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

首页 / 赏析 / | 2022-07-04 18:36:57 赏析,翻译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1

  作品简介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鉴赏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首先,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其次,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死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死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死。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是深中肯綮的。陶渊明避免世俗祸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时有表露的,在《饮酒二十首》里,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用心颇为良苦。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事实上,《饮酒》诗决非杂乱无章、“辞无诠次”,它是经过诗人精心筛选、编次的,是一个有首有尾、内容复杂的艺术整体。吴落说:“《饮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欢相持’,结曰’君当恕醉人’,遥作章法。”“遥作章法”,就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的意思,这决不是酒后杂咏,逐次积累而一听其自然所能办得到的。反映这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饮酒》诗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醛祛所惑。筋来为之尽,是诸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子云是汉朝著名辞赋家杨雄的字,他无意仕进,自甘淡泊,埋头著述他曾写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对腐败朝政的某些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处世态度。陶渊明以杨雄自况,是完全切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的。诗人在和“好事人”饮酒时,有问必答,答必祛惑,可是并未因此而放松其戒备之心。一旦话题涉及到像“伐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他立即襟若寒蝉、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见险恶的政治环境在这位正直诗人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浓厚的阴影。陶渊明之所以嗜酒,还在于他把饮酒作为解决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灵丹妙药,而大量写饮酒诗,则是他这一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创作上的反映,是他赋闲田园后的生活实录。

  通过这些饮酒诗,后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诗人的思想脉膊。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壮志末酬的苦闷,岁月虚掷的感慨,时局多变的惶惑,劳苦生活的煎熬,无时不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却又顾虑重重。于是,他借酒消愁,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在《饮酒》诗中,有好几首把饮酒活动安排在诗的结句,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诗人是在情绪最激动,矛盾斗争最尖锐,思想最痛苦的时候陡然关住感情的闸门,而转入饮酒的,并企图凭借酒的力量来调整一下情绪,缓和一下矛盾,减轻一点痛苦。在醉意朦胧中,他似乎又恢复了常态,变得超然旷达起来。这是什么样的超然旷达呢?如果透过覆盖在它表面的轻纱薄雾,看到的却是难言的苦痛、无声的挣扎。因此,可以断言,陶渊明喝的决不是什么开心畅怀之酒,而是一杯杯难以下喉的苦酒,是心灵的麻醉剂。喝这样的酒,与其说是寻欢作乐求得超脱,倒不如说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这正是陶渊明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2

  作品简介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鉴赏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首先,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其次,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死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死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死。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是深中肯綮的。陶渊明避免世俗祸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时有表露的,在《饮酒二十首》里,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用心颇为良苦。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事实上,《饮酒》诗决非杂乱无章、“辞无诠次”,它是经过诗人精心筛选、编次的,是一个有首有尾、内容复杂的艺术整体。吴落说:“《饮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欢相持’,结曰’君当恕醉人’,遥作章法。”“遥作章法”,就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的意思,这决不是酒后杂咏,逐次积累而一听其自然所能办得到的。反映这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饮酒》诗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醛祛所惑。筋来为之尽,是诸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子云是汉朝著名辞赋家杨雄的字,他无意仕进,自甘淡泊,埋头著述他曾写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对腐败朝政的某些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处世态度。陶渊明以杨雄自况,是完全切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的。诗人在和“好事人”饮酒时,有问必答,答必祛惑,可是并未因此而放松其戒备之心。一旦话题涉及到像“伐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他立即襟若寒蝉、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见险恶的政治环境在这位正直诗人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浓厚的阴影。陶渊明之所以嗜酒,还在于他把饮酒作为解决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灵丹妙药,而大量写饮酒诗,则是他这一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创作上的反映,是他赋闲田园后的生活实录。

  通过这些饮酒诗,后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诗人的思想脉膊。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壮志末酬的苦闷,岁月虚掷的感慨,时局多变的惶惑,劳苦生活的煎熬,无时不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却又顾虑重重。于是,他借酒消愁,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在《饮酒》诗中,有好几首把饮酒活动安排在诗的结句,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诗人是在情绪最激动,矛盾斗争最尖锐,思想最痛苦的时候陡然关住感情的闸门,而转入饮酒的,并企图凭借酒的力量来调整一下情绪,缓和一下矛盾,减轻一点痛苦。在醉意朦胧中,他似乎又恢复了常态,变得超然旷达起来。这是什么样的超然旷达呢?如果透过覆盖在它表面的轻纱薄雾,看到的却是难言的苦痛、无声的挣扎。因此,可以断言,陶渊明喝的决不是什么开心畅怀之酒,而是一杯杯难以下喉的苦酒,是心灵的麻醉剂。喝这样的酒,与其说是寻欢作乐求得超脱,倒不如说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这正是陶渊明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

  作品原文

  饮酒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作品注释

  ①倒裳:颠衣倒裳。这句是说急忙迎客,来不及正著衣裳。

  ②子:指下句的田父,即农夫。与:通欤,语气词。

  ③好怀:好意。这句是说来访的是位好心肠的农夫。

  ④壶浆:用壶盛的酒。疑:怪。乖:背戾。这两句是说农夫提壶酒远道来问候,怪我和时世不合。

  ⑤褴缕:同蓝缕,衣衫破烂。高栖:指隐居。这两句是说穿着褴缕的衣衫住在茅屋之中,这不值得做为你的隐居之所。自此以下四句都是农夫劝说的话。

  ⑥尚同:以同于流俗为贵。一:一本作举。汩(gǔ古):同淈,搅混。汩其泥:《楚辞·渔父》云:“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思。这两句是说举世都以随波逐流为高尚,希望你也同流合污。

  ⑦禀气:天赋的气质。谐:合。寡所谐:难与世俗谐合。这句和上句是说深深感激您的好意,但是我本性就难和世俗苟合。自此以下是陶渊明回答农夫的话。

  ⑧纡:屈曲。辔:马缰绳和嚼子。纡辔:回车,指枉道事人。讵:岂。这两句是说回车改辙诚然可以学*,然而岂不是违反了自己的本意而走入迷途?

  ⑨共欢此饮:共同欢饮。驾:车驾,借指道路、方向。这两句是说且一同欢饮吧,我的车驾是不可回转的。即初衷不能改变。

  作品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作品鉴赏

  《饮酒》组诗第九首《饮酒·清晨闻叩门》,是一篇假设问答以表示诗人坚持隐居避世、拒绝仕宦决心的诗作。这首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以及他对“仕”与“隐”的认识和思索。

  诗以清晨的叩门声发端,全篇皆在自然而融洽的气氛中。清早,诗人就听见有人敲门,他急忙起身,连衣服也顾不得穿好,便赶去开门。“倒裳”,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之意,风趣地写出诗人一早急起迎客的匆忙情形。“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问一声来者是谁?原来是一位老农前来问候。“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此两句是诗人以转述的口气说出田父的来意:他提着酒壶远道来探望,为的是怀疑我与时世相违背。紧接四句便记下田父的劝说之辞。这位田父的意思也并非是赞同当时的社会风气,只觉得诗人如此衣衫破敝、居住在低矮的茅屋中,未免太委屈,实在不是高士隐居之地。“繿缕”,同“褴褛”。“尚同”,主张同流合污的`意思。“汩其泥”,语出《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意谓姑且与世人同浮沉,不要独清。再下六句,则是诗人对田父的回答,亦可视作作者的自勉之辞:我深深地感谢老人家的善意劝告,但是自己的禀性、气质不能与世俗相谐洽;揽辔回车、再入仕途,诚然可以跟着人家学,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和初衷,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咱们暂且快乐地喝酒吧,我的车是不能回转的!语气虽然谦恭而委婉,但是所表示的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决心走隐逸之路的态度,又是何等坚决!“吾驾不可回”,这正是诗人最后的誓言。

  从诗的艺术构思来看,全篇设为问答,与《楚辞·渔父》篇有着相*之处。而且非特形似,神亦似之。从诗的内容来看,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刚正之气,亦正为诗人所继承和发扬。陶渊明虽未像屈子那样“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从田父所言的“繿缕茅搪”看,他的生活也是极其简陋的。所以他的宁守贫贱、绝意仕进,也和屈子一样是难能可贵的。此外,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之事,如开门迎客,对酒谈天,都写入诗中,而且又写得亲切自然,丰腴有味,纯朴动人,这也是作品的高妙之处。全篇看似舒缓,却于表面散漫的行文中,处处蕴含着不流于世俗的高尚精神。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阅读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1)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陶渊明《饮酒其五》原文、翻译及赏析

  《饮酒(其五)》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饮酒(其五)》注释

  (1)结庐:建造住宅,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车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扰。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尔:为什么能这样。尔:如此、这样。

  (5)悠然:自得的样子。

  (6)见:看见(读jiàn),动词。

  (7)南山:泛指山峰,一说指庐山。

  (8)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

  (9)相与还:结伴而归。

  《饮酒(其五)》白话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饮酒(其五)》赏析

  《饮酒》为一组诗,共二十首。诗前有序云:“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检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可见这一组诗作于归田闲居之时,都是酒后之作,但并非成于一时。

  前四句写归田闲居的自我感受。前两句说居住在人世间,却无车去马来的世俗交往的烦扰。意为归田之后,尽管仍没有脱离纷纷扰扰的人世,却摆脱了许多车马喧嚣的烦扰。这种烦扰本来是很难摆脱的`,可是作者却摆脱了,透露出作者对争名逐利的官场生活的厌恶,对闲居恬静生活的喜爱。后两句自问自答,对前两句所说的情况作了解释,说明只要内心远远地摆脱了世俗的束缚,即使处于喧嚣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住在僻静的地方一样。作者从心理上解释前四句,认为只要从心理上厌恶世俗的烦扰,任凭世俗如何烦扰,也能够摆脱而保持括静悠闲的心境。作者在闲居生活中领悟了这个心理学的道理,这个道理也包含着深刻的哲理。没有对世俗的深恶痛绝和对闲居恬静的喜爱,是很难领悟到的。

  接下四句写闲居的生活和所见的自然之景。秋象征高洁而不随流俗,爱菊成为作者生活的一个内容。他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心里悠然自得。偶然一抬头,南山出现在他的眼前。他不注意看山,山却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热爱自然,自然景物也随着他的出现而出现。人到作者喜爱自然已到了与自然浑然为一的境界。时已傍晚,作者用“佳”字写南山之美,也正是作者热爱自然心理的反映。山鸟相伴归林虽是眼前之景,何尝不是反映作者厌恶官场生活而归田的心理?可见作者不单是写自然之景,而且是从写景中表露出自己归田闲居的心情。

  最后两句作者说:从这大自然的景色中,领悟到人生的真淹,本来要说明一下这真谤,可是到要说的时候已忘记了该怎么说。那就是说人与自然既然浑然为一,那么人生就听凭自然吧。言外之意,人生何必去争名逐利,扭曲自己的本性。

  情、景、理结合是本诗的主要特点。前四句言情,但情中有景。“而无车马喧”,实际是有喧嚣不断的车马,只是由于作者“心远地自偏”而不见不闻而已。而“心远地自偏”正是作者从厌恶世俗喜爱闲居恬静的心理中悟出的道理。中间四句主要写景,而景中有情有理。东篱采菊见出悠然自得之情;“见南山”中传出热爱自然之情,“佳”字正是这种心情的表露;而“飞鸟”句更表露了其厌倦官场生活和喜爱归田的情感。末两句言“真意”亦从景中而来,其中又包含着理,但作者没有说出,含蕴而有味。一篇短短诗歌中,既言人情,又写自然之景,并道人生哲理,实在是精练之极,蕴厚之至,而且三者结合得浑然一体,水**融,见出了其艺术的纯熟和高超。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2)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汇总五篇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1

  作品原文

  饮酒

  陶渊明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作品注释

  ①倒裳:颠衣倒裳。这句是说急忙迎客,来不及正著衣裳。

  ②子:指下句的田父,即农夫。与:通欤,语气词。

  ③好怀:好意。这句是说来访的是位好心肠的农夫。

  ④壶浆:用壶盛的酒。疑:怪。乖:背戾。这两句是说农夫提壶酒远道来问候,怪我和时世不合。

  ⑤褴缕:同蓝缕,衣衫破烂。高栖:指隐居。这两句是说穿着褴缕的衣衫住在茅屋之中,这不值得做为你的隐居之所。自此以下四句都是农夫劝说的话。

  ⑥尚同:以同于流俗为贵。一:一本作举。汩(gǔ古):同淈,搅混。汩其泥:《楚辞·渔父》云:“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思。这两句是说举世都以随波逐流为高尚,希望你也同流合污。

  ⑦禀气:天赋的气质。谐:合。寡所谐:难与世俗谐合。这句和上句是说深深感激您的好意,但是我本性就难和世俗苟合。自此以下是陶渊明回答农夫的话。

  ⑧纡:屈曲。辔:马缰绳和嚼子。纡辔:回车,指枉道事人。讵:岂。这两句是说回车改辙诚然可以学*,然而岂不是违反了自己的本意而走入迷途?

