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

首页 / 说课稿 / |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1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1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的内容: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始我的说课。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学生对奇妙的化学世界更加的感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根据新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我确定了如下的重难点:

  【重点】

  分子的性质

  【难点】

  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

  好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好的教学设计中应用,接下来我将重点说明我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本节课内容的兴致。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

  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

  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

  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

  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我会通过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

  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

  接下来进入我这节课的第三环节。

  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化学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学*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的感受。

  最后布置作业:预*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

  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2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教材第一节首先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通过想象进入微观世界,建立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念。但根据微粒的一般性质,只能解释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却不能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本节内容将一般的微粒具体化为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通过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旧分子破坏和新分子生成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

  3、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的方法获取信息,学*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的形式,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能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3、通过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此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2、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章的.学*中,通过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它们所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心和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物质具有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提问,也是本章内容的切入点。也正是这些疑问,增强了学生的学*动力。

  本节内容是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但是,本节内容抽象,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对一些微观概念,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如分子、原子等。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分析身边的一些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去认识,避免发生学生学*兴趣和成绩的分化。同时,在引导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注意让学生运用物质的结构初步去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下,利用给出的各种材料,通过提取信息、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法指导有利于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提高学*效率。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我特制了一套图片。通过这套图片,学生可以认识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构成,进而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还可以通过这套图片学生自己演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事实。通过图片演示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从微观角度认识了物质的变化,还培养了学生的学*兴趣,使抽象干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拓展视野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苯分子图像一些科学家移动48个铁原子排成的一个圆环后来,又成功移动铁原子写成了两个汉字“原子”探索发现分子氢分子H2电解水可以得到氧气和氢气。氧气、氢气和水各有自己独特的性质。为什么水不具有氧气、氢气的性质呢?水氧气氢气水通电→氢气+氧气结论: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由于构成不同物质的微粒不同。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你能解释吗?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空隙。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交流与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能感受到分子的真实存在吗?举例说明。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氧原子氢原子水电解动画电解水想一想:在水电解过程中,什么微粒没有发生变化?什么微粒发生了变化?结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的实质:反应物分子被破坏原子新分子聚集聚集新物质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等原子的基本性质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原子在不断运动。原子之间有空隙。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分析归纳相同点分子与原子的比较分子原子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有间隔,总是在不停地运动。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相同。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不同点相互关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课堂检测1、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氧气B、氧元素C、氧分子D、氧原子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实质的是()A、分子运动加快B、分子间的间隙变小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D、一种分子运动到了另一种分子之间去3、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比分子的体积小C、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分子D、分子、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4、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氧气B、水C、酒精D、汞5、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A、能否直接构成物质B、能否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大,原子小6、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D.同种分子运动速度相同原子学说创始人类对原子的认识人--道尔顿(阅读P65—P66页)板书设计分子和原子物质构成构成分子构成分裂原子(小、轻、动、空隙)谢谢大家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3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是迎难而上,我有选择的机会,但我选择了较难上的一课,以前上过这一课,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逼自己深钻一下,来一次自我超越,因为可以得到学校各位同事的帮助,现场各位专家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本课题为什么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只讲宏观,不讲水的微观构成是不全面的,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样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我们分析整节课的内容,不难发现,水是本节课的主角,以水的蒸发导入,品红地在水中扩散证明分子的存在,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介绍分子的小,水的蒸发说明分子的运动,水与酒精的混合说明分子间的间隔。

  3、本课题的主线是什么?(知识结构)

  课题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我认为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顺便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转变学*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方式。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

  探究式式方法的指导。

  快乐学*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我曾设计了加热水,品红扩散,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这种任务驱动的学*方式必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

  2、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我选择了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可以说是物证、人证具在,由不得他不想念。

  3、由微粒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把实验仪器做了一些改进,因为我校没有二十个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的大烧杯,所以我把装氨水的烧杯换成了小试管,蒸馏水换成自来水,这不影响实验效果。我先让学生预*实验,问学生现有的仪器能完成该实验吗,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改变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我这节课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表现了,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6、练*(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学生自我参照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内容,加强今后学*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为有意识有学*。

  ②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的最高权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评价的“终审权”是学生的,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一理想的学*境界。这是我的评价理与其它评价的第一个重要区别。

  ③参照性评价:第二重要区别是评价标准以自我为参照,我们的很多学科进行了多年的分层次教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他们把学生人为的分为ABC等几个层次分别评价。一个班有60个学生就应该有60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这样才是准确的评价。制定60个标准不可能,所以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再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照评价内容进行参照性评价,重点是发现自己的收获,肯定自己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标准。

  8、板书设计:第一个学*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4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上课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请专家帮助指点一下。

  一、 教材分析

  1、 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 、本课题知识结构

  我认为本课题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再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1 )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 2 )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 、过程与方法

  ( 1 )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 2 )充分发挥想像力,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 2 )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 教学重点

  1.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 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 教学难点

  . 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五、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 学法指导

  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

  探究式方法的指导。

  七、 教学过程

  1、 教学导入: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趣。

  2、 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扩散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

  3、 由粒子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微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 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先让学生预*实验,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 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

  6、 练*(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 学生自我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二个方面的内容。

  ① 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内容,加强今后学*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为有意识有学*。

  ② 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的境界。

  8 、板书设计:第一个学*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一、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粒子构成的

  二、 分子的性质

  1、 分子很小;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原子的概念

  1、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 5

  各位领导、专家、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按以下八个程序说课,主要说每个程序的要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原子的结构、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药品:浓氨水、酒精、水、酚酞、品红等

  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具,课前预*相关内容。

  四、设计理念

  1、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主要以探究性学*、自主学*、小组合作学*等多种方式结合,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顺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学*反思,及时总结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1、现在正值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走过桂花树边,会闻到桂花香;

  2、潮湿的衣服会自己晾干,特别是夏天更容易晾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4、教师演示实验: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上述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你们会从化学角度来解释吗?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如何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也就是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

  [板书]课题1分子和原子

  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在绪言中,我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组成的,世界即物质。我们身边所熟悉的物质很多。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空气、水、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食盐等等。

  这些物质都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的呢?为了解释上面的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家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猜想。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设想。

  [板书]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比如在绪言中,我们了解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18世纪就提出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理论。当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他们的这种猜想已经得到了证明,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看到了分子和原子,而且还能移动原子。

  多媒体展示:视频、教科书P49中的图3—2和图3—3

  三)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为什么必须借助先进的遂道扫描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呢?这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板书]1、分子很小

  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子的自述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这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分子除了体积和质量很小以外,还有什么性质呢?

  [实验探究]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

  [对比分析]步骤1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只能起稀释作用。步骤2说明浓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步骤3酚酞变红是因为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使A中酚酞变红。由此可以得出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这样,就可以解释开头的几个现象了。而且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板书]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激发兴趣:请问:1+1在什么时候不等于2?

