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

首页 / 诗词 / |

  咏柳的诗词 1

  《咏柳》原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翻译

  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垂下来,好似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

  《咏柳》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咏柳》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咏柳的诗词 2

  《咏柳》

  年代:唐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类标签:描写春天描写风描写柳小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咏柳的诗词 3

  《咏柳》

  年代:唐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类标签:描写春天描写风描写柳小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咏柳的诗词 4

  《咏柳》原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翻译

  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垂下来,好似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如同一把神奇的剪刀。

  《咏柳》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咏柳》赏析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作者简介

  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

  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咏柳的诗词 5

  古诗原文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译文翻译

  残阳如血,令人伤情,斜射着无垠的山川。故国覆亡,到处是一派凄凉。如今只剩南明朝廷残破狭小的宫殿,御苑中的溪流,自西向东流去,日夜不息。就像陈后主荒淫误国,昨日的陈朝宫殿,今年又变作隋朝的宫庭。

  不堪回首,往事就像这轻浮的柳絮,刹那成空。柳絮不知人心,依旧似烟知雾地漫天飙飞。柔软的柳枝,青翠的柳叶,像细雨蒙蒙,西风刚刚吹过,东风又来侵袭,几番风雨。

  注释解释

  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韵。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一晌(shǎng):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创作背景

  夏完淳以一腔忠贞,把短短十七年的有限生命,完全投入抗清复国的大潮之中,所写的诗、文、赋、词,无不悲歌激烈,血泪泪交融。辞风师承陈子龙。此首《一剪梅》,也同样是借咏柳来抒发一腔亡国之痛。

  诗文赏析

  起句“无限伤心夕照中”,表现了情景难分:默默无言的柳丝,低垂在斜阳的夕照中,仿佛在为凄凉的祖国,感到无限的伤痛。你看那往日的百花园中,只剩下了点残花败叶,只有那御沟里的流水,还在默默地流淌,纷乱无比的世事啊,是如此地变化多端,去年还是陈后主的内苑,今年又成了隋炀帝的深宫。“金沟御水自西东”一句,可以在李商隐的.《曲江》一诗中找到渊源:“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作为处于唐王朝的覆灭已成必然趋势的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同样也有着“世纪末的悲哀”,他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乐游原》)的慨叹,到了夏完淳,就变成“无限伤心”的泪滴了。这“昨岁陈宫,今岁隋宫”一语,和李商隐一样,借古喻今,寄寓着作者难以言尽的兴亡之叹。

  下片着重抒情。“往事思量一晌空”:想想那悠悠往事,片刻之间都化成了片虚空。国破家亡,妻离子散,这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实。明亡后完淳父夏允彝,因抗清被执投水殉国,完淳因终日为复国大业奔走,年轻的妻子孤守空闺,白发的老母依门盼归。这国恨家仇,使年轻热血的词人已经无法自制了然而,客观却是“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无情的飞絮,并不理会词人彻骨的伤痛,依旧如烟如雾地笼罩着柳树的长条短叶,它们生机蓬勃片苍翠。这真教他无法不产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的愤慨。然而,更伤心的是它们竟然“才过西风,又过东风”。对于西风东风,明朝清朝,似乎无动于衷。这结尾以极其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出离愤怒了””正好相互呼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回环。

  整首词写得凄迷哀惋,寓家国之叹于写景咏物之中,情文相生,结处余慨不尽。

  咏柳的诗词 6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分析其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诗歌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讽刺、揭露得势便张狂的小人,警告他们必定无好下场。

  (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浩然之态

  咏柳的诗词 7

  《江城子·咏柳》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译文

  杨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身向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黄莺在它身边唱曲儿,都喜爱看它万根青丝迎风摇曳。即使不说它多情,也配称得上柔丽,它的各种美态都是上天赋予。你看它芽遥眼、叶遥眉、枝遥腰,样样都似美女。

  它在短长亭边长、它在短长桥边立,能把征人的骏马拴,能把游子的舟船系。春天里,它正值风流的年纪,犹遥惹人爱怜的芳龄少女。这样的姿色、这样的年纪,让人无心长远离,纵使要经千里烟雨路遥,总要归来将它攀折到手里,再踏行程也无顾忌。

  注释

  嫩黄初染绿初描:柳芽渐显嫩黄,柳叶也被春风染绿。

  倚春娇,索春饶:指柳树备受春的宠爱。

  天赋与、眼眉腰:大自然赋予了柳树的叶子和枝条遥同美女的秀眉和细腰。

  兰桡:小舟的美称。

  可爱风流:形容柳姿的.柔丽娇弱。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意为柳树的妩媚可爱让人挂念,为了能重新攀折到它,行人不辞烟雨,千里迢迢赶回来。

  简析

  《江城子·咏柳》是南宋词人赵汝茪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咏柳的佳作,围绕体态、情韵两方面突出新柳"娇"的特征。这个“娇”包括了外形的娇小柔美,更主要是内在的多情。所谓“驻金镳,系兰桡”,体现出新柳为了让情人有更多的时间话别,不惜为他们牵住马匹、芳舟。正因为新柳如此可爱,才引得行人对它念念不忘,以至不管烟雨风尘,千里返乡也要重来攀折到那早春的柳枝。

  咏柳的诗词 8

  古诗原文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译文翻译

  残阳如血,令人伤情,斜射着无垠的山川。故国覆亡,到处是一派凄凉。如今只剩南明朝廷残破狭小的宫殿,御苑中的溪流,自西向东流去,日夜不息。就像陈后主荒淫误国,昨日的陈朝宫殿,今年又变作隋朝的宫庭。

  不堪回首,往事就像这轻浮的柳絮,刹那成空。柳絮不知人心,依旧似烟知雾地漫天飙飞。柔软的柳枝,青翠的柳叶,像细雨蒙蒙,西风刚刚吹过,东风又来侵袭,几番风雨。

  注释解释

  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韵。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一晌(shǎng):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创作背景

  夏完淳以一腔忠贞,把短短十七年的有限生命,完全投入抗清复国的大潮之中,所写的诗、文、赋、词,无不悲歌激烈,血泪泪交融。辞风师承陈子龙。此首《一剪梅》,也同样是借咏柳来抒发一腔亡国之痛。

  诗文赏析

  起句“无限伤心夕照中”,表现了情景难分:默默无言的柳丝,低垂在斜阳的夕照中,仿佛在为凄凉的祖国,感到无限的伤痛。你看那往日的百花园中,只剩下了点残花败叶,只有那御沟里的流水,还在默默地流淌,纷乱无比的世事啊,是如此地变化多端,去年还是陈后主的内苑,今年又成了隋炀帝的深宫。“金沟御水自西东”一句,可以在李商隐的《曲江》一诗中找到渊源:“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作为处于唐王朝的覆灭已成必然趋势的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同样也有着“世纪末的悲哀”,他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乐游原》)的慨叹,到了夏完淳,就变成“无限伤心”的泪滴了。这“昨岁陈宫,今岁隋宫”一语,和李商隐一样,借古喻今,寄寓着作者难以言尽的兴亡之叹。

  下片着重抒情。“往事思量一晌空”:想想那悠悠往事,片刻之间都化成了片虚空。国破家亡,妻离子散,这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实。明亡后完淳父夏允彝,因抗清被执投水殉国,完淳因终日为复国大业奔走,年轻的妻子孤守空闺,白发的老母依门盼归。这国恨家仇,使年轻热血的词人已经无法自制了然而,客观却是“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无情的飞絮,并不理会词人彻骨的伤痛,依旧如烟如雾地笼罩着柳树的长条短叶,它们生机蓬勃片苍翠。这真教他无法不产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的愤慨。然而,更伤心的是它们竟然“才过西风,又过东风”。对于西风东风,明朝清朝,似乎无动于衷。这结尾以极其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出离愤怒了””正好相互呼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回环。

  整首词写得凄迷哀惋,寓家国之叹于写景咏物之中,情文相生,结处余慨不尽。

  咏柳的诗词 9

  古诗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翻译

  江南年底,早梅花开后,分配新春和垂柳。细腰肢自己有格调风流,于是又是和身体清英很优秀。

  永丰坊那畔,一整天没有人,谁看到金丝弄晴天白天?秋海棠花还是种子、未飘散的那时,绿叶成阴,没有一个故事、渐渐的消瘦了。又有谁是东风追逐你而来的呢,就吹散眉间皱纹一点春天。

  注释解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

  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

  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诗文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很似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杨柳枝词》,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白居易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作者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易晓扬的语句中,却藏有探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宋代词论家彭孙说:“咏物词极不易下,要须字字刻画,字字天然。方为上乘。”(《金粟词话》)咏物含瘟深湛,在于寄托,“贵有不枯不脱之妙。”(《莲子居词话》)苏轼此词正具有这些优点。它句句刻画垂柳,清圆流杨,形神兼到,熨贴自然。并借柳喻人,把人的品格与身世融入对柳的形神描幕之中。物中有人,亦物亦人,既不粘滞于物,也不脱离听咏课题。就风格而论,此词缠绵幽怨,娴雅婉丽,曲尽垂柳风神,天然秀美处有似次韵章质夫的《杨花词》,而又别具一段倾城之姿。

  咏柳的诗词 10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注释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赏析

  第一句写树,将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这里的“碧玉”应该是有两层含义: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阅读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1)

——咏柳古诗词鉴赏

咏柳古诗词鉴赏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柳古诗词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古诗词鉴赏1

  《咏柳》

  年代:唐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类标签:描写春天描写风描写柳小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咏柳古诗词鉴赏2

  古诗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翻译

  江南年底,早梅花开后,分配新春和垂柳。细腰肢自己有格调风流,于是又是和身体清英很优秀。

  永丰坊那畔,一整天没有人,谁看到金丝弄晴天白天?秋海棠花还是种子、未飘散的那时,绿叶成阴,没有一个故事、渐渐的消瘦了。又有谁是东风追逐你而来的呢,就吹散眉间皱纹一点春天。

  注释解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

  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

  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

  诗文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赞美了柳的体态。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很似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杨柳枝词》,据唐人孟棨《本事诗》载:白居易有妾名小蛮,善舞,白氏比为杨柳,有“杨柳小蛮腰”之句。白居易年事高迈,小蛮还很年轻,“因为杨柳之词以托意,曰:‘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坊里东南角,尽日无人属阿谁?’”后宣宗听到此词极表赞赏,遂命人取永丰柳两枝,移植禁中。作者在这里化用乐天诗意,略无痕迹,但*易晓扬的语句中,却藏有探沉的含义。”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宋代词论家彭孙说:“咏物词极不易下,要须字字刻画,字字天然。方为上乘。”(《金粟词话》)咏物含瘟深湛,在于寄托,“贵有不枯不脱之妙。”(《莲子居词话》)苏轼此词正具有这些优点。它句句刻画垂柳,清圆流杨,形神兼到,熨贴自然。并借柳喻人,把人的品格与身世融入对柳的形神描幕之中。物中有人,亦物亦人,既不粘滞于物,也不脱离听咏课题。就风格而论,此词缠绵幽怨,娴雅婉丽,曲尽垂柳风神,天然秀美处有似次韵章质夫的《杨花词》,而又别具一段倾城之姿。

