.试卷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评讲的较好做法应该为,讲评前认真阅卷,讲评时将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相结合,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矫正。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3

  一、复*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重难点、关键

  (一)复*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内容:

  (一)数

  1、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2、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简单图形的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复*计划工作计划。

  2、图形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面积意义的认识,能用自选图形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含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五、复*注意点:

  (一)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

  2、复*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奖励,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6、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六、复*具体措施:

  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年级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各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

  1、计算部分: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部分: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

  七、复*课时安排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2课时

  2、面积与周长………………………………………………………2课时

  3、统计、小数与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4、年、月、日………………………………………………………2课时

  5、解决问题…………………………………………………………2课时

  6、单元练*…………………………………………………………5课时

  7、综合练*…………………………………………………………5课时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4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数、分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年月日,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均数、统计与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和等量代换等问题。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时,不仅复*相应的知识点,并且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注重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扶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1、数与计算:

  (1)在整理与复*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1)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4)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3、统计与*均数问题: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求*均数。

  (2)、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学*分析简单的数据信息,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作出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4、 复*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方向与位置:

  (1)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5、小数:

  使学生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面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课时安排:

  1、数与计算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 1课时

  3、统计与*均数问题 2课时

  4、复*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2课时

  5、小数 2课时

  6、面积 1课时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5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年级学生共有59人,整体上看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任务。但只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还有部分学生在学**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不愿意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水*,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有难度的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就形成了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现象。特别有3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上不知道怎么学*,基础知识很差,每次考试很难得到60分,经常不及格。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因此,复*时要抓补差工作,让全体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复*的主要内容

  1、混合运算和乘除法计算(第1、4、6单元)。这部分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学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乘除加减混合运算。

  2、加和减的计算(第3单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观察物体与周长的理解、计算(第2、5单元)。这部分内容包括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理解周长的含义,能进行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并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求多边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4、年月日的知识(第7单元)。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闰年、*年、大月和小月;知道一年有四个季度及每个季度的天数;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5、认识小数(第8单元)。借助元角分的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三、复*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充分依托班班通设备,合理选用网络资源,努力提高复*课的课堂效率。

  5、搜集一些题型,出4份单元复*试题,帮助学生复*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了解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6、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混合运算、乘除法计算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难点:观察物体、年月日的知识、周长的计算。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错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设立错题小册子;

  2、选择适当的练*题型与题量,帮助学生在练*过程中,打开思路。

  3、重点抓好班级的后进生,力争期末时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利用学优生的资源,成立“二帮一”学*小组。

  4、统观全册教材,帮助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5、注意孩子细心方面的培养,养成良好的数学做题*惯。

  6、复*以基础为主,同时注意练*、作业精心设计,以帮助优等生拔高,差生补基础。对重点难点增加课时量,要讲深入一些。

  具体内容的复*措施:

  (一)乘除法计算(第1、4、6单元)。

  1、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2、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

  3、混合运算:通过练*,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4、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三)观察物体与周长的理解、计算。

  1、通过实物演示,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并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理解周长的内涵,能通过测量、*移等多种方法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行四边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6

  高三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小编准备了高中三年级数学上学期复*计划,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 认真细致的研究考题、考试大纲,把握好高考情势,加强复*的针对性。

  备课组老师细心阅读高考试题分析,与学生一起做好至少四套新课标地区的高考试题,分析透、点拨到位,并在以后章节复*中,在学案中选编好较为典型、新颖的题目,来配合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落实。仔细研究高考阅卷中学生出现的主要错误,以便在一轮复*中及时让学生得到纠正。

  二 狠抓双基的落实,明确落实产生效益。

  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强化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上下多大功夫也不为过的意识,选好有助于理解、纠偏的题目,帮助学生理解到位。把握好复*的节奏,通过梳理知识、提炼方法、构建网络抓双基,科学、规范的使用好教、学案,一份适合学生实际、贴*教材内容且符合高考要求的教学案无疑对提高学生学*兴趣、减轻学生学*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全体备课组统一认识,坚持实行教学案一体化的模式,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在难度的控制上注意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不断加以调整;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关注教材中知识的梳理、方法的提炼;在环节的设计上有知识梳理、基础训练、例题讲解、当堂检测和定时练*等,且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所有这些做法将对养成学生良好的学**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层次、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都会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三 精心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在备课组说课的基础上,认真备好每一堂课,做到起点低、台阶密,力争每一节让学生感到都有收获,备完课、上完课,应不断反思:我的教法科学吗?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知识构建、方法探求、思想感悟和规范表述等复*教学的各个环节,争取使学生课堂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层次以及训练的质和量都基本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及高考的要求,取得良好的复*效果。让学生有所得、能力有所发展。

  四 有效利用模拟试题,加强能力训练,注意查漏补缺。

  根据各地的高考信息编拟好双基训练的模拟试卷,通过规范训练,注意发现*时复*的薄弱点和思维的易错点,提高实践能力,走*高考。做好各地的模拟题。通过适量的模拟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失误降为零,注意训练考试技巧和学生的应试心理,加强非智力因素的训练。高考中考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审题不细

  2、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全面不扎实

  3、书写与表达不规范,针对以上问题,在模拟试题的选编、讲评、跟踪训练中,将一步步改正,坚持落实产生效益!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7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内容: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

  9、数学广角。

  三、复*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8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内容:

   1、除法。

  2、年、月、日。

  3、*移和旋转。

  4、乘法。

  5、观察物体。

  6、千米和吨。

  7、轴对称图形。

  8、认识分数。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0、统计。

  11、认识小数。

  12、整理和复*。

  三、简要复*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主要内容学*状况

  1、数与代数:口算乘除法,笔算乘除法以及估算学得都很好,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不太熟练,年月日、千米的认识和吨的认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连续两次*均分的实际问题训练,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行求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的练*,从实际中了解千米与吨的知识。

  2、空间与图形:对生活中常见的*移、旋转、对称现象已初步形成了概念,物体的三视图学得也较好,但面积的单位、计算却还有一些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多练*一些*移图形的训练,进行与计算面积有关的实际问题训练。

  3、统计:统计表与条形统计图学得较好,但求*均数的方法却存在着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针对学生求*均数时只求出总数而不再去求*均数的现象多进行练*,并让学生懂得什么才是*均数,从而掌握求*均数的方法。

  五、采取措施

  1、 使用新教材,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正视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在期末复*中尽最大地努力弥补。

  2、重视学生学**惯的培养(尤其审题*惯),学*方法的指导。

  3、老师要准确了解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使复*有针对性、实效性。

  4、课上注重知识的整理,基本概念理解到位,比较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5、 注重对知识的整合,一题多用。如:一些图形中面积的计算。

  6、关注后进生,加强对他们的辅导。

  六、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课时安排(11课时+机动):

   1、除法………………………………………………………………………1课时

  2、年、月、日………………………………………………………………1课时

  3、*移和旋转………………………………………………………………1课时

  4、乘法………………………………………………………………………1课时

  5、观察物体…………………………………………………………………1课时

  6、千米和吨…………………………………………………………………1课时

  7、轴对称图形………………………………………………………………1课时

  8、认识分数…………………………………………………………………1课时

  9、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课时

  10、 统计……………………………………………………………………1课时

  11、 认识小数………………………………………………………………1课时

  12、 综合练*………………………………………………………………机动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9

  一、 复*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

  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 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惯:

  整体上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二)数学能力情况

  学生整体学*情况在“复*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四、复*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重心”。

