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

首页 / 教案 / | 2022-10-03 00:00:00 教案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面直角坐标系,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研究*面直角坐标中数与点的对应关系,能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代数与几何问题的相互转换。体会品面直角坐标系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养数学学*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面直角坐标中点与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难点: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以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三、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四张大的纸质坐标格子。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了有序数对,大家学*积极性很高,今天老师先考考你们,看你们掌握了多少。

  我们将教室里的座位分为八列七排。a排b号记做有序数对(a,b),同学们先找准自己的数对号。听老师报数对,若是你自己的数对号,就快速站起来。反应太慢和站错了都算失败,扣一分;反之加一分。最后以组为单位,比比哪组得分最高。

  我们可以发现,通过教室*面内的有序数对,可以唯一的确定与之对应的同学。

  (二)新课教学

  课本例子: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来表示,这个数叫做这个点的坐标。例如点A数轴上的坐标是—4,点B数轴上的坐标是2;我们说坐标是3。5的点,也可以在数轴上唯一确定。

  教师提问1:类似于数轴确定直线上点的位置,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确定*面内点的位置呢?*面内给出任意点A、B、C、D,我们怎么确定这些点的位置

  学生活动:小a说可以像教室座位一样给任意点编一个横排纵排的号,小B说我们可以每个点列一个数轴···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才能用同一标准,方便的确定每一点的位置?

  结合横纵排编号以及数轴,我们可以综合考虑,引出一个横纵的数轴?

  得出结论:我们可以在*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面直角坐标系,水*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那有了这样的*面直角坐标系,*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之前学的有序数对来表示了。例如:由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4,我们说A的坐标是3,纵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A的坐标,记作A(3,4)

  教师提问2:同学们按照这种做法,在坐标纸上标出B、C、D的坐标。

  教师活动: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汇坐标过程方法,指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地方,并予以改正。

  教师提问3:在横纵坐标轴上各标一点E、F,问:坐标原点以及这两点的坐标是什么?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归纳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得出结论:原点的坐标是(0,0),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纵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坐标的横坐标为0。

  (三)课程巩固

  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回忆*面直角坐标系的各部分的意义,*面内的点怎么对应坐标,以及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练一练”:

  在黑板上贴出四张事先准备好的纸质坐标格子,在上面标出任意的ABCDEFG等点,每组我点一个按坐标序列对,对应的同学上黑板,来描出各点的坐标。对一个加一分,错一个扣一分,得分相同的看用时,时间短者胜,过程中下面的学生不能提示,提示一次扣2分。比赛看哪组学生代表得分最多。

  (1,2)、(3,4)、(5,6)、(7,8)四位同学上黑板来描点。

  教师活动:规范课堂气氛,公*的评判,对于表现好的小组代表予以表扬,表现稍逊的学生不要气馁,给予鼓励,争取下一次可以获胜。

  (四)小结作业

  思考*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与点的对应关系,如何由坐标值确定点的位置。下节课我们会探讨这个问题。

  五、板书设计

  *面直角坐标系:*面内画两条相互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

  水*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

  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两坐标轴的交点为*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2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是不等式这一章的核心,对于不等式的证明及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等应用问题都起到工具性作用。通过本章的学*有利于学生对后面不等式的证明及前面函数的一些最值值域进一步研究,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现实问题进行数学实验猜想,构造数学模型,得到均值不等式;并通过在学*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定义基础上,理解均值不等式的几何解释;与此同时在推理论证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3、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的分析相应制定的。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更为关注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探究问题的*惯和意识的培养。因此,结合本节课内容与实验,设计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对于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理解以及定理的掌握;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设置提出问题,揭示课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惯;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设计,模型转化,类比猜想实现定理的发现,体验知识与规律的形成过程;通过模型对比,多个角度,多种方法求解,拓宽学生的思路,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创新与创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生活问题数学化,并注重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惯,有利于数学生活化,大众化;同时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索研究领略获取新知的喜悦。

  教学重点: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的理解以及定理的掌握;

  教学难点:算术*均数与几何*均数以及定理发现探索过程的构建及应用;

  教学关键:学生对于实验的实践及函数模型的构建。

  教学模式:探究式合作式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高中的学生已经具有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希望能够自己探索,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经历课改的学生不仅仅停留在接受学*的框框内,他们更需要充满活力与创造发现的课堂。课堂实验可能存在问题:对EXEL软件不够熟练。对于模型构造思路不够清晰。

  三、教法分析

  不同于传统的讲授课,基于数学实验的教学实践课,教师的教应有瞻前性,应该在实验课前让学生对于软件的应用有充分的准备,并进行分组讨论得到数学模型。依据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问题教学法"确定本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生活中发现问题,实验中分析问题,设计中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论证后延拓问题"五环节教学方法,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使学生经历实验的发生,发展和"再创造"的全过程,主动地吸收新知识的精髓。

  四、学法指导

  新的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已经是一个多维度多中心的整体。教师学生都是参与课堂的主体,而教学设计与实验则是课堂的载体,它将调度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中尽量获取知识与能力上的探讨,共鸣与思维能力的升华与内化。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根据数学实验课的教学特点,这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多训练,多实践。"的研讨式学*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这样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所"得","练"有所"获"。学生才会学*数学中体验发现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并学以致用,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五、实验内容与实验程序:

  问题:元旦晚会我们学校即将举行游园活动,每个班级有一条20米长的红丝带在灯光球场围成一矩形的场地活动,请问大家应该怎么围才能使我们班级的场地面积最大

  1问题提炼:(用数学语言表达)

  2实验步骤:

  A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整数长度为边,按照制图方法绘制5个矩形,并比较面积

  B把上面的矩形按照边长与面积的不同列表归纳

  长度(m)

  宽度(m)

  面积()

  C根据以上表格数据,请用exel软件作出柱状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1)在边长变化过程中,面积的大小变化情况与趋势

  (2)由这种趋势请同学们自己猜想总结一个结论。

  3实验的感言与进一步构造数学模型的思考。

  六、教学流程

  1,生活问题创设情景:通过生活问题设置情景并构建实验

  2,构建模型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构建函数及不等式解决问题并发现均值不等式

  3,定理总结结论表述:用数学语言表达均值不等式并用文字语言总结陈述

  4,定理论证课堂练*:用几何与代数方法分别论证结论并进行课堂练*

  5,学*感言教学小结:由学生发表学*感言,老师总结本堂课的学*过程与学*方法。学*过程:发现问题――实验猜想――构建模型――发现规律――论证再运用;学*方法:协作探讨,自主实验,猜想证明,发现应用。

  七、教学反馈评价

  本节课利用生活问题设计数学实验,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新试点,是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与自主学*的一重要手段与途径。

  本节课通过生活问题的合作交流探讨,学生学*方式有了新的改变;在实验的构造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实践性,创造性得到锻炼与提高;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的分工合作精神更是得到充分的考验与体现,学生学会了合作与分享;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构建,学生更加体会进行自主研究,合作学*的乐趣,同时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与发现能力。

  当然本节课的一个突出点在于从书本某一个知识作为切入点构造生活问题,设计数学实验,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再利用,再编改。使得学生在课堂,课外自主学*与接受知识的方法途径更加多样,参与课堂的方式更加深入,更容易通过自己探究体验发现的乐趣。这是传统教学所没办法达到的。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会应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账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3)会应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

  在定义的理解和通项公式的推导、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的能力,体验从特殊到一般,一般到特殊的认知规律,提高熟悉猜想和归纳的能力,渗透函数与方程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自主学*、相互交流和探索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用于发现的求知精神,激发学生的学*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惯。

  【教学重点】

  ①等差数列的概念;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①理解等差数列“等差”的特点及通项公式的含义;

  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

  【学情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一(7)班的学生(*行班学生),经过一年的高中数学学*,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设计思路】

  1、教法

  ①启发引导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②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③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三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从0开始,将5的倍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得到的数列是什么?

  2、水库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单位:m)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3、我国现行储蓄制度规定银行支付存款利息的方式为单利,即不把利息加入本息计算下一期的利息.按照单利计算本利和的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存期).按活期存入10000元钱,年利率是0.72%,那么按照单利,5年内各年末的本利和(单位:元)组成一个什么数列?

  教师:以上三个问题中的数蕴涵着三列数.

  学生: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设置意图:从实例引入,实质是给出了等差数列的现实背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等差数列是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由特殊到一般,激发学生学*探究知识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二、观察归纳,形成定义

  ①0,5,10,15,20,25,….

  ②18,15.5,13,10.5,8,5.5.

  ③10072,10144,10216,10288,10360.

  思考1上述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2根据上数列的共同特点,你能给出等差数列的一般定义吗?

  思考3你能将上述的文字语言转换成数学符号语言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三列数具有的共同特征,然后让学生抓住数列的特征,归纳得出等差数列概念.

  学生:分组讨论,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前数和后数的差符合一定规律;这些数都是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教师引导归纳出:等差数列的定义;另外,教师引导学生从数学符号角度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定数量感性材料的观察、分析,提炼出感性材料的本质属性;使学生体会到等差数列的规律和共同特点;一开始抓住:“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为同一常数”,落实对等差数列概念的准确表达.)

  三、举一反三,巩固定义

  1、判定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公差d.

  (1)1,1,1,1,1;

  (2)1,0,1,0,1;

  (3)2,1,0,-1,-2;

  (4)4,7,10,13,16.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订正并强调求公差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公差d是每一项(第2项起)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防止把被减数与减数弄颠倒,而且公差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为0.

  (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对等差数列“等差”特征的理解和应用).

  2、思考4:设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3n+1,该数列是等差数列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强化等差数列的证明定义法)

  四、利用定义,导出通项

  1、已知等差数列:8,5,2,…,求第200项?

  2、已知一个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如何求出它的任意项an呢?

  教师出示问题,放手让学生探究,然后选择列式具有代表性的上去板演或投影展示.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评价、引导,总结推导方法,体会归纳思想以及累加求通项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尝试处理数列问题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归纳、猜想,培养学生合理的推理能力.学生在分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可能会找到多种不同的解决办法,教师要逐一点评,并及时肯定、赞扬学生善于动脑、勇于创新的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鼓励学生自主解答,培养学生运算能力)

  五、应用通项,解决问题

  1、判断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2、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5=10,a12=31,求a1,d和an.

  3、求等差数列3,7,11,…的第4项和第10项

  教师:给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操练,教师巡视学生答题情况.

  学生:教师叫学生代表总结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教师补充: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就可以求出其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主要是熟悉公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公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初步认识“基本量法”求解等差数列问题.)

  六、反馈练*:教材13页练*1

  七、归纳总结:

  1、一个定义: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定义表达式

  2、一个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二个应用:

  定义和通项公式的应用

  教师:让学生思考整理,找几个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给出补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去联想本节课所涉及到的各个方面,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能在新的高度上去重新认识和掌握基本概念,并灵活运用基本概念.)

  【设计反思】

  本设计从生活中的数列模型导入,有助于发挥学生学*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学*数列的兴趣.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分析、观察,归纳出等差数列定义,然后由定义导出通项公式,强化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教学采用启发方法,以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探讨解决问题为途径,以相互补充展开教学,总结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4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问题情景,理解分层抽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学会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并对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及分层抽样方法进行比较,揭示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

  通过实例理解分层抽样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分层抽样的步骤.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复*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的概念、特征以及适用范围.

  2.实例:某校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分别有学生名,为了了解全校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容量为的样本,怎样抽取较为合理?

  二、学生活动

  能否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为什么?

  指出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视力状况有一定的差异,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进行抽样不能准确反映客观实际,在抽样时不仅要使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还要注意总体中个体的层次性.

  由于样本的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为100∶2500=1∶25,

  所以在各年级抽取的个体数依次是,,,即40,32,28.

  三、建构数学

  1.分层抽样:当已知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为了使样本更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将总体按不同的特点分成层次比较分明的几部分,然后按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进行抽样,这种抽样叫做分层抽样,其中所分成的各部分叫“层”.

  说明:①分层抽样时,由于各部分抽取的个体数与这一部分个体数的比等于样本容量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每一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②由于分层抽样充分利用了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使样本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而且在各层抽样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法,所以分层抽样在实践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2.三种抽样方法对照表:

  类别

  共同点

  各自特点

  相互联系

  适用范围

  简单随机抽样

  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概率是相同的

  从总体中逐个抽取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少

  系统抽样

  将总体均分成几个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抽取

  在第一部分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

  总体中的个体数较多

  分层抽样

  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

  各层抽样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

  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3.分层抽样的步骤:

  (1)分层: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成若干部分.

  (2)确定比例:计算各层的个体数与总体的个体数的比.

  (3)确定各层应抽取的样本容量.

  (4)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各层分别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综合每层抽样,组成样本.

  四、数*用

  1.例题.

  例1(1)分层抽样中,在每一层进行抽样可用_________________.

  (2)①教育局督学组到学校检查工作,临时在每个班各抽调2人参加座谈;

  ②某班期中考试有15人在85分以上,40人在60-84分,1人不及格.现欲从中抽出8人研讨进一步改进教和学;

  ③某班元旦聚会,要产生两名“幸运者”.

  对这三件事,合适的抽样方法为()

  A.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例2某电视台在因特网上就观众对某一节目的喜爱程度进行调查,参加调查的总人数为12000人,其中持各种态度的人数如表中所示:

  很喜爱

  喜爱

  一般

  不喜爱

  2435

  4567

  3926

  1072

  电视台为进一步了解观众的具体想法和意见,打算从中抽取60人进行更为详细的调查,应怎样进行抽样?

  解:抽取人数与总的比是60∶12000=1∶200,

  则各层抽取的人数依次是12.175,22.835,19.63,5.36,

  取*似值得各层人数分别是12,23,20,5.

  然后在各层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

  答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抽取“很喜爱”、“喜爱”、“一般”、“不喜爱”的人

  数分别为12,23,20,5.

  说明:各层的抽取数之和应等于样本容量,对于不能取整数的情况,取其*似值.

  (3)某学校有160名教职工,其中教师120名,行政人员16名,后勤人员24名.为了了解教职工对学校在校务公开方面的某意见,拟抽取一个容量为20的样本.

