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

首页 / 赏析 / |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1

  凉州词二首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翻译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原地区。

  阑:尽。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情意。一作“气尽”。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鉴赏

  其一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2

  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翻译/译文

  精致的酒杯中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将要开怀畅饮之时,忽然,琵琶声马上传来催人出征的消息。如果醉倒在沙场上,请你不要见笑,从古至今征战的人有几个是活着回来的?

  注释

  ①凉州词:唐乐府名,属《*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②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③欲:将要。

  ④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⑤催:催人出征。

  ⑥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⑦君:你。

  ⑧征战:打仗。

  赏析/鉴赏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写到这里,突然来一顿挫:“欲饮”而无奈“琵琶马上催”。这个上二下五的句式,妙在突然促成了文意的转折。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第三句意又一转,告诉我们:这时虽然军令如山,却是催者自催,饮者自饮,而且下决定决心要“醉卧”。

  诗人似在代将士倾诉衷肠:管他呢,虽然出发在即,我们依然痛饮,不辞醉倒沙场,这种狂饮你们不会见笑吧?“君莫笑”三字,于顿挫之中一笔挑起,引出了全诗最悲痛、最决绝的一句,这就是结末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个诘问句,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后果,道出了普遍性,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唐诗别裁集》说此诗“故作豪放之词,然悲感已极”。可谓深得作者用心。此诗的确流露了如当代论者所批判的消极情绪,但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残酷环境中,战士和诗人们对于无休无止的边庭争战,一般也只能产生这种悲痛的情绪,我们对此就不必苛求了。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3

  凉州词

  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古诗简介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歌以汉代唐,写一位边地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翻译/译文

  【其一】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其二】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自己的领土,看到了边界以北的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此次中原之行只好无功而返。

  注释

  ⑴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⑵远上:远远向西望去。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⑶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⑷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何须:何必。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⑸度:吹到过。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⑹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⑺来:语助词,无义。

  赏析/鉴赏

  其一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4

  凉州词三首·其三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翻译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泽:恩惠赏赐。

  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赏析

  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元稹的《西凉伎》也说:“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忽尽空遗丘。连城边将但高会,每说此曲能不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凉州沦陷未收的原因,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张籍的第三首诗正是表达这个思想主题,而诗的风格迥然有别。“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这两句写景,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在吐蕃异族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岁岁年年只见寒水东流,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来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六十秋”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从公元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到诗人公元824年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年还未收复。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原因在哪里?由此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前句写边将责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泽”,说明了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这不是国政内虚、边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边的将领无人提起收复凉州。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收复失地,可见其饱食终日、腐败无能。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有力地谴责了边将忘恩负义,长期失职,实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叹。

  此诗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诗人不是从正面围绕主题来叙述,而是从侧面落笔,这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特色。一、二两句从空间和时间描写边城深重的灾难,看来似乎是控诉吐蕃的侵占罪恶,而联系最后一句“无人解道取凉州”来看,诗人的用意是在用现实来谴责边将,正是他们的失职而带来的长期失陷,边将已成了历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鲜明的对照,严正谴责边将无才无德,面对失去的山河熟视无睹。这一景一情,从侧面有力地突现了卒句主旨的表达,义正辞严,酣畅淋漓。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5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一门关。

  凉州词注释

  凉州词:《乐府诗集》卷七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引《乐苑》云: “《凉州》,宫曲名,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远进。”邝陇右道凉州,治姑臧 (今甘肃武威)。此诗用《凉州》曲调,并非歌咏凉州。

  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

  羌笛:西代羌人所制的一种管乐器,有二孔。

  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偕音)之意。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玉一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凉州词翻译

  九曲黄河向西扶摇直上,远远地、高高地伸到白云之间,隐隐约约,有一座孤城,背倚着万仞高山。不要埋怨羌笛吹奏折杨柳的悲凉曲子,既然春风吹不到玉一门关外,杨柳自然也就不会返青吐绿,还怨它有何用?

  凉州词赏析

  王之涣,公元688-742,字季凌,原籍晋陽,五世祖隆迁居绛州。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谤辞官,家居十五年。晚年出任文安县,卒于官舍。王之涣善作边塞诗,与高适、王昌龄、崔国辅等唱和,名动一时。靳能为作墓志,称其“歌从军,吟出塞,皎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一声,传乎乐章,布在人中”。《全唐诗》存绝句六首,为历代所传诵。

  本诗旨在写凉州之荒凉,偏僻,险峻,进而烘托戍边条件之艰苦以及将士们无尽的思乡愁绪,还有无以寄托情思的无奈。

  开篇两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首先就显示了诗人于众不同的视角选择。王之涣的立足点与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两人诗句的不同点一方面在于:李白的目光是由远而*,写的是来势迅猛而又无法拦留的一种动感流逝;而王之涣的目光是自*及远,故而展现了黄河扶摇远上的一种壮美奇观。另一方面还在于他们在诗作中渗透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怀:上下句贯穿起来看,李白的诗句流露的是一种对现实的无奈,表现在个人心智上的是放弃,有以酒消愁的颓废;而王之涣流露于字里行间的则是展示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烘托边地的荒凉、偏僻、险峻和戍边条件之艰苦,表现的是企盼早日结束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与无奈,是在为国、为百姓、为戍边将士抒情言志。

  因此,诗人在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和凉州城的戍边堡垒,地处险要,境界孤危之后,紧接着便由景及人,重笔渲染戍边将士思乡之情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一门关。”春风吹不到“玉一门关”,杨柳就不能返青吐绿,就一抽一出新枝,就不能折杨柳新枝以寄托情思,羌笛还有必要吹奏那悲凉伤感的曲子吗?诗人在此不说戍边将士思家怀乡,而以“怨杨柳”喻之,实在是绝妙无比。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无法折柳寄情,听曲更将生怨恨,眼下“天寒地冻”、“征战无期”、“归家无望”。然而,“怨”也罢,愁也罢,皆为枉然,因而作“何须怨”,根本就没有必要“怨”。虽说只不过是一句宽慰,然而这种宽慰着实含蓄而又委婉,深沉而又炽灼,耐人寻味,引人深思,堪称边塞诗之绝唱。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6

