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

首页 / 说课稿 / |

  《夜色》说课稿 1

  一、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9课:夜色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胆、敢、勇、事、窗、原、此、再、睡、觉”10个字,会写“再、事、讲、拉、外、此、故、步”8个字。学*2个新的部首:“提手旁”、“夕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掌握8个字的正确读音、字形,做到字迹清晰,字体端正。

  (2)读懂课文,体会夜晚的美丽,懂得有些事不能只靠听,还要自己去亲身体验发现。

  (3)让学生观察8字的写法、笔顺后,再作以重点指导“再”的'笔顺。(横、竖、横折勾、竖、横、横)通过音乐、图像等,调动各种感官来体会夜晚的美丽,在朗读中体会亲身体验与实践很重要的道理。

  四、课前准备

  (1)小红花:贴纸。

  (2)安排小组座位:评价红花表、落实总结小组长。

  (3)分发每生米字格写字条。

  (4)要求会写的生字:准备好笔画写字软件。

  (5)课堂组织教学:

  ①请举手回答问题。

  ②每个同学要学会倾听。

  ③同学写字要认真。

  《夜色》说课稿 2

  《夜色》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这首儿歌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自然、热爱生活。接下来,小编把精心挑选的三篇《夜色》说课稿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夜色》说课稿篇一: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7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

  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你们见到过夜晚的景色吗?夜晚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词语。

  胆子 勇敢 原来 从此 睡觉 散步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我胆子小。

  (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

  (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三、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9.夜色

  从前:胆子小

  出去散步后:很勇敢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是一首短小易懂的诗歌,回顾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符合低学级学生的特点,完成了教学目标,环节很清晰,虽然是从未见过的学生,但配合的还不错,课堂氛围也很热烈,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注意力集中,学*的积极性比较高。对我来说最大的一个进步是*和的心态,讲课的过程中没感觉到紧张。

  本节课在识字层次的问题上还有待推敲,以后要多看这方面的书籍与资料,深入的学*一下。另外对一些有特点的句子应该尝试着引导学生品味一下,不做繁琐分析,只做简单的引导,为以后的语文学*打下基础。

  《夜色》说课稿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针对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正确认读本课十三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教学重点:

  《夜色》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12个生字和1个偏旁,写好7个生字。

  2.借助拼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文想象感悟。培养学生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童年的纯真和无知,体会成长的快乐。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好长句的停顿,读懂句子的意思。

  【教法学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预*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夜晚星空的'景象。

  师导入:夜晚的星空多么美呀,可是有个小朋友却害怕夜晚,不敢往外瞧。他是谁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

  2.板书课题:夜色

  3.齐读课题。说一说你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说)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词语。

  胆子 勇敢 原来 从此 睡觉 散步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我胆子小。

  (2)妈妈给我讲勇敢的故事,我还是怕黑。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夜色》说课稿 4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第二册《夜色》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夜色》是一首儿歌,采用第一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很怕黑。后来“我”和爸爸出去散步,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了。儿歌分两个小节。整篇课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激趣导入,正如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因此,在开课时,我以一首学生既熟悉又好听的歌曲《小星星》引入,让学生跟着我一起唱一起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学*,同时也拉*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接着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中,认读生字,再到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这个环节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讨论识字方法进行自主学*。

  先通过“交朋友”——“介绍朋友”——“赢星星”等游戏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在“介绍朋友”时,我利用字理析解图帮助学*理解“外”字的“夕”是与月亮有关,记住“步”字的`下面不是“少”,我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动作演示,知道“扌”是与手有关,和与手的动作有关,让学生把生活中认识带有“扌”的字也带到课堂中,更好地达到“学一个带一串”的教学效果。然后突破4个要求会书写的生字。在学生基本能够掌握生字音形意的基础上,进行充分认读文中的词语,并用词语说句子。

  夜色给了人们无数生命的美丽,阻挡了孩子们探索的视野,因此,我用“勇敢”之星来鼓励学生要做一个勇敢的孩子,也希望“勇敢”之星伴随孩子们勇往直前,快乐成长。

  《夜色》说课稿 5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夜色》,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的选择与学法的指导、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部分进行说课,下面依次进行: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与作用:

  《夜色》是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很小,怕黑,后来和爸爸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材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觉童年的纯真,可爱,体会成长的快乐。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1个生字。会写“色、看、晚、再、外、爸、笑”等8个字。学*2个新部首:“厂字头”、“夕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畅谈自己的生活体验。

  (2)图文结合,以读为主,读中体会,引导学生加强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鼓励个性化的想象。

  (3)利用轻柔的音乐、美丽的夜景为学生搭建一个丰富的说话*台,在轻松的氛围中师生交流感受,走进“夜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针对一年级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安排,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2、教学难点: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水*,我安排的教学难点为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我们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三、教法的选择: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朗读欣赏法(因为学生识字、阅读水*有限,因此在学生自读后,教师进行范读或播放录音,纠正学生读音。)

  2、情境陶冶法(通过欣赏夜景图、联系实际夜景,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发挥想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3、游戏法(开火车学*生字)

  四、学法的指导:

  1、朗读法(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能用不同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圈点自学法(预*时,在课文里圈出会认与会写的生字,并认识这些生字。)

  五、教学过程:

  为了巩固上节课的教学,我将利用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生字词。(学生自己领读。)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夜景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色?(预设:晚上的景色)

  师:这片星空美不美?(预设:美)

  师:那晚上这么黑,你们害怕吗?(有害怕和不怕的.学生,适时表扬不怕黑的勇敢的学生。)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位怕黑的小男孩。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第一小节:

  1.课件出示问题:你是从哪里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听录音)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学生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过渡:妈妈是怎么帮我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有作用吗?(没有)

  3、思考并回答: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

  第二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用手指跟着教师朗读的进度)小朋友这么怕黑,爸爸又是怎么做的呢?(用原文回答: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是什么意思?根据这个意思能不能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语来说。(非要、硬要)学生读一读。(试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什么原因使“我”不再胆小,能够勇敢地面对夜色、欣赏夜色呢?用原文回答(课件配图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指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

  7.师:这里的夜色美不美?“我”没有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见这么美丽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8.想像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相关图片)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好像还做了个美梦呢!

  9、读全文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现在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不怕黑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

  10、指导朗读,读出自信、骄傲而又高兴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过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感情,以不同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出示夜景图,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美丽,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里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总结性提问:现在那些怕黑的同学,你们还觉得黑夜害怕吗?

  2、教师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带着感情来齐读课文。

  六、板书设计:

  在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关内容的同时,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括出本文的重要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男孩从怕黑到不怕黑的故事,因此板书设计如下:

  夜色

  怕黑――――――→不怕黑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阅读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1)

——夜色温柔作文范文5份

  夜色温柔作文 1

  披着夕阳的余晖,我们来到美丽的西湾。

  千步沙的金沙滩上,一粒粒细沙,是那么明亮,犹如天边的霞光一样耀眼,犹如高空中的彩虹一样绚烂。大人和小孩在金光闪烁着的沙滩上垒沙堡、玩游戏。说话声、欢笑声、嬉闹声,回荡在海滩上。

  华灯初上,夜幕下的西湾显得格外迷人。我坐在半山腰老房子前的石阶上,看山脚下的跳头排档灯火通明,五彩斑斓的灯光,让人眼花缭乱。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空气中飘荡着一种大海和山林相混合的气息,就是那种自然的山间的气息,让人忘却了一天的疲劳。在这优美的夜色中,海水轻轻地抚摩着细软的沙滩,发出刷刷声。晚来的海风,吹得我的心慢慢地*静下来。在夜色笼罩下,海面显得格外寂静与朦胧。远处,几艘渔船早已停靠在海岸边,在月色下静静地入梦。

  海面慢慢变得有些灰暗。只有远处大海上一盏渔灯,倒影随着海水波纹荡漾。我和爸爸来到海岸边,借助着手电筒的微光,只见一块岩石紧挨着另一块岩石,大小不一、凹凸不*、奇形怪状。被海水浸泡过的岩石,踩上去容易滑倒,有点小惊险,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四脚朝天。岩石紧依着大海的沙滩,上面布满了白色的牡蛎壳,挨挨挤挤、密密麻麻,格外有趣而奇妙。爸爸告诉我,很多个太阳还未升起的清晨,渔民们便出海捕鱼,而勤劳的渔妇则在这儿挖取牡蛎与海螺,换取家用。当我伸手去挖它们时,却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些,再*些,一股海腥味是那么浓郁地扩散开来。大海的味道!沿着这股味道走去,就是辽阔无垠的海了。一波接着一波,细细的海浪声在这样的夜里,显得分外清脆。这种韵味,你只有来到西湾才能体会得到。回过头,半山腰的几户人家,点点灯光犹如夜空中的星星在闪烁,让人倍感温暖。

  来吧,和我一起坐在海岸边的岩石上。在夜光下,迎着海风,静静地眺望着这一份独有的美景。

  夜色温柔作文 2

  暑假的一个晚上,夜色很美,就像充满诗情画意。

  山很美。几座山连着几座山,山峰连绵起伏。夜里的树很黑。不仔细看,你会觉得它是一座孤零零的偏僻的小山,矗立在山上,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水很美。水弹钢琴,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这个声音仿佛是一个小女孩在唱歌,唱着自己的话,向周围的一切倾诉着自己的经历;好像很怀念远方的亲人;就像哭着说人类往它身上倒垃圾,它干净的身体变得很脏;就像在抱怨人类。

  房子前面的森林很美。鸟儿发出非常好听的声音。这种声音很特别,这种鸟也很奇怪。每年夏天他都会很自然的尖叫,但我从来没见过。很晚看小说的时候,小鸟不停的叫,好像在催我快点睡。

  花也好看。门前的紫薇花也是我的最爱。它虽然怕冷,但不怕热。夏天阳光明媚的时候,它绝不会低头退缩。有很多漂亮的花,怕冷怕热。你看,它叶子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虽然过去天很黑,但,仍有淡淡的露水,所以我能看到紫薇。快看!它睡在*坦舒适的小床上!一阵微风吹来,小床摇晃着,仿佛在催促魏紫赶快睡觉,而露水则是照亮床上魏紫的一盏灯!

  当然,灿烂的星星和云彩是最美的。星星在天空闪烁,为星空衬托出色彩,整个星空更加明亮。然而,更让我不解的是:星星为什么会动?它们是流星吗?是扫把星吗?满天的星星看不到月亮的到来。不知道什么时候,云从亮黑到暗从未停止,最后融入星空。

  整个村子安静祥和,看着看着,大部分人早就已经睡着了。只有在梦里,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和童心。一两个人还没睡着,可能和我一样等着这不一样的风景。

  随着星星逐渐消失,随着天空中淡淡的云密布,雨悄悄地来了。雨水滴落在土地上。飘飘欲仙的雨在天空中手舞足蹈,然后来了个华丽的转身,完美落地。这些都很有魅力,很强。

  我静下心来,心*气和的享受,享受这里的一切。

  夜色温柔作文 3

  夜色中的校园显得格外的和谐。

  晚自*坐在教室中,望向窗外,夜色如浓稠的墨砚。深沉得令人心静。就在这般冷寂*静的夜里,九年级同学手中的笔刷刷的不停,那笔尖划过作业本,竟也像燕子的尾巴划过春天。那美妙的声音竟给这样一个冷寂的夜晚带来了生机,使一切变得生动。窗外的夜色仿佛在流动,藏青色的夜幕似与*滑的笔触声配合着,和谐的让人不由得深深沉醉在其中。

  等夜再深一点,就在老师的声音萦绕整个教室,窗外不远处的社区,万家灯火。斑斓绽放的灯,编织了夜的美。再抬眼看着满教室的节能白炽灯,干净而又充满力量。教室中的灯光与社区的灯光像是两个极端。一个繁华而斑斓,一个则干净而纯洁。就是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景象,竟在这个夜晚交织在了一起。那斑斓,那洁白,仿佛流进我的眼睛,流进我的心里,在我的心中绘出一幅新奇的画卷。这画不由得陶人梦,和谐而又妙不可言。

  清脆的铃声扰乱了一切,下晚自*之后,校园小道中充斥着九年级同学的身影。暖黄色的路灯伴随着轻柔的月光,懒洋洋的撒在众人的身上,给一切附上了朦胧的意蕴。同学们的脚步声,讨论声,嬉闹声,充盈着这个夜晚。这样的夜晚,像是一个生日光的世界,那些声音像是一个个鼓点纷纷落在带这个月色灯光交融的夜里。夜风**吹过,夜风熏得路人思,我的思绪被扯向了好远。

  在这样一个和谐的夜晚,同学们从学业中剥离,奔赴向各各个社区,像是从一片洁白而干净的灯光下奔入另一个繁华嘈杂的世界。这夜夜的晚自*,这夜夜的归途,像是我们从学校渐渐步入社会的倒影。我们的声音将渐渐融入夜的嘈杂,我们所散发出的独一无二的光芒也终将与社区的斑斓交织在一起,一起构建一个美得不像话的明夜。

  这样一个夜晚,这样一个和谐的校园,带给了我夜夜的感动。

  夜色温柔作文 4

  我的风,迎面拂过。湖,*在咫尺。泉州西湖虽比不上杭州西湖,却自有一番美景。

  我的踏着木栈道,眺望西湖,湖面如镜,倒映着空中繁星点点。杨柳依依,步步花香,令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真是“会当画中景,一览西湖美”啊!

  我的木栈道的“吱吱”声似乎在与我窃窃私语,我与杨柳作别,踏入另一片树木拱拢的小道。徐徐而行,招呼我的树木老态龙钟,但行过之处,花儿灿烂欢笑。有了花儿的点缀,树木陡然精力充沛,顿时有了年轻人的模样。远看在树木缝隙间隐隐约约显现的西湖,吟着改编后的“直把泉州作杭州”,真是神清气爽,恨不得再与西湖夜叙一宿。

  我的走过郁郁葱葱、枝繁叶茂的林道,西湖马上映入眼睑。四周的'几株桃花美得令人拍案叫绝,西湖在桃花的渲染下愈加温文尔雅。我不禁又思吟了一句:“桃花湖水深千尺,不及西湖美景行。”在行廊上漫步,风儿吹拂脸庞,我双手搭在石护栏上,享受着这大自然的洗礼。花儿,被风吹落,飘落在眼前。西湖水,风儿吟,桃花泪……多么美的一幅画啊!

