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名言(10)份

首页 / 名言警句 / |

  《论语》名言 1

  1、想把工作做好,就得把工具磨利。

  2、弟子成孝,出小弟,诚而信,博爱,亲仁。如果你有能力,你将学*写作。

  3、君子使人美丽,而不使人邪恶;小个子男人是。

  4、当正义失败时,勇气也会失败。

  5、我一天三次反省我的身体:为人们寻求和不忠的召唤?与朋友而不是信任?不能教吗?

  6、尊重,执事,忠诚;虽然野蛮人,不要抛弃他们。

  7、你要出去如同赴大筵*,使众民如同献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国内没有抱怨,在国内也没有抱怨。

  8、我看不到好的,坏的。善良的善行,超越了它;恶不为善,其仁不使恶加于其身。有一天它的力量可以用在善行上吗?我从来没有见过一个没有力量的人。掩护它,我没看到它。

  9、夫子说,主是信实的,是信实的。爱情为爱情而生,邪恶为死亡而生。既渴望生又渴望死是令人困惑的。要富有,就要与众不同。

  10、忠贞,本笃敬拜,是国是貌,是行是国。你怎么能在言语上不忠,在行为上不忠呢?再看它的参与也在前面,在宇看它的依靠也在*衡,夫则行。

  11、想把工作做好,就得把工具磨利。鞠也是一个国家,它的医生是贤者,朋友是仁者。

  12、不是他们的位置,不是他们的政治;

  13、仁离我们很远吗?我要仁,仁到。

  14、不受苦难的'人不认识,不认识的人也不认识。

  15、父母的年不可能知道也有喜悦,有忧愁。

  16、一个没有字母的人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

  17、一个为邪恶的衣服和邪恶的食客感到羞耻的学者是不满意的讨论。

  18、父亲在,看他的意志;父亲没有,观察它的行为,三年没有改变父亲的方式,是孝顺的。

  19、孔子曰:君子于义,小人于利。

  20、只有仁慈的人才能善良,也只有邪恶的人才能善良。

  21、不怒不开,不娇柔不发;把一个角落抬高到不了三个角落,那么就再也抬不动了。

  22、过去的事不能劝戒,但过去的事可以追忆。

  23、恭敬但不礼貌,简略但不礼貌,大胆但不礼貌,无序,笔直但不礼貌,扭曲。君子本笃于亲,民则兴于仁;如果老人不放弃,人民就不会偷窃。

  24、孔子说:“言出必行。”坑坑不过小哉!可以考虑第二次。

  《论语》名言 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学*《论语》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孔子论学*《论语》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论学*《论语》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论学*《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论学*《论语》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孔子论学*《论语》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论学*《论语》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孔子论学*《论语》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论学*《论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论学*《论语》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论学*《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论学*《论语》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孔子论学*《论语》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孔子论学*《论语》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论学*《论语》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孔子论学*《论语》

  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论学*《论语》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孔子论学*《论语》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孔子论学*《论语》

  有教无类。 ——孔子论学*《论语》

  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论学*《论语》

  《论语》名言 3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5、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

  16、人无远虑,必有*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论语》名言 4

  1.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3. 不学诗,无以言.

  14. 有教无类.

  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8.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1. 不学诗,无以言。

  2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3.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4.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5.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名言 5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3.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6.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0.遗佚而不怨,厄穷而不悯。

  11.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12.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13.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论语》名言 6

  一、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二、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四、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五、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七、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八、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九、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十、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十一、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十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十三、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十四、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十五、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温*)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十六、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十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十八、孔子说:"在温*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十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名言 7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而时常温*,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 孔子说:“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 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 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宗庙里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 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孔子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2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常见常用《论语》名言警句及译文60例(中)

  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译文】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

  22、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24、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学*不如喜欢学*,喜欢学*不如以学*为快乐。”

  2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智慧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时,不感到满足;教人时,不感到疲倦,这三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韶乐》,好长时间吃肉不觉滋味。他说:“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

  2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译文】 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如此而矣。”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

  31、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译文】 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品行、忠诚、信实。

  3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33、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曾子说:“鸟将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

  3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3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

  36、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译文】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37、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可剥夺志向。”

  38、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3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40、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帮助人取得成绩,不促使人陷入失败。小人相反。”

  《论语》名言 8

  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花儿还有重开日,人生没有再少年。

  6、节气不饶苗,岁月不饶人。

  7、一日无二晨,时间不重临。

  8、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10、盛年不再来,岁月不待人。

  《论语》名言 9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一些*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

  【译文】广泛地学*,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论语》名言 10

  1.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0.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1.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12. 其使民也义。

  1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8. 放于利而行,多怨。

  1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4.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5.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 不学礼,无以立。

  28.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0.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34.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6.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7.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8.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0. 过,则匆惮改。

  41. 不迁怒,不二过。

  4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3. 人无远虑,必有*忧。

  4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6.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8.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2. 巧言乱德。

  53. 巧言令色,鲜矣仁。

  54. 刚、毅、木、讷*仁。

  55.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6. 听其言而观其行。

  57.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8.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9. 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0.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1. 礼之用,和为贵。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不学礼,无以立。

  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0.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1.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2.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4.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5.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6. 过,则匆惮改。

  77. 不迁怒,不二过。

  7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9. 人无远虑,必有*忧。

  8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1.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8. 巧言令色,鲜矣仁。

  89. 刚、毅、木、讷*仁。

  9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1. 听其言而观其行。

  9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3.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8.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9.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0. 礼之用,和为贵。

  10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03. 学而时*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6. 是可忍,孰不可忍?

  10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10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1. 贤哉,回也!

  1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1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名言(10)份扩展阅读


《论语》名言(10)份(扩展1)

——论语名言警句实用十份

  论语名言警句 1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5.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2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5.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6.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8.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3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34.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3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3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论语名言警句 2

  1、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2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25、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3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3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3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36、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37、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39、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40、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41、人无远虑,必有*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4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4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4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4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50、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论语名言警句 3

  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悦)乎?”