咏柳古诗词鉴赏3

  作品原文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词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5、裁:裁剪。

  6、似:如同,好像。

  作品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作品鉴赏

  首句写树,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柳,单单用碧玉来比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字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迹,南朝乐府有《碧玉歌》,其中“碧玉破瓜时”已成名句。还有南朝萧绎《采莲赋》有“碧玉小家女”,也很有名,后来形成“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贫家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故第二句就此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咏柳古诗词鉴赏4

  古诗原文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译文翻译

  残阳如血,令人伤情,斜射着无垠的山川。故国覆亡,到处是一派凄凉。如今只剩南明朝廷残破狭小的宫殿,御苑中的溪流,自西向东流去,日夜不息。就像陈后主荒淫误国,昨日的陈朝宫殿,今年又变作隋朝的宫庭。

  不堪回首,往事就像这轻浮的柳絮,刹那成空。柳絮不知人心,依旧似烟知雾地漫天飙飞。柔软的柳枝,青翠的柳叶,像细雨蒙蒙,西风刚刚吹过,东风又来侵袭,几番风雨。

  注释解释

  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韵。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一晌(shǎng):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创作背景

  夏完淳以一腔忠贞,把短短十七年的有限生命,完全投入抗清复国的大潮之中,所写的诗、文、赋、词,无不悲歌激烈,血泪泪交融。辞风师承陈子龙。此首《一剪梅》,也同样是借咏柳来抒发一腔亡国之痛。

  诗文赏析

  起句“无限伤心夕照中”,表现了情景难分:默默无言的柳丝,低垂在斜阳的夕照中,仿佛在为凄凉的祖国,感到无限的伤痛。你看那往日的百花园中,只剩下了点残花败叶,只有那御沟里的流水,还在默默地流淌,纷乱无比的世事啊,是如此地变化多端,去年还是陈后主的内苑,今年又成了隋炀帝的深宫。“金沟御水自西东”一句,可以在李商隐的《曲江》一诗中找到渊源:“金舆不返倾城色,玉殿犹分下苑波”。作为处于唐王朝的覆灭已成必然趋势的晚唐时期的李商隐,同样也有着“世纪末的悲哀”,他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乐游原》)的慨叹,到了夏完淳,就变成“无限伤心”的泪滴了。这“昨岁陈宫,今岁隋宫”一语,和李商隐一样,借古喻今,寄寓着作者难以言尽的兴亡之叹。

  下片着重抒情。“往事思量一晌空”:想想那悠悠往事,片刻之间都化成了片虚空。国破家亡,妻离子散,这是多么难以接受的事实。明亡后完淳父夏允彝,因抗清被执投水殉国,完淳因终日为复国大业奔走,年轻的妻子孤守空闺,白发的老母依门盼归。这国恨家仇,使年轻热血的词人已经无法自制了然而,客观却是“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无情的飞絮,并不理会词人彻骨的伤痛,依旧如烟如雾地笼罩着柳树的长条短叶,它们生机蓬勃片苍翠。这真教他无法不产生“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的愤慨。然而,更伤心的是它们竟然“才过西风,又过东风”。对于西风东风,明朝清朝,似乎无动于衷。这结尾以极其质朴的语言,道出了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出离愤怒了””正好相互呼应,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回环。

  整首词写得凄迷哀惋,寓家国之叹于写景咏物之中,情文相生,结处余慨不尽。

咏柳古诗词鉴赏5

  《江城子·咏柳》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译文

  杨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身向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黄莺在它身边唱曲儿,都喜爱看它万根青丝迎风摇曳。即使不说它多情,也配称得上柔丽,它的各种美态都是上天赋予。你看它芽遥眼、叶遥眉、枝遥腰,样样都似美女。

  它在短长亭边长、它在短长桥边立,能把征人的骏马拴,能把游子的舟船系。春天里,它正值风流的年纪,犹遥惹人爱怜的芳龄少女。这样的姿色、这样的年纪,让人无心长远离,纵使要经千里烟雨路遥,总要归来将它攀折到手里,再踏行程也无顾忌。

  注释

  嫩黄初染绿初描:柳芽渐显嫩黄,柳叶也被春风染绿。

  倚春娇,索春饶:指柳树备受春的宠爱。

  天赋与、眼眉腰:大自然赋予了柳树的叶子和枝条遥同美女的秀眉和细腰。

  兰桡:小舟的美称。

  可爱风流:形容柳姿的柔丽娇弱。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意为柳树的妩媚可爱让人挂念,为了能重新攀折到它,行人不辞烟雨,千里迢迢赶回来。

  简析

  《江城子·咏柳》是南宋词人赵汝茪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咏柳的佳作,围绕体态、情韵两方面突出新柳"娇"的特征。这个“娇”包括了外形的娇小柔美,更主要是内在的多情。所谓“驻金镳,系兰桡”,体现出新柳为了让情人有更多的时间话别,不惜为他们牵住马匹、芳舟。正因为新柳如此可爱,才引得行人对它念念不忘,以至不管烟雨风尘,千里返乡也要重来攀折到那早春的柳枝。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2)

——咏柳的教案汇总十篇

  咏柳的教案 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七言古诗的基础上,尝试用黄梅戏《女驸马》选段演唱七言古诗《咏柳》等。

  2.借助教师动作暗示感知乐曲中的附点并理解古诗内容。

  3.体验用新诗为乐曲填词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已熟练背诵七言诗《咏柳》等。

  2.幼儿听过黄梅戏曲调,对黄梅戏有初步认识。

  3.《女驸马》vcd选段及伴奏带。

  活动过程:

  1.演唱黄梅戏《看灯》进场。

  2.看vcd画面,欣赏《女驸马》选段,初步感知旋律。

  师:音乐是一段……它和我们听过的黄梅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再次欣赏,进一步熟悉旋律。

  师:我们一起跟着这段音乐用“拉拉拉”来哼唱。

  4.听伴奏带,在教师启发下边哼唱边做动作,感知黄梅戏曲调拐弯绕的特点。

  5.欣赏教师用七言诗演唱黄梅戏曲调。

  师:你们发现这句歌词是几个字啊?我们学过什么诗也是一句七个字。

  6.再次倾听教师演唱,并随教师做动作。

  师:你们听我唱《咏柳》的时候,在哪个字是有点拐弯的,拐弯的地方我做了什么动作?

  7.跟随教师听琴声念歌词并做动作,体验乐曲中“附点”部分。

  师:你们发现最后一句哪个字重复念了?怎么重复的.?

  8.教师带领幼儿听琴歌唱。

  9.在教师引导下替换歌词,并听音乐随节奏做动作默念歌词。

  师:你们还会什么七言诗,我们一起不发出声音跟着琴声在心里念。

  10随教师用新诗演唱。

  11.幼儿散点站立,独立用新诗演唱。

  师:你们还想唱什么七言诗?你们自己能唱吗?如果不记得,你们怎么办?

  12.带领幼儿边唱边做“男生”动作。

  师:刚才我们做的动作都是旦角的动作,黄梅戏中男生动作和女生不一样,他的手是虎掌,脚是靠步,手指是剑指。

  咏柳的教案 2

  教学要求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指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朗诵古诗,想象画面,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春天的美好。

  重点难点

  1.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的生字,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古诗二首

  村 居①

  [清]高鼎(dǐnɡ)

  草长莺(yīnɡ)飞二月天,

  拂(fú)堤(dī)杨柳(liǔ)②醉(zuì)③春烟④。[句导读: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春天时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

  释义: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儿童散学⑤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yuān)⑥。[句导读:这两句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

  释义: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在农村时亲眼看到的景象,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诗人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展露无遗。本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字里行间透出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咏(yǒnɡ) 柳

  [唐]贺知章

  碧玉①妆(zhuānɡ)②成一树③高,

  万条垂(chuí)下绿丝(sī)绦(tāo)④。[句导读:这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

  释义: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就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细叶谁裁(cái)⑤出,

  二月春风似⑥剪(jiǎn)刀。[句导读:这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释义: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条序井然。在语言的运用上,既晓畅,又华美。

  1. 学*古诗《村居》。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理解诗歌大意,背诵古诗。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一 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 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 (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学生甲:用唱诗的方法来背诗。

  学生乙: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诗。理解了每句诗歌的意思,知道连起来讲的是什么意思,就可以背诗。

  三 品悟古诗

  1.有同学说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背诗,那么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呢?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组长汇报。(教师课件展示)

  小草生长,黄莺飞翔,正是春光明媚的二月,

  轻拂河堤的杨柳沉醉在春天的烟雾之中。

  村子里的小孩子们早早就放学回到了家,

  急忙趁着温暖的东风快活地放起了风筝。

  2.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分析。

  (1)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①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的发现。

  ②学生自由读诗。

  ③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文)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⑤你觉得诗句中的哪些字词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生:“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天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人们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

  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柔态、神韵。

  ⑥瞧,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也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中,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柔柔的。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

  ⑦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这么多美妙的'画面,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一句的。

  (2)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①在这么好的春光里,你想做些什么呢?(指名说)

  放风筝。(板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②你能配合画面说说这句诗所描绘的情景吗?

  生: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得早,趁着温暖的东风,放起了风筝。他们的欢声笑语,使春天更加富有朝气。

  ③读了这一句,你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归来早”“忙趁”体会孩童欢畅的心情。

  学生汇报。

  ④很有意思的想法,能将你的想法融入诗里读出来吗?你们想不想加入他们放风筝的队伍?这样吧,让我们一起放飞心爱的纸鸢,用诗歌表达自己的心情吧!

  四 背诵全诗

  1.教师边展示本课配图边引导学生联想诗句描绘的美景:早春的山村,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孩子们也将自己心爱的风筝放飞。多美的春景图呀!它不仅吸引了诗人高鼎,也迷住了大家。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来这首古诗。

  2.生自由背。

  五 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

  2.搜集诗人的其他古诗名句,进行整理。

  1.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村居》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把学生带入一个青草萋萋、百花盛开、花香四溢的情景中。在美丽的春天里,教师采用各种朗读形式(如: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比赛读等),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在初步感知整首古诗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配上哑语吟诵古诗,在肢体语言的帮助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2.教学时教师可以尝试不一句一句地讲解古诗文,而是让学生在吟诵中去感悟语言,在歌声中去想象意境,在舞蹈中去创造图画。

  1.学*古诗《咏柳》。

  2.正确读写诗中的生字。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咏柳》,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 知诗人,解题意

  师:同学们,不知不觉中,春天的脚步又*了,这轻快飞行的燕子,吹面不寒的杨柳风,羞红了脸的桃花,柳枝轻摇的柔柳,组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你看,这是什么?(出示杨柳图)今天我们就来学*《咏柳》。

  1.关于作者,你知道多少(出示课件)?