  我的我与西湖握手,西湖显露喜悦之情,爽朗地笑了。

  我的夜幕降临,最令人欢愉的时间到了,这里座无虚*,大家都在等待好戏登场。

  大大“扑!”几团火焰飞跃而上,人群中一阵骚动,随即鸦雀无声,最后掌声如雷!这时,几团水流相互喷涌,“绘”成了一朵朵艳丽的荷花,还没来得及迎接人们的欢呼,一团水花又瞬间飞上几十米的高空。水滴滴在我的头上、手上,滴入了我的心中,滋润了我的心田。接着,水花在空中接连“绘”出美画,大家置身于水画中,叹为观止。

  大大与其岸上观景,不妨乘船在湖中央徘徊,身临其境,体会西湖之美,再吟一句:“遥看西湖挂泉湾!”对着如此美景,我迟迟不愿回家……

  大大我别过西湖,依依不舍地回到家,回味西湖,不知不觉慢慢睡去。在梦中,我是否还在游西湖……

  夜色温柔作文 5

  忙碌了一天的太阳等不及和月亮告别,就西下而行回家了,不知不觉月亮已悄悄地爬到了半空中,在月色的陪伴下,村庄渐渐地沉睡了。

  慢慢地,皎洁的月亮早已悬挂在浩瀚的夜空之中,显得那样的清明净,给整个村庄洒上了一层银色的光,寂静的山村看起来好似一幅神秘的油画。而夜空此时也变成了一个幼儿园,月亮就是老师,那无数颗星星便是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她们在老师的陪伴下一闪一闪地眨着眼睛,静静地欣赏着美丽的小山村。

  月光下的池塘很幽静,如一位恬静美丽的姑娘。坐在池塘边上,隐约可以听到潺潺的水流声,感觉是那么的轻柔,好似在为小池吟唱一首美妙的小诗。优雅的月光也赶来和小池作伴了,他轻轻地漂浮在水中央,那一片池水变得波光闪烁,水面微微荡漾,月亮就施出了变形记,一会儿变成了波浪形,一会儿又变成了椭圆形,就像小孩子在撒娇扮鬼脸一样,可爱极了。我捡起一块石头投向水中,清脆的“扑通”一声响,打破了池塘里的宁静,水中的月光已被冲散了,没过一会儿,他又恢复了本来的模样,又在水面上飘飘摇摇地晃动着,只有那波纹还在悠悠地一圈一圈地散开、扩大,直到消失,水面又恢复了*静。

  月光从夜空中倾泻而下,照射在山村的小路上,就像一条银色的带子,弯弯曲曲地伸向无边无际的黑夜里。一个人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虽然很幽静,但一定不会害怕,因为有明亮的月光为我照亮前行的路,还有金光闪闪的荧火虫,就像一位美丽的舞者围绕着我不停地闪烁飞舞,两边草丛里的虫儿们也你唱我和,演唱着大自然的歌,我仿佛在欣赏一台优美的乡村舞台剧,灯光、舞者、歌者,我早已跟随他们来到大自然的舞台上,和他们一起歌唱一起舞蹈!

  月亮不知道什么时候已悄悄地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星星们也懒洋洋地依偎在天空的怀抱里,他们一定是累了吧!我却一点儿都不累,我多想一直漫游在这夜晚的山村啊!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2)

——迷人的夜色小学作文范文5份

  迷人的夜色小学作文 1

  今年暑假,我到妈妈单位普陀山,住在美丽的西山村。

  夜幕降临,静听海浪一阵阵涌来,发出“轰轰”的响声,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我和妈妈在沙滩上散步,细沙软软的,踩上去舒服极了。

  我想:大海真是神秘啊!远处的楼房五光十色,那些诱人的光照在海面上,变成了一颗颗闪闪发光的小星星,看上去像幅迷人的风景画。

  啊,夜晚的海边多美啊!我真想永远住在这里。

  迷人的夜色小学作文 2

  夜空繁星点点。巷子深处时不时传出几声犬吠,小路上时不时传来几串脚步声。接着,是那一片悠长的宁静……

  铺满青石板的小街,一眼望不到头的小河,伏在小河上的古桥。虽是夜晚,可是小街上灯火阑珊,热闹非凡,一排排的红灯笼挂在古老的屋檐下,浮在水面上的倒影都是红红的。

  向前走去,人越来越多,小街越来越热闹。河上时不时有几条满载乘客的小船缓缓行驶过去。这时,我看到一位小姑娘,将一盏河灯轻轻地放到河面上,河灯随风漂走,还有的是挥手之间的一路微笑。

  边走边想:在几百年前,这儿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这条小街是不是每天也这么热闹?会不会也有一位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在夜晚放入河灯许下美好的愿望?

  一阵香味飘来,不知何时,我们走到了小吃街。麦芽糖、椰子汁、臭豆腐、糯米饭……让我们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古老的小镇蕴育出古色古香的小街,夜色中的西塘令人陶醉,让我仿佛在画卷中走了一遍,不愿醒来。

  迷人的夜色小学作文 3

  故乡的夜色,安详或盎然,激情或孤独,它拥有生命的魅力。身居县城的人,却对此变成记忆,变成思念,时间长了又变成向往。

  初冬的傍晚,街道两边的路灯像多米诺骨牌似的,一盏灯刚亮,下一盏赶忙亮起来,仿佛怕掉了队。就这样,路灯一盏接一盏地亮起来,小城也显得越来越明亮。望着这路灯,联想起了故乡的夜色。

  正在遐想之时,聚然响起的电话拉回了我的思绪。

  “哥哥,你晚上有事情吗,下班后咱兄弟几个回家看一看。”在县**工作的永胜打电话说。

  “好的,咱们一起回家看看。”我爽快的答应了。

  几个老乡工作特别忙,尤其还有的担任着县**部门的主要领导工作,难得有回去看看,我知道他们又思念故乡了。

  下班后,我和翟伟、常明做着永胜的车从县城出发,顺着青龙路北行约5公里,就到了我们的故乡翟庄。

  夜幕悄然无声地降临了。这深蓝的天幕是那么迷人,那么神秘,那么美丽。我们把车停在了文化广场,迫不及待的欣赏起故乡的夜色。

  夜色中的文化广场一片静寂。依稀可见云海深处、卧虎藏龙、流水润竹三组奇石韵味无穷;文化墙上“文韵翟庄”图文若隐若现,展示着千年古村文化底蕴的厚重;鲤鱼喷泉与夜色融为一体,更加灵动鲜活。健身区已是静悄悄的,桌凳及健身器材好像翘首盼望着他们的主人。翟进士墓前的松柏像忠诚的卫士,尽职尽责的守卫着这位千年古贤。北边的翟山和南边的莲花盆山,静静的卧在黄河岸边,默默的守候着山脚下的村庄。

  望着西边的天际,千姿百态的火烧云像一盆水,渐渐黯淡了,失去了光辉,天地之间只留下了一条长长的火红色丝带,上面托着一颗颗小巧玲珑的星星,亮着淡淡的光,似无数钻石,星罗棋布地镶嵌在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上;下面连接着黑黝黝的的地*线,水影、树影、房屋影,婆婆娑娑的依附在能够包容万物的大地母亲身上,远*村边,影影绰绰的树影,像是留恋夜景的游客。宽阔的河面随着徐徐吹拂的清风,泛着粼粼水波。常明用手机拍下了这一难得的景色,马上发给远在**白朗县任县委**的老乡,让他在万里之外分享故乡此时此刻的美景。

  我们从广场西北出口徒步踏上了蜿蜒北去的环山路。路面还铺着保护层,上面洒满了石子, 很明显是刚刚铺完水泥路面。这是一条在村庄上面山坡上新修筑的,除了方便群众出行,更有利于山上的绿化建设,为城里人领略文化古村风貌提供方便,被戏称为村内环路。我们边走边在夜幕里寻找着记忆的痕迹,指点着曾经熟悉的房屋宅院,叙述着孩提时代发生有趣故事的地方。半山腰上都是小地,是乡亲们耕种的,到了冬天就光秃秃的,尽显土地的本色。地堰和堰下多是枯黄的茅草和杂草,随风摇曳。相信不久的将来,沿路会绿树成荫,浓郁绿色将蕴涵着蓬蓬勃勃的生机,让你找不到现在的点滴痕迹。

  顺着环山路走到村庄西北,驻足在三棵老柿子树下,抚摸着粗糙的树干,这老树树干皱摺纵 横,悬空突出,像是老人沉思的前额。仰望着柿子树,像褐色的华盖,像擎天的巨伞,张开在半空里,千千万万刚刚落掉繁叶的枝条,从树干上倔强伸举着臂膀,天上的星星像是挂在指尖上的饰品。原来这三棵柿子树所处的山旮旯非常偏僻,除了附*的住户,很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现在环山路从它们中间穿过,从树下经过的人们将会驻足,望而浮想联翩。我们议论着它们的年龄,不仅常明、翟伟、永胜三位兄弟都说小时候看到就这么粗,在我的记忆里也是这样,可见这三棵柿子树至少在百年以上。柿子树寓意“一生一柿”表示吉祥,祝愿我们的故乡吉祥如意。

  故乡的道路,宁静的夜晚。家乡的夜景,恬美的诗情。我爱故乡的夜色,但更爱这片热土的是我胸中那颗赤子的心。

  夜色越来越深,我们却越看越入迷,久久不愿意离去。

  迷人的夜色小学作文 4

  无数的景色,都只流于表面.而夜景,却用它那朦胧而又迷人的内在,征服着我的视觉和心灵。我妈妈受不了我的一个*惯,那就是不拉窗帘,只因夜色太迷人了。夜晚,朦胧的月光柔和的照着我,虽不像阳光一样笼罩大地,也不像火光一样让人燃烧激情,但它决不比阳光和火光逊色.月光像仙女的轻纱,照在阳台上,花儿为它赞美;照在院子里,野猫也会停下脚步——它不会错过这样好的景致。月亮那样的圆,淡淡的月晕让它更朦胧,更让人认为它从心里称赞,星星环绕着它,仿佛月亮是神圣的象征。我拿起一个月饼,多美味,再看看月亮,谁还会有吃月饼的雅兴?洁白无瑕的月亮,使我心旷神怡,星星欢快的玩耍,这是一幅多么美的图画啊!

  我看着月亮,被柔和的月光照着,感到它比任何光芒更加明亮,因为它是黑暗中唯一的光明,它照亮了我的心。我在妈妈的强烈要求下拉上了窗帘,可我心里很满足,因为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月色。

  迷人的夜色小学作文 5

  今天晚上,暖风**。爸爸让我做一个“导游”,带老家来的堂姐到我住的小区逛逛。

  我和姐姐兴高采烈地来到小区的大门,中间有一个喷泉,喷泉的中间有一个代表小区的标志大红苹果。它被光彩夺目的灯光照射着,许多人都围着喷泉看,有几个小朋友手痒了忍不住去摸了几下,水就溅出来了。接着我们来到了小桥边,这条小桥弯弯曲曲,下面铺着五颜六色的小石子。沿着小石子路走去就会有几座坚硬、重叠的假山出现在我眼前。假山下面还有一个池塘,池塘下面有碧绿的荷叶像一个个大圆盘和黄灿灿的水仙花,水仙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们走到了一棵香樟树边上,它被藤给缠绕住了,叶子本来就非常绿了被一束绿灯照着就更苍翠欲滴,像一道绿光一样刺眼。小区四周种满了果树,有苹果树、石榴树、梨树、枇杷树……还有足球场、篮球场、游乐场……

  我家的小区真是吃的、玩的样样俱全啊!小区的夜色更让人陶醉啊!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3)

——家乡的夜色作文范文五份

  家乡的夜色作文 1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的晚霞。东湖被这霞光染成了金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仿佛是无数的碎金撒满了整个湖面,闪烁着,消失了,而又闪烁。我不禁陶醉其中,似乎自己也成了这美景中的一物。

  天空的霞光渐渐暗淡了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天空仿佛并不如想象得高而远,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那红得像被火燃烧的云朵。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除了云朵之外再没有任何景物衬托广漠的天空,可天空依然兀自坦然地让自己的胸怀一览无余,寂美不语!

  夜色加浓,空中的“眼睛”越来越多,繁星纷至沓来。城市里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处处流光溢彩。

  彳亍在这幽美的夜色中,周围渐渐安静,东湖的灯火渐渐亮起来,五彩辉煌,霓虹灯闪烁着,有金黄、碧绿、群青……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夜景。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温柔得如母亲的手。空气中包含着鲜花和湖水混合的清香。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东湖外的小道上,他们沐浴在这凉爽的、散发着清香的微风中,尽情地欢笑。愉快的笑声,从这儿飞扬开来。

  月亮早在不知不觉中升上了天空,它的光辉四射,倒映在湖面上,泛起层层银光,如鱼鳞片片。

  月亮越升越高了,它是多么皎洁明亮,如水的月色倾泻向大地,夜色中的家乡显得那么安谧,娴静。

  浸没在朦胧夜色中的东湖简直是人间仙境,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一切!

  家乡的夜色作文 2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的晚霞。东湖被这霞光染成了金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仿佛是无数的碎金撒满了整个湖面,闪烁着,消失了,而又闪烁。我不禁陶醉其中,似乎自己也成了这美景中的一物。

  天空的霞光渐渐暗淡了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天空仿佛并不如想象得高而远,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那红得像被火燃烧的云朵。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除了云朵之外再没有任何景物衬托广漠的天空,可天空依然兀自坦然地让自己的胸怀一览无余,寂美不语!

  夜色加浓,空中的“眼睛”越来越多,繁星纷至沓来。城市里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处处流光溢彩。

  彳亍在这幽美的夜色中,周围渐渐安静,东湖的灯火渐渐亮起来,五彩辉煌,霓虹灯闪烁着,有金黄、碧绿、群青……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夜景。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温柔得如母亲的手。空气中包含着鲜花和湖水混合的清香。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东湖外的小道上,他们沐浴在这凉爽的、散发着清香的微风中,尽情地欢笑。愉快的笑声,从这儿飞扬开来。

  月亮早在不知不觉中升上了天空,它的光辉四射,倒映在湖面上,泛起层层银光,如鱼鳞片片。

  月亮越升越高了,它是多么皎洁明亮,如水的月色倾泻向大地,夜色中的家乡显得那么安谧,娴静。

  浸没在朦胧夜色中的东湖简直是人间仙境,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一切!

  家乡的夜色作文 3

  天渐渐黑了,只见门前的桂花树随风摆动,发出“沙沙”的声响。蝉也发出“吱吱”的叫响,却又不知从何处传来……

  站在月光下的我,望着爷爷奶奶和邻居们围在一起用竹子作的'扇子扇风,聊着,笑着,看着这些画面,心里不觉得把夏天的闷热一扫而空。走在漆黑的小路上,抬头仰望着这高贵而优雅的月亮,她那明亮的月光仿佛抚摸着我的脸,我顿时感到温暖。我也面带微笑的谢过她赠给我的“礼物”,这是多么好的礼物呀!走过一棵又一棵的梧桐树,在这漆黑的夜色虽不能展现它那浓绿又大的叶子,却仍然展现它那挺拔的恣态。

  沿着小溪漫步,那溪水与石头碰撞的声音是多么的动听。我不由得沿小道而下,站在溪水旁,静静地看着溪水的流淌。正巧,月光与水相伴,溪水里夹杂着月光,觉得溪水金闪闪的,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仿佛望着我,我也望着她,不由地幻想起来。直到水浸入我的脚时,才回过神来。等我再抬头仰望着月亮时,云遮住了月亮的脸,感觉她好似有点害羞。

  我站在马路中间,只见路弯弯曲曲,即看不到头,也不见尾。再走到田间的小路时,闻到了丰实的味道,夹杂了路边的青草味。这让我感到一种轻悠。这种清香让我陶醉于梦乡,却又被一阵夏季的风吹醒,再抬头仰望天空时,月亮不知去了何处,感觉天已经沉睡了,我也该回家了,悄悄地,不舍地离开回去屋里。

  家乡的夜色真美,一缕月光,一份温情让人流连忘返。

  家乡的夜色作文 4

  我们的身边处处是美景:山美,水美,树美,花美……但是,我却觉得家乡的夜色更美。

  初夏的夜晚,我和妈妈来到家乡水西人行桥散步。一踏上桥,迎面扑来一阵凉风,仿佛置身“天然氧吧”;又似夏姑娘的热情欢迎,奉送过滤的空气,清新舒爽。透过桥面两侧,可以看到点点灯光,安静而不迷蒙;明亮而不华丽。顺着扶手向下看,西河水是那样静啊,静得仿佛可以听见河底鱼虾呼吸的声音;西河水是那样纯啊,河水清澈见底,无色无味;西河水是那样炫啊,当微风吹拂水面,水上顿时会出现一条瞬间即逝的狭长的金色波纹,好看极了。

  不知不觉走到桥底,闯进眼帘的是一幢三层白瓷砖房。门前还是孩子们的乐园哩!孩子们在这里捉迷藏,跳绳,讲故事……一片片欢声笑语在乡村上空回荡。

  顺着阶梯向西走,就到了百年老街——水西街。水泥街道有五六米宽,听人说,白天赶集水西街游人如织。然而,到了晚上,只看见街道两旁有预留的车位,自家门前还停放着高档的小轿车,让人忍不住联想到乡村人们的生活已经赶上城里人了!此刻,屋里飘来一阵阵香气,把萤火虫和蝉都吸引过来,漫步街道时,蝉兴致勃勃地唱起歌来,那歌声赛过催眠曲,给辛苦的人们编织一个美丽的梦。

  多么美丽的家乡夜景啊!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胜似世外桃园,叫我流连忘返。

  家乡的夜色作文 5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的的晚霞。东湖被这霞光染成了金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要壮观,仿佛是无数的碎金撒满了整个湖面,闪烁着,消失了,而又闪烁。我不禁陶醉其中,似乎自己也成了这美景中的一物。

  天空的霞光渐渐暗淡了下去,呈现在眼前的天空仿佛并不如想象得高而远,似乎一伸手就能触摸到那红得像被火燃烧的云朵。没有星星,没有月亮,除了云朵之外再没有任何景物衬托广漠的天空,可天空依然兀自坦然地让自己的胸怀一览无余,寂美不语!

