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09-28 00:00:00 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1

  各位领导、专家、同仁:您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上册)第七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中的第六节“曲线和方程”的第一课时,下面我的说课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作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这正体现了解析几何这门课的基本思想,对全部解析几何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学生只有透彻理解了曲线和方程的意义,才算是寻得了解析几何学*的入门之径。如果以为学生不真正领悟曲线和方程的关系,照样能求出方程、照样能计算某些难题,因而可以忽视这个基本概念的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题”的偏见,应该认识到这节“曲线和方程”的开头课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头戏”!

  根据以上分析,确立教学重点是:“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难点是:怎样利用定义验证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本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高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2、初步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

  3、学会根据已有的情景资料找规律,进而分析、判断、归纳结论;

  4、强化“形”与“数”一致并相互转化的思想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直线方程的引入,加强学生对方程的解和曲线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认识;

  2、在形成曲线和方程的概念的教学中,学生经历观察、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出结论,并能有条理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3、能用所学知识理解新的概念,并能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体会转化化归的思想方法,提高思维品质,发展应用意识。

  情感目标:

  1、通过概念的引入,让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2、通过反例辨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以及勇于批判、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重难点突破

  “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这是由于本节课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学生容易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关系产生困惑,原因是不理解两者缺一都将扩大概念的外延。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用方程表示直线、抛物线等实际模型,积累了感性认识的基础,所以可用举反例的方法来解决困惑,通过反例揭示“两者缺一”与直觉的矛盾,从而又促使学生对概念表述的严密性进行探索,自然地得出定义。为了强化其认识,又决定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解释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并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实例,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通其法,知其理。

  怎样利用定义验证曲线是方程的曲线,方程是曲线的方程是本节的难点。因为学生在作业中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通常在由已知曲线建立方程的时候,不验证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曲线上,就断然得出所求的是曲线方程。这种现象在高考中也屡见不鲜。为了突破难点,本节课设计了三种层次的问题,幻灯片9是概念的直接运用,幻灯片10是概念的逆向运用,幻灯片11是证明曲线的方程。通过这些例题让学生再一次体会“二者”缺一不可。

  四、学情分析

  此前,学生已知,在建立了直角坐标系后*面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已有了用方程(有时以函数式的形式出现)表示曲线的感性认识(特别是二元一次方程表示直线),现在要进一步研究*面内的曲线和含有两个变数的方程之间的关系,是由直观表象上升到抽象概念的过程,对学生有相当大的难度。学生在学*时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不理解“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和“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这两句话在揭示“曲线和方程”关系时各自所起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也只能是初步领会,要求学生能答出曲线和方程间必须满足两个关系时才能称作“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两者缺一不可,并能借助实例指出两个关系的区别。

  五、教法分析

  新课程强**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基于此,本节课遵循了概念学*的四个基本步骤,重点采用了问题探究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从实例、到类比、到推广的问题探究,它对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能力都十分有利。启发引导学生得出概念,深化概念,并应用它去讨论、研究和解决问题。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了基础。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了时间,增大了信息量,增强了直观形象性。

  六、学法分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学*方式的改变,提倡学*方式的多样化,各学科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基于此,本节课从实例引入→类比→推广→得概念→概念挖掘深化→具体应用→作业中的研究性问题的思考,始终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究相结合,在生生合作,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知识的研究者。

  七、教学过程分析

  1、感性认识阶段——以旧带新、提出课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至少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能用公式来求点到直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事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学*方法: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学*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约5分钟)

  问题:假定在直角坐标系上,已知一个定点P(x0,y0)和一条定直线l:AxByC=0,那么如何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1:先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则|PQ|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d;然后用点斜式写出垂线方程,并与原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就是点Q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

  接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列5道题(尝试性题组),请5位学生上黑板练*(第(4)题请一位运算能力强的同学,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练*,每做完一题立即讲评):

  (1)求P(1,2)到直线l:x=3的距离d;(答案:d=2)

  (2)求P(x0,y0)到直线l:ByC=0(B≠0)的距离d;(答案:)

  (3)求P(x0,y0)到直线l:AxC=0(A≠0)的距离d;(答案:)

  (4)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答案:d=1)

  (5)求P(x0,y0)到直线l:AxByC=0(AB≠0)的距离d。

  第(1)容易、(2)和(3)题虽然含有字母参数,但由于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第(4)题虽然运算量较大,但按照刚才学生1回答的方法与步骤,也能顺利解出正确答案;第(5)题虽然思路清晰,但由于字母参数过多、运算量太大行不通。学生们陷入了困境。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约8分钟)

  教师:根据以上5位学生的运算结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2:当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水*或竖直)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求得,而当直线是倾斜位置时则较难;含有多个字母时虽然想起来思路很自然,但具体操作起来因计算量很大而无法得出结果。

  教师:那么,练*(5)有没有运算量小一点的推导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刚才的第(2)、(3)的启示,借助水*、竖直情形和*面几何知识来解决倾斜即一般情况呢?请同学们思考。

  学生3:能!如图1,过点P作x、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l于S、R,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PQ|=(|PR|·|PS|)/|RS|

  教师:|PR|怎么求?|PS|又怎么求?

  学生3:设R(x1,y0),则由Ax1By0C=0,

  得x1=—(By0C)/A,

  ∴|PR|=|x0—x1|=|Ax0By0C|/|A|;

  同理:|PS|=|Ax0By0C|/|B|。

  教师:|RS|怎么求?

  学生3:|RS|==(/|AB|)·|Ax0By0C|。

  教师:|PQ|结果是什么?

  学生3:|PQ|=。

  教师:公式的这种推导方法是否需要作补充说明?

  学生4:当A=0或B=0时,ΔPRS不存在,故应说明公式当A=0或B=0时是否适用?

  由(2)、(3)检验可知公式依然成立,即公式对任意直线都适用。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约10分钟)

  教师: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不少。前面我们学了函数、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等数学知识,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推导这个公式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讨论交流,由组长负责记录。10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找到的最好的一种推导方法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成果"交流。

  学生们积极探讨;教师来回巡视,回答各研究小组的询问......

  4、学生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小结(约16分钟)

  经过约十分钟的研讨,各小组都找到了新的推导方法。于是教师请4名代表依次上讲台(让准备成熟的先讲),借助实物投影介绍本组的"成果"。由于时间关系,每组只要求讲一种方法,用时不超过4分钟,且各组的方法不能重复。

  学生5:我们用的是"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请看投影屏幕:

  设Q的坐标为(x1,y1),则直线PQ的斜率k1=,又直线l的斜率k=—,于是由PQ⊥l得,k1k=—1即B(x1—x0)—A(y1—y0)=0①

  又因为Ax1By1C=0,即Ax1By1=—C

  两边同减Ax0By0得A(x1—x0)B(y1—y0)=—(Ax0By0C)②

  于是①2②2得,(A2B2)[(x1—x0)2(y1—y0)2]=(Ax0By0C)2,

  即(A2B2)d2=(Ax0By0C)2

  所以d=。

  教师:"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真是奥妙无穷,这是解析几何减少运算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妙不可言。

  学生6: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方法——向量法,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2,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则Ax1By1C=0,=(x1—x0,y1—y0)

  ∵PQ⊥直线l,

  ∴*行于直线l的法向量=(A,B)

  另设与的夹角为θ,则·=cosθ

  即|A(x1—x0)B(y1—y0)|=|||cosθ|

  即|Ax0By0C|=·d

  ∴d=。

  教师:向量是数量与图形的有机结合,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两者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三小组的推导方法证明了这一点,也再次说明了向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工具性,用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题确实行之有效。

  学生7::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向量的另一种方法,妙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3,设垂足是点H(m,n),

  直线l的法向量共线,

  这是相当简单的方法了。

  教师:巧妙利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来求距离,简直是"巧夺天工",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有绝对优势,我们必须重视对向量工具性的研究和应用。

  学生8:刚才三个小组的证明方法确实精彩,我们也发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把它称为"柯西不等式法",请看投影屏幕:

  我们知道,P点到直线l的距离,实质上是点P与直线l上任意一点T的距离的最小值,于是我们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一点(如图2),则Ax1By1C=0,

  而d=|PT|min,于是|PT|=

  =×,

  利用柯西不等式,便有|PT|≥=,

  所以d=,此时,即PT垂直于直线l。

  教师:这一证法果然十分巧妙,包含的数学思想十分丰富。由点到直线的距想到最小值,又由最小值想到不等式,在一步步"转化"中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体现了不等式的工具作用。

  5、公式应用(学生练*,约3分钟)

  (1)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

  (直接代公式得答案:d=1,检验尝试性题组第(4)的答案)

  (2)求P(—1,1)到直线l:的距离d。

  (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再代公式得答案:)

  6、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约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公式的推导中学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其实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

  设计说明:

  数学公式的教学应包含两个部分: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前者往往被"轻描淡写",而后者却搞得"轰轰烈烈",这显然与"重结论,但更重过程"的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其实数学公式的推导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谁忽视了这个"产生过程",谁就忽视了数学的"精髓",谁就忽视了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节课把研究性学*引入公式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其实所有公式的教学、定理的教学都应向这个方向努力。

  数学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有二:其一,使学生善于总结,使零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其二,使学生善于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本节课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正是锻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通过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并不困难,但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且各种推导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的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故课外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考虑到同学的个体差异,故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同时通过学生小论文的完成情况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本课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实际教学中,学生想到的推导方法不一定是上述几种,我将针对每一种方法的特点进行适当的点评。进行交流的学生不一定是四人,若时间不够,公式应用留到下节课,本节课只完成公式推导。

高中数学说课稿3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xx。我说课的题目是《用样本的数字特征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在上一节我们已经学*了用图、表来组织样本数据,并且学*了如何通过图、表所提供的信息,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分布情况。本节课是在前面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如何通过样本的情况来估计总体,从而使我们能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总体的规律,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的帮助。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⑴能利用频率颁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均数。

  ⑵体会样本数字特征具有随机性

  难点:能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利用频率颁布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均数。

  (2)能用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均数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均数,并结合实际,对问题作出合理判断,制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学*,初步体会、领悟"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判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在教法上,我采用"问答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复*回顾,问题引入

  「屏幕显示」

  〈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并不需要了解总体的分布形态,而是更关心总体的某一数字特征,例如:买灯泡时,我们希望知道灯泡的*均使用寿命,我们怎样了解灯泡的的使用寿命呢?当然不能把所有灯泡一一测试,因为测试后灯泡则报废了。于是,需要通过随机抽样,把这批灯泡的寿命看作总体,从中随机取出若干个个体作为样本,算出样本的数字特征,用样本的数字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提出问题:什么是*均数,众数,中位数?

  (教师提问,铺垫复*,学生思考、积极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给出补充总结,借助用多媒体分别给出他们的定义)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做好知识准备。

  (进一步提出实例、导入新课。)

  「屏幕显示」

  〈问题2〉选择薪水高的职业是人之常情,假如你大学毕业有两个工作相当的单位可供选择,现各从甲乙两单位分别随机抽取了50名员工的月工资资料如下(单位:元)

  分组计算这两组50名员工的月工资*均数,众数,中位数并估计这两个公司员工的*均工资。你选择哪一个公司,并说明你的理由。

  (学生分组分别求两组数据的*均工资。

  学生:甲、乙*均工资分别为:甲:1320元,乙:1530元。

  所以我选乙公司。

  学生乙:甲、乙两公司的众数分别为甲:1200,乙:1000,所以我选择甲公司。

  学生丙:我要根据我的能力选择。)

  「设计意图」学生按"常理"做出选择,教师指出只凭*均工资做出判断的依据并不可靠,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问题。

  2讲授新课,深入认识

  ⑴「屏幕显示」

  例如,在上一节抽样调查的100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的数据中,我们画出了这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现在,观察这组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能否得出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均数?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计算*均数、中位数、众数,或估计*均数、中位数、众数。然后比较结果,会发现通过计算的结果和通过估计的结果出现了一定的误差。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原因是由于样本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把原始的一些数据给遗失了。让学生明白产生这样的误差对总体的估计没有大的影响,因为样本本身也有随机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懂得如何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使学生明白从直方图中估计样本的数字特征虽然会有一些误差,但直观、快速、可避免繁琐的计算和阅读数据的过程。

  ⑵〈提出问题〉根据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基本数据,并对上一节的探究问题制定一个合理*价用水量的的标准。

  (师生通过共同交流探讨得知仅以*均数或只使用中位数或众数制定出*价用水标准都是不合理的,必须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合理的选择)

  「设计意图」使学生会依据众数、中位数、*均数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并做出合理选择。也为接下来对他们优缺点的总结打下基础。

  ⑶总结出众数、中位数、*均数三种数字特征的优缺点。

  (先由学生思考,然后再老师的引导下做出总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能更准确更全面地依据样本的众数、中位数、*均数对数据进行综合判断,并做出合理选择,使实际问题得到正确的解决。

  3、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①学*利用频率直方图估计总体的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的方法。

  ②介绍众数、中位数和*均数这三个特征数的优点和缺点。

  ③学*如何利用众数、中位数和*均数的特征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4、课后作业,自主学*

  课本练*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5、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这节课以前,我们已经学*了振幅变换。本节知识是学*函数图象变换综合应用的基础,在教材地位上显得十分重要。

  y=asin(ωx+φ)图象变换的学*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加深学生对函数图象变换的理解和认识,加深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中的应用的认识。同时为相关学科的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是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的调整,对图象变换的影响。

  ⒊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处理

  函数y=asin(ωx+φ)图象这部分内容计划用3课时,本节是第2课时,主要学*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以及两种变换的综合应用。

  二、目的分析

  ⒈知识目标

  掌握相位变换、周期变换的变换规律。

  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⒊德育目标

  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学*的能力。

  ⒋情感目标

  通过学数学,用数学,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具使用

  ①本课安排在电脑室教学,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计算机,所有的计算机由一套多媒体演示控制系统连接,以实现师生、生生的相互沟通。

  ②课前应先把本课所需要的几何画板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系统发送到每一台学生电脑。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以“探究——归纳——应用”为主线,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把计算机使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新知、探究未知,在活动中学*数学、掌握数学,并能数学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预备知识

  一、问题探究

  ⑴师生合作探究周期变换

  ⑵学生自主探究相位变换

  二、归纳概括

  三、实践应用

  教学程序

  设计说明

  〖预备知识

  1我们已经学*了几种图象变换?

  2这些变换的规律是什么?

  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作铺垫。促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梳理。

  〖问题探究

  (一)师生合作探究周期变换

  (1)自己动手,在几何画板中分别观察①y=sinx→y=sin2x;②y=sinx→y=sin

  x图象的变换过程,指出变换过程中图象上每一个点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在上述变换过程中,横坐标的伸长和缩短与ω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二)学生自主探究相位变换

  (1)我们初中学过的由y=f(x)→y=f(x+a)的图象变换规律是怎样的?

  (2) 令f(x)=sinx,则f(x+φ)=sin (x+φ),那么y=sinx→y=sin (x+φ)的变换是不是也符合上述规律呢?请动手用几何画板加以验证。

  设计这个问题的主要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变换的过程,了解周期变换的基本规律。

  设计这个问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再次认真观察图象变换的过程,以便总结周期变换的规律。

  师生合作探究已经让学生掌握了探究图象变换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探究相位变换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归纳概括

  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一般规律?

  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通过对上述变换过程的探究,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从现象到本质,总结出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一般规律。

  〖实践应用

  (一)应用举例

  (1)用五点法作出y=sin(2x+)一个周期内的简图。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完成y=sinx到y=sin(2x+)的图象变换

  (3)请动手验证上述方法,把几何画板所得图象与用五点法作出的简图作比较,观察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方法是错误的。

  (4)归纳总结

  从上述的变换过程中,我们知道若f(x) =sin2x,则f(___)= sin(2x+),由f(x)→f(x+a)的变换规律得从y=sin2x →y= sin(2x+)的变换应该是_____.

  (二)分层训练

  a组题(基础题)

  如何完成下列图象的变换:

  ①y=sin3x→y=sin(3x+1)

  ②y=sin(x+1) →y=sin(3x+1)

  b组题(中等题)

  如何完成下列图象的变换:

  ①y=sin3x→y=sin(3x+1)

  ②y=sin(x+1) →y=sin(3x+1)

  ③y=sinx →y=sin(3x+1)

  c组题(拓展题)

  ①如何完成下列图象的变换:

  y=sinx →y=sin(3x+1)

  ②我们知道,从f(x)到f(x)+k的变换可通过图象的上下*移(k>0上移)(k<0下移)|k|个单位得到。那么由y=f(x)→y=af(x)+k的变换中,振幅变换和上下*移变换是不是也有先后顺序呢?请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让学生用五点法作出这个图象是为了验证变换方法是否正确。

  给出这个问题的用意是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这个步骤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突破本课难点的关键。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如果先进行周期变换,而后进行相位变换,应特别关注x的变化量。

  a组题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

  由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完成。

  b组比a组增加了第③小题,

  重在对两种变换的'综合应用。

  c组除了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

  还要求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探究,

  有较大难度,适合基础较好的

  同学完成。

  作业:

  (1)必做题

  (2)选做题

  作业分为两种形式,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研究。

  六、评价分析

  在本节的教与学活动中,始终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设问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注意学生的品德、思维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问题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调节与反馈:

  ⑴验证两种变换的综合时,可能会出现有些学生无法观察到两种变换的区别这种情况,此时,教师除了加以引导外,还需通过教师演示和详细讲解加以解决。

  ⑵教学中可能出现个别学生无法正确操作课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协作意识。

  附: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对数函数》。

  我尝试利用新课标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评价分析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本章学*是在学生完成函数的第一阶段学*(初中)的基础上,进行第二阶段的函数学*。而对数函数作为这一阶段的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之一,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了指数函数及对数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对数函数”这节教材,是在没有学*反函数的基础上研究的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数函数作为常用数学模型在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为学生进一步学*,参加生产和实际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目标分析

  (一)、教学目标

  根据《对数函数》在教材内容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应实现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

  (2)、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3)、由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和抽象概括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探寻变量和变量的对应关系,通过归纳、抽象、概括,自主建构对数函数的概念;体验结合旧知识探索新知识,研究新问题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对数函数函数图像和性质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断超越的创新品质。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关键

  1、重点: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在教学中只有突出这个重点,才能使教材脉络分明,才能有利于学生联系旧知识,学*新知识。

  2、 难点:底数a对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影响。

  [关键]对数函数与指数函数的类比教学。

  由指数函数的图像过渡到对数函数的图像,通过类比分析达到深刻地了解对数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是掌握重点和突破难点的关键,在教学中一定要使学生的思考紧紧围绕图像,数形结合,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能形成以图像为根本,以性质为主体的知识网络,同时在立体的讲解中,重视加强题组的设计和变形,使教学真正体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特点,从而突破重点、突破难点。

  三、教法、学法分析

  (一)、教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3、体现“对比联系”、“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4、投影仪演示法。

  在整个过程中,应以学生看,学生想,学生议,学生练为主体,教师在学生仔细观察、类比、想象的基础上通过问题串的形式加以引导点拨,与指数函数性质对照,归纳,整理,只有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自觉地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新学知识更牢固,理解更深刻。

  (二)、学法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

  1、对照比较学*法:学*对数函数,处处与指数函数相对照;

  2、探究式学*法: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对数函数的定义;

  3、自主性学*法:通过实验画出函数图像、观察图像自得其性质;

  4、反馈练*法: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个数y是分裂次数x的函数y=2x,因此,知道x的值(输入值是分裂次数)就能求出y的值(输出值为细胞的个数),这样就建立了一个细胞个数和分裂次数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问题一:这是一个怎样的函数模型类型呢?

  设计意图

  复*指数函数

  问题二:现在我们来研究相反的问题,如果知道了细胞的个数y,如何求分裂的次数x呢?这将会是我们研究的哪类问题?

  设计意图

  为了引出对数函数

  问题三:在关系式x=log2y每输入一个细胞的个数y的值,是否一定都能得到唯一一个分裂次数x的值呢?

  设计意图

  (1)、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

  (2)、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

  2、引导探究,建构概念。

  (1)、对数函数的概念:

  同样,在前面提到的发射性物质,经过的时间x年与物质剩余量y的关系式为y=0.84x,我们也可以把它改成对数式x=log0.84y,其中x年夜可以看作物质剩余量y的函数,可见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的。

  设计意图

  前面的问题情景的底数为2,而这个问题情景的底数是0.84,我认为这个情景并不是多余的,其实它暗示了对数函数的底数与指数函数的底数一样有两类。

  但是在*惯上,我们用x表示自变量,用y表示函数值。

  问题一:你能把以上两个函数表示出来吗?

  问题二:你能得到此类函数的一般式吗?

  设计意图

  体现出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问题三:在y=logax中,a有什么限制条件吗?请结合指数式给以解释。

  问题四:你能根据指数函数的定义给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吗?