  [实验探究]

  先往玻璃管中加入前面的品红溶液,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两端,颠倒数次。

  现象:总体积小于1玻璃管。

  [课件展示]哲理故事

  解释: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课件展示: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

  [实验探究]

  一打气筒,用手堵住出气孔,用劲推,可以推动活塞。再吸入一针管水,看能不能推动活塞。

  解释: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比较大,容易压缩,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隔较小,不易压缩。

  课件展示:物质状态变化时,分子之间间隔的变化示意图。

  说明:石油气可装入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受压下,可以液化,分子的间隔减小;相同质量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受热时分子间隔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四)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多媒体展示:课堂练*

  五)学*反思,及时总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思考:

  假如你是一滴水中的小微粒,在你周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翱翔吧!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世界是物质的哲学观点

  展示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通过对物质构成的认识过程介绍,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是一个猜想——验证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培养爱国主义品质。

  通过水分子的自述将分子的特性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领会分子的“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理。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对比、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脑筋急转弯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哲理故事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通过类比迁移理解现象本质。

  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让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此实验探究,培养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增强用化学解释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能力,让自己拥有化学的眼睛。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给学生一个思考想像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一般压强越大分子间隔越小

  七、课件说明

  课件中有很多视频及动画很好的帮助我把握了教学的关键,是用任何生动语言无法替代的,在这节课中使用课件是初中化学中最恰当且必不可少的。

  八、设计反思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程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别人的长处,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地提高,不断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扩展阅读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扩展1)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3篇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学*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方式。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主要采用的学*方法为:

  (1)实验探究法:

  (2)合作学*法

  (3)对比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演示实验、认识分子的存在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实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实验、引导探究

  [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知识铺垫: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

  演示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然变红呢?

  方案二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实验探究、合作学*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认识微观世界

  活动准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内附说明书认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

  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单的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

  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考: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2

  教材分析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教材第一节首先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通过想象进入微观世界,建立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念。但根据微粒的一般性质,只能解释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却不能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本节内容将一般的微粒具体化为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通过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旧分子破坏和新分子生成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

  3、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的方法获取信息,学*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的形式,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能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3、通过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此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2、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章的学*中,通过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它们所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心和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物质具有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提问,也是本章内容的切入点。也正是这些疑问,增强了学生的学*动力。

  本节内容是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但是,本节内容抽象,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对一些微观概念,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如分子、原子等。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分析身边的一些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去认识,避免发生学生学*兴趣和成绩的分化。同时,在引导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注意让学生运用物质的结构初步去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下,利用给出的'各种材料,通过提取信息、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法指导有利于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能力,提高学*效率。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我特制了一套图片。通过这套图片,学生可以认识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构成,进而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还可以通过这套图片学生自己演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事实。通过图片演示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从微观角度认识了物质的变化,还培养了学生的学*兴趣,使抽象干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也是学生在学*化学过程中遇到的拦路虎。它是在学*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之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

  本节课不仅能带领学生走入神奇的微观世界,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事物,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还能为学生们进一步学*原子的结构、元素、以及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主动获取知识。

  三、教学准备

  教师: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

  药品:浓氨水、酒精、水、酚酞、品红等

  用具: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好课本和学具,课前预*相关内容。

  四、设计理念

  1、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2、主要以探究性学*、自主学*、小组合作学*等多种方式结合,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顺应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

  五、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学*反思,及时总结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激趣引思

  多媒体课件展示:我们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1、现在正值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季节,走过桂花树边,会闻到桂花香;

  2、潮湿的衣服会自己晾干,特别是夏天更容易晾干;

  3、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

  4、教师演示实验: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上述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你们想过这是为什么吗?你们会从化学角度来解释吗?

  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如何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生活和实验中的现象。也就是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来解释这些现象。

  [板书]课题1分子和原子

  二)设问激趣,导入新课

  在绪言中,我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都是物质组成的,世界即物质。我们身边所熟悉的物质很多。

  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图片:空气、水、煤、石油、天然气、铁、铜、食盐等等。

  这些物质都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的呢?为了解释上面的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家都作了大量的探索和猜想。他们提出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的设想。

  [板书]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比如在绪言中,我们了解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和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18世纪就提出了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理论。当时这只是一种猜想,但可以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很多化学现象。随着科学的进步他们的这种猜想已经得到了证明,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看到了分子和原子,而且还能移动原子。

  多媒体展示:视频、教科书P49中的图3—2和图3—3

  三)实验探究,了解性质

  为什么必须借助先进的遂道扫描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分子呢?这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板书]1、分子很小

  多媒体课件展示:分子的自述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这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分子除了体积和质量很小以外,还有什么性质呢?

  [实验探究]

  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步骤

  [对比分析]步骤1说明蒸馏水不能使酚酞变色,只能起稀释作用。步骤2说明浓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步骤3酚酞变红是因为烧杯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使A中酚酞变红。由此可以得出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着。这样,就可以解释开头的几个现象了。而且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板书]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

  激发兴趣:请问:1+1在什么时候不等于2?

  [实验探究]

  先往玻璃管中加入前面的品红溶液,使其充满玻璃管容积的二分之一,再滴入无水酒精使其充满玻璃管。用手指堵紧两端,颠倒数次。

  现象:总体积小于1玻璃管。

  [课件展示]哲理故事

  解释: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课件展示:酒精和水混合时体积变化的模拟图

  [实验探究]

  一打气筒,用手堵住出气孔,用劲推,可以推动活塞。再吸入一针管水,看能不能推动活塞。

  解释: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比较大,容易压缩,而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隔较小,不易压缩。

  课件展示:物质状态变化时,分子之间间隔的变化示意图。

  说明:石油气可装入钢瓶中,是因为气体受压下,可以液化,分子的间隔减小;相同质量的固体、液体和气体,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因为受热时分子间隔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

  四)知能训练,巩固知识

  多媒体展示:课堂练*

  五)学*反思,及时总结

  经过这节课的学*,你觉得你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思考:

  假如你是一滴水中的小微粒,在你周围你看到了什么?如果给你稍稍冷却或加热,你又会怎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在化学的微观世界中翱翔吧!

  通过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启迪思维,激发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世界是物质的哲学观点

  展示学生熟悉的身边的化学物质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品质。

  通过对物质构成的认识过程介绍,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是一个猜想——验证的过程。

  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培养爱国主义品质。

  通过水分子的自述将分子的特性生动形象的展示给学生。同时让学生领会分子的“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理。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探究的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对比、归纳、总结的科学探究能力。

  通过脑筋急转弯培养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哲理故事让学生知道学无止境,通过类比迁移理解现象本质。

  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让两名学生合作完成此实验探究,培养动手能力及合作精神。

  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增强用化学解释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化学的能力,让自己拥有化学的眼睛。

  巩固新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让学生学会总结反思。

  给学生一个思考想像的空间。

  六、板书设计

  课题1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大

  一般压强越大分子间隔越小

  七、课件说明

  课件中有很多视频及动画很好的帮助我把握了教学的关键,是用任何生动语言无法替代的,在这节课中使用课件是初中化学中最恰当且必不可少的。

  八、设计反思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因此我们教师在设计课程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与讨论发现别人的长处,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不断地提高,不断的体验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扩展2)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3篇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1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这次优质课竞赛我是迎难而上,我有选择的机会,但我选择了较难上的一课,以前上过这一课,由于内容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效果不甚理想,我就想借这样一个机会,逼自己深钻一下,来一次自我超越,因为可以得到学校各位同事的.帮助,现场各位专家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中的地位

  本课题是学生对微观世界的首次了解,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本课题为什么放在《水的组成》这个单元中?