  夜色加浓,空中的“眼睛”越来越多,繁星纷至沓来。城市里的灯火也次第亮了起来,像一串串流动的珍珠,处处流光溢彩。

  彳亍在这幽美的夜色中,周围渐渐安静,东湖的灯火渐渐亮起来,五彩辉煌,霓虹灯闪烁着,有金黄、碧绿、群青……色彩斑斓,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夜景。

  夜风轻飘飘地吹拂着,温柔得如母亲的手。空气中包含着鲜花和湖水混合的清香。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东湖外的小道上,他们沐浴在这凉爽的、散发着清香的微风中,尽情地欢笑。愉快的笑声,从这儿飞扬开来。

  月亮早在不知不觉中升上了天空,它的光辉四射,倒映在湖面上,泛起层层银光,如鱼鳞片片。

  月亮越升越高了,它是多么皎洁明亮,如水的'月色倾泻向大地,夜色中的家乡显得那么安谧,娴静。

  浸没在朦胧夜色中的东湖简直是人间仙境,我已深深爱上了这一切!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4)

——各数的认识说课稿范文5份

  一、教材分析

  说教材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学*比10更大的数,教材给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境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认识11-20各数,掌握11-20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

  2、知道11-20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3、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情感态度目标

  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二、教法和学法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学*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识结构中。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活动教学等。从学生的学来看,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和动脑思考。

  三、教学过程

  我把教学环节设计为:

  1、以旧引新,引出课题;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3、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4、系统练*,巩固提高;

  5、总结评价,领悟体验。

  第一环节:以旧引新,引出课题。

  我创设师生做手势数数,复*旧知:从1数到10 ,再从10数到1。“我们已经认识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比10 大一些的数。”从而引出课题:《11-20各数的认识》。

  第二环节: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新课一开始,我便展示出一幅教师带着学生过马路的生活情景图。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呀?一条一条的白线是什么标志呢?”

  “过马路,我们一定要走人行道。这位老师一共带了几个小朋友过马路?大家在心里默默地数一数,过马路约有多少人?再看一看周围还有些什么的人?让我们接着10的后面继续数一直数到19人,再添上1人是多少人?接着数人行道共有多少个白色格子?同时通过这个活动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3第三环节:动手实践学新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见,儿童的思维是离不开实践活动的。因此,在以下的教学中,我着重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数小棒来感悟新的知识。

  (一) 数的组成和读法

  在数的组成和读法的教学中,摆小棒是主角。我会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小棒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数。首先,我让学生数出10根小棒然后捆成一捆,知道1捆就是1个十,10个一是1个十。再一根一根地添加小棒,每添一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一共是十几,并且说出这个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学生理解数的组成的基础上教学数的读法。例如:11,因为有1个十和1个一,所以读作:“十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如此类推,数到19时,我觉得19到20是教学上重要转接点,于是我提出了问题:再添1根是多少呢?大家认真地数一数、想一想。数到20时,再把10根单根小棒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2捆是2个十,就是20 。这突出把十作为一个计数单位,让学生不仅能在10的基础上一个一个地数到20,并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会读各数。

  接着是“做一做”:

  1、让学生从一数到二十。从七数到十三。

  2、读一读,读出小朋友衣服上的数。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这里我设计了一个“11-20的手指游戏”作为练*。两个小朋友合作,一个小朋友举起十个手指,另外一个小朋友举起几个手指,合起来就是十几。

  4设计这个手指游戏不仅使学生练*的形式多样化,更重要的是使用方便,对课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特别是对后进生的辅导很有帮助。小棒不可能随身带,小手指可长在我们身上。我们可以在课间、饭后、午睡前都可以玩,学生在校在家都可以玩,而且他们不会觉得是负担,反而会乐在其中。

  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让每个小朋友都动起手来,具体形象,很符合一年级学生好玩的性格特点。

  (二)数的顺序和大小

  首先,我会让学生把直尺上0-20的数读出来,这有助于学生理解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然后,向学生提问:

  (1)11前面的一个数是( ),后面的一个数( )。

  (2)19的相邻数是( )、( )。

  (3)13和17比,谁大?比10大又比15小的数是那几个? 接着就是学生找出数学书的第8、12、17、20页,这是从实际应用中加深学生对序数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第四环节:系统练*,巩固提升。

  在一节数学课中让学生动笔练*是很必要的,在这里我设计了几道既有针对性又有趣的题目让学生做。

  1、“我会填”:数的.顺序、大小练*。

  2、“我会数”:数出动物的数量,并把10个圈起来。

  3、“小画家”:按1-20顺序把点连起来,看是什么图样!

  4、“猜一猜”:数的组成练*。

  游戏始终是孩子的最爱,在接*课的尾声我再设计了一个叫“全 5能智多星”的游戏,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把这节课所学的内容综合地运用起来:制作

  13、14、16、17、18、19的数字卡片,让学生出来举卡片,其他学生马上读出卡片上的数,说出它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最后让学生再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 第五环节:总结评价,领悟体验。

  在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互相谈谈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自己学得怎样?有什么值得表扬或需要改进呢?这样做,对整节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知识的吸收,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板书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这节课我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楚、重点突出、简洁明了,与课堂教学的小结相呼应。

  附:板书设计:

  11-20各数的认识

  10个一是1个十

  2个十是20

  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

  “11-20各数的认识”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基础上,通过操作实践,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等学*方式帮助学生学*新知识,并且为学*20以内的加、减法做好准备。本课分成三个层次进行教学:

  第一,是先创设一幅教师带学生过马路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数一数,图中有些什么?有多少?并且通过这个情境图向学生进行遵守交通规则和注意安全的教育。

  第二,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数一数及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去学*“11-20各数”的认识、组成、数的顺序及大小。

  第三,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新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知道这些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并掌握20以内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各数。

  3.能积极主动探索、动手操作并参与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数11-20各数的读法。

  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教法与学法

  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的学*方式去认识11-20各数。

  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数一数、摆一摆及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掌握“11-20各数”的读法、组成、数的顺序和大小。创设一系列的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合作交流的学*方式去巩固新知识。

  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请看一看这幅图,你都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1位老师和9个学生一共10个人。

  生2:再接着数一共是19人。 ……

  师:大家说得可真好,这幅中告诉我们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了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通过情境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5)

——电流和电路说课稿范文5份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课是山东科技出版社选修3—1第三章第4节第2课时的内容,本章主要讨论恒定电流,本节内容为串并联电路,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知道了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而这节课的并联电路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比初中学的内容要深入一些,这节课的内容与前面的知识联系密切,是后面知识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好恒定电流的基础,

  2、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关系,能推导得出并联电路等效总电阻、电流分配、功率分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混联电路问题。

  (2)、能用分流原理将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推导并联电路电阻、电流、功率关系,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电表改装的分析和讨论,提高综合运用欧姆定律、电路并联规律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等效思维方法、科学方法教育。学会灵活与变通。

  二、重点和难点

  本堂课的重点是并联电路特点、分流原理及应用。注意适时引导学生从本质上去探索新问题,使学生养成同一问题多角度考虑的学**惯,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中通过一个分流实验来突出重点,让学生对分流原理有更深刻的认识

  对于本节的难点是电流表的改装,这部分内容我主要采取实物展示、例题讲解来突破。

  三、说教法

  (1)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学上采用推理的方法,并且训练学生自己推理。

  (2)通过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并联分流的认识

  (3)观察电流表的内部结构,让学生对电流表有整体的认识。

  四、说学生

  本课的学*者是高二的学生,学生基础上有点差,但是初中所学的基本规律并不存在认识上的障碍,总体上看学生的学*能力还不是很高,但是学生的学*态度值得肯定,对待学*很认真,所以着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复*前面所学知识

  首先复*上节课串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以及初中所学的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为本堂课内容扫清障碍,打好基础。做好学*新内容的准备。

  2、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

  教材在此明确提出了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在此可直接给出,在初中的基础上学生不难理解

  3、讨论与交流

  从并联电路的两个基本特点出发,根据欧姆定律,推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电流、功率的分配关系。并请三位同学上黑板推导。

  在讲解并联电路等效电阻时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力学中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类比。

  电流的分配关系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可通过一个实验,用实例说话,让学生对并联分流的规律理解加深。实验电路如下:

  该实验同时可对功率分配的比例关系进行说明

  4、并联分流作用应用

  请同学们先自己阅读教材,总结并联分流的两个应用

  应用一:带有金属外壳的电器一般要接地线。

  提出疑问:地线怎样对人体起到保护作用?原理是什么?

  应用二:利用并联分流作用,把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

  提出疑问:如果要用电流计去测量较大电流,并且能从刻度盘上读出电流值应该怎么办?改装的原理是什么?怎样计算分流电阻的大小?

  学生在上一节的学*中已经知道了表头的内部结构,对表头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在此可拆开电流表,展示内部结构,让学生对电流表有个基本了解,同时通过理论分析,用分流原理计算分流电阻大小。

  然后进行例题讲解,让学生熟练电流表的改装计算。

  5、混联电路

  让学生回忆我们在处理多个力合成时,如何求合力,在此进行类比,在实际电路中,常常是串联之中有并联,并联之中有串联,解决混联电路的思路就是先将一部分电路求等效电阻,在将此等效电阻与其他电阻进行求等效电阻,方法上有点类似求多个力的合力。

  通过例题来说明混联电路的一般解法

  六、课堂练*:

  1、在图1所示的电路图中,错误的是[ ]

  2.三只灯泡并联接在200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2A,第三只灯泡的功率为100W,且R2=2R1,则第一只、第二只灯泡的功率分别为______W、______W。

  七、课堂小结

  提问学生本节课学到了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本节课的学*内容: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什么是并联电路?

  2、并联电路特点?

  3、从两个基本特点出发得到的3个重要性质?

  4、并联分流的两个应用

  八、课后练*

  1、课本65页2、4题

  2、思考鸟儿可以自由自在的栖息在高压电线上而不会遭到电击,这是为什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及其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知道电路的组成;能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从电路的组成认识开关的作用;能画常见的电路元件符号。

  3。结合小小电动机、手电筒等电路的实际连接,学会按实物电路连接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二:过程与方法

  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学*观察实验现象,学*从现象中分析归纳出规律的方法。知道用电器符号、电路图把具体的电路连接情况简洁明了地表达出来,这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认识电路组成、研究各元件的作用有强烈的兴趣;在学*连接电路、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电流的形成,电路的组成。

  2学会画简单电路图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连接电路,组织讨论。

  【教学方法】:

  1.类比法:课件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水流的形成得出电流的形成。

  2.分组实验法:将学生分成2人一组进行实验。

  3.示范,合作学*,训练的方法:在教师规范准确的示范下,学生通过合作学*,自己动手实验,掌握连接实物及画电路图的知识。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认识电源、用电器、开关等知识。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干电池,小电动机、开关,灯泡各一个;几种开关各一个;三种不同电源的手电筒;音乐贺卡。

  学生:(分组实验用)干电池,灯泡,电动机,开关,导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

  “早就听说咱泰和县城的夜景漂亮,”[展示泰和县城的夜景图片]“昨晚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这些迷人的彩灯,把咱泰和县装扮成一个不夜城”

  “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彩灯,[出示彩灯]我想请同学们帮个忙,让它们也亮起来,美化美化教室,好不好?”

  “在动手实验之前,请同学们注意两点哟”

  [展示:绝不允许将导线直接连在电池的两端!开关在接入电路时要断开!]

  “请同学们打开桌子上的盒子,利用盒子中的器材,使你们的彩灯亮起来。老师要看看哪个组完成得最快最好哟!完成好了的小组请举起你们桌上胜利的小红旗!”

  (老师巡视各组实验)

  “看到同学们的彩灯亮起来,老师真高兴!咦?你们这三个小组的红旗为什么还没有插上呢?”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6)

——金鱼说课稿范文5份

  一、设计意图

  《纲要》中多次提到,要通过艺术活动激**趣,体验审美愉悦和体现成就感。幼儿对艺术活动的表现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上。这种兴趣容易转移,也易于波动,因而激发兴趣需要贯穿始终。

  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

  二、活动目标:

  1、能大胆选择色彩印画,表现大大小小的圆圈泡泡。

  2、体验鱼儿孤独和快乐的情绪。

  3、喜欢参加美术活动。

  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第2、3目标是情感目标,主要是激发幼儿对艺术活动的兴趣,为下次的活动做一个精神铺垫,让幼儿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三、说说活动准备:

  在活动中我准备了大大小小的瓶盖,都是我们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还有

  就是抹布、水粉颜料和大海的背景图。

  四、说说活动的教法和学法。

  根据设计的活动内容,主要采用了“示范讲解法”,这是美术活动中最常用

  的教学手段,能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表现方法,主要体现了“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理念精神。采用游戏法是因为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游戏能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学技能。谈话法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幼儿的学法 “操作法”也是美术活动中常用的学法,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从中体验情感教育

  五、说过程

  在本活动中我们从激发幼儿的兴趣入手,围绕目标将多种教学形式相整合,

  使师幼能始终处于积极的探索状态。

  活动流程为:激发兴趣——教师示范——幼儿操作——互相欣赏作品

  1、引出主题:

  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出示一条鱼的图片。

  教师说:我是一条孤单的鱼,在大海里孤单的游来游去,没有朋友。唉!

  提问:鱼儿怎么了?

  你们愿意帮助我吗?愿意和我做朋友吗?

  幼儿将身上的鱼儿拿下贴在海洋图上与小鱼做朋友。

  我现在有这么多朋友,我好开心,想吐泡泡,你们和我一起吐泡泡吧。

  第一环节开始部分。我用“小鱼来我们班作客,小金鱼一个人孤单没有好朋友”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幼儿溶入到环境中,体验鱼儿孤独的情绪。找到了好朋友很开心,它想和好朋友一起吐泡泡,引入主题,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体验鱼儿快乐的心情。

  2、教师示范:

  提问:那你们知道泡泡是什么形状的吗?