  2、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3、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

  6、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7、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8、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1、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12、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3、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名言警句 4

  1、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2、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4、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1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1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1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1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16、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8、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19、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2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25、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2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3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说:“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3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3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3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36、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37、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3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39、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仪式上治办周备,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40、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41、人无远虑,必有*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4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43、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4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45、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4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50、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论语名言警句 5

  1、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2、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4、明明白白我的心,诚诚信信我的行。

  5、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6、诚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温馨而又自然;虚诈是缺德者的枷锁,阴冷而又沉重。

  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9、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

  10、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11、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12、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

  1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4、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15、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16、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

  17、“言”行一致,事业才有“成”;“人”要大写,九鼎换一“言”。

  1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1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0、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21、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店不在大,守信则名。

  22、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3、如果*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24、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25、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26、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

  27、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2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29、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30、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31、人人诚实千家暖,行行守信万代春。

  32、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33、诚在心间,信在人间。

  34、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35、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36、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37、失信就是失败。

  38、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3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0、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41、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42、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

  43、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44、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

  45、虚伪是丑恶向美德的一种进贡。

  4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47、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48、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49、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50、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51、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52、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53、一言九鼎重千秋。

  54、诚信者,一言九鼎一字千斤;虚伪者,洋洋千言一文不值。

  55、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56、诚信经商万万年,欺骗经商一阵烟。

  57、原谅自己的一次失信,就是结交了一个不良之友。

  58、金字招牌,千年不倒以诚为本;买卖经商,勤劳致富靠信立足。

  59、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60、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论语名言警句 6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论语名言警句 7

  1、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2、诚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虚伪的人,踏破铁鞋无知己。

  3、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4、明明白白我的心,诚诚信信我的行。

  5、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6、诚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温馨而又自然;虚诈是缺德者的枷锁,阴冷而又沉重。

  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

  8、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

  9、世界未有比真诚人更为可贵的。

  10、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

  11、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12、菲劳德说真话是件好事,因为说真话能使心里轻松愉快,也因为说真话是少见的事。

  1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14、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15、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16、没有比正直更富的遗产。

  17、“言”行一致,事业才有“成”;“人”要大写,九鼎换一“言”。

  18、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19、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20、为人第一谦虚好,学问茫茫无尽期。

  21、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店不在大,守信则名。

  22、不宝金玉,而忠信为宝。

  23、如果*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

  24、说出一个人真实的思想是人生极大的安慰。

  25、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26、取信需十年,失信在一刻。

  27、今天付出诚意,明天收获信誉。

  28、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29、忠诚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实。

  30、对自己的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

  31、人人诚实千家暖,行行守信万代春。

  32、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33、诚在心间,信在人间。

  34、将诚信存入生命的银行,为你的事业成功兑现珍贵的利息。

  35、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36、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

  37、失信就是失败。

  38、实话可能令人伤心,但胜过谎言。

  39、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40、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41、出来吧,我的心,带着你的爱去与它相会。

  42、诚实的人从不为自己的诚实而感到后悔。

  43、海纳百川,以诚为先纳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为重领潮流之首。

  44、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

  45、虚伪是丑恶向美德的一种进贡。

  46、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47、你不真诚,我不真诚,何来真诚?你不守信,我不守信,叫谁守信?

  48、当一人言行不一致时,这就完全糟了,这会导向伪善。

  49、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50、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51、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斯之谓君子。

  52、良心是我们每个人心壮举的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岗,监视着我们别做出违法的事情来。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垒中的暗探。

  53、一言九鼎重千秋。

  54、诚信者,一言九鼎一字千斤;虚伪者,洋洋千言一文不值。

  55、树诚信风尚,铸法治长城。

  56、诚信经商万万年,欺骗经商一阵烟。

  57、原谅自己的一次失信,就是结交了一个不良之友。

  58、金字招牌,千年不倒以诚为本;买卖经商,勤劳致富靠信立足。

  59、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

  60、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论语名言警句 8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6、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1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17、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0、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21、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2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忧。”――《论语・卫灵公》

  25、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2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7、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8、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1、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3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5、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3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论语名言警句 9

  1 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 有事弟子服其劳

  3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5 礼,与其奢也,宁俭

  6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7 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9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0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论语名言警句 10

  1、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错手足。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6、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7、朝闻道,夕死可矣。

  8、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8、子不语:怪,力,乱,神。

  19、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0、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1、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8、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6、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8、寝不尸,居不容。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2、言必信,行必果。

  4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4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45、君子周急不继富。

  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4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4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0、食不语,寝不言。

  5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52、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55、德不孤,必有邻。

  5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57、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5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名言(10)份(扩展2)

——论语经典名言优选【10】篇

  论语经典名言 1

  1、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3、南怀瑾大师说得一点也不差,《论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知识。

  4、当仁,不让于师。

  5、引言部分论述了《论语》所植根的生态环境。

  6、阅读《论语》,还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人文知识,培养读者的处世才华,并帮助一个人达成至善的人生成就。

  7、吾日三省吾身。

  8、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必察焉。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5、这样可以把《论语》学得兴趣盎然而又系统完整。

  1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放于利而行,多怨。

  18、因此,学*《论语》章句的过程中,要仔细通读并参考上述的典籍。

  19、孔子的哲学体系以“仁”为核心,《论语》记载着他的政治学说。

  20、目前,在日本,《论语》及其相关书籍有着广泛的读者群。

  21、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关于孔于诲人不倦的精神,就(论语)上面的记载来看,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6、这本《论语校释》是针对中学生编写的。

  27、也是我们个人学*《论语》的最高成就。

  28、巧言令色,鲜矣仁。

  29、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0、欲速则不达。

  31、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32、更重要的是《论语》提供给后人人生处世的黄金规则。

  3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最*出版的一本他的经典著作《论语》,成为了文学畅销书,而去年北京奥运会那场盛大的开幕式上,儒家引言又成为一个关键的主题。

  3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7、《论语与算盘》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穷其一生的深切体会而结撰成的`一本书。

  38、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39、《论语》在日本也呈现越来越普及的趋势,日本各地都有《论语》学*班。

  40、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他一直努力从《论语》中汲取智慧。

  4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2、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43、德不孤,必有邻。

  44、未知生,焉知死?

  4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6、克己复礼以为仁

  47、现在我们学的是《论语》。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9、现在东京的孔庙已经成为中国“国学”大讲堂,《论语》朗读班期期爆满。

  50、以《论语》、《孟子》、《荀子》为基点,分析了“士”这个特殊社会角色的发展。

  5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2、中国人民许多基本价值观念在孔子的论语中得到很好的阐述。

  53、前不久,我接受日本最古老的儒教学校的邀请,去演讲《论语》和日本人。

  5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5、对于《论语》的书名的解释,论述最为详尽的是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

  5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8、老师随后重点讲解了《论语》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一段落,告诫学生们要注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论语经典名言 2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未知生,焉知死

  7、小不忍,则乱大谋。

  8、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

  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10、言必信,行必果。

  1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1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经典名言 3

  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3.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4.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5.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6.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7.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9.不学诗,无以言。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1.过,则匆惮改。

  12.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4.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经典名言 4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20、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1、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2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2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9、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3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31、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3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38、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4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41、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论语》

  4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4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4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4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4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4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

  4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49、“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孔子《论语》

  5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论语经典名言 5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德不孤,必有邻。

  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8、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3、子不语怪,力,乱,神。

  1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16、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7、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1、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2、食不语,寝不言。

  2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2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7、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8、《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5、君子周急不继富。

  3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8、朝闻道,夕死可矣。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1、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2、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45、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8、寝不尸,居不容。

  4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经典名言 6

  1、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2、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3、南怀瑾大师说得一点也不差,《论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文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知识。

  4、当仁,不让于师。

  5、引言部分论述了《论语》所植根的生态环境。

  6、阅读《论语》,还可以丰富一个人的人文知识,培养读者的处世才华,并帮助一个人达成至善的人生成就。

  7、吾日三省吾身。

  8、学而时*之,不亦乐乎!