  2、复*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复*进度

  12月24日:万以内的加、减法

  12月25日:有余数的除法

  12月26日:多位数乘一位数

  12月27日:四边形

  12月28日:时、分、秒、千米和吨

  12月29日:分数的初步认识

  1月2日以后:综合练*

  迎接期末统考。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 10

  一、复*目标:

  1、通过总复*,巩固学生获得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

  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

  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

  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复*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重难点

  (一)复*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内容:

  (一)数

  1、小数、年月日的初步认识。

  2、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长方形、正方形周长,面积的计算。

  2、回顾面积意义,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三)统计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五、复*注意点:

  (一)教师方面:

  1、针对班级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

  2、复*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奖励,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6、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六、复*具体措施:

  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年级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各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找规律。

  3、图形几何部分: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回顾整理。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课时

  2、两位数乘两位数………………………1课时

  3、面积………………………………………………………1课时

  4、统计…………………………………1课时

  5、小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

  6、位置与方向…………………………………1课时

  7、年、月、日…………………………………1课时

  8、单元练*…………………………………………………………8课时

  9、综合练*…………………………………………………………4课时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扩展阅读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扩展1)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6篇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1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内容: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

  9、数学广角。

  三、复*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2

  为了更好、更有效地组织复*,让学生更系统的掌握本学期的学*内容,特制定本复*计划如下: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6人。他们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比如程文杰、韩兴宇等,他们上课认真听讲,学*成绩一直保持较好。有的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能力跟不上,比如方启奥、王家奇等他们在学*方法上,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二、复*目的和要求:

  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三、复*重难点:

  复*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

  复*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四、方法和措施:

  1、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

  2、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

  3、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五、时间安排:

  位置与方向 一周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周

  统计年、月、日 一周

  面积解决问题一周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周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3

  一、班级实际情况

  本年级学生共有59人,整体上看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浓厚,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基本的学*任务。但只有部分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还有部分学生在学**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不愿意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水*,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他们面对有难度的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这样就形成了两极分化较为严重的现象。特别有3个学生在数学的学*上不知道怎么学*,基础知识很差,每次考试很难得到60分,经常不及格。另外还有极少部分学生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因此,复*时要抓补差工作,让全体学生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

  二、复*的主要内容

  1、混合运算和乘除法计算(第1、4、6单元)。这部分内容包括整十、整百、整千数学乘(或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乘除加减混合运算。

  2、加和减的计算(第3单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并能运用三位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观察物体与周长的理解、计算(第2、5单元)。这部分内容包括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理解周长的含义,能进行三角形、*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测量与计算,并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求多边形的周长;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4、年月日的知识(第7单元)。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闰年、*年、大月和小月;知道一年有四个季度及每个季度的天数;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5、认识小数(第8单元)。借助元角分的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生活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简单交流。

  三、复*的主要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充分依托班班通设备,合理选用网络资源,努力提高复*课的课堂效率。

  5、搜集一些题型,出4份单元复*试题,帮助学生复*巩固所学到的知识,了解常见题型的解题方法。

  6、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混合运算、乘除法计算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周长的测量与计算。难点:观察物体、年月日的知识、周长的计算。

  五、复*的具体措施

  1、错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设立错题小册子;

  2、选择适当的练*题型与题量,帮助学生在练*过程中,打开思路。

  3、重点抓好班级的后进生,力争期末时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利用学优生的资源,成立“二帮一”学*小组。

  4、统观全册教材,帮助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5、注意孩子细心方面的培养,养成良好的数学做题*惯。

  6、复*以基础为主,同时注意练*、作业精心设计,以帮助优等生拔高,差生补基础。对重点难点增加课时量,要讲深入一些。

  具体内容的复*措施:

  (一)乘除法计算(第1、4、6单元)。

  1、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2、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练*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连续进位的乘法竖式计算和商中间、末尾有0的题目。

  3、混合运算:通过练*,进一步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熟练计算。

  4、能联系生活实际,解答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三)观察物体与周长的理解、计算。

  1、通过实物演示,逐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一个物体最多看到三个面,并根据具体的事物、照片、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理解周长的内涵,能通过测量、*移等多种方法计算出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行四边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4

  一、学情分析

  总体情况: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课后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及时改错。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改错。

  二、主要复*内容:

  1、位置与方向

  2、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统计

  4、年月日

  5、两位数乘两位数

  6、面积

  7、小数的初步认识

  8、解决问题

  9、数学广角。

  三、复*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计量单位部分:多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5

  一、第一轮复*(2月26号——4月5号)

  第一轮复*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但要想学生过这一关,实际操作很困难。学生自控能力差,要想他们自己去背,没有几人做到。于是我利用课下时间挨个过关

  (2)过基本方法关。对于常见的解题方法要熟知

  (3)过基本技能关。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另外给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如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这有利于学生以后解题节省时间。复*完每个章节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每次测试后要及时反馈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查漏补缺。并让学生做到讲做错的题,可以给我讲,也可以给组长讲。这样不但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也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第一轮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去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争取让学生前100分不失分。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和考纲。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

  (4)及时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给教师,对于作业、练*、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把学生做的题收上来进行阅卷。在上课讲解时,重点讲学生的错题。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效率。课堂复*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6)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难题留给成绩好的,易题留给学数学困难的学生。

  (7)应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

  二、第二轮复*(4月6号——5月10号) 如果说第

  一阶段是总复*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二轮复*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运动变化”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这轮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要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对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点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要求学生每天看错题,优等生重点看大题,中等生看前100分错题。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在讲解时提问学生涉及到的知识点。

  (6)专题复*的适当拔高。专题复*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的任务。

  (7)专题复*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

  三、第三轮复*(5月11号——6月10号)

  这轮复*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这好比是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阶段,考前练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这轮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注重细节部分,严格把关,既不打压学生,又要使学生明白啥时候步骤详写,啥时候略写。

  (5)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与讲解,或利用课间进行讲解。

  (6)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

  (7)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8)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考试,两节课时间讲评,也就是说,一份题一般需要4节课的时间。

  (9)选准要讲的题,要少、要精、要有很强的针对性。选择的依据是边缘生的失分情况。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6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制定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区毕业复*建议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复*。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本册所学知识,对数学知识加以梳理,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力求挖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学*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内容

  本学期主要有以下几块教学内容:

  1.数与计算: 数与计算主要包括: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主要包括:观察物体、*行与相交。

  3.统计:统计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

  (一)复*重点

  有关大数的读写,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强化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提高计算能力。

  (二)复*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能熟练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目标

  1.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熟练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感受数学学*的快乐,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五、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三年级二班60人。成绩是全年级较差的班级,从学生整体情况来看与其它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整体学生来看班里同学的学*还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因为去年接班的时候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对学生各方面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刚接过来的时候感觉班里的同学很散捏不到一起,从集体的角度来看没有一定的凝聚力,所以刚开始在班级管理和学*上都费了很大的劲,虽然班内有一些孩子的学*成绩一直比较稳定但是这部分孩子成绩的取得在建立在家长和孩子勤奋的基础上,但是在学*中仅仅只能做到老师教多少就能学多少,做不到拓展思维和举一反三,对学*的模式比较固化,不灵活,对于他们的思维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还有一部分学生成绩很差,*时课堂上精力也不集中,作业也不能安时完成,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也不是太重视,所以学生自身对学*也就不太重视,心理上就有一种应付的感觉。这部分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学*态度不端正,浮躁,不踏实,没有好的学**惯。

