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

首页 / 散文 / |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 1

  这个春天,我哪里也没去过,成天呆在家里,除了看看书,喝喝茶,便是去小院里走走。

  由于初春的一场疾病,使我整天整天地咳嗽得厉害,饱受了病痛的折磨,神情也有些愰惚起来,我甚至感到自己大限已至,身心疲惫。我内心隐隐地感到遗憾:我错过了初春最美好的时节。我的身体状况正告诉我说:“你已经不是一个青年了,你得承受心理和生理的折磨。”

  我躺在病床上,默默地看着那挂钩上的点滴,一滴一滴地流入我的身体内,我那时莫名地感到一种恐惧,我对妻子说:“我们大多数的人,垂暮之时,都是滴着这个东西离开人世的——那冰冷的躯体里,除了凝固的血液,一定或多或少还有这些液体,它们是生命的侵略者,我不需要点滴的!”妻子说我想得太多,无事总爱胡思乱想。

  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在医院输水,我坚持着,希望自己能快点好起来。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病床上打着点滴,窗外一阵清脆的呢喃声音吸引了我的注意。我努力地直了直身子,向窗外望去,一对南回的燕儿,黑灰色的身子,泥黄的腹部,一身油亮的羽毛,正停留在窗外的电线上。两个小家伙有一双明亮的小眼睛,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它们时而用喙梳理着翅子下面的绒毛,时而把头靠向对方,“叽叽”地轻声交流着什么,显得十分地亲密和友好。

  我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倾听它们的交谈。我想它们定是一对热恋的情侣,从北向南归的路途上相识,经历过千山万水的飞行,终于相濡成伴。也许它们是一对兄妹,去年在这里出生,春天里便随同父母从北方归来,正在寻找往日的家园。我被它们温馨的场面感染着,似乎身体的病痛也好了许多,第二日,我就再没去医院打过点滴了。

  我的思绪一时被放飞了起来。我年年春天都享受着大自然花草树木给予的美好,从我记事以来。我虽一年一年地步入不惑,而大自然的景色,却是每年春天如期而至的。

  在那些美好的春天里,我曾带着孩子拾过草地上的桃花,嗅着那馥郁的味道教孩子读过“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也曾在微风中穿过布满樱花的小径,任一片片粉红的花儿飘落在我的肩头与发间,我对孩子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我曾在春天背着鱼具,踏过开满油菜的田野山沟,走向那河清水,我偶遇了一条美丽的鲤鱼,红尾巴,光滑的身体……

  而这个春天里,我想也如往昔一样美好,只是可惜,我不能去田野山岗感受它的一切。

  昨夜无眠,我倾听着那一场春雨轻敲着我的窗沿——淅淅沥沥又滴滴答答。偶尔还有春雷的轰鸣,声声地呼唤着大地一切沉睡的生命。

  白日里,我坐在书房的飘窗台前,沐浴着春天美好的阳光,那阳光透过窗玻璃,把温情暖暖地送到我的身边,我一下子感受到了无比的舒服与温暖。

  我家窗外正对面是小区的洋楼,历经年月,那房屋的墙体已经斑驳得厉害,失去了昔日的光景。只有那洋楼院里种的几株玉兰,正盛开着洁白的花朵,远远望去,犹如一团团待融化的雪花,点缀在绿叶树枝之间。我对玉兰花并没有特别的好感,只是觉得那花儿的名字——白玉之兰,似乎是在冰雪的世界里,有一股幽幽的香气正从雪地里渗透了出来,白雪含香,是多么唯美与浪漫呢。

  小院里那株靠窗的樱树,已经开过了初春以来的芬芳,它们伸长的枝叶向四面八方蔓延着,甚至伸向我的窗台,如果没有窗玻璃的阻隔,我想它们一定会与我共享一间书房的。它们舒展着黄绿的嫩叶,在阳光下,那些嫩叶闪动着亮眼的光芒。

  有些叶子上还残留着昨夜留下的雨水,悬在叶尖上,摇摇欲坠般。一阵微风过去,它们便迅速地脱离了叶子,消失在干涸的土壤里。那嫩叶在微风中,舞动着优美的身姿,把藏匿在叶片下形似豌豆大小的青果给露了出来。

  啊!春风不曾偏爱过任何一种生命,花儿何曾辜负过春风?只要花儿开过,便会有丰硕的成果!

  我终于变得清醒了起来。春天来了,纵然我是一朵*庸的花儿,但春风依然故我,我便无所顾忌地绽放。美丽的春天,靠那些鲜艳的花儿撑着,也要那些*庸的花朵衬托。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 2

  转瞬间阴霾、晦暗、冷涩的冬日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阳光明媚的春日,那些萧瑟、衰败的寒山冷水,已渐行渐远,再也不用躲在冰冷的小屋,听厉风的狂掠,再也不用彳亍在凝滑的柏油路上,小心翼翼。逝去的都将成为过去,不管是忧伤的,亦或是欢乐的,而在这流光溢彩的春日,你只需静听鸟鸣,让心栖息在花团锦绣中,你可以幻化为一朵飘逸的云,在云海中闲游,也可以化作一股清泉,任凭它汩汩流淌,你也可以什么也不做,就做一个小小的你,感受着天地的音籁。

  想想幸福其实是那么的简单,一朵花、一棵草、一抹云、一丝风,你就拥有了世界的全部。生命是那么奇特、微妙,只需要嘴角稍稍向上扬,你就可以微笑出一个崭新的世界。

  大可不必为人生的诸多不如意而叹息,也不必为不欣赏你的人而心事重重。你可以轻轻的告诉自己: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一如逝去的冬日,一如迎面而来的春日。在四季的轮回中,你只需要好好把握眼前的幸福,尽可能让你享受到生命的快乐,尽可能让你变得足够的优秀。

  于是那些忧伤的、寂寥的日子,在你忙碌的身影中,在你奋进的脚步中,在你扼住了命运的手中,你就会在等待中听到花蕾绽开的声音,你就会看到万紫千红的春日正向你走来。

  我爱春日,更珍惜用拼搏、汗水换来的幸福,因为我深信: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让自己变得如此美丽!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 3

  昨夜没有星辰,凉风在雨里飘摇。昏睡了一夜,温存早已经干涸,梦在昨日青空里摇曳跌宕。朦胧的视角分析醒来的白昼,树枝上的雨水闪耀着朝阳的脸庞,晶莹而剔透。

  一切如同空白,连同记忆也被深埋,熟悉的气味消散殆尽,只剩下被遗弃的生命表壳。不知何年何月何至今日?阳光的味道那么亲切,原来还能感受。躺在草地上,远处是粉色的花,白色的情调;风从不知道的地方吹来,携带的不知是谁的记忆,那么悲伤冷漠,却很提神。

  闭目在阳光里,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致命的甜蜜,时光在温暖里慢慢杀死心底的渴望。有水有鱼有蓝蓝的青天,只是没有向往的时光。水是凉的,“鱼儿不怕冷么?”藏在心灵悬崖角落里的话语闪现了出来,不知道这是谁问的,只记得是很久很久的以前,在小河边,在春天将要来临的前夕;还有那天真的微笑!“鱼的血是凉的!”睁大了眼眸跑去问父亲为什么。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在一篇文章里,把自己的心都朦胧碎了。在时间的尘埃中,心也变得*惯了,出来又进去,一篇篇文字,一片片未知的自我。

  影子,斜着立在面前,仔细的看了看,原来自己的影子那么独特,再没有别的什么能像他和我这么默契。影子怕冷么?我站在太阳下怕他被冷风冻着了,他却始终不愿说出一句话来。我躺下身来,和他背对着背沉睡,在梦里我变成了影子,影子开口说了话。睁开眼,我看着他,沉默。沉默,沉默,这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柳枝发了芽,嫩嫩的,看着都让人心里感动。绿色又要充满大地了,这柳芽就是个希望,我把它悄悄地放在心里。春天要来了。悠扬而婉转,那声音忽隐忽现,缥缈的让我觉得它并不存在。真实感存在虚无的感觉里,就像梦一样。陶醉在这空气里,有着花的香味,我终于记起来了,这是童年的空气,童年的味道。那悠扬的笛声是真切的,是柳枝做成的柳笛,声音里都充满了欢笑与纯真。这个早就被我丢弃在悬崖中的印象,原来还在,在忽明忽暗不知道的时间碎屑里。童年当真是为了偶尔回忆用的。

  风像是一个飘摇而神秘的影子,带来一切朦胧而真切的东西。清脆的鸟鸣声就这么被风给带来了,真像是孩子的耳边厮磨,荡漾着幸福的味道。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 4

  恍惚间,春天已过半。一场夜雨,滴落心间那份清丽与落寞,晨雾渐渐升起,朦胧了远山的葱郁与清新,连同满腹的惆怅。依楼兰,思绪翩然,留在时光里的诺言时时漂浮于耳际,季节的轮转瘦了容颜。执手断桥,饮醉别愁,迷离中水中漾起破碎了的月影,那一没有永恒的瞬间,却深深地埋在记忆的河床上。

  总是不愿去回忆,却还是一味地生活在回忆里,昔日的灿烂,昔日的热情一一呈现眼前,所有的爱恨情愁,也即将汇入一江春水,那求佛神赐的五百年驻守的缘分,也仅是擦肩的昙花般的热烈。轻吟婉约,秀手前世为君留存的诗句,泪落残阳,难挽君的清辉潇洒;杜鹃凄鸣,也只为君的温存哀怨。

  捡拾一瓣残花,捧在手心,那枯萎了生命的铅华,犹如莲心般的苦涩,花落间,似悲似痛,花落流水逝,谁懂惜花人?独为情殇,空自叹息。轩窗下,谁还会为我抚一曲秋水长天?谁又会聆听我的心语心愿?抹去几案上的灰尘,拈笔微思,心依旧孤独,阴霾不消,锦书难寄,房檐下南燕衔泥筑巢,于我却是满目的相思。风柔,雨丝呢喃,雨泪相融,是荡不尽的愁绪万千,是回不去的情丝缕缕。

  泪如泉涌,泊在腮边的一滴,轻轻地摇曳着无从言说的忧伤和相思。君似深海,而我却是沉入海底的一粒沙,抖洗去往日的尘埃,留下孤傲的自我。几去经年,不敢拨弄那满布灰尘的琴,一任它在角落里陪我凄凉,如同我瘦俏的双肩再也撑不出裙装的生气一般,它也合不出绚烂的弦音。

  饮一杯微露浸染的风华,谱一首宋词元曲的光鲜。执笔天涯,柳絮纷飞,托起莲心花蕊般的清幽,携着思念与落寞,调和月色的浓厚,安静的栖息,凝望几世的温柔,用尽笔墨,摇曳梦里无尽的思念。独想,这一夜又让我忧伤一回,这一夜又让我将忧伤尽情挥洒,妖娆这浩渺的夜空,点缀这甜美的夜色。

  欣赏一首《离人泪》,往事如烟,那温暖,那痛苦,那泪水,那悲伤一一萦绕入怀,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有多少邂逅,就会有多少离别。望着远处的白云,慢慢消失在茫茫的天际,曾经的温暖在流逝的岁月里也有了深深的含义,爱在春天,经过夏的烂漫,不了的情却葬送在秋末,遗忘也许会在冬季。感伤的心莫名的滴落,一首《离人泪》唱出了世间的多少无奈和悲凉,一季的花蕊,一季的妩媚,一季的凋零,还有一季的绚烂。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 5

  总以为这个冬天会很漫长,反复的降温让人郁闷。无意间推开窗户,一股温暖的风吹进屋内,令人心旷神怡。静静地坐在阳台,闭上眼睛,感受春日的暖阳,贪婪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春风带来的惬意尽收心底。小区的周围处处洋溢着春的色彩,沉睡的城市,已被春风撩拨出汩汩激情,点点滴滴的春色,已沁透于万物凝聚出的色彩斑斓的画面。

  楼前沉睡一冬的树木已枝头绽绿,一簇簇似花蕾般的尤物,犹如一串串风铃,正跳跃着露出笑脸。微风吹过,片片洒落在地,如同花瓣雨飘散着阵阵芳香。

  探头看去,几个顽劣的孩童正在树下追逐嬉戏,不时被树上落下的毛茸茸的东西砸中;还有几个玩滑板的少年在阳光下、在春风中飞奔着,长的短的头发都向后飞舞着;树荫和路边,不时闪动着环卫工的倩影,她们正在为这个城市的妆容而辛苦劳作……

  此时,树静静地立着,春风好像脚步轻盈的姑娘,在树尖上微微地颤动。放眼望去,一排排尚未发出新绿的树木一动不动,仿佛在沉思为什么春风只和孩子们亲热,而绕道不去亲热自己。就在这时,春风舞起了大摆的裙子,一改先前轻盈的闺秀风范,带点放肆、夸张地摇摆起来,大树好像喜欢野性狂放的感觉,极力迎合着春风,煽动着自己的枝枝杈杈。而热闹只是一刻,尽情地摇摆后树又静立在那里。树尖与风的嬉戏似乎意犹未尽,在这阵风全无踪影后,仍然轻轻地摆动着,似乎仍在召唤更浓烈的春天……

  春色依然而景色不同,同样是这片天,同样是这片地,同样是在这个多梦的季节,而眼前的春色则更加醉人。窗外的景色与人文关怀和谐一致,优美的画面定格在时空中,定格在记忆里。如同春风抚弄着我的头发,抚摸着我的脸庞,直至渐渐浸染我的全身,让人在忘情的陶醉中不忍远行……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阅读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1)

——枣树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

  枣树的优美散文 1

  庚寅元旦,风清气爽。几个朋友相约,回乡下老家,爬一个名曰尖圪塔的大山。这个尖圪塔是*陆海拔第四高,门杠山的南峰。路险峰高自不必说,而那几棵生长在青石梁上的山枣树,却给大山增色不少。

  艰难爬行在站起想被风吹倒的通往尖圪塔一个石插石、石靠石、石垒石、石挤石的叫风呼噜岭的青石梁上,有那么几棵使人颇感稀奇的山枣树。那几棵山枣树,碗口般粗细,加上枝枝梢梢的刺儿,也不过丈余高。由于常年生活在“呼噜”的山风中、贫瘠的山梁上,枝节也比其它地方的山枣树枝节短的多,枣刺更象被磨砺过的半截针一样钝,枝杆硬实的在风中连摇都不摇,给人一个十足的历经苍桑的“小老头”印象。而正是由于这样的“小老头”存在,这贫瘠的山梁上,才多了一份春的枣花香、夏的绿叶蔽、秋的果实红、冬的小鸟栖,是没有生机的地方有了些许生机。

  回想儿时,社会落后,家里贫穷,挖不出煤,更烧不起炭,山枣树便成了家里柴火灶中一天三顿的*常物。说是山枣树,其实也不过是削了一茬又一茬后刚刚长出的嫩芽儿。这些年,社会发展了、家庭富裕了,煤球炉、液化气煤、电磁灶、太阳能灶,一个比一个先进,一个比一个好使,可给山枣树留下了广阔的生长空间。过去的嫩芽儿,如今在家乡的沟沟坎坎、塄塄埝埝上长成高大粗壮的参天树也不算什么稀奇。然而,在风还是“呼噜”的风,石还是坚硬的石,临*海拔1499米高的地方,那几棵山枣树,长成了。而居然长成了几十岁高龄的“小老头”,确实不易,确实稀奇。说稀,除了那几棵山枣树,这里再也没有别的能长成模样的植物。说奇,因为在没有人搭理的地方,它确长成了罕见的树。

  噢,那几棵山枣树!“呼噜”的山风、贫瘠的石梁,你们固然改变不了。然而,你们生在那儿却学会了适应,却学会了存活,却长成了大树。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在改变不了环境的情况下,不要让环境适应你,而重要的是你要学会适应环境。适者,生存矣!

  枣树的优美散文 2

  我认定树也是有灵性的,尤其是我家院里的那棵枣树。

  我的住所是一处*房独院,总觉得有一抹绿色才有生机,花花草草的又养不活,就想到种一棵树。也许是有了想法就有了准备,也许就是天意,有一天一位大妈推着一三轮车小木棍在我家门前,如果大妈不说是树,我将当是木柴。

  “种棵枣树吧,是冬枣,结的枣又大又甜。”大妈叫住我说。我停下来,就挑了一棵自以为是好的,拿回家,栽到了院子里。发芽的季节,这棵不过半米高拇指粗的小木棍冒出了嫩嫩的绿芽,树竟然活了!我怀着欣喜,只要有空闲就蹲下来望着这看似娇嫩的生命。慢慢的,树芽变成了树枝,再慢慢地,也不知从哪一天开始,这棵半米高的拇指粗细的小木棍竟然窜过了房顶,长成了一棵健硕的树,在风的摇曳下显现出婆娑的身影。

  第二年,当枣树再长出叶子时也伴随着点点滴滴的枣花,枣花退去时变成星星般大的小枣,再慢慢地长成大大的红红的枣子。当枣子熟透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与同类的不同之处。先是枣子的个头,似红红的小苹果般,咬一口嘎嘣的脆响滋滋的冒着甜甜的汁液。正是买树时大妈说的“又大又甜”的冬枣。再后来的三年里,枣树越长越大,每年都给家里带来一大堆甜甜的喜悦。

  二0一0年的时候,城中村改造涉及到我的家园,我首先考虑到的是枣树怎么解决,第一年过去了拆迁没能动工,我也了了一番心思,为此还写了一篇《又见枣花香》。第二年第三年里,都有要搬迁的号召。我心里时常的要想到枣树,每每在家都要对着繁茂的枣树细细的望上一阵子才可以做其他事情。

  枣树似乎读懂了我在为她的生存发愁,突然的有一天就出现了状况,树的枝枝叉叉里长满了一团团的如蚂蜂窝状的小叶叶来,这大概是一种病态。有人说这是枣树疯了,也有人说是结枣太多累的,反正这一年就不结枣了。我是觉得枣树是怕我整天为她的去留操心犯愁才想到结束自己使命的。因为拆迁是不可阻挡的,只是时间问题,我会时常想着要给她找个家。

  看着日趋憔悴的枣树,心里不免生出酸楚,却也无能为力,只有看着她一天天枯萎。终于有一天,一片叶子也不再长出。就在这一年,拆迁的脚步迈出了新步伐,整个村子开始动迁。我确实不再为她的存活发愁,但也没有舍弃,我还是用锯子锯下来,带到了一处保留。本来是可以留下来作价的,我不舍得把给我带来美好的东西临了再做出卖。等有闲暇的时候,找一家木匠,做一件器具罢,她将会成为我家中的一个摆设,看到时会想起当年的茂盛。

  冬至这一天,家全部搬完了。我偶尔会回去看一眼。现在的住处已经拆迁,看上去是一片狼藉。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是一大片楼层矗立。小院虽然不复存在,枣树也没有踪影,但留在记忆里的那一片葱葱的绿和累累果实将是我永远的记忆。我怀念那棵曾经繁茂的枣树。