  9、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1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1、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2、众恶之必察焉,众好必察焉。

  13、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15、这样可以把《论语》学得兴趣盎然而又系统完整。

  1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7、放于利而行,多怨。

  18、因此,学*《论语》章句的过程中,要仔细通读并参考上述的典籍。

  19、孔子的`哲学体系以“仁”为核心,《论语》记载着他的政治学说。

  20、目前,在日本,《论语》及其相关书籍有着广泛的读者群。

  21、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2、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2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4、关于孔于诲人不倦的精神,就(论语)上面的记载来看,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6、这本《论语校释》是针对中学生编写的。

  27、也是我们个人学*《论语》的最高成就。

  28、巧言令色,鲜矣仁。

  29、可与言而不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0、欲速则不达。

  31、君子有终生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32、更重要的是《论语》提供给后人人生处世的黄金规则。

  3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最*出版的一本他的经典著作《论语》,成为了文学畅销书,而去年北京奥运会那场盛大的开幕式上,儒家引言又成为一个关键的主题。

  35、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3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7、《论语与算盘》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涩泽荣一穷其一生的深切体会而结撰成的一本书。

  38、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39、《论语》在日本也呈现越来越普及的趋势,日本各地都有《论语》学*班。

  40、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日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他一直努力从《论语》中汲取智慧。

  4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2、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43、德不孤,必有邻。

  44、未知生,焉知死?

  4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6、克己复礼以为仁

  47、现在我们学的是《论语》。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49、现在东京的孔庙已经成为中国“国学”大讲堂,《论语》朗读班期期爆满。

  50、以《论语》、《孟子》、《荀子》为基点,分析了“士”这个特殊社会角色的发展。

  5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2、中国人民许多基本价值观念在孔子的论语中得到很好的阐述。

  53、前不久,我接受日本最古老的儒教学校的邀请,去演讲《论语》和日本人。

  5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55、对于《论语》的书名的解释,论述最为详尽的是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

  5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7、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8、老师随后重点讲解了《论语》中“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这一段落,告诫学生们要注重不断提高道德修养。

  论语经典名言 7

  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论语》

  6、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7、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8、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9、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力则学文。"――《论语学而》

  1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1、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12、在学*过程中,学和思是不能偏废的。学而不思有其局限性,思而不学也存在很多弊端,学与思相结合才行。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13、"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14、言必信,行必果。

  1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7、德不孤,必有邻。

  18、子曰:"信*于义,言可复也。恭*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9、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0、士致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1、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2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24、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出处:《论语颜渊》

  2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处:《论语》

  2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

  27、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8、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出处:论语颜渊

  29、"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出处:论语

  30、言必信,行必果。

  3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出处:《论语宪问》

  32、欲速则不达。

  33、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36、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3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出处:论语―学而

  38、民无信不立。出处:《论语》

  39、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出处:论语

  40、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4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4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43、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44、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论语

  45、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

  46、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

  47、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48、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49、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

  5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经典名言 8

  1、虔诚的信徒。没有比你更好的朋友了。

  2、邪紫抓住朱亦名,邪筝声乱也乐。

  3、不受苦难的人不认识,不认识的人也不认识。

  4、没有意志,没有意志,没有实体,没有我。

  5、君子使人美丽,但不使人邪恶。

  6、绅士是坦率的,小人是长的`。

  7、要有学*的脸,不生气,不二。

  8、三连,必有我严老师。选择好的,然后跟随它;选择坏的,然后改变它。

  9、空了,我敲了两下,干了眼。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道的人行动,善良的人静止。知道的人是快乐的,善良的人是长久的。

  11、君子有德,小人有土;君子带着惩罚,小人带着利益。

  12、过去的事不能劝戒,但过去的事可以追忆。

  13、如果你不说,就不要规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14、例如,所有的星星都共享北方时间。

  15、举个例子,对于山来说,不是失败。

  16、默然而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有什么?

  17、一个学者不能没有恒心。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8、这位绅士没有东西吃,没有东西住,也没有东西住。

  19、八夷朝廷之舞,可忍,不可忍!

  20、相信学*,保持好方法。危险的国家不进,混乱的国家不活。这个世界有道是看不见的,没有办法是隐藏的。可怜的和便宜的。也羞愧;国无路可走,富贵也贵,羞耻也贵。

  论语经典名言 9

  1.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0.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1.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12. 其使民也义。

  1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8. 放于利而行,多怨。

  1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4.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5.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 不学礼,无以立。

  28.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0.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34.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6.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7.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8.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0. 过,则匆惮改。

  41. 不迁怒,不二过。

  4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3. 人无远虑,必有*忧。

  4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6.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8.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2. 巧言乱德。

  53. 巧言令色,鲜矣仁。

  54. 刚、毅、木、讷*仁。

  55.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6. 听其言而观其行。

  57.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8.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9. 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0.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1. 礼之用,和为贵。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不学礼,无以立。

  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0.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1.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2.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4.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5.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6. 过,则匆惮改。

  77. 不迁怒,不二过。

  7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9. 人无远虑,必有*忧。

  8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1.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8. 巧言令色,鲜矣仁。

  89. 刚、毅、木、讷*仁。

  9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1. 听其言而观其行。

  9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3.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8.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9.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0. 礼之用,和为贵。

  10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03. 学而时*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6. 是可忍,孰不可忍?

  10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10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1. 贤哉,回也!

