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

首页 / 诗句 / | 2022-10-15 00:00:00 古诗,传统节日

1、strong>重阳节诗句

2、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3、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4、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7、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鬓毛。——郑谷《菊》

8、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9、风轻惟响珮,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10、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11、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12、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13、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14、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5、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7、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18、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19、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0、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21、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2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3、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2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5、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6、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27、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28、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0、紫府东风放夜时。——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31、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32、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3、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34、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5、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36、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7、竹叶于人既无分,**从此不须开。——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38、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39、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40、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1)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

1、两情缠绵忽如故。——王建《七夕曲》

2、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海角天涯,寒食清明,泪点絮花沾袖。——吴文英《花心动·柳》

4、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5、觉来红日上窗纱,听街头卖杏花。——王元鼎《醉太*·寒食》

6、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7、握手经年别,惊心九日霜。——妙信《九日酬诸子》

8、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9、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韦庄《长安清明》

10、琅碧,花影弄蜻蜓。——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11、遥愁今夜河水隔,龙驾车辕鹊填石。——王建《七夕曲》

12、时节是重阳,x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13、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14、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15、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6、残寒销尽,疏雨过、清明后。——李之仪《谢池春·残寒销尽》

17、听露井梧桐,楚骚成韵。——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18、万里秋光客兴赊,同人九日惜年华。——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19、寂寞风蝉至,连翩霜雁来。——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0、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王安石《壬辰寒食》

21、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22、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23、问别来、解相思否。——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24、老瓦盆边,田家翁媪,鬓发如丝。——卢挚《蟾宫曲·寒食新野道中》

25、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6、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7、丹灶初开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8、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张可久《风入松九日》

29、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30、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1、红深绿暗径相交,抱暖含芳披紫袍。温庭筠《寒食日作》

32、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33、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4、群品欣欣增气色,太*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35、孤兔凄凉照水,晓风起、银河西转。吴文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36、帽堕笑凭纤手取。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37、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38、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39、九日黄花酒,登高会昔闻。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0、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2)

——传统节日诗句 40句菁华

1、步月移阴,梳云约翠,人在回廊。——刘镇《柳梢青·七夕》

2、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3、强整帽檐欹侧,曾经向、天涯搔首。——潘希白《大有·九日》

4、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5、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6、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赵鼎《寒食》

7、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8、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9、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10、*原累累添新冢,半是去年来哭人。——云表《寒食诗》

11、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12、记得明年花絮乱。须看。泛西湖是断肠声。

1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4、新月西楼,相约同针线。——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15、落花夜雨辞寒食。——吴文英《菩萨蛮·落花夜雨辞寒食》

16、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1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2、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19、7、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0、2、待把酒送君,恰又清明后。何梦桂《摸鱼儿记年时人人何处》

21、3、成阴结子后,记取种花人。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22、4、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张埜《夺锦标七夕》

23、1、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24、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25、空樽夜泣,青山不语,残月当门。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26、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2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28、彩云断、翠羽散,此情难问。吴文英《惜秋华七夕》

29、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30、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31、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2、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王逊《西夏重阳》

33、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3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35、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36、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7、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38、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39、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40、笑拈芳草不知名,乍凌波、断桥西堍。——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3)

——含传统节日的诗句 40句菁华

1、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3、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4、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5、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6、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7、上苑风烟好,中桥道路*。——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寻常岂是无三五。——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9、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郑刚中《寒食》

10、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1、不负东篱约,携尊过草堂。——妙信《九日酬诸子》

12、清明又*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3、二秋叶神媛,七夕望仙妃。——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4、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15、*重阳、偏多风雨,绝怜此日暄明。——姚云文《紫萸香慢·*重阳》

16、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17、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8、岑生多新诗,性亦嗜醇酎。——杜甫《九日寄岑参》

19、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20、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1、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2、料得他乡遇佳节,亦应怀抱暗凄然。——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23、更深黄月落,夜久靥星稀。——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24、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25、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26、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27、困人天气*清明。苏轼《浣溪沙春情》

28、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29、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0、留恋海棠颜色、过清明。张辑《南歌子柳户朝云湿》

31、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32、途中甘弃日,江上苦伤春。胡皓《和宋之问寒食题临江驿》

33、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赵时春《原州九日》

34、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卢挚《沉醉东风七夕》

35、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36、已驾七香车,心心待晓霞。——李商隐《壬申七夕》