  贺知章(659-约744),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属于盛唐前期诗人,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诗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2.题目“咏柳”是什么意思?

  咏:歌唱,赞美。咏柳,就是歌唱、赞美柳树。

  3.作者是怎么歌颂柳树的呢?请大家轻声读一遍古诗。用手中的工具书查一查,理解诗句的意思。(出示课件)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大家在朗读这首诗的时候,边读边想象柳树的姿态,仿佛柳树就在自己的眼前,轻轻的,柔柔的,那么碧绿,那么美丽,要用喜爱、惊叹的语气来读。

  二 释字词,明诗意

  1.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1)理解词语。

  妆:(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左右结构,注意“女”的写法。意思是装饰,打扮。

  一般都是谁爱打扮?那么本诗是说谁打扮?

  (通过课件演示“妆”的演变过程,不仅帮助了学生熟记字形,了解字义,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字更深刻地理解诗句的意思,诗的开始就把杨柳化身成一位美人)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条条像丝带般的柳条。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

  2.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1)理解词语。

  剪:上下结构。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课件展示剪刀,引导学生理解)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后,引导学生串连诗意: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出的吗?就是那像剪刀一样的二月春风啊!

  3.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字,通过理解字义,结合图片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概意思。

  高高的柳树像碧玉妆扮成的一样,千万轻柔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三 想意境,悟诗情

  1.再来读前两句诗,说说你眼前出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柳树似一位姿态婀娜的美人出现在我们面前,那千万条垂丝,就像她的裙带)

  2.你觉得句中的哪个字用得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第一句中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第二句中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摇摆。

  教师:谁能通过诵读把这美妙的画面读出来?

  (点名读,其他学生说画面)

  3.那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被作者用“似剪刀”形象化了。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它还能剪出什么。

  示例:将小草剪成了一根根;将枫树的叶子剪得像手掌……

  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我们美的想象。

  4.总结: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让我们借作者的诗文,读出我们心中对春的赞美。

  四 横纵观,拓视野

  1.课堂小结:春天正向我们走来!让我们吟着春天的诗,与春天撞个满怀……

  2.教师布置作业:

  请在下面的三首诗中,选一首喜爱的背诵下来,课下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意。

  春 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游 园 不 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教学时,可以在课下先让学生画一幅自己眼中的柳树,并写上一两句赞美柳树的话,让学生提前从色彩方面感知一下碧玉妆成般的柳树,也从形态方面感知何为万条绿丝绦。这样一来,学生对古诗内容会比较容易理解一些。

  村 居

  景

  人

  咏 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把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补充完整。

  莺飞 yīnɡ 拂堤 fú 儿童 tónɡ 杨柳 liǔ

  化妆 zhuānɡ 垂下 chuí 剪刀 jiǎn 裁衣 cái

  4.课文综合阅读。

  (1)“春烟”在诗中是什么意思?

  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

  (2)《咏柳》中用一个“拂”字,一个“醉”字把静止的杨柳人格化了。

  (3)《村居》描写出一幅怎样的画面?不超过30个字。

  在江南二月的自然风光里,儿童们放学归来高高兴兴地放着风筝。

  (4)《村居》通过“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表现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孩子们的天真烂漫,春天的勃勃生机。

  1.风筝

  又名“木鸢”“纸鸢”“风鸢”。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发明了风筝。史**载,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的能工巧匠鲁国人公输班,因看到鹞鹰盘旋于蓝天而受到启迪,传说曾“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汉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发明纸以后,风筝用纸张糊制,称作“纸鸢”。到五代(907-960)李邺加以改进,装竹笛于纸鸢之头,临风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

  2.柳树

  可种可插,极易成活。“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柳的生命力多么旺盛。柳树姿态优美、秀色可餐,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宋代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在西湖修了一道堤,堤上遍植柳树,如今已成为西湖十大景点之一。田园诗人陶渊明喜爱柳树,室旁有柳五棵,所以自名五柳先生。清代蒲松龄也喜欢柳,并自号柳泉居士。清代左宗棠戍守边疆时,为了保持水土、抵御风沙等,在河西走廊“新栽杨柳三千里”,后人为纪念他,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在古代文学中,杨柳是一个特殊意象,优美动人,情意缠绵,为诗人传诵吟咏。

  咏柳的教案 3

  教材简说:

  本课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描写春天的诗,诗中描写了春天柳树吐芽、柳条碧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而且通过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学生出示收集的柳叶及有关的柳树图片)

  (这里最好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看到的柳叶、柳树形象。)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课题,解题。

  3.全班齐读课题。

  4(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5.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学生会读,读准确。

  5.学生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1)(放远看柳树的图片)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学生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1)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学生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创造力”。

  四、想象意境,美读成诵

  1.学生闭上眼睛,一边听老师的朗诵,一边想象诗人描绘的画面。

  2.直到有感情的朗读,能背诵的自己被一遍。

  五、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六、布置作业

  1.回家修改自己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学生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1.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不足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学生小组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说说怎样记住它们。2.学生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指导书写“妆、柳、丝”。先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师再师范写。

  3.学生自己练*,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的,所以在《咏柳》这一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欢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这一特点,在课前,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柳树的图片,激发学生学*本课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诗歌的特点,出示直观的插图,再现诗歌意境,激发学生学*兴趣,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感悟春天的美。

  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主人”意识,让学生自己观察字的结构,然后小组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从中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贯彻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这一课标精神。

  另外,我让学生在学诗歌中练*写话,让学生借助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先说后写,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说的话用文字写下来,消解写作的神秘感,让学生想说什么就写什么。

  咏柳的教案 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⑴抄古诗试背

  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简评:

  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

  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咏柳的教案 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咏柳》,感受歌曲优美、流畅的情绪。

  2、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

  3、喜欢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活动准备:

  1、制作有关春天的ppt,有花、草、树、人等等。

  2、有关歌曲的音乐。

  3、与歌词相关的图谱。

  4、一张柳树笑了的图片。

  活动重难点:

  学唱歌曲《咏柳》。

  能用黄梅戏的花腔调式进行演唱。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幼儿听《春天在哪里》做动作。

  可以是随歌词创编的一些动作,也可以拍拍肩、拍拍腿等一些活动的动作。动作要简单,幼儿都愿意参加为主。

  2、欣赏有关春天的图片,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

  师:"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这个问题开始本次活动,幼儿较容易进入状态,大班幼儿已经对季节有一定的认识了,所以,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简单的,但是又会对接下来的问题充满好奇。)师:"现在,你们说一说春天都有些什么样的变化?""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春天的变化。"(先进行一个提问,让幼儿能够对春天的变化有些回忆,在进行第二个提问,让幼儿对春天有一些巩固,回答起来也容易的多。幼儿的回答会有很多种,例如:小草绿了,小花开了等等。最主要的是在最后一个放入一张大树就可以了,让幼儿自己说出树发芽了。)师:"你知道哪些树呢?"(例如:松树、桂花树、柿子树、橘子树等等)如果没有幼儿说出柳树,教师可以接着说:"老师也知道一种树,他叫做柳树,你们认识它吗?"(引出接下来的环节)

  3、欣赏歌曲《咏柳》。

  师:"你们知道吗,有一位诗人他写了一首诗来赞美柳树,赞美春天的美丽,名字叫做《咏柳》,你们想知道他是怎么说的吗?"(先让幼儿对诗有一些了解,教师对诗的内容进行讲解,再带领幼儿念一遍,让他们对诗有一个初步的记忆过程。也能够丰富活动的形式。)师:"你们知道吗,有人把这个诗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看,它是怎么唱的。"(教师用一种神秘的语气说出来,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听的时候也能够认真些。)

  4、出示图谱,学唱歌曲《咏柳》。

  教师出示相关的图谱(绿色的石头、柳树、许多绿丝带、细长的叶子、问号、两个手指、剪刀):"看见这些你想到了什么呢?"(幼儿的回答肯定是和图片上画出来的是一样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导,在他们说出一个答案后,加以修改变成歌词了。)

  5、根据图示,师幼共同演唱。

  师:"我们一起来唱一遍吧,春天多美呀,春天的柳树更美啦,我们要把自己最喜欢的感觉唱出来,好吗?"(这只是为了让幼儿更能够接受、愉快地演唱,演唱完了之后要进行一些表扬。这时的演唱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暗示的动作,让幼儿学一学。)

  6、根据教师暗示,幼儿自己演唱。

  师:"现在,老师把这些图片全部都拿走了,看一看谁最厉害,能唱出来的呢。"(难度加大,开始的第一遍教师要带领幼儿共同演唱,暗示的动作要做的明显些,让幼儿容易记,之后的几遍就可以只做动作不演唱了。)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看,柳树姑娘被你们一夸,好开心啊,它都笑了呢。"(增加幼儿的信心,对他们所学的进行肯定,之后就会更愿意学*了。)

  7、结束活动师:"我们再唱一次,夸一夸柳树吧。"(最后再对歌曲巩固一遍)

  8、延伸活动:幼儿自己可以将会念的诗用黄梅戏的方法演唱给小朋友们或者爸爸妈妈听。

  活动反思:

  《咏柳》是贺知章所写的,这首诗通过赞美嫩绿多姿的柳树来赞美春天,歌颂春风给大地带来了一派生机。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直接记忆一首古诗的难度要比一首歌要难很多,所以将本次活动进行了改编,利用幼儿喜欢的歌唱来记忆。本次活动对幼儿来说非常的新颖,是一种全新的'活动形式,采用的是黄梅戏的演唱方式,幼儿第一次接触戏曲,特别感兴趣。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在熟悉古诗的基础上,能用黄梅戏调歌唱出来。对此,我运用了图谱让幼儿很快的掌握节奏,并通过演唱让幼儿感受到黄梅戏曲调的特点。整个活动让幼儿对黄梅戏和古诗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了解更多。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挖掘更多新鲜事物利用资源来丰富孩子的视野,用孩子喜欢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真正做到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咏柳的教案 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同学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熟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安排了一样特殊的作业给你们,你们完成了吗?

