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

首页 / 说课稿 / | 2022-10-03 00:00:00 说课稿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李长杉,来自甘肃省嘉峪关市第一中学。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时)。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内容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和课堂意外预案等几个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概括地讲,本节课内容的地位体现在它的基础性,作用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延续和深化,对已学*过的集合知识的巩固和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与后面的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线形规划、直线与圆锥曲线以及导数等内容密切相关。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会借助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因此,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整个高中数学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基础性,体现出很大的工具作用。

  2、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说明、新课程标准精神、高一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状况和学生心理认知特征,我确定了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第一层面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知识目标:熟练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第二层面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与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和作图能力。第三层面是德育目标,通过对解不等式过程中等与不等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向学生逐步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第四层面是情感目标,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确定。

  本节课是在复*了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之后,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只要学生能够理解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并利用其关系解不等式即可。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关键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三者的关系。

  二、教法学法分析:

  数学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美好情感的重要学科,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解题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会学*、乐于学*,感受数学学科的人文思想,使学生在学*中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为了更好地体现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关系和"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紧紧围绕教师组织——启发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发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我设计了①创设情景——引入新课,②交流探究——发现规律,③启发引导——形成结论,④练*小结——深化巩固,⑤思维拓展——提高能力,五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注意关注整个过程和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三、教学过程分析: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长期以来,学生对学*数学缺乏兴趣,甚至失去信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对学*的情感体验,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情感和需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学*中树立信心,感受学*的乐趣。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我以学生熟悉的画一次函数图象、求一次方程和一次不等式的解为背景知识切入,设置一个练*题组,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已有知识,为后面学*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打下基础,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然后以2004年江苏省的一道高考试题为引子,引入本节课的新授内容。对于本题,引导学生,利用上面解练*题组1的方法,画出二次函数图象来解答。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本题又给出了函数图象上许多点,相信学生画出图象应该不成问题,只要教师适当点拨,学生不难得到正确答案。以高考试题为背景引入新课,可以提高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眼球,吸引学生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实实在在感受到,高考题就在我们的课本中,就在我们*常的练*中。

  2、探究交流——发现规律。从特殊到一般是我们发现问题、寻求规律、揭示问题本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把课本例题1、2编为练*题组(一),交由学生用上面解高考题的方法——图象法去解,学生由于熟知二次函数图象,求解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注意对比两题的异同,组织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探讨第(2)题能不能先把二次项系数化正以后再构造函数画图求解。然后达成共识,如果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做等价转化,把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再解,课本19页例3、例4作为题组(二),继续让学生用上面的图象法,由学生自己求解,这时我及时提示学生注意这两题与题组(一)中两题的不同(例1、例2对应方程都有两个不等实根,例3对应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例4对应方程无实根)。两个题组的练*之后,可以寻求解二次不等式的一般规律。

  3、启发引导——形成结论。前面两个题组的四个小题,基本涵盖了一般一元二次不等式解的各种情况,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将特殊、具体题目的结论做一般化总结,与学生一起就 △>0,△<0,△=0 c="">0或ax2+bx+c<0 a="">0)的解的情况应该水到渠成。至此,学生可以感受到,解二次不等式只须①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②求解二次方程 ax2+bx+c=0 的根。③根据①后的二次不等式的符号写出解集即可,必要时也可以结合图象写解集。这样我们就得到了二次不等式的另外一种解法(可称为"三步曲"法)。

  4、训练小结——巩固深化。为了巩固和加深二次不等式的两种解法,接下来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完成课本21页练*1-4题。本环节请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之后师生共同纠正问题,规范解题过程的书写。

  5、延伸拓宽——提高能力。课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分类推进,分层教学的原则。为此,我又设计了一个提高练*题组,共有三道备选题目,以供程度较好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更好的展示自己的解题能力,取得更进一步的提高。

  四、课堂意外预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更多的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评性。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会提出让老师感到"意外"的问题,我在*时的教学中重视对"课堂意外预案"的探索和思考,备课时尽量设想课堂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情况,做到有备无患,以免在课堂中学生提出让自己出乎意料的问题,使自己陷入被动尴尬境地。结合以往经验,在本节课,我提出两个"意外预案"。

  1、学生在做课本练*1(x+2)(x-3)>0 时,可能会问到转化为不等式组{ 或{ 求解对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想法非常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这与下节简单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的解法有关,是解不等式的另一种解法——等价转化法,不在本节课之列。

  2、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解(x-1)(x+2)>1一类的不等式的时候,由于受方程(x+1)(x+2)=0 可转化为x-1=0或x+2=0求解的影响,有可能会出现将不等式转化为不等式组{ 来求解的错误做法,教师要关注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指出上面的转化不是等价转化。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一些粗浅的认识和构想,如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3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是必修章第节的内容,我将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是在学*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并为后面学* 做准备,在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水*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使学生构建领悟 数学思想,培养 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善于

  观察勇于思考的学**惯和严谨 的科学态度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重点是 ,由于学生对 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我采用引导发现法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过程

  1、由……引入:

  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证明过程。 在实际情况下进行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对于本题:……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是:……

  3、讲解例题。

  我们在讲解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题中:

  4、能力训练。

  课后练*……

  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

  知识性内容的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

  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四、教学评价

  学生学*的学*结果评价当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评价,教师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自信心、团队精神合作意识数学能力的发现,以及学*的兴趣和成就感。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4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讲的课题是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分析(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 》是 中数学教材第 册第 章第 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 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 中,占据 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 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兴趣。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 突出重点

  难点: 通过 突破难点

  关键: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上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1、 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 应着重采用 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在老师启发引导下,运用问题解决式教法,师生交谈法,图像信号法,问答式,课堂讨论法。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同时通过课堂练*和课后作业,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3、学情分析:(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 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

  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 知识障碍上:知识掌握上,学生原有的知识 ,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学生学*本节课的知识障碍, 知识 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学中老师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3) 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4、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 引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使学生的整个学*过程成为“猜想”继而紧张的沉思,期待录找理由和证明过程。在实际情况下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肖学*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境中。

  (2)由实例得出本课新的知识点

  (3)讲解例题。在讲例题时,不仅在于怎样解,更在于为什么这样解,而及时对解题方法和规律进行概括,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

  (4)能力训练。课后练*使学生能巩固羡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与解题思想方法。

  (5)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6)变式延伸,进行重构,重视课本例题,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例题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串联,累积,加工,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7)板书

  (8)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教学程序:

  课堂结构:复*提问,导入讲授课,课堂练*,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等五部分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奇偶性是人教A版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的第3节函数的基本性质的第2小节。

  奇偶性是函数的一条重要性质,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及入手,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函数的奇偶性。从知识结构看,它既是函数概念的拓展和深化,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基础。所以,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基础看,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了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并且有了必须数量的简单函数的储备。同时,刚刚学*了函数单调性,已经积累了研究函数的基本方法与初步经验。

  从学生的思维发展看,高一学生思维本事正在由形象经验型向抽象理论型转变,能够用假设、推理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3、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确定一些简单函数的奇偶性。

  2)能运用函数奇偶性的代数特征和几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奇偶性概念的构成过程,提高观察抽象本事以及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经过自主探索,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感受数学的对称美。

  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到达了预期效果。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和几何意义。

  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虽然函数奇偶性这一节知识点并不是很难理解,但知识点掌握不全面的学生容易出现下头的错误。他们往往流于表面形式,只根据奇偶性的定义检验成立即可,而忽视了研究函数定义域的问题。所以,在介绍奇、偶函数的定义时,必须要揭示定义的隐含条件,从正反两方面讲清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我把函数的奇偶性概念设计为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个问题上我除了注意概念的讲解,还特意安排了一道例题,来加强本节课重点问题的讲解。

  难点: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

  由于,学生看待问题还是静止的、片面的,抽象概括本事比较薄弱,这对建构奇偶性的概念造成了必须的困难。所以我把奇偶性概念的数学化提炼过程设计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

  根据本节教材资料和编排特点,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类比法为辅。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带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情景,诱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进取状态,从而培养思维本事。从课堂反应看,基本上到达了预期效果。

  2、学法

  让学生在观察一归纳一检验一应用的学*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构成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知识。

  三、教学过程

  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共分六个环节:设疑导入、观图激趣;指导观察、构成概念;学生探索、领会定义;知识应用,巩固提高;总结反馈;分层作业,学以致用。下头我对这六个环节进行说明。

  (一)设疑导入、观图激趣

  由于本节资料相对独立,专题性较强,所以我采用了开门见山导入方式,直接点明要学的资料,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到达开始就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的效果。

  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对称美。再让学生观察几个特殊函数图象。经过让学生观察图片导入新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又为学*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指导观察、构成概念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2个探究活动。

  探究1、2数学中对称的形式也很多,这节课我们就以函数和=︱x︱以及和为例展开探究。这个探究主要是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实现的,由于有图片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很快就说出函数图象关于Y轴(原点)对称。之后学生填表,从数值角度研究图象的这种特征,体此刻自变量与函数值之间有何规律引导学生先把它们具体化,再用数学符号表示。借助课件演示(令比较得出等式,再令,得到)让学生发现两个函数的对称性反应到函数值上具有的特性,然后经过解析式给出严格证明,进一步说明这个特性对定义域内任意一个都成立。最终给出偶函数(奇函数)定义(板书)。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形规律的感性认识,转化成数量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了理性认识,切实经历了一次从特殊归纳出一般的过程体验。

  (三)学生探索、领会定义

  探究3下列函数图象具有奇偶性吗?

  设计意图:深化对奇偶性概念的理解。强调: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四)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4道题

  例1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选例1的第(1)及(3)小题板书来示范解题步骤,其他小题让学生在下头完成。

  例1设计意图是归纳出确定奇偶性的步骤:

  (1)先求定义域,看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再确定f(-x)=-f(x)还是f(-x)=f(x)。

  例2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3确定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例2、3设计意图是探究一个函数奇偶性的可能情景有几种类型?

  例4(1)确定函数的奇偶性。

  (2)如图给出函数图象的一部分,你能根据函数的奇偶性画出它在y轴左边的图象吗?

  例4设计意图加强函数奇偶性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在这个过程中,我重点关注了学生的推理过程的表述。经过这些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函数的奇偶性认识、理解和应用都能提升很大一个高度,到达当堂消化吸收的效果。

  (五)总结反馈

  在以上课堂实录中充分展示了教法、学法中的互动模式,问题贯穿于探究过程的始终,切实体现了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法的特色。

  在本节课的最终对知识点进行了简单回顾,并引导学生总结出本节课应积累的解题经验。知识在于积累,而学*数学更在于知识的应用经验的积累。所以提高知识的应用本事、增强错误的预见本事是提高数学综合本事的很重要的策略。

  (六)分层作业,学以致用

  必做题:课本第36页练*第1-2题。

  选做题:课本第39页*题1、3A组第6题。

  思考题:课本第39页*题1、3B组第3题。

  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人差异,加强作业的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分层作业,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进一步到达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一样的发展。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资料,与初中学*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并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所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十分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资料分析,研究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资料,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本事目标: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本事,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等的教学氛围,经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进取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资料,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确定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资料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资料,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进取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本事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经过例题和练*来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团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我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本事,构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构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明白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忙别人的热情和学*的兴趣,从而进入今日的学*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经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资料,讨论能够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我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经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经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终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仅收获着结论,并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进取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样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资料,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下一节资料。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阅读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1)

——高中数学说课稿 (菁华6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函数的概念》,选自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下面介绍我对本节课的设计和构思,请您多提宝贵意见。

  我的说课有以下六个部分:

  一、背景分析

  1、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必修1第1章第2节的内容,是函数这一章的起始课,它上承集合,下引性质,与方程、不等式、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联系密切,是学好后继知识的基础和工具,所以本节课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了函数的概念,初步具备了学*函数概念的基本能力,但函数的概念从初中的变量学说到高中阶段的对应说很抽象,不易理解。

  另外,通过对集合的学*,学生基本适应了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初步具备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能力。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函数的概念以及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教学难点为:函数概念的形成及理解。

  二、教学目标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学*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情况,故而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

  ①了解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个对应;

  ②了解构成函数的三要素;

  ③理解函数概念的本质;

  ④理解f(x)与f(a)(a为常数)的区别与联系;

  ⑤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

  2、过程与方法(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和表达问题的能力,在函数概念的构建过程中体会类比、归纳、猜想等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让学生充分体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参与函数定义域的求解过程以及函数的求值过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抽象美与简洁美。

  三、课堂结构设计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变被动学*为主动愉快的探究,我使用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课前学生通过结构化预*,完成问题生成单,课中采用师生互动、小组讨论、学生展写、展讲例题,教师点评的方式完成问题解决单,课后完成问题拓展单,课堂结构包含:

  复*旧知,引出课题(约2分钟)创设情境,形成概念(约5分钟)剖析概念(约12分钟)例题分析,巩固知识——小组讨论,展写例题(约8分钟)小组展讲,教师点评(约10分钟)总结反思,知识升华(约2分钟)(最后)布置作业,拓展练*。

  四、教学媒体设计

  教学中利用投影与黑板相结合的形式,利用投影直观、生动地展示实例,并能增加课堂容量;利用黑板列举本节重要内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整体认识,并让学生利用黑板展写、展讲例题,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围绕问题的解决与重难点的突破,设计了下面的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按四个环节展开:

  首先,在第一环节——复*旧知,引出课题,先由两个问题导入新课

  ①初中时函数是如何定义的?

  ②y=1是函数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发现利用初中的定义很难回答第②个问题,从而激起他们的好奇心: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会是什么?激发他们学*本节课的强烈愿望和情感,使他们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究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学生的心理状态与认知规律出发,教学过程自然过渡到第二个环节——函数概念的形成。

  由于高中阶段的函数概念本身比较抽象,看不见也摸不着,不易直接给出,因此在本环节中,我主要通过学生能看见能感知的生活中的3个实例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一步步归纳形成函数的概念,此过程我称之为“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对于这3个实例,我分别预设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与体会。

  问题1:从炮弹发射到落地的0-26s时间内,集合A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有高度h与之对应?是否有两个或多个高度与之相对应?

  问题2:从1979—20xx年,集合A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有面积S与之对应?是否有两个或多个面积与它相对应吗?

  问题3:从1991—20xx年间,集合A中是否存在某一时间t,在B中没恩格尔系数与之对应?是否会有两个或多个恩格尔系数与对应?

  [设计意图]:通过循序渐进地提问,变教为诱,以诱达思,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总结3个实例的各自特点,并综合各自特点,归纳它们的公共特征,着重向学生渗透集合与对应的观点,这样,再让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过程,用集合、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时就显得水到渠成,难点得以突破。

  函数的概念既已形成,本节课自然进入了第3个环节——剖析概念,理解概念。

  函数概念的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概念本身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把握不准确,所以我分两个步骤来进行剖析,由具体到抽象,螺旋上升。

  首先,在学生熟读熟背函数概念的基础上,我设计一个学生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在参与中体会学*的快乐。

  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表格,请学号为01—05的同学填写自己上次的数学考试成绩,并提出3个问题:

  问题1:若学号构成集合A,成绩构成集合B,对应关系f:上次数学考试成绩,那么由A到B能否构成函数?

  问题2:若将问题1中“学号”改为“01—05的学生”,其余不变,那么由A到B能否构成函数?

  问题3:若学号04的学生上次考试因病缺考,无成绩,那么对问题1学号与成绩能否构成函数?