  凉州词二首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古诗简介

  《凉州词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翰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思想感情。第二首诗抓住边塞风光景物的特点,抒写边关将士们夜闻笳声而触动的思乡之情。这两首诗意境开阔,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富有浪漫气息。

  翻译/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

  1、凉州词:唐乐府名,属《*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2、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据《海内十洲记》所载,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3、欲:将要。

  4、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5、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6、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7、君:你。

  8、征战:打仗。

  9、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原地区。

  10、阑:尽。

  11、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12、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13、意气:情意。一作“气尽”。

  14、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赏析/鉴赏

  其一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其二

  这首诗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7

  凉州词

  朝代:唐代

  作者: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赏析

  王翰的《凉州词》是一首曾经打动过无数热血男儿心灵深处最柔弱部分的千古绝唱。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正在大家准备畅饮之时,乐队也奏起了琵琶,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但是这一句的最后一个“催”字却让后人产生了很多猜测,众口不一,有人说是催出发,但和后两句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应该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最末两句“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顺着前两句的诗意来看应当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这样理解的话,全诗无论是在诗意还是诗境上也就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了,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

  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

  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新解

  七言绝句《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王翰,字子羽,唐时并州晋阳人。对于此诗,《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退士”孙洙的批语是:“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孙洙不愧知音之士,八个字批语,准确道出了此诗意蕴。

  这首诗不仅意蕴深远,边塞风光也如在眼前,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音乐高度发达的李唐王朝,不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且诗中有乐,乐中有诗。

  如果熟悉唐朝音乐,就会明白,“欲饮琵琶马上催”,是指“琵琶”、“马上”两种不同乐调。诗中“马上”,是“马上乐”之略。所谓“马上乐”,是“鼓角横吹”的'军乐。追溯历史,融合了北狄、西域音乐的“鼓角横吹”始于汉代。史称:“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唯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之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

  这种“鼓角横吹”的“武乐”(即军乐),在殿庭之上,称作“横吹”;于军旅行中,则称“骑吹”。后世因“骑吹”是在马上演奏,亦称“马上乐”。如西晋傅玄《琵琶赋序》即有“作马上之乐”的说法。《旧唐书·音乐志》也说:“北狄乐,其可知者鲜卑、吐谷浑、部落稽三国,皆马上乐也。鼓吹本军旅之音,马上奏之。故自汉以来,北狄乐总归鼓吹署。”

  魏晋隋唐,“马上乐”已成为融会北狄、西域音乐而形成之“鼓角横吹”军乐的专有名词。

  明白了“马上”二字典故,我们可以知晓:《凉州曲》中描写的乐调,除了用“琵琶”一类乐器演奏的马下俗乐以外,还有“马上”军乐,二者形成强烈对比。所谓“欲饮琵琶马上催”是说:边塞将士正欲欣赏琵琶一类乐器奏出的悠扬乐调,以就痛饮,突然远处传来金鼓钲钲、号角齐鸣的马上军乐,这马上军乐,使他们又回到即将出征的现实之中。

  《凉州曲》不仅是“诗中有乐”的佳作,而且是“乐中有诗”的绝唱。诗中乐调的强烈对比,自有一番深意。如于音乐不甚了了,很难领会其中滋味。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把《凉州曲》这首意蕴深邃的古诗,译为如下白话:

  葡萄美酒,直向夜光玉杯里倾来,

  琵琶悠曲,助我们痛饮开怀。

  忽听得,马上乐已高奏催征,

  将士们,要喝酒的还不赶快。

  醇浆急饮,好一阵头晕脚歪,

  诸君止笑,即令醉倒,又何足怪?

  不见我足下这千古沙场,

  早成了战尸狼藉的所在。

  创作背景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胡笳更是西北流行乐器。这组七绝正是一组优美的边塞诗。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8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翻译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何必。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度:吹到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

  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来:语助词,无义。

  鉴赏

  其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9

  原文: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 10

  凉州词三首・其三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翻译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风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恩泽:恩惠赏赐。

  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

  赏析

  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元稹的《西凉伎》也说:“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忽尽空遗丘。连城边将但高会,每说此曲能不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凉州沦陷未收的原因,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张籍的第三首诗正是表达这个思想主题,而诗的风格迥然有别。“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这两句写景,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在吐蕃异族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岁岁年年只见寒水东流,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来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六十秋”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从公元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到诗人公元824年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年还未收复。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原因在哪里?由此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前句写边将责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泽”,说明了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这不是国政内虚、边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边的将领无人提起收复凉州。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收复失地,可见其饱食终日、腐败无能。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有力地谴责了边将忘恩负义,长期失职,实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叹。

  此诗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诗人不是从正面围绕主题来叙述,而是从侧面落笔,这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特色。一、二两句从空间和时间描写边城深重的灾难,看来似乎是控诉吐蕃的侵占罪恶,而联系最后一句“无人解道取凉州”来看,诗人的用意是在用现实来谴责边将,正是他们的失职而带来的长期失陷,边将已成了历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鲜明的对照,严正谴责边将无才无德,面对失去的山河熟视无睹。这一景一情,从侧面有力地突现了卒句主旨的表达,义正辞严,酣畅淋漓。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扩展阅读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扩展1)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

  凉州词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

  ⑴蒲萄:同“葡萄”。

  ⑵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原地区。阑:尽。

  ⑶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⑷意气:情意。一作“气尽”。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鉴赏

  其一,描写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蒲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其二,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2

  凉州词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

  ⑴蒲萄:同“葡萄”。

  ⑵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原地区。阑:尽。

  ⑶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⑷意气:情意。一作“气尽”。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鉴赏

  其一,描写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蒲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其二,抒写的是边关将士夜闻笳声而触动思乡之情。万里别家,多年不归,有时不免思乡,无论是见景还是听声,都容易勾起悠悠的乡思。

  诗的前两句写战士们在边关忍受苦寒,恨春风不度,转而思念起故乡明媚、灿烂的春色、春光来。后两句极力渲染出了一种思乡的氛围:寒冷的夜晚万籁俱寂,而笳声的响起更让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并且悲凉的笳声吹奏的偏又是让人伤怀别离的《折杨柳》,悠悠的笳声在夜空回荡,教战士们的思乡之意更加浓厚。