  1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1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论语经典名言 10

  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2、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花言巧语就败坏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5、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6、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天气寒冷了,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落叶的。)

  1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13、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14、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论语名句填空集锦

  16、人无远虑,必有*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1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18、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2、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论语》名言(10)份(扩展3)

——论语名句名言实用5份

  论语名句名言 1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6.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13.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1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温故知新)

  17.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学而》

  1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名正言顺)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举一反三)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1.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之美)

  3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3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任重道远)3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论语名句名言 2

  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学了又时常温*和练*,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译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了呢?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在温*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只读书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r、小车没有�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文】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译文】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文】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译文】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译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译文】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许多人)对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求,听到义不能去做,有了不善的事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译文】读书人不可以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负担沉重,路程遥远。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一国军队,可以使它丧失主帅;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他放弃主张。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天冷了,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聪明人不致疑惑,仁德的人经常乐观,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文】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话不听,不合礼的话不说,不合礼的事不做。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他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译文】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一些*常的知识,却透澈了解很高的道理。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译文】有益的朋友三种,有害的朋友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便有益了。同谄媚奉承的人交友,同当面恭维背面毁谤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谈的人交友,便有害了。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

  【译文】广泛地学*,坚守自己志趣;恳切地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失好比日蚀月蚀:错误的时候,每个人都看得见;更改的时候,每个人都仰望着。

  孟子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译文】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丑)

  【译文】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译文】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这是因为,有了人民,才需要建立国家;有了国家,才需要有个“君”。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译文】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现在的不为正是为之后的可有为,每个时期都会有要为有不可为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分清轻重缓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形(重要),有利于作战的地形比不上人心所向、上下团结(重要)。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译文】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整个天下都变小了。喻立志要高远,胸襟要开阔。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

  【译文】富贵不能乱我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我品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

  的儿女。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论语名句名言 3

  1、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7、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原】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子夏说:“重贤轻色、侍奉父母能竭心尽力、侍奉君王,能舍弃自己的身躯、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学*过,我也一定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译文: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学*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4、人无远虑,必有*忧。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做事勤敏,又好学,不以问及下于他的人为耻。

  1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复*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译文:要做好工作,先要使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22、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2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2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译文:颜回这个人很好学。为人不迁怒他人,不重复犯(同样的)错。

  2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27、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2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见到贤能的人就要(努力向他)看齐,见到不贤能的人就要(以他为反面教材)做自省。

  30、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3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32、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3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34、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

  3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不担心人们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不知道别人。

  36、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37、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译文: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39、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4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译文: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

  4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以.”

  4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4、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45、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4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4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译文:每天能学到一些自己没有的知识,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这样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4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9、子曰:“学而时*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5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孔子说:“《关雎》篇,快乐而不放荡,悲哀却不伤痛。”

  5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学而》)

  55、听其言而观其行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56、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君子要少说虚话,多干实事。

  5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59、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

  60、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61、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

  6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

  6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6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65、人无远虑,必有*忧。译文: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在眼前的忧患。

  6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译文:我每天三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忠实?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

  67、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活动内容。

  6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9、当仁,不让于师。译文: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7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学*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71、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7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7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7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7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7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仁在其中矣。”

  7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78、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8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8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不分日夜的流淌。

  8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译文:君子坦荡而不骄狂,小人骄狂而不坦荡。

  8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仲弓问(怎样是)仁。孔子说:“出门(工作、办事)时要像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用差遣人民时要像举行盛大祭典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为国家办事没有怨恨,处理家事也没有怨恨。”仲弓说:“我虽不聪敏,请让我按照您的话去做吧。”

  8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孔子说:“(对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86、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87、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8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译文:君子严格要求自己,而小人则千方百计要求、苛求别人。

  8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9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1、言必信,行必果。

  9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论语名句名言 4

  1、虔诚的信徒。没有比你更好的朋友了。

  2、邪紫抓住朱亦名,邪筝声乱也乐。

  3、不受苦难的人不认识,不认识的人也不认识。

  4、没有意志,没有意志,没有实体,没有我。

  5、君子使人美丽,但不使人邪恶。

  6、绅士是坦率的,小人是长的。

  7、要有学*的脸,不生气,不二。

  8、三连,必有我严老师。选择好的,然后跟随它;选择坏的,然后改变它。

  9、空了,我敲了两下,干了眼。

  1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道的人行动,善良的.人静止。知道的人是快乐的,善良的人是长久的。

  11、君子有德,小人有土;君子带着惩罚,小人带着利益。

  12、过去的事不能劝戒,但过去的事可以追忆。

  13、如果你不说,就不要规劝,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14、例如,所有的星星都共享北方时间。

  15、举个例子,对于山来说,不是失败。

  16、默然而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有什么?

  17、一个学者不能没有恒心。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8、这位绅士没有东西吃,没有东西住,也没有东西住。

  19、八夷朝廷之舞,可忍,不可忍!

  20、相信学*,保持好方法。危险的国家不进,混乱的国家不活。这个世界有道是看不见的,没有办法是隐藏的。可怜的和便宜的。也羞愧;国无路可走,富贵也贵,羞耻也贵。

  论语名句名言 5

  1.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13. 不学诗,无以言.

  14. 有教无类.

  1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7.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8.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1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 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1. 不学诗,无以言。

  22.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3.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24.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5.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26.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名言(10)份(扩展4)

——论语名言警句 100句菁华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子不语:怪,力,乱,神。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5、、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6、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10、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5、言必信,行必果。

16、道不同,不相为谋。

17、既来之,则安之。

18、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19、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20、不患人之不己知

2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22、吾日三省吾身

23、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2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6、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27、有事弟子服其劳

2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29、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3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3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3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9、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0、坦诚是最明智的策略。

41、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42、一次失信的债务,需一生去偿还。

43、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44、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45、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

46、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47、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48、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

49、你在个人生活或工作当中,可能由于诚实而丢掉某些你想要的东西。但是,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失掉一次应有的回报算不了什么。

50、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

51、诚实是最好的政策。

5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53、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54、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5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6、、巧言令色,鲜亦仁!

5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5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59、、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6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6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6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4、、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6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6、我们应该老老实实地办事。———*

67、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


《论语》名言(10)份(扩展5)

——论语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食不语,寝不言。

6、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8、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10、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11、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2、不迁怒,不贰过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4、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15、有事弟子服其劳

16、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1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8、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9、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3、诚信是心想事成的朋友,虚伪是事与愿违的伴侣。

24、诚信是文明人的良知,温馨而又自然;虚诈是缺德者的枷锁,阴冷而又沉重。

2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26、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

2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29、、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本·富兰克林

33、要宣扬你的一切,不必用你的言语,要用你的本来面目。———卢梭

34、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孔子

3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3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37、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离经叛道了。)

38、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3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4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41、“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42、不知生,焉知死 《论语》

43、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 《论语》

44、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5、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46、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4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48、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49、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知道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5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名言(10)份(扩展6)

——论语中的名言菁选

论语中的名言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名言吧,名言可以用来鞭策自己,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树立信心。你知道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论语中的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巧言令色,鲜亦仁!

  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0、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3、德不孤,必有邻。

  2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6、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27、君子周急不继富。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5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53、食不语,寝不言。

  54、寝不尸,居不容。

  5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6、未知生,焉知死?

  1、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不学诗,无以言。

  7、不迁怒,不二过。

  8、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1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2、过,则匆惮改。

  1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6、放于利而行,多怨。

  17、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8、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9、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22、不学礼,无以立。

  2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5、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6、学而时*之,不亦说乎?