  [设计意图]:通过层层提问,层层回答,让学生对概念中关键词的把握更为准确,对函数概念的理解更为具体,为总结归纳函数概念的本质特征打下基础。

  其次,我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几组数集的对应关系,让学生分析讨论哪些对应关系能构成函数,在学生深刻认识到函数是非空数集到非空数集的一对一或多对一的对应关系,并能准确把握概念中的关键词后,再着重强强在这两种对应关系中,何为定义域,何为值域,值域和集合B有什么关系,强调函数的三要素,得出两函数相等的条件。

  至此,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已经完成,对于区间的概念,学生通过预*能够理解课堂上不再多讲,仅在多媒体上进行展示,但会在后面例题的使用中指出注意事项。

  在本节课的第四个环节——例题分析中,我重点以例题的形式考查函数的有关概念问题,简单函数的定义域问题以及函数的求值问题,至于分段函数、复合函数的求值及定义域问题,将在下节课予以解决,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讨论、展写、展讲、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完成知识的巩固,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最后,通过

  ——总结点评,完善知识体系

  ——课堂练*,巩固知识掌握

  ——布置作业,沉淀教学成果

  六、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课堂上必然会有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

  最后,引用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那就是“发挥我们教师的创造性,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使我们不聪明的孩子变的聪明,使我们聪明的孩子变的更聪明”。

  谢谢大家!

高中数学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 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

  (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 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

  (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

  (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20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20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 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题1.1A组第4题。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教材。

高中数学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了“事件的可能性的基础上来学*如何预测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用概率预测随机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日常生活、自然、科技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本单元知识,无论是今后继续深造(高中学*概率的乘法定理)还是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十分必要的。概率的概念比较抽象,概率的定义学生较难理解。

  在教材的处理上,采取小单元教学,本节课安排让学生了解求随机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理解概率的意义及求概率的方法,为下面学*求比较复杂的情况的概率打下基础。

  2、重点与难点。

  重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通过多次重复实验,用频率预测概率的方法,以及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难点:对概率意义的理解和用列举法求概率过程中在各种可能性相同条件下某一事件可能发生的总数及总的结果数的分析。

  二、目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掌握用频率预测概率和用列举法求概率方法。

  过程与方法: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试验和统计的结果,进而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了解并感受概率的定义的过程,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视角观察客观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客观世界,以数学的语言描述客观世界。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归纳、确认等数学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了探索性与创造性,感受量变与质变的对立统一规律,同时为概率的精准、新颖、独特的思维方法所震撼,激发学生学*数学的'热情,增强对数学价值观的认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让学生经历知识(概率定义计算公式)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数学、掌握数学,并能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是学生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有序组织学生活动,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体现“教” 为“学”服务这一宗旨。

  四、教学过程分析:

  1、引导学生探究

  精心设计问题一,学生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一方面复*前面学过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理清知识障碍,二是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概率(如何预测随机事件可能性发生大小)。引导学生对问题二的探究与观察实验数据,使学生了解概率这一重要概念的实际背景,感受并相信随机事件的发生中存在着统计规律性,感受数学规律的真实的发现过程。

  2、归纳概括

  学生从试验中得到的统计数字及概率呈现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这一规律,让学生明确概率定义的由来。

  引导学生重新对问题一和问题二的探究,分析某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性在全部可能发生结果中所占比例,得到用列举法求概率的公式,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维,逻辑分析,既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又让学生明确用列举法求概率这一简便快捷方法的合理性。

  P(A)= = = (m

  3、举例应用

  ⑴引导学生对教材书例题、问题一、问题二中问题的进一步分析与探究,让学生掌握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

  ⑵引导学生对练*中的问题思考与探究,巩固对概率公式的应用及加深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深化发展

  ⑴设置3个小题目,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总结,加深对知识与方法的理解,并学会灵活运用。

  ⑵让学生设计活动内容,对知识进行升华和拓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1.3.1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是高中数学教材数学2第一章空间几何体3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了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和直观图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在空间几何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打下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2)能用公式求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

  (3)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几何体的表面积的实际求法,感知几何体的形状,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转化化归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是学生感受到几何体表面积的求解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增强学*积极性。

  3.重点,难点以及确定依据: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柱,锥,台的表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柱,锥,台展开图与空间几何体的转化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手段:

  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教学方法。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应着重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2.教学方法及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探究式讨论教学法。在学生亲自动手去给出各种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特别注重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面向全体,使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有表现机会,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其学*热情。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启发学生从书本知识回到社会实践。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学*兴趣和动机,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三.学情分析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

  (1)学生特点分析: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高中阶段是(查同中学生心发展情况)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的积极主动参与的学*方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生理上表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

  (2)动机和兴趣上:明确的学*目的,老师应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主体的最有力的动力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分析

  (1)由一段动画视频引入:丰富生动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积极性

  (2)由引入得出本课新的所要探讨的问题——几何体的表面积的计算。

  (3)探究问题。完全将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探究,得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4)总结结论,强化认识。知识性的内容小结,可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尽快化为学生的素质,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和应用,并且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目标。

  (5)例题及练*,见学案。

  (6)布置作业。

  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进行分层训练,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

  (7)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老师适时总结归纳。

高中数学说课稿5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xx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20xx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通过学生自己练*“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时,此时又怎样求点A到直线

  的距离呢?

  生: 定性回答

  点明课题,使学生明确学*目标。

  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情景。

  练*

  比较

  发现

  归纳

  讨论

  的距离为d

  (1) A(2,4),

  :x = 3, d=_____

  (2) A(2,4),

  :y = 3,d=_____

  (3) A(2,4),

  :x – y = 0,d=_____

  尝试性题组告诉学生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回答

  教学机智:应沉淀为三种思路:一,根据定义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利用等积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视回答的情况,老师进行肯定、修正或补充提问:“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吗”。

  说解题思路,一是让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是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径(根据定义或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定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点P(x0,y0)到一般直线

  :Ax+By+C=0(A,B≠0)的距离又怎样求?

  教学机智:如学生反应不大,则补充提问:上面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对这个问题有启示吗?

  生:方案一:根据定义

  方案二:根据等积法

  方案三: ......

  设置此问,一是使学生的认知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发现可能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生机和乐趣。

  师生一起进行比较,锁定方案二进行推证。

  “师生共作”体现新型师生观,且//时,又怎样求这两线的距离?

  生:计算得线线距离公式

  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行线间距离公式

  “没有新知识,新知识均是旧知识的组合”,创设此问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结

  经验共享

  (六 分 钟)

  师: 通过以上的学*,你有哪些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有哪些疑问?谁能答这些疑问?

  生: 讨论,回答。

  对本节课用到的技能,数学思维方法等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共同进步,各取所长。

  练*

  (五 分 钟)

  P53 练* 1, 2,3

  熟练的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再度延伸

  (一 分 钟)

  探索其他推导方法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

  4.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报告,书写要求:

  (1) 整理知识结构

  (2) 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 总结在学*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 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作用:

  (1) 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

  (2) 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3) 及时了解学生学*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

  5. 板书设计

  (略)

  6. 教学的反思总结

  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

高中数学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所学内容为算法案例3,主要学*如何给一组数据排序,学*作程序框图和设计程序,通过本节课的学*之后将能使许多复杂的问题在计算机上得到解决,减少工作量。

  2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两种排序法的排序步骤及计算机程序设计

  难点:排序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数据排序的原理能使用直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给一组数据排序,进而能设计冒泡排序法的程序框图及程序,理解数学算法与计算机算法的区别,理解计算机对数学的辅助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根据排序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的步骤,了解数学计算转换为计算机计算的途径,从而探究计算机算法与数学算法的区别,体会计算机对数学学*的辅助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排序法的学*,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这有利于学生掌握从现象到本质,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形成概念的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教学媒体(计算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学法分析

  模仿排序法中数字排序的步骤,理解计算机计算的一般步骤,领会数学计算在计算机上实施的要求。

  五、教学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大家考完试后如果要排一下成绩的话,单靠人手该怎样操作呢?如果我们用计算机里的软件电子表格对分数排序就非常简单,那么电子计算机是怎么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呢?

  通过这个问题,引出我们这节课所要学*的两种排序方法--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

  二、探索新知

  这里我先让学生们阅读课本P30-P31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排序法中的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的步骤有什么区别?

  (2)冒泡法排序中对5个数字进行排序最多需要多少趟?

  (3)在冒泡法排序对5个数字进行排序的每一趟中需要比较大小几次?

  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们作出回答,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们能够积极思考,自主地去学*新的知识,而不只是单向的由老师向学生灌输。

  三、知识应用

  例1 用冒泡排序法对数据7,5,3,9,1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根据刚刚提问所总结的方法完成解题步骤)

  练*:写出用冒泡排序法对5个数据4,11,7,9,6排序的过程中每一趟排序的结果.

  (及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例2 设计冒泡排序法对5个数据进行排序的程序框图.

  (在之前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画出程序框图,然后给出一个思考题)

  思考:直接插入排序法的程序框图如何设计?可否把上述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

  (之后出一个练*题,找出思考题的答案)

  练*:用直接插入排序法对例1中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画出程序框图,并转化为程序运行求出最终答案。

  (这里可以使学生们领会数学计算与计算机计算的区别,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学的促进。)

  四、课堂小结:

  (1)数字排序法中的常见的两种排序法直接插入排序法与冒泡排序法它们的排序步骤

  (2两种排序法的计算机程序设计

  (3)注意循环语句的使用与算法的循环次数,对算法进行改进。

  通过小结使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2)

——高中数学说课稿15篇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 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 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任务。

  (三)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一.说教材

  1.1 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课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数学(第二册)》5.6函数图象的定位作图法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基本函数 与一般函数 间的图象*移变换规律。

  函数图象的*移,既是前阶段函数性质及具体函数研究的延续和深化,也是后阶段定位作图法以至解析几何中移轴化简的基础和渗透,在教材中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段内容还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映射与对应思想、换元方法等。

  1.2 教学目标

  1.2.1知识目标

  ⑴、给定*移前后函数解析式,能熟练叙述相应的*移变换,正确掌握*移方向与 、 符号的关系。

  ⑵、能较熟练地化简较复杂的函数解析式,找出对应的基本函数模型(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等)。

  ⑶、初步学会应用*移变换规律研究较复杂的函数的具体性质(如值域、单调性等)。

  1.2.2能力目标

  ⑴、在数学实验*台上,能自主探究,改变相应参数和函数解析式,观察相应图象变化,经历命题探索发现的过程,提高观察、归纳、概括能力。

  ⑵、结合学*中发现的问题,学会借助于数学软件等工具研究、探索和解决问题,学会数学

  地解决问题。

  ⑶、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如化归、映射的思想,换元的方法)的学*,发展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合情推理、直觉等)。

  1.2.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主体意识,在知识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学*的意义,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信念(态度、兴趣等)。

  1.3 教材重点和难点处理思路

  重点:函数图象的*移变换规律及应用

  难点:经历数学实验方法探索*移对函数解析式的影响及如何利用*移变换规律化简函数解析式、研究复杂函数

  教材在这段内容的处理上,注重直观性背景,注重学生丰富感性知识的获得,淡化形式化的逻辑推导和形式化的结果即*移公式。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学生不经受足够的亲身体验而简单的记住结论的话,往往很难在形式化的解析式与具体的图象*移之间建立联系,并且移轴与移图象之间也容易搞混,说明这段内容不能采取简单的“告诉”方式,须让学生自主发现命题、发现规律,让他们“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策略:

  ⑴、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精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学力的数学实验*台,分层次逐步引导学生观察图象的*移方向与函数解析式中 、 符号的关系,抽象、归纳出*移变换规律。 ⑵、创设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求知欲,能借助于数学软件多角度积极探求错误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形如 的函数须提取 前的系数化为 的形式,从而真正认识解析式形式化的特点。

  ⑶、数学实验采取小组合作研究共同完成简单实验报告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实现对*移变换规律知识的建构。

  二.说教法

  针对职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以实验发现法为主,以讨论法、练*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手段,从直观、想象到发现、猜想,亲历数学知识建构过程,体验数学发现的喜悦。

  本节课的设计一方面重视学生数学学*过程是活动的过程,因此不是按照已形式化了的现成的数学规则去操作数学,而是采取数学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有机会经受足够的亲身体验,亲历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提取适当的概念,从观察到的'实例中进行概括,进行合理的数学猜想与数学验证,并作更高层次的数学概括与抽象;从而学会数学地思考。

  另一方面,注重创设机会使学生有机会看到数学的全貌,体会数学的全过程。整堂课的设计围绕研究较复杂函数的性质展开,以问题“函数 的性质如何”为主线,既让学生清楚研究函数图象*移的必要性,明确学*目标,又让学生初步学会如何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体会知识的价值,增强求知欲。

  总之,本节课采用数学实验发现教学,学生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利用实物投影进行集体交流,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三.说学法

  “学之道在于悟,教之道在于度。”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须将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美国某大学有一句名言:“让我听见的,我会忘记;让我看见的,我就领会了;让我做过的,我就理解了。”通过学生的自主实验,在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的基础之上,真正正确掌握*移方向。

  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会学知识”。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指出,“数学知识既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学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本节课的教学中创设利于学生发现数学的实验情境,让学生自主地“做数学”,将传统意义下的“学*”数学改变为“研究”数学。从而,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在转变学*方式的同时学会数学地思考。

  四.说程序

  4.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简要回顾前面研究的具体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性质后,提出问题“如何研究 的性质?”

  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出两种思路,即:思路1、通过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借助于图象研究相关性质;思路2、将 的性质问题化归为 的问题,借助于基本函数 的性质解决新问题。

  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关键是找出 与 的关系,尤其是图象间的联系。更一般地,就是基本函数 与 间的联系。

  4.2数学实验,自主探索

  这一环节主要分两阶段。

  1、尝试初探

  引例、函数 与 图象间的关系

  这一阶段主要由教师讲解,学生观察发现,意在突出两函数图象形状相同、位置不同,后者可以由前者*移得到。

  讲解时,利用几何画板的度量功能,给出两个对应点的坐标,易于学生发现点的坐标关系,并给出相应的辅助线,一方面便于学生发现规律,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定位作图法的学*作好铺垫。

  2、实验发现

  本阶段由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索的形式完成,通过填写实验报告的形式完成探索规律的任务。 实验1、试改变实验*台1中的参数 、 ,观察由 的图象到 的变换现象,依照给出的样例填写下表,并总结其中的*移变换规律。

  函数 解析式*移变换规律12向左*移2个单位,向上*移1个单位 实验结论

  一、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公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其含义就是:我们不仅要重视数学的应用价值,更要注重其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

  因此,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情感、能力、知识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力图打破常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全方位培养、提高学生素质,实现课程观念、教学方式、学*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又是学*高等数学及其它学科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以及正、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后,进一步研究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的画法,由此揭示这类函数的图象与正弦曲线的关系,以及A、ω、φ的物理意义,并通过图象的变化过程,进一步理解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它是研究函数图象变换的一个延伸,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一个直观反映.共3课时,本节课是继学*完振幅、周期、初相变换后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五点作图法正确找出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

  难点是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调整后,将影响图象*移量的理解.因此,分析清不管哪种顺序变换,都是对一个字母x而言的变换成为突破本节课教学难点的关键.