  ⑨共欢此饮:共同欢饮。驾:车驾,借指道路、方向。这两句是说且一同欢饮吧,我的车驾是不可回转的。即初衷不能改变。

  作品译文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作品鉴赏

  《饮酒》组诗第九首《饮酒·清晨闻叩门》,是一篇假设问答以表示诗人坚持隐居避世、拒绝仕宦决心的诗作。这首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它使人们能更清楚地了解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以及他对“仕”与“隐”的认识和思索。

  诗以清晨的叩门声发端,全篇皆在自然而融洽的气氛中。清早,诗人就听见有人敲门,他急忙起身,连衣服也顾不得穿好,便赶去开门。“倒裳”,用《诗经·齐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之意,风趣地写出诗人一早急起迎客的匆忙情形。“问子为谁欤?田父有好怀”:问一声来者是谁?原来是一位老农前来问候。“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此两句是诗人以转述的口气说出田父的来意:他提着酒壶远道来探望,为的是怀疑我与时世相违背。紧接四句便记下田父的劝说之辞。这位田父的意思也并非是赞同当时的社会风气,只觉得诗人如此衣衫破敝、居住在低矮的茅屋中,未免太委屈,实在不是高士隐居之地。“繿缕”,同“褴褛”。“尚同”,主张同流合污的意思。“汩其泥”,语出《楚辞·渔父》:“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意谓姑且与世人同浮沉,不要独清。再下六句,则是诗人对田父的回答,亦可视作作者的自勉之辞:我深深地感谢老人家的善意劝告,但是自己的禀性、气质不能与世俗相谐洽;揽辔回车、再入仕途,诚然可以跟着人家学,可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和初衷,岂不是太糊涂了吗?咱们暂且快乐地喝酒吧,我的车是不能回转的!语气虽然谦恭而委婉,但是所表示的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决心走隐逸之路的态度,又是何等坚决!“吾驾不可回”,这正是诗人最后的誓言。

  从诗的艺术构思来看,全篇设为问答,与《楚辞·渔父》篇有着相*之处。而且非特形似,神亦似之。从诗的内容来看,屈子“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刚正之气,亦正为诗人所继承和发扬。陶渊明虽未像屈子那样“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但从田父所言的“繿缕茅搪”看,他的生活也是极其简陋的。所以他的宁守贫贱、绝意仕进,也和屈子一样是难能可贵的。此外,诗人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细之事,如开门迎客,对酒谈天,都写入诗中,而且又写得亲切自然,丰腴有味,纯朴动人,这也是作品的高妙之处。全篇看似舒缓,却于表面散漫的行文中,处处蕴含着不流于世俗的高尚精神。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2

  作品简介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鉴赏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中国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首先,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其次,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死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死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死。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是深中肯綮的。陶渊明避免世俗祸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时有表露的,在《饮酒二十首》里,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用心颇为良苦。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事实上,《饮酒》诗决非杂乱无章、“辞无诠次”,它是经过诗人精心筛选、编次的,是一个有首有尾、内容复杂的艺术整体。吴落说:“《饮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欢相持’,结曰’君当恕醉人’,遥作章法。”“遥作章法”,就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的意思,这决不是酒后杂咏,逐次积累而一听其自然所能办得到的。反映这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饮酒》诗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醛祛所惑。筋来为之尽,是诸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子云是汉朝著名辞赋家杨雄的字,他无意仕进,自甘淡泊,埋头著述他曾写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对腐败朝政的某些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处世态度。陶渊明以杨雄自况,是完全切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的。诗人在和“好事人”饮酒时,有问必答,答必祛惑,可是并未因此而放松其戒备之心。一旦话题涉及到像“伐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他立即襟若寒蝉、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见险恶的政治环境在这位正直诗人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浓厚的阴影。陶渊明之所以嗜酒,还在于他把饮酒作为解决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灵丹妙药,而大量写饮酒诗,则是他这一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创作上的反映,是他赋闲田园后的生活实录。

  通过这些饮酒诗,后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诗人的思想脉膊。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壮志末酬的苦闷,岁月虚掷的感慨,时局多变的惶惑,劳苦生活的煎熬,无时不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却又顾虑重重。于是,他借酒消愁,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在《饮酒》诗中,有好几首把饮酒活动安排在诗的结句,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诗人是在情绪最激动,矛盾斗争最尖锐,思想最痛苦的时候陡然关住感情的闸门,而转入饮酒的,并企图凭借酒的力量来调整一下情绪,缓和一下矛盾,减轻一点痛苦。在醉意朦胧中,他似乎又恢复了常态,变得超然旷达起来。这是什么样的超然旷达呢?如果透过覆盖在它表面的轻纱薄雾,看到的却是难言的苦痛、无声的挣扎。因此,可以断言,陶渊明喝的决不是什么开心畅怀之酒,而是一杯杯难以下喉的苦酒,是心灵的麻醉剂。喝这样的酒,与其说是寻欢作乐求得超脱,倒不如说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这正是陶渊明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3

  原文

  饮酒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注释

  ①青松:青松:青翠的松树,因松树四季常青,喻指坚贞不移的志节。东园:陶渊明居所东边的园圃,亦泛指园圃。

  ②没其姿:掩没了青松的英姿。其:一本作奇。

  ③凝霜:凝结成霜。殄(tiǎn):灭尽。异类:本意是指不同种类,有时也可作杰出的才能。同时,它也是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指松树之外的其他草木。

  ④卓然:特立的样子。

  ⑤连林:松树连成林。人不觉:不被人注意。

  ⑥独树:一株、独棵。奇:一本作知。

  ⑦提壶:壶:指酒壶。提壶,提壶芦,提葫芦挂。此谓提来酒壶。寒柯:树枝,指冬天树木或树干。

  ⑧远望时复为:这是倒装句,应为“时复远望”,有时又远望。

  ⑨梦幻:梦中幻境,多比喻空妄。唐黄滔《祭宋员外文》:“人生梦幻,夫复何言!”

  ⑩何事:为什么。绁:系马的缰绳,引申为牵制。羁:束缚,拘束。

  译文

  青松生长在东园,众草掩没了它的奇姿。

  冬天到严霜降百草凋零,只吧那松枝兀然挺立。

  松树连成林倒不为人所留意,唯独一株孤松众人方才称奇。

  把酒壶挂在那寒枝上,一边饮酒一边向远处眺望。

  人生短暂如同梦幻,何必受羁于世俗尘网!

  创作背景

  公元416年,相国刘裕位高权重,具有称帝的野心。那一年秋天,诗人总是闷闷不乐。因为他早就看透,东晋的气数已尽,刘裕篡位只是迟早的事,他整天为这件事悲伤郁悒。只要东晋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绩就光辉灿烂,照耀家邦。一旦东晋灭亡,就一笔勾销了。诗人想到一切都在发展变化,兴衰荣辱也在不断地交替更换。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莫不如此。人生在世像闪电一样,稍纵即逝,就应该坦荡从容,无忧无虑地度过。于是诗人只要弄到酒,就一定一醉方休。醉酒之后反而诗兴大发,胡乱扯出一张纸,书写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润色。写好的诗稿越积越厚,让老朋友帮忙整理抄录。一共得到20首诗,诗人把这一组诗题为《饮酒二十首》,此诗为第八首。

  作品鉴赏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青松姿态挺秀而美丽。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所掩没。可见众草之深,其势莽莽。青松之孤独,也不言而喻。诗人借青松比喻自己,空有才干,却被普通人所遮掩,使当朝统治者没能发现自己。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冬天,严霜降临,众草凋零。这时候,青松挺拔的英姿,常青的秀色,就卓然出现于世人眼前。尽管在春夏和暖的时候,那众草也是青青之色。而随着草势增长,甚至能一时掩没青松。可惜,众草到底经受不起严霜之摧残,最终还是凋零了。表明在恶劣的政治下,像诗人这样的人格高尚之人,依然能够做到不屈服,而普通人则像众草一般,早已凋零了。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倘若青松多了,蔚然连成松林,那么,它的与众不同,便难以给人以强烈印象。只是由于一株青松卓然独立于天地之间,人们这才为之诧异了。正是由于像诗人这样的青松不多,诗人才会令人刮目相看。如果像诗人一样的人太多,那诗人也会泯然众人,无法令人感到惊奇。

  以上六句,单纯运用比兴手法,构成全诗的大半篇幅。青松象征诗人自己坚贞不渝之人格,众草喻指一班无品无节之士流,凝霜则是譬比当时严峻恶劣之政治气候,都很容易领会。至于“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两句,意蕴深刻,一株卓然挺秀之青松,诚然令人惊诧。而其之所以特异,就在于众草不能有青松之品质。倘若园中皆是青松,这一株自然不足为奇了。一位人格高尚之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其实,正是由于一班士人自己未能挺立人格。若士流能如高士,或者说人格高尚蔚然而为一代士风,则品格高雅的人也不能因此与众不同。可惜士人往往陷溺于私欲,难能“卓然见高枝”。

  最后四句,直接写出自己。“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寒柯,承上文“凝霜”而来。这句诗说得是,诗人心里爱这东园青松,便将酒壶挂在松枝之上,饮酒、流连于松树之下。即使不到园中,亦时常从远处来瞻望青松之姿。挂壶寒柯,这是何等亲切。远望松姿,正是一往深情。诗人之心灵,分明是常常从青松之卓然高节,汲取着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结笔两句,来得有点突兀,似与上文无甚关系,实则深有关系。梦幻,喻人生之短暂,翻见得生命之可珍惜。尘羁即尘网,指的是仕途。生命如此有限,弥可珍惜,不必把自己束缚在尘网中,失掉独立自由之人格。这种坚贞高洁的人格,正有如青松。这才是真正的主体品格。

  这首诗上半幅只运用比兴手法,赞美青松的高雅姿态。下半幅运用赋的表现手法,抒发诗人对青松的赞赏,以及珍惜自己人格的情怀。全幅诗篇浑然一体,实际上是诗人自身人格的写照。全诗句句可圈可点,可以说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尤其是“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二句,启示着如果人人挺立起高尚的人格,则高尚的人格并非与众不同,意味深远,值得珍视。只因诗人坚贞高洁的人格,与青松岁寒不凋的品格,特征相似,所以此诗诗人借青松为自己写照,境界之高,乃是出自天然。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4

  作品简介

  《饮酒》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首诗有二十首,此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8。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9!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0。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1;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12。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13。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14!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15。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16。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17。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18。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19?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20。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21!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2。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23。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24。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25。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26。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27。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8。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0。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1。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2。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33。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4。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35。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36。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7。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8。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39。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40。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1。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42。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43。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44。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45。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46。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47。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48。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49。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50。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51。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52。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53。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54。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55。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56。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57。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58。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59。

  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60。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61。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62。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63。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64。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65。

  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66;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67。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68。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69!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70。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71。

  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72。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73。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74。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75。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76。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77。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78。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79?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80。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81。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82。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83。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84。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85。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86。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87。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88。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89。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90。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91。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92。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93。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94。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95。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96。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97。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98。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99。

  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100。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101。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102。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103。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104。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105。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106。

  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107。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108。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109。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110。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111。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112。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113。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114。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15。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6。

  作品注释

  1.兼:加之,并且。比:*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8.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9.邵生:邵*,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

  10.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

  11.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12.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13.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

  14.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15.“九十”句:《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16.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

  17.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18.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19.“所以”二句: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

  20.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倏:迅速,极快。

  21.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此:指“世间名”。

  22.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23.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24.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25.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26.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27.已:既。违:违弃,分离。

  28.结庐: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9.尔:这样。

  30.见(xiàn):同“现”,出现,显露。

  31.日夕:傍晚。相与﹕相伴。

  32.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33.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

  34.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毁誉:诋毁与称誉。

  35.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

  36.咄(duō)咄:惊怪声。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37.裛(yì):通“浥”,沾湿。掇(duō):采摘。英:花。

  38.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39.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40.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

  41.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闲适意的生活。

  42.没:掩没。

  43.凝霜:犹严霜。殄(tiān):灭绝,绝尽。异类:指除松以外的其它草木。卓然:高高挺立的样子。见:同“现”,显露。

  44.连林:树木相连成林。众乃奇:大家才感到惊奇。乃,才。

  45.壶:指酒壶。柯:树枝。远望时复为:即“时复为远望”的倒装句。意思是还时时向远处眺望。

  46.何事:为什么。绁(xiè):拴,捆绑。尘羁:尘世的羁绊。犹言“尘网”。

  47.倒裳(cháng):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48.好怀:好心肠。

  49.乖:违背。

  50.褴(lán)缕:无缘饰的破旧短单衣,泛指破烂的衣服。

  51.尚同:同流合污。汩(gǔ):搅混。

  52.禀气:天赋的气性。

  53.纡(yū)辔(pèi):拉着车倒回去。

  54.讵(jù):岂。

  55.远游:指宦游于远地。东海隅(yú):东海附*。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

  56.迥(jiōng):远。“风波”句:因遇风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

  57.然:如此,这样。为饥所驱:被饥饿所驱使。

  58.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营:谋求。少许:一点点。

  59.非名计:不是求取名誉的良策。息驾:停止车驾,指弃官。

  60.颜生: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称为仁:被称为仁者;以仁德而著称。《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家语》:“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荣公: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有道: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

  61.屡空:指颜回生活贫困,食用经常空乏。

  62.枯槁:本指草木枯萎,这里指贫困憔悴。

  63.称(chèn)心:恰合心愿。固:必。

  64.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

  65.裸葬:**埋葬。恶:不好。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杨王孙所说的“以反吾真”的“真”。

  66.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67.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68.仲理:指东汉杨伦。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69.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70.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71.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72.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邈异境:境界截然不同。

  73.领:领会,理解。

  74.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兀(wù)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ā):比较,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75.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

  76.故人:老朋友。挈(qiè)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77.班荆:铺荆于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78.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79.“不觉”二句: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80.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81.乏人工:缺少劳力帮手。

  82.班班:显明的样子。《后汉书·赵壹传》:“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

  83.悠:久远。少至百:很少活到百岁。

  84.委穷达:犹“委命”。委,听任。穷达,指穷达之命。素抱:*索的怀抱,即夙志。

  85.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86.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87.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88.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89.“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90.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yì):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91.薰:香气。脱然:轻快的样子。萧艾:指杂草。

  92.行行:走着不停。失故路:指出仕。失,迷失。故路,旧路,指隐居守节。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93.“鸟尽”句:《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陶渊明出过力的人。

  94.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学者。嗜(shì):喜欢,爱好。

  95.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96.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97.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98.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99.畴昔:往昔,过去。

  100.投耒:放下农具。这里指放弃农耕的生活。

  101.将养:休息和调养。不得节:不得法。节,法度。馁(něi):饥饿。固缠己:谓陶渊明无法摆脱。

  102.向立年:将*三十岁。渊明二十九岁始仕为江州祭酒,故曰“向立年”。志意多所耻:指内心为出仕而感到羞耻。志意:指志向心愿。

  103.遂:于是。尽:完全使出,充分表现出来。介然分:耿介的本分。介然,坚固貌。”田里:田园,故居。

  104.冉冉:渐渐。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变化,指时光流逝。亭亭:久远的样子。一纪:十二年。这里指诗人自归田到写作此诗时的十二年。

  105.世路:即世道。廓悠悠:空阔遥远的样子。杨朱:战国时卫人。止:止步不前。

  106.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恃:依靠,凭借。这里有慰籍之意。

  107.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108.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109.“凤鸟”句: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盛世。《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句: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110.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111.“诗书”二句:指秦始皇焚书事。

  112.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113.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

  114.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115.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116.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作品译文

  我家居无事且少欢笑,加之秋夜已越来越长,偶尔有好酒,便没有一晚不喝。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干杯,瞬间又醉了。酒醉之后,总要挥毫题写几句以自娱。于是,诗句渐渐增多,所写之辞没有加以选择,也无章法次序。姑且请旧友帮忙誊写并稍加编排,以此供欢笑罢了。

  其一

  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其二

  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

  其三

  儒道衰微*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其四

  栖遑焦虑失群鸟,日暮依然独自飞。徘徊犹豫无定巢,夜夜哀鸣声渐悲。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寒风强劲树木调,繁茂青松独不衰。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违弃。

  其五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其六

  行为举止千万种,谁是谁非无人晓。是非如果相比较,毁誉皆同坏与好。夏商周未多此事,贤士不曾随风倒。世俗愚者莫惊叹,且隐商山随四皓。

  其七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其八

  青松生长在东园,众草杂树掩其姿。严霜摧调众草树,孤松挺立扬高枝。木连成林人不觉,后调独秀众惊奇。酒壶挂在寒树枝,时时远眺心神怡。人生如梦恍惚间,何必束缚在尘世!