  27、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28、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9、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30、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3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3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3、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34、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35、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2、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3、过犹不及。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3.食不语,寝不言。

  1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3、巧言令色,鲜亦仁!

  14、言必信,行必果。

  15、朝闻道,夕死可矣。

  16、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8、德不孤,必有邻。

  19、《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0、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5、寝不尸,居不容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6、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9、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4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42、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4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4、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4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46、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48、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4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 修己以敬以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4.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7.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8.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9. 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0.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1.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12. 其使民也义。

  1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18. 放于利而行,多怨。

  1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1.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3.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4.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25.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 不学礼,无以立。

  28.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29.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0.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1.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3.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乎?

  34.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35.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6.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37.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8.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0. 过,则匆惮改。

  41. 不迁怒,不二过。

  4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3. 人无远虑,必有*忧。

  44.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5.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46.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7.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48.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49.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50.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2. 巧言乱德。

  53. 巧言令色,鲜矣仁。

  54. 刚、毅、木、讷*仁。

  55.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6. 听其言而观其行。

  57.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58.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59. 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60.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61. 礼之用,和为贵。

  62. 放于利而行,多怨。

  63. 不学礼,无以立。

  6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65.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6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7.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0.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1.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72.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73.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74.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75.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76. 过,则匆惮改。

  77. 不迁怒,不二过。

  78.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9. 人无远虑,必有*忧。

  80.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81.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8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3.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84.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86.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8. 巧言令色,鲜矣仁。

  89. 刚、毅、木、讷*仁。

  90.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91. 听其言而观其行。

  92.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93.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4.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95.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6.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97.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8.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99.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00. 礼之用,和为贵。

  101.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02. 三千人弟子,七十二贤人。

  103. 学而时*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05.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06. 是可忍,孰不可忍?

  10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10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0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111. 贤哉,回也!

  11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113.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8、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胡?

  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5、寝不尸,居不容。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7、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1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2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21、巧言令色,鲜亦仁!


《论语》名言(10)份(扩展7)

——论语名言菁选

关于论语名言大全(精选60句)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下文是小编特意为各位读者收集的论语名言,欢迎阅读借鉴。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7、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论语

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力则学文。"——《论语学而》

11、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13、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5、言必信,行必果。

16、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7、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18、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19、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2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

2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2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23、有教无类。——《卫灵公》

24、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出处:《论语》

25、因材施教。——《论语·为政》

26、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27、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28、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

30、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出处:论语学而第一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

32、或曰:"以德报怨"。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3、"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出处:论语

3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5、君子患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6、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7、欲速则不达。

38、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出处:论语

40、不学礼,无以立。出处:论语

41、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4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处:论语

4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4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5、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

4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47、: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8、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

49、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50、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5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

5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

5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

5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55、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论语

56、人无笑脸休开店,会打圆场自落台。—— 论语

57、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矣。

58、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名言(10)份(扩展8)

——《论语》学*心得(10)份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主流位置,是中华文化最明显的特征!儒家文化就浓缩在《论语》中,其中以仁这一博爱思想著称。说起论语,就想到了于丹曾写过一本《论语心得》,里面详细介绍了论语中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下面就介绍一下我心目中对论语的理解。从初中开始就接触论语,那时就对里面的一些“名句”熟记于心,比如督促人学*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教授人“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的谦虚态度,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风度。儒家思想深深扎根在中华文化中,表现在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论语对于中国人来说,也绝不仅是一本书,更多的是我们规范行为,完善品格的法典。201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获得巨大成功,人们在感叹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时也能体会到里面包含的儒家思想。在解释“鲜”这一词时,说“鲜”既出自五味,又凌驾于五味之上。菜品的成功就是使各种食材相互融合,取长补短,既保留各自的特色,又获取了其他食材的优点,从而获得最佳的舌尖体验。在描写制作一种鱼时,要用鱼生长的湖水煮,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鱼的原味和鲜味,这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想要获取自然的馈赠,就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当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更体现出儒家思想的先瞻性和正确性,这也是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有力表现。

  《论语》既是后人根据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对话所编,就代表了其蕴含的思想是多人的成果,而孔子对其弟子教诲的话语确是毋庸置疑的。孔子的“因材施教”亦是对后人启发深远,即使现在,因材施教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只有采用不同的手段,不同性格、资历的学生才能发挥所长,也才能各生千秋。所谓忍一时风*浪静,这是论语中中庸思想的体现,中庸即不偏不倚,淡然置之的态度。“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当时周王朝礼崩乐坏的环境下,孔子提出中庸之道,目的就是稳定社会秩序,使原本满目疮痍的周氏王朝重新找到一丝活力。环顾当下,中庸也是大行其道,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日益频繁,如何正确处理这种关系尤为显得重要。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待人接物能够做到不偏不倚,正直公正,你的人际还会有猜疑和不满吗?中庸的另一个含义是中正、*和,即指时刻保持一颗*常心,面对事情时能够面不改色,波澜不惊。人生需要淡定,人生需要中庸。孝道。“有父母,不远游”。这是孔子孔子对他弟子的忠告,虽然不知道当时对其弟子的影响如何,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必须了解,也必须遵从的指导语。横观当下,多少年轻人只顾在外打拼,只为在社会赢得立锥之地,却忽略了家里孤独的.老人。老人在急切的盼望孩子们回家团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仍在上演!父母对于我们期待的并不多,哪怕多花点时间陪陪他们,就足以赚钱他们脸上的微笑。“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则以喜,一则以忧。”父母的生活本可以很美好,只是没有我们的陪伴,也就变得不美好了。君子与小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以义字当头,小人以利字当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与小人的差别在于为人处事的态度自己面对利与义的抉择。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做到正直,而非谄媚,阿谀奉承,即有视钱财为粪土的明智,又有舍生取义的决心,这就是君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君子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成为君子!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说话一定兑现,做事一定果决。这是不懂变通的小人呀!不过也可以算是再次一等的士了。“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古人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天下。而信则是这一切蓝图的前提,没有信誉,人则寸步难移。取信于人,才能换去别人的尊重,才能获得支持,做好事情。

  《论语》是几千年来人们为人处事的宗旨,儒学则一直占据着传统思想的主流位置,古人学*论语以决战科举,求取功名,如今,虽然时代变了,但《论语》的对人们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仍然重大,孔子仍在几千年之前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规范,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今人们也仍在不断的解读论语,发现新的东西,以求从这位老者身上获取更多知识。

  我读了论语这本书中说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尼,小车无月,其何以行之哉?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就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要说话算数。