  分析:(1)总体容量较小,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很方便.

  (2)总体容量较大,用抽签法或随机数表法都比较麻烦,由于人员没有明显差异,且刚好32排,每排人数相同,可用系统抽样.

  (3)由于学校各类人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可能差异较大,所以应采用分层抽样方法.

  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了以下内容:

  1.分层抽样的概念与特征;

  2.三种抽样方法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1.提问: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强调.

  2.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基本问题.

  对于一个几何问题,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用坐标表示点;用方程表示曲线,通过研究方程的性质间接地来研究曲线的性质,这一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称为坐标法,这门科学称为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两大基本问题就是:

  (1)根据已知条件,求出表示*面曲线的方程.

  (2)通过方程,研究*面曲线的性质.

  事实上,在前边所学的直线方程的理论中也有这样两个基本问题.而且要先研究如何求出曲线方程,再研究如何用方程研究曲线.本节课就初步研究曲线方程的求法.

  【问题】

  如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曲线的方程.

  【实例分析】

  例1:设、两点的坐标是、(3,7),求线段的垂直*分线的方程.

  首先由学生分析:根据直线方程的知识,运用点斜式即可解决.

  解法一:易求线段的中点坐标为(1,3),

  由斜率关系可求得l的斜率为

  于是有

  即l的方程为

  ①

  分析、引导:上述问题是我们早就学过的,用点斜式就可解决.可是,你们是否想过①恰好就是所求的吗?或者说①就是直线的方程?根据是什么,有证明吗?

  (通过教师引导,是学生意识到这是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应该证明,证明的依据就是定义中的两条).

  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

  设是线段的垂直*分线上任意一点,则

  即

  将上式两边*方,整理得

  这说明点的坐标是方程的解.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设点的坐标是方程①的任意一解,则

  到、的距离分别为

  所以,即点在直线上.

  综合(1)、(2),①是所求直线的方程.

  至此,证明完毕.回顾上述内容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证明(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中,设是线段的垂直*分线上任意一点,最后得到式子,如果去掉脚标,这不就是所求方程吗?可见,这个证明过程就表明一种求解过程,下面试试看:

  解法二:设是线段的垂直*分线上任意一点,也就是点属于集合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所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将上式两边*方,整理得

  果然成功,当然也不要忘了证明,即验证两条是否都满足.显然,求解过程就说明第一条是正确的(从这一点看,解法二也比解法一优越一些);至于第二条上边已证.

  这样我们就有两种求解方程的方法,而且解法二不借助直线方程的理论,又非常自然,还体现了曲线方程定义中点集与对应的思想.因此是个好方法.

  让我们用这个方法试解如下问题:

  例2:点与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的距离的积是常数求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这是一个纯粹的几何问题,连坐标系都没有.所以首先要建立坐标系,显然用已知中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作坐标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仿照例1中的解法进行求解.

  求解过程略.

  【概括总结】通过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

  分析上面两个例题的求解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求解曲线方程的大体步骤:

  首先应有坐标系;其次设曲线上任意一点;然后写出表示曲线的点集;再代入坐标;最后整理出方程,并证明或修正.说得更准确一点就是:

  (1)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用有序实数对例如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

  (2)写出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

  (3)用坐标表示条件,列出方程;

  (4)化方程为最简形式;

  (5)证明以化简后的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

  一般情况下,求解过程已表明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方程的解;如果求解过程中的转化都是等价的,那么逆推回去就说明以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曲线上的点.所以,通常情况下证明可省略,不过特殊情况要说明.

  上述五个步骤可简记为:建系设点;写出集合;列方程;化简;修正.

  下面再看一个问题:

  例3:已知一条曲线在轴的上方,它上面的每一点到点的距离减去它到轴的距离的差都是2,求这条曲线的方程.

  【动画演示】用几何画板演示曲线生成的过程和形状,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寻找关系.

  解:设点是曲线上任意一点,轴,垂足是(如图2),那么点属于集合

  由距离公式,点适合的条件可表示为

  ①

  将①式移项后再两边*方,得

  化简得

  由题意,曲线在轴的上方,所以,虽然原点的坐标(0,0)是这个方程的解,但不属于已知曲线,所以曲线的方程应为,它是关于轴对称的抛物线,但不包括抛物线的顶点,如图2中所示.

  【练*巩固】

  题目:在正三角形内有一动点,已知到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 、,且有,求点轨迹方程.

  分析、略解:首先应建立坐标系,以正三角形一边所在的直线为一个坐标轴,这条边的垂直*分线为另一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比较简单,如图3所示.设、的坐标为、,则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根据条件,代入坐标可得

  化简得

  ①

  由于题目中要求点在三角形内,所以,在结合①式可进一步求出、的范围,最后曲线方程可表示为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

  (1)解析几何研究研究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2)如何求曲线的方程?

  (3)请对求解曲线方程的五个步骤进行评价.各步骤的作用,哪步重要,哪步应注意什么?

  【作业】课本第72页练*1,2,3;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6

  教学目的

  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及有关运用

  教学难点

  标准方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究标准方程

  二、掌握知识,巩固练*

  练*:⒈说出下列圆的方程

  ⑴圆心(3,-2)半径为5⑵圆心(0,3)半径为3

  ⒉指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⑴(x-2)2+(y+3)2=3

  ⑵x2+y2=2

  ⑶x2+y2-6x+4y+12=0

  ⒊判断3x-4y-10=0和x2+y2=4的位置关系

  ⒋圆心为(1,3),并与3x-4y-7=0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三、引伸提高,讲解例题

  例1、圆心在y=-2x上,过p(2,-1)且与x-y=1相切求圆的方程(突出待定系数的数学方法)

  练*:1、某圆过(-2,1)、(2,3),圆心在x轴上,求其方程。

  2、某圆过A(-10,0)、B(10,0)、C(0,4),求圆的方程。

  例2:某圆拱桥的跨度为20米,拱高为4米,在建造时每隔4米加一个支柱支撑,求A2P2的长度。

  例3、点M(x0,y0)在x2+y2=r2上,求过M的圆的切线方程(一题多解,训练思维)

  四、小结练*P771,2,3,4

  五、作业P811,2,3,4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阅读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1)

——高中数学教案 (菁华6篇)

高中数学教案1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二面角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很普通的一个空间图形。“二面角”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B)中9.7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学过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面所成角、又要重点研究的一种空间的角,它是为了研究两个*面的垂直而提出的一个概念,也是学生进一步研究多面体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节课的学*还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在*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3、重点、难点:

  重点:“二面角”和“二面角的*面角”的概念

  难点:“二面角的*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二、教法分析

  1、教学方法:在引入课题时,我采用多媒体、实物演示法,在新课探究中采用问题启导、活动探究和类比发现法,在形成技能时以训练法、探究研讨法为主。

  2、教学控制与调节的措施:本节课由于充分运用了多媒体和实物教具,预计学生对二面角及二面角*面角的概念能够理解,根据学生及教学的实际情况,估计二面角的具体求法一节课内完成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将其放在下节课。

  3、教学手段: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还要预先做好一些二面角的模型。

  三、学法指导

  1、乐学:在整个学*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中去,成为学*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己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既能解决问题,更能发现问题。

  四、教学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问题情境1、在*面几何中“角”是怎样定义的?

  问题情境2、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学*了哪些角?

  问题情境3、运用多媒体和身边的实例,展示我们遇到的另一种空间的角——二面角(板书课题)。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它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问题情境4、那么,应该如何定义二面角呢?

  创设这个问题情境,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展开提供了空间。引导学生回忆*面几何中“角”这一概念的引入过程。教师应注意多让学生说,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结果,教师要给与积极的评价。

  问题情境5、同学们能举出一些二面角的实例吗?通过实际运用,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概念。

  (二)、二面角的*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面几何中可以把角理解为是一个旋转量,同样一个二面角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半*面以其棱为轴旋转而成的,也是一个旋转量。说明二面角不仅有大小,而且其大小是唯一确定的。*面

  与*面的位置关系,总的说来只有相交或*行两种情况,为了对相交*面的相互位置作进一步的探讨,我们有必要来研究二面角的度量问题。

  问题情境6、二面角的大小应该怎么度量?能否转化为*面角来处理?这样就从度量二面角大小的需要上揭示了二面角的*面角概念产生的背景。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1)、类比。教师启发,寻找类比联想的对象。

  问题情境7、我们以前碰到过类似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过的两种空间角的定义,电脑演示以提高效率。

  问题情境8、两定义的共同点是什么?生:空间角总是转化为*面的角,并且这个角是唯一确定的。

  问题情境9、这个*面的角的顶点及两边是如何确定的?

  (2)、提出猜想:二面角的大小也可通过*面的角来定义。对学生提出的猜想,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以培养他们大胆猜想的意识和*惯,这对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大有帮助。

  问题情境10、那么,这个角的顶点及两边应如何确定呢?生:顶点放在棱上,两边分别放在两个面内。这也是学生直觉思维的结果。

  (3)、探索实验。通过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4)、继续探索,得到定义。

  问题情境11、那么,怎样使这个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呢?师生共同探讨后发现,角的顶点确定后,要使此角的大小唯一确定,只须使它的两条边在*面内唯一确定,联想到*面内过直线上一点的垂线的唯一性,由此发现二面角的大小的一种描述方法。

  (5)、自我验证: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定义。并说明定义的合理性,教师作适当的引导,并加以理论证明。

  (三)、二面角及其*面角的画法

  主要分为直立式和*卧式两种,用电脑《几何画板》作图。

  (四)、范例分析

  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由于时间的关系设置了一道例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不但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让学生领会到数学概念来自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增强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例:一张边长为10厘米的正三角形纸片ABc,以它的高AD为折痕,折成一个1200二面角,求此时B、c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涉及二面角的计算问题,关键是找出(或作出)该二面角的*面角。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知图形的性质,最后发现可由定义找出该二面角的*面角。可让学生先做,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的参与感,活跃课堂的气氛,教师可给学生板演的机会。教师讲评时强调解题规范即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面角。

  变式训练:图*有几个二面角?能求出它们的大小吗?根据课堂实际情况,本题的变式训练也可作为课后思考题。

  题后反思:(1)解题过程中必须证明∠BDc是二面角B—AD—c的*面角。

  (2)求二面角的*面角的方法是:先找(或作)——后证——再解(三角形)

  (五)、练*、小结与作业

  练*:*题9.7的第3题

  小结在复*完二面角及其*面角的概念后,要求学生对空间中三种角加以比较、归纳,以促成学生建立起空间中角这一概念系统。同时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学*方法进行总结,领会复*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

  作业:*题9.7的第4题

  思考题:见例题

  五、板书设计(见课件)

  以上是我对《二面角》授课的初步设想,不足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高中数学教案2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高中阶段不仅把函数看成变量之间的依

  赖关系,同时还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高中阶段更注重函数模型化的思想与意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会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学*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体会对应关系在刻画函数概念中的作用;

  (2)了解构成函数的要素;

  (3)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4)能够正确使用“区间”的符号表示函数的定义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到学*函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激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

  难点: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

  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函数及其表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复*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强调函数的模型化思想;

  2、阅读课本引例,体会函数是描述客观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的思想:

  (1)炮弹的射高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2)南极臭氧空洞面积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八五”计划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与时间的变化关系问题.

  3、分析、归纳以上三个实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4、引导学生应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各个实例中两个变量间的依赖关系;

  5、根据初中所学函数的概念,判断各个实例中的两个变量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

  (二)研探新知

  1、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

  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function).

  记作:y=f(x),x∈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domain);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range).

  注意:

  ①“y=f(x)”是函数符号,可以用任意的字母表示,如“y=g(x)”;

  ②函数符号“y=f(x)”中的f(x)表示与x对应的函数值,一个数,而不是f乘x.

  (2)构成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

  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

  (3)区间的概念

  ①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②无穷区间;

  ③区间的数轴表示.

  (4)初中学过哪些函数?它们的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分别是什么?

  通过三个已知的函数:y=ax+b(a≠0)

  y=ax2+bx+c(a≠0)

  y=(k≠0)比较描述性定义和集合,与对应语言刻画的定义,谈谈体会.

  师:归纳总结

  (三)质疑答辩,排难解惑,发展思维。

  1、如何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1:已知函数f(x)=+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f(-3),f()的值;

  (3)当a>0时,求f(a),f(a-1)的值.

  分析:函数的定义域通常由问题的实际背景确定,如前所述的三个实例.如果只给出解析式y=f(x),而没有指明它的定义域,那么函数的定义域就是指能使这个式子有意义的实数的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要写成集合或区间的形式.

  例2、设一个矩形周长为80,其中一边长为x,求它的面积关于x的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分析:由题意知,另一边长为x,且边长x为正数,所以0<x<40.

  所以s==(40-x)x(0<x<40)

  引导学生小结几类函数的定义域:

  (1)如果f(x)是整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2)如果f(x)是分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分母不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3)如果f(x)是二次根式,那么函数的定义域是使根号内的式子大于或等于零的实数的集合.

  (4)如果f(x)是由几个部分的数学式子构成的,那么函数定义域是使各部分式子都有意义的实数集合.(即求各集合的交集)

  (5)满足实际问题有意义.

  巩固练*:课本P19第1

  2、如何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例3、下列函数中哪个与函数y=x相等?

  分析:

  1构成函数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

  2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一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解:

  课本P18例2

  (四)归纳小结

  ①从具体实例引入了函数的概念,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描述了函数的定义及其相关概念;②初步介绍了求函数定义域和判断同一函数的基本方法,同时引出了区间的概念.