  这首诗抓住了边塞风光景物的一些特点,借其严寒春迟及胡笳声声来写战士们的心理活动,反映了边关将士的生活状况。诗风苍凉悲壮,但并不低沉,以侠骨柔情为壮士之声,这仍然是盛唐气象的回响。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3

  凉州词二首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翻译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精美的夜光杯之中,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

  今日一定要一醉方休,即使醉倒在战场上又何妨?此次出征为国效力,本来就打算马革裹尸,没有准备活着回来。

  已是暮春时节,要在故乡,此时一定是万紫千红的盛花期已过、枝繁叶茂、果实初长之时,而鸟儿也一定筑起香巢,争相觅食育雏了吧。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战士们在夜里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勾起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

  注释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这里指华贵而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原地区。

  阑:尽。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情意。一作“气尽”。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鉴赏

  其一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之所以说“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也有人认为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这就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扩展2)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十篇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1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鉴赏二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2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出外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夜光杯:玉石制成的酒杯,当把美酒置于杯中,放在月光下,杯中就会闪闪发亮,夜光杯由此而得名。

  欲:将要。

  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人出征;也有人解作鸣奏助兴。

  沙场:*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征战:打仗。

  赏析:

  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这体现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行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杨义

  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使得边塞将士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酒宴。有幸遇到那么一次,那激昂兴奋的情绪,那开怀痛饮、一醉方休的场面,是不难想象的。这首诗正是这种生活和感情的写照。诗中的.酒,是西域盛产的葡萄美酒;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以白玉精制成的酒杯,有如“光明夜照”,故称“夜光杯”;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还有“沙场”、“征战”等等词语。这一切都表现出一种浓郁的边地色彩和军营生活的风味。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象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 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显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傭说诗》)这话对我们颇有启发。为什么“作悲伤语读便浅”呢?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让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吧: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3

  原文: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

  译文

  关内此时应该已是暮春时节,可是塞外仍然是大风凛冽、尘沙满天,冷酷严寒。

  夜晚听着凄凉的胡笳曲《折杨柳》,让人的思乡之情更加浓厚。

  注释

  凉州词:唐乐府名,属《*代曲辞》,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凉州词: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秦中:指今陕西中部*原地区。

  阑:尽。

  胡笳:古代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类似笛子的乐器,其声悲凉。

  折杨柳:乐府曲辞,属《横吹曲》,多描写伤春和别离之意。

  意气:情意。一作“气尽”。

  长安:这里代指故乡。

  赏析: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它是按凉州地方乐调歌唱的。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胡笳是西北流行乐器。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所以是一首边塞诗。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4

  原文:

  凉州词三首

  唐代: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译文: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安无使来。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tuó)白练到安西。

  碛:戈壁、沙漠。白练:白色热绢。这里泛指丝绸。安西:地名。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安无使来。

  使客:使者。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yú)六十秋。

  凤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位于黄河南岸。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叶,果均可食。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恩泽:恩惠赏赐。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赏析:

  《凉州词》是乐府诗的名称,本为凉州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作诗,描写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战事。安史之乱以后,吐蕃族趁虚大兴甲兵,东下牧马,占据了唐西北凉州(今甘肃永昌以东、天祝以西一带)等几十个州镇,从八世纪后期到九世纪中叶长达半个多世纪。诗人目睹这一现实,感慨万千,写了《凉州词三首》,从边城的荒凉、边塞的侵扰、边将的腐败三个方面,再现了边城惨淡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边事的深切忧患。

  其一:

  第一首诗描写边城的荒凉萧瑟。前两句写俯仰所见的景象。“边城暮雨雁飞低”,仰望边城上空,阴雨笼罩,一群大雁低低飞过。诗人为何不写边城晴朗的天空,却选择阴沉昏暗的雨景,因为此时诗人无心观赏边塞的风光,只是借景托情,以哀景暗示边城人民在胡兵侵扰下不得安宁的生活。为增强哀景的气氛,作者又将这暮雨雁飞的景置于特定的时节里。边城的阴沉悲凉,若是霜秋寒冬,那是自然物候;而这时既不是霜秋,也不是寒冬,却是万物争荣的春天。“芦笋初生渐欲齐”,俯视边城原野,芦苇吐芽,如笋破土,竞相生长。这句已点明寒气消尽,在风和日暖的仲春时节,边城仍然暮雨连绵,凄凉冷清,很容易启人联想那年年岁岁的四季悲凉了。这两句写景极富特色。俯仰所见,在广阔的空间位置中展现了边城的阴沉;暮雨、芦笋,上下映照,鲜明地衬托出美好时节里的悲凉景色,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后两句叙事。在这哀景之下,边城的悲事一定很多,而绝句又不可能作多层面的铺叙,诗人便抓住发生在“丝绸之路”上最典型的事件:“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这句中的“碛(qì)”,是沙漠;“安西”,唐西北重镇,此时已被吐蕃占据。眺望边城原野,罕见人迹,只听见一串串的驼铃声消失在遥远的沙漠中,这“遥过”的铃声勾起了作者的遥思:往日繁荣的“丝绸之路”,在这温暖的春天里,运载丝绸的商队应当是络绎不绝,路过西安,通向西域;然而如今安西被占,丝绸之路受阻,无数的白练丝绸不再运往西域交易,“应驮”非正驮,用来意味深长。诗人多么盼望收复边镇,恢复往日的繁荣啊!“应驮”这点晴之笔,正有力地表达了诗人这种强烈的愿望,从而点明了此诗的主题。

  这首绝句,写景叙事,远*交错,虚实相生,给读者的联想是丰富的。一、二两句实写目见的*景,以荒凉萧瑟的气氛有力地暗示出边城的搔乱不安、紧张恐怖,这是寓虚于实;三、四两句虚写耳闻的远景,从铃声的“遥过”,写到应驮安西的“遥思”,以虚出实,在丝绸之路上,掠夺代替了贸易,萧条取代了繁荣,这虽是出于诗人的遥想,但已深深地渗透到读者想象的艺术空间。

  其三:

  白居易在《西凉伎》中写道:“凉州陷来四十年,河陇侵将七千里。*时安西万里疆,今日边防在凤翔。缘边空屯十万卒,饱食温衣闲过日。遗民肠断在凉州,将卒相看无意收。”元稹的《西凉伎》也说:“一朝燕贼乱中国,河湟忽尽空遗丘。连城边将但高会,每说此曲能不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凉州沦陷未收的原因,是守边将领的腐败无能。张籍的第三首诗正是表达这个思想主题,而诗的风格迥然有别。“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这两句写景,点明边城被吐蕃占领的时间之久,以及景象的荒凉萧瑟。“凤林关”,在今甘肃临夏市西北。安史之乱前,唐朝同吐蕃的交界处在凤林关以西,随着边城四镇的失守,凤林关亦已沦陷。在吐蕃异族野蛮掠夺、横暴奴役下,凤林关内,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岁岁年年只见寒水东流,白草丛生,黄榆遍地,一片萧条。这里,诗人既用“白草黄榆”从空间广度来写凤林关的荒凉,又用具体数字“六十秋”从时间深度来突出凤林关灾难的深重。“六十秋”这不是夸张而是写实,从公元762年(唐代宗初年)四镇失陷,到诗人公元824年写这首诗时,已是六十年还未收复。国土失陷如此之久,边民灾难如此之深,为什么没有收复?原因在哪里?由此诗人发出了深沉的感慨、愤激的谴责。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前句写边将责任的重大。“皆承主恩泽”,说明了边将肩负着朝廷的重命、享受着国家的厚禄、担负着人民的重望,守卫边境、收复失地是他们的天职。然而六十年来失地仍在吐蕃的铁蹄下,这不是国政内虚、边力不足。后一句直指原因:守边的将领无人提起收复凉州。边将享受着国家优厚的待遇,却不去尽职守边、收复失地,可见其饱食终日、腐败无能。这两句一扬一抑,对比鲜明,有力地谴责了边将忘恩负义,长期失职,实在令人可憎可恨,可悲可叹。

  此诗的主旨落在最后一句,诗人不是从正面围绕主题来叙述,而是从侧面落笔,这是此诗的一个显著特色。一、二两句从空间和时间描写边城深重的灾难,看来似乎是控诉吐蕃的侵占罪恶,而联系最后一句“无人解道取凉州”来看,诗人的用意是在用现实来谴责边将,正是他们的失职而带来的长期失陷,边将已成了历史的罪人。第三句以鲜明的对照,严正谴责边将无才无德,面对失去的山河熟视无睹。这一景一情,从侧面有力地突现了卒句主旨的表达,义正辞严,酣畅淋漓。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5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鉴赏二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6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翻译:

  远望黄河的源头仿佛在白云之间,孤零零戍边的城堡在高山之中。

  羌笛何必去吹《折杨柳》这样哀伤的曲调呢?去埋怨杨柳、春天不来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外的啊!

  赏析:

  <凉州词>只是一种曲谱,在唐朝的时候有许多诗人都为这首曲调来填新词,因此也有许多的<凉州词>,比如说王翰的<凉州词>也很有名。

  而王之涣的这首<凉州词>从感情色彩上来看,可以说写的是极其苍凉慷慨但是又不失雄壮。虽然说在描写当中写出了戍守边疆的战士不能够回到家乡的幽怨,但是又没有半点的消极和颓废,是非常具有广阔胸怀的。

  尤其是从诗的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直接带给人一副动人壮阔的画面,其次再说“一片孤城万仞山”,可以看出这座孤城在群山的环绕之下是巍然屹立的。这两句直接写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从而显示出战士在戍守边疆时的一个境遇。

  而后两句就是直接抒情了,从听到羌笛声开始,羌笛弹出的曲调就是《折杨柳》,这就不难看出其实戍守边疆的战士是非常想念家乡的,而古人有离别时相赠杨柳这一*俗,也是难免会触动人的离愁别恨的。

  但是诗人却用豁达的感情来排解忧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为什么要吹奏哀伤的《折杨柳》呢?要知道玉门关外就是吹不到春风的,所以就没有杨柳,也不要去抱怨了。

  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豁达的胸襟,但是也有人说这其实是带有讽刺意外的。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7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鉴赏二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8

  原文: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9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一、翻译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二、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何必。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度:吹到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

  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来:语助词,无义。

  三、鉴赏

  其一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10

  凉州词二首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翻译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突厥首领来到中原求和亲,北望拂云堆神祠,回想昔日曾经多次在此杀马登台祭祀,然后兴兵犯唐,颇有几分踌躇满志。

  但现在唐朝天子神武超绝,不肯与突厥和亲只好无功而返。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配的唱词。凉州,属唐陇右道,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河”一作“沙”,“远”一作“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约等于213厘米或264cm厘米)。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须:何必。

  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

  春风:某种温暖关怀或某种人间春意春象。

  度:吹到过。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单于:古代对匈奴君长的称呼,此指突厥首领。

  拂云堆:祠庙名,在今内蒙古五原。

  来:语助词,无义。

  鉴赏

  其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笔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其二

  这首诗反映了唐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诗中牵涉到唐?玄宗?对待突厥问题的一些历史事件。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年间,突厥首领小杀曾乞与玄宗为子,玄宗许之。又欲娶公主,玄宗只厚赐而不许和亲。后小杀问唐使袁振,袁振说:“可汗既与皇帝为子,父子岂合为婚姻?”后小杀遣其大臣颉利发入朝贡献,颉利发与玄宗射猎,时有兔起于御马前,玄宗引弓傍射,一发获之。颉利发下马捧兔蹈舞曰:“圣人神武超绝,人间无也。”后来玄宗为其设宴,厚赐而遣之,最终不许和亲。诗中的后两句通过突厥首领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赞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说明其威势足以震慑周边少数民族,对于他们的无理要求坚决按原则办事,决不肯对之妥协以求苟安。

  这首诗,从侧面赞颂了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上的有理有节,借突厥首领求和亲的失望而回反映了唐朝的强大,充满了民族自豪感。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扩展3)