  就比如我家吧。有一次,我考试考了一百分,爸爸非常高兴,我说:爸爸,我考了一百分你不带我去哪玩一天,爸爸毫不忧郁的答应了,打算下星期天带我去云台山玩,我高兴的不得了。因为我从来没有去过云台山,时间过的如流水一般,转眼间到了星期天。我迫不急待的去问爸爸什么时候去,爸爸说:“今天太忙了,没有时间,改日吧!我的心霎时间由高兴到难过”。我说:“爸爸你不想去,就别说,说出去话就如泼出去的水,要说到做到。”

  妈妈下班了,我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妈妈爸爸说了一顿,妈妈说爸爸做的不对,答应小孩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能演而不信。

  虽然这次我没去云台山,但是让我明白了一个做人的道理。在这里,我想对我们班的同学说,做为一名好学生,更要诚实守信,善于勤学。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不争》看到《论语》中的这句话,马上想到老子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是说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子观点有相似之处。孔子的观点是君子之人是坦荡荡的,光明磊落,他不与人一争雌雄,即便是争也要争在明处,或者是事业上的竞争对手,生活中的好友。君子之人不与人争高低,不与人为敌,待人以礼。成为刎颈之交的廉颇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君子不争利,若要争,也是以切磋技艺为主,射场上的竞技者,射场下的好朋友。有时就是最严酷的战争,也要互派使者,约时间,约地点,约人员,约回合,不以暗箭伤人。因此,君子明明白白做事,坦坦荡荡做人,人格至上,待人以礼。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哀乐适度》这则语录本来是孔子用来评价《关雎》的情感风格的,《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是爱情诗,是男子追求心仪中的女子,心怀喜悦,充满了对爱情的执着、追求、渴盼,这是“乐”,但又思而不见,追而不谋面,充满痛苦,这是“哀”,但这首诗却恰当地处理了情感的度,乐但不过分,伤感但不感伤,这是一种中道思想。

  这个评论的可贵之处是它告诉人们怎样去合理调控自己的情感。人生在世,大喜大悲在所难免,庄子想通过“逍遥游”的方式告诉人们要真正做到至人神人圣人,只有摆脱功名利禄。范仲淹告诉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些思想都告诉我们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心理,修炼自己,宠辱不惊,乐观旷达,恰到好处。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仁者安仁》孔子告诉人们应当向仁者智者的方向努力,这是做人的目标,因为一个人如果不仁不智,他就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之中,不可以处于安乐的环境之中,他不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会做出犯上作乱之事,会损害他人利益。

  真正达到生命自觉的人,他会安于仁德,利于他人,他会以宽厚之风灵动之气呈现自己高尚的人格,他能一贯把持自己高尚的人格,不因贫困,不因利益,不因权势。孔子认为自己的弟子中最贤德的人是颜回,就是因为他住在简陋的街巷,吃着粗糙的饭菜,仍然能不改其乐,老师以有这样高度生命自觉的弟子为自豪。孟子也说:贫贱不能移,就是处于困顿的境地不能动摇自己的做人底线,不做苟且之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安于仁,利于仁,行于义。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

  《不失仁道》孔子的这则言论有两个关键词,即“道”和“仁”,其实在这里“仁”是对“道”的阐释,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都要依从于道,不做背离道之事,到孟子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就是说君子之人要保持一贯的操守。仁是对道的进一步阐释,君子之人不能在很短时间和很困顿的时间违背仁,仁成为君子之人的道德底线,如果背离仁,那就违于道。

  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具备人道之心,富贵不离道,贫贱不违道,时时事事将道存于心间,时常检查反省自己,做真君子。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其意思是: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到达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这是孔子的自我报告,为什么孔子在谈到为政,要作自我报告呢?孔子是七十二岁死的。他用简单几句话,报告了自己一生的经历,艰辛奋斗的精神。他的身世很可怜,父亲去世的时候他还有一个半残废的哥哥和一个姐姐,对家庭,他要挑起这担子来,他的责任很重。

  他说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作学问,经过十五年,根据他丰富的经历,以及人生的磨炼,到了三十岁而立”。立就是不动,作人做事处世的道理不变了确定了,也就是个人的价值观确定了。这个人生非走这个路子不可。但是这时候还有疑心,还有摇摆的现象,“四十而不惑”,到了四十岁,才不疑心,但这是对形而下的学问人生而言。还要再加十年,到了五十岁,才“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哲学的宇宙,这是形而上的思想本体范围。到了“六十而耳顺”的道理就是说,自十五岁开始作人处世,学问修养,到了六十岁,好话坏话尽管人家去说,自己都听得进去而毫不动心,不生气,你骂我,我也听得进去,心里*静。注意!心里*静不是死气沉沉,是很活泼,很明确是非善恶,对好的人觉得可爱,对坏的人,更觉得要帮助改成好人,要这样*静,这个学问是很难的。然后再加十年,才“从心所欲”。西方的文化就是自由,但下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不逾矩”。我们上街去看看,这家包子做得好,就拿来吃,“从心所欲”嘛!行吗?要“不逾矩”。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个范围。“从心所欲”——自由而不能超过这个范围,所以“不逾矩”,同时这句话也通于形而上的道理。

  《论语·季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这里的“天命”,不妨理解为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即所谓万事皆有定数,佛家有皆有因果也是此意。“大人”可以解释为长辈、长官、长者或也可以理解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生活中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一点“敬畏”的常识。这种敬畏,不是畏首畏尾,而是对自己、对世界的清醒认识,始终保持一种谦虚求实的态度。阿q常说的一句话是:“老子先前比你阔得多了。”那是无根据的妄自尊大。比较起来,手里有权,口袋里有钱,或者有那么一技之长的人,更容易犯狂妄自大、忘乎所以的毛病。思想家王夫之说得很是透彻:“天有所不敢,故冬不雷而夏不雪;地有所不敢,故山不流而水不止;圣人有所不敢,故禹、汤不以天下与人,孔子述而不作。人皆有不敢之心,行于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中。”这里的“不敢”,便是“敬畏”。

  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传统上认为,“学而时*之,不亦说乎”说的是“关于学*的问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的是“关于交友的问题”,“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关于胸怀的问题”。