  其九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其十

  往昔出仕远行役,直到遥遥东海边。道路漫长无尽头,途中风浪时阻拦。谁使我来作远游?似为饥饿所驱遣。竭尽全力谋一饱,稍有即足用不完。恐怕此行毁名誉,弃官归隐心悠闲。

  其十一

  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裸葬又有何不好?返归自然才是真。

  其十二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罢了尚有何话说!世俗欺我已很久。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其十三

  两人常常在一起,志趣心境不同类。一人每天独昏醉,一人清醒常年岁。醒者醉者相视笑,对话互相不领会。浅陋拘泥多愚蠢,自然放纵较聪慧。转告正在畅饮者,日落秉烛当欢醉。

  其十四

  老友赏识我志趣,相约携酒到一起。荆柴铺地松下坐,酒过数巡已酣醉。父老相杂乱言语,行杯饮酒失次第。不觉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贵?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其十五

  贫居无奈缺人力,灌木丛生住宅荒。但见翱翔飞鸟在,无人来往甚凄凉。无穷宇宙多久远,人世难活百岁长。岁月相催人渐老,已白鬓发似秋霜。我如不是任穷达,违背夙怀才悲伤。

  其十六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其十七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其十八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陶渊明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陶渊明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当然,你问陶渊明攻伐别国的计谋,陶渊明不肯说。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其十九

  昔日苦于长饥饿,抛开农具去为官。休息调养不得法,饥饿严寒将我缠。那时年*三十岁,内心为之甚羞惭。坚贞气节当保全,归去终老在田园。日月运转光阴逝,归来己整十二年。世道空旷且辽远,杨朱临歧哭不前。家贫虽无挥金乐,浊酒足慰我心田。

  其二十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虽未遇得太*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鉴赏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中国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首先,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其次,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死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死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死。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是深中肯綮的。陶渊明避免世俗祸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时有表露的,在《饮酒二十首》里,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用心颇为良苦。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事实上,《饮酒》诗决非杂乱无章、“辞无诠次”,它是经过诗人精心筛选、编次的,是一个有首有尾、内容复杂的艺术整体。吴落说:“《饮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欢相持’,结曰’君当恕醉人’,遥作章法。”“遥作章法”,就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的意思,这决不是酒后杂咏,逐次积累而一听其自然所能办得到的。反映这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饮酒》诗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醛祛所惑。筋来为之尽,是诸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子云是汉朝著名辞赋家杨雄的字,他无意仕进,自甘淡泊,埋头著述他曾写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对腐败朝政的某些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处世态度。陶渊明以杨雄自况,是完全切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的。诗人在和“好事人”饮酒时,有问必答,答必祛惑,可是并未因此而放松其戒备之心。一旦话题涉及到像“伐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他立即襟若寒蝉、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见险恶的政治环境在这位正直诗人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浓厚的阴影。陶渊明之所以嗜酒,还在于他把饮酒作为解决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灵丹妙药,而大量写饮酒诗,则是他这一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创作上的反映,是他赋闲田园后的生活实录。

  通过这些饮酒诗,后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诗人的思想脉膊。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壮志末酬的苦闷,岁月虚掷的感慨,时局多变的惶惑,劳苦生活的煎熬,无时不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却又顾虑重重。于是,他借酒消愁,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在《饮酒》诗中,有好几首把饮酒活动安排在诗的结句,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诗人是在情绪最激动,矛盾斗争最尖锐,思想最痛苦的时候陡然关住感情的闸门,而转入饮酒的,并企图凭借酒的力量来调整一下情绪,缓和一下矛盾,减轻一点痛苦。在醉意朦胧中,他似乎又恢复了常态,变得超然旷达起来。这是什么样的超然旷达呢?如果透过覆盖在它表面的轻纱薄雾,看到的却是难言的苦痛、无声的挣扎。因此,可以断言,陶渊明喝的决不是什么开心畅怀之酒,而是一杯杯难以下喉的苦酒,是心灵的麻醉剂。喝这样的酒,与其说是寻欢作乐求得超脱,倒不如说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这正是陶渊明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5

  作品简介《饮酒二十首》是晋末宋初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二十首诗借酒为题,以饱含忧愤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对现实、对生活的感想和看法,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充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组诗以酒寄意,诗酒结合,使作者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体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作品原文

  饮酒二十首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①,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②。忽焉复醉③。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④,纸墨遂多。辞无诠次⑤,聊命故人书之⑥,以为欢笑尔⑦。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8。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9!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10。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11;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12。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13。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14!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15。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16。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17。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18。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19?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20。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21!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22。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23。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24。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25。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26。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27。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28。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29。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30。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1。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32。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33。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34。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35。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36。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37。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38。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39。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40。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41。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42。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43。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44。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45。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46。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47。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48。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49。

  褴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50。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51。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52。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53。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54。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55。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涂56。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57。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58。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59。

  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60。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61。

  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62。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63。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64。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65。

  其十二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66;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67。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68。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69!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70。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71。

  其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72。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73。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74。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75。

  其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76。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77。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78。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79?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80。

  其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81。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82。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83。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84。

  其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85。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86。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87。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88。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89。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90。

  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91。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92。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93。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94。

  其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95。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96。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97。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98。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99。

  其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100。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101。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102。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103。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104。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105。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106。

  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107。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108。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109。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110。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111。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112。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113。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114。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115。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116。

  作品注释

  1.兼:加之,并且。比:*来。夜已长:秋冬之季,逐渐昼短夜长,到冬至达最大限度。

  2.顾影:看着自己的身影。独尽:独自干杯。

  3.忽焉:很快地。

  4.辄:就,总是。

  5.诠(quán)次:选择和编次。

  6.聊:姑且。故人:老朋友。书:抄写。

  7.尔:“而已”的合音,罢了。

  8.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9.邵生:邵*,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

  10.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

  11.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12.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13.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

  14.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15.“九十”句:《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16.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

  17.道丧:道德沦丧。道指做人的道理,向:将*。惜其情:吝惜陶渊明的感情,即只顾个人私欲。

  18.世间名:指世俗间的虚名。

  19.“所以”二句:所以重视自身,难道不是在一生之内?言外之意是,自苦其身而追求身后的空名又有何用!

  20.复能几:又能有多久。几,几何,几多时。倏:迅速,极快。

  21.鼎鼎:扰扰攘攘的样子,形容为名利而奔走忙碌之态。此:指“世间名”。

  22.栖栖:心神不安的样子。

  23.定止:固定的栖息处。止,居留。

  24.厉响:谓鸣声激越。依依:依恋不舍的样子。

  25.值:遇。敛翩:收起翅膀,即停飞。

  26.劲风:指强劲的寒风。

  27.已:既。违:违弃,分离。

  28.结庐:构筑房屋。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29.尔:这样。

  30.见(xiàn):同“现”,出现,显露。

  31.日夕:傍晚。相与﹕相伴。

  32.真意:从大自然里领会到的人生真谛。

  33.行止:行为举止。端:种,类。

  34.苟:如果。相形:互相比较。雷同:人云亦云,相同。毁誉:诋毁与称誉。

  35.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达士:贤达之人。尔:那样。

  36.咄(duō)咄:惊怪声。俗中愚:世俗中的愚蠢者。黄绮:夏黄公与绮里,代指“商山四皓”。

  37.裛(yì):通“浥”,沾湿。掇(duō):采摘。英:花。

  38.泛:浮。意即以菊花泡酒中。此:指菊花。忘忧物:指酒。远:这里作动词,使远。遗世情:遗弃世俗的情怀,即隐居。

  39.壶自倾:谓由酒壶中再往杯中注酒。

  40.群动:各类活动的生物。息:歇息,止息。趋:归向。

  41.啸傲:谓言动自在,无拘无束。轩:窗。得此生:指得到人生之真意,即悠闲适意的生活。

  42.没:掩没。

  43.凝霜:犹严霜。殄(tiān):灭绝,绝尽。异类:指除松以外的其它草木。卓然:高高挺立的样子。见:同“现”,显露。

  44.连林:树木相连成林。众乃奇:大家才感到惊奇。乃,才。

  45.壶:指酒壶。柯:树枝。远望时复为:即“时复为远望”的倒装句。意思是还时时向远处眺望。

  46.何事:为什么。绁(xiè):拴,捆绑。尘羁:尘世的羁绊。犹言“尘网”。

  47.倒裳(cháng):倒着衣服,忙着迎客,还不及穿好衣服。

  48.好怀:好心肠。

  49.乖:违背。

  50.褴(lán)缕:无缘饰的破旧短单衣,泛指破烂的衣服。

  51.尚同:同流合污。汩(gǔ):搅混。

  52.禀气:天赋的气性。

  53.纡(yū)辔(pèi):拉着车倒回去。

  54.讵(jù):岂。

  55.远游:指宦游于远地。东海隅(yú):东海附*。这里当指曲阿,在今江苏省丹阳县。

  56.迥(jiōng):远。“风波”句:因遇风浪而被阻于中途。涂,同“途”。

  57.然:如此,这样。为饥所驱:被饥饿所驱使。

  58.倾身:竭尽全身力气;全力以赴。营:谋求。少许:一点点。

  59.非名计:不是求取名誉的良策。息驾:停止车驾,指弃官。

  60.颜生:即颜回,字子渊,春秋时鲁国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称为仁:被称为仁者;以仁德而著称。《论语·雍也》:“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孔子家语》:“回之德行著名,孔子称其仁焉。”荣公:即荣启期,春秋时隐士。有道:指荣启期能安贫自乐。

  61.屡空:指颜回生活贫困,食用经常空乏。

  62.枯槁:本指草木枯萎,这里指贫困憔悴。

  63.称(chèn)心:恰合心愿。固:必。

  64.客:用人生如寄、似过客之意,代指短暂的人生。

  65.裸葬:**埋葬。恶:不好。意表:言意之外的真意,即杨王孙所说的“以反吾真”的“真”。

  66.长公:张挚,字长公,西**,曾“官至大夫,免。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史记·张释之列传》)。壮节:壮烈的气节。失时:指失去了从政的时机。

  67.杜门:谓闭门不出。杜,堵塞,断绝。

  68.仲理:指东汉杨伦。高风;高尚的品格、操守。兹:此,这里。

  69.往:去。指出仕。已:止,停。指辞官归隐。狐疑:犹豫不决。

  70.去去:这里有“且罢”、“罢了”的意思。曹植《杂诗·转蓬离本根》:“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奚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奚,何。

  71.摆落:摆脱。悠悠谈:指世俗妄议是非的悠谬之谈。余所之:我所去的地方,指隐居。之,往,到。

  72.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邈异境:境界截然不同。

  73.领:领会,理解。

  74.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兀(wù)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ā):比较,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75.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

  76.故人:老朋友。挈(qiè)壶:提壶。壶指酒壶。相与至:结伴而来。

  77.班荆:铺荆于地。荆,落叶灌木。这里指荆棘杂草。

  78.行次:指斟酒、饮酒的先后次序。

  79.“不觉”二句:在醉意中连自我的存在都忘记了,至于身外之物又有什么可值得珍贵的呢?

  80.悠悠:这里形容醉后精神恍惚的样子。迷所留:谓沉缅留恋于酒。深味:深刻的意味。这里主要是指托醉可以忘却世俗,消忧免祸。

  81.乏人工:缺少劳力帮手。

  82.班班:显明的样子。《后汉书·赵壹传》:“余畏禁不敢班班显言。”

  83.悠:久远。少至百:很少活到百岁。

  84.委穷达:犹“委命”。委,听任。穷达,指穷达之命。素抱:*索的怀抱,即夙志。

  85.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86.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87.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88.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89.“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90.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yì):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91.薰:香气。脱然:轻快的样子。萧艾:指杂草。

  92.行行:走着不停。失故路:指出仕。失,迷失。故路,旧路,指隐居守节。任道:顺应自然之道。

  93.“鸟尽”句:《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蜚(飞)鸟尽,良弓藏。”比喻统治者于功成后废弃或杀害给陶渊明出过力的人。

  94.子云:扬雄,字子云,西汉学者。嗜(shì):喜欢,爱好。

  95.时:常常。赖:依赖,依靠。好(hào)事人:本指喜欢多事的人,这里指勤学好问之人。载醪(láo):带着酒。祛所惑:解除疑惑问题。《汉书·扬雄传》说扬雄“家素贫,耆(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96.是谘(zī):凡是所询问的。无不塞:无不得到满意的答复。塞,充实,充满。

  97.伐国:《汉书·董仲舒传》:“闻昔者鲁公问柳下惠:‘吾欲伐齐,如何?’柳下惠曰:‘不可。’归而有忧色,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此言何为至于我哉!’”渊明用此典故代指国家的政治之事。

  98.用其心:谓谨慎小心,仔细考虑。失:过失,失误。显默:显达与寂寞,指出仕与归隐。

  99.畴昔:往昔,过去。

  100.投耒:放下农具。这里指放弃农耕的生活。

  101.将养:休息和调养。不得节:不得法。节,法度。馁(něi):饥饿。固缠己:谓陶渊明无法摆脱。

  102.向立年:将*三十岁。渊明二十九岁始仕为江州祭酒,故曰“向立年”。志意多所耻:指内心为出仕而感到羞耻。志意:指志向心愿。

  103.遂:于是。尽:完全使出,充分表现出来。介然分:耿介的本分。介然,坚固貌。”田里:田园,故居。

  104.冉冉:渐渐。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变化,指时光流逝。亭亭:久远的样子。一纪:十二年。这里指诗人自归田到写作此诗时的十二年。

  105.世路:即世道。廓悠悠:空阔遥远的样子。杨朱:战国时卫人。止:止步不前。

  106.挥金事:《汉书·疏广传》载:汉宣帝时,疏广官至太子太傅、后辞归乡里,将皇帝赐予的黄金每天用来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挥金甚多。恃:依靠,凭借。这里有慰籍之意。

  107.羲农:指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去:离开。真:指真淳的社会风尚。

  108.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鲁中叟:鲁国的老人,指孔子。弥缝:弥补,补救行事的闭失。

  109.“凤鸟”句:凤鸟即凤凰。古人认为凤凰是祥瑞之鸟,如果凤凰出现,就预示将出现太*盛世。《论语·子罕》:“凤鸟不至,河图不出,吾已矣夫!”“礼乐”句: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后经孔于的补救整理,“礼乐自此可得而述”,才又得以复兴。

  110.洙泗:二水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县北。孔子曾在那里教授弟子。辍(chuò):中止,停止。微响:犹微言,指精微要妙之言。《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没而微言绝”。漂流:形容时光的流逝。逮(dài):至,到。狂秦:狂暴的秦朝。

  111.“诗书”二句:指秦始皇焚书事。

  112.区区:少,为数不多。诸老翁:指西汉初年传授经学的饱学长者,如伏生、申培、辕固生、韩婴等人。为事:指传授经学之事。

  113.绝世:指汉代灭亡。六籍:指六经。亲:亲*。

  114.驰车走:指追逐名利之徒奔走不息。走:奔跑。“不见”句:指没有像孔子那样为探求治世之道而奔走的人。

  115.快饮:痛饮,畅饮。头上巾:这里特指作者所戴的漉酒巾。

  116.多谬误:谓以上所说,多有错误不当之处。这实际上是反语,为愤激之言。

  作品译文

  我家居无事且少欢笑,加之秋夜已越来越长,偶尔有好酒,便没有一晚不喝。对着自己的影子独自干杯,瞬间又醉了。酒醉之后,总要挥毫题写几句以自娱。于是,诗句渐渐增多,所写之辞没有加以选择,也无章法次序。姑且请旧友帮忙誊写并稍加编排,以此供欢笑罢了。

  其一

  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其二

  据说积善有善报,夷叔饿死在西山。善恶如果不报应,为何还要立空言!荣公九十绳为带,饥寒更甚于壮年。不靠固穷守高节,声名百世怎流传。

  其三

  儒道衰微*千载,人人自私吝其情。有酒居然不肯饮,只顾世俗虚浮名。所以珍贵我自身,难道不是为此生?一生又能有多久,快似闪电令心惊。忙碌一生为名利,如此怎能有所成!