  我们怎样帮小鱼吐泡泡呢?教师出示水粉和瓶盖。

  请幼儿观察瓶盖的形状。请幼儿想办法画泡泡。

  教师示范用瓶盖印画。提示幼儿在印的过程中注意每次只能蘸一种颜色,不需要时用抹布擦去。

  第二环节是认识创作工具的过程。因为每次的创作都有不同的工具,所以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认识工具的名称也是必要的。当然这也需要多次活动经验的累积,使幼儿逐步掌握每种工具的使用方法的。幼儿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自己动手操作学*新的绘画方式)

  3、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尝试选用大大小小的圆形材料印泡泡,幼儿随着音乐自由地选择瓶盖与颜料印泡泡。

  第三环节是印得过程。让幼儿在印得过程中体验快乐。这里我运用了教师示范工具的操作方法,是启发式的,是让幼儿自然而然的掌握工具的运用。印得过程中幼儿共同合作,共同游戏,共同体验印得乐趣,共同欣赏作品。

  4、相互欣赏幼儿作品。

  请个别幼儿到前面说说自己印的泡泡,说说自己的泡泡是什么颜色的。

  (设计意图:评价幼儿作品,给予肯定,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5、结束部分

  幼儿和教师唱着《小金鱼》的音乐游出教室。

  说教材:

  《绿色的金鱼》 这首诗歌写“我”在图画课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对“我” 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并在“我” 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 课文一共分三节。 第一小节讲“我” 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教师问“我” 。 第二节讲“我” 喜欢绿色的金鱼, “我” 认为现在虽然没有, 以后会有的。 第三节写老师赞扬“我” 。 课文中小朋友的言行体现了儿童喜欢幻想、 敢于创造的心理特点, 老师的做法也很恰当, 不是批评学生画的金鱼不真实, 而是注意保护、 激励儿童敢于幻想和创造的积极性。 这位小朋友值得赞扬, 同样, 那位教师也值得肯定。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金、 课、 了、 条、 世、 界、 吗、 现、 以、 后、 颗“11 个生字, 会写“了、 五、 后、 会” 4 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敢于想象和创造。

  说教法学法:

  从本课诗歌的特点考虑, 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的学*方式, 具体采用了领悟式指导法、 点拨式指导法、 反馈式指导法, 学生通过读、 思、 论、画来完成学*的目标。

  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引出课题。

  A、 提问 : 你们喜欢画画吗? 喜欢画什么呢?

  B、 出示挂图或放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画了什么呢? 涂上了什么颜色? (板书课题)

  C、 讨论: 你认为他画的好吗?

  二、初读课文。

  A、 借助拼音, 试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顺句子。

  B、 在书中画出本课生字, 把每个生字读几遍, 读准字音。

  三、创设情境, 理解课文。

  A、 指导学生学*第一节。 指名读。 思考: 老师看“我” 画的绿色金鱼是怎么说的? 老师的话应该怎么读?

  B、 指导学*第二节。 指名读。 思考: “我” 是怎样回答老师的? “我” 为什么要 画绿色的金鱼? 指导朗读“我” 的话。

  C、 指导学生学*第三节。 齐读。 引导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还要在“我”的图画本上画一颗红五星? 思考: “我” 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四、拓展延伸

  你认为以后会有绿色的金鱼吗? 你想画什么颜色的金鱼?

  五、创造想象画

  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后, 让他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纸和画笔,引导学生画金鱼, 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在黑板上张贴学生的作品并评比。

  六、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读课文。 并给家长讲一讲这个小故事。

  说板书设计:

  敢于想象、 创造

  我今天组织的活动名称是《画金鱼》,这是我们中班现在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动物真有趣》中的一个小活动,这节课涉及到艺术领域。结合教材自身和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难点设定为:使用毛笔及认识国画的绘画工具。

  依据《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作为教师我们应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艺术的美。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观察描述金鱼的外形特征。

  2、欣赏不同姿态的金鱼作品,感受国画的独特美。

  3、对国画的工具和画法感兴趣,尝试画金鱼,发展创作力。

  为了较好地完成目标,我准备了毛毡1个,颜料1盒,正确握笔姿势图每组1个,幻灯片课件,范画1幅,一得阁墨汁1瓶,A4纸1张,笔帘1个,鱼缸1个,方巾一块,金鱼2条、调色盘每组1个,涮笔筒每组1个,毛巾每组一块,废报纸若干,毛笔若干,宣纸若干。

  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步:

  一、猜谜游戏,引出本课题金鱼

  活动开始时,我猜谜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激发孩子的学*兴趣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

  二、出示金鱼,说说金鱼的特征

  在这一步中我采用了观察法,让孩子们看一看水中游的金鱼,然后和大家说说有什么感觉,对金鱼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欣赏国画,了解国画独特美

  在此步骤中我出示了幻灯片,让孩子们感受画的美感,通过欣赏的形式让孩子进一步感受国画绘画形式的不一样,在这其中我渗透着顺序观察的方法。

  四、出示工具,认识国画的工具

  在这步中我出示了国画的绘画工具,让孩子们感受工具,通过师幼谈话的形式让孩子感受国画的绘画工具与其它绘画的形式不一样,并能说出国画绘画工具的用法和其他绘画形式也是不一样的,在这其中我渗透着顺序观察的方法运用了谈话法。

  五、学画金鱼,尝试练*画金鱼

  在此步骤中我利用现场操作画金鱼,让孩子看金鱼的绘画过程,从蘸色,用笔和运笔画金鱼,从而感受国画的韵味。

  整节活动,我关注了孩子已有经验的利用,关注了顺序观察法的渗透,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动的预设目标。在此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我的组织策略与回应策略有待提高。

  各位老师早上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班歌唱活动《小金鱼》

  一、说教材:

  歌曲《小金鱼》是一首旋律轻松欢快、富有情趣的动感教材。幼儿对金鱼是非常熟悉和喜爱的,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能够联系起来,易于幼儿观察模仿,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歌曲中把小金鱼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俏皮、可爱的形象,将小金鱼的外形特征,如:“小金鱼呀,眼睛大呀,游来游去不说话呀。”以及*性特征:“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巧妙的描写在了歌词之中。歌词内容简短易于理解,便于幼儿掌握和创编。这首歌曲要求幼儿能够理解记忆歌词内容,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唱清楚歌曲中附点音符的时值(5125.3261321.21)。对于一首有附点音符时值,对于小班幼儿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图示、课件等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掌握,在练*的过程中可采用体态动作、游戏的方法减低难度,帮助幼儿学*。

  二、说目标:

  对教材进行分析之后,我将本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初步感受歌曲的轻松欢快、富有情趣的生动旋律。

  主要依据《纲要》中提出的:进行艺术活动时,要根据幼儿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来定位的。目标(一)是认知目标,重在帮助幼儿熟悉歌曲的旋律,对歌曲产生浓厚的学*兴趣,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铺垫作用。

  2、学*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理解掌握歌词,唱清歌中附点音符的时值。

  目标(二)是能力目标,这是整个活动的主心骨,这里突出的主要是技能技巧的学*,重在引导幼儿学*用自然的声音进行演唱,唱清歌中的附点音符的时值,让幼儿对附点音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概念,为幼儿更好地学*歌曲打下扎实的基础。

  3、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这点体现了《纲要》中要求突出“情感”、“兴趣”、“态度”、“个性”等方面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培养幼儿终身学*的基础和动力。它是情感目标,在学*歌曲的基础上,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为了能有效地运用这些教学法,本活动我还借助材料来使这些教育手段发挥它最大的教育功能。1、视觉材料:采用多媒体课件和标示图来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歌曲。2、语言材料: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演唱和生动形象的讲解,为幼儿提供可模仿榜样。3、实物材料:小金鱼头饰等。

  三、说教学法:

  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及实际发展情况,我将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以下教学法1、观察学*法我将在前面部分使用观察学*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提供一个具体、形象生动的学*对象,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幼儿观察、理解、掌握,让幼儿在连续不断的启发观察下有效地进行学*。通过观察,引起孩子们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兴趣。小金鱼有它独特的外形特征和生活*性,再加上*时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具有教强的吸引力。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孩子的注意力。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这个活动我将重点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环境。让游戏贯穿始终。让幼儿在玩耍中不知不觉得学会歌曲《小金鱼》。我采用幼儿最感兴趣的游戏,通过让幼儿扮演小金鱼来激发幼儿学*的兴趣。本活动可以分步安排幼儿进行游戏活动:首先,可以让幼儿扮演成小金鱼,模仿一下小金鱼是怎样欢快地游来游去的。主要是让幼儿探索金鱼的外形特征,大胆运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再次,可以让幼儿模仿小金鱼是如何吃小鱼虫的,幼儿在看一看、玩一玩、学一学中获得感知,了解金鱼吃食的*性。

  另外,我还在各个不同的教学环节中穿插运用了启发联想法,模仿学*法等教学方法,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做到寓教于乐。

  四、说教学过程:

  本活动的教学过程我将设置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设置悬念引起幼儿兴趣好奇是幼儿学*的重要契机,一开始我就将制造悬念引起幼儿的好奇。活动一开始就用课件定格美丽的背景图,并提出悬疑“这是那儿呀?”激发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从而自觉自愿、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中去。

  第二个环节熟悉旋律,理解歌曲内容这一环节,我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并大胆运用体态动作表达自己的想法。一开始,我就抓住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开始提问:“在这美丽的小河中,来了一个小动物,它会是谁呢?”问题一抛出,孩子们肯定会觉得很新奇,他们会竞相猜测:鸭子、小鱼、小虾……当我揭晓谜底,出示“小金鱼”时,孩子们的注意力会一下子聚到我这儿。请幼儿观看课件,倾听歌曲旋律(这里先不将歌词展现给孩子们),激发幼儿想象,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获得知识。通过课件的展示可以让幼儿身临其景,加深对金鱼的认识,激发其观察的兴趣。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金鱼的外形特征和*性,让幼儿带着问题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小金鱼长什么样啊?小金鱼住在什么地方?小金鱼是怎么活动的?”在观察有了结果后,让幼儿扮演小金鱼进行游戏,用肢体动作展现一下小金鱼的外形特征,对小金鱼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小金鱼的出现,会让孩子们渴求、思索:接下来会怎样?小金鱼会做什么?发生了什么事?可以运用启发联想法,引导幼儿去想象,让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小金鱼在水里干什么呢?小金鱼高兴吗?”在说的过程中,用原歌词对答案做一个解释阐述,幼儿无意的就掌握了歌词:小金鱼呀,眼睛大呀,游来游去不说话呀,看见了小鱼虫,啊呜一口吃掉它,欢欢喜喜抿起了小嘴巴。再让幼儿游戏,模仿学*小金鱼吃食的形态和高兴欢快的形态。在这一环节,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直观性的特点,运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使孩子在积极主动的姿态中参与活动。

  第三个环节学*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唱清歌中附点音符的时值“小金鱼到底在干什么呢?听老师给你们唱一唱。”教师的清唱会让幼儿产生兴趣,他们会认真倾听,并跟着模仿学*。“小金鱼多可爱呀,它在干什么呀?”让幼儿在和老师的一问一答中再次巩固歌词。“你会不会唱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随着音乐欢快的唱歌。让幼儿注意到要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老师再唱一遍,你听听什么地方你觉得奇怪的?”这个问题的抛出,是让幼儿尝试学*唱清附点音符的时值。这是本次教学活动的难点所在,教师再次唱的时候要将附点部分较为突出,让幼儿能够听出,如何让幼儿掌握,并尝试学唱,我想到可以运用这样的问题来给幼儿解释:“哦,原来小金鱼看见了小鱼虫,要悄悄地跑过去吃了它,如果声音很响很快会把鱼虫吓跑的,那就吃不到了。所以我们唱到这的时候一口气要慢点吐出来,可别把小鱼虫吓跑啦!”教师再进行示范,幼儿会不自觉得跟着模仿的。还可以制作一张标记图,把这句歌词标示出来,在唱到这儿的时候,教师可以指着标示图提醒孩子,让孩子能够知道什么地方该唱清附点音符。在幼儿能自行唱清歌曲的基础上,可以变化不同的演唱方法,促进幼儿的学*积极性,“我们来对唱,好不好?”“谁想做小金鱼为大家来演唱。”

  第四个环节歌表演,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小金鱼们,跟着妈妈去吃虫吧。”播放课件,让幼儿带着头饰表演,想象自己是一条可爱的小金鱼,用轻快的动作非常投入地表演,将幼儿身心带进音乐的殿堂,让活动环节最后达到高潮。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去感受、去表演。我也将终饱含激情、不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并给予鼓励,让每个幼儿获得成功。

  教学反思:

  在音乐欣赏方面我有一个特别深刻的体会就是无论聆听什么类型的音乐都要给幼儿留有一个想象和发展的空间。音乐有内容,但没有固定的内容。因此,音乐实践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的带有实践者的个性特征。所以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而是要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去引导幼儿去主动的聆听和欣赏。对于某一音乐作品如何理解,对于一首歌如何表现,我们都应鼓励孩子有不同的感受结果,有更多的表现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个性得到张扬和发展。

  说教材:

  《绿色的金鱼》 这首诗歌写“我”在图画课上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老师对“我” 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并在“我” 的图画本上画了一颗“红五星” 。 课文一共分三节。 第一小节讲“我” 画了一条绿色的金鱼, 教师问“我” 。 第二节讲“我” 喜欢绿色的金鱼, “我” 认为现在虽然没有, 以后会有的。 第三节写老师赞扬“我” 。 课文中小朋友的言行体现了儿童喜欢幻想、 敢于创造的心理特点, 老师的做法也很恰当, 不是批评学生画的金鱼不真实, 而是注意保护、 激励儿童敢于幻想和创造的积极性。 这位小朋友值得赞扬, 同样, 那位教师也值得肯定。

  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金、 课、 了、 条、 世、 界、 吗、 现、 以、 后、 颗“11 个生字, 会写“了、 五、 后、 会” 4 个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老师为什么“点点头, 满意地笑了”。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敢于想象和创造。

  说教法学法:

  从本课诗歌的特点考虑, 从学生实际出发, 教学时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 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的学*方式, 具体采用了领悟式指导法、 点拨式指导法、 反馈式指导法, 学生通过读、 思、 论、画来完成学*的目标。

  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谈话, 引出课题。

  A、 提问 : 你们喜欢画画吗? 喜欢画什么呢?

  B、 出示挂图或放映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画面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画了什么呢? 涂上了什么颜色? (板书课题)

  C、 讨论: 你认为他画的好吗?

  二、初读课文。

  A、 借助拼音, 试读课文, 要求学生读顺句子。

  B、 在书中画出本课生字, 把每个生字读几遍, 读准字音。

  三、创设情境, 理解课文。

  A、 指导学生学*第一节。 指名读。 思考: 老师看“我” 画的绿色金鱼是怎么说的? 老师的话应该怎么读?