  第三单元是讲水的组成,只讲宏观,不讲水的微观构成是不全面的,让学生明白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这样也分散、降低了第四单元的难度。我们分析整节课的内容,不难发现,水是本节课的主角,以水的蒸发导入,品红地在水中扩散证明分子的存在,一滴水中的分子个数介绍分子的小,水的蒸发说明分子的运动,水与酒精的混合说明分子间的间隔。

  3、本课题的主线是什么?(知识结构)

  课题的题目是《分子和原子》我认为以分子为主线,本课介绍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分子的性质,分子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顺便介绍了一下原子,因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生活实例,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通过实验,认识分子的三大特点并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解释生活现象。

  (2)充分发挥想像力,学*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

  (2)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2.分子的三大特点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像表象,初步体会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六、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转变学*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方式。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

  探究式式方法的指导。

  快乐学*法。

  七、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我曾设计了加热水,品红扩散,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洒精、氨水的鉴别导入。利用学生面前的三种无色液体,先让学生自学它们的物理性质,再利用所学性质进行鉴别。即简便又效果明显,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比出示单纯的语言、图片情景要深刻的多。这种任务驱动的学*方式必然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

  2、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我选择了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可以说是物证、人证具在,由不得他不想念。

  3、由微粒图自然过渡到分子的第一特点----小。在学生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介绍一滴水的分子个数,重点设计了一个数分子时间的猜想,意外的答案必然有深刻的记忆。

  4、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的运动特点。(分子是性格活泼好动,还是文文静静)本环节还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我把实验仪器做了一些改进,因为我校没有二十个能罩住两个小烧杯的大烧杯,所以我把装氨水的烧杯换成了小试管,蒸馏水换成自来水,这不影响实验效果。我先让学生预*实验,问学生现有的仪器能完成该实验吗,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他们克服困难,改变实验装置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再分析实验现象,特别是什么使酚酞变红?是氨水?还是氨分子?这个提问可以为下节课学*分子的定义做铺垫。最后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再设计其它方案证明分子的运动。

  5、再通过拟人想像导入到分子间有间隔的特点(它们坐在教室里是亲密无间,还是保持一定的距离?)。通过前两个探究实验的引导,现在放手让学生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注射器、量筒、气球、水等)自由设计实验证明。我这节课的质量如何就看学生的表现了,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

  6、练*(灵活安排)课件展示分子运动动画,问学生能得出什么信息?来复*本节课的内容,这是一道信息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处理加工能力。

  7、学生自我参照评价(也可放在课外进行)

  化学课程标准的第一条建议中就是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活动的促进作用,第二点是对过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该评价表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目标评价:教学目标不是教师的专利,应变换评价的内容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照目标进行评价,让他们关注知识以外的学*内容,加强今后学*的目的性,变无目的的学*为有意识有学*。

  ②学生为主体的评价:以前我们的评价教师有绝对的至高无上的权威,我们要把评价的最高权利交还给学生,以落实“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最基本的教学原则,即评价的主体也是学生,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同学的评价,都只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个参考条件,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评价的“终审权”是学生的,关键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我们常讲的“学生要从学会转变为会学”,就应包括学生学会评价。学生只有学会了评价,才能自觉矫正自己在学*过程中的偏差,达到会学一理想的学*境界。这是我的评价理与其它评价的第一个重要区别。

  ③参照性评价:第二重要区别是评价标准以自我为参照,我们的很多学科进行了多年的分层次教学,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他们把学生人为的分为ABC等几个层次分别评价。一个班有60个学生就应该有60个层次的评价标准,这样才是准确的评价。制定60个标准不可能,所以教师先要引导学生学*评价的内容与方法,再让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照评价内容进行参照性评价,重点是发现自己的收获,肯定自己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标准。

  8、板书设计:第一个学*内容是分子的真实存在?是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要证明分子的存在,必然要用到分子的后两个性质,会使教学内容重复,所以我选择了物质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因为它能构成物质,所以真实存在着。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2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分子和原子》。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学法、教法,说过程四个角度向大家阐述我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1、本课的地位、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也是今后学*化学不可缺乏的理念基础。对本课题内容的学*不仅可以把前面的教学内容从微观的角度上认识得更加深刻,而且还是后面继续学*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结构等内容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并且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了解分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的特点;认识分子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学*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等方法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结合,对实验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和交流;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我将教学重、难点确立为:

  教学重点:分子的基本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对自然、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能力。

  教学难点: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构成和物质的变化。

  二、说学情

  1、学生已经学*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小学科学和初中物理也学*了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及联系,以及物质的三态变化、热胀冷缩等相关知识,这为学*新知识做了知识的铺垫。

  2、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学生学*的困难主要在于:已有的宏观表象,可能对微观想象的发展有阻碍。在学生眼里,微观世界仿佛只是缩小了的宏观世界,难以理解微观粒子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通过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到学生头脑中有关物质粒子性方面的问题主要有:粒子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粒子会变大;粒子的数量是可以变化的,受热后会增加;把气体从1L的容器转移到2L的容器内,气体所占体积仍是1L等。

  三、说学法、教法

  1、说学法

  指导学生转变学*方式,既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又提倡合作与创新来共同探索和研究的学*方式。注重学*过程,在快乐的学*中,实现学*目标。主要采用的学*方法为:

  (1)实验探究法:

  (2)合作学*法

  (3)对比归纳法

  2、说教法

  在教学中,努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和勤于动手,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下获得新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为此主要采用分组合作,师生互动,动手演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采用了创设问题情景法、演示实验法、讲授法、启发教学法、活动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四、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我曾设计了加热水、闻香水或氨水的气味、四组生活情景等导入方式,但最终我选择了用水和酒精、陈醋和酱油的鉴别导入。让学生利用它们的物理性质进行最简便的鉴别。学生会不约而同的选择闻气味。

  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只能闻到气味,却看不见,也摸不到它呢?

  生:引发思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究欲。

  这种任务驱动的学*方式不仅能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兴趣,还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和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二)演示实验、认识分子的存在

  师: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实验改进:用温水代替冷水,会加快品红的扩散,缩短实验时间。品红用量要少。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的设置由为什么能闻到气味自然过渡到物质的构成,即分子等微粒的真实存在的探究验证。经典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因为它有颜色变化,对学生有视觉真实感。而且有一个逐渐变小的过程, 反应了物质的可分性,让学生建立物质由很小很小的微粒构成的观念。再让学生观察苯分子、硅原子图,这样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证明了分子的真实存在,为学生呈现探究的一般规律。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演示实验、引导探究

  [投影] 课本第49页探究内容,《分子运动现象》

  方案一知识铺垫:观察酚酞溶液在蒸馏水中的颜色;观察酚酞溶液遇浓氨水变色的实验。

  演示探究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两种试剂分开放置时,酚酞溶液仍然变红呢?

  方案二 演示实验-学生观察现象-提出酚酞溶液变红的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方案二教学效果较好,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较高要求,所需课时多。)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投影]议一议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总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六)实验探究、合作学*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

  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

  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

  [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总结: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间隔>液体分子间间隔>固体分子间间隔。

  (七)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八)应用模型,认识微观世界

  活动准备:每组下发分子结构模型,由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根据内附说明书认识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种类。

  活动一组间竞赛: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用原子构成老师指定的分子模型,如:O2、N2、CO2等。

  问题:1、分子和原子的联系是什么?