  其四

  栖遑焦虑失群鸟,日暮依然独自飞。徘徊犹豫无定巢,夜夜哀鸣声渐悲。长鸣思慕清远境,飞去飞来情恋依。因遇孤独一青松,收起翅膀来依归。寒风强劲树木调,繁茂青松独不衰。既然得此寄身处,永远相依不违弃。

  其五

  住宅盖在人世间,清静却无车马喧。问我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显偏。自顾采菊东篱下,悠然无意见南山。山间雾气夕阳好,飞鸟结伴把巢还。此中当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其六

  行为举止千万种,谁是谁非无人晓。是非如果相比较,毁誉皆同坏与好。夏商周未多此事,贤士不曾随风倒。世俗愚者莫惊叹,且隐商山随四皓。

  其七

  秋菊花盛正鲜艳,含露润泽采花英。菊泡酒中味更美,避俗之情更深浓。一挥而尽杯中酒,再执酒壶注杯中。日落众生皆息止,归鸟向林欢快鸣。纵情欢歌东窗下,姑且逍遥度此生。

  其八

  青松生长在东园,众草杂树掩其姿。严霜摧调众草树,孤松挺立扬高枝。木连成林人不觉,后调独秀众惊奇。酒壶挂在寒树枝,时时远眺心神怡。人生如梦恍惚间,何必束缚在尘世!

  其九

  清早就听敲门声,不及整衣去开门。请问来者是何人?善良老农怀好心。携酒远道来问候,怪我与世相离分。破衣烂衫茅屋下,不值先生寄贵身。举世同流以为贵,愿君随俗莫认真。深深感谢父老言,无奈天生不合群。仕途做官诚可学,违背初衷是迷心。姑且一同欢饮酒,决不返车往回奔!

  其十

  往昔出仕远行役,直到遥遥东海边。道路漫长无尽头,途中风浪时阻拦。谁使我来作远游?似为饥饿所驱遣。竭尽全力谋一饱,稍有即足用不完。恐怕此行毁名誉,弃官归隐心悠闲。

  其十一

  人称颜回是仁者,又说荣公有道心。颜回穷困且短命,荣公挨饿至终身。虽然留下身后名,一生憔悴甚清贫。人死之后无所知,称心生前当自任。短暂人生虽保养,身死荣名皆不存。裸葬又有何不好?返归自然才是真。

  其十二

  张挚一度入仕途,壮烈气节不入俗。决意闭门与世绝,终身隐遁不再出。杨伦归去大泽中,高尚节操在此处。既一为官便当止,隐去何需再犹豫?罢了尚有何话说!世俗欺我已很久。摆脱世上荒谬论,请随我归去隐居。

  其十三

  两人常常在一起,志趣心境不同类。一人每天独昏醉,一人清醒常年岁。醒者醉者相视笑,对话互相不领会。浅陋拘泥多愚蠢,自然放纵较聪慧。转告正在畅饮者,日落秉烛当欢醉。

  其十四

  老友赏识我志趣,相约携酒到一起。荆柴铺地松下坐,酒过数巡已酣醉。父老相杂乱言语,行杯饮酒失次第。不觉世上有我在,身外之物何足贵?神志恍惚在酒中,酒中自有深意味。

  其十五

  贫居无奈缺人力,灌木丛生住宅荒。但见翱翔飞鸟在,无人来往甚凄凉。无穷宇宙多久远,人世难活百岁长。岁月相催人渐老,已白鬓发似秋霜。我如不是任穷达,违背夙怀才悲伤。

  其十六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其十七

  幽兰生长在前庭,含香等待沐清风。清风轻快**至,杂草香兰自分明。前行迷失我旧途,顺应自然或可通。既然醒悟应归去,当心鸟尽弃良弓。

  其十八

  杨雄生来好酒,家贫不能常得,只能依靠那些喜好追求古事的人,带着酒肴向陶渊明请教释惑,才能有酒喝。陶渊明有酒就饮尽,有疑难问题都能解答。当然,你问陶渊明攻伐别国的计谋,陶渊明不肯说。因为仁者考虑问题郑重认真,当言则言,不当言则不言。

  其十九

  昔日苦于长饥饿,抛开农具去为官。休息调养不得法,饥饿严寒将我缠。那时年*三十岁,内心为之甚羞惭。坚贞气节当保全,归去终老在田园。日月运转光阴逝,归来己整十二年。世道空旷且辽远,杨朱临歧哭不前。家贫虽无挥金乐,浊酒足慰我心田。

  其二十

  伏羲神农已遥远,世间少有人朴真。鲁国孔子心急切,补救阙失使其淳。虽未遇得太*世,恢复礼乐面貌新。礼乐之乡微言绝,日月迁延至于秦。诗书典籍有何罪?顿时被焚成灰尘。汉初几位老儒生,传授经学很殷勤。汉代灭亡至于今,无人再与六经亲。世人奔走为名利,治世之道无问津。如若不将酒痛饮,空负头上漉巾。但恨此言多谬误,望君愿谅醉乡人。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05年),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年)说、元兴三年甲辰(404年)说、义熙十年甲寅(414年)说、义熙二年丙午(406年)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年)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年)说。

  作品鉴赏

  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虽冠以“饮酒”之名,却纳入了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

  一、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这类诗篇在《饮酒》诗中约占半数。这个事实雄辩地说明,陶渊明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脱略世故、超然物外,忘情于现实。《饮酒》诗的第一首,就抒发了他对动荡不安、变幻莫测的政局的无限感慨。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达人解共会,逝将不复疑。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从表面工看,诗人是在感叹时序的变迁推移、人事的荣枯浮沉,骨子里却反映了他对时局的关切和隐忧,梁昭明太子萧统在《陶渊明集·序》里说“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这是很有见地的。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他是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在他生活的那段时间里,东京司马氏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此起彼伏,从来没有停息过。这时,以镇压农民起义、*定内乱起家的新军阀刘裕,独揽东晋的军政大权,正虎耽耽地欲代晋自立。在晋宋易代前夕,陶渊明思绪万千,感慨极多,但又无力改变这充满刀光剑影的局势,于是,只好以酒消愁了,“忽与一筋酒,日夕欢相持”。在《饮酒》诗中,陶渊明不仅对时局表示了自己的忧虑和关切,社会现实的昏暗、道德风气的败坏,也使诗人感到愤慨不安这些也就成了他在诗中一再遣责的对象。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第二首“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善恶苟不报,何事空立言。”他埋怨社会的善恶不报、赏罚不明。第六首的“雷共同誉毁”、第七首的“众草没其姿”,他指责社会的是非不分、贤愚倒置此外,像第三首的“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第十二首的“世俗之相欺”、第十七首的“鸟尽废良弓”等等,也都是针贬时弊的。他的这种愤世疾俗、猖介不阿的品格是超乎流俗之上的,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疾恶如仇、修身洁行,其思想感情、斗争精神是有共同之处的。这两位诗人虽然所处的时代、阶级地位不同,各自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一个坚持革新政治而为守旧势力所不容,一个不愿与世俗为伍而弃官闲居。但他们不屈服、不妥协的斗争精神和高洁的人格却是一致的,也是一脉相承的。在陶集中,陶渊明虽然很少提到屈原的名字,但他受到屈原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十分深刻的。这不仅表现在对待现实生活的态度上,还表现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与其说陶诗“其源出于应豫”,倒不如说在某些方面较多地得力于《楚辞》,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在《饮酒》诗第十二首中,陶渊明更集中地批判了那些趋炎附势、名利熏心的封建士大夫文人。“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汲汲鲁中史,弥缝使其淳。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侏泅辍微响,漂流逮狂秦。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区区诸老翁,为事减殷勤。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驱车走,不见所问津。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诗人感叹羲农时代那种淳朴自然的社会风气已一去不复返,赞美为使社会归朴返淳而*不暇暖的孔子,以及为六经而勤奋讲学的汉儒伏生、田生等人,同时也痛斥了现实社会中的无行文人,他们置儒学于不顾,都在贪婪音进、依附新贵,再也没有一个像孔子那样问津的人了。结尾四句突然说起饮酒,以掩饰自己内心的苦闷和愤满情绪。对于那些无耻文人,诗人是深深厌恶的,但他又不得不表面上与之应酬。在第十三首诗里,就表现了这样一种矛盾情况,诗人尽管与那些人同*饮酒,但由于思想志趣不同,常常是貌合神离、话不投机。他们自称为“醒”者,陶渊明也就以“醉”者的姿态出现,作醉人醉语,给对方来一个“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醉”者和“醒”者是这样的不协调,显得十分幽默风趣、滑稽可笑。“世人言醉时是醒时语”,真正的醒者,不是那些自称为“醒”者的人,而是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何偿有丝毫醉意他头脑清醒,关注社会现实,只不过是用“醉”眼看世界罢了。

  二、表现诗人高洁坚贞的人格和操守。这类诗多般运用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如第八首:“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在中国古代诗文里,自孔子的“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这句至理名言问世后,青松多被用来象征高尚的品格和气节,相沿成*,至今未复。陶渊明继承了这一传统表现手法,也常常在其诗文中以青松自比。如《和郭主簿二首》中的“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归去来辞》中的“抚孤松而盘桓”等。上面引的这首诗也是这样。诗的前四句正是诗人自我形象的真实写照。它那不畏严寒,卓然屹立的形象正是诗人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的写照。钟嵘在评论陶渊明诗歌创作时说“每观其文,想其人德。”此外,陶渊明还以幽兰自喻,第十七首中有这样的句子“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他要像幽兰一样自始至终保持芳洁的品质,决不像萧艾那样见风使舵、随波逐梳。在这里幽兰和萧艾对举,与前首诗青松和众草同提一样,是含有批判在森严的门阀制度统治下埋没人才、颠倒是非的黑暗现实这个意思在内的。虽然这种批判的意义不像鲍照《拟行路难》中的一些诗歌那样慷慨陈词、悲愤激切,’但它毕竟还是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里不少正直文人怀才不遇、饮恨终生的艰难处境。

  三、表现诗人归隐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决心。怎样才能保持高尚坚贞的品格,做到出污泥而不染呢?在陶渊明看来,只有远离官场、归隐田园,才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在《饮酒》诗中,有不少诗篇是反映他这种思想状况的。首先,诗人认真而又痛苦地回忆了他所走过来的人生道路。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仁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第十六首)“畴昔苦长饥,投来去学仕。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是时向立年,志竟多所耻。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冉冉星气流,亭亭复纪。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第十九首)诗人在青少年时代,是一个朝气蓬勃,尊奉六经、胸怀济世大志的人。在宦海里几经周旋以后,他的理想破灭了。这使他很痛苦,但又不愿逐流世俗,于是“终使归田里”,走上了辞官归隐的道路。所谓“志竟多所耻”、“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是针对当时黑暗、混浊的社会现实而发的,也透露了他“逃禄归耕”的部分真实原因。

  其次,在归田后,陶渊明不仅要排除社会舆论的袭击,而且还要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陶渊明的弃官归田,为囿于世俗之见的人所不理解,曾招来不少非议和讥笑。他在《祭从弟敬远文》里就谈到了这点:“余尝学仕,缠绵人事,流浪无成,惧负素志,敛策归来,尔知我意。常愿携手,置彼众议。”面对着来自世俗的非议和讥笑,诗人的态度是“置彼众议”,走自己认定的路。在《饮酒》诗里,他不仅愤怒地指出“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而且表示要“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陶渊明这种置非议和讥笑于度外,毅然“息驾归闲居”,并且要一直隐居下去的思想和行为,是需要有点勇气和胆识的。关于这个时期的生活,诗人是这样描写的:“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踪。”(第十五首)由于家境清贫,人手缺乏,自己的住宅也呈现出一片荒芜冷落的景象。这种贫困的生活在第十六首中写得更具体,更形象:“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弊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没有饱经饥寒煎熬的人,是无法写出这样的语言来的。陶渊明不愧为生活中的强者,贫穷窘困不但没有把他压垮,反而把他磨炼得更加坚强。“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一些好心人出于对诗人的关心,也曾劝他出仕,他拒绝了。“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子为谁软,田父有好怀。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玄监缕茅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愿君泊其泥。深感父老言,察气寡所谐。纤髻诚可学,违己诅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诗中的“田父”,可能实有其人,也可能是诗人假托以寄意。对“田父”的好心,陶渊明是感激的。但要他出仕,诗人是不能接受的。

  再次,陶渊明不肯与世俗共浮沉,而要固守穷节,这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持他呢?通观《陶渊明集》,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而其中的一点,就是从历代高隐先贤那里获得了精神力量。这一点很重要,不容忽视。他在《饮酒》诗中之所以反复提到商山四浩、伯夷叔齐、孔子颜回、荣启期以及汉朝的杨一伦、张挚等,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在上述人物里,有的是著名的隐士,有的是儒学的始祖,有的是安贫乐道的典范。他们都是陶渊明衷心景仰崇拜的人物。有时,诗人为他们钓高风亮节大唱赞歌:“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第十二首)有时诗人又为他们的坎坷际遇大鸣不*:“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屡宫不获年,长饥至于老。”(第十一首)陶渊明抬出历史上的亡灵,除了赞美膜拜之外,是另有深意的。赞美他们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的充分肯定,就是“觉今是而昨非”这一思想认识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同情他们,是为了抒发他壮志不酬,终身坎坷的不*之气,是他长期郁积在胸的怨愤情绪的自然流露。这种情况倘若证之以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就更清楚了。比如写于比《饮酒》诗稍后两三年的《咏贫士》七首。在这组诗里,第一、二首纯属自咏,他把自己比喻为无所傍依、不见“余晖”的孤云,借以抒发他那闲居田园,孤独苦闷的情怀。此下五首分咏六位贫士,歌颂他们贫贱志不移的高尚气节。对此,邱嘉穗曾作了颇为精辟的论述,他说“余尝玩公此下数诗,皆不过借古人事作一影子说起,便为设身处地,以自己身分准见古人心事,使人读之若咏古人,又若咏自己,不可得分,此盖于叙事后,以议论行之,不必沽沽故实也。”自咏与分咏并列,又总归在《咏贫士》诗题下,并且还“以自己身分推见古人心事”,很明显,陶渊明‘咏古人”,实在也就是“咏自己”总之诗人从这些高隐先贤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得到了安慰、寄托,获得了鼓舞自己归贻到底,决不半途而废的精神力量。“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这就是他的结论。