37、永夜闲阶卧桂影。——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8、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39、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40、渐红湿杏泥,愁燕无语。——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4)

——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 40句菁华

1、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邵谒《长安寒食》

2、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3、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宋祁《九日置酒》

4、彩索*时墙婉娩,轻球落处晚寥梢。——温庭筠《寒食日作》

5、干鹊收声,湿萤度影,庭院深香。——刘镇《柳梢青·七夕》

6、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张可久《折桂令·九日》

7、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8、旧堤分燕尾,桂棹轻鸥,宝勒倚残云。——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9、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10、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苏洵《九日和韩魏公》

11、燕归来,问彩绳纤手,如今何许。——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12、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文森《九日》

13、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14、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15、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6、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7、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韩琦《九日水阁》

18、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9、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1、一轮秋影转金波。——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22、春空云淡禁烟中,冷落那堪客里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兴》

23、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24、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李白《九日龙山饮》

25、多少乡心入酒杯,野塘今日菊花开。新霜何处雁初下,故国穷秋首正回。渐老向人空感激,一生驱马傍尘埃。侯门无路提携尔,虚共扁舟万里来。——赵嘏《重阳日示舍弟》

26、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赵鼎《寒食》

27、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28、白菊初开卧内明,闻君相访病身轻。樽前且拨伤心事,溪上还随觅句行。幽鹤傍人疑旧识,残蝉向日噪新晴。拟将寂寞同留住,且劝康时立大名。——司空图《喜王驾小仪重阳相访》

29、墦间人散後,乌鸟正西东。——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30、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李白《丁督护歌》

31、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32、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33、开过南枝花满院。——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4、高树数声蝉送晚。——吴文英《凤栖梧·甲辰七夕》

35、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36、报扫荡、狐嗥兔舞。——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37、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38、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39、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0、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5)

——*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30句菁华

1、名字因农具,襟怀属钓蓑。——张镃《寒食》

2、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3、君子强逶迤,小人困驰骤。——杜甫《九日寄岑参》

4、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5、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6、葱蒨松犹嫩,清明月渐圆。——欧阳詹《酬裴十二秀才孩子咏》

7、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8、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9、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10、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

11、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12、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3、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14、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15、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6、露蛩初响,机杼还催织。——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7、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8、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

19、凉月横舟,银河浸练,万里秋容如拭。——张埜《夺锦标·七夕》

20、可惜重阳,不把黄花与。——吴文英《蝶恋花·九日和吴见山韵》

21、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22、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23、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

24、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25、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

26、还始觉、留情缘眼,宽带因春。——吴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27、朝朝准拟清明*,料燕翎、须寄银笺。——王沂孙《高阳台·残萼梅酸》

28、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29、流水麹尘,艳阳醅酒,画舸游情如雾。——吴文英《西子妆慢·湖上清明薄游》

30、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6)

——传统节日古诗句 30句菁华

1、*重阳、满城风雨。周密《扫花游九日怀归》

2、分明不受人间暑。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3、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4、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5、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陈师道《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

6、南雁归时更寂寥。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7、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李商隐《壬申七夕》

8、中秋谁与共孤光。苏轼《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9、每恨蟪蛄怜婺女,几回娇妒下鸳机,今宵嘉会两依依。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10、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1、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2、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13、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14、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5、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

16、又是重阳*也,几处处,砧杵声催。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7、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张继《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1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9、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0、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21、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22、把紫府清都作一家。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3、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24、五更风雨断遥岑。陈子龙《唐多令寒食》

25、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6、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27、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28、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29、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李白《金陵听韩侍御吹笛》

30、灵师皇甫姓,胤胄本蝉联。 ——韩愈《送灵师》


描写*某一传统节日的古诗句 40句菁华(扩展7)

——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通用5篇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端午前保之太傅遗水墨扇及酒》原文

  画扇双酒壶,置前兵吏立。

  言将国匠奇,重以风义执。

  树石冰上看,山河月中入。

  便持菖蒲饮,不畏青蝇及。

  《端午作》原文

  汨渚沉沉不可追,楚人犹自吊湘累。

  灵均未免争琼糈,却道蛟龙畏色丝。

  《端午日恩赐百索》原文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事盛蛟龙见,恩深犬马知。

  馀生倘可续,终冀答明时。

  《端午日赐衣》原文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竞渡歌》原文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破晕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