  问题五:x=logay与y=ax中的x,y的相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

  设计意图

  前四个问题是为了引导出对数函数的概念,然而,光有前四个问题还是不够的,学生最容易忽略或最不容易理解的是函数的定义域,所以设计这个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2)、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问题:有了研究指数函数的经历,你觉得下面该学*什么内容了?

  设计意图

  提示学生进行类比学*

  合作探究1:借助计算器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两组函数的图像,并观察各族函数图像,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y=2x;y=log2x y=( )x,y=log x

  合作探究2:当a>0,a≠ 1,函数y=ax与y=logax图像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在这儿体现“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

  合作探究3:分析你所画的两组函数的图像,对照指数函数的性质,总结归纳对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

  学生讨论并交流各自的而发现成果,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归纳总结,并板书对数函数的性质)。问题1:对数函数y=logax( a>0,a≠1,)是否具有奇偶性,为什么?

  问题2:对数函数y=logax( a>0,a≠1,),当a>1时,x取何值,y>0,x取何值,y<0,当0

  问题3:对数式logab的值的符号与a,b的取值之间有何关系?

  知识拓展:函数y=ax称为y=logax的反函数,反之,也成立,一般地,如果函数y=f(x)存在反函数,那么它的反函数记作y=f-1(x)。

  3、自我尝试,初步应用。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y=log0.2(4-x)(该题主要考查对函数y=logax的定义域(0,+∞)这一限制条件,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求得不等式,解对应的不等式。)

  例2: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数的大小:

  (1)、㏒2 3.4,log2 3.8;

  (2)、log0.5 1.8,log0.5 2.1;

  (3)、log7 5,log6 7

  (在这儿要求学生通过回顾指数函数的有关性质比较大小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完成前两题,最后一题可以通过教师的适当点拨完成解答,最后进行归纳总结比较数的大小常用的方法)

  合作探究4:已知logm 4

  设计意图

  该题不仅运用了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还培养了学生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4、当堂训练,巩固深化。

  通过学生的主体性参与,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的再次深化。

  采用课后*题1,2,3.

  5、小结归纳,回顾反思。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

  (1)、小结:

  ①对数函数的概念

  ②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③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比较大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2)、反思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①、通过本节课的学*,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②、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最大的体验是什么?

  ③、通过本节课的学*,你掌握了哪些技能?

  (二)、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对本节课学生知识水*的反馈,选做题是对本节课内容的延伸与连贯,强调学以致用。通过作业设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兴趣,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合作探究的学*氛围的形成。

  我设计了以下作业:

  必做题:课后*题A 1,2,3;

  选做题:课后*题B 1,2,3;

  (三)、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课堂的内容和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评价分析

  学生学*的`结果评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评价。我采用了及时点评、延时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思想、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评价学生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顽强的理性精神,在概念反思过程中评价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是否得到发展,通过巩固练*考查学生对本节是否有一个完整的集训,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补充。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设计,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中数学说课稿6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学*任务分析

  *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 数量积的概念 二、数量积的性质 四、应用与提高

  1、 概念: 例1:

  2、 概念强调 (1)记法 例2:

  (2)“规定” 三、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 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 量,

  F(力)是 量,

  S(位移)是 量,

  α是 。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

  ︱cos

  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角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在

  方向上(

  在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

  (2)尝试练*: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中的① ② 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 ①

  ·

  =

  ·

  ②(

  ·

  )

  =

  (

  ·

  ) ③(

  +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

  与λ

  的方向 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

  及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与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与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 且

  与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与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

  1、 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

  2、已知△ABC中,

  =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与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与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练*来检验学生学*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数学说课稿7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学*任务分析

  *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 数量积的概念 二、数量积的性质 四、应用与提高

  1、 概念: 例1:

  2、 概念强调 (1)记法 例2:

  (2)“规定” 三、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 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 量,

  F(力)是 量,

  S(位移)是 量,

  α是 。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

  ︱cos

  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角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在

  方向上(

  在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

  (2)尝试练*: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中的① ② 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 ①

  ·

  =

  ·

  ②(

  ·

  )

  =

  (

  ·

  ) ③(

  +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

  与λ

  的方向 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

  及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与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与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 且

  与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与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

  1、 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

  2、已知△ABC中,

  =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与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与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练*来检验学生学*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数学说课稿8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A版),是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的第2节的第一课时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特点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教学背景的分析

  1.教材分析

  直线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及高中学*了直线的斜率后进行研究的。直线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解析几何学的开始,对后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是地位显要,作用非同寻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以说是直线的方程的形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在此花多大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为过。直线作为常见的最简单的曲线,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坐标法来研究曲线的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2.学情分析

  我校的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和学**惯都有待加强。又由于刚开始学*解析几何,第一次用坐标法来求曲线的方程,在学*过程中,会出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困难。另外我校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更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2)明确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初步学会准确地使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

  (3)从实例入手,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4)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直线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特点及其初步应用。

  (2)难点:直线的方程的概念,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及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根据学情,为了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实例引导的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直线的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直线的问题转化为直线方程的问题,通过对直线的方程的研究,最终解决有关直线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另外可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学法分析: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总结、质疑、运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通过推导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学*,要了解用坐标法求方程的思想;通过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进而可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要能体会“形”与“数”的转化思想。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六个问题组成,共分为四个环节,学*或涉及四个概念:

  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斜率表示,那么*面上的直线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

  (一)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问题一: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y=2x+1是一个方程吗?若是,那么方程的解与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通过动手画图,思考并尝试用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教师活动] 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纳,用规范的语言对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旧知识出发澄清直线的方程的概念,试图做到“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学数学”,从而突破难点。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认识到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另一方面认识到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从而使同学意识到直线可以由直线上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和y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表示。

  问题二:若直线经过点A(-1, 3),斜率为-2,点P在直线l上。

  (1) 若点P在直线l上从A点开始运动,横坐标增加1时,点P的坐标是 ;

  (2)画出直线l,你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吗?

  (3)若点P在直线l上运动,设P点的坐标为(x,y),你会有什么方法找到x,y满足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必要的话可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巡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及大胆尝试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除点 A外),点P与定点A(-1, 3)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恒等于-2,体会“动中有静”的思维策略。

  [设计意图]复*斜率公式;待定系数法;初步体会坐标法。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要把分式化简?(若不化简,就少一点),感受数学简洁的美感和严谨性。还要指出这样的事实: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P的坐标(x,y)满足方程2x+y-1=0.反过来,以方程2x+y-1=0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l上。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直线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问题三: ① 若直线l经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经过P0(x0,y0)的所有直线?

  [学生活动] ①学生叙述,老师板书,强调斜率公式与点斜式的区别。 ②指导学生用笔转一转不难发现,当直线l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k不存在,当然不存在点斜式方程;讨论k=0的情况;观察并总结点斜式方程的特征。

  [设计意图] 由特殊到一般的学*思路,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获得直线点斜式方程;由②知:当直线斜率k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培养思维的严谨性,这时直线l与y轴*行,它上面的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0,直线l的方程是:x=x0;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总结,明确点斜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下面的例题和基础练*,突破重难点。

  问题四:分别求经过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1) 斜率;(2)倾斜角; (3)与轴*行 ;(4)与轴垂直。

  [练*]P95.1、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或叙述,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的例题和*题,因为这些题都是专家精心编排的,充分体现必要性及合理性;做到及时反馈,便于反思本环节的教学,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突破重点内容后,进入第三环节。

  (三)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问题五:(1)一条直线与y轴交于点(0,3),直线的斜率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l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是 P(0,b),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口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引出截距的概念及斜截式方程,强调截距不是距离。类比点斜式明确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及几何意义,并讨论其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通过下面的基础练*,突破重点。

  [练*]P95.3。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题,及时反馈本环节的教学情况,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

  (四)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课堂小结 1、有哪些收获?(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

  2、哪些地方还没有学好?

  问题六:(1)直线l过(1,0)点,且与直线*行,求直线l的方程。

  (2)直线l过点(2,-1)和点(3,-3),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自主完成,可以相互讨论,探讨解题思路。

  [教师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进展过程,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也可以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纠正出现的错误,规范书写的格式;没时间就布置分层作业。

  [设计意图](1)小题与上一节的*行综合,学生应该有思路求出方程;(2)小题解决方法较多,预设有利用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让好一点的学生有一些发散思维的机会,以及课后学*的空间,使探究气氛有一点高潮。另外也为下节课研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分层作业 必做题:P100.A组:1.(1)(2)(3)、5.

  选做题:P100.A组:1.(4)(5)(6).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教学特点分析

  (一)实例引导。在字母运算、公式推导之前,总是用实例作为铺垫,使学生有学*知识的可能和兴趣,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总是以提问的方式叙述所学内容,如:1.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直线都有点斜式方程吗?2.截距是距离吗?它可以是负数吗?3.你会求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吗?4.观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等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作好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活动。

  (三)注重自主探究。设计问题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上,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环境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六的第(2)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数学说课稿9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本节课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解集合的定义及一些基本特征。二是掌握集合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学*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属

  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能力目标

  (1)能够把一句话一个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

  (2)准确理解集合与及集合内的元素之间的关系。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节的把实际事件用集合的方式表示出来,从而培养数学敏感性,了 解到数学于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 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四、教学方法

  (1)本课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去探索,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并分层教学,这样可顾及到全体学生,达到优生得到培养,后进生也有所收获的效果;

  (2)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学*方法

  (1)主动学*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

  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 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

  优扶差,满足不同。”

  六、教学思路

  具体的思路如下

  复*的引入:讲一些集合的相关数学及相关数学家的经历故事!这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数学史从何使学生对数学更加感兴趣,有助于上课的效率!因为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说相关数学史咯。

  一、 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段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二、 正体部分

  学生阅读教材,并思考下列问题:

  (1)集合有那些概念?

  (2)集合有那些符号?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是什么?

  (4)如何给集合分类?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对象:我们可以感觉到的客观存在以及我们思想中的事物或抽象符号,

  都可以称作对象.

  (2)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

  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元素:集合中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

  1. 思考:课本P3的思考题,并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

  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属于: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a∈A。(举例)集合A={2,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 a∈A

  (2)不属于: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要注意“∈”的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举例)

  集合A={3,4,6,9}a=2 因此我们知道a?A

  3、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1)确定性:给定一个集合,任何对象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是确定的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一定是不同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固定的顺序.

  4、集合分类

  根据集合所含元素个属不同,可把集合分为如下几类:

  (1)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Ф

  (2)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有限集

  (3)含有无穷个元素的集合叫做无限集

  注:应区分?,{?},{0},0等符号的含义

  5、常用数集及其表示方法

  (1)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的集合.记作N

  (2)正整数集: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

  (3)整数集:全体整数的集合.记作Z

  (4)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记作Q

  (5)实数集:全体实数的集合.记作R

  注:(1)自然数集包括数0.

  (2)非负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记作N*或N+,Q、Z、R等其它数集内排

  除0的集,也这样表示,例如,整数集内排除0的集,表示成Z*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

  (1)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

  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2)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如:{x|x-3>2},{(x,y)|y=x2+1},{直角三角形},?;

  例2.(课本例2)

  说明:(课本P5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P6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x,y)|y= x2+3x+2}与 {y|y= x2+3x+2}不同,只要不引起误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整数},即代表整数集Z。

  辨析:这里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写{全体整数}。下列写法{实数集},{R}也是错误的。

  说明: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三)课堂练*(课本P6练*)

  三、 归纳小结与作业

  本节课从实例入手,非常自然贴切地引出集合与集合的概念,并且结合实例对集合的概念作了说明,然后介绍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

  书面作业:*题1.1,第1- 4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扩展阅读


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扩展1)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数学说课稿1

  教学目标:

  (1)至少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能用公式来求点到直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事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学*方法: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学*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约5分钟)

  问题:假定在直角坐标系上,已知一个定点P(x0,y0)和一条定直线l:AxByC=0,那么如何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1:先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则|PQ|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d;然后用点斜式写出垂线方程,并与原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就是点Q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

  接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列5道题(尝试性题组),请5位学生上黑板练*(第(4)题请一位运算能力强的同学,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练*,每做完一题立即讲评):

  (1)求P(1,2)到直线l:x=3的距离d;(答案:d=2)

  (2)求P(x0,y0)到直线l:ByC=0(B≠0)的距离d;(答案:)

  (3)求P(x0,y0)到直线l:AxC=0(A≠0)的距离d;(答案:)

  (4)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答案:d=1)

  (5)求P(x0,y0)到直线l:AxByC=0(AB≠0)的距离d。

  第(1)容易、(2)和(3)题虽然含有字母参数,但由于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第(4)题虽然运算量较大,但按照刚才学生1回答的方法与步骤,也能顺利解出正确答案;第(5)题虽然思路清晰,但由于字母参数过多、运算量太大行不通。学生们陷入了困境。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约8分钟)

  教师:根据以上5位学生的运算结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2:当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水*或竖直)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求得,而当直线是倾斜位置时则较难;含有多个字母时虽然想起来思路很自然,但具体操作起来因计算量很大而无法得出结果。

  教师:那么,练*(5)有没有运算量小一点的推导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刚才的第(2)、(3)的启示,借助水*、竖直情形和*面几何知识来解决倾斜即一般情况呢?请同学们思考。

  学生3:能!如图1,过点P作x、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l于S、R,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PQ|=(|PR|·|PS|)/|RS|

  教师:|PR|怎么求?|PS|又怎么求?

  学生3:设R(x1,y0),则由Ax1By0C=0,

  得x1=—(By0C)/A,

  ∴|PR|=|x0—x1|=|Ax0By0C|/|A|;

  同理:|PS|=|Ax0By0C|/|B|。

  教师:|RS|怎么求?

  学生3:|RS|==(/|AB|)·|Ax0By0C|。

  教师:|PQ|结果是什么?

  学生3:|PQ|=。

  教师:公式的这种推导方法是否需要作补充说明?

  学生4:当A=0或B=0时,ΔPRS不存在,故应说明公式当A=0或B=0时是否适用?

  由(2)、(3)检验可知公式依然成立,即公式对任意直线都适用。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约10分钟)

  教师: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不少。前面我们学了函数、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等数学知识,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推导这个公式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讨论交流,由组长负责记录。10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找到的最好的一种推导方法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成果"交流。

  学生们积极探讨;教师来回巡视,回答各研究小组的询问......

  4、学生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小结(约16分钟)

  经过约十分钟的研讨,各小组都找到了新的推导方法。于是教师请4名代表依次上讲台(让准备成熟的先讲),借助实物投影介绍本组的"成果"。由于时间关系,每组只要求讲一种方法,用时不超过4分钟,且各组的方法不能重复。

  学生5:我们用的是"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请看投影屏幕:

  设Q的坐标为(x1,y1),则直线PQ的斜率k1=,又直线l的斜率k=—,于是由PQ⊥l得,k1k=—1即B(x1—x0)—A(y1—y0)=0①

  又因为Ax1By1C=0,即Ax1By1=—C

  两边同减Ax0By0得A(x1—x0)B(y1—y0)=—(Ax0By0C)②

  于是①2②2得,(A2B2)[(x1—x0)2(y1—y0)2]=(Ax0By0C)2,

  即(A2B2)d2=(Ax0By0C)2

  所以d=。

  教师:"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真是奥妙无穷,这是解析几何减少运算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妙不可言。

  学生6: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方法——向量法,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2,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则Ax1By1C=0,=(x1—x0,y1—y0)

  ∵PQ⊥直线l,

  ∴*行于直线l的法向量=(A,B)

  另设与的夹角为θ,则·=cosθ

  即|A(x1—x0)B(y1—y0)|=|||cosθ|

  即|Ax0By0C|=·d

  ∴d=。

  教师:向量是数量与图形的有机结合,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两者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三小组的推导方法证明了这一点,也再次说明了向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工具性,用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题确实行之有效。

  学生7::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向量的另一种方法,妙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3,设垂足是点H(m,n),

  直线l的法向量共线,

  这是相当简单的方法了。

  教师:巧妙利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来求距离,简直是"巧夺天工",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有绝对优势,我们必须重视对向量工具性的研究和应用。

  学生8:刚才三个小组的证明方法确实精彩,我们也发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把它称为"柯西不等式法",请看投影屏幕:

  我们知道,P点到直线l的距离,实质上是点P与直线l上任意一点T的距离的最小值,于是我们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一点(如图2),则Ax1By1C=0,

  而d=|PT|min,于是|PT|=

  =×,

  利用柯西不等式,便有|PT|≥=,

  所以d=,此时,即PT垂直于直线l。

  教师:这一证法果然十分巧妙,包含的数学思想十分丰富。由点到直线的距想到最小值,又由最小值想到不等式,在一步步"转化"中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体现了不等式的工具作用。

  5、公式应用(学生练*,约3分钟)

  (1)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

  (直接代公式得答案:d=1,检验尝试性题组第(4)的答案)

  (2)求P(—1,1)到直线l:的距离d。

  (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再代公式得答案:)

  6、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约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公式的推导中学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其实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

  设计说明:

  数学公式的教学应包含两个部分: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前者往往被"轻描淡写",而后者却搞得"轰轰烈烈",这显然与"重结论,但更重过程"的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其实数学公式的推导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谁忽视了这个"产生过程",谁就忽视了数学的"精髓",谁就忽视了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节课把研究性学*引入公式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其实所有公式的教学、定理的教学都应向这个方向努力。

  数学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有二:其一,使学生善于总结,使零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其二,使学生善于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本节课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正是锻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通过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并不困难,但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且各种推导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的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故课外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考虑到同学的个体差异,故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同时通过学生小论文的完成情况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本课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实际教学中,学生想到的推导方法不一定是上述几种,我将针对每一种方法的特点进行适当的点评。进行交流的学生不一定是四人,若时间不够,公式应用留到下节课,本节课只完成公式推导。

高中数学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A版),是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的第2节的第一课时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特点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教学背景的分析

  1.教材分析

  直线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及高中学*了直线的斜率后进行研究的。直线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解析几何学的开始,对后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是地位显要,作用非同寻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以说是直线的方程的形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在此花多大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为过。直线作为常见的最简单的曲线,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坐标法来研究曲线的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2.学情分析

  我校的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和学**惯都有待加强。又由于刚开始学*解析几何,第一次用坐标法来求曲线的方程,在学*过程中,会出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困难。另外我校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更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2)明确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初步学会准确地使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

  (3)从实例入手,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4)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直线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特点及其初步应用。

  (2)难点:直线的方程的概念,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及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根据学情,为了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实例引导的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直线的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直线的问题转化为直线方程的问题,通过对直线的方程的研究,最终解决有关直线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另外可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学法分析: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总结、质疑、运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通过推导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学*,要了解用坐标法求方程的思想;通过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进而可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要能体会“形”与“数”的转化思想。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六个问题组成,共分为四个环节,学*或涉及四个概念:

  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斜率表示,那么*面上的直线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

  (一)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问题一: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y=2x+1是一个方程吗?若是,那么方程的解与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通过动手画图,思考并尝试用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教师活动] 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纳,用规范的语言对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旧知识出发澄清直线的方程的概念,试图做到“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学数学”,从而突破难点。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认识到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另一方面认识到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从而使同学意识到直线可以由直线上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和y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表示。

  问题二:若直线经过点A(-1, 3),斜率为-2,点P在直线l上。

  (1) 若点P在直线l上从A点开始运动,横坐标增加1时,点P的坐标是 ;

  (2)画出直线l,你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吗?

  (3)若点P在直线l上运动,设P点的坐标为(x,y),你会有什么方法找到x,y满足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必要的话可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巡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及大胆尝试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除点 A外),点P与定点A(-1, 3)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恒等于-2,体会“动中有静”的思维策略。

  [设计意图]复*斜率公式;待定系数法;初步体会坐标法。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要把分式化简?(若不化简,就少一点),感受数学简洁的美感和严谨性。还要指出这样的事实: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P的坐标(x,y)满足方程2x+y-1=0.反过来,以方程2x+y-1=0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l上。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直线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问题三: ① 若直线l经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经过P0(x0,y0)的所有直线?

  [学生活动] ①学生叙述,老师板书,强调斜率公式与点斜式的区别。 ②指导学生用笔转一转不难发现,当直线l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k不存在,当然不存在点斜式方程;讨论k=0的情况;观察并总结点斜式方程的特征。

  [设计意图] 由特殊到一般的学*思路,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获得直线点斜式方程;由②知:当直线斜率k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培养思维的严谨性,这时直线l与y轴*行,它上面的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0,直线l的方程是:x=x0;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总结,明确点斜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下面的例题和基础练*,突破重难点。

  问题四:分别求经过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1) 斜率;(2)倾斜角; (3)与轴*行 ;(4)与轴垂直。

  [练*]P95.1、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或叙述,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的例题和*题,因为这些题都是专家精心编排的,充分体现必要性及合理性;做到及时反馈,便于反思本环节的教学,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突破重点内容后,进入第三环节。

  (三)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问题五:(1)一条直线与y轴交于点(0,3),直线的斜率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l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是 P(0,b),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口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引出截距的概念及斜截式方程,强调截距不是距离。类比点斜式明确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及几何意义,并讨论其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通过下面的基础练*,突破重点。

  [练*]P95.3。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题,及时反馈本环节的教学情况,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

  (四)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课堂小结 1、有哪些收获?(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

  2、哪些地方还没有学好?