  依据《课标》,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五点作图法"正确找出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能用五点作图法和图象变换法画出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能举一反三地画出函数y=Asin(ωxφ)+k和y=Acos(ωxφ)的简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对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的探索,让学生体会到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并通过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调整后,将影响图象变换这一难点的突破,让学生学会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中,通过对问题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小组交流中,学会合作意识;在解决问题的难点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在问题逐步深入的研究中唤起学生追求真理,乐于创新的情感需求,引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过程(六问三练)

  1、设置情境设计意图:正中"五点作图法"的要害,既复*了旧知,又为学生准确使用本节课将要用到的工具提供必要的保障.

  答案:将ωx看作一个整体,令其分别为0,,?,,2?.

  设计意图:复*巩固已学三种基本变换,同时为导入本节课重难点创设情境.学生回答后,追问一般情况即:A、ω、φ的作用.此时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薄弱和数学表达能力欠缺的学生会出现困难,会因为回答不上而觉得紧张,在不影响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前提下,为了避免刚上课就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借助大屏幕以填空题的形式清晰展现答案.

  答案:分别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向左*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2、探求、研究

  新的教学理念下,要勇于,更要善于把问题抛给学生,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创新意识.设计意图:

  (1)激发兴趣、提供*台学生在碰到这个问题时,很感兴趣,因为它和问题2很类似,因此首先会猜想"左移个单位长度",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通过"五点作图法"画图分析,最后会发现猜想是错误的,于是更加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掀起本节课的第一次高潮,给学生搭建起一个动手探究、实践的*台.

  (2)分化难点、突出重点探求函数y=sin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是本节课的重难点,要分化此难点,可分步探求函数:

  ①y=sinωx到y=sin(ωxφ)

  ②y=sin(xφ)到y=sin(ωxφ)

  的图象变换规律.学生最难理解和最易出错的就是理解①y=sinωx到y=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因此从特例出发,具有直观性,便于学生操作,从而达到分化难点、突出重点的目的.

  (3)探究本质、寻求关键点当学生找到此题的答案后,自然就会思考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突破此难点的关键是什么?因此着眼x的变化,把ωxφ变形为ω(),看清是把x变成了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引导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最后让小组代表总结,并汇报探求过程中得到的经验或出现的问题以及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效果,再由组员或其他同学补充、质疑、评价或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突破措施:

  (1)分析特殊点坐标、寻求x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函数y=sin2x和y=sin(2x)在一个对应的周期内,y取同一数值如:时,x分别取,0,因此首先确定是左移个单位长度,其根本原因是x变成了.

  (2)课件演示合作交流完成后,通过课件直观演示,并引导学生总结规律,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突破难点.

  (3)巩固练*

  (4)独立完成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在问题3得以充分解决的前提下,此问题迎刃而解.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综合以上两种变换,重点是比较两种方法*移量的区别和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即x的变化,并由此导出一般规律.

  方法有二:

  ①先*移变换再周期变换

  先把函数y=sinx的图象向左*移个单位长度,x变成了x,得到y=sin(x)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横向收缩为原来的,x变成了2x,得到y=sin(2x)的图象.

  ②先周期变换再*移变换

  先把函数y=sinx的图象横向收缩为原来的,x变成了2x,得到y=sin2x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向左*移个单位长度,x变成了x,得到y=sin2(x)=sin(2x)的图象.

  升华知识、培养能力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变换的逆向思维能力;

  (2)通过改变函数名考察学生对变换实质的理解;

  (3)考察变换和使用诱导公式综合能力;

  (4)考察变换和使用辅助角公式综合能力;

  (5)通过抽象函数考察学生对变换实质的理解.学生对这种综合题十分重视,觉得难但经过努力后又可以攻克,因此将满足学生追求真理,乐于创新的情感需求和渴求知识的强烈愿望,此处将掀起本节课的第二次高潮.

  设计意图:

  在前两个问题解决的基础上,直接找一般规律.

  在分析清楚共有六种变换方法后,得出一般变换方法:

  小结(由学生小结,教师补充、规范):

  本节课主要学*了通过"五点作图法"正确找出函数y=sinx到y=sin(ωxφ)和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规律.其难点在于正确理解周期变换、相位变换顺序改变后,图象*移的规律.通过本节课的学*,同学们要学会善于探索、合作、独立、自信、创新.

  作业布置:*题4.9的第2题(3)(4),第3、4、5题.

  五.教法、学法

  教法

  教学的目的是以知识为*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节课突出体现了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主线,应用启发式、讲述式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利用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的学*,实现数学知识价值、思维价值和人文价值的高度统一.

  学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分析,再合作交流,达到殊途同归.在思维训练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成为学*的主人.

  六.教学评价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促进",本节课在引导学生探究、合作以及交流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过程,关注学生的发展,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强调过程评价、自我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教师适时、公正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再认识,尤其是在"问题3,练*2"中思维活跃的学生应给予及时肯定.

  本节课教学注重了层次性,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问题1,2,4,5,6和练*1,3"中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力争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机会得到积极的评价,因为这是让他们保持自信,爱好数学,善于钻研从而学会学*的最好培养时机.

  一、教材分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

  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过程分析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sn呢?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又有,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而求出sn呢?

  设计意图: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化归到,这其实就是关于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5、变式训练,深化认识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再请学生上台来幻灯演示他们的解答,其它同学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6、例题讲解,形成技能

  设计意图: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该题有意培养学生对含有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7、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8、故事结束,首尾呼应

  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米、厚8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

  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

  9、课后作业,分层练*

  必做:P129练*1、2、3、4

  选作:

  (2)"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古诗的答案是多少?

  设计意图:出选作题的目的是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四、教法分析

  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三种推导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掌握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变加为减,等价转化;递推思想:纵横联系,揭示本质;等比定理:回归定义,自然朴实。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通过精讲一题,发散一串的变式教学,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学**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二章《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Ⅰ》§2。1。3函数简单性质的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以及应用定义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

  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基石,函数的单调性是首先研究的一个性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让学生领会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并能运用单调性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函数的单调性既是学生学过的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此外在比较数的大小、函数的定性分析以及相关的数学综合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本节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探索发现、数形结合、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

  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应用图象和单调性的定义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功能、符号功能和工具功能,培养学生直觉观察、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4、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2)运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1)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形成;

  (2)利用函数图象、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二、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课,因此,教法上要注意: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创设情境,拉*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运用定义解题的过程中,紧扣定义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逐个完成对各个难点的突破,以获得各类问题的解决。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设问、讲评和规范书写等方面,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成功地完成书面表达。

  4、采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

  在学法上:

  1、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一个飞跃。

  三、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问题

  情境

  (播放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音乐)

  满足在定义域上的单调性的讨论。

  2、重视学生发现的过程。如:充分暴露学生将函数图象(形)的特征转化为函数值(数)的特征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在正、反两个方面探讨活动中,学生认知结构升华、发现的过程。

  3、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通过对定义的解读、巩固,让学生动手去实践运用定义。

  4、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通过对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材共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函数的单调性的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某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

  教学难点:领会函数单调性的实质与应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概念。

  教学关键:从学生的学*心理和认知结构出发,讲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

  4、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他们只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由于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缺少系统性、严谨性,在教学中注意加强。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3)

——高中数学说课稿12篇

  一.教材分析: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种得到应用。

  二.目标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

  难点:表示法的恰当选择.

  教学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知道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

  (3)了解集合中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4)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从集合实例中抽象概括出集合共同特征的过程,感知集合的含义.

  (2)让学生归纳整理本节所学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到学*集合的必要性,增强学*的积极性.

  三.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思考.交流.讨论和概括,从而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使用投影仪来辅助教学.

  四.过程分析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1)介绍自己的家庭、原来就读的学校、现在的班级。

  (2)问题:像"家庭"、"学校"、"班级"等,有什么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给予评价.

  2.活动:(1)列举生活中的集合的例子;

  (2)分析、概括各实例的共同特征

  由此引出这节要学的内容。

  设计意图: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兴趣,又为新知作好铺垫

  (二)研探新知,建构概念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7个实例:

  (1)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2)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3)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4)所有的正方形;

  (5)海南省在xxxx年9月之前建成的所有立交桥;

  (6)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的点;

  (7)国兴中学xxxx年9月入学的高一学生的全体.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这7个实例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3.每个小组选出--位同学发表本组的讨论结果,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概括出7个实例的特征,并给出集合的含义.

  一般地,指定的某些对象的全体称为集合(简称为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4.教师指出:集合常用大写字母A,B,c,D,...表示,元素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集合的概念,激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求索的精神

  (三)质疑答辩,发展思维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思考:集合中元素有什么特点?并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使学生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即: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2.教师组织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建解.

  3.让学生自己举出一些能够构成集合的例子以及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并说明理由.教师对学生的学*活动给予及时的评价.

  4.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1)如果用A表示高-(3)班全体学生组成的集合,用表示高一(3)班的一位同学,是高一(4)班的一位同学,那么与集合A分别有什么关系?由此引导学生得出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两种:属于和不属于.[来源:Z,xx,k.com]

  如果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属于集合A,记作.

  如果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不属于集合A,记作.

  (2)如果用A表示"所有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组成的集合,则*.日本与集合A的关系分别是什么?请用数学符号分别表示.

  (3)让学生完成教材第6页练*第1题.

  5.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数集扩充过程,然后阅读教材中的相交内容,写出常用数集的记号.并让学生完成*题1.1A组第1题.

  6.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要表示一个集合共有几种方式?

  (2)试比较自然语言.列举法和描述法在表示集合时,各自有什么特点?适用的对象是什么?

  (3)如何根据问题选择适当的集合表示法?

  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和体会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设计意图:明确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使学生弄清楚三种表示方式的优缺点,从而突破难点。

  (四)巩固深化,反馈矫正

  教师投影学*:

  (1)用自然语言描述集合{1,3,5,7,9};

  (2)用例举法表示集合

  (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第6页练*第2题.

  设计意图: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新知,体会三种表示方式存在的必要性和适用对象

  (五)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来源:Zxxk.com]

  小结:在师生互动中,让学生了解或体会下例问题:

  1.本节课我们学*了哪些知识内容?

  2.你认为学*集合有什么意义?

  3.选择集合的表示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对概念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回顾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及集合的三种表示方式。

  作业:

  1.课后书面作业:第13页*题1.1A组第4题.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有多少种?如何表示?类似地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又有多少种呢?如何表示?请同学们通过预*教材.

  五.板书分析

  PPT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定义例1

  集合×××××××

  ××××××××××××××

  元素×××××××

  ×××××××例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

  作业××××××××××××××

  一、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集合的概念》是人教版第一章的内容(中职数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集合以及集合有关的概念,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初中数学课本中已现了一些数和点的集合,如:自然数的集合、有理数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等,但学生并不清楚“集合”在数学中的含义,集合是一个基础性的概念,也是也是中职数学的开篇,是我们后续学*的重要工具,如:用集合的语言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曲线上点的集合等。通过本章节的学*,能让学生领会到数学语言的简洁和准确性,帮助学生学会用集合的语言描述客观,发展学生运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

  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集合以及有关概念;

  b、初步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掌握元素与集合关系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a、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得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的能力;

  b、学会借助实例分析,探究数学问题,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形成积极的学*态度;

  b、通过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的理性和严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集合的概念,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难点:准确理解集合的概念。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

  对于中职生来说,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他们还没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不强,学*积极性不高,有厌学情绪。

  三、说教法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较熟悉的实例出发,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在创设情境认知策略上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思、交流、讨论,提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逐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能力。集合概念的形成遵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四、学*指导(说学法)

  教学的矛盾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根据数学的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动脑思考、多训练、勤钻研的研讨,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的意识,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进而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五、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a、创设情境,揭示本课主题,同时对集合的整体性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b、介绍集合论的创始者康托尔

  2、究竟什么是集合?(实例探究)切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 以学生熟悉的事物(物体),以实际生活为背景进行探究, 为本课教学创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热情接待探究过程学生积极思考、交流、作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实例中的共同特征,培养学生观察,总结能力范围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为下面水到渠成的介绍集合概念做好铺垫。

  3、集合的概念,本课的重点。结合探究中的实例,让学生说出集合和元素各是什么?知识的呈现由抽象到具体进一步熟悉元素与集合的概念,让学生分清实际问题中的集合和元素为后面学*两者间的关系做好铺垫。

  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好学*指导,确定的对象组成的整体叫集合,如果对象不确定,就不能确定为集合(举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4、 熟悉巩固集合的概念通过例题,练*、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理解集合的概念。

  5、 集合的符号记法,为本节重点做好铺垫。

  6、 从实例入行手,探索元素和集合的关系,学生能用文字语言描述,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给出元素与集合关系符号表示,在这个环节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知识逐步形成过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落实本课的重点,学*指导:⑴集合元素的确定。⑵理解两符号的含义。

  7、 思考交流本课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通过自由举例,能深化概念。同时还能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8、 从所举的例子中抽象出数集的概念,并给出常见数集的记法。

  9、 学生练*:通过练*,识记常见数集的记法,同时进一步巩固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10、知识的实际应用:

  问题不难,落实课本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观看世界。

  11、课堂小节

  以学生小节为主教师帮助为辅,巩固所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要学会梳理所学内容,要学会总结反思,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培养学生的鬼纳总结能力。

  六、评价

  教学评价的及时能有效调动课堂气氛,感染学生的情绪,对课堂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教学过程遵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应用集合的.眼光看研究对象,注重过程评价与多元评价将教学评价贯穿于本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

  七、教学反思

  1、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从特殊到一般,在具体感知基础上得出集合的描述概念,便于学生理解接受。

  2、 启发探究教学,营造学生的学*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合作交流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高三第一阶段复*,也称“知识篇”。在这一阶段,学生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全面复*巩固各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然后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学过的知识产生全新认识。在高一、高二时,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学的知识往往是零碎和散乱,而在第一轮复*时,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第一轮复*更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做高考试题中一些基础题目,必须侧重基础,加强复*的针对性,讲求实效。

  一、内容分析说明

  1、本小节内容是初中学*的多项式乘法的继续,它所研究的二项式的乘方的展开式,与数学的其他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1)二项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有联系,本小节复*可对多项式的变形起到复*深化作用。

  (2)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理论中的二项分布有内在联系,利用二项式定理可得到一些组合数的恒等式,因此,本小节复*可加深知识间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二项式定理是解决某些整除性、*似计算等问题的一种方法。

  2、高考中二项式定理的试题几乎年年有,多数试题的难度与课本*题相当,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

  试题,考察的题型稳定,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求某些数、式的

  *似值。

  二、学校情况与学生分析

  (1)我校是一所镇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不好,记忆力较差,反应速度慢,普遍感到数学难学。但大部分学生想考大学,主观上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2)授课班是政治、地理班,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听课率低(60﹪),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连续从事某项数学活动。课堂上喜欢轻松诙谐的气氛,大部分能机械的模仿,部分学生好记笔记。

  三、教学目标

  复*课二项式定理计划安排两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复*二项展开式和通项。根据历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从项数、指数、系数、通项几个特征熟记它的展开式。

  (2)会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

  2、能力目标:(1)教给学生怎样记忆数学公式,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从而优化记忆品质。记忆力是一般数学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

  (2)树立由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了解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二项式定理的复*,使学生感觉到能掌握数学的部分内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意识地让学生演练一些历年高考试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在明年的高考中,他们也能得分。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归纳

  (1)创设情景:①同学们,还记得吗? 、 、 展开式是什么?