  从*时的练*和测验中可以看出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能力差,抄错数、、进位忘加、退位忘减的现象严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是因为孩子的视觉瞬间记忆能力还不够成熟。

  2、知识之间混淆不清,特别是加减法和乘法笔算时,经常把计算方法弄错。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得到解决,老师不仅要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六、复*方法措施

  1、计算: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中的信息。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垂线,*行线的画法。

  4、计量单位:多联系生活实际,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6、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扩展2)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范本10份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1

  复*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万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笔算)

  3.有余数的除法

  4.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量与计量:

  1.测量(毫米、分米、千米、吨)

  2.时、分、秒

  三、空间与图形

  :1.四边形

  2.周长

  四、统计与概率:可能性

  五、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广角(排列与组合)

  六、实践活动

  复*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两、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物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2

  一、 复*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 复*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 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七、课时安排(16课时):

  1、万以内的加减法………………………………4课时

  2、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4课时

  4、四边形…………………………………………2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2课时

  6、分数的初步知识………………………………2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3

  一、复*内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知识。

  二、复*目标:

  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更加提高,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复*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四、复*难点: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分数的含义。

  五、复*方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进行*题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六、复*措施: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七、课时安排(16课时):

  1、万以内的加减法………………………………4课时

  2、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4课时

  4、四边形………………………………………...…2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2课时

  6、分数的初步知识………………………………2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4

  一、教学目标:

  1、回顾、梳理、反思本学期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

  2、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小数、分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年月日,以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均数、统计与数学广角中的重叠问题和等量代换等问题。

  3、注重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复*时,不仅复*相应的知识点,并且把相应的知识点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4、注重对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扶优补差,使全体学生得到提高。

  二、复*内容:

  1、数与计算:

  (1)在整理与复*中回顾整个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

  (2)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1)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第一学段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能熟练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面积。

  (3)进一步掌握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的方法。

  (4)能根据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与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周长与面积问题。

  3、统计与*均数问题:

  (1)、再次经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使学生巩固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和用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并能看懂简单的统计图表,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学*求*均数。

  (2)、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学*分析简单的数据信息,激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

  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如何对某些事情的结果作出正确的推测和判断。

  4、 复*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方向与位置:

  (1)会用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在东、南、西、北和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3)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5、小数:使学生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大小的过程;会进行一位小数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面积

  使学生能正确认识面积的含义,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会用公式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课时安排:

  1、数与计算 1课时

  2、空间与图形 1课时

  3、统计与*均数问题 2课时

  4、复*年月日、方向与位置 2课时

  5、小数 2课时

  6、面积 1课时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5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较好的掌握了口算和两、三位数乘(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对质量单位换算和年月日知识掌握得较好。周长的简单计算能解决,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周长问题时,有很多出错情况。计算不仔细造成的错误很多。应用题的理解还不够好,还需加强练*。目前二班的后进生情况较突出。

  复*目标:

  1、计算:

  (1)熟练进行整十、整百、整千数乘、除一位数的口算。

  (2)正确进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

  (3)正确进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4)能对乘、除法的结果进行适当的估算。

  (5)能正确进行乘除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2、常用的量:

  (1)对常用的质量单位:千克、克、吨,有正确的概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质量单位。

  (2)能正确对千克、克和吨进行换算。

  (3)能正确进行千克、克、吨之间简单的计算。

  (4)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判断闰年、大月和小月。

  (5)知道一年有四个季度及每个季度的天数。

  (6)掌握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7)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3、空间与图形:

  (1)观察由三个(或更多的)正方体所搭成的图形,能正确分辨不同角度所得的图形。

  (2)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周长的含义求多边形的周长。

  (3)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解决问题。

  4、统计与概率:能对事情发生与否作出合理的判断,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之分。

  复*重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笔算。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笔算。

  3、运用乘除法知识解决相关两步计算问题。

  4、运用周长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生活问题。

  5、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如何判断闰年、大月和小月、24时计时法与12时计时法的互换。

  复*策略与方法:

  1、既要帮助学生整理知识,使知识条理化,形成体系,又要适当进行技能的训练,以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在此过程中,重点是帮助学困生,查漏补缺,解决他们在知识与技能上的缺失。

  2、错例让学生自己分析,设立错题小册子。

  3、选择适当的练*题型与题量,帮助学生在练*过程中,打开思路。

  4、利用学优生的资源补差,就是由来已久的“二帮一”学*形式。

  5、统观全册教材,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6

  一、复*内容:

  以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为主,适当补充拓展,让学生通过复*,进一步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应用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意志品质和学*水*的整体提高。

  二、具体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简单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以及24时记时法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周长的含义,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认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体会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

  5、通过整理和复*,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三、复*重难点:

  (一)复*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方法的熟练掌握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中熟练。

  3、用数学知识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难点:

  1、24时记时法,主要体现在24时记时法和普通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计算经过的时间;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解题;

  3、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解释现象,提出问题等。

  四、复*方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归纳所学知识,精选*题;

  2、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练*和综合练*,及时反馈,及时补差,及时改进。

  五、复*时间安排:

  1、整理和复*(4课时);

  2、综合检测和试卷分析(6课时左右);

  3、整合和优化,补充和拓展(3课时左右)。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7

  一、复*目标:

  通过期末复*,可以让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查漏补缺,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将所领会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期末复*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的过程,在这个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过程中的缺漏,使一学期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同时,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提优补差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复*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复*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

  四、关键:

  要在扎实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尽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培优补差

  五、复*措施:

  1、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复*。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认真备好每节复*课,上好每节课,切实提高课堂复*的有效性。

  2、以生为本,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精选每一道复*题,注重题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在基本知识复*好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4、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可鼓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对于后进生要做到多鼓励,多关心,辅导他们争取在原有学*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做好提培优补差工作,尤其关注后进生的学*,全面提高班级合格率及优良率。

  5、在应用题复*中,应重点放在复*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上,可充分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注意在复*中充分运用教具、实物、示意图来帮助分析、推理,然后加以概括,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7、复*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掌握数学复*的目标,结合复*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六、复*时间:

  1、第一阶段:5.25~6.7(各知识点梳理)

  2、第二阶段:6.8~6.13(综合练*)

  七、具体安排:

  时间:5.25~5.27

  复*内容:数与代数

  课时6

  复*要求:

  1、除法:掌握整百数或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除法验算、估算及用两步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2、乘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估算。

  3、千米和吨:建立1千米、1吨的长度观念和质量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能进行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4、年月日:掌握年月日的相关知识点和概念,如大月、小月、*年、闰年、季度等,能正确计算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5、认识分数:进一步认识分数的意义,明确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认识小数: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个部分的名称,掌握一位小数的比较方法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应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时间:5.28~5.29

  复*内容:空间与图形

  课时4

  复*要求:

  1、轴对称图形:掌握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点,知道对称轴,能在一组实物图案或简单的*面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移和旋转:认识并能正确判断物体的*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移。

  3、观察物体: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知道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得到的视图可能相同或不同,能根据指定的视图要求,拼摆出相应形状的物体。

  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认识面积的意义,知道1*方厘米、1*方分米、1*方米的含义和实际大小,会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掌握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计算长、正方形的面积,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时间:5.30

  复*内容:统计与概率

  课时2

  复*要求:

  统计:了解*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均数。

  时间:6.2—6.7复*内容:实践与综合应用

  课时8

  复*要求:

  1、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应用活动,鼓励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逐步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8