  B、 指导学*第二节。 指名读。 思考: “我” 是怎样回答老师的? “我” 为什么要 画绿色的金鱼? 指导朗读“我” 的话。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7)

——掌声的说课稿范文5份

  一、说教材

  《掌声》是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生动地记叙了因生病落下残疾后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鼓起生活的勇气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感人至深。我觉得这篇课文不仅写好,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几乎每个班都具有那么一两个“被遗忘的角落”,可很多学生并不是都给予掌声的,很多时候都给予了轻视和打击,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如何再引申到现实教育,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了。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阅读他们大致能明白文章所讲的故事,但仍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难以明白“掌声”所具有的内涵,还有一些词语,如“忧郁”“骤然间”“犹豫”“经久不息”等需要结合语境理解。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通过对课文的学*,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三、说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重点设为: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小英的.心理变化。

  根据对学生学情预设,我把难点设为:领悟掌声内涵。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掌声响起来》歌曲。

  五、说教学课时

  我把本节课按两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感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解决生字词,让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指导,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文章脉络。第二课时主要通过指导性朗读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掌声的内涵。第二课时为重点,下面我想通过板块教学的理念来说这节课。

  六、说教学程序

  本文的写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以小英的前后变化为线索,为了更好的切入重点,我使用板块教学,重新安排课文顺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板块: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读通课文

  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在《掌声响起来》的音乐声中,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没有获得过掌声?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由此引入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解决难读字词,拿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出疑问,若简单的问题直接做回答,若扣紧重点的问题可以适当板书。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可能三年级学生概括能力比较弱,很难回答完整,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教师加以引导,目的是让学生对文章脉络有一定整体感知。

  第二板块:紧扣“变化”,体验情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打乱课文原有的顺序,主要把第5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进行比较教学。我先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问学生读懂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每天总是默默坐在教室一角的小英是什么一副样子呢?当他们看到同学们快乐玩耍的时候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接着要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形容此时的小英,板书:忧郁。然后以“可是,现在的小英是这样的吗?”自然引入到第5自然段的研读,要求用一个词概括此时的小英,板书:开朗。在学生对比阅读后,感知到小英由忧郁到开朗之后,我问:“是什么使小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出示第六自然段小英的一封信,强调“掌声”的作用,板书:掌声。接连问:掌声的作用为何如此之大,让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完全改变了?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掌声?自然引入第三环节的学*。

  第三板块:聚焦“掌声”,感悟内涵

  在感悟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重点段,看看文中几次描写掌声,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细读描写掌声的两个重点句,品字词,重点理解“骤然间”和“经久不息”,接着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是在()情况下,“骤然间”是毫无准备吗?第二次

  掌声是在()情况下,为什么掌声会“经久不息”?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课文,至此学生对掌声有了初步了解,再要求学生划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以及同学们动作神态的句子,由动作神态想象小英和同学们的心理。教师描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相机出示课件。句子1:同学们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问:这时同学们心里在想什么?出示句子2: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问:如果你就是小英,你这时心里想什么啊?出示句子3: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问:座位离讲台虽然很*,可对小英来说却是非常遥远的,她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此时大家都是紧张的只听见心跳声,告诉老师,你们注视的目光中要告诉小英什么?出示句子4: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的留下了眼泪。问:当小英成功的站到了讲台,同学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们急忙把掌声送给了小英,此时你是小英你是怎么想?出示句子5:小英向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问:此时的小英是一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感悟完这些句子之后,学生自由读,再个别读,学生点评,再齐读。

  第四板块:现场采访,发展内涵

  根据本班学生善于表演的特点,我让一个学生当小英,其他同学当记者,对微笑走下讲台的小英进行采访,要求采访的话都要围绕“掌声”来说,比如:当你刚刚站到讲台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之后是什么感觉呢?之类,然后再让几个同学当那个班级的学生,其他同学进行采访,也要求采访的话要围绕“掌声”来说,如:当看到小英站到讲台上时,你们为何给他掌声?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我先让学生同桌互说,再上台表演。通过设计这样生动情境将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终实现了学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场、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接着问:你认为哪些人需要掌声,为什么?现在你认为掌声是什么?此时要相机板书。(如鼓励、是赞赏、是尊重、是关爱??)再课件出示:掌声能给人(),掌声能给人(),掌声能给人()??进一步发展了掌声的内涵。到这里学生就基本领悟了掌声的深层意思,这时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有感情自由朗读,然后个别读,大家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尤其是“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句的理解。

  第五板块: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课文结束后,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诗的语言写出自己对掌声的认识,内化掌声。不会用诗的语言用*常的话也可以。然后,点明掌声就是一种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爱的表达方式,水到渠成,

  升华了主题,接着进行对比,把自己班上所见到的一些轻视同学的现象列举出来,让学生说说看法,并说说以后应该如何做,恰当好处的地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作业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你曾把掌声送给谁?为什么?把它写成一段话。”此项作业既深化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写片段的能力。

  七、说板书:

  掌声

  忧郁

  ↓

  开朗掌声(鼓励、支持、赞赏、尊重??)

  一、说教材

  1、文本细读:

  《掌声》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9课,这篇课文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女孩英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腿脚落下残疾,从此内心很自卑,“总是默默地独自坐在一角”。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让她上台讲故事,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当她犹豫再三“一摇一晃”走上讲台正紧张害怕的时候。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走出了困境,打开了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扉,变得乐观开朗,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

  课文以英子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言简情浓,透过描写英子动作神态的词句,展现了两次“掌声”带给英子的内心变化过程。表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鼓励和尊重,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2、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文本的认识,以及《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年段“能质疑,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基本要求,考虑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结合本册“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这一重点训练项目和第一课时已有的学*基础,拟定了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掌声前后英子的变化,抓重点词句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

  (3)、在体会英子内心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对“掌声”内涵的感悟,即: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爱、鼓励、尊重,主动关爱他人,也珍惜他人的关爱。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抓住表现英子掌声前后神态动作的词句,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体会掌声给予英子的力量。感悟“掌声”的内涵。

  二、说教法和学法

  “手捧着教材,为自己,更为学生,我必须怀着虔诚而又审慎的态度,从阅读出发,或钻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在宝贵的课堂岁月,和学生一起,召唤我们每一个人心灵的日出。”窦桂梅如此向我们描述她的教学理想。读着这段文字内心充溢着幸福,我一直憧憬着这种理想。让孩子们踏着语言的台阶,和老师一起,“在汉语里出生入死”(王尧语),在情感世界摸爬滚打,于生命成长历程中化蛹成蝶!

  基于这种教育理想的追求,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引领着学生走向精神充实和心灵丰满。缘本求丰,启智激情!

  教学构思:

  基于上述理念,我设想本课时的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运用“以情促疑,直奔重点,以情激情,多元感悟,以情导行,情理相融”的模块,紧扣文本,以情会文。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让课堂喷涌真情,构建学生精神成长的摇篮。

  教学策略:

  如何在课堂上落实上述理念和目标?我准备采用“自读自悟”“情景再现”“情境引读” “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组织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感悟”“移情体验”“想象拓展”“延伸生活”等方式学*课文,在教学过程上将对这些教法和学法予以说明。

  三、说教学过程

  以情促疑,直奔重点。

  在课堂伊始,我这样娓娓道来:孩子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年龄和我们相仿的好朋友,她是谁呢?(板书:英子)来,我们一起和她的打打招呼。(生读)课文里是怎样介绍英子的呢?为后面的情感之旅铺设基调。

  学生的发言可能会集中在两个片段:

  片段一:她很文静,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

  片段二: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们教她跳舞。

  1、朗读感悟片段一:抓住:“默默地、早早地、总是、最后一个”等字词品读体会,想象体验:每天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看其他同学游戏说笑的英子,天刚蒙蒙亮就要赶到学校而行色匆匆的英子,目送着一个个同学离开后才敢在暮色中回家的英子,内心会怎样?引导学生想象英子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英子是个可怜、孤独、害羞、自卑、怕别人歧视的女孩。再对比体验,联系我们*日的快乐生活,对比体验英子忧郁孤独的生活,焕起学生对英子的同情。我这样说道:是啊,英子本应该和我们一样拥有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生活,到操场上游戏,到舞蹈房跳舞,到林荫下散步,到公园里游玩。可是她却没有。因为她的一条腿落下了残疾。她总是不愿意――,不愿意――,担心――所以她总是默默地――,早早地――最后一个――课文中有一个词最能表现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那就是――忧郁!(板书:忧郁)面对着这样一个不幸的孩子,你的心里会怎样?在学生深刻体会了英子的忧郁孤独,内心涌动着对英子的同情和关怀的基础上,顺势指导多种形式的朗读,就让我们读出内心的同情,读出英子的忧郁自卑的内心世界吧!

  2、自读自悟片段二:了解英子的开朗活泼 。(板书:开朗)

  3、比较质疑。(板书课题:掌声)文中的这两个片段充分展示了英子在掌声前后的不同表现,掌声声前的英子孤独、害羞、自卑、怕别人歧视,掌声后的英子:开朗活泼。这恰恰是课文的矛盾点。抓住这个“点”生发开去,比较质疑:请你们把这两处片段对比着读。读着读着,你发现了什么?又有什么疑问呢?学生会被这个矛盾点吸引住,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是什么改变了英子?掌声又有着怎样的内涵和力量?很自然地就切入了关键点“掌声”!以“掌声的内涵”为突破口,再逐步延伸扩展。把感悟引向深入。达到课堂行云流水,疏密有致,情深意浓。

  以情激情,多元感悟。

  (一)学生自主研读“掌声”段落。

  首先是个人默读,老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圈点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接着小组交流,每人挑一处感受最深的语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体会。然后全班交流。在全班交流时,老师点拨引领。

  2、交流、点拨、感悟。

  句子一、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句子二、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

  句子三: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A、朗读铺情:引导学生抓住“犹豫”“慢吞吞地站”“一摇一晃地走”等引领学生展开想象,深层体会小英当时害怕、矛盾、紧张、无助的心理状态。引导学生把这种感受送进去读出来,通过读让小英的畏缩、自卑在学生的心里产生了共鸣。

  B、想象育情:请学生闭眼想象,我配乐旁白。

  这里,我用“情景再现法”,在教师深情语言的描绘下,学生沉浸在英子走上讲台的紧张与艰难的情境中,使学生置身于一个有血有肉的精神境界中,唤起情感体验的冲动,掀起他们内在的、心灵深处的涌动,甚至心灵的震撼。实现与文中人物英子既紧张害怕又难受痛苦的心灵契合。为之后掌声出现时的喷涌真情做足前奏。

  C、追问生情。导问:这一刻!英子最需要的是什么?

  此时,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响起。这掌声中又包含着什么?

  这样层层剥笋,螺旋上升,学生的感悟步步推进:英子原来想的怕受到同学们的嘲笑。怕当众出丑的情况都没有出现,相反:她得到了同学们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中有最真诚的鼓励和尊重,更有同学们对她的关爱和期待。她的心灵被震撼了,感动了,同时也点燃了!

  D、引读焕情。音乐响起:师引入:是啊!此时的英子的心里紧张不安呀!她多么渴望来自同学们的真诚的`鼓励啊!

  引读: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生读句子二

  就在英子忐忑不安的那一刻——生再读——

  就在英子最需要鼓励的那一刻——生又读——

  层层铺陈、重锤出击,把这段文字中的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高潮,实现了文与人、文与己的相遇交融,促使学生生成“真正感人的爱的力量”这种生命化的感悟!

  E、换位传情。

  a、此时你是英子的同学,你想通过这掌声告诉英子什么?

  b、得到同学们的掌声,如果你是英子,你会想些什么?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阅读教学也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就难留下深刻的心灵印记。在这里我用“角色互换”“移情体验”的方法,把文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这样,学生就容易融“我”入境,于“身临其境”中推测、想象、探索,感悟语言,体悟情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

  F、品读升情:循着“深深地鞠了一躬”和“一摇一晃”这两个词,在老师的语言引领下,通过一遍遍地回环朗读,让学生沿着这些字词铺设的英子的心路一步步走向促使英子转变的情感世界 。

  鼓起勇气讲完故事的英子,再一次得到了热烈的掌声。此时此刻,无数的话语在英子心头涌动,她想说: !

  是呀,英子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千言万语在英子的心里,她觉得再多的语言也不足以表达她内心的感激,于是,她向大家——生接: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 生接: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掌声唤醒了英子的自信,掌声鼓起了英子的勇气,掌声使英子和同学们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听,故事讲完了——生接: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G、聚情导思:

  “冰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火花。”学生通过充分的体会、感悟、想象、表达,心中涌动着真情,这份真情在荡漾流淌,课堂沐浴着人文的光辉。此时让学生比较两次掌声,体味“掌声”的内涵:第一次掌声的背后是鼓励,这一次的掌声背后又是什么呢?这两次掌声的背后都藏着什么呢?再辅以音乐渲染,聚集情感:第一次掌声的背后是鼓励,第二次掌声的背后是赞赏。两次掌声的指向虽有不同,却有着同一个源头:那就是同学们对英子的关爱、尊重和期待啊!(板书:爱)自然地升华课堂主题:爱!并将这暖暖爱意融入学生的生命!至此学生的精神得以充实,心灵得以丰满!

  以情导行,品悟“爱”的真谛。

  1.叩击“微笑着面对生活”。

  师引入:正是这爱的掌声改变了英子的一生,使她由一个文静忧郁的女孩变成了一个开朗活泼的女孩,瞧,英子来信了。

  (屏示:英子的信)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读后想象:英子会怎样地微笑着面对生活。

  联系生活:谈对“微笑着面对生活”的理解。

  窦桂梅说:“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也在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更要读出自己的人生思考”。于是我让英子的“微笑着面对生活”成为学生自己的独特的思考,以情导行,把语文学*的情感体验引向品味生活的真谛。

  2.拓展练笔,学会如何去爱:从英子的变化,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把掌声献给谁?除了掌声,你还会选择什么方式表达爱?出示《爱的小诗》,引导练笔,放飞思维,同时积累语言,实现情感、语言和思维同构共生!

  3.激情结课:《让世界充满爱》音乐响起。师:在班级里,在学校中,在社会上,处处需要掌声,时时需要爱,我们不仅要知道爱,更要学会爱!让我们给有困难的人一丝鼓励,给逆境中的人一份支持,给成功的人一些喝彩!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相互关爱,共同温暖!让世界充满爱!