  ②学生一起回忆、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①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教学。

  ②为学生能回忆起二项式定理作铺垫:激活记忆,引起联想。

  (2)二项式定理:①设问 展开式是什么?待学生思考后,老师板书

  = C an+C an-1b1+…+C an-rbr+…+C bn(n∈N*)

  ②老师要求学生说出二项展开式的特征并熟记公式:共有 项;各项里a的指数从n起依次减小1,直到0为止;b的指数从0起依次增加1,直到n为止。每一项里a、b的指数和均为n。

  ③巩固练* 填空

  设计意图:①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较分析公式的特点,记规律。

  ②变用公式,熟悉公式。

  (3)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C , C , C ,… , 称为二项式系数.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r+1=C an-rbr , 其中r= 0,1,2,…n表示展开式中第r+1项.

  2、例题讲解

  例1求 的展开式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并求的第4项的系数。

  讲解过程

  设问:这里 ,要求的第4项的有关系数,如何解决?

  学生思考计算,回答问题;

  老师指明①当项数是4时, ,此时 ,所以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是 ,

  ②第4项的系数与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区别。

  板书

  解:展开式的第4项

  所以第4项的系数为 ,二项式系数为 。

  选题意图:①利用通项公式求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②复*指数幂运算。

  例2 求 的展开式中不含的 项。

  讲解过程

  设问:①不含的 项是什么样的项?即这一项具有什么性质?

  ②问题转化为第几项是常数项,谁能看出哪一项是常数项?

  师生讨论 “看不出哪一项是常数项,怎么办?”

  共同探讨思路:利用通项公式,列出项数的方程,求出项数。

  老师总结思路:先设第 项为不含 的项,得 ,利用这一项的指数是零,得到关于 的方程,解出 后,代回通项公式,便可得到常数项。

  板书

  解:设展开式的第 项为不含 项,那么

  令 ,解得 ,所以展开式的第9项是不含的 项。

  因此 。

  选题意图:①巩固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形成基本技能。

  ②判断第几项是常数项运用方程的思想;找到这一项的项数后,实现了转化,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3求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

  解题思路:原式局部展开后,利用加法原理,可得到展开式中的 系数。

  板书

  解:由于 ,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之和。

  而 的展开式含 的项分别是第5项、第4项和第3项,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分别是: 。

  所以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例4 如果在( + )n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

  解: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分别为1, , ,

  由题意得2× =1+ ,得n=8.

  设第r+1项为有理项,T =C · ·x ,则r是4的倍数,所以r=0,4,8.

  有理项为T1=x4,T5= x,T9= .

  3、课堂练*

  1.(20xx年江苏,7)(2x+ )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A.6B.12 C.24 D.48

  解析:(2x+ )4=x2(1+2 )4,在(1+2 )4中,x的系数为C ·22=24.

  答案:C

  2.(20xx年全国Ⅰ,5)(2x3- )7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14 B.14 C.42 D.-42

  解析:设(2x3- )7的展开式中的第r+1项是T =C (2x3) (- )r=C 2 ·

  (-1)r·x ,

  当- +3(7-r)=0,即r=6时,它为常数项,∴C (-1)6·21=14.

  答案:A

  3.(20xx年湖北,文14)已知(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128,则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以数字作答)

  解析:∵(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128,

  ∴令x=1,即得所有项系数和为2n=128.

  ∴n=7.设该二项展开式中的r+1项为T =C (x ) ·(x )r=C ·x ,

  令 =5即r=3时,x5项的系数为C =35.

  答案:35

  五、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这是一堂复*课,通过对例题的研究、讨论,巩固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加深对项的系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求二项式展开式某些指定项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方程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

  2、在例题的选配上,我设计了一定梯度。第一层次是给出二项式,求指定的项,即项数已知,只需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例1);第二层次(例2)则需要自己创造代入的条件,先判断哪一项为所求,即先求项数,利用通项公式中指数的`关系求出,此后转化为第一层次的问题。第三层次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例3需要变形才能求某一项的系数,恒等变形是实现转化的手段。在求每个局部展开式的某项系数时,又有分类讨论思想的指导。而例4的设计是想增加题目的综合性,求的n过程中,运用等差数列、组合数n等知识,求出后,有化归为前面的问题。

  六、个人见解

  数学: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说课稿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内容选自于高中教材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课时安排为三个课时,本节课内容为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我们所要学*的主要内容就是统计,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对统计的相关知识作了大致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继续探讨的是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它为接下来要学*的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打下基础。这是一个与现实实际生活联系很紧密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不能用函数模型描述的变量关系,从而体会研究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重要性.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①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直观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②利用散点图直观认识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

  难点:①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理解;②作散点图和理解两个变量的正相关和负相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收集现实问题中两个有关联变量的数据认识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明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认识现实生活中变量间除了存在确定的关系外,仍存在大量的非确定性的相关关系,并利用散点图直观体会这种相关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事物之间相关关系的了解,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辩证法思想。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在教法上,我采用“问答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层层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四、教学过程分析

  ㈠问题引出:

  请同学们如实填写下表(在空格中打“√”)

  然后回答如下问题:①“你的数学成绩对你的物理成绩有无影响?”②“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好,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差,如果你的数学成绩差,那么你的物理成绩也不会太好。”对你来说,是这样吗?同意这种说法的同学请举手。

  根据同学们回答的结果,让学生讨论: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数学成绩和物理成绩存在某种关系。(似乎就是数学好的,物理也好;数学差的,物理也差,但又不全对。)教师总结如下:

  物理成绩和数学成绩是两个变量,从经验看,由于物理学*要用到比较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成绩的高低对物理成绩的高低是有一定影响的。但决非唯一因素,还

  有其它因素,如图所示(幻灯片给出):

  因此,不能通过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是多少就准确地断定他的物理成绩能达到多少。但这两个变量是有一定关系的,它们之间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如何通过数学成绩的结果对物理成绩进行合理估计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身边事例的分析,引出我们今天将要学*的主要内容,由此可以激起学

  生们的学*兴趣,为接下来的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㈡探究新知

  ⒈概念形成

  教师提问:“像刚才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有?”学生们思考之后,请几位同学就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老师就举出的例子,引导学生作出分析,然后由老师总结得出相关关系的概念。[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确定的关系(如:函数关系),或非确定性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也确定,则为确定关系;当自变量取值一定时,因变量带有随机性,这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从现实生活入手,抓住学生们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分析得出概念,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来。

  ⒉探究线性相关关系和其他相关关系

  「课件展示」

  例1在一次对人体脂肪和年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组样本数据:

  问题:针对于上述数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认为人体的脂肪含量与年龄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师特别向学生强调在研究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时,必须从散点图入手(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且引导学生从散点图上可以得出如下规律:(幻灯片给出)

  ①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上,那么变量之间具有函数关系(确定性关系);②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函数曲线的附*,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③如果所有的样本点都落在某一直线附*,那么变量之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不确定性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个典型事例的分析,向学生们介绍什么是散点图,并总结出如何从散点图上判断变量之间关系的规律。

  下面我们用TI图形计算器作出这两个变量的散点图。

  学生实验:先把数据中成对出现的两个数分别作为横坐标、纵坐标,把数据输入到表格当中(第一列横坐标、第二列纵坐标);然后,用TI图形计算器作散点图:

  [引导学生观察作出的散点图,体会现实生活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不确定性。散点图中的散点并不在一条直线上,只是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即为线性相关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们感受散点图的主要形成过程,并由此引出线性相关关系。为后面回归直线和回归直线方程的学*做好铺垫。

  「课件展示」四组数据,请学生作出散点图,并观察每组数据的特点。

  根据四组数据,学生作出四个散点图。

  通过学生讨论、交流、用TI图形计算器展示、对比自己作出的散点图,我们引出线性相关关系,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

  「设计意图」及时巩固知识,学生通过亲自动手作散点图,并交流讨论,进一步加深对散点图的理解,并由此引出正负相关关系的概念,突破难点。

  ㈢例题讲解,深化认识

  「课件展示」

  例2一般说来,一个人的身高越高,他的人就越大,相应地,他的右手一拃长就越长,因此,人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我们收集了北京市某中学20xx年高三年级96名学生的身高与右手一拃长的数据如下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散点图。你能从散点图中发现身高与右手一拃长之间的*似关系吗?

  (2)如果*似成线性关系,请画出一条直线来*似地表示这种线性关系。

  (3)如果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88cm,你能估计他的一拃大概有多长吗?

  「设计意图」这个例子很容易激起学生们的学*兴趣,由此可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对这道题的解答,使对前面知识的认识更加牢固。

  ㈣反思小结、培养能力

  ⑴变量间相关关系、线性关系和正负相关关系

  ⑵如何做散点图

  「设计意图」小节是一堂课的概括和总结,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把课堂教学传授的知识较快转化为学生的素质,也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㈤课后作业,自主学*

  *题2.31、2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1、对教材地位与作用的认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思想应向学生渗透,强化的有: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价转化及运动变化思想。不是所有的课都能把这些思想自然的容纳进去,但由于“曲线和方程”这一节在教材中的特殊地位,它把代数和几何两个单科自然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而上述思想能用到大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曲线和方程”这节教材揭示了几何中的形与代数中的数相统一的关系,为“依形判数”与“就数论形”的相互转化开辟了途径,这正体现了解析几何这门课的基本思想,用代数的方法研究几何问题。”曲线与方程”是解析几何中最为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在理论上它是基础,在应用上它是工具,对全部解析几何的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另外在高考中也是考察的重点内容,尤其是求曲线的方程,学生只有透彻理解了曲线与方程的含义,才算是找到了解析几何学*得入门之路。应该认识到这节“曲线和方程”得开头课是解析几何教学的“重头戏”!

  2、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

  (大纲的要求)通过本小节的学*,要使学生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初步知识和观点,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初步掌握求曲线的方程的方法.所以第一课我在教学目标上是这样设定的:

  1).了解曲线上的点与方程的解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领会“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概念及其关系,并能作简单的判断与推理;

  2).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3)会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在“初步掌握”的水*上,但“初步”绝不等同于“含糊”,它反应在学生的学*行为上,即要求学生能答出曲线与方程间必须满足的两个关系,才能称作“方程的曲线”和“曲线的方程”,两者缺一不可,并能借助实例进一步明确这二者的区别。知识的学*与能力的培养是同步的,在具体操作上结合图形分析与反例,来辨析“两个关系”之间的区别,从认识特例到归纳出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一般概念,因而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会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就能更进一步的理解曲线和方程概念的含义并为下节课求曲线的方程打基础.

  3、如何突破重难点

  本小节的重点是理解曲线与方程的有关概念与相互联系,以及求曲线方程的方法、步骤.只有深刻理解了曲线与方程的含义,才能真正掌握好求曲线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进一步学好后面的内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比较抽象,由直观表象到抽象概念有相当难度,对学生理解上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学生不理解“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和”“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这两句话在揭示“曲线和方程”关系各自所起的作用。有的学生只从字面上死记硬背;有的学生甚至误以为这两句话是同义反复。要突破这一点,关键在于利用充要条件,函数图象,直线和方程,轨迹等知.识,正反两方面说明问题.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对定义中为什么要规定两个关系(纯粹性和完备性)产生困惑,原因是不理解两者缺任何一个都将扩大概念的外延。

  4、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今天要讲的“曲线和方程”这部分教材的内容主要包括“曲线方程的概念”,“已知曲线求它的方程”、“已知方程作出它的曲线”等。在课时安排上分为3个课时进行教学,具体的课时分配是:第一课时讲解“曲线与方程”和“方程与曲线”的概念及其关系;第二课时讲解求曲线的方程一般方法,第三课时为*题课,通过练*来总结、巩固和深化本节知识。如果以为学生不真正领悟曲线和方程得关系照样能求出方程,照样能计算某些难题,因而可以忽视这个基本概念得教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舍本逐末”得偏见。

  在教材中,曲线和方程这一概念是随着知识的讲授而不断深化,逐步为学生所理解,因而教材中从直线开始,多次,重复地阐述,这说明其重要性.同时也说明理解它,掌握它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数学本身是很抽象,把数学和实际问题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根据以上考虑,确定了这节课教学过程的基本线索是:实际问题引入,提出课题→运用反例,揭示内涵→讨论归纳,得出定义→集合表述,强化理解→知识应用,反复辨析。

  教材的编写也往往体现着教法.,例如,本节一开头说“我们研究过直线的各种方程,讨论了直线和二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学生已经有了用方程(有时用函数式的形式出现)表示曲线的感性认识,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感性认识的作用。从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轨道等生动形象的'实际问题引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以及对数学的应用有了更高的认识,更激发他们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决心。(具体……)提出课题。运用学生熟知的知识,1)求线段AB的垂直*分线方程和2)作出方程y=x2的图象作为引例,从曲线到方程,从方程到曲线两方面入手分析了曲线上的点和方程的解之间的关系,为形成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提供了实际模型,但是如果就此而由教师直接给出结论,那就不仅会失去开发学生思维的机会,影响学生的理解,而且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抑制了学生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用反例来突破难点。通过反例1)直线去掉第三象限部分,则方程y=x的解为坐标的点不都在曲线上,以及2)改方程为,那么曲线上就混有不满足方程的点坐标就此揭示“两者缺一”与直觉的矛盾,通过举反例和步步追问使我要的答案逐步明了,从而又促使学生对概念表述的严格性进行探索,学生自已认识曲线和方程的概念必须要具备的两个关系,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自然得出定义。并且把这个关系板书到黑板上,以示这就是这节课的重点。为了在重难点有所突破后强化其认识,又用集合相等的概念来解释曲线和方程的对应关系,并以此为工具来分析实例,这将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有助于学生通其法,知其理。

  然后通过运用与练*,纠正错误的认识,促使对概念的正确理解,通过反复重现,可以不断领悟,加强识记。所以安排了例1,例2(见课件)目的也在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概念,通过解题辨析“两个关系”,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此题目中的“曲线”和“方程”都力求简单,由此得出点在曲线上的充要条件。

  曲线是符合某种条件的点的轨迹,为了下节课“求曲线的方程”的教学,安排了例3(见课件)证明曲线的方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由于教材上有严谨的证明过程,让学生阅读并总结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上升到理论上,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阅读归纳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这节课的主要内容,通过4个变式引申检查他们的掌握程度,但难度不能太大,我选择这样几个练*:(略)简单评讲后小结本课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强化“曲线和方程”概念中两个关系缺一不可,只有符合关系1)2)才能进行数与形的转化。由于下节课的内容是求曲线的方程,特地安排了一个思考探索题。

  5、对学生学*活动的引导和组织

  教案的设计与教案的实施往往有一定的距离,本节课有着概念性强,思维量大,例题与练*题不多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整节课将以学生的观察、思考、讨论为主,通过提问,举例,启发,互动完成教学,在具体操作上比较灵活,视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把握学生的思维规律于数学思想的基本方法。例如,在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看反例,通过正反对比的方法,当学生观察了例1回答不清为什么,可以举出几个点的坐标作检验,这就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或引导学生看图,比比划划,这就是“从直观到抽象”的方法。只要启发方法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的认识活动就会顺利展开,而且在认知的过程中训练了探索的能力。强化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完善学生的数学的结构,让学生动手、动脑,以及观察、联想、猜测、归纳等合理推理,鼓励学生多向思维、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从中培养学生合情推理能力,数学交流与合作能力以及主动参与的精神。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结构分析

  《圆的方程》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二册(上)第七章第六节.圆作为常见的简单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圆的方程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是研究二次曲线的开始,对后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等内容的学*,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方法上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解析几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学情分析

  圆的方程是学生在初中学*了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后,又掌握了求曲线方程的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但由于学生学*解析几何的时间还不长、学*程度较浅,且对坐标法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在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另外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等方面有待加强.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①掌握圆的标准方程;

  ②会由圆的标准方程写出圆的半径和圆心坐标,能根据条件写出圆的标准方程;

  ③利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 能力目标:①进一步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能力;

  ②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加强对待定系数法的运用;

  ③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 情感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合作交流的意识;

  ②在体验数学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根据以上对教材、教学目标及学情的分析,我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4.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圆的标准方程的求法及其应用.