  枣树的优美散文 3

  三伯家的院子长着一棵拐枣树。土墙遮掩着树的身子,却无法抵御果子的诱惑。拐枣的果子,像弯弯曲曲的棒状物,有如禽类的脚爪,关节周折。我由此疑心拐枣原本谓之“拐爪”。没吃过它的人,看见它的样子,犹如面对一个脸上布满皱褶的老妇,大约要皱眉。可是,当你放在嘴里细嚼,才觉得它醇香,甜蜜,有点像葡萄干的味。秋天的夜晚,我们翻过三伯家的土墙,爬上树,装满一口袋。生摘下来的拐枣,要拿到火里炮一炮,使其变得熟软且有粘手的糖分,吃着就香甜了。初冬时节,自然有熟透的拐枣自然落地。不过,捡拾散落在地上的落果,对孩子们来说,也很愉悦。

  一年的大多时间,三伯家的拐枣树是寂寞的。从春天发芽,开花,到深秋果实成熟,整个过程都在隐忍的期盼里。想要将那一串串香甜的果实吃到嘴里,需要漫长而耐心的等待。第一场霜降之后,那些饱满的果实才在风霜的欺凌下渐渐风干,生涩的果实浓缩了精华,最终成为一串串醇香甘甜的美味。佛家讲万物在心,追求修世。道家讲无牵无挂,追求避世。拐枣的成熟过程,全在尘世之外的宁静和安详。

  拐枣树的果子,像人生的历程,疙疙瘩瘩。它的树冠形似鸡的爪子,向天空伸去,聚揽着天上的紫气和阳光。因此它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鸡爪树。在我整理的资料中,拐枣的名字还可以列一长串:枳犋、蜜屈律、木蜜、木珊瑚、鸡距子、鸡爪子、万寿果、金钩子、梨枣、枸、鸡爪梨、臭杞子等。每个名字,都具备着一种品相,给人以审美的空间。在家乡,它的名字还有红拐枣、绿拐枣、白拐枣、胖娃娃拐枣、柴拐枣。在有文献记载的树种里,它同样享受着优厚的礼遇。《诗经 小雅》中就有“南山有枸”的诗句。《陆疏》中说:“曰蜜、曰锡,因其味也。曰珊瑚、曰鸡距,曰鸡爪、象其形也。”无论形与味,它都别具一格。在碾儿庄,它还有许多名字:红拐枣、绿拐枣、白拐枣、胖娃娃拐枣、柴拐枣。这些散落在村子人记忆里的名字,随着拐枣树的失踪,也渐而消失了。

  村里人还知道,拐枣的果子能解酒、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用来泡药能医治风湿麻木。

  枣树的优美散文 4

  当初栽这棵小枣树,爹是不让栽在猪圈后面的,爹的意见是在那里栽植,一旦枣树成材料了,会遮挡猪圈的光线,这对于十分迷信的爹来说,风水先生的一句话就是圣旨。我们全家绝对服从,没有商量的余地。但是,在这件事上,娘磨了爹好几个晚上,可谓是吹尽了枕套风,爹是雷打不动,怎么办呢?娘就是想让这棵小枣树有足够的粪水供养它。情急之中,娘去求了屯子里的风水先生二大爷,刘老头。这个斯文的有点出格的男人。你必须拿点礼物打点他,否则,二大爷不会理你。

  娘拾掇了四斤精粉,二斤糕点。都一一用报纸包裹好,趁着俺爹去田里干活,沿着小路去了二大爷家。二大爷正在书桌上写书法,那字体苍劲有力,一点不像二大爷那瘦巴巴屎壳郎似的身材,娘晓得二大爷的性子,先是在他家风门口咳嗽了几声,接着,轻轻的叩门,一下一下,很有节奏。夕阳的余晖照在娘的身上,仿佛披着一层美丽的纱衣。二大爷是自己一个人过,老婆死得早,二大爷只有一个儿子,十三岁那年还掉进荷塘淹死了。二大爷从此没再娶。就给人家看房宅坟墓地址为生,不过,二大爷作风严谨,从不曾在屯子里留下八卦和什么绯闻。大家都很敬重他。

  二大爷一听敲门声,就知道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就说了一声:“门没插,可以进来的。”

  娘进去,将提留的好东西放在书桌上,“二叔,也没啥孝敬你老,这不,匀了几斤白面,二斤蛋糕。看看您。”

  二大爷咽了口唾沫,喉结处明显的凸起,咕咚咕咚的声音撞击着娘的耳膜。“说吧,你女子是无事不登我这寒酸屋。”二大爷自然清楚,娘是有求于他,无功不受禄。这是二大爷秉性的做人原则。

  娘顿了顿,说:“是这样子,俺家你侄子死犟死犟,我说不动他,俺就想把一棵小枣栽在猪圈后面。”

  二大爷捋了一下三羊胡子,“你的意思是让我去看看,随便扯扯谎?”

  娘的脸腾地红了,点了点头。二大爷背着手在地上来回走了好几圈,最后说:“你先回去,我随后就到。”

  娘赶紧撤了,回到家。蹲在灶前准备生火做晚饭呢,二大爷隔了半个小时,来了。二大爷没有直接进屋,当时爹在院子里搓草绳,要收山呢。二大爷是稀客,这一来,俺爹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拍拍身上的灰尘迎了上去,“哎吗,二叔,你咋来了?我说呢,今早上俺家大白杨树上,两只喜鹊在唱歌,原来是你这个贵人来了,真是稀罕,今黑别走了,咱俩整点小酒 晕晕。”二大爷摆摆手说:“不用呢,我是溜达就来到这里了,我说,你家猪圈这里有点光秃秃的。”

  二大爷一下子就把话题引到了风水上,这不得不让爹竖起耳朵细听。爹急忙挫了一巴掌好烟叶子,给二大爷的烟袋锅装满,点着。自己则蹲在地上,捻了一只喇叭筒。两个人就像两只苍鹰蹲在院子里,讨论着风水问题。娘做好了饭,回到院里,二大爷背着手已经走了。这一晚,俺爹主动说了,要在猪圈后栽植那棵小枣。娘不仅暗自窃喜。

  小枣树栽上后,娘和爹也没有怎么照顾它。为了生活奔波,农家院对于这些植物从来都是粗辣辣的对待呢。只是在暴风雨来时,爹娘是要找一棵木棍将长得越来越高越壮实的小枣树固定住,即使是这样,第二年,小枣树差点被邻家二哥的黑牛啃掉了。娘虽然很生气,但是远亲不如*邻,俺娘没发作,只是对着遍体鳞伤的小枣树,唉声叹气,希望它能度过难关。娘将露天厕所的粪水舀到小枣树底,喂它.这么着,小枣树在被牛啃了后,奄奄一息了两天,第三天居然又活过来了,而且,仰着小脑袋一副坚贞不屈的样子。娘兴奋极了,偏又在第二年结了几枚枣子,娘呵护着却也被黑牛钻进院子,吃了小枣呢。本想尝个鲜。小枣树落户我家时,我还在中学读书。

  小枣树慢慢的在岁月中长大,我和弟弟也读书工作,一点点走出了老家的巢穴。对小枣树的记忆只停留在,每一年秋天,娘摘来的枣子,留给我们的那一刻。小枣树摇身一变成了一株参天大树,当我发现这些变化后,我已经远嫁他乡,做了别人的新娘,孩子的母亲,婆婆的媳妇子。纵然有很多过往可以忘却,唯独娘亲每一年,骑着自行车,走十几里山路辛辛苦苦送来的那一小筐枣子。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当娘斑白了头发,对许多农活干不动时,也不愿轻易张嘴求她的儿女。直到今年,六十四岁的娘,那天中午打电话对我说:青儿,有空吗?来家帮妈摘枣子,娘上树有些打怵了。”娘从不曾求过她的儿女,这次,我眼睛湿了。我当天收拾了一下,坐车赶回了老家。

  刚踏上那条返乡的路,我的心就沉静如水,没有了尘世的喧嚣纷扰,这份沉淀就像一坛老酒,还没拧开盖子,就有一股子香味扑面而来。满眼的狗尾草菊花映入眼帘。一抬头在靠*娘家的园子,那棵小枣树郁郁葱葱,青翠欲滴,然在阳光底,那些密密麻麻的果子红的黄的绿的就如一枚枚小灯笼镶嵌在大树枝桠间。简直是美不胜收!香气飘来了,浓浓的枣子香,像喝了一口蜂蜜!娘捆着围裙出来了,娘瘦弱的身躯看着让我心疼。娘说:“以为你忙,不会回来。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娘接过我手里为爹买的一壶酒,“又破费钱了?你爹现如今也能挣,以后别乱花钱呢,你们还要换房贷。”

  总不能空着手回老家,爹稀罕喝点酒,一辈子就好这一口,我做女儿的,当尽这个孝道。因为明天还要赶回单位,我衣服换下,穿了一双娘的布鞋,娘找来了一根竹竿子。一个袋子,趁着天还没暗下来。开始采摘枣子。

  踩在猪圈上能够到的,不必用竹竿敲,用手摘得枣子不受伤不破损,高的树干够不着,也危险。只好伸出竹竿敲打,但是,有很多枣子都掉进了猪圈里,娘养的两头肥猪,也跟着吃枣子,不多会子,小半袋枣子呢,娘笑眯眯的计划开了,送给弟弟一些,我一些,剩下的还要给我姨,她家没有,娘兄弟姐妹九个,谁个不是她的牵挂?倒是我的舅舅们过的都不错,不用娘惦记着,又是大舅舅的儿子,我管他表哥的,考上了东北财经大学,现在是博士生呢,一家大公司的副总,逢年过节,大鱼大肉的拉一车回来,也要送一份子给娘。娘就心里难受着,没有什么换人家的,就把这小枣子现摘的,送一筐给我大舅舅,嘱咐我大舅舅晾好了留给我表哥呢。

  这几年,娘的小枣树一直处于昂奋状态,硕果累累,长的枝叶茂盛。就像一个青壮年汉子,在广袤的大地上弓着腰劳作着。

  竹竿打落的枣子,掉在脏地方就不要了,娘找来簸箕把不好的枣子收到了簸箕里,娘也舍不得扔掉,想用井水洗干净,晒干了,�姿�喝,可以养眼补血呢。娘这一刻就像捡了金元宝似的开心,一边往袋子里装枣子,一边乐呵呵的计划,等枣子卸完了,赶明个就坐车去我姨姨家串门,她们姐妹好久没坐在一起吃顿饭呢。娘还说,要去城里弟弟那里和我家住些日子。我清楚娘只是嘴上说说,娘到我弟弟那里,不愿坐便,下楼到公共厕所去。睡床一宿几乎没合眼,每次住弟弟家都会小病一场,可是一坐上返程车,手脚轻快,回到家那个高兴劲儿,比吃了猪肉还欢喜。

  我新买的楼房,娘还一次没去呢,怎么邀请她,甚至要拖着她的胳膊,娘也不去。娘说不*惯城市。我无语了。我不能强求娘,只好抽时间回来陪陪爹娘。

  一只装水泥的编织袋,盛满了小枣子!娘说:“今黑割把韭菜,擀老面吃。”

  爹也很开心,将那袋子枣儿放在大秤上一秤足足四十斤哩!要是拿到市场上去卖,一斤五元钱还能卖二百元呢。可爹和娘都统一口径,不卖!留着送人。

  枣树如释重负的伫立在晚霞中,像一个俏媳妇子。娘打了卤子,放好老面,我们三个人围坐在井台上,吃着韭菜面,唠着磕儿。娘突然想起了什么,转身进了屋子,出来手里多了一炷香,娘说:“ 枣树是我们家的功臣,这么多年一直为家里效劳,每年摘了枣儿,我都要给枣树上柱香呢。”

  我放下碗筷,和娘一起在小枣树下 燃着了香柱,我跪在地上就像大年三十晚上给老祖宗拜年一样,狠狠地叩了三个响头。

  夜色清凉,望着静静的枣树,回首处,那株生长在生命里的枣树,它无私默默的奉献着甘甜和醇香。不正是娘的化身吗?

  娘的那棵小枣树,终将陪伴我去走余下的流年。回到城里,坐在沙发上,闲闲的吃着小枣子,暖暖的都是娘的体温。

  枣树的优美散文 5

  不曾记得,家门口那棵枣树是爷爷栽的还是爸爸栽的?记忆里它一直都在那里。不粗也不细,30多年过去了它还是碗口那么粗细。在香椿树、梨树和核桃树包围下的小院里,它是不受待见的。阳光和雨露总是被高它一头的其它树种所占有,由于个不高常常受到其它树木的“欺负”;不是跟它挣光照,就是跟它在争养分。他没得选择,只能在贫瘠的土壤里,把根扎得更深点些。

  枣树在我家院子里很有历史。有一天我问起我妈:“咱家的枣树栽了有小三十年了吧?”

  “三十年!?我嫁到这个家的时候它就栽在哪里了!”母亲纠正着我的判断力。“哪这树是谁栽下的?”我想问个究竟。妈不耐烦地对我说道:“可能是你爷栽下的吧!行了行了,你问这么细干啥呢?不说了我要下地了。”母亲不耐烦地走了留下了一脸茫然的我。看着这年龄不小,个子不大的树,我陷入了童年的回忆里……

  小时候家里还没盖好房子,一家五口人住在低矮的三间瓦房里。不谙世事的我坐在自家火炕上,透过窗户的玻璃就能看见这棵枣树。由于它和梨树是并排栽在一起,相距不到五步之遥,因此,在我的记忆里是它最清晰的。

  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最先开花抽绿的是香椿树、梨树和洋槐树;最后抽叶开花的才是枣树,它发芽迟开花更迟;人们快看赏完春景的时候它才不急不燥地抽叶、发芽、开花。先是在枝头顶出一个蓖麻大小的包来,过几天嫩叶儿才透出个头儿,等人们把棉花种到地里时它的叶子才算长全;开出米粒大小,并不怎么起眼的小花儿。一般枣树开花时,家里的油菜也就成熟了。虽然是菜籽成熟季,作为在城里打工的爸爸,为了多挣些钱回来,一般收割菜籽的活计就由母亲、我和妹妹来干。

  油菜籽收割回来后,需要沤上一两天,母亲首选的地方就是枣树底下了。枣树好像也没表现出“不满”来,它依然在春末夏初的风里乐呵呵地摇摆着它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碾打完油菜籽,所剩下的秸秆――自然而然地就堆放到它的脚下;这样烧火时拿取方便一些!

  夏暑之际,小院被树木围成了凉棚,是我们全家人纳凉的好去处。傍晚时分,我从屋里取出凉*,就地铺在地上;不多时妈妈就把已经切好的西瓜端了出来,一家人坐在一起吃着西瓜、听蝉鸣,其乐融融。

  秋天到了,梨树和核桃树极力地向人们展示着自己献给秋天的礼物;枣树上也结出了稀稀拉拉的几颗枣子。我和弟妹们顾不上它献给我们的“礼物”,忙前忙后地摘梨子,打核桃,一切弄完后才顾及到它的存在。爸爸看到枣树上也结了几个枣子,也懒得用竿子打枣儿,直接抱着树干摇了几下,树上的枣子就啪啦啪啦地落了下来,我们兄妹三个就笑嘻嘻地跑过去点地上的枣子。拾几个就往嘴里塞,也顾不上洗。甜甜的,脆脆的,很是好吃。枣树把它的“礼物”也献了出来。

  转眼冬天的脚步临*了。小院里所有树木都萧条了,叶子落了一地。我用扫把把枯叶扫成一小堆一小堆,妈妈就用笼把这些树叶揽回家当柴火烧。小院里的树叶落完了,枣树也脱离了“大个子”们覆盖,好像自由了许多。它也和所有的树木一样,积蓄着,等待着……

  2005年,家里盖房子时从小院里伐下了几棵树木做大梁。枣树没有入木匠的眼,“幸免遇难”。房子盖好后,我们家也从老房子里搬进了后面的新房,前院的老房子成了放农具和杂物的地方,除了取一些必用的东西,基本上就不去前院。每年到了打核桃的秋季我们才去,顺带着把枣树上的枣子摇一下。老房子、小院、枣树开始渐渐地淡出了我们的记忆。

  直到2010年,妹妹因一场车祸离开了我们,家里人痛不欲生。村里和我家要好的人对妈妈说:“家里出了这事情,会不会和你家院里的梨树和枣树有关?”妈妈不解的请教对方。村人说:“老辈人说,‘早离,早离;枣树和梨树不能栽在一起,你们栽在一起就不吉利了。’”妈妈半信半疑地说给了爸爸。爸爸思考了许久,最后拿起斧子把梨树伐了。

  和梨树相伴了这么多年,突然没了梨树,枣树好像孤单了许多。我知道后是前年回家时从妈妈口中得知的。回去时正值秋季,枣树上的“红玛瑙”也结了不少。我过去摇下几个枣子,塞进嘴里:甜甜的,脆脆的。还是童年的味道,变的只是我的年龄。回过头,再看到这颗矮小,孱弱的老枣树:原来除了家人,它也陪伴着我。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2)

——故乡春日散文通用五篇

  故乡春日散文 1

  不知不觉的又到了春天,*些年,由于忙碌生活,在我的时间感知里,除了年月日时,似乎没有春夏秋冬。也怪我神经麻痹,忽略了四季变幻,人情冷暖。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一直藏有一处春光烂漫。只是在城市,繁世浮华淹没了春光无限,岁月沧桑怎也融不进春华秋实……。好久没有回过家乡了,那里有我记忆中最美的春天、春天映照在童年心灵里最萌的幻想。那时的我像所有童年时的小伙伴一样,对世界万物到处充满着孜孜不倦的追问与好奇,尤其到了春天,总会在我的灵魂深处唤起我对人生无限的美好憧憬与期望。

  北国的冬天漫长而又寒冷,所以春天的脚步总会慢上一拍。那时的冬天尽管也有颇具乐趣的滑冰车,堆雪人,滚雪球。但我更钟爱春天温暖、美丽、生机勃勃。一到冬末春始,我的内心就开始焦急而热烈的期待我家屋檐下燕子的归来,看到燕子时,便是谷雨。此时,天空蔚蓝,山野蒙绿。莺歌燕舞,微风拂拂。一首春之交响拉开序幕……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杏树开花。”是啊,多确切的语句,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看着语文书上的七彩图文,似乎已经闻到了草木发芽杏树开花的香味,干净明亮的木棱玻璃窗外瞥见到蓝蓝的天,洁白的云,自由飞翔的燕子,还有百灵鸟在树枝上的对我的呼唤。焦急的渴望下课或放假,出去呼吸一下春天的气息,听河流哗哗的声音,在校园外一片宽敞的绿草毡子上追逐玩耍,微风吹在脸上像母亲的吻,像绸丝掠过。偶尔一只蝴蝶在我的眼前翩翩起舞,然后飞走。一只青蛙跳到我们脚下,我们在自由的空气里嬉戏玩耍,电线上一只山鸟也凑着热闹叽叽喳喳。