——牧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0篇

  牧童诗

  宋代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远远地看见牧童骑着牛缓缓地在前村走过,轻风隔着田垄送来阵阵牧笛声。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1、陇(lǒng):通“垄”,田垄。

  2、长安:唐代京城。

  3、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前两句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后两句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创作背景

  在《桐江诗话》中记载,该《牧童诗》为黄庭坚七岁时创作,即皇祐三年辛卯(1051年)。一天,黄庭坚父亲黄庶邀请几位诗友一起在家饮酒吟诗。其中一位说:“久闻令郎少年聪慧,何不让他也来吟一首!”这时,黄庭坚想起了吹笛子的小牧童,便以牧童为题,作一首诗。

  原文:

  牧童诗

  宋代: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吹笛横吹一作:短笛风斜)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译文: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闻。

  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城内那些追逐名利的人啊,用尽心机也不如你这样清闲自在。

  注释: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横吹隔陇(lǒng)闻。

  陇:通“垄”,田垄。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长安:唐代京城。机关用尽:用尽心机。

  赏析:

  这是一首饶有理趣,借题发挥的警世诗。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描写牧童自在自得的神情,悠然牛背上,短笛信口吹,宛然如画。牧童骑着牛儿,从前村慢慢走过;吹着笛儿,笛声在田间随风飘悠。“骑牛”与“吹笛”,生动地描摹出牧童洒脱的形象、悠闲的心情:同时,诗人把牧童放在“村”与“岸”的背景上,使画面境界外阔,显得“野”味浓郁。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即事论理,拉出逐利争名、机关算尽的“长安名利客”与悠然自得的牧童相比。有多少在官场上争名逐利的庸人,费尽心机,其实不如牧童自在快乐啊!在一贬一褒之中,表露出作者清高自赏、不与俗流合污的心态,同时也在赞美牧童。

  该《牧童诗》与《红楼梦》之“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中悠闲自得,吹笛牛背,早出晚归,不愁食衣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自然既飘逸而又理想,可惜在黑暗的制度下,只不过是文人学士们的“空想”之一。

  牧童

  唐·李涉

  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

  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

  译文:

  早晨去放牛,赶牛去江湾。

  傍晚去放牛,赶牛过村落。

  披着蓑衣走在细雨绵绵的树林里,折支芦管躺在绿草地上吹着小曲。

  腰间插满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来咬牛犊。

  注释:

  ⑴朝(zhāo):早晨;日出的时候。

  ⑵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编的防雨用具,类似于雨衣。

  ⑶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湿地区或河边沙地。茎直立,三棱形。叶细长,深绿色,质硬有光泽。夏季开穗状小花,赤褐色。地下有细长的匍匐茎,并有褐色膨大块茎。块茎称香附子,可供药用。

  ⑷蓬蒿(hāo):茼蒿的俗称。

  ⑸黄犊(dú):小牛。

  (6)荷:披着,背上。

  赏析:

  诗的大意是:因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庄稼,所以把它远远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个放牧的好地方;放到这儿来的牛可多着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尝不想到山坡上和别的放牛娃去玩一会儿;可是讨厌的鸟儿,在天空盘旋。它们饿了,老是要飞到牛背上去啄虮虱。怎能丢下不管呢?牛性是好斗的,特别是牧童放的这头小白牛更淘气,它时而低头吃草,时而举头长鸣。这鸣声该不会是寻找触角的对象的信号吧?真叫人担心,一刻也不能离开它。此时,牧童耳边忽然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有人卷着芦叶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着牛在堤的那一边,于是他也学着样儿,卷着叶子吹起来,互相应和;一面监视着这正在吃草的牛,抖动几下手里的长鞭,并且向牛说了下面两句警告的话。这话里是有个典故的。

  原来,北魏时,拓跋辉出任万州刺史,从信都到汤阴的路上,因为需要润滑车轮的角脂,派人到处生截牛角,吓得老百姓不敢把牛放出来。这一横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牧童们谁都知道。官家截尔头上角,是这牧童挥鞭时随口说出来的。这话对无知的牛来说,当然无异弹琴,可是在牧童却认为是有效的恐吓。这是值得深长思之的。

  唐朝自安史乱后,藩镇割据,内战不停。官府借口军需而抢夺、宰杀民间耕牛,是极常见的事。和张籍同时的诗人元稹在《乐府古题·田家词》里就有所反映:六十年来兵簇簇,月月食粮车辘辘。一日官军收海服,驱车驾车食牛肉。连肉都被吃光,那头上两只角截下熬角脂,自然不在话下。这就是当时的客观现实。对于这种现实,张籍这诗里并未作任何描写,只是结尾时借放牛娃的口,轻轻地点了一下,笔意在若有若无之间,而人民对官府畏惧和对抗的心情,也就可以想见了。

  全诗十句,是一幅绝妙的牧牛图。前八句生动曲折地描绘了牧场的环境背景、牧童的心理活动和牛的动态,情趣盎然。然而诗的主题并不在此;直到最后两句,读者才能看出诗人用意之所在。从前面八句转入最后两句,如信手拈来,用笔十分自然;寓尖锐讽刺于轻松调侃之中,用意十分明快而深刻。

  诗歌语言朴直清新,明白如话,表现出一种由工入微,不犯痕迹的精湛功夫。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垄头。

  入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

  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翻译

  村外草地去放牛,我看见村庄四面庄稼绿油油。

  山坡上乌鸦饥饿啄牛背,害得我不敢游戏和翻跟头。

  山坡上草多牛儿不抬头,白牛犊儿向着芦苇丛中叫个不停。

  吹一声芦叶回应堤那边的同伴,甩几下长鞭浑身乐悠悠。

  牛啊牛,你只管吃草可千万不要斗,你头上的角啊,皇帝有用要征收。

  注释

  牧童词:犹牧童歌。

  稠:茂盛。

  陂:池泽边的坡岸。

  啄牛背:牛背上寄生有虮虱,鸟落在牛背上啄食之。

  戏:玩耍。

  垄头:田埂。

  犊:小牛。

  吹叶:用叶子自制的小哨,吹以取乐。

  应同伴:和其他牧童遥相呼应。

  鼓:甩响鞭。

  触:抵触,两牛抵角争斗。

  截:截割。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由兴盛逐渐走向衰落。中原广大地区内战频繁,人畜都要担负空前沉重的徭役负担;送粮运草,长途跋涉,牛瘦人饥,再加上官家逼催紧迫,许多瘦牛都会磨得领背出血、化脓。乌鸦喜欢啄食腥秽的腐肉,嗅味而来,所以才会有“饥乌啄牛背”的情况发生。作者为反映这一现实状况,巧妙地借助孩提未尽的牧童说出,作下了该诗。