  四、反映诗人闲居的田园生活情趣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在《饮酒》诗中,陶渊明多处表现了他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最典型的当首推第五首:“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又忘言。”这是一首历来为人称道,看法又有分歧的诗。从艺术上看,它以质朴、*淡的语言,神韵飞动的气势,描绘出一种以情为主、融情于景的深远意境。在诗人的笔下,大自然充满盎然生机,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满足。从思想内容看,它十分鲜明地表现了陶渊明归隐田园采菊赏景的生活情趣,以及在大自然的启迪下所领悟到的人生真意。在艺术上大家的看法是统一的,分岐点主要表现在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上。历代陶渊明论者,他们往往根据“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和陶集中其它几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认为陶渊明“浑身静穆”、“悠然自得”,并进而得出他是一位超然尘世的“田园诗人”或“隐逸诗人”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一结论之不符合实际情况,首先就在于它对陶渊明的作品缺乏历史的、全面的考察。无可讳言,在陶渊明的身上,在他的创作中,的确有“静穆”、“悠然”的一面,闲居田园的生活情趣也时有表现。这也是不足为怪的,因为他毕竟既不是“庐山底下一位赤贫的农民”,也不是“农民诗人”,而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归田后,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农事劳动,有较多的机会接*下层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生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思想上的距离也较前有了缩短,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胎换骨,始终还是封建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作为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陶渊明,在其作品里表现出一些心闲意远的思想志趣,也是可以理解的。正如中国文学发展史任何一位著名的作家、诗人一样,他们的思想,他们的作品,积极的和消极的东西常常是并存的。陶渊明当然也是如此。不能因为他有消极的一面,就全盘否定。其实陶渊明的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志趣,终究是非本质、非主流的,本质的、主流的东西则是他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批判,对理想的追求和人生的艰苦探索,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纯洁友情的歌颂,是对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坚持归隐的决心和高尚人格的赞美。而他的农事诗则更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艰难处境,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内容,是陶渊明作品中本质的、主流的东西。

  其次,这一结论也不完全符合这首《饮酒》诗的实际情况。苏轼说:“渊明意不在诗,诗以寄其意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本自采菊,无意望山。适举首而见之,故悠然忘情,趣闲而累远。此未可于文字、语句间求之。”这段话给这首诗作了很好的注脚。陶渊明在采菊之际,心本闲。偶见南山薄暮之景,景与意会,情与景融,便悠然忘情,神游物外。不过,这种悠然的心境也仅仅是他瞬间的思想活动,是不可能持续很久的。它在陶集中并不多见,在《饮酒》诗中,严格地说也只有这么一首。就是在这一瞬间的悠然之中,诗人还提到了“车马喧”。这说明尘世的喧扰、纷乱尚未从诗人的思想中排除净尽,还在不断地敲击着他的心扉,使他不得宁静,以致常常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而且这悠然心境的获得,正是他摆脱尘世的羁绊、弃官闲居的结果。总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这首诗,表现了他归隐田园的生活情趣,有“静穆”“悠然”的一面,但于尘世亦未能忘情和冷漠。看到前者而否定后者,固然是错误的;而看到后者而忽视前者,同样是不正确的。“对于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哨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陶渊明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了这种时代流行“病”的传染,而在其创作中表现出一些不健康的,甚至消极颓废的思想情绪。在《饮酒》诗中,他感叹人生短暂:“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第三首)“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第十五首)人有生死,这是自然界的规律。陶渊明是重生不惧死的,他倒比较达观,这从他的《拟挽歌辞三首》可以看出。对于生,他是重视的,他认为人生的短促,如白驹之过隙,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哀怨忧伤。既然人生是这样的短促,一纵即逝,那么怎样才能使这有限的人生得以延续或者变得充实而有价值呢?他是不相信炼丹修仙那一套的,“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在陶渊明看来,只有及时行乐,才能弥补人生短促的不足。他讥笑那些名利场中的人,“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名是身后物,陶渊明是不介意的,要紧的是“称心”,只要能“称心”,即使生前枯槁,死后裸葬也没关系。当然,他所说的“称心”的内涵是多方面的,及时行乐是其主要的一面。·陶渊明的这种消极颓废的思想,对后世影响颇大,是《饮酒》诗中与民主性的精华并存的封建性糟粕,并且这种精华与糟粕有时又处于交织状态,积极的成分里蕴藏着消极的因素,消极的思想也流露出可取的东西。

  前面把这组诗的思想内容分成四个方面,那是为了行文的方便,事实上要复杂得多。因此在探讨《饮酒》诗的思想内容时,应该持审慎的态度,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有这样一个现象:诗和酒有着密切的关系。自有诗以来,酒便踏进了诗歌领域,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关系更见密切。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已经有了群饮失仪的生动描写。在《楚辞》里,也有以酒娱神的精彩场面。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酒在诗中的比重加大了,饮酒成了人们抒发感慨、排忧遣闷的方式或手段,出现了像阮籍、陶渊明这样一些饮酒诗人。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素以豪饮名世,被人们称之为“酒仙”,给后人留下了斗酒诗百篇的佳话,其名篇之多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其他诗人也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饮酒诗篇。宋以后,以酒入诗者虽然不乏其人,但盛况终不如以前,而在作为诗的重要形式的词里,却大有起色。这大约跟“诗言志,词抒情”的传统观念有关,像饮酒之类的生活小事,是不能入诗的。否则就要受到批评,被认为是“以词为诗”,这样以来,也只好让位于词了。

  综上可知,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诗和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以酒入诗者中,陶渊明是位突出的人物。他一生写了许多饮酒诗。可以这样说,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据统计,在他现存的一百四十二篇诗文中,说到饮酒的共有五十六篇,约占其全部作品的百分之四十。他的《饮酒》诗,包括诗前小序、说到饮酒的也有十首。饮酒诗在陶集中的确不算少了,即使不能说是绝后的也应该是空前的。前人说“渊明之诗,篇篇有酒”。白居易也说陶渊明的诗“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这些话虽然不免有夸大失实,甚至曲解的地方,但他们毕竟看到了陶集中有大量饮酒诗这个基本事实。陶渊明的好友颜延之写的《陶徵士诔》也说他“性乐酒得”。《宋书》本传对陶渊明好饮的传闻趣事,有尤为详尽的记载。萧统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文字略有出入,意思却是一致的。陶渊明对自己的嗜酒,也是直认不讳的。他在自传性质的《五柳先生传》里,就曾经这样说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在《归去来辞·序》里也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在谋求差使时,酒也成了他首先想到的一个方面。《饮酒》诗前的小序又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可见酒在他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伴随着诗人度过了不同寻常的岁月。陶渊明似乎也意识到了酗酒的危害性,曾决定戒酒。大约终因决心不大而毫无成效,只得作罢。陶渊明何以嗜酒成癖呢?这固然跟他的个人爱好以及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生短促、及时行乐的消极颓废思想有直接的关系,但如果仅仅是这样,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他尽可以大饮特饮,就不必在《饮酒》诗中闪灼其辞、欲言又止。这里面一定有难言之隐。要揭开这个秘密,首先必须从他所处的时代去考察。鲁迅说:“陶潜之在晋末,是和孔融于汉末与摇康于魏末略同,又是将*易代的时候。”在这晋宋易代之际,政治形势是更加险恶了,刘裕为篡夺帝位在加紧实行高压政策,以清除异己,壮大自己的力量。据《通鉴》记载,晋安帝义熙八年,刘裕矫诏杀死充州刺史刘藩、尚书左仆射谢混,又引兵袭荆州,刘毅兵败自缢而死。次年,又杀诸葛长民及弟黎民、幼民以及从弟秀之。义熙十一年,率兵攻伐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司马休之兵败而降后秦。面对着这腥风血雨的现实,陶渊明感到惶惑恐惧,这正如他后来在《感士不遇赋》里所说的那样“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彼达人之善觉,乃逃禄而归耕,山疑疑而怀影,川汪汪而藏声”。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杀身之祸。竹林七贤中的嵇康,就成了改朝换代的牺牲品。历史的教训陶渊明是记忆犹新的。怎样才能全身远祸,这不能不成为他考虑的一个主要间题。弃官归田,是他早已迈出的第一步,但是光凭这一点,陶渊明也知道,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谨小慎微,守口如瓶,不减否朝政人事。当然,也应该看到,陶渊明的隐居田园并非仅仅是为了全身远祸,还是有他的积极意义的,但也不能完全排除诗人的这种动机。然而,作为一个正直的诗人,在社会的种种不*和邪恶现象的面前,是不能视而不见、置若周闻的。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复杂了,一方面他要全身远祸,另一方面他又不能于世事无动于衷,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陶渊明从阮籍醉酒避祸的这些事实得到启迪,于是便借饮酒和饮酒诗的形式来抒发感慨,表示自己对现实的态度,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即便说错了,那也只是酒后失言,可以求得别人的谅解。这就是陶渊明嗜酒、大量写饮酒诗的主要原因。

  叶梦得说“晋人多言饮酒,有至沉醉者,此未必意真于酒。盖时方艰难,人各惧祸,惟托于醉,可以粗远世故”,萧统也说“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这是深中肯綮的。陶渊明避免世俗祸患的心理,在陶集中是时有表露的,在《饮酒二十首》里,也是很明显的,而且用心颇为良苦。诗前小序中有这样几句话“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意思是说,写诗的时间是在酒醉后,写诗的目的是为“自娱”,且博故人“欢笑”,并无其它用意。这里,诗人首先就亮出“醉”的幌子,为掩护自己退却作好准备。此外,小序中还有所谓“辞无诠次”之说,这也是障眼法,是诗人采取的又一保安措施。既然是“辞无诠次”,那就意味着根本不存在什么事后润饰整理的问题了,一切保持着它们的原貌,这样,也就更减少了一层危险。事实上,《饮酒》诗决非杂乱无章、“辞无诠次”,它是经过诗人精心筛选、编次的,是一个有首有尾、内容复杂的艺术整体。吴落说:“《饮酒二十首》,起曰‘日夕欢相持’,结曰’君当恕醉人’,遥作章法。”“遥作章法”,就是首尾照应,结构完整的意思,这决不是酒后杂咏,逐次积累而一听其自然所能办得到的。反映这种心理最明显的,莫过于《饮酒》诗的第十八首:“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醛祛所惑。筋来为之尽,是诸无不塞,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子云是汉朝著名辞赋家杨雄的字,他无意仕进,自甘淡泊,埋头著述他曾写了《解嘲》一文,流露出对腐败朝政的某些不满情绪,同时表明自己“默默者存”、“自守者全”的处世态度。陶渊明以杨雄自况,是完全切合他此时此刻的心境的。诗人在和“好事人”饮酒时,有问必答,答必祛惑,可是并未因此而放松其戒备之心。一旦话题涉及到像“伐国”这类敏感的政治问题时,他立即襟若寒蝉、如履薄冰,而“不肯言”了。可见险恶的政治环境在这位正直诗人的心灵上投下了多么浓厚的阴影。陶渊明之所以嗜酒,还在于他把饮酒作为解决思想矛盾、求得安慰超脱的灵丹妙药,而大量写饮酒诗,则是他这一无可奈何的心情在其创作上的反映,是他赋闲田园后的生活实录。

  通过这些饮酒诗,后人可以清楚地把握到诗人的思想脉膊。陶渊明的一生,是矛盾痛苦的一生。壮志末酬的苦闷,岁月虚掷的感慨,时局多变的惶惑,劳苦生活的煎熬,无时不在折磨着诗人。他不甘寂寞,但又看不到出路。他想尽情地发泄内心的孤愤,却又顾虑重重。于是,他借酒消愁,以期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把自己从矛盾痛苦中解脱出来。在《饮酒》诗中,有好几首把饮酒活动安排在诗的结句,这是值得深思的,它表明诗人是在情绪最激动,矛盾斗争最尖锐,思想最痛苦的时候陡然关住感情的闸门,而转入饮酒的,并企图凭借酒的力量来调整一下情绪,缓和一下矛盾,减轻一点痛苦。在醉意朦胧中,他似乎又恢复了常态,变得超然旷达起来。这是什么样的超然旷达呢?如果透过覆盖在它表面的轻纱薄雾,看到的却是难言的苦痛、无声的挣扎。因此,可以断言,陶渊明喝的决不是什么开心畅怀之酒,而是一杯杯难以下喉的苦酒,是心灵的麻醉剂。喝这样的酒,与其说是寻欢作乐求得超脱,倒不如说是陷入更加痛苦的深渊,这正是陶渊明的悲剧所在。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朝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公元393年(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公元405年(晋安帝义熙元年)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公元406年(义熙二年)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3)

——饮酒原文翻译及赏析 (菁华6篇)

  魏晋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译文

  自小不同人交往,一心爱好在六经。

  行年渐至四十岁,长久隐居无所成。

  最终抱定固穷节,饱受饥饿与冷。

  屋风凄厉,荒草掩没前院庭。

  披衣坐守漫长夜,盼望晨鸡叫天明。

  没有知音在身边,向谁倾诉我衷情。

  注释

  罕人事:很少有世俗上的交往。游好:游心,爱好。六经:六种儒家经典,指《诗》、《书》、《易》、《礼》、《乐》、《春秋》。这里泛指古代的经籍。

  行行:不停地走,比喻时光流逝。向:接*。不惑:指四十岁。淹留:久留,指隐退无成:指在功名事业上无所成就。

  竟:最终。抱:持,坚持。固穷节:穷困时固守节操,意即宁可穷困而不改其志。饱:饱经,饱受。更:经历。

  弊庐:破旧的房屋。交:接。悲风:凄厉的风。没:掩没,覆盖。庭:庭院。

  “披褐”二句:表现寒夜饥寒交迫的窘状,即《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中所说“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之意。

  孟公:东汉刘龚,字孟公。皇甫谧《高士传》载:“张仲蔚,*陵人。好诗赋,常居贫素,所处蓬蒿没人。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陶渊明在这里是以张仲蔚自比,但是慨叹陶渊明却没有刘龚那样的知音。翳(yì):遮蔽,隐没。此处有“郁闷”之意。

  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

  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

  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蜡烟轻。

  清琴醉眼泪泓泓。

  古诗简介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宝库中一颗散发出异彩的明珠。

  翻译/译文

  秦王骑着猛虎般的骏马,巡游八方,武士们的宝剑照射得天空一片碧光。

  命令羲和敲着太阳开道,发出玻璃声响,劫火的余灰已经散尽,国家太*呈祥。

  大壶的龙头倾泻着美酒,请来了酒星,弦架镶金的琵琶夜间弹得枨枨响。

  像落在洞庭湖上的雨点,那是乐人吹笙,秦王酒兴正浓,喝令月亮退行。

  银白色的浮云辉映得整齐的宫殿亮晶晶,宫门上报时的人已经报了一更。

  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

  一群黄衣女郎舞蹈着,高举酒杯祝寿歌颂,仙人形的烛树光芒四射,轻烟濛濛,嫔妃们心满意足,一双双醉眼清泪盈盈。

  注释

  1.秦王:一说指唐德宗李适(kuò),他做太子时被封为雍王,雍州属秦地,故又称秦王,曾以天下兵马元帅的身份*定史朝义,又以关内元帅之职出镇咸阳,防御吐蕃。一说指秦始皇,但篇中并未涉及秦代故事。一说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做皇帝前是秦王。