  问题六:(1)直线l过(1,0)点,且与直线*行,求直线l的方程。

  (2)直线l过点(2,-1)和点(3,-3),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自主完成,可以相互讨论,探讨解题思路。

  [教师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进展过程,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也可以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纠正出现的错误,规范书写的格式;没时间就布置分层作业。

  [设计意图](1)小题与上一节的*行综合,学生应该有思路求出方程;(2)小题解决方法较多,预设有利用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让好一点的学生有一些发散思维的机会,以及课后学*的空间,使探究气氛有一点高潮。另外也为下节课研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分层作业 必做题:P100.A组:1.(1)(2)(3)、5.

  选做题:P100.A组:1.(4)(5)(6).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教学特点分析

  (一)实例引导。在字母运算、公式推导之前,总是用实例作为铺垫,使学生有学*知识的可能和兴趣,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总是以提问的方式叙述所学内容,如:1.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直线都有点斜式方程吗?2.截距是距离吗?它可以是负数吗?3.你会求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吗?4.观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等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作好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活动。

  (三)注重自主探究。设计问题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上,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环境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六的第(2)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高中数学说课稿3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08数学本科(2)班的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下面我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是选自高中新课标A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的一些相关概念,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集合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是数学以至所有科学的基础,应用广泛. 集合是高考的对象,在高考中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节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集合的含义,集合的元素的特征,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了解常用的数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应用自然语言与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与学生一道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得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 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唯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学*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我认为教学难点是集合的表示方法. 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1)生理特点:高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2)心理特点:高中学生虽有好奇,好表现的因素,更有知道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希望*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

  (3)认知障碍:有的学生遗忘了学过的知识,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与归纳能力较差. 2.教法学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障碍,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学生广泛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用描述性语言,不要具体化!)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

  1.引入课题

  先引导学生回顾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再提出问题: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 2.新课讲解

  (1)分析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的解集,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根据上面的分析与讨论,以及归纳出的共同特征,讲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一些常见的数集.

  (3)为了化解教学难点,我将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列举法与描述法.

  (4)为了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含义的理解,我将与学生一起归纳出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5)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讲解三个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例题. 3.课堂练*

  为了使得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提高解题技能,我将在课堂上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练*题.

  4.归纳小结

  完成以上的教学内容后,我将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强调重点. 5.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将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题. 六、板书设计

  结合中学黑板的特点,我将如下板书本节教学内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实例 1. 2. 3. 集合的含义 常见数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例1 例2 例3 练* 作业 各位老师,以上只是我的一种预设方案,但课堂千变万化,我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随机发挥.本说课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1小节《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

  一 、教学内容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理论是*代数学的基石,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学*、使用集合语言,有利于学生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高中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

  *,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本章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的出发点。本小节内容是在学*了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下一节学*集合之间的运算的基础,因此本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视过程的教学,因此我选择了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层层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的逐步提升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的第3节数学课,也是学生正式学*集合语言的第3节课。由于一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所以学生的学*兴趣相对来说比较浓厚,有利于学*活动的展开。而集合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初中就已经使用数轴求简单不等式(组)的解,用图示法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陌生的是使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的本质,对于学生是一个挑战。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复*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

  (2)探索利用直观图示(Venn图)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认识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 (2)如何确定集合之间的关系; 难点: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的引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

  我们的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方式。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我想,当学生感兴趣时;当学生智力遭遇到挑战时;当学生能自主地参与探索和创新时;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当学生得到鼓励与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保持积极的兴奋状态。而集合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概念多,符号多,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如何让学生长时间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集合关系的学*中呢?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层层设问,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挑战,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引入的环节,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情境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问题的抛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儿,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迫切寻求答案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板书课题)

  2.概念的形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问题情境1的探究:

  具体实例1: (1)A={1,2,3}; B={1,2,3,4,5}; (2)A={菱形}, B={*行四边形} (3)A={x| x>2}, B={x| x>1};

  此环节设置了三个具体实例,包含了有限集、无限集、数集(包括不等式)、图形的集合。第一个例子为有限集数集,最为简单直观,对学生初步认识子集,理解子集的概念很有帮助;第二个例子是图形集合且是无限集,需要通过探究图形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找出集合间的关系;第三个例子是无限数集,基于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学*了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启发学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研究集合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Venn图。对第一个例子,借助多媒体演示动画,帮助学生体会“任意”性。使学生在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基础上建构子集的概念,并且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说,借此来学*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3、概念的剖析

  (1)A中的元素x与集合B的关系决定了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

  (2)符号的表示,Venn图的引入及其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方法。

  这里引入了许多新的符号,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混淆,是一个易错点,因此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填空小练*:

  0 {0}, {正方形} {矩形},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梯形} {*行四边形},{x|-1

  并引导学生类比数与数之间的“≤”“≥”符号来记忆“?”“?”符号。

  4、概念的深化——集合的相等与真子集

  问题情境2: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那么对于任意的x?A,有x?B;那么对于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它与集合A之间又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高中数学说课稿4

  一、地位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等比数列是在学*了等差数列后新的一种特殊数列,在生活中如储蓄、分期付款等应用较为广泛,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数列与已学过的函数及后面的数列极限有密切联系,它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设计本节的数学思路上:

  利用类比的思想,联系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学*方法,采取自学、引导、归纳、猜想、类比总结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等比”的特点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等比”的理解及利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自学环节。(8分钟)

  首先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本105页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并出示预*提纲,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22至P123例1上面。

  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中前3个实例有什么特点?能否举出其它例子,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观察以下几个数列,回答下面问题:

  1, , , ,……

  -1,-2,-4,-8……

  1,2,-4,8……

  -1,-1,-1,-1,……

  1,0,1,0……

  ①有哪几个是等比数列?若是公比是什么?

  ②公比q为什么不能等于零?首项能为零吗?

  ③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

  ④q>0时数列递增吗?q<0时递减吗?

  3)怎样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课本中采取了什么方法?还可以怎样推导?

  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关系怎样?

  (二)归纳主导与总结环节(1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回答为主体,教师引导总结为主线解决本节两个重点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1)(2)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强调以下几点:①定义关键字“第二项起”“常数”;

  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定义: =q(n≥2);③q=1时为非零常数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引申:若数列公比为字母,分q=1和q≠1两种情况;引入分类讨论的思想。

  ④q>0时等比数列单调性不定,q<0为摆动数列,类比等差数列d>0为递增数列,d<0为递减数列。

  通过回答问题(3)回忆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比较两个数列定义的不同,引导推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法一:归纳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并从次数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力。

  法二:迭乘法,联系等差数列“迭加法”,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及新旧知识转化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5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是必修章第节的内容,我将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是在学*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并为后面学* 做准备,在整个

  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水*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使学生构建领悟 数学思想,培养 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善于

  观察勇于思考的学**惯和严谨 的科学态度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重点是 ,由于学生对 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我采用引导发现法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过程

  四、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

  学生学*的学*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评价,教师应

  当高度重视学生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信心、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数学能力的发现,以及学*的兴趣和成就感。

高中数学说课稿6

  1、教学目标:

  一、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二、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三、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四、让学生在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函数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授课过程:

  一、引入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运动变化都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变化规律称为周期性。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刻画这种变化?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来学*刻画这种规律的数学模型之一――三角函数。

  二、创设情境

  三角函数是与角有关的函数,在学*任意角概念时,我们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角,可以给学*带来许多方便,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角终边的位置把它们进行归类,现在大家考虑:若在直角坐标系中来研究锐角,则锐角三角函数又可怎样定义呢?

  学生情况估计:学生可能会提出两种定义的方式,一种定义为边之比,另一种定义在比值中引入了终边上的一点P的坐标。

  问题:

  1、锐角三角函数能否表示成第二种比值方式?

  2、点P能否取在终边上的其它位置?为什么?

  3、点P在哪个位置,比值会更简洁?(引出单位圆的定义)。指出sina=mP的函数依旧表示一个比值,不过其分母为1而已。

  练*:计算的各三角函数值。

  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角的概念已经推广道了任意角,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任意角的范围里改怎么定义呢?

  尝试: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尝试着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评价学生给出的定义。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四、解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首先是函数。你能从函数观点解析三角函数吗?(定义域)

  对于确定的角a,上面三个函数值都是唯一确定的,所以,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由于角的集合和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

  五、三角函数的应用。

  1、已知角,求a的三角函数值。

  2、已知角a终边上的一点P(-3,-4),求各三角函数值。

  以上两道书上的例题,让学生自*看书,学生看书的同时,老师提出问题:

  1、已知角如何求三角函数值?

  2、利用角a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也可以定义三角函数,你能给出这种定义吗?(这种定义与课本中给出的定义各有什么特点?)

  3、变式:已知角a终边上点P(-3b,-4b),(b0),求角a的各三角函数值。

  4、探究:三角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六、小结及作业

  教案设计说明:

  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去体验新知识的发生过程,这节《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案,主要围绕这一点来设计。

  首先,角的概念推广了,那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也该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发生是可能的,自然的。

  其次,到底应该怎样去合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让学生去辨证这个想法是否是科学的?因为一个概念是严谨的,科学的,不能随心所欲地编造,必须去论证它的合理性,至少这种概念不能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所冲突。在这个立-破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可能是如何形成,在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从哪些角度加以科学的辩思。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再次,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中,是如何将直角三角形这个"形"的问题,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下点的坐标这个"数"的过程的。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高中数学说课稿7

  开始:各位专家领导, 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 册( )第 章第 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 部分,因此,在 中,占据 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2 能力训练目标:

  3 创新素质目标:

  4 个性品质目标: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

  “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即:

  五、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理论:

  2、实践:

  3、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注意时间掌握

  六、注意灵活导入新知识点。

  电脑课件

  使用投影

  根据时间进行增删

高中数学说课稿8

  说课:古典概型

  麻城理工学校谢卫华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

  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

  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订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即尚未学*排列组合,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制定了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格、情感、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制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观

  察类比各个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数学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

  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

  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题: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2.根据以前的学*,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二、思考交流形成概念:学生观察对比得出两个模拟试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给出基本事件的概念,并对相关特点加以说明,加深新概念的理解。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给出例题1,让学生自行解决,从而进一步理解基本事件,然后让学生先观察对比,找出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再概括总结得到的结论,(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

  古典概型。

  三、观察分析推导公式:教师提出问题:在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类比分析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概率,先通过用概率加法公式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再对比概率

  结果,发现其中的联系。实验一中,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与反面朝上的概率相等,即

  1“出现正面朝上”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试验二中,出现各个点的概率相等,即

  P(“出现正面朝上”)==

  2基本事件的总数3“出现偶数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根据上述两则模拟试验,可以概括总结出,古典

  P(“出现偶数点”)==

  6基本事件的总数

  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

  的理解,教师提问: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应该注意,(1)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

  (2)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四、例题分析推广应用:通过例题2及3,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确决概率的计算问题的关键是: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再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适时利用列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既能形象直观地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又能做到列举的不重不漏。

  五、总结概括加深理解:学生小结归纳,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说明。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把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也进一步升华了这节课所要表达的本质思想,让学生的认知更上一层。

  (五)布置作业P123练*1、2题(六)板书设计

  3.2.13.2.1古典概型古典概型试验一试验二基本事件

  古典概型概率

  计算公式

  例3列表

  例1树状图古典概型

  例2

  以上是我对《古典概型概型》这节课的理解和处理方法,欢迎各位专家朋友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教案:古典概型

  麻城理工学校谢卫华

高中数学说课稿9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算法的概念》,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的社会,算法进入高中数学正是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它是当今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算法的学*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它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又由于算法的具体实现上可以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算法的学*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算法的定义,体会算法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理解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悟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再有抽象到具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

  算法这部分的使用性很强,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虽然是新引入的章节,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我首先向学生们展示章头图,介绍图中的后景是取自宋朝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作品《四元玉鉴》,告诉学生们章头图正是体现了中国古代数学与现代计算机科学的联系,它们的基础都是"算法".

  「设计意图」是为了充分挖掘章头图的教学价值,体现

  1)算法概念的由来;

  2)我们将要学*的算法与计算机有关;

  3)展示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

  4)激发学生学*算法的兴趣。从而顺其自然的过渡到本节课要讨论的话题。(约4分钟)

  2.引入新课: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和学生们一起回顾如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引导他们归纳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步骤,从而让学生经历算法分析的基本过程,培养思维的条理性,引导学生关注更具一般性解法,形成解法向算法过渡的准备,为建立算法概念打下基础。紧接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复*回顾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引导学生分析解题过程的结构,写出求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算法,并把它编成程序,让学生输入数据,体验计算机直接给出方程组的解。目的是让学生明白算法是用来解决某一类问题的,从而提高学生对算法的普遍适用性的认识,为建立算法的概念做好铺垫。

  之后,我就向学生们提出问题:到底什么是算法?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算法的涵义?这里让学生们根据刚刚的探索交流、思考并回答,然后老师进行归纳,得出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帮助学生认识算法的概念,指出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这样可以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算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体会算法思想。(约8分钟)

  3.例题讲解:在这一环节我安排了两道例题,以帮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算法的基本概念,并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去,而不只是单纯的对数学思想的领悟。

  这两道例题均选自课本的例1和例2.

  例1是让我们设定一个程序以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质数是我们之前已经学*的内容,为了能更顺利地完成解题过程,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们回顾一下质数应满足的条件,然后再根据这个来探索解题步骤。通过例1让学生认识到求解结构中存在"重复".为导出一般问题的算法创造条件,也为学*算法的自然语言表示提供前提。告诉学生们本算法就是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的。并且设计算法一定要做到以下要求: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计算机能够执行。

  在例1的基础上我们继续研究例2,例2是要求我们设计一个利用二分法来求解方程的*似根的程序。我们首先要对算法作分析,回顾用二分法求解方程*似根的过程,然后设计出解题步骤。二分法是算法中的经典问题,具有明显的顺序和可操作的特点。因此通过例2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算法的逻辑结构,领会算法的思想,体会算法的的特征。同时也可以巩固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提高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的表达水*。另外,借助例题加强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体会算法具有程序性、有限性、构造性、精确性、指向性的特点,算法以问题为载体,泛泛而谈没有意义。(约20分钟)

  4.课堂小结:

  (1)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基本特征

  (2)算法的描述方法,算法可以用自然语言描述。

  (3)能利用算法的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写出一此简单问题的算法课堂小结是一堂课内容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学生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整体的认识。(约6分钟)

  5.布置作业:课本练*1、2题

  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对作业实施分层设置,分必做和选做,利于拓展学生的自主发展的空间。

高中数学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1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算法案例3,主要学*如何给一组数据排序,学*作程序框图和设计程序,通过本节课的学*之后将能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得到解决,减少工作量。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种排序法的排序步骤及计算机程序设计

  难点:排序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数据排序的原理能使用直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给一组数据排序,进而能设计冒泡排序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理解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区别,理解计算机对数学的辅助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根据排序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的步骤,了解数学计算转换为计算机计算的途径,从而探究计算机算法与数学算法的区别,体会计算机对数学学*的辅助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排序法的学*,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学法分析

  模仿排序法中数字排序的步骤,理解计算机计算的一般步骤,领会数学计算在计算机上实施的要求。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大家考完试后如果要排一下成绩的话,单靠人手该怎样操作呢?如果我们用计算机里的软件电子表格对分数排序就非常简单,那么电子计算机是怎么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呢?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两种排序方法--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

  二、探索新知

  这里我先让学生们阅读课本P30-P31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排序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的步骤有什么区别?

  (2)冒泡法排序中对5个数字进行排序最多需要多少趟?

  (3)在冒泡法排序对5个数字进行排序的每一趟中需要比较大小几次?

  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作出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自主地去学*新的知识,而不只是单向的由老师向学生灌输。

  三、知识应用

  例1 用冒泡排序法对数据7,5,3,9,1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根据刚刚提问所总结的方法完成解题步骤)

  练*:写出用冒泡排序法对5个数据4,11,7,9,6排序的过程中每一趟排序的结果.

  (及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例2 设计冒泡排序法对5个数据进行排序的程序框图.

  (在之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画出程序框图,然后给出一个思考题)

  思考:直接插入排序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设计?可否把上述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

  (之后出一个练*题,找出思考题的答案)

  练*: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例1中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画出程序框图,并转化为程序运行求出最终答案。

  (这里可以使学生们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

  四、课堂小结:

  (1)数字排序法中的常见的两种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它们的排序步骤

  (2两种排序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3)注意循环语句的使用与算法的循环次数,对算法进行改进。

  通过小结使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12

各位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必修》4第二章第二单元中“*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向量的加法》,我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向量的加法》是《必修》4第二章第二单元中“*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第一节课。本节内容有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及应用,向量加法的运算律及应用,大约需要1课时。向量的加法是向量的线性运算中最基本的一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及其几何意义为后继学*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奠定了基础;其中三角形法则适用于求任意多个向量的和,在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中有很普遍的应用。所以本课在“*面向量”及“空间向量”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节课中学*了向量的定义及表示,相等向量,*行向量等概念,知道向量可以自由移动,这是学*本节内容的基础。学生对数的运算了如指掌,并且在物理中学过力的合成、位移的合成等矢量的加法,所以向量的加法可通过类比数的加法、以所学的物理模型为背景引入,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准确把握两个加法法则的特点。

  三、教学目的:

  1、通过对向量加法的探究,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的概念,结合物理学实际理解向量加法的意义。能正确领会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的几何意义,并能运用法则作出两个已知向量的和向量。

  2、在应用活动中,理解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表述两个运算律的几何意义。掌握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向量之和,比如共线向量,共起点向量、共终点向量等。

  3、通过本节的学*,培养学生类比、迁移、分类、归纳等数学方面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向量的加法法则。探究向量的加法法则并正确应用是本课的重点。两个加法法则各有特点,联系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质相同,但是三角形法则适用范围更加广泛,且简便易行,所以是详讲内容,*行四边形法则在本课中所占份量略少于三角形法则。

  难点:对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法则的实质是:将已知向量首尾相接,而不是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之间必须构成三角形。

  五、教学方法

  本节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类比:由数的加法运算类比向量的加法运算。2、探究:由力的合成引入*行四边形法则,在法则的运用中观察图形得出三角形法则,探求共线向量的加法,发现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向量相加;通过图形,观察得出向量加法满足交换律、结合律等,这些都体现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3、讲解与练*:对两个法则特点的分析,例题都采取了引导与讲解的方法,学生课堂完成教材中的练*。4、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能直观地表现向量的*移,相等向量的意义,更能说清两个法则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律。

  六、数学思想的体现:

  1、分类的思想:总的来说本课中向量的加法分为不共线向量及共线向量两种形式,共线向量又分为方向相同与方向相反两种情形,然后专门对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相加作了规定,这样对任意向量的加法都做了讨论,线索清楚。

  2、类比思想:使之与数的加法进行类比,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不致于太陌生,既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又能从对比中看出两者的不同,效果较好。

  3、归纳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①学完*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后,归纳总结,对不共线向量相加,两个法则都可以选用。②由共线向量的加法总结出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的相加,而三角形法则仅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相加。③对向量加法的结合律和探讨中,又使学生发现了三角形法则还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加法。归纳思想在这三个环节中的运用,使得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尤其是三角形法则的理解,步步深入。

  七、教学过程:

  1、回顾旧知:本节要进行向量的*移,且对向量加法分共线与不共线两种情况,所以要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等概念,这些都是新课学*中必要的知识铺垫。

  2、引入新课:

  (1)*行四边形法则的引入。

  学生在物理学中虽然接触过位移的合成,但是并没有形成三角形法则的概念;而对*行四边形法则学生已学过,很熟悉。所以我决定由力的合成引入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行四边形法则的特点是起点相同,但是物理中力的合成是在有相同的作用点的条件下合成的,引入到数学中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所给出的图形也是现成的*行四边形,而学生刚学完相等向量,对相等向量的概念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易产生误解:表示两个已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必须在一起才能用*行四边形法则,不在一起不能用。这时要通过讲解例1,使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移向量,使表示两个向量的有向线段有共同的起点。这一点对理解及运用法则求两向量的和很重要。

  设计意图:本着从学生最熟悉、离学生最*的知识经验为接入点,用学生熟知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问题——向量的加法,这样新中有旧,学生容易接受,也使学科间的渗透发挥了作用,加深了学生对向量加法的*行四边形法则的“起点相同”这一特点的认识,例1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当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起点不在一起时,须把起点移到一起,至此才能使学生完成对*行四边形法则理解真正到位。