  (同学出示收集的柳叶)

  2、知道老师为什么要你们完成这样的作业吗?因为,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赞美柳树的古诗。(板书:3咏柳)

  3、全班齐读课题。

  4、我们以前还学过一首古诗,叫咏……(同学答:咏鹅)

  5、咏鹅就是赞美鹅的意思。那么咏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课文中的图)你们在图中看到了什么?(诗人正看着柳树,赞美柳树)

  7、这首诗的作者是:贺知章。(板书:贺知章)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l、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身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课后的五个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2、同学自由读,认读生字。

  3、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1)指名读。读得好的当老师带读。

  (2)开火车读。

  (3)全班读。

  4、从读“咏、妆、绦”三个字。要求同学会读,读准确。

  5、同学再自由读古诗,要求读通顺,读准每个字音。

  6、指名读,请其他同学正音。

  7、全班齐读。

  三、指导朗读,了解诗意

  1、指导第一、二句。

  (l)(放远看柳树的图片或录像)

  (2)你看到了什么?(柳树)从远处看柳树像什么?倒垂下来的柳枝又像什么?(同学自由发挥)

  (3)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课件出示该句)他觉得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的一样。碧玉可是翠绿晶莹的,美极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万条丝带。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假如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4)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5)全班看着图片吟诵这两句。

  2、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同学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身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4)读到第三句的.时候,让全班看着采集的柳叶说说柳叶的样子。

  (5)读到第四句的时候,引导同学理解“诗人通过赞美柳树,也赞美了春的发明力”。

  3、全班齐读。

  4、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指导说句,写句

  1、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身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2、指名说。

  3、和同桌说。

  4、把你说的写下来,只要求两三句即可。

  五、安排作业

  1、回家修改自身写的句子。誊写工整。

  2、背熟古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1、开火车背。

  2、指名有感情的背。

  3、全班背。

  二、讲评

  讲评同学写的关于柳树的句子(课前收好,批改)

  l、选出优秀的到台上读。

  2、指出缺乏之处。(注意字要写正确,句子要通顺)

  三、指导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五个字。同学观察讨论:哪些字好记好写。

  2、同学提出难写难记的字。老师指导。

  “垂”的笔顺要多次书空,让同学记牢、写的时候四横的长度不一样。

  “裁”字注意笔顺。下面的部件与“衣”字要区别:一捺改成了一点。

  “剪”字下面是个“刀”不要写成了“力”。

  3、同学自身练*,老师指导。

  四、板书设计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的教案 7

  一、设计理念:

  小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古诗是有困难的,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形式,通过合作学*,进行交流反馈,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同时展示学生的个性。尊重、相信学生,创设出民主的课堂。

  二、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感悟春天。

  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引出课题。将学生的所得进行展示。

  (二)尝试解题,初读课文。

  1、借以前学过的《咏鹅》了解本课《咏柳》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的学*兴趣,激发读古诗的欲望。

  2、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

  3、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交流认读方法,尤其是自己的独特的识字方法。

  4、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三)个性阅读,体会内容。

  1、学*第一、二句。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

  2、再读课文,看图观察柳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

  3、请学生再读古诗。

  4、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感叹。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6、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7、全班齐读。

  (四)背诵古诗,赏境诵读。

  1、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2、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3、让我们看着挂图一起来有感情的背诵这首古诗

  (五)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春天咏物的古诗,练*诵读。

  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挂图小黑板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的教案 8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听古诗的兴趣,并能记住诗名,初步理解古诗的大意

  2、 引导幼儿按要求进行观察,并完整地讲述图画内容。

  3、 知道贺知章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

  4、 愿意欣赏古诗,感知古诗语言的优美,风趣。

  5、 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教材、大书、录音机,磁带柳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柳树

  1、提问:小朋友,春天来了,身边的景物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幼儿说出春天的美好景色

  2、教师出示柳树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

  3、你觉得春天的柳树像什么?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回答问题

  二、请幼儿学燕子飞,到指定的位置取书

  三、请幼儿将书翻到第15页,和乖乖熊一起看图讲述

  看图片上是什么季节?什么地方?*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远处有什么?什么样子的?

  四,看动画,与老师一起欣赏古诗。并回答问题

  1、请一名幼儿在大书上示范欣赏古诗,师生共同提出欣赏要求

  2、提问:这首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请幼儿在书上划指古诗的名字,集体回答

  3、提问:你知道“咏柳”是什么意思吗?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小结:咏就是歌颂、赞美的意思,“咏柳”就是赞美柳树

  4、介绍作者贺知章,他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

  5、再次欣赏古诗一遍。

  小百科:《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的教案 9

  目 的 要 求

  1、知道古诗的大概意思,并乐意背诵古诗。

  2、知道柳树是在春天发芽的。

  准 备安静的.课堂气氛,整理好幼儿坐姿。

  内 容 与 指 导

  1、教师出示有柳树的春天图片导入课题。

  师:小朋友老师手中的画里有什么啊?(柳树)那柳树都是在什么时候发芽呢?(春天)。那今天我们来学一首新的古诗《咏柳》。

  2、教师朗诵古诗。

  3、教师翻译古诗意思,幼儿了解。

  师:像碧玉一样打扮得高高的柳树,万条柳树垂下了绿丝条,不知道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出的,哦,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好象剪刀一样。

  4、幼儿学*古诗《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才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教师再次带幼儿朗诵诗歌,让幼儿读准词句。

  6、活动总结:小朋友们!春天的柳树美不美啊,但是啊小朋友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我们的的树才会更绿更美。

  7、活动结束

  咏柳的教案 10

  教学目标:

  1、通过学*,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其爱护树木,保护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

  2、学会生词,理解字词,读懂古诗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古诗的意韵

  4、掌握学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理解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灯片,与诗歌相协调的音乐带一盒

  教学过程:

  一、*旧引新,激发兴趣。

  导语:现在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历代诗人留下了许多赞美春天的诗篇,谁能背给大家听?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释词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别表现了整棵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风”比作什么?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1、教师诵读,配上音乐。

  2、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小结学法

  六、布置作业:

  ⑴抄古诗试背

  ⑵选择学校中一种植物试作诗一首

  简评:

  课堂教学中,能运用灯片图画配乐朗读等各种形式与手段,多感官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之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结束时的作业

  布置非常好,能使学生的这一思想感情付诸于笔端,在文章中表达出来。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3)

——《咏柳》诗词鉴赏优选【五】份

  《咏柳》诗词鉴赏 1

  《江城子·咏柳》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译文

  杨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身向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黄莺在它身边唱曲儿,都喜爱看它万根青丝迎风摇曳。即使不说它多情,也配称得上柔丽,它的各种美态都是上天赋予。你看它芽遥眼、叶遥眉、枝遥腰,样样都似美女。

  它在短长亭边长、它在短长桥边立,能把征人的骏马拴,能把游子的舟船系。春天里,它正值风流的年纪,犹遥惹人爱怜的芳龄少女。这样的姿色、这样的年纪,让人无心长远离,纵使要经千里烟雨路遥,总要归来将它攀折到手里,再踏行程也无顾忌。

  注释

  嫩黄初染绿初描:柳芽渐显嫩黄,柳叶也被春风染绿。

  倚春娇,索春饶:指柳树备受春的宠爱。

  天赋与、眼眉腰:大自然赋予了柳树的叶子和枝条遥同美女的秀眉和细腰。

  兰桡:小舟的美称。

  可爱风流:形容柳姿的柔丽娇弱。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意为柳树的妩媚可爱让人挂念,为了能重新攀折到它,行人不辞烟雨,千里迢迢赶回来。

  简析

  《江城子·咏柳》是南宋词人赵汝茪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咏柳的佳作,围绕体态、情韵两方面突出新柳"娇"的特征。这个“娇”包括了外形的娇小柔美,更主要是内在的多情。所谓“驻金镳,系兰桡”,体现出新柳为了让情人有更多的时间话别,不惜为他们牵住马匹、芳舟。正因为新柳如此可爱,才引得行人对它念念不忘,以至不管烟雨风尘,千里返乡也要重来攀折到那早春的柳枝。

  《咏柳》诗词鉴赏 2

  《江城子·咏柳》

  嫩黄初染绿初描,倚春娇,索春饶。燕外莺边,想见万丝摇。便作无情终软美,天赋与、眼眉腰。

  短长亭外短长桥,驻金镳,系兰桡。可爱风流,年纪可怜宵。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

  译文

  杨柳初染上嫩黄,刚描绘出翠绿,凭着娇好的姿色,身向春天索要更多美丽。燕子在它旁边飞舞,黄莺在它身边唱曲儿,都喜爱看它万根青丝迎风摇曳。即使不说它多情,也配称得上柔丽,它的各种美态都是上天赋予。你看它芽遥眼、叶遥眉、枝遥腰,样样都似美女。

  它在短长亭边长、它在短长桥边立,能把征人的骏马拴,能把游子的舟船系。春天里,它正值风流的年纪,犹遥惹人爱怜的芳龄少女。这样的姿色、这样的年纪,让人无心长远离,纵使要经千里烟雨路遥,总要归来将它攀折到手里,再踏行程也无顾忌。

  注释

  嫩黄初染绿初描:柳芽渐显嫩黄,柳叶也被春风染绿。

  倚春娇,索春饶:指柳树备受春的宠爱。

  天赋与、眼眉腰:大自然赋予了柳树的叶子和枝条遥同美女的秀眉和细腰。

  兰桡:小舟的美称。

  可爱风流:形容柳姿的柔丽娇弱。

  办得重来攀折后,烟雨暗,不辞遥:意为柳树的妩媚可爱让人挂念,为了能重新攀折到它,行人不辞烟雨,千里迢迢赶回来。

  简析

  《江城子·咏柳》是南宋词人赵汝茪所作的一首词。这是一篇咏柳的.佳作,围绕体态、情韵两方面突出新柳"娇"的特征。这个“娇”包括了外形的娇小柔美,更主要是内在的多情。所谓“驻金镳,系兰桡”,体现出新柳为了让情人有更多的时间话别,不惜为他们牵住马匹、芳舟。正因为新柳如此可爱,才引得行人对它念念不忘,以至不管烟雨风尘,千里返乡也要重来攀折到那早春的柳枝。

  《咏柳》诗词鉴赏 3

  咏柳

  宋代: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咏柳》诗词鉴赏 4

  《咏柳》

  年代:唐作者: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分类标签:描写春天描写风描写柳小学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咏柳》诗词鉴赏 5

  作品原文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机械反映论的特点,是把满足于客观对象和艺术形象之间的统一性。

  因而,虽然文章的题目叫做赏析,但是却没有任何的分析。

  本来所谓分析,就应该分析矛盾,拘泥于统一性,就谈不上矛盾。

  号称分析,为什么却连矛盾的边都沾不上呢?

  因为一切经典文本,形象都是完整的,天衣无缝的,从表面看来是没有矛盾的。

  矛盾是分析出来的。

  而分析是要有方法的。

  这种方法并不神秘。

  粗浅地说,就是还原。(这个方法和现象学的还原有一致之处,为避免把问题说得太复杂,(请允许我暂时不涉及现象学)也就是根据把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

  在这首诗里。最精彩的是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赏析文章说,比喻很巧妙巧在哪里呢?有还原的方法,首先就要问二月春风,原来,是不是剪刀?当然不是。不是剪刀,却要说它是剪刀。就有两种可能。第一,是歪曲了,但是,诗歌给人人感觉不是歪曲,而充满了感染力。而且经受住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考验。那么第二,可以肯定它是很艺术的。第三,矛盾在于,本来,春风,是柔和的,温暖的,一般说,不大好用剪刀来形容的。有人说,二月春风,虽然说的是阴历,等于阳历的三月,毕竟还是初春。还有一点冷的,所以用刀来形容并不是绝对不合适的。这有一点道理。但是,同样是刀,为什么只有剪刀,比较贴切,如果换一把刀,二月春风似菜刀,行不行呢?显然是笑话。这是因为,汉语的潜在特点,在起作用。前面有一句,不不知细叶谁裁出,有个裁字,后面剪字才不突兀。如果不英语,就没有这种联想的自由和顺畅。在英语中,剪和裁,并没有这样的现成的组合关系,而两个不相干的字,cut和design.