  2、从分子、原子的角度分析氧气和氮气有什么不同?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

  活动二 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化学变化

  用分子模型表示出简单的化学变化:木炭燃烧、硫燃烧、水电解,小组成果展示。

  活动三 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思考: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认识到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变成其他分子,在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认识分子、原子的特性,并能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微观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学会运用观察、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加工信息,获取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学会对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二、教法分析

  本课教学采用实验探究、交流讨论与分析归纳相结合,并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新课标要求,初中化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实验探究为主线,结合交流讨论、分析归纳等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分子、原子的有关知识,突出本课的重点,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微观想像能力,突破难点。这样多种方法互相穿插、渗透,也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学法指导

  本节课学生的学*主要采用实验—讨论法和分析—归纳法。

  实验反映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是化学学*的有效途径。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边观察、边记录、边思考,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科学的方法处理所得材料,得出正确结论,强化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现象得出结论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所得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学生在学*过程中,通过交流和讨论发现自已和别人的长处和不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鼓励,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化学的信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由于初三学生还是化学的初学者,在实验教师应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才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五个环节来完成我的教学:创设情境,诱发新知探究活动,探求新知练*反馈,运用新知交流讨论,体验成功实践应用,巩固新知。具体过程如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诱发新知

  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多媒体展示图片:远处能闻到烤鸡的香味,湿衣服能被晒干,蔗糖放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消失,而水会变甜。

  教师打开一瓶香水,并向空中喷洒香水,问:你们闻到什么气味了吗?为什么会闻到?

  然后教师做品红扩散的实验,并提出问题:品红为什么会消失,而整杯水变红色?利用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引发学生回想起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然后配合实验,创设情境,设置悬念,为引出分子、原子做铺垫。

  提出研究

  课题我们用好奇的双眼去认识世界,却难以看透物质内部的奥秘。让我们变换一个角度,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并发挥我们的想像力,一定能探求和发现物质内部肉眼看不见的秘密,揭开自然界许多的不解之谜。提示学生“变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即引导着学生一步步进入神奇的微观世界。

  活动探究,探求新知

  探究物质的粒子性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苯分子图像和世界上最小的汉字一*。提出问题:通过观看以上资料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推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

  多媒体展示几种物质的分子。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资料,让学生认识到微观粒子的真实存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像力。

  实验探究:

  微粒的性质特征

  教师提问:分子、原子这些微小的粒子,都具有哪些性质特征呢?

  激趣:多媒体显示一些数据,教师问: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呢?

  推论: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

  通过让学生分析、对比一些数据,既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的能力,同时让学生领会分子的“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好奇心理。

  当我们看到品红消失、闻到香水的香味时,我们猜想分子是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演示:取一支试管加入2mL水,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滴加浓氨水。观察到酚酞试液变为红色。

  教师接着问:如果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有什么办法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实验探究A:

  仪器、药品:浓氨水、酚酞试液、大小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棉花、滤纸条、橡皮塞。

  实验要求:用以上仪器、药品设计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

  (提示:浓氨水与酚酞不直接接触,但应同处在一个密闭环境中才能完成。)

  教师在各组间巡回指导,对学生的设计方案给予鼓励和肯定,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引导学生大胆地透过现象分析本质。

  组织各小组互相交流学*成果,并展示成功的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B(演示):

  仪器、药品:食醋、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

  铁架台(带铁圈)。

  实验要求:观察、比较加热前后,哪一种情况能更明显地闻到醋酸的气味?

  组织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

  推论: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而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问题:你能否举出一两个生活实例,说明我们刚才实验得出的结论?

  引导学生在做对比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训练学生发散性思维,同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通过与同学共同完成实验及组际间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也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挖掘生活实例,使学生始终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体现了“从化学走向,从生活走向化学”的宗旨。

  设疑: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学校的校道水泥路上,每隔不远就有一道缝隙(多媒体展示图片)?你知道它们所起的作用吗?这些缝隙在冬天和夏天里又有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进行猜想,然后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C(演示):将5mL水倒入5mL酒精中。观察到液体总体积不足10mL。

  这一实验说明了分子具有什么特性呢?多媒体展示模拟实验及模拟的微观解释。

  接着让学生完成实验探究D。

  实验探究D:

  仪器、药品:两个大小相同的气球,一个装水,另一个吹入气体,并使其大小相同。

  实验要求:用手挤捏气球,比较两个气球被压缩的难易程度。

  组织小组讨论,并互相交流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和解释。

  推论: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引导学生从身边现象入手,拉*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时时有“化学就在身边”的亲切感。

  通过多媒体模拟展示,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形象生动起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微观想像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气球是学生常玩的玩具,以此做为实验探究的用品,更激发了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课堂气氛一下子变得非常活跃。

  活动探究:分子是可分的设疑:水在受热蒸发和通电分解过程中都有气体产生,而且水会不断减少,那么在这两个过程中水分子会有何不同变化呢?

  多媒体播放动画,组织学生观看并讨论。

  推论: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旧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当学生对分子的运动特征有所认识时,引导学生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分子的不同表现,这不仅使学生对两种变化的认识有所深化和发展,而且便于建立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这部分是学*的难点,学生难于进行自主探究,而需要通过联系新旧知识,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直观的印象。让学生“看见”分子分解后,就不再是原物质的分子了,物质性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样学生对分子概念就能很容易地理解了,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

  练*反馈,运用新知

  教师用多媒体打出练*题,允许同桌互相讨论,老师抽查提问。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⑴老师在喷香水,同学们可以闻到香味;

  ⑵湿衣服在阳光正比在阴凉处易于晾干;

  ⑶物体一般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2、下列说法正确吗?

  ⑴原子必须先构成分子才能构成物质;

  ⑵空气是由空气分子构成的;

  ⑶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3、在一只盛有一定体积水的玻璃杯中,放入一块糖块时,发现水面上升,当糖消失时,液面又有所下降,为什么?

  及时进行反馈练*,能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便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学*情况。

  1、2题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自觉地运用于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学*化学的信心和兴趣。第3题更侧重对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和微观想像能力的检查,能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交流讨论,体验成功

  在这节课中,学生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用自己的双手实验,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嘴去表达,用自己的心去体会,相信每个同学对分子和原子的存在及其特性有了一些了解,这时,多媒体打出两个讨论题,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2、分子和原子有什么异同点?

  接着,再用一个趣味抢答结束本课。

  3、比一比,看谁答得多:

  在化学变化中①一定不变的有:

  ②可能有变的有:

  ③一定有变的有:

  学生将自己所学、所思、所悟用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互相交流,在交流中既体验到学*的成功,同时把本课的知识内容做了梳理和总结。

  实践应用,巩固收获

  布置适量作业:试列举一些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的事例,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以《分子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科普小论文。

  学生为了完成小论文,必然要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热情和兴趣。

  五、板书设计

  课题2分子和原子

  一、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二、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质量小体积也小

  2、分子总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等粒子间是有间隔的,气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大,固体、液体物质的粒子间隔较小。

  三、分子和原子

  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变成新分子。

  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小结: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扩展3)

——《分子和原子》化学教学反思3篇

  《分子和原子》一课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物质世界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学生将对微观物质世界有所了解。而微观物质世界是肉眼所观察不到的。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寻求科学答案,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论认识,从宏观现象透析出微观变化。从现象到本质,使学生初步了解这些变化的微观实质。通过对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间相互联系的分析、推理、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有以下几处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稍加改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品红扩散实验的改进

  在教材上品红扩散实验的基础上,我又增加了一个对照实验---

  热水中品红扩散的实验。当观察到热水中品红迅速扩散的现象时,学生忍不住地惊呼。通过对照实验,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分子不断运动,并且为后面的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内容埋下伏笔,可谓一举两得。

  2、氨分子扩散实验的改进

  书本上的氨分子扩散实验是在烧杯中完成的。我们将此实验稍加

  改进后命名为“铁树开花”。在能得出相同的结论的基础上,铁树开花的神奇现象带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学生对此印象深刻,记忆也一定会长久的。