  赏析

  诗的前两句,作者先交待了牧童到远处放牛的原因。“绕村四面禾黍稠”,村子周围都是庄稼地,禾苗长势正好,为了避免牛群祸害庄稼,牧童只好到远处放牛,这两句在逻辑上采用了倒置的手法,先写果后写因,突出了“远牧牛”这个结果,后文也正是围绕牧牛展开。

  “陂中饥鸟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牧童把牛赶到了水草丰美的河边陂岸,本来是想让牛专心吃草,不用担心它们会糟蹋庄稼,这样他就能和伙伴们一起嬉戏玩耍了。结果,陂中有很多饥饿的水鸟,它们不停地落在牛背上啄食虫虱,牧童不得不留下来看顾牛群,不停地驱赶鸟雀,其郁闷的心情可想而知。这两句写出了牧童抱怨的情绪。

  “人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因为陂中“草多”,所以牛群时常走散,在芦苇丛中的白色牛犊还不时地抬头朝空中长鸣。这说明牧牛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儿童眼里,这艰苦的劳动里倒也有不少乐趣。正因为牛群走散,牧童们必须分开寻牛。为了彼此联络,告知对方自己所在的位置,他们“隔堤吹叶应同伴”;为了管束牛群,牧童还要不时地“还鼓长鞭三三四声”。这两句把寻牛、赶牛的过程写得生动有趣,富有立体感与生活感。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扩展4)

——凉州词·其一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五篇)

  原文: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一

  诗人初到凉州,面对黄河、边城的辽阔景象,又耳听着《折杨柳》曲,有感而发,写成了这首表现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情怀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像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画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鉴赏二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翻译

  译文

  精美的酒杯之中斟满甘醇的葡萄美酒,勇士们正要开怀畅饮,却又被急促的琵琶声催促着要上战场。如我醉倒在战场上,请君莫笑话我,从古至今外出征战又有几人能回?

  注释

  凉州词:乐府曲名。

  夜光杯:玉制的酒杯。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沙场:战场。

  赏析

  诗人以饱蘸激情的笔触,用铿锵激越的音调,奇丽耀眼的词语,定下这开篇的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间拉开帷幕,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这景象使人惊喜,使人兴奋,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第二句开头的“欲饮”二字,渲染出这美酒佳肴盛宴的不凡的诱人魅力,表现出将士们那种豪爽开朗的性格。正在大家“欲饮”未得之时,乐队奏起了琵琶,酒宴开始了,那急促欢快的旋律,像是在催促将士们举杯痛饮,使已经热烈的气氛顿时沸腾起来。这句诗改变了七字句*用的音节,采取上二下五的句法,更增强了它的感染力。这里的“催字”,有人说是催出发,和下文似乎难以贯通。有人解释为:催尽管催,饮还是照饮。这也不切合将士们豪放俊爽的精神状态。“马上”二字,往往又使人联想到“出发”,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伤感、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原文: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赏析: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间,王之涣与高适、王昌龄到旗亭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王之涣接连落空。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她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诗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原文:

  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纵目望去,黄河渐行渐远,好像奔流在缭绕的白云中间,就在黄河上游的万仞高山之中,一座孤城玉门关耸峙在那里,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扩展5)

——宫词原文翻译及赏析(精选5篇)