  “学而时*之”中的“学”与《庄子·天下》篇“百家之学”的“学”相同。“学”有作动词用的“学*”,有作名词用的“学说”等,这里应为后者,指思想主张,对社会、人生的总体认识。“时”不应解作“时常”或“按时”,而应解作“时代”,也可引说”等,这里应为后者,指思想主张,对社会、人生的总体认识。“时”不应解作“时常”或“按时”,而应解作“时代”,也可引申为社会。“*”不应作“温*”讲,而应作实践、采用讲。下面的两句与之相应,第二句中的“有朋”其实就是朋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这样,《论语》首章孔子表达的就是这样的思想:如果我的学说被时代(或社会)所行用,那不就太令人感到喜悦吗?退一步说,如果时代没采用,可有人能够理解我的追求,赞同我的学说,或者从远方来与我一同讨论问题,不也很快乐吗?再退一步说,不但社会上没人能采用,甚至没有人能够理解我的学说,我也能够坦然面对,不愠不恼,正确对待,不也是一位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这句话受到许多人的赞赏。他如此博学,还能虚心向别人学*,精神十分可贵。但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还要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对于提高我们边检人的业务水*和效劳水*,都是有益的。在我看来,它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择其善者而从之,见人之善就学,是虚心好学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见人之不善就引以为戒,反省自己,是自觉修养的精神。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那么。随时注意学*他人的长处,随时以他人缺点引以为戒,自然就会多看他人的长处,与人为善,待人宽而责己严。这不仅是加强修养、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径,也是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孔曰:“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其中,“思”的意思为思考,思维;“罔”读wǎng,意思为迷惑,昏而无得;“殆”读dài,意思为没有信心。这一句话的意思为:只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凭空思考而不学*,就会疑惑不解。说明了学*与思考是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思维活动。只学*不思考不行,只思考不学*也不行。只有将二者正确地结合起来,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子曰:“质胜文那么野,文胜质那么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本意:气质比理性强的人,有野性;而理性比气质强的人那么会慢条斯文。有理性,又有气质的人,就可以成为君子。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那么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那么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文胜质那么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兴旺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开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那么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那么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那么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那么史”,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所有这些,当然不是我们在这里能够讨论得清楚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

  出自《论语·学而》“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大意是: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屡次自我检讨:为别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作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了吗?”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觉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或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有做到给自己一定的惩罚。这样,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卑不屈的人格,成为一个成功的人!原句有几点要注意,“忠”字代表尽心尽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信”字,有两种含义,一是诚信,二是信用,这也是我们现在为人处事立世之根本。

  朱熹这位大儒家学者加注:日醒其身,有那么改之,无那么加勉。

  儒家是中国文化的起源,讲究修身。《大学》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天下”里面所讲的就是以修身来到达齐家治国*天下的最高成就。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理想人格,这句话就是修身的根本方法——自省。背景:孔子所处的年代动乱不堪,弑父犯上作乱的现象已经甚为普遍,很多人已经不重视道德的修养,传统观念出现危机,这是孔子不愿意见到的,他的弟子曾子就提出了反省内求的修养方法。人如果能做到日三省,那么能成就大业。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什么意思?“士,事也。”[1]也就是说,一个人被推举出来为大家做事,就是士。既然出来为大家做事,他在社会上就有了一定的地位,有了一个位置,故而《汉书?食货志》说“学以居位曰士。”后来选士用科举的办法。科就是一个方面的才能,举就是推举。就是通过考试看谁有能力,有能力者为士。从乡试开始,一级一级的考上去,乡试考的好的叫中举,就是你可以向上推举的意思。在全国举行的会试中,考的最好的叫贡生,贡生就是等着向皇帝进贡人才的意思。皇帝殿试以后,第一名就是“进士”。通俗的说,就是进级为士。这就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来历。既然被选上了,就有了升迁,就有了官职的大小,“是以为大夫卿士。”[2]后来把出来做官,叫做出仕。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当公务员吧。

  做公务员首先是为老百姓办事的。那么古人对于士有什么要求吗?有。在这里曾子为出来作士的人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他说,出来为大家做事的人,不可以不洪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坚毅、坚韧、有百折不回的气概和毅力。一个知识分子,走上了仕途,首先要志向远大,即所谓弘大,立大志向,办大事,办好事,坚定不移地向前走。为了老百姓,目标再远,困难再大,也绝不动摇。而且要把自己担负的.责任看作是天职。这里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仁,以推行仁政为己任,这是最最重要的。为了推行仁政死而后已!

  所以当官的不要怕担负责任,你不愿意担负责任就不要当官。当官的就要推行仁政,施仁政,爱人民,用仁德来管理百姓,用仁德来要求自己,用仁德来作为自己为官的原则和检查衡量能力的标准。在曾子看来,要享福别做官,要发财别做官,不能任重道远,不能吃苦耐劳,不能一丝不苟地为国家办事,为老百姓办事,不能实行仁政的人,真的不如回家卖红薯。人都是要死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死,,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办事的人,死了才没有什么后悔和遗憾,才能做到死而后已,否则就是行尸走肉,不配士这个称呼。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本意:气质比理性强的人,有野性;而理性比气质强的人则会慢条斯文。有理性,又有气质的人,就可以成为君子。

  大而言之,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人类朴素的本质,“文”则指文化的累积。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人没有文化,就会像原始人一样粗野、落后。“文胜质则史”就是指文化过于发达后人类失去了原来朴素的本质,显得虚浮而没有根基,所以要“文质彬彬”,文化的发展要与人类的本质相适应,相协调。小而言之,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理解,“质”是指质朴的品质,“文”则是指文化的修养。那么,“质胜文则野”就是指一个人没有文化修养就会很粗俗;“文胜质则史”就是指一个人过于文雅就会显得像个酸秀才,书呆子,注重繁文得节而不切实际。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典型的“文胜质则史”,忘了做人的根本。所以要“文质彬彬”,既要有文化修养,又不要迷失了本性,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的君子。广而言之,“文质彬彬”还可以从写作、艺术、审美的内容和形式、内在美与外在美、质朴与文饰等各个方面来力。以理解和发挥,从而使“文”与“质”成为一对内涵丰富而外延广泛的范畴得到深入研究。所有这些,当然不是我们在这里能够讨论得清楚的。

  《论语》是一本成就于春秋时期伟大作品。这本书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论语》是一颗灿烂的明珠,在过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们最熟读恐怕就是《论语》。今年,暑假我有幸读了这部书,去感受里面无穷的智慧。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在自省也。”它使我的心里久久不能*静,,它像一面警钟一样时时刻刻提醒着我见到比自己还有贤能的人,应该要虚心学*,以她为榜样,不应该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见了没有才德的人,也应该自我反省一下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和他(她)一样的缺点,以便及时调整自身的修养。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同样的我们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反思当天的所作所为,就像《论语》里面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替人做事有没有尽心尽力?跟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诚信的地方?老师所传授的课业,有没有不用心温*?总而言之。我们每天都要做到这一点,这样才能让我们自己不断进步。

  我还觉得“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也就是说求学不仅是为了明白道理,更要去实践以此为乐,如果我们把学*当成臆见无聊、枯燥的事情,那就很难将课业学好,所以尝试着用快乐的心情去学*,这样必定会学得更好。我们的许多同学也像我说的这样,把学*当成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如果他们读了这句话一定会振聋发聩的。