  由于本学期的数学内容比较多,现制定如下复*计划。

  数学每两天一个单元:

  1,归纳总结好本单元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把知识串联好。

  2,校准书中的所有*题,不留任何死角。

  3,把资源与评价中的重点*题,分类,领学生复*,重点*题精讲细做。

  4,抓好计算和基础知识,争取做到每日一练。

  5,试卷仍旧以资源与评价为主,再加上自己整理的一些*题。

  6,紧抓差生,原则是能多打一分,就别少打一分。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9

  一、 复*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内容分析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

  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 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惯:

  整体上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二)数学能力情况

  学生整体学*情况在“复*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四、复*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重心”。

  2、复*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复*进度

  12月24日:万以内的加、减法

  12月25日:有余数的除法

  12月26日:多位数乘一位数

  12月27日:四边形

  12月28日:时、分、秒、千米和吨

  12月29日:分数的初步认识

  1月2日以后:综合练*

  迎接期末统考。

  三年级数学上册复*计划 10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

  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有余数的除法与表内除法、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加减法与乘法的验算。

  3、四边形:

  认识*行四边形,

  ▲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有余数的除法: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知道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5、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6、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7、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8、可能性和数学广角:

  知道事件可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知道可能性有大小;●能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惯:

  整体上能认真听课,举手发言比较积极。

  个别问题主要有:书写格式和字迹;认真读题,积极理清做题思路。

  (二)数学能力情况

  学生整体学*情况在“复*内容分析”中已有所体现。

  须关注的重点:基础计算技能,部分学生仔细读题的能力。

  四、复*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重心”。

  2、复*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扩展3)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 (菁华5篇)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2人,其中男同学人,女同学37人。本学期学生整体学*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5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三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有陈曦、陈志威、孙云龙、魏翔宇等)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力争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中优秀率占全班总人数的45%,合格率占95%,希望通过期末复*使他们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明确复*课的目的。复*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的兴趣。

  4、复*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三、复*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天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4、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力争优秀率达到70%及格率达到100%

  六、复*时间和内容安排:

  1、数与代数:6月17日万以上数的认识复*及练*

  6月18——19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复*及练*

  6月21——22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复*及练*

  6月23日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加减法的复*

  要求: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小数的初步认识。

  2、空间与图形:

  6月24日观察物体的复*

  6月25日*行与相交的复*

  要求: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能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组合物体,辨别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出物体。

  (3)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了解*行与相交、会画垂线与*行线,并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3、复*年月日:

  6月28日24时计时法的复*

  6月28日年月的复*(包括:判断*年、闰年;月份的天数;判断多少天后是星期几)

  要求:

  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4、统计与*均数问题:

  时间6月29日条形统计图

  要求:

  能看懂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1格代表几。

  5、分类做练*、复*:

  计算(口算、估算、笔算、脱式计算)5课时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课时

  以上复*设计的机动一些,随时需要随时用,穿插于以上复*中,以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以上复*过程中,每复*完一个单元,质量检测一次。

  6、6月30日模拟考试并讲解

  6月31日至考试综合复*,提醒易错的。

  七、补充说明;

  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针对本班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调整复*计划,力争使每位学生都有较大提高。

  一、 复*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发现各单元内容与以前所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主要有长度 和质量单位、时间的认识、倍的认识、分数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复*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查漏补缺,让不同学*层次的学生在复*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复*内容分析(▲为学生重点,●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地方)

  1、测量:

  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并能根据实际选择恰当的单位,同时能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测量。

  2、万以内的加减法:

  ▲多位数加减多位数的计算方法,包括口算、笔算和估算和笔算的验算(特别是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

  3、四边形:

  认识*行四边形,▲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连续进位的计算)

  5、时分秒:

  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会进

  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 分数的初步认识:

  初步认识分数的意义,会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三、复*措施

  1、视学困生为“复*重心”。

  2、复*着重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注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时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适当提供思维性强的情景或*题,在保障所有学生达到基本学*要求的情况下,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3、精讲精练,保护学生的学*兴趣。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在总复*中,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等内容的应用本身就是解决问题;另外,让学生用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简单计算等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2人,其中男同学人,女同学37人。本学期学生整体学*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5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三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有陈曦、陈志威、孙云龙、魏翔宇等)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力争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中优秀率占全班总人数的45%,合格率占95%,希望通过期末复*使他们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明确复*课的目的。复*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的兴趣。

  4、复*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三、复*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天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4、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力争优秀率达到70%及格率达到100%

  六、复*时间和内容安排 :

  1、数与代数:6月17日万以上数的认识复*及练*

  6月18——19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复*及练*

  6月21——22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复*及练*

  6月23日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加减法的复*

  要求: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小数的初步认识

  2、空间与图形:

  6月24日观察物体的复*

  6月25日*行与相交的复*

  要求: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能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组合物体,辨别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出物体。

  (3)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了解*行与相交、会画垂线与*行线,并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3、复*年月日:

  6月28日24时计时法的复*

  6月28日年月的复*(包括:判断*年、闰年;月份的天数;判断多少天后是星期几)

  要求:

  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4、统计与*均数问题:

  时间6月29日条形统计图

  要求:

  能看懂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1格代表几。

  5、分类做练*、复*:

  计算(口算、估算、笔算、脱式计算)5课时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课时

  以上复*设计的机动一些,随时需要随时用,穿插于以上复*中,以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在以上复*过程中,每复*完一个单元,质量检测一次。

  6、6月30日模拟考试并讲解

  6月31日至考试综合复*,提醒易错的

  七、补充说明;

  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要力求“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五大目标,针对本班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调整复*计划,力争使每位学生都有较大提高。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对量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

  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目标解析

  第1题是一个数学活动,在一个具体情境中安排了:计量单位的运用,简单的时间计算,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倍的认识的复*。把分散的数学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适当归并,便于学生在复*时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发展学生对量的认识。

  教学难点:提升学生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贴*生活,谈话导入

  同学们,寒假马上就到了,你们在寒假里有旅行的计划吗?旅行时坐过飞机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旅行中的数学问题。

  通过课前谈话,让学生在憧憬寒假到来的心情中自然跟随老师进入新课的学*。

  (二)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p109第1题的航班信息图。

  1.说说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2.解决第(1)个问题

  (1)出示飞机图,让学生说说最熟悉的交通工具如小轿车、自行车、步行的速度,从而比较填写出飞机的飞行速度单位。

  (2)让学生说说熟悉的物品如小学生的体重、一袋大米的质量、一袋盐的质量.、一头大象的体重,从而通过对比填写出飞机的载质量单位。并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三者之间的进率在学生的回答中加以复*巩固。

  (3)让学生说说熟悉的物品的长度如铅笔的长度、自己的身高、家到学校的距离,从而通过对比填写飞机长度的单位。并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千米之间的进率在学生的回答中加以复*巩固。

  通过让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量,为填写正确的单位提供参照物,并且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3.解决第(2)个问题

  (1)出示钟面图,请学生读出钟面的时刻,在学生读时刻的同时将有关时间的知识加以复*巩固。如钟面的结构,时针、分针、秒针走格所代表的时刻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2)继续在旅行的情境中解决第(2)个问题。让学生口答9时40分再过20分后是几时几分,最后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分针。

  4.解决第(3)个问题

  (1)出示例题分析题意,让学生尝试列式

  (2)指名上黑板列竖式计算

  小结: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要注意进位,减法要注意退位。

  (3)复*验算的方法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由于数据太大,计算容易出现错误,因此要通过验算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加法题目:①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 ② 和-加数=加数

  减法题目: ① 被减数-差=减数 ② 减数+差=被减数

  加、减法题分别有两种验算方法,在验算时同学们只要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就可以了。

  学生练*验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可能出现横式上写验算的结果。

  师强调:验算是真正地再算一次,横式上应该写竖式计算的结果不能写验算的结果。

  (4)变式练*

  让学生自己提出一个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5.解决第(4)个问题

  (1)出示题目,读题并理解题意,尝试列式并计算。

  ①指名列竖式计算,让学生说说每一步的算理。

  ②小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分别乘多位数的每一个数,哪一位上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改变问题,求5架这样的飞机大约可以载客多少人?