  2.羲和:传说中为太阳驾车的神。

  3.劫灰:劫是佛经中的历时性概念,指宇宙间包括毁灭和再生的漫长的周期。

  4.龙头:铜铸的龙形酒器。

  5.金槽:镶金的琵琶弦码。枨枨:琵琶声。

  6.雨脚:密集的雨点。

  7.银云:月光照耀下的薄薄的白云朵。

  8.栉栉:云朵层层排列的样子。

  9.瑶殿:瑶是玉石。这里称宫殿为瑶殿,是夸张它的美丽豪华。

  10.宫门掌事:看守宫门的官员。

  11.花楼玉凤:指歌女。

  12.娇狞:形容歌声娇柔而有穿透力。狞字大约是当时的一种赞语,含有不同寻常之类的意思。

  13.海绡:鲛绡纱。《述异记》云出于南海,是海中鲛人所织。红文:海绡上绣的红色花纹。香浅清:清香幽淡的气息。

  14.黄娥跌舞:可能是一种舞蹈。千年觥:举杯祝寿千岁。

  15.仙人烛树:雕刻着神仙的烛台上插有多枝蜡烛,形状似树。

  16.清琴:即青琴,传说中的神女。这里指宫女。泪泓泓:眼泪汪汪,泪眼盈盈。

  赏析/鉴赏

  这首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九十,是李贺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宝库中一颗散发出异彩的明珠。下面是安徽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安徽大学中文系原写作教研室主任朱世英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李贺写诗,题旨多在“笔墨蹊径”之外。他写古人古事,大多用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或借以表达他的郁闷的情怀和隐微的意绪。没有现实意义的咏古之作,在他的集子里是很难找到的。这首诗题为“秦王饮酒”,却“无一语用秦国故事”(王琦《李长吉诗歌汇解》),因而可以判定它写的不是秦始皇。诗共十五句,分成两个部分,前面四句写武功,后面十一句写饮酒,重点放在饮酒上。诗人笔下的.饮酒场面是“恣饮沉湎,歌舞杂沓,不卜昼夜”(姚文燮《昌谷集注》)。诗中的秦王既勇武豪雄,战功显赫,又沉湎于歌舞宴乐,过着腐朽的生活,是一位功与过都比较突出的君主。唐德宗李适正是这样的人。他即位以前,曾以兵马元帅的身分*定史朝义之乱,又以关内元帅的头衔出镇咸阳,抗击吐蕃。即位后,见祸乱已*,国家安泰,便纵情享乐。这首诗是借写秦始皇的恣饮沉湎,隐含对德宗的讽喻之意。

  前四句写秦王的威仪和他的武功,笔墨经济,形象鲜明生动。首句的“骑虎”二字极富表现力。虎为百兽之王,生性凶猛,体态威严,秦王骑着它周游各地,人人望而生畏。这样的词语把抽象的、难于捉摸的“威”变成具体的浮雕般的形象,使之深深地铭刻在读者的脑子里。次句借用“剑光”显示秦王勇武威严的身姿,十分传神,却又如羚羊挂角,香象渡河,无形迹可求。“剑光照天天自碧”,运用夸张手法,开拓了境界,使之与首句中的“游八极”相称。第三句“羲和敲日玻璃声”,注家有的解释为“日月顺行,天下安*之意”;有的说是形容秦王威力大,“直如羲和之可以驱策白日”。羲和,御日车的神。因为秦王剑光照天,天都为之改容,羲和畏惧秦王的剑光,惊惶地“敲日”逃跑了。第四句正面写秦王的武功。由于秦王勇武绝伦,威力无比,战火扑灭了,劫灰荡尽了,四海之内呈现出一片升*的景象。

  天下太*,秦王洋洋得意,不再励精图治,而是沉湎于声歌宴乐之中,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从第五句起都是描写秦王寻欢作乐的笔墨。“龙头泻酒邀酒星”极言酒喝得多。一个“泻”字,写出了酒流如注的样子;一个“邀”字,写出了主人的殷勤。“金槽琵琶夜枨枨”形容乐器精良,声音优美。“洞庭雨脚来吹笙”描述笙的吹奏声飘忽幽冷,绵延不绝。“酒酣喝月使倒行”是神来之笔,有情有景,醉态可掬,气势凌人。这位秦王饮酒作乐,闹了一夜,还不满足。他试图喝月倒行,阻止白昼的到来,以便让他尽情享乐,作无休无止的长夜之饮。这既是显示他的威力,又是揭示他的暴戾恣睢。

  “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五更已过,空中的云彩变白了,天已经亮了,大殿里外通明。掌管内外宫门的人深知秦王的心意,出于讨好,也是出于畏惧,谎报才至一更。过去的本子都作“一更”,清代吕种玉《言鲭》引作“六更”,“六更”似太直,不如“一更”含义丰富深刻,具有讽刺意味。尽管天已大亮,饮宴并未停止,衣香清浅,烛树烟轻,场面仍是那样的豪华绮丽,然而歌女歌声娇弱,舞伎舞步踉跄,妃嫔泪眼泓泓,都早已不堪驱使了。在秦王的威严之下,她们只得强打着精神奉觞上寿。“青琴醉眼泪泓泓”,诗歌以冷语作结,气氛为之一变,显得跌宕生姿,含蓄地表达了惋惜、哀怨、讥诮等等复杂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到余意无穷。

  原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辨 通:辩)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注释

  ①结庐:构筑屋子。人境:人间,人类居住的地方。

  ②无车马喧:没有车马的喧嚣声。

  ③君:作者自谓。尔:如此、这样。这句和下句设为问答之辞,说明心远离尘世,虽处喧嚣之境也如同居住在偏僻之地。

  ④悠然:自得的样子。南山:指庐山。

  ⑤见:(读xiàn)同“现”,出现。

  ⑥日夕:傍晚。相与:相交,结伴。这两句是说傍晚山色秀丽,飞鸟结伴而还。

  ⑦此中:即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即隐居生活。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即“迷途知返”。这句和下句是说此中含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如何用语言表达。意思是既领会到此中的真意,不必说。

  ⑧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辨:辨识。

  把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却没有车马的喧闹。你问我为何能如此,心既远离了尘俗,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的僻静了。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烟云弥漫,夕阳西落,傍晚的景色真好,更有飞鸟,结着伴儿归还。从此时此地的情境中,领略到大自然的真趣,想要说出来,却又觉得它无法也无须明白的说出来。

  赏析:

  作者:佚名

  大致在魏晋以前,以儒家学说为核心,*人一直相信人类和自然界都处于有意志的“天”的支配下。这一种外于而又高于人的个体生命的权威,在东汉未开始遭到强烈的怀疑。于是就迎来了个性觉醒的时代;在文学创作中,相应地有了所谓“人的主题”的兴起。但个性觉醒,既是旧的困境与背谬的结束,又是新的困境与背谬的发现与开始。首先,也是最基本的,就是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永恒的宇宙的对立。诗人们不断发出哀伤的感叹:“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古诗十九首》);“自顾非金石,咄唶令人悲”(曹植《赠白马王彪》);“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阮籍《咏怀诗》)。人们在自然中感受到的,是无限存在对有限人生的压迫。

  但是,即使说困境与背谬注定要伴随人类的全部进程(这是一个存在主义的观念),在不同的阶段上,人还是要寻找不同的解脱方式。哪怕是理念上的或者是诗意上的,人也要发现一种完美的生命形态。所以到东晋末,在玄学的背景中,陶渊明的诗开始表现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这就是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相反地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在他的这《饮酒》第五首之中,表现得最为充分而优美。凭着它那浅显的语言、精微的结构、高远的意境、深蕴的哲理,这首诗几乎成了*诗史上最为人们熟知的一篇。

  全诗的宗旨是归复自然。而归复自然的第一步,是对世俗价值观的否定。自古及今,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大抵是人们所追求的基本对象,也便是社会所公认的价值尺度。尽管庄子早就说过,这一切都是“宾”,即精神主体的对立面(用现代语汇说,就是“异化”),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终究无法摆脱。而陶渊明似乎不同些。他当时刚刚从官场中退隐,深知为了得到这一切,人们必须如何钻营取巧、装腔作势,恬不知耻地丢去一切尊严。他发誓要扔下这些“宾”的东西,回到人的“真”性上来。

  于是有了这首诗的前四句。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车马喧”,意味着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所谓“冠带自相索”。因为陶渊明喜欢诉穷而人们又常常忘记贵胄之家的“穷”与*民的“穷”全不是一回事,这两句诗的意味就被忽视了。实在,陶家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是浔阳最有势力的一族。所以,尽管陶渊明这一支已呈衰落,冷寂到门无车马终究是不寻常的。所以紧接着有一问:你如何能做到这样?而后有答,自然地归结到前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远”是玄学中最常用的概念,指超脱于世俗利害的、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此处的“心远”便是对那争名夺利的世界取隔离与冷漠的态度,自然也就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所居之处由此而变得僻静了。进一步说,“车马喧”不仅是实在的事物,也是象征。它代表着整个为权位、名利翻腾不休的官僚社会。

  这四句*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第一句**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排斥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探询作者在什么地方建立人生的基点,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称为“自然哲学”,它既包含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又深化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的,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直接面对整个自然和字宙而存在。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原来是自然的一部分,是“大化”迁变的表现,只是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投入到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和名利的竞逐中,以至丧失了真性,使得生命充满焦虑和矛盾。所以,完美的生命形态,只有归复自然,才能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出来,诗就变成论文了。所以作者只是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人(题名叫《饮酒》,自然是一位微醺的、飘飘然忘乎形骸的诗人)在自己的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偶然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即陶之居所南面的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按古汉语法则,既可解为“悠然地见到南山”,亦可解为“见到悠然的南山”。所以,这“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在那一刻,似乎有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一起奏出,融为一支轻盈的乐曲。

  另一种版本,“见南山”的“见”字作“望”。最崇拜陶渊明的苏东坡批评说:如果是“望”字,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东坡先生非常聪明,也很懂得喝酒的妙处,他的话说得不错。这里不能作“望”,是因为“望”是有意识的注视,缺乏“悠然”的情味。还可以深一步说:在陶渊明的哲学观中,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存在,所以才能具足而自由;人生之所以有缺损,全在于人有着外在的追求。外在的追求,必然带来得之惊、失之忧,根本上破坏了生命的和谐。所以,在这表现人与自然一体性的形象中,只能用意无所属的“见”,而不能用目有定视的“望”。

  见南山之物有: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一切当然是很美的。但这也不是单纯的景物描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读者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句子:“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卉木繁荣,和风清穆”(《劝农》)等等,不胜枚举。这都是表现自然的运动,因其无意志目的、无外求,所以*静、充实、完美。人既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也应该具有自然的本性,在整个自然运动中完成其个体生命。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刚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实际的意思,是说这一种真谛,乃是生命的活泼泼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体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后世禅家的味道,在这里已经显露端倪了。

  在诗的结构上,这二句非常重要。它提示了全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去体悟,去咀嚼。

  这首诗,尤其是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二句,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得到很高的称誉。然而简单地以这种美学境界来概括陶渊明的全部创作,又是偏颇的。因为事实上,陶渊明诗文中,表现焦虑乃至愤激的情绪,还是很多,其浓烈几乎超过同时代所有的诗人。但也正因为焦虑,他才寻求静穆。正像开头说的,这是在新的困境与背谬中所寻得的理念和诗意上的完美的生命形态。也许,人们能够在某个时刻,实际体验它所传达的美感,进入一个纯然*和的、忘却人生所有困扰的状态,但这绝不可能成为任何人(包括陶渊明)的全部人生。

  原文: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朝代:唐朝

  作者:李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吾于尔何有。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4)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菁华5篇)

  原文:

  梅花

  宋代:王安石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译文: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前有一棵梅花树,梅树花谢花开,却不知为谁而开为谁而谢。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年复一年,不见旁人相惜,唯独那吹拂的春风,每年归来相探。

  注释:

  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

  白玉堂:神仙所居。亦喻指富贵人家的邸宅。

  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唯有:只有,唯独。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很有《葬花吟》“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的自怜之意,后两句的春风一年一度的相惜,有传达出一种惆怅和无奈之感,但是还是有感谢之意在,或许花落花开不为春风,但是春风却依然牵挂。作者的惆怅自怜情怀显露无疑,孤芳难自赏,唯有春风来。诗句当中自然也有对春风的感激。

  鉴赏这是一首集句诗,即集合前人诗句而成。集句体诗,始于汉魏间诗人应璩、傅咸,唐人称为“四体”,至宋时盛行。王安石最为擅长,能因难见巧,信手拈来,顷刻而就。这首“梅花”绝句(《王文公文集》卷七九题作《送吴显道》),系截取唐宋四位诗人的诗句,经过巧妙组合,赋予新意,而又辞气相属,如出己手,无牵强凑合的痕迹。 “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代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白玉堂前一树梅,今朝忽见数花开。儿家门户寻常闭,春色因何入得来?”(《唐人万首绝句》卷十二)“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代诗人严惮《惜花》中的.一句:“春光搏扔归何处,更向花前把一杯。尽日问花花不语,为谁零落为谁开?”