  这是诗人的锦心绣口,对于汉语的潜在功能成功探索。

  而这种成功的探索,所表现的并不仅仅是大自然的美好,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美的惊叹。

  美在哪里呢?

  前面一句说,说是万千垂下绿丝绦,意思是柳丝茂密,按还原法,一般的树,枝繁则叶茂,而柳树的特点不同,枝繁而叶不茂,柳丝茂密,而柳叶很细小。很精致,诗人发现了这一点,就觉得这很是了不起。太美了。

  再用还原法:本来柳丝柳叶之美是大自然季节变化的自然结果,但是,诗人觉得,这用无心的自然而然来解释是不够的,应该是有意的.剪裁,精心加工的结果。

  春天柳叶柳丝之美,在诗人看来,比之自然美还要更美。

  有了还原方法,则一系列矛盾都显示出来了。

  第一二句的矛盾:柳树本*不是碧玉,但是,就是要说它是玉,柳叶不是丝的,偏偏要说它是,这里当然有柳树的特征,但是,更主要的是诗人的情感的特征:用珍贵的物品来寄托珍贵的感情。但是,从语言的运用上来说,这样的说法,并不见得特别精彩。最为精彩的,是后面这两句,把春风和剪刀联系起来以后,前面的句子也显得有生气了。

  剪裁在古代属于女红,和妇女联系在一起。

  有了这个联想,前面的碧玉妆成,就有了着落了。女红和妆是自然的联想。

  这首诗在词语的运用就就更加显得和谐统一了。

  但是,光是这样分析似乎尚未穷尽这首诗的全部艺术奥秘。

  裁剪之妙,不光妙在用词,而且妙在句法上。

  以上所有的句法结构都是在统一求变化,都在第三、四句让句法和语气发生变化。所以元代诗论家杨戴在《诗家法数》中特别强调绝句是第三句转的工力,只有在第三句或者第四句的在语气上转折,绝句这样每句的音节都相同的单纯节奏才不至于变成单调,在语气上达到在统一和变化中达到和谐,而这种和谐才不呆板

  从文化批评的角度来说,这首诗虽然在外部节奏和内在情绪上统一而又和谐,但是,其根本内容却是表现对于妇女的一种固定观念,亦即,她们的美,是与化妆和女性的手工联系在一起的,不论是妆还是剪刀,不论是碧玉(小家碧玉)还是丝绦,都是某种男性趣味的表现,是供男性欣赏的,明显是男性话语霸权的一种表现。

  这样分析,这首诗的美,就有被解构的可能。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4)

——立冬的诗词合集十篇

  《立冬后作》

  宋代: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

  篱下重阳在,醅中小至香。

  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

  立冬时节,唐庚对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冬日时节,叶梦得吃着甘蔗,十分开心。昨夜飞霜,早晨来看菊花开得正盛,家中的酒还飘着香。再看邻居家蕉果即将熟了,那一挂挂的黄色真好看。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能够实现每个小愿望,比如在冬日里,有一个香甜的甘蔗吃。

  《立冬日有怀京师诸友》

  明代:潘希曾

  东皇消息到江梅,鼓吹郊迎晓色开。

  五日新正浑醉里,百年残梦又春来。

  他乡綵燕随缘看,何处云鸿寄劄回。

  料得故人多健在,寻芳联辔满金台。

  潘希曾笔下的.立冬,是思念的。

  当冬天一天天临*时,看着江边盛开的梅花,思念丛生。想必京中的朋友们都还健在吧,他们骑着马去游玩赏菊吧。

  即便你在此岸,我在彼岸;即便你在城北,我在城南,你也永远是我隔岸的温柔,隔城的眷恋。那个地方,你在,我在,思念在。

  1.《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简析】立冬之夜,懒于写新诗,围一个小炉,温一壶美酒,醉看那一地的雪花竟像月光一般。不禁想起了家乡。

  2.《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简析】老柘树虽然叶子黄了,但仍然像初生的一样。这个时候的我只羡慕喝酒人的那份清闲,不知不觉走入酒家。

  3.《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简析】秋天的最后一日,立冬的前一日,清霜冷絮裯,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唯有黄花不负秋。

  4.《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简析】在满塘残荷的秋尽之时,迎来了冬的脚步,冷霜带来侵骨的寒冷,可寒冷不能击退读书之心,犹自燃起小火炉,临窗好读书。

  5.《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简析】诗人室小难容膝,墙低只及肩,生活上的艰辛并不就此打败诗人,相反诗人心境上是乐观欣然的。

  6.《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简析】野外漫步行吟之感。此时正是秋冬交互之际,乘月外出游玩,虽说风景尽少,但却别有一番趣味。

  7.《立冬闻雷》

  【宋】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简析】半夜轰隆隆的雷声把年幼的孩子吓哭了,年迈的'诗人一夜无眠。早上起床发现,院子里的松菊被雨水摧残,显得十分可怜。植物与动物似乎在一夜间进入了冬眠。

  8.《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简析】天冷雨寒,夜游江边。看渔灯樵火,叹浪影黄沙。虽年华渐逝,华发已生,但人老心不老,夜晚的景色还不足以让人满足,需得等到白天再一探究竟。

  9.《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简析】秋风吹尽,黄叶丹枫,好一片荒凉的景象。今宵寒,点一盏禅灯,遥看半轮明月,似比昨夜更寒。立冬之时,犹是寒冷至,已到添衣时。

  10.《立冬即事二首》

  【元】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简析】细雨生寒,草木青黄,春去冬来,独闻一绽梅花香。寒冷之节也能生出好心情。

  1、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2、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3、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7、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立冬》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立冬》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立冬》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立冬即事二首》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立冬闻雷》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Y,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怀鍪校�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朝代:宋朝|作者: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n,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壬戌立冬十朋十一日陪路文周朋携提祖同访后・养生无欠亦无馀》

  朝代:宋朝|作者:王洋

  养生无欠亦无馀,种竹圈篱草结庐。

  鉴地觅甘分乳脉,锄田得实饱新蔬。

  壁间数本空王像。架上都无养性书。

  我自病来能晚食,从今缓步当安舆。

  《念八立冬作秋怀诗三首・其二》

  朝代:明朝|作者:郭之奇

  四序本相生,金水朋交济。谁张大块帷,一任时光蜕。

  日居而月诸,六龙安可系。秋风尽九十,万物收其赘。

  萧萧物外峰,独立云之际。宁淡有馀姿,寒光初一缀。

  至哉溟�胄模�故使精华闭。繇来成物者,仍归颛顼帝。

  宋代陆文圭《立冬》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宋代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明代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宋代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宋代陆游《今年立冬後菊方盛开小饮》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宋代释文��《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宋代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黄 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霜威占清晓,直欲犯其锋。

  宋代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明代刘基《立冬日作》

  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虾蟆蛱蝶偏如意,旦夕蜚鸣白露丛。

  《立冬》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凛冽寒风似乎是对冬季的注解。立冬已过,天气渐寒。黄叶丹枫堆满地面,天也变得开阔。一盏灯,半轮月,一夜更比一夜寒。

  《立冬》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冬日里,暖阳一照,人也变得慵懒起来。静静地停止思考,温一壶好酒,把美梦当做下酒的佳肴。

  《立冬即事二首》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春天似乎刚刚过去,转眼间冬天已经到来。冬雨淅淅沥沥地落下,气温也随着雨一同下降。未穿棉衣的诗人走在路上,感叹今年的寒意来得比去年要早。

  《立冬》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西风转做北风呼啸,白桦黄杨笔直地站在阵阵寒风中。打开窗户,凉风吹得人精神一阵,冬天正是读书的好时候啊!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

  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

  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枯肠忽萧索,残菊尚鲜妍。

  贫苦无衾者,应多疾病缠。

  冬天都来了,北方雪想必也已在来的路上。叶已落,花已残,当世界失去了缤纷的`色彩,人也容易被惆怅牵绊。

  《立冬日野外行吟》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秋冬交互之际,趁月出游,看太阳从地*线破土而出。天高地广,美景尽在心头。野外漫步,听水清涓涓,别有一番趣味。

  《立冬闻雷》苏辙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半夜轰隆隆的雷声把年幼的孩子吓哭了,年迈的诗人一夜无眠。早上起床发现,院子里的松菊被雨水摧残,显得十分可怜。植物与动物似乎在一夜间进入了冬眠。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

  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

  惟有黄花不负秋。

  秋日的最后一天,天冷已凝霜,红叶满阶头。西风尽扫园林,只有菊花绽放。

  《立冬日作》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虽身居陋室,生活面临种.种艰难,但这些都不能消磨诗人的斗志,因为他懂得: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乐观的心。

  《立冬夜舟中作》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天冷雨寒,夜游江边。看渔灯樵火,叹浪影黄沙。虽年华渐逝,华发已生,但人老心不老,夜晚的景色还不足以让人满足,需得等到白天再一探究竟。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译文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n,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译文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

  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立冬

  元代:陆文圭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陆文圭介绍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立冬日作

  宋代: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代:释文��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释文��简介

  释文��(一二一0――?)(生年据本集卷一0《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立冬后述情

  宋代:张侃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张侃简介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译文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代: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译文

  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

  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立冬

  元代:陆文圭

  旱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犹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舂。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陆文圭介绍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立冬日作

  宋代:陆游

  室小才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陆游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代: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释文珦简介

  释文珦(一二一0——?)(生年据本集卷一0《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立冬后述情

  宋代:张侃

  山城并水寒较早,鸳瓦新霜写花草。五朝三朝风萧萧,九日十日云飘飘。

  秋将归去冬又至,寒色不遮万山翠。小窗倚徙片时间,有美人兮隔江水。

  张侃简介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立冬

  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 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5)

——爱情的古诗词(精选十篇)

  1、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李冠《蝶恋花》

  2、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击鼓》

  3、深知身在情长在。——《暮秋独游曲江》

  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

  5、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四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7、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木兰花》

  8、*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

  9、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1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1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蝶恋花》

  13、相思本四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鹧鸪天》

  14、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江城子》

  15、凄凉别后两应同,最四不胜清怨月明中。——《虞美人》

  1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诉衷情》

  1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旧题苏武诗》

  18、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

  19、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寄人》

  20、问世间,情四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元好问《摸鱼儿二首其一》

  21、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张可久《塞鸿秋》

  22、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江陵愁望有》

  23、两情若四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鹊桥仙》

  24、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纳兰性德《摊破浣溪沙》

  25、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山亭柳》

  26、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

  27、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2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9、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

  30、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31、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32、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新添声杨柳》

  33、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

  34、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题春绮遗像》

  35、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卜算子》

  36、一行写入相思传。——《塞鸿秋》

  3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8、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

  39、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40、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玉楼春》

  41、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浪淘沙》

  42、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蝶恋花》

  43、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琴歌》

  44、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留别妻》

  45、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6、一个四阆苑仙葩,一个四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曹雪芹《枉凝眉》

  4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诗经周南关雎》

  48、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49、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四云。——《离思》

  5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红豆词》

  唐 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杨柳青青江水准,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凤求凰·琴歌 佚名

  有美人兮, 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

  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

  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有所思 汉乐府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

  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东方须臾高知之。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芬馨兮遗所思;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

  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澹忘归,

  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

  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

  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关于爱情古诗词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爱情古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1、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吹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2、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3、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日日思君不见君。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5、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6、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7、不写情词不写诗,一方素帕寄心知,心知接了颠倒看,横也丝来竖也丝,这般心事有谁知?