  (2)三角形法则的引入。三角形法则没有按照教材中利用位移的合成引入,而是从前面所讲的*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中直接引入(如图)。

  所以这种把两个向量相加的方法称为三角形法则。接下来用幻灯片完整展示三角形法则,同时法则的作法叙述、作图过程对学生也起到了示例的作用。于是前面的例1还可以利用三角形法则来做。

  这时,总结出两个不共线向量求和时,*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都可以用。

  设计意图:由*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引入三角形法则,可以很清楚地使学生从向何意义上认识到两个法则之间的密切联系,理解它们的实质,而且衔接自然,能够使学生对比地得出两个法则的特点与实质,并对两个法则的特点有较深刻的印象。

  (3)共线向量的加法

  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较易完成,“将它们接在一起,取它们的方向及长度之和,作为和向量的方向与长度。”引导学生分析作法,结果发现还是运用了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方向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的终点。

  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相加,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首先从作图上不知道怎样做。但是学生学过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类比异号两数相加,他们会用较长的模减去较短的模,方向取模较长的向量的方向。具体做法由老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三角形法则去做,发现结论正确。

  反思过程,学生自然会想到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相加,类似于同号两数相加。这说明两个共线向量相加依然可用三角形法则。对有如下规定:

  +

  =

  +

  =

  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讨论,可以作个简单的小结:两个不共线向量相加,可采用*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而两个共线向量相加在本课所学方法中只能用三角形法则,说明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两个向量相加。

  设计意图:通过对共线向量加法的探讨,拓宽了学生对三角形法则的认识,使得不同位置的'向量相加都有了依据,并且采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共线向量的加法,尤其是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的加法更易于理解,可以化解难点。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

  ①交换律:交换律是利用*行四边形法则的图形,又结合三角形法则得出,理解起来没什么困难,再一次强化了学生对两个法则特点及实质的认识。

  ②结合律:结合律是通过三个向量首尾相接,先加前两个再与第三个向量相加,和先加后两个向量再与第一个向量相加所得结果相同。

  接下来是对应的两个练*,运用交换律与结合律计算向量的和。

  设计意图:运算律的引入给加法运算带来方便,从后面的练*中学生能够体会到这点。由结合律还使学生发现,多个向量相加,同样可以运用三角形法则:将所加向量首尾相接,和向量的方向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这样使学生明白,三角形法则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相加。

  3、小结

  先由学生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课重要知识的认识,也给学生一个概括本节知识的机会,然后用课件展示小结内容,使学生印象更深。

  (1)*行四边形法则:起点相同,适用于不共线向量的求和。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适用于任意多个向量的求和。

  (3)运算律

  交换律:

  +

  =

  +

  结合律:(

  +

  )+

  =

  +(

  +

  )

  4、作业:P91,A组1、2、3。

  《向量的加法》评课稿

  本节所授内容基本与原先设想一致,评略得当,重点突出,难点化解。在两个加法则的引入、讲解及运用的处理方法、时间安排都把握得比较好,能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使学生对两个加法法则形成了正确的认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反馈练*,可以看出学生对两个法则的运用掌握的比较好,比较完整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运用比较合理:采取了类比、探究、讲练结合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方法。对数学课来说,本节课最显著的特点是将全部板书都移到了课件上,对我来说,是一次尝试,因为以前,我认为数学课没必要用课件,对全部利用课件上课更是不能接受。但是这次讲课改变了我的看法。从学生的反馈情况来看,这样处理对教学效果没有什么不良影响,反而使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两个加法法则和运算律,通过课件中的向量的*移,加深了学生对上节课所学的“相等向量”的概念的理解,也加大了课堂容量,还没有拥挤之感。从学生对内容小结的叙述看,没有板书,并没有妨碍本节内容在学生脑海中留下的印象。原先的设计中,板书设计也有,打在教案的后面。

  通过这节课的讲授,我收获很多:首先,从课程的构思上,没有按照教参建议及网上普遍的编排方法先讲三角形法则,而是先由学生学过的力的合成引入了*行四边形法则,由此又引入三角形法则,效果也不错。可见,对教材的处理确实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裁剪,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通过这节课我感到,对有些与图形联系较多的课程,使用课件讲解简便易行,关键是要根据教学设计制作合适的课件,并且合理使用。

  本节缺憾也很多。首先,学生活动还是偏少,没有充分、全面地调动学生热情。其次,语言不够精炼,有时比较啰嗦,也耽误了时间,第三,学生发言时,好打断学生,总觉得学生说得不清楚,抢学生话头,打击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很不好。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反思,不到之处,请大家指点。

高中数学说课稿1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二章《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Ⅰ》§2。1。3函数简单性质的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以及应用定义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

  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基石,函数的单调性是首先研究的一个性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让学生领会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并能运用单调性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函数的单调性既是学生学过的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此外在比较数的大小、函数的定性分析以及相关的数学综合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本节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探索发现、数形结合、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

  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应用图象和单调性的定义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功能、符号功能和工具功能,培养学生直觉观察、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4、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2)运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1)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形成;

  (2)利用函数图象、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二、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课,因此,教法上要注意: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创设情境,拉*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运用定义解题的过程中,紧扣定义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逐个完成对各个难点的突破,以获得各类问题的解决。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设问、讲评和规范书写等方面,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成功地完成书面表达。

  4、采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

  在学法上:

  1、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一个飞跃。

  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问题

  情境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

  满足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的讨论。

  2、重视学生发现的过程。如:充分暴露学生将函数图象(形)的特征转化为函数值(数)的特征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在正、反两个方面探讨活动中,学生认知结构升华、发现的过程。

  3、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通过对定义的解读、巩固,让学生动手去实践运用定义。

  4、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14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上午好!

  根据新课改的理论标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分析,学法、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以及板书设计这六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和教学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地位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的第______章“__________”的第________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后编排的。通过本节课的学*,既可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打下基础,所以_________________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已熟悉掌握______

  2、学生的认知规律,是由整体到局部,具体到抽象发展的。

  3、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已初步形成对数学问题的合作探究能力

  4、学生层次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还比较明显

  三、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___学*,体会__的思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交流表达能力,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把握空间图形的能力,欣赏空间图形所反应的数学美(认识数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数形结合的思想,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教学重点:

  难点:

  四、学法、教法分析

  (一)学法

  首先,通过自学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合作学*的能力,学生课堂中体现自我,学会寻找问题的突破口,在探究中学会思考,在合作中学会推进,在观察中学会比较,进而推进整个教学程序的展开。

  其次,教学过程中,我想适时地根据学生的“最*发展区”搭建*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出发,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有不断地解决问题、产生成就感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才能“学”有新“思”,“思”有新“得”。

  (二)教法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性质和联系。”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为落实重点、突破难点,本着以人为本,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式、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从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改变了传统目的明确的设计方式,给学生最大的思考空间,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发现问题,探究新知。

  数学概念的形成来自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概念的高度抽象,造成了难懂、难教和难学,这就需要让学生置身于符合自身实际的学*活动中去,从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经历

  “数学化”、“再创造”的活动过程.

  3、深入探究,加深理解。

  有效的数学学*过程,不能单纯的模仿与记忆,数学思想的领悟和学*过程更是如此。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亲身经历和实践体验,师生互动学*,生生合作交流,共同探究.

  4、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方法,从而实现对知识识的再次深化。

  5、小结归纳,拓展深化。

  小结归纳不仅是对知识的简单回顾,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知识、方法、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

  6、作业设计

  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

  针对学生能力和水*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在所有学生获得共同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的同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将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获得更大的能力提升,这体现新课改理念,也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的具体运用。

  现代数学教学观和新课改要求教学能从“让学生学会”向“让学生会学”转变,使数学教学真正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所以,本节课我们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更应该重视对数学方法的渗透。从熟悉的知识出发,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突出本节重难点,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启迪学生思维。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敬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谢谢!

高中数学说课稿15

  一、教材分析

  1、《指数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指数函数》是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函数”的第六节资料,是在学*了《指数》一节资料之后编排的。经过本节课的学*,既能够对指数和函数的概念等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能够为后面进一步学*对数、对数函数尤其是利用互为反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来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概念和图象基础,又因为《指数函数》是进入高中以后学生遇到的第一个系统研究的函数,对高中阶段研究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完整的函数知识,初步培养函数的应用意识打下了良好的学*基础,所以《指数函数》不仅仅是本章《函数》的重点资料,也是高中学段的主要研究资料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此外,《指数函数》的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有着紧密的联系,尤其体此刻细胞分裂、贷款利率的计算和考古中的年代测算等方面,所以学*这部分知识还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本节资料的特点之一是概念性强,特点之二是凸显了数学图形在研究函数性质时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经过初中学段的学*和高中对集合、函数等知识的系统学*,学生对函数和图象的关系已经构建了必须的认知结构,主要体此刻三个方面:

  知识维度:对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最简单的函数概念和性质已有了初步认识,能够从初中运动变化的角度认识函数初步转化到从集合与对应的观点来认识函数。

  技能维度:学生对采用“描点法”描绘函数图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做好准备。

  素质维度:由观察到抽象的数学活动过程已有必须的体会,已初步了解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鉴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本事的分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知识目标:

  ①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

  ②掌握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③能初步利用指数函数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

  ①渗透数形结合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

  ②培养学生观察、联想、类比、猜测、归纳的本事;

  (3)情感目标:

  ①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学*规律,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②经过教学互动促进师生情感,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本事;

  ③领会数学科学的应用价值。

  (4)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教学难点:指数函数的图象性质与底数a的关系。

  突破难点的关键:寻找新知生长点,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图象,利用数形结合来扫清障碍。

  二、教法设计

  由于《指数函数》这节课的特殊地位,在本节课的教法设计中,我力图经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到达不仅仅使学生初步理解并能简单应用指数函数的知识,更期望能引领学生掌握研究初等函数图象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今后研究其它的函数做好准备,从而到达培养学生学*本事的目的,我根据自我对“诱思探究”教学模式和“情景式”教学模式的认识,将二者结合起来,主要突出了几个方面:

  1、创设问题情景、按照指数函数的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给出两个实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顺利引入课题,而这两个例子又恰好为研究指数函数中底数大于1和底数大于0小于1的图象做好了准备。

  2、强化“指数函数”概念、引导学生结合指数的有关概念来归纳出指数函数的定义,并向学生指出指数函数的形式特点,请学生思考对于底数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会有什么问题出现,这样避免了学生对于底数a范围分类的不清楚,也为研究指数函数的图象做了“分类讨论”的铺垫。

  3、突出图象的作用、在数学学*过程中,图形始终使我们需要借助的重要辅助手段。一位数学家以往说过“数离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而在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更是直接由图象观察得出性质,所以图象发挥了主要的作用。

  4、注意数学与生活和实践的联系、数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例题的讲解和课外知识的拓展部分,都介绍了与指数函数息息相关的生活问题,力图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在学*完“指数”的概念和运算后编排的,针对学生实际情景,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1、再现原有认知结构。在引入两个生活实例后,请学生回忆有关指数的概念,帮忙学生再现原有认知结构,为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做好准备。

  2、领会常见数学思想方法。在借助图象研究指数函数的性质时会遇到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基本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高中的数学学*。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获得发展。在生活实例的课堂导入、指数函数的性质研究、例题与训练、课内小节等教学环节中都安排了学生的讨论、分组、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变被动的理解和记忆知识为在合作学*的乐趣中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框架和体系,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

  4、注意学*过程的循序渐进。在概念、图象、性质、应用、拓展的过程中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序层层递进,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收获,跳一跳,够得着,不一样难度的题目设计将尽可能照顾到课堂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程序设计

  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着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构成与发展过程的原则,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程序,启发学生逐步发现和认识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①用电脑展示两个实例,第一个是计算机价格下降问题,第二个是生物中细胞分裂的例子;

  ②将学生按奇数列、偶数列分组。

  学生活动:

  ①分别写出计算机价格y与经过月份x的关系式和细胞个数y与分裂次数x的关系式,并互相交流;

  ②回忆指数的概念;

  ③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

  ④分析出对指数函数底数讨论的必要性以及分类的方法。

  设计意图:经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学*动机,,扫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识障碍,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2、启发诱导、探求新知

  教师活动:

  ①给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并要求学生画它们的图象

  ②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规范地画出这两个指数函数的图象

  ③板书指数函数的性质。

  学生活动:

  ①画出两个简单的指数函数图象

  ②交流、讨论

  ③归纳出研究函数性质涉及的方面

  ④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作简单的指数函数的图象对深刻理解本节课的资料有着必须的促进作用,在学生完成基本作图之后,教师再利用课前已列表、建立坐标系的小黑板展示准确的作图方法,到达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惯的目的,然后借助“函数作图器”用多媒体将指数函数的图象推广到一般情景,学生就会很自然的经过观察图象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同时对于底数的讨论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扩展2)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说课稿 1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说课的题目是《正弦定理》。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使学生会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两类基本的解三角形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3分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课题。

  (二)猜想—推理—证明(15分钟)

  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提问: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注意: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总结--应用(3分钟)

  1.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2.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四)讲解例题(8分钟)

  1.例1. 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 例2. 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

  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五)课堂练*(8分钟)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 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六)小结反思(3分钟)

  1.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2.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3.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五、教学反思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高中数学说课稿 2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这次说课活动。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难得的学*和锻炼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来此予以指导。希望各位评委和老师们对我的说课内容提出宝贵意见。

  我说课的内容是<*面向量>的教学,所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一册下,教学内容为第96页至98页第五章第一节。本校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较好。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四个方面来汇报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

  向量是*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着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行(*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等就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运算率),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是在学生了解了物理学中的有关力,位移等矢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向量的深入学*。为学*向量的知识体系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2)教学结构的调整

  课本在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一课时,首先从小船航行的距离和方向两个要素出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重点说明了向量与数量的区别。然后介绍了向量的几何表示,向量的长度,零向量,单位向量,*行向量,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基本概念。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同时深化其认知过程和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将教学的顺序做如下的调整:将本节教学中认知过程的教学内容适当集中,以突出这节课的主题;例题,*题部分主要由学生依照概念自行分析,独立完成。

  (3)重点,难点,关键

  由于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学生学*本章的基础。为了本章后面知识的学*,首先必须掌握向量的概念,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所以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是这节课的重点。本节课是为高一后半学期学生设计的,尽管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方法和*惯,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多数学生对向量的认识还比较单一,仅仅考虑其大小,忽略其方向,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我认为向量概念也是这节课的难点。而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多用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相等的有向线段让学生进行辨认,加深对向量的理解。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新大纲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合理需要,我从三个方面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共线向量,*行向量,相等向量的概念,会用字母表示向量,能读写已知图中的向量。会根据图形判定向量是否*行,共线,相等。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共同活动中感受学*的乐趣。

  三说教学方法的选择

  Ⅰ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采用了”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突出以下两点:

  (1)由教材的特点确立类比思维为教学的主线。

  从教材内容看*面向量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都与物理学中的有向线段,矢量的概念类似。因此在教学中运用类比作为思维的主线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2)由学生的特点确立自主探索式的学*方法

  通常学生对于概念课学起来很枯燥,不感兴趣,因此要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题材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另外,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希望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要多表扬,多肯定来激励他们的学*热情。考虑到我校学生的基础较好,思维较为活跃,对自主探索式的学*方法也有一定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Ⅱ教学手段

  本节课中,除使用常规的教学手段外,我还使用了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来辅助教学。多媒体投影为师生的交流和讨论提供了*台;计算机演示的作图过程则有助于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更易于对概念的理解和难点的突破。

  四教学过程的设计

  Ⅰ知识引入阶段———提出学*课题,明确学*目标

  (1)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数学学*应该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由生活中具体的向量的实例引入:大海中船只的航线,中国象棋中”马”,”象”的走法等。这些符合高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由实例得出有向线段的概念,有向线段的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明确知道了有向线段的起点,方向和长度,它的终点就唯一确定。再有目的的进行设计,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本课新的知识点:向量的概念及其几何表示。

  (3)讨论研究——深化概念

  在得到概念后进行归纳,深化,之后向学生提出以下三个问题:

  ①向量的要素是什么?

  ②向量之间能否比较大小?

  ③向量与数量的区别是什么?

  同时指出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和学*的主题。

  Ⅱ知识探索阶段———探索*面向量的*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

  (1)总结反思——提高认识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行向量,也即共线向量,并且规定0与任一向量*行.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规定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行向量不一定相等,但相等向量一定是*行向量,即向量*行是向量相等的必要条件。

  (2)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为了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从而达到巩固提高的效果,我特地设计了一组即时训练题,通过学生的观察尝试,讨论研究,教师引导来巩固新知识。

  [练*1]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向量与是共线向量,则A、B、C、D四点必在一直线上;

  ②单位向量都相等;

  ③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不相等;

  ④四边形ABCD是*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是=;

  ⑤模为0是一个向量方向不确定的充要条件;

  ⑥共线的向量,若起点不同,则终点一定不同.

  [练*2]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a与b共线,b与c共线,则a与c也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行四边形的四顶点

  C.向量a与b不共线,则a与b都是非零向量

  D.有相同起点的两个非零向量不*行

  Ⅲ知识应用阶段————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的初步应用

  在本阶段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课本上一道典型的例题:在一个复杂图形中观察,辨认*行,相等的有向线段。选用本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讨论等探索活动,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对难点的突破。

  例如图所示,设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向量相等的向量。(同时思考:向量与相等么?向量与相等么?)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

  (1)分析解决问题

  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包括向量的概念,:向量相等的概念。抓住相等向量概念的实质:两个向量只有当它们的模相等,同时方向又相同时,才能称它们相等。进而进行正确的辨认,直至最终解决问题。

  (2)归纳解题方法

  主要引导学生归纳以下两个问题:①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它只与零向量相

  等;②两个向量只要它们的模相等,方向相同就是相等向量。一个向量只要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任意*行移动的,既向量是自由的。

  Ⅳ学*,小结阶段———归纳知识方法,布置课后作业

  本阶段通过学*小结进行课堂教学的反馈,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技能,方法的一般规律,为后续学*打好基础。

  具体的教学安排如下:

  (1)知识,方法小结在知识层面上我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要抓住向量的本质:大小与方向,对它们进行类比,加深对每个概念的理解。

  在方法层面上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探索过程中用到的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如:

  类比,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进行强调。

  (2)布置课后作业

  阅读教材96至97页内容,整理课堂笔记,*题5。1第1,2,3题。

高中数学说课稿 3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学*任务分析

  *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 数量积的概念 二、数量积的性质 四、应用与提高

  1、 概念: 例1:

  2、 概念强调 (1)记法 例2:

  (2)“规定” 三、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 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 量,

  F(力)是 量,

  S(位移)是 量,

  α是 。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

  ︱cos

  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角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在

  方向上(

  在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

  (2)尝试练*: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中的① ② 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 ①

  ·

  =

  ·

  ②(

  ·

  )

  =

  (

  ·

  ) ③(

  +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

  与λ

  的方向 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

  及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与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与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 且

  与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与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

  1、 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

  2、已知△ABC中,

  =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与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与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练*来检验学生学*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数学说课稿 4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

  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说课稿 5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 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

  3. 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 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 学情分析:(说学法)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一)课堂结构:复*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集合教学反思

  集合这章内容,教学参考书上安排的课时为五课时,我们的导学案也是安排五课时,实际教学时,由于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估计不足,第一课时的导学案用了两课时才完成。集合这一章的特点是概念不多,但这章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广,学生学*本章内容时,不仅要理解本章的概念,还要理解与本章内容相关联的其他内容,这些内容有初中学*过的内容、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相关知识,再加上高中学*方法与初中不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学生感觉学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实际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如:集合的元素具有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集合的关系、运算等都是从元素的角度定义的,所以解集合问题时,教会学生对元素的性质进行分析,反复训练,让学生通过实例体会这三个性质。

  第二,掌握相关的符号语言、venn图,正确使用列举法、描述法表示集合,特别要注意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这是一个教学难点。第二个难点是集合的运算—交集和并集。突破难点充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集合间的关系和运算,以数形结合思想为指导,借助图形思考,可以使各集合间的关系直观明了,使抽象的集合运算建立在直观的基础上,使解题思路清晰明朗,直观简捷,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自然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这三种语言,灵活准确地进行语言转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集合问题涉及到的其他内容,遇到了讲透,不拓展。

高中数学说课稿 6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等差数列(第一课时)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知识。本节是数列课程的新授课,为后面等比数列以及数列求和的知识点作基础。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等比数列提供了学*对比的依据。在数学思想的方面,数列在处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中,更多地培养了学生运用函数与函数关系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水*,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上: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

  (2)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以形象的实际例子作为学生理解与练*的模板,使学生在不断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通过阶梯性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情感上:通过对等差数列在实际问题中的研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分析:

  对于高中学生,知识经验比较贫乏,虽然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但并不具备教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所以本堂课将从实际中的问题出发,以学生日常生活中较易接触的一些数学问题,籍此启发学生对于数列知识点的理解。本节课大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四、教学过程