  (五)设置问题,留下悬念

  1、课本P24*题1.2(A组)第1—7题(B组)第1题

  2、举出生活中函数的例子(三个以上),并用集合与对应的语言来描述函数,同时说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课堂小结

高中数学教案3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且含有问题的事件。简单地说,一个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的描述,是一个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故事,描述的是教学过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

  这可以从以下几个层次来理解:

  教学案例是事件:教学案例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它讲述的是一个故事,叙述的是这个教学故事的产生、发展的历程,它是对教学现象的动态性的把握。

  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的事件:事件只是案例的基本素材,并不是所有的教学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能够成为案例的事件,必须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并且也可能包含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内。正因为这一点,案例才成为一种独特的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案例是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案例必须是有典型意义的,它必须能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与故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故事是可以杜撰的,而案例是不能杜撰和抄袭的,它所反映的是真是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当前”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它不能用“摇摆椅子上杜撰的事实来替代”,也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

  二、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研究

  教学案例是教师教学行为真实、典型的记录,也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的真实体现。因此它是教育教学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教师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进行教学案例的研究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就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那么如何进行教学案例研究呢?一般情况下,案例研究的程序基本有以下两个环节:案例研究的准备及实施、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与反思。

  (一)案例研究的准备与实施

  1.研究主题的选择

  案例研究都要有研究的重点和主题,这个主题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事件相关,一般来说可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研究的主题,如从教师教学行为确定主题——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中的提问、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也可以从学生的学*方式确定主题——探究性学*、问题解决学*、合作学*、实践性活动等。另外从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等都可以确定研究的主题。

  研究者要了解当前教学的大背景,教改的大方向,要熟悉相关的《课程标准》和有针对性地作一些理论准备。还要通过有关的调查,搜集详尽的材料(如阅读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访谈等),同时初步确定案例研究的方向、研究任务,即初步确定案例的内容是关于教学策略、学生行为或是教学技能的研究。

  一般来说,案例研究主题的确定往往需要思考下面一些问题:即研究的事件是否对于自我发现更有潜力?选择的事件对学生是否有较大的情感影响(心灵是否受到震撼)?关键事件再现了前人(或自己)过去成功的行为吗?事件呈现的是一个你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问题?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吗?事件使得你必须以一种感觉不熟悉的方式或是仍在思考的方式回答吗?事件暗示一个与道德或道义上相关的问题吗?研究的主题如果反映以上的一些内容,那么这样的案例研究在自我学*、内省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就可能更加富有成效。

  高中数学教学案例研究的主题内容主要集中在三方面:(1)学科特点的体现:如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本质属性的抽象、数学结论的推广等;(2)学生数学学*规律的探究:如数学学**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独立思考与合作学*等;(3)教师专业知识的提升:如数学板书与电子屏幕的展示对学生思维的影响、数学语言的训练对人们思维的影响、数学知识模式化教学的优劣等。

  2.案例研究的基本方法

  (1)课堂观察。观察方法是指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是教师自己对教学对象——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片断进行观察,也可以由其他教师来实施观察,这两种观察的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课堂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课堂观察方法不限于用肉眼观察、耳听手记,还可利用各种工具如照相、录音、摄像等作为辅助观察的手段,以提高观察的效果。对观察的资料,可以逐字逐句整理成课堂教学实录、教学程序表、提问技巧水*检核表、提问行为类型频次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表等,以便以后继续分析案例提供翔实的原始材料。

  (2)访谈与调查。对一些课堂教学不能观察到的师生内心活动,如教师教学的目的、教学程序的意图、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及教学达标的成效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可以通过与执教教师的交谈以及和学生的座谈,以丰富和充实课堂教学观察的材料;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回答问题的心理状态、解题思路等问题,也可以在课后做一些问卷调查;对学生达标的成度、效度,也可以作一些测试调查。从这些访谈、调查的材料中,再分析课堂教学的现象,不难发现造成各种课堂现象与教师教学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然后再具体寻找在哪个教学环节中出现问题,从中提炼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3)文献分析。文献分析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过去和现在的有关研究成果中受到启发,从中找到课堂教学现象的理论依据,从而增强案例分析的说服力。当然,对广大第一线教师而言,这里所运用的文献分析方法,并不是为了论证新教育理论,也不是去归纳教育的宏观现象,而是通过有关教育理论文献的查阅,去进一步解读课堂教学的活动,挖掘案例中的教育思想。如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获得有关的数学概念、法则与公式,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就可以带着问题,查阅、分析有关文献资料,从学*中提高研究者自身的理论水*。

  (二)案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1.常见的案例报告格式

  撰写教学案例,结构可以灵活多样,并非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案例过程——案例反思”、“课例——问题——分析”、“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等。当前,国内外课堂教学案例编写的格式有多种多样。但不管何种编写格式,它们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案例的客观描述;二是对案例中所述问题、关键教学事件等的分析。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案例编写的格式:

  (1)“描述+分析”式

  此格式的特点是将整个案例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为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后半部分主要针对情景中的一个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并获得结论。案例的描述一般是把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某一片断像讲故事一样原原本本地、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描述的形式可以是一串问答式的课堂对话,也可以概括式地叙述,主要是提供一个或一连串课堂教学疑难的问题,并把教育理论、教育思想隐藏在描述之中。案例的分析部分是针对描述的情景发表个人或多人的感受,同时加以理论的分析与说明。分析方法可以是对描述中提出的一个问题,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也可以是对描述中的几个问题,集中从一个方面加以分析。分析的目的是要从描述的情景中提炼问题的本质,讲述理论的解释,明确正确的方法,最终获得对关键教学事件的正确把握。

  (2)“背景+描述+问题+诠释”式

  此格式是一种要求比较高的编写格式,而且,它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也更大。通常它将整个案例分为四个部分:

  A.主题与背景

  主题是关键教学事件中所反映的案例主要观点,也是整篇案例的核心思想。背景主要叙述案例发生的地点、时间、人物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这部分的内容不宜很长,只需提纲挈领叙述清楚即可。

  B.情景描述

  与“描述+分析”式中的描述相同,主要突出主题所反映的课堂教学活动。

  C.问题讨论

  这是根据主题要求与情景描述,进行的分析、归纳、总结与提炼,包括学科知识的要点、教学法和情景特点以及案例的说明与注意事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认识水*与学生主动学*的能力。不同的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手段,所提出的问题也不同。对案例中所提出的主题以及情景描述中提出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

  D.诠释与研究

  这部分主要是用教育理论对案例情景作多角度的解读。它包括对课堂教学行为的技术资料、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活动背后的故事等作理论上的分析。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课堂教学的效果高于预期的目标,反之教师期望的目标学生没有达到或有所偏离,教学内容呈现的先后与学生理解的程度、教学方法运用与学生内在动机的激发等环节存在着矛盾,这些事件的背后,必然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所以,通过诠释,挖掘这些事件背后的内在思想,揭示其教育规律就显得十分的必要。

  2.案例报告撰写的关键

  (1)掌握四个原则。要写好教学案例,除了*时多积累素材,学*他人的案例作品以提高写作技巧外,还应把握以下四点:

  A.主题性原则:要有捕捉关键教学事件的意识,以此确定案例研究的主题。为此要注意了解新的课程改革的动向、把握适合时代要求的数学教育方式、明确学生数学学*的难点和重点,寻找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与规律。报告围绕主题进行情景描述和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种描述不是简单的教学活动实录,要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重点描述反映关键教学事件的变化和戏剧化的情境,犹如记叙文写作,突出主题,详写重点,雕刻高潮。

  案例鲜明的主题通常关系到教学的核心理念、常见问题、处理方法等等,可以说,主题就是案例的灵魂。而主题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题直接体现主题。因此,设计主题就要有新意、有时代感,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要有独特见解、独家发现。来源于实践的教学案例并非都有同等价值,关键要看撰写者对实践的发展与理论的升华程度,包括对题目的推敲。如有的教学案例重点描述了有戏剧性的情节,用了“细节决定成败”的题目,给人耳目一新,一下子揪住了读者的心。再如,一些有创意的题目《“导之有方”方能“导之有效”》、《跳出数学教数学》、《在数学的疑难处悟成长》、《捕捉资源因势利导》等等,让人一看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实践证明,在写作案例时,选择有感悟、有新意的内容,在明确主题,恰当拟题后再动笔,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案例。

  B.理论性原则:解决问题的策略中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实际是将自己对教育理念以及教育基本原理的理解渗透于描述的字里行间,比如学生做了什么,参与程度,投入程度如何,教师如何引导点拨,师生心理、行为变化情况等,无不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育基本原理。

  C.叙事性原则:案例报告的书写方式是叙事式,它不同于论述式。叙事方式必须以课堂教学生动的事实为主要情节,可以夹叙夹议,也可以选择情景片段,可以是一节课中的情景,也可以是围绕一个主题的几节课的情景片段。

  D.学科性原则:数学案例报告一定要体现学科的特征,要有较深刻的理性思考,要反映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要符合课程标准,满足教材内容的呈现方法,积极培养良好的思维*惯。就是撰写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教学实践中具体体现。

  (2)用好四种表述。教学案例的表述方法很多,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方法:

  A.故事式陈述法:就是教学全程或某一精彩教学片段实录,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一言一行。陈述时,根据操作程序作一点“简评”,最后作“总评”。

  B.以案说理:对教学过程进行陈述时,舍去与文题不相关或不重要的部分,并强化与主题相关的重要情节,尤其是引发高潮的关键行为,然后有较长篇幅的理性思考。

  C.图表展示法:用图表进行统计的形式体现撰写者的教育思想,给人以一目了然的感觉,帮助读者迅速了解撰写者的写作意图,是常用的一种案例撰写方法。比如,描述学生的参与人数,投入程度,解决问题的质量等多个问题,都可以在一张或数张图表上用百分比或个(次)数进行统计。在每一张图表后,应有一段“分析”或“结论”,将撰写者的教学理念进行理性阐述,亦可在图表展示后,总的提出自己对案例的分析和建议。

  D.分析讨论法:在撰写时,应汲取分析讨论中最精彩的部分做深入、细致的全面记录,最后撰写者还必须对讨论情况做一分析,或提出一些值得今后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3.优秀案例的特征

  (1)时代性:一个好的案例描述的是现实生活场景——案例的叙述要把事件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应该以关注今天所面临的疑难问题为着眼点,至少应该是*年发生的事情,展示的整个事实材料应该与整个时代及教学背景相照应,这样的案例读者更愿意接触。一个好的案例可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对案例所涉及的人产生移情作用。

  (2)真实性:一个好的案例应该包括从案例所反映的对象那里引述的材料——案例写作必须持一种客观的态度,因此可引述一些口头的或书面的、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材料,如对话、笔记、信函等,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可读性。重要的事实性材料应注明资料来源。

  (3)适用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案例不能只是提出问题,它必须提出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并包含着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这应该是案例写作的重点。如果一个问题可以提出多种解决办法的话,那么最为适宜的方案,就应该是与特定的背景材料相关最密切的那一个。如果有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这种形式就不必要存在了。

  (4)反思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有对已经做出的解决问题的决策的评价——评价是为了给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可在案例的开头或结尾写下案例作者对自己解决问题策略的评论,以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

  三、案例研究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选材面过窄。从内容上看,多数案例是关于课堂教学甚至局限于一节课的研究,往往不能说明问题,或者在一节课中,也只会从简单的对话分析问题,做不到全方位、多角度。这说明教师对教学情境的丰富性、复杂性和联系性认识不够。

  2.缺乏典型性。有的案例对教学实践没有挖掘与反思,随意摘取一些教学片段泛泛而谈、人云亦云,没有实用价值。不能够通过对某一事件现象的分析、处理、诠释,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这样的案例对他人没什么借鉴作用。

  3.主题不明确。主要体现为:

  (1)主题涣散。有的案例象记流水帐,没有根据需要进行恰当的取舍,看不出作者要反映、探讨什么问题,缺乏指导性、创新性和参考性。

  (2)定题过于随意。有的案例直接用案例研究依据的文题为题目,如《“三角函数”教学案例》、《“抛物线”教学案例》等,题目不鲜明、不形象,影响读者的选读和案例的传播。

  4.结构不合理。案例作为一种文体,有它自己的写作结构,只有优化案例的结构,才能增强案例的可读性和指导性。如写成一般的教学设计,一般包括“备课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内容;写成教学实录,把一堂课从头到尾详尽地记录下来,再写上作者的看法;重记录轻分析,过程描述多,评析少等等。没有创新,*淡无趣,看不出案例研究和反映的问题。

  5.描述与分析脱节。有的案例描述与分析矛盾,让人不知所云;有时反映的是一种观点,分析阐明的是另一种观点,虽然不矛盾,但联系不紧密;有的分析中热衷于抄录教育理论的一些条条,脱离案例描述的事件而空谈理论,显得空泛无物。

高中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瞬时速度的定义;

  2。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3。理解瞬时速度的实际背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运用瞬时速度的定义求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

  教学难点:

  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问题情境。

  *均速度:物体的运动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称为*均速度。

  问题一*均速度反映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段内运动的快慢程度。那么如何刻画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程度?

  问题二跳水运动员从10m高跳台腾空到入水的过程中,不同时刻的速度是不同的。假设t秒后运动员相对于水面的高度为h(t)=-4.9t2+6.5t+10,试确定t=2s时运动员的速度.