  分析问题中的“大约”一词,复*估算的方法(课件演示估算过程)。

  6.解决第(5)个问题

  (1)出示题目,读题并理解题意,尝试列式;

  (2)出示算式2×2,让学生说出两个2所表示的不同意义,课件适时进行演示。

  把分散的数学知识放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适当归并,便于学生在复*时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使学生在复*相关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综合运用,拓展延伸

  1.课件出示p111练*二十四的第3题

  (1)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的有效信息;

  (2)鼓励学生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经过的时间问题。

  2.课件出示p111练*二十四的第4题

  (1)让学生认真阅读图文应用题的相关数据,将有效数据填写在相应地方;

  (2)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设计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针对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加以强化,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复*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呢?

  一、第一轮复*(2月26号——4月5号)

  第一轮复*的目的是要“过三关”:

  (1)过记忆关。必须做到记牢记准所有的公式、定理等,没有准确无误的记忆,就不可能有好的结果。但要想学生过这一关,实际操作很困难。学生自控能力差,要想他们自己去背,没有几人做到。于是我利用课下时间挨个过关

  (2)过基本方法关。对于常见的解题方法要熟知

  (3)过基本技能关。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组块,使之形成结构。另外给学生总结一些解题技巧如两点之间距离公式,等边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这有利于学生以后解题节省时间。复*完每个章节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每次测试后要及时反馈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查漏补缺。并让学生做到讲做错的题,可以给我

  讲,也可以给组长讲。这样不但减少了错误的发生,也提高了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第一轮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去年中考试题按难:中:易=1:2:7的比例,基础分占总分(120分)的70%,因此使每个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都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在应用基础知识时能做到熟练、正确和迅速。争取让学生前100分不失分。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和考纲。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大练*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自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

  (4)及时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及时反馈给教师,对于作业、练*、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办法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只要一有时间,我就把学生做的题收上来进行阅卷。在上课讲解时,重点讲学生的错题。

  (5)从实际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效率。课堂复*教学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方法。

  (6)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难题留给成绩好的,易题留给学数学困难的学生。

  (7)应注重对尖子生的培养。在他们解题过程中,要求他们尽量走捷径、出奇招、有创意,注重逻辑关系,力求解题完整、完美,以提高中考优秀率。

  二、第二轮复*(4月6号——5月10号) 如果说第

  一阶段是总复*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轮复*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如“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的函数题”、“不等式应用题”、“统计类的应用题”、“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运动变化”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

  这轮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要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扩展4)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计划菁选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计划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间又到了期末复*的时间,三年级的学*是基础也是关键,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对于学生的教学和复*都有许多需要学*的地方。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制定复*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区毕业复*建议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复*。回顾与整理小学阶段本册所学知识,对数学知识加以梳理,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力求挖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和学*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复*内容

  本学期主要有以下几块教学内容:

  1.数与计算:数与计算主要包括: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计算器;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主要包括:观察物体、*行与相交。

  3.统计:统计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

  (一)复*重点

  有关大数的读写,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强化知识间的联系,使概念、法则和性质系统化、网络化,提高计算能力。

  (二)复*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能熟练运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目标

  1.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熟练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感受数学学*的快乐,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四、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三年级二班60人。成绩是全年级较差的班级,从学生整体情况来看与其它班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从整体学生来看班里同学的学*还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因为去年接班的时候同时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对学生各方面了解还是比较多的,刚接过来的时候感觉班里的同学很散捏不到一起,从集体的角度来看没有一定的凝聚力,所以刚开始在班级管理和学*上都费了很大的劲,虽然班内有一些孩子的学*成绩一直比较稳定但是这部分孩子成绩的取得在建立在家长和孩子勤奋的基础上,但是在学*中仅仅只能做到老师教多少就能学多少,做不到拓展思维和举一反三,对学*的模式比较固化,不灵活,对于他们的思维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还有一部分学生成绩很差,*时课堂上精力也不集中,作业也不能安时完成,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也不是太重视,所以学生自身对学*也就不太重视,心理上就有一种应付的感觉。这部分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学*态度不端正,浮躁,不踏实,没有好的学**惯。

  从*时的练*和测验中可以看出学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能力差,抄错数、漏题、进位忘加、退位忘减的现象严重。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发现是因为孩子的视觉瞬间记忆能力还不够成熟。

  2、知识之间混淆不清,特别是加减法和乘法笔算时,经常把计算方法弄错。

  3、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差,解决两步问题时不会独立分析和解答。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得到解决,老师不仅要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

  五、复*方法措施

  1、计算: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节课都安排3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中的信息。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掌握垂线,*行线的画法。

  4、计量单位:多联系生活实际,从简单的例子入手,加深学生对它们的认识和运用。

  5、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6、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六、复*内容及安排

  万以上数的认识1课时

  年、月、日1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1课时

  计算器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2课时

  观察物体1课时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2课时

  *行与相交1课时

  统计1课时

  综合复*查缺补漏5课时

  一、复*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

  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成绩不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重难点、关键

  (一)复*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复*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

  (三)复*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复*内容:

  (一)数

  1、小数、分数的初步认识,以及加减的运算。

  2、两位数与两、三位数的乘法;一位数与两、三位数的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空间与图形

  1、简单图形的的初步认识,了解其基本特征。

  2、图形周长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3、面积意义的认识,能用自选图形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面积换算;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算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三)统计

  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均数的含义,体会学**均数的必要性,会求简单数据的*均数,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一定的解题策略。

  五、复*注意点: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提优补差的措施:

  1、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中学*和理解数和计数知识。

  2、复*中要实现让学生主动复*。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

  3、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题,不搞题海。

  4、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奖励,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5、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6、积极辅导差生,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出一些富有思考的题,让学*较好的学生达到满足。

  六、复*具体措施:

  全面、综合了解和分析本年级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基本情况。再针对各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两位数与三位数之间的计算策略和方法。

  2、解决问题部分:

  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图形几何部分:

  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分清这几种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4、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5、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

  七、复*课时安排

  1、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2课时

  2、面积与周长………………………………………………………2课时

  3、统计、小数与分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

  4、位置与方向、“年、月、日”…………………………………2课时

  5、解决问题…………………………………………………………2课时

  6、单元练*…………………………………………………………5课时

  7、综合练*…………………………………………………………5课时

  一、复*目标:

  通过期末复*,可以让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理清脉络,查漏补缺,掌握知识要点和规律,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以便更好地将所领会的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期末复*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材料进行再学*的过程,在这个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过程中的缺漏,使一学期来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各部分知识。 同时,注重在总复*阶段温故知新、拾遗补漏和提优补差也是十分重要的。

  复*重点: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难点: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与加强。