  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

  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宫边老翁为余泣,小年进食曾因入。

  上皇正在望仙楼,太真同凭阑干立。

  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归来如梦复如痴,何暇备言宫里事。

  初过寒食一百六,店舍无烟宫树绿。

  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

  力士传呼觅念奴,念奴潜伴诸郎宿。

  须臾觅得又连催,特敕街中许然烛。

  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飞上九天歌一声,二十五郎吹管逐。

  逡巡大遍凉州彻,色色龟兹轰录续。

  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

  *明大驾发行宫,万人歌舞涂路中。

  百官队仗避岐薛,杨氏诸姨车斗风。

  明年十月东都破,御路犹存禄山过。

  驱令供顿不敢藏,万姓无声泪潜堕。

  两京定后六七年,却寻家舍行宫前。

  庄园烧尽有枯井,行宫门闭树宛然。

  尔后相传六皇帝,不到离宫门久闭。

  往来年少说长安,玄武楼成花萼废。

  去年敕使因斫竹,偶值门开暂相逐。

  荆榛栉比塞池塘,狐兔骄痴缘树木。

  舞榭欹倾基尚在,文窗窈窕纱犹绿。

  尘埋粉壁旧花钿,乌啄风筝碎珠玉。

  上皇偏爱临砌花,依然御榻临阶斜。

  蛇出燕巢盘斗栱,菌生香案正当衙。

  寝殿相连端正楼,太真梳洗楼上头。

  晨光未出帘影黑,至今反挂珊瑚钩。

  指似傍人因恸哭,却出宫门泪相续。

  自从此后还闭门,夜夜狐狸上门屋。

  我闻此语心骨悲,太*谁致乱者谁。

  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

  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

  长官清*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

  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

  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

  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

  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今皇神圣丞相明,诏书才下吴蜀*。

  官军又取淮西贼,此贼亦除天下宁。

  年年耕种宫前道,今年不遣子孙耕。

  老翁此意深望幸,努力庙谋休用兵。

  翻译

  连昌宫长满了宫竹,年岁太久无人来管理,竹子长得高而密,枝叶纠结在一起。

  又有墙头碧桃,红色的花瓣被风纷纷吹落。

  住在连昌宫旁的老人向我哭诉,少年时曾因向皇帝进贡食物而入到宫中。

  唐玄宗正在望仙楼,杨贵妃一起倚着栏杆而立。

  楼上楼前都是缀戴着珍珠、翡翠的宫女们,光彩鲜明闪烁照耀天地。

  归来后如梦又如痴,哪里能从容详尽地诉说宫中之事。

  当时刚刚过了大寒食而到了小寒食,城里的店舍都不见炊烟,只有宫边的树木翠绿如常。

  夜半月亮升得很高了,宫中传出了琴弦的鸣声,原来是贺怀志压场的琵琶声。

  高力士传唤寻找名倡念奴,念奴潜伴皇帝的随从侍卫人员过夜。

  片刻找到又接连催促,特别下令街上准许燃起烛火。

  睡在红纱帐里的念奴满眼春意,充满娇气,用手整理一下头发很快就妆束好了。

  来到宫中刚刚歌唱一声,邠王李承宁随即吹管笛与之相和。

  急奏整套的凉州曲调末了,各种龟兹乐曲热烈地连番演奏。

  吹笛少年李谟靠着宫墙,偷学了许多新曲子。

  天大亮的时候皇帝的车驾发往行宫,万人歌舞在道路上。

  百官的仪仗队避开歧王李范、薛王李业,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虢国夫人、秦国夫人的车行轻快迅速。

  第二年十月洛阳被攻破,御用的道路还在,安禄山的军队经过。

  强迫供应食宿不敢有私藏,百姓们无声暗暗流泪。

  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收复后六七年,却寻家舍在行宫前。

  尔后相传的六位皇帝不到离宫,宫门久闭。

  听来来往往的少年说起长安,知道了玄武楼建成,花萼楼荒废。

  去年使者奉皇命来连昌宫砍竹子。

  偶尔遇上门打开,我跟着进去了一会儿。

  杂草丛木像梳齿那样密密地排列着填满了池塘。狐狸、兔子胆大 ,见人并不逃逸,绕着树木。

  舞榭倾斜(榭:台有屋叫榭),地基还在,雕有花纹的窗子幽深仍绿。

  尘土埋没了粉壁,陈旧的金属花片。鸟儿啄着挂在檐棱间的铃铎或金属,发出碎玉般的声音。

  玄宗皇帝偏爱靠*台阶的花朵,依然将皇帝的坐具靠*台阶斜坡。

  蛇出燕巢盘绕在斗栱之上,香案腐朽,长出菌蕈来,正在那天子所居的衙。

  寝殿相连的端正楼,杨贵妃在楼上梳洗。

  晨光未出,室内已有人在活动,至今反挂着珊瑚制成的帘钩。

  我把宫中遗迹指示给人看却因此伤心痛哭,退出宫门时眼泪还不断地流淌。

  自从此后宫门再也没有打开过,每天晚上只有狐狸窜上门屋。

  我听了老人的这番话后心里也禁不住悲伤,问道:“是谁开创了太*盛世,又是谁招致这一混乱局面呢?”

  老人说:“乡野老人哪能分辨得出呢?我就把耳闻目见的事情跟你说说吧。

  姚崇、宋璟作宰相时,劝谏皇帝李隆基言语恳切。

  宰相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粮食丰收,调和中外没有战争杀伐之事。

  长官清正廉洁,太守杰出,人材的选用都说由于用人施政至为公正。

  开元末年姚崇、宋璟相继逝世,朝廷渐渐信任听从杨贵妃。

  安禄山自请为杨贵妃养子,出入宫廷,无所禁忌。

  虢国夫人门前倚势弄权,钻营者不绝于门,如市上一样热闹。

  当时弄权宰相名字记不得了,依稀记得是杨国忠和李林甫。朝廷制定的国家大计颠倒,四海飘摇,安史之乱所留下的民生调敝的残破混乱局面持续了五十年。

  当今皇帝圣明,丞相裴度贤明,诏书刚下,便*定了吴蜀两地的藩镇叛乱。

  官军又攻克了叛乱藩镇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此贼又除,天下安宁。

  我年年耕种宫前道路旁的土地,现在乱世既*,为迎接皇帝出巡,今年就不叫子孙在宫前耕种了。”

  老人这样做的意思是殷切地盼望皇帝前来,希望皇帝努力于国家大计,不要再起战争杀伐。

  注释

  连昌宫:唐代皇帝行宫之一,公元658年(唐高宗显庆三年)建,故址在河南府寿安县(今河南宜阳)西九里。

  森似束:指竹子丛密,如同扎成一束束的。

  森:森森然,密貌。

  千叶桃:碧桃。

  簌簌:花纷纷落下貌。

  小年:年少时。

  上皇、太真:指唐玄宗与杨贵妃。望仙楼 ,本在华清宫,此是作者的想象。

  炫转荧煌:光彩闪烁。

  备言:说尽。

  寒食: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为寒食节。唐俗在此前后三天禁火。

  贺老:指玄宗时以善弹琵琶闻名的一个艺人,名贺怀智。

  压场屋:即今“压场”意。唐人称戏场为场屋。

  “念奴”句诗人自注云:念奴,天宝(742—756)中名娼。善歌。每岁楼下杯醭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之罢奏。

  明皇遣高力士呼于楼上:欲遗念奴唱歌,分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其为当时所重如此。然而玄宗不欲夺侠游之盛,未尝置在宫禁,或岁幸汤泉,时巡东洛,有司遣从行而已。”高力士,唐玄宗宠幸的宦官。

  诸郎:侍卫或其他艺人。

  **:因禁火,故特许燃烛。

  掠削:稍稍理一下,

  旋装束:马上就装束停当。

  九天:宫中。

  二十五郎:邠王李承宁善吹笛,排行二十五。

  吹管逐:即吹管伴奏意。

  逡巡:指节拍舒缓貌。

  大遍:相当于“一整套(曲子)”的意思。

  凉州:曲调名。

  彻:完了,终了。色色龟(qiū秋)

  兹:各种龟兹乐曲。

  轰录续:陆续演奏。

  “李谟”句下自注云:“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诣验之。

  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暮也。’玄宗异而遣之。”

  厌笛:按笛。

  大驾:皇帝的车驾。

  队仗:仪仗队。岐、

  薛:指玄宗弟岐王李范,薛王李业。(两人皆死于开元年间,这是诗人的误记。)