  3、小游戏的引用

  当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有了一些了解后,需要深入到能

  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此时我以刚刚做过的通电分解水的实验为例,领着大家做了“微观上水分解”的小游戏。我和学生一起双手握拳高举在头的两侧,模拟成一个个小白兔,代表一个个水分子。当我把灯打开表明通电后,一个个小白兔先是拳、头分离,接着分别找到了各自的朋友。拳拳相对成了一个氢分子,头头相对成了氧分子。整个班级都成了氢、氧分子汇集的海洋。然后我又请了两名完成得非常好的同学上台表演,台下了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陶醉在刚刚结束的游戏中,此时适时地领着大家归纳总结,轻松地解决了从分子角度上理解化学变化的困难。

  本节课完成后,教学成功的喜悦伴随了我很久。通过检测,学生的课堂达标率较高。而这些源于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个人精心备课,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精髓,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及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的兴趣,成为学生学*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 “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 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最后,选择六位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氢原子、氧原子,演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得变抽象的微观知识更为形象,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成功之处:

  1、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2、这一课题中由于声画、型、文并茂,形象活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学生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资分子的过程,为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

  3、最后设计的*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差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差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去描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写问题,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

  1.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要遵照学生的认知*惯。

  2.我们的讲解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

  3.把握大纲,统览教材一定要心中有数。

  具体来说就是:

  1、学生的认知*惯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能空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到位的想法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

  2、学生接受知识的道路是“先建模,再抽象,最后才运用,而且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小步走,逐渐提高”。

  3、化学学*不能脱离生活,要多举例子,从中找到规律,切记不可过于抽象。

  4、还要适当进行知识融合,到了一个阶段,就要利用*期所学的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升级。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扩展4)

——体育与健康说课稿 (菁华5篇)

  一、教学指导思想

  新课标提倡:‘要努力实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学*内容’。合作学*是国家基础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新型学*方法之一。是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增强合作学*的能力,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练*,树立终身体育思想。本课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利用篮球行进间运球,以及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接力跑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培养良好的身体姿态。在学*中,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并在运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新,学会适应社会。

  二、教材分析

  教材确立分析《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中指出:‘高中女学生身体形态特点是身体基本定型,皮下脂肪增厚,体重明星增加……呈现出富于曲线的形体;由于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喜静厌动的特点,这一时期女生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各种步伐和身体姿态的组合,如行进间运球,球操等增加综合素质,并培养审美意识’。

  篮球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运动项目。利用篮球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把艺术体操中的控制和篮球运球的控制球相结合,激发女同学的学*兴趣。培养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提高篮球运球控制球的能力,在行进间运球的教学中采用合作学*的意识,把视觉从运球中**出来,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在提高阶段,采用学生喜爱的游戏性接力‘追球跑’进一步开展合作练*。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4人,全班为女生,专业是:旅游。预计该班学生身体素质中等,有篮球基础。但是篮球技术和运球控制球能力方面均较差。该班女同学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的特点,尤其在组织性、纪律性方面表现比较好。

  四、课的类型:

  新授实践课 教学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 本单元共7课时 本课是第二次课

  五、 教学重难点及亮点

  教学重点:篮球----控制球能力的提高和运球中身体形态的练*

  教学难点:控制球的能力

  教学亮点:结合专业培养合作意识,热情大方

  六、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 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本课的篮球练*中,在学练中提高参与的能力,向高层次迈进。

  2.运动技能:在篮球运球中,100%的学生在练*中学*到行进间的直线运球和控制球的方法;80%的学生能在行进间运球中掌握急停急起和跑动的能力及体会身体形态在练*中的优美性和自豪感。

  3.身体健康::通过自主学、学中练得过程来完成一定难度、强度的练*,促进全体学生身体健康的目的。

  4.心理健康:学生在团结互助,积极竞争,情绪活跃的愉快氛围中完成学*任务,达到心理的充分满足,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5.社会适应能力:本课采用的合作学*模式结合学生特点,通过互帮互学,提高学*的主动创新、竞争意识及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自信心和社会适应性。

  七、教法与学法

  (一)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集体练*、集体学*、集体纠错、个别指导中运用

  2、学案导学法:合作学*、探究学*中运用

  3、口令、要领、信号提示法:强化正确的的运球技术

  4、纠错与个别指导法:在共性错误与个别错误中运用

  5、比赛激励法:在教学比赛中运用

  6、总结评比法:表扬与鼓励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情情况,本节课主要通过启发学生学*兴趣;演示讲解技术动作要领和行进间运球基本知识;激励学生斗志和积极学*、不怕吃苦的精神;运用游戏教学比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学*方法:

  学生主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竞赛学*方法进行学*

  1、集体练*法:在准备活动、诱导练*、集体学*、集体纠错等中运用

  2、诱导练*法:准备活动内容结合球操练*

  3、小组合作学*法:利用篮球运球的基本技术和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学*相互纠错,在合作中提高。

  4、小组探究学*法:探究行进中急停急起的运球技术

  5、反复练*法

  6、小组展示与小组互评

  7、表演比赛法

  (三)主要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易犯错误之一:用整个手掌包括手心去运球,手型不对。

  纠正方法:1、强调在运球的过程中用五个指头去控制球,掌心空出的技术要领。

  2、原地听口令做正确动作;3行进间听口令做正确动作;4、自我意念回放。

  易犯错误之二:在运球过程中,眼睛盯着球看,视觉没有**出来。

  纠正方法:1、在练*运球过程中,采用合作学*,两人或多人一组,一人运球,另一人打出篮球裁判手势叫练*的同学在运球过程中报出来。这样运球的同学视觉就**出来了。

  易犯错误之三:在运球过程中托球跑或翻腕。

  纠正方法:1、 强调在运球中,用五个手指,拍球的中后部, 不允许掌心向上托球跑。不允许拍球一次向上翻腕一次。

  八、教学流程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课堂常规

  反口令游戏

  球操练*

  引导体验

  合作学*

  巩固提高

  收心松体

  兔子舞热身

  九、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2′

  课堂常规---------宣布本次课任务、目标与要求----------安排见*生活动内容。

  (二)准备部分 8′

  1.集中注意力:反口令游戏

  向口令相反的方向转身,调整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迅速进入上课的状态。

  2.兔子舞热身:

  成四列基本体操队形单人单跳和四路纵队多人组合及全班成一路纵队在跳兔子舞的基础上完成一个圆形的队形。

  (三)基本部分 27′

  1.合作体验:

  1>在兔子舞圆形队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顺时针方向运球,体验行进间运球的基本动作

  1)组织学生分成4组选出4个组长,引导讨论行进间运球易犯错误和怎么改进。

  2)各组长自评教师点评。

  2.合作学*:

  1)教师讲解示范行进间运球技术,讲解 "运球"的手型和要领;

  2)安排指导学生与教师配合完成"两人合作**视觉"动作示范;

  3)从手型到"运球"强调要领;

  4)组织11人一组4组前后站立引导学生练*行进间运球,教师指导纠错;

  师生之间的合作:课中教与学的合作《学*与指导》

  教学示范的合作《球操练》

  评价中合作《小组展示学*成果》

  放松中的合作《放松练*》

  生生之间的合作: 两人之间的学练合作《相互运球,**视觉合作》

  多人之间学练合作《兔子舞》

  全组之间合作《分组练*讨论》

  游戏中的合作《接力跑》

  3.巩固提高:

  1)引导组长每组选出8名运动员教师组织完成两组运球比赛;

  (四)结束部分 3′

  集合放松------ 师生点评 ------回收器材------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整合点: 1、培养学*兴趣 2、解决教学重点 3、课后巩固提高