  2。探究活动:

  (1)计算运动员在2s到2.1s(t∈)内的*均速度。

  (2)计算运动员在2s到(2+?t)s(t∈)内的*均速度。

  (3)如何计算运动员在更短时间内的*均速度。

  探究结论:

  时间区间

  t

  *均速度

  0.1

  -13.59

  0.01

  -13.149

  0.001

  -13.1049

  0.0001

  -13.10049

  0.00001

  -13.100049

  0.000001

  -13.1000049

  当?t?0时,?-13.1,

  该常数可作为运动员在2s时的瞬时速度。

  即t=2s时,高度对于时间的瞬时变化率。

  二、建构数学

  1。*均速度。

  设物体作直线运动所经过的路程为,以为起始时刻,物体在?t时间内的*均速度为。

  可作为物体在时刻的速度的*似值,?t越小,*似的程度就越好。所以当?t?0时,极限就是物体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三、数*用

  例1物体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方程为,其中位移单位是m,时

  间单位是s,,求:

  (1)物体在时间区间s上的*均速度;

  (2)物体在时间区间上的*均速度;

  (3)物体在t=2s时的瞬时速度。

  分析

  解

  (1)将?t=0.1代入上式,得:=2.05g=20.5m/s。

  (2)将?t=0.01代入上式,得:=2.005g=20.05m/s。

  (3)当?t?0,2+?t?2,从而*均速度的极限为:

  例2设一辆轿车在公路上作直线运动,假设时的速度为,

  求当时轿车的瞬时加速度。

  解

  ∴当?t无限趋于0时,无限趋于,即=。

  练*

  课本P12—1,2。

  四、回顾小结

  问题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理解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定义;

  2实际应用问题中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求解;

  问题2解决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当?t?0时,瞬时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极限值。

  问题3本节课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2极限的思想方法。

  3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方法。

  五、课外作业

高中数学教案5

  教学目的: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并能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圆的标准方程及有关运用

  教学难点:标准方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探究标准方程

  二、掌握知识,巩固练*

  练*:⒈说出下列圆的方程

  ⑴圆心(3,-2)半径为5⑵圆心(0,3)半径为3

  ⒉指出下列圆的圆心和半径

  ⑴(x-2)2+(y+3)2=3

  ⑵x2+y2=2

  ⑶x2+y2-6x+4y+12=0

  ⒊判断3x-4y-10=0和x2+y2=4的位置关系

  ⒋圆心为(1,3),并与3x-4y-7=0相切,求这个圆的方程

  三、引伸提高,讲解例题

  例1、圆心在y=-2x上,过p(2,-1)且与x-y=1相切求圆的方程(突出待定系数的数学方法)

  练*:1、某圆过(-2,1)、(2,3),圆心在x轴上,求其方程。

  2、某圆过A(-10,0)、B(10,0)、C(0,4),求圆的方程。

  例2:某圆拱桥的跨度为20米,拱高为4米,在建造时每隔4米加一个支柱支撑,求A2P2的长度。

  例3、点M(x0,y0)在x2+y2=r2上,求过M的圆的切线方程(一题多解,训练思维)

  四、小结练*P771,2,3,4

  五、作业P811,2,3,4

高中数学教案6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圆锥曲线的定义反映了圆锥曲线的本质属性,它是无数次实践后的高度抽象.恰当地利用定义解题,许多时候能以简驭繁.因此,在学*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及标准方程、几何性质后,再一次强调定义,学会利用圆锥曲线定义来熟练的解题”。

  二、学生学*情况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强,思维活跃,但计算能力较差,推理能力较弱,使用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也略显不足。

  三、设计思想

  由于这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如果离开感性认识,容易使学生陷入困境,降低学*热情.在教学时,借助多媒体动画,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参与教学,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发现、获取新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目标

  1.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圆锥曲线的定义,能灵活应用定义解决问题;熟练掌握焦点坐标、顶点坐标、焦距、离心率、准线方程、渐*线、焦半径等概念和求法;能结合*面几何的基本知识求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通过对练*,强化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问题的不断引申,精心设问,引导学生学*解题的一般方法。

  3.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1.对圆锥曲线定义的理解

  2.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最值”

  3.“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教学难点:

  巧用圆锥曲线定义解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思路】

  (一)开门见山,提出问题

  一上课,我就直截了当地给出——

  例题1:(1) 已知a(-2,0), b(2,0)动点m满足|ma|+|mb|=2,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线段 (d)不存在

  (2)已知动点 m(x,y)满足(x1)2(y2)2|3x4y|,则点m的轨迹是( )。

  (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两条相交直线

  【设计意图】

  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熟悉不同概念的不同定义方式,是学*和研究数学的一个必备条件,而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之后,学生们对圆锥曲线的定义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否能真正掌握它们的本质,是我本节课首先要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加深学生对圆锥曲线定义理解,我以圆锥曲线的定义的运用为主线,精心准备了两道练*题。

  【学情预设】

  估计多数学生能够很快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于圆锥曲线的定义可能并未真正理解,因此,在学生们回答后,我将要求学生接着说出:若想答案是其他选项的话,条件要怎么改?这对于已学完圆锥曲线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但问题(2)就可能让学生们费一番周折—— 如果有学生提出:可以利用变形来解决问题,那么我就可以循着他的思路,先对原等式做变形:(x1)2(y2)2这样,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果。如若不然,我将启发他们从等式两端的式子|3x4y|入手,考虑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学生们熟知的两个距离公式。

  在对学生们的解答做出判断后,我将把问题引申为:该双曲线的中心坐标是 ,实轴长为 ,焦距为 。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2)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 (菁华6篇)

  一、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流程图的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

  (2)能用字语言表示算法,并能将算法用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流程图的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程序化思想,在归纳概括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算法的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难点:用含有选择结构的流程图表示算法。

  三、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法:学生通过动手作图,.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用图表示算法,体会到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经历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学*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表示简单的流程图。

  教学用具:尺规作图工具,多媒体。

  四、教学思路

  (一)、问题引入 揭示题

  例1 尺规作图,确定线段的一个5等分点。

  要求:同桌一人作图,一人写算法,并请学生说出答案。

  提问:用字语言写出算法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体验到:显得冗长,不方便、不简洁。

  教师说明:为了使算法的表述简洁、清晰、直观、便于检查,我们今天学*用一些通用图型符号构成一张图即流程图表示算法。

  本节要学*的是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右图即是同流程图表示的算法。

  (二)、观察类比 理解题

  1、 投影介绍流程图的符号、名称及功能说明。

  符号 符号名称 功能说明

  终端框 算法开始与结束

  处理框 算法的各种处理操作

  判断框 算法的各种转移

  输入输出框 输入输出操作

  指向线 指向另一操作

  2、讲授顺序结构及选择结构的概念及流程图

  (1)顺序结构

  依照步骤依次执行的一个算法

  流程图:

  (2)选择结构

  对条进行判断决定后面的步骤的结构

  流程图:

  3.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与用流程图表示算法的比较

  (1)半径为r的圆的面积公式 当r=10时写出计算圆的面积的算法,并画出流程图。

  解:

  算法(自然语言)

  ①把10赋与r

  ②用公式 求s

  ③输出s

  流程图

  (2) 已知函数 对于每输入一个X值都得到相应的函数值,写出算法并画流程图。

  算法:(语言表示)

  ① 输入X值

  ②判断X的范围,若 ,用函数Y=x+1求函数值;否则用Y=2-x求函数值

  ③输出Y的值

  流程图

  小结:含有数学中需要分类讨论的或与分段函数有关的问题,均要用到选择结构。

  学生观察、类比、说出流程图与自然语言对比有何特点?(直观、清楚、便于检查和交流)

  (三)模仿操作 经历题

  1.用流程图表示确定线段A.B的一个16等分点

  2.分析讲解例2;

  分析:

  思考:有多少个选择结构?相应的流程图应如何表示?

  流程图:

  (四)归纳小结 巩固题

  1.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的模式是怎样的?

  2.怎样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五)练*P99 2

  (六)作业P99 1

  一.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

  ( 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

  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q与1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培养学生学会学*、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

  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间设定:3分钟)

  [利用投影展示]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

  一.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教科书·数学

  ( 5),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

  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知识的体系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及其前n项和”与“等比数列”内容的延续、不仅加深对函数思想的理解,也为以后学数列的求和,数学归纳法等做好铺垫

  二.学情分析。

  ( 1)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掌握了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与方法,等比数列的概念与通项公式。

  ( 2)教学对象: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学*兴趣比较浓,表现欲较强,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

  (3)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 = 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本班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并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从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的奇异美、结构的对称美、形式的简洁美。

  四.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q与1的关系。

  五.教法与学法分析.

  培养学生学会学*、学会探究是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前提,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如何培养学生学会学*、学会探究呢?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吸收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这个观点从教学的角度来理解就是: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学*经验,并通过与他人(在教师指导和学*伙伴的帮助下)协作,主动建构而

  获得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因此,本节课采用了启发式和探究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通过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

  六.课堂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时间设定:3分钟)

  [利用投影展示]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提出问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下,要充分揭示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因此本节课我以建构主义的“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尝试解决问题——验证解决方法”为主,主要采用观察、启发、类比、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则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抽象问题形象化,使教学目标体现的更加完美。

  二、教材分析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是三角函数诱导公式中的公式(二)至公式(六)。本节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为公式(二)、(三)、(四)。教材要求通过学生在已经掌握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和诱导公式(一)的基础上,利用对称思想发现任意角、终边的对称关系,发现他们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之间关系,进而发现他们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即发现、掌握、应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公式(二)、(三)、(四)。同时教材渗透了转化与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提出了要求。为此本节内容在三角函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本校高一(1)班全体同学,本班学生水*处于中等偏下,但本班学生具有善于动手的良好学**惯,所以采用发现的教学方法应该能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过程,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诱导公式;

  (2)能力训练目标:能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以及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求值与化简;

  (3)创新素质目标: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和运用,提高三角恒等变形的能力和渗透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个性品质目标:通过诱导公式的学*和应用,感受事物之间的普通联系规律,运用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诱导公式。

  2、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诱导公式,求三角函数值,化简三角函数式。

  六、教法学法以及预期效果分析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鱼”,作为一名老师,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如何实现这一目的,要求我们每一位教者苦心钻研、认真探究。下面我从教法、学法、预期效果等三个方面做如下分析。

  1、教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数学知识,更主要作用是为了训练人的思维技能,提高人的思维品质。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以学生为主题,以发现为主线,尽力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采用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共同探究、综合应用等教学模式,还给学生“时间”、“空间”,由易到难,由特殊到一般,尽力营造轻松的学*环境,让学生体味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学法

  “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方法的人”,很多课堂教学常常以高起点、大容量、快推进的做法,以便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点,却忽略了学生接受知识需要时间消化,进而泯灭了学生学*的兴趣与热情。如何能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消化知识,提高学*热情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本人引导学生的学法为思考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简单应用、重现探索过程、练*巩固。让学生参与探索的全部过程,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使之由被动学*转化为主动的自主学*。

  3、预期效果

  本节课预期让学生能正确理解诱导公式的发现、证明过程,掌握诱导公式,并能熟练应用诱导公式了解一些简单的化简问题。

  七、教学流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

  1、复*锐角300,450,600的三角函数值;

  2、复*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3、问题:由,你能否知道sin2100的值吗?引如新课。

  设计意图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高中数学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自信的鼓励是增强学生学*数学的自信,简单易做的题加强了每个学生学*的热情,具体数据问题的出现,让学生既有好像会做的心理但又有迷惑的茫然,去发掘潜力期待寻找机会证明我能行,从而思考解决的办法。

  (二)新知探究

  1、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与2100角的终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2、让学生发现300角的终边和2100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坐标有什么关系;

  3、Sin2100与sin300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

  由特殊问题的引入,使学生容易了解,实现教学过程的*淡过度,为同学们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做好铺垫。

  (三)问题一般化

  探究一

  1、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与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

  2、探究发现任意角的终边和角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坐标关于原点对称;

  3、探究发现任意角与的三角函数值的关系。

  设计意图

  首先应用单位圆,并以对称为载体,用联系的观点,把单位圆的性质与三角函数联系起来,数形结合,问题的设计提问从特殊到一般,从线对称到点对称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逐步上升,一气呵成诱导公式二。同时也为学生将要自主发现、探索公式三和四起到示范作用,下面练*设计为了熟悉公式一,让学生感知到成功的喜悦,进而敢于挑战,敢于前进

  一、教学目标

  1、在初中学过原命题、逆命题知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四种命题。

  2、给一个比较简单的命题(原命题),可以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通过对四种命题之间关系的学*,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4、初步培养学生反证法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分析

  重点:四种命题;难点:四种命题的关系

  1、本小节首先从初中数学的命题知识,给出四种命题的概念,接着,讲述四种命题的关系,最后,在初中的基础上,结合四种命题的知识,进一步讲解反证法。

  2、教学时,要注意控制教学要求。本小节的内容,只涉及比较简单的命题,不研究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3、“若p则q”形式的命题,也是一种复合命题,并且,其中的p与q,可以是命题也可以是开语句,例如,命题“若,则x,y全为0”,其中的p与q,就是开语句。对学生,只要求能分清命题“若p则q”中的条件与结论就可以了,不必考虑p与q是命题,还是开语句。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演示教学法和循序渐进导入法)

  1、以故事形式入题

  2、多媒体演示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一个生活中有趣的与命题有关的笑话:某人要请甲乙丙丁吃饭,时间到了,只有甲乙丙三人按时赴约。丁却打电话说“有事不能参加”主人听了随口说了句“该来的没来”甲听了脸色一沉,一声不吭的走了,主人愣了一下又说了一句“哎,不该走的走了”乙听了大怒,拂袖即去。主人这时还没意识到又顺口说了一句:“俺说的又不是你”。这时丙怒火中烧不辞而别。四个客人没来的没来,来的又走了。主人请客不成还得罪了三家。大家肯定都觉得这个人不会说话,但是你想过这里面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吗?通过这节课的学*我们就能揭开它的庐山真面,学生的兴奋点被紧紧抓住,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复*提问:

  1.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的条件与结论各是什么?

  2.把“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看作原命题,它的逆命题是什么?

  3.原命题真,逆命题一定真吗?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这个原命题真,逆命题也真.但“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的原命题真,逆命题就不真,所以原命题真,逆命题不一定真.

  学生活动:

  口答:

  (1)若同位角相等,则两直线*行;

  (2)若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复*旧知识,打下学*否命题、逆否命题的基础.

  (三)新课讲解:

  1.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的条件是“同位角相等”,结论是“两直线*行”;如果把“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看作原命题,它的逆命题就是“两直线*行,同位角相等”。也就是说,把原命题的结论作为条件,条件作为结论,得到的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命题。

  2.把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的条件与结论同时否定,就得到新命题“同位角不相等,两直线不*行”,这个新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否命题。

  3.把命题“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的条件与结论互相交换并同时否定,就得到新命题“两直线不*行,同位角不相等”,这个新命题就叫做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四)组织讨论:

  让学生归纳什么是否命题,什么是逆否命题。

  例1及例2

  (五)课堂探究:“两条直线不*行,则同位角不相等”是否真?“若一个四边形的四条边不相等,则不是正方形”是否真?若原命题真,逆否命题是否也真?