  通过复*上节课数列的定义来引入几个数列

  1)0,5,10,15,20,25.....2)18,15.5,13,10.5,8,4.5 3) 48,53,58,63,68.....通过这3个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建立基础。由学生观察第一个数列与第三个数列的特点,并与第二个做对比,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二)新课探究

  1、由引入自然的给出等差数列的概念:

  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强调:

  ① “从第二项起”满足条件;

  ②公差d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

  ③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由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an+1-an=d (n≥1)

  同时为了配合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讲本不是等差数列的第二组数列修改成等差数列。并由观察三组数列的不同特点,由此强调: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并再举出特例数列1,1,1,1,1,1,1......说明公差也可以是0。

  2、第二个重点部分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归纳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中,我采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给出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d,运用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办法------迭加法:整个过程通过互相讨论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化解了教学难点。

  若一等差数列{an }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 – a1 =d a3 – a2 =d a4 – a3 =d …… an – an-1=d将这(n-1)个等式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得到an– a1= (n-1) d即an= a1+(n-1) d(1)

  当n=1时,(1)也成立,

  所以对一切n∈N﹡,上面的公式都成立

  因此它就是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对照已归纳出的通项公式启发学生想出将n-1个等式相加。证出通项公式。

  在这里通过运用迭加法这一数学思想,便于学生从概念理解的过程过渡到运用概念的过程。

  接着举例说明: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1,公差是2,得出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1+(n-1)×2,

  即an=2n-1以此来巩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运用。

  (三)应用举例

  现实生活中,以学生较为熟悉的iphone手机的数据作为例子。观察Iphone手机的发布时间,iphone第一代发布于20xx年,第二代发布于20xx年,第三代发布于20xx年,第四代发布于20xx年。现在第六代发布于今年20xx年。首先,让学生观察从04年到10年每两代iphone发布的间隔时间,让学生自行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估测第五代iphone的发布时间,并验证第五代iphone发布于20xx年。同时,再让学生预测在未来,下一部iphone发布的时间,是学生体验到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方法与步骤。为了加深联系,再给出了每代iphone的价格:iphone1 4299;iphone2 4800;iphone3 5299;iphone4 5988;iphone5 6300。在给出的数据上,将价格随时间的变化以坐标轴的形式作图表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到虽然这些数据非等差,但是可以大致变为等差的直线图像,让学生体会到“拟合数据”的思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练*,预测14年如今iphone6的上市价格为6888元,并与学生通过数列进行推理的价格进行对比,让学生对自己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找到一定的认同感。

  五、归纳小结

  提问学生,总结这节课的收获

  1、等差数列的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并强调关键字:从第二项开始,它的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 a1+(n-1) d

  3、将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将数列知识点运用到实际中的方法。

  4、在课末提出启发性问题,若是有人将每一部iphone都买入,那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借此引出了下一节,等差数列求和的知识点。让学生尝试自行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5、布置作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 7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二立体几何(人教版)第九章第二章节第八小节《棱锥》的第一课时:《棱锥的概念和性质》。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和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棱柱的后续内容,又是学*球的必要基础。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棱锥的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猜想、类比、比较、转化的能力。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和能力的知识”,因此,应该利用这节课培养学生学*方法、提高学*能力。

  2. 教学目标确定:

  (1)能力训练要求

  ①使学生了解棱锥及其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的概念。

  ②使学生掌握截面的性质定理,正棱锥的性质及各元素间的关系式。

  (2)德育渗透目标

  ①培养学生善于通过观察分析实物形状到归纳其性质的能力。

  ②提高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理论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观点。

  3. 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重 点:1.棱锥的截面性质定理 2.正棱锥的性质。

  难 点:培养学生善于比较,从比较中发现事物与事物的区别。

  二、说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法:

  “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

  在教学中根据高中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启发性题目,采用启发式诱导法,讲练结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

  根据《教学大纲》中“坚持启发式,反对注入式”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节课概念性强,思维量大,整节课以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为主,采用“多媒体引导点拨”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演示为载体,以“引导思考”为核心,设计课件展示,并引导学生沿着积极的思维方向,逐步达到即定的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的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掌握规律、主动发现、积极探索。

  三、说学法:

  这节课的核心是棱锥的截面性质定理,.正棱锥的性质。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遵循由已知(棱柱)探究未知(棱锥)、由一般(棱锥)到特殊(正棱锥)的认识规律,启发学生反复思考,不断内化成为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 学程序:

  [复*引入新课]

  1.棱柱的性质:

  (1)侧棱都相等,侧面是*行四边形

  (2)两个底面与*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

  (3)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行四边形

  2.几个重要的四棱柱:

  *行六面体、直*行六面体、长方体、正方体

  思考:如果将棱柱的上底面给缩小成一个点,那么我们得到的将会是什么样的体呢?

  [讲授新课]

  1、棱锥的基本概念

  (1).棱锥及其底面、侧面、侧棱、顶点、高、对角面的概念

  (2).棱锥的表示方法、分类

  2、棱锥的性质

  (1). 截面性质定理:

  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那么截面和底面相似,并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已知棱锥的高的*方比

  已知:如图(略),在棱锥S-AC中,SH是高,截面A’B’C’D’E’*行于底面,并与SH交于H’。

  证明:(略)

  引申: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则截得的小棱锥与已知棱锥

  的侧面积比也等于它们对应高的*方比、等于它们的底面积之比。

  (2).正棱锥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正棱锥的定义:

  ①底面是正多边形

  ②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①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相等,它们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②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引申:

  ①正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

  ②正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

  (3)正棱锥的各元素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结合图形,进一步探讨正棱锥中各元素间的关系,为研究方便将课本 图9-74(略)正棱锥中的棱锥S-OBM从整个图中拿出来研究。

  引申:

  ①观察图中三棱锥S-OBM的侧面三角形状有何特点?

  (可证得∠SOM =∠SOB =∠SMB =∠OMB =900,所以侧面全是直角三角形。)

  ②若分别假设正棱锥的高SO= h,斜高SM= h’,底面边长的一半BM= a/2,底面正多边形外接圆半径OB=R,内切圆半径OM= r,侧棱SB=L,侧面与底面的二面角∠SMO= α ,侧棱与底面组成的角 ∠SBO= β, ∠BOM=1800/n (n为底面正多边形的边数)请试通过三角形得出以上各元素间的关系式。

  (课后思考题)

  [例题分析]

  例1.若一个正棱锥每一个侧面的顶角都是600,则这个棱锥一定不是( )

  A.三棱锥 B.四棱锥 C.五棱锥 D.六棱锥

  (答案:D)

  例2.如图已知正三棱锥S-ABC的高SO=h,斜高SM=L,求经过SO的中点且*行于底面的截面△A’B’C’的面积。

  ﹙解析及图略﹚

  例3.已知正四棱锥的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a,求:

  (1)侧面与底面所成角α的余弦(2)相邻两个侧面所成角β的余弦

  ﹙解析及图略﹚

  [课堂练*]

  1、 知一个正六棱锥的高为h,侧棱为L,求它的底面边长和斜高。

  ﹙解析及图略﹚

  2、 锥被*行与底面的*面所截,若截面面积与底面面积之比为1∶2,求此棱锥的高被分成的两段(从顶点到截面和从截面到底面)之比。

  ﹙解析及图略﹚

  [课堂小结]

  一:棱锥的基本概念及表示、分类

  二:棱锥的性质

  截面性质定理: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那么截面和底面相似,并且它们面积的比等于截得的棱锥的高与已知棱锥的高的*方比

  引申:如果棱锥被*行于底面的*面所截,则截得的小棱锥与已知棱锥的侧面积比也等于它们对应高的*方比、等于它们的底面积之比。

  2.正棱锥的定义及基本性质

  正棱锥的定义:

  ①底面是正多边形

  ②顶点在底面的射影是底面的中心

  (1)各侧棱相等,各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

  相等,它们叫做正棱锥的斜高;

  (2)棱锥的高、斜高和斜高在底面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内的射影也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引申: ①正棱锥的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都相等;

  ②正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相等;

  ③正棱锥中各元素间的关系

  [课后作业]

  1:课本P52 *题9.8 : 2、 4

  2:课时训练:训练一

高中数学说课稿 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椭圆的定义,掌握椭圆标准方程的两种形式及其推

  导过程;能根据条件确定椭圆的标准方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椭圆的标准方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椭圆概念的引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

  索能力;通过对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坐标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能力,并渗透数形结合和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让学生大胆探索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椭圆的定义及椭圆标准方程,用待定系数法和定义法求曲线方程。

  (2)教学难点:椭圆标准方程的建立和推导。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1、动画演示,描绘出椭圆轨迹图形。

  2、实验演示。

  思考: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呢?

  (二)实验探究,形成概念

  1、动手实验:学生分组动手画出椭圆。

  实验探究:

  保持绳长不变,改变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画出的椭圆有什么变化?

  思考:根据上面探究实践回答,椭圆是满足什么条件的点的轨迹?

  2、概括椭圆定义

  引导学生概括椭圆定义椭圆定义:*面内与两个定点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教师指出:这两个定点叫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叫椭圆的焦距。

  思考:焦点为的椭圆上任一点M,有什么性质?

  令椭圆上任一点M,则有

  (三)研讨探究,推导方程

  1、知识回顾: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2、研讨探究

  问题:如图已知焦点为的椭圆,且=2c,对椭圆上任一点M,有

  ,尝试推导椭圆的方程。

  思考:如何建立坐标系,使求出的方程更为简单?

  将各组学生的讨论方案归纳起来评议,选定以下两种方案,由各组学生自己完成设点、列式、化简。

  方案一方案二

  按方案一建立坐标系,师生研讨探究得到椭圆标准方程

  =1(),其中b2=a2-c2(b>0);

  选定方案二建立坐标系,由学生完成方程化简过程,可得出=1,同样也有a2-c2=b2(b>0)。

  教师指出:我们所得的两个方程=1和=1()都是椭圆的标准方程。

  (四)归纳概括,方程特征

  1、观察椭圆图形及其标准方程,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1)椭圆标准方程对应的椭圆中心在原点,以焦点所在轴为坐标轴;

  (2)椭圆标准方程形式:左边是两个分式的*方和,右边是1;

  (3)椭圆标准方程中三个参数a,b,c关系:;

  (4)椭圆焦点的位置由标准方程中分母的大小确定;

  (5)求椭圆标准方程时,可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a,b的值。

  2、在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填下表

  标准方程

  图形a,b,c关系焦点坐标焦点位置

  在x轴上

  在y轴上

  (五)例题研讨,变式精析

  例1、求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

  (1)两个焦点的坐标分别是,椭圆上一点P到两焦点距离和等于10。

  (2)两焦点坐标分别是,并且椭圆经过点。

  例2、(1)若椭圆标准方程为及焦点坐标。

  (2)若椭圆经过两点求椭圆标准方程。

  (3)若椭圆的一个焦点是,则k的值为。

  (A)(B)8(C)(D)32

  例3、如图,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2,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x轴作垂线段,求线段中点M的轨迹。

  (六)变式训练,探索创新

  1、写出适合下列条件的椭圆标准方程

  (1),焦点在x轴上;

  (2)焦点在x轴上,焦距等于4,并且经过点P;

  2、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则k的范围。

  3、已知B,C是两个定点,周长为16,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

  4、已知椭圆的焦距相等,求实数m的值。

  5、在椭圆上上求一点,使它与两个焦点连线互相垂直。

  6、已知P是椭圆上一点,其中为其焦点且,求三解形面积。

  (七)小结归纳,提高认识

  师生共同归纳本节所学内容、知识规律以及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八)作业训练,巩固提高

  课本第96页*题§8。1第3题、第5题、第6题。

  课后思考题:

  1、知是椭圆的两个焦点,AB是过的弦,则周长是。

  (A)2a(B)4a(C)8a(D)2a2b

  2、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

  率之积等于,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2、与圆外切,同时与圆内切,求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样的曲线?

  教学设计说明

  椭圆是圆锥曲线中重要的一种,本节内容的学*是后继学*其它圆锥曲线的基础,坐标法是解析几何中的重要数学方法,椭圆方程的推导是利用坐标法求曲线方程的很好应用实例。本节课内容的学*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新课程的理念,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学*的方式,使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始终。

  椭圆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通过实验演示,创设生动而直观的情境,使学生亲身体会椭圆与生活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椭圆知识的学*兴趣;在椭圆概念引入的过程中,改变了直接给出椭圆概念和动画画出椭圆的方式,而采用学生动手画椭圆并合作探究的学*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椭圆概念形成的数学化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

  椭圆方程的化简是学生从未经历的问题,方程的推导过程采用学生分组探究,师生共同研讨方程的化简和方程的特征,可以让学生主体参与椭圆方程建立的具体过程,使学生真正了解椭圆标准方程的来源,并在这种师生尝试探究、合作讨论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提高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独立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设计例题、*题的研讨探究变式训练,是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地运用椭圆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调动、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开阔学生知识应用视野。

高中数学说课稿 9

各位同仁,各位专家:

  我说课的课题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内容取自苏教版高中实验教科书《数学》第四册 第1。2节

  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地位和作用: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本章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对三角内容的整体学*至关重要。同时它又为*面向量、解析几何等内容的学*作必要的准备,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函数这一基本概念。所以这个内容要认真探讨教材,精心设计过程。

  教学重点: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可以看作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初中用边长比值来定义转变为坐标系下用坐标比值定义的观念的转换以及坐标定义的合理性的理解;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学生学*能力

  1。初中学生已经学*了基本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常见的知识和求法。

  2。我们南山区经过多年的初中课改,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多数同学对数学的学*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

  3。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发展不够均衡,尚有待加强必须在老师一定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针对对教材内容重难点的和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1)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能力目标:

  (1)理解并掌握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2)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对定义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的推导,提高学生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学*转化的思想,(2)培养学生严谨治学、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为达到教学目标须精心设计教学方法

  教法学法:温故知新,逐步拓展

  (1)在复*初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基础上一步一步扩展内容,发展新知识,形成新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分析,逐步引出新知识,完善三角定义

  运用多媒体工具

  (1)提高直观性增强趣味性。

  教学过程分析

  总体来说, 由旧及新,由易及难,

  逐步加强,逐步推进

  先由初中的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过度到直角坐标系中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再发展到直角坐标系中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给定定义后通过应用定义又逐步发现新知识拓展完善定义。

  具体教学过程安排

  引入: 复*提问:初中直角三角形中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是怎样定义的?

  由学生回答

  SinA=对边/斜边=BC/AB

  cosA=对边/斜边=AC/AB

  tanA=对边/斜边=BC/AC

  逐步拓展:在高中我们已经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把“定义媒介”从直角三角形改为*面直角坐标系。

  我们知道,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研究角时多放在直角坐标系里, 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否也放到坐标系去研究呢?

  引导学生发现B的坐标和边长的关系。进一步启发他们发现由于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导致OB上任一P点都可以代换B,把三角函数的定义发展到用终边上任一点的坐标来表示, 从而锐角三角函数可以使用直角坐标系来定义,自然地,要想定义任意一个角三角函数,便考虑放在直角坐标中进行合理进行定义了

  从而得到

  知识点一:任意一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提醒学生思考:由于相似比相等,对于确定的角A ,这三个比值的大小和P点在角的终边上的位置无关。

  精心设计例题,引出新内容深化概念,完善定义

  例1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3),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此题由学生自己分析独立动手完成)

  例题变式1,已知角A 的大小是30度,由定义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结合变式我们发现三个三角函数值的大小与角的大小有关,只会随角的大小而变化,符合当初函数的定义,而我们又一直称呼为三角函数,

  提出问题:这三个新的定义确实问是函数吗?为什么?

  从而引出函数极其定义域

  由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知识点二:三个三角函数的定义域

  同时教师强调:由于弧度制使角和实数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所以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例题变式2, 已知角A 的终边经过P(—2a,—3a)( a不为0),求角A的三个三角函数值

  解答中需要对变量的正负即角所在象限进行讨论, 让学生意识到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有关,从而导出第三个知识点

  知识点三:三角函数值的正负与角所在象限的关系

  由学生推出结论,教师总结符号记忆方法,便于学生记忆

  例题2:已知A在第二象限且 sinA=0。2 求cosA,tanA

  求cosA,tanA

  综合练*巩固提高,更为下节的同角关系式打下基础

  拓展,如果不限制A的象限呢,可以留作课外探讨

  小结回顾课堂内容

  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以加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堂作业P16 1,2,4

  (学生演板,后集体讨论修订答案同桌讨论,由学生回答答案)

  课后分层作业(有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必作P23 1(2),5(2),6(2)(4) 选作P23 3,4

  板书设计(见PPT)

高中数学说课稿 10

  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说课)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抛物线焦点的性质”是抛物线的重要性质之一,它是在学生学*抛物线的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学*和研究的抛物线有关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本节教材对于培养学生观察、猜想、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教学目的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第22页“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中明确提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图形、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设计和组织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学*数学、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本人在现行高中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抛物线这一节内容为背景材料,以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场地,以《几何画板》为教学工具与学*工具,设计了一堂《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具体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了解焦点的有关性质;并掌握这些性质的证明方法;体会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在解决解析几何题中的指导作用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量变与质变,常量与变量,运动与静止)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自主学*的能力与创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于钻研、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在挫折中成长锻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挫折能力,通过抛物线焦点性质的探索及证明,使学生得到数学美和创造美的享受。

  3 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及关键 本节安排两节课,

  第一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几何画板》探索抛物线的有关性质;

  第二节课:证明第一节所得到的有关性质。

  重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难点;

  (1)如何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发现抛物线焦点的性质;

  (2)如何证明这些性质。

  二、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其中装有《几何画板》软件及上课系统,每个学生的窗口,其他学生及教师都可以通过教师机切换,从而和其他学生交流,也可以通过网上论坛交流研究结果。

  三、网络教学环境设计

  学生在网络教室(每人一机)中有几何画板软件,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自已阅读,下载有关,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试验、猜想,通过自已的研究获得结论,并互相讨论观察到的现象、交流研究结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4.1 使学生学会研究数学问题的基本过程,能够根据条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 问题1 回顾一下抛物线的定义,并根据抛物线的定义思考用《几何画板》如何作出焦点在x轴上的抛物线图象。 由于创设了一个创作的《几何画板》的窗口及网络窗口,学生通过网络学*,得到以上问题的多种作法,以下就其中的一种作法作为探索、研究抛物线焦点性质的基本图形。

高中数学说课稿 11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xx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20xx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通过学生自己练*“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时,此时又怎样求点A到直线

  的距离呢?

  生: 定性回答

  点明课题,使学生明确学*目标。

  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情景。

  练*

  比较

  发现

  归纳

  讨论

  的距离为d

  (1) A(2,4),

  :x = 3, d=_____

  (2) A(2,4),

  :y = 3,d=_____

  (3) A(2,4),

  :x – y = 0,d=_____

  尝试性题组告诉学生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回答

  教学机智:应沉淀为三种思路:一,根据定义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利用等积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视回答的情况,老师进行肯定、修正或补充提问:“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吗”。

  说解题思路,一是让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是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径(根据定义或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定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点P(x0,y0)到一般直线

  :Ax+By+C=0(A,B≠0)的距离又怎样求?

  教学机智:如学生反应不大,则补充提问:上面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对这个问题有启示吗?

  生:方案一:根据定义

  方案二:根据等积法

  方案三: ......

  设置此问,一是使学生的认知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发现可能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生机和乐趣。

  师生一起进行比较,锁定方案二进行推证。

  “师生共作”体现新型师生观,且//时,又怎样求这两线的距离?

  生:计算得线线距离公式

  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行线间距离公式

  “没有新知识,新知识均是旧知识的组合”,创设此问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结

  经验共享

  (六 分 钟)

  师: 通过以上的学*,你有哪些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有哪些疑问?谁能答这些疑问?