  春天的清晨,总会新鲜的听到麻雀,燕子,或者喜鹊将我唤醒。出门,红色的太阳像是羞红的脸。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阵阵花香,花香的源处是一座缓缓的小山,小山上粉红一片。远远望去,山野像是披了一床印花床单。远看那情景有些壮观、*看不免让人眼花缭乱。迫不及待的爬上山去。转在被无边粉红包围的杏树下,那浓烈的杏花清香熏的人有些头晕,有些如醉。手捏一枚杏花娇嫩柔软,心生怜爱而不敢摘下。坐在树下,一束柔和的阳光在花的缝隙间洒在我的脸上。惬意而满足。我们在树上树下攀爬玩耍。杏花映照着脸庞,我的心花怒放。旁边几颗滥竽充数的李子树悄悄的开着洁白的花。山脚下的*坦处是一条涓涓河流,河畔的淤泥上总会看到几只燕子嘴里衔着泥巴。清澈的河水淅淅哗哗。而贪玩的我们非要玩到太阳西下。

  春天的雨浪漫而及时,总会在草木抽绿,万物萌芽的时候飘飘洒洒,雾非雾,雨非雨。像针织,像牛毛,也像是恋人间的互相倾诉;丝线是那样的细,落下是那样的柔,有时候丝丝屡屡像垂帘挂于天地;天地间烟雨蒙蒙,远眺山峦群峰,朦胧而含羞,木屋炊烟,如诗如画,置于其中仿若梦境。大地贪婪的吮吸着雨水,散发出泥土的香味。淋湿了头发与睫毛,扑朔迷离。草木鱼虫,如沐朝露。待到晴日,世间如洗,万物如新。

  那时候的我们根本不懂什么叫踏青。总会在一个风和日丽天爬山上树:翠绿的松树,已经结有红色杨花泛着绿皮的杨树,柔软枝条随风摇摆的柳树,粉白还没有长出绿叶的桦树,还有已经开花的榆钱树。我们像一群神农一样,吃着榆钱,攀过灌木,踩过杂草。站在山的巅峰,俯瞰着一片片的*坦的庄稼地如几何图形。一道道的篱笆墙,一条条羊肠道,一弯弯河水旁,一个个羊吃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勤劳的相亲在地里忙活着耕种,而我在春天的阳光下自由成长。躺在山顶上仰望,深不见底的天空有一只盘旋的苍鹰。

  后来我长大了,离开了家乡,带走了故乡的春天,曾经的春天,记忆的春天。

  故乡春日散文 2

  几日前,公园里,街道上,小区中,见的还是满树花蕊。今晨起,送娃上学路上,却蓦然发现,街道旁已是山桃烂漫,玉兰展翅,金盅耀目了。只那么两三天时间,北京的春天,就由童幼变少年了,返春的万物,瞬间蓬**来。

  逢春,心事总是会浓浓的,尤其在这些年尤甚。

  那是因为故乡的春天,大多时候在这个季节不自觉的就铺展在记忆里,间或还裹挟了故乡的一些没有遗忘的心事。

  故乡的春天,比北京来的晚约一个多月。而此时三月底,冬装还未脱去,白雪未融尽,冻土也刚开始苏醒,冰封的小河,还能载人。昨天见同学发的朋友圈图片,感觉内蒙大兴安岭东南边缘,还如北京的隆冬一样,萧索寂寞。故乡,就在这个区域。

  记忆里,四月下,才见青草探头,柳条返青出了柳狗狗。皮与木芯之间就有了丝丝黏浆液的润滑,可以轻轻扭动,使皮脱离木芯,然后完整不破皮的抽出芯,就做成了柳哨,柳哨声在儿童嘴里清脆的响起时,真正的春天就来啦,故乡开始渐渐温暖青翠起来了!

  这让我激动的季节,毫不犹豫的的丰富了我的心。知事以后到离开故乡前的我,一看到春的信号,便满山满野满草甸子的,用眼睛寻找一切生命。上学路上,发现冒芽的蒿草,我都想亲亲它,漫长的冬季,与绿色久违太久太久,有种终于重逢的喜悦!被囚禁了一个长冬的生命,又回归大地了。

  微微南来的风,吹皱了清澈见底的小河;嫩芽初上了挺拔的落叶松,阵阵的松香熏陶着村庄,微熏着人们的心思;硬朗灰暗的土壤,也恢复了黑油油的松软,给谷物铺就又一次的温床;蒲公英冒出了鹅黄色的嫩芽,于是草甸上,就多了提篮拿刀挖野的小姑娘和老少婆娘,小心的挖出那根根脆嫩的芽芽,餐桌上,开始有了新生命;麻雀也精神起来,不再缩着脖子,枝头发呆。小燕子也飞了回来,衔着春泥,屋檐下做起了窝窝,为孵化燕宝做着准备……这一切初春的模样,是如此的幼嫩,如此的喜乐,卸掉厚重棉衣的人们,仿佛都跟着自然在重生。

  等到春天的绿铺满山林时,盎然勃勃的盛春,就*卷了故乡大地 !那绿意,透着黄,透着脆,透着鲜亮,深浅浓淡的绿,有层次的重叠着,美的眼睛都不想闭上!

  春天旺盛之际,看那天空中的云朵,慢悠悠的,懒散的漂浮着,与大地的距离很*。天蓝的清清亮亮的,不带一丝褶皱。一声春雷在大地上空回响,伴着一场春雨后,泥土的味道便在大地蒸腾起了,耕牛哞哞的唱起春耕的调调,犁出了农民那一垄垄希望的田野,撒下了一粒粒的种子,那种子在黑土的温床上,怀揣着满满的理想,等待破土而出。

  野鸭,野雁,也在大青草甸子里做窝,准备孕育生命,一不小心被人们惊扰到,就前功尽弃,而人类就可能收获了美味的蛋蛋。春天,对生命来说,也是有杀伤力的!不是只有温柔和孕育。我眼见过有只野鸭,一直在那丢了蛋的窝旁来来去去,不肯离开。而我的伙伴,早都揣着野鸭蛋喜滋滋的回家了。那时我揣摩着野鸭妈妈肯定是难过的心情,从此,我从不在野外捡任何的鸟类到蛋蛋。敏感善良的心,是天生的。

  春雨涨满了小河时,河边柳树新绿纤弱柔软的枝条,在春水中摆来摆去的,仿佛是在撩拨着小河的情欲;大手指粗的老泥鳅,狡猾的在水里时而潜伏,时而快速扭动身体,好像在嘲笑想捉住它的小孩太笨;大脑袋的蝌蚪,也成群结队起来,开始了结伴在寻找妈妈的旅途上,它们还不懂自己最终会在盛夏时,变成妈妈的模样。

  村庄的蚕房里,破壳而出的木色的大蚕蛾,忽闪着带有美丽纹路的翅膀,满屋扑棱棱的飞,雌雄的爱情,结晶成了卵,而我却期盼它们完成使命后,何时下油锅,变成及其美味的口中食物。吃这个东西,我不觉得残暴,妈告诉我,它的轮回是卵的使命,它本身,已没了任何存在的意义。

  青翠欲滴的绿色山林,穿插在广阔的刚播种过的黑油油的土地间,那种放眼望去,满目黑绿分明的大色块,铺满在如波浪般起伏的丘陵形态的自然界中,那种美感和意境,无法言说!深深浅浅的绿,被油黑油黑的墨土扯乱了,墨土也被绿温柔的缠绕着……黑土地的春天,就有这样的特色。

  还不等光棍鸟脆生生的鸣叫,毛骨朵花就蓝盈盈的开放了,当地人又叫它“老谷花”,植株不高,十多公分的样子,根茎又是一味药材。我特别喜欢这不起眼的,花瓣布满容毛的兰花花,一小撮,一大片的开在山包上,不仅爱它色彩如迷一般的蓝,更因为它一谢落,变成白头翁模样时,我最爱的野杏花就紧随它的身后,一丛丛的开在了山间。

  粉,粉红,白,粉白的酸野杏花,开在叶片还没生发的秃枝上,远望一株株的盛开,如绿毯上的织锦绣。直到现在,我都认为野杏花最美!虽算不上落落大方,但也绝不娇柔造作,整个枝头,疏密有秩,自有一种山野中的清高气质!虽是木本,却长不高,一米多高算老株了。花谢花飞时,酸杏儿就顶着一小撮粉嫩的须须,藏在开始生发的绿叶中,直到端午之际,就可以采酸杏吃啦!

  酸野杏花的香味,是独有的,至今在自然界中我没闻到过比它还清幽醉心的香味!每年野杏花盛开的春季,我都会到山上折回含苞的枝条,再折几只松枝,用妈妈捞空了的咸菜坛子,把它们**去,接连几天,破房子里,都有酸野杏花香和松香混合出的奇特香味!我特别迷醉这股子形容不出的味道!多少大牌子的香水,都没出现过这样的香气,我觉得,这种味道,人为是无法成就出来的。在我,这是最珍奇的香味!

  很多年了,我忘记了记忆里还有野杏花香。多年前去798艺术区,一个艺术空间里,看见门旁一角有一个苍老颓废的破坛子,坛子里就有松树的枯枝。这样的艺术形态一下抓住了我的心,瞬间记忆起故乡时,每年我在咸菜坛子里插松枝和杏花枝,记忆里飘满屋子的香味,也被冥想了出来。那个此刻开始,我就萌生出了要回故乡探春的欲望。虽一直没实现,愿望却一直在。

  野马莲,野芍药,火柴头花,野蔷薇,李子树花,沙果树花,野海棠花……还有很多很多的我叫不出名的野花野草,都在春间次第开放,直到春天暮老。故乡的春天,给了我多么丰富的视觉美的冲击啊!那山,那水,那树林子;那花,那草,那心情……都让我深深迷恋着,春天一到,就是小鹿撞坏的激动!

  除了自然之美,春天的乡村生活也是活了起来!虽处在青黄不接之际,但最早出土的发芽葱也是够味的!用它炒咸猪腿肉,炒鸡蛋,或直接蘸酱下饭,因为是春天的味道,都觉得已是不可多得啦;次第生长出来的野菜,也是餐桌上的绿意。只要餐桌上有了绿色,生活的气息就美妙了。

  三餐的烟火,飘在已经色彩鲜活的村庄上空,烟火味里,有了春天的香味。炊烟袅袅漂浮,也给春天这个大画布,着了几笔烟雾染,给村庄填了些朦胧的韵味。每每下学回家的路上,看着山坡下那坐落在小河边的村庄,柱柱炊烟升腾,在夕阳下飘荡,胃就咕咕叫了,特别期盼妈妈做的晚饭里,有一碟绿色的春。远远就听见鸡鸭鹅狗叫,牛马羊儿也和它们一起欢叫,合奏出一曲乡村动物交响乐!这比冬天的音色,多了太多欢快啦!只能说,动物们,也爱春天呢,也在春天兴奋着!

  故乡的地理位置,在运输不发达的时候,因冬季高寒,没有暖棚技术,导致一年有五个多月是看不到绿叶菜的,都要靠菜窖子里冬储的萝卜,白菜,土豆过冬。还有盐渍的蔬菜,秋天晒好的干菜……过八十年代末,情况才好转,至少芹菜和豆角青椒能见到了,但也常常是吃被冻着的,味道是带着冰冻味的。如此,我记忆里很难忘那因春天的到来,餐桌上终于见到了的翠绿,这也是春天让我激动的一个理由啊!

  春末之际,满山绿茸茸的青草逐渐茂密了起来,学校休息日,我就爱牵着家里唯一养过的一头小花公牛,去山上觅草。一个冬天都嚼着干草,估计它的味蕾也木纳了,这让它对春天的青草充满了食欲,在山上兴奋的甩起尾巴,哞哞直叫,嘴巴不闲的啃着青。触手柔软嫩绿的草,我顺手薅下来,牛儿也及其聪明的跟上我,一舌头,就把我手中那一把翠绿卷入口中!一遭得逞,它便尾随起我了,我也乐此不疲的替它薅草。

  累了,就放躺在山坡上,周围有花草香,还有牛儿相伴,白云就在眼前,是朵朵的温柔,间或鸟儿在头上飞过,阳光也不扎眼……静静的山头,让我迷醉在春光的美妙中。

  少年时的我,对故乡的春天,有着一腔的热恋。

  青春时,心思里却多了些忧郁。春天来临时,去田野,去山坡,看眼前的春光,不再单纯的只有花草树木和炊烟让我兴奋,而是有了一抹伤感,一种深意:春光易老啊!经常眼睛眺望着春光,心里却在想,马上,它就溜走了,那鹅黄绿,那新绿,那翠绿……很快就变老了,不再新鲜。这个感觉,真的伴随了整个青春。

  春天,永远不会厌倦它的到来。而故乡的春色,永远留在了记忆的画面里,那么多的美妙,让回忆没有尽头。

  “我们在回忆,回忆那春天,在春天的好时光……我们慢慢说着过去……我们眼里的春天,有一种欢喜……”,张德兰的这首“春光美”,曲调多么优美,这首歌,一直缓缓的流淌在我的心底,经常哼唱。偶尔,会因它,泪眼模糊。太多故春的记忆随着心里的旋律潜回思绪里。

  父母,兄妹,一家人,在故乡的春天里,与春天相遇的生活是怎样的,劳作的双手,又是怎样捕捉着春天,这一切,好像一直影响着我对春天的态度。

  去年的春天,离我们越来越远,只能靠回忆捕捉,直到消失在永远触摸不着的时光中。

  今年的春天,是个此时挂在嘴边的话题,被人们抒情着。春天的协奏曲正在优美的弹奏。

  明年呢?明年有人生继续的期盼,希望都在一个个明年的春天相会。

  这一翻感慨啊!此时都是因为这个春天的到来。

  而故乡的春天,在这个年纪,就是一幅幅的油画悬挂在眼前,就是已远去的春天的故事又再讲一遍……

  每一个今春的到来,都心生庆幸。尽管已不再年纪轻轻,甚至半百了,却愈发的因能够继续经过今年的春天,眼前还有繁花,还能看见万物生发,就心生浓情和感动。

  也总是在“今年”的这个春时,童年,少年,青春时曾路过的春天,便又不自觉的潜回我的思绪里。那些年,春天发生的一切,单纯而美好。又因离故乡太远,使回忆又添加了一份感伤。

  今春不久便会离去。明年,只要还能盼来明年复明年,春天就会往复到我的视线里,我就会期盼明年或明年回到故乡探个春。挎篮挖个野菜,看望一下熟悉的花花草草,闻闻炊烟的味道,摸摸爸爸妈妈路过的春天……而这个期盼,也走过了好多个明年了。

  看看故乡的春天,感受28年不曾贴*的故乡的春天,成了*几年的一大愿望。但一个个的明年,成了今年,成了去年,却不得实现。实在是因为这个季节,没理由丢下家里人,去还心里的愿,真去了,自私感也会让自己不安心。

  当然,还是怪自己,总把愿望放到明年,总觉得自己还有几十个明年可过,总有能够自由来去的机会。

  但春天,总会留有机会能让我与故乡牵手。到那时,我会站在我经常去的山头上,捧一捧野杏花与它相见,我们再好好叙旧!但一定不要怪我的久别不见,不要怪我泪流满面。

  故乡的春天,永远美好。

  故乡春日散文 3

  故乡的春天,隔三差五下一场小雨。小雨过后,常常会冷不丁的钻出一些竹笋。还有那嫩绿的小草,像施过肥一般疯狂的生长。清晨路过林间的农夫,惊喜的发现草丛中,一把把漂亮的小伞,羞达达的半开半闭着。采回家是多么的美味佳肴,孩子们总是像一只只欢喜的麻雀,迎接父亲那一串串稀世珍宝。吃饭时总要把肚皮撑成西瓜,才无奈的把碗放下。

  三月的麦田,就是一曲五线谱。随着风的指挥,演奏出美妙绝伦的旋律。布谷鸟也按耐不住,唱起婉转空灵的歌谣。夕阳已落下山腰,金色的余辉仍在麦地里舞蹈。晚风轻轻的走过,却不小心踢翻夜的酒窑,那一大片的麦田与山林都喝醉了。老牛在主人不断的牵拉和吆喝声中,时不时回过头来看着麦田的风景,发出竭斯底里的尖叫。

  四月的油菜花遍地开放,那一股股泌人心脾的清香,引来无数的追求者。蝴蝶、蜜蜂都使出必杀技,一场浩大的爱情之战就这样开始了。蝴蝶翩然而来与花耳鬓私语,蜜蜂汹涌追赶献出一个热烈的香吻。油菜花一副花花公子的姿态,来者不拒。他沉醉在这温馨甜蜜的幸福之中,不能自拔。可他不知道,这样会伤害两颗真诚的心啊!