  正如宋朝宰相赵普所说的:“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有心的同学何不妨去读一读《论语》,相信你会比我的收获更多的。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士”什么意思?“士,事也。”[1]也就是说,一个人被推举出来为大家做事,就是士。既然出来为大家做事,他在社会上就有了一定的地位,有了一个位置,故而《汉书?食货志》说“学以居位曰士。”后来选士用科举的办法。科就是一个方面的才能,举就是推举。就是通过考试看谁有能力,有能力者为士。从乡试开始,一级一级的考上去,乡试考的好的叫中举,就是你可以向上推举的意思。在全国举行的会试中,考的最好的叫贡生,贡生就是等着向皇帝进贡人才的意思。皇帝殿试以后,第一名就是“进士”。通俗的说,就是进级为士。这就是“学而优则仕”这句话的来历。既然被选上了,就有了升迁,就有了官职的大小,“是以为大夫卿士。”[2]后来把出来做官,叫做出仕。按今天的说法就是当公务员吧。

  做公务员首先是为老百姓办事的。那么古人对于士有什么要求吗?有。在这里曾子为出来作士的人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他说,出来为大家做事的人,不可以不洪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坚毅、坚韧、有百折不回的气概和毅力。一个知识分子,走上了仕途,首先要志向远大,即所谓弘大,立大志向,办大事,办好事,坚定不移地向前走。为了老百姓,目标再远,困难再大,也绝不动摇。而且要把自己担负的责任看作是天职。这里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仁,以推行仁政为己任,这是最最重要的。为了推行仁政死而后已!

  所以当官的不要怕担负责任,你不愿意担负责任就不要当官。当官的就要推行仁政,施仁政,爱人民,用仁德来管理百姓,用仁德来要求自己,用仁德来作为自己为官的原则和检查衡量能力的标准。在曾子看来,要享福别做官,要发财别做官,不能任重道远,不能吃苦耐劳,不能一丝不苟地为国家办事,为老百姓办事,不能实行仁政的人,真的不如回家卖红薯。人都是要死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死,一心一意地为老百姓办事的人,死了才没有什么后悔和遗憾,才能做到死而后已,否则就是行尸走肉,不配士这个称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单位吧。在这个集体里,就有体育课上的猛将、美术课的绘画巧匠、书法好手。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凡的人学*,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常言道:世界是个大家庭。既然是在“家”里,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禀性,正如有爱螃蟹,有人爱鲈鱼,不过都是求真的一种心境。只要不越于原则,还有什么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诚说话,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之不亦说乎。”

  品味人生,修身养性,其目的正是要在愉快地生活中做好这一次穿越。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自然状态,这样才无愧与天地,也才能如孔夫子教导我们快乐地生活的秘诀那样,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语录,孔子死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而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创立了儒家教派,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是儒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

  《论语》是一本“老古董”。年轻人很少由喜欢它的。他们多半认为,都21世纪了,谁还去看古文啊!尽管这样,还是有人喜欢它的。我就是其中一位。孔夫子是我的偶像,我爱屋及乌才喜欢《论语》的,就决定读读它。读后觉得,他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知道我们为人处世。我最欣赏的是他“以仁为本”的思想,他的胸怀和他的学问一样大。

  我认为,沉迷于漫画书的朋友们,偶尔看看古书,体会一下前人留下的精华,是大有益处的。


《论语》名言(10)份(扩展9)

——论语名言说说范文五份

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6、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8、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9、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1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12、君子周而不比(勾结),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13、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15、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子罕》

16、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之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

17、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8、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19、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0、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21、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出处:论语里仁

2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3、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25、过犹不及。――《先进》

26、人无远虑,必有*忧。――《卫灵公》

27、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28、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29、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出处:论语

3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出处:论语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处:论语

3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出处:《论语》

34、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36、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7、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出处:论语

3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出处:《论语秦伯》

39、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40、智者不惑,仁者不优,勇者不惧。出处:论语

4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出处:论语

4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译文: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出处:论语

4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

4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出处:论语学而

4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4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7、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4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50、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1、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52、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为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为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5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论语

54、子曰:"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5、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

56、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7、君子**之美 。

58、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

59、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

6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5、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7、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9、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微子)

10、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3、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志仁者。"――《卫灵公》

14、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15、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16、内省不疚,未何忧何惧!

17、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8、德不孤,必有邻。

19、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

2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22、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23、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有教无类。出处:论语

24、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出处:论语为政

25、礼之用,和为贵。出处:论语

26、言寡尤,行寡悔。出处:《论语为政》

27、"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出处:论语

28、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9、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30、朋友切切思思。

3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2、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3、与朋友交而不信。出处:论语

3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述而

3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

3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37、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38、当仁不让于师。

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41、士不可以弘毅,重而循远。

4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和:和顺。同:随声附和。君子和顺而不苟同,小人苟同而不和顺。

43、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4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

45、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 论语

4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7、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48、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49、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50、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

1、子曰:"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

4、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篇》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9、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1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论语》

11、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12、过犹不及。——《先进》

1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公冶长》

1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15、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16、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处:论语

1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18、言必信,行必果。

1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20、食不语,寝不言。

2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处:论语述而

22、君子患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出处:论语尧曰

23、当仁,不让于师。

24、当仁不让于师。

25、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示例:唐刘禹钖《唐故相国李公集纪》:古所谓一言兴邦者,信哉!宋许顗《许彦周诗话》:元礼首议太真、国忠辈,*乎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

28、伴君如伴虎。—— 论语

29、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30、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3、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7、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8、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2、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13、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1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6、三思而后行。

17、君子不器。

18、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20、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志 曹操龟虽寿

21、过犹不及。——《先进》

22、里仁为美。——《里仁》

23、三思而后行。——《公冶长》

2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泰伯》

2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26、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27、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2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出处:《论语子罕》

2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处:论语

30、恭*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出处:论语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处:《论语颜渊》

32、你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出处:论语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处:论语

34、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5、孔子语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6、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7、从心所欲不逾矩。

38、不学礼,无以立。出处:论语

39、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4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处:论语

41、过而不改,是谓过已。

4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出处:论语述而

43、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出处:论语

44、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45、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46、当仁不让于师。

47、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48、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9、能*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50、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5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

5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论语

54、文质因其宜,繁约适其度。—— 论语

55、子曰:"信*於义,言可复也。恭*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56、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57、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增加文采,就可以算完人了。

58、人无远虑,必有*忧。

59、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6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2、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液。"

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7、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8、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9、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11、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

12、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13、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

15、性相*也,*相远也。――《阳货》

1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17、因材施教。――《论语・为政》

18、无为而治。――《论语・卫灵公》

19、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出处:《论语学而》

2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处:论语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处:《论语述而》

2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24、孔子语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5、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出处:论语

26、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出处:论语

2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8、君子患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出处:论语尧曰

29、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30、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g也。出处:《论语公冶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