  生: 讨论,回答。

  对本节课用到的技能,数学思维方法等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共同进步,各取所长。

  练*

  (五 分 钟)

  P53 练* 1, 2,3

  熟练的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再度延伸

  (一 分 钟)

  探索其他推导方法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

  4.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报告,书写要求:

  (1) 整理知识结构

  (2) 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 总结在学*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 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 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 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 及时了解学生学*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 板书设计

  (略)

  6. 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中数学说课稿 12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好学教育: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 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 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好学教育: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好学教育: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好学教育: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任务。

  (三)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高中数学说课稿 13

  教学指导思想: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多维度多中心的整体。教师学生都是参与课堂的主体,而教学设计与实验则是课堂的载体,它将调度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尽量获取知识与能力上的探讨,共鸣与思维能力的升华与内化。教学应该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的呈现,注重学生把数学问题取之生活,用之生活。 本案将从现实中提取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生活去发现问题,提炼猜想归纳,分析解决,得出事物或者问题发展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的是自身发现能力的挖掘,建构模型的开发,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以及综合创新与创造力的潜能训练,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和终身学*能力的培养。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是不等式这一章的核心,对于不等式的证明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应用问题都起到工具性作用。通过本章的学*有利于学生对后面不等式的证明及前面函数的一些最值值域进一步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实验猜想,构造数学模型,得到均值不等式;并通过在学*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定义基础上,理解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与此同时在推理论证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相应制定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为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探究问题的*惯和意识的培养。因此,结合本节课内容与实验,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对于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理解以及定理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惯;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设计,模型转化,类比猜想实现定理的发现,体验知识与规律的形成过程;通过模型对比,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求解,拓宽学生的思路,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创新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生活问题数学化,并注重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惯,有利于数学生活化,大众化;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研究领略获取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 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理解以及定理的掌握;

  教学难点: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以及定理发现探索过程的构建及应用;

  教学关键:学生对于实验的实践及函数模型的构建。

  教学模式:探究式 合作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经历课改的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接受学*的框框内,他们更需要充满活力与创造发现的课堂。课堂实验可能存在问题:对EXEL软件不够熟练。对于模型构造思路不够清晰。

  三、教法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讲授课,基于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课,教师的教应有瞻前性,应该在实验课前让学生对于软件的应用有充分的准备,并进行分组讨论得到数学模型。依据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问题教学法"确定本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生活中发现问题,实验中分析问题,设计中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论证后延拓问题"五环节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发生,发展和"再创造"的全过程,主动地吸收新知识的精髓。

  四、学法指导

  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多维度多中心的整体。教师学生都是参与课堂的主体,而教学设计与实验则是课堂的载体,它将调度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尽量获取知识与能力上的探讨,共鸣与思维能力的升华与内化。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根据数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训练,多实践。"的研讨式学*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这样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学生才会学*数学中体验发现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并学以致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五、实验内容与实验程序:

  问题:元旦晚会我们学校即将举行游园活动,每个班级有一条20米长的红丝带在灯光球场围成一矩形的场地活动,请问大家应该怎么围才能使我们班级的场地面积最大

  1问题提炼:(用数学语言表达)

  2实验步骤:

  A 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整数长度为边,按照制图方法绘制5个矩形,并比较面积

  B 把上面的矩形按照边长与面积的不同列表归纳

  长度(m)

  宽度 (m)

  面积 ()

  C 根据以上表格数据,请用exel软件作出柱状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边长变化过程中,面积的大小变化情况与趋势

  (2)由这种趋势请同学们自己猜想总结一个结论。

  3 实验的感言与进一步构造数学模型的思考。

  六、教学流程

  1,生活问题创设情景:通过生活问题设置情景并构建实验

  2,构建模型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构建函数及不等式解决问题并发现均值不等式

  3,定理总结结论表述:用数学语言表达均值不等式并用文字语言总结陈述

  4,定理论证课堂练*:用几何与代数方法分别论证结论并进行课堂练*

  5,学*感言教学小结:由学生发表学*感言,老师总结本堂课的学*过程与学*方法。学*过程:发现问题――实验猜想――构建模型――发现规律――论证再运用;学*方法:协作探讨,自主实验,猜想证明,发现应用。

  七、教学反馈评价

  本节课利用生活问题设计数学实验,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新试点,是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与自主学*的一重要手段与途径。

  本节课通过生活问题的合作交流探讨,学生学*方式有了新的改变;在实验的构造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得到锻炼与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合作精神更是得到充分的考验与体现,学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构建,学生更加体会进行自主研究,合作学*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发现能力。

  当然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点在于从书本某一个知识作为切入点构造生活问题,设计数学实验,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利用,再编改。使得学生在课堂,课外自主学*与接受知识的方法途径更加多样,参与课堂的方式更加深入,更容易通过自己探究体验发现的乐趣。这是传统教学所没办法达到的。

高中数学说课稿 14

  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我们所要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统计,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统计的相关知识作了大致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为接下来要学*的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打下基础。这是一个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能用函数模型描述的变量关系,从而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难点: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②作散点图和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变量间除了存在确定的关系外,仍存在大量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散点图直观体会这种相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了解,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在教法上,我采用“问答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㈠问题引出:

  请同学们如实填写下表(在空格中打“√”)

  然后回答如下问题:①“你的数学成绩对你的物理成绩有无影响?”②“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差,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差,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好。”对你来说,是这样吗?同意这种说法的同学请举手。

  根据同学们回答的结果,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存在某种关系。(似乎就是数学好的,物理也好;数学差的,物理也差,但又不全对。)教师总结如下:

  物理成绩和数学成绩是两个变量,从经验看,由于物理学*要用到比较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成绩的高低对物理成绩的高低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决非唯一因素,还

  有其它因素,如图所示(幻灯片给出):

  因此,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就准确地断定他的物理成绩能达到多少。但这两个变量是有一定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如何通过数学成绩的结果对物理成绩进行合理估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引出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激起学

  生们的学*兴趣,为接下来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㈡探究新知

  ⒈概念形成

  教师提问:“像刚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学生们思考之后,请几位同学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老师就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分析,然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相关关系的概念。[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确定的关系(如:函数关系),或非确定性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也确定,则为确定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带有随机性,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⒉探究线性相关关系和其他相关关系

  「课件展示」

  例1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问题:针对于上述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人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特别向学生强调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时,必须从散点图入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且引导学生从散点图上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幻灯片给出)

  ①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上,那么变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确定性关系);②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的附*,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③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总结出如何从散点图上判断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下面我们用TI图形计算器作出这两个变量的散点图。

  学生实验:先把数据中成对出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横坐标、纵坐标,把数据输入到表格当中(第一列横坐标、第二列纵坐标);然后,用TI图形计算器作散点图:

  [引导学生观察作出的散点图,体会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散点图中的散点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只是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即为线性相关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感受散点图的主要形成过程,并由此引出线性相关关系。为后面回归直线和回归直线方程的学*做好铺垫。

  「课件展示」四组数据,请学生作出散点图,并观察每组数据的特点。

  根据四组数据,学生作出四个散点图。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用TI图形计算器展示、对比自己作出的散点图,我们引出线性相关关系,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知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作散点图,并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散点图的理解,并由此引出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突破难点。

  ㈢例题讲解,深化认识

  「课件展示」

  例2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身高越高,他的人就越大,相应地,他的右手一拃长就越长,因此,人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收集了北京市某中学20xx年高三年级96名学生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散点图。你能从散点图中发现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的*似关系吗?

  (2)如果*似成线性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来*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

  (3)如果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88cm,你能估计他的一拃大概有多长吗?

  「设计意图」这个例子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兴趣,由此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使对前面知识的认识更加牢固。

  ㈣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⑴变量间相关关系、线性关系和正负相关关系

  ⑵如何做散点图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㈤课后作业,自主学*

  *题2.31、2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 15

  一、说教材

  1.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反比例函数”的第一节课,是继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二次函数之前的又一类型函数,本节课主要通过丰富的生活事例,让学生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并进一步体会函数是刻画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从中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因此本节课重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转化,建模。

  2.学情分析:对八年级学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对函数,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以及应用有所掌握,但他们面对新的一次函数时,还可能存在一些思维障碍,如学生不能准确地找出变量之间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如何从事例中领悟和总结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和领悟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人对《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把本课的目标定为:

  1.从现实的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三、说教法

  本节课从知识结构呈现的角度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建立了“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知识→应用知识”的学*模式,这种模式清晰地再现了知识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于是,从教学内容的性质出发,我设计了如下的课堂结构:创设出电流、行程等情境问题让学生发现新知,把上述问题进行类比,导出概念,获得新知,最后总结评价、内化新知。

  四、说学法

  我认为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指导学生通过类比、转化、直观形象的观察与演示,亲身经历函数模型的转化过程,为学生攻克难点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本课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也考虑到概念教学要从大量实际出发,通过事例帮助完成定义。

  好学教育:

  因此,我采用了“问题式探究法”的教法,利用多媒体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跳跃。


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扩展3)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10篇

  数学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部分同学在数学这一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有些学生数学成绩始终没有起色,甚至出现倒退,第一个就栽在数学上。这样导致了不少同学对数学的学*完全失去信心,于是,我对部分同学的数学学*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访问,造成数学成绩不好,出现厌学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被动学*

  很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依然象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性,跟随老师的步调一致,没有掌握学*的主动权,学*不定计划,课前不预*,坐等上课,对老师讲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做笔记,不主动积极思考,没听到“门道”课后不巩固,不总结归纳。

  二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每天就只是赶做作业,学*一点目的性都没有,应付老师,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些同学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三不重视基础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好高骛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四缺乏自主钻研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有的内容还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的要求。

  因此,对学生数学学*心理辅导极为重要,能够为学生排除其对数学的恐惧,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具体做法如下:

  一注意对浓厚学*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信心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满腔热情,全身心投入,聪明才干及悟性才会一起涌上心头,铺*成功之路,兴趣和情绪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积极性,凡是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和学*,就会觉得心情舒畅,愉快,激情高涨,效率也高,相反,如果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和学*,则心理感到很压抑,心不在焉,动力不够,缺乏热情,效率极低,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学*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兴趣和情绪的影响。这时培养兴趣的最好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兴趣对学*的影响作用,了解自己学*兴趣以及怎样培养对各学科知识学*的兴趣,这时可采用讲述名人故事与讨论,自我检测与团体活动,数学兴趣小组等办法,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兴趣并非与生俱来,真正的兴趣是后来培养得来的。

  二注意对良好学*态度的培养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比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学生学*态度则是学生对学*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的内政反应倾向,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学*的定向选择,对学*肯定态度的学生,有较强的学*愿望和求知欲,他总是积极主动的参与各种学*活动,自觉的投入学*,从而获得较高的学*效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相反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则对学*没有积极性,厌恶,逃避学*,总是消极被迫的`接受学*,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要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端正学*态度,使其正确对待学*,辅导可通过老师讲故事与学术交流讲座,自我测查,学生角色扮演和交流经验等。通过活动总结只有积极,主动,独立,认真的学*态度才能高效,深入,钻研地学*。

  三注意对良好学**惯的培养

  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们的*惯。什么是良好的学**惯?好的学**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使学*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打稳扎,它是推动我们主动学*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意志。

  (2)课前自学是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新课的兴趣,掌握学*的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是高效率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一边将复*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心得等。课外学*是课内学*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热情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5)(6)的数学教学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努力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自己的实际困难,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积极调整教学思路,整合教学资源,同时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为目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学*,交给学生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的主宰。缺憾总是存在的,由于母亲生病住院,学生的作业批改不够及时,学生的一些隐性的问题可能没有及时发现,会给教学留下一些遗憾。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已经一去不复返,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弥补短板。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积极落实素质教育

  坚持正确的教育思想,树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改变“以知识为本”的传统认识,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例如:方向与位置,测量,数学好玩等内容,我引导学生自主学*,让学生当“小老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了学生的眼睛、嘴巴和手,还给学生创造操作、实验的机会;独立思考的机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自我表现的机会,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境,以一种简单、愉快的情绪去用心主动的参与学*。

  二、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关于备课。

  学期初,钻研了《数学课程标准》、教材、教参,对学期教学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学期中,着重进行单元备课,掌握每一部分知识在单元中、在整册书中、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地位、作用。思考学生怎样学,学生将会产生什么疑难,该怎样解决。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又阅读各种教学杂志,学*名师和同行对某些环节的处理,用于自己的教学,努力体现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理解课后*题的作用,设计好有层次、有梯度的练*。

  2、关于上课。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师生活动的“主战场”。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何以备课为蓝本,又不拘泥于蓝本,就看老师的课堂艺术和处理课堂的生成的能力了。不过我尽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简单,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思考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需求和学*潜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的训练是我们这一学期研究的小课题,所以课堂上孩子是否在倾听,在思考,在参与,我时刻关注,及时提醒。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思考。针对新知,放手让学生探究,动手、动口、动眼、动脑;针对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进行比较、交流、讨论,从中掌握知识,挖掘潜力;针对练*,又通过不同坡度,不同层次的题目,巩固知识,构成潜力,发展思维;针对总结,尽量让学生自己小结学到的知识以及学到的方法。这样大部分学生对数学课感兴趣,参与度高,他们不再是“看客”,而是参与者和合作者。

  (2)及时复*。新知识的遗忘规律是随时间的延长而减慢,我的做法是:新授知识基本是当天复*或第二天复*,以后再逐渐延长复*时间。这项措施十分适合低年级学生遗忘快、不会复*的特点。

  (3)构建知识网络结构。一般做到一个单元一整理,构成单元知识串;我还利用复*的契机,交给学生复*的方法,比如:框架复*法、智慧树复*法、列表复*法等,一学期结束学生对着本册书的目录回忆所学的知识,对整册书进行整理复*,连成知识网。学生经历了教材由“薄”变“厚”,再变“薄”的过程,既构成了知识网,又学到了方法,可谓是既授之于鱼,也授之于渔。

  3、关于作业。

  学生作业是联系老师、学生、家长的一项显性的工作,我采用的办如下:

  (1)课堂作业面批,课堂上的作业,我尽量面批,只点出错题,不指明错处,让学生自己查找错误,找出来的给予表扬和鼓励,找不出的时候再同桌互找,这样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检查作业的*惯。

  (2)晚上作业,每天早上小组长收起作业,送到办公室,利用晨会时间我都要浏览一遍,然后根据作业情况作出辅导和调整。个性问题单独聊,共性问题集中解决。

  (3)方法调整,我是这样跟和家长沟通的,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读题的的能力和一些理解能力了,不要坐在旁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了,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并自己要检查一遍,然后运用我课堂上的方法让家长检查作业,这样,家校合一,更有利于孩子良好*惯的养成。

  4、关于对后进生的辅导。

  后进生分层次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降低难度、放缓坡度,允许他们采用自己的方法慢速度学*。引导他们先自学,“笨鸟先飞”吗?在教学中时刻关注他们的学*兴趣和自信心,凡是他们能回答的问题一定交给他们,他们不会的时候走到身后慢慢的讲给他们听。对后进生百倍关爱,用放大镜找出他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增进他们学*数学的勇气和信心。

  5、让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

  本学期的学*中,“方向与位置”“测量”“时分秒”“数学好玩”等内容和数学息息相关,我就指导学生观察生活,找一找身边的数学信息,然后规定日记主题,让学生写数学日记,开始时他们写的仅仅是三言两语,但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有收获的,并且当多数学生会写数学日记后,他们会自主地写数学日记的,数学日记是很好的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又是激发学*兴趣的方法,可取!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

  在各个章节、每一个有疑问的地方,每个假期布置作业,我们三个同学科的三位老师都会聚在一起,探讨、研究、出谋划策,征求意见,互相学*,取长补短。同时,积极聆听年轻教师的赛讲课,以年轻教师结对子,名誉上我们是老师,实际上年轻老师的思维和想法更大胆,更富于创新,所以我们是共同学*体。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家长和教师的教育观念存在差异。由于家长和教师的工作性质和所处环境的不同,从而导致教育观念的不同。有个别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不闻不问,不加以引导任其自由发展,而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管的过死,不给孩子留有玩耍的时间,从而导致学生与教师在管理学生上的分歧,很多的教学计划不能很好的落实到位。

  2、在教学中,如何充分挖取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探讨、研究。

  3、后进生的转化有些成效,但还不尽如人意。

  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俯下身子,甩开膀子,以学校工作为重点,家校兼顾,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时间一闪而过,眨眼实*生涯就画上了句号,在这短短的几十天,是考验,是磨砺,是成长,也是一种蜕变。这些天,我严格按照实*标准尽心尽力学*做好每一件事,认真完成每一分工作。以下就是我对实*工作的个人总结,也是我对自己,对我的指导老师负责任的一个交代。

  实*第一周,首先是见*,以前做学生上课的时候也遇见过见*老师,觉得无非就是听听其他老师的课,但是很多时候我都不明白听课的真正意义。现在,与其说你是一个老师,倒不如说你是一个学生,但同时又要有作为老师如何引导知识的思维。因为你不再去学着如何去解题,而是应该怎么去教题。一个概念怎么去引导?一道题如何分析才能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怎么解释学生们才能更快的接受?同时学会换位思考,如果自己是老师,会怎么做?链接这堂课的整体思路是什么?这些都要先要求自己学会听课。作为新老师,就要先预*,备课,哪怕自己不是亲自上课。同时学会向你的知道老师请教如果这堂课是你上,你这样的思路行不行,有哪些缺点,需要做哪些补充。同时用不同的颜色做好笔记。听课的时候,注意将老师的讲课的细节和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看自己是否遗漏了哪些细节。我觉得的是,在教会同学们解题的同时,向他们传递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老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你的思维和*惯会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你教授的每

  一位学生。就比如说板书,我做学生的时候,看到老师漂亮的字,会经常去模仿,所以说板书很重要,一手赏心悦目的板书,加上干净利落的语言思路,很容易就激起学生的听课兴致,就像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漂亮的课桌是一个道理。

  实*第二周,就开始有机会上课了。听课和备课又有所不同,听课的时候,可以轻松的想老师为什么要这样上一堂课,但是真正要上讲台的时候,就会是另外一种境况。你要学会如何承上启下,如果前面的课不是你讲的,还要去预*前一堂课,同时连接这一堂课。做到合理的引入。真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作为新老师,第一次登台肯定或多或少的紧张,偶尔脑子短路也是会有的,因此心态很重要,就是自信心一定要足。而面对不同的班级,还要有不同的教学风格,方式也要改变,有些班级活跃一点,你要备多少内容,有些班级闷一点,你要加些什么新鲜元素。这都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应该要去考虑的问题。还有,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答对了我该怎么说,学生打错了,我该怎么处理。这些都是一些上课的细节,也是我备课的时候想不到的地方。这就要求在听课的时候吸取老师的经验,取其精华。但是不要照抄照搬,一定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只是一部分,班级的管理也占据着很重要的成分。从指导老师那儿,收集班级同学的个人信息,那些同学调皮一些,哪些同学爱迟到,哪些同学上课爱说话。我觉得,记住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很重要,这能让同学能够感受到他在你心里的重要性,也是对自己对学生们负责。再者,就是花时间去了解孩子们的生活*惯和性格。说实话,

  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真正能引导他们的基本上就是靠老师。那么就要求自己要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注每一位同学,像朋友一样与学生打成一片。最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自己的心态,初中生的孩子其实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老师偏心谁,这世上没有好学生和坏学生之分,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的天使。找到合适的方式去引导,是关键。这一点我觉的自己做得还是非常好的。

  每周我们都会组织孩子们开展主题班会,这是一个了解学生们的好机会。也是发掘孩子天性的好时机。同时让孩子们学会互动和沟通,增进老师和同学,以及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加班级凝聚力。

  总结:其实不管是见*,授课,还是管理班级,最重要的就是用心。用心去学*,用心去教课,去感同身受。用心去感应每一个孩子的心理。做正确的引导,老师不仅要教书,还要教会孩子们做人,给孩子一完整的人格。这次的'实*经历我学会了许多,也了解了作为老师的引导学生的重要性。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会不断地完善自己,做到更好!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担任高一9班、10班数学任课教师。不管在工作中的哪一方面,我都尽职尽责,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现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这段时期的工作进行总结:

  一、倾心教育,为人师表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我深深认识到“教书育人”、“文以载道”的艰巨性。始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崇高的品德修养,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贯彻教书育人的思想。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思想素养,热爱、关心、尊重、全体学生,*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的教育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的世界观。每天坚持早到晚归,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绝对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较好的教师形象。

  二、精心施教,形成特色

  (一)教学工作

  在教学方面,能准确把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虚心向其他教师学*,把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力求教学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并注重提高教学技巧,讲究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生动,学生学得轻松,老师教得自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学工作者,我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切实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备、辅、考三个环节,花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讨;备——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突发因素;辅——辅优生、辅差生、重点辅“边缘”学生;考——不超纲、不离本。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学*情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顺利发展,知识水*明显得到提高。

  (二)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扩展4)

——高中数学工作计划9篇

  一、指导思想: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未来公民所必要的数学素养,以满足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数学结论的本质,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提高空间想像、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

  3.提高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发展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

  4.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涵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5.提高学*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6.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逐步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形成批判性的思维*惯,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它在坚持我国数学教育优良传统的前提下,认真处理继承,借签,发展,创新之间的关系,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典型性和可接受性等到,具有如下特点:

  1.“亲和力”:以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激发兴趣和美感,引发学*激情。

  2.“问题性”:以恰时恰点的问题引导数学活动,培养问题意识,孕育创新精神。

  3.“科学性”与“思想性”:通过不同数学内容的联系与启发,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思想方法的运用,学*数学地思考问题的方式,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培育理性精神。

  4.“时代性”与“应用性”:以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感的素材创设情境,加强数学活动,发展应用意识。

  1.选取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丰富的和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和结论,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以及数学应用的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引发学生“看个究竟”的冲动,以达到培养其兴趣的目的。

  2.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栏目,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活动,切实改进学生的学*方式。