  疮眉血首争不定,输岸一朋心似烧。

  只将输赢分罚赏,**十舟五来往。

  须臾戏罢各东西,竞脱文身请书上。

  吾今细观竞渡儿,何殊当路权相持。

  不思得岸各休去,会到摧车折楫时。

  21.《元日述怀》

  唐·卢照邻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22.《元日》

  唐·方干

  晨鸡两遍报更阑,刁斗无声晓漏乾。

  暖日映山调正气,东风入树舞残寒。

  轩车欲识人间感,献岁须来帝里看。

  才酌屠苏定年齿,坐中惟笑鬓毛斑。

  23.《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24.《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25.《古蟾宫·元宵》

  明-王磐

  听元宵,往岁喧哗,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听元宵,今岁嗟呀,愁也千家,怨也千家。

  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

  诗也消乏,酒也消乏,冷落了春风,憔悴了梅花。

  26.《正月十五夜》

  (唐)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27.《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8.《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29.《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30.《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31.《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32.《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33.《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34.《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35.《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36.《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37.《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进天上著词声。

  38.《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

  [唐]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39.《双燕儿·除夕》

  [宋]杨无咎

  穷阴急景暗推迁,减绿鬓,损朱颜。利名牵役几时闲?又还惊,一岁圆。

  劝君今夕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沉醉对芳筵。愿新年,胜旧年。

  40.《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3.《元夕》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5.《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6.《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作者: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7.《客中除夕》

  作者: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8.《元日感怀》

  作者: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9.《守岁》

  作者: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10.《拜年》

  作者: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11.《除夜太原寒甚》

  作者: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远,只在屋东头。

  12.《春节素描》

  春风闹,喜鹊叫,

  农历新年已来到。

  贴春联,放鞭炮,

  给您拜年拿红包。

  东家欢,西家笑,

  万家团圆乐逍遥。

  男孩调,女孩俏,

  幸福时光在今宵。

  亲人到,美酒飘,

  祝福声声耳边扰。

  锣鼓敲,社火闹,

  五谷丰登节节高。

  吃也好,喝也好,

  健康饮食要记牢。

  天欢笑,地欢笑,

  年年岁岁有今朝。

  13.《过新年》

  新年到,放鞭泡,鞭泡蹦蹦跳,新年真热闹;

  鞭泡响,哈哈笑,祝我新年长一岁,祝我个子快长高。

  新年乐呵呵

  新年到,真热闹,

  大红灯笼墙头挂,倒贴的福字门上挂,

  爆竹声声震大地,绚丽的烟花冲云霄,

  小朋友穿着新衣蹦蹦跳,大人们看着孩子乐呵呵。

  14.《新年喜洋洋》

  咚咚锵,咚咚锵!

  过新年,锣鼓响。

  小鼓咚咚咚,大鼓锵锵锵!

  舞龙舞狮真热闹,大街小巷喜洋洋。

  15.《大一岁了》

  新年到,新年到,我送布娃娃一顶小红帽;

  布娃娃,**笑,伸手要我抱,

  哎呀呀,不抱不抱,我们都大一岁了,

  你呀,知道不知道?

  16.《应诏赋得除夜》

  唐·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光人不觉,已著后园梅。

  17.《守岁》

  唐·杜甫

  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

  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

  四十明朝过,飞腾暮景斜。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18.《检举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19.《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20.《元日》

  唐·成文斡

  戴星先捧祝尧觞,

  镜里堪惊两鬓霜。

  好是灯前偷失笑,

  屠苏应不得先尝。

  81.《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代·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82.《端午》

  李隆基 〔唐代〕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83.《南歌子·游赏》

  苏轼 〔宋代〕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84.《减字木兰花·竞渡》

  黄裳 〔宋代〕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85.《小重山·端午》

  元代·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86.《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87.《渔家傲》

  【宋】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

  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

  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

  88.《端午》

  作者:(清)江南靖士

  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

  当日楚王憎逆耳,随将一国殉灵均。

  89.《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作者:苏轼

  银塘朱槛麹尘波。圆绿卷新荷。

  兰条荐浴,菖花酿酒,天气尚清和。

  好将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狱草烟深,讼庭人悄,无吝宴游过。

  90.《澡兰香·淮安重午》

  作者: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

  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

  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蒻。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

  91.《贺新郎·端午》

  作者:刘克庄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