  学生活动:

  讨论后回答

  这两个逆否命题都真.

  原命题真,逆否命题也真

  引导学生讨论原命题的真假与其他三种命题的真

  假有什么关系?举例加以说明,同学们踊跃发言。

  (六)课堂小结:

  1、一般地,用p和q分别表示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用¬p和¬q分别表示p和q否定时,四种命题的形式就是:

  原命题若p则q;

  逆命题若q则p;(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否命题,若¬p则¬q;(同时否定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逆否命题若¬q则¬p。(交换原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且同时否定)

  2、四种命题的关系

  (1).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2).原命题为真,它的否命题不一定为真.

  (3).原命题为真,它的逆否命题一定为真

  (七)回扣引入

  分析引入中的笑话,先讨论,后总结: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主人说的四句话:

  第一句:“该来的没来”

  其逆否命题是“不该来的来了”,甲认为自己是不该来的,所以甲走了。

  第二句:“不该走的走了”,其逆否命题为“该走的没走”,乙认为自己该走,所以乙也走了。

  第三句:“俺说的不是你(指乙)”其值为真其非命题:“俺说的是你”为假,则说的是他(指丙)为真。所以,丙认为说的是自己,所以丙也走了。

  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是数学,期待我们善于发现的眼睛

  五、作业

  1.设原命题是“若

  断它们的真假.,则”,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

  2.设原命题是“当时,若,则”,写出它的逆命题、否定命与逆否命题,并分别判断它们的真假.

  一、单元教学内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算法的基本语句:输入、输出、赋值、条件、循环语句

  二、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算法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科学的重要基础。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算法在科学技术、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经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一种数学素养。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代数学中蕴涵了丰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中学教育阶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对具体数学实例的分析,体验程序框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通过模仿、操作、探索,学*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发展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单元教学课时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 3课时

  2、程序框图与算法的基本结构 5课时

  3、算法的基本语句 2课时

  四、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程序框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循环结构。

  3、经历将具体问题的程序框图转化为程序语句的过程,理解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输入、输出、斌值、条件、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过阅读*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五、单元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1、重点

  (1)理解算法的含义 (2)掌握算法的基本结构 (3)会用算法语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

  (1)程序框图 (2)变量与赋值 (3)循环结构 (4)算法设计

  六、单元总体教学方法

  本章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辅以观察法、发现法、练*法、讲解法。采用这些方法的原因是学生的逻辑能力不是很强,只能通过对实例的认真领会及一定的练*才能掌握本节知识。

  七、单元展开方式与特点

  1、展开方式

  自然语言→程序框图→算法语句

  2、特点

  (1)螺旋上升 分层递进 (2)整合渗透 前呼后应 (3)三线合

  一 横向贯通 (4)弹性处理 多样选择

  八、单元教学过程分析

  1. 算法基本概念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问题),体会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义,能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图教学过程分析

  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经历通过设计流程图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语言的区别;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流程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条件分支、循环,会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 基本算法语句教学过程分析

  经历将具体生活中问题的流程图转化为程序语言的过程,理解表示的几种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条件语句、循环语句,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基本算法语句表达算法,

  4. 通过阅读*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体会*古代数学对世界数学发展的贡献。

  九、单元评价设想

  1.重视对学生数学学*过程的评价

  关注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学*过程中,是否对用集合语言描述数学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充满兴趣;在学*过程中,能否体会集合语言准确、简洁的特征;是否能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运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关注学生在本章(节)及今后学*中,让学生集中学*算法的初步知识,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结构、基本语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将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相关部分,在其他相关部分还将进一步学*算法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3)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 (菁华6篇)

  常用的途径有

  (一)、充分联想回忆基本知识和题型:

  按照波利亚的观点,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应充分联想和回忆与原有问题相同或相似的知识点和题型,充分利用相似问题中的方式、方法和结论,从而解决现有的问题。

  (二)、全方位、多角度分析题意:

  对于同一道数学题,常常可以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因此,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适时调整分析问题的视角,有助于更好地把握题意,找到自己熟悉的解题方向。

  (三)恰当构造辅助元素:

  数学中,同一素材的题目,常常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条件与结论(或问题)之间,也存在着多种联系方式。因此,恰当构造辅助元素,有助于改变题目的形式,沟通条件与结论(或条件与问题)的内在联系,把陌生题转化为熟悉题。

  数学解题中,构造的辅助元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有构造图形(点、线、面、体),构造算法,构造多项式,构造方程(组),构造坐标系,构造数列,构造行列式,构造等价性命题,构造反例,构造数学模型等等。

  a、三角函数与向量解题技巧

  *移问题:永远记住左右*移只是对x做变化,上下*移就是对y考点:对于这类题型我们首先要知道它一般都是考我们什么,我觉做变化,永远切记。

  b、概率解题技巧

  它主要是考我们向量的数量积以及三角函数的化简问题看,同时可能会涉及到正余弦考点:对文科生来说,这个类型的题主要是考我们对题目意思的定理,难度一般不大。理解,在解题过程能学

  只要你能熟练掌握公式,这类题都不是问题。会树状图和列表,题目也是相当的简单,只要你能审题准确,这类题型:这部分大题一般都是涉及以下的题型:题都是送分题;对理

  最值(值域)、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未知数的取值范围、*移科生来说,主要注意结合排列组合、独立重复试验知识点,同时会问题等要求我们准确掌握分

  解题思路:布列、期望、方差的公式,难度也是不大,都属于送分题,是要求第一步就是根根据向量公式将表示出来:其表示共有两种方法,一我们必须拿全部分数。

  种是模长公式(该种方法是在题目没有告诉坐标的情况下应用),

  题型: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都是求概率,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另一种就是用坐标公式表示出来(该种方法是在题目告诉了坐标),不过要注意我们曾经

  即在这里遇到过的线性规划问题,还有就是篮球成功率与命中率和防第二步就是三角函数的化简:化简的方法都是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诱守率之间关系的类似

  导公式(只要题目出现了跟或者有关的角度,一定想到诱导公式),题目。

  解题思路:

  第一步就是求出总体的情况

  第二步就是求出符合题意的情况

  第三步就是将两者比起来就是题目要求的概率

  这类型题目对理科生来说一定要掌握好期望与方差的公式,同时最重要的是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求法。

  c、几何解题技巧

  考点:这类题主要是考察咱们对空间物体的感觉,希望大家在*时学*过程中,多培养一些立体的、空间的感觉,将自己设身处地于那么一个立体的空间中去,这类题对文科生来说,难度都比较简单,但是对理科生来说,可能会比较复杂一些,特别是在二面角的求法上,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需要理科生能对两个面夹角培养出感情来,这样辅助线的做法以及边长的求法就变得如此之简单了。

  题型:

  这种题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证明题,也就是证明*行(线面*行、面面*行),第二类就是证明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第二就是计算题,包括棱锥体的体积公式计算、点到面的距离、有关二面角的计算(理科生掌握)

  解题思路:

  证线面*行如直线与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面中找到一条线与*行即可(一般情况下没有现成的线存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在面做一条辅助线去跟线*行,一般这条辅助线的作法就是找中点);另一种方法就是过直线作一个*面与面*行即可,辅助面的作法也基本上是找中点。

  证面面*行:这类题比较简单,即证明这两个*面的两条相交线对应*行即可。

  证线面垂直如直线与面:这类型的题主要是看有前提没有,即如果直线所在的*面与面在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垂直关系了,那么我们只需要证明直线垂直于面与面的交线即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说直线所在的*面与面是垂直的关系,那么我们需要证明直线垂直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即可。

  其实说实话,证明垂直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一般都有什么勾股定理呀,还有更多的是根据一个定理(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面,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这个面的任何一条线)来证明垂直。

  证面面垂直与证面面垂直:这类问题也比较简单,就是需要转化为证线面垂直即可。

  体积和点到面的距离计算:如果是三棱锥的体积要注意等体积法公式的应用,一般情况就是考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难度的,关键是高的寻找,一定要注意,只要你找到了高你就胜利了。除了三棱锥以外的其他锥体不要用等体积法了哈,等体积法是三棱锥的专利。二面角的计算:这类型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噩梦,其难度有二,第一是首先你要找到二面角在什么地方,另一个难度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

  二面角(面与面)的找法主要是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找到从一个面的顶点A出发引向另一个面的垂线,垂足为B,然后过垂足B向这两个面的交线做垂线,垂足为C,最后将A点与C点连接起来,这样即为二面角(说白了就是应用三垂线定理来找)

  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求法:一般应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面积法,正余弦定理等。

  这里我着重说一下就是在题目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面的相交处是一个点,这个时候需要我们过这个点补充完整两个面的交线,不知道怎么补交线的跟我说一声。

  d、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考点:这类题型,其实难度真的不是很大,我个人理解主要是考大家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还有就是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圆锥曲线中a,b,c,e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两种定义,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趁早去记一下,不然考试的时候都不知道的哈,我真的无语了。

  题型:这种类型的题一般都是以下几种出法:第一个问一般情况就是求圆锥曲线方程或者就是求某一个点的轨迹方程,第二个问一般都是涉及到直线的问题,要么就是求范围,要么就是求定值,要么就是求直线方程

  解题思路:

  求圆锥曲线方程:一般情况下题目有两种求法,一种就是直接根据题目条件来求解(如题目告诉你曲线的离心率和过某一个点坐标),另一种就是隐含的告诉我们椭圆的定义,然后让我们去琢磨其中的意思,去写出曲线的方程,这种问法就比较难点,其实也主要是看我们的基本功底怎么样,对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这种问法也不是问题的。

  求轨迹方程:这种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对要求点的坐标设出来A(x,y),然后用A点表示出题目中某一已知点B的坐标,然后用表示出来的点坐标代入点B的轨迹方程中,这样就可以求出A点的轨迹方程了,一般求出来都是圆锥曲线方程,如果不是,你就可能错了。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三个步骤你还知道吗(一设、二代,三韦达)。

  先做完这个三个步骤,然后看题目给了我们什么条件,然后对条件进行化简(一般的条件都是跟向量呀,斜率呀什么的联系起来,希望大家注意点),在化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代韦达进去运算,如果我们在运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要记得应用直线方程将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韦达化简到最后结果。最后看题目问我们什么,如果问定值,你还知道怎么做么,不知道的就现在来问我,如果问我们范围,你还知道有一个东西么,如果问直线方程,你求出来的直线斜率有两个,还知道怎么做么,如果要想舍去其中一个,你还记得一个东西么。同时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希望你在做题的时候考虑到直线斜率存在与否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心胸开阔,那点分数我不要了,我考虑斜率存不存在的问题,那么我就说你牛!!

  个人理解的话,圆锥曲线都不是很难的,就是计算量比较复杂了一点,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专心点,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不信你慢慢的去尝试看看!

  e、函数导数解题技巧

  考点:这种类型的题主要是考大家对导数公式的应用,导数的含义,明确导数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你都不知道导数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谈什么做题呢。在导数这块,我是希望大家都能尽量的多拿一些分数,因为其难度不是很大,主要你用心去学*了,记住方法了,这个分数对我们来说都是可以小菜一碟的。

  题型:

  最值、单调性(极值)、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不等式)、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交点或者零点)

  解题思路:

  最值、单调性(极值):首先对原函数求导,然后令导函数为零求出极值点,然后画出表格判断出在各个区间的单调性,最后得出结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不等式):其实它就是一种一种变相的求最值问题,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么,记住我讲课的表情,未知数放在一边,把已知的数放在另外一边,求出相应的最值,咱们就胜利了,这个种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你说呢。

  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交点或者零点):这种要是没有掌握方法的人,觉得:哇,怎么就那么难呀,其实不然,很简单的,只是各位你要明确这种题的解题思路哈。首先还是需要我们把要求的未知数放在一边,把知道的数放在一边去,这样去求出已知数的最值,然后简单的画一个图形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了,说起来也挺简单的,如果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马上问我,不要留下遗憾。

  f、数列解题技巧

  考点:

  对于数列,我对大家的要求不是很高,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尽自己的所能,尽量的去多拿分数,如果要是有人能全部做对,我也替你高兴,这类题型,主要是考大家对等比等差数列的理解,包括通项与求和,难度还是有的,其实你要是留意生活的话,这类题还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哈。

  题型:

  一般分为证明和计算(包括通项公式、求和、比较大小),

  解题思路:

  证明:就是要求我们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后还是等差数列,这种题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或者,我们就可以证明其为一个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另一种方法就是应用等差中项或者等比中项来证明数列。

  计算(通项公式):一般这个题都还是比较简单的,这类型的题,我只要求大家能掌握其中题目表达式的关键字眼(如出现要用什么方法,如果出现要用什么方法,如果出现如果出现),我相信通项公式对大家来说应该是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了,希望大家能把握这么容易的分数。

  求和:这种题对文科生来说,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吧,王福叉数列(等比等差数列)呀!!,

  三个步骤:乘公比,错位相减,化系数为一。光是记住步骤没有用的,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不要眼高手低,不要以为很简单的,其实真正能算正确的不一定那么容易的,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多加练*,亲自操作一下。对理科生来说,也要注意这样的数列求和,同时还要掌握一种数列求和,就是这个数列求和是将其中的一个等差或等比数列按照一定的顺序抽调了一部分数列,然后构成一个新的数列求和,还有就是要注意了如果题目里面涉及到这个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数列相互奇偶性的讨论了,非常的重要哈。

  比较大小:这种题目我对大家的要求很低,因为一般都是放缩法的问题,我也不是要求大家非要怎么样怎么样的,对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的基本功底很深,要学会适当的放大和放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需要大家对一些经常遇到的放缩公式印在脑海里面。

  补充:在不是导数的其他大题中,如果遇到求最值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求解,一种是二次函数求最值,一种就是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第一、求函数定义域题忽视细节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生想要在考场上准确求出定义域,就要根据函数解析式把各种情况下的自变量的限制条件找出来,列成不等式组,不等式组的解集就是该函数的定义域。在求一般函数定义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分母不为0;偶次被开放式非负;真数大于0以及0的0次幂无意义。函数的定义域是非空的数集,在解答函数定义域类的题时千万别忘了这一点。复合函数要注意外层函数的定义域由内层函数的值域决定。