  3.在教学中强调类比,推广,特殊化,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尽可能养成其逻辑思维的*惯。

  1、基本情况:12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14班共人,男生人,女生人;本班相对而言,数学尖子约人,中上等生约人,中等生约人,中下生约人,后进生约人。

  2、两个班均属普高班,学*情况良好,但学生自觉性差,自我控制能力弱,因此在教学中需时时提醒学生,培养其自觉性。班级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计算能力太差,学生不喜欢去算题,嫌麻烦,只注重思路,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其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初中课改的原因,高中教材与初中教材衔接力度不够,需在新授时适机补充一些内容。因此时间上可能仍然吃紧。同时,其底子薄弱,因此在教学时只能注重基础再基础,争取每一堂课落实一个知识点,掌握一个知识点。

  1、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由数学活动、故事、吸引人的课、合理的要求、师生谈话等途径树立学生的学*信心,提高学*兴趣,在主观作用下上升和进步。

  2、注意从实例出发,从感性提高到理性;注意运用对比的方法,反复比较相*的概念;注意结合直观图形,说明抽象的知识;注意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启发学生思考。

  3、加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善于分析问题的*惯,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

  4、抓住公式的推导和内在联系;加强复*检查工作;抓住典型例题的分析,讲清解题的关键和基本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5、自始至终贯彻教学四环节,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选择不同教法。

  6、重视数学应用意识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一、指导思想:

  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倡导理性思维,重视多元联系,探求新的教学模式,加强教改力度,注重团结协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高考要求:

  1、高考对数学的考查以知识为载体,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重点考查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高考数学实体的设计是以考查数学思想为主线,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

  3、高考试题注重区分度,同一试题,大多没有繁杂的运算,且解法较多,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解法。

  4、注重应用题和实际应用问题的考查,加强阅读理解能力考查。

  5、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考查。

  6、注重对计算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分式、根式、指数对数式以及带字母式子的运算。

  三、教学措施:

  1、以能力为中心,以基础为依托,调整学生的学**惯,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精讲多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坚持每一个教学内容集体研究,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的力量,精心备好每一节课,努力提高上课效率。调整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基本模式为:牛刀小试→典例分析→归纳小结→限时操练→课后检查。

  (1)牛刀小试:一般5道题,主要复*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过关,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完。

  (2)典例分析:一般4道例题,4个变式。例1为基础题,要直接运用课前练*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由学生上台演练。例2思路要广,让有生能想到多种方法,让中等生能想到1—2种方法,让中下生让能想到1种方法。例3题目要新颖,能转化为前面的典型类型求解。例4为综合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例题后面加上变式训练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

  (3)作业:本节课的基础问题,典型问题及天天限时玩。

  (4)课后检查:重点检查改错本及天天限时玩的作业。

  3、脚踏实地做好落实工作。当日内容,当日消化,加强每天、每月过关练*的检查与落实。坚持每周一周练,每章一章考。通过周练重点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章考试一章的查漏补缺,章考后对一章的不足之处进行重点讲评。

  4、周练与章考,切实把握试题的选取,切实把握高考的脉搏,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注重能力的考查,注意思维的层次性(即解法的多样性),适时推出一些新题,加强应用题考察的力度。每一次考试试题坚持集体研究,努力提高考试的效率。

  5、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培养尖子学生。

  6、加强数学教学辅导的.力度,坚持有针对性地集体辅导。7、合理安排复*中讲、练、评、辅的时间。

  (1)、精心设计教学,做到精讲精练,不加重学生的负担,避免“题海战”。

  (2)、协调好讲、练、评、辅之间的关系,追求数学复*的最佳效果。

  (3)、注重实效,努力提高复*教学的效率和效益。

  四、教学进度:

  三月中旬完成第一轮复*,三月下旬及四月份进行第二轮专题复*,五月进行考前冲刺。

  总之,高考前的四个月是拼博的四个月,奋斗的四个月,出成绩的四个月,要严格的把握高考脉搏,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个学生在这四个月都有质的飞跃,在20xx年六月份的高考中创造新的辉煌!

  一、指导思想

  以“减时增效,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精神”为指导,以校本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教学规范制度建设为保障,开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探讨;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加强督查和反馈;深化教学研究,重视常态教学,提高教学的时效性。“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工作要点

  1、制定教研计划、确立教研制度。

  (1)认真排查教学基本要求,和考纲要求;制定本学科的教学计划;确定教研活动的时间和地点。理论学*的内容。教研组长做好组织和考勤工作。教研活动的地点:内容听评课、理论学*、教学研讨、多媒体技术学*,无故不参加活动的视为缺勤。

  (2)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考试方向,学*考试说明。学期结束每人必需交一篇教学反思或论文。争取有论文公开发表。

  (3)每周都有固定的活动时间,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每周都要讨论和交流上周的教学体验,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完善。对下周工作做好部署。活动时做好活动记录。

  (4)组内所有老师每学期要上一节课堂行动研究课。

  (5)组内所有教师周听课不少于1节,保证前者的基础上每周至少听一节组内老教师的课。做好课堂观察记录。

  (6)组内所有教师需制订好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

  (7)高一高二高三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大赛,青年教师数学解题能力大赛。

  2、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组内的老师要刻苦钻研、认真研究*三年高考试题,并在备课时结合新课程教学要求和实际情况,教师们要改变备课的方式,提高备课的质量,例题的选择,*题的配备与要求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的。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后写教后记,把教学感受写下来。组内的老师要团结协作,共同讨论教学大纲,疏通教材,指出重难点,列举一些典型例题,精选练*题等,请专家老师做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认真做好记录,使一些认识分歧比较大的地方,通过认真讨论达成共识,力求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降低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每节课中的渗透,寻找和探索每节课的探究和发现的情境,从而达到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

  3、深化课堂教学研究,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高一年级衔接教学,打好基础,培养良好学**惯。

  本学期从常规教学,以“低起点,精讲解,多练*,勤反馈”为教学的指导方针,注重作业精选、面批和更正,注重保护学生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惯的养成。注重*时教学资料的积累和提炼。*时备课注重老师间的沟通,保持进度相同,重点和难点一样,随时交流学生的学*和掌握的情况,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增加趣味性,注重变式训练,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美,力争做一个有风度的教师和学生喜爱的教师,青年教师要多向老教师学*。由于学生学*数学的*惯不好,作为起始年级要从规范化做起,从细小的一个集合的表示法做起,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惯,和较高的学*数学的热情。保持适量作业,因为学生的*惯也要在做的过程中培养的,要提高数学成绩没有必要的训练是不行的,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熟练程度都建立在做的基础上,学生学*数学是在不断纠错的基础上渐进的过程。

  高二数学组本学期着重研究新教材,了解新的信息,更新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加强教改力度,探求适合我校数学教学的新授课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升入高三做好准备。

  (1)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数学学*兴趣,全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开展校本研究性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组织每周一次数学基础检测,检查学生复*情况,并根据学生反馈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时分析学生的数学学*情况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对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补缺补差。

  (3)研究*三年高考试题特点、把握高考动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让学生与高考全接触。

  高三数学备课组结合学校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考试说明定位高考走向。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完整的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提升各类考生数学成绩。

  三、工作重点

  1、构建多元化教学策略与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高三第一轮复*模式。

  2、努力探索高三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开展反思性教学活动。

  3、加强案例教学,力争每一节都成为集体智慧结晶。

  4、积极推进教育技术运用,探索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

  5、组内听课评课活动。

  6、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性学*。

  四、工作措施

  1、在教师方面

  (1)积极开展以校为本的研究制度

  ①每周至少一次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集体的智慧。加强对教材、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题及课改省区高考试题的研究。

  ②认真钻研新教材,进行教材分析和教学新理念探讨,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各种情况,开展组内“说课、上课、评课、研题”。

  (2)教学基本功和艺术

  ①从教学常规入手,精益求精,努力提高教学基本功,采用帮助的互助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②努力提高高三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效益,如何处理新教材、新课标的变化,了解难度要求等有什么不同,从而指导我们设计课堂教学(难度、类型、思想方法渗透、课堂模式等)。

  (3)抓科研,走教学探究模式的研究和反思性教学。

  (4)加强案例教学,仔细研究*题课、复*课的教学,本学期要进行高三复*公开课。

  2、在学生方面

  (1)狠抓学生学**惯的培养

  ①“认真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课余适量练*”,任课老师在本学期要反复*强调这四点。要做到落实到位不放松。

  ②课堂做笔记要记录课外题集,并鼓励学生巩固发扬这一良好的*惯。

  ③“量变到质变”:训练量的积累以求实现质的飞跃。填空小题训练,分层作业要常抓不懈。

  (2)认真做好提优补差工作

  ①分层作业更完善的开展和布置。根据班级学生成绩差距大的特点,分层要求布置不同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努力在课外资料中分层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

  ②利用抽考、学考的契机,大力开展边缘生辅导。多关心边缘生,给他们树信心、定目标、找不足、提方法,让他们趁势而上,不断进步。

  3、信息的搜集与整合

  加强信息的搜集与整合,使高考复*少走弯路。如高考研讨会、市的教研活动。

  4、认真重视抓好教科研

  全体教师应树立科研兴教思想、自觉参与教科研实践。积极听有经验的'教师(包括外学科)的课,汲取每位老师的教学经验,改进课堂教学上的薄弱环节,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理念和方法。每位教师认真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或教训,结合数学教育理论知识与自己的观念,撰写写论文,并与本组教师共享。参与课题研究,各位老师先积累教学中的问题,查阅、搜集资料信息,思考、交流课题的题目之后,对课题进行论证,各备课组确立子课题,各位教师再分别研究。这项工作要保证落实,对组内的教研工作将是一个全面的提升。

  5、规范和优化教学管理


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扩展5)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9篇

  一、求导数的方法

  (1)基本求导公式

  (2)导数的四则运算

  (3)复合函数的导数

  设在点x处可导,y=在点处可导,则复合函数在点x处可导,且即

  二、关于极限

  1、数列的极限:

  粗略地说,就是当数列的项n无限增大时,数列的项无限趋向于A,这就是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记作:=A。如:

  2、函数的极限:

  当自变量x无限趋*于常数时,如果函数无限趋*于一个常数,就说当x趋*于时,函数的极限是,记作

  三、导数的概念

  1、在处的导数。

  2、在的导数。

  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即k=,相应的切线方程是

  注:函数的导函数在时的函数值,就是在处的`导数。

  例、若=2,则=()A—1B—2C1D

  四、导数的综合运用

  (一)曲线的切线

  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就是曲线y=(x)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由此,可以利用导数求曲线的切线方程。具体求法分两步:

  (1)求出函数y=f(x)在点处的导数,即曲线y=f(x)。

  (2)在已知切点坐标和切线斜率的条件下,求得切线方程为x。

  双曲线方程

  1. 双曲线的第一定义:

  ⑴①双曲线标准方程:. 一般方程:.

  ⑵①i. 焦点在x轴上:

  顶点: 焦点: 准线方程 渐*线方程:或

  ii. 焦点在轴上:顶点:. 焦点:. 准线方程:. 渐*线方程:或,参数方程:或 .

  ②轴为对称轴,实轴长为2a, 虚轴长为2b,焦距2c. ③离心率. ④准线距(两准线的距离);通径. ⑤参数关系. ⑥焦点半径公式:对于双曲线方程(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或分别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

  “长加短减”原则:

  构成满足(与椭圆焦半径不同,椭圆焦半径要带符号计算,而双曲线不带符号)

  ⑶等轴双曲线:双曲线称为等轴双曲线,其渐*线方程为,离心率.

  ⑷共轭双曲线:以已知双曲线的虚轴为实轴,实轴为虚轴的双曲线,叫做已知双曲线的共轭双曲线.与互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具有共同的渐*线:.

  ⑸共渐*线的双曲线系方程:的渐*线方程为如果双曲线的渐*线为时,它的双曲线方程可设为.

  例如:若双曲线一条渐*线为且过,求双曲线的方程?

  解:令双曲线的方程为:,代入得.

  ⑹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

  区域①:无切线,2条与渐*线*行的直线,合计2条;

  区域②:即定点在双曲线上,1条切线,2条与渐*线*行的直线,合计3条;

  区域③:2条切线,2条与渐*线*行的直线,合计4条;

  区域④:即定点在渐*线上且非原点,1条切线,1条与渐*线*行的直线,合计2条;

  区域⑤:即过原点,无切线,无与渐*线*行的直线.

  小结:过定点作直线与双曲线有且仅有一个交点,可以作出的直线数目可能有0、2、3、4条.

  (2)若直线与双曲线一支有交点,交点为二个时,求确定直线的斜率可用代入法与渐*线求交和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同号.

  ⑺若P在双曲线,则常用结论1:P到焦点的距离为m = n,则P到两准线的距离比为m︰n.

  简证:常用结论2:从双曲线一个焦点到另一条渐*线的距离等于b.

  一.算法,概率和统计

  1.算法初步(约12课时)

  (1)算法的含义、程序框图

  ①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②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三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等问题),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

  (2)基本算法语句

  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通过阅读*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3.概率(约8课时)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进一步了解概率的意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2)通过实例,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3)通过实例,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

  (4)了解随机数的意义,能运用模拟方法(包括计算器产生随机数来进行模拟)估计概率,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参见例3)。

  (5)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人类认识随机现象的过程。

  2.统计(约16课时)

  (1)随机抽样


高中数学说课稿9篇(扩展6)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至少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能用公式来求点到直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事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学*方法: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学*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约5分钟)

  问题:假定在直角坐标系上,已知一个定点P(x0,y0)和一条定直线l:AxByC=0,那么如何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1:先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则|PQ|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d;然后用点斜式写出垂线方程,并与原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就是点Q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

  接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列5道题(尝试性题组),请5位学生上黑板练*(第(4)题请一位运算能力强的同学,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练*,每做完一题立即讲评):

  (1)求P(1,2)到直线l:x=3的距离d;(答案:d=2)

  (2)求P(x0,y0)到直线l:ByC=0(B≠0)的距离d;(答案:)

  (3)求P(x0,y0)到直线l:AxC=0(A≠0)的距离d;(答案:)

  (4)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答案:d=1)

  (5)求P(x0,y0)到直线l:AxByC=0(AB≠0)的距离d。

  第(1)容易、(2)和(3)题虽然含有字母参数,但由于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第(4)题虽然运算量较大,但按照刚才学生1回答的方法与步骤,也能顺利解出正确答案;第(5)题虽然思路清晰,但由于字母参数过多、运算量太大行不通。学生们陷入了困境。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约8分钟)

  教师:根据以上5位学生的运算结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2:当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水*或竖直)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求得,而当直线是倾斜位置时则较难;含有多个字母时虽然想起来思路很自然,但具体操作起来因计算量很大而无法得出结果。

  教师:那么,练*(5)有没有运算量小一点的推导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刚才的第(2)、(3)的启示,借助水*、竖直情形和*面几何知识来解决倾斜即一般情况呢?请同学们思考。

  学生3:能!如图1,过点P作x、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l于S、R,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PQ|=(|PR|·|PS|)/|RS|

  教师:|PR|怎么求?|PS|又怎么求?

  学生3:设R(x1,y0),则由Ax1By0C=0,

  得x1=—(By0C)/A,

  ∴|PR|=|x0—x1|=|Ax0By0C|/|A|;

  同理:|PS|=|Ax0By0C|/|B|。

  教师:|RS|怎么求?

  学生3:|RS|==(/|AB|)·|Ax0By0C|。

  教师:|PQ|结果是什么?

  学生3:|PQ|=。

  教师:公式的这种推导方法是否需要作补充说明?

  学生4:当A=0或B=0时,ΔPRS不存在,故应说明公式当A=0或B=0时是否适用?

  由(2)、(3)检验可知公式依然成立,即公式对任意直线都适用。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约10分钟)

  教师: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不少。前面我们学了函数、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等数学知识,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推导这个公式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讨论交流,由组长负责记录。10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找到的最好的一种推导方法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成果"交流。

  学生们积极探讨;教师来回巡视,回答各研究小组的询问......

  4、学生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小结(约16分钟)

  经过约十分钟的研讨,各小组都找到了新的推导方法。于是教师请4名代表依次上讲台(让准备成熟的先讲),借助实物投影介绍本组的"成果"。由于时间关系,每组只要求讲一种方法,用时不超过4分钟,且各组的方法不能重复。

  学生5:我们用的是"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请看投影屏幕:

  设Q的坐标为(x1,y1),则直线PQ的斜率k1=,又直线l的斜率k=—,于是由PQ⊥l得,k1k=—1即B(x1—x0)—A(y1—y0)=0①

  又因为Ax1By1C=0,即Ax1By1=—C

  两边同减Ax0By0得A(x1—x0)B(y1—y0)=—(Ax0By0C)②

  于是①2②2得,(A2B2)[(x1—x0)2(y1—y0)2]=(Ax0By0C)2,

  即(A2B2)d2=(Ax0By0C)2

  所以d=。

  教师:"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真是奥妙无穷,这是解析几何减少运算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妙不可言。

  学生6: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方法——向量法,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2,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则Ax1By1C=0,=(x1—x0,y1—y0)

  ∵PQ⊥直线l,

  ∴*行于直线l的法向量=(A,B)

  另设与的夹角为θ,则·=cosθ

  即|A(x1—x0)B(y1—y0)|=|||cosθ|

  即|Ax0By0C|=·d

  ∴d=。

  教师:向量是数量与图形的有机结合,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两者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三小组的推导方法证明了这一点,也再次说明了向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工具性,用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题确实行之有效。

  学生7::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向量的另一种方法,妙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3,设垂足是点H(m,n),

  直线l的法向量共线,

  这是相当简单的方法了。

  教师:巧妙利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来求距离,简直是"巧夺天工",与其他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有绝对优势,我们必须重视对向量工具性的研究和应用。

  学生8:刚才三个小组的证明方法确实精彩,我们也发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把它称为"柯西不等式法",请看投影屏幕:

  我们知道,P点到直线l的距离,实质上是点P与直线l上任意一点T的距离的最小值,于是我们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一点(如图2),则Ax1By1C=0,

  而d=|PT|min,于是|PT|=

  =×,

  利用柯西不等式,便有|PT|≥=,

  所以d=,此时,即PT垂直于直线l。

  教师:这一证法果然十分巧妙,包含的数学思想十分丰富。由点到直线的距想到最小值,又由最小值想到不等式,在一步步"转化"中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同时也体现了不等式的工具作用。

  5、公式应用(学生练*,约3分钟)

  (1)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

  (直接代公式得答案:d=1,检验尝试性题组第(4)的答案)

  (2)求P(—1,1)到直线l:的距离d。

  (先化直线方程为一般式再代公式得答案:)

  6、教师小结并布置作业(约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公式的推导中学到了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到了数学的奥妙,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其实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

  设计说明:

  数学公式的教学应包含两个部分: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前者往往被"轻描淡写",而后者却搞得"轰轰烈烈",这显然与"重结论,但更重过程"的现代教育理念相违背。其实数学公式的推导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谁忽视了这个"产生过程",谁就忽视了数学的"精髓",谁就忽视了学生探究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这节课把研究性学*引入公式的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克服困难的经历,以及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其实所有公式的教学、定理的教学都应向这个方向努力。

  数学教学,从根本上讲就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有效途径有二:其一,使学生善于总结,使零乱的知识系统化、综合化;其二,使学生善于联想,培养发散性思维。本节课使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正是锻练、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通过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并不困难,但这个公式的推导方法不下十种,且各种推导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由于课堂上时间紧,许多同学的有创造性的推导方法不能进行展示、交流,故课外请同学们撰写一篇题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多种推导方法》的数学小论文作为本节课的作业。考虑到同学的个体差异,故允许三到四人合作完成。同时通过学生小论文的完成情况对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价。

  本课设计有一定的弹性,实际教学中,学生想到的推导方法不一定是上述几种,我将针对每一种方法的特点进行适当的点评。进行交流的学生不一定是四人,若时间不够,公式应用留到下节课,本节课只完成公式推导。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直线的点斜式方程》,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必修2(A版),是第三章直线与方程中的第2节的第一课时3.2.1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内容。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特点等四个方面具体说明。

  一、教学背景的分析

  1.教材分析

  直线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图象及高中学*了直线的斜率后进行研究的。直线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解析几何学的开始,对后续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是地位显要,作用非同寻常,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可以说是直线的方程的形式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形式,在此花多大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为过。直线作为常见的最简单的曲线,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时在这一节中利用坐标法来研究曲线的数形结合、几何直观等数学思想将贯穿于我们整个高中数学教学。

  2.学情分析

  我校的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和学**惯都有待加强。又由于刚开始学*解析几何,第一次用坐标法来求曲线的方程,在学*过程中,会出现“数”与“形”相互转化的困难。另外我校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更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了解直线的方程的概念和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推导过程及方法;

  (2)明确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初步学会准确地使用直线的点斜式、斜截式方程 ;

  (3)从实例入手,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4)提倡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体会直线的斜截式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并初步了解数形结合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直线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特点及其初步应用。

  (2)难点:直线的方程的概念,点斜式方程的推导及点斜式、斜截式方程的应用。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根据学情,为了能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实例引导的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帮助学生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的语言描述直线的几何要素及其关系,进而将直线的问题转化为直线方程的问题,通过对直线的方程的研究,最终解决有关直线的一些简单的问题。另外可以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2.学法分析:学生从问题中尝试、总结、质疑、运用,体会学*数学的乐趣;通过推导直线的点斜式方程的学*,要了解用坐标法求方程的思想;通过一个点和方向可以确定一条直线,进而可求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要能体会“形”与“数”的转化思想。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实施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六个问题组成,共分为四个环节,学*或涉及四个概念:

  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面上的点可以用坐标表示,直线的倾斜程度可以用斜率表示,那么*面上的直线如何表示呢?这就是本节要学*的内容。

  (一)温故知新,澄清概念----直线的方程

  问题一:画出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y=2x+1是一个方程吗?若是,那么方程的解与图象上的点的坐标有何关系?