  8、与君别后泪痕在,年年著衣心莫改。

  9、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10、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11、明月斜,秋风冷,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

  12、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13、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14、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1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6、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17、无缘何生斯世,有情能累此生。

  1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9、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20、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2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3、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

  24、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25、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26、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27、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

  28、红颜未老恩先断,从此箫郎是路人。

  29、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

  30、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31、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3、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34、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35、春山烟欲收,天淡稀星小。残月脸边明,别泪临清晓。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36、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37、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38、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9、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40、红笺小字,说尽*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41、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42、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44、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45、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46、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红颜。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47、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

  48、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49、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50、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51、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52、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双飞当日愿。

  53、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入梦来。

  54、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能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1、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

  2、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纳兰性德《虞美人》

  2、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张籍《节妇吟》

  4、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5、嗟余只影系人间,如何同生不同死?-陈衡恪《题春绮遗像》

  6、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梁启超《台湾竹枝词》

  7、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8、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佚名《诗经・邶风・击鼓》

  9、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10、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李白《三五七言》

  11、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佚名《凤求凰・琴歌》

  1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1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李白《三五七言》

  14、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15、自君之出矣,明镜暗不治。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徐干《室思》

  16、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

  1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18、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张先《千秋岁》

  1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黄景仁《绮怀诗二首其一》

  20、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21、今夕何夕,见此良人。-佚名《诗经・唐风・绸缪》

  22、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

  23、*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24、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文廷式《蝶恋花》

  25、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2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27、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著相思。-况周颐《减字浣溪沙》

  28、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欧阳修《玉楼春》

  2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i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0、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

  31、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32、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

  3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二首其二》

  34、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Y人。-陈陶《陇西行》

  35、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摸鱼儿》

  36、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三首其三》

  37、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苏武《结发为夫妻》

  38、寻好梦,梦难成。况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鹧鸪天》

  39、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柳永《昼夜乐》

  40、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李白长相思二首其一》

  41、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楼梦》

  42、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43、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44、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5、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寒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46、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浮端咧郧椤�

  47、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48、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49、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6)

——立春诗词(精选十篇)

  1、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刘长卿《别严士元》

  2、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于谦《立春日感怀》

  4、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煜《相见欢・林花谢春红》

  6、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李煜《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7、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吴文英《祝英台*・除夜立春》

  8、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9、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甫冉《春思》

  1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11、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温庭筠《清明日》

  1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3、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三之二。――欧阳修《青玉案・一年春事都来几》

  14、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春红》

  15、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程颢《郊行即事》

  16、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白居易《买花》

  17、远路应悲春��晚,残宵犹得梦依稀。――李商隐《春雨》

  1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二首》

  19、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20、浓似春云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纪昀《富春至严陵山水甚佳》

  1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龙骖日暮下城闉。

  2立春后五日

  ——(唐)白居易

  立春后五日,春态纷婀娜。白日斜渐长,碧云低欲堕。

  残冰坼玉片,新萼排红颜。遇物尽欣欣,爱春非独我。

  迎芳后园立,就暖前檐坐。还有惆怅心,欲别红炉火。

  3立春

  ——(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4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5探春令(立春)

  ——(宋)赵长卿

  数声回雁。几番疏雨,东风回暖。甚今年、立得春来晚。过人日、方相见。

  缕金幡胜教先办。著工夫裁剪。到那时睹当,须教滴惜,称得梅妆面。

  6喜迁莺(立春)

  ——(宋)史浩

  谯门残月。正画角晓寒,梅花吹彻。瑞日烘云,和风解冻,青帝乍临东阙。暖响土牛箫鼓,夹路珠帘高揭。最好是,看彩幡金胜,钗头双结。

  奇绝。开宴处,珠履玳簪,俎豆争罗列。舞袖翩翻,歌声缥缈,压倒柳腰莺舌。劝我应时纳祜,还把金炉香爇。愿岁岁,这一卮春酒,长陪佳节。

  7立春偶成

  张栻 〔宋代〕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8立春日感怀

  于谦 〔明代〕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关河底事空留客?岁月无情不贷人。

  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孤怀激烈难消遣,漫把金盘簇五辛。

  9人日立春

  卢仝 〔唐代〕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10题苜蓿峰寄家人

  岑参 〔唐代〕

  苜蓿峰边逢立春,胡芦河上泪沾巾。

  闺中只是空相忆,不见沙场愁**。

  1、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2、立春

  宋:王�C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3、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4、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5、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Y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6、人日立春

  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7、汉宫春・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8、卖花声立春

  清: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9、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宋:杨万里

  嫩日催青出冻�D,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10、立春

  宋:宋庠

  曾见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立春》——宋:王C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立春内出彩花应制》——唐:崔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立春》——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Y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人日立春》——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汉宫春立春》——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卖花声立春》——清: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宋:杨万里

  嫩日催青出冻D,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立春》——宋:宋庠

  曾见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宋:黄庭坚

  其一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其二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其三

  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

  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

  《立春日》——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立春致语口号》——宋:陈师道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

  《立春后二首》——宋:戴复古

  其一

  夕望春风至,还经闰月迟。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

  爱酒常无伴,吟诗*得师。

  离骚变风雅,当效楚臣为。

  其二

  东风吹竹屋,无数落梅花。

  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

  家乡劳夜梦,客路又春华。

  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次韵冲卿除日立春》——宋: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宋:范成大

  其一

  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剩周花甲子,多醉玉东西。

  其二

  草木沾云露,峰峦*壁奎。

  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其三

  有喜何须药,无尘即是仙。

  壶中春日月,聊数八千年。

  其四

  暖日黄金柳,光风白玉梅。

  门阑开寿域,人物满春台。

  《立春》——宋:范成大

  彩胜金趺卫铮茶槽药杵声中。

  索莫两年春事,小窗卧听东风。

  《立春二首》——宋:廖行之

  其一

  随意趸剪缀新,杯盘草草簇芳辛。

  还欣好景*生事,赢得旬余分外春。

  其二

  晓雪才过天气清,喧阗钲鼓喜迎春。

  世间多少虚名事,彩仗驱牛又一新。

  《立春》——宋:方岳

  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

  梦到谢池新雪尽,暖烟含雨绿匆匆。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立春诗》——唐: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立春日宁州行营因赋朔风吹飞雪》——唐:李益

  边声日夜合,朔风惊复来。

  龙山不可望,千里一裴回。

  捐扇破谁执,素纨轻欲裁。

  非时妒桃李,自是舞阳台。

  《立春日游苑迎春》——唐:李显(中宗皇帝)

  神皋福地三秦邑,玉台金阙九仙家。

  寒光犹恋甘泉树,淑景偏临建始花。

  彩蝶黄莺未歌舞,梅香柳色已矜夸。

  迎春正启流霞*,暂嘱曦轮勿遽斜。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翦彩花应制》——唐朝:上官婉儿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

  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

  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六年立春日人日作》——唐:白居易

  二日立春人七日,盘蔬饼饵逐时新。

  年方吉郑犹为少,家比刘韩未是贫。

  乡园节岁应堪重,亲故欢游莫厌频。

  试作循潮封眼想,何由得见洛阳春?

  《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唐:李峤

  早闻年欲至,剪彩学芳辰。

  缀绿奇能似,裁红巧逼真。

  花从箧里发,叶向手中春。

  不与时光竞,何名天上人。

  《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宋:武*

  銮辂青旗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

  黄莺未解林间啭,红蕊先从殿里开。

  画阁条风初变柳,银塘曲水半含苔。

  欣逢睿藻光韶律,更促霞觞畏景催。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唐:崔日用

  乘时迎气正璇衡,灞貉谭障蛲砬濉

  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

  瑶筐彩燕先呈端,金缕晨鸡未学鸣。

  圣泽阳和宜宴乐,年年捧日向东城。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途中立春寄杨郇伯》——唐:窦常

  浪迹终年客,惊心此地春。

  风前独去马,泽畔耦耕人。

  老大交情重,悲凉外物亲。

  子云今在宅,应见柳条新。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唐:韦元旦

  灞宄ぐ埠憬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龙骖日暮下城。

  《立春偶成》——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1、《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2、《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3、《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4、《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5、《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6、《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7、《人日立春》

  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8、《汉宫春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9、《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

  唐:韦元旦

  灞涘长安恒*日,殷正腊月早迎新。

  池鱼戏叶仍含冻,宫女裁花已作春。

  向苑云疑承翠幄,入林风若起青苹。

  年年斗柄东无限,愿挹琼觞寿北辰。

  10、《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龙骖日暮下城闉。

  11、《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描写立春的古诗词

  12、《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中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立春的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唐:李适

  金舆翠辇迎嘉节,御苑仙宫待献春。

  淑气初衔梅色浅,条风半拂柳墙新。

  天杯庆寿齐南岳,圣藻光辉动北辰。

  稍觉披香歌吹*,龙骖日暮下城闉。

  《立春偶成》

  宋:张轼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奉和立春日侍宴内出剪彩花应制》

  唐:宋之问

  金阁妆新杏,琼筵弄绮梅。

  人间都未识,天上忽先开。

  蝶绕香丝住,蜂怜艳粉回。

  今年春色早,应为剪刀催。

  《立春》

  宋:王镃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唐:张九龄

  忽对林亭雪,瑶华处处开。

  今年迎气始,昨夜伴春回。

  玉润窗前竹,花繁院里梅。

  东郊斋祭所,应见五神来。

  《立春内出彩花应制》

  唐:崔湜

  澹荡春光满晓空,逍遥御辇入离宫。

  山河眺望云天外,台榭参差烟雾中。

  庭际花飞锦绣合,枝间鸟啭管弦同。

  即此欢娱齐镐宴,唯应率舞乐薰风。

  《立春》

  唐:韦庄

  青帝东来日驭迟,暖烟轻逐晓风吹。

  罽袍公子樽前觉,锦帐佳人梦里知。

  雪圃乍开红菜甲,彩幡新翦绿杨丝。

  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花笺帖绣楣。

  《人日立春》

  唐:卢仝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

  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汉宫春·立春》

  宋: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

  年是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

  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熏梅染柳,更没些闲。

  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

  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卖花声·立春》

  清:黄景仁

  独饮对辛盘,愁上眉弯。

  楼窗今夜且休关。

  前度落红流到海,燕子衔还。

  书贴更簪欢,旧例都删。

  到时风雪满千山。

  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

  《腊里立春蜂蝶辈出》

  宋:杨万里

  嫩日催青出冻荄,小风吹白落疏梅。

  残冬未放春交割,早有黄蜂紫蝶来。

  《立春》

  宋:宋庠

  曾见青旗上苑回,瑞幡仙萼翦刀催。

  朝来独曝茅檐日,且暖蓬心一寸灰。

  1、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宋:黄庭坚

  谁怜旧日青钱选,不立春风玉笋班。

  传得黄州新句法,老夫端欲把降幡。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眇然今日望欧梅,已发黄州首更回。