  五月的红薯藤密密麻麻的交织着,仿佛一群少男少女互搭着肩。欢快的唱着优美的童谣。小蚱蚂献丑似的。在藤叶上伴着凌乱的舞蹈。白云姐姐在天空飘过,发出忍俊不禁的笑。山沟里的一汩清泉,默默的流淌着,等待饥渴的农夫。用它的甘甜清爽,拂去疲惫与辛劳。就是那老农一丝不经意的笑,给了泉水最好的回报。

  故乡的风是缠绵的。它搂着三月柳树的细腰,在朝阳下,在清河边,舞一曲华尔兹。故乡的风也是调皮的,它总是推着木门发出难听的咯吱声,还时常悄悄翻动着我正在抄作业的书本。故乡的风也是神奇的,它吹开了百花,吹绿了大地,唤醒了青蛙。小时候,最喜欢风起的时候,那时的我便和伙伴们放飞我们漂亮的风筝,仿佛放飞的不是风筝,而是我们那颗童真的心。白云可爱的像一只只小绵羊,我把风筝的线放得很长很长,试图去触摸云的心跳。

  故乡的雨的是轻盈的,它就像一群快乐的小精灵,从天而降,落在青山中,落在田野里,落在小孩子的笑脸上。故乡的雨是多情的,拥过三月的梨花,吻过四月的挑花,伤过五月的石榴花。故乡的雨也是恼人的,天空明明白云朵朵,害得我和放学的伙伴像逃命似的奔跑。喜欢下雨,是因为雨后的早晨,父亲会背回一篓从河里打捞回来的鱼。捡一些小鱼,放在玻璃瓶中供自己观赏,而稍大的鱼则可入锅,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顿。

  故乡的春天,可以在自家或别人家屋前屋后,采摘那一串串嫩嫩的椿树叶。起初采摘是拿去村上的收购站卖钱,听说它是用来做药的。可有一次吃过曾祖母腌的椿树叶之后,才知道原来它还可以入菜,而且那么美味可口。故乡的春天,可以在山上的每条小径旁发现一簇簇的报春,红通通的像红枣,但比红枣要小一点,而且很柔软。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那甜蜜的果汁便自动流入喉咙。故乡的春天,山上处处鸟语花香,一朵朵白色的茶花开得铺天盖地,它散发的淡雅的清香,吸入胸腔顿时仿佛心灵也被净化了。蜜蜂最喜欢在茶花上酿蜜,于是我和同伴们常带一根吸管去偷吃。

  我的故乡在秀丽的湘江,在草长莺飞的江南。我爱我的故乡,更爱故乡的春天。故乡的春天,清晨,整个村庄上空徐徐升起一缕缕农香的炊烟,闻到香味的鱼儿也窜出水面,它们好像也想尝尝农夫的手艺。故乡的春天,黄昏,山上放牛归去的牧童吹着一曲清脆而欢快的笛,醉了一地麦苗,醉了一池的鱼儿,更醉了大地。

  故乡春日散文 4

  故乡是在括苍山东麓,三百里楠溪江东北支流的云岭,这里山青水秀,人文积淀深厚。是个鸡鸣三县之乡,一年四季分明,风光无限、风物宜人的好地方。

  走出隆冬,可是风还是那么刺骨,雨还是那么凄寒。天空依然灰蒙蒙的,有阳光的日子,也不见得些许的温暖。大地依然一片萧索,没有一些生机。地表上的枯草断茎只在寒风之中瑟索。一些落木,依然似枯骨抓向天空。溪流依然严寒封冻,水不见其增,也不感其暖。连春江水暖鸭先知的鸭子都懒洋洋地躲在笼子里,懒得去啄食。微感大地体温的螺蛳,还深藏在水底,未敢出来。远山只是肃穆,山树只是冷落。原野也不见得有丝毫的活力,几棵老树,几笼翠竹,只是随风摇曳。

  可乡村还是人为地热闹了起来,走亲访友,拜新的人儿陆续多了起来。尤其到了正月初三,出门的行人前呼后应,不绝于途。到了初六路上更是行人匆匆,摩肩接踵了。街市门面,也开张了。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十五闹元宵。红灯笼一直高挂在家家户户的门前,鞭炮也此起彼伏的响彻故乡的天空。舞龙灯,这给节日故乡又*添了几分热闹。彻夜不眠地舞龙灯,小孩子往往要来看热闹,可是坚持不了那么久,几个哈欠便让他们自觉地回了家。大人们似有任务似的,个个做了夜猫子,通宵达旦地舞着龙灯。

  过了元宵节,大地似乎有所萌动了,人们都说这是元宵锣鼓鞭炮振动起来的。天空也下起了异样的雨,缠缠绵绵,淅淅沥沥,似乎不再冷落了。雨后的阳光也能穿透一切了,山开始朗润起来,溪河水开始涨起来了。水雾稀稠不一地笼在了水面。春阳更是涨红了脸,普照着整个大地。风也开始暖洋洋起来了,吹面不寒杨柳风,风不知从何处携来了暖国的温馨,酥润了大地,酥润了万物,酥润了人们的身心。然后春雨一场接一场地光顾,细如牛毛,密似花针,滋润着大地,滋润着山川,滋润着村庄,滋润着万物。连人们的心都被滋润了,于是,人们就在雨后放晴的时光,开始了春种。

  故乡是此时开始种马铃薯的,深翻过的土地,然后整好土垄,打窝、施肥、放子、覆土,插上树枝以示此垄已经播种。正月半故乡还烧灰暖土种红薯种子。从去年秋天收获以来,乡亲们就选上好的红薯做来年的种子,存放在土洞(故乡称之为蕃茹种洞)里。想来此时红薯种子已长出鲜嫩的芽儿,乡亲们在烧过灰的暖土里种上薯种,以便更快地催发薯芽。四季豆也开始播种了;木耳菜也开始点播了;空心菜也开始下籽了。乡亲们还在精细的温床上培植起瓜秧来,有南瓜、丝瓜、冬瓜、黄瓜、八棱瓜。春玉米也可以播种了,故乡称玉米为山黍。当初都是烧荒种山黍的,后来因为烧荒太具破坏力了,往往毁了小树木,所以只能辟地而种了。

  农忙间歇,我们小孩子只管放牛。可是,可以提着竹蓝到小河小溪里挖水芹菜。其实水芹菜长在溪边水里,一直在生长,开春长得特快,一不注意它就嫩绿了溪岸,你要快快去采。山上还有一种苦菜,也一直在生长,开春的时候会长出嫩枝,适时地采摘,它就不断地生长,采之不完。瓦窑花开了,一串串花串紫藤萝花似的,要适时采摘,莫等花儿谢了空折枝。

  二、三月天,江南烟雨弥漫,浓雾锁着故乡的原野。大人们开始春耕了,披着蓑、戴着笠。呵斥着牛儿,扶着犁,翻耕着一丘一丘的农田。布谷鸟飞到枝头,一个劲地催着“布谷!布谷!”黄鹂鸟也唱老了春山。映山红红遍了满山满垄的时候,杨柳也发芽,扭起了细腰,舞着春风。溪水涨暖,鸭头知春。白鹭翻飞在溪头,鲤鲫霰子逆水而上。山鹰也开始盘旋在天空,母鸡孵出了一窝小鸡,带小鸡出窝觅食。

  小孩子们可开心啦,纸糊的风筝可以飞上天空了。迎风放出长线,让风筝升空,飞腾,飞过山顶,飞向邻村的上空。山上的覆盆子也红了,甜甜的非常诱惑人。采一根草心,把摘来舍不得吃的覆盆子一个个穿起来,成为一串串红珍珠。山上原野里踏青的人开始多起来,扶老携幼,摩肩接踵,前者呼后者应,不绝于途。该是挑花盛开的季节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红梨白,漫山遍野山花烂漫,姹紫嫣红。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春才开始真正的热闹起来啦!不知是谁家飘来了芥菜饭的浓香。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故乡有吃芥菜饭的风俗。选上好的糯米,择翠绿而脆嫩的芥菜叶几片,炒成浓香扑鼻的芥菜饭。可以增进你的食欲,据说还可以抵御皮肤的疮毒。传说只要二月二吃过芥菜饭,就可以在一年内不会得疥疮病。

  一月灯,二月鸢,三月桐乌鸟呜呜叫。一声惊雷响过长空,青龙抬头,虫虫也开始蠢蠢欲动。园林里的雷响竹笋也开始破土而出,茁荘成长起来了。紧接着山上的野生竹子也陆续开始长笋,如牡丹竹,长笋多且大,肉质肥美,我们经常去山上扳笋,满山满垄地跑深山老林子里钻,扳满了一大捆或一大袋子,就拿回家,剥壳,煮食这美味的山珍。茅草抽芯,脆嫩的茅草心,抽取了可以剥着吃,还甜脆可口呢!溪水浅处的水桐芽也结出了绿荚,树木完全返绿、舒枝展叶、欣欣向荣。桐乌即将开花,梅笑丛间,梨挂枝头,桃绽浓荫……可取小枝桐乌,脱出的皮,可制成桐乌鸟,小孩子喜欢吹,呜呜呜地响。南瓜长蔓开出金黄色的圆桶花朵,格外醒目,远远地吸引来蜜蜂或大黄蜂。等蜂儿钻进花心采蜜的时候,小孩子们就把南瓜花口捏住,把蜂关在里面,嗡嗡嗡地叫,然后摘下南瓜花,不时地听听蜂在里面的声音。等玩够了,才在花上戳一个小洞,让里面的蜂儿钻出小洞飞走。有的小孩子不小心,反而会遭蜂儿暗算,用手指封住小洞,蜂就不客气地调过屁股狠狠地给你一枪。手肿得馒头似的,又痛又痒。没关系,上点咸鲞汁就*安无事了。

  麻雀、山鸟都开始下蛋了。此时是掏鸟窝的时节。高树、草丛、屋檐,是鸟儿们最喜欢做窝的地方。于是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带上小口袋,拨开浓浓的树荫或草丛,寻找着鸟窝;爬上高树去掏鸟窝的时候,跟从屋檐上掏鸟窝一样,非常危险,高空作业,有时还会遇到偷鸟蛋的贼蛇,不小心就会被蛇咬。当我们找到鸟窝的时候,捡走几枚鸟蛋,但却不赶尽杀绝,要给鸟窝留一到两枚蛋蛋,鸟妈妈才会不那么伤心。

  掏完了鸟蛋,春天也将接*尾声了。听桐乌鸟呜呜吹走了春天;看花开花谢,落红满天飞,时间即将接力棒交给繁荣鼎盛的夏天。随着枝枝出墙的红杏,在墙头绽开微微笑脸,迎接最后一缕的春光,无可奈何花落去,难舍难挽春去也。夏天也就紧锣密鼓地来到故乡了。

  故乡春日散文 5

  晨起,伫立窗前,阳光透过窗户,洒满这几*米的陋室,暖融融的。我推开封闭了一冬天的窗子,抬眼望去,天空碧蓝如洗,一缕清风丝丝柔柔的拂过脸颊,似情人的手撩起我的长发,安然惬意。深呼吸,清清凉凉,通透心扉。熏暖的春风,携着一丝江南温润,消融万里冰封,拂绿了山河秀丽,伴着北归燕儿穿行三山五岳,掀起塞北风沙,风雨无阻,北方的春天就这样悄然而至。

  春天来了,北方的春天总是矜持的要比江南慢半拍,它不像东北人的性格,不够雷厉风行。窗外,地面上的白雪与前几日刚刚融化,去年的枯黄从横交错地覆盖着,草儿还不没有睡醒,那几颗上了年龄的柳树在阳光的晚暖下伸着懒腰,柳枝随着熙熙春风摇曳着初始的鹅黄。城市里的春天,只能于街道两旁的绿化带上,和楼林耸立的小区的角落里,见到一点花红柳绿,绿草茵茵的欣然春色。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总会寻一个惠风和畅,天朗气清之日,去野外走走,不想辜负这大好春光,人生于世,除去幼年的不谙世事与垂暮时的无动于衷,能够安享大自然的时光,不过那几十年的光景,因生活的忙碌又要辜负去多少美丽风景?所以趁年华未老,放慢一下追逐的脚步,拥一缕闲逸,冲出钢筋水泥的围困,去郊外寻那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城市的生活就是这样,人像打了鸡血,每天急匆匆穿行于楼林深处,为了心里那份追华逐梦的执念,不知错过了多少旅途上的风景。想要看一番春色,你要放下手头的忙碌,走出很远的路,于乡村的山水间,方见一抹春色如许。

  说起春日乡村山水,总觉的还是故里的好,这些年因生活辗转飘蓬,落脚于城市。屈指算来,离开故乡已有二十几年了年,每到春来,脑海中总是会想起那个曾经的山村。很想回归那个春山如黛,碧水潺潺的幽静地方。那里埋藏了我太多关于春天里的故事,那里有我青春岁月里的篱笆小院;冬暖夏凉的土坯茅屋;还有房前檐后的桃李芳菲;有春耕繁忙的辛苦与欢欣,有去深山里采摘山菜的欢愉,还有躺在繁花似锦的山坡上,沐浴着春阳,憧憬着自己的青春梦想的一个个美丽瞬间。那些韶光岁月至今依然是历久睨新,清晰如昨。也许是对市井喧嚣的厌倦,越来越怀念故乡那“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的秀美河山。

  山村里的春天是明朗,鲜明的。春天到了,自是有春日里的景象,早春时节,春寒料峭,人们就开始忙于备耕,家家户户买种子,买化肥,修犁,清除田间地头旧年的根茬与干枯的草。还没有彰显绿意的山坡坡上,就开始有农人们忙碌的身影。大山里的人们,是随着季节按部就班的生活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一辈一辈的山里人,融入于大自然中,自然地活着。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于日月星辰的斗转中成长,老去,最终化为青山绿水间的一缕青烟。他们一生安稳,简约,辛辛苦苦地侍弄着*实的烟火,于那山沟沟里繁衍生息。欲望对它们而言,是一个很陌生的东西,他们没有过多的奢求,只想吃得饱,穿得暖,一家老***安安;健健康康,日子*实安顺。盼望老天能赐给他们一个个好年景,仅此而已!

  山里的春天,最为秀美壮观的要数仲春时节。清晨东方刚刚鱼肚白,人们就起来,男人喂牲口,担水,把播种所需的犁,锄,镐,种子,化肥,农家肥,一一装在牛车上。女人们抱柴生火,做早饭。晨曦里的山村,仿若一幅天然水墨,镶嵌在万水千山的一角。放眼望去,整个村子里,是一片花海,微风吹过,花香四溢。一座座茅屋瓦舍被杏雨梨云围绕。霞光晕染的村落,屋顶上炊烟袅袅。鸡鸣声伴着犬吠,是山村优美的晨曲。望春山青翠如黛,云雾笼罩到半山腰,山上的水桃花粉嫩嫩的,繁盛的不计后果,偶有一树梨花,白生生的点缀着如笑春山,绿树下碧草茵茵,叫不上名的山花,漫山遍野,开的不计成本的绚烂。靓丽的如青春少女,于山林间沐浴朝霞晨露,听着潺潺溪水,自由芬芳。忙碌的村民自是无暇赏这繁花似锦,柳上莺歌。常年居于此地,只觉这是人间长景,不以为然。

  一家人匆忙吃完早饭,忙碌的时候自是不能细嚼慢咽地品尝。春日是农人繁忙的季节,他们要趁春光正盛的时候,把所有希望播种于黑土地里,等待收获秋日枝头的硕果。那是他们一年的生活所依。耕耘田地,是他们人生的主旋律,大幕拉开,就容不得漫不经心。小孩子,背起书包去了学堂,年长没有力气的老人,留在家里守护家门。其余人等,无论男女,皆去田里耕种。我长大一些后,因母亲早逝,哥哥在外读大学,家里没有干活的劳力,顺理成章的,也被补充到了耕耘土地的人群中,跟着父亲忙碌于春种秋收的田间地头。

  青山秀丽,山坡上层层叠叠的梯田连绵逶迤,田间地头满是农人们春耕的身影,男人们吆喝牲口的声音憨直粗旷,黄牛在吆喝声中拉着犁。耕牛在主人的催赶下,两只铃铛大眼,直勾勾的目视前方,喘着粗气,不时地有鞭子抽打在身上,它一副忿忿不*的样子,铿锵有力的步伐丈量着土地,辛苦地往返于田间。那犁开的一垄垄田,湿润;松软;吐着泥土的芬芳,那是山里人喜欢的味道。犁好田地,随后是,一人刨坑,一人施肥,一人撒种,最后一道工序是用脚把坑边的土覆盖在种子上面,在踩上一脚。农人们就这样把一年的希望播种在了泥土里。春耕是山村一种繁盛之景,绿茵环绕的一畦畦农田里,到处都是忙于种植希望的人们。

  记得那时,我刚十五六岁的光景,农村包产到户,家里分了三十亩田,只靠父亲一人,无论如何也是耕种不过来的,无奈下,我放弃了学业,跟着父亲学种田。又过了两年,妹妹也如我一样将豆蔻年华投放到了泥土里。春日播种,父亲赶着牛犁穿行于田里,我和妹妹播种,一忙就要十几天。有一次,地种到尾声,只剩最后两垄,父亲让我和妹妹休息一会,待他犁完,一起种上,我和妹妹坐在梯田埂的干草上,暖暖的春阳,和熙的春风,一会的功夫,竟把我们两个送到了睡梦中。父亲招呼了半天,我两才从美梦里清醒,真的是太累了!清晨迎着第一缕霞光出门,黄昏披着晚霞而归,这对两个十几岁的女孩子而言,实属超负荷的劳动。

  晌午,回家吃饭,喂牲口,会歇上一个时辰,农人们管这叫“歇晌。”收工时,去田边的树林里,采上一把蕨菜,或是大叶芹,丰富午饭餐桌。蕨菜用开水少煮一下,捞出用凉水过一下,切成段,爆炒,算是一种美食,大叶芹也是如此做法。这些大自然的恩赐,无污染,无公害,纯天然绿色食物。香醇可口,吃之放心。只有大山里才会有这天然的朴素与纯净。

  十几天繁忙的劳作,人们便把一粒粒种子,安稳地种植在温润的泥土里,等待着它沐浴着阳光雨露,发芽,生长。一场春雨过后,用不了几日光景,玉米大豆的幼苗,怯生生的,如可爱的娃娃,水灵灵的破土而出,头顶的一颗颗露珠,于暖阳的照彻下,晶莹剔透。嫩绿在山坡坡上的农田里蔓延,在阳光的温暖下,一亩亩农田日渐郁郁葱葱。

  “落花流水春去也,”不觉已是暮春时节,农人于杏雨梨云的春末,开始去离家几十里路的深山里,采摘山菜,采到的大叶芹,除去叶子,用皮筋捆成捆,卖给收山菜的商人,这对换来的钱,可以补充日常开销,算是农忙过后的一个小副业。山里人都是勤劳的,懒惰之人是会遭邻里的唾弃,除了老幼没有劳动能力之人,青壮年的男人女人,大多数都会去采挖野菜换钱,来补贴家用。

  我那时正值青春年华,自然是要和同年伙伴一起去深山里采摘。每天带上午饭,(几张煎饼卷大葱),黎明就开始上路,几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踏着晨露向大山进发。当时年少,心地简静,迎朝阳一路欢歌,不知不觉几十里的山路与轻快脚步的丈量下,就已走完。进入山中,茂盛郁葱树木遮住了阳光,水嫩柔软的大叶芹,遍地都是。因山高路远,连绵起伏的大山一直没有被人们惊扰,以至于野生环境完好无损。山林幽静,溪水潺潺,进入山里,你会领会到“明月深山照,泉水石上流”的幽深禅意。

  这绿树春深的山林,从有商人收山菜开始,每到季节,幽静的深山里,多了一些喧闹,从此山里的安静被叨扰,山里的大叶芹也是越来越少了,更失去了往日的茂盛。听说*几年因人们对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的钟爱,当地**为了开辟山里的资源,把原来蜿蜒崎岖的山路,修成了能够跑车的公路,山林里到处可见方便餐盒和颜色各异的塑料袋,那里彻底失去了旧时的清宁,环境也遭到了一些破坏。我心目中那个充满幻想的大山,或许已失去了往日的容颜。那个我多次登临的高峰,也许山花失了往日的鲜艳。记得初次登顶时,站在开满春花的山顶,放眼望去,鸭绿江**,尽收眼底,让我真真切切地领会了,杜工部那千古流传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高阔与旷达。而今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心旷神怡。

  二十几年的时光转瞬即逝,那些青春往事,已成过往。故乡的春景,也已成为记忆中画面。那个曾经于暮春时节,为落花流水而伤感的女孩子,而今已被光阴崔成一个中年妇人,伫立时光渡口,幻想回归曾经,可时光没有回头路,路过了,就已站成彼岸。那份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小儿女般的情怀,被春去春来的流水落花濯洗的已不再悲秋伤春。那些多愁善感,而今已是云淡风轻。只是心底的故乡情怀,依然不曾淡去。那些春日里的欢笑声,赶牲口的声音,村里的鸡鸣狗叫,还有小孩子的柳笛声,亦是一首乡村交响乐,时不时的在耳边回响。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喜欢删繁从简的生活,心里有个执念,等自己无力辗转于市井喧嚣时,能够回归故里,建几间依山傍水的瓦舍,房前屋后园子里,种些瓜果蔬菜。每日闲暇,幽居陋室,一茶一书,打发垂暮时光。等岁月过到尽头,化做一缕青烟,与故乡的山水相依,听山间溪水长流。

  前年中元节回乡祭母,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山村,山村里与我记忆中有了些变化,好多东西已是物是人非。曾经居住过的茅屋篱笆院,被后来的住户翻盖成了瓦舍,记忆里的小孩子,都已是朝气蓬勃的俊男靓女,很多老人已不在人世。村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年轻人追华逐梦的路通往了城里,唯留上了年纪的人和孩子们,安守着那方山水静谧的村庄。村子里的景物没有大的改变,只是茅舍都已换成瓦屋,那一树树桃李,还依然伫立于村子里。山上的农田少了,为缓解水土流失,随之而起的是茂密的山林,郁郁葱葱。绿树环绕的村子,更加幽静安宁。

  远离故乡的这些年里,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人文;故乡的春天,一直是我心里抹不去的美景,我想:如今故乡的春日里一定别有洞天,应是另一番景致,它会更加欣然多彩。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3)

——小暑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

  小暑的优美散文 1

  7月7号小暑至,暑假已开始,可我有点闷闷不乐,因为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妈妈见我整天郁郁寡欢的样子,就提议去奶奶家小住,我这才打起了精神,因为奶奶家门口不仅有一条清澈的小溪,而且村庄被群山环绕,目之所及到处一片绿荫,是个避暑好去处。

  难得去奶奶家,奶奶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准备给我们烧一桌子的佳肴,我便跟着爷爷来到院中乘凉。“妞啊,这学期考试考得咋样?”被问到伤心处,我不禁有点黯然,爷爷见此,就没多问,就在这安静之间,突然听到了“知了——知了”的叫声,起先是一两声,接着这片、那片陆续响起,紧接着几乎每棵树上的蝉儿都在引吭高歌,所谓“一蝉引吭万蝉齐鸣”,声音高亢嘹亮,仿佛被这炎炎夏日点燃了生命。

  我听得一时愣住了,爷爷接着说道:“妞妞,你听听,知了叫得多起劲,天越热它叫得越响亮,但你可知道这是它最后的生命之歌。”爷爷拍着我的头告诉我,过完夏天,蝉的生命就走到了尽头。“爷爷,蝉就只能活一个夏天吗?”爷爷摇摇头,告诉我每年的金秋十月蝉宝宝在树上孵化出来,但它们的幼虫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四年,四年蛰伏生活结束蜕变成蝉才来到地面生活。我不由得怦然一震,四年黑暗中的煎熬却只有一个月阳光下的歌唱,这小小的蝉用对生命的热爱给这单调的“知了”旋律赋予了新的内涵——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是否短暂,而在于是否在短暂的生命里活得光彩有力。听着这穿透树林上空的声声蝉鸣,我内心一扫阴霾。

  在这个小暑节气,蝉使我懂得了生命是需要磨砺的,尽管生命是那么的短暂,但我们要像蝉一样用满腔的热情唱出对生命的无限热爱,快乐而幸福地过好每一个当下!