  (二)整合点的解决

  1、信息技术与兴趣激情的整合

  导入部分利用电脑通过图片浏览、观看视频来创设教学环境,想象感受篮球场高技术运球,激发学生学*兴趣。

  2、信息技术与教学难点的整合

  在解决学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基础上,多给学生看一些优秀篮球运动员一些高质量的行进间运球过人变相视频。激发学生学*和练*兴趣和积极性。

  3、信息技术与课后巩固学*的整合

  教师利用学校内部信息网站,上传篮球比赛视频,安排体委利用课余时间组织观看。

  十一、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片 标志桶4个 秒表一块

  十二、预计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整节课学生*均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35--40%.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能力进一步提高。

  十三、教学反思:

  1本课在设计上比较合理,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了左手运球的学生,在练*中对他们安排还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2本课在练*效果上学生均能掌握所学内容,练*量刚好,感觉在分层教学上做的不够,今后有待改进

  教学对象:水*一学生

  一、课的构思: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围绕《课标》三维总目标的要求,力求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本课在设计上捕捉住水*一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易集中也易分散的特点,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练*、合作学*等教学组织形式,在引导—探讨—创意展示的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强,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个体差异明显。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圈圈做各种练*,激发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学会和创造一些简单的玩圈圈方法。

  3、增强学生的体质。

  4、养成探究*惯,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场地器材:

  呼拉圈若干、小操场一块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阶段:

  取圈圈(时间:5分钟)

  教法:

  1、师生问好。

  2、拍手操,活动身体关节肌肉。

  3、2人一圈、取器材。

  学生成圆形站队。

  (二)活泼愉快、情绪高涨阶段:

  “转圈圈”时间:8分钟

  教法:

  1、教师启发圈有几种玩法?如何转?

  2、师巡视,指导、表扬。

  3、表演、展示能力。

  学法:

  1、个人探究

  2、相互效仿

  3、切磋提高

  4、总结思考

  学生两人一组,分布于圆圈旁。

  (三)刻苦练*阶段:

  各种圈圈的玩法:时间:(19分钟)

  教法:

  1、教师提示,抛圈圈、钻圈圈等,学生自由组合,选择玩法。

  2、学生自然围于教师四周。

  学法:

  1、熟悉性练*。

  2、琢磨玩的好的方法。

  3、刻苦练*

  4、教学比赛

  要求:注意安全,配合默契

  (四)想象展示阶段:时间:5分钟

  教法;

  1、教师提示能用圈圈作出哪些造型,摆出什么图形?

  2、教师巡视、评比

  学法:

  1、各组发挥想象,表现出圈的图形。

  2、合作学*

  3、各组展示,共同评价。

  分四组,在操场内拼出若干图案。

  (五)保留兴趣阶段:时间:3分钟

  教法:

  1、教师小结

  2、布置课后练*:圈圈还可以作什么练*?

  3、师生再见

  备注:学生面向教师成圆形站立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凤凰镇召口中学的齐占民,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立定跳远》。

  首先说一下教材、学情及教学目标:根据《体育与健康标准》对初中跳跃项目的要求,立定跳远技术应安排在初中一年级进行,属于水*段三的要求范围,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第一册第二章第二节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小学五年级学*了双脚跳跃的基础上学*的,又是为以后学*急行跳远项目打下基础,另外,学*立定跳远 还能有效发展速度、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直前的精神,并具有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的锻炼价值。所以在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立定跳远,我准备配合辅助教材立卧撑共同完成,把二者安排在一起是因为:一是根据学生身体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既有发展上肢力量练*,又有发展腿部力量的下肢练*,二是根据合理安排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原则,结合人体适应性的基本规律,使学生的身体机能科学合理的发展。另外,在整节课的设计上,我把课的内容全部游戏化、比赛化,这样既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由于初二的学生的年龄特点,普遍存在体质弱、运动技术差的现象;另外,由于兴奋和抑制的转换较快,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较高的教学内容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具有感性思维的体育游戏却比较喜欢,学*兴趣也较高,因此,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及水*段三的基本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划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游戏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爱好,增强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信心。

  2、运动技能目标:通过循序渐进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跳跃能力和上肢爆发力,并同时掌握立定跳远的技术要领。

  3、身体健康目标: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突出上下肢的全面锻炼,提高学生灵敏、协调、弹跳等身体素质,促进身体健康。

  4、心理健康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体验运动快乐,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5、社会适应目标:尝试与同伴共同协作,相互配合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

  依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及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可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快速有力的起跳和腾空后的展髋,确定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快速有力的起跳是决定立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重点,我将通过激烈游戏中快速重复的起跳练*来解决;二是由于学生体质较弱,做到空中展髋动作有些难度,因此定为本节课的难点,我将通过游戏中逐渐增加小垫子的高度和远度来解决。

  说教法与学法: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扩展5)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分子、原子》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分子、原子》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子与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微观世界,也是从这课开始学生要学会用微观的观点解释宏观的现象。所以这节课的最大难点就是建立微观观点。于是我设计了一个想象环节,让学生想象原子的样子,引导学生想象原子的样子,避免学生上完课不知道或乱想。课堂上举出生活中的事实让学生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了解一些宏观现象如何用微观上的分子原子去解释,反过来再总结下微观粒子的特点能解释什么宏观问题。在课堂上我与学生的交流*等且融洽,让我感觉良好。下课后一名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你不是说化学后面很难吗?今天我听懂了啊~”学生的话可以看出我的课堂设计已经达到了我想要的目的:引领学生进入微观世界。

  但是这堂课也暴露出我教学上的一些缺点:

  一、有时候实验的现象很微弱,前排学生能看清,但后面的学生看不见。这时候可以用实物投影投影现象,投影的效果是很好的,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运用。

  二、使用了酚酞,但没有介绍清楚,没有在黑板上写出“酚酞”。这是不该犯的错误!

  三、口误比以前少了,但还是有,以后在备课环节还需要注意。

  四、黑板字写的不好。以后不管是否使用电脑都要写板书,练*黑板板书。

  另外,教学还可以有一些改进。放一瓶香水在教室,当讲到分子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寻”味找香水;当讲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时候可以用香水让学生理解物质固、液、气三态变化;实物投影的使用在日常教学中没有得到应有的应用;讲到物质是由看不见的物质组成的时候,可以故意说我看见了什么东西,而学生看不见引起学生的学*兴趣;在最后的实验变型题时,可以让学生先说现象,再让学生来做实验,展现现象,还可以自己故意做错,让学生分析试验失败原因;在演示实验的时候自己讲解完应该找学生重复一到两次。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本课题是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进入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的起始课,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所以,我将会在课堂中利用有趣的化学实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学*的积极性。争取使学生能够顺序的开始微观世界的学*!