  (同前卷三七)而“唯有春风最相惜”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唯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人万首绝句》卷二五)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归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锦江江上探春回,消尽寒冰落尽梅。争得儿夫似春色,一年一度一归来。”(《宋诗记事》卷八九)诗中的梅花,既有“零落”又有“开”,表明了诗人对万事万物变化无常的感受,让读者在看到花木零落的同时,又欣赏到梅花迎春、春光明媚的景色。一年一度的冬去春来,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运行规律。这首诗主要是借原诗句所包含的情绪色彩和象征意蕴,来显示与烘托一种朦胧迷离的内在心境。晚年的王安石心境确实有所变化,从倾向改造世俗社会转向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从为人转向为己,个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更加重要。他已经超越了世俗与入世的分别,体会解脱的自在,体会融入自然的恬静,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梅花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墙角有几枝梅花,正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远远的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因为有梅花的幽香传来。

  注释

  凌寒:冒着严寒。

  遥:远远地。知:知道。

  为(wèi):因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后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亦是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的人。全诗语言朴素,写得则非常*实内敛,却自有深致,耐人寻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墙角数枝梅”,“墙角”不引人注目,不易为人所知,更未被人赏识,却又毫不在乎。“墙角"这个环境突出了数枝梅身居简陋,孤芳自开的形态。体现出诗人所处环境恶劣,却依旧坚持自己的主张的态度。“凌寒独自开”,这里写梅花没写她的姿态,而只写她“独自开”,突出梅花不畏寒,不从众,虽在无人偏僻的地方,仍然凌寒而开,写的是梅花的品质,又像写人品。“独自”,语意刚强,无惧旁人的眼光,在恶劣的环境中,依旧屹立不倒。体现出诗人坚持自我的信念。

  “遥知不是雪”,“遥知”说明香从老远飘来,淡淡的,不明显。诗人嗅觉灵敏,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不是雪”,不说梅花,而梅花的洁白可见。意谓远远望去十分纯净洁白,但知道不是雪而是梅花。诗意曲折含蓄,耐人寻味。暗香清幽的香气。“为有暗香来”,“暗香”指的是梅花的香气,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暗香沁人,象征其才华横溢。

  立在僻静甚至冷清的墙角,冲破严寒静静开放,远远地向世人送去浓郁的幽香,这是绝世之梅,也是绝世之人。

  原文:

  梅花

  宋代: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译文: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走到荒林的尽头,只见一条布满青苔的小路,通向竹林深处,那里数枝梅花傲然开放。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尽管花色洁白,它却羞于与向阳的白雪为伍。它本想与春风结伴,迎风展瓣又耻于自我为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长在野桥旁边的梅花呵,你好像只愿意接受月光的恩惠。寒谷中,只要根还在,到了春天你依然会抽枝吐蕊。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我酒醉之后,不忍心睡在庭前梅树之下,是害怕春风突然吹落花瓣,让我触目伤怀洒泪。

  注释: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径:狭窄的道路。苔:苔藓植物,绿色,生长在阴湿的地方。

  绝知南雪羞(xiū)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恐:害怕。

  赏析:

  诗人着意突出梅花之品节,而不是突出其形之美。梅花不慕盛春之荣华,不畏霜雪,也不步他花之后尘,独自在冰天雪地之中傲然开放。

  诗歌为突出梅的高尚品节,从三层意义上进行对比描写:

  一是开放于“竹梢深处”,荒林、苔藓之类更烘托出梅之清高风格;

  二是与南雪相比,与桃杏众花相比,南雪易于消融,而梅花却不易凋谢,梅花也不像桃杏众花那样,轻易委身于东风;

  三是以其生长环境之恶劣、冷寞烘托其品节,即使在野桥边、寒谷中,它也能显示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此诗托物寓志,借梅花抒发自己真实情感。在张道洽的所有梅花诗中,确为上乘之作。

  原文: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代: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译文: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

  惆怅的望着梅花驿,专注的看着开有燕子花的绿洲。祥云下面有高楼大厦,可惜高楼不是用木兰木做的。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想用缄帛写信可是离传信者很遥远无从寄信,于是秋叶都红了也还没写。想借助江水寄托离愁别绪,可是江水是向东流的哪里能够流向西边呢?

  注释:

  怅(chàng)望梅花驿(yì),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

  南柯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春宵曲》《十爱词》《南歌子》《水晶帘》《风蝶令》《宴齐山》《梧南柯》《望秦川》《碧窗梦》等,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二字,前后片相同。两片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梅花驿:寄送信件的驿站。驿:驿站,古时供官府信使中途换马和歇宿处。杜若洲:生长杜若的水中小岛。杜若:一种香草。木兰舟:用木兰做成的船。

  缄(jiān)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缄:捆扎。双鱼:事见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用双鱼指代书信。题红片叶:用唐人红叶题诗事: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在御沟中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娶得一宫女,这宫女恰是当年红叶题诗之人。此以题红表示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作品。上阕从男主人公起笔,下阕则落在女主人公身上,两阕遥相呼应,如倾如诉。上阕描绘了男主人公的惆怅先是从描摹情态入手的,“怅望梅花驿”,是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典故,说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信息)而久盼不至,因而满怀惆怅:“凝情杜若洲”,取《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之意,欲采杜若(香草,也指信息)以寄伊人,却也无从寄去,徒然凝情而望。来鸿不见,去雁也难,终于,他从深思回到了现实:距离阻隔了一对情人,难以相聚。四个长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组逐渐推*的镜头,在令人失望的结局上定了格。

  如果说男主人公的愁绪是悠长而缠绵的话,那么,女主人公的思念则显得炽热急切,字里行间,流露出思妇坐卧不宁百般无奈矛盾心理。“缄素”、“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远”、“秋”二字,巧妙地点出了她与情人之间音讯断绝的愁绪。最后,焦虑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着情人远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带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头的流水和着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终使这段爱情以悲剧作结。不过留在读者记忆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叙事,而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恋歌。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认为:“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无论是表述两人不能相见的痛苦,还是诉说那无边的思念,作者都写得含蓄蕴藉。如“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高楼”指女子居处,木兰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楼”与“木兰舟”的距离点出了他们无法相见的残酷现实,“不*”一词用在这里,给人一种语尽意不尽的境界觉。全词没有一处用过“思”字,但字字句句却充满了思念之情,这表明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主旨,又保持了词的特点——清远空灵。

  作者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泛单调。如“梅花驿”、“杜若洲”都是虚指,但又与双方远隔,托物寄情密切相关,写女主人公无人传递书信所选用的“双鱼远”、“片叶秋”以及“江已东流”也都属虚拟,但却和她盼望与情人通信的现实十分吻合,这些虚实的统一,不仅有助于表达男女双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实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运用典故也有创新,词中所用大多为常见的典故,但在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情趣。如“双鱼”、“题红”两典的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

  词中虽有典故,但却一样明白,“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两句,借鉴了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如同已出,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很妥贴地体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原文:

  梅花

  明代:宸濠翠妃

  锈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

  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5)

——《梅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通用5篇

  原文:

  南柯子·怅望梅花驿

  宋代:范成大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译文:

  怅望梅花驿,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

  惆怅的望着梅花驿,专注的看着开有燕子花的绿洲。祥云下面有高楼大厦,可惜高楼不是用木兰木做的。

  缄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想用缄帛写信可是离传信者很遥远无从寄信,于是秋叶都红了也还没写。想借助江水寄托离愁别绪,可是江水是向东流的哪里能够流向西边呢?

  注释:

  怅(chàng)望梅花驿(yì),凝情杜若洲。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

  南柯子: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春宵曲》《十爱词》《南歌子》《水晶帘》《风蝶令》《宴齐山》《梧南柯》《望秦川》《碧窗梦》等,后用为词牌。双调五十二字,前后片相同。两片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梅花驿:寄送信件的驿站。驿:驿站,古时供官府信使中途换马和歇宿处。杜若洲:生长杜若的水中小岛。杜若:一种香草。木兰舟:用木兰做成的船。

  缄(jiān)素双鱼远,题红片叶秋。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

  缄素:古人用帛写信,因称书信为缄素。缄:捆扎。双鱼:事见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用双鱼指代书信。题红片叶:用唐人红叶题诗事:唐宣宗时,卢渥赴京应试,在御沟中偶得一片红叶,上有诗云:“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后卢渥娶得一宫女,这宫女恰是当年红叶题诗之人。此以题红表示书信。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作品。上阕从男主人公起笔,下阕则落在女主人公身上,两阕遥相呼应,如倾如诉。上阕描绘了男主人公的惆怅先是从描摹情态入手的,“怅望梅花驿”,是陆凯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的典故,说欲得伊人所寄之梅(代指信息)而久盼不至,因而满怀惆怅:“凝情杜若洲”,取《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之意,欲采杜若(香草,也指信息)以寄伊人,却也无从寄去,徒然凝情而望。来鸿不见,去雁也难,终于,他从深思回到了现实:距离阻隔了一对情人,难以相聚。四个长短不一的句子,恰如一组逐渐推*的镜头,在令人失望的结局上定了格。

  如果说男主人公的愁绪是悠长而缠绵的话,那么,女主人公的思念则显得炽热急切,字里行间,流露出思妇坐卧不宁百般无奈矛盾心理。“缄素”、“题红”两句用的是书信往来的典故,“远”、“秋”二字,巧妙地点出了她与情人之间音讯断绝的愁绪。最后,焦虑而痛苦的姑娘把唯一的希望寄托于伴着情人远行的江水,但愿它能带去她的思念,然而,那不肯回头的流水和着姑娘的失望、抱怨,最终使这段爱情以悲剧作结。不过留在读者记忆中的,不是悲悲切切的叙事,而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恋歌。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认为:“词之妙莫妙于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无论是表述两人不能相见的痛苦,还是诉说那无边的思念,作者都写得含蓄蕴藉。如“香云低处有高楼,可惜高楼不*木兰舟”:“高楼”指女子居处,木兰舟代喻出游男子:“高楼”与“木兰舟”的距离点出了他们无法相见的残酷现实,“不*”一词用在这里,给人一种语尽意不尽的境界觉。全词没有一处用过“思”字,但字字句句却充满了思念之情,这表明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工底十分深厚,既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主旨,又保持了词的特点——清远空灵。

  作者善于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作品避免了*泛单调。如“梅花驿”、“杜若洲”都是虚指,但又与双方远隔,托物寄情密切相关,写女主人公无人传递书信所选用的“双鱼远”、“片叶秋”以及“江已东流”也都属虚拟,但却和她盼望与情人通信的现实十分吻合,这些虚实的统一,不仅有助于表达男女双方的真切情意,而且拓实了作品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作者运用典故也有创新,词中所用大多为常见的典故,但在作者笔下,别有一番情趣。如“双鱼”、“题红”两典的原意都形容书信传情,*安抵达对方手中,而作者却以“远”、“秋”二字*添了悲剧的韵味,颇有新意。

  词中虽有典故,但却一样明白,“欲凭江水寄离愁,江已东流那肯更西流”两句,借鉴了白居易“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流”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却如同已出,毫无牵强附会之感,很妥贴地体现了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

  原文:

  梅花

  清代:汪中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译文: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孤寂的客馆中,寒梅开始绽放,春风脚步徐缓地来到树下。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此时故乡的园中花已经开了又凋谢了,江上春尚寒,只有一枝独开。

  注释:

  孤馆寒梅发,春风款款来。

  孤馆:孤寂的客舍或旅馆。发:开放。款款:徐缓的样子。

  故园花落尽,江上一枝开。

  江上:一本作“江树”。

  赏析:

  这是一首乡情诗,写作者因在客地见梅花而牵惹起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此诗以故园和客馆梅花开放的早迟不同,表现出客居异地的孤凄和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诗首句写客地见梅。梅开报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照理说自有一番喜庆之气,可诗人的心态却不甚佳妙,表现出的是“孤”,是“寒”,一开篇就流露出深重的乡思乡愁。诗曰“孤馆”,表明诗人是做客他乡,馆居异地。出于一种水是家乡美、月是故乡明的感情。诗人甚至觉得客馆的春风也来得特别迟,它是款款而来,姗姗而至,大有“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那种难耐的孤凄。以上两句写客地见梅,不言乡思而乡思自浓,不写乡愁而乡愁自现。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接下来两句写怀念故乡。“故园花落尽”,是说故乡的梅花早已凋落殆尽。这里的“花”承首句的.“梅”,当指梅花而非言他花,如指他花落尽,就显得与事实不符。汪中故乡在江苏扬州,江南春天虽早,亦不至于百花凋残而客馆寒梅始花。这一句以故乡花落,反衬客馆始花,进一层写出作者客居他乡的孤苦意绪。“江上一枝开”,这一句是回过头来写客馆的梅花,故园花已落,客馆花才开,以两地花开时差作比,突出表现出“哪里都没有家乡好”这种中国人民的传统心态,抒发了热爱家乡,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汪中这首诗,从题材上说并无新颖之处,只不过是一首极为普通的乡情诗。但从艺术上看,却能以极*淡之语表现最浓烈之情。以梅花写乡情,为人熟悉的还有陆凯《赠范晔诗》和王维《杂诗三首·其二》,这两首与此诗粗略的比较,就可发现,前两首有点像一出独幕剧,都有两人物出现在诗中,陆凯诗托语驿使代问朋友,王维诗是迫不及待地问讯故乡来客家中情况,而汪中此诗则是独白,没有对象在诉说自己的思乡之情,那种做客他乡的孤苦之情也就更加溢于言表。

  原文:

  梅花

  宋代:张道洽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

  译文:

  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走到荒林的尽头,只见一条布满青苔的小路,通向竹林深处,那里数枝梅花傲然开放。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6)

——杂诗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精选五篇)

  原文:

  杂诗七首·其一

  宋代:黄庭坚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译文:

  此身天地一蘧庐,世事消磨绿鬓疏。

  天地犹如一间屋子身在其中,世间万事把我们乌黑亮丽的头发都消磨疏了。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世上有几个人能真正得到权势富贵呢?人们只是不知道自己终日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罢了。

  注释:

  此身天地一蘧(qú)庐,世事消磨绿鬓(bìn)疏。

  蘧庐:古代驿传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犹今言旅馆。绿鬓: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

  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赏析:

  “毕竟几人真得鹿”中“鹿”喻指人世间虚幻的富贵。富贵不坚牢,让人魂牵梦绕,始终不知自己是活在现实还是梦中,不知道梦醒后自己是否真正拥有。“不知终日梦为鱼”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鸟,所以飞;你在梦里认为自己是鱼,所以游。你认为中的自己,真的就是你吗?

  一世到头,皆是虚空,不必太过计较成败与得失。其实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仅仅是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瞬间而已,顺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就是最好的生活。

  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七

  唐代:杜甫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译文:

  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浑浑莽莽万山重叠,孤独的秦州城处于石谷之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地面无风,天云却飘出塞外,尚未入夜,月亮即已照临关隘。

  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外出的使臣迟迟未能归来,效法傅介子之壮举可能是遇到了障碍。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

  久久地望着烟尘弥漫的天边,衰飒的秋景正在摧残我的容颜。

  注释:

  莽(mǎng)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

  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

  属(shǔ)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

  属国:即典属国,秦汉时官名,掌少数民族事务。此处指赴吐蕃之使臣。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汉昭帝时,楼兰与匈奴和好,不亲汉朝。傅介子至楼兰,斩其王首。此以楼兰代指与唐为敌的吐蕃。

  烟尘独长望,衰飒(sà)正摧颜。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七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此时是“安史之乱”的第五年,李唐王朝虽已收复,但河之南北仍在安史叛军的铁蹄下**,中原战火正炽,西北边境烽烟迭起,关辅又饥,确实是国不堪国民不聊生。在此时,仅以左拾遗身份任过京官的.杜甫,离职携眷西行,流寓秦州,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秦州杂诗二十首》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

  原文: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六

  唐代:杜甫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译文:

  城上胡笳奏,山边汉节归。

  秦州城上胡笳奏起乐曲,山脚下归来远行的使节。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奉皇上之命从金微调来士兵,为防御河北的叛军而远赴沧海。

  士苦形骸黑,旌疏鸟兽稀。

  士兵辛苦啊形骸黧黑,黎木稀疏啊鸟兽无几。

  那闻往来戍,恨解邺城围。

  哪能经受这种往来征戍之苦,所恨的是叛军解除了邺域之围。

  注释:

  城上胡笳(jiā)奏,山边汉节归。

  汉节归:当时战乱未*,需调集西域兵马东征,故常有使节从秦州经过。

  防河赴沧海,奉诏发金微。

  金微:古山名,即今阿尔泰山。唐时于此置金微都护府。

  士苦形骸(hái)黑,旌(jīng)疏鸟兽稀。

  那闻往来戍(shù),恨解邺(yè)城围。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六首。《秦州杂诗二十首》是杜甫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后所作的大型组诗。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抛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因人作远游”的艰苦历程。他从长安出发,首先到了秦州。在秦州期间,他先后用五律形式写了二十首歌咏当地山川风物,抒写伤时感乱之情和个人身世遭遇之悲的诗篇,统题为“秦州杂诗”。据末首末二语,可知这组诗是以诗歌来代替书札的,大概是寄给朝廷旧日同僚。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7)