  第二、带绝对值的函数单调性判断错误带绝对值的函数实质上就是分段函数,判断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有两种方法:第一,在各个段上根据函数的解析式所表示的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单调区间,然后对各个段上的单调区间进行整合;第二,画出这个分段函数的图象,结合函数图象、性质能够进行直观的判断。函数题离不开函数图象,而函数图象反应了函数的所有性质,考生在解答函数题时,要第一时间在脑海中画出函数图象,从图象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函数不同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千万记住,不要使用并集,指明这几个区间是该函数的单调递增(减)区间即可。

  第三、求函数奇偶性的常见错误求函数奇偶性类的题最常见的错误有求错函数定义域或忽视函数定义域,对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前提条件不清,对分段函数奇偶性判断方法不当等等。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要考虑函数的定义域,一个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如果不具备这个条件,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的函数。在定义域区间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再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在用定义进行判断时,要注意自变量在定义域区间内的任意性。

  第四、抽象函数推理不严谨很多抽象函数问题都是以抽象出某一类函数的共同“特征”而设计的,在解答此类问题时,考生可以通过类比这类函数中一些具体函数的性质去解决抽象函数。多用特殊赋值法,通过特殊赋可以找到函数的不变性质,这往往是问题的突破口。抽象函数性质的证明属于代数推理,和几何推理证明一样,考生在作答时要注意推理的严谨性。每一步都要有充分的条件,别漏掉条件,更不能臆造条件,推理过程层次分明,还要注意书写规范。

  第五、函数零点定理使用不当若函数y=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且有f(a)f(b)<>

  第六、混淆两类切线曲线上一点处的切线是指以该点为切点的曲线的切线,这样的切线只有一条;曲线的过一个点的切线是指过这个点的曲线的所有切线,这个点如果在曲线上当然包括曲线在该点处的切线,曲线的过一个点的切线可能不止一条。因此,考生在求解曲线的切线问题时,首先要区分是什么类型的切线。

  第七、混淆导数与单调性的关系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上是增函数的这类题型,如果考生认为函数的导函数在此区间上恒大于0,很容易就会出错。解答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函数的关系时一定要注意,一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某个区间上单调递增(减)的充要条件是这个函数的导函数在此区间上恒大(小)于等于0,且导函数在此区间的任意子区间上都不恒为零。

  第八、导数与极值关系不清考生在使用导数求函数极值类问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求出使导函数等于0的点,却没有对这些点左右两侧导函数的符号进行判断,误以为使导函数等于0的点就是函数的极值点,往往就会出错,出错原因就是考生对导数与极值关系没搞清楚。可导函数在一个点处的导函数值为零只是这个函数在此点处取到极值的必要条件,小编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在使用导数求函数极值时,一定要对极值点进行仔细检查。

  a、三角函数与向量解题技巧

  *移问题:永远记住左右*移只是对x做变化,上下*移就是对y考点:对于这类题型我们首先要知道它一般都是考我们什么,我觉做变化,永远切记。

  b、概率解题技巧

  它主要是考我们向量的数量积以及三角函数的化简问题看,同时可能会涉及到正余弦考点:对文科生来说,这个类型的题主要是考我们对题目意思的定理,难度一般不大。理解,在解题过程能学

  只要你能熟练掌握公式,这类题都不是问题。会树状图和列表,题目也是相当的简单,只要你能审题准确,这类题型:这部分大题一般都是涉及以下的题型:题都是送分题;对理

  最值(值域)、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未知数的取值范围、*移科生来说,主要注意结合排列组合、独立重复试验知识点,同时会问题等要求我们准确掌握分

  解题思路:布列、期望、方差的公式,难度也是不大,都属于送分题,是要求第一步就是根根据向量公式将表示出来:其表示共有两种方法,一我们必须拿全部分数。

  种是模长公式(该种方法是在题目没有告诉坐标的情况下应用),

  题型: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都是求概率,没有什么新颖的地方,另一种就是用坐标公式表示出来(该种方法是在题目告诉了坐标),不过要注意我们曾经

  即在这里遇到过的线性规划问题,还有就是篮球成功率与命中率和防第二步就是三角函数的化简:化简的方法都是涉及到三角函数的诱守率之间关系的类似

  导公式(只要题目出现了跟或者有关的角度,一定想到诱导公式),题目。

  解题思路:

  第一步就是求出总体的情况

  第二步就是求出符合题意的情况

  第三步就是将两者比起来就是题目要求的概率

  这类型题目对理科生来说一定要掌握好期望与方差的公式,同时最重要的是独立重复试验概率的求法。

  c、几何解题技巧

  考点:这类题主要是考察咱们对空间物体的感觉,希望大家在*时学*过程中,多培养一些立体的、空间的感觉,将自己设身处地于那么一个立体的空间中去,这类题对文科生来说,难度都比较简单,但是对理科生来说,可能会比较复杂一些,特别是在二面角的求法上,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它需要理科生能对两个面夹角培养出感情来,这样辅助线的做法以及边长的求法就变得如此之简单了。

  题型:

  这种题型分为两类:第一类就是证明题,也就是证明*行(线面*行、面面*行),第二类就是证明垂直(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第二就是计算题,包括棱锥体的体积公式计算、点到面的距离、有关二面角的计算(理科生掌握)

  解题思路:

  证线面*行如直线与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面中找到一条线与*行即可(一般情况下没有现成的线存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在面做一条辅助线去跟线*行,一般这条辅助线的作法就是找中点);另一种方法就是过直线作一个*面与面*行即可,辅助面的作法也基本上是找中点。

  证面面*行:这类题比较简单,即证明这两个*面的两条相交线对应*行即可。

  证线面垂直如直线与面:这类型的题主要是看有前提没有,即如果直线所在的*面与面在题目中已经告诉我们是垂直关系了,那么我们只需要证明直线垂直于面与面的交线即可;如果题目中没有说直线所在的*面与面是垂直的关系,那么我们需要证明直线垂直面内的两条相交线即可。

  其实说实话,证明垂直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一般都有什么勾股定理呀,还有更多的是根据一个定理(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面,那么这条直线就垂直这个面的任何一条线)来证明垂直。

  证面面垂直与证面面垂直:这类问题也比较简单,就是需要转化为证线面垂直即可。

  体积和点到面的距离计算:如果是三棱锥的体积要注意等体积法公式的应用,一般情况就是考这个东西,没有什么难度的,关键是高的寻找,一定要注意,只要你找到了高你就胜利了。除了三棱锥以外的其他锥体不要用等体积法了哈,等体积法是三棱锥的专利。二面角的计算:这类型对理科生来说是一个噩梦,其难度有二,第一是首先你要找到二面角在什么地方,另一个难度就是你要知道这个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是多少。

  二面角(面与面)的找法主要是遵循以下步骤:首先找到从一个面的顶点A出发引向另一个面的垂线,垂足为B,然后过垂足B向这两个面的交线做垂线,垂足为C,最后将A点与C点连接起来,这样即为二面角(说白了就是应用三垂线定理来找)

  二面角所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求法:一般应用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等面积法,正余弦定理等。

  这里我着重说一下就是在题目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两个面的相交处是一个点,这个时候需要我们过这个点补充完整两个面的交线,不知道怎么补交线的跟我说一声。

  d、圆锥曲线解题技巧

  考点:这类题型,其实难度真的不是很大,我个人理解主要是考大家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还有就是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明白圆锥曲线中a,b,c,e的含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就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两种定义,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趁早去记一下,不然考试的时候都不知道的哈,我真的无语了。

  题型:这种类型的题一般都是以下几种出法:第一个问一般情况就是求圆锥曲线方程或者就是求某一个点的轨迹方程,第二个问一般都是涉及到直线的问题,要么就是求范围,要么就是求定值,要么就是求直线方程

  解题思路:

  求圆锥曲线方程:一般情况下题目有两种求法,一种就是直接根据题目条件来求解(如题目告诉你曲线的离心率和过某一个点坐标),另一种就是隐含的告诉我们椭圆的定义,然后让我们去琢磨其中的意思,去写出曲线的方程,这种问法就比较难点,其实也主要是看我们的基本功底怎么样,对基础扎实的同学来说,这种问法也不是问题的。

  求轨迹方程:这种问题需要我们首先对要求点的坐标设出来A(x,y),然后用A点表示出题目中某一已知点B的坐标,然后用表示出来的点坐标代入点B的轨迹方程中,这样就可以求出A点的轨迹方程了,一般求出来都是圆锥曲线方程,如果不是,你就可能错了。直线与圆锥曲线问题:三个步骤你还知道吗(一设、二代,三韦达)。

  先做完这个三个步骤,然后看题目给了我们什么条件,然后对条件进行化简(一般的条件都是跟向量呀,斜率呀什么的联系起来,希望大家注意点),在化简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代韦达进去运算,如果我们在运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要记得应用直线方程将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韦达化简到最后结果。最后看题目问我们什么,如果问定值,你还知道怎么做么,不知道的就现在来问我,如果问我们范围,你还知道有一个东西么,如果问直线方程,你求出来的直线斜率有两个,还知道怎么做么,如果要想舍去其中一个,你还记得一个东西么。同时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我希望你在做题的时候考虑到直线斜率存在与否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心胸开阔,那点分数我不要了,我考虑斜率存不存在的问题,那么我就说你牛!!

  个人理解的话,圆锥曲线都不是很难的,就是计算量比较复杂了一点,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专心点,都是可以做出来的,不信你慢慢的去尝试看看!

  e、函数导数解题技巧

  考点:这种类型的题主要是考大家对导数公式的应用,导数的含义,明确导数可以用来干什么,如果你都不知道导数可以用来干什么,你还谈什么做题呢。在导数这块,我是希望大家都能尽量的多拿一些分数,因为其难度不是很大,主要你用心去学*了,记住方法了,这个分数对我们来说都是可以小菜一碟的。

  题型:

  最值、单调性(极值)、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不等式)、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交点或者零点)

  解题思路:

  最值、单调性(极值):首先对原函数求导,然后令导函数为零求出极值点,然后画出表格判断出在各个区间的单调性,最后得出结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不等式):其实它就是一种一种变相的求最值问题,不知道大家还记得么,记住我讲课的表情,未知数放在一边,把已知的数放在另外一边,求出相应的最值,咱们就胜利了,这个种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你说呢。

  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交点或者零点):这种要是没有掌握方法的人,觉得:哇,怎么就那么难呀,其实不然,很简单的,只是各位你要明确这种题的解题思路哈。首先还是需要我们把要求的未知数放在一边,把知道的数放在一边去,这样去求出已知数的最值,然后简单的画一个图形我们就可以分析出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了,说起来也挺简单的,如果有什么不了解的,可以马上问我,不要留下遗憾。

  f、数列解题技巧

  考点:

  对于数列,我对大家的要求不是很高,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尽自己的所能,尽量的去多拿分数,如果要是有人能全部做对,我也替你高兴,这类题型,主要是考大家对等比等差数列的理解,包括通项与求和,难度还是有的,其实你要是留意生活的话,这类题还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困难哈。

  题型:

  一般分为证明和计算(包括通项公式、求和、比较大小),

  解题思路:

  证明:就是要求我们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后还是等差数列,这种题的做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或者,我们就可以证明其为一个等差数列或者等比数列。另一种方法就是应用等差中项或者等比中项来证明数列。

  计算(通项公式):一般这个题都还是比较简单的,这类型的题,我只要求大家能掌握其中题目表达式的关键字眼(如出现要用什么方法,如果出现要用什么方法,如果出现如果出现),我相信通项公式对大家来说应该是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了,希望大家能把握这么容易的分数。

  求和:这种题对文科生来说,应该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吧,王福叉数列(等比等差数列)呀!!,

  三个步骤:乘公比,错位相减,化系数为一。光是记住步骤没有用的,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不要眼高手低,不要以为很简单的,其实真正能算正确的不一定那么容易的,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多加练*,亲自操作一下。对理科生来说,也要注意这样的数列求和,同时还要掌握一种数列求和,就是这个数列求和是将其中的一个等差或等比数列按照一定的顺序抽调了一部分数列,然后构成一个新的数列求和,还有就是要注意了如果题目里面涉及到这个的时候,一定要记住数列相互奇偶性的讨论了,非常的重要哈。

  比较大小:这种题目我对大家的要求很低,因为一般都是放缩法的问题,我也不是要求大家非要怎么样怎么样的,对这类问题需要我们的基本功底很深,要学会适当的放大和放小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把握,需要大家对一些经常遇到的放缩公式印在脑海里面。

  补充:在不是导数的其他大题中,如果遇到求最值的问题,一般有两种方法求解,一种是二次函数求最值,一种就是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选择题答案是四选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所以除了按部就班的解题方法外,还需要注意一些解题策略。

  首先,要认真审题。做题时忌讳的就是不认真读题,埋头苦算,结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甚至有时候还选错,结果事倍功半。所以一定要读透题,由题迅速联想到涉及到的概念,公式,定理以及知识点中要注意的问题。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要去伪存真,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

  其次,要注意解题方法。做题时除了按照解答题的思路直接来求以外,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方法,比如说特殊值法,代入法,排除法,验证法,数形结合法等等。

  直接法。有些选择题本身就是由一些填空题,判断题,解答题改编而来的,因此往往可采用直接法,直接由概念、公式、定理及性质出发,按照做解答题的方法一步步来求。我们在做解答题时大部分都是采用这种方法。排除法。选择题因其答案是四选一,必然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那么我们就可以采用排除法,从四个选项中排除掉易于判断是错误的答案,那么留下的一个自然就是正确的答案。

  验证法。通过对选择支的观察,分析,将各选择支逐个代入题干中,进行验证、或适当选取特殊值进行检验、或采取其他验证手段,以判断选择支正误的方法。特殊值法。有些选择题用常规方法求解比较困难,若根据答案中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分析,或选择某些特殊值进行计算,或将字母参数换成具体数值代入,把一般形式变为特殊形式,再进行判断往往十分简单。

  数形结合法。也叫图象法。有些选择题用代数方法解计算较繁,但若能根据题意,做出草图,然后根据图形的形状、位置、性质、综合特征等,由图形的直观性得出选择题的答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还有很多,但做题时也不要拘泥于固定思维,有时候一道题可采用多种特殊方法综合运用。还有,在做选择题的过程中,遇到关键性的词语可用笔做个记号,以引起自己的注意,比如说至少,没有一个,至多一个等等。第一遍没做的题也要做个记号,但要注意与其它记号区分开来,这样不容易遗漏。最后,做完题后要仔细检查,有没有遗漏的,有没有涂错的,全面认真的再做一遍,可用不同的方法做一下,验证答案。另外遇到真不会做的,也不要空着不做,一定要选个答案。

  影响高中数学成绩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面对众多初中学*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的失败者,笔者对他们的学*状态进行了研究、调查表明,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被动学*.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主动权.表现在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没有真正理解所学内容。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进一步学*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变量方程,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方法,提高学*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教师应当采取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惯。良好的学**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是高效率学*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一边将复*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课外学*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心得等.课外学*是课内学*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和工作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研究学科特点,寻找最佳学*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要求较高.学*数学一定要讲究“活”,只看书不做题不行,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又要能跳出来,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最佳学*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但学*的四个环节(预*、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是少不了的.