  本节课基本顺序完成,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学生的参与度也比较高,但也有不足之处,现将教学反思分享如下:

  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引入微观粒子一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我利用播放视频“宝丰酒的广告”来引起学生的疑问”为什么没有喝酒却能闻到酒香?“再通过展示”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的图片”来更深入的认识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然而,在整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效果,再通过演示实验,比如“梨花变桃花”等来更直观,明显的让学生来感受分子的特征,既能形象得表现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另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探究实验更是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在探究固体,液体与气体间分子间隔大小的时候,没组通过利用注射器来挤压等体积的沙子,水,空气来得出结论,让他们自己动手来探究从而获得知识,不仅提高了他们来课堂中的参与度,也使他们获得学*的成就感,有利于以后更好的学*。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课堂以探究教学为主线,探究实验贯穿其中,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本节课集声画并茂,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易于学生接受,理解;

  3,进行分组实验,逐步深入,现象明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发学生的思考。

  不足之处;

  1,进行演示实验的时候没有照顾后排学生,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观察到实验现象;

  2,板书创新虽好,但没有发挥出本质的作用;

  3,本节课内容较多,概念性强,限于时间,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很少,概念的挖掘不到位。

  我会总结成功的经验,改进自己的不足,继续努力,虚心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喷洒空气清新剂,闻到花香,让学生用手对着脸扇风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认识到物质由粒子构成,只要细心观察,就能感知到它的存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最后,选择六位同学表演,分别扮演氢原子、氧原子,演绎电解水的微观过程。使得变抽象的微观知识更为形象,让学生更加深刻体会,化学变化的实质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成功之处:

  1、学生试验现象明显,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的思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有关基本操作能力;

  2、这一课题中由于声画、型、文并茂,形象活泼,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复杂知识明了化,学生能体验到化学变化实际上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物资分子的过程,为深入理解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分子、原子等重要概念做了形象铺垫;

  3、最后设计的*题,为学生理顺了用分子原子观点说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根本差别,也理顺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关系和根本差别,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接受这些较为抽象的知识。

  不足之处:

  本节课反映出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不多,对常见的化学现象注意不够,对一些较为复杂的例子,还难以用适当的语言去描写。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从全方位、多角度来考虑问题、描写问题,培育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宏观现象想象微观世界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感受到:

  1.我们的概念教学一定要遵照学生的认知*惯。

  2.我们的讲解一定要从生活中来,向生活中去。

  3.把握大纲,统览教材一定要心中有数。

  具体来说就是:

  1、学生的认知*惯是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不能空想一口吃个大胖子,一步到位的想法在中学教学中不可能实现的。

  2、学生接受知识的道路是“先建模,再抽象,最后才运用,而且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小步走,逐渐提高”。

  3、化学学*不能脱离生活,要多举例子,从中找到规律,切记不可过于抽象。

  4、还要适当进行知识融合,到了一个阶段,就要利用*期所学的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升级。

  在本节课中有一个酚酞与浓氨水反应的实验,我不是像以前先讲“氨水有挥发性,酚酞有遇氨水能变红的性质”,然后在做实验,从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而是以“小魔术”的形式进行导课:先展示两瓶无色液体,然后各倒入两个烧杯中,在用大烧杯把它们罩住,过一会其中一个烧杯内的无色液体变为红色。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鼓励他们大胆猜想,并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这样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的结论,在进一步研究这种粒子的性质。

  在验证分子之间有间隔时,用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学生做完演示实验后,我没有像以前上课时直接问“为什么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而是故意很严肃地说:“刚才做实验时谁偷着喝酒了?”他们当然没喝,也就不会承认了,这是我再说:“谁能做一回福尔摩斯,把这个案子给破了?”这样就引起了全部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明显比以前好,而且对这个实验印象深刻。另外,我并没有做类似“小米和黄豆混合”的实验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因为根据以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做完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后,学生虽然看不见分子,但也能够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性质,也会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分子的这条性质;反而是做了上述那样的实验后,给学生造成误导。因为他们对亲眼看见的事实印象深刻,在举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时,一部分学生就把它当做正确答案。

  在比较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类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时,我又补充了“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注射器实验),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但是从分子的角度去分析混合物和纯净物时,我只是让学生口答,而没有画图,如果用图示或磁扣的方式表示,我想效果要比口答好多了。

  本节课是《分子和原子》的复*课,所以目标要符合复*课的目标。将新授课时的‘知道’改为‘复*’更好。在知识梳理时大胆的选用新的例子,这样可以改变复*课的枯燥乏味。教师能不说的就不说,把课堂还给学生,还能更多的暴露问题,达到复*的目的。在本课的复*中我说的比较多,一方面是学生不说,我觉得是他们不会必须说;一方面是怕学生说的不好,不放心。

  我在解释分子的体积小的时候引用了一个物理长度单位‘光年’,可是我却将它当做时间来引用。我事后非常惭愧,甚至是无地自容。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又教了两年来的物理,还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我深感对不起教过我的老师,在这里我郑重的说声:对不起!

  我的*题处理的也不是很好,应该向校长说的那样,把固定的题型放在固定的知识点下面来练*。还应该大致统计一下做对的同学有多少,特别是做错的,错在哪了?全都做对的*题就没必要在讲了,可以节省一部分时间做后面的实验探究题。

  分子和原子这部分内容是九年级化学课标实验教科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探究点。本课题在教科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学中,我按如下特点进行设计。

  1、体现课改理念,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探究氨分子扩散实验时,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大胆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品质。

  2、创设问题情景,设计实验巧妙,准备充分的资料。在介绍分子的性质时,给出了鲜活、真实的情景资料。达到了质疑激趣的目的,增补了直观、明显的实验。

  3、设计比较紧凑,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本课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设计抽象的微观概念的教学活动过程。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易观察事物的变化事实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演绎、推理,再现科学探究“经历”,既培养抽象思维,又学*科学探究方法,形成由宏观到微观的抽象分析思维能力。这个学*过程不能仅靠教师讲述就能得到较高课堂效率的,而要在学生“亲身经历”的思辨中,通过教师的“拉”与“推”——引导、点拨下逐步达成。

  为此,对本课题的教学设计,做了如下的安排:

  1.本课题设计安排2课时完成,目的是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时机,参与课堂学*活动,将问题及疑虑在课堂中得到充分暴露,得到及时纠正并学到正确的描述、分析、推理的方式方法。

  2.用足、用好教科书中的每一个信息资源。让学生体会认真阅读教科书的重要性,同时明确教科书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首选资源。

  3.认真总结以往教学积累的资料,更深刻的领悟,在第三单元组织进行物质结构知识启蒙教学的设计意图,以及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尺度。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今天第一节课顺利讲解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感觉效果较好,特记录如下: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有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局限于多媒体而忽视清晰条理板书所带来的效果。分子与原子很多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感觉效果不错。课之前,我也做了非常好的课件,但是上课前,我准备还是不用课件讲了,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走神的较多。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课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我用板书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讲解的淋漓尽致,同时我也把以后要用的C60分子模型在这里分析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也听得非常入神,能够完全配合老师的讲解内容,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明白“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能够很好的分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一总结,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了,整体效果很好!

  这节课的内容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分子和原子。为了分散教学难点,我将这个课题分为2课时,第一课时只讲分子。原子的知识第二课时再学*。

  分子这一节是学生由宏观世界进入微观世界的开始,也是解决化学教学难点——对宏观的现象进行微观解释的关键,还是继续学*化学方程式和溶液等章节内容所不可缺少的基本知识和工具,但由于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处理不当会削弱学生学*的兴趣,成为学生学*的分化点,为此我首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打开香水瓶盖,为何能闻到香味?在客厅,为何能闻到厨房炒菜的味道?等)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力求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境进入课堂。让学生想象、分析讨论,最后清晰的认识到分子体积小、质量小且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紧接着:创设承上启下的问题情景,引出影响分子运动快慢的因素。品红扩散的演示实验我改为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实验的真实性,决不是老师说啥是啥。最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生活例子(如“湿衣服放在太阳底下比晾在屋檐下干得快,”)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且运动的速率与温度有关。再者 “1+1是否一定等于2”这个问题的提出马上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它已经打破了数学上的简单加和运算。 由于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学生难以理解,不能准确分析,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操作简单、可见度强的宏观模拟实验——黄豆与小米的混合,通过类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微观粒子间是有间隔的,使这一教学难点得以突破,同时也注重了启发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用品来完成实验,使课堂力求生活化、自然化,让学生自主设计成为学*主人,让学生转化思想——做探究、做实验,不一定进实验室,生活才是一个大课堂。