  (2)难点: ①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圆的标准方程;

  ②选择恰当的坐标系解决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

  为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进行分析:

  好学教育:

  【二】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本节课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用环环相扣的问题将探究活动层层深入,使教师总是站在学生思维的最*发展区上.另外我恰当的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借助信息技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又直观的引导了学生建模的过程.

  2.学法分析 通过推导圆的标准方程,加深对用坐标法求轨迹方程的理解.通过求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通过应用圆的标准方程,熟悉用待定系数法求的过程. 下面我就对具体的教学过程和设计加以说明:

  【三】教学过程与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是由七个问题组成的问题链驱动的,共分为五个环节:

  创设情境 启迪思维 深入探究 获得新知 应用举例 巩固提高

  反馈训练 形成方法 小结反思 拓展引申

  下面我从纵横两方面叙述我的教学程序与设计意图.

  首先:纵向叙述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迪思维

  问题一 已知隧道的截面是半径为4m的半圆,车辆只能在道路中心线一侧行驶,一辆宽为2.7m,高为3m的货车能不能驶入这个隧道?

  通过对这个实际问题的探究,把学生的思维由用勾股定理求线段CD的长度转移为用曲线的方程来解决.一方面帮助学生回顾了旧知——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另一方面,在得到汽车不能通过的结论的同时学生自己推导出了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从而很自然的进入了本课的主题.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到问题来源于实际,应用于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和学*欲望.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

  通过对问题一的探究,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思维引到用坐标法研究圆的方程上来,此时再把问题深入,进入第二环节.

  (二)深入探究——获得新知

  问题二 1.根据问题一的探究能不能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的圆的方程?

  2.如果圆心在,半径为时又如何呢?

  好学教育:

  这一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问题一进行归纳,得到圆心在原点,半径为4的圆的标准方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r的圆的标准方程.然后再让学生对圆心不在原点的情况进行探究.我预设了三种方法等待着学生的探究结果,分别是:坐标法、图形变换法、向量*移法.

  得到圆的标准方程后,我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应用*台,进入第三环节.

  (三)应用举例——巩固提高

  I.直接应用 内化新知

  问题三 1.写出下列各圆的标准方程:

  (1)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

  (2)经过点,圆心在点.

  2.写出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我设计了两个小问题,第一题是直接或间接的给出圆心坐标和半径求圆的标准方程,第二题是给出圆的标准方程求圆心坐标和半径,这两题比较简单,可以安排学生口答完成,目的是先让学生熟练掌握圆心坐标、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探究圆的切线问题作准备.

  II.灵活应用 提升能力

  问题四 1.求以点为圆心,并且和直线相切的圆的方程.

  2.求过点,圆心在直线上且与轴相切的圆的方程.

  3.已知圆的方程为,求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你能归纳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吗?

  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什么?

  我设计了三个小问题,第一个小题有了刚刚解决问题三的基础,学生会很快求出半径,根据圆心坐标写出圆的标准方程.第二个小题有些困难,需要引导学生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圆心坐标和半径再求解,从而理解必须具备三个独立的条件才可以确定一个圆.第三个小题解决方法较多,我预设了四种方法再一次为学生的发散思维创设了空间.最后我让学生由第三小题的结论进行归纳、猜想,在论证经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的过程中,又一次模拟了真理发现的过程,使探究气氛达到高潮.

  III.实际应用 回归自然

  问题五 如图是某圆拱桥的一孔圆拱的示意图,该圆拱跨度AB=20m,拱高OP=4m,在建造时每隔4m需用一个支柱支撑,求支柱的长度(精确到0.01m).

  好学教育:

  我选用了教材的例3,它是待定系数法求出圆的三个参数的又一次应用,同时也与引例相呼应,使学生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培养了学生建模的*惯和用数学的意识.

  (四)反馈训练——形成方法

  问题六 1.求过原点和点,且圆心在直线上的圆的标准方程.

  2.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3.求圆过点的切线方程.

  接下来是第四环节——反馈训练.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三个小题作为巩固性训练,给学生一块“用武”之地,让每一位同学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找到自信,增强学*数学的愿望与信心.另外第3题是我特意安排的一道求过圆外一点的圆的切线方程,由于学生刚刚归纳了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因此很容易产生思维的负迁移,另外这道题目有两解,学生容易漏掉斜率不存在的情况,这时引导学生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结合初中已有的圆的知识进行判断,这样的设计对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具有良好的效果.

  (五)小结反思——拓展引申

  1.课堂小结

  把圆的标准方程与过圆上一点圆的切线方程加以小结,提炼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待定系数的方法 ①圆心为,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圆心在原点时,半径为r 的圆的标准方程为:.

  ②已知圆的方程是,经过圆上一点的切线的方程是:.

  2.分层作业

  (A)巩固型作业:教材P81-82:(*题7.6)1,2,4.(B)思维拓展型作业:试推导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3.激发新疑

  问题七 1.把圆的标准方程展开后是什么形式?

  2.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在本课的结尾设计这两个问题,作为对这节课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起点与终点都蕴涵着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在知识的拓展中再次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另外它为下节课研究圆的一般方程作了重要的准备.

  以上是我纵向的教学过程及简单的设计意图,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横向的进一步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横向阐述教学设计

  (一)突出重点 抓住关键 突破难点

  好学教育:

  求圆的标准方程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我布设了由浅入深的学*环境,先让学生熟悉圆心、半径与圆的标准方程之间的关系,逐步理解三个参数的重要性,自然形成待定系数法的解题思路,在突出重点的`同时突破了难点.

  第二个教学难点就是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这是学生固有的难题,主要是因为应用问题的题目冗长,学生很难根据问题情境构建数学模型,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为此我首先用一道题目简洁、贴*生活的实例进行引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引导学生真正走入问题的情境之中,并从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从而消除畏难情绪,增强了信心.最后再形成应用圆的标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模式,并尝试应用该模式分析和解决第二个应用问题——问题五.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形成了方法,难点自然突破.

  (二)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探究主线

  本节课的设计用问题做链,环环相扣,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贯穿始终.从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到应用都是在问题的指引、我的指导下,由学生探究完成的.另外,我重点设计了两次思维发散点,分别是问题二和问题四的第三问,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为学生设立充分的探究空间,学生在交流成果的过程中,既体验了科学研究和真理发现的复杂与艰辛,又在我的适度引导、侧面帮助、不断肯定下顺利完成了探究活动并走向成功,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高效的完成本节的学*任务.

  (三)培养思维 提升能力 激励创新

  为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我分别在问题一和问题四中,设计了两次由特殊到一般的学*思路,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问题的设计中,我利用一题多解的探究,纵向挖掘知识深度,横向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使学生的有效思维量加大,随时对所学知识和方法产生有意注意,使能力与知识的形成相伴而行.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教学预设,具体的教学过程还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向生成性课堂进行转变.最后我以赫尔巴特的一句名言结束我的说课,发挥我们的创造性,力争“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教材共分两课时进行,这是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函数的单调性的的概念,依据函数图象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应用定义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函数单调性是高中数学中相当重要的一个基础知识点,是研究和讨论初等函数有关性质的基础。掌握本节内容不仅为今后的函数学*打下理论基础,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和判断某些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概念。

  教学难点:领会函数单调性的实质与应用,明确单调性是一个局部的概念。

  教学关键:从学生的学*心理和认知结构出发,讲清楚概念的形成过程、

  4、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正处于以感性思维为主的年龄阶段,而且思维逐步地从感性思维过渡到理性思维,并由此向逻辑思维发展,但学生思维不成熟、不严密、意志力薄弱,故而整个教学环节总是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从学生的认知结构来看,他们只能根据函数的图象观察出“随着自变量的增大函数值增大”等变化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好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由于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缺少系统性、严谨性,在教学中注意加强。

  二、目标分析

  (一)知识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了解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并能根据函数图象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

  2、能力目标:通过证明函数的单调性的学*,使学生体验和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归纳推理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领会数学的归纳转化的思想方法,增加学生的知识联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构建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探索等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以此激发求知欲望。领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通过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用运动变化、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方法去分析和处理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函数的单调性的学*,掌握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通过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题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教法与学法

  1、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注重展开探索过程,充分利用好函数图象的直观性、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本节课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中只起着主导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提问中自觉的发现新知,探究新知,并且加入激励性的语言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2、学*方法

  自我探索、自我思考总结、归纳,自我感悟,合作交流,成为本节课学生学*的主要方式。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包括:问题情景,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例题分析与巩固练*,回顾总结和课外作业六个板块。这里分别就其过程和设计意图作一一分析。

  (一)问题情景: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设计了多个生活背景问题,并就图表和图象所提供的信息,提出一系列问题和学生交流,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函数的单调性做好铺垫。(祥见课件)

  新课程理念认为:情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本节课所创设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亲*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在课堂的一开始就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关注生活。

  (二)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引入

  1、几何画板动画演示,请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已学过的函数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进行比较,分析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1、观察下列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图象的变化趋势?

  问题2:你能明确说出“图象呈上升趋势”的意思吗?

  通过学生的交流、探讨、总结,得到单调性的“通俗定义”:

  从在某一区间内当x的值增大时,函数值y也增大,到图象在该区间内呈上升趋势再到如何用x与f(x)来描述上升的图象?

  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将图形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几何画板的灵活使用,数形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图形语言到数学符号语言的翻译变得轻松。

  设计意图:

  ①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引入新课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学*热情,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归纳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自主学*、独立思考,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②通过学生已学过的一次y=2x+4,,的图象的动态形式形象地反映出x、y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对函数单调性有感性认识。

  ③从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入手,探讨单调性的概念,符合“最*发展区的理论”要求。

  ④从图形、直观认识入手,研究单调性的概念,其本身就是研究、学*数学的一种方法,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三)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

  在前面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归纳:如何使用数学语言来准确描述函数的`单调性?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给出增函数的概念,同时要求学生讨论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注意点。

  定义中的“当x1x2时,都有f(x1)

  注意:

  (1)函数的单调性也叫函数的增减性;

  (2)注意区间上所取两点x1,x2的任意性;

  (3)函数的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

  让学生自已尝试写出减函数概念,由两名学生板演。提出单调区间的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给出函数单调性的严格定义,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概念,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其实也叫做函数的增减性,它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它是一个局部概念,同时明确判定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这样处

  理,同时也是让学生感悟、体验学*数学感念的方法,提高其个性品质。

  (四)例题分析

  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

  2、例2、证明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

  在本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定义进行分析,明确本题要解决什么?定义要求是什么?怎样去思考?通过自己的解决,总结证明单调性问题的一般方法。

  变式一:函数f(x)=—3x+b在R上是减函数吗?为什么?

  变式二:函数f(x)=kx+b(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变式三:函数f(x)=kx+b(k<0)在R上是减函数吗?你能用几种方法来判断。

  错误:实质上并没有证明,而是使用了所要证明的结论

  例题设计意图: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总结判别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象法和定义法。例1是教材中例题,它的解决强化学生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题的意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是依托具体问题,对单调区间这一概念的再认识;要了解函数在某一区间上是否具有单调性,从图上进行观察是一种常用而又粗略的方法。严格地说,它需要根据单调函数的定义进行证明。例2是教材练*题改编,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得出使用定义证明的一般步骤:任取—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通过例2的解决是学生初步掌握运用概念进行简单论证的基本方法,强化证题的规范性训练,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例3是教材例2抽象出的数学问题。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解题的规范性,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一些常见的变形方法。

  (五)巩固与探究

  1、教材p36练*2,3

  2、探究: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有什么规律?

  (几何画板演示,学生探究)本问题作为机动题。时间不允许时,就为课后思考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象,对函数是否具有某种性质作出一种猜想,然后通过推理的办法,证明这种猜想的正确性,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数学方法。

  通过课堂练*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证明或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和步骤,达到巩固,消化新知的目的。同时强化解题步骤,形成并提高解题能力。对练*的思考,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总结。

  (六)回顾总结

  通过师生互动,回顾本节课的概念、方法。本节课我们学*了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同学们要切记:单调性是对某个区间而言的,同时在理解定义的基础上,要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方法步骤,正确进行判断和证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并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体会数学的和谐美。

  (七)课外作业

  1、教材p43*题1。3A组1(单调区间),2(证明单调性);

  2、判断并证明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3、数学日记:谈谈你本节课中的收获或者困惑,整理你认为本节课中的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作业1、2进一步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增、减函数的概念,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和解题规范化的训练,并且以此作为学生对本结内容各项目标落实的评价。新课标要求:不同的学生学*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作业3这种新型的作业形式是其很好的体现。

  (七)板书设计(见ppt)

  五、评价分析

  有效的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

  第一、教要按照学的法子来教;

  第二、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概念间寻找“最*发展区”;

  第三、强化了重探究、重交流、重过程的课改理念。让学生经历“创设情境——探究概念——注重反思——拓展应用——归纳总结”的活动过程,体验了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成为积极主动的建构者。

  本节课围绕教学重点,针对教学目标,以多媒体技术为依托,展现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使学生始终处于问题探索研究状态之中,激情引趣,并注重数学科学研究方法的学*,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是研究性教学的一次有益尝试。

  二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4.1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过有关内容,为本节课的学*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二次函数中参数a,b,c,h,k对其图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对二次函数图像*移的研究方法,能迁移到其他函数图像的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感受到数学中数与形的辩证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二次函数图像的*移变换规律及应用。

  难点:

  探索*移对函数解析式的影响及如何利用*移变换规律求函数解析式,并能把*移变换规律迁移到其他函数。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讨论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为终生学*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学*。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将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1)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比如y=x2、y=2x2,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些函数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引入我的新课。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已有知识,为后面的学*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

  (2)讲授新课

  例1:画出函数y=2x2,y=2(x+1)2,y=2(x+1)2+3的图像

  让学生画出他们的图像并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再让学生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先将其化成y=a(x+h)2+k的形式,从而判断出y=ax2+bx+c是如何由y=ax2变换得到的。

  前面的练*和例题,基本涵盖了二次函数图像*移变换的各种情况,启发并引导了学生将实例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y=x2到y=ax2,y=ax2到y=a(x+h)2+k,y=ax2到y=ax2+bx+c(其中,a均不为0)的图像变化过程,即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h正左移,h负右移;k正上移,k负下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像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了数学关系,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巩固练*

  我将组织学生进行练*,完成课本44页1-3题。通过这种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二次函数中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4)归纳总结

  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结,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适当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5)布置作业

  略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是必修章第节的内容,我将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本节课的教学,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 教材分析

  是在学*了基础上进一步研究 并为后面学* 做准备,在整个

  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本节内容十分重要。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水*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掌握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归纳抽象概括使学生构建领悟 数学思想,培养 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体验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培养善于

  观察勇于思考的学**惯和严谨 的科学态度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重点是 ,由于学生对 缺少感性认识,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相统一的规律,我采用引导发现法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体为辅助手段。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过程

  四、 教学程序及设想

  1、由……引入: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4)