  4.加强辅导,化解分化点

  如前所述高中数学中易分化的地方多,这些地方一般都有方法新、难度大、灵活性强等特点.对易分化的地方教师应当采取多次反复,加强辅导,开辟专题讲座,指导阅读参考书等方法,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

  首先,解答*面向量这方面的问题时,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概念性问题,同学们应该先把基本概念和定理完全的吃透了、弄懂了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1. *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1)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

  (2) 理解*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

  (3) 理解向量的几何意义。

  2. 向量的线性运算

  (1) 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 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

  (3) 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4)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优秀

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优秀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优秀,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材分析

  圆是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了圆的知识及前面学*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来进一步学*《圆的标准方程》,它既是前面圆的知识的复*延伸,又是后继学*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在本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探索并掌握圆的标准方程,能根据方程写出圆的坐标和圆的半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圆的标准方程的学*,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感受学*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以及措施

  教学重点:

  圆的标准方程理解及运用

  教学难点:

  根据不同条件,利用待定系数求圆的标准方程。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高一年级学生的年龄、认知特征,紧紧抓住课堂知识的结构关系,遵循“直观认知――操作体会――感悟知识特征――应用知识”的认知过程,设计出包括: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内容的教学流程。并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以此使学生获取知识,给学生独立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学法上注重让学生参与方程的推导过程,努力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促其在尝试中发现,讨论中明理,合作中成功,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从知识层面上已经掌握了圆的相关性质;从能力层面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对数学问题有自己个人的看法;从情感层面上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但他们数学应用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教法设计

  问题情境引入法启发式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法讨论交流法练*巩固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导学案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回顾复*

  (2分钟)

  1、观赏生活中有关圆的图片

  2、回顾复*圆的定义,并观看圆的生成flas_。

  提问:直线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那么圆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吗?

  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感受圆。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主旨。

  学生观赏圆的图片和动画,思考如何表示圆的方程。

  生活中的图片展示,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园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自主学*

  (5分钟)

  1、介绍动点轨迹方程的求解步骤:

  (1)建系:在图形中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2)设点:用有序实数对(x,y)表示曲线上任意一点M的坐标;

  (3)列式:用坐标表示条件P(M)的方程;

  (4)化简:对P(M)方程化简到最简形式;

  2、学生自主学*圆的方程推导,并完成相应学案内容,

  教师介绍求轨迹方程的步骤后,引导学生自学圆的标准方程

  自主学*课本中圆的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完成导学案的内容,并当堂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学*,获取知识的能力

  合作探究(10分钟)

  1、根据圆的标准方程说明确定圆的方程的条件有哪些?

  2、点M(x0,y0)与圆(x-a)2+(y-b)2=r2的关系的判断方法:

  (1)点在圆上

  (2)点在圆外

  (3)点在圆内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探讨,从旁巡视指导学生在自学和探讨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展开合作性的探讨,并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

  通过合作探究和自我的展示,鼓励学生合作学*的品质

  当堂训练(18分钟)

  1、求下列圆的圆心坐标和半径

  C1:x2+y2=5

  C2:(x-3)2+y2=4

  C3:x2+(y+1)2=a2(a≠0)

  2、以C(4,-6)为圆心,半径等于3的圆的标准方程

  3、设圆(x-a)2+(y-b)2=r2

  则坐标原点的.位置是()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5)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合集五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在初中,学生已经学*了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同时在必修4 ,学生也学*了三角函数、*面向量等内容。这些为学生学*正弦定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正弦定理是初中解直角三角形的延伸,是揭示三角形边、角之间数量关系的重要公式,本节内容同时又是学生学*解三角形,几何计算等后续知识的基础,而且在物理学等其它学科、工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等常常涉及解三角形的问题。 依据教材的上述地位和作用,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探索证明正弦定理的方法;

  ②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初步解决某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对直角三角形边角数量关系的研究,发现正弦定理,体验用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

  ②在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设立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动机和好奇心理,使其主动参与双边交流活动。通过对问题的提出、思考、解决培养学生自信、自立的优良心理品质。通过教师对例题的讲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及科学的学*态度。 3.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

  教学中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突破上述重难点,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创设和谐、愉悦教学环境。根据本节课内容和学生认知水*,我主要采用启导法、感性体验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2.学法指导

  学情调动:学生在初中已获得了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的初步知识,正因如此学生在心理上会提出如何解决斜三角形边角关系的疑问。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再通过对实例进行具体分析,进而观察归纳、演练巩固,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实现对新知识的理解深化。

  3.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便于学生动手练*,我把本节课的例题、课堂练*制作成一张*题纸,课前发给学生。

  下面我讲解如何运用上述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过程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引出课题

  引出新知

  归纳方法

  巩固新知

  布置作业

  四、总结分析: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有效的性质概念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基础上的,因此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注意了: ㈠在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新性质概念间寻找“最*发展区”. ㈡引导学生通过同化,顺应掌握新概念。

  ㈢设法走出“性质概念一带而过,演*作业铺天盖地”的误区,促使自己与学生一起走进“重视探究、重视交流、重视过程” 的新天地。

  我认为本节课的设计应遵循教学的基本原则;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贯彻教师对本节内容的理解;体现“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原则。希望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数学思想的建立﹑心理品质的优化起到良好的作用.

  设计意图:我的板书设计的指导原则:简明直观,重点突出。本节课的板书教学重点放在黑板的正中间,为了能加深学生对正弦定理以及其应用的认识,把例题放在中间,以期全班同学都能看得到。

  谢谢!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问题。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推导,比较,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正弦定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观察与逻辑思维能力,能体会用向量作为数形结合的工具,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

  情感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创造*等的教学氛围,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和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二、教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为是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空破难点,以学业生的发展为本,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讲遵照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突破重点的手段:抓住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他们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以及及时地鼓励,使他们知难而进。另外,抓知识选择的切入点,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和所需的知识特点入手,教师在学生主体下给以适当的提示和指导。突破难点的方法:抓住学生的能力线联系方法与技能使学生较易证明正弦定理,另外通过例题和练*来突破难点

  三、学法:

  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了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第一:创设情景,大概用2分钟

  第二:实践探究,形成概念,大约用25分钟

  第三:应用概念,拓展反思,大约用13分钟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

  (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

  (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下一节内容。

  五、板书设计

  高中数学正弦定理教案,一起拉看看吧。

  本节内容是正弦定理教学的第一节课,其主要任务是引入并证明正弦定理.做好正弦定理的教学,不仅能复*巩固旧知识,使学生掌握新的'有用的知识,体会联系、发展等辩证观点,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研究性学*的能力.

  本节课以及后面的解三角形中涉及到计算器的使用与*似计算,这是一种基本运算能力,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若在解题中出现了错误,则应及时纠正,若没出现问题就顺其自然,不必花费过多的时间.

  本节可结合课件“正弦定理猜想与验证”学*正弦定理.

  三维目标

  1.通过对任意三角形边长和角度关系的探索,掌握正弦定理的内容及其证明方法,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2.通过正弦定理的探究学*,培养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并成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基本运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和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思路1.(特例引入)教师可先通过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质引导学生推出正弦定理形式,如Rt△ABC中的边角关系,若∠C为直角,则有a=csinA,b=csinB,这两个等式间存在关系吗?学生可以得到asinA=bsinB,进一步提问,等式能否与边c和∠C建立联系?从而展开正弦定理的探究.

  思路2.(情境导入)如图,某农场为了及时发现火情,在林场中设立了两个观测点A和B,某日两个观测点的林场人员分别测到C处有火情发生.在A处测到火情在北偏西40°方向,而在B处测到火情在北偏西60°方向,已知B在A的正东方向10千米处.现在要确定火场C距A、B多远?将此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在△ABC中,已知∠CAB=130°,∠CBA=30°,AB=10千米,求AC与BC的长.”这就是一个解三角形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学*一些解三角形的必要知识,今天要探究的是解三角形的第一个重要定理——正弦定理,由此展开新课的探究学*.

  推进新课

  新知探究

  提出问题

  1阅读本章引言,明确本章将学*哪些内容及本章将要解决哪些问题?

  2联想学*过的三角函数中的边角关系,能否得到直角三 角形中角与它所对的边之间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3由2得到的数量关系式,对一般三角形是否仍然成立?

  4正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它吗?你能用哪些方法证明它?

  5什么叫做解三角形?

  6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一些怎样的三角形问题呢?

  活动: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本章引言,点出本章数学知识的某些重要的实际背景及其实际需要,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解三角形知识的必要性.如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怎样在航行途中测出海上两个岛屿之间的距离?怎样测出海上航行的轮船的航速和航向?怎样测量底部不可到达的建筑物的高度?怎样在水*飞行的飞机上测量飞机下方山顶的海拔高度?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进一步学*任意三角形中边与角关系的有关知识.让学生明确本章将要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并学*应用这两个定理解三角形及解决测量中的一些问题.

  关于任意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 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其数量关系.先观察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如下图,在Rt△ABC中,设BC=a,AC=b,AB=c,根据锐角三角函数中正弦函数的定义,有ac=sinA,bc=sinB,又sinC=1=cc,则asinA=bsinB=csinC=c.从而在Rt△ABC中,asinA=bsinB=csinC.

  那么对于任意的三角形,以上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呢?教师引导学生画图讨论分析.

  如下图,当△ABC是锐角三角形时,设边AB上的高是CD,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有CD=asinB=bsinA,则asinA=bsinB.同理,可得csinC=bsinB.从而asinA=bsinB=csinC.

  (当△ABC是钝角三角形时,解法类似锐角三角形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完成)

  通过上面的讨论和探究,我们知道在任意三角形中,上述等式都成立.教师点出这就是今天要学*的三角形中的重要定理——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sinA=bsinB=csinC

  上述的探究过程就是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即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种情况进行证明.教师提醒学生要掌握这种由特殊到一般的分类证明思想,同时点拨学生观察正弦定理的特征.它指出了任意三角形中,各边与其对应角的正弦之间的一个关系式.正弦定理的重要性在于它非常好地描述了任意三角形中边与角的一种数量关系;描述了任意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的一种准确的数量关系.因为如果∠A<∠B,由三角形性质,得a<b.当∠A、∠B都是锐角,由正弦函数在区间(0,π2)上的单调性,可知sinA<sinB.当∠A是锐角,∠B是钝角时,由于∠A+∠B<π,因此∠B<π-∠A,由正弦函数在区间(π2,π)上的单调性,可知sinB>sin(π-A)=sinA,所以仍有sinA<sinB.

  正弦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除了上述的证明方法以外,教师鼓励学生课下进一步探究正弦定理的其他证明方法.

  讨论结果:

  (1)~(4)略.

  (5)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把三角形的三个角A、B、C和它们的对边a、b、c叫做三角形的元素)求其他元素的过程叫做解三角形.

  (6)应用正弦定理可解决两类解三角形问题:①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角,并由正弦定理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两边,即“两角一边问题”.这类问题的解是唯一的.②已知三 角形的任意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计算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进而确定这个角和三角形其他的边和 角,即“两边一对角问题”.这类问题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需根据实际情况分类讨论.

  应用示例

  例1在△ABC中,已知∠A=32.0°,∠B=81.8°,a=42.9 cm,解此三角形.

  活动:解三角形就是已知三角形的某些边和角,求其他的边和角的过程,在本例中就是求解∠C,b,c.

  此题属于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所对边的问题,直接应用正弦定理可求出边b,若求边c,则先求∠C,再利用正弦定理即可.

  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C=180°-(∠A+∠B)=180°-(32.0°+81.8°)=66.2°.

  根据正弦定理,得

  b=asinBsinA=42.9sin81.8°sin32.0°≈80.1(cm);

  c=asinCsinA=42.9sin66.2°sin32.0°≈74.1(cm).

  点评:(1)此类问题结果为唯一解,学生较易掌握,如果已知两角及两角所夹的边,也是先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180°求出第三个角,再利用正弦定理.