  面对着今天被爱重重包围的学生,我想:感受爱,只是起点,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爱,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最后说一下板书:

  掌 声

  忧郁 (爱) 开朗

  抓住英子掌声前后变化的两个关键词,展现英子在掌声的激励下的变化。蕴藏文本内涵。中间一颗爱心即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关爱,点化文本主题,实现学文明理、无痕育人。

  一、教材简说

  今天我上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五册第29课《掌声》,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从而体会到掌声的巨大作用。

  二、教学理念

  重视人文素养和文化积累,强调阅读感悟和语言运用,关注学*过程和方法,强调开发,引导创新。

  三、教学设计

  1、引入。因为是第二课时,所以我在提出了读书的要求——在读流利的基础上读出感情。直接出示课题,让学生说说课文写了几次掌声,划出文中写掌声的句子。课题引入简短精要,紧扣教学重点。

  2、精读。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两次掌声展开。让学生找出描写掌声的句子后读一读,就让他们说说教室里为什么会骤然间响起了掌声?这是一个怎样的英子,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当老师点到英子的时候,她的神情动作是怎样的?等几个大问题,把课文1、2、3自然段都带进去了。探究点抓得准,探究的有深度,学生经历了强烈的情感体验。第二次掌声的处理是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教室里又会响起热烈的掌声?英子得到掌声后心理会想些什么?等几个问题略显简单地教学过去了。教学重点很突出,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的主体性。

  3、情感的提升。由于学生对文本体会得很深刻,所以,通过从怎样的'英子变成怎样的英子这个大问题很自然地让学生体会到掌声的巨大作用。例如,旧有一生在课堂上说这是完美的英子,老师立刻抓住生成时机,让该生说说为什么你认为此时的英子是完美的,该声说:“英子只是行走不方便,其它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甚至更好。现在她克服了自卑的心理,勇敢地表现自己,所以我觉得她是完美的。”说的多好啊,体会的多深刻啊,这不就是老师苦苦追求的结果吗!所以说体会应该是建立在良好的理解上的。

  4、整堂课教学环节紧密,环环相扣,但我不忘语文课的语言训练。例如:骤然、犹豫等词语的理解,鼓励的书写指导,并且把这些语言文字的训练很好地结合到阅读理解课文中,相铺相成,相得益彰。

  5、对作业的设计,我分三个层次——读、抄、写。在预设中,我猜想选有感情地读课文和抄写感受最深的句子的学生会比较多,那么,我会让学生读读句子,并说说体会到什么。结果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都出乎意料得选择了给英子写回信,那么我灵机一动,让学生把写好的回信装在信封里,写上英子收放在传达室里,并耐心等待英子的回信。显然,学生很有兴趣,我们艘知道肯定是老师写的回信,但是形式上这么一变,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以上是我的一点浅薄的认识,望大家指正。

  一、说教材

  《掌声》是苏教版教材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生动地记叙了因生病落下残疾后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同学们鼓励与爱的掌声中鼓起生活的勇气变成了一个乐观自信的孩子。作者以饱蘸爱心的笔墨,用朴素无华的语言,把学会尊重,学会关心的主题寓于这个动人的故事之中,把少年儿童纯真善良,关爱别人的美好心灵生动地表现出来,感人至深。我觉得这篇课文不仅写好,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几乎每个班都具有那么一两个“被遗忘的角落”,可很多学生并不是都给予掌声的,很多时候都给予了轻视和打击,所以如何引导学生学好这节课的内容,如何再引申到现实教育,这就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了。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通过阅读他们大致能明白文章所讲的故事,但仍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和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难以明白“掌声”所具有的内涵,还有一些词语,如“忧郁”“骤然间”“犹豫”“经久不息”等需要结合语境理解。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读懂课文内容。背诵课文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运用结合语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新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观察能力和评价能力。

  3、通过对课文的学*,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三、说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课的重点设为: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小英的心理变化。

  根据对学生学情预设,我把难点设为:领悟掌声内涵。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掌声响起来》歌曲。

  五、说教学课时

  我把本节课按两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初读感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解决生字词,让学生质疑,根据学生的问题相机指导,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理清文章脉络。第二课时主要通过指导性朗读引导学生逐渐理解掌声的内涵。第二课时为重点,下面我想通过板块教学的理念来说这节课。

  六、说教学程序

  本文的写法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以小英的前后变化为线索,为了更好的切入重点,我使用板块教学,重新安排课文顺序,主要体现在以下五大板块:

  第一板块:导入课题,读通课文

  课伊始,我就让学生在《掌声响起来》的音乐声中,很自然地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没有获得过掌声?当时心里是什么感觉?由此引入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解决难读字词,拿一定的时间给学生提出疑问,若简单的问题直接做回答,若扣紧重点的问题可以适当板书。最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可能三年级学生概括能力比较弱,很难回答完整,可以请其他同学帮忙补充,教师加以引导,目的是让学生对文章脉络有一定整体感知。

  第二板块:紧扣“变化”,体验情感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打乱课文原有的顺序,主要把第5自然段与第1自然段进行比较教学。我先引导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问学生读懂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每天总是默默坐在教室一角的小英是什么一副样子呢?当他们看到同学们快乐玩耍的时候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接着要求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形容此时的小英,板书:忧郁。然后以“可是,现在的小英是这样的吗?”自然引入到第5自然段的研读,要求用一个词概括此时的'小英,板书:开朗。在学生对比阅读后,感知到小英由忧郁到开朗之后,我问:“是什么使小英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出示第六自然段小英的一封信,强调“掌声”的作用,板书:掌声。接连问:掌声的作用为何如此之大,让一个忧郁自卑的小女孩完全改变了?这是怎么样的一种掌声?自然引入第三环节的学*。

  第三板块:聚焦“掌声”,感悟内涵

  在感悟掌声的内涵这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自读重点段,看看文中几次描写掌声,找出相应的句子读一读,细读描写掌声的两个重点句,品字词,重点理解“骤然间”和“经久不息”,接着课件出示:第一次掌声是在()情况下,“骤然间”是毫无准备吗?第二次掌声是在()情况下,为什么掌声会“经久不息”?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读课文,至此学生对掌声有了初步了解,再要求学生划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态的词以及同学们动作神态的句子,由动作神态想象小英和同学们的心理。教师描述当时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相机出示课件。句子1:同学们的目光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问:这时同学们心里在想什么?出示句子2: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问:如果你就是小英,你这时心里想什么啊?出示句子3: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的走上了讲台。问:座位离讲台虽然很*,可对小英来说却是非常遥远的,她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此时大家都是紧张的只听见心跳声,告诉老师,你们注视的目光中要告诉小英什么?出示句子4: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的留下了眼泪。问:当小英成功的站到了讲台,同学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们急忙把掌声送给了小英,此时你是小英你是怎么想?出示句子5:小英向大家深深的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问:此时的小英是一副什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感悟完这些句子之后,学生自由读,再个别读,学生点评,再齐读。

  第四板块:现场采访,发展内涵

  根据本班学生善于表演的特点,我让一个学生当小英,其他同学当记者,对微笑走下讲台的小英进行采访,要求采访的话都要围绕“掌声”来说,比如:当你刚刚站到讲台听到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之后是什么感觉呢?之类,然后再让几个同学当那个班级的学生,其他同学进行采访,也要求采访的话要围绕“掌声”来说,如:当看到小英站到讲台上时,你们为何给他掌声?为了让学生人人参与,我先让学生同桌互说,再上台表演。通过设计这样生动情境将学生的心一步一步地推向小英的心,最终实现了学生和小英的全然在场。让孩子真正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接着问:你认为哪些人需要掌声,为什么?现在你认为掌声是什么?此时要相机板书。(如鼓励、是赞赏、是尊重、是关爱??)再课件出示:掌声能给人(),掌声能给人(),掌声能给人()??进一步发展了掌声的内涵。到这里学生就基本领悟了掌声的深层意思,这时课件出示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让学生有感情自由朗读,然后个别读,大家说说对这段话的理解,尤其是“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这句的理解。

  第五板块: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课文结束后,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诗的语言写出自己对掌声的认识,内化掌声。不会用诗的语言用*常的话也可以。然后,点明掌声就是一种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爱的表达方式,水到渠成,升华了主题,接着进行对比,把自己班上所见到的一些轻视同学的现象列举出来,让学生说说看法,并说说以后应该如何做,恰当好处的地进行了有效的思想教育。

  作业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掌声无处不在,你得到过别人的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你曾把掌声送给谁?为什么?把它写成一段话。”此项作业既深化了课文内容,又锻炼了学生写片段的能力。

  七、说板书:

  掌声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8)

——足球课说课稿范文5份

  一、教学内容:

  1、足球传控球练*

  2、趣味游戏:传递奥运火炬

  3、发展身体协调性。

  4、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积极参与小足球的学*与游戏活动,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2、通过对足球传控球的练*,使80%的学生能掌握足球传控球的技术。

  3、通过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与他人合作学*的心理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

  脚内侧传球和前脚掌停球的动作方法。

  传停球的力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

  (一)引导部分

  (1)热身活动: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热身运动,让幼儿充分活动开自己的身体。

  (2)教师介绍足球比赛的.相关踢法和规则。

  (二)主体部分

  (1)踢球入门:幼儿分成几组,分别开展踢球入门(弓形门)游戏。看谁踢进门的次数最多。左右脚都可练*。

  (2)足球比赛:

  A、教师把幼儿分成四队(红、黄、蓝、绿队)B、教师宣布比赛规则,使幼儿清楚比赛规则,如:过程中不能推、拉、踢其他小朋友等等。

  C、比赛开始,教师组织幼儿有序的进行比赛,及时的提供帮助。

  D、比赛结束,教师鼓励和表扬比赛胜出的幼儿。

  五、教学反思: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要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包括体质上、性格上、协调能力上等。)

  对师幼互动的环节:和幼儿随意的自由交流对足球的认识,参与踢球,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天性。

  1.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学*7个“会认字”;学写8个“会写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3.结合看图学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4.学*观察人物,练*描写人物的动作和神态;并学*从侧面表现场面。

  了解小守门员和观众的外貌、动作和神态,学*作者是怎样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人物的。

  学生:预*课文;课前课后开展足球赛;搜集与足球运动及比赛有关的资料。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并留下足球比赛的图片、镜头;与学生同步搜集资料。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画面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课余你们喜欢什么体育运动?有谁喜欢足球运动吗?2.点击课件出示本班学生足球比赛的影片或展示照片,学生重温感受。3.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有关足球的课文。板书课题:《小足球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读文情况:1.自读课文,重温生字。2.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预*课文时自学生字情况:指名读音、组词或汇报朗读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3.与识字教学同步,指导写“卧”字,注意笔顺及字的.结构布局(左宽右窄)。4.指名接读全文,教师引导学生互相评价、正音。如多音字“空地”的“空”,读准第四声;读准儿化的词语:“这儿”“两拨儿”“一块儿”等;读准轻声:“小弟弟”“小妹妹”“大个子”“叔叔”等。

  三、看图读文,明确记叙顺序:1.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请你默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再对应图说一说:小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画面的?(整幅画面―小守门员―左边的观众―右边的观众)2.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并画出描写你喜欢的人物的语句重点读一读。

  四、作业:读一读课文,自主积累词语,充实“我的词语库”。

  第二课时

  一、指名接读课文。

  二、观察画面,自主探究,精读课文:1.自读,再看一看课题:你会发现什么问题?你的脑子里会闪现出一个什么问题?(如:既然课题是“小足球赛”,那么课文内容讲的应该是一场足球赛,为什么课文插图上却看不到队员,也看不到足球?他们是怎么进行比赛的?那些观众看到了什么?)2.再读、交流,尝试解决问题。(课文试图通过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从侧面让我们感受、想象足球比赛的激烈。)3.合作学*:观察―想象―读文。观察图,你喜欢谁?能跟你的学*伙伴说一说他(她)的样子、神态、动作吗?猜一猜他(她)心里会怎么想?可能会说什么?可能看到了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她)的那段话读一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4.学*小组汇报合作学*情况。5.带着你的想象通读全文。

  三、总结课文,仿写片段:1.通过同学们的发言,我越看这幅油画越有意思,他们所有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远处的场地,可见那里一定在举行着精彩的、激烈的足球比赛。那这个足球比赛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师播放录像片段)现在让我们回头再看看这幅油画,再来品味品味它,你觉得它之所以成为世界名画,主要原因何在?(它妙就妙在没有把比赛的场面直接画出来,而是留出空白,让人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让人回味无穷。)2.出示图仿写:仿照课文的写法,写出图上一家人看“精彩小品”的动作和神态(写一个片段)。写后交流,品评。

  四、作业:足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也是世界上普及最广的运动项目之一。课后搜集有关足球的资料在同学之间交流。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用拟人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向我们介绍了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课文共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了足球的形状及产生的时间。第二自然段主要介绍了足球运动起源在中国。第三自然段主要讲了踢足球是当今世界最流行的运动。

  本文显著特色是采用“自述”形式介绍足球,诸如“圆圆的身体”、“个头不大”、“年纪可有一大把喽”等等叙写,既贴合实际,又是形象生动,带有幽默意味,使人感到亲切,有趣。而“每当我为别人带来欢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了”,还让足球充满感情,它要给人们欢笑,自己则乐在其中,多么令人喜爱啊!

  介绍某种事物,采用自述形式,让人读了之后既丰富知识,又愉悦感情,这种形式低年级学生十分喜欢。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部首,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他们从小热爱运动。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可分两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能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学会生字,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指导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第二课时: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了解足球运动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育他们从小热爱运动。

  3、初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及小组合作学*的意识。

  本课时教学重点:

  联系生活,朗读课文。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

  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活动的东西所吸引,他们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在教学时,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方法,辅以直观教学法,联系生活等手段组织教学。

  学法:

  在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拼音知识,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说——读”的方式来学*课文,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讨论,自主交流,贯彻“自读、会读”这一精神。指导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学*重点段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能力。分页标题#e#

  课前准备:

  教师:网上搜集有关足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及相关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利用多种途径(可在家长的帮助指导下)搜集有关足球方面的知识。

  三、说教学程序(第二课时)

  (一)运用游戏,复*生字新词

  1、导语:同学们,你们爱踢足球吗?下面我们就来玩个踢足球的游戏。

  2、出示课件:几个学生在踢足球,足球上写有新词,读对踢入球门,响起掌声。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用这种形式来巩固生字新词,可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可以说是屡试不爽。

  (二)第一自然段的学*:导读设疑,引起探究。

  1、课件出示:足球自述,并出示句子。师述:我叫足球,别看我圆圆的身体,个头不大,年纪可有一大把喽。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大把”,并指导读好这个词。

  3、指导朗读:是呀!足球爷爷年纪可大了!你来做一回足球爷爷,好吗?

  4、设疑引起对下文的探究:足球的年纪真有那么大吗?你想知道他的`故乡在哪里吗?

  指导朗读,注重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可使朗读训练落到实处。教师通过设疑,能激起学生继续读书探究的兴趣。

  (三)第二自然段的学*:小组合作,朗读感悟。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些什么?从哪里可看出来?

  这里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为下面的小组交流打好基础。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小组合作学*,能照顾到全班所有学生,让他们都获得发言权,特别是一部分胆小、后进的学生,也能在组内得到表现的机会,而不是让课堂成为几个优秀生表演的舞台。同时,实践证明,这种学*方式是释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重要途径。鉴于本班学生人数较少,教师一向比较重视对学生小组合作学*的训练与指导,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应该说有一定基础,不会只流于形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句子,进行朗读指导。

  出示:我出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中国,那个时候只有皇帝过生日才用我来庆祝。

  (1)指导读好长句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呀?让学生找出“很久很久”映证上文“年纪可有一大把喽”。

  教师补充介绍有关足球的历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指导感情朗读:哦,原来足球的故乡是我们中国呀!在很久以前,我们中国人就已经有足球运动了呀!老师真高兴,你们呢?谁来用高兴自豪的语气读一读前半句?可惜那时候只有——,才——(师生合作)并没有很多参与这项运动。指名读后半句。分页标题#e#

  朗读指导可适当强调重读“很久很久”、“只有……才”

  出示:他们在皇宫前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我踢进对方的门洞里。

  (1)从这句话,你又知道了什么?

  (2)指导朗读,注意停顿:他们在皇宫前/进行比赛,看谁/能把我/踢进对方的门洞里。

  在这里,我主要采用以读促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思考,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教师的补充介绍,在声情并茂的讲解中渲染气氛,创设丰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来读好句子。

  (四)第三自然段的学*:联系生活,读说结合

  1 多媒体出示:许多年过去了,今天,踢足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流行的运动。每当我为别人带来欢笑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也是快乐的了!

  (1)联系生活理解“最流行”:说说你或身边的人喜爱足球的事。

  (2)出示一组有关人们喜爱踢足球的图片,以丰富学生的体验,为朗读做好铺堑。

  (3)指导朗读前一句:是啊,各国人民都非常喜爱足球运动!所以说——

  联系生活说说足球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与思考,进行交流汇报)

  教师提供几组相关图片:

  20××年月10月7日,我国足球冲出亚洲,昂首走向世界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情景。

  20××年第二十四届世界杯足球比赛中,我国进入世界三十二强,人们欢呼雀跃的场面。

  球迷们观看比赛的场面……

  2 指导朗读后一句:运动员们为了踢好每一场球而刻苦训练,球迷们放弃了多少休息时间,兴致勃勃地观看每一场球赛,当球员踢进一个好球时,多少人为之欢呼雀跃!足球给我人带来多少欢笑呀!