  小暑的优美散文 2

  进入小暑,热,便是天地间万事万物最形象最有说服力的代言。古老的农历头戴一顶草帽,一路汗流浃背地走来。*了,心急火燎的日子;*了,令每个记忆都气喘吁吁的时节。故《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这样注解小暑:“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话虽这样说,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等地区,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热浪滚滚,为了避暑,饥饿的老鹰在流动着冷风的高空盘旋;为了避暑,飞不高的老家贼上气不接下气地寻找着水源……

  当然,小暑前后,肆虐的雷暴也格外抢眼。“伏天的雨,锅里的米”,这时出现的雷雨,虽对水稻等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来势过猛就是另一番场面——滔滔的洪水,滑体的山坡,摧毁着房舍,吞噬着粮田……好在军民一心,好在城乡相连,好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灾害,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大灾小难形秽自惭。

  进入小暑,尽管热,尽管天地间开始一浪强过一浪的热,但勤劳的农人不敢消受太多的悠闲。进入小暑,江南的稻谷急需施肥管理,北国的棉田急需整枝打杈。伏旱的侵扰,涝灾的光顾,虫草的泛滥,令每个勤劳的日子如坐针毡。小小的午睡,仅仅是农人们盛夏时节暂时忘记炎热的一个装点……

  相对来说,城市人很会休闲。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因此养生学上有“春夏养阳”之说。所以工人也好,农人也罢,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才是延年益寿强身健体之举。

  小暑的优美散文 3

  如果说走*小暑是一种热情的话,那么,走进小暑就是一种幸福了。小暑的热浪拍打着逶迤的农历六月:六月里早稻即将收割,中稻已拔节进入孕期,单季晚稻正在分蘖,对于农人来说,还有什么时节能够把早中晚三个时期的水稻收入囊中而心潮荡漾的呢?一份伏天的激情、一颗热烈的心情、一片丰收的美景,虽然不是小暑的全部,但奇迹往往在*淡中产生,小暑热烈地呼唤着所有的名字,轻轻拂响大地黄金的歌唱。就着这份热烈,劳动的诗歌蘸着汗水在广袤沃野飘展。热情的小暑告诉我们:使我们成熟的也许不是日子,而是经历。

  小暑的暑膨胀着热。小暑小热,不是大热,膨胀着热,没有爆发成大热。“处处闻蝉响,须知六月中;龙潜渌水坑,火助太阳宫。”说的正是这种镜像。对农人来说,早稻丰收在即,积蓄了一个仲夏的热情去收获。在这个时节,有一个短暂的休整期,然后,发起冲锋,犹如百里长跑冲刺时。常言说得好,行百里者半九十,凡做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退后一步是“夏至”,向前一步是“大暑”,小暑站在耕耘的脊背上,眺望遍地即将的收获,给我们些许启示,汗水大于回报的事物或者人生,很快就会有回报大于汗水。“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釭亦升堂。”揣着一肚子的热情,隐忍的小暑其实挑着夏季的大梁,躁动但不张狂,亢奋但不狂热,按部就班地做好眼前的田间管理,静静地等待挥镰的潇洒,收获的惬意,是啊,如果耐不住寂寞,就看不到繁华。小暑膨胀的热,让我们想到修为,不抱怨,不放弃,不松懈。

  小暑的暑吐露着情。这个暑是无私的:她表现的物候和吐露的气象与我们的生活攸关。“小暑温暾大暑热。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无论凉热与否,厮守快乐,静待收获。小暑散发的热情面向所有人,小暑拥有的快乐则属于有心人。佛说,初级的快乐是肉体的快乐,中级的快乐是精神的快乐,高级的快乐是灵魂的快乐。快乐无声。这个暑是有义的:她承载的炎热让我们看到多姿的伏天,让我们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并努力与灾难抗争。这个时节天变无常雨连绵,但有的年份雨水稀少,高温低湿呈现伏旱。农谚云:“东虹呼雷西虹雨,南虹过去行雷雨,北虹就要干河底。”暑,使我们热;风,使我们凉;雨,使我们湿;阳光,使我们温暖。生命*静地流逝,没有声响,没有浪花,甚至连波纹也看不见,无声无息。生命里没有闲笔,只要拼搏过,都是动人文章。

  走进小暑是一种幸福,但并不意味着成功。不要试探成功。去试探成功,成功在试探中可能根本不存在。但是,你坚信成功,成功也许就在你的心中。

  小暑的优美散文 4

  小暑时节,天气变得炎热,人们感觉不到一丝凉风,迎面扑过来的是一层又一层的热浪。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俗。

  小暑时节冰块开始上市。

  食用西瓜、荔枝、菠萝蜜、莲子、藕、绿豆饼、绿豆粥、白扁豆、百合等清署去热的食物。

  弈棋,垂钓,游泳,斗画眉。

  妇女用茉莉扎成花球、花束,替佩赏玩。

  儿童养姻姻儿。雕刻西瓜为西瓜灯。把鸭蛋里面的蛋黄、蛋清清空,取空蛋壳粘上五色纸,将萤火虫放进蛋壳内,做成萤火虫灯,或者用彩纸糊制成方形、圆形、六角、八角、画舫、扇塔等各种彩灯。

  晚上坐在庭院或乘舟在柳荫深处纳凉。

  乘坐灯舫游河,演奏丝竹,品尝香茗。

  珠兰、茉莉、莲花、玉替、百合、白兰花、山丹、山矾、锦葵、鸡冠、凤仙、仙人掌等花上市。每一种*俗都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因而,代代相传的小暑节气*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小暑的优美散文 5

  “黄昏乍凉还热,湖山梅雨初收。对饮花前云侧,坐待残月如钩。”大家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吗?没错,那就是小暑。

  小暑是一年中的第11个节气,夏季的第5个。民间自古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的说法,意为小暑是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而大暑是一年里最热的日子。但实际上,小暑给人的体感温度比大暑还要热上几分,因为她是第一波热浪来袭的伊始,会跟之前的气温形成强烈的反差,就像吹响了“热战”的号角。

  小暑的天还真是不一般,走出空调房,阳光立刻将我包围,热浪扑面而来,我的汗珠被一颗一颗地“赶”了出来。但只要一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解暑特饮冰镇绿豆汤,心底立刻就升起了一丝凉意。怀念那软糯的绿豆沙伴着甜丝丝的汤水弥漫在口腔里,咽下去,那种清凉就像一条丝带顺着舌尖到喉中,到肚里,很快,整个身子“冷静”下来,空气仿佛不再那么闷热,就像一袭清风,将我吹入了秋天。

  身为炎夏时节的开端,同时走进回忆的小暑美食还有酱油炒绿豆芽,用酱油炒的绿豆芽看似重口味,其实十分清凉解暑,在毫无其他添加的绿豆芽外裹上一层酱油,既很好地保留了绿豆芽清热解毒的疗效,还增添了一丝咸意,解暑的同时还补充了一些人体必需的盐分,在炎热的夏天保证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小暑、大暑,虽然她们是盛夏的代言人,带给我的回忆却是清凉又美好的。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4)

——描写夏天景色的优美散文合集十篇

  独自一人在阳台,我看着窗外的树儿发愣。突然,一滴、两滴……下雨了。我会过神来,心想好久没有看过下雨的全程了,于是拿来张椅子放下坐上,细细品味这雨……

  雨儿淅淅沥沥,不紧不快地从云上跳下,凭风儿飞舞着。不大会儿,这雨便布满了天地之间;瞧!地上的尘埃不见了,也许是害羞了,不敢和这么可爱的雨儿一起舞吧。比地面高那么些许的小草儿大胆多了,在风儿的吹奏下,正和雨儿一起舞动。一旁的花儿,羡慕得脸都红了;一旁的树儿也在风儿的帮助下,让他们的子孙――叶子办了个大舞会,看这“半空舞会”多让人赏心悦目!这时的雨,舞姿又温和,美丽了不少,此时它一定是一支优雅的“芭蕾舞”。

  不一会儿,雨的脚步渐渐快了些,步幅也大了些。此时的雨,不正在风儿越来越响亮的伴奏声中变成了一支劲快的“鼓点舞”吗?看,这下子草、花、叶儿、树木、房屋、林子……全部在这脚步中变得干干净净,清爽无比。空中,地上,从上到下都是如此清亮。特别是天空,那么蓝汪汪的,整个像块空灵的蓝水晶。空中还弥漫着一股好闻的气味,闻上去,有花儿的香,青草的味儿,一下子让人精气神大振。我想,这就是雨儿姑娘用的香水味儿吧!

  突然,雷儿打响了鼓儿,雨儿在这雷和风的声中狂野了!她的脚步又快又响;小草,小花儿们看见原以为温顺的雨变成变成了这个样子,赶忙躲了起来。景物都变模糊了,什么都若隐若现……最后,窗外全变成了白色的一片,《风暴之歌》响起了。楼下,雨儿的脚步在地上踏出了一个个水泡儿,地上的水也已不浅了。呀,水上,几片小叶子如同小舟在航行,不过这似乎变得危险无比,水已几厘米高了,一翻船可不得了了!我望着大雨,心中有一种震撼之感。

  雨姑娘渐渐累了,步子也慢了,最后,雨停了。天上的彩虹,是雨姑娘在挥舞彩巾告别吧!看着看着,这“幕布”淡去了,夏雨之舞结束了……

  怀着无穷憧憬和期待的我在阳台上想:什么时候还会有这样的表演呢?

  在这个夏天

  浓成一片绿荫 五颜六色的吆喝

  溪水一样穿行于大街小巷

  而我是鱼一尾

  总爱逆流而游的黑叶子 我知道我要负伤的

  甚至对流不出血的内伤

  都梦得*以为常 每次与冰棒们对峙

  我不能不为囊中羞涩而羞涩

  一枚镍币竟子弹般

  洞穿我所有的诗歌与爱情 雷在远方哭闹

  闪电如剑

  击伤朵朵洁白的云 在这个多雨的夏天

  我是一尾暴躁的小鱼

  凭一朵记忆中的雪花消暑

  就象那个冬天梦一簇玫瑰祛寒 ――引子

  昼日的夏天: 烈日当空,知了在树上不停的叫着,花儿草儿都焉了。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看着qq…… 傍晚的夏天: 夕阳在天边渐渐收敛住自己的光芒,晚风轻柔地吹拂过每一棵树梢,枝叶沙沙作响,仿佛心有所属的女子,充满爱恋的心跳。 玩了一下午的电脑,眼涩头晕,于是晚饭后,独自一人步出家门到外边去散散步,行至街上已是华灯齐放,灯火辉煌,性情释然……

  夜晚的夏天: 夜晚,星星闪烁着亮晶晶的光芒,一点,两点……闪烁不定,就像一只只淘气幼稚,然而又充满智慧的眼睛。它们仿佛看到了我们,便和我们玩儿起了“藏猫猫”。它们那灵巧的身躯,东躲**,时隐时现,弄得我们眼花缭乱。忽然,一颗流星飞来,吸引着我们的目光,一眨眼的工夫,它又从我们的目光底下隐遁了……

  身在现实,总有无法逃避的理由。

  一条热闹的街道,不具备地方特色的工艺品,是出门的你,很难绕过去的,于是温度一词又一遍遍地走过你的心。

  夏啊,若是没有你会怎样呢?

  因为高温,这曲水亭街,虽然水边木桌藤椅,餐饮茶品,总觉得乱而不静,并不能带来任何舒适的感觉,从这里走过去,也只是希望找一条*路回去。

  没有询问,没有查阅,脚步被夏日拖累,情绪中也没有阳光。拐进一条小胡同,青砖青瓦,路很窄,好像看到了“王府”街之类的路名。心想,这里若称王府,也着实有些小气。走着,走着,除了我们再也没有别人,想寻一些声音都难。

  街道虽极窄,却时见有水绕过,如此布局也极少见。

  眼前一所院子,出门是水,几块青石,可洗衣,院内绿藤越过墙垂下来,映在白色的墙面上。墙是硬的,房是硬的,绿色是软的,水是柔的,忽然就有些喜欢。想着这院子是不是还有人居住时,门就开了,主人在曲水里涮起拖把来,恰好回应了我心中的疑问。

  之后,除了我们,还是我们。

  古意浓浓,静而无声,水底是黑色的,却又是清澈见底的。无人打扰,完完全全属于路人的小巷,它有似江南的水,却无似江南的柔,若有,这柔是有个性的,是有理性的,是梳理过的,并不需要你刻意的目光。你见与不见,它都在那里。

  一直吵着喊累的孩子们也没了言语,默默地,静静地,走走停停。

  也不知这小巷有多长,也不去盼尽头,当然也早已忘了夏的温度。天色也渐渐变暗,快要接*青瓦的颜色……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正如杨万里的诗句中所说,那池中的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无比的绚烂多彩,引人注目。

  走在池边的小路上,心情无比烦闷,望着大树,无精打采的,再看看小草,也把头耷拉下来了,唉,考试没考好啊,怎么办?我正百感交集时,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阵清香的香味,香气宜人,使我心旷神怡,我十分好奇,想去探探究竟,便扒开那深幽的草丛,里面竟别有天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你看,这景象不就像杨万里的小池中所说的吗?蜻蜓在荷叶上芳不停的旋转着,好像就为在荷叶旁跳舞似的,十分开心。有这些美好的景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夏季不是美好的呢?

  再往前走一走,只见荷叶旁还有一朵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花苞,我想:这应该就是荷花呢吧?只见花苞内的那花蕊已经似乎按耐不住了,那黄黄的花蕊露出来了一些,但花瓣却还似乎很害羞一样,不肯展示出自己的真面目,看的非常的焦急。

  又是几天过去了。当我再次走进那别有天地的世界时,我大吃一惊:荷花尽已长满了半个池塘,有大方展示自己的,有规规矩矩的,老老实实的,也有内向的,羞答答的,在光的照射和水的反射下,那一群荷花似乎连在了一起,与天地*行,雨水光同发,整个池塘似乎都是一块带着精美装饰的镜子,美丽的无法形容。荷叶上那大大的圆圆的盘子,装着几滴清澈又透亮的水,不时有风吹来,和叶便随着风自由的摇曳着,无忧无虑,这时,那夜中的雨滴便左右摇晃,是那么的纯洁,纯净啊!

  傍晚总是很快就来临了,只有落日余晖,此在此刻,天水已融合成一体,使人难以分辨出到底是什么。这时,池塘边全是蝉,叫声,不时还有温柔的风婆婆送来一阵凉爽的晚风,那风悄然的来,又悄然的走,叫声一回,高过一回。不仅在白天,在黑夜中,这也同样是一副有声的风景画。月光下,蝉叫声,风沙沙吹响的声,以及时不时的水滴声,勾织成了一副美丽的画卷。

  这时候,我才猛然的发现,其实自己想要发现身边的美景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发现,身边中处处有美景!之前没有发现的原因,都是因为自己没有用心去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大自然中的美好。

  夜晚,月是那么的圆,水是那么的清,而我,以大地为床,以天空为被,以草地为枕头,安然的,睡着了。

  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不能告诉你,就在就在秋天的梦里我又想起你,总是不能忘记你……真的不能忘记你!

  我家住在一条小巷尽头,这条小巷有了年头,很黑很窄。因为终年难晒到太阳,地上青砖的缝隙里长满了青苔,两边的大灰墙有些地方也爬满了不知名的绿植,就是大白天也似乎阴湿得很。

  初中以后,爸妈已经不能辅导我的功课,干脆就报了个辅导班,每天晚上可以去做两小时作业,如果有不会的可以问辅导老师。可是回家却是个大问题,那个点,爸妈可都在忙自己的事,况且理论上说辅导班离家也不远。于是,不安忐忑的路途就此开始……

  那天,热而闷得出了奇,小巷里更是寂静得叫人害怕,我的脚步搬得很快。

  “哎哟!”我惨叫一声,摔倒在地,边揉着_,边努力用手撑着起来,再看那脚下,湿湿的青砖上淡淡的苔痕。“唉!倒霉!”我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往前挪了两步。不行,那不争气的_酸痛得厉害,只得扶着墙休息下。

  一个长长的影子投射过来,原来是一扇门被打开,一个身影出现在那门口,因为逆着光,看不清楚。

  我有些担忧起来,是什么人?坏人么?如果他过来,我怎么办?

  黑影越来越*,我紧张盯着看,原来是个老太太,哦!对的,以前傍晚回家还看到她在巷子里坐在小板凳上吹风!

  “唉!嘎夜啦,哪能只有嫩一家头泥?小细娘家家,要作孽杀个哦!”