  一、教材分析

  “解三角形”既是高中数学的基本内容,又有较强的应用性,在这次课程改革中,被保留下来,并独立成为一章。这部分内容从知识体系上看,应属于三角函数这一章,从研究方法上看,也可以归属于向量应用的一方面。从某种意义讲,这部分内容是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典型内容之一。而本课“正弦定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有的三角函数及向量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三角形边角关系作量化探究,发现并掌握正弦定理(重要的解三角形工具),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让学生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建模过程中,体验 “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养成大胆猜想、善于思考的品质和勇于求真的精神。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力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兴趣和“用数学”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的学校是我县一所农村普通中学,大多数学生基础薄弱,对“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应用意识和技能还不高。但是,大多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较高,比较喜欢数学,尤其是象本节课这样与实际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内容,相信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有比较不错的表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发现正弦定理的内容,推证正弦定理及简单运用正弦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解三角形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参与解题方案的探索,尝试应用观察——猜想——证明——应用”等思想方法,寻求最佳解决方案,从而引发学生对现实世界的一些数学模型进行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情合理探索数学规律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面几何、三角形函数、正弦定理、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间的联系来体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辩证统一。同时,通过实际问题的探讨、解决,让学生体验学*成就感,增强数学学*兴趣和主动性,锻炼探究精神。树立“数学与我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的理念。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发现与证明;正弦定理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证明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为了更好的达成上面的教学目标,促进学*方式的转变,本节课我准备采用“问题教学法”,即由教师以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利用多媒体和实物投影仪等教学手段来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究与相互合作相结合的学*方式参与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从中体验成功与失败,从而逐步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五、教学过程

  为了很好地完成我所确定的教学目标,顺利地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本着贴*生活、贴*学生、贴*时代的原则,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问题1:宁静的夜晚,明月高悬,当你仰望夜空,欣赏这美好夜色的时候,会不会想要知道:那遥不可及的月亮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1671年两个法国天文学家首次测出了地月之间的距离大约为 385400km,你知道他们当时是怎样测出这个距离的吗?

  问题2:在现在的高科技时代,要想知道某座山的高度,没必要亲自去量,只需水*飞行的飞机从山顶一过便可测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还有,交通警察是怎样测出正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呢?要想解决这些问题, 其实并不难,只要你学好本章内容即可掌握其原理。(板书课题《解三角形》)

  [设计说明]引用教材本章引言,制造知识与问题的冲突,激发学生学*本章知识的兴趣。

  (二)特殊入手,发现规律

  问题3:在初中,我们已经学*了《锐角三角函数和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老师想试试你的实力,请你根据初中知识,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Rt⊿ABC中sinA= ,sinB= ,sinC= ,由此,你能把这个直角三角形中的所有的边和角用一个表达式表示出来吗?

  引导启发学生发现特殊情形下的正弦定理。

  (三)类比归纳,严格证明

  问题4:本题属于初中问题,而且比较简单,不够刺激,现在如果我为难为难你,让你也当一回老师,如果有个学生把条件中的Rt⊿ABC不小心写成了锐角⊿ABC,其它没有变,你说这个结论还成立吗?

  [设计说明]此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如果感觉自己解决有困难,学生也可以前后桌或同桌结组研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证明这个结论,在巡视的过程中让不同方法的学生上黑板展示,如果没有用向量的学生,教师引导提示学生能否用向量完成证明。

  一、教材分析

  《正弦定理》是人教版教材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也是三角形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初中学*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知识储备已足够。它是后续课程中解三角形的理论依据,也是解决实际生活中许多测量问题的工具。因此熟练掌握正弦定理能为接下来学*解三角形打下坚实基础,并能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变通。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及原有知识水*,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并能掌握多种证明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四、教法分析

  依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学生的认识规律,本节知识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采用与学生共同探索的教学方法,命题教学的发生型模式,以问题实际为参照对象,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并且运用例题和*题来强化内容的掌握,突破重难点。即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学生采用自主式、合作式、探讨式的学*方法,这样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

  本节知识教学采用发生型模式:

  1、问题情境

  有一个旅游景点,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想在风景区两座相邻的`山之间搭建一条观光索道。已知一座山A到山脚C的上面斜距离是1500米,在山脚测得两座山顶之间的夹角是450,在另一座山顶B测得山脚与A山顶之间的夹角是300。求需要建多长的索道?

  可将问题数学符号化,抽象成数学图形。即已知AC=1500m,∠C=450,∠B=300。求AB=?

  此题可运用做辅助线BC边上的高来间接求解得出。

  提问:有没有根据已提供的数据,直接一步就能解出来的方法?

  思考:我们知道,在任意三角形中有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的边角关系。那我们能不能得到关于边、角关系准确量化的表示呢?

  2、归纳命题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6)

——教案高中数学合集5篇

  一、考纲要求

  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知道它的简单性质。

  二、自学质疑

  1、双曲线的轴在轴上,轴在轴上,实轴长等于,虚轴长等于,焦距等于,顶点坐标是,焦点坐标是,

  渐*线方程是,离心率,若点是双曲线上的点,则,。

  2、又曲线的左支上一点到左焦点的距离是7,则这点到双曲线的右焦点的距离是

  3、经过两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4、双曲线的渐*线方程是,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

  5、与双曲线有公共的渐*线,且经过点的双曲线的方程为

  三、例题精讲

  1、双曲线的离心率等于,且与椭圆有公共焦点,求该双曲线的方程。

  2、已知椭圆具有性质:若是椭圆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点是椭圆上任意一点,当直线的斜率都存在,并记为时,那么之积是与点位置无关的定值,试对双曲线写出具有类似特性的性质,并加以证明。

  3、设双曲线的`半焦距为,直线过两点,已知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双曲线的离心率。

  四、矫正巩固

  1、双曲线上一点到一个焦点的距离为,则它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

  2、与双曲线有共同的渐*线,且经过点的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到一条渐*线的距离是。

  3、若双曲线上一点到它的右焦点的距离是,则点到轴的距离是

  4、过双曲线的左焦点的直线交双曲线于两点,若。则这样的直线一共有条。

  五、迁移应用

  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到渐*线的距离是其顶点到渐*线距离的2倍,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

  2、已知双曲线的焦点为,点在双曲线上,且,则点到轴的距离为。

  3、双曲线的焦距为

  4、已知双曲线的一个顶点到它的一条渐*线的距离为,则

  5、设是等腰三角形,,则以为焦点且过点的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6、已知圆。以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作为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和顶点,则适合上述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一、说教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资料,它不仅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并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资料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构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进取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一样,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必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逻辑思维本事也初步构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所以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本事和逆向思维的本事.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经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构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能够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的积极性.故事资料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明白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立刻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构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的障碍.同时,构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之后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本事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教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那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我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那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那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经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理解,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本事.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略)

  教学目标:

  (1)了解坐标法和解析几何的意义,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问题.

  (2)进一步理解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3)初步掌握求曲线方程的方法.

  (4)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转化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求曲线的方程.

  教学用具:计算机.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 (菁华6篇)(扩展7)

——高中数学函数教案通用5篇

  一、教学目标:

  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掌握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利用导数判断一个函数在其定义区间内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判断复合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应用;利用导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三、教学过程

  (一)复*引入

  1.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属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增函数.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

  2.函数的单调性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具有(严格的)单调性,这一区间叫做y=f(x)的单调区间.

  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是下降的.

  例1讨论函数y=x2-4x+3的单调性.

  解:取x1<x2,x1、x2∈R,取值

  f(x1)-f(x2)=(x12-4x1+3)-(x22-4x2+3)作差

  =(x1-x2)(x1+x2-4)变形

  当x1<x2<2时,x1+x2-4<0,f(x1)>f(x2),定号

  ∴y=f(x)在(-∞, 2)单调递减.判断

  当2<x1<x2时,x1+x2-4>0,f(x1)<f(x2),

  ∴y=f(x)在(2,+∞)单调递增.综上所述y=f(x)在(-∞, 2)单调递减,y=f(x)在(2,+∞)单调递增。

  能否利用导数的符号来判断函数单调性?

  对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它既强调学*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值身心发展的过渡时期,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喜欢新鲜事物,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过思维还不是很成熟.

  在目标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建构主义学*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拟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将一节课的核心内容通过四个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其理论依据为建构主义学*理论。它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为主”的教学思想。

  2.学法指导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与合作学*能力。因此本节课学生将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教师提供的素材经历创设情境→获得新知→作图察质→问题探究→归纳性质→学以致用→趁热打铁→画龙点睛→自我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将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教学手段

  本节课我选择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展示运动变化过程,使信息技术真正为教学服务.

  4.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1)同学们有没有看过《冰河世纪》这个电影?先播放视频,引入课题。

  (2)考古学家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冻土层内某微量元素的含量P与年份t的关系:,这是一个指数式,由指数与对数的关系,此指数式可改写为对数式。

  (3)考古学家提取了冻土层内微量元素,确定它的残余量约占原始含量的1%,即P=0.01,代入对数式,可知

  (4)由表格中的数据:

  碳14的含量P

  0.5

  0.3

  0.1

  0.01

  0.001

  生物死亡年数t

  5730

  9953

  19035

  39069

  57104

  可读出精确年份为39069,当P值为0.001时,t大约为57104年,所以每一个P值都与一个t值相对应,是一一对应关系,所以p与t之间是函数关系。

  (5)数学知识不但可以解决猛犸象的封存时间,也可以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来解决视频中的遗留问题,就是不知道咱们中国的猛犸象克隆问题会由班里的哪位同学解决,我们拭目以待。

  (6)把函数模型一般化,可给出对数函数的概念。

  通过这个实例激发学生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和学生一起分析处理问题,体会函数关系,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形成概念、获得新知

  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函数

  叫做对数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定义域为

  例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

  解:(1)函数的定义域是。

  (2)函数的定义域是。

  归纳:形如的的函数的定义域要考虑—

  三、探究归纳、总结性质

  活动1:小组合作,每个组内分别利用描点法画和的图象,组长合理分工,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好。

  选取完成最好、最快的小组,由组长在班内展示。

  活动2:小组讨论,对任意的a值,对数函数图象怎么画?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举手,共同画图。

  活动3:对a>1时,观察图象,你能发现图象有哪些图形特征吗?

  然后由学生讨论完成下表左边:

  函数的图象特征

  函数的性质

  图象都位于y轴的右方

  定义域是

  图象向上向下无限延展

  值域是R

  图象都经过点(1,0)

  当x=1时,总有y=0

  当a>1时,图象逐渐上升;

  当0当a>1时,是增函数

  当0通过对定义的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批判性。

  通过作出具体函数图象,让学生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学生可类比指数函数的研究过程,独立研究对数函数性质,从而培养学生探究归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生一起完成表格右边,对0<a<1时,找两位同学一问一答共同完成,再次体现数形结合。

  四、探究延伸

  (1)探讨对数函数中的符号规律.

  (2)探究底数分别为与的对数函数图像的关系.

  (3)在第一象限中,探究底数分别为的对数函数图象与底数a的关系.

  五、分析例题、巩固新知

  例2比较下列各组数中两个值的大小:

  (1),;

  (2),;

  (3),。

  解:

  (1)在上是增函数,

  且3.4<8.5,

  (2)在上是减函数,

  且3.4<8.5,.

  (3)注:底数非常数,要分类讨论的范围.

  当a>1时,在上是增函数,

  且3.4<8.5,;

  当0且3.4<8.5,

  练*1: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

  练*2: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

  (找学生上黑板讲解练*2的第一题,强调多种做法,一起完成第二小题.)

  考察学生对对数函数图像的理解与掌握,进一步强调数形结合。

  通过运用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比较两数的大小”培养学生运用函数的观点解决问题,逐步向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六、对比总结、深化认识

  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由学生总结,教师补充,强调哪些是重要内容

  (1)对数函数的定义;

  (2)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对数函数的三个结论;

  (4)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应用.

  七、课后作业、巩固提高

  (1)理解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课本74页,*题2.2中7,8;

  (3)上网搜集一些运用对数函数解决的实际问题,根据今天学*的知识予以解答.

  八、评价分析

  坚持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激励与批评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过程中,评价学生的情绪、状态、积极性、自信心、合作交流的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学*互动中,评价学生思维发展的水*;

  在解决问题练*和作业中,评价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适时地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和技能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记忆和应用,发挥知识系统的整体优势,并为后续学*打好基础。

  课后作业的设计意图:

  一、巩固学生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并落实教学目标;二、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学到不同的技能,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使同学们体会到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为数学的学*营造一种良好的科学氛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2.使学生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3.培养学生用辩证的观点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反函数的概念;

  2.反函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

  反函数的概念。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

  教具装备

  幻灯片2张

  第一张:反函数的定义、记法、*惯记法。(记作A);

  第二张:本课时作业中的预*内容及提纲。

  教学过程

  (I)讲授新课

  (检查预*情况)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反函数(板书课题)§2.4.1 反函数的概念。

  同学们已经进行了预*,对反函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复述一下反函数的定义、记法、*惯记法?

  生:(略)

  (学生回答之后,打出幻灯片A)。

  师:反函数的定义着重强调两点:

  (1)根据y= f(x)中x与y的关系,用y把x表示出来,得到x=φ(y);

  (2)对于y在c中的任一个值,通过x=φ(y),x在A中都有惟一的值和它对应。

  师:应该注意*惯记法是由记法改写过来的。

  师:由反函数的定义,同学们考虑一下,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呢?

  生:一一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

  (学生作答后,教师板书,若学生答不来,教师再予以必要的启示)。

  师:在y= f(x)中与y= f -1(y)中的x、y,所表示的量相同。(前者中的x与后者中的x都属于同一个集合,y也是如此),但地位不同(前者x是自变量,y是函数值;后者y是自变量,x是函数值。)

  在y= f(x)中与y= f –1(x)中的x都是自变量,y都是函数值,即x、y在两式中所处的地位相同,但表示的量不同(前者中的x是后者中的y,前者中的y是后者中的x。)

  由此,请同学们谈一下,函数y= f(x)与它的反函数y= f –1(x)两者之间,定义域、值域存在什么关系呢?

  生:(学生作答,教师板书)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它的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

  师:从反函数的概念可知:函数y= f (x)与y= f –1(x)互为反函数。

  从反函数的概念我们还可以知道,求函数的反函数的方法步骤为:

  (1)由y= f (x)解出x= f –1(y),即把x用y表示出;

  (2)将x= f –1(y)改写成y= f –1(x),即对调x= f –1(y)中的x、y。

  (3)指出反函数的定义域。

  下面请同学自看例1

  (II)课堂练* 课本P68练*1、2、3、4。

  (III)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了反函数的概念,从中知道了怎样的映射确定的函数才有反函数并求函数的反函数的方法步骤,大家要熟练掌握。

  (IV)课后作业

  一、课本P69*题2.4 1、2。

  二、预*: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亲自动手作题中要求作的图象。

  板书设计

  课题: 求反函数的方法步骤:

  定义:(幻灯片)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