  关键:要在扎实基础知识点的同时尽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好培优补差。

  二、复*措施:

  1、有计划、有目的、有层次地进行复*。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认真备好每节复*课,上好每节课,切实提高课堂复*的有效性。

  2、以生为本,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3、精选每一道复*题,注重题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在基本知识复*好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获取解答问题的方法,从而培育学生的计算能力。

  4、在面向全体的基础上注意因材施教,对于优等生可鼓励他们扩大知识面;对于后进生要做到多鼓励,多关心,辅导他们争取在原有学*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做好提培优补差工作,尤其关注后进生的学*,全面提高班级合格率及优良率。

  5、在应用题复*中,应重点放在复*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上,可充分借助图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6、注意在复*中充分运用教具、实物、示意图来帮助分析、推理,然后加以概括,有利于使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

  7、复*中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全面掌握数学复*的目标,结合复*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复*时间:

  1、第一阶段:***~6.11(各知识点梳理)

  2、第二阶段:6.12~6.26(综合练*)

  四、具体安排

  ***~6.6数与代数

  1、复*除法和乘法。……………………………………………………1课时

  2、复*千米和吨、年月日………………………………………………1课时

  3、、认识分数和认识小数 ………………………………………………1课时

  6.7~6.8空间与图形

  4、统计 ……………………………………1课时

  5、认识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1课时

  6.11解决实际问题………………………………………………………2课时

  6.12~6.26实践与综合应用

  1、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通过本册教材的综合应用活动 , 鼓励学生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信心 , 积累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经验 , 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 逐步理解数学在实践中的作用。

  一、复*指导思想:

  1、一册教材学完,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处于杂乱、含糊、无序的状态,必须进行系统归类、整理、综合,帮助学生形成网状立体知识结构系统。归纳过程中,要让学生有序地多角度概括地思考问题,沟通内在联系。

  2、进行区别比较,包括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知识的意义性质、规律的异同,把各方面的知识像串珍珠一样连接起来,纳入学生的认知系统,便于记忆储存,理解运用。

  3、复*内容要有针对性。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理解。复*课知识的覆盖面广、针对性和系统性要有机结合。

  4、复*课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主动理清知识体系,分层、分类、分项,拉紧贯穿全册教材的主线。发现学生普遍不会的,难理解的,遗漏的要重点讲。善于把多方面知识进行综合复*,注意知识的多变性、包容性。

  5、教师要认真设计好每节复*课所重点讲解的例题。每一节复*课要环环相连,每道复*例题要体现循序渐进。一道复*例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6、复*中的练*题,不是旧知识的单一重复,机械操作,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体现质的飞跃,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造性。

  7、复*课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发动学生归类分项,发动学生出题,发动学生讨论,让学生去求异、联想、发散,主动探索,寻查知识点,让学生形成知识框架。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三(2)班的孩子们在学*上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明显。部分学生在学**惯、思维方式等方面都不尽人意,有一小半学生不善于学*,不愿意参与到学*活动中来,没有好的学**惯,自我控制能力不够,注意力不集中。基础知识较差,口算、笔算水*,无论速度上还是正确率上,都有待提高;学*方法上,更要进一步加强,面对问题,只知道生搬硬套,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当然两个班都也有一部分学生思维敏捷,考虑问题有一定思考的深度和广度,基础知识较好,思维比较发散,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上能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活动。这样形成了两级分化的现象,因此,复*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

  三、复*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成功的`体验,提高学*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四、复*内容:

  复*共分为八部分: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年、月、日,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复*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统计,面积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他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和掌握。本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主要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学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中没有单独安排复*。可让学生通过练*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五、复*措施

  (一)教师方面:

  1、针对各班的学*情况,制定好复*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课。

  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惯,提高学生的学*能力。

  4、复*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

  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

  (二)学生方面:

  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重视复*,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

  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

  (三)补差措施

  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六、课时安排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扩展5)

——三年级数学期末复*计划实用10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所教的2个班一共有学生136人,大部分的孩子们对数学学*的兴趣比较浓厚,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思维,基本完成了本学期的学*任务。有12%的学生由于基础差,学**惯差,在学*时存在许多困难。还有4个学生由于家庭原因*时家庭作业不及时,学*态度不好,单元测试也是徘徊在及格线上。在学*上也存在一些问题:1、有少数学生惰性强,学*态度不端正,浮躁,不踏实。2、计算能力退步,特别是乘除法笔算和混合运算,学生对以前所学的表内乘除法和百以内加减法有所遗忘,没有养成用草稿纸的*惯。针对以上现象,在复*期间,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对本学期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在难题、难掌握的题目上加以专项练*;同时,还要尽量帮他们改掉坏*惯,并交给学生初步的'数学复*方法,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

  二、复*内容

  1、数与代数:万以上数的认识、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空间与图形:观察物体、*行与相交

  3、统计与概率:统计

  三、复*目标

  1.在回顾整理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并熟练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提高计算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知识整理与复*的全过程,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加深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感受数学学*的快乐,增强学*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52人,其中男同学人,女同学37人。本学期学生整体学*兴趣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高,表现欲强。大部分学生学*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整体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班里还有5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三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有陈曦、陈志威、孙云龙、魏翔宇等)学*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力争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之上成绩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其中优秀率占全班总人数的45%,合格率占95%,希望通过期末复*使他们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明确复*课的目的。复*课是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整理所学过的知识,使遗忘的内容得以重现,薄弱环节得以巩固,涵盖着全部教学内容。

  2、复*课过程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爱、进步与成功,会让他们更有复*的动力。卡耐基说过:“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

  3、复*课要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调动学生复*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复*的兴趣。

  4、复*课的主动权要交给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更要密切,探究程度更要深沉。

  三、复*目标:

  1、引导学生主动整理知识,回顾自己的学*过程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惯。

  2、通过总复*使学生在本学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对于缺漏的知识进行加强。

  3、通过形式多样化的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复*活动中经历、体验、感受数学学*的乐趣。

  4、有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一步发展。

  四、复*措施

  首先要全面了解和分析本班学生的掌握各部分内容的情况。针对本班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点有面的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复*计划。

  1、计算部分:

  A、口算:坚持经常练,每天都安排3、5分钟时间练,练*的方式尽可能的多样,如听算,视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同时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运用。

  B、乘除法计算:先要复*计算法则以及应注意的地方,重点讲解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题目。

  2、解决问题部分:着重引导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并联系、对比结构相似的题目,让学生看到题目的条件。问题变化时,解题的步骤是怎样随着变化的。

  3、注重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课堂上要加强关注程度,多进行思想交流,并和家长进行沟通,最大限度地转化他们的学*态度,争取借助期末考试的压力,让这部分学生有所进步。

  4、注意针对学生复*过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复*计划,力争优秀率达到70%及格率达到100%

  六、复*时间和内容安排 :

  1、数与代数:6月17日万以上数的认识复*及练*

  6月18——19日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复*及练*

  6月21——22日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复*及练*

  6月23日小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加减法的复*

  要求: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复*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以及小数加减法,比较小数的大小以及加、减、乘、、除等竖式计算,通过估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重点:万以上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小数的初步认识

  2、空间与图形:

  6月24日观察物体的复*

  6月25日*行与相交的复*

  要求:

  整理回顾“空间与图形”领域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促使学生在该领域构建系统的认知体系。

  重点:

  (1)能从不同位置观察一组组合物体,辨别形状。

  (2)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摆出物体。

  (3)认识线段、直线、射线,了解*行与相交、会画垂线与*行线,并知道两点之间的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3、复*年月日:

  6月28日24时计时法的复*

  6月28日年月的复*(包括:判断*年、闰年;月份的天数;判断多少天后是星期几)

  要求:

  会用所学过的时间单位,会用学*的方法判断闰年和*年,会用24小时计时法进行简单的时间转换。

  4、统计与*均数问题:

  时间6月29日条形统计图

  要求:

  能看懂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推断,能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提出简单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1格代表几。

  5、分类做练*、复*:

  计算(口算、估算、笔算、脱式计算)5课时

  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课时


三年级数学复*计划范本10份(扩展6)

——三年级上册复*计划范本5份

  怎样在这短短时间内有效地将本册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落实好,又不显得那么枯燥机械,是我面临的一大挑战。下面把我的一些复*思路和收集到的一些复*策略与各位同事分享。

  一、复*备课基本思路:

  1、整理知识点,分析重难点,合理统筹时间。

  2、充分调动学生,反被动为主动。

  3、分层要求,人人过关。

  在复*中,我们需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对三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然后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复*,做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归类复*与综合练*有机结合,既注重课内知识的复*巩固,也适当进行课外的拓展延伸,更重要的是学会灵活、积极运用。另外,复*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授之以渔”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的、感兴趣的方法自主归纳、整理。在复*课中,老师还要采用适合学生的组织形式和方法,如竞赛法、游戏法、榜样激励法、同伴互助法等,努力提高复*的效率。

  二、制订复*计划:

  复*计划有条理性:按单元复*基础知识;归类复*(可融合在单元复*中);综合复*(根据自己班级状况进行);

  复*计划有侧重点:一是知识点有所侧重。对于学生普遍掌握好的知识点简略复*,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和学生掌握较弱的知识点要多用一些时间,多下一些功夫。不要*均使用力量。二是不同学生有所侧重。可考虑分类布置作业。

  (一)单元复*,按照课本编排的顺序,逐组课文地进行复*。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复*,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不仅要明确编者选编这一组课文的意图,而且要找出每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在单元复*阶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复*:

  1、每课的生字、词语听写过关。

  2、重点的课文段落和古诗的背诵过关。

  3、每个单元后语文园地后的知识点巩固落实。

  4、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授梳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5、对课文中的曾重点学*的内容进行回顾,把*时所做的试题中相关材料找出来,先让学生看一遍,互相提问,然后教师提问,学生抢答。

  6、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并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意思,让学生学会把这些词句运用到自己的文段里。

  7、要让学生知道一些课文的结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是总分总结构等。

  (二)分类复*:

  以下按照字、词、句、阅读、作文、相关积累六个方面进行一些梳理。

  第一部分:字

  复*内容:

  《生字表(一)》中的200个汉字。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除了在课本上能认识,搬个家也要认识。特别是对一些难读音,如*翘舌音和前后鼻音的字要读准确。《生字表(二)》中的300个汉字,要正确地书写,对一些难写的字,如藏、插、懒、滋、浸、概,戴,易错的字,如耍、丧、突、醒等等要强化练*。注意辨析生字中的形*字、同音字、多音字。明白同一个汉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思。(一字多义)

  复*方法:

  1、字音方面,利用生字表让学生就*翘舌音、前后鼻音进行自主归类。

  2、字形方面,加强听写。(家长全面听,同伴、老师有侧重地听,重在易错难写字、读音不准或多音字、形*字。鼓励让学生自主归类互考)

  3、字义方面,通过组词,说句子帮助理解(可以布置书面作业,可以互帮互助的形式)

  第二部分:词语

  复*内容:

  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如查字典,拆分,换词,联系上下文等等。对一些形*字、同音字要注意辨析他们的不同用法,防止学生张冠李戴。,要重视词语的积累,特别是教材要求积累的词语和成语要落实到位,比如描写心情、天气的四字词语,带反义词和表神态的成语。多积累词语,有利于丰富学生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还有近义词、反义词、词语搭配、解释词语、特殊形式词语:ABB、AABB、AABC、ABCC、成语、四字词等。

  第三部分:句子

  复*内容:

  能说写完整句,注意句子表达生动具体。认识对话中不同的提示语。特别是要认识比喻句,了解它的表达特点,能模仿例句说写比喻句。

  如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秋天的雨》等课文中都有优美的比喻句,从文中找出比喻句,让学生总结比喻句的特征,并学会自己写一些简单的比喻句。

  掌握一些关联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那么……等,并掌握这些关联词的作用及用法,能够把它们正确地运用到句子里,使语言更加严谨。

  要能修改有明显错误的病句。如:句子成分残缺、前后重复和矛盾等。复*时,要安排修改一段话的练*(标点、字、词、句等)。

  扩句的训练与简单缩句的训练。被字句把字句的互换,反问句的变换等也要涉及。

  标点符号

  能正确地运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问号、感叹号、双引号,认识书名号等常见的或书中出现的标点符号。学会不同对话形式下的符号运用。

  第四部分:阅读

  复*内容:

  熟悉精读课文,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认识比较常用的构段方式,如总分式,分总式,掌握理解词句的方法,知道总起句、总结句和过渡句的作用。

  要求背诵的课文和古诗一定要能背。在阅读复*中,还要加强阅读的分析、感悟和想象。

  第五部分:*作

  复*内容:

  本学期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在表达上主要写学生的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写。如写观察日记,写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编写童话、写自己画的画和选的画以及续写文章。要开始训练学生学会与人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通过交流,能得到他人的帮助。根据他人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

  *作的内容都有一些具体的要求。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地阅读*作的题目和*作的所有提示。就本册的*作训练展开复*,让学生积累各种作文体裁的精彩段落和语句,并教会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语句。

  在作文技巧的指导上重要的是结合阅读让学生学会按一个中心意思写段。了解基本的构段成篇的方式。

  第六部分:相关积累

  三年级是儿童语言积累的黄金时期,一要大量阅读,二要教会学生怎样积累,遇到好词佳句除了熟读成诵外,还要养成抄写的*惯。积累的主要内容有名人名言、谚语、古诗、八字成语、三字经等。

  三、从方法入手,提高复*的效率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

  复*课,最忌讳的是教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做到尾。复*课的知识是学生前面学三过的,因此,我们要发挥学生的潜力,充分利用学生的资源,让他们自主回顾,自主讨论,自主发现,自主思考。不管复*哪种知识点,可采取先练*后交流或先交流后练*。教师在学生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总结规律。如阅读复*的时候,首先让学生说出课文片段的主要内容,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主要内容的。最后利用学生带来的资源学进一步巩固概括文段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样学生学*的主动性就更强了。如果还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要学生做这儿,做那儿,强塞给学生,学生肯定没有学*的兴趣。这样也达不到复*的效果。

  (二)要采取新颖有趣的复*方法

  复*,我们称它是”旧地重游”,这些知识学生以前都学过了,如果我们不采取新颖,有趣的复*方式,就不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他们“玩过的地方”没有新意的话,他们就会乏味。如何使复*效果显著又妙趣横生呢?下面介绍几种有趣的方法。

  1、限时——兴奋又刺激

  为了营造一种兴奋的复*氛围,提高学生的复*效率可开展各种竞赛。如:

  ①一分钟读背赛

  为了巩固需要背诵积累的段落或诗文,可限定(或两三分钟)时间,全体学生合书待命,老师一声令下,全班同时开读或开背,时间一到,全体立停,看谁在规定时间内看得快,读得顺,背得熟,记得多。由于竞技色彩浓,学生十分乐于参与,往往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背熟大量内容,且兴趣盎然。