  对于分子概念的教学又是本节课的另外一个难点,所以我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和动画课件——水通电分解,让学生充分讨论得出分子的概念。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同时我也感到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图文并茂,形象生动,为老师减轻了负担,对于学生理解微观、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最后,*题的布置我力求来源于生活,使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同时也使得学生对分子性质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都知道,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粒子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教学中先出现分子,然后才陆续出现原子和离子。当教学中出现了原子、离子之后,就必须向学生提出: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和离子这两种微粒。而每当这时,学生就很容易将这三种微粒进行比较。这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微观想象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好多学生理解起来就产生了障碍。例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那原子呢?”这时,我就要用许多相关的内容去给他们解释。可很多时候学生听后,从他们的表情中我就能看出来:他们并没有完全听懂。因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刚刚接触化学知识,所以想让他们理解透彻,那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况且现在的农村教学,还没有达到能把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带到课堂去帮助学生们“想象”的程度。

  其实,我认为,对于分子、原子、离子这三种微粒,只有当它们直接构成物质时,才能保持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根本不能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无关的大小比较,还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理解上的障碍。因此,我仍赞同以前的旧教材(三年制初中教材)的说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种说法最恰当不过了,因为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之外,还有原子、离子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容易接受了。

  “原子”的定义是: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我感觉这种说法欠妥。因为当我给学生讲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对于水和NaCl的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形成共用电子对和电子的转移的情况。结果,课后有的同学就问我:“老师,不是说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了吗?那2H2+O2=2H2O这个反应中,怎么从原子中分出了电子,而且还形成了共用电子对,在2Na+Cl2=2NaCl中,也从原子中‘跑’出了电子的转移了呢?”我木然。因为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我认为,在初中化学的学*中,对于初级阶段、启蒙阶段的初中学生而言,如何给“分子、原子”下一个更好的定义,能够帮助他们去更容易理解、接受这些微观粒子,是很必要的。

  这一节教学内容几乎是全新的,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内容。在明确了本课题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切勿任意“拔高”。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走在花园能闻到花香、湿衣服能晾干、常温下敞口容器中的水会越来越少等生活实例,并在多媒体上展示相应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膈,并且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并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固体、液体、气体的动态模型,把微观粒子变得直观,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本节课的亮点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将抽象的粒子具体化、生动化。如物质的三态变化,通过动画演示,学生一下子明白了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也同时让学生知道了物质热胀冷缩时分子的大小体积也不会变,初步建立物质是微观的思想。课堂练*制成幻灯片,知识容量大,学生注意力集中,对当堂知识的巩固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一、分子运动的活动探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如课本50页“图3-8”所示,有关分子运动活动探究的解释性描述中,只能提及:氨分子运动进入酚酞溶液中,酚酞溶液变为红色。而不能盲目扩展成如此的设问:什么粒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因为众所周知,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粒子是氢氧根离子(OH-),而决不会是氨分子(NH3)。然而,就当前学生有限的知识而言,是极容易形成“氨分子使酚酞溶液变红”的错误推论。所以,这里是一个教学难点,难就难在目前无法让学生简易认清问题所在!因此,在教学引导上只能采取不深化的回避策略。


《分子与原子》说课稿实用5篇(扩展6)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通用5篇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古诗、让学生用书对着脸扇风、把手伸入水中谈谈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

  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

  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这节课,我认为董老师充分体现了“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模式,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目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本节课的导入就将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究欲望激起:学生能闻到清新剂的香味,却看不见摸不着,这就把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和原子提出来了。

  第二,对分子特征之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一知识点的提出,运用了非常具体的数字和形象的比喻来说明,那么学生在这些非常具体的数字中就了解到了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对分子是不断运动和分子间有间隔的处理上,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亲自通过实验去探究。比如,在探究氨水滴到酚酞试液中,酚酞试液变红,而不将氨水、酚酞混合,分别放在两个小烧杯中,用大烧杯罩住后,大烧杯里面的酚酞仍变红,大烧杯外的不变红。通过这一现象,学生必须就会想到是氨分子运动到了酚酞试液中,酚酞才会变红,这样自然而然地也就把“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一特征总结出来了。同样地处理分子间有间隔时,董老师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提出,同样多的石块和沙子混合会怎样,然后再让学生去探究25l水和25l酒精混合后,体积会小于50l。将宏观和微观恰当地联系了起来,从而让学生自然地接受了“分子间有间隔”这一事实。

  董老师对分子及原子概念的提出,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的,对水的蒸发和水分解学生已经很清楚,这是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利用具体的小问题的形式,一环扣一环引导学生去思考总结在这两个不同的变化过程中,水分子及构成水分子的氢原子、氧原子有无变化。并且充分运用了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将肉眼看不见的粒子用动画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

  最后的知识网络总结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起了一个画龙点睛的作用。

  当然,本节课董老师若将最后知识网络的提出让学生总结及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上的*面彩图加以充分运用,效果会更好。

  以上是我的一些粗浅看法,如有不当之处,恳请批评与指正。

  本节课“分子和原子”是学生从宏观的物质间的反应向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在物质发生变化时从个数和种类的变化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同时也是为以后进一步学好化学打好基础。但学生对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抽象认识存在疑惑,这就从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引导学生接受微观粒子的存在,并且也让学生知道宏观物质间的反应其实就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粒子在发生着重新的组合而形成新的物质或微粒间间隔的变化。

  本课从学生熟知的几个常见生活现象入手,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虽然学生对常见生活现象有一定的了解,但从化学的角度来回答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回答不够完整,随时给学生讲解人类认识物质的过程,引起学生的进一步思考。通过展示苯分子结构和原子移动形成的“中国”二字,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分子、原子的存在,由此引出分子的几个性质。但由于分子很小,无法观察,通过一系列数字的举例,让学生感受分子的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存在间隔等,同时通过再次举例验证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物理变化中种类、个数的变化与否来定义分子原子的概念。并通过实例举证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最后让学生形成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达到知识间的联系和融合。

  所以本节课以提问、讨论、举例、归纳、验证等形式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但学生对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还是存有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学*中加以强调和应用。

  在教学中,我首先利用走在花园能闻到花香、湿衣服能晾干、常温下敞口容器中的水会越来越少等生活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从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着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水到渠成地引入了新知识,并激发了学生的学*兴趣。其次,引导学生根据现象大胆猜想,并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分子的性质。以苯分子的图示和水分子的质量及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的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以品红的扩散为演示实验和氨分子扩散实验为例,指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用“1+1”是否等于2、注射器抽压实验比较验证,形象说明分子间有间膈,并且分子间的间隔可以改变。在整个过程中,都以探究教学为主线,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变抽象为现实,化难为易。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又使学生体验到了探究活动的过程、方法和成功后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化学、热爱化学,渴望进一步了解化学的情感,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这节课从确定课题到讲虽然用了两周的时间,准备比较充分,但是在教学后还是发现了许多的问题。

  1.上课时比较紧张,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上课的经验依然缺乏。

  2.整节课的设计比较守旧,没有创新,是一堂常规课

  3.实验方面不够开放,给学生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太少,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没有达到理想的实验探究目的。

  4.从实验现象到得出结论太直接,没有引导和思考的`环节。

  5.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有待加强,学生动手时有点怕,今后教学中要从第一章开始让学生多动手参与实验。

相关词条