  她说的是常熟土话,我还是能听懂的,那语调跟唱歌一样好听。就这样,_竟然也不是很疼了,到了家门口,见我自己掏钥匙开了门,她便笑笑,挥下手转身离开了。

  第二日,还是这样的黑夜,只是闷热似乎退却了些,天却下起雨来。夏天的雨,大得很,一阵过后,满地的湿漉漉,我又开始担心呢小巷了。今天没有月色,应该更黑,今天下了雨,应该更滑,今天……

  我这样悲催地想着,到了巷口,往里一看,小巷里亮亮堂堂。往里走,心里也亮堂起来,仿佛一切的暗黑都去流浪了一般。就在那个奶奶家的门口,一盏大大的亮亮的灯被一根竹竿撑在门框上方。穿堂风一吹,便晃动一下,微微的。一眼,我就看到了自家的大门,回头看看奶奶家的门,一片光辉,那里是光是热,更是温暖!

  谢谢你,照亮了我这一夏的夜路,让我在心里留下个小秘密,我祝福您:奶奶,好人一生*安!

  今年夏天天气似乎比以往要热很多,坐在房间里早已经是汗流夹背。不知道是自己长胖了许多还是真的是那么热,不管怎样总得承受,谁叫我还要活着。活着就是受罪,这句佛家揭语这时候真是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因为我还想活着所以我必须去受罪。

  少年时也有热天,每每放暑假便去外婆家,真正的江南水乡小渔村。外婆家就在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旁,鄱阳湖的微风夹杂着旺盛植物和临水土壤特有的气息,总能够给炎炎夏日送来阵阵凉意。虽然没有现在的空调也不觉得热得想到活与死的话题。小渔村里有许多的柿子树和枣树。我外婆家的正门便有一片,也分不清楚是什么时候种下的,树有我现在胖的腰身那么粗大,估计是有些年头了!枣树和柿子树是我外婆家的,一个不小不大的林子。

  少时的我以为这便是森林,无论烈日多大,林子里是很少进阳光的,有也是微弱的光线。所以夏天进去玩也觉得是凉意全身,夏天的林子里最多的知了,这般小东西估计也是去那里避暑的,热得没完没了的叫着,叫得最起劲的时候便是正中午,也是全天最热的时候。而此时的我们正是最喜欢追知了的时候,拿起各自家里的竹竿,越高越好,再找来铁丝,把铁丝围成一个正好脑袋大的圈,再去那些渔船的旁边捡些破掉废弃的鱼网,把鱼网剪成网兜,网兜的边缘缝在铁丝上,就成了一个捕知了的工具了。

  去寻找那些叫得欢的知了,网兜随着竹竿慢慢的靠*树上的知了,猛的下去,知了便被网入网兜中。热得不行叫得欢的知了变成了我们的玩具,下场可想而知,被我们折断四肢、翅膀或是直接放在火中烧死。那可怜的知了,它要是明白活着就是受罪的道理,忍忍也许就不会命丧我们这些孩童之手。其实在抓知了的同时我们也会抓另外一种昆虫,我们那的土话叫金龟虫,后来上学了才知道老夫子们给定义了美丽的名字―――七星瓢虫。也是会飞的,小的很,我们是不愿意抓的,因为它的身上有一股鸡屎的味道,大人们知道我们抓了这样的虫便会狠狠的骂上一回。着实是不想自己的小孩子身上臭臭的。

  傍晚吃过饭吃后,便有很多儿时的小伙伴相约去游泳,由于自己父母不在身边,只有外婆一个人在农村,所以外婆便会盯着,自己只能够在浅浅的水里嬉戏,这便是至今我也只是会个狗爬式的缘故,朋友问起,你生活在水乡怎么游泳这么差,不由的惭愧的汗颜。那时候的水特别的清,没有现在污染的那么严重,清得可以看见光屁股游泳的小伙伴们。想起现在只能够在游泳池里游泳的城里的孩子,和农村那些现在被污染的黄浊的水中嬉戏的孩子,我们算是快乐和幸运很多。特别的感触发展难道就是污染和剥夺我们纯净的世界吗?

  夏日外婆家的那边的夜皓月当空,月夜的夜光像水银铺泻大地,泛起白白的月光,像是大地被铺上了银装一般。村里祠堂前面有块大的空地,那便成了我们小伙伴晚上的娱乐场所。大部分的时间我们是在玩躲迷藏的游戏,农村的屋外有很多的猪舍,有些不养猪的便成了我们的藏身之所。想想现在的CS和天黑请闭眼是不是那时候的游戏发展而来的呢?

  玩累了各自散去,各家在自己的门前放上只有南方才有的竹床、摇椅,大家躺在竹床和摇椅上聊着自己一天的所见所闻,大人们给孩子讲着故事。湖上飘来的清风伴着我们入睡,谁也不会觉的天有那么热。

  夏天太可爱了。夏天里的风景,是奋发。夏天中最显眼的就是那股冲劲儿。热浪把人们都逼得出不屋,像一只饥饿的豹子在大街上肆虐,时而冲下一场暴雨,哗地砸进大地,地里的庄稼也会疯长,叶子也榨出了身上所有的绿,要是哪个拔苗助长的人来了,保他气得说不出话。夏天是大自然中的青年时代,虽然偶尔会冲过了头,制造点儿不遂人愿的小错误,不过正如我们的青春一样,有缺憾,才能有更美的期望。

  当蝉发出特别的信号时,我们就知道,夏天快要来了。在这个季节,太阳笑得特别开心,然而,大地的树木也欣喜若狂,你看!那高大挺拔的榕树、披白皮衣的杨树、婀娜多姿的柳树……

  它们争先恐后的长枝叶,可能希望能长得高过太阳吧!当然,在这时候,自然是我们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啦!它们的好玩心一下子像涌泉似的迸发出来,人人拿着玩具,约好到绿茵茵的草地上。它们的玩意儿总是五花八门,天真活泼的小孩子们有的在玩追迷藏;有的在捉小蝉;有的躺在软绵绵的草上玩猜拳……尽管天气有多炎热也好,都阻止不了它们童年喜欢玩的心灵。人人玩到满头大汗,直到天黑,太阳落山,父母来叫唤了,才肯回去,可他们太好玩了,不肯回去。于是,就对爸爸妈妈撒娇,直到父母生气了才罢休。我相信,它们心里都一直都盼望着夏季的明天会变得更美好。

  小孩子在夏天里玩的是多么天真无邪,但夏天里的旋律,依然是那么让人无法拒绝。在草丛里静静地听,那风吹草动,蝉鸣虫叫的声音。闭上眼睛,静静地回味,无疑是最美好的事情。再走到田里,那又是一番与草地不同的感受,你听!那青蛙在呼叫的声音,那农民耕田的声音……是多么让人欣喜呀!听了夏天的天赖之音后,仿佛让人心中燃起对音乐的热爱之情,感觉就想“挺身而出”,参加这热闹的音乐会。等到黄昏这美好的时光到来的时候,我悄悄地漫步在夏天的世界中,看到在余辉下还有几只蝴蝶在天空中追逐;看到鸟儿经过早晨的辛勤捕食,也“凯旋”归来,我感觉是多么高兴,多么快乐呀!

  夏天,是美丽的。虽然是炎炎夏日,但它却在人们的身边落下了一种不能缺少的情感,它的魅力,足以让世界变得更充实,让人们“神魂颠倒”。这时候,我恍然大悟。夏天,真是祖国最一年四季中最可爱的季节。

  七彩的阳光从苍茫蔚蓝的空中流泻而下,似乎一把火苗瞬间点燃了夏天色彩的串烧,闪耀出缤纷、迷人的亮光。它们从春天翠绿的枝头出发,它们从脱下棉袄轻装素裹中款款走来,它们在五彩缤纷的海滨沙滩旁荡漾……色彩的盛会竟如此浪漫、奔放、赤诚,如同生命的鲜活与张扬。

  积蓄了整个冬季的能量,以光秃秃的枝头作为起点,在光阴隧道中一点点冲破、突围,与外界第一次亲密接触,欣欣然,鲜亮欲滴。刚被春姑娘叫醒,它们便迫不及待地穿红戴绿,装点自己葱郁的年华。无论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还是“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的谐美,每一片跳跃于风中的嫩绿,每一朵含苞欲放的红蕊,组合成一幅幅动态的诗情画意。自从远离了乡村来到城市,每年夏天都会想起故乡的情景。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所有的精灵都期待着尽情展现个性,用自己的方式传达喜悦的心情。鸟儿欢唱,燕语莺啼,叮咚的泉水从深山中唱着歌儿跑出来,蝉儿在浓密的树叶间聒噪,青蛙在夜色中的田野、河流里奏唱,夏日的音符律动到每个角落,伸手轻轻地触摸,抑或侧耳倾听,五线谱如清澈的河水流淌到心海深处。

  夏日的街道,流动着一幅幅水彩画。花裙,遮不全白皙或健康的肤色,随轻盈的步伐摆动、舞蹈,俊俏和妩媚在你的眼前跃动着,游动着,一股青春活力的气息摇摆出来。那瘦长的裙子垂着搭配匀称的褶裥,引人注目,给每个过往的路人展示艺术的创新和前卫。而那些五颜六色的花伞,张开了一个个浑圆的怀抱,或斜侧着,或直立着,担当保护的角色,遮挡骄阳多情的眼神。色泽艳丽的广告牌、墙面、橱窗,则向人们传递着合作、融通、友善的信息。走在夏日的街道,可以尽情享受一场场视觉盛宴,可以分享到夏季送给城市的独特表情。

  广阔的海滨沙滩上,太阳伞下,伴着潮来潮去的汹涌澎湃,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穿起各式游装、比基尼,展示出健美的身体和激情。他们踩踏着金黄的沙滩笑声放浪,或挖出一个小坑用细沙掩埋身体的一部分,寻找到了夏日的清凉和舒爽。此时,海天相接的湛蓝一望无垠,潮水一遍遍冲刷着黝黑的岩石,如同爱情的倾诉和表白。

  夏天,到处是斑斓、迷人的色彩,似乎一场盛会的汇聚,融入了我们的眼眸、心间……

  火热的太阳是夏天的主题。在太阳的照射下,人类汗流浃背,动物们气喘吁吁,天地间犹如无形的桑那蒸房一样热气腾腾而又不可抗拒。热,热,热!人们穿着衣服热,光着膀子、袒胸露背热,摇着扇子吹着空调还是热,热得挥汗如雨,热得酣畅淋漓。

  炎热,沉闷,窒息,当这些令人厌烦的感受达到极限的时候,大块大块的乌云压过来了,一道炫目的闪电划破长空,随之而来的是阵阵惊天动地的雷声,继而狂风暴雨,来势汹汹。原本静若处子的树木披头散发,疯狂摇动;干燥的大地雨花飞溅,水流成河;于是过高的气温降下来了,人们感到凉爽舒适,心旷神怡。

  雨过风息,日出云散,一架美丽的彩虹高挂西天。这乍阴乍晴,这风云变幻,使人精神亢奋,使人心灵震撼。啊,这就是夏天的不凡,这就是夏天的壮观,这就是夏天的浪漫!

  夏天是美丽的季节。各种花儿竞相开放:荷花、兰花、百合花、女贞花、月季花、夹竹桃花……,姹紫嫣红,芳香醉人。夏天是成长的季节。石榴、柿子、核桃、苹果、香蕉、荔枝、芒果……,各种果实挂满枝头,赏心悦目。夏天是成熟的季节。百草繁茂,树木森森,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夏天是收获的季节。北方的小麦,南方的瓜果蔬菜,车拉人扛,一片繁忙景象。夏天是人们自我展示的季节。男人强健的体格,女人娥娜的身姿、白皙的皮肤,随心所欲,自然洒脱。夏天是人们自我宣泄的季节。少男少女们,青壮年朋友们,大家相聚于饭店、酒吧或歌厅、舞厅,开怀畅饮,狂歌劲舞,通宵达旦,快乐逍遥。

  夏天的节奏感最强;不仅有难捱的酷热,也有惬意的清凉;不仅有惊天动地的雷电之凶猛,也有细雨蒙蒙、和风微拂的款款柔情。夏天具有鲜明的个性,有时张扬,有时内敛,有时热情奔放,有时默不做声,有时烈日炎炎、白云漂浮、万里晴空,有时阴云密布、暴风骤雨、电闪雷鸣。

  许多极富情趣的生活场景是夏天独有的。恋花的蜂蝶,戏水的鸳鸯,上树的蚂蚁,河边的蛙鸣。在喧闹的街头,上穿背心下着短裤或短裙的女孩更富有异性的韵味和青春的气息;在状若华盖的大树下,常常聚集三五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手摇蒲扇闲谈纳凉;在冷饮店,在饭馆、歌厅、大排挡,冰镇饮料、冰镇啤酒为年轻人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情趣和快乐;在绿树环绕的池塘,一群光屁股的孩童扎猛子、打水仗,完全陶醉于欢快的嬉戏之中。

  我爱夏天:她没有春天的幼稚,冬天的冷酷,秋天的凄凉。我赞美夏天:她使黑暗缩短,她使光明延长。我赞美夏天:她是女人的饰品,男人的梦想,富人的乐趣,穷人的衣裳。我赞美夏天。她赐给我们由伟大的自然精心演奏的一幕幕交响曲,惊心动魄,跌宕铿锵:云的奔涌,风的呐喊,雨的倾诉,树的癫狂,电的闪烁,雷的歌唱!

  Chapter1

  菩提树下,许下愿望。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

  那年夏天,离别之时,你说:“明年今日,在此菩提下等候,若此书还在,我便与你成亲。”

  我问:“为何要在菩提树下?”

  你说:“菩提乃智慧树,在此树下,心如明镜,我可看清一切。”

  我问:“为何要来年?”

  你说:“岁月沉淀,我可以更加深沉。”

  “也罢,你本无意与我,我便将此树砍去,也省的你劳心费力。”我满足了他的愿望,眼不见,心不烦。从不远处的农家,借了把斧头,砍了一个上午,菩提树倒了下来。

  Chapter2

  “室女黄弥,你砍倒我菩提树,你会遭到报应的。”佛祖果然显灵了。此事震怒了佛祖,我果然吃力不讨好,失了男人,又要遭报应,祸不单行。(这是佛祖在梦里说的。)

  传说中的报应过了好几日也没来,我便出了门,想画个男妆,佛祖就不认识我了,出门也就安全了。

  皇城果然是比较热闹的,大街上,喊卖各种小玩意的都有。忽然一位算命老先生拉住了我,说:“姑娘,我看你*日有血光之灾,我画一道符给你,随身携带,可保你*安。十两银子可保命。”

  “10两?便宜点吧,大师!”本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态度,“希望大师能高抬贵手,有灾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了,便宜一些吧。”

  “好吧,我给你打8折,8两银子,再低这符可就不灵验了。”大师果然有大量。

  看大师已经到了底线,我便痛心给了8两,悲剧的就是,我快没钱了。偷跑出的家门,看来过几日该灰溜溜的回去了。

  这几日果真很*静,难道算命先生是骗人的,不过事实就是,没有银子了。

  Chapter3

  打道回府,我家在离皇城约三天行程的依山郡,再不回去就只能露宿街头了,想到露宿街头的惨状,我还是回去吧。

  “弥弥,你终于回来了,回来就好啊!”娘亲着急的很,似乎头发白了很多。“快去看你爹爹,他快不行了!”

  “爹爹不是一向身体都很好,怎么会不行了?!”难道报应转移了?我拿出那道符,符上图案已快消失,果然,打过折的东西质量就是不好。

  跑到爹爹房中,看到爹爹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怎么会这样?我把那道符放在爹爹旁边,符上图案已经全数消失,那道符对爹爹一点用都没有?

  跑回自己的房间,还是先休息一下,明日再说。

  这一夜,又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男子,站在门前,一直看着我,非常诡异,这就是传说中的被鬼缠身?

  不过第二日,离奇的是,爹爹突然全好了,还能在院子里晒太阳。不过母亲非常伤心,认为爹爹是回光返照,命不久矣。可是,又过了一日,就像爹爹就像没生过病一般,精神的很,这个回光返照时间真有点长。

  Chapter4

  没过几日,家里来了客人,他怎么长的如此像我梦中的人?每晚都站在门前,一直看着,我以为是他也许什么时候见过我,整天太过想我的缘故,所以一直跑到我的梦里来,难道他来求亲了?好吧,他的确长的不错,如果求亲,就答应他好了,那我也不算室女了,那报应也对我没有用处了。

  母亲让我打扮打扮,估计我是猜中了。

  进入大堂,爹爹大喜:“弥弥,这是绥王世子,如今带着礼物来这儿,你带他在府上逛逛。”

  “是,爹爹。”我是乖乖女。

  “世子,你随我来。”我引着他在府上转悠,他鲜有话说,不过最多“嗯”几声。

  “你嫁与我可好?”这句话已经算是长的了。

  “甚好。”没有女儿家的半点害羞,这么多天出现在梦中,也算是老相识了,他果真是为求亲来的。

  “明年六月初八,是好日子,弥弥,我与你爹爹已经说好,你就在府上好好准备吧。”他想的真是周到,连出嫁日子都看过了。

  八个月的等待时间,终于到了六月初八。

  寅时我便起了床,嫁给梦中人是幸福的。娘亲哭着对我说:“弥弥,嫁给世子也算是不错的,以后也算是富贵了,好好的吧。”

  “娘亲,时候到了,我走了,你和爹爹好好照顾自己。”

  Chapter5

  经过繁琐的拜堂情节,直接进了洞房。想第二日我便就是世子夫人了。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5)

——优美英语散文短篇合集五篇

  On Friday evening last I received from His Majesty the mission to form a new administration.

  It was the evident will of Parliament and the nation that this should be conceived on the broadest possible basis and that it should include all parties.

  I have already completed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is task. A war cabinet has been formed of five members, representing, with the Labor, Opposition and Liberals, the unity of the nation.

  It was necessary that this should be done in one single day on account of the extreme urgency and rigor of events. Other key positions were filled yesterday. I am submitting a further list to the King tonight. I hope to complete the appointment of principal Ministers during tomorrow.

  The appointment of other Ministers usually takes a little longer. I trust when Parliament meets again this part of my task will be completed and that the administration will be complete in all respects.

  I considered it in the public interest to suggest to the Speaker that the House should be summoned today. At the end of today's proceedings, the adjournment of the House will be proposed until May 2l with provision for earlier meeting if need be. Business for that will be notified to M. P. 's at the earliest opportunity.

  I now invite the House by a resolution to record its approval of the steps taken and declare its confidence in the new government. The resolution:

  "That this House welcomes the formation of a government representing the united and inflexible resolve of the nation to prosecute the war with Germany to a victorious conclusion."

  To form an administration of this scale and complexity is a serious undertaking in itself. But we are in the preliminary Phase of one of the greatest battles in history. We are in action at any other points-in Norway and in Holland-and we have to be prepared in the Mediterranean. The air battle is continuing, and many preparations have to be made here at home.

  In this crisis I think I may be pardoned if I do not address the House at any length today, and I hope that any of my friends and colleagues or for mer colleagues who are affected by the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will make all allowances for any lack of ceremony with which it has been necessary to act.

  I say to the House as I said to Ministers who have joined this government, I have nothing to offer but blood, toil, tears and sweat. We have before us an ordeal of the most grievous kind. We have before us many, many months of struggle and suffering.