  ②五分钟抄默写

  抄写和默写在复*中是少不了的,学生们也非常喜欢在限时状态下进行,在规定的五分钟时间里,看谁写得快,默得准,效率高。

  ③十分钟练笔赛

  老师可出示一串学过的词语或成语,让学生在限定的十分钟时间里编写或讲述出一段话,以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和综合想象能力,另外,也可限时续讲故事,限时看图说话。

  2、竞猜——好玩又有益

  这是一种游戏式的复*方法。轻松诙谐又实用。

  ①听声猜人

  众人闭眼,数人上台,台上人分别朗读或背诵某段课文诗词,台下听的人根据声音,分别猜出他们的姓名,猜不对的,要背诵诗文“将功补过”。这个游戏既巩固了课文,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通常作为一种课堂间歇,用来缓解学生的疲劳,回顾旧知。

  ②表演猜词

  几人上台,表演一个情节或场面,看观众能否说出相应的词语或成语。例如,一个人做垂头的样子,让学生猜出成语“垂头丧气”。从这个词还可以引出其他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这样做,生动形象地温*了所学知识,学生也乐在其中。

  ③口形猜诗

  一个人作口形,念某诗中一名句,众人仔细看后说出名句,再由表演者宣布正确与否。(也可以同位或小组之间玩)。这个小游戏能考察出学生对诗词名句的熟悉程度,简便易行,活泼有趣。

  ④听句猜篇

  老师或学生说出一句话,众人听后,猜猜出自学过的哪篇课文,以巩固所学,强化记忆。例如一人说出,小妹妹多么想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者裙子的洋娃娃。学生猜出课文《给予树》。这种游戏能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学生学*的积极性高。

  3、接力——协作又省力

  ①接力读背

  为了减轻疲劳,激发兴趣,复*时进行的读书和背书均可采取接力式:可一句一句接力,也可一段一段接力,也可以几人接力,小组接力,师生接力,男女接力,具体方式应根据复*内容的特点灵活变换。

  ②接力听写

  复*中听写汉字和词语是常做的事。接力听写可调动集体的力量,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具体做法是:一组共用一张听写纸,老师报词语,各组学生依次写词并传递,然后各组请一个小老师上来交叉批改并纠误,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词写得准。老师在此项活动中很容易发现一些共性的错误,及时引导学生判断和纠正。

  4、分组——竞争又激励

  小组间的分组竞赛特别能激发学生的复*热情。

  ①座位分组

  由座位自然形成的小组一般四个,小组之间可以开展多项竞赛活动,如:回答问题比赛,设计问题比赛等等,为了能够使自己的小组胜出,学生进行复*准备时格外认真,竞赛过程也常常精彩纷呈。小组分组竞赛有利于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复*活动中去,体会合作的乐趣和成功。

  ②师生分组

  如果老师能参与到竞赛中来,学生会干劲倍增,比如,师生朗读对抗赛,师生背书挑战赛,师生复述课文赛等等,老师还可有意识地加入到水*较弱的学生群中,和他们“并肩作战”,增强他们的信心和战斗力。

  以上方式,都突出学生的积极参与,老师们可以借鉴,还可以创造发挥,迁移。总而言之,“故地重游”要让学生游得更有兴趣,更有收获。复*课的量和难度立足于自己的学生也是很重要。因此我们在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更多的是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有的放矢。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利用现有的教材,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个系统性的复*,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使好、中、差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二、复*时间 :6月18日——6月28日,共二周,18课时

  三、复*形式:分类复*

  四、复*内容 :

  【基础知识】

  1.正确认读本册中417个生字,默写生字251个

  2.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3、本册书的生字词的音形义,形声字,同义词,反义词,修改病句,照样子写句子等。

  方法:专题复*和训练评讲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进行单项专题复*,重点是掌握生字词和修改病句,实词的词性。

  【阅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课文(见后面复*要点);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想象文本所描绘的情境,知道阅读内容的大意。

  方法:教会学生复*方法,先全面复*每一课,再重点攻有关重点课文的重点段落。

  采用多种方法,比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学生互批等方法。提高学*兴趣,

  优帮差,加强合作与督促。辅差工作不放松。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每篇课文的知识要点,重点突破,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并相机进行口语交际实践。加强检查的落实,必要时动用小组长和班干协助,力求重要地方人人过关。

  【*作】

  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在对话片断描写中提示语运用要贴切……)

  4.能编写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方法:*作欣赏、修改和临场指导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审题、选材能力,本学期自己的*作修改,进一步提高。对于中下生加强写得出的个别指导。书写*惯的纠正。

  【口语交际】

  1.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空。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

  5.在日常的交际中能活用所积累的成语。

  五、主要措施

  1、强调“基础”, 汲取“传统经验”,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

  2、要切实抓好学生的写字基本功训练。

  3、要切实抓好课后作业题的复*。

  4、注重“综合”,体现“开放”。明确课本中*作教材的编排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作文复*。

  5、课上有二十五分钟让学生复*,做到精讲与巧练相结合。突出

  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复*要求

  1、认真复*《课堂作业本》,结合配套练*卷,熟记每一个题目与答案。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3、熟悉以下复*材料。

  三、复*要点

  ●《植物》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看)、(听)、(摸)、(问)、(量)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在经历观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交流)、(表达)、(讨论)、(记录)等学*方法。

  3、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5、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6、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7、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8、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观察实验

  1. 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知道知道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

  2.观察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简答题:

  1.对植物进行观察和研究之后,说说植物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动物》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

  5、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6、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六只(脚)。

  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7、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8、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科学实验:

  1、饲养和观察蜗牛。知道蜗牛的生活*性:运动与休眠、呼吸、吃食与排泄。

  2、用维恩图比较蚯蚓和蜗牛的相同与不同。

  3、观察蚂蚁,并用维恩图比较蚂蚁和金鱼的相同和不同。

  ●《材料》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

  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纤维)、(纸)、(玻璃)、(钢铁)、(塑料)、(橡胶)等。

  2、知道身边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3、金属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4、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5、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绝缘性)、(耐腐蚀性)、(不容易传热性)、(质轻)、(重复利用性)等。

  6、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7、砖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8、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后再次加工利用,有的却不能。

  9、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科学实验:

  1、实验比较木条、金属条、塑料条的弯曲程度。

  2、实验比较木片、纸片、金属片、与塑料片谁更容易吸水?

  3、沉浮实验;通过实验,比较木材、金属、塑料在水中的沉浮。

  ●《水和空气》单元解读:

  科学概念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水是重要的物质,它存在于(植物)、(动物)、(人体)、(土壤)中。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5、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6、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7、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8、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9、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0、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气体。

  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

  科学实验:

  1、观察比较水和油的相同与不同,以及作为液体的共同特征。

  2、实验比较水和油、洗洁精流动的快慢。知道流动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响。

  3、空气占据空间实验。

  四、措施

  (1)组织学生进行全面复*每一课,再重点攻克重点和难点。

  (2)采用多种复*方法,比如,老师出题,学生答;学生之间的你问我答。

  (3)以优帮差,加强督促与辅导,使每一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4)结合课堂作业册和练*卷内容讲解,记住一些科学概念,辨清科学事实,理解科学实验。

  一、复*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三年级的要求,本学期教学复*目标为:

  1、在语文学*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