  试问淮南风月生,新年桃李为谁开。

  2、立春日

  宋: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余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暖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宜薄饼,酒香浮�泻长瓶。

  湖村好景吟难尽,乞与侯家作画屏。

  3、立春致语口号

  宋:陈师道

  霏微腊雪不沾尘,收拾阳和作早春。

  一坐尽倾归盛德,四时难得是佳辰。

  鬓边彩胜年年好,樽下歌声日日新。

  一笑难逢时易失,杯行到手莫辞频。

  4、立春后二首

  宋:戴复古

  夕望春风至,还经闰月迟。

  梅花丈人行,柳色少年时。

  爱酒常无伴,吟诗*得师。

  离骚变风雅,当效楚臣为。

  东风吹竹屋,无数落梅花。

  冻雀栖檐角,饥乌啄草芽。

  家乡劳夜梦,客路又春华。

  莫讶狂夫醉,西楼酒可赊。

  5、次韵冲卿除日立春

  宋:王安石

  犹残一日腊,并见两年春。

  物以终为始,人从故得新。

  迎阳朝翦彩,守岁夜倾银。

  恩赐随嘉节,无功只自尘。

  6、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

  宋:范成大

  日朋添收帙,湖山引杖藜。

  剩周花甲子,多醉玉东西。

  草木沾云露,峰峦*壁奎。

  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有喜何须药,无尘即是仙。

  壶中春日月,聊数八千年。

  暖日黄金柳,光风白玉梅。

  门阑开寿域,人物满春台。

  7、立春

  宋:范成大

  彩胜金�趺卫铮�茶槽药杵声中。

  索莫两年春事,小窗卧听东风。

  8、立春二首

  宋:廖行之

  随意�趸�剪缀新,杯盘草草簇芳辛。

  还欣好景*生事,赢得旬余分外春。

  晓雪才过天气清,喧阗钲鼓喜迎春。

  世间多少虚名事,彩仗驱牛又一新。

  9、立春

  宋:方岳

  冰丝玉缕簇青红,已逗花梢一信风。

  梦到谢池新雪尽,暖烟含雨绿匆匆。

  10、立春日酬钱员外曲江同行见赠

  唐:白居易

  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

  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风光向晚好,车马*南稀。

  机尽笑相顾,不惊鸥鹭飞。

  立春了,想你的种子又一次在心田发芽,窗外浙浙沥沥的'小雨,好像是你哭泣的泪水,滋润着心田,催发了春种,立春了,爱你的幼苗又一次在心房发绿。以下是小编分享的立春诗词,欢迎大家阅读!

  一、咏柳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二、题望苑驿

  (唐代)温庭筠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景阳寒井人难到,长乐晨钟鸟自知。

  花影至今通博望,树名从此号相思。

  分明十二楼前月,不向西陵照盛姬。

  三、凉州词

  (唐代)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四、【越调】

  天净沙.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五、【越调】

  天净沙·春(当代)徐书信

  青竿翠柳杨花,古槐幽径谁家?

  白絮明台骏马。

  燕飞檐下, 东君乱拨轻纱。

  六、《立春日》

  【南宋 陆游】

  日出风和宿醉醒,山家乐事满系龄。

  年丰腊雪经三白,地唆春郊已遍青。

  菜细簇花宣薄饼,湖村好景吟难尽。

  酒香浮蚁泻长瓶,乞与侯家作画屏。

  七、《汉宫春·立春日》

  【宋 辛弃疾】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播。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八、《立春》

  [唐 杜甫]

  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

  巫峡寒江那对眼,杜陵远客不胜悲。

  此身未知归定处,呼儿觅纸一题诗。

  九、《立春日感怀 清江引·立春》

  [元 贯云石]

  金权影摇春燕料,木秒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

  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十、《立春日感怀》

  【明 于谦】

  年去年来白发新,匆匆马上又逢春。


咏柳的诗词实用十篇(扩展7)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实用十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百闻不如一见。——《汉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寒食清明日早赴王门率成【唐】李峤

  游客趋梁邸,朝光入楚台。

  槐烟乘晓散,榆火应春开。

  日带晴虹上,花随早蝶来。

  雄风乘令节,馀吹拂轻灰。

  清明日【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

  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

  因风时复到床前。

  湖寺清明夜遣怀【唐】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独凭危槛思凄然。

  野云将雨渡微月,沙鸟带声飞远天。

  久向饥寒抛弟妹,每因时节忆团圆。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处边。

  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清明日曲江怀友【唐】罗隐

  君与田苏即旧游,我于交分亦绸缪。

  二年隔绝黄泉下,尽日悲凉曲水头。

  鸥鸟似能齐物理,杏花疑欲伴人愁。

  寡妻稚子应寒食,遥望江陵一泪流。

  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古人“*经”重视诗歌教学

  ——《诗经》原本是当教材来编订的

  作为一种经典的文学品种,诗歌在古代课堂占有重要地位。唐宋以前童蒙诗歌教学什么样,诗歌占多大比重,现在已很难知道,但从当时学生“必*经”来看,时人重视诗歌教学和学*不为虚言。

  古代学生*经,具体来说是学*“五经”。“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本书,其中的《诗》即现在的《诗经》。

  读者应该都知道,《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自西汉被尊为儒家经典后,就被上升到“经”的地位,遂有《诗经》之名。《孔子世家》中称,“古者《诗》三千余篇”,是孔子将《诗》精减到300首以方便学生阅读的。也就是说,现代人看到的《诗经》,在诞生之初就是作为教材使用的。

  古人学*《诗经》并不像现代,到了高年级才选学,低年级学生就学了,甚至把《读经》作为启蒙读物,推荐给孩子读。《后汉书·邓禹传》记载,东汉开国功臣邓禹,“年十三能诵诗”。邓禹并非最厉害的,《魏书·祖莹传》记载,北魏少年天才祖莹,“八岁能诵《读》、《书》”。类似的幼年即能背《诗经》的“神童”,在史上有不少记载,说明古人早就把《诗经》当作孩子的启蒙读物了。

  至于将《诗经》中的名篇选编入童蒙教材,则是各代通行的标准。如明代教育家魏校便主张学生要学*《诗经》。其在《庄渠遗书》一书中说:“一日所读之书,皆用正书,不许私读《幼学诗》及《吏家行移》等书……只抄写风、雅、颂之诗全章,或一二章。

  而明代另一教育家吕坤,在《社学要略》一书中,则推荐了《诗经》中的《陟岵》、《伐檀》、《凯风》、《棠棣》、《相鼠》、《采苓》、《瓠叶》等22首诗歌,作为蒙学读物。

  诗歌在唐代出现自编启蒙教材

  ——《神童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诗歌教学普遍纳入童蒙计划的,应该在唐代。李治(高宗)当皇帝的调露二年(公元680年),主管贡举的吏部考功员外郎刘思立,奏请当年科举考试中的“进士科”应加试杂文两首,其中就包含诗赋。从这以后,入列考试内容的诗歌,便成了唐代及以后学生更要读的科目。

  在诗歌创作最为繁荣的唐代,诗歌教材的编写开始活跃,出现新气象。除了选编传统经典诗文以外,有人开始尝试以诗歌形式重写蒙学教材,其中,诗人胡曾的《咏史诗》堪称最佳,在晚唐、五代时颇为盛行。有学者认为,《咏史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类启蒙教材。

  《咏史诗》将多达150个历史事件,以诗歌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学生既读了诗歌,又学了历史。如《咏史诗·沛宫》:“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到宋代,诗歌教材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或许是受到《咏史诗》成功的启发,宋代出现了不少这类新创诗歌教材。传为北宋汪洙所著的《神童诗》、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教育家朱熹的《训蒙诗百首》、陈淳的《童蒙诗礼》等,都是宋代原创的课歌启蒙教材。

  其中的《神童诗》影响最大,最深远。《神童诗》里的诗句,朗朗上口,很快流传开了。如大家熟知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等,皆出自《神童诗》。

  在诗歌教材选编上,宋代也取得了很大突破。如至今仍在流行的《千家诗》,据说最早便是南宋诗人刘克庄选编的,不仅选了前朝名家的优秀作品,还编入了当时诗人的佳作。如第一首即是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明清写诗入门类新教材丰富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千家诗》至今不失为一本优秀的诗歌启蒙教材,为现代许多老师和学生家长所喜爱。《千家诗》的'选编标准,甚至影响了现代语文课本里诗歌部分的选编标准。

  到明清时期,虽然人们对诗歌已不如唐宋人那么狂热,但对诗歌的教学并未放松,诗歌也是明清童蒙课堂的常规教学内容。明清流行的诗歌教材有《千家诗》、《神童诗》、《律诗训》等。除了使用传统教材外,明清文人也积极编写新的诗歌读物。如明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官升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的沈鲤,便编有《义学诗训》,沈鲤开宗明义,称“余既为义学,仿古庠塾,乃为是编。”

  沈鲤眼光独特,其所推荐的启蒙诗歌相当适合低年龄学生,有的还被编入现代小学语文课本。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就是沈鲤首先选编出来的。

  清代诗歌教材更多,如张伯行的《训蒙诗选》、王锡元的《童蒙养正诗选》、刘霏的《童子吟》、归继光的《童歌养正》、李元度的《小学弦歌》,等等。而清代影响最大的普及本诗歌读本,应该是《唐诗三百首》,此书由乾隆十六年进士孙洙选编,至今仍仍受到欢迎。

  明清诗歌启蒙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声律启蒙类课本特别丰富,出现了不少新教材。《时古对类》、《千金裘》、《训蒙骈句》、《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等等,都是明清学生学*写诗、创作对联的入门级优秀教材。

  其中,《声律启蒙》、《声律发蒙》和《笠翁对韵》最有代表性,使用最多,分别由清人车万育、杨林兰、李渔编著。三本教材的功能、结构都差不多,如开头——

  《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声律发蒙》:“天对日,雨对风,九夏对三冬。祥云对瑞雪,滴露对垂虹……”

  《笠翁对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需要说明的是,《声律启蒙》最早由元人祝明编写,清人的同类书,应该是在祝明版基础上“撮要”而成的。

  诗歌入选教科书古代也存分歧

  ——《蒙养礼》:“以理义之心行之便好”