  You ask, what is our policy? I say it is to wage war by land, sea and air. War with all our might and with all the strength God has given us, and to wage war against a monstrous tyranny never surpassed in the dark and lamentable catalogue of human crime. That is our policy.

  You ask, what is our aim? I can answer in one word, It is victory. Victory at all costs-victory in spite of all terrors-victory, however long and hard the road may be, for without victory there is no survival.

  Let that be realized. No survival for the British Empire, no survival for all that the British Empire has stood for, no survival for the urge, the impulse of the ages, that mankind shall move forward toward his goal.

  I take up my task in buoyancy and hope. I feel sure that our cause will not be suffered to fail among men.

  I feel entitled at this juncture, at this time, to claim the aid of all and to say, "Come then, let us go forward together with our united strength."

  People often wonder why historians go to so much trouble to preserve millions of books, documents and records of the past. Why do we have libraries? What good are these documents and the history books? Why do we record and save the actions of men, the negotiations of statesmen and the campaigns of armies?

  Because, sometimes, the voice of experience can cause us to stop, look and listen. And because, sometimes, past records, correctly interpreted, can give us warning of what to do and what not to do.

  If we are ever to create enduring peace, we must seek its origins in human experience and in the record of human idealism. From the story of the fortitude, courage and devotion of men and women, we create the inspirations of youth. From stories of the ancient cave dwellers right down to today's environmental activists, history records people's success, intelligence and strength. Surely from these records there can come help to mankind in our confusions and promote and in our desires for peace.

  The supreme purpose of history is a better world. History gives a warning to those who would promote war. History brings inspiration to those who seek peace. In short, history helps us learn. Yesterday's records can keep us from repeating yesterday's mistakes. And from all these records, we can see the progress of mankind.

  If life is a river, it is the most exciting is that a section of |.

  Flowing a trickle of childhood, life began to restlessness, personality spray, a piece after piece of Pentium the melody of youth. It is surging, it's always a time of the wild and intractable, slap embankment, heaving ship of life.

  As an individual, water is gentle and weak, often easily conquered by other objects. As group. The water is tough, it can constantly wear stone, without fear of breaking off the mountains. So, water is the most talked about team spirit. Its initial exploration may be blind, but once it determine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its own, it will not hesitate to rush up, in the earth sketched out a trail of pioneers.

  A hedge between keeps friendship green. It is not big, it has a strong vitality, with flexible ways of showing the wisdom of waves, Jianxi, lakes, rivers, oceans, and even people's sweat and the eyes are the soul of the container. It corrects the coordinates of human relationships with detachment. So water is a gentleman in all things.

  We often say that only refers to the negative Fire and water have no mercy., it. As the source of all things, water is the most selfless, no matter where the creator sends it, it has no regrets. It enables life to continue, so that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full of spirituality, with all things side by side to withstand the sun still can consume, together with the air to maintain the human emotions.

  The water of youth has never been so many scruples an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ce the old river bed can not break the outbreak of youth, will break through the shackles, and create a new channel. Its thorough reflection of the world's bright, its simplicity is often easy to cause sediment mixed, its courage to frighten the road ahead of the trip stone, its unruly and often hurt innocent. Simple and complex intertwined,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same life, this is the youth, a fast and colorful journey of life.

  Because the vibrant air peiran, so it often makes people worried about the fragile and even collapse. However, the youth of the river is never stop, despite the rapids reefs stop, stop it without determination. Conform to the laws of nature, mercilessly destroy waves after the waves did not figure, and so will most willing to to assist waves together into the distance.

  Some people love in fact he did not see the placid in smooth water, the role and value of youth, not experienced fighting waves of pleasure. The charm of youth lies in the strong and fierce, without the dynamic world will be stagnant water, life will be insipid.

  Due to constraints, is not a drop of water can be agitated in the flood, not every river can HAOGE thousands of miles into the sea, have not yet landed was ruthlessly evaporated, some were artificially waste. Even so, it can't change its youthful personality.

  Jianxi can stay, after all the sea waves are. Because the drops of water to the sea of ambition, only the eternal flow of historical torrential rivers. It will not be small because of its own small drops of inferiority, nor because of the rise of dams and convergence of publicity personality. When the energy is slowing down, looking at the waves rolling behind it, it will proudly say: "my youth once was like this."

  I remember quite clearly now when the story happened. The autumn leaves were floating in measure down to the ground, recovering the lake, where we used to swim like children, under the sun was there to shine. That time we used to be happy. Well, I thought we were. But the truth was that you had been longing to leave me, not daring to tell me. On that precious night, watching the lake, vaguely conscious, you said: "Our story is ending."

  The rain was killing the last days of summer. You had been killing my last breath of love, since a long time ago. I still don’t think I’m gonna make it through another love story. You took it all away from me. And there I stand, I knew I was going to be the one left behind. But still I’m watching the lake, vaguely conscious, and I know my life is ending.

  By the end of the lunar calendar, the supermarket in the city was full of exquisite red lanterns, and all kinds of paper-cut were also displayed on the glass windows, which are the symbols of the year, and also the business cards of the year. I am dee*** in taste like a fragile old jars were these symbols and name card suddenly shattered, pouring wine with rich mellow taste ran away.

  When I was young, I looked forward to the new year. From the twenty-three to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lunar, every day seemed to be colorful, exudes the fragrance of sweet thick cotton. In the village the old lady sitting on the futon on the thick teach us singing nursery rhymes: "twenty-three people, officer; twenty-four, twenty-five, and sweep the house; grinding tofu; twenty-six, twenty-seven, Steamed Buns steamed; kill chickens; twenty-eight, paste painting; twenty-nine, to buy wine; thirty years, the first large package dumplings; Juezhaopigu, chaos and bow." This nursery rhyme like Chinese new year we guide people in the village, when the lunar twenty-three eat candy, Jizao God twenty-four of the time, she was busy with a broom to clean the house, twenty-five of the time for the new year to eat tofu, twenty-six when steamed flower, every family Steamed Buns steamed turnip tassel bun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sun has risen to the west along the eternal path, and in the spring of winter, people have followed such a new year for the past year.

  The twenty-three is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small, also called on the people, this day is also my hometown of Lu Wan market day day. The bazaar was crowed with crowds of people. I followed my parents, see the candy seller clamoring to buy candy, see selling firecrackers clamoring to buy firecrackers, see Apple clamoring to buy apple...... My parents agreed and bought me new socks, shoes, hats and clothes, and made me new from head to toe. Parents usually live frugally, pennies. They usually do not buy fruit, do not buy pork, do not buy clothes, and be generous to the new year. When we go home, just like a kangaroo carrying large bags of special purchases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on the way home, stumbled. My parents are busy in the fields all the year round, and only by the time of the new year they enjoy a few good days. They always give the best to their children.

  We are a group of crazy kids to sell this shop to buy guns, guns, pull large firecracker fell in my pocket, playing in the Village Lane ran, a gun will readily fall down on the ground, the sound of a sharp crackling sound, scared the general turmoil. We were tired and dug some small pits in the street and played a game of glass balls. So far, I have forgotten the rules of the glass ball game, but remember that I lost the glass ball to the small partner who won the game. When I grew up, I found that there were many mysterious games in the adult world, which were more brutal and deeper than the children's games. If we fail in the game, losing is not the glass ball so not worth mentioning things may be even Months and years pass by. effort, freedom and happiness for all.

  Our family sat in the kitchen to make dumplings on the afternoon of the thirty day of the year. The mother and the surface, Ganmian skin. A brother. My father and I sat in front of the pot to make dumplings. My brother looked at me and laughed at the dumplings, and said that some of the dumplings I made were like dead fish, some like a fat pig, some like a dumb duck, so ugly. The father took a one - cent coin out of his pocket and wrapped it into the dumplings and said, "whoever eats this dumpling tonight is the most blessed one." When dusk, firecrackers bombed the village as one falls, another rises, the air was filled with the smell of gunpowder Cecil strands. The mother wrapped dumplings into the boiling water bubbling in the pot. Father with a shovel and a layer of sand in the yard. The sand is the lunar twenty-five tractors from the village of Sha Gang pull back a little bit, dispersion fresh smell atsumi. I have been puzzling over on the thirty people in the village and a layer of sand. In the yard, probably meaning except new year, blessings and fortunes. I stepped on the fresh and moist sand and picked up a red red firecracker with a bamboo pole. Brother from zaotang took a stick to fire lit firecrackers. After a burst of crackling cannons, the mother has a steaming and smell dumplings filled to a white porcelain bowl. A bowl of pork, pork, cabbage and dumplings are dipped in the old vinegar, which is the annual dinner of our family. After the new year's night dinner, the mother always burned a pot of hot water. One family sat on the bench on the foot into an iron bowl with hot feet, feet side side and laughing. The mother said to wash feet a year on New Year's Eve: evil and evil distress. The new year will add to your happiness and your longevity, peace and prosperity. The mother will also put a few new bills in the pocket of me and my brother. She said that whether adults or children, when the old pocket should be rich, so all the year round does not spend money, we will have a good day off too rich. The past year is more like a ritual of delineation of a good life.

  We can't be lazy in the morning of the first year of the year. We should get up early and wake up consciously, and parents can't wake us up. When the dawn of the village of firecrackers like thunder. I woke up from the bed, his eyes pulled out a cigarette from the cigarette box in her father's door hanging in the mouth, provoked a long firecrackers, with a cigarette igniting firecrackers, then a burst of firecrackers, smoke free, strong smell of gunpowder in the yard diffuse. After breakfast, they go to the family of the elderly in knots with kowtow to pay New Year's call. My friends and I played in a free way, carrying money to the shop for glass balls, bubble gum and firecrackers.

  Year after year silently past. Years like a buddy, a hand holding a fun toy, another Dianzhe gluttonous delicacy beckons us, loudly, fascinated us. As we grow up, the year looks like we grow up. It turned into a well - mannered teenager from a lively and naughty child and became a deep and stable youth in the years' change. Would not like before and we play firecrackers game, not like before eating food with us, and we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 with whimsy......

  I sit on the sofa pondering over the years in taste or. I seem to smell the sweet smell of flower candy, Steamed Buns smell smell, smell the aroma of cooked pork, pork and cabbage dumplings delicious, smell the smell of firecrackers......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6)

——灯优美散文合集五篇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元宵节作为一年中最热闹的佳节,历代文人墨客都不凡描写元宵节的佳作。如明代的唐寅在《云霄》写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如清代的董舜民《元夜踏灯》百枝火树千金�裕�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清代的唐顺之《元夕影永冰灯》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充满诗情和浪漫色彩的元宵节,往往还与爱情连在一起。历代诗词中,就有不少诗篇借元宵节抒发爱慕之情。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这首词写的就是元宵节,语言回环错综,颇具民歌之风。女词人对旧日情人的忧郁缠绵之情跃然纸上,不因为别的,只是一腔浪漫的怀想而已。除此之外,古人描写元宵节的诗句还有很多,最著名的恐怕就是辛弃疾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了,“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非凡景象;下片开头,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这句的大意是:我在人群里寻找意中人,望上千百次都不见,真把人急煞!我在无意之间一回头,却在灯火稀少的角落发现了她。《诗经・郑风》有《出其东门》一篇,首章曰:“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云。”在东门游春的众多少女中,独独赞赏后者一身素淡,格调高雅。这首《青玉案》与之类似,但精神境界更高。元夕灯市,犹如星海,吸引了满城仕女,衣香鬓影,喧阗不绝。是光、色、声组成的繁华热闹的世界。可是就有人不慕繁华,独立于喧华热闹之外的“灯火阑珊处”。还有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农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怎一个美字了得,真是无比的香艳,无比的奢靡啊!(小小的一个上元夜,发生过多少灯下相识两情相许的故事,浪漫……浪漫啊!在我看来,作为中国的情人节,元宵节更胜过七夕夜,也难怪我在这个时候大发思古之幽情了。李清照的名篇《一剪梅》可见一斑: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首词,写得细腻而精致,温雅而柔和,堪称婉约派代表作品,她不愧为我历史上的女词人。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金黾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这首小词,借惜春伤春以抒怀。上片写春景。细雨如丝,烟笼杨柳,水流花落,春光将尽。眼前景色,惹人愁思。下片抒情。流光似水,浮生如梦。唯有酒中寻乐,醉里忘忧。表现了诗人的感伤情绪。

  可惜遗憾的是,今年的元宵节没有依依垂柳相伴――特冷啊,柳树根本没发芽,天气预报说晚上还要持续下雪。所以,到今天晚上,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正月十五雪打灯”的场面。

  记得现在也有人写元宵节的诗句如:“蓝月无霜紫云轻,相聚楼台离月*,一阵春风化春雨,月下品茗细听琴。人生苦短须有情,偶遇相逢谢天命,时光如水珍惜过,感觉非常在于心。”爱也许是幸福的,也许是痛苦的,但却给生活增添许多的乐趣,给人生的情感许多体验,这何乐而不为呢?哦,还有一句经典的话呢,爱使人年轻。爱使你满脸如花,爱使你心有所挂,爱使你把痛苦轻刷,爱如你细品香茶,爱使你心态更佳。朋友,不必惧怕这来之不易的情感,那是你和她或者他在网络里用语言构筑的心花,是心与心的感应和灵魂的碰撞和交流,你不想也不会轻易失去它。记得在元宵节的这天还是借鉴用别人的诗词来做结尾吧:蓝月无霜紫云轻,相聚楼台离月*,一阵春风化春雨,月下品茗细听琴。人生苦短须有情,偶遇相逢谢天命,时光如水珍惜过,感觉非常在于心。每逢正月十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曾经有孔尚仁曾为此专门赋诗一首:“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且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但愿今年的元宵节“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

  我在寒风中展望,没有梅花,没有白雪,残落的枝头哀唱着南国的感伤。夜空依稀的星光里高挂的是我为你编织的轮月,轮廓的痛楚却把幸福遗忘,暗淡成格格不入的'不同国度。这次第,淡妆浓抹怎相宜?

  于午夜的静谧中颤栗,神伤偷看, 败落枝头,残风楼台。冷寂冤魂在历史隧道中穿梭,冷凝一轮明月,凋零汗青的花香,飞跃亮耀的倩影遮住了夜的星光。那一忧伤,唱醒了清净,侵入灵魂深处。孤方的夜风冰冷了硬般般的尘世,寻不回远古的东篱采菊。姑且让心灵在枯叶烂泥中无助挣扎,断桥泪荷边,留不住匆匆的脚步,或是哀哀的沉痛洒落满地,无情冻结在无为人知的角落里。或许,这才是她的角色。在风中,她默然。

  雨露多情,润湿了情愫花瓣,红尘那边,忘记了应有的孤影自赏。断桥流水,载满幽怨月色让孤夜梦衣华赏,绵绵不尽在茫茫的空虚里,流不断,流不竭。远方灯火下巧小的人儿,几度跑进我甜香的梦里,和弦琴声相问,浪漫了距离的悠长。簌风追随,嬉戏间,你欣然一笑,玫瑰花般鲜妍。

  不忆小乔出嫁灰飞烟灭,飘散的双眸在寒风里浅唱,情伤在晓夜的微寒,重重烟水端正了河畔边柳絮的纷扬,朦胧里镌刻你的容颜。记忆里的信誓旦旦,抹不掉凄怆的晓风残夜,在夜里轻轻的哀叹,相问内心沧桑。贪恋在文字的个性浪漫里,醉在情书的天荒地老中,锦瑟繁华一刹,苦涩的相思终是千山暮雪,留在了最后的厮守里。难料,笑靥无双洒落幸福的味道,悠哉喜鹊群里,美妙的星宿里。

  寒霜幽梦,灯火处,谁琴唱一首情伤的惆怅?岁月横流,带走了曾经冲动矫情,销声匿迹在风火里,没有惋惜的头绪。情到深处,流星自醉,点点灿灿,得不到惊喜的捕捉,怨恨谁?断桥边感伤,激荡泪荷,那一份沉郁,叩击负重低垂,任凭流水的肆意。我暮色里文笔,没有意境的晚霞,天空边,停留的单是重重的思念。谁人在生命的缝隙里偷看你为我落成的泪池,我在归来的风筝下喟叹,残恋的歌谣把黑夜埋葬,埋葬在更难忘的记忆片地。

  我在人群中与缘分赛跑,注意着枝桠上成行的诗词,而你娇婉雾霭的离伤,把碎片浓墨成文,轮回碧落成月光里的影绰星光。缘分未央,虚设的良辰美景宿命难堪。冬风侵蚀,落叶成残,瞬忽间落成变幻的脸庞。两行相思泪,忘记了那时的浪漫诗章。混淆了的墨阳,我寻不回倩影的过往。万丈愁肠比黄花,等不及萧萧零落就带来一地忧伤。怪我一纸情长,于映湿的思念辗转中期盼。渐行忘记的过往铺成一片寂然,你所在的远方萧瑟朦胧,摸不清我清晰的情长。抑是幽梦,归去,茫长,那支哀唱的失望无法释然。

  世俗把年轻埋藏,股流的哀痛在河水中,忽动,散不尽,断水愁肠。我把相思铭记在光阴上,浓一笔旧时的皎洁月光,追知那彼岸的双眸浅唱,独留生命的另一端,等风,把两行泪吹干。纯真的故事在烟火中烧尽,化成的灰在风中被遗忘,等不到烟花的礼放。 寒风幽梦,灯火处,妖娆了流年的沧桑。如诗,如梦,把它埋葬。

  一个女人最终的命运,大多决定于她的爱情。

  没有爱情的女人,是一盏孤独的纸灯笼。风一吹就会自燃,雨一打就易憔悴。她静静地垂挂在灯火阑珊的角落里,用昏黄的光芒淡淡地照耀着自身。

  桂香如酒的八月,我去报社送稿时,认识了关玉。

  那时她一身白衣,正背对着我和一位名编辑闲谈。那位编辑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的诗写得特好。国内的权威诗歌月刊隔三岔五都会有他的大名。我那时正在沼泽里艰难跋涉、清浅而沉重的生活负荷使我压力重重难以喘息。

  名编辑特爱向女孩子们诉苦。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

  关玉皮肤微黑,最好看的是她的眼睛。水灵灵的,挺有神。言谈举止中流露出一种特别清澈的天真和纯稚。这使我一直以为我比她大,一问,她比我还长四岁。

  她信手接过我的稿子,看了看,并不说什么。淡淡地丢给名编辑。名编辑拿过来翻了翻,也不说什么,淡淡地丢到如山的稿子上去。两人会心一笑,充满暖昧的轻视和不屑。

  我的背上淌过一道寒流,头也不回地走出编辑部。生存的挫折、生活的辛酸、地位的卑微,奋斗的血痕……我依然完整而健康地保持了我生命的骄傲和尊严。谁也不能有效地伤害我,无论他以何种方式。

  第二次去编辑部送稿时,名编辑却显出一种异乎寻常的热情--我并没有打算把稿子送给他。他不由分说地接了过来,边认真地品读边很有分寸地夸赞,并说即期刊用。我被这突如其来的友善弄得不知所措。

  那天,编辑部其他人都没上班。我们聊了一下午。他渐渐深入地谈起了她不幸的家庭,无爱的婚姻,"河东狮"般的俗妻……快下班时,虚掩的门"呼"地一声被撞开,关玉的白衣迎风飘了进来。她绷着脸搬了把椅子,在我对面冷漠地坐下。一言不发;

  我直觉地感到:她对我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强烈的敌意。

  我站起身,告辞而去。走了不远,便听到编辑部里传出激烈的争吵声。关玉为什么要这样?我妨碍了她什么?他们是什么关系?……毫无目标地猜想着,披着深深的暮色回到家里。夜里,我辗转难眠,因为关玉。倒不是她的蛮横和无礼,而是担心她的美丽和洁净。她虽然比我大四岁,经历的沧桑可不一定有我的多,这个明若朝阳媚若花的女孩,将承袭着怎样一场未来的风雨呢?