  文道结合,渗透思教:能为别人带来快乐,我们就会感到更快乐!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又一崭新理念。根据这一理念,以教材为本,联系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多方面获取学*语文的材料,扩大学*语文的范围。让他们说说自己或身边的人喜爱足球的事,说说足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相机组织欣赏网上搜集的相关图片,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丰富了教材的内涵,为下面的朗读作好铺垫。

  (五)迁移运用,拓展延伸

  1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足球方面的知识,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组内给大家做个介绍,推荐代表上台介绍,奖励小小足球贴纸一张。

  2 做做说说:课后收集你喜欢的足球比赛或足球明星的图片,在班内搞一个“小小足球窗”展览,大家来做解说员。分页标题#e#

  这样的设计,是基于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学*活动还应重视学生的学*过程与方法,而不是一味地追求结果。设计这两个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学*语文的快乐,增强学*语文的兴趣。

  另外还需一提的是,对学生的朗读、说话等学*活动,应采取积极、肯定的评价,要“准备好一百顶高帽给你的学生戴,让他们天天带着荣耀回家。”低年级学生尤其需要教师的赏识,以增强他们学好语文的信心。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与“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接轨,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心健康、心里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的锻炼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通过各种趣味小游戏,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以教材难点与趣味点的结合设计练*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探讨、竞争中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在练*与游戏活动中,提高足球射门的能力,发展学生奔跑、跳跃、灵敏、反应、协调等身体素质。

  2、运动技能:通过小足球射门与游戏的教学,向学生传授脚内侧射门技术。

  3、身体健康:能利用足球进行运球和射门。

  4、心理健康:充分促进个性的发展,体验足球射门的乐趣。

  5、社会适应:培养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学生分析

  我校位于小区中心民汉合校,场地面积有限,但学生比较喜欢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少数民族学生对于足球运动喜爱。课余时间有些同学没能参与到足球活动中,只有利用课堂的学*和练*来提高自己和满足自己的,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乐趣。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让学生参与练*,提高足球技术;课余时间,对部分有兴趣的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让他们更加喜欢足球运动。

  四、教材分析

  足球是学生特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有很强的集体性和趣味性,通过足球活动能发展学生的多项身体素质。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但如何进一步提高足球技能,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本课中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学会足球的简单运动动作,知道简单足球动作术语。在教学中主要强调突出“游戏”二字,在游戏中熟悉球性,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初步养成不用手而用脚触球的意识和*惯。

  难点:脚内侧部位对学生来讲不是很清楚,教师采取的方法是在这一位置贴上标注物,通过多种游戏强化,让学生在兴趣高昂的状态下,体验脚内侧射门技术。

  2、让学生进行小足球比赛游戏,让学生展示自我,符合儿童心理。

  五、设计思路

  本课以“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学*兴趣”为主线,时时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线,教学中启发学生大胆想象,鼓励学生主动体验,在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验合作交往,教师及时的鼓励和引导,把学生的学*兴趣充分调动,从而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采用主体式教学法。在课前师生谈话阶段—教师既以趣引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良好的情绪,为上课做好准备。

  群龙戏珠—-学生排好队,在组长的带领下,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小游戏。银珠滚滚——学生运用特制的足球练*脚射门,激发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设计安排多种练*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使学生在乐中求学,在学中取乐。

  飞跃龙门——引导学生设置各种“人体门”,参与射门练*。在练*中能与他人合作探究,共同完成任务。

  比赛游戏——通过比赛小游戏,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

  六、场地器材设置一片足球场

  小足球20个

  栏架6个

  七、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效果预计:根据本课特点,学生将会积极参与活动,并能在活动中体会到集体的力量,给自己带来集体的归属感。

  2.生理效果预计:由于本课是新课,负荷适中,但练*密度较大。*均心率为110-120次/分

  八、本课特色

  1.课标指出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生活资源是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课上运用了生活中的废纸,在学生手中变成了一个一个足球,为足球走进生活游戏打开了绿色通道。

  2.体育源于生活,更应贴*生活。传统的足球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现在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生活。学生只是在心中虚拟的喜爱,根据这一情况,本课将足球运动换成儿童话、娱乐话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亲*足球,亲身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愉悦,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本次体育课的性质,是一堂实践综合课。教学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其中,新授内容是足球双脚脚背颠球,辅助内容是游戏换物接力跑。我将从教学目标、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本次课。

  1、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我校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公*、诚信、友善等核心价值观以及学生的自学互学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并进行德育和美育教育,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

  2、学情分析

  这是一堂45分钟的课,教学对象是水*四,七年级的学生,他们身体协调性较差,好胜心强、接受能力强。但大部分学生对足球比较生疏,接触较少,没有基础。另外学生对新的学*环境还不是很适应。感情丰富而强烈,表现为情绪波动性大、不稳定,不成熟。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应遵循体育教学规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3、教材分析

  本次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第六章的足球当中的颠球,颠球技术分为双脚脚背颠球、双脚脚内侧颠球等多部位多种技术的颠球。按照教材教学顺序安排建议,在足球的教学中应该首先教会垫球的方法。其根据是球类运动的共性就是要有良好的球感,颠球技术在发展足球球感方面简捷、实用、有效,已被广泛实践和证明。所以教材以足球颠球为起始点,以备在能够贯穿于以后的足球教学当中。

  4、教学重难点: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颠球时击球部位和用力大小。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配合。

  5、教学目标:

  1.了解足球双脚脚背颠球技术的技术要领和动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2.能够基本掌握双脚脚背颠球的动作方法,并能连续颠球1--2次。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

  6、教法学法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9)

——夜色很美的句子范本5份

  1、暮色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悄悄地撒落下来,笼罩了整个大地。

  2、夜晚的灯光真是变幻莫测,五彩缤纷,让人深深陶醉在了其中。

  3、夕阳向大地洒下金辉,整个古城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大地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4、上海是一座繁华茂丽的大都市,不仅早晨是雄伟万分,就连夜景也是别具特色。

  5、夕阳向大喜欢洒下金辉,整个古城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大喜欢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6、机场真大啊!椭圆形的飞机跑道旁有一片空旷的草坪,正中央有一座华丽的航空指挥台。

  7、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古城大踏步迈向现代化积极际城市。

  8、那轻爽的风就犹如调皮的小精灵一般,在女同学长长的发丝中嬉戏,在小竹林中奏起沙沙的歌。

  9、黄昏,夕阳已它最后的余晖,创造了永恒的美,留在远路归来的人们记忆里,形成永远的美回忆。

  10、登览万春亭环顾远眺,只见南面故宫的金色琉璃瓦顶,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西面的白塔似一只白玉瓶,北面的亚运新村高楼林立。

  1、首都机场候机大厅好像水晶宫,灯火辉煌,宽敞明亮。

  2、夕阳收起了它最后的微笑,暮霭轻轻地飘落下来,夜地浓黑地翅膀温柔地覆盖着大地,一切都静悄悄的,只有河水在哗啦哗啦地流着。

  3、细碎的月亮洒在铺满落叶的草地上,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童年的回忆,落叶片片,泥土与枝叶的气味游走在空气中,给予我故乡的熟悉感。

  4、当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时,海边沙滩上的人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拾贝壳,有的在尽情地嬉笑……于是,这里的欢声像海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

  5、周边的工厂民房像雨后春笋一样前赴后继的拔地而起,纵然我站在四楼,站在书中描写的醉美江南里,也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点合胃口的景色。

  6、晚风吹动着树叶,月亮拉长着一对对恋人的身影。罗浮的夜色,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精心的点缀。这该是个静寂而又热闹,冷清而又浪漫的夜吧!

  7、啊――珠江,白天你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有着宽广的胸怀,向着天空长笑,夜晚,你就是一个温柔婉盈的女子,披戴着五彩的霓裳,轻轻舞蹈着。

  8、听,小竹林哗啦啦地有节奏地响着,原来是风姑娘!这些声音交织成一曲自然动听的音乐,使人心旷神怡,仿佛进入一个神秘的七彩世界,使你流连忘返。

  9、天空,深蓝色的,似乎是一时地疏忽,墨水在宣纸上泛开了,肆无忌惮地蔓延向远方,而远处颜色却淡了。月亮半遮半掩地隐没在层云之中,似伊人嫣然一笑,掩面遮住了朱唇。

  10、湖面倒映着对岸斑斓的彩灯,在风的带动下,居然泛起了鱼鳞般的涟漪,一片接着一片,调皮地闪动着。不过由于其中充溢着奢靡与浪费,难免不让人对这景致产生一些油腻之感。

  1、我走在街上,那五颜六色,晶莹剔透的霓虹灯将我的视线吸引过去。我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原来霓虹灯不只会一闪一闪,它还可以通过别的样式让霓虹灯更加五颜六色,晶莹剔透。

  2、一旁的金贸大厦,放出的光芒简直是冲破了云霄,亮得让我都睁不开眼了。放眼望去,这里一片绿光,那里又像有一片云彩在舞动,再前面又像天上的银河到了地上,堆成了一条发光的丝带。

  3、美丽的彩灯一串连着一串,勾画出一幢幢大楼的轮廓,大楼上方的霓虹灯闪闪发光,各种各样,像无数条彩色的火车在开动。商店的橱窗和大楼也安装着不同颜色的灯,有的像鲜花,有的像彩球。

  4、抬头,今晚的夜空没有繁星,只有几颗孤单的星星,努力地在发光,零星地分布着,像是被人丢弃的玻璃弹珠,和我一样,孤独。整个夜空如一墨盘,空中有一层淡淡的云,使原本就不明亮的夜空更添迷蒙。

  5、这里的夜市,虽不具备灯红酒绿的都市生活中那奢华的规模和档次,虽没有城市丽人消费所需的格调品位和浪漫氛围,可在这炎炎的夏日里,也不乏浓浓的乡野气息,成为印刻在人们心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6、绕过几道弯,来到一座小花园,杨树、梧桐密密匝匝地围着,他们也怕冷吗?*静的水面上点缀着几点从教室泄露出的灯光,她也爱打扮吧;孤傲的亭子矗立着。月亮下落,地上的剪影略显斑驳。整个花园阴森森的。

  7、忽然,眼前一片亮光,令人迫不及待的想抬头看个究竟,啊!原来是东方明珠电视塔发出了绚丽夺目的彩光!在黑夜的衬托下,整座塔上下全都发出彩色的光芒,黑夜就好像变成了白天,一个个小灯泡像天空中数不清的星星。

  8、时间不早了,和强哥坐车原路返回。耳机里放着同样古老的京剧,看着窗外西安的夜景:川流不息的车辆,熙熙攘攘的人群,灯火通明的城市,而钟鼓楼就像两颗蓝田宝玉镶嵌在这座城市的中央。不禁说到,西安的夜景真美。

  9、每当夜幕降临,整个攀钢一片灯火辉煌,就像天上闪烁的星星,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好看,还要富有吸引力。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放射着灿烂光华的鲜花。灯光一闪一闪的,更像建设者们智慧的眼睛。

  10、从远处看去,霓虹灯有的发出红光,有的发出绿光,有的发出紫光,还有的发出黄光……五彩缤纷,美丽级了,将一栋栋高楼大厦照得通体,晶莹透明。各色各样的灯还会像水波一样流过来流过去,变化无穷,真是百看不厌啊!

  11、我置身于夜晚的城市中,站在喧嚣和车水马龙的另一端,绽放的霓虹灯,编织了夜的美,却抹不去心中暗淡的色彩,城市在男男女女手上轻摇的酒杯中倾听着人们心灵的最深处,看惯了眼前模模糊糊的色彩,那色彩在记忆中缓缓流淌。

  12、我离开了东方明珠塔和金茂大厦,我来到了上海黄浦江边,这时,夜幕降临,夕阳照着江上,雷峰塔的雷峰夕照。大江的江水不断的冲打着大坝,好象是给大坝洗澡一样,有时,江水溅到脸上,感到很舒服和刺激,好象是大江给的一个吻。

  13、看着天上的月亮,就仿佛看见了美丽的神话仙子嫦娥带着自己的玉兔在月亮上跳着自己喜欢的舞蹈。同时也展示出了它的多彩多艺,如果你那天看到了这如诗如画的情景,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说:“大自然的神奇和多姿多彩的景色太与众不同了。”

  14、路面上,汽车排起了长龙,在路上徐徐前行,赶时间的人们,视线不断的在手表与路面来回扫视……好容易到了站,车尚未停稳,心急的人们就嚷着开门,门刚一打开,人流便如开闸泄洪般汹涌而出……路面上交织着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与各式卖早点的人,好一派繁忙的景象。

  15、柔弱的月亮与灯光融合成一片昏暗的天地,隐隐约约,朦朦胧胧,将那条走廊的轮廓描绘出来,那条走廊与小石径相接。走廊上方爬满了不知名的藤蔓。将走廊上空覆盖,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撑在上空。月亮透过夜间的缝隙,在走廊上投下许多“星星”,走在夜间的廊上,如同漫游于银河之间。那实在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惬意。金春晓

  16、金茂大厦的外貌虽然没有东方明珠塔的那样五颜六色,它的外表是那样的淳朴。但是它的内部是非常豪华的五星级的饭店和写字楼,88层是观光厅,这里比东方明珠塔要高的多,世界第三大高楼,从这往下看,行人和汽车都是微型的,芝麻一样黑黑的,这时,我的腿不由的开始发抖,因为这高楼实在是太高了,虽说我没有恐高症,但我还是很害怕,

  17、这乡村里是没有白昼的,车辆的喧闹和路灯无际的夺目审定于农村白昼的记忆忘记正在了飞跑没有止的光阴里。远方的群山也消失正在夜色里,把山上的点烧火火勾画成了地面中的繁星。受话器里放着异样陈旧的大戏,看着窗外西安的晚景:络绎没有绝的车辆,冷冷清清的人潮,渔火透明的乡村,而钟钟楼就像两颗蓝田美玉镶嵌正在这座乡村的地方。

  18、周边的工场公房像雨后春笋一样前仆后继的拔地而起,纵然我站正在四楼,站正在书中描写的醉美江南里,也只能看到这样小半点合食量的风光,阴暗的月色把天幕也烘托得灰蒙蒙的,因为听觉的反应,觉得我所站的地位地面最高,视野远方的天都失踪正在地*线上,让人误认为整个地面如同一度硕大的蒙古包,结结实实地罩着大地,压制得让人无奈深呼吸。

  19、据老重庆人说,看重庆夜景,非南山一棵树莫属,那里能够俯瞰重庆全景,伟岸的渝中半岛能尽收眼底,可我迄今为止,除了路过它一次,还没有真正登上去,也许上面看重庆的确是最美丽的,但是,重庆能够看夜景的好地方远不止这一处了,在**碑广场可以看四周高楼的流光异彩,在南滨可以看渝中南区,在北滨可以看渝中北区,在渝中可以看南岸,墨黛色的南山就是夜色的最好注脚和陪衬……

  20、抬起头,地下的太阳大体只要完美时的一半,阴暗的光芒和天空上副虹分发出的光遥相照应,互诉着地下宫阙的孤单和人人间的热闹,一阵风吹来,透过树丛,顺着远方的铁路望去,副虹一闪一闪的,像儿时母亲漏夜为我缝衣扑灭的烛火,让我主张一种莫名的思念和惆怅。灯火一闪一闪的,更像建立者们聪慧的眼睛。红的,绿的,蓝的,黄的,聚成一片,就像一簇簇喷射着辉煌光华的鲜花。

  1、暮色像一张灰色的大网,悄悄地撒落下来,笼罩了整个大地。

  2、夜晚的灯光真是变幻莫测,五彩缤纷,让人深深陶醉在了其中。

  3、夕阳向大地洒下金辉,整个古城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大地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4、上海是一座繁华茂丽的大都市,不仅早晨是雄伟万分,就连夜景也是别具特色。

  5、夕阳向大喜欢洒下金辉,整个古城披上了蝉翼般的金纱,大喜欢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6、机场真大啊!椭圆形的飞机跑道旁有一片空旷的草坪,正中央有一座华丽的航空指挥台。

  7、纵横交错的交通设施,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古城大踏步迈向现代化积极际城市。

  8、那轻爽的风就犹如调皮的小精灵一般,在女同学长长的发丝中嬉戏,在小竹林中奏起沙沙的歌。

  9、黄昏,夕阳已它最后的余晖,创造了永恒的美,留在远路归来的人们记忆里,形成永远的美回忆。

  10、登览万春亭环顾远眺,只见南面故宫的金色琉璃瓦顶,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中,西面的白塔似一只白玉瓶,北面的亚运新村高楼林立。

  1、首都机场候机大厅好像水晶宫,灯火辉煌,宽敞明亮。

  2、夕阳收起了它最后的微笑,暮霭轻轻地飘落下来,夜地浓黑地翅膀温柔地覆盖着大地,一切都静悄悄的,只有河水在哗啦哗啦地流着。

  3、细碎的月亮洒在铺满落叶的草地上,脑海里浮现的都是童年的回忆,落叶片片,泥土与枝叶的气味游走在空气中,给予我故乡的熟悉感。

  4、当晚霞烧红了半边天时,海边沙滩上的人们有的在游泳,有的在拾贝壳,有的在尽情地嬉笑……于是,这里的欢声像海浪一样一阵高过一阵。

  5、周边的工厂民房像雨后春笋一样前赴后继的拔地而起,纵然我站在四楼,站在书中描写的醉美江南里,也只能看到这么一点点合胃口的景色。

  6、晚风吹动着树叶,月亮拉长着一对对恋人的身影。罗浮的夜色,自然也少不了他们精心的点缀。这该是个静寂而又热闹,冷清而又浪漫的夜吧!