——高中数学教学总结9篇

  今年我担任高三(x)班的数学课。在教学上,我花了较多的时间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的用形象的语言化难为易。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差,要让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让我感觉压力较大,但是我没有丝毫的退缩,反而这些压力给了我动力。这一年的时间过得是忙忙碌碌,但感觉很充实,也有一些收获和感受。自己在业务知识水*、教学潜力、师德品质等方面都有了必须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比起去年来有了必须的进步,但还没有到达我的目标。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一年来的状况。

  一、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热爱教育事业,用心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全教会精神。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融为一体,努力完成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

  二、我*时加强理论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然而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今年我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学*,相继学*了《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常去翻阅《中学教学研究》、《数学教育学》等书籍,学*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经过学*,我对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和讲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动学生主体用心参与教学过程,探讨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形式,以“问题”作为数学的教学起点,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尽管如此,理论水*还远远不够,以后我更要加强理论学*和理论研究。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发觉以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的方法,与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序相反,丝毫引不起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我能遵守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心参加校园组织的各项活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环节: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仔细批改作业,并认真评讲,用心做好课外辅导和补差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能用心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把提高素质,发展潜力放在首位。因为我们的学生底子较差,课前、课后、课上的效率都不太高,针对这种状况,课堂教学我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的将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讲得形象生动一些,提高他们学*数学的兴趣。兴的就是听到学生说他此刻开绐对数学有兴趣了。

  四、几点反思:

  很遗撼的是:这一年我们班的成绩上升得不快。我对此分析出几点原因:

  (1)由于底子薄,而我有时上课选的.例题难度系数比较大,他们难以理解。

  (2)难度大了,就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学生学得不够踏实。

  (3)虽然改了以往的只讲思路,不讲过程的状况,上课能够将详细的解题过程写出,但学生在听课时只顾着做笔记,没有听讲解方法,以至于思想方法不理解,就不能举一反三了。

  (4)学生对教师的依靠性太大,动手潜力差,遇到问题不去思考,不去分析,更别谈进行逻缉推理。

  (5)自觉性不高,课后练*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有时还出现抄袭现象。

  针对这个现象,我决定对于个别学生,个性是很多数学底子很薄弱的学生,不能指望他们能在高考中拿到后面的提高分,只要能够将基础的70%就够了,所以我决定从最基础的知识下手,每一天做几道最简单的题,巩固基础知识。

  同时我还认识到我有以下不足:①作为一名党员,没能发挥其就应发挥的带头作用;②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很缺乏;③对于“一专多能”的目标还相差很远。

  这是我对一年来教学的总结,也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改正自己在教学上的错误方法,努力探索,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在一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深深感到高一是数学学*的一个关键时期,有必要探索高一数学学*障碍形成的因素,以便寻找解决对策。

  一、高一数学学*的障碍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教材的原因。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初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飞跃。首先,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的难度一下子增加了许多,正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加速现象;第二,从内容的表述上看,初中数学比较重视从贴*日常生活实际的方式形象地引入,因此显得比较简单,语言通俗易懂,直观性、趣味性强,结论容易记忆,高中数学则越来越以数学的规范形式进行表述。而且,高一数学一开始触及到集合语言、函数语言、逻辑语言这些内容,因此概念抽象、定理严谨、逻辑性强。教材叙述比较严谨、规范,抽象思维明显提高,知识难度加大,且*题类型多,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和容量多”的特点。再加上高一第一学期的课时紧,故教学进度一般较快,从而增加了教与学的难度,这样,不可避免地造成学生不适应高中数学学*。

  2、教法的原因。

  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因而教学进度较慢,对于某些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反复讲解,多次演练,从而各个击破;但是进入高一以来,教材内涵丰富,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知识信息广泛,题目难度加深,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也不可能象初中那样通过反复强调来排难释疑,且高一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和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比较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这使得刚入高一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

  3、学法原因。

  这里既有方式上的原因: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反复练*,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忆概念、公式及例题类型,一般都可以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惯于围着教师转,不需要独立思考和对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学生满足于你讲我听,缺乏学*的.主动性。而到了高一,数学学*要求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刚入学的大部分高一学生往往沿用时的初中学法,致使学*出现困难。也有思维方法上的原因:不少高一学生还是沿袭初中的思维方式,初中数学教学中常把许多问题的解决建立为统一固定模式,如解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后看什么,证线段或角相等,三角形全等或相似的模式有哪几种等等。初中生*惯于这种机械、便于操作的思维定势;而高中数学知识要求在思维方式上产生变化:在灵活性、可拓展性、创造性方面提出了高要求。所以高一学生较难在很短时间就适应这种对思维能力要求的突变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生活。

  二、帮助高一学生消除数学学*障碍的对策

  1、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

  教师在教学初始应控制进度,不能求快而增大学*难度,要注意数学知识相经联系的,高中数学知识要涉及初中的内容,很多地方是初中知识的延拓和提高,但不是简单的重复。因此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二者的衔接,深入研究两者彼此潜在的联系和区别;做好新旧知识的串联和沟通,为此,在高一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于”的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温*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以减缓坡度,分解教学过程,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己有的水*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引导学生对知识加以区别和联系,每涉及到新的概念。定理等都要结合初中己学过的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了使高一学生很快从初中的方法中走出来,作为联结,“直观化”是高一数学起始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实物直观、模型直观和语言直观等直观化的方法,使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形成鲜明的表象,减少学生理解过程中的障碍。对于知识含量较大,学生记忆效果不佳的部分内容,教师必要进行梳理,作表格化、类化、链式递进的处理等,使内容易懂易记。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维时,可以将思维的目标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循序渐进的环节,让学生的思维水*从形象思维沿着小坡度的台阶向抽象思维步步升华,在处理问题时,一个问题各环节之间、问题与问题之间要注意避免脱节、跳跃,注意铺*道路,减少学生思维发展障碍。这样学生从己有的经验出发,用特殊对象描述一般对象就可以在己有的思维水*基础上有所进步和发展。总之,教师在教学时做到抽象概念形象化,抽象结论具体化,抽象方法通俗化,给学生有一段适应的过渡缓冲期,学生就可以很快形成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消除学*数学的障碍。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惯。

  良好学**惯是学好高中数学的重要因素,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复*、专心上课、及时复*、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这几个方面,改进学生的学*方法,可以这样进行: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制定计划的*惯,合理安排时间,从盲目的学*中**出来,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的*惯,可布置一些思考题和预*作业,保证听课时有针对性,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听课,要“心到”即注意力高度集中,对知识能触类旁通,多方联想,当学生听到“增函数”,就应该联想起增函数性质图像,函数在单调区间内,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图象在单调区间从左到右单调上升趋势。“眼到”即仔细看清老师每一步板演、“手到”即适当做好笔记、“口到”即随时回答老师的提问,以提高听课效率,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的*惯,下课后要反复阅读书本,回顾每堂课上老师所讲内容,查阅有关资料,或向教师同学请教,以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和记忆;引导学生养成独立作业的*惯,要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记有点小问题或*题不会做,就不假思索地请教老师同学;引导学生养成系统复*小结的*惯,将所学新知识融人有关的体系和网络中,以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有关报刊和资料问题,以进一步充实大脑,拓展眼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加强学法指导应富于知识讲解、作业评讲、试卷分析等教学活动中。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介绍学*方法和进行学*目的及学法交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方法,学会学*,提高学*效率,变被动为主动,从而不断地消除学*数学的障碍。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推动学生进行学*的内部动力是学*动机,而兴趣即是构建学*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浓厚的学*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感知更清晰、观察更细致、思维更深刻,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不少学生之所以视数学学*为苦役,为畏途,主要原因还在于缺乏对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着力于培养和调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教学的导言,需要教师精心构思,一开头,就能把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他们对数学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阐明数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尤其在工农业生产、军事、生活等方面的巨大作用,来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有困难的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让他们有所得,发现自己的学*成效,体会探索知识的乐趣,才能使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得到持续。

  4、学生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能力,消除高一学*数学障碍的重要环节,主要有:

  (1)培养学生独立学*的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准确计算能力;

  (4)培养学生推理和转换能力;

  (5)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总之,高一数学的起步教学阶段,分析清楚学生学*数学的障碍,只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措施,适当地处理教学内容,便能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从而更高效、更顺利地接受新知和发展能力,高中数学教学就能取得成功,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学期我任教高三17,18班的两个班的文科数学课,17班是一个实验班,学生基础比较好,学*自觉性比较高,有良好的思维*惯。18班是一个普通班,基础差,不能坚持长时间学*,学*自觉性比较差。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们有成功的经验,也发现了不足之处。下面就我上学期的具体做法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总结如下:

  一、研读高考考纲,梳理知识模块

  仔细推敲考纲对考试内容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准确把握所考的知识点,准确把握所考知识点的深度,做到考纲考什么,讲课就讲什么,练*就练什么,小考就考什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强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通过梳理知识,让学生牢固记住所学的所有知识和典型例题的通法通解。建立起数学知识的框架。复*时要求全面周到,准确把握考试内容,做到复*不超纲,不做无用功,使复*更有针对性。在复*过程中,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

  二、加强集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

  积极参加每周一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认真聆听同头老师的建议和安排,认真做好教研记录。集体备课时,积极参与发言。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服从教研组长的教学安排,做到同学科,同教案,同进度,同练*,同考试。严格按照学校的“四步十六字”方针,认真落实“四步导学练”,积极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培养独立解题的*惯,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加强限时训练,提高解题能力

  认真对待学校组织的月考,考完后认真总结本次考试的得失,让学生再次做考题,争取做到二次一百分。课下精心选题,选题的原则是低难度,低梯度,小综合,以复*过的为主,复*过的出些大综合,未复*以基础题为主。每周练一组综合题,做到限时,判分,总结。每天定时训练一道题,提高解题速度。真正的将“练”落到实处。在讲试卷时,注重抓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点、提破口,培养良好的`审题、解题*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容失分的*惯。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要求学生做选择、填空题时学会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径,要力争既“准”又“快”;做解答题时,要做到审题严谨,规范作答,努力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的失分。指导学生临考时的审题答题顺序和技巧,答题的具体要求。总结考试前和考试中的心理调节的做法和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四、落实培优补差,搞好分类推进

  针对班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状态,采取分层教学,对优等生采取多关注,多询问,多鼓励的策略,在生活上多给一点关注,多询问一下生活起居,*时见面多一声问候,了解他们的心理,不要出现厌学、厌考的情绪。讲课时可以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后进生采取低起点,小步子的策略狠抓双基教学,个别学生补课的形式,培养学生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的自信心,采取个别交流,告诉学生只要好好学*,注意听讲,做好笔记,努力理清解题思路,成绩是会提高的,大学也是能考上的。

  当然在教学中也出现一些困惑的地方:

  一、高三复*速度快,难度大,综合性强。如何使高一二没有学好的学生,也能最大限度的多学知识,多掌握知识?

  二、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课改,可是我发现高一二搞课改,搞得轰轰烈烈,而到了高三又恢复到传统的讲授形式,能不能将课改模式,迁移到高三,使老师讲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学生成绩提高的快?

  三、如何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尽快赶上拉下的课,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同步学*?总之这一学期,有收获也有不足,希望以后多向身边的老师学*,多学一些经验,少走一些弯路。

  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在校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高二数学组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和奋力拼搏下,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有成功的喜悦,也有不足的遗憾。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加强集体备课 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课改形势下,高二数学怎么去教,学生怎么去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压力很大,针对这一问题备课组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提出了优化课堂教学,强化集体备课,培养学生素质的具体要求。即优化课堂教学目标,规范教学程序,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集体备课中,注重充分发挥各位教师的长处,集体备课把握住了正确的方向和统一了教学进度,对于各位教师来讲,又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因材施教。

  二 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展现教师的分析思维,还要充分展现学生的思考思维,把教学活动体现为思维活动;同时还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起点总体要高,注重提优补差,新课改将更加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适当增加教学的难度,为更多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有利于优秀的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充分利用辅导课的时间帮助他们分析学*上存在的问题,解决他们学*上的困难,培养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挖掘潜力,最大限度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三 因材施教 全面提高

  由于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一样,同一班级的学生,层次差别也较大,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自己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区别对待,这样,对课前预*、课堂训练、课后作业的布置和课后的辅导的内容也就因人而异,对不同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提问上也要分层次,基础题一般由学生来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学*的兴趣,对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把知识点扩展开来,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提高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布置,既有全体学生的必做题也有针对较强能力的学生的思考题,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的内容也因人而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提高。

  四 优化练* 提高练*的有效性

  知识的巩固,技能的熟练,能力的提高都需要通过适当而有效的练*才能实现;首先,练*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度,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和层次性,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练*要全批全改,做好学生的错题统计,对于错的较多的题目,找出错的原因。练*的讲评是高二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效益,课堂的讲评要科学化,要注重教学的效果,不该讲的就不讲,该点拨的要点拨,该讲的内容一定要讲透;对于典型问题,要让学生板演,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多做限时练*,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五 加强考法、心理等方面的指导 培养非智力因素

  充分利用每一次练*、测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如对选择题、填空题,要注意寻求合理、简洁的解题途经,要力争“保准求快”,对解答题要规范做答,努力作到“会而对,对而全”,减少无谓失分,指导学生经常总结审题答题顺序、技巧,力争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方式和临场审题、答题的具体方法,逐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纠正不良的答题*惯、优化答题策略、强化一些注意事项。

  在这一学期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努力向各位学*,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

  今年我担任高三(2)班的数学课。在教学上,我花了较多的时间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尽可能的用形象的语言化难为易。班级学生的基础较差,要让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让我感觉压力较大,但是我没有丝毫的退缩,反而这些压力给了我动力。这一年的时间过得是忙忙碌碌,但感觉很充实,也有一些收获和感受。自己在业务知识水*、教学能力、师德品质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比起去年来有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没有达到我的目标。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一年来的情况。

  一、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护党的领导

  不断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热爱教育事业,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学*全教会精神。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把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融为一体,努力完成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

  二、我*时加强理论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然而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今年我继续加强教育理论学*,相继学*了《课堂教学论》、《现代教育技术》,常去翻阅《中学教学研究》、《数学教育学》等书籍,学*教育家的教育理论。经过学*,我对教学方法更加重视和讲究,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发动学生主体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探讨启发式教学的有效形式,以“问题”作为数学的教学起点,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尽管如此,理论水*还远远不够,以后我更要加强理论学*和理论研究。

  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中,发觉以概念作为教学的起点的方法,与数学思维活动的顺序相反,丝毫引不起学生的学*数学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三、我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搞好日常教学工作的环节:精心备课,认真上课,仔细批改作业,并认真评讲,积极做好课外辅导和补差工作。在教学工作中,我能积极贯彻素质教育方针,把提高素质,发展能力放在首位。因为我们的学生底子较差,课前、课后、课上的效率都不太高,针对这种情况,课堂教学我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尽量的将一些枯燥无味的东西讲得形象生动一些,提高他们学*数学的兴趣。最高兴的就是听到学生说他现在开绐对数学有兴趣了。

  四、几点反思

  很遗撼的是:这一年我们班的成绩上升得不快。我对此分析出几点原因:

  (1)由于底子薄,而我有时上课选的例题难度系数比较大,他们难以接受;

  (2)难度大了,就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掌握,所以学生学得不够踏实。

  (3)虽然改了以往的只讲思路,不讲过程的情况,上课能够将详细的解题过程写出,但学生在听课时只顾着做笔记,没有听讲解方法,以至于思想方法不理解,就不能举一反三了。

  (4)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太大,动手能力差,遇到问题不去思考,不去分析,更别谈进行逻缉推理。

  (5)自觉性不高,课后练*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有时还出现抄袭现象。

  针对这个现象,我决定对于个别学生,特别是很多数学底子很薄弱的学生,不能指望他们能在高考中拿到后面的提高分,只要能够将基础的70%就够了,所以我决定从最基础的知识下手,每天做几道最简单的题,巩固基础知识。同时我还认识到我有以下不足:①作为一名党员,没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带头作用;②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很缺乏;③对于“一专多能”的目标还相差很远。

  这是我对一年来教学的总结,也是我的一些心得和体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加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改正自己在教学上的错误方法,努力探索,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学生会学,这是二十一世纪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观念,改变教法,把学生看作学*的主人,培养他们自觉阅读,提出问题,释疑归纳的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终身受益。下面,结合本人的三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浅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1.在课前预*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在课前做不做预*,学*的效果和课堂的气氛都不一样。为了抓好这一环节,我常要求学生在预*中做好以下几点,促使他们去看书,去动脑,逐步培养他们的预*能力。

  1、本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基本概念,有哪些注意点?