  杨氏诸姨:指杨贵妃的三姐姐。为玄宗封为韩国、虢国、秦国三夫人。

  斗风:形容车行快。

  东都破:指安禄山占洛阳。安于公元755年(天宝十四载)旧历十二月占洛阳,此是约言之。

  过:指安禄山叛军沿途的所造成的破坏。

  供顿:即供应。

  两京:指西京长安与东都洛阳。

  门:一作闼,指门中小门。

  六:应作五。

  玄武 :唐德宗时建,

  花萼楼:玄宗时建。

  斫:砍。


《凉州词》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10篇(扩展6)

——《塞下曲》原文及翻译赏析通用五篇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翻译

  昏暗的树林中,草突然被风吹得摇摆不定,飒飒作响,将军以为野兽来了,连忙开弓射箭。

  天亮去寻找那只箭,已经深深地陷入石棱中。

  注释

  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引弓:拉弓,开弓,这里包含下一步的射箭。

  *明:天刚亮的时候。

  白羽:箭杆后部的白色羽毛,这里指箭。

  没:陷入,这里是钻进的意思。

  石棱:石头的边角。将军——指的是西汉的飞将军李广。

  鉴赏

  卢纶《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此为第二首,描写将军夜里巡逻时景况。

  首句写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右北*是多虎地区,深山密林是百兽之王的猛虎藏身之所,而虎又多在黄昏夜分出山,“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

  次句即续写射。但不言“射”而言“引弓”,这不仅是因为诗要押韵的缘故,而且因为“引”是“发”的准备动作,这样写能启示读者从中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在一“惊”之后,将军随即搭箭开弓,动作敏捷有力而不仓皇,既具气势,而形象也益鲜明。

  后二句写“没石饮羽”的奇迹,把时间推迟到翌日清晨,将军搜寻猎物,发现中箭者并非猛虎,而是蹲石,令人读之,始而惊异,既而嗟叹,原来箭杆尾部装置着白色羽毛的箭,竟“没在石棱中”,入石三分。这样写不仅更为曲折,有时间、场景变化,而且富于戏剧性。“石棱”为石的突起部分,箭头要钻入殊不可想象。神话般的夸张,为诗歌形象涂上一层浪漫色彩,读来特别尽情够味,只觉其妙,不以为非。

  这首边塞小诗,写一位将军猎虎的故事,取材于西汉只学家司马迁记载当时名将李广事迹的《李将军列传》。原文是:“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没镞(箭头),视之,石也。”

  诗的前两句写事件的发生:深夜,山林里一片昏暗,突然狂风大作,草丛被乔得刷啦啦起伏抖动;蛙人起落处津津乐道恍恍惚惚有一头白虎扑来。恰好这时,将军正从林边驰马而过,他眼疾手快,拉满弓一箭射出… …

  后两句写事件的结果是:第二天清晨,将军记起昨晚林间的事,顺原路来到现场,他不禁大吃一惊:明亮的晨光中,分明看见被他射中的原来不是老虎,而是一座巨石。恐惧感默然蹲在那里,那枝白羽箭竟深深钻进石棱里去了!请注意箭射入的部位,不是石孔,不是石缝,也不是石面,而是窄细的尖突的石棱――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

  有人要问,将军射老虎,干吗不当时就看结果,还要等第二天早晨?原来的故事并没说第二天才知道射中的是石头呀!这,就是诗人的艺术处理了。第一,这样可以表现将军的自信,从来是百发百中,这一次还怕它死不了跑掉吗?第二,可以增加形象的直观性,让人看得更清楚些,如果是当夜就看,固然也能发现是一场误会,但很难取得现在这样的画面一般的鲜明效果。

  诗,最注重含蓄,最讲究意在言外。看到诗中箭入石的描写,我们会油然联想:如果射中的真是老虎将会射成什么样子?如果在战场上射击敌军兵马呢?于是,一位武艺高强、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便盘马弯弓、巍然屹立在我们眼前了。

  塞下曲 王昌龄 唐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注释】:

  ①饮马:给马喝水。

  ②*沙:茫茫无际的沙漠。

  ③没:落。

  ④临洮:甘肃地名。古长城的起点。

  ⑤长城战:指开元二年,唐将杀敌数万,“洮水为之不流”事。

  ⑥咸:都。

  ⑦乱蓬嵩:散乱在乱野之中。

  【译文】:

  让马喝完水渡过秋水,河水冰冷,寒风吹过来像刀割一样。一片大漠上太阳还没有落下,昏暗中隐隐约约看到临洮。昔日长城脚下的战争,都说战士们士气高昂。自古至今,这里都是黄沙弥漫,没有什么不同,将士们遗下的白骨散落在蓬蒿间。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的反战情绪。荒凉的塞外,散落在蓬蒿里的将士白骨触目惊心,寄托了诗人对征战将士的无限同情。

  原文:

  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

  译文:

  秋风在夜晚暗暗吹过边塞的河流,吹过雁门的桑田,边地一片萧瑟。远远地能够看见胡地有人在打猎,虽说还不是秋天,边塞却已经十分寒冷,战士们只能在严霜中风餐露宿。在战场上,兵士们被分成五道作战,孤军奋战,身经百战。战士们虽然英勇,结果功劳多的反而会被下狱,想起这,真是让战士们伤心啊。

  注释:

  ①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为古塞,地势雄险。

  ②鞲(ɡōu)马:谓装备坐骑,不卸鞍鞯鞲。鞲,用革制成,射箭的时候用来束衣袖。

  赏析:

  作品赏析

  入塞寒:一作复入塞。共尘沙:一作向沙场。

  塞下曲其一

  鹫翎金仆姑,

  燕尾绣蝥弧。

  独立扬新令,

  千营共一呼。

  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三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其四

  野幕蔽琼筵,

  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

  雷鼓动山川。

  古诗简介

  《塞下曲》为卢纶的组诗,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

  翻译/译文

  塞下曲其一翻译:

  将军配戴着用鹫鸟的羽毛做成的箭,燕尾形刺绣的旌旗飘带迎风飘动。屹立着宣布新的命令,千营的将士一齐回应。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