  又去了两次报社,没见到关玉。和名编辑倒聊了不少。他的倾诉越来越深刻.行为也越来越活泼,直到我把如雷似电的耳光打在他道貌岸然的脸上。在他怔怔的眼神里,我洗了洗手,茫茫然走出报社,我又想到了关玉:那个大我四岁无暇似玉的女孩又陷到如何一种情境中去?以他们来往的频繁程度和名编辑轻浮的言行举止,想象的现实是不堪面对的啊。

  一天,在地摊上买旧书时,我和一双手同时伸向一本八四年的《读者文摘》,又同时在空中住了手。相视彼此。

  是关玉。

  我心一动,沉默着把脸转向别处。

  "你家住哪里?"她轻柔地问。隐含一丝歉意。

  我忍不住回过头,微微一笑:"十七中。"

  女孩子就是这么容易和解。买完了书,便手挽手兴致勃勃地逛街。这时我才更深地发现:这个简明如画的女孩子甚至缺乏一些最起码的手段与心机。这使她的可爱与娇媚也显得十分苍白无力,能展示自己却不能保护自己。鲜花没有利刺,无疑是一种缺陷。不知她的秀趾是否涉足于那铺花的歧路?她柔弱的小手是否触及那潜伏的坚石?

  我一定要问问她。

  一提到那个名字,她的脸色就阴沉了下去。

  "不要提他!"她严厉而任性地说。

  "你要小心。"我避开她的锋芒:"以我的愚见,他是个伪君子。"

  良久,她的泪水慢慢溢出眼眶:"谢谢你……两个月前,我们已经彻底断交了。"

  "那就好。"我长嘘了一口气。

  再见关玉时,她要我陪她去找一位在某驻地部队服役的战士:"他挺好的,很会写文章,人也坦诚,可靠。老家是山东的。"

  "是不是春心动了?"看她那股投入劲儿,我不由地调侃。她不好意思地捶打起我来。

  那个男孩果然很好。健壮、魁梧、聪颖--有些太聪颖了。是关玉所把握不住的聪颖。

  关玉浑然不觉。她沉醉在幻想的幸福梦里。

  "关玉,他是不是挺喜欢你?"回去的路上,我问。

  "你怎么知道?"关玉一脸惊讶。

  "他看你的眼神不一样嘛!"

  "嗯。"关玉含羞笑道:'他比我小三岁,我老下不了决心。"

  "三岁怕什么!女大三,抱金砖呀。"我大笑。喜悦中又夹杂着一丝顾虑。三年,多大多小并不重要,可怕的是历程。谁知道三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而关玉则暗暗许诺:"三年后他复员回山东,那儿很穷,可我愿意跟他回。"

  我默默地凝视着她:我能对她说什么?说你不要找他那太冒险?说你要多用些心机把握死他予说爱情也需要世俗的智谋?……无论我说什么,她都不会做的。这个纯善至极的女孩在某种意义上讲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

  我什么也没说。因为自卑。因为无奈。三年后,我结了婚,二十八岁的关玉仍在和那个男孩热恋。一天,她喜孜孜地打电话给我:"他考上了军校!"

  "能分回来吗?"我沉沉地问。

  "他分不回来,我可以当随军家属啊。"关玉咯咯的笑声燎得我心痛起来。那个男孩极为通达的神情和言语涌到眼前。尘缘未卜,世事难定。关玉关玉,你的命运倒底如何呢?而我的种种担忧、牵挂和焦虑,又怎么好对你讲呢?

  数月之后,夭折了这段美如玉脆亦如玉的爱情的关玉,沉静地在信中讲述了事件的波浪和情节。她是被弃者。三年,妾若磐石君若水啊。


春日迟迟的优美散文合集五篇(扩展7)

——荷花的优美散文合集5篇

  荷花是要仰望的。尽管它并不含苞于我们的头顶,怒放于我们的眉睫。

  荷花生在池塘、河湖,远望是*视,*看是俯视,但我依然觉得,我们是在仰望。因为荷花从来都盘踞在我们的景仰之上。

  当它从诗经的河流中崭露头角,一路上袅袅娜娜,羞羞涩涩,至遇上三闾大夫时,便大放异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是屈原慧眼识荷,把荷披在身上,让荷贴*他的肌肤,他的志向,他的情操。他高山仰止的形象,第一次将荷高高举过世俗的目光。

  之后,荷便与诗人结缘,并且植根诗中。它在李白诗中徜徉,在杜甫诗中踌躇,在王维诗中禅定,在李商隐诗中啜泣。当它迈步北宋,一头闯进周敦颐的怀抱,它便登上高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七种品质,卓尔不群,从此大写于我们的心空。

  荷花载着高贵的品质,载着诗意的生活,姗然于我们的眼眸。在乐府民歌里,一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翻动过多少真诚的向往,灼热过多少深挚的思慕。而《西洲曲》中绵邈的吟唱,更是青如莲子,柔似流水,萦心绕耳,千年不绝。而摊开王昌龄绝句,那种“荷叶罗裙、芙蓉向脸、乱入池中,闻歌始觉”的采莲生活,是我们永远无法企及的经典。周邦彦的“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幽梦,我们只能神往了又神往。也许我们也曾误入过藕花深处,只因为缺少几杯沉醉,便无法“惊起一滩鸥鹭”,栖息于暮归的诗情。

  荷花无言,可它捧着清香的呓语,开在城市的边缘,乡村的怀抱,摇曳在我们的窗前屋后。它将深碧的绿意,送进我们的凝望,即使烈日炎炎,只要你能静对,你浑身上下便会流淌着潺潺的凉气。它将荷风吹进你的幽室,荷香渗进你心脾;它纯净的花色,一如处子的眼神,微匀的呼吸,那种宁静与安恬,让你不忍心有丝毫唐突。这一刻,你感觉荷塘是一个梦,乡村是一个梦。幽幽清梦,只能被星光微照,被蛙声拉长,被突然而至的蝉歌提到杨柳的梢头。

  青青荷钱*铺时,尖尖小荷上立蜻蜓时,我们的目光在水上,是颤动的涟漪,一再被荷超越。阳光从天空而降时,我们的目光在荷伞之下,享受阴翳,也享受云层中洒下的雨点敲出的清响,那是一片鼓的节奏,一片锣的音韵,抑或几声弹拨,不紧不慢,未成曲调先有情。

  荷花行走在唐诗宋词中,唐诗宋词是高于我们目光的永恒风景;荷花开在明清水墨画里,悬挂于厅堂,那是让我们永远仰望的艺术;荷花亭亭玉立在朱自清和余光中的散文,他们的散文是激荡于我们心灵河床的波光艳影。

  那吒是站在荷花之上的,他舍去了血肉之躯,是正义和勇敢的化身。菩萨是站在荷花之上的,她普渡众生,是我们理想的寄托。

  我们只能端坐在荷花下,用一生仰望,且慢慢将自己砸碎,揉进碧荷,揉进红莲,揉进埋没千年依旧能胚胎萌芽的莲子。

  仰望荷花,我们注定要与这个世界藕断丝连。

  生活于简单处,赏水赏花赏草,自在安宁,可求。生活于简单处,读书吟诗作画,自在热爱,可贵。

  ——题记

  喜欢荷花,是从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开始,记得那时,村里有个大我几岁的姐姐,时常带我们一群小屁孩玩,去田野里捉青蛙、挖野菜、甚至带上自家油米盐在田地里搭土灶,各种各样有趣的事都干过,真不枉童年的美好时光啊!

  每次从田野里奔波回来的途中,都要见到远处隐隐约约的一大片荷塘,有一次,我对姐姐说:我们今天走那条路吧,虽是绕着了点,但可以看看荷花。姐姐应允了。

  到那,小伙伴争着要吃莲蓬,忙着四处找木棍,这边是田地相接,木棍很难找,找到的木棍要么太细,要么太短,这时,他们中有的垂涎三尺的烦躁着,有的跑腿快的立即回家拿了竹篙。最引我注意的不是他们口中叫好的莲蓬,而是亭亭玉立的荷花,心生欢喜,独偏偏的深爱不敢踱步。就在伫立四望时,有个小伙伴热情塞给我好几个莲蓬,还夹杂着不小心打落下来的含苞待放的小小荷花,虽小,但那淡淡清香让我回味无穷。我捧在手中,来回观赏。

  从此,每年春天看着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我都在春天等着夏天的荷花开,等着看在夏风中摇曳身姿的荷花。

  这几年,我在很多地方遇到了荷花,她依旧秉持本性芳香四溢,柔和盛开。只不过,现在学会了用心观察,而不是全盘接受她的美,我要回赠她的美。

  有荷花的地方,想必每个池塘或湖都定蓬荜生辉,*看远看,一片碧绿,粉红嫩白的荷花点缀煞是清新。每次去荷塘都要坐上片刻,舒服极了。荷花开得那么纯粹,片片夺目。那挺立的身姿,波动莲开之韵,让人有了一颗安定的心,不由自主地进入一种轻盈飘逸的美好境界之中。

  随着一年年时光流转,年岁渐长,在各种书上相遇古人对荷花的赞赏,也有通过荷花写哀愁的,我不喜欢,一向不喜欢用美的东西来衬托哀愁,让人感伤。但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孟浩然“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秦观“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我是喜欢极了, 清新隽永的称赞别有一番体味。

  更不忘初中学的《陋室铭》,周敦颐写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读到前面几句,欢喜得不得了,可读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种深深的自责,再也没有兴趣读下去,看着老师讲得激情昂然、眉飞色舞,陶醉其中,我却在深深自责里不敢出来,甚至眼泪都在眼眶里打滚,曾因爷爷把我种在河边喜爱的月季花除了,默默在河边蹲坐半天无声哭泣,那次,我跑到爷爷家去讨回公道,爷爷回复到栽在那挡事。栽那些东西有什么用?听到这样的答复,我一句话也不想说,扭头便走了,回来后趴在被子上大哭,至今那月季花还在我心中开放着,永不磨灭。所以对于自己曾采摘的荷花的表现,更是深恶痛绝。

  与生俱来,我是爱着世间的一草一木一花的, 我爱荷花,爱荷花的摇曳飘逸之姿;爱荷花的粉红柔和之色;更爱荷花的出淤泥超尘脱俗的品格。

  此生,有幸遇见荷花,也是种幸运。我想今后无论什么花,定不采摘,天地有意,岁月长情。花开,闻香,风来,吟唱,哪管来日方长,今日无恙,便是人间最美的诗行。

  当下是荷花开放的季节,它的华美,蜕变与惊艳给人以赏心悦目的遐想。在这个季节里,它发芽、长大、成熟,由一粒种子经过大地的精心养育与培护,依山傍水吐露着芬芳。正是由于自己参透了那莲心之苦的孕育之情,所以它淡然的屹立在水中央。在这个季节里,人人都赞美荷花的美丽。骚动在不能自已的情怀,七月荷花俏绝尘!

  每当盛夏都会有你妩媚的身姿,远望一片荷花池,那是碧绿中花蕾的点缀,走*一片荷花海,那是千红百媚中一点绿绿的衬托。烈日当头下你开的是那样的妖娆,出自淤泥里你是这样的高洁。“荷叶罗裙一色裁”,裁出了你那婀娜的姿态;“芙蓉向脸两边开”,开出了你那曼妙。在你“花叶不相伦”的情怀下,有“卷舒天合任天真”的自然,倚槛风摇柄柄香,轻轻走来,乱入池中,此花此叶此情此景真合在瑶池一般。这个季节,注定你是高洁,这个时令,注定你是最美。

  每当这个时候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我们中学的一篇课文: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走过这多彩的荷花季,你用那独有的精神品格召唤着每一位读者。是你在炎炎烈日下给焦躁的人们送来了丝丝清凉。你美的心灵,不顾围绕身边的丑陋,卯足了劲儿向上;小小的茎儿被淤泥杂物掩盖,你甚至不知道头顶上的一片天会是怎样,依然不顾一切的向上。最终的你将一池新绿的荷叶在风中摇曳,中间夹杂着几朵粉色或白色的荷花,亭亭玉立,微笑着把自己展示给世界。

  小时最美好的夏天是在外婆家过,还清楚的记得屋后的一池荷花,留下我那活泼的身影。如今那一池荷花早已不在,只留下对一段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清风徐徐夏季的早晨,当你看到这一池荷花时,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荷花?心中没有升腾一种高洁、美好?品格的高贵,绝尘的不染,难道不会给我们思想的启迪?千姿万态中翩翩起舞下,岸边的柳树为你伴舞,水中的鱼儿为你畅游。艳阳高照的中午,展开了的花瓣如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池中嬉戏。细看去,那顽皮地荷花大都躲在了荷叶下乘凉,感情她也在躲着骄阳的炙热。夕阳西下的傍晚,雨珠掉落下来,那荷叶大都钻到了水里,雨珠沉在荷叶上,宽大的荷叶为她们遮风避雨,依稀可见的莲蓬向世人展示着丰收的喜悦。

  梦中的画面,眼前的留恋,现实梦境中都有你芬芳的诗篇,“下有并蒂藕,上有并头莲”,“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尘香”……,一首首都因你而绝美,一篇篇都因你而流芳,这个季节的你是如此的令人神往,待到荷花俏绝尘时,是否依然是那么的美好?

  这个夏天有你陪伴是美好,是幸福,是眷恋,我爱你--荷。爱你那花洁如玉的样子,爱你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更爱你那玉洁冰清的品格。

  摄影是我的爱好之一,每年的夏季六七月都是荷花盛开的时候,我每年都会去拍,总想拍出一些新意。在北京拍荷花最佳的去处一定是莲花池公园,这里的荷花品种繁多,每当夏季荷花盛开时节,带给游客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景。莲花池公园湖内1.5万*方米红莲、太空莲,300余个品种荷花,1万余盆盆栽荷花遍布公园。公园内的盆栽荷花非常便于拍摄,对于我用的这只焦段不够长的镜头来说尤为适合。你可以走到*前,如果角度不好可以适当转动一下花盆,以取得最佳的拍摄角度。

  在莲花池公园,比较多的荷花分别在五个区域,而莲花池里的花没有长焦镜头是够不着的,从东门进来也有许多盆栽荷花,如果来的早,由于建筑物的遮挡,太阳光还照不到荷花,所以不是最佳的拍摄地点。沿着右边的便道行至中部,这个区域的荷花不少而且还有睡莲,光线也会比较早的照到这里,也是不错的拍摄地点。走到西门这边,是荷花最集中的一片区域,也是吸引摄影人最多的地方,也有摄影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带学员及爱好者来讲解、拍摄。长枪短炮、三脚架、反光板等,摄影人装备一应俱全,这里也是最能出作品的地方。

  摄影是光影艺术,特别是拍花,只有运用好光线,才能拍出满意的作品。我更喜欢逆光拍摄,拍出光线透过花瓣的那种质感。拍摄需要灵感、机遇也需要创意。我有一幅在北京摄影论坛获奖的作品,也是拍荷花。因前一天下过雨,第二天我来拍摄时地上还有积水,我把镜头对准荷花,积水中倒映的红红的太阳放在荷花的上方,一幅”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图就诞生了,很激动,连拍了好几张,以确保万无一失。每次拍摄都要乘坐头班车出来,为了不错过最好的光线,拍花是这样,拍其他亦是如此。跟旅行团出行很难拍出好作品,因为许多时间段的光线都不适合创作。跟摄影团就好的多,它会在最佳的摄影时间到达最佳的摄影地点,天时地利都已具备,剩下的就要看你的摄影技术了,当然还有一定的后期制作。当你在欣赏一幅精彩的摄影作品时,不要忘记摄影人为此付出的辛劳。

  今年拍摄荷花的季节又到了,有时间我仍会带着相机去莲花池公园,无论天气如何,都会去拍摄,只当是练*吧,期待拍出更好的作品。

  又是一年荷花开放的季节,烈士陵园的荷花开满了整个池塘,也就在这个时候,我回忆起读书时关于荷花的文章,描写的多么优美。

  第一次读到描写荷花之美的文章是爱莲说,其中有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心中不知现实中的荷花该有多美。读到描写荷花的第二篇文章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正是最适合青少年所梦想的对美的憧憬了。读到这篇文章不知心里到底有多爱,仿佛那么多的感慨都写在了这里,那样的月光,那样的微风,那样娇美的花瓣,不正是美的极致吗,如果我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该有多好啊!

  不知为何,我一直认为荷花这么美的植物应该生长在南方,像辽宁这么冷的地方怎么会有荷花呢。直到我的一位高中同学告诉我,他家的村子里就有荷花,他母亲还会给他做藕饼吃,还会采摘莲子吃。这让我非常吃惊,为什么我家村子里就没有呢,刹那间人家的村子染上了南方水乡的色泽,而我的家却是冰天雪地,从没有生长过荷花。他给我们班里语文最好的女同学讲他怎么样在荷花池里捉虾捉鱼,秋天又怎样挖藕,而我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我多么想说出一段关于荷花多么美的话来,却竟然一个字也说不出,我哑口无言,顿时灰心起来。

  第一次读到描写荷花败落之美的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写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这又使我痴迷起来,我几乎无法控制自己,梦一般的女子,才华横溢,来自书中来自天上,我做梦都想成为贾宝玉进到书里,跟林妹妹一起听那残荷落雨声。而让我从书里走向现实的,是我们班一个一直很默默无闻的女生,她几乎从不说话,清瘦的有些可怜,她名字的发音又软又动听,那一天她在班上读她的作文。

  “林黛玉的心是一潭湖水,心中装满一生的泪,这眼泪很清,这湖清澈见底,你确不知这湖有多深,这泪水何时尽…。”

  这不正是最现实的林黛玉吗,多么令人沉醉啊!如痴如醉,如痴如醉的过了三年。

  第四次读到荷花,却不是真读,而是在北京大兴区读书时,去了趟清华大学,看到了原版的荷塘月色,只不过当时是白天去的,而且人又多又吵,天气闷热又没有风,池水的颜色也不是我想象的那么清。徒增悲伤的是,这个荷塘竟然比我的学校还大,差别之大可想而知了,当初的天骄之梦如今一载黄粱。

  在同学的朋友圈里我见到了家长荷塘的景色,那其实是我家隔壁的一个镇上,不是很远。家长的水很清澈,天清气爽,很适合养生。*年来旅游开发,池中建了木桥亭子,赏景的人也一年一年增多,我在这三千里外的地方看荷花,显得那么多余。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