  如同现代教育界对诗歌入选教科书,有不同的看法一样,在古代,对什么诗该入选,学生该学什么,应该读多少诗,也存在分歧。

  宋人欧阳守道《巽斋文集》“省题诗序”中,有这样的记述:“寿翁来访,与予纵言至省题诗,予叹此诗幼学之所从事。而书市所刊,或杂以轻薄字鄙亵语,口授之业不为删择,或反赏爱其流丽而使效*之……”

  欧阳守道为南宋后期教育家,从其所述来看,当时用于低龄幼儿教育的诗歌类读本很多,但质量参差不齐,选编标准不统一,不少书商出于赚钱的目的,随意选编,这与今天一些书商乱编乱凑教辅教材很相似。

  古代不少童蒙都是私塾或民办学校,所用教材往往自选自编,由于老师水*不一、价值观有异,在诗歌篇目的选择和教学上,往往会出现很大的差别。如明代教育家魏校、黄佐、吕坤,三人均青睐《诗经》,教材爱从《诗经》中选择名篇。

  但在具体诗歌篇目上,三人完全选择很不一样。魏校推荐阅读整本《诗经》,而黄推荐《诗经》中的《鹿鸣》、《关雎》等12首诗歌;吕坤则推荐《步陟》、《伐檀》等22首诗歌。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主要是他们在教材编写上的价值取向不同,教学目的有差异。

  吕坤认为,设立歌诗课程的基本目的,是调节学生的学*气氛,怡养性情,以歌诗消除邪僻之心。所以他对诗歌教材的选编相当严格,要求选“古今极浅、极切、极痛快、极感发、极关系者”。在《蒙养礼》中,吕坤进一步说,诗歌“艳冶家语,长欲导淫,切宜深戒,久则流于邪放,只是以理义之心行之便好”。

  用现代教学观来理解,就是选入教材的诗歌要易读易懂,有生活气息,贴*社会现实,一些格调不高的诗歌不要选,以免学生从小学坏,充满物欲。

  在教学上,魏校在《岭南学政》中所制订的课程表要求,学生“午学”要抄写诗章,并歌咏、记诵所歌诗章;《义学诗训》的作者沈鲤,在《义学约》中则规定,学生必须每天吟诗一首,次日放晚学时背过,“晚学”吟诗。

  清代后期,甚至出现不提倡学诗的现象。《神童诗》、《千家诗》、《小学诗》等,是清代一般童蒙学堂必用教材,但“洋务运动”主要人物之一的丁日昌,却一本也不选,他在《社学章程》中,仅推荐《小学》、《孝经》等非诗歌类书目。如果是现在,丁日昌之所为,必然引起争议了。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4.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5.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6.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

  8.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9.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10.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11.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张旭《桃花溪》

  12.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13.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5.槛菊愁烟兰泣露。——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6.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7.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9.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20.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2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23.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李白《怨情》

  2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2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26.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27.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28.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2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3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31.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32.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33.为赋新词强说愁。——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4.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35.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3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7.**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3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3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40.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1.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42.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43.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4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5.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4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4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48.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49.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50.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51.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52.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53.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55.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56.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5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8.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59.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1.*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6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6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64.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65.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6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7.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6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69.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70.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7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2.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7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74.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7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77.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78.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79.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80.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的审美意蕴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

  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胸开阔,精神振奋。“秋色萧条,秋容有红蓼;秋风拂地,万籁也寥寥。惟见宾鸿,冲入在秋空里,任逍遥”,便是对鸿雁这一美学特征的生动把握。鸿雁是健飞之鸟,翅膀拍动时频率适中,沉雄有力,不似鹰鹞猛悍桀骜,也不似鹤鹭之轻灵飘忽,而是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在风频雨骤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当鸿雁结阵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人们的这种审美感受就更加明显、强烈。鸿雁迁徙时常汇集成数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队飞翔。“蜃楼百尺横沧海,雁字一行书绛霄”;“白犬吠风惊雁起,犹能一一旋成行。”鸿雁这种行序整齐的'飞行特征,使中国古代文人们赞叹不已。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南征北返时,中途很少停歇,人们能看到竦峙树端的鹰、栖息房梁的燕、兀立江滩的鹤鹭,却很难看到静态的鸿雁。在中国古代诗词歌赋中,鸿雁大都以动态出现,鸿雁翔姿优美,亦刚亦柔,曹植的《洛神赋》中就有“翩若惊鸿,矫若游龙”之语。鸿雁南迁阵容非常壮观,在朔风凛冽、尘沙蔽日的秋冬之际,当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过长空时,亦能唤起古人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对于边塞诗人来说,尤为强烈。“雁来惨淡沙场外,月出苍茫云海间。”借秋空雁阵渲染沙场征战的雄浑悲壮之貌。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两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对“雁”意象群的发掘,即能较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在中国古代咏雁诗词中,既有侧重“言志”的诗词,也有侧重抒情的诗词,但数量最多的还是抒情与言志有机结合、互为渗透的诗词。中国美学中的“景中情”与“情中景”互相联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诗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诗者则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互生,妙合无垠。这三种审美移情 层次在中国古代咏雁诗中均能找到例证。

  7.下面对鸿雁*性特征所体现的相应的审美意蕴概括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A.鸿雁身大体重,起飞以及飞行时,翅膀拍动,沉雄有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B.鸿雁迁徙时行序整齐,符合中国人喜欢整齐划一的审美情趣,能激发人们团结奋进的热忱。

  C.鸿雁健飞,且性情机警,迁徙中很少停歇,使人们很容易联想到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

  D.鸿雁飞翔时,常汇集数十只、上百只,其阵容相当壮观,容易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

  8.文章最后一段中“这三种审美移情层次”指的是

  A.①托物言志 ②借景抒情 ③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B.①托物言志与借景抒情相结合 ②“景中情”和“情中景” ③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C.①景中情 ②情中景 ③情景互生

  D.①“景中情”和“情中景” ②情不虚情,景非滞景 ③情景互生

  9.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秋虫的审美基调一般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B.中国古代对联常以“飞鸿”对“奔马”、“冥鸿”对“隐豹”、“摩天鸿”对“闹海蛟”,主要体现了古人的“亦刚亦柔”、“雄浑悲壮”的审美感受。

  C.鸿雁列队飞翔时,“人”字形与“一”字形之间不断更替,动荡中呈现出鲜明的回旋往复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难辨,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是中国古代诗词创作的最高美学境界,古人的咏雁诗不乏其例。

  参考答案:

  7.C “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应是“鸿雁随阳”的审美感受。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在于要把雁的特点与它们审美感受对应起来,不能张冠李戴。C项雁的特点给人以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考生此题要有一定的审美和识别能力。

  8.C 注意两点:第一,陈述对象是“审美移情层次”,弄清“这”的指代内容,故排除A.B;第二,“情不虚情,景非滞景”与“情景互生”是一个层次而非两个层次。

  9.B 要体现的应该是“坚忍强劲”的审美感受。

  【早晚】晨起皎月皆朦胧,烟雾缭绕思旧情。何时再握育才棒,潇潇洒洒育才郎。午中骄阳多锦绣,恰如中年有为郎。傍晚骄阳要凋零,恰如老年回头望。

  【幌子】一生有多少幌子,回头望望实可笑。脑液凋零化云烟,言语之间装正常。莫拿往昔来试探,话里行间就显现。若问余生何所为,昼夜苦思难入眠。

  【思想】人生有思就有想,亘古岁月实迷茫。群生活着为了啥,万万不可为己忙。几十光阴骤然逝,能留几君美名扬。倘若苍穹魂相遇,还有何言要妙谈。

  【生死】有生就有死,无所疑问现。医院传来婴啼声,火葬场里冒云烟。细瞄群生之小卷,万物有生就有死。定无浩淼活神仙,亦无长命在人间。苦思冥想终凋零,不如早秀有为情。

  【驼铃声】手持驼铃本无声,细阅赏之品奇情。持棒放手于窗外,随风辗转秀真情。叮叮咚咚诱人情,细细品味这一生。待到闭目陨落时,无有怨悔绕神经。

  【瞄】细瞄群生之小棒,的确值得细思量。亘古凋零诸多客,少有几君名声落。古今英魂有几个,话里行间在赞说。终究难逃凋零韵,故而生时应奋做。

  【回眸】再次回眸一瞬间,往昔凋零化云烟。脑液散去有多少,此生再难望从前。亘古史书独赏阅,难寻一位知己客。何时妙笔手中握,潇潇洒洒秀山河。

  【弹指回眸一瞬间】弹指回眸一瞬间,往昔凋零难再现。人生多少凋零客,难寻如何度余年。碌碌无为慢慢活,待到闭目哀怨多。自古未见回头客,故而生年应斟酌。

  春秋时期流行“当筵歌诗”“投壶赋诗”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中国人喜欢诗歌,先秦时已有雏形,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就是一个标志。而追溯起来,早在甲骨文时代,古人就开始写诗了。在《甲骨文合集》中,很多卜辞已具有诗词韵味。如21021卜辞:“辛未大采,各云自北;雷延大风自西,刜云率雨。”这段记载应该是当年巫师假以舞蹈动作、吟唱出来告示商王的,这不正是一种诗的表达吗?

  与“诗词”一样,“诗歌”也被认为是“诗”与“歌”的组合体,但最早时诗和歌并不是一回事。据《尚书·尧典》,尧帝当年任命夔为乐官时说:“诗言志,歌永言。”显然,尧帝也是诗人或是歌者,对诗与歌颇有研究。而“诗言志,歌永言。”正是中国人喜欢作诗、痴迷诗歌的根本原因。

  先秦人喜欢诗歌,是通过“当筵歌诗”、“投壶赋诗”等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当筵歌诗”是中国最原始、也最流行的一种“斗诗”形式。据《春秋左传·昭公十二年》,当年齐侯、卫侯和郑伯到晋国,拜贺新君即位。*间行投壶之礼,赋诗助兴。中行穆子举箭而歌:“有酒如淮,有肉如坻。寡君中此,为诸侯师。”投中了,轮到齐侯。齐侯举矢接其茬而歌:“有酒如渑,有肉如陵。寡人中此,与君代兴。”

  中行穆子和齐侯如此“斗诗”,不仅是中国“斗诗”最早的古籍记载,也开了宴*酒令令辞先河。

  魏晋时期热衷“金谷酒数”“曲水流觞”

  《金谷诗序》:“遂各赋诗,以叙中怀。”

  从春秋时期开始,诗歌开始发展,楚辞、汉赋相继出现,魏晋南北朝时又出现了五言诗,涌现出一批文化名人和诗赋大家,如曹魏建安文学中的“三曹”、“七子”,两晋文坛则有左思、陶渊明、谢灵运等。魏晋南北朝不只为唐诗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还为后世诗文创作、交流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这就是“诗词大会”式“大家一起玩”的`集体创作模式。

  秦汉时斗诗形式已有发展,表现为*间联句吟诗,名之曰“即*唱和”。到魏晋时,当筵赋诗在文人间开始流行,最热衷此事的文人之一是西晋的石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