  [学生活动] 通过动手画图,思考并尝试用语言进行初步的表述。

  [教师活动] 对于不同学生的表述进行分析、归纳,用规范的语言对方程和直线的方程进行描述。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知的旧知识出发澄清直线的方程的概念,试图做到“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去学数学”,从而突破难点。通过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认识到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上,另一方面认识到直线上的点的坐标满足方程;从而使同学意识到直线可以由直线上任意一点P(x,y)的坐标x和y之间的等量关系来表示。

  问题二:若直线经过点A(-1, 3),斜率为-2,点P在直线l上。

  (1) 若点P在直线l上从A点开始运动,横坐标增加1时,点P的坐标是 ;

  (2)画出直线l,你能求出直线l的方程吗?

  (3)若点P在直线l上运动,设P点的坐标为(x,y),你会有什么方法找到x,y满足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5分钟,必要的话可进行分组讨论、合作交流。

  [教师活动]巡视。肯定学生的各种方法及大胆尝试的行为;并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得到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除点 A外),点P与定点A(-1, 3)所确定的直线的斜率恒等于-2,体会“动中有静”的思维策略。

  [设计意图]复*斜率公式;待定系数法;初步体会坐标法。同时引导学生注意为什么要把分式化简?(若不化简,就少一点),感受数学简洁的美感和严谨性。还要指出这样的事实:当点P在直线l上运动时,P的坐标(x,y)满足方程2x+y-1=0.反过来,以方程2x+y-1=0的解为坐标的点在直线l上。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直线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点斜式

  问题三: ① 若直线l经过点P0(x0,y0),且斜率为k,求直线l的方程。

  ②直线的点斜式方程能否表示经过P0(x0,y0)的所有直线?

  [学生活动] ①学生叙述,老师板书,强调斜率公式与点斜式的区别。 ②指导学生用笔转一转不难发现,当直线l的倾斜角α=90°时,斜率k不存在,当然不存在点斜式方程;讨论k=0的情况;观察并总结点斜式方程的特征。

  [设计意图] 由特殊到一般的学*思路,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使学生获得直线点斜式方程;由②知:当直线斜率k不存在时,不能用点斜式方程表示直线,培养思维的严谨性,这时直线l与y轴*行,它上面的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0,直线l的方程是:x=x0;通过学生的观察讨论总结,明确点斜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下面的例题和基础练*,突破重难点。

  问题四:分别求经过点且满足下列条件的直线的方程

  (1) 斜率;(2)倾斜角; (3)与轴*行 ;(4)与轴垂直。

  [练*]P95.1、2。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或叙述,老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的例题和*题,因为这些题都是专家精心编排的,充分体现必要性及合理性;做到及时反馈,便于反思本环节的教学,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突破重点内容后,进入第三环节。

  (三)拓展知识,再获新知----斜截式

  问题五:(1)一条直线与y轴交于点(0,3),直线的斜率为2,求这条直线的方程。

  (2)若直线l斜率为k,且与y轴的交点是 P(0,b),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后口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 由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引出截距的概念及斜截式方程,强调截距不是距离。类比点斜式明确斜截式方程的形式特点和适用范围及几何意义,并讨论其与一次函数的关系。通过下面的基础练*,突破重点。

  [练*]P95.3。

  [设计意图]充分用好教材*题,及时反馈本环节的教学情况,指导下个环节的安排。

  (四)小结引申,思维延续----两点式

  课堂小结 1、有哪些收获?(点斜式方程:;斜截式方程:;求直线方程的方法: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

  2、哪些地方还没有学好?

  问题六:(1)直线l过(1,0)点,且与直线*行,求直线l的方程。

  (2)直线l过点(2,-1)和点(3,-3),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自主完成,可以相互讨论,探讨解题思路。

  [教师活动]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进展过程,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口述解题思路,也可以投影学生的证明过程,纠正出现的错误,规范书写的格式;没时间就布置分层作业。

  [设计意图](1)小题与上一节的*行综合,学生应该有思路求出方程;(2)小题解决方法较多,预设有利用公式法、等斜率法、待定系数法,让好一点的学生有一些发散思维的机会,以及课后学*的空间,使探究气氛有一点高潮。另外也为下节课研究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分层作业 必做题:P100.A组:1.(1)(2)(3)、5.

  选做题:P100.A组:1.(4)(5)(6).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符合自身实践的感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饱满的学*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教学特点分析

  (一)实例引导。在字母运算、公式推导之前,总是用实例作为铺垫,使学生有学*知识的可能和兴趣,关注学困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启发式教学。教学中总是以提问的方式叙述所学内容,如:1.直角坐标系内的所有直线都有点斜式方程吗?2.截距是距离吗?它可以是负数吗?3.你会求直线在轴上的截距吗?4.观察方程 ,它的形式具有什么特点?它与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有什么关系?等等。启发学生的思维,作好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活动。

  (三)注重自主探究。设计问题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上,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环境突破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六的第(2)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创造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08数学本科(2)班的xx,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下面我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是选自高中新课标A版教材必修1第一章第一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集合的一些相关概念,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集合是一个基础性概念,是数学以至所有科学的基础,应用广泛. 集合是高考的对象,在高考中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节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集合的含义,集合的元素的特征,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了解常用的数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应用自然语言与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与学生一道归纳出集合的含义. 掌握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得学生感受数学的简洁美与和谐统一美. 培养学生正确的、高尚的、唯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同学们学*数学的兴趣.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根据上述对教材的分析,确定的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集合的含义,集合的表示方法.

  难点: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我认为教学难点是集合的表示方法. 关键:学好本节课的关键是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四、教学方法 1.学情分析

  (1)生理特点:高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年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走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之迅速发展.

  (2)心理特点:高中学生虽有好奇,好表现的因素,更有知道原理、明白方法的理性愿望,希望*等交流研讨,厌烦空洞的说教.

  (3)认知障碍:有的学生遗忘了学过的知识,有的学生想象能力与归纳能力较差. 2.教法学法

  根据上面的分析,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障碍,按照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采用学生广泛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启发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用描述性语言,不要具体化!)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作如下安排:

  1.引入课题

  先引导学生回顾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再提出问题:集合的含义是什么呢? 2.新课讲解

  (1)分析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的解集,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都是由一些确定的、互不相同的对象组成的整体.

  (2)根据上面的分析与讨论,以及归纳出的共同特征,讲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一些常见的数集.

  (3)为了化解教学难点,我将结合具体的例子,讲解列举法与描述法.

  (4)为了加强学生对集合的含义的理解,我将与学生一起归纳出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5)为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讲解三个不同题型、不同难度的例题. 3.课堂练*

  为了使得学生掌握等差数列的定义与通项公式,提高解题技能,我将在课堂上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练*题.

  4.归纳小结

  完成以上的教学内容后,我将组织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一个总结,强调重点. 5.布置作业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我将布置3道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作业题. 六、板书设计

  结合中学黑板的特点,我将如下板书本节教学内容: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实例 1. 2. 3. 集合的含义 常见数集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方法 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例1 例2 例3 练* 作业 各位老师,以上只是我的一种预设方案,但课堂千变万化,我将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随机发挥.本说课一定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数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第1小节《集合间的基本关系》说课稿.

  一 、教学内容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理论是*代数学的基石,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通过学*、使用集合语言,有利于学生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内容,高中课程只将集合作为一种语言来学

  *,学生将学会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本章集合的初步知识是学生学*、掌握和使用数学语言的基础,是高中数学学*的出发点。本小节内容是在学*了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的表示方法、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学*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下一节学*集合之间的运算的基础,因此本小节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本节课的教学重视过程的教学,因此我选择了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层层深入,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帮助学生的逐步提升数学思维。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进入高中学*的第3节数学课,也是学生正式学*集合语言的第3节课。由于一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新的,所以学生的学*兴趣相对来说比较浓厚,有利于学*活动的展开。而集合对于学生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在初中就已经使用数轴求简单不等式(组)的解,用图示法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陌生的是使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而从具体的实例中抽象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的本质,对于学生是一个挑战。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如下: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和相等的含义; (2)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复*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对照实数的相等与不相等的关系联系元素与集合之间的从属关系,探究集合之间的包含和相等关系;

  (2)初步经历使用最基本的集合语言表示有关的数学对象的过程,体会集合语言,发展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集合的包含、相等关系的含义,感受集合语言在描述客观现实和数学问题中的意义;

  (2)探索利用直观图示(Venn图)理解抽象概念,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1)帮助学生由具体到抽象地认识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子集; (2)如何确定集合之间的关系; 难点: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新课的引入——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兴趣

  我们的教学方式,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方式。那我们来思考一下,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我想,当学生感兴趣时;当学生智力遭遇到挑战时;当学生能自主地参与探索和创新时;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当学生得到鼓励与信任时,他们学得最好。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就感,保持积极的兴奋状态。而集合的语言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虽然比较容易理解,但是由于概念多,符号多,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如何让学生长时间兴趣盎然地投入到集合关系的学*中呢?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层层设问,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挑战,以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引入的环节,我设计了下面的问题情境1:元素与集合有“属于”、“不属于”的关系;数与数之间有“相等”、“不相等”的关系;那么集合与集合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问题的抛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这儿,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迫切寻求答案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提出这一节课我们来共同探讨集合之间的基本关系。(板书课题)

  2.概念的形成——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 问题情境1的探究:

  具体实例1: (1)A={1,2,3}; B={1,2,3,4,5}; (2)A={菱形}, B={*行四边形} (3)A={x| x>2}, B={x| x>1};

  此环节设置了三个具体实例,包含了有限集、无限集、数集(包括不等式)、图形的集合。第一个例子为有限集数集,最为简单直观,对学生初步认识子集,理解子集的概念很有帮助;第二个例子是图形集合且是无限集,需要通过探究图形的性质之间的关系找出集合间的关系;第三个例子是无限数集,基于学生初中阶段已经学*了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启发学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来研究集合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Venn图。对第一个例子,借助多媒体演示动画,帮助学生体会“任意”性。使学生在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的基础上建构子集的概念,并且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让学生说,借此来学*运用集合语言进行交流,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我都给予积极的评价。

  3、概念的剖析

  (1)A中的元素x与集合B的关系决定了集合A与集合B之间的关系,

  (2)符号的表示,Venn图的引入及其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方法。

  这里引入了许多新的符号,对初学者来说容易混淆,是一个易错点,因此我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填空小练*:

  0 {0}, {正方形} {矩形},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梯形} {*行四边形},{x|-1

  并引导学生类比数与数之间的“≤”“≥”符号来记忆“?”“?”符号。

  4、概念的深化——集合的相等与真子集

  问题情境2: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那么对于任意的x?A,有x?B;那么对于集合B中的任何一个元素,它与集合A之间又可能是什么关系呢?

  一、地位作用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的内容之一,等比数列是在学*了等差数列后新的一种特殊数列,在生活中如储蓄、分期付款等应用较为广泛,在整个高中数学内容中数列与已学过的函数及后面的数列极限有密切联系,它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良好题材,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猜想及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此,设计本节的数学思路上:

  利用类比的思想,联系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的学*方法,采取自学、引导、归纳、猜想、类比总结的教学思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3)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发现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类比思想、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等比数列概念的理解与掌握 关键:是让学生理解“等比”的特点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及应用

  四、教学难点

  “等比”的理解及利用通项公式解决一些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预*自学环节。(8分钟)

  首先让学生重新阅读课本105页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并出示预*提纲,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122至P123例1上面。

  回答下列问题

  1)课本中前3个实例有什么特点?能否举出其它例子,并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

  2)观察以下几个数列,回答下面问题:

  1, , , ,……

  -1,-2,-4,-8……

  1,2,-4,8……

  -1,-1,-1,-1,……

  1,0,1,0……

  ①有哪几个是等比数列?若是公比是什么?

  ②公比q为什么不能等于零?首项能为零吗?

  ③公比q=1时是什么数列?

  ④q>0时数列递增吗?q<0时递减吗?

  3)怎样推导等比数列通项公式?课本中采取了什么方法?还可以怎样推导?

  4)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与函数关系怎样?

  (二)归纳主导与总结环节(15分钟)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回答为主体,教师引导总结为主线解决本节两个重点内容。

  通过回答问题(1)(2)给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并强调以下几点:①定义关键字“第二项起”“常数”;

  ②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定义: =q(n≥2);③q=1时为非零常数数列,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引申:若数列公比为字母,分q=1和q≠1两种情况;引入分类讨论的思想。

  ④q>0时等比数列单调性不定,q<0为摆动数列,类比等差数列d>0为递增数列,d<0为递减数列。

  通过回答问题(3)回忆等差数列的推导方法,比较两个数列定义的不同,引导推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法一:归纳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并从次数中发现规律,培养观察力。

  法二:迭乘法,联系等差数列“迭加法”,培养学生类比能力及新旧知识转化能力。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是必修章第节的内容,我将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是在学*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并为后面学* 做准备,在整个

  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水*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使学生构建领悟 数学思想,培养 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善于

  观察勇于思考的学**惯和严谨 的科学态度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重点是 ,由于学生对 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我采用引导发现法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过程

  四、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教学评价

  学生学*的学*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评价,教师应

  当高度重视学生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信心、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数学能力的发现,以及学*的兴趣和成就感。

  1、教学目标:

  一、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二、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能够判断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三、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四、让学生在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函数思想,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难点: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概念的建构过程。

  授课过程:

  一、引入

  在我们的现实世界中的许多运动变化都有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现象,这种变化规律称为周期性。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刻画这种变化?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要来学*刻画这种规律的数学模型之一――三角函数。

  二、创设情境

  三角函数是与角有关的函数,在学*任意角概念时,我们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研究角,可以给学*带来许多方便,比如我们可以根据角终边的位置把它们进行归类,现在大家考虑:若在直角坐标系中来研究锐角,则锐角三角函数又可怎样定义呢?

  学生情况估计:学生可能会提出两种定义的方式,一种定义为边之比,另一种定义在比值中引入了终边上的一点P的坐标。

  问题:

  1、锐角三角函数能否表示成第二种比值方式?

  2、点P能否取在终边上的其它位置?为什么?

  3、点P在哪个位置,比值会更简洁?(引出单位圆的定义)。指出sina=mP的函数依旧表示一个比值,不过其分母为1而已。

  练*:计算的各三角函数值。

  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

  角的概念已经推广道了任意角,那么三角函数的定义在任意角的范围里改怎么定义呢?

  尝试: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尝试着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吗?

  评价学生给出的定义。给出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四、解析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三角函数首先是函数。你能从函数观点解析三角函数吗?(定义域)

  对于确定的角a,上面三个函数值都是唯一确定的,所以,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我们将它们统称为三角函数。由于角的集合和实数集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三角函数可以看成是自变量为实数的函数。

  五、三角函数的应用。

  1、已知角,求a的三角函数值。

  2、已知角a终边上的一点P(-3,-4),求各三角函数值。

  以上两道书上的例题,让学生自*看书,学生看书的同时,老师提出问题:

  1、已知角如何求三角函数值?

  2、利用角a的终边上任意一点的坐标也可以定义三角函数,你能给出这种定义吗?(这种定义与课本中给出的定义各有什么特点?)

  3、变式:已知角a终边上点P(-3b,-4b),(b0),求角a的各三角函数值。

  4、探究:三角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六、小结及作业

  教案设计说明:

  新教材的教学理念之一是让学生去体验新知识的发生过程,这节《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教案,主要围绕这一点来设计。

  首先,角的概念推广了,那么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也该推广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发生是可能的,自然的。

  其次,到底应该怎样去合理定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呢?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让学生去辨证这个想法是否是科学的?因为一个概念是严谨的,科学的,不能随心所欲地编造,必须去论证它的合理性,至少这种概念不能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有所冲突。在这个立-破的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可能是如何形成,在形成的过程中可以从哪些角度加以科学的辩思。这样也有助于学生对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理解。

  再次,让学生充分体会在任意角三角函数定义的推广中,是如何将直角三角形这个"形"的问题,转换到直角坐标系下点的坐标这个"数"的过程的。培养数形结合的思想。

  开始:各位专家领导, 好!

  今天我将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是高中数学新教材第 册( )第 章第 节。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

  ,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 部分,因此,在 中,占据 的地位。

  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中力图向学生:

  二、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2 能力训练目标:

  3 创新素质目标:

  4 个性品质目标:

  三、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教法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

  “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即:

  五、 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理论:

  2、实践:

  3、能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佘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结束:说课是教师面对同行和其它听众口头讲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根据的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专家领导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注意时间掌握

  六、注意灵活导入新知识点。

  电脑课件

  使用投影

  根据时间进行增删

  说课:古典概型

  麻城理工学校谢卫华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

  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在

  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排列组合的情况下教学的。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有利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根据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制订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利用古典概型求解随机事件的概率;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即尚未学*排列组合,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制定了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是古典概型,分清在一个古典概型中某随机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二)根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格、情感、价值观的具体要求制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2)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概率教学的核心问题是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意义,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以科学的态度评价身边的一些随机现象。适当地增加学生合作学*交流的机会,尽量地让学生自己举出生活和学*中与古典概型有关的实例。使得学生在体会概率意义的同时,感受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初步形成实事求是地科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三)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通过模拟试验让学生理解古典概型的特征,观

  察类比各个试验,归纳总结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掌握列举法,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数学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

  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由科代表汇总。

  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题: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2.根据以前的学*,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

  二、思考交流形成概念:学生观察对比得出两个模拟试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给出基本事件的概念,并对相关特点加以说明,加深新概念的理解。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

  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给出例题1,让学生自行解决,从而进一步理解基本事件,然后让学生先观察对比,找出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共同特点,再概括总结得到的结论,(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我们将具有这两个特点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率概型,简称

  古典概型。

  三、观察分析推导公式:教师提出问题:在古典概型下,基本事件出现的概率是多少?随机事件出现的概率如何计算?引导学生类比分析两个模拟试验和例1的概率,先通过用概率加法公式求出随机事件的概率,再对比概率

  结果,发现其中的联系。实验一中,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与反面朝上的概率相等,即

  1“出现正面朝上”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试验二中,出现各个点的概率相等,即

  P(“出现正面朝上”)==

  2基本事件的总数3“出现偶数点”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根据上述两则模拟试验,可以概括总结出,古典

  P(“出现偶数点”)==

  6基本事件的总数

  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

  的理解,教师提问:在使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应该注意,(1)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

  (2)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四、例题分析推广应用:通过例题2及3,巩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明确决概率的计算问题的关键是:先要判断该概率模型是不是古典概型,再要找出随机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适时利用列表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等思想方法,既能形象直观地列出基本事件的总数,又能做到列举的不重不漏。

  五、总结概括加深理解:学生小结归纳,不足的地方老师补充说明。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并把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也进一步升华了这节课所要表达的本质思想,让学生的认知更上一层。

  (五)布置作业P123练*1、2题(六)板书设计

  3.2.13.2.1古典概型古典概型试验一试验二基本事件

  古典概型概率

  计算公式

  例3列表

  例1树状图古典概型

  例2

  以上是我对《古典概型概型》这节课的理解和处理方法,欢迎各位专家朋友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教案:古典概型

  麻城理工学校谢卫华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周婷婷,来自湖南科技大学。我说课的题目是《算法的概念》,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两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五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技术发展很快的社会,算法进入高中数学正是反映了时代的需要,它是当今社会必备的基础知识,算法的学*是使用计算机处理问题前的一个必要的步骤,它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解决问题。又由于算法的具体实现上可以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因此,算法的学*十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和实践能力。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算法的定义,体会算法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了解算法的含义,体会算法的思想;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解决具体问题的算法;理解正确的算法应满足的要求。

  2.能力目标:让学生感悟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再有抽象到具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认识到计算机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有力工具,进一步提高探索、认识世界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论证、逻辑思维能力。

  四、学情分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