  2、本小节还有哪些定理、性质及公式,它们是如何得到的,你看过之后能否复述一遍?

  3、对照课本上的例题,你能否回答课本中的练*4、通过预*,你有哪些疑问,把它写在“数学摘抄本”上,而且从来没有要求学生应该记什么不应该记什么,而是让学生自己评价什么有用,什么没用(对于个体而言)

  在这里解释一下:“数学摘抄本”有别于“数学笔记本”,前者的内容包括课堂笔记、课后*题、解题技巧、数学史事、课外阅读材料的剪抄等等,是受到“语文摘抄本”的启发而衍生的产物。三年的实践表明:“数学摘抄本”要比“数学笔记本”的功能强过一百倍!(注:“数学摘抄本”为本人专利)

  少数学生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一定的灵活性。这些要求刚开始实施时,还有一定困难,有些学生还不够自觉,通过一个阶段的实践,绝大多数学生能养成良好的*惯。另外,在课前预*时,我有时要求学生在学*过程中进行角色转移,站在教师的角度想问题,这叫换位思考法。在学*每一个问题,每项学*内容时,先让学生问问自己,假如我是老师,我是否弄明白了?怎样才能给别人讲清楚?这样,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学*的内驱力,对每一个概念,每一个问题主动钻研,积极思考,自觉地把自己放在了主动学*的位置。如在讲“独立重复试验”时,我把这节内容留给学生课前思考,他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准备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实例和有关的练*。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换位教学法,不仅能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而且还激发了学生课前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兴趣。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作为数学教师改变以往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显得至关重要,而应采用组织引导,设置问题和问题情境,控制以及解答疑问的方法,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局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我也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要因材施教,发掘出每个学生的学*潜能,尽量做到基础分流,弹性管理。在教学中我采用分类教学,分层指导的方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稳步地前进。调动他们的学*积极性。对于问题我没有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讨论中提高能力。尽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尽量让学生质疑问题,尽量让学生标新立异。

  在数学教学中有大量的解题活动,包括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教学实践的经验已经证明,题海战术不可取,重要的是交给学生数学解题的思维策略在解题活动中进行思维策略的训练。这种训练应包括解题过程的规范训练,常规问题的模式训练,非常规问题化归为常规问题的转换训练等。

  在课堂教学中,我的一个主要的教学特征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这时间包括学生的思考时间、演算时间、讨论时间和深入探究问题的时间,在我的课堂上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学生正在积极的思考、热烈的讨论、亲自动脑,亲自动手,不等不*,不会将问题结果完全寄托于老师的传授,而是在积极主动的探索。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J。S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他所倡导的发现学*的教学模式不是把学*材料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只给一些提示性的线索,要学生自己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活动来学*知识,掌握策略,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

  我想我的“教学风格(有些夸张)”还是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的。三年的实践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数学教学过程作为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学生的探索要依*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也从来没有放弃对于学生的指导,尤其在讲授新课时,我将教材组成一定的尝试层次,创造探索活动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从特殊去探索一般,通过类比、联想,从旧知去探索新知,收到较好的效果。

  3.在课后作业,反馈练*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课后作业和反馈练*、测试是检查学生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抓好这一环节的教学,也有利于复*和巩固旧课,还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完一节、一课、一单元后,让学生动手“列菜单”,归纳总结,要求学生尽量自己独立完成,以便正确反馈教学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每个学生的学*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要长期坚持的,三年来就是*着这扎扎实实的教学,扎扎实实的学*才使我所教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自学能力上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安排,课前、课堂、课后三者结合,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机会。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地位,使其变成学*的主人,我想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结果吧。

  二、数学教育创新

  最早领教“教育创新”这个名词还是在刚刚步入一中时的新大学生的培训会上,现在回想起,值得思考的再也不是这个名词的字面含义,而是数学教育创新的着眼点是什么了。

  大家都知道中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为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基础知识源远流长。不可能再有什么知识层面的创新了。更不可能要求学生发明创造什么新的初等数学的结论。因此,我个人认为数学教育创新应该着眼于学生建构新的认知过程,用数学的语言就是——“认知建模”。而这过程的创新应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勤于思考:

  创新的前题是理解。我们知道,数学离不开概念,由概念又引伸出性质,这些性质往往以定理或公式呈现出来。对定理、公式少不了要进行逻辑推理论证,形成这些论证的理路需要思维过程。为此,我们首先必须让学生对学*的对象有所理解。因为数学知识的获得主要依赖紧张思维活动后的理解,只有透彻的理解才能溶入其认知结构。这就需要拼弃过去那种单*记往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数学结论,然后套用这些结论或机械地模仿某种模式去解题的坏*惯。而要做到理解,就需要勤于思考。对知识和方法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为什么要形成这个概念?为什么要导出这个性质?这个性质、定理、公式有什么功能?如何应用?勤于思考的表现还在于对认知过程的不断反思、回顾,不断总结挫折的教训和成功的经验。避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

  2.善于提问: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观察、感知学*的`对象以后,要学会分析,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善于挖掘自己尚不清楚的问题,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并提出质疑。作为一个中学生,不见得也毋须什么问题都能自己解决。我们倡导的只是能对学*的对象提出多角度的问题,尤其是善于提出新颖的具有独特见解的问题。我认为会提问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反思问题最简洁的表达。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既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方法方式提供了参考的依据。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一、教学观念

  课改,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新课程推行的主体,长期以来已经*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分强**师的“传道”作用,在思想上把学生消极地看做知识容器,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知识,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其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新课改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互动以及培养学生终身学*的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获取知识,提升思维能力,在猜测、尝试、探索中体会成功的喜悦,达到真正的寓教于乐!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尝试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观察,“适时”地点拨思维受阻的学生,“适度”地为不同心理特点及不同认知水*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问题,“适法”地针对不同类型知识选择恰当的引导方法与技巧。

  二、关注初高中衔接问题

  和初中数学教材相比,高中教材跨度大,知识的广度、深度较之都有较大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差异,往往容易使刚刚从初中升到高中的学生无所适从。由于学生并没有为这种反差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依然按照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方法来学*高中数学,因而容易与高中数学教学脱节,进而导致学*情绪骤降,出现成绩分化。

  此时,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种现象,充分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在高中阶段还要继续学*等等,注意初高中数学学*方式的衔接与转变。就方法而言,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经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老师还应该重视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学*适应性能力。

  三、教学中的反思

  教学中的反思,即及时、自动地在行动过程对自己进行评价与定位。课堂教学既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又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特权式人物,教学是师生之间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波利亚曾说:“教师讲了什么并非不重要,但更重要千万倍的是学生想了些什么。”学生的思路应该在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产生,教师的作用在于“系统地给学生发现事物的机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反思“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计划,采取怎样有效的策略与措施,需要在哪方面进行补充”,从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这种反思能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教师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教学设计,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精心设计,启发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从而保持课堂张力。学生只有经过思考,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头脑,否则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教师在激发学生学*热情时,也应妥善地加以管理,使课堂教学秩序有利于教师“教”和学生的“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加强学生合理表达自己观点的训练。

  四、对学生学*方法的反思

  初高中数学存在巨大差异,高中无论是知识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还是能力的要求,都有一次大飞跃。学*方法是否科学,是学生能否学好数学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当前高中生数学学*方法还处在比较被动的状态,存在问题较多。如学*懒散,不肯动脑;不订计划,惯性运转;忽视预*,坐等上课,缺乏学*积极性和主动性;诸如此类。

  因此,教师需多花时间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学*状态,对学生数学学*方法进行指导,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方法。只有凭借着良好的学*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学*效果。五、对小组合作学*的反思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5)

——高中数学教学随笔 (菁华6篇)

  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以下几方面进行: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重视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本方法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下面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以函数为例从逻辑的角度看,函数概念包含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等以及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和一些具体的函数,这些内容是函数教学的基础,但不是全部。从关系的角度来看,不仅函数的主要内容之间存在着种种实质性的联系,函数与其它内容也有联系。方程的根可以作为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不等式的解就是函数的图象在轴上方的那一部分所对应的横坐标的集合;数列也就是定义在自然数集合上的函数;同样的几何内容也与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2、学生学数学的自我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从实际的算到理论的思。当初中学生第一次走进高中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已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成“空的容器”,按着自已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把学生头脑中的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使他们感到数学中的问题所在,思路的矫正,以及对数学更深入的理解。

  3、教师对教数学的反思。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唱主角,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学*的主人,教师成为学*的领路人。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已的讲解并没有很好地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自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给学生一个自主学*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2、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在教学中,我经常坚持这样一种做法:上课时老师尽量少讲,主要是给学生腾出大量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更主动、更积极、更亲历其境地去学。正是由于有了学生的深层次的参与,才能取得过去我们以老师的教为主所不可能达到的高效。我在备课时想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想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内容是非讲不可的?什么内容可以不讲?

  3、练在讲之前,讲在关键处。

  只有在老师讲解之前学生已经深入地钻研了问题,他才能有“资本”与老师进行*等的对话、交流,他才能真正成为学*的主体。因为在老师讲的过程中,学生必然在心里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的想法进行了对比、评价。“练在讲之前”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在于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求知的无穷乐趣。

  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现在进行时,我希望通过课堂教学的不断实践,追求这样的一种境界: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的主人,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求知的乐趣,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和合作中发现规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全面提高素质。

  高考在炎炎酷暑中拉下了帷幕,我们又送走了一批莘莘学子。回顾高三一整年的教学,感想颇多:压力、紧张、学*、进步、经验、教训、收获、喜悦……每天都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角角落落。凝结着学生的梦想,背负着教师的责任,寄托着家长的期望,伴着紧张的高考结束的铃声,我们也该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下面是我在高三英语教学中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爱心、细心、耐心、诚心、责任心

  进入高三,学生学*压力增大,心理脆弱,更需要老师的关爱与帮助。作为教师,首先应具有“爱心”,要用爱的博大胸怀去包容学生的一切。不管是面对学生的进步还是落后,优点还是不足,正确还是过失,一切都从“爱”的角度出发,用爱去助长学生的信心,用爱去抚*学生的创伤,用爱去撑起一片无雨的晴空,让学生快乐、轻松而健康的成长。你会惊奇地发现一切将迎刃而解。“师爱生”必然“生爱师”,“爱”是学生学*动力的源泉,也是我们热爱工作,敬业爱岗的强大动力所在。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学*和生活要“细心”观察,随时了解学生动向,并及时进行“耐心”指导,以避免学生走入误区。例如,在我所教班级中有这样一名学生,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在一次测试中,她的成绩急剧下滑,并出现了情绪低落、消沉,课上表现消极等症状。作为教师,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于是及时和这名学生进行谈心,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早恋。几经交谈与引导,终于看到了这名学生往日的笑脸。

  此外,作为教师,我们更要以“诚”待人。与学生之间要树立一种*等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为学生的拼搏与进步,打下良好的“精神”基础。

  总之,对学生,我们应毫不吝啬地付出“爱心”、“细心”、“耐心”、和“诚心”,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责任心”的基础之上,是责任心的升华与体现。出于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在强大责任心的驱使下,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动机,从而实现其学*目标。

  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争创高效课堂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教育改革迅猛发展的形势下,要想做一名跟上时代步伐的优秀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要努力掌握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知识,系统的语言知识,并能准确把握高考动向。在日常教学中,积极参加“听、评课”,“研讨课”、“优质课”等教学活动,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创造出既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的高质、高效课堂。同时,要充分了解学情,做到“以学定教”,让课堂真正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思想,真正实现让学生“在思中学”、“在学中思”,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并非要求我们去单纯地追求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求我们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要质量,这就需要我们具体做到:

  首先,要精心设计学案,充分备课,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掌握学情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学案,并体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练为主线”的思想,做到步骤清晰,重点突出,实用性强。让学生依据学案做好课前“自主学*,合作探究”,让学案真正发挥“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作用。

  此外,运用多种教学法,全力打造“高效课堂”。一堂好的英语课应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环节齐全,重点突出,讲练结合,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不断增强学生学*英语的动力,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为目的,立足于基础知识,让英语课堂活跃、高效起来。而这与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息息相关。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英语教学的方式应多样性、丰富性,做到“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电化设备和多媒体的作用,来辅助英语教学。

  有效地设置情境,进行“情景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英语学*的乐趣。当然,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知识以旧带新,互相渗透;语言精炼,启发到位。力避“以讲代思”、“以讲代练”,在重点内容知识的构建中,在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形成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与表达,及时反馈与调控,提高讲的“针对性”与练的“有效性”。教师还应规范课堂用语,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氛围,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形成英语思维。

  三、针对学生特点,进行学法指导

  “方法”是辛勤铸就成功的桥梁,是学*制胜的“法宝”。有效的学*方法能使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针对学生,尤其是高三学生的学*特点,进行科学方法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古语云“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实践,变“学会”为“会学”。

  例如:对高三学生阅读理解专项进行方法引导。英语阅读理解的题型可大致分为:细节题,猜意题,推断题和主旨大意题等四大类型,每种题型都有各自的做题方法。我们应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不是就题论题。比如在讲解“主旨大意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去找文中的主题句或是主题段。一般而言,主题句多位于首段或尾段,但有时也会用首段作“引子”,二段点题。但若全文找不到合适的主体段,我们可以先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将其合起来,便得出全文主题。当然这种题目也受文章体裁的影响,若遇到“新闻报道”类文章,主题一定位于首段的导语中。当学生了解了这些做题方法后,自然会提高效率,减少弯路。

  如果说课堂是个“大舞台”,那么老师就是舞台上的导演,学生则是这个舞台上的真正表演者。在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中,在英语教学面临任务重,时间紧,学生基础层次分明,学*能力各异的情况下,我们每位英语教师都应立足实际,不断学*,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研究新思路,接受新理念,扎实工作,持之以恒,努力让学生在自己的“舞台上”,绽放最美的舞姿!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高中生和老师知识交流的重要*台,担负着重要的知识学*和传授的功能。在课堂上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开展系统的教学活动,实现高中生的有秩序的知识学*,达成教师和高中生之间、高中生和高中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及共同发展。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效果和高中生学*在的实际状态,如何有效的开展好课堂教学,促进高中生的有效学*,是高中阶段数学教学必须要克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教师要克服应试教育和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和桎梏,摒弃“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工作,调动高中生的学*积极性,促进高中生的自主化探究。调整教学目标为知识学*和能力成长并重,发挥高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高中生的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成长。