——《海棠》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优选【五】份

  摸鱼儿·海棠

  宋代:刘克庄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译文: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才情减尽。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自从春天到来,就一直阴雨绵绵,寒意未尽,导致海棠到了花期还迟迟没有绽放;等到前些时候天气突然晴朗起来,初开放的娇嫩花朵却又因难以承受一连三天的日晒而恹恹欲睡,仿佛一位位慵懒欲睡的小美人。我两鬓已有星星白发,犹如霜华点缀。疑惑该不是由于日渐衰老,因而不再有赏花的缘分了吧?人当老去,才思锐减,情怀也不复如昔年之健,恨无五色彩笔以歌咏海棠的风采格致,愧对名花。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脂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更使我懊恼的是,海棠花也和那些薄命丽姝一样,空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却遇不着爱赏、卫护她们的人。她们寂寞地从院墙背后探出头来,秀靥半露,可是又见谁来关怀她们?只有那东风在夕阳西下之时,百无聊赖之际,吹去了她们脸上的胭脂,使她们的脸色一天天变得憔悴泛白。名葩易萎,佳酿难熟,古往今来,这两样物事,是天公最为吝啬,断不肯轻付与人的。光阴脚步匆匆,眼看着夏天就要来临。到那时,树上固然是绿叶繁茂,却再见不着海棠花的倩影;就连地下也将铺满苍苔,缤纷的落英也将无迹可寻。绵绵此恨,还不知怎样消遣。

  注释:

  甚春来、冷烟凄雨,朝朝迟了芳信。蓦(mò)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shū)娇困。霜点鬓()。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fèn)。才情减尽。怅(chàng)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摸鱼儿:唐教坊曲有《摸鱼子》,宋人始见晁补之词,名《摸鱼儿》。《词谱》以晁补之、辛弃疾、张炎三家词为正体。晁词一百一十六字。上片五十七字,十句六仄韵;下片五十九字,十一句七仄韵。前片第四韵、后片第五韵的十字句,须一气呵成,句式可以灵活。另有《买陂塘》、《迈陂塘》、《陂塘柳》、《双蕖怨》、《山鬼谣》、《安庆摸》等名称。甚:为什么。迟了芳信:指迟迟未开花。蓦然:突然地。万姝:万花。娇因:花欲开状。潘令:晋潘岳,曾为河阳令,爱花,多树桃李,人称河阳一县花。其《秋兴赋序》自叹:“余春秋三十有二,始见二毛。”不成:难道。分:缘分。玉局:指苏轼。苏轼晚年曾提举玉局观,有咏海棠之作多篇。飞仙:会飞的仙人,此处比喻仙逝。

  倾城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cén)寂谁问?东风日暮无聊赖,吹得胭(yān)脂(zhī)成粉。君细认。花共酒,古来二事天尤吝(lìn)。年光去迅。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石湖:指范成大,石湖乃其自号。亦有咏海棠之作传世。佳人:指海棠花。胭脂成粉:比喻花凋零。不成:难道。

  赏析:

  词人在词中对花抒怀,借花言志,运用典故和精致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的命运相结合,立意深远,感情真挚。

  词的上片开篇即写海棠的命运多舛。“甚春来、冷烟凄雨”一句,就有对于那“做冷欺花”的造物主无限嗔怪之意。次句“朝朝迟了芳信”,下“朝朝”二字,更活画花期既误,词人天天翘首掐指相盼计日之焦虑。以上二句,是词人爱花惜花于海棠未花之前。继云“蓦然作暖晴三日,又觉万姝娇困”,对于初开之花的疼惜,一如对于扶床弱步之小囡。继云“倾成色,懊恼佳人薄命,墙头岑寂谁问”,对于盛开之花的爱怜,俨然像是在为待字未嫁的相邻娇娃而叹息。“霜点鬓。”词人转写自己,感叹岁月无情,人生无奈。“才情减尽”既是作者自谦,也是英雄暮年的感慨。实际上,词人并未因年老而放弃咏海棠,反而极力为海棠叙写其命运的不*,暗寓着作者从未因多次遭贬谪而放弃抗金报国的理想。咏海棠而写出苏、范二公,较前泛用潘岳事,更为贴切。一阕之中,虽三见古人,但各派各的用场,“潘令”是自况,“玉局”、“石湖”是反衬,用事命笔,错落有致,自然渊雅。这亦是此篇的成功之处。“飞仙”、“绝笔”云云,是词人怅恨二公仙逝,不能再传海棠之神韵。但是词人对海棠的拳拳眷恋之情,绝不亚于东坡、石湖,因此尽管自己才情不及二公,仍然不肯搁笔,而愿竭尽全力为海棠传神韵。

  词的下片,词人又回归对海棠花的描写。“岑寂谁问”,四字耐人回味。“东风”二句写在东风吹拂中,海棠花瓣舒展,由初时之深红,渐渐转为粉红,“无聊赖”,责怪春风,可谓无理而有情。“君细认”三句由赏花引出人生感慨,更强化了惜春爱花之情。最后以“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作结,悬想未来,情深一往,是仍将爱花惜花于海棠无花之后也。“异时恨”,作者恨的不仅是时光的无情,更是朝廷的无能和自己的壮志难酬。

  全篇循序渐进,脉络井井,写尽了作者对海棠花的钟爱深惜。词人用典故和精致细腻的语言将自己的人生际遇与海棠的命运相结合,用清隽秀美的笔调将心中所感表达出来,达到物我交融的意境,立意深远,感情真挚。

  原文: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金朝:元好问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译文: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

  被翠叶笼罩着的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是那么均匀;颜色就好像被涂抹上浓浓的胭脂,光泽娇嫩。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我怀着满腔的情意,再三要留住花梢的露水;只怕它滴下花蕾的红艳,可惜了这片明媚的阳春。

  注释: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yān)脂(zhi)浓抹蜡痕新。

  笼:笼罩。豆颗:形容海棠花苞一颗一颗像豆子一样。胭脂:指红色。蜡痕新:谓花苞光泽娇嫩。

  殷(yīn)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

  殷勤:情意深切。花梢:花蕾的尖端。生红:深红,指花瓣。

  赏析:

  “翠叶轻笼豆颗均,胭脂浓抹蜡痕新”,写“未开海棠”的形态色泽。“豆颗”,豆子,此处借指花蕾。海棠花未开时,花瓣对合如豆状。像豆颗一样饱满的、小小的花蕾匀称地点缀在护惜着它们的翠叶之中。“轻笼”的“轻”,状写翠叶的欲笼未笼的情态,贯注了诗人对未开海棠的轻怜蜜爱。

  “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常用来形容花的颜色。杜甫《曲江对雨》诗“林花著雨胭脂落”。此处以“胭脂浓抹”来形容海棠花蕾的红艳。恰如浓施胭脂的美人那样娇艳可爱,光采夺目。“蜡痕”,指海棠的花蒂,其状如蜡。梅尧臣《海棠》诗有“胭脂**滴,紫蜡蒂何长。”这里以“蜡痕新”来突出海棠花蒂的光泽,就像上过了蜡那样光泽闪烁。“轻笼”“浓抹”相对照,一写情,一描色,使未开海棠不仅有了人的感情,而且有了浓妆艳抹的美人的容颜。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红可惜春”,转而抒情。诗人殷勤地嘱咐新生的海棠一定要把花梢上的露珠留住。倘若把那美丽的红色滴下来,就真要为春天而感到可惜了。

  “生红”,指花朵鲜活的红色。王安石《咏秘诗》“一撮生红慰不*”,元好问也常用“生红”来指代花,如“一树生红锦不如”,“生红点点弄娇妍”等。此处,以“生红”来呼应“胭脂”。诗人害怕晶莹欲滴的露水溶解了花上的胭脂,表现了诗人爱美的心情,同时把海棠花苞那红艳欲滴的景象写得十分生动传神。元好问还有一首《清*乐·杏花》说:“生红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和这首诗的用词相类,意旨相似。“殷勤”“可惜”,抒情色彩浓烈,充分表达了诗人珍爱美好事物,惟恐芳菲易尽,“惜春只恐春归去”的深挚情感。

  这首诗用笔细腻独到,写景设色富有情韵;抒发了作者惜春的情怀,不仅包含着对含苞欲放的海棠花蕾的怜爱,更隐含着对岁月倏忽、青春易逝的人生感叹。

  作品简介

  《海棠》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被选入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六年级教科书。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花开时节与友人赏花时的所见。首句写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洁美丽。第二句写夜间的海棠,作者创造了一个散发着香味、空空蒙蒙的、带着几分迷幻的境界。后两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为花着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个性情中人,极富浪漫色彩。

  作品原文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⑴,香雾空蒙月转廊⑵。

  只恐夜深花睡去⑶,故烧高烛照红妆⑷。

  作品注释

  ⑴东风:春风。袅袅:微风轻轻吹拂的样子。一作“渺渺”。泛:摇动。崇光:高贵华美的光泽,指正在增长的春光。

  ⑵空蒙:一作“霏霏”。

  ⑶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赞杨贵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载,昔明皇召贵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

  ⑷故:于是。红妆:用美女比海棠。故烧高烛照红妆:一作“高烧银烛照红妆”。

  作品译文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创作背景


《饮酒》陶渊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3篇(扩展8)

——偶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实用5份

  原文: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译文

  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

  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

  注释

  花月底:花前月下。

  相从:相伴随。赋:作。

  浑:尽,简直,完全。

  安得:怎得。情怀:心情。往时:过去。

  赏析:

  《偶成》前两句“”其中“十五年前”是指夫妇俩在青州屏居的时候,还是赵明诚死之前,夫妻二人在江宁的时候,这恐无人能考证出来。“花月底”指花前月下,也是古代谈情说爱的场景,正是甜蜜的过去反衬出现在的心酸。“相从”,这时指夫妻二人相伴相随。“曾”字点出了那过去的好时光,夫妻二人情趣相投。这是充满了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二人夫唱妇随,花前、月下、赏花、赋诗的甜蜜日子的回忆。

  后两句“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的诗境。与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写作手法相似。两个“似”字,前一个“似”是花和月似旧时,承接第一句的“花月底”。“安得”一词,是这两个“似”的转折。后一个“似”是心情再也不似旧时,让人感叹世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抒情诗,道出了李清照丧夫后孤苦落寂的心怀。

  原文: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

  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译文

  十五年前的花前月下,我们相伴游园,并作赏花的诗。

  如今的花还是与往年的一样,怎么我的心情却与往年不一样了?

  注释

  花月底:花前月下。

  相从:相伴随。赋:作。

  浑:尽,简直,完全。

  安得:怎得。情怀:心情。往时:过去。

  赏析:

  《偶成》前两句“”其中“十五年前”是指夫妇俩在青州屏居的时候,还是赵明诚死之前,夫妻二人在江宁的时候,这恐无人能考证出来。“花月底”指花前月下,也是古代谈情说爱的场景,正是甜蜜的过去反衬出现在的心酸。“相从”,这时指夫妻二人相伴相随。“曾”字点出了那过去的好时光,夫妻二人情趣相投。这是充满了李清照、赵明诚夫妇二人夫唱妇随,花前、月下、赏花、赋诗的甜蜜日子的回忆。

  后两句“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旧时。”引用了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中的诗境。与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写作手法相似。两个“似”字,前一个“似”是花和月似旧时,承接第一句的“花月底”。“安得”一词,是这两个“似”的转折。后一个“似”是心情再也不似旧时,让人感叹世间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这是一首睹物思人的抒情诗,道出了李清照丧夫后孤苦落寂的心怀。

  原文:

  偶成

  [*现代]鲁迅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译文

  文章如同尘土,我还能做什么呢?举目遥望,又引起我无穷的思念。

  我痛恨祖国的文艺园林一片寂寞荒凉,什么时候啊,春兰秋菊才能相继开放。

  注释

  文章如土:指革命文艺作品在白色恐怖下不能发表,不值钱。秋:往、到。

  东云:东方的云,指日本。惹:牵惹,引起。

  芳林:芳香的花木,比喻日本和中国进步的文化。

  春兰秋菊:意为春兰、秋菊等香花连续开放,永远不绝。春兰、秋菊都是香花。鲁迅这里的意思是说,青年革命作家被害早死,文艺园林寥落,香花不能相继开放。

  赏析:

  这是一首缘事抒怀的诗作,实为中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坛激烈斗争实况的形象记录。它生动地记录了当时文坛百花凋残、众芳零落的荒芜景象;真实地反映了***摧残革命文艺的黑暗现实;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以及一切革命的文艺工作者,不惧强权,决心同其战斗到底的坚定立场和斗争精神。从而,充分地体现了鲁迅时时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连结在一起的爱国深情。

  这首诗,是鲁迅久积悲愤、愤涌而出的结果。因而,在无限悲愤之中蕴藏着呐喊的豪情,在凝炼精短的字里行间显示出与其战斗的韧劲。诗意婉转,而又义正词严,比喻浅豁,却又含而不露,用典质朴,但又朴而见雅。全诗层层递进,不枝不蔓,前后唿应,结构严谨,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极强的感染力,显示了作者思想的高度与艺术的精度。首句直揭黑暗的现实、险恶的环境,为下面诗情的展开作了铺垫。次句暗述朋友的规劝,一个“惹”字,既牵动了作者重返“旧游之地”的“梦思”,又倾吐了作者“如处荆棘”的恶劣环境的愤慨。第三句中的一个“恨”字,寓托深刻,既含有作者对***摧残文坛罪行的无比憎恨,又含有作者对为革命而献身的革命战友的深情怀念。这一句,既以“芳林寥落”与首句的“文章如土”相唿应、相补充,又起引出末句的作用,以兰、菊不同季节开放为喻,暗述自己“很难成行”的缘由,表达了作者誓与他们斗争到底的不屈意志与坚强决心。

  偶成

  宋代:朱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

  1、学:学问,学业、事业。

  2、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3、轻:轻视,轻松放过。

  4、未觉:没有感觉、觉醒。

  5、池塘春草梦:东晋诗人谢灵运《登池上楼》中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歌咏南国早春的句子。

  6、阶:台阶。梧:梧桐,落叶乔木。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此诗。

  赏析

  本诗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戒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说明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人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借用前人诗句中的优美形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切感受,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梦未觉,梧叶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从而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题旨得以更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

  原文:

  偶成

  [*现代]鲁迅

  文章如土欲何之,翘首东云惹梦思。

  所恨芳林寥落甚,春兰秋菊不同时。

  译文

  文章如同尘土,我还能做什么呢?举目遥望,又引起我无穷的思念。

  我痛恨祖国的文艺园林一片寂寞荒凉,什么时候啊,春兰秋菊才能相继开放。

  注释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