《夜色》说课稿范文5份(扩展10)

——《山中访友》优秀说课稿范文5份

  一、说教材: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感悟自然。《山中访友》正是一篇适宜学生年龄阶段的美文,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文章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表达方式上,新颖独特,把景物说成是一个个的朋友,给人非常的`亲切,充满着感情,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适当的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有时用第三人称,有时用第二人称,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

  另一特色就是想象丰富、新奇,充满童趣,有浪漫色彩。如,说自己变成了一棵树的那段,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又如,第五段是,把瀑布想象为歌唱家,悬崖成了智者等。想象能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因此,读文章时,不知不觉地会被这种童心所打动,在字里行间会感觉到作者所饱含的深情。

  二、说教法:

  这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散文,传统的分析教学法会影响整体的韵味和优美的意境。因此我特别注重表情朗读法,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去体会文中的优美意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还倡导了自主合作探究,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发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并通过讨论、质疑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尽量让学生多参与,教师必要时只起到一个点拨、引导的作用。我想,这样的教学方法把许会使学*从被动转为主动,能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

  三、说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我认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应确定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2、体会作者把进山看风景写成“山中访友”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3、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写作上的特色,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写作训练。

  四、说准备:

  1、学*课前预*,自读课文与预*字词,养成预*的好*惯。

  2、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好投影等仪器设备。

  3、一个课时。

  五、说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伴随着轻松愉快的音乐走进课堂。师生有感情地朗诵一首赞美大自然的诗歌。(创造这种美的、动情的氛围)接着说:“老师要实现一个小小的心愿”。学生由于好奇心,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那里来。然后播放大自然的美景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真正感受到美。最后点出课题,李汉荣的《山中访友》。跟着作者一起走进山林,去会晤山中的朋友,去感受童话般的世界。

  二、初步感知,动情朗读。

  1、明确要回答的两个问题:

  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把握朗读的语气感情后进行配乐朗读。

  3、学生回答问题后,着重让学生说说这样的感情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的,然后让学生试着读、模仿着读。

  4、播放图片,再一次明确山中的朋友。

  5、用“你好”向大自然朋友打一下招呼。

  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但是提问是沿用了课文标题的方式,这样既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也让学生的回答更加富有生趣。

  回答第二个问题时,我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融入其中,让学生明确作者用的是融情于景的写法。

  将描写“古桥”这段作为指导范例,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情的强烈,体会用第二人称可以直接与古桥对话,显得亲切和自然。

  当学生能说出这些朋友的名字后,通过播放图片,一方面让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个系统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有直观的效果,将为下一步回答朋友的特点打下了基础。

  最后一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向大自然朋友打招呼,这应该说是学生有感而发,水到渠成的时候了,因为是安排在跟朋友见了面以后的,既促动了学生去积极思维,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比起前面的一些问题,难度加深了,起到了拓展延伸的效果,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

  三、自主、合作、探究

  如果说前面的“初步感知,动情朗读”是准备阶段的话,那这一步的教学环节是学生真正投入的阶段,是挖掘其潜能的阶段,也是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阶段。这一环节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是决定“我要学”还是“你得学”的关键。因此,在教法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担心学生会跟你背道而驰,也许你作为一个教师,考虑的不一定全面,不一定比学生深刻,只要言之有理,就应加以恰如其分的鼓励。教师只起了一个引导、点拨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围绕着“你为什么喜欢它”这一问题,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语句回答,找出关键词,这样一个要求的确定,是从我们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的,我们不能把它上成政治课,在培养学生概括能力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熏陶,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对学生的写作水*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教学中,在注意了对话的同时,还不能忽略朗读,我觉得口语对话与朗读是我们教学中齐头并进的两面旗帜,任何一面倒下了,都会有碍于我们对文章内容的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往往寄寓在对景物的描写之中,只有我们在分析、朗读、再分析、再朗读的进行中,才会正确地去感受作者的心。感受用幼情的话语描绘出来的童话般的世界,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让学生提问题的环节,那是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通过师生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学*积极性,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我认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小环节。

  还设计了“这篇散文美,美在……”说几句话的问题,从表面上看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实际上达到的目的又何止这一个,我看,实际上还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学生从这题目中可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如:语言文字、修辞、画面、写法、感情等)这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过渡。

  朗读对抗赛,可让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体会作者强烈的情感,进一步熟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比较中,明确各自的差处。

  四、拓展延伸:

  关于环保方面,让学生以大自然中某一景物的身份对人类倾吐心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要坚持的进行人文教育的方向,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五、最后小结,教师描绘了大自然的另一幅美景,启发学生走进山林中去,去热爱美好的大自然。

  六、作业:

  由于课堂上的一、二句话的写作毕竟不能达到我们的要求,让学生在课后多一些练笔的机会,就布置了一个写作题。(是课后练*中有的)。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山中访友》说课稿2,山中访友,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文中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拜访山中的众“朋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小学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欣赏这样的散文的能力,但在学*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上还有欠缺,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教学目标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自然的美好情感。

  3、学*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依据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教学难点为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悟课文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4个教学环节,根据教学思路的需要选择有效支撑手段,我诊断出以下3个整合点。

  一、 音乐视频,入情入境

  学*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我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音乐视频在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创设情境方面,具有其它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优势。为此,上课刚开始,为了激起学生的学*兴趣,产生爱大自然的热情,播放展示大自然优美的风光片,配上悠扬的古筝曲,将传统的美与自然美进行结合。学生看到后,马上被这迷人的画面所深深吸引,耳畔响起的音乐将他们带入大自然无限的遐想中,学生入情入境,为后面的教学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打下了基础。

  二 图文并茂,品味语言

  多媒体使文字醒目,画面简洁清晰、和谐,色彩协调、自然,利用色彩对比可以突出主要内容。再配上精美的图片,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达到其它教学手段不易取得的效果。从而让学生的学*变得更快乐。

  如: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如果单纯的让学生读这段话,学生在品味语言上就会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我通过多媒体将这段话换种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文字醒目,且对仗有序,采用分组轮读的形式,学生很快就能自主发现了排比、拟人、比喻这些表达上的特点和如诗一般的文字,再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就会更深入,水到渠成进行仿写,这样层层递进,步步深入。之后随意指名有感情地读文时,学生都读得特别有韵味,再配上精美的图片和舒缓的寂静山林的曲子,有利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时学生被深深地陶醉了,有的看着书上的文字,有的看着大屏幕,有的闭上眼睛展开想象,课堂效果非常好。之后学生踊跃举手,*得了语言,练*了表达,我认为这样的设计是多媒体辅助教学下语文味十足的课。

  三、网络链接,拓宽视野

  科技的进步拓展和丰富了教学的信息来源,我合理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网络学*环境,提供适合学生的网络素材。在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介绍作者李汉荣后,我合理的利用东北师大的这个网页给学生进行拓展,效果很好,学生不仅了解到到李汉荣的简介,还了解了他的诗文,以及相关评论。在拓展阅读时,充分利用这个网页再次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让学生们也警醒大自然需要我们的关怀,这时将文本进行了有意义的拓展,延伸了主题,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最后,进行美文赏读,因为美文赏读比常规的齐读课文,指名读文更能让学生美美地做一次回归自然的远足。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如利用视频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利用多媒体将课文中的语段进行处理,使学生感受如诗般的语言,网站的合理选用,这些都是本课的亮点,是常规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计,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的指正与谅解。谢谢!

  说教材:

  《山中访友》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七册教材第三单元的一篇短文。是一篇构思奇特,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题目《山中访友》给人的感觉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拜访一位老朋友,但读到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读者便会恍然大悟,原来作者要访的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是一些自然界的朋友。通篇以这样的方式叙述,使读者也进到画面中,进到作者的心境中,仿佛这些自然界的朋友,不但是作者的,也是我们每一位读者的,于是更加倍感亲切。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还适当的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叙述,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感情表达得更加充分。

  本文另一大特色就是想象极其丰富,新奇,充满童心童趣,有浪漫色彩。如我闭上眼睛,我真的变成了一株树……这一段中,作者把自己想象为一株树,使树与我融为一体。再有如文章第五自然段,想象中,瀑布成了歌唱家,而悬崖成了一位智者。由此可见,想象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也使文笔生动活泼,如溪水畅流,不时激起美丽的浪花。读这篇文章,绝不会有呆板,陈腐的感觉,你会时时为作者的童心所打动,时时为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所感染。真的,如果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透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你就会进入作者所描绘的童话般的世界。

  说教法:

  这是一篇构思奇特,想象丰富,文字优美的散文,传统的分析教学法会影响整体的韵味和优美的意境。因此我采用表情朗读法,联想想象法与仿写写作训练,让学生在朗读想象中去体会文中的优美意境,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与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

  说目标:

  1,积累优美丰富的语言材料,熟练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感悟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美意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水*;

  3,体会作者把进山看风景写成山中访友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与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说准备:

  1,学生课前预*,自读课文与预*字词,养成预*的好*惯。

  2,制作多媒体课件,录制课文朗读,安装好音响,准备好投影等仪器设备。

  3,一个课时。

  说过程:

  一,导入:

  请大家闭上眼睛,何老师带大家去一个好地方。大家认真听一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 (音响放出一段描写山谷情境的纯净音乐,学生闭目欣赏纯粹的流水声,鸟鸣声,进入情境,由此导入课题。)

  二,初步感知,动情朗读。

  1,学生自由朗读。

  2,检查字词,疏通课文。由学生自己找出难读难认难懂的字词,再幻灯出示重点字词。

  3,放配乐课文朗读,再一次让学生走入课文的情境,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听读前出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

  (2),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第一个问题的设置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但是我故意不问作者一共描写了几种景物,而是沿用课文标题的方式提问,这样既为后面的问题做铺垫,也让学生的回答更加富有生趣。

  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我将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初步感知文章的同时,一边体会作者传达的思想感情。我将描写古桥与树林的两个段落,作为指导的范例。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肯定会提到,那么在这儿我就将事先打好的一段改编的关于描写古桥的文字从课件中投影出来。描写古桥那一段,作者构思巧妙,不是直接描写古桥的,而是采用了人称转换的方式来写的,好象直接与古桥对话。为了让学生体会这一特点,我就将这一段直接改成对话体,然后指明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会到这样的人称转换是有利于感情的直接抒发,显得更加的亲切和自然,就像是与一个老朋友面对面的交谈一样。然后就可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齐读这一段。

  接来的另一段,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景物描写观照的视角独特新颖,树与我融为一体,互诉心声,与自然浑然一体,使人耳目一新。这一段让学生 先想象,然后老师范读,让学生自由发言,集体讨论该如何把握朗读技巧以表达思想感情。然后开展男生女生朗读竞赛进行朗读训练。

  其他的段落,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就要求学生先说一说这一段落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朗读,再让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朗读出来。在此过程中,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发言,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就要从刚才的朗读体会中进一步启发引导,经过一轮的朗读训练,学生能初步体会出作者在这其中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由此可自然的让学生了解到自然是美好可亲的,我们应该保护她,爱护她,生活在自然怀抱里的我们,如果以一颗真挚的心去呵护她,关爱她,那么大自然才真正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将从她那儿得到无尽的财富与宝藏。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想象,感悟,表达。

  1,合作探究,积累感悟。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优美的段落或句子,互相朗读,摘抄在摘抄本上。

  2,情境想象,拓展延伸。

  放音乐,学生闭目想象课文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放飞心灵,与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对话;让学生成为一株株苍天大树,一朵朵山涧小花,一只只飞翔的小鸟,一条条活泼的小鱼……共同营造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口头仿写片段与口头想象作文)

  五,总结

  大自然是美好的,歌德说过:她(指大自然)在幻影里得着快乐。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把它打碎,她就责罚他如暴君;谁安心追随它,她就把他像婴儿般偎搂在怀里。我们应该要关心她,爱护她,她也会 关心我们,庇护我们,因为我们是朋友,恰如《山中访友》中所描绘的一样。

  六,布置作业

  到自然中去放飞心灵,与山川草木,花鸟鱼虫对话,你会发现生活中又多了一个好朋友,以我有一个朋友为题,向大介绍一两个你自然界的朋友,说清楚以她为朋友的原因。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山中访友》,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设想及教学程序这五个方面,对这一课的设计安排加以说明。

  一、首先,给大家分析一下教材,这一点我将分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第一点:课文所处位置及作用。

  《山中访友》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三单元的第3篇课文。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童趣的优美散文。

  鉴于本单元的要求,学生要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领略自然景物的美,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理解词语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及作用,揣摩精彩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并作适当的摘录;另外,这篇文章描写景物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多使用比喻,拟人手法,融情于景,表达了作者鲜明的印象和感受;并且作者抒发感情也很特别,将山中的景物当成朋友来写,将进山看景比作进山看朋友,因此,显得真挚自然。综上所述,我定下了本文的教学目和教学的重难点。

  第二点:教学目的

  这一点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

  知识方面要求学生:①理解,积累课后词语;如:“湛蓝,清澈,德高望重”等。

  ②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方面要求学生:①鉴赏本文新奇丰富的想像美。

  ②学*本文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透过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充满诗意的画面。

  德育方面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表达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第三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重点内容很多,比如课文重点词语,课文的思路,以及栩栩如生的景物描写,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而教学难点则是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

  二、接着,介绍一下教学方法:

  1、确定五法合一的教学方法

  新《大纲》中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因此,我根据课文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准备采用激发兴趣法,朗读法,问题导引法,想像联想法和自读点拔法进行教学。首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本文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品读散文,在读的过程中思考提出的疑问,然后在教师适当的点拔下,赏析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2、采用投影仪,影碟等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将采用投影仪,录音,以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影碟来丰富教学手段,这样,即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又通过直观感受,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原则。

  3、突出朗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加上本文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教文,适于朗读,因此,我将在授课过程中突出诵读教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