  一、如何看待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

  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一环,通过有效的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施加教学活动的影响,让每一个高中生获得更有效的学*效果。不仅仅只是着眼于高中生的知识学*,更重要的是要着眼于高中生的能力发展。在高中生知识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同时,教师自身素质也要实现发展。具体表现在:高中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到普遍提高;高中生的情感受到熏陶,实现积极的学*态度。通过有效的课堂学*使高中生学到有利于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价值观念和学*方法。而对教师来说,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施展教师自身的教学魅力实现自我价值,更会享受到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交流给教师和高中生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二、情境激趣,点燃高中生学*热情

  我们知道兴趣是高中生学*的营养剂和原动力,只要高中生对高中数学的学*充满了兴趣,学*的效果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正是基于这样的客观认识,新课程标准把情境激趣作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实施手段。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更能够引起高中生的学*兴趣呢?通过大量的教学实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与高中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教学更能够引起高中生的注意,激起高中生学*的欲望。为此,我在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把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中的实例引入到教学中来,创设出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这些情境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引导高中生进行自主探究。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高中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形成数学的思维。通过高中生的学以致用,让高中生学会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从高中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高中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高中生,使高中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把高中生的生活实际中的经验和高中生需要学*的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创设出具有生活气息的生活情境,让高中生在这些生活情境中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遇到的问题,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在整个过程中左右情境教学效果的因素就是情境创设的有效性。结合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实现这种情境创设的有效性,能够有效的调动高中生的学*兴趣,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合理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实施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步骤和程序结构,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这种课堂教学步骤和程序结构是否合理,是否达到了的优化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和高中生的学*效果。所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有效的优化课堂教学步骤、程序结构,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为实现高中生的高效学*奠定基础。课堂教学的过程要注意教学目标与具体要求,更要重视高中生的认知过程,教师的'教学环节必须要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只有符合高中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的教学结构才是合理的教学结构。优化教学的架构就是要结合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以及高中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的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构已达到,更好地实现高中生高效学*的目的。同时,由于高中生的差异性,决定了课堂教学必须要具有层次性,既要关注优等生的学*过程更要关注大多数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兼顾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高中生,遵循高中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征,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原则实施教学。

  四、锻炼高中生的思维实现课堂智慧的高效转化

  开启高中生的智慧,实现高中生的智慧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转化,需要的是教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更需要高中生的思维配合。所以,在教学中锻炼高中生的思维,促进高中生数学思维的成长,实现高中生的思维和智慧转化,是高中数学教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要做的是在兼顾高中生的知识学*的基础上锻炼高中生的思维,促进高中生的智慧成长。课堂教学中,要引导高中生对知识由理解到掌握,进而能灵活运用,变为能力,限度地发挥高中生的思维才智,以求得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学机智。数学教学机智主要有启发联想、构思多解、运用反例、及时调节、渗透数学思想与方法等。总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思维的方法有很多。经过多年的教学实施我们发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合理设置数学练*,训练高中生对同一条件的敏感性,促使高中生思维联想,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性思维意识和能力。还可以加强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等。另外加强数学和生活的联系设置开放性试题,培养高中生的发散思维。

  我有幸搭上课改的这列快车,身为第一线的数学教师,从课改理念的学*,到深入课堂进行课改实验,我从中受益匪浅,可以说“在数学教学中有得也有失。下面我从得与失两方面来进行一下高二年级的教学反思如下:

  成功的经验:

  1、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学*的意义与价值。由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注重机械的技能训练与抽象的逻辑推理,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以致于使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枯燥无用、神秘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的兴趣和动力。而我是一名课改教师通过学*和实践,基本上能摒弃过去“斩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从生活中导入,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运用。如:我在上等比数列一课时,不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采取直接从概念导入,而是提前让学生进行课前预*有关细胞分裂若干次以后的细胞总数问题,独立探索,由此知道细胞在整个分裂过程中不断增加个数,而这一问题可以由等比数列来处理,再让学生验证自己估计的是否准确。让学生在活动中捂出等比数列数学模型与实际的细胞分裂问题的关系,建立了数学中等比数列的概念。在学*的过程中学生就明白了等比数列的重要性,产生了学*的内在动力。

  2、课改使我改善了学生的学*方式,提升了学生学*的水*。通过学*课标,我意识到:“学*方式不仅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而且成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传统课堂一味地采用灌输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是踏着别人踩出来的路走,而新的学*是要学生自己去找路走。“课堂教学中我不仅能关注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能关注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水*和能力。

  存在问题:

  一是组织学*活动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人数过多,学生在学*活动中参与面不是很广,往往让少数学生参与,而大部分学生成为“旁观者”;二是关注弱势群体不够,课堂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有部分学生能积极举手发言,能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能热情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之中,是课堂舞台的主角,能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但细细观察会看到,在这热闹的背后又隐藏着许多被遗忘的角落,总有一部分学生在成为观众和听众,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形成“差生”是必然的。根据两点所想到的:要想改变上面的状况,我认为:首先要深入学*《数学课程标准》并进行理论联系教学实践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教学中设计的学*活动一方面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挑战性;而应该设计具有层次性和开放性的活动,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做,有事可想,都有收获,都有体验。再次在教学中我们不能纯粹追求活动数量的多少,而应以追求活动的质量为宗旨,这样才可以保证各个学*活动都有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还可以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力争做到“好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可提供各种层次的弹性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选择、实践和解决。

  以前上课时,我经常只顾自己的想法,觉得讲的题目越多越好,很少顾及学生的思维与感受。慢慢地,发现学生上课听得懂,自己做却不会,后来意识到,我们现正在倡导的许多新课程理念就是来自于这个理论背景,也使我的困惑茅塞顿开。原来我的教学方式大大压缩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打击了学*数学的积极性,磨灭了自我体验、自我创新的个性。因此,学生的思维被定向了,无法进行更好的建构,形成不了有效的认知结构,导致我们的教学效果不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出发点,走出一条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基于对以上问题的分析和认识,经过实践,我得到以下几点教学感悟:

  1、关注学生的“预*”,淡化课堂笔记。

  对于有些浅显易懂的课应该让学生提前预*,给学生一个自主学*的机会;对于有些概念性强、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则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为什么呢?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预*就是把课本看一遍,他们似乎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他们失去了课堂上钻研问题的热情;他们失去了思考问题时所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更为可惜的是,由于他们没有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失去了直面困难、迎难而上的磨练!

  2、以老师的无为造就学生的有为。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6)

——高中数学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至少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一种推导方法,能用公式来求点到直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能力。

  (3)认识事物(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的思想和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个性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推导及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学*方法:任务驱动下的研究性学*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问题,引发认知冲突(约5分钟)

  问题:假定在直角坐标系上,已知一个定点P(x0,y0)和一条定直线l:AxByC=0,那么如何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d?请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1:先过点P作直线l的垂线,垂足为Q,则|PQ|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d;然后用点斜式写出垂线方程,并与原直线方程联立方程组,此方程组的解就是点Q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

  接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列5道题(尝试性题组),请5位学生上黑板练*(第(4)题请一位运算能力强的同学,其余学生在下面自己练*,每做完一题立即讲评):

  (1)求P(1,2)到直线l:x=3的距离d;(答案:d=2)

  (2)求P(x0,y0)到直线l:ByC=0(B≠0)的距离d;(答案:)

  (3)求P(x0,y0)到直线l:AxC=0(A≠0)的距离d;(答案:)

  (4)求P(6,7)到直线l:3x—4y5=0的距离d;(答案:d=1)

  (5)求P(x0,y0)到直线l:AxByC=0(AB≠0)的距离d。

  第(1)容易、(2)和(3)题虽然含有字母参数,但由于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学生不难得出正确结论;第(4)题虽然运算量较大,但按照刚才学生1回答的方法与步骤,也能顺利解出正确答案;第(5)题虽然思路清晰,但由于字母参数过多、运算量太大行不通。学生们陷入了困境。

  2、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走出困境(约8分钟)

  教师:根据以上5位学生的运算结果,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2:当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水*或竖直)时,点到直线的距离容易求得,而当直线是倾斜位置时则较难;含有多个字母时虽然想起来思路很自然,但具体操作起来因计算量很大而无法得出结果。

  教师:那么,练*(5)有没有运算量小一点的推导方法呢?我们能不能根据刚才的第(2)、(3)的启示,借助水*、竖直情形和*面几何知识来解决倾斜即一般情况呢?请同学们思考。

  学生3:能!如图1,过点P作x、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l于S、R,则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

  |PQ|=(|PR|·|PS|)/|RS|

  教师:|PR|怎么求?|PS|又怎么求?

  学生3:设R(x1,y0),则由Ax1By0C=0,

  得x1=—(By0C)/A,

  ∴|PR|=|x0—x1|=|Ax0By0C|/|A|;

  同理:|PS|=|Ax0By0C|/|B|。

  教师:|RS|怎么求?

  学生3:|RS|==(/|AB|)·|Ax0By0C|。

  教师:|PQ|结果是什么?

  学生3:|PQ|=。

  教师:公式的这种推导方法是否需要作补充说明?

  学生4:当A=0或B=0时,ΔPRS不存在,故应说明公式当A=0或B=0时是否适用?

  由(2)、(3)检验可知公式依然成立,即公式对任意直线都适用。

  3、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约10分钟)

  教师:推导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方法不少。前面我们学了函数、三角函数、向量、不等式等数学知识,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来推导这个公式吗?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上进行讨论交流,由组长负责记录。10分钟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对本组找到的最好的一种推导方法通过实物投影进行"成果"交流。

  学生们积极探讨;教师来回巡视,回答各研究小组的询问......

  4、学生交流"成果",教师点评小结(约16分钟)

  经过约十分钟的研讨,各小组都找到了新的推导方法。于是教师请4名代表依次上讲台(让准备成熟的先讲),借助实物投影介绍本组的"成果"。由于时间关系,每组只要求讲一种方法,用时不超过4分钟,且各组的方法不能重复。

  学生5:我们用的是"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的数学思想。请看投影屏幕:

  设Q的坐标为(x1,y1),则直线PQ的斜率k1=,又直线l的斜率k=—,于是由PQ⊥l得,k1k=—1即B(x1—x0)—A(y1—y0)=0①

  又因为Ax1By1C=0,即Ax1By1=—C

  两边同减Ax0By0得A(x1—x0)B(y1—y0)=—(Ax0By0C)②

  于是①2②2得,(A2B2)[(x1—x0)2(y1—y0)2]=(Ax0By0C)2,

  即(A2B2)d2=(Ax0By0C)2

  所以d=。

  教师:"设而不求,整体代换",真是奥妙无穷,这是解析几何减少运算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妙不可言。

  学生6: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一种独特的方法——向量法,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2,设T(x1,y1)为直线l上的任意一点,则Ax1By1C=0,=(x1—x0,y1—y0)

  ∵PQ⊥直线l,

  ∴*行于直线l的法向量=(A,B)

  另设与的夹角为θ,则·=cosθ

  即|A(x1—x0)B(y1—y0)|=|||cosθ|

  即|Ax0By0C|=·d

  ∴d=。

  教师:向量是数量与图形的有机结合,解析几何是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两者都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三小组的推导方法证明了这一点,也再次说明了向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工具性,用向量法解解析几何题确实行之有效。

  学生7::我们小组向大家介绍向量的另一种方法,妙用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请看投影屏幕:

  如图3,设垂足是点H(m,n),


高中数学的说课稿 (菁华6篇)(扩展7)

——高中数学10分钟说课稿合集五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

  本节课是苏教版第二章《函数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数Ⅰ》2.1.3函数简单性质的第一课时,该课时主要学*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以及应用定义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

  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基石,函数的单调性是首先研究的一个性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让学生领会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证明函数单调性的步骤,并能运用单调性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上述活动,加深对函数本质的认识.函数的单调性既是学生学过的函数概念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后续研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的基础.此外在比较数的大小、函数的定性分析以及相关的数学综合问题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它是整个高中数学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核心知识之一.从方法论的角度分析,本节教学过程中还渗透了探索发现、数形结合、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别函数单调性

  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从实际生活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应用图象和单调性的定义解决函数单调性问题,让学生领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数学的科学功能、符号功能和工具功能,培养学生直觉观察、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4、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

  (2)运用函数单调性的定义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1)函数单调性的知识形成;

  (2)利用函数图象、单调性的定义判断和证明函数的单调性.

  二、教法分析与学法指导

  本节课是一节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课,因此,教法上要注意:

  1、通过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问题引入课题,为概念学*创设情境,拉*数学与现实的距离,激发了学生求知欲,调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2、在运用定义解题的过程中,紧扣定义中的关键语句,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逐个完成对各个难点的突破,以获得各类问题的解决.

  3、在鼓励学生主体参与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设问、讲评和规范书写等方面,要教会学生清晰的思维、严谨的推理,并成功地完成书面表达.

  4、采用投影仪、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和直观性.

  在学法上:

  1、让学生从问题中质疑、尝试、归纳、总结、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利用图形直观启迪思维,并通过正、反例的构造,来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一个飞跃.

  1.教材分析

  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

  (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行线的距离公式

  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

  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1-3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

  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直线垂直,最小值等。

  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教学目标

  (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

  (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

  (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

  确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2002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2004年)

  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

  (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

  (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

  确定依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

  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

  (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

  2.教法

  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通过学生自己练*“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

  确定依据:

  (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

  (2)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

  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

  3.学法

  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

  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3-2学情:

  (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

  (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

  (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

  3-3学具:直尺、三角板

  3. 教学程序

  时,此时又怎样求点A到直线

  的距离呢?

  生: 定性回答

  点明课题,使学生明确学*目标。

  创设“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学*情景。

  练*

  比较

  发现

  归纳

  讨论

  的距离为d

  (1) A(2,4),

  :x = 3, d=_____

  (2) A(2,4),

  :y = 3,d=_____

  (3) A(2,4),

  :x – y = 0,d=_____

  尝试性题组告诉学生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从而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请三个同学上黑板板演

  师: 请这三位同学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生: 回答

  教学机智:应沉淀为三种思路:一,根据定义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利用等积法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个顶点之间的距离;三,利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视回答的情况,老师进行肯定、修正或补充提问:“还有其他不同的思路吗”。

  说解题思路,一是让学生清晰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二是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径(根据定义或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师:很好,刚才我们解决了定点到特殊直线的距离问题,那么,点P(x0,y0)到一般直线

  :Ax+By+C=0(A,B≠0)的距离又怎样求?

  教学机智:如学生反应不大,则补充提问:上面三个题的解题思路对这个问题有启示吗?

  生:方案一:根据定义

  方案二:根据等积法

  方案三:

  设置此问,一是使学生的认知由特殊向一般转化,发现可能的方法,二是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感受数学的生机和乐趣。

  师生一起进行比较,锁定方案二进行推证。

  “师生共作”体现新型师生观,且//时,又怎样求这两线的距离?

  生:计算得线线距离公式

  师:板书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行线间距离公式

  “没有新知识,新知识均是旧知识的组合”,创设此问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

  反思小结

  经验共享

  (六 分 钟)

  师: 通过以上的学*,你有哪些收获?(知识,能力,情感)。有哪些疑问?谁能答这些疑问?

  生: 讨论,回答。

  对本节课用到的技能,数学思维方法等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共同进步,各取所长。

  练*

  (五 分 钟)

  P53 练* 1, 2,3

  熟练的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

  再度延伸

  (一 分 钟)

  探索其他推导方法

  “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出课堂”,让学生真正学会学*。

  4. 教学评价

  学生完成反思性学*报告,书写要求:

  (1) 整理知识结构

  (2) 总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

  (3) 总结在学*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

  (4) 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